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快速阅读的方法训练范文

快速阅读的方法训练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7: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快速阅读的方法训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快速阅读的方法训练

篇1

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一眼识别多个字的能力,没有练习前,我们能看清并看懂两三个字和词组,经过练习一眼看清五个、十个字也不是什么难事。这需要有意识地锻炼,尝试着增加每次阅读的字词的数量,从少到多,通过练习,你会看的更多,读得更快。

2、减少每一次眼睛感知字词所消耗的时间

阅读的时候,如果你在每个单个视觉区域注视停留的时间过长,你的阅读速度肯定就成倍的较低。在练习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让视点迅速准确地移动到第二眼的位置,更快更好地吸收到信息。

3、减少你的目光移回到前一个句子的次数

篇2

【关键词】 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懂得快速阅读的方法;快速阅读课堂训练和快速阅读习惯培养

一、让学生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首先明确目标,做好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准备。否则,是很难把事情办成或办好的。同样,我们要能较快、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首先就得让学生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

首先是明确主体目标。这是就阅读者主体而言的,要求阅读者主体――学生应该明确自己在阅读方面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即应了解自己懂得快速阅读的哪些知识,不懂得哪些知识,应该在理论上重视弄懂自己不懂的快速阅读的知识。有了正确的理论方法指导,实践就成功了一半。其次,要求阅读者主体――学生应明确自己对阅读材料方面的知识知多少。

其次是明确客体目标,这是针对阅读材料本身而言的。它包含三个小问题。第一是明确试题目标。对于学生来讲,虽然他们学习的目标是渴求知识,但直接的现实目标还主要是为了应对考试。而近年来的各种类型的语文试题中,阅读理解题的比重都是很大的,并且,学生答题时都比较被动,盲目性很大,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养成答题前弄清题目要求的习惯,搞清楚试题要求学生回答的是语音知识,或词语理解、或词语运用、或是句子分析等等。第二是明确自我阅读目标。(这主要指学生课外阅读而言)。由于学生学习负担本来就很重。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至多有两小时。所以,采用快速阅读来充分利用这可怜的两小时,必须有明确的快速阅读目标。关于总体阅读计划,本文不赘述,只谈单个的一次阅读活动的目标。这就是,指导学生首先速读书前的序言、书的后记、或刊物的目录、或报纸的各版大标题等,了解其大致结构,揣度其内容框架。筛选出自己要寻求的信息范围,如人物形象、环境的描写,语言的运用艺术或是知识性文字的某个知识点,或是该文章的写法,或其它科技知识。

第三是明确阅读对象的文体规律性特色。因为对阅读对象的文体规律性特色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阅读的速度。比如,议论文,就要涉及到论点、论据及论证,讲求语言的逻辑性和语言的书面化等,而小说则更多的是讲求塑造成功的典型形象,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而语言方面的要求是更讲求形象性和生活化等。因此,学生只有在阅读前明确阅读材料的文体特色,才能更好地加快阅读的速度,提高阅读的效率。

二、交给快速阅读的方法

使学生明确了快速阅读的目标,还仅仅是具备了速读的一个基本条件,其更重要的,带有关键性的条件乃是懂得快速阅读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较灵活地运用于阅读实践中去。

使学生明确何谓快速阅读。所谓快速阅读,是指利用视觉运动的规律,通过一定方法的训练,达到变声读为视读,以记忆快、理解快、阅读快为标准进行阅读的科学阅读活动。根据人在阅读时的眼跳规律和“视读野”的特点,人眼在眼停时具有摄取相当多的文字信息的能力,不仅如此,它还具有把摄取到的大量信息及时传递到大脑的能力。因此,人就能够通过一定的快速理解方法,把输入在大脑的信息整理加工,快速记忆掌握所需要的信息。

三、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

快速阅读能力怎么培养呢?除了前文所谈的使学生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交给快速阅读的方法外,还得进行一些必要的快速阅读课堂训练和快速阅读习惯培养。

第一,快速阅读课堂训练。按三步训练法进行有计划的系统训练:

1.提出要求,讲明目标。提出本次训练要达到的目标,训练的题目。开始训练时,可提示该次训练的目标,逐渐地就取消了目标提示。题目由单一逐渐到复杂全面、循序渐进地过渡。最初训练,可只注重字词的注音、注释的运用,这时就可采用“误读”;然后到训练语、句的诠释、运用、“误读”;再到段、篇的分析;最后是对一些有较高艺术成就的作品进行艺术鉴赏。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反复的整体训练。

2.给予材料,规定时间。所给予的材料,既要讲求新颖、规范化,又要注意地道、大众化,还要针对学生实际,循序渐进,由语言通俗化、大众化、内容单一的材料,逐渐加深到形式多样化的、内容复杂的材料。

篇3

首先是明确主体目标。这是就阅读者主体而言的,要求阅读者主体――学生应该明确自己在阅读方面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即应了解自己懂得快速阅读的哪些知识,不懂得哪些知识,应该在理论上重视弄懂自己不懂的快速阅读的知识(当然,对于这点,教师也应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有了正确的理论方法指导,实践就成功了一半。

其次是明确客体目标。第一是明确试题目标。对于学生来讲,虽然他们学习的目标是渴求知识,但直接的现实目标还主要是为了应对考试(及平时的练习题)。而近年来的各种类型的语文试题中,阅读理解题的比重都是很大的,并且,学生答题时都比较被动,盲目性很大,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养成答题前弄清题目要求的习惯,搞清楚试题要求学生回答的是语音知识,或词语理解、或词语运用、或是句子分析等等。第二是明确自我阅读目标(这主要指学生课外阅读而言)。由于学生学习负担本来就很重,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至多有两小时,所以,采用快速阅读来充分利用这可怜的两小时,必须有明确的快速阅读目标。第三是明确阅读对象的文体规律性特色。因为对阅读对象的文体规律性特色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阅读的速度。比如议论文就要涉及到论点、论据及论证,讲求语言的逻辑性和语言的书面化等,而小说则更多的是讲求塑造成功的典型形象,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而语言方面的要求是更讲求形象性和生活化等。如果我们象阅读小说那样只注重议论文的形象性,那将导致事半功倍。

二、交给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

主要是使学生明确何谓快速阅读。所谓快速阅读,是指利用视觉运动的规律,通过一定方法的训练,达到变声读为视读,以记忆快、理解快、阅读快为标准进行阅读的科学阅读活动。当前,对于速读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虽然国外对此研究的成果已喜人,但对于汉语来讲,还有它的特殊性,而且还只是刚引起人们的重视),还没有一套较系统的科学方法。这里只谈点肤浅认识,只根据前文的定义来说明我们在教学中应交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而已。

三、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一,快速阅读课堂训练。(1)提出要求,讲明目标,提出本次训练要达到的目标、训练的题目。开始训练时,可提示该次训练的目标,逐渐地就取消了目标提示,题目由单一逐渐到复杂全面、循序渐进地过渡。最初训练,可只注重字词的注音、注释的运用,这时就可采用“误读”(此指阅读学上讲的,读者根据上、下文按自己的理解诠释的高级阅读方法),然后到训练语、句的诠释、运用、“误读”,再到段、篇的分析,最后是对一些有较高艺术成就的作品进行艺术鉴赏。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反复的整体训练。(2)给予材料,规定时间。所给予的材料,既要讲求新颖、规范化,又要注意地道、大众化,还要针对学生实际,循序渐进,由语言通俗化、大众化、内容单一的材料,逐渐加深到形式多样化的、内容复杂的材料,总之,注意材料的丰富性、多样性。同时,选择的材料要讲求知识性,使其通过对该材料的阅读,既培养了快速阅读的能力,又达到了学习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对于时间的规定,一定要注意科学性,即是说所给的时间不能过多,导致达不到快速阅读训练的目的;也不能过少,导致学不到知识、回答不了问题的后果;而应是针对学生实际,以全班中等偏上一些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准。一般地讲,要求初中学生每分钟阅读500―600字,要求高中学生每分钟阅读600―700字为标准,同时还要给予适当的思考时间。所有这些,都应在实际运用中灵活处理。(3)到时检查,纠正评析。规定的时间一到,应立即交卷,严格检查、总结,纠正错误答案。重要的是对典型的错误进行精到的分析,找出其中产生错误的原因,提出补救的办法。而且,检查评析还要注意兼顾评析上、中、下各等级学生的答案。实践证明,最好是采用现身说教法,即由答案正确的学生介绍自己怎么地进行快速阅读的,把他成功的思路介绍给其他同学;同时,由答案错误的学生谈自己的错误思路,老师纠正;对于根本就没能按时完成的学生,更应让他们谈自己的阅读情况,然后给予正确引导。

篇4

关键词: 现代文 快速阅读 阅读方法

一、快速阅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类面临三大挑战:无限增L的知识对有限时间的挑战;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对接受能力的挑战;大量新知识对人脑理解能力的挑战。在以知识为经济基础和经济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爆炸,信息激增已成为显著特征。当代中学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更多的知识,这就要求中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适应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成为快速阅读的高手。

(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阅读速度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目前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普遍偏重,若不能很好地掌握快速阅读技巧,学习负担就会加重。学生阅读速度慢,读得吃力,就会认为读书是一件苦事,从而影响学习积极性。同时,书读得少,知识面就窄,其思维能力的敏捷性就会受到影响。同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生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三)应试的需要

莘莘学子十年寒窗,成功者必须越过无数考试关。未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唯有具备能力者方能从容应对。2016年3份全国新课标高考试卷,其试卷均为9500字左右。其中全国新课标高考Ⅰ卷为9615个字。论述类文本阅读含题目为1797字,文学类文本阅读含题目为2142字,实用类文本阅读含题目为2093字。学生要在短短的150分钟内读完整份试卷,还要书写近1200字(按考试中心给定的参考答案计算),没有快速阅读的能力是很难完成的,况且高考语文试卷的考查有逐年增加分量的趋势。

二、快速阅读原理

快速阅读是一种纯粹运用视觉的阅读,它更讲求效率,更符合人的思维特征,更节省视力和脑力,更有利于记忆。快速阅读将人们自身就具有的对图像的识别能力运用到文字的阅读中,从而改变人们多年来所养成的传统阅读习惯。

传统的阅读是目光在每一个字间跳跃的点式阅读,大脑对信息的反映受制于目光移动的速度。阅读时眼在字的停留时间为1/10秒~3/10秒,移在字间的跳跃仅占5%左右。而且从阅读到理解要经过视觉、语言、听觉三个中枢处理信息过程才能完成。

快速阅读是根本改变点式阅读为整行文字的线式阅读,这种方法使目光不在单字上停留,而是在整行的文字上停留,眼球接受文字信号的速度为10倍以上,达到与大脑的思维速度同步。

传统阅读模式图:眼睛――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听觉中枢――理解记忆。

快速阅读模式图:眼睛――视觉中枢――理解记忆。

快速阅读的理论基础如下:

(一)阅读现象

大脑中潜在的发音现象称“内部言语”,也可称“内部音读”,“内部音读”总是伴随着思维活动而出现,“内部音读”不能克服,把“突破音读”作为快速阅读的主导理论会使训练者产生一定的心理困扰。因此,快速阅读训练应从改变视觉感知的方式入手,通过改变视觉感知的广度和节奏提高阅读速度。对于“音读”,我们要克服的是“逐字音读”,在阅读过程中自然产生的跳跃式的“音读”,我们应顺其自然,不宜采取抗拒的态度。

(二)阅读过程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阅读包括四个环节:

第一,信息感知。这是阅读的起始阶段,是人通过眼睛捕捉文字的过程。

第二,信息加工。信息被感知后被传输到大脑“加工器”中进行加工。只有通过“加工”,文字符号才能变为一定的意义,被我们理解。

第三,长时记忆。

第四,信息的输出。将信息用于思考或交流。

(三)阅读速度慢的原因

没有经过训练的阅读者阅读速度大都在每分钟300字左右,这些阅读者在阅读时存在感知范围小(逐字或逐词注视)、感知速度慢(在某一处注视时间过长,眼睛死盯一处)、视点回跳等习惯,这些习惯大大降低感知效率,形成制约阅读效率的“瓶颈”。

(四)提高阅读速度的基本策略

要提高阅读效率,必须改变以上习惯,扩大感知范围,加知节奏,杜绝回跳。

三、快速阅读训练方法

(一)心理素质训练

我国语文对阅读的传统观念是咬文嚼字、慢咀细嚼,这种观念是科学、合理的,但已不太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资料统计表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前5000年的文献资料,还不如如今一年出版得多:英国的《世界文学著作目录》,有754卷,577200页,两吨重,而人80%的知识是通过阅读获得的,传统的逐字阅读方式已无法适应知识量的增加。阅读的观念,应该更注重信息的获取与整理,还重效率。

要注重培养良好的速读心态。良好的“速读心态”,指的是两种意识(求快意识、竞争意识),三个设法(设法快读、设法理解一切、设法记住一切)。有了这种“心态”,快速阅读就能专心致志,全身心地投入,读得快、理解深、记忆牢。

(二)生理机能训练

生理机能训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注意力的集中、转移与分配的训练;(2)右脑图式认识功能与记忆功能的开掘;(3)视觉机能的训练。

(三)速读的基本功训练

基本功的训练主要是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速读的各种技能技巧:(1)养成默读的习惯,提高默读的速度。(2)扩大视读野,提高整体认读的能力。(3)减少回视、准确扫视,提高读速。(4)掌握理解技巧,尤其是文体阅读技巧,保证读速和理解率同步上升。(5)运用定势理论,形成阅读的固定程序,加快阅读速度。

(四)综合能力训练

训练的直接目标是培养“一目十行、双目识页”的速读综合能力。点式阅读,以字、词为认知单位;线式阅读,以句或句群为认知单位;面式阅读,以数行或整个页幅为认知单位,前两者的视线运行方向由左而右或由上而下沿着书页的中线作垂直运动。

(五)具体训练方法举隅:快速阅读三级训练法

1.第一级:调整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的调节是成功进行快速阅读的前提和必经之路。快速阅读需要放松性警觉的状态,即身心放松、注意力高度集中、准备接收信息的状态。

如何进入这种状态?以下是几种常用方法:

(1)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可以向大脑输送大量氧气,使大脑得以充电,提高大脑功率。另外,平和悠长的腹式呼吸还可以使我们排解心理压力、放松身心,使大脑脑波呈现最有利于学习的状态。

腹式呼吸的操作要领:端坐或平躺,像嗅花一样缓慢均匀地把新鲜的空气往下送,使其达到肚脐以下三寸左右的丹田部位;屏住气息三五秒,然后小腹微收,将气缓慢向外吐,呼吸的频率越慢越好,吸气和呼气的时间比为1:2,比如,吸气用5秒,呼气就用10秒,用鼻子进行。

(2)增强信心。

在遇到困难与障碍时,不要产生畏难甚至退缩的念头,这是缺乏信心的表现。如果在日常训练中不断地进行自信心训练,就可以避免产生畏缩心理,切实提高快速阅读训练的成效,真正掌握并运用快速阅读。我们可以用积极暗示的方法增强信心。具体做法是平躺或端坐,全身放松,在放松的背景下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我能行……

我感觉一天比一天好

我一定能学会快速阅读

我的感知力、记忆力越来越强

(3)集中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是脑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注意力影响思维、想象、记忆的效率。注意力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在快速阅读训练中最常见的方法是定点凝视。操作要领:(1)直背端坐,两手持图,放在距离眼睛40cm左右的正前方。(2)注视图中黑点,暗示自己:黑点渐渐扩大了,且清晰入目。(3)维持1分钟~10分钟(尽量延长时间),尽量不眨眼。

(4)明确阅读目的。

阅读时要带着一定的问题读书,这样可以在人的神经系统中形成一种兴奋中心,从而提高阅读活动效率。

2.第二级:训练你的眼睛。

感知是阅读活动的发端,视觉感知的效率决定阅读活动的效率,要提高阅读效率,必须训练人的感知机能。感知机能训练的主要作用在于:

(1)增强人的眼睛运动的`活性,加快人眼感知文字信息的速度。原来1秒钟看几个字,现在要做到1秒钟最少看一行字(32开本)。

(2)扩大阅读的视野,即阅读时眼睛的感知范围。如,假如原来每一眼看两个字,训练后要扩大为最少五六个字。

视点左右移动训练:①两手持图,距眼睛40cm左右,让鼻尖对准图的中心。保持宽阔视野,面对图表的中心也能清晰地看到所有方框。②快速左右移动视点(由一个方框跳到另一个方框),当视点跳到某一方框时,要看清方框中的符号。③只许眼动,头部不要摆动,保持丹田呼吸,时间为一分钟。

视点上下移动训练:①两手持图,距眼睛40cm左右,让鼻尖对准图的中心。保持宽阔视野,面对图表的中心也能清晰地看到所有方框。②快速上下移动视点(由一个方框移到另一个方框),当视点移到某一方框时,要看清方框中的符号。③只许眼动,头部不要摆动,保持丹田呼吸,时间为一分钟。

视点对角线移动训练:①直背端坐,双手持图,眼图相距40厘米,鼻梁对准图中央。②从图的左上开始,按箭头所示的方向,飞快地移动视点,作对角线运动。③头部不要左右、上下摇动,训练时间为1分钟。

视点圆形移动训练:①直背端坐,双手持图,眼图相距40厘米,鼻梁对准图中央。②视点从图中的黑点开始,视点按顺时针方向移动,训练时间为10秒钟。③从黑点开始,逆时针方向移动视点。训练时间仍为10秒钟。④闭上双眼,让头脑中浮现图形,按上面的方法,闭目作视点移动训练。训练时间为30秒钟。

3.快速阅读训练第三级:阅读实战训练。

快读模式一(三目一行)训练程序:(1)方框图训练。方框图训练是快速阅读训练的关键,方框图训练和下文的记号训练的作用都在于矫正,都是为了改变长期养成的逐字“音读”、阅读视野狭小、眼睛死盯一处等不良习惯,同时引导训练者养成宽视野、快节奏阅读的习惯。具体方法是调整身心,眼睛注视第一个方框片刻,然后以一定的节奏(注意:节奏是快速阅读的生命)轻快地移动视点,由第一个方框跳到第二个方框,然后由第二个方框跳到第三个方框,以此类推。跳到某个方框时,要看清那里的符号。注意体会训练时视野的宽度、视点跳动的感觉和换行的角度,头部不要来回摆动。(2)记号训练。记号训练是进一步的快速阅读模拟,要求阅读者在没有方框的前提下把握视野的宽度和视点移动的节奏。

快读模式二:(一目一行)训练程序:视点沿着书面的中心线由上向下移动,移动时在感知中间文字的同时,要尽可能地感知两边的文字。这种阅读方法改变了横行阅读的习惯,使人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边缘视觉(即余光)接收信息。垂直阅读法是一种很有用的阅读法,特别适用于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为目的的阅读。训练初期,视线总是沿着书面的中心线由上向下移动,练习一定时间以后,视线会忽左忽右,以便清晰地感知关键词和基本概念。

四、不同文体的快速阅读方法

(一)论述类文本快速阅读方法

论述类文章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主要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表达目的。

论述类文本快速阅读,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阅读全文,勾画文中信息要点。

(1)勾画出文中重要词语。

①表述中心论点的词语,即往往在文中多次出现的词语。

②体现陈述对象转换的词语,即往往体现了论证的思路的词语。抓住这一点有助于理清文章的层次及整体思路。

a.因果。如:因为、因此、……原因在于、因而、由于、从而,等等。

b.转折。如: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等等。

c.并列或递进。如:也、又、不是……而是……、不仅……还……,等等。

d.分类分层。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等。阅读时抓住这样一些表示层次结构的语言标志词,对我们梳理文章思路会有帮助。

e.举例子。如:例如、如,等等。

③修饰、限制性词语。

a.年代(时间多次依序出现)。

b.程度。如:最、基本、根本、十分、非常,等等。

c.范围。如:部分、全部、总共、所有、都、全、少量、多数、几乎、仅仅,等等。

d.数量(具体数据、比例等)。

e.已然未然。如:目前为止、迄今为止、假如、可能、如果、一定、必然、将、正在、或,等等。

f.代词。如:这、那、它、其、此,等等。

④表情态的词语。如:可能、也许、必须、绝对,等等。

(2)勾画出文中重要句子。

①统摄全篇的句子――论点句、中心句、总结句。高考选文,一般一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文本都围绕这个论点展开议论。论点的提出,有的在开头,有的在结尾,有的是文章标题。

②作论据的句子――论述类文章作论据的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事例论据,即征引的文献资料、事实材料;另一种是事理论据,即人们公认的或权威的道理、名言、法则、定律等。阅读时勾画出这些事例论据和事理论据,并且找出它们与论点的关系,这样可迅速把握文章内容。

③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论证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递进关系,还有的是纵横结合的逻辑关系。这些逻辑关系往往有一些标志性的语句,如“首先、其次”等引出的语句。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句,就可标记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句或结尾句,然后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脉。

(3)简短批注。

对重要词语,对表因果关系的句子,起表明中心、理清结构、区分层次、暗含材料与观点关系等作用的句子,做简短批注,为下一步操作起提示作用。

在际操作中,可将重要词语、重要句子的勾画和简短批注结合起来操作。

2.提取要点,整体把握。

勾画诸多要点是为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作铺垫。

(1)梳思路,明结构。

对勾画内容进行提取、整合,梳理出文章思路。

(2)会文意,释观点。

依据勾画的重点词、句及文章结构,弄清文章论述了什么问题,主要观点和看法是什么,涉及什么内容。

(3)理材料,定意图。

梳理文章中的事例、事理材料,将材料与作者的评述性文字相参照,明确作者引用材料的意图。

(二)实用类文本快速阅读方法

阅读传记,主要是梳理传主的人生经历、事迹贡献、价值地位和个性品质、社会评价等,并分析传主人生、事业等各个方面取得成就或遭遇失败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以及家庭和个人原因。从命题特点看,传记的命题均牵涉全篇。因此,读懂传记的基本要求是从整体把握,按以下步骤梳理、筛选、整合出文本的有关内容:

1.明确写作对象。

明确传记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及其相互关系。

2.理清文本思路。

理清传记的行文思路和线索,梳理出传主的人生经历、人生轨迹。按照传主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依照或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依次将时间、事迹、背景等内容梳理出来,整理出行文思路。

3.梳理传主事迹。

要筛选出“事”,即传主有哪些“事迹”、“行为”、“贡献”、“成就”、“经验”等。记述传主时,典型事件(事迹)是关键,能够反映传主的主要功过,并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梳理事迹事件,可以理清其人生发展轨迹。

4.概析人物特点。

要清楚文本传达了传主什么样的思想、观点、人格等,就要抓住文本中作者或他人的评论性语句,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其对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作用,从而明确传主是怎样一个人,具有哪些特点,进一步把握文本的写作意图。

5.把握表现手法。

人物传记以记人为主,通过富有特点的细节描写,更好地把握传主的形象特征,了解其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等,并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悟,从中获得更多更好的人生教益。另外,传记文本和写人记事类记叙文一样,在结构安排、修辞运用等方面都有特色。因此,结合文本内容,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能更好地理解文本。

(三)文学类文本快速阅读方法

小说具有艺术作品间接、隐晦、曲折地反映生活的共性,要快速、准确地获取小说文本的信息,必须有“入”和“出”的过程,完成这一“入”“出”过程的有效、直接有力的方式就是抓文体特征。分五步进行:

1.划分层次,理清情节。

相对于把握小说的典型人物、作品主题这些内在的、隐含的要素,情节是外显的,因而,理清作品的脉络层次,由外而内是从易到难阅读小说的最好突破口。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结局四个部分,先概括自然段段意,将概括的内容按开端、发展、、结局切分,这样小说的构架就出来了。

2.依据情节,把握形象(意义)。

塑造人物是在小说的叙述和环境描写中完成的,把握人物形象要依据小说情节(小说中发生的一件件事)概括分析。

3.分析环境,明确作用。

在作品中,环境对表现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有着特殊意义。分析环境,就是要理解环境描写与塑造人物的关系,与表现主题的关系,明确它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4.提炼整合,概括主题。

把握住小说的主题是读懂小说的主要标志,但小说的主题表达不像论述类文本那样直白,也不似散文用抒情议论表达,它往往通过象征、暗示、比拟等手法,让读者借助情节、环境等感悟出来。这就是阅读小说“入”和“出”的过程,是“悟”的过程,要下综合归纳的功夫,除联系小说的三要素看主题外,还可联系小说的标题、题材、有意蕴的段落和语句,这样多方联系综合,才能准确概括小说主题。

5.把握技巧,鉴赏艺术特色。

小说中对人物的描法有肖像、心理、动作(细节)、语言描写。小说中刻画人物时表现手法是灵活多变的,如: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实写和虚写,人物间的对比、映衬等。

鉴赏艺术特色时,要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赏析,才能获得综合审美效果。

五、快速阅读容易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保持注意力集中

快速阅读不只是求速度,还要求达到理解的程度,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就很难保证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够理解内容,更谈不上对内容的记忆和掌握。因此,阅读的速度越快,就越需要读者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对于保证快速阅读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二)提高整体识读的能力

阅读速度的提高与阅读者的整体识读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逐字逐句读书的习惯使注视点增多,眼跳次数增多,势必影响阅读的速度。如果将许多字词、一句或数句甚至一段作为一个整体来识读,就会大大减少注视点和眼跳次数,使每次眼停的阅读视野扩大,阅读速度也会成倍提高。因此,在阅读中注意养成整体识读的习惯,是提高快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正确处理好阅读速度与理解、记忆的关系

快速阅读,是在理解、记忆基础上的阅读。如果抛开了对所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而单纯追求速度,那么速度即使再快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提高阅读的速度,一定要处理好速度与理解、记忆之间的关系。快速阅读必须以一定的理解水平、记忆掌握能力为前提。一般来说,快速阅读的理解率应保持在70%左右的水平。

六、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对高中生进行现代文快速阅读基本技能训练,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培养学生阅读专注性品质;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反应的敏捷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快速阅读训练,对处在成长期的高中生智力、思维的开发具有现实而深远的影响。在“应试教育”仍占高中教育主流的今天,“快速阅读训练”不失为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克里斯蒂安・格吕宁,著.郝,译.快速阅读(新版)[Visual Reading][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7.

篇5

【关键词】快速阅读法初中语文教学

前言

快速阅读方法的应用对于学生快速了解文章的中心主旨、全文大意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将快速阅读法应用于教学中,使学生了解到如何进行快速阅读,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快速的掌握阅读内容的要领,从而实现学生的阅读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快速阅读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1.利用快速阅读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阅读学习中必备的一种能力,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语文素养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快速阅读法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快速、高效率的进行阅读学习,实现学生阅读学习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另外,通过快速阅读,学生能够扩大阅读量,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知识,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理解,学生的阅读速度会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会不断的提高。例如,在《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快速阅读,并要求学生在这5分钟的时间内快速的了解此篇文章的时间、地点、涉及到的人物以及主要讲述的内容,要求学生快速的分析相关的知识点,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住最为有效的信息,从而能够增加学生阅读学习的效果,推动学生阅读学习的快速发展。可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快速阅读法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也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快速途径和方法。

2.利用快速阅读法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其对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和质量具有较大的帮助。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快速阅读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际上,学生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单纯的依靠右脑对分析知识点是无法将所有信息进行有效、快速收集的,学生需要利用左脑的逻辑思维意识对信息进行推理、归纳和整理,从而整理成有效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整理和记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因此,教师利用快速阅读法,引导学生对所阅读文章的关键词、重要时间、重要人物以及关键的语句进行整理和归纳,能够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也会用最少的时间整理出最为有效的信息,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3.分层次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

对学生的快速阅读训练也是需要分层次的。由于初中学生的阅读基础和阅读能力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的。如果教师统一的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其阅读的质量无法保障,还会导致部分学生因为阅读内容难度过大而失去阅读学习的自信心,最终也会影响到学生阅读学习的效果。鉴于目前的种种现状,在初中语文快速阅读训练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训练,以将快速阅读的效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如,针对于一些阅读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在快速阅读训练中,教师应为其布置一些难度较低的阅读内容,如,《背影》这类有关于亲情的阅读内容适合阅读基础薄弱学生进行快速阅读,难度较低,学生理解也会较快,学生的阅读质量也会得到提高。而针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一些文言文的资料,并快速的提取有效信息,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水平会更上一个台阶,学生的阅读效果也会更高。可见,分层次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篇6

一、让学生明确阅读要达到的目标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首先明确目标,做好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准备。否则,是很难把事情办成或办好的。同样,我们要能较快、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首先就得让学生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首先是明确主体目标。这是就阅读者主体而言的,要求阅读者主体――学生应该明确自己在阅读方面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即应了解自己懂得快速阅读的哪些知识,不懂得哪些知识,应该在理论上重视弄懂自己不懂的快速阅读的知识。有了正确的理论方法指导,实践就成功了一半。同时,要求阅读者主体――学生应明确自己对阅读材料方面的知识知道多少。对于自己不懂的,应找机会弄懂,力求使自己的知识、技能更丰富、更全面。不能扬长避短,而只能是查漏补缺。其次是明确客体目标,这是针对阅读材料本身而言的。

二、交给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

快速阅读,就是利用视觉运动的规律,通过一定方法的训练,达到变声读为视读,以记忆快、理解快、阅读快为标准进行阅读的科学阅读活动。由于汉字的习惯,大多数学生习惯于一字一字的阅读方式,不管什么文章,都喜欢逐字逐句地理解,阅读速度较慢。因而,我们应转换思路,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精读,精读固然重要,但我们也应该重视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培养这种速读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是避免边看边读。我们的许多学生都有边看边读的不良习惯,无论在看什么,脑子始终在“念”母语。这种方式直接影响到阅读速度,并且还极易疲劳。要想加快阅读速度,首先要改掉边看边读的阅读方式。阅读时只靠眼睛,即只是视觉阅读,在头脑中不要有发音的过程,克服一字一句默读的坏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的视觉阅读能力,从而逐步提高阅读速度。 其次,还要尽量避免重复阅读。不少学生经常重复阅读刚刚看过的字词和句子,总怕没看懂,复视的次数还相当频繁,即使一个熟悉的词也要复视,这也严重影响着阅读的速度。因此在阅读时要尽量避免复视,减少复视的次数。一直往下看方能加快阅读速度。

三、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浏览是进行大量、广泛阅读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社会的各类信息是在飞速增长,为适应这种新形式,只靠精读是不够的,因此需要学会浏览。浏览的目的是要求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文章的大意,它不要求记住文章的每个细节,不要求对文章有全面的理解。熟练而有效地掌握和运用浏览技巧并不难。不少人在阅读时已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它,只是熟练的程度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有一定的训练,如多浏览报刊、杂志,这样时间一长,浏览速度自然就会提高。

四、扩大学生快速阅读的视野。

有选择、有目的阅读,不必逐字逐句地阅读和理解。这就需要我们扩大阅读视野。一个学生在看文章时如果一眼只能看一个甚至不到一个词或词组,其阅读速度肯定很慢。而一眼能看三个甚至更多的词,其阅读视野就比较宽,阅读能力就较强,阅读速度肯定比前者快得多。阅读视野的宽与否,也影响着阅读能力的高低。扩大阅读视野也可通过训练锻炼出来。如教师可用投影仪给学生训练。第一次给学生先打出一个字或词,再到完整的一句话甚至多句,一直训练到让学生一眼能记住多个词组,乃至一句或多句话。就像足球场上一个出色的足球运动员,一定具有宽阔的视野,踢起球来才会游刃有余。

篇7

关键词:阅读教学;速读;能力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对人才的培养的要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时代。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技能将作为一种无形的经济的主要特征,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竞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同社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都具体化为知识的竞争。这里所谓的知识,包括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

因而,现代社会要求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基本技能,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要“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和能力”,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阅读训练,寻求最佳的课堂教学程序,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语文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教给学生方法,实现阅读训练规律化

要达到快速高效阅读的目的,必须要教给学生方法,把握阅读的规律,实现阅读训练的规律化。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各种阅读材料,让学生广泛阅读,在阅读中寻求规律,形成技巧,在精读理解中达到既快又准的目的。

1.引导学生按固定程序阅读,迅速捕捉信息

在计时阅读时,由于时间的限制,必须引导学生按固定程序阅读,教会学生迅速捕捉信息的方法。

教学中,我们可以传授阅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传授基本知识,与常规教学相同,即将字、词、句知识,讲语法、修辞知识,讲篇章结构知识,讲文学文化知识,并且综合归纳,力求给学生较全面的知识构架和较多的知识积累,为他们的阅读自学准备一个初步的知识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方法指导,进行阅读示范,把学习目的和任务告诉学生,把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知道扫视或一目十行是怎样进行的。

快速阅读的基本要点有:

(1)标题;(2)作者;(3)出处及发表时间;(4)基本内容;(5)文中涉及的重要事实;(6)文章特点;(7)文中的基本观点。

这七项内容,不单要有一般记忆,还需要有思考,要边读边思索,取其有用的信息、资料,略过其对己用处不大的内容。

教给基本方法,还要教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选择参考书的方法,掌握解释字义、词义的方法,把握语境、理解词义的方法,分析语段、概括段义的方法,总结中心、归纳写作特点的方法,调动知识和生活经验,联想而丰富作品内涵,加强理解作品意义的方法等。

快速阅读的基本程序是:

(1)粗读:快速阅读全文,略知内容,完成简单的阅读目标。

(2)细读:全面细心阅读,熟知内容,批写课文,完成多个阅读目标。

(3)精读:分析研究重点内容,深入课文,学习精华,完成重要的阅读目标。

固定程序阅读的好处是:

(1)固定程序阅读要求运用明确而连贯的思维程序,所以可以由杂乱无章的、毫无条理的阅读过程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程序的阅读过程。

(2)固定程序阅读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记忆读过的材料的能力。

(3)现代的一切科技读物、通俗读物和社会政治读物,都有相当大的水分,固定程序阅读,可以更快理出要点,把握文章内容。

2.帮助学生总结快速归纳段意的规律

段意归纳,首先要全段内容有一个直觉感知,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将综合的意思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深化提炼,最后将得出的段意参照该段原文,尝试对段内各句句意进行覆盖,检验段意概括是否正确。

总之,归纳段意的一般方法及其道理是应当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展示典型的和不典型的若干段落,让学生加以分析,及时引导学生总结。我们会发现段落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中心句的,一种是没有中心句的。有中心的,其中心句就是段意,其他语句都是为阐述中心句服务的。对这样的段落,找到了中心句,就找到了段意。

段落的中心往往是在段首,其次多在段尾,少量的在段落中间。对没有中心句的则要进行概括归纳;而有的段落虽无中心句,但有对段内各层层意概括的句子或词语,那么将能概括层意的句子或词语归纳起来也就是段意,对那些既无中心句,又无概括层意句子的段则需完全概括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这些归纳段意规律归纳如下几条:

(1)有中心句的,中心句就是段意,中心句多数在句首,其次在段尾,少数在段中。

(2)无中心句的,需要概括或利用能概括层意的语句进行概括;

(3)可以利用提示性词语或记叙段中的抒情句、议论句找到中心句。

3.快速辨析文章的结构与思路的规律

分析文章的结构是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和脉络的重要方法,也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分析文章写作技巧的重要一环。但文无定法,文章的结构形式也是千变万化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文章,让学生从文章中寻找它们在结构上的共性,发现文章的基本结构模式。

分析文章结构必须注意不同文体的结构特点:

记叙文(包括散文)常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事件经过、感情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

议论文则一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间的论证结构又有并列式、对照式、总分式、递进式等。

说明文往往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分别采用结构顺序、空间顺序、观察顺序、逻辑顺序来结构文章。

这些方法、规律,可以让学生归纳小结,也可以由教师给予提示。只要牢牢把握住这些规律,熟悉这些规律,甚至让这些规律在脑子里形成定势,每到读书时,就会自然地运用规律,快速高效地阅读与理解。

二、通过计时训练,激发学生的紧迫感

中学生阅读速读慢,主要是由于阅读能力低,时间观念不强,缺乏紧迫感。因此,利用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计时训练,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手段。

具体做法是:

1.利用各种媒体,准备好阅读素材,并按要求设计练习题。

2.规定时间,让学生阅读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

教师逐题公布答案和评分标准,学生互相评分,并计算阅读速度、理解率。

三、用量化训练实现快速、高效的阅读训练

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心理欲望,教学中我们必须努力创造这种表达和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检测中获得信息反馈,了解知识迁移和运用所达到的层次,以便调整训练计划。

快速高效阅读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将快速精读能力分解为若干种具体能力点,对每一项能力训练进行量化处理,采取先分项、后综合的训练方法,就可以实现速读、精读的量化训练。

实践证明,速读训练、快速归纳段意训练、快速提炼中心思想训练、快速辨析结构与思路训练、快速鉴赏艺术特色等能力训练,都是可以实现量化的,训练的效果是显著的。

四、借助电教媒体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电子阅览室、网络文学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日益受到学生的关注。

1.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

文学名著以其无与伦比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尤其在当代,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行,高考制度的进一步改革,阅读文学名著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著将文学形象所特有的模糊性、典型性发展到了极致,为人们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提供了极好的“起点”;同时,许多名著蕴含丰富的哲理,教师可以借助名著训练学生形象思维,为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阅读材料奠定坚实的基础。

2.引导学生了解网络文学创作情况

网络文学是用电脑创作、在网络上传播的供网络用户参与或游览的新型文学样式。它内容丰富、新颖,传播快捷,深受学生欢迎。教学中,我们只要对学生认真加以引导,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是很有好处的。

由于借助媒体展示阅读材料的时间有限,因此限时阅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出声阅读、用手指着一个一个的字阅读,阅读时摆头、复视和只追求速读或只求高理解率的毛病,达到提高阅读效率的目的。

总之,借助电教媒体进行快速高效阅读训练,有利于调动非智力因素,有利于激发学习差的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多吸收信息,快吸收信息”是对语文教师素质的挑战。因此,语文教师要适应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需要,必须不断学习,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篇8

【关键词】高效 速读 兴趣 清晰 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91-01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情境学生接受的效果会更好,我感觉成功的课堂情境,要依赖于各种手段的引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颖的教学手段不断进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新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问题的设置都对语文教学起到了调动的作用。在接触到“高效阅读”、“作文学评”教学方法后,其新颖的教学形式和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一下子就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来,“高效阅读”、“作文学评”的强大魅力,不断使课堂中呈现出教学融洽,学生学习兴趣浓,课堂教学情境好的氛围。

一、“高效阅读”的强大“诱惑力”,使语文课堂充满新奇的教学氛围。2009年上半年,葫芦岛市语文学科引入“高效阅读”、“作文学评”的教学模式,这对传统的语文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改变了我市语文教学的传统模式,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在教学中,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学生从一开始就喜欢上了“高效阅读”的新颖形式。“高效阅读”以眼、脑、心的训练为主,以快速、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为主要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被阅读计时器、训练的模式所吸引,课堂中,教学气氛很浓,学生被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模式所吸引,课堂效果非常好。在眼、脑机能的训练中,学生孜孜不倦,乐此不疲,他们喜欢这种新颖的训练模式,在喜欢中训练,在乐趣中提高机能,在所有学生的共同乐于参与中提高了阅读速度。“高效阅读”的训练模式,对学生成绩的提高起到了良好效果。高效阅读的强大“诱惑力”,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起到了最佳的效果,使学生重新的认识了语文教学原来可以这么有趣,语文教学也可以体会到做实验的乐趣和感受。学生感受到了在游戏中学习的乐趣和妙处,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增加,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从一段时间的教学来看,学生的积极性一直都非常高,不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学习的无忧无虑,是“高效阅读”改变了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学习的心态,让学生自愿地、投入的参与到高效阅读的训练中,从而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高效阅读的方法,进而令学生在阅读每一个文本时,都采用高效阅读的方法。高效阅读的强大“诱惑力”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让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股新的教学气息。

二、“高效阅读”让传统教学开始了一场新变法。在高效阅读的教学模式引领下,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模式被彻底打破,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在高速中体会阅读竞赛的乐趣,这种“赶、超、比”氛围让学生在轻松中体会到,只要自己提高眼、脑、心的配合,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快速的阅读完文本,就能高效率的掌握文本传达的内容和要点。这种“眼脑训练、文本训练、问题训练”的模式,让学生感受了语文教学发生了一次新变法。学生乐于参与这种“变法”,在新模式中,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有史以来的终于感受到了学习的真谛。

在高效阅读中,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劲头很足,使高效阅读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模式,使语文教学发生了一次深刻的“变法”。学生在高效阅读中,感受这种新的语文教学方法,就像亲身参与了一场变法,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是乐在其中的。

三、高效阅读改变了学生学习的习惯,改变了学生阅读史,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人生。在高效阅读教学中,学生很快的投入到训练中,积极性立刻就被调动起来,学生学习的欲望非常高,他们在争分夺秒中获取了文本知识,在快速、高效、充满激动的氛围中,奔向高效阅读所要求的目标。在教学中,学生乐于参与多媒体课件的眼脑机能训练,学生乐于参与文本的习题训练,学生乐于在不断训练中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高效阅读改变了学生阅读的习惯,改变了学生阅读文本的速度和效率,改变了学生阅读史,改变了学生阅读的人生。在高效阅读中,学生掌握了最佳的阅读精髓,用先进的阅读“兵法”指导自己的阅读实际,在科学的方法指引下,学生快速的进入到最佳的状态,学生的眼、脑、心达到了最佳的配合状态,从而收到了最好的学习情境,学生在高效、快速、高质量、竞争中获取知识,感受学习的快乐,掌握了高效阅读的方法。

四、高效阅读调动和指导了学生学习各学科的积极性和方法。高效阅读方法可以运用到各学科中,不仅仅对语文学习有帮助,同时也有助于历史、政治、英语,乃至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快速、高效率的方法,对学习各学科都有帮助,学生在掌握其他学科知识时,心中有了既抓紧时间,又提高效率的概念,并且将高效的眼脑机能能力运用到各学科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高效阅读的方法,就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不仅对语文学习有质的帮助,同时对其他各学科的学习也有方法上的指导,也能够提高其他学科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比如,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阅读题目的速度提高了,理解率也在高效阅读中随之提高,从而省下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做题和理解的时间。在英语学习中,学生背诵单词的效率提高了,掌握的质量也提高了。高效阅读的方法是有针对性的,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高效阅读对学生的帮助非常大,学生在快速中感受学习的快节奏,在高效的方法中获取文本的最精华知识,学生掌握了方法,尝试在方法引领中最快速地、最高效地、最优化地实现学生学习的高质量、高效率。高效阅读为师生开启了全新的教学局面,师生在教学中既轻松,又快乐,既积极,又主动地参与这种学习模式,在高效阅读中,我们改变了教学,我们创新了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全新的教学模式——高效阅读引领下,学生感受着高效阅读带给的新的快乐,以全新的学习心态,获取更好、更多的知识。这就是高效阅读带来的快乐。

篇9

【关键词】快速阅读;有效指导;能力

在今天这个讲究高速度、高效率的信息化时代,蜗牛似的阅读方式,会把我们多数人淹没在资讯的海洋里,阻碍了人才的快速成长。阅读是人生学习道路上的第一关口,是人们获取知识与信息的基本途径,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和信息,如何更多更快更好地获取,已成为摆在每一个现代人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可见,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培养小学生的快速阅读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谈谈个人看法。

一、让学生明确快速阅读的意义

1.快速高效阅读是时展的需要

在快节奏、高效率的今天,高效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也无论科技发展到什么水平,我们都离不开阅读。不具备相应的阅读能力,就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

2.快速高效阅读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高效阅读不仅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能力,在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中占据首要地位,高效阅读更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它将为学生目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

快速阅读法是一种高速度的阅读法,正确使用,有利于缓解当今学生阅读能力普遍较低的状况。而具体,则要求我们:

1.要养成默读的习惯

阅读分有声阅读和无声阅读。学生往往用有声阅读。虽然小学生用出声阅读有利于掌握正确的阅读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但是,有声阅读是眼、脑、口、鼻四个器官共同活动,使阅读速度受到说话速度的影响。因此,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默读是大脑对文字的反映,只运用眼睛和大脑两个器官,从而理解文字的意义,整个活动在人脑内部默默进行,省去了口的发声和耳朵的监听,因而速度就快的多。默读时也忌唇读。因为唇读虽然不发出声音,但同样也会影响阅读速度。

2.要眼脑直映

而眼脑直映的原理要求我们在阅读时,眼球应随文字的移动而动,特别是当视线从前一行的末尾移到下一行的开头时,眼球的扫描必须准确。同时,阅读时姿势端正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要适当,要避免长时间的阅读。当然,阅读还需要大脑的控制。特别是在学习速读时,需要强烈的动机和集中的注意力。

3.抓住文献中的最重要的信息

抓住文献中最重要的信息是快速阅读的重要技巧。我们读知道,一般文献中的水分较多,即一般性的内容占据主要成分,而重要的内容如具有新知识价值的有用信息只占小部分。因此,我们要迅速获取文献中的重要信息。

4.提高语言、知识水平,增强预见能力

阅读速度与读者能否熟练掌握文献所用的语言有关。如一个汉语熟练的人,就能在感知、理解一个句子和词语时,预见下一个词语和句子。如果预见的句字又与下文句子一致时,就会使下文的阅读变的很轻松,而如果汉语运用不当,下文的阅读显然就比较困难。同样,阅读速度与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有关。如果此人的知识面广,理解能力较强的话,对快速阅读,就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一方面注意提高小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又要增强他们预测能力。

三、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

快速阅读能力怎么培养呢?除了前文所谈的使学生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交给快速阅读的方法外,还得进行一些必要的快速阅读课堂训练和快速阅读习惯培养。

1.快速阅读课堂训练

按三步训练法进行有计划的系统训练:

(1)提出要求,讲明目标。提出本次训练要达到的目标,训练的题目。开始训练时,可提示该次训练的目标,逐渐地就取消了目标提示。题目由单一逐渐到复杂全面、循序渐进地过渡。最初训练,可只注重字词的注音、注释的运用,然后到训练语、句的诠释、运用;再到段、篇的分析;最后是对一些有较高艺术成就的作品进行艺术鉴赏。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反复的整体训练。

(2)给予材料,规定时间。所给予的材料,既要讲求新颖、规范化,又要注意地道、大众化,还要针对学生实际,循序渐进,由语言通俗化、大众化、内容单一的材料,逐渐加深到形式多样化的、内容复杂的材料。总之,注意材料的丰富性、多样性。同时,选择的材料要讲求知识性,使其通过对该材料的阅读,既培养了快速阅读的能力,更又达到了学习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3)到时检查,纠正评析。规定的时间一到,应立即交卷,严格检查、总结,纠正错误答案。重要的是对典型的错误进行精到的分析,找出其中产生错误的原因。提出补救的办法。而且,检查评析,还要注意兼顾评析上、中、下各等级学生的答案。实践证明,最好是采用现身说教法,即由答案正确的学生介绍自己怎么地进行快速阅读的,把他成功的思路介绍给其他同学;同时,由答案错误的学生谈自己的错误思路,老师纠正;对于根本就没能按时完成的学生,更应让他们谈自己的阅读情况,然后给予正确引导。

2.快速阅读习惯的培养

篇10

要能较快、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就得让学生明确速读的目标,即应了解自己懂得速读的哪些知识、不懂得哪些知识,应该在理论上重视弄懂自己不懂的速读知识。有了正确的理论方法指导,实践就成功了一半。其次,要求阅读者主体——学生应明确自己对阅读材料方面的知识知多少。对于自己不懂的,应找机会弄懂,力求使自己的知识、技能更丰富、更全面;不能扬长避短,而只能是查漏补缺。对于学生来讲,虽然他们学习的目标是渴求知识,但直接的现实目标还主要是为了应对考试及平时的练习。而近年来的各种类型的语文试题中,阅读理解题的比重都是很大的,并且学生答题时都比较被动,盲目性很大,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养成答题前弄清题目要求的习惯,搞清楚试题要求学生回答的是语音知识,或词语理解、或词语运用、或是句子分析等等。尤其是近几年试题中出现了一些较灵活的阅读题型,如词、句、段歧义的分析、辩证等。由于学生学习负担本来就很重,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难以满足语文学习的需求,所以,采用速读来充分利用这可怜的时间,必须有明确的速读目标,指导学生首先速读书前的序言(或出版说明,或内容提要)、书的后记、刊物的目录、报纸的各版大标题等,了解其大致结构,揣度其内容框架,筛选出自己要寻求的信息范围,如人物形象、环境的描写、语言的运用艺术,或是知识性文字的某个知识点,或是该文章的写法,或其它科技知识。速读要明确阅读对象的文体规律性特色,因为对阅读对象的文体规律性特色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阅读的速度。比如,议论文,就要涉及到论点、论据及论证,讲求语言的逻辑性和语言的书面化等;而小说则更多的是讲求塑造成功的典型形象,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而语言方面的要求是更讲求形象性和生活化等。如果我们像阅读小说那样只注重议论文的形象性,那将导致事半功倍。

第二,学习速读方法。

使学生明确了速读的目标,还仅仅是具备了速读的一个基本条件,其更重要的、带有关键性的条件乃是懂得快速阅读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较灵活地运用于阅读实践中去。所谓速读,是指利用视觉运动的规律,通过一定方法的训练,达到变声读为视读,以记忆快、理解快、阅读快为标准进行阅读的科学阅读活动。根据人在阅读时的眼跳规律和“视读野”的特点,人眼在眼停时具有摄取相当多的文字信息的能力,不仅如此,它还具有把摄取到的大量信息及时传递到大脑的能力。因此,人就能够通过一定的快速理解方法,把输入在大脑的信息整理加工、快速记忆,掌握所需要的信息。实践证明,传统的声读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文化现实的需要,必须变声读为视读,提高视觉扫描的速度,在不影响理解和记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大“视读野”,充分调动大脑的积极性,综合左脑得来的信息,并充分利用右脑的图式认识能力,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对于快速阅读的速度,到底以多快为标准?综合诸位专家的测定,我认为,一般中学生以每分钟600~800字的速度阅读,是切实可行的。当然,这个速度也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我们要能使学生很好地进行快速阅读,其实际情形又是极为复杂的。我们要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既要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形、知识水平和教学实际,也要看阅读材料本身的难易程度等灵活运用。

篇11

一、试验前准备工作

1.成立课题领导机构,健全课题教研制度。2.结合班级实际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分解课时训练计划。3.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提升业务理论水平。

二、试验中具体操作

1.激发兴趣、增强信心,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高效阅读就是要求人们在短时间内完成阅读的“记忆――思考――答题”的整个阅读环节。根据“定势”理论,运用程汉杰老师设计的阅读训练程序,我在任课班级高三(11)班进行了一年的实验,实践证明这种高效阅读训练,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阅读率。

2.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提高阅读效率。

(1)集中注意力,计时训练。

我所教的班级学生多数来自农村,语文成绩不高,积累不多,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对难度较大的测试题往往理解不够准确或答不出来,实验初测试效果进步不大。“高效阅读”虽体系复杂训练方法精读技巧很多,但书中所列表格条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我再次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真研读,逐渐对训练体系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教学操作也比较顺手了,在实践中我严格按照高效阅读的训练程序进行训练,固定程序训练为主要内容,计时训练为主要方法,同时渗透其它速读知识,和有关快速理解的技巧。

(2)把握固定程序,强化训练。

高二下学期我对所有的知识和技巧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并强化训练。首先进行了议论文分体固定程序阅读训练,教给学生读议论文按找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三项内容去读的规律。同时巩固了议论文快速划分层次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划分这一技巧,以及快速归纳中心,应从中心论点入手,兼及作者的意图归纳这一技巧。

三、试验成果

1.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差生自信,活跃语文课堂,提升学生能力

高效阅读课自始至终都突出一个“快”字,它是一种多感官同时参与的高级神经生理活动过程,它给大脑以极其丰富的刺激,大脑也会因这些刺激而更加发达,这样学生适应能力也有了相应提高。试验表明平时被大家视为差生,他们的智力并不差,只是因为某种原因学习上不去,越上不去,听到的批评与责难就越多,时间久了就自暴自弃,学习成绩就一步一步下滑。快速高效阅读训练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加上信息反馈快,每次训练后可以表扬有进步的同学,而当他们一旦受到表扬,就会增加自信心,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好。实验也证明,长期的高效阅读训练有利于学生早获知识,快获知识,多获知识,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因此而喜学、乐学语文。

2.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教研能力和整体素质。

第一阶段共有4位老师参加实验,第二阶段参加实验的老师有6人。在他们的努力下,实验取得了好的成绩,他们也在实验中提高了自己。过去,在教师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思想,认为教师的职责是教好书,教研与自己无关。经过该课题的锻炼,大部分教师转变了这种观念。老师们认识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在教育科研上下工夫。不少老师勤学理论、努力实践,在具体的操作和理论研究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曾庆文老师的《高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获赣州市教育科研所评为一等奖;王双凤老师的《构建一方舞台》获省新课改“我的课改故事”论文评选一等奖;曾爱忠老师的《课改如四季》获“我的课改故事”论文评比一等奖。

篇12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阅读教学回顾

(一)对国外快速阅读理论的翻译与介绍

我国有历史悠久的语文教学传统,形成了独立的阅读教学,但在近代却落后了。就快速阅读方面来说,我国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属于后发展国家。因此,对快速阅读的研究是以翻译与介绍国外的快速阅读理论起步的,我国主要翻译了美国与日本快速阅读专家的专著,还翻译了苏联、英国等国家快速阅读专家的著作。

1.开启我国快速阅读教学研究的著作是1980年王秉钦翻译苏联O・库兹涅佐夫和L・赫莫罗夫合著的《速读法》,它作为《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的增刊在内部发行,1985年被重新翻译并正式出版。

2.快速阅读起源于美国并在美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我国翻译的著作很大一部分来自美国。主要有:1981年,翻译卡特博士的《加快您的阅读》;1989年,翻译科林・曼尔期的《高效速读法》;1991年,翻译A・弗兰的《速读教育指南》;1992年,翻译H・谢夫特的《自学快速阅读法》;2001年,美国速读专家哈尔・伯格的教学CD、VCD由武汉音像出版社从台湾引进出版;2003年,翻译保罗・席利的《十倍速影像阅读法》。

3.日本快速阅读专家加古德次、芦田献之、加藤周一、佐藤泰正等人致力于快速阅读的研究与推广,并培养出每分钟阅读1万字到2万字的速读能手,我国专家也翻译了他们的著作。主要有:1988年翻译芦田献之的《实用速读法》;1989年翻译加古德次的《神奇速读记忆法》;1990年赵元参考佐滕泰正的《使大脑敏捷的速读法》编译了《超级速读术》;1996年翻译加藤周一的《读书术:快捷有效的读书技巧》。

(二)我国对快速阅读教学的探索

1.我国快速阅读教学研究的三个阶段

随着对国外快速阅读专著的翻译与介绍,国内也开始了对快速阅读的研究,经过国内研究者的不懈努力,快速阅读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总结快速阅读发展三十年的历史,可以将快速阅读教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快速阅读与语文教学相结合阶段

大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快速阅读研究,整个八十年代,研究者们翻译国外的著作,并基于此进行教学实验。如北京铁路二中程汉杰老师自1985年下半年开始的教学实验;四川绵阳师专晏茂心老师于1986年春开始的教学实验;浙江舟山市特级教师乐连珠于1987年开始的教学实验等。他们努力将快速阅读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经过他们的不断努力,快速阅读进入语文课堂,并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虽然这一阶段处于摸索阶段,但凭着满腔的热情与国外的先进经验,研究者们的教学实验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阅读效率呈几何数增长,快速阅读也开始在全国其它地方推广。

(2)快速阅读教学的规律化、科学化阶段

规律化是快速阅读的重要途径,我们的阅读教学如果能像数学教学那样有规律、有规则可循,快速阅读就非常简单了。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研究者继续翻译大量的国外专著以寻求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研究者们第一轮教学实验基本完成,各个研究者都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快速阅读法,如程汉杰的“快速高效阅读法”、晏茂心的“初中生四级台阶速读训练法”、乐连珠的“小学快速阅读法”、潘意敏的“高中语文速读法”,并有相应的专著与教材出版。此外,王学贤于1993年创办我国大陆第一所快速阅读学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全脑速读培训学校,也是快速阅读规律化、科学化里程碑事件。另外,研究者们也为快速阅读寻找到了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思维学等学科的科学依据,快速阅读教学进入科学化阶段,发展渐趋成熟。

(3)快速阅读教学的现代化阶段

进入二十一世纪,快速阅读教学也进入崭新的阶段。从外部条件来说,我们进入了多元媒体时代,新的科技手段为快速阅读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内部条件来说,研究者们继续投入大量的经历与热情进行快速阅读研究。内外部条件的结合,使快速阅读教学进入了现代化阶段。从最初的光盘版的快速阅读教材,如2002年,王学贤、尹炎合作的《全脑快读记忆法教程》的教学VCD光盘由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到目前的快速阅读远程教育网,如“高效速读远程教育网”。快速阅读教学的媒介由最初的纸质版的教材,到光盘版的教材,再到计算机,可谓是快速发展。快速阅读的现代化使快速阅读教学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也为快速阅读教学中诸如计时阅读、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的计算等提供了方便。

2.我国快速阅读研究的主要成就

(1)关于快速阅读概念

研究快速阅读,首先要知道快速阅读是什么,每位研究者基本上都对快速阅读的概念做了界定。例如,速读是从书面语言中迅速获取有用信息的一种阅读技能。①再如,速读就是对文章信息快速的加以发现、识别、认同、组建、扩展、记忆,通过大脑这一连串快速的思维活动,从而排除文章的一般内容,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②

通观各位研究者对快速阅读所下的定义,除了语言表述上有些差异之外,他们对快速阅读概念的认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快速阅读又称为速读或快读,集理解、速度、记忆于一身,与浏览有很大差别,是一个对书面语言材料积极的、有创造性的理解和记忆过程。

(2)关于快速阅读实验

北京铁路二中的程汉杰老师,从1985年下半年起,借鉴国外盛行的快速阅读法,在一个高二文科班开设了快速阅读课,每周从语文课中抽出一节,专门进行速读训练。经过一年的实验,阅读速度平均由原来的278字/每分钟,提高到了957字/每分钟;阅读效率由159字/每分钟,提高到882字/每分钟。③他创立的快速高效阅读法先在铁路学校实施后推广至全国。

四川绵阳师专的晏茂心老师于1986年春开始了快速阅读实验,经过试用修改、立项实验,直至结题验收,历时八年,共200多个实验班参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两年时间,受训者阅读效率平均增长3―5倍,阅读视野平均扩大7―8倍。④卓著的成效使其迅速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浙江舟山市特级教师乐连珠从1987年―1990年夏,在一个班中从三年级下到六年级下进行了为期三年半的快速阅读实验,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⑤她撰写了《小学速读教学》,其后出版了相关书籍。并在《河北教育》发表相关论文,也在《科学启蒙》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快速阅读的文章。其快速阅读教学法也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潘意敏老师自1990年9月至1991年6月进行了为期十个月的教学实验。他将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实行速读课实验教学。同时将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班,不上速读课,并严格控制实验因子。并把自己于1988年著的《速读方法与技巧》一书作为教材进行教学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实验班的平均阅读速度和阅读有效率竟是对照班的七倍多,实验班在实验后的平均阅读速度和有效率也分别是实验前的八倍。⑥

(3)关于快速阅读法

国内的研究者从实验中总结了很多经验,主要有程汉杰的“快速高效阅读法”、晏茂心的“初中生四级台阶速读训练法”、乐连珠的“小学快速阅读法”和潘意敏的“高中语文速读法”。通观这几种快速阅读法,几位老师所运用的理论、所使用的具体训练方法基本上都是相通的。

快速阅读最核心最基本的原理是“眼脑直映”。⑦“眼脑直映”指真正意义上的看书而非读书。一般情况下,人们看书时的活动路线是“眼睛――嘴巴――耳朵――大脑”,而“眼脑直映”是眼睛与大脑之间的活动,不涉及嘴巴与耳朵,这就节省了很多时间,为快速阅读提供了捷径。看书时做到了“眼脑直映”,会使阅读速度翻倍。与快速阅读相关的还有扩大视域⑧,在快速阅读原理这里,视域指人的眼睛与书面材料的第一接触面。一般来说,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么是字字看,要么是词词看,这就是慢读,如果我们一眼看一行或一目十行也就达到了快速阅读的效果,这一目十行也就是我们视域的扩大。

快速阅读训练方法主要有计时阅读法⑨与程式阅读法⑩。计时阅读法是快速阅读训练中最常用的方法,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阅读任务,兼顾阅读速度与阅读理解率,以最大限度获取有用信息。这就要求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排除一切干扰,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完美地完成阅读任务。程序阅读法运用“定势”理论,认为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有固定的程序要走,如标题、作者、出处、文本内容、文本特点、文本带给学生的启示等。一般阅读文本,都需要按此步骤进行,因此,学生掌握了阅读程序,有意识地按照阅读程序进行训练,可以加快阅读速度,达到快速阅读的目的。

快速阅读的技巧有很多,主要包括默读、高度集中注意力、略读、跳读、预读、整体感知等{11},但这些是建立在现代阅读观与良好速读心态的基础之上的。这些阅读技巧中最关键的是默读,它是快速阅读的起点,也是快速阅读最基本的要求。与这些阅读技巧相对应的便是快速阅读需要克服的障碍,高度集中注意力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用手指指点点,不摸尺,不转笔,不摇头晃脑,让大脑摆脱一切多余动作的牵累{12},进入快速阅读。默读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革除声诵、唇诵、喉诵和心诵等{13}。整体感知与略读等要求学生改变逐字阅读的习惯。快速阅读过程中,还有一个必须克服的障碍便是回视与重读。

(4)关于快速阅读与慢速阅读

与快速阅读相对的,是慢速阅读,将两者做比较的文章虽然很少,但从这仅有的几篇文章中我们也可以窥见一斑。《“快速阅读时代”后是“超慢速阅读”》{14}一文作者描述了自己由慢阅读到快速阅读再到慢阅读的转变。在快速阅读时代,只有读得快才能有高效率,这是经过科学验证过的。但是他很快发现了超慢速阅读的妙用,超慢速阅读不仅使他心旷神怡,而且使他眼界开阔,还能帮助他处理日常事务。作者只是谈了自己的亲身体会,但也能给我们很多启迪。《美教授提倡“慢阅读”》一文中指出由于快速浏览时代的来临,带给学生阅读过程中“快就是好”的错误观念,也出现了学生在阅读纸质书籍时注意力难以集中的问题。针对这么多的问题,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托马斯妞柯克教授提倡“慢阅读”,他认为这是从文字中发现更多意义和乐趣的一种方式。同时很多人加入到“慢阅读”运动中来,他们鼓励大中小学校重拾大声诵读和背诵的老方法,但他们也指出,并不是说一切的东西都需要慢阅读。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快速阅读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反思

1.快速阅读的合理性

快速阅读教学已经走过了三十个年头,经历了起步、发展与成熟这三个阶段。快速阅读有诸多合理与科学的地方。首先,快速阅读有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思维学等学科的科学依据,这证明了快速阅读是可行的,科学的。其次,研究者们寻求到了诸多科学合理的快速阅读方法。如计时速读法、程序阅读法等。再次,快速阅读适应了信息爆炸的时代,拥有快速阅读能力,可以快速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以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

2.快速阅读的不合理之处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快速阅读也不例外。首先,快速阅读不利于学生阅读情感的养成。快速阅读是功利性的行为,从而忽视了阅读的非功利性,通过阅读涵养品格,这恐怕不是快速阅读能够给予的。其次,研究者们的阅读训练也有不足之处。如增大识别间距训练太过于理想化了,杜绝回视现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再次,快速阅读并不适合所有的文本。在读专业书籍时,快速阅读往往不能奏效;在消遣性阅读过程当中,快速阅读不能使读者的心情放松下来,也就达不到阅读的目的。

3.网络阅读与快速阅读

网络阅读是一种由文本的变化带来的新的阅读方式,专指网络文化语境中的阅读活动,即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获取包括文本在内的多媒体合成信息和知识,完成意义建构的一种超文本阅读行为,亦称“网上阅读”。{15}快速阅读正适应了网络阅读形式,而网络阅读的娱乐性、消遣性的特点,也将快速阅读推向了快速浏览。它在带给人们自由奔驰之惬意的同时,也将人们带入了无休止链接的深渊,它在拓宽了读者的阅读空间的同时也缩小了读者的阅读视野。网络阅读与快速阅读的结合将人们带入了轻松阅读时代,同时也带来了“浅阅读”的滋生与深入。而且,浅阅读也深入到了中学校园,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弊大于利的。

(二)展望

1.快速阅读是人们必备的阅读技能之一。

首先,在这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就如何迅速培养出适合时展的人才来说,快速阅读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另外,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再次,在中小学的语文课程中,教材内容与课时是不成正比的,教师想要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把一部分课“快速处理”。从这些方面来说,时代需要快速阅读,教师需要快速阅读,学生需要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人们必备的阅读技能之一。

2.快速阅读的研究会继续深入。

从最初的几个人的研究到全国性的研究,从最初的几个实验班到全国诸多省市学校的快速阅读教学,快速阅读走过了辉煌的风雨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最直接的体现便是阅读效率的提高。同时,快速阅读在研究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缺点,如在增大识别间距与杜绝回视的训练中表现出来的不合理之处,研究者们会继续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纠正错误,将不合理改为合理。对于快速阅读的合理性,研究者们会继续深挖下去,使快速阅读更适合学生的发展。

3.快速阅读与慢速阅读会相互促进

快速阅读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而发展起来的,它适应了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式,有助于我们快速搜集与处理信息。慢速阅读是让我们从文字中发现更多意义与乐趣的一种方式,慢速阅读会使我们身心放松,更好地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快速阅读与慢速阅读相结合是必然趋势。快速阅读会帮助人们适应这个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而一旦你因不适应这个社会而出现问题的话,慢速阅读也许可以帮你平复心情。在快节奏、高效率工作之外的生活中,慢速阅读会让你享受到更大的乐趣。

――――――――

注释:

①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379页。

②蒋祖德:《速度训练刍议》,《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7期。

③程汉杰:《高效率读书能力的培养初探――快速阅读训练实验小结》《语文教学通讯》,1987年第2期。

④⑦晏茂心,张先华,钟贤权:《“初中生四级台阶速读训练法”模式构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

⑤乐连珠:《“快速阅读”实验报告》,《河北教育》,1994年第2期。

⑥⑨{12}潘意敏:《高中语文速读课实验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⑧{13}乐连珠:《送你一片快速阅读的金钥匙》,《科学启蒙》,1999年第2期。

⑨潘意敏:《高中语文速读课实验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⑩程汉杰:《程序阅读 提高效率》《父母必读》,1997年第7期。

{11}李永芳:《快速阅读障碍与技巧》,《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14}旺仔:《“快速阅读时代”后是“超慢速阅读”》,《课外语文(高中)》,2003年第2期。

篇13

关键词:阅读能力 培养 从实际出发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越来越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堂延伸以及综合测试,阅读都成为主角。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成为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语文界的共识。而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一、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提出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面。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发和培育学生阅读的内动力(即广泛阅读的需求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学生才能不断地“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一个人具备了阅读能力,才能够凭借它选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从而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语文教学重在让学生们专注阅读,阅读教学应当是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活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学生制订阅读计划的参谋,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而不应是学生参与阅读的限制者和总结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是以学生自主审美体验的实践活动,是学生自身个性化的阅读。

二、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进行阅读训练不可缺少的智能因素,也是达到阅读目的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方法。想象是在改造记忆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而阅读中的想象,主要是“再造想象”,即读者按读物中的描述在脑子里构成的想象。这种再造想象体现着学生的知识能力、个人生活阅历和丰富的联想能力。可见,想象力的训练和培养是何等的重要。语文的阅读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引导学生想象文章中描绘的人物、场景、情节。在课文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的文字表述,然后调动记忆中的各种表象,在脑子里再造一幅想象的图景。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内涵和作者的思想企图。有了这种表象记忆,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就能够引起学生们对已有经验积累的联想,从已知联想到未知。这样,学生们的丰富的想象力就发挥出来了,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

2.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是怎样想象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按作者的思路去想象,作者在构思各类文体文章时的思路是不相同的,阅读时要按作者的思路去想象。读小说想象情节的发展,读议论文想象论证的过程,读说明文想象说明的顺序和说明方法。即使是同一种文体的文章,作者要组织成篇时,思路也各不相同。由于作者思路的独特性,也就构成了各自作品的独特风格。

(二)培养学生系统化认知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把零散的,无系统化的知识组织起来成为有系数的知识结构。因为新知识只有在与旧知识的联系与比较中,才便于接受和贮存。新知识的输入,又补充、调整、更新原有的认知结构。所有认知的系统化,是进行阅读能力训练与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有条有理地整理好,使其系统化。整理的方法如分析比较法,分类归纳法、条理连接法等。通过分析比较法,可以认识各种知识的共性与个性。

(三)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综合训练与分析训练正相反。在分析训练的基础上,把文章的各部分、各个方面或各种因素联系起来,以获得整体的本质的认识,这就是综合。分析与综合常常是结合起来进行的。因此在阅读训练中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一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文章的速度,提高40分钟课堂教学效率;二是提高学生做阅读题的效率。所以教给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快速阅读能力。快速阅读是指利用视觉运动的规律,通过一定方法的训练,达到变声读为视读,以记忆快、理解快、阅读快为标准进行的科学阅读活动。因此,快速阅读是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大脑的快速运转和超强记忆力等因素的综合运用。

篇14

【关键词】学生;速读能力;方法训练;阅读效率

速读能力的高低是反映阅读者平时阅读素质与水平的主要标志。一般要求达到成功速读主要有三要素:速度、记忆和理解。目标是高效实用。速读的总的要求是速度上要“快”是指要达到常人三至五倍以上的阅读速度;记忆上要“准”是指对文章的关键词和重点部位的记忆准确率都能够80%以上;理解上要“清”是指对阅读文章在阅读后能够掌握文章结构,作者、主题、题目等内容。本着上述目前国内速读界一般要求,速读能力的自我训练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要求入手法

阅读文段,应该先看要求,顺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读,在读的过程中,能回答的问题就用铅笔在原文上勾画一下,或记在草稿纸上。读完一自然段,就把一自然段的大意简要地写在草稿纸上,以便把意思或结构相近相类的自然段并列在一起,为领会整个文段的内容或划分意义段作准备。这样读完一遍,阅读题的答案轮廓就出来了。若有些答案尚未搞清楚,再去定点阅读某一部分;需要阅读整个文段的,才阅读 整个文段。这样答题既快又准,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法。

二、文体特点入手法

一般每个文段都属于一种文体, 或是某种文体的文章节选。可根据文段所属的文体快速阅读。若阅读的文段是记叙文,可按记人、叙事、写景、状物去分类理解。以记人为主的文段,可按角色亮相、角色干些什么、角色给人的印象去切分;以叙事为主的文段,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去切分;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段,可按景物出现、景物的特征、景物给人的感受来切成。记叙的文段,还可从时间、空间、事情的角度去切分,化整为零。若阅读的文段是说明文,可按交代说明对象的次序、说明对象的特征去切分。

三、语境分析法

文段阅读题中,常有注音、释义、词句分析、判断、选择、分段、归纳段意或写作特点等题型。解答这些题时,应把它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切忌望文生义、生搬硬套。

四、计时快速阅读

计时快速阅读适用于课内集体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是以学生为主,学生的活动占整个教学的大部分时间,以消除教师独占课堂的不良现象,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训练前,教师按学生的实际水平选好阅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设计好测试题目。先简单,后循序加大难度,指令同时阅读,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开始阅读的时间。然后以十秒为单位,逐个记录所用时间,最后,不看原文,凭记忆回答测试题。当全班学生都做完题目后,教师宣布答案,学生互相依答案评卷,以高分为优。接着分组讨论,得高分的介绍经验,失分多的找原因,吸取教训。这种训练能使学生形成一种紧迫感,增强时间观念。尤其是参加者都有一种竞争心理,这种心理又促使其思想高度集中,思维积极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