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音乐教学故事范文

小学音乐教学故事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7: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小学音乐教学故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小学音乐教学故事

篇1

关键词:音乐教学; 生本教学; 情感体验; 提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8-064-001

小学音乐的教育绝不是单纯的专业知识传授,而是更为全面、深刻的音乐素质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做到精心设计,耐心引导,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征,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多从音乐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并从中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知识技能,全面提升音乐素养。

下面仅以苏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材中的《土拨鼠》一课为例,与大家进行有益的探讨。笔者感受到在教学时如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则能更好地理解歌曲,准确表现乐曲,提升音乐素养。

笔者初步的教学流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境

课的开始欣赏《欢乐颂》,由《欢乐颂》引出作曲家贝多芬,然后再介绍贝多芬这个人物的背景,引出同时期的大诗人歌德写的一首诗《土拨鼠》,最后由我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朗读这首诗。

二、感受旋律

当学生了解了《土拨鼠》的作曲者是贝多芬之后,接着我便引导学生词与曲的完美结合使整首歌曲更加增添了悲伤地情绪,让学生仔细回味歌曲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首先我让学生回忆六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从而开始节奏的训练。节奏训练完之后,我还稍稍讲解了下歌曲的调性和让学生找出主干音。接下来便是演唱歌曲,在这个环节中我用了各种形式来让学生熟悉旋律,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轻声哼唱,找出歌曲中相似的乐句等等,从而达到让学生会唱歌曲的目的。最后便是处理歌曲,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找出歌曲的换气点和如何运用力度记号来表现歌曲。最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分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土拨鼠》是一首表现游子思念亲人、家乡的歌曲。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两首同样是表现游子飘零他乡的孤独与凄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的乐曲让学生欣赏,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五、课外活动建议

建议学生回顾所学的内容,课后了解贝多芬更多的生平事迹和他的音乐作品,了解贝多芬不平凡的一生。

原以为精心设计的一节课会上得得心应手,但是真正实施起来,确发现并没有之前所想的那样,问题一大堆。比如,导入环节对于贝多芬的全面介绍,并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与学习兴趣。新授环节,教师总是牵着孩子的鼻子走,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课堂气氛不活跃。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整节课基本上都是在师问生答的模式下进行,学生学习太被动等经过组里面其他老师的讨论和我的反思,我发现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

做了以上的分析之后,笔者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做出了这样的调整: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境

导入时由小曲导入到大曲。我先播放《土拨鼠》音乐,同学们都不知道作者是谁,非常好奇,我再播放《欢乐颂》,告诉孩子们两首音乐作品的作曲家是同一个人。这时孩子们恍然大悟,作者是贝多芬。有时候教师的“卖关子”反而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在介绍贝多芬时,点到即止,只介绍贝多芬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被称为“世界音乐文化史上的巨人”,代表作有《第九交响曲》等等。因为长篇的介绍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调整后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所提升,倦怠感消失了。这样的调整也留给学生更多对于贝多芬的研究空间。

二、感受旋律

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之外,老师也要投入感情,声情并茂的演唱加上丰富的肢体语言,才能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沉浸在音乐教学当中。

三、学唱歌曲

1.从学生的年龄层次方面来看,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比较羞涩,因此,在读歌词时,可以全班一起朗读,而非像低年级的学生冲动活泼、爱表现,一人读即可。在节奏训练方面,点到为止即好,不需刻意的加入动作或者节拍。

2.用学生的听代替老师的教。让学生学会主动体验歌曲情绪,不依赖也不迷信教师的知识传授。

四、拓展延伸

用不同的形式感受歌曲。在拓展延伸方面,我们除了可以拓展一些情绪相似的歌曲之外,还可以加入乐器(如竖笛),用不同的形式来演绎歌曲,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五、课外活动

篇2

一、聆听音乐,在“听”中创新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美妙的音乐能引发学生无尽的想象。小学古诗音乐欣赏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对古诗音乐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教师要给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认真聆听古诗音乐,展开想象的翅膀,在音乐天空中翱翔。如:在教学古诗歌曲《七步诗》(〔三国·魏〕曹植诗,李普权曲)时,课堂上教师只提示乐曲名称,不作其他任何暗示,让学生反复倾听,鼓励学生说出对他所听到的音乐说些什么或描写什么,学生们能根据音乐情绪,结合自己掌握的部分知识描绘出了不同的古诗画面,有的说:“在雄伟的皇宫里,聚集着满朝文武官员,和曹坯商议如何处置曹植。”有的说:“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曹植面对哥哥曹坯对他的处理,正在慢步思考,编出一首诗来,让他哥哥满意,不杀他(曹植)。”也有的说:“曹植不满他哥哥曹坯的领导,写出诗来反抗他。”有的说:“曹植眼看被曹坯杀,在屋子里渡来渡去,准备写出一首诗来,结果在七步之内写出了一首世间绝妙的诗篇,曹坯不得不免死曹植。”还有的说出了他听到或想到的各种场面,还用动作来进行了表现。各种各样的意境,可见他们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在他们心灵深处不断进发出创新的火花。

二、提出问题,在“议”中创新

问题是创造之源。教师的提问目的,不在于考学生,而是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如教学《寻隐者不遇》(〔唐〕贾岛诗,李普权曲),待学会歌曲后,教师有目的地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师:“童子”是谁?你能伴伴“童子”吗?

生:(先小组讨论再集中回答)“童子”是男孩子,是这位隐者的小徒弟。部分同学能维妙维俏地伴伴“童子”。

师:“隐者”又是谁?他为什么是一位“隐者”?

生甲:“隐者”就是一位隐士,即隐居的人。可能这位“隐者”是一位很有学问、很有才干的人,他看不惯当时的官吏欺压百姓,贪账枉法,所以他不就不愿做官,隐居深山老林,采他的药,读他的书。

生乙:可能这位“隐者”曾经是一位县官,他为官清廉,百姓拥戴,可他的上级老是与他为难,所以他看不惯,弃官隐居深山,以采药治病来服务百姓,为持生活。

生丙:可能这位“隐者”曾经是朝庭的一员大官,他为天下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使得当朝其他官员没得到好处,遭到这些官员的排挤,致使皇帝听信谎言,被贬至边塞,而他又恨不下这口气,弃官从民,隐居深山。由于他为官期间做下了大好事,所以他隐居后还有不少的人来拜访他。

……

师:根据这个情节,你能创作出一首同名的现代诗来吗?

生:(同学们热情高涨,先小组讨论,再回答)

一组:迎客松下问童子,我友王仙在何处?您来深山访我师?上山采药明日来。

二组:大树下问徒弟,贵师傅在不在?我师清早去采药,不知何时才回来。

三组:书童清晨玩得兴,问师得知去采药。山高路险雾迷漫,恐怕一时难找到。

四组:书童玩耍松树下,通报师傅好友到。童言师傅采药去,不知何时采回药。

……

这些诗篇,太美丽了,太具有创新价值了。转贴于

三、表情歌唱,在“唱”中创新

表情歌唱是音乐教学人文本质。歌唱教学的人文何在?就在于唱出山、唱出水、唱出景、唱出情、唱出神,即歌唱者进入角色,以情感来歌唱,并伴以较有表现力的具个性的体态语言、表情语言,唱出人的一种精神,唱出风景的一种美丽,唱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繁荣兴旺。如古诗歌曲《石灰吟》(〔明〕于谦诗,李普权曲),这是一首借咏石灰,表现自己(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民众的利益作牺牲的高尚精神的高风亮节篇。教师按常规给学生教会后,学生演唱很平淡,教师通过精细的启发、引导学生以刚强的气质,坚刃不拔的精神,气贯山河的热情来演唱这首歌,学生通过认真的领会,加以具个性的体态语言、动作、表情,其效果令人满意。

四、创设情境,在“演”中创新

篇3

对于古诗词,《乐记》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古往今来,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唐诗、宋词、元曲,大都能作为“歌曲”演唱。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入古诗词歌曲演唱,直接用“以唱代教”、“以唱抒感”、“以唱代背”的方式进行教学,那么,歌唱熟了,诗词自然也就背熟了,有利于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和复杂情感。具体做法如下:

一、用音乐营造课堂气氛

俄国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说:“音乐的魅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受,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为可能。”用音乐导入,在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感,进行审美熏陶等方面可以发挥独到的作用。

如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播放王菲演唱的流行歌曲《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哀婉绵长、柔情似水的声音,深深地吸引住学生,悠扬的乐曲声把学生带进了凄丽迷茫的意境中;讲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以《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浑厚的男中音、雄浑的气势,让学生仿佛看到了当年赤壁鏖战时,年轻有为、意气风发的周瑜谈笑风生、指挥若定的神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流行音乐,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二、用音乐指导学生品评古诗词

古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很多古诗词中的意境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学生很难领会。将音乐融入诗歌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而且能陶冶情操,并使诗歌潜入心扉。

如讲授李白的《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我播放翁培伦演唱的流行歌曲《护国良相狄仁杰》片头曲《饯别》,“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悲怆中包含高昂乐观的乐曲,加上翁培伦那至情至性,忧郁但不消极的男中音,把作者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学生似乎看到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的诗人,面对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想高飞远翥到天上去摘取明月。但现实“夷羊满中野,盈高门”的可憎局面,又让诗人觉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通过流行歌曲,学生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更能体会出作者面对实际生活中的种种缺憾,不屈服于环境的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的重压,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现代流行歌曲白话歌词,把晦涩难懂的古典诗词演绎得通俗易懂,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情感、领会了诗的内涵。

三、用音乐帮助学生背诵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很多优秀内容被很多现代的音乐制作者制作成具有时代风格的音乐。在教学时,教师借助这些流行音乐,能使古诗词长留学生心间。在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播放了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学生们边学边唱,不亦乐乎。十几分钟的时间,他们就把这首词全背了出来。这次尝试,拓宽了我的思路。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听一些这类歌曲。如:根据李煜《相见欢》改编的《独上西楼》、李煜《虞美人》改编的《几多愁》、李商隐《无题》被改编的《别亦难》、李清照《一剪梅》被改编的《月满西楼》等。渐渐的,当初不喜欢古诗词的学生也加入吟唱的队伍,古诗词的默写有了很大的改善。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恰当应用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进行古诗词教学,不但能使学生体会到音乐之美,而且为古诗词课堂教学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大大地提高了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4

一、用耳朵听,在“听”中创新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教育,音乐教育需要创新,有创新才有发展。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听是音乐艺术实践中重要的环节。音乐是经过强弱、快慢、升降、混合等艺术加工过的声音,是有节奏、旋律或和声的人声或声器、音响器材等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文学通过语言文字,美术通过色彩线条,音乐就是运用优美、悦耳的声音,传达人类的各种情感。优美的音乐不会随时间而消失,有着永恒的生命,美妙的音乐能引发学生无尽的想象。小学古诗配乐欣赏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由于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古诗音乐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教师要给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认真聆听古诗音乐,展开想象的翅膀,在音乐天空中翱翔。通过音乐形象,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阅历和见闻,以及教师在课前给予他们的提示,通过上网、看书所获取的一切资料慢慢展开想象。

二、用头脑想,在“议”中创新

问题是创新之源。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考学生,而是通过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活他们的思维。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到“备问题”的重要性,在课堂上由教师提出一些有利于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想象力、激活思维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积极议论、积极想象、积极创新,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比如,教学《悯农》一课时,先由学生自由学习这首歌曲,待学会歌曲后,教师可以有目的地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和想象,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达到在“议”中创新的教学目的。

三、用表情唱歌,在“唱”中创新

每个孩子的歌声都是天籁之音,“唱”这一教学手段一直以来都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更好地表现音乐情感,我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在正确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音乐特征、歌曲意境之后,引导他们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情去表现歌曲的情感。然而,表情歌唱是音乐教学最突出的人文本质,那么,歌唱教学的人文本质在哪里呢?就在于唱出山、唱出水、唱出景、唱出情、唱出神,就是让歌唱者进入角色,以情感来歌唱,所谓的“歌以咏志”指的就是这个。同时,伴以极具表现力的、极具个性的体态语言和表情语言,唱出人的一种精神,唱出风景的一种美丽,唱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繁荣兴旺。

四、创设情境,在“演”中创新

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诗歌情境,可以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发展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古诗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众所周知,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往往不满足于仅用歌声来表达情感,也不满足于安静地听音乐,更喜欢手舞足蹈用动作表现,动作是他们认识音乐和从音乐中获得快乐的最有效途径。正因为这样,我们教师就更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让他们的想象力得到激发,并且用他们自己的思想表现出古诗词音乐、歌曲和创新音乐的时间、空间。

五、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创”中创新

我们主张不论在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还是在演唱、演奏、音乐律动的过程中,都要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运用学过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以自己独特的感受来理解音乐、表现音乐,赋予音乐以个人情感的审美个性和生命力。

“创”其实很简单,让学生自己选取他们最喜欢的一首诗词,先自己把歌曲谱出来,经过同学们的商议和老师给予的一些意见,选出其中较好的几首,以小组为单位,自己选取乐器,还要自选打击乐器伴奏,然后以自由的形式把他们自己“创作”的歌曲,通过自己的打击乐器配乐,进行“自创”表演。当前的学校教学倡导学科综合,“吟唱古诗词”融合了语文和音乐两门学科。作为语文课和音乐课的补充和延伸,在配乐朗诵和歌唱的过程中,学生会体验并逐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美感,增强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六、古今结合,在“拓”中创新

篇5

关键词:小学音乐;奥尔夫教学;突破;创新

音乐教育作为构成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塑造学生的审美个性作用显著,也是践行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但从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具体实践状况来看,小学音乐教育依旧处于一种固化的模式下,无法适应现代教育要求。而奥尔夫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对小学音乐教育突破与创新具有积极作用,其优势与应用价值较高。

1 小学音乐教育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应用讲究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一切从学生的角度作为出发点,进而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实践,这一点符合新课程标准对于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顺应教育体系改革的发展步伐;其二,奥尔夫教学法主张并强调营造一种欢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很好地被体现。同样,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从多层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感官体验,更好的展现出他们的学习效率与学习热情,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其三,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存在,也不可忽视教师所能够发挥出的辅助作用。奥尔夫教学法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让传统音乐教学解脱出来,在突破与创新中绽放音乐教育的魅力与价值。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融入,有助于提升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全新音乐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共同进步,为现代音乐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2 小学音乐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小学音乐教育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已经得以明确,其具体的应用策略则需要结合教学实践来具体尝试与突破创新。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如下:

(一)音画结合培养学生兴趣

奥尔夫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其根本是以学生为核心,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并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显然所能够发挥出的教育价值将被无限放大。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对于抽象知识点与艺术内涵的理解不够全面,反而对于一些形象、具体的内容兴趣较大,关注度也更高。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学生这一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便捷性做好音乐与画面的有效融合,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课之前利用多媒体播放《白雪公主》等类型动画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音乐为不同的动画进行配乐,结合故事情节做好音乐的搭配,加深学生对于音乐及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的理解,让小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当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这种方式,充分将音乐的内涵与具体动画融合在一起,以“看”带动“听”,以“听”理解“看”,最终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游戏教学增强学生参与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应用,强调在游戏中学习,从而让音乐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换言之,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当中,在游戏中学习,消除负面心理与情绪才是小学音乐教学的理想状态,而奥尔夫教学法的游戏教学则能够最大限度上增强学生参与度。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游戏教学过程中,前期的准备阶段应该规划好游戏内容,做好对音乐知识点的拆分与分层设置,降低难度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逐步去掌握。例如,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节奏方面的练习,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其次对各节奏进行联系,最后可以采取传统“击鼓传花”的方式深度拓展。这样循序渐进的音乐教学模式,既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也能够在根本上提升学生对于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故事教学加深学生理解

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有一个故事,都是由创作者根据特定历史与情境展开。小学音乐教学中则可以充分运用故事教学的方式做好引导,取代传统“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奥尔夫教学法倡导的故事教学,对小学音乐教学是一次全新的突破。但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理解能力有限,在故事的选择与易读性方面教师需要做好衡量,保证发挥出故事教学的优势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游击队歌》时,就可以应用故事教学的方式,讲解在当中众多游击队英雄的光辉事迹,如“地道战”、“地雷战”及“放牛郎王二小”等故事与英雄人物,让学生加深对《游击队歌》内涵的理解,更容易从歌词当中联想到当时的历史背景,领略歌曲背后深刻的内涵。奥尔夫教学法当中故事教学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应用,有助于W生理解音乐教学内容的内涵与背景,从而拓展对音乐的理解,为今后接受音乐与养成审美个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