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精神心理的治疗方法范文

精神心理的治疗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精神心理的治疗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精神心理的治疗方法

篇1

【关键词】 心理学;放松疗法;心血管神经症

心血管神经症是心血管疾病有关症状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病理上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抑郁焦虑忧愁,精神上受到环境刺激或工作紧张有压力时难以适应,即可发病[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有自觉症状时就医,自诉胸闷、心悸、心慌、心率加快、呼吸不畅,有时需做深呼吸或叹息样呼吸来缓解症状,有的患者心前区疼痛,但部位不固定,服硝酸甘油无效;有的患者自觉多汗、手足冷、尿频、大便次数多;有的失眠、多梦、头晕。临床检查,心脏X线无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偶有期前收缩或伴有非特异ST-T变化。

1.2 方法 对诊断为心肌炎的患者只给予药物治疗,对诊断为心血管神经症的患者给予消除顾虑,寻找诱发因素,进行体育锻炼,消除思想障碍。

1.3 统计学方法 检查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所有患者跟踪治疗:诊断为心肌炎的患者用药,根据化验数值的高低给予用药,一般时间为1周~1个月,同时需要定期检查化验数值。而且半数患者遇到感冒等其他因素,心肌炎症状加重;对心血管神经症的患者给予心理学放松疗法,发现患者心情放松,在3~5天的时间症状好转,除1例患者15天后自述自我症状加重给予放松疗法+药物治疗外(此患者18岁,高三年级),其余患者无复发。

3 讨论

现在孩子多娇生惯养,饮食上无节制,生活富裕,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同时由于环境污染加重,气候冷热不均,病毒种类增多,使人们容易患病;另外,科技的发达,人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种类增多,社会心理压力加大,儿童体育锻炼减少,使人们的情绪消沉,很容易患上心理及身体的疾病。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身体的、精神的各种病理过程,及其相互影响的规律,从而利用心理活动的改变以促进病理过程的消失和正常功能的恢复。情绪是神经系统特定结构的特性。情绪的生理机制既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又与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结构、植物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情绪活动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情绪分为3种状态:激情、应激、心境;其中应激状态与人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和诱发因素[2]。

儿童心脏神经官能症分析其外在原因有家庭和学校两方面主要原因,好胜心强的孩子在学校处处优先,当愿望未能实现时,易产生愤怒、羞愧、抑郁等负面情绪,家庭中督促学习过分紧张而使孩子处于慢性应激状态[2]。

因此,在临床上,根据心理学治疗原则,采用心理学放松疗法对有神经官能症的患者进行治疗。放松疗法又称松弛训练,是一种源于古代的自我身心保健和疗疾方法,它的种类很多,但不论方法如何,其核心是“静,松”两字。就是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保持最宁静的心境,并用意念使情绪轻松和肌肉放松。在紧张状态下,人的心跳呼吸加快,血压上升,肌张力升高,放松疗法可对抗这一过程。当这种训练达到理想程度时,可见到交感神经兴奋性的降低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增高。这时机体耗氧和耗能都减少,蛋白质合成代谢加强,血尿儿茶酚胺含量降低,血液中甲基肾上腺素和胆固醇含量也有明显下降。所以,心理放松疗法在临床治疗中起着特别大的辅助和改善的作用[2]。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家庭动力学; 父母教养方式;首发精神分裂症; 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复发疾病,除服药巩固维持时间不够外,其病前及症状缓解后的心理特征异常[1],可能与复发有关,有关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研究[2]揭示,其父母养育方式和家庭动力学特征也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父母教育方式与心理是否有某些关联?本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动力学、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治疗的关系,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6月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30岁,为首次病程住院治疗,从发病到住院时间控制在1年内。排除脑器质性、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及躯体(内分泌)疾病伴发精神障碍,ICD-10为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精神症状基本控制、处于恢复期并能配合时进行评定。共收集符合条件病例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21±5)岁;初中26例、高中(中专)15例、大专以上9例;平均病程(10±5)个月。诊断按ICD-10标准均符合精神分裂症。家庭结构:核心型35例、大家庭13例、单亲家庭1例、单身1例。平均家庭成员数(4±1)人。对照组为患者入院或门诊带药的正常护送者(排除直系亲属),共50人,评定家庭动力学和父母教养方式。其中男性26人、女性24人,平均年龄(28+3)岁,文化:初中18人、高中(中专)20人,大专以上12人;两组平均年龄、文化及民族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80,χ2=1.689,χ2=1.179,均P>O.05)。

1.2方法

1.2.1工具①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表(Self-ratingScale of Systemic Family Dynamics,SSFD):康传媛等编制,共29各条目,含家庭气氛、个性化、系统逻辑、疾病观念四个因子,家庭气氛指家庭系统内部交流、沟通的情绪特征,低分倾向于"轻松、愉快",高分倾向于"敌对、沉闷";个性化指家庭成员问情感分化程度,分值越高分化程度越低,分值越低分化程度越高;系统逻辑指家庭成员价值判断的逻辑特征,高分为典型的"非此即彼"二元认知模式,低分为典型的模糊认知模式[3];疾病观念指家庭成员关于患者对疾病过程自我责任的看法,分值低倾向于"完全的行为者",分值高倾向于"完全的受害者";量表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采用1~5五级评分;②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Bardndom Uppforstran,EMBU)[51,共66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四级评分,其中父亲含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6个因子;母亲含情感温暖、理解、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5个因子;③精神质量表(Psychoticism,PSY)、病态人格量表(Psychopathic Deviate Scale,Pd),并附加测谎量表(1ie Scale,L)作为效度控制指标,L量表得分>10分作为无效测验剔除。

1.2.2对药物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疗效评定以BPRS减分率为依据,无效为0分(减分率77%)。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相关及回归分析。以P

2结果

2.1首发精神分裂症SSFD得分与对照组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气氛、个性化、系统逻辑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首发精神分裂症EMBS得分与对照组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P

2.3 SSFD与心理的相关家庭气氛与神经质呈正相关(r=0.3847,P

2.4 EMBS与心理的相关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拒绝否认及惩罚严厉与精神质呈正相关(r=0.378,0.477,0.2895,P

2.5疗效与精神质、精神质与父母教养方式回归分析以疗效作为因变量,精神质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P=0.09,R=0.12,精神质高分可以预测10.2%的疗效不佳。以精神质作为因变量,父母教养方式因子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父亲拒绝否认(t=6.66,P=0.013,R=0.1141)、母亲拒绝否认(=14.56,P

3讨论

结果显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气氛、个性化、系统逻辑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气氛较正常家庭倾向于"敌对、沉闷",情感分化程度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得分低于对照组,原因可能与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子女关爱的情感表达较少有关。在心理因素中,首发精神分裂症精神质、偏执和病态人格得分高于常模。反映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之后,仍存在心理的异常。这种异常的心理可能属于分裂症基础性的心理障碍,较高的复发率可能与此有关。相关分析发现,疗效仅与精神质呈负相关,进一步以疗效作为因变量、精神质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精神质高分对疗效不佳的预测率为10.2%,反映精神质高分会对疗效产生不利影响。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拒绝否认及惩罚严厉与精神质呈正相关,父母亲较多的拒绝否认会对精神质形成产生影响,而母亲尤为突出。母亲惩罚严厉也会对精神质形成产生一定影响。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较高,可以降低精神质得分,但却会导致偏执高分;父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较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偏执,但又会导致精神质高分。反映出精神质和偏执在成因上可能具有相对性。偏执与疗效相关不具显著性,反映以偏执为心理基础的精神分裂症,疗效会好于以精神质为心理基础的精神分裂症。本文中以偏执为心理特基础的患者可能只是"选择性"出现了偏向的研究结[4]果也表明,首发精神分裂症归因偏差连接着偏执症状和偏执过程。而以精神质为心理基础的患者可能是"兴趣性"和"选择性"因子均减退,故而疗效相对较差。

参考文献:

[1]温盛霖,陶炯,王厚亮,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障碍特点及其影响因素[J].新医学,2008,39:438-440.

[2]李沙沙,陈一心,詹明心,等.精神分裂症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与家庭动力学特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49-53.

篇3

长期卧床者或病情较重者,首先应注意全身营养,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膳食,鼓励病人多进食,生活不能自理者应及时喂食喂水,以增强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要协助病人经常变换,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可垫海绵垫或气垫褥;床铺要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伤口若有分泌物要及时更换敷料,若有大小便失禁、呕吐及出汗情况时,应及时擦洗干净,被服湿了要及时更换,衣物经常洗晒干净。不可使用破损的便盆,使用便盆时不可硬塞硬拉,必要时在便盆边缘上垫以软纸或布垫,以防擦伤皮肤。

经常性的按摩可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对预防褥疮有一定的效果。在此介绍红花酒精的配制方法及按摩手法,供大家参考:

1.红花酒精配制 红花具有活血通络,去瘀止痛功用。到中药房购红花6克,浸入50%酒精500毫升中1-2天,即可搽用。

2.全背部按摩手法 协助病人俯卧或侧卧,露出背部,先以热水进行擦洗,再以两手或一手蘸少许红花酒精作按摩。按摩者斜站在病人的右侧,两手从病人双侧臀部开始,沿脊柱两旁向上按摩(全手掌按顺时针方向均匀打圈按摩,力量要足够刺激肌肉组织),至肩部时,手法稍轻,转向下至腰部止。如此有节奏的按摩数次,再用拇指指腹由骶尾部开始沿脊柱按摩至第七颈椎处(后颈部)。

3.受压处局部按摩 蘸少许红花酒精,以手掌大小鱼际部位紧贴皮肤,作压力均匀的向中心方向按摩,由轻到重,由重到轻,每次约3-5分钟。如局部呈现褥疮的早期症状(局部瘀血发红),按摩时不要在该处加重压,可用拇指指腹作环状动作,轻柔地由近褥疮处向外按摩。

怎样护理心肌梗塞病人

老年人患急性心肌梗塞时,陪护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注意让病人休息 一般来说,老年人发病的第一周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卧床休息对于心肌梗塞病人而言非常重要。

让病人适当运动 起先可在床上做简单的肢体运动,如手臂、腿、脚等,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然后根据病人自身的状况,可离床在室内适当活动,但要注意活动时间。如果病人的状态较好,可考虑户外活动,但仍不能做剧烈活动。

注意病人的用药 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是胸痛,常需要一些止痛药以及麻醉剂,如吗啡等。但这些药物都能抑制呼吸中枢,加重支气管疾病,因此要慎用。如老年人出现精神混乱,不宜使用镇静剂。

监测生命体征 应每1-2小时为老年人测量一次血压、脉搏和呼吸。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治疗。

保持二便通畅 病危老年人应留置导尿,同时每天服甘油或蜂蜜,使粪便变软,防止便秘的发生。

饮食调整 每日做到少量多餐,多给患者食用清淡流质饮食,要限制盐和脂肪的摄入量,减少水分在患者体内的潴留,以减轻心脏负担。

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 若患者因病难以入睡时,可按医嘱让患者口服少量的镇静剂或安眠药促进睡眠。(红云)

不同环境的身体疗养法

1.温泉疗法:泉水的温度可使人体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水的浮力和压力对人体有按摩、收敛、消肿、止痛的功能。因此,有皮肤、肌肉、关节、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方面疾病的患者可以选择在休息的时间泡泡温泉。

2.海滨疗法:海疗学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一门专门的学问。在气候宜人、光照强的海滨进行日光浴,最为合适不过了。有血液病、糖尿病、心脏病以及呼吸、皮肤等方面疾病的患者可经常去海滨度假。

篇4

【关键词】帕罗西汀;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消化内镜已使消化科医生可以清晰地直接观察到消化系统的所有器官,消化系器质性疾病的诊断由推测性诊断发展到精确诊断,多数疾病的诊断不再显得十分困难。但是一些胃肠道黏膜正常的患者症状之重难以解释,而目前的手段尚难发现结构异常,消化科医生将这类患者称之为功能性胃肠病[1],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功能性胃肠病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侯群,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未完全明确,也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法。文献报道FD常伴有明显的精神心理障碍,与抑郁、焦虑有密切关系。本文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172例FD患者中的86例加用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患者均来自我院消化内科门诊,FD按罗马诊断标准[2]。

1.1.1 有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在过去12个月内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累计超过12周;

1.1.2 胃镜、B超、X线、实验室等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1.1.3 症状不因排便而缓解,症状发生与排便次数改变或粪便性状改变无关。符合上述条件者172例,其中男75例,女97例,年龄21~39岁48例,40~59岁103例,60~72岁21例,平均51.1岁。胃镜检查阳性88例,胃炎伴十二指肠炎9例。胃镜检查阴性84例,172例患者中血清幽门螺杆菌(Hp)抗体阳性52例。将1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利(西安杨森)5 mg,3次/d,餐前30 min口服,有上腹明显疼痛者,口服法莫替丁20 mg,2次/d。同时给予生活指导:将患者的临床资料告知患者,给予耐心地解释、开导和精神支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钦食,使患者对该疾病有初步的认识并积极配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帕罗西汀(天津史克)20 mg,1次/d,晨服。对所有患者每周复诊1~2次,详细记录治疗反应。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4周,4周末统计结果。

1.3 疗效判定

按症状轻重分4级:0无症状;Ⅰ有轻度症状但不明显;Ⅱ症状较重但不影响日常生活;Ⅲ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治疗后症状改善2个等级或完全消失为显效,改善1个等级为有效,症状加重或无变化为无效[3]。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见治疗组加用帕罗西汀疗效显著增加,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

2.2 不良反应 全部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治疗组中轻度头痛头晕2例,口干2例,兴奋1例;对照组中轻度头晕2例,口干1例,但均未影响治疗,无需特殊处理,服药期间或疗程结束停药后自行消失。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FD广泛存在,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只是持续时间长短及对人生活影响的程度不同。FD发病机理很复杂,国内外研究提示87%FD患者有精神心理障碍。FD不是单纯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而是中枢神经系统密切相关,该群患者除FD症状外,尚有多种躯体症状,如吞咽困难、咽部不适、不典型胸痛、心悸、头晕、失眠、疲乏等,因而抑郁障碍与其他精神心理因素可能是FD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4]。其机理可能是因为抑郁等心理因素通过大脑皮层影响植物神经,再通过脑-肠轴使胃肠功能及其分泌功能发生紊乱,而出现一系列的FD症状。本组患者年龄21~72岁,其中大部为患者年龄40~59岁,这与该年龄组为社会及家庭中坚力量,工作、经济压力重有关。FD患者在外界刺激因素作用下,精神容易出现紧张状态,对压力事件呈现多敏感、多激虑、易疲劳。因此FD治疗中,除给予胃肠动力药物、抗酸制剂及生活指导外,还应辅以抗抑郁药物的治疗。

抗抑郁药用于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治疗已有报道,可能通过以下机制起作用:①精神心理的改善可诱导胃肠症状的缓解;②抗抑郁药有与精神情绪作用无关的止痛作用;③调节内脏胃肠感觉的5-羟色胺介质活性及其受体同时对调节胃肠道动力有重要作用[5]。姜玉红等[6]采用多虑平佐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96例,可明显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和体征。本文采用抗抑郁药帕罗西汀联合西利治疗FD患者86例,显效45.4%,有效39.5%,总有效率84.9%,对照组总有效率51.2%,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帕罗西汀是一种特异性较强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可有效地调节5-羟色胺的功能,而5-羟色胺通过不同的受体亚型,不仅对精神神经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而且是胃肠功能调节的重要递质,所以应用帕罗西汀有助于阻断FD患者躯体症状和精神心理障碍间的恶性循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长期缓解,且帕罗西汀无三环类抗抑郁药的抗胆碱能和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此药安全,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80%FD患者存在胃动力障碍[7],本组患者占84%,与文献相同。西利是第三代胃肠动力药,系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刺激肠肌神经丛中5-羟色胺受体,引起肠肌神经丛乙酰胆碱增加,从而增强胃动力,它不与多巴胺毒碱类受体相结合,故无抗多巴胺作用,也不会出现系统性胆碱能反应,对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功能无影响,不会发生锥体外系症状和血浆催乳素等水平的变化,是治疗FD安全有效的药物。

本组患者胃镜检查阳性率51.1%,与文献报道30%~50%相符。部分患者来我院就诊前已接受过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相关治疗,但疗效差。实际上FD患者内镜下所见与临床症状不相吻合,FD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的差异尚在探讨中[8]。我们认为,建立FD诊断不要拘泥于内镜的发现,内镜发现只提供参考,对每一例患者应综合其临床资料详细分析,本文对此类患者加用帕罗西汀疗效也较好。因Hp在FD中的致病作用尚未完全阐明,固亦无需常规应用抗Hp治疗[9],本组资料中52例血清Hp抗体阳性者未用抗生素而加用帕罗西汀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侯晓华.规范化的诊断标准是功能性胃肠病临床诊治和研究的前提.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18(5):259.

2 王吉耀,廖二元,胡品津.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58.

3 全国西利中心临床试验协作组.西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心临床疗效观察.中华内科杂志,1995,34:180.

4 周吕.胃肠功能性动力疼痛发病机制中的生理与病理生理.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10):577.

5 史锌,唐振铎.抗抑郁药在功能性胃肠综合征的应用.国外医学消化疾病分册,1996,16(1):31-33.

6 姜红玉,张少刚,尹斌太.多虑平与西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96例疗效观察.新医学,2000,31(1):29.

7 兰梅,王新,郭学刚,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固体排空功能与其临床症状关系的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10):598.

篇5

专家简介

王学义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河北省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心主任,河北省脑老化与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系教授,河北省心理卫生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河北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心理分会主任委员,石家庄市精神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精神病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患心脏病,医生给他开抗抑郁药

赵先生患有心脏病,最近尤其感觉胸闷、气短、心悸。到医院检查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未发现明显异常。医生给他开了治心脏病的药,服用后效果也不明显。这让赵先生对自己的病情更加担心,也感觉到症状似乎更加严重了。他到另一家医院的心血管科就诊时,医生注意到他情绪不太好,显得焦虑不安,就给他开了点抗抑郁药,并嘱咐他心脏病本身并不严重,精神上放松很重要。赵先生将信将疑,但服药一段时间后,胸闷、心悸等症状的确改善了。

患心血管病,为何会发生抑郁、焦虑

一项针对中国人群的调查发现,28.3%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有抑郁症状。其中,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患者伴发抑郁的比例比无心脏病的人高2~3倍。

TIPS

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多项研究显示,心血管病可同时伴发抑郁、焦虑等。

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患病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本身会面对很多心理问题,比如年龄增长产生的较大心理落差,害怕疾病甚至死亡,易受孤独问题的困扰;多有固执、疑病、恐惧、自卑、无助、无用等心理特点。这些问题综合起来,老年人更容易患抑郁症。老年人被确诊患有心血管病后,由于病情可能反复发作,生活质量下降,再加上不可预期的治疗效果,担心会突然发生心肌梗死或猝死等,均会增加发生焦虑和抑郁的可能性。

Tips

研究表明,导致心血管病患者发生抑郁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性别(女性偏多)、睡眠障碍史、社会地位偏低、经济负担过重、生活质量低下或心理压力大或精神创伤等。特别是长期的心理应激,会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与抑郁同时发生的风险。

抑郁、焦虑导致心血管疾病“难治”

心血管病患者发生抑郁或焦虑后,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在心理-生理机制的作用下,主要表现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导致血中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浓度升高,继而产生血小板功能异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内皮功能损害及炎症等不良反应。

抑郁和焦虑还可以表现为患者行为异常和不依从治疗。如果抑郁和焦虑使患者放弃治疗或不配合治疗,则会使心血管疾病进一步恶化。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敌意愤怒、悲观等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抑郁、焦虑的迹象有哪些

伴随抑郁症状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到心内科就诊时常主诉胸闷、气短、心悸,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没有明显异常改变,或者改变不足以解释患者持续或严重的心脏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存在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精力减退、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并伴随食欲减退和下降,持续2周以上,就要考虑是否患上了抑郁症。抑郁症患者还常伴有焦虑症状,出现过度紧张和担心、睡眠障碍、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如多汗、脸红、心慌、头晕、恶心、手抖、尿频等)。

TIPS

目前,非精神科医师对抑郁、焦虑的诊疗率还很低,治疗方法和疗程也不十分确定,这无疑会影响患者的躯体和心理康复。在综合医院中,如何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识别和治疗率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患者角度讲,如果遇到这类情况,不妨委婉地向医生提出,或尝试到精神科医生处诊治。

“双心治疗”:心血管病、心理疾病同时治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时患抑郁、焦虑时,既要兼顾躯体疾病的治疗,加强心脏病的二级预防,又要注意对心理障碍的干预,这是近年来提出“双心医学”模式的理由。双心治疗的流程是:

首先,确定是否为适合“双心治疗”的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根据临床治疗指南接受规范化治疗。经过心血管对症治疗后,如果胸闷、心悸等心脏症状改善不明显,那么患焦虑、抑郁的可能性就很大。

第二步,明确焦虑或抑郁的诊断后,治疗过程中应加入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具体来说,中度和重度抑郁伴焦虑患者,可以选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药物,通常2~4周起效。有些患者对SSRIs类药物早期不适应,可能会出现药源性焦虑或胃肠道反应,轻者不必治疗,一般3~7天好转。对于重度抑郁伴焦虑患者,也可以选择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发挥作用快,但因为其阻断去甲肾上素的再摄取,可能会使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压升高,一般升高5~10毫米汞柱,故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心理治疗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需要在心理医生指导下进行。这类治疗可使患者逐渐改变僵化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重建合理的认知方法,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不适应行为的目的。

另外,还可使用行为治疗方法,如多做慢步走等有氧运动,这样不但可增加心肌张力,而且有益于改善抑郁症状。

总结

篇6

应该说进入这个领域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但是最初的兴趣却是源于中学时看到的—部影片《爱德华大夫》,不仅被影片跌宕的情节所吸引,更对“心理医生”这个职业感到好奇。当然最直接的原因与大多数我的心理同行一样,本是需要一个心理医生的我最后成了心理医生。2000年,已经在山东一家大型国企顺利做到中层管理者岗位上的我,在这一年遭受了事业与感情的双重打击,迫使生活节奏慢了下来,也迫使自己对生活对自身进行了深刻反思,但对于盘旋在脑中无数的问题始终找不到答案。在经过了反反复复地权衡后,重新回到学校攻读心理学。也就在这一时期,我懂得了“与内心的自我”沟通的重要性,事实上,很多的心理障碍源于与“内心的自我”失去了联系,他们听不到内心的声音,分辨不出哪一个声音来自于内心,哪一个声音来自外界的期待。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被某一种外力驱赶着去做、去改变。

2003年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后,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学网站,—边继续学习—边开始接手个案。在其后的六年问有幸在国内外大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各种流派的各种疗法,2005年开始师从王国荣博士系统地学习整体心理疗法,从大脑功能与神经系统的角度了解心理障碍的形成与运作机制,广泛涉猎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领域,并于2009年进入神学院学习研究神学课程,这为我接下来形成自己的治疗风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春节后进入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开始大量接触青少年网瘾的个案,并与美国、俄罗斯、以色列、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与治疗实践的深入交流与探讨。2010年作为国际青少年联合组织中国海外志愿团成员在肯尼亚、马拉维、卢旺达等国家访问、交流。2011年初,与南京直面心理研究所的王学富博士结成师生之谊,成立“直面学塾”,作为存在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研究的大本营。

2.请您谈谈对您影响最大的心理学名家。

有很多的心理学家是我所敬仰的,比如早期的笛卡尔、精神分析的开创者弗洛伊德、罗·洛梅、荣格、弗兰克尔、斯科特·派克,以及当代的欧文·亚隆、柯克·施耐德等,这些心理学前辈在不同的时期对我有过不同的重要影响,比如神经心理学家丹尼尔·阿蒙博士,大卫·赛尔旺·施莱伯博士,帮我开辟了精神心理与大脑功能询证式治疗与研究的道路。

在执业心理的道路中,曾一度陷于咨询困境中,陷于“咨询技术”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我研修了很多的心理学流派,学习了很多治疗技术,并为自己可以娴熟地运用这些技术而自豪。但是渐渐地,我发现,很多人不是被“咨询技术”治愈的,而是在“咨询关系”中逐渐走上康复之路的。只有当咨询师与来访者建立了真正的生命连结,与来访者一起走到生命的深处、生活的深处、人性的深处,陪伴来访者一起探索医治的各种可能性,找出潜藏的生命能量,来访者才会从根本上获得成长,从而达到“疗愈”的目的。

在这些方面,罗·洛梅、弗兰克尔、欧文·亚隆等一批存在主义大师,将我带向人生命的最深处,触碰人类终极关怀的基本主题。从而把心理咨询不仅仅作为一种职业或专业,更是一种生命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荣格说:你可以学习各种理论各种疗法,但是在进入咨询室前,把它们全放在门外。因为咨询师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每一次咨询都是一次创新的旅程。

3.您从业以来最大的心理感受是什么?

在八年的职业生涯中,常常会被一些求助者感动着,不仅源于他们愿意将自己内心最隐秘、最脆弱的地方向我敞开的一份信任,还有他们带我走进他们生命深处一同去冒险、去探索的那样一份勇气。在那里,我看到他们的痛苦、挣扎、无奈,在艰难处境中对自我的执着和不放弃,对生命的期待与呐喊,从而让我对生命多了一份敬畏与感恩之情。

咨询的过程不是只有快乐、满足和信任,还充斥着怀疑、愤怒与挣扎,有时甚至是无奈地坚持。在与来访者共同经历一个艰难而有成效的咨询过程后,彼此都会感到生命中被对方充盈的活力。在结束一次次“惊心动魄”(用这个词并不过分)的咨询后,我不禁常常自问:在这样的职业生涯中,获益最多的究竟是来访者还是咨询师?“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也许对于咨询师来说,最应该感谢的是来访者。

4.您对目前国际心理研究领域的治疗方法有什么见解?

应该说目前国际心理研究领域的治疗方法处于一种百家齐放的阶段,各种流派林立,治疗技术多达上千种,治疗视角不断被扩大,从社会、人文、生物、哲学、宗教各个领域伸出的触角探及心理学的各个角落。心理学从没出现过如此繁多的治疗方法。

尽管如此,目前还是有一种大的整合趋势,对于治疗越来越重视“人”本身,越来越关注生命的本质。而神经科学与大脑功能研究的飞速发展,从生物模式上为心理治疗开辟了一条快速、有效的途径。弗洛伊德曾说:如果能揭开大脑的奥秘,就能揭开心理的面纱。也许将两者统一起来的治疗研究将会把心理研究领域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5.您如何看待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现时的中国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期,中国人迅速拥有相对于过去异常丰富的物质生活,对外的自信心膨胀,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工作压力、竞争压力的剧烈加大,社会普遍存在一种焦虑感、紧迫感,人们急匆匆往前赶,去努力、去追逐,却不知努力的终点在哪里?追逐的目标是什么?于是内心的一种无所适从感随着愈来愈快的生活节奏逐渐蔓延开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神经症和精神障碍,以及快速增长的都市白领的亚健康问题,中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篇7

【关键词】 黛力新;匹维溴胺;腹痛;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以腹痛或腹部不适并同时伴有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特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1],大致可分为腹痛型、腹泻型(DIBS) 、便秘型(CIBS) 和腹泻便秘交替型。在西方发达国家, 普通人群中约10%~20%符合罗马标准IBS的诊断[2],我国IBS发病率虽然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但也高达5%左右。IBS患者比一般人群更多见消化不良、哮喘、疼痛、焦虑、抑郁、失眠[3],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目前尚无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为探求其治疗方法,作者采用黛力新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腹痛型IBS,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共68例,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43例,男18例,女25例,年龄18~56 岁,平均35.5岁,病程1~10年,平均3年;对照组39例,男13例,女26例,年龄19~ 58岁,平均33岁,病程1.5~8年,平均2年。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所有患者都为门诊患者,均行三大常规、大便培养、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沉、胃镜、肠镜、胸片、腹部彩超等检查排除可解释腹痛的器质性疾病,均符合2006年5月美国洛杉矶消化疾病会议制定的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4]。且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①每周至少发作1次腹部不适(难以用疼痛来形容的不适感)或至少1/4 时间疼痛与以下2条或多条相关:排便后可改善;②发病与排便频率改变相关;③发病与大便性状(外观)改变相关;④无炎症、解剖学、代谢性或肿瘤性疾病的证据可以解释患者的症状。

1.3 给药方法 治疗组给予黛力新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丹麦灵北制药公司生产) 10 mg,b.i.d.,分别于早上8点与中午12点分服,匹维溴胺片50 mg,t.i.d.,匹维溴胺片(苏威制药厂生产)50 mg,3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匹维溴胺片50 mg,t.i.d.,口服。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药物。

1.4 腹痛评定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VAS法将疼痛用一线段表示,该线段分为10段,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9为重度疼痛,10为极度疼痛,总5个级别,腹痛级别减轻2级以上为显效,腹痛级别减轻2级及以下为有效,腹痛级别无改变为无效。在线上标出能代表疼痛强度的点,测量0到标出点的距离即为疼痛强度评分值(见图1)。VAS法是一种简单有效、能比较精细地反映轻微疼痛强度的测量方法,具有良好的比率衡量性质,能够比较直观、灵敏地反映出疼痛的变化及其缓解的程度。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单用钙离子拮抗剂匹维溴胺效果欠佳,经与抗焦虑压力黛力新联合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3 P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发病率高,是消化系统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多数学者认为IBS的发病主要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性、基因、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

以往多数人认为,精神心理的波动是影响IBS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一个因素或者仅作为IBS 的伴发症状,但近几年的研究更倾向于认为精神心理因素是IBS 不可忽视的病因之一,精神心理因素与肠道生理功能之间通过脑肠轴相互影响,可以认为精神心理因素是脑肠轴在IB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的证据之一[5,6]。Asahina 等[7]研究显示29% 的IBS 患者合并抑郁、恐惧心理和神经症。Ladep等[8]研究显示132例IBS患者中,75例(56.8%)存在抑郁状况,显著高于对照组(20.1%)。认为心理因素可为IBS发病的诱因或加重因素,但开始主要以胃肠功能障碍发病在先,随着胃肠症状的好转,心理症状会明显好转。

临床观察可以看出大多数IBS 患者均具有明显的精神因素,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症。黛力新为新型的三环类抗焦虑、抑郁合剂,每片含小剂量三氟噻吨和小剂量四甲葸丙胺, 本药可提高突触间隙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含量, 进而影响胃肠道动力及内脏感觉[9],从而促进疾病好转,临床症状改善。

本研究显示黛力新联合匹维溴胺组治疗腹痛型IBS,与单用匹维溴胺组相比效果有明显差异(P

参 考 文 献

[1] Hammer J, Eslick GD, Howell SC, et al. Diagnostic yield of alarm features in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functional dyspepsia.Gut,2004,53(5):666672.

[2] Boyce PM, Talley NJ, Burke C, et al.Epidemiology of 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diagnosed according to Rome II criteria:an Australian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tern Med J,2006,36(1):2836.

[3] DORN S D,PALSSON O S.Increased colonic pain sensitivity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s the result of an increased tendency to report pain rather than increased neurosensory sensitivity.Gut,2007,56(9) : 12021209.

[4] Dougas A,Drossm an R. The functional gastro intinal disorder and the Rome Ⅲ process.Gastroen tero logy,2006,130(5):13771390.

[5] O’Mahony L, McCarthy J, Kelly P, et al. Lactobacillus and bifidobacterium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symptom responses and relationship to cytokine profiles. Gastroenterology, 2005,128(3):541551.

[6] Kim DY, Camilleri M. Serotonin: a mediator of the braingut connection. Am J Gastroenterol,2000,95(10):26982709.

[7] Asahina S,Hasegawa K,Tsuboi K.Depression in patients of irritablebowel syndrome.Nippon Rinsho,2006,64 (8) : 1527 1531.

篇8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抑郁症;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416-01

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心绞痛的发作的持续时间与疼痛部位、程度相对固定,疼痛可经休息或药物迅速缓解,且这种病情状态稳定在一个月以上者[1]。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还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心理负担,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我院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分别予以单纯药物治疗以及加用精神心理治疗,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科接受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表将本组的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48-83岁,平均年龄为(62.4±5.6)岁;患者的病程在2年至5年之间不等,平均病程为(3.6±1.2)年。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0例;年龄53-86岁,平均年龄为(65.5±3.8)岁;患者的病程在1年至6年之间不等,平均病程为(4.2±2.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及诊断

据统计,本组的60例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在接受诊断期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气短、胸闷、心痛及衰弱等临床表现,安排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血脂检查、血糖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以及心电图检查等相关检查,确诊本组的60例患者均符合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2]。采用HAMD量表对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评断[3],其中轻度抑郁19例、中度抑郁26例、重度抑郁15例。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针对对照组的30例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均给予患者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 10930189)进行常规用药治疗,具体的用法用量为:口服,10-20mg/次,病情严重者可将剂量调整至40mg/次,2-3次/d。持续用药12周为一个疗程。

1.3.2 观察组

针对观察组的30例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均在给予患者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 10930189)进行常规用药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患者加用米安舍林进行抗抑郁药物治疗,具体的用法用量为:口服,30-40mg/次,睡前1次服,维持量每日60mg。同时对患者进行精神心理治疗。由资深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优质的心理辅导,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形成原因、治疗方法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能够正确的看待疾病,认识到疾病是可以治愈或改善的,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同时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及运动指导,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并保持心理的平衡[4]。

1.4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气短、胸闷、心痛及衰弱等临床表现彻底消除,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接受治疗前减少80%及以上的治疗效果为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气短、胸闷、心痛及衰弱等临床表现得到明显改善和控制,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接受治疗前减少50-80%的治疗效果为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未得到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接受治疗前减少小于50%或未发生任何变化的治疗效果为无效[5]。

1.5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活动所得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6.67%,差异显著(P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的30例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的30例稳定性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共有6例患者出现了不同形式的不良反应,其中头痛4例、眩晕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

2.3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抑郁评分对比

据统计,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抑郁评分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抑郁评分的改善效果,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

3 讨论

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有一定的规律。一旦患者的心脏负荷较平时增加时,患者就会心绞痛发作。目前,药物治疗作为临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手段,当患者服用相关的药物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控制。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是二硝酸异山梨酯的主要生物活性代谢物,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平滑肌细胞内的环鸟苷酸(cGMP)增多,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使外周动脉和静脉扩张,使心肌耗氧量减少,供氧量增多,心绞痛得以缓解[6]。米安舍林具有镇静、抗焦虑及抗抑郁作用,对抑郁情绪、焦虑不安、自杀观念、躯体化症状及失眠有效[7]。此药的优点是副作用轻、安全性大,治疗方便,服用剂量较小,但是用药过程中可能诱发癫痫及引起白细胞减少[8],虽属罕见,却应密切注意,应定期测查血象。结合本次研究课题所得的相关数据,对照组的30例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在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后,治疗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6.67%、23.33%。观察组的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米安舍林治疗同时辅以心理护理治疗后,治疗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67%、0。并且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抑郁评分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抑郁评分的改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在针对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期间,不仅需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予以治疗,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1]李松美. 脉平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32(21):284-285.

[2]程伟,秦厉梅,刘中华,徐志锐.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24):335-336.

[3]林连枝,梁镇忠,陈嘉贤. 指针内关穴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22(25):426-427.

[4]杨师华. 曲美他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8(23):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8(24):373-374.

[5]陆宇,马先林. 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与介入治疗对比[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11(23):456-457.

[6]蔡志强,赵松青. 心梗后心绞痛相关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11,20(13):184-185.

篇9

我不仅小腹痛,而且老觉得有下坠、小便不适的感觉,最近甚至觉得大小便时疼痛加重

开始的时候,我的小腹疼痛还较轻,不影响工作和睡眠,后来逐渐加重,现在还出现了腰背痛和下肢的疼痛,痛得厉害时要吃止痛药,不能上班

长期的小腹疼痛,使我心情灰暗、焦虑、失眠;严重的疼痛,使我们的夫妻生活陷入绝境,真是痛不欲生

这些给女性本人及家庭带来很大痛苦的小腹疼痛,在临床上称为慢性盆腔疼痛。这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起病缓慢,原因众多,可由妇科疾病引起,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等,也可由泌尿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肌肉骨骼疾病和精神因素等导致。

患者长期受疼痛困扰,久而久之可出现紧张、抑郁、烦躁、焦虑、易怒、失眠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心理情绪反应,如担心自己得了绝症,或者担心不能生育等。不良的心理反应,又进一步影响了患者的行为和身体健康。

先找病因再治疼痛

造成盆腔疼痛的原因众多,而且疼痛这种不愉快的感觉通常除了与疾病本身有关外,有时候也可以是一种精神心理的反应,不一定存在相应的疾病。因此,女性出现小腹疼痛,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然而生活中,大多数女性却不经诊断盲目治疗。她们有的因为对医院的检查心存恐惧而一再拖延,自服“止痛药”救急;有的想当然地认为,小肚子疼就是盆腔炎或者月经不调或者受了寒,自己买了各种“消炎药”“调经药”治疗。我们的门诊中,有相当一部分初诊患者在就诊前已自行用药一段时间,由于疗效不好才来找医生的。

由于一般女性多认为出现腹痛是盆腔炎所致,所以自行应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多见。抗生素滥用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长期应用也会造成细菌耐药。而且,如果某位女性的小腹疼痛是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她却自己按盆腔炎来治疗,疗效会满意吗?反之,也一样。尽管患者急于缓解疼痛的迫切心情能够理解,但过分关注疼痛本身而忽视了病因的查找,盲目治疗,最终只会延误病情、加重疼痛。

两大“罪魁”都影响生育

慢性盆腔疼痛的女性在就诊时,医生往往会询问有关疼痛的症状,比如是隐痛还是刺痛,是否影响工作生活和睡眠等,也会询问其他相关症状,比如大小便情况、性生活状况等,并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波检查以及一些化验检查。有时经过以上检查不一定能查出病因,就要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检查如腹腔镜、肠镜和膀胱镜等。

在育龄女性中,引起慢性盆腔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其次是慢性盆腔炎。这两种疾病都会影响到生育,所以患者应当尽早就诊、找到原因后及早治疗,从根本上缓解疼痛、促进生育。有时在上述诊断性检查的同时,就可以进行相关治疗。

病因不明也别灰心

慢性盆腔疼痛是牵涉到躯体和精神因素复杂的疾病,涉及的医学相关学科比较多,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临床上,不是每个慢性盆腔疼痛的女性都能找到明确的病因。有时即使进行很多检查,也还是不能确定病因,而且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一旦找不到病因,女性不要绝望,不能放弃治疗或乱治一气。有些患者失去了信心和耐心,频繁更换就诊医院和医生。要知道,一种治疗方法并不能对每个患者都有效,所以接受治疗就要有耐心,要观察一段时间,确实效果不好再采取其他治疗方法。

篇10

【关键词】 烧伤;焦虑;抑郁;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6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400-02

2009年5月-2013年7月,对80例危重烧伤患者在采用“干--湿”性疗法的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5月-2013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大面积烧伤患者160例,其中男性112例,女性48例,年龄18-60岁,烧伤面积20%-90%,烧伤深度Ⅱ-Ⅲ。患者均为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能正确理解并回答问卷中的问题。排除有严重呼吸道烧伤,严重内科疾病及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1.2方法 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置开放病室,创面采用“干--湿”疗法;对照组置监护隔离病室,常规采用暴露疗法,两者进行比较,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量表(SAS),评定抑郁及焦虑发生的百分比。

1.3 心理干预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和一般心理护理;观察在对照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1)基础干预:患者入院时即与其沟通及全面评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尽量获得患者的信任,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打好基础。(2)认知干预:根据病情向患者讲解相关的烧伤知识。如烧伤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伤情演变过程,疼痛的原因,持续时间,缓解方法,注意事项等。(3)情绪干预:从医学的观点向患者讲解情绪与疾病所产生症状的关系,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主动配合治疗。(4)感觉干预:谈话,看电视。(5)行为干预:采用放松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6)家庭干预:亲情的力量无可替代,让家庭成员参与到治疗护理中,通过他们的细微关怀和精心照顾,以增强患者的意志和信心。(7)单位或朋友的干预:与患者单位的同事或朋友进行沟通,取得配合,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鼓励病人,给病人送去关心和温暖,可以减轻病人来自社会的心理压力,消除孤独感,从中得到安慰,增强其信心。

1.4 调查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出焦虑患者的主观感受,抑郁自评量表(SDS)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于患者入院后第1天和第15天分别进行SAS和SDS量表调查。按量表使用要求,由主管护师发放问卷,并讲解其意义和填写方法,由患者独立填写,并当场收回,然后进行评定。

2结果

两组烧伤患者干预前后SAS和SDS结果比较,见表

3讨论

3.1 烧伤对患者精神心理的影响 大面积烧伤对病员不仅是一种躯体创伤,同时也是一系列的心理冲击与精神重创。烧伤治疗过程中病员要经受诸多痛苦体验,如受伤时情景,创面频繁换药的剧痛,手术植皮及后期整型愈合期难以忍受的骚痒,瘢痕所致的毁容,功能障碍,肢体残障,高昂的治疗费用等均可引起一系列异常的心理行为,诱使病人的心理活动偏离正常,导致各种心理疾患。秦宏[1]等对烧伤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4%的患者存在焦虑,51%的患者存在抑郁情绪。邓雪风[2]等调查发现,烧伤患者中有50%-94%患者常出现焦虑,躯体疼痛,睡眠障碍,不幸预感,惊恐,害怕,胃痛及消化不良等,有53%-94%常出现抑郁,不安,无用感,说明烧伤患者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本组资料显示,烧伤患者SAS和SDS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78%和80%,提示烧伤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

3.2 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患者欲得到良好的康复,首先要过心理障碍关,心理康复是保证整个治疗实施的基础。它需要调动三方面的积极性:即医护人员,家属和患者的积极配合。

3.2.1 医务人员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术,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耐心倾听患者的苦恼和需求。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和解释、安慰工作,用高超的医术和良好的服务态度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稳定情绪,消除思想顾虑,是心理干预首先要做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以求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3.2.2 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其配合。家属的陪护可以消除患者的寂寞感和孤独感。亲人对患者的某种特殊的情感是医护人员所不能取代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利用家属陪护的优势,以使我们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某些特殊患者,如可能致残或毁容者,要注意先稳定家属的情绪,介绍治疗过程及预后,使家属能认识并接受这一切,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治疗达到最满意的程度。

3.2.3 完善健全的人格

3.2.3.1 力劝患者善待自己,热爱生活,坦率开朗,让家人放心。

3.2.3.2 讲明现代医学的先进性,让患者树立信心,决心,为后续治疗打下基础。

3.2.3.3 增加人际交往,人与人之间进行心理沟通,彼此诉说内心的感受,使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给家属带来安全感,给患者带来归属感,最终让患者以健全的心理面对生活和工作。

3.2.3.4协助病人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综上所述,危重烧伤病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它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心理干预重在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对烧伤治疗及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保证整个治疗的顺利实施,因此,对烧伤患者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康复医学;理论研究;临床实践;检验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235-01

1 康复医学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在医学治疗与护理工作中,康复医学由于直接关系着患者接受治疗后身心健康的有效恢复,因此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在康复医学国际普及发展的背景下,其理论知识的研究也日渐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在康复医学的理论研究中,美国与欧洲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康复医学的发展正成为医疗技术的发展主流方向。就我国康复医学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康复医学理念的日渐普及和康复医疗技术的推进,都充分表现出了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广阔空间。现代康复医学主要研究的理论内容是对伤残病患者病后机体的有效恢复方法,并通过将康复评测与训练融入到康复治疗中,从而更为有效的促进患者机体和心理的康复。由于康复治疗的开展是继临床治疗后的重要工作,因此,其理论研究的过程必须强调以患者为护理中心,并在满足患者实际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督促患者锻炼并加以鼓励,从而使其机体健康状况得到有效的恢复并保持。

2 康复医学临床实践效果检验

康复医学的开展必须要与临床治疗相结合。在康复医学的临床实践中,就内外科医疗与妇幼医疗等康复医学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复查医学在临床中的开展不仅有效促进了及脑瘫,偏瘫和截瘫等患者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在慢性病,精神心理疾病等患者病情的康复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就中枢神经系统的康复医学临床成效进行分析,在对脑神经受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的康复治疗方式主要是肢体运动的训练。由于训练过程中施行的康复治疗能够帮助患者重新构建脑神经功能,因此在康复治疗中通过对患者的运动方式进行训练,能够起到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

在对周围神经组织受损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主要治疗方法是利用神经生长因子刺激交感神经与背根神经节细胞蛋白进行融合,从而促进神经元体积的膨胀,增加神经元之间的递质传输,更为有效的提高患者神经系统兴奋性。此外,神经系统的康复治疗还采用了脉冲电刺激的方法,即通过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脉冲刺激治疗,促进患者神经细胞再生轴突的生长与分裂,从而有效的加快神经细胞的兴奋传递效率,提高患者神经系统的恢复效率,提高康复治疗的医疗效率。为了更为全面的保障康复治疗临床效果,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还要针对康复功能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结果对康复治疗的临床实践进行检验。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病状,康复治疗在临床中可以结合运动功能评估,心理神经评估以及机体运动控制能力评估等评估内容,从而更为全面的得出患者康复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以此为参照对康复治疗手段进行调整,并更为有效的实现康复治疗的多层次检验。

3 康复医学发展前景展望

随着我国康复医学多元化发展的推广与完善,康复医学所接纳的患者类型将会进一步丰富,加之社会进步与发展对临床医疗康复要求的逐渐提高,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康复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了更为有效的满足社会需求,康复医学在今后的发展中将涉及到更为广泛的领域中,在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同,通过指导并监督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从而促进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后康复效率的有效提升,并为其体制的增强和健康状态的保持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结语: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会在带动医学技术进步的同时,更为有效的促进康复医学临床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科学技术推动康复医学技术进步的同时,医学领域也应在临床医学医疗技术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康复医学技术加以完善,从而使康复医疗手段能够进一步丰富,从而满足患者更为广泛的康复需求,通过提高康复治疗的人性化而实现医疗技术与患者间的互动,使得患者更为积极的参加到康复治疗过程中。为了更深层次的发掘康复医疗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医护人员还要对康复医疗和临床医学技术进行更为紧密的结合,为护理医护工作的实际开展提供更为丰富的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

[1] 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25-36

[2] 中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08-17

篇12

方法:将适合阴道分娩的初产妇86人分为二组,对照组42人予常规待产及阴道助产,治疗组44人在待产、分娩过程中使用音乐疗法,并比较产妇的依从性、总产程时间、24h出血量,评价干预前后孕妇的焦虑状态。

结果:

两组产妇的SAS、SDS评分随分娩结束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P

结论:音乐疗法配合健康宣教能明显缓解孕妇的焦虑状态,提高产妇的依从性及顺产率,缩短产程,疗效优于单纯健康宣教组,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分娩期 焦虑 音乐疗法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30-02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由于孕期的焦虑和临产时漫长的阵痛,分娩也是一个心理应激的过程。待产妇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程的进展,对产后康复也有重要影响[1],为了减轻不良情绪对产程的影响,临床护理常采用心理干预的措施[2],心理干预能缓解焦虑,提高待产妇的依从性,可缩短产程,有助于提高顺产率[3],我院在心理干预的同时开展音乐疗法,缓解孕妇的焦虑状况。具体情况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我院门诊定期产检并入院分娩的初产妇86人,孕周39±3.5周,经综合评估适合经阴道分娩且待产妇及家属志愿选择阴道分娩,入组的待产妇均有家属陪同,入院时尚无规律宫缩。将孕妇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为常规待产组42人,治疗组为音乐疗法组44人,二组待产妇在年龄、学历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入院常规的健康宣教,助产护士一对一的陪护分娩,观察产程进展及阴道助产,期间针对待产妇的担心或提问给予安抚和解释。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待产室和产房均播放舒缓、愉悦的轻音乐,声源距离1.5-2米,音乐音强65-70分贝。

1.3 评价工具。观察二组待产妇的焦虑情绪、总产程时间、依从性、产后24h出血量、转剖宫产率等指标,其中待产妇的情绪状态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

1.4 统计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采用t2及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待产妇分娩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如表1所示)。

3 讨论

产妇分娩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产力、产道及胎儿是决定分娩的主要因素[3],同时精神因素也是影响分娩的重要环节[4],精神因素对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也有一定的影响[5]。阵痛、环境、家庭、心理及生理状况等诸多因素均可导致产妇焦虑[6],焦虑及抑郁可导致产程进展异常,产后出血量增多,胎儿窘迫,增加难产率[7],临床采取的健康宣教[8]、康乐待产[4]、导乐分娩[9]、心理干预[10]、情景教育[11]等诸多措施能够减轻其对分娩的恐惧感,一定程度上缓解孕期焦虑或抑郁症状,以提高顺产率。

音乐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缓解疼痛和紧张的作用[12];可以分散注意力,明显减轻疼痛,加快产程[13],对于剖宫产产妇能有效的缓解术后疼痛和紧张[14]。对于导乐分娩的产妇音乐疗法可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能减轻产痛,促进产程进展[15],实验室研究表明,在心理应激时可出现活跃的神经传导、神经递质和神经内分泌的变化[16],音乐疗法的作用原理可能与神经生理学、大脑思维及音乐节律等相关[17]。我院在待产室及产房音乐疗法缓解其焦虑状态,观察其分娩期的各项指标,结果显示:两组产妇的SAS、SDS评分随分娩结束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P

此外,由于孕期焦虑及抑郁与产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18],分娩环境的播放轻音乐不但美化居住环境,还提高顺产率,正如本研究表明,音乐疗法组产妇产后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助于缓解产后的抑郁。

综上,音乐疗法配合健康宣教能明显缓解待产妇的焦虑状态,提高产妇的依从性及顺产率,缩短产程,疗效优于单纯健康宣教组,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施若莱.分娩前后孕产妇焦虑抑郁状况观察与护理,重庆医学,2008年1月第37卷第2期:213.224

[2] 黄丽,李卢新,许水莲,等.围产期心理咨询和形体训练对产后心身恢复的作用,中华护理杂志,2003年38卷9期:697-699

[3] 丰有吉,沈铿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2010.7:168

[4] 丰有吉,沈铿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2010.7:173

[5] 匡军秀,魏敏,等.产妇心理与分娩方式及分娩过程的关系[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3年6卷1期:3-5

[6] 欧再美,许世美,邝素芳.放松性音乐疗法对产妇产程及焦虑心理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9年第20卷第6期:66-67

[7] 弓玛丽.孕妇精神心理状况对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23卷24期:340382-983

[8] 匡军秀.产妇心理与分娩方式及分娩过程的关系[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3,6(1):3

[9] 刘雍.导乐陪伴分娩新模式[J],现代预防医学,2005年32卷10期:1354-1355

[10] 于秀梅.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7):858

[11] 林贞斐,汪向群,卢慧琴,等.孕妇学校创新性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年22卷18期:2459-2460

[12] 隆玉华,王志琼,谢惠琼,等.临床研究显示音乐疗法对剖官产后痛觉分离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7):3815

[13] 钱虹,李承秋,鲁密.音乐干预用于产妇分娩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3年1月第35卷第1期:147-148

[14] 隆玉华,王志琼,谢惠琼,等.音乐疗法对剖宫产后痛觉分离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7):3815

[15] 朱丽丽.导乐分娩加音乐提高分娩质量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年22卷25期:3494-3495

[16] 金惠铬主编.病理生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M].2002:,114

篇13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摘要】  目的:对进行首次体外受精 胚胎移殖的患者作子宫探查术后发生晕厥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5月进行第一周期体外受精 胚胎移殖患者1174例,在宫腔探查术后发生晕厥89例,均排除原发性疾病因素,总结分析发生晕厥这一突发医疗事件的潜在隐患,从各方面查找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消除不利因素,防微杜渐。结果: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38例(3.2%);由于改变引起的51例(4.3%)。18例症状明显,经立即平卧,静脉输液,吸氧等对症处理及时缓解,其余71例症状较轻,未作特殊处理,自行缓解。89例均因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无发生不良医疗护理事故。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宫腔探查 晕厥

不孕症是一种非意愿性的生育力下降以致无法怀孕或不能怀孕至胎儿可以存活。我国目前不孕症的发生率为11%。而部分患者经过其他的治疗方法或人工授精,最后只能选择体外受精-胚胎移殖(ivf-et)而达到生育的目的。ivf-et是指在自然周期中或在用人促性腺激素刺激周期中多个卵泡发育后,在卵泡成熟时将卵子从卵巢中取出,在体外使之与受精并发育至胚胎,再移殖至子宫内的高新技术。首次进入ivf-et周期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宫腔探查术,目的是为了了解子宫颈管的走向,子宫的位置,子宫腔的深浅度,为胚胎的植入作预测量。晕厥的产生是由于大脑一时性的缺血缺氧,引致短暂的意识丧失或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意识障碍。而医院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公共场所,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应立即处理,否则不仅增加医疗纠纷,还会危及患者的安全甚至生命。因此,对于因宫腔探查术引发晕厥的患者,作为医护人员不能掉以轻心。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5月收治行ivf-et患者,总周期数1291例,其中第1周期1174例,患者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2.7±4.6岁。不孕年限6个月~20年,平均年限5.0±3.4年。

方法:统计第1周期ivf-et行宫腔探查术患者1174例,发生晕厥89例,排除原发性疾病因素,占7.5%。其中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 38例(3.2%);由于改变引起的51例(4.3%)。18例症状明显,经立即平卧,静脉输液,吸氧等对症处理及时缓解,其余71例症状较轻,未作特殊处理,自行缓解。89例均因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无发生不良医疗护理事故。

讨 论

患者因素:由于不孕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经历了不孕症相关的检查及治疗,加上长期不孕,承受了巨大的家庭,经济,社会的压力,每一个患者来医院治疗都希望从医护人员那里得到灵方妙法和满意的服务,而且能够理解他们的想法与苦衷。不孕症涉及到患者的隐私性,常可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抑郁,负疚的负性情绪。这种负性情绪的存在给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而且削弱了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增强了机体对疾病的感受性。作为医护人员,要以温和,亲切的态度对待这一特殊群体,以达到缓解负性心理的目的。不要看到诊断为不孕症的患者,从心理上就有排斥感,认为她们难缠感到厌烦。应视患者为亲人,不要对她门另眼看待,使她们从内心的深处感到温暖,从而克服羞涩隐悔的心理,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减少患者发生晕厥的可能性。

护理因素:医护人员在行宫腔探查术前向患者详细讲解有关不孕症的相关原因,ivf-et的相关知识,手术操作的目的、方法、流程、术后的情况及注意事项,从而让患者对操作有大致的了解。告诉她们成功的例子,从而增强信心,增加耐受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对于患者反复的提问,不要皱眉头,表现出厌烦的表情,而应以耐心细致的态度继续讲解直至患者明白为止。同时向患者丈夫和家属介绍病情,以得到支持。操作过程中,保持室温22~25℃,环境安静,护士从旁协助医师操作,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脸色和生命体征,及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必要时暂停操作。操作完成后,护士协助患者扶坐起床,以免因改变引起一过性血压降低导致晕厥或意外事故发生。同时,增强护理人员对护理突发事件应急技能和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制定临床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应急流程,将护士应急知识与技能考核作为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保证患者安全。

医疗因素:女性外生殖器官对疼痛特别敏感。由于会阴操作时,宫腔探针刺激宫颈管,引起机体β-内啡呔免疫反应性水平降低,从而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增强,加上精神紧张,害怕,对疼痛的耐受力降低。医师在操作的过程中应嘱咐患者放松,动作轻柔,减轻对宫颈管的刺激,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感受,分散其注意力。年轻医师加强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不断吸收临床经验,增加技术的熟练程度。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向上级医师反映,及时解决问题,避免盲目性,尝试性的操作,减轻患者的疼痛和心理压力,得到她们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从而有效的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

纵观上述各方面的因素,行ivf-et的患者由于其自身的原因,年龄,家庭,经济以及心理状况等各各不同。作为医护人员,除了给予患者常规的临床治疗护理外,更应该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心理变化,赋予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改变一成不变的医疗模式。在繁忙的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变能力,为不孕患者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 方碧蕊,梁洁平.术前心理干预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9,8(4):22.

2 何筱宁,太荣芬.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8):96.

3 黄荷凤.现代辅助生育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9.

4 易旦冰,丁建树,何润霞.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宫内外同时妊娠腹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8,7(12):15-16.

篇14

更年期是女性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包括绝经和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妇女进入更年期后,此时由于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造成神经内分泌紊乱,随着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阵发性烘热汗出、五心烦热、烦躁易怒、情绪不稳、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面浮肢肿、或皮肤蚁走样感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中医称之为“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最主要的表现即精神、神经症状,引起生理和心理的变化造成阴阳失调、气血紊乱,气机失衡,心神不宁,引发或加重失眠。出现入寐困难、辗转难眠、多梦易醒、盗汗、心烦、性情多变等,多伴忧虑、抑郁、易激动、失眠、好哭、记忆力减退、思想不集中等,有时喜怒无常,类似精神病发作,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工作,降低生活质量。

1 病因病机

失眠的病因以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功能紊乱,其涉及的脏腑不外心、脾、肝、胆、肾,以气血失和,阴阳失调为病之本,或阴虚不能纳阳,或阳盛不得入阴。如《灵枢大惑论》所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妇女在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冲任二脉虚衰,阴阳失调,脏腑气血不相协调,致使其失眠或加重失眠症状。更年期的生理基础即 “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肾虚致水不涵木,同时妇人性善忧虑多愁,怫郁日久致气机不畅而见肝郁气滞,或肾阴不能上奉心阳,以致出现心肾不交等证候。 因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肝主疏泄,具有疏通、舒畅条达的生理功能,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故更年期失眠患者与体内之气血运行和情志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至七七四九,肾精亏虚,天癸竭,虚热内生,消灼阴液、耗伤阴血。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阴血亏虚,心神失养,阴不足而阳有余,阴阳不交,心火亢盛,故更年期失眠的成因,肝郁是关键,心肝火旺、肾精亏虚、阴阳失调是基本病机。所以治疗更年期疾病首要治肝,再以宁心补肾。

2 治疗方法

首重调肝,治以丹栀逍遥散,疏肝养血清热。更年期综合征中以神经精神心理症状最为突出,五脏之中,唯肝主情志之疏泄,又是气血调节的枢纽,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肝的疏泄功能涉及了精神活动、神经内分泌活动、物质代谢、血液运行、月经变化等各个方面。因此从更年期失眠患者肝郁血虚内热的基本病机出发,以丹栀逍遥散疏肝养血清热。方中牡丹皮、栀子味苦性寒,俱人肝经,用以清解肝经郁火最佳;柴胡为疏肝理气必用之品,舒展少阳三焦气机,白芍酸收敛阴,配甘草柔肝缓急;当归甘温,入心肝脾,为女科养血活血之佳品;炒白术健脾,防肝之辱,茯苓渗湿,气郁其津,借此导湿下行,同白术增强健脾之功,以上诸药,刚柔相济,正应肝脏“体阴用阳”之性。临证若见烦躁易怒、眩晕耳鸣、惊悸失眠等肝阳上亢之症,可酌情加入生龙骨、生牡蛎等平肝潜阳、重镇安神之品。

次以宁心补肾,治以养心安神,清热除烦,阴阳并调。心主血脉,藏神,肝经郁火消灼阴血,使心主神明失养;肾阴亏虚,不能上济心火,亦可致虚火内生,上扰神明,形成心肝火旺、心肾不交之证。百合地黄汤以滋肾阴,安心神,调和五脏。百合地黄汤出自《金匮要略》,由百合、生地黄两味药组成,百合润养心肺而安神明,生地滋阴复液而清血热。原方养心润肺,滋阴清热,主治百合病,阴虚内热,神志恍惚,沉默寡言,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时而欲食,时而恶食,口苦,小便赤。《金匮要略心典》:百合色白入肺,而清气中之热,地黄色黑入肾,而除血中之热,气血即治,百脉俱清。另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百合具有镇静,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率等作用 ;地黄中的寡糖类成分具有补血增强免疫等药理活性。两方合用,使肾水充足,肝木得涵,肝郁得舒,心阴得济,心神安宁。

3 典型病例

李某,女,50岁,2010年5月22日初诊,近半年来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色暗。现症见:经水3月未转,近期工作压力过大,在家经常跟家人吵闹,自觉五心烦热,夜不能寐、辗转不安,几乎彻夜不眠,伴头面烘热阵阵、潮热汗出、心烦易怒、腰酸乏力、时感心悸气短,每日需服阿普唑仑方能睡2—3h,醒后感头晕乏力,妇科B超及心电图均未见异常,二便尚调,脉细弦,舌质偏红,苔薄,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诊断为不寐,结合症状、舌脉辨证为肾虚肝郁化火,耗伤心阴,虚火内扰心神。方予丹栀逍遥散合百合地黄汤加减:柴胡10g,炒白术20g,白芍15g,茯苓20g,当归15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合欢皮12g,夜交藤30g,丹皮10g,栀子10g,地骨皮10g,炙甘草6g,百合20g,生地20g。7剂,每日1剂,水煎服,日3次。二诊:夜间睡眠明显改善,阿普唑仑用量减少,每晚睡5h左右,心烦易怒,潮热、心悸症状减轻。但仍有汗出,舌质红、苔少,脉细弦。上方加浮小麦30g,川续断12g。7剂。三诊:已停用阿普唑仑,每晚能安睡6h以上,诸症基本消失,舌质稍红,苔薄白,脉细。随证加减续服l0剂,同时服用谷维素,给予健康教育及一定的心理疏导,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参 考 文 献

[1]陈朝祖.中医治法与方剂[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