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09:47: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顺向性探究设计是有效课堂探究活动的保障
课堂探究活动顺向性设计是整个课堂探究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它是由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性所决定的,是小学科学教育尊重学生学习发展客观规律的重要体现。顺向性探究活动设计主要体现在探究活动设计的衔接性或铺垫性,即前面的探究活动都是为后面的主要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让学生在过程技能上做好探究的准备。《用橡皮筋作动力》一课,教材是通过以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主要探究活动,让学生来形成“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这一核心科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弹力”的科学概念。学生在进行该主要探究活动需要具备以下技能:安装小车、让小车向规定方向行驶、正确测量小车的行驶距离、分析观察数据等。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技能,笔者设计以下探究活动:让小车动起来、小车竞赛、测量小车行驶距离、设计和实施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验证方案。“让小车动起来”探究活动使学生具备以橡皮筋为动力的小车安装技能,“小车竞赛”是让学生掌握小车行驶方向和正确绕圈的操作技能,“测量小车行驶距离”则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测量方法(特别是小车跑偏情况下的行驶距离测量)。上面这些探究活动的设计为最后的主要探究活动进行了过程技能上的层层铺垫,正是这种探究活动设计的顺向性确保了“设计和实施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验证方案”活动的有效开展,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并形成“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科学概念。最后再以此为基础,通过设计弹力体验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弹力的科学概念。
二、思维性探究设计是有效课堂探究活动的内涵
在我们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常会见到这种现象:学生探究活动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思维活动却停滞不前。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探究活动设计的思维性就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每一个探究活动中不仅有操作技能的发展,更要有思维活动的发展,我们要从热热闹闹的动手探究活动中看到学生热热闹闹的思维活动。上面探究活动设计中的每一个探究活动都能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教师的引导激发等手段,体现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参与和发展。如“让小车动起来”探究活动中,学生观察思考如何使用橡皮筋作为动力来安装小车;“小车竞赛”活动中,学生会思考如何让小车向规定方向行驶和如何让小车跑得更远;“测量小车行驶距离”活动中,学生在发生跑偏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思考该如何测量小车跑的距离;“设计和实施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验证方案”活动中,学生会利用在上面探究活动形成的探究过程和操作技能来思考如何利用变量和不变量来设计和实施验证方案,这使得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了对比实验,从而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三、开放性探究设计是有效课堂探究活动的升华
探究活动的开放性是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它既是探究活动形式的开放,同时更是探究思维发展的开放。探究活动的开放性设计是对学生个性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体现。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的各个智能分布和发展有很大的差异性,个体都具有自己的强项智能和弱项智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探究活动的七个环节都体现了学生不同智能的发展,如“提出问题”主要是自然探索智能的体现;“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主要是逻辑智能的体现;“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主要是语言智能的体现,同时整个探究环节都体现了人际智能和内省智能。开放性探究活动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智能强项,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在“小车竞赛”活动设计中,笔者不规定小车的车头和车尾,这是一个活动形式上的开放性探究,而绝大部分教师为了方便教学都会规定小车的车头和车尾,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这种限制性教学行为在我们的小学科学课堂中随处可见。又如在“设计和实施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验证方案”活动设计中,笔者也不会像其他老师那样为了方便数据对比,千方百计地引导甚至直接规定学生用绕1、3、5圈来进行实验和获取数据。笔者首先会利用计算机技术使数据图形化,图形化数据能更好地让学生发现规律和产生新的探究问题;然后再让学生自由探究想绕的圈数,这样产生的数据就会更加丰富,不仅能使学生很快验证自己的假设,而且能促进不同的学生个体产生更多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探究问题,如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是否有倍数关系等。这种思维发展上的开放性探究能更好地促进不同学生个体强项智能的发展。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组织教学活动的最根本的依据。仔细查阅《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很多内容都与自然环境有关,如:1-2-2 考察本地(县、乡、村或城市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本地在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1-2-9描述世界上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条件,比较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不同等。1992 年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中也指出学习地理主要有五个核心概念:位置和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的相互作用、区域。并在地方这个核心概念中提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认识地方的自然特征和人对环境的态度是理解人和地方的相互关系的基础。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地理知识主要集中在七年级的历史与社会中,但是我们翻阅依据课程标准而编写的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发现是这样编排的:第二单元的导言中提到自然环境是生活的基本条件,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对于自然环境这个概念也没有作具体的解释,接着介绍了地形、气候、河湖这三个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在第三单元就开始引导学生得出“不同区域的人民都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着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这一基本观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其实并未真正理解自然环境的内涵,也不知道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因为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不成熟。而自然环境是地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我们知道概念是进行判断、推理的依据,地理概念则是导出地理结论的逻辑基础,是地理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如果学生没有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就很难发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判断、推理也会失去依据,更别提地理学科基本观念、学科思想方法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了。而学生在学习中只有抓住地理学科的基本观念和学科思想方法这一主线,思考时才能更具有目的性、组织性和灵活性,才能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自然环境究竟是什么?其基本要素有哪些?这些问题是我们教学的关键,是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要理解自然环境及其基本要素有哪些,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生活的环境。按照环境的属性,可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科院地理所集体编撰的《现代地理学词典》对自然环境是这样解释的:“地球表层指与人类直接有关的一部分地球环境,其范畴〔围〕大致上始大气对流层顶,下至岩石圈上部,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在内的特殊圈层。”这个特殊的圈层即自然地理环境。通俗地讲,就是指环绕在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不同教师对基本要素有哪些及如何命名上就存在分歧,甚至同一教师在前后授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基本要素的表述也是不统一的,这源于教师自身对自然环境基本要素理解的模糊。以《稻作文化的印记》一课为例,有的老师在分析湄南河平原水稻生产的条件时是这样呈现的:“湄南河平原生产水稻的条件分析:平原—提供广阔的肥沃的土地;河流—提供充足的水分;气候—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位置—低纬度有充足的光照和温度。”同样是《稻作文化的印记》这课,另外一位老师在分析湄南河平原水稻生产的条件又是这样呈现的“:纬度带———地处低纬,阳光充足;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地形———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土壤———土壤肥沃;水文———水网密布、灌溉方便”。两者相比较,不难发现老师在表述自然环境基本要素时,有时候是比较混乱甚至是错误的,第一位老师在分析第一个条件时,用了“平原”这个词,而平原只是五大地形之一而已,把它与气候等同,显然是不科学的。另外,在分析时,这位老师还提到位置—低纬度有充足的光照,其实,前面在讲气候这个因素时,已经提到了高温,在这里又出现,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还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在表述上,不同老师之间也存在差异,第一位老师用了“河流”,第二位老师用了“水文”,还有老师用了“水”,在选择自然地理要素的专业术语时我们应当尊重长期以来在地理学上形成的传统,取“水文”更为恰当。这是因为,仔细回味“水文”这个概念,我们发现这个概念不仅包括“水”“河流”等物质性方面的含义,还能体现其运动状态、功能等方面的含义。还有老师把湄南河平原的地理位置也归纳为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但根据“划分的各个子项应当互不相容”的逻辑规则,这种归类应当是错误的,因为地理位置是造成气候等因素不同的原因,地理位置与气候等因素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上册综合探究三中还提到“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这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与自然资源等”。《辞海》对自然资源的定义为: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而教材中自然资源应该指的是狭义上的自然资源,是指实物性资源,即那些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学生只要能理解到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文、土壤、自然资源等就可以了。
以《稻作文化的印记》为例,分析湄南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时,结合教材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就可以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基本要素进行分析,接着探究稻作生产对人口分布、民居特色、饮食、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归纳出“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这一概念。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确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来讲解呢?
心理上重视。教师要意识到自然环境在整个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向学生灌输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战术上灵活。开始时,应着重分析自然环境,但分析时需要注意方法。首先应对自然环境的概念进行解释,可以运用概念之间的比较法,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比较而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深化学生对概念以及不同概念的区别的理解,在这里可以将自然环境与环境和人文环境加以比较分析。还必须引导学生利用他们手头的资料,如各种地图和文字等提取信息,要让学生知道本课要了解湄南河平原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这几个基本要素出发,另外,再及时补充自然环境的其他基本要素。接下来,在关于其他区域的学习时,都提醒学生要先分析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有能力分析区域中的自然环境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地理观念和学科思想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物理教学 科学素养 基本要求
物理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极其重要的,其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就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这一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探究。
一、高中物理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
1.科学假说素养
所谓的科学假说素养是科学探索的基本素养,是由爱因斯坦首先提出的,基本要求就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理论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猜测性陈述并加以验证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高中物理教学就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假说素养,保证学生的高中学习能够有科学假说能力,但是也要注意,假说的提出既要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又要有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2.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探究能力的主要因素就是将物理学科内容与学生的探索精神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重心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科学研究态度、创新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的理性思维,探究方式要依靠实验教学、课堂教学和习题演练。
3.综合的科学能力
综合的科学能力不仅要包括探究能力、假说素养等,还要有多方面的动手和思维能力。高中物理科学综合能力的培养,要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特点出发,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来完成。物理教师还必须要引导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勇于否定别人,支持学生对实验过程发表不同的见解,要鼓励学生善于运用知识、将科学能力发扬下去。
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实验教学
高中物理教学要特别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从本质上说,实验是人为地创造一个环境,人为地控制物质变化的过程,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下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进行的操作。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牛顿管实验,设计实验,不抽空气,观察会出现的现象;抽一部分空气,观察现象;抽成真空观察现象。先猜测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发现规律。这样,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知识生成的过程和来龙去脉,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探究能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就会找出物理变化,同时验证科学假说,以此来不断地培养科学素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即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力,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学习电路这一节中,在讲解串、并电路时,可制作两个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暗箱,分别让两只灯串联和并联,然后分别拿掉其中一只,根据出现的现象,训练学生的猜想能力。然后,让学生进行独立实验,来进行结果验证。有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进行一些趣味的物理实验,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独立创造实验能力。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实验。
2.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质疑能力的培养要以“鼓励”为主,教师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提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能激活教师的思维,从集中思维走向发散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立信息反馈渠道,通过收集意见、小组报告、网络沟通等渠道来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信息反馈来进行教学再创造,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思维发展,使得课堂教学变成教给学生准确知识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空间。
三、课外科学素养的培养
1.网络学习
知识的来源并不限于课本,我们周围的人和事物都是学习的好材料,而互联网更是一个蕴涵着丰富教学资源的宝库。物理科学素养的培养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让学生通过网站进入到丰富多彩的物理学习天地。同时,网络学习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方便的交流沟通机会,使得师生直接的沟通更为方便快捷,学生也可以自由无所顾忌地提出自己对物理问题的看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探究能力。网络学习展现的物理新问题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探究能力,养成终身探究学习的习惯。
2.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可以转变课堂教学的固定模式,有着更为广阔的发散思维空间。活动教学可以从课文科技制作、组织调查、课外活动等手段进行。无论哪种课外活动都要有教师进行指导,要通过合作教学来实现,单独的个人活动往往没有广泛的控制能力,也不会在高中阶段形成常规效果。具体来说,科技制作可以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楼梯电灯开关电路、制作潜望镜等。学生制作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展评,以此来形成制作规模,并鼓励学生的制造热情。而社会调查活动的目的则是要将物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实现物理知识的延伸,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水能风能的利用”后,可调查当地能源使用情况、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调查噪声污染、热机的使用、农村用电等情况等。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学习方式 转变方法
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又译为学习风格)是指个体在知觉和学习中处理信息的方式及个体对作业做出反应所使用的各种策略,涉及个体处理学习中的信息或解决问题时所偏爱的方式。改变学习方式,意味着改变思维方式、实践方式和生存方式。[1]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本文试图对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系统阐述。
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内涵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的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2]。自主学习强调主动性、独立性和自控性。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表现为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独立性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品质。新的意愿和品质,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
(二)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3]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约翰逊兄弟(Johnson,D.W·&Johnson,R.T.)认为,对于任何一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方法来说,有5个要素是不可缺少的。第一,积极互赖(Positive Interdependence)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们应当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第二,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Face—To—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合作学习要求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相互作用,由此提高彼此的学业成绩;第三,个人责任(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个人责任是指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要掌握所分配的任务;第四,社会技能(Social Skills)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一些社交技能,以进行高质量的合作;第五,小组加工(Group Processing)也有学者将之称为“小组自评”。合作小组必须定期地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三)探究学习的内涵
探究学习(发现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以及实验、操作、调查等探索活动,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培养情感与端正态度,特别是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4]探究学习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探究意识、探究态度,以及探究能力。其中探究意识包括探究兴趣和探究的意志品质等;探究态度包括探究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合作性等;探究能力包括想象和思维能力、质疑和创新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这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而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
二、三种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三中学习方式内涵的辨析,可以看出,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作为三种学习方式各自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三种学习方式之间又存在内在的联系。庞维国教授认为:“首先,自主学习需要探究与合作。在个体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就需要他经过独立探究来解决;当自己经过探究尚不足以解决问题时,就需要寻求他人的帮助;当被求助者也不能解答该问题时,可能就需要分工协作,共同探究、解决问题。其次,研究性学习也离不开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从组织形式上看,研究性学习有个人研究和集体研究之分。个人从事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自主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动机,而且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主动做出监控和调节,对自己的探究结果作出总结和评价。集体从事的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合作学习过程。集体开展研究性学习经常需要成立课题组,需要课题组的成员分工协作,各展所长,交流研讨,共同把问题解决,共享研究成果。最后,合作学习也需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小组的成员都要各负其责,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因此可以说是一种集体的自主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学习问题,如果个体经过独立探究不足以解决问题,就要与小组成员共同探究来解决,这又属于集体的研究性学习。概言之,上述三种学习方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认为,在实际的学习情境中,这三种学习方式存在着一种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关系。如果本着充分利用三种学习方式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原则而寻求一种最佳的学习方式搭配的话,首先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如果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就鼓励个体开展探究性学习;如果个体研究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就开展小组或集体合作的探究学习,直至把问题解决。”[8]
三、结语
学习方式没有优劣之分,各种学习方式既有优势,又有缺陷,所以教师应该运用适合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方式,而不能强迫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卿素兰.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9(10).
[2][3][4]肖川.教育漫笔(二十五)学习方式就是人的存在方式[J].中小学管理,2002(8).
[5]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2).
[6]郭莲花.探究学习及其基本要素的研究[J].学科教育,2004(1).
关键词: 物理 探究式学习方式 探究式教学方式
一、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意义
1.物理课程标准中对物理课程的性质作了正确的定位,其中提出: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标准》中对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如下:
从《标准》对物理教学的要求中不难看出探究式学习方式的重要。
2.探究学习是以主体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支撑的一种学习方式。主体教育理论特别强调:(1)人是主体教育的出发点,主体教育的直接指向是完善人、发展人;(2)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个性发展的决定因素;(3)主体教育的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从而造就具有主体性的社会成员。说到底是为学生提供教育资源和学习背景,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将新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主动建构的过程。其一,学习是一个主动认识过程,而不是一个被动吸收的过程;其二,学习过程依赖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一个同化和重组的过程,把学习对象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当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容纳”新的对象时,原有认知结构就进行分化、异动、重组,使之与新的学习内容相适应。
3.根据探究学习基本理论和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学生的探究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观察物理现象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研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培养初步的收集、处理能力;学习从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培养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4.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其意义在于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注重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转化,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新知,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二、关于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具体操作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样的,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学生的探究学习可以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科学探究渗透在教材和进行过程的不同部分。
探究教学的基本结构如下: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科学猜想。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题),情境创设可从生产、生活科技等现象,演示实验,故事报道等入手,或激起疑问,或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为探究的动力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敏感和丰富的联想与假设,来自于不同观点的撞击和争辩,所以好的情境创设能使学生自己发现或提出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里的猜想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进行的,而不是凭空瞎猜。但教师在这里不必追求严密的逻辑性,要鼓励学生的直觉思维,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
2.引导讨论,设计方案。
教师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启发和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时要渗透科学研究的策略、方法。先从宏观上提出总体思路,设计总体方案,再对每个局部进行微观设计,这样可使学生的知识活化重组,有机组合,形成相互联系的知织结构,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向能力转化。设计方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利契机,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把思维过程暴露出来,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也可以站在学生的思维层次上提出问题,给学生思维指向,同时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千万不能包办代替。要注意的是方案设计不仅仅为解决问题,我们要在设计过程中整合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时方案可能并不完善,可留待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自己去发现、修正、完善。对开始阶段或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可提供一些方案供学生选择以降低台阶。
3.学生操作,实施方案。
方案出来后让学生相对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采集数据、查找资料等活动来实施方案。有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方案不合理或不完善,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修改。这里要注意对学生科学态度的熏陶,培养严谨、求实的作风,培养一丝不苟、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科学修养。
4.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渗透科学思想方法,诱发并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在实验现象和结论间架起思维的桥梁。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吸收别人的思想,因为独立思考和互相协作同样重要。
5.反思,应用,迁移。
(1)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1(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 边旋一些(左/右).
(2)调好后,第一组按图1(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1(丙)进行实验.你认为第
组实验更好,理由是 .
分析 本题考查了实验器材的使用及其实验步骤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又体现出过程和方法的目标的检测.
在问题的设计方面,通过“如图所示”要求同学们能通过观察图像得出“杠杆左低右高”的信息,跳出了传统实验题靠背步骤、背原理、“照方拿药”得高分的怪圈.根据观察得出的信息,提出如何通过调节“左端”的螺母实现杠杆平衡问题,它考查了科学探究活动分析和推理能力.在第2小问要求同学们“选择哪种方法更好”,突出了同学们探究活动的感悟和体验,全面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最后1小问,要求同学们对两种方法做出评价,考查科学探究的要素问题.
答案 (1)右;(2)二;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取力臂.
例2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
=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理由是: .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
(4)如图2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端将下沉.
分析 该题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问题情景是“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这种设计打破了“听实验”就能解答题目的弊端,不经历实验过程、不能真正理解实验的同学是难以得分的.这体现了物理命题能力立意的导向.
答案 (1)左;(2)不能得出探究结论;因为一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3)杠杆在水平位置的实验方案好,便于测量力臂;(4)右.
我们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是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试验,制订计划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本题突出了科学探究中评价这一要素.
要正确解答评价问题,必须了解什么是评价,什么是科学探究的评价,如何评价.
评价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要素,它包括:实验方案的合理性、结论的正确与错误、证据能否支持结论等等.
唯物辩证法两点论认为:认识复杂事物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这就启示我们,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都只看到了课堂教学结构的某一方面,宣扬一方而否定另一方,其结果会陷入一点论。因此,双主教学结构是遵循两点论的科学思维方法。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探究“双主教学结构”需要认识教学系统内各要素的特点,准确把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对教学要素进行全面统整,需要对教学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排列等,使整体功能最大化、教学效果更优良。思想政治课的意识形态属性强,承担着“三观教育”特别是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根本任务。学生认识社会及世界观形成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思想政治课的实效又必须依靠学生的主体性。
二、融合信息技术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素分析
课堂教学结构是众多要素参与的系统。有学者认为,从必要性看,教学要素分为基本和非基本要素,课堂教学的六个基本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时间、空间。尽管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结构要素的“铁三角”,但是随着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活动,师生获取资源的途径更便捷、更多元,从而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深刻、教和学的方式更灵活高效,教学空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学基本要素的样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根本任务,主要表现在学生能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应对复杂现实社会问题,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收集功能,能及时反映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为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时提供大量复杂现实社会问题素材,生成教学需要的诸多真实情境问题,这与思想政治学科任务高度契合,是思想政治课与信息技术融合区别于其他学科融合的显著特征。综上所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素有其独特性质和功能,特别是信息技术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殊任务提供了有效载体,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融合信息技术的思想政治课双主教学结构
思想政治课的双主教学结构,“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真实的情境问题为主线”,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思维引导方面的主导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寻找线索和解决问题方面的主体性。
(一)教师主导的多元化学习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适当的情境材料,设置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深化认识的过程。课前,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传输自学任务清单,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浅层加工;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自学情况,尤其是学生质疑的内容,做出教学设计调整。课中,教师预设真实有效的情境,以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问题的欲望。课堂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有思考空间,是真问题,要指向教学目标和学生思维。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引导要收放自如、层层递进,有延伸、有突破、有创新。“情境预设,问题驱动,思维引导,总结深化”是教师主导的课堂脉络,体现了教师对课堂的顶层设计和教学主张。课后,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远程辅导或在线答疑,以拓展延伸教材内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二)学生主体的探究式学习
学生主动进入情境问题,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相关知识信息,帮助自己思考并解决问题,不断获取新知,促进思维发展。课前,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教材完成自学任务,并将自学疑问或问题反馈教师。课中,学生阅读情境材料并提取情境中的有效信息,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解决问题,通过练习巩固新知或发现新问题,通过发现新旧问题的内在联系提升思维品质。“进入情景,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巩固升华”是学生发挥主体性的课堂学习方式。课后,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同伴学习、师生互动式学习或社区学习等,以提升学习理解水平。不难发现,在双主教学结构系统中,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信息技术都是联结教师和教材(资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资源)便捷有效的手段。特别是针对思想政治课的政治性,信息技术手段能迅速传播时政资讯,活化教材内容;针对思想政治课的动态性,信息技术手段能及时捕捉热点新闻,补充教学资源。同时,利用信息技术绘制问题解决思维导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品质,推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与学方式变革。
关键词:物理教学;情境;设置;导课;激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5-0129-01
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其中新课的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首要的也是重要的一环。它的主要任务是要使学生明确本课所要学习的主要问题,并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科学创设情境、巧妙导入新课,无疑为一节课的成功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切入得当,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课堂氛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设计良好的新课导入也就形成了课堂教学的“凤头”,为整个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基础。那么,怎样导入新课呢?笔者认为应该是:原则上求“趣”,形式上求“新”,内容上求“巧”,方式上求“活”,语言上求“精”。
下面结合笔者在物理教学中所积累的点滴经验,谈谈物理教学中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以求共勉。
一、实验导课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新教材中把强化实验、通过实验手段探索知识,培养能力提到重要位置。新课伊始,若能巧妙地安排一个现象新颖、变化明快的实验,造成学生认知冲突的情景,构成悬念,对某一问题想急于解决,但用所学过的知识却又无法解决的心理状态。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讲授新课的效果自然也就好。然后,教师抓住这一最佳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就可以使物理课引人入胜,生动活泼。如《大气压强》教学时,先让学生思考:硬纸片盖住的满杯水倒过来后会怎样?然后演示该实验,当时好多学生还提醒老师小心弄湿衣服。至此引入新课,学生就会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学生就会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在此基础上讲解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学生也就会感觉到真实、可信。
二、故事导课法
故事对人们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而青少年学生好奇、好问,富于想象力,对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喜闻乐道。上课开始,可运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传说使他们很快安静下来,还可以造成悬念,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移到有意注意上来,从而达到新课导入的目的。这样导入新课,不仅给学生制造了一个悬念,使他们产生的浓厚的学习情趣和求知欲,而且为主题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足见故事导入的长处和优点。如在学习《电生磁》一节之前,先介绍电流的磁效应发现史: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课堂上做实验时偶然发现:当导体中通过电流时,它旁边的磁针发生了偏转。这个现象引起了奥斯特的极大兴趣,他又继续做了许多实验,终于证实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那么,电和磁之间到底有怎样的联系呢?这就是今天要讲的问题,于是引入新课。
三、问题导课法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发问形式,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新教材各章节的设置和安排都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只要认真研究教材,通过提问同样可以导人新课。如在学习《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物理量,大家想一想,电压与电流有怎样的联系?(学生思考后回答: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那么电阻呢?(学生回答:电阻阻碍电流的大小)。进一步提问:导体两端的电压如果增大了,通过它的电流会怎么样?(学生:会增大)。那么导体的电阻增加了呢?(学生:会减小)
追问: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为原来的2倍、3倍等,那么通过它的电流会怎样变化呢?也就是说导体中的电流到底跟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有怎样的量的关系呢?由此进而转入新课。
四、复习导课法
从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探索的目标,是物理教学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教学过程中,讲授新课之前,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抓住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对旧知识加以概括,提出即将研究的问题,这样既促进了旧知识的巩固,又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任务和重点,而且也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产生积极寻找问题答案的强烈愿望。这种方法能使学生掌握问题的实质,给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如在讲《平面镜成像》一节时,由复习光的反射知识导入新课,为学习平面镜成像规律及成像的原因作铺垫。
五、引述导课法
引用与物理教学内容有关的文章、诗词、迷语、谚语等,可以起到点明主题,渲染气氛,创设情境的作用,同时,又可以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让学生受到美的启迪。
(一)引用古诗、成语、农谚
不少古诗中含有物理知识。在学习《声音的特陛》时,引入唐朝诗人李益的一首诗叫《喜见外弟弟又言别》,其中描写道:“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从“问姓”中想起初见的“旧容”,可见声音中有一种特性让诗人唤起了十年前的记忆,这种特性是什么?声音又有哪些基本特性呢?从而导入新课。又如学习《运动的描述》时,可引用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导入新课。学生就能更好的领会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进而正确选择参照物。类似地,通过“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导入“光的色散”,通过成语“立竿见影、一手遮天”导入“光的传播”,通过农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导入“熔化与凝固”,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迷语导入
一、培养读图意识
读图是基础,析图是关键。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而不是地理知识的简单罗列。在“无图不成题”的考试原则下,提高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成为更高层次的要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读图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1.培养学生读图的积极性。首先,我们必须让学生充分了解地图对于学习地理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读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地图的重要特性,即自然科学性和社会科学性,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发现,培养综合探究能力,将地图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通过读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通过读图熟练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教学手段的日益现代化,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渐渐走进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借助这些现代科技手段,发挥地,图对教学过程的信息表达与传递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扩大教学容量,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与习惯。
二、打好读图基础
1.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地理的基本要素是学生了解地图的第一步。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图名、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等等。其中,图例是学生读懂地图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它是地理事物的标记,其主要意义在于让学生懂得用什么符号表示什么地理事物。
2.掌握读图的基本步骤。学会读图、用图,地图的基本知识、图表语言和概念是必须熟知的内容,而掌握读图的基本步骤也是不可缺少的。老师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读图的基本步骤:首先看清图名,大致了解地图的主题或主要内容;其次阅读图例、注记和比例尺,了解地图的表现方法;最后,再深入到地图内部,了解地图的具体内容和信息。通过以上步骤,大大提高读图效率,增强学生的读图、解图能力。
三、认清图的类型
高中地理教学中会出现很多种不同类型主题的地图。而不同主题和种类的地图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功用。从整个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来看,涉及到的地图系统主要包括:经纬网地图、等值线地图、地理剖面图、地理分布图、地理统计图、地理模式图、景观图片、地理关联图,等等。对不同类型的地图宜采用不同的分析读图方法,注重其中有用信息的提取、归纳、总结、利用。
四、学会常用读图方法
1.形状比喻法。形状比喻法是读图的一种常见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轮廓形状,总结其明显的特点,牢记形状和特征,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判读有关图形,如英国的轮廓像一只正在吃一堆青草的兔子,法国像六边形,伊朗像礼帽。
2.综合分析法。近几年各省高考试题对区域图及区域平面组合图的考查力度加大,针对以上题型,可以用综合分析法解题。第一步,先确定区域位置;第二步,确定区域特征与现象;第三步,运用地理观点综合分析,进行演变趋势预测,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3.辅助线法。特殊值和辅助线,可以把抽象的变成具体的,以便学生理解,取得较好的结果。如我们在学习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运动》中需要判断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气压高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这时我们添加一些辅助线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下图,请比较AB、C、D四点气压大小。
一、提出问题
所有的探究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通过对这个世界的体验和观察,让我们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为了达到课堂探究的目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产生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境与已有知识的冲突,从而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的观察中发现并表达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可解释或未解决的科学谜团,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在看似司空见惯的事件中发现问题。(2)从各种自然现象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做一个观察自然、研究自然的有心人。(3)在物理课堂上,无论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都是学生提出问题的良好背景。
二、猜想与假设
猜想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之一,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让学生首先了解背景知识,然后针对准备的课题,引导他们猜想探究的结果。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但不能胡猜乱想,科学猜想是一个应用现有的经验和知识对提出的问题寻求可能解释的过程。猜想的依据有两点:一是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二是科学事实。例如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可以先猜想电流与电压的定性关系。根据已有知识可知: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同一盏灯电压越大电灯越亮,所以猜想,当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这就是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的猜想。在猜想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点拨,尽可能让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然后引导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推理,形成假设。
三、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制订计划,经历设计实验的过程,这有利于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培养。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也就是从操作的角度把假设和猜想具体程序化,一般做法是:分析该探究要解决哪几个问题、每个问题有哪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现有的条件和探究的要求选择最好的方法、选中方法需要什么实验器材、构思出操作步骤。让学生在制订探究计划时思考需要哪些器材,从减小误差、方便操作和安全性等方面来考虑器材的种类和规格,形成从各个因素选择实验器材的意识,逐步提高选择器材的能力。为了观察到假设的变量与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在设计实验时常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如在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通过电流、铁芯有无、线圈匝数中某一因素的关系时,就必须保证另外两个因素相同。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科学事实是检验科学结论的唯一标准,数据是进行科学分析的根据。在实验方案确定以后,应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收集数据。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作适当指导,并注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此阶段的具体要求有:(1)能通过图书馆、阅览室、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为探究活动做准备。(2)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注意有明确的观察目标,明确收集的内容。(3)具有评估信息的科学意识和初步能力。例如说:日光灯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约是几安培,学生应知道这在物理量的量级上出现了错误。(4)会使用简单的实验器材,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正确动手操作仪器并会正确读数,事先设计并绘制好用于记录数据的表格等。(5)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实验的安全主要体现为实验仪器的安全和实验者人身的安全两方面。
五、分析与论证
分析与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实验数据是对实验事实的客观记录,探究的结论是在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所得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在分析与论证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论证的能力。学生在实验中获得了感知,要能够用语言、文字或图表准确地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性。要注意一些简单的因果推理,如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应该使学生认识到,有入射光线才有反射光线,入射角的变化导致反射角的变化,所以在归纳结论时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相反。要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这些规律在数据上常表现为相等、之和、之差、乘积、比值等数学关系,在归纳时要通过数字的比较发现这些特征并归纳出结论。要让学生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描述时力求客观、准确地反映探究的结论,如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水沸腾前、沸腾时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温度变化特点,引导他们发现沸腾过程中虽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吸热。这既是对结果的解释,又是对规律的描述。
六、评估
评估是通过小组交流或班级交流的方式,讨论科学探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获得的发展和改进建议,使学生从这些具体的评估活动中获得体验,并在教师必要的点评下形成对评估的正确认识。评估是对探究反思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但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评估,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具体方法的指导。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和推理,也可以用所得结论与生产生活实际的常识相对照来判断证据和结论的可靠性,还需要通过集体或与他人的合作去检查探究过程的疏漏和不足以便共同提高。
七、交流与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3―0112―01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上好科学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科学课也是中学地理、化学、生物的基础。因而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教学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怎样才能更好地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呢?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农村小学目前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特点,要开展好农村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探究潜能
教学中有些内容不便于直观讲解,特别是一些抽象的知识,就需要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演示实验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运用直观教具,演示给全体学生的实验。演示实验能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教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冷与热》中的《温度和温度计》时,我采用演示实验教学生怎样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读取温度数。在第四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中《蚕的生命周期》一课中我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电教手段的作用,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地演示了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同时也发掘了学生的潜能。
二、创造条件开展分组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学生课堂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实验,学生能更细致地观察和研究一些自然现象,验证一些规律,熟悉一些简单仪器的使用和性能。为此,在指导学生的分组实验时,我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讲清楚实验的目的和研究的问题、仪器的名称以及使用方法,并提供“材料超市”供学生自由选材,为学生分组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在教学《磁铁》一课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磁铁和各种材料如铜片、铁片、木片、塑料、玻璃等,放到“材料超市”,并告诉学生尽可能地多去设计实验方法,来探究磁铁的性质。学生开始设计实验,选取材料,开始实验。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过一阶段的实验,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完成实验报告。
三、明确实验的基本要素
1.明确实验目的。做实验前,只有给学生提出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因此,明确实验目的对于学生上好实验课是至关重要的,它能让学生明白该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而设置的。
2.明确实验操作过程。每个学生理解能力不一样,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操作的把握程度,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但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时常是杂乱无章的,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观察时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很大,有时常常偏离观察的主要目标。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盲目乱做,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漏做,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在实验前就要明确操作过程。
3.明确观察任务。只有明确了实验的观察任务,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和感知。运用眼、耳、口、鼻、手等感觉器官去观察和感知实验过程中形态、特征和声、光、色、味、温度等变化情况,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感知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
4.明确实验结果。从现象到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才算真正得到了知识。
四、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获取知识
【关键词】 管理会计; 基本职能; 基本要素; 特点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3-0062-03
提及会计的要素问题,不管是财会人员还是非财会人员,总会大致说出会计的两个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利润=收入-费用”并从中归纳出会计的6个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应该说,这种会计观念的普及是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的结果,也是会计学科体系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的表现。20世纪以来,随着公司制的出现,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会计学科也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相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起步虽然相对较晚,但近年来管理会计发展的速度之快却有目共睹。管理会计功能的不断扩展使有些学者坦言,未来的会计将内化原始会计核算的部分并朝着大管理会计的方向发展。管理会计的美好前景可谓令人向往,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目前有关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方面文献的缺乏,使得人们对管理会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本质、基本假设、职能、要素等含糊不清。缘由有二:一是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外来学科,外国“重实践、轻理论”的研究模式无法给予国内研究理论上的参考;二是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发展中的学科,理论远落后于实践,理论上的模糊有待实践加以明确。但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作为管理会计学科的基石,不能因为以上现实因素而任之。此点也是笔者撰写本文的原因所在。虽然如葛家澍、余绪缨、李天民、孟焰、唐国平、张兆国等一批国内权威学者涉足此类研究,但目前管理会计学科体系依然很不完善。就管理会计的要素而言,其产生的背景决定了管理会计与会计学科、管理学科存在一衣带水的关系,也造成了当下管理会计要素与会计要素、管理要素相混淆的局面。本文旨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论述的基础上,从管理会计职能履行的角度结合管理会计自身特点梳理出对管理会计基本要素的拙见,仅供学者斟酌。
一、会计要素概述
要素是什么?《辞海》把要素定义为构成事物的基本因素。按照以上对要素的定义,会计要素即构成会计的基本因素――会计与要素的关系好比高楼之与钢筋、水泥和沙石之间的关系。换言之,没有明确的基本要素,会计学科大厦构建也就无从谈起。会计要素在内容上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1 ],是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石,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也是会计准则建设的核心[ 2 ]。
会计要素在学科分类上可分为财务会计要素和管理会计要素两部分。针对财务会计要素问题,国内外学者对其认知基本大同小异,要素的划分涵盖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部分,其中以美国的划分方法最为详细(如FASB在1985年12月发表的第六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将会计核算要素划分为10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业主提款、业主投资、全面收益)。除此之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89年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将会计要素确认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益、费用5个。英国的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则为财务报表设置了7项要素。1992年我国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出了6大会计要素的定义,把会计要素确定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6个。总的说来,以上人们对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的认识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地区经济环境的差异性[ 3 ]。相对于财务会计的要素研究,提及管理会计基本要素的文献资料则少了很多。葛家澍、余绪缨提出:“(管理会计)各种成本报表是由各种性态的成本所构成;而备选方案和业绩评估报告则离不开按货币时间价值折算后的未来现金流量。”[ 4 ]因此,他们认为成本(各种性态)和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现金净流量)应是管理会计的两项基本要素。孟焰和孙丽虹在《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一文中提到管理会计基本要素包括收入、成本、损益、现金流量等,从中强调了现金流量对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 5 ];在《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一书中又将管理会计的要素细化为:成本习性、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法、规划、决策、控制、责任会计制度、业绩评价等[ 6 ]。陈良华和戚啸艳在《会计学》一书中提到:1972年美国会计学会(AAA)下属管理会计委员会提出了8个管理会计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是:计量、传输、信息、系统、计划、反馈、控制、成本习性[ 7 ]。
二、管理会计的要素
管理会计的要素是管理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由管理会计的对象本身及对象的目标、本质决定的。对于管理会计要素的理解,归结起来有三种不同角度:其一是立足于逻辑思维的角度,从要素是对象的具体化、目标的载体出发来谈要素。其二是从管理会计现有的报表体系出发,分析各报表的构成来逆推要素。如前文提到的葛家澍、余绪缨学者对管理会计基本要素的观点即是基于该角度。其三是从管理会计各职能履行的过程出发,来探究管理会计的要素。本文对要素的探讨即是基于第三个角度。
管理会计的职能是指管理会计在特定的环境中应当具有和发挥的作用。它是管理会计的内在功能,主要回答了“管理会计能干什么”的问题。那么,管理会计的职能具体包括哪些呢?李天民认为管理会计具有四方面的职能,即规划、组织、控制和评价[ 8 ]。任素芳和高俊英则提出管理会计的职能可概括为: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核评价经营业绩等[ 9 ]。孟焰(2004)更是将管理会计职能作了细化,指出管理会计的职能主要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益、考核经济责任、反馈经济信息、参与协调组织等。对于职能的认识,个人比较同意隋志纯和蔡永鸿归纳的管理会计的职能是会计和管理两种职能的继承和发展的论述。从管理方面而言,一般认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活动具有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基本职能。从会计方面而言,会计活动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具备了对生产过程的事后反映和监督两种职能。而管理会计承担着事前、事中会计管理的职能,正是由于管理会计的两重性,使得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成为会计职能和管理职能的综合与发展。因此,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规划(未来)、控制(现在)与评价(过去)[ 10 ]。当然,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其职能仍处在不断发展中,所以会不断催生出一些新的职能,如有些学者提出“资源整合”“创新”等管理会计的新职能概念即是为了适应当下经济环境对管理会计职能的新要求。但总的说来,当下管理会计的职能从大的方面讲主要有“计划职能”和“监督职能”。计划职能包括预测、决策(预算)职能,监督职能包括控制、考核和评价报告职能等。
而管理会计工作的过程即是其职能履行的过程――职能履行结束,管理会计的工作也就宣告结束。那么管理会计职能履行所体现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反映资源的要素
管理会计的工作伊始即需要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当下,资源的概念并不是某一单一资源的概念,所以应注意与会计意义上的资产要素相区别。会计上的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经营交易或各项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从资产的定义可以看出,资产仍属于资源的范畴,但其空间范围仅局限在企业内部并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意义上的资源早已突破了资产的范围,不单单仅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往往涉及几个乃至多个跨地域的企业。除此之外,管理会计所涉及的资源类别也更多,囊括了人力、物力、资金以及信息、技术、管理等各个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的资产要素就不适用于管理会计。那能否找出一个类似于资产的词来替代上述各种资源呢?笔者认为,既然管理会计涉及资源种类众多,而且这些资源是针对某一特定项目而发生的,何不以经济学上的投入一词来概括。投入指的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如:要“生产”披萨饼――所需的鸡蛋、面粉、热能、烤炉以及厨师的熟练劳动即是投入。投入基本可以涵盖项目所需的所有资源。至于以投入一词来概括是否恰当,有待后来学者加以验证,本文仅提供一种研究思路。
(二)反映资源耗费的要素
会计上某一目标的完成,一方面表现为产出增加或商品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原有资源的消耗。管理会计在其职能执行过程毫不例外也要消耗资源,那么如何对资源消耗要素进行行之有效的定义呢?当下能较为全面体现资源耗费的概念有成本、损失、负现金流量等。
成本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成本即我们熟知的费用概念,而广义成本一般被定义为企业价值的支出、牺牲或放弃。如1956年美国会计学会对成本的定义为“企业为了取得或创造有形或无形资源而有意放弃或将予放弃一定量的价值”即是属于广义的成本概念。广义的成本概念看似与管理会计意义上的资源耗费相近,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只立足于过去和当下而未能有效考虑资源耗费在时间上的前后差异性。从历史经验看,管理会计的发展已经相对弱化了会计年度分期的标准,认为以特定项目的寿命期限作为分期更具合理性。即,一个项目有可能短于一个会计年度也有可能跨越几个会计年度,与之相应,特定项目资源的消耗可能发生在寿命期的任一时段,因而资源耗费的要素应当考虑时间价值因素。故以成本来定义管理会计的资源耗费要素显然存在缺陷。而损失虽然也表现为价值的丧失,但其含义从某种程度上更侧重于经营失败的结果,本身含义较为狭隘,显然也不可行。负现金流量概念是从组织内部现金流出的角度来定义耗费。虽然组织内部某些资源的消耗并不一定在当期直接表现为现金的流出,但是其资源耗费追根溯源表现的即是组织内部现金的流出,且现金流量能较好地对资源消耗的时间性进行解释,所以不妨将负现金流量作为管理会计投入耗费的要素。
(三)反映业绩方面的要素
任何项目的完成,不可回避的一个流程就是要对项目的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业绩的考核与评价不仅体现项目执行的最终结果,而且对于某些可持续性项目的后续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管理会计的要素应当体现反映业绩方面的要素。一般意义上反映业绩的要素有利润、损益、利得、净现金流量等。会计上的利润也称为净利润或净收益,具体表现为收入与费用上的差额;损益则包含减少和增加两部分。以上二者均反映的是企业在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区别在于呈现经营成果的方式不同。而一般意义上的利得则是与损失相对应的概念,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净现金流量是企业特定时期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差额。
至于哪个更能全面概括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笔者认为,既然管理会计最突出的特点是将时间价值因素引入决策,从而使决策更具现实指导意义,那么对业绩的反映自然也不能脱离时间价值的范畴。利润、损益、利得不管是基于何种角度对业绩进行考核评价,不可避免的弱点在于无法有效考虑时间价值,这是管理会计工作所不能接受的。故以净现金流量作为反映业绩方面的要素相对更为合理,其中道理不言而喻。
(四)反映经营组织责任的要素
组织安排生产的过程是组织在组织内部多个部门之间将总目标细化为子目标并加以执行的过程。目标执行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会与预期结果存在差异性。管理会计的差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能是生产前后的产品产量差异、质量差异;也可能是当期产品市场销售数量差异、市场份额差异等。而对差异的分析则体现为管理会计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职能的发挥。通过对目标执行结果的差异分析,可以发现差异产生的具体原因和节点,从中落实组织内部各方的经营责任最终达到矫正差异的目的。因此,管理会计要素中反映经营组织责任的要素也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来说,对于经营组织责任的理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反映:各级部门对上级所分派资源的充足程度、执行过程的尽责程度、子目标的实现难易程度、意外发生的控制程度等。故经营组织责任本身更多体现在主观层面。那么如何定义经营组织责任的要素也就必须作进一步考量,这里,不妨将满意程度作为经营组织责任的要素。此满意程度是一个涉及多方的概念,不单包括上级对下级的满意程度,也包括下级对组织内部各单位的满意程度。当然满意程度的具体划分标准应以各个项目组织的客观事实为依据。
三、管理会计要素的特点
(一)货币计量要素与非货币计量要素相结合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科的一个主要分支,虽然随着经济发展其职能逐渐偏向于管理,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管理会计仍然与会计核算息息相关。其管理的过程,不管是资源的投入、消耗,还是经营组织的业绩评价依然离不开货币的计量。不同的是,原有会计具体核算过程的一部分已逐渐被内化为管理的基础,成为实施管理的最初阶段,如管理会计预、决策阶段的预算编制即以以前年度财务数据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作为基础;另一部分依然在管理会计的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如控制阶段的经营组织责任落实以当期财务数据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作为基础。除此之外,管理会计实施管理的过程还突出了非货币计量的方式。如人力资源要素、环境资源要素的计量,组织内部责任要素的计量等,均采用的是非货币计量方式。因此,管理会计的要素从计量方式上看,是货币计量要素与非货币计量要素的统一。
(二)要素是一个体系,具备层次性
《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对要素的理解应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要素是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因素,如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人物、环境、情节是小说的三个要素。另一方面要素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要素具有层次性。具体来说,要素相对它所在的系统是要素,相对于组成它的要素则是系统。同样,管理会计的要素也是一个体系,具备层次性。首先,就上文阐述的管理会计职能履行方面所体现的要素而言,从资源的投入、资源的耗费、业绩考核到组织经营责任的归属,前后要素在时间上即体现为层层递进的关系。具体来说,没有资源的投入后续资源的耗费就无从谈起;没有对组织的业绩加以考核也就无法有效落实组织内部各部分的经营责任。所以管理会计前一阶段职能履行所体现的要素应是后一阶段职能履行所体现要素的基础。其次,就单个管理会计要素的内部而言,各阶段的要素可根据情况进一步细分为若干更为具体的子要素,如资源投入要素可进一步划分为人力资源要素、技术资源要素、资金资源要素等;资源耗费的要素可进一步划分为购买原材料现金流出、设备使用现金流出、职工工资现金流出等;经营组织责任的要素也可进一步划分为对上级所分派资源的满意程度、执行过程的尽责程度、子目标的实现难易程度、意外发生的控制程度等等。
【参考文献】
[1] 唐国平,孙贤林.会计要素及清算会计要素[J].会计研究,1999(3):55-56.
[2] 孙兰婷.会计基本要素的探讨[J].齐鲁珠坛,2005(3):12-14.
[3] 杜兴强.关于会计要素几个问题的思考[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7(4):30-37.
[4] 葛家澍,余绪缨.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会计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5] 孟焰,孙丽虹.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0):67-70.
[6] 孟焰.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7] 陈良华,戚啸艳.会计学第2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 李天民.管理会计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
关键词:化学科学素质 科学态度 科学精神 证唯物主义 探究精神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196-01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一切结果都要有可重复性实验支撑。化学理论是建立在化学实验基础上的,尊重事实,以实验结果为依据是学习化学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学生化学科学素质表现在对化学的态度,对化学现象的认知能力,对化学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对化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辩证的分析问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为依托,教师应围绕以上五个基本要素,结合德育、美育、身心教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探究精神。
1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是化学的基本研究渠道,所有的结论都是由实验来确定的。比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定量分析、变化规律等。通过实验进行教学,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如何选择试剂,如何判别实验数据、现象和结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辨别能力,提高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拓展延伸能力,提高学生通过实验结果总结规律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从中领悟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探究能力,逐步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把实验教学放在首位,强化实验教学,探究实验教学,把生活小常识融入实验教学中。比如笔者在教学中给学生做的一些生活小实验:如何制汽水、如何除家中烧水壶中的水垢、酒精的挥发、燃烧和灭火等等。
2 通过摸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摸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尽可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比如在学习物质的微观组成时,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我们可以把物质、分子、原子以及谈们的组成、运动等做成FLASH动画或POWERPOINT课件,直观的让学生去看,这样就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现行的新课标,学生对化学知识、化学实践的体验和感受要经过自己或小组共同设计化学活动来完成,新课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科学的方法探索新知识、积累新经验、熟悉新操作。教材中的学生必做的实验,验证性实验逐步减少,而探索性实验逐步增加,并逐步地引导学生提升团队意识,发挥团队力量。这就对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探究化学问题要求越来越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的专题,巧妙地把相关知识点设置成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掌握知识点、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演示实验一定要规范准确,并向学生讲明为什么要那样操作,不那样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实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是什么,让学生自己领悟和感受,学会探索新知识。这样学生就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和应用化学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拓展和延伸知识结构,用科学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既开阔了视野发散了思维,又培养了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3 通过学习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辨证的对待客观事物
教会学生辩证的对待和解决问题,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会影响学生今后的成长之路。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通过研究物质的组成、变化规律、相互影响等,使物质更好的服务人类。物质总是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世界使物质的、物质的运动使永恒的。学生通过学习分子既有可分性又有不可分性、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不可分性、阴阳离子的相互作用、物质的溶解性、溶液的酸碱性、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污染、合金的利用等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对对立统一规律有了初步认识,引导学生的辩证的分析问题。通过学习酸、碱、盐的特性与通性,引导学生了解个体性质与整体性质、“点”和“面”的关系;通过学习单质、化合物之间的变化关系,引导学生领悟事物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通过元素化合价变化、化学反应的本质、合金的成分和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学习,领悟物质存在的内在规律;通过《化学与生活》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研究物质的性质要为人类服务的观念,这样就培养了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关键词】导学案 高效课堂 基本要素 导学案备课模式 善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6-0008-02
我校从2012级新生开始正式实施新课改,目前高一新课改的研究和实践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成果之一就是高一教师基本都能设计并利用导学案组织课堂教学,教学理念真正发生了转变,在教学中逐渐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关于高一新课改,我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导学案”,作为站在课程改革前沿的一员,本人经常翻阅高一青年英语教师的导学案,慢慢发现其中确实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最近,我校教研月的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刚刚落下帷幕,成绩喜人,然而,从参赛选手提交的导学案来看,普遍缺失一些重要的元素,而且,部分选手并不善于利用导学案组织课堂教学,实在是美中不足。为了建构更加高效的课堂,请允许我就如何设计和利用导学案来建构高效课堂这个话题谈谈本人的认识,请高手斧正。
一 何谓导学案
何谓导学案?必须首先弄清楚这个问题。百度百科对“导学案”表述得很清楚: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分析此定义,很容易概括导学案的特征:(1)它是教师为学生编写的学习方案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教案”;(2)它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学”而非教师“怎样教”;(3)它强调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因此教师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尤其重要。通过分析可见,导学案体现的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所以,精心设计并善用导学案,我们经常挂在口头上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改理念才能真真正正落到实处。
二 对导学案所包括的基本要素了如指掌,深刻理解每个要素的要求
百度百科“导学案”告诉我们,导学案的基本要素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法指导、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等环节。
阅读青年教师的导学案,比较常见缺失的环节是学习重点和难点、学法指导、教师精点、学习反思。缺失这几个环节会产生以下严重后果:(1)缺失学习重点和难点,学生将找不到学习的用力点和突破口,学生不得不耗神费时地想面面俱到结果却面面不到,部分学生干脆放弃学习;(2)缺失学法指导,导学案就失去了灵魂,学生必然会因为不知道“怎样学”而盲目学习,结果因为学得太苦收获太少而失去后续学习的动力,这几年我们的学生一旦升入高三,大部分同学放弃学习或感到绝望,教师应该反思:在学法指导方面,我们是否已经做得足够好;(3)导学案容易缺失的环节是教师精点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课赛中,教师往往让学生展示自主学习和探究成果,如果成果“还说得过去”,其他学习小组也没有“异议”,就宣布“通过”,其实,在肯定学生成果的同时,教师应以导师的身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精要点评,不能仅满足于“说得通”、“意见一致”,唯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高层次的学生,另外,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不但可以让学生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深刻思考的能力,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会变得轻松而富有成效。
为了防止编写导学案时出现方向走偏的情况,教师要深刻理解每个要素的要求,对此刘志武在《编写导学案的基本格式》一文中有精到的论述,由于篇幅有限,我概括如下:学习目标应具体而明确,对重难点把握要准确,学法指导要精到且适用,自主学习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主,问题探究以合作为核心,当堂检测的试题要典型,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和知识点要鼓励他们质疑与反思。
三 构建适合我校学情的“导学案备课基本模式”,提高可操作性,实现从理论认识到实践操作的飞跃
百度百科“导学案”为我们提供了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各个学科教研组可参考这个模式构建体现本学科特点的导学案备课模式。在此,我想结合英语教研组的实际情况,重点探讨集体备课、轮流主备,因为这两个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到位。
第一,关于集体备课,百度百科“导学案”如此建议: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我们知道,集体备课可以凝聚全体组员的智慧结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曾听过南宁二级英语教师、广西园丁工程导师、南宁市学科带头人戴丽萍专家的教学讲座,在谈到集体备课时,她提出集体“磨课”的做法,即全组教师一起“打磨”精品课,不断论证,不断挑毛病,同一导学案在不同班级不断实践、不断完善,力求在听说、语法、词汇、阅读、作文教学几方面都“打磨”出精品课,然后把录像视频放置校园网上共享,使所有教师共同进步。对比我校英语教研组,虽然也强调集体备课,可实际情况是:备课组长似乎没有“权力”调动本年级本学科的教师,多数教师在思想上对于集体备课也不够重视,所以,除了每周一次必须参加的由教研组长主持的英语组业务会议外,各年级英语教师在其他时间坐下来集体备课的机会不多,提前说课,共同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等往往做不到,集体备课的计划频频流产。本人认为,如何高效地进行集体备课是各个教研组尤其是率先实施新课改的高一备课组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英语组教师在本组教研会议上已取得一致意见:今后要将集体备课制度化并将集体备课变成一种工作习惯。
第二,关于轮流主备,百度百科“导学案”如此建议: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编制一份精美科学的导学案是不容易的,它耗时费力,轮流主备导学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目前,高一英语备课组在轮流主备导学案方面的实际情况是:有“分工”,但缺少备课组长审查修改,更谈不上由分管领导审定后制成正式文本;分工后有些主备教师不能按时上交导学案,影响其他授课教师的教学进度。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必须提高轮流主备导学案的效率,可从几方面入手:增强主备教师责任意识,提高编写导学案的业务能力,完善激励和监督机制。本人坚信,全体教师精心细致地研究导学案,逐步构建适合我校学情的导学案备课模式,假以时日,导学案必然成为我校新课改的一把“倚天剑”。
四 善用导学案这把“倚天剑”,建构高效课堂
经过呕心沥血编写的凝聚全体备课组成员智慧结晶的导学案本身确实是一把“倚天剑”,锋利无比。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一定高效,“倚天剑”在善用的剑客手中威力无比,而在不知剑道的庸人手里则如废铁一般。回顾我校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课堂,其中不乏善用导学案的高手,他们精心准备导学案,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尤其是小组长的作用,游刃有余地利用导学案,很好地展现了新课改提倡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和任务型教学模式,他们的课堂就是善用导学案建构高效课堂的范例。
关于如何善用导学案这个话题,请允许我再费一些笔墨做进一步的阐述。不同的教师使用导学案的方法不尽相同,在此,仅谈谈我个人的看法。我认为,既然准备了导学案,那么课堂教学就应该以导学案为主线,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重点围绕导学案展开。利用导学案这个平台,加强学法指导;敦促各个学习小组一步一步完成任务环上的任务,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导学案精心准备的练习,防止学习小组成员间不动脑筋互相抄袭答案应付了事;通过学生的自我测评监控学习目标是否实现;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总之,导学案既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又是教师挥洒汗水以及展现个人魅力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