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人工智能科普教育范文

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7: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人工智能科普教育

篇1

[关键词]信息化科普科技馆

1引言

21世纪是数字化生存的新世纪,人类社会已真正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日趋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计算机技术,以多媒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引发的一场全球性的信息革命,正在包括科普系统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全方位、迅猛地展开。科普信息化成为科普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已逐渐成为共识,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对创建21世纪新型科技馆的重要性也日渐显现。

2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2.1 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是创建21世纪新型科技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化是时展不可逆转的潮流,21世纪新型科技馆的技术特征必然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数字化,使得信息处理技术显得简单、统一、可靠;网络化,可以达成资源共享,科普的时间、空间得到拓展,趋于多向互动;智能化为科普提供智能导师、智能交互界面、自动答疑和咨询、学习助理等系统;科普信息多媒化使得科学知识展示具有多信媒、多通道,集成性、互动性等特点,可以为我们提供多媒化的科技知识展示,人性化的学习环境,交互化的学习交流和智能化的学习辅导。

科技馆作为普及科技知识的前沿阵地,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大型社会科技教育设施,是体现我国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形象的重要窗口,在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管理上应起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要通过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更加广泛地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促使科技馆在强化管理、提高效率、规范流程、拓展功能等方面更上新台阶。

因此,要创建21世纪新型科技馆,必然要强化和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科技馆管理和科普教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的目标。

2.2 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是促进科普教育创新和深化的必然要求

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促进科普教育创新和深化的必由之路。运用和推进信息化技术有助于更加形象地揭示所要展示的事物的内涵,丰富其表现力,有助于激发受众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恰当运用自动控制技术、仿真技术、虚拟现代技术、影视技术等,将彻底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枯燥的展示模式,促使科普展品与公众互动性的完美结合,大大提高了公众的认知效果和兴趣。

把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充分运用于科技馆的管理和发展中,建立虚拟科技馆和网上科技馆,利用网络、多媒体、仿真技术和远程教育手段,突破科技馆传统科普教育所受到的空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将为科技馆的科普展示和科普教育带来新的变革和创新。

3当前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要有效、深入地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创建21世纪新型科技馆,笔者认为规划是前提,建设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管理是保证,应用是核心。

3.1 坚持高起点规划

我们必须着眼于用发展的眼光,长远的眼光,战略的眼光面向应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立足于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和基础条件,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来做好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规划。

3.2 坚持高标准建设

有了高起点规划,还要有高标准建设来保证它的质量。在网络建设上,要建立统一的应用平台,软件开发和设备投入要立足长远,适当超前,保证质量。

3.3 坚持高质量培训

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根本上取决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因此我们要把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推进信息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要经常性组织技术培训和再教育,普及信息化知识,提高全体员工的信息化水平;要组织信息化关键人才进行深度培训,让他们有机会汲取新知识,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要鼓励他们大胆创新,自主开发软件和深度运用软件,逐步形成一批专业性强的技术队伍,这是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条件和宝贵力量。

3.4 坚持高水平管理

科技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性和基础性的工作,要健全组织,强化责任,提高效率,创新机制,成立一个层次高、专业性强的专门机构进行综合协调管理,使信息化建设真正发挥科普的规模效益和整体推动作用。

3.5 要坚持高效率应用

办公自动化、数字科技馆、虚拟科技馆等的建立,必然引起我们工作方式的极大转变,但要真正提高科技馆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科技馆信息化,关键是加强应用,推进网上办公、科普信息化,加快建设网上科技馆,建立综合性科普信息网络应用系统,及时快速地掌握工作动态和科普信息,提高科技馆管理水平和促进科普工作的全面进步。

4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根据目前科技馆信息化管理现状,结合建设21世纪科技馆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探索:

4.1 推进管理工作信息化

4.1.1 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有效提高办公效率

建立和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科技馆公文处理的现代化,有效缩短公文处理时间,规范办文、办事流程。同时,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实现远程办公,这都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办公场所智能化管理,提高科技化水平。一是要搭建科技馆局域网络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二是设置电子触摸屏,方便公众查询科普展品介绍、展区分布导引指南;三是设置一面电子滚动屏,滚动播放当日国际、国内最新要闻,播放馆务、政务信息(科技馆馆训、科普活动、学术会议安排、培训项目、气象信息等),广泛应用电子技术扩大信息资源。

4.1.2 建立竞争情报系统,提升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竞争情报,就是有关自己、竞争对手、竞争环境以及由此引出的相应竞争策略的情报研究,是企业为获得和(或)维持竞争优势而采取决策行动所必需的信息。基于智能信息技术处理的竞争情报系统,实现情报规划、信息采集、情报加工和情报服务的完整功能,能利用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如海量信息的自动分类、自动聚类、重排以及智能检索等,有效实现了情报处理的深度加工和自动化。

建立竞争情报系统将有助于搜集所有外部各类科技馆管理和科普工作的情报信息,通过采集、加工、分类和自动检索等功能为科技馆日常管理提供学习借鉴的平台,也是汇聚各类先进科普知识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扩大员工的知识面,从而提升整体综合素质。同时,竞争情报系统还具有内部资料的档案化管理和智能化检索的功能,将促使科技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4.2 推进科普教育信息化

4.2.1 加强网站建设和局域网络建设,实现信息化网络共享

科技馆网站是作为面向全国宣传科技馆和馆际交流的平台,也是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科普知识的窗口,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阵地。网站的建设要经常推陈出新,内容充实新颖,版面设计独特,能够起到提升科技馆形象、打造品牌的作用,使之成为访问率较高的网站。

4.2.2 拓宽思路,加快信息化建设在教务培训上的衍生应用

科普宣传、科技培训、学术研讨是科技馆的中心工作,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运行效率,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在教务培训上采用多媒体信息、远程信息等教育网络,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

(1)建立问题探究网页和专题学习网站。问题探究网页是一种探究学习的模式。采用网上交流的方式,可以把科普研究任务、背景资料、研究方法、指导意见等在网页上,受众也可把研究进程、体会、成果等在网上,问题探究和交流等都是在网上完成;专题学习网站以某一科普学术研讨为专题,并围绕专题构建网络资源,提出学习任务,提供教学指导与学习交流场所、数据检索和访问服务。

(2)大量运用网络技术与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是由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工世界,它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完全真实的感觉。通过仿真技术,创建仿真科普实验室,让受众在仿真的环境中对科普模型等微观或宏观现象进行观察,并可操作改变其结构、状态,并记录其产生的变化结果,获得真实的体验。

(3)探索多媒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结合多媒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辅助教学系统。智能辅助教学系统由于具有“教学决策”模块(推理机制)、“学生模型”模块和“自然语言接口”,因而能确定受众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能根据受众自己的意愿和理解能力去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实现“人机对话”,并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4.3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信息化长效机制

要强化全员信息化建设意识与信息化管理的观念,广泛宣传信息化的重要性,引导大家正确地使用网络和信息资源。加强对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要有专门的机构或部门对科技馆信息化管理进行整体规划和分步实施,在推行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在管理项目正式实施进入正常状态后,纳入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或计划,进行业绩和效能评价,以保障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5小结

信息化建设是创建21世纪新型科技馆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我们唯有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不断掌握和研究、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才能加速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提高科技馆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科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萍,李一丹. 浅谈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J].办公室业务,2007,(6):40.

[2] 俞浩进.试论商业银行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金融论坛,2006,(3):1-3.

[3] 王铟.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 钟镔.企业信息化怎么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2

[关键词]研学活动机器人教育科学素养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各种条件的限制,各学校以往每学期的春游、秋游活动基本销声匿迹,而以前的春游、秋游活动基本都是野炊或爬山等郊游活动,形式单一,学生的兴趣不大。近年来,多地教育部门兴起了研学旅行。研学旅行是学生在教师或辅导员的带领下,确定主题,以课程为目标,通过旅行中的集体住宿、集体体验、集体感受,以动手做、做中学的探究形式,以提出问题、猜想预测、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寻求实证、搜集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结论、交流表达、集体讨论、记录过程等探究步骤,在教师的帮助下书写研学日志,形成总结报告,并尝试提出新的问题[1]。研学旅行又称修学旅行、游学、教育旅游等,是以一个专题为目标,以在校学生为主体,以教师等其他人员为补充,以增长技艺、增长见识为目的的一种专项游学活动。研学旅行突出一个“学”字,在旅行过程中要行有所学,学有所获。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2];有利于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研学的宗旨就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即“做中学”,就是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中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探究式学习既是学习的目的,又是学习的理念、方法和模式,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路[4]。

一、开展机器人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是世界领域研究的具有前瞻性的现代高新技术。国务院于2017年7月8日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建设和完善人工智能科普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各类人工智能创新基地平台等的科普作用,鼓励人工智能企业、科研机构搭建开源平台,面向公众开放人工智能研发平台、生产设施或展馆等。”这为人工智能教育赋予了新的目标、任务和使命。机器人技术教育是人工智能的启蒙课,而现阶段由于机器人实训室建设不完善、师资力量严重匮乏等原因,在所有学校实施该课程还有一些困难,全面普及机器人技术教育的高职院校数量很少,这样就局限了机器人技术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应发挥的特质和价值。机器人技术教育集成了数学、力学、机械、电子、自动控制、传感器、通信、计算机、人工智能,综合了众多领域的高科技,具有实践性强、探索性强和综合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迅速接触前沿研究,不断激发探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机器人技术作为一门研究性课程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学会在海量的信息前能自主判断、选择、获取和应用有效资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机器人学习和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接触机器人,还能体验成功制作机器人的愉悦,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5],充分弥补其在课堂学习中缺乏实践的缺陷,强有力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在高职学生研学中开展机器人项目教学,可以普及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协作能力和进取精神。当前,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心是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由此确立机器人技术为高职院校开放型研学课程。高职院校应不拘泥于专业限制,多方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在校学生创造一个能激发兴趣、产生好奇心的环境,使他们能通过机器人活动点燃智慧的火种,因而,将机器人作为科技研学中的一个项目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机器人研学活动在职业院校中的开展路径

1.组建研学团队

高职院校应多加宣传,营造科技教育的氛围,形成教师与学生乐于参与的良好态势,坚持多样性与开放性原则,搭建学生科技活动平台。机器人技术课程不能仅让工科专业学生学习,还应让其他专业学生一起参与。要在参加科技研学的学生中招纳、吸收一批热爱发明、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积极分子,促使其开展机器人研学活动。高职院校应为此配备指导教师、开发实验室使该活动常态化,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协助学生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学校应多次举办或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比赛或机器人大赛,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2.初期认识阶段

在研学活动初期,要引发学生对机器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生进行机器人科普教育,如机器人发展史、机器人的工作场景,炫酷的科技场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可通过展示现代科技信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对新科技的兴趣,鼓励他们热爱科技,尝试创新。

3.具体实践阶段

在实施阶段,硬件平台的选取已实现了多元化,可以选取“探索者”系列的螺丝零件式组装或进行乐高型积木式组装。(1)科普学习。实践阶段以“手脑结合”为主要学习方式,注重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的融合,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可通过各种零件的组合设计一些实验、搭建一些实体模型,比如制作招财猫、搅拌机、唱片机、行走的小车等。应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分别给予其不同的主题和任务,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教师辅导为辅,鼓励学生动手去做,并在做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完成项目,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作品。具体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将3至5名学生分为一个小组,让学生尝试合作学习,增强其团队协作精神。由于机器人制作不仅要搭建外型,还要编写一些程序让其动起来,所以在创意、搭建、组装、编程、调试的过程中,学生可互相交流和讨论,各抒己见,选择最优方案,然后将组装与编程进行分工。通过交流和讨论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在组装、调试过程中,学生会不断进行集体讨论,积极改善方案,弥补不足,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小组探究精神。(2)综合学习。在这一阶段,学生已掌握了简单的机器人制作原理,有了编程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发明创造,建议多个专业的学生进行组队,这样可以拓展大家的思维,比如团队中汽车专业的学生可能会考虑制作与车辆有关的作品;医学专业的学生会考虑制作一个与医学相关的小仪器等……建议每个团队中至少有一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负责程序编写与调试,这样不仅能使设计方向多元化、作品多样化,还能使调试阶段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篇3

论文摘要本研究广查资料,总结他人的研究成果,设计出客观的调查问卷,采用SPSS软件分析,得到了一个量化的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活动的现状。

杭州的青少年科普活动开展的时间较长,青少年参与科普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已经形成了一个培养的框架机构。那么培养的结果产生的成效如何呢?

本研究依据《儿童权利公约》和《联合国青年权利公约》相关年龄文本,青少年的年龄段13~19岁,即13岁~16岁为初中组,17岁~19岁为高中组。根据分层抽样原则,在杭州市区的 8所高中和 3所初中随机抽取共33个 班级,1650 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640份,自行设计问卷,做了调查。

1 青少年科普活动硬件状况

1.1 校内硬件

校内科普硬件主要由橱窗、报廊、挂像、校内科普作品展、科普角、科普组、气象台、生物角等项目组成,被调查的11所学校的科普硬件建设都有上述项目的建设,但没有设置全部项目。

调查结果非常出乎意料,不论高中还是初中,在同一所学校面对“你所在的学校有以下科普项目吗?”的调查,不同学生回答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在橱窗、报廊、挂像、校内科普作品展、科普角、科普组、气象台、生物角等选项中只选择了一项,有的学生选了8项,选择相同选项的学生10%不到,学校是否建有这些科普设施,在同样的科普环境中,不同学生的感受和认知是不同的,学生表达的更是自己的兴趣点。

从走访中可以看出杭州各个学校不论高中、初中,不论重点还是职业,都非常重视科普硬件的建设,校内科普作品展和气象观察近一年内有学校没有举办或者还没有到举办的时间,其他的每个学校都有设置。

由此可见,一个学校的科普硬件的实际建设情况为多项的100%,而学生可以认为学校没有这个项目的建设,一则是学生兴趣的问题,二则学生是否有空暇时间来顾及,三则这些硬件要让它们产生生命力是由学生的科普情结决定的。

1.2 校外硬件

2006年3月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后浙江省省委和省政府更加重视科普设施的建设,杭州市的科普综合实力又是连续七年稳居浙江省第一,①省、市二级政府十分重视城市科普硬件的建设,地处杭州的校外科普设施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由少年宫、博物馆、科普中心、科普展览、植物园、海洋世界等组成。

这些对全民开放的科普场地,硬件使用情况取决于使用者的使用主动性。被试者参观杭州市公共科普场馆的次数从0次/年四次/年呈递减状态分布,其中5次以上/年出现了多人现象,但在访谈记录中,几乎是去自修学习的,而不是为了满足自身对科普的需求。初中组和高中组的统计数据还表现出同步性。

2 青少年科普活动及其分层次状况

为了更好地反映青少年科普活动现状,调查问卷设计了多道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可以更好地反映一个现状,但也给数据的百分比统计带来困难。以下各个有关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分层内容的状况是统计数据的绝对数量表示。

2.1 科学知识教育培养状况

由于科学知识的传授能提高青少年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青少年智力发展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所以科学知识教育成为了青少年科普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随着科学的发展,应将激光、超导、生物工程、环境保护、人工智能等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作为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内容。

问卷通过“假设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被怀疑疗效不好,你认为科学家会采用如下所列5种方法中的哪一种进行研究?”来调查,选择正确答案“对患者和医生进行调查,并对两组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的人数为单项选择中最多的,但是选择其他错误答案的人数总和远远超过选择2的人数。

选择“对患者的意见进行调查,然后作统计分析”有92人,选择“用最新的医学理论来判断药的实际疗效”有58人,选择“将病人分成两组,一组服该药,一组服另一种药,然后进行比较”有125人。可见很多同学没有形成“科学是实践,可以重复检验,实践会有主观色彩”这些科学概念。初中和高中在答题错误的分布数量上存在一致性。

2.2 科学意识的培养状况

科学意识就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科普活动观念,它是人内在的、积极思考和创新的思想品质。并非所有人在具备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都能进行科研活动。培养青少年如何抓住机遇和灵感,针对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实践活动,随时产生一系列假设和构思,这是青少年科普活动的重要因素。

调查通过“你对算命之类”的问题来分析。在410份问卷中选择“完全不相信”的有120人,“非常相信”的10人,“有点相信”93人,“说不清楚”57人,“不太相信 ”130人。可见青少年的科学意识的培养已具有一定基础,但是还存在少部分同学科学意识比较淡薄。

2.3 科学精神的培养状况

科学精神是指科学研究中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科学的道德与情操。它包括谦虚谨慎、严谨求实、吃苦耐劳、认真扎实、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精神,善于总结经验、勤于捕捉灵感、敢于突破的个性品质。实践证明,科学精神是个人和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对促进青少年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与社会进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调查通过“谦虚谨慎、严谨求实、吃苦耐劳、认真扎实的精神,善于总结经验、勤于捕捉灵感、敢于突破的个性品质,你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式来培养?”来了解,可以看出被试者认为上述品质是由“课堂知识的学习”、“ 社会实践活动”(初中组)、“ 科普活动”、 “体育锻炼 ”、“ 向有经验的长辈学习”各个选项的人数基本一致,只是在高中组的“ 社会实践活动”选择人数远远超出其他选项,可见“社会实践活动”在品质培养方面在高中生心目中占很重要地位,而对上述品质培养起重要作用的“科普活动”在被试者心目的地位与其他选项是一样的。科普活动的作用和功能在被试者心中没有得到客观反映。

2.4 科学道德的教育培养状况

在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应重视道德教育。通过科普历史、著名科学家和科普成果的介绍,来培养青少年的科学道德和高尚的人格品质。

问卷通过“当你了解到一项新的科普知识,你会怎么做?”投射科学道德的主动意境来了解该项情况,“主动告诉家人或朋友,让他们增长见识 ”、“ 和家人或朋友一起探讨此项科普知识”、“只有别人问我,我才会告诉他们这项科普知识”、“ 会认真地研究一下”、“跟课内的学习没有关系,不会花太多精力研究”、“不知道,说不清楚”,六个选项的设计程度是递减的,初中和高中组出现了明显的分层,初中组没有依次递减,在“ 会认真地研究一下”项超过了“只有别人问我,我才会告诉他们这项科普知识”,高中组的选项依次递减。可见,投射结果高中组的科学道德的培养状况好于初中组。

2.5 科学技能的培养状况

科学技能包括动作和心智两个方面。技能的形成过程,就是人通过练习掌握技能的过程。在青少年科普活动中,需要多动脑、多动手,加强练习,使其形成一定的科学技能。同时也要运用观察、实验、演绎、归纳、假设、抽象等方面的知识,动脑、动手形成设计、操作、反馈等一系列科学研究的技能。

通过“认真细致的分析和解释可以弥补观察步骤的缺失,这个说法是什么”来了解被试者的科学技能情况,选项“正确 ”、“不正确 ”、“ 不全面 ”、“ 不知道,无法判断” 。这道调查题的难度不高,是一题基础题,被试的是科学技能的基础“观察”。选项正确的人数初中组只有20人,高中组58人,只占19.02%。

2.6 科学思维的训练状况

科学思维的训练是进行科普教育的核心。在科普活动中应着重培养青少年思维的多元性、辩证性、逆向性、创造性、主体性等。重点加强思维模式的训练,有利于青少年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和科研中节约时间、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

对“科学思维”的现状做了分层,首先通过“以下都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拥有的性格特点,选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来了解科学思维的特质。

“独立性强、自信心强、敢于冒风险、具有好奇心、有理想抱负、易于被复杂奇怪的事物所吸引、具有艺术上的审美观、富有幽默感 、兴趣爱好既广泛又专一”,高中组的前三项选择“独立性强、自信心强、具有好奇心”,初中组的前三项选择是“自信心强、具有好奇心、敢于冒风险”,有相交区也有不同选点。初中组的科学思维更表现出冒险特质。

“您平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没有习惯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解决。”被试者对“几乎都会用、经常会用、偶尔会用、几乎没有用过”四个选项选择最多的是“偶尔会用”,其次是“经常会用”,初中高中的选择分布出现一致,但各个选项的比例出现不同。

“当你脑中突然冒出一个新奇的想法时,你一般会”,被试者对待“认为自己胡思乱想,很快忘掉这个想法;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有意思,但是觉得不切实际;静下来好好想想这个想法,然后过段时间又忘了;静下来好好想,并且将想法付诸实施来了解。”四个选项,初中和高中的情况出现了很大不同,初中组后3个选项基本呈均匀分布状态,但高中组有250人选择的是“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有意思,但是觉得不切实际;静下来好好想想这个想法,然后过段时间又忘了;”说明初中组对自我的思维状态评价要远比高中组的自我评价要高,尤其是第四个选项,高中组选择占9.26%,初中组选择占10.98%。

3 青少年科普活动参与度

3.1 校内科普活动参与度

校内科普活动的参与度是通过“请问你所在的学校举办科普讲座或其他科普活动的情况?”来了解的,“经常举办、 偶尔举办 、不经常举办、很少举办、从不举办 、不知道。”

上述选项中,初中组各个选项几乎呈均衡分布,但是选择“不知道”的,在初中组有36人,是所有选项中绝对数量最大的。高中组选项主要集中在“偶尔举办”和“不经常举办”2项,似乎学校的科普活动的频率无法满足高中生的要求,回答“不知道”的有53人,这个数量位于所有选项的第三。初中生顾及学习以外的活动的程度低于高中生。

3.2 校外科普活动参与度

校外科普活动的参与度是通过“请问如果有科普讲座或科普活动你会去参与吗?”来调查,在5个“ 肯定去 、视内容而定 、学校组织集体去才会去 、不去、不知道,说不清楚、”选项中,初高中最主要的选项是“视内容而定”,尤其是高中组有近200位学生选择该项,科普活动如何吸引学生是开展科普活动者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初中组其他各个选项情况差异不大,“不去”是选择人数最少的一项。高中组“肯定去”选项的人数只有18人。

总之,青少年的科普活动开展状况有令人欣喜的一面,尤其在校内外科普硬件的建设上已经达到一定水准。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开展已经展示一定效度,青少年对科普活动有渴求有期待有自我评价,随着年龄的增大,高中组明显强于初中组。

但是,也发现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活动也存在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科普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相对薄弱 ,科普教育的实施需要复合型的教育人才,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多是接受单一学科教育成长起来的。如何培养复合型教师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且,学校与学校之间对科普教师的重视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就造成不同学校求学的青少年接受科普活动开展时存在着不公平性。

科普活动教师的培训和评价制度尚需健全 ,目前科普教师的成长主要依靠他们自学钻研或者校内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一所普通中小学是很难系统地独自完成科普活动教师的培养。同时,没有制度化的进修和定期的集体研讨,科普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参与科普探索的积极性等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地方科普管理部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科普教育的重心应转向课程研发,中国的青少年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中小学校的科普教育研究应从科普活动向科普教育课程的研发层面提升。在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许多学校没有一本可以参考的、综合程度较高的科普教材,即便有,有些教材的“拼盘”痕迹太重,缺乏系统化和综合性。

科普教育资源有待整合,杭州的青少年科普活动可谓是丰富的,学校、家庭、社区不同范围的科普活动各自开展着,大多以局部为出发点设计开展着活动,有重复现象,也有内容和活动方式上的缺失想象,符合青少年兴趣特点、“价廉物美”的科普教育资源缺乏地区教育资源系统整合,而且这个工作是一所学校和教师难以独立完成的,需要地方行政部门的牵头研究整合。

杭州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重点项目部分结题报告,计划编号:20091334M38,2009年4月~2010年12月

注释

①杭州高科技投入高回报大 2010年销售额将达2600亿,chinachs.

org.cn/cityxilan/content_443.htm,2010-7-16.

参考文献

[1]杭州科普信息网 btl-auto.com/cn/images/others/_vti_cnf/633295.html.

[2]浙江省科普网zjinfo.gov.cn/.

[3]郭正谊.青少年科普活动概论[J].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篇4

活动当天,北京市海淀区周鲢淝嗌倌晷M饣疃基地人员攒动,众多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了活动现场,亲身感受了科学的魅力。

走进活动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惊叹声。在科学DIY小课堂上,小朋友们一边认真观看工作人员教学流程,一边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小玩意”,“错了,错了,你做的不对,叔叔刚才不是这么做的。”“叔叔不是说DIY就是自己做自己的吗?”几个小家伙互相较起了劲,惹得家长们哄然大笑,但并不能阻挡孩子们的热情,蒸汽机、电话、发报机在小朋友的手中渐渐成型,尽管各不相同但让人同样欢喜。就这样,在玩乐之间,把科学传递给了孩子们,看着小朋友们鼓着劲后的兴奋,围观者也不禁莞尔一笑。

来到陶艺体验现场,早早就排起了队伍。“我们这里从活动开始人群就没有散过。”工作人员小刘如是说。只见操作点上的小朋友正认真地操作着,随着转盘的转动,用手打磨着陶泥,虽然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物件,但是小朋友们却异常兴奋。“为了能完成陶艺体验,我都排了一个小多时的队呢,叔叔说我做的是最好的呢。”在孩子的眼中,把泥土做成工艺品是一件值得等待和炫耀的事情。“学陶艺是手、眼、脑协调互动的过程,儿童的智力发展起源于动作,而学陶艺的过程不仅可以开发儿童的智力,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感知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对于被围观,小刘说这在他的意料之中,并且他希望更多的儿童加入到陶艺学习中,让他们在长期反复地欣赏―操作―再欣赏―再操作的过程感受陶艺的魅力,并得到锻炼。

在科普剧《恐龙去哪了》的表演过程中,小朋友们在观看表演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互动参与。小演员们通过扮演恐龙角色,跟随故事情节发展,在其中接受恐龙的相关知识。就这样,动物的生存环境、习性等等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小朋友们通过参与感受了科学精神,极大地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当然,机器人也成为了当天小朋友的好伙伴,它与小朋友们亲密互动、亲切玩耍;还有叶拓活动让孩子们树叶中发现了不一样的世界;无人机让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小小的无人机承载着他们的欢乐,更激发了他们探寻的欲望;至于风车、沙画、折纸制作及体验,让小朋友们在玩耍的同时明了了动力的原理和线条的描画;农耕碾米教学,让小朋友们亲身体验了一把农民的生活,真正体会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还有自供电发光跑步灯LUMEN自供电夜跑灯,摇一摇就可以点亮,小朋友们像发现了科学的新大陆一样兴奋,而科普立体图书的展示,通过直面感更、立体感更强的特点让小朋友们爱不释手,蚯蚓、杂鱼、鸟居都立起来了。

“朋友告诉我这里有一场科普活动,看了介绍,基本上都是孩子可以玩得,并能学到知识的项目。”张先生的儿子8岁了,一天下来,孩子拿到了自己亲手制作的陶艺,下地体验了耕种,并参与了所有的互动项目。“一天下来,孩子玩疯了,也累坏了,但是他是兴奋的,尤其是这么多的小朋友们一起叫着劲参与,学知识就变得很简单了。”张先生很是高兴,并表示希望多举办这样的科普活动。“是啊,是啊,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动我肯定还带孩子参加。”周边的一些家长们纷纷附和。

篇5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大陆的科技馆陆续出现了。从2000年到2009年,先后有中国科技馆、上海、黑龙江、四川、贵州、郑州、沈阳、厦门、宁夏、广东和重庆等科技馆相继落成开馆。这批科技馆的一大特点就是:建筑宏伟靓丽、布展鲜亮突出。作为国家科普教育的基本平台,科技馆在为公民传播科普知识的作用也越来越重,市场分类也呈现细化。例如:上海科技馆的生态灾变剧场、相对论剧场、人体模型演示剧场;黑龙江科技馆的科学工作室、水世界;重庆科技馆的防震展区和国防展区;安徽科技馆的动手做科学实验广场、挑战惊奇科普剧;东莞科技博物馆的科技互动课,从不同的角度和特点来拉动学习兴趣。

但是在科技馆内常设展品数量普遍增加时,原创性和创新性的展品比例很小,来自科技馆自主研发的展品数量就更少。尽管常设展品是科技馆的核心,但因更新周期慢,不能满足所有年龄层次游客的需求(基本是满足7~16岁青少年的),科技馆就必须通过主题科普活动来提升它的社会影响力,同时还需经受公众的体验,这个问题已引起各地科技馆的普遍重视。为此各级科技馆基本上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例如中国科技馆的科普大篷车、广西科技馆的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重庆科技馆的主题科普活动、广州科学中心的开放实验室和小谷围科学讲坛。但在馆校结合时,科技馆却因为是NPO(非盈利性组织)组织,又在资金、政府支持、活动场地、员工能力和资质认定上有限制,科技馆的大部分活动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那么,科技馆在作为国家科普中心的同时,如何优化和调整科技馆的核心成为探索的主流。而作为发源地的欧美国家,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馆校合作模式在彼此间不断寻求着结合点,目前发展成为6种成熟的合作模式。本文则是在吸收了其中的中介者模式和社区博物馆两种模式后,结合本国实际,发展出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共赢的NGO合作模式。

2主题科普活动的桥梁作用

但目前大陆科技馆很少有跳出科普剧和科普实验的桎梏,基本上还是延续着传统活动的思路,活动适应的年龄段很狭小,难以具有核心价值,难以引起共鸣。相比而言,主题科普活动是以活动互动为核心,没有特定人群,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寻找有共同话题。但如果活动如此开展,对于一个NPO而言,必然要加快活动法规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建立完整的考评和激励机制、实施规模化品牌化的战略部署、加强产业链的企业合作,还要培育壮大自己的科普开发人才队伍。因为国内科技馆自身限制,这些任务很难适应市场变化,而NGO的加入则能很好解决这个矛盾。

NGO是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的缩写,即非政府组织。与NPO相比,NGO是由第三方(非政府)做运行管理,与NPO合作是建立在某种公共事务合作的基础上的。那么,科普教育是科技馆的社会价值;NGO则以科普活动为业务核心,帮助科技馆拓展业务,扩大合作体的公益价值,最终形成科普教育品牌并产生盈利市场。如,北京科学松鼠会NGO与各地科技馆的合作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合作的主要形式是线下的主题性科普活动,如小姬看片会、达文西行走都是该组织的核心。

主题科普活动的桥梁作用就是联系NPO和NGO,构成互补关系。首先作为科技馆,则应充分信任NGO对自身科普文化的推动作用;作为NGO组织,则应努力发挥其优势,弥补科技馆的矛盾,打开双赢的窗口。在国内,松鼠会的成功并不是偶然案例,借助Web2.0的发展、科普活动多样化和占领媒体宣传的制高点都是它成功的主要因素。由于松鼠会是以科普文学为核心的NGO,在后备人员培训上也只考虑了科普写作的能力,所以在发展了近4年后,松鼠会即使有着现有成员105名,遍布8个国家和地区,由于缺乏多方面人才和新品牌的补充,也面临着市场无法细分深化的困境。同时,主题科普活动是一个弱联系的桥梁,科技馆和NGO的合作远不止这些。

3与NGO合作的市场广泛性

就在松鼠会的发展停滞不前时,一些以互动艺术为核心的组织开始崭露头角。如北京的创客空间、上海的新车间等。它们都以实践为活动核心,强调线下社团作用;这类小众化的NGO对科普市场的冲击是非常强烈的,因为它们提供的是互动艺术,通俗的说就是融合电子、机械、模型、控制和工业设计的综合体。一方面,在运作资金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有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由于互动艺术对个人的素质要求较高,从科普层面来说就一直没有引起科技馆的重视和发展。

换个角度,互动艺术是由多学科构成,科技馆作为是国家科普教育的场所,开发这个领域也属于职能范畴。如果让一个学习者从基础的科学或工程起步,进步是非常显著的,也能为打开互动艺术这个市场。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EAP(Education Associates Program)为例,建立EAP的目标是为了解决美国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学生严重短缺的问题,为了鼓励毕业生参与STEM研究领域,在EAP内,NASA的科技工程人员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招生实习的。他们为这些学生建立档案,让他们有机会亲身体验NASA的项目。同时,EAP也给教师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加强与NASA研究人员的合作,并更新他们在尖端技术上的基础知识。

对学生而言,EAP是一个带领学生和教师实习的绝好项目。由EAP提供独特的体验式学习课程,让优秀学生和教师成为NASA重要的技术支撑力量,每名实习生都会参与到一个或多个NASA的核心研究项目中,并施展自身的智慧;同时,学生和教师在教育联营计划中参与的NASA项目将对他们将来的学术职业生涯产生重大影响,很可能出现NASA研究项目的衍生产品。

对NASA和相关企业而言,他们能够利用EAP中的每个实习生或研究员来协助项目的开发。由于在EAP名单上的候选者名单非常广泛,且来自不同地区和学术领域,所以在NASA的每个部门几乎都能找到实习生的身影。由于NASA的研究机构广泛分布于全美国,大部分EAP实习生可以通过本地研究机构与NASA的埃姆斯研究中心进行连接,并及时提供研究项目的解决方案。

经过40年的品牌发展,NASA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2009年又与Google合作创立了奇点大学(ingularity University),采用跨学科教学方式,在九周时间内开设涵盖未来学、网络和计算机、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纳米技术、医学和神经科学、人工智能、能源、航天和自然科学、法律和伦理、金融等10个领域的课程,目标只为创造全球最优秀的年轻人才。美国科普品牌意识已上升到全球范围,领先了我国几十年。

遗憾的是,大陆的综合性的科技馆或科普中心普遍没意识到这个市场的存在。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数据统计:截至2011年,全国以科技馆名义存在场所共有263座,如果按各省、省会城市及副省级城市必须拥有各1座科技馆计算,科技馆拥有率为69.70%;如果按省及省会城市可以只有1座科技馆,那么科技馆的拥有率为118.00%,在全国范围内科技馆的分布是初具规模。

科技馆应联合起来发展出自身的NGO合作品牌,将工程实践和教育培训深化结合,发展隶属科技馆的多个科普社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作为大陆科技馆的上级主管单位,可牵头向市场邀标,由最合适的NGO来运作甚至管理全国性的科普社团联合体,实现双赢。

4构架Hack品质的科普社团

运作和管理科普社团联合体是NGO的主要工作。站在科技馆的角度,希望的能提升科技馆NPO的影响力、补充其能力的不足;在NGO的角度,希望是能最大化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培养自身的营销团队。同时,有实力的NGO资金一般都由多个商业组织所支持,塑造其股东的正面形象也是需要考虑的方面。

NGO提供社会资源和管理人员,科技馆提供场地和运作经费,从基础做起,长期定时的安排活动,逐步形成品牌。最理想的科普社团应具备Hack的性质:独立思考、好奇、自由独立、热衷解决问题。要达到这个目标,至少要具备以下几点:

4.1有丰富的线下活动。科普社团不是交友俱乐部,国内成熟的科普团队核心成员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因为线下活动基本是靠这些核心成员来策划实施,如果有科技馆完善的后勤支持,实施人员可以把精力更多的用在活动内容上;NGO则要负责管理活动并做好宣传,扩大社团的影响力。

4.2有完善的交流平台。沟通交流是社团学习的核心。网络是一个低成本高收益的平台,但并不完善,保障成员之间的互动是交流的关键。科技馆是场所的提供者,NGO则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安排每个社团的活动时间,如组织成员跨地区做短期访问、邀请优秀成员或团队做巡展、天文或地质观测、开展航模或机器人的电视大赛等等。

4.3有多面的资金来源。科技馆的资金只能用于场地和基础设施的支持,除了冠名权不能出售外,NGO的活动支持需要多方筹集,以保障自身不会因某个股东退出或收益渠道失效而面临资金不足。旗下的社团活动是主要的资金来源,其收入应来自广告、赞助商、设备供应商、产品销售和门票等。另一个途径是建立企业基金,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就是个成功的案例。

4.4有合理的人员结构。科普社团应该是开放和自由的松散型组织,即使是核心成员也应是兼职的,人员的流动性是保障社团长青的一个原则。NGO可以安排若干专职人员来处理社团的内部问题,但不干涉社团的外部活动。科技馆也要利用场地和NPO的优势,为社团的发展做好核心人员挖掘工作。

至此,科技馆的作用已被NGO放大成一个全国规模的科普社团联合体中心,被称作科普中心更恰当。但科普社团联合体是个庞大的建设工作,社团的发展不光要依靠优良的管理和恰当的宣传,在恰当的时候,引入市场检验和合作激励的双重机制是必要的。科技馆和NGO都是有限资源,必须淘汰效率低下或发展不足的团队,把更多资源集中在优势团队中,凸显品牌特征,同时也为次世代的科学中心创建高级团队打下基础。

5次世代科学中心的方向

科普品牌可以把科技馆和NGO绑定在具备共同利益的品牌之下,这也是合作其中一个部分。科学中心要超越科普品牌的束缚,从品牌中产生品牌,把社团中的人才建立以企业技术需求为核心的开放式解决中心。

作为市场的先驱,目前只有Innocentive(以下简称Inn)这个NGO取得了微盈,其业务渠道基本依靠网络,在技术上还不能对个人或企业行为做准确约束。而科学中心的优势是实体化且分布广泛,可以为所有的人群服务。Inn从创建以来,一直是采用join-us模式。从2010年开始,有个别Solvers(解决者)在特殊条件下自发的组建了solver-group(解决小组),即join-in模式。这个模式能集中集体智慧,解决问题的效率远比Join-us好,但Inn一直没有好办法对solver-group进行管理。尽管他们也尝试建立团队,但缺乏本地化和实体化支持,管理是很有限的。

但是对于科技中心,每个地区的科技馆是为本地服务的,本地企业或社区可以把创新问题需求到Web平台上,由高级社团以join-in模式介入来解决问题。由于高级社团是实体化的组织且接受NGO的管理,这样可以使企业避免创新难度风险、避免知识产权被盗用的风险,解决小组也避免了因知识产权利益分配而引发的纠纷。

红色为解决目标,白色为solver

由此可见,创立一个科技馆领导的Web开放式解决平台,科普社团以join-up为基础的解决模式是次世代科学中心的发展方向。科学中心可以持续不断地为整个社会提供优质的科普科技服务,彻底摆脱目前传统的没有活力的科普展教模式,最终促使本地区或整个社会科技资源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田英.对科技馆建设历史沿革的比较与思考[J].科协论坛,2009(3).

[2] 刘婉珍.美术馆教育理念与务实[M].台北:南天书局,2002

[3] 李智强.省略/about

[5] 省略

[6] 郑念.全国科技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科普研究,2010(6).

[7] 省略.cn/KpFundAboutUs_jjhzc/List/list_0.htm

作者简介:

篇6

有创意的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1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努力提高我镇广大干部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根据区科协统一部署,镇科协决定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题,在全镇范围内开展20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名称

 

井口镇20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

 

二、活动宗旨

 

围绕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结合我镇实际,利用我镇教育、卫生、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公众素质,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发展。

 

三、活动主题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

 

四、时间安排

 

20xx年9月18日――24日(各村、社区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微调,适当超前或滞后安排)

 

五、活动方式

 

组织动员全区科技、教育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积极行动起来,深入村、社区、学校、幼儿园等,面向广大群众,运用讲座、报告、展示、咨询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利用井口通讯、广播、电视等媒体开展有关宣传活动。

 

六、活动地点

 

镇涌泉广场、主要公共场所、辖区学校等。

 

七、具体活动安排

 

1、活动内容:全国科普活动开幕日

 

活动时间:9月18日 8:30-11:30

 

活动地点:涌泉广场

 

主办:井口镇科协

 

2、活动内容:井口镇第一届蕊泽杯运动会

 

活动时间:7月30日――11月1日

 

活动地点:涌泉广场

 

主办单位:井口镇人民政府

 

3、活动内容:世博知识抢答

 

活动时间:8月13日

 

活动地点:镇六楼会议室

 

主办单位:镇科协、镇文化服务中心、镇团委

 

4、活动内容:安全知识讲座

 

活动时间:9月20日

 

活动地点:镇六楼会议室

 

主办单位:镇文化服务中心、镇安稳办

 

5、活动内容:应急疏散演练

 

活动时间:9月21日

 

活动地点:镇六楼会议室

 

主办单位:镇科协、镇文化服务中心、镇民政办

 

6、活动内容:科普志愿者义务科普服务活动

 

活动时间:9月23日

 

活动地点:涌泉广场

 

主办单位:镇科协

 

7、活动内容:健康知识讲座

 

活动时间:9月24日

 

活动地点:镇六楼会议室

 

主办单位:镇科协、镇机关党支部

 

8、活动内容:科普画册巡展,发放科普宣传材料

 

活动时间:活动日期间

 

活动地点:各村、社区

 

主办单位:井口镇科协、各村、社区

 

八、注意事项

 

1、参与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整合资源,精心策划组织实施,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2、各村、社区分别负责所在辖区的活动实施组织与落实。

 

3、各村、社区活动结束后,认真把本次活动进行书面总结,于9月28日以前一并上报有关声像资料和总结至镇科协。

 

有创意的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2

 

根据《--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地震局关于组织开展--省20--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科协发〔20--〕-号)、《关于举办--省20--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的通知》相关要求,现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创新放飞梦想科技引领未来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活动时间:20--年9月24日上午10:00

 

活动地点:--省科技馆

 

三、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启动仪式

 

主要内容:1.为获得20--年度“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励单位和个人授牌;2.奖励20---20--年度科普大篷车优秀活动单位;3.舞台表演。

 

(二)馆内科普展览及科学体验活动

 

活动内容:1.DIY动手做(8类);2.科学实验(11类);3.虚拟现实(VR)互动体验;4.科学工作室精品课程。

 

(三)馆内有机农产品、企业新产品线上线下展示活动

 

活动内容:1.企业新产品展示;2.有机农产品展示;3.“解密海洋生物,探索生命奥秘”主题临展。

 

(四)馆外科普体验活动

 

活动内容:1.球幕影院;2.科普知识有奖问答活动;3.科普资料发放;4.科技咨询服务5.无人机表演6.垂直风洞俱乐部。

 

四、活动组织机构

 

活动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组织、协调和开展。领导小组下设综合、活动、宣传和场地4个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一)综合组

 

组长:

 

工作人员:科普部全体

 

工作任务:负责活动的总体协调和安排;经费预、决算;参加活动人员组织落实;启动仪式相关材料的起草;邀请领导;撰写活动总结。

 

(二)活动组

 

组长:

 

副组长:

 

工作人员:各单位工作人员

 

工作任务:负责主会场活动组织和开展。

 

(三)宣传组

 

组长:

 

工作人员:省藏文科技报社、省科技馆相关工作人员等。

 

工作任务:负责活动期间媒体邀请、活动宣传、影像资料的采集、网站宣传等工作。

 

(四)场地组

 

组长:

 

工作人员:科技馆工作人员、科普部工作人员

 

工作任务:负责各单位活动区域划分和安排、话筒、音响准备,氛围营造、落实开展活动所用桌椅、电源等相关事宜。

 

五、活动要求

 

(一)严格纪律。严肃活动纪律,听从工作人员指挥和安排,保护馆内设施,按时到场、离场,确保活动效果。

 

(二)明确分工。明确各区域、各项目任务分工和相关责任人,充分做好与综合组联系沟通,确保活动安全有效开展。

 

(三)加强宣传。藏文科技报社、科技馆按要求提前通过报刊、网络、微信、微博等信息渠道宣传报道此次活动,营造氛围。实时更新活动期间微信、微博、网络阅览屏、报纸内容,确保活动宣传实效。

 

(四)总结汇总。参加活动事业单位按照活动要求认真汇总,将活动总结和相关图片、影像资料于20--年9月30前报至省科协科普部,总结材料电子版、纸质版各一份。

 

有创意的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动员全社会和全民共同参与创新,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根据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科协发普字〔20xx〕xx号)精神,为切实做好我市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各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活动时间及主题

 

20xx年xx市“全国科普日”活动主题为“万众创新拥抱智慧生活”。定于20xx年9月11—25日在全市各地集中开展系列科普活动,主题宣传贯穿全年。

 

二、活动内容

 

20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将围绕以下内容开展:一是创新引领新常态。重点宣传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进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二是创新成就我梦想。广泛开展公众参与的创新科普活动,让人经历创新成功的体验,给公众以成就感。三是创新助我智慧生活。重点围绕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智能信息新技术开展科普活动,让公众了解科技创新对未来产生的巨大影响。

 

三、主要活动

 

(一)科普日系列联合行动

 

1.xx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由市科协主办,结合xx市首届青少年科普剧表演大赛颁奖仪式、科技副校长聘任仪式及科普剧表演等,举办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拉开科普日活动帷幕。

 

2.xx市“全国科普日”主题宣传活动。由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主办,结合科技“三下乡”,围绕科普日活动主线开展全国科普日主题科普广场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带动全市各地科普日活动的蓬勃开展。

 

3.科普开放日活动。组织科技馆、企业科普馆和科普教育基地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发挥科普宣传教育阵地的作用,面向公众开放,积极推出与创新发展主题相关的科普展览或科普宣传活动。

 

4.社区科普益民活动。结合“美丽社区”建设,组织动员科普示范社区,特别是“社区科普益民计划”表彰奖补对象,围绕科普日主题,带头开展贴近居民实际的保护生态环境、垃圾分类等环保方面的科普知识宣传,增强社区居民环保意识。

 

5.农村科普惠农活动。组织涉农企业、农技协会,特别是“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奖补对象,带头围绕科普日主题,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农业新技术讲座、新品种推广、美丽乡村建设等与生态技术相关的科普活动。

 

6.企业科普活动。广泛开展创新方法培训、职业技能竞赛、节能减排知识宣传、安全生产教育、“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7、“崇尚科学、反对”科普宣传活动。开展反邪知识宣传、图片展览等,组织市民参观市反警示教育馆,进一步弘扬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

 

(二)青少年科普行动

 

1、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举办首届Scratch创意编程竞赛、第31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小制作评选以及科普小报评选等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选择吸引力和参与性强的科普作品在科普日期间与公众进行互动体验,并在当地科普日活动现场向公众展示。

 

2、移动科技馆巡展活动。以壁挂式科技馆展品30件及小型移动科普展品30件为主,结合我市科技创新大赛及电脑机器人大赛优秀作品展板60件,建立流动科技馆,面向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科普巡回展。

 

3、举办青少年科技培训班。开展电脑机器人、scratch创意编程及科学影像培训班,进一步促进我市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提升我市青少年科技活动水平。

 

(三)学会(协会、研究会)科普行动

 

1、科普巡讲活动。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尤其是市科普讲师团要结合科普日主题,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科普专题讲座,进一步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常识、提高创新意识。

 

2、学术交流活动。结合自身实际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解决本学科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要注意积极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专题学术交流平台,拓宽信息交流渠道,注重实用性和效果,突出特色服务。

 

3、学科竞赛、技能竞赛活动。根据各自特点举办学科竞赛或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各行业人员的职业技能、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激发行业人员的创新意识。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根据有关要求认真谋划,制定当地的全国科普日工作方案及计划,并将活动方案或计划及《xx市20xx年全国科普日重点活动登记表》(见附件)电子版于8月14日前报送至市科协。同时,充分发挥全国科普日大型科普活动的动员和引导作用,组织好每场活动,促进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确保公众安全。

 

2.贴近公众,务求实效。要结合实际,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作用,围绕主题创造性地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在组织开展科普日活动中,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厉行勤俭节约的有关规定,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力戒形式主义,着力在提高活动实效上下功夫。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以大众传媒为主要宣传平台,充分运用手机短信、移动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宣传作用,多形式多方面地开展科普宣传,让公众多渠道地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不断扩大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品牌效应。

 

篇7

关键词:藏品数据库 藏品管理 博物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053-01

我国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历程走过了几十个春秋,从最初的藏品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触角逐步地扩展到了科学研究、文物保护、展览陈列、公众服务、 图书档案、行政管理、设备运维、虚拟博物馆等各个方面。在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中,藏品数据库的建立是最基础和最核心的关键因素。数据库是将逻辑相关的数据组织起来的一个集合。数据库技术是一种用计算机管理数据的方法,它研究如何对数据进行编码、组织、分类、存储、检索、更新及维护。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引入数据库技术以来,数据库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数据库技术的应用,都使用数据库来存储、操纵和检索各类数据。在博物馆事业中引入数据库技术,利用数据库技术对博物馆藏品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将替代传统藏品卡片式的管理方式,大大提高藏品信息管理力度。藏品管理,一直是博物馆各项工作的核心。在藏品数字化的基础上建立藏品数据库系统,是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博物馆利用各种数字手段,对以藏品为核心的相关资源进行信息采集、存储,形成完整的数字内容体系,通过藏品信息数字化,建立藏品数据库系统。

一、藏品数据库建设是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对于博物馆而言,藏品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何建立一个规范、有序、标准的藏品数据库,应该成为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所在。长期以来我国博物馆藏品管理使用传统的手工填写纸质总账、编目卡、藏品档案等方法,文物藏品的管理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数据采集、记录方法,可以说没有任何一家博物馆的文物数据采集、记录项是完全一致的。一般是根据自身的保管条件、藏品的数量、种类,以及保管人员的业务素养,形成了各个博物馆工作质量的高低不同。再次博物馆藏品数量和种类繁多,出入库手续繁复,重复性的工作量巨大,使得藏品管理和藏品信息的应用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文物资源信息难以更好的应用于文物保护、文物研究,展览陈列、公众服务等工作。尤其是当各博物馆的信息化深入发展下去,准备结束各博物馆信息孤岛的局面而实现资源共享之时,藏品数据库建设的问题就立刻成为拦路虎。建立藏品数据库的目的不仅是替代传统的藏品卡片式管理,提高藏品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还在于能便捷地利用文物信息资源,更好的管理和保护实体文物,并由文物数据库系统衍生科学研究、文物保护、展览陈列、公众服务、影像处理、虚拟博物馆等辅助系统。

二、数据库技术改变博物馆的传统展示

藏品是博物馆展陈的核心,藏品数据库系统为博物馆展陈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没有藏品数据库,博物馆的现代化展陈会成为无源之水。以往的博物馆展览陈列几乎是以静态的展品为主体,有限的说明牌无法承载更多的历史背景信息,仅仅以视觉方式难以全面表达、传递这些展品、事件、人物所蕴含的信息。以藏品数据库系统为基础的数字技术的引入,使博物馆的展览陈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藏品数据库系统提供和处理海量文物信息,包括文物基本信息、二维照片和三维动画,结合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交互技术使博物馆展览陈列场景化、动感化、交互化。发达国家的展馆无一不是全面、深入地运用数字技术手段来表现本国的技术发展水平,而这些数字手段都离不了数据库技术。现代化的博物馆陈展俨然是数据库技术、视觉技术、交互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数字技术的竞技场。

三、藏品数据库是虚拟博物馆的基础和依托

由于计算机技术在博物馆中的深入应用,传统形式上的博物馆开始产生了分化,人们可以不再亲临博物馆的展厅,而是借助计算机和网络的处理、传输技术,远程参观、研究文物。建立在互联网上的博物馆被形象的称为“虚拟博物馆”。虚拟博物馆是对实体博物馆的辅助与延伸,实体博物馆的藏品数据库则是虚拟博物馆的基础和依托。一个完整的虚拟博物馆必需的组成部份有:藏品数字信息、存储处理服务器、展示平台 软件、计算机网络、客户端。从藏品数字信息看,它完全来自于其所依存的藏品数据库,虚拟博物馆的所有资源均以此为基础进行加工、提炼。不然,虚拟博物馆就成了无本之木,失去了依托。从存储处理平台看,虚拟博物馆所需的所有资源数据库必须依靠藏品数据库的软件和硬件配置。藏品数据库建设和影像数据库、镜像数据库、陈列展览档案数据库、教育活动数据库等都是虚拟博物馆存储平台的建设内容。离开藏品数据库的支撑,虚拟博物馆的建设只是一个空壳。利用藏品数据库系统,虚拟博物馆将有形的文物资源虚拟成数字化信息展现于计算机网络世界,可以突破博物馆管理和展览上的时间、空间、环境、地理区域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功能,造就 “永不闭馆”展览。

信息技术引领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方向,推动着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融合与共享,它的广泛应用将深刻改变博物馆的服务方式和发展方向,随着博物馆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不同,随着单位环境的变化,博物馆的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也需要不断的优化和深入。而博物馆信息化中,藏品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将深刻地改变博物馆的藏品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不仅能提升文物保护、管理和研究等职能工作,更能对发挥博物馆陈列展示、教育、服务大众的社会职能起到推进作用。加强藏品数据库建设研究,使藏品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真正做到既科学先进,又合理经济,已经成为现代化博物馆发展的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朱华.浅谈网络信息资源采集技术.国家图书馆学刊,2004(2).

[2]赵秀琴.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几点思考.文教资料,2010(26).

篇8

一、动漫与科学传播的概念及模型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因为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所以一般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称为动漫,但是两者之间同时又存在着很多差别。动画所指的是由许多帧静止的画面连续播放时的过程,其静止画面可以由电脑制作,也可以通过手绘,抑或只是黏土模型每次轻微的改变,然后再拍摄,当所拍摄的单帧画面串连在一起,并且以每秒16帧或以上去播放,使眼睛对连续的动作产生错觉,误以为看到了活动的画面。通常这些的影片是由大量密集和乏味的劳动产生,就算在电脑动画科技得到长足进步和发展的现在也是如此。动画可以分为三种:传统动画、定格动画与数字动画。

漫画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指笔触简练,篇幅短小,风格具有讽刺、幽默和诙谐的味道,而却蕴含深刻寓意的单幅绘画作品。另一种是指画风精致写实,内容宽泛,风格各异,运用分镜式手法来表达一个完整故事的多幅绘画作品。两者虽然都属于绘画艺术,但不属于同一类别,彼此之间的差异甚大。但由于语言习惯已经养成,人们已经习惯把这两者均称为漫画。为了区分起见,把前者称为传统漫画,把后者称为现代漫画。[1]科学传播是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领域中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它与传统科普和传播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们这个科学时代,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因而,一般看来,科学传播的意义也是不言自明的。首先科学应该得到传播,得到效率更高、范围更广的传播。然后,再讨论谁来传播,通过什么传播,传播什么,以及向谁传播。[2]科学传播典型模型的划分根据科学传播本身的分类可以分为4个,其中一个是针对科学共同体的,称为“同行评议”模型,跟传播学中所讲的“把门人”理论很相近。“同行评议”制度指的主要是关于某一领域的科学问题,只有相关的同行专家说了算,研究论文是否应当发表,要同行评议后才能决定。[3]这样虽然在某些层面上可以保证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但是因为主观性和局限性较强,因此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就目前而言,尚且没有更好的方法进行替代。这个模型只直接设计科学家及相关科研管理部门,更广大公众则联系不大。在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上,存在着“三段学说”,即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有反思的科学传播。[4]伴随着这一学说,就出现了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的3个模型,分别是中心广播模型、缺失模型和对话模型。这3种模型分别基于国家立场、科学共同体立场和公民立场。

二、动漫与科学传播结合的必然性

上文所提到的“三段学说”,在我国只能在逻辑上成立,从历史角度讲,我国并没有经历这样的进程。我国的科普教育机构大多是被纳入政府序列的专业科普机构,所以中国的科学共同体只需要面对政府,而并不需要面对群众。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从公众理解科学这一方面就开始有很大的缺失,我们的科普推广仅仅还是停留在教育阶段,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公益活动或者教育课程,远远不能达到科学的广泛和有效传播。在很多时候,中国科普已经不是政府立场,而是蜕变为科普机构立场了。科普的市场化和专业化势在必行。[5]科普的市场化和专业化的结合需要一个有力的支撑点,大众传播在科学传播中就起到这样的作用,将成为科学传播的中坚力量。首先,大众传媒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是舆论的引导者,是言论自由的推广者和实行者,是舆论监督的倡导者,这些理念符合科学传播的要求。其次,大众传媒拥有丰富的媒介资源,是大众传播的既有渠道,如果科学传播于大众媒介相结合,就能保障科学传播渠道的畅通。另外,科学的发现是具有前瞻性和偶然性的,这就使得一般大众很难即时接受最新的科学发现,同时,科学事业具有其本身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很多专业术语会让受众感觉晦涩难懂,这样一来,就不能达到有效的传播,所以需要传播从业者在科学家与公众之间打造桥梁,运用专业素养将科学语言化繁为简,传播给受众。动漫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方式,它具有轻松幽默、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寓教于乐等特点,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无论是从传统漫画到现代漫画,还是从传统动画到数字动画,动漫产业一直处在不断地发展中。这种发展反映出了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为科学传播提供了途径。动漫可以从视觉和听觉等方面对人们产生影响,影像与声像的结合带来的震撼会使得语言和文字都变的苍白。另外,一想更利于人们去理解,去体会,可以将原本复杂的科学现象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增加传播的有效性。基于科学传播的媒体转向倾向,科学传播需要找到一种或几种有效的传播方式,它的这种需求可以为动漫在新的领域———科学传播领域搭建一个发展的平台,使动漫不再以娱乐为主。

三、动漫在科学传播中的表现形式

动漫在科技传播中有很多表现形式,虽然科技传播与科学传播略有不同,但是动漫在两者之中的表现形式却是共同的。用来展示技术成果的动漫,同样可以解释科学知识,两者并不矛盾。

(一)符号表现法

用各种不同的符号(如箭头、虚线、实线、点、圈等)来代替一些抽象的或特意简化的东西。这种表现方式在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基本的方式,尤其在学术论文交流、科技教育中最为常见。它可以是静态的插图,也可以做成动态的动画效果以电子媒介显示,用于表现事物间的抽象关系、某个部分的突出强调、事物的动态演进过程等。如应用于科技教学、科技产品推介等活动的Powerpoint幻灯片中的各种符号表现。

(二)示意表现法

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原理、人眼见不到的物质及其动态,通过示意性的图形和模拟化的动态表现出来,使之变得简单化、形象化。示意表现法所表现的内容必须以科学为依据,不可毫无根据地随意发挥创造。[6]最典型的示意表现方式为模式图或模型图式。几乎每个科技领域都要有其必然的发展过程、学科体系与框架、错综复杂的要素结构,这就需要用图式或模式图表达。

(三)形象表现法

形象表现法指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趣味性强的漫画、插图、动画表现各种具体的科技知识、科技新闻或宣传科学精神、科技理念等观念上的内容,在科技普及与科技教育中最为常见。形象表现法以其独有的亲和力、表现力以及审美趣味性赢得了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接受与喜爱。《2006中国科普报告》中指出,中小学生希望科普网站“内容更多、更有意思”、“最新的内容再多一些、丰富一些”、“游戏多一些、益智类多一些、试验多一些、与科学家对话多一些、科学图片多一些”等。有关科普网站介绍科学知识的方式,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形式是:故事34%,动画29%,游戏17%。[7]这也体现了公众对寓教于乐形式的渴求。教科书中的插图、科普漫画、动画科教片等都属于典型的形象表现形式,下文将要提到的神舟七号科技新闻中便运用了形象表现形式。#p#分页标题#e#

(四)动画与实景结合表现法

这种表现形式是将动画与实景合成于同一影视画面之中,使图像更加生动,科学内容阐明得更加清楚。许多电影特技、影视科教片都会使用这种表现方式表现宏大场面、难以拍摄的场景、细节,或塑造虚构的三维动画人物形象,随着技术的发展,动画与实景结合的表现方式将会应用于更加广泛的科技传播领域。

(五)写实表现法

写实表现法是数字动画的专利,数字动画能将物体的形态、色彩、动作等较为真实地反映出来,甚至能够表现出超越现实的视觉效果,在科技传播领域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而虚拟现实(VR)技术又融合了现代数学、控制论、图形图像学、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与艺术等多领域知识技术,能够模拟各种环境,并使人在这些环境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具有感知多样性、沉浸感、交互性、构思性等特征,为数字动画技术的发展与更新增添了重要砝码,同时也应用于教育、航天航空、生物分子、军事、地质学、考古、建筑业等各领域建设中。

四、动漫在科学传播中功能应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耳、舌、鼻、身等把外界的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心理学家特瑞拉认为:我们的学习1%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11%是通过听觉,83%是通过视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使用听觉和视觉是非常重要的。[8]通过这项研究可以看出,听觉与视觉在学习过程中有着突出的作用。在科学传播中,受众对科学知识的接受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众所周知,对于一般大众来说,学习科学知识难免会觉得枯燥、灰色,这就要求传播者利用合理的传播方式,“抓住’受众的眼球和耳朵,已达到有效传播。在这方面,动漫是当仁不让的。

(一)更新科学传播方式

传统的科普教育是一种单向性传播,因为只片面强调传授的过程,不考虑受众的接收情况,更谈不上什么反馈,所以只是单纯地对科学信息加以组合罗列,再以授课或者展览的方式传达给受众。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受众的兴趣,同时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存在着限制,极为不便。但使用动漫来进行科学传播就能够克服这些不足。比如1999年我国推出的第一步科普动画片《淘气蓝猫三千问》,虽然也是采用了说教形式,但是片中塑造了蓝猫、淘气、肥仔、菲菲等一系列可爱生动的动物角色,通过一个个悬念与谜团的解决,向受众传授天体运动、星际碰撞、龙卷风、泥石流等科学现象,把科普变得轻松、幽默、引人入胜。另外,现今动漫的传播渠道也正在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除了传统的动漫报纸、动漫图书、动漫影视作品意外,网络动漫、手机动漫也在持续的发展和壮大中。如果将这些动漫传播渠道都采用到科学传播中,那么人们无论是工作、休闲、上网,甚至吃饭和步行的同时都可以接收到科学信息,这就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既节省了受众的时间,又提高了传播的有效性,同时也省去了寻找场馆的麻烦和财政上的支出,可谓一举多得。

(二)吸引受众

目前,我国科技普及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受众对于科学信息不感兴趣,这就大大降低了科学传播的有效性。根据最近一次的2005年第六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数据,我国公众对科学新发现、新技术的应用和医学新进展等科技发展信息的感兴趣比例分别达到54.5%、50.9%和45.9%。[9]此次数据较往年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数据而言,基本呈现持平状态,这就说明我国科学传播的发展出现了停滞。随着动漫的发展,它已经不再只适合于儿童或者青少年观看,而是得到了广泛的受众认可。在美国、日本等动漫大国,成人动漫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在动漫产业中占有很大比例。2007年1月,《光明日报》指出,据《漫友》杂志近8年来对读者所做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动漫作品的阅读人群中,年龄在13岁及以下的约占11%,14至17岁约占59%,而18岁以上的成人已经占到近30%。动漫,已经成为读图时代的宠儿。目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动漫消费市场,据估计,我国动漫产品的直接消费者已经有5亿人之多。[10]动漫的形象化可以讲内容枯燥、语言晦涩的科学信息转化为生动的卡通动画,利用虚拟卡通人物的表演或者讲解来吸引受众的关注。动漫广泛的受众基础为吸引科学传播受众提供了条件,可以拓宽科学传播的受众层次,使普及率大大提高。将专业性与娱乐性紧密结合,做到快乐科普,寓教于乐。

篇9

关键词 科学传播;品牌;讲座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79-0082-02

“品牌”最早源自商品经济领域,根据美国营销协会定义: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生产者或某个生产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对于科普讲座来说,品牌就是区分不同讲座,建立讲座良好辨识度、忠诚度、美誉度的重要手段,不同的讲座,有不同的品牌定位策略,展现出不同的品牌形象和内涵。

“珠江科学大讲堂”是广东科学中心、广州市科创委、羊城晚报联合主办的科普讲座,至今已举办30多期,先后邀请了叶培建、魏奉思、张培震、吴硕贤等中国两院院士、国内外专家和学者40多人来作报告,现已发展成为华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高端科普讲座品牌之一。“珠江科学大讲堂”的成功,与其精准的品牌传播策略有关。具体来说,“珠江科学大讲堂”的品牌传播策略可从“精准定位、有效互动,关注热点、立体传播、品牌合作”5方面解析。

1 精准定位

品牌定位的本质是“差异化”。在大互联时代,面对新生代受众群,品牌必须精准定位目标人群,在了解细分受众需求的基础上建立独有个性。“珠江科学大讲堂”的受众瞄准两类人群,一类是具有强烈求知欲的青少年学生,第二类是科技创新领域精英人群;每期活动邀请一位讲者,以院士级别的专家为主,兼顾各学科专业领域权威专家和学者;讲座举办频率每年12期,约每月举办1期,期数虽不多,质量却非常高;讲座主旨为传播自然科学知识,普及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为受众提供更多了解社会热点、科技时事和科技发展前沿的机会。“珠江科学大讲堂”的这一定位相比同属广州的另外两个讲座品牌“小谷围科学讲坛”和“科普大讲堂”更加高端,讲者的水平和主题内容也略高一层次,已逐渐在广州受众心目中形成高端科普讲座品牌的形象定位。

2 有效互动

在品牌传播实践当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常常被忽略,这就是有效互动。因为品牌传播的方式正在走向多元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已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需要建立起互动的关系。“珠江科学大讲堂”强调为受众打造一个了解科学的互动交流平台,致力为科学家与公众之间建立沟通对话的桥梁,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受众与讲座之间发生交互。如,在讲座举办之前,通过微信平台、羊城派App和南方网留言区,收集观众感兴趣的话题或想与科学家共同探讨的问题;在讲座举办期间,留足充分的互动时间,让观众提问,与科学家进行面对面交流;讲座举办后,还争取时间安排科学家与部分观众开展深度交流,一起参观科普展览或举行签名活动,让亲临现场的观众获得更深刻难忘的体验。“珠江科学大讲堂”的另一个互动策略就是走进学校,学校方面的可根据需要选择主题,联系“珠江科学大讲堂”共同策,定向邀请科学家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普报告。如“珠江科学大讲堂”第三十三期,就是结合了广州市八十六中学“海润生命”的特色课程,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唐丹玲作遥感海洋技术的科普主题报告,为该校学生提供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大课。

3 热点话题

品牌传播要寻找与目标受众之间的共鸣与共振,社会热点话题是最容易引起受众关注的。因此,“珠江科学大讲堂”的第3个重要传播策略,就是利用热点话题,焦点事件为品牌扬名。我国当前重视科技发展,加之全球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许多热点事件和话题层出不穷,如航天航空、人工智能、无人机、VR技术等,讲座品牌如果利用好这些热点,结合品牌的调性,即可以带来很好的引爆效果。如“珠江科学大讲堂”第10期,就是抓住了当时“嫦娥三号”携“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实现中国的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的新闻热点,邀请了“嫦娥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作报告,生动讲述“中国的月球探测与深空探测”背后的故事。还有“珠江科学大讲堂”第4期,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奉思,在2012年12月底临近“世界末日”的一天,作题为《太阳风暴与人类活动》的报告,揭开“世界末日”之谜。这两期讲座都因为捕捉到当时的热点话题,所以吸引了众多媒体和公众关注,取得了火爆的传播效果。

4 立体传播

品牌需要建立一个连续的、有针对性的宣传推广体系,才能在受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形成清晰的认知。“珠江科学大讲堂”在有限的宣传经费下,构建立体传播矩阵,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媒介推广模式。“珠江科学大讲堂”主要应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4种媒体,并形成固定的宣传流程:确定报告人和报告主题,提前一个星期把信息发给报刊、电台、网站等媒体,通过媒体和微信公众号预告信息,吸引公众报名参加;讲座举办现场,邀请包括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网、广东科技报等约20家媒体记者到场关注,根据内容和版面新闻报道,其中广东电视台《权威访谈》节目会根据讲座内容制作长达30分钟的专题节目;讲坛结束后,羊城晚报以普通公众容易理解的方式刊发半版深度专题,引发读者思考和辩论;南方新闻网进行现场图文直播,场外观众可通过网络实时关注并参与提问互动;每一期的讲座,都有专业的视频录制,最后制作成光盘,作为科普教材分发学校、社区的科普站,进行二次传播;另外,以众院士讲座内容为基础,联合教育出版社策划推出了“院士讲给大家的科学课”家庭套装图书,分别面向父母成人和未成年孩子进行科普。整个讲堂活动从选题、构思、预告、制作、等各个环节,应用不同的媒体,分工细化,相互配合,促使“眼球效应”被无限放大,资源共享无限扩大。

5 品牌合作

品牌合作是指不同的品牌之间,协同进行品牌传播,以达到增加和巩固目标受众的合作方式。品牌合作的好处主要在于整合了双方的优质资源,彼此的目标群体都得到了扩展,同时也会带来品牌好感度的延伸。“珠江科学大讲堂”在2016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就尝试与广州地区另一知名讲座品牌“拙见”合作,连续打造了三期“科学分享会”,邀请了朱邦芬、孙维新、李淼、翟振明、杨锦麟等8位来自香港、台湾和内地的专家学者,围绕“当科学遇到文学、让科学走进生活、用科学引导未来”等主题,与广大听众分享他们在科学领域的独到见解,赢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品牌合作策略的优点在于它结合了不同品牌的优势,增强了品牌吸引力和竞争力。“珠江科学大讲堂・拙见科学分享会”结合“珠江科学大讲堂”的品牌权威和专家资源,拙见讲座的包装形式和新媒体传播渠道,两个讲座品牌的强强联合,不仅提升了各自品牌的价值与内涵,也给两个讲座品牌的受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感受。

品牌是长期努力经营的结果,是科普活动的无形载体。科普讲座作为一种科学普及的重要形式,应在策划组织过程中,把握有效的传播策略,以核心价值为原则,在品牌识别的整体框架下,不断充实品牌内涵,使品牌为广大公众所认知、所喜爱、进而乐于参与,最终达到激发公众科学兴趣,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3.

[2]张鹏.品牌传播关键接触点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06.

[3]宋晓阳,杨刚毅.羊芳明.公益科普讲堂品牌创建的再思考[J].科技风,2014(21):212-213.

[4]余明阳,舒咏平.论“品牌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2(3):63-68.

[5]王雷.品牌传播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篇10

关键词:数字化;必要性;百里杜鹃风景区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2-9094-02

It is Necessity to Bring Under Digitalized Management the Baili Rhododendron Scenery Spot

LI Zhuo-yun

(College of Compute Science & Information,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1700, China)

Abstract: Nowadays, it has great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to bring under digitalized management the Baili Rhododendron Scenery Spot in Guizhou because of all merits in the network age.Through the 3D simulation of the real landscape and the digitalization of the documentation set, the digitalization of Baili Rhododendron Scenery Spot is basically fulfilled.

Key words: digitalization; necessity; the baili rhododendron scenery spot

风景园林资源是极其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将风景园林的平面与立体信息,图像与符号信息、声音与颜色信息、文字与语义信息等等,表示成数字量,已成为实现对风景园林资源的存储、再现和利用的实用技术,为有效管理风景园林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我国的风景园林已经有相当部分被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为避免国家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流失,风景园林无疑且必须要走入数字化的行列。贵州百里杜鹃凭着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和较高的环境保护价值,实属省内外旅客游览和科学考察的好去处。因此,在网络时代到来的今天,对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区进行数字化管理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1 百里杜鹃风景区的概况及目前存在问题

1.1 百里杜鹃概况

百里杜鹃位于毕节地区黔西、大方两县交界处,北纬27°08′30″~27°20′00″、东经105°45′30″~106°04′45″,涉及大方县的普底乡、百纳乡、砂厂乡、大水乡、黄泥乡、凤山乡和黄泥塘镇, 黔西县的金坡乡、仁和乡和红林乡等行政区域。总面积106km2 ,分布在宽1~5km不等,长达50余km的崇山峻岭之中。土壤为黄壤、石灰土、紫色土等,土壤pH值3.7~7.2,土层厚115~2m(石灰土除外),是杜鹃属植物繁衍的最适宜地区[1]。现主要分布的杜鹃植物种类有马缨杜鹃、美容杜鹃、迷人杜鹃、映山红等4个亚属的23 种[2]。杜鹃属植物的种类之多、面积之大、杜鹃花之艳丽、花色品种之多、个体之集中国内绝无仅有、举世罕见。 它不仅是贵州杜鹃花的奇葩, 也是中国杜鹃花的奇葩。是全国唯一以保护杜鹃花科( Ericace2ae)杜鹃属(Rhododendron )植物为对象的自然保护区。《贵州日报》、《人民日报》、《中国年鉴》、美国的《中国旅游》等数十种书报以及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和宣传,早已使得百里杜鹃名扬中外,可见其已成为品牌。

1.2 百里杜鹃存在问题

百里杜鹃位于贵州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省份,要发展旅游,首先考虑的是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市场区位及其可进入性,然后再考虑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而目前百里杜鹃只是地区级的自然保护区,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严重不足,公园的基础建设和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设备和设施非常落后,不利于百里杜鹃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加上百里杜鹃多年来一直实行封山育林保护,林中原有的桦木和杨树等植物生长迅速,由于遮光严重,致使杜鹃长势变弱。另外,桦木和杨树容易飞籽成林,它们的幼树在杜鹃林生长日渐密集,严重阻碍了杜鹃林的天然更新[2]。再加上杜鹃植物的花期短,最佳的观花期不足2个月,管理现状及日渐显露的一些人为破坏迹象等因素对于提高其知名度和旅游开发都极为不利。

2 百里杜鹃数字化的必要性

2.1 便于保护国家珍稀植物

杜鹃花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 素有木本花卉之王的美誉。全世界的杜鹃花共五个亚属,“百里杜鹃”占了四个亚属23种。杜鹃花不仅极富观赏性, 而且有许多种类具有较高的医药价值, 也可作为工业原料和植物杀虫剂。杜鹃花叶片中还可提取香料, 其树皮有蹂质, 可提栲胶, 用于轻化工业, 可作为天然的空气清洁剂[3]。一些杜鹃的花可食用, 灌木类杜鹃是优良的水土保护植物,因此杜鹃花的保护和利用价值极高。如今,数字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新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可能。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三维仿真平台对保护价值和观赏价值极高的杜鹃植物林带进行数字化,能够实施数字化保存、重现和修复,利用虚拟现实、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百里杜鹃风景区的虚拟展示,极大地提高和改善了百里杜鹃风景区保护的效率与效果。

2.2 便于显著推出地方性的旅游品牌产品

百里杜鹃被誉为“地球的彩带,世界的花园”,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是贵州省十大风景名胜区,是毕节试验区富有特色最为靓丽的名牌,是打造我区旅游产业的重要品牌。近年来,中国贵州百里杜鹃花节期间力求通过各种活动和文艺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百里杜鹃各民族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更多的人了解黔西北多彩的民俗民风。因此把活动中各种有关旅游的信息用数字化的方式存入电脑,并将其在网上,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这扇窗口了解、收集,给旅游的供需两方提供及时的信息,使旅游业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动态均衡,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为试验区快速崛起做出新的贡献。

2.3 便于游客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的游览和欣赏

通过最新的数字图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联网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将百里杜鹃景观资源进行整理、归类,并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记录、编辑、管理和再现景观,使人们能够在不到达景区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清晰地、全方位地参观景观,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超越国际与文化,感受与观看实际景点极相近的感官体验,足不出户便可领略到百里杜鹃风景区的绚丽风采。

2.4 便于林业管理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的有效管理

通过百里杜鹃风景区的虚拟表现形式,能够比较容易地探究和管理风景区的大量信息,研究与建立景区的信息资料管理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根据这些信息对景区的旅游开发活动进行适当地管理,在景区的资源承载力范围内进行适度开发;另一方面,可以建立风景名胜区的调查管理系统,运用遥感遥测技术,通过卫星图片的分析作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建立生物多样性研究信息中心,从而提高林业管理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效率。

2.5 便于提高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服务能力

风景园林的数字化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并且能激发旅游发展的新机遇。一方面它能继续推动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业的信息化,数字化保护建立了虚拟旅游世界,创造一种更方便、舒适、低廉的旅游模式。另一方面在数字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全面开发百里杜鹃风景区的旅游文化资源,建立虚拟旅游世界,彻底改变旅游服务模式。游客可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选择性,又有刺激性,并且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旅游活动质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百里杜鹃风景区的旅游服务能力。

2.6 便于进行自然科学研究、考察和科普教育

百里杜鹃位于贵州这样一个落后的山区,交通极其不发达,信息严重滞后。因此将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的数字化资源进行网络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便于相关人员查阅和浏览,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传播,提高其地位,也为人们进行自然科学研究、考查和科普教育提供便利条件。

3 百里杜鹃数字化的内容

3.1 实景的三维模拟

百里杜鹃风景区实景的三维模拟应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等技术获取实地数据和遥感影像,采用可视化、虚拟现实技术等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将复杂的自然景观图形化。通过与Internet, web的集成,链接声音、照片、遥感影像、视频动画等,使用户在三维虚拟景观中动态地、多视角、全方位、多层面地浏览和欣赏景区内各景点,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此外,还可以使用数字高程模型对风景园林进行三维模拟,制作三维模型,从而全面、详尽地描述景观整体的美学特征和环境氛围等,使景区的景观更加直观化。

3.2 资料库的数字化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资料库的数字化包括各种杜鹃花介绍的数字化,景区各种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数字化,各种规划图纸的数字化、规划设计文字的数字化,以及地质图、地形图、植被图、土壤图等景区背景资料的数字化。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资料库里面,有很多资料均是一手资料,极为宝贵。将这些资料采用扫描仪电子化后加以保存,并与用绘图软件绘制的设计图一起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便于人们获取景区丰富的资料,从而更好了解景区的各方面信息。

4 建议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的杜鹃属植物具有种类多而集中、分布面积大和数量多的特点, 在世界的野生杜鹃植物资源中独树一帜,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价值,科学研究价值以及旅游观赏价值[1]。因此,考虑到景区中杜鹃植物资源的特殊性,建议在对景区景观和资料库,尤其在对杜鹃植物单体和植物生境数字化并上网流通时,一定要按照资源的重要性设置不同密级,采取多级权限、用户身份核实等安全措施,有效保证风景名胜区杜鹃植物资源的保密性。

5 结束语

百里杜鹃的美丽景观,不仅属于毕节、贵州,更属于全人类。将这个“大自然的瑰宝”完好地展现给世界人民。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和方法是促进其保护与发展的有一个有效途径。只有在保护的前提下,百里杜鹃的科学研究和旅游开发才能搞好,才能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当地的经济发展好了,也能反过来促进百里杜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成华,李贵远,邓伦秀,等.贵州百里杜鹃保护区的杜鹃属植物种类及其观赏特性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6,35(4):14-15.

篇11

Abstract: Nowadays, the practice of urban agriculture is all over the world. Either in development country or developing country, the urban agriculture becomes important style of agriculture produce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Beijing, the capital of China, has its own unique terrain and the mountains-area account for 62%.In order to develop urban agriculture better we must explore a new way which fits for this unique terrain. The present of ditch-area economy brings new idea for developing Beijing mountains-area meanwhile 3S technology makes the idea become the true. The concept of ditch-area economy, 3S technology and the effect of 3S technology in developing ditch-area economy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Finally, we can verify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3S technology in ditch-area ecological planning, the management of ditch-are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3D virtual reality expression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for development of ditch-area economy.

关键词: 沟域经济;3S技术;生态规划;地理信息管理;三维虚拟现实表达

Key words: ditch-area economy;3S technology;ecological planning;geograph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3D virtual reality

0引言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在农业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基础上结合北京山区农业发展基础与特点提出的崭新概念。近几年来,为实现山区经济的循环快速发展,北京市推出“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并在多个区县试点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所谓“沟域经济”[6-8]就是以山区沟域为单元,以其范围内的自然景观、文化历史遗迹和产业资源为基础,以特色农业旅游观光、民俗文化、科普教育、养生休闲、健身娱乐等为内容,通过对沟域内部的环境、景观、村庄、产业统一规划,建成内容多样、形式不同、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沟域产业带,以点带面、多点成线、产业互动,形成聚集规模,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快速增收。

北京市山区占市域总面积的62%,过去的山区矿山开发为首都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极大地破坏了山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造成了水土流失、植被和地下水系破坏等负面影响。所以关闭矿山,进行山区生态修复、森林健康经营、小流域综合治理、土地适宜性评价、景观生态规划布局、等成为沟域经济发展的首要解决问题。

近年来,以“3S”技术为代表的地球信息科技的突飞猛进,为沟域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3S“技术在该领域的发展将呈现广阔前景。

1“3S”技术概况

“3S”是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这3项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持的新技术的总称,它们是目前对地观测系统中空间信息获取、存贮管理、更新、分析和应用的三大支撑技术。

遥感(RS)可以提供多时相、多分辨率和多谱段的各种遥感数据,其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可以达到1 m左右。利用RS影像,可以迅速得到几周前甚至几天前的最新更新数据,成本低、数据真实准确。通过处理分析最后提取和应用有关对象信息,是一种高效的信息采集手段,对于空间数据的确定有特殊意义,在规划设计中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数据源。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主要用于为所获取的空间目标及属性信息提供实时的、快速的空间定位。GPS作为确定空间位置的主要手段,以其速度快、精度高、不受气候和通讯条件的影响,具有全天候、布点灵活、作业方便等优点,因此作为RS图像的精纠正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指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对空间信息输入、查询、运算、分析、表达的技术系统。利用GIS可以把社会经济、人文等信息与反映地理位置的图形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复杂空间问题的科学求解成为可能,提供决策服务。GIS技术可以解决海量空间数据的显示和管理问题。利用面向对象的大型数据库技术,不仅可以解决海量数据的存储与管理等问题,也解决了多用户编辑、数据完整性、数据安全机制等许多问题。

2“3S”技术与沟域经济

2.1 “3S”技术在沟域生态规划中的作用沟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沟域生态科学合理的规划。没有规划的经济只能造成资源和金钱的浪费。沟域经济生态规划要处理的核心是沟域的生态问题,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其目的是求得人与生态的和谐共存、互惠共生。凭借“3S”技术其快捷和精确的空间信息获取能力、强大的动态预测功能、全面的区域综合分析功能以及高度的可定制性,能够对生态系统内部多元信息的获取、传输、分析、处理、反馈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从而为生态宏观调控、规划决策等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使得规划者可以更加高效准确的了解沟域生态与环境变化[4]。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沟域景观生态规划中的主要作用是对航空照片和卫星像片等遥感图像进行定位和地面矫正,遥感数据在精度上还不够,因此需要GPS 辅助矫正。

遥感(RS)在规划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识别地物,在大范围的规划中使用遥感数据,可以省时省力。 根据卫星像片所呈现的图像,得到规划对象总体的基础数据(如植被空间分布图、水系分布图),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实地调查进行数据采集的工作量。有了基础数据以后,就可以根据需要,加工得出专业上需要的数据。

可选取最近几年的高分辨率SPOT或TM影像图、地形图、林相图及GPS野外调查的数据作为数据的来源。利用ARCGIS软件对遥感数据进行几何校正,空间增强和辐射增强等处理,将GPS在地面调查的样点和植被类型显示在视窗上,利用AOI选取模板进行训练,根据制定分类体系划分景观类型,对训练模板的可能矩阵进行评价,结合已有资料和野外调查数据,以目视解译和外业调查的结果为辅,对分类效果进行评价检验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监督分类,将分类后数据经过聚类、统计过滤除去一定面积的斑块,在ARCGIS中进行数字化,生成各景观类型的多边形矢量数字文件,建立拓扑关系后,生成各类景观专题图,对各区进行统计,得到景观分类图和各种景观类型专题图,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对沟域地形图进行数字化并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为沟域景观因子的选择和遥感数据的叠加奠定基础。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23](GIS)原理及技术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分析评价。在沟域景观生态规划中主要用到叠置技术,对多种类型的空间数据同时进行各种相关运算,系统化的分析评价。此外动态分析和模拟,通过对不同时段所得到的遥感数据进行分析,监测和分析沟域景观的动态过程[2-3]。

在对沟域进行景观生态规划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性原则:充分利用3S技术和系统方法原理论,协调各类型景观同整个区域景观关系,实现整体上的协调发展;(2)尺度原则:从沟域景观单元出发,考虑沟域景观的规模、破碎化等因素,根据其合理的尺度规模进行界定;(3)自然景观优先原则:在保证经济、信息流畅的同时,充分尊重自然生态过程,保护一些具有生态价值的基础上,利用两个主要影响因子即主成分载荷,从土地的利用现状、沟域景观空间分布以及地质地貌和土地利用类型出发,结合外业调查和实际沟域景观格局现状,对北京沟域进行景观生态规划。

2.2 “3S”技术在沟域信息管理中的作用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范围更加广阔,目前在城市规划、土地管理、交通、电力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具有采集、模拟、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等功能,利用“3S”技术构建沟域经济[11-13]地理信息平台,将全北京市沟域生态规划状况以数字化地图方式呈现,使人们可以方便的实现浏览、查询、分析等功能,构建沟域经济效益属性数据库,对沟区经济收入统计、核算、报表输出,实现经济效益的动态分析。

WebGIS,就是基于Internet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GIS),随着Internet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需求,利用Internet在Web上空间数据,为用户提供空间数据浏览、查询和强大的分析功能,对沟域各种资源深入挖掘,运用空间分析的功能,从宏观上指导沟域经济规划方案,使得资源发挥最大优势,创造最大的效益。WebGIS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地理信息系统,因此,WebGlS不但具有大部分乃至全部传统GIS软件具有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利用Internet优势的特有功能,即用户不必在自己的本地计算机上安装GIS软件就可以在Internet上访问远程的GIS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GIS分析,这是发展WebGIS服务沟域经济的最大亮点,因为,沟域区域用户多是农民,基于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平等因素,使用Internet向沟域用户提供沟域现状信息、专家指导方案、同时也可以收集用户反馈的建议信息。

系统基础地理空间数据主要是各年中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大面积区域可用中等分辨率遥感影像,而针对某一特定沟域则需要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了实现地理信息的真正共享和开放性,利用Intnernet技术,建立包含丰富的空间拓扑关系的数据库,可采用面向对象数据库模型,实现地图的自动录入和校对,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促进沟域经济系统WebGIS服务应用的推广。采用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GIS数据,可以实现复杂数据类型的描述,数据间关联语义的管理等等。

利用WebGIS技术构建北京沟域经济地理信息系统[14-18]是为了实现都市农业的信息化发展的大目标,更是为了促进北京市沟域经济的快速、健康的发展。运用其空间信息量测与分析、统计分析、地形分析、网络分析、叠置分析、缓冲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深度挖掘可开发区域资源,建设出更多有创意有价值的项目,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品质和潜力,创造更多经济、文化和生态价值。

2.3 “3S”技术在三维可视化模拟中的作用沟域经济发展涉及的的沟域景观模拟、建筑物模拟、地下管线的3D显示、道路桥梁的三维景观实体以及地形地貌显示等,都强调了三维信息以及三维景观实体间关系的表达,对这些建设项目的三维空间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来实现项目状态的现势数字三维可视化表达,可以更加准确真实地表示现实中沟域建设的发展情况,而这些数字三维表达都需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

虚拟现实[19-22],或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度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该技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CG)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虚拟现实的最大特点是:用户可以用自然方式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操作,改变了过去人类除了亲身经历,就只能间接了解环境的模式,从而有效的扩展了自己的认知手段和领域。另外,虚拟现实不仅仅是一个演示媒体,而且还是一个设计工具,它以视觉可视化形式产生一个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为我们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建立模型所需要的大场景三维数据,主要是指沟域范围地形地貌的三维数据,主要是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如分辨率为0.61米的QuickBird等,叠加数字高程模型图(DEM),生成三维地形数据;对于沟域范围内的道路、桥梁和建筑物等三维数据,可以通过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立体像对的方法,也可以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集合全站仪进行地面测绘获取空间坐标和高程;对于树木和雕塑等以点形式存在的地物,通过GPS采集地物的坐标;建筑物及树木的纹理通过拍摄大量照片来获取。分别对沟域建筑物、地形、天空、树木进行场景建模,使其能形象的反应真实场景,最后明确场景的层次关系,完成沟域三维可视化模拟。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都市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尤其虚拟现实是计算机技术农业应用的更高境界,都市农业信息产品将会成为今后服务“三农”的新产品。

3“3S”技术在沟域经济发展中的前景

沟域经济概念提出后,几年来,有力推动了京郊山区经济的发展,对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这一理念还处于初步实施阶段,所以存在一些问题。现在我市对沟域的开发利用不仅数量不多,质量也不高;在所开发经营的沟域中,缺少整体把握和规划,随心所欲,没有长远打算,资源综合效能不高;环境破坏、水体污染等现象也很明显。因此,在沟域经济发展上,必须整合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制定科学有效的沟域生态规划方案,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

“3S”技术集RS、GPS、GIS为一体,在沟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沟域地形精确定位、沟域地理信息管理、沟域三维可视化模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9]。随着遥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出现更加高清度的遥感影像图,对于沟域的地形研究将更加准确;GPS导航技术的革新和测绘仪器的进步,将使沟域空间定位更加精确;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将使系统功能更加全面,在沟域生态规划、适宜性评价、生态价值评估和沟域环境动态监测、流域治理等方向可以快速准备的进行评定,以解决当前沟域经济发展中缺乏合理规划、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计算机虚拟技术的发展将使沟域三维化更精确、更逼真,人们可以不用实地去考察就能在一台计算机上对整个沟域的规划设计一目了然。

在“3S”技术的科学手段支持下,着手对沟域资源进行系统摸底调查,对具备一定发展条件的沟域进行发展规划设计,拿出具体的开发方案。通过“统一规划,政府扶持,集体塔台,农民主体和社会参与”这样一种模式,建设内容多样、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沟域产业带,逐步把我们山区建成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备、绿色产业兴旺、社会事业发达、山川景色秀美、人们生活安康的新山区[24-31]。“沟域经济”正把北京山区变成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备、绿色产业兴旺、社会事业发达、山川景色秀美、人民生活安康的宜游更宜居的圣地。而“3S”技术通过Internet传播给更多的人,服务于更多的人,用信息技术中的新技术促进首都城乡一体化总体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范文义,龚文峰,刘丹丹,周洪泽,祝宁.3S技术在哈尔滨市郊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C].2005.2291-2295.

[2]辛琨,赵广孺.3S技术在现代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73-75.

[3]付梅臣,陈秋计,米静,谢宏全.农田景观规划设计及3S技术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3.34-37.

[4]张侃.区域生态规划的3S技术应用方法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6.1-60.

[5]刘琳.3S技术在城市绿地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1263-1264.

[6]李彬,顾崇华.“沟域经济”成北京农村崭新发展模式[N].农民日报,2009-3-3.

[7]潘广杰.“沟域经济”应当成为发展新模式[N].本溪日报,2009-6-13.

[8]刘浦泉,宗焕平.北京山区创出“沟域经济”[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9-2-10.

[9]蓝荣钦,李淑霞,刘阳,牟晓辉.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地理空间信息,2004:8-11.

[10]王元胜,赵春江,冯仲科,王纪华,刘学馨.基于WebGIS的生态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57-61.

[11]李彬,顾崇华.“沟域经济”成北京农村崭新发展模式[N].农民日报,2009-3-3.

[12]潘广杰.“沟域经济”应当成为发展新模式[N].本溪日报,2009-6-13.

[13]刘浦泉,宗焕平.北京山区创出“沟域经济”[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9-2-10.

[14]张锦华,吴方卫.现代都市农业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分析――以上海为例[J].产业观察,2009:186-189.

[15] 赖瑾瑾,刘雪华,靳强.顺义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时空变化[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86-91.

[16]葛忠强.基于RS、GIS城市郊区生态质量综合评价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57-61.

[17]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8]刘海涛.基于WebGIS的土壤侵蚀模型的研究及应用[J].水土保持学报,2001.15(3):52-55.

[19]李忠儒.虚拟现实研究的意义及现状[J].科技资讯,2009,(4):220.

[20]许微.虚拟现实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09,(2):279-280.

[21]袁庆华,罗璇.基于MultiGen Creator/Vega的校园虚拟现实研究[J].科技创业,2008,(7):158-159.

[22]严钧,李苏,钟炯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上甘棠村漫游系统研究[J].建筑科学,2008,24(3):52-56.

[23]蓝荣钦,李淑霞,刘阳,牟晓辉.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地理空间信息,2004:8-11.

[24]方志权,论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产生背景与功能[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20)5:281-285.

[25]俞菊生.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创新体系构筑[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204).207-210.

[26]安训生.发展都市农业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1998,(3):68-72.

[27]赵树枫.都市农业的意义及其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1998,(4):41-44.

[28]党国印.关于都市农业的若干认识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1998,(3):62-67.

[29]程贤禄,毛振宾,黄生斌,朱明德.北京都市型现代化农业区域布局与发展.载都市型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