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云计算核心技术培训范文

云计算核心技术培训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7: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云计算核心技术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云计算核心技术培训

篇1

12月8日,IBM在北京举行了主题为“掣动云引擎,创新云应用”的IBM “云引擎”合作伙伴计划授牌仪式暨新闻会,49家ISV(独立软件开发商)、SI(系统集成商)正式加入IBM“云引擎”合作伙伴计划,并分别被授予IBM顶级云会员、高级云会员及基础云会员认证金牌。其中,用友、神州数码等成为IBM“云引擎”合作伙伴计划的顶级云伙伴。

构建云生态系统

据IBM大中华区策略与地区合作伙伴部总经理李永财介绍,IBM的云合作伙伴覆盖的范围很广,从应用到服务都有。这些合作伙伴基本上都是各行各业的领导者,而究竟如果划分哪一级的合作伙伴则要根据合作伙伴对云的认识以及其技术投入和人员计划来确定。

作为IBM的云合作伙伴将会得到哪些支持?据悉,IBM会根据云伙伴所关注的行业方向和业务重点,提供深入的全方位支持。只是,基于所属合作伙伴的级别不同获得的支持也不同。

其中,基础云伙伴:获得诸多IBM云计算培训与认证,以及IBM易联销售等支持;高级云伙伴:可获得包括来自中国技术支持团队的高级云技术培训及支持、IBM渠道大学管理学院课程培训、云计算落地项目远程支持,以及大中华区范围内的广泛的市场与销售支持;顶级云伙伴:可获得IBM云计算落地项目现场技术支持,以及助建云计算演示或创新中心等支持。

“这是IBM一项长期的战略性计划,IBM将为认证的云伙伴提供领先的云计算技术支持和全方位的培训、销售及市场等政策支持,并与合作伙伴共建一个开放、健康的云生态系统,共同推进云计算技术在中国的创新应用。”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及渠道事业部总经理郑小聪表示。

丰富云应用

除了积极打造云生态系统之外,IBM在云计算技术的研发和储备上同样不遗余力。据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总经理朱近之介绍,云计算已经成为IBM四大重点战略之一(其他三个是智慧地球、智能软件、新兴市场),IBM对云计算市场有很高的期待。

“在我们看来,云计算不同于之前很多业界热炒的概念,它非常符合现在世界上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包括推动支撑新兴市场快速扩张、帮助成熟市场节省IT上面的投资,因此是一项大家都看好的技术。”朱近之表示,一项成熟的技术还必须和当下的环境结合起来,能被商用化,才能保证它的持续性,而云计算正在向这个方向前进。

据了解,作为云计算应用的领导者,IBM提供非常丰富的、适合本土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以联合合作伙伴帮助中国的用户提升信息化的水平,增强竞争力。其中包括:

1.可快速部署的IBM云计算6+1解决方案。IBM以6+1方式为客户提供云计算解决方案,适用于6个完整的应用场景软件开发测试云、基础架构云、平台云、IDC云、分析云、物联网云及1个可快速部署的云计算平台CloudBurst。

2. 帮助ISV/SI接入云计算的硬件解决方案CloudStarter。IBM为云伙伴提供CloudStarter核心技术、测试环境、方案设计等全面支持。

篇2

 

中国安全市场朝着云、大数据、移动安全等方向发展,2016年将是安全市场的生发之年,同时是分水岭之年。

 

一批国产安全厂商介入进来,与国外安全厂商站在PK线上,同时国产自主可控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一系列利好因素使国产IT厂商强势出击行业市场。

 

当国内外安全厂商经历了前段时间的资本重组阶段后,掀开铅华的外衣。比拼“产品”核心技术本质和运营能力,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安全厂商的取胜关键。

 

在国家、政府部门主导及行业需求推动下,围绕安全自主可控、安全云、大信息安全及行业安全云等焦点领域,中国安全市场将朝着细分化方向发展。

 

第一军团的安全厂商在完成品牌、产品及市场布局之后,将在区域及行业细分市场领域展开业务创新与落地实践的双重竞赛。

 

可预测,在诸如能源、电力、医疗等等核心行业,安全需求将全面开花。

 

虽然技术的完全自主可控还未真正落地成型,但“国产化”成为市场驱动力。采用自主可控的国产安全产品,成为核心行业用户2016年乃至未来的投资重心。

 

2014年开始,东软集团大力发展网络安全业务,提出了新的目标,将“专注于产品”作为策略根本,围绕东软起家的核心产品网关设备、安全运维管理产品、安全应急服务及安全集成几大业务版块,对安全线进行了重新的资源供给和梳理。

 

2015年东软安全这支老牌军再附兴盛,凭借自家软件研发的强大优势,依托于东软集团服务行业用户20多年的深厚技术积淀与深刻行业洞察,在强大市场品牌的影响力下,于2015发力网络安全市场。

 

对于云安全服务业务而言,提供商的经验及运维服务能力的重要性排在第一位。所以随着公有云的进一步落地实践,云安全厂商的重要策略之一将聚焦于储备服务经验及提升能力。

 

自2012年开始,东软就关注云安全服务,作为美国AWS唯一一家国产云安全合作伙伴,东软已比国内其他品牌先行一步,并积累了丰富的运营、服务经验。2015年基于阿里云平台东软安全产生了第一单生意。这第一单生意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使东软开始熟悉了云服务付费、结算、服务标准等的一系列运营流程。

 

与此同时,大数据安全市场将成规模。东软安全已开始积极面向集团内各业务部门展开切入行业应用安全的解决方案及产品服务的技术服务。

 

2016及未来,东软安全将在中国国家人口库大数据、国家法人企业信息大数据、医疗社保等大数据项目中提供安全服务工作。

 

对于安全厂商而言,技术人才是其立足之本。2016年,东软的“双创”策略将贯穿业务内的安全技术研发和专利申报。

 

东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研发和鼓励年轻人在内部做技术创新,或者将这些创新技术嵌入东软目前的安全产品,或者独立打造出新品,着力为细分市场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东软人才培养计划还深入到各东软信息学院,引导学生进入市场前端,以技术竞赛或者参与项目实践的方式推动人才经验积累。这样既为公司安全人才作储备同时也吸纳他们前瞻的创新理念。

 

2015年东软安全大力发展渠道,已经在全国拉开了战局,开始由传统直销扩展转向渠道销售模式,并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大规模的伙伴招募、渠道技术培训工作。

 

2016年东软生发之路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对渠道市场“精耕细作”并使之成为常态。

 

东软安全将赋予钻石、白金等级别的核心伙伴更大职能,并与之谋求多元合作模式,并在区域平台投入更多人力资源,以期与区域市场快速发展相匹配。

篇3

经过初赛、决赛的激烈角逐和大赛评审专家委员的评审,本届大赛共评选出16个优秀项目,组委会给予16个项目和参赛选手总计100万元的资金奖励。在此之外,组委会还协调产业和社会各界多方资源,为大赛优胜者提供平台测试、技术培训、项目孵化、资本对接、创业辅导等多种增值,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和孵化更多的创新企业。

大赛挑战生态系统短板

据大赛组委会主席、一铭软件CEO刘轩铭介绍,作为首届以Linux开源软件为核心的全国性大型比赛,从筹备、启动、开赛、评审等过程,获得了政府、行业协会、高校、社区、科研、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本届大赛历时三个月,大赛组委会在全国召开了几十场主题为《认识Linux,认识开源,巨人肩膀上的创新》的主题宣讲会,意在普及开源理念,分享开源技术,挖掘开源项目。

包括巡讲、专题研讨等形式在内的大赛系列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各界对于开源软件的创新创业热情,吸引了上万名开源爱好者、中小创业企业和高校学生参与比赛。作为聚焦于开源软件领域的全国性软件大赛,其项目作品涵盖了基础操作系统、项目迁移、开源软件的方方面面。大赛获奖作品对国产软件解决方案在传统商业、制造、服务领域和新兴“互联网+”领域作出了创新,提供了典范案例,极大地促进了国产软件的创新发展。

据介绍,此次大赛的举办立足于解决国产基础软件所面临的系列难题。其中,生态系统的短板一直是国产操作系统产业化推广过程中最艰巨的挑战,作为国产操作系统新锐企业,一铭软件通过发起全国范围的Linux软件大赛,旨在发掘开源Linux软件的优秀项目和优秀人才,丰富国产基础软件的生态系统,完善产业链,优化信息化应用环境。大赛通过调动业内资源,奖励优秀的Linux核心技术贡献者,挖掘优秀的Linux应用软件项目,引导优秀的应用软件迁移到国产Linux平台上,并通过资金奖励、技术支持、 创业辅导、市场推广等方式,鼓励和促进开发者为Linux系统提供更加丰富、优秀的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

一铭欲带头迈向开源经济

在本次大赛的获奖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开源社区和IT企业,其成熟度相比高校和研究机构而言,更为成熟和具备广阔的商业应用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开源社区的发展形态已经有所改变。

近几年来,随着开源技术和理念的深入人心,对于开源的关注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小企业和创新型公司,大型企业逐渐将开源视为公司战略的重要一环,这其中包括谷歌、亚马逊,以及国内的华为、阿里巴巴等,这些企业是开源技术、开源软件和开源项目的使用者,更是开源的用户。在开源软件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开源社区支撑环境逐步改善,对国际开源社区贡献逐年增多,进入了一个成果集中转化的时期,开源社区里开始出现相对成熟的产品,即开源爱好者和团队采用国际通用的许可证方式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并且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并逐步和资本、用户对接,应用到实际的商业项目中去。

众所周知,在开源软件国产化应用和推广过程中,产业生态的建设、产业链的完善、产业环境的优化一直是长期的瓶颈和制约。作为开源基础软件的代表,Linux操作系统是一切应用软件的基础和核心,更多开源软件开发、应用、服务等需要以此为底层基石。在开源软件日益繁荣的今天,以一铭软件为代表的国产操作系统厂商应该带好头,起到引导作用,联合更多应用软件厂商和创新应用项目,积极向开源经济迈进。

开源软件进入崭新2.0时代

一铭软件常务副总经理陈伟表示,开源软件商业公司和开源社区、开发爱好者、创业团队的合作,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模式,这其中要面临诸多新挑战和新问题,比如如何实现跨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在开源基础上实现更多的创新型应用、在整个生态健康发展的前提下积累更多的创新成果、让创新成果发挥更大经济效益等等。不仅如此,开源厂商还将承担更多产业责任,乃至在“互联网+”和智能硬件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实现“开源软件+开源硬件”的合作模式,推动开源应用创新发展。

根据Gartner的预测,到2016年,至少95%的主流IT企业和组织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在其关键任务方案中使用开源软件。企业使用和参与开发开源软件的动机不仅包括促进本身的创新和减少开发成本,更在于能够紧密地跟随技术发展趋势,甚至对行业的发展方向形成影响,保持和提升企业竞争力。

具体到中国市场而言,有趋势表明,在未来的云计算“十三五”发展规划中,云计算及以其为主导的IT模式获得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在各行业中得到大力推广,云计算的发展也为开源技术的培育和推广提供了舞台。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对开源软件给予的高度重视,也为中国的开源软件生态系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涉及云计算和开放源代码软件的两个概念组合“开源软件+云计算”正成为最潮流的搭配方式。从技术、产品、产业、环境、应用和政策层面来看,开源软件已经进入到崭新的2.0时代,其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如何抓住机遇,是摆在中国开源软件,乃至整个IT产业界面前的重要课题。

开源产业是共享经济

其大势不可逆

最近,资讯机构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了一个调查报告,报告称,企业软件开发和应用市场正在被开源软件吞食,其发展速度超乎想象。这表明,开源软件的采用正在大面积渗透到更多的企业、行业、组织和领域,其使用规模也在日益扩大。

篇4

关键词:精准农业;研究进展;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S-0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9-0118-04

我国农业资源约束日益突出,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加剧,化肥占农业生产成本25%以上,但利用率仅为30%~3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60%,不仅造成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更带来了严重的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国内外研究表明,精准变量施肥可使多种作物平均增产8.2%~19.8%,降低总成本约15%,化肥施用量减少约20%~40%,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因此,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大范围地推广应用按需变量施肥的精准农业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 精准农业及其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

精准农业[1~5]又称精细农业,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根据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定位、定时、定量地调整土壤和作物的各项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各项农业投入的量、质和时机,以期获得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兼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等农业自然资源。

精准农业技术是基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技术等一系列科学技术成果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由全球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等组成。其核心技术是“3S”(即RS、GIS、GPS)技术[6,7]及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

遥感(RS)技术[8]的主要作用是农作物种植面积检测及产量估算、作物生长环境信息检测(包括土壤水分分布检测、水分亏缺检测、作物养分检测和病虫害检测)、灾害损失评估。地理信息系统(GIS)[9]是精细农业技术的核心。应用该系统可以将土地边界、土壤类型、地形地貌、灌溉系统、历年土壤测试结果、化肥和农药使用情况、历年产量等各种专题要素地图组合在一起,为农田管理提供数据查询和分析,绘制产量分布图,指导生产。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精确定位水、肥、土等作物生长环境和病、虫、草害的空间分布,辅助农业生产中的播种、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工作。另外,农机具上安装GPS系统还可以进行田间导航,实现变量作业。

我国在1994年就有学者进行精细农业的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战略重点将发展精准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作为重中之重,并首次在“863”计划中支持研究机构进行精准农业技术自主创新。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将精细农业引入生产实践中,在北京、上海、黑龙江以及新疆一些地区建立起一批精细农业示范基地,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 国内精准农业技术研究现状

从技术角度来看,完整的精细农业技术由土壤及作物信息获取、决策支持、处方生成、精准变量投入四个环节组成(图1)。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田间实施技术是精准农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三者有机集成才能实现精准农业的目标。

图1 精准农业(PA/PF)技术组成

2.1 土壤及作物信息获取[10,11]

由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获得的定位信息、遥感系统(RS)获得的遥感信息和基础、动态信息构成了农业生物环境监测数据信息。

2.1.1 土壤环境信息的获取 (1)土壤养分信息的获取:土壤养分的快速测量一直是精准农业信息采集的难题。目前主要的测量仪器一是基于光电分色等传统养分速测技术的土壤养分速测仪,其稳定性、操作性和测量精度虽然尚待改进,但对农田主要肥力因素的快速测量具有实用价值。如河南农业大学开发的YN型便携式土壤养分速测仪[12],相对误差为5%~10%,尽管每个项目测试所需时间仍在40~50 min,但较传统的实验室化学仪器分析在速度上提高了20倍。二是基于近红外(NIR)多光分析技术、极化偏振激光技术、离子选择场效应晶体管(ISFET)集成元件[13,14]的土壤营养元素快速测量仪器,相关研究己取得初步进展,有的已装置在移动作业机上支持快速信息采集。

(2)土壤水分信息的获取:土壤水分的测量是精细农业实施节水灌溉的基础。目前常用的水分测量方法有基于时域反射仪(TDR)原理的测量方法、基于中子法技术的测量方法、基于土壤水分张力的测量方法和基于电磁波原理的测量方法[15]。

(3)土壤电导率信息的获取:土壤电导率能不同程度地反映土壤中的盐分、水分、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结构和孔隙率等参数的大小[16,17]。有效获取土壤电导率值对于确定各种田间参数时空分布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快速测量土壤电导率的方法有电流-电压四端法和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测量方法。

(4)土壤pH值的获取:目前适合精细农业要求的pH值检测仪器主要有光纤pH值传感器和pH-ISFET电极[18~21]。光纤pH值传感器虽然易受环境干扰,但在精度和响应时间上基本能满足田间实时快速采集的需要。基于pH-ISFET电极的测量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和较短的响应时间,但易受温度影响,需要温度补偿,且电极的寿命较短。

(5)土壤耕作层深度和耕作阻力:圆锥指数CI(Cone Index)可以综合反映土壤机械物理性质,表征土壤耕作层深度和耕作阻力[22]。圆锥指数CI是用圆锥贯入仪(简称圆锥仪)来测定的。圆锥仪的研制工作不断发展,从手动贯入到机动贯入,从目测读数到电测记录,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圆锥仪。

2.1.2 作物生长信息的获取 作物生长信息包括作物冠层生化参数(叶绿素含量、作物水分胁迫和营养缺素胁迫)、植物物理参数(如根茎原位形态、叶片面积指数)等。作物长势信息是调控作物生长、进行作物营养缺素诊断、分析和预测作物产量的重要基础和根据。主要方法有三种:一是从宏观角度利用RS遥感的多时相影像信息研究植被生长发育的节律特征[23]。二是在区域或田块的尺度上,近距离直接观测分析作物的长势信息。三是基于地物光谱特征间接测定作物养分和生化参数。

2.1.3 病虫草害信息的采集 病虫害和杂草是限制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及时、准确、有效检测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发生程度是采取治理措施的基础。目前,病虫草害信息的自动快速采集主要是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以研究植株的根、茎、冠层(叶、花、果实)等的形态特征作为诊断判读的目标。主要分析方法有光谱特征分析法、纹理特征分析法、形状特征分析法等[24~29]。

2.1.4 作物产量信息的获取 获取作物产量信息是实现作物生产过程中变量管理的重要依据。国际上已商品化的谷物联合收割机产量监视系统主要有美国CASE IH公司的AFS(advanced farming system )系统、英国AGCO公司的FieldStar系统、美国John-Deree公司的Greenstar系统、美国AgLeader公司PF(precision farming)系统及英国RDS公司的产量监测系统等[30]。这些系统具有功能较强的GIS综合功能,能自动完成产量监测和生成产量分布图。我国谷物产量测产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在研制中。

2.2 决策支持与处方生成

分析决策系统[31]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作物生产函数或生长模型和决策系统三部分,决定变量施肥效果[14]。

地理信息系统(GIS)用于描述农田属性的空间差异和建立土壤数据、自然条件、作物苗情等空间信息数据库,进行空间属性数据的地理统计。它主要应用于离线的处方控制方式中,而在实时控制模式中没有使用的必要。

作物生产函数或生长模型是生物技术在农业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它将作物、气象和土壤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应用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综合农学领域内多个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与土壤环境的关系加以理论概括和数量分析,并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描述了作物的生长过程及养分需求,是变量施肥决策的根本依据。

决策系统根据农业专家长期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或GIS与作物生长模型的组合分析计算[11],这些存储在GIS系统中的数据信息经由作物生产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最终生成具有针对性的优化了的投入决策及对策图,即进行时、空、量、质全方位的田间管理实施处方图,得到施肥的处方图(离线形式)或具体的施肥量(在线形式),并将其存入存储卡或者数据库中,供施肥作业使用。

2.3 变量投入技术

由配套农业设施设备(ICS农机装备和VRT变量投入设备)组成调控实施系统,经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定位,在田间管理处方图的指导下实施精细控制,田间实施的关键技术是现代工程装备技术,是“硬件”,其核心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田间实施技术应用于农作物播种、施肥、化学农药喷洒、精准灌溉和联合收割机计产收获等各个环节中。

3 国内精准农业发展对策

3.1 宣传普及,提升对精准农业的认识

精准农业技术本身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同时对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民劳动强度、改善环境质量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涉及精准农业技术本身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技术培训、农民承担生产风险的能力等,其中农业技术培训是推广应用过程中的关键。由于农民获得信息的渠道有限,只有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农民才能认识到精准农业技术的优点并在技术培训过程中掌握这项技术,精准农业技术才能在生产实践中大范围地推广应用。

3.2 完善精准农业的配套技术

通过测土配方和相应的变量施肥技术,改变农民传统施肥观念,根据土地的肥力现状按需变量配合施用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面源污染,增产增收。

做好精准农业资料收集和信息标准化工作,应用3S技术建立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信息网络以及农业科研成果、新材料等科研信息网络,实现农业资源的社会化、产业化。

3.3 选准适合国情的精准农业项目

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较落后地区的农村承包地普遍处于碎片化状态,难以支撑起发展精准农业的要求,必须通过土地流转达到规模经营的效果。

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市场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垦区农场(如黑龙江大型农场、新疆建设兵团)和大面积作物生产平原区建立“精确施肥”技术示范工程,或联合一些高效益企业(烟草企业、中药材企业等)带动“精确施肥”的发展是结合中国国情发展精确施肥的有效途径。

4 结束语

精准农业的发展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与困难。而且我国土地相对分散,技术落后,环保意识不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小农经济占主导成分。因此建立一个集资源化、信息化、知识化、生态化于一体的全方位生态系统,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准农业发展之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把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作为农业领域科技发展的优先主题,精准农业对提高我国农业现代科技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 考 文 献:

[1] 汪懋华.“精细农业”发展与工程技术创新[J].农业工程学报,1999, 15(1): 1-8.

[2] 汪懋华.发展精细农业的思考[J].农机科技推广,2002,2:4-6.

[3] 汪懋华.“精细农业”的实践与农业科技创新[J].中国软科学,1999,4:21-25.

[4] 赵春江,薛绪掌,王 秀,等.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4): 7-12.

[5] 刘 微,赵同科,方 正,等. 精准农业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5,33(3):506-507.

[6] 母金梅,申志永. 3S 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J].农业工程,2011,1(2):68-70.

[7] 索全义,白光哲,孙 智.精准农业下的土壤养分管理——3S技术在施肥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土肥专辑:22-24.

[8] 蒙继华,吴炳方,李强子,等. 农田农情参数遥感监测进展及应用展望[J]. 遥感信息,2010,3:35-43.

[9] 潘瑜春,赵春江. 地理信息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2003,19(4):1- 61.

[10]王凤花,张淑娟. 精细农业田间信息采集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J]. 农业机械学报,2008,39(5):112-121.

[11]罗锡文,臧 英,周志艳. 精细农业中农情信息采集技术的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167-173.

[12]胡建东,段铁城.便携式土壤养分速测仪技术研究[J].现代科学仪器, 2002,4:27-30.

[13]Hummel J W, Sudduth K A, Hollinger S E. Soil moisture and organic matter prediction of surface and subsurface soils using an NIR sensor[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01,32(2):149-165.

[14]Birrell S J, Hummel J W. Real-time multi ISFET/FIA soil analysis system with automatic sample extraction[J].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01,32(1):45-67.

[15]张小超,王一鸣,方宪法,等.精准农业的信息获取技术[J].农业机械学报, 2002,33(6):125-128.

[16]李子忠,龚元石.农田土壤水分和电导率空间变异性及确定其采样数的方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5(5):59-66.

[17]Sudduth K, Drummond S, Kitchen N. Accuracy issues i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sensing of soi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for precision agriculture[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01,32(3):239-264.

[18]张 靖,李先立.光纤pH计的设计[J].环境科学与技术,1999,1:46-49.

[19]荆 淼,李 伟,庄峙厦,等.光纤化学pH传感技术的现状和进展[J].传感技术学报,2002,3:263-267.

[20]贡 献.离子敏场效应晶体管pH电极[J].分析仪器,1995,4:44-47.

[21]杨百勤,杜宝中,李向阳,等.全固态复合pH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34(10):181-183,188.

[22]张利民,罗锡文.差分GPS定位技术在土壤耕作阻力测量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 1999,15(4):35-39.

[23]杨敏华,刘良云,刘团结,等.小麦冠层理化参量的高光谱遥感反演试验研究[J].测绘学报, 2002, 31(4):316-321.

[24]纪寿文,王荣本,陈佳娟,等.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识别玉米苗田间杂草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 2001,17(2):154-156.

[25]王月青,毛文华,王一鸣.麦田杂草的实时识别系统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4,11:63-68.

[26]马 骏,王建华.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植物病虫识别方法[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4,21(1):72-75.

[27]陈佳娟,纪寿文,李 娟.采用计算机视觉进行棉花虫害程度的自动测定[J].农业工程学报, 2001,17(2):157-160.

[28]田有文,李成华.基于统计模式识别的植物病害彩色图像分割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 2004,34(2):291-293.

[29]田有文,张长水,李成华.基于支持向量机和色度矩的植物病害识别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 2004,35(3):95-98.

篇5

一、物联网概念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协议完成物品与物品、人与物品、人与人之间的互连,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需要利用物联网才能解决的是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没有考虑的、对于任何物品连接的问题。

(一)物联网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

一是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是物联网关键的技术之一。RFID标签,具有读取距离远、穿透能力强、无磨损、抗污染、效率高、信息量大等特点。当带有RFID标签的物品通过特定RFID读写器时,标签被读写器激活并通过无线电波将标签中的信息传送到读写器以及信息处理系统,完成信息的自动采集。

二是下一代网络技术。下一代网络以软交换为核心的,采用开放、标准的体系结构,能够提供丰富业务,具有分组传送、控制功能从业务中分离、业务提供与网络分离、端到端QoS和透明的传输能力、融合固定与移动业务等特征。这些特征对实现物联网人与物品和物品与物品可靠互连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已经成为现实的多种装置的互连网络,例如手机互连、移动装置互连、汽车互连等等,都揭示了下一代网络在互连任何物品方面的发展趋势。

三是深度嵌入式系统技术。物联网实现人与物、物与物连接的主要目的是对物理系统的控制,这要求物联网系统具有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嵌入式系统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必要手段。嵌入式系统综合了计算机、自动控制、通讯等多项技术,是针对某一应用开发出的智能化机电产品。广泛应用机、汽车、家电、工业装置、医疗器械、监控装置等各类物理设备中,国际上把利用计算技术监测和控制物理设备的嵌入式系统称为深度嵌入式系统。

(二)目前关于物联网的认识误区

一是把传感网或RFID网等同于物联网。事实上传感技术也好、RFID技术也好,都仅仅是信息采集技术。除传感技术和RFID技术外,GPS、视频识别、红外、激光、扫描等所有能够实现自动识别的技术都可以成为物联网的信息采集技术。传感网或者RFID网只是物联网的一个领域,不是物联网的全部。

二是把物联网当成互联网的无限延伸。事实上物联网可以是传统意义互联网向物的延伸,也可以根据现实需要组成局域网、专业网,没必要也不可能使全部物品联网,类似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专业网、局域网才是其最大的应用空间。

三是认为物联网是很难实现的技术。事实上物联网是实实在在的,很多初级的物联网应用早已在为我们服务。物联网理念是在很多现实应用基础上推出的聚合型集成创新,是对早就存在的具有物物互联特征的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系统的提升。

二、我国和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物联网研究起步早,技术研发位居世界前列

我国早在1999年就开始进行无线传感网络及其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都部署了物联网相关技术攻关,并在芯片、通信协议、协同处理、智能计算等领域取得突破,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走在世界前列,是为数不多能够实现产业化的国家。2010年10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物联网列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主要领域,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等多部委也在加紧研究制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积极为物联网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我市拥有较好的物联网产业基础和丰富的示范应用经验

是省内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研究的先行地区之一,在标准制定、示范应用、人才资源和新型产业培育等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聚集了北洋集团、新北洋、华菱电子、双丰电子、卡尔电气、渔翁科技等一批骨干企业。北洋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等,在射频识别和图像读取领域技术标准制定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市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分校、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在人才培养、专业技术培训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我市拥有省光纤传感重点实验室、国家计算机内容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分实验室、国际微电子研究中心、省嵌入式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RFI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3家从事物联网相关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科技攻关能力。在物联网应用方面,我市先后启动了工业、海洋、环保、电力、交通、物流等领域的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北洋集团研发的国际海运物流管理系统和港集团建设的智能物流仓储管理系统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同时应当看到,我市物联网产业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与省内外先进区域相比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体系尚不完整,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创新体系不健全,应用领域不广、层次偏低,运营模式不成熟等。面对激烈竞争,我市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产业资源集聚,大力推动示范应用,才能确保在新一轮技术和产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三、我市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目标定位

主要目标是将建设成为专业化水平强、产业化应用好、市场化程度高、辐射带动面广的物联网强市。

一是建立较完善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建设物联网特色化产业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应用示范基地,形成完整的物联网产业布局、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核心产业、关键技术、公共平台建设以及示范应用取得突破,在新型传感器、系统集成、应用软件、信息服务等领域集聚一批规模较大企业,培育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二是形成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聚集一批国家级研究机构与研发中心,在传感器及节点、应用软件、高端集成、应用服务、信息安全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产品系列,自主研发、产业保障和核心技术掌控能力显著提升,并在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培育一只结构合理、创新力强的人才队伍。建立物联网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物联网人才支撑环境,引进一批物联网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培养一批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物联网工程师,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和梯队,初步显现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的联动效应,建成国内一流的物联网人才高地。

四、我市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重点

依托现有产业发展基础,紧密跟踪国际技术发展趋势,攻克一批制约物联网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的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具有自主产权的重大创新产品,实施一批重点示范项目,推动应用创新及产业化。

(一)集中突破物联网重要核心技术

1.新型传感器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重点围绕关键传感器件、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开展技术攻关,着力突破物联网感知层技术。发挥北洋集团、双丰电子、卡尔电气等企业技术优势,重点加强超高频射频识别、打印与扫描图像、地震检波、石油勘探传、光纤测温、智能家居、物位监测、海洋环境监测等各类新型传感器研制,和低功耗传感节点及监测设备的嵌入式微系统技术研发。

2.物联网信息安全及智能处理技术。依托卡尔电气、渔翁科技等重点企业,加强网络数据传输加密、大规模网络行为模拟、信息与内容安全等技术研发;加快云安全技术的研发;开发快速、高精度、高效率数据挖掘、比对分析算法与模型;研发高效率传输光缆及数据压缩、传输、处理技术。

3.物联网系统集成关键软硬件技术。加强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及中间件开发与产业化,推进系统解决方案标准化;加强各层次数据接口信息交互的标准化研究;加强应用管理、服务软件以及信息服务平台技术的开发力度,推动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发展;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开发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新一代网络服务业务。

4.物联网共性支撑技术。重点加强可编程、系统测试、数据保护等共性技术研发及现代信息通信、计算机及网络、先进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基础支撑技术的研究。加强关键技术协议与规范、平台软件开发环境、开发工具、核心框架及中间件构造等技术研发,重点加强面向行业和领域的物联网应用软件支撑平台研发。

(二)重点培育物联网关键产业领域

1.先进传感器产业。围绕物联网感知层技术,抢先发展先进传感器、无线传感器及智能终端设备制造产业,抢占物联网产业发展关键点。引进和培育一批低功耗、微型化、智能化的新型传感器研发和制造企业,迅速提升高端传感器市场的影响力。大力支持北洋集团开展高性能射频识别标签设计、封装,开展相应读写器具研发和生产;引导新北洋、卡尔电气等企业开展融无线数据通信、交易支付、信息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终端设备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华菱电子研发高精度图像传感器、北洋集团研发光纤测温传感器、双丰电子研发地震检波和石油勘探传感器;支持和引导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发海洋环境检测传感器、短距离无线通信传感器并产业化。

2.数据传输与信息安全产业。积极开展传输技术和安全技术研究,引进一批基础设备生产和关键技术研发企业,加快培育新一代网络产业。大力支持宏安集团研发高性能光纤光缆、通信电缆、超五类数据缆;支持东兴电子、宝岩电气、新康威等企业研发智能数据传输与连接线缆;支持渔翁科技研发高性能数据加密设备和信息安全设备;积极引导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发大规模网络行为模拟、信息与内容安全、数据加密等,并尽快进行产业化。

3.物联网基础支撑产业。加快发展微纳器件、集成电路、网络与通信设备、微能源、新材料、软件等相关基础产业。支持家和科技研发智能家居系列产品与集成方案;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大学(分校)联合相关企业研发面向领域的物联网应用软件支撑平台、核心框架及中间件产品;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微电子研发中心研发汽车电子芯片;支持农友软件研发新一代农村信息化集成服务系统。

4.物联网应用提升产业。利用物联网对传统产业的重大变革,积极推进带动效应明显的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产业的发展。重点推动港集团、威东航运、胶东国际海运、汇峰物流园、鑫通物流园、华东海运等发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服务;积极推动威高集团、金猴集团、光威集团、天润曲轴等大企业集团实施制造业物联网工程;支持好当家集团、寻山水产集团等企业发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海产品加工和海水养殖。

5.物联网集成和服务产业。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企业为依托,重点推进与物联网产业发展和应用相关的通信传输、智能处理、数据存储、信息安全等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工程。尽快形成以网络传输、信息处理、内容提供以及运营服务为主的物联网网络运营和服务产业快速聚集、可持续发展的网络基础条件和服务支撑体系。

(三)加快建设物联网公共技术平台

1.构建适合物联网应用的下一代网络平台。积极引导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广电优化整合网络资源,构建开放、标准、安全的下一代网络平台,广泛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业务。支持网络运营商、行业骨干企业、科研机构联合搭建物联网信息中心,构建综合性物联网数据共享、交换和测试平台,为物联网相关用户提供数据接入、数据处理以及系统测试等服务,支撑物联网各领域应用业务的快速实施。

2.建设物联网技术创新支撑平台。依托北洋电气集团的省智能光纤测温重点实验室和省RFI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加强物联网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主导和参加标准制定,建成国际前沿、国内领先,具备引领作用的国家级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中心。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企业与服务智能计算技术研究中心为基础,组建哈工大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充分利用哈工大的技术、人才优势,围绕推进技术产业化应用、执行重大示范项目等主题开展集中攻关。

3.物联网信息和中介服务平台。以网络运营商、龙头企业、研究机构为主体,鼓励行业协会以及中介机构积极参与,围绕物联网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和技术检测和标准化工作,搭建立足、辐射全省的物联网技术交流平台,推进省内物联网技术交流合作,对接国家物联网标准联合会工作组,推动企业参与跨区域物联网应用项目。

(四)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示范应用

智能工业示范应用。加快三角轮胎、万得集团的射频识别项目建设,实现生产过程监视、质量控制智能化。在黄海造船、成山集团、天润曲轴推广数字化设计、电子识别、可配置信息集成等先进生产技术。在威高集团应用产品质量和成份智能监测技术。

数字渔业示范应用。加快物联网技术在“海上110”、海洋捕捞、水产养殖、海洋产品加工及等领域的应用,以公安边防为依托,加强海上基础设施建设。以好当家渔业集团、鸿洋神为重点,推动海洋产品分类、质量检测、产品流转、生产加工等智能化。建立海洋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实现传统优势产业的整体提升。

智能物流示范应用。以港(国际物流园)、华东海运、家家悦集团为主体,建设港口集装箱智能调度、职能仓储系统、商品分拣调拨、物流信息处理、车辆调度等智能信息系统,积极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制造业物流、仓储管理、商品配送等物流模式的应用,推动以物联网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新模式发展。

智能电网示范应用。积极推动北洋集团分布式光纤测温预警系统在我市电网中应用,实现重要输变电设备和电缆温度实时监测和远程预警。以佳衡电子等企业为依托,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远程抄表、自动通知和缴费系统,提升精细管理和智能运营能力。

智能交通示范应用。加快射频识别和传感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积极实施智能交通行车诱导、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高速公路智能管理、道路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等系统示范应用,建立智能交通标准体系和应用模式,全面提升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

数字节能环保示范应用。推动基于传感技术的高耗能行业传统工艺改造和生产流程优化项目建设。加快物联网技术在污染源监控、水环境质量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城市噪声监测和海洋环境监测、森林防护等系统领域的应用,构建智能化的监测、防控体系。

智能城市管理示范工程。依托已建成的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及建设中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大力推广应用物联网相关技术,实现对突发事件、事故灾难、大型活动实时监控、应急指挥。以机场、火车站、港口等为示范,探索建设周界防入侵系统。

五、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对策

(一)确立物联网产业战略高技术产业地位,予以重点支持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成立强有力的促进和推进机构,制定并组织实施“物联网产业推进计划”,科学确定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战略重点。提高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管理水平,加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间的沟通协调,研究解决影响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市场支持和政府采购支持政策,在政府采购中要优先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地企业产品。成立物联网专家咨询机构,聘请技术、经济、公共管理等领域知名专家,就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对前瞻性的技术进行论证。

(二)加快推动基地园区建设,培育物联网产业集群

支持物联网产业基地(园区)建设,通过专业园区建设,集成创业服务、技术支撑、投资融资、人才培训和信息服务体系,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物联网项目在基地(园区)布局,打造涉及研发、制造、集成、运营多个环节,涵盖传感器、嵌入式系统、系统集成等领域的完整物联网产业体系。加快完善创新体系,促进创新要素向基地(园区)集中,引导企业、研究机构、大学及其它机构之间相互合作,推动新型企业、新型技术的产生,促进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三)加强企业联合与协作,促进产业技术联盟发展

由政府牵头组建若干产业技术联盟,协调联盟各方利益和冲突,消除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现实的或者潜在的风险。发挥政府资源整合作用、核心企业的产业化推进主体作用、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源头作用、应用部门的市场牵引作用,共同推进关键技术研发、技术标准制定、重要市场开拓。提升各高校之间合作办学、联合攻关层次,推动物联网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加强与国内和国际大型物联网企业合作,通过合作研发、合作营销、互相交流管理经验等,促进产业联盟的国际化。

(四)积极参与技术标准制定,掌握产业发展主导权

技术标准是技术化的资本,是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支点,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通行证。我市应充分利用已有优势,发挥政府、协会、联盟等的作用,完善市场驱动技术创新机制,推动核心企业参与国内、国际技术标准制定。要加强与国内重要系统集成商和龙头企业合作,探索新的产学研合作方式,使之成为我市技术标准合作者,加快我市参与的技术标准的推广、应用和完善。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要通过直接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及时了解国际相关产业发展动向,培养国际标准化人才。

(五)创新多种形式的金融市场,快速聚集产业资本

建立政府主导的物联网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物联网产业重点研发项目建设、示范推广项目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建设。鼓励企业申报国家创新基金、信息服务业专项资金、集成电路专项基金及国家重大产业化项目基金等。积极组织物联网产业园、产学研合作示范园区申报国家级物联网创新示范区,争取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完善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建设风险资本与优质企业、项目的对接平台,推动社会风险投资积极参与我市物联网产业化项目和示范项目建设。做好上市融资协助工作,切实推动物联网企业到国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

篇6

去年6月6日,互联网协会举办了IPv6启动日活动,旨在鼓励全球各大网站向IPv6迁移以加速全球IPv6的渗透。一年后,IPv6发展迅猛,初见成效,但部署任重道远。

中国和亚太地区的IPv4资源分配早在2011年便已告枯竭,尽快向IPv6转移迫在眉睫。在目前举行的2013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上传出消息,今年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IPv4地址数将正式告罄。

2013年的IPv6流量虽然不大,但增长迅速。最新报道称,谷歌的全流量中有1.27%是IPv6流量。思科近日预测,2013年全球IP流量的3.1%为IPv6流量,这一数字在去年末只有1.3‰到2017年末,IPv6流量将占到全部IP流量的23.9%。

加速推进中的IPv6使下一代互联网呼之欲出。

实施标准紧随世界步伐

中国IPv6标准,主要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制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从2006年开始进行IPv6有关标准化工作,到2013年4月止,IPv6相关标准立项及已经达到80项。其中标准范围涉及6个方面,即IPv6基础网络协议、IPv6网络体系结构、IPv6网络评估标准及测试方法、IPv6网络设备规范及测试规范、移动IPv6标准以及IPv6业务应用标准。

2012年5月24日,工信部批准了5项通信行业标准,并于今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其中《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体系架构》以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及国内IPv6相关标准为基础,结合我国运营商网络的具体情况制定,规定了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组网架构及总体技术要求,包括下一代互联网应具备的服务质量保障、网络可靠性、移动性、安全管理等能力要求。

今年第2季度,工信部牵头,联合工信部安全中心、CNNIC、电信研究院、三大运营商、中兴、华为、大唐电信、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等多家单位一同开展IPv6地址管理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此系列标准将涉及IPv6地址的分配、管理、运营商网络构架等核心技术方案。

通过对IPv6标准的确立,我国将结束IP地址匮乏的现状,从IPv4时代向IPv6时代过渡。

三大运营商加速推动商用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的《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十二五”期间,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商用部署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1年到2013年底,开展IPv6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第二阶段为2014年到2015年,开展IPv6全面商用部署。

教育网是中国最大的IPv6骨干网。目前,教育网IPv6仍然是免费在高校内使用,并没有进入商用阶段。在前不久举行的IPv6大会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均对IPv6表现出强烈意愿,并已紧锣密鼓地在筹备IPv6的试商用运行。而国内主要的ICP,腾讯、百度以及阿里巴巴都规划了IPv6协议支持,只是没有真正地商用。

运营商IPv6积极性的提高,将有望摆脱以往政策主导发展的局面。当前时机已经成熟,业界应该有更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中国电信,将起重要作用。

中电信已经推动在ChinaNet骨干网全网、北京、上海、广东等9省14个城域网、重点IDC网络、江苏等5省移动分组域开展网络升级改造,为用户和应用提供IPv6接入和承载。中电信今年将有部分城域网和IDC网络具备IPv6接入能力,而中电信将为这些用户提供IPv6商用服务。中电信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赵慧玲表示,目前中电信IPv6宽带接入业务已支持无锡、长沙、南京等城市,预计年底还将陆续对北上广等20多个城市开放。

中联通在商用网络部署方面在骨干网络以稳为主,所有C节点开启IPv4、IPv6双线。试点城市所在省份A节点开启双线。而在城域网IPv6改造上,遵循由易到难原则,先核心CR,然后BRAS、SR,逐步向IPv6过渡。中联通集团技术部副总经理马彦称,到2015年中联通将实现IPv4和IPv6无缝互联互通。

中移动把IPv6发展总体分为三个阶段:2012年至2013年为启动期,期间将开展规模试验,启动约十个省份的网络改造,推出多款LTE IPv6终端,改造4个业务基地和10余个自有业务平台,发展300万IPv6用户;在2014年至2015年间,中移动将开启全网升级;从2016年开始,中移动将全面展开IPv6应用。中移动已将IPv6纳入TD-LTE的基本要求,对核心网和终端均已提出具体规范。

未来过渡将是个长期过程

在未来数年中,IPv4和IPv6地址空间将会共存。CNNIC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是一个长期过程,牵涉到互联网基础网络的过渡,包括电信网核心网过渡、城域网过渡以及接入网络过渡。IPv6过渡技术分双栈、翻译和隧道三种。其中,双栈技术要求所有的设备都支持IPv4和IPv6服务,代价很大,且IPv4地址紧缺,并不能大规模部署;翻译技术通过对IPv4和IPv6报头的语义进行相互转换来实现互通,其优点是直接、高效,但难以翻译跨层互联网应用;隧道技术则利用对报文的封装和解封装实现穿越异构网络的互访,虽然增加了传输开销,但能实现跨协议的网络穿越。

现在,业界普遍接受“核心网采用IPv6/IPv4双栈协议设备,接入网采用隧道技术”的IPv6过渡解决方案。其中,接入网隧道技术方案包括DS-Lite(Dual-stack lite,轻量双栈,属于有状态4over6技术)、6RD(IPv6 Rapid Deployment,属于改进6Over4技术)、LAFT6(Lightweight 4over6,端口映射的改进的DS-Lite技术)等。这类方案需要部署接入网关在电信网络侧,并且在用户侧部署CPE(用户前端设备)设备。因此,需要大量的投资更新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

篇7

优异的产品性能 创业者的可靠项目

本刊前两期就记者亲赴常德到维美墙艺的工地现场和维美墙艺总部亲自采访和实地体验后进行了连续的报道。记者就此产品综合出了如下的特点,供创业者快速了解和认识这个产品。

1、保质期长:产品在储存及运输过程中不沉淀、不分层,易于储存,保质期长,未使用完的产品在密封的情况下,可保存5年不变质。

2、绿色环保:该产品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环境质量检测中心《GB/T18582--2001》检测,各项指标大大低于国家规定的有害物质限量标准。施工完后的房间无毒无味,完全做到当天施工完毕当天可以入住。

3、持久耐用:产品以水为分散介质,彩用超耐候性原料为主要成膜物质,加以多种配套助剂及少量纳米材料精制而成。有极强的耐老化性能、透气性好、抗碱防霉、耐水擦洗、不起皮、不开裂、不褪色,其优异品质确保使用10年以上。

4、装饰效果超群:产品可装饰出千余种不同色彩、不同风格的图案效果,融合了古典主义与现代神韵,糅杂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明的精髓。漆膜或细腻平滑,质感如锦似缎;或凹凸有致极富立体浮雕感。图案错落有致,高雅自然。或清素淡雅,或热烈奔放,都令人叹为观止。把高贵与浪漫表现的淋漓尽致,是壁纸、壁布的最佳替代产品,而且客服了传统壁纸怕水、不能清洗维护、裂缝翘边、有连接逢的缺点。整体装饰效果极好,而且图案效果可完全根据客户和自己的创意设计进行定制,可完全满足不同客户对个性化装饰的要求。

5、施工简单快捷:任何人无论何种文化程度,一看就会,30分钟内可完全独立操作,不熟练时两人操作每天8小时可施工150-200平米,熟练后一人即可施工,每天可施工200-300平米。

6、产品种类丰富:目前,该系列包括普通型艺术壁纸涂料、魔幻变色壁纸涂料、梦幻夜光壁纸涂料、璀璨钻石浮雕壁纸涂料、发泡立体壁纸涂料、梦幻云彩艺术涂料。另外,加上免费对合作客户培训的高档质感艺术装饰系列,整个产品线可达到几十个系列超千种装饰效果,极大的丰富了合作客户的产品种类,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成功创业更有保障。

7、价格低廉:每平米的材料成本1.5-2.5元之间,收费10-20元,这个价格是普通百姓都可以接受的,合作客户可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和消费水平灵活调整工程价格。

湖南石门县的商李先生告诉记者,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了湖南常德维美艺术涂料壁纸的介绍。直觉告诉他,这个产品市场前景不错。到公司考察过后,李先生了解到该项目门槛低、利润高,就签下了石门县的产品权。如今,他在当地经营维美已经将近一年了,装修淡季时一个月内起码也有500平米以上的施工业务,按当地经济水平每平米20元钱计算,收入七八千元是不成问题的。但有时候接一个工装面积却能达到1000平米以上,收入可达万元,现在基本的月收入可稳定在8000元左右。李先生说:“今年他已经把维美艺术壁纸涂料做到了石门县下面的乡镇。这基本上都是靠口碑相传,一家施工做得好,他们就给介绍另一家。今年,我们同石门县的所有装饰公司都有了业务协作关系,相信业务会开展得更好!”

项目产品好 服务更完善 创业有保障

好的项目和产品不仅仅体现在核心技术上,更体现在服务上,而好的服务也不仅仅只体现在售前、售中,更重要的是售后。也就是说,一个有良好信誉的公司,他所提供的优良服务会一如既往贯穿始终。因为对维美墙艺来说,只有客户成功了,发展了,维美墙艺也才会得到发展和壮大。

一切为了客户,为了客户一切。这是记者在维美墙艺强烈感受到的。维美墙艺的张总对记者说,我们之所以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扩建总部内的硬件服务设施,就是为了给远道而来的客户朋友尽可能的提供更优质和更完善的服务,让客户来了有一个良好完备的学习环境,并且学有所获,公司特别在总部内增设了专门的“生活服务区”,下设“客户休息区”、“客户住宿区”、“客户就餐区”等,让客户来公司总部后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家的氛围。这些人性化的服务会让所有来维美墙艺的客户朋友学习舒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从而放下一切包袱,轻松学习,而且,合作客户在维美的所有吃住都是免费的。

张总说,每一个合作者,我们都强烈要求其尽量前来维美接受2-3天的实际操作培训,维美提供的培训是一对一手把手的动手实操,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师傅和技术员培训,学员亲自动手操作,待学员熟悉所有产品的配制和工程施工操作流程后,才能准许回家,否则,必须留下继续接受培训。

张总说,我们就是要用可靠的产品和项目,加上优质体贴的后续服务,让所有来维美墙艺的创业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学有所得,成功创业。

无忧创业服务到家 扶您上马再送一程

如何评价一个产品和项目的好坏,记者认为,除了产品本身外,一是服务,二是服务,三还是服务。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创业者能否创业成功。张总向记者介绍说,维美墙艺对创业者不仅要在公司总部提供2-3天的实际动手操作培训,而且还要对合作者提供一次全免费的上门服务,上门服务是在合作者装修门店展厅时由维美墙艺派出工程技术员进行现场的实地技术指导,这也是一次上门的技术培训过程,通过两次的实地培训,任何人都可以完全掌握所有的技术,为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在今后合作者接到大型的工程业务后,根据需要,维美墙艺还提供二次上门服务,合作者仅需支付维美技术师傅的来往车旅费、基本工资费用、食宿即可。这些措施又为创业合作者提供了技术上的坚实后盾。

张总说,除了上述服务外,维美墙艺还提供10大创业扶持,具体扶助措施请参见本刊“创业扶助”栏目;提供0.95-6.58万元的货款返还和各种补贴款项;一年内经营不善总部可协助其在当地转出权并退货返款。

维美墙艺创建5年,承揽装修了数以百计的优质装修工程,并于2009年开始加大了向全国的市场开拓力度,目前,维美在全国部分地方拥有了数十家合作商,进入2010以后,维美将继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并为广大有志于墙艺创业的读者提供一切支持和帮助。创建5年来,维美墙艺同各媒体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广大创业者建立的深厚的合作友情,5年来,各媒体从未接到过读者对维美墙艺的欺诈投诉,这点广大读者可以考证。因为维美墙艺始终坚信,欺骗合作者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最终只能是害人害己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张总对记者说,希望在以后的时间里,媒体记者与广大读者一同来监督我们的工作,更希望广大的合作者与维美墙艺风雨同舟一道发展。

记者也深有感触,与这样有责任感的企业合作,创业者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相关链接――经销合作:首批进货0.6万~1.2万元;合作:首批进货1.38万~3.98万;生产技术转让:5大系列壁纸涂料生产技术转让,2010年起价格调整为8000元。

全国统一免费服务电话:400-675-7934

湖南常德维美墙艺材料开发部(火车站大市场日化城B区88-89号)

24小时咨询电话:0736-781310613237362590

客服QQ:382294974

篇8

【关键词】 开发;有效性;西部农村人力资源

一、开发的内涵和意义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拥有的劳动能力总和,由人们所具备的知识、智力、体力、技能、精神等要素构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掘农村人群的生产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自治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农村人力资源丰富,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如何能够对我国西部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旦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得到真正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无论是对单个农村的长远发展、建设新农村、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实施西部大开发、最终促进西部的经济发展以及各相关国家政策的实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开发的客观背景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和广西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00年末西部人口为3.55亿,其中农村人口2.59亿。从各省区农村人口分布分析,广西、四川、重庆、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等11个省区的农村人口比重均高于65%,其中贵州、云南、、甘肃等4个省区农村人口比重均超过了75%,更高达81.07%,西部农村人口的压力很大(如表1)。尽管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国普及,西部农村的文盲和半文盲比例逐年减少,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就业问题也必将成为西部农村劳动力所要面临的问题。

三、有效开发

面对如此情况下的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怎样才能结合相关约束条件,有效的对西部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真正的实现变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宏观层面

1.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只有与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规划相结合才会更加有效。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必需服从于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规划,并为其提供一定的人力资源供给,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规划也应根据各西部各地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可能形成的人力资源优势来不断调整相应的战略部署。如陕西充分利用本省所培养的人力资源优势,培养选拔出农村乡土人才38万人,商州区邀请加拿大、德国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0余名专家先后6次深入村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开发、中药材栽培、黄姜种植等方面培训38场次,参加培训2.8万人次。

2.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必需服务于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并为其提供人力保障。事实证明,农业产业化对农村人力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如内蒙古的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拥有总资产42亿元,员工1万余人,曾为中国最大的草原肉食品生产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在不同地区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牧户”及“公司+合作社+农牧户”等产业组织形式,以“技术服务、融资服务、市场服务”等方式,带动18.4万农牧户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3.西部的客观条件决定了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必须通过统筹并共享各种资源来进行才能事半功倍。由于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物质条件不充裕,地理气候等条件受限制等,必须统筹各种资源,通过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等方式使得开发工作得到顺利和有效的开展。

4.加大教育投入,增强责任意识。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依托是人力资源,决定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在于农村教育。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士・J・海克曼认为:“中国及其全世界的大多数研究表明,教育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帮助农业部门更好地适应变化的市场和技术。受教育越多的农民越能够发现更多贸易方面的机会。受更好教育的人们更能做出好的选择”。必须加大西部农村教育的投入,通过丰富投资主体,鼓励和支持海外侨、城乡经济能人和企业、社团等社会力量,自办、联办学校或捐资办学,发展教育事业,使西部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的局面得以改观。

(二)微观层面

西部农村劳动力作为一个群体,有各种各样的属性,有各种各样的差异性,依据差异性进行归类,对子类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西部农村人力资源主要可分为农民、农民工、待业青年(包括从初中、高中辍学的人员)。

1.开发的前期工作

首先应筹集人力、物力、财力,并设立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部门,通过从农业高校等单位引进所需人才包括农业技术人才,大学生村官管理人才等。随后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如现有劳动力的数量、各群体的数量、各群体的需求所在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定期更新,实行动态的管理,对有特长和丰富经验的农民骨干,各类专业的专家进行统计。

2.开发原则

(1)针对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针对性是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细分,根据细分群体的特征进行培训,就是从农村劳动力各种属性的差异性出发,用一定的标准划分出不同的群体,并依此把一个整体农村劳动力群分割为若干个子群体的过程,分析各个子群体的特征选择最有效的开发途径,实现培训效益的最大化。根据一项针对农民工的调查表明,40.1%的被调查者发现没有针对性,要求多进行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劳动力培训,针对农民眼界不开阔、缺乏技术、缺乏经验、缺乏维权意识、收入低、培训费用支付能力弱等特点。

追求知识能力结构的复合性。对于培训的内容,劳动力对核心技术与知识追求相对集中,也具有追求的多样性。当问到“你最需要的知识是什么时,回答的方面有:实用技术、人际交往知识、法律知识、职业规划知识等。截止2005年底,我国西部12省区市共有农业就业人口10412.6万,占整个农村就业人口的66.95%,比全国水平高5.14个百分点。针对这一部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应以实用的生产技术为主。这一群体所关心需要的就是如何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004年,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达3161万,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26.7%。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群体,则应针对其特点和需求,作出有效的开发规划。可以开展短期培训,培训内容可分为:外出打工相关法律法规、如何签订劳动合同、找工作的主要途径、各种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或所需技能以及相关待遇水平、如何识别传销等欺骗手段、各地人情习俗、在外的人际交往等。

(2)实用性。是指开发培训的内容注重实用性,不是空泛的理论,对农民工群体开展订单培训,与主要用工地区和用工大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按企业需求开设专业,根据企业要求培训员工,切实解决培训与就业脱节的问题。如2008年,云南大理州积极开发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培训课程。针对60%的初中生毕业后就回家务农这一现状,培训课程考虑到当地的农业资源优势与产业基础,将实用技术培训内容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相衔接,如南涧县以精品农业、加工农业、生态农业的“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为主,巍山以蔬菜种植、种猪和肉猪养殖为主,这些课程如雪中送炭,填补了初中生回家无技术这一重大空白,为回乡初中生提供了掌握实用技术的平台。

(3)客观性。是指开发培训的途径和内容要符合客观实际,根据各自的经济条件,地理条件,人力条件等组织安排当地的人力开发工作。如广西北海合浦县以农民科技培训为切入点,大力转移农村劳动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技培训指导、职业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活动,极力推广传授水稻免耕栽培、出口对虾、罗非鱼、青蟹等水产品养殖技术、甘蔗、蔬菜、蚕桑、木薯等农作物种植技术,合浦鹅、奶水牛等禽畜牧养殖技术,农村能源综合利用等农业科技最新知识,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科技种植养殖能力。

(4)多向选择性。主要是指被开发对象有各种各样的选择去考虑,最终能够更好的发挥各自的优势。如汽车驾驶和修理、厨师、美容美发、家电维修、计算机维修等。

3.开发的途径

(1)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一是西部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条件,积极开展成人教育,为普通农民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使农民能根据自己生产和就业的实际需要,选择自己想学的知识和技能。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相结合,与劳动就业、劳动力价格相衔接,凭资格证书或培训证明,进入全国乃至国际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才能调动西部农村青年学习职业技术的积极性。二是农村职业教育要增强针对性和市场意识,根据西部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和西部的特点及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和课程,确定具体办学模式和途径,以便为西部农村培养出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是要建立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体系,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技能、知识、文化培训班。

(2)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我国西部地区农民较低的文化素质和较低的劳动技能,使得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无法有效地转化为富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无法进行很好的劳动力转移,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措施就是进行有效地培训。2008年拉萨市累计投入培训经费1039.8万元,在广大农牧区青壮年农牧民中举办培训班268期,共培训33090人,培训内容主要涉及粮、油、蔬、畜、禽等种类的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及标准化生产技术、绿色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技术、农畜产品加工、农机操作与维修等近60个专业领域,培训合格率达到94.9%,实现就业29017人,就业率达到87.7%。

(3)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和互联网平台。如宁夏已实现了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合一”,建成了自治区信息中心平台、互联网电视IPTV分平台,可向全区2万个农村用户提供直播电视、时移电视、视频点播等在内的互联网视频服务,农民可以拥有种植养殖、市场供求、农业科技、电影电视等几乎囊括一切的信息。同时建成了宁夏农村综合信息网和“三农呼叫中心”,建成了2802个信息服务站,通过网络培训了10万农民。

除了以上三种途径外,还可通过建立图书资料中心等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

4.开发的效果评估

针对每种不同的培训途径和培训内容采取相应的考核内容或评估方式,如针对农民,可以以实际的每年的农产品产量、农产品科技创新成果等作为指标。针对农民工,可以以外出农民工的年平均收入、问卷调查、测试、资格认证等方式为指标。针对待业青年的职业教育和短期培训,可采取职业技能认证或学历证书等来考核。在就业后,跟踪了解情况,与企业一道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企业反馈的情况不断改进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

有效开发必需是一种系统的开发,必需实现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相结合。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任重道远,探索出一种更加有效的开发理论,必将为其在快速发展的当今中国经济中创造出新的奇迹。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2]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3]赵娟,杨立社,陈国新.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途径.安徽农业科学[J].2006(2):376~377

[4]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68

[5]高强,贾海明.农民工回流的原因及影响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8:67

[6]张雅光,田玉敏.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国人力资源[J].2006(3):43~46

篇9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明确提出支持建设郑州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011〕3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郑州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我市结合实际,特制定加快建设郑州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重要意义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是我市确立的战略支撑产业。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是壮大经济总量、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后劲、破解资源、环境、土地等制约因素的有效手段,对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但与国内先进地区和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存在诸多问题。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任务重要而紧迫,全市上下必须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抓住贯彻落实国发〔2011〕32号文件精神的机遇,充分发挥区位、成本、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总体水平,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011〕32号文件精神,按照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的总体目标和建设郑州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要求,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引资、引智模式,引进龙头项目和高端人才,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

产业发展目标。到2014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000亿元。到2016年,销售收入力争达到5000亿元。

产业结构目标。到2016年,基本形成以新一代信息通信产品制造、信息家电、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为支撑,以应用电子、信息安全为特色,以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元器件、行业应用软件等为新增长点的全面快速发展格局。

企业发展目标。到2016年,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企业1家,超百亿元企业3家,超50亿元企业6家以上,超10亿元企业20家以上,骨干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配套支撑的企业发展格局。

三、产业布局

重点布局在郑州高新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金水区。构建以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郑州高新区为核心的高端电子产品制造和研发“两大基地”,以金水区科教新城、郑州高新区为核心的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两大园区”。

(一)在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郑州高新区,打造高端电子产品制造和研发“两大基地”。充分发挥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在体制机制、对外开放、服务体系、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以富士康IT产业园为依托,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产品制造、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等产业。发挥郑州高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基础较好的优势,以格力电器、汉威电子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强交通、物流、服务等配套功能区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信息家电、应用电子、半导体照明、集成电路等产业集群。注重发挥重点企业、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在上述两区域打造高端电子产品制造和研发服务基地。

(二)在金水区科教新城、郑州高新区,构建国际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两大园区”。发挥金水区在交通区位、市政服务、科教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以系统集成、行业应用软件、电子商务等为重点,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在金水区科教新城规划建设14平方公里的国际软件产业园,构建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核心区,将其打造成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重要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园区;充分发挥郑州高新区在产业基础、科研资源、龙头企业等方面的优势,依托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中国移动河南数据中心及生产指挥调度中心等项目,建设10平方公里的IT产业园,重点发展物联网及云计算运用、信息安全、网络增值服务、行业应用软件等产业,构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园区。

四、发展重点

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通信产品制造、信息家电、新型显示、应用电子、半导体照明等行业,鼓励发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行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点支持物联网及云计算应用、信息安全、网络增值服务、系统集成、行业应用软件等行业。

(一)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及鼓励发展行业

1.重点发展行业

新一代信息通信产品制造。重点围绕各类3G技术及3G演进技术,大力发展移动终端整机产品,包括手机、无线上网卡、家庭固定无线终端等产品。同时依托终端整机项目,带动零部件及上游材料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终端用显示面板、天线、电池等产品,构建完整的新一代信息通信产品制造产业链。

信息家电。重点发展空调、冰箱、电视、洗衣机、数码相机、便携式音频视频设备、便携式游戏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提高产品信息化水平,依托整机带动配套产业集聚。

新型显示。大力打造“玻璃基板—液晶模组—显示面板”的完整产业链,加快有机发光二极管、激光成像等新型显示技术研发,重点发展TFT-LCD(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模组,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产品及材料。

应用电子。着力发展轨道交通电子、智能仪表和控制系统、医疗电子、汽车电子、金融电子等五大优势领域,培育一批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

半导体照明。在发展节能灯、照明灯、装饰灯等产品与相关器材原料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向半导体光源、半导体晶圆、半导体管芯、芯片设计、加工制作、封装等产业链中上游延伸。

2.鼓励发展行业

集成电路。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的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企业和配套企业,开发面向网络通信、数字视听、计算机、信息安全、工业应用等领域的集成电路产品。

电子元器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一批物联网配套、新能源配套、新能源汽车配套、新一代通信技术配套和其他新型电子元件器件企业。

(二)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行业

物联网及云计算应用。着力培育新型传感器、射频识别、芯片设计与制造、物联网智能终端与应用软件、物联网通信与组网技术等五个核心产业,带动通信传输、云计算、海量数据存储、行业应用、信息服务同步发展,加快推动物联网行业应用,打造在中部竞争力突出的物联网产业发展集聚区、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先导区;推动云计算在金融、教育、医疗、在线支付、企业信息化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政务的发展。

信息安全。依托“郑州国家级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做大做强涉密移动信息安全产品,加大互联网涉密安全终端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加快发展互联网信息内容安全产品;积极开展信息安全服务,发展基础信息安全产品,拓展新兴信息安全领域,保持郑州信息安全领域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网络增值服务。加快推进和发展3G、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等新业务应用,重点推进政府行业的业务应用,积极实施电子商务“十百千万”工程,深化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和信息服务,加快建设一批国内外有影响有特色的行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系统集成。积极支持建设服务系统集成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中小系统集成企业之间开展合作、兼并重组,形成集高端IT咨询、软硬件解决方案与IT服务于一体的新型业务模式。

行业应用软件。抓住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机遇,保持在轨道交通、医疗卫生、地理信息等行业应用的领先优势,力争在卫星导航系统、工业控制软件、食品监控管理、物流管理等领域占据较大市场,形成一批行业特色明显的小巨人企业。

五、政策措施

(一)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1.大力引进重点企业。鼓励全球500强企业、全球软件500强企业、国内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国内软件百强企业、国内外上市电子信息企业在我市设立独立法人公司,投资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项目。对电子信息重点项目,优先解决用地指标,经市政府批准,对项目建设的部分行政性收费减半收取。

2.开展专业化招商。集中全市力量,组建专门针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招商队伍,依托重点园区开展产业链招商,根据新一代通信产品制造、信息家电、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集成电路等产业链发展,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来我市投资。

(二)全面提升开放水平

3.积极发展总部经济,鼓励电子信息企业总部和国际性、全国性组织(机构)落户我市。

4.支持电子信息领域国际性、全国性权威展会、会议在我市举行,吸引其永久会址落户我市。

(三)大力推进产业集聚

5.加强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将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布局纳入城市和产业规划,重点规划一批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的电子信息专业集聚区,支持园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服务水平,鼓励争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电子信息业)。

6.鼓励电子信息企业向专业园区集中,积极引导电子信息企业集约用地、集聚发展。

(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7.选择一批有一定规模或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制定中长期梯度培育计划和发展目标。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进入全国电子信息企业百强和全国软件企业百强的企业,给予企业50万元的奖励。

8.支持本地软件及信息服务骨干企业积极参与我市各类应用信息系统建设,承担政府推进的电子政务、卫生、教育、养老、城市安全等各类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和系统的日常维护与升级。市属各级各部门政府采购软件及信息服务产品时,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地产品。

9.积极引导电子信息企业本地化配套采购,鼓励我市电子信息企业为本地整机和终端产品提供配套服务。对采购本地企业的零部件当年累计200万元以上的,按照本地化配套采购额当年新增部分的1%奖励采购企业,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10.鼓励本市电子信息企业参加国内外专业性展会,经市政府批准,对参展企业给予不超过70%的展位租赁费用补贴。对省市政府组织的重点专业性展会,经市政府批准,展位租赁费用可全额补贴。

11.支持电子信息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择优扶持符合条件的电子信息企业上市。

(五)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12.支持相关行政区和产业园区通过提供场地、公共设施和孵化服务的方式建立电子信息企业孵化器,降低创业企业的风险和成本,提高创业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对经过认定的企业孵化器,一次性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经费补贴。

13.鼓励电子信息重点园区建设软件开发平台、测试平台、仿真模拟环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升为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支持和软硬件测试验证环境的能力。对投资在300万元以上的公共技术平台,给予单个项目设备投资额20%的资金支持,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14.对通过有关部门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电子信息(电器)检测(检验)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60万元奖励。

15.充分发挥产业基地在用工企业和培养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形成稳定的专业技术培训和输送渠道。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院校实训基地或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展联合办学、定向培养、岗前培训合作等,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对其场地建设、设备购置、课程引进和师资聘请等投入超100万元的院校实训基地或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一次性奖励设备投资额的30%,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认定我市一批重点软件企业为郑州市软件人才实习基地,鼓励软件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前一年到实习基地实习。

(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6.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壮大创新团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支持企业实施研发、设计、制造和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17.引导企业注重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升产品结构,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对获得国家级、省级电子信息类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由市级财政和县(市)区财政各按50%的比例给予配套贴息或补贴,最高配套贴息或补贴不超过上级贴息或补贴。

18.根据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在重点发展的产业化领域,每年确定重大产业化项目专项,给予资金支持。

19.推进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战略,鼓励电子信息企业积极参与技术标准制定。

20.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在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建立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共同参加的产业联盟。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1.紧紧围绕引才、育才和用才三个关键环节,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端研发人才以及管理人才等实行重点招聘,不受地域、户口限制,优先引进。加大力度吸引海内外高级研发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来郑落户或就业,吸引港澳台地区高素质人才、留学归国人员到我市投资创业。

22.鼓励企业实施股权、期权奖励、技术入股、分红权等多种激励政策,培养一批本地的懂研发、擅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八)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23.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类企业进行项目建设、产品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配套国家、省、市重点项目,支持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园区和品牌建设等。

24.积极探索利用贴息补助等方式,加大有效资金投入。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项目和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项目,按新增设备(含专用软件)投资额的5%给予补助,最高补贴额不超过500万元。

25.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加强服务质量和资质能力建设。对于首次获得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和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以上认证的给予一次性奖励,五级50万元,四级40万元,三级30万元,二级20万元。对于获得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PCMM)认证、信息安全管理标准(ISO27001/BS7799)认证、IT服务管理(ISO20000)认证、服务提供商环境安全性(SAS70)认证的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奖励。

26.组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信用担保机构,加大扶持力度,主动开展工作,积极为模范守信的电子信息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27.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优先支持列入国家、省、市规划的电子信息产业化项目,推行适应电子信息企业的信贷服务品种,扶持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

28.鼓励境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加大对电子信息类企业的投入,丰富我市的投融资渠道。积极为品牌创业投资企业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电子信息类企业。

六、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指导协调

由市工业经济科技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工作,统筹协调解决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和问题。市工信委、市电子电器产业局负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的日常工作,推动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

(二)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充分发挥电子信息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和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企业间联系与协作,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政府有关部门要为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和专家委员会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使其在行业管理、行业规范、行业合作、信息交流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本意见自之日起执行,适用于在本市进行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从事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研发、生产、流通和服务的企业与机构。

篇10

关键词:竞争力;高速铁路;运输;需求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逐渐将经济的发展中心由赚取外汇转入到拉动内需上来,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在这个背景下,我国的铁路发展速度飞快,铁路网伸展到祖国各地,拉动了地方的经济发展。随着“武广高铁”的开通,我国铁路迈入了高铁时代,各地都在兴建高铁项目。高铁的建设推动了各地区的协调发展,也提升了铁路的客运能力,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如如何使铁路的运营效率更高,怎样才能赚取更多的资金,如何达到居民满意的服务等等,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的探讨。

1 铁路客运现状

现今,有了高铁百姓们出门非常便捷,更多的人愿意乘坐高铁出门旅行。但是高铁建设的处境不容乐观,高铁的兴建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资金的紧缺导致不少项目处于停工状态,而有些技术上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因此,我们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完善高铁的建设,而不能操之过急。同时我们也不能将目光全放在提速上来,应该做到在提速的同时保证旅客有更舒适的环境,最为重要的是要保障旅客的生命安全。

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铁路客运是一个服务行业,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了贴心的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乘客,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2.1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的观念。人事部门不能仅仅局限于招聘职工,应该更多的培养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招聘的标准应该更灵活,给更多有才能的表现的机会,实现公平竞争职位。充分认识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尊重员工的特点和个性,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铁路人才队伍建设决定铁路发展的观念。

2.2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机制。企业要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机制,将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工程师作为培养的重点,他们将会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多组织一些学习和交流活动,让员工了解和别人的差距。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铁路企业要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纳入到企业的管理流程中,使之进入企业甚至社会的大系统、大循环。

2.3 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绩效薪酬机制。现在的员工干活缺少积极性,遇到事情只顾自己而不管别人,对于领导安排的工作也是拖来拖去,这样对于公司保持竞争力非常不利。因此,企业应该实施绩效薪酬,多干多得、不干不得,规定实行编制考核制度,考不过就没有编制,这样就能更大地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也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在新型绩效考核中主要的使用方法是目标管理,每个员工的工作目标都是确定的,上下级的沟通也比较方便。员工工作目标的明确确定和相应的考核,使得企业内部员工的流动也更加合理。

3 加强加快铁路客运企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3.1 完善机制,优化管理。如果想要优化机制和管理,首先要按照市场要求,搞好人、财、物的最佳配置,根据市场营销,重新确定岗位考评标准,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营销队伍,并通过强化业务技术培训,使其面向市场,责任明确.

3.2 根据市场调查,编制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满足旅客要求,具有经济效益的旅客列车运行图,即优化客车开行方案,在积极发挥客运市场。并加强站、加预报,做好客车分流,突出保证重点,长、短途列车分工的客运组织工作内涵,大限度地减轻严重超员与虚糜并存的现象。

3.3 应用客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网上办公。为了更好地提高市场竞争力,适应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潮流,促进客滚业务的持续发展,建立一套完备的客滚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十分必要。

4 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打造企业竞争优势

不论什么行业,要想保持长久的发展就得有创新。创新带给企业巨大的发展潜力,企业通过创新不断开发新的领域,并给企业的运营注入了活力。因此,铁路公司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就必须得立足于创新,通过创新来保持企业的生命力。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服务创新。服务是客运的重要工作,作为新形势下提高服务质量,强化市场的重要手段,“旅客至上”要始终贯穿在我们的服务之中,一个微笑服务使旅客能感到来到车站如同到家的感觉,并开展了“假如我是一名旅客”的活动,每人到侯车厅当一名旅客,把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写出来,讲出来,转换成旅客的感受,才能体会到旅客的需求,就是我们服务的标准。

4.2 技术创新。就现在情况来看,在世界企业管理中加强技术创新成为一种新的风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时代的变化,科技的突飞猛进,企业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科技的竞争上。而对企业来说不仅要科技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管理上面也有待提高,先进的企业管理能带来更大地竞争力。对道路客运企业而言,应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推进规范化管理进程,满足客运科学管理的需要,决定实施综合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管理系统。系统开发目标是开发一个在横向上能够覆盖客运公司所有综合业务,在纵向上构建多个售票网络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信息处理方法,建立客运企业业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售票和收入等业务的控制和管理。

4.3 管理创新。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而创新式的管理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且过程会更快速。这种创新式的管理能够提供一种良好的氛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是需求与时代结合的产物,管理创新也不例外。每一个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都在不停的变化而且相当复杂,企业本身也在快速的发展,因此不能缺少管理创新。这既是企业自身的需求,也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体现。市场环境总是千变万化的,创新管理要想随时应付这种变化,不仅需要有自己的管理技术还要有自己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来说,用最低的成本创造出更高的利润以及新的引导,这才是最有效的管理功能。

5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铁路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不同层次的旅客在旅行中有不同的服务需求。要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管理,实现新的服务特色和个性化服务。这样,不管哪个行业都需要提高竞争力,保住本行业的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各方面得到完善。这一点在铁路客运企业中表现的特别明显。只有全方面得到提升和完善,才能满足所有旅客的全部要求。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铁路企业也一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无论哪个行业的发展都在逐渐完善,过程中总是存在这样活那样的问题,最主要是由于经验不足造成的。越来越多的问题逐渐暴露,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瓶颈。

参考文献:

[1]强丽霞,颜颖.国内外高速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差异性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09)

篇11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专业;可行性分析

1背景分析

2012年国务院公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今年是收官之年。通过八年的发展,从目前统计数据来看,《规划》中各项任务指标基本得到贯彻落实,我国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创新的先行者。当前,汽车技术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与能源、网络、交通等重点领域加速融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处在创新发展新高地,市场前景好,发展空间大。1.1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1)2012年国务院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2)2018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3)2018年《云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4)2020年《云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5)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1.2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呈上升趋势。2012年7月,国务院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45万辆,目标基本完成。2016年12月,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2020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下滑,但近期国务院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时限延长2年的利好政策,预计将拉动2020年产销量达到130万辆,完成500万辆目标没有悬念。1.3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展望。自201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有量连续五年保持世界第一,通过多年政策的扶持、企业的投入、大众消费的升级,新能源汽车(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保有量不断增加,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产业进入融合发展新阶段。根据2020年11月的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汽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因此,作者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未来15年重点发展的产业,应该有政策法规、技术资金、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措施为整个产业保驾护航,所以一些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该顺应国家发展战略,择机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该产业培养人才。

2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可行性分析

2.1人才结构分析。经过调查了解到,目前从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人员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新能源汽车研究开发人员:从业者主要是学历层次为研究生的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一类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的技术管理、技术支持人员:从业者主要是学历层次为研究生、本科生的各类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还有一类就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以及售后服务人员:从业者主要是学历层次为大专的各类相关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目前国内有多家传统车企(比亚迪、北汽等)和造车新势力(理想、蔚来等)都在加大力度投入新能源汽车项目,德国大众也在中国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2018年世界新能源汽车标杆企业美国特斯拉在上海建立独资公司生产纯电动汽车,就是看好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这个举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无疑是积极的。从传统汽车行业对人才需求来看,一名从事技术研发的人员,将衍生出十几或几十名从事生产制造和售后服务的人员,所以在未来,对高职高专学历层次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人员会有较大需求。2.2人才需求分析。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不断增加、市场保有量的不断扩容,无论在设计生产制造环节还是在售后服务环节,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需求会逐渐加大,产业发展将带来人才缺口。经过调查发现,目前从事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和服务的从业人员大多是从传统汽车行业转入,对新能源汽车知识和技能缺乏系统学习和培训,只是经过简单培训或自学后就上岗,存在操作不规范、服务质量不高、有安全隐患等问题,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产业技术工人摇篮的职业院校应及时开办相关专业,培养人才,弥补人才缺口。经调查,囿于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还不高、学校对招生和就业有顾虑等原因,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较少,大多数学校还在观望,但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未来汽车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也是云南省“绿色三张牌”高质量发展的配套措施之一,我校应提前布局,积极申报开设该专业,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改善实训条件,引入相关企业,做好人才培养准备。2.3我校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可行性分析。2.3.1校内教学条件。2014年起我校开办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通过六年的建设,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教育教学水平都有的不同层度的提升,招生和就业质量较好,2018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建成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训室1间,开展实训教学。2.3.2校外实训条件。自2015年起与大理恒源汽车集团(北汽新能源汽车4S店)、大理公交(宇通、中车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成为我校实习基地;2019年12月与北京汇智慧众汽车技术研究院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产教融合、技术培训、项目开发工作,一年来对我校师资培训、实训室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2.3.3其它条件。(1)组建汽车类专业群构想。为了满足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学校已开办专业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对接产业,培养人才。本着资源共享、相互融合的原则,我校现有汽车检测技术与维修、汽车营销与服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3个专业,下一步拟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智能技术等专业,组建汽车类专业群。(2)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019年,通过本文作者主持的校级课题《大理地区新能源汽车应用现状及发展调研》,对大理地区新能源汽车的现状进行现场考察和广泛调研,认为当前大理地区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范围主要涉及公共交通、物流和共享汽车,绝对数量不多,在汽车保有量中占比较低,但大理作为重点发展旅游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是重中之重,日趋严格的环保措施相继出台、推行绿色出行是大势所趋,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对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2020年10月,云南能投集团与大理州等六个州市及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建设及运营管理充电设施,根据协议内容,在这些重点推广地区将有大量项目落地,对相关技术服务人员有一定需求。同月,大理州人民政府了《大理州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要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具体措施,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大理地区的推广应用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我校作为地方职业院校,应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我校实际办学条件,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2020〕39号.

[2]《云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若干政策措施》(云政办发〔2020〕45号).

[3]《大理州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工作方案》大政办发〔2020〕46号.

[4]《“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2〕28号.

[5]《“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67号.

篇12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前景

中图分类号:F41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饮水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了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的监管,及时了解农村供水动态,因此在水厂施行电气自动化进行实时监控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水厂实施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意义

1、实施自动化可以提高水厂的经济效益

电气自动化系统建成后,将能远程监控水泵机组的启停及运行状态,能够使水量、水位、水质等数据采集由手工变为自动,使数据传输网络化、管理电子化,从而减少水厂运行管理人员的数量和工作量,改善工作环境,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经营效益。此外,通过对水源水位和清水池水位的监控,实现与泵站开停机及阀门开度的联动,不仅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还可以实现部分优化调度,实现节能降耗。

2、实施自动化是丰富行业监督管理手段的重要措施

我国农村供水工程点多、面广、量大,发展速度快,目前很多地区农村都实现了集中供水。根据《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还需建设20余万处集中式供水工程,工程数量的剧增也给传统的管理方式(人工管理、现场管理)带来了挑战。采用信息化、自动化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嵌入式软件,可以在任何能上网的位置或通过手持移动智能终端,随时随地了解水厂的关键供水参数,为精细化的行业监管奠定技术基础。

3、实施供水自动化监管是开展高效技术培训和展示农村供水发展水平的直观窗口。

系统实施后,可通过卫星照片、标准地图等多种地图格式,分层、直观地展示辖区范围内所有农村供水工程的相关信息。如供水范围、系统组成、管网分布等,并具备地图数据的编辑、查询、统计等功能。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国的城市水厂全都应用了自动化监控技术,而农村供水由于条件和对象不同以及经济和管理水平较差等现状,对自动化监控技术的实用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有着更高的需求。这无疑更需要自主研发创新技术,研究建立不同的监控模式,并对先进实用的技术进行推广应用。

二、水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总体架构

1、水厂级系统

水厂级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化监控和视频安防系统两部分。电气自动化系统,结合当地地形特点、网络环境,选择适宜的通信方式,使用传感器、控制器实时监控农村供水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并把分散的数据采集控制点,集中传送至水厂监控中心或上位系统。视频安防系统,通过在水厂关键位置安装摄像机、云台等,在供水覆盖范围内建立视频安防系统,视频能实时传输到本地水厂的监控中心或中控室,确保水厂运行安全。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主要包括:电源配电柜、取水泵控制柜、变频控制柜、供水泵(含加压泵)启动柜、PLC控制柜、计算机通信柜等。这些设备通过特定的通信方式与监控中心计算机系统进行通信,并通过专用组态软件进行供水关键参数和设备设施运行状态的监控。

视频安防系统主要由室外监控前端、传输电缆和视频监控中心构成。室外监控前端包括室外云台、摄像机、解码器等,主要完成视频图像的采集;监控中心可以遥控云台,调节摄像头的角度以监控更大的区域范围。视频信号、云台控制信号通过专用线缆与视频监控中心连接;视频监控中心主要包括硬盘录像机、显示器等,可对室外监控前端传送的模拟或数字视频信号进行压缩处理和存储,同时将对云台的控制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遥控云台动作。

2、区域级系统

该系统包括水厂自动监控系统和农村饮水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两部分。以现有已实施水厂自动化监控的系统为基础,在县级或者更高区域汇总水厂级监控的实时数据;同时对未实施自动化监控的水厂,通过静态数据的录入和及时更新,实现信息化管理功能。

区域级监管系统一般安装在依托适度规模水厂的中控室、县级甚至更高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中控室等,由区域监控软件和计算机硬件设备组成。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图1农村饮水安全区域级监管系统架构

系统特点和主要技术优势该项目建立的农村饮水安全电气自动化系统,针对目前农村供水工程特点和基层管理人员的需求开发,参考了相关技术标准,合理制定了监控指标,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首次研究形成了多套农村饮水安全自动化监控模式:综合考虑不同水源类型、供水规模、外在环境、当地经济状况、管理能力及用户需求等,形成了包括现地控制单元、水厂级监控系统、区域级监管系统等多套模式。区域级系统具备数据采集、自动监测、信息管理等多重功能;水厂级系统明确了不同供水环节的监测、控制指标,构建了规范数据库字段,建立了多通道现地控制单元通信方式,提高了系统规范性和稳定性。

(2)自主研发了区域级水厂组态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Web组态软件,能定制区域级系统的水厂监控组态,能远程实时模拟水厂监管现场,汇总、存储、展示实时数据,支持Web浏览器访问和在线可视化组态编辑,支持远程异地更新维护且扩充成本较低。在农村供水自控方面达到甚至超过了市场上商业级组态软件的功能,为今后建立更大区域甚至全国级的农村饮水安全电气自动化系统提供了可能。区域级监管系统水厂组态界面如图2所示。

图2 区域级监管系统的水厂组态界面

(3)自主研发了区域级地图管理及编辑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地图引擎技术,实现区域级地图的绘图、编辑、图层管理功能,如绘制供水管网、供水设施、覆盖范围等;能分图层、直观展示农村供水工程的地理分布、供水范围、管网路由、运行状态等。在供水信息管理方面达到了GIS软件的部分或全部功能。GIS地图管理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GIS地图管理界面

(4)自主研发了智能移动终端技术:通过自主研发定制的智能移动终端技术,用户只需嵌入研发的软件到平板电脑或手机上,即可在移动终端上访问区域级软件系统,满足随时随地的监控需求。

三、应用前景展望

我国城市水厂及发达国家的农村水厂全都不同程度地应用了自动化监控技术。按照“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期间要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这就意味着农村供水的工作重心不可避免地要转移到后期管理上来。农村供水工程数量的增多意味着以人工、现场管理为主的传统技术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对适度规模(如千吨万人)的工程实施自动化监控技术已势在必行。

水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和系统建立了基于不同供水条件、经济基础、管理水平的农村饮水安全自动化监控模式,可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需求;自主研发的区域级水厂组态技术,不仅可自主定制设计界面,更关键的是能降低成本,为今后建立全国级农村饮水安全电气自动化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自主研发的智能移动终端技术使不同层级的用户可随时随地地了解并管理工程。

四、结语

随着我国自动化监控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监控技术必将稳步发展成为农村供水的核心技术,其他供水技术在自动化、信息化的统一监管和整体布局下,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3

宋明 柏才慧

大足区委党校重庆402360

摘要 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给予大足和双桥经开区“城市发展新区”的功能定位,市政府2014 年11 月3 日正式批复大足区城乡总体规划,明确大足区是成渝经济带的重要支撑点,是城市发展新区的工业重镇、旅游重镇和重要交通枢纽,大足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正进入最好的发展机遇期。紧扣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我区确立的“138”发展思路,始终把发展工业作为首要任务,着力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强化政策、项目、能源、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深化优质服务,全区工业和信息化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呈现出总量继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结构逐步优化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 工业发展

1 当前工业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经济增长“换档减速”,改革“快马加鞭”的大背景下,部分企业也正经历结构调整的阵痛。增速放缓,效益下滑,利税减少,不但暴露出企业自身的问题,更折射出整个产业环境存在的弊端。

1.1 产业、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

新区成立以来,我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壮大,得益于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现代五金、资源循环利用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快速增长。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导致销量严重下滑,从而直接影响了全区工业增速。同时,我区汽车及零部件、通用机械等产业面临着“两大失衡”。一是日益增长的成本压力与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和逐渐走低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失衡,二是行业产销规模不断扩大与行业集中度难以提高之间的失衡。在这样的局面下,产业大而不强,竞争力不高,行业利润也越来越低。

从产品结构看,我区超过50%的中小微企业主要为汽车及零部件和通用机械两大产业配套。但一是本地配套率低。据统计,两大产业本地配套不足30豫。二是结构性过剩。高端产能严重不足,中、低档产品产能过剩。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而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的中、低端配套产品低层次重复建设、同质化恶性竞争。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大多数企业只能按主机厂提供的图纸简单加工,缺乏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力,不能同步开发,而少数有研发能力的企业也只能为满足配套而进行适应性开发,无力超前开发和系统开发,在产业发展中缺少话语权和主动性。四是配套产品单一,大多数企业的业务量过于集中在一个或两个主机企业,没有生产的主动权,极易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1.2 生产、资源要素不能满足持续增长的需求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要素供给矛盾日益突出,成为我区工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制约瓶颈。主要包括人才要素制约瓶颈,招人难、留人难、用工贵,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的技术、管理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严重不足;土地要素制约瓶颈,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宏观调控愈加严格,土地利用效益水平不高。资金要素制约瓶颈;政府融资平台受到严格监管,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主机企业拖欠配套企业货款,社会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的机制不健全、渠道不通畅。环境要素制约瓶颈,随着我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越来越强,标准越来越高,“两型”社会建设、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城市建设等,迫切要求工业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

1.3 企业经营管理不能达到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

部分企业停留在家族式管理、粗放式经营的阶段,战略规划、人才培养、生产组织、技术开发、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基础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我区企业当前面临着两大风险。一是产业发展风险。包括核心竞争力缺失风险、产业链支撑缺失风险、产业效益低下风险和商业模式落后风险。二是金融风险。包括企业现金流断裂风险、过度投资风险、低效投资风险等。

2 工业发展的思考

2.1 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2.1.1 重型汽车及汽摩零部件产业

大力发展重型汽车整车,加快发展汽摩零部件产业,重点建设重型汽车及汽摩零部件产业集群,重点依托上依红、双钱轮胎、鞍钢贝卡尔特等,重点支持上中航专用车、中国汽研科技产业园、上依红30 万根车桥项目、康桥微型汽车车桥生产项目,力争到2020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0 亿元。

2.1.2 装备制造产业

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和工程机械产业,加快发展机器人产业,重点建设智能装备产业集群,重点依托重庆机电集团、重庆机器人有限公司等,重点支持长泰智能机器人制造产业园项目和万古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力争到2020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0 亿元。

2.1.3 现代五金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五金产业,加快发展生活五金产业,重点建设工业五金产业集群,重点依托杰利来、鑫业船舶等,重点支持杰利来日用五金项目、鑫业船舶工业五金等项目,力争到2020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0 亿元。

2.1.4 循环经济产业

大力发展废旧金属、废旧电子回收和再生资源利用产业,打造再生资源循环产业集群,重点依托德能股份、深圳一电、重庆再生资源集团、重庆智伦电镀等,重点支持重庆德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年处理20 万吨废旧铅酸蓄电池项目、智伦电镀园区等项目,力争到2020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50 亿元。

2.1.5 家居产业

大力发展以套装门、橱柜、家具为主的现代家居产业,打造家居产业集群,重点依托大川门业、尚鼎门业等,重点支持大足家居产业园项目,力争到2020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0 亿元。

2.1.6 电子产业

大力发展以计算机、笔电外壳及机壳、面板、打印机为主的电子产业,打造电子产业集群,重点依托巨腾集团等,重点支持巨腾笔电机壳项目,力争到2020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0 亿元。

2.2 实施一批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工程

2.2.1 智慧城市智慧园区工程。围绕主导产业,积极探索智慧园区集成创建模式。

2.2.2 重点行业推进工程。重点推进汽车及零部件、五金、化工、再生金属等两化深度融合,推进信息技术渗透到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依托服务型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成立两化融合服务中心,提升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2.2.3 重点企业试点示范工程。每年选择20 家左右重点骨干企业开展两化深度融合试点;每年组织认定10 家示范企业,进行表彰奖励,加强引导。

2.2.4 重点项目支撑工程。围绕机器换人、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转型升级目标,引导企业提升设计信息化、产品智能化、生产自动化、营销体系网络化、集成管理信息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2.2.5 节能减排助推工程。以汽摩、化工、铸造等行业为重点,创建两化深度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验区,选取5-10 家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示范企业;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监测和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监测和评测体系,实现对全区3000 吨标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用能情况的实时监控。

2.2.6 电子商务发展工程。加快建设区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产业集群、专业市场构建电子商务应用交易平台,发展网络销售和采购业务,实现线上线下购销互动;鼓励工业企业建立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商务协同,完善供应链、客户和渠道管理,实现企业商务活动全程电子化和网络化。

2.2.7 现代物流提升工程。鼓励制造企业与专业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对接,推进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物流业务的有序外包,提高物流业专业化、社会化水平;推动行业性、区域性和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发展。

2.2.8 信息产业支撑工程。重点支持物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新一代移动互联网、工业软件、数控设备、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汽车电子、船舶电子、智能家居、节能照明等产业(行业)发展,做大信息产业规模。

2.3 发展产业的保障

2.3.1 土地保障

区委定期听取产业发展工作汇报,区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政策,按照“产业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跟着产业和人口走”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本地区土地、环保、能源、运输等产业发展特别是土地供给要素的统筹协调,引导人口、资源和市场主体按照各功能板块定位的方向流动和聚集。

2.3.2 水电气保障

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重点,合理布局建设水利设施,基本达到水资源供需平衡。新建及扩建4 座水库,扩建8 座水库,改善工业园区供水设施,实施龙水、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10 万吨,邮亭5 万吨供水工程;实现棠香龙岗、龙水、邮亭、万古四大片区电网协调运行,重点完成220kV、110kV 和35kV 变电站的布点及电源规划,启动500kV 变电站前期工作,完善城乡供电网络结构,提高供电质量;建设以中心城区辐射各镇街的天然气输送网,使城镇天然气普及率稳步发展,气化率逐步提高。规划建设地下储气库、LNG 储存设施和工业专用供气管线。做好页岩气开发和利用工程。到2015 年,新建CNG 加气站1 座,年供气量达到5000 万立方米;抓好煤炭安全生产,加强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延伸产业链,煤炭洗选加工能力达到100 万吨。

2.3.3 人才保障

依托我市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合作研发新技术;建立健全信息技能技术培训认证体系,实施“百名信息主管(CIO)培养计划”和“千名信息化应用骨干人才培养计划”,为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提供有力的支撑。

篇14

玩泥巴,相信这是许多人小时候都有过的经历。当凉凉的泥巴在小小的指尖滑过,具体而细微的感受已经无从记起,留下的只是对童年一抹快乐而有趣的记忆。

科学研究表明,而玩泥巴能够融趣味与益智于一体,通过丰富细致的手部动作促进大脑发育。正是看到了玩泥巴对孩子的这种益智作用,商家纷纷推出各种诸如橡皮泥、软陶等。有人精明地发现,要想把泥巴卖得更好,制作材料要不断更新,能克服传统泥类的一些缺点,还要教人如何玩泥巴。

在北京中关村广场购物中心地下二层的儿童新天地,就有一家名为“泥点点手工吧”的店,不仅卖一种新型的纸浆泥,而且还教人怎么玩泥巴。不仅孩子喜欢,热爱时尚的年轻人也把这里当成娱乐消遣的好去处,更有老年人加入进来,玩出花样。

老师指导玩泥巴

在中关村广场购物中心的儿童新天地,场面最热闹的就属泥点点手工吧了。以绿色和淡橙色为主色调的橱窗和木质小栅栏围起的店面有10多平方米,迎面橱窗里摆放着颜色鲜艳的样品、简易的或礼盒包装的泥,右手橱窗里展示的有包括奥运福娃、动画形象、传统兔爷等在内各种各样的成品。

记者看到,店里摆放了5张矮四方桌以及大人小孩都能坐的彩色小圆凳。5张桌子前都坐满了人,有妈妈带着孩子玩的,有几个年轻人围坐一桌边聊边捏的,更有一对恋人捏的有趣而又专注。

手工吧吧主张蕾介绍,店里卖的就是泥和创意。泥是她亲自研发的叫纸浆泥,是用纸浆做的,而一般橡皮泥都是面粉泥。纸浆泥的特点是:三原色很正,所以很容易调色,在三原色基础上,可以调出不同颜色;同时,这种泥很轻,容易塑形、黏性也比较好,因为它是水融性的,而其他泥一般是油性的,泥与泥黏在一起容易脱落。另外,这种泥捏出的东西风干后不变形。

“别的玩具只是店面销售,而我们强调的是互动性。孩子来到店里,买一套泥,本身产品里配着光盘和书,可以拿回家做。但大多数孩子喜欢在这里玩,有气氛,还可以认识朋友,我们有老师提供免费指导。”

据了解,店里的店员都是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达到一定水平后才可以上岗,能够指导顾客完成各种创意。

“手工吧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体验到,只要是他们想做的,喜欢的,在这里都可以完成。”很多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后,特别有成就感。吧主张蕾将泥点点的店址选在儿童天地,用意很清楚,它的目标消费者主要是孩子,“经营过程中才发现,3岁以上的都可以玩。喜欢时尚的年轻人爱玩,旁边的中关村老年大学的老年人也经常来玩,而且他们以前学过布艺,就把泥和布艺结合起来,捏出来的花那叫漂亮。”

张蕾介绍,一般孩子喜欢捏的都是各种小动物、动画片里的动画形象,像喜洋洋和灰太郎、多啦A梦、KITTY猫等,小学生里捏得最多的是奥运福娃。而情侣和年青人主要是做手机链、生日礼物等。曾经有一个男孩给女友捏了99朵玫瑰,还有一个男孩给女友捏了一个别墅。

记者看到,这些纸浆泥的价格从8元一盒到68元、88元、168元、200元一套的都有,还有一些是专门面向幼儿园的礼盒装,价格在600元左右。据了解,基本上每套泥里都有配套的一本或者几本书,书里有详细的制作步骤,同时配有光盘、塑料刀等工具,有的礼盒装还附上捏好的成品。

好友点拨改变销售模式

“其实介入这个行当是很偶然的灵感闪现。”吧主张蕾自称原来是学化学的,在一家公司做研发,公司倒闭后,舍不得丢掉自己的专业。恰好在几年前,无意中接触到的日韩纸浆泥引起了张蕾的浓厚兴趣。“这种泥没有橡皮泥沾手、难混色、味道呛这些毛病,清爽无味还能永久造型。”于是,张蕾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经过数十次的试验,创造出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专利――纸浆泥。

为了推广纸浆泥,张蕾想过各种办法和途径。可是,销售总是不稳定,很难获得固定的消费群。于是,当销售业绩下滑时,张蕾就亲自出马,到商场超市的专柜去现场演示“玩泥巴”,帮助促销。轻松几下就在她手里诞生的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飞机、小花猫、小公主,对孩子和家长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纸浆泥的销售也就跟着上去了。

现场玩泥巴――热销,专柜常规销售――无人问津。在这样的反差中,张蕾的好友、专门做玩具营销的刘兵看出了其中的商机。“要是你开个现在流行的DIY吧,把成品和辅导拿到店面,孩子既可以看到成品,也可以有人教他如何做,肯定能盖过一些传统的DIY商家。”

受好友启发,张蕾又把好友拉进来,两人一起投入几万元开了这家“泥点点DIY吧”,把在商场超市教人玩泥巴的本领用在了小吧里。

选址中关村看好学校资源

在决定开泥点点手工吧后,两位好友开始寻找理想的店址。她们认为,把店开在商场或者超市里,可以充分借助商场本身的客流。为此,她们转了像西单明珠等许多成熟的商场。

张蕾介绍,最后之所以选择了中关村购物中心的儿童新天地,是因为当时这里建立了一个儿童专区,主要销售儿童用品、玩具等。“开始的时候手工吧的消费者主要定位在孩子,所以就进驻了。”

中关村广场购物中心位于中关村广场地下一层和二层,定位上集“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于一体,消费群体针对中关村高校云集、IT业人才集中的特点,以“知识型、时尚型、现代型”为主。几年前开业的家乐福超市、步行街的建立,都为购物中心吸引着客流。

另外,中关村广场购物中心周边还集中了几所小学,像中关村一小、二小、三小、四小等,学校资源相当丰富。

张蕾对这个“两边(儿童、年轻人)都能靠上”的店比较满意,刚开业的时候,因为儿童新天地也是新开业,所以人流比较少,店里也相对冷清些。但即使是这样,一个月下来,“先赔后赚”的经商传统也没有在张蕾的手工吧里出现,除去开销,她们还净赚了几千元。这让张蕾和好友信心大增。

从消费需求中找到经营方向

从2006年开业到现在,泥点点手工吧有了3家自营店和20多家遍及全国的加盟店,同时,他们还开办了软雕塑培训班,软雕塑简称立体画,因使用区别于传统雕塑材质的纸黏土而得名,作品具有色彩丰富、形象逼真的特点。培训班分为亲子班、少年班、中老年班、师资班等。手工吧经营得可谓有声有色。

不过,张蕾强调,这些想法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不管是做加盟的理念还是办班的想法都是由消费者推动的。

“比如说加盟,开始我们只想自己做几个店就行了,没想到,有外地消费者来京看到了,觉着这个项目有前景,主动找来要求加盟。因此,后来我们才逐步完善了加盟的理念。”

软雕塑培训班也是被消费者推动开办的。“有幼儿园老师看到这个纸浆泥,就想学怎么教孩子,于是我们才开始思考:怎么教孩子才能让孩子接受。”为了做得更专业,张蕾和好友又去找儿童教育专家,合作研发了软雕塑培训教程。

别一门心思想着赚钱

在采访中,张蕾谈到一个现象:泥点点有一些加盟商,虽然人很精明,可是生意就是做不起来。

张蕾分析,原因就在于他们把和顾客的买卖关系划得太分明了,商业味道太浓,这个要付钱,那个也要付钱,让孩子玩得很放不开,家长也不会愿意和这样的商家打交道。

张蕾认为:“玩具商家是靠制造快乐赚钱的,应该让孩子和家长在消费时充满了快乐,这样商家才可能赚。”

因此,在张蕾的手工吧里,特别强调服务。“培训时,我们会反复给店员灌输爱心的理念,要有亲和力,善于与孩子交流,培养和孩子的感情。”他们还格外注重店面氛围的营造,把店开成一个让孩子们放松娱乐的地方。

此外,他们不计较孩子和家长每次的消费金额,大大方方地让只花十几元、几十元钱买泥的顾客,带着泥免费玩上好几个星期也不嫌弃。

创业分析与风险提示

前期投入:泥点点手工吧的前期投入不到3万元,主要包括前期装修、首批租金、首批进货等几方面。手工吧的经营面积有10多平方米,每月租金在3000元左右,按押一付三来算,首批租金要12000元;装修方面,店里请了色彩顾问对店面进行了专门设计,花费8000元;首批存货5000元。如果店面再小些,装修简单些,前期投入2万元左右即可。

泥点点手工吧在做加盟,加盟条件是5000元的加盟费,提供店员的培训以及部分样品。另外,还要有5000元的首批进货费,这样基本能把10平方米的店面铺满。

利润:手工吧每月的租金在3000元左右,水电、税收等杂费300元。10平方米的店请了2名店员,因为店员要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可以指导来手工吧的顾客制作,因此人员工资相对高些,每人每月1000元左右。当然,具体请几名店员可以视客流量以及经营情况来定。装修按一年分摊,每月不到700元。这样算来,一个店每月的经营成本在6000元。据了解,泥点点店的毛利要在60%左右。按此估算,要想做到盈亏平衡,只需每个月做到10000元即可。平均下来,按30天计算每天要有300元以上的营业额,就可以实现保本。

选址:应该视主力消费者定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定位在孩子,就应该选择附近学校资源比较集中的商场;如果目标消费群是年轻人,店址就要选在他们经常光顾的商场。比如西单明珠、崇文搜秀等。

前景:玩泥巴,几乎是每个中国的孩子小时候都有过的经历,也是最传统的民间艺术。虽然,随着时代的不同,材料可能有所变化,但不变的是模式。

科学研究表明,手是人的能力的核心,孩子的智能在他的手指尖上。玩泥巴,融玩与益智结合。孩子在操作的过程中,通过手部动作的不断变化,促进了手部小肌肉的发展,增强了手眼协调能力;通过颜色调配,掌握了色彩变化规律;从而启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孩子是一批批长大的。这拨孩子过了玩泥的阶段,下一批孩子又成长起来了。

“只要我们坚持做研发,不断推出新产品,不担心手工吧的前景。张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