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会经济文化范文

社会经济文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会经济文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社会经济文化

篇1

茶文化如茶道、茶艺、茶俗、茶礼之类清新淡雅的片断是人类悠久流长历史中沉淀下的一朵瑰宝,大唐盛世在政治经济文化的推动下,茶文化在社会发展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论文主要从茶的起源、发展及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内容,研究其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内涵及对其他领域的连带作用,引起人们以对本民族文化的共鸣。唐朝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因而对茶饮文化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继而出现的陆羽《茶经》等文字著作是对茶文化发展从饮食到文化的高度总结和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烹煮、品饮乃至于茶具、习俗,使茶文化从纯技艺升华为精神文化,并集中体现在茶道文化这一次生的文化形式,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流芳全世界。

关键词:

唐代;茶文化;茶经

1.绪论

茶文化广义上包括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即茶具、茶馆、运茶、制茶、茶道、茶政、茶礼、茶艺等等,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指其人文科学内容。而本论文则从广义的方向入手来研究中国唐代社会经济对茶文化的推动以及茶文化对后世之影响。从茶物质开始,在延伸至与其相关的人文精神素养。“茶文化是茶的物质产生和饮品利用过程的物质、记忆以及形成精神的成果的总和,其内容包含物质层面,技艺层面和精神层面。”[1]随着唐代疆域的扩大,饮茶文化也逐渐从南方传播开来。直至边疆地区,对后世在经济、文化、名俗乃至于民族融合上影响深远。如唐代有言:“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2]可见,饮茶、贩茶在唐之前已经广为流传与普及。饮茶的起源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乃至上古,唐代以前并无“茶”字,只有“荼”的记载。茶圣陆羽首先提出了茶的起源是“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至于全民品茶,论茶,斗茶,将茶发展出其专属的文化品位,则源自于唐朝,它起到了加强经济、融合文化、丰富艺术、促进交流、开源国库的作用,有着无法预计的社会提升作用和效果。

2.唐代社会经济对茶文化的推动

秦汉之际,中华民族的祖先饮茶始于药用。有言“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3]“荼”即古代的“茶”(《尔雅》记载)。南北朝时佛教兴起为茶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而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到了唐代,随着国力、经济的大力发展,中西方交流日益增多促成了茶文化的发展条件。安史之乱后,虽然经济有所动荡,但茶文化的发展趋势仍未受到影响。正是在这种多元的文化氛围下,茶饮文化正式的开始了发展和壮大。由此,茶叶贸易,贡茶制度,茶书著作,茶禅联系都蓬勃发展起来。

2.1唐代茶叶贸易的盛行。

白居易《琵琶行》有言:“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浮梁是唐朝疆域里最东南的一个集散地,经济交易十分频繁。唐中叶以后,由于交易的经一步推进,使得茶叶文化从南向北扩散,呈网状结构覆盖全国。陆羽在《茶经》中更是罗列了无数的产茶州县,现阶段已经明确知道的茶业产区已有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覆盖大江南北。这样的网状结构,在唐代这样的广泛交流时代,为茶叶的传播和茶风的普遍化提供有利条件。

2.2贡茶制度的施行。

由唐代开始,朝廷开始在名茶产区设立贡茶院,由官府监督。当时最著名的贡茶院设在湖州、常州以及顾渚山等地。每年清明前,都需将上好的明前茶上贡至朝廷。贡茶制度劳民伤财,每次运输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有其负面性。但另一方面该制度确实对茶叶质量的提升意义非凡。皇家饮茶习惯的发展带动民间饮茶消费,当时宫廷里产生的许多新兴茶饮模式成为民间习俗的风向标。自唐代开元以来对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甚至在产茶地设下御用制茶场。此外,唐代朝廷增收茶叶税加以立法管理,也促成了茶文化的蓬勃发展。

2.3茶书发展及流传。

唐代社会经济推动茶文化发展的标志性产性—茶书兴盛,对茶文化系统理论性研究愈加广泛。自公元七六〇年左右茶圣陆羽所著《茶经》问世以来,陆续撰写了《茶记》、《顾渚山记》等卷,系统介绍采茶、制茶、煎茶、饮茶之法并分列等级[4]。《新唐书-陆羽传》记载:“羽嗜茶,着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以。”[5]另外诗僧皎然、张又新、温庭筠等著作《茶诀》、《煎茶水记》、《采茶录》、《十六汤品》、《茶述》、《茶学大典》、《茶谱》等较为著名。这些茶书将饮茶学问详细地论述,更加推动茶经济贸易的发展。

2.4茶禅关系的发展。

由于茶味先苦后甘,与禅境十分相像,故自东晋后,饮茶便被列入禅规之中[6]。僧徒行踪遍布全国,也使南方饮茶之风传播到北方。茶对于僧人而言,其妙用在于精神层面,茶道所言清雅、宁静、和谐、自由俭德等精神领悟与佛法之六度五戒暗暗相合。喝茶既可以通晓茶品、体验自然、又可以通过观茶色品茶味,识解佛性。总而言之,其共同特点在于,领悟自然的神妙。[7]同时,寺庙因为其清幽雅致、古朴无华的环境,成为了文人墨客与僧人进行儒释文化交流的绝佳之地。这些活动与交往,扩大了茶文化的传播。[8]

3.茶文化对饮茶物品贸易的带动

《茶经》对采茶天气、制茶工序、煮茶用水、品茶方法等的详细说明,[9]明确了茶文化除茶叶贸易外,还存在饮茶物品的交易。其中所列的饮茶器具总共有二十八种,并称为茶器。而采茶所用器具则称为茶具。唐代茶器可分为两类,一种是陆羽所言,乃文人学士所用。二是在陕西出土的金银、秘色瓷、琉璃茶器,乃是皇室王孙贵族和宫廷所用。比如风炉、水方、碗、札等,平时并不一定要用全套茶器,但最好还是备齐全套,否则,“茶废矣”。

4.结论

在唐以前一千多年里,茶饮文化经过了漫长的孕育期,在唐朝国富力强的时代以空前的速度发展起来,极大的影响了后世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甚至人民的想观念和意识形态,除了与饮茶实物的贸易外,茶文化在茶馆、家庭消费等奠定了不容忽视的基础,迄今不衰。茶饮已逐渐艺术化,国际化。

作者:光梓宜 汪翔 单位:西安交大附中 安徽大学

参考文献:

[1]《论茶文化的理论与实践》,郑永球

[2]《封氏闻见录》,[唐]封演著,《雅雨堂丛书》本

[3]《茶经》,[宋]陆羽著,1956,百部丛书集成,艺文印书馆出版

[4]《神农本草经》,作者不详,约成书于秦汉时期

[5]《新唐书-陆羽传》北宋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

[6]《饮茶与禅修》,沈柏村,国立国父纪念馆馆刊,2000.5

[7]《中国唐宋茶道》,梁子著,1997,陕西人民出版社

篇2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彝族传统文化 转型

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型,都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整个社会的生产经营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彝族传统文化进入了向现代化转型的历史阶段,这种历史性的文化变迁,必然冲击了彝族传统文化,影响着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

一、社会经济发展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主

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从而使社会的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促使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竞争性和规范性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竞争机制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整个社会的富裕水平。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才能有效发挥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不仅要有健全的市场结构,而且要制订一系列严格的经济法规,确保经济政策的实施,达到预定的经济目标。

2.成熟的市场经济观念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经济观念已经成为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支点。资源配置的主体由过去的政府转变为现在的市场。其优点就是在完全竞争的前提下,能够实现社会范围内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并给予每个经济主体以经济选择的自由。亚当・斯密把市场称为“看不见的手”,这只看不见的手以价格为杠杆最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

二、社会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彝族传统文化的转型

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潮流,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

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必然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特别是冲击着数千年来产生于农耕经济基础之上的彝族传统文化。

1.经济体制的转型改变着彝族民众的价值取向

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现,改变了社会的分配方式,人与人之间不再靠掠夺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是靠创造财富来增加自己的利益,于是整个社会的财富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市场经济是在社会进步的曲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秩序,这是一种具有巨大财富创造力的社会制度。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对中国式的集权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从1978年起,党的总结了中国农村走过的曲折道路,克服各种阻力,使得到普遍发展,富有生机的新型农村体制使中国80年代初的农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初步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此后的近30年,我国的GDP总量不断增加,并以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空前提高,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的上升了。市场上的商品数不胜数,商品的质量和品种比30年以前提高了几个档次,只要有钱就能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中国富强了,百姓富裕了,银行里的存款翻番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条件改善了。这样的经济发展成就是我国几千年历史中从来没有过的。经济基础的改变,中国民众的价值取向在悄然发生改变,这种变化也渗透到彝族民众之中。

在市场经济出现之前和之后的社会,是两个极其不同的社会。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每个人都愿意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中,都希望自身的生活得到改善,财富得以增加。这种选择,这种希望,也同样是彝族民众的追求。当彝族同胞走出他们原有的天地,他们会发现,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发明、应用新技术并从发明成果中得到巨大的经济回报,消费者的欲望、需求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得到满足,人们的消费方式是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是丰富的,人们身上所释放出的现代化因子,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氛围,都在吸引着彝族民众,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吸引他们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中,学习新的事物,并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硕果,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最初可能是从某个彝族人、某个彝族地区的某种变化开始的,然后扩散到越来越多的彝族人以及彝族地区,慢慢地影响着彝族民众的价值取向,这必然动摇了彝族传统文化的根基。

2.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外来文化碰撞着彝族传统文化

随着国际间的商贸往来,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地。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企业跨国购并之风的兴起,使不同国家企业之间能够通过强强联合,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规模效益,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争夺全球市场。在这种趋势的推动下。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之间在经济生活各方面形成日益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他们都作为世界经济这一有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而存在。经济的全球化,随之而来的是文化的全球化。于是,技术、信息、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彝族传统文化面临着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别的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碰撞,这必然会打破楚雄彝族传统文化机制原有的封闭性。

篇3

关键词:社会经济;视野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阿坝州;社会体育

我国是由多族群(民族)构成的以中华民族为一体的数元文化兼收并蓄、和谐相融的国家,在源远流长历史江河中,各民族创造出丰富多彩而又各具风格特点的传统体育。我国一直把发掘、保护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国家文化战略,而在目前四川省进一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应用力度的政策背景下,作为藏羌民族聚居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中称简称为“阿坝州”)如何把传统体育文化的族群性、地域性资源生产要素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就格外地显得意义重大。

一、阿坝州具备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优势

阿坝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北邻青甘紧挨绵德,东切成都,南接雅安,与省触壤,区位优势明显。境内居住着藏、羌、回、汉等15个民族,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大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是通过体育艺术为载体进行传承的,所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也意味着其体育文化资源丰富。阿坝州实施“基础驱动”拓宽体育文化活动场馆设施,加强相应的管理和维护,为城乡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文化休闲和健身娱乐环境,重点抓好汶川地震灾后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恢复重建项目。在北京奥运会后,阿坝州全方位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州文化体育广场、州体育馆等,并提供体育健身特别是藏羌传统体育项目的服务,逐步恢复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突出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产业标志。2011年,总投资20亿元的茂县九顶山国际滑雪场一期工程顺利开展。近年来,汶川、茂县、小金、黑水等县开展了登山、滑雪、攀冰、山地越野、自行车等山地户外运动,增加体育产业附加值。探索户外运动规范有序的管理方式,认真受理攀登山峰活动行政许可,加强登山等高危体育运动监管,促进体育产业健康科学规范发展[1]。

二、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有利于促进民族交流保持社会稳定

阿坝州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积极开展民族体育活动有利净化社会风气,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抵制不健康文化的侵袭。通过开展民族体育活动和比赛,能增强人们顽强拼搏的意志、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使人们的责任心、使命感和集体主义观念得到加强,从而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起源、发展同该民族的生产生活、政经文教等融为一体,并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延绵不绝,表现在民族共同的国家、信念与心理等认知上。精神范畴的民族体育文化依附于肢体语言和其它载体形成一种促进内部同化的合力,为族群成员的、人生价值、美丑善恶等意识形态涂上相似的底色观点、理念,大致相同的思维习惯为族群的认同、趋同提供了内环境条件,有利于调和民族关系。共同利益促进了各族群文化的整合与凝聚,基于是平等互助、团结求同理念的中华文化思想是民族融合的调和器,一直到今天都表现着强大的力量和积极的意义。

三、根据阿坝州实际情况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有利于经济发展

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符合阿坝州实际,也是落实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的具体体现。辖区内有着大量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主要有民族式摔跤、草球、押加、珍珠球、马术、推杆、锅庄等项目。居住在辖区内的居民往往利用少数民族的传统节庆日,开展一些民族体育活动。如藏族的民族体育项目马术运动对于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和壤塘县的藏族群众尤为喜爱,他们通常利用在一些传统民族节庆日,举行一些官方或民间的比赛[1]。羌族的民族体育常与宗教祭祀活动相伴而行,有教导本族人了解、遵循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功能,而后来演变成在传统庙会或宗教活动举行当中,使参与民族体育活动的人们感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达到本民族文化的宣传作用。开展民族体育,充分体现了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能把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加强本地区民族团结和长治久安发展社会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2]。

四、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近年来,体育旅游以其内涵丰富、生动趣味、体验刺激的特点在满足现代人多层面旅游需求,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紧邻成都平原,辖13县。境内有九寨沟、黄龙、卧龙、四姑娘山、大草原、达古冰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结合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游和浓郁的藏羌民族风情,是自驾游、陡步、登山、滑雪、探险、攀冰等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上佳去处。适当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挖掘其中的商业价值,驱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能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社会体育文化体系构建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利益也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社会活动不能脱离经济利益而寻求纯粹的精神需求,后者要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依托。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应该尊重老百姓的生活需要,通过合理开发民族体育的商业价值,努力改造民生。

五、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有利于阿坝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随着我国全面深入建设小康社会,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经文化发展也取得了良好成绩,这从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华复兴梦想实现的进程,当地各民族的物质、精神文化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具有丰富内涵的藏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以其广泛的社会功能和鲜明时代感,振奋着各族人民积极开拓创新的优秀精神,同时,也起着维系民族情感的作用。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也是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儒、道、释等多种文化思想的结合体。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实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通过各民族间相互交流、沟通和了解,从而加深、增进感情,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实现民族大团结。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少数民族与自然的竞争意识很强,因居住分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相对缺乏,而民族体育活动作为少数民族集会的主要内容,在“体育搭台、经济唱戏”方式下展示优秀的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打造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区域性品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为构建“和谐体育・健康阿坝”提供了一定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尺度,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活动倡导在统一的游戏规则下,体育竞争公平,在竞技比赛中,要求将诚信,反对弄虚作假,零容忍于欺骗诈骗行为[2]。

六、结语

大力推进和扶助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必然需要,也是构建“和谐体育・健康阿坝”的需要。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底蕴的体育文化形态,民族体育的发展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而且,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也是建立各民族和谐关系的剂,是民族团结和长治久安的助推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增长剂。(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社科类重点科研项目(编号09SA003),阿坝师专校级重点课题项目(编号ASA09-11)。

参考文献

篇4

[论文关键词]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文化建设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临着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新形势。国际上全球化进程正在加速,高新科技日新月异,网络的发展与普及,正在改变着我国企业的内外经营环境,冲击着多年来传统的经营理念、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尤其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时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了解和掌握国际上企业文化发展变化的新趋势,既可作为借鉴之用,也是竞争所需。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生存方式与活动环境,不同的环境会孕育出带有时代特点的企业文化特色和模式。没有人会否定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变革、充满未知数,自然也充满风险、充满机会的新经济时代。

一、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新趋势

近几年来,以高新技术和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成为了很时髦的话题,成思危副委员长在武汉大学讲坛综论“新经济与高技术产业发展”报告中指出新经济的“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知识经济是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是新的经济活动模式;网络经济是新的经济运行方式。新经济时代,企业特别是知识型的企业依然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而知识工人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

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吸收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时代和自身特点进行综合与提升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体目标、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是国际上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中的一个更高的层次和阶段,被称之为富有魅力的“管理之魂”。

新经济时代国际企业文化发展变化的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战略,是企业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使企业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②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的企业,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因而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③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价值观是新企业文化的核心。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④新企业文化将从商业氛围中解脱出来,更重视人。商业化管理的本质是以物为中心,忽视人的因素。新企业文化更注重于人的因素,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

二、企业文化的现状

当前企业文化的现状之一是普遍缺乏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多年来,人们普遍认为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环境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只是企业文化的最部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企业文化只是表层化、模式化了的云山雾罩式的理论,事实上,如何挖掘企业文化的功能,紧紧抓住企业文化这个无形资产向有形资产转化才是关键,让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并列的两条铁轨通过交叉再融合成一条畅通的高速公路。

企业文化的现状之二是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与企业改革深入进行之间的关系。如果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改革深入进行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我们就犯了一个认识上的大错误,事实上,企业文化和管理体制改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企业文化可以是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铺垫,可以先行于管理体制改革,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得更容易、更彻底、更深入。另一方面,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也可以促使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使整个企业勇于开拓,积极向上。正因为在当前的改革过程中存在上述的认识错误,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往往没有同时进行企业文化方面的配套建设,导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引进常常不够深入,效果不够理想。许多组织结构的优化设置因为缺乏实质性内容,形同虚设,不能发挥正常功能。下载论文

企业文化的现状之三是企业文化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一些观念根深蒂固,长期地占据着国人的大脑,同时也对企业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团体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家族团体重于个人,个人无条件服从家族团体,强调家族内部以伦理关系为基础的和谐与稳定。我们要吸收这种持续几千年的家族群体精神的精华,去其压抑个性、封闭保守的糟粕,保留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方面的精华。如青岛双星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爱厂如家、理厂如家”的家庭化管理,就是继承了中华民族注重家庭和睦,调动了职工当家作主的积极性。第二,和谐思想。中国哲学向来不认为人与自然是敌对的关系,而认为人与自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强调群体牺牲精神,勤劳敬业。日本的企业文化起步早,见效快,就是借鉴了中国儒家文化。日本的企业文化是以“和”为核心的,一切指向和谐。第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国历史上不乏那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

这种爱国主义在今天不仅应成为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支柱,也应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海尔率先扛起民族振兴的大旗,“海尔,中国造”的爱国情结昭示着中国企业已经在着力建构中国企业的价值体系。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观念决定行为,观念守旧必然导致行为落后,必然阻碍革新。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和经营理念,创新是其最核心的要求,必须随着市场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变化与发展,随着经济形态的转换,不断创新和变革,才能对企业的发展提供永不枯竭的精神支持。受生产力水平、产业构成和体制变革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传统文化浓厚沉淀与新经济的萌芽交织在一起,使得我国的现代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增加了难度,需要经历一个整合、创新、提高的过程。在这种条件下,观念创新对构建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体系就显得特别重要。不仅事关企业的前途命运,也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思想基础。所以说,观念创新是前提。根据我国企业的情况,企业文化建设须首先解决几个观念问题:①要有“主人翁”观念。主人翁观念在企业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区别于资本主义企业文化的显著特征。社会主义企业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企业的活力,而企业的活力主要来源于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源于职工的主人翁观念。只有职工丢掉“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思想,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融人企业这个集体中,才能形成荣辱与共的企业文化。②要有目标观念。目标是人的行为的方向,企业的目标只有被广大职工所理解、所承认、所接受,才会激发出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会使职工出色地完成其任务。③要有竞争观念。传统文化倡导的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使人缺乏进取心,压抑个性,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竞争主体,因此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把企业放在市场之中来制定企业的经营战略、发展目标,围绕市场竞争塑造企业形象,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其次应努力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是企业形成向心力的基础。所以,企业高层领导者要根据自己的传统文化的实际,根据企业文化创新的一般模式,在经营战略、策略付诸实施过程中,善于及时总结经验、并将之上升为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企业共同价值观的树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分析企业内外环境,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念。我国企业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企业的生存之道在于改革与创新,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观、伦理观、“中庸之道”等思想束缚了人们的创新能力,与现代管理思想不合。因此应建立顺应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加强竞争意识、效益为大等体现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观念。②广泛宣传,强化企业的价值观念。确了合适的价值观念后,就要努力使这一价值观念为人们所接受,并使之成为职工的价值观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首先要确保职工对企业目标的理解,并将价值观念具体化于企业目标实现中。其次,要强化“重在参与”的思想,这样就使得职工们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从企业的这个大家出发正确处理个人与企业的关系,自觉维护企业的形象。③企业领导者要身体力行,坚守价值观念。企业领导者的价值观念将是塑造企业文化的关键,领导的个人能力与人格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经营的价值取向和员工的内聚力,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为向职工们灌输企业的价值观。首先,领导者要坚守信念,力求每一项工作中体现这一价值观。其次,领导者要注重与职工们的感情沟通,增强亲和力、凝聚力,以平等的、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职工,取得他们的信任。

篇5

一、会计文化的概念和功能

(一)会计文化的概念

首先,会计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都具有社会性;其次,会计作为一种监控、管理、调和手段,它反映了一种社会组织能力;再次,会计作为一个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与政治、经济、技术、环境、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会计文化首先应该是一种社会文化,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会计文化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会计活动为载体的文化体系;(2)会计文化是一个多层面、多元化的文化体系;(3)会计文化是一个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伦理学、自然学、历史学、美学、哲学、管理学、文学、行为学等相融合的边缘文化体系;(4)会计文化是具有历史性、综合性、规范性、国际性、差异性、多样性的社会组织文化体系;(5)会计文化是在会计行业中所形成的一种行业管理手段。

(二)会计文化的基本功能

1.导向功能

会计文化能对会计人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直接对会计人员的思想、心理、性格、行为起导向作用,使之融会于会计整体的行为之中。这是由于会计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制度性、物质性、精神性导向),会计文化会通过积极、明确的导向,把明确的会计目标、强烈的集体意识、合理的会计行为、鲜明的社会责任、可靠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诸因素渗透到会计管理的全过程,使之更完善、合理、有效。如果会计人员的价值和行为取向与会计文化的系统标准产生悖逆现象,会计文化会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正确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良好的会计文化使会计人员在会计实践中无形的接受共同的会计价值观念的引导,并自觉地把这种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目标追求,脚踏实地的为实现这个共同价值观而努力。

2.约束功能

所谓会计文化的约束功能是指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以有形和无形的方式对会计人员的思想、心理、行为、价值观念等所体现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会计文化的约束功能包括有形的“硬约束”和无形的“软约束”两种,会计物质文化限制了会计人员的活动,而使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会计制度文化以会计法律、法规章程的形式对会计组织和会计人员起到了约束作用。会计物质文化和会计制度文化对会计人员的约束是刚性的、直接的且具有外部性的,是一种有形的“硬约束”。特别是会计制度文化,它的约束功能通过制定各种约束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而起作用,它运用刚性的制裁手段,强制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而使其符合会计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了会计工作顺利高效的进行。

会计活动能够有效的进行,不仅依靠纪律、各项规章制度及生产工具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还通过一种“软约束”体现出来。会计精神文化就是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会计精神以及会计职业道德、义务感、责任感、归属感等无形的因素对会计组织和会计人员在行动上和思想上产生制约,这种约束是柔性的、间接的并且只有内化到会计人员的思想和价值中才会发挥作用。这种约束是除了物质式和制度式“硬约束”之外的一种无形的“软约束”。会计精神文化的这种约束弥补了会计物质文化和会计制度文化约束所存在的缺陷,只有“硬约束”和“软约束”两者相结合才共同构成了会计文化的约束机制。会计文化的“软约束”力更有利于会计人员进行自我调节,从而使会计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一致。

3.凝聚功能

会计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会计文化通过会计人员之共同价值观,增强会计人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构建会计人员与会计组织之间的融洽关系,使会计组织内部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劲合力量,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激发会计人员努力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使整个会计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会计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对会计人员行为的凝聚力。会计人员作为会计活动中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其行为势必与会计组织与环境存在着相互影响。由于会计文化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取向,在引导会计人员行为的过程中会将所有会计人员的行为聚合在共同的会计行为取向上,从而将会计人员的行为团结一致。另一方面,对会计人员思想的凝聚力。会计人员的行为只是一个表象,实质上支配会计人员行为的是会计人员的思想。会计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使会计组织和会计人员在思想层面形成共同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共同价值观是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凝聚在会计文化所倡导的共同价值观中,使会计人员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把分散的个体力量凝结为一个整体的力量,促进会计组织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会计文化有效地将会计行为和会计思想融合在一起,从而推动了会计组织发挥其最大的整体效应。

(三)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

会计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因而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就会呈现一个多层次目标、分阶段目标的阶段。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系包括了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陈兴述(1994)认为“中国会计文化的目标模式应是:以我国传统会计文化为根基,以时代精神和现代会计价值观念为核心,兼容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和外来文化之精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会计现代化要求的开放性会计文化体系。笔者认为,会计文化建设总目标是会计文化建设目标的最高层次,它是以会计物质文化建设、会计制度文化建设、会计精神文化建设为基本内容,兼容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之精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文化体系。通过营造一种奋发向上、团结合作、亲密和睦的文化氛围,使会计人员在会计组织中提升个人职业能力和道德素质,得到归属感、自豪感,实现自身的价值,最终实现会计人员的全面发展。

会计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是对总目标的具体化,也是会计文化构成要素的目标,即会计物质文化建设目标、会计制度文化建设目标、会计精神文化建设目标。会计物质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通过物质层面的会计文化建设,引进先进的会计工作手段、会计工具、会计技术,营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降低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为会计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会计制度文化建设目标就是通过制度层面的会计文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规章制度体系,建立内部的稽核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通过强化对会计行为的约束,促进对会计行为的激励,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塑造良好的会计形象。会计精神文化建设目标就是通过精神层面的会计文化建设,培育一种以诚信为核心,客观公正,积极进取的会计价值观、会计精神、会计心理,营造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团结、进取、勤政、务实的会计人文环境,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引导和规范会计人员的群体行为,增强会计组织的凝聚力、亲和力和向心力。

二、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会计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的需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会计的发展也需要和谐的环境。和谐会计环境是指会计的发展处于一种民主法治、公平、诚信、充满活力、健康有序的环境,和谐会计环境的营造离不开会计文化的建设。因为和谐会计文化环境的标准是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三者之间互为促进,同周围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教育环境、文化环境能够和谐共存。

会计文化在会计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也会引起会计文化的变迁。建设“以人为本”的会计文化是推进我国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它立足于对人的管理,充分发挥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会计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实现会计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于会计人员价值观的不同,社会上才会出现屡禁不止的会计舞弊,而且涉及的经济数据也越来越大,会计文化建设可以加强会计人员对共同价值观的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经济安全,减少经济犯罪,促进社会环境的和谐。

(二)会计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了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悠久,人类文化长河是由众多的分支文化组成的。而会计文化就是文化发展的结果,它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行业发展成熟的标志。若将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会计文化就是树枝。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会计文化建设必须融入民族传统文化中去,会计文化同其他分支文化和谐共处才能更好的丰富文化内容。

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西方的民主政治文化、法制文化、市场竞争文化、科技文化有其一定的优越性,因而,会计文化建设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使其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形成多元文化相辅相成的互补结构。文化多元化的同时,与此相伴随的是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碰撞,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会计文化的建设,是体现法治、公平、诚信、有序的总体要求,是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先进文化相承接,与构建社会先进文化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体现了时展的进步潮流。我国会计文化建设要朝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但却不能失其民族个性与特色。在提倡将传统优秀文化与渗透高科技、现代管理艺术的西方文化有机结合成一种“完全”文化的同时,要保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个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丰富文化的内容。

(三)会计文化建设能够为防范会计风险提供支撑

会计制度文化规范了会计人员,应该“做什么”,“不应做什么”,“如何做”。制度文化越详细,会计人员的行为越标准。监督制度在确保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会计法》中规定了职责明确、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法律基本要求。企业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在内控中的防范监督作用,防范差错与舞弊,提高审计效果,可以说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制度文化的建设是防范会计风险必不可少的内容。会计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会计工具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己成功地引入到会计领域,形成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大大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但从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会计数据的安全问题。在当今社会,“无纸化”办公还没有完全取代“手工”办公,一些重要的会计资料,比如会计报表,企业战略等资料都涉及到公司的商业机密。因而,对会计工具、会计资料的限制使用是防范会计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会计精神文化的基础是会计诚信。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往往最先从会计信用关系中体现出来。不管是美国爆发的信用危机,还是中国爆发的失信事件,大多数都牵涉到会计失信。社会各界对会计失信的谴责此起彼伏,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家经济决策与实际的经济状况偏离,己经成为一颗“毒瘤”,严重危害投资者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会计精神文化建设从会计思想、会计精神入手,从会计人员的内心出发,解决会计人员思想的不稳定。

会计文化建设中不论是对会计物质文化的建设、会计制度文化的建设,还是会计精神文化的建设,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会计风险进行防范,其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加强会计文化建设,不仅是丰富会计人员精神生活、提升会计人员思想境界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防范会计风险的有效途径。

(四)会计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会计可持续发展

构建会计文化的最终目标提高会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会计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引起了会计人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等的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又涉及到会计的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各方面。会计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改变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这要求会计人员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要与会计管理的要求相适应。同时,会计文化是同其一定的文明程度相联系、相适应的,会计人员在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的同时也是为会计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会计工作是所有会计人员共同生存和共同发展的平台,是一个制度共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大家庭,会计人员在做好会计工作的同时,自身素质也会得到提高,这也是会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会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就是会计文化变迁、会计文化冲突的过程,是寻求先进、文明的会计文化的过程,是发现自身会计问题、解决自身会计问题的过程。会计文化建设,是高层次科学管理模式的再造,它使各项管理更具人性化、科学化,促进了会计管理由“硬管理”到“软管理”,由“控制式管理”到“支持式管理”,由“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的转变。因此,要强化会计文化对会计的积极影响,促进会计改革与发展以适应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需要。

(五)会计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会计信息披露是解决会计信息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重要举措,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来源于直接参与人,这种真实性需要会计人员有能力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及加工,同时也需要会计人员对这些信息进行披露。会计文化通过实践、会计手段的丰富、会计物质资料创新,从而提高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的胜任能力,通过责任感、使命感的加强,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诚信,可以说,会计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会计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能间接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具体来说,会计文化包括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会计物质文化的重点在于会计工具的改进,比如电子计算机的引入,形成了会计电算化。会计工具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会计数据的处理速度及准确,这也是会计信息披露的前提。会计制度文化侧重于会计行为规范,它规定了会计人员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培养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品质,这是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环节。会计精神文化则以共同的价值观为基础,当会计人员的价值理念、价值系统与会计的环境相适应时,会计人员就能够做出符合会计需要的行为。同时,会计文化将会计的目标、社会责任内化为会计人员的会计精神、会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并规范为会计行为准则,它将会计的管理与控制深入到会计人员的思想深处,形成“内控”机制,以“软约束”的方式来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三、加强会计文化建设的途径

由上述论述可知,会计文化建设无论对一个企业,还是国家来讲,都具有具体的作用,因此,加强会计文化建设是当前会计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会计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建设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建设是会计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会计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发展和会计工作的深入,会计基础工作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需要以规章、制度的形式予以规范。因此,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等问题需要做出全面规范,一方面为各基层单位和广大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基础工作提出要求,加强会计基础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努力方向,以此推动各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另一方面,为管理部门管理会计基础工作、监督和检查会计基础工作情况提供政策依据和考核标准,督促各单位不断改进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基础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和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的影响。

(二)加强会计机构的建设

会计机构建设的内容除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的规定以外,还包括了会计机构的组织形式、会计工作的领导体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等。通过会计机构建设,可以在会计工作环境和内部分工方面对强化会计职能起到促进作用。会计机构建设是会计工作规范建设的实施机构,它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起到了监督作用,是会计人员自律的约束机构。会计机构一方面执行了组织的规定,另一方面为了使其他部门执行会计相关制度,就需要会计机构与其他部门进行协调、沟通、宣传。在组织中,会计机构以事后核算反映企业全部经济活动,重视以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核算工作,为所有者和债权人提供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会计机构建设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确立会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它是会计制度执行的制约机构。

(三)提高会计制度的执行力

会计制度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对制度进行规定,但重要的是会计制度的执行力问题。会计准则的建设关键在于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说,准则的实施比准则的制定更有难度。制度再完善,没有执行力也是枉然。Becker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中指出,当预期效用超过时间和其他资源用于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效用时,一个人才会去犯罪。在会计行业里,很多人都存在着寻租的可能。会计监督一旦弱化,会计寻租行为的成本就会降低,收益空间就会增加,会计人员就会在利益的驱动下背离会计目标,把信息失真的成本转嫁给社会,使资源配置发生偏差。因而,要提高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就必须建设高效的会计监管,在会计人员内部形成自律的机制,消除道德风险,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只有行政、民事、刑事三者有效的结合才能提高会计人员的违法违规成本。同时,为了促使会计制度执行力的提高,可以实行“问责制”,建立责任中心,明确责任中心的范围、考核、评价、控制。

(四)加强会计法制的建设

会计法制建设涉及了会计法制建设的机构及内容,同时也决定了会计法制的效力。会计法制建设目的是为会计制度文化提供法律保障,它是一定阶段调整会计工作关系的法律规范文件和制度统一体。没有法律的保证,容易造成会计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备,账目不清,核算不实的混乱现象。会计法制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相互制约的完整体系,它的制定涵盖了工业、农业、商业、合同法、财政法、经济法、审计法等。会计法律建设与其他的法律建设有着相互的联系,在法律制定的同时要考虑其对其他行业的影响,不能只考虑本部门的情况,各行业之间要有衔接,而不矛盾。

四、总结

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分支,其在本质上属于文化的范畴。通过对会计文化建设的分析,了解了会计文化建设的现状,对会计文化建设进行了反思,希望能为我国会计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作者单位:

篇6

1.西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西吉回族木雕艺术的形成是由独特的历史环境和地域文化等因素决定的,木雕艺术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装饰图案,它依附于建筑主体的形制而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造就了风格各异的木雕艺术。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深厚的文化艺术积淀,宽松的社会环境,较好的社会经济等因素造就了地域特征浓厚的传统民居,这些民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建筑上的木雕装饰图案也就应用而生,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装饰图案,它体现着当地浓郁的文化特质和深厚的人文内涵。西吉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黄土高原中心地带,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地势较高,平均海拔2100多米,与同纬度地区相比较,光照资源较为丰富,日照时间较长,年平均气温不到6℃,无霜期时间较短,年均降水量超过不600mm。但县城北部的火石寨乡地区,林木茂密,草原植被保护较好,流水清澈,山峦迭障,奇峰高耸,山势险峻,景致壮观。南北朝时期建有石窟群,佛像造型严谨、功力深厚,自然景观美如画,是夏日旅游避暑的理想胜地。位于西吉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战国秦长城遗迹,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西吉县人民政府重点保护的古文物遗迹。自然景观还有1920年海原大地震时形成的堰塞湖党家岔震湖等。另外,西吉县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有中国工农会师的将台堡纪念碑、单家集纪念碑,还有被誉为华夏古钱币收藏第一县的西吉钱币馆和好水之战遗址、石城之战遗址等。西吉气候四季分布不均,春寒干旱,夏短温和,秋凉多雨,冬冷少雪,无霜期较短,自然环境极为苛刻。西吉建筑为了隔寒、保暖、挡风的需要,一般门窗用料较为结实厚重,这为木雕的创造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民居木雕主要在于满足老百姓生活的需要。西吉民居形式大致有两种,山区以窑洞为主,城区以砖木结构的四合院为主,西吉建筑依托当地有利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西吉回族建筑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显著的地域特色。

2.西吉民俗和文化底蕴

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西吉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是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融合的结果。千百年来,西吉回族人民就生活在这块热土上,他们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友好相处,互帮互助,亲如兄弟。回族的民俗文化,因其民族的形成特点,既有对阿拉伯风俗的继承,也有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汲取,在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上恪守与保留了民族个性的原则性以及入乡随俗的灵活性,彰显出了回族的民俗特色。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方水土的民众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文化,它形成于过去,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它的根脉一直影响着当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继续向前发展。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信仰是一种很朴实的价值观,是人们进行生产、生活重要的精神依托。从图腾崇拜到自然崇拜,再到发展成熟的佛、道、儒和宗族价值观,古人在创造了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铸就了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这些信仰崇拜在西吉木雕中都有所体现。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民俗的地域性尤为突显,西吉自然地理条件较差,环境相对闭塞,山多,沟壑纵横,交通十分不便,从而影响了村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造就了西吉独特的地域风俗习惯。在这种特定环境下成长、生活的人们,这种独特的民俗习惯深深地耕植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固有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人们的衣、食、住、行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这黄土地上的民俗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西吉传统民俗文化内涵丰富,沉淀深厚,在民间艺术文化中表现较为突出,西吉民居建筑更是精神和物质方面对民俗文化的综合反映。西吉流传的民间故事在民居的传统建筑装饰中丰富了木雕装饰的题材和内容,这些木雕图案很好的体现了西吉传统民俗文化,是西吉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

二、西吉回族木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1.西吉回族木雕的艺术价值

第一,西吉回族木雕的艺术欣赏价值。西吉回族木雕的艺术欣赏价值集中体现了西吉老百姓的审美观、生活观及文化观。在木雕装饰内容上,更是把技艺与寓意结合的非常紧密,这些装饰时刻都在散发着木雕的艺术魅力。从西吉回族木雕的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根源,在欣赏今天的西吉回族木雕艺术品时,除了感受到木雕艺术品工艺的精美外,我们还领悟到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沧桑感、责任感及使命感。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水平及个人文化修养的提高,在旅游产业的推动下,西吉回族木雕艺术将会被更多的人关注、欣赏和借鉴,也会被更多的人所传承。第二,西吉回族木雕艺术的民俗价值。西吉回族木雕艺术中的装饰图案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装饰图案的艺术思想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情感历经千年所沉淀的结果。西吉回族木雕的装饰图案,在不同民居装饰中都时刻反映着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生产力水平。通过对木雕装饰图案的了解,题材的表达,可以清楚的看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品味、文化观念及审美情趣。西吉回族木雕的装饰图案让我们较全面的了解到不同时代的西吉,是我们研究西吉各个时期民俗文化的宝贵资料。第三,西吉回族木雕艺术的收藏价值。文物的价值主要在于它携带着从它诞生到整个存在过程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历史的见证。西吉回族木雕艺术装饰图案真实的反映了西吉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及民居的建筑风格,这些民居建筑体现着西吉老百姓的精神面貌。自从收藏热市场兴起后,人们逐渐把目光转移在琳琅满目的木雕装饰上,民居木雕装饰图案因其涉及到民俗文化,雕刻技法与儒、释、道文化的结合,造型上细腻或粗狂,处处散发着奇异的艺术魅力,其收藏价值也就不言而喻。

2.西吉回族木雕艺术的保护

第一,西吉回族木雕艺术作为当地最具特色的民间文化之一,正在遭遇着消亡的危机。尽管当地政府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对木雕艺术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由于民间文化保护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较为全面的、切实可行方法,不是简单采取一些措施就能达到保护的目的。在保护这方面,政府除了资金投入、命名传承人等形式外,还要利用各种媒体途径进行宣传,建立博物馆,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保护。同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民间艺人也在考虑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问题,他们在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中也起到担当保护着的角色,这些对保护西吉回族木雕艺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没有认识到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要保护好西吉回族木雕艺术,必须通过现代先进技术,对木雕艺术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调查,把调查结果用数字、书籍等形式存储加以保护,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分类逐层的保护。在保护中,要时刻明确民间文化艺术的主体,加强木雕艺术传承人在民间文化艺术中的核心位置,把木雕艺术传承人作为主要的保护对象进行保护。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民间文化艺术也在发生着变化。要使西吉回族木雕艺术能继续传承并发扬下去,就要对木雕艺术采取保护性利用措施,把商业市场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让木雕艺术有生存实用的价值。如果一种文化艺术在社会上没有了实用价值,就会很快消失、被淘汰。因此,最重要的是开发木雕艺术的商业价值,在开发中加强保护,在保护中注重木雕艺术的持续发展与生存问题。第二,从现存资料来看,木雕艺术的保护工作还主要是进行资料整理、遗产认定、试点工作阶段,各项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要实现保护工作方案中的目标,就要做到保护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和法制化,目前距这个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第三,从保护木雕艺术的相关法律规范来看,目前的主要工作还在围绕着如何申报相关遗产方面,相关法律法规主要还是宏观性的、指示性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如何制定更为详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法律法规,是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3.对西吉回族木雕艺术传承的几点思考

篇7

作为是党和政府喉舌的媒体,经济新闻自然是报道的中心和重点。但是,从读者阅读心理上看,经济新闻。不如社会新闻好看。造成这种认知偏差,主要是经济新闻过硬、没看头,新闻性弱,政策、法规、制度,这些东西吸引不了读者的目光。固然,经济新闻有它的特殊性,报道本身专业性太强,可能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所以,我们有必要探索如何让经济新闻“社会化”。

一、摆脱“模式化”。创新写作手法

现在,我们大量的经济报道,还处于介绍生产单位的日常工作经验、完成任务情况等等肤浅层面,常常是只见机器、数字,不见思想、精神,只见浮表不见内涵,这种程式化的传统写法,除报道单位、经济数字不一样,其余基本大同小异。对这类一个模子下来的重复性经济报道,别说读者看多了会腻,就是记者本身也会产生厌烦感觉。所以写经济新闻要在写作方法上有创新,多写百姓关注的社会经济新闻。

综观双鸭山日报的经济报道,笔者感受到它更加多的报道了一些关注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经济社会新闻,比如“双鸭山旅游春意盎然”、“更新消费理念消费马车奋蹄”、“黄金受青睐买金掀”、“对开门大冰箱走进家庭”、“年夜饭预订火爆年中饭受人青睐”等等,这些体现民生的社会经济新闻穿破了“硬度”,变的更软、更柔,深受读者喜欢。

二、打破“旧思想”,选择独特视角

地方新闻传媒的经济宣传报道,其任务是围绕党委、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阶段性重点工作。从客观部署到具体运作去报道,这是无庸置疑的。一方面要体现经济报道的导向性、全局性,一方面有要让普通读者接受,处理好这个关系首要的是更新对经济新闻的认识,重要的是要转变经济新闻只写给干部看的老思想,要从平民的角度去写经济、写商品、写行情报告,从消费者受益的角度写成就。多些信息,多些生活特色,多些服务内容的经济报道肯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读者最关心的就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经济生活,我们的经济报道必须带着读者的问题,用百姓的视角,去反映读者想知道、想了解的东西。这也是增强经济报道可读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改变“老传统”。提高可读性

有文章说:社会经济新闻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新闻报道形式的出现,不仅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也是新闻现代意识的体现。客观形势要求新闻报道在反映社会性经济问题时,增加理性的思考,从多侧面多角度全面考察经济事实的内在与外部的联系。对复杂的事物进行多层次多因果的描绘和剖析,以揭示、回答经济改革进程中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和社会重大经济事件的演变与发展。于是,社会经济新闻便成为一种较好的反映时代气息的报道方式。

那么。如何让经济新闻“社会化”呢?这就要求我们学会以社会新闻的笔法写经济新闻。由人们身边的社会新闻人手,揭示深藏其后的经济规律,其对新闻事件的解释也更为到位,更加深刻。我们知道社会新闻的写作一般要有情节、有细节、有场面。如果以此人题来写新闻就可改变“经济报道”容易给人干巴巴、硬梆梆的感觉。社会经济新闻所涉及的内容大都是经济改革、社会生活中复杂矛盾、重大经济事件的演变、发展、趋势,有着丰富的报道题材,我们要抓经济生活中的事件,一般正常经济活动社会性不强,而有些经济事件本身就会成为社会事件,用社会新闻的笔触,既讲明其在经济领域里的重大影响,又加强了可读性和感染力。要深入挖掘、运用分析新闻的态度,采写经济活动中的人物,写人的思想、人的心态。要多跑多听多学多思,记者单靠编材料、打电话、跑衙门,是写不出好新闻的,必须改变蜻蜓点水的采访方式,沉下心来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这样才能写出社会经济新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更加让读者满意。

四、走出“浅层次”,增强深度性

篇8

一、转变观念,增强经济报道中的新闻性

目前,许多报纸的经济报道中的突出问题是工作色彩过浓。这种情况的存在,是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的,特别是与狭隘的新闻功利性密切相关。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报道的宣传功能,在选择报道对象时,往往习惯于从领导角度、从职能部门的工作角度去衡量新闻价值,进而取舍稿件。由于站在工作角度去报道复杂的经济现象,便忽视了经济生活、经济活动中丰富多彩的内容,而只去报道工作方式、工作进程、工作成效、工作经验等,致使报纸上充满了这样的一些报道:一是工作部署式报道,比如某地出台了什么工作方案,希望达到什么目标;二是生产进度式报道,这类报道往往从简单的因果关系出发,报道某单位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益或获得了什么结果;三是工作经验类报道,这类报道大多列出一二三四几条来,一条之后加上一段工作过程的叙述和一两个具体的例子。这样一来,便造成经济报道面窄、内容浅而平、可读性差的不良后果。

要消除这些弊端,关键在于转变观念。按照新闻学的观点,报纸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信息,是反映社会舆论、引导社会舆论。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把本应通过传播新闻信息来实现的指导性,变成了用发号施令来代替指导性,严重影响了经济新闻的可读性和社会效益。要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和社会效益,我们就要改变从领导工作的角度、业务部门的角度采编新闻的做法,要站在社会的角度、群众的角度来报道复杂的经济现象和丰富多彩的经济活动与经济生活,并把要宣传的观点融入新闻事实的载体中,通过具体形象与理性思辨相交融的丰富信息来实现它的指导性,变“工作进行曲”为“社会大合唱”。

二、放眼社会,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人们的经济活动涉及到方方面面。经济新闻作为人们经济活动中的主要内容,也需要形成纵横相交的结构。因此客观现实要求新闻工作者扩展自己的视野,放眼社会,拓宽报道空间,包容各方经济信息,扩大经济新闻的可读性。

放眼社会,就要注意从宏观与微观的交叉点上找新闻。还要努力调整宏观经济现象与微观经济活动的报道比重,用宏观的、联系的眼光,重新审视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细微变化,以新的视角、新的思想观察经济现象,分析经济形势。对国家和当地政府制定的经济方针政策和远景目标规划,对经济结构调整、货币政策变化等经济信息应及时分析报道实施后所产生的影响,以引导各地把握时机,调整经济战略,在竞争中不断壮大和发展。1999年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存贷款利率再次下调之后,《河南农村报》及时进行报道,不仅稳定了广大储户的情绪,使他们对此保持冷静态度,同时也引导乡镇企业等部门抓住大好时机,加大投资力度,拓展经营活动。这样的报道就很受人欢迎,因为它对各界群众都有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启发。

三、贴近生活,提高经济信息的服务性

经济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豫西某地有麦收之后娘家人瞧闺女的风俗,时兴送两把扇子消夏,十多年间扇子由大蒲扇到洋折扇,再到吊扇、台扇、落地扇,现在还有人送空调。这中间蕴含着许多经济新闻的分量。经济活动的广泛性,要求我们通过一种“折射”的方法,透过社会现象,对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的问题,从经济的角度加以报道,以增强经济新闻的群众性。这样一来,经济报道反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扩大了读者范围,拉近了编读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报纸服务质量,就一定会引起广大读者的普遍关注和浓厚兴趣。1999年春天,笔者收到一封农村读者的来信,表达了他自己在新的一年里的困惑。于是,报社领导就策划了大型经济报道《去年洒下伤心泪,今年种什么》,报道得到普遍好评,还被评为1999年度的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这篇报道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回答了农村读者的疑问,拉近了报纸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了解市场、熟悉市场。目前,经济新闻的服务性和群众性已上升到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在经济报道中要密切关注群众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致富信息,努力解答他们在经济活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帮助他们释疑解难,以增强经济新闻的针对性、服务性。笔者曾经在《河南农村报》的《帮帮忙》栏目当编辑,这个栏目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原因,就在于它为读者提供了大量可靠、实用的经济信息。许多读者都有这样的感受,拿到报纸首先要细细浏览分类信息版面,从那里获得他们需要的实用信息。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抨击经济领域内的不良行为和现象,如假种、假药坑农和农民工正当权益被侵犯以及商品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等问题。通过报纸的干预,这些问题可以得到尽快解决。

篇9

[关键词] 市场经济消费文化价值取向人的发展

消费文化是人类消费领域里的创造性活动的结晶和升华。“消费文化从基本的意义上说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消费什么;二是怎样消费,按照什么方式消费。”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社会消费文化,对于引导经济发展,对于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正确价值导向的社会消费文化,能满足人们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要,培养人们高尚的品德,高雅的情操,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研究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实现人的现代化和建设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具体内容主要是通过消费来体现的。现代消费文化基本的价值取向是从对提高生活水平的关注提升到对改善生活质量的关注。人们不仅关注生活的硬件设施的完善,而且越来越关注精神文化的消费。合理的消费首先应该是越来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消费。科学消费观的主要原则是:以人为本、扩大消费、公平消费、循环消费、持续消费。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把满足人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科学消费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消费活动中,客体转化为主体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养分,使主体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得到补充和恢复,从而使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得到满足,促使人们在身心各方面得到健康发展。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消费,是合理的消费;不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消费,就是不合理的消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消费文化在价值取向上应当以人文本的消费文化。

以人为本的社会消费文化要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人应该是劳动者和占有者,提供者和享用者的统一;人应该既会创造,又会享受;既能生产,又会消费,即人是能自由、合理地支配财富的完整的全面的人。满足需要的消费,是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动的首要条件,是确保劳动力再生产的必备条件。人不仅有物质消费的需求,也有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精神文化消费是消费的最高层次。人的发展水平的标志是精神文化消费,消费、特别是精神文化消费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和途径。现代消费有日益精神化的趋势,提升了消费的品位和价值。文化消费使满足生理需要的消费逐渐让位于满足精神需要的符号象征功能。人们不仅是生存,而且是在生活。人们往往在愉悦的自由气氛中,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个性,才能从和谐的角度思考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以人为本的社会消费文化要求实现消费文化和消费理念的变革,把提高生活质量作为社会的价值取向。反对铺张浪费,反对显富比阔、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不提倡盲目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现代社会对经济效益和对物欲的满足的追求成为社会不良的价值取向,不重视人的更本质的精神需求和长远发展,其结果是发生目的和手段的颠倒:丰裕的物质生活并未带来健康充实的精神生活,反而发生物的价值放在人的价值之上的现象。本来作为人的发展手段的消费,反过来变成目的本身,而人则成为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成为商业社会中纯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失去了人作为人的价值。不仅使消费需求不能得到有效地满足,而且也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社会消费应使消费成为人们不断提高素质的过程,成为抵制不良习气和腐朽思想、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过程,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二、促进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代的重要原则,实施可持续消费则是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证。现代消费文化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在生产消费领域实行集约化生产,在生活消费领域倡导合理、科学、有效地消费,是科学发展观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文化要求在生产消费中改变单一的低成本利益来源格局。要在生产消费中体现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生产及管理中采用现代技术,不断增加产品的知识、科技和信息含量。通过制订法律法规,适度地提高各种要素的成本,合理补偿各种生产要素的成本。要推动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改变单一的低成本利益来源格局。提倡节约型生活方式,从需求方面推动节约型生产方式的建立。在日常生活中,普及和推广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对于节省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之间存在辩证统一、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旦节约型的生活方式建立,必将从需求方面推动节约型生产方式的产生,从而有利于新型工业的建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倡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研究开发新技术,限制资源消耗大的产品的生产,并寻找其替代品,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文化要求在生活消费中改变评价生活质量的标准。要在生活消费中反映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对大自然负责的态度,选择科学、合理和适度的消费方式。消费必须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界,不能消费过度;消费必须以大自然的承受力为限,不能竭泽而渔。要改变以占有、消费多少实物形态的商品来衡量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传统的消费文化观念。改变产业结构,要从追求实物形态的商品转向追求无形商品、精神商品,减缓人类对于大自然的依赖和掠夺。评价生活质量的高低不再仅仅依据消费和占有多少实物形态的商品为标准了,更多地看重人们所享受到的优美的环境、良好的教育、高尚的文化和稳定的社会法制环境等无形因素。必须在物质消费领域打断“更多”与“更好”之间的联结,使“更好”与“更少”结合在一起。要生产出更多的耐用品以及更多不破坏环境的东西,或者更多地生产出那种每个人都可以得到的东西,要在消费领域能够实现“更好”与“更少”的结合,使人类能够“更少地生产,更好地生活”。

三、促进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消费的价值取向表明了消费者在一定价值观念下的消费行为取向,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水平。落实科学 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消费文化价值取向上必须在全社会倡导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但居民在消费观念上还存在着种种误区。从消费对象看,存在着重物质性消费、轻精神性消费的现象。从消费层次看,存在着重享乐型消费、轻节俭型消费的现象。从消费主体看,存在着重个体消费、轻社会消费的现象。在生产消费方面,存在侵占公共利益,浪费公共资源、社会财富甚至污染环境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亟待倡导健康文明消费方式。健康文明消费方式在特征上是消费水平适度增长、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注重节约资源。健康文明消费方式主要是提倡绿色消费、合理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个性消费等。

要大力培育和树立可持续的健康文明消费价值导向,一是注重理性消费。在消费过程中,既考虑积极的效果,又考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力求在总体上趋利避害。消除目前社会消费领域存在的冲动消费、超前消费、挥霍消费等病态消费和迷信消费、愚昧消费、灰色消费、黄色消费、消费结构畸形等非理性现象。二是倡导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否定浪费型消费方式,关注消费内容的质量而不是数量,通过适度消费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适度消费既是一个平等和公正的社会要求又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需求,是实现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在消费中量力而行,从长计议。三是强调公正消费。充分遵循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的法则,在进行消费时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或人们的利益为代价;当代人要自觉担当起在不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消费资源的责任,妥善利用可再生资源,保护好不可再生资源。四是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引导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绿色消费的内涵就是要求人类的消费与自然相和谐、协调,而不是只追求个人的生活消费权利,不承担对自然、对社会、对子孙后代的责任。“发展绿色消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费文化的主旋律。”绿色消费是一种注重生命、健康、环保的消费方式。要在生产领域中大力推行循环经济,鼓励生产和使用生态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食品”、“绿色技术”等的逐步普及,不仅意味着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意味着人与自然走向真正的和谐,而且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将迈进科学文明的新境界。

四、促进中国特色消费文化的构建

消费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消费文化不仅具有一般的文化功能,而且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消费文化的经济功能不仅在于把文化渗透于经济领域和经济生活中,增加物质产品和劳务产品的“文化品味”,有利于开拓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于通过消费,通过提高消费中的文化含量,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大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的社会功能表现为消费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不仅能培育人的道德、品质,启迪人 的智能,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而且能培育优良的社会机体,移风易俗,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消费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一是从传统消费文化向现代消费文化的变迁。二是由中式消费文化向中外合壁消费文化的变迁。三是由地域特色消费文化向区域消费文化融合的变迁。四是由大众消费文化向个性化消费文化的变迁。构建中国特色消费文化是我国社会消费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的目标价值取向。

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消费文化,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任何创新都不能忽视一定社会的消费文化和历史背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消费文化体系,是通过汲取外来异质文化中的积极成分,通过对与自身相异的文化的整合使自身得到发展,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观念。应从多视角、多层次、全方位,完整、准确、全面地把握中国的传统消费文化。“我国的消费伦理观念一直贯穿着“崇俭黜奢”的主线”对中国传统的消费文化中提倡知足常乐、提倡崇俭黜奢、提倡俭而不吝等文化观念要继承借鉴。中国传统消费文化与外来消费文化要在冲突、包容与互动中逐步孕育共同作用,以形成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科学发展的消费文化。

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消费文化,要加强生产消费文化的建设。生产消费文化是通过生产凝结在产品中的价值观念、道德取向、审美情趣,以及反映在产品上的文化规范和文化倾向。生产者在生产某种商品的同时也生产了一种消费文化,而消费者消费的不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商品的文化价值。要求产品的使用价值和技术含量高,也要求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生产商要以产品的文化价值作为产品质量的根本目标和基本标准,让人们通过实实在在的商品感受到和认识社会进步的文化准则和文化要求,并以这种文化准则和要求来规范自己的生活。

篇10

在人类历史上,工业设计是科学技术与民众日常生活的桥梁,是将技术转化为商业应用的利器。但在每一个时代,工业及工业设计对生产力所起之作用,亦取决于社会文化背景对本专业和行业的理解与影响。

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社会的发展以及各产业衍生出的各类关系总和与工业设计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从大工业时代过渡到数字化信息工业时代,人类进入了更快速的新类型经济发展时期。工业产品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同时,其功能核心和外观界面都并行发生着巨变。例如从巨型的银河计算机到大型服务器,再到小型计算机,再到个人电脑,一直到今天代表时尚的Mac book和平板电脑、超薄手机……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追求轻便、简洁、时尚的产品。同样,工业产品及其设计也无时无刻烙印着当时当地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和审美。

优秀的产品必须要有能培植其生长孕育的“社会土壤”,优秀的设计师和相应的审美消费群体的共同的存在,才可能应运而生。产品及其设计是社会需求、社会文化及科技成果的载体和折射,产品的设计、生产、消费、使用都反映着社会文化,每个国家的社会文化都在普通民众生活工作中,通过对各种工业化成果的使用过程而得以体现,所以对工业设计的人才培养――即工业设计教育离不开对社会文化背景的把握。

从近年来苹果公司所获取的成功中能看到,企业对本土社会文化的潜在需求、审美及大众心理都有准确的认知,以社会文化背景作为产品设计的基点,从而设计出不断引领市场和用户的高端产品,产生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在全球化经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工业设计正在成为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欧洲,美国,日本等地区在上个世纪末就意识到工业设计教育的创新作用,从而产生了大量了优秀企业和设计师,诸如宜家、诺基亚,谷歌等具有本土社会文化价值观的企业,进一步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发展,为占领下一个经济高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的工业设计教育

工业设计服务于人及其所存在的社会,不同的社会受其文化历史影响。设计的核心在为狭义的“人”服务的同时,更多应观察广义的人类及其社会和其宏观环境,即社会文化背景。如以本土国情和文化关系为出发,研究市场大众和使用者的设计需求、消费特点、审美原则、使用习惯以及基于社会关系所折射出诸多的价值取向、文化现象、消费现象等等,从而能更纵深研究和分析设计现象的成因。而在教育层面上,一方面应更多关注社会生产、就业环境对本专业的需求认识;另一方面对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加以培养和引导,增设更多的发散性和综合性的交叉课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想像能力、实践力和创造力,而不仅仅只是强化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社会现状中,我们能看到学生们盲目的参加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对设计的认识停留在技能、临摹加大拼凑的阶段。其原因就是缺乏对社会文化背景的认知。因此,从本文的出发点来看,设计的创新和理念远高于技能。

在2009年7月在北京隆重举行“人才与未来中国设计教育与企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工业设计系严扬教授谈设计教育关于清华大学办学特色的问题时曾说道:“我们始终倡导的一种设计理念,设计的思路,是一个更加关注设计本身应该具有的价值,可能也就是说我们更加强调设计的社会价值……可能是我们对设计的社会价值强调的更多一点,比如说我们的教师也在做一些商业性的项目,但是更多的思考的是包括这个设计能对社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好的作用,而不是把它变成一个帮助企业去赚钱的这样一种手段去看待……”

三、工业设计教育的转型问题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而工业设计起步较晚。如何实现切合中国本土的设计与飞速发展经济间的转型,如何让中国工业设计产品具有民族文化的灵魂,从而呼唤大众对社会文化的回归和认同,成为中国工业设计教育者和未来设计师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纵观我国目前工业设计教育存在一些忽视社会文化背景的课程设计教育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知识体系单一和滞后

主要表现为教材的老旧和教师知识结构体系更新过慢。设计课程最大特色在于它的交叉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特别是对当下社会文化背景及历史发展成因具有分析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而教材知识体系的单一和滞后局限了学生的视野和发展;教师类型的单一和缺乏设计项目实践经验的现状使得传授设计知识本身出现难以弥补的硬伤。

2、培养计划模糊不定

各大高校对工业设计专业的开办存在一定的误解和盲从。在制定培养计划方面没有根据学院师资情况和学生的素质基础,及办学历史特色来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专业课程设置力求均匀对待,没有重点和取舍。

3、学生来源良莠不齐

美术招考的扩大使得大批的学生把美术设计作为上大学的一块跳板,这些学生在并非了解设计艺术各专业的差别和专业情况下,在父母亲朋的建议下非自愿的选择了本专业。再有大批学生经过短时间的美术培训,美术功底十分有限。学生来源本身的良莠不齐,造成了工业设计教育诸多主干课程难以开展和实施,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4、与社会文化背景脱节

篇11

一、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服务管理

经营性文化经营单位的服务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常规性工作,开发区辖区面积与其它兄弟乡镇相比较小,但在文化经营单位这一块也可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网吧9家、电影院1家、音像店3家、游戏室2家、溜冰场2家、便民信息站(e城)12家。文化经营单位也是容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场所,为此,领导一贯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加强对行业的管理和指导。

1、严把证照关,重点打击黑网吧,杜绝无证照经营现象;

2、加大对各种经营文化行业的检查力度,净化市场环境,消除安全隐患;

3、加强排查,准确掌握信息,及时化解突发问题,促平安,保稳定;

4、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文化经营单位业主的守法经营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

二、基层基础文化建设的情况

按照区政府对镇级(街道、开发区)书记、主任责任量化考核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开发区对基层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是:

1、加大文化事业建设经费的投入,含基本支出(工资福利)、项目支出(各种文化活动、差旅费、劳务费等)、购置设备(信息

共享工程)、综合文化站建设前期投入共21.4416万元,占开发区20*年财政支出991万元的比率为2.18%;

2、完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现已开放使用;

3、综合文化站建设前期已投入7.5万元,完成了大楼选址、图纸设计、可行性论证、环保项目选址、项目建设规划意见书、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和招投标等工作,预计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此事已专函送达文广新局);

4、*村农家书屋在区局的帮助下已建成投入使用,受到群众的好评,拾围村计划在年底建成使用;

5、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去年完成了*村的覆盖,拾围和莲塘面两行政村之前已完成,解决全辖区农民群众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6、坚持“2131”送电影下乡工程,积极配合农村电影放映;

7、积极开展和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如蓝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登山活动等等。

三、日常工作存在几个问题:

1、便民信息站、溜冰场的管理定性问题;

篇12

关键词:群众文化;公益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文化工作既要面对市场竞争,不断寻求自我的生存和发展,又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公益性文化的责任,发挥其自身的功能。近年来,经过广大群文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在这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论述:

一、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和作用

群众文化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人们职业以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活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和辅导的工作。其功能是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在当今就是要培养现代人、教化现代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让人们参与其中,接受各种艺术的熏陶,从而提高全民素质,推进经济和社会的繁荣进步。要想更好地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就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我们党在领导文化工作的长期实践中,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方针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地指出:在现阶段,我国的文化市场发育尚不成熟,在一部分文化经营者中,由于经济上的急功近利和市场的自发性倾向,往往容易导致经营和消费的短期行为,造成一部分文化艺术产品和艺术门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失衡,造成文化的长期积累和短期消费之间的失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运用经济、舆论等手段,扶持那些社会需要但暂时在市场竞争中还处于困境中的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业,从而把文化发展引导到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轨道。随着文化建设的加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程度将会越来越好。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就是要向实现两个效益最佳结合的目标努力。

回顾上述方针原则,我们群众文化的工作思路也就更加明确了,那就是:改革文化管理体制是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唯一途径,而实现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二、群众文化辅导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1、群众文化辅导的原则,是辅导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它作为正确处理辅导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的规则,贯串于各类辅导的实践活动中。体现为辅导工作根据社会一定的需求,对辅导对象身心进行教育和影响。辅导作为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实践,必须确立明确的辅导任务。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各种辅导活动的方向,并予以正确地实施。

2、群众文化思想政治的辅导是其他辅导工作开展的必备条件。群众文化是建立在价值观之上的,需要在辅导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对整个群众文化的方向进行把握和引导,始终以保持群众文化的先进性为目的进行工作。在群众文化中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以及家庭美德教育,陶冶道德情操,营造善良风俗。对群众身心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和思想,应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对伤害群众身心健康的思想和文娱活动,应坚决予以取缔。思想政治辅导是把握群众文化演进的大方向,避免毒害和谬误的思想戕害群众文化的发展路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3、群众文化辅导的另一面即对文化修养的辅导,是群众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群众文化的形成除娱乐性的群众活动外,也应对文化知识传扬和普及。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对群众文化的辅导应有助于群众文化修养的提高,通过文化知识的渗透,或自成主题,或结合娱乐活动,在不断的发展中培养群众高层次的审美趣味。让群众通过群众文化辅导过程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以理性地判断生活中的美丑,更清晰地区分人性中的善恶,才能更好地以正直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才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亲身实践中,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构建出从善如流、热爱科学、积极向上的氛围。

三、提高群文辅导工作的建议

如何搞好群众文化工作及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趋势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兴办群众文化事业的新格局回首以往,毋庸讳言,在以前相当长的时间里,群众文化只是依靠国家搞、文化部门办,没有发动社会的力量,没有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以致群众文化的路子越走越窄,天地越来越小,无异于作茧自缚。改革破除了人们头脑中的陈旧观念,使群众文化挣脱了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政府文化部门一统天下的清冷局面被打破,一个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企事业单位、从城市到农村、从集体到个人齐抓共办群众文化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在基层企事业单位、“职工之家”、“青年之家”等设施随处可见,大家在此举办卡拉OK、琴棋书画、岗位培训等文化娱乐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在城镇街道,群众文化馆、文化站、农村文化中心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它们立足于基层、利用现有设施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成为当地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受到群众欢迎。

群众文化是社会实践主体按美的规律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在社会化满足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是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在文化方面得到彻底解放的体现。它以文艺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也包括了群众文化事业的各种必备要素。是以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以市场为依托,向人们提供文化消费产品、场所、服务等城市文化现象。我国的大众文化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而成长起来的。

篇13

关键词:符号 传统文化 “形、意、势”

徽标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大众传播符号,徽标传达信息的功能很强,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超过语言文字,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徽标设计也就成为大中专院校美术专业所设立的一门重要设计课程。

徽标是信息传达的载体,在文明历史的发展中,由于其基本的沟通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对信息的传达更直观,印象更深刻。徽标可以打破文字的限制,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取得思想上的沟通。徽标设计课程是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构成与图形表达能力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对徽标的理论和设计实践进行整体的学习和研究。了解标志发展的历史和演变过程,掌握徽标设计的一般规律和表现手法,课程重在对徽标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广泛的研究,重在激发学生创意,并结合创意,利用图形这一载体精确地表达出来,并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徽标设计的教学中,坚持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始终贯穿于徽标的“形”“意”“势”三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分析和引导是一种很必要的方法和手段。

一、“形”的摄取与再造

“形”,是指图形所表现出的物象外形与结构。中国传统图形是植根于中国民族性、地域性的传统艺术渊源中的,它们与现代图形的造型方式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中国传统图形主要注重的是正形的完整性与装饰性,关注形与形之间的呼应、礼让和穿插关系,在组构时多遵循求整、求对称均齐的骨式。将传统图形中的“形”运用到现代徽标设计的教学之中,引导学生首先学会从传统图形中提取其形的元素,然后再结合构成课程中所学到的一些构成手段,如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主要方法,将这些提取的形元素再进行新的设计重组,最后再让学生将这种立足在传统图形原形上,而又对原形进行不断分解、转变和重构的衍生形融合到徽标的设计之中,充分地表达徽标所蕴涵的理念与个性。如图一以坚不可摧的盾牌为主要形象,并融于五星和人形;图二以“相”字与小桥流水糅合。

二、“意”的借用与扩展

从古至今,人们之所以反反复复地描摹着同一个符号,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形具有非常美好的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在于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传统符号后面,往往蕴藏着更多、更深、更广的吉祥含义。外在形态是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方式,是内在含义的外化、物化,所以最初只是源生于人们对自然和宗教崇拜的传统符号,经过长期的衍变,进而延伸出期盼“生命繁衍昌盛,生活富贵康乐”等许多美好的象征意义上来。

将传统符号与现代徽标设计教学相结合,这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去提炼和创造出新的传统图形的形,同时还要求教师能够带领学生一起去探求和挖掘蕴涵在它们背后的“意”。如图三借助手和鸽子的形态表现平安与创造;图四则借助“凤”图腾,寓意吉祥与快乐等。

三、“势”的把握与传承

“势”,通常指符号本身所蕴涵的气韵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态势和氛围,“势”能传达整个图形的精神。在传统图形“势”这一点上,特别要提到的就是中国的国粹――书法。书法是从观察自然界万物姿态而得到启示,为匠心结体而成,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及演变,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个性与风格,如大篆粗犷有力、写实豪放;小篆均圆柔婉、结构严谨;隶书端庄古雅;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活泼流畅、气脉相通;草书飞动流转、风驰电掣。书法不仅有结构,更有笔势。结构仅仅是书法运笔的依据,而书法个性形态的形成还是靠其笔不到而意到的笔“势”。如图五――图八,都是以巧妙地借助中国传统书法用笔表现中国元素、中国精神和中国气势。

对于传统图形艺术中“形”与“意”的沿用,学生比较好理解,也比较好掌握,但这种借用只能说是对传统图形艺术的一种浅层次理解和认识,而一种新的民族形式的创造,是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在研究传统图形时能够摆脱其物化表面而深入到它们精神领域的内部。因为只有在深入领悟了传统图形的艺术精华之后,再在现代西方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又是国际的现代标志。

徽标设计作为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现象,起着沟通人们与文化、信息的作用,其博大精深的原理与方法论应用于各种学科领域中的研究与实践是相当普遍和深入的。因此,我们应该对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认识,发掘更多、更新的符号特性,从而更准确地遵循传统文化沿用的符号学原理来进行现代的徽标设计。

注:本文中的图例作品均为本文作者创作。

参考文献:

[1]李幼燕著.《理论符号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篇14

主题班会作为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对于统一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奠定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怎样才能开好一节影响深远、发人深醒的主题班会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选题――宜小不宜大

主题是班会的中心,只有选好主题,才能开好班会。班主任必须经常了解本班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选择那些具有启发性,对学生思想教育起潜移默化作用的主题来组织班会,才能保持学生的健康发展。例如,和八年级的学生谈理想,让他们观看全国重点大学的图片,让他们确定自己的目标,与同学交流怎样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主题要有针对性。主题要尽量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设计班会主题,在一个侧面或一个点上综合化,用来反映比较丰富的内涵。例如我们一直说培养学生的好习惯,这个范围有点儿大,但我们组织的“让不撕纸成为习惯”就比较具体。做班主任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形式――宜新不宜旧

在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单一说教式。这样才会有时代气息,易为学生接受。下面提供两种方式供大家参考。

l、引入多媒体,加强直观效果是现在常用的形式,作用不可低估。现代社会到处充满了诱惑:五光十色的电视、电影节目,五花八门的电子游戏、杂志无不吸引着青少年的注意力。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还只用干巴巴的说教来进行教育,则很难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使用多媒体工具,通过录像等能带领学生到不轻易到达的地方或重温过往的历史;通过计算机能让学生快速地获得大量信息;通过音乐能喧染气氛,触动学生心灵最深处,达到活动的。据有关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50%,如果视听结合起来记忆的内容达到65%。因而正确使用多媒体工具能够促进学生接受观点,提高教育质量。我们每周都会围绕主题,精心设计课件,力争让学生受到感化。

2.借鉴体验学习,主题班会也应让学生学会感受,避免空洞说教。让学生喜闻乐见,全员全程参与,感受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同时可以避免一堂班会只是少数“活跃分子”的才艺展示,大多同学只是“陪客”、只当“观众”、只“拍拍手而已”的尴尬,避免了主题班会的“主体”只面向了少数“精英分子”。主题班会的体验式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情可触、有感可发,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调动每位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班会的实施过程中,活动形式要创新,要科学,要把教师课堂教学的智慧溶入其中,教育的生命力必定鲜活。

三、结果――宜深不宜浅

主题班会中心环节是对主题进行升华。但在实践中我们容易犯的错误是准备主题班会活动的过程中花了很多精力,班会活动临近结束便放松了思想,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主题引导、提升不够,草草了事。而老师仅仅满足于同学的这种情绪激动,认为学生受到了“很大教育”,而没有做深入细致的落实工作,这就是结果太浅。教师在整个班会中思维要敏锐,要能及时把握班会的“脉搏”,及时纠正学生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