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范文

青少年的叛逆心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青少年的叛逆心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青少年的叛逆心理

篇1

逆反心理通常表现为: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认为绝大多数规章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如果父母再三叮嘱同一件事会使他感到厌烦;对于那些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大加赞赏;认为大人的话有漏洞,大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他们反感和愤怒: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劝阻也不会改变主意;越是不让他做的事,就越要去做。

逆反心理及其内涵

它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青少年正处在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阶段,在认识事物和看问题时常常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因而易与家长的意向不同。当意向不一致时,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就会与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青少年大脑的发育健全,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超越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正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2.青少年性生理发育逐渐成熟,性别意识、性意识逐渐强化和建立,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面对成人的指教,有意无意地回避、反感甚至背离。家长苦口婆心的相劝,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意向所驱散。

3.青少年表现出生理上成熟和心理上不成熟的矛盾。由于阅历和经验不足,造成其认识上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对问题的认识仍存在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成人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成人的劝说、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

逆反心理的消除对策

青少年逆反心理既是正常心理,又是问题心理;既有消极性一面,也有积极性一面。在青少年成长道路上逆反心理是必然存在的。青少年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思变的特点,具有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积极的逆反心理是一面明镜,如果能加以正确地利用和引导,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逆反心理也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需要很好解决。

青少年最大变化就是从儿童期依恋父母,转向依恋朋友。因此亲子关系冷淡了,甚至有脱离家庭的倾向。此时,父母应善于引导,不仅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更要深入细致地观察他们的内心世界,经常与他们交流,也要尊重青少年独立自主的权利,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一方天地。这样,才会使青少年顺利度过这段情感不稳定的时期。

对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合理调节也是很重要的。当逆反心理得不到合理调节时就会呈现消极作用,使家庭教育不能顺利进行,进而转化为矛盾,严重者会造成事故,甚至酿成悲剧。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形成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其意志衰退、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逆反心理的进一步消极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所以必须采取合理调节对策。要认清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两个因素,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进行调适。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心灵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在人们心灵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下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

篇2

叛逆心理是不健康的一种心理,如果家长、教师方面不能及时给予矫正,将会对他们的发展造成很不利的影响。目前我国教育专家、学者们针对青少年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一般都是从家长、老师们转变思想,耐心与青少年沟通以及加强社会文化现象方面着手的。而社会文化现象方面到底怎么去引导,并没有提出实质性的方法,而社会引导这一方面在我看来,恰恰与家长和教师对青少年所做的引导起着一样重要的作用。所以说,矫正青少年叛逆心理的这条道路,依然很漫长。 

二、正文 

(一)叛逆心理的概念 

至今为止,关于叛逆心理这个定义还没有一个唯一的概念。不过学者们普遍认同朱智贤在《心理学大辞典》中对叛逆心理的界定:客观环境与主题需要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二)叛逆心理的表现 

通常学者们认为青春期的孩子有2个主要方面在变化。一个是从生理方面;另一个是在心理方面。对于生理方面学者们一致都认为孩子在身体结构上在发育;心理上,青少年在得不到渴望的承认和理解时,常常表现为任性和耍小脾气,常常采用怀疑的眼光和敌视的态度来对待周围事物。更严重者常常无视家长和老师的教育甚至用传播负能量来扰乱周围人的思维和态度,给自己和他人都造成不好的影响。 

(三)叛逆心理的危害 

几乎所有青少年都会经历叛逆心理,它有什么危害呢?绝大部分学者对这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却没有给予确切的说明。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他们的某些不恰当的行为和心理如果不加以纠正和引导,会导致其产生对抗社会、不合群等病态性格,甚至会进一步走向犯罪的道路。也有无数案例也证明了严重逆反心理的危害。如社会上多发的离家出走现象、自杀事件等都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如果不在叛逆初期给予正确的引导,会引起多么严重的后果。 

(四)青少年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 

对于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是无一例外都提到了以下几种。 

1.自身原因。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发育时期脑功能越来越发达,思维发展也也越来越迅速。青少年由于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们在生理上性意识以及性别意识都开始觉醒,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越来越强烈的独立意识。但是此时他们的社会阅历不足以支持他们的正确判断,而他们又盲目的想自己做决定,这就使得他们叛逆心理的产生。 

2.家庭原因。家长们对子女管教的思想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多大的改变。年代不同了,管教孩子的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而他们对孩子缺乏民主的管理方式,遇到事情总想要替他们做决定。而且硬是把自己的思想和理念灌输给孩子。这让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十分抵触,所以就会加剧孩子们的反抗,和家长的对抗也更加强烈。 

3.学校环境。与家长想法和教育方式相似的是学校的老师教育方式,他们也认为“严师出高徒”,“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理念是对的。所以,对待青春期们孩子的反抗更加毫不留情。遇到冲突不会换位思考,毫不留情的批评学生。 

4.社会文化和传媒因素。青少年的价值观在还没有成型,所以不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如果不能好好的引导,那么青少年就会和网络上学习他们认为好的。比如“古惑仔”、“嬉皮士”“朋克”对青少年就有十分不好的影响力。 

5.青少年自身的社会性。我认为青少年自身的社会性也是影响着他们叛逆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人是一种社会学生物,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属于社会化的一部分,青少年的叛逆行为更多的是一种成长现象,我认为这是一个健康的青少年的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青少年不叛逆他就不完整。正因为经历了叛逆时期,他才回长大,才回促进自己思维的发展。所以,这是一个必然现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青少年叛逆是受同伴影响。青少年这个时期是格外注重友谊的时期,为了融入这个群里,有时候他们甚至不得不公然对抗老师或者家长来赢取同伴的好感。 

(五)解决策略 

不要过分担心他们的叛逆心理,在他们产生叛逆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关注一下是不是自己的管教方式有问题。如果是,那最好的就要平等的看待他们;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们;不要把他们仅仅当成一个孩子,而要认真的倾听他们的声音。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在社会方面,青少年最喜欢模仿偶像,可以借助于网络媒介创造正向的偶像榜样作用,让青少年在模仿中,可以正确学会疏导叛逆情绪,平稳的度过这一叛逆时期。 

参考文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2]桑标.中国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1):(37-41). 

篇3

【关键词】青少年;叛逆;心理

一、叛逆现象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1.父母个性中如果有倔强、暴躁、激惹、执拗等因素,由于遗传影响,孩子在青春期所表现出来的逆反情绪往往也比较强烈。

2.不和谐的、缺乏沟通的家庭教养模式更是青春期逆反情绪膨胀的关键因素。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如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青春期的孩子诱发心理疾病,还会使一些个别孩子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二)社会因素

1、学习不适应:大部分青春期的学生都曾感到过学习的压力,如果不学会释放压力,精神就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情绪容易激动。在中高考的重压之下,学生成了应试机器,其他的各种需要都被压抑到最低点,知识的增长伴随着的是人格塑造的缺陷与心理适应能力的欠缺。

2.人际关系不协调:在学生生活中比较集中遇到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许多同学不知怎样更好地与同学相处,多数独生子女处理问题的方法、性格、甚至语言都有差别,有时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发生冲突;有的学生由于处于情绪敏感期,往往把小事夸大,多疑、猜忌、胡思乱想,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3.恋爱心理的躁动

此外,生理疾患、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也是主要原因。

(三)成长因素

1.孩子的青春期与母亲的更年期的不期而遇,处理不好往往针锋相对,水火不容。

2.父母总是“附有条件”地爱孩子。这样说可能天下父母都会觉得不公平,实际上,如果你的孩子像同事的孩子一样成绩好,像张家的孩子一样懂事,那你就高兴了满意了,可孩子呢,他不一定就比你高兴,或者他根本就不会因此而快乐。其实我们做父母的有时很虚荣。

叩问我们自己的心灵:如果孩子健康,智慧少一点都没有关系;

如果孩子快乐,成功少一点也没有关系;

如果孩子善良,完美少一点更没有关系。

如果他(她)不再健康、不再快乐,一切还有什么用!?

二、青春期的特征

(一)自卑与自负并存:(孩子一边不那么自信,一边又觉得只要我做事没什么不行的)

(二)独立与依赖并存:(拒绝家长,又离不开家长,表现上拒绝,心理上依赖)

(三)盲目冲动与懒散倦怠并存

(四)自我中心与从众并存(敏感,别人说事就以为是不是说自己)

三、青春期叛逆的常见极端表现

(一)焦虑

(二)孤僻

(三)犹豫

(四)暴躁

(五)郁闷

(六)怨恨:(易,如马加爵)

(七)猜忌

(八)说谎: 极端行为反应上,一般容易出现早恋、自虐、出走。 情感反应上,一般有外显和内隐两种方式,外显如摔东西、损物等,内隐如冷滞、呆板、漠不关心等。

四、极端逆反情绪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的危害

(一)引发躯体疾病:如近几年咨询中常见的无器质性病变的抽气、耸肩等等

(二)出现心理障碍:如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电脑综合症、

(三)也可能导致精神障碍

五、调适的方法

(一)增强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

1.合理发泄――哭、喊、诉、动

2.自我暗示:如皮格马利翁暗示、酸葡萄效应

3.延迟满足

4.换位思考

5.学会分享:古人语:“与人乐,其乐无穷”

6.改变认知:坡与朋友快悟惮道

(二)培养良好的个性

1.学会悦纳:接纳自己、接纳别人、

2.保持乐观:不要思考的太多,很自然地去做如:张大千的胡子的故事

3.增强自信

(三)学会处理压力

外界因素导致内心心理状态,如中考高考的压力,会出现呕吐、拉肚子、腹泻、反复上厕所、出汗、口吃、增胖等现象,心理会抑郁、烦躁、这时要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家长应找一些有点难度的事让孩子做,引导孩子看哲理故事,如《简单道理》《我在美国当农民》

篇4

一、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

叛逆期属于社会心理的一部分,它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用“多维视野”对叛逆期的成因做全面分析。

(一)主观因素

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发育的加速,性意识的萌发以及体力的发展,便产生了成熟感和成人感,认为自己长大了,俨然以“小大人”自居,希望独立自主,能以社会独立平等的一员立足于社会生活之中。这种独立意向使自尊心、好胜心增强起来,因而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由于青少年还处在由自我意识到自我确立的过渡阶段,自我意识还不十分成熟,看问题容易产生片面性、表面性。加上自身修养不高,缺乏自控能力,有时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甚至把过分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看成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开拓、创新意识。这样,极力想摆脱依附又还需要依附,极力争取自主又不能完全得到自主,呈现尖锐、复杂的矛盾状态。一旦这种自我表现意识受阻时,便表现为强烈的叛逆期。

(二)客观因素

1.教师教育方法上的失误,是导致青少年产生叛逆期的直接原因。有的教师由于缺乏经验,不善于体察青少年的心情,对青少年的缺点或错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损害了青少年的自尊心;有的教师对青少年犯了一点小过失,就强迫写检查,同时向学校和家长告状,增加了对立情绪;有的教师对青少年多次提的可行建议不采纳,也不作任何解释,挫伤了青少年的积极性;有的教师从个人的好恶出发,不能平等待人,对好青少年过于偏爱,对差青少年抱有偏见,不能一视同仁,这样就引起青少年的叛逆期。面对青少年的这种心理反映,有的教师脾气急燥,为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力”服人,结果青少年是压而不服,使叛逆期更为强化。

2.“代沟”障碍。老一辈的师长,总是通过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价值观念来要求当代青少年,希望他们能按照自己规定的框框或选择的道路成长,因而对他们的责怪和戒律多于对他们的理解和宽容。而当代青少年却又总想抛开已有的框框,自主的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一条新路来,不愿被动的接受师长的训诫,感到与上一辈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因此,对传统的教育方式便产生了叛逆期。

二、叛逆期的特点

叛逆期同其他社会心理现象一样,主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从产生看,自觉性与盲目性相伴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叛逆期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直接反映,它也必然会随着社会存在的而相应的发生变化,突出表现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表现自我意志、追求独立的心理行为倾向;但年轻人容易感情冲动,不经缜密思考而盲动,往往不是由理智而是由感情来支配行动,不大考虑后果。

(二)从表现看,偏激性与抵触性相交织。叛逆期的产生是以一定的认识为基础的,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导致情感上的偏激性;从总体上说,叛逆期带有感性经验性质,感彩较浓,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三)从作用看,独立性和批判性相结合。叛逆期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自我意识要求独立的强烈表现,是对刺激的客体意向直接的否定,具有鲜明的批判特点。

三、如何消除和矫正叛逆期

叛逆期的形成原因不同,所反映的情绪和意向也不同。随意,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反映。由于叛逆期是客体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所造成的,所以从根本上说要清除和矫正叛逆期,就要从解决客体环境和主体需要之间的矛盾入手。具体地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正面灌输,以理服人。通过学校思想教育系统,特别是思想政治课对青少年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充分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引导他们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始终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从而不被复杂的现象所迷惑,不被暂时的困难所吓倒,保持乐观主义态度,决不动摇,永远向前。这样的灌输能使青少年入耳入脑,口服心服,使叛逆期得以消除。

篇5

【关键词】 叛逆 反抗 班主任

青少年青春期是叛逆心理的多发季节,是孩子们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依赖性和独立织在一起,一方面他们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时如对孩子的教育不当,往往会导致其逆反心理和行为,不接受教育者的正确教育,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利。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就需要针对特殊时期的青少年心理生理特点对其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顺利走过“叛逆期”。

一、小学教育中叛逆的含义

1、叛逆。对于“叛逆”的定义,教育学、心理学不同的学科词典、文献都给出了各自的定义,笔者摘录了对“叛逆”的解释如下几种:

所谓“叛逆”,顾名思义,就是反叛的思想、行为……忤逆正常的规律,与现实相反,违背他人的本意,常常做出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事。叛逆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在思维形式上属于“求异思维”,是标新立异,希望引起别人注意的表现。

心理学认为,叛逆是一种“长大了”的感觉,希望通过自己的“标新立异”甚至是“唱反调”,来引起别人注意。叛逆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2、青少年的叛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心里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映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

3、小学教育中的叛逆。小学班主任或者其他教育工作者在管理小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段,就会产生与老师对抗的行为,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这些行为愈演愈烈,产生逆反的心理,这些现象就是小学教育中所涉及的叛逆。

二、小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叛逆行为的表现及产生原因

1、小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叛逆行为的表现。第一,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班主任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第二,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做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儿义气等不良行为倾向却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务、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第三,认为自己“长大了”。这一时期孩子反对成人再把自己当成“小孩儿”来看待,要求以成人的身份出现。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不大愿意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决定;一旦决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劝阻也不会改变主意,更不想和老师沟通等。

2、小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叛逆行为产生的原因。第一,自身生理和心理原因。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他们正由儿童迈进少年的行列,这是极为特殊的时期。调查显示,自升入高年级以来,将近38%的学生在生理上有变化,开始出现第二性征。比生理发育更为显著的是心理,将近有75%的学生有了成人感,独立意识、自主意识明显增强。

第二,家庭教育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本环境,它是人一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不同心理品质和个性的孩子。家长适当的教育方法,往往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学生又找不到适当的排解途径时,便在情感上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指导、规劝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叛逆心理。

第三,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学校是学生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学生叛逆心理形成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在教学中,有些老师不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探索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最佳方法,填“鸭”式、牧“羊”式,使我们的教育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僵化老化,枯燥乏味,学生很可能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叛逆;也有些老师因为个人的好恶,不能一视同仁;对学生评价不客观的现象比比皆是。

三、班主任对学生叛逆行为的教育策略

1、班主任对叛逆行为形成正确认识。第一,正确看待,走出认识的误区。班主任对学生叛逆行为的认识的转变必将带动态度和处理方法的转变,这些都将为正确引导、转化孩子的叛逆行为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正确调节班主任对学生叛逆现象的偏见。其实,叛逆心理是人脑对一部分客观事物的正常反应,是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人都可能产生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小学高年级学生产生、形成叛逆心理的这一时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心理断乳期”是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当老师的要珍视学生的这一时期,正确看待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

2、班主任对叛逆行为的教育策略。首先,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设身处地与学生沟通。老师需要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结合叛逆期孩子生理和心理特点,去了解这一时期学生叛逆行为背后真实的原因。要想消除这些分歧,达成共识,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勇于“屈尊”,尊重、鼓励学生。这一时期的孩子渴望被认同、渴望被尊重,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应学会善于打破师生之间阶级对立的模式和“老师至高无上”的态度,试着“弯下腰”、站在和孩子一样高度的视野去读懂学生。最后,重视“家校联合”的教育。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如果学校和家庭能相互支持和配合,那么学生的身心就能得到更健康的发展。

篇6

关键词:逆反型学生 心理诊断 导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84-02

一般学生在上初中时,开始进入青春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由于心智的不成熟而表现出在家长与老师看来不符合常规的行为来,同时对待学习、家长、老师的态度体现的是消极冷漠、缺乏正确的态度等,这些都是学生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

1 逆反型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1.1对父母不满,缺乏最为基本的尊重与认可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学生,随着心智的不断成熟,会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对于自由的渴望不断加深也就使得对于父母的管教束缚感到强烈的不满,从内心深处对父母的教导感到厌倦,渴望逃脱。无论是来自于父母的贴心呵护,还是偶尔严厉的批评都会使得其感到不耐烦,觉得父母不了解自己,对父母的态度也逐渐转冷,通过顶撞父母、绝食、离家出走等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不满。

1.2情绪易冲动,对于学习的热情不断降低

叛逆性重的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导往往存在着抵触的心理,认为老师的教导与言语反复嗦,缺乏实际价值,缺乏创新精神,认为与老师无法进行很好地交流沟通,存在着代沟。在课堂上对于老师的讲授与教育,无论是书本知识还是基本行为规范都缺乏学习的热情与认可度,对于老师所布置的作业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轻者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下滑,更有甚者,逃学,在课堂上捣乱,影响了整个班级甚至校园的教学环境。

1.3存在着强烈的不满情绪

认为家庭与学校不再是自己所希望的生活环境,而丧失对二者的归属感,但由于自身阅历的不足,因此对于社会缺乏深刻真实有效的认识,进而对父母,老师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言语与行为都对其造成伤害,并且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

2 逆反型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与所学知识的不断丰富,青少年的思维与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但是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青少年的能力还存着明显的不足。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第一次以自己的眼光来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对于社会的美好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向往,但当出现挫折时其较低的解决能力又使得其遭受打击,因此,其独立性的不断发展带来其自身能力未能持续发展后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使得青少年虽然不再一味地听从父母、老师的教导,尝试自己的想法时的叛逆带来了对父母、老师的伤害,也同时造成了对自己的伤害。

家长与老师对学生的交流沟通不够,进而难以理解学生的想法。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自然是其能够健康成长,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就,却也怕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误入歧途,因此对其的管制不会有丝毫地松懈,造成了对孩子的束缚较大,使得孩子产生叛逆心。同时,父母对孩子的全方位照顾,事事关心,使得孩子对独立自由的渴望进一步加剧,造成了二者的矛盾难以解决。就目前的教育系统来说,由于缺乏对这些方面的发展与研讨使得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麻烦,进而使得原本敏感的孩子叛逆心日益加深。

受网络技术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青少年有着更多的机会接触网络游戏以及一系列娱乐项目。固然,这些技术的发展给青少年带来了一些成长的益处,但是由于青少年的自制力较弱,且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重,也就极易陷入到对这些娱乐项目的过度依赖之中。无论是电视电脑上的电影情节模仿还是对网络游戏迷恋都会使得青少年的叛逆心不断加深。

3 逆反型学困生心理的诊断方法

通过侧面了解的方式来实现父母、老师对青少年的了解,使得了解加深了,进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通过心理测试的方式来避免青少年对于父母、老师的抗拒,也能够更加准确地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解,其主要形式可以是问卷调查、实践游戏以及自由绘画等。

多方法试探。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如若处于叛逆期,其敏感性较强,且单纯地使用一种测试方法难以达到需要的测试的目的,因此需要结合不同的青少年实际状况以及开展测试的环境进行对测试方法的组合运用。

4 逆反型学困生的导学策略

孩子的叛逆大部分都来源于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要消除学生叛逆心理的离不开教师的努力,但是,叛逆学生的特殊心理决定了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教育者不仅要付出全部的真情,更需要教育者的智慧。

4.1导学原则

通过良好的态度进行交流,通过智慧解决矛盾。由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往往易冲动,爱顶撞,因此老师在对其进行教育指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自身的情绪,不能“硬碰硬”,因为在学生潜意识中会对老师的话产生抵触情绪,老师应当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话进行处理,使得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对老师的话进行肯定,进而对其的改正提供指导的措施。

注重于对做人品德培养,其次才是学习成绩的提高。由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其敏感度强、对于教导存在着抵抗情绪,因此在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强调于对教导方式的采取与运用,要使得教导的方式既能实现对青少年的帮助,也能使得学生更易接受。使得处于叛逆期青少年懂得做人的道理为主,进而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实现其自主学习。

学校与家庭之间需要交流合作,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就需要学校与家庭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有着同样的教育观念,形成统一强大的教育体系。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叛逆期的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加切实可行的帮助关心方案。

4.2导学策略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如若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频繁,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导认同度也就会提高,其逆反情绪也就会相应的降低,进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发展教育。相反,如若,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对于老师的认同度不够,学生的逆反情绪就会强烈,老师对其的教导成果也就难以取得显著的成效。因此,老师对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对于学生的了解程度也要进一步加深,进而构建出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学习成长。

积极鼓励,降低学生的逆反心。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鼓励,叛逆期的青少年也不例外。因此,老师在进行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需要对其的优点,长处,进步提出及时有效的鼓励,巩固其发展的自信心,避免学生产生不满情绪。多采用正面鼓励的形式,同时对于逆反心较重的学生加大关注,对其的进步之处,过人之处报以充分的肯定,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被认可的喜悦,避免呵斥与训责,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的逆反心。

消除学生对老师的反感。青少年由于对个性的追求,对自由独立的渴望,会使得对父母、老师的建议与教导表现的不在乎,倘若,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无法对其提供关心与帮助而是一味地责备,将会使得学生的逆反心加深,产生难以消除的隔阂,因此,老师应当努力地走进学生,消除学生对其的反感。

5 结语

青少年的叛逆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任何一种消除学生叛逆心理的方式都少不了教育者对学生生的一份执着的爱,如若家庭与学校交流合作,将会创造出更好地环境使得其更好地度过这一时期,相反不合理的方式方法将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加剧,造成更大的矛盾。我相信只要我们教育者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真情,深入逆反型学困生的实际,全面了解他们学困的原因,并因材施教,这些学生定能淌过“逆反”这条河流,走上正常学习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金平.怎样对待青春期孩子的逆反[J].阅读与鉴赏:中旬, 2011(10).

[2]陈燕娟.消除学困生逆反心理的方法[J].福建教学研究,2011年第10期.

篇7

关键词:青少年;逆反心理;抗逆力

一、概念界定

1.青少年

青少年是心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各学科关于青少年的定义很多说法不一,这里主要指处于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

2.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是一种以“对着干”为基本特征的心理行为反应。广义的叛逆指青少年凡事都要反着来的心态,对内容不在意,最在意“反其道而行之”的表现。这里的狭义叛逆指青少年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表现出对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的种种抵制和反抗。

3.抗逆力

抗逆力也称为心理弹性、韧性、复原力或压弹,指的是物理上物体受到另外一个物体压迫的时候体现出来的恢复能力,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在遭受困难的时候表现出的适应能力。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成因

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成因既有自身的,也有外部系统的。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受年龄身心特点的影响,青少年自我意识有了新发展,追求独立和个性解放,自尊心与好奇心增强。另一方面,从优势视角看,随着年龄增长及知识经验增加,逆反是青少年探索世界的一种途径,逆反的前提是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试图通过逆反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逆反是青少年对学校规训的反抗。福柯认为:“纪律首先就是要从对人的空间分配入手。”教师通过座位的安排和相应惩罚来管教学生,比如有的将认真听、学习好的学生安插在教室前排,将“调皮捣蛋”的置于教室后排角落,对所谓“差生”的惩罚等,都容易伤害到青少年的自尊和自信。

青少年逆反心理受家庭、朋辈和社会环境影响。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父母自身是什么样的,以怎样的模式对待孩子的,这些都会在孩子身上得到映射。朋辈群体对于青少年而言,有着近似的价值观、心理感受和需求,很容易产生相互依赖和感染。由于青少年性格不稳定,受外界影响大,所以社会文化、大众传媒的影响与塑造同样不可忽视。

三、青少年逆反心理解读

逆反是外界因素影响的结果,之所以逆反,往往是因为部分青少年没有正常的情感、行为表达渠道。把握不好,逆反心理确实会带来一系列行为和心理问题。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三个环节解读。

1.解构问题:问题本身不是问题

后现代心理学认为,问题存在于语言当中,并非个体本身。青少年之所以会有逆反心理、情绪和行为,出现很多让老师家长头疼的“问题”,是因为这些人认为青少年做事风格策略不同于常人,而给他们贴上“逆反”标签。所以要做到理解,了解青少年的生活经历和生活困境,了解青少年及其社会关系网,倾听他们的生活故事。

2.建构意义:挖掘问题背后的抗逆力

在重新界定问题之前,逆反青少年习惯于周边对他的各种描述:“顶撞”“不求上进”“无能”等。优势视角则转换角度看问题,认为种种“逆反”背后,有功能需要挖掘,青少年的逆反、挣扎、抗议等正体现了他们的力量和能力,这种不利处境唤醒了他们的抗逆力,彰显了他们渴望独立、坚持自我、不肯放弃的力量。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逆反背后蕴藏抗逆力,表明他们还在成长。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努力生长,没有放弃阳光。

3.重构生活:用“ 常规途径”替代“ 非常规途径”

抗逆力有两种:“ 常规途径”与“非常规途径”。常规途径包括胜任力、爱心、贡献和乐群。非常规途径包括危险的、违规的、失常的和混乱的行为。这两种抗逆力途径的方式不同,常规途径所采取的行为是得到社会的认可的, 而非常规手段则采用反抗、挑战等行为,做出一些与常规相悖、成人不认可的行为。作为其监督教育者,家长和教师应该积极引导,鼓励青少年借助常规手段表达,以常规行为替代非常规行为,帮助青少年更加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中学生;叛逆;心理;影响

据调查,约有98%中学生中存有不同程度的叛逆心理,我们学校不少学生叛逆心理很强。这里所说的叛逆心理是指中学生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不考虑是非曲直,对家长和老师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具体表现在:对正面宣传作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为其喝彩。

一、叛逆心理对中学生成长的危害

叛逆心理虽然在每个人成长历程中都会出现,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1.会引起偏激的行为和不正确的行为。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过分肯定自我,往往表现为狂妄和自大。

2.让人产生坏的思想,会养成不良习惯。叛逆很多时候是针对正确要求产生的,经常采取这种叛逆的行为就容易成为一种习惯。

3.性格孤僻,人际关系紧张。不能倾听师长的教诲,造成自己和家人,老师的关系紧张。

4.前途受到一定影响。中学的叛逆心理对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影响很大。有一个初三的学生说:初一时,因一次单元测试作弊,事后被英语老师严厉批评,我当时非常气愤,觉得英语老师太过份了,于是叛逆心理随之产生,之后,凡是上英语课我都不专心听,作业也不做,这样,导致我的英语成绩一落千丈。现在一想到快要中考了,我多么后悔自己当初的叛逆行为。

调查表明,叛逆心理对中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叛逆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转化。所以对中学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危害不能不引起重视。

二、中学生叛逆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1.特殊年龄阶段所带来的心理问题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3~18岁,属于“青春期”阶段,是生理和心理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此时他们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往往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容易产生心理失误,甚至心理滑坡。由于学习、人际交往的困难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不一致而产生的困惑,使他们心理出现异常,极易引发心理疾病。

2.青少年叛逆心理与行为受社会压力与不良习气影响。

青少年叛逆心理与行为更受大众传播媒体影响。许多的电视、网络在信息内容选择、制作方法上因着眼于广大观众,片面追求收视率而忽略、忽视对青少年观众群体的需求,使本来用来警示人们和青少年的内容,而被青少年负面地接受和消化,加剧负面心理作用,强化了叛逆心理的形成。日本,韩国等一些电影电视片,极力美化叛逆者的个人行为,夸大叛逆者的能耐,鼓吹个人主义。包括现在很多学生喜欢看的玄幻小说也是这样。叛逆在他们看来是一种有主见、很酷、有个性的行为,看到周围同学这么做也跟着学,就盲目的从众。现在社会越来越讲究个性化,自我化,导致叛逆的心理更加厉害。其实有个性和叛逆并不是一回事。

3.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根本环境,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青少年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4.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

有些老师不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居高临下,过于经验主义而不考虑现实社会各种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简单地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必须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脱离教育实际,这容易激起学生叛逆心理。

三、中学生消除叛逆心理的实施对策

1.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应该站到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老师和家长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他们所犯的错误。了解他们犯错误的原因,动机以及目的。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平等交流,在理解的基础上以身作则来影响孩子。家长也要教育孩子尊敬老师,讲究礼貌地沟通。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如果老师真的有什么错误,可以在课后通过匿名纸条的方式传达给老师,不要上课的时候站起来争辩,这样既不礼貌也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而老师也应该放下身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没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不要轻易放弃任何学生。对待学生的错误要采取“软”应对的策略,千万不要跟学生硬来,这样不但自己很尴尬,更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2.适当发泄心中情绪

对于中学生,受了委屈,心中不愉快,有时可以发泄一下,转移注意力,如听音乐,剧烈运动,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宣泄出来,不要积累在心中,要象回收站的垃圾一样及时清空。

3.让中学生全面发展

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多的参加社会活动,多接触社会上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在自己所在学校的小圈子内,以防认识问题的狭隘,这样更加能够从大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及规范自己做事的方式。

4.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中学生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中学生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社会各界也应关心中学生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只有为中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同时加强中学生心理宣传与教育,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总之,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其多方面因素,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冷静对待,努力寻求解决的正确方法,引导学生自觉接受教育,使他们健康的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阳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1期

2封三河.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3牛涛.中学生叛逆心理的探究与思考[J].内蒙古教育,2008年12期

篇9

[论文摘要]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它在青少年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一方面源于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源于对现存教育措施的抵触情绪。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说明他们的身心趋于成熟,开始观察探索、思考客观世界,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教育者宜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旁敲侧击法、真情引导法、实践体验法、潜移默化法、宽容理解法、欲擒故纵法、满足合理需要法等,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进行转化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一、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教师、家长们经常会感到困惑:孩子们进入青春期后,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和教师、家长的关系开始疏远了,明明是正确的教导孩子们却偏偏听不进去,甚至对着干。这一方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与家长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家长们经常犯的错误:孩子是自己的,我说他是为他好,他就必须听我的话。没有想到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尊严和权利,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孩子对家长的责备感到委屈,认为家长不理解自己,你不让我做的事我就偏要去做,由家长错误的教育方法引起的逆反心理也就在所难免。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它是指受教育者在受到外界的刺激、影响时产生的对立情绪,它是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它在青少年的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比如禁止他们抽烟,他们就千方百计的偷着抽;对教师、家长的正面教育表示怀疑……这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们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强烈地要求摆脱成人的监护、管教,成为独立的人,尤其反感教师、家长等成人们的那种絮絮叨叨的管教,希望得到成人的承认、尊重、理解。它是青少年适应外在环境的一种正常的自我保护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心理机能,实际上是由于成人使用了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待他们,才引发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对于青少年的逆反情绪,严加管制的做法只能更加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因此不能采取硬性压制,最重要的是设身处地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及时与他们沟通,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逆反心理不是只有消极方面,也有积极方面,关键在于成人们采取何种方法加以教育、引导,只要方法得当就可以激发青少年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和推动他们去探索未知的事物,深入探究、学习。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由好奇心引起的,越是不让做的事越是要做,越是不让看的东西越想一窥究竟。这种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能见到。如有个孩子爱玩水,经常把家里所有的杯子都装满水,家长越是阻止他玩得越欢。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认知方式的发展,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开始加强,他们开始尝试独立运用自己的观点来衡量是非,渴望用自己的标准来判断是非曲直,对教师、家长的教导持怀疑态度,甚至甘愿冒着受罚的风险去亲自尝试一些新奇的、被禁止的事物,虽然这个“禁果”可能并不甜美。这种逆反心理不是对现实的叛逆,而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他们不拘于现有的认知与准则,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看待与探索世界。因此,只要教育方法得当,这种逆反心理就存在着向积极方面发展的可能性。

另一种逆反心理是由抵触情绪引起的。引起这种抵触情绪的原因有很多,有社会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家庭因素等。例如有的干部一面大谈廉洁奉公,一面却又贪污受贿,用公款大吃大喝;有的教师言行不一;有的家长对孩子犯的一点错误揪住不放,整天反复唠叨……这种逆反心理是青少年们对外界的宣传、教育、引导不满,但个人又不能改变什么,因此做出与之相反的行为,表达自己的不满。有的是家长整天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他们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便做出种种叛逆的行为。由抵触情绪引起的逆反心理对外界的任何正面宣传、教育都会感到反感,这时教师、家长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而不能一味说教、责骂,否则只能起到反效果。

青少年出现逆反心理说明他们的身心趋于成熟,开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开始观察、探索、思考客观世界。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既有消极方面又有积极方面,若是一味打、压、禁,只会使他们走向极端。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因此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进行转化、教育,先要分析它的起因,对症下药,然后利用其特点,消除不利因素,以达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教育对策

1.旁敲侧击法

所谓旁敲侧击法就是对学生的错误和问题不明确指出,点到即止。这一时期由于生理渐趋成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青少年们希望教师、家长能把自己当做成人看待,希望以自己的判断来决定事情,但由于他们的社会经验还不足,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行为方式缺乏正确的判断力,特别是青少年的模仿力强,他们可能会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做出一些自以为正确但有一定危害的行为。这时教师、家长如果不厌其烦的、反复的说教,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抵触情绪,其效果只能事倍功半。因此对青少年的错误进行批评教育时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他们,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要揪住不放,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分析、改正。

2.真情引导法

教师、家长都希望青少年们能向积极方面发展,由此做出了一些善意的但却伤害他们的事,如教师对青少年犯的错误揪住不放,或是对他们的某些不符合自己希望的行为大为光火,轻则唠叨不停,重则拳脚相加,所谓“爱之深责之切”。而这些做法更会加剧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使他们在叛逆的道路上愈走愈远。感情上的隔阂会使青少年对教师、家长的教育产生怀疑,产生抵触情绪,他们希望的是得到教师、家长的尊重、信任、理解,只有真情才能拉近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感情距离,作为教师、家长要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他们,真诚的帮助他们,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

3.实践体验法

青少年们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总希望自己亲身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而教师、家长却总是希望青少年能够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个不许做,那个不许碰,对他们过度保护,这样只会束缚他们的手脚,扼杀他们的探索精神。只要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就要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并承担由此造成的后果。他们自己得到的教训比事前的警告与事后的教训都要好得多,要让他们在实践中自己去领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并养成勇于承担的责任感。

4.潜移默化法

青少年的模仿力极强,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家长在发现正面教育无效时就要及时改变教育策略,利用他们爱模仿的特点,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对他们进行“隐性”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家长在平时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青少年做出榜样,让他们从教师、家长的行动中了解做人做事的道理,从教师、家长的言行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引导远比说教要重要得多,也更容易得多。

5.宽容理解法

青少年年纪还小,可塑性还很强,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还没有定型。因此当他们表现出反抗的行为时要以爱护之心,循循善诱,在信任、理解、宽容、谅解的基础上,耐心、细致、真诚地与他们做心灵上的疏导与沟通,对他们的一些错误的言行要保持冷静,在事后与他们和缓地谈心并加以引导,达到教育目的,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而不能动辄打骂。采取暴力的方式对待青少年,不仅使他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也会使他们形成心理阴影,影响他们以后的健康发展。

6.欲擒故纵法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向积极方面发展还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关键在于教育的方法。如果仅是靠正面说教,青少年们往往很难接受。反其道而行,利用青少年的这种叛逆心理、刺激他们的自尊心促使他们向积极方面发展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仅适用于自尊心强的学生,并且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掌握分寸,不能过度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篇10

关键词:叛逆心理 人格教育 沟通

青少年时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使青少年常常处于一种困惑和矛盾的胶着状态。家庭不和谐,家庭和学校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则进一步导致了青少年个性发展的极端性,集中体现为逆反心理。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以上位者自居的方式抵消长辈对他们带来的威压感。如果不及时加以疏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学校、社会、家庭应正确认识青少年成长阶段的这一心理特征,进行恰当的引导,使其在获得承认感的同时向正确的方向过渡。

一、对叛逆心理的理解

“叛逆心理”又可称为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时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各个年龄阶段的群体部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然而青少年阶段表现得更加普遍、更加强烈、更具代表性。因此,逆反心理几乎成了青少年阶段心理特征的代名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根据《心理学大词典》的解释,“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1]换言之,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当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以及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时这种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就应运而生。

二、青少年叛逆心理形成的原因

(一)成长阶段自然的心理“过渡期”

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当今的青少年,往往虽未进入社会,但却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然而他们的年龄、心理、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阅历和社会实践都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距离,表现出一种不适应,措手不及。从而应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去度过心理的“过渡期”。

(二)家庭因素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家庭教养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期望,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是激发孩子向上的动力,但脱离孩子实际的水平的过高期望,会造成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种高压状态,一旦孩子达不到父母的要求,父母便失望、埋怨、甚至打骂,影响家庭和谐的心理氛围。因此,父母应实事求是地调整对孩子的期望,为孩子的幸福成长着想。

(三)学校的教育方式

如果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学校则是孩子的第二监护人。作为一个社会化的正式机构,学校不仅担负着传授学生知识的重任,同时还承担着引导青少年社会化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任。但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在学校和社会上还普遍存在着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学生、老师和学校的“功利主义”思想。在课程设置上,重视与高考有关课程,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重智育轻德育和人格,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在很多地方,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学生普遍感到学习没有愉,是被动的、被迫的。

三、应对青少年叛逆心理的策略

青少年逆反心理既是正常心理,又是问题心理;既有消极性一面,也有积极性一面。在青少年成长道路上逆反心理是必然存在的。青少年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思变的特点,具有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积极的逆反心理是一面明镜,如果能加以正确地利用和引导,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逆反心理也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需要很好解决。

(一)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多开展各种有益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也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活动,让学生发挥特长,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开展一些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内心,让师生敞开心怀,走进彼此的心,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感情。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二)提倡人格教育,形成评价能力,判断能力

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说:“人格乃是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身心体系”;艾森克曾说过:“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2] 在人格教育中,大多采用情景讨论的方法来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判断能力。例如用“远交近攻”法,激出孩子的拼劲。健康的心态、阳光的心理是青少年人格树立的养分。生活错综复杂,孩子难免遭遇误会、烦恼或者挫折,每当这个时候,家长要学会心理疏导,打开孩子心结。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宽容大度的品质和拼搏进取的精神。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沟通畅达,氛围融洽的人际关系圈。所以,家长要“远交”“突发事件”中的老师或同学,达成相互理解口径一致;要“近攻”孩子的心理特点,促使孩子多看自身不足不断自我超越。 对于孩子来说,得到父母和老师的信任是无法用其他东西来比拟的。

每个青少年都是独特而唯一的,都是各具特色的,需要每位家长从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合理选择最恰当的方法。所以,每一位家长首要的也是长期的必修课就是――了解孩子,从每一个细节,从每一件小事,从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

(三)教师要树立良好形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沟通实际上是师生双方整体信息的沟通,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进行着。老师除了在某一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通过有声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外,还可以随时随地用无声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这些无声的语言对学生会产生积极的暗示作用,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理解和信任,从而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和行为。这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提高教育的效果、获得教育成功的需要。[3]

1、热爱学生,严格要求。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要求中的重要规范,是教育活动有效展开的前提。[4]教育过程是师生间的认识、情感等心理交流过程。在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师生间的情感共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应当自觉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怀有高度的爱,以平等、公正、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实际上,热爱学生本身就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教师爱学生,学生体会到这种温暖之情,内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进心必然更强烈,就会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同时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形成一种求学上进的热情。严格要求学生正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总是能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做到从爱出发,从严出发,去教育学生。严格要求也要讲求科学性。有这样几点体会:一是严而有理。严格要求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教育规律的,是由教育过程的需要及教学教育任务决定的。只有当这种严格要求能促进人的智能、道德、体力、综合技术和美育上的发展时,才是正确的。二是严而有度。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有了全面正确的了解,才能对学生提出符合他们的实际,能为他们的思想水平、认识程度所接受的要求。三是严而有方。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切切实实地执行。单纯地命令、禁止不一定有显著的效果,采取疏导的方式,寓教育教学要求于学生的各项活动中,效果就比较理想。四是严而有恒。一种要求一经提出就要使它相对稳定,不能时严时松。教师应该对要求的落实作经常性的检查,而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2、尊重学生,平等信任。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是每个人的普遍需要。青少年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知识的增多,交往面的扩大,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希望家长、老师以及周围的人能够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这种自尊心往往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同时,尊重学生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都有模仿教师的心态,但他们又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愿望,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意见,当这种要求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表现出因衷的喜悦。反之,就会感到失望,埋怨教师,产生对抗心理。由此可见,尊重学生何等重要。这就要求,第一,教师要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校园里,师生之间没有人格的尊卑、贵贱之分。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态度、家长式的作风对学生发号施令。例如,当一个学生有缺点或出现过失时,教师对其进行帮助、教育以至严肃的批评,都是必要的,但必须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师生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 第二,教师要由衷地信任学生。信任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无端猜测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事实上,教师把学生当什么样的人看待,就等于暗示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往往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因此,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同样,信任学生也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则。尊重学生,平等信任,后进学生更需要教师给予他们纯真的爱。他们渴望得到同学的尊重,更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信任。他们对外界的反映和评价常抱有一种戒备和警惕的心理。教师善意的一语一笑,都能产生极佳的心理效应。反之,一旦他们发现有人轻视自己或不尊重自己时,马上就会产生“敌意”,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有一些学生的厌学、弃学行为有时就由此而来。

3、互相交流,教学相长。师生间的良好关系表现为两者之间的互相交流。师生间的互相交流是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5]因为这种交流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是全方位、多侧面、多功能的交流。这种交流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密集不断、信息量极大的动态系统。师生就是在这种丰富多彩的交流交际之中,获得有效信息,协调自己的行为,使“教”与“学”达到统一。

总之,在对青少年学生的施教中,面对学生出现的叛逆心理,并非无计可施。只要我们能正确全面认识其实质,真诚关爱,注重交流沟通,根据实际情适时疏导调试,相信定能随着青少年,一起走过叛逆,迎来风和日丽的明媚坦途。实践证明,在青春期常见的逆反心理经过合理的调适、疏导,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转化,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形成键康心理、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年11月出版,第235页。

[2] 江镇康:《大众健康》,1999年第7期。

[3] 王永娟、刘凤良:《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0年第10期。

[4] 李学农:《班级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2月出版,第241页。

[5] 陈录生、马剑侠:《心理学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出版,第212页。

作者简介 丁西省,男,河南封丘人,1967年4月出生,新乡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大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研究。

电话:13598697701邮箱:

篇11

关键词:青少年 逆反心理 心理机制 原因 疏导

一、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逆反心理无论是对青少年自身还是对家庭、对社会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青少年形成逆反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社会因素,也有青少年主体内部的心理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一些不良的甚至是错误的行为观念。

1.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首先是教育者的要求脱离了青少年原有的个人需要,在学生还没有产生自觉的学习需要之前,我们应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需要,不能采用强制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否则,势必为他们接受教师的要求造成困难。

2.家庭和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家庭是学生第一接触的环境,这种环境如果有缺陷,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一些父母间的不和、离异或长期在外造成子女无人管教、无人关心,往往造成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不协调或不堪重负,对父母的不满情绪迁移到学校来。再有,一些家长身上的不良思想产生,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思想形成。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大的心理压力,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3.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的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复杂,内容、形态、渠道也多种多样,其中影响较普遍的是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社会逆反心态。大众传播媒介(电视、网络)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着力于大众,忽视对青少年受众群体的关注,使一些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因揭示某种现象及制作节目的连贯性,使本来用来警示人们和青少年的内容,而被青少年负面地接受了,影响着我国青少年的逆反心理的形成。

当然,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因时因地而改变的,教育者必须运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去看这个问题,而不能只注意问题的一个方面却忽视别一个方面。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疏导对策

通过前面对青少年逆反心理实质、活动和机制以及原因的分析,我认为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疏导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

1.旁敲侧击法。所谓旁敲侧击法就是对学生的错误和问题不明确指出,点到即止。这一时期由于他们生理渐趋成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希望教师、家长能把自己当作成人看待,希望以自己的判断来决定事情,但由于他们的社会经验还不足,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行为方式缺乏正确的判断力,特别是青少年的模仿力强,他们可能会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做出一些自以为正确但有一定危害的行为。这时教师、家长如果不厌其烦地、反复地说教,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抵触情绪,其效果只能事倍功半。因此对青少年的错误进行批评教育时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他们,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要揪住不放,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分析、改正。

2.真情引导法。教师、家长都希望青少年们能向积极方面发展,由此做出了一些善意的但却伤害他们的行为,如教师对青少年犯的错误揪住不放,或是对他们某些不符合自己希望的行为大发雷霆,轻则唠叨不停,重则拳脚相加,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这些做法更会加剧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使他们在叛逆的道路上愈走愈远。感情上的隔阂会使青少年对教师、家长的教育产生怀疑,产生抵触情绪,他们希望的是得到教师、家长的尊重、信任、理解。只有真情才能拉近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感情距离,作为教师、家长要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他们,真诚的帮助他们,指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

3.实践体验法。青少年们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总希望自己亲身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而教师、家长却总是希望青少年能够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个不许做,那个不许碰,对他们过度保护,这样往往束缚他们的手脚,扼杀他们的探索精神。只要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就要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并承担由此造成的后果。他们自己得到的教训比事前的警告与事后的教训都要好得多,要让他们在实践中自己去领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并养成勇于承担的责任感。

4.欲擒故纵法。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向积极方面发展还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关键在于教育的方法。如果仅是靠正面说教,青少年们往往很难接受。反其道而行,利用青少年的这种叛逆心理、刺激他们的自尊心,促使他们向积极方面发展,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仅适用于自尊心强的学生,并且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掌握分寸,不能过度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词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田丰.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与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6)

篇12

一、叛逆心理的形成

我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你说什么他就偏不做什么。”“有时候你刚要说话他就非常烦躁,不愿意听你说下去。”在教学管理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个别人“不接受老师的教导”、“不听老师的话”,常与老师“顶牛”、“对着干”等现象。有的学生明知自己做错了事,面对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劝告,不但听不进,反而反感、抵触甚至采取过激的言行。是什么原因导致它的产生?如何消除不健康的叛逆心理?所有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和研究、摸索。

我们要消除学生的叛逆心理,首先要“知己知彼”,了解学生之所以会在这一阶段产生叛逆情绪的原因。其实叛逆心理是初中生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初中学生多为13~15岁左右,这个年龄是青少年生理发育时期中的最"迅"、最"猛"的时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持批判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易引起少年的狂躁与不安。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

二、正确导向叛逆心理的对策

1.教师应给学生灌输正确的观念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教师应该给学生灌输正确的观念,矫正学生错误的思想,帮助学生们度过叛逆期,告诉学生们叛逆期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指出叛逆期的一些错误的事例,给学生们敲响警钟。教师灌输正确的观念可以通过一些方法,例如:健康教育课、思想品德课、班会、学校的一些心理讲座等。

2.教师应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师生沟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加强师生的沟通,沟通是最重要的交际方式,所以只有通过与学生加强沟通,才能对学生的身心变化有更加细微的感知,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及时采取行动去矫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并将学生的错误行为导向到正确的轨道上。对教师来说,想要了解一个学生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个就需要教师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学生的配合度相融合,这两方面的融合也充分体现了加强师生沟通的重要性。

3.教师应严守师德,杜绝言语攻击或体罚学生

教师的言行是一个标杆,教师的师德不仅是这个教师素质的体现,也是评价这个教师是否是一个好教师的标准。只有专业知识牢固,品德优秀,严于律己的教师才可以教出一群有优良品德的学生。近些年来,杜绝教师言语攻击或者体罚学生被人们广泛关注,言语攻击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种伤害,这种伤害是无声的,但是持续的时间非常之久。叛逆期的学生心理更加的脆弱,如若教师口不择言的对这期间的学生进行言语攻击甚至人身攻击,那么有些后果是无法料想的,因此,每个教师要认清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不是一样的这一个事实,尽可能的因材施教。人与人之间有效的沟通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A上的,一个严守师德的教师,是会想尽办法与学生成为朋友的教师,威严与平易近人并存,做一个聪明的育人者、聆听着和沟通者。

篇13

我们都曾度过这样的青春,满怀着“我是与众不同的”、“没有人理解我”、“是世界错了,不是我错了”的信念在世上横冲直撞,认为自己心底受过很深的伤并因此莫名悲愤,坚持做着被周遭人视为但自认帅气的事情。

青春期的大脑热爱冒险。成年大脑对“损失”更敏感。但对青春期大脑来说,最能打动他们的是“没准会有超出预期的收益”,此时的大脑中,“快乐中枢”腹侧纹状体有着较大的面积和密集的灰质,令少年们对能带来奖赏的多巴胺尤其敏感。当收到的奖金比预期更多时,8至30岁的被试者里,快乐中枢反应最大的是14至19岁的人群 。这或许能解释为何许多人从青春期开始沉迷于最能激活多巴胺系统的上瘾物――烟草、酒精、赌博、上网、游戏……德国研究者曾找来一群每周平均玩21小时游戏的14岁少年,要求他们迅速按下正确的按键,成功就会得到奖金,有趣的是,即使失败,这群少年的快乐中枢仍然活跃 。正常大脑会“厌恶损失”,上瘾的青春期大脑反而可能“追逐损失”。父母眼中,这叫“专干蠢事”。

青春期的大脑过度乐观。这时候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主角”,刀枪不入,气运所钟,风险只会发生在其他“愚蠢的人身上”。 心理学上,这叫“个人神话”。父母眼中,这叫“无脑”。

青春期的大脑还没完全学会“共情”。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能力,人类从五岁开始才逐渐习得,一般到三十岁左右才会完全掌握。伦敦大学的研究者就曾发现,成年人在行动前,会更多地思考“我的行动会如何影响他人”,同时激活克制冲动的前额叶皮层;而青少年在行动前,大脑里活跃的是负责简单行动的颞上沟,“会不会给别人添麻烦”这种念头压根就没出现在他们脑中。他们难以理解父母的担忧,为了摆脱“控制”,会做出许多毫不体谅的行动。父母眼中,这叫“无情”。

总而言之,在父母眼中,青春期的孩子们就是一个无脑无情无理取闹还专干蠢事的奇葩。有统计显示,有青少年的家庭中平均三天就会发生一次冲突,每次争吵平均11分钟。

当然,世事无绝对。对于青春期的这些表现还得从多方面分析探讨一番。这样,或许能从中找出某些个平衡点,让青春期不再那样可怕,青春期也一样美好阳光。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边缘人”?

过去,还在儿童时,他们心目中,存在两个世界,孩子的天地和大人的世界。他们曾经清晰地认定,孩子是孩子,大人是大人,儿童自我的世界,没法与大人的世界平等。因此,孩子接受父母的管教,天经地义,理当如此。

现在,他们逐渐走出那个儿童世界,向成人世界挪步。可是,这两个世界之间,路程并不算短。于是,前不巴“村”,后不着“店”,他们成了两边都不隶属的“边缘人”。一个新的中间世界产生了,这就是青年世界。

你说他们是儿童,现在,决不会再被他们认同。是啊!男孩子,崇尚体育,爱好运动,而且,从中发现了一个新的自己――体质,日益发达;力量,日益强大。女孩子,通过人们投来的目光,特别是异性,更关注自己身体外貌。成人,不正是如此的吗?可是,自己这就算成人?底气又觉不足。回头望望,那个狭小的儿童世界已容不下自己。向前看看,成人世界的门槛还无力迈入。于是,深刻的矛盾摆在了面前,回避不了。

“快快长大,快快长大!”我们小时候,天天都在期盼着有朝一日长成大人。于是,在潜意识里,就会无形中地憎恨自己,那么弱小,不像个大人。有的也会憎恨父母,是居高临下的父母,强大的父母,使自己更觉不像个大人。

怎么办?与父母去抗衡,掂掂自己是否真有力量。这举动,一方面表现出对儿童时盲从父母的怀疑;另一方面,又表现了用自己的双手去建造自己世界的愿望。

可是,抗衡进行得并不顺利。于是,自信维持不了多久,又有自卑袭来。就这样,动荡、狂飙何曾休止过?矛盾,冲突,烦恼,使青年陷入混乱。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人与人之间是有隔膜的,一个人永远无法完全了解另一个人。但同时,每个人又必须通过他人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当我们认为别人肯定、认识的人并不是自己真正的自己,“也许一直在笑,但真正的我一直在哭泣呢……”,如果是这样,心中会产生莫大的恐惧感,反射为一种不依从的行为。

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着独立思想、个人爱好、以及不愿意让别人看到的隐私或者是希望别人理解而又得不到理解的领域。我们也许希望生活在一个没有误解、心与心之间没有障碍的世界中。

而青少年,他们正处于心里上的一个“过渡期”,渴望肯定、渴望独立、渴望自由。在这一阶段,孩子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日渐加强,由于身体发育已经和成人差不多,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迫切地想要脱离成人的监护,却依旧缺少足以保证自我生存的力量和智慧。为了表现自己,孩子们往往会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其实,他们如此做,最根本的出发点是担心外界忽视自己的存在,才会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争取”自己的地位。但这样的“争取”很多时候变成大人眼中的无理取闹,不可理喻。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随着晚婚晚育观念的普及,父母进入更年期时孩子大多也处在动荡的青春期。青春期和更年期都是人生中不稳定的阶段,一个是处于成长期,一个是处于衰退期。在这一时期,子女与父母亲均处于格外紧张的状态,一旦碰撞出火星,便极有可能把两代人一并烧伤。

一位40多岁的母亲,进入更年期后,变得多疑、心烦意乱、好发脾气。这时,她的15岁的女儿进入了青春期,表现得非常叛逆。于是,更年期的母亲与青春期的女儿战事不断。女儿总是抱怨母亲管得太严,听听流行歌,说是“靡靡之音”;出去玩,也要刨根问底调查一番;稍微解释下,就是一顿臭骂,简直不可理喻……而母亲对女儿的一些追星行为觉得无聊又无脑;只要谈到班上的某个男生,母亲就觉得别扭,气不打一处来;还总觉得孩子不够努力,不够优秀,心思没花在学习上;故意和自己作对等等,这样的战争一波接一波地袭来,弄得家无宁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10~20岁为青春期。在这一时期里,青少年的身心都会发生一系列巨大变化。从儿童期进入青春期的少年阶段,最重要的心理现象是“自我意识”的强化,逐步产生了思考问题的浓厚兴趣,热衷于争论和思想交流。他们急于独立,渴望被大人尊重,更希望得到社会承认,却屡屡惨遭失败。因此,他们以苛刻的眼光审视父母与社会,对大人强烈的轻视感中带有一定程度的仇恨,这种自主的青春期意识,使这一阶段的家庭代际冲突犹如大海的波涛永无宁日。也有的心理学家划出了年龄段的特征:1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10~20岁是对父母的轻视期,20~30岁是对父母的理解期,30~40岁是对父母的深爱期,但直到50岁才会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因此,所谓代际冲突,主要指10~20岁的青少年与父母的冲突,是青春期现象,而中学生是最具典型意义的群体。

这时,如果孩子的青春期撞上母亲的更年期,对处于更年期的母亲来说,因为情绪不稳、心情烦躁,对儿女心烦话多。虽然很多人主观上是为了孩子,潜意识里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你听我说”的需要。于是,孩子与家长常会出现对着干的现象。

更年期遭遇青春期是难以避免的,问题在于如何应对?作为母亲,应该避免居高临下对待孩子,尽量把子女当成自己的朋友,用行动表达自己的爱。子女也应该理解母亲,平时帮母亲多做些家务,经常进行沟通,用心去爱自己的母亲。而作为丈夫和父亲,如果发现妻子和孩子的冲突,一定要从中多做些化解工作。

有研究表明,母亲的心理素质在孩子的性格中关系更为直接,母亲性情平和、做事民主,子女性格多表现为亲切、率直,有活动能力;母亲过分严厉,子女表现则往往是逃避、反抗或胆怯;母亲处事忽冷忽热,反复无常,子女多为神经质、自以为是、缺乏责任心、没有耐心等。因此,处于更年期的母亲尤其要注意自己情绪生活的健康性,学会合理疏导自己的情绪,不能放任自流或强行压抑,并训练和引导孩子学会情绪调控,尤其是在消极情绪的调控上为孩子做个好榜样。

这样应对青春期的“叛逆”

“欣然接受”青春期的“叛逆”

专家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在通过竞争增强自信心的过程中并不是找自己同龄的“优秀生”,而是喜欢挑战“权威”,在孩子心里,这种权威主要是父母和老师。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当孩子进入十几岁后,开始变得特别爱面子,家长再像以前那样大呼小叫,肯定会惹孩子不高兴,和孩子打球、做游戏赢了孩子,他们甚至会气得痛哭,而孩子在学校也不再对老师崇拜和尊敬,却换之以评头论足,甚至针锋相对。

“这都是青春期孩子‘挑战权威’的具体表现,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挑战来确立自己的地位和身份,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而且,出于安全考虑,孩子往往将这种挑战的对象锁定在自己最亲近的人身上。”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博士胡邓认为,家长对孩子在青春期表现的“叛逆”不要过于敏感和紧张,而应该“欣然接受”。

“首先,这种‘叛逆’是不可避免的。”胡邓说,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同时,这种叛逆是必须的,孩子只有在青春期经过这种冲突才能初步建立未来社会竞争力的基础,为日后的社会竞争提供最初的心理自信心基础。当孩子在对家长表现出挑战的迹象时,家长最好能表现出有原则的示弱,而适当帮助孩子增强这种自信。

胡邓说,这种“叛逆”也是双赢的,孩子在通过“幼稚”的竞争增强自信心的同时,也是在提醒父母,家庭中将要减少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而增加一位顶天立地的青年。家长在此时应该告诉自己,换个角度理解子女,并有意识地给他们更多更自由的成长空间。

适当尊重孩子的“叛逆期”

尽管父母会认为“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但养育这件事,从来都是充满互动的双向过程。父母在教导人情世态、“社会化”下一代的同时,青少年也会给“知识陈旧落后”的父母带来最新的时代观念,从而“社会化”父母。在此过程中,越是拥有开明心态、愿意接受新知的父母,越可能赢得青少年的信任。

青少年爱父母,并非因为父母是完美无缺的人类。父母爱青少年,也不该带有“你必须完美”的附加条件,而应该在了解的基础上接受青少年的本来模样。自认父母关爱并会支持自己的青少年,可以成长为所谓的“安全型依恋者”,他们适应性更好,社交能力更强,也更能在困境中平复情绪,找到合适出路。而依恋类型是焦虑或回避的青少年,则会更带有敌意,也更可能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所以,亲爱的父母,假如你们不想让孩子日后的生活变得懦弱而平庸,不想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生活在一个不平等的家庭,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失去朝气,那就让他在青春期的年龄段,适度地发泄,适度地放肆,适度地反抗,和孩子多多交流,总之,请尊重孩子的“叛逆期”!

批评孩子要把握分寸

要想减少孩子的逆反情绪,父母就不能滥用批评。批评孩子前先要弄清事情的原委。批评孩子时要分清场合,不要当众尤其是当着孩子同学和朋友的面;批评孩子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更不要贬低孩子的人格

谁没青春过?对于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家长要用理解甚至欣赏的态度去面对,要知道,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如果一味地打压,只会影响彼此的交流沟通,甚至扭曲孩子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家长应该因势利导,帮助孩子成长,可以从和孩子切身相关的小事入手。如孩子爱打篮球,那就可以从他喜欢的篮球明星身上把问题展开,通过明星的成长经历来引导孩子。想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这类行为,就要尽量避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面的冲突。由此才能保证孩子的自尊心不受侵犯。当他有错误的时候,不能当着外人的面进行教育,而是私底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帮助孩子分辨清楚是非的同时,要让他们意识到其实父母是关注自己的,更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已经长大的成年人来看待。

一个好的倾听者往往比一个雄辩的批评家更能有效地解决孩子的逆反问题。在充分了解了孩子所思所想之后,父母可以对孩子一些不正确的想法和判断进行修正,可以明确地指出他的哪些想法和判断是不对的,是父母不能同意和接受的,但在否定孩子的同时,父母也有必要表达出对他的充分理解。孩子如果感觉父母的态度是和蔼可亲的,对自己是能够理解的,是能够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的,他自然也会乐于考虑父母的意见,而不会不假思索地与父母对着干。

篇14

此年龄段的学生有相当部分是比较叛逆的,所谓叛逆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虽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它虽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如果不及时矫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

逆反心理的危害:“逆反期”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

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充满爱意的班集体则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方沃土。笔者努力把班级体,看作是一个大家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要想家庭兴旺,必须大家努力。笔者倡导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大家一起创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

笔者在工作过程中还得到了许多学生的帮助,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使他们渡过了难关,战胜了青春期的消极情绪。他们就是高二(13)班的全体教师和可爱的孩子们以及所有关爱高二(13)班的领导---尤其是德育处王荣春主任、年级主任房玉进、杨建刚团委书记、王清军老师等和学生的家长。所以在对待叛逆期的学生时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大家一起努力。笔者教高一学生时,这些学生有很多的坏毛病。高一刚开学时的学习生活卫生等习惯差,集中调皮孩子多,有“十大金刚”的说法,德育处王荣春主任专门组织开会,会前让笔者好好了解情况,会上建议各处室人员、包括他自己与这些孩子结对子。通过大家的帮助及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一路走来,现有了很大的进步,学生心态都非常好。学生们先后获得过冬季长跑团体奖、运动会方队表扬、团体操比赛第二名、优秀班集体称号、歌咏比赛最佳组织奖、课间操跑步三等奖、卫生示范班、卫生达标班、张文哲获年级演讲比赛三等奖等殊荣,并获得了领导和家长的好评。这一年来逼着做得最多的就是和学生融为一体,做学生的大朋友。

在这期间,笔者的做法是,用真诚的师爱唤醒学生。高一接班,笔者就先想办法和他们搞好师生关系,与孩子们交朋友,用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让他们真正感到笔者的真诚,真正感到我笔者是为他们好。笔者平时的教育是在乎他们、关心他们的表现,不听话当然有批评,但笔者更多的是充当引路人。要求学生做事要讲求良心,尊重他人,要学会感恩,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然地接受笔者的观点。对于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笔者不是一味的训斥和挖苦,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而是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在情与理方面多作疏导工作。即便笔者偶尔火气很大,也尽量压住自己,提醒自己耐心点,避免与过于叛逆的学生发生摩擦,以免自己的绝招难以施展。所以接班至今,笔者可以很自豪地说一句,他班的任何一个学生都不记恨他。有这样一句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在我们班,笔者把每个同学都看成朋友,对于差生,不管是在谈心还是闲聊,笔者总是注意给他们心理暗示,让他们觉得老师喜欢他,认为他“行”。笔者的班级现在有很多这样的男同学,他们学习成绩很平常,比较调皮,但体育成绩比较好,特别喜欢打篮球。但若直接强行反对他们去打篮球,学生一定会在心理上与教师抵触。所以笔者没有这样做,而是找机会和他们谈心。笔者说:“你若体育好,高考要比其他同学有优势,如果你今后考上大学,那你绝对是很吃香的,你知道吗,现在好多单位都喜欢艺体人才。找工作会更容易些。”此外,笔者和其它教师还建立了“一帮一”互助对子。

在工作教学过程中,也有许多学生不理解笔者及教师的所作所为,但笔者并没有在意那么多,仍然为学生的成长不断努力。笔者也与学生坦诚相待,他对学生坦诚地说,他在乎的不是那点班主任津贴,在乎的是学生是否有好的习惯,在乎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乎的是你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如何。

紧抓学生心理特点,笔者在“和睦”“团结”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具体体现如下:邱东建转学—笔者开了简单的欢送会,本班的学生全到,其他班的学生也有同学来。学生们跟笔者的关系都特别好,学生有人称呼她李姐,班里男生大多调皮习惯不大好,笔者有时也打趣说他们“像土匪”一样,他们也打趣叫笔者“司令姐姐”,他们还将班级QQ群昵称就叫“盲盗”集团。不少的家长也告诉笔者孩子们在家懂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