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会经济区位因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癫痫;精神障碍;攻击行为;心理社会因素
中图分类号:11749.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2)05―0055―02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与癫痫的发作类型和病程有关,具有慢性、发作性的特点。患者由于脑异常放电累及的部位和病理生理改变,加上长期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出现精神症状,发生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社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常发生攻击行为,也存在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社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行为特点及心理社会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11年9月抽查了汕头市潮阳区城南、棉北、文光、和平镇(街道)4个社区300例已建档的精神病患者,其中38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占12.7%。38例患者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13-57岁,平均(33.4±10.3)岁;未婚(含离异)26例,已婚12例;学生7例,农民16例,工人3例,无业12例;病程6个月一24年,平均(7.4±6.9)年;家族有阳性癫痫病史2例,阳性精神病史4例;既往癫痫发作形式:大发作16例,精神运动性发作11例,大发作合并精神运动性发作(或混合发作)7例,小发作4例;精神障碍的表现形式:发作性精神障碍29例,持续性精神障碍9例;症状分布:感知觉障碍9例,思维贫乏18例,妄想10例。心境恶劣24例,精神运动性兴奋11例,人格改变15例,遗忘16例,智能损害14例。
1.2方法向家属或亲朋了解病史,向患者询问患病经过及体验,进行现况体检和精神科检查。帮助患者填写自制的调查表,内容包括主要心理问题、解决途径、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社会功能、社会影响、社会危害以及攻击行为。按患者是否发生攻击行为再分别比较其不良心理社会因素的差异。对于无法1次调查完成者,通过多次调查,参考建档的病历,调查有关心理社会因素和攻击行为情况。
1.3统计学处理各调查项目量化后输入电脑,应用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y2检验,P
2 结果
2.1攻击行为发生率及表现特点
38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伴攻击行为11例,不伴攻击行为27例,攻击行为的发生率为28.9%,其中,言语攻击7例次,人身攻击5例次,对物体攻击5例次。
2.2攻击行为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伴攻击行为患者有更多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其中,个性不良、对治疗失去信心、婚姻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感觉社会地位低下等因素与不伴攻击行为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3 讨论
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蔺光辉
在学习人文地理时,区位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它贯穿了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商业和金融、旅游业等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学好区位分析知识,地理的综合分析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升,成绩自然也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反之,若没有学好这部分知识,则会分析不到位,知识张冠李戴,甚至出现越学越糊涂的情况。那么,什么是区位,区位因素有哪些呢?区位是人文地理的一个概念,它既包含该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含义,同时也包含该地理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还有被规划布局的含义。区位分析与选择是人文地理最重要和最有活力的内容,其核心是因地制宜。
对于某个地理事物所产生影响的区位因素是很多的,而且不同的地理事物,其影响的区位因素也不同,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自然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自然区位因素主要由地形、地质、气候、水文(河流和湖泊)、土壤、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组成,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就更多了,但主要的有市场、交通、政策、原料、劳动力、技术、环境等。区位因素众多,这也是不容易学好的原因之一。如果分别归类,注意区别主要区位因素和一般区位因素,掌握区位分析的基本思路,就容易掌握了。
一、各不同地理事物的主要区位因素
1.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气候(最重要因素)、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市场(最重要因素)、交通、政策、劳动力等。
2.工业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土地、水源、气候、地形等;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社会、环境等。
3.城市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等。
4.交通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人口、城市、工业、资源、政治、科技等。
5.商业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人口、市场、交通、经济、技术、信息等。
6.旅游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地形、地质、气候、水文(河流和湖泊)生物等;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通达性、接待能力、环境承载量等。
从上述罗列中可以看出,影响一个地理事物的区位因素是很多的,但相对来说,自然区位因素并不多,主要是地形、气候、河流等,除了对农业、城市的影响较大外,对其它地理事物的影响较小。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则种类繁多,且不同地理事物影响的主要区位因素也各不相同,因而成为学习中的难点。如何分析一个地理事物的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其中哪些是主要区位因素,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区位分析与选择的基本思路
实际上任何一个地理事物在考虑区位因素时都是从经济利益作为主要出发点,因此,如何降低成本的区位因素往往就成为其主要的区位因素。如工业区位选择中的原料、燃料、市场和交通就是主要的区位因素,在这几个因素中必有一个是最重要的,称为主导因素;在分析区位因素时不仅要考虑有利的区位因素,也要考虑不利的区位因素,并对其进行辨证分析;另外,在分析区位因素时,还要考虑其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1.主导因素分析法。在影响区位选择的诸多因素中,常有一种或几种因素处于控制和支配地位,成为影响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在区位分析与评价时要理清各区位因素间的主次关系,找出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做重点分析。例如: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就不一样,根据工业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分为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等。
2.辨证评价法。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影响某一人类活动区位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并对其做出有利和不利的评价。例如:对西双版纳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既要看到“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旅游资源种类多样、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合理”的优势,还要根据所处交通位置、经济位置找出“交通不便、通达性差、市场距离远、地区接待能力有限”的限制性因素,并进一步认识到“加快交通运输建设,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避免造成生态破坏”。
3.动态分析法。区位因素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区位选择问题,并抓住倾向性因素做预测性分析。例如:由于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经历了三次变化。19世纪初所需原料中煤的运量最大,其区位选择宜靠近燃料产地(如德国的鲁尔区);20世纪初由于冶炼技术的提高,需煤量大大减少,其区位选择“移煤就铁”转向靠近铁矿产地(如我国的鞍钢、包钢);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钢铁工业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区位选择逐步向市场和交通便利地区靠近(如我国的宝钢)。
三、例举、解析和拓展
例1: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运距成正比。下图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1)X、Y、Z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甲、乙D.丙、乙、甲
(2)在距离城镇OJ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限应该是()。
A.E、FB.F、GC.E、HD.F、H
(3)与其他两种作物相比较,单位面积作物Z()。
A.单位距离运费最低B.单位距离运费最高
C.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
D.总是收益最低
【解析】
(1)由本题提供的材料可得下表:从表中可看出,不考虑运费,丙收益最高,因此支付地租能力最高,距城镇应最近,其次是乙、甲。(2)从图中可以看出各农作物收益与城市距离不断变化,在OE范围内,丙农作物收益最高,故应种植丙农作物;在EH范围内乙农作物收益最高,故应种植乙农作物;H以外只有种植甲农作物。(3)单位面积Z收益随城镇距离变化最小,说明单位距离运费最低。
【答案】(1)D,(2)C,(3)A
【拓展】由此题得出:如何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政策等。在自然区位因素中,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在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中,市场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并且是社会经济因素中最富变化的因素;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首先要根据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再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并结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选择。然后从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从生产成本、运输便利程度、运输费用和时间等方面分析。
例2: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下图中,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据此回答(1)~(2)题。
(1)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
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
B.M1、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
C.生产一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0.5个单位重量的M1、M2
D.生产一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单位重量的M1、M2
(2)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
A.NB.PC.QD.R
【解析】
(1)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选址在O点,原料运进和产品运出的费用最省,由于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地的距离相等,因此,生产一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需要一个单位重量的M1、M2。
(2)从节约运费角度考虑,由题目可知,原料M1需求量最大,运费高,所以工厂区位应靠近原料地M1。
【答案】(1)D,(2)B
【拓展】由此题得出:如何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交叉学科;创新
区域经济体现了国民经济的地域单元或者空间单元的构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关系的协调问题已经成为了地方政府以及理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运用其独特的视角来看待经济问题,为区域经济问题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得到了广大学者的一致赞同。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国民经济区域规划的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而区域并没有规定一定的具体范围,可以是一个州、一个省或者是几个州、几个省,甚至可以是县级地区,或者是不按行政区域划分,而是在自然地理条件或者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经济地区。因此,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 区域经济学中区域的含义
根据对区域考察对象的一些不同特征,可以把区域分成很多类型,但是最常见的类型有三种:自然区域、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第一,自然区域。自然区域按地理环境划分的,根据不同的地域差异,地表的空间来分区。因此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地表区域划分成不同的系统,然后按照从属关系来总结出一个区域等级系统。而区域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个要素都有内在的联系,即使一个要素的区域发生了变化,也会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第二,行政区域。所谓行政区域就是指行政管理的地域范围。由于行政区域在进行划分时有一些主观因素,所以与自然区域相比起来,有着可变性和不稳定性。第三,经济区域。经济区域主要是以大中城市为核心,把交通运输作为纽带的经济区域。其划分是客观的,并且相对有稳定性。经济中心、经济网络、经济腹地是其较为重要的几个要素。一个经济区域内的要素都是相互联系却又彼此制约的关系。
2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经济学只包含区内经济学,而广义的区域经济学还包括区际经济学。区际经济学主要基础是地域分工理论,区际经济学为制定区域经济协调政策所服务的,它解决的是区域之间的资源如何优化配置的问题,通过探讨经济合作的联系,来揭示区际经济的动力机制和分异的过程,而区内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单一区内的资源如何优化配置。区内经济学是以区情分析为研究的开始,然后把战略、规划等的编制作为其研究的主要部分,把区域经济的政策制定和管理实施当做研究的“归宿”。而许多区域经济学的著作却没有对区内和区际、研究的内容做出严格的区分,导致许多著作都没有完整的体系。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学科。
3 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随着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西方的经济学界又出现了新区域经济学,很多经济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到提到了区域、地理以及空间的问题。
3.1 新区位因素研究
传统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地理位置、生产技术、社会经济条件以及自然资源等,在研究过程中只重视了劳动成本、运费等因素,却忽视了社会经济条件。尤其是随着跨国公司和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兴起,经济学家把新区位因素的研究提高到了新的台阶,并且试图使用数学模型来揭示新区位因素的作用。
3.2 全球区位论的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全球区位理论逐渐兴起。它研究的是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它把企业的活动范畴从国内引向了全球,所以企业的选择范围也从国内转向了国际。但是对于特定的地域来说,是要根据首位区位因素对地域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
3.3 新地域运动规律研究
新区域经济学形成主要是靠信息技术、跨国公司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此,它们的地域运动规律也就成为了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研究的是新地域运动的影响因素、空间模式、演化规律以及城市效应。
3.4 新空进集聚研究
第一,对报酬递增和空间集聚的研究,一些使报酬递增的因素的形成是通过区域或地方的经济集聚形成的,而在空间集聚过程中,研究学者强调的只是报酬递增形式不同。第二,对区域成长和空间集聚的研究,一个国家中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因素具有相似性,会导致地区间的集聚比国家间的集聚更简单。
4 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层面,而每个层面的研究内容都可以进一步分成许多理论系列和理论层次。
参考文献
[1].李帆;傅劲松.论资源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体系[J].资源与产业.2006(06)
关键词: 地理高考试题 高三复习 有效性建设
新课标地理高考已经进行多年,如何通过高考试题研究,讲究应试技巧,提高高考成绩呢?笔者结合2012年高考文综福建卷37题学生的答题情况,结合教学实际,提出提高高三地理课复习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附:2012年高考文综福建卷37题部分设问及参考答案
图13 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表4 1991年和2008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1)描述图示区城地形的主要特点。
(2)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
[参考答案](1)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2)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海陆空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水平高,高校多,高素质人才多;占用土地等资源少,能耗低,污染小。
一、理解地理概念和地理名词
地理概念是反映地理事物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概括性知识,是地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地理科高考考试说明中考试能力要求第2条“正确解释和区分地理概念及其含义”。了解地理原理、分析地理特征、总结地理规律等都需要以掌握地理概念为前提。高考中许多考生因不能准确理解和使用地理概念而丢分。例如2012年高考文综福建卷37(1):描述图示区城地形的主要特点。许多考生把地形特征片面理解为地形类型或地势特征。再如平时考试训练时相当部分学生把“气温度分布规律”错答为“等温线分布特点”。误解“异常”的含义,即不理解“异”就是不同,“常”就是正常平常,可能比平常年份高,也可能比平常年份低。造成解释问题片面,只简述水温比正常年份高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忽视水温比正常年份低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部分同学该小题一半分数就因为平时教学轻视关键字而丢弃。
加强对地理基本概念的教学,特别是一些易混淆的要进行比较,不断用实例巩固加深理解。如:地形与地势、地形与地形区、土地与土壤、区时与时区、气候与天气、水资源水利资源与水力资源、地势低平与成地势平坦、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等近似的概念;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寒流和暖流、低压和高压等矛盾概念;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包含关系概念。
二、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学生在解决地理问题及考试答题时却常常答不全面,原因是学生所掌握的地理知识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所以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而零散的知识点更有价值。如对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方式的区位因素分析是人文地理知识中非常重要的“知识和技能”,许多学生都觉得“乱”,掌握起来挺难的,碰到具体案例分析时更是无从下手。如37题(2):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很多考生答题时无从下手,不知道用影响服务业布局的因素进行分析,甚至有的学生从政治角度分析本题,把“原因”答成“意义”。其实只要构建完整的区位因素知识结构,用其指导具体案例的区位因素分析,便能准确而全面地回答了。如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机械、政策等,在学习“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时,让学生根据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结合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抽取影响的主导因素,很容易得到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先进等)。又如工业区位主要因素也能结合“鲁尔区和硅谷”的区位条件进行分析。这既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能理清脉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达到知识的优化,能力的升华。给学生建立区位分析模式,有利于学生形成解题套路,还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掌握地理的分析方法
必修2、3有很多案例,涉及多个区域,虽然各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特点,但同一类问题又都带有共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教材中精选的示范性案例,使学生在分析具体案例中注重学习、研究方法的培养,即让学生能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分析方法。例如:人教版在生态环境建设中选择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作为案例,而山东版是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为例。在复习中,无需对此类型所有的案例都拿来讲解,只需要精选其中的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该案例,最终使学生上升到学会总结分析相似类型案例的方法。在复习“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时,教材首先是分析荒漠化的原因,然后介绍荒漠化的危害,最后分析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措施。学生形成了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对于分析同类型的案例如“水土流失”的成因和治理措施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加以分析和解决。
但要注意不能笼统将案例作为答题的套路,注重相同问题在不同区域的表现,关键在于区分共性规律和个性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得高分。2012年高考及以后都应更加严谨,进一步加强区分度。如:与城市中心等距离的地点地租能力的不同,可以是受交通的影响,也可以是受地质、地形,或是其他人文因素的影响。又如:我国季风水田农业商品率低,但泰国、缅甸的季风水田农业的商品率却较高;我国东部江浙一带水稻种植业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因为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再如37题(2):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考生生搬硬套日常归纳的答题思路和教材内容,即从影响工业的几个区位因素去回答该题,没有根据试题的具体要求答题。本题要求解答的问题是新兴服务业,而不是工业。造成大多数考生错答“城市密集,劳动力丰富”,而“占用土地等资源少,能耗低,污染小”这个答案几乎无人回答。
四、要注重审题、解题、答题思路和方法的培养,以及语言表述和归纳的训练
要重视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研究,从中体会高考试题怎么考,怎么答(感悟高考),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首先,加强审题、信息提取等解题能力训练。37题(2)要求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考生没有认真审题看清“分析”二字,答题时简单罗列“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没有分析具体原因,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其次,重视答题规范性训练,提高答题有效性。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应用规范的地理术语表达地理问题的能力。注意纠正学生的错别字,如丘陵写成“丘岭”,“热岛效应”写成“热导效应”等。教学中要精选一些练习进行针对性训练,通过练—考—评指导学生“如何从各种资料中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优化信息,如何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如何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表述,等等”。在复习中对练习题精选、精练,在评讲中侧重重点难点的分析及扩展,做到“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区位问题是命题者钟情的内容,高考命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大,且分值较大。很多学生发现区位问题看似不难,但是做题时得分却很低,成绩不太理想,失分原因主要体现在要点不全,条理不清,答非所问,老是说大话,不会运用地理术语,不会结合自然和区域实际回答问题。很多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去改进,却收效甚微。那么,如何复习区位问题以获得更好的复习效果呢?本文试图探讨在解答区位问题技巧方面给大家以启发。
一、 区位含义
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绝对区位);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也称相对区位)。
二、列表对比分析五大区位因素
三、高考常见区位问题考查设问类型及解答基本要求
1.评价区位布局是否合理
一是看主导区位因素能否满足,如动力指向型的工业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厂);二是从经济上看生产成本是否降低;三是要看环境是否遭到污染和破坏。这类问题在工业区位的考查中最常出现,要求考生对常见工业的污染类型有较深刻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的环境做出判断。
2.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是指影响某种地理事物区位要素中,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该类题目分析要构建区位因素结构,理清分析对象常见区位因素,找到主导因素。
3.比较分析不同区域共同或不同的区位因素
对比分析题目要求是首先把需要对比的对象进行对比,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与不同点都是重要的得分点,两者缺一不可。突出某个对象优势的同时,还要分析另一对象的劣势,不能厚此薄彼。
4.分析影响某一区位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
根据分析对象全面列出常见区位因素,如上面例题考核的是城市区位,就需要建立影响城市区位因素的思维模式,并根据题目要求,突出优(劣)面来答题。
5.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各区位因素也是发展变化的。解答该类问题,要用动态的眼光来分析,挖掘有效信息,灵活作答。解题中,要常写出能表现变化的词眼,如“提高”、“缩小”、“改善”、“扩大”、“加重”等等。
四、区位分析的一般思路
第一步:分清区位类型
工业、农业、城市、交通、商业等。
第二步:掌握区位分析要素
区位分析的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位置要素(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②自然要素(地形、地质、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等)。③社会经济要素(市场、交通、信息、经济基础、资源、能源、劳动力、政策、技术、政治、历史、宗教等)。深入分析各个要素与所要分析对象的联系,依据题意,抓主要因素重点分析。
第三步:明确区位分析的要求
不同的区位问题分析时有不同的要求,①全面分析(既考虑有利方面也考虑不利方面)。②主导因素分析(要从各区位要素中找出决定性的因素)。③优势分析(找出同类中最具优势的因素)。④对比分析(要找出两地或多地区区位条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⑤变化分析(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问题)。
第四步:理清区位分析要点
关键词 区位因素 行为区位理论 区位选择
当今各种信息技术和知识等要素的快速发展,使得以地域为限制的某些特征已经不复存在,各种信息的流动甚至超越了地域性的阻碍,它们对以地域为中心的传统区位理论提出了挑战,那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区位选择的重要性是否已经消失了?企业是否已经没有必要进行区位的选择?区位因素的变化不改变地域选择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区位因素及新形势下区位因素的新变化给予分析。
区位因子或称区位要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称之为区位因子(Standort Factor),哈特向与格林哈特称之为区位因素(Location Factors)。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区位因子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的场所用较少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从区位理论的角度看,即特定经济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区位要素对于生产者而言,是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1 传统区位因子及行为区位理论
1.1 传统区位因子简述
区位因素对于区位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影响企业区位的选择和推移。在杜能(J.H.von Thunen)模型中,土地要素对分散的农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而在早期工业化阶段,土地因素被原材料距离和一般的运输成本因素所代替,这些因素对工业企业来说十分重要,这反映在韦伯(A.Weber)模型以及新古典模型中。杨吾杨在他的《区位论原理》中,把区位因素概括为:自然因素、运输因素、劳力因素、市场因素、集聚因素等等。
综上所述,把传统的区位因子定义为首次影响因素,或者为直接影响因素。即这些区位因素是先于人们的行动而客观存在的,它们相对于人的行为来说,是既定的不会因为某些人为的变动而发生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问题。比如,传统区位因素大部分是外部因素,如运输成本、原料和市场等。
1.2 行为区位理论介绍
传统经济区位理论都假定从事经济活动行为的主体——人,是完全掌握了环境的一切信息,并且正确地选择所有事物的能力的人,即所谓的“经济人”。而在现实中,无论是经济活动的经营者还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并非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或费用最小化为目标。行为经济(Behavioral Economics) 等新的理论探索都认为,经济行为的特征就是有限理性的动态性,并选择不断的调整过程。在区位决定过程中,行为区位理论未假定理性及合理性的经济人;行为区位理论假定区位选择主体有多样的动机和目标,尤其是行为区位理论重视企业内部区位选择主体的作用,还考虑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英国经济学者邓尼逊(S.Dennison)是最早提出者之一,他在20世纪30年代初对古典区位论提出了批评,认为韦伯等人的区位是一种技术联系的空间分析,而忽视了心理社会联系的另一面。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数量地理学者普赖德(A.Pred),详细研究了行为因素对工业区位德影响。他发展了D.史密斯德空间成本曲线和赢利边际理论,感到许多工厂并非建立在最优区位。普氏终于发现,这是同企业掌握的信息量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密切相关的。这使行为问题中行为因素的数量研究成为了可能。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行为区位理论从本质上重视人类的决策结果,而这个结果依赖于决策者对信息量的占有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2 从行为区位理论解析区位因素的新变化
2.1 新的区位因素
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其演化是与特定区域社会经济背景相联系的,受着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子的制约。进入信息时代以来,随着信息、知识等要素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渗透,空间结构开始处于一种新的成长环境,并面临着新的影响要素的制约与作用。下面就新形势下的区位要素进行探讨。
2.1.1 信息因素
信息因素包括信息技术和信息本身。技术是决定社会经济区域结构的重要因素,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区域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技术创新的应用与扩散正持续地影响着区域生产结构与模式,从而影响着整个区域空间结构。信息技术对空间结构的影响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要依赖于相应的产业、组织、机构或基础设施等。这也正是信息技术对区域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2.1.2 知识因素
关于知识作为空间经济竞争基础以及新区位因子的重要性已经被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区域所认识。尽管高度复杂的通讯系统使得知识以异常的速度和距离扩散,但Dicken(1998)却认为在特定地区产生的知识常常在相同场所使用最密集,知识也得以在此提高。这也反映了知识在构建本地化区域中的重要作用。
2.1.3 创新因素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正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进而也成为影响企业成长、公司布局及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硅谷和128公路都曾以技术活力、创业精神和非凡的经济增长著名。创新是社会的过程,体现了技术、社会、制度、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互动。尽管由于远程通讯设施的发展,各产业活动在理论上可以实现分散布局,而不考虑地理距离,但是对于创新的追求又促使这些活动向特定空间的集中。
2.2 新的区位因素的解析
从本质上来说,它们如果要发挥作用,这些新的因素必须以人为载体进行运行,因此会受到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然而,传统的区位因素是客观上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们先于、独立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存在;新的区位要素本身的内容是时刻变化的,它们随着时展和技术变革而更新,并且依附于客观事物产生作用,同时它们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人的个人状况或者或是个人的能力,比如决策者的行为。
工业区位选择取决于决策者的拍板定案。因此,应对决策者的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随着企业的规模扩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经理作为相对独立的决策者而存在,他们在决定设厂时,要考虑该地已有设施和相关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财政、税收等条件。于是,成本因素影响在逐步的下降,而决策者行为逐渐上升。
普赖德于1967年提出了著名的行为矩阵,便是用来解释决策者行为的宏观规律和发展变化的,并且是以决策者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作为标准:
运 用 信 息 的 能 力
趋 向 于 最 优 解
信 趋 B11 B12 B13………B1n
息 向 B21 B22 B23………B2n
的 于 B31 B32 B33………B3n
数 完 B41 B42 B43………B4n
量 备 ·
·
· …………
和 的 ·
·
·…………
质 知 ·
·
·…………
量 识 ·
·
·………Bnn
普氏矩阵纵轴和横轴分别代表信息量和运用能力,前者可使决策人知识完备,后者可使决策人临场决断。不同决策人,其决策处于矩阵中不同的位置。左上方的B11,是最糊涂决策人的位置,右下方Bnn,是最精明决策人、即经济人的位置。区位理论中的一系列理想模式,也就是行为矩阵中的最优位置。众多决策人掌握了更多更好的信息并能有效的利用它们,于是矩阵中的元素便向右下方集中,趋于优化基础上的竞争。这也就会出现矩阵参数的改变,导致出新的行为矩阵。总之,行为矩阵不是一成不变的,最优的区位也会因经济条件的变化而改换,只有在理想状态或偶然情况下,才能达到经济人的最优模式。
普氏研究论证了在解决区位问题时,考虑行为问题的重要性,并且人掌握信息程度以及信息本身是否完善将会对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他也说明了不同时间、场合下,区位的最优解是一个客观事实。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信息等新的区位因素,是一个引致变量,它通过人这个载体而发生作用;同时,由于它自身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并且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有限的,人对各种信息的运用能力差异巨大,所以说人的决策就会出现多样化。信息、知识和创新是通过人来间接的影响企业的地域选择的,人在决策的同时首先要对客观环境即传统区位因素作出分析判断,然后再根据不同的信息情况作出决策。也就是说,人的行为首先是建立在对客观环境即传统区位因素的考察之上,接着利用自己掌握的各种信息进行区位选择的。
因此,我们称信息、知识和创新这些新的影响因素是二次影响因素,或者为间接影响因素。这是由于作为信息等新的区位因素,是一个引致变量,它通过人这个载体而发生作用,对区位选择作出判断。
3 小结
从古典区位论到行为区位论,从传统区位因素到新的区位因素的发展,不论区位论怎么发展,区位的重要性却是永久的话题。区位选择对农业、工业或者是第三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意义深远。因此,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联系方式、通讯手段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不断变更,但是,区位有效选择、地域合理定位仍然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从当前中国所处的背景来看,这些新的因素对空间结构的塑造作用还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杨吾杨.区位论原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3 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主题探究;地理教学;农业区位条件
一、学情分析
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是高考的常考点。在学生的练题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能力不够,总是存在漏答的情况;二是农业区位因素的主导因素辨识度不够高;三是农业区位因素评价的针对性不够,泛答情况较多;四是无法准确辨识出变化发展的农业区位因素。大部分学生在农业区位专题训练中存在漏答、错答、少答的情况,对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不到位。所以,通过设置农业区位条件主题式探究模式,教会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评价农业区位因素的方法。
二、主题式复习的内涵
主题式复习是对地理高考中的高频考点进行归纳,总结考点的答题思路和方法,对某一专题下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细化,落实每一点的知识系统,使学生对知识点更清晰、更系统、更灵活、更深刻。以“农业区位条件”这一专题为例,其内容涉及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其中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和科技。近些年来,高考中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得切入面更为细化,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要求更高。
三、新课改课堂“五环节”探究模式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探究课堂新模式,课堂上采用引、提、议、联、结五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对地理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引,是一节课开课时的教学安排,通常可以通过回顾前面所学知识或者简评晚修练习,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提,是指提出本节课学习任务及要求,用“问题”统领课堂的学习;联,是指联教材、联考点,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独立完成任务。议,是指通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对教师提前设置的问题情境探究展开讨论,然后分组展示点评,最后订正答案,将问题归置错题本;结,是指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情境探究,总结完成情况,对核心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出一般性规律。
四、以农业区位条件探究为例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
1.引:通过研究往年高考题中有关农业区位条件的题目,总结出关于农业区位条件的常考题型,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该专题学习。本环节设计意图为引导学生要用高考的该专题的考点方向作为平时的学习重点。2.提:高考中农业区位问题设问类型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农业区位布局是否合理;评价农业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评价农业区位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分析农业发展变化区位因素。然后分别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和相关案例探究。本环节设计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探究任务和要求。3.联:联系相关考点,引导学生用综合性、主导性、变化性和针对性的思维去进行农业区位评价。本环节设计意图在于引导学生在学习农业区位条件评价时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4.议:本环节教学设计主要通过课堂情景探究,引导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去更好地掌握农业区位评价的方法。让学生分成四组,分别去探讨以下四个问题,然后分组展示自己的答案,更透彻地把握好农业区位评价方法:问题探究1:探讨农业区位因素包含的内容(第一组)【方法提示】要用综合性、全面性的思维和眼光去进行农业区位评价。【规律总结】农业区位因素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两个方面。(1)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2)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工业基础、种植经验、国家政策、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等。本环节通过展示农业区位因素内容,帮助学生梳理好知识体系。问题探究2:分析下面农业的主导区位条件(第二组)【方法提示】要辨析不同类型的农业的主导需求,把握农业区位分析的主导性。【规律总结】农业区位条件评价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不同情境下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问题探究3:“库尔勒香梨远销欧洲市场,简述库尔勒地区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库尔勒梨生产的影响。”(第三组)【做题技巧点拨】要用变化发展和动态的眼光去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参考答案】①该地区远销欧洲市场,市场范围更加广阔;②交通条件更加完善;③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香梨的保质期延长;④脱贫致富背景下,政府对香梨发展的大力支持。问题探究4:中国“十大新天府”评选中,“伊犁河谷”以独特的魅力名列第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1(单位:mm)及伊犁河谷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2回答下列问题。简析伊犁河谷地种植冬小麦的自然优势。(第四组)【做题技巧点拨】要抓住农业区位因素中的特殊性,分析要有针对性。【参考答案】①气候:该地地处河谷地带,冬季风的背风坡,气温较高,有利于小麦安全过冬;②冬季,该地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比较多,灌溉水源比较充足;③该地地处谷地(盆地),地形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有利于小麦的生长。【课堂限时训练——高考链接】以2016年全国卷I第36题第一小题为例。材料:“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题目:“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做题提示】做题时要充分把握好农业区位评价特殊性和限制性、全面性和综合性、主导性。主导性:气候条件方面的区位因素;全面性和综合性:综合考虑气候条件方面的光、热、水、温差、风和气象灾害等要素;特殊性和针对性:要对比江苏和浙江没有的优势气候条件;【参考答案】①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相比浙江和江苏,高温期较长(特殊性和针对性,并考虑气温要素);②相比浙江、江苏此时期的梅雨和伏旱导致的土壤过湿或旱,横线高温期温度较高(降水较多)有优势(特殊性和针对性,降水要素);③相比江苏和浙江冬季受寒潮影响,横线纬度低,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有气候优势(特殊性和针对性,气象灾害要素)。5.结:总结规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分析区位因素时,要分清对象,掌握区位因素,明确具体要求,理清答题要点。做题时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因地制宜,要充分把握好农业区位评价特殊性和限制性、全面性和综合性、主导性以及动态性的特征,才能在农业区位分析当中精准到位。
五、小结
本节课内容属于规律方法总结课,知识点既包括宏观上的总结,也包括微观上的深入分析,对于高二学生来说,理解上可能有难度的,尤其是后进生,如何来把宏观上的知识简单化和微观上的知识点透彻化,很重要。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五环节,引出本节课的学习方向和重点,在高考背景下,提出本节课的探究任务和要求,并通过小组合作对四个探究案例进行讨论和展示,深化应用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的方法,最后通过高考链接在实践当中进一步落实农业区位条件的评价应用。课堂五环节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动口、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但课堂五环节的应用过程中也有些不足之处,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内容量有些大,可能对后进生有些难度,在环节设计上没有考虑到后进生的接受度;教师在表达时,存在语速过快,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高考链接题的分析过程还要透彻点,内容要更详略得当,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游忠.微专题:高三地理深度复习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53-55.
[2]张志煊.例说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命制[J].地理教学,2017(22):60-61.
【关键词】区域差异 主成份分析 发展不平衡
一、引言
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其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至1988年建省以来,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伴随而来的区域经济差异化问题也愈加的严重。本文将以海南岛为例,通过建立多种指标来分析其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
二、海南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分析
1、指标的选取
本文将以市县为单位,包括2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4个县、6个自治县,对海南省18个地区进行比较分析。为能最大限度的反映海南省18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依据科学性、综合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及层次性原则,并参考一些学者对经济指标的取舍,选取了12个经济指标,并分为两个层次(如表1所示)。
2、经济区域的发展特征分析
选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述12个指标进行测评。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在保证数据信息丢失最少的原则下,将多指标简化为较少的综合指标。这些综合指标之间互不相关,并又能反映原来多指标的信息。其方法: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标准数据矩阵;利用SPSS11.0软件进行正交相关旋转,算出特征值、特征向量值;计算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确定主成分数;计算主成分载荷并建立载荷矩阵;最后计算出主成分得分,并进一步求出综合得分。其处理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从12个指标中提取的3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6.351%,已经能够反映原始数据86.351%的信息了,因此只选取这三个因子作为评价海南省18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子。
从表3中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第三产业占GDP两指标上的负荷较高,说明第一主因子主要反映社会经济的总体情况;第二主因子在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指标上负荷较高,说明第二主因子反映的是居民生活水平情况;第三主因子在GDP增长率指标上负荷较高,表明第三主因子主要反映社会经济增长情况。
3、综合指标的建立与分析
综合指标的评价值,可以根据数学模型求出:Fi=∑WjYij(i=1,2,3,...m;j=1,2,3,...n)。
式中:Fi为第i个区域单元的综合得分值,Wj表示第j个因子的权重;Yij表示第i个区域单元的第j个因子的的评价值。经过计算和整理,各个因子得分以及综合实力得分如表4所示。
将综合指标的评价值分为四个区间:(2.000,4.000)、(0.000,2.000)、(-2.000,0.000)和小于-2.000的,并将综合指标评价值位于相同区间内的县市经过GIS软件在地图上表示出来,可以看出海南省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分块形式,可分为东南西北四大块区域。北面为海南省经济发展最为发达的地区――海口市,综合指标值为2.5336,接下来的为南面区域,包括三亚市和五指山市。再次为东面地区,但综合指标值都小于0,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主要包括报亭县、万宁县、琼中县、陵水县、昌江县、定安市、琼海市、文昌市等八个县市,发展水平最低的为西面地区,其综合指标值均小于-2,包括儋州市、屯昌县、白沙县、澄迈县、乐东县、东方市和临高县。
三、海南省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
1、区位因素的影响
区位因素对海南省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例如海口市,其作为海南与内陆交通往来的主要枢纽,在经济发展上较其他地区享受着巨大的优势。而三亚市以其靠近南海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来促进其经济的发展。五指山市也以其地方特色发展相关产业,拉动经济增长。而另外一些地区,除了没有区域优势外,还常常受到一些自然灾害的影响,比如万宁和陵水就常常遭受热带风暴的侵袭和破坏。
2、政策倾斜度不同的影响
政策的倾斜度不同也是影响海南省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口市作为海南省的省会城市,是整个海南省经济发展的中心骨,除了占据一定的地理优势外,还主要得益于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和帮助。而海南岛要建立国际旅游岛的政策必定会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主打旅游业的相关地区就能借此机遇发展自己。
3、经济结构的差异
海南省除海口市、三亚市外,产业结构都偏低。除海口市和三亚市呈现“三、二、一”型的产业结构外,其他大多数地区都呈现出“一、二、三”型的产业结构,而且很多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例如2007年在这18个县市里第一产业比重超过50%的地区就有10个县市,这些地区分别为:琼海、定安、屯昌、临高、儋州、乐东、琼中、报亭、陵水和白沙,其中以临高的比重最大,高达74%。
4、科技实力和劳动力素质的差异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都有了很高的要求。海口市的高校数量和在校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科技人员的数量也在全省首屈一指,劳动力素质较其他地区高,这对整个海口市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于海南省的其他地区基本上没有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劳动力素质也不高,这在深层次上就影响了其经济的发展,各地区劳动力素质的差异进一步加大了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四、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海南省省内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极度不平衡,存在着一个“分块”,并且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差异是由于区位、政策、经济结构、科技实力和劳动力素质等一系列的因素造成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缩小区际差异,适度的政策引导非常必要。
在当前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农业的拉动作用,将旅游产业链延伸到农业(比如热带农业观光园区建设等),统筹协调各经济区的发展,加强旅游产业对农业的拉动作用,尽量缩小这种差距,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注:本文属海南省教育厅课题(项目编号:Hj2009-59)和海南大学科研项目(项目编号:hd09xm11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影响因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功能定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沿海经济区,也是中国西部唯一的沿海区域。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形成,都给经济区的发展带来了机会,更使其沿海工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抓住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发展的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引导扶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节能环保水平、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具体到工业发展和布局是:要发挥沿海港口优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改善环境,加快完善产业布局,在沿海规划建设高起点、高水平的现代加工制造业体系,培育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但是应当看到:工业产业的发展与布局不仅取决于正确政策的导向,而且必须与现实的客观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以2006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全区、全国GDP比较而言,2006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合计为1327.44亿元,占全区的27.49%;四市人均GDP11080元/人,仅比全区平均水平的10232元/人高8.29个百分点,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8.76%。再以第二产业构成对比为例: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平均占GDP的比重为48.9%,广西全区平均占GDP的比重为38.9%,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第二产业平均占GDP的比重只有36.92%,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5.5%,不但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比全区的平均水平低1.98个百分点。
再通过对比近20年来相关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尽管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构成的桂南特色经济区的第二产业比重与全国一样呈持续稳定的上升态势,但是第二产业上升的幅度并不大,仅相当于全国1969年的构成水平,换句话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工业产业尽管在广西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就其目前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而言,则仅相当于全国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平均水平。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国家和广西目前社会经济形势与当年自治区作出五大经济区决策时比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在形成、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南宁市行政区划新增了五个县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等。所有这一切都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有许多的观念、政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研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导向的理念问题
该区域产业之所以有可能成为广西乃至整个西部经济的龙头,基本原因是广西所拥有的区位优势——西部唯一的出海通道全部集中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因此围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大通道建设理应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重点。但是,应当以什么样的理念来引导经济区的产业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导向的指导思想是大通道经济观。因为虽然广西在地理位置上拥有西部各省区唯一的海上通道,但是该通道并不一定就是最经济的通道,它还受到广东海路通道和云南陆路通道的挑战。因此,只有建立基于大通道经济(而不是经济大通道)的产业导向理念,才能正确看待本区域所拥有的区位优势,才能依托现有的区位优势来正确地选择和定位产业,并最终促使桂南经济的腾飞,进而带动整个广西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广西物流经济中的作用问题
出海大通道的地理优势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现实和未来广西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问题是怎样使这种优势发挥更有效的作用。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西南经济中的物流最主要集散地之一,其必须注意将吸引性物流的能力转换成吸纳性物流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利用、整合本身及周边优势区域的资源,合理布局本区域内的产业,保证区域内经济运行的长期稳定性。
(三)中心城市在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综观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个区域都会形成一定的组织和指挥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这些核心一般是具有产业竞争的优势、信息扩散、物流调配、技术创新以及资金融通和管理能力的城市或城市卫星区。中心城市对整个区域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吸引和辐射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南宁应当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布局中发挥集聚规模效益高、产业发展基础雄厚、主导产业外向化程度高和具有开拓国际市场能力、融资功能强等中心城市的优势作用。目前,南宁作为桂南经济区域中心城市在产业布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政资金的创造力较弱;实际能够运用的资金与产业建设布局所需资金的缺口较大;作为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差;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密度小,缺少带动周边城镇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和竞争性产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值不高;城市环境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因此,如何提升南宁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位与作用是需要研究的一个重点。
(四)优先发展沿海城市产业经济问题
优先发展沿海城市产业经济是许多国家和地区成功的经验,关键是怎样理解和把握沿海城市产业经济的选择和布局,既保证产业经济定位的正确性、效益性,又保证产业经济布局的合理性和发展的持续稳定性。本文认为这需要从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进行考虑,然而这需要进行大量而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做到。
(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选择问题
产业布局的正确与否是关系本地区乃至整个广西经济未来发展的大问题,因为本区是广西未来经济发展的龙头,起示范窗口的作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广西自然生态环境效益比较好的区域,也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方。由于人口的过分膨胀而加剧的自然生态环境压力,使得该区域在未来区域经济产业布局的选择方面必须十分谨慎。否则,经济不仅不能成为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动力,而且会成为相反的桎梏。例如,目前正在拟订实施的沿海城市造纸工业项目和配套准备建设的桂南经济区1000万亩造纸用林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就是有必要认真对待和重新研究定位的产业选择问题。此外,是否应当将重化工作为本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问题也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它与造纸工业一样属于高污染且很难进行环保处理和治理的工业项目。
(六)产业布局经济性和经济性产业布局的关系问题
产业布局经济性和经济性产业布局是两个既紧密联系又有着明显区别的经济范畴。就产业布局的经济性而言,它是指产业布局必须讲求效益;而经济性产业布局则是指产业的布局都必须考虑其投入成本问题。不讲效益的产业布局和不讲成本的产业布局同样都是不可取的。在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导向和布局方面值得注意的问题恰恰是忽略了投入成本方面的问题,这是值得反省和注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七)隐性重复建设问题
隐性重复建设是指以牺牲现有产业优势为代价而搞所谓的新产业建设的问题。隐性重复建设给地区乃至整个国家所造成的资源和资金浪费问题,比显性重复建设所造成的危害更大,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的选择和布局上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加以对待。
(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缺乏先天资源禀赋
这里的资源是指水资源和矿藏资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一个资源相当贫乏的地区,尤其是矿藏资源。先天资源禀赋的不足,使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必须依赖外部资源的供给。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的有效与合理配置所遵循的主要是市场经济规律而非政府干预手段。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未来运行的结果将取决于其适应市场经营机制的能力和市场对其反应的灵敏度。
(九)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仍然需要完善
规划是经济运行的前提,没有规划经济运行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但是规划又不是经济运行本身,它作为经济运行的蓝图尽管对经济运行前景做出了描述,但是其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即便是已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本身,同样也存在着不合理或不实际的地方,比如说空间布局中三类地区用地的平衡问题、产业发展中的产业选择与定位问题、以火电为重点的能源发展战略问题和污染防治手段的可行性问题等。上述问题并非如现在规划上讲的那么简单。它不仅需要开放的思想,更需要缜密的计划,依赖于积极的合作、利益的分配、多方的互动、产业的选择等条件,取决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另外,其他有关的国际政治环境问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所濒临的北部湾是一个国际性的海域,再往南是我国的南沙群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这种国际性政治环境可能存在的潜在性影响在地区产业的选择和布局上应当加以考虑。
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区位、国家政策、地区国内GDP、科技水平、港口吞吐量、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都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沿海工业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区域合作虽然在过去对工业发展无显著的影响,但是从国家的政策和现在不断发展的对外合作上来看,无疑将会是以后经济区沿海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建设成为以港口为依托,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为支撑,以港口经济、海洋经济、现代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群,形成中国西南部国际贸易和运输中心以及商业、信息中心的目标,本文结合国内外发达地区沿海工业发展的经验以及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对北部湾经济区的沿海工业发展建设提出以下策略:
合理确定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及时了解工业产品市场的变化;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合理定位及确定发展规模;加强港口的配套设施建设,多方面吸取货源;扩大对外贸易优惠范围,扩宽融资渠道;提高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大监督管理,确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英虎.树立正确的区位优势观和大通道观[J].广西经济,1998(2)
【关键词】 选择题 成因 区位 概念 分布 特征 计算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3-023-01
一、成因类
出镜率最高,绝对的主角。原因类题目分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自然原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 ;人文原因指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等。
例1. 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形成季风洋流,原因是: A、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 B、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 C、 冬季盛行东北风 D、冬季受西风影响(BC)
解析:原因类题要明确题干中问的到底是什么原因,然后再回答。题中的知识是特殊知识点,更需加强记忆。本区为季风洋流,顾名思义和季风有关,只要把本地的季风风向和季节对应好就万事大吉了。
二、区位类
农业、工业、城市区位选择在选择题中出现的频率仅次于原因类的试题,区位相当于条件或影响因素,可分自然区位和社会经济区位,以农业为例,自然区位包括光照、热量、水源、地形、土壤等;社会经济区位有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等。
例2. (2009全国卷Ⅱ,12分)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制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据此完成: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D )
A. 河南省 B. 山东省 C. 四川省 D. 吉林省
该题很好地体现了农业区位的选择,常见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作物的分布地区及其生长条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三、概念类
地理概念比较抽象和枯燥,有些概念又很相似,学生更易混淆。只有真正理解地理概念的本质,考试中才能对相关试题作出正确判断。
例3. (2010年上海,6分)共3问,选取最后一问。峰林、石芽等地表形态大量发育的地区,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D )
A. 变质岩 B. 花岗岩 C. 玄武岩 D. 石灰岩
简析:概念的类型、特征必须记住,峰林、石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可以形成这种地貌的岩石只有沉积岩,其家庭成员虽多,但选项中只有石灰岩属于沉积岩,至此,2分轻松到手。
四、空间类
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有一定的的时空分布,尤其是空间分布特征,须结合地图掌握。这一点在区域地理中尤其明显,无论是一个大洲还是一个国家,其山脉、河流、城市等,最后都要落实在地图上,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回答:
例4. 若AB线是60°纬线,则这个海域位于(A )
A. 北半球 B. 南半球 C. 印度洋 D. 南太平洋
该题是典型的空间定位题。涉及到地图部分,重要经纬线经过的大洲、国家、地形区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如120°W、120°E、0°,30°N,南北回归线等。
五、特征类
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特征是选择题考查的又一个重点,地理事物特征最常见的包括气候特征、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工业区的特征以及主要自然灾害的特征等。
例5.下列关于降水的正确叙述是: A. 赤道低压带的降水主要是对流雨 B. 常年受下沉气流控制的地区降雨稀少 C. 信风影响下的地区必然 少雨 D. 面对海岸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AB) 题中各气压带或风带降水多少和气流运动有关,即上升气流带来降水,下沉气流控制下是晴天。七个气压带中是上升气流的有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降水按成因分(1)对流雨,主要在赤道地区;(2)锋面雨,主要在温带锋面多发地区;(3)地形雨,主要发生在山地迎风坡;(4)台风雨,主要发生在热带沿海地区尤其是西北太平洋。明确了这些知识,上面的题就迎刃而解了。
六、计算类
计算类题目最难,其具体内容有地方时、区时、昼夜长短、气温、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等。要求原理明晰,换算准确。设问或文字或图形,有时需要图文转换。
例6. 见下图,该图为北极上方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若阴影部分时间为7月6日,非阴影为7月7日,则OA地方时为?
答案是0时。
1公路运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弹性分析
1.1交通运输和经济间的弹性关系
在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内公路交通运输往往具有双重功能,也就是从属、引导功能。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深入研究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本文以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增长弹性进行分析。一般,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存有相关关系的2个部门,以变量X、Y分别表示,可通过数字关系将以上两者间的弹性关系表述出来,公式如下:
其中,弹性系数由e表示。当经济增长下的运输量由x表示;经济增长水平由y表示;则经济增长的运输弹性由e表示。交通运输和经济增长间的弹性关系,也就是运输量增长量和GDP增长量间的对比关系。
经济增长时可通过货物运输防止将其过程中生产、分配活动进行充分反映,旅客运输和人活动量具有直接关联性,基于此,经济不同的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都能对不同运输经济弹性进行充分反映。按照1998年熊永钧研究分析,通常情况下,经济增长早期,在经济增长中第一、第二产业占据主要位置,此时经济增长货物运输具有较高弹性,在不断增长经济的过程中,第三产业发展快速,且具有较高人均收入水平,进而降低了货物运输弹性系数,则大大提升了旅客运输的经济弹性系数。
1.2公路交通运输和经济增长贡献的弹性分析
通过分析比较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的运输弹性,对我国交通运输和经济增长间的关联性进行探讨。本文以美国总货物运输弹性系数表1与我国某市公路货物、旅客交通周转量及GDP的弹性系统估值表2进行分析。由表1可得出,美国经济货物运输弹性按照需从高46的发展原则,则由此可见公路货物运输弹性基本一致。在美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同时,具有极高的运输弹性系数,如1925—1950年,0.753为美国总货物运输弹性系数,1.5241为公路运输弹性系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某市总运输弹性系数如表2所示。
(1)由表内得出,整体上该市弹性系数主要展现为下降趋势。其公路货物运输弹性系数和旅客运输弹性系数也按照由高—低的发展原则。由此可见,本市公路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为下降趋势,这也是改变产业结构产生的影响。
(2)上个世纪后期,于经济发展而言,本市公路交通还处于滞后阶段,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该市公路运输弹性系数呈现大幅度降低的现象,这表明其具有极为缓慢的公路交通运输增长速度,其主要受运输能力因素的影响,对经济需求满足程度较低。
(3)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市公路运输能力变化较大,运力呈现出持续上升状态。由表2得出,其经济增长的公路运输弹性系数上浮较大,除此之外,总运输经济弹性系数也会呈现提升状态。
(4)通过分析比较整个交通体系内容,发展较快的为公路运输,在不同时期内,货物运输、旅客运输的经济弹性系数都必须在总运输弹性系数以上。在经济发展时,具有较大的公路交通运输贡献。
2公路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2.1公路交通运输推动经济规模化
每一次市场经济重大发展都会出现交通方式变化,同样交通方式的每一次重大变化也会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公路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于,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为地区经济体系变革提供有利条件。
产品交付价格与厂地价格+运输成本相同。如某企业产品通过降低运输成本而达到最低交付价格,则会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通过建设完善公路网,可有效改善区域运输条件,进而降低产品运输成本,形成企业经济规模化,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通过公路网能够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同时进行门到门远距离运输服务,则具备较高灵活性,进而对商品市场不断扩大。扩大市场的结果就是扩大规模经济。在规模经济的影响下,可达到降低产品单位运输成本的作用,此时生产内涵将产生改变,进而增加经济效益。作为沿线大量厂商连接的纽带,公路运输可不断整合沿线企业,确保区域规模化、企业产业化的形成。
2.2公路交通和生产力布局
在古典区位论内最早出现交通运输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其主要将不同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如何起到吸引作用作为研究内容。在产品成本中主要的区位影响因素为运输费、劳动费与聚集效益,其中产品运输费起到重要性作用。按照相关原则,交通运输在生产力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交通运输状况直接决定着区域或区位概念,进而导致区域内生产呈现极大差异性,且对企业和消费市场进行改变,或原料市场的相对距离,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产业布局选址必须对运输距离、消费者市场等因素进行分析。
2.3公路交通整合区域经济资源
交通运输对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起到直接影响作用。利用土地经济区位功能提升,可得出,建设完善公路网不仅对区域内土地资源利用率起到极大的影响作用,还对区位土地优势发挥起到重要作用。具体如下,第一,区域交通运行情况的改变;第二,区域基础设施提升,从而对区域内投资资金起到推动作用。也可利用产品创新,对开发区域自然资源效益起到促进作用。在建设公路基础设施时,应不断提升区域运力,进而对区域资源价值间接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的关键是交通,理论界对于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关系有一个共同的认识“交通运输的发展引导并促进着经济的发展,反之,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起到关键性的支撑作用。”由此可见,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于国家或区域而言,只有对自身交通运输条件加以完善,才能达到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专业化分工。同时,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对交通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或进行资源节约,达到交通综合化内实现交通资源配置合理及交通资源投资率提升,即可满足经济发展和资源之间的适应性需求,进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研究公路交通对经济发展贡献,对充分认识公路交通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极为有利。
【关键词】蓝色经济 蓝色经济区 重要性 措施
蓝色经济,是依托于海洋资源的新型经济产业,也是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加强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创新发展,大力发挥海洋资源优势,能够有效提升国家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同时,能够有效促进国际经济发展。蓝色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蓝色经济的发展,对沿海地区的环境和生态达到污染的最小化,突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我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格局正在不断完善,是我国蓝色经济发展的有效体现。
一、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随着我国能源资源的逐渐匮乏,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强蓝色经济的发展和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海洋资源的开发效率和开发速度,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供应,确保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落实。目前,海洋探查结果表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多金属核资源等多种能源物质的储量非常丰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能源物质的有效开采和应用,能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现状,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避免能源危机的发生。
(二)有利于新型资源的发现和发展
海洋中蕴藏着数目可观的物质资源,加强蓝色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新型资源的发现和发展,为国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解决经济发展同环境污染问题的巨大矛盾。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对周围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导致人类生存空间的不断缩小,影响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蓝色经济的合理发展,有效加快了新资源的发现和利用,带动了一批新型产业的兴起和壮大,如海洋药物工程、深海基因工程、海水淡化工程,为相关产品的加工和生产开辟了全新的途径,海洋资源的发展和利用,预示着海洋世纪即将到来。
(三)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蓝色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提供丰厚的经济利润,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速度,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逐渐低迷,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经济结构调整,是确保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蓝色经济的开发和发展,能够有效的提升蓝色经济在我国市场经济的中的比重和地位,调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提高我国经济实力,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蓝色经济的开发和发展,促进了我国海洋劳动就业队伍的扩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劳动就业问题,对我国社会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蓝色经济区的相关发展建议
蓝色经济区,就是基于经济、科技、地理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状态等相关因素所建立的蓝色经济发展体系,能够确保区域经济的统一、协调发展,缩短区域经济社会的空间距离,促进我国蓝色经济的快速发展。蓝色经济区是一种较为独特的区域空间和创新域,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体系,依托天然的地理优势,规范产业布局,从而实现海洋产业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正在建设过程中,良好的发展现状,保证了我国蓝色经济的良好发展局面。
(一)做好产业布局和产业规划
发展蓝色经济,首先要根据区位优势,加强对蓝色经济区的产业布局和产业规划,加强产业带的建立,激发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集合地区经济优势,促进蓝色经济区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在进行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交通等相关重要因素,使产业布局同企业发展相结合,调整产业布局结构,为蓝色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提出特色经济,打造发展支柱
蓝色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必须要重视特色经济的发展,落实蓝色经济区主导产业,打造蓝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支持蓝色经济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可靠的产业支持,也就无法发挥经济优势,会影响到蓝色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特色经济的发掘和定位,集中力量重点培养,打造发展支柱,提高蓝色经济区域发展的稳定性和抗风浪能力,确保蓝色经济区经济效益的稳定提升。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工作
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和建设,必须要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工作,整合人力资源,加强技术的创新和研发,实现蓝色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工作,同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保证人才的培养和供应,为蓝色经济发展提供可靠动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工作,及时了解先进的技术信息,帮助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了解和掌握,对于我国蓝色经济区建设和蓝色经济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总结
蓝色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蓝色经济的发展和应用,能够有效调整我国经济结构,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支持,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落实。目前,我国蓝色经济的发展形势较好,在此基础上,必须要做好产业布局和产业规划,发展特色经济,加强人才培养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工作,以实现我国蓝色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我国市场经济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姜旭朝,张继华,林强.蓝色经济研究动态[J].山东社会科学,2010(1).
【关键词】社会控制;两宋;淮河流域;环境问题
一、问题的引入
中国的历史当中,淮河流域无疑占有了举足轻重的位置,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领域中。在农业文明的古代,江淮地区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水土条件,成为中国版图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先秦到北宋,淮河流域都是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直到北宋时仍为重要的经济区。然而突然在北宋之后,淮河流域由盛转衰,这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决定的,而最主要的是哪方面呢,正是本文章探讨的重点。
二、当代淮河流域发展的区位优劣条件
淮河流域地处111°55′-121°25′E、30°55′-36°36′N,介于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之间。地形总体上西高东低,西部、西南及东北部为山地、丘陵,其余为平原,平原面积约占2/3。气候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类型,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以南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1-16℃,平均日照2000-2 650 h,平均降水量888mm,无霜期200-240天[1]。这也为早期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极其良好的条件,流域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工业相对于农业而言仍相对落后,加之人口分布密集,尚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但是近年来随着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利用,生态系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水环境污染、水旱灾害、矿区塌陷、耕地质量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困扰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沙漠化及酸雨,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煤炭基地,在农业生产和能源开发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多年以来对资源高强度的开发利用,也产生了多种生态环境问题,造成脆弱生态区不断扩展,生态系统趋于退化,严重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我国许多地方普遍面临的困境。如何遏制脆弱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恢复重建退化生态系统,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必须重视的紧迫问题。
三、历史上淮河流域的盛衰轨迹
自先秦始,淮河流域因其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优势一直在农业社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冀朝鼎先生在其《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也谈到:淮河流域,特别是淮北曾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经济区。在秦汉、隋唐及北宋时期淮河流域则处在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人口稠密、粮食丰裕,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北宋时期,淮河流域位于京畿之地,利用政策上和区位上的优势,淮河流域的经济更是达到强盛的极点。北宋中后期的京西地区(淮河流域大部分位于京西北路)已然是“畿甸之右,都邑相望,赋入浩繁,雄视他路” 。北宋时期的颍州和寿州地区当时更是盛极一时,纺织业、农业和商业都极其发达。综上而言,虽然安史之乱后经济中心的南迁,但淮河流域经济活力也很强盛,在全国也有着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
然物极必反,盛则必衰,北宋灭亡之后,宋氏南迁,定都临安。随之淮河流域的区位优势顿时了然全无,更是宋金、蒙金、蒙宋战争的主战场,强盛的经济、富庶的人口,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长期战乱和对峙,使得当地人口流离失所,田地荒芜,“可耕之地,尽为废弛”,人间天堂成为了末日地狱,“自靖康丙午岁金狄乱华,六七年间,山东、京西、淮南等路,荆榛千里”,淮河流域的田地里长满了杂草,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盗贼、官兵以至居民更互相食”,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端平入洛》中记载端平在淮河流域看到一片萧条之景,“沿途茂草长林,白骨相望,虻蝇扑面,查无人迹”,一些著名的城邑都成为废墟。自此,淮河流域经济地位出现了急转直下,以往的辉煌不再。
元朝时,在蒙古族统治早期,不重视农业生产,主张用游牧业取代农业,导致农业衰落,农田侵占现象十分严重。长期以农业为重的淮河流域自然遭到了致命的打击。虽几十年后,统治者也提出了重视农业生产的政策,减轻赋税,奖励耕作,但淮河流域已然不能恢复到北宋的水平了,元朝后期出现了新的战乱,淮河流域又重新步入了衰退的轨迹。
明清时期,虽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随着经济中心的南迁,淮河流域既然失去了昔日里在全国的辉煌地位,逐渐落后于江南等全国很多地方。治淮成为各个时期,各个帝王的主要事务,淮河俨然成为一条患河,成为当时农业经济的短板。
北宋之前淮河流域也有很多次经济的衰落,但都可以逐渐恢复并在北宋呈现极盛之势,但在北宋灭亡之后,却无法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了,这有着很重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四、淮河流域经济急转直下的原因分析
淮河流域在北宋时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位于京畿之地)和水利条件(淮河),又具备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淮河地区成为与江南地区、成都平原同等重要的经济区。在经历了南宋、元、明、清、民国之后,虽然淮河流域有着一定程度的恢复,然后在此时已然元气大伤,无法像原来一样恢复到以往的水平了。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自然因素:淮河流域是自然灾害多发区,水旱灾害、蝗灾、地震、霜冻等灾害都侵袭这一地区,史上的记录很多。在南宋以前,淮河独流入海,人类活动与水生态环境处于相对协调时期。南宋以后,黄河全面夺淮,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开始紊乱性变迁,河道、湖泊淤塞,河口东迁,洪泽湖区扩大,淮河受迫南注长江,中游两岸则形成了“河流湖泊群”,流域洪涝灾害加剧。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1855年黄河北决,造成了淮河流域水系紊乱,淤塞严重,排水困难,内涝加剧,许多水利设施只能顾及排涝而达不到灌溉的目的了。
2.人为因素:长期的战乱、人口的流失以及都城的变迁等很多历史的人为的因素对于淮河流域的没落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淮河流域因其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处于宋金、蒙宋、蒙金对抗的主战场之中,使得两宋时期发生在淮河流域战争具有持续性和多阶段性,此次战争是北方少数民族对汉族的战争,此时少数民族的进攻和统治对于汉族而言是一场灾难,对于农业重视不够,甚至转农为牧。战争带来的是人口的流失,农业需要的劳动力无法保障,这都造成了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淮河流域的经济衰退。随着宋朝都城、经济重心的南迁和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使得淮河流域难有北宋前的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起作用相互诱发,导致淮河流域的经济急转直下,无法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五、淮河流域经济衰退对于当代社会的影响
历史的发展是有它的轨迹,直到现在,淮河流域仍旧是欠发达的地区,相对于东部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而言,这里无疑是贫穷落后的。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煤炭基地,在农业生产和能源开发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然而,多年以来对资源高强度的开发利用,也产生了多种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生态系统趋于退化,严重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我国许多地方普遍面临的困境。与此同时,大量农民工外出,导致家乡土地无人耕种,留守儿童和老人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淮河流域生态坏境社会问题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根源,
如何遏制脆弱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恢复重建退化生态系统,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必须重视的紧迫问题。
六、社会控制理论对淮河流域发展的启示
人们的正常生活、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一定的社会秩序。适当的社会控制对于社会控制和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社会剧烈变化的现代社会,社会问题增加、社会风险加大。为了避免和消减这些现象的不良后果,社会需要一种机制,这就是社会控制。美国社会学家E.A.Ross认为社会控制都应该有助于人类的福利,面对淮河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状况,面对这一具体的情境,社会控制也应有其合理性和其适度的标准。随着社会成员利益的的分化、社会异质性的增强,现今促进淮海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往往采用的是外在正式的消极控制,但达到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和谐发展还远远不够。淮河流域存在的问题不是一天就形成的,是长时期的历史构建。自两宋时期,淮河流域便一直走下坡路,虽然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这一地区的发展,但成效很不明显,淮河两岸人民一直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面对大量人力资源(人才和劳务人员)外流的现象,国家更是采取了种种社会控制的手段,促进当地农业发展,鼓励在外人员回乡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比如皖江城市带承接项目转移,对于该地区而言更是难得的机遇。然而淮河流域已然伤痕累累,大量的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却一直存在,当今水质污染等新生环境破坏的问题非常严重。因此实施合理的社会控制的时候也应重视这一现实,不能片面要求发展,环境生态问题这一短板也不能不改善,同时也应保持当地的社会稳定,因此合适、有效的社会控制不得不提上日程,改善淮河流域的经济社会环境状况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杰,欧阳志云,郑华,等.淮河流域脆弱生态区生态系统特征及区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0):169-174.
[2]刘一止.宋辉复秘阁修撰除京西路转运副使[A].苕溪集(卷三九).
[3]《李浩传》,《宋史》卷三五Ο.
[4]庄绰:《鸡肋篇》卷中.
[5]周密:《端平入洛》,《齐东野语》卷五.
[6]张崇旺.论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81-89.
关键词:昆明;临空经济;产业布局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118-03
按照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机场不再仅仅是客流和货运的基础设施,而成为经济要素的富聚区。所谓临空经济是指以航空运输(客流、物流)为指向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将形成具有自我增强机制的聚集效应,不断引致周边产业的调整与趋同,这些产业在机场周边形成临空型制造业产业以及各类与航空运输相关的产业的集群,进而形成以临空指向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有机关联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形态就称之为临空经济。
一、昆明发展临空经济的要素条件分析
(一) 昆明新机场建设的经济效应显著
发展临空经济,机场是关键。机场作为临空经济的核心,客流量和货流量能够为临空经济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生产要素。按照国家批准的有关规划,昆明新机场的总体定位是大型枢纽机场和辐射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门户机场,是实施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2020年年旅客吞吐量将达4 000万人次,2035年年旅客吞吐量达6 000万人次,同时货运量也将大规模地增加。据国际经验,每年100万人次航空旅客运输量相当于产生1.3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和2 500个就业岗位;每增10万吨航空货物就直接创造800个就业岗位; 每小时新增一个航班,就直接增加750个工作岗位。由此可见,昆明新机场所形成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二)机场附近的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临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地面交通条件。区位成本优势在企业经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能否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小的运输成本将产品运往世界各地往往成为企业对外竞争的关键。昆明新机场将进行道路工程改造,将通过城市公交轻轨和高速公路直接与新机场连接,实现昆明200公里范围内直达新机场时间不超过两小时。新机场周围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缩短机场客流和物流的运送时间,成为新机场的重要竞争力和吸引力,还有利于改善昆明市的城市布局、产业布局,为临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 云南省的区位优势明显
云南省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改革、开发的“桥头堡”,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前沿阵地。云南强有力的经济增长需要强大的航空业来保驾护航。而昆明临空经济的建设能够成为云南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平台,可积极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反之,云南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又会为昆明临空积极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四)云南机场产业体系健全,社会支持力度大
云南机场产业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经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以昆明区域性枢纽机场为主,拥有西双版纳、丽江、大理等11个干(支)线机场的机场群。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云南省支线机场最多、机场等级高、布局合理、设计规范,在全国名列前茅。
由于云南省地处高原山区,平地面积仅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建设铁路或公路难度大、里程长,投资巨大,但机场建设费用相对较低,如临沧机场2001年竣工时其投资为38 868万元。即便临沧机场是目前云南省支线机场中投资最大的,但其建设投资也仅是建设十几公里铁路和公路的投资,因此优先发展机场产业的战略符合云南的实际,并且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
(五)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快昆明临空经济区的建设
云南目前在全国仍是欠发达地区,究其原因,其中之一为资金、人才要素稀缺,缺少能对周围地区产生带动和辐射作用的经济中心和主导产业,因而,如果把短缺的资源均衡地分散于各地区和产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不利于经济中心和主导产业的形成。而把有限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投入到最能发挥效率的地方,形成积聚经济,依赖增长极取得区域的快速增长和大规模效益,就具有能在短期内促进特定地区经济迅速增长的作用。而昆明临空经济区在建成后将是云南省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新的汇集地,这必然为加快云南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六)优美的自然环境,舒适的工作空间
优美的自然环境,舒适的工作空间越来越成为一些高端技术企业、商务会展中心选址所要考虑的因素。而昆明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气候条件宜人,昆明临空经济区建设将有助于吸引大量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加快昆明市乃至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昆明发展临空经济的产业选择
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毗邻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的产品一般具有体积小、运量少、附加值高、单位产品承担运费的能力较高等优势。因而,昆明临空经济区可根据自身的优势来选择其中一些具有潜力的产业,吸引和聚集一批以航空运输为主要手段、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型加工制造业。
(一)生物医药产业
云南医药产业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地貌和立体气候而形成突出的资源优势:在全国两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占了一半中草药资源而位居全国首位,拥有许多地道名贵中药材如天麻、三七、灯盏花等;云南25个少数民族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如傣药、彝药、藏药等成为了云南民族医药的一朵朵奇葩。目前已形成文山三七、昭通天麻、丽江薯蓣、西双版纳南药和楚雄彝药等种植基地。这些都为发展临空经济区的医药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世界医药开发产业外包量需求越来越大,而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临空经济区可根据自身优势把握产业转移的形式,积极寻求与外合作的机会,争取形成规模优势。
(二)新材料产业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新材料已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新材料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肩负着支撑传统产业和引领高新技术产业的双重使命。新材料基地作为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起到了聚集新材料技术、产业、人才和资本的作用,推动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临空经济区要积极吸引投资,争取将临空经济区建成新材料人才的聚集地、新材料的生产加工基地和新材料的创新基地。
(三)光电子产业
光电子产业是目前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迅速发展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云南生产的光电子功能材料、光电探测仪等产品,已占中国光电子市场份额的80%~90%,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今后云南省将围绕发展红外热成像及探测系统、微光夜视产品、太阳能电池、信息光学元件、光电子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6个重点领域,大力发展光电子产业,昆明临空经济区完全有可能抓住这样的机遇,采取优惠的政策,积极吸引各方资源,力争建成中国重要的光电子产业基地。
(四)重点把握具有区位优势的特色产业
1.物流是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的龙头。昆明临空经济区将处于云南省省内的交通枢纽点,是省内连接国内的心脏,同时也是全国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桥头堡”。随着新机场的建成,强势货流量的增加将必然带动物流需求的快速增长,大力发展物流业是今后昆明临空经济区发展的重点。从发展趋势来看,第三方物流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临空地区应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并且应选择国际一流的物流商入驻。
2.大力发展航空食品加工和供应中心。航空食品本身就是投资回报率极高的行业,同时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空港地区航空食品业的发展不仅要立足于为昆明机场服务,还应逐步扩大到全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争取成为各航空公司和机场配餐食品供应的中心。
3.建设国际区域商务、会展中心。昆明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宜人气候,享有“春城”美誉。昆明临空经济区应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会展、商务中心,争取全国性和世界性大型会议的举办权,努力成为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会展经济所造成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又汇合成昆明临空经济发展的热流,有利于推动云南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把握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要求,打造旅游的新热点。旅游业作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旅客数量逐年递增。昆明临空经济区应抓住旅游发展的浪潮,抓住特色资源,在其空间内建立休闲度假场所,发展以游乐、休闲、运动等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5.突出云南特色的花卉产业。云南是全国的植物王国,花卉资源丰富,产业组织结构和花卉产品的类别、品种布局结构日趋合理。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廉价的土地和劳力、良好的产业化发展基础、广阔的市场前景、便捷的航空条件、世界花卉产销异地化的趋势和亚太地区花卉消费热点增长的大好机遇是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在这其中便捷的航空条件为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昆明临空经济区周围可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形成国内外著名的花卉生产和交易重地。
三、昆明临空经济区发展的产业布局
昆明临空经济区应以机场为中心,根据产业特点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布局。
1.总体布局:采取增长极与点轴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展开,即以临空经济圈为增长极核心,以小哨机场周边为增长极点,以昆曲高速、昆明新机场高速等重要交通干线为联动轴,以中心城区和区域性中心城镇为结点,形成城乡互动、持续增长、协调推进的放射状开发态势。
2.具体布局:形成圈层结构的产业布局,由里向外依次是:新机场空港运营区、紧邻空港区、空港相邻区和辐射区。
新机场空港运营区:空港区内包含了机场基础功能设施和机场相关功能设施,这些设施的完善程度与机场的运营时间和规模有关,随着机场运营时间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完善。这一区域的产业是与航空运输息息相关的产业既航空的“附属产业”。空港区往往将机场的运营功能和飞机后勤服务、旅客服务、物流服务、办公机构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为人、财、物、信息的交流提供了多功能综合型的服务设施,是直接服务于机场各方面的功能区。
紧邻空港区:在昆明新机场周围1公里~5公里的范围内,这一区域往往会吸引许多与空港的运营无直接联系的产业和城市功能设施布局,可称之为“吸引产业”。这些产业和功能设施选择近邻空港的区位往往是由于空港近邻区航空服务的便利性,快速公路交通系统的通达性,信息传递的便捷性,以及空港作为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集散节点所带来的巨大商机。这一区域主要布局一些工业园、空港物流区、出口加工区等。
空港相邻区:这一区域通常在离机场5公里~10公里的范围内,包括大板桥、双龙、小河、白邑和杨林镇等地区。这一区域产业同样受益于空港近邻区多方优势条件,主要包括一些高科技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光电子等)、商务会展业、金融保险业务、公司总部、花卉产业等等。
辐射区:在距离机场10公里~15公里的范围内,临空经济区对这一区域的直接影响不大,但是临空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扩散效应同样可以惠及这一区域,适合发展适应临空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如:花卉产业和第三产业,如:旅游业等等。
四、结语
国内外一系列围绕机场发展起来的临空经济的经验证明,临空经济的发展已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昆明在发展临空经济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产业,构筑合理的产业布局。相信围绕昆明新机场形成的临空经济区一定能够成为昆明乃至云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参考文献:
[1]曹允春,谷芸芸,席艳荣.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J].经济问题探索,2006,(12).
[2]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发展中心.昆明新机场环境影响报告书[Z].2005:11.
[3]李晓江.空港地区经济发展特征[J].国外城市规划,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