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范文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7: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篇1

关键词:县域经济 小康社会

根据统计资料,我国县域单位(县、县级市、区)的国土面积为9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5%;人口总数为9.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4%;县域经济的GDP约为6.1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9%;县域经济的地方财政收入4770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3.6%;县域经济的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5万亿元,占全国的36.7%,因此,县域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目前,就整体性来看,县域经济仍未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农业仍处于主导地位,并且生产方式落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逐渐减少的耕地上,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高,农业规模效益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不发达。另外,县域经济的工业发展也相对落后,其国有经济绝大多数已经改制或者破产,民营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支持能力不强。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规模与水平已直接影响到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大力发展农村工业或非农产业

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就是农村工业,农村工业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关于我国工业化过程的讨论中,一个公认的事实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地位相对萎缩,而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即我国的工业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村的工业化。农村工业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包含农业产业化、非农生产和农村城镇化的大部分内涵,农村工业化的实现主体是农村工业企业。我国农村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积淀与发展过程,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工业企业起源于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社队企业。农村实现土地家庭承包制后,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出现了农业剩余,加之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那么进一步地提高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依靠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吸收过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在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别预期因素的刺激下,转向非农产业寻找就业出路就成为了现实的必然选择,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农村工业化,到1996年乡镇工业产值已达到了5538.76亿元,占全国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农村工业的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其推动了县域中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转换,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城市现代化部门大多数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它们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而农村工业部门绝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资本、技术的要求条件不太高。据测算,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相比,具有生产率低、资源消耗量相对较高、资本有机构成低、吸收劳动力就业多等特点,但是农村工业整体上仍然表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中,要优化农村工业的经济结构,避开城市现代大工业的竞争,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加快技术更新改造,开发出适合农村工业中的中小企业的产品、服务和技术,来带动县域经济中落后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企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不到20%,而发达国家前者是后者的数倍,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中,要鼓励农村工业产业结构向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的服务环节方向转变。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无偿或低价土地、和睦的地方乡土关系、强有力的社区政府庇护等,来增强农村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尽管目前农村工业企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大多数还是中小企业,还是在为城市现代大工业企业“查漏补缺”,仍然处于城市现代大工业的夹缝之中。目前,我国农户生产规模小、合作意识差、农副产品市场程度低,使得我国县域的农业产业化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要积极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扶持发展农业大户,加快推进企业+农户、公司+农户等模式的广泛实施。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大中城市转移,是目前县域经济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和基本趋势,它贯穿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它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明显而重要。从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比例来看,1994年―1998年5年间,中国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了6.6%,平均每年下降1.32%,按此平均速度,到2010年,中国农业劳动力比重预期将下降到33.96%,基本接近于工业化第二发展阶段结束时农业劳动力比重低于30%的标准。中国城市化水平1990年为26.4%、1999年为30.9%,按此速度,2010年预期中国城市化水平为35.92%,距工业化第二发展阶段结束时城市化水平超过50%的标准相差悬殊,这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其主要原因是中国长期执行的城乡二元分治制度及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因此,这种城市化的发展水平难以支撑日益递增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之目前我国城市中也存在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向大中城市转移并非现实,仅仅依靠城市工业及城市第三产业不可能单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再者,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过快、量过大,还会造成大量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中青年人口涌入城市,从而使得农村经济社会凋零衰败,农业停滞,这种现象已经在我国内陆省份的一些地区有某种程度表现。因此,要靠“两条腿走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中的农村工业或非农部门,一是农副产品的加工业;二是为城市现代大工业提供零部件或劳务,服务于城市现代大工业;三是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大中城市的城市工业区、城市经济开发区、甚至是乡镇工业区、城市社区的服务类中小企业是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的主要企业类型。实际上,县城、重要区镇基本上是大中城市的卫星城、前后花园或经济技术开放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就是首先发展毗邻大中城市的这些县城、区镇的经济,以此来缓解大中城市的高失业率,避免“城市病”出现,既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以促进城乡结合区域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其他区域的发展起到扩散、辐射或激活作用,进一步地为城市现代大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劳动力和资金等要素供给和产品的市场需求。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

各县域单位应从本地区实际出发,不能盲目照搬沿海地区或发达县域的发展模式,选择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实际,根据地方资源禀赋,利用比较优势,利用一切生产要素,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县域经济农村企业工作的主要思路就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来发展农业产业化,通过项目培植一批龙头企业,开发一批新产品,形成以畜禽肉制品、果蔬茶制品、中草药制品等为主,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体系。例如湖北省宣恩县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贫困县域,其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目标中突出了特色,其未来5年县域经济的农村发展规划就是发展特色山野菜10000亩、高山反季节蔬菜20000亩、每年培植蔬菜加工企业2―3家、发展中药材50000亩,其计划正在一步一步地落实;湖北省长阳县在高山反季节蔬菜、特色清江人文生态旅游项目上,大力打造其特色,获得了很大成功。

县域经济发展要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近几年来,县域经济中出现的农村山庄、农村特色饮食服务、农村中介组织及机构、农村中小企业、农业生产服务公司等都是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绝大多数发达的县域经济是靠民营经济发展起来的,民营经济越发达,其县域经济就越发达,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正相关性。民营经济是目前我国县域经济中的主要经济成分,要大力发展;要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条件下,创造一个宽松、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大社会、小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把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篇2

在市场经济中,中介贸易是成本最少、风险最小、获利最丰的产业,商品经济越活跃,中介贸易越兴旺,中介组织越发达。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导下,我国科技界先后掀起了三次热浪,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一是技术市场热。此热始于80年代中期,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走向。其中的理论突破在于:技术成果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在市场上交换;二是信息热。以1993年提出信息高速公路为标志。在这股热潮中,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得到了极为迅速的推广和运用。社会信息化、信息社会化的步伐加快,有效的推动了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热是技术市场热的继续;三是知识经济热。它是技术市场热的继续和深化。社会中介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等各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对社会中介的发展战略和战术问题研究的不多。

一、社会中介机构的信用是在承担风险的实践中取得的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中介机构大多是从政府机构、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中分枝出来的。正因为如此,中介机构与其母体在知识结构、企业文化、素质能力方面雷同。这种线性的同构性使之往往只能是其母体机能的延伸,难以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诚然,经过市场磨练,已培育出少量有着综合知识机构和现代企业文化及人力资源的社会中介机构,它能够与科学家、企业家、投资者互补。这种互补已经使这些社会中介机构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对于今天呼之欲出的知识经济的需要来说,仅是互补还远远不够。它对社会中介机构的要求是能够起协同作用,即能与科技界、企业界、金融界产生非线性的反馈作用,从而使科技成果的转化发生质的飞跃。这无疑对社会中介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用一种实践的观念来突破传统的中介服务模式,即中介方和委托方处于一种“互补性”的结构状态,中介方提供信息收钱,委托方出钱买信息,这种方式在西方也许很有成效,但我国的企业正处于转轨期,企业自身市场营销、战略组织能力一般比较薄弱,即使是很好的“点子”、“很到位”的信息,有时也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发挥作用,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而无法实现。对企业来说,与其说要找人出点子,不如说要找人来操作,帮助他们实现“发明价值”转为“市场价值”的惊险跳跃。从理论上讲就是要形成一种“99+1=100”的协同结构,使之由于中介机构的参与而实现从量变到质变。据此,当前更适合中国国情的中介新概念是“中介方根据所掌握的知识、信息和经验,根据委托方的要求提出可操作性的方案,并与技术提供方扭合在一起,参与过程性操作,在取得增益后共同分享。”这是一种强调实践的中介概念。系统论的观点认为构成系统的要素与结构不同时,也可获得相同的功能,当中介公司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联由“协同式”取代“互补式”,在结构上虽有所变化,却能够达到与国际标准的中介异曲同工之效能。

二、社会中介机构发挥重要作用的灵魂是信用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学层次问题和走向知识经济的迫切需要。而科技创新是以知识产权为前提,产权交易为纽带,以产业化为目标,以高科技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国家安全需求为最终目的。在一个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成产业化的高科技产品过程中,社会中介机构扮演了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是科技与应用、生产与消费的服务纽带。社会中介机构对促进多学科的交融、渗透,形成更高更多的知识产权起着重要作用。社会中介机构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其核心是中介信用。良好的中介服务信用是改善科技创新环境的关键。在西方国家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中介服务信用成进程会变得缓慢而无序。为科技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的纽带。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社会中介机构的贡献,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会变得缓慢而无序。

篇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8-0961(2009)04-0044-02

一、引言

俄罗斯远东与布里亚和国、外贝加尔边疆区和伊尔库茨克州(简称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总面积占世界各国面积总和的5.37%以上,人口占世界人口的0.16%,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14人。该地区人均拥有2.7公顷农业用地、1.3公顷耕地和26 400立方米淡水,分别是中国同类指标的6.5倍、13.7倍和12倍。该地区因拥有丰富的土地、水、石油、天然气、煤炭、铀和黄金等自然资源和辽阔的野生资源区,而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亚太地区国家的关注。

但是,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的资源潜力还远远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今天,亚太地区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用全球化的观点重新审视这个大区在俄罗斯长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依靠大自然赋予的资源潜力和先辈们积累的实力,从其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出发,着眼于亚太地区国家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正在制定地区发展的任务、目标、方法和原则。

我们普遍利用的方法和原则有:资源效益、附加值链条最大化、利用地区过境运输条件、全球发展的创新性、基础设施的超前发展、建设示范发展区和选择性地引进劳动力。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专项发展目标已经得到俄联邦总统的批准。实现这些目标的机制和主要方向是:在超前发展交通运输、能源和社会基础设施的条件下,落实发展示范区项目。必须指出的是,每个示范区都要有必要的基础设施做支撑,都需要劳动力的保障。每个项目都应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吸引劳动力,即引进劳动力的数量及其专业水平均应视需要而定,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该地区吸引劳动力和移民的做法。

在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和融合不断加强,争夺燃料能源资源,首先是石油和天然气的趋势加剧的形势下,作为一个各种资源富集的地区,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的作用将更加突显。

但是,这个大区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自身的制约因素:缺少足够的劳动力,特别是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资源产地的自然气候条件恶劣;开采和精选资源需要专门的技术工艺,而俄罗斯的公司往往缺乏这样的工艺;交通运输和能源基础设施落后,必须根据项目的要求发展相关基础设施。

在通盘考虑该地区发展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时,可以将该地区战略性的任务概括为:在全球经济中,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大区,为实现俄罗斯各族人民和本地区居民以及全世界人民的利益,该大区应遵照俄罗斯法规和国际竞争原则,发展国际合作,实施利用自然资源的项目。

二、发展构想要点

迄今为止,俄罗斯已经明确制定了加快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发展的国家政策,同时,这项政策还有大量资金予以支撑。为了明显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国家预算正在向社会领域注入资金,但仅仅依靠这种资金来源是不够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提高本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工程,不仅我们,而且我们的后代都要参加这项工程。

如果能够制定现实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战略,那么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燃料能源、土地、水、野生资源、矿产和有机物等各种具有世界意义的资源,就能成为提高俄罗斯地缘作用和保证其居民及其后代能过上体面生活的关键因素。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要点如下:

(一)资源的开发应遵循俄罗斯的法规,维护俄罗斯和全世界人民的利益,并坚持以下原则:

资源效益最大化原则。只有在资源开发效益很高的情况下,才能着手开发。如果资源开发效益很低,其结果将对我国的环境和长远经济利益产生负面影响。在着手开发资源之前,应创造条件保证相关效益指标不低于全俄平均水平。总之,要尽量利用新技术工艺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资源节约最大化原则。着手开发自然资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采用环保性能最佳的技术设备,实施监测人类生产活动的生态安全综合纲要,修改现行法规对破坏生态环境予以补偿的有关条款。

最大限度地考虑俄罗斯利益的原则。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是,应实现俄罗斯及其联邦主体的最大利益。在相关领域创办经济实体的必要条件是,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应参与发展基础设施。

附加值最大化原则。这项原则要求把本地区资源加工程度提升到生产具有最大附加值产品的程度。

全球竞争原则。该地区经济的开放,它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互利合作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国财团和公司在开发自然资源方面的相互竞争,恰恰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

利用本地区过境运输条件的原则。燃料价格的急剧变动以及运价更有利于发货人和收货人的趋势,有助于俄罗斯把这些因素变成竞争优势,重新占领世界交通物流系统的领头羊地位。

(二)全球创新原则有利于发展国际合作,实施全球创新项目,造福全人类。

这方面的主要条件有:

合理利用各种海洋条件――开采海洋大陆架的碳氢化合物、利用生物资源、潮汐发电等。

建立自然资源利用和再生综合系统(森林、江河、湖泊和矿山体系)。

从便于开采的资源中提取含量低的有益成分,例如开采铂砂。

新技术应该在改造经济方面发挥特殊作用。

必须鼓励获取外国的最新技术,但是更主要的任务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着手实施开发工业新技术的大项目。只有在国家的全面支持下,发展与私人企业的伙伴关系,推进与外国的合作才能开发和得到最新技术。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现有的科技实力雄厚,加之自然资源丰富和人口稀少,因而实施上述大项目的前景非常广阔。

必须制定开放政策,鼓励高等院校和实际部门开展国际合作。科研和创新领域的多边国际合作无疑将成为保障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和整个俄罗斯稳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作为创新地区在推进国际生态合作中具有特殊的吸引力。生态领域的课题研究很可能成为当地发展国际合作,实现科技突破性发展的一个平台。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发展先进技术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制药业的前景非常可观,要借鉴毗邻的中国的传统经验。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的科学和教育中心主要位于工业化和后工业化发展地带上。除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三个主要中心外,还应该加上雅库茨克,它拥有强大的科学、教育和工业基地。除这四个城市外,乌兰乌德、赤塔、布拉戈维申斯克和比罗比詹也有科学和教育中心。另外,还须强调的是阿穆尔共青城、阿穆尔斯克东方航天城附近在建的科学中心,那里有强大的应用科学和创新研究中心。

(三)创造现代化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吸引劳动力到具有竞争力的新岗位就业。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的制约因素是交通运输和能源基础设施落后,最主要的是人口稀少,因此实施大型发展项目的劳动力不足。为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必须鼓励人口流动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首先涉及一部分项目的建设,如建设铁路、公路、海港、机场、输电线、社会基础设施和工程基础设施。目前。仅已开工的项目所需要的建筑工人就超过了5000。

不仅仅在狭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地区存在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该地区应该实行多元化保存和扩大人力资本的政策,即应根据三个基本居民群体制定不同的政策。

首先是当地居民,必须抑制当地人口的外流。只有使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达到我国欧洲部分的水平,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同时,还应鼓励当地居民在以下领域兼职:

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新矿区需要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开发领域;

利用创新、高效和节约工艺开发自然资源领域;

生产深加工制成鼎领域;

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益领域;

交通运输业、捕鱼业、服务业、生活保障和农业领域等。

第二个群体是指来自其他地区和外国的专业人才,他们到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来的目的是参与东部地区大型项目的实施。为了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应该为其建立先进的生活和工作基础设施,提供新的住房。

篇4

一、为什么说“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战略枢纽期”

(一)“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由生存型向发展型阶段转变的最关键时期

衡量一个社会由生存型向发展型阶段转变的重要指标体系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首先,与“十五”期间相比“十一五”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稳步下降。2001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9%和47.7%,到2009年则分别降低到37%和43%左右。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按此标准我国城镇居民基本进入富裕阶段,农村居民为小康阶段,似乎可以判断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居民消费阶段。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如果从基尼系数来看,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在2001年达到0.4031后,就一直逐年攀升,按照2008年世界银行测算的基尼系数为0.47。而0.4为国际公认警戒线,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因此,“十二五”时期面临着全社会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高低收入群体极不均等的重大社会结构性矛盾。这又同时诱发着其它主要社会矛盾,“十二五”正处在解决这个重大问题的关键时期,只有在此突破才能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安全转型。

(二)“十二五”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外延型向内涵型发展模式转变的最关键时期

首先,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内部看,国内产业已经到了区域性产业梯度转移与产业升级要求共存的关键阶段。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正在快速提升。2009年西部地区全年实现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4276亿元,占全国比重从2000年的19.2%上升到2009年的23.5%①,且同比增长35.0%,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高于各地区加总和东部地区5.2和12个百分点。此外,产业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领域主要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之间的争夺竞争也日趋激烈。

其次,从产业发展的外部支撑看,我国资源型的扩张性增长已经成为贸易摩擦的重要来源和经济安全的重大隐患。2007年,我国创造的GDP占全球的6%,却消耗了全球15%的能源、30%的铁矿和54%的水泥。近期铁矿石谈判权的丧失就是对我国经济安全的一个警示。

第三,全球气候变化促使低碳经济迅速升温,同时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外部促进力量。要稳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由外延型向内涵型发展模式转变,“十二五”就亟切需要在重点领域和环节实现突破性进展。

(三)“十二五”是人民生活与发展由传统物质文化需求向现代多元价值需求转变的最关键时期

“十二五”时期必须开始从以物为本的发展方向向真正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转变。现代多元价值的需求开始显现。当前整个国民消费中教育、医疗、旅游、文化等新型的消费支出在快速增长,这些都是进入大众消费新成长阶段的特征,也从侧面反映了需求价值的趋势变化。长期劳动报酬率低下,企业工人队伍面临谈判权利的社会认同。1992年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为68.8%,2007年只有52.3%,16年下降1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政府和企业收入上升16个百分点。这已经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积累点。更重要的是,“农二代”(农民工二代)开始正式面临融入城市的现实问题。城市接口再不打开,这将成为影响“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稳定的重大潜在因素。

(四)“十二五”是我国展现应对处理国际经济矛盾纠纷手段和方式的最关键时期

当前国际经济正处在新秩序重构期,国际经济格局和经济版图正在发生重大变局,东西方力量对比开始出现有利于我方的积极变化。而这个时期也正是国际经济矛盾和纠纷的集中多发期,我国需要更加深入的参与到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中去,就不仅需要实力,更需要适应国际游戏规则的事件处理方式和手段的变化。而“十二五”我国应对处理国际经济矛盾纠纷的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会加速或减缓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过程,这也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

二、“战略转型”会带来哪些重大、突出而紧迫的问题

(一)全球角度带来的关系国家全局的经济战略安全问题

转型时期最重大,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国家整体的经济战略安全。产业发展在转型时期受到外部冲击干扰的程度更大。在新时期,我国依然需要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和社会矛盾突发期,要万分重视产业生态状况。一是转型时期容易对传统产业所发挥的重要社会作用有不正确认识。特别要注意产业升级并不意味着必须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味追求高科技附加值。相反,我国产业构架必须形成一个有效的生态系统,与我国今后20―30年人口的绝对增长、多层次素质的劳动者群体构成相适应。二是防止国外经济势力通过金融、基因、技术壁垒等手段对我国战略性产业进行控制性垄断。如转基因农产品生产、各类国际标准制定、资源行业议价权争取等。三是在全球经济复杂互动背景下对宏观经济的把握和调控能力。当前的宏观调控处在非常特殊的情境中,既需要密切掌握国际信息、资本流动大动向,又必须与国内地方经济实力壮大、民间资本扩张、既得利益集团强大的逆调节能力相协调。

(二)经济社会最新发展如何更加惠及普通民众问题

“十二五”时期要高度重视经济增长未能有效惠及普通民众的问题。在战略转型过程中,以下问题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大概率事件:一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避免“拉美陷阱”,形成新型城乡分化。“农二代”进入城市的步伐不会减慢,但又缺乏有效的融入机制,这是造成“边缘化移民”重要体制。二是如何避免不断产生“不停工作着的穷人”,进一步拉大民众之间的收入差距。面对我国数量庞大的低素质劳工队伍,现行的产业升级机制、教育培训体系、收入分配体制和法律体系均存在弱化一般性劳动报酬的倾向,“十二五”有必要在这些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三是如何简单有效地解决普及化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制度设计,让普通民众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如何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从现实角度讲,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决定着社会发展很难摆脱对经济增长的严重依赖。这同时也决定“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结构调整必然是“增长中的调整”。经济增长的规模扩张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将会更加凸显,可能引发以下主要问题:对国际资源的争夺造成更加剧烈的国际贸易摩擦;国内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遭遇阻滞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削弱。

三、转型期要做好的重点工作

(一)以深入市场化改革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和维护产业安全

市场化改革仍然是“十二五”经济体制改革的主基调。应特别注重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实质性突破。重点有以下方面:首先,在资源环境市场化上作出制度安排。重点通过资源税、环境税、房产税改革将环境代价内生化,让市场真正反映资源的供求关系和稀缺性。其次,将体制改革提升到与宏观调控同等重要的高度。当前的经济关系更趋复杂,单一的宏观调控手段已经越显无力,必须与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结合以保持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三,统筹兼顾的发展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要从国家产业战略安全、产业生态系统性和我国人口进一步持续增长的现实统筹考虑产业发展进程,产业升级转型并不等同于淘汰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明确产业发展认识在今后一段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二)切实进行城乡对接和促进社会公平的各种制度设计

“十二五”时期,城乡对接的各种制度设计对缓解社会转型压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此方面,最重要的是新一代农民工与城市融合的制度安排。可重点在二、三线城市进行身份证管理制度试点;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出结构,尽快向公共财政体制转型;推动单一型、覆盖型的基础社会保障制度试点与推广工作;强化教育机会平等化制度设计。强化土地制度改革与探索。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扩充土地资本属性的同时,必须高度警惕变相“圈地运动”和损害农民权益的行为。允许土地制度试点,但不可强力推行。大力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特别需要在“十二五”时期对垄断行业进行法律性规制。

(三)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公共管理体系

“十二五”时期,重点要在以下方面进行突破:将政府部分职能进行社会化分权试点,交给更多的社会性、公益性组织进行管理。重点做好对社会性组织运行的监管规则制定;拓宽社会协商制度的通道,让民意有更多的表达途径;进一步完善社会监督体制。加快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篇5

(一)加快实现新区功能定位

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巩固壮大支柱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一批全国领先、世界知名企业和产品。建设国家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级石油化工基地和重要的海洋化工基地、汽车和装备制造业基地、石油钢管和优质钢材深加工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和科技创新。规划和建设国家级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培育壮大一批高水平技术研发中心和高科技企业孵育基地。

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充分发挥海港、空港、保税港区以及配套设施综合优势,规划建设东疆保税港区,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转口和出口加工业务,逐步向自由港转型。建设现代化生态型航空城,完善国际航运与贸易服务体系,提高通关效率,提升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服务功能。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基地和配套设施,构建以港口为中心海陆空相结合的物流体系。

全面建设宜居的生态城区。建设和保护500平方公里的南北两大生态保护区,建成官港森林公园等生态组团,构建海河下游、海岸带等若干生态廊道。建设开发区生态工业和大港石化产业等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产业链。建设生态型居住区。完善新区基础设施,提升金融、商贸、会展、信息等服务功能。

推进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发挥示范作用。借鉴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经验,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税金融体制创新、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办好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建成全国产业基金管理中心。加强新区管委会在制定规划、统筹协调等方面的职能,发挥各行政区和功能区的积极性。

(二)带动全市经济发展

滨海新区要与中心城区及区县统筹兼顾,一体化发展。滨海新区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国际航运和现代物流业,建设聚集效益和技术水平高的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生产业。中心城区要以海河综合开发为契机,重点发展金融、旅游、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为全市和滨海新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保障。滨海新区要向其他区县延伸产业链。

(三)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滨海新区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区位、口岸、交通、土地和人才等综合优势,打好“服务牌”和“中华牌”,为环渤海区域和我国北方地区提供国际航运、国际贸易、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区域金融等服务。

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科技、人才、资金和资源,引进高素质人才和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制造优势。共同建设京津塘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带,加强衍生产业、支柱配套产业的合作,搞好中下游产品的梯度转移。

主动推进与环渤海地区各省市的合作,共同构建区域信息网、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加快区域金融、旅游一体化进程,加强环境整治、资源利用、海域保护等方面的合作。

发挥天津港作为我国华北、西北地区进出口重要通道的作用,加强环渤海湾港口间的联合与协作,积极推动直通西北腹地的铁路干线通道建设。把保税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的绿色通道和原材料及初级产品深加工出口的重要基地。扩大与我国北方地区在资源、产品、贸易、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增进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交流。

加强与东北亚地区和邻近内陆国家的经济联系,积极承接国外先进技术和产业转移,吸引国际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滨海新区集聚,引领中国北方地区扩大对外开放。

二、发展高水平现代工业

(一)壮大优势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到2010年,手机生产能力达到1亿部,显示器1200万台,芯片150万件,软件规模350亿元。汽车工业。到2010年,汽车生产能力达到100万辆。化学工业。到2010年,形成3000万吨炼油、120万吨乙烯、160万吨聚氯乙烯生产能力。冶金工业。到2010年,形成260万吨无缝钢管、1000万吨板材、100万吨高档金属制品生产能力。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产业。到2010年,形成500亿元的销售规模。

(二)振兴装备制造业

加快结构调整,形成新的优势产业。优先发展加工母机及关键基础零部件,由零部件专业化向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功能部件发展,由单机向成套、成线、系统化发展。发展数控液压机、电梯和起重设备、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水力和风力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垃圾和污水处理设备等六大成套设备以及电气传动产品、柴油发动机、轮胎设备、压缩机、高速精密机床等产品。

(三)开发高新技术产业

按照产业化、集聚化、国际化的方向,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技术创新,培育自主品牌,提高分工层级,扩大产业规模。培育20个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形成3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优势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实施集成电路、基因工程药物、中药现代化、新型绿色储能电池、智能化制造装备与系统、海水淡化及资源综合利用等12个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每年实施10个以上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2010年软件产业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由5%提高到10%。

三、实现服务业发展新突破

(一)推进海河综合开发

高标准完成海河上游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做好风貌建筑区的资源挖掘与保护性整修,集中建设古文化街、凤凰城、水上运动世界等大型商贸设施和重点文化设施,启动中游生态旅游区和下游港口贸易区综合开发,构建海河区域现代商贸、商务中心和沿河服务型经济带、文化带、景观带。

(二)发展现代服务业

现代物流业。2010年物流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物流成本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18%。休闲旅游业。2010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现代金融业。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发展金融市场,建设与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支持渤海银行扩大资产规模,增强辐射能力。科技与信息服务业。2010年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专业信息与科技服务企业要达到50家,其中超过10亿元的企业10家。其他新兴服务业。2010年中介服务业门类扩展到60个,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

(三)提升传统服务业

发展现代流通方式。2010年商品购销总额达到13万亿元,批发贸易额7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

调整、改造和提升传统批发交易市场,推行新型交易方式,强化商品信息服务、购销等交易服务功能,促进市场向新型业态转型。建设发展轻工、五金机电、不锈钢材、粮油、水产品等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培育汽车、金属材料、石油及海洋化工、建筑材料、农副产品、小商品、自行车等商品交易集散中心,建设和平路――滨江道、小白楼、

塘沽解放路等一批现代都市商业集聚区。完善和发展鼓楼商业街、大胡同商贸街、科贸街、食品街等9条商业街。

提升社区服务业水平。坚持网络化、社会化和规范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家政服务、物业管理、养老托幼、医疗保健、日常维修等社区服务,构建覆盖全市的公益性、经营性、多元化社区服务体系。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

以现代沿海都市型农业为方向,推进农业布局与结构战略性调整。稳定粮棉油生产,提高养殖业比重。近郊区重点发展以设施化为主的特种种植业和生态型农业,大宗种植业及对环境影响大的养殖业向远郊区县转移。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3311”优质粮增产工程,建成5个百万亩以上的优质粮、优质饲料、优质经济作物、无公害蔬菜和瓜果种植业基地,形成区域特色明显的畜牧、水产品优势产业带。2010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500个,重点农产品依标生产率达到90%,无公害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60%。

(二)推进农村工业化

按照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原则和建设现代工业基地的要求,合理调整郊区工业布局,培育一批产业相互衔接、科技型、效益好的企业和企业集团。进一步整合区县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若干主导产业明显、特色突出、产业互补的现代加工业基地。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扶持汽车配件、地毯、服装等具有优势的行业和产品发展。

(三)推进农村城市化

以示范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为突破口,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途径。发展新城、中心镇、一般镇,带动村庄布局调整。城市周边地区逐步撤乡并镇建社区,远郊地区迁村并点,建设中心村。坚持“家庭承包责任制不变,可耕种土地不减,尊重农民意愿,以宅基地换房”原则,引导农村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要统一组织,高水平规划,形成特色。2010年农村城市化率达到60%。

(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使更多农民在实现职业转移的同时增加收入。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发展集约型、深加工农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附加值和产出效益,提高农民农业收入。加快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鼓励农民投资,增加农民投资收益。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减轻农民负担。

(五)统筹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中心城区与各区县通高速公路,区县之间通高等级公路,区县与中心镇、中心镇与中心村之间通公路。

(六)深化农村改革

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推进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加大对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五、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

(一)加快科技创新

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强原始创新,强化集成创新,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持续创新能力。把电子信息、生物与现代医药、能源、石油与精细化工、装备制造、资源与环境、人口与健康、城市建设与交通等10个重点领域和46个优先发展技术作为重点,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组织实施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高端通用芯片、半导体照明、风力发电成套设备等12项重大科技专项。超前部署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等6个领域及其24个重要方向,争创国际一流水平,增强科技发展后劲和持续创新能力。

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发展壮大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等院校和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依托的津西知识创新与孵化基地,建设国家级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提升新能源、软件、海洋产业化示范及津南农业科技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品牌效应。围绕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完善和新建软件、光电子、生物芯片等一批专业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民营科技园。

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新建一批国家级及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2010年国家级及市级重点实验室分别达到10个和50个,工程研究中心15个和30个,企业技术中心30个和300个。

加强政策导向,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公共服务,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吸引国内外科技成果和人才向本市集聚。制定科技投入、税收奖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等政策,定期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指南和产业技术进步指导目录,保障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落实。加强质量、标准、计量监督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技术、人才、产权交易市场等要素市场。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

(二)发展高水平教育

高标准普及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三)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以培养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大力培养和引进顶尖人才。实施政府特聘专家制度,完善特聘教授制度,引进学术带头人。实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完善“天津市授衔专家”选拔制度,深入实施“院士重点后备人选资助扶持计划”和“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

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鼓励国外组织、个人与我市培训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合作举办高水平职业培训。制定并逐步推行与国际接轨的行业、企业上岗标准,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2010年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覆盖面达到80%以上,高级工以上技术工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左右。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为各

类人才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人才考核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加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推动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实现各类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贯通,国内和国际人才市场贯通。完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推进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一)完善空间布局规划

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形成“一轴两带三区”的市域空间布局。即“武清新城―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城市发展主轴;东部(宁河、汉沽新城―滨海新区核心区―大港新城)滨海发展带和西部(蓟县新城―宝坻新城―中心城区―静海新城)城镇发展带;北部蓟县山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中部“七里海―大黄堡洼”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南部“团泊洼水库―北大港水库”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

(二)构建综合交通体系

海港。港区面积扩大到100平方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0万标准箱,港口等级达到30万吨级。空港。2010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56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50万吨。铁路。完成津秦电气化铁路改造工程,建设京津城际轨道交通项目。推进建设天津港―霸州―石家庄―太原、太原―中卫―银川铁路,形成天津港直通西部地区的铁路大通道。公路。“十一五”时期,新增高速公路590公里,新建改建干线公路350公里。2010年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5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00公里。管道运输。结合国家战略原油储备库和乙烯、炼油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管道运输。

(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继续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建成地铁二、三、九号线和天津站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130公里。开工建设地铁五、六号线。建设220公里城市快速路网和355公里中心城区快速路网。2010年城市人均道路面积提高到12平方米,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量提高到15标台,公交分担率达到34%。

(四)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

建成津滨水厂,改扩建芥园、塘沽、汉沽、大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水厂,新建供水管道1900公里,改造旧供水管道1600公里。结合液化天然气工程,新建燃气高中压及低压庭院管道4100公里,改造旧燃气管网1900公里。加快排水空白区管网建设,新建排水管网800公里,改造2000公里,建设双林污水处理厂,改扩建东郊污水处理厂,2010年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0%。

(五)加快能源建设

以热电联产为主体,建成东北郊热电厂、杨柳青热电厂四期扩建、陈塘庄热电厂三期扩建、军粮城电厂五期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杨柳青热电厂五期扩建工程,新增供热能力6000万平方米,2010年中心城区集中供热率达到90%,各区县城区集中供热率达到80%。结合海水淡化,在滨海新区建设北疆电厂和大港二站两个超超临界、超大容量的大型火力发电厂,根据天然气资源和LNG(液化天然气)项目进度,在临港工业区、开发区、空港物流加工区等适时规划建设燃气热电厂。全市新增发电装机容量640万千瓦。新建扩建500千伏变电站6座,建设改造220千伏变电站48座,基本形成500千伏双环网和220千伏分层分区供电格局。

(六)加强信息建设

全面提升城市综合信息化水平,打造“智能天津”。拓展建设新一代信息网络,实现通信管线集约化管理与应用。建成覆盖全市的宽带无线网络。强化网络互联互通,稳步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完成全市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整体转换。建成滨海新区信息化样板区,优化招商引资和综合服务环境。发展完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公共信息三大信息平台。

(七)加强水资源建设

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设施建设,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保证生产用水,适当满足农业用水和环境用水,构建多种水源相互补充、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体系。高标准建设南水北调天津干线工程和市内输水配套工程,严格保护引滦水源。积极发展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2010年海水淡化生产能力达到15亿吨以上,海水直接利用量达到20亿立方米以上。

(八)加强市容环境建设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优化环卫设施布局,完善设施配套,提高机械化水平,建设一批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城市生活垃圾袋装收集率提高到80%以上,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以上。继续实施景观道路整修工程,完成市中心290条重要景观路、110个交叉点及海河两岸景观路全面综合治理与整修。继续完善五大道等风貌建筑景观区的整修与管理,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市容景观区域。建成植物园等大型城市公园,2010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建设国家园林城市。

七、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加快实现集约型节约型增长方式

建设节水型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由29.4立方米降低到25立方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珍惜土地资源,严格按土地利用规划使用土地,盘活土地存量,强化土地收购整理储备。有序开发和集约利用沿海滩涂、盐碱荒地,科学围海造陆,启动天津港南部围海造陆工程。合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降低能源消耗。加大节能力度,实现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实施节约替代石油、燃气工业锅炉改造、热电冷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十个重点节能工程。促进原材料节约。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在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推广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淘汰落后工艺装备。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下降到60%以下。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重点是生物质能发电、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建设10万千瓦风力发电场,开发新型太阳能利用技术。合理开发地热,推广地源热泵技术。

建设大港石化产业链循环经济示范区、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汉沽电水盐联产循环经济示范区、海河下游现代冶金循环经济示范区、静海国家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园区。

(二)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

优化生态环境资源,形成以北部、中部、南部三大生态环境保护区为主体,以海河生态廊道和滨海生态廊道为骨架,以主要河流、道路沿线绿色通道为脉络与森林生态等保护区相呼应的生态体系。保护和恢复八仙山一盘山生物多样性与水源涵养区、于桥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加大植树造林和绿化力度。实施蓟县北部山林自然封育,保护山区生物多样性。建设连接河北省、北京市的津北及津西北防风固沙林,加快建设海岸盐生林保护带以及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的防护林,完善公路、河道林带为骨干的防护林网。2010年林木覆盖率达到21%。

(三)加强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

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2010年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8%以上。全面完成海河干流改造工程,恢复海河干流生态功能,加强引滦、引黄输水沿线水环境管理,实施于桥水库、北大港水库湖滨带治理和水质保护净化工程。进一步改善城市景观水体水质,实施景观河道水质净化示范工程。加快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和建设,基本实现雨污分流。继续实施碧海行动计划。全面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全面提高大气污染控制水平。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热电联产,使区域集中供热锅炉房比例下降到30%以下。强化煤烟型污染防治,控制煤炭使用比例,采用洁净煤技术,推广清洁燃烧工艺,从源头减少大气污染排放量。以电厂为主,加快燃煤设施脱硫除尘设备改造,2010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24万吨以内。加强对施工扬尘、道路扬尘、露天堆场及货物扬尘管理,控制扬尘污染。加强对建材、冶金等重点行业粉尘污染源治理。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双燃料和混合动力汽车。

加强对固体废物污染的治理,集中安全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综合治理城市声环境,严格控制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等扰民源点。继续加强噪声达标区建设,推进“安静小区”建设,营造安静的生活环境。2010年确保环境1、2、3类噪声功能区昼、夜声级达标。

完善环保法规,建立地方环境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各类开放源污染控制技术规范,提高环境执法能力,严格执行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近岸海域环境污染控制自动监测系统,强化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构建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八、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深化体制改革

依法履行政府职责,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基本形成公正透明、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以完善市场功能为重点,积极发展资本、产权、土地、人力资源和技术等要素市场。

(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围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的层次和水平。重点吸引国际知名企业和跨国公司,以及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国外中小企业投资。在继续推进工业加工领域利用外资的同时,下大力量抓好科技研发和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更多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继续集中力量引进国际大型跨国公司和区域总部落户天津,通过组建合资企业、合作生产、联合制造等方式承接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

继续实施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科技兴贸战略,不断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对外贸易质量和效益。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提高传统大宗产品科技含量,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出口,鼓励民营企业扩大出口,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努力扩大服务贸易,重点发展国际运输、港口航运服务、国际旅游、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以及市场商情信息咨询、涉外法律等伴随货物贸易的追加服务。深度开发传统主导市场,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全力推进与港、澳、台的贸易合作。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的比重超过45%。增强应对和防范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到境外投资。积极推进境外工业园和贸易区建设,引导企业扩大境外资源开发、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

篇6

1.推动建设现代社会

当前,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世界的主题,合作、共赢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世界各国皆致力于发展经济,建设民主、法制的现代化国家。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受教育程度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要想解决好现实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不仅要通过经济、法律、政治等手段,更要通过教育的方式来实现。但是,公民不可能终身在学校学习,因而,加强成人教育刻不容缓。成人教育可以提高公民道德素养,有助于提升公民遵纪守法意识,有助于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总之,加快发展成人教育,对于推动建设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逐渐向终身化、多样化发展。面对社会发展的波云诡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筑教育“立交桥”,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制度,为全体公民提供多层次的教育服务,已是当务之急。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建立全方位、开放的教育体系,有助于推进传统教育体制改革,有助于充实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二、当前我国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

1.可持续性发展缺乏指导和规划

目前,国家在成人教育方面的管理缺失。主要是:管理体制缺失。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教育机构改革中,成人教育司被分解,以致成人教育专门管理机构缺失,使得成人教育陷入自由主义的泥潭;整体规划和调控缺失。至今尚未出台专门针对成人教育的规划纲要,以致從教育主管部門到地方政府、高校对成人教育的态度是随其自由发展,出现问题再临时“抱佛脚”。正因如此,在教育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成人教育却日渐萎缩。

2.对成人教育的认识滞后

长期以来,人们对成人教育不屑一顾,使得成人教育尚未被纳入国家、学校发展规划。不少人对成人教育的认识仍然停留于旧观念,即业余教育、补习班、扫盲班等,使得人们轻视成人教育,不能正确认识成人教育的作用。很多高校仅仅把成人教育视为创收的途径,不重视师资投入,不重视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正是因为认识的滞后,使得成人教育的空间被挤占,成人教育规模不断缩小。

3.办学目标定位存在偏差

当前,成人教育的办学目标错乱,很多学校把其当作创收的途径,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忽视教学质量,轻视教师队伍的沉淀与打造。鉴于高等教育的大扩招,大部分高校都把物力、财力、精力投入到全日制本科教育和二级学院方面,成人教育被丢弃在“最小的角落里”,师资、教学设备等资源十分紧张,使得成人教育被日渐边缘化。这不仅打压了成人教育的发展空间,更严重影响了成人教育的质量。

三、以成人教育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成人教育关系教育事业整体发展,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推进成人教育快速发展,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繁荣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从制定规划、转变观念、师资培训等方面,探索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制定规划,健全成人教育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的成人教育管理体制,是推进成人教育快速发展的保证。一要加快制定《成人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成人教育的重要性、目标、指导思想,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可操作行和前瞻性,把成人教育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二要健全成人教育管理体制,优化整合成人教育资源,不断完善正式、非正式教育结合的制度,打破各类教育相互封闭的旧格局,突破学历至上的旧式教育,创建开放式的成人教育,建立成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三要突出成人教育发展重点,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加快推进岗位培训教育,深入开展社区成人教育,持续扩大成人教育的覆盖面。

2.转变观念,全面推进成人教育发展

进一步转变思想,是推进成人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一要转变政府观念,增强对成人教育的重视,加大对成人教育投资,完善成人教育的基础设施,为公民提供多样化的成人教育,满足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二要转变社会观念,倡导终身学习理念,打破全日制教育至上的旧观念,探索成人教育办学新思路,在全社会营造终身学习良好氛围。三要转变个人观念,从学校教育的思维出走出来,树立终身学习的新思维,通过成人教育补充知识、了解新信息、增长本领、开拓视野,实现工作实践和理论学习的有机结合,以适应工作发展的新要求。

3.加强培训,提升成人教育隊伍素质

篇7

经济的构想和作法

印度计划委员会认为,决定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发展的决定因素正在由资本资源转向知识资源,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使得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知识已经替代了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印度认为,21世纪,知识经济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信息通讯技术在全球范围的飞速发展,使服务成为可以进行跨国贸易的商品,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将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过去的30年中,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主要出现在制造业,下一个浪潮将出现在服务业。印度没能赶上制造业转移的浪潮,但是应当抓住服务贸易全球化的浪潮。

印度认为,在知识经济的服务出口方面,印度具有比较优势。一是拥有一支庞大的讲英语的科技和专业人员队伍。印度高等教育发达,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为310万人,到2010年毕业生的人数还要增加1倍。二是劳动力成本低。例如,印度从事外包服务的雇员工资要比美国的雇员低1.5―12倍。三是人口结构的年轻化趋势。据预测,到2020年,印度15―59岁的人口比例将从现在的35%升至47%,届时印度将成为世界上工作和消费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印度在软件开发、外包服务、工程咨询、研发服务、生物技术、医药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印度将充分利用本国人力资源的脑力优势,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知识服务产业。因为与制造业相比,知识服务业更节省自然资源,更能保护环境,而且附加值也更高。目前,印度国内和世界对教师、医护人员的需求不断增长,护士和医疗技术人员已经供不应求。印度将大力发展这些领域的人力资源,把印度建成面向全球服务的信息技术服务中心、研发中心、教育中心和医疗保健中心。

为了促进印度的知识型服务出口,印度全印管理协会建立了一个由企业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组成的高级战略小组制订规划和行动建议。该小组认为,印度可以用两种方式向发达国家提供服务:一是利用发达的信息通讯技术提供远程服务(包括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服务、电子诊断医疗和电子教学,以及法律咨询等等);二是吸引顾客到印度接受所需服务(包括医疗保健旅游、教育服务,以及护理服务等等)。该小组认为,成功地扩大印度服务出口应当从市场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努力,最为关键的工作有3项:一是推销印度,建立信誉;二是教育和培训具有专业服务技能的知识型人才;三是充分发展连接印度与外界的基础设施,如电讯、信息技术和机场等。

当前,印度知识经济的发展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了构建知识社会和发展知识经济,印度政府决定成立国家知识委员会。该委员会将负责在5个方面制订具体的目标和行动方案,即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科技体制改革;扩大知识的传播;激励企业应用知识以提高生产力和获得竞争优势;促进政府机构应用信息技术以改善公共服务。

目前,印度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加大对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资,创立更多的世界级的大学;增加学生的数量并提高质量;建立教育投资公司;使课程设置更能适应人才的市场需求;加强学生对英语和其他语种的学习。

2.加强应用型的研发项目以实现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变为生产力,加强科研机构、大学与商业的合作;加大对基础科学、特别是大学从事研究的支持力度;建立科技企业家园,解决技术开发与技术应用脱节的问题。

3.加大对知识密集型行业和企业的公共和私人投资;创立世界级的研发中心,设立信息技术园、生物技术园和药品工业园;利用人力资源优势、投资自由化和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跨国公司来印度进行研发投资。

4.充分发挥海外印度人才的优势。鼓励外国公司在印度建立研发中心或与印度联合开发研究,鼓励海外印度专业人员和企业家参与合作。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副所长、研究员孙士海撰稿)

法国经济发展的经验

法国基本上实行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计划调节管理体制。二战后,法国发动多次国有化运动,将煤矿、电力、航空、银行和汽车等部门的一些公司收归国有。法国是西方国家中推行“中央集权经济”的典型国家,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国家干预始终起着突出的作用,对于战后的经济恢复和持续高速增长时期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国家干预的过度强化,逐渐造成法国经济社会体制的僵化。从20世纪80年代起,法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进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90年代以后,希拉克政府全面调整内外经济发展战略,其核心是改变传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向更加开放的自由经济体制转变,以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主要的战略措施包括:..

1.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增强经济活力。经济结构改革的重点是调整国家与市场的关系。通过减少国家干预改变传统的中央集权经济管理体制,将国家指导性计划转变为战略性计划,即中央计划通过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优先行动领域指明总体经济发展目标和方向。推进经济自由化,废除历届政府一直执行的各种有碍自由竞争的行政立法和规章制度,改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发展股票市场等。但是,法国并未放弃混合经济管理体制,而是试图实行受国家调控的市场经济模式。

2.以科技进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法国的竞争力。为适应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根据政府制订的目标,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换,首先完成对传统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以及老工业区的结构改组,继而大力发展以微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高科技产业群,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了促进高科技的发展和注重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益,法国政府确定了电子工业、医学研究和环境技术等重点发展领域;改革科研体制,规定科研项目的社会经济目标,坚持科研面向企业,面向生产;制订和实施诸如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等高科技产业专项远景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和参与欧洲高科技领域的合作。

3.推行宏观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战略,促进就业增长。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把实现财政平衡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注重扩大内需,促使经济增长由以出口带动逐步转向以内需拉动为主。

4.推行对外经贸“多元化”战略。提出经济优先、外交服务于经济的对外政策原则,推行全方位务实外交。

德国经济发展的经验

1.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的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德国的经济增长率平均达到7.8%,1968年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强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1)战前经济发达的基础。二战前,德国经济发展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汽车、飞机、电机、金属冶炼和化学工业已居世界前茅;农业基础也比较雄厚。二战期间,国家经济的基础(硬件)大部分虽被摧毁,但软件如技术、知识、企业的结构组织,经营管理经验、教育机制、文化基础以及部分熟练工人都保留下来。这些软件优势在举国一致重建经济的努力下,充分释放出了增长潜能。 (2)欧洲长期的和平环境。二战后,美苏虽在欧洲尖锐对立,但一直未发生热战,西德军备和军费开支较少,对经济较快发展有利,促使其成为“经济巨人”。 (3)美国等外来因素的支持。主要是美国出于东西方冷战对峙和自身利益的需要,通过“马歇尔计划”等措施采取了支持德国复兴的“输血”战略。

2.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时期。这一时期,德国的经济增长率平均只有3.1%,通货膨胀率平均为4.89%。导致长达10年经济滞胀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国际经济环境恶化;技术进步缓慢以及生产费用大幅增加,导致国内投资盈利率相对降低,以致固定资本投资停滞甚至下降;政府错误的财政政策造成的恶果。后来,联邦政府为减少财政赤字,又不得不实行包括紧缩银根在内的经济紧缩政策,从而影响并限制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3.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缓慢发展时期。80―90年代,德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9%;2001―2004年,德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只有1.37%,低于欧元区12国的年均增长率。造成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有:(1)国内需求不振。私人消费与出口一向是德国经济增长依赖的两个轮子,但80年代以来德国私人消费一直不旺。近年来,德国虽实行了税改,但对机动车课以高额使用税和生态税,使其他领域的减税黯然失色,民众消费行为未见起色。(2)失业率不断攀升,造成国内有效需求不足。90年代的失业率在10%以上,目前失业人数已超过500万,创历史新高。失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从周期性问题变成了结构和社会问题,导致国家减弱对经济发展支持的力度,使经济发展后劲不足。(3)社会福利过高,生产成本上升,产品竞争力不足。

英国经济发展的经验

在二战后相当长的时期里,英国经济走走停停,增长乏力,出现“英国病”的现象。其主要表现是,产业结构老化、国有部门比重大、福利负担重、投资乏力、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等。1979年,撒切尔政府开始对英国经济进行改革并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摒弃了战后一直奉行的以扩大政府开支和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转而推行以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为指导的新经济政策,强调发挥市场经济作用,减少国家干预。政府制订并实施了以下经济政策措施:

1.坚持以货币主义为主的紧缩政策,制订并推行中期财政战略。通过控制货币发行量、削减公共开支和财政赤字等措施抑制通货膨胀,为生产和就业的增长创造条件,同时实行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刺激经济增长。

2.放松政府管制,强调市场机制,鼓励自由竞争,以调动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保守党政府先后废除了180多项对经济活动的限制规定,通过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强化市场的功能,从而将经济决定权从政府官员转到企业家手中。

3.在财政政策方面: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减税措施以刺激投资和消费,调动全国各方面的资金,加快投资步伐,更新设备和技术,增加供应,以此推动经济增长。

4.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私有化措施涉及约50多个行业,英国政府出售了200多家国有企业,如英国钢铁公司、航空公司、货运公司、电讯公司、石油公司等,甚至大部分铁路也实现了私有化。

5.改革福利制度。英国过高的福利制度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大的负作用,撒切尔政府上台后便开始改革福利制度,削减福利津贴,撤销部分福利机构,使政府节约了大量的福利开支。为了控制工资增长,颁布了限制工会权利的法律,冻结工资,改革劳动力市场。

6.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保守党政府废除英国执行了40年的外汇管制,实行金融管理的自由化。在英国的外国公司可享受国民待遇,与英国企业同样获得减税、财政补贴、新技术开发补贴等。由于英国基础设施完善和政局稳定等有利条件,形成了对外资的巨大吸引力。

篇8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策略;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地方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各类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开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的实施,我国经济社会必须加速转型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与此同时,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在办学过程中暴露出很多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制约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又影响了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效用。所以,如何破解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提升成人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地方高校在其所在区域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与区域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其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可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同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又会反作用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推进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这种动力支撑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本质的需要是人才,而人才培养需要依靠高等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也离不开教育的支撑,尤其是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支撑。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立足于本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人才培养的要求,推动其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授课方式等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完美对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适应性较强的人才,就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院校通过成人高等教育的平台,以多种形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承担成人教学的老师可以与地方企业进行横向科研项目的合作研究,也可以为当地政府和事业单位制定发展规划、发展战略等提供决策咨询、管理咨询等服务,不断提高其行政水平。此外,通过增加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数量和成人高等教育的直接投资,也可以拉动地区消费,并相应地解决区域就业问题。

(二)区域经济社会的进步促进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收入必然增长,生活方式、消费结构体系等多个方面都会发生明显变化,尤其是家庭和个人用于教育的投资将大幅增加,成人高等教育已然成为人们终身学习选择的一种方式。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有必要不断创新发展,最大程度满足这一新的需求。如改革现有授课方式、突出网络化学习方式等。此外,地方高校也要满足其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引发的人才素质提升的教育需求,以提升区域内劳动力素质及在岗职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为目的,大力推进非学历的教育培训,实现转型发展。

总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性突出,但其与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都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区域经济发展对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成人高等教育也反作用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以,实现两者者的融合发展是最终的目标。

二、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凸显的问题

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制约其自身发展,也限制了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

(一)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定位不明确

地方高校存在成人高等教育目标定位不清的问题。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可以为地方高校带来经济利益,部分高校从满足学校自身发展需求出发,但是只片面地强调经济收入,忽略了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于成人高等教育的要求。这导致教育目标定位的不明_,进一步制约了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大部分的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学办学定位落后。近年来,成人高等教育已出现新的发展形势就是社会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少,而对培养有多样化实践能力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成人高等教育定位于单纯的学历教育已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不高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地要实现转型发展,产业结构也面临着调整。这就要求地方高校相应地调整成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但目前部分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缺乏对成人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没有针对区域发展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调整,而导致专业设置陈旧、课程体系不完善。直接体现在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调整速度滞后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这两方面,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基本上不能实现与成人高等教育素质、技能等教育要素的吻合。这就造成了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虽然培养出的学生在不断增多,但学生所学的知识却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方式单一

地方高校大多将办学重点放在普通高等教育上,忽视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关注,成人高等教育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进而导致教学方式单一,严重影响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效果。部分院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依然采用“面授+自学”的教学形式,以自学为主,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各门课程自学,辅之以每年寒暑假集中面授,面授时教师多采用传统模式授课。又因面授学员“工学矛盾”突出,到课率较低,教学效果欠佳。自学期间没有网络平台,缺乏与教师沟通交流,有效的监督措施缺失。无论是面授还是自学都很难激发成人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学习效果无法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四)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不明显,趋同化严重

大部分地方高校在开展成人教育办学过程中,没有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致使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特色不明显,出现趋同化问题。各高校普遍比较重视学历教育,而忽视其他非学历教育形式。重理论知识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多照搬普通高等教育模式,课程体系、专业设置、教学方式创新不足,无法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缺乏发展特色又进一步导致成人高等教育在教育教学方面出现一系列的难题,使成人高等教育陷入发展困境。

(五)成人高等教育与地方政府、企业联系不紧密

一方面,政府、企业与地方高校的合作观念存在问题。双方的合作往往是基于某个项目的运作,多是短期合作,而轻视长期合作。重视立即见效的成熟项目,忽视具有巨大潜力和风险的创新项目。另一方面,政府、企业与地方高校之间认可程度低。大多数地方高校没有认识到校企联合办学和政府支撑作用的重要性,不关注产业、行业的发展,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难以实现成人教育办学的社会效益。地方政府与企业对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持怀疑态度,造成地方政府和企业舍近求远,寻求地区外重点高校提供的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高校发展和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提高。

三、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策略

成人高等教育必须由一开始盲目的甚至无序的状态向一个由政府、高校、企业良性合作的稳步状态发展。为了成人高等教育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要有明确定位

从成人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学生的工作技能、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要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要给地方培养一支应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队伍。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计划、招生区域、招生专业、办学层次、办学形式都应该以市场需求和行业需求为导向,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趋势,以及制约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成人高等教育形式应由学历教育逐渐向非学历教育转型。地方高校要加强非学历教育办学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做强做大非学历教育,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为全民素质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一是要创新专业设置,发掘特色学科。对于专业设置,地方高校一定要吸引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参与,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依据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合理设置学科和专业。二是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成人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去制定培养方案,完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要涵盖地方从业人员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多开设针对性强的应用型课程。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建设中的应用和课程资源的共享, 并加大课程中实践环节的设置比例。课程体系应更具开放性,具备一定的地域性,并能不断创新,及时吸纳新的研究成果。

(三)创建现代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首先要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的突破。要借助网络技术,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现代化,构建网络化、数字化相结合的教育环境,满足成人学员多样化学习需求。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网络课程体系和远程课程体系,要设计和开发符合成人学员学习特点的课程资料。利用已有的校外网络学习平台,指定学生自学课程并完成学习作业的提交。加强手机平台学习软件的研发,逐步向基于手机平台的在线学习模式发展。其次,成人高等教育要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既要有传统的授课方式,也要创新适合成人学生的自学办法和课外辅导交流办法。

(四)构建成人高等教育品牌、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打破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趋同化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构建成人高等教育的品牌,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成人高等教育品牌是地方高校吸引学员、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的关键,也是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直接体现。为此,各地方高校在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中一定要有品牌意识。要通过品牌宣传等手段,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提高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知名度,为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加深研究,形成系列化的特色项目、精品项目。

(五)建立多元化的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参与机制

为了充分根据区域经济社会需求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有效性,要发挥不同教育主体的教育资源优势,建立多元化的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参与机制,实现地方高校与政府、企业的融合发展。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或者法律保障,企业依靠自己财力,把资金投入到成人高等教育的研究中,高校则是培养人才,三者和谐发展。

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结合起来,制定校企合作长期规划,让企业参与到成人高等教学的各环节中来,进行联合培养、过程共管、效益共享,从根本上解决成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人才供求结构性矛盾。也可以引导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企业加强与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事业之间的合作。

除了与企业合作外,政府的支持作用也不容忽视。地方政府可以为高校和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或者政策来保障高校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并可以协调校企合作事项的解决。也可以直接支持高校建设和发展,为成人高等教学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帮助其快速发展。

四、结语

从成人高等教育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出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几条策略,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要有明确定位,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创建现代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构建成人高等教育品牌、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建立多元化的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参与机制。但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的问题,除了文中所提到的问题外,还有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广大学者研究解决,如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壮大专业师资队伍、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等。

参考文献

[1]张燕.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前言,2014(18).

篇9

[关键词]财政政策;职能作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038-02

财政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党的十报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的举措之一,就是是要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财政,必须努力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以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财政职能转变的战略任务。

一、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及分类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方向和数量的确定,及其对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调整来调节社会总需求。如预算、税收、国债、补贴、财政收入和支出。中外经济理论表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大体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

(二)2008年以来,我国连续五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蔓延和演变至今,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搭配格局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这两种搭配,总的倾向都是扩张,是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只是扩张的力度和结构有所不同而已。

(三)当前我国财政政策的新特点

在连续实施5年的扩张性操作之后,相对于以往,2013年的财政扩张性操作至少有三点不同:

其一,在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作用下,扩张性操作的效果有所下降。即使再采用类似2008年那样的大规模经济扩张措施,其扩张作用也不会达到当年的程度;

其二,在扩张性经济政策自身规律的作用下,粗放型扩张对于结构调整的负作用有所显现。较之危机前,今天面临的结构调整压力更大、任务更重,也更加紧迫;

其三,随着全球经济持续震荡和我国经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真正意义上的复苏不可能在现有的经济结构基础上实现;要使经济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必须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四)当前我国财政政策的重点

概括起来讲,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实际内容主要落实到三个方面,即增加赤字、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

一是增加财政赤字。财政赤字的规模及其边际效应直接决定财政扩张力度的大小,考虑到2013年的经济走势和实施财政扩张以及其他方面的需要,包括结构性减税具有滞后效应,2013年财政收入增长不会太快,但财政刚性支出增加,特别是要增加保障改善民生支出,保持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国家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比2012年预算增加4000亿元。

二是减少税收。减少税收主要通过民间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非政府直接投资的增加实施经济扩张。这一政策的实施,既有助于实现逆周期调节的稳增长目标,也有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避免粗放型扩张,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对于推进结构调整的作用。2013年国家减少税收的重点是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适时地扩大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

三是扩大政府支出。在以往的宏观经济政策格局中,扩大政府支出曾作为主要载体而立下汗马功劳,才能够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势下率先走上回升向好轨道。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发生重要变化,宏观经济政策格局已经作出重大调整,特别是兼顾稳增长和调结构的需要已经日趋凸显。2013年,扩大政府支出向优化支出结构转变,一方面,继续向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另一方面,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水利、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民生工程,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

二、充分发挥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

我们先谈谈财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财政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辩证关系,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过来影响经济。经济社会发展水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及国民生产总值相应就多,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起着基础性的约束作用。财政作为一种分配形式,与经济各个环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生产、交换、消费等环节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财政更深入的支持。仅就资金而言,以现代农业为例,支持可以优化劳动、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组合,使农业形成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使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大幅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危地支持;农业科研有赖于长期的资金支持。

为了落实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必须不断增强财政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并围绕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职能作用的着力点。

(一)逐步增强财政调控能力

我们知道,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这是指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从而优化全社会的资源配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主要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之一,财政不仅是一部分社会资源的直接分配者,也是全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者。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既包括对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资源的直接分配,又包括对全社会资源的间接调节。要通过完善税制,增加政府的有效财力,要把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管理,以形成综合财力。

要通过实施特定的财政政策,促进较高的就业水平、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等目标的实现。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状况,相机抉择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政府税收,扩大总需求,防止经济衰退;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政府税收,抑制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时,实行趋于中性的财政政策。

(二)优化财政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具有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对各个社会成员收入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施加影响,以公平收入分配。在政府对收入分配不加干预的情况下,一般会根据个人财产多少和对生产所做贡献大小等因素,将社会财富在社会各成员之间进行初次分配。这种市场化分配有利于提高效率,但容易造成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过大,从而需要政府对市场初次分配结果实施再分配调节,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主要通过税收调节、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手段来实现。同时,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的重点,要保证用于科技、教育、农业等方面的支出。

篇10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5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倾斜,教育公平取得明显进步。

全面实现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6亿学生。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入园难”问题有所缓解。

国家助学制度不断完善,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个阶段全覆盖,每年资助金额近1000亿元,资助学生近8000万人次。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范围包括所有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初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现有1260万农村户籍孩子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实施惠及30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和特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加强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

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5年累计8729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8%。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07年的1.4%提高到2012年的1.97%,企业研发活动支出占比超过74%。

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扎实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建一批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多项重大产品和装备的空白。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分别增加860万人和880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达到54万人。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初步建成,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面实现免费开放。

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任务基本完成,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更加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篇11

一、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专利数量质量再创新高

充分发挥省知识产权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功能,落实知识产权战略年度推进计划。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制定完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意见》,10个省辖市、杨凌示范区以及韩城市紧紧围绕辖区产业特点,先后出台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规定了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并建立了设区市知识产权协调领导工作机制。

对施行8年多的《陕西省专利条例保护条例》进行修订,新《陕西省专利条例》于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为制度性推进陕西省专利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出台了《陕西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领域相关工作跃上新台阶。2012年,全省新增商标注册2.5万多件,新增驰名商标18件,新增省著名商标503件,新增地理标志5个。

实施“专利数量与质量双提升”工程,激励和服务以企业为主体的专利创造。2012年,全省专利申请量为43608件,同比增长35.3%,实现了自2010年首次过2万件(22949件)之后每年增万件、两年翻一番,数量居全国第十、比上年前进4位。发明专利申请17043,增长30.7%,数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九、西部第一。专利授权量14908件,增长27.8%。企业申请、职务申请和战略新兴产业申请占比增大,专利申请结构继续优化,申请质量进一步提高,实现了高点起步、跨台阶式发展。

二、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融合, 质押融资实现飞速增长

协调62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方式获得融资10.11亿元,是2011年的8.64倍,居全国前列。质押融资呈现出“广、大、多、高”的特点:一是融资范围更广,已拓展至电子、医药、机械、农业、影视文化等8个领域;二是覆盖地区扩大,获得成果的市(区)由去年的5个增至9个;三是参与银行增多,由去年的7家增至14家;四是单笔融资额创新高,陕西八鱼渭南油脂工业有限公司以“八鱼”商标权质押获贷2亿元,杨凌东科麦迪森制药有限公司以一项专利权质押贷款2000万元。继续实施专利产业化孵化计划、专利创业富民工程,重点支持实施专利技术转化孵化项目320项,其中省级30项。几年来的孵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数据显示,2011年陕西省企业专利实施率达90.2%,2.5万种产品拥有专利,企业专利产品产值达3500亿元,占当年全省生产总值的28%,专利企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全省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的平均水平。西电公司荣列全国20个“中国专利金奖”之一,另有6项专利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三、加强专利行政执法 ,知识产权保护取得新进展,创新工作取得新突破

全年全省受理专利案件173件,结案129件。受案量比2011年的22件增长了7倍,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表彰奖励。检查商场63次,检查商品2.9万件。协助延安常态药业阻止广东竞争对手以专利侵权为由对陕西省企业畅销产品提起的禁产禁售诉讼;指导陕西汉王药业应对四川竞争对手在国家专利复审委提起的请求宣告汉王药业专利无效的案件初战告捷,使其专利权得到了初步维持,保护了年纳税4000多万元的企业正常经营。

开展重点经济科技项目知识产权评议工作,完成“单双级重型汽车车桥技术出口项目”和“用于材料加工的千瓦级半导体激光加工系统项目”两个项目的实评试点,总结出了“三环节紧扣破题,两路径结点立意”的陕西评议试点经验,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实施“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提升工程”。参与制定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并在50家企业开展“贯标”试点工作,成为全国5个试点省份之一。对企业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为陕西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实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升级进行了尝试,取得初步成效。指导建立了陕西省首个知识产权联盟――陕西省钛及稀有金属材料产业专利联盟。

全国首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在陕西省诞生。由专利信息检索、专利申请受理代办服务(下转第33页)(上接第34页)等五大类的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于2012年6月通过国家标准委员会验收,成为全国首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体系。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全部对外公共服务类项目通过实行标准化管理,优化了程序,规范了行为,提高了效率,代办处专利申请受理差错率由原来的百分之五降到万分之三以内,进入全国领先行列。

四、常规性工作扎实推进,频现新亮点

全面开展信息服务和战略研究工作。选择陕西省石油装备、新能源汽车、数控机床、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与输变电设备5个行业领域开展专利预警分析工作,预警报告。建成数控机床、石油装备、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与输变电5个行业专利专题数据库。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3个研究项目的批准立项。

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日趋专业。组织了“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活动,举办了“高新杯”创新发明大赛。知识产权内容首次进入陕西省委党校和省行政学院。首次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联合,在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举办了“陕西省优势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高级培训班”。联合省国资委、省中小企业促进局举办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试点培训班。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讲师团”作用,深入市(区)开展各类专业培训。

篇12

关键词:职业教育;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162-03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皖北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关系到能否夯实皖北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人才基础。皖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拉大了本省地区间的贫富差距,阻碍了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职业教育融入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子系统进行协同研究,探索职业教育与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探明职业教育与区内各行业、企业发展之间的运行规律、运营机制和实现途径,建立系统结构更加科学、功能更加协调的工作机制,以推动皖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快速发展。

一、皖北地区概况

皖北地区是安徽省劳务输出的主要地区。皖北地区是指安徽省淮河以北的县市以及跨淮的县市,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六市以及沿淮部分凤阳县、寿县、霍邱县。国土面积约占安徽省的1/3,总人口约占安徽省的一半。当前,加快皖北发展已经成为全省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战略支点,皖北地区整体经济进入了厚积薄发、跨越发展的新阶段,后发优势显现。但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省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制约皖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特别是在皖北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凸显以后,职业教育问题就表现得非常突出。

二、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定位

(一)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驱动价值

党的十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强调了“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明确要求“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结构转型,人才先行,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既是现实需要,更是战略决策。目前皖北地区同周边地市相比总体上属于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也相对滞后。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已刻不容缓。

(二)职业教育对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价值

首先,职业教育是培养区域经济建设主力军的重要阵地。从就业去向来看,绝大部分职业院校毕业生选择本地就业,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而普通高中毕业生随着升学、留学,选择在外地发展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职业院校学生。因此,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其毕业生素质直接影响到区域社会发展水平;其次,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的主要手段。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技能,低收入人群改善生活状况需要技能,产业转移、企业倒闭导致的下岗工人再就业需要技能。有研究表明,经过转移培训的就业人员月收入比未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要高出38.3% [1]。职业院校的专业教育和社会培训为所有需要掌握一技之能的人提供了丰富选择,提高了人们的就业能力,实现体面劳动,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从而保障了民生,促进了社会稳定;再次,职业教育是帮扶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手段。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不断显现,大量农民工陷入原籍农村不愿回去、城市生活又难以融入的尴尬境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适应城市生存的技能,化不稳定因素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是职业教育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三)职业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提升价值

终身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精髓。一方面,职业教育培养内涵已从单一技能拓展为复合技能。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当前职业教育承载的责任越来越重,现代的职业教育,关注的是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依然强调技能本位,但技能的内涵已经有了本质的深化,不但包括专业技能,还包含了创业技能、职场技能、公民技能、生活技能等要素,属于复合型技能,涵盖了人的全面发展所 需要掌握的必备知识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外延也在不断拓展,社区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社会形态日新月异,新知识、新产品层出不穷。社会发展要求人们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实现新进步。人们适应新变化的通用技能在新的社会生存状态下尤为重要,否则就会在社会中寸步难行。

(四)职业教育对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具有支撑价值

“有教无类”的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多样化特点,与经济紧密结合的特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创新性特性。职业教育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在各类教育事业中独树一帜,并对其他教育类型产生积极的推动和完善作用。一是职业教育发展有助于普通教育素质教育的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有助于转嫁社会对高考的关注度,并为普通教育素质拓展提供更多的参照;二是职业教育发展有助于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人才需求。职业教育可以根据经济社会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专业,灵活设置课程,针对社会需要培养适用人才,及时解决专业人才供给不足、技能供求不匹配的矛盾,弥补其他教育类型的不足,从整体上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推动教育体系协调发展。

三、皖北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达600多所,在校生90多万人。高等职业院校60多所,在校生40多万人。此外,职业学校每年还为社会提供培训总规模达130多万人次,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职业教育发展来看,皖北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尚有差距。由于历史、资源和环境、传统观念等因素制约,皖北地区职业教育曾因长期和市场经济联系不紧密,与全省平均水平尚有差距,不仅不能满足该地区发展的人才需求,反过来又影响职业教育办学发展。具体来看,皖北地区职业教育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社会舆论环境不利于职业教育发展

在国人的固有观念中,“学而优则仕”,为“仕”而学,而非为“工”而学。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并未达到应有的高度,认为职业院校是低层次的教育,只有高考和中考没考好的学生才进职业院校,认为职业院校是低人一等,差生聚集的地方。这些年,我们的社会、家长和各类传媒都把更多的眼光聚焦在那些名牌大学身上,往往忽视了理应得到重视的职业院校。从长远发展看,这种落后的社会氛围将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正常发展。

(二)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现有办学条件不利于职业教育发展

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看,安徽全省的职业教育仍处于发展的脆弱期,办学经费不足仍是主要矛盾。许多职业院校的教学条件有限,学生在实习实训方面得不到很好的锻炼,教师也得不到应有的学习深造机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受财政能力限制,各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有限。多年来,安徽省职业院校的生均财政拨款在全国一直处于落后地位。二是职业院校的学费收入有限。2006年在财政支持十分有限、高职办学成本逐年上升的情况下,省物价局还下调了高职教育收费标准。职业院校办学经费不足的现状,将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最终将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三)行业企业参与不足,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职业教育发展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面向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没有行业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不是科学的职业教育。然皖北地区的现状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存在“一头热一头冷”的脱节现象。企业希望获得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却又缺乏参与合作办学的热情,只想用人而不愿意培养人。这就迫使许多职业院校不得不关门办教育,造成专业设置不能与市场对接,在教学方式上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示范,使人才的实用性得不到保障。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如没有指导校企合作的政策、法律和法规;没有权威、完整的校企合作准则和指导手册;没有出台校企合作对企业的考核奖励办法。

(四)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切实保障

职业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岗位工作的实际,检验职业教育成败的标准是就业,是劳动者的职业能力。这就决定了职业院校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双师”,即教师和技师。但实际情况是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都是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非常薄弱,尤其是一些刚毕业的高学历教师,更是缺乏生产、管 理、服务一线锻炼的机会。这种情况导致了有知识而无技能的教师大量存在,严重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此外,由于这几年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但有些地方对职业院校师资编制控制较紧,加上教师待遇有限,造成职业院校师资不足,难以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

上述这些问题,都是皖北地区乃至全省职业教育在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都是可以逐步加以解决的。

四、发展皖北职业教育,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策略

(一)“搭车”国家战略,尝试改革试验

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安徽省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五市及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被纳入规划范围。建议在皖北地区建设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在全国率先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帮助皖北乃至安徽省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淮北市农工党员王志良曾提出《关于在淮北建设豫东皖北职业教育基地的建议》。① 2011年,淮北市委、市政府提出“超常规发展职业教育”战略,把建设职教园区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引擎,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职教园区的建设,不但可以服务淮北城市转型,而且还能够带动淮北东部新区发展,提升淮北城市品位。安徽淮北市职教园区建设第14次调度会议,确定了该市职教园区的概念性规划。淮北市职教园区总投资20余亿元,占地1 800多亩,建成后将成为皖北领先的综合现代化职业教育基地 [2]。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民职教育发展

逐步实现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费接受教育,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各级政府设立民办职业教育奖励资金,选择一批办学基础好、学生就业率高、社会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民办职业院校给予重点扶持,支持它们扩大办学规模。对民办职业院校,在建设用地、项目安排、评先奖优等方面与公办学校同等对待,在经费补贴、银行贷款、职称评定等方面一视同仁。非营利性民办职业学校,享受举办社会公益事业的有关优惠政策。职业院校依法接受捐赠,按有关规定对捐赠的纳税人给予税收优惠。中等职业学校可依法以捐赠者姓名、名称命名学校的校舍或者其他教育教学生活设施,经省直有关部门批准,可以捐赠者姓名或名称作为校名。

(三)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扩大职业学校自

依法保障职业院校在设置专业、确定招生规模、学籍管理、开发校本课程与教材、聘任教师、等方面的自。推进职业教育招生体制改革。构建省、市、县(市、区)三级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平台,打破地区分割、部门壁垒。改革职业院校人事制度。严格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资格条件,实行校长职级制和聘任制,推进校长公开选拔制,促进校长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层管理岗位实行公开竞聘;推进教职工岗位聘用制度,实行竞争上岗、岗变薪变。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建立教产合作对话协作机制,着力推进校企一体办学。联合有关部门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和兴办职业教育,落实有关优惠政策。支持行业企业参与组建职教集团,加强职教集团内涵建设,发挥行业企业作用。淮北市实施初中毕业生全员升学工程,开展“职业教育进课堂”活动。推广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培养模式,推动“专业+企业”的无缝对接;强化精品专业建设,围绕该市几大主导产业,建设职业教育专业群和实训基地,重点提升食品、电子、煤炭、机械、医疗、计算机、旅游与酒店管理、服装设计等行业[2]。

(四)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理顺教育管理体制

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皖北地区与全国一样,职业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必须大大加强。政府重视职业教育,就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要把职业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部署职业教育工作,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依法治教,科学管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把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紧密结合起来,依法维护职业学校及其师生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职业学校的办学行为。简化职业学校审批程序,加强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和审计监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五)健全长效投入机制,统筹城乡均衡发展

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建立职业教育多元投入机制。另一方面,拓展职业教育融资渠道,积极探索职业院校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办法,各级政府要建立信用担保平台和贷款贴息制度。对职业院校校园基本建设,减免基础设施建设各项收费。制定相应税收优惠,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举办职业教育和培训。要重视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各级地方财政 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

(六)统筹整合教育资源,吸取借鉴外省经验

一是要加强省政府的教育统筹,完善以省级政府为主管理高等教育体制,促进省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和资源共享,争取国家下放、授权教育方面的审批核准等权力。二是学校要去行政化,回归学术权力。三是可借鉴外省经验,统筹整合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加快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可以考虑区域内若干本科院校要转型为技术型学院,优秀高职学院可培养本科生或研究生。

参考文献:

篇13

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周边国家经济的协调共赢。我国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体系,主要包括中亚、南亚等地区的经济合作发展。截止到2016年,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已经扩展到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的直接体现。一带一路经济发展中,电子商务是其运行的主要平台,也是推进海上丝绸之路与陆地丝绸之路经济交易、技术创新的有效渠道,例如:电子商务为我国内部经济发展与各国经济发展结构交通枢纽、经济信息交流,人民币与外币的金融交易等方面,实现国内经济发展与国外市场合作共赢,抓住世界进行全球化的经济趋势,促进国家整体能力提升的有效发展新体系,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经济发展保障。

二、新常态解读

新常态,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战略下,社会发展各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的发展状态中,对新常态的理解,也可以看做是新旧事物发展的过度阶段,基于这一理论,对电子商务的新常态解读,可以概述为电子商务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必须实施电子商务发展各个部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发展波动。基于现代社会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社会经济发展体系在的发展中逐步创新,社会经济发展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同时也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规划。但由于事物发展的速率和发展状态不同,宏观调控的相对平衡状态在一定时期被打破,需要对事物发展内部进行调节,才能够保障事务发展的稳定性提升。例如: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包括社会经济发展中电子交易、技术研究等多方面的网路交易,电子商务作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逐步凸显其发展中的漏洞,对一带一路经济开展带来发展阻碍,这种发展状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经阶段。

我国实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应用结构改善,适应现代电子商务发展适应一带一路经济的发展需求,就必须打破电子商务新常态经济发展状态中的禁锢,探索电子商务经济交流发展的新渠道,为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实施,提供完善额经济发展保障。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模式,坚持电子商务制度、体系自我完善的过度引导,同时也建立电子商务经济交流评估新体系,例如: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应用现代经济发展的网络交流优势,实现国内电子交流平台的网络交易结构逐步创新。善于把握新经济发展战略下,政策实施上带来的发展优势,获得更广阔的国内外经济交流合作趋势。此外,一带一路经济交流区域的扩展,必须实施现代电子商务的创新开发,随着国内外新经济发展的需求,实现电子商务交流结构从量向质的过度。

此外,从电子商务自身发展来看,电子商务开展的交易数量下降,当前电子商务交流的经济收益出现较大的发展冲击,例如:社会电子商务平台经济发展中交易制度不完善,经济资源开发上的不足等问题,对现代电子商务成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主体带来较大的发展威胁,如果基于电子商务发展整体来看,电子商务新常态发展实质上是质的变化,电子商务的开发的潜力性延伸,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联性增加。我国实施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实施的渠道,保障现代电子商务在新常态过渡时期的经济新调整,是实现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结构完善的必然性选择。

三、一带一路战略区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分析

1.电子商务平台特色性不突出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一带一路战略区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开启我国内陆地区发展的新途径,探索经济发展的新结构。但从我国现代电子商务模式的实施情况来看,一带一路战略区的电子商务模式开展中,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特色性不突出,一路一带发展战略经过西安,新疆等内陆地区,作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的主要交流方式的电子商务的市场交易上,缺乏有力的经济交流发展保障,电子商务经济交流进行金融、产品的交易中,电子产品交流依旧停留在传统的商品交易的层面,一带一路发展区在电子商务交流范围上,缺乏更具突出性的经济交流拓展,例如:藏药、养殖畜牧业、中医等领域的交流上还存在着较大的经济资源的欠缺。一带一路战略区的经济交流发展中,也缺乏与时俱进,缺少中外经济发展的特色经济动力,使我国西部地区的一带一路战略优势无法发挥;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区的电电子商务交流发展的内部经营模式混乱,经济发展的资源结构体系主体性低,产品经营的内部体系不完善,例如:药品,食品,特色产品的交易内容在同一网络交流页面中,一带一路战略区的产品交易程序不完善,商务交流平台缺乏明确的的发展导向,使一带一路战略区的电子交易产品交易的实施特色较低,对电子商务平台模式的交易发展带来了发展阻碍。

2.电子商务平台的制度结构上的不稳定

一带一路战略开展,为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提供新经济发展的新渠道,一带一路战略区提托电子交易平台,经济市场获得了突飞猛进发展,电子商务模式发展中,也存在着经营结构上的漏洞,电子商务的制度管理不完善,对一带一路战略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而来发展阻碍。一方面,电子商务能够使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的交流能力增强,依靠计算机网络建立信息交流渠道,同时也引导现代电子商务开展的内在经济交流渠道的拓展,政府为电子金融交流带来了新经济发展的引导,实施一点一路经济战略区的经济交易扶持,但在电子商务制度管理上,依旧存在着管理波动。例如;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区的经营发展中,缺乏有力的经济交易保障,战略区企业实施经济贸易中,需要承担全部风险,多种经济交流战略的发展结构体系对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也带来较大的发展压力,企业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电子商务交流的信息管理要求提升,例如:我国新疆畜中小型畜牧企业实施藏药出口,但其进行电子交易中,需要承担商品交易风险,而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存在着资本、市场的局限性,一旦企业在电子商务交流中出现交易风险,企业承担的经济损失巨大,其经营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管理的不完善,导致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战略缺失。

另一方面,制度管理落差上的不足,也是限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不足的制度问题。所谓制度落差,是指我国在一带一路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发展,政府通过适度的经济制度调节,实现战略区经济发展在电子商务平台的经济交流中,基于经济交易的政策扶持,企业贸易收益增加。但现代电子商务经济交流中,往往受到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间接性贸易差的经济发展的资源交流中的资源管理的政策实施控制的作用性较低,间接性经济交流贸易均衡性制约性不足,电子商务的经济资源战略发展趋向不明显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资源体系缺乏全面的制度管理保障,是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电子商务新常态经济发展中的突出性问题。

3.电子商务经济的循环性低

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战略结构,实现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是实现一带一路发展新战略的有效途径。电子商务在实际实施中,战略区的经济发展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较低,对电子商务的经济的发展领域,仅仅在于淘宝、天猫等电子交易层面,电子商务在东西方国家经济交流中的作用性较低,电子商务经济交流模式与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结合层面存在着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国电子商务的信息管理也缺乏合理有效保障,例如:电子商务平台的经济管理中,容易出现信息交流泄露、市场信息均衡性低等问题,对现代社会经济交流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经济交流发展阻碍。此外,电子商务模式在新常态的发展状态,电子商务的诚信监督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我国现代法律管理中,主要从经济发展的制度层面对社会经济进行规范,电子商务经营中的经济交易虚拟化,使社会文化缺失问题突出,对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发展制约,使我国一带一路电子平台经济交易中的经济交流管理中存在种种经济管理不足,对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开展实施在造成发展中的阻碍。

4.电子商务金融发展导向板性低

电子商务作为我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展形式,是基于电子商务经济交流中,电子商务能为现代社会发展带来金融发展导向,但现代电子商务处于新常态的经济发展阶段,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新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实现资源供应的新方向,结合一带一路与新常态发展的理论解读,对我国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模式在新常态经济发展状态中的不足进行总结,电子商务的金融管理中存在着金融信息的对接不及时,金融资源规划缺少确切的风险信息评估的准确性,使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区的经济发展上的经济交流平台带来较大的发展不足。例如:现代电子商务的金融交流信息的更新速率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较低,电子商务与电子信息交流的信息对接上出现信息对接空白,国外金融市场的股票、债券的金融信息运作缓慢,一带一路战略区的金融投资信息滞后,从而导致我国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实施中,经济发展整体结构上的管理发展体系上的发展结构规划的资源应用。对一带一路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发展制约,电子商务平台不但没有发挥金融信息引导作用,反而制约了电子社会发展的经济的深入分配探究。

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区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发展

1.新型电子商务运行体系

实现现代一带一路战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引导电子商务新常态的过度发展,实行新型电子商务运行体系。一方面,新型电子商务体系的实现,需要完善电子商务商品交流区域的规划体系,例如:一带一路经济交流中,将食品、药品、金融等分别划分为多个独立运行部分,每一个电子商务交易区域都有相应的经济发展系统作为交流网络运输系统,发挥电子商务交流范围广泛的优势,交易形式多样化开展。例如:新疆水果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区电子商务开展主要部分,企业可以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展新疆大量的水果生产基地大本营供应基地,作为产业营销的基础,借助网络构建产品经营产业链,开辟独立的产品交流范围,实现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区的经济开发与资源交流的独立运营;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也可以实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阶段性规划。例如:电子商务模式作为经济战略区经济发展渠道,依据电子商务中经济、市场、商品价值以及需求等因素,对经济战略区的经济交流分为ABC三个层面,依据电子商务在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电子商务新常态发展状态的阶段性过度。

2.特色性子商务交流

电子商务作为我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模式,发挥电子商务的信息交流优势,例如:电子商务特色经济发展,建立以经济战略区为核心的金融信息交流体系,逐步引导现代经济发展中,电子信息平台为国内外经济交流,推进现有经济发展新趋势。例如:经济战略区的经济发展中,西部食品、药品与国外数码产品、高新技术设施实施资源交换,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沟通空间性和延展性增强,电子商务新常态经济发展下,发挥电子商务信息交流优势的直接体现;其次,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下,电子商务的经济发展特色化发展,是逐步开展内陆特色产品资源开发,电子商务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交易,也是社会信息技术、电子程序交流的有效途径。例如:通过电子商务,我们可以实现、甘肃等地的交通枢纽建设技术逐步发展,当地旅游业的开发范围扩大,工业加工设备等都获得了新技术的创新,同时藏药,美食,服装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域性产品,也成为打造一带一路战略区域发展的发展新动力,电子商务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与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的融合,是打通我国内陆电子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突出经济战略区的经济发展特色,实现我国内陆经济发展中,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性特色,实现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良性循环。

3.社会经济发展新战略的全面应用

电子商务新常态发展的转换,实现现代电子商务在的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状态中的全面应用。从企业发展角度而言,电子商务新常态,将逐步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经济投资合理规划,电子商务平台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产业焦交流空间,但电子商务的信息真假甄别难度较大,经济战略区的企业经济发展,必须结合一带一路经济交流的发展趋势,做好企业电子商务经济投资的资源对接,实施电子商务进行风险初步评估,实现经济战略区的经济发展的资源结构中,企业能够及时应对电子商务新常态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例如: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区企业进行特色产业发展中,应该实施企业商品实体经营与网络细营销的产品对应,尽量降低电子营销带来的经济投资的风险,实现经济战略区的对外贸易的产品运作风险得到保障;从国家政策角度分析,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区中电子商务新常态的发展,也要对国家发展政策的合理应用,例如: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区善于应用制度落差在企业电子金融交易中的融合,应用国家经济发展的政策战略,实现企业产品金融投资的风险承担比重下降,也是发挥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下,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区发展的有效实施措施。

4.电子商务经济管理结构的优化

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与一带一路经济模式的相互对接,也要保障电子商务自身管理结构完善。例如:电子商务管理制度逐步优化,做好电子商务内部管理的结构划分,按照电子商务开展的范围进行经济管理的分配,可以分为金融、商品、管理以及服务四部分,整体经济发展的资源管理实施全面性经济管理规划,例如:加强电子商务平台的诚信体系的管理,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平台的完善。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保障电子商务平台的金融发展战略与各部分经济之间的相互协调,例如:电子商务的诚信监督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我国现代法律管理中,主要从经济发展的制度层面对社会经济进行规范,电子商务经营中的经济交易虚拟化,电子商务平台的内部资源管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区域的扩展,电子商务平台的经济交流的范围也逐步提升,开拓新电子商务交流渠道,例如:丝绸等服装类出口,与国家交通建设技术等领域,都为电子商务新发展相应的经济管理新趋势。

五、结论

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新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实现资源供应的新方向,结合一带一路与新常态发展的理论解读,对我国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模式在新常态经济发展状态中的不足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战略,发挥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优势,为一带一路发展带来更有力经济循环发展体。

参考文献:

[1]王娟娟,秦炜.一带一路战略区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探索[J].中国流通经济,2015,05:46-54.

[2]李新创.优化产业布局提高钢铁竞争力[J].中国冶金,2015,06:1-5.

[3]徐怡然.“一б宦贰闭铰郧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探索[J].中国市场,2015,33:85-86.

[4]宋健伟.“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及其新常态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29:37-39.

[5]邓.一带一路战略区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探索[J].知识经济,2017,01:68-69.

[6]张雅静.“一带一路”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创新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02:62-64.

[7]隋殿海.新常态下一带一路战略区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略谈[J].科技风,2016,04:39-40.

[8]杨士锦,汪铭,杨木侠.“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研究[J].中国商论,2016,09:100-102.

[9]陈建松.传统制造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现状分析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321-323.

[10]刘晓婕.电子商务对国际税法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6,13:4-5.

[11]靳娟.“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12:204+95.

[12]王笃学.一带一路战略区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6:46-47.

[13]吐火加.“一带一路”背景下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行为治理[J].社会科学家,2016,09:108-112.

篇14

对于现代农业经济而言,只有适应环境变化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否则只能在日渐激烈的产业经济竞争中失去地位。这就需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具有内部结构整合能力、外部关系重构能力和发展态势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正常运作、持续演进的基础则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发展愿景、使命和目标及实现路径选择。因此,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为了建立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获取持续高效的竞争优势,最主要的是拥有战略思维和规划能力,尤其是对外部环境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辨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规避发展劣势,准确确立发展目标,规划发展愿景,构建发展战略体系,设置发展战略环节。参照企业战略规划理论,可以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划分为战略思想、目标、重点、措施和基本阶段等内容。战略思想统领整个战略规划,发挥着基础性、引导性和指领性作用,对于战略目标的确定、战略重点的把握、战略措施的选择以及战略阶段的划分具有重要作用。

战略目标是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具有统领全局和宏观指导的作用。战略重点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内容,战略重点实施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稳步推进。战略措施是反映战略思想、实现战略目标、保证战略重点的主要策略和措施。战略阶段是基于战略过程的阶段划分,不同的战略阶段具有不同的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各战略阶段的有机衔接组成战略实施过程。虽然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理论、思路和知识大致相同,但是由于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基础的差异,使得战略规划在内容、形式和表现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体现出明显的区域性。

2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既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本质,也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这种结果也可以视为是二者有机互动的过程体现。不论是结果体现还是过程体现,都必须借助特定、固定的信息符号,这些特定化、固定化的信息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有限体现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为一种客观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信息网络体系的稳定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否则只能说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不适合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首先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的地方特点,也就是区域性,没有区域特点的战略规划必然不会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推动作用,其次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背景条件,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和提高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方社会经济环境较为复杂,组成经济环境的各种要素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复杂性,且各种经济环境因素之间又存在复杂关系,这就使得经济环境与现代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多元,只有系统梳理和规整这些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才能实现科学化与合理化。同时,也要树立动态观点来考察和分析这种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通过考察和分析得出准确有效的环境信息,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

对于各个地方而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由地方经济环境条件的差异所决定,且这种差异又是别的地方所难以模仿的地方,可以说是特质,这种特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能够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竞争力,甚至塑造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品牌力。与企业组织相类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也拥有固有的资源,按照表现形态可以分为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主要是发展品牌、发展理念、发展历史等,有形资源主要是人财物资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被量化。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紧密联系,形成有效合力,共同决定现代农业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甚至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价值指向和行为方式。尽管如此,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相互支持的,也有的时候表现为相互妨害、摩擦和冲突。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态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对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而言,不论是难以量化的无形资源还是相对有限的有形资源,都会制约和影响现代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必须要抑制各种资源的负向作用以及各种资源之间的负向联系,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负面影响,保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及其战略规划的制定。具体而言就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有利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对于领导者而言,这种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这些意见建议很可能是战略规划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3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形成可以说是一个动态过程,但将其置于战略管理的理论视野中加以审视,战略规划的是一个静态的阶段或者说是战略思想转化的结果体现。也就是说,战略规划不能够停留在静态层面,必须使其具有一定实践指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战略规划的内在作用。可以将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概括为战略实施。在战略管理理论中,战略实施是战略规划实践的过程,也是战略规划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正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同样,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也是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