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09:47: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税法的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D92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672―3198(2009)11―0249―02
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于2008年1月1日起在我国施行。新企业所得税法与原内、外资税法有较大的差异,对内资和外资企业的影响也很大。
1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现了五个方面的统一
(1)统一税法并适用于所有内外资企业。
先前,我国企业所得税分内资和外资两套不同税制。内资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缴纳企业所得税。两套税制,在税制要素,包括纳税人、扣除项目、优惠政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
新企业所得税法只在大小企业之间和是否高新技术企业之间作了区分,而在内、外资之间不再有税率的区别,这就意味着我国企业所得税告别“双轨”时代,是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方针的具体体现。
(2)统一并适当降低税率。
在“内外有别”的税制下,虽然内外资企业的法定名义税率统一为33%,但形形不平等的优惠政策造成了内外资企业实际税负的不平等。内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为25%左右,外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为15%左右,内资企业实际税负高出外资企业近10个百分点。这种实质上的差异,带来了内外资企业竞争力的差异,使它们在不公平的税收负担下竞争,同时税制本身也不符合国际税收惯例和加入WTO的要求。
新企业所得税法将纳税人划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不再按内、外资分类。新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统一为25%,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
(3)统一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
①为统一内、外资企业税负,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②原企业所得税法对内资企业的工资薪金支出扣除实行计税工资制度,对外资企业实行据实扣除制度,这是造成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均的重要原因之一。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统一了企业的工资薪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规定企业合理的工资、薪金予以在税前据实扣除。
③新企业所得税法不再区分内外资和不同行业的内资企业,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④原企业所得税法对内、外资企业业务招待费支出实行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限额扣除。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不再详细规定而是简化了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比例,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4)统一税收优惠政策。
新企业所得税法采取了多种方式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整合,重点向高科技、环保等产业倾斜,对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等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新企业所得税法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5)统一税收征管要求。
新企业所得税法针对企业所得税征管的新特点,在企业纳税地点、合并与汇总纳税、纳税年度的起算时间、纳税方式以及企业终止经营活动后的汇算清缴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不仅注重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在法律适用上的一致性,而且保证了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有利于法律的施行。
2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对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解决目前内资、外资企业税收待遇的不同、税负差异较大的问题,实现公平税负,是新税法的主要目标。新企业所得税法为所有企业建立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法环境,实现了“五统一”,消除了差别待遇,使各类企业享受同等的税收待遇,站在同一税收待遇的起跑线上,形成了平等的竞争机会。
(2)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产业导向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实行鼓励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创业投资以及发展高新技术等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予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税收优惠,同时保留了对农、林、牧、渔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国内、外资金进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的行业和区域中,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新税法的税收优惠政策关注的是基础性、环保性、创新性、公益性、发展性的产业,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激励,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时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这将鼓励高科技企业扩大研发投人,并有利于企业减少税费支出。
(4)有利于增强内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对于内资企业而言,新税法实施后,企业法定税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新企业所得税法实行25%的税率,比原企业所得税法降低了8个百分点,统一和规范了企业税前扣除标准,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了有效整合,内资企业的所得税负担将低于改革前的水平,有利于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
(5)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外资企业略有影响,但不会造成重大冲击。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对外资企业来说,不同企业的所得税负担会有升有降,总体税负将略有上升。但由于采取了诸如外资企业可按照新税法规定享受新的税收优惠,并在一定时期对老外资企业实行过渡优惠期安排等措施,可以给外资企业一个缓冲期,以防止外资企业的实际税负水平与并轨前形成太大的反差。
总之,新税法从税法、税率、税前扣除、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等五方面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各类企业的所得税待遇一致,将对我国内、外资企业产生积极的深远影响。企业要加强对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学习,以新税法规范企业的行为。
关键词:新企业所得税法;特点;影响
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于2008年1月1日起在我国施行。新企业所得税法与原内、外资税法有较大的差异,对内资和外资企业的影响也很大。
1新企业所得税法实现了五个方面的统一
(1)统一税法并适用于所有内外资企业。
先前,我国企业所得税分内资和外资两套不同税制。内资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缴纳企业所得税。两套税制,在税制要素,包括纳税人、扣除项目、优惠政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
新企业所得税法只在大小企业之间和是否高新技术企业之间作了区分,而在内、外资之间不再有税率的区别,这就意味着我国企业所得税告别“双轨”时代,是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方针的具体体现。
(2)统一并适当降低税率。
在“内外有别”的税制下,虽然内外资企业的法定名义税率统一为33%,但形形不平等的优惠政策造成了内外资企业实际税负的不平等。内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为25%左右,外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为15%左右,内资企业实际税负高出外资企业近10个百分点。这种实质上的差异,带来了内外资企业竞争力的差异,使它们在不公平的税收负担下竞争,同时税制本身也不符合国际税收惯例和加入WTO的要求。
新企业所得税法将纳税人划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不再按内、外资分类。新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统一为25%,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
(3)统一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
①为统一内、外资企业税负,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②原企业所得税法对内资企业的工资薪金支出扣除实行计税工资制度,对外资企业实行据实扣除制度,这是造成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均的重要原因之一。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统一了企业的工资薪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规定企业合理的工资、薪金予以在税前据实扣除。
③新企业所得税法不再区分内外资和不同行业的内资企业,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④原企业所得税法对内、外资企业业务招待费支出实行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限额扣除。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不再详细规定而是简化了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比例,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4)统一税收优惠政策。
新企业所得税法采取了多种方式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整合,重点向高科技、环保等产业倾斜,对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等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新企业所得税法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5)统一税收征管要求。
新企业所得税法针对企业所得税征管的新特点,在企业纳税地点、合并与汇总纳税、纳税年度的起算时间、纳税方式以及企业终止经营活动后的汇算清缴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不仅注重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在法律适用上的一致性,而且保证了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有利于法律的施行。
2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对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解决目前内资、外资企业税收待遇的不同、税负差异较大的问题,实现公平税负,是新税法的主要目标。
新企业所得税法为所有企业建立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法环境,实现了“五统一”,消除了差别待遇,使各类企业享受同等的税收待遇,站在同一税收待遇的起跑线上,形成了平等的竞争机会。
(2)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产业导向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实行鼓励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创业投资以及发展高新技术等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予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税收优惠,同时保留了对农、林、牧、渔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国内、外资金进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的行业和区域中,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新税法的税收优惠政策关注的是基础性、环保性、创新性、公益性、发展性的产业,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激励,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时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这将鼓励高科技企业扩大研发投人,并有利于企业减少税费支出。
(4)有利于增强内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对于内资企业而言,新税法实施后,企业法定税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新企业所得税法实行25%的税率,比原企业所得税法降低了8个百分点,统一和规范了企业税前扣除标准,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了有效整合,内资企业的所得税负担将低于改革前的水平,有利于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
(5)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外资企业略有影响,但不会造成重大冲击。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对外资企业来说,不同企业的所得税负担会有升有降,总体税负将略有上升。但由于采取了诸如外资企业可按照新税法规定享受新的税收优惠,并在一定时期对老外资企业实行过渡优惠期安排等措施,可以给外资企业一个缓冲期,以防止外资企业的实际税负水平与并轨前形成太大的反差。
总之,新税法从税法、税率、税前扣除、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等五方面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各类企业的所得税待遇一致,将对我国内、外资企业产生积极的深远影响。企业要加强对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学习,以新税法规范企业的行为。
关键词:中小型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周期;模糊专家系统;计算机仿真系统
中图分类号:TK21 文献标识码:A
1 水轮发电机组的检修分类
1.1 临时性的检修
临时性的检修内容主要有:改进自动控制系统、完善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消除转动部件的异常、改善某些机构的运行状态,防止设备工作异常引起发电机组的停机事故。临时性检修并不是无章可循随性而为的,中小型水电站应时刻记录发电机组在运行中遇到的异常状态和发现的问题,并据此制定出临时性检修的规程和计划表,之后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1.2 计划性的检修
计划性检修必须要得到电网调度的许可证才能进行。计划性检修因检修程度的不同,又分为小修、大修、扩大修三种。
计划性小修的周期通常为一年,工期在十天左右。计划性小修的内容主要包括:零部件检查、更换配件、预防性测试、定期调整测试等。
计划性大修周期较长,通常情况下为两到三年,视具体情况而定,工期大约在一个半月左右。计划性大修主要解决经计划性小修和临时性检修无法解决的设备故障和缺陷问题。计划性大修时,需要对某些机构和复杂部件进行拆除,拆除多少视损坏程度而定。一般来说发机组的损坏有经常性损坏和事故损坏两种。经常性损坏是指由于部件运动时的相互摩擦、泥沙磨损、水流汽蚀、各种振动导致的损坏,经常性损坏一般是可预测的,并且是持续的、渐变的。事故损坏发生的几率非常小,它不决定检修的周期。
计划性扩大修周期最长,通常为三到五年,工期大概为三个月。计划性扩大修要将发电机组全部拆卸分解,修复或更换运行中所有被磨蚀和损坏的零部件,改善机组经济、技术指标,提升机组性能,协调机组各个机构之间的联系。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高水头的水电站,水流冲击较大且含有泥沙,一般一到二年便进行一次计划性扩大修,因为此时转轮机构和导水受到严重的泥沙磨蚀,不及时修复将引起事故停机。相反,在低水头的水电站,计划性扩大修的周期可延至七到八年一次。
2 水轮发电机组的检修流程
2.1 检修前期的准备阶段
检修前期的准备阶段,一般流程为查阅以往检修记录、确定检修项目、制定检修技术措施、准备检修工具和所需材料、安排检修工期等。
2.2 检修中期的处理阶段
检修处理的执行阶段一般严格按照前期制定的工期、标准和检修项目进行,如需变更必须征得负责人的同意,并补充好相关的施工方案。检修的结果和试验数据要作详细记录,并同以往的检修记录作比较。从比较中看出设备的检修质量和损坏程度,确定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等。
2.3 检修后期的试验阶段
检修完毕之后,必须对检修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以保证机组修后能安全、有效、稳定、经济地运行。后期的试验阶段包括确保机组的正常运行,其次查看电气试验是否严格按照标准进行。
3 水轮发电机组的检修注意事项与新工艺
3.1 注意事项
若没有特别的需要,尽量避免对机构和某些部件的拆卸,即尽量减少计划性扩大修的周期,因为各个机构和运行部件都是互相联系的,任意地拆卸将减少部件的使用寿命,损坏机构的运行状况。延长检修的周期同时,要兼顾到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和某些机构性能下降的状况,以及设备的运行风险等。二者兼顾,才能保障发电机组的长期稳定运行。避免全部拆解发电机组,特别是油压装置、推力轴承、转浆式水轮机、自动化原件应尽量避免拆卸。
3.2 检修新工艺
调整机组中心。对于由弹性支柱的推力轴承,只需将弹性箱视为大弹簧,就可以充分地利用推力轴承有限的径向摇摆和有限的轴向伸长和压缩。在此项作业进行中,首先确定好移轴的方向,在水平的方向尽量做好约束,然后用顶丝或者是千斤顶、导轴瓦等将轴向移动的方向顶移过去1mm,再把转子顶起1到2mm,用来消除弹性箱的一个摇摆弹力,放下;重复几次便可。弹性箱受力调整。将主轴的中心移好,镜板的水平控制在一个允许的范围之内,约束发导、水导,顶起转子到镜板稍微离开推力瓦面,调整好测表基准,落下转子,计算数据,调整好抗重螺栓,再次顶起转子,然后复核数据。电动盘车措施。镜板水平、高程、主轴中心都调整好后,置弹性箱于刚性状态,发导瓦之间的间隙调为0,然后按照正常方式盘车。
4 模糊专家系统在水轮发电机组检修中的应用
4.1 模糊专家系统的构成
故障诊断模糊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方面的重要研究,充分地应用专家的经验知识,容易扩充和修改,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电力系统部门。模糊专家系统一般由数据库、知识库和推理机、征兆提取和征兆转换、黑板等五部分组成。
数据库主要是储存一些必要的和运行中产生的数据信息,为模糊专家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知识库由规则库和事实库两部分组成。规则库存放机组运行规格,检修规程,检修工程师和运行工程师的经验。事实库中存放发电机组的基本参数和设备改造记录。
推理机即根据当前机组的运行信息和以往的状况,激活在知识库中的规格,刷新动态的数据库,储存推理轨迹,最终对诊断的结果予以解释。
征兆信息提取是指对实时能够检测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选择,从而提取出对故障反应最为敏感的信息。征兆转换是为ES推理作基础的,将征兆信息通过隶属函数转化成相应地隶属度表示。
黑板是储存中间结果的,并且具备动态的刷新功能能够指导推理机的工作。
4.2 温度异常故障事例
水轮发电机组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设备运转和损耗,必然会产生发热的现象。一般导致温度升高的因素有机械损耗、磁损耗、电损耗、冷却系统的不正常工作等。故障模糊专家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规则采用类的概念进行处理。一般表示为:
RULE1:if(冷却介质进出口温差较小)and(发电机定子绕组温度较高)and(定子铁芯的温度较高)then(冷却效果不良)explan(冷热风路有短路or冷热风道隔热不好)
RULE2:if(冷却介质进出口温差较大)and(发电机各部温度较高)then(造成冷却风量不足)explan(通风管道堵塞,风阻增加)
RULE3:if(冷却器进出水的温差较小)and(发电机各部的温度较高)and(冷却介质入口温度与冷却器进水温差较大)then(冷却效率较低)explan(冷却器有积污)
RULE4:if(冷却器进出水温差较大)and(发电机的温度较高)and(冷却介质入口温度和冷却器进水温差较大)then(冷却水量不够)explan(冷却器的通水管道有堵塞)
结论
中小型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定期的检查和修理是至关重要的。检修人员和运行人员应当通力合作,权属明确,充分了解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和发电机的性能特点,以便提早发现机组的故障并予以解决,既要缩小检修的规模和工期,又要确保机组稳定高效运行。在检修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能大大缩小检修的工期,提高检修的效率,检修人员应当充分予以重视和运用。
参考文献
[1]熊勇辉, 潘宏侠. 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在水轮发电机组中的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06,(02).
【关键词】水利工程;技术施工;特点与主要方法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也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同时,不断发展进步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对传统水利工程技术的研究以及一些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推动水利工程技术的改革与创新。
1.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
1.1需要对工程所在地的水流进行控制
水利工程大多在河流、湖泊等处进行施工,为了避免流水对施工的影响,必须要采取各种措施对水流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在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安全隐患,降低施工风险。同时需要注意的还有,在施工时一定要注意对水利工程的地基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流域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避免流水对施工的影响,必须要采取各种措施对水流进行控制,以保护建筑实体在正式投入使用前不会受到水流的冲刷。同时要格外注意对水利工程中的防渗、承压以及耐磨更部分的处理,只有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确保社会的发展稳步的进行。
1.2 要应对气候的变化
由于水利工程大多属于露天施工,因此强风、暴雨、酷暑等均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所以必须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气候的变化。水利工程因其的特殊性,地基常年处于水体浸泡下,所以对地基的要求也就不同于普通的建筑工程,所以在地基施工中,要根据水利工程所处的地质条件和工程各部位的相关功能对地基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1.3对于工程质量要求极高
水利工程的投资大、工期长,并且由于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国家对于各类水利工程的质量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地貌不断的发生变化,为满足施工的要求很多新的工程机械被应用在工程施工中,这样的方式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水利工程的施工的机械化程度,从而逐渐的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
1.4 涉及面广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需要涉及到非常多的部门和单位,还要兼顾生产生活用水、交通运输、发电和防洪等不同使用功能的要求,因此施工具有极高的复杂性。绝大多数的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都会将主要的施工期放在江河等的枯水期,并且要求在施工开始前明确施工的进度的安排,同时如果确定水利工程项目在冬季进行施工,则需要对施工的技术水平进行提升。
2水利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2.1土方工程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想充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就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在工程中得以体现,技术创新方案的科学有效实施需要创新机制的有效支持,才能令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改善了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耗费量大、施工质量不明显的状况,不仅在施工中添加了保护环境的生态因素,而且还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还有混凝土面板防渗效果好而水泥带量不多,施工期堆石坝体可过水等优点,在比较质量、安全、工期和造价时常处于有利地位,因而是一种有竞争力的坝型。因此,一定要做好施工技术工作,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可以顺利的实施。水利水电工程关系着水电水电工程工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与否,也关系着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因此,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意义重大。
2.2混凝土坝工程
混凝土非常干硬,很小的塌落度。施工过程更接近进行土石坝施工时回填的构筑方法。施工时通过对工程表面进行碾压振捣,提高了施工效率,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而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方式为通仓薄层碾压施工,这就使得碾压层之间的黏结较为薄弱,给坝体稳定及耐久性造成不利影响。并且水利工程还能应用在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为避免水土流失做出了积极贡献。而常规大坝混凝土施工运用柱状分块。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反映了碾压混凝土的优点为速度快、效益高。减少碾压混凝土筑坝过程中产生的缝隙。还有一种变态混凝土防渗技术,就是在碾压混凝土摊铺后,通过注入水泥砂浆和振捣棒振动扎实的做法填平缝隙,这种技术也可以获得很好的填缝效果。
2.3灌浆工程
由于在混凝土结构之中加入了绿色植物,相当于无形之中引入了一台空气交换的机器,保证了混凝土结构中的湿度始终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这样的环境不仅可以为植物提供生长所必须的水分和空气,通过掺人适量的水泥胶浆,经强力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而形成,其层面的结合质量和常态混凝土没有区别,所以在坝的上游面,孔洞结构周边,岩石边坡接合等部位可以采用同一种混凝土。不能得到普遍的应用,此外,由于孔的深度不一定绝对的精确,也会对灌浆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这项技术的运用也要与施工地点的岩层、土壤结构等结合考虑,否则同样会减弱灌浆的效果。 因此,在灌浆过程中,应观察相邻注浆孔的返水、排气、冒浆情况,防止灌浆时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严格按照灌浆技术的实施要点进行施工,从而使得灌浆技术的得以顺利实施。开挖深度形成高陡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及与其他工序交叉作业,施工中需不断调整工序。由于工程量巨大,施工强度高,必须选择性能稳定,质量好的配套的先进施工机械设备。
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3.1地基处理技术
由于在很多时候水利工程的施工要在冬季进行,所以在这一时段的施工就必须考虑低温所带来的影响,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防范,从而确保工程质量。使帷幕体总的注入浆量合理分布,效益与投资比率达到最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水库,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各具特色。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是否能够满足预期要求,发挥预期作用的关键。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逐年增加,对国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国家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只有当预制桩混凝土的强度达到国家有关标准70%的时候方可进行起吊,当强度100%符合标准的时候方可进行运输和打桩,以免预制桩出现裂缝或发生断裂。
3.2水坠坝施工技术
由于水坠坝是依靠水力冲刷修筑的,因此工程准备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确保冲刷所使用水的充足。通过生态与施工的融合、材料的优化以及技术设备的创新,都为水利工程施工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企业做好施工中的技术优化工作,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质量的提升,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企业收益。所以,在实际施工中,水坠坝工程就成为重要的水利综合治理方法,并且水利工程还能应用在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为避免水土流失做出了积极贡献。
4.结束语
在未来的水利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采用将渗透到施工的每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管控措施,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并且也需要逐渐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新技术、新方法,勇于创新,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施工设备、施工技术,保证并提高水利施工质量,使工程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张宏伟.水利堤防加固工程中防渗墙施工技术[J].科技风,2010(17).
论文摘要:回顾珠江流域片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以及其江河流域规划与水工程建设的历程,对目前开展的珠江流域片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中,各分区的供需水量平衡、合理配置水资源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前言
目前,我国水利部门正积极开展全国、流域片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3个级别区域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这与全国第一次水资源评价和水资源利用规划编制,相隔已有20多年了。与以往相比较,现在人们在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治理的同时,更加重视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更深刻地认识到水资源已成为综合的、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休戚相关、不可替代的资源。如何实现把江河流域的工程规划转变为资源规划,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有必要对珠江流域片各地水土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未来对水资源供需的准则及协调平衡水量水质的难点,进行调查分析评定。同时,还要了解珠江流域片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实力、供水能力、节水潜力及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条件等,以此来考虑当地对水资源的供、需、用、耗、排水的指标定额,经济社会发展的年递增率等,即既要符合国家、行业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也要照顾该区域经济社会基础行业的特殊性。
一、加强流域片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这次水资源综合规划应注重河道内与外、左岸与右岸、上游与下游、洪涝与干旱、城镇与农村等的来、供、用、排水的量与质的协调平衡,致力减轻或化解水资源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因地制宜地落实可行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珠江流域片的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山区,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不断扩展,水污染日益严重;东南沿海地带的水资源俗称“风头水尾”(台风、过境水),经济社会发展迅猛,水土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西江流域腹地的红水河(含南盘江下游及黔江河段),是我国十大水电资源“富矿”之一,规划的l0个梯级水电站已建成(在建)7座,连同相邻的郁江、柳江两主支流上已建成的水电站,其电力调度可控制西江中下游河道内用水;北盘江沿岸的六盘水特区是我国煤炭基地之一,它地处珠江、长江分水岭的缺水地带,而煤炭却依赖水力开采,并要洗煤炼焦和建设坑口火电站,使该河段被当地人戏称为“黑龙江”。从珠江流域片整体来看,滇、黔、桂3省(区)已被列入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省份,对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必须要有对策和措施;东南沿海岸带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经济发展迅速,淡水紧缺,港澳地区还长年依赖从珠江三角洲内调水;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已建成,并两度召开了泛珠江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联席会议,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这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心地带,水资源应如何才能满足其需求?可见要合理配置珠江流域片的水资源,就必须把以往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下的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管理体制予以改革,不能再把大、中型水电站的用水让电力部门支配,而水工程的防汛抗旱由水利部门承担。所以改革水利管理体制的关键是要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在珠江流域片水资源合理配置方面,可参考在“九五”期间成立的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由流域机构与各省(区)水利行政主管厅(局)组建一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机构。近年黄河防总办公室还与西北电网有限公司等建立一个水库调度信息平台,实现调度信息共享,促进上下游合理利用水资源。还可以考虑像海河委那样,为寻求南水北调工程改善海河的生态水环境状况,而制定出一个海河流域生态恢复的水资源保障规划等措施。
二、明确水资源利用分区
对水资源利用分区的原则之一是尽可能保持与以往相关成果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这次将珠江流域片第一次水资源分区时的广东的“粤西沿海诸河区”与广西的“桂南沿海诸河区”合并为“粤西桂南沿海诸河”二级区;把原广东省的“粤东沿海诸河区”和“韩江流域区”合并为“韩江及粤东诸河”二级区;把原来的“红柳黔江区”(指红水河和柳江汇合后流入西江主干的称之黔江河段)、“郁浔江区”(指郁江流至桂平汇人黔江后改称为浔江河段)以及桂江贺江等二级区调整为红柳江区、郁江区和西江区。可见这次水资源利用分区对江河水量传递互补,行政区域的供需水量余缺的调剂,将会带来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
另以往在水资源供需平衡时,各省(区)及其省(区)内区域之间,有着“以需定供”还是“以供定需”的争议。广东认为需求水量大,有经济实力可多建设水工程拟实施“以需定供”,贵州、云南经济发展滞后,只能“以供定需”进行水量平衡。以往的需水量测算,对节约用水多停留在口头上,节水措施很不得力,也未考虑废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对水工程的现状的供水能力,多采用已运行20~30年的水工程设计效益指标,同时珠江流域片内不少地区的供水设施是以引、提水为主,其供水保证率低,欠缺调蓄能力,容易把供水量估计偏多。据2000年对珠江流域片中小型病险水库统计: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省(区)三类病险库分别占在运行的中小型水库的55%、49%、39%、47%和36%。由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库经营要自负盈亏且转向集体或个人承包,把水库原来的开发目标转向水电、供水等。因此,这次在水资源供需平衡时,必须要对现有水工程的开发目标、供水能力及其工程的安全度进行评估核定。
三、落实编制珠江三角洲中长期供水规划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二级区,是由西、北、东三江聚汇后的网河区,水资源的量与质常受台风、暴潮、咸水、赤潮、污水及枯水期淡水紧张等的困扰而陷入水质性缺水。这里的土地面积仅占珠江流域片的4.8%,人口却占珠江流域片总人口的20.6%,城市化率高达77.5%。在广东全省的21个地级市中,珠江三角洲占有7个,它集中了全省78%的经济总量和85%的财税收入。因此,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量与质需求,无疑对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是个重大的压力,尽管一些区镇一年的水利建设投入可以亿元计,但地势低洼难修筑大中型水库来调蓄水量,原有联围筑闸的功能受目前城镇扩大,路桥急增及河道挖沙等影响未能重新综合规划调整,滩涂围垦造地占用了海岸亲水带,房地产开发商在岸堤边抢建码头仓库,带来河道流态变形、会潮点上移及废污水激增。以往珠江三角洲内的洪潮区和潮洪区,枯水期仍可利用堤围水闸水泵兼施进行潮灌潮排“偷淡”冲污,现在连东深供水工程,也因东江枯水期水量紧缺及水污染而要把取水口上移,并修建了大型污水处理厂及对河(渠)全程进行全封闭输水。近两年珠江委等虽曾成功地利用西江上中游梯级水库下泄水量,沿西江主干道,向西、北江三角洲的沿海地区压咸补淡,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应该在这次规划中抓紧落实编制出珠江三角洲区水资源中长期供水规划,以节水先行,环保跟上去,落实需水量,在考虑修建供水设施时除首推已完成项目建议书的思贤活水利枢纽尽快上马兴建外,还可参考东深供水系统的思路,利用中顺大围顶部不受咸(枯)水困扰的东海水道已建的凫洲水闸经补强加固,引提西江水沿凫洲河(渠)南下至该围内东西向连通磨刀门水道与横门水道的石歧河构通,形成庞大的河渠水网调蓄水量,并进一步查勘线路修建渠(管)泵闸向长江水库补水及连通中珠围内的凤凰山、大镜山等水库,联合向中山、珠海、澳门等地供水。也可考虑像深圳市那样购置中型水库作为枯水期的应急供水专用水库,把众多原为农业灌溉的中、小型水库转变为乡镇供水水库。并要积极勘测规划修建海岸带的港湾水库或建设海水淡化厂。
四、明确各项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评价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常用单位指标来量化,一般多采用人均水资源量、亩均灌溉水量、人均GDP等表达。这个“均值”是相应主管部门在某个时期内逐年累加的平均值。现各有关指标、定额、年递增率等既有现状又要预测,都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或其科研院校提供控制数给各省(区),要求各省(区)再分解到各水资源分区和地、市、县行政区。例如:耕地面积这次只要求填报2000年数值,却要以199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公布数字控制。但珠江流域片内各省(区)的2000年统计年鉴或国土部门公布的耕地面积数,都比1996年少,多数省(区)还有1994年以后的年耕地面积是负增长。至2002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095hrn2,按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耕地面积自大至小排名:云南被列为第14位,广西列在第20名,海南为第22名,贵州为24名,广东则排在第30位,只比全国末位的福建多一点。从珠江流域片2000年各行业用水结构分析得:生活用水占13.5%、工业用水占19.4%、农业用水占67.1%(含林牧渔占7.4%)。农田灌溉用水量只占珠江流域片总用水的60%,是耕地面积减少或灌溉面积减少?还是已推行了节水农业?这是在水资源合理配置时各省(区)要认真商讨的。
2000年珠江流域(片)耕地面积1109万hm2,总播种面积1465万hm2,复种指数为1.32,这比第一次水资源利用调查分析得的复种指数1.89,减少了近1/3,这次初步分析各省(区)的复种指数中,云南、贵州为0.93与0.72,广西、广东、海南分别为1.42、1.65和1.12。这样2000年贵州省耕地只有72%播种粮食和经济作物?被称为水稻可一年三杂的海南岛复种指数只有1.12?为此各省(区)深入调查分析现有的可垦耕地、复耕地等的农业用水量来适当提高复种指数是必要的。同时从1980—2000年各分区总用水量的年均增长率看:珠江三角洲为2.91%,南北盘江为2.40%,两者似较相近,但2000年珠三角区总用水量为167.86亿m3,占珠江流域片的20.4%,南北盘江区仅37.70亿m3,只占全区的4.6%。所以区域的水资源配置,特别是两个水平年的用水预测,要有中长期用水计划,要节约用水降低耗水等相关指标作依据。如果目前各省(区)的水资源综合规划还未定稿出版,宜与近年国家和各省(区)的“十一五”规划建议的有关指标进行适当调整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