发布时间:2023-09-20 09:48: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基础护理学感想,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中职护理 护理学基础 教学感想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该课程在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影响着学生考试、就业和工作,致使中职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因高校扩招以来,致使成绩好的学生大多选择高中,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才会考虑中专。所以现在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强,加上护理学基础内容繁杂枯燥,时间一长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打折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现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怎样搞好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的教学。
1 重视护理学基础教学的第一课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是高等动物,具有主动性,这种能动性能不能发挥出来,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学习兴趣。①兴趣的培养要在学习之初就应开始进行,因此护理学基础教学的第一课尤为重要。教师在第一节课时,必须具有良好的护理礼仪仪态,饱满的情绪,给学生树立一种护士榜样的形象。然后,教师可以放映一些医院护士熟练的操作视频或各种护理技能大赛的获奖视频给同学观看,在同学们投来佩服羡慕的目光时,老师就可以告诉学生只要努力学习,他们也能成为真正的白衣天使。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介绍南丁格尔精神,护理学发展前景等,给学生以良好的心理印象和心理激励,使之对未来的职业充满自信和热爱之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动力。最后老师还可以适当介绍护理学基础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的地位,从而加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积极的态度。
2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用多种教学法
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年龄偏小,一般在15~18岁之间,理解能力较差。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对于知识枯燥、内容多且繁杂的护理学基础来讲,学生容易产生压抑和被动消极的态度。例如:(1)在讲出入院的护理及搬运病人的时候如果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法时,学生很难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但如果是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的话,老师可以先让同学课前自学,然后通过自由分组把教学的内容通过角色扮演表现出来,并由观看同学提出建议,最后老师做归纳总结,这样的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加深学生对枯燥知识的记忆,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在讲青霉素皮试液配置方法的时候传统的方法讲授后,学生依然很难理解青霉素皮试液配置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很多学生无法独自完成青霉素标准皮试液的配制。而教师如果采用演示法在课堂上亲自配制一次青霉素标准皮试液并在药液里做一点特殊处理(加上一些颜色),学生可以很直观地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由深变浅的变化过程,而达到直观地理解青霉素标准皮试液配置的每一个步骤环节及每一次溶液稀释后青霉素在溶液中所含的量。最后老师总结青霉素标准皮试液的配置遵循“一溶三稀释的基本原则”。此种方法既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学生便于掌握,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记忆。总之,教师应用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结合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普片欢迎。②在护理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性使用多媒体,教师是关键。例如:我们在讲排泄护理中灌肠术和男女病人导尿术的时候因涉及患者的隐私部位及感染的预防等,加之内容抽象,中职学生难以理解,此时我们可以借助于提前在医院录制好的灌肠、导尿视频通过多媒体多方式呈现给学生,便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加深记忆。再如:当我们讲到急救技术(洗胃术、吸痰术)的时候,因这些内容比较枯燥,而且实体操作仿真性差,学生难以学习巩固,我们依然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真实直观地再现出来,使课堂难以表达的重点内容真实直观地再现出来。③总之,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为学生自学提供一个便利的条件。
4 通过形象的谐音比喻或歌诀、顺口溜来提高教学效果
(1)形象的谐音比喻+联想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谐音记忆是通过读音的相同或相近,把所记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例如我们在讲静脉输液的几个目的时,我们可以巧用谐音“力争补救”对应“利增补纠”,然后展开描述静脉输液的目的是“利尿脱水、增加循环总量、补充营养、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紊乱”,通过如此形象简短的谐音可将原有识记内容的数量下降四分之一,用较少的识记材料负荷较多的信息量,不仅容易记,还便于回忆。在让同学对这些重点知识能有更深刻认识、牢固的记忆的同时,还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朗朗上口的歌诀或顺口溜会使对难记的问题变得简单易懂。如在讲到穿脱隔离衣时,同学们对穿脱隔离衣的步骤顺序会感到十分头疼,我们可以通过总结成顺口溜,穿隔离衣为“右提衣领穿左手,再伸右臂齐上抖,系好领口扎袖口,折襟系腰半屈肘”;脱隔离衣为“松开腰带解袖口,套塞双袖消毒手,解开领口退双袖,对肩折领挂衣钩”。再例如测量血压的步骤“用前检查血压计,肘窝上把袖带系;松紧合适容一指,胸件放置要适宜;充气放气须平衡,波动声音仔细听;第一声为收缩压,舒张压是消声音”。④教学的时候通过这些顺口溜在配上挂图,学生记忆难、理解难的问题就可以轻松解决了。
总之,针对现代中职学生的教学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及时帮助学生做好归纳总结,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注释
① 徐占森.中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方法应用体会.职业教育研究,2011.8.
② 丘萍,彭玲.浅谈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利与弊.教育与职业,2008.3(8).
关键词:脑出血、院内感染、问题、护理、对策
为了减少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病率,我们对2009年3月~2010年2月住院的139例脑出血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39例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1.1 调查对象 对2009年3月~2010年2月住院的139例脑出血病历进行查阅,并结合上报感染科的感染病例登记进行汇总分析,发现院内感染39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3例。年龄37~91岁,年龄平均68±3岁。
1.2 调查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系统分析病历资料,化验检查,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经2人以上确诊后填写感染调查表。
1.3 诊断标准及统计学分析:以《医院感染学》的诊断标准为依据作出诊断[1],结果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病率 139例住院患者中有 39例共 46次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28.6%,例次感染率为33.1%,感染时间为住院后3~71天,平均(18±4)天。
2.2 感染部位 上呼吸道5例(12.8%);下呼吸道13例(33.3%);口腔真菌感染3例(7.7%);泌尿道8例(20.5%);胃肠道5例(8%);皮肤软组织3例(7.7%);其他2例(5%)。
2.3 医院感染病原菌 共培养34次,培养出病原菌3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6株,革兰氏阳性球菌5株,真菌9株,阴性4次。
2.4 侵袭性操作与医院感染关系 有侵袭性操作者 31人,发生医院感染16例,感染率为5l.6%。未行侵袭性操作者108人,发生院内感染23例,感染率为21.2%。
2.5 抗生素使用情况 住院期间未使用抗生素53人,发生医院感染5例,感染率为9.4%;使用抗生素86人,发生医院感染24例,感染率为28%。
3 讨论
脑出血患者做为一个特殊的组群,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6%,同我院住院病人院感染发生率(2.34%)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79>2.5,P<0.01),提示脑出血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作为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控对象。139例脑出血患者中死亡19例,其中6例与医院感染直接相关,占总死亡人数的31.6%,进一步说明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否及严重程度在引起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2],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下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是脑出血住院患者主要感染部位。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部位,是由于脑出血患者多具有病情重,伴意识障碍致正常的生理反射如吞咽、咳嗽反射不同程度减弱或消失,痰、血及呕吐物误吸;吸道侵入性操作的反复实施使粘膜损伤,屏障功能减低。研究显示:住院患者感染前是否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医院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侵袭性操作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与任南等[3]等报道一致。脑出血患者年龄大,合并糖尿病或呼吸道慢性病等基础病变,机体抵抗力及防御功能减弱,分泌物在气管内淤积,缓解颅内压的脱水治疗使痰液更加浓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h2 -受体阻滞剂剂使用[4],进食减少,营养供应不足等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这种整体及局部抵抗力的降低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发生感染机会越多,加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医院内耐药菌株的交叉感染,致使体内菌群失调,继发真菌感染增加,是另一重要因素。
4 护理对策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09年3月-2010年2月我院139例脑出血患者中39例医院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下呼吸道、泌尿系、上呼吸道、胃肠道、口腔真菌感染、皮肤软组织及其他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3.3%,20.5%,12.8%,12.8%,7.7%,7.7%,5%。结论 脑出血医院感染主要部位为下呼吸道及泌尿系统,其感染率与住院时间密切相关。应加强泌尿系、呼吸道、口腔的护理,认真遵守无菌原则,改善环境因素,合理应用抗生素,从而减少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为了减少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病率,我们对2009年3月~2010年2月住院的139例脑出血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39例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1.1 调查对象 对2009年3月~2010年2月住院的139例脑出血病历进行查阅,并结合上报感染科的感染病例登记进行汇总分析,发现院内感染39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3例。年龄37~91岁,年龄平均68±3岁。
1.2 调查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系统分析病历资料,化验检查,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经2人以上确诊后填写感染调查表。
1.3 诊断标准及统计学分析:以《医院感染学》的诊断标准为依据作出诊断[1],结果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病率
139例住院患者中有 39例共 46次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28.6%,例次感染率为33.1%,感染时间为住院后3~71天,平均(18±4)天。
2.2 感染部位 上呼吸道5例(12.8%);下呼吸道13例(33.3%);口腔真菌感染3例(7.7%);泌尿道8例(20.5%);胃肠道5例(8%);皮肤软组织3例(7.7%);其他2例(5%)。
2.3 医院感染病原菌 共培养34次,培养出病原菌3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6株,革兰氏阳性球菌5株,真菌9株,阴性4次。
2.4 侵袭性操作与医院感染关系 有侵袭性操作者 31人,发生医院感染16例,感染率为5l.6%。未行侵袭性操作者108人,发生院内感染23例,感染率为21.2%。
2.5 抗生素使用情况 住院期间未使用抗生素53人,发生医院感染5例,感染率为9.4%;使用抗生素86人,发生医院感染24例,感染率为28%。
3 讨论
脑出血患者做为一个特殊的组群,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6%,同我院住院病人院感染发生率(2.34%)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79>2.5,P
下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是脑出血住院患者主要感染部位。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部位,是由于脑出血患者多具有病情重,伴意识障碍致正常的生理反射如吞咽、咳嗽反射不同程度减弱或消失,痰、血及呕吐物误吸;吸道侵入性操作的反复实施使粘膜损伤,屏障功能减低。研究显示:住院患者感染前是否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医院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侵袭性操作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与任南等[3]等报道一致。脑出血患者年龄大,合并糖尿病或呼吸道慢性病等基础病变,机体抵抗力及防御功能减弱,分泌物在气管内淤积,缓解颅内压的脱水治疗使痰液更加浓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h2 -受体阻滞剂剂使用[4],进食减少,营养供应不足等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这种整体及局部抵抗力的降低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发生感染机会越多,加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医院内耐药菌株的交叉感染,致使体内菌群失调,继发真菌感染增加,是另一重要因素。
4 护理对策
4.1 加强口腔护理 护士每天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2~3次;根据感染病原菌株不同选用漱口溶液;做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特别是对凝血功能差的要防止碰伤粘膜和牙龈;对昏迷患者禁忌漱口,需用开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人(牙关紧闭者不可用暴力助其张口),擦洗时用血管钳夹紧棉球,每次1个,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棉球蘸漱口液不可过湿,以防患者将溶液吸入呼吸道;对匕期应用抗生素者应观察口腔粘膜有无霉菌感染;有活动假牙,应先取下用冷水刷净,待患者漱口后戴上,昏迷患者,假牙取下浸于清水中保存,每日晨间护理后更换清水1次;脑出血伴有传染病的患者,用药按消毒隔离原则处理。
4.2 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 l)拍背与胸壁震荡 适用于昏迷、长期卧床、排痰无力的患者,患者取侧卧位,医护人员指关节徽曲,手成复碗状,从肺底由外向内,由下向上轻拍胸壁震动气道,边拍边鼓励患者咳嗽,以利痰液咳出,或指导患者双侧前臂屈曲,两手掌于锁骨下咳嗽时以上前臂同时叩击前胸及侧胸壁,振动气管分泌物,以增加咳嗽排痰效率;2)湿化呼吸道痰粘稠而不易咳出者,用超声发声器都膜的高频谋荡,加人痰溶解剂效果更佳;3)引流 痰量较多者.采取相应辅以拍背,引流时间为5~15分钟,每日1至2次;4)机器吸痰 痰多、排痰困难昏迷患者用鼻导管或纤维支气管境吸痰,严格无菌操作,先将吸痰管作吸水试验,尔后将患者鼻腔分泌物吸尽,吸痰前后给患者吸氧,利用患者吸气时将导管插入气管内,左右轻轻转动导管,尽量避免刺激粘膜,每次吸痰不超过10秒钟.以免加重缺氧。可重复进行。进行气管切开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患者,定时吸痰是保证呼吸道通畅,降低肺部感染的有力措施,但吸痰的口径不能过大,吸痰不能过于频繁,以减少气管黏膜的损伤。注意防止医疗器械的污染及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半个月左右更换气管切开内插管1次。一旦咳嗽和吞咽反射恢复,应尽早拔除气管切开内插管,以防形成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反复发作。
4.3 协助患者做好皮肤护理 一般2~3小时翻身1次,必要时每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不可拖拉,以防擦破皮肤,脑出血患者注意头部制动,头部只能卧于健侧或平卧;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定时用50%的酒精按摩背部受压处,经常用温水擦洗背部或用湿热毛巾进行局部按摩;4)褥疮发生后,应加强局部的治疗和护理。
4.4 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 对长期留置导尿患者,防止从贮尿瓶逆行感染或局部感染每日定时倾倒尿液,并记录尿量,倒尿液时不可将橡胶引流端提高(须低于耻骨联合);每日定时更换导尿管及尿瓶,并进行清洗消毒,病情许可时每周更换尿管l次;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用消毒药液棉球擦洗1至2次,如分泌物过多可先用0.02%的高锰酸钾清洗会阴及尿道口,然后再用新洁尔灭棉球消毒,男患者用l%的新洁尔灭擦净尿道口、充头及包皮周围污垢;长期留置导尿患者,易产生泌尿结石或感染,故鼓励患者多饮水,发现尿液混浊或结晶应行膀优冲洗;留置导尿必须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受压扭曲,橡胶引流管末端应固定在贮尿瓶盖下 3cm左右,不可接触尿液面,以防逆行感染;每周留标本做尿常规检查1次,如有尿路感染及时治疗。
4.5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使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明显增加,从而导致菌群失调,交叉感染、条件致病菌感染和双重感染的机会大大提高。痰液或尿液病原学检查的滞后性与临床经验性用药的矛盾,同时可能加重细菌耐药。要严格抗生素的使用,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减少不必要的预防用药。根据培养的致病菌类、菌种及药敏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
4.6 要加强病房科学管理 探视及陪护人员是带菌者,且难以消毒隔离,而污染病区和病室,因此病区或病室内空气成为主要污染源。减少陪住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院感染率。脑出血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而国内护理人员相对较少且工作量大,若护士的双手不认真清洗、消毒,则成为另一传染源。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有关院内感染的专业知识,提高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的防范意识;定期考核护理人员的无菌导尿技术及留置尿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提高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树立对患者极端负责的精神及良好的医德医风。我国大中型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将低,为40%-50%。作为传播病原体最为重要的医生,多在接触患者后洗手率最高,多忽略接触前的洗手。在污染的听诊器中有91%带有1种或多种葡萄球菌,用液体皂洗手15S,可将手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减少77%,洗手2分钟减少85%。资料显示,经单因素分析,洗手1项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下降50%,说明洗手与手的消毒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用肥皂冲洗听诊器头亦然[5]。
参 考 文 献
[1]王枢群,张邦樊.医院感染学.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274-284
[2]李玉文,孔繁墨.530例脑出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5):529.
[3]任南,文细毛,吴安华,等.178所医院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2:6-9.
【关键词】 高血压并脑出血;肺部感染;相关因素;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ed factor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nosocomial pulmonary infection in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6 cases with HICH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by questionnaires. Examination and culture of pathogens were taken in 43 infection case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nosocomial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gender (P>0.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patients age, blood glucose, smoking history, history of chronic lung disease, tracheal intubation, daily frequency of sputum aspiration and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and postoperative nosocomial pulmonary infection (P
【Key words】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ulmonary infection; Related factors; Nursing
高血压并脑出血(HICH)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均高, 肺部感染是HICH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作者通过对86例HICH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以期探讨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44例, 女42例, 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 术前均无肺部感染, 基底节区出血36例, 丘脑出血28例, 脑叶出血22例, 出血量65~87 ml, 行开颅血肿清除术46例, 微创穿刺手术40例, 术后发生医院肺部感染43例。
1. 2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比较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43组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查培养。
1. 3 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一般资料比较 患者的性别与医院肺部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血糖、吸烟史、慢性肺部疾病史、气管插管、每日吸痰次数及意识障碍与术后医院肺部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病原菌培养结果 对43例发生医院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 革兰阴性菌感染率62.79%(27例);革兰阳性菌感染率30.23%(13例);真菌感染率6.98%(3例)。
3 讨论
由于医院内各种病原菌较多, 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相对较长, 使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升高;患者有肺部慢性疾病及吸烟史, 导致肺功能较弱, 加之手术造成的免疫力下降, 使其自身对病原菌的抵抗力也降低, 大大增加了术后肺部感染几率;患者出现的意识障碍, 使其对反射功能受到限制, 呕吐物误吸后发生吸入性肺炎;无菌操作执行不严格、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 均加大了病原菌感染率。本研究显示, HICH患者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相关因素为:年龄、血糖、吸烟史、慢性肺部疾病史、气管插管、每日吸痰次数及意识障碍。其他研究者发现年龄、慢性肺病、出血量、哥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是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针对以上因素, 要求护理人员应加强护理干预:①预防交叉感染。病房安静整洁、定时消毒、通风, 床头可抬高约30°;选择合适的,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②基础病护理。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 使用胰岛素治疗患者要预防低血糖发生;嘱患者及其家属戒烟。③严格无菌操作。鼓励患者自主排痰、定时翻身、及时吸痰, 并坚持无菌操作;对气管插管者要保持口腔清洁, 防口咽细菌吸入导致肺炎发生。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常规护理;急性脑出血;心理;并发症
急性脑出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均造成严重的威胁[1]。患者多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并发症也较多,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降 低[2]。本研究探讨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心理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出血诊疗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3],并均经过头颅CT或MRI确诊。其中干预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64.3±5.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4~46 h,平均(27.5±6.2)h。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4.6±5.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5~48 h,平均(27.8±6.4)h。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急性期: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要保持患者良好的,可将床头抬高15°~30°,翻身1次/2 h,肢体保持在功能位,防止关节脱位的发生;指导患者家属对患侧肢体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营养性或废用性肌肉萎缩的发生。指导家属活动患者的关节,以促进患侧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防止出现关节挛缩,本着由近至远、幅度由小至大的原则进行[4]。②恢复期:由于急性脑出血发病急、病情危重,患者清醒后会出现焦虑、恐惧、绝望的心理情绪,导致情绪低落,难以配合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交流,向患者讲解病情,并告诉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后,病情是可以明显好转的,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指导患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包括翻身、上举、床上桥式运动等,10 min/次,2次/d。指导并鼓励患者尽可能的自己做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比如坐起、洗漱、进食、入厕以及穿脱衣服等,有效的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5]。
1.3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况:分别在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的焦虑与抑郁状况,得分越高,焦虑与抑郁情况越严重。②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处理,并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以P
2 结果
2.1两组心理状况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SAS、SD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并发症发生明显降低(16.67%VS 4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发生急性脑出血后,患者对突然发生的肢体功能障碍难以接受,导致情绪低落,难以配合治疗和护理,甚至拒绝治疗,对治疗效果以及后期的康复均造成严重的影响[6-7]。研究显示[8],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SAS、SD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参考文献:
[1]华莎,冯娟.脑出血早期肢体康复治疗护理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9,14,(9):572-573.
[2]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6,29(6):378-379.
[3]林敏,邹少娜.小量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12):1442-1444.
[4]张朝霞,陈玉丰,曾国华等.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21):1908-1909.
[5]林义清,苏建红,叶小香.早期康复护理对预防脑出血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J].当代护士,2014,21(6):41-43.
[6]尹小燕.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7(3):29-30.
关键词:脑出血、医院感染问题护理
为了减少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病率,我们对2009年3月~2010年2月住院的139例脑出血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39例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1.1 调查对象 对2009年3月~2010年2月住院的139例脑出血病历进行查阅,并结合上报感染科的感染病例登记进行汇总分析,发现院内感染39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3例。年龄37~91岁,年龄平均68±3岁。
1.2 调查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系统分析病历资料,化验检查,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经2人以上确诊后填写感染调查表。
1.3 诊断标准及统计学分析:以《医院感染学》的诊断标准为依据作出诊断[1],结果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病率 139例住院患者中有 39例共 46次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28.6%,例次感染率为33.1%,感染时间为住院后3~71天,平均(18±4)天。
2.2 感染部位 上呼吸道5例(12.8%);下呼吸道13例(33.3%);口腔真菌感染3例(7.7%);泌尿道8例(20.5%);胃肠道5例(8%);皮肤软组织3例(7.7%);其他2例(5%)。
2.3 医院感染病原菌 共培养34次,培养出病原菌3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6株,革兰氏阳性球菌5株,真菌9株,阴性4次。
2.4 侵袭性操作与医院感染关系 有侵袭性操作者 31人,发生医院感染16例,感染率为5l.6%。未行侵袭性操作者108人,发生院内感染23例,感染率为21.2%。
2.5 抗生素使用情况 住院期间未使用抗生素53人,发生医院感染5例,感染率为9.4%;使用抗生素86人,发生医院感染24例,感染率为28%。
3 讨论
脑出血患者做为一个特殊的组群,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6%,同我院住院病人院感染发生率(2.34%)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79>2.5,P<0.01),提示脑出血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作为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控对象。139例脑出血患者中死亡19例,其中6例与医院感染直接相关,占总死亡人数的31.6%,进一步说明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否及严重程度在引起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2],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下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是脑出血住院患者主要感染部位。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部位,是由于脑出血患者多具有病情重,伴意识障碍致正常的生理反射如吞咽、咳嗽反射不同程度减弱或消失,痰、血及呕吐物误吸;吸道侵入性操作的反复实施使粘膜损伤,屏障功能减低。研究显示:住院患者感染前是否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医院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侵袭性操作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与任南等[3]等报道一致。脑出血患者年龄大,合并糖尿病或呼吸道慢性病等基础病变,机体抵抗力及防御功能减弱,分泌物在气管内淤积,缓解颅内压的脱水治疗使痰液更加浓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h2 -受体阻滞剂剂使用[4],进食减少,营养供应不足等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这种整体及局部抵抗力的降低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发生感染机会越多,加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医院内耐药菌株的交叉感染,致使体内菌群失调,继发真菌感染增加,是另一重要因素。
4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9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便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治疗后,试验组的轻、中、重度以及超重度的便秘患者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明显可以改善脑出血患者便秘情况,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同时帮助其尽早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干预;脑出血;急性期;便秘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2.014
当患者脑部出现一定时间的缺血、缺氧而造成供能不足时,可出现脑出血。处于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由于卧床时间过长,户外活动的时间过少,容易发生便秘。患者出现便秘后因腹压增高又会影响机体的血流,再次诱发脑出血[1]。因此,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避免患者产生便秘显得十分重要。我院选取90例脑出血患者来研究预见性护理对改善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8例,女42例。年龄36~75岁,平均(41.60±7.10)岁。出血量为7~49 ml。患者均为首次出现脑出血,小脑出血30例,大脑叶出血13例,丘脑出血16例,壳核出血31例。进行CT或MRI检查后确诊为脑出血。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脑出血病情分级:试验组Ⅰ级、Ⅱ级及Ⅲ级分别为13例、18例及14例;对照组Ⅰ级、Ⅱ级及Ⅲ级分别为12例、17例及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发展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的护理治疗,具体如下:(1)心理辅导治疗。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疾病的特征、症状、预防措施和各种治疗的注意事项,适度关心患者,使其将注意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从而减轻患者困扰,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同时让患者意识到便秘的严重性,提高患者对便秘的防范意识。(2)运动辅助治疗。建议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机体功能,尤其侧重一些提肛运动。(3)腹部按摩辅助治疗。每天2~3次对患者进行腹部的按摩,利用手掌的小鱼际肌,在患者肚脐周围进行推拿按摩,促进胃肠的蠕动,提高消化吸收能力。(4)提醒式辅助治疗。患者的便意是可以通过人为干预而产生的,因而每天清晨吃完早餐后定时提醒、督促患者排便,促进排便意识的形成。
1.3疗效评定标准[2]轻度便秘:2~3 d排便1次;中度便秘:4~5 d排便1次;重度便秘:6~9 d排便1次;超重度便秘:10 d内未排便。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就是便秘,多种因素共同促进了急性脑出血患者出现便秘[3]。患者脑出血后,脑功能受损可影响排便反应中枢,造成便秘,而急性期发病的患者可能出现脱水,使得粪便干硬,不易排出,并且长期卧床,患者活动减少,也可以促进便秘的产生[4]。而便秘可能对患者的机体带来不良影响,如患者排便不通畅时,容易增加腹腔内的压力,同时颅脑的血压也会上升,从而导致再次脑出血的发生[5,6]。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经过预见性护理模式干预后,患者的便秘情况明显改善,表明预见性护理对预防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便秘有一定的作用。在预见性护理中,通过心理辅导治疗、运动辅导治疗、腹部按摩辅导治疗以及提醒式辅导治疗的综合应用,不仅帮助大部分患者改善了便秘情况,更让患者感受到了医院对他们的人,有利于整个疾病治疗过程的发展[7,8]。
总之,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出血患者心理状态,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同时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香菊,郭珂清,牛晰慧.脑出血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34):6393-6394.
[2]李艳红.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便秘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219-220.
[3]杨冰霞,郑越瑜,唐丽平,等.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防便秘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7):88-89.
[4]蔡云.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预防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便秘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6):2717-2718.
[5]郇秋霞,单桂梅.脑出血病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0):92-93.
[6]高萍.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并发症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223-224.
[7]崔玉萍.42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7):96.
[8]韦梅珍,林兰,蔡月容.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便秘防治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35-36.
摘 要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98例患者送痰细菌培养,同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98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痰培养标本有两种以上病原菌,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根椐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采取相应护理对策,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脑出血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关键词 脑出血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27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27
为了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现对2008年8月~2011年8月98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患者进行了相关原因分析并实施相应护理对策,为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一些科学依据,现总结如下。
为了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现对2008年8月~2011年8月98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患者进行了相关原因分析并实施相应护理对策,为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一些科学依据,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2008年8月~2011年8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98例,其中外伤性脑出血62例,自发脑出血36例。气管切开39例,行机械通气(包括手术)16例。均行痰培养加药敏试验。
2008年8月~2011年8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98例,其中外伤性脑出血62例,自发脑出血36例。气管切开39例,行机械通气(包括手术)16例。均行痰培养加药敏试验。
方法:每例患者送痰培养2~6次,平均4次。气管内置入无菌吸痰管抽取痰液,存于无菌痰盒内立即送检。
方法:每例患者送痰培养2~6次,平均4次。气管内置入无菌吸痰管抽取痰液,存于无菌痰盒内立即送检。
结 果
结 果
肺部感染病原菌种类共分离出2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6株(57.2%),包括肺炎克雷伯菌8株,铜绿假单胞菌5株,大肠埃希菌株2株;革兰阳性球菌4株(36.3%),包括溶血性链球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珠;多数标本有两种以上病原菌,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肺部感染病原菌种类共分离出2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6株(57.2%),包括肺炎克雷伯菌8株,铜绿假单胞菌5株,大肠埃希菌株2株;革兰阳性球菌4株(36.3%),包括溶血性链球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珠;多数标本有两种以上病原菌,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讨 论
讨 论
相关因素分析:①误吸:胃是医院肺部感染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的重要储藏所,患者昏迷时发生误吸的机会增高,是由于咳嗽、吞咽反射等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胃肠运动减弱,容易吸入口咽分泌物或反流的胃内容物,是发生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1]。②口咽部定植菌下移:口咽部定植细菌是医院肺感染的最常见感染源。患者行气管切开时,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增高,主要原因是气管切开破坏正常呼吸功能,支气管与外环境直接相通,通过人工气道的侧壁直接流入支气管引起呼吸道感染;气管插管的患者,口咽部的细菌会因反复吸痰进入下呼吸道,易发生呼吸道感染[2]。③人工气道温化、湿化不足: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温化、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如果人工气道湿化不够,将在上呼吸道内形成痰痂阻塞呼吸道,肺部感染率随人工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3]。④空气污染及住院天数:医院空气中存在大量带菌气溶胶微粒,进入呼吸道;使用雾化吸入、气管内套管或吸痰管时处理不当,随着留置导管时间的延长,周围组织被压迫,导致组织缺血、缺氧,更易使体外细菌滋生,治疗和检查的操作频繁集中,并且把体外的致病菌带入体内,增加了机体感染的概率而致病。映ぃ芪ё橹谎蛊龋贾伦橹毖⑷毖酰资固逋庀妇躺瘟坪图觳榈牟僮髌捣奔校⑶野烟逋獾闹虏【胩迥冢黾恿嘶甯腥镜母怕识虏
护理对策:①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误吸:患者保持平卧是引起误吸的最危险因素。可给予患者床头抬高,不仅可以减少发生误吸,有利于头部静脉回流,又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呕吐物误吸入肺部或胃内容物反流入下呼吸道,还可以减轻脑水肿。尤其是鼻饲的患者,鼻饲前抬高床头30°~45°,以避免鼻饲液反流误吸。②加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的管理:气管切开患者,保持切口敷料清洁。严格掌握吸痰技巧,每次吸痰先吸气管套管内痰液,再吸口鼻腔痰液,防止损伤呼吸道黏膜,使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1次1管;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咽部细菌定植而随某些操作进入下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③持续气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湿润,呼吸道湿化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湿化液滴入速度,防止调节失控导致气管突然进入大量液体而引引起呛咳、窒息。④加强营养:多进食富含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如牛奶、鸡蛋、新鲜的水果蔬菜,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宜少量多餐。对食欲差或不能进食的患者可插胃管鼻饲或静脉支持。保证供给机体所需,才能提高机体抵抗力。⑤加强病房管理:谢绝家属陪护,限制人员流动。每天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2次及用含氯消毒液擦洗地板、床头柜2次,并定时进行通风换气,每个月行细菌监测1次。
护理对策:①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误吸:患者保持平卧是引起误吸的最危险因素。可给予患者床头抬高,不仅可以减少发生误吸,有利于头部静脉回流,又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呕吐物误吸入肺部或胃内容物反流入下呼吸道,还可以减轻脑水肿。尤其是鼻饲的患者,鼻饲前抬高床头30°~45°,以避免鼻饲液反流误吸。②加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的管理:气管切开患者,保持切口敷料清洁。严格掌握吸痰技巧,每次吸痰先吸气管套管内痰液,再吸口鼻腔痰液,防止损伤呼吸道黏膜,使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1次1管;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咽部细菌定植而随某些操作进入下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③持续气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湿润,呼吸道湿化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湿化液滴入速度,防止调节失控导致气管突然进入大量液体而引引起呛咳、窒息。④加强营养:多进食富含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如牛奶、鸡蛋、新鲜的水果蔬菜,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宜少量多餐。对食欲差或不能进食的患者可插胃管鼻饲或静脉支持。保证供给机体所需,才能提高机体抵抗力。⑤加强病房管理:谢绝家属陪护,限制人员流动。每天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2次及用含氯消毒液擦洗地板、床头柜2次,并定时进行通风换气,每个月行细菌监测1次。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李华茵,何礼贤,胡必杰,等.呼吸机相关肺炎内源性感染途径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4(2):121-125.
1 李华茵,何礼贤,胡必杰,等.呼吸机相关肺炎内源性感染途径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4(2):121-125.
2 朱士俊.现代医院感染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77.
2 朱士俊.现代医院感染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77.
3 许希嘉,许雪芝.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护理进展.现代护理,2005,10(5):470.
[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7(c)-0113-04
急性脑出血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病,起病急,病情较重,并发症、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1]。急性脑出血常伴有不同程度偏瘫、失语及认知障碍,心理压力较大,大部分伴有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增加并发症发生,延迟患者的康复,影响了其预后,需积极处理干预[2]。近年来研究发现对急性脑出血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其早日康复具有正面的效应[3-4]。本研究观察了急性脑出血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其抑郁和焦虑等心理状态及并发症改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天台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74例。纳入标准:均符合2004年脑出血诊疗指南中的相关标准[5],并经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标准:①脑出血发生脑疝、应激性溃疡等严重并发症或需手术治疗清除血肿治疗的患者;②以往有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病史及精神病史患者;③意识不清、失语、文盲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本研究的7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37例。两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发病时间和教育程度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时间均为4周。早期康复护理的具体内容包括:①心理干预:通过多种方式的沟通、交流以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其心理感受,采用支持性心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其释放心理压力,改善抑郁、焦虑等情绪,稳定并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障碍。②认知干预:详细介绍急性脑出血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情况,重要着重介绍急性脑出血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及并发症,向患者和家属说明心理干预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③康复干预:康复锻炼采用分阶段分步骤、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早期以患肢关节被动运动为主,后逐渐过渡到患肢关节的主动运动,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逐渐下床活动进行肢体的康复功能锻炼,发挥身体残余功能带动肢体功能恢复,先进行站立平衡训练、短距离行走,后逐渐独立行走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和并发症的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 抑郁和焦虑症状的评估[6] 分别采用17项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14项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抑郁和焦虑情绪,每项评分0~3分,其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越严重。
1.3.2 并发症的评估[7] 包括压疮、应激性溃疡、便秘、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和焦虑等心理状态变化
两组患者干预前HAMD和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干预4周后,两组HAMD和HAMA评分较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明显下降(t = 2.31、2.39、3.10、3.07,P < 0.05或P < 0.01),且护理干预组干预后HAMD和HAMA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25、2.27,P < 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4周后,护理干预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1.62%,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4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 < 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是神经科的常见的危重症,病情进展快,患者颅内压迅速上升压迫脑组织常造成脑水肿,严重可易引起脑疝,病死率以及致残率非常高,有必要进行及时治疗和处理,改善其预后[8-9]。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急性脑出血发病率、致残疾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脑出血发病后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心理、肢体或语言障碍,出现抑郁、焦虑、烦躁、易怒等心理障碍,从而降低对治疗和护理干预依从性,影响患者生理功能恢复,出现褥疮、应激性溃疡、便秘、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10-11]。随着医疗设备及医疗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急性脑出血在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病死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患者的致残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仍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及精神负担。因此,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是急性脑出血治疗与护理的热点问题[12-14]。
关键词:ISPN;基础护理学;高年级研讨课
1“高年级研讨课”课程特征
“高年级研讨课”是以“研究”和“讨论”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创新型、研究型课程,即对具备条件的现有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综合改革,充分发挥课程主持人的引领作用、主讲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技能的研究和应用。通过“高年级研讨课”,促进学生学思结合、认知互动,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化对课程主题和学科知识体系的认识,增强其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ISPN引入《基础护理学》高年级研讨课开课原因
《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授课理论实践分段授课,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高年级研讨课优化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理论实践分段式教学方法,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将理论及时应用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积极性。同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护理服务对象既有国内患者,也有国际友人,在研讨课课程设计里面,我们加入ISPN的相关内容,扩充学生知识面,有效地锻炼学生与服务对象间的人际理解、沟通、协调与发展能力,为适应临床、国际护理及社区护理需要打下基础。
3ISPN引入《基础护理学》高年级研讨课的课程设计与方案
ISPN引入《基础护理学》高年级研讨课主要采取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课上学生模拟问题场景并实际演示操作的方法进行。教师帮助学生提前选择典型案例并以恰当的形式提供给学生,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引下,由学生自己依靠其知识结构和背景,在这种案例情境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高年级研讨课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课程主要程序以及实施步骤包括:(1)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并分组进行资料的查阅与收集。(2)实验课学生分小组进行病例情景模拟,并适当加入ISPN的相关护理内容,教师只强调操作步骤中的重点和难点,从旁指导。(3)以问题为基础进行讨论,各组推选代表发言,指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看法。(4)教师将重点的操作步骤的统一标准示范给学生看。(5)总结提高:针对学生的发言和操作步骤,教师对本节的重点以及学生概念模糊的问题作出解答,并对各个小组的表现作出评判,使学生很快能够从同学的补充和老师的总结和示范中得到正确的知识反馈。(6)课后学生写出实习日志,分析自己在课堂中掌握了哪些内容?解决了什么问题?操作中动手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以及感想并提出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同时学生互相评价打分。课程全部结束后采用期末情景模拟实验考试的方法进行考核。
4高年级研讨课课程效果评价
4.1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ISPN引入《基础护理学》高年级研讨课的实施及综合病例的应用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踊跃表达自己的意见,展示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个性得到发挥。教师随时诱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大胆的提问,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对老师和教材的某些观点进行质疑,有利于学科的发展。为学生以后到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2培养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在授课之前,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搜集案例,提出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强调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会学习变为现实。其中96.5%的学生认为改变了他们的学习习惯。同时高年级研讨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在合作中相互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达到了课堂气氛的活跃,融洽了同学间的相互关系。99%同学在日志和调查中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气氛给予很高的评价。
4.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英语水平
高年级研讨课将理论与临床病例相结合,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最终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综合运用,以便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同时,本次研讨课加入ISPN的相关内容,提高了学生在护理工作中的英语运用能力,在调查中97.2%学生认为提高了他们的综合护理水平。
作者:凤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余爽.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现状与改革[J].中国实用医药,2009(06).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原理;中职;护理学基础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各种心理现象及变化规律的学科,研究教育和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以提高教育水平。而《护理学基础》教学内容具有抽象、 枯燥、 需记忆的内容量大等特点。因此在临床教学活动中应用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些理论和原理,有助于教师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过程,从而发挥其教学的主导作用,以达到提高学生主体的学习效率目的。
一、利用教育心理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中职护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长期没有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更没有成功感、成就感,导致学生严重自卑,缺乏自信,因而在中小学阶段经常没有得到“信任”和“重用”,也就没有为班级、学校、他人尽职尽责做事的机会,而常常缺乏责任感,找不到学习目标;为了顺应学生的内在需要:得到“信任”和“重用”,重新找到学习目标,通过播放电视节目“信念-南丁格尔”,以及从报纸、杂志、书刊中收集关于护士、护理的先进人物介绍给同学们阅读,观看新闻中报道过的先进事迹,让同学们讨论、写感想,和自己的感性认识结合起来,认识到自己以后的社会价值,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找到人生奋斗的目标。
二、利用教育心理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备课时,首先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有些目标可设定为悬而未决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而有些目标则应清晰明了,避免模糊不清,使学生无所适从,抓不到重点而放弃学习;其次,尽量降低课本内容的难度,将一些难的知识点用动画或者图例展示出来,使学生能有感官印象,如在准备青霉素过敏试验是,将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过敏性休克的表现和形成机制都可以制作动画;再次,在教材中尽量挖掘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娱乐、搞笑的因子,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授课时,采取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在讲解出院和入院程序时,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或播放视频等;在讲呼吸的评估和测量时,介绍拍背和咳嗽方法后,即可让学生互相练习拍背的手法和咳嗽的具体做法,不正确者现场予以纠正;讲解注射部位时,让学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指出注射部位;在讲口腔护理时,可以给出问题:同学们为什么没有发生口腔感染?
课后见习,变抽象内容为直观感受,让学生提前接触临床。见习前将学生分组,推选组长,布置预习,熟悉本次见习的相关内容,提出见习目标及要求,然后去医院见习,将见习内容和书本内容联系起来,促使学生自觉看书,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公布讨论结果,由小组选派同学汇报,其余同学做补充说明,最后教师点评,点评时尽量多给学生鼓励,避免有语言或行为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一旦伤害就会使学生不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无从谈主动学习《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了,更有甚者对护理这个专业产生排斥。
三、运用心理规律培训学生操作技能
1.目标分解
过程复杂,难度较大的操作,可以分解为很多小目标 ,最后整合,如静脉输液,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①看老师规范操作一遍,形成直观感受,②学会扎止血带,③持针姿势正确、稳健,④学会排空气的方法,⑤消毒方法正确、范围足够大,⑥熟悉操作流程,⑦相互之间能沟通自如。进行分解后目标清晰明确,学生就知道今天到底要练习什么,学会什么,然后进行整合,就能很好掌握这项操作技能了。
2.形成正确的练习效应
避免盲目机械重复操作,提高练习效果,如静脉输液在练习持针姿势的时候,尽量每位同学都拿到一颗头皮针,跟着老师先学一遍,把基本的姿势学会,然后再在模型上练习怎样才能把针以这个姿势拿稳,教师在旁边指导,对错误或不规范的地方及时纠正与讲解。课后进行有序的实训室开放,并在教室播放实训视频,让学生有复习机会,同时也可以对照比较,找出不同点,引发同学们积极思考。符合记忆从短时向长时转化的心理生理特点。
3.及时评价,了解练习效果
首先学生自评,自辨优劣,带着问题训练,不断对问题进行反思,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学生互评,组内同学互相监督和纠正出现的错误,动手能力差者向同伴请教比向教师请教也更容易、更及时。组后,教师参评,及时纠正和妥善解决在组内或组间出现的冲突和矛盾,对发现的进步或创立的新方法及时给与鼓励,增强其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也促进组内成员的相互信任和尊重,达到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效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四个护理班共计188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仍采用传统教学法,在一个月的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统一测试,并发放调查问卷,比较两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和课堂感受。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考核优良率(76.1%)、综合技能成绩考核优良率(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理论成绩考核优良率(42.7%)、综合技能成绩考核优良率(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显示,PBL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加深理论理解、巩固记忆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与对照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升综合技能水平。
[关键词]
PBL教学法;外科护理;中职院校;教学模式
外科护理学是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实践性非常强。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积极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由于学习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缺乏真实感,导致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1]。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医疗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以及岗位需求,因此探索新形势下的外科护理学教学方法非常有必要。为更好的适应临床岗位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笔者尝试在教学中使用PBL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PBL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为主促进学生获得更全面的知识与技能,其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2]。为了进一步研究PBL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笔者随机选择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四个护理班共计188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学校四个护理班共计188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两个班设为观察组,该组男生8例,女生84例,学生年龄在16~1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6.7岁,既往外科护理学理论考核成绩优良率34.7%~38.0%、综合技能成绩优良率55.4%~58.7%;将另两个班设置为对照组,该组男生10例,女生86例,学生年龄在16~1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6.9岁,既往外科护理学理论考核成绩优良率34.3%~39.6%,综合技能成绩优良率55.2%~58.3%。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其他科目成绩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模式教学,综合临床实际以及护理基本程序,将教学过程分为准备环节、模拟现场环节、小组合作讨论环节以及总结评价环节。具体方式如下:(1)准备环节。按照“组间同质性,组内异质性”原则[3],将每班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组7~8例学生,并设定负责组长。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具体章节知识,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制定教学目标,然后按照教学方案的具体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进行全面且有针对性备课,并将教学目标和病例发放给个小组。学生依据教学目标和病例,进行小组内分工、自学,并进行相应的资料查找、问题分析和解答等工作,为实际教学开展做好充分准备。(2)模拟现场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学生分别进行角色扮演,认真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仔细整理、研究病例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以问诊所获得的资料与体格检查为切入点,积极组织学生讨论患者存在或潜在的问题。(3)小组合作讨论环节。按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讨论中充分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合理确定护理方案的优先次序。针对每一个具体的护理问题,均提出预设目标,并提出护理方案,然后形成完整的临床护理病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指导者、帮助者、教育者的重要作用,及时给予学生鼓励、点拨与启发,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意见、提出自己看法。学生则充分发挥自身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加深对知识的了解与掌握。(4)总结评价环节。教师综合学生们的护理病历以及讨论结果,进行整体的总结、归纳与点评。针对学生讨论的疑点、难点问题进行及时疏通,讲清难点、梳理重点,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完成学习目标。
1.2.2对照组
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即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教师课堂讲解方式进行,实践知识通过教师示范与讲解方式进行。
1.3观察指标
(1)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统一测试(利用闭卷理论测验检验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采用病例模拟的方式检验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比较两组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与综合技能水平,满分为100分,成绩超过80分者为优良。(2)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为①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是否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②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是否有助于巩固知识记忆;③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是否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④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是否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⑤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是否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⑥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是否有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⑦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是否有助于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认识与感想。共发放188份调查问卷,共收回188份,问卷回收率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基础理论成绩与综合技能成绩比较
观察组理论成绩考核优良率(76.1%)、综合技能成绩考核优良率(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理论成绩考核优良率(42.7%)、综合技能成绩考核优良率(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认识与感想
PBL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加深理论理解、巩固记忆、培养学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具有明显效果,与对照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PBL教学模式内涵
PBL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管理,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促进了教与学的共同提高。这种教学模式以“问题”作为基础,以“具体病例”作为先导,以教师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属于启发式教学模式[4]。PBL教学模式将繁杂的医学知识利用“病例”的方式联接起来,将临床实践与理论知识进行充分整合,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为牢固的掌握相应知识,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缩短临床实践与教学之间的距离,全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现代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5]。
3.2PBL教学有效性探究
PBL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此次研究中,约有91.3%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典型病例的引入以及问题的提出,能全面调动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灵活、主动的探究知识,并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与此同时,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习知识的掌握与巩固。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提高学习自主性的同时,形成了一个不断巩固已学知识、积极接受新知识的螺旋式的良性循环过程[6]。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引导下,能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理解与记忆,全面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7]。PBL教学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良好沟通能力。在此次研究中,约有93.5%的学生认为这种模式有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PBL教学模式真正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协作与沟通交流的平台,不同小组成员可以围绕共同病例查阅资料、研讨交流、分析对比,最后对结果进行整理与加工。通过PBL教学模式的使用,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过程中无法“因材施教”的缺点,真正促进每位学生健康、快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各展所能、各施所长,相互之间有分工、有合作,共同面对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相互分享、彼此交流,真正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交流沟通能力[8]。PBL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此次研究中,约有91.3%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们在“问题”引导下,认真预习、查找整理资料,然后进行问题的总结与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利用多种途径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查找,通过思考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9]。PBL教学模式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此次研究中,约有91.3%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PBL教学模式能更好的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临床病例,进一步验证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环节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不断进步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分析临床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很好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10]。
3.3中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PBL教学模式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PBL教学模式在我国开展比较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多种问题。个人认为中职外科护理学PBL教学模式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缺乏完善的教学支持系统,教辅设备不完善,教学时间不充分[11];(2)教师缺乏PBL教学经验,无法更好的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信息上、方向上的指引。另外,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组织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3)一直以来,学生习惯于填鸭式教学模式,对于部分学习习惯差、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他们获得信息方式单一,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学习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4中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PBL教学策略探究
针对中职外科护理学PBL教学模式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从如下环节入手,更好地促进PBL教学模式的开展。(1)建立健全PBL教学模式完善的配套设施。文献检索系统、网络系统以及便捷的图书馆等均是实施PBL教学模式所必须的配套条件,为学生提供查找文献、交流信息的平台。此外,还需要合理调配学时,强化实验室硬件设备建设力度,做好完善的教辅配套建设。(2)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帮助者与指引者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角色的变化,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积极思考,进一步改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自身课堂管理和组织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加强专业研究,进一步建立、完善与PBL教学模式相配套的教材,全面提高教学效果。(3)加强学生综合能力锻炼。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学生文献收集、整理、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的锻炼,充分运用互联网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全面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改变不良学习习惯,全面提高自身综合能力。(4)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2]。传统教学评价方式只关注成绩,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提高。新形势下,必须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在具体评价过程中,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需要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学习努力程度,积极优化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正确反馈[13-15]。通过此次研究证实,观察组理论成绩考核优良率(76.1%)、综合技能成绩考核优良率(91.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PBL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加深知识理解、巩固记忆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提示PBL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调查问卷发现,PBL教学模式能明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综上所述,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满意,同时更加贴合素质教育和临床岗位的需求,值得进一步推广。但该模式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作者:汪新华 单位: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义兰,陈玲玲,阮满真,等.运用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对实习护生进行病人安全教育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1,44(10):926-928.
[2]李月霞,袁义厘,沈丽娟,等.“结局-当前状态检验”模型应用于护理教育中的意义探索[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6):16-18.
[3]卞龙艳,王群.PBL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4,16(29):137-138.
[4]田金徽,刘爱萍,沈希平,等.PBL教学法在徇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徇证医学杂志,2011,11(1):39-43.
[5]吴芳琴,岳鹏,王艳玲,等.从护理专业学生的视角看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实践效果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4):74-78.
[6]庄怡青,王彩凤.11所教学医院中护理PBL教学实践现状的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7):67-68.
[7]卢秋羽.PBL教学对提高高等职业护生学习能力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0):92-93.
[8]王向玲,王素利.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PBL教学法的效果评价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2,7(18):149-150.
[9]汪为聪.高职护理专业《预防医学》课程PBL教学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65-266.
[10]陈姝妮,李洪艳,樊健.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本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激光杂志,2011,32(5):75.
[11]程念珍,李映兰,王曙红,等.PBL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0):1271-1273.
[12]李艳,沈园园,郁小路,等.PBL教学法在留学生护理科研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1A):80-81.
[13]董丽芳,黄金银,陈燕.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9):97-98.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07级、2008级统招4年制护理本科生各两个班278名护生,男10名、女268名,平均年龄21.5岁。已完成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学、中医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科研等课程的学习。按等同原则将2个年级的一班140人归为观察组,二班138人归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及所学课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方法
1.2.1老年护理课程设计及教学的实施
两组均选用化前珍[3]主编的《老年护理学》,36学时,其中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6学时。均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开课;主讲教师及实验辅导老师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教学即课堂讲授理论,实验室上实验课。观察组具体方法如下。
1.2.1.1老年护理课程的设计
课题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3-6]初步拟定课程总目标,即一级目标,根据一级目标及教学规律细分若干个二级目标。根据二级目标将教学内容划分为6个单元;根据每个单元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及形式,如讲授、精讲点拨、角色扮演、护生小讲课、讲座、小组讨论、指导护生查阅资料等。课程进行过程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评价的形式包括课堂提问、单元测试、过程评价、小组成员互评、护生自评、教师批改作业及发调查表等。对评价时发现的问题及时矫正反馈。方案确立后,聘请2名老年院高级专业管理人员、1名老年科护士长及1名主讲教师、1名实验教师成立专家小组,进行论证修改,最终确立课改方案。
1.2.1.2实施教学
在课程的第一节课首先展示并解析课程总目标。在每一单元及每一节课开始时首先展示目标,利于护生对本部分内容的把握。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在第1、3、6单元理论学习结束后,组织护生到老年院实习。上绪论课时先由老年院管理人员介绍情况,参观老年院,之后分组与老人进行交流,了解老人在此处的生活状况、愿望及需求,课后每人交1份参观感想。在第3单元学习健康评估及相关量表使用时,再度进入老年院,选择有代表性且有一定沟通能力的老人进行交流,训练健康评估的技巧、方法、评估量表的使用。学习第6单元时,第3次进入老年院,此时课程已接近尾声,护生已初步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基本具备了与老年人的沟通能力,能完成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此时,要求护生以小组为单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老年人进行交流、健康教育及实施生活护理,如喂饭、辅助行走、轮椅运送、喂药、按摩、翻身、身体清洁等。对老年人护理时能关心体贴。课后组织教师点评、小组成员互评、护生自评,然后反馈矫正。
1.2.2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后进行终结性评价:①理论考试。两组均实行闭卷考试,由教务处组织统一监考。②实践能力考核。编制6~8个典型病例,主要考察对老年人的沟通交流技巧、健康教育、健康评估、日常生活护理能力等。两组考题相同,各6~8个签,约10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由4名非任课教师分两组盲法评分。③教学效果评价。由课题组成员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是否已了解未来社会对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对老年护理工作产生兴趣及毕业后有到老年机构工作的意向等12项,每项均分是、否及不明确三级评价。于课程结束当天发出问卷278份,均有效收回。④实习出科成绩。全部课程结束3周后进入临床实习。选择2007级护生的实习出科成绩进行比较。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及t检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护生理论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1。
2.2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见表2。
2.32007级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比较
出科考核成绩观察组54名护生中52名优秀,优秀率为96.30%;对照组53名护生中43名优秀,优秀率为81.13%。两者比较,χ2=6.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充分利用教改成果,实现培养目标
3.1.1以目标为中心设计课程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按教材顺序从头讲到尾,每个单元及每节课的目标不明确、不具体。课程结束后,教学效果的评价缺乏客观依据。尽管部分院校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7-9],增强了教学效果,但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评价缺乏标准,课程目标是否实现难以衡量。目标教学正是克服了这方面的不足,它是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高效运行的保证。即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依据教学目标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护生主动学习、调控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效果[10]。本研究正是利用了以往教学改革成果,以教学目标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增强了教学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理论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教育、日常生活护理等方面,观察组的自我评价亦相对高于对照组(见表2)。
3.1.2注重评价的全面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的出发点,而教学评价的结果又是调整教学目标的依据[11]。由于传统的结果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而关注于“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注重“发展”的评价[12]。借鉴布卢姆的教学评价理论,目标教学建立了“反馈-调控“机制,形成了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为优化教学过程提供了有效的反馈矫正手段。本次研究中,将目标教学的形成性评价引入教学过程,通过课堂提问、随堂测验、作业评改、教师点评、小组互评、护生自我评价等方式,将形成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客观有效,并及时反馈,巩固了理论知识,提高了技能水平。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目标达成度方面均相对优于对照组(见表2),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3.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3.2.1导入课程、激发兴趣
以“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这样富有激情的语言导入课程,以“我们老了怎么办?你了解中国的养老现状吗?”开始绪论的学习。通过参观老年院,请其中的管理人员介绍情况,使护生了解到中国机构养老的现状及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匮乏,激发了护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增强了深入了解我国养老现状的愿望。通过PPT课件展示国外养老院的照片,提供相关的学习网址,指导护生查阅资料等,使其明确了社会老龄化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查显示,在观察组护生中,了解社会对老年护理人才需求的达65.71%,对老年护理工作产生兴趣的占63.57%,毕业后有到老年机构工作意向的占41.43%;而对照组仅有35.51%,8.70%及6.52%。这一差异说明了该课程设计对提高护生对老年护理课程的兴趣,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产生了作用,实现了课程的情感培养目标。
3.2.2灵活教学、增强效果
以目标为中心组织教学,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护生小讲课、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专题讲座、参观交流等。如到老年院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和生活护理时,以小组为单元,提前预习教材、查阅资料,制定护理计划,遴选健康教育内容,课程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护生自评及小组成员互评。表2示,观察组73.57%的护生认为通过老年护理课程的学习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而对照组护生只有15.22%、14.49%。
3.3结合实际,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在老年照护工作中,护理人员是老人护理照顾的思考者、设计者、指挥者和提供者[13]。而年轻护生与老年人年龄差距大,对老年人健康问题、生活需求不熟悉,从而影响到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针对这一特点,课题组联系了本市规模较大、入住率较高的2家老年院。带领观察组护生走近老年人,亲身感受老人们的生活规律、身心特点、心理需求。6节实验课分3次进入老年院。绪论课后护生真实地感受到我国的养老现状及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及对老年护理工作的兴趣。在第3单元学习健康评估及相关量表使用时,再度进入老年院,训练健康评估的技巧、方法、评估量表的使用。学习第6单元时,第3次进入老年院,此时,要求护生以小组为单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为老年人实施护理服务,进行交流等。培养了护生对老年人健康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目的。
【关键词】实践环节;护生;临床带教;护理教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实践性环节是专业考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规格和课程考试目标,对应考者进行基本技能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护理专业因其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基础的护理知识,更应具备把所学医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技能。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性环节是向临床护理过渡的必要阶段。因此自学考试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完成理论考试后进行实习对顺利步入临床工作意义尤为重要。
一、 护理学生实践性环节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1.护理大专自考生实验实习课时较少。根据自学考试计划的规定,临床实习考核的成绩不计入学分,申请学位时实习成绩也不计入平均成绩。这样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实习重要性认识不足。理论课程考试合格后,思想上容易产生松懈。长期以来自学考试重“考试”,轻“实践”,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考试,死记硬背,缺乏技能的学习。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公共课,基础课为主,临床教学的课时很少。就护理大专的考试计划来看,护理专业的总学分75分,而实验课只占到3.5分。而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基础课,临床课,人文和社会科学课占的比例各为1/3。
2.实践性环节中带教教师和学生沟通不够。在管理中,我们发现带教教师在负责实习时,同时也担任其他教学和临床的工作,压力很大。有的教师一人的带教人数在20人以上,不能做到一对一的指导。由于事情繁多,对学生缺乏耐心和责任心。加上实习医院多为主考院校的附属医院,医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繁重,医院上至领导下至医生护士对自考学生存有偏见,因此对实习重视不够。学生大多为在职护士,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参加自学考试是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获取学历文凭。他们迫切希望得到老师的临床指导。在实习管理过程中,带教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成为提高实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带教教师的教学水平,业务水平,医德医行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缺少对护生素质能力的培养。现代护理技术不仅是单纯对病患疾病的护理,还更多地融入了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和疾病康复等理念。这种变化要求护理教育培养能力型的护士。现在医院的教学任务仅限于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护理操作,未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医德素质教育。护理教育对德育的特殊要求:即不仅要具有精湛的护理技术,扎实的医学知识,而且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实习期间应增加人文教育,加强学生的医德修养,提高医德认识,培养良好的医德品质。可开设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和法学等方面的课程,让学生选修,扩大知识面,训练自学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4. 加强自考办、教学单位和医院在实习过程中的密切合作。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三者之间的沟通还需要加强。根据实践性环节的安排,自考护理大专生首先应向主考院校的自考办提出实习申请,经审查成绩全部通过后,才安排实习,接下来的临床教学和实习分别由护理学院和医院承担。在实施过程中,管理、教学和实习单位往往缺少沟通,自考办制定实习的计划安排,发放教学和实习单位,对实习过程中的问题不了解,对学生实习情况,效果也无从掌握。而教学和实习单位对自考的学生实习重视不够,止于完成任务,缺乏专人专管的管理体制,因此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找不到人反映,造成思想不稳定,学习目的不明确。
二、切实加强实践性环节管理
1.针对实践性环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研究适应自学考试护理大专生实习的具体措施,制定相应的实习计划、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规格要求和课程考试目标,主考学校的自考办应与实习教学部门和医院共同制定实习教学计划。以使学生取得最大的实习成效。临床大专生实习应以掌握整体护理理论,护理程序工作方法,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完成大专实习量化指标为主。主要考核病室管理,专科责任制护理及护理程序。
2.加强实习生入校后进入临床前的教育工作。自学考试学生由于采用业余学习,在学校的时间相对普通高校学生短,接触老师的机会少,对主考院校的了解仅限于本专业的范围。刚来到学校报到都有一种新鲜感和陌生感,为尽快让学生熟悉学校和实习医院,融入实习生活,自考办应向学生介绍学校的历史和发展,医院的规模,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科室情况。让带教教师与学生见面,互相认识了解。选举工作细心的学生担任寝室负责人,以寝室为单位,及时反映学生中的意见,建议和想法。
3.以学生为中心,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的实际问题。实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把所学的基础护理技术应用于临床操作的过程,即知识的外化过程。实现知识的外化必须有学生的参与,学生是这一过程的主体。因此我们在管理中应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如有的学生在单位上担任护士甚至是主管护士,有较强的临床护理经验,对他们的指导应重点在提高,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进行启发性教学,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来自偏远地区乡村医院的学生,根据他们平时临床经验少,接触先进医疗设备少的情况,重点让他们熟悉各种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扎实和规范基本操作,纠正不良护理习惯。使每个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
4.要使实习达到应有的效果,必须切实加强管理、教学和医院三方的通力合作。充分考虑自考学生学习的特殊性,制定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设置专人负责管理,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教学情况,实习进展,科室对学生实习的反馈意见及病患对实习学生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情况。三方互通学生实习的情况,严格学生的考勤制度,定期召开护生座谈会,表扬、鼓励优秀护生,带教教师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给以耐心教育和示范,随时提问和检查,对学生操作的差错及时分析和总结,专职学生管理人员负责处理学生对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医德行为,医德习惯的训练。根据护理专业的职业需要,组织护士语言能力,沟通能力,仪容仪态,职业道德方面的讲座。教学部门适当增开人文科学类的课程让学生选学,鼓励学生多看,多问,多操作,进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和沟通合作的能力。改变护生机械执行医嘱的工作态度。
5.临床带教教师的素质是确保实习质量的关键。主考学校在选择带教教师的条件上规定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带教能力,热爱护理教学,作风严谨,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的教师负责。接受护理专业实验、实习考核的单位应在主考学校的指导下,抽调专职的带教教师,从教学科研能力,带教经验上加以考核,并加强带教教师素质建设。带教老师应起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作用。应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启发性地将护理学的重点、难点及基础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传授给护生,同时介绍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和防范护理安全的知识;在生活上主动关心、帮助她们,在放手不放眼的情况下,尽快让护生熟悉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严格要求护生正确书写护理病历和病人入院的各种记录,传授护生对一些急、重病症的正确急救措施。鼓励学生刻苦学习理论知识,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护生阅读、收集、整理护理资料和临床护理科研的能力。
6.推行实验实习考核成绩评定的科学化管理。主考学校根据自学考试大纲的和临床专科实习要求,严格实验实习考核评定标准。为更好的作好实践性环节的管理,应建立在校教师、学生、和实习医院带教教师三方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习质量的好坏,由教师给出考核成绩,考核成绩不能只是完成实验和实习的反映,而应充分考量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把护理操作中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纳入测评的内容。实习期结束前召集护生总结座谈,听取他们对实习的感想和体会,对带教教师的评价等反馈意见。学生对带教老师和带教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有利于提高整体实习教学水平,保证带教师资队伍的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实行学生和教师的双向评价制,不断完善和提高实习质量。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和康复的要求日益增强,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自学考试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在培养护理人才方面担负重要的责任。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使护理工作的内容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向整体护理转变。现代医学已经把预防、保健、和康复等理念贯穿护理教育的全过程。实践性环节是护生顺利踏上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这一环节的教学管理和实习管理,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袁静,新形势下护理大专生临床教学管理初探[J]. 现代医学管理,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