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程管理的就业方向范文

工程管理的就业方向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7: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工程管理的就业方向,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工程管理的就业方向

篇1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管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经济一体化和竞争全球化大背景的影响下,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的进度明显被推进了很多,市政工程建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市政工程建设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同样的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市政工程顺利施工的不利因素,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的管理过程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本文就目前我国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调查,并针对如何提高我国市政工程项目业主管理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力求能为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适时的参考。

工程项目业主方管理特点

市政工程建设作为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与世界接轨的前提和基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而业主管理作为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市政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全生命周期性。

生命周期(Life Cycle)这一概念应用于我国的产业发展过程当中,工程项目业主方在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全生命周期性的特点,看似晦涩难懂,其实指的就是对整个市政工程在施工前的准备,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以及市政工程施工后期的质量验收等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全生命周期。

(二)管理动态性

因为工程项目业主对市政工程的管理是贯穿于整个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当中的,而整个市政工程的施工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富有动态的,因此,工程项目业主的管理同样的具有动态性。

(三)管理综合性

工程项目业主对市政工程的管理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对整个市政工程建设进行全程、全方位的管理,例如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对工程成本的管理、对施工进度的管理、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对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的管理等,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工程项目业主管理具有综合性。

(四)管理开放性

开放性是工程项目业主管理的根本特点,所谓的外部管理是指业主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保持对外部环境的开放,从而为市政工程项目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二、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只重视实施过程的管理,忽视前期策划

1.前期规划的重要性

市政工程项目作为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实现我国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市政工程的前期规划则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对市政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市场的实际需求、市政工程的节能环保、工程成本的造价和投资管理、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的体现的分析和调研,市政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直接关系着整个市政工程项目后期的施工建设,可以说,市政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直接决定着整个市政工程的成败。

2.前期规划存在的管理问题

根据对我国市政工项目前期规划的相关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我国,部分市政工程相关的前期规划都是由当地的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和干部进行规划和管理,而不是通过专业的规划管理团队进行相关的操作,导致部分的市政工程项目前期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严谨,给市政工程项目后期的施工增添了诸多的阻碍,例如对市政工程项目的成本造价管理不到位,造成市政工程施工进度严重落后,对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勘察的不够细致,导致施工图纸存在漏洞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政项目后期施工的顺利开展。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导致了许多项目业主也只重视实施过程的管理,最多也只是在项目细节上做适当的调整,使工程尽可能的发挥最大的使用功能,这对于一些前期决策先天不足的项目始终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作用。

(二)只重视对施工单位的选择和管理,忽视对业主管理团队的要求

根据对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相关情况的调查和研究表明,在我国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项目业主管理团队的要求过低,业主管理团队整体水平较低,无法对市政工程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与我国的实际国情不相符,不利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追求短期效益,缺乏对工程整体的策划

1.工程缺乏整体策划

由于市政工程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发展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市政工程建设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市政工程的策划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严谨的,是对市政工程进行了整体规划,但是,目前我国的市政工程策划缺乏整体性和统一性,很多的施工单位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市政工程策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致使部分的市政工程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为我国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缺乏整体策划的市政工程很快就无法满足市场及人们的需求。

2.工程管理衔接不协调

由于对市政工程缺乏整体的策划,很容易导致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各个部门的管理衔接不协调的问题出现,从而导致一些部门为了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经济出现互相扯皮的现象,对市政工程的顺利实施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3.工程管理缺乏长远发展观指导

部分市政工程策划人员在对市政工程进行整体策划的过程中,并没有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市政工程策划,导致部分的市政工程策划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严谨性,在对市政工程进行策划的过程中没有将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到首位,为我国市政工程的健康持续发展增添了阻碍。

(四)只为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忽视对工程安全和质量的细节管理

1.工程人员资格审核制度不完善或不严格

在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市政工程管理体系,但是,针对我国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难看出,我国的工程人员资格审核制度还不够完善是有着直接关系的,很多的工程人员综合素质过低,对市政工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给整个市政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埋下了极大的风险隐患。

2.施工材料检验过程不规范

建筑材料作为市政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但是,在我国部分的施工单位对建筑材料的检验过程不够规范,当建筑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时,相关单位没有及时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工作,无法确认建筑材料的可靠性,同时,对建筑材料的管理过于随意,无法保障整个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3.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对策和应急预案

由于策划人员对市政工程的策划不够全面,在策划过程中没有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想,忽视了对市政工程进行风险管理和相应的应急预案,降低了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性。

三、项目业主施工管理对策

(一)提高业主团队的自我管理意识

为了提高我国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管理的有效性,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我国业主团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业主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提供保证。

(二)从工程的长远利益进行管理

在进行市政工程项目策划的过程中,策划人员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对整个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整个市政工程的水准,确保市政工程的长远发展。

(三)提高工程风险管理意识

业主方在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市政工程的风险管理意识,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风险和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整个市政工程的的顺利施工提高强有力的保障。

(四)制定相关规定

1.限制承包商以任何形式转让或分包合同,对施工单位不经业主批准擅自进行合同分包(劳务除外)的要按照合同规定进行严肃处罚。

2.监督、督促施工单位制定目标考核标准,以有效推动质量、进度及安全目标的如期实现。

3.建立、落实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业主在要求并督促施工单位设立内部质量管理机构、固定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同时,还应着重指导、帮助施工单位建立健全的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

4.建立、完善质量信息情报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质量记录档案。即要求按照统一的规定和格式,将所有的质量检验数据、原始记录、验收记录、业主意见、监理工程师指令等信息资料全部记录归档。

总结:

总之,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提高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管理的有效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为了实现我国市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和政府一定要加大对市政工程和监督和管理力度,为我国市政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铁城,史小英.基于代建管理模式的政府投资项目成本管控浅析[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2(13).

篇2

关键词: 项目管理 承接业务 一、 国家投资体制与基本建设的改革

国家投资项目的计划体制与条块分割的基本建设体制,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建设项目的一大特点。从五、六十年代的拨款到拨改贷,国家对基本建设的投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基本建设的模式也由没有竞争的国家下达基建计划的模式向以市场为核心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逐渐成为了基本建设的主流。

1、 完全的计划体制

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对于基本建设的投资只有国家投资,无论项目的大小、投资的性质如何,只有国家基建拨款一条出路。这时候基本上没有工程咨询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存在的必要。国家投资基本上是由各个行政单位控制的,政府对于投资的控制采用计划方法。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都采用了“跑计划”的方式,争取国家投资。在这一阶段,总体上说,投资的效益是较低的。由于国家经济上是计划控制的,产品极其匮乏,一般不愁销路。大中型工程建设采用大会战的方式,由各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基建指挥部。工程结束后,基建人员回原单位工作。工程设计按照苏联模式组建了勘测设计单位从事专业设计。施工也是任务划拨的,各部门成立自己的施工队伍,按统一施工定额统一的计划安排施工,采用法定利润的模式。这样的体制的最大弊病是没有竞争,也就没有了积极性。

2、 拨款改贷款的改革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前那种完全的计划模式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国家开始了拨款改为贷款的改革。伴随着拨改贷的,是实行项目法人(业主)责任制。社会投资的出现和外国投资、合资企业的出现,也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一大成就。工程咨询单位应运而生,并且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1982年,国家要求重大的建设项目,都要通过咨询公司的可行性分析。伴随着这一改革,监理企业也开始出现,对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此,中国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新的市场经济为主的道路。投资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地方政府的投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但这一阶段也大量存在投资的效益问题,产业的趋同性致使重复建设一再发生,大量的极为宝贵的建设资金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从基本建设角度看,大会战性质的基建指挥部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建设发展的要求。而先进的、以鲁布格模式的招标投标、业主责任制、施工的项目经理责任制和新的建设监理制逐渐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3、 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建立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到目前为止,国家绝大多数的商品已经由市场自主定价,投资也越来越成为企业的自主行为。国家开始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建设领域全面实行了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应该说,这一改革是十分深刻的革命。我们国家在基本建设方面也开始与国际接轨,大量的国外承包商进入中国,他们带来了施工管理方面的很多新的东西。随着许多大的建设项目的实施,建设项目管理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工程咨询企业、监理企业也逐步打破了旧的行业垄断,一种全新的以项目管理的制为特色的行业产生与出现,并由此引发了建设管理行业的一场大讨论,人们对于监理企业是否应该成立和它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行业人士如咨询公司、注册造价师等也纷纷发表了各自的意见。我认为,这场讨论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是现实的需要。中国的工程咨询行业和监理行业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即对于建设项目管理,应该是从头至尾的管理,这也是国际通行的咨询工程师的道路。这场争论目前尚未结束,但对于建设行业必须实行从工程建设立项、可行性研究等的施工前期的咨询服务到设计、建设期的全过程管理服务,大家取得了一致性的认识。

二、 项目管理与咨询、监理的关系

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到各个领域与多个专业,业主往往由于自身时间、精力、和专业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将全部管理工作由自己来完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业主一般通过各种委托合同,把工程管理的各项任务交给不同的专业单位完成,项目的业主只承担协调和监控,以实现其原计划目标,保证达到质量好、速度快、投资省的建设目的。

咨询单位是随着国家对于可行性研究列入基本建设程序而产生的,主要承担的是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决策的评估任务,一般隶属于国家计委系统,有全国性的和区域性的综合工程咨询公司或咨询中心。

监理单位是专为项目实施阶段提供施工监理服务的咨询机构,一般隶属于国家建设部。监理单位接受业主委托,根据建设监理合同、设计文件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工程实行监督管理。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咨询单位和监理单位都是对工程建设实行咨询服务的,但两者的服务内容和工作阶段存在较大的差异,咨询单位主要是做项目的前期咨询服务,而监理单位主要是项目施工阶段的咨询服务。两者的隶属管理单位也分别是国家计委(发改委)、国家建设部。但是,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两者都是项目管理的一个方面,从工程咨询公司到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是向后发展,而从监理公司到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是向前发展。在项目管理发展的今天,有条件的工程咨询公司和知名的监理公司都应该向项目管理公司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业主的要求,把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搞的更好。

三、 代建制项目管理的内容与操作

对于目前的项目建设,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代建制的出现。所谓代建制,是指业主不直接出面组织施工,而是把施工项目管理的职责交给一家项目管理公司,由项目管理公司代行其职能。代建制代表了专业化、职业化的工程管理单位已经逐渐取得了信任。实行项目的代建制的单位目前并不多,但由于它的明显的专业性的优势,它是我国工程建设走向成熟的标志。目前,在北京市范围内,笔者已知的代建制项目有回龙观医院、国家博物馆、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新办公楼、德国菲斯曼厂房等一批项目。

代建制的管理,具体表现为:在委托管理合同中均明确规定项目进度总控制计划、项目投资分解控制计划及项目管理架构(合同网络图)等重要工作文件由管理公司编制,但要报业主批准生效;各项管理工作虽多由管理公司完成,但一切合同的签署与款项的支付均在业主与有关方间直接进行,这就是说业主虽然将项目的各项管理目标作为考核管理公司工作的合同根据,并授权管理公司展开工作,但仍保留了在重要具体工作方面的最终决定权。委托管理合同的基础在于委托与受托双方间的信任,只要业主保持对管理咨询公司的基本信任,能够按管理合同的约定正常审批管理公司报送的文件,基本正常地签署与执行各类经济合同,管理咨询公司就可履行自己的职责,实现委托管理合同约定的项目管理目标。

我公司在代建制管理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1、项目管理模式及管理架构的设立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及建设项目投资与管理的一般作法,每个项目都有业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单位、咨询与监理公司的参予,又因分包制是在分工细化、专业水平提高与相对费用降低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具有合理性,所以上述设计、施工、咨询等方面工作又常常派生出一系列的专业分包。建设项目规模越大、技术越复杂、这个体系就越是庞大复杂。

由于上述多个单位共同参予同一个项目的建设,就必然产生各个单位间的关系,也必然形成该项目的管理架构,无论其形成是主动的、有序的、明晰的、科学的,还是被动、无序、模糊的。良好的项目管理,其管理模式与架构的形成必然属前一种情况,而模糊混乱或不科学的项目管理模式与架构则必然造成各参建单位工作责任、工作界面及相互关系的混乱,使生产与管理资源浪费,其结果是建设项目设定工作目标的落空。

建立项目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架构,以往是业主的管理的首要工作任务,在项目全过程管理中也是需第一个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每一个项目介入管理的初期,具体说就是在详细了解初步设计内容后最短的时间里,经过与业主单位的必要沟通,都要完成项目组织架构的制定工作,形成合同网络图。

2、推行项目施工的总承包制

按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一般作法,投资人与工程咨询管理公司在确定工程组织架构时,非常注意由一个有实力的施工承包商承担实现项目总工期及项目整体质量目标的责任,并由其协调管理其他分包商的工作。这是因为如果按建设工程技术上的可分割性,强行将工程分解招标施工,虽可能在单项专业工程上降低造价,但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工程内部界面过多,没有单位对工期与质量控制总目标负责的不利情况。我们非常注重以国外惯常采用的总承包方法解决确立项目管理总目标责任人的问题,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与总承包制相适应的工作程序与工作文件,如总包/分包合同条款就很好地解决了项目总包方与业主指定分包方对业主的直接责任与连带责任问题。

3、项目工作进度计划体系

我司通过已建和在建的十多个建设项目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已形成项目参与各方共同制定的三级计划体系:

a. 一级计划:由业主、管理/监理、设计及施工总承包四方共同确认的项目进度总控制计划;内容涵盖项目开发整个过程所有影响进度的工作。突出业主及管理公司的职能工作,如前期手续、招投标工作等。

b. 二级计划:由各专业分包编制,并由总承包汇总,监理核定的专业工程施工网络计划(仅限一级分包),主要目的为划分流水、协调专业内施工内容与顺序。

c. 三级计划:由业主与管理公司编制的月/周计划体系,依据前述项目进度总控计划进度要求并结合当前项目实际情况编制,将业主与管理公司的工作任务分配到每一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并列出每天应实现的进度要求。

4、项目投资控制总计划

作为项目管理公司,要有高度的投资控制意识,才能保障投资人的利益,满足其对项目管理的要求。我们的投资控制主要手段是:

① 采用积极的预前控制方法进行投资控制,根据建筑市场的成本经验数据,在工程大规模实施前,先根据项目设计的情况(类型、规模、标准等)将工程的主要成本构成按合同网络方法来进行分解,形成项目成本控制总计划,该计划及所有细化的成本预算估算指标将作为此后工程招标时的可承受报价的上限,对当时尚未完成施工图设计的工程,该指标可作为指导设计单位掌控设计标准的主要依据(如通过招标竞争,某专业工程仍严重超过指标,一般应考虑调整设计标准,以调整实际合同造价)。

② 采用合同条件来控制工程洽商,采用此方法,有利于将承包商的索赔精力用于避免共同损失,减少承包商与业主的冲突。

③ 为便于业主掌握工程进度款的支付进程,进行筹资融资安排,在项目编制出项目成本总控计划的基础上,对照项目进度总控制计划的内容,并依据拟定各类合同付款的具体条件(分期支付安排)编制项目工程费用年度、季度或月度付款计划。

四、 目前工程管理公司承接业务的方式

在现阶段,工程管理公司承接业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管理加监理型(2)管理加咨询型(3)纯管理型(4)纯监理型

所谓管理加监理型,即上述的代建制方式。它是比较理想的模式,最适宜工程管理公司的运作,便于发挥项目管理公司的优势。而管理加咨询型是业主已有一定的管理力量,但自身存在一些不够完整的缺陷,请项目管理公司协助其管理。在有的资料里,也称为项目顾问公司。纯管理型在实际工作中不经常遇见,它往往是业主已经选定了施工监理公司,但在运作中发现监理公司对于施工进度、造价的控制不力,又回头与项目管理公司签订合同。纯监理型的,是业主已有较强的 工程管理力量,对于施工招标、采购等比较熟悉,或者工程相对简单,请常规的监理公司已可满足要求。

篇3

关键词:地铁工程;业主方管理;标杆管理;实施步骤

1 前言

随着各地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我国地铁工程发展迅速。业主作为工程建设的主体,如何有效地提高工程建设的建设进度及质量,如何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工作绩效,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标杆管理作为一种已被证实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有必要将它引入到地铁工程建设领域中来,通过与地铁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高和加强地铁建设的进度及质量。

2 标杆管理理论

2.1 标杆管理理论的涵义

标杆管理(Benchmark)也被译为定标比超、基准管理、定点超越、标杆瞄准、竞争基准、标杆制度等。起源于70年代初美国学习日本的运动中,首先开标杆管理先河的是美国施乐公司。据美国1997年一项研究表明,1996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近90 96的企业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应用了标杆管理,其中包括AT&T、Kodak、Ford、IBM、Xerox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标杆管理逐渐成为企业优化、企业实践、调整经营战略的指导方法,并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并称为20世纪三大管理方法[1]

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把标杆管理定义为[2]:以在某一项指标或某一方面实践上竞争力最强的企业(产业或国家)或行业中的领先企业或组织内某部门作为标杆,将本企业(产业或国家)的产品、服务管理措施或相关实践的实际状况与这些标杆进行定量化评价和比较,分析这些标杆企业(产业或国家)的竞争力之所以最强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改进的策略和方法,并持续不断反复进行的一种管理方法。

2.2 标杆管理的作用

1)标杆管理是企业绩效评估的工具。通过辨识最佳绩效及其实践途径,企业可以明确本企业所处的地位、管理运作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制定适合本企业的有效的发展战略。

2)标杆管理是企业提高绩效的工具。标杆管理通过设定可达目标来改进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目标有明确含义,有达到的途径,可行、可信,使企业可以坚信绩效完全有办法提高到最佳。

3)标杆管理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工具。竞争者可能维持某种现状,通过标杆管理,企业有可能发现和应用适合本企业的新战略,超越竞争者。

4)标杆管理是企业增进学习的工具。标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可以通过标杆管理方法,克服不足,增进学习,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树立基准,可以帮助企业员工增强信心,相信本企业还有更好的竞争手段。

5)标杆管理是企业增长潜力的工具。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任何企业都有可能将注意力集中于寻求增长的内在潜力,.形成固定的企业文化。通过对各类标杆企业的比较,不断追踪把握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从而能更好地满足最终用户的需要。

6)标杆管理是衡量企业工作好坏的工具。标杆管理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且变化迅速,不同企业的标杆管理者已经和正在结为一体,形成知识网络,相互体验标杆管理的方法以及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标杆管理通过对企业产品、服务及工作流程的系统而严格的检验,达到工作的高度满意,进而产生巨大成就感。

7)标杆管理是企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工具。标杆管理是任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企业要想知道其他企业为什么或者是怎么样做得比自己好,就必然要遵循标杆管理的概念和方法。

3 在地铁工程的业主方项目管理中应用标杆管理的研究

将标杆管理应用于地铁建设业主方管理是可行的。标杆管理是一种技术线路十分请晰的管理方法。在组织实施的每一个阶段都联系的极为密切,在实施的过程中,分阶段、分步骤进行,整个过程又是一个循环运作的过程。就管理的对象而言,标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学性,它的设置可能使组织的某一种程序更加合理,也可能成为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4]。标杆管理在不同行业、不同国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其应用范围还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说明了标杆管理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也说明了标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技术上容易掌握,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强的管理方法。地铁工程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管理模式。我国的地铁工程业主方管理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具有稳定有效的管理体系,而稳定的管理体系是标杆管理成功实施的基本前提[5]。

3.1地铁工程及其业主方管理的特点分析

针对地铁工程及其业主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地铁工程有别于其余工程的特点,对于将标杆管理应用于地铁建设管理做到有的放矢是必要及必须的。

1)地铁工程投资较大。地铁工程的造价一般较高,投资较大。对当地政府的财政能力有相当要求。所以,地铁工程基本都是当地政府的重点工程,这就对地铁工程的进度及质量会提出更高要求,将先进的管理应用于建设管理中以取得明显的绩效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2)参建单位较多。一般一个地铁工程都会划分为多个标段,这就造成参建的施工及监理单位会很多的现象。且各参建单位水平差异明显,如有的参建单位进入该地地铁建设市场较久,对该地地质及当地管理模式较熟悉,有的单位则相反,表现在质量安全及进度方面,通常会有较大差异。这给我们的标杆管理提供了更好的实施场所及众多的样本,这对发现标杆,学习标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也有利于树立高水平的标杆,但同时这也对管理实施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质量控制难度大。地铁工程的建设由于涉及面广,其过程极其复杂,同时工程产品不同于其他的流程产品,其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类型、质量要求、施工方法各不相同,具有体型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比一般工业产品更难以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隐蔽工程的数量较大,质量的波动及变异性较大。

4 总结

本文将地铁工程业主方建设管理同标杆管理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为地铁工程业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我国很多业主单位己经有了良好的比、学、赶、帮、超的思想基础,标杆管理是将这种思想系统化、规范化、集成化,更有利于组织的不断改进和持续提高。研究的结论适用于地铁工程建设业主管理,对其他工程管理也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RodCoombs.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benehmarking tools for R&Dproject management.R&D Management,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 99

[2] Pascal Courty.BenchmarkingPerformance.Public Finance AndManagement,2004(3):288―316

[3] 戴昌钧,李金明编著.标杆瞄淮.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篇4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就业;SWOT分析;对策

自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工程项目开始与国际接轨,项目管理的作用愈发突出,并且正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我们的建设工程管理领域急需既有工程技术又精通管理业务的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作为教育决策者,应如何为本科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发展空间?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正视本专业就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基于上述原因,本文旨在通过调查问卷搜集相关数据,运用SWOT法科学分析青岛市工程管理专业就业形势及发展趋势,为大学生的就业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工程管理专业就业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Heinz Weihrich)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这种分析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和外部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决策性结论。

本文是针对青岛市工程管理专业就业这一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SWOT法客观分析其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并列举出来按矩阵排列,最终讨论得出相应结论。这种方法可以对我们的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分析,从而制定相应对策发扬优势,弥补差距。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

本课题设计了两套调查问卷,一套是适用于青岛市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在读本科生的关于课程设计、就业态度、自身的就业优势与劣势的调查(本文称之为问卷一);另一套是适用于青岛市相关企业(如房地产公司、施工单位、监理公司以及相关其他企业)的人才资源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关于本专业人才素质要求以及就业现状的调查(本文称之为问卷二)。

根据我们掌握的青岛市高校和相关企业情况,调查了青岛市八所高校,发出问卷一400份,回复问卷340份,回复率为85%;走访了青岛市8家企业,发出问卷二150份,回复问卷120份,回复率80%。据统计共获得7050个有效数据。

(二)分析工程管理专业结构自身存在的就业优势

1. 工程管理专业是复合型专业,就业面广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综合性、交叉型专业,是以工程力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基本知识为背景,以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项目管理、营造制度与建设法规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学科。毕业生若具有相应的工程技术,熟悉和掌握建设产业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及现代管理方法,便可以有多个就业方向选择。据问卷二我们了解到本专业就业方向如表1所示:

表1工程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2.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可观

工程管理专业包含多个方向,如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投资与管理、建筑业与建筑企业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等。现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例,自著名的鲁布革工程之后,项目管理给我国建筑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国内建筑企业对于工程管理愈加重视。2007年11月8日全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座谈会在津召开,据统计2006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营业收入中,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收入占到52.0%,全国工程监理企业的营业收入达376.54亿元,其中项目管理与咨询服务收入达33.98亿元,有11家监理企业项目管理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元。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我国项目管理正在发展,这也将给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更多新的机遇。

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在建筑领域,我国只是将管理实施在施工阶段,对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及设计阶段不够重视,然而成本、质量控制的有效阶段正是在项目前期。也正因此,我国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和认证多偏重于施工和监理方面,忽视了对业主方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认证,所以素质普遍偏低,这样不仅会造成经济成本的扩大,也很难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综上所述,我国的项目管理业务必须扩大,这是发展的要求,随之需要的管理人员也会越来越多。

再者,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会开发越来越多的大型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的规模越大,质量、成本、进度以及安全方面的管理会越复杂,所以会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对整个项目实行系统化管理。这样就会为精管理、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复合型项管理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工程管理专业自身存在的就业劣势分析

1.工程管理专业是一新型专业,没有完全得到企业认可

工程管理专业出现在1988颁布的专业目录中,相对于土木工程类专业,还算刚刚起步。问卷二调查结果显示,80%的企业人事部负责人不知道工程管理专业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在招聘会中建筑领域的大多数企业对于本专业也没有列出专门的招聘信息。本专业是新型专业,往年毕业生的任职情况还没有得到广大企业的认可,所以相对来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偏少。

2.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多而不精,处于粗放型阶段

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土木工程、经济学、管理学、法律等多方面知识。在本科阶段有限的学时限制下,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很难将知识进行深入学习,相对于土木工程、经济类专业的就业竞争力不够。问卷一调查结果显示,85%学生普遍反映学得知识过于笼统,不够精湛,因而就业信心不足。

3.高校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素质达不到实际工作要求

实践性强是工程管理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一个主要特点,作为一个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发现工程进展中的有关问题,才能提出决策和实施控制管理。问卷一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实践性课程较少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工程管理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其学分总共为25分左右,根本达不到充分掌握运用专业知识的要求。所以应届毕业生实践能力不高,缺乏工作经验,在找工作过程中常处于被动地位。

(四)工程管理专业就业的机会分析

1. 政策效应有利于提高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率

当今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倡导科学发展观,非常重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从地域来看,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建筑市场相对饱和,而中西部土地供需相对宽裕,且房地产发展滞后,随着西部建设的不断加快,其建筑领域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加大,对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同样紧缺。

现今国家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为促进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解决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难问题,鼓励和支持大学生下乡,支援农村建设。青岛市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七部门《关于做好2008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鲁人办〔2008〕82号)精神,今年将继续招募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医、支教、扶贫工作,共招募120名。本专业学生完全可以选择农村就业,支援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这是大学生就业的新出口。

由于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紧迫,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如可以减免税费和小额贷款,给于创业培训补贴,提供“一条龙”创业服务,许多高校也创建了相应的创业团体、协会等,为高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优惠政策,自主创业。

2.高校逐步提高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国家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定期对高校进行教学评估,为支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央财政设立“质量工程”专项基金。有了财政的大力支持,高校的教学水平将会有更好的提高空间。

由恩格尔定律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应当越来越高,其中最能证实的是每年高校的学费收入占GDP的比例(如表2所示)。

表21993-2004年我国高校学费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情况

近几年我国的高校学费占人均GDP 的比例已达到45%左右,所以教育消费是以后的消费热点,这样有利于高校规模的发展,有利于专业学科的建设,从而可以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工程管理专业就业的威胁分析

1. 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增长,就业压力加大

从教育部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知,自1999年我国高校第一次扩招以来,毕业生就业率就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若没有近几年政府的就业优惠政策,这种趋势会更加明显。工程管理专业每年也都在扩招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加大。据问卷一的调查数据,青岛八所高校近几年本专业毕业生人数增长如图1所示:

图1:毕业生人数增长分析图

2.金融危机对建筑业的冲击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做直接影响的就是建筑业。许多大型的工程项目被迫停止,房地产市场处于衰退期,许多企业开始裁员,所以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很不乐观。

本课题组根据当今青岛市建筑领域的人才需求状况和毕业生增加人数,就08、09年的就业率预测10、11年的就业率。如图2所示:

图2:毕业生就业率

从图2中可以看出由于金融危机的原因,09年的就业率明显下降。经专家预测,这次金融危机的持续时间在3年左右,到2011年就业率会有所上升。但毕业生就业率的增加远低于毕业生人数的增长率,所以如果没有相应的就业政策出台,我们的就业前景仍不乐观。

3.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对西方国家就业机会偏少

到现在为止,我国还没有出现一个贯穿项目全过程管理的专门管理企业,这也是我们项目管理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没有形成规模性的行业很难壮大这一学科的发展。国内相关企业数量太少,不能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且相对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国外项目的竞争能力很差,很难立足于国际市场,所以通过扩大国外市场缓解国内就业率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二、工程管理专业就业的SWOT矩阵的构建及策略分析

根据上文的系统分析,本文得出青岛市工程管理专业就业的SWOT矩阵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工程管理专业就业的SWOT矩阵分析

(一)实施SO战略

SO战略是发挥工程管理专业本身的优势,借助目前本专业的就业机会,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可供选择的战略包括:①充分利用工程管理专业的多方向化,响应国家政策,到中西部、农村地区支援其基础设施建设,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②工程管理的发展前景可观,毕业生利用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从本专业的各个方向自主创业。

(二)实施WO战略

WO战略是利用外部发展机会,改变专业自身的劣势。可供选择的战略主要有:①高校应抓住国家支持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机会,加快工程管理专业由粗放型阶段向成熟型阶段迈进的步伐。②高校应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办出工程管理专业自身的特色。③大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好高校的优越教学环境,积极参加学习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素质。

(三)实施ST战略

ST战略是发挥专业优势,减轻外部威胁。可供选择战略主要有:①工程管理是复合型专业,涵盖了土木工程、经济学、管理学、法律等多方面知识,就业弹性较大,在就业时可以选择与本专业相近的工作。②在就业时可以暂时找比自己期望值低的工作,金融危机过后,建筑业会很快复苏。③工程管理专业前景可观,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可避开经济危机的影响。

(四)实施WT战略

WT战略是减少专业自身劣势,回避外界的威胁。可供选择的战略主要包括:①鼓励在校生主动与企业相关人员沟通,了解最新行业信息,完善自己,进而推销自己,提高本专业的知名度。②将工程管理专业本科阶段分方向设置,培养专业性强、素质高的人才,使尽可能达到实际工作要求的标准。③我国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制度,使其更加科学有效,这样将会带来给多的就业机会。

三、结语

工程管理专业有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要全面地、系统地、清晰地分析影响本专业就业的内部、外部因素,在专业的发展中扬长避短,在求职中规避威胁,发扬优势。我们要运用SWOT分析的战略,不断完善整个教育体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可靠地保障。

参考文献

[1] 黄鲁成、苗红 等.我国工程管理本科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2] 陈晓毅.基于变参数模型的广西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统计教育,2008(8).

[3] 文东茅.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4).

[4] 叶逢杰.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及其管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7).

[5] 蒋卫平、喻可泽、杨正勇.浅议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发展[J].项目管理技术,2008(11).

[6] 袁桂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中华建设,2008(10).

[7] 夏玉英.浅谈完善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途径[J].山西建筑.2008(11).

[8] 李硕豪.基于SWOT 法的甘肃省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结构分析[J].价值工程2008(9).

篇5

摘要:工程管理专业是工程与管理的交叉专业,对学校资源和能力的要求较高;我国独立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一般是在原有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工程技术类课程上的力量都显得相对薄弱。同时,当前日趋激烈的就业压力也使得独立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不得不转换教育理念,对原有培养方案进行符合就业形势、符合专业发展的革新。本文认为,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变革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独立院校的实际出发来构建和优化,体现“求实,求是”的特色。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充分考虑社会需求、考虑学校的具体情况,考虑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考虑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从而构建出系统、合理、务实和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独立学院;工程管理;市场需求;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168-02

1998年,工程管理正式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专业,距今只有14年的发展历程。相对于国内的一本、二本院校,三本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时间就更为短暂。我国独立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一般是在原有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工程技术类课程上的力量都显得相对薄弱。2012年,西南大学育才学院以抽样调查的形式对重庆地区部分国有和民营房地产建筑公司、装修公司、市政工程公司、监理公司等企业进行三年内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调查,得出的统计数据表明:近三年,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5%,其主要就业方向包括工地施工、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建筑材料实验员、建筑合同管理、建筑设计等岗位。同时,对近三年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显示其主要就业岗位为施工员、预算员、房地产销售人员、资料或合同管理员等岗位,其中做施工现场工作的占到整个被调查男生的54%,做预算工作的占到被调查女生的32%。在此现实情况下,本文认为,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从独立院校的实际出发来构建和优化,体现“求实,求是”的特色。

一、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由上述,本文认为,独立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应该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以“应用型能力结构、管理―工程型专业知识结构、内向型服务范围”为主体的培养目标。首先,作为独立院校,在办学实力上较为薄弱,科研能力普遍较低,所以在学生能力机构的培养上应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其次,独立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一般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依托发展而来,所以在学生知识结构的培养上应该发挥优势,建立管理―工程型结构,即以经济管理类知识为主,兼顾土木工程类知识;最后,独立院校的毕业生,主要的服务范围一般是面对地区、面对国内,应建立内向型的服务目标。

二、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根据调研,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上可以总结为六点:一是要求掌握扎实的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二是要求掌握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三是要求熟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四是要求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五是要求毕业生具有施工、测量、材料等方向的初步实践能力;六是要求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由此,本文认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首先,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查,从岗位需求、精化岗位知识和技能出发,设定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应该包括建筑施工、工程概预算、工程测量、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监理、物业管理等。

2.其次,根据专业主干课程的需要设置专业基础课程。结合专业特色,工程管理专业应设置四大类的专业基础课程:一是工程类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工程制图、建筑设备、工程力学等;二是经济类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工程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统计学等;三是管理类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运筹学、工程财务管理等;四是法律类平台课程,主要包括经济法、工程建设法律法规。由于该部分课程较多,独立学院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轻重点抉择,以便突出自身特色。

3.最后,结合公共基础课程,毕业论文(设计)和实习,共同构建系统、务实,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充分考虑社会需求、考虑学校的具体情况,考虑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考虑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从而才能构建出系统,合理、务实和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

三、应进一步强化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条件的建设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实践对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强化专业课程实践条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使毕业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独立院校的基本情况,课程实践的形式应主要包括学生自主实践、教师指导实践、实习基地的现场观摩与操作、课堂教学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各种形式。而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对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建立有针对性的、与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实验课程;二是拓展实习基地,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种岗位,以明确自己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

总之,秉持以需求为导向,“求实、求是”的原则有利于我国独立院校科学、系统、合理的构建和优化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提高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竞争力。主要包括经济法、工程建设法律法规。由于该部分课程较多,独立学院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轻重点抉择,以便突出自身特色。

参考文献:

[1]傅兰英,柳佳,付强.独立医学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教学模式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9月.

[2]徐仂.独立院校应用型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2(17).

[3]冯宇楠.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技术,2008(11).

[4]魏红.浅议民办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企业导报.2012(13).

篇6

关键词:工程管理:会计与财务;重要作用;问题与策略;探讨

一、引言

工程管理专业一直是以培养工程项目中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为首要目标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逐渐进入“深水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面前正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为了适应这种精细化的社会分工形式,要求高校教育注重培养大量“复合型”人才来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将这个标准套用到工程管理专业上,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强调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当中的重要性。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的主要就业领域就是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进行相关工程项目的决策和管理。根据职业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工程管理专业的具体授课时,注意加大会计与财务课程的比重,为培养一批复合型高级工程管理和会计与财务人才创造优厚条件,以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具体而言,要求高校在进行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时进行系统的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的理论教学,同时与社会各界一起为学生创造进行工程管理实践的平台,最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打造复合型人才的基本技能和业务素质,已达到提高毕业学生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二、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课程特点

(一)认识会计与财务课程

在现代科学管理的历史进程中,会计与财务管理已经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与其他学科之间产生了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相关专业的发展。同时,会计与财务管理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将管理学和会计理论方法等相关内容结合在一起。在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已经逐渐发展出来自己的规模与优势,其综合性内容涵盖多个金融学和专业学分制,例如,经济管理、金融、会计、税收、财政法律法规等。综上所述,考虑到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对理论要求和实践体验要求较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引起相当的重视程度要,不仅要进行知识理论的学习,同时要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才能在学习财务管理课程时达到活学活用、指导实际工作的目的。

(二)认识工程管理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复合型学科,其主要的实现形式是将纯工程课程与会计和财务管理学科进行科学编排和融合。该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主要是培养兼具工程理论和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多重人才,能够适应现代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具备进行国外工程项目规划和决策的能力。

工程管理系的核心专业是工程管理课程,同时进行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工程管理人才。通过将现代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工程项目的实践和创新中。具体而言,我国现阶段的工程管理专业主要包括工程建设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等三个专业方向,这样的设置对于培养未来具有国际竞争性的“十字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课程特点

首先,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中对于理论知识的把握和实践操作的要求较高。财务管理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涵盖资金运作的各个方面,例如筹集、运用、回收以及分配等内容。这些环节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当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具体的授课过程当中既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资金运作理论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培养自己相关的案例分析和进行投资决策的实际操作能力。

但是,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学习只停留在课本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层面,既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同时欠缺一定的实操演练。针对这种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如果想让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系统地学习会计与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就既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方法,又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其次,考虑到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分支比较庞杂,如果教师在讲授课程的同时不注重对于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以及创新授课方式,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将会无法达到理想的授课和学习效果。因此,为了提高课堂的讲课效果,教师就需要在授课过程中体察学生的所想和所需,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变化教学方式,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授效果,帮助学生培养起高效的学习思维和方法。

再次,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众多基础课程之一,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之所以说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替代性,主要是因为,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应掌握经济理论和财经知识。

因此,针对以上结合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当中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在充分考虑到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的课程特点、工程管理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有必要进一步对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中不适合工程管理发展的部分作出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以便提高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的实际理论和实践作用。

三、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作用探讨

(一)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作用

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比较丰富,主要设置了工程建设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等三个专业方向。因此,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相对较广。但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学习中时不仅要注重打好理论知识的基础,而且要求校方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加强对于实操能力的锻炼,以便打造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就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毕业后可能会遇到的职业机遇和风险而言,虽然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但是,为了应对日后错综复杂的工作和市场发展环境,首先需要学生通过理论性的学习获得一定的职业认证资格力度,同时也要学会用所学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方法,优化整个仙姑工程的运营状况,解决在工程项目中可能存在和已经出现的具体问题,提高整个项目的实行能力,帮助所在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二)在工程管理专业中进行会计与财务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

需要明确的是,在实际的理论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和学生就业方向,在授课时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要求掌握的侧重点与会计专业的重点有所调整,进行科学的课程编排。虽然只要求学生对于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和熟悉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这样的要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减轻一定的课业负担,但是对于学生实现更加长远的人生发展和职业规划来说,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性,需要引起相关教育专家、学者的重视,以便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教程编排方面做出更加喝了、科学的部署。

考虑到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发展模式下,大部分学生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层面的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种涵盖,因此很有必要在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后,融入的社会实践当中来对已经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严格的检验,以帮助j实现对于本专业工程管理课程内容的升华和反思。只有这样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动手能力的提升,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记忆课堂上所接触到的理论知识,便于教师与学生实现进一步的沟通,才能够确保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当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来结合教学目标与要求,对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安排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整合,以达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和提高学习兴趣等目的。

四、小结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进一步需求,有必要再次明确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作用。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自身的授课特点,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将会计与财务知识与工程管理的具体案例相结合,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将相关理论知识落实到实处。在现阶段,虽然我国高校在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结合实践中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仍旧有许多问题需要依靠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来共同完善。除此之外,高校也需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个方面,结合社会企业支持来共同推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由此可见,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我国高校教育在下一阶段进行工程管理专业创新的重点工作。

参考文献:

[1]任力.基于执业能力分析的工程管理专业会计类课程教学研究[J].财会教育,2013,04(08):119-121.

[2]张淑萍.用“情景教学法”突破会计入门之难[J].安康师专学报,2005,10(03),17 (05):122-123.

[3]陈琳.工程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12(04):51-54.

[4]潘龙萍.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法研究及应用[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12(01):85-87.

[5]贾华芳.关于《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襄樊学院学报,2006,27(09) :96-98.

篇7

关键词:工程管理:会计与财务;重要作用;问题与策略;探讨

一、引言

工程管理专业一直是以培养工程项目中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为首要目标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逐渐进入“深水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面前正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为了适应这种精细化的社会分工形式,要求高校教育注重培养大量“复合型”人才来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将这个标准套用到工程管理专业上,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强调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当中的重要性。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的主要就业领域就是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进行相关工程项目的决策和管理。根据职业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工程管理专业的具体授课时,注意加大会计与财务课程的比重,为培养一批复合型高级工程管理和会计与财务人才创造优厚条件,以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具体而言,要求高校在进行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时进行系统的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的理论教学,同时与社会各界一起为学生创造进行工程管理实践的平台,最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打造复合型人才的基本技能和业务素质,已达到提高毕业学生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二、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课程特点

(一)认识会计与财务课程

在现代科学管理的历史进程中,会计与财务管理已经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与其他学科之间产生了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相关专业的发展。同时,会计与财务管理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将管理学和会计理论方法等相关内容结合在一起。在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已经逐渐发展出来自己的规模与优势,其综合性内容涵盖多个金融学和专业学分制,例如,经济管理、金融、会计、税收、财政法律法规等。综上所述,考虑到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对理论要求和实践体验要求较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引起相当的重视程度要,不仅要进行知识理论的学习,同时要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才能在学习财务管理课程时达到活学活用、指导实际工作的目的。

(二)认识工程管理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复合型学科,其主要的实现形式是将纯工程课程与会计和财务管理学科进行科学编排和融合。该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主要是培养兼具工程理论和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多重人才,能够适应现代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具备进行国外工程项目规划和决策的能力。工程管理系的核心专业是工程管理课程,同时进行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工程管理人才。通过将现代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工程项目的实践和创新中。具体而言,我国现阶段的工程管理专业主要包括工程建设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等三个专业方向,这样的设置对于培养未来具有国际竞争性的“十字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课程特点

首先,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中对于理论知识的把握和实践操作的要求较高。财务管理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涵盖资金运作的各个方面,例如筹集、运用、回收以及分配等内容。这些环节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当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具体的授课过程当中既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资金运作理论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培养自己相关的案例分析和进行投资决策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学习只停留在课本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层面,既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同时欠缺一定的实操演练。针对这种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如果想让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系统地学习会计与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就既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方法,又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其次,考虑到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分支比较庞杂,如果教师在讲授课程的同时不注重对于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以及创新授课方式,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将会无法达到理想的授课和学习效果。因此,为了提高课堂的讲课效果,教师就需要在授课过程中体察学生的所想和所需,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变化教学方式,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授效果,帮助学生培养起高效的学习思维和方法。再次,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众多基础课程之一,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之所以说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替代性,主要是因为,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应掌握经济理论和财经知识。因此,针对以上结合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当中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在充分考虑到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的课程特点、工程管理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有必要进一步对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中不适合工程管理发展的部分作出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以便提高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的实际理论和实践作用。

三、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作用探讨

(一)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作用

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比较丰富,主要设置了工程建设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等三个专业方向。因此,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相对较广。但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学习中时不仅要注重打好理论知识的基础,而且要求校方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加强对于实操能力的锻炼,以便打造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就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毕业后可能会遇到的职业机遇和风险而言,虽然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但是,为了应对日后错综复杂的工作和市场发展环境,首先需要学生通过理论性的学习获得一定的职业认证资格力度,同时也要学会用所学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方法,优化整个仙姑工程的运营状况,解决在工程项目中可能存在和已经出现的具体问题,提高整个项目的实行能力,帮助所在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二)在工程管理专业中进行会计与财务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

需要明确的是,在实际的理论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和学生就业方向,在授课时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要求掌握的侧重点与会计专业的重点有所调整,进行科学的课程编排。虽然只要求学生对于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和熟悉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这样的要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减轻一定的课业负担,但是对于学生实现更加长远的人生发展和职业规划来说,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性,需要引起相关教育专家、学者的重视,以便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教程编排方面做出更加喝了、科学的部署。考虑到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发展模式下,大部分学生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层面的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种涵盖,因此很有必要在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后,融入的社会实践当中来对已经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严格的检验,以帮助阩实现对于本专业工程管理课程内容的升华和反思。只有这样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动手能力的提升,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记忆课堂上所接触到的理论知识,便于教师与学生实现进一步的沟通,才能够确保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当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来结合教学目标与要求,对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安排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整合,以达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和提高学习兴趣等目的。

四、小结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进一步需求,有必要再次明确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作用。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自身的授课特点,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将会计与财务知识与工程管理的具体案例相结合,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将相关理论知识落实到实处。在现阶段,虽然我国高校在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结合实践中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仍旧有许多问题需要依靠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来共同完善。除此之外,高校也需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个方面,结合社会企业支持来共同推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由此可见,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我国高校教育在下一阶段进行工程管理专业创新的重点工作。

参考文献:

[1]任力.基于执业能力分析的工程管理专业会计类课程教学研究[J].财会教育,2013,04(08):119-121.

[2]张淑萍.用“情景教学法”突破会计入门之难[J].安康师专学报,2005,10(03),17(05):122-123.

[3]陈琳.工程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12(04):51-54.

篇8

关键词:工程管理;课程体系;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072-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大型项目和复杂项目的增加,对于工程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工程管理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也更加丰富,应运而生的工程管理专业也在不断地完善和进步。如何提升工程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让更多的工程管理人才适应社会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从课程设置的角度讨论工程管理专业核心竞争力。

一、工程及工程管理的定义

1.工程的定义。“工程”一词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最初是指军事目的的各项活动,后来广泛用于建筑、机械等领域。从狭义的角度而言,工程是基于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技术和资源,有组织的进行造物或改变事物的集成性活动。

2.工程管理的定义及内涵。工程管理是指基于特定的目标,在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对工程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工程管理是工程科学和管理科学有机结合的整体,工程科学作为载体,又离不开管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工程管理区别于其他行业或产业的管理,它是基于特定的产业环境下,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期达到项目目标的工作。

二、工程管理的发展历史

我们国家的工程管理始于建筑工程的生产管理,主要指施工管理,对于管理的方法理论和阶段都比较狭义,主要针对工程项目的建设阶段。工程管理专业是在原有相关专业的基础上整合形成的,于1998年正式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的雏形包括1998年以前的建筑管理工程、基本建设管理工程、管理工程(建筑管理工程方向)、房地产经营管理、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等。

随着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到目前为止,已经有400多所高校开设工程管理专业。面对众多高校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青睐及工程管理人才的增多的现状,如何提升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三、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由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美国学者哈默尔(G.Hamel)提出的,最初讨论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人才,国家或者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本文认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该专业相对于其他院校同一专业在招生、就业、研究等方面具有的其他院校不具备或难以模仿的技术和能力优势。

影响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教学条件、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组织管理和学生素质等。本文主要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探讨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教学条件能够在硬件上保证专业的教学质量。工程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验,因此教学的硬件条件是否优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师资队伍是专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师资队伍作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主要完成者,对于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言而喻。专业的竞争力从专业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得以体现,而这些活动的完成过程离不开教师队伍。

学生是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各个院校的生源不同,学生的素质不同,如何根据学生的素质,因材施教,做到以学生为本,是专业核心竞争力不可忽视的因素。

课程设置是综合考虑上述方面之后的一个影响因素,在考虑各校的教学条件、生源情况、师资队伍之后,才能做出正确的课程设置。具体来说,即在设置过程中,是侧重工程技术还是经济管理;是针对建筑工程还是水利交通工程;是注重科学研究还是注重实践技巧。只有对上述问题准确把握,才能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突出特色,形成优势,最终形成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将从课程设置的视角对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进行研究分析。

四、工程管理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目前,各大专业院校开设的工程管理专业缺乏特色,缺乏竞争力,并呈现出趋同的现象,没能将原有的优势和技术加以应用,盲目的进行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上述回顾和分析可以看出,工程管理专业的设置是综合了多个专业的整体,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只是对原有专业课程的简单相加,而应该是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才能有利于工程管理专业的丰富和发展。

1.课程设置日益趋同,缺乏优势及特色。各院校跟风严重,没有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科进行整合发展,使工程管理专业日益趋同的现象严重。各个大学没有自己特色的工程管理专业,竞争压力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并且不利于我国对于各类工程项目的管理。

2.理论课与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的脱节。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比如测量学、房屋建筑学、工程估价等课程都应该设置相应课时的实验及实践,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很好的将学习与工作衔接起来。目前,仍有很多院校忽视了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的教学,使学生仍停留在理论知识上,缺乏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存在弱化经济管理课程现象。工程管理专业目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专业定位模糊。因为工程管理是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多学科综合的一个交叉学科专业,如果定位不准确,就会使教学非常庞杂,没有内涵的提升。一些具有工科背景的院校,轻视经济、管理及法律方面的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偏重工科课程,对于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比如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项目融资等课程均未开设。这样不仅弱化了工程管理专业本身的特点及优势,又限制了学生的就业面,使就业局限于施工管理,对于建设项目前期的一些工作知之甚少。

4.课程设置与学生素质不匹配。未结合本校的学生和师资状况,定位工程管理专业。学校应针对招收的学生基础及文理学生来进一步明确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向,做到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

五、增强工程管理专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整合学科优势,突出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核心竞争力主要决定于优势与特色,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如此。学校在设置工程管理专业时要结合本校的师资、学生及学科背景的特点。比如一些工科院校,可以侧重工程的技术管理;一些财经院校可以突出财经的优势,在经济管理的课程上进行突出。这样就容易形成专业优势。

2.注重实践教学,衔接好理论与实践。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比如在测量学中增加实地测量的学时数;在工程估价教学过程中,增加软件算量、套价的教学;在项目管理等课程中,可以安排学生到施工单位实习参观,安排学生到事务所、房地产开发单位进行成本管理方面的实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体现出工程管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和特色。

3.尊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及法律有机结合。强化工程管理的交叉学科特点,将工程管理专业与土木工程、工程监理进行区分,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专业优势。工程管理专业不是土木工程,也不是结构设计或者建筑设计,它是一个多学科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因此要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及法律知识以工程项目为载体进行有机结合,不能简单相加,也不能离开工程这个载体。

4.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发展,强调工程管理的全生命期管理。各大院校专业的设置很大程度上是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就业状况也会影响学科专业的设置与发展,因此开设工程管理专业要适应现代社会大项目、复杂项目日益增多的趋势,提升工程管理的内涵。不仅仅是施工管理,其他管理方面也要强调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注重工程项目的建设期、运营期和拆除清理期。在此基础上,也能拓宽学生的就业口径,毕业生才能够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从事管理工作。

六、结论

工程管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工程管理专业作为为工程管理提供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是问题的关键。各大专院校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开设工程管理专业,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为社会的发展,为学术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戚安邦.项目管理[M].科学出版社,2010.

[2]郑淑琴,杨昭宇.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核心竞争力培育[J].现代营销,2011.

[3]李素宏,陈立文.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研究,2011.

[4]张海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

[5]祝亚辉,佘渝娟,黄志玉.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9).

[6]吴耀兴,王泽林.地方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特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24).

[7]汪文雄,杨钢桥.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特色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6,(03).

篇9

关键词:工程管理、 应用型、 培养模式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raining i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have basic knowledge economy and law, obtain the engineer basic training, and has a certain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senior talents.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chool training plan, stressing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and exploration, and make the training mode of school more reasonable and perfect.

Key words: the project management, applied, 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工程管理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置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整合了原专业目录中的建筑管理工程、国际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部分)等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大的专业覆盖范围。如何办好这一新专业,从而有效地为国家、社会培养工程建设和房地产事业建设与发展所需的高级专业管理人才,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结合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的办学实践,研究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培养目标

鉴于南昌商学院学生的特点,尤其是工程类学生的特点,英语基础不够扎实,活泼好动的特性,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不能全面开花,面面俱到,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南昌商学院是江西农业大学与亨通房地产合作办学,因此,我认为可以从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来培养我们南昌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达到如下目标:

了解到各类建筑物的结构、构造,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熟悉工程建设施工全过程的进度、成本、质量的管理方法和程序,同时熟悉招投标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程序和合同管理;

熟悉工程概算文件的组成及编制方法,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工程造价管理(或建筑工程概预算)能力;熟悉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房地产金融、投资、估价和经纪等基本业务;

掌握监理工程师工作的职责和程序,具有准确、精练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外语达到四级以上,具有阅读和翻译专业书刊的能力和听说能力。

三、课程设置

工程管理专业的特性以及学校的特色,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3.1理论课程

管理学原理、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工程经济学、计算机应用、建设工程法规、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土木工程CAD、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概论、建筑材料学、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工程建设监理概论工程施工与成本控制等。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工程管理课程教学大纲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3.2实践方面

工程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几大类,其中实习环节质量最难控制。与其它专业相比,实习环节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显得更为重要,没有好的实践做基础,后续课程的学习都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目前,企业一般不愿接受学生进行实习,校内实践场所和条件又非常有限,实习环节经常流于形式。为妥善解决学生实习问题,我校可以与本地大型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亨通房地产公司)、工程咨询中介机构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以保证学生实习工作顺利开展,从而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

3.2.1认知实习

认识实习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各类建筑物的结构、构造及作用,了解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对工程建设和管理建立初步的认识,为以后学习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做准备。通过认识实习,让学生了解工程的生产实际,熟悉工程建设、施工以及运行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增加学生的工程实践知识和感性认识,为将来参加工作后能尽快地适应工程管理专业的相关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3.2.2生产实习

参观在建工程,调查了解施工生产的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弄清各工程的工艺流程和相互衔接及制约关系。学习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的方法和经验。参加实际工程的招标(业主方)或投标(承包商方)某些操作环节。如业主方的资格预审、编制标底、开标、评标、签约等等:包商方的现场踏勘、标前会议、投标决策、编制投标书等等。实习前安排现场工程师进行集中短期教学、现场验证性或演示性教学, 实践结束后, 工程人员与教师联合组织学生的生产实践答疑交流会。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通过实习反映的意见和工程管理人员对课堂教学或实习提出的意见, 甚至可以邀请工程管理人员参与教学大纲制订的优化, 使其贴近工程实践, 实现以习促教。通过实践资料的积累, 为相关课程的案例教学建立典型案例素材库, 加强对实践教学资源的储备与共享。

3.2.3毕业实习

1)实际工程标底的编制或投标报价的编制.

2)参加实际工程的监理工作。

3)参加实际工程的合同管理工作。

4)参加实际工程的其它工程管理工作。

5)参加工程定额的测定、修编、编制等工作。

同时本专业教学大纲也已安排相应的课程的实践,实习活动,比如:测量实习,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等相应的实习实践活动,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就业方向

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就决定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五大方向。

4.1工程项目管理方向 该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初步具有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能力。 4.2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 该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工作。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房地产经济理论问题及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与评估、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投资与融资、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和房地产行政管理的能力。 4.3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 该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项目投资与融资及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工作。初步具有项目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初步具有编制招标、投标文件和投标书评定的能力,初步具有编制和审核工程项目估算、概算、预算和决算的能力。 4.4国际工程管理方向 该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初步具有国际工程项目招标与投标、合同管理、投资与融资等全过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及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 4.5物业管理方向 该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物业管理工作。初步具有物业的资产管理和运行管理的能力,包括:物业的财务管理、空间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管理能力,物业维护管理及物业交易管理能力。

五.结束语

完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必将提高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工程管理效益和效率,促进建筑行业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创建工程管理特色专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任宏等:《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展望》,《高等建筑教育》2001年第2期。

2.陈春来:《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 增刊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工程管理;项目决策;课程设置;学生能力培养模式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工程项目施工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十二五”期间,国家基本建设规模持续扩大,这为工程建设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但建筑业生产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建筑管理方面人才的稀缺。我国急需研究建筑企业和工程项目施工中参与者行为管理有效性的内容体系与管理方法,有效改善生产绩效。HamidAladpoosh认为通过提升项目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可以提高项目管理的有效性从而提高生产绩效。一位优秀的工程管理者的能力是与其培养模式息息相关的。一位优秀的工程管理者需要同时具备高智商和高情商。他不仅仅要求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良好的管理决策和处人遇事方面等能力,施工现场遇到困难,能够沉着冷静的处理,能让自己的团队和谐相处。所以现今大学如何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一、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所具备的能力

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并不局限于理论知识,它更多的是管理与决策方面的能力,需要很强的交流和领导能力。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与人交流这方面能力要求很高,项目管理主要管人,一个团队如果能和谐相处,那么这个团队必定所向披靡。然而一个团队的建设主要还是在于项目经理的管理。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团队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有时候大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所应该具有的能力如表格1所示具备丰富的专业能力是管理好一个工程的基础,具有较强的领导和适应能力是通行证。.JideSun认为管理者积极的协调行为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乐新军和佘立中强调了人在大型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成虎认为我国工程管理方面最基本、最主要还是人的问题。任宏、晏永刚认为现有研究忽视了对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注,缺乏考虑项目成员之间的组织行为和文化差异。然而人是否能和谐相处就在于项目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方式。所以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必然要具备丰富的专业能力和较强的领导、适应能力。

二、现今大学在课程设置上的安排

现今大学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上。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拓展课程。例如必修课开展了经济学;学科专业课程开展了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CAD、BIM;专业方向课程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等等。一位优秀的工程项目管理者,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知识来支撑这个项目的发展,同时也要了解一个项目的构造,能够灵活运用CAD、BIM软件发现和解决问题。纵观我国,CAD大多数人都会运用,BIM由于成本高而不能做到大力推广,因此BIM人才比较稀缺,但是毫无疑问,BIM将会引领未来建筑界的潮流,。如今建筑领域上正广招BIM人才,所以现今大学应该将BIM学习课程作为重点课课和公选课,学校则应该尽量做到多样化,程来进行合理设置。刘武成、王进提出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而我国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工程化不足、对创新素质教育课程不重视的现象还很严重。所以现今大学应当给予课程设置方面的足够重视。老师们的教学计划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也有很大的关联。老师的教学计划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文化引导和制度制约。老师们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践能力来对教材进行修改、优化。潘琦认为应当从教学方法、计划和手段的改革等方面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郭志涛、师旭超、李进涛强调了本科生教学计划完善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优化的原则,依据近年来工程实践和学科动态,分别针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进度安排、实践环节提出了一些优化方法。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为适应在工程建设领域广泛就业的社会需求,要在全面发展目标的具体把握下,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尤要从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入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相应教学基地建设,力求扎实地掌握多种实务操作技能,养成广泛就业的适应能力。

三、培养模式与单位招聘要求的一致性

学校的培养模式并不是随意制定的,它需要与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接轨,为了符合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大学需要依据这些要求来合理制定培养模式。部分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如表2所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很多,例如地产公司和施工单位。地产公司和施工单位是不在同一个级别的,地产公司可能更倾向于招标,施工单位更倾向于专业技术,所以不同的用人单位,招聘要求也就相对不一样。如果想去地产之类的公司,需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组织、公关能力,对房地产项目管理具有独到的见解,熟悉房地产项目运作流程和开发管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还要有施工管理或工程预算经验。而去施工单位,则强调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技能,善于工程进度、安全生产等目标控制,具备建筑施工管理组织、协调、群体作战能力,具备处理施工现场突发事件能力。这两种用人单位招聘要求各有侧重,但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需要有施工管理经验。所以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先跟几个大型的工程,完整的参与施工过程,对施工的各个环节都有一定的了解。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当明确自己以后所要就业的方向,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样学校才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合理安排课程,采用先进的培养模式,侧重学生创造能力的教育以及学习与实际的相结合。付磊提出要加强与实习厂地的联系,做到学习与研究相联系,要从根本上改善学校的设施。

四、发展前景分析

工程管理专业主要为建筑业、房地产业培养具有专业技术基础的管理型人才。我国已进入现代化发展的中前期,各种基础设施项目和房屋建筑的建设任务极为繁重。同时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为36%左右,而发达国家普遍超过70%,如果在21世纪中叶可以达到这种水平,则每年需要有1600万人口转入城市,这需要相应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商业设施,特别是住宅建筑。因此,我们国家的城市建设、城镇建设、工程建设、建筑业、房地产业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对建筑类人才尤其是具有现代经济管理知识、行业管理知识、专业技术知识、懂经营、懂开发的工程管理人才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这为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提供了极好的施展才华机会。随着我国大量外国投资的涌入和民间资金的激活,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工程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无疑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上又增添了更多的机会。就学科分类而言,目前也有专家认为,将工程管理的“工程”仅限定为土木建设工程管理违反国际惯例,不符合全世界和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土木建设工程只是许多工程领域中的一个,工程管理的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土木建设工程管理,工程管理应该包括范围更广的其他工程。由此可见,未来工程管理专业发展前景很大,学校的培养模式也要随之改善。

五、结语

培养大学生专业能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专业能力包浆,包浆是一个缓慢的积淀过程,专业能力包浆是指专业能力的细心培养的过程。这种培养并不单单是能力上的培养,更是一种性格上的培养。经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会发生变化。工程管理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的思想,同时还要求有一定的工程背景和数学知识,而且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决策、计划、组织、沟通、协调、应变和创新能力。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是较难培养的。因此,现今大学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学校不仅要注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力,现在是创新驱动型社会,学校需要侧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深入研究课程体系并改革,培养模式需要改进,理论和实践需要同步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发展前景很大,所以变化也会随之加大,存在许多的未知因素,面对这种趋势,学校的教学不要将注意力只集中在工程技术层面,应当开设一些课程帮助学生拓宽研究视野和思路,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将工程理论与项目管理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学生在学习上的反馈来改善其培养模式。改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乐新军,佘立中,大型集群工程项目协同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1,21(1):56.

[2]成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任宏,晏永刚,周韬,等.基于云模型和灰关联度法的巨项目组织联盟合作伙伴评价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44(8):147.(inChinese).

[4]刘武成,王进,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南大学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5):42-47.

[5]潘琦,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1):182-183.

[6]郭志涛,师旭超,李进涛,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计划优化[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3):18-21.

篇11

1.建设行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在我国,工程管理主要是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设项目来源于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涉及各行各业。当前,我国建设项目总体来说投资效益低、投资失控、工程质量问题严重,工程管理水平还存在较大改进空间[2]。建设项目是否成功不在于项目建设期的投资或造价绝对值较低,而是项目全寿命周期总费用与收益相比是否合理,是否实现了项目价值的最大化。工程管理水平高低体现于工程管理者是否为用户创造了较高的项目价值。各类建设项目均具有全寿命周期(LC,也称“全生命周期”)的特征,一个完整的建设项目寿命周期包括了项目从构思、设计、招投标、施工、营运直到项目报废拆除的全过程[3]。项目价值需要置于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才能衡量,要求工程管理者具有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掌握全寿命周期基本能力。实施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LCPM)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趋势[4],建设行业亟需掌握全寿命周期能力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因此,掌握全寿命周期能力是行业对本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虽然多数工作于建设项目的某个阶段,如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但其必须具备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视角和对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整体认识,才能提高其开展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2.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既懂土木工程技术又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与一般工程类专业和一般管理类专业相比均有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5]。按照“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从行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出发,结合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把握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建设工程管理相关的土木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掌握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管理或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3.基于LCPM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能力要求。知识学习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实践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点,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工程管理的主要工作贯穿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决策管理、设计管理、招投标管理、施工管理及使用管理。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应让学生参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全过程,以获得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实践经验,这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良好途径。近年来CDIO工程教育模式成为国际工程教育的潮流,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工程实践,让学生参与从工程构思(Conceive)、工程设计(Design)、工程实施(Implement)和工程运作(Operate)的全过程,从而获得对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全面认识,在毕业后能更快融入社会,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6]。基于LCPM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CDIO的教育思想,可以让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以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为主线,系统地学习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专业知识,掌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基本能力,从而实现本专业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综合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全寿命周期实践能力构成见图1,各阶段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有不同的能力要求。

基于LCPM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1.基于LCPM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全寿命周期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来实现,该课程体系由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组成。为了使学生在工程技术与管理等方面得到系统训练,应注重各门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按照课程—课程群—课程体系以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核心专业课+专业方向课的课程结构模式,制定基于项目全寿命周期能力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见图2),该课程体系体现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2.以LCPM能力培养为导向设置本专业核心专业课,见图3。各核心专业课以全寿命周期活动为主线形成各课程间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LCPM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根据项目全寿命周期能力培养所需的知识要求设置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专业基础课以及自然科学、外语、计算机、文史哲等公共基础课。核心专业课和基础课的设置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思想。考虑本专业人才毕业后大多服务于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某一阶段,如项目策划阶段、设计阶段、承发包阶段、施工阶段、营运阶段等,应根据学生的职业取向突出有关建设项目、施工项目、监理项目、咨询项目管理能力的训练,按照工程项目管理和房地产项目管理等方向设置了专业方向课,从而体现人才个性发展的理念。专业方向课主要是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拓展课程,如工程项目管理方向课包括质量安全管理、地基与基础、道路与桥梁、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筑工程管理实务等,房地产管理方向课包括房地产经营管理、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金融与保险、房地产估价、房地产法律等。3.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忽视实践教学和缺少实践环节是造成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缺乏实践教学目标与体系,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应从学生LCPM能力培养出发明确实践教学目标,继而构建本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其目的是让让本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得到关于项目全寿命周期能力的系统训练。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是多维度的。按能力类别,本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分为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管理能力;按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不同阶段,本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分为项目决策管理能力、设计管理能力、招投标管理能力、施工管理能力以及项目营运(物业管理)能力构成;按能力的重要程度,分为一般能力与核心能力;按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类别,分为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能力、造价管理能力、信息管理能力等。本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按实施场合,由理论课课内实践环节、专项实践环节和课外实践环节构成;按实践形式,包括实习、实验、实训和上机等多种形式。以强化课内实践环节、突出专项实践环节、开发课外实践环节为原则,构建基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能力培养的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基于LCPM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应用

以LCPM能力培养为导向制定本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以此为基础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予以贯彻实施,逐步形成基于LCPM的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重点包括以下几方面。(1)明确每门课程的作用。每门课程必与其他课程组成某一课程群,在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时,除了说明其先修课外,还需说明其能够影响的后修课程。(2)突出核心专业课的地位。各核心专业课除系统地介绍理论知识外,特别注重实践环节的开展,突出学生LCPM能力的培养。各核心专业课除安排一定课时的课内实践环节外,一般都配备专项实践环节,包括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2周)、工程结构课程设计(2周)、工程计价训练(2周)、施工组织设计(2周)、招投标文件编制训练(1周)。各专项实践活动针对同一工程项目进行,可以形成项目开展所需要的系列成果,使各项实践活动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从而使学生LCPM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得到更好的结合。(3)利用各类实习培养学生对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意识和理念,在实习中尽量接触项目业主、监理、施工、设计等各参与方,熟悉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内容和方法。(4)毕业设计选题涵盖项目全寿命周期,学生可以组建毕业设计团队,该做法有利于提高学生LCPM实践能力,并增进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我校近年来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题目基本涉及了项目全寿命周期各阶段内容,如2012届毕业设计部分选题见表1,选题一般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进行。(5)信息化是LCPM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课程教学特别是核心专业课教学中应增加计算机应用软件建模环节。根据LCPM各阶段的先后关系,可以使前一阶段所建模型成为后一阶段所建模型的依据,即在一个软件中完成的模型可以在另一个软件中直接利用。该做法可以促进学生加深对建设项目全寿命的理解,有效提高LCPM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全局观念,必将较大程度改善实践教学效果。(6)以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项目全寿命周期能力提高。利用第二课堂开展课外专业实践活动可以弥补课内实践学时的不足,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近年来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主要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产学合作活动、学生科技竞赛、参加科研项目等形式。第二课堂活动往往借助企业的力量,能够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学生通过参加这类活动,接触了社会,积累了专业工作经验,对提高LCPM实践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结语

篇12

关键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计算机网络工程;问题;对策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作(以下简称人社工作)中,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的开展。所以本文论述了人社工作中开展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具体的几点对策,以促进各项人社工作得到高效的开展。这主要是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也在不断地进步,为促进人社工作的高效开展,加强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已成为工作的重点,这就需要我们切实掌握这一工作实施的必要性,尤其是要意识到如何才能促进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的开展。

一、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工作在人社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人社局是主要工作之一就在于促进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力资源又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人社局不仅有着独特的性质,而且还能给社会的适龄人群提供就业的机会。在当前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人社局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构建人事档案,对社会人员的各种信息和工作能力都能更好地掌握,从而为之提供更加针对性的就业机会,这样在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促进社会得到稳定地发展

由于人社局不仅要管理人力资源,而且还是属于一种社会保障机构。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社保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社保体系完善的要求也变得更高,所以通过强化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能更好地促人社管理体系的完善,进而更好地给社会成员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各项权益的同时还能感受来自国家的关怀,进而推动社会稳定发展,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二、强化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工作开展提高人社工作水平的对策

鉴于开展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在日常人社工作中,要切实做好这一工作,笔者认为,我们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为着力点,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一)切实注重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平台的完善

从目前的资源结构来看,我国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工作中,所包含的平台主要有三个方面,所以不同的平台,其工作的重点和切入点也是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共同点就在于必须科学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而这就需要强化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高校平台而言,其主要面临的对象是高校毕业生,所以人社局需要切实加强与高校之间的联系,采取沟通、合作和交流的方式,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真实、精准的就业信息,并通过构建共享的信息平台,能避免和减少传统的就业信息面临的滞后性问题,确保就业信息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新,进而更好地精准的发挥人社局的作用,给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加科学地指导,实现社会良性运行。就社会平台来看,主要是区域中的很多人力资源属于社会人员,这些社会人员主要指刚失业和长期待业两种,所以为促进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在人社工作中,需要切实注重社会人员信息网络系统的构建,及时地记录不同社会人员的各种信息,比如基本信息、就业经历、就业意向等,通过构建社会人员平台,从而为之就业提供相应的机会。而社会人员在平台中,能及时地掌握各种就业信息,既能促进就能率的提升,又能将工作失误有效的降低。就区域内的行业平台而言,主要是在当前的网络信息环境下,作为人社局需要加强与区域内不同行业的密切交流,并加强区域内部行业平台的构建,这还会企业的工作人员之间就能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一来,不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地将不同的求知信息进行,而且求职人员也能利用这一网络平台来面试,从而实现双方的共赢。由此可见,当前我们必须切实注重这三个方面的平台建设,注重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才能更好地为人社工作成效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切实注重平台监督工作的开展

在建立了计算机网络管理平台的基础上,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高就业率,为更多的社会群里提供优质服务,就必须在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工作中,切实加强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平台的监督工作,切实加强对各项工作的关注,保证其公平、公开、公正的实施,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之提供支持,推动社会得到和谐地发展,保证平台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三)切实注重社保信息管理平台的完善

人社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需要利用社保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所以必须切实注重对社会人员综合信息的掌握,并根据实际岗位需求来合理地分类人员,这样在人员甄别时能变得更加准确和规范。而这就不许完善人社工作制度和工作体系,特别是在计算机网络管理方面,需要确保构建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平台中的各项信息真实有效,并对平台的数据资料要不断地完善,并定期加强对内部信息的检查和核对,保证信息精准性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还要对现有的人社公共网络服务水平不断的提升,并借助大数据技术加强对各种信息的扑捉,从而针对性的进行完善和优化。

篇13

一、高职设置项目管理专业的前景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职业岗位及其内涵的变动也非常频繁,对高职人才的适应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之中,以达到项目的要求。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软件开发或工程、新产品开发、生产和库存管理、金融服务、政府采购和咨询服务等。因此,所培养的项目管理人才应该适合在较宽的职业领域中工作,具有较大的就业弹性,不会因就业岗位变动或岗位内涵的变化而失去自身的工作能力。因此,项目管理专业是非常有前景的,涵盖职业面广,其稳定性也高。

二、项目管理专业涉及领域广泛

国防、建筑和水利等大型工程是我国最早应用项目管理的行业领域,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项目管理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石化、机械、钢铁、软件、信息、物流、公共管理和现代服务等多种领域。按项目进行管理已经成为各类企业和各行各业在发展中达成的共识。项目管理具有全球化、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的三大特点,使得项目管理受到各国和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已不仅仅局限于工程领域。国内各行业的很多专家和学者对项目管理在不同领域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众多专家和学者认为项目管理作为具有广泛适应性的、高效的技术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更多的职业领域中,这些领域同样需要项目管理人才。

三、高校项目管理专业设置情况

从目前国内各高校项目管理及相关专业的设置情况上看,存在以下问题。

1、职业面向过于集中在建设工程领域

目前全国有几百所高校开设了本专科层次的“工程管理”专业,这些专业绝大多数均定位为依托建设工程领域,仅少量定位为依托其他领域。此外,有几十所高校以“项目管理”为名称设置专业或专业方向。这当中,少量的定位为依托IT类职业领域和综合项目管理,大部分仍定位为依托建设工程领域。由此可见,国内高校的项目管理专业设置绝大部分面向建设工程领域,即培养工程管理人才。这显然与项目管理专业广泛适应性的特点不符,也与我国社会经济各领域迅猛发展的现状不相适应。一是工程管理不是项目管理的全部,只关注工程管理不利于项目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专业进行发展;二是没有满足其他职业领域对项目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不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三是容易导致项目管理专业毕业生在较狭窄的职业领域形成过度竞争。

2、综合项目管理专业培养层次普遍偏高

在包括高职在内的本专科层次上,综合项目管理专业的开设相对稀少。截至2008年,在460多所开设项目管理及相关专业的院校中,属综合项目管理的仅为8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还没有项目管理专业的目录,所以在高职高专等专科层次开设的项目管理专业都属于“目录外招生”,还颇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意味。因此,专业培养层次偏高,不利于为社会各行业培养全方位、多层次的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

四、高职项目管理专业设置的思考和建议

1、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

项目管理专业的建设应紧密结合优势教育资源,细分专业方向,以相应的职业领域作为项目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根据学院既有条件,相应设置细分的专业方向:物流项目管理、物业项目管理、投资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及生产制造项目管理等方向,以不同应用领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2、满足全方位的顾客需求

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求学校的专业建设要“好就业、就好业”。学校应确定“校企同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通过引进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将企业培训体系融入专业课程等方式,强化项目管理专业建设与服务企业的联系;另一方面通过职业认识实习、专业课程专项实习、定岗实习和综合实践等,让学生深入就业目标市场,密切联系企业,从而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能在现实中培养项目管理应用领域的知识和专项能力,积累实践工作经验。

篇14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电力行业;教学改革

Facing The Demand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Practice Teaching

CHEN Zhi-hui SHAO Xiao-shuang LIU Wei-xing ZHANG You-jia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Jilin Jilin 132012,China)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puts forward new demands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al teaching is more prominent. To this end, facing the demand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project management major,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Key words】Project management;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Teaching reform

20世o80年代以后,工程管理出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向:现代工程系统越来越复杂, 要求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工程管理;在现代建设项目中,从构思、目标设计、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建造,直到运行的全生命期一体性要求增加;新的融资模式、工程总承包方式和新的项目管理模式的普及;整个社会对工程的要求提高[1]。这些新的发展变化,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不断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才能满足企业及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1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1.1 实践教学环节构成不足

大多数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往往停留在自身可以解决的层面 。通常,实践教学环节只包括测量实习、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而这些实习环节,往往是自编自演,由教师给出实习题目,学生按照设定的背景进行演练,学生认识不深刻,积极性不高,与实际生产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认识实习及毕业实习环节中,学生虽然可以进入生产现场,参观学习,但往往由于安全及时间方面的原因,并不能全面了解实际的生产情况,因而并不能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

1.2 实践教学资源短缺

由于生产企业自身多方面的原因,并不愿意接收学生进行实习,从而导致大多数学校每年的实习场所经常变动,有时甚至存在没有实习场所的情况,仅有的校内实习场所,也与实际生产存在很大差异,并不能满足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需求。学生不了解实际,因而只能纸上谈兵,就业前景必然受到限制,工作之后的适应阶段必然延长。

1.3 实践教师缺乏

工程管理学科的学科定位应为:研究工程技术活动中所涉及的计划、组织、资源配置、指挥与控制等管理问题的学科,具有区别于其他管理类学科的特征。而对于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国际上存在两类观点,学科定位不同导致其培养体系、研究方向等均存在明显差异。一类是面向特定行业,另一类则不是面向特定行业的工程管理[2]。而我校依托电力行业背景,学生就业后应主要面向电力行业,因此,我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属于典型的面向特定行业进行培养。美国建设教育委员会对其国内面向建筑行业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单位有指导与评估的职能,该类专业的学生培养定位为:获得在建筑领域的专业知识;获得全面而均衡的教育,以使学生得到终身学习的机会;获得专业意识和领导能力以便服务于建筑业和社会[2]。借鉴这样一种培养定位,我校面向电力行业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实践环节就需要教师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更要了解电力行业的相关知识,而这样的人才是相当匮乏的。

1.4 理论课程的构成体系不够完善

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完全依照国家的指导规定,并没有形成自身的特点,没有依照电力行业的背景优势,设置相应的课程结构,因而对实践环节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因而,必须面向电力行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实践,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提升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水平。

2 面向电力行业需求,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进的建议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必须紧紧依托电力行业背景,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实践。

2.1 坚持走出去原则,深入企业实际,了解电力行业需求

面向电力行业需求,必须首先了解电力行业需求。因此,学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定期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了解电力行业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工程管理专业教师也应坚持走出去原则,深入用人单位,了解工程实际,从而掌握现场实际情况,用于指导学生的工程实践。为此,我校特地制定了年轻教师的工程实践教学计划,鼓励年轻教师深入工程实际,接受实际锻炼,这既解决了对电力行业市场需求了解不足的问题,又解决了实践教师缺乏的问题。这一良好做法,应加以坚持,同时接受锻炼的教师范围应进一步扩大。

2.2 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实践环节构成不足问题

应通过多样化的实践环节设计,解决实践环节不足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实践环节,尤其是在假期,应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实习机会,深入工作现场,深入生产一线,掌握工程实际情况。这一做法不仅解决了学生理论与实际脱轨的问题,同时,也为学生增加了未来的就业机会。学生通过与实习单位的长期接触,通过平时的工作表现,为实习单位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从而为自己未来就业占得了先机。

2.3 通过各种途径,解决实践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

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为学生的实践创造机会。为此,学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通各校友单位的联系,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习场地,以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2.4 调节理论课程体系构成,服务电力行业需求

针对现有课程体系设置的不足,面向电力行业需求,进行课程整合和设计,将一些属于一体的课程进行整合,将一些企业需要而现有教学过程中缺乏的课程进行补充,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学生。

3 结语

工程管理的飞速发展,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为此,本文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面向电力行业需求,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