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乡村建设的建议范文

对乡村建设的建议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8: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乡村建设的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乡村建设的建议

篇1

__县__镇,因辖区__村300亩秧田生产的大米晚熟、色亮、味香,被誉为“__之乡”,2012年被列为全国“美丽乡村”试点镇和2015年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镇政府所在地__社区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社区。自“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邀请西安园林设计专家先后4次到__社区调研、走访、修改审定“美丽乡村”设计规划方案,县委书记__亲自深入__调研协调“美丽乡村”建设突出问题,县政府副县长李萍曾带领20余个县职能部门领导到__召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统筹协调共推__“美丽乡村”建设。如今到过__的人都一致称赞“__变美了,__发展太快了,__将成为全县休闲养生的福地”。现以__为例,就__“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美丽乡村”规划要超前。“美丽乡村”建设涉及镇村建设、城市给排污管道铺设、传统古文化遗产保护、农村增收等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当地的党委政府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要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广泛调研,倾听不同的声音,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要邀请专家亲临现场调研、反复论证修订。就__“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而言,西安设计学院园林设计专家4次修改审定才定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规划的建设性、合理性、前瞻性。

“美丽乡村”建设要学会巧借力。“美丽乡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不是靠一个镇一个部门的能力就能搞好的。就__来说,镇党委政府善于与联镇部门沟通、汇报,争取项目支持;善于运用项目资金,集中力量搞建设;善于鼓励引导乡贤返乡投资,反哺建设家乡,对此我建议:一是当地党委政府要善于做“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工作,要能放下脸面,低下身子,善于沟通,勤于汇报,主动向联镇及职能部门讲清楚贫困的现状,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让人家觉得项目落户于你镇你村(社区)是合理的。要树立唯拉到投资、要到项目是“美丽乡村”建设成绩的理念。能积极协调处理建设企业与当地群众的利益纷争,让投资企业看到当地政府的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诚意。二是集中捆绑扶贫、__避灾移民搬迁、村镇建设等项目资金,尽可能的让建设项目落户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村(社区),做好建设资金的监管工作,握指成拳集中资金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上。三是充分发挥联镇联村部门、村(社区)三委班子、贫困村第一书记及当地乡贤对“美丽乡村”的促进作用,通过他们的人脉资源,同情贫困伸援手,感恩社会反哺家乡建设等途径,争取项目支持,引进建设资金,切实解决好“美丽乡村”建设融资难问题。四是加强宣传,让群众充分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上来。通过召开村组会议,“微信分享”、“__”手机客户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列活动等方式让群众知晓“美丽乡村”建设,评选“__好人”、“十星级文明户”、“善行义举榜”、“农民艺术节”等活动让群众共享精神文化生活成果,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上来,发挥好人民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就__“美丽乡村”在设计上突出__特色,注重“__之乡”、“__”、“夫妻树”等人文传说的挖掘与__古庙宇建筑、__老屋民居保护性开发,能突显__特色。在产业发展上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项目可行性论证充分,有长青缘现代农业项目支撑,降低农民承担市场风险的可能。__的文化旅游项目丰富,人文传说精彩,地方物产品种多,产业支撑相对合理,在“美丽乡村” 建设因地制宜方面我建议:一是保护与开发并重。突出挖掘太极文化,历史传说等文化地理的文化底蕴,传统古村落、旅游景区景点采取保护性开发,尽可能地重视还原回复,恢复未来本来面目。二是集中开发__、__、__平定千亩荷塘,__小区,__农业园区,____基地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突出“一村一品”,打造独具__特色的稻米、油菜、荷花、狮头柑、拐枣、樱桃等现代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园区。三是开发太极城夜景、__古镇、小河名镇等特色镇建设,让__“美丽乡村”建设“明珠生辉”、“光彩四射”。四是在后续产业培育上,要注重地域特色,充分调研,广泛论证,进行市场风险预测评估,宜种则种,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注重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农产品的产业链,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篇2

关键词:城乡统筹;美丽乡村;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2.030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Nanjing

MA Lu

(Jiangshu Nanj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Nanjing, Jiangsu 210042, China)

Abstract: To find the balanc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of metropolis to drive new rural roads,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iconic city beautiful real path, closely with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Nanjing cities, rural and urban and rural gap is still large,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beau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reality conditions, constraints, and put forward the planning guide, interactive, pilot demonstration area,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farmers subject cultivatio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effective investment agglomeration and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a whole;beautiful rura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南京市作为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特大型城市,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已经显著增强。2012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 202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超过1.4万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6∶44.0∶53.4,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接近80%。建设美丽乡村成为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现实需求和战略选择。

1 南京郊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1.1 区划人口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富庶地区,江苏省西南部,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6 587.02 km2,共辖11个区。全市户籍总人口636万人。包括栖霞、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6区,面积6 322 km2,占市域总面积94%,耕地面积24万hm2,涉农镇街56个,行政村707个,7 300个自然村,农户64万,乡村人口203万人,农村劳动力120万人。

1.2 经济发展

在以区县为单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郊区正在奋力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2012年,郊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 589.99亿元,与2007年相比,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从37.5%提高到49.9%,实现从“三分天下有其一”到“半壁江山”的跨越。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78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到51.5%。完成工业投资超过2 000亿元,占全市比重由72.7%升至91.9%,郊区县作为全市经济主战场的地位更加凸显,南京经济发展慢在郊县、弱在农村的格局正在发生趋势性改变。

1.3 都市农业

全面落实总面积超过23.3万hm2的“1115”农业布局规划,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1%,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总面积的47.6%,建成各类农业园区171个,有一定接待规模的休闲农业景点(区)200多个,都市型现代农业初显雏形。5年来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近2 000 km;完成近4万hm2农田水利连片治理。涉农镇街建成区用水和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100%和99.3%。“绿色南京”深入推进,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17.9万hm2,林木覆盖率达27.6%。郊区生态本底良好,后发优势逐步显现,涌现出高淳国际慢城、江宁“五朵金花”等一批景色秀美、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新农村典范,初显美丽乡村现实模样[1]。

1.4 人民生活

2010年以来,南京大力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不断拓宽就业、创业、社保和帮扶等增收渠道,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 000元左右,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以2007年为基数,基本实现了5年倍增。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9年的2.59∶1缩小为2.45∶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已经逐步得到遏制和扭转[2]。

2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难点

2.1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高

目前,郊区农业生产仍呈小规模和弱质化态势,农民人均承包耕地只有0.08 hm2,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抵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还不强,农业效益难以大幅提高。对照江苏省定指标,南京2011年农业基本现代化水平为76.61分,虽然排名全省第三,但与目标值差距较大,特别是少数指标完成进度较慢、部分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一些区县实现进度不快。2011年,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例为57.8%,而目标值是80%;持证农民占比为11.68%,与目标值35%差距很大;农业增加值、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指标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粮食亩产和高效农业保险占比排名省内靠后。

2.2 生态承载能力不强

郊区是全市工业和农业经济发展主战场以及生态建设主阵地,承担着保发展和保环境双重责任。郊区土地空间不足、自然资源稀缺、环境容量受限,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很大。目前郊区工业集聚度和产业层次仍然不高,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单位GDP能耗较高。做大郊区经济总量,面临着淘汰落后产能和严控单位GDP建设用地耗用量的双重压力;推进郊区新型工业化进程,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等环保指标倒闭的双重压力。

2.3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农村基础设施在建设水平、功能配套等方面与城市差距较大。目前,全市农村公路等级普遍不高,农村公交化程度偏低,农村水利建设欠账较多。郊县供水、供电、供气和农村生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溧水、高淳和六合北部地区还有数10万人口未喝上长江水,涉农镇街建成区污水处理率只有50%。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农民只占到城市居民的一半左右。全市城市化率80.81%,江宁和浦口区不足70%,六合、溧水和高淳刚过50%,人口城镇化远远滞后于产业非农化水平(全市经济非农化水平达到97.4%,就业非农化水平超过90%)。

2.4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不健全

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但受宏观经济和就业形势影响,农民进一步转移就业空间有限,难以支撑农民收入的高平台增长。财产性收入和创业型收入是南京农民收入的短板,2011年,南京市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仅占3.8%,而苏州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含投资物业收入)占比超过35%。由于郊县农民普遍缺乏资金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自主创业所需素质能力、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胆识,创业富民路径尚未完全打通。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为14.4%,未能达到新一轮倍增计划序时进度要求。

3 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

美丽乡村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统领新农村建设工作全局的新提法。当前和今后的指导思想至少要突出以下几点。

(1)美丽乡村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

(2)美丽乡村建设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方面做出探索,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人文绿都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开辟“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道路,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安排,加快形成城乡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利用高效、设施功能完善、经济实力倍增、农民生活安康、人居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新局面。

(3)美丽乡村建设要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要尊重自然美,以生态为背景,彰显山水灵秀和人文特色;侧重现代美,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把生活富裕作为前提,把开放理念全部融入;注重个性美,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构建整体美,城乡联动、产业相融、示范带动、覆盖全域。最终成为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

(4)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综合评估实力和潜力,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借鉴外地做法、倾听基层心声,统筹兼顾工作传承和思路创新,努力做到结对共建、握指成拳、互融互利、共同推进,建成一批顺应生态文明发展潮流、彰显南京城乡特质、体现宜居品质的美丽中国示范区,促进生态文明和惠及全市人民的现代化建设,形成美丽中国建设的“南京乡村模式”。

4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4.1 以城乡一体规划统领美丽乡村建设

当前,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的相对落后与城市的繁荣繁华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美丽乡村规划起点要高、布局要优、功能要完善。坚持“全域统筹、一体规划”,统筹城市和乡村,统筹农村、农业和农民,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统筹产业结构、城镇布局、人口居住及基础设施等,统筹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五规合一”,以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城镇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为导向,做到城乡布局更科学,美丽乡村和城区之间功能各有区分,产业发展各有侧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覆盖,把城市消费引入农村,把中心城市人口向郊区、农村疏散。系统设计、因地制宜,培育特点特色特质,精雕细琢。聘请设计师进行一村一规划、一家一美景的设计,形成各具韵味的建设格局,把“家园”与“田园”结合好,让自然人文环境和人工雕琢相互协调。决不能是现有试点,包括城镇化试点、“1115”试点、土地整治试点等的简单拼凑和叠加,需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抓手。

4.2 以新型城镇化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相伴相生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新型城镇化以新市镇建设为核心,美丽乡村建设以新社区为龙头,二者互为促进、互为依托,共同构建起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框架和承载平台。新型城镇化可以带动和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反过来又可以为新型城镇化拓展空间、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只有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才能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才能凸显农村地域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促进农村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缩小城乡差距,让人民群众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美丽乡村建设内涵的丰富性还决定了新农村建设载体抓手的不断创新发展,而其中的一个重要抓手和载体就是新型城镇化。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下,积极研究苏南现代化示范区、江北新市区、溧水高淳县改区等一系列重大决定政策的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3]。

4.3 以示范区建设探索美丽乡村建设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南京市已经在在高淳“慢城”200多km2、江宁谷里-横溪、高淳桠溪-漆桥、浦口汤泉-老山、六合竹镇-金牛湖、溧水白马-无想山等5个片区规划了1 000多km2的美丽乡村建设区域,大部分区县都已经开始编制建设规划,先做好试点,分类分步推进。研究启动生态人居建设工程,重点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农村人口集聚、生态家园建设、农村节能节材、基础设施配套等工作;研究启动乡村生态环境提升行动,重点建设农村环保设施,推进连线成片整治,建立长效管护制度;研究启动乡村产业腾飞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工业、农村服务业,加快发展物业经济、合作经济等新型机体经济,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研究启动乡村田园文化培育工程,重点培育特色文化村,开展宣传教育,转变生产方式、促进乡村社会和谐[4-5]。

4.4 以农业现代化夯实美丽乡村建设

按照生活保供、生态涵养、都市休闲3大功能定位,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加工流通、基础设施、生产组织和支持保护体系,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2015年农业现代化实现分值达90分以上。落实农业“1115”布局。建设6.67万hm2高标准粮田、6.67万hm2经济林果、6.67万hm2高效养殖和3.33万hm2标准化菜地,对纳入规划的农田和水面实行永久保护。深入整合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源,开展高标准农田连片整治,推动农业高效规模集约发展,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强化农业科技引领。以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等18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促进人才、科技、资金要素向园区集聚,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科技创业。大力发展生物农业、高效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科技贡献率。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加快发展都市型休闲旅游农业,打造郊区“春赏梅花、夏摘葡萄、秋品螃蟹、冬购年货”四季品牌,提升高淳国际慢城、江宁“五朵金花”等10条精品线路,建设一批农家乐村,带动“百万市民下郊县”活动深入开展。

4.4 以培育现代农民保障新农村建设

从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实事入手,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参与建设,确保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一是尊重农民意愿。坚持群众自愿,始终把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放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首位。二是真正让农民获益。三是让居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积极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并轨,加快推动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社会保障待遇。

4.5 以资金有效投入支撑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公共性强、周期长,在现有市场体系下,资源要素很难主动配置到生态建设领域,需要政府集中要素配置,通过财政补助、贴息、税收返还等办法,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要素资源向乡村集聚。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捐资,增强共建共享的美丽乡村的合力。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为基础,探索经营品牌(生态品牌、旅游品牌)、经营村庄(创新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运作,盘活生态资源)、经营资本(以生态项目为抓手),实现生态资源的资本化。

参考文献:

[1]张蕾,史佳林,张明亮.天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1):63-67.

[2]李建华.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和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3):83-86.

[3]宁淼,邹秀萍,叶文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及其关键技术[J].中国科技论坛,2008(10):102-106.

篇3

【关键词】 县乡医疗 服务体系 审计 对策

一、县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县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落后,导致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1)全县高级卫技人才少,人员业务素质低,服务能力不高。由于乡镇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现有的人事工资制度僵化,医院基础条件较为落后,无法为高尖人才创造较好的就业环境,一些医学名校的学生不愿到基层医院来,即使有来的也因无法适应艰苦的环境而通过各种方式离开医院,造成医院的储备人才及高素质人才特别紧缺,医疗服务能力偏低。全县医务人员共1829人,其中高级职称仅22人,中级职称75人,初级职称1257人,无职称的475人。而高级职称人员主要集中在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大部分乡镇卫生院没有高职称人才。如某镇卫生院在编50人,其中医师9人,医士26人,无职称的15人,临时工14人。全院没有高职称人才和专科医师,如外科医师、五官科医师等。

(2)部分医疗设备欠缺、老化,医疗业务用房不足,服务环境不适应群众就医的需要。全县在用的医疗设备大部分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对农村卫生院实行三项建设时配套起来的,如200毫安X光机、手提式B超机等,大部分设备已超过使用年限,从而影响诊断;还有部分设备是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购置的,至今仍未还清款项。全县卫生院拥有业务用房面积73940.3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有4754.6平方米。近年来,大部分医疗服务单位对基础设施投入很少,只是对门诊、急诊、病房进行了简易的修缮。

(3)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配套及急救网络尚未健全。不少镇级卫生院急诊室、消毒供应室等未能按新规范的要求建设和配套,污水处理系统不符合卫生学标准;中医科、中药房未能按照省有关要求建设和配套;大部分中心卫生院“120”急救站尚未建立和启动。

目前,全县镇级定点医疗机构18家,虽然近年来各镇定点医疗机构相应地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人员培训的投入,提高了人员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但基础设施、医疗及管理服务水平仍然落后。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和技术水平需求,部分群众不得不选择到医疗费用高而医疗报销补偿标准相对较低的县外医疗机构就诊。

2、财政投入不足,导致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1)县乡卫生院运营成本不断上升,过高地追求利润。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卫生院运行成本费用在原来耗费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些新的运营成本,主要是收费成本、医疗风险或纠纷成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成本、防控物资储备成本、医疗垃圾处置费等。目前县乡卫生院主要是公立医疗机构占绝对主导地位,但运行机制都是差额拨款,多数乡镇卫生院为了能维持正常经营,普遍存在药品超限额加价、擅自提高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等乱收费现象。虽然实行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后患者能报销部分费用,但由于医药费用总体较高,自费部分仍然很多,反而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从一定程度了抵消了惠民政策的效应。

(2)财政投入不足。县乡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主要经费来源是业务收入,约占总收入的80%,财政投入仅占20%,镇级卫生院更是偏低。由于职工工资津贴、奖金没有实行全额财政拨款,全县各医院大部分实行职工待遇与业务挂钩制度。医院医务人员津贴、奖金根据个人业务所得收入按一定比例发放,个别科室对外实行承包经营。如某镇级卫生院医务人员津贴、奖金全部根据个人业务所得收入提成发放;疾控组则实行独立核算,其日常成本办公费及人员一切补贴和政策性津贴由科室自行负责。

3、财务管理不规范,监管机制不够健全

由于乡镇卫生院业务量小且单一,会计的工作量也随之较小,导致多数乡镇卫生院对财务工作不重视,财会业务基本由医务人员兼办,账簿设置不规范,业务处理不及时,财务管理较为混乱。加之内部控制不健全,造成随意采购药品及耗材、设备的购置或报废不入账、大额现金支付、药品加价计算超标、私设“小金库”、不合规发票入账等问题时有发生。部分重大工程建设存在没有实行招投标、资产购置没有实行政府采购的问题。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尚未建立财务监管或内审工作机构,未能按要求开展监督检查和定期审计,行业监管名存实亡。

二、加强县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优化人才结构,多途径培训和引进卫技人才

要不断加大力度,多途径积极推进专业人员培训工作。可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实践带教,采取集中面授、网络远程培训、区域集中讲课,以及医疗队员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B超、骨科、检验及仪器设备维修等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每年应选派一批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到省、市公立医院学习挂职,下派一些市医疗卫生机构的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到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交流服务。乡镇卫生院重点加强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一名全科医生,县医院应承担起主要培训任务;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每季度应在乡镇卫生院专题培训一次。通过提高乡镇医务人员待遇以及把干部选拔、职称评聘向乡镇卫生院倾斜等优惠政策,在县乡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开展医务人员轮岗试点,缩小城乡技术力量差距,解决城里挤、乡镇缺、流向不合理的问题。要着眼卫生事业长远发展,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实行专项招聘或人才引进方式补充急需紧缺人才。破格引进外地高技能人才,具有高学历及副高级职称以上人才可通过直接引进的方式到事业单位工作,不需要通过公开招考。

2、科学划分职能,完善管理制度

要科学界定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功能定位,明确工作职责和服务重点,制定规范详细的分级诊疗标准。逐步改善就医流程,实现乡村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引导群众养成“小病解决在基层,大病转诊大医院”的就医习惯,彻底改变“大医院吃不了,小医院吃不饱”的现状。要大力推行全员聘用制、院长竞聘制、绩效工资制等管理模式,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严格落实基层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考核、晋升、淘汰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通过实行岗位津贴、福利劳保、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和机制,鼓励服务在基层的医护人员安心工作,稳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人才队伍。

3、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卫生系统建设的投入力度

政府的财政投入是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现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市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真正做到卫生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并重点向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倾斜。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快捷的资金拨付制度,科学合理地分配资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实行先预拨,年终按考核最终结果核拨至基层医疗机构,按规定落实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助政策,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政府应按照国家标准定额合理安排基层医院的设备购置、修缮等必要的发展建设支出,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化解债务,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的管理与监督,防止发生新的不合理债务。

4、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的网络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按照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建立适量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注重中医、民营医疗机构、120急救体系的建设和卫生资源的整合在整个服务体系网络中的作用。进一步理顺120急救体系体制机制,解决人员、经费不足等问题。要继续抓好乡镇急救站点的建设,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管理。要大力整合卫生资源、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协调体制,制定好公共卫生服务规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等各种预案。

5、将职工工资、津贴、奖金各项经费逐步纳入预算管理

要根据国家和省市制定的职工编制标准、工资及津贴标准、社会保障政策在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经费,及时拨付,取消个人收入与业务挂钩制度,解决产生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一是乡镇卫生院经费逐步实行全额财政拨款;二是探索对乡镇卫生院(所)各项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方式。

6、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行业监管

各医疗单位要从制度建设入手,着力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建设,特别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配备专门财会人员,从根本上解决财务混乱的问题,做到靠制度管人、管钱、管事。要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切实加大行业管理和社会监督力度,规范医疗服务和医疗收费行为。建议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设立财务监管股室和内审工作股室,选优配强工作人员,定期对全系统各单位开展财务检查,对下属医疗机构财政收支情况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开展定期审计监督,切实提高县乡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另外,要不断优化就医环境,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完善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制,规范医疗纠纷处理流程,构建良好医患氛围。

【参考文献】

篇4

(一)推进建设模式创新。

1、创新改造模式。根据城市功能分区和发展定位,创新村庄改造模式,强化规划管理,提高新农村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城市整体品位。今后,主城区1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村实施改造建设的,要按照城市建设的理念和城市小区的标准进行规划,原则上要建造高层和多层公寓,形成新的社区,并实行物业管理。副城区内的镇中村、园中村实施旧村改造的,原则上要实行功能分区,实现生活区与生产、经营区分离,要建造一定比例的高层、多层公寓,就近融入城镇和工业园区。城郊区、远郊区和其它土地基本未征用的村庄,原则上因村制宜开展“空心村”改造,保留现有村庄特色,有条件的村庄可以建造一定的高层、多层公寓,实现“零增地”或少增地。要综合考虑人口规模等因素,科学规划建设公厕、垃圾房、菜市场、幼儿园、绿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改造建设水平。

2、创新补偿方式。为提升旧村改造(含“空心村”改造)的规划建设档次,必须推进补偿方式的创新。要积极探索由土地补偿向货币补偿、建筑面积补偿等多种方式过渡,条件成熟的村可以开展先期试点。

3、提升村庄整治水平。今年在完成“整市整治”目标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展示范村和特色示范村创建活动,切实加大指导和补助力度,规范程序,争取通过若干年努力,在全市创建一批特色鲜明、有较大示范作用和影响力的农村新社区。

4、启动远郊区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民意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抓紧对“异地奔小康”行政村进行调整。重新核定“异地奔小康”的村庄、人数、户数,提高补助标准,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加快推进“异地奔小康”安居工程建设。及时拆除山区已安置农户的建筑物,实施退宅还耕还林。尽快启动未列入“异地奔小康”工程村庄的改造与建设,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二)推进市场取向改革。

1、加快规划设计市场化。后宅街道李祖村邀请浙江大学作的特色村整治规划,苏溪镇同春、向东村邀请浙江工业大学作的“空心村”改造规划,从规划理念、规划布局、实施办法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论述,避免了新社区建设整体划一、大拆大建。这是我市村庄建设规划的一次创新。为此,要尽快建立市域规划信息中心及相关数据库,为农村无偿提供现状地形、相关规划等方面的基础资料。积极引进市外规划设计机构,公开竞争,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

2、允许符合条件的农村住宅进入二级市场。浙土资发[2005]4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撤村建居土地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内,土地被征用后剩余的人均耕地在0.2亩以下的行政村,经依法批准撤村建居,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其剩余集体所有土地可以依法征收为国有土地。因此,现城市规划区100平方公里以内的村庄,特别是已经完成撤村建居和旧村改造的村,要积极探索办法,将其土地性质转为国有,然后允许其进入二级市场。

3、探索开展农村住宅产权和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目前市场商位已获准予以抵押贷款,这是我市的一大创新。对于农民如何利用住宅这一最大资产开展抵押贷款,也是需要研究突破的一大课题。要积极向上争取,从农村实际出发,探索研究农村住宅产权和土地承包权的抵押贷款办法。

(三)推进政策配套完善。

1、适时制订新的指导性政策。创新建设模式、创新补偿方式,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向,虽然干部群众一时难以接受,但这个思路要坚持。下一步,要进行深入调研,征求方方面面意见,结合义乌实际,适时研究制订新的政策意见,引导群众接受新的建设模式和补偿方式。

2、尽快出台高层公寓政策。就当前而言,在新社区建设中引导建造一定比例的高层公寓,迫切需要一个操作性、可行性比较强的政策,以明确高层、多层公寓的安置比例、进入二级市场的方式、节省土地置办功能区等意见,进一步明确高层公寓报批、节余土地分配的程序及流程。

(四)推进部门服务创新。

1、职能部门简政放权。结合中心镇扩权,规划、国土等部门要进一步创新思路,灵活操作,把部分职能下放到镇街,实行“一站式”服务,实现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2、规范操作程序和项目收费。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新农村建设规范操作程序和项目收费的意见,凡涉及新农村建设收费,能免的,一律免收;不能免的,降低收费标准。

篇5

【关键词】

昙华林历史街区艺术村社区生活

Abstract:The Wuchang Tanhualin blocks of Wuhan City and even in Hubei Province, the country's rare historical buildings concentrated and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This paper selects the community is focused on creating "art village" as the starting point, research and explore the art village, the building blocks of life in Tanhualin and related questions and suggestions. Hope can initially explore new mode of development of thi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of the art building in the village.

Key words:Tanhualin Historic District, Art village ,community life

中图分类号:I25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武昌花园山北麓,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清代古巷,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长1.2公里,具有丰富的近代历史建筑及文化遗迹。

目前,昙华林是一个有2000余户,5000余人的综合型社区。社区老龄化明显,老年人所占比重达到了10%以上。存在大量残疾人及下岗人士,是典型的老城区。辖区内有武汉十四中学、武昌区昙华林小学两所学校。社区周边存在湖北美术学院、湖北中医学院、湖北美术馆、中南神学院等教育机构。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该区不少建筑进行了拆迁,原住居民部分迁出。

自2006年始,武汉市政府开始打造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并进行艺术村的建设,使得昙华林街区再次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以下对06年前后至今艺术村建设对街区带来的影响与变化进行了分析。

一、 建设现状

自2006年以来,武汉市和武昌区两级政府斥资1.3亿元,对昙华林西段道路和房屋进行了立面整修,修缮了一批优秀历史文化建筑,进行了山体绿化。目前,政府已投资完成了园区一期、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维修、沿街房屋里面整修,优秀历史文化建筑的整修维护等。

如今,昙华林方圆1.02平方公里区域内已有各类艺术展览、艺术创作、艺术培训机构40余家,并催生艺术用品专卖、艺术沙龙会所50余家,并吸引了李三汉、刘政德、徐世鸣、白露洋等一批中青年艺术家进驻。昙华林艺术村渐成武汉“798”。

二、 影响分析

1. 艺术村建设对街区硬件设施的影响

(1) 建筑立面翻新,街景立面统一整洁

根据现场调查与居委会工作人员的介绍,自2007年开始,由政府出资、住户参与,昙华林主体街区进行了建筑立面翻新的工作。通过对立面合理的翻新,老街区旧貌换新颜,既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又保留了老城区的历史沉淀感。

(2)修整路面,街道焕然一新

资料显示,作为老城区,昙华林街区一直存在内部的交通组织的混乱的问题。民平日步行和车辆通行均在街区3-5米的主要道路上。路面整修后,整齐大块的青石板路与整个街区氛围恰到好处的融合了起来,既方便了居民的日常步行,也起到了一定的限制外来车辆进入、保障交通安全的作用。

(3)停车问题日益严重

由于历史悠久,昙华林街巷窄(一般宽2~3米)、密度高,行车、停车普遍不足是一直存在的问题。然而,随着艺术村的建设和大量艺术家工作室的入住,外来参观工作人员的数量的增多,街区内部汽车数量快速增长。然而,街区内部车辆很大部分并非当地居民拥有,这些外来车辆大量路面停车,占用街道空间,给居民特别是老人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4)新建房屋受到限制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艺术村的营建的双重影响下,为了保证历史街区肌理的完整性,昙华林街区内建筑的新建及改建都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这些条款和建议对于街区内居民改造房屋、新增建设都产生了直接的干涉与限制。

2. 艺术村建设对街区文化生活的影响

(1)活动形式多样化

昙华林街区自身的文化氛围本就十分浓厚。在艺术村的建设过程中,社区的文化生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丰富,活动形式更为多样。据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街区经常组织一些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如在老年人活动中心举办讲座,在传统节日召开活动及表演等。在艺术村建设后,与书画相关的展示活动也日渐丰富,书法、雕塑、美术展,诗歌朗诵会等活动都成为了街区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

(2)参与范围的扩大化

被打造为新的文化产业园区后,昙华林地区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昙华林街区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的吸引到了外界人士的参与。不仅是本地的居民,很多外来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也常积聚于此,共同参与到社区的文化艺术建设中来。

3. 对居民的影响

(1)对老年人的影响

业余活动选择的多样化:作为老龄化社区,老年人这一特殊的群体是昙华林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老年人的主要日常休闲除了是闲聊、麻将外,利于修身养性的根雕、书法、国画等活动,也对部分老年人产生了吸引。

外界人士对日常生活产生干扰:老年人需要的是平静安宁的生活,但随着艺术村的建设,每天均有不少参观及摄影者出现在界区内。过多的陌生人出现在主要的生活空间内,对老人的个人活动产生了一定影响。

(2)对学生的影响

艺术村的建设中,学龄儿童参与和参观昙华林街区的各种艺术展览与活动已成为了学校有意识培养学生艺术感的有效方式。但受到上课时间的限制,这种参与和联系仍相对较弱。同时,青少年并不在昙华林街区中占主要部分,但学附近围墙上各种富有创意的涂鸦也对学生产生了艺术熏陶。

4. 对社区形象的影响

社区形象建设是每一个社区都必然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比艺术村建设前后昙华林社区形象,可以发现,在明确的定位和有效的发展之后,昙华林街区的社区形象更为具体生动,昙华林艺术村已然成为了一道品牌。

在艺术村建前,作为武昌地区仍存在的唯一的老城区,昙华林并不为人所知。直到政府展开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艺术村的建设计划,昙华林这一名称才逐渐活跃在人们的视线中。通过艺术村的建设,经常有摄影师、有影楼来到此处取景,学生来到工作室学习,昙华林的特色正慢慢的凸显。

三、 发展建议

1. 加强对街区立面修复的范围及力度

目前,仅昙华林路西部大部分沿街建筑得到了修复,主体街立面获得了统一景观。然而,街区内部仍存在大量亟待修复的老旧建筑。对此,需要政府及有关单位进一步增强对街区内立面改造、优秀历史文化建筑的整修维护等工作,尽量在较短的时期内打造出完整的昙华林艺术街区的形象。特别是对那些富有特色而又急需修复的老建筑,需要着力打造。

2. 合理开发利用街区空间

作为一个历史街区,昙华林路本身的用地范围受到了现有建筑的严格限制。大范围的公共空间不足已成为了昙华林街区发展的瓶颈。对此,首先要有效保护现存的活动空间;其次,要结合总体规划,综合现状建筑质量和建筑风貌对街区内建筑进行评估,进行有计划的拆建工作。

3. 引导艺术家更好的融入社区生活

艺术家作为街区新的组成部分,如何更好的融入社区,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艺术家的创造力与审美观,可以为街区带来了新的活力和面貌。但同时,为了营造更为和谐的氛围,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1、成立专门的艺术家联系与交流委员会,定期组织艺术家的交流,听取艺术家的意见。2、组织相关的活动,拉近艺术家与街区居民的联系。3、尊重艺术家的隐私和各项权利,避免出现各种不必要的纠纷。

四、 总结

虽然艺术村建设正在进行,但昙华林仍是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社区,同时作为历史街区,旧城保护的相关问题也不容忽视。良好的旧城保护,和谐的住区建设,特色的艺术村打造,这是昙华林街区建设与发展的共同目标,在居住,旧城保护与艺术村建设这三者之间通过有效协调取得平衡,这是昙华林艺术村建设取得有效成果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李百浩, 张渺. 武昌昙华林街区及近代建筑初探, 2004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

[2].胡友斌,李皓晟. 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的规划对策 — 以武汉市武昌昙华林地区为例,《规划师》,2004(12 )

篇6

一、集体统一经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

如何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早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就指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完成这一任务,一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尽快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化运作体系和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二要注重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用先进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方法经营农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农业,不断增加农业生产和经营中的科技含量;三是在农产品深加工上多做努力,拉长产业链,提高收益率。仅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来看,每一项具体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农村生产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统一经营,只有村集体统一经营的存在,才能为首要任务的完成提供坚强的经济后盾和组织保障。通过近几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可以发现,存在有集体统一经营的村子,建设的步伐更快一些,“统”的程度越高,建设的速度越快;失去或少有集体统一经营的村子,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就慢许多,有的村子甚至没有多大变化。

二、集体统一经营的缺失

由于农业的自然、经营、技术等特点与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客观条件,决定了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可能推行单一化的土地经营模式,必须充分发挥不同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以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户承包土地为基础,集体统一经营与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其中的集体统一经营应该是指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某些环节,进行专业化的服务。主要表现在:管理集体所有的土地、农业设施和公共财产;确定公共提留的数量、比例和用途;组织农民从事某些农业基本建设;为承包户提供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种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在原生产大队的基础上形成的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在“统”的层次上,曾发挥过组织协调、生产服务、公共积累等重要作用。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相当一部分村级合作经济组织“统”的功能几乎丧失殆尽,集体统一经营在许多农村已经是名存实亡。这主要是由于现行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之间的联系不是根据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自愿形成的结合,而是靠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与区域行政管理上的从属关系捆绑在一起的。集体经济组织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与农户不是平等的利益主体关系,更不是以利益为纽带的经济共同体关系,导致服务行政化、利益平均化,无法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许多村子实行完全的“大包干”,原来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全部处理了(要么均户分掉,要么卖掉),导致村集体经济发展失去基础,统一经营乏力。

三、集体统一经营缺失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对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的影响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而先进科学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又需要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承受能力的经济组织作为应用载体。有了集体统一经营和服务,不仅可以加强对农户进行科技信息指导,避免重复性、落后性、浪费性的农业技术研究和开发,也可以为农业科研机构、技术推广部门、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户签订技术合同,转移农业技术应用风险提供组织支持。关键要实现农业规模经营。而现行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由于集体统一经营的缺失,小规模的一家一户生产不适应也不利于农业先进科技的广泛推广应用。从经济学上分析,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是排斥技术进步的。因为,农业上每一项技术的进步,其带来的边际收益,如果大于其边际投入,才有效益可言。当农业经营规模太小时,无法分摊技术进步的成本,就限制了技术进步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增。随着农业技术研发和运用的市场化,农业生产技术还存在着市场风险,并且分散经营的农户缺乏科技意识,对新技术的内在需求明显不足,农业生产技术的保存和传续主要依赖于长者对后来者的言传身教。从而导致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低,农业先进生产技术的贡献率较低。

(二)对农业生产规模、生产效率的影响

农业的经营规模(指种植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土地的经营规模。表现为土地等生产资料的集中,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投资收益率。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规模经营的实现,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主要取决于生产经营单位所拥有的土地面积大小。我国农村在实行和包干到户的过程中,基于人口多耕地少的特点,基本上是按人口实行“均田制”。又由于农村集体统一经营的缺失。仅剩下“家庭分散经营”的单一经营方式,家庭经营土地的规模也都很小。在小规模经营的情况下,单位农产品的固定成本分摊额(农业机械、水利设施、田间管理费用等)增加,生产效率降低。土地不能规模经营,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所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落后生产方式是与社会化大生产不相适应的,它完全不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三)对农业生产投入的影响

农业是一个需要大量投入的产业,特别是在我国农业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转轨时期更是如此。一方面,农村及农业改革存在着大量的资本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及农业生产可支配的资金日渐短缺。在农业生产的三大投资主体中,国家财政资金投入在一定时期是有限的;信贷资金的借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某种限制,而且也受农户传统观念的制约,投入也十分有限;农户是目前的主要投资者。由于农户可供积累的剩余不多,又没有可供增加的投入要素。就一个家庭而言,在一定时期里,土地、劳动力以及技术的投入基本上是不变的,新一轮生产过程不过是上一轮生产过程的简单重复,甚至作物种类、作物在地块问安排,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果能由村集体作为融资组织去筹措生产资金,不仅要比个体农户分散筹资容易些。而且能保证数量,更有利于统筹安排,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对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影响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能够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抑制地表扬尘,防止水土流失,使农村最根本和稀缺的两种自然资源耕地和水,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而且在抢农时、抗灾害方面,农业机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后,许

多农村由于集体统一经营的缺失,致使农业生产尚未形成连片种植、统一管理的格局,村集体原有的大、中型农业机械丧失了作业服务功能。而且,农民个人或联户是否购置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主要取决于农民自己的喜好和经济承受能力。这就使得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降低,直接影响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五)对农村统一信息网络、农产品大市场形成的影响

篇7

【关键词】城乡公路;水泥路;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脚步的迅速提升,这便对我国城乡地区的开发力度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而在这个背景下,一项项城乡公路建设工程便在我国各地区应运而生。不过,随着这些公路工程的覆盖面积越加扩大,便使得一些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进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在这个前提下研究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这不仅是提高我国城乡公路建设质量的首要方向,同时对我国经济增长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城乡公路建设管理内容概况

1.建设管理的基本原则:

城乡公路建设施工管理与常规道路施工管理相同,都要确保其技术秩序的有条不紊。同时,因为城乡公路建设是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点,所以在确保技术稳定的同时还要为日后的工程项目奠定良好的技术。在这其中,主要包括了:施工档案管理、技术管理、施工图纸管理,以及技术交底和安全性管理等。而基本原则主要是根据施工方案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根本需求,提高生产质量,提高机械化力度,进而将工期缩短;其次,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浪费问题,从而降低施工成本;最后,严格加强安全风险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2.建设管理的基本概念:

①从狭义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公路建设管理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其作业的管理,比如现场作业、资源利用、指挥调度等。

②从广义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公路建设管理是指从准备工作到竣工期期间的全部管理,这其中包含了对技术、计划、资源、质量,以及设备器械方面的管理。

3.建设施工现场管理:

①从经济性角度出发来考虑,主要是利用先进的设备仪器,降低对资源浪 浪费,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要根据施工情况的不同而最大限度回收资源,并克服建设工程中的种种困难,比如地域因素,从而在保障质量的同时将工程的竣工期缩短,进而做到质量与进度、工程与成本的两手抓,最后降低工程成本。

②从科学性的角度出发来考虑,主要是要求工程建设过程依据科学性原则来作业,从而达到公路建设的科学性。

③从标准化的角度出发来考虑,主要是规范作业流程,也就是确保部门与部门之间,人员与工程之间协调性的统一。

二、城乡公路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作业方式背离原则,不按管理程序办事。

首先,检验频率不符合要求。现阶段,在建设城乡公路的时候,有些承包商只顾工程进度,将检验频率置若罔闻,在监理抽检的时候,也不按照规律来进行,这便造成了不小影响;其次,有的承包商将施工程序当作一纸空文,再加上其责任感不强,从而延迟递交质检申请,而在这个过程中,监理部门却进行质检工作,这便扰乱了正常的施工程序;最后,个别的工程当中还存在着先开工、后报告的行为,这也是干扰城乡公路建设正规程序的因素之一。

2.企业自检效果不显著,环节过于薄弱。

众所周知,自检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当承包商不具备相关资质时,那么监理工程师则应该及时拒绝签订认可证明。不过在现阶段,也有个别的承包商存在质检体系不健全,相关设备不充足,因而无法发挥质检系统应有作用的现象。

3.由于个别因素的制约,造成施工难度提升。

城乡公路施工建设不同于高速公路施工建设,其不仅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到人文因素。当前我国许多的城乡公路建设工程都处在紧张的建设中,也有一部分停留在审批期。从表面看,我国在该领域上呈现蒸蒸日上,且高度发展的景象。但是与这种繁重任务相违背的是,同我国测绘管理方面还较为落后,大多数停留在粗放式的管理方面上,这便使得施工的难度直线提升。而且,由于城乡公路的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农民的田地带来影响,这便直接延长了工期。

三、城乡公路建设管理问题出现原因

1.管理者的意识及素质偏低:

长久以来,该领域的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和素质都相对偏低,很多人都将技术放在第一位,从而降低了对管理的重视度。同时,再加上一些管理者个人学历、专业知识的缺失,降低了管理者的自身素质。而这两点原因便直接对整个工程建设管理质量带来了影响。尤其是在现阶段,一些腐败等问题的普遍存在,加之城乡公路建设的特殊性,这便直接将这些问题扩大了。

2.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众所周知,管理制度是确保组织平稳运行,长久发展的重要前提,倘若一个组织缺失了健全的管理制度,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处处受阻。这一点在城乡公路建设管理当中依然受用。因为只有管理制度健全,才能够让建设者听从管理,从而按规定来做事。不过从实际角度来看,当前的城乡公路建设管理工作经常存在形式现象,很多队伍在该方面都是流于形式,故而降低了管理的有效性。同时,由于绩效考核方面的制度不健全,也造成了承包队伍的积极性严重降低,更导致了管理者的威信受损,这些问题一旦长久存在,便会对当前我国城乡公路建设管理的质量造成影响,进而延迟工程进度。

四、城乡公路建设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1.强化城乡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必须严格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保障意识,经常开展相关活动,将岗位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在工程开展之前,及时对每一位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最大限度地确保施工技术质量和操作规范准确。同时,针对一些管理制度上的漏缺必须严格处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补全,从而确保制度的完善性和科学性。

2.提高对工程建设现场的质量管理,确保每项环节的达标。

提高对原材料、工地试验的质量管理。其中,项目负责人首先要建立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并聘用专业性强、技术性高的试验人员,从而开展精准有效的实验工作,这样不仅可以为城乡公路的建设质量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同时还能够提高其质量。而在工程施工阶段,还要将严谨有效的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一项环节当中,确保工程时刻处在管理当中,这对提高工程后期的使用质量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认真做好路段的试验工作,保障工程竣工后的使用质量。

当城乡公路建设工作全面开展之前,必须认真对待路段的试验工作,在确保实际情况已经得到确认的前提下再开始动工,并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和操作方法。这样不仅可以便于工程的全线指导,同时还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科学性。

4.完善质量管理机构,将管理工作有效落实。

为了提高城乡公路建设管理的质量,施工企业在中标之后必须及时对其内部的管理机构给予完善,并根据“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科学思想进行机构构建,建立科学有效的三级管理体系,从而确保工程在项目管理部、施工队伍、专业性工程施工队三方面的管理下合理动工。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乡公路建设的发展与实施是造福千家万户的社会工程,其工程的本身不仅具备着非常紧密的技术系统和管理系统,同时工程建设的质量也是重中之重。所以,这就直接要求建设施工队伍具备良好的技术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从而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而本篇文章着重以城乡公路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研究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不过依然存在稍许的不足,这便需要我们对其给予持续的研究与分析,从而为我国公路建设带来崭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彭艳红,雷震华.刍议公路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其相关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2).

[2]曾文.刍议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其相应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1).

[3]占燕平.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科学与财富,2011(09).

篇8

关键词:项目建设;金融支持;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7-0030-05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海南省“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海南省金融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给予了很大支持。金融业通过合理配置信贷资金,在推进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特色产业项目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项目投资主体单一、建设资金量小、资金来源协调性不佳和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导致银行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和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如何发挥现代金融的核心职能作用,不断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进一步加大对海南省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已经成为急需重视和尽快研究解决的现实课题。

本文通过对海南省项目建设以及投资拉动与贡献的实证分析,考察了金融业对项目建设的支撑作用,剖析了欠发达地区金融业在支持项目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大金融对项目建设支持力度的政策建议,为实现海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探索途径。

二、海南省项目建设的现状及金融业金融支持力度

(一)海南省项目建设的发展水平

近年来,投资已经成为海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约4-5个百分点。但是,海南省项目建设的较快发展是建立在总量较小、水平较低的基础上的,与其他省市区相比,绝对差距是呈拉大趋势。

1.建设资金量小,项目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来源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但投资总量仍然较少。2007年,海南省投资总量558.42亿元,人均6624.32元,比全国人均水平低6349.4元,总量在全国排29位。在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和国内贷款占到66.36%;国内预算内资金增长迅猛,但是基数仍较小;利用外资的数量小,且有出现负增长。2007年,海南省各类资金来源总额同比增长17.9%。其中,自筹资金增长108.2%,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43.6%,国内贷款增长12%,而利用外资同比下降59.6%。同时,更新改造项目的资金85%来自企业自筹和国内贷款[1]。

2.项目开发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力不足。近几年,海南省加大了对天然气、石油化工、水利、交通、电力、旅游、港口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天然气和天然气化工、石油和石油化工、林浆纸一体化、汽车制造、制药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支柱产业逐步形成,热带高效农业、旅游业步入了规模化经营的新轨道。但是,其中的大项目建设仅局限于天然气、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造纸等方面。一些大项目能很好地改善区域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可是由于缺乏产业关联度,使得其难以带动经济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海南省仍缺乏产业化项目和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3.项目市场化运作水平不高,管理工作存在漏洞。主要是缺乏对投资项目各个环节的严格监督管理,从而导致一些工期长、费用高、产出效益低的工程出现。一些重点项目缺乏有效的前期投入机制,使项目的前期工作赶不上需要,导致工程因建设资金挤占问题而停滞;同时,项目的后期跟踪服务不到位,落实力度不够,存在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工程等现象。

4.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项目建设的环境仍不宽松。海南省尽管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加上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壁垒的影响,使得项目建设的环境仍不宽松。在项目审批上,多头审批、缓解繁锁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许多环节有明显的部门利益痕迹,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市县制定的优惠政策,带有浓厚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封锁倾向,已成为影响域外资本和项目进入的重要因素。

(二)从信贷资金配置看金融业对海南省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

最近几年,在国家不断加大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的背景下,海南省金融机构适应宏观调控政策要求,积极围绕海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合理配置信贷资金,支持“双大”战略纵深实施,推动了海南省项目投资的可持续增长。

1.信贷资金成为项目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海南省金融机构依据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和“双大”战略的实施,积极围绕项目建设调整信贷结构,加大了中长期贷款的发放力度,信贷资金在整个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中占据重要比重。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看,2003-2008年海南省国内贷款占整个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平均为22.95%,比全国水平高5.1个百分点。从贷款发放情况来看,2003-2008年海南省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年均增长11.44%,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上升了12.22个百分点,2008年末达到70.01%[2]。 2.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贷款投入。海南省金融机构不断改进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了对基础设施项目的信贷投入力度,以支持海南省改善投资环境,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对于国债配套贷款项目,各家银行普遍加快项目评估审贷速度;对部分投资需求量大、建设周期长的基础设施项目,适当延长了贷款期限;同时,积极拓展基础设施贷款担保方式,扩大以项目收益权为质押发放贷款的范围。2003―2008年,海南省金融机构用于基础设施方面贷款新增204.2亿元,年均增长13.35%[3]。金融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主要用于海南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粤海铁路通道、琼州大桥、海口世纪大桥、东(中)线高速公路、县乡公路改造工程、东环铁路建设及西环铁路改造、码头港口搬迁建设、县乡电网改造及全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建设等方面。

3.增加了对农业开发和产业化项目的信贷投入。2003-2008年,海南省金融机构对农林牧副渔行业新增贷款62.55亿元。其中,农业生产贷款(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合计)新增22.48亿元,重点支持了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4]。围绕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生态文明建设方向,积极支持发展热带高效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支持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向优势地区集中,加大了种植业、养殖业等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贷款支持力度;支持“公司+基地+农户”农副产品深加工转向示范工程,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格局;支持以退耕还林和林权改革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良种良苗培育及植保项目;推进了农村人畜饮水及农村沼气等有助于改善农村民生的工程顺利实施。

4.加大了对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项目的信贷投入。围绕“双大”战略,海南省各家银行不断加大对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2003-2008年全省金融机构新增贷款839.47亿元,贷款支持项目涉及石化、房地产、交通港口、电力、水利、建材、电信、医药等众多行业,其中房地产投资开发新增贷款48.92亿元、开工前期启动资金及项目更新改造和技改项目新增贷款80.6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快速启动及重点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升级、投放和技术改造,支持了骨干企业提升竞争力,支持了节能降耗和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明显进展,为海南省“一省两地”及“双大”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5]。

三、海南省项目建设中金融支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充分肯定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对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作用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海南省金融业在支持项目建设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优势投资项目可持续性压力较大,投资结构有待调整优化

海南省十一五规划后期的大项目正陆续开工,大部分优势大项目将于2009年陆续建成投产。如果不抓紧按照“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策划上马一批”的思路,全力推进基础设施、重大工业项目、生态建设项目、重大房地产旅游开发项目的建设,以带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2010年及十二五规划将会出现优势投资项目缺乏可持续性、发展后颈不足的情况,要保持投资的持续快速增长就会有难度。同时,海南省项目投资的结构有待于进一步调整优化。数据显示,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投资拉动,而工业投资规模增长缓慢、社会民生事业投资较少。据统计,2003年―2008年,海南省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投资额累计达到1314.17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高达55.32%;工业同期投资额累计为584.02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4.59%;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同期累计投入33.04亿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同期累计投入4.87亿元,仅分别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39%和0.21%,社会民生事业的投入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6]。

(二)金融危机将会对海南省在建项目和储备项目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为缩小与发达省市之间的差距,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2004年以来海南省委、省政府相继提出了“一省两地”、“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小财政、大民生”、“建设生态省”等战略,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实施项目建设和生态建设,对全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但2007年以来,在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冲击影响下,海南省一些在建的重大项目建设和项目建设储备正面临着不少困难。

1.工业投资增速放缓。受金融危机及国内政策影响,海南省炼油、矿业、汽车、造纸等工业重点行业投资增长放缓。全省工业生产从2008年9月开始连续4个月出现增速大幅趋降态势,全省工业投资出现较大降幅,至2008年12月末仅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75%。2008年度开工的工业投资项目中,亿元以上的制造业投资项目只有一个。

2.房地产开发呈现回落态势。受国内发达地区房地产行业成交量持续下滑、购房者信心疲弱因素影响,海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势头出现减弱态势。2008年第四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比上半年下降21.3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增幅比上半年下降9.5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比上半年下降62.6个百分点,房屋销售面积比上半年下降61.37个百分点,房屋销售额比上半年下降73个百分点[7]。

(三)商业银行贷款向大项目和中心城市集中,县域经济项目融资难问题突出

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伴随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和贷款授权授信方式的变化,出现了银行信贷资金从高风险行业、严重亏损企业以及经营规模小的营业网点退出,向大企业、大项目、大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集中的趋势。这种趋势自1998年开始逐渐加剧,2008年海口、三亚及洋浦等中心城区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占全省各项贷款的比重为93.64%,比2003年提高了11.03个百分点,而存款占全省的比例则下降了1.3个百分点。银行信贷集中是当前金融运行中出现的一个共同趋势,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负面效应[8]。国有商业银行撤并效益低的县乡网点和从一些地区信贷退出后,使退出县域的信贷增长速度不仅低于当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而且部分地区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余额呈下降趋势。一些县乡商业银行网点撤并后,形成了金融服务短腿和信贷支持的断层,这使得县域经济项目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进而对海南省项目建设和投资持续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项目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

从2003-2008年海南省投资主体来看,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占主导地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7.07%,高于全国水平2.08个百分点,而同期民间投资规模偏小,多元化投资主体格局尚未形成。从投资资金来源来看,海南省2007年国家预算内资金占比要比全国水平高出3.14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占比高出2.89个百分点,利用外资占比高出0.94个百分点,自筹和其他资金占比低5.97个百分点[9]。海南省项目投资资金来源中约有1/4依赖于财政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受国家宏观调控和信贷政策影响较大,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运行背景下,不利于确保项目建设资金的稳定性。

(五)金融支持项目建设中的信息沟通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方面,金融机构与项目管理部门信息沟通不够畅通,在确定一些项目贷款时,项目主管部门事先没有与相关银行进行协商,使得银行工作比较被动。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于建设项目企业所属行业的走向、市场变化以及客户内部重大事项变更等情况获得信息渠道不够畅通,反应相对滞后。一些项目在银行评估出具贷款承诺函后,项目设计方案又进行了调整;有的贷款客户不愿意主动与银行联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贷款发放管理和客户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加大海南省项目建设金融支持力度的政策建议

深入推进“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战略的实施,必须依靠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必须树立科学有效的金融投入观。融通项目建设资金要多管齐下,既要努力争取中央资金的支持,又要有效利用金融机构贷款;既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又要千方百计启动民间资本。促进建立健全市场化融资体制,形成长期稳定的大开发投融资渠道。

(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适应大特区经济发展的金融组织体系

1.加快银行业改革步伐,助推银行业做大做强。采取相关措施,积极配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两家政策性银行及邮政储蓄银行海南省分行的改革工作,监测国有银行改革后海南省分行的绩效与风险。通过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引导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以海南省的骨干企业为发起人,吸引岛外战略投资者和民营资本等多元化资本的参与,组建新的海南省地方性商业银行。采取多种模式协调推进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三农”项目建设提供信贷支持。

2.强化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主体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本省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通过增资扩股、合并重组等手段,壮大机构规模和实力。研究制定落实证券业激励措施,吸引国内外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来海南省拓展业务。发展多元保险市场主体,加快保险业体制改革,形成专业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多种保险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10]。通过政府财政补贴设立不以盈利为目标的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扶持保险中介机构的发展,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和自然人设立保险公司和公估公司;规范和发展保险兼业市场。

3.力促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条文,出台《海南省金融控股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以海南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发起,吸引国内外金融财团,组建具有地方国资背景的金融控股公司;或者以海航等企业集团发起,吸收国内民营资本组建金融控股公司。鼓励支持海南汽车集团公司设立汽车金融公司;积极支持海航集团、海南高速公路公司等大型企业出资组建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

(二)疏通协调沟通机制,充分发挥金融在项目建设中的整合作用

金融资源凝聚力分散和银政、银企信息不对称是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根本所在。因此,在项目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金融的整合作用。

1.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对金融工作的协调机制和工作效率。为了进一步理顺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有效地整合金融资源,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需要进一步完善省级金融机构协调机制,充分运用政府资源和行政优势,承担起编制金融发展规划、配合金融监管、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金融发展环境的工作职责。积极推进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与海南银监局、海南证监局、海南保监局和海南省有关职能部门的协作,统一指导、协调银行和各金融机构工作,共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2.疏通银地企信息沟通渠道。在项目建设中,建议各个方面加强信息沟通,为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参与重点项目建设搭建平台;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强化引导和调控,优化整合项目,统筹配套资金,防止盲目扩大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协调有关部门在研究项目时,充分考虑商业银行的意见和建议,提高项目建设资金的评估、审批效率。

3.充分发挥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宏观调控和监管职能。让这些部门参与政府宏观政策咨询和决策,并根据区域特点、宏观政策、海南发展规划,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重点支持大企业大项目、高科技项目、特色产业、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调节信贷资金流向[11]。

(三)明确金融支持目标和重点,切实加大项目建设的信贷投入力度

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对基础设施、旅游房地产和生态环境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带动海南省经济快速增长;把推进工业化作为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切人点,大力实施“双大”战略,努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支持企业广泛开展外引内联,不断拓宽发展空间;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产品有较高科技含量、能增加就业的中小企业信贷投入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把支持“三农”作为项目建设的突破口,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带动结构调整、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中心环节认真抓好;大力支持城镇化建设,统筹解决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新建扩建、老城改造、提升城市功能,以及与农村城镇化建设配套的园区建设等各项金融需求[12]。

(四)发挥财政政策反哺作用,搞好项目建设的金融配套服务

项目建设离不开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从海南省开发的重点看,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科技教育文化产业都需要财政资金的优先投入。要争取在税收方面给予海南省金融机构以优惠政策,对于符合产业政策的生产性项目,政府部门应降低增值税税率;通过制定有关法规,合理确定转移支付基数,并随中央财力的增长而增加;通过国家预算扩大海南省的专项补助范围和数额;建议发行“海南特区建设债券”;吸纳民间资金和境外资金投入海南;扩大长期国债资金、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投入海南的比例;尽快建立覆盖全省的企业贷款信用担保体系等等[13]。

(五)营造信用投资环境,不断提升金融支持项目建设的平台

1.树立银政共担金融风险的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社会重视信用、经济实体讲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准则,也是做好金融工作、完善金融市场必不可少的环境条件。因此,要提高全社会信用意识,建立新型银政、企关系,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政府与银行的信用关系是长期的信用合作。要以建立“诚信海南”为目标,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形成金融、法院、公安、工商、财政、税务、新闻等部门分工合作,共同维护社会信用的局面;从加快海南省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增强诚信观念,规范企业改制行为,支持银行依法维护金融债权,营造“守信者光荣,不守信者可耻”的社会氛围,为提高社会公众信用奠定基础。

2.把项目建设当成放贷与求贷的中介。在金融市场转化成卖方市场的情况下,金融与经济之间达成默契的焦点问题,不再是单纯的资金供求关系,而是对建设项目的不同评价[14]。因此,在海南省经济开发中,“项目”既是地方获贷的中介,也是银行获利的中介。

3.建立有效的项目实施、运营管理及风险共担机制。建议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国债资金的导向作用,依托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支持和政策倾斜,筛选、储备、上马、投产一批项目,建立项目库,储备成熟的项目供银行筛选,以争取各金融机构在资金上的配套,提高投资的后续能力;要积极引导和启动社会各方面资金进入项目建设,加大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和国债项目资金到位率,提高自筹资金比例,做到资金来源与运用相匹配,通过市场机制配套资源,形成投资、经营的良性循环;要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共同承担远期风险,形成政、银、企联手,多管齐下,协力配合的多赢格局,为有效匹配国债资金、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2][6][7][8][9]海南统计局.海南统计局统计月报[Z].2003-2008年.

[3][4][5]海南统计局.海南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收支月报[Z].2003-2008年.

[10]刘仁伍.风雨磨砺二十载 励精图治铸辉煌――海南建省办特区二十周年金融论坛综述[J].海南金融,2008,(5).

[11]刘仁伍,吴竞择,何志强.区域信贷资源竞争力调查:实例与比较[J].海南金融,2008,(3).

[12]林明恒,符合.海南省金融业发展战略创新的方向与对策建议[J].海南金融,2008,(2).

篇9

各市(州)党委、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梅河口市、公主岭市党委、人民政府、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直有关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促进美丽吉林建设,从2015年开始,我省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经过村申报、乡(镇)把关、县(市、区)推荐、市(州)审核、省综合确定等工作程序,并经专家论证会讨论通过,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审定,最终,确定榆树市五棵树镇爱国村等108个行政村为2015年省级美丽乡村,名单已经发至各地。为了进一步对108个美丽乡村进行再完善,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再提高,经过省检查组实地督查和专家论证后,现提出今后建设完善提升工作意见。

一、完善提升工作的主要内容

总体上分为10个方面的建设内容:一是进一步完善建立农村路、水、电、气、房等基础设施长效维护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日常保洁机制,建立有效可行的村规民约制度;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绿化美化建设水平;四是着力打造新农村建设文化品牌,包括完善文化广场、建立宣传栏、丰富墙体文化、挖掘历史名人、保护古井古树等历史古迹、建立村史馆等;五是完善村级“一站式”大厅服务功能,主要是增加农村电子商务、快递、便民服务等;六是推动新农村与高效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结合,完善生态环境建设;七是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八是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农村便民服务设施建设;九是加强规划村屯未来建设方向和项目安排;十是进一步加强集体经济建设,强化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针对每个村的今后完善意见见附件。

二、完善提升工作的时间安排

从2015年末至2016年末,利用1年时间,对108个美丽乡村进行再完善、再提高。

三、完善提升工作的资金安排

完善提升资金由市、县两级专项资金投入为重点,乡村和农民投入为主体。

四、完善提升工作的有关要求

一是各地要加强领导,切实把美丽乡村完善提升工作作为年度工作重点,加强部署,积极作为,制定具体实施完善意见,积极组织开展完善提升工作,全力打造本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新目标、新标准、新面貌。

二是各部门要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帮扶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本部门的职责权限,加强规划指导,整合部门力量,倾力支持农村建设。

三是各行政村要认真查对自身完善意见,制定年度建设计划,确定本年度项目建设内容,按照目标任务,抓紧利用有效建设期限,加强建设,完善提高。

篇10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策略;问题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的扩建与改造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电气系统关系到建筑工程使用过程中的用电安全、关系到建筑设计功能的实现。作为建筑工程电气施工安全的指导性文件,建筑电气设计文件是施工安装的主要依据。针对我国建筑工程电气施工中由于设计原因导致的质量问题,在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必须加强现有问题的调研与分析。并针对其实际情况以及引发建筑电气系统施工质量的设计因素,制定相应对策。通过设计理论的运用、设计基本原则的遵循,预防设计因素引发的质量问题。通过针对性的建筑电气设计,指导建筑电气系统施工管理工作,保障建筑电气系统设计功能的实现。

一、建筑电气设计原则

由于建筑电气设计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问题,所以在设计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设计。以下针对建筑电气的设计原则进行了总结:①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设计,加强设计文件的编制管理,设计文件要符合国家的标准,遵守设计程序,保证质量。同时施工中要贯彻相关的政策和法令。②要有超前意识,考虑远期扩建,进行合理规划,节约投资,但是还是以近期目标为主。③配电室电力变压器的使用数量,配电方式及变压器的额定容量等要根据对电负荷的等级和用电量进行了解以后才能进行设计。④设计时要结合与建筑物有关的结构,排水,暖通等进行设计相互利用,却互不干涉。⑤建筑电气的设计要充分的考虑投资成本和经济效益。不能盲目的加大投资而效果却不明显,要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合理的设计,同时要在用户满意的情况下进行。⑥建筑电气设计时安全性,节约性,环保性要综合考虑,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安装设备是要考虑到以后便于维修与保养,要从全方位考虑成熟之后才能施工安装,才能达到国家的标准,达到人们的需求。

二、当期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建筑电气使用现状的调研中,建筑电气设计中忽视的一些问题影响了建筑电气系统的使用安全性及使用便捷性。例如,在房屋设计中配电箱的选择时,需要设计人员将工业场所使用的配电箱使用与房屋建筑中,造成了配电箱功率的浪费。另外,建筑电气设计时导线敷设过程中未经保护即进入距地1.4m 照明开关,使得照明开关存在安全隐患。另外,线路设计中为考虑装修对线路的影响,造成装修过程中线路打断等问题也是建筑电气设计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在我国节约型社会构建中,节能荧光灯是现代装修中常用灯具。根据其螺口灯座特点,在电气设计中应改变传统卡扣灯座的应用。以螺口灯座为基础提高装修便捷性、减少更换灯座造成的浪费。针对建筑物内遇水空间,在电气设计汇总还应考虑防水性能。针对浴室、厨房、公用卫生间潮湿环境对电气系统的影响选择适宜电气设备进行防护,保障用电安全。

三、建筑电气设计中应对存在问题的策略

3.1以《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为依据做出建筑电气设计

针对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设计深度不够的问题,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应针对这一问题强化设计文件的编制。根据设计文件实施、电气安装施工的实际需求,对建筑电气设计文件进行深入的分析,按照规定要求确定设计文件编制深度。以此使建筑工程设计文件能够真正指导建筑电气的施工管理。

针对建筑电气设计中文件衔接不清造成的施工错误问题,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还应针对建筑物结构钢筋应用特点、施工要点及供需衔接需求等进行设计文件的编制与管理。通过有效的文件编制及科学的设计满足建筑工程设计需求。

3.2科学分析建筑物电气需求,保证建筑电气设计适用性

科学分析并掌握建筑物电气需求是进行建筑电气设计的基础,也是保障建筑电气设计适用性的关键。在现代建筑电气设计前应对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区域用电需求等进行了解,同时针对建筑物主要功能对电气需求的不同确定供配电系统设计参数。例如:房屋建筑与商用建筑的用电量及用电负荷明显不同,因此在进行电气设计时也需要有针对性的尽心设计,以此提高建筑电气设计方案的适用性、满足建筑物电气系统需求。

3.3注重建筑电气设计经济性及目标性

针对建筑电气系统质量问题,在建筑电气设计中还要强化材料的选择。考虑实际经济效益及成本问题,选择适用于建筑电气系统的线材、设备,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实现建筑电气设计经济性。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在调研建筑电气系统需求的基础上,确定设计目标。在满足建筑物电气系统使用基础上,分析未来建筑电气使用发展前景及对供电系统的需求。进而保障建筑电气设计能够满足未来电气使用需求,减少建筑电气系统改造升级造成的浪费,避免重复建设等对建筑物使用的影响。

3.4强化施工管理要求的编制

在现代建筑电气设计存在问题的研究及质量问题分析中发现,电气施工管理工作对建筑电气设计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问题并非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而是施工过程中由于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造成了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针对这一原因,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应明确电气系统施工要点、管理重点等内容。以针对管理工作的内容编制规范、指导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工作,避免施工因素对设计目标的影响,实现建筑电气设计目的。

四、结语

在我国城市建设与改造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建筑电气设计关系到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用电安全、关系到建筑物使用中用电需求的满足。在现代建筑电气设计现状的调研与分析中发现,建筑电气设计中前瞻性不足、设备使用不合理、线路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等造成了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建筑物使用中电气使用目标的实现。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必须加强设计内容规范性的遵循。以设计工作基本原则为基础,针对建筑物功能及电气需求开展设计工作,满足建筑物设计功能的是吸纳。

参考文献:

[1] 于凤娇.建筑电气设计中常见问题浅析[J].科技创业家,2013,13:36.

[2] 宋传军.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29:356.

篇11

关键词:乡镇政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路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关键转型期和加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殊历史时期、面对“三农”工作呈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全面涵盖了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等各领域内容,是新时期“三农”工作在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上的具体化。乡镇地方政府直接面向广大农村,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自身依然存在与之不相适应的诸多环节,面对呈现出的新问题,如何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再局限于形式、更加注重实效、使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好又快的发展,成为一道新的历史课题。

作为乡镇政府来讲,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还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快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型,全面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服务型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新时期一项新的“伟大工程”。乡镇政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执行方、推动方,实现自身职能转型至关重要;本质上讲,乡镇政府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当以一种更加自觉的行动贯彻好国家行政体制改革中关于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要求,让乡镇政府自身的改革逐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需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多的是扮演一种服务型的角色。乡镇政府在实现自身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必须要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全面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对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具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乡镇政府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地位。

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型乡镇政府,必须要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本位思想,真正做到以农村建设为根本、以农民更好的发展为根本,不断创新服务于农村、农民的执政理念;真正做到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农业收入;坚持全心全意提高农村社会公共利益为奋斗目标;不断转变地方政府行为方式,划清市场与政府的合理界限,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法化、和规化。

二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不断提高乡镇政府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全面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回应型政府。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关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和进程,关系到乡镇政府在具体推动这一工程过程中所遇阻力的大小;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积极性,除了从符合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项利益之外,乡镇政府必须要积极从自身出发构建回应型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所谓的回应型的乡镇政府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需求出发,在推动新农村过程中对人民群众现实利益需求以及提出的各项质疑、敏感问题作出及时的、正面的回应,而不是消极对待和听之任之。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回应型政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直接利益和现实需求,关系到人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效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设回应型乡镇政府必须要全面坚持全心全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能做违背人民群众意愿、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对人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现实困难和需求为切入点,不断提高社会参与度,逐步减少政府服务的中间环节,以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更好的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终落脚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建设回应型乡镇政府必须要把广大农村群众放在一个重要的和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采取合法、有效的手段予以稳步推行,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做到第一时间公正、合理解决,维护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三是乡镇政府必须要从新形势出发不断创新新农村建设和管理的新机制、新方法。在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事务发生的重大的变化,与传统条件下的农村管理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这就需要乡镇政府在新形势下,逐步摒弃和改变传统模式下乡镇政府对农村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入手,不断提高乡镇政府决策水平和服务效率,改变以往对农村工作管理的“全能型”政府模式;乡镇政府要逐步创新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协调机制和沟通机制,减少传达环节、消减多层管理,切实以高效、有力的姿态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协调作用,避免出现多重管理、相互推诿的局面;创新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必须要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集中管理体系,加强领导、分工负责、权责明确、协调推进,避免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再度出现错位现象;与此同时,乡镇政府的服务机制和服务体系要跟上,不断完善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服务配套建设,提高乡镇政府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项服务效率。

四是努力构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行政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积极健康、和谐向上的乡镇行政文化;乡镇行政文化的建立,能够更好的发挥乡镇政府组织在推动这一工程中激励作用、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热情。乡镇政府在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行政文化过程中,要从建设之后的新农村社会效益出发,努力提高新农村社会效益,构建和形成更加有利于推动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良好行政习惯和优良行政行为;要从自身做起,逐步摒弃形式主义作风和作风的消极行政文化,积极构建一种维护群众利益、服务农村发展、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的积极行政文化。乡镇行政文化尽管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看不见、摸不着,但乡镇行政文化的作用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行政文化的作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软实力对行政行为起着反作用,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软动力”。

五是不断创新完善乡镇政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管理机制。社会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很重要,但是新农村建设之后的管理同样重要,如果新农村建设之后,乡镇政府对其管理不到位,对出现的新问题不能予以有效解决,那么不但会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而且也会使得党和国家的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执行效果大打折扣。不断创新完善乡镇政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管理机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和完善乡镇政府在新农村管理的决策与执行机制,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按照民主、科学的原则对新农村管理中的各项事务予以决策;不断规范执行程序,让新农村建设管理的各项事务都能够按照合法、正规的程序进行,让具体执行暴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新农村建设之后,要进一步规范和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对推进适合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农民权力不受侵害、农民利益不受损失;要让监督约束机制真正发挥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决杜绝借新农村建设出现的各种腐败行为,尤其是一些重大项目、一些与农民利益最为直接的项目。

篇12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问题;对策

招投标制度是国际国内普遍采用的工程建设项目的采购方式,能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因此,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筑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在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尽管如此,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建筑业规模越来越大,与之而来的是工程招投标领域的违法违规问题亦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并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例如,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过程中,腐败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违纪违法行为仍然处于易发、多发、高发状态;对招标投标的监管,仅仅是操作程序上的监督与交易现场形式上的监督,对于幕后的行为却束手无策。

随着竞争的激烈,一些部门和工程建设企业想方设法钻法律的空子,使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规避招标和招投标弄虚作假的问题严重

一些建设单位打法规的球,肢解工程,将应依法招标的工程项目进行拆分或分解成若干小项目,分段实施,使其达不到规定的必须招标的要求,或只对项目的主体工程进行招标,附属工程直接发包。如对楼房的建造进行招标,监理工程、装修等由业主直接发包。还有一些招标人强调工程“特殊”或以实行招标会加大成本、增加工作量为托辞,规避招标。当然,也不能规定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均进行整体招标。有些工程建设项目规模很大,如果整体进行招投标,可能出现没有投标人有能力完成的情况。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中化整为零,规避招标的现象,主要是招标单位的寻租导致的。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防止招标过程中的寻租,从源头上解决规避招标的问题。具体的措施有:加强工程监管;变革工程发包依据;是否需要公开招标的发包依据由原来的初步概算变为有权部门审核;加大工程跟踪监管的力度,财政等部门在委派工程财务总监的同时就要对建设程序进行审核,发现应招标而未招标的工程,应通知建设方依法废除工程施工合同,重新组织工程招标。

2 相互串通,暗箱操作,陪标现象不断

在招投标过程中,有些投标单位为了在工程招投标活动中顺利中标,私下与招标人串通,投标人之间相互围标,以不正当手段中标,甚至标书都出自内定的投标单位,只是个别项目金额作以调整,以达到串标的目的。此外,在招投标中陪标现象也时有出现,即在参与的投标单位中,由一家投标,另外几家陪标,使得最终招标项目落入这几家投标单位,事后由中标单位对参与陪标的单位承兑事前许诺。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加大打击力度,导入宽免制度,“黑名单”制度等方式解决。首先可以加大处罚力度,在刑法中规定增加串通招投标罪的罚金额或徒刑期限,而且主刑与附加刑同时适用,对串通招投标行为起到威慑的作用。其次可以借鉴国外的宽免制度,即招投标者中的内部人员提供了串通行为的相关内部信息,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宽免制度可以极大地提高自首者的积极性,使有关机关尽早发现违法行为并采取相应措施。在规定宽免制度时,要保证其透明性和确定性,明确规定成为宽免制度申请者的要件,同时还鼓励揭发其他串通者的行为。最后可以通过公布发现串通招投标行为的招标人名单,将其加入“黑名单”,规定其在一定年限内不能进入该市场。

3 评标委员会问题重重

招投标法对评标委员会的相关规定不科学,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评标委员会的权利范围过大。现实中,其常常超越评标的职责,如审查供应商或投标企业的资质。第二,评标委员会的权利内容太大。评标因素往往包括专业技术、经济、法律等问题,所有的专家难以做到对技术、经济、法律等所有因素进行准确评判。另外,由于现代社会专业分工的细化,往往存在某行业的专家对该行业中的某些具体产品、服务或者技术内容不够专业。第三,专家自由裁量权太大。在某些评标中,可能出现同一投标人评标专家给出的分数悬殊;不同评委对同一投标人评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评标专家有的分值普遍偏高,有的普遍偏低等情况。第四,评标专家容易被误导。由于技术水平方面的问题或阅读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的时间有限,评标专家可能被招标人(采购人)代表或者评标委员会内部其他专家的误导,使招投标流于形式,背离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原则。

针对评标委员会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严格限制专家的自由裁量权,实施评标专家声明制度和推广电子化评标来解决。限制专家的自由裁量权可以采取两种做法:一是评标标准定量化,尽可能采用客观、量化的标准,将不能客观定量的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二是严格遵守和执行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进行评标。评标专家申明制度可以有两项:专家声明是否熟悉评标项目专业;在开标后声明是否与投标供应商存在利害关系。电子化评标则能够在物理上对评标专家进行隔离,从而有效解决 “合议”时的误导问题。

4 中标后投标单位人员大幅变更,后续监管缺位严重

一些招标单位在与业主签订施工合同协议书并开始施工后,将项目部主要人员进行了实质性的变更,变更比例甚至超过了50%.招标人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往往在中标文件中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人员不能更换,必须更换时更换人员的资质不得低于被更换人员且须经业主同意。可是在实践中,一些中标单位还是在业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更换项目人员,且变更后的项目人员的资质往往不符合招标文件的规定,导致工程质量存在隐患,后果不堪设想。即便业主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更换项目人员的情况,要求投标承诺人员进场,业主与投标人的谈判也往往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导致工程无法如期完成。我国现行的工程招投标管理体制,对招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督管理是由多个部门负责的,这种多部门的管理格局,有利于发挥有关部门在专业管理方面的长处,但由于监管主体和监管职责划分的不明确,后续监管机构的缺位和不积极,导致后续监管基本处于“真空”状态,对招投标工作无法实施全过程监督。

针对中标后投标单位人员大幅变更的问题,可以通过事后监督和准入清除制度解决。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建设工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记录备案,并规定中标单位须保证施工时间。最后是形成准入清除制度。行业主管部门若发现投标单位未经业主同意更换大部分项目人员的现象,对投标单位给予降级直至吊销挂靠当事人的资质等级和项目负责人的执业资格,取消一定期限的市场准入,并处以一定数额的罚金。

总之,规范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应在健全配套法规、加强部门协调、完善监督机制、培育行业自律等方面下大力气,加强对招标、投标活动的依法监管,使工程招标投标的各环节置于“阳光”下操作,从根本上保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海涛. 当前我国工程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的建议.建筑经济, 2003年08期

篇13

[关键词] 早期健康干预;农村中青年妇女;宫颈癌;预防知识;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711.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6(a)-010-03

Effect of early healthy intervention to promote cervical cancer prevention knowledge and compliance of young women in rural community

ZHOU Qiong, LUO Lingying, WU Er

Department of Nursing, Dashi People's Hospital of Panyu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14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effect of early healthy intervention to young women in the rural community on cervical cancer prevention knowledge awareness and compliance. Methods: 200 young women in rural community of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100 women wer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other in experimental group. Only an oral healthy education method were taken in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early healthy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healthy education. Compared cervical cancer prevention knowledge awareness and compliance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ervical cancer prevention knowledge awareness and complianc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other group. The difference of the two gu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Early healthy intervention; Young women in rural community; Cervical cancer; Prevention knowledge; Compliance

子宫颈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妇女的各种恶性肿瘤中,子宫颈癌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2位,且年轻患者近年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子宫颈癌在经济不发达国家的发病率高于发达国家。就我国而言,子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均存在山区高于平原、农村高于城市的显著的地区差异。有研究报道[1],多数情况下,最初发现轻微的细胞异常变化发展成子宫颈癌需要5~10年的时间,而最严重的细胞异常变化发展成癌症需要2年的时间。大多数妇女对宫颈癌预防知识不知晓,所以对宫颈癌,尤其是农村地区妇女的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是减少宫颈癌发病率的重要措施。本项目组于2010年7~8月对100例社区农村中青年妇女实施了早期健康干预,在提高她们宫颈癌预防知识知晓率和依从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7~8月在本院进行健康普查的妇女200例,纳入条件:①以自愿为原则;②年龄为18~49岁;③有性生活史;④排除宫颈切除史、妊娠、盆腔疾病近期放射治疗患者。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8例,初中113例,初中以下69例。妇科检查确诊患宫颈炎的妇女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宫颈炎的妇女各30例)。两组妇女在年龄、文化程度、宫颈炎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即采取口头健康教育方法,向患者介绍宫颈癌的预防知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健康干预,具体如下:

1.2.1 初步评估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及家属的一般情况进行评估,该调查问卷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流行病学室设计,内容包括:①与子宫颈癌防治有关的知识;②生活方式、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情况;③本人及生活史、月经婚育史、避孕史;④个人病史、家族史等四大方面。采用体格检查以了解她们的血压、心率、腰围、臀围、体质指数、子宫附件情况等参数。

1.2.2 宫颈情况评估采用肉眼观察、宫颈细胞涂片实验室检查和阴道镜辅助检查,对她们的宫颈情况作进一步了解。

1.2.3 疾病相关知识教育针对每位妇女的具体情况制订健康教育计划,让她们说出自己所了解的有关疾病的知识,目前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护士给合患者的情况,判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护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简单的生理解剖图,每人一册健康教育手册,一对一讲解子宫的生理解剖知识、该病的原因、诱发因素、早期预防的重要性等。护士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随时让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鼓励患者主动咨询。对于接受能力强、认知能力高的患者,护士主要讲解疾病知识和防治知识;对于接受能力弱、年龄较大的患者,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鼓励家属参与指导患者的健康行为[2]。

1.3 效果评价

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①患者对宫颈癌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内容包括诊断、疾病的知识、治疗方法、疾病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和癌变情况等。如患者能复述健康教育内容80%以上为知晓[3]。②依从性,内容包括遵医用药、遵医复查、合理饮食、规律生活、经期和性生活卫生、定期妇科检查6个方面。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在干预前后发放调查问卷,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并指导产妇正确填写。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处理

全部资料采用双盲输入电脑,由专人复核并做逻辑检查。统计分析由专门培训的统计人员完成,所有数据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早期健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宫颈癌预防知识知晓率比较

早期健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宫颈癌预防知识知晓率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早期健康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宫颈癌预防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早期健康干预后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早期健康干预前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健康干预后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见表2,由表2可见,早期健康干预后实验组患者依从性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宫颈癌早期预防的重要性

子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妇女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据近年有关调查数据显示[4-7],我国宫颈癌的患病率及死亡率仍较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尤其是农村地区,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通常早期的宫颈癌或癌前病变都没有症状,与妇科其他部位肿瘤相比,子宫颈病变可通过对病灶直接观察或取样得以早期筛查诊断,使子宫颈癌成为可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肿瘤。如果能查出并且成功地治疗宫颈组织的癌前病变,就可以阻断癌前病变发展为子宫颈癌。定期妇科检查和宫颈癌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据报道,每年进行1次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以使该妇女死于子宫颈癌的风险从4/1 000降低到5/10 000,相差几乎达90%。因此,提高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癌预防知识知晓率和依从性,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对预防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3.2早期健康干预可提高妇女宫颈癌预防知识知晓率

早期健康干预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就是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8]。社区农村妇女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在实施教育时注重因人施教,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者,护士予以耐心讲解,适当延长宣教时间,以解释该病的临床表现、如何预防及注意事项为主;对于年轻及文化层次高者,则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的健康问题的发生原理、影响因素、预防保健等进行宣教。护士根据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采取人性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健康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

3.3早期健康干预可提高妇女的依从性

研究表明,几乎100%的宫颈癌都是可以通过多种防范手段加以预防的。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定期妇科检查等是防范宫颈癌的重要措施。所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显得尤其重要。依从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大量研究结果显示[9-12],患者的健康理念、知识水平与社会支持对治疗依从性有显著影响。很多患者不遵医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没有建立正确积极的健康理念,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等。通过医院和社区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认识到宫颈癌早期预防的目的和意义,认识到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动患者健康保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患者获得知识,改变观念,正确对待疾病,自觉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提高依从性和遵医行为。另外,通过医院和社区健康教育,鼓励家属参加健康教育,可在家庭中起到监督作用,进而帮助患者做好饮食、运动和药物的正确应用,提高就医的依从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健康干预后实验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任素琴,闻智,姜淑芳,等.医院女性工作人员宫颈细胞涂片结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9):2990-2992.

[2]孙俊爱,石爱俭.互动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7):95.

[3]张积慧,黄志红.量化健康教育与随机健康教育的效果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8-329.

[4]许可葵,刘双喜,王静,等.湖南省慈利县3609名妇女子宫颈癌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分析[J].世界肿瘤杂志,2007,6(3):179-180.

[5]谢荣誉,廖英艺,韦玲,等.广东省壮族聚居区宫颈癌病因调查[J].中国安级卫生保健,2006,20(10):45-46.

[6]池雅琴,朱莲英,吕弘,等.吴江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癌早期筛查[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9,20(2):86-88.

[7]盘宗敏.5649例已婚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80):122-123.

[8]蒋有霞,刘香菊,张炜.等.健康教育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9):52-53.

[9]常仁翠,张海风,董学英.保健门诊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J].中国康复,2009,24(3):214-215.

[10]贺巧丽.糖尿病病人的社区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Suppl 2):52-53.

[11]李华,李亚洁.生活质量量表应用于中老年糖尿病病人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下旬刊,2010,24(3):772-774.

[12]童立纺,刘智平.糖尿病饮食标准化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J].护理研究:中旬刊,2010,24(3B):709-710.

篇14

一、基本情况

谷庄村位于大义镇西南部,254省道东侧,距巨野县城约10公里。2018年,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我镇因地制宜,加强谋划,扎实开展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改厕规范升级、乡村道路建设、村容村貌治理和“美丽庭院”建设,以谷庄村为试点,着力打造“村庄院落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的美丽宜居乡村。2020年7月16日,全县“美丽庭院”现场观摩会在谷庄村召开,走进村庄,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能感受到诗一般的美丽,世外桃源般的魅力。

二、主要做法

一是干部带头推动,群众主动参与。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一直坚持村干部作为创建美丽乡村的带头人,坚持村干部包片包街制度,村干部带领党员、保洁员在清理地表垃圾、治理沟渠污水、进行垃圾分类等环境整治建设。并一次次上门做群众思想工作,指导群众进行垃圾分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村干部的带动下,群众的思想发生转变,逐渐由“要我做”逐渐改变为“我要做”,群众的主体作用,为建设美丽乡村打下良好的基础。“上面喊破嗓子,不如底下甩开膀子”。道路硬化时,村民主动承担自家门前路面的硬化建设,增加了建设进度,节约了建设成本,达到了现在“干群齐动手,村庄焕新颜”的美好局面。

二是培养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引领。“一花引来百花开。”打造美丽乡村样板不是追求形式上的“好看”,而是为了工作中“好学”,如果靠政府“砸钱”搞千孔一面,只会引起人们心理上的反感。谷庄村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思路,寻找村里热爱种植花草果木的农户作为先进典型,重点培养,以示范的成功效果拉动周边群众的积极性,引领群众主动创建“美丽庭院”,提高建设美丽乡村的进度。“美丽庭院示范户”王宗梅,喜爱种植各种花草,了解情况后,村支部专门为王宗梅申请了花草种植培训,并提供多种花草供其种植,王宗梅小院的美丽风景吸引了邻居的注意,周边邻居纷纷向她请教种植技术。在村干部的指引下,她将嫁接的花草赠送给周边邻居,并指引邻居进行花草选种。示范引领之下,“美丽庭院”建设以星火燎原之势在村内迅速扩散。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创建实效。“清扫清洁坚持做,亮丽环境真不错”,环境的保持,离不开长久的坚持。谷庄村先后建立了《干部包片制度》、《门前三包制度》、《季度考评制度》,用制度规范群众持之以恒的保持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干部负责村主要道路的环境卫生,村民负责自家屋前屋后卫生,每季度对村民进行考核,考核前十名奖励稀有花草一盆,后十名取消“美丽庭院示范户”资格,并进行全村通报。良好的制度确保了谷庄村美丽乡村的长效,创造出了现在“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的美好局面。

三、存在问题

一是乡风文明有待提高。培养新型农民、培育文明乡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多数村庄还普遍存在垃圾乱倒、柴草乱堆等脏、乱、差现象,农村生活垃圾、废水处理问题突出。同时,由于在农业生产中存在不正当地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问题,造成了农村环境不同程度的污染。此外,由于农民法治意识不强,封建迷信活动、人情风依旧,一些与社会文明相悖的习俗依然在蔓延。

二是资金、产业发展缺乏持续动力。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大量资金的投入。但是目前除了政府部门在投入外,并没有太多的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进来,多形式、多元化的共建机制没有形成。此外,美丽乡村建设是需要产业来带动和支撑的。目前我省农村普遍都存在着主导产业弱,产业组织化和发育程度低,知名品牌少,市场竞争力弱,产业规模效益不明显,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

三是创建美丽乡村的合力尚未形成。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各部门大多是在自己业务范围内开展工作,没有形成合力。这样就导致对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要求不一,而且相关部门缺乏有效沟通配合。省市层面上全面统领、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格局尚未形成。

四、意见建议

一是深化思想认识,营造美丽乡村建设浓厚氛围。建议各级主管部门加大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当中涌现出的新典型,努力凝聚助推农村发展的正能量,营造全社会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