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范文

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7: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文化素质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传统文化素质教育

篇1

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指出:“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往往具有时代性和主导性,还具有创新性。社会上流行的新观点、新思潮会最先在校园内被师生认可接受,体现了校园文化的时代性。但是高校校园文化不是“无源之水”,它在时代性和创新性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也应该有继承性,它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境界,赋予专业更多的意义和价值,正如北宋哲学家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活跃思维。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可以增强文化凝聚力,提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更重要的是大学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全面人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尤其是理工科类的院校,人文素质和传统文化修养更加重要。大学承担着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包括中国哲学、中国历史、中国政治、中国建筑文化、中国文学等,在浩瀚的文化典籍中,包括大量的天文地理、建筑艺术、戏剧书法文学等,作为学术文化从分类上也包括经、史、子、集等众多的文化。在这些丰富的文化典籍中,凝结着几千年中国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1.追求“内圣”,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内圣”的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是儒家价值观的核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中国文化重要理念。“仁”的核心思想就是“爱人”,推己及人,“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第一》)。“仁”要求践行“五德”,即恭、宽、信、敏、惠五德。“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第十七》)恭敬、宽容、诚信、勤敏、惠人。“仁”对他人要行忠恕之道。“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每个人要想提高道德修养,是每个人的内在的要求,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在个人道德修养提高方面,更注重“慎独”“莫见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就是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每天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检查,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自觉正意、诚心、修身,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2.达到“外王”目标,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构建理想社会。中国传统文化“正意”“诚心”“修身”,通过加强自我修养,寻求的终极目标是行“王道”达到世界大同天下大治的伟大理想,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中国从来不缺乏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儒家道家等都有对理想社会的描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通过理想人格构建的“和谐”社会,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以社会为己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由“内圣”达“外王”的具体途径。自强不息、德业日新是中国构建理想社会的基础。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宇宙是生生不息、流迁不止的运动过程,君子要像天一样生生不息,自强进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自强不息支撑起我们这个民族乐观向上的精神境界,鼓励每一个中国人自强、自立、好学、上进,是我们民族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又一再崛起的一种精神支撑,更是中国构建理想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途径。效法天地,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信”(《礼记?大学》),即通过自强不息,每天都与前相比有所变化。

宽容厚德、开放包容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易传》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即要求人们以宽广的胸襟,顺承天道。中国文化几千年没有中断,和中国文化的开放包容是分不开的,中国文化先后经历四次文化融合,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宽厚的心态从外来文化中汲取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这种兼容并包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宽广开放的胸襟和谦虚好学的态度,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自信力,对塑造民族性格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

中庸适度的做事方法。中庸之道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目标追求,最终形成了中庸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处事作风与人格境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被人推崇的方法。中庸之道不是平均主义,而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不走极端,适度中正。

道德实践注重知行合一。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修养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目的,所以特别注重道德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学”,不专指知识的研究,“知”的最终目的是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中国的传统理想人格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教条,在道德实践中“知而不能行,只是未真知”(《二程遗书》卷十五)。明朝的哲学家王阳明直接主张:“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知是行之成”(《传习录》上)。知行关系是中国传统之人非常注重的一对范畴,也体现了中国对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知行的统一。

二、工科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虽然传统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来源,但是在工科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并不乐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梳理并解决,最终以一切优秀文化尤其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进工科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科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学校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学时较少;二是课程设置缺少体系。工科院校由于专业特色,在人文课程的开设方面和综合类大学的学校比较起来,课程较少,教学学时不够。工科院校一般没有传统文化方面的必修课,主要开设选修课程。一般而言,工科院校能够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是大学语文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两门课程。学校对人文教育重视不够,或功利思想作祟,认为这些课程“无用”,学校也不断删减人文课程所占的比例,有些学校甚至取消了大学语文这门课,还有些学校在必修课程无法删减的情况下,不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选修课。而且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作为选修课,有选修人数限制。这就造成了学生需要量大和学校开设课程不足之间的矛盾。由于教学时间较短,不能系统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很多教师在讲授中都是侧重讲其中一个方面,比如侧重讲儒家思想,而缺少对道家和佛教思想的讲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相对狭隘,内容不成体系。

2.师资力量不够,教学水平尚需提高。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类教师数量较少,教学任务较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的老师,一般还有其他教学任务,有中国传统文化专业背景的教师比较少,且水平良莠不齐。所以教师在讲授传统文化课的时候,只能抛砖引玉,注重知识传授,讲课方式相对单一。

3.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传统文化讲座和活动还相对较少,缺少传统文化的文化氛围。虽然大家学习热情很高,但是学校还是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和文娱活动,在学生宿舍、会议厅、走廊等地方也缺少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氛围。

三、依托传统文化推进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建议

1.建立传统文化传承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社会文化在高校校园中的折射和反映,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3]。校园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具有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第一,在学校各条道路、文化馆、展览馆、学生宿舍、教室以及学校的雕塑、花草等都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渗透在里面,把一些名言警句悬挂在教室、文化馆、展览馆中,对学校的道路进行美化,学校的雕塑、文化墙等凸显学校特色。第二,更多地为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讲座,甚至聘请校外专家给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讲座。第三,成立多种学生社团,组织学生自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自觉践行。第四,发挥学校媒体、网络的作用。

2.加强师资队伍培养。要搞好传统文化教学,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包括引进具有专业背景的教师以及对教师进行培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吸引力,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篇2

关键词:中医 传统文化 调查 图书馆

以古代多学科知识为背景的中医学,体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丰富内涵,具有很强的人文特征,综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医药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底蕴和修养是学好中医学专业的基础和条件。中医药高等教育要培养坚持中医传统理念,具备传统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中医人才,培养真正把握中国传统思维方法,真正体悟中医真谛和实践中医的人才,就要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教育模式。提高中医药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是中医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内容。然而,实际教育中重视西医、轻视中医,重视专业业务、轻人文素质,重西方时尚文化、轻中国传统文化的状况令人堪忧,中医药大学生存在专业思想不牢固、中国传统文化缺失、中医思维未养成,中医技能不熟练,文字书写错别字多,不工整,标点不规范,语法逻辑混乱,语言表述的知识肤浅、语词匮乏及条理不清等缺乏“文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中医药高等人才的培养和中医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图书馆是高校文化教育的重要机构,在提高中医药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现状,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2011年4月,我们三校图书馆对云南中医学院(简称云中)、湖南中医药大学(简称湖中)、长春中医药大学(简称长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对于帮助图书馆制定辅助和促进教学的方案和措施,寻找更多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加强中医药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以下就调查结果和如何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作用等问题作分析和思考。

1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

此次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方面的基础和认识,以及欠缺和需求的方面,获取知识的途径等设置问题,三校共发出问卷900份,每校300份,收回825份,其中云中294份,湖中300份,长中231份。理科学生占55.6%,文科学生占41.57%,调查的几个主要问题结果如下:

1.1 “进入大学前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选项中,有3.27%的人选择“系统丰富”,20.46%的人选择“较为丰富”,64.29%的人选择“常识性了解”,11.99%人感到“非常欠缺”。说明新生进入中医药院校时与专业相关的文化积淀明显薄弱,不足以满足中医药专业学习的需要。

1.2 “你认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选项中,认为“非常紧密不可分割”的有56.92%,认为“有一定关系”的占38.96%,认为“没有关系”的占4.13%。说明多数学生对此问题的认识较为明确,但还有极少数学生对中医的学科特征认识不清。

1.3 “你认为你目前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对学习中医学”选项中,49.88%的人“比较欠缺”,8.76%的人“非常欠缺”,34.67%的人“能触类旁通”,只有6.69%的人认为“已经足够”。在“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需求”项,14.8%的人“非常需要”,53.31%的人“还想深入了解”,29.96%的人“需要,但不知道怎么学习,学习哪些”,只有1.93%的人“不需要”。以上说明多数学生能够感到自身此方面知识的欠缺,有普遍的学习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学生想学习,但不知道怎么学,学习哪些。这为我们教育者提出了问题,应当筛选出中医药大学生必须学习和了解的传统文化知识,并开辟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帮助他们获取知识。

1.4 “在专业课学习中,授课老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情况,13.84%的学生感到“很注重、经常性”,61.25%的学生感到“一般性、内容不多”,有23.33%的学生感到“很少”,还有1.69%的学生感到“从来没有”。这说明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虽然有,但还不够,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课时紧,不允许教师展开更多教材外的内容,考试也不会涉及;还有教师的教学意识不够强,自身知识底蕴不够丰富,收放自如的能力有限等原因。

1.5 “你现在获得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什么”,37.2%的人是通过“阅读书报杂志”,31.64%的人是在“专业类课程学习中”,15.17%的人是在“人文社科类课堂教学中”,还有12.09%的人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说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相关知识的比例不低,图书馆应当是他们学习资料的主要提供者。

1.6 “你最熟悉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哪一方面的内容”,按比例高低依次是:古代诗歌占37.73%,古代历史占28.42%,古代文学占17.29%,古代哲学占11.85%,书法占3.14%,无兴趣不了解的占1.57%。说明学生从幼儿教育阶段到大学前教育阶段接触到的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代文学艺术作品相对较多,比较熟悉;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过中国古代史。对于与中医学有很深渊源关系的古代哲学知识反映出非常缺乏,是大学阶段需要重点加强的内容,不成“大儒”,将难成“大医”。

在三校学生的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差异,各校在调查中比例较高的选项有:长中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认为“系统丰富”和“较为丰富”的共有126人,占本校被测的54.55%;云中有49人感到“非常欠缺”,占本校被测人数的16.67%。“进入大学后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增加”的情况,湖中有93人认为“几乎没有增加”,占本校被测的31%。“在专业课学习,授课老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情况,湖中有118个学生认为“很少”,占本校被测人数的39.3%。“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需求”,云中最多,56人表示“非常需要”,占本校被测人数的18.67%。“你现在获得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知识的主要途径”,湖中有165人是通过阅读书报杂志,占本校被测人数的55%,长中有136人主要是从专业类课程中获得,占本校被测人数的58.87%。云中有8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无兴趣,占本校被测人数的8.27%。

2 以图书馆为主导,搭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平台

对于调查反映出的状况,是早已存在的,稍作搜索便可得知。同道们在担忧的同时,不断发出呼吁和建议,不少高校一直在努力,优化课程设置,尽可能地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等相关课程,加强教材和教师队伍建设,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等等。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形成教育体系,全方位、多途径地培养与中医学相适应的文化素质。但以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为主体的体系构架,要彻底创新和改革,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冲突,在五年的本科教育中,同时要完成中医和西医二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学内容,课程科目多,课时满,有的学校甚至不得已将中医四大经典课程压缩,很多重要内容讲不深学不透,若要再增加传统人文课程几乎没有空间。那么,要努力弥补教育的缺失,除了对现有课程进行优化、教材改革、师资建设等,还应将着重点放在学生课堂之外的自主学习上挖掘潜力。作为拥有诸多资源的图书馆,在学生课外学习活动中应当发挥应有的作用,搭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平台,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系统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质,为专业学习夯实基础。

2.1 图书馆的优势和条件

人文修养既是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学好中医药专业的重要条件。系统全面地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义不容辞。组织学生学习并非完全要求图书馆员站到讲台上去授课,而是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和手段,通过筛选、整合、加工资源,制作分门别类的“学习库”;组织开展各种综合学习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质,具有可操作性和良好的效果预期。

资源优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浩如烟海,孕育和熏陶中医学的不仅有哲学、历史、文学,还有天文、地理、社会、宗教、军事等。在教学计划中不可能设置大量的课程来学习这些内容,学校的师资也有限,只有通过课堂之外的学习来补充和提高,这些学习资料在图书馆大多都有馆藏,并且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补充和建全。信息载体的多元化,如图书、期刊、视频、图片、课件等,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在问卷调查中,40.81%的学生是通过阅读书报获得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反馈出图书馆资源是满足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源。尤其是近几年专业公司开发的学习视频库,如《超星名师讲坛》、《网上报告厅》等,其中很多国内一流专家学者的讲座,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能聚集所有,视频库却足不出户就能接触到高水平的教学,应将这些优质资源整合为我们的网络课程内容供学生学习。

网络和信息优势:每个图书馆都有自已的局域网,所有的馆藏资源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检索入口查询借阅。图书馆本身作为信息中心,收集和信息是常项工作,图书馆在整合馆藏资源的同时,及时收集网络虚拟资源,信息传播最快。图书馆的信息管理职能要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优势和多功能:图书馆是学校最具学习氛围的场所,很多学校近几年陆续地建成新馆,功能全面、合理分区,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普遍设有书报阅览室、自修室、电子阅览室、学术报告厅、展览区、检索课教室、讨论区,以及专题研究室、书吧等,是一个综合的文化建筑体,在这里开展各种静态和动态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广泛效应和良好效果。

公益优势:图书馆的资源为全校师生共用共享,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可同在一室学习,跨学院跨专业的师生也容易在这里汇聚交流。图书馆应当充当起联系师生、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联系资源与需求者的纽带作用,即传统意义的“为人找书”“为书找人”。图书馆开办各种形式的文化学习活动能惠及全校学生,信息传递最快,媒体手段最多,参与面最广,受众面最大。

2.2 图书馆搭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平台的主要内容

在图书馆网站上专设“中国传统文化自主学习平台”,其中的内容包括:

(1)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筛选出对中医药具有重要影射作用以及中医药大学生必需具备的知识内容,编成《中医药大学生必读传统文化推荐书目》、《馆藏中医文化书目提要数据库》等,放在网站上供学生查询,方便借阅,并且要求在校学习期间应当达到一定的借阅数量。在整理馆藏的基础上,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发现馆藏不足,进而有目的的补充。

(2)将不同载体的资源整合制作成一个个专题资料库和“立体化学习库”,开设网上学习课堂。以文献的种类建设特色库,如“中医文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专家讲坛视频库”;以学科内容建设专题库,如根据中医学的多学科内涵特点,建设中国古代哲学、历史、文学、诗歌、古代天文、地理、历算、古代军事等学习库,充分利用海量的互联网资源,通过图书馆后台的搜索、整序、链接,以专题目录网提供给用户,各取所需;汇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网站”,方便浏览。建设网络考试题库和考试平台,随机组卷考试。

2.3 图书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学习活动

配合网上自主平台的学习,图书馆要尽可能多地开展专题读书活动,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习兴趣、检验学习效果。如“读名著,品中医”活动,将作品中的有关疾病知识、医林人物、养生防病等内容挖掘出来,譬如读过《红楼梦》之后找出其中的中药方剂和药名,并分析处方用药时的人文意境;读过《三国》之后联系思考周瑜、曹操、华佗等人物情节中的中医药治病知识;在唐诗中学习中医药知识;读《孙子兵法》等联系想象“中医方剂君臣佐使配伍、用药如用兵”等战略思想。通过品读文学作品,不仅能直接学习到古代医学知识,还能充分感受到“医艺同源”和中医药学的多学科背景,彰显出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

围绕中医古典医籍开展教学辅助活动。以中医四大经典为代表的古典医籍是中医大学生的必修课,其中孕含的医理医道和文字的音韵美是中华文化的高度结合,对经典的熟读熟记也是学好经典、用好经典的基础,图书馆联合相关的教学部门组织开展围绕经典的课外活动非常有意义,如经典条文、段落的诵读比赛,知识竞赛、书法比赛等等,加深、加强学习的效果,学生将受益终生。

图书馆专辟宣传栏、文化墙展示传统文化的内容,适时更新,使人们一进入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就能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氛围。还可通过馆办刊物、举办讲座、学术报告、读者报告会、展览会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2.4 学习效果的管理和认定

目前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能够象选修课一样纳入学分制管理。自主学习并非自由学习,需要制定学习的范围任务,并建立考核机制。图书馆联合教学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将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学习的方式以自主学习为主,根据学生网上学习的时数和完成相关的测试情况、借阅推荐书目的数量、积极参加专题读书活动考勤、学习竞赛的得奖情况等,各项综合计算学分,自主性和规定性相结合,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篇3

一、对于高职院校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当前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致使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调整,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呈现国际化和市场化,同时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多。此时,则需要企业员工应当具备全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应与其他员工和谐相处,共同协调工作任务,达到共赢,最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而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着重培养高素质以及强专业性的适用型人才。但是,纵观当前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趋势和模式,学生的文化水平难以适应社会中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最终将会大大的降低学生的就业率。

因此,高职院校的有关负责人应当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其中的传统文化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变迁,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也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改变,部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由于专业素养较低,很容易做出与社会道德相违背的行为,这就会社会发展稳定性带来一定的阻碍,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着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同时积极地落实教育改革,并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就业空间和发展前景。

二、对于高职院校强化学生文化素质的建议

当前素质教育更加强调人才和科学的有机统一,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促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会理解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一)健全高职院校的文化素养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的文化素养培养更多的强调学生的内在品质,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集合工、文综合类的院校,其中的学生文化水平差异也较大,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文化素质的重要性理解力较低,在接受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学生执行力度不够或是主动性较弱的情况,此时,高职院校要想促使学生的发展更为全面和专业,就要根据实际的学生认知层次以及理解能力,健全高职院校当前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也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发展状况,完善文化知识课程,促使学生具有长远的发展目光,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源,同时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职院校在进行文化教育课程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自身的教育特色有所凸显,不论从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本身来讲,还是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传统文化教育方式都具有其独有的优势和作用。近几年来,不断有高职院校负责人专门设置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试图通过此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经过不断地课程落实后发现,传统文化课程在不断落实的过程中,凸显了其独特的教学优势,比如,具有广博性、人文素质性以及基础性等特征,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课程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等课程内容,像历史鉴赏以及文学欣赏等都是其中的典型,另外,工科的专业还会设有书法、写作、自然科学以及大学语文等课程内容。通过这一方式着实促进了学生对于文化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掌握,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不仅要着重于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例如,职业素养、心理健康以及人文素养等,不仅要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超强的专业能力,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文化素养,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

此时,要想将这一构思落实到实践中,就要求有关高职院校的负责人,应当将这一构思作为院校发展的重要任务,并积极地构建一支较为完善和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定期对教师和有关教学人员进行教学培训,比如,可从教学规律以及教学技巧等方面着重提升质量,不断地更新教师的教学思维和实际教学方式,促使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结束语

篇4

关键词: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 传统文化 人文素质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厅2012年立项课题“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JSY12172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各个院校在实施此项工作中,都在努力结合自己的教育特色和办学方向,探索切实可行的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模式和途径。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多数院校都是从提高大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写作能力等智力因素的角度来开展相关的研究,进行一系列的教改,除普遍开设必修的写作课之外,还开设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以期达到多方面满足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不同兴趣,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目的。然而效果不尽如人意。目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着类似的现状:各类人文素质教育课在专业院校普遍不受重视,学生对传统文化类课程兴趣不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低下,而写作课却备受冷落;大学生人文素质整体水平下降,这些情况恰恰说明高校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的所在。

高等教育不是单纯的职业教育、专业教育,而是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的人文特性决定了大学生要接受人文教育。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要切实提高大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仅需要调动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智力因素完成的是表层的学习,非智力因素更多地参与深层次的探究性学习,对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获取学习的成功都是不可缺少的。人文素质是人生发展中起基础作用的品质,人文素质的提升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同时人文素质又对其他能力的培养、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本文试图从关注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入手,结合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从激发大学生对母语的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着手,就如何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提倡支持深层次学习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汉语阅读水平、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及思维能力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包括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完整的教育体系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同等重要:教育不仅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为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而不仅仅是智力水平的提高。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本身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因为所有智力活动的进行、智力水平的发挥以及智力本身的发展,都要依靠非智力因素的发动、激励和促进。前者属于认识系统,后者属于动力系统。认识系统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没有认识系统,学习活动根本无法展开和实现;动力系统则更像剂,没有动力系统,学习系统将难以维持和良性发展。基于以上认识,针对目前各类高校存在的问题,遵循素质教育本身的综合性、长期性的特点,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定位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时纠正以往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

目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不完善、课程安排不够科学合理

通过对开设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课的各类高校的调查和走访,我们首先发现各高校普遍存在此类课程设置课时过于集中的现象,设置时间基本集中在大一、大二学年,这样的教学安排,显然将人文素质教育课简单等同于一般基础课,其用意在于提前完成素质教育课程任务,为学生的专业课让步。但这样的教学安排显然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自身的特点,难以贯彻素质教育教学持续性和实践性的原则。

从目前大学普遍存在的学生课时偏多的情况来看,削减学生总课时数是必然趋势,像素质教育类课程就更没有增加课时的可能。其实课时的多少不是问题的关键,教学效果才是重中之重。人文素质内涵的综合性决定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实践反复证明,短期开设素质教育课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能力的培养问题。我们要做的是结合自身的特点,利用好现有的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来改变单一授课模式、加强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比如说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延长素质教育的时间跨度,利用校园网营造良好稳定的母语教育氛围,将课堂教学向课外自学延伸。建立传统文化教学网络平台,可依托品牌教材+数字资源+实践平台的途径,既保证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和延续性,又使得大学生的学习机会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且能有足够的自学和训练的时间进行广泛阅读、交流思想,从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汉语阅读习惯、汉语思维习惯和汉语写作习惯。

二、文化素质课程设置类型多为选修课,授课形式单一,教学活动局限在课堂中,多以教师讲解为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严重削弱了课程的设置价值

课程类型的设置本身不代表课程的重要程度,但不合理的教学体制、课程安排加上单一的授课形式,很难让学生对这样的课程引起足够的重视,难以产生深层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文化素质类课程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关于如何看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近几年学术界比较关注的话题,目前趋于一致的看法基本上是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彼此融通的整合性教育观,这种整合性教育观的精髓就是强调:大学既要培养专业人才,更要使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具有通识的知识基础、灵活的思维能力、完善的个性修养。这就需要大学的课程设置能为学生提供一种整合性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个性修养均得到锻炼与提升。“高等教育,要为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动机、能力和知识基础做好准备,要用更加‘整合’或‘集成’的课程观念去重组课程内容和结构,要使学生在宽厚的知识积淀与思维能力的基础上生成具备创新品质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西式教育最大的特点是随意、放松、率直,注重学习的实效性。人文素质教育更要突出教学的实效性。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教学方式,采用更为形象、直观和灵活的传授渠道,整合课程内容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变化。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模式已成为禁锢大学生思想和兴趣最大的枷锁。

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潜移默化,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修养、气质。因此在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意“以学生为本”,将学生视为复杂、多面的社会人,发现、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丰富的人生背景和多元化个性发展要求等内容整合到教学过程中去,鼓励有创见的观点,让学生的情感、道德、智慧、修养共同参与到整个教学环节中去,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兴趣和热情。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设置、修课方式、学习形式等方面,为学生的深层次学习创造条件。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延长人文素质教育的时间跨度,营造良好稳定的母语教育氛围,将课堂教学向课外自学延伸;还可以结合网络阅读、博客写作、编辑网刊、发表作品等形式,全程引导和跟踪学生的阅读、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汉语阅读、写作热情,引导学生的创作兴趣,将文学创作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交往中,将审美性阅读、研究型学习和创造性写作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汉语运用水平和汉语思维能力;可将课程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将以往由外部的考试要求而产生的被动学习动力转化成由学习者内在的兴趣、热情等因素的驱动而产生的主动学习;还可结合学生的学习和就业要求,分阶段开设基础写作课程和与职业能力相衔接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制定科学可行的写作训练体系、训练程序,将审美性阅读、研究型学习和创造性写作结合起来。通过调整教学计划,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精心设计激发动力、整合资源精心授课、延伸教学加强实践,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建立整体性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型的深层学习,将课堂学习转化成互动的、学生积极展现自我的成长舞台,让学习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而持续,使学生在身体、智力、道德、情感、审美、理想等方面获得全面的成长。这样的学习更有可能发展成为探索型的深层学习、终身学习。

三、教师教学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和统一,主动性、创造性未能充分发挥

教师是教学内容落实的主体,教师的素质和专业能力直接决定教学的成败。推进课程改革,“只有借助具有较高素质、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教师的创造性活动才能得以实现。”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师首先要转变现有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特点,区别于专业学生的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由专业对口教育向人文素质教育、由专业知识点的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主、由重视理论的系统性传授向重视应用的实践性提高转变,最终达到使学生在身体、智力、道德、情感、审美、理想等方面均有所提升的教学目的。

其次,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课堂上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真正对象不是知识,而是学生,所以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在教学内容设置、课堂组织安排、课下学习交流等各个环节,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学生深层学习的意识,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扎实的专业基础、多学科的知识积累、灵活的驾驭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高超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热情。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师需要在教学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热情,因此努力建设一支精神上投入、智能结构上适应、有跨学科知识的、勇于开拓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研究队伍,是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重中之重。

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精力不投入,兴趣不高

徐方在《大学人文十四讲》中,从“理想真空”、“精神贫血”、“价值悬浮”三方面概括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并用大量事实加以佐证,不禁让人们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现状担忧。我们课题组着手对三所不同类型的高校(综合类大学、师范大学、专业类大学)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了解他们对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课的兴趣和看法,多数学生表现出有一定兴趣,但投入很少,没有机会深入系统地了解;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兴趣不高,而且这种现象在专业类院校最为突出。另外学生普遍反映所学课程太多,每天上课时间太长,基本上没有自学的时间;感兴趣的课程没时间系统学习,而且各种课程授课方式基本以老师教授为主,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完成各门学业,学习的主动性不高。针对目前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的主动性差的现象,如何帮助学生逐步改变长期养成的被动学习的习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成为我们在教改环节必须要落实的内容。

传统文化在弘扬人文精神、加强人文教育上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经典阅读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文化经典文本都是经过历史积淀、实践检验,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化典籍和优秀作品,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感和道德底蕴,是很好的人文教育的读本。人文素质的培养在于实现人性的自觉,注重人的心灵感悟、性情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从激发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通过含英咀华、经典阅读,引导大学生充分领略汉语的魅力,感悟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生情感和哲理思考,唤起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开阔眼界,启迪心智,帮助他们立身处世。

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切实将“读好书、学写作”和思考人生、发现自我、培养自信自立自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起来,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真正培养起大学生的阅读、写作习惯,引导学生将阅读、写作活动由短暂的课堂训练向终身学习延伸,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汉语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审美鉴赏力和认同感,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人文修养。

参考文献:

[1]郭德红.美国大学课程思想的历史演进.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龚放.高等教育多样化进程与质量观重构[J].全球教育展望,2002.1

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职大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课 题:2012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青年专项课题―人文素质课程网络交互式教学模式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JC2012015。

90后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相较于80后大学生而言呈现出其特有的精神面貌。一方面,他们是现代技术的掌握者、网络时代的主人,自己的“代言人”;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功利思想较为严重。所以,在面临大学生活以及即将步入的社会工作时,他们会出现许多问题。在这样的新形势下,90 后大学生的培养问题成为了当前高校学生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从高教界内部讲,新兴的高职院校由于文化积淀和专业教育的原因,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上无疑是重灾区。因此,当前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具备较高人文素质的大学生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教育在提供90后生存技能的同时,有责任向90后传达“人”的要义――人格健全、知识渊博、了解文明、珍惜生命。这一切,必须回瞰人类文明的成果,必须回瞰自身民族的积淀。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通过对传统优秀文化的选目,结合现代学科门类的知识层次,职业院校可以达到人文传统与现代学科的对接、学科知识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人文历史与人文素质的融会,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我国人民形成了一些优秀的文化观念和个性品质。细细品评这些文化内蕴,其中的道德观、认识论和科学精神综合了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道德修养、伦理观念、文化素质、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这些文化传统包括我们当前开展素质教育时应该保持和发扬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以德化人的高尚风范、和谐持中的思想境界。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传统文化被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改革开放拓展了人们的视野,经过反思以后,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品格。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审美鉴赏素质、开拓创新素质、调适整合素质等。

素质教育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的人生智慧方面凝练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人与人关系的定位取舍、人与自我精神境界的深邃追求。它们与时俱进,绵延发展了两千多年,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和稳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远播海外,构成东亚文明的内核,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二、“中国元素”项目训练教学模式

被大多数中国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具体而言,包括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反映的中国人文精神和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

“中国元素”项目训练教学模式通过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全方位地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90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使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迷人魅力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训练项目和平台生动展现,从而消除了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上的情感隔膜,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心理距离,带给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全新理解和感受。

“中国元素”的项目式教学分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主要是学生以项目技能训练为切入点开展学习训练,以训为主,分组实训。教师以项目为载体,讲授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人格理念,以讲为主,集中讲解。第二课堂包括校园文化平台,如校报、广播、社团、校园网等;师资队伍平台,包括学校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教育基地平台,如拓展训练基地、革命圣地教育基地;湖湘文化平台,如岳麓书院、湖南省博物馆、岳阳楼等。

三、多学科视野下对传统文本的解读

传统文化是指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睿智的哲学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

人文素质教育(博雅教育)的初衷是对大学生进行精英教育,所以要在当前中国的教育资源现状下,尽可能地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初衷,打通学科界限,让大学生更多、更全面地吸取人类文明的精华。比如儒家经典作品《论语》,既可以从伦理学角度进行释读,也可以从哲学角度进行思考,既可以从文学方面入手,又可从社会学方面阐释。文本的多义性必然带来各学科解读的不同旨归,从而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人文素质课程网络交互式教学方法

在网络交互式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开展“翻转课堂”来颠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与传统课堂相反的一种教学设计理念。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借助课程视频、教学资料、网络资源在课前完成对课程的自主学习,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平台,其中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以及成果的演示等等。

在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上,首先教师在课前就针对课程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进而建立丰富的网络资源库,如教案、课件、教学视频以及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教师在录制视频之前应该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讲解。课堂中,知识的传授通过学生课后观看教学视频来完成。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工具与同学、教师进行互动沟通,了解彼此的收获与疑问。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答疑。学生梳理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放到课堂上进行讨论与解决。学生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以团队形式搜集整理资料制作PPT并上传到网络平台进行分享,并做好上课演示的准备。

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想资源;文化素质教育

一、发展智慧,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底立本

儒家教育把发展人的全面智慧作为根本追求,以培育和造就通才为鹄的。孔子认为,“君子不器”,即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用中国传统语言表述,就是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明群己之分,合内外之道”,正确认识天、人、物、我,把握和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者、人与己的关系,开发自我潜能,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全面发展的自由。

为发展智慧,实现人的价值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儒家一是强调修身立志。孔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把立志追求高远的道,提升心灵境界作为修身立学的第一要务。这本身符合“动机是一个人走向成功重要内驱力”的心理学规律。潘光旦先生认为,“志是心之所在,心之所止,是一个人生命比较清楚的目的,也是要打定一个健全的立身处世的主意。”[2]儒家“士志于道”的人生追求,为养成健全人格、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北宋著名思想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教,成为自宋以降历代知识分子的内在价值追求。二是突出道器并重。这就是孔子所强调的“绘事后素”[3],即要造就优秀人才,先要发展人的素质。儒家以六艺教人,六艺首先是“诗、书、礼、易、春秋、乐”六种经典,同时又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这种重视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同步提高的教育实践,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养成,体现了儒家道器并重的素质教育理念,正确地处理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通才与专才)的关系。三是强调道通为一。人类知识在纵向上,用中国传统概念可以表述为道、学、术三个层次。“道”与价值追求相关,是心灵所能达到的境界,为人提供安身立命基地和精神家园。“学”与专业理论相关,为人提供解释世界的知识体系。“术”与现实应用相关,强调用规律解决实践问题,为人提供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技术方法。孔子讲“吾道一以贯之”,强调用以“道”贯穿思想、认知和行为的全程。有鉴于此,文化素质教育要发展人的智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当贯通道、学、术,做到从知识到技能再到心灵境界的全面关照。

东南大学在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立志为先,以体道为本”,把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将儒家尊德性与道问学并重的教育思想,与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融合,提出了“塑造高峰体验,升华人生境界”的教育理念。[4]一是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接触大师、接触优秀的文化成果、产生心灵的震撼,启迪智慧发展,从他人身上间接获得高峰体验,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二是以学生自我为主体,开展文化创新活动和科技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新知、体验美感,在感受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痛苦中动心忍性,增益能力,树立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信心。

为塑造学生的高峰体验,学校着力建设了“三高两进”为主要特点的高峰体验教育平台。所谓“三高”即以“高水平讲座和课程”、“高层次大型活动”、“高层次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高层学术活动,强调活动的高端性,以开阔眼界和提升境界为主。所谓“两进”即通过开展“学术大师文化名人进校园”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强调活动的吸引力,用大师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品味精彩人生,树立高远志向,通过艺术之美引导学生欣赏美、了解美、追求美。自1999年以来,学校延请和组织科学大师、文化名人和人文名家数百名来校讲学,举办高水平讲座2000余场,合计听众40万人次,举办高雅艺术精品活动以及高品位大型活动数百场。充分发挥了重大学术活动、科技比赛的创业创新淬炼作用,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发挥了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对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作用,有力提升了广大同学的审美视野、精神品格和创新能力。

二、研经习典,增强学生文化主体意识

文化素质教育兼具文化和教育的双重属性,培养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传承创新能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其天然使命。经典是民族心灵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经典教育是培育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朱自清先生认为,“中等以上的教育,经典训练应是一个重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5]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指出,“大凡一国存立,必以其国性为之基。国性国各不同,而皆成于特别之教化,往往经数千年之渐摩浸渍,而后大著。但使国性长存,则虽被他种之制服,其国其天下尚未真亡。”[6]强调一个民族丢失了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就会异化,不复存在。大学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基地。美国芝加哥大学原校长哈钦斯强调“大学并非仅仅是创新之所,而首先是文明传承之所,大学应该是人类文明历代积累的文化精华的储存所,并通过现代通识教育使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首先能够吸收和掌握这一共同文明财产,从而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7]。

东南大学在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秉持“与经典同在”的理念,推进经典教育。一是开出了《文化素质教育经典阅读书目》,定期与院系和图书馆举办各种阅读经典和名著活动,每年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通过创新活动形式吸引广大学生接触经典,欣赏经典,研读经典。二是在人文选修课中设立了涉及文、史、哲、艺术、科学等多领域的“经典导读”课程,延聘和组织著名校内外学者授开设了《论语》、《老子》、《庄子》、《坛经》,黑格尔《美学》、《精神现象学》等等精品人文选修课程,深度解读中西文化原典。通过“原典、老师、学生”三者互动的教学模式,经典研读活动和课程开展,促使学生养成了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启发和激励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契入高深学问,有力培育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三、六理统合,帮助学生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完备、合理的知识体系,要构建完备合理的知识体系必须沿着正确的修学路径,突破学科藩篱,融合文理教育,均衡人文与科学,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儒家经典《大学》“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要”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八条目”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育学生全面素质,养成健全人格,提供了完整的修学路径指导。“明明德”,强调开发人的灵性慧根,发挥人的创造潜能。“亲民”,强调不断培养爱心,超越自我,提升心灵境界。“止于至善”,强调树立远大理想,不懈地追求至善的终极价值。“格物致知”,强调通过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获得知识,侧重于提高人的智商(IQ)。“诚意正心”强调涵养心性,合理调节情志,侧重于提高人的情商(EQ)。“修身齐家”强调在调节好内心情志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人伦和人际关系,侧重于提高人的“德商”(MQ)。“治国平天下”强调积极地为社会和谐、国家太平、世界和平贡献力量,侧重于提高人的“政商”(LQ)。哈佛大学前校长洛厄尔认为,“每个学生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无论是学生的强项还是弱项。大学应该培养的人不是有缺陷的专家,而是有全面智慧、广泛的同情心和自主判断的人。”[8]就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而言,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道为人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一条清晰的中国式的心灵攀登路径和获得完备知识能力的指南。

为帮助学生构建完备的知识结构,学校借鉴和改造朱熹的“理一分殊”哲学概念,合理设计课程结构。以“六理统合”即物理、法理、心理、伦理、艺理、哲理等的统一和谐来概括和划分整个知识和能力结构。物理指自然科学教育,侧重培养学生格物致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伦理、法理指社会科学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经世致用、求仁务善的人文精神。心理、艺理教育指心育和美育,侧重提升学生诚心正意、求美务达的内在修养,提升其审美和人生境界。哲理侧重世界观教育,目的在于通过顶端统摄,使真、善、美合一,使人格日臻完善。学校充分整合培养方案,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要求理工科学生修读人文类课程,人文专业学生修读自然科学概论课程。学校依托学科优势建设了“文科物理”“大学语文”“唐宋诗词鉴赏”“美术与技术鉴赏”等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延聘著名学者开设一批精品课程,构成了结构合理、品质优越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群,为学生提升能力,发展素质,构建了完善的知识结构。

四、五教并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态场域

文化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养成教育,这种养成应当基于人性的潜能和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孔子在论述人性时指出,“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熏陶对成人成才的影响。墨子见染丝而感叹:“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9]认为环境对人的塑造甚至起到决定性影响。孟子的成长得益于“孟母三迁”,荀子强调“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些先贤大哲均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塑造,启迪我们重视育人环境的营造和文化素质教育场域的建设。

大学的文化育人,重在大学校园场域性作用的发挥。育人手段和途径的多元化,使得学生在校学习,存在着“上大学”与“读大学”的差别[10]。近代著名教育家潘菽用“言教”、“身教”、“物教”来概括综合教育因素在培养学生中的作用。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先生认为,文化生活常决定大学的风格,常影响学生的气质品性和有文化情调、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著名学者涂又光先生提出“泡菜理论”,即泡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汤,形容校园环境好比泡菜汤,它影响和决定了浸泡其中的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行为风格。台湾通识教育专家黄坤锦教授认为,“学校的教育,校园文化景观和建筑其潜移默化‘境教’功能不容忽视”。[11]“言教”“身教”“物教”或“境教”综合发挥作用,将形成一种具有强大育人功能的文化生态场域。

学校借鉴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结合学校育人实际,形成了“言教、身教、乐教、礼教、境教”“五教并施”的文化素质教育思路,通过文化场域营造,对学生进行熏陶化育。一谓言教,即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以语言文字教会学生系统地接受知识和技能。二谓身教,即施教过程中,教师“修己安人”,通过人格魅力和学术风范与学生的崇敬之情互相感染,促进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实现教师文化素养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共同提高。三谓乐教,即艺术教育,通过开展校内大型文艺汇演和高雅艺术进校园,坚持“以乐导和”,使广大学生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提升心灵境界的同时,增强集体合作和团队意识,实现德育与美育贯通。四谓礼教,坚持“以礼导志”,精心设计讲座礼仪和各种学术仪式和典礼等,增强学生的文化使命感。五谓境教,即通过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天地大美,培育学生“钟山之崇高,大江之雄毅,玄武之沉静”的精神特质。通过将重大活动安排在学校标志性建筑,精心布置讲座报告厅,悬挂学术大师和文化名人的肖像,和设置校园文化雕塑等手段,使学生感受到学校深厚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积淀。

“阐旧邦以辅新命”,我们坚信,随着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沃土,在融汇中西,深化实践的基础上,文化素质教育必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行之有效的优秀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3] 四书五经(上卷)[M].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 杨东平. 大学精神(上)[M]. 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4] 易红. 塑造高峰体验,用优秀文化育人[J]. 中国大学教学,2009(2).

[5] 朱自清. 经典常谈[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 严复. 严复学术文化随笔[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7] 甘阳. 通三统[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8] Richard Norton Smith. The Harvard Centur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1986:69.

[9] 墨子间诂(上)[M]. 北京:中华书局,2001.

篇7

当代大学生正是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和平演变”论中“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第三代”中的“第三代”。而作为“第三代”的大学生也正如杜勒斯所说的,接受着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盲目追求美国大片、快餐文化、饮食方式与习惯(如西餐)、圣诞节等洋节等西方文化,但是对其中的内涵却不甚了解,只是一味模仿与盲目追逐。传统节日也被他们看作除双休日以外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在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同时,道德素质低下也成为当代大学生身上存在的几大问题之一,不知礼义廉耻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笔者看来,道德素质的缺失相当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漠视。那么,为什么当代大学生如此追求外来文化而忽视或放弃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外来文化冲击以及自身发展偏差

从开始,外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叩开了闭关锁国状态下的中国的大门,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认识失当之处。因而,“全盘西化”论就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被提出。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文化热”研究中出现了一股否定民族文化,鼓吹全盘接受西方文化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思潮。这些错误思潮的出现,正是对中西文化关系认识失当造成的偏激结果。

2.社会影响以及传统文化的极端演变

现代社会不再像传统文化那样去追求美德与正义,而是转而崇尚美色与金钱;无私与奉献不再是社会风尚,奢侈与浮华反而成为时代潮流,享乐主义与主义、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大行其道。当代大学生虽然有自主能力,但因教育不完善还不成熟。因而在面对社会中的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诱惑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的负面舆论时不能有效辨别和抵制。在这种情况下,外来文化正好可以迎合大学生追逐诱惑的心理,所以大学生崇尚资本主义文化也就显得“合理”了。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作为一种至善主义文化,正好强调的是“仁、义、礼、智、信”,但是为什么会被社会所背弃呢?此消彼长之下,大学生越来越追求开放的外来文化而主动远离教条死板的传统文化。

3.学校应试教育造成对传统文化以及道德素质教育的忽视

我国虽然早已在教育领域推行素质教育与博雅教育,但是应试教育至今仍是我国教育者的主要手段。学校以学生成绩好坏来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在小学、中学阶段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而进行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在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只教知识不教做人。由于大学中“放羊式”的教育,除了上课时间外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又怎么会主动接触教学计划之外的内容。所以学校对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的忽视也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高校进行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学术道德方面

大学生作为未来学术的后备军和主力军,其学术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培养质量,而且关系到整个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学术道德水平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热门话题。而如今大学生违反学术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数据表明当前部分大学生在学术行为中较少考虑到学术与学术道德规范存在的内在联系,其学术道德一时亟待提升。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讲诚信观念求实观念深入大学生心中,是提高大学生学术道德水平进而提升大学生乃至国家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2.社会方面

当今世界到处充满贪婪与欺诈、腐化与堕落、色请与暴力、邪恶与疯狂。作为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社会的诱惑时,难免会做出失当的行为。人性不可以放纵,放纵必然引发社会混乱。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现代西方文化,是一种解放人性的文化,它既是现在文明的源泉,也是造成当今世界社会危机的根源。当今高校应当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去,使大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有益的营养,摆脱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推崇,为倡导和构建至善主义新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创造条件。

3.国家方面

中国如今正在走“和平崛起”道路,而中国的崛起是在失去世界政治、经济、文明控制权150年之后的再度崛起。中国的崛起除了靠经济、军事外,还要靠国家软实力。而如今,暂且不谈西方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只谈学校教育中的英语与语文。有很多学生连汉语都学不好就开始拼命学习英语,对英语的掌握炉火纯青,而对汉语语法却一窍不通。大学中有很多专业甚至没有语文课,而英语却成为必修课,考四六级成了大学中的时尚。其实一个国家的强大并不取决于国民对其他国家语言的掌握程度,而取决于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程度。很多国家都在学习中华文化,而我们却对自己民族的文化视而不见。在前面谈到的政府“外脑”中的各类机构,不得不承认以后的机构成员将会是优秀的大学生,而作为主体的大学生连自己国家的文化都丢了,还谈什么“为中国策,为国是谋”。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是文化融合与反融合的进程。历史上每一个大国崛起,实际上是某种民族文化的崛起,在刀光剑影中伴随着众多弱势文化的消亡。“物竞天择”法则决定了全球文化品种的兴与衰、存与亡。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今天已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更是为了在中华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时能把民族之魂传承下去。

三、高校进行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的途径

高校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凝聚力与国民对自己国家文化认同程度,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显得至关重要。

1.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触多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缺乏直接系统的学习。在短时间内,大多数高校的教育还将会是应试教育。既然短时间内无法改变这一现状,不妨将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的教学计划中,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必修课,使大学生接受系统化的培养与熏陶。通过接触优秀传统文化使大学盲目追求外来文化的浮躁之心沉淀下来,进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2.优化教师队伍,选用优秀教材

在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中,教师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才与发展。因此教师在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外,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教师在教学时应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寓于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举办相关的讲座等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结语

篇8

我认为,当前我们所推行的素质教育应当充分利用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让我们的学生逐渐具备如下基本素质: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周易》提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使我们能够一次次从逆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并由此奏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自强不息之歌。正如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孟子所云:“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所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这些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2、上善若水的博襟

老子在道德中指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他认为品德最高尚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而我们学生也应当具备这样的美德,在问社会能给予我们什么之前,首先要想想自己能给社会,给别人带来什么。保持平和的心境,保持处处为他人着想,却又不计较得失的博襟。

3、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从孔子所说的“诗可心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祖国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再到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都体现着这种意识,并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而我们当代的学生欠缺的就是这种意识,多数人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努力奋斗也是为了将来自己能有一个不错的前程,从不想为国家为民族能做些什么。我们有义务让他们知道,这种想法是狭隘的,是不可取的。

4、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

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即厚德载物。如战国时代,齐桓公开创的稷下学宫汇集了当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等诸家学派。当时在稷下学宫讲学和游学的大师有淳于髡、邹衍、田骈、孟子、荀子等诸子,号称诸子百家。这些大师在学宫里自由讲学,自由辩论,开创了我国文化史上百家争鸣的先河,为中华文化的继往开来做出了巨大贡献。文化上的兼容并包,导致了思想的自由与开放,反过来又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一直是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主导思想,我们有义务发扬下去。不故步自封,不夜郎自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断进步。

5、井然有序的生活习惯

曾经说过“少大言,多条理,久之必成大器”,只要我们养成一种井然有序的生活习惯,向着我们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没有不成功的。而我们好多学生胸怀天下,自己的房间却和狗窝一样,试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知道“天下大事做于细”,要放下身段,放下所谓的清高,从点滴小事做起,让纷乱的生活有条理起来,才有助于成功。

篇9

一、运用传统文化进行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着重指的是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也就是指儒家所倡导的积极“入世”的思想,和他们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观念,以及与其思想一脉相承的诸多历史人物的身上和不少的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积极进取”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情怀。

这里所说的远大理想,主要是指以民族、国家的前途为己任,将他人、社会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崇高精神境界,它是我们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人们“良好的心理”、“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的最高层次。

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在我们的历史课上,在我们的思品教课书里,圣贤先哲的至理名言、诗词歌赋、感人事迹,可以说比比皆是,它们都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乃至树立远大理想的最好的材料。

二、运用传统文化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顽强奋斗,不断进取的精神

仅仅有正确的理想、非凡的抱负,还是不够的,必须有为理想而顽强奋斗、不断进取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实现。就这一点来说,我们同样可以汲取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精华来教育培养学生。

孟子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他深刻地告诉人们:完成重任、实现理想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经过艰苦地磨练,方能达到最终的目的。而旬子告诫我们,成功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海。骐冀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三、运用传统文化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伦理道德水平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尽管历史上的诸多学派都曾对其形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真正决定其基本内容和其发展方向的应是儒家思想,因此我们说用传统文化来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伦理道德水平,也就是说应该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来教育培养学生。

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 论语 经典名著

一、聆圣人之音

必修一“名著导读”部分就介绍了《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当然《论语》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即使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今天,《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对于高中生,教师完全可以从《论语》入手,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传统经典,感受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进现实生活。

笔者在所教的班级,开展了每天学习一则《论语》活动。起初,笔者每天讲一则论语,不是简单地翻译解释而是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新的解读,并戏称为“任老师《论语》心得”,如讲到《学而》第六则“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告诉学生,这是古时的素质教育,这句话体现了古时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所谓人才要先成人,后成才,先具备了孝悌谨信,爱众亲人的素质,然后才能学习。有了这样的素质学习就不再是难事了,也不会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更不会出现不孝不悌,不谨不信,不爱不亲的不合格人才了。学生听了都忍俊不禁又觉得很有道理。教师起到了示范作用后,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每天请一位同学来讲一则《论语》,并要说出自己的心得。有一位学生,平时上课经常犯“迷糊”,轮到他讲《论语》时,他讲了《阳货篇》第二十二则“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他说,这则《论语》是自己的真实写照,自己就是难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读了这则论语深受触动,觉得不能再终日无所事事,应该象许三多一样好好活,活得有意义,劝诫大家不要学他,博得了同学热烈的掌声,并说他颇具巴金的自我解剖的精神。每天一则《论语》,每天与圣人对话,在圣人光芒指引下,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每天一则《论语》,学生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并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是可读、可知、可感、可用的,可以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有了传统的指引,可以让现代人不再迷茫困惑,站在先贤的肩膀上,看到未来的路。

二、探文化之源

必修二,梳理探究部分有个《形式源流与文化寻根》专题。笔者没有大包大揽,而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将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分别负责“形式源流”、“年节风俗”、“民族探源”三个课题,并且给了他们足够整理长的时间,去图书馆或上网收集和整理资料,最后制作成课件,在班级讲解展示。

实际上每个课题都和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每个课题背后都充斥着庞杂的资料,在查找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既深入了解了传统文化又提高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探究姓氏源流,了解不同姓氏的发展历程实际就是在了解中国的历史演变过程。有些学生又以姓氏为出发点开始探究姓、名、字、号的关系,既丰富了知识,又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姓氏文化。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体现了人类对周围世界的关注和认识。现代人再去探究节日,更应该看到节日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几乎每个中国传统节日都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探究节日的起源可以了解中国神话。中国是诗的国度,节日更是展示诗人才华的绝佳时机,诗人的诗还原了古人过节时的场景。如“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展现了端午赛龙舟的热闹;“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是七夕的缠绵哀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是重阳节的惬意舒适。由节日到诗句,由诗句又回归节日,一圈转下来,既了解了节日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又阅读了大量诗词,一举两得。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探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多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团结对于国家的意义。

三、感古人之魂

篇11

关键词:传统文化;素质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57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实质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事业,素质教育要注重塑造学生真、善、美的心灵,构筑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格,这一切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精神的修养。如何将传统文化精神引入中学素质教育,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以供大方之家共同探讨。

一、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学生的立身之本

“自强不息”一词,最早来源于《周易》。《易・乾卦・篆辞》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的运行表现为刚健的属性,人应该效法天,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周易集解》引干宝对“自强不息”的解释是:“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仄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矣”。有了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孔子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宣传其儒家思想;司马迁继承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才有了长篇巨著《史记》的问世;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不畏恶势力,以九死不悔的精神顽强抗争,最终身殉理想。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着中华儿女敬业进取、百折不挠、不断奋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中学生应树立以天下大事为己任的理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保持相对的平衡心态,在顺境中积极向上、谦虚谨慎,在逆境中意志顽强、战胜困难。对工作和学习不视为负担,而视为乐趣,努力把自己的才智在学习中发挥出来。

二、为人正直、修身养性――学生的道德之源

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熏染,中华民族具有“正道直行,崇尚气节”的精神。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成为坚持真理、追求正义的民族。孔子曾说过:“直其正也,方其义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了正气、正义的重要性。为了正义而抗争,不惜献出生命。又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强调坚守正道的重要性。修身养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中庸》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说的就是修身养性的准则。孔子提倡“克已内省”,是修身养性的精华之义,其意义是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战胜自己。又说“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讲了做人要遵循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的自律原则。而修身养性的关键是战胜自我。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很难战胜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成为强者就是这一观念的体现。

中学生要注重自身修养,在顺境中考验自己,在逆境中磨练自己,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善于调节自己的言行举止,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能事实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保持适度的自尊与自信,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发挥自己的优势;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客观地反映事物,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三、厚德载物、贵和持中――学生的为人之道

中华民族是具有包容性的民族。《易传》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纵观中国古代史,可略见一斑。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是建立在互相包容基础之上的。荀子的学说就是融合了儒、道、法家的思想内涵而形成的。到了汉代,读经书成了社会时尚,各家之言可以同时表现,儒学融通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汉以后,佛教传入中国,中华民族以博大的胸怀容纳了它。到了唐代,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其他民族交流日益频繁,使佛教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丰富的“汉唐文化”。《国语》记载:“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即善于接纳别人的不同意见,能宽容持不同意见的人。“同”就是不讲原则地附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说“报怨以德”。就是说,即使与人有怨,也要以道德上的宽容态度和方法来作为回报。“贵和持中”是集体主义原则和“群体和谐”的价值观。《易经》中将天、地、人这“三才”纳入一个整体当中,追求宇宙的动态平衡。这是“和谐”的哲学文化基础。《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孔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主张把自己的苦乐与人们、社会联系起来。这是以德为本思想的体现,对培养健康优秀的民族品格,形成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不无裨益。

篇12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广袤丰厚土壤之中,其内容博大精深、魅力无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顽强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斗争中创造出来的独有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灵魂的基石,是多种不同的文化理念融合、发展、沉淀、传承的集合体。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文化一直保持着自身独特的风格和体系,顽强的存在着,它沉淀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准则已深深的扎根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中,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发展进步、繁荣昌盛的精神力量。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好的教科书,它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还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素养及道德情操。

(一)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大学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组织载体、战略基地,它更是培养青年人人文精神的思想库。“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概括起来就是: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实现修身、治国、平天下。”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为重要的精神内涵。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规范人的行为,是人类进步的精神源泉。它蕴含的人文精神可以使大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视野更为开阔,为大学生能正确的认识自我、面对人生提供多方面理性的启迪,从而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二)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爱国主义是其中最核心内容,“位卑未敢忘忧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些充分彰显了我们的先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这些文化所体现出来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对纠正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与集体意识淡薄、个人主义严重的不良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民族特征,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文明史中熠熠生辉,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润物细无声中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内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瑰宝中,有清丽婉转的《诗经》,有波澜壮阔的唐诗宋词,有吐纳天地的四大名著,有刚柔并济、方圆适度的中国书法,有在世界画苑中独具体系的中国画。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爱好,增强大学生多方面知识的积累,提升大学生自身的修养和审美追求。

(四)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是以道德修养及伦理观念为主线,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德(忠、孝、节、勇、和)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性的核心要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些古人留下的道德资源可以充分融合到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去,继而建立起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使大学生始终将道德理性作为心灵支柱,在人生的道路上守住做人的浩然正气。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在教学组织上采用有效措施促使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当前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纳入到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养成计划的高校很少。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高校肩负立德树人的重任,对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社会义务。 (1)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开设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依据教学计划实施跨学科选课,使学生在交叉的学习中提高综合素质。(2)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授者,因此,高校要重视对优秀师资队伍的打造。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应该做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那么就需要教师既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具有优秀的道德修养。一方面,高校教师尤其是传授传统文化的教师要自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新观念,利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解决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现时问题。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高尚的人格示范引领大学生。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从事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教师的专业水平。比如,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开阔他们的视野;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从学术角度的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科学的融合、渗透。(3) 组织教师编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在编写教材中要注重深厚、稳重的传统性,还要具有现实性和创新性,以利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促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课堂学习只是大学生生活的一种状态,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热情洋溢、对世界充满了探索欲望他们的生活更充实。高品质的课外活动能够对大学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应该深入到他们的课外生活中去。 (1)举办中国传统文化知R讲座、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文化艺术节等活动。(2)开展阅读国学经典和历史名人典故活动,使学生在阅读国学经典、仰慕历史名人的过程里,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3)课外实践活动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将学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内化。事实证明,亲身经历的事情才能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习得,而是要让学生真正的吸收转化,从而指导他们今后的生活实践。因此,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走入社会的机会,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有意识地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参照传统,处理人际关系,应对发生的困难,使学生在实践中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有效运用新媒体吸引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当前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移动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这个时代的到来,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些新鲜媒体的出现,丰富了传播载体的形式,也为高校在大学生中传播传统文化带来了许多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模式、传播环境,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以及生存样态。大学生是新生事物积极的接受者,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中普及的优势,有效规避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其吸引力强、覆盖面广、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优势,深入、透彻地把握传统文化传承规律和新媒体传播规律,有效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这是急需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英国;绅士;文化传统;BTEC;世俗消融;价值重构

作者简介:顾月琴(1975-),女,江苏太仓人,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教育史等。

基金介绍: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比较与借鉴:国外现代四大职教模式研究”(编号:D/2013/03/113)、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美CBE职教模式研究”(编号:2013SJD880068)、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的实证研究”(编号:ZYB196)、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自筹课题“经济转型视角下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动态匹配与互动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编号:B-b/2013/03/056)。

中图分类号:G719.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22-0088-04

世界著名的国际政治理论家、思想家塞缪尔・亨廷顿曾在《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一书中提到,20世纪90年代初,他无意中浏览到一组经济统计数据,对比发现,20世纪60年代初,加纳和韩国经济水平差异很小。但时隔仅30年,韩国在工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经济名列世界第14位。而加纳发展缓慢,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韩国的1/4。虽然这种差异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亨廷顿认为,文化应是一个重要原因。并指出,早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就有不少学者重视文化因素,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各种社会,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别,解释它们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1]。本文也主要是从文化角度,分析近代英国在丧失世界霸主地位后,经过不断探索所确立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BTEC。

一、文化内涵与英国绅士文化概述

从文化视野阐释英国教育的历史变迁,就首先需要厘清文化的内涵。而文化是个复杂的概念,不同学者从各种角度对文化进行了诠释: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格尔茨认为,文化概念实质上是一个符号学的概念,所谓文化就是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因此,文化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即分析解释表面上神秘莫测的社会表达[2];而德国著名文化学者卡西尔则在《人论》中提出,所谓文化,实质上就是人性的创造过程。他把全部文化活动形式的演变经历都看成是一个塑造人性、创造自由的历史过程。因此,文化具有多维性、复杂性和渗透性。一个民族的文化,既可以体现在无形的方面,如信仰、观念和价值等,也包括有形的方面,如实物、符号或技术等;亨廷顿则在《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中,从纯主观的角度界定文化的含义,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

笔者赞同亨廷顿的观点,本文的“文化”也主要指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信念和态度,并与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地区世代沿袭下来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特质或文化模式,它可以分为包括服饰、礼仪、庆典、饮食习惯、居住方式等显形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心理倾向、信念等隐形的文化传统。隐形的文化传统沉淀在人们深层心理结构中,具有强大的内在约束力和广泛的渗透性,它几乎影响着人们所有的选择和行为准则,包括对教育目的、地位、作用、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看法[3]。

英国最早实现了工业化并率先开启了现代化的大门,但它同时又保留着较多的文化传统。“不列颠的文明都是外来的,外来的文明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最后积淀成一个岛国的文明,积淀了不列颠民族的心态特征”[4]。英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加上宗教、政治和技术革命的影响,使英国的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而绅士文化是其极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特色,它一方面以传统的贵族精神为基础,同时又融合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价值观,并对英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绅士文化传统对英国教育的影响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和实行政治变革的国家,长期以来,英国的工业产品和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但19世纪开始,英国逐渐丧失其在世界工业发展中的霸主地位。尤其是二战结束后,当欧洲其他国家都走上经济发展快车道的时候,英国却缓步不前,深受着通货膨胀、财政赤字、高失业率等诸多社会问题困扰。探究其经济衰败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英国的绅士文化传统与其有着紧密的联系。即便在英国本土,人们也经常拿教育说事,把英国“二战”后社会经济发展一直没有太大起色归根于不过硬的职业培训。为何如此?可以肯定地说,它源自于这个民族的特征、政治环境和文化模式以及这个民族与世界之林的关系[5]。

当人们提及英伦臣民,不免会联想到“绅士”二字,用它来概括这个民族的特征和精神气质。绅士文化是英吉利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以贵族精神为基础,融合了新兴资产阶层的文化价值观念,其中绅士风度是英国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英国人的价值取向和努力方向。一般来说,英国绅士文化体现在贵族精神上。表现为:第一,骑士精神,崇尚光明磊落;第二,鲜明的贵族等级制;第三,自由主义的文化传统;第四,推崇文化和知识的价值;第五,因循守旧,缺乏变革精神。

绅士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英国的经济、社会和教育等领域。其中折射到教育方面主要表现为:第一,培养“绅士风度”的精英分子,即具备高贵品质和杰出能力的人才;第二,对受教育者的限制比较大,一般仅限于社会中上阶层[6],认为贵族是有着高贵血统和门第的人。因此,英国绅士文化对于教育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国对教育的选择,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招生对象、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受传统绅士文化的影响,英国推崇精英教育,一直到19世纪初的英国中等教育,其主流教育理念还是培养进入上层社会的绅士,古典学科占绝对优势,甚至没有技术教育的立足之地。而且,英国的高等教育也将招生对象限于贵族、牧师、医生等中上阶层,甚至将新兴的资产阶级也排斥在外。在课程设置上,拉丁语、文学、神学等成为大学的主要课程,工业和技术需求被边缘化,完全忽略了产业革命后社会发展对技术教育的需求。

英国一直有着推崇自由主义的传统,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政府对教育采取了放任自由的政策,禁止国家以任何形式干涉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在绅士文化的熏陶下,英国的各级教育,都将具有渊博的知识、优雅的举止、不凡谈吐的绅士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对技术教育抱有天生的歧视与偏见,并自然而然地在人文和科技之间划出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此时的英国社会,由于工业革命的发生,对能够熟练操作机器的技术工人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在欧洲其他国家的职业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并积极培养适应产业革命发展的技术人才。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英国职业教育的严重失衡和职业教育水平的落后,使得缺乏足够合格的技术工人和产业人才,造成了英国后来经济水平和整体实力的严重下滑。而英国贵族精神因循守旧的特点,使得机器时代对英国传统学徒制的改革不尽彻底,一直到19世纪末,劳动力市场上的绝大多数都是由师傅带徒弟的这种典型的学徒制培养出来的技术工人[7]。

而英国传统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二战后,在1948―1979年的31年间,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2.5%,远远低于日本、德国、法国和美国等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由1948年的10.2%降至1978年的4.3%[8]。因此,有专家指出,长期绅士教育所培养的绅士,其博雅、勇敢、对国家的责任感、对自由的爱好、不屈从强权等品质是值得称赞的,但其保守的一面却又令人叹息[9]。也有学者指出,英国相比其他欧洲国家对职业教育与培训较为轻视,这种轻视引发了很多困惑与愤怒,也影响到劳动者自身。英国技能熟练的木匠或工程师无法享有其同类人士在德国或斯堪的纳维亚等国所享有的社会地位[10]。

三、英国BTEC职业教育模式的简介

19世纪中期前,英国的主流教育理念依然只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和心智,职业技术教育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19世纪后期,欧洲大陆迅速把握时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了大批成熟的技术工人,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崛起。为恢复昔日“日不落”帝国的辉煌,更为了促进经济领先,英国摆脱了绅士文化传统的羁绊,将教育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发展相联系,重构教育价值理念,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1881年,英国成立了“皇家技术教育委员会”,主要从事研究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情况,包括英国本国的工业发展状况,并在其后颁布了《技术教育法》;学校也积极进行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各项改革,打破了古典人文主义教育一统天下的格局,促进了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为英国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产业人才,使英国能够在后来的发展中迎头赶上。而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英国形成和完善了BTEC职业教育模式,并在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以推广和实施。

BTEC是英国著名的职业资格授予机构之一,其全称为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由英国两大职业评估机构TEC(技术教育委员会)和BEC(商业教育委员会)合并而成。BTEC模式,是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在国际上提供职业教育证书课程的职教模式,现在已成为英国爱德思国家学历及职业资格考试委员会(Edexcel Foundation)的教育品牌。目前英国BTEC课程主要是文凭课程(Diploma)和证书课程(Certificate)两类,分为初级(First)、中级(National)和高级(Higher National)三个级别。BTEC课程共涉及九大与实际环境有关的门类,包括艺术设计类、商务类、建筑类、工程类、健康与保健类、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类、土地类和乡村发展类、媒体类和旅游类,而专业则多达上千门,涵盖许多实用领域,如设计、商业、护理、电脑、工程、酒店和餐饮、休闲和旅游等[11]。BTEC资格证书可以通过多种学习途径获得,如学校及工作场所等。

BTEC作为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除了英国本土开设外,还有130多个国家和7000多个中心实施。BTEC教育模式能成功运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目标方向明确,突出通用能力的培养

BTEC培养目标明确,具有清晰的人才培养方向,其最大特点是无论哪个领域、哪个级别的标准,都强制性地包含生存性的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被认为是未来从事一切职业必备的通用能力。根据相关企业的意见,BTEC将通用能力归纳为七大领域: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与他人合作共事;交往和联系;安排任务和解决问题;数字的运用;科技的应用;设计和创新[12]。为评价学生的通用能力,BTEC还对通用能力的7个领域提出了18项学业成果,包括:自我安排任务和承担责任;尊重他人的价值、信仰和观点;与他人的良好合作与交流;将能力运用于新的领域;用语言和形体参与交流;利用信息资源、发现并解决常规和非常规问题;使用多样性的科技设备和系统;进行多角度思维等等。

BTEC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通用能力的培养,与德国双元制与北美CBE中的“关键能力”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这里的“通用”也绝非仅限于特定专业,而是普适性的,即不管何类职业都应该具备的能力,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这样,即使学生就业后面临转岗,也同样具有很强的岗位适应性和竞争力。

(二)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

BTEC课程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并将这一理念贯彻实施于BTEC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课程大纲由课程专家根据各行各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制定,突出对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获得的成果的描述,而教师的教学也主要围绕这些应该达到的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占主导地位,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不仅如此,学生还参与目标制定、评估方法讨论、决定制定和评估过程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中心地位的作用。而教师则主要是指导和引导学生,要求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强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强调师生交流互动。

此外,BTEC学生还享有投诉的权利。当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教师的评价发生差异时,在掌握充分证据的前提下,学生可以质疑教师的评价结果,并逐级投诉。而教师也必须倾听学生的意见,并做好充分的解释和说明。这也从侧面反映了BTEC教育模式中,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三)质量监控完备,注意内外审核的结合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校教务处和督导室承担着质量监控的任务,测验、考试,听课评价、期中期末教学检查等方式是他们采用的主要方式。而BTEC则建立起内审和外审相结合的质量审核制度。内审员和外审员各司其职,严格按照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审核。BTEC项目的教师和专职管理人员担任内审员,工作职责包括:内审工作计划的制定;指导课程教学;教师课业样本的审查;学生课业的抽查;听取师生意见;内审工作报告等。外审员则一般由专家担任,定期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工作进行审查,主要包括检查学校质量评估与监控系统的运行与效果;检查学校制定的有关BTEC课程教学的各项规定能否贯彻执行;检查学校内审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检查从事BTEC课程教学的教师配备及教学设施状况等。

BTEC教育模式中,内审和外审相结合的制度,监督程序严格规范,既体现了目标管理,又体现了过程管理,很大程度上确保了BTEC的教学质量。

(四)考评方式独特,重视成果形式的多样

BTEC教学要求每门课程每学期安排2~3个课业,学生学业成绩考核评价包括课业评价、平时表现的评价和能力增长的评价。传统教学模式中,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唯一方式,而考试成绩也成为唯一可供证明的数据。BTEC模式考核从学生角度出发,证据成为关键依据,成果作为衡量学习的标准,主要包含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无论哪方面,都需要在日常教学中逐步积累,并成为教师考核学生成绩的依据。一般而言,依据的获得有多重途径,如来自社会和学校等第三方的评价;学结、自我评价和笔记;还有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等等。所有的证据都由学生自己收集整理,并汇编成册,涵盖内容广,可以是个人总结、测验单、教师的书面反馈意见,也可以是实验或实习报告、问卷调查、工作记录、计算机文档及软件等。建立汇编不仅可以为学生申报成果和教师评估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等级提供基础证据,而且还可以向用人单位展示学生成就及潜能。

这种以课业为主,辅以其他多种考核方式的评价形式,不仅客观、全面,而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长效性。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便于相关企业对学生的综合了解。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虽然BTEC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英国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打通与普通教育的衔接等。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BTEC都摆脱了传统绅士文化对教育的羁绊,紧紧立足于就业市场,服务地方经济,并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增加实践性教学,努力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动手能力强的技术人才,实现了由传统绅士文化向现代科技文化的华丽转变。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7.

[2][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5.

[3]易红郡.英国教育的文化阐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11.

[4]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8.

[5]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227.

[6]潘懋元.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的理论思考,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C] .新华出版社,1991.

[7]张京.18―19世纪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27.

[8]施.80 年代的英国经济[J].欧洲研究,1989(1).

[9]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286.

[10][英]琳达・克拉克,克里斯托弗・温奇.职业教育:国际策略、发展与制度[M].翟海魂,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3.

篇14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园文化;高职教育;文化素质

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综合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对以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而言,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只有将技能知识与人文知识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张岂之教授在《谈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中说:什么是素质?素质是指人才在思想上、道德上、心理上、文化上必须具备的条件。思想上的必备条件是:有国家民族观念;道德上的必备条件是:有承担各种义务的自觉性和享受权利的正确态度;心理上的必备条件是:有承受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耐力,并有毅力和勇气去加以克服;文化上的必备条件是:有较高的文化基础和较渊博的知识。素质有多种,在各种素质中有一个基本素质,这就是文化素质。而民族优秀文化的学习是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简而言之就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古代思想家的智慧,汲取生活智慧,并且与当代的思维相结合来指导人生,从而成为现今信息时代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在校园里营造一种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更是是凝集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和谐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理性客观地看待世界,继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增强学生心理素质,适应社会的发展。

当今高职院校需要将传统优秀文化遗产作为思想资料,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样的途径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课程设置: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家讲座模式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侧重高级技能的形成,因此,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以职业文化素质教育为核心,秉承“科技与人文相融、能力与素质同步、学校与职场对接”的理念,采用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家讲座模式,开展职业文化素质课程。

(一)重点开设文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重点开设一些公共选修课程,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典哲学、中国名著导读、中国历史导读、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诗词欣赏、艺术欣赏、书法、中国民俗民风等人文类课程。这些课程能浓缩文化艺术之精义,便于学生在较少的课时内基本掌握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和全貌,而且这些课程具有较强的兼容性,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修。

(二)限选与专业有关的文化必修课

例如,法律文秘专业应该围绕法律文秘专业必备的技能素质,开设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古文品读、师爷文化、书法、儒家文化等课程。学生在夯实技能的同时,能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的精华,使秘书职业技能成为“有根之树”,文化素养这个“根”深,职业技能这棵“树”才能“枝繁叶茂”。

(三)定期举办人文艺术系列讲座

制度化地举办高水平的人文艺术系列讲座非常有必要。如定期请一些名家来学校讲座,或者请一些艺术家现场指导有艺术爱好的学生。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可以开拓师生的视野,让大家在美的享受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这些艺术家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散发着知识的魅力,使他们身上具有一种独特的“气场”,这种“气场”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二、拓展校园网络文化的阵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上的知识容量也越来越丰富,学生利用信息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成了他们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高职院校要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教育阵地,弘扬传统文化,以构筑传统文化宝库,拓宽知识视野为目标,以尊重学生、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为原则,规范管理校园网络,形成内容丰富多样,氛围自由的网上教育系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弘扬传统文化的主人翁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由外在的被动接受转化为内在的主动接受。

(一)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

“读什么决定着想什么”。在内容上要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内容,才能对其学习方向进行引导。图书馆是传统的文化传播窗口,而现在,校园网络也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二者各有优势。图书馆资源与校园网络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开发利用网上图书馆,可以建设“名著必读”“名曲欣赏”“理论精华”“史学点滴”“民俗大观”“书画博览”等栏目,真正构筑一个内容丰富、精品汇萃的网上文化宝库,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性的学习平台,拓宽知识视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开辟BBS讨论空间

在形式上开辟BBS讨论空间,推动网上文化活动。BBS是学生提供倾诉、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是学校教育者了解学生、发现问题、改革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更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起来,开展一些“网上文化沙龙”等交流活动,教师可以以平等身份介入,就传统文化的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不仅能够更好地推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且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给予适当引导。

三、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

在一次诗歌朗诵会上,一位教师选择《相信未来》为大家做朗诵示范,等教师满含深情的朗诵结束后,台下学生都被震撼了。诗歌传递的那种对社会的独立思考,对真理的热爱,对生命的热情,对未来的坚信,使每位学生都深受感动。这件事对笔者触动很大,深刻意识到文化是心灵净化的源泉,而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纵观中国教育历史,从整理《诗经》的大教育家孔子,到以杰出的教育家北大校长为代表那些大学教授,处处可见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言传身教。他们以特有的人格魅力熏染着学生,实现了育人的目标。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教师的肩上一直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在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教学业务能力之外,也要在教师队伍中常规化地进行传统文化学习交流活动,或定期选派人员外出学习等。通过不同方式加强教师承传传统文化参与意识,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在课堂教育中言传身教,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励和师生间的良性互动,达到“春雨化人”的教学效果。

四、丰富学生的社团活动

高职院校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要特别重视实践体验,而不是强硬灌输。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要尽量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平台,其中学生社团这个平台不能忽视。学生社团能够使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管理和主动发展,是大学生最容易接受和热爱的校园组织之一,在校园文化发展中最具传播性。所以,在弘扬传统文化、建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力量,以社团活动作为依托,在课外活动、校园生活、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如开展读书活动、诗歌朗诵、才艺表演、国学教育等丰富的文化活动,通过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和实践体验。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吸收传统文化精髓,提高人文素质的同时,促进校园社团文化的和谐发展和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

五、开展学生社会调研活动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认为弘扬传统文化非热情所不能,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一份虔心的热爱,弘扬之说就无从谈起。故而,要引导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社会调研活动,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可以让学生从熟悉的家乡文化做起,以其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对象进行调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调研报告。这种社会调研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进而增进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而且能够实现技能培养和社会实践的合二为一,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了从“教”到“学”“做”的教育过程。

弘扬璀璨的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具备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大学生,是中国当代各高校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和重大使命。高职院校则要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建立高职教育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和模式,实现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有机融合,对完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要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粹和要义渗透到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各个层面,使其升华为师生的文化自觉,源自内心的文化追求,通过营造富有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独树一帜的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高原,《1995年以来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9月第14卷第3期。

2.俞步松,《略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发与设计———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32期。

3.崔芸、林宇健,《基于网络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党史文苑》,2010年8月下半月。

4.曾文斗,《夯实基础着眼创新———浅议“高职生”的文化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