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范文

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7: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篇1

关键词: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未来局势

俄罗斯是世界军事大国,在综合实力方面与美国难分伯仲,但是俄罗斯的粮食产量却处于世界倒数水平,不得不靠大量进口粮食来满足国民生活需要。中国是世界粮食产量大国,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面积少等因素,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不断增加的人口,依然是国家的巨大挑战。尽管国家早已着手解决三农问题,但是从全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部分地区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业中对原有生产要素增加投资的收益率低,对储蓄和投资缺乏足够的经济刺激,导致传统农业持续停滞落后,无法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因此如何通过农业技术创新来改造传统农业,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现代农业的概念

农业的发展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到现代农业四个发展阶段。现在一般引用的“现代农业”概念,脱胎于近代农业的发展模式,通常也将两者并在一起讨论。“现代农业”,顾名思义,就是相对于男耕女织的传统小农经济而言的,利用现代新型种植技术发展的农业。目前世界上对“现代农业”并没有非常确定的官方定义,因为“现代”二词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现代农业”的含义,也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获得新的内涵。文章另辟蹊径,从三个特殊的视角,去解释现代农业的内涵。

1.1生产效率

古代农业,主要采取人畜手动劳作的耕种方式,生产效率低下。首先,古代都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一家一户的劳力难以推进耕种和收获速度;其次,古代的耕种技术落后,主要以“二牛抬杠”为主。即使华北平原开发了新的耕种技术,也因为古代闭塞的交通难以将先进技术传播;再次,古代没有先进的化学肥料以及人工降雨人工施肥等条件,农作物生长主要靠自然光照和降水,农作物遇到病虫害也只能听天由命,“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模式未知性太多;最后,古代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四季劳作不同还要受地主的压迫,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而现代农业不同,借助人工降雨人工施肥天气预报等先进科学技术,能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先进的耕种工具,提高了耕种的工作效率并且保证了稳定的工作质量。农民对自己耕种的土地拥有自主选择权,收获的多寡都是自己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效率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1.2机械设备

古代农业主要以犁、耙、铲、锨等作为耕种工具,是“二牛抬杠”式的耕种模式。这种种植方式速度慢,一次性耕种面积小,受天气,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大。农作物收获也只能靠镰刀等工具收割,人畜运载,消耗时间长但是效率低。现代农业建筑在工业技术发展的动力基础上,借助现代先进的农业机械,一天就可以完成古代耕种工具一个月的劳动量。在播种时,播种机一次性可以完成两米宽土地面积的播种任务,并且人只负责开播种机,更先进的西方国家,甚至实现了无人驾驶播种机的耕种模式。农作物收获时,更是省力,现代化的收获机械,可以实现一次性收割农作物秸秆,粮食颗粒脱壳,粮食装袋三项工作。是农业生产技术革命性的变化。机械设备是现代农业区别于古代农业最主要的动力基础。

1.3劳动者技能

劳动者技能也属于界定现代农业概念的一部分。古代农业的劳动者,在年复一年的耕种实践下,自然也积累了一部分耕种经验。但是这里要说的劳动者技能,是关于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的,关联新的科学种植新知识的劳动技能。为了促进农业更好更快发展,国家大力支持农民学习新的种植技术,也鼓励更多农民放弃传统的种植谷物小麦类粮食,转而去尝试养殖业,渔业以及新兴的蔬菜果树种植等新领域。政府也着力于投资农村果树修剪技术培训机构,养殖业培训机构等各种培训机构的建立,力求提高中国农民的种植技术,让科学知识帮助传统农业发展,让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带动整个农业生产界活跃起来。

2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要探究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首先要对概念进行充分了解。农业技术的创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农业技术创新仅仅指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发明改造的新的种植技术或者种植机械。广义的农业技术的创新还包括农业创新技术在具体种植过程中的应用结果,涵盖了农业生产新技术从开发到完善的过程,并对整个农业生产要素进行重新分配,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产生多种经济效益的总和。文章主要从广义角度阐述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2.1生产效率提高

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农业技术创新作用的体现。例如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采用了套种模式,即稻田种水稻也养鱼。水稻的花粉散落在水田里,成为了鱼最好的饲料。鱼的游动也能帮助水稻松土,排泄物更能帮稻田施肥。农民一次性可以获得两份收入,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例如我国高原地区,山地多,平原少,传统种植方法所生产的农产品从产量方面无法与平原地区竞争,这就意味着面对耕地较少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发展高效农业,引导农户精耕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质量为目标,加强现代农业知识、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加大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结合高原、山地地貌特征,推广普及各类农用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从而达到生产效率的提高。

2.2生产质量提高

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生产质量提高,重点表现在大棚蔬菜种植以及农田施肥上。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例,现在大棚内都建有电子监测仪,能够随时监测蔬菜的生长情况,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土壤状态等,根据电子网络的精确分析,得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全自动的大棚管理模式,更会实现自己开棚顶接受光线,自动喷水施肥等种植技术。未来5G移动通信技术在蔬菜种菜方面的应用,更会实现蔬菜与电子系统的互联。针对播种的质量方面,以东北人参种植为例。人参作为珍贵的药材,其种子价格昂贵,一斤都在三百元左右,前期资金投入巨大。传统的人参种植,是采用人工手抓撒播的方式,手掌容量的大小,播种人员的经验,播种人员的专心程度,甚至自然风向都会影响种子撒播的均匀度和实际入土数量。人工难免会出现种子撒出实际面积的情况,种子的浪费在所难免。但是中央十套播出的《我爱发明》栏目中,有人发明了人参种植的机械,类似于大型小麦播种机,可以保证每一粒人参种子都能播种下土,提高了播种质量,受到大力推广。

2.3农民素质技能提高

农业创新技术的应用依托于农民的个人素质和技能。在传统农业时代,农民大都是“经验式”的播种和收获,利用牛、马犁地,几乎不需要很高的技能。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农民掌握信息化技术、新兴种植技术、新型农用机械的使用等,而且要不断更新已掌握的的知识和技能,这无形中提高了农民的技能,提升了农民的素质。

3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的注意事项

凡事都有两面性,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也不例外。在大力推广创新农业技术的同时,也应当清楚看到创新技术背后,存在的隐患和挑战。具体如下:①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在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隐患。因此必须思考如何科学利用农业创新技术;②育种科技的快速发展,涌现许多高质高产的品种。这些品种大规模的种植,会间接淘汰低产品种,导致农产品种类单一,失去多样性。而单一品种容易产生病虫害;③农业技术的创新是建立在工业和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且必须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与土地。

4结束语

现代农业科技的大力发展和创新,一方面给人们的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帮助,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也给人与自然的相处埋下隐患。到底应该怎样科学利用农业创新技术,这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工济民,刘春芳,申秋红.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要模式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09(2).

[2]石明权,陈宏.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9(2).

篇2

关键词:气象服务;江西;现代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162文献标识码:A

1江西农业气象服务的概况

江西省是比较早开展农业气象服务的一个省份。1954年,开始进行农业气象服务的观测。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省-市-县三级服务体系,而且也有了一个比较专业的观测网站和稳定的农业气象研究队伍。现在,江西省农业气象观测站有18个,另外还有15个观测项目,如水稻、大豆、油菜等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都设立了观测项目。到了2010年,还把梨树、茶树、柑桔、西瓜、水体养殖都纳入了观测的范围之内。

1996年,江西省组织开展农业气候服务可行性论证,近几年来,江西省气象部门逐渐加大了对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工作力度,这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采取集中生产的模式,农产品生产区域化布局,按照当地的资源特点,发展农业的支柱产业。促进了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发展;开发农业生产基地,尤其是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1958年,江西省开始农业气象预报服务,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准确、及时的情报。江西农业气象情报包括的内容有生态质量气象评价公报(每季度)、土壤水分监测公报(每候)、农业气象旬(月)报、农业干旱监测预报(每旬)、每日天气与农事等,年度、季度、每月、每旬,甚至每日都为农民提供可靠的农业气象信息,另外还不定期地一些农业气候资源论证、气象灾害警报、农作物生育期评述等农业生产科普知识,不仅为农民生产提供了方便,而且还极大地满足了农民日益强烈的学习科学农业生产知识的需求。

2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气象服务对象单一化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的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调整,农村的生产不再只是集中于主要粮食产品的生产,而且还向农林牧渔等农副业方面发展。但是,目前农业气象服务所提供的情报信息一般只是粮食作物方面的气象服务信息,而没有提供农林牧渔各业的气象服务信息,这种基本气象服务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多元化、全方位要求。

2.2农产品传输服务缺失

不仅农业的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产品的经营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只是自给自足,而是加工成农副产品,推销至全国各地,甚至走向世界。因此,这就涉及到农产品的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各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与农业气象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农业气象服务也要顺应这种趋势,提供农副产品经营各环节上所需要的气象情报信息,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但是,目前江西省农业气象服务在这方面的服务还是比较欠缺的。

2.3与其他部门联系不足

尽管江西省农业气象服务开展的年份比较早,但是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针对性还不是很强,因此在实地调研方面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系,进一步开展实地调查工作,让农业气象服务更具有针对性。

3农业气象服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3.1细化服务内容,完善农业气象服务站网

根据江西现代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发展要求,农业气象服务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在稳定现有农业气象观测站网的基础上,细化服务的内容,增加新的服务站网以及观测项目,例如林果业、水产养殖业、畜牧养殖业的观测等,以满足多元化的农业发展需求。农业气象局也要探索农业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各个过程的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尤其是在新增的农业经营环节方面的需求,建立一个完整体系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在这方面,江西可以向广东省等省份学习,结合本省的农业气象实际,拓宽思路以及服务的领域,建立完善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3.2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科技含量

农业气象服务需要为农民提供准确、及时的农业气象情报,所以所需要的技术也要不断地更新。要时刻关注当下社会发展的各项科学新技术、新成果,然后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如GIS等高新技术,以提高服务的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最准确、最有效的情报,并指导农业的生产与发展。在信息的传输方面,农业气象观测到最新的信息,需要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农民中,这样才具有价值。所以,农业气象部门要拓宽农业气象服务的信息传播渠道,尤其是要充分利用网络,针对本省,甚至本市、本县,建立专门的农业气象服务网站,做好宣传,及时更新网站的农业气象预报信息,向农民及时传达有效信息。与此同时,还可以结合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力量,迅速传达农业气象信息,尤其是突发的灾害行天气信息,更要采取这种方式。

3.3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须要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气象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以及人才培养,尤其是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建立一支农业气象科研团队,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精神,不怕苦、肯奉献,到实地调查,以提供更优质的农业气象服务。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业的发展,事关国计民生,尤其是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江西省更要加强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趋势。农业的现代化必然对气象服务有新的需求。江西省要根据本省农业发展的需求,完善农业气象服务内容和质量,以促进本省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从而促进全省的经济发展。

篇3

关键词:现代农业;湖南;对策

发展现代农业,从国家层面来讲,无论是保障粮食安全,还是促进农民增收,无论是应对国际竞争,还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解决农业的深层次问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富民强省的传统农业大省――湖南,应充分利用这一发展机遇,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同时,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现代农业的含义与特征

与传统农业相反,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要素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发达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现代农业属于农业的最新最高阶段。现代农业的特征非常明显,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第一,生产条件现代化。即在农业生产中拥有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工具、设备和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等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条件。凡是能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工序,都完全使用了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设备,代替了人畜力的工具。电力在农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计算机等自动化设备在农业中广泛普及,使农业生产逐步走向工厂化、自动化。

第二,生产技术科学化。即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生产技术,代替了单纯依赖经验的传统技术。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如种子、肥料、农药、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水利建设等,现代科学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业生产已经越来越需要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农业生产由经验转到了科学,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

第三,生产过程社会化。即农业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范围越来越广泛而密切。一方面,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展,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另一方面,原来在农业生产中的许多生产过程,如繁育良种、肥料制作、饲料加工、农机具修理、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不断地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一系列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产前和产后部门。产中与产前和产后部门的广泛联系,又形成了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即农业综合经营。生产过程的社会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商品化水平,农业已经成为一个几乎完全商品化的产业。

二、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农业的关系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本国工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的一条现代化之路,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这是一种创新。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农业客观存在着一种相互联动的发展关系,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在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势必给农业开辟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新型工业化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战略,将促进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众所周知,在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先进技术。其中,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部门的各个环节,也将使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跨越式变革。其次,新型工业化突出科学技术进步,强调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它将带动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产业化。当今世界的农业竞争集中体现在高新技术在农业的应用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水平上。目前,发达国家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平均达到70%左右,湖南省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是57%。再次,新型工业化强调正确处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即在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要求发展能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产业,这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土地的集中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基础与总体思路

(一)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基础

湖南是一个传统农业大省,长期以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该省农村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显著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持续稳增的历史性转变。当前湖南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机械化逐步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出现了一些现代农业的范例和雏形,这为该省现代农业建设奠定了较好基础。湖南发展现代农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着湖南农业的继续发展。一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困难,土地经营规模小;二是农业收入低,农民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农业人力资本缺乏,农业科技提升困难;四是农民分散经营,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五是投资效益欠佳,农业资金匮乏。

(二)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

通过对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农业两者关系的探讨以及对发展湖南现代农业的现实基础条件的深入分析,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应是: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继续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壮大湖南的食品加工业,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群;立足中长期内以农户小规模经营为主的客观现实,大力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具备完全市场能力的经营主体;加大政府无偿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农村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供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条件;着力推广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发展应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能力;搞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方向

(一)大力推进湖南农业标准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切入点

标准化集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于一体,具有科技推广和科技管理的双重性,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十分重要,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当前,湖南推进农业标准化要从标准制定、组织实施和体系建设3个方面同步展开:修订农业地方标准,建立与国际、国家标准基本配套的标准体系;加大农业标准的实施力度,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培育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业标准化组织体系建设,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农业标准化研究和服务队伍。

(二)依托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集群

提高加工深度是增加农业效益的根本措施,强大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带动力量,没有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就不可能有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必须把发展精深加工和培育龙头企业放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对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按照市场运行机制,尽快形成一批像正虹科技、亚华种业等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带动能力强、多种类型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坚持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一起上的原则,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使更多的龙头企业进入省级和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

(三)革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现代农业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转变传统小农意识,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应鼓励个人、集体、单位、社会团体创办各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探索多渠道、多区域、多层次的联合与合作。支持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建成有经济实力的独立法人实体。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农业企业化等试点,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营组织的新形式。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以长株谭为中心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批发现货和期货交易中心,在环洞庭湖等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辐射能力强,有特色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交易和管理机制。加强农业企业内部管理,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公司制改造,创建农业企业品牌,发展合作农场、农业股份公司等有规范产权组织的公司型农业,实现从生产者管理到消费者管理的转变。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条件

农村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物质基础,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体现。没有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施,就不可能建成现代农业。应从农村公路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网改造和信息化建设、乡村清洁工程等方面,着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现代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要积极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和通达工程,争取5年内实现所有的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7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逐步改造中低产田。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建立完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体系。全面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和新农村电气化“百千万”工程,改造农村电网。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资源,积极实施“百乡千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和“通信扶贫”工程,使广大农民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生产生活中的各类信息。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为核心,大力实施农业生产清洁、农村生活环境净化、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提升3大工程,建设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五)加快重大科研成果转化推广,提高农业效益

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生产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小,未来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必须依靠生物技术,以生物技术的突破来带动农业效益的提高。湖南应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兴农力度,依托隆平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重点支持水稻、棉花、柑橘、畜禽等主导农产品的良种繁育、生产加工技术研发。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推广超级稻、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成果,提高该省农业科技贡献率。

(六)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信息技术是第3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只有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才能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新飞跃。湖南要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业发展,加强对国内外农业生产与加工信息的收集、整理,运用网络、媒体、电话、中介服务等多种手段及时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改造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加快县级信息服务平台和乡镇服务站建设,不断拓展信息服务新领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搞好农作物估产、土壤监测、灾情预报等工作,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加强农业资源管理,提高计算机技术在节水灌溉、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反季节农产品生产等领域的应用水平。加快湖南省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大力发展智能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利用各种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支持农业科学规划与经营管理,沟通产供销渠道,促进农业现代化。

(七)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代农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追求经济效益,还要建设良好的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湖南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要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一项关键任务,努力实现生产与生态的共同进步。要坚持需求导向、生态优先,生态和产业相互促进,加快培育公益林,大力发展商品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营造良好生态,建设绿色湖南。

参考文献:

1、卢良恕.论新时期的中国现代农业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3).

2、陶武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J].中国农村经济,2004(3).

篇4

一、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今天,金融业的发展状况往往会影响到一国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资金及资金的投入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最关键的条件之一。因此,加大对现代农业资金的投入,既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也是促使弱质农业从落后走向比较发达,并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世界经验表明,金融支持农业的发展,已成为各国扶持和保护农业的最佳选择。运用金融手段对农业予以支持与保护是国际普遍采取的积极措施。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及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都有国家的各种金融政策扶持。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农业经济政策为适应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其核心就是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发展现代农业从而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这一过程中,将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即金融机构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金融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地位举足轻重。

二、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现代农业发展金融支持出现缺位。首先,农业银行发展战略的移位,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弱。近年来,农业银行对其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推进集约化经营,大批欠发达地区基层营业网点被撤并,信贷权限上收,新增贷款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集团、国债配套资金等项目,而对农业生产和中小型工商业活动提供的金融服务却处于全面紧缩的状态。其次,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单一,仅限于加强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实际上是我国粮棉流通政策的产物,还不能起到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作用。再次,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和自身实力较弱,支持农业现代化力不从心。从现行经营管理看,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主要以小额农户贷款、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农产联保贷款为主,从期限、额度和方式上很难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二)农村资金外流严重,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实力不足。目前,引起农村资金外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农业贷款一般都存在季节性、风险性、长期性、零散性和低利性的特征,因此,商业银行做出了选择:他们不愿意投入基础农业而投入利润高、风险低的领域。1998年6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始重点撤并县以下分支机构,除农行尽量保留县级支行以外,其他三家精简县以下分支机构。与撤并同时进行的是各商业银行对县级机构贷款权限的上收,农村网点的很多功能被弱化。结果,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县级以下的机构成了单纯吸收存款的机构,大都将农村的存款转到了城市。(2)邮政储蓄在农村分支机构较多,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储蓄,并将其全部转存中国人民银行。虽然中国人民银行以对农村金融机构再贷款方式将部分资金流回农村,但数额有限。

(三)农村信用环境欠佳,缺乏行之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农户、企业能够更加有效地获得金融支持,强化农户、企业的间接融资系统。从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金融支持的现状来看,当前,广大农村还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和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在银行对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于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农业用户、企业来说,获得贷款的门槛较高,直接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四)财政性支农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与经营模式,完全依靠商业性信贷资金的投入是不够的,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不但可以补充商业性资金的不足,而且可以巩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科技保障和基础设施保障。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财政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农业补贴和农业科技方面,这种做法既有利于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又符合国际惯例。我国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与农业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相比是十分有限的。在农业财政支出中,直接用于生产建设和农业科技的财政资金投入并不多,其中用于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科技费用支出相加的财政支出总额还不抵农业部门事业费支出的总额,这说明我国财政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总量是不够的,其各项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也不尽合理。尤其是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资金甚少。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成败的关键,离开农业科技进步,就不能发展高效、科技农业,农业现代化就成了一句空话。

(五)农业保险资金不足,政策性农业保险缺位。虽然我国已经开办农业保险业务,但由于其商业性的经营定位,农业保险险种少、费用高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农民保险意识薄弱,投保率低,保障面窄,当灾害肆虐时,大部分受灾农产品不能得到保险保障,难以保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并不大。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农民仍处于社会收入的最底层,他们对投资风险的承受能力严重不足,加上农村信用社由于受经营环境、管理体制和经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也难以承受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农户转移过来的投资风险,所以,迫切需要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承担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投资风险。

三、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有步骤、有计划地稳步推进。金融部门要坚持促进农民增收与加强自身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相结合、筹资多元与信贷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一)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抓紧研究制订农村金融总体改革方案。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发挥其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抓紧制定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承担支持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措施,明确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比例。采取有效办法,引导县及县以下吸收的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使邮储银行成为现代农村的新型银行。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在完善运行机制基础上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作用,拓宽业务范围。对农发行的职能和业务范围进行重新界定,在保持政策性银行地位的前提下过渡为城镇化、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与融通资金,增加吸收存款功能,贯彻保本低利原则,强化政策性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农业银行要继续发挥支持农业、服务农村的作用,确立农业银行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主渠道作用。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农村新办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和监管办法,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尽快启动试点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更加贴近农民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小额信贷组织。信贷支农的重点由农户向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并重转变,在优先满足农户种养殖业小额资金需求的前提下,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实现扶一个龙头,育一大产业,富一方农民。信贷支农投向由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科技农业转变,金融机构要根据客观需求调整贷款投向,引导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完善信贷风险防范体系,创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信贷征信管理体系,做好资信评估工作,为金融部门提供全面的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快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提高农村信用水平,为信贷投入提供信誉保证。同时,严厉打击各类恶意拖欠、逃废贷款的行为,努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氛围。

(三)建立农业投入保障机制,提高现代农业抗风险能力。一是地方政府要牵头建立农业现代化发展基金担保机构,为农村金融机构发放支农贷款提供担保,降低龙头企业和农户的融资难度和成本;二是要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承担和分散部分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转移过来的投资风险和产业化经营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补偿受损农民的利益,从而保证信贷资金的归还,形成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篇5

1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

1.1加快产业发展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措施来抓。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农洽会、农交会,开展招商引资、银企对接等活动,争取产业化项目,出台扶持政策,农业产业化得到较快发展,至2013年底,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17亿元,同比增长15.8%。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26家,濮阳县训达油脂产业化集群等4个农业产业化集群通过了省级认定。

1.2培育新型主体努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每年通过“阳光工程”、绿色证书、新型农民科技和实用技术等培训,培训了一批适应规模化生产的劳动者。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组织发展,鼓励和引导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发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480个,会员14.7万个。

1.3完善服务保障强化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提供有力服务支撑。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行动,组织700名农技人员分包全市各行政村,实行技术承包责任制。推广增产增效技术模式,及时分类指导。开展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建设,在全市建设37个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更加合理,管理体制得到理顺。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搭建濮阳农业信息网、村村通网络和村讯通短信服务平台,市、县开通了“12316”三农服务热线。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2存在的问题

当前,濮阳市农业发展正处于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过渡、农村传统社会加快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一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虽然近几年濮阳市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基础并不牢固,增收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二是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高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整合难度大,建设标准不统一,整合效果不够明显。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活力不强。龙头企业总体上规模小、层次低、链条短、品牌少,批发市场少,物流水平低,产业化水平低,带动能力弱,大的龙头企业群体还没有形成。四是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亟待提高。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下降,直接影响现代农业发展,阻碍了新技术、新成果、新装备的推广和应用。五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任务越来越艰巨。面对国内农产品市场门槛不断抬高、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不断翻新、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质量意识不断增强的新形势,濮阳市农产品质量监管手段和装备水平还难以适应。

3对策及建议

3.1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投入问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关键问题。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投入总量,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要利用好政策,抓住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和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省资金支持。要落实好政策,健全运行机制,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如期如数落实到位。要强化金融支持,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经营的信贷力度,组织更多的资金来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3.2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要切实抓好高标准粮田建设,努力打造成精细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高标准粮田示范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要搞好农业技术推广和指导,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推广,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生产水平,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效益。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推广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防治和沼气技术,推进农业节能减排。

3.3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依托濮阳市资源优势,建设优质小麦、优质水稻、花生、食用菌、尖椒、无公害蔬菜、花卉、小杂果、大蒜生产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都市生态农业园区、沿黄滩区设施农业示范带为依托,坚持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稳步扩大规模,提高品质,创建品牌,提升影响力,把濮阳市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3.4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大产业、大集群要结合优质粮食、畜产品、蔬菜、棉油、林果、花卉苗木、羽绒加工等优势产业基地,培育大产业,发展大龙头,逐步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促产业、产业大发展的局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金融服务支持,拉长产业链条,重点扶持226家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培育13个优势代农业产业化集群,使之做强做大。

3.5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农业发展活力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强化政策支持,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作为扶持重点,推动财政项目资金投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大力开展“阳光工程”、绿色证书、新型农民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强土地流转服务能力建设,有序引导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培育力度,规范建设,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合作与联合,鼓励和引导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发展。

篇6

一、“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途径分析

(一)加强对于新时期职业农民的培育

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下,由于农村受教育情况仍处于较低水平,保守的思想观念,落后的生产规模以及匮乏的网络技术人才等问题,导致我国农民对于互联网信息进行接受的能力非常弱,并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在人员素质方面的整体要求,直接制约了网络信息等新兴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一是急需提升农业生产人员信息能力与互联网应用的素质。运用远程教育等现代化农村信息化技术,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交流方式,缩短互联网和农民生活之间的差距,促进农民互联网意识不断提高;二是加强新型职业化农民的培育,对“互联网+现代农业”领域下新型职业化农民培训的虚拟化网络教学氛围进行构建,建设智慧型农民云平台,在智能终端的基础上建设在线课堂和互动课堂等教育平台,使得职业化农民培育向移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培育出集聚文化和技术与经营于一身的新型职业农民团体,给予农业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让农民成为新时期的高科技职业。

(二)在“互联网+现代农业”基础上发展农村建设

一是建设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现阶段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达不到30%,仍不能达到标准的城镇化水平,同时,深受设备高额费用和使用习惯所带来的影响,农村并没有广泛地应用互联网。所以,建设农村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并营造一个“互联网+现代农业”良好的发展环境,普及农村宽带网络,这是“互联网+现代农业”深入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二是加强农村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基础设施配置,进一步推进完善农村物流体系,降低农产品的物流成本,有助于农村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和快速发展。

(三)加强政府的顶层设计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确定“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地位,尽可能地对“互联网+现代农业”进行战略性的研究。站在国家层面分析,对“互联网+现代农业”进行顶层设计,并研究“互联网+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意见;不仅要颁布“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划及相关制度,避免出现信息孤岛,进一步推动经济各个领域的开发以及利用,同时也要制定“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图,在基础领域以及关键技术领域中实现突破,并对“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好立法工作,促进农业数据能够更加有效地开放,使“互联网+现代农业”充分的渗透到现代农业的产业链中。此外,政府还需要加强地方性特色农产品的扶持,形成龙头企业,打造区域品牌。

二、把握好“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一)大数据和资源数据库的有效融合

有效融合互联网与农业,比较重要的就是对互联网充分利用,实现产业和市场与资源的采集与整合以及分析。对全国农业的数据资源合理整合,建立一个包括农业各领域在内的云平台。第一,采集并分析基础资源,例如畜禽水产和林业、水利资源等,构建一个农业数据的资源平台;第二,建设综合服务型的信息平台,结合产品监测和标准化技术以及产品质量等信息进行实施共享,为受众主体提供不同的客户端,针对相关的信息进行采集和推送,促使电商、物流、传统销售商等多方领域的互联互通,推动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发展。

(二)农村电子商务趋势的发展

对于“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而言,主要对产业链的资源和销售与采购以及定价等环节进行整合,进而构建一个“互联网+农产品”发展的电子商务平台,使得农产品电商可以由比较容易储存的农产品,比如坚果、茶叶等逐渐转化成生鲜农产品的电商方向发展,进而打造农场到家庭的F2F和O2O的直销模式。打造如同淘宝一样的农村电商平台,按照不同的品种和品质与品牌进行分类,营造线上市场,拓宽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同时通过电商平台的线上销售,建立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形成品牌效应,由此为农产品销售规模带来质的飞越。

(三)对农业模式进行创新

将“互联网+现代农业”基础上的新创意元素添加到农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对农业的产业模式、经营模式、生产模式进行创新,实现精准化农业生产及智慧农业。截止目前为止,农业生产的效率还比较低,导致很多资源与劳动力出现浪费现象,严重影响了土地利用率。一是要利用互联网信息、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对土地进行合理配置实现高效和节约,比如工厂化育苗、农田数据采集和监控等;二是要加快农机装备的技术创新,比如无人机播种、喷药,实现农业各个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数字化创新,重构农业的生产模式。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业产品都是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其单位价值量比较低,所获得的利润比较薄弱。要把农产品营销作为发展的主要突破口,利用互联网创意为优质农产品打造充分展示的舞台,比如,可以利用互联网+休闲观光,融合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路,和城镇居民之间有效融入,让农业不只是单一化的生产基地,由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变身为旅游观光的好景点,从而焕发出现代农业经济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篇7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发展;规划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农业规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代农业规划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开展起来。在实践中,现代农业规划成果在指导各地农业生产、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挖掘生产潜力、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推广先进技术和增产经验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和基本任务,当前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发展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推动我国农村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规模化农业深度融合、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要做好现代农业规划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加快,现代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农业面临着容易被忽视或削弱的风险。同时,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1.农业目前已成为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产业,应用于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现淡水、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区域基础,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使农业本身成为一个良好的可循环的生态系统,为农业的可持续性奠定了基础。

2.实现了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进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在农业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中,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生产模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最大限度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

3.实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为了保持资源与环境的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许多专家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进而实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为实现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基础和保障。

4.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物质装备条件显著改善,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高。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满足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现代农业规划的主要内容

现代农业规划是为农业发展指出发展前景,并进行广阔发展蓝图的描绘,它将为农业发展指明方向和道路,使农业发展有序、科学和合理,能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合理的建设,因此,现代农业规划必须具备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它的实施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化农业进程。

1.稳定发展粮食和棉油、糖、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生产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施全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的具体规划方案,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

2.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明确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地位,从宏观调控和微观细节实施上做好农业科学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强化技术集成配套,着重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与现状。加快农业技术引进一应用一再创新的步伐,加强农业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与研发队伍,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完善农业科技评价机制,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

3.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资源

整合种业资源,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新品种,为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良种繁育生产基地提供保障,强化育种能力、健全生产加工与技术环节、打通市场营销网络、充分体现各方面的农业服务综合能力,构建一体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种业体系,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正确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技术,加快发展生物育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与推广。

4.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建设

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实施建设以科技创新与应用为主导的各项农业工程,扶持优势科研单位,并组建关键技术攻关队伍,以全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研与技术向产业和产品方向聚集,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基础实力与创新能力。

篇8

右江河谷作为每年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落户点和广西百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所在地,作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和“冬菜生产基地”、我国著名的“芒果之乡”,可以称得上是广西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试验区和缩影。

右江河谷位于广西西部百色市中部,包括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和平果县的平原地带,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20公里,土地总面积34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5.6万亩,占百色市耕地的27.2%,人口75万。右江河谷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气候条件好,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良好基础。2010年,右江河谷甘蔗种植面积70万亩,总产量280万吨,总产值14亿元;蔬菜种植面积90万亩(含复种),总产量150万吨,总产值22.4亿元;芒果种植面积达29万亩,总产量10万吨,总产值3亿元;香蕉种植面积18万亩,产量达20万吨,总产值3亿元。蔬菜、水果和甘蔗种植面积及产量均位居全区前列。2012年,右江河谷共有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30家,总资产33.9亿元,销售收入达42.9亿元,在发展龙头企业过程中组建相关合作社100家,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联系带动农户31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53个,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4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固定资产总值35.1亿元,经营总收入43.4亿元,为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上述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右江河谷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12年,已有51个村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超6000元。由此看来,右江河谷现代农业已经初具规模,达到一定水平,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的条件明显较好,但由于发展的基础还薄弱,发展的时间尚短,路径的探索还在进行,要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收入倍增,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实现创新和转变:

一、组织模式创新,实现单一主体向联合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转变

首先,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联合型经营主体。要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新机制,不断增强农业政策的反哺性和普惠性;要争取各有关部门的资金投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资金的综合效益;要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大农业信贷投入,并适当放宽贷款的担保、抵押条件;要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国际国内优强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集体、个人和农户增加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为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各地农信部门坚持把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作为信贷支农的工作重点,积极构建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互动合作机制,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要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继续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省、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抓紧建立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精深加工能力强、规模集约水平高、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集团。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公司组织、大户牵头、能人带头,以专项为主,单个品种展开,由小到大,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领农民进入市场,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其次,要逐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引导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有效的组织经营形式,在不断完善现有合同契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新的利益连接机制,引导农户以资金、土地、劳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参股入股龙头企业,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

再次,要建立风险保障机制,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保驾护航。政府应多方扶持农业保险工作,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某些种植业(如水稻、蔬菜)、养殖业保险的业务实行适度补贴。要建立风险保障基金,为农业产业化经营解除后顾之忧。

第四,是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第五,是要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政府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资金、技术、运销、法律、气象与灾害预报等全方位服务;要大胆引进人才,培养造就一支有眼光、懂经营、会管理、重信用、作风正的企业家队伍。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和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各类工商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和支持多层次、多成分、多形式发展龙头企业。

二、规模化经营创新,实现从单家独户的小规模经营向家庭式农场转变

要探索创新机制,促进土地集约流转。积极探索新的土地集约经营模式。第一种是政府主导模式。借鉴华东模式,由政府出面集中租地,统一连片规划,平整开发,建设好大篷等农业设施,再让利返租给企业或农户,并从产业化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第二种是合作社主导模式。借鉴台湾模式,发展壮大农村农业合作社、探索“村社合一”管理,以合作社组织集约土地,提供资金和加强技术、营销指导和协助,实现土地、技术、金融“三资融合”。农民按合作社的指导进行生产,合作社提供种苗和组织收购与销售,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第三种是企业主导模式。采取租赁、托管等方式,由企业或业主对土地进行连片打造经营,或整体包装出租,发展高效农业。要出台土地流转实施办法,完善土地流转服务机制。要实施以奖代补,加快土地流转。

三、农业功能创新,实现从简单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多功能转变

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产业化扩大农民就业。据统计,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0万亿元,企业从业人员达2500多万人,其中吸纳农村劳动力1500万人以上,农民直接增收2800亿元[1]。“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将坚持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相结合,通过大力开展产地初加工,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提高商品化率和入市品级;通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加快形成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

五、安全农业创新,实现从主要重视农产品的产量向重视质量和效率转变

要建立和实施农产品生产“可追溯”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指将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纳入监控范围,市民到卖场、超市购买农产品可通过可追溯系统查询其生产地、种植、加工、包装、检测等重要信息,发现问题即可追溯根源,准确追溯同一批次或同一品种产品的情况,并查清问题的责任所在[2]。建立初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首期拟选择芒果和小番茄作为切入点,进行农产品可追溯制度构建的试点。首先是农产品生产基地、超市、集贸市场必须先加入可追溯系统,然后是小超市、小农贸市场要加入可追溯系统,最后是小商贩、农户加入系统。

要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广州市构建的“五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三大工作机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五大体系包括: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三大机制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化监管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机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3]。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程落实,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实现了“全员参与、属地管理、逐级实施、制度带动、网络化落实”的新模式,促使全市农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一是推行农产品标准化进程,为农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全面开展农产品认证工作,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三是强化农产品安全检测能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制,初步建立县、乡、基地三级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通报制度,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网络;四是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五是强化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农资打假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六、投融资体系创新,实现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投资融资转变

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农业投融资体系也趋于多元化,除了原有的由农业开发银行、商业银行及合作社促成的农业金融体系,也可成立地方性投资平台支持农业发展,如广州市白云区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等。而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也吸引着更多产业资本及金融资本的关注。产业资本的典型如新希望集团及中粮集团,在“全产业链”思路下,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及并购,并分别成立产业投资基金,成为了农业领域活跃的战略投资者。而其他产业巨头也相继“跨界”发力农业产业投资,不同领域的行业巨头也均布局农业产业,显示出农业产业投资的巨大吸引力。2010年以来,外资PE巨头纷纷投资中国农业,如KKR、凯雷投资、黑石集团等,尽管案例数量不多,但都是大手笔。如黑石领军财团投资的寿光农品园,涉及金额达6亿美元;而扎根本土的投资机构也同样青睐农业,鼎晖、弘毅旗下美元基金或人民币基金,以及达晨、深创投、天图创投等人民币创投基金,均有多起农业领域投资案例披露[4]。此外,农业产业投资也需要更多的金融手段作为辅助,比如小额贷款、农业担保、农业保险等。

七、劳力素质提升创新,实现劳动力从低素质向高素质转变

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在于农民的素质。一要通过各种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掌握新品种的种植要领。还要把市场营销的知识传授给农民,使他们善于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二要发挥技术中心户的作用,搞好传帮带。三要发挥农科技术人员的作用,除了培训上课,还到田间地头指导,解决技术难题。四要发挥公司的主导作用,把培训农民作为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业务来抓,确保农民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把农业现代化落到实处。

八、市场体系创新,构建现代化市场营销体系

构建现代化市场营销体系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要建成布局合理、产销结合、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要整合特色农产品的品牌资源,加强营销策划的整体组合配套,实施“精品战略”:一要“精炼”,精心提炼优良品种,奠定品牌宣传的质量基础;二要“精选”,突出产品特色的品牌重点培育,使其成为真正的“精品”;三要“精联”,通过品牌资源整合,借助营销策划和运作,形成主导产品强大的品牌竞争合力,以带动整个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并借助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东道主地位,通过农展会、农产品贸易洽谈会、招商会等形式促进品牌宣传和推广,充分利用和发挥“布洛陀文化旅游节”、“田东芒果节”等平台实施特色农产品的整合营销,增强区域品牌优势。同时,要改进营销办法,大力发展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拓展市场空间。

篇9

关键词:人才服务;现代农业;思考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008-2

0 前言

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自2007年6月以来,在全市实施了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选派8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各县(市区)和乡镇任科技副职,选派302名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科技服务团队,深入乡镇开展科技服务。两年来,选派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部门和个人优势,在传播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1 实施项目的主要做法

1.1 领导重视,安排部署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工作,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各县(市、区)召开欢迎会和对接会,对项目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和各县(市、区)都成立了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督查调度和考核管理工作。

1.2 搭建事业平台,创造宽松环境

项目工作开始时,组织部们对选派干部工作和生活做出安排,选派部门力所能及为选派干部解决实际困难,服务乡镇为选派干部履行任职手续和工作分工,配备必要的办公用品,以便于选派干部开展工作。

1.3 定期调度,搞好督导

通过召开调度会、总结会,开展督查等形式,有效指导乡镇科技服务团队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全市共开展督查和检查187次,召开工作汇报和调度会148次,制定下发了《全市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工作成果统计表》,定期对项目工作进行调度,全面反映服务团队的工作成果。

1.4 建章建制,规范管理

结合实际制定了工作汇报、工作考核、信息报送、人员管理、项目考勤等制度,使项目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为项目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1.5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在项目工作实施中,共开展电视宣传143次,广播宣传140次,报纸宣传397篇,上报信息368份,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2 取得的主要成效

2.1 发挥科技引导作用,有效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各选派干部和科技服务团队立足本地实际,开展技术咨询,提供致富信息,通过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召开技术成果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帮助农民掌握各种适用新技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共推广实用新技术266项,下发科技简报946期,宣传科技知识5670条,提供致富信息3344条,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1684期,培训24.2万人次。

2.2 注重发展农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科技服务团队深入乡村,积极调研,确定产业发展重点,开发产业项目,帮助协调落实资金。新发展农村产业项目184项,培养农村种养加示范大户990户,带动周边农户12248户,帮助乡村协调落实资金9960万元,转移农村劳动力72890人。有力地助推了农村产业发展。

2.3 发挥协调联系作用,争取项目和招商引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选派干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根据个人特长或派出单位的优势,为所在乡镇牵线搭桥,帮助乡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动乡镇经济发展。各服务团队共争取协调项目333个,项目资金4.3亿元,其中招商引资项目92项,资金2.2亿元。

2.4 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各选派干部积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和物资帮助,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各选派干部共帮助乡村修建围墙10.9万延长米,修边沟9万延长米,修建沼气池1880个,修桥30座,修建水泥路201公里,共投入资金4532.2万元。

2.5 帮助农民组建协会,扎实做好民生工作

各选派干部根据本乡确定的产业发展重点,因地制宜,帮助农民组建各类协会198个,入会户数10044户,有效提升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农民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还包保贫困户,制定帮扶计划,促使其尽快脱贫致富,为农民办好事实事754件,受惠人数67692人。

3 实施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的思考

3.1 实施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在帮助农民解放思想、转换脑筋上有了新载体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帮助农民掌握发展现代农业的本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一座金山不如教会淘金的本领。各科技服务团队充分发挥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多、素质高、技术新的优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向农民传播适用新技术,开展技术咨询,提供致富信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组织现场交流会等形式,向农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水平,掌握一技之长。特别使农民摒弃传统农业旧观念束缚,树立依靠科技发展农业,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现代农业新理念。

3.2 实施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在促进乡村发展经济、产业升级上有了新突破

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当地资金、资产、资源及人力等社会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县乡科级副职和科技服务团队的注入,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助推器和催化剂的作用,引起化学反应,从而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和促进经济的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选派干部到岗后在深入调查走访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和潜力提出发展对策,发展新产业,上新项目,或帮助原有项目做大做强,就可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上新台阶。

3.3 实施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必须选派好下派干部和组建好服务团队

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的实施主体是选派干部和服务团队,选派干部和服务团队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效果。农村需要的是能给地方带来实效的干部,不是有多高文化的专业人才来就行,而是能为地方带来好处,为百姓带来实惠才行。因此,只有从有实力的部门选拔有能力的后备干部才会使选派工作取得真正的实效。各级组织部门要严格乡镇科技副职选派标准,经单位推荐,组织部门考核,把那些年富力强、思想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综合能力强、业务能力强的干部选拔到乡镇科技副职的岗位上来,负责团队整体工作,利于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使项目工作取得实效。在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派上,严格按照《吉林省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专业技术人员选派工作方案》进行。坚持把懂专业、会技术、有特长的人员充实到服务团队中,提高团队实力,增强服务能力。

3.4 实施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要取得选派部门和下派乡镇支持

为方便选派干部开展工作,乡镇要为选派干部履行任职手续和进行工作分工。做到有位置、有分工、有职责、有作为。为使选派部门支持选派干部工作,要建立选派部门包保责任制,选派部门、单位要把选派干部所服务的乡镇和包保村作为部门、单位的联系点,对派出干部开展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对联系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各选派单位要把支持选派干部工作当作份内事,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全面关心选派干部。特别是要重视关心和帮助选派干部解决家庭中的各种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力所能及地帮助选派干部开展工作。

篇10

关键词:现代农业 特征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242-02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大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强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产业支撑的重要举措。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农业是人类社会中最早出现的产业,从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农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四个阶段。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形态,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密集型的发达农业。现代农业就是运用现展理念,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条件,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方式,实现农业的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一体化的多功能、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

(二)现代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征:

1.科学化。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现代农业则主要依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现代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导和原动力,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向更高的层次迈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在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知识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过程。

2.市场化。传统农业主要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现代农业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为市场提供丰富多样的商品,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现代农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动力源泉。

3.产业化。传统农业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元的小生产,仅仅局限于种植业、养殖业等生产环节。现代农业则打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产业脱节的局限性,走出了生产、加工、销售和社会服务一体的产业化经营道路,实现了一二三产业互动,形成了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在现代农业中,分散经营的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

4.集约化。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和劳动的粗放投入,现代农业注重各类生产要素的集约投入,生产要素得到有效合理配置。主要是通过运用现代科技和装备、有效整合资源、适度集中土地和实施科学管理等,以资金与技术的集约投入来取代以资源和劳动的粗放投入,改变农业粗放经营的状况,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5.生态化。传统农业以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来换取农业的发展,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现代农业则以高度重视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来优化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和谐、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注重资源的节约使用、循环利用、综合开发,积极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6.多样化。传统农业仅局限于食品和原料的供给功能,现代农业则将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拓展为生产、生态、生活和科教等多功能,除具有食品保障和原料供给功能外,现代农业还具有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功能,承担着创造和传承文化以及保护环境的功能,发挥着科技示范、科普教育以及满足人们领略自然情趣、享受田园生活的需求。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多样化,现代农业不但是效益农业和市场农业,而且还是绿色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同时又是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

二、发展现代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统筹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与其它产业现代化是一种相互依存、互为基础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的关系。要注重三次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统筹产业协调融合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物质和技术保障,构建起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延伸和拓展,实现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优化升级农业结构。

二是要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经营规模的扩大是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我国分散的农户经营方式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所要求的大规模生产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制约条件。要在坚持和巩固的基础上,不以牺牲农民的土地权益为代价,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适度的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三是要把科技进步作为首要推动力。农业科技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标志,只有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实现现代农业要求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目标,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强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要以节约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农业生产要素为核心,通过劳动力集约和技术集约,走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为主要目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四是要注重示范引导。纵观世界不同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实践,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劳动力节约型模式,以欧洲为代表的节老节地复合型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土地节约型模式。历史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并没有固定模式,要因地制宜。我国地区间的资源环境条件、农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技术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要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试点示范工作,探索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区域现代农业建设的模式和道路。

五是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现代农业的建设不能以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植被破坏、水源污染、土壤侵蚀为代价,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充分释放和凸显农业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功能。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和途径

一是要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用工业化产品提升农业。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引导企业向产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拉长产业链条,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提高附加值,培育和壮大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加强农业开放工作,拓宽眼界,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引进资金、配置要素,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升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资源、市场和技术优势,逐步实现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产业链条,努力引进上下游关联项目,发展关联产品,主动引进同类企业集聚发展,形成规模效益。

二是要培育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建设现代农业,最关键就在于人才队伍的培养,要培养一批踏实能干,具有创新意识、具备现代管理知识的农业企业家队伍,培养一批具有工业化要求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协作意识以及现代眼光甚至世界眼光的干部队伍,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动农业工业化经营管理、产业化链条延伸。加快现代农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加大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大力发展面向农业的职业教育和新型技能培训;要整合培训资源,采取订单、定向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要推进农科教有效结合与科技服务,鼓励农业科研院所深入基层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服务。

三是要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坚持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发展,农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得以利用。要根据“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专用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要以资源节约为目标,抓好农业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能,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要加快农业生物质产业的开发,推广沼气,推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要抓好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农产品加工向精深发展,形成种植、养殖、加工系统化,提高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各种废弃物的有效利用。

四是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强化政策扶持,完善运行机制,引导其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积极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市场销售、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资配送和统防统治等农业生产;要完善农业技术支撑体系。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理顺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新体系,实现农科教、产学研统筹,加强农业科技自主研发和集成创新,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整合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资源,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平台建设,提高农民接受和运用农业科技的能力;要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培育农村经纪人、运销专业户和流通中介组织等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市场服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是要深化农村改革。要推进土地流转体制改革。在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不变、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建立土地流转市场,采取股份合作、出租、转让等形式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引导农业生产向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规模化程度。要完善支农体制改革,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综合运用税收、贴息、担保等经济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建设。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和信用担保机制,拓宽农村担保品范围,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加快培育村镇银行、担保公司,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光玲.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02)

2.韩长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N].人民日报,2010.11.22

3.霍子俊,胡恒洋,张俊峰,蔡平.美国现代农业发展及借鉴[J].中国经贸导刊,2008(3)

4.柯炳生.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7(2)

篇11

关键词 现代农业示范区;现状;思路;意义;山西运城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304-01

20世纪以来,相对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运城市人多地少,农业资源有限,只有走现代化农业之路,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解决该市目前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推动农业又好又快发展[1-3]。现针对运城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的现状、总体思路以及意义进行探讨如下。

1 运城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现状

运城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包括盐湖区、永济市、临猗县、夏县、闻喜县、稷山县、新绛县7个县(市、区),共涉及81个乡(镇),1 971个行政村,总人口298.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7.95万人,占全市的78%,总耕地面积33.84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54.93万hm2的61.6%。区内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农业生产条件在全省首屈一指。示范区粮食播种面积、水果种植面积、棉花种植面积、蔬菜种植面积分别为全市的57.8%、65.8%、90.1%、66.4%,总产量分别为全市的63.7%、71.0%、91.4%、75.2%;猪鸡牛羊饲养量、肉蛋奶产量分别为全市的73.2%、66.3%。区内现有龙头企业679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5家。建有产地市场72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15个。区内农业基础设施较好,现有大中型灌区11处,中小型水库39处,中小型机电灌站305处,农业灌溉机井2.1万眼,特别是引黄灌溉设施占全省的70%以上。“十五”以来,以果汁为主的果品加工出口和以芦笋为主的蔬菜加工出口为农民带来巨大增收。其中芦笋出口占世界贸易量的30%以上,成为国内最大的芦笋加工出口基地和世界最大的芦笋集散地。示范区南同蒲铁路线、大运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关公机场处在示范区的核心位置,正在规划建设的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必将进一步提升示范区交通运输条件。

2 运城市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义

2.1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能有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现阶段,全市农村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农业发展现代化程度不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业作为物质产业的状况。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实现粗放型农业向精细型农业的转变;二是实现温饱型农业向效益型农业的转变;三是实现单一型农业向综合型农业转变。从而实现全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新跨越。

2.2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能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和完善发展机制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做强粮食、水果、棉花、蔬菜、养殖、观光农业等优势产业,形成运城特色的产业体系;做强粮油、果品、蔬菜、畜制品、纺织服装、特色农产品加工六大龙头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4-5]。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支持服务保障。整合国家资金、鼓励农民投入、吸纳社会资金,使现代农业投入机制更加完善配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新型农业经营、现代农业技术支持、动植物疫病防控、现代农业标准化等现代农业支持体系更加完善配套。

2.3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能有效实现科技水平、装备水平、农民素质的大提升

通过核心区展示、示范区提升、辐射区拓展等依次推进,实现农业高新技术的快速转化,普及推广构建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使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大提升;围绕农田水利、耕地地力、农业机械、农业生态园林、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农田灌溉节水化、耕地地力高标准化、农田园林化、农业机械化、高效蔬菜设施化,使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大提升;同时,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和推广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使农民得到进一步的培训和提高,有效提升了农民的综合素质[6]。

3 运城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发展思路

按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内涵和示范辐射带动功能,大力发展粮食、水果、棉花、蔬菜、养殖、观光等六大优势产业,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龙头企业、物流园区链接带动作用,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现代农业集中,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在建设过程中,要重点建设核心区,全面推动示范区,辐射带动辐射区,打造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样板。

4 参考文献

[1] 畅宏健.运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思考[J].山西农经,2010(4):16-18.

[2] 张力民,苏武铮,邱焯,等.新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现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15):6800-6803,6966.

[3] 王晓然.全面实施现代农业建设行动计划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中原农业强市[N].新乡日报,2010-02-24(1).

[4] 黄毅娟.加快培育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J].现代乡镇,2009(10):32-35.

篇12

关键词:创新基地;功能作用定位;产业发展定位;运行管理定位;思考

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是新时期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园区不仅是各级政府部门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抓手和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社会资本推动农业“三产”融合和满足社会物质文化需求的现实平台和重要阵地,还是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创新、成果示范、科普培训、实习体验以及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和现代农业技术引领的“试验田”和“实验室”[1]。现代农业园区模式众多,不同地区、不同需求、不同基础条件和不同发展定位的园区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模式的差异决定了发展定位的区别[2]。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是现代农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由农业科研单位主导、建设、运行、管理,是以农业科技为对象、以农业科技为主体、以农业科技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新型模式,其突出的优势是科技人才聚集、科技资源集中、科技成果集成、科技产业集约,对区域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示范与推动作用[3]。

1功能作用定位

1.1满足科研试验功能科技创新基地是科研单位科技创新的命脉和基础,它面向科学研究,服务对象是科技人员、科技项目,其第一位的功能是要满足科研试验需求[4]。因此,创新基地从规划布局、项目安排设计到配套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都要优先服务、服从于这个功能,要考虑到作物用地的多样性要求、试验安排的特殊性要求、灌排用水的季节性要求、学科结合的配套性要求、参观展示的环境性要求、生产管理的方便性要求等,而不能本末倒置,把创新基地等同于其他园区,片面追求形式化、高端化、商业化,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把建设的重点放在“高大亮”上,破坏优良的自然环境。1.2满足成果展示功能农业科技不仅要解决科技创新的原动力问题,更要解决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问题。创新基地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的直接载体,更要满足农业科技成果的展示示范功能[5]。如果没有领先的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创新基地就难以起到示范作用,也无法产生辐射力,更谈不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科技成果可以是本地的、自主创新的,也可以是引进的、消化吸收的,绝不能拘泥于形式。因此,农业科技创新基地要努力把适宜的各类科技成果以最直观、最简洁、最有说服力的方式进行展示示范,让科技成果进入野外超市,让优劣评判变为自由搏击,让农技推广部门心里有底,让农民朋友放心选择,让现代农业科技一目了然,看得见,摸得着。1.3满足科普培训功能创新基地以科研单位为依托,不仅拥有学科较全、人数众多、水平较高的科技人才,更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在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宣传农业科学思想、倡导科学兴农方法、弘扬农业科学精神等方面具有无法代替的天然优势。因此,创新基地既要成为行政主管部门推广先进技术成果的重要阵地,也要成为农业科技人员交流培训的窗口平台,还要成为涉农相关专业的实习基地和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的现实课堂,通过广泛地开放交流合作,把社会服务做好、做强、做优,把社会影响力做大、做广、做深。1.4满足休闲观光功能从国内外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发展休闲观光园区不仅丰富了旅游观光内容,扩大了旅游容量,而且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创新基地来说,休闲观光同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作为创新基地,要立足于持续、生态、安全的理念,其服务对象主要定位于专业群体、管理群体和教育群体,要结合当地的田园景观、山水条件和科技资源,突出科技特色、发挥科技优势、体现科技价值,以农业科技和农耕文化为重点,展示创新基地的独特性、前瞻性、垄断性,将知识性、科学性、自然性融为一体,使参观者在休闲观光过程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享受文化,而不能盲目扩大社会化、市场化,应尽可能地减少对科研试验的干扰影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污染,尽可能地保留一片蓝天、碧水、净土。

2产业发展定位

2.1发展科技转化产业产业是农业园区发展的灵魂,是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的生命。产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农业园区的生命力[6]。因此,创新基地在产业定位上首先要考虑发展方向和重点,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把科技成果转化放在首位,突出“精”和“专”,不求“全”,以可控、前沿、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为核心,以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物化产品、配套服务等为主导,打造科技示范产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稳步发展,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去引领市场、引领产业、引领消费,达到以基地养基地、良性循环、可持续的目的,而不能盲目地招商引资,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跟着市场跑,受制于人,始终做市场的追随者、配角、买单人;也不能片面追求完整的产业链,在不熟悉的加工、经营等环节大包大揽,结果或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或为他人作嫁衣裳,或沦为资本的牺牲品。2.2发展科技文化产业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既是科技成果的创新源,也是科技资源的聚集地[7]。因此,要充分发挥创新基地研究示范项目较多、现代农业要素齐全、仪器设备先进、专业人才队伍完备等优势,以农业科技文化元素为纽带,大力发展以现场会、展示会、研讨会等为主题内容的科技交流产业,以中小学生科普基地、大学生实习基地、研究生工作站等为主要对象的科技教育产业,以博览会、文化节、培训班等为主要形式的科技培训产业,这些产业风险小,影响大,竞争力强,方便管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好,不仅是农业科研单位自身科技服务职能的需要,也容易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支持,还能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赢得社会普遍赞誉。2.3发展科技观光产业创新基地的主题是现代、农业与创新,归根到底就是要做现代科技的典范,要举科技旗、打科技牌[8]。创新基地就是要利用现有的优越生态环境、先进的科技资源,突出科技特色要素,把各种稀缺的、齐全的动植物品种资源、生产方式、栽培模式和现代控制技术进行全方位展示,通过果园、花园、草园、茶园、动物园、水稻区、旱作区、水产区等建设,在满足科研试验需要的同时,自然形成百花齐放、百果增色、百鸟齐鸣的天然景观,使创新基地真正成为科技观光的乐园,使科技观光、生态休闲成为市民享受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体验农耕文化、感受现代农业的生活方式,在休闲观光中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3运行管理定位

3.1实行多元管理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功能定位的多样性和管理服务对象的差异化,决定了其运行机制的多元化[9]。创新基地既要管理好自身的公共设施、公共资源、公共安全,保持良好高效运转,又要尽可能地为科技人员工作生活、科研项目研究实施、科技成果展示示范搞好服务,也要全面组织好各级主管部门和合作单位的检查指导任务、交流培训任务,还要切实对接好与公司企业、社会群体的产业开发和参观休闲需求等。因此,所有这些工作都要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决不能搞一刀切。对公共研究、公益服务、公务接待等要由基地管理部门实行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对专业性任务、个性化要求、社会等则由基地公司实体实行有偿化、差异化、市场化管理,针对不同对象要求,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不同的运行机制。3.2实行功能管理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有其独特性,在管理理念上要力求统分结合、宏观把握,在“整体规划、统一协调、保障需求、留有余地”的原则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分工负责,论功行赏。作为科研单位的研究试验平台,试验区域从规划建设到日常管理、维护使用,从田块整治、水系灌排到作业区布置、种养安排都要由研究所、课题组来自行决定、组织实施,这些区域及其相关资源就需按功能分类,由各个实施主体自行管理,园区管理部门主要进行考核考评;而一些诸如实验场所、生活场所、交流场所,以及环境卫生、道路绿化、安全保卫、水电保障等公共区域、公共资源就需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筹规划、统筹安排,形成良好的、良性的、有序的、高效的管理系统。3.3实行绩效管理就整体而言,创新基地的投资建设大多以土地资金、项目资金、平台资金,即国家投资为主体,这也是由科研单位的公益性地位、公益性性质和公益所决定的,体现出明显的计划投资的特性[10]。这也决定了利用这些资金开展的投资建设,主要是满足科研创新示范要求、满足科技推广服务需要,不可能也不允许完全进入市场,有的科技种质资源圃自身维护存在困难,还要靠持续投入进行弥补。因此,创新基地运行管理本质上就要依赖政策支持、财政补贴,计划实施。创新基地的创新成果是要走向市场,体现市场价值的,需要创新基地积极主动与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社等对象对接,按市场规律办事,带动区域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在推广应用中有所收益。同时,一部分公共资源、休闲资源、品牌资源也要通过与公司合作,让专业队伍来运营,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争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反哺创新基地试验研究平台、环境条件改善的不足,使创新基地越来越秀美、越来越有竞争力、越来越有吸引力,真正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资源条件各异、类型千差万别,但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11]。创新基地作为各地区的科技军团,其发展定位将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因此,创新基地的定位十分重要、十分关键,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

4参考文献

[1]于平福,梁贤,范小俊.现代农业园区系统结构与特点分析[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3(3):215-220

[2]何仙珠.漳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6(2):156-160

[3]蒋和平,张春敏.对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重新定位的思考[J].科技与经济,2005(4):30-32

[4]王欧,吴文良.定西旱作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2):40-44

[5]辜胜阻,黄永明.加快农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对策思考[J].经济评论,2000(6):25-28

[6]查金祥,陈世雄,雷海章.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研究[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2(1):47-51

[7]闫振红.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7

[8]黄仕伟.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9]王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3

[10]林青.区域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动能力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6

篇13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壮大特色产业,建设优势产业带,形成粮食、生猪、果蔬、花卉等优势产业,通过发展都市农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有利条件,让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都市农业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通常表述为“都市农业区域”、“都市农业生产”。1977年艾伦·厄斯在《日本的农业模式》一书中明确提出了“都市农业”一词。都市农业就是利用都市中间或周边的农地,利用农民的生产经验,为都市生活提供一种全新的服务,为市民繁忙的生活提供休闲观光的景观、场所、体验环境,为喧嚣的都市增添几分清新、自然的田园色彩。

一、目前都市农业发展情况

(一)海外都市农业

1、日本的都市农业

到目前为止,日本已发展出3种主要的都市农业模式:(1)观光型农业,即设立菜、稻、果、树等田园,吸引游人参观体验,其实质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2)设施型农业,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运用现代科技与先进的农艺技术,建设现代化的农业设施,一年四季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3)特色型农业,即通过有实力的农业集团建设一些有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并依托先进的科技进行深层次开发,形成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能力的特色农业。

2、德国的都市农业

德国都市农业以市民农园为代表。每一市民农园的规模约有2公顷。大约50户市民组成一个集团,共同承租市民农园,每个承租人租地100平方米。租赁者要与政府签订为期25-30年的使用合同,自行决定如何经营,种花、植草、种菜或是栽树、养鱼,政府都不加干涉,但其产品却不能出售。目前,德国市民农园呈兴旺之势,承租者已超过80万人,其产品总产值占到全国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二)国内都市农业

1、台湾都市农业

台湾都市农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经营模式也呈多元化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运作较为成熟的模式。

(1)休闲农场。如飞牛农场,既欣赏秀丽的牧场景观,以可品尝自产牛奶、奶酪、牛肉,还可参加点天灯、搓汤圆、印T恤、做陶艺、摸泥鳅、挤牛奶、农耕收获挖地瓜等体验活动。

(2)教育农园。是利用农场环境和产业资源,将其改造成学校的户外教室,具备教学和体验活动之场所、教案和解说员。

(3)观光农园。是以名、特、优、新的农作物,以较好的设施和高科技含量,进行生产并以此吸引游人,向人们展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多姿多彩的产品。

(4)民俗民宿。有效利用自然环境、景观、特色产业和文化、民俗,让人们自然接触、自然认识和体验。

(5)亲水公园。是结合治河的水利工程,建成大面积以水为中心的休闲公园,如宜蔺县东三河公园,每年举行国际童玩节,吸引国内外儿童戏水、赏景,举行龙舟比赛。

2、北京都市农业

北京都市农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与海外都市农业相比起步较晚,但经过近20年的发展探索,已初具规模,呈现出类型多元化、功能系列化的特征。目前,北京都市农业分五个圈层:

这五个发展圈分别为:以景观农业和会展农业为主的城市农业发展圈,主要包括四个城区和部分城近郊区;以精品农业和休闲农业为主的近郊农业发展圈,主要包括六环路以内的城近郊区;以规模化的产品和加工农业为主的远郊平原农业发展圈,主要包括远郊平原及浅山区;以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为主的山区生态涵养发展圈,主要包括郊区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山区及与外埠基地横向联系的合作农业发展圈。

3、南京都市农业

目前该市旅游农业已初步形成了三个圈层的布局:一是近郊区,这一地区交通方便,主要开发建设以观赏游览、体验农业为主的农业公园、花卉、观赏园等项目,如江心洲农业休闲观光园;二是中郊区,主要发展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农业教育旅游项目,如蔬菜科技园等;三是远郊区,以休闲疗养、农业文化体验、风景观光为主,如溧水无想寺森林公园、东屏湖度假区、六合石柱林及金牛湖度假区等。

4、成都都市农业

目前,成都的都市农业还在起步期,目前有名气的如五朵金花、龙泉桃花节、郫县农科村、两河森林公园、北湖公园等。但从目前来看存在政府投入大,经济收益不明显,尤其缺少整体联动、互动项目(游客参与项目)太少。

二、外环路外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龙潭街道外环路外,涉及建设、光明、新民、平丰四个社区和院东、高洪部分居民小组,属土地利用规划中的“198”范围(基本农田保护区域),距三环路龙潭立交5公里。该片区共有47个居民小组,有居民3021户,人口10481人,幅员面积11352.75亩。

农民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粮食(水稻、小麦)、蔬菜和养殖家禽、渔业。20__年在区政府的扶持下,建设、新居光明、平丰、高洪、院东6个社区种植了黄金梨1200多亩,目前进入试产期。平丰已发展竹架大棚无公害蔬菜100多亩,取得较好效益。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收入和务工收入,20__年人均收入在4900元左右,低于三环路周边的农民平均收 入。

企业发展水平低。由于道路不畅,地理[!]位置偏僻,该片区的企业数量不多,规模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明显。

社区集体经济薄弱。光明、新民、平丰、高洪4个社区20__年才脱贫。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集体堰塘、土地发包收入和企业协调管理费,缺少发展后劲。20__年社区集体可支配收入在15-20万元之间。

村民农耕意识较强。由于地方偏僻,社区干部和群众的观念较落后,小农意识比较强,思想阻力比较大。

(二)该片区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分析

外环路外片区,发展都市农业具有以下优势:

1、道路畅通,交通方便。该片区有外环路经过,据说外环路将在此处开设路口;双龙路和龙石路以及乡村路网相连,交通方便,满足游客通行。

2、距城区近,与其他景点相呼应。距离城区15公里,同时与北湖、熊猫基地、昭觉寺、动物园等景点相互呼应,相互补充。

3、地形起伏,基础较好。该片区地形起伏,有山、有水,污染小,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加之有大量鱼塘、千亩黄金梨、无公害蔬菜作基础,适合都市农业发展。

4、该片区的村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勤劳朴实、心地善良,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安居乐业。

三、外环路外发展都市农业的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工作全局,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勇于破解“三农”难题,大胆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近郊农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夯实基础。

(二)明确定位,整体打造

在发展目标的定位上,该片区都市农业要从处于西南大都市的市郊出发,努力建设成为成都美丽的后花园,既美化市郊环境和调节成都气候,又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旅游场所,同时为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转移就业提供平台。

在功能定位上,应该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发展多功能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在强化生态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丰富文化生活的功能,即发展绿色环保、休闲娱乐的新型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和设施农业等。这些新型农业模式可以与成都的文化底蕴相辅相成,满足市民反璞归真的旅游心愿,为成都的人文景观旅游再添一道自然情趣和旅游美景。

要搞好该片区的都市农业,需要划分功能区,进行整体打造,各个项目之间遥相呼应,相辅相成,才能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并且产生百玩不烦的效果。

(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政府根据该片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做好总体规划,进行功能定位,合理布局相关项目。必须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提高质量、限制数量,杜绝“遍地开花”,浪费资源。围绕发展都市农业,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带。

1、观光农业区

观光农业以观赏农业景观为主。

风趣田园:打造“稻花香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小桥、流水、人家”的胜境。划出一片区域,种植传统的水稻、玉米、小麦、红苕等,点缀一些小鱼塘(养殖一些特色水产如:野生鳝鱼、乌龟、青蛙等,享受捕鱼、捉龟、逮鳝、看蝌蚪之趣),再种植一片野菜(供市民采摘),设置风车、水车、纺织车、织布机、石臼、石磨等传统生产生活用具,供市民参观(忆苦思甜)。

生态果园:以现有的黄金梨基地为基础,间种一些枇杷、柿子、苹果、樱桃等,既观光休闲又预售(认养)果树。

精品菜园:以平丰无公害蔬菜基地为基础,扩大规模,种植生态无公害时令蔬菜,提供观光、采摘之乐。

2、休闲农业区

休闲度假农业以休闲娱乐为主。

柳荫垂钓:整合现有的鱼塘、水库,开发一片区域作为垂钓区,种上各种柳树,养殖多种鱼类,开展钓鱼、网鱼、捉鱼等娱乐项目,同时配以游泳池、水上娱乐等项目,如在水面上建立木屋(亭子),搞个吃在水上、住在水上,玩在水上项目。

现代农庄:打造集旅游、休闲度假、会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庄,发展总部经济。

3、体验农业区

体验农业即游客参与生产劳作,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

教育农园:设置草原、花卉、育苗、水生植物等,用生物种类多,活动内容丰富,吸引众多中小学生及家长。

市民农园:划出一小块地出租给市民,让市民自行决定如何经营,如种花、植草、种菜或是栽树、养鱼。

(四)市场运作,合作开发

政府负责总体规划,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管网、水利设施等。引进市场主体与社区(以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合作开发,同时进行劳动力转移。建议该片区成立一个股份合作社(股份有限公司),各社区成立分社(分公司)进行土地整理、土地流转和项目引进。深化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把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经营性资产通过折算成苦干股份量化到集体经济成员,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优化资源配置,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竞争力,防止集体资产流失,避免引发村民上访事件,进一步融洽干群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五)加大支持,提高水准

篇14

[关键词]循环农业;生态强省;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5;F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6-0093-10

[作者简介]翁伯琦(1957一),男,福建福州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生态经济与生态农业技术研究;雷锦桂(1973一),男,福建罗源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干部培训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循环农业与食药用菌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福建福州 350003)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东南地区农牧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BAD14B15)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STIF—YO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双百行动”计划项目(sbmb)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Title: Thought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province by Developing Modern Circular Agriculture

Authors: Weng Boqi & Lei Jingui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grim situation of the current resources and eco-environment, modern circular agriculture should be develope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provin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ety and eco-environm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volu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eco-province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five “favorable” and five “advers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regional circular agri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province of Fujian, and proposes five major models and eight key steps to develop regional circular agriculture based on local conditions, which provide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province by developing modern circular agriculture.

Key words: circular agriculture; eco-provi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自然、历史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没有摆脱围绕高产量生产的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益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针对全国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995年,国家环保总局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开始探索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途径,提出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从1999年开始,在国家环保总局的倡导和推动下,全国部分省区陆续开展“生态省”建设试点。目前,全国已形成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的生态示范建设的系统工程,至今已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生态省(区、市)建设。全国有500多个县(市)开展了生态县(市)建设,其中11个县(市、区)达到国家生态县(市、区)标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达629个。①与此同时,国家环保总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推动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变。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循环经济的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发展,逐步成熟并趋完善。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地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②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发展现代循环农业是生态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研究和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农业生产,创新农业生产模式,转变传统农业增长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发展循环农业是全国农业发展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选择,而从省域空间看,发展循环农业则是生态强省建设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发展现代循环农业是生态强省建设的重要基础

何谓生态省?《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暂行)》指出:生态省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省级行政区域。③确切地说,生态省是指在一个省域的范围内,运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基本出发点,寻求经济、社会与人口、环境、信息高效利用,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和自然生态高度和谐,为追求高效且全面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构建的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新型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省建设是可持续发展在一个省域的具体实施,其核心思想是以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前提,通过发展区域生态经济,建立行业循环经济体系,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提高综合实力,营建一个高效、开放、持续、健康、稳定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省域水平上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强省的建设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内容。其基本内涵包括五个方面:(1)生态强省的提出是经济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和高度的产物,是具有高度社会文明的标志。(2)生态强省是个战略概念,不是单项工作,而是牵动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整体战略和目标,也是诸多发展战略在省级区域的最佳结合点和实施载体。(3)生态强省建设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循环经济、生态经济模式代替传统的线性经济增长模式,这也是建设生态省的重点和难点。(4)生态强省建设的本质是对环境与发展进行整合性思考,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融为一体。(5)生态强省建设的目的是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

目前,国内外关于循环农业的概念尚无定论。国内“循环农业”一词首先出现在2002年陈敏德和王文献的《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一文中,①但该文没有对循环农业的概念进行详细定义,高旺盛、翁伯琦、周震峰等人先后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的思考与对策,②郭铁民和王永龙的《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两文则详述了循环农业的定义与概念。③综合学者们的观点,循环农业的定义可归纳为: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基本规律,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4R”原则(即再利用、减量化、再循环、可控化)为核心,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通过农业生态系统设计与管理,实现物质能量资源的多层次、多级化的循环利用,达到农业系统的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购买性资源投入最低化、可再生资源高效循环化、有害生物和污染物可控制化的产业目标。就其内涵而言,循环农业是以农业资源减量消耗、农产品多级利用和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等诸多环节组成的“资源利用—现代农业—资源再生”的闭合循环生产模式的工业型农业,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是以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是以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升级为目标的高效农业,是以科技进步与管理优化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循环农业建设包括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循环农业园区建设三方面内容。其主要特点有:(1)合理优化的循环模式。循环农业的提出是全国农业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是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延伸,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2)高效利用的循环模式。循环农业是一个全新的理念,赋予资源以新的概念与内涵,形成了新的资源观。从循环农业的角度看,农业生产过程之所以有废弃物,是因为生产组织不合理,把资源“放错了地方”。在循环农业的世界里,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废弃物。(3)“4R”原则的实践载体。循环农业是一个全新的策略,明确提出按照“4R”原则组织农业生产,要求物质能量资源循环利用。(4)形成闭合的运作回路。循环农业提出了通过对农业生产流程的分析,对农业生产流程重新加以组织,以形成一个物质和能量的闭环系统,在农业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中增加了一个反馈机制,从而使得物质和能量流的运动按照一个循环线路进行。(5)现代农业的高优成效。循环农业是涉及整个农业系统的良性生产运作农业模式,是工业型农业。

生态强省的建设离不开生态农业的支撑,而循环农业是生态农业的继承和发展,是生态农业的深层应用。生态农业的发展为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循环农业是高效的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建设是实现循环农业的最佳实现形式之一。生态强省建设离不开高效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发展,而循环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生态强省建设中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等的协助,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去探讨生态强省与循环农业的内在联系。一是统一性:(1)哲学思想一致。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两者都将人与自然环境看成不可分割、高度相关的有机统一体,注重人与环境的内在和谐性。(2)理论指导一致。两者都是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3)基本目标吻合。两者都是为了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二是差异性:(1)侧重不同。生态强省是为了实现省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而循环农业则是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范畴不同。生态强省建设包含生态农业,而循环农业为生态农业的新的发展形式,也是新的发展阶段。因而,生态强省建设需要发展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是生态强省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值得关注的是,农田生态系统也与温室气体密切相关。据报道,耕地释放的温室气体相当于150亿t的CO2,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若无需生产工业化肥每年可节省1/3的石油能源,而全球耕地不施用化肥,农作系统可降低30%的CO2排放,而当耕地的固氮率达到400kg/hm2/a,即可抵消掉80%的因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①初步估计,中国氮肥生产产生大约2亿tCO2,氮肥和有机肥施用过程中排放至少1.5亿t的CO2,以上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中国总CO2释放的20%以上。全国农作物年固氮量(净初级生产力)为5.2~6.5亿t。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包括平衡施肥、合理种植、增加秸秆还田、少耕免耕等)和减少土壤侵蚀能大大提高农业土壤固碳量。根据研究表明,保护性耕作可避免碳排放量约为879kg/hm2/a,施用有机肥可使土壤有机碳平均增加幅度为8.52~59.78g/(m2.a),农作物秸秆还田平均可增加土壤有机碳45.24g/(m2.a),免耕和少耕可分别增加土壤有机碳134.81g/(m2.a)和208.74g/(m2.a)。②因此,全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的固碳潜力是巨大的。由此可见,发展低碳经济,工业系统固然要勇挑重担,但“三农”战线同样责无旁贷,发展低碳农业是调整全国农业结构、建设后现代农业的紧迫任务。不论是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还是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尽管它们特点各异,侧重不同,但共同的内涵是节约资源,减少投入,提高效益,降低污染。低碳农业本质上也是循环农业,但其更关注节能减排,讲求碳的排放,可以说是社会、经济和环境在特定时期对农业发展提出的新的导向。循环农业其实也是低碳农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我们倡导立足国情,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低碳循环农业,而低碳循环农业本质上是将低碳农业和循环农业进行有机结合,在循环农业的发展基础上,立足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型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并用碳值衡量碳排放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储功能,力求自然平衡与环境自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生态强省建设的循环农业发展是根据各区域的省情以及经济、社会、环境和农业的现状,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实现生态强省而采取的一种新型高效的农业实现形式;需从总体出发,全面规划,科学开发,集约经营,立体种养,多级利用,多种经营,多层加工,综合治理,建立良性循环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二、福建省发展区域现代循环农业的优势潜力分析

福建省“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格局,素有“东南明珠”的美称。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在改革开放战略的引导下,积极作为,农业生产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为推进全省农业向循环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福建省农业尽管已进入新的增长阶段,但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环境污染扩展,农业生产“两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制约着福建省农业生产的转型。农业发展的相对优势比较集中,但其发展劣势也相对显著。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有利”与五个“不利”条件,这就要求人们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加快发展。

福建省实施生态强省建设、发展循环农业的“有利”条件有以下五个方面:

(1)区域生态环境基础良好。福建省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区,绝大部分地区是湿润的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温暖热,雨量充沛,季节变化明显。流域面积在50khm2以上的河流有597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khm2以上的河流有14条,闽江、九龙江、汀江和晋江四大水系流域面积合计89724khm2,占全省陆域面积的74.3%。①植被类型复杂多样,植被种类繁多,世界植物种属的80%在本省都有出现,群落分布错杂。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土壤资源相当丰富。2006年耕地面积133.70万hm2,园地63.17万hm2,人工牧草地0.26万hm2,分别约占国土面积的10.78%、5.09%和0.02%,生态环境质量优的区域占85.37%,其余14.63%的区域为良,优良率居全国第一。②农业发展从单纯依赖耕地资源转向对整个国土资源的依赖。单位土地的生产力是华北的1.5倍,东北的2倍多,西北的3~10倍。各地的农业气候资源类型生产力指数在0.80~0.90,③而全国西部、北部的农业气候资源生产力指数大多在0.14以下,最低为0.04以下。

(2)农业生物物种丰富多样。2005年每年都从省外、境外引进3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1983-2008年共审(认)定农作物品种685个。野生果树资源282个,茶树种质资源丰富,药用植物600多种,野生木本淀粉和糖料植物40多种,油料植物30多种。野生动物数千种,仅脊椎动物就有1000多种,约占全国的61%,海洋鱼类750种,甲壳类和头足类如蛤、蛏、泥蚶等有数十种,淡水鱼类160多种,微生物中真菌类有430种。④目前保存珍贵作物种质资源13000多份。

(3)生态强省建设卓有成效。立足于本省的优势,福建省于2000年底正式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决策,并于2002年提出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力求通过20年的努力奋斗,把全省建设成为生态效益型经济发达,城乡人居环境优美舒适、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全面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省份。”之后,又出台了《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并经环保总局批准,正式成为继海南、吉林、黑龙江之后的全国第四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至2005年底,全省已先后有13个市、县(区)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44个乡镇开展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面积约占全省陆域面积的41%,已建成的自然保护区95个(其中国家级10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面积占全国相应区域面积的11%以上。①

(4)农村基础设施初具规模。节水灌溉面积截至2006年底达582.9km2。节水灌溉系数从44%提高到55%。②农村沼气池数量从2005年的26.51万口增加到2007年的35.24万口,大中型沼气工程由2005年的681处增加至2007年的988处。③2007年每百户拥有大中型拖拉机0.38台,小型和手扶拖拉机4.23台,农用水泵11.21台。全省2800多个农村开展以“管网通、沟渠通、道路通和集中收集垃圾、汇集污水、几种无害化处理”为主要内容的行动,农村环境逐步改善,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5)循环农业正在蓬勃发展。已初步形成临海蓝色、闽西北绿色、闽东南高优三个农业产业带。2002年启动了安溪、漳浦、龙海、平和、福安五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建设,共有3个国家级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12个县(市)省级生态农业建设试点,3个县(市)被评为首批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成有机食品试点基地400 km2,生态农业示范县的覆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5%以上,有105家企业的198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至2011年底,累计认证并获得有效使用标志的无公害农产品1448个,绿色食品588个,有机农产品132个。④通过试点示范,推广了多种具有福建特色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并建立了循环农业的发展体系。如省农科院稻萍鱼共生循环体系,山地生态果园模式以及 “豆—稻—菜”种植业生产体系循环模式,圣农集团“一主三副”的资源循环再利用模式以及种养综合型的循环农业模式。出现了福建龙海龙佳农业观光园、福建圣农集团、福州满堂香现代生态农业园、连江玉华山生态农业园、福清清源生态种养复合生产园、福建(龙岩)卓越新能源发展公司等现代循环农业产业。⑤

就区域社会与自然条件而言,福建省实施生态强省建设、发展循环农业的“不利”因素有以下五个方面:

(1)人均耕地紧缺,人地矛盾突出。2007年全省土地总面积12.40万km2,全省人口为3581万人,同比上年增加了23万人,人均土地面积仅有0.346hm2;耕地面积1333.10khm2,同比上年减少了101.6khm2,人均耕地面积仅0.037hm2,远低于全国0.1hm2的平均数。①

(2)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从陆域生态环境看,福建山地丘陵面积占89%左右,山地、坡地多,土层薄(土壤层厚度仅20~80cm),易受雨水冲刷,生态系统矿质营养和灰分元素相当大部分积累于活质地上部分,而土壤相对瘠薄,受台风影响较大,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很高。2007年福建省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比重的60.5%,居全国第6位,超过全国比重的平均水平51.2%。从海域生态环境看,福建海域多呈腹大口小且半封闭的海湾,其自净能力差,受陆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十分明显,易造成污染。

(3)农业生境退化,农业污染面广。1996年至2006年的10年间,福建省园地和水域面积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761%和0.765%,农田的年均减少率为0.74%。全省土壤酸化严重,肥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00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31.3万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0.72%,②虽然水土保持与综合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局部控制、面上扩展仍未得到有效的遏制。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改变,茶果园地的土壤侵蚀比重增加,成为当前土壤侵蚀的突出问题。农业污染有来自农业内部的污染和农业外部的污染。农业内部污染来自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单位面积使用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呈现化肥污染控制取得一定成效,农药和地膜污染逐年递增;而畜禽养殖污染有所加重,尤以猪粪尿对水域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农业外部的“工业”三废污染物排放量呈三种不同的趋势,废水排放基本呈稳定状态,废气排放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固体废物的排放呈递减的趋势,而2007年生活污染物的排放量比2005年增加了11.22%。

(4)农业栽培物种单一,外来入侵物种增多。20世纪40年代全国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品种分别有46000余个、13000余个和10300余个品种。90年代水稻只种植1000余个,其中面积较大的仅322个;小麦500~600个,其中面积较大的仅331个品种;玉米大面积种植的仅152个品种,且杂交种占总面积的85%,农业栽培物种呈现单一化程度增加。③目前福建省外来物种入侵已达21种之多,影响遍及全省各地,其中危害较重的有水葫芦、空心莲子草、美洲斑潜蝇、松针褐斑病、松材线虫、大米草等。④例如,水葫芦广泛分布于福建省各地河道、库区和水塘等淡水水域,累积分布1.5万处,占全省淡水水面的2%以上,就南平市受灾面积就达800多hm2,“大米草”的蔓延已使福建滩涂养殖业每年损失超过3亿元。

(5)科技投入仍然不足,科研综合实力不强。2005年全国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总产值达0.4%,福建省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总产值达0.33%,是世界发达国家的1/8。农业现代化目标值在华东地区排列第5位。农产品质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差5~10年,每年有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成果转化率只有30%左右,其中对农业生产起到巨大作用的成果依然偏少,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70~80%的水平。⑤

就此,福建省实施生态强省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更高站位,科学规划,因势利导,统筹协调,合理开发。要将区域现代循环农业发展融入生态强省建设大局中,结合城乡经济优化与新型农村建设,有计划、分区域地设立现代循环农业项目链与资源合理开发产业群,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与生态环境美化净化靓化的和谐统一,从而使现代循环农业发展与生态强省建设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发挥整合效应,显现叠加功能。

三、发展现代循环农业以推动生态强省建设的对策思考

基于生态强省建设的循环农业发展,首先要通过分析与运作,摸清全省各地域特点以及与发展循环农业有关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选择龙头企业与优势项目作为突破口,制定和设计良性互动有效链接的循环农业工程,因地制宜地构建和创立运作模式,创新和推广适宜的配套技术,完善监测和保障体系,其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建模式,发挥优势善经营。从循环农业区域发展的层次性划分,主要包括农户层次、乡村层次和区域层次。

一是农户庭院小循环农业模式。农户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单元或生产单位,因此,农户循环农业模式更适合于广大农村的千家万户。该模式是以农户为循环实施主体,农户经济来源以种植或养殖为主,具有规模小、涉面广的特点。该模式以构建农户内部种植—养殖—农户生活循环链为主,是单个农户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田间—农产品生产—农产品消费—农业再生资源—田间)合理构建闭合循环,组成一个有机的物质能源多层次多级化循环再利用体系,有助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农户农户环境卫生状况。该模式主要以沼气为链接纽带,例如养牛户的农—牛—沼气—肥—农模式,养鸡户的鸡—沼气—蚯蚓—鸡模式,养猪户的农—猪—沼气—农模式,茶果树种植户的茶果—牧草套种—草食畜牧养殖—沼气—肥—茶果模式,以及林木种植户林木—牧草套种—草食畜禽养殖—林木和食用菌种植户的农—牛—食用菌—农模式等。

二是乡村层次的中循环农业模式。乡村中循环农业模式是在农户小循环农业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将农户的生活垃圾由村集中收集,送卫生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农户生活污水则集中收集至村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进入农田灌溉系统,使资源和能源在农户与农户之间,养殖户与种植户之间循环使用,一家的废料成为另一家的原料或燃料,尽可能把各种资源都充分利用,做到资源共享,各得其利,共同发展。该模式是农户庭院小循环农业模式的升级,可以处置大量种植业和养殖业废物,循环利用水资源。但该模式的推广较为困难,需要多方投入,支持建设村庄污水处理站、生活垃圾收集站和中型的沼气工程,或吸引资金建设有机肥生产企业。

三是园区层次的中循环农业模式。园区中循环农业模式是以社会资金投资为主体,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在富有特色的乡镇兴建生态农业园。该模式是以生态农业为主的集种植业、养殖业或畜牧业、农产品加工、旅游业为一体的园区综合循环农业模式。如福建龙海龙佳农业观光园、福建圣农集团、福州满堂香现代生态农业园、连江玉华山生态农业园、福清市星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等现代园区循环农业产业。

四是乡镇区域的大循环农业模式。传统乡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强调不同产业之间的集群,旨在通过“簇群式”发展谋求推进乡镇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而对于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产业链与生态转换关系却相对忽视。虽然乡镇区域产业发展的规模壮大,但此相对应的乡镇资源的消耗量和对乡镇环境破坏的污染物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乡镇循环农业适合于以农业为主的县域循环经济布局,根据产业分工原则,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导向,以特色农产品和主导产业为中心,链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实施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的区域型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在资源循环利用的基础上,更为注意循环农业产业化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等之间的耦合。

五是城镇区域循环农业模式。随着全省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工业和生活废弃物排放量越来越大,每年得投资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工业“三废”的治理,生活污水和粪尿的处理以及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立,而城镇的绿化仅可消纳部分的废弃物资源,大部分可循环利用的资源采用弃置、焚烧、填埋的方式给予处理,造成资源的大大浪费。生态强省建设,应在建立生态城市和生态工业生产,促进工业园区循环工业的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能源的最大化利用,链接循环农业的发展,将废弃物资源进行分类分级,并运输至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城镇,将无害化处理废弃物资源用于发展循环农业。该模式在短期内需要资金用于废弃物的分类分级及运输,但从生态强省发展的长远看,该模式是实现资源能源在省域范围内最大化配置和利用方式之一,是链接生态强省—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循环农业省域循环的最佳纽带之一。

基于生态强省建设的循环农业的发展除了关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再利用,也应注重加强与第二、三产业的联动,将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的循环紧密地联系。其本质是发展,其核心是持续,其关键是循环。就循环农业的发展对策而言,要切实把握好以下八个环节:

(1)因地制宜,制定规划。根据福建省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循环农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以循环农业“4R”的原则,编制具体的循环农业发展规划,确定其重点发展模式。在建设全省三大农业产业带的基础上,完善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技术体系,并提升到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技术体系。在经济比较发达、能源相对紧张而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闽东南地区,发展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型和农业产业链延伸型循环农业模式;在闽西北绿色产业带,发展以稻田、以果园为主的生态农业改进型循环农业模式,以及种养结合综合和以沼气生产为纽带的生态环境改善型循环农业模式。

(2)完善体制,推动创新。循环经济发展较快的贵阳、上海、辽宁、重庆等地已启动了循环经济的地方立法程序,而福建省的循环经济立法程序尚未启动,循环经济及相关的经济、价格等激励措施与机制尚未建立。应制定相应的循环农业发展的法规政策和产业政策,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循环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创新与集成适应循环农业发展的组织方式和运行基质,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完善各相关部门的协调监管,把发展循环农业纳入地方基层政府的职责范围之内。在原有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探索并创新适合各区域的农业循环模式。

(3)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全省目前农业生产以家庭农户经济为主,因此以生态农业与农户庭院经济的结合为依托,向更广产业尺度、更大的物质循环利用空间和更高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循环农业发展,是克服农业发展与资源能源环境矛盾的有效途径。现阶段,要立足省情,力求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理论上明晰循环农业概念与生态农业概念的区别,以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方向,充分考察省域内资源利用和布局;在实践上总结和提出更多、更好的适合福建农业现状的循环农业模式,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4)宣传教育,鼓励参与。积极开展循环农业在全省的宣传与普及。中国对循环农业的探讨仅有几年时间,公众对于循环农业的知识较为缺乏,因此,有必要借助各种媒体手段,进行循环农业知识的普及,并主要宣传两方面的知识:一是循环农业的理论知识,提高广大农民对循环农业的认识,使公众意识到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性;二是宣传和介绍适合全省循环农业发展的一些具体技术和生产模式,通过技术和生产模式的传播,促进人们在农业生产中主动融入循环农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应用循环农业技术进行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5)部门联动,行业协作。循环农业是一个综合性的生产系统,涉及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土地、环保等管理部门。各个部门应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充分认识部门虽然有不同分工,但都是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循环农业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再则,循环农业与全省二、三产业密切联系,循环农业不仅要考虑农业系统资源的再利用,也应考虑消纳部分无害化处理后的工业和生活废弃物资源,二、三产业也应积极配合或以资金反哺循环农业的产业化和产业链条的构建,实现生态省大生态系统的资源循环再利用和产业协作。

(6)发挥优势,优化结构。循环农业提倡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和组织方式变革,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福建省农业种植结构已由粮食作物逐渐向经济作物转变,经济效益高的茶、果、蔬、食用菌正成为全省主要的种植产业,而随之出现的是,经济发展较快的闽东南薪炭能源被煤炭和液化气所代替,秸秆资源焚烧弃置比例较大,占秸秆资源总量的15.5%。水资源呈现季节性短缺,茶果园水土流失正成为新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闽西北畜牧业发展快速,总产值超过种植业,已从过去的“副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主业之一。同时,畜牧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当前全省农村畜牧养殖对各水域氨氮和总磷的污染贡献率分别达到80%和95%。因此,循环农业在各地域的体现应根据各地域的实际农业种植结构和农业生境,经济和产业状况,发挥区域优势,促进资源再循环,推进循环农业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