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儿推拿中医基础理论范文

小儿推拿中医基础理论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7: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小儿推拿中医基础理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小儿推拿中医基础理论

篇1

谌文峰

福建省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 福建 福州 350002

摘要: 目的:对小儿脑瘫患者经中医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从我中心 2012 年 1 月~2014 年 6 月收治的小

儿脑瘫患者中抽取 50 例进行研究,对其采用多种中医推拿按摩手法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以及 CSS (综

合痉挛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本组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评分以及 CSS 评分均明显降低,和治疗前比较,组

内差异显著( P<0.05)。结论:小儿脑瘫患者经中医推拿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快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见效快、治

疗方便和治疗费用低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小儿脑瘫;中医推拿;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837(2015)25-0223-01

脑瘫是脑性瘫痪的简称,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神经

系统综合征。该病发作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

是发育不完全或非进行性的脑损伤,以异常姿势和运动障碍

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会伴随听力、视力损伤,智力障碍和癫

痫等症,甚至会导致终身残疾[1-2]。此类患者的康复涉及到很

多内容,通常需要长期治疗。但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长期

的治疗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导致很多家庭中途放

弃治疗。为了降低治疗费用,促进小儿脑瘫患者的康复,我

中心开始在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推拿技术,并取得了不错的

临床疗效,并作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中心 2012 年 1 月~2014 年 6 月收治的小儿脑瘫患者

中随机抽取 50 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的家属均自愿签署《知

情同意书》。本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 28 例,女性患者 22 例,

最小年龄为 0.7 岁,最大年龄为 12 岁,平均年龄为( 7.53

±2.38)岁。根据 Ashworth 肌张力评定法标准[3],有 15 例

为Ⅰ~Ⅱ级,有 28 例为Ⅱ~Ⅲ级,剩余 7 例为Ⅲ~Ⅳ级。

1.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均接受健脾益气、循经点穴,捏脊、促进肌肉

恢复张力,进行关节活动,足底按摩和节段性按摩等多种方

法对其进行推拿按摩治疗。按摩时,注意控制力道,按摩约

0.5 小时为宜,每天 1~2 次,以 1 个月为 1 疗程。

推拿时,可播放节奏比较舒缓的音乐,还可以在蓝色或

者绿色为基调的房间内进行,帮助患者放松情绪,注意控制

按摩的次数、频率、力度和时间。在按摩前,备好滑石粉、

润肤油等物品,避免按摩时损伤患者皮肤。同时,按摩师还

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质来制定科学的按摩方案[4]。若患

者有肌肉紧张的表现,则应在按摩前充分放松。

1.3 观察指标

1.3.1 记录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踝关节活动度评分变化

具体测量方法为:患者取仰卧位,屈膝屈髋保持垂直,

此间由护士或家长转移其注意力,让下肢充分放松。医生用

右手握住患儿的小腿,并用左手的掌跟贴在患者的足跟部,

保持力度中等,将患者的足掌压到最大程度,然后用量角器

测量小腿和足背之间的夹角。共测量 3 次,取其平均值为最

后评分结果。

1.3.2 记录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CSS 评分变化

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跟腱反射、三头肌肌张力(小腿)和

踝阵挛等。( 1)跟腱反射的评分标准为:①4 分:亢进;②3

分:比较活跃;③2 分:正常;④1 分:较弱; ⑤0 分:无反

射。( 2)三头肌肌张力的评分标准为:①8 分:阻力重度增

加;②6 分:阻力从轻度到中度增加;③4 分:阻力正常;

④2 分:阻力降低;⑤0 分:无阻力。( 3)踝阵挛的评分标

准为:①13~16 分:重度痉挛;②10~12 分:中度痉挛;③

7~9 分:轻度痉挛。主要评分指标为踝阵挛的次数,次数越

多,分值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 SPSS16.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采用 t 检验,对计

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本组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评分以及 CSS 评分均

明显降低,和治疗前比较,组内差异显著( P<0.05)。具体

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 1 小儿脑瘫患者经中医推拿治疗前后的疗效评分比较

( ±s)

组别 踝关节活动度评分 CSS 评分

治疗前( n=50) 86.01±12.83 11.41±2.42

治疗后( n=50) 72.61±9.13 7.23±2.94

t 值 6.0172 7.7621

P 值 0.0000 0.0000

3 讨论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脑瘫的发病原因和先天性因素具有

密切关联,胎儿在母体中的血氧状况和分娩过程中的多种因

素都可能是导致脑瘫的危险因素。因此,采用中医疗法治疗

小儿脑瘫就应该坚持补气健脾的原则来调节心神,以达到促

进正常的发育的治疗效果,尽力使姿态恢复正常。在本次研

究中,本组患儿均接受了多种按摩推拿方法治疗,取得了比

较显著的效果:经治疗,本组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评分以及

CSS 评分均明显降低,和治疗前比较,组内差异显著( P<

0.05)。取得这一治疗结果的主要原因有:( 1)推拿是以中

医辨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穴位点按推拿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

质,通过推拿,可促使脑血管、微血管和淋巴的循环,促进

新陈代谢,增强体质的作用。( 2)循经点穴,捏脊、关节活

动,足底按摩和节段性按摩等多种方法,可以全面恢复患者

的肌肉张力,提高关节的活动度。( 3)播放舒缓的音乐和在

特定色调的房间中治疗,既有助于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又有

助于缓解患者的肌肉紧张程度,不仅会提高患者配合医师治

疗的依从性,也有利于患儿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

小儿脑瘫患者经中医推拿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快速改善患

者的神经功能,具有见效快、治疗方便和治疗费用低等优势,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国宝,赵飞燕.推拿手法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J].大家健康( 学术版), 2014, 3( 23): 37-38.

[2]张勇.中医推拿及针灸治疗小儿脑瘫临证体会[J].中医

外治杂志, 2014, 1( 15): 58-59.

[3]刘振寰,赵勇,罗冠君,等.小儿脑性瘫痪中医推拿疗法

的临床应用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专

业委员会、湖南省中西医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

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湖南省中西

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篇2

针灸推拿专业培养系统掌握中医学及针灸推拿学和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中西医医疗、教学等机构从事中医及针灸推拿学临床、教学或与其工作相关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针灸推拿在本科阶段所学习的东西大抵上和中医临床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在学习临床的时候加了针灸的内容。一般女生来说的话,针灸和小儿推拿是比较受欢迎的。

但是,等到你本科毕业的时候就会发现,找工作是真的很难(无论男女生),基本上市一级以上的医院基本要求都是硕士学历。所以,你要做好准备(本科5年+研究生3年)。

除非你真的热爱中医事业,有想要为祖国医学献身的决心,那你就报吧。要不然,会后悔的。

篇3

为振兴和发展祖国传统特色中医药文化,培养高素质特色医疗专业人才,给更多热爱本职业的人员提供就业创业机会,我中心常年举办各类康复技能培训班:

一、入门基础班

本培训班是针对无基础的学员开设的,教学方式通俗易懂,与市场上的各类短训班相比,更真实可靠,学员通过培训可以真正领悟到理疗的真缔,培训课程有中医经络学、全息反射学、诊断学、康复理疗的理论与各种理疗手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循经火疗等)的操作。培训期因学员接受能力而定,学到满意为止,学费800元。

二、特色疗法班

(一)颈肩腰腿痛特效综合疗法高级研修班

该疗法是一种以手法结合穴位热疗的综合治疗方法,主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风湿、肩周炎、跟痛症、各种神经痛等疾病。85%患者经治疗一次见效,2——3个疗程即可康复。

(二)能量刮痧疗法培训班

能量刮痧疗法,是一种传统而古老的疗法,它结合经络学说和气血学说的精髓,针对各种疾痛不同穴位的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见效快、疗效高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对高血压、高血脂、心脑梗等病症有独特的疗效。

(三)中药循经导入疗法培训班

中药循经导入疗法,是利用皮肤的多种生理特性,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效。药借热力,通过神经系统形成新的反射,从而破坏了原有的病理反射联系,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该疗法无毒副作用,简便易做,对风湿、类风湿、腰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肾病、股骨头坏死、痛风、肩周炎、关节炎、关节增生等疾病,疗效显著。

(四)小儿全息平衡推拿培训班

小儿全息平衡推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与全息医学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可治消化不良、呕吐、厌食、腹泻、腹痛、便秘、口疮、伤风感冒、发热、咳嗽等多种疾病。效果显著,立竿见影。

以上各科培训班单学一科2180元,全学4800元。包括证书费,资料费,学员随到随学,学会为止,学员免费住宿。

相关连接:本机构可办理中医刮痧师、康复理疗师、国际注册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健康讲师、按摩师、反射疗法师等国家正规职业资格证书,欢迎来电咨询。

电话:13623615417 0351-7253058

篇4

【关键词】 针灸推拿;小儿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130-02

小儿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儿童消化道常见慢性炎症之一,大多数患儿常无症状或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1]。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家长过分溺爱,各种小儿零食杂乱,导致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胃内有害因子长期反复作用于胃粘膜致使其损伤,出现最常见的浅表性胃炎。临床治疗中常以中西医单独或结合治疗,但治疗周期长,疗效理想。现将本院小儿科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小儿慢性浅表性胃炎79例临床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0例小儿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例患儿均经奥林巴斯内窥镜检查确诊。其中男77例,女83例,年龄(6-14)岁,平均(8.5±2.8)岁。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西药治疗小儿慢性浅表性胃炎81例;观察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小儿慢性浅表性胃炎79例。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分别用内窥镜复查临床治疗效果。两组在性别、年龄及临床资料中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选用硫糖铝0.25g,3次/d,西咪替丁片0.2g,3次/d,治疗小儿慢性浅表性胃炎81例;观察组小儿慢性浅表性胃炎79例患儿利用中医辨证理论及独特的经络腧穴基础理论,选用特定的腧穴进行针灸推拿治疗方法[2]。针灸选取膈俞、脾俞、上脘、建里、足三里、肝俞、胃俞、中脘及下脘等穴位在推拿后行针灸,留针30min。另外若脾胃虚弱型增加章门穴;肝胃不和型增加期门。推拿法则选取脾经推拿100-200次;胃经推拿100-200次、揉板门100-150次,另外内八卦、外八卦、四横纹、开璇玑、膻中及中脘等各采用推拿100-150次。每次推拿针灸15d为1疗程,其中选用温法、和法通法采用推、拿、按、揉及擦等手法。休息3d后继续下一个疗程针灸推拿治疗。

1.3 疗效评价 ①痊愈:治疗结束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胃窥镜复查胃黏膜恢复正常,而且停药休息1月未复发;②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窥镜复查胃黏膜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减轻;③有效:临床症状改善,胃窥镜复查胃黏膜糜烂范围缩小;④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胃窥镜复查胃黏膜症状未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以x2,P

2 结 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经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临床治疗效果出现不同的有效率,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见表1,其中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差异性(x2=12.68,P

3 讨 论

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粘膜浅表性炎症表现,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利用胃镜检查结果时发现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左右。而小儿慢性胃炎是也是儿科常见病之一,约占慢性再发性腹痛患儿的1/3,目前小儿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3]。主要是由于有害因子长期反复作用于小儿胃粘膜引起损伤的结果。同时小儿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主要原因与自身体质免疫因素和营养因素有关。各种有害因素造成胃黏膜损伤,释放抗原并致敏免疫细胞引起抗原一抗体反应导致胃黏膜进一步损害。另外患儿被家长溺爱出现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维生素C、维生素e及钙、铁等元素摄入不足容易出现胃黏膜伤害等致病因素。如长期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对胃黏膜也有损伤。

本组所选病例160例小儿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利用纯西药硫糖铝和西咪替丁治疗是以保护和修复胃黏膜为主要措施,其临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83.95%。而观察组则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后,主要有①肝郁气滞型;②脾胃虚寒型;③饮食停滞型。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小儿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中依据分型选用特定的腧穴进行针灸推拿治疗方法,虽然临床治疗效果及时性较差,疗程长,但临床治疗效果却高达91.14%,远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差异性(x2=12.68,P

参考文献

[1] 闫慧敏.小儿胃炎的诊断治疗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3):195.

篇5

【关键词】小儿推拿;拔火罐;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17-02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虽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但却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现象,约占儿科门诊病人数的30%[1]。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气候变化剧烈时尤易反复不已。发病年龄多见于6个月-6岁,1-3岁的婴幼儿尤为常见。本病病程较长,缠绵反复难愈,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如何预防和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难点。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在急性发作期之后的缓解期的治疗与调护仍是不容忽视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作用机理的探讨是非常重要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中医药外治法经过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其疗效显著,副反应极少,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本文重点探讨中医外治法―推拿配合拔火罐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应用小儿推拿配合拔火罐预防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满意,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组2007年12月修订的“反复呼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

处理原则”的判断条件。从我院门诊随机选取反复呼吸道感染处于缓解期的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6岁之间。其中营卫失和、邪毒留恋者8例,肺脾两虚、气血不足者15例,肾虚骨弱、精血失充者7例。

1.2方法

1.2.1小儿推拿法开天门100次,分推坎宫100次,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拿风池、揉天突、揉膻中、分推胸八道各1分钟,顺、逆时针摩腹各5分钟,揉肺俞、脾俞、肾俞各1分钟,分推肩胛骨1分钟,捏脊5遍。

1.2.2拔火罐督脉及膀胱经走罐,以闪火法对大椎穴闪罐,再予肺俞、脾俞、肾俞实施留罐3分钟,注意避免起水疱。

其中营卫失和、邪毒留恋者加推三关300次,揉外劳1分钟。肺脾两虚、气血不足者加运内八卦、揉脾俞、揉足三里各1分钟。肾虚骨弱、精血失充者加揉肾经、揉肾俞、掐揉二马各1分钟。

以上操作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疗程结束后间隔2天继续下一疗程,共做3疗程。

1.3预防效果笔者通过临床观察研究,自拟预防效果,效佳:6个月后复感者计20例,占66.7%。效果一般:3个月复感者计7例,占23.3%。效差:1个月内复感者计3例,占10%。总有效率占90%。结果显示小儿推拿配合拔火罐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防治过程中疗效肯定。在治疗和观察过程中未发现不良事件,安全有效。

2讨论

2.1推拿拔罐法的理论基础小儿推拿疗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点、按、推、拿、摩等手法推拿,以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一种外治疗法。小儿推拿根据阴阳、五行、脏象、经络学说的理论基础和辩证论治的原则,它能疏通经络,活利关节,畅通气血,祛邪扶正,调整脏腑的功能,增强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与成人相比,小儿机体生机蓬勃,脏气轻灵,随拨随应,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小儿推拿秘块》曰:“倘能察其病症,循其穴道,施以手法……,未有不随试而效者”。所以,小儿虽然脏腑柔弱,但气血反应敏捷,脏腑发育、再生、修复能力强,只要调护得宜,往往恢复较快。小儿推拿为中医外治之法,虽只作用于小儿的皮肤经络,同样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拔火罐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拔火罐可使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气血流通加强,有利于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和营卫、利气散寒、祛除淤滞,同时还可以使腠理开泄、扶正祛邪,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2.2中医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认识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肉脆血少气弱”,五脏六腑功能皆不足,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这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基础。《灵枢・百病始生篇》所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温病条辩》认为小儿“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可谓言简意赅。加之小儿寒暖不知自调,饮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失宜,极易伤及肺脾,且肺病容易及脾,脾病容易及肺,故每致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2.3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认识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主要为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免疫系统发育欠完善、反复病毒或细菌感染、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以及其他如滥用抗生素、缺乏体育锻炼等有关。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可能是小儿反复发病的主要内在原因。

2.4机理探讨开天门、分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这四种手法为小儿推拿四大手法,其通过推拿头面部穴位使诸阳之会阳气通顺气血流畅从而提高全身之卫阳的御外邪功能。拿揉风池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揉天突具有理气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揉膻中、分推胸八道具有宽胸理气、宣肺止咳的作用;通过揉肺俞来宣肺理气,揉脾俞来健脾益气,揉肾俞来温煦元阳起到生化气血益气固表加强卫外的作用。摩腹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强壮身体的作用。背部揉肺俞、分推肩胛骨具有益肺理气止咳化痰的作用。捏脊法可培本固元、调理脏腑气血、起到振奋阳气通调气血、和利气机的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

足太阳膀胱经(为一身之藩篱)及督脉(总督一身阳气)行于背部,通过对背部膀胱经的走罐,可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畅达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扶正祛邪、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腧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聚集之处,主治相关脏腑疾患,所以对肺俞、脾俞、肾俞进行留灌,能启动肺脾肾三脏之功能,使肺能正常宣肃浊气;脾脏能发挥其运化之功,输布精微,生化气血;肾脏强壮,能温养及濡润一身。大椎穴为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总督一身之阳,是人体阳气汇聚之处,通过刺激大椎可以激发阳气,宣肺益气,化痰止咳平喘。

推三关、揉外劳具有温阳散寒、益气活血,共奏调和营卫、祛除毒邪之功;运内八卦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行滞消食、平衡阴阳,揉脾俞、足三里具有调理脾胃,共奏健脾和胃、补益气血之功;揉肾俞、肾经,具有收敛肾气,掐揉二马具有滋阴补肾,共奏补骨、生髓、益精之功。

2.5体会当今社会,药物滥用已经成为了焦点问题,特别是在儿科,家长对抗生素、解热镇痛、激素等药物的长期不合理应用,对儿童的健康及社会造成很大损害。正常人体内存在许多维持着体内环境平衡的有益菌群,如果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会引起体内肠道菌群失调,破坏肠道先天免疫力。如果抗生素滥用,会使儿童体内细菌产生耐药现象,甚至产生“超级病菌”,由于“超级病菌”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治疗比较困难。许多抗生素可影响人体对某些营养素的吸收、合成、代谢和排泄,因此,过多的用药,会引起儿童的营养不良[2]。最终造成患儿免疫力低下,反复感冒,形成恶性循环。小儿推拿拔罐疗法是绿色疗法,不必打针吃药,克服了小儿惧怕打针、不愿吃药的不良依从性。避免了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亦无肝肾损害,解决了反复长期滥用抗生素、解热镇痛等药物对机体毒副作用以及远期未知影响等各种问题,符合家长对儿童健康的需求。

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观察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家长甚至医生普遍存在一种错误倾向,即反复感冒的患儿只是在出现典型临床症状时才需治疗,而不重视平时的防治,忽视了平时预防治疗的重要性,对非感染期出现的手足心热,纳差,腹胀,口臭,便秘,泛恶,舌质红,苔黄厚腻等细微变化关注不够,增加了治疗难度进而贻误病情。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多为独生子女,多受家长溺爱,往往使小儿过食肥甘厚腻、膏粱厚味之品,再加上小儿乳食不知自节,时有过急过量,均可造成食积。其造成小儿易感主要的原因。因此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上,要避免复发或加重,家长应从节饮食、科学锻炼入手。正如《活幼心书》所言:“小儿安在乎谨寒喧,节饮食”,“殊不知忍一分饥,胜服调脾之剂,耐一分寒,不须发表之功。”因此,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防治,防护是关键,只有医患携手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佳的预防治疗效果。

3结论

小儿推拿配合拔火罐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防治过程中疗效肯定。通过小儿推拿配合拔火罐能够提高小儿自身抗病能力,最大程度抵御外邪,达到少有病、不有病的目的。本方法简单易学、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体现了中医药特色和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值得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预防治疗中广泛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