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外科医学专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基于工作过程开发授课内容
临床医学专业是医学院校的重点专业,经过实际调研笔者发现临床课课程体系存在着知识分割过细、内容陈旧、实践环节薄弱﹑课程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依据基层实际需要,参考学生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需求增加了外科基本技能操作;突出了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规范练习常用的急救治疗技术,如心肺复苏、止血、三角巾包扎、胸腹腔穿刺、导尿、吸氧等操作;对于临床中常用又难以掌握的水、电酸碱平衡紊乱编纂了教学讲义;加强了关节复位、骨折固定实用性教学内容。
2、采取专题讲座的教学模式
在96个学时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全部讲授外科学的内容,再者学生既往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外科内容,如果面面俱到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要选择学生实用的又难以理解的内容,我们重点开设的几个讲座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急腹症、神经外科新进展、血管外科、胆道结石的诊治、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乳腺疾病等,这样解决了学生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外科各类考试的难点内容。这些外科讲座以疾病为中心,综合相关各基础医学的内容,又涉及到原因、发病机制、检查、诊断及治疗等知识,并增加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使学生们既掌握了临床知识和动态又使基础知识得到系统及强化。
3、建立外科学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能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方便学生选择方便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让学生攻克传统教学中的难点,拓宽学科知识和视野。依据调研结果,参考本科《外科学》(第7版)教材,建立的成人教育外科精品课网站,主体结构有:外科学电子教案、CAI课件、理论课程、实践操作、教学图库、外科手术视频等,有十余套外科试题、病例分析等资料,设有意见反馈和疑难解答等内容。既能弥补学生参加面授辅导的困难和不足,又提高了集中面授辅导时的教学效率。
4、强化临床思维训练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症状或体征,以临床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有关问题,层层深入。临床思维训练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贯穿于整个临床教学过程,强化了临床思维训练,培养了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将部分教学内容制定出工作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此工作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及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既掌握了外科知识又训练了临床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5、完善教学质量测评体系
既往结课后出一套试卷进行考试,决定这一科的成绩,这样的测评模式,缺乏真实成绩评定的可信度,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学改革后将平时出勤、课堂表现、技能操作、网上平台答题成绩、期末理论测试五部分各占20%计入总分。这种考试方式使考试变为双向性、互动性,教师评价学生的同时,学生同样也可以评价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有助于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发挥考试在整体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和激励作用。通过考试的引导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重知识的横向联系,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分析能力。
6、考查指标及评分
从学生结课后的客观成绩和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效果的主观感受两方面对改革效果进行评价。外科学期末考试分为实践和技能两部分,分别占30%和70%,两者相加即为外科结课成绩。调查两组学生对的外科教学内容及效果的主观感受,具体项目包括外科专业知识、外科技能操作能力、外科急症处理能力、临床专业知识、临床思维能力、主动学习能力,每项满分为10分。
7、统计学方法
将考试成绩及问卷结果进行整理、核对,并录入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2009级学生调查问卷结果
对167名2009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显示,授课时间和上班时间冲突(69.12%)、教学内容不符合实践工作的需求(48.56%)、教师专业水平或教学水平不足(25.75%)、考试监管不力(12.65%)4个因素位居前列。
2、两组外科学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统计显示,实验组外科学结业成绩为(94.69±9.27)分;对照组为(87.62±10.6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3、两组学生问卷调查情况
实验组学生外科专业知识、外科临床思维能力及外科急症处理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外科技能操作能力、临床专业知识、主动学习能力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均较优。3讨论临床医学专业成人本科教育对基层高端医学人才的培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社会环境、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受众对象等方面尚存诸多不利因素,临床医学专业成人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多年来我们一直是将成人教育沿用普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仅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也不适应基层的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本研究通过对2009级学生的调研,探求临床医学专业成人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学生学情,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提高临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及再学习能力。
三、结语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肝胆外科;教学改革
1多种教学模式联合教学
一直以来,肝胆外科教学仍常采用传统的LBL(Lecture-BasedLearning)讲授教学模式,以带教老师讲述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习效率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容易让学生忽视临床思维的培养与实践应用能力的训练,这显然与前述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相悖的。近年来,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例如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CBL(Case-BasedLearning)教学法等为临床外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思路,目前在我国医学院校中运用越来越广泛[2]。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这几年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尝试将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联合引入至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使得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更加符合临床教学特点,应该说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任课教师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后去自行查阅资料,并通过团队协作来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学生对问题进行阐述,老师最后进行评价总结,学生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就提高了去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而CBL教学模式以案例为基础,学生围绕具体的典型案例展开分析与讨论,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任课教师根据案例进行讲解总结,学生学习就很直观,可明显增强记忆效果。两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侧重点有所不同。PBL教学模式侧重问题的核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主要在课外自行收集相关资料;而CBL教学模式则主要体现在案例的形式,一般在课堂上完成。将PBL与CBL结合起来既可以问题为中心又可以案例为中心,PBL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但可能会对部分知识的理解还存在欠缺,当结合了CBL教学法后,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通过案例将此前不理解的问题解决了,使之前模糊的基础知识更加清晰化。事实证明,在肝胆外科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联合的方式,能有效地综合两者优点,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学生掌握知识更为扎实,同时还可促进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2腹腔镜微创技术辅助教学
肝胆外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如何能让学生较快地掌握临床知识及实践技能是任课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的开放手术示教存在着诸多弊端,不利于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养成。近年来,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为肝胆外科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为肝胆外科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会与手段[3]。腹腔镜微创技术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手术示教相比较,具有种种显著的优势。首先,在传统教学中主要通过模型与挂图让学生对解剖结构有个大概的了解,但明显缺乏实际视觉感与具体认知。而利用腹腔镜技术则可直接观察到真实的人体解剖结构,图像清晰直观、立体感强,还能观察到病理状态下各器官的解剖形态,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认知规律。其次,传统的开放手术因受到时间、空间以及无菌条件等限制制约,允许参观人数有限,并且肝胆外科手术野较深,不能很好地观摩手术全过程,学生容易有疲劳感,会产生应付了事的心理,教学效果势必不理想。而腹腔镜辅助教学能清楚地展示整个手术的动态全过程,具有视野宽阔、清晰的优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观看现场手术,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随时提问和讨论,教师可以随时讲解,使学生对手术操作过程印象深刻,教学效果更好。此外,腹腔镜设备除可输出高清晰度的影像供直接观看之外,还可进行录制,再将保存的丰富影像教学素材进行编辑整理,制作成视听教材,简便易行。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计算机软件还可截取所需内容集中制作在一起,通过直接对比让学生产生对疾病的全面动态认识,掌握对相似疾病的区分鉴别能力,使其所学知识更加系统,掌握更加牢固。腹腔镜辅助教学用于肝胆外科临床教学,增进了师生在教学中的互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其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更能强化医学生微创观念的建立,培养他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3加强学生人文教育
我们在给医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他们的人文教育。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而言,除了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之外,加强自身人文修养的培养也是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所要求的重要部分。人文教育是指对学生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的教育,其核心是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养成一般可通过各种渠道,比如高雅的文化氛围的陶冶、广博的文化知识的滋养、优秀的文化传统的熏染以及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等来帮助实现。只要是为了营造人文精神的氛围,提升学生的做人与职业道德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管是有关自然的、社会的还是关于人本身的教育,都可称为人文教育[4]。“医者仁心”是普通民众对医生的赞美之词,更是医学生自身人文修养追求的目标。作为老师,自己本身应该具有高尚的情操与良好的医德医风,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在传授医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传授自己的价值观与医德医风,帮助他们强化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培养其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人文素养。特别是肝胆外科面对的疾病往往以恶性居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可能会决定患者的人生和命运,诊治过程中更是需要沟通与抚慰,要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让他们明白,一位好医生不仅是拥有一流的医疗水平,还必须医德心诚,要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作为自身使命,尽全力减轻患者的疾苦,努力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医生。
4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1中医外科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与分析
中医外科学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自西医外科学进入中国以来,中医外科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目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5年以来培养了约100名中医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我们调査发现,在理论学习中,部分研究生对中医外科学的投入学习时间不够,将过多时间投入西医外科学的学习中,普遍存在中医外科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兴趣不足问题。在临床轮转实习方面,多数研究生存在中医理论知识与中医思维能力不足、实践能力差、独立解决与处理问题能力不足、不能够独立值班、缺乏主动学习及临床经验总结的习惯、科研能力薄弱等诸多问。
造成以上现象的出现,除了与学生自身问题相关以外,更重要的还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题。第一,对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课程设置课时过少,尤其是中医外科学基础知识课程设置过少,造成很多研究生的中医外科基础理论知识不足。第二,对研究生的临床实习重视程度不够。医院科室对研究生临床轮转实习的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第三,对研究生的日常与出科考核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第四,对研究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培养不够重视。第五,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训过少。第六,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不足。
2对策与建议
2.1加强中医外科理论知识水平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中医外科理论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临床实训的效果。当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临床实习前,中医外科教研室可以安排相关科室有经验的高年资中医师讲解中医外科学的相关课程,如周围血管疾病、皮肤疾病与性病、男性疾病、乳腺疾病、肛管直肠疾病。另外,当研究生临床实习时,各临床科室可以每周安排时间作科室讲课,由科室高年资医师讲解中外基础知识及相关疾病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当科室进行临床疑难病例讨论、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以及临床专题讲座等业务学习与讨论时,要求研究生参加,并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科室每1-2周必须组织研究生进行病例讨论,提前给学生要讨论的病历内容,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进行讨论,最后带教老师进行总结。
2.2加强对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医院可以安排实习前岗前培训,经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安排进入医院实习。培训内容包括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常见临床操作技能(内科四大穿刺、外科无菌操作)、全身体格检査、医德医风和医患沟通及医疗卫生法规等。通过实习前岗前培训,有利于加强专业型研究生临床能力意识的培养,使其逐渐适应临床实习工作。当研究生开始实习时,建立导师与实习科室带教老师联合培养的方式,按照一对一原则,即一位高年资医师负责一位研究生的方式,提高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实习开始时,每科室要求轮转至少3个月以上,刚开始要求研究生适应1-2周时间,按照住院医师的要求,每位研究生主管3-5名病人,髙年资医师可指定低年资医师负责该研究生的日常培训工作。根据研究生的实际能力,安排研究生参与临床值班交班工作、单独接诊病人与处理病人工作、医嘱处理、病历书写与整理工作等,锻炼研究生的临床处理常见病与危急重症的能力。
安排研究生跟师出诊,尤其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名老中医、广西名中医以及有多年临床经验的高年资中医医师,并要求研究生积极总结带教老师的中医临床经验,发表相关临床文章,同时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工作登记表。在病房实习时,要求研究生能够完成收集病史资料及病历书写,带教老师及高年资医师认真把关、认真指导研究生完成病历,并对病历进行修改。按照三级医师制度,每天査房时要求研究生汇报病人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病人最新病情改变、下一步的初步诊疗方案以及新接诊病人的病史等。带教老师可以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对研究生进行临床技能的培训与指导工作,例如外科的无菌操作,带教老师可以亲自为学生做示范,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种院内组织的相关技能培训及中医学术讲座,以提高临床技能,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2.3重视考核工作 合理的考核机制有利于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建立统一的考核工作,即科室的日常培训考核及出科考核工作、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毕业技能考核工作,建立医院、科室、导师共同参与的机制,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的研究生培训工作,也可使研究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加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亦可使导师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进而提高临床能力培训的效果。考核内容包括中医外科学基础理论,病历书写,临床实际能力考核,临床思维能力考核等主要内容。带教老师现场要求学生对病人进行病史收集,详细的体格检査,包括病人舌苔脉象等资料。完成病史资料收集以后,要求学生按照我院中医住院病历书写要求完成病历书写,带教老师可根据书写病历实际情况进行评分。门诊科室要求学生书写中医门诊病历,包括中医诊断、治法、具体方药等。对于临床实际能力的考核,各科室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研究生完成科室常见临床技能的操作。另外,所有科室均应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考试,目前,我院每个科室均有自己的题库,出科考试试题应包括一定分值的主观题。同时,医院教学部定期进行教学査房,各临床相关教研室协助并参加考核工作。考核人员由主管教学的医院领导、具有高年资职称、有丰富临床带教经验的中医医师担任,教学部主要对研究生日常培训工作进行考核,包括教学査房、病史汇报、临床病历资料的讨论、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教研室做好记录,作为学生日常考核的一部分。日常教学查房时,各科室选取典型病例资料。另外,在教学査房之前,学生要提前熟悉病例,教学査房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碰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当场提出,也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带教老师现场解答,以培养学生应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能力。
目前,我院已经对专业型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即研二第二学期进行中期考核。我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大致参照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内容大致包括外科技能操作(无菌操作,缝合打结,换药,穿脱隔离衣,急救处理等),心电图与X片的判读,科室的临床技能考核,中医外科学理论知识的考核,同时要求技能考核不合格者再次进行培训。对于科室技能考核,教研室安排专人对研究生进行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典型病例分析与答辩,侧重考核研究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2.4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训和导师的指导工作 我院专业型研究生多在临近毕业时候才发表相应科研文章,而且发表的杂志多为国内省级普通杂志。经调查发现,多数研究生反映自己的科研能力较差,部分导师无科研课题,学生无法参与科研研究,还有一部分研究生存在抄袭的现象。在我们的临床实际工作中,进行临床试验观察、临床药物研究、临床经验总结等工作时,均要求临床医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以胜任科研任务。因此,加强对专业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研究生进行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基础课程,同时教研室及导师也应重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在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告会时候,教研室及导师应严格要求研究生。研究生选题应有一定的深度,尤其是中医外科领域的疑难疾病、热点问题、经验总结推广的临床研究,同时选题要新颖,具有实用性。当研究生进行临床试验时,导师应指导与关注研究生的科研工作。通过毕业论文的书写,要求研究生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为以后的临床科研打下基础。另外,医院与教研室应提高对导师的要求,积极鼓励导师申请科研课题,并积极开展科研试验,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3总结
本文认为大学英语专业精读中文化意识培养的主要对策有:
(一)总体把握教学大纲
在考虑到语言的功能、意义及结构等因素之外,还要总体的把握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中把目的语相关的文化知识融入到教材中去,还要尽自己最大能力的确定外教在教学环节中的目的语的导入的重点,从而让英语文化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编辑使用教材的时候要与目的语的文化相结合。课本中的练习、对话、及课文等材料的选编要重点考察他们在目的语的社会风俗习惯和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案例等方面的代表性与典型性。事实上,当前在改编教材上已经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其中的进步也是很明显的。所以也能促进教师教授语言,结合文化内涵与文化背景展开教学活动,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三)恰到好处的进行课堂文化渗透
恰当的进行英语课堂文化的渗透,其具体的方法有三大类:第一是通过单词讲解英语文化内涵。语言构成的三要素是词汇、语音及语法。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宗教、政治制度、风俗习惯等对词汇的影响表现为其感彩和附加意义上。所以在讲课中,要重点对词汇进行讲解,从词汇的比喻义对比、象形对比、本义对比再到文化历史意义的对比,分清词汇的褒贬含义。第二种方法是根据书本的知识,介绍课文背景。外教可以根据英语的背景知识,来促进和传播本国的文化背景知识。在精读课堂上,通过语言材料最大资源的为教学所用。第三种方法是通过话题感受他国文化。不同的文化国度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举例来说,中国喜欢谈论婚姻、收入、家庭,然而在英美国家都十分重视隐私,这类的话题会很少涉及。
我们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外国的图片与物品,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英语文化知识,了解国外的雕塑、艺术、风土人情与建筑风格。还要鼓励学生与留学生或外教多交流,通过沟通了解外国人的礼节、忌讳、习俗等文化习俗。
通过课外活动加深学生的文化知识
帮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拓展文化知识和目的语。举例来说,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英语报纸、期刊以及英语文化作品,提升学生阅读过程中积累的社会关系、社会风俗、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与意识。另外,还要多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英语录像片和英语原版电影,不但可以学习影视本身的文化外,还能通过表演了解与目的语有关的非言语交流的手段和方法。
要鼓励学生多同外教沟通
从英语语境来说,同讲本族语的人交流能够促进英语运用能力的进步。让外教多给学生教授写作、听力、口语、英美概况等类型的知识,鼓励学生课后要多与外教沟通交流,这样便能学到许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社会文化知识。
展开与文化有关的专题研讨
多开展与文化相关的专题研讨活动,然后还要结合中文对应的文化背景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可以开展阅读英美文化书籍,来了解英美文化,再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发散性的谈论与介绍,在此基础上再与中文的文化相区别。通过开展介绍、对比、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目的语的文化敏感性以及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结语
【关键词】化工技术 课外教育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7-0067-02
课外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途径,已引起足够重视。目前进行的相关研究和讨论主要集中在如何整合课内与课外的教育资源,如何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怎样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观念等。在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及综合素质备受重视的今天,这些研究探索是大有裨益的。
一 高职院校课外教育活动的现状
同课内教育相比,课外教育在选定教学内容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实施时具有更强的自主性。从专业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现在高职院校的课外教育仍普遍存在着薄弱环节。
1.课外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对接性不强
课外教育以共性能力或素质为目标的“广谱式”活动占了大多数。“大而全”的课外教育框架结构与专业教师投入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与专业能力培养的对接程度明显偏低,造成了培养目标的偏离和高职特色的淡化。主要表现为:专业教师参与课外教育活动较少;学生参与课外教育活动的专业目的性亟需引导;专业教育资源在课外活动中的科学开发重视不够。
2.研究成果在实践操作中的成本较高、可行性较低
课外教育的研究往往忽视了简单易行而富有成效的微观、细节方面的考量,普遍从宏观角度出发,动辄需要同时调用学校、社会、师生等各方面资源,因为涉及面较大而导致实现的代价较高,操作性不强。
3.宽松、自主的课外活动形式被严密、严格的行政化组织方式所“绑架”
课外教育本应从对学生的引导、指导、熏陶和潜移默化入手,注重学生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但是一些缺乏弹性的条条框框,让学生望而却步,对课外活动产生了抵触和逆反心理,使得课外教育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二 课外教育对于高职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化工专业的教师,下面我从高职专业教育的角度谈谈如何利用课外教育活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质量和效率。
化工专业重视的是工艺、技术等应用性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毕业后能从事专业性的技术工作,能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具体问题。需要培养学生实现两个方面的角色过渡:一方面,从一名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向一名化工技术人员过渡;另一方面,从涉世未深的学生逐渐向自立、自强、自我评价和约束能力较强的实践工作者过渡。这两个过渡也就是要求学生既要学好专业,又要学会自我管控。
1.科学管理课外时间,是学生适应高职专业培训模式的基本要求
高职学生入学时虽然具备了深造学习所必需的基本技能,但是尚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成熟阶段。学生进入大学后,既面临着时间、空间和教育方式的变化,也面对着越来越宽泛的人际接触和社会影响。一些学生不能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外时间,甚至出现了方向上的偏差。主要表现有:学习没有目标,方法不得当,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失去方向感,价值观不成熟而产生迷茫心理;进取心不强,自由、散漫、懒惰,沉迷网络,恋爱而不务学业等。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会影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甚至导致不良学习、生活习惯的形成。院校生活时间虽短,但对一个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学校里接受知识、能力、习惯的培养,会对学生一生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2.课内教育向课外时间的延伸和渗透,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化工专业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课堂内、外的时间都是宝贵的资源。学生至少有一半时间在课外,忽略
或轻视课外时间,也就丧失了一半的教育机会。在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中,课外活动时间统筹安排,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可以提高授课效率,弥补课堂教育的缺陷,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课外时间的专业学习,是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提高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化工专业是一门以实验操作为基础的专业,通过设置科学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眼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从各种媒介搜集、提炼有用信息的能力;锻炼和强化自我完善专业知识结构以及进行专业知识更新的能力。这些能力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后发展潜力,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跨越,对于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发挥高职教育特色优势具有积极意义。
三 专业教育向课外时间延伸和渗透的方法探讨
在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课程设置及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中,教师要从课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联系中看待课外时间在高职专业教学工作中的地位,从对学生认知心理的准确把握中发挥课外资源的独特优势,及时进行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更新。
1.做好专业课程的顶层设计,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衔接
在制订专业培养方案时,不仅要有完整的课内专业教育体系,还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系统的课外专业教育体系,实现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一致、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互补、在体系上的相互支撑。
第一,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等维度对专业目标进行横向分解。形成可操作性的细化培养标准,分析与梳理每条标准的实现途径,提取出需要通过或辅以课外教育实现的相关标准,以此为基础进行课外教育体系的设计。
第二,按照不同年级的教育重心进行纵向区分。如低年级是适应性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高年级进行素质提升和成才目标定位教育,毕业班开展就业创业和职前教育等。
第三,优化课外活动内容,确保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主线清晰、阶段目标明确、内容与布局合理的课外专业教育活动,吸引学生自觉参与。
如对于化工产品分析能力的培训,将原理性、安全性及设备要求较高的实验,进行课内重点讲解,并且让学生课外进行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小实验,如对脱氧剂、干燥剂和保鲜剂的成分分析,对附近化工厂排污水的检测等。教师课内只对实验选材和步骤进行简单提示,由学生自己就地选材,并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搜集相关资料,锻炼其独立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做好课堂教育的教学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通过科学的课内教学设计,调动其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专业学习。
第一,引导学生自觉树立专业目标。有了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方向感,能自己衡量知识的掌握程度。目标可以依据不同标准进行划分,如总体性与阶段性目标,理论性与操作性目标,章节性目标或某个知识点、知识链方面的目标等,不同的分类方法有助于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检验。
第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通过对授课内容和方式进行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会被调动起来,课内教育才有可能延伸、渗透到课外时间。如授课时故意“卖关子”、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在课后对知识进行“反刍”和反思,或鼓励其利用课外时间去寻求答案等,可以产生“余音绕梁”的教学效果,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发挥更大的作用。如地沟油的有害性、酒的塑化剂等有关内容,可以激发学生较强的自我探究兴趣。
第三,精心选择预习、复习、课后练习的内容。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任务,知识线索要清晰、难易程度要适当、督促检查要及时。可利用化工技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特点,以贴近实践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从专业角度去认识、理解、解释各种实际现象和问题的能力。如让学生课外寻找家庭酿醋失败的原因,以此入手讲解乙醇的制备和应用。
3.搭建专业的课外平台
发挥专业教师的指导作用,搭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专业教育平台,紧贴专业培养的目标要求,尊重学生在课外专业教育中的个人意愿,确保学生课外学习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得到鼓励,困难与问题能得到及时帮助。
第一,由学生自由搭建。在学生中结成专业兴趣活动小组、专业学习帮扶对子、知识辩论活动、职业认证应试小组等,可由专业教师牵线搭桥建立,并定期进行指导帮助。
第二,由教师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如专业教师主持组织的专业知识讲座、科普展、QQ交流群、人才事迹报告等等。以新颖的主题吸引学生,而不是对学生做强制要求。
第三,院系组织活动平台。如校园文化长廊、专业主题展览、见习参观、专业技能大赛、学科竞赛等。
通过各种校内、社会资源及现代科技手段,在学生中、师生间,以及班级、院系层面建立专业特色突出、参与方法灵活、形式轻松多样、知识味性强的专业活动平台,充实和丰富学生的课外时间,锻炼和培养其自学能力、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四 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应用性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化工技术与日常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应用广泛,这些特点决定了课外教育在高职化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突出地位。有效利用课外时间,对于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关键词:设计艺术专业;中外美术史;教学改革
一、史论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地位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它涉及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和社会科学等众多领域。在我们国内的艺术设计教育中,史论课程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学校给予的关注度不够,部分老师和学生认为史论课程就是了解过去,但他们忽略了只有掌握该领域的历史发展状况,了解设计活动和设计风格的历史演变,才能更好的借鉴传统,汲取设计创作的灵感,打下扎实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实践的理论基础。
对于史论课程,多数高校在课程性质上认定为专业基础课,必修、考查课,学生的考核方式可以灵活选用。还有部分院校将这些课程认定为限选课,学生在相关的几门课程,如中外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外建筑简史、民间美术赏析、中国设计艺术史等,选择学习一到两门课程。
设计艺术活动偏向于直观表现,注重主观感受,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则感性认识敏锐、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逻辑思维则相对薄弱。这表现在学习中便是更热衷于设计创意、表现技法以及工艺制作的内容,而对于很难引起直觉兴趣的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往往重视不够。对于上述的观点,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也深有体会,多数学生只专注于工具与技巧的学习和程序化应用,追求立竿见影效果的学习方法。文字语言抽象,逻辑思维性强,他们不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读书、思考。
邵大箴先生近期在某一杂志采访时,提出“目前的社会文化的整体风气是浮夸不实,出现一种庸俗化的倾向,是一种格调不高的俗文化的大普及”。在俗文化泛滥的大环境下,确实也需要对艺术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感觉引导和培养的过程。因为他们将是中国未来的艺术发展的引领者和创造者。
二、中外美术史课程的教学理念
史论课程涵盖的内容丰富,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讲清讲透撤相关知识,对授课教师也是一种挑战。如果不能选择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容易造成学生被动的听和“累死教师”的结果,大家都会觉得很累,学生的抵触情绪更加强烈。这需要改变传统的史论课程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的听教师讲课,理解掌握重点难点,机械记忆相关知识点。
对于艺术设计的学生,中外美术史的学习对于艺术专业各个研究方向的学生都是必不可少的。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脉络,以及不同艺术流派画家及作品状况,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作品的鉴赏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外部环境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三、初议教学改革的措施
现在的史论课堂大多是大量的幻灯片加上教师的讲述,更多的感觉是看图说话,教师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直接传达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在课堂上很难达到共鸣的效果。课堂上缺少互动,课后也很少有作业。很多学生在课后没有思考和阅读的习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相关课程改革的重点。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在参考教材的选择上,很多院校采用中央美术学院编著的两个版本的中外美术史教材,内容详尽、全面。但对于设计的学生来说,一般的课程计划只有32课时,课时有限,无法全面剖析两本教材。如果完全是按照时间的脉络讲解两本教材将无法完成课时计划。所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与相关教学要求来重新整合课程内容就显得很重要。“如可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着重研究一个专题,每一个专题都作为一个课题,可以进一步拓展深入,体现出研究型课程的多学科理论借鉴、多方法运用的特点”。对这一观点,我深感必要。学生用书的选择至关重要。我校选用了皮道坚、邵宏两位教授编著的《中外美术简史》教材,这本教材注意到将每一民族的艺术视为世界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加以论述。如“青铜时代”这一专题,将苏美尔人、中国、古希腊的青铜艺术放在一起,分析比较。使大家在了解青铜器艺术的同时,对三个地区的这一艺术门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再比如将大概同一时间段的欧洲文艺复兴美术与中国明代的人文情怀整合在一个章节讲述。
(二)比较教学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发现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任何事物的特点都是在相互比较中充分显示出来。当然比较教学的教学手段,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挑战,是否更深层次挖掘事件形成的原因,是否更好的揭示艺术的本质,将艺术和哲学等相关学科相联系。这将全面考察一个教师的个人能力。
(三)探究型教学
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的辅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如适当安排课时,让学生在课外搜集资料、图片,以小组讨论、整理、归纳的形式完成课外作业。在课堂上让学生讲,教师听,集体总结,让学生们充分积极地参与学科的学习,大家共同探讨,创造一个平等、互助的交流平台,将艺术批评的氛围引入课堂教学。
(四)调整修课人数
以往的史论课采用大班合班授课的教学模式。课堂氛围混乱,这也是学生上课情绪不高的间接原因。采用艺术类设计专业自然班或两个班合班,人数不超过六十人的教学规模进行授课,为理想的教学环境。这一模式还需要学校的教务部门和院系办公室相关领导和教师给予协调和支持,才能更好的执行。
(五)多方面获取学习资源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具体学习。如讲解夏商周青铜艺术,可以选择到博物馆中观看青铜实物。讲唐代的三彩艺术,可以去洛阳观摩唐三彩的系统加工制作过程,如两次烧制,三彩彩釉斑驳的效果是因为第二次挂铅釉烧的原因。实地考察是单纯书本图片的升华。
关键词:滨海滩涂;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141-02
野外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也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1]。环境科学专业重点研究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因此对野外实践教学的要求相对更高。野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对环境科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然而,受传统和条件所限,目前环境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工作开展尚不完善,难以满足现今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通过对盐城地区沿海滩涂湿地这一独特地理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利用其构建环境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想。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起环境科学教师的关注,根据当地实际自然条件完善环境科学专业野外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素质。
一、环境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野外实践教学是环境科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综合性训练环节。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无论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看,还是从体现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看,加强野外实习对生态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教学环节[2]。野外实践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将书本上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理解和强化,而且是训练学生野外工作和独立研究能力的重要措施。其目标定位已不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延续,而是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对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步骤、样品采集与处理、野外仪器工具的使用和维护、野外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等进行学习和实践,这样不但能巩固环境科学基本知识,对环境问题产生直观认识,而且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经历知识价值生成的过程,从而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锻炼学生独立从事环境科学野外工作的能力及独立进行专题研究的能力。这是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所不能取代的。此外,环境科学的野外实践也是学生岗前培训的重要场所和手段。环境科学理论性较强,与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要求有较大差距。利用野外实践教学把学校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动手动口能力,培养相关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演习的平台,因此野外实践教学不仅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所,更是参加工作前,接触社会、接触生产实际的重要基地[3]。
二、利用滨海滩涂湿地进行环境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的优势与可行性
一个良好实习区域的选择也是成功开展野外实践教学的重要前提,盛桂莲等[4]和杨晓菁等[2]人为:生态学教学实习地点的选择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生物资源丰富,植被类型多样;相关的自然和社会资料翔实;交通便利,生活设施完备;最好已与有关单位建立教学基地共建或有教学合作关系。与生态学类似的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也应具备类似的条件。滨海滩涂湿地是一种重要的湿地类型,是大陆与海洋的交界带,在全球环境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盐城地区拥有全国最大的平原性淤长型滩涂湿地,是开展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的理想场所。然而过去并没有意识到滩涂湿地在环境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环境科学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利用地域优势(如滩涂湿地)进行野外实践教学逐渐引起重视。滩涂湿地具有野外实践教学的独特优势:典型性。盐城地区拥有全国最典型的滨海滩涂湿地类型,大量原生滩涂作为自然保护区被完整保存下来,此外,现代农业和工业等人为强干扰下的滩涂湿地变迁过程也非常显著;全面性。滩涂湿地是海洋和陆地的交错带,包含环境科学研究的各个界面和介质过程,不但可以研究自然状况下的环境过程,也可以研究人为影响下的环境变迁;多样性。滩涂湿地涵盖了环境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水质学、土壤学、动物学、植物学、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均可以在滩涂湿地中找到研究对象。海洋景观、大陆景观、湿地景观结合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构成了教学潜力巨大的盐城滨海滩涂湿地体系。利用滩涂湿地进行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不但能使学生加强直观印象,巩固所学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兴趣点,找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利用滩涂湿地进行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滩涂湿地野外实践教学资源极其丰富,然而目前尚未没有形成完成的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笔者建议将盐城地区滩涂湿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共同构建滩涂湿地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的构建将对环境科学实践教育和创新性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教学内容的构建。滩涂湿地教学体系基本组成应包括三条主线:(1)自然状态下的滩涂湿地。使学生巩固加强《环境化学》、《生态学》、《微生物学》等各基础课程的内容,并形成直观印象。(2)人为干扰下的滩涂湿地。使学生加强对《污染生态学》、《土壤学》等课程的认识,并对目前我国工农业污染现状有直观的了解。(3)污染控制措施。利用滩涂湿地中的工农业污染源及其环境工程和生态工程控制途径,加强对《水污染控制》、《环境工程》等课程的认识,从实践中认识并熟悉各种工程措施。野外教学实践体系应该囊括环境化学、土壤学、水文学、水质学、生态学、环境工程、水污染控制等课程,在课堂理论学习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野外实践教学活动[1]。实践教学活动应针对不同课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充分利用滩涂湿地资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在实践教学同时,将书本知识和目前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相结合,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反馈于课堂教学,形成完整的教学过程。
2.教学方法的构建。大自然是最理想的天然实验室,环境科学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更需要走进大自然。课本上枯燥的内容需要与野外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滩涂湿地为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提供了理想场所,但还需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起到再教育的目的,而不会转变成单纯的旅游。通常可采用现场细致观察法、现场启发讲授法、现场操作教学法、现场知识竞答、工作目标设定等各种方法进行,通过启发、引导,拓宽学生知识面、启发思路、激发学习兴趣。在野外实践过程中这些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以达到最好效果。在野外实践基础上,编写实践教材、制作多媒体,并通过反复实践,不断凝练、改进,提高教学水平[1]。
3.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野外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单一的课本宣讲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滩涂湿地丰富的教学资源加上教师适当的教学方法,势必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野外情况复杂多变,需要学生能够灵活应变,教师现场提出的目标任务学生须组队加以完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
4.考核体系的构建。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考核不同于课堂考核,更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核。通过在野外对学生完成实践工作过程的全面审视,比如任务完成情况、现场问答、实习报告等[5],从中判断其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这比在课堂中的笔试考核更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考核后反馈给学生,促进其进一步成长,同时反馈于教学中,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盐城地区得天独厚的滩涂湿地资源为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良好条件,利用滩涂湿地进行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不仅能满足本地区本专业学生的需求,而且能够吸引国内相关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前来学习、研究。将地理优势、人才优势进行有效整合的野外实践教学不但有利于环境科学学科的蓬勃发展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而且对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仁超,樊爱萍,韩作振,李增学,李旭平.山东野外地质走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意义[J].高等理科教育,2012,(3):134-137.
[2]杨晓菁,顾延生,葛继稳.“普通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地质教育,2009,(4):114-117.
[3]翟伟峰,刘省非,王英利,王永杰.21世纪高师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4,(6):82-84.
关键词: 中外合作专业教学对象特点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1986年9月,我国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南京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的建立,开辟了中外教育资源互惠互利的先河。2004年7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使得中外合作办学正式成为了“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在短短二十几年中,中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取得了长足发展。日前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的“2009年上海中德合作办学论坛”证实,“全国范围经教育部批准的110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高等教育占872个。上海共有22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高等教育类占6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蓬勃发展,既带来机遇,也提出挑战。笔者从2003年9月起在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学院的中美合作专业担任英语教师,见证了该专业的从起步逐步走向成熟。笔者希望借由在该项目中的一些经验,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这些特点调整英语教学。
一、教学对象的客观特点
笔者承担的是上师大信息与机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和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的中美合作专业的“综合英语”课程。信机学院的中外合作专业采用“3+1”的形式,即学生在国内学习英语和其它基础、专业课程3年时间,在满足条件下,最后一年前往美国戴顿大学完成学业,可获得上师大和戴顿大学两校的毕业证书。
1.本院电子信息和机制自动化中美合作专业的学生每学年各招大概50名左右,女生约占了人数的80%-90%,男生约占10%-20%。各分成两个小班开展英语学习,每班约25人左右,女生约为15-20人,男生约占5-10人。
2.学生中绝大多数为上海本地生源,基本没有或很少外地生源。2009届每班均有几个为数不多的外地生源,来自江苏、江西和福建等地。
3.学生英语基础一般,绝大多数学生属于专业调剂进来。2007年曾经对他们进行过英语的入学测试,平均分在71分(满分为100)。今年进行的调查表明,80%的学生是通过调剂进来的,因为分数不够没有能够录取到理想的第一专业,而又不愿意放弃入读本校的机会,所以选择调剂。
二、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
上述的学生的特点都是客观的,而另一方面的特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即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都是比较大的,而中外合作专业的学生由于某些特殊性,更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教学对象的心理状态将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所以教师也要充分考虑这些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
1.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高校教育领域中尚属新生实物,而本院的中美合作专业开办至今只有6年的时间,所以,大多数学生对于该专业的未来和出国的前景感觉比较迷茫,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2.部分学生对调剂到本专业有一定的失望情绪。另外,他们还附带着对占有大量学时的英语课有点消极的情绪,甚至有个别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点抵触,如有位学生就告诉笔者,高考时本来尽量避免报任何与英语有关的专业,所以面对大量的英语学习和今后的托福考试,感觉非常沮丧。
3.部分学生由于某些因素心理比较焦虑。相比起普通学生而言,对外合作专业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例如,课程安排紧凑学习压力大;将来要通过严格的托福考试合格才能出国,有些学生会提前感到考试的压力;另外,每年的学费比较贵,而且出国要自费承担很大一部分费用,部分学生觉得对家庭是个较大的负担。
4.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对将来的出国前景和学成回国后的未来也抱有一定的好奇和较大的期望值,而这一点可以好好加以利用,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
三、中外合作专业英语课堂的教学对策
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施瓦布认为,教材和教师、学生及环境相互作用构成有机的课程“生态系统”四要素。教师和学生在生态系统中唱主角,只有好好把握学生的特点,包括其客观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师的授课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英语课不能简单地视为只是英语知识的传递,英语教师应该在备课、授课过程中从深层次上对学生的客观特点和心理状态进行把握。
1.两班均是女多男少,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女生学英语一般积极性较高而且基础较好,但比较害羞,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比较被动;男生一般英语基础比较差,但比较活跃,容易搞活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可以鼓励男女搭配,使他们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上海生源的学生一般而言英语基础要比外地生源的学生好,特别是听力和口语方面,但是后者一般比前者更加努力学习。除了鼓励两者互帮互助以外,英语教师还要对外地生源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心,比如,帮助他们纠正语音语调,鼓励他们加强口语等。
3.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一般,需要英语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综合英语课时有限,教师要仔细规划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练习,在已经有其它的听力课和口语课的情况下,可以把重点放在读写方面。但是中国学生的弱项一般就是听和说,而几年以后的国外学习对听说的要求又是很高的,所以综合英语课仍然不能放松听说。比如在笔者的课上,前10分钟就会进行daily talk。某个学生进行自由演讲5分钟,接下来是老师和其它学生的提问时间。如果学生的topic比较有趣,而老师在提问方面又能加以适当引导的话,能收到非常不错的效果。
4.因为班上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教师在授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新知识点的传授要注意从基础入手简单复习,然后着重讲述多数学生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其后稍微提及较难的用法,这样基本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四级考试和托福考试都已取消语法专项的考试,但是据本专业已经回国的学生反映,他们在国外有时需要撰写小论文,仍然感觉语法有些问题。综合英语的课时实在有限,针对上述情况,自本学期开始后,笔者给学生提供了语法参考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要求他们按照进度自主学习,笔者则定时提供各个章节的练习答案及配套的一些练习。
针对中美合作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可采取以下策略。
1.学生在入学初对专业的未来和出国的前景感觉到比较迷茫,这是一种正常心理。事实上我们学院对此非常重视,也为此做了很多的努力。相关的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自己的授课帮助学生拨开迷雾,找到努力的方向。比如在第一堂英语课上,笔者展示合作大学戴顿大学,以及以前历届学生在那里学习的图片,用英语介绍校园风光、专业建设的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的情况,然后就此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出国留言的感想和打算。这样,既能向学生展示该专业的美好前景,又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听力和口语。
2.对于对专业或者英语有消极甚至是抵触情绪的学生,英语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关心。要与他们恳切交谈,关心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困难,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笔者对于一些特别内向的学生,一般选择用电子邮件或短信的方式来交流意见,几次交流之后,学生愿意说出当面说不出的心里话。只要老师愿意付出真正的热情和关心,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这些学生,还有两种较好的方法可以尝试:一是在课堂上让他们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然后当众表扬;二是批改作业时,对于他们的作业,写上表扬和鼓励的评语。实践证明,这么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对于他们的心理压力,建议相关的教师从不同的方面潜移默化地进行疏导。对于英语教师而言,课上所做的翻译、口语、写作等都可以加以利用。例如,中美合作专业的学生课程紧张,学习压力大,英语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完成知识点的传授,如Role-play,debate,oral discussion都可以尝试。对于有些学生对将来的托福考试有点畏难,笔者的做法是挑选托福考试里面比较简单的练习,穿插到一年级学生的课上讲,在学生完成后被告知是托福题目时,他们会感到吃惊并且认为托福也不是很难。这样,既可以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水平,也可以减少学生对托福的畏难情绪,如此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可以帮助学生攻克的对托福的心理关卡。
四、结语
中外合作专业是一个新时代下的新生事物,需要相关部门和所以相关教师的全身心投入和奉献。中外合作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攻克的就是语言关,所以英语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传授英语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外,还要站在洞悉教学对象的客观特点和心理特点的高度,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课外学习 社团建设 自我调整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2.078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社会对能够胜任多种职业、适应性强和自我调节能力强的新型高技能应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变得愈加重要。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独立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能确定一套自我评估体系评价学习效果的过程。影响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因素主要有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策略以及学校的教师教育技术、学校学习环境、学校文化氛围及同学群体等。高职院校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积极探讨以社团建设为主体,逐步丰富课外学习组织形式、学习方式方法、课外学习指导团队等为内容,以面向社会需求,激发高职大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能够在课外学习中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能够不断自省、不断完善自我,进而促进良好课外学习氛围的建立。
1高职机械类学生课外学习现状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目标
课外学习情况调查问卷调研对象为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012级352名学生。调研内容主要分为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学习意愿、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学习形式、规划能力、自主学习方式等几个方面。
问卷调研数据:课外学习意愿较强的主要是专业实操技能(72.46%)、人际交往技能(55.94%)、语言表达技能(54.35%);课外学习能力强的主要是人际交往技巧(35.8%)、政治修养(34.93%)、专业实操技能(33.77%);课外学习地点主要是寝室(68.99%)、自习室(52.17%)、校园(36.81%);较喜欢网络辅助学习(75%)、经常用网络学习(35.65%);周一至周五为主要课外学习时间段(32.75%)、周六至周日为主要课外学习时间段(41.01%),每天学习1小时内(23.77%)、1-3小时(50.29%)、3-5小时(10.14%);自主学习规划能力:明确学习目标强(48.99%)、一般(42.32%);制定学习计划能力强(29.13%)、一般(44.78%);自我评估学习能力强(26.52%)、一般(53.62%);调整学习策略强(28.26%)、一般(48.12%)。自主学习方式:经常参加课外指导教师指导(22.46%)、偶尔(45.22%);经常参与社团活动(44.79%),偶尔(41.3%);经常听讲座(38.26%)、偶尔(49.86%);经常看网络平台(网络公开课)(38.84%)、偶尔(49.71%)。
根据学校现实状况以及问卷的总结数据得出:学生课外自我学习意愿较为强烈,但普遍重实操技能轻专业理论学习,学习目标不明确,目标管理能力较弱;课外学习地点主要以寝室为主,其他实训基地等资源利用较少,课外自主学习时间相对较少,多是完成课程作业,学习时间、地点的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意愿强烈,但在社团活动中大部分学生流于活动形式,学习效果不佳,缺乏探索规划、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能力等。鉴于以上情况,应该充分利用社团活动这一载体,系统组织社团活动的内容、形式、流程、地点以及奖励等,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在活动组织中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性,强化如表1中所述各项能力的培养,最终促成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 高职机械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平台构建
(1)以社团纳新为载体,建立“兴趣探索”宣讲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逐步培养正向态度能力。每年10至11月份,在新生入校后,开展社团宣传月活动,广泛开展优秀社团、优秀社会实践团队、优秀社团成员宣讲会,广泛开展各项职业技能大赛等,并在此阶段开展优秀社团、优秀社团成员评比及表彰活动,烘托出良好的社团活动及学习氛围,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学习是持久性的并且是多样性的,它可以发生在图书馆、实验室、实习车间、宿舍、运动场、志愿者服务等社团活动过程中,增强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兴趣及热情,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及树立正向态度。
(2)以社团日常活动为载体,规范、规划活动流程,培养学生基础管理、问题解决、团队协作等能力。规范社团活动,定期开展社团活动,规定社团活动流程,注重活动目标、活动计划、活动总结等内容、形式、流程的组织,突出学生在活动组织中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性,重视活动中学生自我认知、评价、强化和改进的过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其次,专业社团应开展“三一”活动,每日一问,每周一讲,每月一研的系列专业主题活动,强调规律性,重视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规划能力。
(3)以社团“技能节”活动为载体,推广技能型课外学习模式,鼓励及支持学生开展课外技能型学习及竞技,并广泛设立竞技项目及奖项,表彰优秀学生,以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探索规划能力等。
(4)以暑期社会实践为载体,开展以体验为主的活动,加大与企业的联合以及校外各种实践团体的合作,拓宽实践范围,广泛与企业进行合作,开展服务中、小、微型企业活动,鼓励专业社团指导教师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实践与服务,为学生搭建可迁移技能的培养平台,促进学生发展。
(5)以社团评优奖励活动为载体,建立社团、社团成员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互动,具备互评、自评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构建良好沟通交流平台,以促学生全面成长。
(6)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设立专职社团管理及指导教师,加强对社团专职指导教师的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练技术等规划方面知识理论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在政策上鼓励、支持教师积极参与社团指导,奖励优秀指导教师,与教师年终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方面挂钩。
3 总结
实践证明,学校应重视社团建设,将社团建设打造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主要实践舞台。社团活动的有效组织、科学的规划及过程中有效评价机制的建立,将不断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调控、完善能力的提高,并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营造更加繁荣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谭涛.大学生课外学习的实证分析――以湛江师范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2).
[2] 李峰,刘璐.黄冈师范学院体育系学生课外专业学习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10).
【关键词】课外项目式教学创新教育评价模式
课外项目式教学是一种研究性教学,是在不影响高校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在学生完成本科阶段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之后,开展的专业性综合项目研究。它可以强化大学生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及相关技能得到综合应用和拓展。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对2007届学生在其第三学年第二学期时开展了课外项目式教学的实践,取得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课外项目式教学的实施方法
1.项目题目库的建设
合适的项目题目是项目式教学的基础。好的题目对于项目式教学的开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设计项目题目时,教师通过市场调研。了解企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对相关职业或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使项目包涵的内容和技能具有时效性、完整性、典型性、真实性和层次性,其中层次性主要是考虑学生能力的差别。项目题目主要来自以下方面:教师的科研和学生能接触的现实生活;校企联合项目,此类项目可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也为企业培养人才;学生的好想法,此类项目可为学生实现自己的想法提供平台;网络和图书上的相关项目。这类项目往往需进行修改,以避免其不完整性和老化的问题。项目题目库中的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简介、学习目标、实施设备、必备知识、实施步骤、期望目标、总结和论文方面的要求等。项目题目库的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改进的过程。
2.实施步骤
因为项目是在课外进行,所以学生的主动性、自制力和责任性很关键。首先让学生主动报名,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交谈确定一些对专业感兴趣、非常迫切做项目的学生,然后让他们2~3人为一组。个别有好想法的、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按其意愿独自为一组。为了考察课外项目式教学的可行性和普及性,所选学生大部分成绩一般。
在确定参与的学生后,进行了选题和开题。在此期间,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选题,让学生理解项目的设计内容和目标要求;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因为涉及到方案的新颖性、研究的深入程度及论文的质量等。学生在消化吸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撰写文献综述。项目组成员经过讨论,共同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在开题报告中提出可行的设计方案和全面细致的论证。开题答辩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提出质疑,以促进学生对课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项目进行期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和适度地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专业技能。学生的制作状况主要体现为项目阶段性的分析和设计文档。项目组成员在讨论、协作的基础上,每次以小组的形式上交报告,并且一个月组织一次报告会,汇报自己做的工作,学生和教师可以自由提问,由报告者和所在项目组进行回答,同时教师给予一定的评价,这种评价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激发学生运用知识的潜能和积极的思维,集思广益获得较好的解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教师根据学生的项目内容、专业信息、业界的反馈,组织学生参加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经过实践发现,项目进行到第二学期结束时,大部分学生已完成了硬件的调试和软件的初步设计。暑假期间,系里提供了仪器和教室让学生进行软硬件联合调试,逐步完善系统a在系统完善后,学生需要撰写项目论文,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不足与改进。在大四第一学期开始一个月后,组织教师进行验收,验收环节主要看学生完成的状况和制作状况,对于关键技术提出问题,根据学生的演示和回答,初步给一个分数。然后组织答辩,各项目组选派代表发言,利用多媒体演示并介绍项目组分工情况、设计思路、实现方法和成果,答辩过程中,组内成员可以对成果进行补充,组外成员和教师可以对成果进行积极地质疑、询问和评价。
最后的工作是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总结。学生的总结内容主要是课外项目教学活动对他们的意义。通过总结,使学生找到自己理论及技能上的不足,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对讨论结果和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归纳总结,指出项目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各自的长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总结评估中得到提高。
3.评价模式
参考学生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基本技能、方法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合作程度、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再根据验收和答辩的情况,综合后给出成绩。学生的最后成绩按论文占20%、验收和答辩占50%、平时表现占30%来进行计算。因为本专业是首次开展课外项目式教学的实践,其内容不在培养方案内,因此课外项目式教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分没有影响。但对学生的积极性有影响。台理的评价标准对课外项目式教学的进行和质量提高有促进作用,评价体系的细化还有待完善。
二、课外项目式教学的效果
项目结束后,课题组对参与项目学生的后续课程成绩进行了统计,具体情况如下:《单片机》课程平均分是68.7,参与项目学生的该课程平均分为83.6;《智能仪器》课程平均分为65.8,而参与项目学生的该课程平均分为76.6;毕业设计的平均分为77.5,而参与项目学生的毕业设计平均分为83.5。从以上成绩看出,与其他学生相比,参与课外项目式教学的学生能更好地完成后续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可见课外项目式教学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就业状况来看,项目组学生就业质量相对全体学生偏高,经统计90%学生进入所在公司的研发部门。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得知,课外项目式教学持续时间较久,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设计,尝试了研发的过程,培养了专业方面的思维能力和技能,强化和巩固了专业知识体系,同时学生在项目开展中也了解了自己,提高了职业规划的能力和计划能力,项目的成果使学生能体会了设计的成就感和喜悦,培养了自信,在和小组成员的合作中,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三、结语
从参与课外项目式教学学生的后续课程成绩和就业状况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学和学生的发展十分有利,值得提倡和实施。此外。课外项目式教学在以下方面还可做进一步改进。
1.已完成项目的成果展示和建库课外项目式教学的成果是具备完整功能的产品,通过展示项目的成果,以达到宣传目的,实现课外项目式教学方法的推广。
学生已完成的项目可以建成库,让后期参与的学生通过阅读、分析项目库。快速获得相关知识。后期参与的学生若有好的想法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库进行改进。教师在设计项目时应充分考虑项目的连续性和拓展性,鼓励项目完成情况良好的学生引导后期参与学生积极申请校级创新项目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
2.和毕业设计相结合
〔论文摘要〕社会体育专业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课内教学一课外训练一一校外实践”三种教学环境。实践证明,此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专业技术、身心、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为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等相关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教育的目的要适应人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变化,使教育更好地为人和社会的发展服务。教育的目的和手段必须是灵活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易于接受经常的修正。采用教育的目的和手段应当根据所有有关的事实和价值观用科学的方法来决定,而不是仅仅根据理性用思辨的方法来决定。这一观点已得到教育界的肯定。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日益显现,学生被动参与体育,个性发展受到抑制,课外体育形同虚设,体育锻炼时间严重短缺,体能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这就需要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宗旨,构建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更科学、更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为社会体育专业网球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社会体育专业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体现人本主义思想
人本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重视人的“主体性”。WWw.133229.COm人本主义认为,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各种潜能的充分发展,满足人的多层次的心理需要,从而造就一代人格更为健全、发展更为均衡的人。同时,人本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而是在一定心理空间(即个人的经验世界)内个体行为的改变过程,是一种意义学习。意义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重视个体的经验fzl。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顺应了发展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体地位,能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都是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
2.贯彻终身体育思想
高校体育教育应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设法增强体育意识,培养体育能力,使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健身习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使学生受到系统的体育、健康、娱乐和生活的教育,并让其掌握会健身、会休息、会娱乐的技能,培养和增强其体育兴趣和体育意识,为终身参加体育锻炼作好准备。
3.优化课程结构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指出:“课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总和,包括学校所教的各学科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著名教育家李秉德强调指出:“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自学活动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他进一步阐明课程不仅是正规的课堂教学的内容,还应包括学生课外学习的内容,应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内容有机统一起来。这些阐释为高校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社会体育专业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1.理论构建
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创设一种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里通过相互影响,学会如何学习。在bruce《教学模式》一书中,亨特强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即环境允许人们在各个阶段有效地活动,以便于取得下一阶段的成长;同时他还明确地阐明了不适是成长的先兆,为了刺激发展,应该有意的使学习者与环境不相适应。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为其提供“课内教学一课外训练一校外实践”三种教学环境,即通过课外训练强化课内教学,通过校外实践对课外训练的效果进行实践检验,然后把在校外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到课内教学,让学生在不适的环境中快速成长。社会体育专业网球课内外一化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2.运行及评价
(1)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运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给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学习环境,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进入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状态。首先,学生在课堂卜掌握的技能越全面,掌握其他类似的技巧和策略的能力就会越强。其次,课外网球协会的成立对学生自我感觉、学生互动以及学业学习都有极大的影响。学生自己建立起来的学习氛围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学生在校外实习通过对技能等各方面的整合,从中得到发展,会成为学生跨入社会的重要一步。
三种教学环境对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要求是逐渐提高的,三个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依次进行,学生必须完成了前一个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目标之后才能进人下一阶段的学习。因此,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一是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周期应设为一个学年。第一个学期,安排学生进行课内学习和每周两次的课外训练;第二个学期,实行“三手”一起抓,“三手”都要硬的教学原则,在保证学生完成课堂任务的前提下,安排其进行校外实践。其课程安排如图2所示。二是教学环境的变化。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了有利于进步和能力提升的一切有利条件,使学校的网球场地设施及温州市区含有网球场地的健身区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2)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应充分体现考评制度对学生参与运动的引导作用。其具体体现在,考试方式运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试内容包括期末技术考试十平时表现+业余锻炼+实习单位评价+体育知识相结合(根据本学期开课的内容进行具体调整,如第二学期增加校外实践部分);考核方法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另外,只要学生参加课内教学的出勤率达
到90%,业余锻炼的出勤率达到规定次数,教师就可以考虑给予60分基础分。
三、社会体育专业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分阶段实施
1.课内教学模式
课内教学部分,以直接指导教学模式为主,其显著特点是以学习为中心。学生要把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放在一切活动之上,尽量减少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和游戏。教师直接指导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学习时间的最大化。有关结果证明,和学生成绩有关的教师行为与学生花在学习任务上的时间和学生成功的比例相关联。因此,课内教学阶段,学生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练习。
(1)教学目标。课内教学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网球的基本技能和战术。另外,学生对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也应了解并能熟练地处理。在基本技能方面,学生在课内需掌握网球正手击球、反手击球、发球、高压球、截击的动作要领。在进行以上动作要领专项技术多球练习时,击球成功率要达到50%以上,动作准确率要达到80%以上。
(2)实施过程。课堂教学部分由五个阶段的活动组成,即导向、讲解、组织练习、指导练习和独立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提出课程目标,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对新概念或技能进行讲解,并做示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练习时间,对所学技能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巩固。教师在学生完成练习之后,对学生练习结果的精确度是否保持稳定进行评估,为学生提供反馈,以确保学生的进步。
(3)实施条件。温州大学现有11块室外塑胶网球场地和3面网球训练墙,硬件设施完备。其图书馆内有关网球技能学习、战术学习、网球赛事欣赏、网球运动的发展史等图书和杂志有20多种,可供学生业余时间翻阅学习。另外,教授社会体育专业网球课的教师有2人,教师均拥有丰富的教学和比赛经验。这些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4)教学评价。考虑到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为了让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评价过程中运用激励性评价。对后进生、中等生做自身纵向比较,设立后潜能生进步表,中等生提高表,优秀生荣誉表,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提高。这一部分的分数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进步程度直接打分,占总分数的5%。另外,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努力程度、出勤情况,结合绝对评价的部分内容,进行综合评价。虽然相对评价比绝对评价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但在实施相对评价时难度较大。一方面是原始成绩很难确定,另一方面是每个人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目标很难确定,这些是在采用相对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
2.课外教学模式
对学生而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的社会协调能力可能有难度,但它又是不可或缺的。为了更好地实现合作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宜选择成立网球协会。在社团运作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制定计划,调控社团活动,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课外教学的中心任务在于创设一种有利于合作的团体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逐渐掌握解决问题和冲突的方法及技巧。
(1)教学目标。通过社团活动,教师帮助学生逐渐掌握用科学的方法去改善与人交往和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在技能掌握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技能的准确程度达到90%以上,各种专项技能的击球成功率要达到75%以上,准确掌握作为网球裁判的基本能力,从而为进行校外实践做好充足的准备。
(2)实施过程。在课外训练阶段,教师通过学生建立的网球协会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生进入网球协会以后,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分成若干小组,并在小组内安排一帮一互助学习队,然后给各小组设定目标。为了使小组获得好的成绩,学生必须尽快地适应并且进行合作学习。如有些学生反手技术较好,有些学生擅长高压,有些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全面,但实践能力差,小组要通过对这些学生的长处进行研究并融合,以取得整体进步。在这一教学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技能指导,并起到一定的组织管理作用。
(3)实施条件。学生通过申请成立网球协会,其招收对象是温州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及甄江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全体学生,学生自愿参加。网球协会设有会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职务。体育学院教授体育专业网球课的教师会利用课外时间轮流义务对学生的技术进行指导。另外,温州大学标准网球场地、网球训练墙,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
(4)教学评价。在课外社团体育教学评价中,教师除了定期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测试,还要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观察,了解并记录学生认知发展的情况。日常观察,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性评价,而且是进行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收集必需信息的一种手段。在课外训练中,体育教师只有认真地做好日常观察工作,才能比较真实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学生的认知变化情况,为真正地做好相对评价提供前提条件。
3.校外教学模式
在校外实践阶段,学生经常碰到的是情感而非智力方面的问题。所以,校外教学选择了有利于与学生互动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教师尝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观察世界,创造一种互相理解的交流氛围,从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指导能力,此时教师扮演着指导学生成长和发展促进者的角色。这种方法更强调高效的、有助于长远发展的学习风格和强有力的受到良好指导的个人品质的发展。
(1)教学目标。在校外实践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更加积极地融人社会,使学生更加成熟、自信。同时,学生通过校外实践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整合,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需求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学会有效地做出与自身有关的教育决定,逐渐培养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施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安排其在健身场所做健身指导、教练员或者陪练员。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如果碰到技能或情感方面的问题需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寻求帮助。这一阶段对教师进行角色转换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什么时候做一个纪律严明的教师,什么时候是指导员,什么时候以朋友的身份出现,这对于教师是个挑战。
(3)实施条件。为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温州市区联系了国际网球中心,具有网球场地的香格里拉大酒店,以及银都花园、同人花园、家景花园、云中花园、伯爵山庄等16个含有网球场的健身区,共有网球场地29块。安排学生在课外、双休日或节假日长期做健身指导或网球陪练和教练。另外,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意愿在健身场所竞聘喜欢的或擅长的工作,以发展特长,培养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特色课程;满意度;英语专业
一、问题的提出
在摘要中提到过,不仅是奥运会,在中国的任何比赛赛事的新闻会上,我们都发现凡是有外国教练的国家队翻译基本上都不是专业方面的人,这是否影响我国某些项目中队员与教练的沟通也不得而知,例如,曾经在英超豪门曼城效力过的前国脚孙继海,便曾在外教执教的国家队中担任临时翻译,就可见的体育翻译人才的缺失。但是关于体育翻译人才还没有相关的政策文件,而发展体育翻译人才顺应了时展的潮流,具有前瞻性的意义。
那么怎么样的课程才能培养培养出既具有体育外交才能,又能够既有流利的口语翻译能力和具备体育专业基础知识的英语人才呢?怎样的课程才能满足社会对体育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又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呢?我们学校的课程现状是怎样的?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的看法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解答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结构,作为已经毕业于成体体育学院的学生来说,自己的现状与当初的目标有着很大的差别,自己并没有成为该专业当初所要培养的专业人才,历年中,真正走向体育事业的学生也为数不多,所以在进行自我反思的同时,对于本专业课程本身是否有些问题感到疑惑,因此便借着校友的优势在师弟师妹的帮助下完成了本次调查研究,希望对于同于英语课程的改革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抽取成都体育学院英语专业12,11,10各7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调查了三个年级对各自所学课程的满意度,并对其进行了数据分析,本次所做的牛文娟主要采用吴也显教授关于课程设置的定义制作而成。本次共发放试卷155份,回收143份,回收率为92.25%,统计120份,有效率为77.41%
三、调查结果
(一)各年级对课程满意度的总体分析
1、各年级对课程总体满意度比较高,但是评价结果中存在较大的差异
经过问卷调查,10,11和12级对已经学习过的课程总体来说还是满意度较高的,除个别以外都在3.5份以上,由于各年级水平差异,情况也大不尽相同,结果也是不同的,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理论基础”以及“实践应用”上的评价较其他项目低,三个年级对这些评分相近。经过分析,从总结来说,三个年级对已学课程十个项目的平均分都在3分以上,达到了基本满意水平
但是各个年级对于不同的项目存在较大差异,如教材选用,每个年级都存在无教材情况,随着年级的升高,无教材科目数量增加。又如“基础知识提高”,10级的同学对于自身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是特别满意。在开设必要性上来看,现行课程都有必要开设,对于开设时间和课时来说也是相当满意。但是,对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还有待商榷。
具体来说,12级的同学对于基础知识的提高处于基本满意的状态,相对于其他的满意度较低,11级的同学对于改善思考方式,实践能力满意度较其他项目要低一些,10级的同学对于基础知识提高和增强实践能力方面的满意度要低一些,这可能与10级有更多的机会被派往做赛事志愿者的机会较多,在实际运用中发现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的差距。
各年级对各版块课程的总体上比较满意,本专业学生对各个板块的课程较为满意,绝大多数都能达到3分,但是各个板块相比较而言,学生对于基础课的满意度要高于特色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特色课程的课时和教材出现了问题。同时对于对于增强实践能力这一板块,各个年级的同学对于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都不是特别满意。而12级同学对于各个板块的满意度相对其他年级而言都较高,11级的同学对于基础课满意度较低的是主要是实践能力方面,10级对于基础课改善思考方式和增强实践能力以及增强实践能力方面为三个年级中最低。在特色课程(包括各个体育项目英语)10级和11级的同学对于各个项目的满意度均不是很高。
(二)、各年级对于课程满意度的具体分析
1、12级学生对课程满意度分析
12级学生对于医学课程满意度居于最高水平,均在3分以上,但是各版块、个科目之间存在差异,12级同学对于专业基础课和特色课程的满意度基本相同。但是个别项目上有较大差异,如在教材选用以及教学方法上,特色课程均高于专业基础课。在学习效果一栏中,基础专业课和特色课程所达到的效果各有所长,学生的满意度也有较大差异,如学生对于巩固专业态度的满意度较高,但是对于增强实践能力满意度较低。
2、11级对课程满意度的分析
11级同学对对所学课程满意度较高,专业课程和特色课程都在3.5分左右,而专业基础课相对较低一些。11级学生对特色课程的满意度整体基本高于专业基础课,尤其在增强实践能力,巩固专业态度和开设必要性上最为明显,但是在教材选用和课时方面,专业基础课程的满意度较低,由此可以看出,11级同学对课时不满意主要集中在特色课程,对教学内容的不满意主要集中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效果方面,对特色课程的增强实践能力方面满意度较高,但是对于专业基础课的实践能力的提高就在3分以下。
3、10级学生对课程满意度的分析
10级同学对所学课程满意度整体也是比较好,基本上也在3分左右,但是相对另外两个年级来说,要低一些,而且各个板块之间也存在差阿姨,10级同学对课程的满意度均在3分以上,但是对于特色课程的满意度略低于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差异反应在可是,教材选用以及开设必要性上,但是在教学方法上,不论是专业基础课还是在特色课程上的满意度都不是很高。在学习效果中10级同学在改善思考方式上打了比较低的分数,还有,对于增强实践能力的满意度也很低,认为其学校效果不明显,这与10级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对专业的深入了解也有较大关系,这里存在两种可能,一是确实没有学到多少知识,学校效果确实不明显;二是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发现自己的学习不足,认为自己再学校效果里还不能达到期望的专业水平。
(三)、三个年级课程满意度存在的共同问题
通过千米那对各个年级学生对于课程满意度的整体把握和具体分析可知:三个年级在课程方面存在一些共同问题。
第一、就专业基础课而言,三个年级在学校效果中的“增强实践能力”一栏得分最低,平均分为2.99。因为专业基础课本身的内容就刚刚接触英语专业的同学而言显然没有和同学本身的基础接轨,例如精读,泛读,语言学,词汇学等,并且与同学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不是很贴切,故而学生学习有一些困难,也就失去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第二、就特色课程而言,三个年级中学生明显不满意“课程课时”以及“增强实践能力”两个方面,平均分分别为2.97和2.92.特色课程是成都体育学院英语外事具有自己特色的专业课程,包括田径英语,足球英语,篮球英语等体育项目英语,它要求学生在精通英语专业的基础上,学习体育相关英语知识,从而成为既懂英语又懂得相关体育知识的人才,但是,就目前三个年级对特色课程的满意度来看,主要问题就是可是不足,没有办法针对一个体育项目进行深入学习,同时开课时间也较晚。
对于特色课程,10级和11级同学对于所学教材也多有不满意,一些课程或是没有教材,或是选了教材又很少用到教材,大多是老师放映自己的幻灯片,要么就是复印自己出版的书籍,学生上课不停地抄笔记,上课效果也就差了。
四、建议
依据前面的交叉结果,我们将从实际出发,根据专业基础课,特色课程进行相应的建议。
(一)、大一大二英语专业基础课注重基础,课程教学应注重为学生打好英语语言基础
大一大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名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时学习方法,为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专业基础”(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2000.)。既然大学新生入学时因为来自不同的地区,各地区发展程度不同,新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老师上课的内容还有一部分同学不能够接受,还拥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过于简单,这样一来,老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在需求,在采访中也得知,上课时有一小部分同学很难跟上老师和其他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的节奏,私底下还要花更多的时间来预习复习,但是效果仍不好。所以在学习专业基础课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尽量做到照顾每一位同学,并且提出一些有益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加强监督,定时检测,一定要打好基础,为大二下学期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做准备。即便是像精读,泛读这种纯理论课程也尽量让学生实际运用,例如利用上课时间的10%来让同学做英语展示,既可以检查同学的英语水平情况,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及心理素质。同时在这些课程中,老师可以依据教授内容与实际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二)、大三大四专业基础课注重英美文化熏陶和专业知识的深入
大三到大四的课程主要是在前两个学年专业英语基础上的深入学习,难度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新增加的英美文学等文化课程以及语言学词汇学纯理论课程对于学生来说都比较陌生。在采访的11名同学中有7名同学反应,这些课程内容比较乏味,很难有兴趣持续听下去,而且对于以后的用处也不大。在这些课程中,教师基本上是按照课程章节来讲授,主要以书本为中心,以老师讲授和课件ppt为主,确实很难叫同学提起兴趣。那么提高学生对于学习英美文化的兴趣也就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为了是讲解内容生动有趣,且具有系统性,老师应大体上按照教材的章节架构来添加各种有时代感并附有趣味的文字和音像资料。为了兼顾教学方法的灵活以及应对大四的专业八级考试,调整部分章节,有一位同学提出,可以安排同学以话剧的形式重现文学巨著,对提高学习情趣以及记忆相关重要知识也是有益的。在词汇学和语言学这两门课程中,10级同学对其课程开设必要性的满意度只有2.69,大多数同学认为,这种课程内容十分枯燥,很难听懂,对以后考研及就业帮助不大,建议缩短课时,减少学习内容,降低难度,只针对专业八级考试考点来进行讲解,或者将其纳为选修课,只为今后考英语专业研究生同学开设。
在笔译和口译这两门相当重要的课程中,学生不满意的是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议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并且增加学生应用的机会,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将教学内容与本专业特色结合,多讲解有关体育方面的翻译练习,同时将教学内容变得更系统,更有逻辑性,让学生透过对翻译方法的理解更有针对性的练习。
(三)、特色课程应与时事相结合,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本专业的学生从全国各地来,11名被采访的同学中6名同学均表示对体育外事英语的特色所吸引,本身也是体育爱好者,从而希望通过四年的学习能够对自己钟情的运动项目。本专业体育项目英语包括田径,足球,篮球,排球,武术,国外热门体育项目英语,不少同学表示课时不够,对于所学的体育英语知识只是个大概,老师为了赶课时,压缩教学内容,甚至没有时间给学生实际应用的机会。由于是新兴的专业并没有配套的教材使用,学生只能靠做笔记,或者买老师自己出的书,这样的教学叫同学有一点失望。建议根据学生的兴趣,可以要求学生只选择一到两门课程学习,同时增加课时。
另外,我校有多次派往学生在成都举行的国际体育赛事的志愿者活动,但是有一部分同学由于成绩排名不够,很难争取机会去参加,所以建议让每一个同学有机会参加实践活动,感受赛场气氛,锻炼英语口语,熟悉赛事流程,对于今后相关就业也有利。
综上所述,我校英语(体育外事)专业已开设的课程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课程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存在的问题需要教研室老师们研讨:怎样优化本专业课程,既能满足社会需要有能满足学生的求学需求?课程改革的直接受益者是学生,因此学生也有权利参与课程设置讨论,提出自己的意愿和建议。我们希望所学课程能更多反映学生自己的意愿和兴趣。
参考文献:
[1] 孙俊俊.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三维因素.陕西高等教育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 徐晓光,陈霞,张庆云.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泰山学院学报
〔论文摘要〕社会体育专业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课内教学一课外训练一一校外实践”三种教学环境。实践证明,此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专业技术、身心、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为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等相关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教育的目的要适应人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变化,使教育更好地为人和社会的发展服务。教育的目的和手段必须是灵活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易于接受经常的修正。采用教育的目的和手段应当根据所有有关的事实和价值观用科学的方法来决定,而不是仅仅根据理性用思辨的方法来决定。这一观点已得到教育界的肯定。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日益显现,学生被动参与体育,个性发展受到抑制,课外体育形同虚设,体育锻炼时间严重短缺,体能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这就需要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宗旨,构建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更科学、更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为社会体育专业网球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社会体育专业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体现人本主义思想
人本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重视人的“主体性”。人本主义认为,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各种潜能的充分发展,满足人的多层次的心理需要,从而造就一代人格更为健全、发展更为均衡的人。同时,人本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而是在一定心理空间(即个人的经验世界)内个体行为的改变过程,是一种意义学习。意义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重视个体的经验fzl。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顺应了发展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体地位,能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都是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
2.贯彻终身体育思想
高校体育教育应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设法增强体育意识,培养体育能力,使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健身习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使学生受到系统的体育、健康、娱乐和生活的教育,并让其掌握会健身、会休息、会娱乐的技能,培养和增强其体育兴趣和体育意识,为终身参加体育锻炼作好准备。
3.优化课程结构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指出:“课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总和,包括学校所教的各学科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著名教育家李秉德强调指出:“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自学活动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他进一步阐明课程不仅是正规的课堂教学的内容,还应包括学生课外学习的内容,应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内容有机统一起来。这些阐释为高校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社会体育专业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1.理论构建
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创设一种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里通过相互影响,学会如何学习。在bruce《教学模式》一书中,亨特强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即环境允许人们在各个阶段有效地活动,以便于取得下一阶段的成长;同时他还明确地阐明了不适是成长的先兆,为了刺激发展,应该有意的使学习者与环境不相适应。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为其提供“课内教学一课外训练一校外实践”三种教学环境,即通过课外训练强化课内教学,通过校外实践对课外训练的效果进行实践检验,然后把在校外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到课内教学,让学生在不适的环境中快速成长。社会体育专业网球课内外一化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2.运行及评价
(1)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运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给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学习环境,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进入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状态。首先,学生在课堂卜掌握的技能越全面,掌握其他类似的技巧和策略的能力就会越强。其次,课外网球协会的成立对学生自我感觉、学生互动以及学业学习都有极大的影响。学生自己建立起来的学习氛围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学生在校外实习通过对技能等各方面的整合,从中得到发展,会成为学生跨入社会的重要一步。
三种教学环境对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要求是逐渐提高的,三个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依次进行,学生必须完成了前一个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目标之后才能进人下一阶段的学习。因此,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一是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周期应设为一个学年。第一个学期,安排学生进行课内学习和每周两次的课外训练;第二个学期,实行“三手”一起抓,“三手”都要硬的教学原则,在保证学生完成课堂任务的前提下,安排其进行校外实践。其课程安排如图2所示。二是教学环境的变化。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了有利于进步和能力提升的一切有利条件,使学校的网球场地设施及温州市区含有网球场地的健身区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2)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应充分体现考评制度对学生参与运动的引导作用。其具体体现在,考试方式运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试内容包括期末技术考试十平时表现+业余锻炼+实习单位评价+体育知识相结合(根据本学期开课的内容进行具体调整,如第二学期增加校外实践部分);考核方法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另外,只要学生参加课内教学的出勤率达
到90%,业余锻炼的出勤率达到规定次数,教师就可以考虑给予60分基础分。
三、社会体育专业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分阶段实施
1.课内教学模式
课内教学部分,以直接指导教学模式为主,其显著特点是以学习为中心。学生要把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放在一切活动之上,尽量减少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和游戏。教师直接指导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学习时间的最大化。有关结果证明,和学生成绩有关的教师行为与学生花在学习任务上的时间和学生成功的比例相关联。因此,课内教学阶段,学生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练习。
(1)教学目标。课内教学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网球的基本技能和战术。另外,学生对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也应了解并能熟练地处理。在基本技能方面,学生在课内需掌握网球正手击球、反手击球、发球、高压球、截击的动作要领。在进行以上动作要领专项技术多球练习时,击球成功率要达到50%以上,动作准确率要达到80%以上。
(2)实施过程。课堂教学部分由五个阶段的活动组成,即导向、讲解、组织练习、指导练习和独立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提出课程目标,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对新概念或技能进行讲解,并做示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练习时间,对所学技能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巩固。教师在学生完成练习之后,对学生练习结果的精确度是否保持稳定进行评估,为学生提供反馈,以确保学生的进步。
(3)实施条件。温州大学现有11块室外塑胶网球场地和3面网球训练墙,硬件设施完备。其图书馆内有关网球技能学习、战术学习、网球赛事欣赏、网球运动的发展史等图书和杂志有20多种,可供学生业余时间翻阅学习。另外,教授社会体育专业网球课的教师有2人,教师均拥有丰富的教学和比赛经验。这些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4)教学评价。考虑到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为了让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评价过程中运用激励性评价。对后进生、中等生做自身纵向比较,设立后潜能生进步表,中等生提高表,优秀生荣誉表,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提高。这一部分的分数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进步程度直接打分,占总分数的5%。另外,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努力程度、出勤情况,结合绝对评价的部分内容,进行综合评价。虽然相对评价比绝对评价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但在实施相对评价时难度较大。一方面是原始成绩很难确定,另一方面是每个人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目标很难确定,这些是在采用相对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
2.课外教学模式
对学生而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的社会协调能力可能有难度,但它又是不可或缺的。为了更好地实现合作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宜选择成立网球协会。在社团运作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制定计划,调控社团活动,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课外教学的中心任务在于创设一种有利于合作的团体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逐渐掌握解决问题和冲突的方法及技巧。
(1)教学目标。通过社团活动,教师帮助学生逐渐掌握用科学的方法去改善与人交往和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在技能掌握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技能的准确程度达到90%以上,各种专项技能的击球成功率要达到75%以上,准确掌握作为网球裁判的基本能力,从而为进行校外实践做好充足的准备。
(2)实施过程。在课外训练阶段,教师通过学生建立的网球协会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生进入网球协会以后,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分成若干小组,并在小组内安排一帮一互助学习队,然后给各小组设定目标。为了使小组获得好的成绩,学生必须尽快地适应并且进行合作学习。如有些学生反手技术较好,有些学生擅长高压,有些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全面,但实践能力差,小组要通过对这些学生的长处进行研究并融合,以取得整体进步。在这一教学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技能指导,并起到一定的组织管理作用。
(3)实施条件。学生通过申请成立网球协会,其招收对象是温州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及甄江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全体学生,学生自愿参加。网球协会设有会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职务。体育学院教授体育专业网球课的教师会利用课外时间轮流义务对学生的技术进行指导。另外,温州大学标准网球场地、网球训练墙,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
(4)教学评价。在课外社团体育教学评价中,教师除了定期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测试,还要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观察,了解并记录学生认知发展的情况。日常观察,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性评价,而且是进行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收集必需信息的一种手段。在课外训练中,体育教师只有认真地做好日常观察工作,才能比较真实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学生的认知变化情况,为真正地做好相对评价提供前提条件。
3.校外教学模式
在校外实践阶段,学生经常碰到的是情感而非智力方面的问题。所以,校外教学选择了有利于与学生互动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教师尝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观察世界,创造一种互相理解的交流氛围,从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指导能力,此时教师扮演着指导学生成长和发展促进者的角色。这种方法更强调高效的、有助于长远发展的学习风格和强有力的受到良好指导的个人品质的发展。
(1)教学目标。在校外实践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更加积极地融人社会,使学生更加成熟、自信。同时,学生通过校外实践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整合,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需求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学会有效地做出与自身有关的教育决定,逐渐培养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施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安排其在健身场所做健身指导、教练员或者陪练员。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如果碰到技能或情感方面的问题需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寻求帮助。这一阶段对教师进行角色转换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什么时候做一个纪律严明的教师,什么时候是指导员,什么时候以朋友的身份出现,这对于教师是个挑战。
(3)实施条件。为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温州市区联系了国际网球中心,具有网球场地的香格里拉大酒店,以及银都花园、同人花园、家景花园、云中花园、伯爵山庄等16个含有网球场的健身区,共有网球场地29块。安排学生在课外、双休日或节假日长期做健身指导或网球陪练和教练。另外,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意愿在健身场所竞聘喜欢的或擅长的工作,以发展特长,培养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本科院校 学生 校外实习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专项基金(13JK0014)。
经管专业校外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校外实习的效果评价方面,目前并无一套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全面的测量指标、测量方法及评价方法,而学生对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观评价对了解高等教育质量非常重要,研究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以学生为本,才能得出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结论[1]。学生满意度是学生参与教育过程并分享教育成果的必然结果和评价指标,通过学生满意度评价、监测校外实习质量,有助于根据学生经历的普遍性认识校外实习,提高校外实习的管理水平。
研究方法及样本特征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获得学生对校外实习(主要是毕业实习)满意度的总体评价,并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影响实习满意度的因子进行归纳。在收集有关项目时,我们采用学生们易理解的语言,对经管类专业学生进行访谈并加以整理,抽取主要影响学生校外实习满意度的因素,初步形成本研究的问卷题目。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问卷1860份,回收率93%、去除无效问卷后共计有效问卷1640份,有效率为 82%,使用SPSS16.0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样本情况见表1。由表可见学生的性别比例基本平衡,70.7%的学生入校前来自农村,非独生子女占到70%。实习岗位以基层服务或销售及基层管理工作为主,两者占到80%,实习时间以3-6个月、1-3个月为主,多数实习津贴从500元-1499元不等;实习组织方式以学校组织的带薪实习和自己联系的带薪实习为主,两者占到87%。
结果和分析
1.学生对校外实习的满意度描述性分析
为检验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信度,利用SPSS16.0软件检验克朗巴哈a信度系数和拆半信度系数, Cronbach's a=0.897,Guttman拆半系数为0.803,显示变量相关性和内部信度良好,适合进一步分析。首先对陈述实习感受和总体满意度的20个观测量进行描述性分析,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横坐标的数字“a1”代表“和指导教师相处融洽”,“a2”代表“与同事相处融洽”,“a3”代表“和其他实习生相处融洽”, “a4”代表“与顾客或前来办事的人相处融洽”,“a5”代表“对工作环境感到满意”,“a6”代表“实习岗位体现我的个人价值”,“a7”代表“实习生受到歧视,同工不同酬”,“a8”代表“我觉得自己的实习岗位充满挑战性”,“a9”代表“实习单位安全保障工作做得很好”,“a10”代表“学校重视实习,组织安排得力”,“a11”代表“对自己在实习单位的表现感到满意”,“a12”代表“实习工作强度超出承受能力”, “a13”代表“实习让我充分利用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a14”代表“实习生在单位付出高于回报”,“a15”代表“对单位的食宿和福利感到满意”,“a16”代表“实习单位的业余生活安排很好”,“a17”代表“不喜欢实习单位的复杂人际关系”,“a18”代表“实习单位对员工过于苛刻”,“a19”代表“对实习津贴感到满意”,“a20”代表“对本次实体满意度很高”。由图1可见,学生在绝大多数观测量上的得分为3-3.9分,显示学生对校外实习的总体满意度为中等水平。在“对本次实体满意度”题项上,均值M=3.51,标准差Std=1.353,说明学生基本认可校外实习,但尚未达到“很满意或很认同”水平(均值为4以上表示很满意)。对描述实体感受的题项进行排序,发现“与指导教师相处融洽、与同事相处融洽排在首位,而“与其他实习生相处融洽”“与顾客或前来办事的人员的相处融洽”“对工作环境感到满意”等题项排前,说明学生对与指导教师、同事、同学及顾客的相处和对工作环境较为满意,但同时认为“实习生在单位受到歧视”或“实习单位对实习生过于苛刻”“实习生在单位的付出高于回报”“实习工作强度超出承受能力”,而“对实习津贴感到满意”题项上得分最低(M=2.69,SD=1.252),可见学生对实习津贴有较高的期望。
2.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因子分析是一种通过显性变量测评潜在变量,通过具体指标测评抽象因子的统计分析方法,最早由心理学家Chales Spearman在1904年提出,它的基本思路是将实测的多个指标,用少数几个潜在的指标(因子)的线性组合表示,主要应用于寻求基本结构,简化观测系统和对变量或样本进行分类[2]。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响学生实习满意度的因素,使用SPSS16. 0软件对39个描述实习感受、影响因素及满意度的题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首先采用KMO与Bartlett’s球形度检验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其结果为:KMO检验值为0. 740,说明样本量较为充分;近似卡方值为2282.03 ,自由度为231 ,显著性系数为0. 000,说明样本适合作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根据特征根大于等于1的原则选取公因子,提取因子时以因子载荷0.4为基准,并根据如下标准进行指标剔除:第一,在所有因子的载荷小于0.4的指标;第二,只含有一个指标的因子及指标;第三,同时在两个因子上载荷达到0.4的指标,对剔除后的问卷中的24个指标再次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萃取出7个因子,它们累计可以解释80.04%的方差,即萃取出的7个因子可以基本上代替原有的24个表述实习感受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的题项,对这7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实习单位管理及实习待遇、个人价值与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生涯发展、岗位吸引力、人际关系、对实习岗位要求以及学校组织管理。
结论与建议
第一,学生对校外实习的满意度为中等水平,与学校及专业指导教师对实习效果较高的预期相比,学生只是基本认可实习,这一点应引起学校、院系及专业指导教师的高度重视,分析、思考影响实习满意度的原因,以学生为本,认真进行实习设计、遴选实习基地及实习单位,加强对实习的组织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第二,影响学生实习满意度的因素可归结为实习单位管理及实习待遇、学生个人价值实现与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生涯发展、学校组织管理等7个方面,其中实习单位管理和实习待遇的影响作用最为显著。
第三,在对实习单位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多数实习单位都强调,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认识实习的意义和实习薪酬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和素养,做到爱岗敬业;另一方面反映出目前企业倾向于将实习生安排在基层岗位,补充基层劳动力的短缺,导致实习岗位与专业不一致,学生往往感到在实习阶段无法很好地应用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从而导致实习满意度较低。学校要加强与实习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创造更为人性化的实习环境。
第四,研究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他们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关注学生的心理诉求和发展愿景。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充分的知识储备投入到实习中,在实习岗位上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专业知识,体现个人价值和潜能,才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倩、岳昌君:《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学生满意度》,《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第11期,第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