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09:47: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档案管理的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编外人员队伍壮大的原因
第一,随着技工院校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人数的逐渐上升,在编人员已经无法满足教学和管理的工作需要。在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之前,很难通过增加编制的途径为学院解决问题,因此,聘用编外人员的方法成了解决燃眉之急的最佳方案。
第二,因为学院需要不同种类的人员,编外聘用人员的组成复杂,流动性强,管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对于他们的人事档案,学院大多采取自管或由当地机构保管的方式。
二、机构保管编外人员档案情况的分析
第一,新生成的档案材料不能及时归档。编外人员的具体管理在用人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却在机构,因此他们的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状况、奖励处罚以及后续学历等材料不能及时传递给机构,给档案的完整性带来了严重问题。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与编外聘用人员之间没有人事关系,往往会忽略他们人事档案的生成。
第二,C构档案管理的基础业务薄弱。部分机构建立和健全了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但大部分没有真正落实;不少机构在档案归档、检查核对、转递、保密等管理环节缺少规范。
第三,机构缺少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机构的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专业性差、流动频繁,缺少相应业务的培训学习,知识更新慢。
第四,机构档案室设施落后,缺少现代化管理手段。大多机构为节省资金,办公场所、设施陈旧,难以保证档案室的通风、采光、保湿、防虫等多方面的要求。有的机构还停留在手工操作上,没有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第五,人员流动频繁,档案转递不规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员思想意识不断开放,流动性日趋频繁。有些单位为了留住技术人员,对其档案的转递设置重重障碍;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或是辞职人员,档案无处接收;一些三资企业,以无权档案为由,拒绝接收档案;有些单位或机构在转递档案时,非常随便,甚至非常不严肃地采用由本人携带的形式,造成档案材料丢失、不全或档案遗失。
三、如何做好技工院校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第一,机构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档案制作是一项非常严肃、重要的工作,机构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深入研究,建立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照章办事。
第二,实行现代化信息管理,提高档案的信息化程度。机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时要进行电子管理,建立人事档案信息系统。在查找档案信息时尽量通过电脑,不需要实际打开档案就可以查阅档案信息,既节省了时间,又保护了档案。
第三,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为档案使用提供服务。人事档案信息是技工院校选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是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目前,在机构众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只有端正服务态度,把工作做实、做细,才能博得流动人员和用人单位的信任,才能为技工院校推荐真正优秀的教育人才,最终自身得到发展。
第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机构中管理档案的人员应当通过业务部门的专项培训,经过严格的考核,持证上岗。机构要选拔、引进高素质的档案人才,同时也应注重对现有档案人员的后续培训。通过不断转变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不断提升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
第五,形成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新模式。加强人员与机构的沟通、合作,形成由技工院校和机构合作管理编外用工人员档案的新模式。技工院校及时收集、整理编外人员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材料,定期送达机构。机构按档案管理制度的规定及时整理归档。这种形式既减轻了技工院校的负担,又健全了编外人员的教育教学方面的档案信息,为教育系统的人员流动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文件档案管理 规范化 系统化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1-0130-02
数据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各个单位的文件档案管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单位,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繁重性以及高校与其他单位的紧密联系决定其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改变工作方式及提高工作效率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
目前,高校正逐步实现文件档案管理信息化,包括教务系统、财务系统、通知发文、其他各项审批手续等。这些信息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管理的依据,对高校本身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价值。科学归档、合理保存重要信息关系到高校有价值的历史资料的长期保存。建立健全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机制,是高校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尤其是文件档案初始信息的管理,作为整个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高校信息化建设,由于缺乏系统化、规范化,其发展进程缓慢。因缺乏统一规范化的指导,各部门虽都建立了自己的业务系统,但缺乏有效的系统集成,使得信息无法在一定层面上共享,导致各部门间信息的重复录入保存,甚至出现同一信息各部门更新状态不一致的现象,影响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严重制约着高校的发展。同时,由于电子文件的数据信息具有易流失、易更改等特点,文件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出现差错的可能性比纸质文件要大得多。高校信息化管理不完善,权限不明确,缺乏监管机制,也是导致信息缺乏准确性的原因之一。另外,受传统归档思想影响,高校更侧重于纸质文件归档模式,纸质文件归档与电子信息化进程不同步的现象也经常出现。
针对以上问题,对高校文件档案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一 建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制度
实施科学合理的文件档案管理目的在于精确有效的利用以及永久性保存的适时利用。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较为混乱,权责不明确,缺乏统一管理的制度标准。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档案归档实行部门立卷,即由档案材料产生部门进行立卷。档案馆进行归档保存前,需通过数据审核,即部门用户也就是立档人进行确认,确认后才能接收、打印、归档保存。这样可以解决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电子数据与纸质档案不一致的问题。从学校层面建立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范化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能权限,为各部门信息化业务系统的建立提供导向,最好能够提供标准化建设流程及细节要求,使各部门完成信息化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因此,针对文件档案的特点,从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保存等各个环节明确相关部门管理规范及职责范围显得尤其重要。
二 对高校各部门业务系统进行系统化、规范化集成
传统各部门业务系统的集成方式多为点对点的紧耦合对接方式,当业务系统需要更改或者升级时,就会显得非常脆弱。应根据高校各部门的业务特点,建设集成化的高校档案资源管理系统,在不改变学校现有的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和电子数据实时归档,解决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
以江苏某高校为例,其科技部门统计的各位老师的科研成果等信息应和本人的人事信息关联起来,形成以管理服务对象为导向的管理服务模式,这样可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唯一性。同样,该高校财务报销系统中,实验材料类的财务报销应和固定资产及办公用品等其他类别的报销一样,实现报销进程信息共享并且可跟踪。这样可以避免纸质材料上交后出现无法了解报销进展的情况。尤其是可以避免因报销过程中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导致不符合规范的单据一直处于未被处理状态而错过年度内报销时机。
三 坚持信息资源的全程管理和前端控制
现行文件档案管理的质量直接决定其管理的成败,因此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必须积极进行文件的前端控制和全过程管理。若要防止信息失误、控制差错,需重视信息建立的初始阶段。高校对文件电子格式、数字信息凭证等要求必须在文件形成之初就严格加以规范,以确保档案自身质量及管理质量,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劳动。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电子文件在运行和利用过程中遭到篡改或破坏。同时也可以减少重复作业和滞后作业,优化管理功能,提高系统管理效率。
四 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人才的选择和培养是管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水平。所以,一要注意招聘一支有档案管理知识、有档案管理专业技术的人才来壮大档案管理队伍。二要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培训。培养电子文件档案管理人才,必须结合实际工作内容的需要,顺应未来发展趋势,紧密联系工作内容对不同层次人才的不同需求,因需施教,注重实效,学以致用。要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以及相关基础知识的培训。例如,财务信息、人事信息、国有资产信息等实际管理工作技能的训练,根据有关要求对文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录入、明确阅读权限,适时上传给相关领导进行审核,做好电子文件档案的管理、维护等日常工作。
具体办事人员素质的提高必不可少,整个管理队伍的统筹调配也需重视。因此,要明确各工作内容的分管领导,确定文件档案的报送员和审核员,文件审核员一般由本单位分管领导或办公室主任、秘书科长等担任,对上报的文件进行审核把关,以便正常开展工作,确保电子文件档案的安全保管。
同时,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定的激励制度可以创造良好的竞争氛围,使相关人员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确保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总之,文件档案管理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实行信息化管理是高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重视高校文件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探寻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是高校管理者应有的姿态。为了保证高校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的稳定发展,使高校信息化建设走上一个新台阶,我们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建议,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不断实践、改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劲松.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刍议[J].华章,2013(23)
[2]余红叶.基于文档一体化管理的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分析[J].大众文艺,2013(8)
[3]符昌慧.高校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情况分析及对策[J].档案与建设,2015(2)
[4]向禹.基于SOA架构的高校档案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南大学,2013
主要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案卷缺少卷内目录以至于部分未被案卷标题涵盖的内容永远无法检索而难以利用。
2、档号不规范没有目录号一卷多册现象较多。
3、组卷混乱现象比较严重如有按时间组的也有按职能部门管辖权限组的还有按文种组卷的。
4、案卷标题不规范有标题但不能反映主题内容或标题缺少基本要素甚至没有案卷标题等现象较为普遍。
5、案卷厚薄不一有的一、二页纸一文一卷有的五六百页纸一类一卷。总之综合性档案馆建馆时间越长馆藏量越大的存在的类似问题就越严重。
6、许多案卷未标页码如果使用中掉页很难发现。
从以上情况来看我国综合性档案馆目前还未具备实现计算机管理的充分条件需要尽快地、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提高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建议
1、 结合实际规范著录工作
著录是实行计算机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直接影响输入计算机数据与信息的准确性的一项重要的前期工作。1986年国家颁布的《档案著录规则》是规范著录工作的最基本依据。但是由于各个档案馆的条件存在差异再加上计算机管理又提出了新的技术性要求所以各个档案馆应该以《规则》为依据,并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计算机管理的技术要求制定出适合本馆著录工作的著录细则。
2、 统一分类号保证检索查全率
计算机检索的显著优势就是能够满足人们族性检索的需要。为了确保检索的完整性我们在分类过程中,首先根据《中国档案分类法》进行分类再因事制宜制定出一些具体细则。另外在分类的过程中还应加强校审力度以便及时校正分类人员的错误。并且还应经常组织大家统一认识统一标准尽量做到前后标引一致同一类文件标引一致从而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3、全面普查案卷,去糟取精
这是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第一步工作。因为一般的综合性档案馆由于多年来未做全面的清查加之移交单位划分保管期限不准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重份或无查考价值的文件所以首先要剔除这些无用的文件才能避免今后实行计算机管理时出现重复与低效率的情况。
4、重新组合案卷实现案卷规范化
将那些组卷过厚内容混杂的案卷进行重新组卷。重新组卷的原则是尽可能将那些相互存在某种联系的文件组合在一起。在重组案卷的过程中还应对那些无页码、无卷内目录、无案卷标题或标题不清楚的案卷要重新加工填写以保证全部案卷更加规范。重新组卷不仅可以优化馆藏、科学保管而且亦可以提高实行计算机管理档案后的利用效率。
5、规范题名保证检索查准率
档案的分类号保证了检索查全率而题名准确才能保证检索的查准率。但仅保证查全率是不行的,还须同时保证查准因此在著录时要统一规范题名。我们认为规范题名应掌握的原则与要点是在填写题名项过程中要规范机构简称尽量避免在检索时出现含混不清、文不对题和计算机识别不清的情况发生。如北京市计划委员会简称为市计委北京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为市计生委而不能都简称为市计委还要统一题名中应具备的要素。我们结合计算机检索需要在著录过程中将题名中责任者、事由、文种,必要时加上人名、地点和时间)等要素都填写完整。如果题名要素不完整。则要补齐如果题名冗长则删除多余的赘词。还要统一文种题名中经常有“请示报告”等含义不清的文种出现很影响检索的准确率。所以我们便规定凡是要求批复的文件写“请示”凡不要求批复的文件则写“报告”等等这样就可在检索中区分出每份文件的实质作用。
三、加快数据准备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
1、分门别类
对于那些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面分类标引而对那些特殊形式的档案如“房档”、“案件”等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这样分门别类地充分利用档案目录的原有基础可以减少著录环节大大地提高著录速度。
2、分级次著录
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即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这样处理不仅能将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而且也可以减少著录条目和录入条目既节约了时间、人力与财力又提高了效率。
3、分清轻重缓急
关键词:档案 科学化管理 问题 建议
高校档案是学校在从事基建、科研、人事、教学、资产、党政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原始材料,它不仅作为各项工作的查考凭证,保证了高校运行的延续性,而且能为高校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参考。今年来,我国高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招生规模连续数年大幅度扩充,办学指导方针由“扩规模”转为“抓质量”,在这一趋势下,高等教育学校为了提高办学质量的任务,在管理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机构改革等方面均要实行大规模的改革。这些变化无疑会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高校各职能不断深化和提升的今天,如何推进高校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有效保障和必然要求。
一、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几点问题
1、档案工作受重视程度偏低
目前在国内高校的教师群体中,大多数认为档案管理只不过是收集、整理、保存一些已经成为历史的资料,抓好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在短时期内见到成果,没什么实在意义,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面窄;领导档案意识淡薄,对档案工作缺乏必要的关心和支持,导致教师平时也不注意收集、保存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的原始资料,致使一些具有保存价值的重要档案流失;档案管理部门相比于其他行政部门、科研部门,没有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政治地位,被认为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部门。
2、 基础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管理手段落后
物质基础是完善档案管理必不可少的前提,现代化的管理工作,无论是软硬件的设备购置,还是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都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但目前,很多高校对档案投入经费不足,缺乏安全保存档案的专门库房,没有配备防火、防盗、防虫的必要措施,这一相对滞后的档案管理基础设施一方面致使档案建设中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另一方面也致使档案管理人员在查阅档案时,用手工查找,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档案现代化管理举步维艰。
3、 档案管理工作体系不健全,管理模式陈旧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职责规范、系统的考核流程,在法制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方面严重滞后;档案工作人员在收集、整理档案的过程中,没有及时归档的档案意识,经常随意存放、草率处理,导致原始材料不可挽回;档案的交接手续不严密,如在档案管理人员的离职或调动工作时,未能按要求严格执行交接程序,导致了档案数量、材料等问题责任不明、界限不清。
4、 档案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某些高校职能部门工作手段老套单一,不充分调取利用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而依旧采用传统方法工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5、档案专业人才稀缺、素质不高,工作队伍稳定性差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很大一部分属于兼职性质,没有受过专业档案管理的培训,专业技能低,职业素养不高;职称、待遇、工作时间等与其他行政部门相比偏低,致使档案管理人员不安于本职工作,很多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更是频繁的更换,档案管理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管理队伍不稳定,为高校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增添了难度。
二、 加强高校档案工作科学化管理的建议
1、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发展规划,完善档案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高校管理者要加大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重视程度,在制定学校长期发展规划中,将档案工作纳入领导管理议程,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同时为了避免在具体工作中出现无章可循、草率行事的情况,需健全和完善档案工作的各项制度,并且为档案部门提高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档案工作向着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方向推进。
2、 加大基础建设经费投入力度,推动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手段
提高档案馆的硬件设备,购买专门保存档案的库房,增添防火、防盗、防有害生物的必要措施,随着信息数字化的迅猛发展,档案储存的载体也有传统的纸质转为了各种载体,如声像、图文影像等,因此,高校要配备相应的图文影像扫描设备、存储器、数码摄像机等硬件建设和规范化的档案信息系统软件设施;借鉴当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用数字工具完成高校档案管理信息数字化,真正实现高效率、高精准、低成本的档案信息化管理。
3、 规范管理工作体系,创新档案管理模式
制定高校档案管理的职责规范、系统的考核流程,可以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由校级领导带头组成一个档案工作小组,各部门设立档案联络员,及时收集应归档的资料,各部门形成的档案定期移交到学校档案室集中管理,防止分散管理出现的弊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从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移交、建档定级到责任追究都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明确规定因档案人员因失职而造成档案的流失或损坏的相关惩罚,完善档案激励机制;引进竞争机制,推行全员聘任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开拓档案工作充满活力、创新的新局面。
4、 开发高校档案资料对实际工作的指导利用价值
高校管理者做决策时,应该参考借鉴档案资料,实现高校事业科学有序地发展,如教务管理部门依据“课时两”“学生评教成绩”等资料,准确评估新进教师的教学情况,为学校教师的合理安排提供有力依据;再如,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可依据学生档案、基建档案,评估招生规模扩大的程度。
5、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推进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通过提高现有档案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水平,稳定人才队伍;在职称晋升工作中,加大档案管理中、高层人员的比例,可以吸引更多高学历的人才加入档案管理队伍之中;定期举办档案管理人员的交流会,分享心得,一方面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使从业人员有了工作的热情以及组织的归属感。二是引入培训计划,定期为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方面技能的培训,使管理队伍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业务技能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档案工作效率。三是引进具有档案学历的毕业生,他们有专业的档案管理技能,对档案学科前沿、发展方向有敏锐的触觉,易接受新事物,改善落后的管理模式。四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忠于祖国、爱岗敬业、讲道德、守纪律、不计较个人利益,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情操。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刻苦专研,为高校档案工作作出贡献。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只有不断创新,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科学化、数字化、网络化、标准化建设,才能更好的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参考资料:
[1]靳婷,穆维新.现代通信交换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劳文微.程控交换技术与设备,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姚仲敏,陈国通.程控交换原理与软硬件设计,2003.
[4]高强,李峭,费礼.现代数字通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许珍花.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创新之路[J].高教高职研究,2010,(31).
[6]莫丽彬.高校教学档案的利用现状及思考[J].学校档案建设,2010,(2).
[7]杨萍.浅谈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学研究,2011,(3).
[8]吕游.对高校档案工作系统化建设的几点建议[J].信息技术,2011,(3).
[9]赵新旺.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档案科学化管理[J].管理科学,2011,(3).
关键词: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现代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8.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8-0129-02
随着社会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档案数量日益增多,利用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档案工作手段和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档案事业日益发展的客观需要,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保管庞杂、查找困难、提供迟缓、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因而,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水平,全面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当前档案工作的重要课题。
1农业科技档案的特点
农业科技档案是人类在农业技术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各种文字、声像、电子材料等信息资源的总称,是科技人员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具有原始性、长期性、专业性、继承性和保密性等特点。1.1原始性
科技档案是科技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是科技活动原时原地的印记,而不是事后整理出来的加工产品,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不存在替代品。
1.2长期性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对878项农业科技成果的统计,平均研究周期为5~7年,其中获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成果平均在10年以上。农业科技档案作为对科研活动的记录,其积累和收集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
1.3专业性
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科研工作都是一定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和实践,其档案材料与其他综合类档案相比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专业性是农业科技档案的突出特点。
1.4继承性
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就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创新,因此被赋予了继承性的特点。古往今来,科技档案就是在继承与创新之间,从时间上到空间上传播着科技进步的信息。
1.5保密性
科技档案作为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维护知识产权的有力凭证,在处理知识产权纠纷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法律效力。因此,科技档案在开发使用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合理开发与适度保密的关系。
2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基础设施简陋
由于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多数科研单位的档案现代化设施配置不齐全,档案室库房简陋,防光、防火、防尘、防潮、防盗、防霉、防虫、防有害气体的条件差,严重影响了档案的使用寿命和后续开发利用。尤其是市级科研单位计算机配备不足、缺乏现代化档案管理条件的问题更加突出。
2.2管理人员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还未形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科学高效的档案管理队伍。一方面专职档案工作人员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都不尽合理。另一方面,科研单位的兼职档案员几乎都未接受过档案管理专业的专门培训,缺乏档案管理及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3科技档案材料收集困难
由于农业科研项目研究时间一般较长,在科研过程中会形成大量不同载体的档案材料,档案材料的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科研人员存在重申报、轻建档,重成果、轻积累等问题,只重视项目申报、科技成果鉴定和报奖阶段的档案收集和管理,轻视科研准备阶段、研究试验阶段、推广应用阶段的档案保存,导致科研材料归档不全或核心材料缺失。
2.4管理技术落后,检索效率低
目前,农业科研资料大多数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出现,但很多科研单位的档案管理手段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收集归档的材料只限于纸质文档上,检索方法单一、速度慢、准确率低,满足不了档案资源共享、深化利用等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同时,档案部门与研究室、科研人员接触少,专业知识不足,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科技档案的有效利用。
3加快科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科技档案管理现代化就是用科学的思想、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对档案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作方法。当前,科技档案种类不仅有纸质资料、电子文档,还有图片、音像资料和多媒体资料等,载体形式日趋多样化,使得档案信息管理更为复杂,迫切需要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减轻档案保存压力,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3.1实现档案管理技术现代化
信息技术给传统的档案文献服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目前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利用计算机承担着科技档案的查询检索、辅助立卷、编制目录、数据统计等各项业务。但是由于软件、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目前科技档案的计算机管理还不尽如人意。下一步要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手段,建设各类规范化、标准化、可共享的目录数据库和内容数据库,加强档案网络建设和管理系统开发应用,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支撑平台,实现档案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化。
3.2实现科研文档一体化管理
文档一体化是从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出发,实现文件从形成到归档的全过程控制和管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文档一体化,要求在科研项目的设计阶段就要树立档案管理意识,确保将试验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和记录都能认真保存起来。同时,建立档案管理参与制度,每一个研究室都要配备专门的档案收集整理人员,负责科研项目全过程的材料归档工作,待项目完成后提交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管理。加强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完善各类档案管理标准,形成档案管理标准体系,确保档案规范管理和高效利用。
3.3实现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化
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发展,科技档案管理要迎接信息革命的挑战,最根本的是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一方面要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大力加强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以提高在职人员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还要引进和培养一批专业人才,使科技档案管理人员不仅具备相应学科专业知识和档案管理知识,而且要掌握计算机现代化管理知识,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3.4实现档案管理资金支持稳定化
目前,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因素,要实现档案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必须加大对档案管理的稳定投入。加强档案库房建设、计算机配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档案管理系统研发的资金支持,将档案现代化管理纳入科研单位的工作计划,建立稳定支持档案工作的机制,定期听取档案工作汇报,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5实现档案资源“管用并重”
实现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现代化,要着力改变“重管轻用”的传统管理模式,针对农业科研工作中提出的各种相关问题,通过编制检索工具、编写各种科技档案资料汇编、开展定期服务等多种方式,开放档案资源,同时建立科技档案展览室,对科技成果、知名学者专家的业务档案、有影响的论著等进行展览,促进科技成果及相关资料实现共享共用。
参考文献:
[1]王传宇. 科技档案管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8.
[2]刘咏红,黄友洪,文帅,等. 农业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 湖南农业科学,2012,9:141-143.
[3]杨联会,贾立杰. 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 兰台内外,2006,1:34-35.
关键词:档案管理工作;问题;对策;创新
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创新需要不断进行管理理念和服务方式的创新,促进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与时代特色相结合,从整体上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价值的发挥,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合理建设。
1 当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得到快速的发展,从总体情况来看,档案工作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当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不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进行积极解决。
档案管理工作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可靠的基础,对于各项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而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对于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存在不足,并不能够实现对档案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导致档案信息资源的实际价值未得到有效的发挥,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当前我国部分单位档案管理的制度不够健全和不够规范对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档案的档号和案卷标题不符合相关标准,不利于相关人员对档案进行查找和利用。部分案卷缺少有效的卷内目录,并且存在严重的组卷混乱现象,对档案的收集和借阅产生严重的阻碍。部分单位虽然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但是在制度的执行上缺乏力度,从而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的进行,对于实际的档案借阅、保管等管理工作产生一定影响,不利于档案的实际使用价值的有效发挥。
部分单位档案管理上缺乏科学合理的检索方式,导致相关人员进行档案资料检索时极为不便。当前传统的手工检索方式仍然存在,尽管该检索方式不但进行形式的创新,但对于检索服务效率的提高仍然存在一定不足,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有待提升,工作中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存在明显不足,档案管理队伍的整体理论水平缺乏一致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严重影响,难易满足时代进步对档案管理工作所提出的要求。计算机科技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创新。但部分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与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档案信息的收集和检索等仍然采用人工操作进行,对于档案的收集、利用产生严重影响,不利于档案资源实现合理的共享。并且存在部分档案室的格局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档案保管的条件简陋,并且其中的各项防潮防火设施等不符合档案管理的实际要求,硬件投入不够,且缺乏足够的档案管理经费。
2 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对策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大环境下,若想要切实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就应党不断进行档案管理思想意识和管理方式上的创新,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服务理念的提高,深入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结合时代特色进行科学的档案管理工作,促进档案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就当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应当从整体上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提高档案管理的有效性。
2.1 提高档案管理的认识
要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对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做好企业档案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明确档案工作是各级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2.2 规范档案管理机制,强化工作责任
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健全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是档案管理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手段的更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明确职能,将各个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统一管理,使档案管理与企业工作同步考核、同步发展。
2.3 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档案管理必须适应信息化要求,把电子文件妥善保管起来。特别是信息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ERP系统、CAD/CAM系统等。在这种情况下,档案部门要知难而上,积极参与企业信息化建设,使档案管理成为信息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4 提高档案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素质及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是加速档案科技进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首先要把住人才入口关,注意引进招聘一些有文化专业知识,有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充实档案队伍。同时,加强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
3 对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认识
3.1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档案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事业,也必须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要求持续发展。要实现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这也是档案管理所面临的社会性、开放性的必然要求。
3.2 创新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其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与经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的同时,重点把人的发展摆到档案事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这就需要我们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把握档案事业发展的规模及方向,着力于提高档案馆(室)的工作效率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最终使档案事业与社会建立起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紧密关系。
4 实现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途径
要想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就需要相关档案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但进行思想观念上的创新,通过新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发展,从整体上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到新的高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使用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也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经之路。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应当积极树立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充分结合时代特色,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进而从整体上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创新。在管理方式上,应当不断充实档案馆的实际馆藏内容,提高馆藏的质量,不断对档案资源进行优化和组织,促使档案资源逐渐系统化和规范化,以使其更好的为用户服务,促使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服务方式的创新上,应当不断提高档案服务的主动性和及时性,在工作中,充分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促进档案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开发。
结束语
从宏观层面来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创新性对于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分析和研究是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满足时展的需求,是档案管理工作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夏晴.高校档案的系统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2.
[2]许晓明丁修茂.档案工作文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4.
及对策建议思考
随着社会的进步,诸如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各种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机构的发展也有更高的要求,需要进行改革以面对特定的工作管理。在新的情况下,文件管理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种档案管理服务还没有赶上时代的发展,因此,应进行相关工作,以适应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我们需要改革和创新,要与时俱进。
事业单位的文件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系统,它包括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和相关功能的演进,是最可靠的记录。它对机构是不可见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反映了公共机构管理的缺陷。没有管理利益,我们就无法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必须在其管理中,尤其是在文件管理中,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机构单位才能在未来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属于被动状态
长期以来,公共机构的文件管理一直处于从文件收集,排序和归档到被动管理的状态。这种情况使工作人员始终不知道特别是数据收集的重要性。在相关的文件管理机制不完整的情况下,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将无法正确处理和存储。对数据收集工作的跟踪不足会导致直接分发已归档的文件数据,这不能为文件管理工作提供足够的好处。
(二)档案管理技术不足
由于信息时代的影响,许多公共机构都引入了电子文件管理模式,但是这种电子文件管理模式的使用率并不高,在许多情况下,传统的文件管理方法仍然存在。这是因为管理员不接受电子文件管理的新事物并且没有接受专门的培训,并且似乎推迟了实际使用,并且无法展示电子文件管理的优点。管理技术水平仍然较低。
(三)档案管理缺乏专门的负责人
公共机构中的文件管理是一项分散的任务,并且由于没有专门的部门或负责人,因此通常是另一部门的兼职工作,这是兼职情况,对管理文件系统没有用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缺乏员工专业知识,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文件管理技能,这直接导致效率低下的文件管理任务,从而影响整体文件管理的质量。
(四)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
实际上,科学的档案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公共机构的发展速度和工作效率,但是由于其固有的知识,公共机构长期以来一直能够将其所有工作集中在业务服务上。它是他们没有从事相关工作所需的知识,也不了解文件管理的重要性。基于对文件管理工作的理解,大多数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认为文件管理不能给部门带来直接的好处。因此,这种独特的概念和误解导致了公共部门在文件管理方面的人力和物力,而投资不足使文件管理效率低下。而且,文件管理工作非常繁琐和繁琐,并且在几乎没有监督和执行的情况下,文件管理器实际上并没有按照文件管理的相关规则来收集和组织文件,保存和使用文件。人员、财产、材料等缺乏可靠的保护,这限制了档案管理的发展。
(五)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文件管理是一项专业而系统的管理任务,需要具备文件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基本素質是谨慎,清醒和耐心的。但是,许多公共机构中的档案管理员推迟了工作,或者是因为他们基本上有多个工作,或者是因为他们的薪水很低,在这种情况下,档案管理员有些人手不足。有些文件管理器仅基于自己的经验和其他人教的基本工作方法,而没有专门的文件管理知识,文件管理要求,特定文件的文件范围,而且不了解文件管理的基本操作过程。
(六)档案管理手段不科学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文件管理系统开始在公共机构中得到广泛使用。但是,在加速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同时,各种公共机构不允许同步发展电子文件管理来容纳电子文件管理专业人员,计算机,软件和文件管理任务。硬件设备不足,无法运行。该系统缺乏实际文件管理的科学性质,因为作业的文件管理器不知道如何应用它,并且许多高级系统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
二、改革内容
公共机构的档案管理必须遵循某些系统建设原则。换句话说,您需要明确职责,增强灵活和标准化的结构,并专注于动态和静态的结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的建设
当前,典型的数字技术包括数字加密技术,数据库技术,扫描技术和身份认证技术,通过数字技术将文件信息数据转换为数字文件信息可以有效地更新信息数据。作为公共机构的重要无形资产,档案数字化建设可以有效地创造条件,实现单位的社会效益。
(二)体系化档案管理模式的建设
公共部门中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这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型不同,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型包括档案和文档集成,部门集成和集成以及内部流程集成。基于数据集成技术,数据库机制,数据融合技术等,我们有效地增强了信息数据的多功能性和兼容性。
(三)互动化档案管理模式的建设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每个档案信息仅对应一条信息,并且缺乏交互性。该机构的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增强了信息的交互性,对提高服务质量和优化系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改革创新的措施
在新情况下,公共部门档案管理实践的弊端日益明显,这些缺陷严重影响了公共部门档案管理实践的发展以及公共部门机构的长期发展。它也会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在新情况下处理公共机构文件。根据行政工作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运用新技术,新观念,完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真正发挥作用。
(一)提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
档案业务是机构开展各项业务的重要基础。为了使机构能够实现长期运作,有可能显着提高整体运作效率并有效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尤其重要。商必须完全了解该文件是单位工作和员工活动的基本记录。此文件可用于有效跟踪和监视单位负责人,员工以及各种工作流程,以进行后续工作评估,决策和补救。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该机构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定期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根据档案管理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的身份,汲取和吸收其他机构高级档案管理工作的经验。我们需要不断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深入分析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形势,逐步完善自己的工作,引导档案管理工作向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二)利用信息管理手段来扩大档案服务内容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公共机构的管理带来了许多便利,而档案管理就是其中之一。机构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充分利用信息管理方法,对档案管理进行改革创新。基于信息的档案管理需要由信息技术管理的完整的基于信息的管理。这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来完成。用于文件管理任务的服务模式,为每个实施链接制定详细的计划,在总体方向上制定实施计划,并确保根据计划执行文件管理服务任务。设立专门网站该网站旨在使公共机构的文件管理能够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确切地说,公共机构通过本网站向公众提供相关服务。特别是,查询相关档案和材料更加方便快捷,通过有效提高公共机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我们提供了支持社会发展的服务。建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以数字方式收集和整理文件。这不仅可以及时收集和组织信息,还可以使文件存档更及时地运行,从而提供适当的文件数据存储和共享。
(三)重视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
商应注意档案管理。可以说,档案管理是机构发展的最基本部分。应注意档案管理的水平,因为它会影响整个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商只有充分了解文件管理对各种任务的影响,才能更好地管理文件管理。这里设置了专门的文件管理部门,以组织和存档整个机构内生成的所有数据。公共授权文件管理任务必须由专业人员执行。也就是说,您必须退出其他部门人员的兼职文件管理模式。准确地说,该机构应注意档案管理员的相关培训,因为档案管理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机构在选择档案管理人员时要注意工作态度,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和制度,建立与档案管理制度相对应的岗位管理制度,确保在科学指导下完成所有档案管理工作。该机构将为档案馆工作人员提供尽可能多的专业培训机会,实际上将提高专业水平,并使用各种信息技术使该机构的档案馆管理更加规范和科学。肯定是有效地促进了在公共机构中使用文件管理服务的过程。
(四)完善档案管理方法
公共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改革的目的不仅在于实施,还在于改变管理方式,特别是各部门的领导和管理者要起领导作用,遵守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档案管理。应该加强。管理员管理严格地处理文件管理任务。在档案管理部门,员工具有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积极执行档案管理,为需要档案服务的人员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并结合了最新的信息技术来进行档案管理。管理需要有效完成。文件的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信息化应该集成到日常文件管理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具有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文件管理知识,以便他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各种信息。用于管理文件的先进技术。
(五)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率
公共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种制度的完善和支持。每个系统的实现都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型来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做出改變并创新。完善的文件管理机制是提高文件信息的利用率,帮助文件管理适应公共部门的长期发展,并确保所有公共部门信息的完整性。改善文件管理系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特点和事业单位的发展,将改革与完善结合起来。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热情,并帮助员工了解文件管理是他们自己的利益。与确保文件管理平稳运行紧密相关。公共机构文件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不可忽略的部分是,所有链接都应被完全忽略,这不仅是为了保护文件存储,而且是为了保护文件服务。文件管理安全性不包含所有方面。将采取相关步骤为社会提供档案资源服务。
【关键词】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
人事档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其本身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所以医院领导对人事档案工作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其作为一项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的工作,一项保证人才队伍素质的重要措施和全面考察了解、正确评价和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必须要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
1医院中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档案失真。内容真实性,是人事档案管理的最重要的原则,而现有的档案材料中内容的真实性却不高。有的档案中材料内容前后不符,如时间方面,出生年月公历和农历填写随意,又不做说明。譬如对人生经历也没交代清楚,参加工作时间、入党和入团时间也是大致一个年月,明显不吻合实际情况,甚至每次填写时也不一致;姓名改变后不写曾用名,也不加以说明。这一系列问题都给材料的归档造成很大的麻烦,导致管理凌乱,使档案失真情况严重,甚至由档案对当事人产生了很大的麻烦困扰。
1.2政出多门引起的分争是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出现的问题。人事档案宏观来说,是又事业单位设定的主管部门来进行专门管理,但是其模式仍然是多方管理的传统模式,即一个人的档案基本上由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劳动部门所属就业服务中心、教育部门所属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企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以及有人事管理权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过。而在医院人事档案流动中,同样拘泥于传统管理模式,并且因为自身利益的诱因,档案管理权限不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冲突。
1.3由于管理手段落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要求跟不上步伐。长时间来,医院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低,也造成了在投入资金和人力的相对欠缺,表现出了基础设施差,设备更新慢,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手工作业,纸质文件材料是工作的对象的特点。因此,造成了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管理档案质量不高,利用率低,档案出现丢失和涂改的概率加大,在人力耗费下,不利于档案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
1.4在一些医院,其人事档案管理及归档意识相对淡薄。医院的主要中心工作就是医疗,作为公共医疗服务机构,为广大的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整体医务,是医院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据此,管理人员也积极重视医疗的服务质量的提高,为医院的事业发展而努力,而后勤行政人员需要积极配合临床一线业务,从而忽视了后勤行政人员在积极影响医院工作发展的能动性。上述医务人员的意识也就成为制约人事档案业务发展和高效利用的主要因素,也就形成了人事档案管理普遍存在“重管理、轻利用”的特征,普遍形成了本职工作基本完成,人事档案资料不丢失的工作意识,而缺乏积极主动构建人才信息库的意识和行为,更没有形成主动为医院发展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信息的参考和建议。更不用说利用档案信息和数据,推动医院业务中的管理高效发展,这些也就造成当前许多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职工档案管理意识淡薄,缺乏档案利用的认识,工作观念陈旧。
1.5档案管理业务人员自身水平不高,是限制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一个因素。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是档案管理及服务整体水平的关键所在,当前医院档案管理的人员结构中,首先表现出来知识结构不平衡的状体,学历和知识体系构成的层次较低。其次是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是调离和中途转行,对从事的档案管理工作研究和认识不深。最后,管理人员多数只安于现状,没有良好的积极心态来继续学习和努力提高,本来知识体系就存在欠缺之处,在没有主动学习提高的状况下,很难促进档案管理的水平发展由于管理人员本身水平,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提高。
2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策略
在新时期,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当然不止以上反映的那些,不能详尽,而寻找策略,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使其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才是迫切要求。
2.1摒弃传统档案管理观念,学习新的档案管理思想,对档案管理事务加大投入,使档案管理意识进一步增强。医院作为公共医疗服务机构,集聚了人才与知识,并通过挖掘人力资源能够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人事档案的管理不断深入,不仅能够满足于医院的人事政策的要求,在日常的工资福利管理方面的良好实现,更有助于推动医院形成构建人才信息智库的观念,在观念的指引下,有助于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的生产力作用。据此,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全体人员树立人事档案管理凝聚资源的作用,对医院服务水平提高有积极推动作用的意识,能够进一步加大资金与人才的投入,购买管理应用软件,形成高效运作和资源高效利用的档案管理体系。
2.2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投入更大的信息设备系统,能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它对人事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尽可能地运用当代科技新成果和管理新手段,提高人事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以尽快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目前,国外档案管理很多已使用计算机,就是在国内,各家医院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的也越来越多。实现人事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势在必行。
2.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通过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质,要以服务公众为己任,以民众利益为自己的利益。因此要按规定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将档案人员培养纳入到医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专业培训在职学习、考察进修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适应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人事档案管理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政治责任心和组织纪律性,在实践中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先进管理理念和前沿知识,努力提高人事政策,水平和工作质量,全面掌握科学管理档案的综合技能,以适应档案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2.4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在信息化时代,应注重电子档案的建立,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增强档案的活力和生命力,引进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建立医院人事档案数据库可以及时更新,动态化管理人事档案信息,保证档案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以便检索、查询和信息统计分析及开发利用,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医院发展服务。
3结束语
面对医院在新时期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医院档案管理现状,并提出一些策略,以供参考,希望能在今后档案信息化管理上有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芝.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之我见[J].科技创新导报,2009(34).
关键词:文秘工作;行政管理部门;问题;措施
一、前言
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需要有条理的文秘工作,确保每项程序能够协调进行。 档案管理工作是领导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办公室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在日常工作的进行过程当中,须要工作参与者能够珍惜工作的时间,努力的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全面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欠缺
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大多数的档案管理人员并非档案管理专业毕业,这就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欠缺,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还有就是由于频繁的人员调动,或者是有些行政单位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科室,而是由其他科室的人员从事该项工作,这就往往由于工作经验不足,或者精力不集中造成档案管理工作的不完善。
(二)档案管理人员的调动频繁
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本来具备着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但是这些单位往往受到岗位轮换制度的限制,从而出现频繁的人事调动,这就会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够持续有效的实施,还有就是频繁的人事调动会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在交接工作之后的交接不及时或者不充分,从而会使的一些档案出现“死档”,由此会带来重大的损失。
(三)对于档案管理的流程不规范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应当是一个严密并且规范的过程,但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会到成功做的过程当中出现疏漏,在档案管理工作当中,一个细微的疏漏往往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造成的损失非常的巨大,然而,一些档案管理人员的随往往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十分随意,在影响工作效率的同时埋下严重的隐患。
三、做好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从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的角度
1.工作人员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
一名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有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充分的指导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今后的工作。
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何才能确保每一位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深入的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呢?这就需要从高校开始就注重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的培养,并且在其投入工作之后档案管理单位能够时常的激励工作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其从始至终具备着高度的责任意思。
2.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具备忧患意识
当今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一名合格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能够满足于现状,应当时刻具备的忧患意识,总应该感觉到自己的学识,经验和能力远远没有达到最佳状态,时时刻刻不能掉以轻心,不是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价值作为标准,时时刻刻的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向手中的课本学习,向自身的领导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以正确的态度应对各项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愿意为自身的工作发挥出最大的光和热。
(二)从行政事业单位的角度出发
1.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确保一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前提,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同样是如此。在行政事业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保证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两项基本要求,同时管理制度应当结合该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工作性质。其次,规章制度的确定应当满足可操作性这一原则。规章制度的最终要求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确立应当凌驾于人情之上,利用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管理工作人员,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究,赏罚分明。
2.从根本上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水平前提就是应当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并且在该部门设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以便能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专门的领导和监督。
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因此在选拔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过程当中,应当对其专业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其次,还应当结合本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好定期的考核工作,确保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够满足本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3.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所以在档案管理的进程中,应当有效地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这不仅是顺应时代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从根本上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比如之路。
四、结语
1创建卫生监督档案的作用
1.1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我们的卫生监督部门在加强卫生管理的同时,也对一些已经存在问题的管理部门制定一定的卫生监督体制,并对已经出现问题的管理部门进行严格管理。我们的卫生监督管理人员在关键时刻也是有权查阅相关卫生档案,对档案的卫生检查内容进行精准的评判,这样的一种转变也有利于卫生监督管理人员对单位及个人根据已经评判出来的档案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和处罚。
1.2提供了真实有效的依据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制定全局监督方案上。卫生监督档案对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检测卫生设备等方面都体现出了非常大的作用和价值,对已经改进的卫生监督工作都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2当前我国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低下
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素质对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人员的组成绝大多数都是由办公室的文职人员兼职的,这些文职人员一没有专门的学习过档案管理技巧,二没有专业管理档案的资格,因此这样的一种团队是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很有可能沿袭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经验,使档案管理人员在面对全新的相对比较复杂的档案管理时就很容易出现乱子,从而影响档案的正常管理。
2.2管理制度不完善
这一点也是我国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的卫生监督部门在对卫生监督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都是没有形成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的,也就是说这些卫生监督档案管理部门缺乏一个完整的统一的考核标准,再就是还有一部分卫生监督部门虽然制定了卫生监督档案制度,但是落实情况却不是很好,再加上档案管理人员对卫生监督档案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查,使得档案管理人员在对信息进行深入研究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资料不完整的情况,这也在另一个层面体现出了卫生监督档案的管理制度不是特别健全。
2.3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低下
从当前我国的档案管理情况来说,一部分卫生监督部门的领导们对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够,尤其是在卫生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对档案管理不是很重视,这也就非常容易丢失档案材料,领导对档案的不重视也直接造成了档案的利用率低,也会影响到档案管理的最终质量。
3卫生监督档案管理问题的相关策略
3.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卫生监督部门是一个要求工作人员素质非常高的部门,因此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整个卫生监督部门的重要发展前提,我们可以定期地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上的培训,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的档案管理人员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能够提升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技术的能力。与此同时,卫生档案管理人员还要不断地学习,多掌握一些卫生监督档案的理论知识,这样有助于管理人员在遇到新的问题时能够及时地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与档案管理中的实际工作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使我们的档案管理向着更加规范的发展方向发展,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地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福利和待遇,我们的领导们要时刻关心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待遇问题,平时一句关心的话就可以让我们的档案管理人员记在心里,这样一来,不仅不会造成人才流失,而且还能够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为档案管理服务。
3.2加强卫生监督档案的科学管理
我们的卫生监督部门要不断地完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制度,不断地完善卫生监督档案的制度,将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与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同步起来,从而实现档案管理向着制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3.3加强档案的宣传
我们的卫生监督部门可以运用之前相对比较典型的卫生监督案例,结合相关部门的讲解,让我们的卫生监督部门领导提供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让大家都能够重视档案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卫生监督档案管理部门还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将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到岗位标准当中。卫生监督不仅是监督工作中的关键依据,而且还是我国卫生监督部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卫生监督部门想要充分地发挥档案管理的功能,就要不断地提升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人员的监督意识,制定科学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让我们的卫生监督队伍能够科学有序地向前发展,除此之外也可以为卫生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个卫生监督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档案管理对于卫生监督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可以提升卫生监督的权利力度,而且还能够加强卫生监督的规模,人们在注重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关心着卫生问题,良好的生存环境是人们生存下去的关键,而档案管理的完善对于卫生监督来说,可以极大地提升卫生监督的监管力度,更好地促进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管。
作者:王梦岩 单位:公主岭市卫生监督所
参考文献:
[1]应毅.慈溪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探讨[C]//浙江省第十七届农村医学暨乡镇卫生院管理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2009.
[2]叶连新,张宁.辽河油田卫生监督工作存在问题及措施的探讨[C]//第六届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9.
[3]温小秀,罗丽,罗进.市场经济形势下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首届全国卫生法规、标准效益评价技术研讨会暨讲习班论文汇编.2000.
[4]刘旭阳,苑海英.影像宣传在卫生监督中的作用[C]//吉林省预防医学会2003年预防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
[5]李曙光,张旭宏,林丰全.卫生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吉林省预防医学会2003年预防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
[6]吴忠友.关于对卫生监督概念性质二个模糊认识的讨论(摘要)[C]//全国铁路第五届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7]张玉平,张海霞,徐海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监督[C]//吉林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
【关键词】医院;基建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401-02
在基本建设过程中由图纸、图表、照片、录像等载体形成的材料称之为基建档案。它真实地记载了医院建设历史,客观地反映了各类建筑物、各种管线的建设情况,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医院基建档案的主要内容
医院基建档案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依据性文件、基础性文件、工程设计文件、工程管理文件、施工竣工验收文件、基建财务文件、监理文件、结算审计报告等。
2 基建档案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
2.1 凭证作用:基建档案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凭证,是无形资产,也是基建项目的真实记录与重要的依据,是医院各种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地上、地下管线等基本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维护、检修活动的直接记录,反映了医院基本建设历史和现状,承载了医院建设大量的信息,真实地记录了医院基建当时的历史情况。
2.2 参考作用:人们通过查阅基建档案资料,掌握历史材料、研究和探究医院建设与发展的规律,在新建、扩建和再建等工程图纸的设计工作中可提供参考借鉴作用,充分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建设与投资。
2.3 重复利用:档案的价值在于不断的重复利用,医院基建档案同样具备多次利用的特征,重复利用不仅可以加快速度,还可以节省劳动耗费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4 增值作用:档案在各种经济活动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产生效益,这种效益来自档案增值的结果。医院基建档案在医院建设中产生的增值效果最直接最明显,在新建、扩建工程中使工程建设少走弯路少花钱,在改建、维修工程项目上通过基建档案的充分利用可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3 当前医院基建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明显滞后: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进程,然而,基建档案在管理手段上仍处于手工操作;在档案收集整理上不及时不规范;在档案管理人员上存在对基建档案业务不熟悉,操作不熟练,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基建档案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医疗事业需要,致使应归档的材料未归档,导致基建档案资料缺失。
3.2 归档质量明显偏低:基建材料、图纸在施工过程中随意丢放,保管不善,造成磨损污染严重,还有些材料被多次涂改,造成档案收集、编制质量不高,不符合归档规范要求,质量偏低。
3.3 有效约束机制明显缺乏: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严格的约束机制,导致档案工作不实,管理人员敷衍了事,归档不全,尤其是重要文件如土地证、产权证、竣工图等重要文件的不全,将对今后的基建管理工作造成被动。
3.4 查阅明显不方便:少数档案人员对档案的来龙去脉不甚了解,对收集到的资料不能及时进行整理分类,往往简单装订,随意放置,不能保持其成套性、准确性、系统性,给档案查阅利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4 完善医院基建档案应对之策
4.1 强化施工方档案责任:基建档案材料形成的周期长、涉及面广、专业技术性强,必须对施工单位实施的工程项目运作进行保证和约束,工程建设项目完成后,不论是总承包还是分承包,都应按照《城建档案归档条例》及《医院档案归档条例》的要求,负责整理好所承包工程的基建文件材料,统一向医院建设部门提交完整、准确、系统的基建档案。基建部门要把住文件材料形成的质量关,为日后办理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产权登记,以及建筑物维修、改造和扩建提供第一手资料。
4.2 提高档案管理部门科学化管理水平
4.2.1 提高档案人员综合素质:从事基建档案管理人员,除具备扎实的档案基础知识技能外,还应懂得基建方面的工作程序以及相关法规政策。医院应积极创造条件让档案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之适应岗位需要,适应医院发展需要。
4.2.2 增强基建部门的责任意识:医院基建部门是进行基建规划的执行者,又是基建档案材料的形成者,基建部门应有专人负责基建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应进一步明确基建档案人员工作职责,强化基建档案归档意识,严格考核;档案管理部门要及时指导基建档案材料的收集与归档,并经常就基建档案相关工作互动,通过职能部门共同努力确保基建档案材料及时归档。
4.2.3 做好“三个同步”:基建部门应把基建档案工作纳人基建规划、计划、管理制度和工作技术人员职责范围之中,做到三个同步:下达工程计划任务与基建档案规划同步进行;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与竣工材料积累、整编、审定工作同步进行;工程交工验收与提交整套合格竣工图的验收同步进行。对材料编制不够完整、不准确、不符合归档要求的,都要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工程交工验收时,必须要有医院档案部门参加验收;如果竣工档案归档不全,档案部门不能验收,有关部门也不能办理正式交工验收手续。
4.3 实现档案工作网络化管理:医院基建档案的管理工作,已进人从经验管理转向逐步采用先进技术管理的阶段。如果管理手段停滞不前,将不能有效保护及利用基建档案为医院服务,应尽早参与医院网络整体建设,适应基建档案的网络化管理,使基建档案管理及利用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管理需要。
5 小结
医院基建档案是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整体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医院历史记录和今后改建、扩建工作的重要凭证和依据。强化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连续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参考文献
【关键词】档案管理;队伍;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保管着党和国家的重要机密,同时又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作为档案工作的重要管理者,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当今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凸显出它知识性、服务性的功能。原有的档案管理“单一保管模式”已经与新时期档案管理要求的矛盾日益彰显。这就对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拥有一批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较高的政治素质的专业人才。迅速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的素质,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形式,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档案管理队伍现状,提出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的主要措施。
1.档案管理人员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档案管理专业人员队伍在文化程度、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思想观念等方面差异甚远,这一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这主要表现在:部分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较窄,计算机及外语水平不高,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有些档案工作者责任意识淡薄,奉献意识与敬业精神不强,不注重职业道德修养,缺乏知识更新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有的单位领导档案意识比较薄弱,对档案工作没有足够重视,也未能认识到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要性,忽视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学习与培训。
2.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四点解决途径。
2.1决策层高度重视是关键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这句话形象说明了领导在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说明一个单位的工作,必须有领导的重视,才能顺利开展。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决定着他们对档案工作的态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速度。因此,决策层应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摈弃档案管理就是收收、整整、订订就完事的肤浅工作态度。
2.2严格档案管理人员任用制度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政治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具有较高的政治鉴别力,必须坚持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具备一定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这是作为档案人员应具备的首要素质。同时要大胆启用人才。要敢于大胆使用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特长的年轻管理人员,对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应加以正确引导教育,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最后要稳定档案管理队伍。档案工作连续性强,许多工作,特别是基础业务和规章制度建设,需要档案人员较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经验,才能逐渐适应或逐步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频繁调动,无疑将影响到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因此,必须抓紧做好档案管理人员的稳定工作,从维护档案工作的长远利益考虑,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无后顾之忧努力工作。
2.3大力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管理科学。档案工作者要积极不断地学习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开拓思路,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提高自身的水平。面对目前档案部门知识老化,新技术知识贫乏的状况,提高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
一是要增强责任感,提高管理水平。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基本技能,档案管理者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适应档案管理工作最新发展的动态。
二是要提高外语水平。外语是当前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在评聘和晋升档案专业技术职务时的一大考试“难关”,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的外语水平尚未达到初级等级证书水平,很难适应档案工作需要。因此要努力提高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鼓励他们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树立起为档案事业而奋发向上的自信心。
三是提高应用现代化手段的管理能力。以前,档案材料的起草、整理、归档都是以手工为主,而计算机的普及让档案管理工作变得简单快捷。这种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先进的操作技术,迫切需要档案管理者掌握和应用。档案信息化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如数字化技术、信息存储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而且还应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熟练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管理档案,努力使自己成为具备信息知识和网络文化的综合型档案管理人才,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2.4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档案工作是国家一项专门事业,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意义深远,为此,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十分必要。
首先要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如登记、统计、考核、评估、奖励制度,把档案材料的积累工作纳入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加强对档案材料的控制、积累并进行检查考核,做到奖罚分明。其次要建立继续教育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约束和激励机制可以促使档案管理工作者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主动地参加定期的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优抚医院;优抚对象档案;管理
优抚医院作为国家为残疾军人和在服役期间患严重慢性病、精神疾病的复员退伍军人等优抚对象提供医疗和供养服务的优抚事业单位,在为这一特殊群体服务过程中形成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和形式的历史记录即为优抚对象档案,目前全国约有100所优抚医院,[1]但从整体上看,优抚对象档案管理水平还不平衡,笔者结合本单位工作实践,就优抚医院建立优抚对象档案的主要内容、现实意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促进优抚对象档案管理工作。
一、优抚医院建立优抚对象档案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信息档案。
优抚对象个人信息档案是针对长期供养的优抚对象记录其从入院到离院期间重要个人信息的档案材料,主要包括优抚对象的身份信息、入院、离院审批手续和死亡凭证。身份信息材料主要包括有效身份证明、户口簿、伤残人员证件、个人信息登记表等;入院材料主要包括民政部门批准的入院通知书、审查材料、优抚协议、入科通知书等;离院材料主要包括离院申请表、社工评估表、审批材料、离院记录单、财物交接单等;死亡凭证主要包括死亡证明、火化证、公安部门的销户证明等。
(二)病历档案。
优抚对象病历档案是针对住院优抚病人在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过程中形成的资料总和,主要包括入院手续、住院病历、病程记录、医疗记录、护理记录、康复记录、各项检查单、治疗单、出院手续、死亡记录等。
(三)健康档案。
优抚对象健康档案主要指利用为优抚对象义务巡诊、健康体检、荣军轮养、伤残鉴定等时机建立的健康档案,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体检报告、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等。
(四)其它优抚业务档案。
其它优抚业务档案指优抚医院对优抚对象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巡诊档案、护理档案、康复档案、健康教育档案等。这些档案除了常规的制度职责、计划总结、会议活动、培训学习等归档材料外,还要涉及以下内容:巡诊工作档案还包括患者随访登记册、来电来函登记册、医疗巡诊满意度调查表、巡诊质量考核标准等;护理档案还包括护理查房记录、质量控制资料、论文科研资料、人员技术档案等;康复档案还包括康复需求调查表、个团体康复方案、服务记录、评估结果等;健康教育工作档案还包括具体的活动记录、橱窗板报底稿、声像宣传记录、效果评价记录等。
二、优抚医院建立优抚对象档案的意义
(一)记录凭证作用。
优抚对象档案真实记录了优抚对象的生活、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过程和优抚机构管理、服务工作的运营情况,客观反映了优抚工作的真实情况和社会优抚史的历史面貌,是国家对这一特殊群体政策关怀的体现。
(二)政治宣传作用。
优抚对象本身是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活教材,做好优抚人员档案管理,充分发掘“红色资源”的潜能,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树立社会责任感,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教学科研作用。
通过对优抚对象档案的整合分析,可以进一步摸清优抚对象的健康状况,患者分布、疾病类型、家庭状况等,有效归纳这一群体的发病、心理和生活状态,对研究和探讨优抚对象康复治疗提供教学科研价值。
(四)指导促进作用。
优抚对象档案是优抚医院的重要信息资源,在优抚对象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可以洞察医院临床和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切实提升优抚对象医疗服务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
(五)推动民生档案建设。
国家档案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档案部门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确保民生档案齐全完整;建立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确保民生档案造福民生。[2]优抚医院汇聚了民政工作服务对象,是重要的涉民生部门,[3]建立科学完整的优抚档案有利于维护服务对象和服务机构的合法权益,对推动民生档案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三、优抚对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足、工作边缘化,基础研究薄弱。
优抚医院管理的优抚对象档案因服务群体相对较少,目前从民政系统、档案部门到优抚医院自身,对该档案的管理认识跟不上,重视不足,导致这一重要工作边缘化,大部分优抚医院未将优抚对象档案纳入工作计划和绩效考核范畴,优抚对象档案零散、随意地存放在各业务部门,无专门的管理人员。同时,优抚对象档案的基础理论研究极其薄弱,就期刊论文方面,笔者从中国知网只检索到4篇相关的研究论文,理论研究的落后,使得该档案的管理者对优抚对象档案的价值、管理特点、开发利用等认识模糊,对其系统建设缺乏清晰的思路和科学的规划,极大制约了优抚对象档案管理实践的发展。
(二)管理不规范,标准体系建设滞后。
国家民政部、档案局2010年印发的《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管理办法》和民政部2011年印发的《优抚医院管理办法》都只针对民政部门对伤残抚恤人员评残等工作中形成的档案进行规范,至于优抚对象进入优抚医院后的档案管理一直缺乏统一的规范。大多数优抚医院未建立优抚对象档案管理制度,没有相应的管理职责和流程,适用性标准建设的滞后导致优抚医院对优抚对象档案管理无章可循、各行其是,在归档范围、格式编写、保存方式、整理方法、目录格式等基本业务上都存在分歧,管理比较混乱。
(三)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专业软件功能缺失。
目前,由民政系统开发应用的优抚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为了加强优抚对象的数据采集和抚恤补助资金的管理,而针对优抚医院对优抚对象档案管理的专业软件开发还属空白,信息化建设的落后导致全国各优抚医院对该档案在管理结构层次上不统一,不协调,自管自用,实现不了整体功能的优化,开发利用水平低下。大多数优抚医院未实现优抚档案电子化管理,仅靠手工整理后,利用打印机打印目录,优抚档案无法为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和数据保障。
四、加强优抚档案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优抚对象档案是民政专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民生档案范畴,民政系统、档案部门和优抚医院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该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梳理分析优抚对象档案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其价值意义、科学管理、标准规范、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夯实理论支撑。
(二)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标准体系建设。
民政系统、档案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尽早出台适用于优抚医院对优抚对象档案管理的业务标准和技术规范,对其归档范围、格式编写、整理方法、保管期限基础业务明确规定。同时要认真考虑各归口优抚对象档案管理标准的一致与协调,并以标准体系作为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指南,科学部署,加强监督指导。
(三)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优抚医院要将优抚对象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医院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度体系中,建立健全收集、整理、保管、鉴定、利用、保密、统计、销毁等制度。统筹规划、探索建立与医院行政管理、医疗护理、社工康复等运行管理相协调的工作组织和管理机制,科学制定优抚对象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理顺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各负其责,有序合作,实现管理的整体性、制度化、高效性。同时,绩效考核是一种重要的鞭策工具,优抚医院要将优抚对象档案管理纳入绩效考核,明确规定领导、相关科室、档案员对优抚对象档案管理的职责任务,签订绩效目标考核责任书,实施质量控制。
(四)研发专业软件,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电子信息化管理是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民政部门、优抚医院要投入资金、人力,研发适用于优抚对象档案管理的专业软件系统,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一要充分考虑优抚对象档案的特性和管理要求,软件系统除了具备信息采集、检索、统计功能外,还要与医院的诊疗服务、科研、宣传工作互联互动,实行电子文档一体化。二要充分考虑各民政口的优抚信息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既保证内容多元的各类优抚档案之间的相对独立,还要将原来多元的档案材料转变成综合性成果,为加强民政宏观管理创造条件。三要考虑对优抚对象档案资料所载的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加工与输出,形成一个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扩大优抚档案的利用范围,提高优抚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庞秀云.对提高优抚医院档案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思考[J].山东档案,2012(2):49.
[2]门鸿娟.对社会福利档案工作的认识[J].黑龙江档案,2011(1):95.
[3]余伟.提升规范化管理 加强福利机构档案工作[J].2015(5):35.
关键词:档案管理;水平;监督;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b)-0000-00
人们在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下,逐渐重视其卫生预防问题,而随着我国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卫生监督机构的档案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卫生监督是我国依法治理社会卫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而怎样是卫生监督逐渐转变为档案管理模式,加强档案的管理化和制度化,这也就成为了当前各级卫生监督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
1.创建卫生监督档案的作用
1.1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我们的卫生监督部门在加强卫生管理的同时,也对一些已经存在问题的管理部门制定一定的卫生监督体制,并对已经出现问题的管理部门进行严格管理。我们的卫生监督管理人员在关键时刻也是有权查阅相关卫生档案,对档案的卫生检查内容进行精准的评判,这样的一种转变也有利于卫生监督管理人员对单位及个人根据已经评判出来的档案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和处罚。
1.2提供了真实有效的依据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制定全局监督方案上。卫生监督档案对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检测卫生设备等方面都体现出了非常大的作用和价值,对已经改进的卫生监督工作都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2.当前我国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低下
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素质对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人员的组成绝大多数都是由办公室的文职人员兼职的,这些文职人员一没有专门的学习过档案管理技巧,二没有专业管理档案的资格,因此这样的一种团队是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很有可能沿袭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经验,是档案管理人员在面对全新的相对比较复杂的档案管理时就很容易出现乱子,从而影响档案的正常管理。
2.2管理制度不完善
这一点也是我国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的卫生监督部门在对卫生监督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都是没有形成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的,也就是说这些卫生监督档案管理部门缺乏一个完整的统一的考核标准,再就是还有一部分卫生监督部门虽然制定了卫生监督档案制度,但是落实情况却不是很好,再加上档案管理人员对卫生监督档案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查,使得档案管理人员在对信息进行深入研究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资料不完整的情况,这也在另一个层面体现出了卫生监督档案的管理制度不是特别的健全。
2.3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低下
从当前我国的档案管理情况来说,一部分卫生监督部门的领导们对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够,尤其是在卫生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对档案管理不是很重视,这也就非常容易丢失档案材料,领导对档案的不重视也直接造成了档案的利用率低,也会影响到档案管理的最终质量。
3.卫生监督档案管理问题的相关策略
3.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卫生监督部门是一个要求工作人员素质非常高的部门,因此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整个卫生监督部门的重要发展前提,我们可以定期的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上的培训,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的档案管理人员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能够提升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技术的能力。与此同时,卫生档案管理人员还要不断的学习,多掌握一些卫生监督档案的理论知识,这样有助于管理人员在遇到新的问题时能够及时的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与档案管理中的实际工作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使我们的档案管理向着更加规范的发展方向发展,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的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福利和待遇,我们的领导们要时刻关心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待遇问题,平时一句关心的话就可以让我们的档案管理人员记在心里,这样一来,不仅不会造成人才流失,而且还能够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为档案管理服务。
3.2加强卫生监督档案的科学管理
我们的卫生监督部门要不断的完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制度,不断的完善卫生监督档案的制度,将如此航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与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同步起来,从而实现档案管理向着制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3.3加强档案的宣传
我们的卫生监督部门可以运用之前相对比较典型的卫生监督案例,结合相关部门的讲解,让我们的卫生监督部门领导提供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让大家都能够重视档案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卫生监督档案管理部门还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将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到岗位标准当中。卫生监督不仅是监督工作中的关键依据,而且还是我国卫生监督部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卫生监督部门想要充分的发挥档案管理的功能,就要不断的提升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人员的监督意识,制定科学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让我们的卫生监督队伍能够科学有序的向前发展,除此之外也可以为卫生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从而进一步的推动整个卫生监督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档案管理对于卫生监督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可以提升卫生监督的权利力度,而且还能够加强卫生监督的规模,人们在注重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关心着卫生问题,良好的生存环境是人们生存下去的关键,而档案管理的完善对于卫生监督来说,可以极大的提升卫生监督的监管力度,更好的促进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管。
参考文献
[1] 应毅;;慈溪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探讨[A];浙江省第十七届农村医学暨乡镇卫生院管理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叶连新;张宁;;辽河油田卫生监督工作存在问题及措施的探讨[A];第六届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温小秀;罗丽;罗进;;市场经济形势下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首届全国卫生法规、标准效益评价技术研讨会暨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0年
[4] 刘旭阳;苑海英;;影像宣传在卫生监督中的作用[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2003年预防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曙光;张旭宏;林丰全;;卫生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2003年预防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吴忠友;;关于对卫生监督概念性质二个模糊认识的讨论(摘要)[A];全国铁路第五届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玉平;张海霞;徐海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监督[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