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范文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7: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

篇1

“日本人崇尚美国文化,有些国家的人崇尚的是美国高度发达的物质,但日本人更多的是在精神上崇拜美国。”孟西的这种看法在从事环保工作的大野木升司那里得到了认同。“美国货不一定好,但是美国文化对日本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在很多日本人心里最重视的国家就是美国,因为美国的影响力最大。”大野木升司自己最推崇的是美国的效率主义。而且美国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对大野木升司这样在中产家庭出生的日本人影响也很大。35岁的大野木升司认为这是日本和美国所具有的共同价值观。

“美国是强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很多方面都是强者。我们也非常需要美国。”在很多日本人心里,真正的强者只有美国。日本在二战时,彻底地被美国打败。美国优势在日本尤为明显。特别是对很多年轻人来说,美国文化代表的就是先进文化。美国流行音乐、美国肥皂剧、美国快餐、好莱坞电影、美国的时尚潮流等等美国元素,占据了日本青年文化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对日本青少年有无法低估的影响力。

而在大野木升司看来,这些成为美国文化俘虏的年轻人已经丧失了大部分思考能力。“美国方式不一定适合日本。美国文化对日本传统文化有破坏作用,让很多年轻人放弃了本营的传统。性开放也是美国文化吧,对日本影响很大,以前,日本不是这样的。”

美国文化对日本的巨大影响从二战之后就开始了。“二战美国占领日本的时候,试图彻底破坏日本传统文化。美国人也改变了日本教育。这种教育强调‘二战以前的日本文化是落后的,美国人给日本人带来了先进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理念’。很多年轻人受到这个教育的影响。”大野木升司的这种看法正代表了大多数日本人的复杂心态。

篇2

【关键词】木版画 包装 设计 应用

物质生活的充盈使消费时代早早来临,消费者已经开始对商品的包装重视起来。包装既可以传递商品的信息,又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在现代商品竞争之中,一个好的包装设计往往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 包装设计的重要性

在消费时代,包装已经是连接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是提升两者间亲和力的重要手段。包装与商品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依存态势。作为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一种重要手段,包装在商品的销售和消费领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装的原始功能是对商品进行一定的保护,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审美情趣的提升,包装开始多样化,以便更准确地传达商品信息,吸引消费者的目光,现在包装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综合性的学科[1]。

2 木版画在包装设计中的优势

木版画起源于我国,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我国古代印刷书籍中的插图就是木版画的一个代表。作为我国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典雅、素朴是木版画的重要特点,在商品的包装设计中应用木版画进行设计不仅可以烘托出商品的历史文化品位,而且还能够弘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木版画中刀法刚劲有力,而且黑白相间的节奏,使作品富有极大的力度,可以表达出强烈的艺术效果。通过巧妙构图,以丰满密集或萧疏简淡等不同风格来衬托表现主题风格,表现风格多种多样,这也符合商品多样化特性[2]。

3 木版画的设计应用原则

(1)准确传达信息。在进行包装设计时要根据消费者和市场的不同,进行区别设计,力争做到准确的传达商品信息。首先,每一种商品都有其应用人群,例如有些商品是老年人所偏爱的,而有些则是年轻人所衷心的,那么在对这些商品进行设计时就要根据老年人和年轻人喜好的不同进行设计,例如,在应用木版画的设计元素对商品进行设计时,针对老年人的商品木版画的内容可以是“松”、“鹤”等吉祥富含我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而针对面向年轻人的商品设计时,要考虑到年轻人积极、活跃、富有激情这些特征,在木版画的内容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富有积极意义或具有反叛精神的内容,以此来赢得年轻人的喜爱,从而达到提升他们购买欲望的目的。其次,包装已经不仅仅是对商品进行保护的一种措施,现代包装的目的更主要的是将商品的特征、品质等通过视觉语言真实准确地传达给消费者。所以,包装设计的准确性是包装的一大要点,这就要求在进行包装设计时,设计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商品的各种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来对其进行准确设计,以便向消费者明确无误的表明该商品信息。

(2)独特的个性。当两种价位相同、品质相似的同类产品出现在一起时,消费者会怎么选择呢?我想答案肯定是选择包装更好的、更吸引眼球的那个。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要想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赢得先机,就必须对商品的各个方面予以重视。在商品的包装设计中,只有具有独特个性的包装才能牢牢的吸引消费者,而木版画作为一种尚未大规模在包装中进行应用的设计元素,它的应用恰好可以使日益趋同的商品包装设计中呈现出不同的风采,赋予包装强烈的个性,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加强消费者的购买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独特的个性必须要与大众的审美水平保持一致,太前卫、非主流往往会弄巧成拙,反而起不到较好的效果[3]。

(3)注意局限性和适应性。我国是世界制造的中心,很多商品要出口销售,所以在包装图形设计时要考虑到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风俗习惯。例如,木版画中经常会使用“鹤”、“兰花”等设计元素,但是在法国仙鹤确是的象征,意大利人则忌用兰花,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设计师一定要对这一方面给予重视,事先对商品销售地的风俗习惯进行了解,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由于现代消费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所以设计师要不断地对包装设计进行改正,使其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

结语

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对木版画等代表我国民族特色的文化不应该置之不理,设计师一定要去粗存精,深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设计出具有我国独特魅力的产品包装。

参考文献

[1]陈倩.綦江农民版画的特色语言在重庆土特商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

篇3

关键词传统餐饮;饮食文化;环境保护;重要性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身国家传统的饮食文化,与其它文化相扶,共同传承。当然,不同的饮食文化又寓意着各自的风俗习惯以及人文和精神,除了我们会刻意表现的方式以外,文化也反映在食物本身的内容之上,同时也从餐饮的空间环境,以及主题明显的建筑风格等等方面表现出来。慢慢经过长期的发展以及不断地深刻积累,中国在建筑风格、空间布局以及食物器具等各个方面,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代表性传统餐饮文化,从而也逐渐创造出具有自身代表性的传统餐饮环境。现如今,传统餐饮环境作为人类生活体现的基本形式之一以外,也因为独有的特色铸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交活动的日益增多,无论是饮食或者传统茶艺之类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场所空间,环境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展示地域文化以及民俗风情,生活品质的重要窗口与表现形式手法。相比之下,国外看待传统餐饮的保护重视程度要比国内看待传统餐饮来的早很多,所以对于传统餐饮环境空间的意识也比国内要重视很多,应用技术,传承理念也较为深入和成熟。

现代社会下餐厅的环境己经成为餐饮品牌的直接形象代表。从而以文化特色的主题餐厅为前提,早前就在在欧洲提出,“地域主义”以及“批判地域主义”等,随即观点理论相继产生,为广大的设计师们提供了众多理论与依据,从而使众多的餐厅环境设计都逐渐的意识到传统文化艺术融入的重要性,以及个性化,多元化的餐饮环境空间,来满足当今顾客饮食艺术的需求,也塑造出了独具魅力的餐饮环境,更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及传承。国外看待传统餐饮环境的保护,除了对于理论性的要求较高以外,很多传统餐厅都上达几百年,甚至一千两百年的历史。我相信除了餐饮食物本身的味道以外,能够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必定是一种文化,乃至一种精神传承。除了设计师和国策重在保护传统餐饮环境文化这件事情上以外,相比国外很多较为发达的国家,我国公民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的参与质量与数量都较低,所以未来我们需重视对传统文化环境保护组织的发扬,比方说可以在各个社区,或是各大高校里成立组织文化保护协会等措施,针对现阶段存在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力量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人们对餐饮空间的环境也就变得要求越来越高,餐饮环境除了要满足用餐的需要以外,它已成为了人们休闲享受以及社交的场所,其所需功能逐步上升为精神的主要需求。人们要求环境幽雅舒适或是文化凸显明显,有文化品位也要有个性特色,氛围惬意,使人也从中获得精神享受。当今现代更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在餐饮界展露主题文化特色,特别是将很多传统环境空间带入到室内或者室外,塑造出人文合一,不仅仅只是传统文化那么简单。它包括很多的新型元素,甚至是他国文化,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一种传统餐饮环境的保护与传承。相比将中西结合的快餐模式,传统餐饮空间文化与地域性文化的融合与保护更是一项复杂的繁琐方案。然而进入到现代信息时代的我们,科技的发达以及通讯的改善,使我们接触的信息不断增多,范围广大,交流传播也就变得频繁迅速,使很多不同文化变得融合统一。在过于盲目的跟风、国际化及现代化的进程里,原本我国丰富多样的各族文化也被人们抛在脑后,为了利益的发展,从而变得模糊到遗忘。从未来发展来看,文化的趋同必然会导致各自特色文化的消失,直到最后呈现出一面面相似的文化内容,那我们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人文,辽阔多样的文化,也将面临巨大的危机,西方文化的学习,传统文化的丢失,使我们将失去的不仅仅只是自身的价值,更是对未来的传承,丢掉了最为关键的历史文明。此外,一代比一代接触到传统文化机会的减少,接触到大量的西方理论以及设计流派,年轻人越来越心态浮躁和盲目跟风,新一代的年轻人缺乏对本土文化的结合,使很多原封不动移植的外来形式很难引起共鸣,众多泛滥。与自身情怀相比较,缺乏一种生命力。现如今,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在经济产业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我们自身推广与发展特色的传统餐饮环境空间?它适应于什么?发展于什么?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的一份担当。它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口腹之欢,更是一个象征,是一种载体与传承。但是想要保护传统餐饮环境,必须要从根本实际出发,从研究传统餐饮空间环境的形成初期到建筑环境开始,再到空间环境的产生,以及每家餐饮的历史背景与餐饮氛围,直最后到对地方性饮食文化影响的分析,针对室内空间、室外空间,以及室内外结合空间等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传统餐饮空间保护,真正意义上的传承。

篇4

[关键词]孝道文化 农村家庭养老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009-02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也逐渐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农村老龄化速度更是十分显著,由于社会与经济的巨大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时发生着变化,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然而在这其中,作为农村家庭养老的精神支柱――孝道,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孝道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逐渐淡化正让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正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怎样才能让传统的孝道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下去是现代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孝道文化的历史积淀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国家,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文化与精神的传承正是中华民族能够大发展大团结的重要精神支柱。在这其中,孝道文化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最为传唱、最为骄傲的。《诗经》:“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生我劳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1]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也有“父母在,不远游”。这些话都是在说明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我们,什么都可以等,惟有孝敬父母不能等,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长辈在一起的时间也越来越短,越来越少。我们要即时尽孝心,行孝道。也正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千年孝道文化,才使中华民族得以屹立不倒,得以国富民强。

二、孝道文化在农村家庭养老中的重要作用

孝道除了是任何国家的老年人都需要的子女行为,对于我国农村部分老年人来说更是终生的追求。由于我国传统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特殊性,孝道文化和孝道精神在农村家庭养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今农村的经济收入、思想的开放性都较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有相对比较多的农民仍然有着最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思想。顾名思义这样的养老方式是让下一代对上一代进行赡养,子女是否孝敬和赡养老人确实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除了是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也是一个人人格精神的体现。因为对于父母来说,家庭养老的意义除了在经济上的给予,更多的是精神上给予。所以很多学者认为不论社会养老保障多么的完善,都抵不过家庭养老给老年人身心上带来的愉悦。然而只有子女有孝心,存孝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才能够更加美满幸福。

三、孝道文化在农村家庭养老中的发展情况

农村家庭养老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与挫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传统的孝道文化也正一点点被吞噬与淡化。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已经享受了作为子女父母对其的养育权利,但是却没有去尽到作为子女应该赡养父母的责任与义务,甚至有很多缺乏孝心的人做出了种种不良行为:对父母讲话态度恶劣、给父母脸色看,在精神上折磨和虐待老人,更有甚者打骂父母,把父母当做工人使唤,长时间的不看望父母,对父母漠不关心等一系列违反孝道的行为。其中农村的年轻人由于文化程度偏低,没有相对稳定的工作,缺乏社会责任感等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普遍发生。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不再遵循孝亲敬亲的传统美德,而更多地是对金钱和利益的追求,以至让越来越多的老人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更体会不到家庭养老给自己带来的乐趣,过去老年人追求的子孙满堂的幸福生活也只能是奢望。

新型的家庭结构正威胁着农村养老中孝道的实现,因为传统的养老模式大多是几世同堂的大家庭,然而新的家庭结构大多由一对夫妻加上自己的未婚子女组成的,这就成为了影响孝道在家庭养老中实现的重要因素。农村年轻人进城务工,精力和意识都不能集中地放在孝养老一辈身上。更重要的是,传统孝道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已不复存在,平等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家长的权威大大下降,致使传统孝道受到严重冲击。[2]这一系列问题,都制约了子女对孝道文化的重视,以及为人子女尽孝道的义务的脚步。

四、树立新一代的孝道观念

“孝”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不再仅是简单地对父母的敬爱之意,也承载着一个民族对千年文化继承和弘扬的责任。而怎样才能让孝道观念在现在以及未来的中华民族儿女的生活观念中传承延续下去,这是现今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增强孝道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和提高知识文化一样,应该从娃娃抓起。现在很多地方都鼓励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我国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从小树立以孝敬父母为美德的思想。同时也要让榜样的力量在生活中发挥作用,例如在2012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她所做的就是孝道精神、孝道文化的活的体现。2012年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在给她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3]从小失去父母的孟佩杰,从8岁开始照顾瘫痪在床的养母,在2009年考上大学后也毅然带着自己的养母一起上学,自力更生,用课余时间打工赚家用,是真正的大“孝”之人。然而她却谦虚地说:“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虽然生活艰苦,但是孟佩杰毅然坚持自己照顾养母,婉拒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孟佩杰最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小学老师,和养母一起平安快乐地生活。这都是真实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例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尽的,要给新一代树立正确的孝亲思想,让孝道得以长远的发展与弘扬。让子女从小就受到孝亲观念的思想熏染,从小就产生浓烈的孝敬父母的意识。同时也给家庭养老特别是农村家庭养老带来根本上的保障,从而使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生活。

孝道是一种传承,父一辈子一辈,父母把关心带给我们,我们把照顾奉献给父母,一代一代地传递,让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延续。

【参考文献】

[1]陈瑛等.诗经•小雅•蓼莪.中国伦理思想史[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篇5

一、戏曲艺术教育的作用

(一)可以培养高校学生的民族精神戏曲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实现了音乐、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另外,戏曲内容涵盖广泛,比如:民间传说、历史、民族流传乐曲等等。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离不开戏曲艺术,戏曲艺术发展过程是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真实写照,其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高校戏曲艺术教育的加强,有助于培养我国高校学生民族文化精神以及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等。

(二)可以培养高校学生的艺术欣赏力根据我国不完全统计显示,分布在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有上百种,像我们常见的京剧、豫剧、越剧及评剧等等,还有我们不常见的种类就更多了。而且戏曲表现的是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有说的、有唱的,有文的、有武的,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高校戏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剧种特点,不管是在音乐的选择上、人物唱腔等,还是在演员的服饰搭配上都应该指引学生如何欣赏,培养更多的艺术性人才。

(三)与高校素质教育相符合近年来,素质教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进程中呼声最高的改革内容。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艺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及做人的准则,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用性人才。另外,素质教育要求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这一点与戏曲艺术教育目标实现完美统一,为素质教育培养提供了及时的帮助。例如:在传统戏剧《铡美案》《琵琶记》等的学习时,教师都可以利用戏剧中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件来教导学生,将一些正能量的做人美德传达给学生。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远比那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来得更加容易。

二、我国高校戏曲艺术教育走出困境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高校传统戏曲艺术教育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出现了很多新型艺术表现形式。从弘扬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层面上理解,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戏剧艺术在未来的发展。戏曲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遗产,一直是我们老百姓日常生活娱乐休闲方式的一种。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新型艺术表现形式,并不是抛弃自己的优秀文化遗产,而去发展引进的新型艺术形式。同时,我们倡导弘扬传统文化艺术也不是非让戏曲艺术就像从前那样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唯一艺术形式,回到当初的辉煌成就。而是权衡多方位艺术形式健康发展,在本着不抛弃、不放弃戏曲等传统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去接受新鲜艺术形式。让传统戏曲艺术在自己的一片天地里自由翱翔,在如今浮躁的市场环境下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处。

(二)清晰戏曲艺术节奏的快慢速度戏曲艺术的节奏慢成为现代年轻人无法感兴趣的一个原因。然而,戏曲艺术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及内涵,高校学生应该清晰戏曲艺术的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懂得花费时间去欣赏、思考及感悟。节奏的快慢只是戏曲艺术表现的一种本质特征,并不是人们常常认为的单纯表演情节的节奏。同时,在戏曲表演中加入了舞蹈、音乐等表演的元素,使得表演艺术与观众产生共鸣。有很多歌舞音乐与故事情节融入的非常恰到好处,引发观众的冥想,吸引了观众对戏曲艺术的好感。也有很多舞蹈音乐的融入不是那么恰当,使得观众对戏曲节奏产生误解,影响观众心中对戏曲艺术的评价。高校要引导戏曲学生理解戏曲节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得戏曲艺术在我国的发展路程更加顺畅。

(三)认清戏曲艺术形式与青年学生之间的关系戏曲艺术表达形式包括三种:一种是表达传统元素的传统戏,它是早期戏曲发展最为主要的形式。传统戏曲也是受到发展技术手段以及设施的限制,使得后期戏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的严重缺陷,发展也一直停滞不前。往往喜欢传统戏曲的人群都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另外两种是现代戏和新编古装戏,这两种是在戏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形式。在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上融入了现代化发展的意识形态,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喜爱。高校在戏曲艺术教育弘扬中,要充分融入后两种表达形式,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感受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篇6

关键词:传统民间舞蹈;发展现状;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J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143-01

我国传统民间舞蹈的参与者大多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强烈的民族风格是传统民间舞蹈的最大特点。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过去被人民轻视的传统舞蹈现在也逐渐被大众喜欢。但是不能仅仅满足于现在一点成绩,要想真正的被世界认同,我们还需要走很长的路,要能够在保留自身文化特色的情况下,寻求真正的发展。

一、当前我国传统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

(一)部分传统民间舞蹈随着经济的发展渐渐消逝

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在提倡与国际接轨。伴随着信息科技网络化、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等也开始向多元化的状态发展。现代文化的冲击,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热爱街头舞蹈,我国的民间舞蹈在中国舞蹈的舞台上慢慢的衰退,年轻人的不热衷,老一辈艺术家渐渐的隐退都是造成上述衰落的原因,要传承这些民族舞蹈的技巧似乎成为了一件很困难的事,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中国的传统民间舞蹈将渐渐消失、走向灭绝。

(二)部分传统民间舞蹈与新兴舞蹈扭曲结合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通过网络传播信息的方法也异常有力迅猛。新文化与老问之间已经慢慢的树立起了一些对立情绪。新文化似乎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民族文化的身上一直以来都会被标注一个呆板、滞后的LOGO,而外来的新文化身上会带有青春、靓丽的感觉。

二、我国传统民间舞蹈发展中的对策思考

(一)舞蹈艺术家在创作中要遵循艺术原则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艺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我国的传统艺术家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也逐渐的放弃了一些固有的坚持。随社会经济的转型而转变。他们创作的作品,逐渐脱离了艺术的创作原则,不断的物质化和商业化,这样下去,我国的传统民间舞蹈将会走上一条不归路。

一些民间舞蹈演员,为了一些名与利,把艺术与金钱划上了等号,什么人出钱,就为什么人表演,出钱的人有什么要求,他就表演什么,更有甚者,拜倒在媚俗的物质文化与拜金主义之下,沦为他们的工具而不自知,殊不知这样丑陋的做法,已经完全背离了传统民间舞蹈艺术最质朴的、原生态的本质,完全抛弃了民间艺术始终坚持的灵魂与精神。

因此,要想挽救那些失去灵魂失去精神内含的传统民间舞蹈艺术,首先要严格监督、观察进入这一行的人的品行,如果有一点点的动摇,应当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如果屡教不改,应当立即将其开除,以免玷污了艺术。对于民间舞蹈艺术家的职业道德应该规范化起来,他们的艺术行为不仅仅代表自己,还代表的是整个民族舞蹈界的形象,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象征,代表着泱泱大国几千年的文化,是不容玷污的。

(二)传承并发扬民间舞蹈的精华内容

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有其优秀的一面,我们要传承民间舞蹈中的精华部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摆脱其局限性来发展它。因此,我们应当继承艺术传承中的精华,去其糟粕,也只有如此才能让传统民间舞蹈,在当今社会发扬光大。

(三)顺应时代潮流引用融和现代舞蹈中的创新理念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视觉上的审美要求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传统的民族舞蹈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日渐提高的审美标准,这就要求传统的民族舞蹈要紧跟时代快速发展的脚步,顺应时展的潮流,冲破传统民间舞蹈过时守旧的枷锁,融和现代舞蹈文化的创新理念,展示给现代人们鲜明时代感和民族特色相结合的舞蹈作品,满足现代人对高标准的精神生活的追求。

三、结语

我国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其独特鲜明的民族特色。传统民间舞蹈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展现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民族舞蹈发展到今天,已然呈现出更加多样、多姿、多彩的舞蹈形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是当下民族舞蹈的新的发展趋势,既要尊重历史的发展规律,继承传统民族舞蹈好的一面,又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借鉴现代民族舞蹈中的创新优势,二者只有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才能使我国的民族舞蹈更加健康、更加坚实的发展。

篇7

一、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的表现

不可否认,由于先天的代际差异,传统社会中的亲子两代之间也存在着文化冲突。但在剧烈的社会与文化转型时期,亲子之间的文化冲突有着某些有别于传统的特别之处。以下三方面的描述,力图抓住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表现的重要方面。

第一,亲代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与子代浸染多元文化的冲突。在网络时代,亲代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与子代习得的多元文化很容易发生冲突。在一定意义上,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带给人类社会的不仅仅是技术的革命,更是观念上的革命。美国社会学家、来来学家阿夫道·托夫勒认为,进入网络时代,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新价值观念时代,例如健康价值观、时间价值观、知识成长价值观、情绪价值观、财富价值观等。因而,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年老一代和年轻一代都在经历着思维的创新、价值观念的转化。相对而言,亲代成长于社会相对封闭、稳定的环境,承继了社会传统文化;而子代成长于社会日益开放、瞬息变化的转型时期和网络时代,更易接纳有别于传统文化的其他多元文化。与过去相比,亲子在文化价值方面存在着更大的鸿沟,也更容易发生文化冲突。

第二,亲代知识结构单一陈旧与子代新生知识多样速变的冲突。在网络时代,亲代已经相对成型的知识体系,也容易与子代成长过程中学习的文化知识发生冲突。在网络时代之前,知识的变化和更新相对缓慢,知识体系之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也比较单一稳定。亲代大多成长在这样的社会与文化知识背景之下,学到相应的知识和习得相应的文化,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固化。而子代的知识体系则还处在成长过程之中,他们对网络时代新鲜事物的感知和接受能力比亲代强。在这个过程中,子代迅速地接触、认同网络时代新产生的知识与价值是不足为奇的,而这些知识与价值,并不见得都可以与家长习惯的知识与价值很好地和谐相处。当亲代单一陈旧的知识结构与子代多样新生的知识发生碰撞的时候,如果亲子双方都缺乏足够的理智和正确的处理方法,那么这种形态的亲子文化冲突就会显现出来。

第三,亲代习惯权威专断管理与子代要求民主平等参与的冲突。在传统文化氛围相对浓厚的社会中成长的家长,习惯于权威、专断的管理,在他们的眼中,孩子永远都只是自己的附属品,残留着“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的封建传统观念,他们不愿意或不善于让孩子取得和自己的平等地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权利和人格。而他们的孩子生活在社会与文化的转型期,在学校、在社会广泛接受的是民主、平等、尊重、理解等一些现代观念,他们渴望父母尊重自己的兴趣和选择、与父母平等相处、拥有家庭建设的话语权和参与权。面对家长的权威和强权,孩子们不会自觉地、无条件地服从。这样一来,权威专断的亲代和要求民主平等的子代之间的文化冲突就会显现出来。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孩子观念的更新、知识的获取、眼界的开阔程度大大超过以往,他们比以往的孩子更要求民主、平等,比以往的孩子更不能忍受父母权威专断的管理,因而两者的文化冲突较之以往大大凸现。

二、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的特点

网络时代的亲子文化冲突,几乎包含以往亲子文化冲突的所有形式,还发展出一些新的冲突形式,使得亲子文化冲突更为多样、激烈、多变。这使得亲子文化冲突的具体原因和最终结果以及影响更加难以预料,呈现出一种扑朔迷离的景象。

第一,表现多样。在网络时代出现之前,亲子之间的文化冲突已经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向。网络时代的到来,更是加强了这种状态。在网络时代,亲子之间的文化冲突不仅包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化与儿童文化的冲突,也包括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还呈现信息文化与农业文化的冲突、信息文化与工业文化的冲突、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的冲突,等等。其中,亲子文化冲突中包含的信息文化与农业文化、工业文化的冲突,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的冲突,是网络时代社会背景下新鲜出炉的亲子文化冲突型式。

第二,因果复杂。网络时代的亲子文化冲突,不仅与外在社会与文化转型所带来的多元与混乱并存的文化格局有关,也与亲子间在某些方面不断加剧的代沟有密切关系,甚至学校中传递的文化价值和青少年群体亚文化在其中也发生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亲子文化冲突的发生,正是亲子知识、观念的差距和相互理解、沟通的困难达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因此,亲子文化冲突的发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和谐的亲子关系。并有可能加剧孩子的对抗情绪和叛逆行为,最终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尽管如此,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所具有的进步意义仍是其主要方面。具体来说,其积极作用至少有三个方面:首先,促进亲子双方认识各自和对方的文化;其次,推动亲子关系的改善;最后,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和品味。

第三,影响深远。亲子间在文化层面上的交往、接触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与冲突,假如得不到正确的认识和采取得当的处理方法,那么很有可能造成亲子代沟的进一步扩大,进而造成家长代表的传统文化很难为青少年接受,使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也因为文化冲突而出现断裂。亲子文化冲突的发生,也可能造成家长更加难以认同青少年在网络时代形成的文化价值,进而使得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更为困难。这样,网络时代的亲子文化冲突对亲子双方的生活与学习都有长远的影响。从另一方面来看,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的发生,也对家庭文化中原有的秩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强烈的冲击,使那些传统的、不合理的家庭文化显露其不合时宜的一面,并且有可能打破传统家庭文化“一统家庭”的局面。所谓“不破则不立”,传统家庭文化的危机和失势,为新式家庭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空间。如此,亲子文化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催化新型家庭文化产生的作用。

三、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的成因

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根源在什么地方,其根源又是如何发生作用而形成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的?在这里,拟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点简单的分析。

第一,生物人与社会人或文化人的矛盾。网络时代的亲子文化冲突尽管有着明显的时代痕迹,但归根结底源于人成长过程中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矛盾。我们知道,从孩童到成人是一个人生理上成长的过程,也是文化上成熟的过程。而要把一个纯粹生物意义上的人转变成融入社会的一分子,这个转变工作的起始步骤就开始于家庭。但是,当我们的孩子来到这个家庭的时候,孩子碰着的不是一个为他方便而设下的世界,而是一个为成人们方便所布置下的园地。他闯进来,并没有带着创立新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没有个服从旧秩序的心愿。因而,在个体社会化和文化化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少被强迫养成成人所要求的习惯的时候,难免有许多不自由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与承担社会文化传承的家长就会产生无可避免的矛盾,最终导致亲子文化冲突的产生。

第二,西方理性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网络时代所拥有的技术条件,无疑为中西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尽管西方理性文化有着弊端,但其强调对个性的尊重,提倡个体自由和个体意识,为个体的独立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而,基于西方工业文明的理性文化,在很多方面更能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要,更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这对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独立意识,压抑个性。而以传统文化为自己生活准则的年长一辈,虽然在网络时代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文化准则,但一般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用过去形成的价值观来衡量现在的文化。因为“人们既然接受了赖以生活的价值体系,就不可能同时在其生活的另一部分按照相反的价值体系来思考和行动,否则就势必陷于混乱和不便。他们将力求更加和谐一致。他们为自己准备了种种共同的理由和共同的动机。”这样,对于接受西方理性文化的青少年来说,容易对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年长一辈产生抵触情绪和反抗行为。

第三,社会与文化的变迁与转型。网络时代是一个社会与文化急剧变迁的时代,社会与文化的转型则会加剧亲子文化冲突。我们都知道亲子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文化差异,这种难以消解的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即便在文化缓慢发展的传统社会,亲子之间文化上的融洽相处仍然存在不少困难,更何况这样的社会基础在网络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难发现,民主、自由、平等、宽容等观念,已经渗入网络时代青少年的亚文化中,并借助发达的媒介不断地、大范围地发生着影响,从而影响年轻一代对父辈的态度。不过,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多的父辈,却在很多时候强调“长幼有序”等尊卑观念。这多多少少给网络时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一些困扰。如此的社会现实,必然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亲子关系,甚至加剧了亲子之间的隔膜。在这种情况下,假如长辈坚持用社会赋予的权力把孩子培养成符合旧有标准的人,孩子又接受了一套与旧的文化格格不入的网络时代新价值,那么亲子文化冲突的发生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的应对

面对网络时代的亲子文化冲突,作为家长和家庭教育指导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亲子之间的相互尊重、宽容和理解是不可缺少的。除此之外,家长还要引导孩子的文化,并以适当的方式来整合亲子双方的文化,形成新的家庭文化。

第一,尊重。在网络时代,要想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减少破坏性的亲子文化冲突。整合亲子间存在较大差异的一些文化,家长就必须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父母应该尽量做到信赖孩子,放弃独断的管教方式,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文化,并让孩子也学会尊重别人,做到亲子双方都能保持独立的人格,使家庭成为独立人格的养成场所。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父母放弃自己的权威,“低下头”来尊重孩子的意见,会不会影响子女对双亲的尊敬。实际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当孩子个性的积极一面得到家长充分的尊重之后,他们也会更加理解尊重的含义,也将会自觉地尊敬长辈而不是被动地屈从长辈。

第二,宽容。无论是亲子文化冲突发生之前还是亲子文化冲突发生之后,家长宽容孩子不合常规甚至是错误的言行常常是一种明智的做法。这是因为亲子文化冲突的发生,与孩子敌对情绪的积累有着重要的关系。而在家庭中,孩子敌对情绪的产生和积累,往往源自于自己的言行受到了过多的限制。因而,要合理地处理亲子文化冲突,宽容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是必不可少的。家长们要清楚:孩子们如有正当的理由(如人格受到侮辱、自尊心受到打击)表现出愤怒的情绪,即使不愿赞赏,至少也要做到容忍。即使没有正当的理由,孩子们发绪,也是常见的现象。

第三,理解。家长们在面对亲子文化冲突时,除了能尊重、宽容孩子外,还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理解他们的痛痒。家长要想与孩子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需要尽可能地接触、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能够做到从孩子的眼光来看世界、认识世界,并且尽可能多地与孩子共同活动。例如,家长要明白: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作为尽得新时代恩惠的一代,较之以往的同龄人,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他们自我意识显明、自主性强,见识广、眼界开阔,言行务实,对外界的变化反应敏捷;当然,他们也存在缺点,如缺乏坚韧、浮躁等。他们容易形成新型的人生价值观,个体本位、多元取向、重实际、重物质,在他们身上,价值观的新取向体现得十分明显。又如,处在网络时代的家长至少还要认识网络,多学习网络知识、多实践网络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网络对孩子的重要性,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应对亲子之间的文化冲突。

第四,整合。在处理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时,一方面亲子双方要尊重各自存在差异的文化,不让某一方完全放弃自己的文化立场而屈从于另一方;另一方面也要将亲子文化中各自合理的成分以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整合在一起,成为亲子双方共同遵守的文化规则,并以此来规范亲子双方的思想和行为。这是因为网络时代的社会文化趋于多样,与年长的亲代相比,年轻人对习俗改变的弹性较大。在现代文化的了解和接受上,年轻一代甚至可以成为年长一辈的“老师”,也即网络时代的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年老的向年轻人学习的“后喻文化”。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父母们不应老是用自己年轻时的标准,对孩子的价值和行为加以评价,而是要明白自己对新异事物的感受力不如年轻人的事实。而且,家长在对待孩子身上表现出的不同于自己的文化时,“需要从内到外都做到搁置己见,把持住自己,并予以自省”。也即,家长要设法悬置看问题、做事情的文化偏见,并在这个基础上,努力将自己的文化与孩子的价值相整合,形成一种为亲子双方都能接受的文化。当然,整合所成的新型家庭文化“并非仅是其所有的部分的总和,而是那些部分的独特的排列和内在关系所产生的一种新实体”。

注释:

[1]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292-293.

[2]。生育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40-141.

[3]R·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吕万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8-9.

[4]韦政通。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77.

[5]黄书光,王伦信,袁文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2.

[6]戴维·伯姆。论对话[M].李·尼科编,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3.

篇8

关键词: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传承;发展

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随着21世纪地球村概念的不断普及,外国文化逐渐入侵我国本土文化市场,韩流日流的火爆程度甚至超过了我国本土流行音乐文化。如何能够在各种文化充分涌流的现代社会使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成为了传统音乐教育者着重研究的问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却因为时代潮流的冲击而黯然失色,新一代年轻人因为媒体的导向,逐渐向外国文化倾斜,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不但受众群体逐渐变少,甚至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灭绝的险境。对于祖辈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教育工作者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将古老的传统文化与新生文化进行适度融合,在增大传统文化的关注度的同时,宣传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应该在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来进行,政府发挥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适度拨款;学校普及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教育,对年轻人进行兴趣培养,审美熏陶;民间艺术工作者积极宣传,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表演水平;富有极高造诣的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家应出版著作,便于对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爱好者的培养和指导。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这一过程需要传统音乐教育者的不懈努力。

一、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一)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教育现状

传统音乐的传承一方面是民间心口相传的传承,一方面是在教育制度的要求下,以师生关系为前提,规定教材为指导进行的系统教育。就民间传播而言,虽然已有的经验和传统风俗能够为其提供有力指导,贴近传统音乐自然生长环境的授课地点使其更能够汲取传统音乐的精髓,但是民间的传统音乐传承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设备落后,教育系统不完善等缺点。而就教育制度下的传承而言,学生生活在坐落于城市的培训学校,远离自然,原离传统音乐得以孕育而生的生态环境,原离充斥着人文气息的民间艺术家集散地,这使教育制度下的传统音乐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华而不实。如何使教育过程更“接地气”,更原汁原味地体现传统文化来自民间的的特性成为体制下音乐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现代的音乐课堂,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实践出发,以理论为指导,从民间汲取养分,从国外吸收经验,注重传统音乐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同时又要把经典的,古老的,有高超水平的传统音乐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奉之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教师群体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涵养,把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带给学生们,开拓其视野,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后备力量。注重在音乐传媒,音乐教育,音乐创作等方面的人为调控。把控信息时代的价值取向,生产适合观众口味的具有传统音乐元素的音乐作品。音乐工作者应该树立高度的民族责任意识,在精心音乐创作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考虑商业利润,更应该在自己的作品中插入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元素,引导歌迷对传统音乐的正确认识。

(二)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育的大众化普及

目前,仅仅是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才能够接触到一些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教育。但事实上,由于我国的高等艺术院校并未设置完整的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课程,这给对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富有浓厚兴趣的音乐专业学生带来极大的不便。如果能在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学院设置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专业或者设置相关的辅修课程,不但能够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求,还能吸引更多的音乐专业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进一步培养富有良好音乐专业素养的传统音乐表演艺术者,提高我国传统音乐表演者的整体素质。其次,不仅应该注重对音乐专业学生的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育,还应该注重对民间传统音乐业余爱好者的教育。国家应成立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文化保护基金,基金应在社会的监督下用于成立非盈利的公益性质的民间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学校,主要面向学校,社区,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阶层,进行具有专业性保障的,同时也适合整体学员认知水平的免费教育。对于民间已有的专业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组织和团体,组织者应该注重学员从小的教育和兴趣培养。为年轻的表演者提供充足的舞台表演机会,使其在学习阶段就能积累大量的舞台经验。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团体的经营者应该注重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服装舞美等方面的投资,稳健提升其教育水准。

(三)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代表。推动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教育可以让国人找到历史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心。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如果推广成为产业文化,其物质利益和文化利益都是丰厚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还可以提高世界人民对中国的重视程度,使世界人民加深对中国的了解。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既是历史的积淀和精华,又是新时期可以借鉴,值得探索的文化宝藏。

二、建议

(一)发挥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对于一些后继无人,濒临灭绝的中国传统音乐艺术表演艺术种类,国家文化部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一些符合条件的优秀剧种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起群众的重新关注。同时,国家应该下拨经费,专门用于推进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使一些颇具历史积淀,地域特色,传统风俗的小型的,从事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工作的民间团体得以在观众群体稀少的当下继续正常运转。保证民间艺术工作者的固定收入,有利于为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二)坚持传统教学模式,糅合时代特点

保持传统的口授心传的教学方式,使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能够原汁原味地传承。由于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在本质上的不同,以至于在西方音乐教学体系下培养出来的音乐人才无法领悟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所在。为了避免文化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保护文化源头,继承传统基因成为中华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头戏。与西方国家系统科学的音乐教学模式相比,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学更加注重心口相传的教学方式,这顺承了中国传统音乐从艺工作者千百年来的从艺经验。讲究“师出名门”的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者不但看中艺术手法上的传承,更看重人品格调上的代代延展。

(三)传统音乐表演艺家适当增强理论研究,总结新的教学方法

相比于西方的音乐体系,我国的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缺少完善的理论支撑。已有的研究成果虽然也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例如“借字”方式的旋律发展手法,传统律制的定律风格等等。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仅仅是研究者个人的经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大面积的普及。我国大多数民间的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开展依旧处在由表演者自身的艺术水平主导的阶段,表演水平良莠不齐,并没有展现出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韵味和精髓,导致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误解和轻视。所以,在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方面已有极高造诣的艺术工作者应积极承担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工作,总结自身经验,传播先进思想,为民间业余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工作者提供正确的技术引导,精髓点拨。从基层出发,提高我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工作者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领域的振兴。

三、结束语

21世纪,中国国民经济总值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性的金融大国,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在新潮文化不断收获越来越高的关注度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逐渐黯然失色。以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为例,在媒体,舆论都导向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情况下,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可以说是在夹缝中生存,甚至,其中的不少剧种正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境地。如何让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紧跟时代潮流,俘获稳定的颇具规模的观众群体,是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音乐如果能够被好好地传承和发展,就能够大大发挥其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和特性,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目前而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存在教育不到位,政府不重视,媒体忽视,受众群体老化等问题。如果能够引起政府的足够关注;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适度的引导;学校设立教授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专门课程,聘请优秀教师或民间艺人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那么,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复兴是指日可待的。

作者:安静 单位:贵州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董维松.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及其分类问题[J].中国音乐,1987(2).

[2]樊祖荫.继往开来,团结奋进[J].中国音乐,1994(3).

[3]冯光钰.保护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之我见[J].音乐探索,2003(1).

[4]杨立梅.柯达伊教育体系中传统音乐传统的继承与发展[J].中国音乐,2000(1).

[5]姜夔.一个有战略意义的构想[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1).

[6]李彦.不须“乞灵”自知自重[J].人民音乐,1999(10).

[7]李晓樱.中国大陆新闻教育发展的态势的走向[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4).

[8]戴元光,金冠华.传播学通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318.

[9]杨荫浏.国乐前途及其研究[J].中国音乐学.[10]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和发展[J].中国音乐学.

[11]周文中,邓启耀.《民族文化的自我传习、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文库、文化史论丛书总序见王胜华《云南民族戏剧论》、周楷模《云南民族音乐论》等[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2]蔡仲德.溪山琴况试探[A].中国音乐美学史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篇9

关键词 中国传统节日 高校 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传统节日现状

在信息爆炸,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文化全球化现象日益明显,我们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冲击,特别是西方文化。“洋节”热闹的气氛确实很吸引当代的大学生,在那种氛围中,可以使年轻人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满足了年轻人的心理需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高校中中国传统节日的开展形式过于单调,难以引起人的兴趣。

近年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人们渐渐地意识到中国的传统节日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节日,它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辉煌的文化底蕴,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以及道德内涵。而就在学生们都比较熟悉的几个传统节日中,文化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只有食物得到了很好的重视。学生们可能不知道这几个节日的来历,背后的历史,以及内涵,知道的只有该节日对应的食物。比如大家只知道春节吃团年饭,却不知道它的来历,知道端午吃粽子,却不懂它背后的历史代表什么,知道中秋吃月饼,却不明白中秋节最根本想要传递的是家人团圆的内涵,如此一来在过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时候只做到了“民以食为天”这一句古语。

2 高校主题活动意义

2.1 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通常含有浓郁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爱国的深刻内涵。如果把中国传统节日的这种思想融入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势必会激发教学对象的爱国主义情怀。比如让大家知道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之情。由此让学生们继承这种爱国思想。

2.2 继承传统价值观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比如尊老爱幼,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非常重视纲理伦常,在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字经有言:“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而中华民族中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毫无疑问就是春节,其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就是家人团聚。再如大家非常熟悉的中秋节,无论是家人一起吃月饼,还是在一起赏月,其实要表达的也是合家团聚的美好愿望。

2.3 秉承中华传统理念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重视生命的存在,时时刻刻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重视生命的态度对于现代人生命意识的态度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很多人沉溺于享受生活,一旦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便觉得了无生趣,精神上缺乏信仰。而古代人这种社会责任感正是当代人应该学习的。所以多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也可以让学生秉承中华传统理念。

2.4 对德育教育有帮助

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为当代社会培养人才。德育教育问题不但关系到学生的为人处世,人际交往,也关系到学生的性格养成。但是因为高职高专类学校,创校时间短,缺乏教学经验导致了该类院校德育方面的教育工作做得并不到位,因此在校园中很多学生学习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轻视品德的培养。因此通过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来教给学生们传统的价值观以及人生理念,也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3 具体的作法

3.1 注意创新

虽然现在有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可是“洋节”在中国确实是越来越热,传统节日却越来越淡,这不得不说与传统节日的表现形式也是有关的,传统节日虽说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是却没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表现方式,缺乏浪漫情怀,因此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也是理所应当的,而“洋节”却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它富有浪漫情怀,也给了年轻人宣泄的空间。因此我们要想让传统节日真正地融入生活,就必须让其表现形式有所创新。

3.2 有所取舍

我国的传统节日加起来也有百个之多,因此在选择作为校园主题活动的时候必须做到有所取舍才能更好地突出目的,要做到在顾及教学目的和社会影响的同时拥有典型性。通常来讲高校选择大型的节日(春节、中秋、清明等)会好一些,因为这些节日本来就已深入人心,有大众的认可作为基础,再在其中融入教学理念,更容易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3.3 开展实践

当大家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就可以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寓乐于学,既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又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具体来说,可以在重阳节组织大家登高远眺,登高的同时体验文化内涵;在元宵节时组织大家动手做灯笼,然后精心举办一个灯展,灯展结束后评比最佳的灯笼,让大家切实地体会到元宵节的活动内容,还可以在灯展的过程中举办猜谜活动,猜中谜底者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在实践活动中,广大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发地组织一些有关传统节日的活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也让学生更有兴趣去参与这些活动。

3.4 开发教育意义

高职高专的教学目的是为了给社会培养全能型人才,其中道德修养必不可少。具体说可以找到能体现对生命尊重的节日来表达,比如说重阳节的登高远眺,可以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风光,心胸也会感到宽广,从世俗的烦恼中解脱出来。再比如说清明节的祭祀祖先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不易,以此重新来审视自身,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这些传统节日本身都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现如今不得不承认高校中有很多学生心理过于脆弱,承受不了一点挫折和打击,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建立有积极意义。

4 结束语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因此在高校开展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活动是非常好的做法。在高职高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来进行道德教育。以此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让其在今后的道路中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篇10

作者:董素云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城镇化发展,导致三峡民族地区的农民外出务工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近三年来,据笔者在重庆万州恒合土家族乡、地宝土家族乡、忠县磨子土家族乡的社会经济调查,发现这三个乡青壮年男女大都往广东、上海、福建等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打工,还有不少在重庆主城区从事建筑工作,年轻的只有十六七岁,年长的达五十多岁;笔者2009年7月对恒合乡八一村100户农家外出务工人员分布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表略)。其中外出务工人员共110人,约占100户农家总人口375人的29.37%。(表略)在外出务工的人员中,青壮年劳动力(20岁≤年龄<50岁)共93名,占到外出务工总人数的84.5%,而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种状况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农村青壮年劳力的外流,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当前社会工业经济高速发展下的劳动力的自然趋利选择,是劳动力由劳动报酬低的行业和地区向劳动报酬高的行业和地区流动的一种必然趋势,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另一方面,这种农村青壮年劳力由农村向城镇的大量外流,在为城镇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农村主要劳动主体的幼化、老化趋势,其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这对于经济和社会基础本来就十分脆弱的三峡少数民族地区,更是一种巨大的冲击。随着三峡地区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地区农业经济的进一步衰落和现代工业经济入侵,许多本地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面临巨大的挑战。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和长期脱离农村,三峡地区的茅古斯、土戏、踩堂戏、建东花鼓戏、南戏、皮影戏、阳戏、三小戏、柳子戏、傩戏、木偶戏等传统戏剧,宜昌灯调、丰都七星锣、龙船调、兴山围鼓、涪陵八牌锣鼓、劳动号子、哭嫁歌和甘宁鼓乐等传统音乐以及许多传统文化已经面临无人继承、无人知晓,随时可能消亡的危险境地。在地宝、磨子、恒合等民族乡调查过程中发现,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大部分都会唱土家族民歌,年龄在45岁以上有个别的会唱民歌,其它的人偶尔能听懂一些,但并不能歌唱。据当地居民讲,他们对学习民歌关键在于兴趣,如果有兴趣的就去拜师学艺。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由于许多青年男女大都离村外出打工,许多传统文化技艺根本找不到年轻人来学习。年轻人不再喜欢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他们的观点是“老古董,不喜欢!”2.城镇化造成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破坏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以及消费市场向三峡内陆民族地区的渗透和扩展,周边农村少数民族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基本生活消费品中的现代电视、电脑等现代电子产品以及生产资料中城市货的比例发生急剧增长。尤其是最近四五年来,铁路、高速公路的大量建设,中国各种价格低廉的电子产品的极大丰富,许多三峡民族地区(如重庆酉阳、秀山、万州、彭水等)的交通越来越便捷,外出务工接触的现代消费品越来越多,这些现代消费品已经成为了三峡民族地区农村新经济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现代消费品的流行首先开始于这些地区的城镇,然后向乡镇及周边农村渗透,并在第一个的示范效应下快速扩展。以洗衣机和电脑为例,2005年前,恒合、磨子、地宝、酉阳等地区农村家庭还没有这种电器产品,但自2006年,恒合乡八一村黄氏一家从江苏带回第一台洗衣机开始,短短两年间,其它家庭陆续也将洗衣机买回家或从外地运回家,到2008年末,洗衣机在当地农村中便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了;2008年,磨子乡李氏一学生升入大学,其用亲戚给予的奖金购买了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在他之后,磨子乡一些家庭纷纷给小孩买电脑,电脑在这些农村的高中、大学生中便很快开始流行起来。现代工业产品的大面积流行,导致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农村经济商品化、现代化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原有地区农村经济结构的分崩离析甚至消亡。原有农村经济结构的消亡,必将导致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的破坏,失去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传统文化的生存和传承必然受到极大的挑战。例如现代信息产品(如电视、电脑等)的广泛流行,使人们信息获取渠道大大扩展,眼界更加开阔,但同时随着新产品而来的现代城市生活习惯和习俗,又导致传统民俗、民歌、传统戏剧等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边缘化,甚至在很多场合显得不合时宜。3.少数民族传统居住地域消失,传统文化逐渐失去原有生存土壤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加上近十年来的三峡移民,三峡民族地区原居民的生活地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由于三峡工程的建设,一百多万移民离开原来的生活居所,就地后移或远迁他乡;另一方面,许多少数民族青壮年,长期远离传统居住地在外务工或者永远离开原居住地到附近的乡镇、县城或城市重新定居。随着这种越来越普遍的人口流动和迁移,传统的少数民族居住场景发生重大变化,传统文化原有的生存土壤和社会环境逐渐消失,传统文化难以继续生存与发展。对于三峡民族地区而言,当其处于非常封闭状态下时,传统文化很有市场。而现在,外来的、现代化的、新的文化消费品种日益增长,他们不再满足以往的传统民间文化形式的需求,而热衷于追求时髦、时尚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电视、电脑、网络等。现如今,一方面是民族地区的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到了新的生活区域,他们远离了传统文化场景:儿时围在火堆旁听老人讲神话故事、唱民歌,民族节日时的祭拜、聚餐等活动都与他们无关了。相反的,在新的社会场景中,“现代生活方式”、“现代娱乐方式”是主流。现代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快捷、通俗的方式向村民传播流行文化,这使得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原有的生存环境逐渐丧失。如服饰是少数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化内容之一,据万州五桥移民区一位老人讲:“我们原来几个老邻居经常在一起织布、染布的,还一块哼点老歌(土家家民),讲点故事什么的,大家你帮我,我帮你,一年左右的时间,基本上一人能做好整套服装的,可现在我们原来的传统民居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我们住在高楼里,原来熟悉的乡邻只能在上街或路上偶尔碰到,自2003年搬到这新房后,我们几个老姐妹再也没在一块做服装了。”在恒合、地宝、磨子三个民族乡调查过程中,笔者只在一个86岁的老人那找到一件能看清图案的土家族服装。4.城镇化带来的科技、信息等现代通讯,以快捷的方式传播着最新的文化信息,而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难以与之抗衡长期以来,长江以及支流是长江沿岸城市联系的天然通道,在促进长江流域物流、人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近代以来,尤其是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快速的城镇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现代通讯设施,BP机、手机、电脑等的广泛应用,这些现代通讯工具把各类信息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甚至意识观念、时尚、风俗,非常快速地送到三峡广大农村地区,包括处于内陆深处的少数民族农村,并对当地的人们产生重要影响。当20世纪80年代后期,电视在一些农村地区出现后,每天播送时事消息、社会经济新闻,邻近各地都竞相购买电视,磨子乡小李村一李姓家庭于1993年花了900多元专门从重庆市主城区买了本村第一台电视机。当时的电视机比较笨重,有八十来斤重,但由于能及时观看到山区外的市场情况、时事新闻,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当本世纪现代手机、电脑在三峡内陆地区农村出现后,这些地方的人们能以更便捷的方式获取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不仅国内的连国外的各种新闻事务也能及时了解到。这种新通讯手段将西方文化、城市文化等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到了三峡的每一角落,各种新风尚和新习俗快速地让人们接受,如婚姻礼俗中都有了更多现代文化的韵味,当地人们都聘请乐队主唱,歌唱内容都是当代流行歌曲。这些现代文化通过手机、电脑、MP3等工具能快速地传播到各个角落、每一个体中,这些人群又通过现代通讯工具快速地在各个村广泛传播开来,其传承手段、传播速度是传统文化所无法比拟的。而传统文化传承手段主要通过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等传统传承方式,这种传承方式不管是在时间还是在速度以及便利程度上都远远不及当代通讯工具。这也是现代流行文化快速普及,而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重要原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繁荣,并使广大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另一方面,也让三峡内陆深处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面临着快速消失的危险。如何保护好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是摆在三峡地区少数民族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政府与社会共同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第一,完善传统文化保护管理制度,从制度上强化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城镇化和当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尤其是商业意识的冲击,结果可能有两种:一是急功近利,不顾一切甚至是破坏性地开发与建设,这对民族文化将造成极大破坏,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另一种情况是,前瞻性地开发利用与进行城镇建设,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严格的管理和保护,使它们得以完整保存。如果是前者,发展了当地经济,却失掉了用经济无法换取的文化资源,成为历史的罪人。如果是后者,则利国利民。“在美国西进运动中,美国人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摧毁了印第安人的文化。后来不再狩猎、说着英语的印第安人没有了文化归宿感,并且犯罪率上升,酗酒和自杀的人数增多,文化生态对于一个独特民族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2]因此,三峡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和现展一定要吸取美国西进运动中的教训。一方面,要对城镇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另一方面,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要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制度,建立起严格的评审标准和科学认定办法,逐步形成国家级和省、市、乡等各层次保护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起各民族聚居区内国家乡和省、市级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单位,并明确其相应的管理责任和权力,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真实而全面的调查与整理,建立多种类别的文化遗产档案。第二,加强三峡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由于三峡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和民族性,保护这样的文化需要专业人士来做。然而,目前三峡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学者较多,但专业人员很少,尤其是那些濒危遗产的专业人士更少。要让这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保护,必须尽快培养文化传承者、研究者以及专业管理者等专业人才。应当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在三峡少数民族内部挑选合适的人员就地培训。另一方面,利用学校、科研机构和一批专家学者,培养新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及技术人员,对内自觉地承担保护职责,对外则与国外学者站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交流对话。在此方面,三峡民族地区应当与三峡地区高校通力合作,在各民族聚居区建立保护实践基地,在保护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第三,建立传统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现代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青壮年都离开原居住地,这让我国目前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遗产的传承后继无人,尤其是一些掌握某种技艺的老艺人去世后,导致许多影响少数民族世世代代的非物质遗产无人继承。三峡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要得到有效的传承,当地政府就必须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一些办法,建立起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在乡、县、市各级政府的帮助下,从三峡各少数民族中选拔、培养、建立一支职业传承人队伍。这方面既可以从日本、韩国获取经验,也可向贵州、云南等地学习[3]。国内有学者对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保护提出了许多建议,值得我们学习。如,李磊提出的三种保护方式:一是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利用合同法和民事侵权法保护其权利,二是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利用各种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其权利,三是民族文学艺术传承人利用各种行政资源保护其权利[4]。第四,为传统文化构建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让传统文化有场景可以承载。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存活下来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社会与人文环境。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三峡民族地区现今的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遗产快速消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社会场景与教育环境。因此,要注重三峡民族优秀文化生存环境的创造。一是要通过社会宣传、社会教育的方式,在三峡民族地区广泛开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如利用摄影、摄像等现代技术将这些文化遗产转化为图、文、声、像保存,如电视节目、VCD、DVD等影像制品,面向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三峡内陆广大社会大众,以生动鲜活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将三峡丰富的文化遗产的概念、人文魅力、节庆、服饰、刺绣技艺等在三峡各地方电视台、电台乃至中央电视台、网络进行传播,从时间与空间上拓展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和影响力,让民众在真实的语境中真切领略到三峡民族文化遗产的人文魅力。二是要在社区广泛开展传统文化的传播。应当选取那些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如哭嫁歌、摆手舞、跳丧舞、巴渝舞、川江号子等传统音乐舞蹈,以及赶年、小年、女儿会等民族节日,在三峡民族地区的各个乡镇、赶集场以及民族聚居社区开展这类传统文化活动[5]。这些传统文化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对社区居民行为的观念和理念产生重要影响,对社区居民具有教育作用,能陶冶人的情操,能促进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社区的建设。

通过上述传统文化活动的举办,既能让人们愉悦身心,又能传承民族文化,同时还能增进不同民族间、不同人群间的了解,加强本地居民与移民、农民与城市居民的交流,为城乡的和谐建设起到重要作用。三是要通过学校教育传承与保护三峡民族文化遗产。这要求学校教育在教学管理、教学思想、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加入一些三峡民族文化相关的内容[6]。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在三峡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乡土教育中专门开设此类课程,请当地民间艺人讲授传统文化;在三峡地区高校中,也可考虑开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必修课,如讲授与欣赏各民族口头神话故事,学习少数民族手工艺制作,并配以现代教学技术,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另外,要与该区域各高校进行合作,积极开展三峡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科学研究。

篇11

再现探访精髓 畅述传承魂脉

今年夏天,BMW组织了两支探访车队前往贵州,在这片神奇的文化千岛上探寻、捐助和保护当地的多元民族文化。通过此次展览,BMW更将一个充满灵性与诗情的贵州带到了公众面前:从荟萃黔乡特色的饮食风华到古朴动人的民俗文化,从精湛高超的手工技艺到缤纷多彩的民族歌舞艺术,共有三十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参展,包括实物展品百余件、图片资料和多媒体资料近二百件。近四十位资深传承人亦亲临现场,进行技艺展示与表演,为公众铺陈开一幅鲜活生动的民族文化画卷。

为了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冬吴相对论》主讲人、正安中医创始人梁冬先生,知名作家、文化学者赵珩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邓钧先生也应BMW之邀来到现场,与苗族长篇史诗《亚鲁王》的整理和翻译者杨正江先生一起带来了一场以薪火相传的文化魂脉为主题的精彩对话。对话从个人、家庭以及民族三个层面阐释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同时展现了贵州非遗传承人的执着信念。不论是坚持收徒授业、将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发扬光大的杨光宾,还是带领乡亲们共同为古法造纸增添活力、钻研世界级手工纸的王兴武,抑或是为延续民族文化根脉而四处奔走、深入挖掘、整理、翻译苗族长篇史诗《亚鲁王》的杨正江,每个文化守望者背后的故事,都让人们看到了贵州非遗传承人那大山般坚韧的性格与风骨。这也正是古老的传统文化能够传续至今、并且依然生机盎然的根本原因所在。

八年捐赠八百万

持续助力“非遗”传承

篇12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阴阳二气的交错氤氲,反映的是季候变化;人文与天文相对应,是天道运化在人身上的显现,也是人依照天道进行教化的社会规则,即礼乐制度。在《周易》中,文明与文化并无本质区别,指的是“文”所显现的内容或变化的结果,既包括精神层面,也包括制度层面和器物层面。严格来说,文化与文明是有区别的。在西方语境中,文化一词最初由“培养,自然的成长”类推为人类训练的过程。这种含义与中国《周易》中的文化有些相似。工业革命兴起,文化的意蕴发生了变化。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德•威廉斯在其著作《文化与社会》中将西方的“文化”概念界定在精神方面,特指语言、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而文明则往往指物质成就,诸如科学技术成果、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各种物质建设。中国当代学者张汝伦先生将文化解释为“我们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其核心是“原创性的思想和一些特殊的精神”。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精神的产品形式之一,是中华民族思想情感和道德标准的重要载体,学习、鉴赏古代文学作品,就是接近、探寻古代文化的过程。因而,古代文学不仅要重视文学特性的分析,更要透过文学本身,肩负起传承文化的重任。就像曾经有位学者说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文学性,我们将不会找到民族诗性的生产轨迹,而一个民族失去了文化血缘,它就不会再有未来的出路。”然而,时代一去不复返,在当下“信息海洋”的潮水和“文化大发展”的浮光掠影中,中国古代文学也已显得尴尬和悖论。

二、中国文化的命运与古代文学的传承问题

古代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与中国文化的命运息息相关。古代文学在当代文化重塑上的困境恰恰是文化危机的表征。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为中心,注重激发受体的兴趣。然而,兴趣的培养不能只靠“戏说”形式的铺染,而是要建立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现代中国的年轻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缺少的正是这种价值认同。中国文化经历了漫长历史长河的积淀,形成了自己根深蒂固的特性。外来文化常常被消化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正如佛教被内化为禅宗。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无处不在,一部分人甚至认为中国最终的出路在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复制。在这种意识形态下,西方近现代的文化价值全面取代了中国原有文化的精神内涵。再加上改革开放后一次次商业文化的侵蚀和冲击,中国文化已如奄奄一息的老人。当代年轻人,基本是在现代性的文化条件下长大,天然地容易倾向现代性的逻辑,会觉得与传统中国文化精神格格不入,再加上深入中国人心的社会进化论的集体无意识,人们很容易用现代性的逻辑去改造和包装中国文化。于是“反英雄主义”的思潮兴起,颠覆权威、亵渎神圣的“轼父”情结猖獗。同时,大众文化又为这种潮流推波助澜,颠覆与世俗趣味、感官刺激、享乐主义相映成趣。经典被解构,圣贤被搞笑,真理不复存在,有的只是任意与狂放。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似乎成了“对牛弹琴”,或者说是一种不求深刻、只讲形式的哗众取宠。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大众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培养及至人格境界的塑造,或只是一句空谈。

三、古代文学与中国文化的重塑

张汝伦先生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命运》一文中,称当下复兴中国文化是天命。人类需要中国文化,是因为中国文化具有普适价值,张汝伦先生说这种普适性在“德性”,在“克己复礼的人生态度、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图景”。这种“德性”便是责任,要担当起这份责任,需要立足当代重新解读和建构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也需要借助新型媒介再造传统文化的开发和传播人才,这是时代赋予中国古代文学工作者的使命。因此,古代文学服务于当代文化重塑,必须从学习到传播再到服务运用走出困境,进行标本兼治。

1.校正教育理念。由兴趣到意志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要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和课本传递给他们的信息。因此,学习者的兴趣和意志力很重要。其中,兴趣关联娱乐,而意志指向勤奋。目前的教育理念强调兴趣,为引起观众、听众、读者、学生的兴趣,不惜花大力气追求漂亮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主旨内容。在实际上,包括在校的本科学生在内的成年人,意志力的培养仍至关重要。从价值角度告知他们所学习、传播内容的重要性,然后依靠自身的意志力去接受,去刻苦,应该是当下教育理念调整的方向。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共存共荣,价值比兴趣更重要。

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回归元典传统文化中,对社会和人类具有普适意义的精华部分,需要继承,对由于时代变迁变得腐朽的部分,必须摒弃。只有这样,社会和人类才能不断完善。立足当代对精华和糟粕进行甄别,重塑中国文化的形象,是增强中国文化感召力的重要工作。当下信息泛滥,鱼目混珠,网络、影视,甚至主流媒体,歪曲元典思想的现象时有发生。重塑传统,挖掘中国文化的普适价值,必须回归元典。正如袁行霈先生在《中国文学史》总绪论中强调的那样“:文学史著就应立足于文学本身……文学创作才是文学史的根本,文学理论、文学鉴赏,批评是文学史的辅助方面,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辅助面。文学本位就是指强调文学创作的中心位置和紧抓另外辅助的两个方面。”以文学为本位,就要以经典作品为本位。借助网络资源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查阅元典,是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的良方。

篇13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阴阳二气的交错氤氲,反映的是季候变化;人文与天文相对应,是天道运化在人身上的显现,也是人依照天道进行教化的社会规则,即礼乐制度。在《周易》中,文明与文化并无本质区别,指的是“文”所显现的内容或变化的结果,既包括精神层面,也包括制度层面和器物层面。严格来说,文化与文明是有区别的。在西方语境中,文化一词最初由“培养,自然的成长”类推为人类训练的过程。这种含义与中国《周易》中的文化有些相似。工业革命兴起,文化的意蕴发生了变化。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德?威廉斯在其着作《文化与社会》中将西方的“文化”概念界定在精神方面,特指语言、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而文明则往往指物质成就,诸如科学技术成果、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各种物质建设。中国当代学者张汝伦先生将文化解释为“我们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其核心是“原创性的思想和一些特殊的精神”。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精神的产品形式之一,是中华民族思想情感和道德标准的重要载体,学习、鉴赏古代文学作品,就是接近、探寻古代文化的过程。因而,古代文学不仅要重视文学特性的分析,更要透过文学本身,肩负起传承文化的重任。就像曾经有位学者说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文学性,我们将不会找到民族诗性的生产轨迹,而一个民族失去了文化血缘,它就不会再有未来的出路。”然而,时代一去不复返,在当下“信息海洋”的潮水和“文化大发展”的浮光掠影中,中国古代文学也已显得尴尬和悖论。

二、中国文化的命运与古代文学的传承问题

古代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与中国文化的命运息息相关。古代文学在当代文化重塑上的困境恰恰是文化危机的表征。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为中心,注重激发受体的兴趣。然而,兴趣的培养不能只靠“戏说”形式的铺染,而是要建立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现代中国的年轻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缺少的正是这种价值认同。中国文化经历了漫长历史长河的积淀,形成了自己根深蒂固的特性。外来文化常常被消化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正如佛教被内化为禅宗。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无处不在,一部分人甚至认为中国最终的出路在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复制。在这种意识形态下,西方近现代的文化价值全面取代了中国原有文化的精神内涵。再加上改革开放后一次次商业文化的侵蚀和冲击,中国文化已如奄奄一息的老人。当代年轻人,基本是在现代性的文化条件下长大,天然地容易倾向现代性的逻辑,会觉得与传统中国文化精神格格不入,再加上深入中国人心的社会进化论的集体无意识,人们很容易用现代性的逻辑去改造和包装中国文化。于是“反英雄主义”的思潮兴起,颠覆权威、亵渎神圣的“轼父”情结猖獗。同时,大众文化又为这种潮流推波助澜,颠覆与世俗趣味、感官刺激、享乐主义相映成趣。经典被解构,圣贤被搞笑,真理不复存在,有的只是任意与狂放。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似乎成了“对牛弹琴”,或者说是一种不求深刻、只讲形式的哗众取宠。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大众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培养及至人格境界的塑造,或只是一句空谈。

三、古代文学与中国文化的重塑

张汝伦先生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命运》一文中,称当下复兴中国文化是天命。人类需要中国文化,是因为中国文化具有普适价值,张汝伦先生说这种普适性在“德性”,在“克己复礼的人生态度、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图景”。这种“德性”便是责任,要担当起这份责任,需要立足当代重新解读和建构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也需要借助新型媒介再造传统文化的开发和传播人才,这是时代赋予中国古代文学工作者的使命。因此,古代文学服务于当代文化重塑,必须从学习到传播再到服务运用走出困境,进行标本兼治。

1.校正教育理念。由兴趣到意志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要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和课本传递给他们的信息。因此,学习者的兴趣和意志力很重要。其中,兴趣关联娱乐,而意志指向勤奋。目前的教育理念强调兴趣,为引起观众、听众、读者、学生的兴趣,不惜花大力气追求漂亮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主旨内容。在实际上,包括在校的本科学生在内的成年人,意志力的培养仍至关重要。从价值角度告知他们所学习、传播内容的重要性,然后依靠自身的意志力去接受,去刻苦,应该是当下教育理念调整的方向。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共存共荣,价值比兴趣更重要。

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回归元典传统文化中,对社会和人类具有普适意义的精华部分,需要继承,对由于时代变迁变得腐朽的部分,必须摒弃。只有这样,社会和人类才能不断完善。立足当代对精华和糟粕进行甄别,重塑中国文化的形象,是增强中国文化感召力的重要工作。当下信息泛滥,鱼目混珠,网络、影视,甚至主流媒体,歪曲元典思想的现象时有发生。重塑传统,挖掘中国文化的普适价值,必须回归元典。正如袁行霈先生在《中国文学史》总绪论中强调的那样“:文学史着就应立足于文学本身……文学创作才是文学史的根本,文学理论、文学鉴赏,批评是文学史的辅助方面,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辅助面。文学本位就是指强调文学创作的中心位置和紧抓另外辅助的两个方面。”以文学为本位,就要以经典作品为本位。借助网络资源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查阅元典,是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的良方。

篇14

关键词:鱼皮画 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传承

1. 前言

在我东北有一个悠久历史的赫哲族少数民族部落,是目前唯一的一个渔猎民族。鱼皮画这一独特的文化在多年来渔猎过程中逐步形成,使赫哲族的勤劳智慧得到充分展现,并世代延传而没有消亡。

2. 鱼皮画艺术形态

在赫哲族中鱼皮画是其特有的艺术品,各种花纹图案最初主要采用剪刻形式制成,通过染色等艺术加工后向衣服、器物上粘贴或缉缝,是赫哲族的一种传统特色文化。尽管大部分花纹图案的艺术价值极高,使赫哲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艺术的追求得到充分体现,但在艺术品中这些物品并非独立存在,只作为实用衣物的附属装饰。

随着时代的变迁,鱼皮衣物中的鱼皮纹饰从历史舞台退出,使其赖以存在的载体逐渐失去。但赫哲民间艺人,不断将鱼皮画发展为工艺美术品,在制作方法、创作题材等方面不断突破。

3. 赫哲族鱼皮画的传承

3.1 传承现状

不断改变的自然环境及赫哲族人不断变化的生产生活方式,现代生活方式被年轻人逐步接纳,对鱼皮画的传统制作工艺日益陌生,随着赫哲族民间高龄艺人的离世,其民族艺术濒临灭绝,很多热爱民族艺术的人们投入非物遗文化传承中。艺术院校具有独特优势,可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将赫哲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重点是研究开发实施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使高校课堂增添了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一些艺术院校还申办了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开设鱼皮技艺课程,使鱼皮制作专业人才得到培养,有力保障了鱼皮技艺的传承,为促进鱼皮技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2 鱼皮画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3.2.1 鱼皮画具有较强的地域性,难以得到大众深度了解

赫哲族作为唯一一个位于我国北方的渔猎民族,人口也较少,主要在我省同江、饶河等地分布,聚居地主要是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佳木斯敖琪镇赫哲村。因赫哲族居住相对集中,与外界不具有较多联系,影响人们对鱼皮画的了解深度。对于鱼皮画很多人只是停留在知道而已,但真正见过的人不多,对鱼皮画等工艺品也没有购买过。

3.2.2 渔类资源不足,增大了制作鱼皮画的成本

近年来随着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影响了渔业文化而产生很多问题。鱼类资源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日益减少,已难以承载捕捞及生活需要日益增长的客观要求。而且,制作鱼皮画需要多道工序及大量时间,这也是鱼皮画制作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很多大众即使欣赏鱼皮画,也难以接受这项高昂价格的传统工艺品。

3.2.3 赫哲人口和鱼皮画制作技能人才日益减少

不断改变的生态环境及赫哲族生产生活方式,对渔皮画的传承都产生重要影响。现代生活方式被年轻人逐步接纳,对鱼皮画的传统制作工艺日益陌生,随着赫哲族民间高龄艺人的离世,其民族艺术濒临灭绝。

4. 赫哲族鱼皮画在艺术院校中传承的优势

随着我国开展非物遗保护工程,赫哲人不断增强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鱼皮制作技艺传承成为共识。鱼皮画制作技艺由赫哲人传承至今已成为人类记忆的“活化石”,对于鱼皮画的保护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1 在宣传方面加大力度,使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在宣传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在艺术院校相关学者、专家及传承人的支持与帮助下,提高保护赫哲鱼皮画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专家学者应基于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尊重、对多样性文化捍卫的角度,传承悠久的文化遗产,使各种文明的姿态呈现多样化特点。

4.2 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使鱼皮画制作技艺从根本上杜绝流失

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应有机结合鱼皮文化与经济发展,经济能够支撑文化的发展,应致力于赫哲族传统鱼皮画等民间艺术品的开发种类,将文化与经济发展有力结合,进而实现对鱼皮画的保护传承。

4.3 对传承人和传承教育工作者加大支持保护

我国学术界的共识就是利用保护民间艺人而实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政府部门对鱼皮画技艺传承人及教育传承者创造有利条件,诸如补贴传承过程中的各种费用等措施。

4.4 充分利用艺术院校的鱼皮技艺专业教育资源,使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得以传承

为使鱼皮文化资源得到充分挖掘,艺术院校设立民族文化传承专业,聘请赫哲族鱼皮技艺传承人进行授课,深入研究鱼皮熟制、染色、制作鱼皮纹饰、鱼皮线、鱼皮图案及手工缉缝等传统制作赫哲族鱼皮画技艺。将鱼皮技艺列入其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从传承到研究,使鱼皮画制作技能人才得到分层次培养,一批非物遗文化技艺传承人得到重点培养。

4.5 伴随产业发展传承鱼皮画制作技艺

鱼皮画等民族艺术品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随着不断发展的经济及文化产业,利润空间十分巨大。鱼皮画相关产品的艺术欣赏价值较高,对于鱼皮画国内具有较高的认同度,这对于鱼皮画传承提供了一个有效解决方法,将鱼皮文化向产业发展,使传统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市场需求使鱼皮画传承得到有力地促进。

5. 结语

综上所述,赫哲族穿用鱼皮时间十分久远,是目前唯一一个将鱼皮制作技艺传承的民族。因此应将鱼皮画的保护传承意识不断提高,充分利用艺术院校的优势,使赫哲族非物遗面临的困境得到妥善解决,对于促进赫哲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建,张中一.山海经图校与破译[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2] 张敏杰.渔家天锦:赫哲族鱼皮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3] 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4] 王纪.赫哲族“霍乎底”(剪纸)及其传承现状[J],中国美术馆,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