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09:48: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对外开放
一带一路(One Belt One Road)又简称“OBO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者的简称。在中国古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始在世界版图上延伸,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来往、互惠互利的动人故事,也是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现在,一个新的战略构想正在世界政治经济版图中铺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思想是在去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的,他强调指出,相关国家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合作发展的“命运共同体”。这一发展战略与古代丝绸之路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脉相承的,不仅是对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更是对其的提升和超越。它承载着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顺应了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新的时代内涵,并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一、关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2013年9月和2013年10月,分别在出访中亚(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出访东南亚(印尼国会)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为我国在新时期提升开放层次、优化开放格局、拓宽合作领域提供了重要指导。不仅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相互合作也更加深入,形成从线到片,以点带面的发展局势,进一步推进区域大合作。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新世纪的延伸和丰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能够造福中国与东盟,而且还能够影响南亚和中东。新时期,陆上和海上两条古代丝绸之路,共同构建起新经济走廊,使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建设“一带一路”,对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可以说是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随着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推进,亚欧各国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需要进行发展和合作。“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感下谈合作,体现出了合作、共赢、交流、理解、和平、包容的民族精神。中国在向世界各国宣告: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是不以损害别国的利益为原则的,“一带一路”正打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梦空间。
二、对外开放推动文化交流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是,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发展基础等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总体呈现出东快西慢、海强陆弱的形势。所以,“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转型的需要,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也加快向西开放的步伐,推进内陆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
历史上,从张骞出使西域到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把中国的文明和友好传递到沿途各国,中国的丝绸、香料、瓷器、茶叶等,赢得各国人民的喜爱和赞赏。今天,中国经济正在崛起,已经有能力在制造品、技术和设备等更多方面帮助其他国家。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与急需资金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开展互利合作。这不仅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率先转型,还促进了我国中西部和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从而形成海陆、东西结合对外开放新格局,进一步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传播。
三、共筑“中国梦”
“一带一路”发端于中国,东连亚太经济圈,西牵欧洲经济圈,贯通着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地区,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经济带,它使沿线各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与周边国家形成“五通”局面。“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符合时代潮流,巩固了和平发展,让各国连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以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新起点,不断深化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复兴丝绸之路的中国梦正在铺展开来,这将带给世界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同时将传统文化赋予新的内涵,为文化传播释放出更大的活力。进入21世纪,多元文化的并存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充分发挥文化的整合、激励、凝聚功能,推动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成为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一带一路”战略,对现实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对走向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的进程中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时刻通过各种途径来关注国家和国际的动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一带一路”的支持者,共同铸就团结、发展、繁荣、文明的希望之梦。相信通过沿线各国同舟共济、相伴而行,一定能够谱写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再现古代丝绸之路的荣耀与新辉煌,让各国人民共享“一带一路”的共建成果,共同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关键词】双效交流;中国传统文化
一、背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中国文化缺失现象
事实是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大学生的英语能力的确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在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知识不够,表达不清。这与我国目前在世界所处地位是不符合的。我们的学生知道各种cheese cake,汉堡包,却不知道如何用中文正确的表达豆浆,馒头。我们的学生能熟悉的输出西方的各种节日,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万圣节,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表达中国的春节,元宵,清明节等等。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由于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到位,无法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各种。
然而跨文化交流是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活动,是一种双向性的交流。语言作为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与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表述、承载、象征着文化。跨文化交际的双向性决定了文化教学应同时兼顾本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因此,跨文化交流也意味着交际双方文化的吸纳与传播。英语学习不应该只是了解西方文化,还应更好地理解本族文化并能够用英语对外传播本族文化。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只强调一方的文化而忽略另一方的文化无疑会给交际带来障碍,也就无法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二、建议及对策
(一)以教材内容编写为出发点,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
英语教材的编写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加大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含量,结合中国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发本土文化英语教材。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介绍时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应该选择一些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系统地编入英语教材。同时,采取多样的编写方式,既可以把中国文化作为正文编写,也可以安排在阅读课文里,或是作为口语交际的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合理地编撰好教材,让英语教材真正发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作用。
(二)以文化对比为切入点,组织英语教学
在英语全球化的浪潮中,掌握英语是必要的,但是进行外语教学不能以弱化和牺牲母语为代价。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母语讲解能让学生听来亲切,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因此在授课上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既训练了学生的外语能力,又能满足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对当代学生的要求。
英语中融合了大量的西方宗教文化,比如圣经被认为是最好的英语学习教材,就是源于深刻的文化内涵。其实,中国的儒家思想或者道家思想与西方宗教思想同样是对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两种语言表达的差异。从而提高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和使用的准确性。比如Dragon在东西方文化中差异最大的词语,在中国,这是民族的象征图腾。但是在西方却代表了恶势力,从中可以看出文化对比的重要性。以此为切入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环境,提高英语应用的准确度。
(三)以英语教师的素质为基础,承担中国文化渗透重任
英语老师不仅要承担语言教学的任务,同时要承担渗透中国文化的重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自身对各国文化的掌握。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英语功底,同时要具备较高的母语文化修养。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社会文化人,教师本身应该具有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bicultural ability),而这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Kim提出新的跨文化交际理论框架,根据该理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cognitive competence, affective competence, per formative competence。要想在英语教学中融人中国文化,这需要大学英语教师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既要有文学欣赏能力,又要熟谙教育学原理,不仅有丰富的西方文化知识,还要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但是,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跨文化知识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缺陷;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欠缺;跨文化交际策略、经验及应变能力都有待提高。这些都会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要真正实现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英语教师就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建立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自己中西文化的综合素质,担负起在英语教学中融人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
(四)通过现代化的网络,加强中国文化渗透
如今,很多讲述中国文化为中心的英语电影或者纪录片,比如wild china,舌尖上的中国,等等,这些中外合拍的纪录片用标准的中英文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或者自然风景进行了深入的解释,从而用英语表达方式来解读中国各种文化元素。推荐学生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观看,或者阅读一些讲述中国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英文作品,或者一些经典的中文文学作品的英文版,从而熟悉中国文化是如何用英语来描述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准确表达。
作为东方文化的主流,中国文化必将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英语是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的英语变体,它的存在满足了社会的需求。研究中国英语及探讨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的方法与途径,无论对跨文化交流还是对社会现实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熏陶民族精神,提升民族文化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保持自身的文化身份,实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在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的视野下重新审视幼儿园的双语教学,运用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的主要原则来对幼儿园的双语教学进行文化反思,并针对当前的幼儿园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语言学习的过程并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学习。在语言的交流过程,文化在背后也潜在的发挥着它应有的影响。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语言本身所隐含的文化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双语教学的过程,其实也是文化交流和传递的过程。从世界各国不同形态文化教育地发展演变历史看,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文化创造,占尽先机,有优先之势;二是文化继承,渊源不断,有承传之势;三是文化引进,兼容并包,有积蓄之势;四是文化吸收,优化组合,有综合之势;五是文化碰撞,相得益彰,有重构之势;六是文化交流,选择时机,有效率之势。
当今世界英语是通用的国际语言,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人们不仅需要与英语本族语者打交道,还需要用英语和其他非英语本族语者群体的人进行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教学自然不能局限于少数英语国家的文化。克拉姆申认为,外语教学从本质上讲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之上的,那就是人类只要共享同一语言代码,相互理解就很容易,人们要做的是学会这样一种语言,并正确而恰当的使用它。外语教学遭遇到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文化,文化意味着差别,变异,文化是不同群体相互交往时发生冲突的主要根源。任继愈先生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提出文化势差理论,他认为,不同文化接触后,高层次的、先进的文化,必然影响低层次的、落后的文化。这种现象如水之趋下,不可逆转,所以称之为“文化势差”。我国幼儿园的双语教学实际上也在这样的规律中前行。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双语教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必须去考虑文化的因素。换句话说就是,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视野下,幼儿园双语教学中,文化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是怎么样起作用的,应该去怎么样扬长避短,运用文化更好的教育幼儿,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的。近代以来,我们的幼儿园教育相继受到了日本、美国、苏联等模式的影响,发展了我们自己的幼儿园教育理论和实践。我们的文化在近代以来基本都处于低层次的落后的那一端。这就注定了在文化教育的创造上失去了优先权,在文化的继承上缺少了优越感,在文化的引进和在文化的吸收上又显示出极端的功利性,而在文化的碰撞中迷失了自我的方向,当然在文化的交流上也就不免有一些自欺欺人的国粹。在寻求自身文化教育强大的同时,失去的恰恰是对于文化自身的审视,这里不仅仅包括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也包含了对于自身文化的一种不自觉。在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依然是一问一答的典型模式,依然是教师对答案的确定性指导,依然是集体性的表现压过个人的自我表现,依然是评价中的集体无意识的主体缺失。但是与实质相反的是内容上的紧跟时代,多媒体的运用,以及评价形式的改变。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是一个倡导文化多元的世纪。而在近代以来的文化教育交流和传播中我们扮演的角色确实是站在文化势差的下端。文化上的不自信在教育中也时常显现。搬出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来显示自身文化的曾经辉煌,就如同鲁迅笔下的阿Q,实际上是不自信的另一种表现方式而已。在这样的前提下去进行我们的幼儿园双语教育,显然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也深深地渗入了课堂中,尽管不是很明显,但是潜在的影响更让我们难以去捉摸。我试图从文化的影响来阐释自己的见解。
下面从权力分离、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不确定性回避这三个方面的文化差异来分析和解释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权力距离较大的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中,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一教师和幼儿之间通常存在较大的权力距离。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非常强调等级关系的重要性,对于年长的、地位高的和有权势的人应该表示尊重。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教育也不例外。师生关系趋向于儒家所倡导的等级关系,老师在课堂上较有权威性,对课堂的教学内容和进程有很大的决定权。此外家庭可以说是所有社会组织的原型。家庭中孩子对于父母的依赖和遵从被带进了课堂,教师在很多时候是父母的化身,扮演着父母的角色。幼儿依赖于教师给予指导,希望教师帮助自己克服困难,纠正错误。教师也觉得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课堂上,幼儿习惯跟着教师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正确的答案,并对教师所传输的知识深信不疑。因此在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中儿童不具备独立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当然效率可能是较高的,教育效果能顺利地显现出来,家长也比较认同这样的结果。但是实质却没有真正的体现。这也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对上课的感觉习以为常。中国有句俗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种持久的师生关系历来被中国人所推崇,随之产生的是课堂内的等级观念。教师具有鲜明的榜样和权威的形象,而学生有义务去维护教师的权威。通常情况下,对儿童来说,在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要按照教师的话题去进行听讲,要引入自己的话题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幼儿在师生交往中多处于服从的地位,在课堂上应该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打断教师的思路,和对教师提出相反的意见被认为是对教师的不尊重。在课堂上应该尽量避免与教师产生正面冲突,以维护教师的面子。因此,幼儿即使对教师的讲解产生疑问,也很少当着全体幼儿的面提出。
其次,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维度上,中国文化是归于“集体意识”较高,“自我意识”较低的文化群落,对于中国学生而言,群体概念和归属意识较为强烈。为避免被孤立于群体之外,常常会有从众心理和行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维护自身利益和不伤害他人面子以保持和谐的气氛,所以保持沉默、不主动表态或者随大流是经常采取的保护自己的方法。而不与人发生公开、正面冲突则是保持和谐的手段。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我们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上所采取的策略和方式,实际上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显现。当然这样的方式也表现在我们对于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中国的课堂从总体上讲,还是处于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中,任何过于突出个人的行为都有可能引起别人的反感。据此,教师和幼儿更愿意采用稳妥、隐蔽的课堂参与方式。
再次,中国文化比较强调对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回避,不鼓励冒险或偏离常规,凡事倾向于按既定的规矩进行,较多依赖有形的、书面的材料,重视准确性。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非常注重对于故事整体的掌握和故事所蕴含意义的准确理解。而对于这些的准确理解就影响了幼儿在课堂中的主动参与,他总是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来想正确答案是什么,不确定性因素会带给幼儿诸多的疑虑和不安。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用来思考“为什么”的时间很少,更多的是思考“是什么”,同时对于“是什么”的思考也仅仅是对老师所想要的答案是什么的思考,而不是对事物本质的探索和研究。
综上所述,这三个方面的文化差异,导致我们的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引进国外的教育理论并用于中国的课堂教学时,有时候会水土不服,甚至破坏了原有的秩序。教师和学生、家长对于教育本身失去了话语权,在理论面前变得无所适从。问题的逻辑起点恰恰是我们忽视了语言本身所带有的除了工具性以外,还有文化潜在的发挥作用。基于这样的思考前提,我们在整个文化教育的交流和传播中去审视幼儿园双语教学,就更能深刻的理解我们应重视文化自身的包容性和独立性。在文化教育的交流和传播中,其主要原则也可以从另一方面来考虑。虽然我们在文化教育的创造上失去了优先权,但也省却了新试验所固有的弯曲路程,在别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在文化的继承上缺少了优越感,同时也给了我们去除传统文化中糟粕的机会,在精华中更进一步;在文化的引进和在文化的吸收上显示出极端的功利性的同时,也正好体现了我们对于先进文化的一种执着追求,积极向上的精神可嘉;在文化的碰撞中迷失了自我的方向,也启发我们更好的回头去反思我们自身的立场。在寻求自身文化教育强大的时候首先应该对自身文化进行审视。了解自己是理解别人的前提。赫拉克利特曾说:
“他们不了解如何相反者相成:对立造成和谐,如弓和六弦琴。”我们在借鉴和吸收国外的教育理论的同时,要首先考虑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立场。没有相应的社会文化条件,没有真正的师生充分理解和互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也难以有很大的进步。
所以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在教学中重视文化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于国外文化的一种理解,还要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教师和幼儿的潜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同时要考虑外语的教学并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工具习得,还有国外文化对教师和幼儿的一种潜在渗透,在后现代文化殖民的今天,多元化并不能掩饰其固有的矛盾和冲突。
其次,在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师生关系需要更进一步的主体性参与,在教学中重视对不确定性回避的干预。在课堂的互动中,教师和幼儿都应该突破传统文化固有的藩篱,质疑和反思应该得到提倡和鼓励,对话的形式和内容都应该体现真正的主体性,培养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方式,以其问题的开放性和思维的独特性来吸引学生的探究,学生以其对不确定的扩展来回应教师的提问,形成螺旋式上升的问答模式,以改变原有的线形问答模式。
[参考文献]
[1]栗洪武,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潮[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2]许力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37。
一、钢琴教育跨文化体现主客体的思维过于严重
在音乐的交流与发展中,钢琴教育属于最热门的一种乐器,可以说钢琴教育涉及各个层次。钢琴教育不仅可以在音乐课堂中看见,还可以在高校音乐基础性学科中看到。在金国常见钢琴教育的熏陶,人们在学习钢琴音乐的时候逐渐形成西方学习音乐的思维,而其他的钢琴音质则成为客体。在钢琴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西方钢琴教学的方式,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形成以西方教育方式为主的教育主体,以非西方的钢琴文化教育为客体,这就是人们所说单向文化传播即主体-客体思维,这样的思维方式归根结底就是西方文化思想。这样一种文化思想,主体性地位表现得非常明显,而其他的学习内容则成为钢琴学的客体。这种单向的文化传播方式过于重视主体性在其中的作用,将主体作为整个文化传播的主导。由此可见,现如今的钢琴文化传播主客体思维性表现的非常明显,这不利于跨文化的传播。在钢琴教育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主客体思维模式导致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将技术作为跨文化教育的理论思想,促使钢琴教育一直都秉承着技术教育为主,理论指导为辅的教育模式。教师在钢琴教育中重视钢琴技巧的训练,认为依赖练习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将西方钢琴教育的技巧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将西方钢琴教育作为教学判断标准,漏掉作品中具有原创物质。从现如今这种教学见效果就可以看出钢琴教育已技巧性为主的教育模式,导致复制模仿的现象表现非常严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有创新,这就是目前我国钢琴教育跨文化传播的沼泽地。
二、钢琴教育跨文化传播有效途径
从目前钢琴教育跨文化传播的现状就可以了解到,钢琴教育的跨文化并不令人满意,对学生各方面的培养难以产生出创造性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寻找到钢琴跨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经过仔细的分析,钢琴跨文化传播的发展途径应当以主体间性的模式。采用主体间性能够充分将钢琴跨文化教育体现出来,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主体间性,是从哲学的角度发展过来的一个概念,也就是说要不断的交流与交往。在跨文化变化传播中,应当要遵循主体间性的原则,转变主客体思维,将主体间性的思维渗入于其中,进而形成双方之间共同交往的一种模式。在跨文化传播模式中,需要在互动中增强交流,并将他者作为交流的基础,充分体现文化层面上的共同性,但是也要理解我者与他者之间的差异。如,由琵琶曲改编的萧鼓梅花三弄,含有浓郁的中国风。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应用中国审美标准进行评判,促使钢琴音乐中蕴含浓厚的文化内涵与意境。从实际应用的转狂就可以了解到,主体间性其实就是双向的文化传播,并不是简单的文化交流互动。在跨文化中,交流互动是最好的一种传播方式。双方之间在能够以平等的姿态来审视对方,进而能够建立一种新型的交流模式。由此可见,在钢琴教育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增强两者之间的交流互动,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摒弃以西方为代表的音乐文化真谛。对于跨文化传播而言,平等的交往活动是传播的有效方法。部分学生由于在主客体思维教育模式下,形成了先入为主的西方文化,导致将西方行为作为主体,并不能理解其他的钢琴教育行为。在平等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将中国独具风格的钢琴音乐与非西方音乐混合在一起,就可以达到纠正音乐偏见的主体价值观,这样就可以促使存在文化差异的音乐进行互补在实际交流的基础上将文化理念渗入于其中,就能够预防钢琴教育中的狭隘性与有限性。总而言之,在跨文化交流中应当形成平等互惠的形式,接受各自存在的文化差异,并在文化差异中寻找出属于自己发展的特点。
三、结语
【关键词】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文化传播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多种多样的文化必然要相互交流,文化的交流过程也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由此可见,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很重要的。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在我们的生活中,文化传播的现象无处不在。读书、看报、听广告,看电视,生活中朋友聚会、参加娱乐活动、在家上网等,都属于文化传播。文化传播主要方式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从世界文化交流史看,印度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在很大程度上靠印度商人;古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古希腊商人功不可没。如 “阿拉伯数字1、2、3、4……”,其实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由阿拉伯商人带到西方(欧洲),西方人认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其实这是文化的错位,这也是商人的一大贡献。由此可见,商人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商业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文化传播就是其重要的功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不但保留了原有的文化传播功能,而且在文化传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有利于推动当今社会文化交流与传播。我们以广告为例说明当今世界商业活动具有的重要文化传播功能。广告是文化,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介绍商品知识的同时,向人们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广告是桥梁,它连接生产和消费,辅佐企业开拓市场,又引导人们适时消费;广告是信息,它像潮水般向人们涌来。电视连续不断在播映,报刊连篇累牍在刊登,广播络绎不绝在放送,网络铺天盖地在显示……假如,现实生活中没有广告,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是很难的。因为生产的发展,社会的时尚,生活的消费,临时的急需,等等,统统失去了向导。况且,没有广告及赞助商,就会没有出色的新闻,没有感人的连续剧,没有精彩的体育竞赛,生活就显得没有色彩。广告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的广告标版,成为国内商家的必争之地,就可想而知了。须知,广告是一种导向,它以瞬息万变的节奏和无所不包的信息引导人们感受现代气息,拓宽人们的生活视野;广告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人们不断创新生活文化观。
(2)人口迁徙――重要途径之一
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迁徙活动就没有停止过。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可以说,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的南迁有三次。第一次是两晋之际的永嘉之乱以后,第二次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后,第三次南迁是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南迁。随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人口的迁徙,对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变迁起了重要作用。
(3)教育―――又一重要途径
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如: 2012年,全年共有来自184个国家和地区的162695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19所高等学校和其他教学 、科研机构学习。韩国、日本、美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是来华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前五位的国家我国在2012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3.8万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外留学生更是对传播各自民族的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与文化传播是两个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范畴,尤其是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活动越来越多地借助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实现跨时空的学与教,从而与信息时代的文化传播更加难舍难分地融为一体。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文化传播手段
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即使同一种传媒手段,也有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了质的飞跃,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电视是人类20世纪的一项伟大的发明,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利用最广泛、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它作为大众传媒,快的速度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以及进行现场直播,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人们从此可以坐在家里了解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世界。 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优点或特点),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文化多种多样,传播的途径也日益丰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我们也不断吸取别国优秀的文化。
三加强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指南针;东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唐、宋时分别发明了火药和印刷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不仅对中国文明历史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人类文明进程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此外,还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评论家和艺术家,他们的影响至今犹存,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举世公认。中华文明曾彪炳寰宇,震烁古今,辐射亚洲,远播世界。
元朝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达20年,回国后写出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为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 古代中华文明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到晋朝法显的南亚之行,从唐朝玄类西行到明代郑和下西洋,历代志士仁人、学者高僧、工役商贾不远万里、不避艰险的文化之旅,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积极做传播中华文化使者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网络生活的形成,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与交流着。每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没有被遗忘,反而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交融中,在时代的发展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获得了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