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8: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广告学 课程体系 问题 对策

引言

我国现代广告学的院校教育已经进行了将近30年,已经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广告学专业。然而,与高校争相开设广告学专业的热情相比较,业界对广告院校教育成果的认可程度却不高,甚至出现广告公司招聘明确提出不要广告专业毕业生的情况。面对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我们首先要分析一下广告学专业教授给学生的知识是否出现了偏差。

因此,本文拟就目前我国广告学专业的课题体系设置进行分析,并努力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闭门造车、自言自语

广告学是一门典型的应用性学科,学生在校所学习的知识必须能够转化为特定的专业能力。所以,了解广告行业的特殊性、围绕广告从业者所需的特殊的能力结构来设置课程,才是建设这个专业的明智之举。

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却很少去对业界需求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很多时候,高校并不是因为业界对某项能力提出了强烈的需求而设置某一课程,而是因为我能开设某一课程而开设某一课程,或者是我必须为某人安排一门课程而开设一门课程。从1983年厦门大学第一个开设广告学课程开始,我们就在本着这样的原则建设这个专业。所以我们才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高校都有可能开设广告学专业,包括传媒类院校、艺术院校,甚至是工程类院校。

从某种层面上说,不同院校的确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特长建设富有特色的广告学专业。然而,这种思路也必然导致其课程设置上的出现因己裁课、因人设课的现象。

比如,东部某理工类高校科技与艺术学院广告学专业,其学科基础课程包括艺术设计史、艺术哲学、艺术心理学、中外美术史、速写、设计名作赏析、美术名作赏析、名曲欣赏、音乐概论等课程。如此之多的艺术类课程,几乎淹没了跻身其中的广告学概论和市场营销。这些课程表现出明显的自我欣赏、自言自语的特征。

2、课程配置不尽合理

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学习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将其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运用能力。所以,实践类的课程是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考察众多院校的广告学专业课程,我们发现学校开设的绝大多数课程都属于理论课,而专业实践环节往往交给学生课下自行解决,学校既不能提供实践机会,也缺乏相应的考量机制。

除了实践类课程数量的偏少,广告学专业课程设置中还存在设计类课程课时普遍较高的情况。设计只是广告学专业发展方向中的一个,但因为其技术性、操作性强,学起来成果突显等原因,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不少该类课程。如北京某高校广告学专业就开设了美术素描、美术色彩、设计基础、电脑图文设计、平面广告设计、CIS设计、多维图形设计、网页设计、立体构成等九门课程。

另外,课程设置的不合理还体现在开课时间上。目前,很多开设广告学专业的高校都是按照按部就班的以通识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顺序安排课程。这就导致前两年时间里学生对于广告学的专业特性了解得不多,基本处于浪费的状态;四年级的时候主要任务已经变成了找工作而无心上课,造成了专业课知识体系的不完整;单靠三年级一年的专业学习,根本无法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所以,现在很多广告学专业的学生找工作时其实非常茫然,根本不知道自己这四年到底学了什么。

3、通识类课程设计无序、缺乏主线

广告学是一门“杂学”,因为它对从业者多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要求。正如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杨提出的:每一位真正有创造力的广告人,都具备两个重要的性格特征:第一,普天之下,没有什么领域是他不感兴趣的;第二,他广泛的浏览各个学科的所有资讯。为此,很多高校广告学专业都开设了通识类课程,以其帮助学生广泛研习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提升广告学专业的综合才能。然而,这些课程的开设事实却让我们很难乐观,因为其中大多数课程都体现不出广告学专业的特殊要求,而只是把其他专业的主干课程直接挪过来使用。

比如西部某高校广告学专业的课程中,通修类课程中,设置了写作基础、古代汉语基础、实用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Ⅰ、中国古代文学Ⅱ、中国现代文学概观、中国当代文学概观、外国文学作品选八门课,共24学分,占据了通修类课程的40%。这就是我国目前广告学专业通识类课程设置的典型方式。

二、如何解决课程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1、与业界联手研讨课程体系设置

既然脱离业界实践的课程设置已经令业界对广告学的院校教育失去了信心,漠视这种脱节迟早会让我们的广告学专业失去了存在的理由。那么,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请业界加入广告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在调查研究业界对人才特殊能力需求的基础上设计整体课程体系。

另外,还可以请业界知名人士到校办讲座的形式将业界引入广告学的院校教育。这种方式既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业界的最新情况,又不会破坏院校教育本身的完整性和体系性,同时还能弥补高校教师业界经验匮乏的实际情况。日本广告业的持续繁荣足以证明这种广告教育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2、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并不是不能改变的,尤其是在当前倡导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大背景中。针对上面课程配置不合理的情况,我们完全可以转变一下思路来解决问题。比如,针对设计类课程比较多,而且占用课时较多的情况,完全可以将学习的方式变换一下。以前是每一门课开始一个学期,专门介绍一个设计软件的使用,现在就可以将这几个软件放到同一个学期讲授,每个软件只介绍基本的功能和操作,操作的熟练给学生课下自己去练习。这样既能够节省出课时,又能给学生选择的余地:如果他有兴趣,就可以课下多练习;如果他的专业发展方向不在于此,则可以将精力投向其他课程。

再比如,我们也可以将专业核心课程提前到一二年级,而把通识类课程后置到三四年级。这样,既能够为学生留下足够的理解、体会和实践的时间,让学生形成更加明确的专业认识;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暂定的专业发展方向来选择后两年的通识类课程,不浪费精力,也更加的有效。

3、通识类课程要围绕广告学专业这一核心设置

篇2

[关键词]地矿专业;课程体系;问题探析

中图分类号:D92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255-02

地矿类人才培养关系着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未来,更关系着国家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关系着地矿类人力资源的开发,因此,要充分重视地矿类人才培养,以便为地矿类能源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面对地矿能源经济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面对我国地矿类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形势,下决心推动地矿类专业课程改革,为我国地矿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奠定基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改革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创新,这是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我们必须对现有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体系进行改革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对地矿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地矿高校的课程改革受制于地矿高校的培养目标,可以说,正是高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改革的走向和未来发展,我们这里所说的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和各种专业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是开展各项学校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制定课程和课程标准的首要环节。”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也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也是高校制定各项教学计划的基本前提和首要条件,培养目标制约着师资队伍、课程计划、教学思想、硬件设施、教学组织安排等一切内容,是高等学校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培养目标一旦确定就成为了人才培养各种计划的前提,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的规定性,也决定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要求,因此,高校的无论各项改革都必须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和准确的教学计划。

一、地矿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内部结构不够规范与合理

现有的高校课程结构体系由于沿用的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结构,这种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体系坚持的是按照学科内部的分类来设置课程,这种课程反映的是学科内部的内在结构,较少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也就是说,这种课程结构仍然是精英式的高等教育模式的反应,远远不能满足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精英式教育为主的课程设置模式,不同的高校应采用多样化的课程设置模式,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各种不同需要。精英式教育的课程模式实质上是一种金字塔式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把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课程呈现出层层提升、层层递进的关系,这种课程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扎实,专业能力突出,有利于学生将来继续深造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这是研究型大学主要采用的课程设置模式。在金字塔式的课程模式之外,现在最为大家所接受的就是平台式课程模式和模块化课程模式,这两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适应大众化教育的需要,把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大类基础课程单独设置,这有利于学校采用大规模班级授课,也有利于学生在完成基础课程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无论是金字塔式的课程模式或者是平台化的课程模式及模块化的课程模式,都必须要求各个专业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进行,单纯采用一种或者集中课程设置都不会满足学校教育的需要,因此,就需要各个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具体情况来实施,现有的简单化的一刀切的课程设置模式不利于教育的深入进行。

(2)地矿类专业课程体系过于学科化,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由于我国地矿能源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比重,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增大,地矿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人才的层次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借鉴前苏联的人才培养模式,过分注重专门人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才的宽厚基础,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某一领域非常精通,但是知识面狭窄,通用性不强,并且过分重视理论课程教育,忽视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的人才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缺乏。过分重视系统理论的传授,致力于学生系统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知识事业等方面的教育不够,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尤其是地矿类人才的培养。从国外和我国未来的课程改革趋势来看,加强课程的综合化、强调宽厚基础、强化实践环节教育和中是跨学科课程的建设都是未来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因此,适应未来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地矿类课程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尤其是是地矿类课程与实践联系更为紧密,更应该重视实践环节的教育,着力培养地矿类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地矿类专业课程体系国际化程度不够、教学内容和方法也需要进一步改进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各国的经济和社会逐步融为一体,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要求,大学在培养人才上也十分强调人才国际化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对外交往越来越多,又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能源经济更是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内容,因此,对地矿能源人才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商贸相关法规的知识等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地矿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国际化程度还不能普遍适应这种需要。

从地矿类专业培养目标来看,国内相关大学的培养目标都大同小异,综观地矿类大学地矿类专业学生的基本规格和素质要求,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趋于一致,都是培养在地矿行业就业的高级人才,从这里可以看出,无论是一流大学或者是省属大学,都把人才培养定位在培养高层次人才上,其培养目标基本趋向一致,同时,在国际化的问题上,几乎没有一所高校探讨国际化的问题,这也显示出,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几乎所有的高校都不太重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这不仅是地矿类高校的普遍问题,也是我国大部分高校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课程体系的内容来看,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对于人文素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不仅人文素质课程开课数量不足,而且教师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学生多数把人文素质课程作为学分课程看待,而不是素质拓展课程,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对人文素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地矿类课程的宽度和深度,也影响了培养的人才普遍人文素质不强的现实。

从课程的实施情况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采用普遍不多,教师仍然延用传统的讲授式授课,普遍存在着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局面,在授课内容上,不注意新思想新观点的采用,一本教材用多年的现象屡见不鲜,最新的科技成果并没有完全反映到教材中和课程上,学生接受的知识理论普遍存在落后于现实和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在实践环节,许多新技术普遍在企业采用,而在课堂上,老师仍然沿用过去的技术设备和技术参数,这些都反映出,课程内容的改革仍然面临的阻力很大。

(4)地矿类专业课程体系缺乏特色

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型到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高校的办学仍然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管,这样的结果就是各个高校办学特色普遍雷同,这种雷同不仅反映在办学目标上,也反映在课程体系上和课程目标上。尤其是地矿类高校,办学目标也存在雷同现象,由于强调培养学生宽厚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的通用性,许多高校往往走向了极端,直接的结果就是办学的目标和课程的目标存在着雷同。我们所讲的厚基础,是指学生的专业和人文基础要扎牢,而不是强调所有的课程和知识基础都一样,而是要求各个高校要结合自己面对的行业领域和技术特色,不断凝练自己的课程体系和办学目标,做到在通识基础上的特色化,做到面对行业领域的特色化和专业化,而不是要求各个高校都做到课程体系一样,这实际上又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反映出各个高校在课程改革上缺乏主动性,因此,要紧密联系本省、本区域经济发展,对本地地矿类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既有广适性又具针对性的学校特色课程目标尤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同时,从课程体系结构看,各校也基本上采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结构,各阶段的课程设置也基本相同。针对本地和学校人才需求情况的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尚未得到应有的地位和重视。在课程体系的评价中,也未将课程体系是否具有本地、学校特色列入评价指标。与国内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趋同性不同,国外大多数国家高校大多数人才培养目标都具有鲜明的特点。由于国外一般不使用高度计划的高等教育培养体制,专业设置和学校定位都由学校自己把握,因此,国外大学的培养目标较好地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并彰显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地区特色或者区域特色,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就这种办学目标的重要反映,斯坦福大学由于围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来开展专业和科学研究,从而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科技发展产业带-硅谷。

总之,针对这些问题,地矿类高校应该注重从现实出发,从学校办学特点和历史出发,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有针对性的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模式和设置方法,开发出有特点的课程体系,以便更好地适应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彭向东,刘羽,黄培明,万亿.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地矿类专业英语系列课程建设研究[J]. 中国地质教育,2011(2):69-71.

[2]瞿万波,李燕. 基于专业需求的高职地矿专业力学课程教学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12):114-115.

[3]周风山. 地矿类院校“材料化学”课程建设特色探讨与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2006(1):89-91.

[4]郑伟,白万备,刘顺喜. 地矿类高校非地质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J]. 中国地质教育,2010(2):95-99.

篇3

关键词:电气控制技术 课程设计 存在问题 构建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的顺利实现要以完善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为基础,尤其是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是一门具有多学科联系性的知识体系,而且其在高职教育是一门侧重实践的课程,因此如何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对此高职院校要通过转化教育观念、提升教学手段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适应经济发展的人才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

1 高职院校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体系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方式相对简单 虽然目前高职院校已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已经开始注重对课程体系的科学安排与改革,加大了对实践教学课程安排的周期,以此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但是当前的电气控制专业课程还是集中在传统的教学内容模式,对于学生的技能培养还是以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并且配合实训训练,虽然这种模式对于传统的课程体系来说是一种进步,但是其往往没有收获实效,因为高职院校受到硬件设施的限制学生很难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而且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单一的训练,总之学生实践时间的不足会造成学生没有实践技能,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1.2 社会上先进的技术没有纳入到课程体系中 电气控制技术更新速度非常的快,而作为高职电气控制人才的教育机构,其课程体系没有及时地将最新的科学技术纳入到当前课程教育中,造成高职院校掌握的电气控制技术在参加工作之后其技能不能达到岗位要求的规定。尤其是没有将现代信息软件系统与相关的电气基础课程相结合,造成学生的基础技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1.3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缺乏有效衔接性 目前高职院校将相关的专业课程仅仅当做是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一种教育类型,其与学生在初中、高中的学习衔接性不大,表现在:一是在进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时老师将过多的精力放在理论内容的学习上,造成资源的浪费;二是在进入高职电气控制专业学习后,学生相对的主要学习专业技能知识,而忽视思想道德方面的学习,结果常常造成学生掌握丰富的技能却没有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

1.4 实训课程脱离实际环境 实训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已经普遍展开,但是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实训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实训教学的环境与真实岗位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工作时间以及岗位竞争很难在实训课程中得以体现,导致学生在实训中不能真实的感受到企业的工作压力。

2 高职院校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建立清晰的课程体系开发思路 高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体系按照“市场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实际工作所需确定教学内容”的理念建立清晰的课程开发思路,高职院校要以此课程体系建设思想为依据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高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开发要以适应市场为原则,构建的课程也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调整,课程的内容调整重点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基础,强化高职专职教育中的实训性,在此思路下不断地优化课程体系规划、标准以及教学方案等。

2.2 认清形势,不断优化课程内容 首先电气控制技术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编制前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市场分析,全面认识当前社会的电气控制技术发展方向,及时掌握社会最先进的电气控制技术,以此作为编制与调整课程的内容;其次课程体系的构建一定要结合本校的师资力量以及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发展具有特色的高职电气课程体系;最后课程的内容也要摆脱传统的思想束缚,增加创新性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把握方向,适时调整课程结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教育理论的发展,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已暴露出诸多问题。为此,我们必须顺应知识综合化的趋势,在课程实践中实现专业课程与通实课程的融合。具体说来,高职课程结构的改革与优化应该做到:第一,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发出一系列适应社会发展、顺应企业工作流程与生产要求的课程体系,并且根据企业及用人单位的发展方向,及时调整课程结构与教学环节,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第二,以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综合组织结构为依据,建立活动课程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 结束语

总之,高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体系改革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顺应社会发展方向。为了近一步完善课程建设,必须坚持以就业上岗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目标,以技能训练为特色的课程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化与合理化,从根本上保障课程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皓杰,张磊.浅析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消费视点,2013(8).

[2]虎玲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编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教育教学论坛・下旬,2012(7).

篇4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对当前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茶叶生产加工专业教育进行各种改革,诸如对茶叶生产加工专业内涵的改造、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设置的改革、实践课程的改革及目前围绕茶叶生产加工专业进行的各种相关改革,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茶叶生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通过对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课程体系过于学科化,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从目前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看,主要是实际应用型人才,要求动手能力较强、有一定专业知识、知识面宽。从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要素构成来看,具有明显的专业性色彩与学科性[1],总体结构上学科化特征明显。

1.2课程体系过于刚性,缺乏弹性机制

从课程体系目标来看,现实过程中课程目标缺乏动态的课程体系[1];从课程体系结构看,选修课开设的比例不够,未能充分构建个性化课程体系;从课程体系的实施来看,课程体系存在忠实取向,缺乏反馈机制,还需要不断完善。

1.3课程体系缺乏特色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的课程目标未体现独具特色的个性化目标,难以适应当地产业布局以及茶产业人才的需求。要对当地茶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制定学校的特色课程目标。

1.4课程体系国际化程度不足

近年来,全球趋势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社会广泛需要具备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商贸相关法规知识的从业人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国际化程度不高。

1.5实践课教学有待改善

实践教学是高校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往往按照课程体系进行安排,而实践性教学受教学计划和茶树生长季节性的双重限制,原有的教学安排很难让学生观察、了解茶树的整个生长周期,也就使实践教学计划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另外,实践教学往往只重视教学环节的布置,而忽视实践过程的指导和管理。

2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2.1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培养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性质、形式、内容和方向[2-3]。其逐渐演变为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不仅成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南,同时也提供具体的教育预期和标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方向和归宿。构建或改革课程体系,都是为了满足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衡量某种课程体系合理与否,主要就是看它是否能满足其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目标的确定,必须明确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是培养目标实现的内在动力[4]。

2.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其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教学双方的交流与互动是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5-6]。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也应当及时反馈,形成良性互动,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效果。具体实践中,教师首先介绍课程的内容、任务和考核方式等,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自愿分组,通过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实训教学中,也是按项目进行分组,按步骤完成项目,先是计划,然后是实施,最后进行检查与评估。

2.3实验课程的改革

现行实验课程的主要问题,一是实验内容过于陈旧,与专业课程的联系不够紧密,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难以激发其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加强对实验课程的改革,更新实验内容,加强与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课程的联系,以适应当前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的不断更新,得到学生的认同和主动参与。二是实验课程之间相关性较低,学生只能学到一些简单的实验技能,却缺乏综合运用各种实验技能进行实验研究的能力。因此,必须大量增设综合性实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三是验证性实验过多,探究性实验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精神。因此,应该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比重,增加探究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以促进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4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材内容

刚毕业的学生往往不能快速适应工作需要,感觉自己知识面偏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差,这反映出学校教育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培养欠缺。因此,应当对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通过精选课程内容,增加综合课程,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更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其知识面,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5改革考核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对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课程考核进行改革,考核改革的关键是命题。应当以实践考核为主,注重能力考核,而不是只看结果,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实践中,将期末课程考核分为2个部分,即实际操作考试和口试,在形式上模拟职业岗位考核,考试题目、内容与考试大纲保持一致,从而实现对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

3参考文献

[1] 叶素梅.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 曹敏建,郭玉华,刘恩才,等.设施农业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施[J].高等农业教育,2004(2):66-68.

[3] 齐绍武,刘逊,屠乃美.构建设施农业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001(4):55-57.

[4] 金文林,赵波,白宝良,等.农事学:实践性教学课程的设立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1(4):58-59.

篇5

为考察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课程开设情况,本课题组通过互联网搜素、实地调研等途径,将江西省内普通高校开设新闻采编与制作情况及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江西省开设了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高校主要有:九江学院、新余学院、萍乡学院、景德镇学院、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城市学院、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南昌职业学院等。

关于课程模块:由于网上信息不全,加上具体课程门数太多,不作一一列举。这里列举新余学院、九江学院、萍乡学院、江西司法警官学院四所高校做一对比。新余学院的课程模块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公共基础课程、素质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平台(实验实训课程、集中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活动)。萍乡学院的课程模块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主干课程,包括专业技能课、专业必修课、专业任选课)、专业课、公共选修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课程模块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14门)、系列讲座课程。以上四所高校中存在课程模块划分不清楚、相互交叉。如萍乡学院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存在重复。

关于专业方向:总体来看,开设细分方向的高校不多。在细分的专业方向中,新媒体方向为多数,如全媒体方向、网络媒体方向。景德镇学院的全媒体方向、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法制新闻方向、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的网络媒体方向(2013年后不设方向)、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的新闻采访方向和新闻编辑方向。其余学校,如九江学院、新余学院等不设方向。

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课程设置未能与职业能力培养挂钩。据报道,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毕业生不能完全适应媒体的需要,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不成比例,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生在实际中供大于求。

(二)培养目标定位太高。现在专科学生高考分数偏低,在文字驾驭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比本科段专业学生弱。不少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参照了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应该定位在为县级及以下单位、部门、机构培养新闻采编类人才。

(三)对应具体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块不够清晰。现有课程体系中,也提到了几大类别的就业方向,但在实际课程上,却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有些仅仅是一门课就代表一个专业方向,直接的后果就是学生动手能力不够。

(四)专科课程“本科化”。一是表现在课程名称上,与本科段的课程没有区别。二是课程教学内容本科化。同一门课程应针对专科生、本科生作不同要求,要分层教学。三是教材使用本科化。新闻传播类本科段教材将对完善,而专科段的教材建设较少,不少高校专科学生使用本科段的教材。

三、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改进路径

(一)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大三适量开设专业方向,每个方向设置一个课程模块,2-3门课程。报社、广播电视台、网站等媒体机构在实际采编工作中对实践能力的要求不同,本科段是一个专业对应于一类媒体,比如新闻学对应于报社、广播电视新闻学对应于广播电视台等。而专科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却要对应于所有的媒体。专科学生基础原本较弱,在课程设置和实践练习上,不能适量侧重,更不具备竞争力。

(二)加大实践类课程设置,加大实习量的要求。改革现在执行的一个月实习的管理,设立小实习、大实习环节。探索并建立“248”实习制度,即大一实习2周、大二实习4周,大三集中实习8周。对不同阶段的实习有不同的要求,大一实习2周主要目的为认知媒体;大二实习4周主要目的为开始上手,跟着实习老师进行采访和写稿;大三实习8周主要以能独立完成采访和新闻稿件撰写为目的。

(三)调整能力培养结构和就业方向。笔者对比分析了地市级媒体招聘要求,呈现几个特点:一是多要求本科学历。二是非常重视实践实习经历,且有新闻作品者优先。三是没有严格专业要求,中文、新闻等相关专业都可以。对应媒体招聘条件,考虑到实际情况,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培养方案应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在就业层次上降低门槛。重点针对乡镇新闻采编,培养县级报社、电视台采编人员为主,兼顾市级行业刊物采编,特别优秀者,在取得本科学历后,可以力争进入地市级媒体从业。

篇6

我国经过20年的时间逐步确立了设计艺术教学体系,在此之前大多参照美术教学内容加以适当的调整。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的美术技能培养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时间,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较为薄弱。

1.课程重复严重。此处所说的课程重复并不是指同一课程出现二次或多次教学的意思,而是指同一内容被多个课程重叠交叉讲授。这种重复往往是无意的。这样的重叠只是保证了所讲授内容的完整性,却破坏了整体的课程结构问题,专业课、基础课、技能课在某些内容上重叠交叉。以环境设计为例,其基础课中包含对设计程序、设计材料、设计概念、设计风格等一系列问题的讲解,但是在每门设计专业课中又会重复以上内容,因为学生没有设计经验及相关的设计知识,这一部分讲过的基础知识就很有必要在专业课中再讲解一遍,造成资源及时间的浪费,使得本来庞大的课程体系更加臃肿,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作业量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对反复的教学内容丧失兴趣。

2.教学核心问题不突出。快速发展的社会对设计艺术学的要求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也导致设计艺术教学内容的反复调整。这些变化有些是积极主动的,有些则是被动盲目的。增加的内容多,合并减去的内容少,单纯的加法导致了学科的体量增大重复性增多。例如,现代设计艺术教学中近年增加的设计管理、合同法、设计伦理学、设计概论、艺术概论以及各种新型电脑知识网络知识等课程,从横向角度来看,每一门课程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都可以在设计中以及工作中解决有针对性的问题,但是从纵向来看彼此缺乏联系、过渡跨学科的现象严重,所学内容表面化、僵硬化现象严重。很多理论课都是从艺术史艺术理论中脱胎而来的,不同的课程中所举的例子都是一样的,重复现象严重。这些新增加的内容有些已经超出了现有设计艺术教学的知识范畴,授课教师也一知半解,浮光掠影的教学不能从根本上达到实用的作用。如果聘用专业的非设计人员来讲解这部分内容,又导致知识点孤立、与设计没联系。

3.设计力不足。设计艺术是多重标准的学科,每个标准代表一位设计师的理解与感悟。这样的多样性在现代非常重要,而现代设计艺术教学正在磨灭这种多样性。长久以来,由于忽略对课程结构中艺术多样性的考虑,使得设计艺术教学标准唯一,直接导致了学生设计力和创新思维的缺乏。

艺术是难以统一传授的,引导和启发的课程如果不具备多样性、多重标准,这就导致设计艺术学科教学同一化。中国现有超过五百万从事设计专业的人员,这个数字随着各院校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走入社会还在增加中,如此多的设计师却没有对国内的设计行业状况有多少改变。模仿、抄袭、山寨成为中国设计的代名词 我们有庞大的设计人员却没有创造出应有的价值,主要原因就在于设计师设计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这就不得不让人们去思考教学环节是否存在问题。

二、设计艺术学课程存在问题的解决

1.合理安排课程之间的衔接,减少课程的重复。经济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现代设计的走向。而现代设计的教学体系同样不可忽视经济的作用。德、日的设计艺术教学模式对我国影响很大,其成功的经验与案例有目共睹。德国一百年前就已经把设计艺术教学单元化模块化,从而为批量培养设计师打开了一扇大门。时过境迁,当时的一些教学模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增的内容不断地被补充进来。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设计艺术学专业近年不断地被细分、专业化并增加新内容,这固然是社会进步的大势所趋,同时何尝不是因为设计艺术类单一学科的承载量过大所致。例如环境设计中分离出去的陈设设计专业、灯光设计专业、舞台设计专业、家具设计专业,这些一度都曾包含在环境设计专业中,是环境设计专业中的一门课程,而现在逐渐脱离,成为独立的专业门类。在这种专业逐渐细分的环境下,如何把握设计的本质则变得尤为重要。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新材料的频繁面世,新科技的快速更迭,新思路的不断涌现使得设计艺术的责任更多,关照面更广。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设计艺术教学的变革与完善迫在眉睫、意义重大。合理安排课程之间的衔接,减少课程的重复度,对于提升整体的设计力,重点关照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设计课程要重在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性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应该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经历了图案教育、工艺美术教育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等过程,始终处于多变的状态,从而影响了课程结构的有序建立,但是关于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问题,却始终比较注重。设计艺术学课程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联系,使学生在低年级时就知道学习这些有什么用和怎么用,要懂得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设计力的提升是设计艺术学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

3.要重视社会实践课程的安排。目前,学设计与做设计的人数激增,设计专业要及时体现其客观效能。设计人员要创造应有的价值,要通过社会实践课程不断完善知识,获得在学校中不易获得的经验、技巧、沟通能力,要学以致用。社会实践课程是提升学习者设计力的重要途径。

篇7

关键词: 体育课程改革;陕西省;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157-02

0引言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国家教育部在高等教育改革基本思想中提出:教学改革是核心,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多年来陕西省大学体育的目标是模仿式教学,注重运动技术的传授,忽视学生身心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受传统体育的考核影响,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教师为了考试而教或只是盲目的锻炼身体,使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常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提高,失去了教学意义。由此近年来高等教育正在努力通过改变观念、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进行改革,本文立足于我国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走向进行分析,为陕西省高校体育课程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查阅、整理有关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

1.2 访谈法:走访了陕西省陕西工程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政法大学、延安大学、榆林学院等11所学校,对教授进行有关课程改革方面的问题进行座谈访问。

1.3 实地考察法:对所去过的学校的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师资力量、场地情况、周围的环境等进行现场考察。

1.4 演绎归纳法:对当前陕西省高校体育课程现状、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对陕西省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走向进行推理。

2结果与分析

陕西省60多所高等院校随机进行了11所高校的走访,体育课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教师队伍:在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但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教师学历不协调,高学历所占的比例偏小,导致整体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还比较低;教师对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把握不够。为此,陕西省高校必须大量地为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以及加大引进好学历高水品的教师力度。不断的提高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丰富教育的科学化、连续化、终身化和个性化的内涵。

现阶段学校里盛行阳光体育,对学生不仅强调技能的学校而且对学生德智体全面施加影响,要求各高校不断的开展新科目、而且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培养,以及对其提供其他地区的教师以及文化学习交流的机会,让教学过程中应用最新的知识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对陕西省高校教师继续学习的调查统计,73.6%的教师进行继续学习是来源于外部刺激,19.2%的体育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是为了丰富自我生活,7.2%的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动力来源于实现人生价值追求。由此说明我们大多教师进行继续学习都是外界环境的刺激,教师进行继续学习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而是为了文凭为了拿到更多的回报,这样以来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程改革的进行。

2.2 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的管理体制是保证课改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陕西高等院校管理者对体育课的认识还不够。这方面主要表现为较少的经费投入,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对体育课程、老师注视程度不够。学校管理制度上偏重于理论课的教学,对教师的培养模式也是侧重于理论课老师。这样自然在学生的观念里也是倾向于理论课的学习,无可厚非淡薄了体育课是学习理论课的重要保证。

2.3 课程结构:课的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课改的顺利进行。现阶段在陕西省各大高校里推进快乐体育、阳光体育,实践证明阳光体育更附和学生的发展,但目前陕西省举办的三本院校以及大多职业技校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的组织形式滞后。教学内容集中在田径、球类、体操等。教师上课的方法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没有什么新颖,课程的设置上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眼前课程的设置上均存在:①大学体育课时比较少尤其选修课时间短,现在好多高校受教师资源,场地条件等的影响选修课一周安排一次,致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大量减少,内容质量得不到体现,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保证。②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简单。目前陕西省高校上课均采取传统的“三段式”或是“四段式”的教学,上课学生人数比较多,所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教师统一的教法,学生在教师讲解示范下,完成动作。导致在教学中以技能的学习为主,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情感、行为影响不够。教师单调的一种方法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有时候照顾不到会严重影响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2.4 教学设施:体育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改革是完成体育教学的前提条件,保证“健康体育”施行的必要条件。陕西省高校场馆以及场地的建设受当地经济条件和陕西省对教育投资的制约,虽然一些投资比较低的场所有所增加,但随着近年来的扩招形式以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现有的场馆还不能满足教学的发展需要和学生平时锻炼的需要。还有陕西省高校的场馆方面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一些日新月异的项目比如说是:网球、高尔夫、游泳馆等锻炼场地明显不足,尤其陕北,陕南地区。导致一些引进的相关教师不能合理运用,以及不能满足学生追求时尚的个性特点。经随机对陕西省几所高校体育场馆调查发现:①平时除了上课时间场地处于关闭状态,并且上课时有时候一些场地人数过多学生练习严重受阻。②一些学校实行收费政策不仅对外经营施行收费而且对学生也施行收费,严重影响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③学生上课时学校提供的器械不足,甚至出现学生自备教学器械比如羽毛球,这样一些经济水平低的学生技能得不到保障。

3陕西省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问题的反思与分析

3.1 体育教师应具备全面的知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技能的综合素质,科研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新的理念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师对课程理念的适应和对课程模式综合化的适应,教师自身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是将来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陕西省高校对体育教师的观念进行改革,改革教师传统体育的教学模式,忽视对学生全面培养和教育。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身体高更主要的是让他们掌握方法,接受身心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审美观念。形成 “一项全能”的体育教师团队。教师教育应包括提高学历、加大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培养、加强教师管理、加强教育科研等途径的综合教育以及奖励制度。

3.2 观念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包括主管领导、教师、学生等面对现阶段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迫使陕西省高校必须转变传统思想,加快推行新的教学体系。加深体育管理体制,加大体育设施的投资,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视体育的发展培养全新的人才。其中领导的观念直接影响课程的地位和改革的方向,如果一个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好,那么这个学校的教导一定重视体育。领导的观念成为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所以要对体育课进行改革首先领导要改变观念,改变学校的管理制度,更加需要教育部门的协调配合。让陕西省高校体育事业形成平等的、更加健康的体育校园文化。

3.3 深入研究高校体育课程各要素的联系,完善陕西省高校体育课程

3.3.1 在教学形式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现在的体育教学都是以运动技术传授为核心,忽略了对理论课的学习,体育课的学习应包括理论与实践教学两个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应安排一定的理论课。重视基础专业课程,不仅学习有关运动的知识,而且还要学习人文,历史,社会,自然等多学科的知识从而促进身心发展以及培养个体的综合能力。传统体育强调学生的技能、体能,忽视对学生理论课的教学以及学生情感、行为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少学生上体育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过关拿上学分,近年来对改变学生的这种想法在教学改革上不断的发生变化,需要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一转多能,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强调学生技能的学习还强调理论课的学习,提倡学生多读专业书籍,提高自我思维能力。

3.3.2 增加更多的新型课程,增加选修课内容。在体育改革实践中,各高校受人力,物力等的影响,所开设的体育选修课有限。主要以竞技类项目以及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教学内容比较单调,在未来发展中不断增加可供学生选择的项目,满足学生个性的需求。传统体育课采用固定的教学组织形式,老师教学示范教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进行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不仅学生的技能、体能难以提高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和行为,所以为了保证学生的需要,鼓励以及加大各高校选修课的力度。

4结论与建议

陕西省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其它课程改革一样要反复的实践,才能更加完善。通过总结反思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①体育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低,科研能力薄弱。提高教师的整体素养,更新观念,对学生技能、人文、社会等多方面施加影响。②对学校对体育的管理力度不够,应加大对其的管理力度以及鼓励制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③课程改革的内容层次比较模糊,重点不突出。因此课程改革在对内容的选择上,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力求迎合学生未来的生活。④体育场馆应对学生施行免费政策,可以让学生随地随时进行体育锻炼,增加新兴项目的场地建设,丰富体育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慧丽.高校学生的健康教育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3,(10):95-97.

[2]吴燕丹.浅析我国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76-78.

篇8

自2011年起,我国教育部对各高校的教学课程及内容设置做出了重大改革决策,不断推行“质量工程”建设,开展并大力推广高校的教育改革工作,众多高校教育者为改革献计献策。目前,高校各类课程的改革已全面开始,作为基础课程之一的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尤为重要。在高校数学改革过程中,涌现出很多理论创新研究和结合教学实际的探索。如果想对高校数学改革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改革,必须对现阶段高数课堂内进行实地考察,认真分析现有的工作情况和成果,在理论结合实际的过程中找到问题、弥补差距。

1 高等数学改革的意义

1.1 高等数学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作为大学课程上的基础课程之一,高等数学的设置和改革对各专业的学生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中设置的数学课程,并不仅是在高中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的再次延伸,而是要将高等数学的内容和其他专业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才能发挥出高等数学这一基础学科的作用,同时,将数学课程和专业课相结合更能让学生对专业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

1.2 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数学课程是大学生进入高校必须的基础课程之一,建设高效优质的数学课程体是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基础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视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其次,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培养高质量的综合性人才也是高等数学亟需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因。从高等数学本身特点来说,和其他学科的课程相比,高等数学不仅要教授给学生必要的数学应用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

1.3 培养综合创新人才的需要

高等数学课程改革遵循教育规律,贯彻我国2002 年开始启动的“质量工程 ”的精神[1],对传统数学更注重理论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现代数学教学应逐渐转变观念,强调数学对其他学科的基础作用和对思维的启蒙作用。全面推进高校数学的课程改革,培养各专业学生应用数学思维、概念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为学生在各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理分析工具。

2 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2.1教师知识结构问题

很多教授高校数学课程的教师都是数学专业科班出身,对于讲授数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得心应手。但是正由于科班出身,使很多老师欠缺很多其他专业的知识,不能将数学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在其他专业上,很难为同学理论结合实际地解释数学理论如何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因此,便造成了不同专业上相同内容的高数课,并且所学到的数学知识难以在今后的学习和运用中得以灵活应用[2]。

2.2 课程体系设置问题

在一般高校的院系设置上,数学授课老师多属于基础系,在课程构思和教学活动上都与其他院系的教师沟通较少。这就会造成数学教师很难了解其他专业对数学学习的需要,教师难以因地制宜地设置课程,难以真正落实高等数学课程的实用原则,无法完成数学课程应用型教学的目标。

2.3 学生基础弱与课程起点高的矛盾

高校数学课程包括高等数序、概率论以及线性代数等课程,其理论内容和应用性和各专业息息相关。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面临着数学课程的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中,无疑是很有难度的学习过程。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如何解决这个矛盾,让学生真的能在数学课程上学有所得,是高校数学改革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3 高校数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数学课程体系

各高校应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建立与本校专业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学科教学计划,并配合可以对应的数学教材。目前普遍使用的数学教材无法因地制宜,满足不同学校的教学需要,因此在改革过程中,我们鼓励各高校数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编写教案,既能满足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满足各专业进一步学习的需求。

3.2 加快数学教学内容改革

目前的数学教材存在着“难、偏、繁、旧”的现状,以及偏重理论学习的倾向[3],因此在课程内容上要对更强调数学在具体专业上的应用,挑选重要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应重点改变当前“注重理论、忽视实践”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应用型人才模式的研究 。

3.3 改变传统数学教学模式

传统数学课程上多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但这种教学方法显然已不适用于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的课堂上。因此,在高校数学课程的改革过程中,需要不断对教学方法推陈出新,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将学生转变成教学的主体,提倡学生主动加入到学习和思考中,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建模思维解决专业问题。

篇9

关键词: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互动式教学

作者简介:李祥春(1979-),男,内蒙古阿荣旗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讲师;陈金伟(1988-),男,黑龙江绥化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8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55-02

随着社会对安全需求的加大,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应用与普及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安全工程的高等教育在此方面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科教学在高等院校的中心地位是不能动摇的,它起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是其整体水平的重要体现。建立健全安全工程学科体系,实现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知识结构的改革,对提高我国企业整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1]然而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我国高等院校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于促进科学构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一、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开办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数量迅速增加,到2011年为止,其数量已经增加到133 所(表1),但仍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表1可以看出:在这133所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高校中,大多数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是近年新开办的,2004-2011年申办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有65所,比2004年以前的总和都多,数量增加迅速;另外,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增为一级学科。[3]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分析如下:

第一,由于开办此专业时间和学校综合实力不同,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第二,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整体良好。2010年平均就业率92.6%,高于全国本科平均就业率88.0%,2012年度就业率最高的50大本科专业中安全工程专业排名第34位。

第三,各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普遍带有行业性的特点。有侧重矿业安全研究的,也有以空间飞行器控制与安全为特色的,还有以石油化工安全为主线的,“大安全”近年来也发展迅猛。

第四,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具有技术性不强的特点。虽然安全工程专业是工程类专业,但是由于自身特点等因素,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很多停留在理论学习上,致使教师教得乏味,学生学得枯燥,很多学生大学读完后不具备较深的技术技能。

二、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系统严重偏离人才培养目标

很多院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十分单一,本科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发展不均衡,过分注重深厚理论基础和坚实的专业知识,走重理论轻实践的路线,没能真正掌握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实践技能。理论是实践的先行军,实践是理论的验证,因而学生必须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学以致用。[4]

2.实习实验环节未得到充分保障

实习和实验环节是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从自身安全和生产效益出发,对大学生实习产生抵触情绪,逐渐导致了大学生实习困难。直接造成现在大多数高校在实习地点选择上采用“游击战”。[5]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实验教学环节存在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日常教学实验仪器台数不足,多数学生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有的实验教学以模型参观为主。[6]

3.教学培养环节存在许多问题

目前,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环节存在许多问题:课程体系落后,教学中没能跟随吸取学科前沿的成果。教学方法落后,课堂讲授仍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性,学生虽然学习了许多支离破碎的知识,但难以融会贯通。考核评价方式僵化单一,不少学校始终简单以笔试成绩为考核依据,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挖掘。[7]

4.培养成果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企业需要的是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迅速适应的毕业生,而我国目前培养的安全工程毕业生与社会的要求相比有很大差距,高校现有安全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和实验条件尽管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但是经多年扩招后,现有的实验条件、师资力量等资源明显不足,这在新设置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表现得更加显著。所以,各高校应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培养体系。

三、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1.明确教学培养目标,实现针对性管理

有关调查的结果表明,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设定上,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类型上,以“两个并重型”为宜,即:通用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并重型和具有行业特点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并重型。[8]在本科四年有限的时间里,通过系统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外语语言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掌握安全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熟悉某一行业的安全工程管理和技术。

2.鼓励参与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

外国大学本科生教育中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值得借鉴,如讨论、实验、角色扮演、案例研究等。在此,提出如下方法:[9]

(1)小组讨论互动式教学。在课程学习中安排大量的课堂小组讨论及课后以小组为单位的实践活动,各小组向教师和全班同学汇报小组该课程的学习成果,各小组将讨论结果及学习成果向全班分享。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多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最后,教师可以适当发一些奖状和奖品给表现优异的学生。[10]

(2)体验及分享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基于体验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根据以往或正在经历的经验,与认知内容产生共鸣、产生融合。此外,在一些课程中邀请专业人士及刚毕业的学生到课堂上介绍各种职场经验,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9]

3.增加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得以实现学以致用

(1)鼓励学生实验。教学实验室是大学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实践课堂。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自行制订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10]根据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和能力发挥等方面的差异,以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一套多层次、多模块、开放性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

(2)增加实习机会。学校需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增加经费投入,充分利用校外技术骨干的指导作用,使实习实践真正成为以探索为主、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实习过程中主要让学生听取工程师做各种生产工艺和安全技术的报告,请生产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为学生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同时进行交流座谈和答疑,最后进行实地参观。

(3)推进实践教学资源开放。加大实验室开放共享力度,推进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进实验室、进大学科技园区、进实习基地、进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各实验教学中心也要面向全校公布可供选做的实验项目,向参加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以及学科竞赛的学生开放。

4.利用和借鉴网络技术,实现安全工程资源整合与共享

安全工程教学应顺应多媒体网络教学大趋势,结合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和推广多媒体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11]在同一个建制下,使不同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单位之间以及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在现有一般教室的基础上,最好再增加专用的安全专业多媒体教室、学生自主学习机房,利用互联网或校内局域网,实现师生之间无障碍的语言交流和学习互动。学校将为实验项目和实验室开放管理建立统一的管理信息平台,资助实验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建设。校园网的建设和远距离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形成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种种限制,同时也有利于在高校间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四、结语

各高校应提高对安全工程专业的重视程度,适当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教学设备,扩大师资队伍。在本科教育阶段,以培养高级安全技术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鼓励参与互动式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加强和优化创新及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双向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和借鉴网络技术,实现安全工程资源整合与共享。合理的安全工程专业知识培养结构,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安全科学技术人才,从而加速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识到,现代安全工程专业化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必然会存在和产生许多问题,但要坚信安全工程专业的前景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吕品.关于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改革与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1).

[2]辛程鹏,王昌琪,范育青.新晋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175-176.

[3]王凯,李珊,潘侠,等.我国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8(5):163-167.

[4]徐锋,张国华,朱丽华.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5]张洪杰,向晓东,陈旺生.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6):172-175.

[6]宋富美,易敏.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1,8(2):103-110.

[7]洪煜,钟秉林,赵应生,等.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现存问题与改革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41-46.

[8]韦爱勇.对高起点安全工程学科建设的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4,(3):25-28.

[9]苏文平.参与式教学法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创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74-77.

篇10

重视,成为指导高职课程开发的重要理论。然而,由于学习、理解和应用等方面的原因,使得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

开发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急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分析,找出制约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的难点、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课程开发

[作者简介]刘志峰(1981-),男,山西吕梁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教学办公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

教育学、教育生态学、企业生态学。(河北秦皇岛066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

2011-2012年度立项重点课题“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紧密型校企合作

机制、模式与策略研究”的中期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ZJYA1104)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019-04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提高高职育持续发展,已成为多数高职院校的共识。随着高职教育改革

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推进课程建设既要全面学习和充分借鉴的深入推进,高职课程改革经历了“由从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向

已有课程建设理论知识,也要积极探索和有效实践课程改革新“指向职业适应能

加强实践教学的改良型学科体系课程转变”

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尤其在目前高职教育发展规模化背景力培养的课程改革”两大阶段,正处于“以职业竞争力培养为导

下,通过课程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实现高职教向”的课程改革阶段。20世纪

90年代,德国不来梅大学

Felix

Rauner教授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和方法,

掀起了以职业竞争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浪潮。近年来,以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整体化工作任务分析法(BAG)不断引起国

家高层部门重视,教育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倡导高职院校课程

设置和课程改革要遵循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并组织专门人员开

展相关课题研究,使得

BAG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在国内得到了进

一步推广。一些高职院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选派优秀教师

赴德国学习培训,结合自身课程建设和改革实际,探索实践基于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如此,但尚

未形成与我国高职院校实际相适应的课程开发模型,即便有的

高职院校提出了具体的开发模式,但不具有普适性,很难得到大

范围的应用。因此,需要系统分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

课程开发的概念、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的概念模型

按照马树超先生的理解,概念模型是介于实体模型和数学

模型之间的基本模型,即通过对研究对象系统的分析与抽象使

之简约化。其基本特点是:一是对实际对象系统的抽象,二是体

现实际对象系统中的要素,三是反映要素间的关系。①从广义层

面上来看,概念模型也可称为理论模型,是主体构建操作模型的

重要依据,也是主体理解研究对象的有效手段。尤其对于新事

物,更需要借助概念模型来认识和理解。尽管

BAG理论提出至

今已有二十余年,但被引入我国职业教育界的时间较短,对其思

想内涵的认识也多种多样。因此,就有必要建立基于工作过程

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的概念模型,这既有助于高职课程体系

的开发设计,也有助于高职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成效评价。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中指出:也是教学改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

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

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对于高职院校推进课程建

设、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深刻领会教育部文件

精神和要求,充分吸收国外先进课程开发理论和思想,结合我国

目前高职教育发展实际和课程改革实践,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系

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的概念模型。这种课程开发应当以工学结

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背景,在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技

能体系的支撑下,通过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来有

效整合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以及与学生能力、个性发展之间的内

在关系,使职业竞争力培养成为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目标,突出

职业竞争力在职业能力构成要素中的重要作用,并构建与之相

适应的政策和措施,由此来提升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满足

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是以提升职业适应能

力为指向的,这是基于现代经济社会和企业运行管理进入过程

为导向的时代需求。目前,多数行业企业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

任职要求都具有明显的过程性,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具备基本的

岗位能力,也要拥有综合职业能力,以保证持续的竞争力和发展

力。加强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不仅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技

能型人才素质和能力的综合性要求,也适应了技能型人才能力

和个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依据现代职业工

作实际和任职要求,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合理组织利用资源,

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满足高端技能型人才培

养的需求,使得学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课程内容与岗位任

务、能力养成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相统一,实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发

展能力的培养目标,进而提升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不同理论和思想指导下的课程开发具有不同的开发路径、

方法和内容,在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应用、教

学质量评价等方面也有所区别。在职业教育理论视域下,

“工作

过程”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即从工

作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到评价整个过程;二是工作要素的全面

性,即工作主体、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工作成效;三是

工作过程知识的系统性,即认识把握工作过程结构、工作要素所

必需的知识信息。②与之相对应,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课程开发

必需同时满足上述三个要求,这与传统的基于知识的学科课程

相比有很大区别,也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建

设的最大瓶颈和关键所在。课程设计主体严格遵循工作过程蕴

涵的完整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等原则,按照固定的步骤和环节来

确立某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就形成了该专业的基于工作过程系

统化的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

程,其重点在于对高职学生学习目标的设置、学习内容的选择及

其顺序排列、课程管理和质量控制进行可行性研究。同时还包

括对教育环境和在这个环境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的细致研究。

要保证这些环节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必须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

展变化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特点以及实现这一目标所依附

的课程结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课程管理方式和质量控制手

段。由此,可以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划分为

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静态层面是指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指导

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动态层面是指

课程内容的组织实施、评价和监控。这两个层面相互影响、互为

依存,共同组成课程开发过程。经过开发得到的学习领域应该

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它是从

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通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

合性学习任务③,其基本特点是保证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学生通

过若干体系化学习领域的学习,获得完成工作任务、处理问题情

境的过程性知识、意识和技能,进而形成从事某个职业的职业资

格和综合能力。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1.开发主体层面:缺少课程开发理论的深入学习。专业建

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突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

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和经验,使得学生由单纯的工作劳动者转变

为工作参与者和设计者。现实中,一些高职院校既不注重课程

开发新方法和新理论的系统学习,也不注重自身专业建设实际

的全面分析,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和思考就直接从基于工作过

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论中演绎出各种开发方法、手段、模式和

策略,短时间就完成了课程开发和课程建设,甚至有的院校教师

根本不了解“工学结合”“典型工作任务”

“工作过程”“学习领域”

“学习情境”“课业”“课程评价”等概念的内涵,就随意引用,进而

出现概念滥用和泛化现象,严重影响了课程开发的水平和质量。

2.开发过程层面:缺少课程体系的合理建构。服务职业能

力培养是高职课程建设和开发的基本出发点。要实现职业教育

目标,服务职业能力培养,必须结合行业企业工作任务、工作过

程、职业成长规律和学生能力培养要求,来科学设置和优化完善

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基于工作过

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绩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要

求主体必须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着重从培养

学生“设计导向”能力方面来确立专业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

向。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充分全面的专业调研基础上,确立专业

对应的岗位、岗位群及任职要求,分析岗位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

务,归纳总结行动领域,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最终确立

专业课程体系。现实中,一些高职院校忽视对课程体系的合理

构建,忽视课程体系对每门专业课程开发的制约性分析,不注重

课程体系与每门专业课程以及不同专业课程之间关系的细致分

析,在专业课程开发过程中没有从系统论角度把握开发过程的

动态演替。

3.开发基础层面:缺少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基于工作过

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体现。不同高职院

校进行课程开发过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校企合作基础、背

景和条件的不同,这种不同往往会影响到课程开发水平及其应

用范围的不同。校企合作基础优越的高职院校能够更加充分地

利用地区行业企业资源进行课程开发,其课程开发过程中确立

的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以及转化的学习领域更具科学性和

合理性,成果推广和应用也具有广泛性。校企合作基础薄弱的

高职院校由于参与课程开发的企业有限,难以形成一个建立在

诸多企业研讨基础上的开发方案,因而课程开发过程中会出现

很多问题。从整体上看,缺乏行业企业的有效指导和积极参与,

已经成为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进行课程开发面临的共性问题。即

便是高职院校具有技术研发创新和继续教育的设备、师资优势,

一些行业企业也不愿意参与课程开发,这样就会造成课程开发

目标不明确、开发方法不规范、开发重点不突出、开发内容不合

理等问题,必然会影响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4.开发环境层面:缺少管理机制的有效支撑。课程开发是

以特有的管理机制为支撑平台,借助管理机制来保证课程开发

有序进行,实现课程开发目标。以管理制度为内核的管理机制

对课程开发的影响是深远的,既可以视为解决课程开发实施问

题、适应人才培养需求问题的方略,也可以视为督导和评价课程

效果的手段。例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在实施时,首先

要考虑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由于课程从学科知识型转变为学

习领域型,原有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时核算、学生管理、教

师管理、课堂组织、实习实训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方式,已经不适

应课程改革后教育教学的实施管理。特别是课程效果的评价,

如果没有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很难做出准确的评价,

进而影响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及其有效实施。

5.开发资源层面:缺少专业师资的培训建设。基于工作过

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与传统的构建知识理论体系为核心的课程

开发存在不同:在开发主体上,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在基于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每个要素、环

节和层面再到整个过程均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在开发内容

上,校内外专家共同研讨专业所对应的岗位和岗位群,分析工作

任务和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课程,校内专业教师在开发

课程内容时需要更多地关注校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侧重于学

生职业岗位的工作实际和任职要求。只有以校内外专家为主体

的课程开发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

学习”,即工学和学习一体化。现实中,一些高职院校虽然重视

课程建设和课程开发,但不注重课程建设和开发主体的培养,使

得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开发流于形式。

6.开发评价层面:缺少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从教育经济

学角度来看,课程开发是一个具有效率和效果的教育行为,需要

投入和耗费一定的人财物资源,使得课程开发表现出成本性特

征。由于课程开发过程是以成本投入为基础,这就决定了基于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必须关注成本和收益问题。目前,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和开发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就是忽视对开发成本和收益的考虑。已有的课程开发成果要么

是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的生搬硬套,要么是

对课程内容体系的简单调整或引用一些时髦名词,缺乏对课程

开发阶段性成果的合理评价,使得一些课程开发初期出现的问

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影响到课程开发整体水平的切实提高。课

程开发过程及结果的评价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实

践提供了管理和决策依据。课程开发也必须建立在科学系统的

评价基础之上,即以开发评价为保证和基础,在课程开发实践中

不断完善和提高课程开发水平。

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存在问题的解决

途径

1.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

目标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

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关

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文件指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

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实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课堂教学与实习地点

的一体化,高职院校必须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校企合

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目

标确定、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构建、职业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课程门类和课程结构确立、课程内容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环境

构建和教学质量控制评价等内容。每个层面的有效实施不仅要

求课程开发主体掌握职业教育理论,而且能够应用相关理论知

识解决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突出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

要求高职院校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和资源,在行业企业的参与指

导下,根据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学生职业能力养成

的规律,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业

转型特征、行业企业资源、专业特色优势、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

有机结合与相互对接。④基于行业情况和工作的系统分析,认真

研究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典型工作任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完成

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是什么,从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方

面统一性的要求切入,确定课程目标,做到能力表述的明确性和

理论与实践关系表述的明确性,提高高职教育的普适性。以行

业人才需求标准、企业技术领域的技能要求和职业岗位的任职

要求,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要求。按照

职业成长和生涯发展规律,即“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复杂工作

任务的能力发展过程”和“从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发展阶段,有

序排列课程之间的关系。立足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紧

密结合实际工作过程,合理选择和系统组织课程学习内容,系统

考虑学生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专业教学资

源和条件,科学设计和排序学习情境。适应学生特点,突出高职

教育特色,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来

实施行动导向式的专业教学,并基于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质量

的控制,构建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

3.提高行业企业的参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

发,需要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育人积极性为核心,不断拓宽

校企合作领域,深化校企合作内容,促进校企紧密合作与结合,

提高课程开发质量和水平。一要找准校企合作的利益结合点,

使得校企双方能够在资源共享、文化交流、师资培训、课程开发、

应用研究方面形成优势互补,特别是在课程开发层面找出可能

存在的利益收益,校企双方都能为对方提供相应的服务;二要保

证行业企业的利益目标,使得行业企业能够通过参与课程开发

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实现差异化的利益诉求和利益最大化;三

要拓宽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开发的范围和领域,使得行业企业不

只是针对课程开发单一方面参与合作,也要在此基础上发挥校

企双方的资源优势,按照互惠多赢的合作目标,以经营的理念尽

可能地拓展参与课程开发的范围,切实提高行业企业参与的积

极性和热情;四要建构完善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开发的机制。根

据岗位群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以及学生的智能发展基础,由企业

专家参与重构并确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将区域

产业发展特征、校企利益共同体各类优势资源、专业自身优势和

课程培养目标等要素进行有效对接。⑤构建完善行业企业参与

课程开发的管理机制,是扎实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

开发的关键,也是课程开发取得长效的保障。

4.注重管理机制的创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需

要依托特定的管理机制。通过管理机制将课程开发目标落实到

具体的课程开发实际过程中,使得开发实际与开发目标保持一

致,前一阶段开发与后一段开发有机衔接,并根据课程开发管理

制度和质量标准,合理解决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

证课程开发的有序进行和绩效实现,提高课程开发的科学性、监

控性和可操作性。在横向维度,管理机制可以分为协调机制、保

障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四个层面。协调机制主要是根据课

程实施和人才培养需要,来有效协调课程开发主体、对象、内容、

方法之间的关系,重点协调不同开发主体间关系,引导开发主体

形成有效合力,全面推进课程开发;保障机制主要是从人财物资

源角度保障课程开发过程的有序推进,理清课程开发各层面之

间关系,为开发重难点层面提供资源保证;整合机制主要是整合

课程开发过程各环节、要素和内容,有效解决开发过程中面临的

各种问题,提高课程开发目标的统一性;激励机制主要是激励课

程开发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不同合作主体互动合作,高

质量完成课程开发任务。这四个层面机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

影响,共同形成和决定管理机制的整体功能及运作。

5.加大专业教师的培训。对课程开发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

素并非仅仅是行业企业、政策制度等,更多的是专业教师,专业

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着课程开发。即使是校企合作

基础和条件优越的高职院校,如果其专业教师不具备课程开发

最基本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不能够有效推进课程开发。对于

校企合作基础薄弱的院校而言,在缺少课程开发理论指导的情

况下将受到更大的影响,为此就需要加大专业教师在课程开发

方面的培训。将国外最前沿,又具有普适性的课程开发理念和

模式介绍给专业教师,保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高

起点,增强课程开发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坚持从专业教师队

伍中选派业务能力突出的教师骨干,参加课程开发学习培训班

或进修班,依据相应的考核制度和标准要求,对教师骨干的学习

培训或进修情况及课程开发的业绩表现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

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体系,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和聘任的重要依

据;定期组织课程开发经验、心得体会的交流活动,通过交流合

理引导专业教师对课程开发的认知和理解,促进专业教师课程

开发思想和理念的进步,提高专业教师的课程开发和设计能力。

6.注重开发绩效的评价。从教育经济学角度看,课程开发

是一种教育投资行为,投资主体主要是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由

于教育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价值性,因此要对教育投资行为进行

绩效考核与评价。同样,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也必

须开展绩效评价。首先,明确课程开发绩效评价的指导原则,认

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精神,适应高

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需要,立足课程开发和实施需要,着眼于

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深化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为基于工作

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提供依据和保障,促进课程开发实践的

持续尽心。其次,明确课程开发绩效评价的基本思路,根据课程

开发绩效评价的指导原则,校企合作研讨和设置课程开发绩效

评价的监测点和监测指标,明确评价主体及其责权利,校企共同

组成评价机构,加强课程开发的过程评价,规范评价要求和办

法,合理构建评价机制。最后,确立评价工作在课程开发过程中

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课程评价工作的重点、关键和核心,不

断完善课程开发评价制度和流程,使得课程评价工作步入正常

化、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发展轨道,真正发挥出课程开发绩效评价

应有的作用。

[注释]

①马树超.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概念模型与发展战略思考[J].江苏教育,2010(1):14.

②高林,鲍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M].北京:人民邮电出

版社,2009:7.

③④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

篇11

论文摘要:本文对辽宁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设置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适当增加娱乐休闲类体育项目;增设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体育课程逐渐向健身课程转化;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运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为辽宁省高校随机抽取10所院校中男女大学生1200名、体育教师200名。

    (二)研究方法

    根据本课题的需要,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对辽宁省内10所高等院校的学生发出问卷1200份,收回1042份,回收率86. 83 96,有效问卷1023份,有效率98. 1896;对体育教师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5份,回收率97. 5 96,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100 96。问卷设计咨询了8位教育学和体育学教授意见。并进行效度、信度检验。对调查所得数据分别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其他常规性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一)目前辽宁省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1.目前辽宁省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设置情况

    当前各高校由于师资力量、场地、器材设备条件的不同,开设的体育项目也各不相同。在被调查的10所院校中,10所院校都开设篮球、排球、健美操、足球项目;健美、乒乓球项目有8所院校开设;网球、武术项目有7所院校开设;轮滑项目有4所院校开设;游泳、羽毛球、国标、散打项目有3所院校开设;女子防身术、拳击项目有2所院校开设;软式排球、气功项目只有1所院校开设。在众多的民族体育项目中仅有武术这一项出现在体育课程之中,距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2.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授课形式

    在被调查的10所院校中,有7所院校采用1,2年级均为选项课;只有1所院校采用1年级基础课,2年级选项课;2所院校采用1,2年级均为选项课,结合10学时的俱乐部教学。选项课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考核以技评、达标为主。注重学习的结果,而不重视过程。俱乐部教学是淡化竞技,注重健身。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形式将逐步取代传统的体育课的授课形式。

    3.大学生对目前体育课课程设里的态度

    目前高校开设的体育项目最多的是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而大学生工作以后由于缺乏场地、器材,选择锻炼身体的方式比较多的是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轮滑、游泳等项目。调查中有33.54%的学生认为体育课课程设置不合理,忽略了人体在各生理发展时期的情况变化及工作、生活环境对锻炼者的影响。通过对1200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出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前20项是羽毛球、游泳、乒乓球、健美操、篮球、轮滑、网球、足球、民族体育、贻拳道、排球、健美、国标、自卫防身、形体、田径、艺术体操、散手、手球、保健。可见,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更趋向于娱乐、休闲类的体育项目。

    4.体育教师对目前高校体育课课程设置情况的态度

    52%的教师认为,应在大学多开设娱乐、休闲类的体育项目。采用大学1,2年级选项结合俱乐部的教学形式。一些高校仍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基础课,有些项目和内容几乎与中学体育课内容雷同。这种所谓的打基础和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占用了学生很多宝贵时间,极大地遏制和挫伤了大学生上体育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现行高校体育课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目前体育课课程设置缺少健身和休闲娱乐项目

    从理论上已经认识到终身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不少学校通过改革形成了较好的课程体系。如:学生在校期间可选修1-2门课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完全按照竞技教育的要求进行。在社会调查中发现群众健身和休闲娱乐方式有以下几种:(1)跑步、走步、游泳;(2)秧歌、健身操;(3)武术、太极、器械;(4)气功、跳绳、踢毽子;(5)独轮车、轮滑、滑板;(6)网球、羽毛球、乒乓球;(7)放风筝、写字、唱戏、唱歌;(8)溜狗、遇鸟、钓鱼。目前高校开设的体育项目与这些健身休闲娱乐项目有很大差距。

    2.课程内容的民族性与教学性不足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现代流行体育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开发进人群众体育领域的传统体育项目应是目前的重点,中国民族体育的发展,通过学校作为主要渠道向青少年推广,溶于教育体系中去。改变以往武术这一项目独立存在的局面。民族体育在教师最想开设的体育项目中排序是第七位,在学生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中排序在第九位。可见民族体育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和喜爱。比如:毽球、跳球、木球、陀螺、民族舞蹈等项目也深受中、老年健身爱好者的欢迎。

    3.体育教学内容盲目效仿

    目前,体育课程改革发展态势深刻地改变着高校体育的面貌,但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盲目效仿、不求实效也是存在的事实。高校体育课程不求特色,相互攀比,简单模仿,复制引进,完全不考虑社会、学生、知识。任何一种课程必须立足大基点。现在,面对新世纪,对体育变化有了新的认识,并提出新的解释,体育的内涵也随着社会不断变化。

   4.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个性化不足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是按竞技运动项目排列、按竞技运动结构安排内容。经过几年的体育教学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基本上与中小学雷同,显示不出高校体育与中小学体育之间的变化、递进和个性,形成低层次的重复。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32. 78%的学生认为目前的体育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有56. 91%的学生认为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有10.31%的学生不清楚。

    5.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内容及方法落后、导向性有偏差 

   以终结评价作为主要评价方法较为普遍。这种评价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评价与课程同步结束,因而不能对教学和学习过程给予及时的反馈,无法适时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教学和学习。他人评价的做法也很普遍,而个体评价则较少。这种做法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了解很少,没有一个主体性认识,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

三、结论与对策

    (一)适当增加娱乐休闲类体育项目

    休闲体育内容丰富多彩。即有对场地和经费投入要求不高的传统体育内容。如:武术、气功、散步、跑步、徒手体操等;也有需要一些专门场地和设施,需要一定投人的现代体育内容。如:网球、游泳、旅游、家庭器械健身等;还有对场地、设施投人要求都很高的新潮体育。如:高尔夫、赛车、摩托艇、攀岩、热气球、滑翔翼等,适合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水平、不同爱好的人们进行健身。建议高校根据校情适当开设一些学生喜欢的休闲体育项目。

    (二)增设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民族体育是未来体育与健康课程重点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如我国民族体育的瑰宝—武术、满族的珍珠球、回族的木球、彝族的射弩、蒙古族的摔跤、维吾尔族的舞蹈等都是我们体育课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经过千百年来的流传,即有各自特色,又有良好的健身价值,在未来的体育教学中完全可以根据当地民情加以适当的选用。

    (三)体育课程逐渐向健身课程转化

    健身课程按体能、技能、传统、休闲等排列,教学内容注重竞技运动的转化、健身化、游戏化,加强健身教育的内容。对体能类教材以“运动处方”为主教学,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运动处方,进行学习与锻炼;对技能类教材,教师向学生传授基本技术与技能,学生通过游戏与比赛方式在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掌握技能并提高学习的兴趣;对传统类教材,主要是在教师的辅导下,学会看图,学生以自学为主。

    (四)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运用

    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教育活动,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象学生的态度、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等指标是不能象体育课的密度、运动负荷那样用定量的方法来确定。忽视这些指标的体育教学评价是不全面的,缺乏科学性的。因此,我们必须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篇12

论文摘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关乎着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水平与提升能力,所以各个高校都把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作为学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却发现,高校在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目前确实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当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目前调研获取的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

0引言

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发现在高校近十年的各种模式的体育教学改革都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高作为衡量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可以说这也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但是我们在实际教学和对学生的体育素养进行了解时,我们发现,学生因为体育考试和体质健康达标测试等方面的因素而被迫参与体育活动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成分。简单的讲,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他们在意识当中,对于参加体育活动,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体育活动带给自己的快乐时光、自己在体育场上挥洒汗水所展示出的青春活力,这本应该是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在体育运动中应该体验到的而且是必须体验到的快乐,但是在实际了解中我们却发现,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参与体育运动首先想到的是体育成绩考试和体质健康达标测试,这是他们的首要动机,这种把考试和测试达标作为活动目的的意识、心态在体育教学中广泛存在,那么我们在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如何帮助学生从学习动机和意识上注重体育,并把体育活动单纯的看做是自己的健身嗜好和自己获得快乐的一种方式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只有我们做到了这个,我们的体育教学才能真正的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笔者就相关的一些问题在这里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1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存在质疑

谈到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这看似一个很久远的话题了,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有学生不断的对这个问题提出质疑,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参与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这些因素都应该是影响体质健康的关键因素,但是在体育测试和达标测试中却始终没有很好的表现,这种差异性是不是对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一种否定呢,这些很多学生都存在的疑问,而且我们对此做了简单的调查,调查发现,持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占到被调查人数百分之三十左右,接近被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一,从学生的这种质疑中,我们需要深入的去了解和分析问题的所在,寻访相关的专家和学者及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最终并没有获得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提高的比例很小,大多数学生都是在体育实践中勉勉强强的通过了技术考试,而对于身体素质指标的变化却很少。这种普遍存在的矛盾,笔者认为问题在于学生把成绩考核作为自己锻炼的唯一目标,所以在锻炼中,时刻考虑的是成绩问题,完全没有把体育活动作为自己快乐的行为,所以在锻炼中,往往在时间和强度上进行人为的控制,并尽可能的做到最小强度,这本身就是一种勉强的参与,所以后期的结果不理想也在情理之中。

2学生对体育课教学的关注往往停留在体育考试层次

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把参加体育活动和课堂教学作为自己通过体育考试的唯一手段,这本身就有违体育教学的初衷,但是持这种态度的学生占到被调查人数百分之六十左右,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很多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很少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仅仅把体育课程教学时间作为自己参加体育的时间,经常觉得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除了体育课之外,其他的时间就不应该再有体育的活动时间了,因为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专门给大家留出来活动的时间,这种错误的体育观念使得学生更加的不重视体育教学,所以,很多教师试图在体育课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其想法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

3学生对体质健康及其测试的不重视

在传统教学中,学校把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用学生的成绩考核和达标测试来进行指引和约束,其出发点很好,但是我们发现,在实际中,还有有很多学生并不注重这两项考核,甚至有一些学生简单的认为自己的身体素质好坏与学校及社会并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自己的事情,甚至一些家长也认为学生的这种身体素质问题并不能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更不会对社会造成什么负担,所以在家长、社会和学生三者之间,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在测试中的散漫就足以说明他们对于考核的态度。在国家教育部把学生的达标测试与学生的学位认定相挂钩之后,才有一些学校和学生开始注重这个问题,并逐步步入正轨。对于学生而言,这势必会慢慢的引起学生对于考核的重视,并逐步形成风气,笔者认为也是好的开端。

4学生对体育的理解较片面

谈到体育,大多数学生简单的认为体育就是体育锻炼,好像对于自己而言,参加体育活动是很简单的事情,跑、跳、投这些活动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教师给自己进行教授,自己自小学开始,就已经接触到了这些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种局限性的理解使得很多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并不能有更多的领悟,所以,教师帮助学生对体育有全新的认识,让他们真正懂得体育和尊重体育,学生才会注重体育和热爱体育,才会主动的把参加体育活动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这样,当他们的体育参与意识变成一种自然的习惯,笔者认为达到这个层次,我们才可以说体育教学的目的基本达到了,因为到这个层次,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自觉不自觉的锻炼中,就能从中得到快乐,锻炼的时间和强度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能够把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持续下去,甚至到了不活动就难受、就感觉生活中缺少点什么一样,笔者认为当体育活动到了这个层次,对于体质测试和成绩考核也就不会成为问题了。

5学生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

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缺乏兴趣是目前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又一难题,笔者调查发现,在现有的教学改革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一种主流思想,但是就目前来看,取得的效果甚微,从中就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我们做出的努力还很多,在经过选项课教学改革之后,我们把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了分类,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发现学生很难在项目中表现出应该有的运动欲望,期问题主要在于很多学生坦言,目前的学习压力和今后面临的就业,深造压力使得自己根本就没有心思去参加体育锻炼,那么面对学生的学习负担过大与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等方面的问题,作为学校和体育教师该如何倡导和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呢,这值得我们思考。从实践教学中,我们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路,并进行积极的探索于实践,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学生的体育自主性学习兴趣在逐步的得到改善和提高。

6策略研究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的学者专家在进行多方的深入交流之后,我们在实践教学中,紧紧的把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体育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课题组相信,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和体育课的考核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更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作为本次研究而言,我们需要的是学生在学习兴趣上得到提高,更多的时候把学习体育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必需品,而不是一味想着的成绩,只有这样,自主性学习模式建立起来之后,我们的体育教学才回到了它本应该在的位置上,剩下的一系列问题也就很容易解决了。具体包括:①从学生的思想意识上进行课程教育,这比单一的把考试和达标的重要性摆在学生面前要重要的多,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会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让他们意识到体育锻炼不仅仅是达标和考核的问题,更多的时候是关乎着自己的健康问题,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厌烦情绪,从心理才能慢慢的接受体育,并逐步开始了解和接触体育。②把考核仅仅作为刺激学生学习的前期动力。作为考核而言,笔者认为在前期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作为引起学生注意的刺激物,但是随着学生注意力的不断集中和关注点的改变,我们体育教学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思想也要跟上学生的变化,逐步淡化考核,开始关注兴趣和这个年龄阶段学生应该具有的体育活力。③弱化考试内容,强调体育态度。目前单一的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学生体育行为考核的方式值得我们去思考,因为这种单一的以学生的技能和身体状况为唯一评价体系的考核办法很容易让学生认为技能是唯一的目标,所以造成学生学习体育兴趣和积极性下降。

参考文献:

[1]姚蕾.对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

[2]李跃进.高校体育在实施健康教育中面临的困惑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

[3]毛振明.近阶段中国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若干成果和建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4]杨静.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构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

[5]郑婕.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新创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

篇13

【关键词】观念;随笔;兴趣;指导;讲评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部分,而且占语文考试总分数的40%。农村一般中学的大多数学生写作水平相对而言又比较低,所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所谓农村高中,指的是地处县城以下乡镇的中学。称其为“ 农村高中”,这不仅仅是地域上的概念,同时它也在很大程度上标识了自己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类学校,学生主要来自广大农村,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它们的作文教学,与城市高中相比,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这种个性同时也正好暴露出农村高中在作文教学方面还存在着的不少问题。

农村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身陷困境,四面楚歌。

在新课程背景下农村高中的作文教学,正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和危机:日益提高的高考作文要求与学生低下的作文素养极不匹配;亟待提高的作文教学效率与落后的作文教学理念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为便于分析,我从教学涉及的双方:学生和老师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释。

1、学生:他们多数来自农村,平常接触网络和报刊的机会很少,阅读量和信息储存量都明显不足。四大名著,他们未曾“谋面”;“超级女声”,他们闻所未闻。“薄发”尚需“厚积”,为文依赖思想。缺少基本积累,再加上思维素质低下,很难想象,他们还能写出像模像样的作文来。这样,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2、老师:乡镇高中地域劣势突出,新的老师不愿去,好的老师留不住。这样语文老师的个人素质就很难尽如人意。这些学校的老师往往对作文教学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自身的理论素养自然是捉襟见肘。这样怎么可能有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克服问题,然后提升水平呢?

走出困境:用“两条腿” 走路影响学生作文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积累、思维、技巧。我觉得积累和技巧是起根本性作用的。只要前面两个问题解决了,技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不在话下了。同时,从上文已经看到,制约农村高中作文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是积累和思维。因此,只要充分借助两条腿―――狠抓积累和思维,农村高中的作文教学是能够走出困境,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的。

一.改变观念,让作文成为学生心灵和生活的需要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理解、感悟和想象生活。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为了生活去写作,为了倾听生命的呼唤、表达生命的需要去写作,让每个人对生活留下自己的一份理解和感悟。

二.坚持让学生“将写作进行到底”,每周交随笔本,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

在刚入学的时候,要求学生每人必须准备一个随笔本。随笔本的内容包括摘抄好的作文段落、名句鉴赏等,还有重要的一部分是学生自己写的随笔。刚进入高中学生一定有不同的感受,结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化做文字写在随笔本上。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内外将自己一时的感悟、点滴随想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再现出来,既能使学生感到有内容可写,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语文教学中,作文兴趣的培养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也是当前提倡的创新作文的基础和保证

列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运用文字的能力。例如学生喜欢唱周杰伦的歌,就拿他的《七里香》“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为例和学生一起分析这里的“多嘴”两字运用的妙处。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又把人的那种烦躁心理写出来。我们也要学习这种方法,即“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不仅解决了文字贫乏的问题,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四.每次写作前的作文指导

近几年不论高考还是日常考试,话题作文是作文考评的主要形式,而学生在这方面不知道如何下手,如何提高作文成绩。在这个环节当中教师重在教学生如何做话题作文,如何提高作文的成绩。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考前相应的指导:(1)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指导。①审题―注意话题题意,选好文题立好文意。②立意―观点要明确、集中。(2)指导学生根据话题的特点,根据自己写作特点,选择好文体。(3)作文内容要求:①化大为小,以小见大,注意选材的现实性、针对性、典型性;②思想健康、立意高远;③感情真挚,以情动人;④力求文章内容充实。(4)注意思维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语言连贯。(5)引导学生注意作文材料的积累,要求学生关注社会和自身的热点问题。

五.重视每次写作后的讲评

篇14

【关键词】 小学新课程;新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小学教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一、引言

从2005年开始,我国小学课程推行新课程。新课程的推行,顺应了时展的需要。为了实现新课程的教学效果,要善于学习新课程标准,熟悉学科教学的基本内容,掌握新课程的教学标准和基本依据。开始新课程教学,要重建教育教学的新概念,将教材作为传递知识的信息载体,灵活利用各类范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活动能力。新课程的发生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生活和学习生活。

二、小学新课程教学理念

1.创设情境教学,发挥最佳效果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从日常生活入手,来创设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在情境中引导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客观事实出发,能在研究现实问题中理解知识,深化记忆,于乐趣中学习,于学习中进步。

2.多正面激励,少正面批评,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态度、情感变化,教学中要多采用积极评价,多运用正面的奖励和激励语言,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进步,并能充分调动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情感。少用或不用正面批评,要让学生了解错误在哪、为何出错,便于下次及时纠正。

3.灵活运用教程,提高教学目标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认真领会新课程教材编写的意图,充分发挥教材效果,灵活运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合理的增删或调整,通过从“有限”的教材中,作出无限的延伸。同时,教师不仅仅要过知识的传授人,更要从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以及思考问题等多个方面进行科学教学,要教学学生基本知识,同时要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和生存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性,避免课堂流于形式

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对学生熟知的知识,还在细心降解,对综合性较高或具有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却是将知识点分化,缺乏对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组织、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一味的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要善于给学生进行科学指导。新课程教学中要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来研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小学新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未正确处理好教学民主同教学秩序的关系

在小学课程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在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后,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每个人都争先恐后的准备发言,有的高举着手,有的站起来说“我”,而有的跪在椅子上,更有甚者会跑到教师面前,拉着教师的衣角说要回答问题。这种课堂秩序混乱的情境较多,纵容是教师开始点名回答,个别学生还是不听,无法制止课堂喧闹。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考虑到怕挫伤学生求知的积极性,既要维持正常的课堂秩序,又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性,不敢实施整顿,最终导致课堂纪律较乱,无法正常教学。

2.未处理好课堂教学形式

新课程教学过程中,通常是教师随意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而宣布开始讨论后,大家都开始叽叽喳喳的说话,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说自己的话,每个人都无法听清别人说的话。造成教室教学纪律混乱,学生无法有效展开讨论的根本原因表现在:随意性太强,而教学只重视合作学习的结果,缺乏对小组学习的过程指导,过分的注重合作,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3.未处理好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新课程开始后,教师开始“淡化了出场”。虽然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在学生上开始迷失方向。以前是学生跟着老师走,现在成了老师跟着学生走。这种过分而又极端的自主,最终造成课堂放任自流,而在课后学生一无所获。

4.教学手段先进,却只限于形式

新课程实施后,出现了许多新的、先进的教学方式,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始使用,在教学中,能使用到多媒体的环节,都尽量使用,一些无法使用的,都想方设法来添加。通常认为先进的教学方式用比不用要好,结果导致讲课时教师手忙脚乱,而学生听课时却云里雾里。教学方式形式主义严重,而教学效果却华而不实。

四、提高小学新课程教学的改进措施

1.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自己摆在“高高在上,唯我独蹲”的位置上,而要和学生保持和谐民主的关系。部分小学生思维较为活跃,教师不能死板的处理教学内容,要通过他们独特的见解,来进行合理的引导,并及时作出肯定和评价,如此以来,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学生积极参与是投入到实践活动和学习过程的基本形式。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习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学生本人发现或创造即将学到的东西,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学习的作用。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到精彩的问题空间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来激活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3.精炼教学语言

新课程改变,而教师不变,如果教学模式还是墨守成规,就无法真正发挥新课程的效用,导致新课程教学失去意义。课堂中,学生的收益如何,效率如何,其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教师的组织工作。教师要对自身的语言进行精炼,避免教学中出现废话、重话和口水话等,避免过多的自我讲解,而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

4.增加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培养自主能力

学生在获取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后,才能真正落实主体地位才能真正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尽量少将,要做到精讲,对学生掌握的内容,要学会不讲。在教学中,教师的讲解要具有启发、指导意向,不能直接高速答案,要指出学生的思考方向,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引导发现结果。要充分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讨。教学中要经常提出探究性的问题,给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来发现答案。

五、结束语

新课程教学中,不能简单依靠课本的更新来进行教学。通过情境创设,合理组织,科学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主动学习中,于寓乐于学,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实现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翠华.关于小学新课程教学的感悟,[期刊论文]《科教文汇》-2008年32期

[2]周四威.错误资源在小学新课程教学中应用,[期刊论文]《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8年2期

[3]王正明,马兰芳Wang Zhengming Ma Lanfang.小荷才露尖尖角――关于新课程理念的初步认识与实践,[期刊论文]《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2期

[4]刘琴.小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期刊论文]《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3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