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范文

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8: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

篇1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对外开放

一带一路(One Belt One Road)又简称“OBO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者的简称。在中国古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始在世界版图上延伸,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来往、互惠互利的动人故事,也是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现在,一个新的战略构想正在世界政治经济版图中铺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思想是在去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的,他强调指出,相关国家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合作发展的“命运共同体”。这一发展战略与古代丝绸之路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脉相承的,不仅是对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更是对其的提升和超越。它承载着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顺应了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新的时代内涵,并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一、关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2013年9月和2013年10月,分别在出访中亚(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出访东南亚(印尼国会)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为我国在新时期提升开放层次、优化开放格局、拓宽合作领域提供了重要指导。不仅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相互合作也更加深入,形成从线到片,以点带面的发展局势,进一步推进区域大合作。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新世纪的延伸和丰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能够造福中国与东盟,而且还能够影响南亚和中东。新时期,陆上和海上两条古代丝绸之路,共同构建起新经济走廊,使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建设“一带一路”,对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可以说是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随着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推进,亚欧各国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需要进行发展和合作。“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感下谈合作,体现出了合作、共赢、交流、理解、和平、包容的民族精神。中国在向世界各国宣告: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是不以损害别国的利益为原则的,“一带一路”正打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梦空间。

二、对外开放推动文化交流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是,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发展基础等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总体呈现出东快西慢、海强陆弱的形势。所以,“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转型的需要,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也加快向西开放的步伐,推进内陆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

历史上,从张骞出使西域到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把中国的文明和友好传递到沿途各国,中国的丝绸、香料、瓷器、茶叶等,赢得各国人民的喜爱和赞赏。今天,中国经济正在崛起,已经有能力在制造品、技术和设备等更多方面帮助其他国家。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与急需资金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开展互利合作。这不仅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率先转型,还促进了我国中西部和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从而形成海陆、东西结合对外开放新格局,进一步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传播

三、共筑“中国梦”

“一带一路”发端于中国,东连亚太经济圈,西牵欧洲经济圈,贯通着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地区,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经济带,它使沿线各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与周边国家形成“五通”局面。“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符合时代潮流,巩固了和平发展,让各国连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以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新起点,不断深化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复兴丝绸之路的中国梦正在铺展开来,这将带给世界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同时将传统文化赋予新的内涵,为文化传播释放出更大的活力。进入21世纪,多元文化的并存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充分发挥文化的整合、激励、凝聚功能,推动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成为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一带一路”战略,对现实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对走向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的进程中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时刻通过各种途径来关注国家和国际的动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一带一路”的支持者,共同铸就团结、发展、繁荣、文明的希望之梦。相信通过沿线各国同舟共济、相伴而行,一定能够谱写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再现古代丝绸之路的荣耀与新辉煌,让各国人民共享“一带一路”的共建成果,共同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篇2

【关键词】双效交流;中国传统文化

一、背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中国文化缺失现象

事实是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大学生的英语能力的确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在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知识不够,表达不清。这与我国目前在世界所处地位是不符合的。我们的学生知道各种cheese cake,汉堡包,却不知道如何用中文正确的表达豆浆,馒头。我们的学生能熟悉的输出西方的各种节日,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万圣节,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表达中国的春节,元宵,清明节等等。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由于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到位,无法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各种。

然而跨文化交流是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活动,是一种双向性的交流。语言作为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与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表述、承载、象征着文化。跨文化交际的双向性决定了文化教学应同时兼顾本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因此,跨文化交流也意味着交际双方文化的吸纳与传播。英语学习不应该只是了解西方文化,还应更好地理解本族文化并能够用英语对外传播本族文化。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只强调一方的文化而忽略另一方的文化无疑会给交际带来障碍,也就无法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二、建议及对策

(一)以教材内容编写为出发点,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

英语教材的编写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加大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含量,结合中国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发本土文化英语教材。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介绍时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应该选择一些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系统地编入英语教材。同时,采取多样的编写方式,既可以把中国文化作为正文编写,也可以安排在阅读课文里,或是作为口语交际的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合理地编撰好教材,让英语教材真正发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作用。

(二)以文化对比为切入点,组织英语教学

在英语全球化的浪潮中,掌握英语是必要的,但是进行外语教学不能以弱化和牺牲母语为代价。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母语讲解能让学生听来亲切,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因此在授课上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既训练了学生的外语能力,又能满足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对当代学生的要求。

英语中融合了大量的西方宗教文化,比如圣经被认为是最好的英语学习教材,就是源于深刻的文化内涵。其实,中国的儒家思想或者道家思想与西方宗教思想同样是对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两种语言表达的差异。从而提高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和使用的准确性。比如Dragon在东西方文化中差异最大的词语,在中国,这是民族的象征图腾。但是在西方却代表了恶势力,从中可以看出文化对比的重要性。以此为切入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环境,提高英语应用的准确度。

(三)以英语教师的素质为基础,承担中国文化渗透重任

英语老师不仅要承担语言教学的任务,同时要承担渗透中国文化的重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自身对各国文化的掌握。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英语功底,同时要具备较高的母语文化修养。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社会文化人,教师本身应该具有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bicultural ability),而这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Kim提出新的跨文化交际理论框架,根据该理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cognitive competence, affective competence, per formative competence。要想在英语教学中融人中国文化,这需要大学英语教师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既要有文学欣赏能力,又要熟谙教育学原理,不仅有丰富的西方文化知识,还要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但是,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跨文化知识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缺陷;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欠缺;跨文化交际策略、经验及应变能力都有待提高。这些都会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要真正实现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英语教师就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建立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自己中西文化的综合素质,担负起在英语教学中融人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

(四)通过现代化的网络,加强中国文化渗透

如今,很多讲述中国文化为中心的英语电影或者纪录片,比如wild china,舌尖上的中国,等等,这些中外合拍的纪录片用标准的中英文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或者自然风景进行了深入的解释,从而用英语表达方式来解读中国各种文化元素。推荐学生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观看,或者阅读一些讲述中国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英文作品,或者一些经典的中文文学作品的英文版,从而熟悉中国文化是如何用英语来描述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准确表达。

作为东方文化的主流,中国文化必将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英语是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的英语变体,它的存在满足了社会的需求。研究中国英语及探讨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的方法与途径,无论对跨文化交流还是对社会现实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熏陶民族精神,提升民族文化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保持自身的文化身份,实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篇3

[论文摘要]在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的视野下重新审视幼儿园的双语教学,运用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的主要原则来对幼儿园的双语教学进行文化反思,并针对当前的幼儿园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语言学习的过程并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学习。在语言的交流过程,文化在背后也潜在的发挥着它应有的影响。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语言本身所隐含的文化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双语教学的过程,其实也是文化交流和传递的过程。从世界各国不同形态文化教育地发展演变历史看,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文化创造,占尽先机,有优先之势;二是文化继承,渊源不断,有承传之势;三是文化引进,兼容并包,有积蓄之势;四是文化吸收,优化组合,有综合之势;五是文化碰撞,相得益彰,有重构之势;六是文化交流,选择时机,有效率之势。

当今世界英语是通用的国际语言,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人们不仅需要与英语本族语者打交道,还需要用英语和其他非英语本族语者群体的人进行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教学自然不能局限于少数英语国家的文化。克拉姆申认为,外语教学从本质上讲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之上的,那就是人类只要共享同一语言代码,相互理解就很容易,人们要做的是学会这样一种语言,并正确而恰当的使用它。外语教学遭遇到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文化,文化意味着差别,变异,文化是不同群体相互交往时发生冲突的主要根源。任继愈先生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提出文化势差理论,他认为,不同文化接触后,高层次的、先进的文化,必然影响低层次的、落后的文化。这种现象如水之趋下,不可逆转,所以称之为“文化势差”。我国幼儿园的双语教学实际上也在这样的规律中前行。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双语教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必须去考虑文化的因素。换句话说就是,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视野下,幼儿园双语教学中,文化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是怎么样起作用的,应该去怎么样扬长避短,运用文化更好的教育幼儿,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的。近代以来,我们的幼儿园教育相继受到了日本、美国、苏联等模式的影响,发展了我们自己的幼儿园教育理论和实践。我们的文化在近代以来基本都处于低层次的落后的那一端。这就注定了在文化教育的创造上失去了优先权,在文化的继承上缺少了优越感,在文化的引进和在文化的吸收上又显示出极端的功利性,而在文化的碰撞中迷失了自我的方向,当然在文化的交流上也就不免有一些自欺欺人的国粹。在寻求自身文化教育强大的同时,失去的恰恰是对于文化自身的审视,这里不仅仅包括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也包含了对于自身文化的一种不自觉。在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依然是一问一答的典型模式,依然是教师对答案的确定性指导,依然是集体性的表现压过个人的自我表现,依然是评价中的集体无意识的主体缺失。但是与实质相反的是内容上的紧跟时代,多媒体的运用,以及评价形式的改变。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是一个倡导文化多元的世纪。而在近代以来的文化教育交流和传播中我们扮演的角色确实是站在文化势差的下端。文化上的不自信在教育中也时常显现。搬出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来显示自身文化的曾经辉煌,就如同鲁迅笔下的阿Q,实际上是不自信的另一种表现方式而已。在这样的前提下去进行我们的幼儿园双语教育,显然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也深深地渗入了课堂中,尽管不是很明显,但是潜在的影响更让我们难以去捉摸。我试图从文化的影响来阐释自己的见解。

下面从权力分离、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不确定性回避这三个方面的文化差异来分析和解释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权力距离较大的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中,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一教师和幼儿之间通常存在较大的权力距离。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非常强调等级关系的重要性,对于年长的、地位高的和有权势的人应该表示尊重。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教育也不例外。师生关系趋向于儒家所倡导的等级关系,老师在课堂上较有权威性,对课堂的教学内容和进程有很大的决定权。此外家庭可以说是所有社会组织的原型。家庭中孩子对于父母的依赖和遵从被带进了课堂,教师在很多时候是父母的化身,扮演着父母的角色。幼儿依赖于教师给予指导,希望教师帮助自己克服困难,纠正错误。教师也觉得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课堂上,幼儿习惯跟着教师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正确的答案,并对教师所传输的知识深信不疑。因此在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中儿童不具备独立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当然效率可能是较高的,教育效果能顺利地显现出来,家长也比较认同这样的结果。但是实质却没有真正的体现。这也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对上课的感觉习以为常。中国有句俗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种持久的师生关系历来被中国人所推崇,随之产生的是课堂内的等级观念。教师具有鲜明的榜样和权威的形象,而学生有义务去维护教师的权威。通常情况下,对儿童来说,在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要按照教师的话题去进行听讲,要引入自己的话题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幼儿在师生交往中多处于服从的地位,在课堂上应该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打断教师的思路,和对教师提出相反的意见被认为是对教师的不尊重。在课堂上应该尽量避免与教师产生正面冲突,以维护教师的面子。因此,幼儿即使对教师的讲解产生疑问,也很少当着全体幼儿的面提出。

其次,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维度上,中国文化是归于“集体意识”较高,“自我意识”较低的文化群落,对于中国学生而言,群体概念和归属意识较为强烈。为避免被孤立于群体之外,常常会有从众心理和行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维护自身利益和不伤害他人面子以保持和谐的气氛,所以保持沉默、不主动表态或者随大流是经常采取的保护自己的方法。而不与人发生公开、正面冲突则是保持和谐的手段。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我们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上所采取的策略和方式,实际上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显现。当然这样的方式也表现在我们对于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中国的课堂从总体上讲,还是处于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中,任何过于突出个人的行为都有可能引起别人的反感。据此,教师和幼儿更愿意采用稳妥、隐蔽的课堂参与方式。

再次,中国文化比较强调对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回避,不鼓励冒险或偏离常规,凡事倾向于按既定的规矩进行,较多依赖有形的、书面的材料,重视准确性。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非常注重对于故事整体的掌握和故事所蕴含意义的准确理解。而对于这些的准确理解就影响了幼儿在课堂中的主动参与,他总是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来想正确答案是什么,不确定性因素会带给幼儿诸多的疑虑和不安。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用来思考“为什么”的时间很少,更多的是思考“是什么”,同时对于“是什么”的思考也仅仅是对老师所想要的答案是什么的思考,而不是对事物本质的探索和研究。

综上所述,这三个方面的文化差异,导致我们的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引进国外的教育理论并用于中国的课堂教学时,有时候会水土不服,甚至破坏了原有的秩序。教师和学生、家长对于教育本身失去了话语权,在理论面前变得无所适从。问题的逻辑起点恰恰是我们忽视了语言本身所带有的除了工具性以外,还有文化潜在的发挥作用。基于这样的思考前提,我们在整个文化教育的交流和传播中去审视幼儿园双语教学,就更能深刻的理解我们应重视文化自身的包容性和独立性。在文化教育的交流和传播中,其主要原则也可以从另一方面来考虑。虽然我们在文化教育的创造上失去了优先权,但也省却了新试验所固有的弯曲路程,在别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在文化的继承上缺少了优越感,同时也给了我们去除传统文化中糟粕的机会,在精华中更进一步;在文化的引进和在文化的吸收上显示出极端的功利性的同时,也正好体现了我们对于先进文化的一种执着追求,积极向上的精神可嘉;在文化的碰撞中迷失了自我的方向,也启发我们更好的回头去反思我们自身的立场。在寻求自身文化教育强大的时候首先应该对自身文化进行审视。了解自己是理解别人的前提。赫拉克利特曾说:

“他们不了解如何相反者相成:对立造成和谐,如弓和六弦琴。”我们在借鉴和吸收国外的教育理论的同时,要首先考虑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立场。没有相应的社会文化条件,没有真正的师生充分理解和互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也难以有很大的进步。

所以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在教学中重视文化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于国外文化的一种理解,还要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教师和幼儿的潜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同时要考虑外语的教学并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工具习得,还有国外文化对教师和幼儿的一种潜在渗透,在后现代文化殖民的今天,多元化并不能掩饰其固有的矛盾和冲突。

其次,在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师生关系需要更进一步的主体性参与,在教学中重视对不确定性回避的干预。在课堂的互动中,教师和幼儿都应该突破传统文化固有的藩篱,质疑和反思应该得到提倡和鼓励,对话的形式和内容都应该体现真正的主体性,培养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方式,以其问题的开放性和思维的独特性来吸引学生的探究,学生以其对不确定的扩展来回应教师的提问,形成螺旋式上升的问答模式,以改变原有的线形问答模式。

[参考文献]

[1]栗洪武,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潮[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2]许力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37。

篇4

一、钢琴教育跨文化体现主客体的思维过于严重

在音乐的交流与发展中,钢琴教育属于最热门的一种乐器,可以说钢琴教育涉及各个层次。钢琴教育不仅可以在音乐课堂中看见,还可以在高校音乐基础性学科中看到。在金国常见钢琴教育的熏陶,人们在学习钢琴音乐的时候逐渐形成西方学习音乐的思维,而其他的钢琴音质则成为客体。在钢琴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西方钢琴教学的方式,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形成以西方教育方式为主的教育主体,以非西方的钢琴文化教育为客体,这就是人们所说单向文化传播即主体-客体思维,这样的思维方式归根结底就是西方文化思想。这样一种文化思想,主体性地位表现得非常明显,而其他的学习内容则成为钢琴学的客体。这种单向的文化传播方式过于重视主体性在其中的作用,将主体作为整个文化传播的主导。由此可见,现如今的钢琴文化传播主客体思维性表现的非常明显,这不利于跨文化的传播。在钢琴教育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主客体思维模式导致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将技术作为跨文化教育的理论思想,促使钢琴教育一直都秉承着技术教育为主,理论指导为辅的教育模式。教师在钢琴教育中重视钢琴技巧的训练,认为依赖练习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将西方钢琴教育的技巧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将西方钢琴教育作为教学判断标准,漏掉作品中具有原创物质。从现如今这种教学见效果就可以看出钢琴教育已技巧性为主的教育模式,导致复制模仿的现象表现非常严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有创新,这就是目前我国钢琴教育跨文化传播的沼泽地。

二、钢琴教育跨文化传播有效途径

从目前钢琴教育跨文化传播的现状就可以了解到,钢琴教育的跨文化并不令人满意,对学生各方面的培养难以产生出创造性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寻找到钢琴跨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经过仔细的分析,钢琴跨文化传播的发展途径应当以主体间性的模式。采用主体间性能够充分将钢琴跨文化教育体现出来,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主体间性,是从哲学的角度发展过来的一个概念,也就是说要不断的交流与交往。在跨文化变化传播中,应当要遵循主体间性的原则,转变主客体思维,将主体间性的思维渗入于其中,进而形成双方之间共同交往的一种模式。在跨文化传播模式中,需要在互动中增强交流,并将他者作为交流的基础,充分体现文化层面上的共同性,但是也要理解我者与他者之间的差异。如,由琵琶曲改编的萧鼓梅花三弄,含有浓郁的中国风。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应用中国审美标准进行评判,促使钢琴音乐中蕴含浓厚的文化内涵与意境。从实际应用的转狂就可以了解到,主体间性其实就是双向的文化传播,并不是简单的文化交流互动。在跨文化中,交流互动是最好的一种传播方式。双方之间在能够以平等的姿态来审视对方,进而能够建立一种新型的交流模式。由此可见,在钢琴教育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增强两者之间的交流互动,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摒弃以西方为代表的音乐文化真谛。对于跨文化传播而言,平等的交往活动是传播的有效方法。部分学生由于在主客体思维教育模式下,形成了先入为主的西方文化,导致将西方行为作为主体,并不能理解其他的钢琴教育行为。在平等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将中国独具风格的钢琴音乐与非西方音乐混合在一起,就可以达到纠正音乐偏见的主体价值观,这样就可以促使存在文化差异的音乐进行互补在实际交流的基础上将文化理念渗入于其中,就能够预防钢琴教育中的狭隘性与有限性。总而言之,在跨文化交流中应当形成平等互惠的形式,接受各自存在的文化差异,并在文化差异中寻找出属于自己发展的特点。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文化传播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多种多样的文化必然要相互交流,文化的交流过程也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由此可见,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很重要的。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在我们的生活中,文化传播的现象无处不在。读书、看报、听广告,看电视,生活中朋友聚会、参加娱乐活动、在家上网等,都属于文化传播。文化传播主要方式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从世界文化交流史看,印度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在很大程度上靠印度商人;古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古希腊商人功不可没。如 “阿拉伯数字1、2、3、4……”,其实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由阿拉伯商人带到西方(欧洲),西方人认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其实这是文化的错位,这也是商人的一大贡献。由此可见,商人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商业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文化传播就是其重要的功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不但保留了原有的文化传播功能,而且在文化传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有利于推动当今社会文化交流与传播。我们以广告为例说明当今世界商业活动具有的重要文化传播功能。广告是文化,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介绍商品知识的同时,向人们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广告是桥梁,它连接生产和消费,辅佐企业开拓市场,又引导人们适时消费;广告是信息,它像潮水般向人们涌来。电视连续不断在播映,报刊连篇累牍在刊登,广播络绎不绝在放送,网络铺天盖地在显示……假如,现实生活中没有广告,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是很难的。因为生产的发展,社会的时尚,生活的消费,临时的急需,等等,统统失去了向导。况且,没有广告及赞助商,就会没有出色的新闻,没有感人的连续剧,没有精彩的体育竞赛,生活就显得没有色彩。广告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的广告标版,成为国内商家的必争之地,就可想而知了。须知,广告是一种导向,它以瞬息万变的节奏和无所不包的信息引导人们感受现代气息,拓宽人们的生活视野;广告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人们不断创新生活文化观。

(2)人口迁徙――重要途径之一

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迁徙活动就没有停止过。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可以说,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的南迁有三次。第一次是两晋之际的永嘉之乱以后,第二次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后,第三次南迁是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南迁。随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人口的迁徙,对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变迁起了重要作用。

(3)教育―――又一重要途径

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如: 2012年,全年共有来自184个国家和地区的162695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19所高等学校和其他教学 、科研机构学习。韩国、日本、美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是来华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前五位的国家我国在2012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3.8万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外留学生更是对传播各自民族的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与文化传播是两个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范畴,尤其是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活动越来越多地借助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实现跨时空的学与教,从而与信息时代的文化传播更加难舍难分地融为一体。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文化传播手段

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即使同一种传媒手段,也有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了质的飞跃,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电视是人类20世纪的一项伟大的发明,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利用最广泛、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它作为大众传媒,快的速度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以及进行现场直播,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人们从此可以坐在家里了解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世界。 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优点或特点),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文化多种多样,传播的途径也日益丰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我们也不断吸取别国优秀的文化。

三加强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指南针;东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唐、宋时分别发明了火药和印刷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不仅对中国文明历史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人类文明进程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此外,还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评论家和艺术家,他们的影响至今犹存,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举世公认。中华文明曾彪炳寰宇,震烁古今,辐射亚洲,远播世界。

元朝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达20年,回国后写出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为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 古代中华文明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到晋朝法显的南亚之行,从唐朝玄类西行到明代郑和下西洋,历代志士仁人、学者高僧、工役商贾不远万里、不避艰险的文化之旅,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积极做传播中华文化使者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网络生活的形成,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与交流着。每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没有被遗忘,反而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交融中,在时代的发展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获得了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发展。

篇6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旅游;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50-02

尽管对旅游的概念,学术界虽然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旅游是人们暂时离开居住地前往异地且不在异地长期居留的活动,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旅游是一种基于愉悦的、人们跨越地理空间的一种流动,旅游者就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因此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旅游本身就是跨文化传播的方式之一。

一、旅游与跨文化传播

学界对跨文化传播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三类。第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交往与互动建构意义的象征性过程行为;第二,信息的编码、译码在来自不同语境的个体或群体进行的传播;第三,由于参与传播的双方的符号系统导致的文化差异,传播因之而成为一种符号的交换过程[1]。对于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的涵义,我们可以结合旅游的特点,将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认为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互动的过程及产生的影响。

从文化角度而言,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是人们对陌生文化的体验,也是对自身文化的重新发现和认识。考虑到文化与人的关系,可以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跨文化交流主体作为分析的维度之一,将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活动分为:旅游者之间、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旅游者与旅游工作者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此外,旅游是一个连续而又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跨文化传播也表现为不同的方式与特征。

二、旅游三个阶段中跨文化传播的表现及影响

(一)旅游前:文化差异吸引下的跨文化传播需求

人们从产生旅游的想法到选择旅游目的地并付诸实践,这中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将踏上旅游行程,付诸旅游之前的过程定义为旅游前阶段。旅游前阶段主要包括:产生旅游的需求,具备旅游的条件,选择旅游目的地三个方面。

在产生旅游需求方面,跨文化传播主要体现在文化差异对游客所产生的吸引力上。反结构理论也很好地解释了现代社会人们产生旅游需求的原因,即打破原有的日常模式而重建的一种新的行为模式[2]。而旅游作为一种“现代仪式”正符合这一解释,这种反结构现象最终产生的动力之一便是不同地域、群体、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旅游者对新奇文化的追求是旅游具有“跨文化”属性的重要原因[3]。

关于旅游者所具备的条件,纳尔逊·格雷本提出了“可供自由支配的收入”及“文化自信”两个方面。他认为经济收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文化自信的关键不在于收入,而在于所属的阶层,特别在于旅游者受教育的程度。文化自信与跨文化交流、互动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时空的转换,旅游可能唤醒一种源自文化认同增强或者是批判性思考的文化反省过程,可以刺激文化感受力的复苏[4]。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方面,主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游客在旅游之前对于异文化的感知和认识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介获得。大众媒介通过传播有关各旅游地的景色面貌、风土人情使旅游地以外的人了解到异文化。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不顾旅途遥远,纷纷来中国旅游,不可否认,很大程度上人们是从大众媒介获取的目的地的地域和文化特征,并受到客源地与目的地文化的差异性吸引。

(二)旅游过程中:基于人际交流的跨文化沟通、交融及冲突

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基于人际交流的传播形式,它是文化与文化之间、人与人之间亲身的、直接的、互动的、即时的、感知的交流与传播。旅游过程中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到达目的地之前的旅途中;二是到达目的地。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的旅行中这一阶段,涉及到的主要是游客之间以及游客与旅游工作者的跨文化传播,在旅行的路上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结识,由于具有相同的目标,人们之间关系是平等的,在这种情境下的跨文化交流更倾向于文化间的沟通和交融,而很少发生冲突。而后一个阶段跨文化传播的情况则更加复杂,既包括游客间也包括游客与当地人、游客与当地自然、文化环境之间的跨文化传播。但不论是那个阶段,在旅游过程中跨文化传播主要涉及了文化的沟通、交融及冲突。

文化沟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游客离开自己的原文化而投入到异文化环境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一经接触,不论他们愿意与否,或者是否意识到了,他们的所有行为都在交流某种信息[3]。不同文化之间在不同主体的作用下实现着沟通和交流。在进藏旅游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与藏族文化不可避免地产生着沟通和交流,这即使得藏文化接触到新鲜的血液,的文化也对世界各地文化产生影响和启迪,不同文化之间通过沟通交流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文化交融:既包括文化的融合也包括文化的涵化。文化融合主要指旅游者所在地文化与旅游地文化的互相接纳和融汇的趋势。一方面,跨文化旅游者常常主动适应旅游地文化,在对旅游地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旅游地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行为,并在旅游行为完成后将旅游地文化精华融入自身文化系统。另一方面,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也会主动接受、容纳和融汇来自旅游者的文化因素,致使旅游地文化渗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因素[5]。文化涵化是指两种异质的文化相接触,某一文化的个人或群体与另一文化群体的信息交流,经过一段时间,两者相互来往适应,彼此在原有的文化模式上发生意识行为演变[6]。当客源地与目的地两种文化相互接触时,尽管时间较短,但都会产生借鉴的过程,但一般是强势文化更深刻地影响着弱势文化。在进藏旅游的过程中,文化间的交融表现得也很明显,在拉萨的青年旅社、网吧、艳遇墙就是为了迎合旅客需求而做出的变化。而进藏旅游的各种游客,无论是出于观光看风景的心态,还是出于让心灵朝圣需找归属感的心态,总会潜移默化地对自己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文化冲突: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文化冲突是旅游中跨文化传播的必然现象。文化因素之间的相异表现在语言、非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许多方面。这些文化因素是引起文化误解和冲突的潜在基础[7]。这种冲突的产生主要受文化主体的个人主观因素影响。比如对旅游地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的极度不适应,对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的极度失望等等。其实际也是文化休克的表现。文化休克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8]。在,有很多的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特别是禁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很容易引起文化休克和文化冲突。

(三)旅游结束后:传播主客体文化互动下的正反两方面影响

旅游结束后的跨文化传播主要聚焦于跨文化传播产生的不同影响。对游客而言,跨文化交流之后一方面在旅游过程中,人们摆脱了日常平凡的琐事,在新的环境中人们可以完全放松并从日常生活的麻木中苏醒过来,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同时跨文化交流之后通过对其他地域文化的了解,人们也更清醒地对其周围文化进行准确定位。另一方面,游客很有可能进入一种反文化休克期的状态[9]。当旅游者结束在异地的旅游,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环境旅行者会感觉到本土文化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在本土文化环境中一时无法找到熟悉暗示,无法融入本土文化。

对当地文化而言旅游过程中不同文化的沟通、交融与冲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当地的文化。文化是稳定的,也是发展变化的[1]。旅游的跨文化传播既有可能引发当地人思想和行为的变化,也有可能保护甚至振兴当地富有地方色彩的文化。例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而受惠于旅游的发展,对的文化和当地建筑的保护也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三、结论

旅游的核心动因是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伴随着旅游者的空间流动而发生着客源地文化与目的地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沟通和传播[10]。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基于人际交流的传播形式,在整个旅游过程中,跨文化传播无声无息地贯穿始终,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成员,也影响着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不同民族的文化。文化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结构,不同文化之间的可以相互吸收借鉴,使得文化更具活力更加繁荣。同样,文化中一些既有的内容也可能受到其他文化的冲击被消解、同化。

参考文献:

[1]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14.

[2] 张晓萍,黄继元.纳尔逊·格雷本的“旅游人类学”[J].思想战线,2000(2):49.

[3] 梁旺兵.跨文化视角中的旅游客主交互与客地关系研究——以桂林、西安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16-17.

[4]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2.

[5] 刘丹青,黄蓉.论跨文化旅游的文化后果及其解决[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3-95.

[6] 龚晨枫.跨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传播[J].商业营销,2009,(7):97.

[7] Larry Samovar and Richard 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P.82

[8] 温丽玲,刘鑫鑫.跨文化旅游中的“文化休克”分析[J].市场论坛:旅游市场,2010,(2):62.

篇7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西去东来》;文化交流;孔子学院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相比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影视剧,纪录片是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最好形式。纪录片以其独有的纪实性和多样化的题材吸引着八方来者。在跨文化传播中,纪录片是承载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体现人文价值和社会观念的载体。在中国播出了中美联合摄制的《故宫》、中英共同摄制的《美丽中国》之后,央视又推出了反映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型纪录片《西去东来》。本文尝试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孔子学院总部推出的纪录片《西去东来》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起到的作用,以期为中国纪录片增强对外传播能力提供一些思考。

一、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提出

跨文化传播是指发生于来自两个文化之间人们互动的过程。1959年美国人类学家EdwardT.Hall所著的《无声的语言》首次提出“跨文化张力”和“跨文化问题”概念。Hall把文化的概念带到了传播学研究领域,指出了跨文化传播的具体研究方向,如声音、手势、时间、空间等。在全球传播科技的推动下,不同个体和团体的文化交流、精神交往更加频繁,跨文化传播应运而生。我们可以认为,跨文化传播是不同个体、组织、国家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和文化共享,它的目的是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文化交往日益繁荣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通过跨文化传播渠道争取国际认同,使本国文化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

二、纪录片《西去东来》简介

(一)全片构成

《西去东来》由孔子学院总部出品,是首部呈现东西方语言文化交流交融历史,展现中国语言文化海外传播历程的文化纪录片。全片共分“语言的力量”“文化的命运”“春天的脚步”“大象原无形”“美丽的差异”“未来的呼唤”6集,每集50分钟。

(二)创作背景

这部纪录片创作历时两年,班底由曾拍摄过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晋商》《汉字五千年》的主创人员组成。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教授担任本片总顾问。摄制组曾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泰国、波兰、埃及、坦桑尼亚、玻利维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拍摄,采访了200多位大学校长、专家学者和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教师、志愿者。

(三)故事概览

《西去东来》全景式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国语言文化走出去的历史脉络,聚焦孔子学院在短短10多年时间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波澜壮阔的跨越式发展历程,讲述了无数中外人士为之呕心沥血的动人故事,通过汉语传播和文化交流,对中外各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奇妙“化学反应”,演绎了一幕幕人与人、心与心交流的新传奇,凸显了孔子学院从语言入手,用文化交流交融,筑建中国和各国人民互联互通的平台,为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多元多彩世界文明发展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三、《西去东来》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一)语言和文化交织:《西去东来》为宣传孔子学院贡献力量

影片第一集,孔子学院就在法语联盟、歌德学院、塞万提斯学院等各国语言文化机构中“崭露头角”,片中追溯到1883年为了拯救即将沉沦的法兰西精神而应运而生的法语联盟,回顾这些语言机构创办之初的场景。语言是敲开文化认知大门的一扇窗户,中国在积极学习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也通过孔子学院将汉语推广至世界各地。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之日起,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球已有孔子学院512所,孔子课堂1073个。①以汉语教学和文化活动为主的孔子学院在海外高校落地生根,但是仍有很多国人不了解孔子学院的内容和办学宗旨。纪录片《西去东来》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播出,给迷惘中的民众带来了精神洗礼。不少看过《西去东来》的网友表达了对汉语的热爱,并发声支持孔子学院的传播。在“美丽的差异”这一集中,我们看到了曾风靡网络的《东西相遇》小画册,简笔画勾勒出明显的东西方文化差异,我们还见证了外派的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王琼的成长,从一个惶恐不安的异乡人到庞卡城的中国“名人”,她做好了一个中国人的榜样,她对人们的热情让她与这个城市融为一体。总的来说,《西去东来》凸显了孔子学院与其他文化机构的共同之处,即从语言入手,筑建各国人民互联互通的“心灵高铁”。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学院为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多元多彩世界文明发展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二)孔子学院网站:中国语言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良好平台

孔子学院是中国语言文化的对外推广交流机构,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作为孔子学院的坚实后盾,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各方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在传播途径上,国家汉办网站满足了大量、及时的信息需要。孔子学院的院长、汉语教师、志愿者在进行文化活动的同时,真实及时的信息就会通过汉办官网出来,以供更多的人了解孔子学院的发展进程和孔院工作人员的生活点滴。《西去东来》除了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之外,还同时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的官方网站上陆续推出,以周播剧的形式呈现,为热衷于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的有志之士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途径,也为研究孔子学院的学者贡献宝贵的资料。

四、纪录片在国际上的发展现状

(一)纪录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渠道

中国是一个文明大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要想快速高效地把中国的形象向外推广,纪录片是最好的形式。纪录片内容的纪实性、表现手法的丰富性,都让它更容易营造一种亲切的“真实感”,从而获得国际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的理解与认同。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该剧播出后,不仅引起国内观众竞相追捧,还名扬海外。该片海外授权地区遍及东南亚、欧洲、美国等27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近年来中国纪录片海外发行的最好成绩。值得一提的是,《西去东来》在拍摄过程中,剧组辗转多个国家,获取一手的文化资料,走访了世界各地不同语言文化机构的高层代表、高校的历史研究员、教师、学生等人,以访谈的形式探寻语言对外推广的历史进程,揭示了语言文化与国家兴衰的内在关系。

(二)中国纪录片在国外的市场分析

1.中国纪录片走上国际化道路

近年来,在国家主流旋律的引导下,一些优秀国产纪录片走出国门并受到境外主流播出机构的欢迎。纪录片《故宫》被制成2集国际版后,通过美国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GeographicChannel)以26种语言销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流媒体。由中视传媒和英国广播公司(BBC)合拍的纪录片《美丽中国》不仅获得了美国第30届艾美奖新闻与纪录片多项大奖,还在全球50多个电视频道播出。由五洲传播中心与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合拍的纪录片《中国建筑奇观》通过探索频道的全球播出网络向145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亿观众播放。

2.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仍存在局限性

中国纪录片在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基础上逐渐走远,但是以《西去东来》为代表的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上仍存在局限性。第一,定位不够清晰。虽然都是面向全球,但是相比《舌尖上的中国》从饮食来渗入文化的手法,《西去东来》做得还不够好。首先在定位上稍显模糊,从语言来反映文化,录制的也是关乎世界各国语言的历史发展,但受众面较窄,有些局限在孔子学院的范畴中。《西去东来》播出后并没有收到极大的反响,无法与《舌尖上的中国》当时获得的热烈追捧相比拟。第二,题材选择存在局限性。中国的纪录片走出国门的大多是大型历史文化类的纪录片,或涉及中国悠远的古代历史,或是对地理版图的诠释,都是从宏观角度入手,缺乏专注于某一类具体的题材。《西去东来》中明显在追溯历史中嵌入文化内涵,主流价值观色彩浓烈。第三,正视文化差异不够。文化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这在纪录片创作中往往被忽略。中国纪录片在情感表达上具有独到之处,但是多站在本国立场上叙述事实,没有考虑到外国人对中国历史和价值观的接受程度。以《故宫》为例,其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播出只有两集,是在原版本的压缩、剪辑和重写解说词的基础上重构的,更名为《透视紫禁城》,共90分钟。这也说明中国纪录片在叙事和表达上还不够全面。

五、跨文化传播环境下的中国纪录片反思及建议

篇8

关键词:蒙汉翻译 文化交流 作用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210-02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民族发展,因此,在各民族交往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将成为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着国家间经济、政治等活动的日趋频繁,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渗透与交流得益于翻译。翻译作为不同语言相互转换的重要手段,在民族交往与国家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文化背景以及用语习惯的不同,要求翻译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因此,在翻译中,对于文化差异的正确理解和认知将决定翻译的水准。蒙汉翻译同样需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因此,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实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

1 蒙汉翻译的民族文化特色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民俗,民风以及民情,构成了一个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被和建立,在未形成稳固的生活区域之前,与历史演变相携。伴随着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文化的日趋完善,为了互通有无,形成了贸易往来,在此过程中,语言的不通促使翻译的出现。在跨文化翻译中,注重民族文化特点,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对于文化交流以及经济、政治等社会活动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国的成语故事《掩耳盗铃》,故事讲述了一个偷盗的人看中了一家人门上的铃铛,想将它偷取过来,可铃铛在碰触下会发出声音,容易被人发现,于是,这个偷盗的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掩住自己的耳朵,就不会听到声音了,可想而知,偷盗的人很快就被人抓住了。这个故事的告知,不要做愚蠢而自欺欺人的人。如果对历史文化了解不够深入,那么,很难得出故事背后深刻的寓意。在蒙汉翻译中,译者对于两个不同民族的历史典故、朝代更迭、生活习惯等的了解,将决定着译文的欣赏性和研究价值。

2 蒙汉跨文化翻译的意义

蒙汉跨文化翻译在解决语言障碍的同时,也促使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在人类语言形成之初,语言就与文化相互依存,这意味着语言的流通也将促使文化的交流。对于不同语言的翻译,在增进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使得不同文化间产生的碰撞,这种碰撞容易激发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深入研究,由此引发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在蒙汉文化交流中,翻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文化交流的意义上看,翻译对不同语言的构成以及使用条件有了一个全面的阐述,在思维层次上向人们揭示了文化的差异性,同时内在的文化信息又向人们阐释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及深远的民族文化,从而实现了文化的互通。

在蒙汉翻译中,对于语义的表述以及语法构成的研究,将决定译文的表述是否符合限定的文化背景[1]。例如:对于语法,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译者要从主语和主题两个方面考虑译文的组合。汉语对于动作的发出者或实施者赋予了决定的权利,所以,具有强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蒙汉翻译中,确定主语或主题,对于有效完成译文翻译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翻译的文化意义,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考虑。宏观可从文化层次上进行分析,而微观则是通过句子的构成来探究。在对语言的微观意义研究上,可从通过四种方式表现,即象形、映射、折射和暗示。我国对文字的运用手法极为丰富,人们在抒感、描写事物以及阐述观点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写作的目的,通常会借助修辞手法加强表现效果,因此,在蒙汉翻译中,对语言修辞手法的解读将加强翻译的感染力,从而使译文更为生动。

3 蒙汉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

在各民族与国家交往中,语言上的交流让人们了解了彼此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等,从而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了交流,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蒙汉两个民族很久以来就建立了友好的往来,在蒙汉交流的过程中,两个民族语言上的互通对于社会活动的友好进行创造了条件。蒙古广阔的草原赋予了那里的人们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生态伦理的思想和民族精神,而汉族则以农耕为主,他们在耕作中收获希望和幸福,对赋予他们生命的土地极其热爱。在汉耕文化中,大儒思想让人们懂得了顺应农节耕作,才能有所收获,这也体现出了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思想。在蒙汉翻译的过程中,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促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发生了改变,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民族间的交流更为顺畅,为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创造了条件[2]。蒙汉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上的交流,同时也是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上的交流,对于文化差异的认知,将决定翻译的好坏,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坚持“文化传真”的原则,以构建良好的文化传播桥梁,使蒙汉文化能够相互影响,共同为民族发展贡献力量。

3.1 文化的凝聚功能

在不同的文化领域,文化的凝聚功能使得不同的文化具有了相同的文化传播主旨,通过对文化的凝聚使得民族间形成了和谐的发展氛围,对维护民族稳定以及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民族间文化的传播,使得文化不断吸纳新的事物,实现了文化的创新和丰富,在这一过程中,翻译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将推动文化传播向着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从某种角度上看,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相互转换,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传真”,所以说,翻译也是文化翻译,也只有这样,翻译才算完成了真正的使命。

蒙汉两个不同民族在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民族关系,在社会活动交往过程中,翻译有效地避免了两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审美以及理解上的误区,进而突破了交流的瓶颈,使社会活动更为活跃。蒙汉翻译将文化交流变得顺畅,实现了不同民族在某以方面思想上的共通,所以,翻译的凝聚功能对民族核心文化的交流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3.2 文化教化功能

文化传播的受众者在对文化的感知中逐渐理解并接受不同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自觉遵守该文化的要求,这就是文化教化功能的作用[3]。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的目的不仅是让人们理解彼此的语言表述,同时也要让人们对彼此的文化能够认同,进而能够自觉地将该文化带入到自己的生活范围中影响他人,从而使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播,这也是翻译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在蒙汉文化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关注受众者的感知情况,并尽量让其接受文化熏陶,从而达到影响的目的。一般来说,译者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重视文化差异,才能发挥出蒙汉两种文化的教化功能。

4 结语

蒙汉翻译作为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文化差异有足够的认知,这不仅能使翻译完成基本的作用,同时也能促使两个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和影响,从而使接受者能够受其影响并能够自觉接受这一文化的熏陶,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以推动不同的相互交流,为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促进贡献力量。蒙汉翻译是凝聚蒙汉两个民族的重要纽带,为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发展,文化的相互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乌恩巴雅尔.浅谈蒙汉翻译工作[J].青年文学家,2015(20):140.

篇9

【关键词】翻译,价值,文化传播,倾向性

一、引言

近年来,翻译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向:翻译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翻译的文化转向是指将翻译视为一种文化现象,从文化研究的的角度来审视翻译,研究翻译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中的生产、接受和运作;研究翻译中的语言、文化之间的权力关系、身份建构以及翻译文本背后的政治利益。”(许钧、穆雷,2009:100)因此,可以说,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形式转换,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翻译研究实际就是文化互动的研究”(Bassnet & Lefevere, 1998)

二、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严格、精确的定义,不少专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作者较赞同了克罗孔和凯利给出的定义:“文化是历史上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又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Kluckhohn &Kelly :1945)。这个定义有三点值得注意:1.它强调了人与环境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动态的。2.文化是一个系统,有一定的结构。3.文化包含了内在和外在两个部分。

三、文化传播与翻译

正如前文分析,文化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换言之,文化与传播是一体的,文化与传播互为生存的条件。一方面,文化是传播着的文化,没有传播,文化便失去了生命,;另一方面,传播又必然是文化的传播,没有文化,传播便失去了根本。所以,文化与传播两者形成辩证统一的关系。而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中介,同时具有文化和传播的双重性质。因此,翻译的过程是文化与文化的对话,翻译本身既是文化,又是传播。

四、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

翻译作为一种媒介,不仅仅只是两种语言之间,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中介。而译者就是文化传播的使者,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则直接影响到文化传播的效果。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大致都可归为两大类,归化和异化。

1. 归化和异化的含义。归化和异化的概念由翻译理论家韦努蒂提出。两种翻译策略是以译者选择的立场来加以区分的。归化翻译主张在翻译过程中把源语文化特色尽量转化到目标语的语言和文化中去,以满足译文读者的接受心理。异化翻译则主张在翻译中保留源语的语言和文化特色,将译文读者带入外国情景,让读者感受到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其独特的魅力。

2、翻译策略历时分析。从历时的角度来看,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是一个从归化走向异化的过程。在文化交流早期,由于政治、宗教、地理、习俗等因素的限制,文化的融合并不是很明显。两种文化相遇,排斥一般都会强于认同,归化的翻译策略更能够得到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和认可,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传播的速度已经大大加快,这一切都为异化翻译的使用准备了条件。再者,文化本身的流变性和兼容性使得不同的语言文化在相互渗透中彼此适应,并最终成为主体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以前很多用归化策略翻译的内容,现在都可以采用异化策略。例如,龙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含义完全相反,以前“望子成龙”多翻作“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而随着文化传播和融合的深入,中国“龙”的含义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已经不构成理解障碍了,所以现在这个成语可译为“to hope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保留了源文化的特色,又为目标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文化正是在这样的渗透融合中不断发展的。

综上,作者认为,适度的异化策略在现今的社会文化大环境下更利于文化的传播。

五、文化传播的倾向性

传播,就一定具有方向性。韦努蒂在《翻译再思:话语、主观性、意识形态》中提出:“英美输入的翻译著作大大低于其他国家,每年只有2%~3%,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在翻译上处于不平等地位。”(Venuti, 1992:6)。这里的强弱对比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等。

公元十二世纪,由于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其数学、医学和一些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已经遥遥领先与其他国家,所以欧洲开始大量翻译阿拉伯学者的著作。这就是文化上的强、弱势地位对翻译影响的典型例子。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文化都受到了来自异族文化的冲击,对中国来说,“欧美化”尤其明显。欧美强国在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大量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节目、流行文化等等被介绍到中国,影响了人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与之相反地,中国却没有多少真正受到欧美国家广泛关注的作品。

六、结语

翻译在语际交流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而语言本身又和文化密不可分,因此,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融。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然而,翻译的文化传播价值并不仅仅存在于促进文化交流。从异族文化的宝库中吸取营养,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少几分敌意,多几分理解和友谊,这才是翻译在文化传播与融合方面的最高价值。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usan &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C].Clevendon, Philadelphia. Toronto, Sydney and Johannesburg: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

[2]Kluckhohn, C. and Kelly, W. H. “The concept of culture.” In Linton, R.: The Science of Man in the World Cris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 1945.

[3]Venuti, Lawrence (ed). Rethinking Translation: Discourse, Subjectivity, Ide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篇10

关键词:文化发展;微博;文化传媒;新媒体

人类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文化得以发展,首先靠文化的传播。文化传播即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这里提到的一定形式,最初包含了人口迁移、商业贸易,而后主要靠教育、互访,而在现代社会中,已衍生出多种媒介,诸如语言、文字、印刷、广播、电视、网络等等传媒形式。依托了现代信息技术之后,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现代社会正处于文化科技融合时代,当今社会文化传播大多以科技为主要载体,通过传媒来进行文化传播和交流。文化传播发展不仅需要两种文化体之间的共享,更重要的是选择什么样的传播方式。文化发展随着社会快速前进的步伐,也需要一种新的媒体力量来承载。

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新媒体的本质特征应该从媒体互动的新方式、媒体技术的新融合、媒体产品的互相依赖与交叠等众多因素中去寻找。相对于传统媒体形式,新媒体是新科学技术体系之下的媒体形态,如今互联网、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网络广播、手机电视、数字出版物等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加快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按照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即任何一种新的媒体形态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内容。旧传媒形式基础上,新媒体的出现更加速了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科技的创新将是推动未来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微博这一新媒体形式,运用了现代创新技术,成为了推动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创新和传播的新引擎。

互联网本身已具备了文化信息的收集、传播能力,微博新媒体的出现,则将网络传播扩大化,实现了多重的文化传播效果。微博在信息互动的即时性、传播网络的巨大性、内容的简洁性上具有优势。文化的发展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微博降低了文化交流的局限,在这个高度社会化的平台中,每个人都能成为独立的文化传播“新媒体”。除提供消息功能外,还增加了互动和社交功能,迎合了大多数人对于休闲娱乐的需求。在文化交流时间对比上,传统传播形式对文化信息的传播远没有网络传播要迅速。微博中最多140字的文字,加上图片或视频连接,可以将传播群体之间的交流拉得更近。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休闲时间呈现出碎片化倾向,微博新媒体的出现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满足了随时随地的文化互动。文化产品和元素从传统传播形式中释放了出来。文化早已不是单向性的流动,传播需要各群体间的交流,和传统媒体相比,微博更加具有互动性,人们使用这种新媒体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也更强,这对文化传播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微博为个人,公众及各个组织提供网络平台,实现了个人与公共的结合。微博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体验世界的方式,从而导致了文化的变迁。

微博可以突破传统疆界的限制,达到文化发展最大化。人们不仅可以借助于网络文化传播进行感知,还能从中吸收知识,表达自身文化理解,这样文化的发展就在人群中形成了规模。比如互联网文学,微博微小说比赛让许多怀有文学梦想的青年参与到写作比赛中,一共收到100多万的文学作品,有了微博这个媒介,文字走向了大众,人人都能创造文学。微博还有利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成了文化发展有利的助推器。文化发展研究院、文化产业机构、各媒体都将微博作为其传播文化产品和讯息的平台。文化交流更加便捷迅速,我们可以在网络上吸收更多国外文明,同时也可以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同样,微博也能倡导公益文化。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在微博上召集了贫困地区募捐活动,短短几个月内就筹集了1000多万的善款。这样快速的、有影响力有组织的活动,也是通过微博实现的。新文化作品放到微博上,就会有很多人去谈论并传播。像微博这样的新社交媒体在文化传播中正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过,微博这一新兴媒体形式的出现,就像所有传播方式一样,有利也有弊。微博传播文化容易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失去取向,不真实的新闻讯息会阻碍文化的良好发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微博传播也容易使人丧失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减弱人们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感知。尽管文化传播通过微博能快速涌向社会大众,但是真正能为人所吸收内化的元素却很少。微博可以带来文化领域的信息融合,却无法对文化发展的方向做出指导性引领。综合来看,网络新媒体微博既可以满足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对信息的需求,促进文化发展在个体中的影响力,同时也会带来不好的因素。

微博可以将文化元素从社会中提取释放出来,为公众、媒体、各机构提供传播文化信息的平台。机构可利用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公众也能通过微博表达对文化发展认识的诉求。新媒体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持续而深刻的。在文化发展受到新媒体影响之时,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新兴媒体,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扩大对社会文化的宣传和发扬。

篇11

树立正确观念

正视文化差异是实施跨文化管理的前提。所谓跨文化管理包括跨越国界和跨越民族界限的文化管理。因此,承认并理解各国之间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并识别这些文化差异点,这是增强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必要条件。

理解文化差异有两层含义:一是理解东道国文化如何影响当地员工的行为;二是理解母国文化如何影响企业派去当地的管理人员的行为。对于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需要采用不同的措施去克服。潍柴集团海外子公司分布在意大利、德国、法国、美国、印度等不同的国家,所处地域、国度、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必然存在信仰、价值观念、语言、行为方式等各方面差异。围绕集团海外板块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部门对派驻博杜安公司、法拉帝公司、北美分公司等海外板块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调研,识别出这些文化差异点,共同确定了与海外子公司文化交流、互动的方式及路径。

辩证地对待文化差异是实施跨文化管理的客观心态。文化差异的存在是客观事实,要辩证地对待这种文化差异,在看到其不利一面的同时还应看到其有利的一面,并恰当、充分地利用不同文化所表现的差异,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创造契机。正是基于这一点,潍柴集团驻海外工作人员无论是从语言、行为还是饮食习惯等方面与当地不断磨合,在互相碰撞中取长补短。基于追求企业发展的共同目标,在管理风格、方法或业务技能上互相传授、互相学习;在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上,互相交流、互相包容。

借助管理者队伍

在国际化的企业中,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可通过企业的产品、经营模式等转移到国外分公司,但更多的是通过熟悉企业文化的经营管理人员转移到国外分公司,因此在跨文化管理中必须要强调对人的管理,既要让经营管理人员深刻理解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又要选择具有文化整合能力的经营管理人员到国外分公司担任跨文化管理的重要职责,从而使企业文化在管理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强化派驻海外人员的文化领导力。每个海外子公司项目组都由经历了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深刻理解潍柴文化内涵的公司高管主导,既能在工作中传递出潍柴的文化理念,又能积极推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随着潍柴跨国并购整合的步伐加快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在驻海外公司高管的带动下,海外子公司主动加强了集团的文化交流。驻法拉帝项目组面向海外员工,传播潍柴文化;凯傲不断推广中文课,无论是公司高管还是管理、技术人员,都积极学习中文;潍柴北美公司积极学习潍柴企业文化;博杜安公司员工逐步接受潍柴文化,并主动要求穿上潍柴工作服;印度公司、法拉帝公司每年都组织外籍员工前来潍柴交流并进行专项的企业文化培训。在潍柴集团本埠与海外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集团文化融合的速度和进程在不断加快。

强化对派驻海外人员的文化专题培训。自2012年以来,潍柴加大了对派驻海外人员的跨文化管理培训,除国际化语言培训外,着重组织对派驻海外工作人员进行潍柴企业文化、跨文化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专项培训。尤其是2013年以来,先后组织了多期国际化语言培训、跨文化沟通能力培训、面向驻海外人员的企业文化专题培训。这些专题培训着重围绕如何立足本职工作传播企业文化,充分发挥驻外工作人员在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进行,其目的就是使派驻海外工作人员既成为优秀的管理者,也成为优秀的文化传播者。

创新交流方式

建设有效的文化传播、交流平台,是实施跨文化管理的必要途径。在跨文化的沟通中,只有搭建起多元化,具有贴近性和灵活性的交流平台,丰富活动载体,才能把集团文化宣传和渗透到海外子公司,形成一种正向影响力。

加强多层面座谈交流,促进管理团队文化融合。一是集团董事长每年都会倡导召开全球CEO大会,通过恳谈会、团队文化活动等形式,进行深入交流,共谋发展大计。在2016年召开的潍柴大家庭恳谈会上,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美国、印度等海外子公司的管理团队成员一起敞开心扉,进行了开放式的文化交流,并在百米长卷上签名,祝福潍柴跨越百年。二是集团工会与海外子公司共同推动,促进多层面交流。每年法拉帝、凯傲、博杜安等公司工会都会与集团工会互访、座谈,而集团工会也主动推进,促进多个业务层面的座谈交流,起到了良好效果。

丰富企业文化交流媒介,搭建交流平台。一是面向海外子公司出版了企业文化海外英文专刊《潍柴人》。这是潍柴集团企业文化向海外子公司传播迈出的重要一步,进一步拓宽了文化交流、融合渠道。《潍柴人》共分八个版面,通过介绍集团的重要资讯、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理念、文化故事,不同国家、地域的风土人情,传递国内外各子公司信息,实现集团本部与海外公司的信息共享和互动。可以说,《潍柴人》出版的过程也是集团海内外子公司思想交流、碰撞的过程。二是出版《企业文化手册》(海外版),强化对海外子公司的文化传播。随着海内外公司文化交流的频繁,潍柴集团在面向博杜安、法拉帝、凯傲和林德等子公司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版了英文版《企业文化手册》,面向海外子公司员工着重介绍潍柴集团情况、潍柴文化、潍柴品牌等内容,促进文化交流。同时,借助《手册》内容整理和出版过程中的多轮意见征集,逐步强化对海外子公司的文化传播。三是建立海内外公司企业文化交流群,推动文化交流日常化。以海外项目组成员为纽带,借助新媒体手段,建立了文化交流微信群、QQ群,实现文化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在此基础上,各海外子公司也建立了微信群,就文化交流、管理协同等方面进行探讨。

创新文化活动,加强与海外子公司员工的互动。如何让海外子公司员工逐步了解潍柴,认可潍柴,是跨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灵活、丰富的活动是促进员工互动的有效载体。

为进一步增加与海外子公司员工的文化互动,潍柴集团支持海外子公司以“WE ARE ONE”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互动活动,如林德液压“骑行到潍柴”、印度公司团队拓展、法国博杜安公司卡丁车比赛、北美公司马拉松活动等。同时,借助中秋节、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潍柴成立纪念日,项目组人员与外籍员工进行文化活动,增进了解。尤其是在潍柴成立纪念日前夕,中外籍员工一起录制祝福视频,共同祝福潍柴,逐渐固化成了一种仪式。

篇12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文献综述;最新进展

一、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历史梳理

(一)跨文化传播的诞生

跨文化传播的历史非常悠久,广义上来说,自有人类社会便有了跨文化传播的实践。早期关于跨文化传播研究多散见于一些哲学家的著作中,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里曾提到“说对方的语言,根据听众来调整传播技巧”的重要性。首先开始从理论上系统研究跨文化传播活动的是爱德华・霍尔。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出现了空前的移民浪潮,美国大批移民引入,在客观上促进了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1959年,霍尔发表的《无声的语言》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词,该书被视为跨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书中包含了我们理解文化和传播的基本问题,如“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传播”、“时间会说话”、“空间会说话”等等。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研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是如何进行交流以及研究如何提高跨文化交流技巧,跨越跨文化交流障碍的方法和途径。

(二)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

跨文化传播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70年代,因为这时候跨文化传播学在美国成立了独立研究协会,创办了专业刊物,大量出版了学术专著,在大专院校开设了课程,出现了专门的出版社,同时该学科也得到了美国以外的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学术界的重视。传播学界最具权威的国际传播协会把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八个研究方向之一。从事跨文化传播学的学者们基本上有三个共识:跨文化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扩展;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其特点在于它注重不同文化的个人、群体之间阻碍传播的文化因素;文化人类学和传播学的主要理论可以为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或借鉴。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全球化成为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跨文化传播日益受到重视。虽然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但其发展之快,影响之大,引起了广泛关注。当前,跨文化传播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跨文化传播的研究现状

与国际学坛的显学地位相比,跨文化传播学在我国却正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国内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初由外语学界引入。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局限于语言、交际和翻译等应用领域,缺乏国内学界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经历了跨文化传播基础理论研究、多角度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及跨文化议题的拓展研究几个阶段。虽然与欧美国家比较而言,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仍处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起步阶段,各项研究都有待深化,但随着传播学学科建设力度的加大和学术地位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际交流的拓展,国内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有了蓬勃的发展。总结起来,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引进、初创阶段(1980―1995)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跨文化传播由外语教学界引入国内,引入时将其译作“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传播研究方面,国内研究学者主要来自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领域。从一开始,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就采取了开放、交流的态度,学术交流活动十分频繁。1983年,何道宽在《外国语文教学》杂志发表了《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际》一文,在本文中,他率先将其作为一门学科介绍给国内学界。此后,一些国外的理论作品被翻译介绍到国内,比如1988年三联书店出版了萨莫瓦等著,陈南等译的《跨文化传通》,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霍尔著,居延安等译的《超越文化》,1991年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版了布罗斯纳安著,毕继万译的《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霍尔著,刘建荣等译的《无声的语言》,1992年华夏出版社出版了罗宾逊著,马啸、王斌等译的《跨文化理解》等。

与此相应,初步的探讨、研究成果也开始出现。比如1992年胡正荣的《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的扩展与控制:电视的跨文化传播初探》,还有同年贾玉新的《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等文章。据胡文仲统计,跨文化传播研究引进国内至1994年,发表的相关文章多达百篇左右。1994年,胡文仲主编《文化与交际》收入了部分上述文章。同年,王福祥、吴汉樱主编的《文化与语言》也对部分文章进行了收录。1995年之前,基本的发展特点就是对理论的借鉴和对初步成果的收集归纳,此外,还出现了一批有分量的国内学者的理论专著,如关世杰的《跨文化交流学》、王志章《对外文化传播学引论》等。

篇13

当今时代,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国际交流与国家间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据此,本文提出了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并指出目前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文化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文化教育从认知、情感、行为、语用等诸多方面实现对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能力;文化教学;文化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精神是当代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外语专业学生的培养多偏重于语言技能的训练,并且对于文化教学只是偏重于如何理解和吸收外国文化以便能与目标语人群更好地交流,忽视了外语学习在本土文化国际传播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且没有将文化传播能力作为外语能力的一部分给予重视。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提高外语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传播意识和能力是时展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国家提出“文化强国”理念以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国家外语能力等课题成为了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作为构成国家外语能力的主要力量的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服务于美国国务院外交服务学院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其经典著作《无声的语言》中首次使用了“跨文化传播”一词,其英语表达有“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其它常见的翻译方法包括有“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等。其中“跨文化传播”被认为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领域;“跨文化交流”则较多地用于国际关系和政治外交领域,关注不同文化形态下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展开的相互交流对于国际政治以及国际关系的影响;而“跨文化交际”多用于外国语言学或外语教学研究领域。

随着教育的改革、时展,以及外语教学自身的发展与完善,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教育的教学目标经历了从注重语言知识能力,发展到语言交流能力,又扩展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外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其主旨是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正确看待文化冲突问题,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并且提高与目标语人流的技巧。然而,本文认为外语人才“跨文化交流能力”只是强调了个体适应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没有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当今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并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更加频繁,既包括人类文化交往层面的跨文化传播,又包括日常生活层面的跨文化传播。因此传播中国文化,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是时代的需求与呼唤。外语专业大学生应该是一个既具备高水平的外语语言技能,同时又能具备较高母语和目标语文化的知识和素养,能够承担和肩负着互为介绍和传播中外文化的特殊使命。在国家“文化强国”发展战略下,对外语专业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外语教育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的重要体现,更是高校外语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文化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一)教学方法以知识讲授法为主。语言与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包含着语言,因此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密不可分。目前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文化教学主要是以设置文化课程为主,教学方式也主要是以对目标语文化知识的讲解和介绍为主,教育的过程类似“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在这种以文化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中心、是关键。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主要是对知识点的背诵和记忆。而对于学习效果的质量保障便是“考试”。可以说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使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脱离,忽略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另一方面难以让学生产生文化体验与跨文化意识,导致无法真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文化教学忽略母语文化。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外语文化教学一味侧重于目标语文化的学习,师生双方关注的焦点均放在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忽略了母语文化的传承与学习;与此同时,外语文化教学的教材主要以介绍目的语文化为主,很少涉及母语文化。其结果导致外语专业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会用英语正确表达中国文化,一味地顺应西方强势文化,“一边倒”式的单向交际。对于这种现状,南京大学教授从丛(2000)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现象,表达了对大多数外语专业学习者不能很好地用目的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显现,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忧虑。

(三)文化教学与“育人”相脱离。培养什么样的外语人才,是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然而我国高校外语教育长期以来只是片面专注于对学生外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于“人”的培养。尤其是在文化教学中对中国文化敬而远之,对目标语文化盲目接受与崇拜,会逐渐使外语专业学生变得越来越“外国化”。我国高校培养的外语人才应该是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同时又要具有中国文化根基、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交流中成为真正的文化传播者并得到尊重。

三、从文化教学到文化教育

从本质上来说,文化教学的中心是文化知识,而文化教育的中心是人的教育,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对外语专业学生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应该从文化教学提升到文化教育,对外语专业学生实行语言、文化以及知情意全面的培养,即实现文化与知识的结合,教书与育人的结合,读书与做人的结合。文化教育在传递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并促进外语专业学生认识文化、掌握文化,发展文化自觉,增强文化传播意识,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从心理学维度来看,跨文化传播能力包括三个层面:分别为认知、情感、行为。认知层面包括目的文化知识,以及对自身价值观的认识;情感层面包括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灵活性、共情能力、悬置判断的能力;行为层面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在跨文化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以文化知识为中心的文化教学难以实现对学生的情感与行为层面能力的培养,更难以实现对学生的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

(一)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一个合格并与时代同步的英语专业教师要具备好的语言基本功,广博的专业知识如,语言学、文学、翻译学等,还应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包括目的语文化素养和母语文化素养)。可以说当今时代,高校外语教师职责不仅要教好学生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要肩负起对“人”的培养的责任。而良好的文化素养是育人的关键。一是对于高校外语专业教师来说,尤其是要提高自身的母语文化修养。因为擅长外语和外语文化的外语教师,只能成为教书匠,而无法成为真正的语言教育者。二是从语言教学来看,只有认清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掌握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精华,才能更好地理解母语与目标语的共性与差异,才能更好地完成语言教学任务。

(二)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对于高校外语专业教师来说,还要充分意识到自身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以及言行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影响。正如科学教学之父赫尔巴特所提出的:“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在学生学习目标语语言和文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目标语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影响。因此教师对于目标语文化的理解、解读和评价是及时引导学生文化价值观和批判性思维的关键。同时高校外语教师更要热爱中国文化,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并且要拥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

(三)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正如美国语言学家ClaireKramsch(2000)所说:“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不可分”。如果语言教学脱离了文化教学,那么它将是机械的、片面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承载着一种文化的政治、经济、传统习俗、思维方式等多元的文化信息。因此,不存在“存粹”的语言教学,而把文化知识局限在文化课程之中也是舍本逐末。事实上,所谓文化教育并不是要求教师要大讲特讲文化课程,一方面是要在语言教学中充分挖掘语言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寓文化教育于语言教育之中;另一方面,在介绍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念的同时,适时导入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念,使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母语与外语两种语言本身的形式和结构的不同,又要体验不同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

四、结语

在当今全球文化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我国高等外语专业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要求高校外语专业教学要顺应时展的趋势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出应是顺应时展和国家需要的历史选择。针对于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本文提出了文化教育能解决目前现行以知识教育为主的文化教学的现状,从而能够从认知、情感、行为、语用等诸多方面实现对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ClaireKramsch.LanguageandCultur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鲍志坤.也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外语界,1997,1:7~10

[3]曹文.英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12~16

[4]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5]戴炜栋,王雪梅.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再思考[J].中国外语,2011,2:4~11

[6]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7~31

[7]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8]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1996,1:11~17

[10]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王银全.从国家战略高度审视我国外语教育的若干问题[J].中国外语,2013,2:13~24

[12]文秋芳等.美国国家外语能力建设模式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6:854~864

篇14

衡水市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和方法。依据现状主要是通过现已经存在和可以挖掘创新的文化艺术形式以及环境人文资源作为基础载体,增加内容和形式,通过合适的宣传渠道和方式,达到对外辐射和交流的目的。促进衡水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关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龙头产业入手。提升产业规模和质量,必然要抓住特色鲜明的龙头产业。以中尼文化交流为例,在1971―1985年的初创阶段,中国运用的就是“乒乓外交”策略,来带动对外交流,衡水可以抓住基础教育这个品牌,开展短期访学交流,或者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会议等项目,可以让每位校长遴选两名本校的学生,一道来访问。学生回去后,可以现身说法,更有助于文化的交流。

二、初创阶段,可以试着从文艺、学术、体育等多角度,打开文化交流的局面。文艺、学术和体育是文化交流的普遍载体,范围广,辐射面大。衡水市的国际马拉松赛事已经举办了四届,初具品牌规模,下一步应加强特色品牌建设和舆论宣传建设。文艺和学术方面可以广开渠道,以衡水湖的休闲特色承接各种文艺和学术交流活动,或联合衡水学院与文化局主动策划和创立几项艺术交流项目,如:衡水湖湿地画家写生节,湿地摄影界等等。旨在进一步推动衡水市的艺术文化交流与繁荣。

三、进一步拓宽渠道。拓宽交流渠道,丰富交流内容。使文化交流的规模、形式、数量都有新的突破。加强与京津地区文化艺术公司的合作,搭建与京津地区合作的新平台,将交流拓展到卫生、科技文化、经济等多方领域。

四、 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建议京津冀一体化,最重要的是将京津冀户口统一划归北京,这将从教育、经济、房地产等根本方面促进津冀的发展。

五、 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桥梁。在文化交流的发展阶段,媒体意识一定要加强,要想在特色、品牌上取得突破。首先要加强传媒方面的力度。

六、文化交流是一个系统问题。文化交流落实在行动上可以零打碎敲、各个击破,但在理论指导上需要一个系统全面、相互统筹的战略纲领,谋求全局效应。可以组建一个专门执行委员会,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一整套文化交流战略。

七、文化交流是双向行为,无论是送出去的,还是请进来的,都要重视质量。

八、文化活动承办单位,要积极探索市场运作之路,把文化、社会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积极主动地持续地举办各种文化交流项目。借鉴和利用国内通行的商业模式和渠道,发挥市场机制,推动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去”,扩大衡水文化产品服务的国内市场的份额。

九、要持续不断的改善文化市场投资环境,吸引企业投资衡水文化交流产业和项目,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衡水市的对外文化交流的繁荣与发展能否上水平,上台阶,需要政府部门的主导和社会各届的广泛参与与关注。十三五规划中,对于文化建设与交流提出了新的建设方向,也指出了目前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如文艺出精品、出人才的机制亟待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需要填空白、补短板,服务效能有待提高;文化产业还需要一批新的增长点做有效支撑;对外文化传播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对高新科技应用不充分;一些文化单位活力不足、运行效率不高,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等等。

衡水的文化建设和交流要抓住十三五的大好发展时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重视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提升文化产业的质量效益,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创新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方式、着力推动衡水传统文化“走出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