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09:48: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一体化极化作用辐射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出三大经济圈,即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圈对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在新时期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重要力量。但从近年发展过程来看,京津冀地区不论是在整体发展的速度、还是发展规模上,都明显地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本文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的增长极在带动其腹地地区共同发展所遇到的一些难题,并探讨性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一、增长极理论
(一)增长极
增长极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的经济学家帕鲁于1955年提出来的。在他的文章中提出:现实世界中的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作用的,经济增长并不会同时发生在所有的区域,而是有选择地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方式向其周围地区扩散,并最终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增长极正式从抽象的概念转换为具体的地域空间概念,以后的学者纷纷引用到各自的研究领域中。
(二)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作用
由于增长极的产业发展比周边的腹地地区要快,因而在区域发展的初始阶段,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腹地地区的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都趋向转移到核心地区,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就减少了腹地地区发展的机会,使得极核地区与腹地地区的经济差距不断地扩大,极核地区的中心地位不断加强。
二、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过程的现状
(一)第一产业
京津冀地区第一产业的合作有着很长的历史,长时间以来北京和天津一直就是中国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工商业中心,第一产业的功能弱化,主要依靠环京津的河北地区提供粮食、蔬菜等生活资料。随着京津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转型和调整,京津冀地区的第一产业的合作会不断加深,产业链之间的联系不断紧密。在目前,第一产业的合作状况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二)第二产业
从总体上看,京津冀地区的第二产业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受到种种问题的干扰,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就目前的主要成果来说,主要是京津地区一些传统的工业,对环境影响比较大,依赖于资源能源的产业不断地迁到河北的部分地区,实现了区域整体的产业协调和合作。
(三)第三产业
在第三产业的合作上,主要集中在旅游业、服务业等产业领域。比如说在一些优秀的旅游资源的整合方面,打破原有的旅游市场壁垒,共同推出一些著名的旅游线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另外在人力资源的共同开发、资本的流通服务、通信领域的合作也都还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增长极地区和腹地地区的互动机制不健
全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发展联动性不强,核心地区与腹地地区缺少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特别是随着通信技术、交通方式的便捷,使得核心地区可以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腹地地区的依赖。双方的交流很少,经济的互补性开发认识不足。
(二)行政区划协调有待完善
京津冀地区存在着两个直辖市和一个省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在地区发展前景的问题上,都尽可能追求自己辖区内利益的最大化,对区域整体的协调、综合效益的考虑比较滞后。一方面,北京、天津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在招商引资、国家的大型项目建设方面,处处都占有绝对优势,相对地减少了河北地区在利用外来资本技术的机会。
(三)区域内产业分工链条断裂
京津冀地区目前也存在很多颇具实力的产业,比如说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的生产等,在国内都是名列前茅的产业,但是经过相关的资料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强势产业并没有能够与其腹地地区实现产业对接,对带动区域联动发展的作用有限,比如说同在汽车领域,著名的汽车生产商北京现代在中国共有40多家的配套企业和提供零部件企业,其中有十几家是现代集团原来在韩国的配套企业在北京建立的合资或者独资的公司,还有二十几家是分布在上海、昆山、江阴等长三角城市的企业。
四、政策和建议
(一)寻找利益共同点
由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合作被上述种种问题干扰,使得目前要想从根本上进行产业合作和协调变得非常困难,但是我们说从未来整体的发展趋势看,京津冀地区最终还是要往经济整合方向发展。笔者觉得可以从区域各种利益共同点出发,深挖产业链。
(二)创新区域内制度体制
笔者认为,目前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在研究京津冀区域发展问题时多集中在对产业规划、基础设施、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考虑,忽略了对制度体制的深入考察。而制度体制的障碍是影响地区发展最大的因素,因为制度体制决定着资源的配置方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水平。
(三)加强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通
区域内可以流动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力,资本、技术。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促进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加强腹地与极核地区的联系。因此,必须实施有利于促进要素流动的政策。例如,出台方便异地消费和异地购买的政策;建立开放、统一、公开、透明的资本市场与要素市场;及时清理已经过期、不合时宜的部门封锁和区域封锁政策;积极实施反垄断、反区域封锁的政策;建立能够竞争有序、结构合理的企业组织体系;规范市场的进入和退出行为;放松劳动力的流动限制,进一步完善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自由流动的各项政策等。
参考文献:
[1]赵国岭.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内蒙古;产业发展;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88-03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区域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规模不断增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到目前为止,中国区域一体化的合作形式主要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都已经成为了国内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具有重要标志性的形式之一。呼包鄂区域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是近些年来所取得快速发展的强动力,同时也看出其发展与的整体发展密不可分,息息相关。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内蒙古产业发展现状如何?三次产业结构水平如何?影响内蒙古产业发展水平的因素又有那些?本文试图回答这些待研究的问题。
一、文献回顾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袁莉(2003),马波、王双(2005),乔颖、孙晓燕(2005)等都对政府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定位作了研究。主要观点为,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该打破观念的障碍,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的地方政府,以市场改革和社会服务为导向,合理设置地方政府机构,加强协同,构建一体化的协商机制。叶刚(2011)在《呼包鄂经济带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策略探讨》中试图利用产业经济学理论、文化学理论、区域合作理论等相关知识,从呼包鄂经济带具有实现文化产业一体化的条件出发,提出呼包鄂经济带文化产业一体化的原则和策略,从而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王欣、曹晓辉(2012)对呼、包、鄂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指出不仅要解决区域一体化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更要从实践角度去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发展机制,加强三市政府间合作。
随着内蒙古经济特别是呼包鄂三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各界对呼包鄂地区的关注越来越大,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
关于内蒙古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聂华林、李长亮(2007)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分析中也认为内蒙古的经济增长不是依靠全区经济的均衡增长实现的,而是以呼包鄂三市形成的蒙中经济圈的快速增长构筑的。张敏(2005)在呼包鄂区域中竞争优势的定量评估一文中认为,呼包鄂地区是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加快呼包鄂地区的发展不仅对于内蒙古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对中国西部大开发,发展大西北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他运用竞争优势理论,比对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科技投入等因素分析了呼包鄂区域所具备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提出了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策略。何金玲、李孝(2004)认为根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内蒙古只能走不平衡发展的路子,构建自己的发达地区,而呼包鄂经济区就是最好的选择。构建呼包鄂经济区为内蒙古经济增长极,需要两方面的力量:一方面,需要国家、自治区把呼包鄂地区作为拉动内蒙古经济腾飞的龙头来看待,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呼包鄂地方政府加强协调,达成共识,统一步调,加快一体化的进程。
二、内蒙古产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经济在近几年得到了腾飞式的发展,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速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内蒙古的传统产业在不断地加强和巩固,战略性的新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也在飞速发展。针对内蒙古三大产业现状的分析来看,各产业生产总值都在逐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其中第二产业产值增长速度尤为明显。主席巴特尔在报告中提到,从2007―2012年,内蒙古的地区生产总值由6 423.2亿元增加到1.6万亿元,年均增长15.1%;地方财政总收入由835.5亿元增加到2 497.3亿元,年均增长24.5%;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万亿元,占自治区成立以来投资总量的72%。
内蒙古正经历着几千年未有的历史性变革。社会结构上,以农牧业人口为主体转变为以城镇人口为主体,城镇化率由50.2%上升到57.7%。经济结构上,以农牧业为主导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工业比重由2007年的43.3%提高到2012年的49.8%;值得关注的是,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并没有牺牲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如今,内蒙古成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五大商品粮基地之一,2012年全区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00亿斤大关,达到505.7亿斤;生态保护取得新成绩,10.2亿亩可利用草原全部纳入生态补奖范围,草原植被覆盖率较五年前提升了5.4个百分点。牧业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牲畜头数连续8年保持在1亿头以上,牛奶、毛绒、羊肉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3 150元、7 611元,均完成了增长12%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农牧民收入增长较快,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8%,不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也“跑赢”了11.7%的GDP增速。
从2007―2012 年内蒙古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及其比重关系看,主要呈现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三次产业及其结构变化趋势符合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二是第二产业是拉动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和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主导力量,并在“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期。
综上所述,内蒙古的三大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在结构上不断趋于合理化,使地区经济得到推动和发展。
三、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为了保证数据的易获性、完整性以及准确性,本文借鉴曲三省等人的现代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将通过对主要产业的相关指标进行计算并采取主成份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将两者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内蒙古的产业发展情况。
(一)基于因子分析的产业发展水平模型构建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X1=a11F1+…+a1mFm+ε1
X2=a21F1+…+a2mFm+ε2
[…]
XP=aP1F1+…+aPmFm+εP
即X=AF+ε(其中:X1,X2,…,XP为P个原有变量,F1,F2,…,Fm为m个因子变量)。
具体的分析步骤:
第一步数据标准化。
第二步计算数据(Xij)np的协方差矩阵R。
第三步:求矩阵R的特征值、特征向量。
第四步:对相应指标进行分组并计算因子得分,如下式:
Fj=βj1X1+βj2X2+…+βjPXP
总得分=a1F1+a2F2+…+ajFj(其中ai由贡献率来确定)
(二)内蒙古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选取指标与数据来源:
为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区域产业发展水平,我们需要考查众多对产业发展水平有影响的因素(即指标)。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在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下,以内蒙古区域内28个行业作为数据样本,建立了内蒙古区域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数据来自2012年内蒙古统计年鉴,部分样本数据是利用年鉴原始数据经过简单计算而得出。同时,为了保证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里剔除了一些有价值但是数据难以获取的指标。最终选取的指标为:X1区位商;X2产业贡献率;X3资金利税率;X4产品销售率;X5就业吸纳率;X6投入创造就业率;X7产业关联度;X8固定资产总额;X9职工人数。通过计算得出相应的指标值。
根据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出的内蒙古地区28个典型行业因子得分及综合因子排名情况(见下页表1)。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对内蒙古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产业主要是综合评价值位于前八位的产业分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第一组中得分较高。说明相比其他产业而言,这四大产业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在该地区专业化率较高,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这与该地区有着丰富的煤炭、稀土等自然资源有关,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推动了能源、冶金等产业的发展。然而,从第二分组来看,该四大产业得分相对较低,说明该地区在四大产业发展方面存在低效率重复建设、成本费用利润率偏低等问题,且大多数产品用于外销,低端产品输出量较大。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农畜产品加工业是内蒙古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内蒙古天然的资源优势与先进的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一直是带动内蒙古地区整体产业发展的经济动力。
结论与建议
总的来看能源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具有较明显的优势,这是由于内蒙古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天然的丰富矿产资源所致。另外,装备制造业的效益非常好,因为内蒙古拥有良好的重工业基础和较多知名的重工业企业,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同时可以看出,要想保持该地区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同时还要积极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具体建议如下:(1)要提高竞争力,以新能源产业为重点引导产业发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这种支撑作用更显关键;借助内蒙古的能源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可以为该区域产业发展锁定新的增长空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要做强深加工,以冶金产业为支柱促进产业发展。内蒙古区域产业体系中冶金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应当继续作为支柱产业,这是因为以包钢集团为龙头的冶金产业已具备一定优势。(3)要提升附加值,以特色农业为基础拉动产业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具有较持久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这对我区来说很重要。
参考文献:
[1] 汤碧.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比较[J].南开经济评论,2002,(3):54-58.
[2] 韩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 杭栓柱.内蒙古“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
目前,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强化资源整合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通过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加快经济区的区域一体化速度与进程,推动经济区的发展更加快速且全面。
1.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概述
关中-天水经济区也叫关天经济区,其是国务院批复通过的省级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范围涵盖六市一区,包括陕西省的中关平原以及甘肃省的天水市。同时关天经济区以西安为中心,以宝鸡市为副中心,以平凉、庆阳、杨凌、商洛、铜川、渭南、天水、陇南等为次核心城市。并以连霍与陇海铁路为依托,逐渐形成与我国西部产业集群带、发达城市群相呼应的关中城市群。关中天水经济区是我国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如咸阳、西安、宝鸡、天水以及杨凌等,都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1]。关中天水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非常有利。下面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优势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
2.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关中天水经济区在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机遇与挑战。关中天水经济区把握住发展机遇,勇于面对挑战,从而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更加一体化。下面对其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与讨论:
2.1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分析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软硬件环境与设施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区域间的产业投资集聚效应日渐凸显,为经济区的大跨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给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更好地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下,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都在不断加快,人们的消费能力、消费结构都在发生着变化,内需的扩大会推动经济更好增长。而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潜力巨大、市场较为广阔、人口相对较为密集,需求也比较旺盛,能够吸引其他区域的投资或者海外的投资在经济区内重组或者集聚,给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更好资金保障。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要素成本逐渐增加,强化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由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完善,具有非常明显的要素成本优势,在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此外,关中天水经济区在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依托着创新型社会发展机遇,结合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在关中天水经济区进行科技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使得关中天水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更好提升,从而在人才、资源等方面进行集聚与整合,对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非常有利[2]。
2.2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所面临挑战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总体经济发展实力不足,产业集聚性不强,影响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与此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缺乏体制创新活力,且城乡之间发展严重失衡,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等功能有待开发与提升,区域间的市场联系并不紧密,对外开放的力度不足,从而影响和制约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尽管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近几年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其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经济区,并没有对周边的地区起到辐射与带头作用,且与东部地区发展的差距依然很大。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地方贸易保护主义较强,其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并不一致,使其存在利益协调的相关矛盾与问题。此外,关中天水区的城市内部布局、城市间的布局有很多的重复现象,如装备制造业、文化产业的布局存在问题。因此,重视对其产业布局的优化,优化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能够促进其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3.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方略探究
为了能够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结合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实际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不断发挥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更加一体化。下面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方法与策略展开研究与讨论:
3.1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打造优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群
在了能够促进关中天水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重视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结合关中天水区发展的实际情况,着力打造优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群。在关中天水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将城镇居民与农民、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进行更好地统筹与规划,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通过政策调整与体制改革,促政策措施、市场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更加一体化。在推动城乡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传统二元制经济结构的打破,逐步构建“一轴、一核、三辐射”的城市群,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内的劳动力、信息、技术、资金与商品等生产要素得以更好地优化与配置,增强资源共享性。一轴主要指的是渭南、宝鸡、铜川、杨凌、商洛、天水中心城区发展。强化产业与人口聚集,加强大规模城市群的构筑,同时重视基础设施的完善,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并对大中城市以及东部沿海城市的产业转移进行有效承接,并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当地就业问题得以有效解决,逐步消化剩余劳动力。而一核主要指的是以西安为中心,强化对北方内陆与西部内陆地区的辐射与引领,以“大西安”发展战略为核心,着力打造一流的旅游胜地,强化科研中心的构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使得西安逐渐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区域性金融中心以及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同时对西安优秀传统文化与厚重的文化底蕴等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与利用,促进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西安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得到有效优化与升级,提升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三辐射主要指的是对三级城市进行辐射,通过强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新技术农业,建设新农村,促进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更好提升。
3.2重视产业集群的建立,强化优质人才培养
在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重视产业集群的更好建立,促进其规模效应的实现,通过统一部署来减少重复设置问题的发生,从而促进产业之间优势互补,减少恶性竞争事件的发生概率。因此,在构建高新产业集群时,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强化地方优势的发挥,推动各区域之间实现错位发展,从而打造独特的产业链。同时在构建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时,必须要重视其产业化、专业化集群性的提升,促进其整体布局水平的更好提升。与此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很多城市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可以借此来发展文化产业园区,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添砖加瓦。如发展宝鸡法门寺佛教文化产业、曲江文化产业、西安临潼文化产业、天水华夏始祖祭祖文化产业以及西部文化影视基地等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关中天水区域内的城市优势与文化底蕴特色优势充分展示出来,建立产业集群,增强集群效应与发展水平。此外,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的更好升级与优化,产业集群效应加大,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会逐渐增加。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强化优质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可以与相关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可以通过订单人才培养的模式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输出优质人才,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的更好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保障[3]。
3.3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
在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时,推动市场一体化建设,强化各项资源的共享与流通,突破地方保护主义的约束和限制,将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推进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中,要重视招商引资政策的健全和完善,通过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优惠来吸引投资商,优化地方市场的准入机制,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减少项目的重复审批环节与流程,吸引更多投资者前来投资。与此同时,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健全与完善行业一体化平台,强化各区域优势资源的整合,从而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与共享。
4.结语
关键词:京津冀经济圈;区域经济;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135-01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的可能性
(一)京津冀地区的发展现状
京津冀三省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总量上看以河北省为最多,为242228.2亿元,北京市次之,为16000.4亿元,天津市最少,为11190.9亿元,但是在人均方面来说却是以天津市最多,人均可达86496元,北京市次之,人均可达80449元,河北省最少,人均才33719元。从总量上看,河北省最多,但是人均上却是最低,仅为天津市人均的2/5。从产业组成方面来看,北京市和天津市比较相似,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小,但北京市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要小于天津市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在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方面北京市要高于天津市。
(二)实现的可能性
1.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基础。北京市曾经是清朝的都城,而天津市和河北省(清朝时为直隶府)专门负责北京城的防卫。在过去的几百年的时间里,经济交往、文化交流特别密切,有着共同的地缘因素,有着相同的文化因素,使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了可能。在近代的中国,京津冀地区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诸如现在的京津唐重工业基地,其重工业生产总值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岸经济圈,在重工业方面有独特的发展优势,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有自己固定的市场,有助于推进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的发展。
2.京津冀区内丰富的资源优势。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产种类较齐全,配套程度较好,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大,资源潜在价值可观,部分矿产的保有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京津冀地区有丰富的石油、煤炭、石灰石、铁矿、稀有金属、地热和能源资源。锰、硼等稀有金属不仅为国内首次发现,也为世界所罕见。
3.交通运输便利快捷。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的铁路、公路、航空交通网,通联全国和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其中,铁路枢纽不仅是贯通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地区的咽喉,而且已成为全国铁路的总枢纽。区域内集中了全国第一大能源输出港,第二大杂货输出港以及京唐港、黄骅港。北京机场目前是全国最大的航空港,而天津机场也是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客货两用机场。京津塘高速公路以及连接东北、华东、西南的高速公路和国道,使京津成为全国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
4.丰富的人力资本优势。京津冀地区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其中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主,北京市有高校和科研院所150多所,天津也有30多所,河北省20多所,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的许多高校都是中国顶级的高校,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等众多的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以为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培养所需要的大部分人才,为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的保障。
二、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阻碍因素
(一)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浅薄。在这个地区“商文化”色彩远远淡泊与“官文化”氛围,以情感和关系为中心的社会效率远远超出以经济建设和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经济效率,但是在南方却正好恰恰相反。整个京津冀区域内,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都很淡漠,由于这三个省市的地区产业结构雷同,因此围绕着同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展开的各自区域内部的利益的争夺就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
(二)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和统一的协调机制。由于京津冀区域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区际分工体系与运行机制并不完善,区域经济组织与区际经济始终处于无序、混乱和松散状态。市场分割、贸易摩擦、恶性竞争经常发生。特别是区域经济在不受中央后区域协调组织宏观规划与统筹布局的控制和管理下,区域系统内部的劳动地域分工规律、整体效益规律以及协调发展规律很难对区域经济产生有益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失去区域系统的组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规划,资源配置的浪费、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将在所难免。
(三)行政壁垒严重。阻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行政壁垒严重。我国对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一直以行政区为基础,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程度很高,加之实行以“分灶吃饭”为特征的财政体制,更从利益上刺激了地方对经济的控制。
三、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一)统一思想认识。在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京津冀三省市的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联系比较紧密,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生产力布局也比较合理,有助于区域经济集团的形成。当前只有三省市的上至政府官员,下至平民百姓都统一思想,要求得在今后的世界经济的强者中的一席之地,就必须以合作伙伴的身份来投入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来。
(二)建立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有效协调机制的建立需要三省市的各级政府在统一思想认识,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的前提下共同协商制定。三省市的各级政府应该在平等协作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一个统一的、能够指导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顺利实现的协作机制,包括三省市的产业布局、资源和能源的合理配置、资金和技术的相互支持、矛盾的有效裁决等各方面的需求。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京津冀经济区目前国有经济体还是占主流,而发展潜力大的民营经济却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阻碍,而经济比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要比京津冀经济区要快的多,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参考文献:
[1] 王二凤.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J] .河北经济,2003,(5):5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贸关系;新挑战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1-064-4
当今世界经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潮流下并行不悖地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球涌现,已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狭义上普遍认同的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以及经济货币联盟等形式。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容广泛深入,涵盖的范围大大扩展,不仅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而且包括服务贸易自由化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统一的竞争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共同的环境标准、劳工标准,甚至提出要具备共同的民主理念等。
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不仅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特点,而且反映了世界多极化曲折发展的新趋势。在参与国际经济的活动中,中国顺势而动,融入潮流,一方面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布局,实施以自由贸易区为契机的发展战略。阿拉伯世界是一个拥有22个国家、142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和3.39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群体。50多年来,中阿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中阿关系的良好发展符合双方的利益,而频繁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将这一关系不断提高到新水平。
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开始进行调整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基于国际贸易固有的外向型特点,中阿经贸关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世界经济复苏态势的影响,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和阿拉伯国家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有利于中阿经贸合作关系朝着更深层领域的拓展。阿拉伯国家作为中国的第贸易对象国,其经贸关系的发展取决于阿拉伯国家自身的供求关系市场和支付能力,以及中国所提供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在中阿之间的贸易往来中,阿拉伯国家实际上已成为集消费、劳动力、技术和资金为一体的综合市场,这就为中阿经贸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中阿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走向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阿拉伯世界对我国经贸发展愈显重要,它不仅是我国进口能源的最大供应方,而且也是重要的商品市场和劳务市场。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合作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从长期来看,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困难是暂时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发展前景广阔。中阿间良好的政治关系和巨大的经济互补性为双方开展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当前阿拉伯国家普遍实行的工业化强国战略,将为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机电设备、信息通讯等高新技术产品以及物美价廉的纺织制品提供巨大而稳定的市场。
(一)中阿经贸论坛的成立和发展
国际和区域论坛不仅是全球流行的多边对话、交流和智力碰撞形式,而且可以形成颇具规模的消费链条和低碳经济。成功的大型论坛,不仅可以集纳高端、专业和权威智力资源,为国计民生发展和内政外交决策提供方向性、趋势性和全局性的判断、预测和建议,而且能着实形成以会议服务、高档消费和旅游观光为核心的内需拉动,形成论坛GDP,改善经济和就业结构,提高增长质量,实现以服务、旅游、贸易和文化产业为龙头的产业升级,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阿经贸合作论坛的长期举办,必然会填补这一空白,并有望形成世界性论坛品牌。
2004年1月30日,中国外交部和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在开罗发表联合公报,宣布成立“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2004年9月14日,中阿合作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开罗召开,中国外交部和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在开罗签订“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宣言”、“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行动计划”。在“行动计划”中,双方一致同意加强在贸易、投资、能源、科技、农业、环保、工程承包、劳务及其他项目合作;鼓励双方非官方机构在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开展合作;推动社会、文化和新闻等领域合作和互惠发展。自从中阿论坛成立以来,中阿互信互利关系进一步加深。
(二)中阿经贸合作的发展走向
双边贸易不断上升,是双方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双方经济的互补性。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为实现持续发展,每年进口的油气不断上升。双方投资起步良好,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