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专题研究范文

高中专题研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8: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中专题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中专题研究

篇1

【关键词】高中物理专题训练专题研究

教高中物理多年,我逐渐认识到,教师如果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物理教学专题研究活动,能够更好地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一、重视研究

所谓教学专题研究,就是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探索教学规律的研究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但是,一方面有的教师在思想上缺乏足够的信心,认为教学专题研究是专门从事教研人员的事情;一方面又的的确确由于高中教师教学任务很重,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教学专题研究;所以,开展研究活动的学校和教师便少而又少。

所以,我们首先要弄清进行教学专题研究的意义和作用,扫除上述心理障碍。事实上,教师只要重视教学专题研究工作,认真实践和总结,一定会有所收获。例如,进行新教具的设计和制作,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检验和进一步改进,这也是研究活动。继而将所研制的教具过程和使用方法、实践过程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是论文研究成果。这个也不难做到。所以只要用心,研究活动每个人都可以参加。

二、找准选题

确定研究课题,是搞好教学专题研究的第一步。中学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所教学科实际情况,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教师应充分利用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有利因素,抓住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这样就能快出成果,提高教学专题研究的效率.就物理教学而言,例如,物理难教难学的解决;高中女生物理学习的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问题;后进生的问题;物理会考和高考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例如: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专题训练我们开展了一个课题。本课题包括两个方面(1)运用已掌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2)物理实验技能的训练。通过基本训练可以深化、活化学生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它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成败的关键在于精选好例题和练习题。精选的例题和练习题,应该有代表性,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有针对性,能针对知识的重点、关键和学生的水平;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思维。对学生分清正确与错误并灵活运用知识有较大补益。另外,例题教学侧重在开拓思路,放手让学生搞一题多解、一题多思,在“解”、“思”中“自悟”,以期形成深刻的记忆和能力。教师在例题课上的讲解,是在学生“悟”不出的时候,侧重在难题的分析上花功夫,教给学生如何针对所研究的问题,作正确的解答。

单元例题教学以后,安排了二课时的定时练习,题目是精选了的,题型较活,有浅有深。要求学生按时完卷,教师及时进行批改评分,根据反馈信息,上好评讲课。对难度大的题一般不在课堂评讲,原因是评讲这类题花时较多,针对性不强,可做好答案,让有能力的学生自己去钻研,评讲的重点是那些错误较多,难度不太大的典型题目。评讲侧重分析物理模型,因为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模型错了,结果肯定不对。对于多数学生已掌握,少数差生未掌握的题目,则只进行个别辅导,根据题目的重要程度与考试情况,把答案分别做成“详解”、“略解”和“一题多解”,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依据,让他们自己去对照、思考。

在此基础上,以练带讲,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1、帮助学生纵观整个知识体系,在头脑中形成三条清晰的主要线索:(1)力的线索;(2)能的线索;(3)动量的线索;结合知识跨度大的综合性例题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开放实验室,按基本要求,根据教材目录,展出所有实验。

3、选择变阻器及连接方式”、“电阻测定的方法”、“电表的改装及校准”、“物理中的临界问题”等等。这样可以进一步开拓学生思路,加宽知识面。不论用哪种方法,都要讲求“落实”。教师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设计好复习的蓝图,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问题上狠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收以良好的效果。

三、钻研理论

教学专题研究是用科学方法探索教育规律的实践活动,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索教学规律。任何脱离教育理论的研究都是没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来说,中学教师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是有所了解的,但只凭这些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与理论,掌握教育统计和评价方法,更应掌握与教学研究专题相关的教学理论.如果没有掌握教育理论,就谈不上教学专题研究,最多也只能是教学经验总结.若能以正确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就能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例如,在上届高中毕业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一批尖子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了具体地逐个分析,找出他们在物理学习上的特点和不足之处,然后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考前指导.结果,这些学生在物理高考中均获得优异成绩。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交叉科学的出现,给教学专题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教学专题.因此,教师除了要掌握教育科学的一般理论知识和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广泛地学习与教学专题研究相关的各门知识,特别要注意学习新学科,比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为了更好地从事教学专题研究和交流研究成果,还应提高外语水平和微机操作能力.否则,即使研究成果水平再高,交流起来也很不方便,更难进行国际交流.

四、撰写论文

篇2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专题复习 高级教学策略

新时期的高效课堂应包含以下四点内容:引导、合作、有效、高效。这四点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课堂高效必须建立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之上。

一、高效的基础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终点,明确、适度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的根本和基础。明确就是告诉学生一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和具体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通读教材,钻研生物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要准确把握、成竹在胸。适合才是最好的,难易适中的教学目标既可以让老师有的放矢,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目标过低,学生的学习会索然无味,目标过高,学生会望而却步。明确、适度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了本节课教师的主要活动,有效避免了传统课堂教与学的盲目性。

二、高效的关键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而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又建立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之上。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状态,学生是有思维、有个性的主体,他们的学习也是有选择的。对喜欢的教师,能专心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反之则昏昏欲睡,甚至恶意捣乱。

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可以充分展示个人魅力,发挥主导作用。生物课上有很多有趣的实验,这些都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来体会。因此,生物课堂上教师应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起手来,成为课堂中的真正主体。

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叶圣陶先生说:“教学在于善引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如。”可见,课堂上激活学生的思维至关重要,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精心设计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问题,同时还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交流、抢答、竞赛、多媒体等,不断激起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让学生觉得生物学习充满了新鲜感和趣味性。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是否会与人合作,是否会与人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生物课堂上要让学生主动学习,相互学习,交流合作,共同提高。

三、科学定位,和谐发展

(一)教师角色

在大力倡导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其理解新教材、建构教学思路、选择教学素材、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角色在新课改和新形势下应该是这样的。教师是引路人、是顾问、是主导者,其应给予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在讨论、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看法和想法不可能完全相同,老师要容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要接受学生的每一种想法,不论学生的想法有多荒谬。这样,每个学生才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会附和他人。

作为领路人,教师要为课堂做好充分准备。准备的内容有两点:首先,教师自己要做好充分准备,对本堂课的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等有细致的考虑,在“三案六环节”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先进行个人个案的知识把握,学情分析,教法学法的确定,然后集体备课时再做细致讨论,在集体备课时要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既集思广益形成共性,又发挥特长形成个性。其次,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等有充分的了解和预见。在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下,做好学生原生态学习环境的创建工作,倡导合作学习,让后进生得到优等生的帮助,受到优等生良好道德品质、学习习惯的熏陶。

作为顾问,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创建学习型课堂,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学习线索,制定知识点全面、难易适中的学案,对学案进行详细的批阅,并公布详细答案,让学生自己先了解答题情况和题目难易程度,然后教师可以展示规范卷,以达到表扬先进、激励后进的目的。

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方法。学生在教师正确的主导下,学习取得了进步,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和及时地对积极发言、认真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激励。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解决。

(二)学生角色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扮演的角色应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超前的学习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保持问题意识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条件,当学生在学习时有总觉得该做点什么,非想个办法不可的问题欲望时,其大脑就会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积极开展思维活动,想出平常想不到的好办法、好点子。积极的个性心理特点是建立在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之上的。学生应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听课时有的放矢地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一件事你用心做是一个过程,不用心做也是一个过程,但是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温故而知新这句话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三)师生结合

一个班级就像一支运动队,教师是领队,每一节课就是一次训练,不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就不可能训练出世界冠军,同时没有足够的训练强度,也出不了成果,仅是教师一头热很难打造高效的课堂。如果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涨的热情,再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点拨,课堂教学想不高效都难。

课堂高效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生成、不断追求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会因老师而异、因学生而异、因教学内容和目标而异。因此,生物课堂要达到高效课堂目的,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和高效的课堂驾驭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中;化学后进生;转化;方法

学生化学成绩差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a.学生在初中就没有良好的化学基础。b.学生难以在学习中建立起自信心。c.学生没有形成对化学强烈兴趣和学习欲望。d.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针对以上弊端,我认为可以做一些“导、帮、促、激”的工作。

一、尊重和接纳后进生

一般来说,后进生的感情丰富,且较为敏感,他们都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若老师总认为他们是“朽木不可雕也”,一再对他们冷落、挖苦、讽刺、歧视、放任自流,最终,只能是“破罐子破摔”,化学科目必将成为他们的“厌恶科”。因此老师要有颗爱心,热爱和尊重他们,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多表扬,多鼓励。只有老师用真诚的态度接纳他们,从而让他们接纳老师,接纳化学课,这样,才能唤起后进生的进取心。

二、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的较好或作业有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对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教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的辅导他们一点一滴的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三、注重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化学后进生主要是缺乏学习化学的兴趣,他们化学基础差,为此我经常举一些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例子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还经常在班级设计几个趣味实验然后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的成功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成就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也行。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教师必须关心爱护每一个后进生,做后进生的知心朋友。教师要满怀激情,兴致勃勃的出现在后进生面前,通过多种途径,不但激发起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意保持、巩固和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坚持因材施教,奠定学习基础

所谓后进生,主要是知识漏洞过多,导致接受能力低,要转化,首先就得查缺补漏,看他们对已学过的知识分别是哪些内容还没有掌握,从而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后进生开动脑筋,积极发言,大胆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热情为后进生答疑解难,使后进生享受到既紧张又活跃的课堂气氛。

五、强化成功,注意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师设法创设成功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同基础上取得不同层次的成功,体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让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摸的着,对中差生要时刻留意,耐心启发,因势利导,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及时、真诚地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并多为他们创造成功机会,使他们不断地在自己成功的愉悦中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六、进行有效提问,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一)在重、难点处引导学生思考

对于重点知识,学生在初学的时候往往感觉很简单、好理解,其实并没有完全领会其中的深意及其在不同情况中的应用。例如,在讲授“酯的性质和制法”这一节时,可设问:“为什么厨师常用白酒和食醋混合做烹调?”“陈酒为什么有一股特别令人陶醉的香味?”并同时做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的演示实验,当学生亲眼看到碳酸钠溶液表面凝结的一层油状液体,并闻到这层液体发出来的特有香味时,自然会结合前面提出的2个问题进入积极思考的情境之中。

(二)在平淡处引出玄机

平淡的学习过程会让学生产生自满的情绪,使其误以为理解的进程已经结束,停止思考的进程。

(三)在连接处引出下文

课堂导入部分是一节课学习的开始,也奠定了学习的气氛和节奏。轻松而富于智慧的开始是成功的基础。

(四)在结尾处引出兴趣

一堂好课应由矛盾而终,使其“完而未完”,意味无穷。在化学学习中,很多内容之间存在着联系,有些知识是由前面的部分引发而来,彼此之间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整体。在课堂的结尾处发问,可以引发新内容以及与以往内容之间的联系,为下一节的教学奠定基础。

例如,“离子键”的结尾如下:“形成化学键的条件之一是:成键原子达到8个电子(或2电子)的稳定结构。例如氯化钠,其中的氯原子和钠原子通过得失电子使彼此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离子键。请同学们思考,氢气分子中两个原子能不能通过电子得失达到2电子的稳定结构而形成离子键?如果不能,他们可通过什么方式来满足其2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的是什么键?”如此的提问,既复习了本节所讲的主要知识点,又为下节课“共价键”的讲解做好了铺垫。

【参考文献】

[1]零毅.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0,(17).

[2]田现波.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化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新西部,2010,(06).

篇4

【关键词】中职;财会专业;就业

近几年来中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能对口就业的不到 10%。受当前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财会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已经比较难。如何在市场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并以此来促进中职财会专业的发展,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一个现实课题。

1 中职财会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从历史角度分析,在计划经济年代,中等职业培养财会专业的学生着重实际动手能力,并在待遇上又没有苛刻的要求,所以当时社会认可度很高。许多财务职位在招聘录用时,往往都设置了专科以上的学历要求,从学历就业这方面我们就失去了准入的门槛。

2 中职财会专业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2.1 中职学生的素质有所降低

很多错误地认为,“就读职校”成了家长与学生无奈的选择, 不少学生打着“混日子”的旗号读职校,等着拿一份“文凭”,等着被“就业”,在学校没有学到理论,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因此导致部分用人单位对职中生有看法,由此进一步导致中等职业财会专业学生就业的难度。

2.2 财会专业教育不系统不科学

2.2.1 教学与实践脱离

在财会专业的教学中,很多学校为培养更为适应社会性人才,在教学改革上下了很多心思,做了许多课程改革,但是往往忽略了对市场洞察所必须的灵敏度,市场环境的变化速度要远远大于教育改革的速度,实际的教学与会计工作的发展和实际需求脱节;时下大多数中职学校会计实训场所不足,大部分会计实训只能在教室进行,个别指导就更是难以做到。

2.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理论课设置太多,由于学生对实际工作经历的缺乏,不但不理解这些理论,更不能很好的将各个环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并且实践操作设置的太少,严重脱离当今快速发展的会计工作实际,无法适应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2.3 进一步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目前很多中职会计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学,并没有真正的接触实际工作,对于课堂上下学生提出的一些实际工作中的“假设”性的问题时,也只能寥寥描绘一下想象的工作环境,讲解没有活力和说服力,即便再精品的讲解也只能算是“纸上谈兵”。由此可见,这样的指导老师在指导实习时,效果可想而知了。

3 提高财会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3.1 精心培养符合财会专业就业的综合素养

培养学生“专业人”。会计人员需要具备工作认真、细致的品性,财会工作岗位整天与数字、经济业务往来相联系。数字错一字,失之千里。会计工作岗位与货币打交道,不能有半点的马虎与侥幸。严格遵循业务规定的流程办事,每笔业务应通过填写与核对两关方能通过。要培养学生的这种品性,应在学生平时的作业、实训中要求他们以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去完成,使他们慢慢养成这种品性。

3.2 扎实培养财会专业就业的知识构架

在当前日渐激烈的职场竞争中,中职财会专业学生要谋一个对口会计岗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校期间我们应尽力做到:

3.2.1 重视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精选教材

如我们所知,所有的知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每门学科密切相关。我们在讲到“A企业与B企业签订销售合同,销售一批S材料50000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58500元,已收到对方开具的转账支票一张”对于这样一笔简单的业务,会计教师就应该就每一个环节向学生介绍实际涉及到的部门以及工作流程,而不单单仅仅讲解分录的写法。

3.2.2 提高教学中实践环节的比重

建立一个实践教学的模拟体系,从课堂教学到毕业实习,以实践为主线贯穿始终,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实践教学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实验与实习,更主要的是应让学生受到全面的、先进的,并与一线岗位现场接近的职业技能的实训及谋生训练;对内增强模拟实验教学的仿真性,坚持手工实验与电算化实验并重的原则,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3 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

中职的财会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到实际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实际的技能,所以老师的选择就至关重要。

3.3.1 学校要不定期的送相关老师的理论进修,加强老师实践技能和社会实践的配选。

3.3.2 学院着力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学校通过引进、培养和下企业实践等各种途径,并辅之以配套的政策保障,使一批具有一定实践工作经验和较强动手能力的教师,成为各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并以其为主指导学生实习。

3.3.3 学校主动对各实习企业的校外指导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成为学校聘用的“专业化”的校外培训教师。

3.4 努力寻找对口的工作岗位

财会专业对口就业难,但通过多方面努力,其对口就业率是会逐年提高的。

3.4.1 重新定位,我们的毕业生就是一线的劳动者

财会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是直接从事会计工作,而应该定位在为会计工作做基础工作的岗位,如仓库保管、车间统计等。这些岗位目前大学生进入少,将会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天地,也更为现实。只要我们的毕业生到企业后能静心工作,认真做事,老实做人,会计岗位才会向他们招手。

3.4.2 就业前给予学生特别职业指导

财会专业具有一定的就业弹性,很多学生并不是毕业后马上就能从事本专业工作,而是从一些与财会相关的,甚至是无关的基础工作做起,经过一定时间的工作积累,遇到机会才被安排到会计职位。

学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对职业岗位变动有良好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掌握求职的方法和技巧。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之中,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和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宋芒果 . 谈中职财会教学与社会岗位的对接 [J]. 考试周刊 ,2012 (19).

[2] 张亚男,李涛.职校校长炮轰高就业率背后 教育缺了哪一课

篇5

有的学生会出现来不及画完的情况,很多时候都浪费在起形阶段,总是形画不准,起形花费很长时间就导致后面草草了事,造成画面不完整。还有的学生会在深入刻画阶段抓住一个细节老不放,始终在画一个地方,力求局部完美不知道适可而止,最后没有调整时间而导致画面效果不理想。

二、素描教学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1.树立“观察分析”的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拿到照片或者范画起笔就画,虽然按照教师教的绘画步骤作画,但往往会画到后面,人物形体上就越来越不准,学生便失去了往下画的信心。那么为什么形体会越来越不准呢?实际问题出现在一开始,当拿到照片或者范画的时候,没有耐心观察分析而是立刻动笔画,缺少仔细观察分析的过程,这样就造成了越来越画不下去的情况。素描讲究手、眼、脑的统一,这里的“手”是技法的表现“,眼”就是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脑”是对观察到的事物的归纳总结能力。素描临摹和写生训练就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动笔前,先要学会观察,研究、分析绘画对象的形体特征,从整体观察。比如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对象上、下、左、右构成的大致外形,通过目测找到大致的透视与比例,然后应用大概轮廓线在画中确定物象的准确位置,培养学生对画面整体观察、整体布局的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运用辅助线组织或检查画面,中轴线衡量纵向的左右比例关系,水平线推测画面横向的透视问题,垂直线或斜线连贯起来考虑画面形体轮廓整体的准确性,画面正形与负形的整体空间关系等,这样来提高学生的比较和辨析能力。

2.坚持“先整体———后局部———再整体”的绘画原则

在观察分析后,动笔画时很多学生喜欢从局部入手,局部总是很吸引他们,而这是素描学习中的致命问题。这样画面会太花、太乱,只注重局部的黑、白、灰,没有全面观察到整张画面的整体效果。尤其是在学生铺调子的阶段,要把“三大面、五大调”明确分为背光部、受光部两大块,并且物象最暗的、最亮的地方只有一处或零星的两处。最深的是明暗交界线,最亮的的是高光,次暗再次暗,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比较,通过线条强弱、虚实、疏密或取舍处理,产生色素调子有秩序的变化规律。这样学生既不会把画面画空,没法深入,也不会出现喧宾夺主的琐碎画面,有利地培养了学生整体把握画面的能力。在整体铺完大体明暗后,开始局部深入,从五官开始深入刻画,在此阶段,很多学生有深入能力,但问题依旧是只是一个劲地抠局部,没有注意到整体的变现效果,虽然深入阶段还是要注意到画面的整体效果,还有一些学生缺乏深入能力,往往深入不下去,越画越乱,这些学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耐心,教会他们深入刻画的方法。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先整体———后局部———再整体”的观念,始终贯穿在自己的绘画中。

3.坚持因材施教

篇6

[关键词]高中生物;专题复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20119

高三复习的目标是什么?这是每一个高三教师在高三复习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高三复习的目标在于帮助和引导学生将考纲上的每一个考点都落到实处,借助于专题复习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过环顾当前的高三生物复习课,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因此,笔者撰写本文,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索高效专题复习策略,望能有助于高三复习课教学实践。

一、高中生物专题复习中学生常见的问题

1.知识点零乱,无法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

在高中生物专题复习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不牢固,所学知识点零乱,仍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而且知识遗忘和遗漏的现象很严重,更不要说知识系统的构建了。

2.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欠缺

学生对单个知识进行复习时都能能理解与掌握,但是到了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要求将这部分知识与前面复习的知识有机联系时,学生就不能对相关知识建立有效的联系与综合,表现在考试或做题时,一旦考题是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考查时,学生往往答不全或出现错误的回答。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教师专题复习组织不得力而导致的。那么,如何有效组织高中生物专题复习呢?

二、高中生物专题复习策略

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复习知识,提升能力,笔者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并实施专题复习。

1.基于高考题类型进行专题复习

高三复习很大程度上不得不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复习就是为了拿到尽可能多的高考分数,所以熟悉高考题型很重要。在复习专题的设置上,笔者结合近几年江苏高考的试题对高三生物的复习专题进行了划分,如曲线专题、图表专题、实验专题(可细分为半开放性和开放性两个实验专题)、遗传推断专题等。每个专题又根据高考的实际,再一次细分,引导学生关注具体题型的特点,提高学生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基于章节知识进行组合型专题复习

高中生物知识是有联系的,尤其是同一个章节之间,我们可以借助于这个联系进行专题的设置与组合,可以相关章节进行专题的组合,例如将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细胞工程进行组合,设计一个专题;设置生物的新陈代谢专题,这个专题中将植物、动物、微生物放在一起进行复习(相类似的还有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等等。

3.基于“某一物质”的辐射型专题复习

这类专题的复习具有辐射性,如笔者在复习过程中设置过的此类专题有水专题、氨基酸—蛋白质专题、葡萄糖专题、酶专题、ATP专题等。例如,笔者在和学生复习“酶专题”时,从“酶”出发将与酶有关的知识辐射出去进行复习。借助于这个网络图的构建,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延伸,让学生很自然地联系到酶缺乏症、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等;在某一枝节,还具有发散性,例如,“各种消化酶”这个分支,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淀粉酶、脂肪酶、麦芽糖酶、肽酶、蛋白酶、DNA水解酶等知识的扩展、消化和吸收。不仅在知识上可以有效地构成联系,而且还可以促进与酶相关的实验复习。高中复习备考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教育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从人的生命发展阶段来看,在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与高中复习备考相伴的高考升学,是高中生一生发展的转折点。因此,高考一直以来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我们的高中生物专题复习必须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综合分析专题内容设置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明确复习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科学地进行专题的设置与实施,以确保学生在生物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崔允沸.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杨清华.高中生物专题复习中发散思维的培养[J].广东教育,2005(6).

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知识;应用

一、图象在数学领域的应用

函数图象在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包括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能准确绘出已知函数的图象或者根据图象得出函数的基本性质;二是能够应用函数图象来解决实际问题。将函数图象与数学的解题建立一种内在的联系,使数量关系和空间思维巧妙地结合,把抽象的数学语言用直观的图形来代替,从而更加简便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分类讨论在数学领域的应用

所谓分类讨论,就是当问题所给的对象不能统一研究时,就需要对研究对象按照某个标准分类,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问题的答案。分类讨论,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它体现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思想。它贯穿整个中学数学过程,有助于总结归纳数学知识,并且能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分类讨论思想在绝对值问题、一元二次方程、数列方面的应用尤为突出,给解题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

三、类比与归纳在数学领域的应用

有位大数学家曾说:“在数学的王国里,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就是归纳和类比。”类比就是通过对两个研究对象的比较,根据它们某方面的相似之处,推出在其他方面类似的结论。高中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公式、性质以及解题中类比思想无处不在,通过类比可以总结出许多的新知识、方法,寻求出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找到一些解题的规律。类比是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这种推理的方式,不仅仅在高中数学的解题方面体现得比较明显,简化了解题的过程和思路,而且这种推理的方式能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主动地探索,让他们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得到良好的锻炼。

四、函数与方程在数学领域的应用

方程函数思想是解决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重要思维方式。将数学中的问题转化成各种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方程或不等式的解答方式来求解。函数思想就是指构造函数继而利用函数的性质去处理问题。函数和方程思想可以使数学问题变得简洁、清晰,可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函数和方程思想主要是在等式或者数学应用题中比较适用。

高中数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专题知识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同时学会某些数学的思想也会拓宽我们的思路。

参考文献:

篇8

解决第一类型的参数问题,通常要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即根据问题的条件和所涉及到的概念;运用的定理、公式、性质以及运算的需要、图形的位置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然后逐类分别加以讨论,探求出各自的结果,最后归纳出命题的结论,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它实际上是一种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1 科学合理的分类

把一个集合A分成若干个非空真子集Ai(i=1、2、3…n)(n≥2,n∈N),使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属于且仅属于某一个子集。即

① A1∪A2∪A3∪・・・∪An=A

②Ai∩Aj=φ(i,j∈N,且i≠j)。

则称对集A进行了一次科学的分类(或称一次逻辑划分)

科学的分类满足两个条件:条件①保证分类不遗漏;条件②保证分类不重复。在此基础上根据问题的条件和性质,应尽可能减少分类。

2 确定分类标准

在确定讨论的对象后,最困难是确定分类的标准,一般来讲,分类标准的确定通常有三种:

2.1 根据数学概念来确定分类标准。

例如:绝对值的定义是:

所以在解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log x|+|log (3-x)|≥1时,就必须根据确定log x,log (3-x)正负的x值1和2将定义域(0,3)分成三个区间进行讨论,即0

2.2 根据数学中的定理,公式和性质确定分类标准。 数学中的某些公式、定理、性质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结论,在运用它们时,就要分类讨论,分类的依据是公式中的条件。

例如,对数函数y=logax的单调性是分01两种情况给出的,所以在解底数中含有字母的不等式;如logx >-1就应以底数x>1和0

所以在解这类问题时,如果q(公比是q,且q>0)是可以变化的量,就要以q为标准进行分类讨论。 (举例略)

2.3 根据运算的需要确定分类标准。

3 分类讨论的方法和步骤

3.1 确定是否需要分类讨论以及需要讨论时的对象和它的取值范围;

3.2 确定分类标准科学合理分类;

3.3 逐类进行讨论得出各类结果;

3.4 归纳各类结论。

篇9

现在中、高职院校的在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有很多的相对独立性,所以不能够建立技能培训,对于技术性的人才培养衔接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在人才目标的培养方面有着不明显的界限。人才在培养的时候有时候只是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没有加强职业道德培训的能力,还有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没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这样枯燥和繁重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也很单一,还有就是老师很多时候讲解的动手理论性质偏强,学生能够把这些理论知识掌握的很明白,但是我们要知道会计专业的应用是要有很强的实用性质,如果学生不能够把学到的知识真正的进行应用,专业的基础应用就变得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要加强学生的实训课程教学模式的开展,不要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学习内容脱节。很多的高职院校在职位定位上很低,所以在校内开展实践的时候很多岗位都是出纳岗位,所以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不能够达到学习要求的高度,还有就是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很多操作都是有着重复性的,没有更多的技能性。

二、会计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措施

(一)开展职业道德培训

会计的职业是一个和钱和账打交道的工作,所以专业的技能,细致的工作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职业道路,有时候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会忽略了这部分导致学生在刚刚走入社会的时候,会出现一个违反会计法规的事件,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今后的整个职业道路的发展,还不利于整个会计队伍的建设。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会计培养的时候要给学生进行这个方面的培养,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可以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还要把单位以及个人的利益进行紧密的联系,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一个稳定的职业思想,可以勤勤恳恳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对这个世界进行创造,我们要教育学生勇于开拓[1]。

(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改革

我们以往开展的教学方法就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完了学生进行练习,练习结束了以后这堂课就结束了,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会,但是一转身基本也记不住什么了。我们最好要改变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一些案例来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在座谈会教学的时候来进行互助式的教学。我们可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让学生在课堂上来扮演主角,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2]。在内容教学上要重点进行常用的知识型培养,不要把理论培养看成重点,我们是经济改革深入发展的一个很重要过程,所以现在有复杂的财务管理,现在的会计进行电商化的转变,财务人员不仅仅的工作范围是核算型,还有更多地进行管理掌控方向的,这样财务人员就要有综合的业务素质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更多的在教学中增加案例,在会计中要进行更多的经济关系行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将来可以对商业社会尽快的适应,还有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这样才能够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我们开展大专会计教学的目标不是为了训练学生在完成学业以后成为一个会计人员,要培养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发展过程有一个职业人员应该有的素质[3]。

(三)开展模拟教学

现在很多大专专业的会计在进行实习单位寻找的时候都很困难,原因是因为现在学财会专业的学生比多,用人单位在选择实习学生的时候就会有所侧重,还有财会专业的专业技术性比较强,对于那些只有初级会计经验的人来说他们还有就是用人单位喜欢那种直接能够开展工作的实习生,因为如果找只会初级的会计工作者的人只是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其实任何一个单位都想要综合性的独当一面的人选,他们可以很快的给企业带来工作效率,因为会计是要进行长期积累的过程,在整个积累的过程中是要有时间周期的。所以有些实习都是一种形式主义,能够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实践课,在进行知识点教学的时候可以进行实践模拟,在实践中来开展知识点的讲解,可以请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给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授课。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实习时带来的一些弊端,当学生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在进行实践时候也能够做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对自己的能力锻炼有很大的帮助。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要手工和电算相结合,现在电算会计已经普及了,但是手工会计是开展电算会计的基础,我们要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他们在进行其他知识学习的时候可以更加的游刃有余。

三、结语

篇10

解决第一类型的参数问题,通常要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即根据问题的条件和所涉及到的概念;运用的定理、公式、性质以及运算的需要,图形的位置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然后逐类分别加以讨论,探求出各自的结果,最后归纳出命题的结论,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它实际上是一种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一、科学合理的分类

把一个集合A分成若干个非空真子集A■(i=1、2、3···n)(n≥2,n∈N),使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属于且仅属于某一个子集。即

①A■∪A■∪A■∪···∪A■=A

②A■∩A■=φ(i,j∈N,且i≠j)。

则称对集A进行了一次科学的分类(或称一次逻辑划分)

科学的分类满足两个条件:条件①保证分类不遗漏;条件②保证分类不重复。在此基础上根据问题的条件和性质,应尽可能减少分类。

则称对集A进行了一次科学的分类(或称一次逻辑划分)

科学的分类满足两个条件:条件①保证分类不遗漏;条件②保证分类不重复。在此基础上根据问题的条件和性质,应尽可能减少分类。

二、确定分类标准

在确定讨论的对象后,最困难是确定分类的标准,一般来讲,分类标准的确定通常有三种:

(1)根据数学概念来确定分类标准

例如:绝对值的定义是:

所以在解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log■x|+|log■(3-x)|≥1时,就必须根据确定logx,

log■(3-x)正负的x值1和2将定义域(0,3)分成三个区间进行讨论,即0<x<1,

1≤x<2,2≤x<3三种情形分类讨论。

例1、已知动点M到原点O的距离为m,到直线L:x=2的距离为n,且m+n=4

(1)求点M的轨迹方程。

(2)过原点O作倾斜角为α的直线与点M的轨迹曲线交于P,Q两点,求弦长|PQ|的最大值及对应的倾斜角α。

解:(1)设点M的坐标为(x,y),依题意可得:■+|x-2|+=4

根据绝对值的概念,轨迹方程取决于x>2还是x≤2,所以以2为标准进行分类讨论可

得轨迹方程为:

解(2)如图,由于P,Q的位置变化,弦长|PQ|的表达式不同,故必须分点P,Q都在曲线y■=4(x+1)以及一点在曲线y■=4(x+1)上而另一点在曲线y■=-12(x-3)上可求得:

从而知当a=■或a=■时,

(2)根据数学中的定理,公式和性质确定分类标准。

数学中的某些公式,定理,性质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结论,在运用它们时,就要分类讨论,分类的依据是公式中的条件。

例如,对数函数y=log■x的单调性是分0<a<1和a>1两种情况给出的,所以在解底数中含有字母的不等式;如log■>-1就应以底数x>1和0<x<1进行分类讨论,即:当x>1时,■>■,当0<x<1时,■<■

三、分类讨论的方法和步骤

(1)确定是否需要分类讨论以及需要讨论时的对象和它的取值范围;

(2)确定分类标准科学合理分类;

(3)逐类进行讨论得出各类结果;

篇11

【关键词】农机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

引 言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需要采用先进农业机械代替人和简易农机具,从事繁重农业生产。使用、维护和管理先进农业机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农机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不仅有利于促进中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解决中职学生就业薪酬低、上升渠道不畅通等问题,而且可根据客观规律培养高端农机人才。

课程衔接是农机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实质与核心问题,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文章对构建农机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以明确研究重点,发现主要问题,促进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实践教学顺利开展。

1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与岗位需要脱节

在农机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中,往往重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安排等环节衔接,忽视课程应根据用人单位实际岗位需求来设定。这促使学生毕业时所学技能和社会需求偏离,入职储备不足。

1.2课程内容设置重复

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脱节后,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势必定位不清,课程内容层次容易混乱,有些课程就会存在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过,在高职阶段又重复学习的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1.3课程衔接不紧凑

中高职阶段专业课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前后联系不够,铺垫不足是课程衔接的常见问题。例如:学生在中职阶段缺乏电路基础知识,在高职阶段就很难理解机电一体化课程中电器设备的控制要点。

2农机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

2.1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

以黑龙江省为例,中职和高职院校需要联合走访黑龙江省农机管理局、农机安全监理站、农机市场、农场、生产企业等用人单位,调查农机专业在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现状,分析人才需求方向和数量、职业岗位、典型岗位技能、职业素养等问题。

对职业岗位进行层次分析,确定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然后细化出各阶段的岗位技能,确定出各自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和素质结构。最后再确定出中高职阶段的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训课等,具体流程如图1.1。

图 1.1 构建课程体系流程

2.2构建课程体系的内容

(1)构建公共基础课

首先应严格遵照教育部在中高职阶段《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中的要求,保证中高职阶段公共基础课的门类及最低课时数。然后,适度增加中职阶段数学、物理及计算机等公共课基础课难度,具体内容可根据高职阶段农机专业课的特殊需求安排,为后续专业课做准备。

(2)构建农机专业课程

可将中职和高职阶段专业课程细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再分别对这三种类型专业课进行构建和衔接。

①专业基础课

中职和高职阶段的专业基础课不仅需要为学生提供农机专业的入门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也要为后续专业必修课做准备。因此可将一些理论知识浅显易懂,实训内容贴近日常生活的课程确定为专业基础课,如:金工实习、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等。中职和高职阶段专业基础课门类应有所重复,但课程内容应有较大区别。

②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是培养学生典型岗位技能的课程,它是农机专业学习的关键。为此,需要对岗位需求详细分析,确定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下,中职和高职阶段的专业必修课门类。高职阶段的专业必修课在深化中职课程内容的同时,应包含更全面的学科知识和较新的技能培训,需要更加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③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是介绍农机专业前沿知识,展示学科成果,提供学生自主学习机会的课程。中职阶段可开设少量选修课,高职阶段应提供较多的专业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3)构建实训课程

农机专业实训课程应依托岗位技能要求,强化理论课内容。中高职在实训课程衔接时,首先应编写实训计划,在实训内容、学时、操作难度、工具使用方面做好衔接。其次,中职教师应以高职实训内容做适当拓展练习,激发学生思考;高职教师应以中职实训内容做课堂引入,巩固学生学习。

3改进课程衔接的尝试

中高职阶段的专业课应有所区别和联系。为了知识引入和技能迁移,各阶段专业课程在内容方面允许有少部分重复。这既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强化中职阶段已学的知识和技能,又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高职要学的新内容。

但中高职阶段专业课应有较明显区别,中职阶段专业课应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劳动习惯,高职阶段应将全面的理论知识、前沿动态,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给学生。因此,课程内容衔接要做到:知识点衔接紧密而有序,课程内容由浅入深,注重知识巩固和升华,技能操作由简单到复杂。以农机识图和制图课程为例,中职偏重识图基础,高职偏重制图技巧,知识点和技能点细化衔接如表1.1。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设计[J].江苏高教,2013(03)。

[2] 刘军.我国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解决措施[J]. 中国校外教育,2016(06)。

篇12

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满足了当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有利于中高职教学内容的衔接,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文章对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进行研究。

一、明确一体化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依据和起点。为了更好地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授课技巧的科学性,同时还需要考虑授课内容的严密性。授课内容的严密性,主要是指统筹中、高职两个教学层次,考虑到两个层次的衔接,实现学生的职业化发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首要目标是合理定位培养方案,合理统筹中高职两个层次,培养职校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兴趣,深度挖掘职校学生潜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职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阶段是女装产业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服装学院通过市场调查、专家引领以及企业一线人员的共同探讨来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为服装产业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中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完成生产任务的能力,那么完成任务的关键是什么呢?众多教师认为,是具体操作能力,即能够根据材料选择相应的工具与方法。除此之外,学生的专业技能、规范操作以及兴趣培养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甚至引领服装行业的发展潮流。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制作一些简单有趣的小饰品如抱枕、手机套,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兴趣,为以后学习设计服装打下良好的基础。高职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学生必须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成操作性工作,保证生产工作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创新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走在行业的前列。

二、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学校组织中职、高职骨干教师和服装企业的技术专家进行讨论,制定了系统化的课程,着力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和单项能力。素质教育要求每位学生都有所进步,为了满足中高职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要求,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创新与实践。教师在设置课程时,应当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做到由简到繁,由浅到深,降低学习难度,减弱学生的逆反心理,保证后面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主要包括素质课程、平台课程以及核心课程。每个类型的课程,各个方面都要有具体衔接要求,呈递进关系进行,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服装设计专业比较看重学生的技术与职业素质,一般采用学生参与企业产品研发与制作的方式进行授课,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尊重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切忌急功近利,要做到知识的连贯性和技能训练的连续性。在学习服装设计的过程中,按照服装款式的简易程度进行排列,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技能培训的连续性,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学生课程的时间安排也要参照课堂安排,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各个学习阶段的教学任务。同时,服装设计的过程中离不开电脑的应用,电脑是十分重要的绘图工具。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电子办公软件,同时由于服装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学生还必须掌握各种绘图软件。因此,在课程安排上,一定要注意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保证计算机课程贯穿整个学期。

三、制定一体化的课程标准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职校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是重点培养内容,学生接受长期基础教育后,具有一定的能力素质,这是教学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与前提,同时也是选择课程内容、编写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评价的参照标准。如何实现课程标准的一体化呢?课程体系的衔接是其中的关键。高职院校应当制定具体的课程标准,然后再由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的教师设计教学内容,之后与专家进行反复讨论,实现课程的一体化,为学生体系化的学习奠定基础,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服装专业人才,引领时尚发展潮流。

篇13

第一、课题的产生

课题的产生是来自于课堂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存在不协调的情况,对此提出一种解决问题或者处理不协调现象的方法,方法有多种,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商讨,最终选定一种或若干种方法去践行这些方法,最后验证这些方法是否可以解决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最后再总结整理自己的方法,形成文献理论等.分析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课题的产生原因有很多.因为现实发现,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或教学困惑,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我们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这不仅影响了学生高考成绩的发挥,更影响学生后阶段的学习和发展,比如就目前高中学校而言,学校与学校在招生时就明显按照中考分数划分的,那么我们学校与学校的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导致薄弱学校的顶尖学生因为当初中考几分的差异而不能和重点学校享受一样的教育待遇,不仅是学校硬件上的待遇,更是师资等教学软件中的待遇.再比如随着“高效减负”,“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高中学校强制缩短了晚自习的时间,严禁周六周日补课的现象,取而代之的社会机构培训和老师私人家教的产生,直接导致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巨大差异的产生,而高考数学的分值直接导致这种现象在数学中更为明显,对我们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更难的要求,这些类似的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而课题研究也应运而生.

第二、数学课题方向

对于我们高中数学老师而言,每天从事的主要教学工作就是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作业点评,选题变式等,这都会花去数学教师每天的大部分时间,而且我们接触的群体就是学生和教师,那么这种现状就决定着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应该是教学实践研究方面的,而不是教学理论研究方面的.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我们研究的对象是若干个学生个体和教师个体,我们研究的内容就要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应试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我们的切入口要小,主题要细化,目标要明确,最终通过课题的实践探索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薄弱高中的学生,数学功底本身就比较薄弱,班级中数学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较少,对于高考复习过程中,压轴题目的解题能力只停留在班级极少部分学生中,函数和立体几何的综合应用题根本得不到有效地开展和训练.这时我们数学老师就应该针对这一严重制约我们数学教学的现实问题,提出一个具有实效意义的课题,比如《高中数学复习课课堂效率的有效提升的实践与探究》.类似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教师在高考的指挥棒的影响下,每位教师都成为解题的高手,却忘记自己为什么要去解题,为什么要求教书,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发展在哪?教师的教学艺术也变成解题辅导.因此,我们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可探究的课题,然后以备课组或者教研组成员为核心,也可以召集同类学校的数学教师共同参与.

第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的研究是讲究方法的,从我们的课题确定,到课题申报、开题、研究、论证、结题等,都要深入研究.

1.理论支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我们数学学科的课题研究首先就是要学习相应的理论指导,根据我们的课题,我们参考搜索相关问题的文献,我们要纵观国内外关于内容的理论研究,结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作为我们的参考和指导,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和整理.

2.调查现状.我们要从我们教学的实际现状出发,结合我们所任教学生的现状,对参考文献和理论中适合自己教学现状适用的内容,并进行有效的整合,比如参考文献中相关的高考要求和目前的要求可能不一样,而且课程标准也发生了修改,对相关知识点的要求尺度和广度也发生了变化.这些都是我们要去做调查和研究的.

3.行动实践.以课题核心组成员为首,分工明确,措施有力,比如我们研究《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课堂的影响》的课题,我们就要分好多环节去落实我们的行动,如信息技术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发展的情况,了解哪些高中数学教学环节已经用到了信息技术,运用到哪种程度和广度,普及情况如何.还要研究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教学中的协助作用是什么?同样要了解信息技术在高中的数学课堂中的利与弊,并且经过多次的对比试验和论证来获知.一系列的实践研究都要分工分步去完成.

篇14

关键词:中职中专教育;教学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18)18-0040-01

前言:目前,中职中专培养出来的药学专业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因此,中职中专院校在制定药学专业课程时,需要增加培养人才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相关内容,确保学校教学活动与社会需求接轨,让学生在校园内就适应社会上的压力。与此同时,还要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社会以及教育工作培养更加实用的人才。以下内容是如何提好中职中专药学专业教学质量的对应策略。

1为学生提供有利的教学条件

在中指中专教育活动中,想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需要完善合理的教学体系。中职中专教学活动中,通过不断的摸索与验证,教学体系发生一定的变化,经过不断的演变与发展,环境对教学体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药学专业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学校应该建立与行业接近的硬环境,例如,建立模拟病房以及实训车间,为学生创建仿真实的实训场所。中职中专院校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生管理以及教学制度,完善实训基地对外开放制度,确保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化与专业化,进而形成教学活动的软环境。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的教学目标,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创新,为师生创造更加优越和先进的教学条件,实现中职中专教育的发展目标。

2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想要提高教学质量,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教师需要吸取经验,构造合理的教学模式,进而体现出教学的特色内容。教学模式的选择应该与行业以及地区情况有直接的联系,根据学生的实际差异情况,采用最实用的教学模式,确保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在中职中专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发展,结合中职中专药学专业教学的具体情况采取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培养模式与技巧,依据素材内容以及专业特点,对学生实施全方面专业技能培训。

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