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小结范文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小结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7:5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小结,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小结

篇1

【关键词】Tekla Structures;钢结构;空间曲面

钢结构建筑物当前广泛应用到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不管是各类工业车间、厂房、装置框架、桥梁还是民用的房屋、办公楼宇、摩天大楼,钢结构建筑物都以其安装简单、建设时间短、性价比高和坚固耐用的特点深受欢迎。

Tekla Structures 作为为结构工程师和制造人员提供的一个工具软,是一个管理多种材料(钢材、混凝土、木材等)数据库的集成化、基于模型的三维解决方案。Tekla Structures 具有交互式建模、结构分析、设计和自动创建图纸等功能。使用Tekla Structures 可以创建任何结构的真实模型,其中包括含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信息,以及所有有关型材、横截面、连接类型和材料等信息,在钢结构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我公司在各个工程项目推行应用专业管理软件,提高了工效,保证了工程质量,特别是Tekla钢结构深化软件的应用取得了明显效果,在制作、安装中体现出许多优点,下面就以最近完成的一个项目加以介绍:

1.项目概况

2012年初,我公司承接了海南精细化工项目钢结构的制作任务。海南精细化工项目一期工程投资40多亿元,包括200万吨/年原油预处理、120万吨/年催化裂解、60万吨/年气体分离、30万吨/年裂解柴油加氢等8套主要装置,整个一期的钢结构总量约为15000多吨,其中主要包括装置框架、厂房、管廊等,整个工期约为8个月。

2.项目特点

海南精细化工项目是我公司承接的一个比较大型的钢结构工程,它具有以下特点:a、工期紧,整个工期8个月,除去设计启动和材料采办的时间,实际制作只有约6个月,也就是说每个月至少完成2500吨的制作量;b、结构烦杂,整个项目里分为80多个小单元,各个单元的结构形式都有所不同,有的单元重量只有几吨,有的单元重量几百吨;c、远离安装现场,制作场地距离安装场地数百公里,制作与安装的沟通协调比较困难。

3.实施过程

项目实施的过程按照以下顺序:详设图纸接收、审核设计建模、出材料清单材料采办加设出版施工图纸工厂制作运输出厂、交付,其中加工设计、材料采办和工厂制作是比较关键的环节。

a、加工设计

本项目的成败很大程度由加工设计的质量决定,首先材料采办清单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材料的购买费用;其次加设图纸的质量影响到制作的准确性,可以减少返工修改的支出;最后加设质量也影响到安装的进度,准确的设计是高效、顺利安装的保证。为此,我们在项目初期就组建了16人的加设队伍。其中分工明确,有负责详图审查的,有负责搭建模型的,有负责模型审查的,有负责图纸出版。同时,按照以往的经验,通过提前搭设通用节点,建立通用模板,重点突击大件结构的方法提高了设计出图的效率,满足了制作进度的要求。合理的分工和严格的进度控制,整个项目出版了6900多张制作图纸,未发生重大设计错误,微小错误也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

b、材料采办

本项目钢材的材质为Q235和少量的Q345,包含各规格H型钢、工字钢、钢管、钢板和高强螺栓。利用Tekla软件解决了两个难题:1、按照以往的经验,一般钢结构采办的损耗余量是按照加工图纸用量的5%统计的。但是,对于多达15000吨的钢材,5%的余量就是750吨,按照平均4500元1吨的单价,光是损耗量就要300多万。对此,我们利用Tekla的真实建模、材料自动统计功能,对每个单元的用量进行了精确统计,通过对钢板进行计算机自动排版,大规格的型钢按照排版后的数量采办不留余量等方法,使得损耗量控制在3%以内。2、由于工期十分紧张,材料采办周期必须尽可能的缩短,有了Tekla软件的材料自动汇总功能,我们可以及时的提交采办清单,实施材料的滚动采办,并且减少了出错率,避免了同个单元材料的二次采办,满足了施工进度的要求。

c、工厂制作

本项目的制作环节作为最后一个瓶颈,主要要克服以下几个难点:一是制作效率,在6个月的有效工期,保证平均2500吨的月产量;二是差错率必须控制在低水平;三是现场反应的情况要几时得到解决。通过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我们采取了以下的实施策略:1、选择了4家钢结构制作厂,分别负责不同的单元,同时要求这些厂必须能对加设图深化,具备能与Tekla对接的数控加工设备;2、采取工作量竞争分配的机制,哪个厂加工速度快、出厂质量好,哪个厂就多分配工作量;3、工厂内技术部门对加设图纸进行二次审核,确保准确无误。4、将设计的实体模型下发到加工厂,对照模型技术处理现场的问题反馈。

经过6个月的厂内制作,我们发现除了初期的两个月外,月产量都达到了2000吨以上,其中最高达到3500吨。现场安装未发生主构件安装问题,微小差错也由安装方利用模型自行解决了。在完工后余料的统计中,在预计的3%损耗里面有2%不可回收,有1%还被我公司回收利用。制作工作完全达到预定的要求,也受到业主方的充分肯定。

总之,通过上面项目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Tekla软件的应用,在钢结构工程的施工中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1、缩短加工设计时间,与原来使用CAD软件相比效率提高数倍以上;2、节约材料投资,与按平面图他、立面图统计材料相比,材料采购准确性大大提高;3、保证施工质量,使用该软件后,制作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安装更加顺利;4、方便现场施工,由于是三维真实模型,施工方案可以更加贴近实际,现场修改更加方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实际项目的运作用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工程管理人员对Tekla软件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限制了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由于普通钢结构的制作单价水平普遍较低,制作工厂很难购买使用现进的数控加工设备进行生产;所以,我们希望未来一方面可以深入挖掘Tekla软件在施工应用的优点;另一方面工程造价可以更加合理,国产数控加工设备能更加物美价廉,施工企业的效益能进一步提高,行业发展更加健康。

参考文献:

[1] 徐占发 钢结构施工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精品课程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办学质量,促进办学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及内涵建设,我校于2012年6月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其中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便是其中之一,在该课程建设工程中,极大地改善了教师的教学条件,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准,在培养技能复合型人才、创新性人才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出现的若干问题教学探讨和分析。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的课程建设应主要从七个方面进行: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主要从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两个方面说起:

1.课程定位

该课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适应建筑施工技术、组织与管理、施工监理、工程造价等职业岗位群要求以及吃苦耐劳、良好的沟通协调等综合素养的中级技能型人才。

主要面向建筑施工、监理、房地产开发等企业,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施工技术问题、组织、协调施工现场,具有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监理员等岗位和具有建造师执业资格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培养目标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个方面

2.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

要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利用校企合作,以企业用人为依据,重在实用、重于实践,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按照“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做、学、教一体”进行设计课程内容结构和教学内容。

(2)设计思路

深入企业调研、校企合作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加强实践教学;创新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具有针对性与适用性,应针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为建筑工程行业培养一线技术和管理人员,从事施工现场技术和组织管理工作。

要经过调研、论证、研讨,选取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工作任务进行开发建设。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程进展情况,科学、合理地随时、随堂进行各种实习实践课程教学,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吸收知识和技能,已达到理实一体、做学教一体,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应以学生自主学习、技能操作为主,以任务为驱动,力争做到“做、学、教”一体化,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习过程应按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过程进行设计,形成做、学、教合一的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采用启发互动,精讲多练,,学中做,学中教,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小组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任务驱动、现场教学、模拟仿真等适合的教学方法。

利用校内外的实验条件、实训基地,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做兼职实践教师,利用课堂技能训练、技能鉴定与考证、课程综合实训、国家、省、市级技能竞赛、顶岗实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长实践经验,满足毕业就能胜任工作的企业要求。

使用PPT课件、收集大量施工现场资料、制作成施工现场照片和图像、录像、平面动画和视频等手段,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

联合有关技术单位,制作虚拟仿真软件,通过演示再现施工过程,让学生能够模拟施工情景,能够加深理解,并且能够降低成本,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中比较合适。

利用QQ群、网络教学平台,有关专业教师在线随时对学生进行教学、答疑、解惑,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以求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队伍

精品课程教学队伍应以校内优秀教师、企业优秀兼职教师为主,主讲教师最好有企业施工经历和实践经验,教师应为“双师型教师”为主,且要求教师有执(职)业资格证;企业兼职教师应有优秀的企业经历和实践经验,且有执(职)业资格证或高级职称,以便建设优秀精品课程。

五、教学条件

1.实验实训教学条件

(1)成立校外实训基地:应选择技术、管理均先进、文明的多家施工相关企业单位建立多所校外实训基地,且其在学生实训时真正起到指导、监督、管理学生的作用。

(2)建设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在校内建设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满足“做中学,学中教”―― 做、学、教一体的教学模式,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网络教学环境

建设校园宽带网,向学生开放,为学生上网学习,获得更多的专业信息提供条件和保证。精品课程的电子课件、教学资源、视频资源等应全部上网,满足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需要。通过网络资源,学生可以独立进行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学习的平台。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有关专业教师在线随时对学生进行教学、答疑、解惑,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以求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效果

为科学合理的考核教学效果,应将考核分为教学评价和课程考核,改变旧的评价模式――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1.教学评价

应充分利用职教专家、行业专家和学生教学客观、科学的评价教学效果。

(1)校外专家评价 :利用职教专家先进的职教理念,对精品课程和教学效果教学评价。

(2)行业企业评价

根据企业发展状况、企业需求、对学生的要求对精品课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3)学生评价

根据学生的实际感受进行对精品课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2.课程考核

(1)任务评价见表

针对每一个学习任务制定任务评价见表,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纪律、组织协调、创新等科学评价学生成绩。

(2)课程考核

根据学生完成工作页、职业活动训练任务、作业、期末考试等情况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既注重过程,有注重结果,既注重理论考试,还注重实训技能的考核,以过程、技能训练促进知识的掌握。

七、特色与创新

篇3

[关键词]安置房; 安装预留预埋;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TV523文献标识码: A

1、某安置房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新建农居安置房住宅工程一标段,由8幢高层建筑及2幢配套用房和一个地下室组成。建筑面积115110.69,其中地上为90777.04、地下为24333.65。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为2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其中砌体材料采用多孔页岩砖、蒸压砂加气块材料;住宅低压配电干线采用BV铜芯线穿钢管暗敷,进入住宅箱后改穿PVC管引至照明、插座处。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特征及类似建筑电气预留预埋常见问题

建筑电气工程实体绝大部分埋设在建筑物内或附着固定于建筑物表面,因此在土建施工时要做好预留预埋工作,预埋包括电线电缆导管和固定支架用预埋钢板或螺栓的预埋;预留是导管或线槽等穿越墙体、楼板孔洞的预留和嵌入墙体安装用的配电箱洞口的预留。预留预埋直接影响日后全面安装的进度和质量,工作质量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求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具有相关的识图土建施工图纸和熟悉土建施工程序的能力。

电气照明工程要与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配合协调,不能各自为政影响装饰效果或相互污染已完成的工程产品,切实做好成品保护。

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动力工程,尤其是变配电工程,要优于其他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完工,并进行通电验收,为其他建筑设备的试运行提供必备条件。

建筑电气工程一般在建筑物主体结构封顶后,土建工程全面粉刷作业时,为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高峰的起点,直至装饰装修工程基本结束,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转入扫尾阶段。

项目主体结构刚开始阶段,楼板内建筑电气、智能建筑工程预留预埋的单根或成排PVC线管,穿楼板处由于未采取加固措施,在土建施工方拆模及后期砌体施工时被折断(如左图)而被堵塞的现象较多,造成后期安装施工方出现返工现象。剪力墙内预埋预留开关插座接线盒由于未采取固定措施,导致其在混凝土振捣时出现偏位、跑位甚至堵塞,安装施工方需重新敷设接线盒而造成人工、材料损失。砌体施工阶段,由于安装施工方未与土建施工方就各类箱体(配电箱、智能箱、消火栓箱等)位置、标高做好沟通,导致部分箱体洞口未预留,导致后期箱体安装时对砌体墙开洞而对其造成破坏,也出现人工、材料浪费;另部分宽度大于300mm的箱体上部过梁未设置,导致后期砌体施工完成后出现下沉或安装好的箱体上部出现凹陷现象(如右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影响观感质量。

建筑工程进入装饰装修阶段,特别是粉刷阶段,由于工序交叉作业,已经安装好的箱体、厨卫间给排水管容易被污染而导致其成品保护工作不到位,后期清理工作也会造成不必要损失。

3、建筑电气采用的预留预埋阶段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

当承包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时,项目监理机构应要求施工单位报送相应的施工工艺措施和证明材料,组织专题论证,经审定后予以签认。

由于该项目地下室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中预埋线管均为钢管,而±0.00以上主体结构相应预留预埋线管以PVC塑料管为主。在后期主体结构阶段,项目监理部根据前期出现的问题,要求施工方做好相应施工技术交底,并采用新工艺,如根据《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第14.2.9.2条(直埋于楼,板内刚性绝缘导管,在穿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部位采取保护措施),建议施工方在室内通道上预埋PVC线管采用废旧钢筋进行单根或成排加固(如左图);同时后期采取更进一步的成品保护措施,可避免线管的折断而方便后期施工。

剪力墙内预埋金属或塑料接线盒可从背面用钢筋采取加固措施(如右下图)或采用带耳朵(可穿固定钢筋)的新型塑料接线盒,防止其在混凝土施工时跑位,避免出现返工现象。

后期大面积砌体施工前,项目监理部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第3.0.7条 “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的要求,让安装施工方就各类箱置、标高及型号尺寸与土建施工方沟通,同时让土建方预制过梁时在其中间预留线管孔洞(如左图),或者根据相应砌体墙的宽度(200mm),预制过梁宽度适当变窄30mm以方便后期砌体开槽敷管时从其侧面经过,这样也有效避免了二次敷设线管时对过梁造成破坏。在砌体粉刷前监理方也对施工方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如对户内智能箱及消火栓箱箱体采用纸皮进行必要的覆盖,避免其被污染而影响其成品保护。

4、小结

安装工程虽然在民用建筑中所占造价比例不大,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工程后期观感质量和使用功能;特别是工程主体阶段,安装工程预留预埋不到位(线管被堵、接线盒损坏等),不但影响观感质量,而且容易造成后期出现返工现象而导致人工、材料等损失,因此一些新工艺如得到应用,将可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工程装饰装修阶段安装工程进入施工的关键、重点时期,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渗漏水、通电情况等),其涉及到的安装新工艺会更多,如能合理运用将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4

       (1)三峡工程永久船闸一期工程主体段锚索施工实践 吴国如

        (6)小门岛油气码头工程系缆墩丁水下斜孔嵌岩锚固施工技术 张文耀

        (11)福州闽江下游防洪堤加固工程施工方法 戴华权

        (16)上海白坟苑住宅小区a楼剪力墙结构施工小结 朱崇文 赵仲伟

        (22)浅谈公路施工中的缓和曲线的现场测设 李双保

        (25)魏村水利枢纽抽水站钢筋混凝土闸门立式现浇方案 晏正根

        (31)浅谈对延长翻斗车返修周期的认识 丁瑞北

        (33)谈谈如何中好标的一点体会 陈慧

        (37)厦门市建设工程施工招标评标定标办法 无

篇5

【关键词】 人防工程;渗漏;原因;控制

在人防施工过程中,部分结构会出现渗漏现象。这些渗漏现象不仅直接影响到人防工程的使用,还会直接影响到人防工程的结构耐久性。想要将渗漏处修复完整保证施工质量是一件难度比较大的事情,也是施工单位很头疼的问题。因此对造成渗透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处理好渗透处和在施工中防止渗漏现象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保证和提升人防工程的质量,最大限度的维护使用者的利益。

1 人防工程施工中出现渗漏现象的常见部位

往往,在施工过程总出现渗漏现象的主要发生在工程的主体结构上,包括墙板施工缝处渗漏;后浇带处渗漏;变形缝处渗漏,常发生在沉降缝处;砼裂缝处渗漏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渗漏现象。

2 人防工程施工中的渗漏现象原因分析及对应的措施

引发人防工程施工中的渗漏现象原因,主要从两个层次去考虑。一是施工技术问题,二是工程管理和监督问题。

2.1 技术施工问题引起的渗漏

因为施工技术问题引起的渗漏的原因比较多,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施工缝处处理不当引发渗漏。人防工程中,但如果对施工缝处处理不当则容易发生渗水现象。主要的原因有施工缝处的垃圾未被清理干净,砼粘接得不够紧密;砼振捣或者不当插入,使之漏振或者过度振捣,砼产生了空洞或者出现类似蜂窝的麻面等都会引起渗漏。

因此在施工缝处应该合理的设置才能防止渗漏的产生。可以在水平缝处增加20×30BW的止水带,或者镀锌钢板,或者采用外低内高的方式留置施工缝。另外还有一种广泛被采用的方法,那就是在翻口的两侧处各支起一根方木以形成凹凸槽型来留置施工缝。在现实施工中常采用这三种方法来防治施工缝处的渗漏问题。

第二, 后浇带处技术处理不当引发渗漏。工事长度一般来说要超过40到60米,在规范的要求下,应设置贯通的后浇施工缝。如果地面上有建筑物,后浇带的设置就应该依据地面上的建筑的要求来设定,适当的调整预留宽度。在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铺筑达到42天以后才能施工,并且施工时采用经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来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保证后浇带的强度应高于其两侧的混凝土的强度。如果不按照这些去做很容易引发后浇带处渗漏。因而除了按照规定来施工外还应注意对留置的后浇带进行清扫。并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覆盖和浇水来进行养护,养护期间应超过28天。

第三,沉降缝处施工不当引发变形缝处渗漏。变形缝处渗漏常发生在沉降缝处,因此对沉降缝的施工质量要求相对要高些,并且施工后要进行处理,不然很容易出现渗漏。渗漏是由主体和室外出入口的不均匀沉降导致橡胶止水带被撕扯破裂或者沉降缝之间的缝隙过大以致难以修补而引发渗漏。

因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仅仅要强调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和如期对止水带进行检查,还要通过一些实用的方法来保证沉降缝的施工质量。如对于中埋式的沉降缝,在埋设止水带时应注意不在转角处接搓,而在较高的位置处牢固接搓等。

第四, 因砼产生的裂缝而引发的渗漏。砼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如设计时不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或者配置过少的钢筋会引起裂缝的产生;在材料方面使用了过多的含泥量的集料,或者材料的掺和不当;混凝土配合时过量使用水灰以及施工时不注意养护,受到太阳暴晒;如随意拆除承重墙进行野蛮装修等不正确、超负荷使用等等都会引起裂缝的产生。裂缝的出现会使建筑物的抗渗透能力降低,直接影响使用功能,还会引起钢筋受到腐蚀,降低了耐久性,最终影响建筑物的承载力。砼产生的裂缝越多,渗漏的现象就越容易发生和更严重。

对于砼产生的裂缝引发的渗漏问题应该受到重视,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积极预防。具体来说,可根据结构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水泥等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管力度,注意做好浇捣工作和养护工作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失误等措施来避免砼产生过多的裂缝。

2.2 人防工程施工管理的缺失引发渗漏现象的发生

由于不少施工工程在方案设计时,不够重视管理问题,因而使得方案比较粗糙和模糊。以这样的施工方案开展工作,必定会给施工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出现不该出现的问题。例如选用的混凝土材料不符合规格,水灰比不合理、在搅拌浇筑过程中大意混入杂物等都可能引发渗漏现象的产生。

对此,应提高施工管理的重视度,将工程管理贯穿在整个人防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采用目标管理的方式或者融入全过程管理理念进行施工管理。要求施工方在方案设计时做到谨慎和细致,并将工作落实到个人,保证每个工序都有人负债,实现施工全过程的防渗漏管理。

2.3 对工程节点的监督不到位引发渗漏现象的发生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有的施工单位并不按照规定对施工阶段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即使检查,也只是走个形式以及设计图纸也存在不规范等问题。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对关键工序的检查没有严格落实,也没有采取必要的监督措施,引发施工现场的混乱场面,那么渗漏现象也有很大可能产生。

对此,应强化监督。要求管理部门做出详细周全的部署,并对关键工序等的执行和检查标准进行明细化,落实到检查监督过程中来。一旦发现问题应启动应急方案,及时有效解决问题,严格保证工程质量,杜绝渗漏现象的发生。

3 小结

对于人防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渗漏现象进行原因分析,识别了造成渗漏的诸多因素。这就需要在工程施工中引起足够的重视程度,并且应保持渗漏预防的态度。此外,还需要监理单位的对施工过程加以科学合理的控制,多检查、多旁站、多督促,以尽最大的努力预防工程施工中渗漏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杨建辉.简析人防工程几种先进技术[J].科技信息.2009(23)

篇6

【关键词】脚手架;结构;安全;措施

在传统的建设中,一般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但是,传统脚手架的构架较为复杂,成本也高,周转缓慢。在近年来的研究中。人们发现悬挑式脚手架更能满足建筑行业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正在以一定的速度代替钢管式脚手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其结构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式。

1、悬挑式脚手架的结构形式

1.1悬臂梁式结构

悬臂式结构的脚手架构架简单,在搭建的时候较为方便,对于一些小型的工程而言,悬臂式脚手架是首选。此外,由于结构的特殊性,悬臂式脚手架仅仅受到竖向的作用力,对于大多数工程而言,由于省略了横向的水平力,大大节约了搭建的成本。然而,悬臂式脚手架也有它的缺点,那就是其材料,即型钢较长,不便于运输。

1.2斜拉式结构

斜拉式脚手架的造价较低,这是吸引很多商家采用其构造的一大原因。对于一些大型的工程而言,斜拉式脚手架能够大大地降低建筑成本,对于保证工程质量,保护开发商的利益有着很大的贡献。但是斜拉式脚手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那就是钢丝绳的伸长率大,与一般的型钢相比,钢丝绳的伸长率更大,在承受一定荷载的作用下,不能保障施工的安全。

1.3斜撑式结构

斜撑式脚手架与一般的结构相比较,能够承受较大的外荷载,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对于一些特殊的环境,采用斜拉式脚手架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然而,其用钢量很大,在结构的影响下,竖向荷载经三角形支架传递,在支座位置产生水平作用力,需要额外施加水平约束。

脚手架的搭建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因此,在选择结构的时候需要额外注意各种安全事故。而笔者在在审查悬挑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和日常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不少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对悬挑脚手架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将会是各种责任安全事故的源头,对于工程的质量以及后期的维护的工作的影响很大。因此,在悬挑脚手架的设计、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2、悬挑式脚手架存在的安全问题

2.1偏心问题

偏心问题属于结构设计的问题,在搭建的过程中,一般会采用钢丝绳将型钢固定住,一方面是防止其倒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使得其承受更多的横向作用力。但是由于结构的特殊性,钢丝绳在力的作用下,其节点处的拉结点往往偏于型钢的一侧,脚手架立杆一般设置在型钢截面中心,这就使得两者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从空间上看来,存在较大的偏心距,在力的作用下,构件产生扭转。

2.2固接端断丝问题

钢丝绳直径一般为12~18mm,这是工程中的设计标准,也是满足安全性能的要求的。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的需要,由于构件链接的需要,钢丝经过多次的弯曲与按压,其直径会比自然状态下的直径小的多,甚至不满足工程的施工要求,这就对工程的安全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实际安装时,固接端钢丝绳弯曲半径往往设置过小,钢丝绳受力后在固接端处容易出现过多断丝。一旦超过某种限度,就会使得工程的质量陷入尴尬的阶段,所以,在设置时,应该考虑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将钢丝的直径设置成大一些。

2.3受力不均衡

在脚手架搭建时,会采用各种各样的连接方式,此时,在工程中会产生很多的作用力以及变异系数。如钢丝绳固接端的屈曲余量会发生明显的变形,钢丝绳的伸长率会变大,锚固位置会发生偏移,锚环会出现变形等。这时很多工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从而导致各根钢丝绳手里不均匀,难以保持相对平衡,有的甚至会在内部产生一定的作用力,对工程施工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3、解决悬挑式脚手架安全问题的措施

3.1 关于悬挑构件的截面选型

悬挑构件的截面对于承受相应的荷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选择良好的截面能够有效节约工程上的成本,常见的型钢截面形式主要有槽形和工字形。工字形截面从表面上看来,是呈双轴对称的,其中,立杆和中性轴重合,总体来说,工字型截面在受力上比较均衡。槽形截面立杆作用于截面宽度中心,与中性轴存在一定偏心距,构件成为弯扭构件,而在脚手架方案设计中一般均未考虑扭矩的影响,易产生横向弯曲变形。在选择悬挑式的截面时,应该尽量选择双轴对称的截面,从而对工程有更大的保障。

3.2 关于立杆与悬挑构件的连接措施

为了保证脚手架的安全基础关,必须注意各个部位的连接,其中立杆与悬挑构件的连接是重点工作。常见的做法是在悬挑构件上焊接Φ25左右的短钢筋作为定位件,固定立杆的平面位置。这种做法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Φ25短钢筋与立杆钢管之间存在16mm左右的间隙,存在立杆偏移的可能;二是只能控制立杆的平面位置,没有抵抗上翻流作用的能力。所以,笔者建议定位件外径应在35mm左右为宜,并在脚手架立杆底部增设竖向约束,抵御风荷载的上翻流作用。

3.3 关于型钢悬挑构件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连接措施

悬挑脚手架通过型钢悬挑构件附着在建筑物主体结构上,型钢悬挑构件与主体结构之间常见的连接方法有螺栓连接法、预埋锚筋法、预埋铁件法等。螺栓连接法通过螺栓紧固件将型钢构件固定在主体结构上,受力均匀,不易出现变形,但是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会产生额外的成本。预埋锚筋法采用木楔打紧钢筋环与型钢之间间隙,方法简单,但是使用年限不长,质量容易发生变化。预埋铁件法采用预埋铁件与型钢焊接固定,安全可靠,但预埋铁件不能回收,加上拆除时钢构件割除后会发生长度缩短或截面缺损,材料成本较高,而且现场焊接工程量较大,焊缝质量难以控制。

小结: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与安全管理中,脚手架的合理选择至关重要。其中,悬挑式脚手架在现代工程的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工程的正式施工中,应该根据工程特点,合理选择钢架结构,在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的同时,节约更多的成本,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朱金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J].建筑资讯,2007,10.

[2]周立伟,张宏春.悬挑式脚手架的质量控制[J].工程监理,2009,12.

[3]王振江,悬臂式脚手架的安全管理与研究[J].建筑工程,2008,6.

篇7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概念设计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作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筑结构设计须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全球发展潮流,摒弃传统单调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概念设计的兴起恰好弥补了传统设计的单调性,概念设计也因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受到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普遍重视。在建筑行业中,概念设计是指通过数字计算来对用户需求进行具体呈现,将用户模糊抽象的建筑概念产品投以清晰演化、建筑结构设计的全部过程,包括建筑结构的场地选择、布局、分析等等都有概念设计的参与,以用户为核心出发点,设计中将用户需求与设计者理念、建筑场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做到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相对于传统结构设计而台,概念设计会参与到建筑结构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中去,主张从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的视角来纵观整个建筑结构设计因此,本文将从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轴心作用出发,来浅析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主要应用。

1.建筑结构设计阐述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由于现行的结构设计与理论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结构设计不可计算性方而,因此,注重概念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谓结构设计,是指建筑与其他设备等各种结构元素所表达出来的结构语言的过程,在结构设计中,主要包括结构方案、建筑结构计算、施工图纸设计等三个阶段,第一,结构方案,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各项参考指标来确定出建筑的结构形式,如地质勘查、现场施工类别及建筑高度、层数等,并根据建筑的结构形式来布置结构承载体系和受力构件等,在结构方案设计阶段中,其遵循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合理性,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根据不同结构形式的适用范围来确定的,最终确定最佳的结构方案;第二,结构计算阶段,其主要任务通过选择科学、适用的计算方法来进行各项参数的计算,如荷载、构件受力人小等;第三,施工图纸设计环节,确定构建布置、配筋数量及构件构造措施,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尤其是设计人员,不仅要充分、全而地了解相关规范要求,还需要全而掌握整个施工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流程,以保证建筑结构设计适用于建筑施工中。

2.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应用

2.1合理选择建筑场地

合理选择建筑场地是进行工程施工设计时必须经历和首先考虑的阶段。一个合理的建筑施工场地对工程施工设计起到了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选择合理的建筑施工场地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因素:防护距离、建筑退界以及口照间距。与此同时,在工程结构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抗震能力的因素,降低在危险区域进行施工建设。假如没有避免,应该结合一定的抗震预防措施,对抗震地点进行选址和分析,通常都是在初步设计中完成。

2.2选用结构计算分析原则及程序

在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和位移计算时,内力和位移按弹性方法计算,截而设计可采用塑性理论,分析模型、简化处理和计算假定均应符合或接近结构的实际工作情况。如果楼板设有较人开洞,那么就应考虑楼板的弹性变形,这一点在选用结构分析程序时应特别注意,否则计算结果会因误差太人而不能使用。

2.3选择建筑主体结构

选择建筑主体结构按照合理和对称的原则,由于建筑结构合理的不均匀,可以降低扭转力,并使得非建筑结构构件维持稳定的工作状态,同时减少建筑材料的消耗。通常情况下,建筑结构对称性主要是以抗侧力能力工程结构主体为对称,如剪力墙结构。另外,建筑工程结构对称性的实现是通过平面施工工程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布置。在此状况下,实现建筑工程结构对称性方法有:建筑物质心、调整结构测心以及平面形心的距离。通过这样的方法的调整,实现建筑结构对称性原则。

2.4概念设计在抗震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一栋建筑要想建立起来,基础便是建筑场地,也即是建筑物的承载基地,因而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抗震性是建筑场地选择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建筑场地选择过程中尽晕选择抗震系数高的场所,抗震系数过低则会埋下安全隐患。然而在土地资源稀少环境下寻找抗震系数高的建筑场地难度系数较大,如此便需在建筑结构基础和建筑主体结构上下功夫。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在考虑增加抗震系数的问题时,都会采取如下措施;运用地震力、钢筋根数、结构刚度者之间的正比例关系来进行抗震设计。然而只育目依靠钢筋数晕来增加抗震能力反而会造成负面效果。如果在抗震设计工作中应用概念设计,从而取得新的设计思路、概念设计理论能够结合建筑平面工程对结构体系进行合理的布置,同时也能够对建筑主体的结构体刑和各个部分的基础体系之问的力学关系进行分析,通过调整建筑物质心、平面形心及结构刚心三者之间的距离使三者尽可能地靠近,以利于减小结构体系的扭转力增强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同时也能节约建筑工程造价。

2.5按照工程施工现场具体情况选择建筑基础

合理选择建筑工程施工场地之后,再按照建筑工程地形特点和结构形式,选择合理的施工建筑基础。同时在图纸疏松荷载较大多层建筑结构中广泛使用桩筏基础。在天然地基中,桩筏基础还可以按照建筑上部结构传送到建筑下部持力层上,并且达到较为稳定和可靠的目的。箱型基础整体具有较为良好刚度,建筑荷载从上部结构均匀地传送到建筑工程下部结构中,进而确保建筑工程整体结构具有一定稳定性,降低箱型基础结构不均匀沉降的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能力,并且被高层建筑施工广泛应用。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口益提高,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建筑结构设计理念要有一定的创新性,确保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与时俱进,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科学合理地应用现代化新型的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和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实用性以及经济性。因此,作为工程结构设计人员应该充分地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通过现代化工程设计理念,设计出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的建筑工程施工设计,进一步强化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以及建筑结构措施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科]

【参考文献】

[1]魏兴涛.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08):174.

篇8

关键词:幕墙埋件;预应力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 TU37文献标识码: A

就一般的幕墙工程来说,由于工程中标后混凝土主体结构已经开始施工,所以在幕墙工程设计工作的初期阶段,幕墙系统设计师除了组织对幕墙系统进行设计以及对工程预算成本核算的工作之外,对预埋件施工设计也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紧迫的设计工作。预埋件施工设计工作对于大部分的工程来说并不难,首先参照幕墙系统的连接设计和计算结果进行埋件节点设计,然后进一步结合建筑主体结构设计预埋件在混凝土楼板上的施工布置图。当然也有些特殊幕墙工程,其预埋件的设计就相对繁琐一些,比如在预应力张拉混凝土结构上进行幕墙预埋件的设计。

钢筋混凝土是目前建筑结构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而大跨度、长悬挑或有特殊受力要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多数会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形式进行处理。所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在结构构件受外力荷载作用前,先人为地对它施加压力,由此产生的预应力状态用以减小或抵消外荷载所引起的拉应力,即借助于混凝土较高的抗压强度来弥补其抗拉强度的不足,达到推迟受拉区混凝土开裂的目的。

幕墙埋件的前期设计准备

预张拉混凝土结构上的幕墙预埋件和后补埋件设计,与正常钢筋混凝土上的埋件设计有很大区别。前期应该进行以下工作,避免设计工作的重复和浪费。

详细核查甲方提供的建筑图纸和结构图纸,进行施工条件和成本评估:

由于方案投标阶段时间紧,方案设计组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准备系统投标图纸和投标报价上,所以他们往往对总包提供的建筑图纸&结构图纸没有时间细致审阅。这就需要幕墙施工设计师在工程中标后合同签订前这段时间内,针对甲方提供的建筑图纸和混凝土结构图纸进行详细查看,之后再针对幕墙设计方案的施工难点进行施工设计评估。

(2)前期设计过程中应及时与设计方结构设计师沟通:

在预埋件布置图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到预张拉混凝土结构的复杂性。并且在设计预埋件布置图时,要对比每一层楼板的预张拉带布置图是否对预埋件布置位置有影响。为了避免出现错误,幕墙设计师应该立即与设计师和总包进行沟通。例如一工程采用施工方法是后张法,是采用钢索作为预应力筋。经过与混凝土结构工程师的沟通最终确定幕墙埋件锚栓孔的范围须在距张拉带锚固头150mm范围以外施工。 

幕墙埋件结构形式的选择

(1)预埋件形式设计

对于预应力楼板,幕墙埋件的最好方式应该是考虑预埋。 当预埋件布置与混凝土预张拉带布置没有影响,可以避开张拉带时。可以按照正常的幕墙埋件形式设计和施工。当预埋件位置与张拉带锚固头位置重叠时,应符合结构师要求的范围进行合理避让,尽可能避开锚固头位置。如果预埋件不能避开时,就必须采用转接件形式进行避让设计。

当幕墙埋件可以避开混凝土预张拉带时,可以按照正常的埋件形式把槽埋安置在混凝土楼板正面。(图1)

图1 埋件可避开混凝土预张拉带

当幕墙埋件与混凝土预张拉带相对应时,幕墙槽埋不能安置在混凝土楼板正面,只能上下布置。(图2)

图2埋件不可避开混凝土预张拉带

后补埋件形式设计

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预埋件漏埋或混凝土先行施工导致预埋件无法施工的情况。此时需要设计师设计补打埋件施工方案。后补埋件形式很多,我们可以采用膨胀螺栓、化学螺栓、穿透螺栓等紧固形式进行设计,当然采用什么样的紧固形式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并应注意合理避让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张拉带。

下图(图3、图4)为由于后补埋件无法避让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张拉带,采用穿透螺栓的形式进行的避让。

图3 穿透螺栓形式避让预应力混凝土预张拉带(竖剖)

图4穿透螺栓形式避让预应力混凝土预张拉带(横剖)

小结

幕墙埋件作为整个幕墙结构的支撑体系,对结构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尤其是针对特殊主体结构更应该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针对本文前面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结构的幕墙埋件设计要点总结如下:

首先根据结构计算受力力结果合理的选用锚固螺栓尺寸和数量;

根据结构计算结果提取反力和埋件形式,与主体结构的结构工程师沟通,合理设计锚栓开孔位置,以避让张拉带锚固头;

篇9

【关键词】施工资料管理;施工技术资料;完善性;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形成是建筑工程建设人员劳动智慧的结晶,我们通过资料的制作、收集、整理、归档将其转为信息资源,而这些信息资源又通过资料管理人员之手将其提供给工程建设人员对新项目或类似项目进行有益参考、类比、借鉴,为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服务。建设工程鲁班奖内业资料要求:从立项、审批、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竣工、交付使用,涉及到众多的环节和众多的部门,要求工程资料规范、齐全、完整,具有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且经过签认和审批。

正文

施工资料的形成和管理对工程建设至关重要,是施工过程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一般工程施工资料存在内容填写不规范、报审不及时,不能与进度同步,无列举资料大纲、施工试验计划、试验混乱、试件置数留量不符合规范要求、试件复试超期,日志记录简单、不全等,资料归档混乱不易查找,竣工后资料移交困难等诸多问题。施工单位如何做好资料管理工作,以中铁建工承建的泰山基业超高层施工资料的管理为例,浅谈对施工工程资料管理:

一、施工技术资料完善性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是由总承包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包括工程管理资料、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工程安全与功能检验资料、竣工验收资料和竣工图5种类别。也是工程承包合同包含内容的一部分,是工程质量评定验收备案的依据之一,它是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它让工程质量有据可查。尤其是建筑单位进行维修、管理、使用、改建和扩建及使用的依据。

资料管理要根据工程特点进行资料分类,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保证施工资料的完整不缺失,要将资料管理工作渗透到工作的各环节及细节中。例如:该建设时间较长,从项目开工到工程竣工周期长,工程形成的文件资料涉及面广,内容繁杂,稍有疏忽就可能遗漏。为了保证资料收集齐全有效、规范完整,平时要加强业务学习,对形成的工程资料要做到有据可循,资料收集要随工程进展及时跟进、积极主动收集。将形成的文件材料按日期和工程内容及工程进展情况的不同进行分类保管,要时刻注意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做到及时收集、归档、积累、贮存,为竣工验收奠定基础。对资料管理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程档案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有效性。

二、施工技术资料必要性

1、施工技术资料过程保存时间较长:如泰山基业工程其施工周期为4~5年,因设计调整断续停工导致工程施工周期长,给资料的及时收集、积累带来了影响。通常施工单位还存在着人员流动性大,工种调动频繁的状况,若不形成一套合理的资料管理机制,将会造成资料的混乱和缺失。2、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程序繁杂,泰山基业工程项目不仅有支护、桩基、土建、精装、幕墙、水、电、市政工程等多项环节,按施工序陆续完成。若不做到每个环节资料及时收集,待整个工程竣工后,会使资料造成缺失,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3、建立资料管理体制,实行《工程竣工档案移交责任书》或《承诺书》新办法后,对工程资料的收集、保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做到资料的收集、积累与工程的施工进度同步,做到“工完场清资料清”,确保资料完整、准确。同时对工程的前期资料做到备份及原件单独建档保存,否则质监部门将不予核定工程质量等级,这充分说明收集资料及时性和必要性。三、施工技术资料相关性

在实际的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对内业资料的保存认识不高,在以往的施工中,由于施工管理不规范、工程管理综合素质较低等,导致内业资料归档不规范、严谨,许多应有的资料往往缺失或失真,真正失去了资料的重要性。下面简述体会:

1、实时跟踪

内业资料对于施工过程来说有着适时跟踪的作用,如以泰山基业工程来说,开工报告表示工程已经开始;主体结构质量验收标志主体结构施工完成;竣工报告、质量检验证明书、竣工备案表等证明工程的顺利完成。

工程施工的每一步都牵涉到内业资料的产生,所以必须要及时地收集才能有效地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例如泰山基业工程可分成三个大部分:开工前、施工中、竣工后。开工前办理的规划许可、施工许可证、勘察报告、审图中心审核完成的有效设计施工图、签署的施工合同、中标通知书等。施工中所做的工作更为繁多,因此需要的内业资料也就更多。从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到复检报告等;到主体结构施工的各工序隐蔽、精装修施工、幕墙施工、机电一系列施工质量保证资料。每一个步骤都牵涉到相关的记录。最后的环节也最为重要,现场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竣工验收。从外观面貌到内在质量,这些都是接受检验的内容,同时应提交工程齐全有效的工程档案资料,工程档案资料将成为工程综合评价唯一的合法凭证。

2、反馈监督

内业资料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对工程的现场施工有反馈监督的作用,每一个施工工序都能从内业资料上反映出它的时间、数量、责任人、规格等特性,在这里能够很明显地看出工程是否含有缺陷,诸如缺少许可、不符进度、数量误差等等,都可以从中得出。就拿隐蔽工程验收单来说,首先必须由施工单位提供隐蔽验收的项目、结构、数量,然后会同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进行抽样检查,检查的情况和结果就记录在隐蔽工程验收单上,施工个位由此可以对自己的施工质量状况和尚未注意到的问题进行纠正,如钢筋绑扎质量、防水施工质量、屋面施工质量等等。对于项目负责人及监督人员来说,就可以较清楚地知道问题的所在立即整改,加强管控。

3、信息查询

有了内业资料的跟踪,项目负责人不用再凭着零星的材料和自己的记忆来对整个工程的节点进行控制。在及时搜集的情况下,有关工程的各工序相关细节就都存在于内业资料中,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如数量不符、质量差异)就可以凭借资料记录追查到其中的原因,也方便了项目负责人对工程的管控。

4、经验积累

内业资料可以作为今后工程施工的一种借鉴,对以往工程中采用的技术、发生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以及反馈结果,在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中可以吸取经验,少走弯路。在内业资料中还包含着“竣工报告”、 “施工小结”等这些文件中除了有关的工程数据外,对施工过程的总结占了相当大的部分,优点、缺点尽在其中,学习和借鉴这些文件对今后的工程管理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个人总结

资料管理工作看起来非常的琐碎,似乎简单纯粹,但把工程资管理工作干好绝对不是随随便便就都能做到的。资料管理接触的面广,尤其建筑行业有关安全、质量、技术以及现场全面管理的东西比较综合,法律法规、施工质量规范、技术标准、安全标准规定等等,对于初学的技术人员,资料管理工作会给你提供了一个全面学习的清晰的起点。在资料管理中,你可以系统的将工程各个环节掌握,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逐渐展示自己某一领域才能的一个平台。

篇10

洞桩法作为一种新的地下空间浅埋暗挖施工方法,已经在北京多条地铁线路中得到大量应用,其合理性和优越性已经得到初步证实。与此同时,洞桩法还不够完善,其施工过程仍然存在风险和难题,对洞桩法进行研究,对其施工方法提出改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内容以北京某地铁车站工程为依托,使用MIDAS/GT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洞桩法的车站整体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各施工阶段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希望为工程施工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洞桩法;模拟计算;地层变形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北京的城市规模迅速扩大,持续增长的人口对交通、住房、娱乐及公共设施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城市立体交通的重要方面,城市轨道交通事业正蓬勃发展。受到地面建筑物、城市交通、道路、环境保护、水文地质、施工机具、资金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暗挖法在北京地区被大量使用,目前采用的方法有: 全断面法、双侧壁导坑法、CD法、CRD法、侧洞法、中洞法等。洞桩法作为一种新的地下空间施工方法,其合理性和优越性在北京地铁的施工中已经得到了初步证实。

洞桩法的物理意义

洞桩法的英文缩写是PBA,其含义是:P-桩(pile)、B-梁(beam)、A-拱(arc),即由边桩、中柱、纵梁、顶拱共同构成初期受力体系,承受后续施工过程的荷载;其主要思想是将明挖法、盖挖法及分步暗挖法的特点结合起来,在顶盖的保护下逐层开挖内部土体,然后施作二衬,最终形成由初支和二衬组合而成的永久承载体系[1]。

洞桩法的优缺点

2.1洞桩法的优点

1.对城市地面交通及周边居民干扰小。桩、梁、拱先期形成,构成主要承受和传递荷载的空间框架体系,后期土体的开挖都是该受力体系的保护下进行的,不但保证了安全,而且大大降低了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地面沉降小。每一跨的顶盖都是一次形成的,避免了结构反复拆除对周围土体的扰动;拱顶二衬结构施工较早,上部初支的暴露时间较短,依靠较早形成的桩、梁、拱整体支撑结构体系的可靠支撑,可以有效减小地面沉降值;

3.施工方式灵活。可采用单跨结构,也可采用多层多跨结构,内部空间布置灵活,边桩及中柱既可在地面施做,也可在上导洞中施做,底部承载结构可根据地层条件做成底纵梁或桩基,在大断面、特大断面工程施工时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2.2洞桩法的缺点

1.围护结构受力和时空效应复杂。由于结构的特点,洞桩法在扣拱时跨度较大,扣拱施工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围护结构不仅要承受土体的侧向压力,还要承受上部覆土的荷载和地面超载,在桩顶还要承受较大的拱脚水平推力,车站一般不是一个孤立的洞室,其下部基坑的开挖还需要考虑群洞效应的影响;

2.导洞内空间小。洞桩法需要在小导洞内施工围护边桩,而受到经济条件和安全条件的限制,小导洞的空间不能过大,导致机械作业的空间狭小,由小导洞的狭小空间引发的洞内钻孔灌注桩阶段在控制质量方面的难度有所增大[2-7]。

工程背景

地铁车站的结构形式为岛式,长约200m,宽约24m,有效站台长度158m,宽度14m,覆土厚度14m左右,车站主体结构为地下两层直墙三连拱结构,洞桩法主体隧道内有小导洞8个,其中上层小导洞4个,下层小导洞4个,采用台阶法施工。小导洞施工施工顺序是:先施工上层小导洞后施工下层小导洞,先施工边部小导洞后施工中部小导洞。

车站范围自上到下主要包括以下土层:1粉土、2粉细砂、3卵石圆砾、4粉质粘土、5卵石、6粘土、7卵石。车站上层主体结构位于第5层的卵石中,下层结构主要位于第7层的卵石中。上层小导洞所处位置土层包括圆砾、卵石、粉细砂、圆砾石,下层小导洞所处位置土层包括卵石圆砾、粉质砂土、卵砾石。

洞桩法施工过程模拟

车站整个洞桩法施工过程中,随着开挖步序进行,分析不同施工阶段对地层变形和地表沉降的影响。模拟计算中采用以下几条基本假定:

1.土体采用摩尔―库伦模型;

2.假定地表和地层土质均匀;

3.衬砌和梁板柱采用线弹性模型,仅考虑弹性变形,荷载主要考虑土体和结构自重、地面超载。

在建模时考虑到建模速度、网格数量、计算速度、内存等方面因素,选取结构断面比较标准的地段作为计算域,不同土层厚度做了适当简化。上下范围:车站结构顶部到地表为覆土厚度,约为14m,下侧边界取导洞5倍洞径;在图中表示为隧道底以下18m,它从上往下总的高度为56m;左右范围:受到有限元程序分析功能限制,三维模型取距车站中线左右各75米,总长150m;纵向范围:每榀1.8m,共20榀,即36m;计算模型的节点总数为15771,单元总数为21468。

图4-1洞桩法车站计算模型网格划分三维视图

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模型中间断面各施工阶段地表沉降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4-2 中间断面地表沉降与开挖步序关系

根据计算结果得出主要施工阶段地表最大沉降与其占总沉降的比例如下表所示:

表4-1 主要施工阶段地表最大沉降与其占总沉降的比例

从上图可以看出,计算模型中部断面各个施工阶段的地表沉降关于车站中线左右对称,在距离车站中线40m以内开始有变化,在40m到20m之间的区域缓慢增长,在左右20m范围内沉降较大,在车站中线处达到最大值。在开挖上层边部小导洞的时候,可以看到,边部小导洞被开挖土体上方的地表沉降较车站中线处的地表沉降大,这与O Reilly,New等得到的两个隧道距离较远时的地表沉降曲线的形状一致。上层中部小导洞开挖完成后,车站正上方土体沉降趋于一致,随着下层边部小导洞和下层中部小导洞的开挖,整个计算模型的地表沉降曲线呈现出明显的中间大两边逐渐变小的形状,且这种形状变化随着后续开挖的进行而越发明显。

小结

车站施工过程的众多阶段中,最容易引起地表沉降的阶段是小导洞开挖阶段和扣拱阶段,这两个阶段引起的地表沉降占总沉降的比例高达70%,如何减少小导洞开挖阶段和扣拱阶段土体开挖对周围地层的影响,将是洞桩法控制地表沉降的主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惠丽萍,崔志杰. PBA工法―一种新的大型地下空间暗挖施工方法[论文集].施工技术.

[2]郭永军. 地铁暗挖车站"PBA"洞桩法施工技术[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16(2).

[3]吕波. 洞桩法地下基坑时空效应分析与施工技术研究[J]. 现代隧道技术, 2008,45(3).

[4]刘明忠,黄瑞金,范京玲.北京地铁10号线团结湖站洞桩法交叉部位扣拱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08(12).

[5]崔承武,王玉军.北京地铁十号线光华路站中洞初支扣拱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07,19(8).

[6]高宪民. 北京地铁十号线国贸站的施工方法[J].铁道建筑技术, 2008(z1).

篇1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

时光荏苒,自2020年8月加入XXX公司至今已2月有余。在此,对过往在XXX工作、学习作一小结,以便更好的为公司2020年各项工程建设贡献自我一份绵薄之力。

一、公司融入

初入公司,在新的环境中,经过新员工三级培训,深入了解公司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时刻谨记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工作,同时积极主动地向部门领导及同事请教、学习,以便可以及时、准确地完成本职及领导交待的其他工作。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文体活动,增加与同事之间的沟通、了解,进一步的融入XXX大家庭、大集体。

二、现场工作

进入公司以来,主要工作是XXX的土建管理。自项目场地清表开始介入,历经基坑开挖、2#楼地基换填、基础施工,直至主体施工各个阶段。

1、进度:截止目前,地库结构施工完成80%,计划月底全部完成;2#主楼2层结构板施工完成,计划年底主体封顶。

2、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秉承全过程管理的原则,事先熟悉图纸,了解施工重点、难点;事中通过作业面日常巡查、旁站地基换填及混凝土浇筑等,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问题;事后对暴露质量小缺陷即刻整改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防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同时,对接施工单位、设计部工作协作,及时解决图纸中出现的问题。积极主动与部门内部、监理公司沟通、探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整改措施,借团队的经验及智慧弥补我个人之不足。

3、安全文明:安全文明施工始终是现场不可逾越的底线。在重大及专项工程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上报方案,监理公司审核通过后才实施;在日常巡查中,通过与作业人员攀谈,了解安全交底实施情况,重点检查安全施工保障措施到位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即刻予以制止。严格要求施工单位保持现场卫生整洁,做到工完场清,扬尘治理措施到位,材料堆场分类码放整齐,文明施工标识标牌悬挂到位。

篇12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监理;质量控制;难点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土地面积局限性,为了满足城市现代化商业发展及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高层建筑工程正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工程主体。高层建筑的施工因此自身高度的增加,导致工程基础深度也增加,加大了施工难度。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工程监理应该按照国家相关监理质量体系程序严格执行,由于监理工作因高层建筑自身施工特点,在高层建筑工程监理中针对不同的施工阶段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层建筑质量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以及相关的难点,针对这些要点及难点,监理工程师必须在实际的施工中按部就班的执行,保证工程质量。

1 高层建筑质量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1.1 基坑支护控制

高层建筑的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在监理水泥围护结构施工时必须侧重控制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要有足够的搭接长度,水泥掺量要满足工程设计规范,相近的支护桩的施工间歇应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土方开挖之前要有合理的养护时间等。

在排桩式支护体系是工程监理中,应重点控制桩身垂直度偏差和桩位偏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桩孔的成孔质量也符合设计,钢筋笼的稳固性和放置地点,砼强度等级都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在排桩支护施工时,要严格按照工程图纸设计要求进行,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预控方案。在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塔吊的位置安排对基坑支护的影响,保证塔吊作业时不会对周边建筑不会产生影响。

1.2 土方开挖施工控制

土方开挖施工中必须按照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开挖过程中必须按照设计工况分层开挖,禁止超挖或少挖、土方支撑和拉锚都要按照工程图纸设计中进行安装。在开挖过程中要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形制定预控方案和应急措施,这些情形包括:断桩和漏桩的应急处理,支护墙施工过程中的漏水和渗水,流沙和管涌的应急处理,注意与相邻的建筑物之间的施工距离和管线位移的合理控制等等。基坑开挖施工时要时刻关注基坑位移和地下水的水位改变,当位移量或水位变化发生较大改变时应立即报警,启动预控方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防止基坑质量事故发生。

1.3 防水工程

高层建筑施工时由于基础施工较深,防水工程是重点控制部分。施工之前,监理工程师应重点检查施工材料能否满足设计要求,质量保证是否合格,能否达到施工工艺要求。在施工时应重点监理施工缝是否满足要求,后浇带和施工缝穿墙管外止水带或止水环的施工质量,重点控制止水带之间的焊接情况,并根据实际焊接情况做好监理记录。在防水涂料施工过程中,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比例对双组份的涂料进行配合,达到要求之后才可以大量施工,控制涂层厚度和涂料施工次数,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方做好防水涂料防护工作,确保涂层满足质量要求。

1.4 钢结构工程

在对高层建筑钢结构工程监理过程中时,监理工作人员要审查施工方的详细施工方案,尤其是对吊装加固方法及具体实施措施进行核查,在进行吊装施工时,还要核查旁站,并做好旁站记录,发现问题应立即要求施工方采取整改措施。监理工程师还要核查钢等原材料的合格证、质保单,确保所用的工程材料质量可靠。在对钢结构焊接之前,需要施工方提供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监理方审核报告合格之后才可以进一步的进行焊接施工;并且在焊接时,还要监理成品或者半成品的焊接质量。在整个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方都应参与进来以便随时进行监测,对于如焊缝等重要焊接部位还要采用超声波探伤的方法进行抽样检测,确保焊缝质量;对于涂装施工工程要重点检测外观和涂层厚度;对钢结构工程中高强螺栓连接重点控制施拧工序和施拧扭矩值,通过这些检测全面监理钢结构施工过程。

1.5 垂直运输作业的控制

高层建筑由于其施工特点,经常需要用到垂直运输作业,而通常情况下运输作业量大,运输机械使用及维护费用高,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进度。监理工作人员对施工方整个垂直运输作业进行检测,审查施工方的垂直运输方案,核查施工方的运输机械性能,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塔式起重机加砼泵还有施工电梯,检测这些起重机的稳定性和垂直度是否满足要求,能否确保垂直运输作业的安全性。

1.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控制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监理方必须认真的核查施工方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在混凝土搅拌时,要重点检测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的差值、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平均温度之间的差值都应该控制在25度范围内。在大体积混凝土实际施工过程中,督促施工方需要对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入模温度以及中心温度进行实时监控,采取合理的保温方式,对其进行动态管理。

2 高层建筑工程监理难点

2.1 基础工程中防水的监理

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中,由于一般都有地下室,基础工程深度都较深,另外还要考虑高层建筑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达到抗震要求,因此基础工程一般都是土方开挖量很大的工程,在进行基础工程施工中通常采用人工降水加上止水帷幕护坡的施工方法,因为长期降水基坑内外水压不同,因此一旦止水帷幕发生破坏就会导致坡毁水淹发生,所以这就必须要求施工方尽可能快的完成基础工程施工,防止事故发生。因此地下室防水工程是工程监理中一大难点之一。

2.2 砼质量控制及首次开盘鉴定

在建筑工程中砼是施工必备部分,因此监理砼的质量是必须重视的部分。《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规定:首次使用的砼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要求砼配合比完全满足工程施工设计要求。监理人员在开盘鉴定时必须要使组成砼的砂子、石子、水泥、水及各种添加剂严格按设计配合比进行计量,另外还要对所加水也应严格进行称量,监理工程师应在施工方在进行砼搅拌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的进行,监理工程师还有观测新砼工作性能要求,特别是监测砼的坍落度,使砼的性能指标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如果检测出来的砼满足了要求,则施工方可以按照这样的配合比生产砼;如果不满足要求,监理方必须要求施工方从新组合配合比加工砼,依次进行检测,直到加工出的砼完全满足要求为止。

2.3 钢筋接头的取样及试验

由1.4节钢结构施工可知,高层建筑的钢筋接头施工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对钢筋接头施行质量控制也是非常必要的。由于钢筋接头施工中一般情况下除梁接头、墙钢筋接头能够提前加工外,柱钢筋接头都是一边焊接,一边施工的,这部工序完成之后就进入下一步工序,工序之间连接都不交紧密,不可能连接到柱钢筋接头之后又去做检测试验,因此这种监理方法显然尤其弊端,因此考虑到实际钢筋接头施工过程,监理方法必须要所有改变。我们可以建议在钢筋接头进行力学试验时可以直接对成品进行,对这些成品焊接接头做到100%观感检测,而对某些机械接头成品还要抽样采取抗拉强度试验,并由相关部门出实验合格报告,确保钢筋接头的可靠性。

3 全文小结

高层建筑工程监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措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工程监理涉及到高层建筑施工的每一个过程,包括支护工程监理、土方开挖工程监理、防水工程监理、钢结构工程监理、垂直运输作业监理、大体积砼施工监理等重点控制部分,只有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才能造就高品质的高层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陈建国. 对深化施工监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 建设监理,1999.

[2]鲁维民.浅谈结构施工监理中应注意的一些因素[J].山西建筑,2007.33(4).

篇13

关键词:“项目导向教学”方法;桥梁工程施工;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27-03

国家教育部以教高[2006]16号文件的形式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随着逐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我校在课程的教学改革上积极以工学结合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在整个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教师们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内教学、书本教学、灌输式教学等方法进行了颠覆性改革。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达到学生毕业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在《桥梁工程施工》课程里结合武汉市内桥梁建设项目多的特点,采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桥梁工程施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好的导向性。

《桥梁工程施工》项目导向教学法是以实际桥梁施工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模拟真实的施工现场,并将项目里的施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习兴趣,经过小组讨论、老师讲解,从而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方法。此教学过程中,项目是导向、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交流协作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是实现“工学结合”的有效方法。

一、《桥梁工程施工》课程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桥梁工程施工》是我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课,实践性较强,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和下部结构施工两个部分,大都是典型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教学工程中采用实际的桥梁工程施工项目作导向进行教学,可以满足学生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项目导向教学”方法在《桥梁工程施工》课程中的实施步骤

1.“项目导向教学”方法的基本思路。实际的桥梁工程施工项目(感性认知)提出需要解决的工程问题(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讲解课程中相关的基本知识点(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实习实训(在实践环节中发展理性知识)。

2.教学过程中“项目导向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以本课程中“桥梁桩基础施工”为例讲述其实施的4个步骤。①感性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现阶段学校周边正在施工的桥梁工程项目――武汉二七长江大桥的施工,通过使用多媒体播放二七长江大桥桩基施工视频录像、图片及讲述报章杂志的相关报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引入内容包括大部分教材上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例如桥梁下部结构的组成、基础的类型、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场地、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钻孔方法、清孔的方法、容易出现的事故及处理等桩基础的施工等内容。该步骤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②给学生展现大量工程图形信息,表达出工程实体,其具体、直观的信息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主动寻找答案。②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展现具体桩基础施工技术,提出施工中要解决的问题。仍然采用图形信息为主、文字为辅的多媒体方式,介绍实际桩基础施工工程,包括施工准备、钢围堰施工、灌注桩施工等内容,例如其中环节围堰如何定位,为什么采用双壁钢围堰、钢围堰如何制作,如何下水及浮云施工、再次之前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及其资料研究,桩基施工时准备护筒及制备泥浆及钻孔方法的详细过程等基本信息,本教学过程中只提出问题,并不解答问题。该步骤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处于浓厚的工程氛围中,教师应使用规范的工程语言向学生传递实际工程信息和工程需解决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工程触觉,并带着强烈的求知进入下一步骤的理论知识学习。③结合第二步骤提出的问题,教授理论知识。在课堂上,结合第二步骤提到的工程问题,展开理论知识的教授。讲解桥梁桩基础施工过程这个项目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点,形成有的放矢、目的性较强的课堂讲授,达到较高的学习效率。例如围绕二七长江大桥下部结构的基础为什么选择桩基础,桩基础的优点有哪些,桩基础是如何施工的,双壁钢围堰施工的难点在哪里这些问题,学生学习到了桩基础的特点及其整个施工环节当中遇到的包括围堰、钻孔、灌注等理论知识点。通过以上三步骤,对于桥梁下部结构桩基础施工理论知识基本能形成完整的构架,学生此时可以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④发展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新的工程问题。这个步骤是在前面三个步骤完成的情况下进行的。在理论知识构架学习完成的情况下,给学生提出新的工程问题,以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注意过程当中将所学理论知识的发展运用。可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以讨论,模拟施工现场项目部的方式进行此过程。例如介绍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的工程概况,了解其主塔墩深基础的形式分析其是否采用桩基础,并与二七长江大桥的桩基础施工方法进行比较、总结。该步骤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培养学习发展式的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将此用来解决没有遇到过新的工程问题,是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再认识。

三、“项目导向教学”方法的作用

1.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其学习兴趣;可使学生更了解实际的工程施工情况,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通过对本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显著。

2.提高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桥梁工程施工》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备“双师资格”。授课教师应具有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扎实的理论知识,并积极投身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实践中,提高其综合素质。

3.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运用“项目导向教学”方法完全符合本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小结及问题思考

《桥梁工程施工》课程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整个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新的教改教材,应选择教学内容按模块划分或按学习情境划分,要注意各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连接性及提出问题的承接性,特别在教学步骤2的实施过程中提的问题必须符合理论知识教授的顺序,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可选择将整个桥梁工程施工过程分成先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再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做到按照施工顺序来教授。

2.作为导向的施工项目应既能反映该项目要表达的理论知识,又要尽量地反应出道路桥梁行业施工技术的前沿信息。同时尽可能地选择学校周边不远处的桥梁施工项目,在教学步骤1和步骤2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施工现场参观,更大程度地增加学生的感观认识。鉴于武汉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城市特点,教师有大量的桥梁施工项目可供选取与归纳。

3.运用“项目导向教学”方法,考试时应注重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查,例如加大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及动手能力的考查。

参考文献:

[1]姜秀英.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1,(4).

[2]仲景冰.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及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2,(6).

[3]叶作楷.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0,(4).

[4]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3).

[5]吴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3,(7).

注释:

①水利部示范院校建设项目,2009年度立项课题B类自筹经费重点课题《“三点一线两对应”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成果。

篇14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支护结构;信息化施工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deformation monitoring technology for deep foundation pit

Hao Xiao-dong

(Hohhot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 LtdInner MongoliaHohhot010020)

【Abstract】In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deep foundation pit monitoring as a case study, analysis of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the settlement of the surrounding buildings, the anchor pres-tress loss and groundwater level changes, and analysis of monitoring results of the foundation pit, according to the monitoring results to take preventive measures, the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method, effective to ensure pipeline safety and road construction of foundation pit and surrounding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Key words】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Deformation monitor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层、超高层建筑竞相发展,随之而来的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其开挖深度也越来越深。由于深基坑工程施工期(自基坑开挖至基坑回填)较长、施工场地狭窄、受自然气候、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大,所以深基坑施工往往施工条件差、安全隐患很大。为了减少外部因素对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和基坑的稳定性带来不利的影响,消除安全隐患,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对周边环境安全信息(房屋沉降、房屋倾斜及裂缝、地面沉降)、基坑边坡稳定信息(顶部垂直及水平位移、土移)、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信息进行监测。为了准确地掌握基坑特别是深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情况,需从基坑主体结构、围护结构、地下水位和相邻环境等诸多方面对基坑进行全面的变形监测。

1. 工程概况

(1)该项目拟建高171米。总建筑面积:268214.4m2。设5层地下室,地下室开挖深度-21米。建筑主体组合成L型布局,通^底部五层裙楼将主体建筑连接为一整体。1、2号办公楼与3号楼(办公及酒店)在造型上结合成一体,1、2号办公楼地面40层,3号楼(办公及酒店)45层。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1、2号楼中筒采用筏板基础,筏板厚度3.0米,框架柱下采用柱下独立基础。3号楼主楼全部采用筏板基础,筏板厚度3.0~3.4米,局部柱下设柱帽。

(2)本工程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和垂直位移进行监测,以确保基坑安全。变形监测应贯穿基坑施工整个过程,既从基坑开挖起,到基坑回填为止。

2 基坑位移变形观测点的设置

在支护结构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基坑变形最敏感的部位)和基坑周边对变形比较敏感的部位(包括临近建筑的墙体)设监测点,设置水平位移监测点17个,沉降监测点13个,支护桩钢筋应力及锚索拉力监测桩8根,地下水位监测点30个。以上观测点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增设和调整位置,并保证观测点的有效性和不被破坏。在基坑变形影响范围外设2个基准点。如图1所示。

(1)基准点设置:基准点应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之外的便于长期保存的位置,至少有2个可靠点作为基准点。

(2)工作基准点设置:工作基点是变形监测中起联系作用的点,是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的依据。应放在靠近观测目标的地方,在通视条件较好或观测点较少的工程中可不设工作基准点,在基准点上直接观测变形监测点。

(3)变形监测点设置:变形监测点应设在变形体上,且设在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

3. 基坑变形监控值

监控值是指设计过程中的控制值,有时可用最大允许值作为监控值。报警值是指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应急措施的(警戒)值。

对本工程,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控值为30mm,报警值为25mm。基坑周边地面沉降:监控值为20mm,报警值为15mm。

4. 监测计划

本工程按如下要求进行监测:

(1)基坑开挖前观测一次,获取原始数据。

(2)开挖第一层后每天观测一次,直至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

(3)开挖到位后,每2天观测1次,直到稳定为止。

(4)特别加强雨天及雨后的监测,并对各种可能危及支护安全的因素予以充分考虑。

(5)观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加密观测次数。

变形监测信息分析:对基坑变形监测的信息,应及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变形位移超出容许值时,应停止基坑开挖,采取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

5. 基坑变形监测内容

5.1施工前的监测内容。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临近建筑物户主、地下设施的有关单位,对基坑周边既有建筑物的裂缝等情况进行测量、拍照或录象工作,作好周边建筑物情况的原始记录。

5.2施工过程的监测内容。

(1)支护结构和被支护土体的水平位移变形观测。

(2)相邻建筑物及周边管线的沉降:在两倍基坑深度范围内的建筑物外墙上或重要管线上设置沉降观测点(设置点距地面200-1000mm,便于塔尺立在上面)。

(3)支护桩钢筋应力及锚索拉力监测。

(4)基坑渗漏水及地下水位变化观测。

6. 小结

综合以上技术手段,对于基坑工程进行了基坑围护桩体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围护桩顶垂直位移监测、基坑外侧地表沉降监测、基坑外侧土体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外侧土体分层沉降监测、基坑外侧深层水位监测等,为基坑安全施工提供了重要保障,减少了外部因素对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和基坑的稳定性带来不利的影响,消除安全隐患。为及时准确地掌握基坑结构和周围构筑物的状态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范[R].2006:1~45.

[2]林宗元,岩土工程试验监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68-717.

[3]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8:12~50.

[4]山东省建设厅,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