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理信息技术学范文

地理信息技术学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7: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地理信息技术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地理信息技术学

篇1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辅助;地理教学

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课程独特的辅助教学技术,它能扩展传统媒体和计算机多媒体的功能,充分发挥地理空间性、综合性和地理“理性”的特征。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地理教学方法改革、辅助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将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用于课堂教学,并与地理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相融合,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

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对于中学地理教师而言已经很是熟悉,但是理解不够深刻,至少还没有真正的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起来,他们对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还停留在中学地理课本中,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中有现代地理学研究新技术手段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这些技术近些年来发展迅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到,已经成为常规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在现代地理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直观表现效果辅助地理教学,加深学生学习了解的印像,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现象。

1 地理信息技术概况

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及遥感技术结合,提供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储存、检查、操作与分析。最新的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可视化的动态分析,在三维图形中对信息进行交互操作,并结合网络、多媒体和立体视觉给人创造个虚拟的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其对于空间数据强大的管理处理和分析能力已经在农业、林业、空页、国土、规划等等行业部门中得到应用,因为人类的行为大部分与位置和空间分布有关,所以应用非常广泛。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同时也冲击着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观念。

2 共享地理信息系统辅助地理教学

可以应用的共享地理信息系统很多,最为常见的有城市电子地图、交通信息系统、旅游地理信息系统、E都市、Google earth、Visual map、Mapabc、Mapbar等等。大众最为熟悉了解的地理信息系统当属google earth,网络支持的google earth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普遍,人们出行前在google earth上可以方便目的地的相关自然、人文情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在地理教学中使用google earth会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可以观赏全球任何地区的地貌。点击塔里木盆地,只见一条条排列整齐的沙垄横亘在盆地内部;点击珠穆朗玛峰,依次操作鼠标左键、右键可从高空鸟瞰、近景观看过渡到侧面观赏,旋转屏幕右上角的指北方向,可以绕山峰一周进行观赏,使人真正体验其雄伟和高大。调节观看的高度、方向和倾角,可以进行高低、远近以及缩放欣赏,地球上任一地区的大地貌和小地貌都能一览无余。如果操作左键、右键(或改变鼠标上面轮子的转动方向)可以分别放大和缩小所观赏区域的范围及其地表细微的形态和景观。这些基本功能的应用对于学生了解地球地形地貌基本情况是最为直观、高效的教学手段。Google earth中丰富的街景图片,建筑的三维模型等等都将成为人文地理教学很好的展示工具。

3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辅助地理教学

地理信息系统能回答地理事物在哪里、有怎样的空间分布趋势、各地理事物之间空间关系如何等问题。其次,它也能进行直观的模拟演示、数据统计输出等。

3.1 直观的表现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分布规律:

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空间上显示符合某一条件的地理要素的特性,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空间概念。例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查询、显示功能,辅助讲授自然与人文要素的分布,也可对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空间分布规律,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2 直观的表现事物地理环境状况: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确定某地理要素在一定范围内对于其他地理要素的分布。例如,确定离某条河流100千米内人口大于20万的城市分布,从而为内河运输、灌溉发电、洪灾预防等各种人类活动提供环境分析与决策,这有助于学生形成理性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另外,也可以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查询功能,例如,查询某城市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线段,或较大区域内一个城镇到另一个城镇的线路,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多条线路,也可能给出最佳路径,这些功能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分析、空间判断和决策能力都有好处。

3.3 能够反映地理事物变化情况: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能显示地理事物在不同时段的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能展现其各阶段的特征,有助于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例如,在讲授城市化或土地利用变化等问题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直观显示不同时段的城市扩展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能帮助学生对城市化过程或土地利用变迁有深刻的了解。另外,地理信息系统能灵活添加图层要素,例如,叠加城市交通、城市商业网点等信息,使教学过程灵活多变,能培养学生科学、客观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4 实现数据统计分析与地理情况的真实模拟:无论是地理科学本身,还是地理教学,直观性是一个重要的特性。地理信息系统能实现统计分析、图表直观显示。具体来说 专题地图制作(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可以绘制交通图、地形图、行政区划图、旅游规划图等各类专题图)等。

3.5 现代广泛行业应用的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反映诸多人文地理:在“数字北京”“数字深圳”系统中,能够进行三维漫游,实现从“街区”进入房屋内部的漫游。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属性库链接查询感兴趣的信息,包括各类多媒体信息。这对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新课程中的城市地理、城乡规划等知识非常有好处。

4 结论

篇2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中学;地理教育

一、地理信息技术概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进步给地理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勃勃生机。由遥感(R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信息网络与虚拟现实等组成的地理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各领域,并正在走进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地理学习内容,也将发生巨大变化,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把3S,即地理信息技术纳入必修的地理课程内容范围,并把它列为七大地理选修模块课程之一。地理信息技术不仅作为学习内容引入中学地理课程,还可与其他计算机技术一起作为教学技术手段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其中以GIS的应用最为广泛,在几乎所有与空间分布有关的学习中,都可以使用现有的基于GIS技术的电子地图。将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育,将会对中学地理教育的目标、教材、教法、学法、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变革。

二、地理教学在初中地理的应用

2.1GIS操作实现辅助教学

GIS操作实现辅助教学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GIS软件对地图的操作、简单查询和分析辅助讲授特定教学内容的方法,如通过地图图层(主题)的操作、显示能直观地显示地理信息,表达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状态、要素间因果关系等,达到辅助教学的目标。根据GIS软件的共同的基本功能,可以将GIS操作实现辅助教学分为GIS地图操作显示、地理空间位置分析、缓冲区教学应用等几个方面。

1)GIS地图操作显示主要是指直接利用GIS图层或者主题显示的地图辅助教学的方式。这种方式操作简单便捷,应用比较普遍,适应性比较强,是GIS辅助教学应用初期比较适用的方式。

2)地理位置空间分析教学应用:地理位置的空间分析主要是指利用GIS所具有的查询功能,直接在主题图档中显示查询目标,进行直观教学的方法。如定点查询、范围查询和线路查询都能在地理教学中起到良好的辅助教学目标。定点查询教学应用以某一地图主题为对象,查询符合某一条件的地图要素,经过简单操作,使符合条件的地理要素直观显示。例如在GIS软件ArcGIS中,选择中国政区主题,查找乌鲁木齐,也可以根据属性来查找,例如美国城市主题图层,选择查找海拔大于1000m的城市。定点查询的结果显示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性认识地理事物的直观分布概念,也有助于地理教师借助GIS软件实现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化解教学的难点,使地理教学变得生动形象。范围查询教学应用主要是指查询离某一确定地点一定范围内的对象。例如查询某商场服务范围内(小型商场的主要顾客群的居住距离)的人口或者其他商场、教育单位等。这一方法既是决策研究分析的基本方法,也是GIS辅助教学应用的常用方法。例如查询上海市500km范围内地级市分布,查询结果的直观分布图对于讲授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带、城市群概念有非常好的辅助教学效果。加之GIS本身显示的多样性、可控性,使教学更简便、高效。线路查询教学应用主要是指两地之间的路线查询,查询结果一般包括线路及相关信息,如线路距离、途径的站点等。例如可以查询一个城市内某地到某地的线路,及较大区域内一个城镇到另一个城镇的线路,一般还可以提供多条线路选择,伴有文字说明。线路查询在区域教学中讲授区域气候、景观、资源分布等内容时有积极的作用。

3)缓冲区教学应用:缓冲区是指与某一个点(或线、面)有一定距离的空间范围,也可以同时建立多个点(或线、面)的缓冲区范围。缓冲区的教学应用往往为讲授某一地理要素的属性影响范围等知识,如污染源的有害范围、集水区范围、经济辐射区域等。这类知识点的教学直观性用其他教学方法难以呈现,而应用GIS缓冲区教学则事半功倍。例如,查询长江干流50km的缓冲区。

2.2GIS专题地图辅助教学

无论是地理科学本身,还是地理教学,直观性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注重要求学生运用好地图册以及其他有关的富含地理信息的材料,这里面相当一部分是各种各样的专题地图。许多专业软件(如Mapinfo、Arcinfo,国产GIS软件)都可以用来辅助设计专题地图。GIS软件本身附带有地图属性数据,其它软件或某些光盘提供的矢量文件都是制作专题图的素材。如Arcview带有的世界、美国、加拿大等的图形和属性数据,可以设计制作一些交通图、地形图、行政区划图、旅游规划图等。在教学中,GIS专题图比普通地图更具有教学辅助意义的是GIS专题图能根据需要,灵活改变显示形式和添加附加地图要素,包括图注、图例、图标等信息,而且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完全能够满足要求。

三、总结

总之,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如;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师范大学相关院系、各级教研部门和出版社等,可以联合起来,为解决课程面临的问题做出努力,特别是尽快开发适合中学教学使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配套的教学资源。具备上网条件的学校和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基于GIS技术的网络电子地图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1

高中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的比例并不高,要深入加强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要进行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因此,笔者选择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有较大意义。

1重视讲与练的结合,加强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

讲解与练习是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无论是地理信息技术教学,还是地理理论知识教学,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教师利用讲解示范的方法,让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有了了解,再让学生进行亲自操作,体会地理信息技术操作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将讲解与练习进行结合,可以让学生的地理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得到培养与发展。但是,许多教师并没有对这种传统的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给予重视,使得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正面价值得不到有效的体现。在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讲解与练习的灵活化,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关注度更高,有利于教学成果的提高。

例如,在教授《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在地理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技术操作水平。针对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遥感技术进行了解,引导学生利用遥感技术对自然界的水循环问题进行观察与了解。在相对真实的高中地理学习情境中,学生认识到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会提高其学习积极性,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2利用任务驱动教学,加强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

学习任务的提出,会让学生更为清晰地认识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找到学习的动力。一般来讲,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运用到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学习任务进行提出,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理解并其完成,对任务进行有效的评价,总结学习经验。任务驱动方法的应用,使得传统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被冲破,更能够帮助学生减小地理信息技术学习的压力。

例如,在教授《海水的运动》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学习任务进行完成。针对高中地理学习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如下的学习任务:熟悉中国几大洋的海水运动情况,分析海水运动的规律与趋势。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一任务进行理解,帮助学生找到切入点,让学生思考地理信息技术在这一学习任务中加以应用的意义所在。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让每一个小组中都具有一个地理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能力较高的学生,使其带动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自己的地理信息技术使用能力进行提高。在这样的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明显提高,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培养。

3利用地理主题教学,加强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

在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主题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使学生在一段固定的时间内对一个地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让主题出现在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改善。教师在进行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主题确定时,要对学生地理学习兴趣进行了解,使其确定的主题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之间具有较大的匹配程度。主题的确立要服务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生的信息采集与整理能力在主题学习中得到提高。

例如,教师可以针对高中地理学习内容,设置“城市化”这一地理信息技术学习主题,让学生针对这一主题进行地理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教师将选择地理信息技术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使学生选择他们认为对其学习最有帮助的地理信息技术。在学习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与加工,加强数据的整理,更好地认识到地理信息技术存在的重要意义。主题式教学有利于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促进作用是不尽相同的。笔者针对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对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当代高中地理教师加强对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学习兴趣,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吉林 公主岭 136105)

参考文献:

[1]林培英.中学地理信息技术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4(7):58-62.

[2]孙汉群.高中地理新课标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学[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11-115.

[3]李淑梅.信息化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3(20):115.

[4]潘立新,黄成林.地理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育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8(2):90-93.

篇4

关键词:地理教学;应用分析;地理;信息技术

最新出台的高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规定。对高中地理教学予以改革,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弥补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不足,从而真正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学校领导应当有所作为,组织地理教师积极学习课程标准及教育大纲,并且对地理教师展开信息技术培训,促使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和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将其科学合理地应用于地理教学之中,真正提高地理教学的趣味性、教育性及有效性。

一、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简称“3S”技术,它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三者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具体应用3S技术的过程中,一般GIS负责定位,RS负责对数据或信息的采集,GIS负责对所采集的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这使其能够在诸多领域之中发挥作用,如农业、环保、交通。当然,3S技术之所以能够有效应用,与GPS、RS、GIS三者所具有的特点息息相关。其中,GPS具有的特点是实时性、全球性及精确性等,这使其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气候条件的干扰,连续作业,精准定位与测量;RS具有的特点是感应距离远、感测范围广等,这使其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能够获取远距离的电磁波信息,并对其予以处理,从而满足人们所需的图像或信息;GIS具有的特点是信息处理精准、信息分析到位等,这使其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地运用计算机技术来分析和处理信息,为人们提供使用价值较高的信息。

二、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高中地理教学之中有效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则可以改变传统“死记硬背”的教学状态,将所学地理知识立体化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加之教师细致的讲解,则可以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地理知识,进而有效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提高自身地理知识水平。从这一方面来说,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之中,利于提高教学质量。2.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将地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之中,教师还能够根据教学要求及教材合理规划教学方案,注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来定位地理位置,获取相关信息,进而对地理知识加以丰富和更新,如此学生在教学之中不仅能够获得地理知识,还能开拓视野,对地理环境、地理构造、地理现象等予以了解,从而使地理教学效果更佳。3.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地理信息技术是一门深奥的、有趣的技术,将其科学、合理地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之中,能够通过呈现与教学相关的视频或图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此基础上,将地理现象或地理构造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对其予以思考、探索,最终解读地理现象或地理构造,获得地理知识、思维能力等,促进学生良好的成长与发展。

三、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将地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使地理教学满足新课程要求呢?笔者参考相关资料及自身工作经验总结,提出的建议是:1.基于GPS的地理教学。在地理教学之中有效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是非常适合的,因为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的相关原理来模拟教学,将枯燥的地理知识予以立体化的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其中,如此也能够使学生有效学习,提高自身地理知识水平。2.基于RS的地理教学。将遥感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地理教学之中,应当侧重于将遥感技术的应用优势呈现在教学之中,以便学生能够感受到遥感技术的“神奇之处”,并且利用遥感技术来获取与地理知识相关的信息,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提高自身知识水平。3.基于GIS的地理教学。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地将地理信息系统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简化地理知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地理知识,从而有效学习地理知识。例如,某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气象方面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教材上出现的景象图、气象变化图等都表示看不懂。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景象图或气象变化图等予以简化,从而简化图形,方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知识。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教育领域也注重对先进技术引用,意在摒弃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优化调整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其科学性、教育性及有效性。本文所展开的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之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丰富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参与知识思考与研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地理知识水平,还能培养学生地理学科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

作者:邓琼冰 单位:江西宜黄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篇5

地理教学中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就是将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用于课堂教学,并与地理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相融合,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地理信息技术是现代地理学的技术核心,它的内涵很丰富,其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三方面:地理信息系统(Gl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三者有机结合,即被称为“3S”。目前,3S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等重大地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技术。基于此,按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新的高中课程在必修、选修模块中都分别要求介绍有关3S的知识,这是关于课程内容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课程独特的辅助教学技术,它能扩展传统媒体和计算机多媒体的功能,充分发挥地理空间性、综合性和地理“理性”的特征。

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使课堂教学效果整体优化,解决主要途径之一是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是将地理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在地理教学中。目前,许多地理教师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网络资源等制作课件、上课,地理信息技术为地理课堂教学带来了积极变化:

一、改变地理课堂教学方式

地理科学是一门表达空间现象关系的科学。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在基础地理教学中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技能入手。尽量使用多种电教媒体和计算机来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即运用电脑科技,应用计算机使大量的专业地图、景观与实物照片、图片与地理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生动的表现形式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变得具体,复杂地理问题的结构变得更加清晰,陌生的地理环境变得真实,学习地理过程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多媒体提供的多重刺激使教师可以更大胆地设计教学,使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地理信息接收方式,让学生通过电脑学到更多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学习地理,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来管理地理空间数据,让学生利用空间数据库中的信息自由组合。从而使有限的学习素材,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和学生的思维,成为无限的学习天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种环境下将得到充分发挥,非常有利于学生自我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个性化的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所有地理信息(包括自然的和人文的)都是属于空间概念的,是需要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和技术的支持和完善的,例如一个地区的农业、工业、人口密度、文化习俗等等。地理教学信息系统可以配合完善地理教学工作,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好的感性的认识,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对教学内容不明确的现象,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实现对区域的类型、分布、特征等的直观了解。许多实用的地理位置、地图信息的查询、天体的运行等软件,可在教学时教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现实世界空间关系的认识更为直观、具体,也更具空间想象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在完善教学工作方面,网络增加了地理教师和学生接触文献的机会。地理教师能通过随时更新的地理信息进行查询检索、变更修改、研究分析、成果输出等多项工作,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地理教师从中获得大量地理教学信息和资源,提供形象、真实的教学情境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通过呈现大量地理信息,以丰富的手段,促进交流互动,相对提高地理教学效益,增加地理教学的乐趣。如运用WebGIS辅助地理学习,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化消极被动为主动地获取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学会地理学习和研究的方法。这种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动手操作、自己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复杂事务的综合能力,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可见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对现有和将要从事地理教学的教师提出了学习的要求,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地理信息系统知识与计算机操作水平并能应用于地理教学之中。地理信息技术如能与地理教学做到多方面全方位有机结合,一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很多,可以对中学的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倡导地理信息技术和新教材的有效整合推进地理教育的改革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基础地理教学是势在必行,它拓展了研究者与学习者的视角,为地理学科的研究、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新的尝试。但大多学校的地理信息技术硬件很有限,教师对这部分内容教学的难易度也不容易把握。地理信息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很多益处的同时,也会引发一些问题:1)地理教师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的目的在于可以经济地“展示”学习内容,课堂教学只不过从过去的“人灌”到“机灌”,未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改变;2)课堂地理教学目标被忽视,地理教师更关注自己使用的演示文稿和多媒体影像资料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地理信息技术利用本身成为潜在的教和学的目标;3)地理信息技术成为控制课堂的一种干扰因素。教师和学生更加关注信息技术能不能帮助完成课堂教和学的任务,而不是彼此的互动交流,降低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网络教学资源被片面使用,缺乏聚焦和过滤。造成时间的浪费,影响地理教学目标的达成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是地理信息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使用的问题。因此,应倡导和研究地理信息技术和新教材的有效整合,推进地理教育的改革。

一、落实好地理基础知识,研究新课标、深挖教材

课本内容是学生所要学习的最基础的知识,但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本表面上的东西,还要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比如对于全球定位系统里面关于导航仪的使用,课本写的比较简单。如果我们仅仅照本宣科地把教科书念给学生,那肯定是无法到达教学目标的,关于航程、航向、时间、经纬度等等这些内容,虽然只是在一幅图上出现了,但深挖教材,里面有很多隐藏的知识。所以打实基础知识教育,研究新课标,深挖教材,尤其是某些地理图片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二、补充信息技术教材内容要适度

在实际教学当中,干巴巴地学点课本知识,由于基础知识储备较少,学生在做某些题目的时候,无论理解能力还是做题灵活度上都会受到限制。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是有必要的,但补充的内容和量要适度。那就是在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一些题目这三个“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取舍。其标准是围绕课标,有利于地理信息系统“3S”三部分内容个体上有些纵深发展,整体上有利于三部分内容有机结合,因为在实际应用当中,“3S”很少单独使用,常常是彼此结合在一起,发挥个自的优点,共同来完成特定的任务。

三、精编关于地理信息技术的练习题

关于地理信息技术的练习题照本宣科的一些题目不易过多,应注重实际应用的题目,应精编关于地理信息技术的练习题,让学生学着用“3S”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际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能力。

四、加强地理课件的制作和多媒体的应用

由于地理教具较少,而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内容又非常陌生,为了增加学生对“3S”系统的感性认识,可以利网上资源,把一些图片、动画、视频等做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熟悉“3s”的出现、应用和未来的发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合理地评价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形式

一谈到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地理教师往往会觉得有很大的压力,地理教师容易把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变成一件很“重”的事情,一般会很在意听课者的评价,能做到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了无痕迹”,的确是很困难的事。实际上,地理信息技术的使用并非一定是个“大规模”“统一化”的过程,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方式、时间、地点可以有多种:上课用、课后用;教师用、学生用;上课用、备课用;全体用、个别用;集中用、分散用都算是应用了地理信息技术,这样才能使地理信息技术成为一种“自然”的工具。当然,这种应用需要建筑在对课堂教学新的认识基础之上,其中最核心的东西应该是“多元化”或“多样化”,应该是“因事制宜”,灵活运用地理信息技术。

篇6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 综合图解 存储和显示 编制 评判

地理信息技术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 ),三者有机结合,即被称为“3S”。

地理信息技术是研究地理教学的一种现代化技术工具。GIS可以使呆板、静止的数据、图形变得形象生动,直观可视;可以使运动的场景,变化的数据,统计图、分析表灵活转换;可以使教育教学资源得到盘活共享,方便检索,分析查寻;这一切都便于教师去创设情景,开展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非常浓厚。地理信息技术所展示的科技含量高的RS遥感图片,GIS不同图层的对比分析,GPS的准确定位,对学生来说吸引力也是非常大的。具体探究一下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用于综合图解地理分布现象

地理教学能力培养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填绘、分析地图的能力,而且地理教学问题中有关地理分布的知识随处可见。以往的教学手段是运用教学挂图、课本附图以及复合投影片来讲授地理分布知识。教学挂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深化教学目的,但是在使用上会占用一定的空间,给教师板书带来不便。复合投影片的使用较教学挂图方式稍方便一些,但教师需要在课前花费大量时间制作和维护投影片。而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制作的针对性非常强的课件,通过计算机与大屏幕投影来讲解,效果就好得多。

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制作的相应课件具有以下优点:

1.图形比投影片更准确,比挂图更清晰。特别是地图注记和符号规范、清晰、易读。

2.可以复合叠加呈现,并可以灵活地动态显示。既可以像复合投影片一样一张张显示,还可以用几个圈层分绘组成一张综合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图。

3.易于存储。计算机以数字方式存储信息,不会损坏。教师能够节省出更多时间更好地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4.可以把分布图与信息数字结合起来,给学生以量的概念。

例如,世界洋流分布与世界四大渔场。洋流可以用红、蓝两色分别表示暖流和寒流,并可实现动态演示。在流动的寒、暖流汇合处形成渔场,同时通过标注与其相关的文字、数字信息。学生既可以形象直观的理解渔场的形成、渔场的位置,又可以获得丰富的资料。

二、用于地理数据的存储和图形化显示

地理教学中常涉及到很多地理的数字信息,如世界主要国家小麦产量、世界七大储油区的石油产量等。以往采用绘制投影片或挂图,以柱状图、折线图的方式进行表示。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处理、显示地理数据具备简便、准确、多样化等特点。

1.简便。减轻教师工作量。无论是制作投影片还是画板图都可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2.准确。计算机处理数据准确,显示图形标准,给学生以正确的量的对比。

3.多样化。不仅可以以柱状图、折线图的方式显示,还可以以饼状图、三维立体图等多种方式显示地理数据,而且可以实现各种显示图的相互转化,使学生可以更多的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并且地理数据可以与地理分布图相结合创建相应的专题地图,把单调、空洞的数据空间化。

三、用于示意图的动态演示和模拟动画演示

这一部分功能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的教学中,如地球的运动、地球的水循环、褶皱与断层、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大气环流、锋面与大气、气旋与反气旋等。这些知识反映了空间现象的基本原理,用一般方法和平面静止图进行教学对学生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而地理信息系统动态演示功能则可以实现地理现象的模拟演示,使学生获得更形象化的认识,起到突破难点的作用。如大气环流:三圈环流的位置、流向、强弱、带来的天气等,都可以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动态演示功能,形象地为学生讲解。

四、用于课堂练习题的编制和成绩的评判

用地理信息系统将课堂练习穿插于讲课之中,随讲随练,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尤其是一些人机交互性较强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很大帮助。用计算机评判学习成绩公平、快速,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并可根据成绩循序渐进安排学习,达到教与学双向沟通的目的。

例如,讲授中国行政区划时,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编制一套练习,让学生随堂进行,检测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填注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省会等,起到巩固课堂教学的作用。可以增强人机交互性,还可配以相应的画面、窗口或声音提示填注是否正确。同时,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成绩进行评判,使教师很快得到反馈。用计算机配以大屏幕投影设备可以代替板书。教师备课直接用计算机进行,对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巧妙安排。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直接使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字体、字号、设置背景图案、调节明暗程度等,以适合学生具体情况,并可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五、用于丰富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

篇7

关键词: 地理教学 信息技术 辅助教学

地理信息技术是现代地理学的技术核心,它的内涵很丰富,其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三方面: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三者有机结合,即被称为“3S”。目前,3S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等重大地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技术。基于此,按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新高中课程在必修、选修模块中都分别要求介绍有关3S的知识。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就是发挥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并与地理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相融合,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应用GIS进行空间运动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GIS具有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等基本功能。目前,GIS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如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讯、交通运输、军事公安、水利电力、公共设施管理、农林牧业、统计、商业金融等各个领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GIS技术可将复杂的自然景观、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甚至抽象的概念用三维的、动态的、直观的方法方式表现出来,将地理教学中不易明察与掌握的内容通过虚拟场景展现,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地貌演变、地形分析和天体运动这三个教学内容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形象地展示“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过程,把漫长的地貌历史演变过程在瞬间完成,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形象的理解;把山体表现得更加形象逼真,加深学生对地形特征的理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天体运动的教学中,通过GIS建立场景,制作太阳、地球、月球,以及地球及月球的运动轨迹,指定月球和地球的链接,进而完成天体的运动制作与飞行漫游,具体地模拟出天体的运动规律,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3S进行地理事物的分布与规划教学

在讲授城市、区域或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中,可以借助遥感影像帮助学生了解植被分布、土地利用及分布,提高学生宏观观察、分析能力。例如利用遥感在毁林过程监测、全球森林分布变化监测等方面的实例及影像,辅助讲授全球植被覆盖变化;利用遥感在土地利用普查中的实例和影像,辅助讲授土地利用和农作物分布;利用遥感在城市生态监测、绿化率调查的实例和影像,辅助讲授城市环境与生态等。遥感的大范围观测的特征提供了监测灾害的可能,利用相关的遥感影像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区域性过程。例如,利用遥感在草原和森林火灾监测、沙尘暴灾害监测、海洋污染监测、火山喷发和地震等监测的案例和影响,辅助讲授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灾害影响分析。

三、利用3S进行事物的发展演化教学

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辅助讲授地图、计算机制图的发展;辅助讲授现代农业的发展(例如,GPS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辅助讲授现代交通的发展(例如,GPS在智能交通中的自动导航作用);辅助讲授天气与气候(例如,GPS在大气物理观测中的应用);辅助讲授地球研究进展(例如,GPS在地球勘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辅助讲授海洋地理(例如,GPS在远洋航线设定与监测、船只调度与导航、海洋救援、海平面升降监测等的应用);辅助讲授宇宙、太空知识(例如,GPS在飞机导航、航空遥感控制、卫星定轨、导弹制导、航空救援等的应用)等。而遥感(RS)的大范围观测的特征又提供了监测灾害的可能,利用相关的遥感影像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区域性过程。例如,利用遥感在草原和森林火灾监测、沙尘暴灾害监测、海洋污染监测、火山喷发和地震等监测的案例和影响,辅助讲授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灾害影响分析等。

四、利用3S辅助讲授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

在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教学中,可以利用遥感图像帮助学生识别地质构造、地貌类型;利用遥感影像帮助学生识别地形分布,理解内外营力对地貌形态构成的作用,掌握主要地形分布及其特征;利用遥感在自然资源调查、分布等中的应用实例或影像,辅助讲授自然资源等。

在辅助讲授地质运动的构造运动中,因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升降运动,这种运动常常会在地貌、水系等特征上表现出来,通过遥感图像判读地貌水系等特征,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构造运动的理解,例如,遥感图像上深切的河谷则可能是地表抬升运动的结果。

篇8

一、对“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调查

1.教学中学生方面调查

调查问卷中有关学生方面的问题共设计了4个选择题目,其中第1题是调查学生起初对学习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结果显示对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47.8%;兴趣一般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35.9%;没有兴趣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16.3%。

问卷的第2题是了解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学习的必要性,即学习态度问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占16.8﹪的学生认为高中生学习地理信息技术是“非常必要”的,而在问卷的第3题中调查学生学完这一部分知识后的掌握程度,也只有13.4﹪的学生认为理解透彻,竟有28.6﹪的学生没有什么印象。

问卷的第4题是对学生心目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状态的调查,竟然有54.4﹪的学生认为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状态就是应该专门针对高考的教学,所占比例远远高于“课堂生动有趣,师生能互动”、“能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的状态,学习动机直指高考这根指挥棒。

2.教学中教师方面调查

教师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地理信息技术的内容比较抽象,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但是调查结果中显示竟有53.2%的教师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这部分内容,一提而过,还有30.1%的教师专门针对考试教学,只有16.7%的教师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可见他们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一切教学工作都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进行,问题是相当严重的。

3.教材方面调查

笔者对我市现行“鲁教版”教材中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内容也进行了调查,学生对教材中所介绍的内容总体上还是满意的,有62%的学生认为难易度适中,教材也具有一定的特色。

二、当前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地理信息技术本身的认识问题

近年来地理信息技术在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融合,但大多数地理教育工作者由于种种原因,很难跟的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其广阔的发展前景的不了解或者了解不深刻。再加上地理信息技术确实是一门综合程度较高的信息技术,非常不容易学习和掌握,广大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对地理信息技术有望而生畏的思想。

2.教师对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问题

很多中学地理教师对地理信息技术只了解一点或基本不了解,他们所谓对地理信息技术的了解也只局限于课本的介绍,甚至部分教师从来都没有见过一些3S的仪器和设备,加之目前应试教育的现实性问题,考试与分数仍然左右着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必然严重影响开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选修模块,不能真正落实地理信息技术基础教育,从而制约着地理信息技术普及教育的进程。

3.学生学习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缺乏动机

对淮安市部分高中生的调查问卷显示只有18.8﹪的学生认为学习地理信息技术非常有必要,这样的学习动机,大部分学生就不会在空闲的时间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信息技术的知识。又加之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之下,高考中不作要求的选修模块的教材各个学校都不发给学生,《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这本选修教材所承载的知识、信息、价值,学生无从知晓。因而学校忽视了地理信息技术的教育功能,即使对地理信息技术很感兴趣的学生也只能放弃。

三、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1.教师要转变观念端正认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通过广大地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不再是过去的一切为了高考,真正转移到以培养学生素养为中心,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教育才能真正得以实施。

2.加快建设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顺利开展地理信息技术普及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许多教师从来都没有进行过地理信息技术方面的系统学习,因而要加强高中地理信息技术的课程培训,尽快使现有骨干教师通过骨干教师培训、地理新课程标准培训等方式,成为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模块教学的可靠力量。

3.积极组织编写出版优秀读物

出版机构应该积极组织国内在地理信息科学和技术领域有较高造诣的学者、专家,针对中学生的文化水平、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和知识结构,编写、出版一批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的优秀科普读物,为地理信息技术普及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和课外读物,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学校要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篇9

最新出台的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规定,较之以前的地理课程学习内容有较大的区别,同时由于之前对地理信息技术的没有接触,学生对此是陌生的,而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地理信息技术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所以,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值得探讨,尤其是作为一门对信息技术要求很高的学问,它能促进学生对高中地理及信息技术的掌握。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上学校应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为配合教学建设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同时配备专业的设备设施,强调师生都重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的这一举措,更好地运用现代化高科技技术,为更好地透彻地了解地理知识及将来从事相关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地理信息技术的概述

地理信息技术,即“3S”技术,包括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技术)及GIS(地理信息系统)。三者虽然相互独立,但是通常在应用过程当中又互相之间有联系,需要同时派上用场,一般情况下GPS负责定位,RS负责对数据或者信息进行采集,GIS负责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现阶段,3S技术应用在我国交通、农业、环保等各个领域当中,并且作出巨大贡献,它对测量的高精度和高效率的特点在工作中解决许多难题,取得极大的成就,在全球都得到极高的重视及关注,是现如今的一个炙手可热的一门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全球、实时及全能的特点,完全不受天气的干扰,能连续不断地进行高精度的测量、测速及定位等,目前应用于全球的各个范畴。RS(遥感技术),能通过传感器将在远距离的电磁波信息通过处理成可供人类适用的图像或者其他计算机信息,具有感应距离远、感测范围大的特点,目前被广泛推崇和关注。GIS(地理信息系统),采用现代高科技计算机技术将采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使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呈现出为人类所用的状态。

三、地理信息技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RS(遥感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通过遥感技术,能够监测到土壤土质、土地利用现状、河流情况及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使学生更细致透彻地领悟到在土地农作物生长环节的变化,如果配合遥感图像,学习也会更具有趣味性。其次,天气预报正是通过遥感技术监测得到的,通过监测感应天气变化信息及数据,并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将其转化为可以读取的图像和信息;同时它还能监测出自然灾害的变化,时刻预警自然灾害的发生,并且及时采取措施尽量降低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通过RS技术的应用,学生更熟练地掌握知识原理,更形象化地将知识点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教学效果。

2.GPS(全球定位系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相对RS及GIS,学生相对比较熟悉一点,因为它较多应用在生活当中最多的应该各种地图导航及应用在交通工具上的智能导航等,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可应用GPS的相关原理进行模拟教学。例如,从世界地图的一点到另外一点,通过GPS技术让其自行导航多条路线路线、直线、最合适的路线、最省时的路线等,然后通过遥感技术将整个路途中的环境及天气变化监测出来并通过图像呈现出来。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

3.GIS(地理信息系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GIS(地理信息系统)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高中生可能没有很明确的意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地将其引导到那上面。例如,在地理教材上会出现一些立体的或者三维的景象图、气象变化图等,告诉学生这些图都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加工处理而产生的,学生自然而然会对地理信息系统产生认知,并且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这些图像是如何形成的,并且是如何转化而来的。同时,通过上机实验操作,让学生感受地理信息系统的强大。采用这些教学方法,从根本上刺激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地理知识及地理信息技术,促使学生对各个地理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

四、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就现阶段而言,地理信息技术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探讨地理问题的重要的手段之一,因此,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是大势所趋。

1.提高教学质量。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要求自身进步,提高教学质量,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能力,打破“死记硬背”的传统结构,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展开学习,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更活跃。

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地理教学中,并且将计算机上级实验操作运用到其中,丰富课堂学习内容,同时创新教学授课方式,不再是传统单一无聊教师口传,有利于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学习兴趣也得到一定的提升。与此同时,使学生更细致全面地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及地理知识点,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利用探索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

地理信息技术是一门深奥有趣的技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熟练地掌握地理知识并且灵活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并且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开阔视野,并且通过知识掌握体验到成就感。

五、结语

篇10

【关键词】GIS 虚拟GIS 多媒体GIS 三维GIS 地理教学

一、引言

21世纪,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动力,已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信息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GIS技术,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部门,对传统的地理教学也提出了挑战。

对地理学科而言,学科的学习对象是地理环境、地理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规律,其具有时空范围的广泛性、多样性、差异性、各要素间的联系性、综合性和可变性。学习对象的诸多特性和学习者的时空局限、认知极限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而教师仅凭一张嘴、一支笔、一幅挂图的传统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在现代教学中,电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等优势,最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GIS技术作为电教手段之一,目前已经渗透到电化教学的队伍中,并开始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著名的地图与信息系统专家陈述彭院士曾指出:“定性描述是地理学的第一代语言,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代语言,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学的第三代语言。”这充分体现了GIS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与价值所在。

二、地理信息系统(GIS)简介

GIS是一个用于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系统。它通过采集、管理、处理、分析、显示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来表达地理信息。

1.从空间可视化的角度来看,GIS是一套智能地图,用于显示地表上要素及要素间关系。底层的地理信息可以各种视图的方式进行表达,而这些表现方式可以被构建成“数据库的窗口”,来支持查询、分析和信息编辑。

2.从空间数据库的角度看,GIS是一个包含了用于表达通用GIS数据模型(要素、栅格、拓扑、网络等等)的数据集的空间数据库。

三、GIS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GIS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第一,GIS的空间可视化特征,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建立空间概念。第二,GIS技术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集成在一起的特点,使学生在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信息的同时掌握了其属性信息。第三,GIS的数据关系特征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GIS空间数据库在存储各地物空间信息的同时,还存储了地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拓扑关系。通过这种拓扑关系,学生可以清晰的认识到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培养其空间思维能力。

2.GIS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特点

第一,信息表现力强、数据更新速度快。GIS地图一般都是矢量地图,即节省空间,又能实现精确显示。同时GIS地图多是分层存储,为人们的操作和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另外数据库的时时更新又促使了图形信息的更新。第二, 空间性强,具有丰富的空间分析功能。学生通过对GIS相关软件功能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认识地理空间分析的实用价值。第三,实践性强,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GIS在地理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专题地图的绘制。通过这一过程,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审美情趣。这一过程即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GIS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1)地图操作显示应用

GIS的相关软件提供了对地图的放大、缩小、漫游和测距等基本操作功能。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地图局部进行适时的缩放、漫游。尤其测距的功能对初中地理地图一节的讲述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查询功能

GIS技术的查询功能可以实现对各种方式的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的查询检索与统计。其中定点查询,可以帮助学生在地图上实现对地理事物的快速定位,使其对地理事物的直观分布有深入的了解。在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有了一定了解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对地理事物相应的属性信息进行查询与统计。而比较查询则可以快速实现对相应的指标进行比较,并把比较结果用图表的形式显示。

(3)绘图功能

学生可以运用GIS软件来完成专题图的绘制。通过完成对各种空间对象的显示方式、符号颜色和大小等的设置与管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将得到锻炼与提高。

四、多种类型GIS与地理教学的结合

1.多媒体GIS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GIS是指将文字、声音、动画、图像与GIS技术相结合,极大的增强了GIS的信息表现力。多媒体GIS与地理教学的结合,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2.虚拟GIS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GIS(VGIS)应用于地理教学,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展现一些现实中无法再现的景象。例如,模拟高原、盆地等的形成过程、地球板块的运动等等。VGIS采用了多媒体、动画等方式展现教学内容,把软件和虚拟现实集于一体,对辅助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3.三维GIS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三维GIS是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叠加水文、生态因素,并整合遥感影像等,最终形成三维可视化的模型。对空间对象的三维空间分析和操作是其特有的功能。例如,在讲地形图的判读时就可以通过三维GIS来完成各种地形的三维视图,并通过漫游功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地形特点。运用三维GIS来对客观世界进行表达,其结果将更加真实。

五、结论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学需求,现代教学需要更多新兴技术的加入。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GIS技术将会应用于地理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得到彻底的改观。但就目前实际的教学状况来看,笔者认为,由于硬件条件、教师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GIS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普遍应用,还需要长期的努力。另外,为了使多媒体GIS技术、虚拟GIS技术、三维GIS技术和地理教学更好的结合,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使其更有助于地理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孙利平,徐晓寰,王子君.以地理教学为例谈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J].辽宁教育研究,2002.

[3]段玉山.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地理;融合类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使得高中地理教师纷纷开始将各种新型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运用到地理课堂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极大的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促进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由此可见,加强对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类型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1.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教学模式落后

由于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师都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应试教育理念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再加上迫于高考的压力,致使他们一直沿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体现,这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发是非常不利的。例如,在对“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课时的知识进行授课时,教师往往将大气的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点直接传授给学生,然后要求学生记忆相关的知识点和考点,以便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缺乏对知识主动思考和获取的过程,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

(2)教学方法不当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同样体现在他们对地理知识接受和理解的程度上。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教师应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够确保地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就目前高中地理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往往会对所有学生采取统一的教学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下”,教学效果不佳。例如,在对“地形图的判读”这一课时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很少会有教师充分考虑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面对大量地形图判读知识时,部分学生会难以消化,进而打击到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3)教师教学效率未能提升

在传统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授课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知识,并通过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以便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在这样的地理课堂中,虽然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地理知识和应试技能,但学生真正能够理解地理知识很少,这也是为什么学生一学就会、一做就忘的原因。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教师需要不断重复的之前所教内容,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对“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一课时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往往会将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文地理差异和自然地理差异、长江中下游平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影响等知识点讲解完后,就会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以此来应对考试。但随着考试的结束,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就会逐渐消失,教师在复习阶段需要重复为学生讲解,进而影响到地理教学效率的提升。

2.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传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难以得到有效体现。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则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使高中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的活泼生动,增强地理课堂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地理知识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有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

传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手段有限,教师只能够通过教材中的插图和教具进行辅助教学,而高中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这种教学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地理教学的需求。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和复杂多变的地理现象,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有效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的发展。

(3)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广泛应用,给传统地理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同时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也极大的增强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促进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的地理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课本上的文字和插图进行地理知识的获取,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直观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化静为动、由虚变实、化繁为简,进而为学生主动参与地理学习和拓展学生探索地理知识和交流合作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3.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类型

(1)地理信息技术与学习内容的融合

在《高中地理课程标注(2017版)》中明确提出“在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结构中应纳入地理信息技术相关内容,并作为一个选修模块,具体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遥感、数字化生存四方面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数字化生存的技能,并在日后学习和生活中学会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在地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深化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认识和了解。例如,在对《辨别地理方向》这一课时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地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首先,教师可以将如何利用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辨别方向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辨别地理方向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利用GPS辨别方向和导航的实例,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地理信息技术的先进之处。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GPS的应用方式,让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灵活的运用GPS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提升学生地理综合运用能力。

(2)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学工具相融合

高中地理教材中包含很多抽象的地理概念,学生在对这些概念学习和理解时会存在较大的困难。而传统地理教学手段和工具有限,不能很好的将抽象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呈现出来,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工具进行融合,共同辅助教学,增强地理课堂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重现地理现象、实时观测地理数据等,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对地理概念进行理解,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对“地球的自传和公转”这一部分的地理知识进行授课时,由于这一地理现象是学生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地球自传和公转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过于抽象,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这时教师就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工具相融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采取动画模拟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场景,然后再借助地球仪向学生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和原理。通过这种直挂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对这一部分的地理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升。

(3)利用学习软件,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就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现状来看,普遍存在信息化水平较低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理解过于片面,认为信息化教学就是简单的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知识呈现的方式和优化教学过程,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停留在替代传统教学工具和手段层面。实际上,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被运用到教师的教学过程,还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极大的便利。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学习工具相融合,为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全新的方向和思路。比如,目前有很多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和平台都具备监测地理数据的功能,教师就可以根据地理数据就真实的地理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验活动,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例如,Earth、Living等地理信息技术软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气象要素和地理数据,如气温、相对湿度、风力等。高中地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相应的工具,实时捕捉校园的气温数据、风向数据和降水量数据等,并与这些地理信息软件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和探究。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而且对于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的融合并不是一种固定形态,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辩证的看待不同融合类型,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类型进行融合,这样才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将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深化。

参考文献

[1]孔德宇.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的类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24).

[2]韩玉红.试论信息技术和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机融合[J].新课程,2020(42).

[3]李金珍.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堂融合的教学实践[J].当代教研论丛,2020(08).

篇12

关键词:中学地理 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8-0-01

1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现状概述

就我国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可知,在教学改革开展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效率,中学地理课堂采用了图示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图示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并分析各类型示意图以及实地图像,分布图等,使知识内容更为直观,在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教师也可以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中学地理课堂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随着我国现代化教学的开展,中学地理课堂需要更多的引入网络手段和信息技术等教学方式,但由于部分地理教师缺乏对应的教学能力,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设备无法得到及时更新,这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学地理课堂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此外,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对教案及大纲等内容无法进行及时的更新与修改,也造成了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忽视,从而影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2 中学地理课堂中的信息技术运用形式

2.1 强化理论基础知识

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实际开展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必须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理论知识的内容囊括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多项内容。学习理论要求教师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必须着重强调情景创设,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利用网络信息实现情境的模拟,帮助学生强化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在中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结构的认知,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习中,实现地理知识架构与具体内容的有机融合。教学理论则着重强调了地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的主导作用。在信息技术应用背景下,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程教学的中心,地理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内容的讲授,更要强调对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2.2 构建启发式的实践情境

中学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需要借助情境创设才能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传统中学地理教学中,图示法等教学方法的运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信息技术的运用则会在地理知识讲授的基础上,利用地理数据等信息内容创建出虚拟情境,从而使学生能够更为真切地认知地理课堂中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从而在巩固学生地理知识基础的同时,提高其知识的运用与分析能力。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课堂中创设的情境还能够促进课堂角色的转化,学生更为积极的参与到地理知识的探讨中,能够使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教学主体,进一步推进中学地理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3 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3.1 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

在传统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初具规模,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可以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得以有效的实现。中学地理课程知识的内容涉及到了声音、图像以及文字等多类型的媒体信息类型,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更为全面地烘托出地理问题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更为深入的探究地理知识。例如,在讲授《工业区位选择》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预留给学生观察工厂发展变迁的作业,并通过录像的方式进行记录,当课程讲解时,安排学生对所做录像进行讲述,进而加强对课程知识的感性认知。教师在讲解钢铁化工等企业的区位变迁时,还要结合国家及地区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针对化工厂向江河下游的扩张加以展示,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厂区区位选择的具体要求,实现地理课程知识的有效深化。

3.2 网络课程教学的开展

网络课程是中学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在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中,教师不仅可以突破时间和地理位置的局限,丰富教学内容,也能够进一步拓宽课堂的知识讲授范围,从而更为广泛的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课程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首先收集中国自然资源开发的相关视频,并通过整理突出视频中反映的主要问题。在地理课程的讲解中,教师要在学生观看视频的同时提出对应的问题,如当前我国森林资源的实际拥有量和市场需求量等,并提供学生对应的网址进行查询,以此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网络课程的开展,还要注重课程教学计划的制订,在地理课本课程的基础上,适时适量地进行网络课程教学,进而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育的有机融合。

3.3 地理信息系统的辅助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即GIS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等手段对知识内容进行加工,从而有效地处理实际地理问题。随着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课程中应用的深入,地理信息系统也逐渐受到中学地理教师的关注。在讲解我国省市区位关系的课程中,利用GIS技术,教师能够向学生展示我国任何位置的图片,通过不同省市特色图片的对比,教师能够更为详细地讲解城市的分布特点,也能够帮助学生更为全面的认识不同省市的风土人情,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兴趣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篇13

关键词:信息技术;地理教学;优化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172-01

学习是一个对信息进行收集、选择、整理、分析、运用的过程。地理教学中的信息以社会信息为主,可分为基础信息、隐含信息和信息三大部分。基础信息是指经过教材编写者、教学材料的编制者以及地理教师事先加工好的地理知识。就我中学地理教学来说,这部分知识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各地区各学校情况加以适当扩充构成,包括自然、人文、经济等方面。隐含信息指隐含教学需要的信息的各种地理数据(如文字、图片、图表、数字等)。信息是指学生通过非正规教学获得的地理信息。例如,通过看电视、报纸、课外读物、参观博物馆等方式获得的地理知识。在地理教学中,各种信息的运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容量大、可操控的优势,将各种信息优化整合,使学生在对现象步步深入地探索中发现规律,查找问题、寻求办法,是现代地理教学的特色。

一、利用视听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带入浓郁的学习氛围之中,是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前提和保障。多媒体技术用图片、音乐、声音、视频等形式将信息直观呈现,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各种地理现象的思考。

例如,在学习“中东”这个内容时,学生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获得的信息非常多,但大多零散。我们在导入新课时,可以节选一段视频新闻,学生们马上能说出事件发生地,并积极交流关于这一地区的相关信息,学情高涨。然后我们简单总结学生们的发言并提出本课探索的主题:“频繁的冲突、战争,使中东成为世界瞩目的热点地区。为什么这里战争不断?”这样一来,学生们不再将学习当作任务,研究更加积极,对生活更加关注,认识更加理性。

再如,在介绍“亚洲人文环境——多样地域文化”这个地理知识时,教材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阐述了什么是文化,亚洲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各地理区域文化差异,目的是认识各地区的文化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我们可以把此节设置成活动课的形式,多媒体技术又发挥出它的优势。准备阶段,将学生分组,要求每个小组收集亚洲不同国家有特色的文化风情资料并制作成小课件;授课阶段,小组代表一边展示成果一边描述情境,其他成员回答同学们的提问;评价阶段,进行年级内部展览,评选出优秀作品以资鼓励。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们对地理课堂有了全新的认识,全员热情参与,将自己的主体地位、学习的真谛演绎得淋漓尽致。

二、利用图表整合,培养发现性思维

培养发现性思维,就是使学生在掌握基础信息的同时,不断提炼隐含信息的思维过程。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学到思维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具有独立探索、细心发现、有所创新的能力。

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要求对一个区域的各种地理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揭示客观规律。这些组成要素涉及范围很广,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文因素;既有空间因素,也有时间因素。在自然方面,要考虑岩石、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因素。在人文方面,要考虑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各种要素相互影响、紧密结合。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能挖掘出每篇资料的隐含信息,而且找到各信息点之间的联系,形成信息网络,从而揭示客观规律。这一要求对于初中教学来说是个难点,而多媒体技术的恰当使用可以化解这个难点。

三、利用虚拟技术,发展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对学生较高层次要求的思维能力,有赖于学生其他能力的提高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利用计算机虚拟技术,将深奥的原理、现象进行模拟再现,可以把抽象变具体,复杂变简单,帮助学生对教学中抽象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掌握,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海陆变迁”这个地理知识时,由于地表大规模海陆变迁经历漫长历史时期,人类身处其中无法直观认识过去、现在及未来。关于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说两种假说描绘的情境,学生头脑中很难形成科学清晰的影像。我们要结合大多数人对学说的理解,使用三维动画技术制作模拟动画,再现几亿年间的沧海桑田,用形象生动的画面代替语言文字性描述。学生们通过观察大陆整体及局部板块的运动变化,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海陆变迁的过程,加深了对学说内容的理解。

四、利用大容量空间,落实教学反馈

篇14

一、计算机辅助的多媒体教学具有能够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的能力,给教学和学习带来了信息交流、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化,这种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第一,课堂教学情景、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多重感官刺激,特别是影音、动画、计算机模拟等的应用,能充分调节课堂氛围,使课堂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如高中自然地理模块教学中,播放有关宇宙、地球、地壳物质循环、大气运动、水循环、洋流的视频资料、动画能极大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原理、规律性地理知识的探究、总结、把握。

第二,有效课堂信息量加大。多媒体教学不仅仅能大量减少教师板书、板图工作量,节省更多时间用于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可以增加大量阅读材料、图片、探究性问题、规律性总结、网络知识体系构建、课堂同步检测训练题,充实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容量,推动高效课堂模式形成。

第三,增强教学的互动性。互动性是多媒体技术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本质特性,也是多媒体教学的核心。通过多媒体能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迅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和学习进展,适当给予刺激与激励,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例如,需要学生熟悉中国各省区轮廓与分布位置、重要资源分布区,应用多媒体的互动性,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用鼠标拖放到正确位置,不成功的予以鼓励,成功的及时给予奖励,游戏式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探究精神。

第四,多维动画模拟利于重难点的突破。多媒体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形象化。充分表达教学意图,突破教学中的学习难点,并可以通过计算机丰富的表现手段,突出教学重点。例如,进行地球运动分析时,运用多媒体的三维技术,模拟实现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形象直观,是重难点地理问题解决的突破口。

二、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新课程整合中,我们应该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信息技术与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互动性多方面设计思想研究

首先,要防止那种新技术、旧理念、呈现过量信息的“电灌”课。现代课堂教学并不是提供越多的信息就越好,因为学生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接受的信息和思维的提高是有限的,过多的信息输入反而会影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及思维能力的提高。

主要的新技术包括: 1)地理信息系统(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它作为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而迅速地兴起和发展起来。GIS 重视对拓扑结构的管理,重视拓扑关系的自动生成,强调与空间相关的查询统计,强调空间分析,强调三维模型分析。地理信息系统中 “地理” 的概念并非指地理学,而是广义地指地理坐标参照系统中的坐标数据、属性数据以及以此为基础而演义出来的知识。2)遥感(英文名称为 Remote Sensing ,缩写为 RS )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它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来识别地面上各类物体,具有遥远地感知事物的意思。也就是利用航空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物的遥感器收集地面数据资料,从中获取信息,经记录、传送、分析和判读来识别地表物体。3) GPS 的英文全称是 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 System 简称 GPS ,有时也被称作 NAVSTAR GPS。GPS 成为当前最广的应用,为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定位信息。4)数字地球,是美国副总统戈尔于 1998 年 1 月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开幕典礼上发表的题为 “ 数字地球 ― 新世纪人类星球之认识 ” 演说时,提出的一个与 GIS 、网络、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密切相关的概念。在戈尔的文章内,他将数字地球看成是 “对地球的三维多分辨率表示、它能够放入大量的地理数据 ”。数字地球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计算机科学、海量数据存贮、卫星遥感技术、宽带网络、互操作性、元数据等。可以预见,随着地球空间信息学的发展,而建立起的数字地球。

其次,要依据课堂所学问题的特点来选择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应该考虑教育成本,尤其是考虑时间成本,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就是最智慧的教育,不要过于追求课堂有限教学时间内 面面俱到地使用信息技术。

正确的原则应当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为学习目标服务,是为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背景下应该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结合应十分和谐,应使学习目标在这种技术支撑下更高水平地达成等。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基于现代信息技术高质量的有效地理课堂教学。

三、结语

高中新课改理念下现代多媒体教学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冲击,但传统课堂教学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所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当前的教学模式仍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关键是如何将两者有效的整合起来,最大化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