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09:47: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水闸工程运行管理规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水利工程 闸涵考核 运行管理 内容 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177-01
建国以来,河北省沧州市修建了数量众多的水利工程,在历年的防洪、排涝、抗旱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是全市防洪、排涝、灌溉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工程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所以对闸涵进行科学管理,合理控制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利工程管理考核规范闸涵管理内容
1.涵闸的管理
(1)闸门的管理。第一闸门启闭由管理单位专职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多孔闸门启闭要有专职的操作工和观测人员,固定岗位,明确责任。第二应拟定闸门启闭运行方案。
(2)启闭机的管理。第一启闭机必须要有限位开关装置,避免闸门已关到底或开到顶时继续运行,发生损坏事故。当闸门运行接近最大开度或接近闸底时,要减速运行。严禁利用闸门自重自由降落关闸。第二电动闸门启闭机应有启闭措施,以便在系统电源中断的情况下能保证闸门的启闭,如采用电动、手摇两用的启闭机,安装备用柴油机或柴油发电机组等。
2.组织管理。从机关到基层管理闸所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权限明确;内部建章立制,制度健全,关键岗位制度明示;未实行管养分离。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有批文,岗位设置合理,单位有职工培训计划并落实。
3.安全管理。通过除险加固、维修养护及科学化管理,主要工程建筑物、机电设备、通讯、观测设施完好,保证了工程的安全运行。工程主要部位都设置了警示标志,对各闸所明确防汛责任,积极落实防汛抢险预案、措施,备用了必要的抢险工具和器材设备,确保度汛安全。
4.经济管理方面。工程建设资金和维修资金投入较大,有关人员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各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按照工程完成情况及时拨款,无拖欠现象。职工的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齐全,稳定了职工队伍,提高了工作效率。充分利用闸涵工程,用汛末和冬季两个阶段闭闸蓄水,为沿河各县、市提供农业灌溉用水。
二、水利工程管理考核规范闸涵运行管理对策
1.涵闸的控制运用主要是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发挥涵闸建筑物的最大效益,在控制运用中必须保障建筑物的完整及安全。涵闸的控制运用,必须遵照管理规范,管理人员要熟悉涵闸建筑物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1)规定防洪排涝和抗旱的工作水位。根据原设计规定的水位,确定了新的(汛期和非汛期)泄水和蓄水高程。汛期控制做到,根据水情预报,提前防水降低水位,腾空河槽和库容,以利于防洪排涝。规定上游最高水位、最低水位,下游相应的水位及下游落差。
(2)规定最大泄洪量及下游相应的最高水位,在最大水位宣泄下游不遭受冲刷的最小流量和相应最低水位。泄洪不超过设计流量。行洪期间要注意涵闸建筑物上下游水位变化,发现漂浮物(如污物、柴草、浮冰)要及时清除。
(3)涵闸的启闭要求。第一闸门启闭灵活,开闸时闸门不应长期处于震动状态。开闸过程中,不应导致闸门下游的冲刷破坏。建筑物安全无损,闸前壅水高度不能超过设计水位。启闭时发现启闭不灵,声音异常等失常现象,应及时检查处理,不要强行操作,以免毁坏设备部件。第二启闭前应对启闭机、电动机、钢丝绳、闸门、输电线路、电器开关等进行检查,闭闸时应注意闸底碎石等障碍物,以免关闸不严。第三安全隐患排查。沧州市大多数涵闸建造已久,老化失修严重,有的长期带病运行,工程效益衰减,每年汛期都存在着安全隐患问题。随着国家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增加,沧州市先后进行了涵闸工程的除险加固。
2.涵闸的日常养护工作。涵闸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问题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涵闸的养护工作应将养放在首位,做好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远胜于发生问题进行抢修。根据日常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做好涵闸的保养维护计划,对于易损件要定期进行更换,同时每年进入汛期前以及用水期前需要做好全面的养护工作。将汛期以及用水期发现的一些问题整理编制成相应的年度维修计划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后进行维护修理工作,该项工作最好在每年的枯水期开工并赶在汛期前完成。对于涵闸发生的诸如雨淋沟、渗漏、裂缝等可以参照维修堤坝、土坝的方法进行。而对于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表面应当保持清洁完好,定期清除其表面的附着物,如果表面有脱壳、剥落、露筋和机械损坏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用水泥砂浆、混凝土、喷浆等方法进行修补。对于混凝土裂缝,如果对于其本身的结构强度并不产生影响,则可适用灌水泥浆、表面涂环氧砂浆的方法进行处理。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针对各闸所管理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特点,按照设置的管理岗位,组织职工进行培训学习,结合各闸工程的实际设置,对电工、闸工、发电机工等关键工种,除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外,还要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让他们熟练掌握本工程的操作技术,能维修自己管理的机械电器设备,以满足管理技能的需要。对于混岗人员,尽快调整,加强各方面培训,达到一人多岗,一人多能,提高管理效率,所有人员要按培训制度定期培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以满足工程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4.运行管理。各直属闸涵根据 《水闸技术管理规程》,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制订了技术管理实施细则。把主要工程的三视图及技术指标、主结线图,启闭机控制图等在适宜位置明示,以便有关人员查看。每年汛前、汛后机关固定人员对各闸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进行观测;技术人员对渗透压力及测压管进行定时观测,汛期每天一次,非汛期每周一次,记录资料整理归档并及时进行整编分析。这些资料为各枢纽除险加固设计提供了分析依据。各枢纽的土工建筑物、石工建筑物、混凝土建筑物、金属结构、机电设施及防雷设施的养护、修理及时,均按照《水闸技术管理规程》的要求进行,保证了工程正常运行。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闸涵承担着较大范围内的防洪、蓄水和抗旱的任务,闸涵管理长期以来一直是业界人士着重研究的重要课题,因为闸涵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问题,其不仅使工程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同时可能造成财产的损失及人员的伤亡。所以对于闸涵运行管理应该有效地进行控制,从而使其保证一方的平安,更好地造福于当地的百姓。
参考文献
[1] 尹江辉.浅谈堤防涵闸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J].水工与施工,2012(18).
[2] 李忠文,李中玺,李冬梅. 堤防涵闸工程的设计问题[J].大观周刊,2010(14).
关键词:水闸工程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TV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水闸工程对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水闸工程的管理逐渐的引起人们的关注,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不断地加强对水闸工程的管理,从而充分地发挥水闸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目前我国水闸的现状
我国大多数水闸都兴建于20世纪50~70年代,受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水闸的设计标准较低,材料使用和结构的设置不尽合理,留下了严重的质量隐患;其次,水闸工程在使用的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维护和养护,人们只管使用,而不对其加以保护,很多水闸长期以来都是超负额运转,在运转一段时间后,变成了“病险水闸”;最后,水闸工程的管理缺少一个健全的管理机制,一方面,水闸工程管理的投入不足,影响了水闸的定期维修,导致加固不彻底,另一方面,管理制度不完善,水闸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很多人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不能及时发现病险水闸的问题,而且管理部门的内部管理手段陈旧、落后,不适应变现水闸安全管理的基本需求。
2 加强水闸管理
水闸管理单位应该增强安全意识,充分考虑到病险水闸的危害,在进行病险水闸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切实履行自己的法定责任,本着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病险水闸的管理工作,发现问题时要及时上报给相关单位,及时消除病险水闸可能引起的安全隐患,制定有效的方案确保在病险水闸发生工程事故后可以快速的实施抢救方案,进而将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病险水闸的管理不同于正常水闸,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严格依据相关的管理规定进行,增强病险水闸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2.1水闸工程组织管理
水闸工程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决定了系统的组织,同时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做好水闸的组织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做好水闸工程组织管理要确定管理的目标,明确管理权限,使管理者本人明白自己的责任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管理,怎么进行管理,做到心中有数,熟悉水闸管理的工程流程、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精神文明、水闸工程管理的规章制度及档案等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水闸工程的组织管理:
2.1.1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管理中,水闸工程管理工作人员的岗位要设置合理,按实际情况配备人员;技术工人要先培训后上岗,单位有职工培训计划并落实到实处,职工年培训率达到30%以上。
2.1.1管理单位要建立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2.1.3水闸工程的档案要有专人进行管理,确保档案设施齐全、完好;各类工程建档立卡,图表资料规范整齐、存放有序,按时归档;档案管理工作者要有档案主管部门认可的登记证书。
3水闸工程安全管理
安全无小事,时刻不能忘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安全管理必须从源头抓起,做好安全管理须做好以下工作:
3.1在水闸工程管理中,要依法进行管理,按照《水闸安全鉴定规定》开展安全鉴定工作,根据安全鉴定的成果指导水闸安全运行和除险加固,禁止在水闸工程管理的范围内爆破、取土、排放有毒或污染物;妥善保护水闸的机电设备、水文、同勋、观测设施,主要部位要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发现违章行为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并及时上报。
3.2在汛期到来前,要落实各种防汛责任制,防汛岗位明确,建立防汛指挥部,抢险队伍激动能力要强,人员需经过防汛抢险演练,并要配齐抢险工具、器材设备。
3.3根据实际情况,按规定开启闸门启闭机设备,发现闸门启闭机工作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并上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3.4要不断的进行对工程隐患进行排查,并登记入册;有相应的除险加固或更新改造规划及实施计划;工程除险前有安全度汛计划,同时要确保水闸工程管理范围内的生产、生活设施安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无重大安全事故。
4 加强水闸的安全鉴定
在确保水闸安全的各项工作中,水闸的安全鉴定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是,先阶段很多管理部门对它的认识不足,导致安全鉴定工作没有发挥有效的质量检测功能,致使水闸工程中的安全问题没有被及时的发现,水闸的除险加固工作没有适时进行。很多地方的水闸管理部门忽视了安全鉴定工作,没有认真检查水闸,仅仅注重水闸的表面运转。《水闸技术管理规程》《水闸安全鉴定管理办法》等文件中规定,当水闸工程出现重大事故后,相关单位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全面安全检查,如果发现影响安全的环节,要及时进行相关的安全鉴定,做好病险水闸的安全现状调查,做好初步的安全评估,编制相应的病险水闸安全鉴定书,并及时提交给主管部门要求其对病险水闸进行全面的深入的调查。为了保证水闸的安全运行,相关单位必须要加强对病险水闸的安全鉴定,安全鉴定成果是指导水闸安全运行和除险加固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病险水闸一般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通过安全鉴定之后,就可以根据其安全指标达不到设计标准进行相应的拆除或者重建。
5 引进新技术、新工艺
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类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层出不穷,相关部门在进行病闸的除险加固的过程中,要注重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水闸的除险效果,保证工程正常的运行。
首先,水闸的设计应该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条件和功能要求,例如在沿海地区的水闸宜选用平面铸铁闸门或者小型自动翻板闸门,既要考虑防洪安全,又要满足灌溉、发电、排涝的要求。其次,在水闸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水闸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目前国内的大中型水闸启闭系统一般都采用卷扬式或者螺杆式,随着新的施工设备的引进,各大水闸在改建、除险加固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液压式启闭闸门,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调度,提高水闸管理的高效性和经济实用性。
6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现阶段很多水闸的管理部门忽视病险水闸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使很多病险水闸带病继续运作,并且把这种运作是为一种正常的安全运用。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了社会的安定和谐,作为水闸的管理单位应该树立对人们的生命财产负责的意识,切实根据安全鉴定成果对水闸进行管理。在病险水闸的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经常会忽视应急预案的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可以减低事故导致的损失,为此,相关单位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对当地居民进行防汛抢险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技能;与此同时要建立和健全病险水闸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对病险水闸的不定期巡查和检测。
7 加强工程监督管理
建立有效的病险水闸管理机制可以有效的确保水闸的安全正常运行,在加强病险水闸的管理过程中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健全定期检查制度,水闸管理部门要定期对水闸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问题的病险水闸,及时进行维修巩固,或者指定相应的度汛方案,确保工程可以安全度汛,严格管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其次,加强日常的养护工作,延长水闸工程的使用寿命,对于大中型的水闸,要逐步采用计算机等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水闸的高效安全管理。最后,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出台新的收费管理政策,向受益的单位和个人收取水闸工程的修建维护费用,以解决在水闸除险加固和工程维护的过程中的大量费用支出,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病险水闸管理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较多,工作压力较大,需要相关部门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的做好病险水闸的管理监督指导工作。针对现阶段对病险水闸管理规范不够完善的情况,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相应配套措施的出台,减少在安全鉴定中出现各种人为干扰因素,制定更加详细的病险水闸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 王珊 .基于 GIS的溃坝洪水计算信息快速提取[J].中国防汛抗旱,2010(2).
[2] 邢广彦 ,邢广君 .我国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关键词】水闸;上游护坦;粘质粉土地基;灌砌块石;加固
1 工程概况
慈溪市陆中湾两侧围涂工程为Ⅲ等工程,其主要建筑物陆中湾十一塘闸级别为3级,位于Ⅲ号区块的横堤12+840处,规模为5孔×7m,闸孔总净宽35m,底槛高程-0.37m(1985国家基准,下同),地基为粘质粉土地基,水闸上游进口段河道总长77m(闸室至进口段河道喇叭口坡脚末端距离),底宽45.5m,顶宽80m,两侧为河道护岸。水闸闸室上游设置了长12m的C25钢筋砼铺盖,铺盖上游为长10m的灌砌块石护底,灌砌块石护底前端接宽4m、深1.5m的抛石防冲槽,水闸上游防冲槽至进口段河道喇叭口坡脚末端约51m长的河道底部为天然地基(未设防冲设施)。排涝设流量360 m3/s。
防洪、防潮标准:水闸按50年一遇防潮标准设计。水闸施工围堰按汛期10年一遇位加安全加高设计。
排涝标准:20年一遇3日暴雨4日排出,并全过程控制最高水位不超过作物耐淹水深,并按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36小时排出复核。
设计水位:外海设计潮位P=2%设计位为5.36m,多年平均低潮位为-1.87m。排涝闸前20年一遇洪水位3.06m,堤内河道闸前正常水位2.25~2.45m,内河设计低水位1.20m。
2 加固原因
水闸上游防冲槽至上游翼墙出口处底部未设防冲护底。2011年6月11日开闸放水时(右侧四孔全开),开启时内侧河道水位高程2.70m,外海侧为低潮位,过闸流量258 m3/s,同时因闸门不对称开启,进口段存在折冲水流和局部的漩涡,加上粘质粉土不冲流速低,进口段未设护底导致底部出现冲刷,局部最深冲刷深度达3.5m,引起右岸岸坡及水位观测台基础底部粉土掏空发生倒塌,继续冲刷将对闸室稳定产生影响。
3 应急加固措施
由于正值汛期,水闸需承担排涝任务,不能关闸对上游冲刷段进行全面修复。为防止冲刷范围扩大,影响水闸建筑物安全,经过对现场踏勘测量,决定采取临时的应急加固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对进口段两侧河道岸坡坡脚临时抛块石混合料防护,防止岸坡范围坍塌。
(2)加强对水闸的观测,主要是冲刷深度及范围的测量,发现险情,及时通报。
(3)通过计算分析,对水闸闸门开度进行控制:闸门控制开中间三孔,开启度为0.6m,粉土不冲流速按0.60m/s计算,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闸门开启流量计算过程表(每延m)
上游水位H上(m) 闸门开启度e(m) 流量Q(m3/s) 流态 下游水位H下(m) 总流量
(3孔,21m) 上游过水断面 平均流速
2.50 0.6 2.5 孔流自由出流 -0.37~1.33 53 166 0.32
1 4 孔流自由出流 -0.37~1.63 84 0.51
1.5 5.8 孔流 -0.37~1.83 122 0.73
2 9 堰流 -0.37~1.83 189 1.14
经过上诉的应急加固措施,现状上游冲刷段河底基本稳定,未出现冲刷深度加大及范围扩大的情况。
4 加固方案设计
为保证台汛期水闸能正常排涝,保障上游地区防洪安全,对上游护坦冲刷段河底进行全面加固。
4.1 设计流速及防冲护底材料选择
水闸上游20年一遇洪水位3.06m,5孔闸门全开,自由出流情况下极限计算流量390m?/s,过流面积200m?,平均流速1.95m/s。设计流量360m?/s情况下,最大流速1.81m/s。
不同的防冲护底材料具有不同的抗冲流速,见表2。
表2不同材料抗冲流速
材料 抗冲流速m/s 材料 厚度 抗冲流速m/s
干砌块石 3~4 雷诺护垫 0.23m 3~5
灌砌块石 4~6 0.3m 4~6
混凝土 6~8 格宾垫 0.5m 5~7
抛石 3~4
对于满足计算流速的护面材料,拟选用40cm厚抛石面层、40cm厚C20灌砌块石面层、40厚C20砼面层和30cm厚雷诺垫面层四种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采用40cm厚抛石面层修复冲刷段,总造价需516002元;方案二采用40cm厚C20灌砌块石面层修复冲刷段,总造价需1026559元;方案三采用40厚C20砼面层修复冲刷段,总造价需1206395元;方案四采用30cm厚雷诺垫面层修复冲刷段,总造价需936161元。
从造价比较来看,方案一抛石面层造价最低,C20灌砌块石面层和雷诺垫面层造价居中,砼面层护底造价最高。从施工方便角度,方案一基本可以带水施工,无需设置围堰,其余三个方案均需设置围堰,在干地上施工。从抗冲能力来看,方案一抗冲能力相对稍差,但3~4m/s的抗冲流速已经可以满足工程要求;其余方案抗冲能力更强,可以达到4~6m/s。从技术的成熟度看,抛石、灌砌块石、砼护底施工技术比较成熟,为常用的工程技术手段。雷诺垫尚为新型的护底护面材料,工程应用经验相对不如其它方案。
综上所述,在满足工程抗冲要求的前提下,从节省投资、方便施工的角度,采用方案二40cm厚C20灌砌块石面层作为防冲护底材料。
4.2 护坦加固方案设计
关闭水闸闸门防止海水倒灌,在水闸上游进口段河道末端修筑临时施工围堰,围堰顶高程3.00m;抽除围堰内积水,采用石渣回填冲刷坑至面层护底高程;然后铺设300g/m2 无纺土工布一道,在土工布上铺设石渣垫层厚20cm,石渣垫层上设置40cm厚C20灌砌块石面层作为防冲护底。加固范围如下图闸室阴影部分。
5 施工期水闸稳定验算
5.1 施工期水闸防渗验算
水闸闸室段长度17.50m,底板上下游备设置一道深4m的C20砼地下连续墙。水闸上游防渗铺盖长度12.8m,下游消力池防渗段长度8.5rn,水闸闸下防渗段总长54.8m。
闸址区位于粉土地基时,表层土抗渗性能较差。本工程闸基地下轮廓采用平
展式地下轮廓。根据《水闸设计规范》粉土的渗径系数取C= 10,因此计算得出水闸内外最大水头差不得超过5.48m。
河道护底设计高程-0.37m,则护底结构层施工时,要求围堰内水位降至-l.0m。因此水闸外海水位不能超过4.48m,接近5年一遇设计位4.50m。
水闸边墩侧向布置有4m长的翼墙,并且边墩与翼墙间设置有垂直止水,侧向渗径总长40m,墙后回填粘性土。粘性土渗径系数取C=3,计算最小防渗长度16.5m,实际侧向渗径长度大于最小防渗长度,侧向渗透稳定可以满足要求。
5.2 水闸稳定验算
水闸的上游河道加固期间,水闸工作闸门关闭进行挡潮,上游侧需设置围堰
进行干地施工,因此需对水闸主体建筑物在加固期进行稳定计算,确保水闸能安
全运行。考虑到加固期时间较短,本次水闸外海潮位采用5年一遇位4.50m进行验算。根据水闸的闸室结构布置,按照《水闸设计规范》规定的荷载组合,
分别对完建情况、外海位情况(H外=设计位 h20%=4.50m,H内=内河
闸前无水,护底施工要求围堰内水位至-l.0m)2种工况计算闸室的偏心距、基
底应力、基底应力的不均匀系数及沿闸室底面的抗滑稳定系数。
由于结对称布置,根据《水闸设计规范》基底应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按Pmaxmin 计算;闸室基地面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按KC= 计算,f为闸室基底与地基之间的摩擦系数,取0.35。水闸稳定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水闸稳定计算结果表
闸名 工况 偏心距e(m) 基地应力(kN/m2) 不均匀
系数 抗滑稳
定系数
最大应力 最小应力
十一塘闸 完建情况 -0.30 100.6 82.1 1.23 /
P=20%外海位情况 0.26 81.5 68.1 1.20 1.49
偏心距是对闸底板中心的偏心距,偏内河侧为“+”,偏外海侧为“―”。规范要求,闸室基底应力比允许值1.50,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允许值1.25。从上表可以看出闸室的整体稳定和基底应力的不均匀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
关键词:灌区;水闸;设计要点
引言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增强,灌区的改造在全国各地日显重要。控制灌区工作状况的水闸在整个灌区改造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灌区的潜在的水利险情起到总控制的作用。设计人员需要以灌区实际的承载能力和沉降要求为基础,对水闸的位置,地基结构以及防冲能力进行合理设计。
1. 水闸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1.1 水闸的基本结构
水闸是灌区设计的关键部位,其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从上游到下游依次由上游连接段、闸室、下游连接段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中闸室是水闸的核心部件。闸室中利用底板承载闸室整体的重量并将闸室的全部载荷向地基传递,同时底板在一定程度上还兼具这防渗和防冲的功能。闸室中通过闸门来挡住上游的来水,并通过控制闸门的位置来决定来水流量的大小。闸墩也是闸室中关键的部位,它的主要作用是将闸孔和闸门、工作桥等其他部分相分离。水闸两侧的翼墙和护坡构成水闸上游连接段,为保证水流能够顺畅地流入闸室,按照有关规范在上游连接段建立防冲槽、护底和铺盖。同时,这些装置的存在可以保护岸堤与河床,使其避免遭到灌区水流的冲刷。水闸上游连接段与水闸构成较长的渗流直径,加强闸基和两岸土壤的稳定性。水闸的下游连接段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消力池、护坦、海漫、防冲槽、两岸翼墙、护坡等,下游连接段的存在可以引导流向下游的水流扩单更加均匀,降低水流流速,通过水闸的水流的动能随着流速的减小而减小,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水流对河床及两岸的冲刷作用,起到保护河床和两岸的作用。
1.2 水闸的主要作用
水闸在小型灌区中既能挡住水流起到储存水的作用,又能够在水量较大时泄除一定量的水量,主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闸门的垂直位置来控制水位的高低,是灌区的核心建筑物。在现阶段水利工程中被广泛的应用目前。在防洪、灌溉、排水等农业领域、航运交通领域和发电能源领域等多项行业中均广泛运用到了水闸的主要功能。按照实际运作的功能,水闸的种类主要有节制闸、进水闸、分水闸、排水闸、冲砂闸等,不同种类的水闸应用的范围与作用大相径庭,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决定具体使用种类。另外,在部分水利工程中,水闸需要发挥多功能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实际的水利工程作用和需求运用不同种类的水闸进行组合设计与建设,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 水闸设计的主要内容
2.1 水闸选址设计
水闸的选址是水闸设计的基础,是水闸能够进行有效运行的关键性环节之一。水闸选址不当,会导致水闸所在位置地质条件较差,较差的地质条件即使经过人工改造依然无法达到良好的地基水准,水闸运行过程中极易出现水闸失稳、冲刷破坏等问题,造成水闸工程失事,威胁财产生命安全。因此,水闸选址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水闸工程稳定安全并能满足灌区对水闸供水量的要求、通过水闸的水流平稳均匀、水闸造价经济有效并易于后期管理等。根据上述原则,水闸的选址必须基于良好的天然地基,并便于后期运行管理满足灌区使用要求,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在水闸选址时要充分考虑分析灌区内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选用的地基岩石完整可靠,能够承载较大的载荷,具有较高抗剪强度防止发生侧滑等事故,地基具有较高抗渗稳定性,不易发生透水情况。如果在灌区内不存在满足上诉良好地质要求的天然地基,就需要工程设计人员选取相对较好的地基,增加工程造价预算,利用可靠的技术对地基进行技术性处理以达到上述要求。从相关经验来看,对天然地基改造一般需要增加总造价的30%左右,并且在改造施工中必须遵循相关管理规范,否则极易造成地基的破坏,人造地基无法满足要求,最终导致水闸运行的不安全性。因此,水闸选址在水闸建设过程中是一项非常讲究的工作,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项工程。
2.2 水闸地基设计
地基是影响水闸稳定性的关键基础因素,水闸地基的质量直接决定水闸的质量。总结水闸建设的相关经验,水闸地基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达到较高的要求:①提高水闸地基的承载能力,为地基之上的建筑奠定基础,保证水闸建筑物的安全稳定;②消除影响地基下沉的相关因素;③改造地质条件,减少地基的渗透情况。目前水闸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桩基法、木桩加固法、复合地基法、预压法、换土垫层法。
(1)桩基法
当水闸垂直载荷过大时,由于大面积垂向载荷的影响,建筑物很容易发生沉降。桩基法在承载载荷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是解决在建筑物沉降具有较高要求的工程项目的重要方法。目前,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常用的桩基罚分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
(2)木桩加固法
木桩加固法是一种历史久远并且成熟的地基处理方法。上世纪建国初期,受到当时技术水平和物质资源的限制,木桩加固法在水利工程领域运用相当广泛,几乎是唯一的方法。这主要是因为木桩加固法具有巨大的优势:首先是木桩加固法的设计简单易行,设计人员掌握起来较为容易;其次,在建筑施工时,木桩加固法施工更为方便,受环境因素的限制较小;最后,木桩加固法所用材料的取材更加广泛,适用于那个物质资料匮乏的年代。但是,近年来广东省水闸工程的检验当中发现,木桩加固法处理的地基桩体腐朽较为严重,造成地基承载力变差,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3)复合地基法
当天然地基不满相关要求时,需要对天然地基进行处理,形成由天然基体和人造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这就是所谓的复合地基。复合地基可分为三类:散粒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柔性桩复合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复合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桩体材料不尽相同,桩体的加固方法与原理也有所不同,施工工艺也因地制宜,因此复合地基的适用范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4)预压法
为减轻地基沉降速度并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可以通过提前架在,加快地基的排水固结,这种方法叫做预压法。预压法在改善淤泥质土、撇泥和粘性土地基等的强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降水难度大,施工周期长等缺点。因此必须在仔细分析灌区地质条件,了解土壤性质等情况的基础上适当选择该种方法,以免出现工程质量不合格和工期未达要求的情况。
(5)换土垫层法
换土垫层法与桩基法一样,也是一种比较原始和成熟的处理方法。换土垫层法具有较为清楚的加固原理,建筑施工工艺简单易行,施工质量更为可靠,在浅层地基处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经过多项水闸建设项目实践证明,换土垫层法处理的地基在后期运行过程问题较少,因此,至今仍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2.3 水闸防冲设计
在水闸的后期运行过程中水文条件和河道的地形条件均会出现较大的变迁。因此需要进行防冲设计,消除水文和地质条件造成的潜在隐患。防冲设计的一般步骤有:①控制好工程的工况;②计算并控制好设施;③计算消力池的面积以及深度的控制要求;④计算河床冲刷的能力要求。
3. 结语
小型灌区的设计建设中水闸是关键的一个部分,水闸对灌区的水流起到根本的控制作用。在水闸设计中需要对水闸的选址、水闸的地基建设和水闸的防冲设计进行详细考虑。
参考文献
[1] 高丽. 浅谈小型灌区改造水闸设计要点[J]. 民营科技, 2015, 3: 194.
[2] 唐通文. 关于水闸设计要点方法探究[J]. 新材料新装饰, 2013, 12(34): 24-25.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质量
一、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
1、什么是水利工程管理
水利工程的运用、操作、维修和保护工作,是水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建成后,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和验证原来规划、设计的正确性。
2、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
①开展水利工程检查观测;②组织进行水利工程养护修理;③运用工程进行水利调度;④更新工程设备,适当进行技术改造。
3、工作方法
①制订和贯彻有关水利工程管理的行政法规;②制定、修订和执行技术管理规范、规程,如:工程检查观测规范、工程养护修理规范、水利调度规程、闸门启闭操作规程等;③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据以开展管理工作,主要工作制度有:计划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经济管理制度、财务器材管理制度和安全保卫制度等。
4、水利工程管理的种类
(1)水库管理
水库是调节径流的工程。水库管理的突出重点是做好大坝安全管理工作,防止溃坝而造成严重后果。水库效益是通过水库调度实现的。在水库调度中,要坚持兴利服从安全的原则。
(2)水闸管理
水闸是用以挡水,控制过闸流量,调节闸上、下游水位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有节制闸、分洪闸、进水闸、排水闸、冲沙闸和挡潮闸等类。发挥水闸的作用是通过水闸调度实现的。
(3)堤防管理
堤防是约束水流的挡水建筑物,特点是堤线长、穿堤涵闸、管线等与堤身结合部容易形成弱点,土堤所占比例较大,河道堤防往往由于河势变化而形成险工,堤身内部往往存在隐患。
(4)引水工程管理
引水工程的作用是把天然河、湖或水库中可以调出的水输送到需要地点。引水线路有的利用天然河道,有的是人工开渠或敷设管道,沿线可能有泵站、调节水库以及分水、跌水、平面或立体交叉等建筑物。引水工程建筑物种类和数量多,技术经济关系比较复杂,运行管理任务比较繁重。
(5)灌溉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是灌溉管理工作实现灌溉节水高产目标的物质基础。灌溉工程一般包括水源工程、渠道和渠系建筑物三部分。
二、如何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1、落实好项目法人责任制
落实好项目法人制,一是要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针对目前水利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资体制,按照项目类别不同组建项目法人。二是要严格项目法人资质审查,在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阶段就应明确项目法人,没有按规定要求组建项目法人的不进行项目的各项审批工作。三是要严格项目法人单位人员配备,不仅专业齐全,而且人员素质要高,有经验。
2、开展好建设监理工作
要加大监理人员培训力度,全面提情况尽量保持协调,从而使监理工作真正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3、全面实行招标投标制
一是尽量采取公开招标,严格限制邀请招标,保证优秀的施工企业中标。二是加强标底编制和评标专家的保密性。三是进一步完善招标程序,制定先进的评标办法。要积极吸先进经验,改进现有的招标程序和评标办法,使其更加合理和科学。
4、逐步完善水利建设中介服务组织、规范市场,促进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完善水利建设市场的中介服务组织,建议水利部尽快出台相应政策、制度等,规范中介组织的服务与管理。
5、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大质量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建设项目质量严格按照《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要求,完善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使质量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分工负责的局面。加强质量监督工作,一方面是强化各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作用,各级质量监督机构及人员不仅要监督检查工程质量,而且还要检查督促项目法人单位及监理、设计、施工单位的质量体系及运行状况,树立起质量监督部门在质量管理中的权威性。另一方面是加强项目稽察检查和积极发挥社会舆论对质量监督作用,要选择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水平高的专家,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执行稽察检查使命。同时在稽察方式上,要借鉴国际体育组织“飞行药检”的成功经验,稽察组行动时不提前通知,到现场取得检测数据后,迅速提出处理意见。同时要向全社会公布水利工程质量举报电话,使群众发现的质量问题也能及时处理。
6加强水利施工前后管理
水利工程开工前,项目法人应当办理工程报建备案手续。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承揽水利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等单位应当具备相应资质。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征得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审批。承揽水利工程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可以采用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制定的示范文本。把好验收关口。工程建设完成一经验收就要交付管理单位投入使用,因此验收是工程建设的最后关口。准备接收工程的运行管理单位一定要认真参加验收工作,验收人员在对照设计鉴定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要站在今后运行管理的角度多查找问题和不足,对试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逐一检查落实,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交付管理单位的工程是优质、实用、美观。未经验收,不得交付实用。工程验收应当遵守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并结合下列要求:(1)单元工程验收应当有监理单位出具的质量评定;(2)阶段验收和单位工程验收应当有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出具的工程质量评价意见和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出具的检测结果;(3)竣工验收应有水利工程监督机构出具的工程质量评定报告。项目法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健全的项目档案,并于水利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30日内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移交水利建设工程项目档案。
六、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及工程技术管理
(一)质量安全管理
项目法人签订水利工程建设合同后,应当向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自受理之日内起10个工作日内签发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书。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应当依法交纳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费管理实现收支两条线。项目法人应当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组织实施,设计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设计标准、建设地点、重要仪器设备和主要结构形式调整等重大设计变更的,项目法人必须报原审批部门批准。施工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要求:(1)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2)在施工现场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防火等防护措施;(3)对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特殊作业环境可能造成损害的,应当采取安全防护措施;(4)采取措施控制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属于突发性或者重大、特大伤亡事故的,应当在2小时内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按照事故类别和等级向当地人民政府、上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调查、处理。
关键词:松北水系;精细化管理;水利工程
1概述
松北防洪、灌排体系改扩建及水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是哈尔滨市打造“北国水城”的重点工程,既是哈尔滨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确定的“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中的“北跃”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哈尔滨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三个主要项目之一。截至目前,松北水系一期工程完成渠道开挖41公里、湖泊开挖4个,新建水工建筑物17座、桥梁38座,银水湾支渠等渠段实现通水,具有引水灌溉、排涝、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旅游等综合功能。多年来,哈尔滨市江北水城调度中心作为松北水系的运行管理单位,一直致力于松北水系渠系、闸泵站工程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探索。
2精细化管理概述
精细化管理是对各项管理内容进行精简运作,做到管理职能细分、具体工作细化、制度落实细化等,管理注重细节、过程、质量和效果,这是一种高效、节约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文化[1]。其基本原则是“精、准、细、严”,具有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运行流程化、细节衔接化、考核数量化、信息准确性、反馈及时性和规程实用性等特点。多年来,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一直侧重于规范化、现代化等方面,而较少涉及精细化管理。与目前企业所实行的精细化管理不同,水利工程要跨越多个行政区、同时还兼具多项功能,工程管理由多个管理点构成,且多为独立管理单元,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存在很大的困难,在管理实践中,还需依靠法律、行政等手段。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目标分解细化和精准落实的过程,即将考核标准的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安全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内容进行细化量化,并落实到日常实际管理工作中去的具体体现[2]。
3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现实需求
松北水系包含7座既有老的水工建筑物和17座新建水工建筑物。在踏查既有闸泵站时发现,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方式单一且较为粗放,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着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过程监督不到位、管理执行不力等问题。如何协调管理既有老闸泵站与新建闸泵站成为一道难题。为此,调度中心通过省内外广泛借鉴学习,认为应该把精细化管理作为解决当前存在诸多问题的突破口。在确立了建设精细化管理这一带有方向性的思路后,结合实际情况,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整个过程、控制到各个环节、规范到各项操作、精确到每组数据,保证松北水系运行管理工作稳定高效运作,为松北水系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4精细化管理途径
调度中心作为松北水系的管理者,探索、推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在深刻把握精细化管理理论内涵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及工作任务,逐步探索建立以管理目标清晰明确、管理责任细化具体、监督考评科学完善、绩效管理奖惩分明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促进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4.1细化岗位职责,制定精细化管理标准
首先对各科室的职责重新梳理,使科室之间的权责更加明晰,避免工作推诿扯皮现象发生。然后各科室将科室职责量化、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上,并制定各科室的管理制度体系、岗位责任体系、管理标准体系、考核体系四大体系,使各项工作管理步入了标准化、流程化的轨道。用量化的考核标准,取代模糊的管理要求,通过考核赋分的形式细化岗位职责、任务和标准,为职工履行岗位职责、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指明了方向。
4.2完善考核机制,提升精细化管理执行力
推行精细化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过程控制,坚持以考核促管理、以考核促执行,提升精细化管理执行能力,促进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一是坚持全面考核。对设定岗位实行全面考核,检查责任落实、任务完成等情况,对照评分标准认真评定,量化打分。二是坚持多层次考核。实行调度中心全面考核、各闸泵站综合考核、日常抽查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及时发现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三是督促存在问题整改。考核检查出的问题,督促职工限期整改。未能及时整改正的,采取相应惩罚措施并在在下次考核中将从重扣分。四强化考核监督。专人专管,若发现考核过程中不客观、不公正的,将追相关人员责任。五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提升精细化管理的执行力。
4.3强化人员素质,构建精细化管理队伍
精细化管理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水利工程管理不仅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同时还需要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首先,调度中心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运用制度刚性化与管理柔性化相结合的方式对职工进行管理,使职工认识到自己担负的重任,强化其责任感。其次,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起职工参与培训、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再次,为了满足数字水调建设要求,让管理队伍学会应用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努力培养既懂信息系统管理、又熟悉水利工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4.4开展试点推广,不断积累精细化管理经验
按照“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的原则,调度中心处选择相对基础条件较好的发生渠泵站开始接管作为试点,首先从建章立制、管理资料规范等易实施、见效快的工作开始,在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基础上,逐步推广至其他闸泵站。同时,把精细化管理不断向水文测报、财务管理、水情调度等方面推广,力求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全覆盖。
4.5推进信息化建设,深入推动精细化管理
松北水系采用的是集水雨情实时监测与预报、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排涝调度、农业灌溉水量调度、三维仿真、综合决策支持等于一体的数字水调系统,这是一项全新的、开创性的工作。数字水调的建设,是松北水系信息化建设的坚定一步,松北水系调度管理平台搭建,将为渠系调度提供现代化的管理平台和功能齐全的辅助决策支持环境,推动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目前主体工程水量调度会商中心已建设完毕,各闸泵站终端设备还未施工,有关部门正在协调建设,抓紧推进数字水调建设也是近一阶段我单位的工作重点。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思想,是水利工程项目运行管理中的必然发展趋势。
随着松北水系一期工程陆续接管和后期工程即将建设,责任越来越大,我们要积极开展精细化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在摸索中前行,不断完善和优化精细化管理体系,进而实现松北水系运行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充分发挥松北水系的巨大社会效益。
作者:杨磊 单位:哈尔滨市江北水城调度中心
参考文献
关键词: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远程监控;现场控制;应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6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的飞跃发展,特别是随着“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这一控制模式的提出,水库的自动控制迫切需求可靠性及安全性高、性价比好的闸门控制系统。另一方面,在深圳地区,雨量充沛,特别是在抗洪、抗台风枪险的非常时期,测控系统应与市、区三防指挥系统直接进行信息交流,方便迅速掌握有关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先进、成熟、高可靠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下文结合水库与深圳市、区三防、供水等方向的现实情况和发展需要,采用了一种新型先进、成熟、高可靠、开放性好的闸门远程监控系统,它的建成将大大提高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水乎和效率。
1、概述
某水库为实现水库管理现代化、充分发挥工程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采用网络技术构建了一种新型闸门远程监控系统,对闸门实现现地、集中和远程控制,为水库水资源的科学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后期运行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系统由管理处计算机局域网、闸门自动监控系统、图像监视系统组成。管理处局域网由服务器、交换机、闸门双机热备监控工作站、图像监控工作站以及
各类查询工作站、办公自动化工作站等组成。局域网建有网络实时INSQL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和基于Web的查询系统。局域网与省水利厅计算机网络间通过 2M带宽的光纤专用通道相联,构成广域网络结构,实现数据共享。闸门计算机控制系统、图像监视系统负责闸门的自动启闭和实时信息采集,实时数据包含闸门相关数据、水位数据、扬压力等实时数据,利用图像监视系统的屏幕,还可以进行防汛会商与展示。在与省网联接后,可在省水利厅远程操作现场闸门控制系统。
2、系统工作原理
某水库闸门远程监控系统由远程监控系统和现场控制系统组成。该水库闸门远程自动化监测与控制系统结合了软件和硬件集成系统,所涉及的技术,包括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等。其工作原理为:使用现场安装的各种传感器实时采集水位、闸位等相关信息,通过集中处理后通过网络上传到远程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实时分析这些数据、查询,然后再通过网络实时控制指令,以实现对闸门的控制;同时,通过现场安装的图像采集设备实时采集现场的图像信息,利用网络向远程监控中心传输,以供监控中心可以实时监视现场工作情况和机械设备运行情况,指导闸门控制的执行。
3、系统特点
本系统在传统的闸门手工运行的基础上通过自动化改造,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视频监控等技术实现闸门远程控制,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无人值班运行
针对沿线排水闸运行次数较少、分布散的特点,在自动化远程监控的技术上,通过水位监测、实时图像传输、电源远程控制等现代化手段,实现了无人值守运行。
远程控制直观
中控室是整个系统的调度中心,主控机作为上位机对闸门进行远程控制,远程监视功能主要就是技术人员可以从各级的监控终端中实时的看到各监视点现场的视频图像,同时还可以通过软件控制现场的摄像机镜头以及云台,使其根据需要调整光圈大小、焦距远近、变倍高低以及图像角度等,满足对现场多方位视频图像的监控需要。同时,系统中的远程监视还能够对同一监控点的图像进行分发、调配,以满足多终端对同一图像的访问要求。闸门的运行情况通过安装在闸门顶的摄像机实时传回管理楼控制中心,在控制中心的视频监控主机上通过控制球型云台实现全方位多视角的监视,能获得闸门全景,也能获得闸门的细部图像,对闸门控制仿佛“身临其境”,而且还能看到在现场无法看到的细部特征。
3)混合网络传输
针对不同的物理位置分布,选择合理经济的网络传输方式,为闸门远程控制提供传输通道,同时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和充足的网络带宽要求。
4)电源远程控制
沿线闸门为排水闸,平时水位低于内河水位,均为自流排水,闸门常开,只在汛期水位高时关闭闸门。故闸门运行次数较少,设备无需长期供电,我们设计了电源远程控制,只要保证网络设备和PLC供电,其他设备的供电均由上位机远程控制PLC投入电源,延长了各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各设备的安全。
5)远程监控的实现
本系统采用的实时网络服务器软件和网络浏览用户软件,可以实现异地的远程监控,通过网络在遥远的地方,可方便地监控远方的设备。远程监控站的操作人员在输入正确的注册和密码检验后,可进入与现场监控上位机相同的监视画面,可发出操作指令通过现地监控上位机的I/OS-ERVER直接与现地监控单元的PLC联系,完成远程监控的任务。上级有关部门可利用远程客户机通过网络实现对闸门自动控制系统的远程监视和控制。闸门自动控制系统的监控信息接入局域网或Interne,t通过授权,上级部门就可以通过局域网或Internet监视和控制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实时数据,而不必亲临现场操作,就可以控制工程运行和监视现场情况。例如,本系统可在省水利厅的远程监控站对三河闸的63孔闸门进行实时监控;在市水务局,通过网络传输都可以操控。
4、系统功能与作用
3.1、远程监测
4.1.1、数据的接收、处理与显示
各级远程监控终端都能够接收到现场采集的实时数据,将采集到的数据转换,然后在监控终端的控制平台某一窗口上实时显示,技术人员可根据实时数据来判断闸门的工作以及水文状况,以进行必要的调整。
这些数据涵盖以下监测内容:闸前水位、闸门开启高度、闸门的机械荷载状况、启闭机控制器件状态、启闭机行程状况、启闭机相关保护装置的状态、电力供应状况、动力环境状况等。
4.1.2、水量计算
在系统的各级监控终端上,远程监控软件都能根据采集到的闸门开度、闸前水位等数据,按照水力学公式计算出泄洪洞的实时放水流量,并累计每次的放水总量。
4.1.3、历史数据查询与统计
从系统的各级监控终端中,技术人员可以随时查询泄洪洞闸前水位、流量、放水总量和工作状态等数据的历史信息,并可以对水位、闸门开高、流量、任意时段内的放水量做出相应的统计,然后生成各种闸门管理报告(如日报、月报、年报以及闸门运行日志)等,系统能够支持单项和多项查询。
4.2、远程控制
远程控制功能就是技术人员可以在系统各级的远程监控终端控制平台上,通过鼠标点击控制平台上相应的控制按钮,输入相应的数据信息,便可实现闸门按照要求的控制操作。
远程控制功能的实现有2种方式:技术人员直接控制和自动控制。技术人员直接控制就是每次闸门的开启都由技术人员直接在监控终端上进行操作,指定闸门的开启高度,然后控制开启闸门,直到需要关闭闸门时再由技术人员进行关闭操作。自动控制则是由监控终端上的监控软件自动完成的启闭控制,其具体操作是由技术人员在操作平台上输人指定的放水流量或闸门的开启高度,确认后系统便会自行向现场控制系统发出开启闸门的命令,然后系统将实时计算放水量,一旦达到指定数据,系统便又可自动的发出关闭闸门的指令,这些闸门启闭控制以及中间的放水计算全部由系统自动完成。
4.3、远程监视
远程监视功能主要就是技术人员可以从各级的监控终端中实时的看到各监视点现场的视频图像,同时还可以通过软件控制现场的摄像机镜头以及云台,使其根据需要调整光圈大小、焦距远近、变倍高低以及图像角度等,满足对现场多方位视频图像的监控需要。同时,系统中的远程监视功能还能够对同一监控点的图像进行分发、调配,以满足多终端对同一图像的访问要求。
水库监视点主要布设在闸房现场、泄洪洞出水口、办公楼和信息楼顶。其中,闸房现场监视点主要监视、检查闸房内部情况及机械设备运行情况;泄洪洞出水口监视点主要是放水前检查泄洪洞出水口及河道有无玩耍人员以及放水过程中水流情况;办公楼和信息楼顶上的监视点主要监视检查泄洪过程中工程情况。
4.4、现场控制
4.4.1.监测数据显示功能
监测数据显示功能就是将系统实时采集到的一些相关数据在现场监控终端的操作平台上实时的显示,方便于在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查看、核实。
4.4.2.闸门自动控制功能
闸门自动控制功能则是不同于人工控制闸门启闭的一种功能,它将闸门的启闭控制转移到现场监控终端的操作平台上,工作人员只需在此操作平台上操作,系统便会将由工作人员发出的闸门启闭指令转换成控制机构能够执行的电信号,从而达到控制闸门启闭的功能。从方式上讲,这种方式降低了工作人员操作的危险性和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4.4.3.闸门运行安全保护功能
闸门运行安全保护功能主要就是实现对闸门启闭设备的保护,使闸门启闭设备能够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的检测出异常情况,并给予一定的保护处理。这些保护手段的反应速度远远高于人工的反应及处理速度,可以有效的提高闸门启闭设备工作的安全性。
4.5应用管理
4.5.1、可视化管理功能
在远程监控终端上,系统可显示出闸门的运行状态:如闸位、水位、流量等信息。若闸门运行异常,其相应光标就会自动报警。在闸门的模拟画面上,可以直观显示闸门的模拟视频信息以及水位、闸高、流量、总放水量、电压、电流等信息,同时技术人员也可以对闸门进行控制操作。
4.5.2、权限管理功能
(1)加锁和撤锁
水库管理处对各监控中心拥有加锁或撤锁的权利。当然,上级监控中心可以通知水库管理部门为闸门远程监控系统进行撤锁,使其暂时拥有闸门的操作控制能力,控制完成后,必须及时通知水库加锁,归还闸门的操作控制功能。作为拥有最高操作权限的水库现场监控站可以对所有监控中心的操作控制功能进行权限加锁和撤锁。
(2)权限的申请和授予
各监控中心必须在拥有控制操作权限的情况下才能对闸门进行控制操作。只有水库管理处有权授予、改变或收回各监控中心的操作权限,并对操作权限进行动态管理。各监控中心可以向水库管理处申请操作权限,获得批准后方可对闸门进行控制操作。
(3)权限识别和权限提示
在闸门现场监控系统中,可以识别技术人员的操作权限,判断技术人员对闸门的操作是否合法。当闸门正在被某一监控中心操作时,系统能够将目前操作闸门的技术人员信息(主要是技术人员姓名、单位名称等信息)向其它监控中心。如果其它监控中心同时也拥有了合法的操作权限,并对闸门发出了操作指令,则系统将会比较技术人员的权限级别,然后执行权限级别比较高的技术人员的操作指令。
4.5.3.远程维护功能
在各级远程监控系统中,都支持远程维护功能,经过授权的水库技术人员可远程配置、修改闸门的运行参数,当现场监控系统运行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识别故障来源并报警,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此远程维护功能对系统进行复位或恢复处理,以保持系统的正常运作,减少闸门现场的维护工作。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 维修养护 实施方案 资料整编
水管体制改革推动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多样化,使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逐步正常化。水利部、安徽省水利厅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制度和管理办法,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提出了规范要求,进一步提升了实施项目的工程效益与管理水平。为保障维修养护项目的正常开展、规范实施,认真编制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指导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尤为重要,给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更为科学有效的依据,推进实施单位的项目管理正常化、规范化水平。
1 实施方案的编制
1.1 编制要求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是项目实施和管理验收的依据,原则上管理单位应按照水利部、省水利厅颁布的有关规定,结合拟实施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针对影响工程效益与运行安全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因素,并在对存在问题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安徽省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堤防工程管理考核标准》、《泵站工程管理考核标准》、《水闸工程管理考核标准》、《河道工程管理考核标准》以及《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等,依据财政经费预算安排情况,通过比选,编制合理且切实可行的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年度实施方案。故此,水管单位应做好以下几点准备工作:(1)切实掌握“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是指对已建的水利工程(包括水工程及其附属配套设施)及管理范围内的绿化进行日常性保养、保洁和防护,及时处理局部、表面、轻微的缺陷,以保持工程完好、设备完整整洁及操作灵活;通过简单的修理、较小的工作量便可恢复或局部改善原有工程面貌,保持工程的设计功能,原有规模和标准不改变、不扩大”的真实涵义。(2)根据养护细则的要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工程维修养护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记录;实行年度抽查、检查和记录保持一致,对各工程影响运行效益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根据上一年度的工程运行记录,制定本年度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计划,为工程维修养护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1.2 编制的内容
该市近年来实施的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一般分为堤防、泵站、水闸三类,考虑到工程维修养护含日常维修养护和专项维修养护两种情况,就要求我们应合理确定维修养护项目,明确维修养护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
1.2.1 合理划分日常和专项维修养护项目。一般情况下,将需经常维护、难以量化的维修养护项目划为日常维修养护项目;将工程量大、容易量化、投资比较集中的项目划为专项维修养护项目,日常维修养护要区分工程类别分项编写;专项工程可分为堤顶道路维修养护、堤坡整修、堤脚抛石固基、水毁恢复、泵站机电设备更换及管理房维修等。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尽量合理划分日常维修养护和专项维修养护项目。
1.2.2 日常和专项维修养护应相互联系一同开展。日常维修养护和专项维修养护项目的划分是按照水利部规定,针对维修养护任务,考虑管理单位的实际状况划分的,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维修养护项目实施过程中,专项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要为日常维修养护创造条件,专项维修养护可作为日常维修养护项目的补充,将日常维修养护和专项维修养护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协调实施。
1.3 方案编制的重点事项
1.3.1 注重工程日常管理。管理单位在工程日常管理中,要注重详细掌握工程现状资料,了解工程各部位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维修养护方法。这样才能使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编制准确、完整、规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3.2 明确编制责任。工程项目维修养护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要落实专人,专职负责,细化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编制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做好编制工作。
1.3.3 遵守编制规则。近年来,该市实施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一般按照堤防、泵站、水闸三类工程,在分地段、分部位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标准,合理确定工程维修养护目标,精心编制各类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
1.3.4 注重编制质量。实施方案编制质量直接影响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同时也是签订维修养护合同和组织项目实施的重要依据。要组织熟悉工程管理的技术人员,在准确掌握管理范围内工程现状、存在问题及切实可行的维修养护措施的基础上,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依据工程管理规范、规定、标准和技术要求,逐项逐段确定维修养护项目及工程措施,同步制定出实施计划及实施步骤;并准确计算工程量(或工作量),参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及市场信息价,合理选用单价标准,单独编制项目预算书,同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2 方案的审查
实施方案的审查目的就是针对存在遗漏或不切合实际的地方。实施方案审查应组织主管单位、水管单位有关工程、管理、财务等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并严格按照《中央财政补助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参照有关“管理考核标准”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及修订意见等规定,结合当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预算和水管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查,将维修养护专项工程作为审查的重点,使维修养护实施方案达到原设计目标。
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来看,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涉及范围比较大。与农业、水利、交通、电力、环保等诸多行业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与地质学、气象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律学等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二是涉及法律法规比较多。与农业、水利、交通、电力、矿山、城建等法律法规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三是涉及不确定性因素多。如天气变化的不确定因素、参与建设人员的不确定因素、施工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因素、政策法规变化的不确定性因素、市场变化因素等。四是地域差别较大。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不尽相同,它们对水利工程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2精心设计施工技术管理内容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要设计好施工技术管理方案,就要做好以下管理内容的设计:一是编制好投标文件,签订好承包合同。在编制投标文件时,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并充分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做好承包合同的签订,拟定好合同内容条款,避免出现模糊不清或错误的表述,以免给水利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带来困难。二是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确保措施科学合理。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会审,确保质量目标、成本目标确定的适宜性。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进行结算,只有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才能够使水利工程成本得到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当遇到工程项目、单价发生变化时,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将有变化的单子,及时主动地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报告,及时做好签证手续的办理,以确保水利工程项目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顺利推进工程项目。做好劳务费用结算,严格仔细地做好各种账单的审核。施工管理、材料管理等部门应该充分发挥作用,严格审核,层层把关,严防出现多结超结的情况,最大可能地节省水利工程成本。在采购材料时,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同时,充分考虑到材料的经济性,尽量建设材料采购成本。在拟定方案时,还要做好水利工程进度安排,及时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进展,做好相关材料的配制,避免出现材料囤积过多而影响资金的流通,也要随时关注市场行情变化,在价格便宜时多采购一些材料,在价格昂贵时则不采购。也要避免因为材料储备不够而影响施工进度的正常推进,确保施工的连续性。进一步做好现场管理,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定额消耗制度,以减少材料的消耗和磨损,将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程度。三是做好竣工阶段的管理。在水利工程竣工阶段,必须充分考虑到施工进度情况,根据工期要求抢抓水利工程施工进度,做好各项资料的整理,以确保能够顺利完成验收,实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预期目标。
3做好施工管理组织
一是施工管理组织与工程运行、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做好施工管理组织,才能够确保水利工程得到科学合理的安排,推进水利工程顺利地进行。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施工管理组织设计时,做好组织结构形式设计,确定好管理层,对岗位职责进行仔细认真的制定,做好技术人员的选派。二是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性质、工期、工程复杂程度来决定管理的深度和管理跨度。严格遵循水利工程技术管理工作规律,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工作流程的制定,以确保整个工程科学、有序地开展。三是制定具体的技术管理办法。在建立好技术管理组织后,应该结合工作内容,做好技术管理办法的制定,明确管理原则、管理分工、管理职责、管理意义、管理内容等,确立管理的方式方法。
4规范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保证机组正常运转
一是规范设备分类标识制作警示牌和划定工作安全区。对水泵、电机、配电柜等所有机电设备都进行统一编号和标识,并将序号固定在明显位置;规范设备测温距离,划定安全工作区域;按照电气管理规范完善配电室内标识牌管理等。二是规范设备操作程序。各泵站设备操作具有差异性,根据操作规程具体要求,制作了设备开关机操作流程图和设备故障处理流程图,并悬挂上墙;制作泵站变电一次电气系统图模拟盘,指导泵站电气倒闸操作。三是规范设备巡视。根据泵站设备运行管理的要求,按照泵站巡视路线图,对水泵、电机、变压器、配电系统及其他附属设施进行巡视,发现异常及时上报,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四是规范运行记录。在计算机数据库能够自动打印报表的基础上,又设计制作了交接班记录、运行记录、设备检修及故障隐患记录、检修记录、倒闸操作记录等10余种规范化的记录本和记录表,重点通过值班人员现场巡视和观测所得数据,认真填写运行记录,并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做到有据可查,这是泵站技术管理中一项重点工作。
5结语
【关键词】 农田水利 运行 管理 建设
引言
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水利设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功能与作用, 农田水利工程大体可分为: 水库、塘坝、水池等蓄水设施; 拦河塥坝、引水闸等引水设施; 渠道、管道、闸门和桥、涵等输水配套设施; 泵站、机井等提水设施; 灌水沟、畦等田间灌水设施; 保护村镇、农田的 圩堤、河道堤防等防洪设施; 排水闸、排涝泵站、排水沟等排涝设施。
农田水利工程是惠及农民、农业最直接的水利工程,是保障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是水利体系的细胞。当前 农田水利事业发展滞后,农田水利工程损毁严重,难以发挥工程效益。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 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关系小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建设于20 世纪50 ~ 70 年代,这些水利工程对农业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效。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农田水利原有的投入建设体制被打破,特别是运行管理工作成了空白地带,导致工程严重老化、失修、甚至破损、垮塌,农田水利成为水利事业的“短板”。“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因此,兴修水利事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的兴旺与长治久安。
一 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重建轻管或只建不管,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当前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对于 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主要是补质的,主要依托工程建设进行补助,因此,工程的前期立项工作较受重视。相对而言项目审批过程中对于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要求不高,项目建成后的管理工作在立项目之初就容易被忽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项目建好后就无人问津,待到需要用时可能已损坏,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现象屡见不鲜。
2.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实质却弱化了管理
从行政主管部门内部分工来说,建设和运行管理分属不同的部门,各部门之间分工易,协作难。具体到一个项目建设、管理和使用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行政主管部门的条块分割形成了多头管理的局面,各部门之间难以形成监管合力。
3.体制机制不顺,导致 水利工程建、管、用三位脱节
目前,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主体是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水管单位,但是他们并没有直接的使用需求。农田水利工程服务于农业,使用者主要是广大的农民,使用者却不是工程的所有者,农民有使用需求却没有维护和管理的积极性。形成“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的不良局面。
二 加强农田水利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对策措施
要破解当前 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困局,笔者认为需要做好明析产权、资金保障、制度建设等基础性工作。
1.明确产权,规范权、责、义
对于涉及跨区、跨流域的农田水利工程或是区域相对独立的灌区体系,明确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水管单位负责,其产权归以上管理部门所有,工程的调度使用以及运行维护由以上管理部门负责。
对于区域内的 农田水利工程由乡镇或集体负责。当前出现问题的正是这一层级 水利工程,由于权责下放后,没有管理规范用于指导和规范乡镇或集体开展 水利工程的管护工作。通常情况下, 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多于经济性,乡镇或集体对这些 水利工程的管理没有积极性,在没有任何监管和激励或处罚措施的情况下,这些小工程常常处于基本没人管理的状态。因此,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既要给予政策保障乡镇或集体负责小工程运行管理的资金来源,也要明确责任,对于因管理不善造成小工程难以发挥效益的要给予处罚。
2.多渠道、可持续,确保资金投入
首先,项目前期立项阶段应当尽量减少项目县级以下配套比例,或者在有资金保障的情况下尽量集中治理,以免在工程建设之初就因投入不足造成半拉子工程,或者因项目投入分散不能形成完整的工程配套体系,给后期运行管理埋下隐患。
其次,根据 水利工程的性质和效益分别制定运行
维护管理及资金筹措方案。对于纯公益性质的,各级政府
应保障管理维护费用的投入; 对于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可
以通过市场吸引投入的机制,例如通过第三方对工程进行
维护管理,第三方可以通过收取水电费、排灌费等形式获
取管理费用; 对于公益性与经济性兼有的,则可采取政府
补助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运行管理投入模式。
再次,可以通过建立运行维护补偿基金的形式调动管理
单位的积极性。为避免工程建成后因维护管理不到位而造
成工程损毁,避免因工程损毁需要重复、反复建设形成的投入浪费,可以在工程建设资金中设立工程维护基金,以补偿和奖励形式促进管理单位加强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三 工程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1.环境勘测不到位。
我国的大多数农田水利工程都兴建于建国初期,由于当时的科学水平与技术条件的关系,多数工程并没有进行合理的环境勘测,这就导致了农田水利工程与当地的自然环境配合不密切。在使用这些水利工程时,造成了大规模的资源浪费,并且对农作物的增产起到的作用十分微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求。
2.工程设计不合理。
我国现有的大多数农田水利工程都兴建与上个世纪,在建设时多数工程都是一边兴建,一边规划的,兴建时并没有考虑到水利工程的设计合理性。这就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灌溉的效果不明显,据资料显示,在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中水资源的利用率只有60%~70%,严重的制约了农业的积极发展水平。
四 对农田水利工程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农田水利工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应该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农业发展的顺利。
1.明确水利工程规划的核心思想和目的。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初期,要充分了解水利工程的目的与核心思想。在进行工程项目的规划过程中要紧密的联系工程的核心思想与目的,并结合政府的相关政策合理的进行工程规划。确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思想和目的,尤其是一些各地方政府融资的水利工程的建设,更要注意这个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开工。
2.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要切合实际。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与当地农作物生长的特点合理的进行规划。对于工程所需的材料以及施工人员方面,要尽量采用当地的材料进行施工,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约工程的施工成本。当然对于技术要求较高的部分,要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施工,不能因为省事而随意选用当地的材料,严防工程出现质量事故。
结束语
农田水利工作可以反映出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平。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不存在技术难关,需要的是管理者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管理者应当在思想上更加重视小型水利管理工作,多做调查研究,更多的关注民情民生,相信农田水利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终将有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广勤,潘志富,徐进军.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 四川水泥. 2015(01)
关键词:概念;内涵;思路;目标 ;内容;途径
1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概念与内涵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为适应水利现代化需求,而创建一流、先进、科学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其不仅是硬件的现代化,也是软件的现代化、人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的现代化, 主要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的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高标准的现代化管理设施和先进的调度监控手段、掌握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的管理队伍等,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精细化是现代工业化的一个管理概念,精细化管理的定义是“五精四细”,即精华、精髓、精品、精通、精密,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精细化管理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其基本原则是“精、准、细、严”,“精”是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最优;“准”是准确、准时;“细”是做细,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做细;“严”就是执行,主要体现在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即通过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内部控制,强化链接协作, 进而从总体上提升单位整体效益。概言之,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求将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格式化、程式化,强调执行力。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如果管理没有达到精细化,就谈不上现代化,同样,如果说实现了管理现代化,那具体管理工作也一定是做到了规范化、精细化。
2 实施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与目标
2.1 基本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树立民生水利工作理念,以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工程管理良性运行机制体制,研究制定、完善工程管理标准和相关管理制度、办法,在充分利用、整合现有工程信息的基础上,以标准化推动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以信息化推动管理现代化,建立健全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体系, 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发展的根本性转变,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和保障。
2.2 具体目标
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进行系统化、精细化梳理, 认真开展工程基础资料收集和整编并入库,结合工程管理实际建立数学模拟系统,逐步实现工程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建立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实时的水情工情信息采集系统、动态的远程监视监控系统和实用的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利用公共通信传输线路,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传输、信息存储管理和在线分析处理,实现对工程运行状态的安全评估和预测预报,实时掌握工程的运行状态,为快速、准确、科学制定工程维护管理策略提供决策支持,更好地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科学调度服务。
3 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主要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重点需要加强工程管理设施与监控手段建设,结合完善有关工程基础资料、管理标准与制度,实行精细化管理,最终实现工程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精细化、现代化。
3.1 管理体制方面
深化水管体制改革,继续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实施内部改革,在人事、用工、分配制度上大胆创新,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推进维修养护队伍市场化工作,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3.2 管理制度方面
按照有关技术标准与管理规程,结合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及其考核标准, 认真开展水利工程基本资料收集、整理,健全和完善工程管理标准、运行检查表格和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标准、管理制度体系,实行严格的工作考核,为实现工程“精、准、细、严”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3.3 管理设施与手段方面
3.3.1 监视系统建设
建设工程视频监视系统,监视工程的日常情况诸如河流流势,大坝、闸门运行情况以及破损情况等,节省人力物力,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防洪调度及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提供准确的实时依据。监视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监视点布局合理、数量足够,信号传输系统快捷、清晰,保证监视的全面性、实时性。
3.3.2 监控系统建设
结合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根据工程管理的需求,建立工程监控系统,通过对各监控点的图像、语音、数据进行处理,实施监控,并结合远程视频技术的应用,及时了解水利工程的运行状况,远程控制工程的操作(诸如闸门起闭等),实现统一操作,统一调度,体现工程管理现代化。
3.3.3 监测系统建设
完善工程监测设施,建立仪器先进、定点监测与移动监测相结合、监测点全面、传输及时的监测系统。对工程发生的裂缝、渗水、沉陷变形等情况及时监测,准确地传至管理中心, 从而做出及时迅速的处理,在改变现有工程设施远不能适应现代管理需要局面的同时,也为地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3.3.4 维修养护巡检系统建设
工程维修养护是日常管理重点工作之一, 加强维修养护工作, 实现维修养护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选择典型堤防段试点建设维修养护巡检系统将非常必要。结合网络技术、地理编码、地理信息技术、GPS、GPRS、信息安全技术以及移动通讯技术, 建立维修养护巡检系统,实现信息实时传输,具备考勤、位置查询、巡查问题上报、信息查询及问题协调处理等,从而推动维修养护管理工作程序化、精细化。
3.3.5 安全评估系统建设
安全评估系统是“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件,工程管理的数据和信息量是大量的, 各种数据都需要按一定结构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数据库, 通过数据库存储及处理系统建设, 构建工程管理数字化集成平台。
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模型对自然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对工程实体、水流运动等等各种自然现象进行各种尺度的实时模拟,形成一个面向具体应用的虚拟仿真系统,对工程信息进行安全评估与综合处理,为准确揭示和把握工程在运行中遇见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3.3.6 运行管理系统建设
建立内容全面的决策支持库,涵盖诸如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历史上处理同类问题的经验和教训,专家评审意见,流域规划、区域规划、工程规划的布局及其具体要求,各种工程管理的模式、运行管理情况,工程管理考核情况,工程管理技术及相关管理人员技术要求等,形成方案决策的大背景,将数学模拟的各种方案结果置身于此大背景下进行优化分析,从中选择一个可行方案。同时对数学模拟的结果进行后台处理,使之以较强的可视化形式表现出来,为决策者研究、讨论、决策提供支持。
3.3.7 建设管理系统建设
该系统对在建工程各种信息及参建单位有关信息实施网络信息数据库管理,主要包括工程建设缘由、规划、设计、招标投标和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进度以及投资管理等。
3.4 队伍现代化建设方面
水利工程现代化及精细化管理需要高素质的水利管理人才,为确保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水利工程管理队伍现代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措施来抓。着力改善人才结构,大量引进和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加强水利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强化管理队伍的技术培训,研究管理队伍健康、快速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激励机制,真正调动好、运用好、发挥好管理队伍的积极性。
4 实现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基本途径
4.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近年来,国家针对工程管理实施了系列活动,进行了水管体制改革,中央及地方财政每年下达一定的维修养护经费,工程运行管理得到了根本性保障,但是人们的“重建轻管”思想仍未从根本上扭转,制约了水利事业的发展,究其根本原因,是对建管并重、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负起责任,坚持建管并重,从水利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逐项强化和落实责任,提出管理工作实施的具体措施,并将具体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环节,并及时了解工作实际,协调解决问题,督促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从而实现水利事业的更大发展。
4.2 继续深化水管体制改革
进一步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在人事、用工、分配制度上大胆创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内部运行机制,围绕保证维修养护质量、降低维修养护成本, 进一步研究日常维修养护管理程序,实行严格的合同管理,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促进维修养护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建立工程维修养护竞争机制,尽快实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并通过研究制定维修养护市场准入机制、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维修养护市场秩序,维护市场良性运行行为。
4.3 实施科技创新,实现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在管理上的运用
进行科技创新,是水利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的必要途径。因此,必须进行管理现代化发展规划,积极研究、引进、推广使用管理新技术,建立安全监视、监测系统, 实现工程运行自动化控制,增加工程管理的科技含量。通过实掌握和了解工程运行状态, 评估工程安全状况,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推进工程管理现代化进程。
4.4 全面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人是工程管理的实施者,是管理的主体,如果没有一大批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实现工程管理现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在引进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加大管理技术培训力度,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提高水利队伍的政治、文化、技术等综合素质,使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管理水平全面适应工程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同时研究制定激励措施,真正涮动人才的积极性。
4.5 狠抓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
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作为促进工程管理的一项有力措施,必须长期坚持不懈。需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要求,加强工程管理考核工作的领导,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目标要求,围绕各自水利工程管理考核的目标任务,加强组织、协调、沟通、指导,形成合力,积极推动国家级水利512程管理单位建设,努力实现工程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现代化。
4.6 继续狠抓工程日常管理以及调度运用管理
按照工程管理要求对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加强水库大坝、水闸及堤防险工等主要工程设施检查检修,特别是汛前的的隐患排查,确保设备完好、正常运行;进一步强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经批准的调度运用方案,实施科学调度,确保工程安全良性运行。
【关键词】 沿海水闸达标创建机电设备规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如东县掘苴新闸建成于2009年,是一座集排涝、挡潮、降渍、通航于一体中型沿海涵闸,其最大设计流量为527m3/s,是掘苴河的入海口门。共五孔,中孔通航,两边四孔为泄流孔。采用卷扬式启闭机,平面钢闸门。2012年10月如东县掘苴新闸顺利通过创建省一级水管单位的验收,笔者通过掘苴新闸在创建中逐步规范化的过程,着重从机电设备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方面同各位进行探讨与总结。
1启闭机的规范化管理
启闭机的管理标准:防护罩、机体表面保持清洁;启闭机的连接件保持紧固;滑动轴承的轴瓦、轴颈无划痕或拉毛;滚动轴承的滚子及其配件无损伤、变形或严重磨损;制动装置可靠、启闭设备运转灵活,钢丝绳无断丝、锈蚀,端头固定符合要求。
1.1启闲机的处理及机体着色油漆
启闭机机体着色在水利工程管理规范中只要求转动部位着红色、黄油杯着黄色,其它部位未作硬性规定。首先,将整个启闭机机体外壳用砂纸或手砂轮打磨、除锈,清洁干净后涂刷油漆上2~3遍,达到表面光洁为宜,一般启闭机底座刷成灰色,转动部位漆大红色(注意:若有手摇部位等同于转动部位),油杯漆大黄色,制动器漆绿色,电动机及其它部位可以漆中灰色,制动器主弹簧、支轮副及齿轮边不上漆,卷筒应保持出厂时原色。
1.2齿轮箱及齿轮的处理
先将齿轮箱盖打开,放出全部机油,用柴油进行全面清洗2~3遍,以清洗干净为准,然后加注齿轮油,齿轮油不要加注过多或过少,以漫过齿轮弧度1/3为宜,将齿轮箱盖盖上,按规范除锈、着色油漆;对露在外面的变速齿轮应先将罩壳拆卸下来,用手砂轮将轮齿打磨去油污后再逐个打磨到光亮、清洁,最后均匀涂抹3#钙基油,涂抹不宜过多,以防滴漏,也不宜过少,以防影响;传动轮同样处理。
1.3 电动机的处理
应保持电动机外壳无灰尘、污物,以利散热;检查接线盒压线螺栓是否松动、烧伤;每年至少用摇表测量电动机相间以及相对铁心的绝缘电阻1次,如果小于0.5MΩ,说明线圈受潮,需进行烘干处理,一般烘干温度约为100℃,烘干时间在20 h以上;如果绕组绝缘老化,需刷浸绝缘漆。
电动机应拆卸下来进行检查,检查定子、转子是否同心,定子、转子之间的间隙是否均匀合格,以判断轴承磨损情况,如果不均匀,则拆下轴承进行检查,磨损严重的要及时更换;检查轴承油脂状况,应保持填满轴承空腔的1/3~2/3,脏了及时更换;组装后察看电动机运转是否正常,噪音是否过大。
1.4制动器的处理
制动器的主弹簧不能上漆,弹簧拉杆丝帽禁止上油,否则影响制动效果;主弹簧变形、失去弹性时,应予更换;制动器行程间隙要留合适,经多次逐步调整达到与闸门升、降以及自动化控制相匹配为宜,并对行程间隙调整进行记录;开度仪的刻度要清晰、精度要达到要求。
1.5注油设施及黄油杯的处理
注油设施保持良好,油路通畅,油封密封良好,无“漏油”、“渗油”现象;黄油杯的数量以产品出厂时随机携带量为准,不能少,黄油杯要灌满黄油,拧紧时要留2~3丝间隙,缺油及时换油灌满。
1.6启闭机的铭牌处理
启闭机随机附带的铭牌不能缺失,用汽油清洗干净,油漆时贴同尺寸的不干胶,保证铭牌表面整洁、清晰。
1.7启闭机底座下的挡尘板
可以使用竹胶板(或木板)封闭,至少由两块板组成,中间预留孔洞,便于钢丝绳穿过行走,板一侧另加一个活动板(用铰链连接),便于启闭机运行时打开观察下部闸门运行状况。
1.8 启闭机的标记张贴
在与启闭机相对应的位置张贴编号(启闭机的编号也可贴于启动柜对面的墙面上),在启闭机外罩壳上张贴旋转方向(用大箭头标示,箭头为红色,“升”、“降”字为黄色),以操作人员站立在启动柜前能看清两侧的旋转方向为宜。启动机应贴设备保养卡,保养卡的内容为: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等级、责任人、检查保养人、保养日期等。启闭机底座四周应涂刷连续的黄色警戒线。
2现场控制柜的规范化管理
2.1 接地处理
现场控制柜要有可靠接地,接地装置应用扁铁漆成黑色或黄、绿相间色。
2.2 现场控制柜处理
控制柜内线路应规范、工整,传送线路应集中并使用扎带捆绑在一起,外套保护软管;柜内应清洁无尘、无杂物;柜体外壳保持出厂原色无破损;柜底应有绝缘板封闭;控制柜上的电压表、电流表应请有资质单位定期校验。控制柜与启闭机的连接线路应用不锈钢槽盖板封盖(或套专用保护伸缩管)。柜面按钮应贴有指示标签,柜前、柜后都应有绝缘垫。
3钢丝绳的规范化管理
3.1内部含纤维芯的钢丝绳的处理
将预绕的钢丝绳全部放到底(卷筒上无钢丝绳),刮除钢丝绳上污物,注意:刮除时不得用硬金属,以免损伤钢丝绳,采用硬毛刷、柴油(或工业清洗剂)清洁钢丝绳。
3.2内部无纤维芯的钢丝绳的处理
首先将钢丝绳拆除,圈成圆圈捆好,圆圈大小视油锅大小而定,以保证钢丝绳全部淹没为宜,然后将30%的机油与70%的黄油放入铁锅内,用小火将黄油熬化,当混合油清亮时,再将捆好的钢丝绳放入油锅内,小火(一定要小火)煮2~3 h,将钢丝绳上的油污煮掉,使其清洁;也可在铁锅内放入适量柴油,这对清洗钢丝绳杂质、脏油效果较好,用小火加热蒸煮,将钢丝绳逐段放入锅中稍煮后再清洗,反复操作2~3遍即可。
3.3钢丝绳上油
将清洗干净(以洗涤出的钢丝绳呈灰白色的金属本色为准)的钢丝绳安装到启闭机的绳鼓上,扎紧绳头,在缠绕钢丝绳的过程中,用毛巾蘸3#钙基锂油基均匀涂抹在钢丝绳上,涂油量适中(厚度以4~6mm为宜),钢丝绳全部安装到位后,再用干净毛巾将钢丝绳上的尘渣抹干净。
3.4钢丝绳的养护
用毛巾或毛刷将钢丝绳上的灰尘、油垢清除干净,再用一块毛巾蘸上少量3#钙基锂油脂来回擦拭钢丝绳,使钢丝绳保持光亮清洁。钢丝绳的日常养护每月不少于1次,全年不少于12次;定期养护每年2次,汛前、汛后各一次,并要有记录。
3.5钢丝绳的检查与处理
检查两边钢丝绳的松紧程度是否一致、两吊点是否在同一水平上,检查钢丝绳的断丝、变形磨损等情况,做好记录,并对照GB一5972-86《起重机械用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的规定要求,及时报废更换。.
3.6钢丝绳的其它注意事项
新更换的钢丝绳应与原安装的钢丝绳同类型、同规格,并与卷筒和滑轮上的槽型相适应;钢丝绳在卷筒上固定预绕的股数不少于4圈;钢丝绳在卷筒上应不咬边、不偏档、不爬绳;钢丝绳头的预留长度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5倍,钢丝绳头切断整齐,用铜丝绑扎牢固。
4闸门及滚轮的规范化管理
4.1 钢闸门的维修养护要求
闸门表面无破损、明显锈蚀,若有锈蚀,单个锈蚀面积不得大于8cm2,锈蚀面积和不得大于防腐面积的1%,锈蚀深度小于门板厚度的15%;闸门止水装置密封可靠;闸门行走及承重部件无变形;吊耳板、吊座无裂纹或严重锈蚀;运动部位的加油设施完好、畅通。
4.2 钢闸门的维修养护
清洁表面、除锈、刷防腐油漆,一般刷成灰色。闸门漏水严重部位更换止水橡皮;闸门行走及承重部件、吊耳板、吊座除锈并油漆。
4.3 滚轮的处理
先将滚轮从吊耳座上拆卸下来,然后进行清洗、打磨、除锈、油漆,滚轮转动部位需上油。在滚轮保护罩外壳上油漆黄、黑相间的斜条,对滚轮应定期保养并有记录。
5配电设备的规范化管理
5.1 配电柜、控制柜内应清洁卫生,有人定期清扫;配电柜、控制柜前后均需配备绝缘垫;配电柜、控制柜内的线路应工整、排列有序,并且用缠绕线缠绕整齐;配电柜、控制柜的电缆应挂牌,注明规格、编号、用途、走向,且应无多余接头;配电柜、控制柜的铜排线应标明“A、B、C、N”相序或分色刷漆;配电房的空气开关应标明出路;配电柜、控制柜下方线进出洞口应用防火胶泥封闭,以防老鼠等小动物进入。
5.2配电房内配电柜、控制柜应编号,张贴柜的名称、设备养护卡,控制柜按钮应标明用途且标识明显;悬挂“正在运行”标志牌,检修时应悬挂“有人操作,禁止合闸”标志牌。
5.3配电房内应上墙明示电气主接线图、相关制度(配电房、电气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电工岗位职责、配电室管理制度)。
5.4 配电房内应配备工具箱,工具箱内配齐绝缘手套,绝缘靴以及检查、操作工具。绝缘手套、绝缘靴应定期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每半年检测1次),检测合格后张贴标签。配电房内还应配备消防器材(灭火器)。
5.5配电房的大门应向外开,门上张贴“配电室”铭牌及“严禁烟火”、“机房重地,闲人莫进”警示标志。
5.6配电柜、启动柜上仪表、避雷器应定期检测校验(电子表不需检测和校验)。等级指数小于和等于0.5的仪表检定周期一般为1年,其余为2年;控制柜和配电柜上仪表的定期检验和校验应与该仪表所连接的主要设备大修日期一致,其它柜上的仪表每4年至少校验、检验1次。
三峡电站是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电站,三峡电站共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和2台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882亿千瓦时。其中,左岸电站、右岸电站和地下电站分别装有14台、12台和6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机组,电源电站装有2台5万千瓦的机组。三峡左岸电站于2003年7月23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05年全部投产;右岸电站于2007年5月首批机组开始投产,2009年投产完成;地下电站首批机组于2011年2月投产,预计2012年5月三峡电站全部机组投产。
三峡电站地处全国电力联网的中心,输电范围覆盖华东、华中、广东和重庆等十个省市,是作为我国跨大区电网“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点,不仅可以取得地区之间的错峰效益、水电站群的补偿调节效益和水火电厂容量交换效益,同时促进了全国电网的互联,为更大范围内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了条件。三峡电站具有的快速启停机组、自动调整负荷的良好调节性能和最高可达1200万千瓦的调峰容量,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峡电站的运行管理者始终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创建国际一流水电厂的目标,坚持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坚持精益生产管理,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符合三峡工程实际的水电站运行管理新路,形成了三峡集团电力生产的核心能力,为特大型水电站的运行管理积累了经验。自2003年三峡首批机组投产以来,确保了三峡电站的安全运行稳定,发电设备主要运行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充分发挥了三峡工程的巨大综合效益,为华东、华中、广东和重庆等地区提供了的安全、可靠、优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 坚持创建国际一流电站的目标
三峡工程的重要地位,要求其运行管理必须具备一流的水平,以确保枢纽安全运行和充分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三峡枢纽运行管理的复杂性,要求必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才能很好满足枢纽防洪、发电、航运、生态等各方对枢纽运行的要求;三峡工程建设与运行并行的长期性,要求自电站投产开始即要具备较高的运行管理水平,以适应首批机组投产至右岸地下电站完工长达10年的边建设、边运行的格局,保持电站的安全运行。同时,在三峡电站投产之后,三峡集团要从700mw巨型水电机组运行“零”经验为起点,迅速掌握三峡机组的运行管理技术,逐步形成大型水电站运行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2000年初,三峡集团决定成立三峡电厂筹建处和三峡梯级调度中心筹建处,人员主要来自葛洲坝电厂。三峡电厂筹建处在三峡集团公司电力生产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三峡电站的运行管理进行了深入设计,并开展电力生产准备工作。针对国内老电厂存在人员多、业务杂、效率低的弊病,原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李永安同志提出:三峡电厂的建设要实现三峡工程一流管理的目标,要按照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符合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符合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方向;不办社会职能;充分利用集团内部现有资源。
根据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结合集团公司赋予三峡电厂的管理任务,三峡电厂筹建处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确立了三峡电站投产初期管理上达到国内一流标准,并逐步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奋斗目标。三峡电厂成立之后,制定了十年“创建国际一流电厂”的规划。在三峡电厂“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又进一步明确了创建国际一流电厂的目标。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同志和总经理陈飞同志大力推进三峡工程运行管理“创国际一流”工作,多次指导三峡电站的创建一流工作。三峡电厂和三峡梯调中心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都坚持将“创国际一流”作为三峡电站运行管理长期努力的方向。
三峡电站追求的目标是成为“管理先进、指标领先、环境友好、运行和谐”的在国内外具有良好形象的水电站,要在长江水资源综合效益发挥中具有关键骨干作用、在全国电网互联中发挥重要作用,三峡电站始终处于最优可控状态,电力生产管理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自动化,安全生产、设备技术、管理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等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 坚持改革创新,提高运行管理能力
三峡电站运行管理从筹建准备到首批机组投产、再到全面投产和稳定运行的过程,既是逐步探索巨型水电站运行管理规律的过程,也是国有发电企业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提升能力、争创一流的过程。
(一)建立高效运行管理的生产组织体系
一是按照专业化管理原则,进行组织设计,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的资源优势。三峡集团公司将大水电的电力生产经营管理全部安排由长江电力股份公司(以下简称长江电力)承担,让其发挥电力生产经营管理主体的责任。长江电力内部设置梯调中心、三峡电厂和检修厂分别负责三峡电站的运行调度、电站运行与维修、大型检修与技术改造任务。其中,三峡电厂负责全部三峡发电资产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二是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定岗定编,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三峡电厂确定了领先国际同类电厂的定员标准,按照人均管理装机容量50mw进行定岗定员,由此控制三峡电厂的总定员人数为450人。为实现该目标,在对国内外多家水电厂进行调研分析后,三峡电厂打破了传统的分工和岗位设置概念,将部门分工的“专业化”与员工岗位设置的“多能型”结合起来,专业化的深度和综合型的宽度兼举并重,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工作乐趣和发展空间。在将全电站运行管理责任分解到每个岗位的过程中,部门分工避免业务交叉、职责重叠;设备管理部门按设备系统清晰划分责任界限,而不是按专业进行分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不必要协调。同时,持续推进“学习型电厂”建设,不断提高员工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优化生产方式,控制定员并实现管理目标。根据三峡工程建设和三峡电站运行管理的特点,三峡电厂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调整运行值班方式、实施诊断运行模式等措施,达到少人高效的管理目标,实现了在左岸电站对全厂实行集中监控,右岸电站少人值班,地下电站、电源电站和泄洪闸无人值班。
(二)建立先进的运行管理系统平台
为提高运行管理效率和可靠性,三峡电站开发建设了高度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管理平台,主要由计算机监控系统(cscs)、生产管理信息系统(epms)和设备状态监测及趋势分析系统(cmd)组成。
一是联合开发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cscs)。通过cscs,三峡电站全面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能够实现水轮发电机组、泄水闸门远程自动化操作,并具有自动发电控制(agc)、自动电压控制(avc)等重要功能。
二是联合开发生产管理信息系统(epms)。三峡电站通过引进企业资产维护(eam)和企业资源规划(erp)的先进管理软件,并结合三峡电站的管理特点进行二次开发,建设了生产管理信息系统(epms),形成了一个“以预算管理为龙头、以财务
管理为核心、以设备管理为对象、以工单为中心载体”的电力生产erp系统。与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cscs)的互联,涵盖了电站生产经营业务运行管理、设备维护管理、物资管理、财务与成本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安全及可靠性管理、计划合同管理、文档管理、电能营销的各个环节,实现了信息的高度集成化,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三是建设设备状态监测及趋势分析系统(cmd)。三峡电站跟踪状态检测技术的发展,安装了水轮发电机组、变压器、gis主设备的振动、摆度、气隙、局放、气体分析和sf6气体泄漏等在线监测装置,建立了机组电气量与非电气量的趋势分析系统和发电机定子水冷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与长江电力机组远程在线监测诊断系统互联,为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分析预测状态发展趋势,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和潜伏性故障,进行状态诊断与维修决策奠定了基础。
(三)建立运行管理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三峡电厂将与国际标准接轨作为提升管理的重要手段,分别于2003年、2004年相继建立了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ohsm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形成了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科学辨识危险源和编制管理方案,逐步完善了以管理规范、设备规程与作业指导书为重点的管理标准和作业标准,并通过持续改进,实现了对电力生产和三峡电站运行的风险控制。
通过建立和实施标准化管理体系,强化标准执行的过程控制并完善标准执行的评价机制,明确设备运行、维修、物资供应和技术管理等环节的过程控制标准,促进规范化管理,提高过程控制能力,增强风险控制与预防的能力。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改进作业工艺、创新管理方法等各种有效措施,使生产管理全面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采用关键工艺和关键工序的节点控制(w、h点控制)等有效方法,加强标准执行过程的监督与考核,实现生产作业过程中质量、安全与环境等方面的全过程控制。通过对标准执行效果进行科学分析,实施标准制定、执行、评价和完善的闭环管理,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生产质量,防范安全风险,增强风险控制能力。
(四)实施“建管结合,无缝交接”,创新生产准备管理模式
针对三峡电站装机数量达34台之多,持续10年之久的边发电生产、边接管新机组的特殊情况,在三峡新机组接机过程中,创建了“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的三峡生产准备管理模式,在电站建设过程中,三峡电厂作为运行管理者与建设管理者(安装商、设备供货商和设计与监理单位)形成紧密工作伙伴关系,三峡电厂通过制度安排和投入大量人力资源,参与工程设计、招标与合同执行、设备监造、安装监理、现场调试、竣工验收等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同时将各项生产准备、运行管理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从安全运行以发挥工程最大效益的角度出发,提前进行工程运行管理所需的技术转移,以最终用户的角色与设计方、建设方在各个环节共同把好质量关,将影响设备稳定运行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聚合施工、设计、监理等相关各方的力量,确保新机组投产初期稳定运行,努力实现“新机组投产达标”、“首稳百日”。在促进了机组提前投产发电的同时,更实现了发电设备安全运行渡过“初生期”。
(五)实施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的水电联合调度,创新调度管理模式
为充分发挥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的综合效益,努力探索三峡水库形成后,新的水位条件下水资源利用及梯级枢纽发电、航运、生态综合调度规律,三峡集团创新梯级枢纽调度管理模式,实施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的水电联合调度。对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利枢纽视为功能和效益互补的整体,实施统一调度,同时将水库调度与电力调度紧密结合,从功能简单的调度向注重社会、安全、生态、经济等效益的综合调度的转变。
三峡梯级水利枢纽水电联合调度具有“机构统一、同台值班、水电互动、科学决策”的特点。三峡梯调中心作为三峡工程防洪、抗旱、补水、航运、泥沙、生态、发电调度的技术支撑部门和统一的日常调度机构,按照国家批准的《三峡梯级调度规程》,并辅以与之配套的三峡防洪应急调度预案、调度联系制度、运行方式管理制度、设备检修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确保水电联合调度科学规范地实施。同时,梯调中心与国家防总、长江防总、国家电网调度中心、三峡通航管理局等防汛、电力、航运、水文和气象等部门及时沟通协商,探索库容和汛限水位的安全有效利用途径,充分利用中小洪水资源,顺利完成4次175米试验性蓄水调度。
三 坚持精益生产管理,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
在三峡电站的运行管理中,三峡集团坚持推进“精确调度、精益运行、精心维修”的精益生产管理,变粗放型管理为精细化管理,变任务型管理为效益型管理。在保证三峡工程和电网安全的前提下,基于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原则,依靠管理科学与技术进步,优化业务流程,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消除浪费,创造价值,通过持续改进,充分发挥了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
(一)精确调度,“调好每一方水,发好每一度电”
为准确预报流域气象与来水情况,三峡集团与国家、地方气象部门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同研究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文气象课题。同时,在长江上游干流布设了587个水雨情自动遥测站,建立了覆盖三峡上游近60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水库水情遥测系统,努力提高水情预报的精确度。借助三峡水调自动化系统和三峡梯调计算机监控系统,结合来水预报和电网负荷的需求,梯级调度中心编制发电计划,并根据防总和电网调度指令实施动态调整。梯调中心每天都要对水情预报、发电计划、水位控制准确性等指标进行分析、考核,以保持较高的水能利用提高率,使水资源的利用始终处在最优状态。
(二)精益运行,确保三峡电站安全稳定高效
一是规范运行管理,确保发电生产的安全。三峡电厂实施“零违章作业、零质量缺陷”双零目标管理,确保杜绝运行人员误操作、重大设备缺陷漏检,通过运行人员对所管辖的机电设备、泄洪设施的实时监控、运行方式的制定及巡回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正确处理电力系统和设备异常,确保设备处于最优工况下运行,保证发电设备、泄洪设施的安全、高效、可靠运行。
二是实行推行联合值班,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三峡电厂实施了运行人员与维修人员“联合值班”方式。由运行人员和维护人员共同组成的on-call组协助当班运行值班人员完成运行操作、设备运行状态分析,共同快速处理突发事件。将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对设备和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是推行诊断运行,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控”。利用在线监测和趋势系统,由技术分析人员结合生产的实践经验,每日进行设备特征数据分析,确定设备关注焦点;每周或月进行关键指标分析,确定设备日常运行方式;开展年度设备性能分析,确定设备的检修策略。对可能影响三峡电站安全运行的潜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及时辨识出运行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根据异兆,提前发现重要设备的运行缺陷并及时处理,有效控制了发电设备强迫停运。
(三)精心维修,确保发电设备健康可靠
一是建立设备维修评估机制。按三峡电站设备缺陷或
异常管理流程,通过epms系统对设备状态施行日常评估,或者通过由技术专家和领导决策层构成的评估组对设备进行集中性检修(c、b、a级)评估,按照检修评估标准,科学诊断与评估设备状态,确定合适的检修项目与时机,避免设备欠修或过修。
二是优化检修计划。三峡电站以预防性检修项目为基础,依据设备状态的诊断与评估结果,优化检修项目;合理调整检修时间和工期安排,优化检修计划安排。
三是建立基于epms的检修项目实施与评价体系。利用epms系统检修项目管理模块,生成检修计划和作业技术与质量管理集成文件,实现了检修项目全过程的进度与成本控制、资源管理、协调配合、项目评价等的全数字化与标准化管理。检修计划执行过程中,项目增减、资源冲突、检修进度等都可通过系统进行全程监控。
四是提高项目管理能力,保证检修质量。通过建立项目责任制,设置项目经理,使安全、质量、进度、成本控制责任到人;通过规范项目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来保证设备检修的过程控制,形成检修项目制定、进度安排、过程实施、检修项目评价和持续改进的闭环控制。
(四)降本增效,提升电站运营管理水平
结合长江电力实施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不断完善三峡电站统一归口费用预算管理的措施,建立了有效的预算编制、申报、审查、考核机制。在确保安全生产和运营的基础上,层层分解预算指标和管理责任,严格控制支出。坚持规范招标,强化合同管理,不断提高公开招标比例,引导充分竞争,降低采购成本;建立了集中的物资管理模式,实施与供应商战略合作和批量协议供货等采购方式,利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epms)和电子商务系统(ecn),为保证物资管理业务活动规范、高效地运行提供了功能强大的企业资源管理工具和商务运营平台;强化了项目预算的考核,提高了项目资金利用率。
三峡电站投产运行以来,通过全体运行管理者的努力,三峡集团已具备了较强的巨型水电站运行安全风险控制能力、流域梯级电站的优化调度能力、巨型电站的高效运行管理能力、水电生产技术与管理创新能力。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精益生产管理体系,并在行业内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三峡电站的安全可靠性、成本控制、水能利用等关键指标均居行业领先水平,设备运行风险始终处于可控、在控状态,三峡枢纽工程的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了电力生产与环境保护、库区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及方向
前言
水利工程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水利工程的发展,若要水利工程全面实现现代化,其管理就必须实现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为水利工程的发展作出展望,并指导水利工程前进的方向,因此,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必须符合时代要求。
1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内涵
水利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构成要素,也是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其在一定方面能够表现出水利的整体发展和进步历史。水利工程的现代化水平从某一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水平,一个良好的水利工程发展现状,是一个国家和谐稳定发展的保障。水利管理是保护和利用已开发的水源、水域的工程设施进行生产工作,而其实现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水利工程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该过程的实施是水利工程从基础化到科学化的转变过程,而水利工程的管理的现代化,则是水利工程现代化顺利实施的保障。所以,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含义基本囊括为:根据时代的发展,用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水利工程从基础设施到管理手段的全方位的完善,为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2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意义
2.1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管理模式与水平在很重要的程度上反映了水利现代化的水平,因此,若要提高水利工程的现代化水平,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我们在完善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的同时,必须改革管理体系,使其科学化,在保证水利工程各项功能的实现的同时,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2.2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符合现代治水思路的要求
现代的水利工程包括各个方面,主要有水利安全、水利生态、水力资源以及水利与民生四个方面,这是当今时代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更是水利行业的发展目标。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基础设施是根本,管理是保证其完美运行的重中之重,只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才能有充分的水利资源,只有合理利用水利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减少甚至避免不合理利用水力资源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环境,服务民生。
2.3符合水利工程管理的考核要求
当今社会,水利行业对水利事业单位考核标准包含了各个方面,考核内容不仅包括水库、河道、泵站和水闸等工程设施,而且,水利工程管理体系也是水利行业考核水利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标准,这个标准要从管理制度的建立、管理手段的科学性以及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运行的安全性等各方面进行考核,可谓是重中之重。
2.4符合我国水利行业实际发展的内在要求
目前,我国的水利事业单位众多,如果强行施加一个硬性标准,过分强调管理的信息化与自动化等技术手段,必然会导致整个行业技术投入成风。过分的关注科技必然会导致对管理者自身人文素质要求的松懈,而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不仅要求水利工程科学技术的更新,更要求整个行业对管理者自身素质提出更高的标准,这是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必然会创造出友好的行业氛围,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
3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3.1理念的现代化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需求,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首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实际需求出发,在防洪和供水工作上为人民建设安全的壁垒,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水利工程的开发工作不会影响到周围区域的公共环境与利益。其次,要增强公共安全保护意识,重视发挥水利工程的公共性能,把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核心内容,严格把控与人民生命安全密切联系的工程建设质量与运行过程。同时,还要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在市场监管、招标投标、稽查测评、行政执法等方面都要保证公平公正原则得到全面落实。最后,要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注重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在最佳程度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配置。
3.2体制的现代化
要建立完备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①要对水利工程各分管部门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此外,还要保障资金投入的合理分配,使各项水利工程程序能够有序进行。②要制定科学、全面的水管单位运行制度,重点推进水管单位的管理体系改革。通过实施高效合理的管理模式,保证管理经费的有效投入,实行竞聘上岗模式。③形成融合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为一体的水利工程维护体系。
3.3方法的现代化与信息化
在制定科学、系统的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计划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新型的管理技术与先进的管理设备,来提高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水平。①通过在信息采集与工程监控、通信与网络、数据库存储与服务等技术设施上加大建设与投入,从整体上增强水利工程管理的性能。此外,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适用于大型水利枢纽的信息智能获取与分析系统,及时对雨水、施工、干旱与洪涝灾害等情况进行监控,从而适应水利监测管理的实际需求。②着手建设一个基于信息通信与网络技术的信息收集与反馈系统,为水利工程的管理提供包括雨水情、历史水文数据、社会经济数据、水资源空间数据等信息。
4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方向
水利工程的管理是提高水利工程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只有提高对其的建设和革新速度,通过现代化的治水理念、全面的技术设备、合理的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充分配合来逐步把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型,最后才能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确保水利工程全面发挥其功能,进而长久稳定的运行。(1)建设和创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针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形势和实际需求,制定出一系列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现代化管理制度来保证水利工程管理的高效运作。(2)实现规范化、细致化管理,全面执行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测评制度,对各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进行严格、充分的考查,保证各项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能够落到实处,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经营、组织和安全等多方面进行管理,提高标准化管理质量。(3)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创新水利工程管理方法,在整体上改变水利工程的管理模式,真正意义上体现其现代化。(4)保证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最大程度上发挥工程的功能,增强工程运转性能,协调工程多方面功能,形成一个多元化均衡发展水利服务体系,成为社会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的重要保障,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长久发展。(5)增强水利工程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性能,注重河湖工程的建设与资源管理。对工程管理内容中的涉水环节进行重点整治,着重提高和保持河湖水系的引排调蓄能力,使河湖水系的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功能得到全面利用。通过先进的技术把河湖水系引进到水生态修复工作中,发挥其有利作用。
5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是推动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现代化也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综上所述,对于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视,有利于国民健康的生活,经济平稳的运行,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李俊鑫,孔维佳.论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