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全科医学高血压病例分析范文

全科医学高血压病例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全科医学高血压病例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全科医学高血压病例分析

篇1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人-机结合管理模式;高血压病。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524-01

近年来高血压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1]。社区卫生服务在社区慢性病的防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及时为他们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同时利用电脑化的管理使得管理人员根据电脑的提示按时对患者进行访视。为了更好地规范社区慢性疾病的综合防治工作,特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大型社区采用人-机结合的管理模式进行了为期3年的综合防治,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1年1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大型社区选取300名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60名,女性患者140名,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6~6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50±1.25)岁,对病人的管理时段为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2011年底对300名高血压病人进行摸底调查,将患者资料输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使用的杭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所选取的患者均取得他们的知情同意,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活动性肝炎、有精神病史和精神病家族史患者以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使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选取的120例高血压病患者实行分片责任制,将患者分为若干片,分属不同的全科医生管理。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进行分类管理,并将高血压病人的家庭状况、身体状态、生活习惯等资料详细的输入电脑。医生针对高血压病人在心理、生理、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给予合理的建议,经过反复沟通使患者接受所提出的建议。医生还要经常组织患者参加适宜的娱乐活动,给他们定期进行健康讲座,让患者定期参加体检。医生每次将患者的相关资料输入电脑,电脑会得出高血压病的分级,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医生按照电脑的提示按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对症用药,及时处理问题。

1.3疗效评定标准[2]:对患者在防治前和防治后的血压控制达标情况进行比较,评定标准分为达标、基本达标、不达标。达标:患者血压稳定;基本达标:患者血压基本稳定;不达标:患者血压波动大,其中达标率=达标率+基本达标率。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 检验计数资料,以p

2 结果

对患者在进行防止前和防治后的血压控制达标情况进行比较,患者在防治后的血压达标率(91.67%)明显好于患者在防治前的血压达标率(53.3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患者在防治前、后的血压达标率比较 例(%)

3 讨论

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一直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可以为居民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有着积极的作用[3]。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病人进行人-机结合管理模式,将患者的资料输入电脑,电脑对患者自动进行分级和制定防治方案,每位病人的病情、诊疗过程、高血压的等级评估等多种指标都能在电脑中显示,能够体现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极大程度上提高管理效率[4]。针对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干预措施,通过向病人传授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让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有着更好的了解,从而更加注意自己的病情。

造成高血压疾病的原因有很多,但如果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则能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发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还应该多指导高血压病人的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疗法,还要多鼓励病人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从而降低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5]。

综上所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机结合管理模式在社区高血压病防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持续、有效的落实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从而降低疾病高发的情况,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俊清,安莉.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实施和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09,6(30):176-178.

[2]李俭,侯惠凤,张璇.镇村一体化管理在社区高血压病防治中的作用[J].华夏医学,2013,26(3):496-500.

[3]华思敏,郑轶玲,戴俊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现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7):737-740.

篇2

资料与方法

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12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71.09±4.84岁,其中男53例,女70例。

管理方法:⑴组建全科团队:每个团队有成员7~9人。其中全科医师3~4人,主要承担全科门诊、家庭病床、咨询、健康教育及慢病康复指导等职责;社区护士2~3名,主要承担社区护理、上门服务、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等职责;公共卫生医师1~2人,主要承担传染病管理、计划免疫、妇女保健、精神卫生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职。在组建全科团队时,团队长实行竞聘上岗,团队其他医务人员实行双向选择,择优聘用。⑵方法:由全科团队深入社区,每周巡诊1次,每个月1次健康讲座,进行面对面的宣教、指导。具体措施包括:①生活方式干预:发放标准用盐勺,减少盐的摄入(每天少于6g),争取做到戒烟限酒。②运动疗法:根据实际病情及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法,控制运动量,以不引起身体不适为前提,并持之以恒;③心理指导:定期沟通与交流,培养和建立患者对健康负责和高血压病可防可治的信念,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④药物治疗:遵从小剂量联合用药、随访督导服药、个体化规律用药的治疗原则。

疗效评定方法:评价高血压患者管理前后血压控制率。

统计学处理: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310软件。

结 果

210例高血压患者管理前后血压比较,见表1。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我国居民中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本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科团队健康管理1年后,血压控制显著改善,在社区居民中实施行为干预可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并发症[4],健康教育和促进是改变不良生活行为的有效途径[5]。全科团队式服务对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控制管理有积极作用,是从源头上降低疾病危险因素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6],是第一线的基层医疗保健。开展全科团队式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是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降低基本医疗费用的有效措施;是提高老百姓对卫生服务满意度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卫生工作重心下移,防病关口前移目标的重要举措[7]。全科团队下沉式健康管理高血压等慢性病起到了安全、有效、连续、便捷等作用。为此,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管理团队的运行机制探索,积极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不断适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需求,让社区居民真正享受到可及、连续和综合的社区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建凤,Widman RP,顾东风,等.我国成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1):7.

2 林云,左惠娟,冯春荣,等.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随访及血压控制情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41(2):122.

3 陶寿淇.中国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及治疗状况:1991年抽样调查结果[J].高血压杂志,1995,17(增刊):14.

4 《上海市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指南(试行)》.沪卫疾控(2004)45号.

5 韩彦彬,董柏青.高血压人群健康干预常见模式的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5):540-543.

篇3

【关键词】 高血压; 依从性; 社区; 老年人

【中国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531-01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它可引起严重心脑肾功能障碍和脑血管意外等。研究显示[1],我国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9.1%。高血压的治疗在我国目前仍以口服药物为主,现有的降压药已能使9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但在我国高血压人群中血压正常率并不高,这与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密切相关[2]。本次调查将了解宜宾地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运动和用药依从性方面的具体情况,分析其原因,为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我市各级社区5个,含城区社区2个和乡镇社区3个,共调查高血压患者376人,收回有效问卷355份,问卷回收率94.4%。调查对象男性119人,女性236人,年龄54.5±11.7岁,平均病程12.9±6.3年。

1.2 调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3部分:饮食、运动和用药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影响因素设计参阅文献[3]设计并略作修改)。先进行问卷效度评估,再入社区进行约30人的预调查,根据结果调整问卷内容和方式并确定最终问卷。在进行调查前1周进入社区做调查相关宣传,征得调查对象的配合并于调查前签订知情同意书。调查人员由经过专业培训医护人员或医学生完成。

1.3 统计处理:所有数据用SPSS17.0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将患者的知识评分和依从性转换为二分类资料,进行Χ2 检验。影响因素分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

2 结果

2.1 依从性情况: 355名对象中,饮食依从性较好的仅134例,占37.7%;运动依从性较好的149例,占42.0%;用药依从性较好的185例,占52.1%。

2.2 饮食、运动和用药知识得分与其依从性的关系:饮食、运动和用药知识与患者3方面的依从性存在相关关系(P0.05)。Χ2 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饮食、运动和用药评分与其依从性的关系

3 讨论

约90%的高血压可以通过药物长期稳定控制,但是由于患者的依从性较低,在饮食、运动和用药方面都可能存在不遵医嘱的现象,可能使高血压出现迁延不愈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4]。本研究结果显示,宜宾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饮食、运动和服药3方面的依从性都相当低,分别为37.7%、42%和52.1%,这是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好或者控制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大部分高血压患者中,对高血压的防治知识缺乏仍然是导致患者依从性下降的主要原因[5],同时部分新发病例由于病程短而往往没有意识到高血压的严重危害或对高血压防治知识不够而依从性不高,也有部分病例因经济原因而没有按医嘱服药或者采取相应的饮食、运动行为。正因为以上原因,必须对高血压病人加强健康教育,使其掌握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其饮食、运动和服药方面的依从性。具体措施建议如下:(1)饮食尽量低盐,但又不能淡而无味,要用酸甜辣等提高病人口感,使病人能长期坚持;(2)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注意运动时间和强度,增加运动的趣味性;(3)尽量减少用药种类和数量;(4)加强对病人及其家属的高血压健康知识宣传,让患者随时了解自己的血压动向。

参考文献

[1] 王薇,赵冬.中国老年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05,24(12):246-247.

[2] 方庆凤. 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不佳的原因调查[J].护理研究.2000,14(4):156

[3] 刘雪,王艳梅.老年高血压病人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1,9(1):253-257

篇4

[关键词] 家庭医生制;社区医院;老年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4(a)-0098-03

Application of family doctors contracted services in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care management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HANG Yongzhi WANG Shaobin

Fuyong People's Hospital of Bao'an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1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acy of community hospitals for elderly hypertensive, explore the applications of family doctors contracted services in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mode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This study based on community hospital senile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system, focus on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doctors contracted services on the management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inclusion criteria and exclusion criteria, 20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Fuyong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of Bao'an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 were selecte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had 100 cases. The first group was the contracted family doctors group, and the second group was the non-contracted family doctors group. 100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contracted family doctors group were given a full range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f nursing management. The blood pressure and quality of life satisfaction of all patients were measured, then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ifference of basic information between contracted family doctors group and non-contracted family doctors group was not significant (P > 0.05), which prompted the results of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value and quality of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ative. The blood pressure level of contracted family doctor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n-contracted family doctors group (P < 0.05). Th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satisfaction of contracted family doctor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non-contracted family doctors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family doctors contracted services is very helpful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elderly hypertension in community.

[Key words] Family doctor system; Community hospital; Elderly hypertensive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老龄化加剧,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已经成为危害老年患者的重要疾病。据我国第6次人口普查统计,2011年4月公布,我国总人口约为13.39亿,60岁以上人口1.78亿,占13.29%,65岁及以上人口1.19亿,占8.8%,我国是全球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随着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易患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近50%(8500万)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目前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医护人员针对老年患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压力增大。社区是老年人重要的生活场所,因此控制高血压最有效方法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进行高血压病的社区防治,对于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对我国实施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10年5月~2013年11月间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

1.2 方法

1.2.1 入组标准 ①符合2010年原卫生部疾控司《中国高血压联盟》指导原则,在不同时间测3次血压,取其平均值,平均收缩压超过140 mm Hg或舒张压超过90 mm Hg(1 mm Hg=0.133 kPa)初次发病者;②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年龄60岁以上;

1.2.2 排除标准 ①有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者;②既往有痴呆、精神病史者;③外地无法随访者;④严重的认知障碍等不能完成和不能配合者。

1.3 分组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其中,第一组为签约家庭医生组,第二组为非签约家庭医生组。根据Forster等的研究结果,并设定α=0.05,β=0.10(双侧检验),通过计算得每组需69例,失访率预计30%,最终入组每组预计100例,共200例。

1.4 方法

对签约家庭医生组和非签约家庭医生组进行治疗及综合干预管理的社区实验研究。整个研究流程分为基线调查、健康教育培训、回访及评估分析4个部分。

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社区医院的医生对社区内入选该组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管理。主要包括:定时检测患者血压,定时提醒患者服药,定期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培训,定期的回访,随时解答研究患者的问题,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

对入选的所有高血压患者均使用统一的血压测量仪进行血压测量。制定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满意程度调查表,对所有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满意程度调查,调查表满分为100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比较

对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签约家庭医生组和非签约家庭医生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两组患者血压值及生活质量满意程度比较结果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例)

2.2 两组血压值比较

对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值进行测量,结果显示,签约家庭医生组和非签约家庭医生组治疗前患者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签约家庭医生组和非签约家庭医生组治疗后患者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签约家庭医生组和非签约家庭医生组患者

治疗前后血压值比较(mm Hg,x±s)

注:1 mm Hg=0.133 kPa

2.3 两组血压抑制率和生活质量满意程度比较

对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抑制率和生活质量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显示,签约家庭医生组的血压抑制效果及生活质量满意度均优于非签约家庭医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压抑制效果及生活质量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虽然社区高血压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疗资源不平衡以及老年患者就医困难的问题,但医护人员与高血压患者依旧是多对多服务模式,很多患者在长期的治疗中更换了多名医生,对患者的管理程度也在不断变化,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产生了一定影响[1]。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一套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模式,家庭医生制度由此诞生[2]。

家庭医生是指大学本科学历以上毕业生,在综合性医院工作5年以上,获得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经过全科培训,通过单位综合考核,由卫生机构批准,居住在被批准的社区,服务一定范围的居民,兼顾医疗、预防、康复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的医生[3-4]。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建立合同关系,实行首诊负责制度,实行24 h健康咨询、预约门诊、出诊、急诊和转诊等服务,通过相应的鼓励扶植政策,激发医生的积极性,以便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家门口进行治疗、预防和保健,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5]。

现在随着全国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在我国实施以社区为单位的高血压病预防和保健服务,将迅速得到普及[6-7]。全国各地对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新模式、方法和技术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以进一步提高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降低患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社区开展高血压患者家庭医生制度,不仅对社区内高血压患者及社区居民身体有利,而且也有利于集体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防控老年高血压[8]。有研究人员对某社区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契约式管理,结果显示,契约式管理后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可以提高血压的控制率[10-11]。

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社区内的管理和控制,在社区内实施以健康教育为基础,对不良行为进行干预的社区综合治疗手段,从而提高社区内居民高血压疾病相关的知识水平,在区域内促使居民有效的控制和预防高血压,并采取相应的健康促进行为,同时加强社区高血压筛查,尽早地发现,并及时进行预防,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个体化的行为干预措施,从而有效的控制社区内患者的血压水平。对社区内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与干预措施密不可分[12-13],只有将各种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方法融入到社区管理和社区卫生服务中来,才能更好的发挥防治的作用。因此,在社区内开展高血压防治的关键是控制高血压增多的趋势[14-16]。应该不断加强社区内居民的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遵医行为,主要是控制高血压疾病的发展。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发生率,提高治疗率,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这些工作已成为社区卫生工作者的首要任务[17-18]。

[参考文献]

[1] 王增武,王馨,张林峰,等.社区高血压控制: 血压管理效果的评价[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1):1-4.

[2] 陈伟伟,朱曼路,何新叶,等.发挥健康体检在功能社区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4(2):1-3.

[3] 王秋英,钟华,郑晓英,等.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实施对社区高血压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156-157.

[4] Byrd JB,Zeng C,Tavel HM,et al. Combination therapy as initial treatment for newly diagnosed hypertension [J]. Am Heart J,2011,162(2):340-346.

[5] 刘静,谢波.我国高血压病的社区管理现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13-15.

[6] 李永新,薛晓斌,罗小青,等.广州市某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1,17(17):19-22.

[7] 邓石凤,周雯莉,肖姗,等.广州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预防知识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现代临床护理,2013, 12(1):1-6.

[8] 伟,陈昭斌,严璐,等.社区高血压管理效果评估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7):3316-3317.

[9] 赵宁.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770.

[10] 高喜莲,田军,曹丽莎,等.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的效果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44.

[11] 夏平凤.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指导和管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54-155.

[12] 张冠荣,林爱华,骆福添.广州市社区中老年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及防治状况调查[J].广东医学,2011,32(2):233-236.

[13] 张骏.社区高血压管理临床路径实施与完善[J].中国医药科学,2012,2(3):186-188.

[14] 王永幸,朱燕文,何佳.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防治路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14(7B):2290-2293.

[15] 徐崇凯,季建隆,曹静.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主体的高血压病管理模式的探索[J].中华全科医学,2010,13(1A):86-88.

[16] 洪名花.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2,2(6):100-101.

[17] 简榕.高血压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及疾病经济负担比较研究[D].成都:成都中国医药大学,2011.

篇5

关键词 高血压 治疗 全科医师 强化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7.1/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10-0054-03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reinforcing management model of the specialist-general practitioner team on the hypertension patients

ZHENG Shuping1, WANG Jianfang1, CHU Shaoli2, YUAN Hongxia1, WANG Xiuling1

(1.Zhenx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re of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24, China; 2.Ruijin Hospital North, School of Medicine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18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mmunity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effect of the reinforcing management model of the specialist-general practitioner team under the general practitioner service system on the hypertension patients. Methods: In Zhenx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ading District in Shanghai, 150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the unsatisfied therapeutic effect were selected and managed intensively through the specialist-general practitioner team. After 3 months, the control of the blood pressure levels of the patients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it before the management. Results: Among 150 patients, the ratio of the patients in the high-risk group and extremely high-risk one was reduced from 86.7% (130 cases) before the reinforcing management to 40.7% (61 cases). The average systolic pressure was dropped from (170±11.6)mmHg before the reinforcing management to (132.8±7.2)mmHg, while the average diastolic pressure was also dropped from (101.6±8.8)mmHg to (82.8±7.2)mmHg. The compliance of the patients rose from 75.3% (113) to 98.7% (148), and all the difference had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hypertension; treatment; general practitioner; reinforcing management model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病患者超过2亿[1],控制血压可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目前认为社区是控制高血压的主战场[2]。上海市嘉定区真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0年开始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全科医师制度下的医护防团队组合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社区全科医师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水平不高,部分高血压患者血压尚未控制,根据这一情况,中心于2014年8月起设立三甲医院高血压专家门诊,全科医师跟师学习。本文探讨专科-全科医师团队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心血管风险的影响。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纳入中心2010年全科医师团队管理的2~3级高血压、且血压控制未达标者150例,其中男67例(44.7%),女83例(55.3%);年龄为35~88岁,平均年龄为64.8岁,其中49岁及以下4例(2.7%),50~59岁29例(19.3%),60~69岁73例(48.7%),70~79岁31例(20.7%),80~88岁13例(8.7%)。根据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将高血压患者按危险因素分层,低危组0例,中危组20例,高危组68例,极高危组62例。

治疗方法

专科-全科组合模式为中心在全科医师团队服务制度下探索的一种社区慢性病服务管理模式。具体流程为:①全科医师通过门诊发现全科医师团队标准化管理后仍不能控制的高血压患者,由团队中的防保人员将患者预约至三级医院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的专科门诊就诊,并于门诊前1 d确认,保证预约患者能按时就诊。②根据患者的病情由专科医师制定检查和治疗方案,每次组织3~4名全科医师轮流跟随专科医师学习高血压诊治方法。③由全科医师团队随访监测血压,根据患者检查及血压变化调整降压药物,患者可以随时来全科医师门诊就诊。若血压控制达标,纳入好转组及稳定组,若血压仍不达标,可多次预约专家门诊。本研究设4个全科医师团队,共25名全科医师,专科门诊医师为上海瑞金医院北院高血压病科专家,每2周来本社区服务中心坐诊半天,每次接诊20~25例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部分病例(8例)在社区服务中心鉴别原发性高血压及继发性高血压有困难,直接到上海瑞金医院北院进行相关检查,有高血压急症的患者(3例)则直接转上海瑞金医院北院住院治疗。

效果评价

以专家门诊就诊前患者的血压水平为基线,比较经专科-全科组合管理3个月后患者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结果

采用专科-全科强化管理模式治疗后,低危组为15例,中危组为74例,高危组为35例,极高危组为26例。高危组和极高危组患者比例从强化管理前的86.7%(130/150)下降为40.7%(61/150),治疗效果显著(P

专科-全科强化管理3个月后,患者平均收缩压由(170±11.6) mmHg(1 mmHg=0.133 kPa)下降至(132.8±7.2) mmHg,平均舒张压由(101.6±8.8) mmHg下降至(82.8±7.2)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血压控制不佳的原因

因医师或药品原因的血压控制不佳,主要包括:①医源性问题:患者每次就诊时,医师仅凭当时血压水平,未进行充分的问诊就修改治疗方案,造成换药过于频繁,使血压波动。或用药不合理,如药物用量不足或未使用利尿剂,或联合方案不正确。②药源性问题:药物的不良反应使患者不能耐受,被迫停药和换药,影响血压的控制。强化管理前组内有34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由医源性问题引起,3例由药源性问题引起,强化管理后分别减少为2例和0。强化管理后患者依从性从强化管理前的75.3%(113/150)上升至98.7%(148/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P

专科-全科模式对社区全科医师医疗水平的提高

强化管理前,部分社区全科医师对各种降压药物的应用缺乏经验,缺乏联合用药的观念。强化管理后,短效降压药均改为长效降压药。强化管理前联合用药总计59例(39.3%),其中服用2种药者44例(29.3%),服用3种药者14例(9.3%),服用4种药者1例(0.7%)。强化管理后联合用药总计145例(96.7%),其中服用2种药者23例(15.3%),服用3种药者65例(43.3%),服用4种药者57例(38.0%)。强化管理前、后患者联合用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在引起死亡的各种危险因素中,高血压位居首位,欧洲一般人群的高血压总患病率为30%~45%,并将随着年龄增长呈大幅上升趋势[3]。我国老年高血压人群的治疗率和血压控制达标率仅为32.2%和7.6%[4]。

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只有坚持长期的血压管理达标,才能最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5-6]。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报告指出,对每位高血压患者的连续随访和针对血压变化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调整,才能延缓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进程[7]。欧洲心脏学会及欧洲高血压学会高血压指南2013年版着重强调了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的重要性[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1]也明确指出,加强高血压社区防治工作,定期测量血压、规范管理、合理用药,是改善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根本。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总体上缺乏统一管理和服务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三级医院之间缺乏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全科医师团队服务制是以全科医师为主的服务体系,在全科医师的主导下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监测、健康教育以及药物治疗,但与三级医院相比,基层全科医师的业务知识更新慢,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使社区中部分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推行专科-全科组合模式后,辖区内150例血压不易控制的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都得到很好的控制。80~88岁组强化管理前后比较舒张压无显著差异,这是因为80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是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舒张压在正常水平或稍高于正常值,故而在调整用药强化治疗后收缩压降低明显,而舒张压降低并不明显。本研究中,患者经强化管理,治疗及服药依从性增加,血压自我管理意识增强,不良生活习惯有所改善,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性。经过专科-全科模式强化管理之后,高危及极高危组管理情况良好,经过对血压水平、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并存的临床情况评定,转入中危组的人数较多,高危组和极高危组的患者仍较多,这是因为一旦发生不可逆的靶器官损害和临床并存情况,即使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仍无法转为中危组。

本研究显示,由于专科-全科组合模式的应用,社区全科医师能够在三级医院专家的指导下更加积极有效的控制社区中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解决社区慢性病患者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并提高业务水平;而三级医院的专家在社区工作中向全科医师团队和每位患者传播最先进的工作方法和健康理念,并提供高水平的诊治技术,较重的患者可直接转诊到三级医院住院诊治,出院后还可以在社区继续接受专科门诊的专家治疗,真正做到社区-三级医院双向转诊的无缝对接,很好的解决了患者看病难,看专家门诊更难的局面。中心实行的专科-全科高血压患者强化管理模式,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培养专业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的全科医师,控制或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对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 39(7): 579-616.

王文. 高血压(1)我国高血压流行趋势与防治状况(续前)[J]. 中国循环杂志, 2011, 26(6): 407-409.

Mancia G, Fagard R, Narkiewicz K, et a1. 2013 ESH/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J]. Eur Heart J, 2013, 34(28): 2159-2219.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老年人高血压特点与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建议[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4, 33(7): 689-70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43(2): 154-160.

王文, 继光, 张宇清. 针对中国高血压的特点, 制定中国高血压防治的策略及方案[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0, 18(10): 904-907.

篇6

【关键词】高血压 个体化管理 血压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151-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逐年增加,而高血压病既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又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的、持续的危险因素。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疾病知识水平,改变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治疗率,血压控制率,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于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对13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了一年的个体化管理,取得了一些成效,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

2009年10月-12月通过门诊及体检发现的高血压病人,符合以下条件者130例为调查对象,其平均年龄62.4岁,其中女71例,男59例,纳入条件为:①本社区常住居民;②年龄在35岁―75岁之间;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断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版诊断标准;④至少有一项可改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超重、吸烟、饮酒、缺乏运动、负性情绪、咸食等。

1.2 方法

1.2.1 所有管理对象在管理前后全身体检,内容包括:血压、血糖、心电图、尿10项、眼底检查、腰围、腹围、BMI。并填写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生活方式,服药治疗,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填写标准:体质指数BMI23-25为超重,≥25为肥胖,根据最近12个月的乙醇摄入总量计算日均乙醇摄入量(g/d)乙醇摄入量男性≥30g/d,女≥20ml为过量饮酒;每日摄盐量>6g为咸食;吸烟,现在吸烟;不愉快情绪:焦虑、愤怒、恐惧、沮丧、悲伤、不满、忧郁、紧张等,有以上情绪者称为负性情绪;适量运动指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运动强度至心率=170一年龄,服药依从性指是否遵照医嘱服药。

1.2.2 个体化管理方法

1.2.2.1 由2名全科医生,2名护士,组成管理小组,成员均通过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培训,掌握了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技能,质量控制要点,具有独立和协作开展病例管理的能力。

1.2.2.2 为管理对象建档、评估,制定个体化管理计划,确定个体化管理目标(包括不良生活方式改变目标,血压控制目标)。

1.2.2.3 落实管理计划:A.健康教育,每月举行1-2次健康讲座与咨询,根据管理对象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同主题的健康讲座;B.监测血压频率,按高血压危险分层制定监测血压频率,一般患者至少每周监测血压2次,高危患者一天监测至少2次。C.定期随访,用药指导;随访内容有生活方式,血压,并发症情况,用药情况,进行再次评估和调整管理方案。一年至少保证6次随访D.年终评定时再次全面体检及问卷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Excel2007数据库,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计数资料的描述以率和构成比表示,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130例高血压患者管理前后生活方式改善情况(n,%)

2.2 规范管理前后三率改变情况(n,%)

遵照医嘱服药的为规律服药;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为血压控制良好,2周内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治疗的为发病。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相关性慢性疾病,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本资料管理前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为46.92%,控制率为33.85%,说明本社区高血压人群的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偏低,通过一年的个体化管理,患者治疗率和控制率都有明显提高,。

本资料管理前后高血压危险因素,如咸食,缺乏运动得到明显改变,超重,饮酒,吸烟、负性情绪、也有改善。

本社区在以往慢病管理的基础上突出个体化,针对不同个体的问题制定个体化干预计划。针对不同人群,分类开展不同内容的健康讲座及咨询,使患者掌握正确的健康理念,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服药。督促患者落实计划,定期复查随访,最终提高高血压治疗率及控制率。

综上所述,在社区开展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管理方案为核心内容的高血压个体化管理是效果明显的高血压防控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IMI.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

[2] 李惠娟. 疾病细节管理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作用初探.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第22卷6期.

篇7

【关键词】 硝苯地平;缓释片;老年高血压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23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307-02

临床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约有一半以上同时合并高血压现象,该类患者心脑肾等器官很容易发生损伤,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控制显得十分重要[1-3],为了硝苯地平缓释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成本及效益差别,笔者总结我科2010年――2012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70例资料,现将总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资料对象来自于我科2010年――2012年收治的糖尿病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70例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治疗前临床诊断标准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规定的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统计资料的选择为糖尿病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共计70例,年龄范围为60-80岁,所有患者按照进入门诊的顺序进行分组。其中硝苯地平缓释片组(A组)35例,苯磺酸氨氯地平组(B组)35例。两组的一般病例资料,例如(血压、性别比例等)经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无显着性差异(P>0.05)。统计资料排除标准:一是排除患有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三是排除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患者。

1.2 治疗方法 入选经两周药物洗脱期后,硝苯地平缓释片组初始剂量10mg/bid,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初始剂量从5mg/d开始,早上6时服用,2周后达目标血压者(坐位舒张压≤90mmHg)继续服用至试验结束,未达目标者加量,即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bid,苯磺酸氨氯地平10mg/d。总观察期为12周,包括2周的安慰剂清洗期、10周的治疗期。两组患者定期随诊,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于用药前、用药后10周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药物治疗效果,比较两药控制血压的疗效。所有病例均按10周评定疗效及计算成本(硝苯地平缓释片(重庆科瑞),药品规格为10mg×30片/盒,市场售价为0.63元/片;选用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辉瑞公司)的规格为5mg×7片/盒,市场平均售价为5.75元/片。

1.3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卫生部规定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中高血压疗效判定,舒张压下降程度大于10mmHg,并且达到正常水平,或者舒张压下降水平大于20mmHg者视为治疗显效,舒张压降低数值小于10mmHg,或者是收缩压下降数值大于30mmHg者视为治疗有效,并没有达以上两项判断标准者视为治疗失败。

1.4 统计学方法 对平均值资料和百分率资料间的组间比较用χ2值方法进行,双边检查方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之间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2 结 果

A组显效19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94.3%,平均用药成本45.9元,所得数据与B组相比,统计学结果表明疗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平均用药成本显着低于B组(P

3 讨 论

治疗同时合并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临床上最常用的包括利尿剂在内的5类降压药物中,利尿剂和CCB类药物在老年人群中应用的降压疗效好、而且不良反应概率较少[3-4]。第一代CCB(维拉帕米等)由于降压作用持续时间短,血管选择性较低,不良反应较多等特点,不推荐用作一线降压药物。该类药物的应用对患者的体内正常代谢作用没有不良影响,而且这类药物适合用于同时合并有胰岛素抵抗类基础疾病的高血压患者。临床上大量的相关试验表明,钙通道阻滞药在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病中的降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而且疗效的个体差异性较少,非常有利于长期控制血压的患者使用,是治疗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之一。

本研究选用的硝苯地平缓释片缓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都是属于长效类的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该两种药物在体内半衰时间长,药效作用持久,而且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服药后副作用小,长期治疗有很好的依从性,通过在同等条件下临床观察,两种降压药治疗同时合并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者的疗效及从药物经济学角度来比较相同效果单位病人所需花费的费用,为不同经济条件下的老年患者药物降压治疗提供依据。最后,本研究资料表明了硝苯地平缓释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本疾病疗效好,但前者更有利于节省治疗成本,为糖尿病老年高血压病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郑颖.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实施社区规范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7):1943-1945.

[2] 刘,王海宁,王峥嵘,等.老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1):25-28.

篇8

原发性高血压[1]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多数发生于老年患者,多由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导致[2],高血压发生后往往会出现肾脏功能的损伤[3],在本研究中探讨使用血清胱抑素C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肾脏功能进行评价的意义。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4.1~2015.6期间就诊于我院的高血压患者300例,其中男性165例,女性135例,年龄在38~55岁之间,平均年龄(41.835.76)岁。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4]。根据GFR及高血压的等级分别进行分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年龄、性别、病程)进行统计学检验,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患者禁食12h后的次日清晨抽取3毫升外周静脉血进行血胱抑素C、尿酸、肌酐、尿素氮的测定,尿中的微量白蛋白的水平通过患者留取的24小时尿液进行测定。

1.3观察项目[5]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指标及胱抑素C指标进行检测,观察胱抑素C与高血压肾功能评价的关系。

1.4统计学检验

对实验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使用SPSS17.0软件,以P

2.结果

2.1患者肾脏各项指标比较 对3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肾功能指标检查,结果得到肾功能正常组的胱抑素C水平要低于肾功能轻度损伤组及肾功能中度以上损伤组(P

表1肾脏各项指标比较(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常组相比,*P

2.2患者高血压分级与胱抑素C Ⅱ级及Ⅲ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的胱抑素C的水平要较Ⅰ级高血压患者的水平升高(P

表2高血压分级与胱抑素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讨论

血清中的胱抑素C[6]是一种分子量较低的蛋白质,有研究显示[7],血清中的胱抑素C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瘤的发生及发展,血清中的胱抑素C水平与GFR存在密切的关系[8],可以作为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一种指标,本研究中分析探讨在高血压患者肾功能评价中使用血清胱抑素C的意义,结果显示肾功能正常组的胱抑素C水平要低于肾功能轻度损伤组及肾功能中度以上损伤组(P

高血压肾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超过百分之四十的中晚期高血压患者均存在高血压肾病,如此一来,对高血压患者肾脏功能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以往使用的尿素氮指标易受到肾脏以外因素的影响,如机体的代谢状态、膳食中的蛋白含量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胱抑素C被一位瑞典的学者发现,其成为GFR检测更敏感的一种指标,胱抑素C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抑制剂,可以自由的经过肾小球滤过,并且在近曲小管处被重新吸收及完全代谢。因此,肾小球的滤过率决定血清中胱抑素C的水平,并且不受性别、年龄等的影响,本研究的结果也显示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的水平随着高血压等级及GFR的变化而变化,其可以作为高血压肾病的一种评价指标,并且敏感性高。

综上所述,随着肾小球滤过率水平的逐渐降低,血清中胱抑素C的水平逐渐升高;随着高血压等级的逐渐增加,血清中胱抑素C的水平逐渐增加,由此可见血清胱抑素C可以作为一种指标对高血压患者肾功能进行相关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张勇建. 血清肤抑素C 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8):2749-2753

[2] 莫伟, 林还珠, 钟毓琼, 等.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清肌抑素C 水平变化病例对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9): 2420-2421

[3] 魏丽丽,徐新娟,珠勒皮亚・司马义,等. 血清胱抑素C在高血压患者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22(1):79-81

[4] 陈莉,胡立群,蔡其云,等.血清胱抑素C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1):21-23

[5] 符琴,王成.血清胱抑素C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2,32(10):48-49

[6] 蔡文钦,姚月娴,苏津自.胱抑素C与血清肌酐估测肾小球滤过率在评估老年患者肾功能价值的比较[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2,32(6):1130-1133

篇9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为临床检测、早期诊断EH提供资料和方法。方法:共收集病例376例,分为两组。原发性高血压组156例,均为2012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220例,均为2012年健康体检者。376例受检者均于清晨安静平卧状态下抽空腹静脉血4ml,2小时内离心得血清标本,随即用奥林巴斯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标本的Hcy值。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平均Hcy值(20.36±2.25)μmol/L。对照组平均Hcy值(12.13±1.22)μmol/L。两组平均Hcy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原发性高血压 治疗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mocysteine and the incidence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Du Jianmei

Cardiovascular and Encephalopathy Department in Lanzhou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Gansu Province,73005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homocysteine(Hcy)level and essential hypertension,to provide information and methods for clinical monitoring and early diagnosis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EH).Methods:376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ssential hypertensive group with 156 EH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in 2012,and control group with 220 healthy persons in 2012.Pumping 4ml fasting blood in 376 cases subjects lying quiet in the early morning state,and get serum specimens through centrifugal within two hours,then measured Hcy values with Olympus AU-680 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Results: The mean Hcy value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group was 20.36±2.25μmol/L. The mean Hcy values of control group was 12.13±1.22μmol/L.The mean Hcy value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

Key words Homocysteine;essential hypertension;Treatment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如果能够进行早期诊断,对高血压病防治将产生重大意义[1]。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循环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硫氨基酸,是机体许多需甲基化反应以及能量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众多的研究结果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2]。本文通过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为临床检测、早期诊断提供资料和方法。

资料与方法

共收集病例376例,分为两组。原发性高血压组156例(41.49%),男128例,女28例,年龄30~65岁,平均(36.12±8.50)岁,均为2012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断符合1999年WHO/ISH诊断标准。对照组220例(58.51%),男165例,女55例,年龄30~60岁,平均(34.85±9.23)岁,均为2012年健康体检者。排除脑梗死、糖尿病、肾损伤、甲状腺功能损伤等疾病,并且所有研究对象近期内均未服用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

研究方法:376例受检者均于清晨安静状态下空腹抽静脉血4ml,2小时内离心得血清标本,随即用奥林巴斯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标本的Hcy值。Hcy的正常参考值范围5.08~15.39μmol/L,>15.39μmol/L诊断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结 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平均Hcy值(20.36±2.25)μmol/L。对照组平均Hcy值(12.13±1.22)μmol/L。与对照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组Hcy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与半胱氨酸同系的一种含硫氨基酸,甲硫氨酸转甲基后生成同型半胱氨酸,其本身不参与蛋白质合成,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紊乱是在与之代谢相关的酶或辅助因子缺乏时发生。血清中存在3种形式的同型半胱氨酸:游离型的Hcy在正常人体内所占比例很低,部分是以二硫健的形式与清蛋白结合,这部分所占的比例约70%~80%,另外20%~30%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于人体内,这3种存在形式统称为总Hcy。在正常人体内,遗传、营养、疾病状态、药物等多种因素都能够影响Hcy的产生。

目前认为,高Hcy主要的致病机制为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增加血液中血小板的黏附性等[3]。近年来,高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对1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20例健康对照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对照组比较,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清Hcy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目前已经证实,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确切的危险因素,并且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危险因素。高血压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因此早期常常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长期持续高血压水平会导致心、脑、肾以及大血管等重要靶器官的损伤,引发冠心病、脑卒中、心肌肥大、大血管损伤、肾脏损害等一系列疾病,可造成残疾,甚至死亡。研究表明,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能够有效地降低血浆Hcy水平[5]。因此,临床上尽早检测Hcy,及时发现并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有利于对高血压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叶德寿,李英,李东野,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21(3):536-538.

2 胡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J].四川医学,2008,29(7):916-917.

3 张素华.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研究进展[J].右江医学杂志,2007,35(2):214-215.

篇10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doi:10.14033/ki.cfmr.2016.35.00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5-0019-03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ICH,to propose a new strategy about the prevention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Method:By the group case-control study,100 case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as patient group,100 cases in not cardio-cerebrovascular department as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same period.Result:Univariate no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12 factors related to ICH(P

【Key words】 Cerebral hemorrhage; Hypertension; Risk factor; Case-control study

First-author’s address: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61,China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杀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疾病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更加突出。其中脑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20%~30%,急性期脑出血的死亡率占30%~40%,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负担。因此,探讨脑出血的危险因素,降低脑出血的发病率,是当前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使命[1]。笔者以所在医院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咸阳地区脑出血危险因素,从而为脑出血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的脑出血患者100例作椴±组,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非心脑血管病科室就诊的同期住院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与脑出血患者同性别,在同一年龄组不超过5岁。脑出血诊断标准: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排除外伤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瘤、病史材料不明确、未进行颅脑CT或MRI检查的患者。

1.2 方法

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脑出血危险因素的分析。使用自行编制的《脑出血危险因素调查表》,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心血管病调查方法,由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生进行面对面访问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个人病史、服用药物史、生活习惯、家族史、体重指数、血生化检测等。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运用建立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方法进行脑出血危险因素的筛选。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资料的一般特点

本次的病例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调查对象,其中女性每组各为39例,男性每组各为61例;病例组年龄(56.50±12.14)岁,对照组年龄(57.98±14.84)岁,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别是脑梗死、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盐饮食、吸烟史、体重指数、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高密度脂蛋白、体育运动(P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高血压病、糖尿病、体重指数、高盐饮食、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体育运动是危险因素(P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是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一观点首先由一位加拿大和美国神经病学家Fisher提出,国内外众多研究均证实这一观点成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提及: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115/75 mm Hg

~185/115 mm Hg的血压,收缩压每升20 mm Hg或舒张压每升10 mm Hg,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倍增。涂作胜[2]研究表明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有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避免脑出血的发生主要措施是防治高血压病。一项对23项以卒中为结局的临床随机试验进行荟萃分析研究表明降低血压使脑卒中风险降32%,降压治疗有明确预防脑卒中的作用[3]。血压和脑出血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分等级的、独立的正相关性,故有效的降低血压是脑出血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吸烟的OR值为2.091。Nakamura等[4]对亚太地区的研究表明,吸烟可加剧血压对脑出血发生的风险,可能与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相关。安中平等[5]对210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各种脑卒中类型中,吸烟是排序第二位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吸烟患者戒烟2年,脑卒中风险显著下降,5年后与从不吸烟者没有显著差异[6]。

本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对脑出血的OR值为1.974。很多研究表明糖尿病及病程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较正常人增加2倍。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是多因素、多系统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高血糖起关键作用[7]。

本研究结果提示体重指数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OR值为1.772。中国一项队列研究发现表明体重指数超过正常是脑卒中危险因素[8]。也有学者认为肥胖也许不是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Strazzullo等[9]的Meta分析发现缺血性脑卒中在超重组及肥胖组的RR值分别为1.22、1.64,但在出血性脑卒中却没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显示高盐饮食的OR值为2.106。陈江等[10]研究显示,食盐摄入量高于推荐量可增加血液凝固性,使血压失调,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增加了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本研究显示高胆固醇是脑出血重要危险因素,OR值为1.982;高密度脂蛋白是保护因素,OR为0.315。Woo等[11]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胆固醇血症者发生脑出血风险更高。乔建宏等[12]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增加脑卒中风险。有学者研究发现,高胆固醇与脑出血的发病成负性相关[13]。Feldmann等[14]对青年脑出血危险因素的研究中未证实两者之间的关系。血脂与脑出血关系相关的研究结论相差甚大。因此,血脂异常与脑出血发病的关系仍待今后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体育锻炼是脑出血的保护因素,OR值为0.066。国内葛锡泳等[15]报道经常性体育锻炼是脑卒中的保护因素。

近年来,脑出血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并呈年轻化趋势。降低脑出血发病率,重点是降低脑出血危险因素。邬至平等[16]研究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比例为23.7%,所以开展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普及脑卒中知识,进行个体化医疗措施,尤其高血压的科学治疗尤为重要;健全脑卒中急救措施可有效减低脑卒中致残率、死亡率。

参考文献

[1]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13:170.

[2]涂作胜.11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29-30.

[3]杜万良,栾Z煜,王春育,等.美国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卒中预防指南[J].中国卒中杂志,2011,6(1):53-86.

[4] Nakamura K,Barzi F,Lam T H,et al.Cigarette smoking, systolic blood pressure,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J].Stroke:A Journal of Cerebral Circulation,2008,39(6):1694-1702.

[5]安中平,东威,巫嘉陵.2103例脑卒中登记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4):283-285.

[6] Mathur R K.Role of diabetes,hypertension, and cigarette smoking on atherosclerosis[J].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2010,1(2): 64.

[7]韦丽忠.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9):1040-1041.

[8] Bazzano L A,Gu D,Whelton M R,et al.Body mass index and risk of stroke among Chinese men and women[J].Annals of Neurology,2010,67(1):11-20.

[9] Strazzullo P,D'Elia L,Cairella G,et al.Excess body weight and incidence of strok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with 2 million participants[J].Stroke,2010,41(5):e418-e426.

[10]江,章荣华,方越强,等.膳食营养摄入与糖尿病, 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率的关系[J].营养学报,2010,32(4):331-335.

[11] Woo D,Kissela B M,Khoury J C,et al.Hypercholesterolemia, 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s,and Risk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 CaseCControl Study[J].Stroke,2004,35(6):1360-1364.

[12]乔建宏,邢韵,刘玉红,等.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605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106-107.

[13] Sturgeon J D,Folsom A R,Longstreth W T,et al.Risk factors fo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a pooled prospective study[J].Stroke,2007,38(10):2718-2725.

[14] Feldmann E,Broderick J P,Kernan W N.Major risk factors fo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the young are modifiable[J].Stroke,2005,36(9):1881-1885.

[15]葛锡泳,胡一河.苏州市居民脑卒中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11):77-79.

篇11

【关键词】超声 颈动脉斑块 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6-012-03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otid artery plaques diagnosed by sonography and related factors

Shen Mei Zheng, Yang Chen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otid artery plaques and related factors,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carotid artery sonography. Methods 113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sclerosis were divided by doppler sonography : fat sediment, atherosclerotic plaque, plaques with stenosis. IMT, RI, VP were measured and materials were collected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otid artery sclerosis and related factors point the risk factors. Conclusions IMT became thicker with carotid artery sclerosis, and the latter became more serious when plaques formed, the vessels became narrower , RI and VP became higher. Carotid artery sonography and investigations on risk factors should be the method of screening and forcasting cerebral diseases without injury for elder people.

Key Words Sonography Carotid atery plaque Related factor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而颈动脉斑块常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严重者可引起脑栓塞。本院对113例颈动脉硬化患者检查后分析,了解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病史来源:113例脑血管病中,男性:63例,女性:50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90岁,平均年龄71.5岁。有高血压病史108例,病程8-32年,其中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等不同病史占51例,无高血压病史5例。仪器LG-5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z。

观测方法:去枕仰卧位,头稍侧向对侧:观测颈动脉(1)内径;(2)内膜-中层厚度(IMT):统一测量颈总动脉及分叉处后壁内―中膜厚度,凡见有斑块时则避开斑块,测其IMT较厚处,颈内动脉测起始部; (3) 阻力指数(RI) ,最大流速(VP);(4) 斑块:观测其大小形态及回声特点,强回声伴声影为硬斑;低弱回声为软斑,混合回声为混合斑(5) 管腔直径狭窄百分比,公式(D-d)/Dx100%,式中D和d分别为原管腔直径和狭窄处剩余管腔直径。分析时仅考虑狭窄最严重的部位.。

统计方法:(1)对年龄, IMTmm,RI,Vpcm/s用均数表示(见表1);(2)相关因素用%表示(见表2)。

结 果

在113例病例人中,IMT随颈动脉硬化增厚,正常成人IMT为0.5-1.0mm,>1.0mm为异常,本组病例中,IMT最小为0.7mm,,最大为3.5mm,颈动脉硬化随斑块形成而加重,管腔变窄,狭窄处阻力指数增加,流道变细流速加快。粥样斑块形成且狭窄

表1 颈A的超声表现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人类死亡的三大病因之一,也是致残的主要原因,有卒中史者易再发卒中,在98例斑块中,有49例(占50%)原有卒中病史,说明原卒中史与颈动脉粥样斑块有密切的相关性[1]。颈动脉粥样斑块与高血压及高血压的病程,和年龄密切相关。高血压病程越长,年龄越大,斑块易发生,其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易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高血压引起动脉内膜损伤,顺应性减退,主要特征是动脉管壁上压力负荷的主要承担部分由弹性纤维向胶原纤维转化,导致动脉纤维性硬化,包括管壁增厚、胶原增生和管径增大[2]。颈动脉IMT在糖尿病合并视网膜微血管并发症时其测值较厚,颈总动脉IMT厚度增加时能说明动脉硬化及粥样硬化程度相一致,粥样斑块的形成与颈动脉IMT厚度增加两者常常并存,相关性密切。

IMT也称双线样回声,通常认为IMT增厚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内膜增生和内膜纤维细胞肥大是内膜对局部血流和血管张力改变反应的非动脉样粥样硬化性变化,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是早期内膜局部细胞外基质和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内脂质的沉积,进而发展为向管腔内突出或改变的管腔的表面形态,在形态上早期内膜保持完整,在超声上早期仅表现为内膜增厚,不光整,随斑块形成而IMT增厚,加重,管腔变窄,狭窄处阻力指数增加,流道变细且流速加快。粥样斑块形成是动脉硬化的明显特征,是血管受损害的病理基础,超声表现主要为形态多种多样的斑块,可以是局限性或弥漫性分布。斑块可以是硬斑也可以是软斑,斑块最多发生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处,颈外动脉少见。硬斑主要有纤维组织构成,很少发生溃疡,不一定引起脑硬死,超声表现为强回声伴声影;软斑有基质,沉积的胆固醇坏死组织和斑块内出血等组成,可以发生溃疡,溃疡可导致血拴的形成,超声表现为中低弱回声,无声影;如果栓子脱落可发生栓塞,本组在狭窄病例中, 40%为软斑,近来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不稳定脱落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3]。由表1显示:随年龄增加,颈动脉的表现为由脂质沉积向单纯斑块到斑块伴狭窄,其发生率逐渐增加,老年人活动少,血流缓慢,随着年龄增加,血压,血脂,血糖在逐渐增加,血管的阻力(RI)也在增加,也就易发生粥样斑块,高血压病程越长斑块易发生。但粥样硬化病变致管腔严重狭窄(>70%)的发生率很低。重度狭窄(70%-99%)的比例较少本组只有二例。普遍认为有狭窄的中卒的危险性升高[5]。年令、起程、血压、血脂、糖尿病患者对颈动脉IMT厚度影响较大,颈总动脉硬化程度危险度之相关因素及颈动脉斑块的存在亦能反映患者动脉血管硬化的存在,超声是检测的一个窗口,有助于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超声首先主要表现为管壁的增厚,毛糙,脂质沉积于内膜面,形成内膜损伤增厚,形成斑块。超声对颈动脉斑块诊断明确,且无创无害,对中卒的高危疾病作普查,尤其是老年人作普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脑血管病对人类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张爱宏,颈动脉超声对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临床应用与评价.超声医学影像技术,2001,17(9):816-817.

2.张一峰,陈苏宁,等.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超声研究.上海医学影像,2007,16(4):287-289.

3.卫华,王拥军,等.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硬化病的发生率.中国全科医,1998,12,25(3):155-156.

4.张莹,黄品同,等.超声造影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评价.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1,25(1):16-18.

篇12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高血压,降压效果,稳定

高血压在临床上是指动脉血压异常增高伴有或不伴的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1],它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其能够严重影响重要脏器并且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因此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为了探讨早晚服用不同剂量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降压效果,本文回顾性总结了2009年9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10例病例资料,现将总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统计的资料对象来自于2009年9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10例病例资料,其中包括男性70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为40岁-68岁,平均年龄为55.89±13.88岁。统计资料入选标准:所有纳入本研究的资料临床上诊断结果均符合我国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对患者血压的测量方法为袖带法),110例患者均划分为三级高血压病患者。统计资料排除标准:排除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110例病例资料按照用药剂量不同分为两组:早晚服药剂量为5毫克的低剂量组59例,早晚服药剂量为10毫克的高剂量组51例,统计学t检验方法对二组患者的一般病例资料(年龄范围,性别比例等)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二组疗效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服用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均来自于浙江昂利康制药生产,高剂量组患者早晚八点时分别服用剂量为10毫克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连续服药半个月后观察血压改善情况,低剂量组患者服药方法与高剂量组相同,剂量改为5毫克,连续治疗半月后观察血压改善情况。

1.3统计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半月后统计血液改善情况,分别统计各组患者早8点和晚8点的血压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另外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剂量下的血液改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经过平均值计算后(数据以平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 ),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中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平均值资料为计数资料,其组间比较方法选取χ2值检验,以a=0.05为检验标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的差异性。

2结果

3讨论

在高血压的预防方面,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高血压类疾病属于一种身心类型的疾病,任何精神方面的刺激都可能会导致患者血压的非正常性升高。高血压患者应该尽量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防止情绪出现过大的波动。二是高血压患者在日常饮食方面要以清淡为主,每日摄入食盐数量保持在6g以下。宜多吃蔬菜水果或者易于消化的食物。三是要注意合理休息:充分的、有规律的休息和睡眠对高血压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四是需要保持适量的运动,防止过度肥胖。五是坚持服药:优于高血压患者均病程较长,服药多为维持性药物[3-4],患者用药的依从性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很多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服药,只有血压水平出现异常或者自己感觉不适时才吃药。这种没有规律的服药方法很容易导致患者的心脏、大脑等器官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有规律的遵医嘱用药对于缓解和稳定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选取的抗高血压药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该药物被患者口服后能够迅速被人体吸收,服药半小时起效,6小时后原形氨氯地平血浆浓度达峰值,其药效持续时间可达24个小时。本研究涉及的47例患者中,多数患者单剂量服药后约1小时开始出现降压作用,2-4小时内达到高峰,降压作用至少持续24小时。重复用药通常一周后获得最大降压效果,长期治疗可维持疗效。降压作用与种族、年龄及原血浆肾素活性水平无关。对高钠或低钠膳食患者其降压作用亦无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1] 陈彬,傅强,靳文等.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高血压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2):178-180.

[2] 高淑蓉,吴桂英.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2,41(6):557-558.

篇13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山东荣成 264300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谵妄的原因与治疗体会。方法 整群选取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1 023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谵妄发生情况,并对诱发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顾分析。给予氟哌利多静脉注射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前列腺电切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5.8%,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确定高龄、合并高血压病史、术后有睡眠障碍或者缺氧情况、术后合并膀胱痉挛等是造成谵妄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治疗后,有效率为100.0%。 结论 老年前列腺电切术后谵妄的原因较多,通过氟哌利多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

关键词 ] 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电切手术;谵妄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8(b)-0054-02

[作者简介] 李大鹏(1983-),男,山东荣成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泌尿外科研究工作。

术后谵妄是一组以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认识和注意力障碍综合征,也是老年患者中常见的急性、广泛性和可逆性的精神并发症[1],对患者具有严重的危害,特别是在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2],致死率最高可达40%,因而对术后谵妄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预防治疗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制在于患者机体内的雄雌激素平衡受到破坏,进而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不尽、血尿等临床症状[3],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的严重影响。临床上主要治疗方法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也会发生谵妄等并发症。该文就该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造成前列腺电切术后谵妄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其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023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61~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4±3.5)岁;病程在1~1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6.9±1.2)年。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在17~65 cm3之间,平均体积为(33.4±4.2)cm3。患者均在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术后59例患者发生谵妄,且均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版》中关于谵妄的诊断标准[4],且有快速起病,病情变化迅速,有典型的意识障碍、认知障碍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思维紊乱、知觉障碍等主要临床表现。

1.2 方法

1.2.1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 患者经静吸复合麻醉处理,术前给予苯巴比妥钠和盐酸戊乙奎醚,给药剂量分别为0.1 g和0.5 mg,麻醉诱导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丙泊酚和维库溴铵,给药剂量分别为4~6 μg/kg、0.05~0.08 mg/kg、1~2 mg/kg和0.1 mg/kg。给予丙泊酚输注泵输注3~4 mg/(kg·h)和芬太尼0.1 mg/h、维库溴铵4 mg/h间断性给药进行麻醉维持。术后给予阿托品和新斯的明抗肌松药残留。

1.2.2 谵妄发生原因分析和治疗方法 综合分析发生谵妄的59例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史、吸烟或饮酒史、术前焦虑情况、术后镇痛/膀胱痉挛/睡眠障碍/缺氧等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给予氟哌利多静脉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给药剂量为0.020~0.025 mg/kg,至谵妄症状消失。

1.3 统计方法

该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影响术后谵妄的单因素进行分析,并以logistic多因素回顾分析法做回顾分析,以α=0.05 为检验性标准。

2 结果

2.1 谵妄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前列腺电切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5.8%(59/1023),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可见,年龄、高血压病史、术前焦虑、术后镇痛、睡眠障碍和术后膀胱痉挛、术后缺氧等都是主要因素。见表1。

2.2 谵妄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作为变量赋值并行logistics多因素回顾分析可见,高龄(≥75岁)、合并高血压病史、术后有睡眠障碍或者缺氧情况、术后合并膀胱痉挛等都是造成谵妄的主要影响因素。见表2。

2.3 谵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59例谵妄患者经氟哌利多静脉注射治疗后,均基本恢复安静,治疗有效率为100.0%,且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也无低血压、过敏性皮疹等情况的出现,痊愈出院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无一例谵妄复发的情况。

3 讨论

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以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前列腺增生疾病治疗中[5]。术后谵妄的发生是不可忽略的一项重要并发症。该文1 023例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5.8%,这与张建军等[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也有研究认为前列腺电切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可以达到10%~70%,这可能与不同研究中谵妄的诊断标准,纳入研究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等有关。

该文对老年前列腺电切术后谵妄做单因素和多因素回顾分析之后发现,患者年龄较大(≥75岁),合并高血压病史、术后有睡眠障碍或者缺氧情况、术后合并膀胱痉挛等都是造成谵妄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高龄患者谵妄发生率高主要机制在于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其脑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并因此引起中枢神经递质含量变化,去甲肾上腺素、 γ-氨基丁酸水平的升高和乙酰胆碱水平的降低是诱发谵妄的主要原因[7-9]。高血压容易引发血管硬化,脑组织代谢降低,进而引起脑组织功能障碍,高血压严重患者合并关键部位梗死的情况,又可引起认知障碍;另一方面,高血压患者脑血管顺应性下降,也会使得自动调剂功能降低,术后血压下降后 ,无法有效调节改善脑部血供,诱发谵妄。术后缺氧致谵妄的机制也与脑血流量下降,脑组织代谢功能降低等有关,老年患者神经功能下降,对缺氧的敏感性更高。而睡眠紊乱对谵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理心理上的不良因素导致患者睡眠周期紊乱或者睡眠剥夺,睡眠节律失常,进而诱发谵妄。术后膀胱痉挛的患者,因留置导尿管或者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后尿道手术创面等受到持续冲洗刺激引起膀胱尿道痉挛性疼痛,其也是引起睡眠障碍的因素,如不加以预防性处理,膀胱痉挛对患者的刺激也会引起谵妄。

该文59例谵妄患者通过氟哌利多治疗均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是谵妄治疗的首选药,同时也要结合对患者的全面身体评估和预防性护理,如在术前给予抗感染和纠正酸碱失衡的亚欧我,但要尽量避免使用抗胆碱药,在术后加强监护,做好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和并发症护理,为患者提供稳定的治疗与恢复条件,降低谵妄发生率。

[

参考文献]

[1] 段斌鸿.老年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澹妄病例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0,12(11):59-60.

[2] 冉维敏,鹿林娜.老年患者前列腺增生术后谵妄的原因及护理[J].武警医学,2014,25(4):414-415.

[3] 章红英,倪卫红,章金兰.老年患者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谵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1,18(8B):45-49.

[4] 张建军,蔡维奇,方先林,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谵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C):255-256.

[5] 苏宇,周兴,陈志光,等.老年良性前列腺增 生患者电切术后谵妄的诊治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3):2388-2389.

[6] 张建军,蔡维奇,方先林,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谵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3):78-80.

[7] 王鑫.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精神障碍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J].北方药学,2013,10(7):142-143.

[8] 颜琪,郑天兰,钱春娅,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谵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1,20(7):609-611.

篇14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66-01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是威胁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重要的慢性病、常见病和多发病。我国高血压病流行存在“三高、三低”现象[1],即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因此建立高血压病良好的社区管理模式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2]。我们于2009年1月份至2011年1月份对本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09年我社区范围内常住人口中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为对象,排除已有心、脑、肾疾病,符合诊断标准且接受全程随访服务管理的高血压患者200例,其中男性120例(60%),女性80例(40%),平均年龄56.96岁,随访2年。

1.2分类与管理 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高血压诊断标准,Ⅰ级和Ⅱ级高血压直接纳入社区高血压管理,血压控制达标者维持治疗,不达标或未接受治疗者给予调整或制定治疗方案;记录身高、体重、心率、吸烟史、运动情况,以及心电图、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制定定期随访制度,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对收缩压≥180Hg和/或舒张压≥110Hg的Ⅲ级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及时转往上级医院治疗,血压控制后转回社区接受管理。

1.3方法

1.3.1健康教育及认知干预

对高血压患者举办专题讲座,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观看相关录像,并针对认识误区进行重点指导、宣教。

1.3.2心理干预

讲解心理情绪对高血压的影响,进行心理指导减少其应激、焦虑,避免情绪激动和高度紧张,遇到较大精神压力可通过宣泄或转移来减轻心理负担。

1.3.3行为引导生活干预

戒烟、限酒、减肥、限盐≤5g/d;规律的有氧运动,有效的有氧运动以鼻尖出汗为指标,有氧行动有走路、骑车、慢跑、做操、跳舞、乒乓球等;定时睡眠,早睡、早起;食用材料新鲜、多样。

1.3.4服药管理

告诉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及副作用,指导患者及家属坚持服药治疗,帮助患者建立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教育患者服药剂量必须按医嘱执行,不可随便增减或陡然撤换药物,提醒患者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学会自我观察与护理[3]。

1.3.5定期体检

对病程长、反复、血压波动较大者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血压、血脂、血生化、肝肾功能、眼底检查、心电图检查,并将检查报告单妥善保管,以便进行对照分析并调整治疗方案。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进行录入,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血压控制在140/90Hg以下,定为血压控制优良。本次调查2009年高血压病人200例,血压控制优良的病人为49例,血压控制率在24.5%。经过规范管理(这期间有2例因特殊原因退出),2011年血压控制优良的病人125例,血压控制率在63.1%,2009年与2011年相比,血压控制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血压病人管理前后不良生活习惯改变情况

经过规范管理,教育患者限盐,减少膳食脂肪摄入,限酒,适当锻炼,戒烟,心理平衡等,社区高血压病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有一定程度改善,饮酒食盐过量,无体育锻炼,以及高脂肪饮食的高血压病人数明显减少,和2009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人数变化不明显,和2009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综合管理干预前后不良生活习惯改变情况比较(%)

年份 总例数 吸烟 饮酒 食盐过量 无

体育锻炼 高脂饮食

2009年 200 24

(12.00) 35

(17.50) 91

(45.50) 39

(19.50) 85

(42.50)

2011年 198 13

(6.57) 18

(9.09) 36

(18.18) 18

(9.09) 40

(20.20)

X2 3.48 6.09 34.17 8.79 22.96

P >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除遗传因素外受饮食、饮酒、心理社会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4]。

本研究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管理,通过健康教育及认知干预使患者认识到高血压是终身慢性病,需要终身服药,杜绝治疗中的随意性、消极性;心理综合管理消除心理压力,对治疗疾病有信心;行为引导生活干预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服药管理有利于依从性的改善。经过规范的高血压管理,血压控制率由2009年的24.5%上升至2011年的63.1%,大大提高了高血压的控制率。因此,在社区中开展以高血压综合干预管理为重点的干预模式,是提高人群整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也是我们慢性病防制工作者今后重要的努力方向[5]。

参考文献:

[1] 黎君,社区高血压防治应注意平稳安全(J),中国医学创新,2009.6(8):117-118.

[2] 邓宇,何坪,重庆市城乡居民高血压病例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24(1C):288-389.

[3] 黄淑蓉,刘亚玲,针对性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94-99.

[4] 黄树华,陈金山,黄蕾等,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2005.34(1):84-85.

[5] 唐新华,重视高血压的社区防治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8(5):28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