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范文

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7: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篇1

关键词: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未来局势

俄罗斯是世界军事大国,在综合实力方面与美国难分伯仲,但是俄罗斯的粮食产量却处于世界倒数水平,不得不靠大量进口粮食来满足国民生活需要。中国是世界粮食产量大国,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面积少等因素,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不断增加的人口,依然是国家的巨大挑战。尽管国家早已着手解决三农问题,但是从全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部分地区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业中对原有生产要素增加投资的收益率低,对储蓄和投资缺乏足够的经济刺激,导致传统农业持续停滞落后,无法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因此如何通过农业技术创新来改造传统农业,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现代农业的概念

农业的发展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到现代农业四个发展阶段。现在一般引用的“现代农业”概念,脱胎于近代农业的发展模式,通常也将两者并在一起讨论。“现代农业”,顾名思义,就是相对于男耕女织的传统小农经济而言的,利用现代新型种植技术发展的农业。目前世界上对“现代农业”并没有非常确定的官方定义,因为“现代”二词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现代农业”的含义,也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获得新的内涵。文章另辟蹊径,从三个特殊的视角,去解释现代农业的内涵。

1.1生产效率

古代农业,主要采取人畜手动劳作的耕种方式,生产效率低下。首先,古代都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一家一户的劳力难以推进耕种和收获速度;其次,古代的耕种技术落后,主要以“二牛抬杠”为主。即使华北平原开发了新的耕种技术,也因为古代闭塞的交通难以将先进技术传播;再次,古代没有先进的化学肥料以及人工降雨人工施肥等条件,农作物生长主要靠自然光照和降水,农作物遇到病虫害也只能听天由命,“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模式未知性太多;最后,古代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四季劳作不同还要受地主的压迫,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而现代农业不同,借助人工降雨人工施肥天气预报等先进科学技术,能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先进的耕种工具,提高了耕种的工作效率并且保证了稳定的工作质量。农民对自己耕种的土地拥有自主选择权,收获的多寡都是自己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效率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1.2机械设备

古代农业主要以犁、耙、铲、锨等作为耕种工具,是“二牛抬杠”式的耕种模式。这种种植方式速度慢,一次性耕种面积小,受天气,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大。农作物收获也只能靠镰刀等工具收割,人畜运载,消耗时间长但是效率低。现代农业建筑在工业技术发展的动力基础上,借助现代先进的农业机械,一天就可以完成古代耕种工具一个月的劳动量。在播种时,播种机一次性可以完成两米宽土地面积的播种任务,并且人只负责开播种机,更先进的西方国家,甚至实现了无人驾驶播种机的耕种模式。农作物收获时,更是省力,现代化的收获机械,可以实现一次性收割农作物秸秆,粮食颗粒脱壳,粮食装袋三项工作。是农业生产技术革命性的变化。机械设备是现代农业区别于古代农业最主要的动力基础。

1.3劳动者技能

劳动者技能也属于界定现代农业概念的一部分。古代农业的劳动者,在年复一年的耕种实践下,自然也积累了一部分耕种经验。但是这里要说的劳动者技能,是关于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的,关联新的科学种植新知识的劳动技能。为了促进农业更好更快发展,国家大力支持农民学习新的种植技术,也鼓励更多农民放弃传统的种植谷物小麦类粮食,转而去尝试养殖业,渔业以及新兴的蔬菜果树种植等新领域。政府也着力于投资农村果树修剪技术培训机构,养殖业培训机构等各种培训机构的建立,力求提高中国农民的种植技术,让科学知识帮助传统农业发展,让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带动整个农业生产界活跃起来。

2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要探究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首先要对概念进行充分了解。农业技术的创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农业技术创新仅仅指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发明改造的新的种植技术或者种植机械。广义的农业技术的创新还包括农业创新技术在具体种植过程中的应用结果,涵盖了农业生产新技术从开发到完善的过程,并对整个农业生产要素进行重新分配,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产生多种经济效益的总和。文章主要从广义角度阐述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2.1生产效率提高

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农业技术创新作用的体现。例如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采用了套种模式,即稻田种水稻也养鱼。水稻的花粉散落在水田里,成为了鱼最好的饲料。鱼的游动也能帮助水稻松土,排泄物更能帮稻田施肥。农民一次性可以获得两份收入,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例如我国高原地区,山地多,平原少,传统种植方法所生产的农产品从产量方面无法与平原地区竞争,这就意味着面对耕地较少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发展高效农业,引导农户精耕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质量为目标,加强现代农业知识、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加大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结合高原、山地地貌特征,推广普及各类农用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从而达到生产效率的提高。

2.2生产质量提高

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生产质量提高,重点表现在大棚蔬菜种植以及农田施肥上。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例,现在大棚内都建有电子监测仪,能够随时监测蔬菜的生长情况,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土壤状态等,根据电子网络的精确分析,得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全自动的大棚管理模式,更会实现自己开棚顶接受光线,自动喷水施肥等种植技术。未来5G移动通信技术在蔬菜种菜方面的应用,更会实现蔬菜与电子系统的互联。针对播种的质量方面,以东北人参种植为例。人参作为珍贵的药材,其种子价格昂贵,一斤都在三百元左右,前期资金投入巨大。传统的人参种植,是采用人工手抓撒播的方式,手掌容量的大小,播种人员的经验,播种人员的专心程度,甚至自然风向都会影响种子撒播的均匀度和实际入土数量。人工难免会出现种子撒出实际面积的情况,种子的浪费在所难免。但是中央十套播出的《我爱发明》栏目中,有人发明了人参种植的机械,类似于大型小麦播种机,可以保证每一粒人参种子都能播种下土,提高了播种质量,受到大力推广。

2.3农民素质技能提高

农业创新技术的应用依托于农民的个人素质和技能。在传统农业时代,农民大都是“经验式”的播种和收获,利用牛、马犁地,几乎不需要很高的技能。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农民掌握信息化技术、新兴种植技术、新型农用机械的使用等,而且要不断更新已掌握的的知识和技能,这无形中提高了农民的技能,提升了农民的素质。

3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的注意事项

凡事都有两面性,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也不例外。在大力推广创新农业技术的同时,也应当清楚看到创新技术背后,存在的隐患和挑战。具体如下:①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在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隐患。因此必须思考如何科学利用农业创新技术;②育种科技的快速发展,涌现许多高质高产的品种。这些品种大规模的种植,会间接淘汰低产品种,导致农产品种类单一,失去多样性。而单一品种容易产生病虫害;③农业技术的创新是建立在工业和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且必须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与土地。

4结束语

现代农业科技的大力发展和创新,一方面给人们的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帮助,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也给人与自然的相处埋下隐患。到底应该怎样科学利用农业创新技术,这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工济民,刘春芳,申秋红.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要模式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09(2).

[2]石明权,陈宏.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9(2).

篇2

关键词:气象服务;江西;现代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162文献标识码:A

1江西农业气象服务的概况

江西省是比较早开展农业气象服务的一个省份。1954年,开始进行农业气象服务的观测。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省-市-县三级服务体系,而且也有了一个比较专业的观测网站和稳定的农业气象研究队伍。现在,江西省农业气象观测站有18个,另外还有15个观测项目,如水稻、大豆、油菜等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都设立了观测项目。到了2010年,还把梨树、茶树、柑桔、西瓜、水体养殖都纳入了观测的范围之内。

1996年,江西省组织开展农业气候服务可行性论证,近几年来,江西省气象部门逐渐加大了对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工作力度,这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采取集中生产的模式,农产品生产区域化布局,按照当地的资源特点,发展农业的支柱产业。促进了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发展;开发农业生产基地,尤其是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1958年,江西省开始农业气象预报服务,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准确、及时的情报。江西农业气象情报包括的内容有生态质量气象评价公报(每季度)、土壤水分监测公报(每候)、农业气象旬(月)报、农业干旱监测预报(每旬)、每日天气与农事等,年度、季度、每月、每旬,甚至每日都为农民提供可靠的农业气象信息,另外还不定期地一些农业气候资源论证、气象灾害警报、农作物生育期评述等农业生产科普知识,不仅为农民生产提供了方便,而且还极大地满足了农民日益强烈的学习科学农业生产知识的需求。

2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气象服务对象单一化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的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调整,农村的生产不再只是集中于主要粮食产品的生产,而且还向农林牧渔等农副业方面发展。但是,目前农业气象服务所提供的情报信息一般只是粮食作物方面的气象服务信息,而没有提供农林牧渔各业的气象服务信息,这种基本气象服务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多元化、全方位要求。

2.2农产品传输服务缺失

不仅农业的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产品的经营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只是自给自足,而是加工成农副产品,推销至全国各地,甚至走向世界。因此,这就涉及到农产品的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各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与农业气象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农业气象服务也要顺应这种趋势,提供农副产品经营各环节上所需要的气象情报信息,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但是,目前江西省农业气象服务在这方面的服务还是比较欠缺的。

2.3与其他部门联系不足

尽管江西省农业气象服务开展的年份比较早,但是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针对性还不是很强,因此在实地调研方面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系,进一步开展实地调查工作,让农业气象服务更具有针对性。

3农业气象服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3.1细化服务内容,完善农业气象服务站网

根据江西现代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发展要求,农业气象服务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在稳定现有农业气象观测站网的基础上,细化服务的内容,增加新的服务站网以及观测项目,例如林果业、水产养殖业、畜牧养殖业的观测等,以满足多元化的农业发展需求。农业气象局也要探索农业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各个过程的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尤其是在新增的农业经营环节方面的需求,建立一个完整体系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在这方面,江西可以向广东省等省份学习,结合本省的农业气象实际,拓宽思路以及服务的领域,建立完善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3.2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科技含量

农业气象服务需要为农民提供准确、及时的农业气象情报,所以所需要的技术也要不断地更新。要时刻关注当下社会发展的各项科学新技术、新成果,然后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如GIS等高新技术,以提高服务的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最准确、最有效的情报,并指导农业的生产与发展。在信息的传输方面,农业气象观测到最新的信息,需要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农民中,这样才具有价值。所以,农业气象部门要拓宽农业气象服务的信息传播渠道,尤其是要充分利用网络,针对本省,甚至本市、本县,建立专门的农业气象服务网站,做好宣传,及时更新网站的农业气象预报信息,向农民及时传达有效信息。与此同时,还可以结合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力量,迅速传达农业气象信息,尤其是突发的灾害行天气信息,更要采取这种方式。

3.3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须要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气象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以及人才培养,尤其是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建立一支农业气象科研团队,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精神,不怕苦、肯奉献,到实地调查,以提供更优质的农业气象服务。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业的发展,事关国计民生,尤其是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江西省更要加强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趋势。农业的现代化必然对气象服务有新的需求。江西省要根据本省农业发展的需求,完善农业气象服务内容和质量,以促进本省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从而促进全省的经济发展。

篇3

关键词:现代农业;湖南;对策

发展现代农业,从国家层面来讲,无论是保障粮食安全,还是促进农民增收,无论是应对国际竞争,还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解决农业的深层次问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富民强省的传统农业大省――湖南,应充分利用这一发展机遇,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同时,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现代农业的含义与特征

与传统农业相反,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要素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发达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现代农业属于农业的最新最高阶段。现代农业的特征非常明显,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第一,生产条件现代化。即在农业生产中拥有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工具、设备和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等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条件。凡是能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工序,都完全使用了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设备,代替了人畜力的工具。电力在农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计算机等自动化设备在农业中广泛普及,使农业生产逐步走向工厂化、自动化。

第二,生产技术科学化。即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生产技术,代替了单纯依赖经验的传统技术。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如种子、肥料、农药、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水利建设等,现代科学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业生产已经越来越需要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农业生产由经验转到了科学,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

第三,生产过程社会化。即农业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范围越来越广泛而密切。一方面,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展,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另一方面,原来在农业生产中的许多生产过程,如繁育良种、肥料制作、饲料加工、农机具修理、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不断地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一系列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产前和产后部门。产中与产前和产后部门的广泛联系,又形成了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即农业综合经营。生产过程的社会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商品化水平,农业已经成为一个几乎完全商品化的产业。

二、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农业的关系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本国工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的一条现代化之路,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这是一种创新。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农业客观存在着一种相互联动的发展关系,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在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势必给农业开辟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新型工业化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战略,将促进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众所周知,在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先进技术。其中,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部门的各个环节,也将使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跨越式变革。其次,新型工业化突出科学技术进步,强调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它将带动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产业化。当今世界的农业竞争集中体现在高新技术在农业的应用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水平上。目前,发达国家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平均达到70%左右,湖南省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是57%。再次,新型工业化强调正确处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即在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要求发展能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产业,这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土地的集中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基础与总体思路

(一)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基础

湖南是一个传统农业大省,长期以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该省农村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显著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持续稳增的历史性转变。当前湖南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机械化逐步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出现了一些现代农业的范例和雏形,这为该省现代农业建设奠定了较好基础。湖南发展现代农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着湖南农业的继续发展。一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困难,土地经营规模小;二是农业收入低,农民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农业人力资本缺乏,农业科技提升困难;四是农民分散经营,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五是投资效益欠佳,农业资金匮乏。

(二)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

通过对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农业两者关系的探讨以及对发展湖南现代农业的现实基础条件的深入分析,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应是: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继续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壮大湖南的食品加工业,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群;立足中长期内以农户小规模经营为主的客观现实,大力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具备完全市场能力的经营主体;加大政府无偿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农村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供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条件;着力推广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发展应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能力;搞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方向

(一)大力推进湖南农业标准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切入点

标准化集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于一体,具有科技推广和科技管理的双重性,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十分重要,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当前,湖南推进农业标准化要从标准制定、组织实施和体系建设3个方面同步展开:修订农业地方标准,建立与国际、国家标准基本配套的标准体系;加大农业标准的实施力度,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培育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业标准化组织体系建设,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农业标准化研究和服务队伍。

(二)依托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集群

提高加工深度是增加农业效益的根本措施,强大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带动力量,没有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就不可能有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必须把发展精深加工和培育龙头企业放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对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按照市场运行机制,尽快形成一批像正虹科技、亚华种业等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带动能力强、多种类型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坚持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一起上的原则,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使更多的龙头企业进入省级和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

(三)革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现代农业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转变传统小农意识,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应鼓励个人、集体、单位、社会团体创办各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探索多渠道、多区域、多层次的联合与合作。支持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建成有经济实力的独立法人实体。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农业企业化等试点,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营组织的新形式。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以长株谭为中心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批发现货和期货交易中心,在环洞庭湖等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辐射能力强,有特色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交易和管理机制。加强农业企业内部管理,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公司制改造,创建农业企业品牌,发展合作农场、农业股份公司等有规范产权组织的公司型农业,实现从生产者管理到消费者管理的转变。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条件

农村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物质基础,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体现。没有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施,就不可能建成现代农业。应从农村公路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网改造和信息化建设、乡村清洁工程等方面,着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现代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要积极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和通达工程,争取5年内实现所有的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7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逐步改造中低产田。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建立完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体系。全面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和新农村电气化“百千万”工程,改造农村电网。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资源,积极实施“百乡千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和“通信扶贫”工程,使广大农民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生产生活中的各类信息。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为核心,大力实施农业生产清洁、农村生活环境净化、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提升3大工程,建设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五)加快重大科研成果转化推广,提高农业效益

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生产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小,未来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必须依靠生物技术,以生物技术的突破来带动农业效益的提高。湖南应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兴农力度,依托隆平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重点支持水稻、棉花、柑橘、畜禽等主导农产品的良种繁育、生产加工技术研发。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推广超级稻、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成果,提高该省农业科技贡献率。

(六)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信息技术是第3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只有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才能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新飞跃。湖南要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业发展,加强对国内外农业生产与加工信息的收集、整理,运用网络、媒体、电话、中介服务等多种手段及时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改造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加快县级信息服务平台和乡镇服务站建设,不断拓展信息服务新领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搞好农作物估产、土壤监测、灾情预报等工作,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加强农业资源管理,提高计算机技术在节水灌溉、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反季节农产品生产等领域的应用水平。加快湖南省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大力发展智能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利用各种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支持农业科学规划与经营管理,沟通产供销渠道,促进农业现代化。

(七)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代农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追求经济效益,还要建设良好的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湖南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要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一项关键任务,努力实现生产与生态的共同进步。要坚持需求导向、生态优先,生态和产业相互促进,加快培育公益林,大力发展商品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营造良好生态,建设绿色湖南。

参考文献:

1、卢良恕.论新时期的中国现代农业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3).

2、陶武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J].中国农村经济,2004(3).

篇4

【关键词】现代农业 基地建设 经济效益

建设现代农业是对于农村经济的促进和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甘肃省经济水平欠发达,因此更加需要通过现代农业的建设来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加农业经济效益。

一、基本概况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荒漠半荒漠化土地面积占94.51%,是典型的沙区农业县。随着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项目的实施和关井、压田、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全面落实,民勤县农业配水面积和灌溉用水量都将较大幅度减少,为提高现有土地资源、水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县上把发展日光温室产业作为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民节水增收的基本模式来抓,为民勤农业的发展找到了一条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新出路。

民勤县从1993年起开始探索建设日光温室,2007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开始实施后,取得突破性发展,至2011年底全县累计建成日光温室9622座,16131亩,品种结构发展为瓜类、茄果类、豆类、葱蒜类、食用菌、水果类等6大类20多个品种,逐步形成了以甜瓜、西红柿等名优新特稀瓜菜为主,以精细瓜菜为辅,以果树、葡萄、花卉和食用菌为补充的生产结构,由过去的冬季一大茬调整为秋冬茬、冬春茬和越冬茬等茬口布局,实现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处理商品化、销售品牌化以及经营产业化,做到了周年供应,均衡上市。根据2008-2011年日光温室生产年度效益调查,全县日光温室亩均产值12000余元。

二、蔬菜果瓜标准化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一)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促进产品质量国际国内接轨的需要

只有加速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出符合进口国质量、安全、卫生标准要求的农产品,才能进一步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保证农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国内市场,扩大产品的对外销售。

(二)战略性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

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建设优质瓜菜生产基地,发展蔬菜产业。同时,发展优质蔬菜标准化生产也是巩固民勤县生态建设成果的措施之一,是贯彻落实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的需要。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的需要

民勤县是一个沙漠型旱作农业县,实施保护地栽培和小畦灌溉技术,既能合理利用水资源,大幅度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又能提高生产效益。

三、蔬菜果瓜标准化基地建设的条件

(一)自然条件优越

民勤县地处沙漠腹地,主要气候特征是干旱少雨,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瓜菜品质较好,瓜菜类作物能通过越夏延至深秋,叶菜类作物7-8月上市,加之民勤县属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基础差,工业化程度低,化肥施用量相对较少,无土壤污染和灌水污染,符合优质蔬菜生产的要求,具备发展优质蔬菜的优越环境条件。

(二)技术成熟有保障

近年来,民勤县农业技术部门经过反复的试验、示范和研究,以无公害蔬菜为目标,建立全县无公害蔬菜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技术和管理标准,以甘肃省地方标准(DB62/T915—2002)为主,执行DB62/797—2002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DB62/T798—2002(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和 DB62/T799—2002(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并且根据市场需要,筛选出区域优势明显、市场前景看好的蔬菜新品种,运用育苗、节灌、微生物等技术,试验成功了辣椒、甜瓜、洋葱等无公害化栽培。

(三)生产过程能够得到较好控制

由于当地土地面积较多,农民多年来广种薄收,对化肥、农药的投入较低。随着近几年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家庭养殖得到进一步扩大,肥源充足,农家肥投入较高,只要指导农民正确运用化肥,推广生物肥料、生物制剂和高效低残留农药,严格轮作倒茬制度,就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生产出符合部颁标准的无公害瓜菜产品。

四、蔬菜果瓜标准化基地建设带来的综合效益

(一)经济效益

目前民勤县日光温室瓜菜生产亩纯收入可达到7600元左右,最好的可达到2万元,是大田作物收入的7-20倍,通过蹲点示范,使日光温室反季节瓜菜2010年产量比2011年平均水平增长10%以上,亩效益达到1万元左右,单位产量节本10%以上。示范户平均亩产值由现在的6800元增加到8400元,亩新增产值1600元;辐射带动户平均亩产值新增800元;拱棚示范点每亩年均收入4500元,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篇5

1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

1.1加快产业发展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措施来抓。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农洽会、农交会,开展招商引资、银企对接等活动,争取产业化项目,出台扶持政策,农业产业化得到较快发展,至2013年底,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17亿元,同比增长15.8%。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26家,濮阳县训达油脂产业化集群等4个农业产业化集群通过了省级认定。

1.2培育新型主体努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每年通过“阳光工程”、绿色证书、新型农民科技和实用技术等培训,培训了一批适应规模化生产的劳动者。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组织发展,鼓励和引导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发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480个,会员14.7万个。

1.3完善服务保障强化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提供有力服务支撑。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行动,组织700名农技人员分包全市各行政村,实行技术承包责任制。推广增产增效技术模式,及时分类指导。开展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建设,在全市建设37个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更加合理,管理体制得到理顺。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搭建濮阳农业信息网、村村通网络和村讯通短信服务平台,市、县开通了“12316”三农服务热线。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2存在的问题

当前,濮阳市农业发展正处于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过渡、农村传统社会加快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一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虽然近几年濮阳市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基础并不牢固,增收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二是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高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整合难度大,建设标准不统一,整合效果不够明显。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活力不强。龙头企业总体上规模小、层次低、链条短、品牌少,批发市场少,物流水平低,产业化水平低,带动能力弱,大的龙头企业群体还没有形成。四是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亟待提高。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下降,直接影响现代农业发展,阻碍了新技术、新成果、新装备的推广和应用。五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任务越来越艰巨。面对国内农产品市场门槛不断抬高、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不断翻新、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质量意识不断增强的新形势,濮阳市农产品质量监管手段和装备水平还难以适应。

3对策及建议

3.1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投入问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关键问题。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投入总量,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要利用好政策,抓住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和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省资金支持。要落实好政策,健全运行机制,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如期如数落实到位。要强化金融支持,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经营的信贷力度,组织更多的资金来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3.2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要切实抓好高标准粮田建设,努力打造成精细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高标准粮田示范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要搞好农业技术推广和指导,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推广,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生产水平,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效益。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推广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防治和沼气技术,推进农业节能减排。

3.3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依托濮阳市资源优势,建设优质小麦、优质水稻、花生、食用菌、尖椒、无公害蔬菜、花卉、小杂果、大蒜生产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都市生态农业园区、沿黄滩区设施农业示范带为依托,坚持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稳步扩大规模,提高品质,创建品牌,提升影响力,把濮阳市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3.4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大产业、大集群要结合优质粮食、畜产品、蔬菜、棉油、林果、花卉苗木、羽绒加工等优势产业基地,培育大产业,发展大龙头,逐步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促产业、产业大发展的局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金融服务支持,拉长产业链条,重点扶持226家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培育13个优势代农业产业化集群,使之做强做大。

3.5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农业发展活力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强化政策支持,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作为扶持重点,推动财政项目资金投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大力开展“阳光工程”、绿色证书、新型农民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强土地流转服务能力建设,有序引导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培育力度,规范建设,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合作与联合,鼓励和引导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