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范文

大学生对人生的思考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7: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生对人生的思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篇1

裔昭印指出,“性别观念受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制约”,并对人的“自我评价、行为方式和成就动机有巨大影响”。自我评价在衡量自我与个人存在价值的同时,参与个体人生目的的成型,并对此起到调整和改善的功能。可以说,性别观念、自我认识与人生目的三者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别观念对人们的自我认识有潜在的影响,人们的自我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人生目的的思考和追求。但是本研究的统计结果显示:除了个别项目,重庆市女大学生人生目的、性别观念与自我特质认识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与我们之前的假设相反,与以往的经验不符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本次调查中,重庆女大学生的样本相对较小,也可能是大学生群体(不只在重庆市)在性别观念、人生目的与自我认知的联系上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总体而言,这次调查为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人生观教育及生涯教育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对人生目的的思考缺乏明确性,提醒我们应正视对大学生人生观的教育与我国现行的职业生涯教育。价值选择的多元化允许人生目的选择更趋于个性化,家庭、学校和社会理应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培育给予适时适度的引导。在功利主义势风日涨的今天,对大学生人生目的的教育尤为迫切,要使他们认清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权力至上等人生观的本质,培育他们树立科学合理,又适合个体发展的人生目的。

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MarLand博士正式提出了“生涯教育”观念,我国台湾地区也在1998年将职业生涯的概念引入基础教育领域,而大陆地区还处于探索阶段。尽管目前多数高校都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这一类的选修课程,但实际达到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们的大学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学生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质等尽早对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做打算,这样,他们才会形成相对成熟的人生观,即便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也可以看清方向,有所把握。

二、引导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性别观

关于性别的认知从小就向我们昭示了性别的不同,而且还严格地规范着两性各自的行为。社会文化与学校教育的长期熏染已经将传统性别观念注入女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她们也不自觉的陷入“男权话语”的窠臼之中。女大学生在认知层面认可男女之间应遵循平等与和谐发展,但在潜意识和实际行为中则表露出对传统性别观念的认同。现实生活中的碰壁,使女大学生对男女平等观念产生疑虑,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女大学生性别观念向传统的复归。如80%以上的应届毕业女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中国青年报,2008-3-21),择偶时以“男高女低”为标准等现象屡见不鲜。

上海市妇联2008年对青年女性价值取向的调查显示,在“如何看待全职太太”的问题上,近半女性的首选是“很正常”(新民晚报,2008-4-22),2008年初,重庆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几位学生完成了一份“女大学生就业调查”发现,在面对“职业和婚育”关系问题上,有三成女生害怕激烈的竞争,如有条件想做全职太太(重庆晚报,2008-2-28)。全球金融危机带来了就业的压力,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年轻女性亦已出现此类状况。这一方面表明女大学生独立意识渐弱,自信自强精神不足,开始倾向于躲回家庭堡垒,重温“相夫教子”的旧梦;另一方面也印证了她们对男性强势地位及自我弱势的潜在认同。

三、女性价值观的转变与矛盾

现代高等教育无疑使女大学生较普通女性更具有理性思辩精神。面对社会变革与文化动荡,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加大,价值观发生变化,使她们在心理上产生了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的冲撞,影响着她们对自我的认知。女大学生优先选择了“自立、自尊和平淡”来描述自我特质,表明具有现代意识的女大学生追求生存独立性的同时要求人格的尊严与完整,这暗示了她们渴求自我认同,希望得到社会肯定与他人尊重。而对“平淡”的选择则是她们内心传统观念的体现,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中庸思想,使人们追求自然平和、安逸淡泊,同时不喜欢用激烈的词语自我标榜。此次调查中没有人选择“自强”一词,这是否向我们发出了这样的讯息:当前女大学生思想心理状态极其复杂矛盾,她们心灵的幽闭处依然存在着对个人能力或性别方面的不自信。

目前,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趋于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社会环境潜在压力的影响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危机感的加重,使女大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也偏爱较稳定、风险小的工作,不愿问津竞争性强、挑战性大的职业,甚至出现“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行为

导向。然而,女大学生要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向传统角色的回归是不可取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才是可取之道,这不仅需要社会观念的再次变革,关键还要靠女大学生自身不懈的努力。因此在现阶段改变观念、重识自我、提高自我竞争意识和独立意识对年轻女性来说仍十分关键。

四、正视外部因素对人生观的影响

依据调查统计,重庆高校女大学生对人生的迷茫与性别观念和自我特质认识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充分表明了目前大学生群体的人生观念与自身内部环境关联性不高,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聚焦于社会外部环境。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说:“文化总是煞费苦心、千方百计地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使一个新生儿按既定的文化形象成长。”中国传统文化从孩童时就开始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行为轨迹。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与普及传统文化,以期达到发扬中华文化的目的,然而人们的接受也可能出现偏差,譬如既吸纳“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观点,同时又接受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

篇2

关键词:体育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体育教育对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优势分析和实施途径

收录日期:2012年8月8日

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学生与时代相适应,有更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定的政治方向。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专业素质是技能、身体和心理素质的资本。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出“人文奥运”的口号,人们更加意识到人文教育是教育的新时念。作为一个有利于公众健康的体育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和特殊的社会影响,不仅能达到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它的价值和意义有关。进一步加强人文教育的概念,在新的时期,新的时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如何培养,成为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及意义

我们社会正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每个大学生正面临着各种观念的影响,因此提出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这个新课题。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人文弱化感增加。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最基本的素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影响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目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表现:

(一)道德素质低。当前大学生有没有明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水准下降,团结和协作精神,国家和集体冷漠的概念。许多学生的功利思想的蔓延,在入党、提干、交友、择业等方面见利而动,甚至不择手段。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生活懒散,自我为中心,自私,有很多是无组织性和纪律,违反公共道德。早恋、赌博、酗酒、打架的现象频繁发生,大学生在学校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人文意识差。大学生学习期间他们研究更多的专业知识,较少接触到的人文知识,由于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学生很少了解文化遗产、人类两千多年的优良传统,对科技的发展,缺乏认识;在文学和艺术的文化、语言表达、文字写作等方面并没有达到大学生的理想水平,缺乏一定的内涵。

(三)心理素质低。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重要素质,也是其他素质发展的重要基础。提高心理素质,应该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然而,现在在校大学生存在自信或骄傲、焦虑、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好冲动、低能力抵御挫折、人际交往的障碍等许多心理问题。

(四)社会适应能力差。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历史和现实的生活和人际关系的认识和实践。由于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的道德原则,他们的专业素质低,缺乏人文素质诚信,信誉低。

二、体育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分析

在高等教育的领域,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领域的相互整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观念和想法的转变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在具体实践中,掌握整合仍然是个问题。体育教育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塑造学生的性格、品质、思想、情感,而且在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及争取胜利的信心,对组织性、纪律性、社会荣誉感、集体责任感,爱国主义热情和创新精神的意识,有一定作用和影响。这些措施包括在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中。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挖掘高校体育教育的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使其人文素质教育有更深远的影响。

(一)体育教育是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重要载体。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大学生作为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其身心、思想品德及社会适应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水平的体现。体育是具有育人育体功能的体育项目之一,可以利用其人文价值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通过学习和练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

体育教学的活动性需学生亲身体验实践,要求有组织、有纪律、密切合作、互相帮助,学生很容易表露自身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许多思想、态度和情感。教师从中可以了解学生的性格品质以及道德品质的优劣,针对学生所表现出的不同观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二)体育教育促进智育发展。在进行体育教育过程中,无论是教学还是训练,都是一种三维立体的体育活动:聆听动作讲解、思想动作步骤、体验动作要领,是以思维活动为主,兼身体体验练习的一种教学。各种运动训练、竞赛都需要人脑的想像力,需要创造性思维,通过身体运动练习能够训练多向与单向的思维能力。在运动训练中,人脑的思维活动更积极、更主动,单向思维与多向思维经常交织在一起。实践表明,体育教学是智力开发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它能够挖掘参与者的聪明才智;能够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品质;能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提高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水平。

(三)体育教育促进身心健康。体育教学是指导学生提高体育素质的根本途径。体育教学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既定的教学内容和严密的组织体系,它是唯一从小学到大学连续设置的课程,因而更具有教学的连续性和实践的层次性。由学生大量身体活动和教师适时知识点拨为特征的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机体的免疫能力和对环境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良好的体育素质无疑对学生适应未来快速多变的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体育主要以实践活动为主,以其欢快的节奏、动感十足的动作为特色,在高校受到较多大学生的喜爱,为他们枯燥、单调的学习生活增添了情趣。大学生在参与当中不仅放松了心情,而且从中获得了运动的乐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社交、组织、审美等素养,使其更加热爱生活、感受生活。体育活动可产生“情绪改善”效果,愉悦性提高,精力比原来充沛。体育活动可作为保持或增进心理健康,消除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很好地利用体育教学这一优势,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体育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开展。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沉淀凝结的特色体现。她对于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炼意志、塑造自我具有重要作用。体育教育的内容丰富而宽泛,体育活动具有群体性、参与性、外部影响性。组织一项体育活动,不同专业、年级和性别的学生都将参与,影响深远。体育活动可使学生释放情感,展现自我、彰显个性,唤起学生对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有利于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崇尚文明的校园文化形成,学校的综合实力也会大大提高,学校未来的发展就具有了可持续性和前瞻性。

三、体育教育对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发挥体育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积极功能。高校体育教师应合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理论和实践课程,开展体育文化讲座,丰富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满足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体育教学要深入进行改革,改变并杜绝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借助体育运动的多种形式和内容,使教师和学生置于情感交流的情境之中,并能够反复感受成功与愉悦。在体育教育中,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效能的过程,使其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的气质、智能、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等得到充分发展。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能够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同时,良好的校园文化也能够使体育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的素质教育不只是通过系统的教育培养,也需要校园主流文化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高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活动,磨炼了学生坚强的意志、抗挫折能力,使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有顽强的生命力。学生和团体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感受体育文化的氛围,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人文文化。在互动、互助中传播与渗透,并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开设体育欣赏美学教育。在体育教育课程设置上开设体育欣赏等审美教育,对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美学是一种陶冶。一方面学生文史哲知识、中国传统文学精华以及文史知识都需要掌握和提高,并加强大学生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努力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活动;另一方面学生要掌握相关的美学知识,对运动美、健康美有充分的认识。提高学生美学素养,增强对美的鉴赏能力,使学生感受美,能用美的事物净化学生的心灵,在将来能够创造更多美的事物。大学生的体育欣赏审美提高了,就会追求更加崇高的人生境界,自觉抵御不良的社会风气,从更加广阔的美学视角审视体育和人生的关系,这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体育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教师不仅仅是肩负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为人师表,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将直接影响学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和学习的榜样。所以,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体育教师是一切教育的先决条件。在教育观念方面,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发展,教学观念要从过去的只重视身体素质的培养转变为重视学生心理发展、生理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体育教学观念。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体育心理发展的基本需求,更要注重对学生良好的感情和崇高品格。在内容方面,应该教给学生的物理理论和技能,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团结和合作精神。教学方法,教师改变传统的体育类,课堂教学人性化、多元化的模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取决于体育教师的人文修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提高自己人文素质和修养,这不仅是体育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和时代对体育教师所提出的迫切要求,这对下一代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结论

培养和造就21世纪高质量的新一代,要求我们用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对体育教育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探索,加强体育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身体效益和社会效益,促使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孙博,田佳.浅谈中国人竞技观的变迁[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人生观 人生观教育 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民族的未来。因此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的课题。

一、什么是人生观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区别在于是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还是错误享乐主义的人生观。

正确科学的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包括对人生价值、目的和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而且调节人的行为和活动的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能够识大体、顾大局、克己奉公,不会为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不会陷入“自我中心”而难以自拔;就能够确立崇高的理想,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被矛盾所困扰,不向挫折屈服,不为冲突而忧虑,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积极努力作出成绩,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大众共享幸福之乐。

实际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是人们的一种信念,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有意义的人生。

二、大学生人生观现状

当前大学生的人生观虽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但其主流是好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政治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渗透和冲击、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个性心理尚未成熟,致使大学生的人生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少数大学生的个人主义思想仍然严重存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薄。

1.对待人生的态度。

大多数学生对于人生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把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的大小及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但是一些西方社会低级、庸俗的文化意识和错误的社会风气必然波及到我国大学校园,对青年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致使学生中存在着实用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等倾向,他们人生追求中,重实惠轻理想追求、重利益轻奉献、重个人主义轻集体主义、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人生价值观呈现出“功利化”、“多元化”的不良苗头。

2.对待金钱的看法。

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杜林致教授最新调查发现:中国大学生总体上对金钱持积极、认可的态度,但不把金钱视为成功的标志,并且认同合理理财,积极投资、愿意参与慈善捐款。即便如此,2008年人民网针对中国大学生金钱观调查结果显示,有三成的大学生是拜金主义者。学生中跟风攀比现象呈抬头趋势,日常生活里比谁的衣服是名牌,谁的化妆品高级,谁的手机最潮……加上一些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社会阴暗面的过分渲染都导致了大学生不安分的消费心理,产生许多消费误区。校园里一度流行着“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找工作看钱途”等口头禅。因此,专家呼吁,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金钱观”和理财意识需要科学引导。对金钱的过分看重会导致其心理压力过大、急功近利、思想偏激。

3.对待职业的选择。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的今天,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大多数学生都能放下“天之骄子”的光环,勇敢地面对竞争,摆正位置,调整心态,甚至未雨绸缪,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储备和社会实践。可是令人担忧的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在择业时过于注重物质利益而淡化了社会责任,忽视了社会需求,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甚至寄希望于社会关系上,认为“拉关系、走后门”是找工作的捷径。这些观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对大学生择业、就业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加强大学生正确人生观教育的对策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大学生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小小的社会,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社会价值观,具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我们无法消除各类消极因素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环境,消除急功近利的思想,抵制腐朽没落的道德观、金钱观,提高学生的抗诱惑能力,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消灭在萌芽状态,使学生们对自己有较准确的定位,加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明确努力学习的目标,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理性地面对各种失败,增强抗挫、抗压能力,努力提高前进的动力。

1.加强自我管理。

人生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心理塑造工作,需要健康环境的熏陶和良师益友的引导。

大学生在蜕变过程中,应从本校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约束,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认真学好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的同时,主动选修一些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立场坚定;吸取前人的优秀思想,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健全的心理、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情趣和追求真善美的精神,树立健康人生观。

2.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南北朝时的著名文学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的开篇就阐明了家庭教育对子女的重要作用:“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道,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阅,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由此可见,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进入大学的青年学生虽然意识渐趋成熟,不再迷信父母的权威,希望通过民主平等的方式与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解决自己所要面临的职业选择、社会交往、爱情婚恋、人生发展等重大问题,但由于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在经济上和情感上对家庭还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的支持和帮助仍然是他们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开放式教育的高校,主要是宏观上的指导,无论是课任老师还是辅导员都不可能经常对每位学生的生活细节,心理变化关心到位。家长更应积极配合学校,经常提醒孩子在学会自理的同时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加强学校教育。

在大学的德育工作中,人生观教育一直是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当前大学生人生观念的现状中我们不难看出青年学生的人生观基本是端正的。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大学校园,一方面要重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更要发挥好主平台的作用,积极探索人生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理论教育,开展实践活动和典范教育,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大学生在人生观教育中认识人生,感悟人生,并且从中受到教育。就高等院校而言,应该始终坚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成为社会伦理的向导、人类良知的灯塔,充分发挥对青年学生的引领、示范和陶冶作用。

4.加强社会舆论导向,校内校外双结合。

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不仅需要依靠大学生自身、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而且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社会各界和大众传媒都有责任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出一份力。青年大学生是一个敏感的社会群体,他们接受各方面的文化影响比其他阶层多,社会大环境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共同努力,大学生教育的整体构架才能平衡,才能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国家的储备人才,中间力量的大学生应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尊心及成才使命感,立足现实,从大局出发,把个人的理想、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利益、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何士青,夏岚.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学校思想教育CNKI:SUN:XXDJ.0.1994-03-002.

[2]左云,陈冰俐,乌进高娃.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3]论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对策.论文汇.

篇4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生 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又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1]。一直以来,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许多不足与困扰,随着“90后”一代步入高校校园,这些不足与困扰又将呈现新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认清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到在理工科大学生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剖析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与成因,从课程体系设置、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促进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

一、人文素质的基本内涵

关于人文和人文素质的内涵,许多学者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人文”一词在《辞海》中这样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的核心是“人”,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人文关怀、生命关怀[2]。而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组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3]。也有学者认为,人文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人文素质指人的内在精神品格,人的思想道德、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关系及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属于人文素质范畴[4]。人文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别于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及身心素质,是由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所组成的一种在特定历史和文化积淀下形成的素质,而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本质和最高境界。

二、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脊梁,其“人文精神”和科学文化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己的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在新时期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3]。

1.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一个民族,没有高度的科学素质是愚昧的,必然落后挨打;而没有高度的人文素质,也将丧失民族精神,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全球化运动对我国人文教育传统带来巨大冲击,如果人文教育和文化全盘西化,那么中国人将只是一个种族、生理、生物的概念,而不再是一个民族的概念。总理多次讲道,我们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年轻一代的素质。

2.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对理工科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理工科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人文素质的缺失直接影响到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软实力、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也将影响到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构建。

3.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我们所需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作为承担人才培育重要渠道的高校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着重强调:“改变忽视人文基础等状况,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4.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理工科大学生不断提升全面素质的自我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教育基本上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而理工科高校则过分偏重科技教育和专业教育,导致了大学生精神境界和文化素质的下降,缺乏创新精神,这种状况使我们看到了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总理在与大学生座谈时讲道:“我是学理工科的,说句老实话,我对我自己的专业很喜欢,但是我对文史比对我的专业还喜欢。我们国家需要的建设人才是全面的,我们不仅需要理工人才,也需要经济、管理人才,也需要文史方面的专家。我想提几点建议,就是一个人的道路往往也是会改变的,我提倡学科不要分得太细。学理工的也要学点文史,甚至艺术;学文史和艺术的,也要懂得一点理工,这样的人才才是全面的。”

三、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当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知识匮乏,人文精神缺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综观目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状况,存在如下弊端。

1.人文知识匮乏,知识结构单一。当今大学生是在中学应试教育的禁锢下走进大学的,加之为了提高升学率,很多中学早早进行文理分科,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理工科的知识所占比重过大,人文知识匮乏,整体的知识结构单一。虽然近几年人们逐步开始重视,但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对最基本的四大名著都没有通读一遍,有些学生也选修这方面的课程,但只是为了修得学分。在2010年3月份进行的江苏省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的测试中,理工科大学生整体的得分很低。

2.人文精神缺失,文明礼仪淡化。伴随着社会转型,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缺失,而其物欲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起来,并成为某些学生的人生哲学和价值准则,很多理工科大学生不能明确自身的职责和社会义务。而文明礼仪淡化,比如,大学生情侣在公共场合勾肩搭背,坦然自若;食堂打饭插队、拥挤、不文明用语经常挂在嘴边;进出教师办公室不敲门、穿拖鞋进教室,等等。

3.审美趣味低下,生活态度功利。对高雅艺术不懂、不问、不感兴趣,对低俗文化却津津乐道。平时只关注经济效益、眼前利益,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根本问题很少考虑。过于追求物质享受,淡化精神追求,表现得很“现实”。

4.心理素质差,情绪容易波动。心理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尤其“90后”一代为主的在校大学生,由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经历人生挫折,加之缺乏必要的渠道疏导,导致其行为偏激,耐挫能力差,缺乏心理上的自我疏导与调适能力,情绪波动较大。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缺乏与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不重视人文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一直以来,我国的高中教育实行文理分科,学生重理轻文,而高校的人文课程体系设置又不科学,哲学与历史等方面的课程相对薄弱,课程体系不规范、不成熟。此外,学生还受高考招生考试的影响,将学习重点仅放在高考课程上。到高校以后,受就业的影响,不少理工科大学生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忙于考各种证书,而没有重视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

四、做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与路径探索

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实践来看,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学校与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人文教育的意义,在学校实施课堂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灌注式教育,缺乏师生互动,没有讨论争辩,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因此无法真正深入持久地塑造学生的人格品德。人文素质教育需要观念上的突破和方式上的改进。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一直以来,我国教育存在“重专业轻人文”的观念,所谓“学好数理化,走偏天下都不怕”。但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只懂技术的高档器材。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是通过人文科学课程的学习,广博而高雅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以及教师的为人师表和学生的养成训练,使学生具有高尚品质,具有献身祖国、献身事业的进取心和责任感[5]。

2.改革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的比重。首先,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将人文社科类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如政治、历史、哲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课程富有实效地开设起来,而且注意突出对科学精神、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其次,要开设专题讲座进行人文教育,定期邀请名师名家给学生进行讲授,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最后,要加强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

3.建设师资队伍,创新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教师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引导者,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素质高低是人文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使老师不仅传授人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人文的体认,使学生感受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乐趣,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人格魅力会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6]。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该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使之真正成为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主体,充分学习人文知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品位。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要不断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政策和措施,改变人们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落实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建设师资队伍,营造人文氛围。相信经过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必将有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夏宏奎.谈正确处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几个关系[J].教育探索,2007,(10).

[2]张宏雷.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8,(9).

[3]白鑫刚.新时期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2).

[4]于立东.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

篇5

一、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大学生人际冲突在社会活动当中随处可见,利益的不同、认识的差异、性格的差异等等都可能是造成人际冲突的原因。在我校,女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事情时有发生,亲身经历后的深入思考分析发现,女大学生的交往存在以下现象:

第一,交往退缩与自我封闭。一些女大学生在宿舍交往中退缩、自我封闭、不敢参与室友谈论的话题、不敢与室友辩论、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行为退缩、瞻前顾后。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时也不敢据理力争,害怕得罪室友,或表现为默默忍受、退让,或表面孤傲、清高、难以接近而内心渴望交往等等。

第二,小团体交往。在女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中,时常存在“小团体”交往。在这个小团体中,大家交往亲密,无话不谈,甚至可以分享最深层的秘密,而另一些室友则被排除在这个团体之外,成为局外人。甚至在一个女生宿舍内会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团体,在同一个小团体内大家亲密交往而不同团体间界限明确,没有交往或交往甚少。

二、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原因

第一,社会因素。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不正确价值观和不正当竞争思想的影响,导致一些大学生集体主义淡化,表现出来自我意识强烈,很自私,不懂得分享和关心,不讲原则。而当前竞争的压力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果协调不好,容易造成自身的情绪焦虑,人际安全程度降低,彼此产生防御性。此外,现代通信工具,如手机、电脑的大量使用,女大学生的恋爱,一些失窃等宿舍危机事件的发生,也会影响宿舍人际关系。

第二,家庭因素。现在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养尊处优的生活让他们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优越感会让他们不知道去体谅和尊重别人。这些不利于交往和处事的习惯使他们在宿舍里并不是很受欢迎,宿舍关系很难长久持续稳定和谐的状态。此外,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有不同的家庭经济背景,有不同的见识,从小接受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也因人而异,因此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第三,个人因素。学生个人的不良心理因素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影响人际交往的不良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以自我中心以及自卑、嫉妒等方面。宿舍生活中近距离的接触导致生活中很平常的细节也能引发矛盾。宿舍生活中最不能容忍的生活细节依次是:不讲个人卫生、脚臭、不打扫寝室卫生、打鼾、休息时间接电话、开关灯和风扇意见不一致、晚归、留宿外人、不经允许使用他人物品。而女生对宿舍生活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宿舍卫生和个人隐私,如果不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顾己而不顾他人感受,往往因得不到室友的认同而造成人际交往困难,并影响宿舍团结。

三、建议

第一,社会方面。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对大学生容易受到不正确价值观和不正当竞争思想的影响,进而影响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包括宿舍关系。鉴于此,社会应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道德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基层教育制度,营造一种社会的高尚素质道德氛围。

第二,家庭方面。家庭教养对人的影响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家长有必要在行为和认知上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引导,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家庭关系,对孩子讲明原则与情感的区别,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早发现问题,进行调整。在入学前后,家长应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或社会各类媒体,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对怎样与人和睦相处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大学生逐渐在心理、生理上趋于成熟。

第三,自身方面。作为女大学生,为更好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学习生活环境,首先需做到与人交往,要真诚和坦诚;其次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高尚的素质和思想道德,建立健全伟大的人格,以此来提高自己对未来的适应能力。最后要规范个人行为,适当尊重个人习惯。

第四,学校方面。对于学校而言,营造良好的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宿舍氛围,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校园文明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具体来说,可以做出如下改进:

其一,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具有良好文化氛围的宿舍环境是生良好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学校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积极向上的活动,可以增进女大学生间的感情,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增强宿舍的凝聚力和对宿舍的归属感。

其二,培养女大学生自我调适能力。引导女生宿舍成员学会善于根据不同的对象以及关系的不同程度,确认自己所承担的不同角色,掌握不同的交往分寸。培养学生自我调适能力,树立健康的交往观念,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沟通,把握与人交往的方法和技巧,以建立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

其三,对人际关系不良的女生宿舍进行团体辅导。通过组织班级心理辅导、年级心理辅导等方式切实解决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建议以宿舍为单位,组织各类人际交往的训练和游戏,让成员在活动中得到交流和锻炼。在人际交往的模拟游戏中,根据宿舍成员的特点创设相应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氛围中获得人际交流的体验,体会人际交流的意义,认同其他成员的价值。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同性恋;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134-03

同性恋是指同性别之间的或情爱关系。同性恋作为一种现象的存在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是由于及主流文化的影响,同性恋一直被有意识地屏蔽和边缘化。近年来,同性恋逐渐被人们看作一种符合其个人性取向的正常生活方式,同性恋人群也逐渐由隐蔽走向公开。大学环境一定程度上为同性恋学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生存空间,但由于性教育的不足以及长期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居住,大学生同性恋者的生存状态较其他同性恋者又有很多的不同:一方面其行为会对同学、室友等产生多方面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校园排斥同性恋同学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校园同性恋问题给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掌握其特点和规律,加强高校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科学性,为大学生营造多元、自由、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笔者在北京地区选取12所高校进行了便利抽样调查。

一、样本及描述性分析

1.调查过程与样本基本统计特征

根据大学综合实力、学科特点及学生构成的差异,选择北京地区富有代表性的12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采取无记名集体测试,统一给予指导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当场收卷。发放并收回问卷360份,经审核有效问卷为354份,问卷有效率达98.3%。样本的基本统计特征详见表1。

2.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

调查表明,大学生对同性恋具有较高的知晓度, 8.5%的学生有很多了解,50.8%的学生一般了解,38.4%的学生较少了解,2.3%的学生完全不了解。但是从表2中四个有关同性恋的基本知识问题的回答情况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仍不高,四个题中错误率最高的达56.5%,最低的也为23.5%。大学生接触同性恋有关信息的渠道根据频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网络(27%),电视、电影、电台(27%)以及朋友(24%),而父母和学校教育中较少提供同性恋有关信息,其比例仅为5%。大学生较倾向于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同性恋进行归因(62%)。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生同性恋者容易遭到歧视和拒绝,在学习、生活、就业等多方面面临压力。

3.大学生对同性恋的一般性态度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一般性态度较为宽容。在对同性恋的总体态度上,12%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支持;15.7%的大学生表示偏向支持,但不能接受发生在周围人身上;40%的大学生表示中立;25.8%的大学生偏向反对,但不厌恶;6.5%的大学生表示厌恶。北京市大学生对同性恋有关问题的一般性态度如表3所示。

4.北京市大学生对同性恋者在校活动的态度

相对于较为宽容的一般性态度,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在校活动持反对态度的比例较高,92.9%的大学生认为与同性恋者居住在同一宿舍很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所以不能接受与同性恋者同住;近三分之一的受访学生反对同性恋者参与包括入党、获奖,参与科研和社团等在内的很多活动(详见表4);虽有70.3%的大学生赞同同性恋者参与学生社团,但近78%的大学生却不愿意在学生社团或学生组织中与同性恋者成为同事。以上表明,尽管总体上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较之以往更为宽容,但是,当同性恋者的活动与大学生自身学习生活直接联系、密切相关时,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仍然难以接受同性恋者。

二、影响大学生认知和态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1.变量的选择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可能主要取决于样本的社会人口特征,如性别、收入、家庭所在地、受教育程度、专业类别、家庭情况以及是否认识同性恋者等因素,上述变量大多为虚拟变量且变量个数较多,本文也初步选取了上述变量并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剔除系数不显著的自变量。

2.回归分析结果

从表5可以看出,是否农村家庭(Ilocation_4)、是否单亲家庭(Ifamilly1_2)、身边是否有同性恋者(Iclassmat_2)等三个变量具有统计学意义。同等条件下,农村家庭学生认知水平低于城市、城镇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认知水平高于完整家庭学生,身边有同性恋者的同学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统计过程中,年级、性别、家庭收入、专业类别等变量对认知水平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随着互联网和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接触社会资讯越来越多,不管是性别,还是家庭经济条件或专业因素,都不会制约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

影响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attitude)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年收入、认知水平、性别、专业、家庭是否在城镇,见表6。女生(gender)对同性恋的态度要比男生宽容,城市大学生比城镇大学生(location_3)更宽容;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know)越高,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也越宽容;家庭年收入(income)与对同性恋的态度成反比;理工类、经济管理类、文科类专业大学生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比师范类(major)大学生更宽容。

三、结论及思考

1.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同性恋现象

本次调查中,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占有一定比例(7.6%),并有1/3多大学生表示自己身边有同性恋同学。考虑到大学特殊的集体学习、生活环境,需要直接面对同性恋问题的大学生人数较多。目前,我国高校一般由心理咨询中心来开展同性恋的教育和咨询,有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同性恋者遭遇问题需要帮助时,对走入心理中心寻求帮助有可能遭遇更强的心理阻抗,相比其他同学他们需要更多的决心和勇气;同时,心理咨询中心偏向给予心理问题的咨询帮助,并不能具体协调解决实际事务。高校应该依据自身情况和条件,探索建立处理学生同性恋问题的长效机制。

2.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

学校需要开设相关课程,进一步普及同性恋相关知识,加强性教育。调查中明确表示,接受过性教育的大学生不足三分之一(30.5%),大学生的性知识大多间接地来源于网络媒体,不利于全面、正确地掌握性知识;大学生在上述有关同性恋认知的基础性问题上正确率不高,在其他方面也必然存在着更多误解;同时,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对同性恋认知水平上的差异不显著,不同高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也不显著,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在当前学校的课程或相关教育中普遍不能获得相关知识。2005年复旦大学开设“同性恋研究”公共选修课,成为首个面向本科生开设此类课程的国内高校,课程反响热烈,场场爆满,这说明当前大学生对同性恋话题具有较大的了解兴趣。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及行为,高校应适应形势需求,增设相关同性恋课程、讲座或培训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严肃、正规、系统的性教育。

3.大学生对同性恋者在校活动的态度不够宽容

学校还需下大力气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思想教育和引导。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在校活动不够宽容,在这种情况下,仅仅进行性教育或知识普及是不够的,还必须更加积极地开展相关思想教育,引导同学转变观念,掌握相关人际交往技巧,树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团结友爱、包容向上的思想,一方面要使一般同学正确认识、理解同性恋同学,另一方面也要使同性恋同学在学习、生活中尊重他人的感受,真正维护所有同学的合法权益。

4.强化队伍建设,尽快实施对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的相关专题培训

如果同性恋者对自己产生了影响,班主任、辅导员是大学生选择寻求帮助最多的对象,而目前高校又普遍存在着同性恋现象,所以应尽快加强对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培训和教育,帮助他们正视学生同性恋问题,并掌握相关工作原则和技巧,以科学、合理、人性化地解决由同性恋带来的冲突和问题。

5.重视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诉求,积极应对大学生同性恋现象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高校学生处于集中学习、生活的环境,宿舍集体生活的氛围对学生的整个在校生活和个人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但笔者的调查表明,仅有7.2%的大学生赞同与同性恋者居住在同一宿舍;64.4%的大学生认为在入学时调查学生性取向并在宿舍分配中予以考虑很有必要;86.2%的大学生认为对于自愿公开性取向的同性恋者学校可为其单独或集中安排宿舍,而当学校不具备相关住宿条件时,63.7%大学生建议学校在相应承诺管理制度程序完善的情况下允许同性恋者到校外自行解决住宿问题;对于不愿意公开其性取向的同性恋者,大学生建议对其进行宿舍文明教育。此外,65%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为同性恋学生提供正规的交流、活动机会。以上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诉求,表明如何对同性恋组织和活动进行规范疏导,如何在学生生活管理中协调不同性向学生的各种诉求,以及如何解决不同诉求引发的各种冲突,这些现实问题已经摆在了高校管理者的面前。高校应重视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诉求,积极应对大学生同性恋现象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建明.高校同性恋者群体内部组织初探——以华东某高校为例[J].江苏社会学研究,2006(S2):36-38.

[2] 刘斌志.现状透视与服务拓展: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大学生同性恋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36-38.

[3] 杨荷泉.大学生同性恋问题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职业教育,2008(3):115-116.

[4] 田唤,马绍斌,范存欣.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J].中国学校卫生,2011(1):254-26.

[5] 王浩.西安市487名大学生同性恋认知与态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7):601-604.

[6] 官晴华.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形成的分析——以重庆高校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0(6):6-10.

[7] 张笑笑,杨晓莉,张奇.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归因及态度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2010(2):71-73.

[8] 姚远.加强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236.

[9] 鲁法菊.关于构建多位一体大学生性教育模式的思考[J].成功,2009(11):207-209.

篇7

[关键词]单亲家庭;大学生;人格发展;对策

人格不是天赋的,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是在先天和后天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人格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育现代化的结果。21世纪要求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格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进度。因此,现代化的教育必须要致力于人格的完备与构建。不但要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也要全面发展受教育者的人格。

一、改善家庭教育环境,优化家庭教育方式

(一)和谐的成长氛围是基础

单亲家庭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大部分学生都离家较远。此时,家庭对他们的影响较之先前相对减弱。距离产生美。之前,单亲家庭母亲和子女可能更多的是关心生活起居,学习成绩等话题,心灵的沟通相对较少。进入大学之后,单亲家庭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心理发展开始走向成熟。单亲家庭母亲此时要善于利用这个契机,加强和子女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探讨关于人生的意义等话题。

(二)科学的家教方式是关键

单亲家庭母亲要建立正确的教育意识和培养目标。离异固然对自身、对子女、对整个家庭来说都是打击,但不能把离婚作为溺爱子女的理由,不恰当的爱会让子女偏离人格发展的正常轨道。单亲父母给予子女充足而专一的爱,无可厚非,然而对子女认识和行为错误的宽容就是纵容,影响子女健康人格的发展。另一方面,单亲家庭母亲亦不能把离婚当作压力施加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龙的心态可以理解,但切不可把学习成绩的优异作为培养子女的唯一目标。

(三)良好的沟通交流是剂

良好的沟通是加强单亲家庭亲子关系的必要手段。关于离婚的既成事实,做家长的和做子女的心里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家长坦然面对,告诉子女自己内心的想法,来引导他们释放自己内心的压抑和委屈。家长要认真倾听,耐心地与之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在这种平等的亲子沟通中,单亲父母和子女会更加了解彼此的想法,也容易在生活和教育问题上达成一致。

(四)与学校之间的相互配合是保障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和必要补充,不仅是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教育内部规律的客观要求。学校教育不可能面面俱到,家庭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家长有时候也很难完全了解子女在校期间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以及人际状况,等等。可以说,在教育问题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交点但又不完全重合。

二、营造校园环境。健全人格发展

(一)单亲家庭大学生档案资料的建立

针对目前单亲家庭大学生在高校校园中人数增多的现状,高校管理者要从宏观上了解和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和人格发展趋势。首先需要建立起专门的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档案资料,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单亲家长文化程度、单亲家庭亲子关系,中学阶段学习状况、人际关系等等。学校在这个环节上要定期与单亲家长进行沟通,尽可能多的了解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性格特点,及时把握他们的行为变化,找出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格教育工作。

(二)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设立

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高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不能成为摆设和空架子,必须要在学生人格教育上发挥它的重要作用。首先,咨询中心要配备具有相关丰富心理知识的老师。他们能够运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对单亲家庭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和心理调适工作。其次,心理咨询中心要做好单亲家庭大学生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完善和保存的工作。最后,心理咨询中心要定期开展心理教育咨询活动。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们通过和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的配合,分阶段分批次的亲自和单亲家庭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因势利导的对他们开展人格教育工作。

(三)相关活动的组织

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社团的建立、各种素质竞赛、心理沙龙等,充实单亲家庭大学生的课外生活,让他们在新的环境和集体中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社团的建立要尽可能多的吸纳单亲家庭成员,从心理咨询中心或者相关辅导员处获取信息,社团干部要充分调动干事积极性,发动单亲家庭大学生加入进来,鼓励他们成为社团的一分子。

(四)人格教育环境的营造

营造校园人格教育环境,不仅是对全校学生负责,更是对单亲家庭大学生的高度负责。人格教育环境的营造需要显现在校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如定期聘请教育专家进行大学生人格分析和教育讲座、通过校园网,校报,校广播电台不定期的宣传古今中外历史名人高尚人格的形成过程、通过板报形式在校园中开展人格教育专栏等等。

(五)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格培养效果。因此,只有“两课”教师强化理论知识体系,提高人文关怀素养,才能把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实处,落到心上。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是离学生思想最近的导航针,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在大学四年期间每一天都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辅导员要以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无私的胸怀来接受和关爱单亲家庭大学生,用语言和行动给他们无形和有形的教育,引导单亲家庭大学生人格积极发展。

(六)同学之间的关心和鼓励

高校学生大都来自五湖四海,因地区的不同,思想行为认识等也有较大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培养感情和找到共鸣。高素质人才就应该具备高品质人格。让单亲家庭大学生在温暖的环境中重新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来自完整家庭的大学生的信任,加快他们融入到所有学生的校园生活中。

三、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充实人格培养内容

(一)设立专项奖学金,引导形成竞争机制

英国学者彼得·汤森1979年出版了《英国的贫困》一书,他经过对单亲家庭的抽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约一半家庭和3/5子女处于贫困状态或出于贫困的边缘”。单亲家庭经济普遍较差是个公认的事实,尤其是由母亲支撑的单亲家庭。在经济问题上,要靠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资助。近年来,中国也开始发展新的社会救助制度,为贫困家庭提供帮助。只要通过经济状况调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生活水平就可以纳入到社会救济的对象中,如果单亲家庭属于这种情形,则可相应获得一些补助。希望政府能够联合一些知名企业,设立单亲家庭大学生专项奖学金,使他们通过学习上的优异来解决一些经济上的困难。

(二)企事业单位支持,提供社会实习岗位

笔者建议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能够回报社会,为社会公共事业和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由政府牵头,有效组织专门为单亲家庭大学生提供的寒暑假期间、学期课程期间的专兼职岗位安排工作。单亲家庭大学生在为企事业单位出谋划策,贡献力量的同时,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及早融入社会。通过企事业等社会单位对他们的帮助,单亲家庭大学生也能够感受到社会对自己的关爱和照顾,以积极的心态,良好的行为来回报整个社会。

篇8

一、科学辩证的看待大学生干部

只有科学辩证的看待问题,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大学生干部在目前来说,虽然可以说是部队较为新生的事务,但他们毕竟不是另类,而同样是部队的一员,因此对他们必须科学辩证的看待,同等的对待,方能让他们有所进步和发展。

(一)不要另眼相看,要当成普通一兵

大学生干部也是干部,同时也是一名军人,对军人的要求在大学生干部身上同适因此,加强大学生干部的培养,必须首先从一名合格军人做起,把他们当新兵来训练,当干部来培养,只有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干部,不能因为他们是大学生,而放松对他们的要求,减少对他们培养的环节。

(二)不要一俊遮百丑,要一分为二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大学生干部身上同样有优点也有缺点,有长处也有短处。我们对待大学生干部,不能因为他们是大学生,干好了是应该的,干不好就认为百无一用。要客观公正的看待大学生干部,优点就是优点,缺点就是缺点,只有把问题找准,才能有效的解决。只有既看到他们优点又看到他们的不足,才能真正把他们教育好、管理好、培养好、使用好。

(三)对待大学生干部,在工作上既不能标准太高,也不能甩手不管;在生活上既不能溺爱,也不能冷漠;在作风上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放任自流。“磨刀不误砍柴工”提高大学生干部第一任职能力,一定延安招人才成长的规律,帮助大学生干部一步一步地把基础打扎实,把作风练过硬,把素质练吧素质连全面,他们才能担的起重任,经得起风浪。

二、督促大学生干部针对弱项补差

从部队指挥员的角度来考察大学生干部,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很多差距,因此,要提高他们的任职能力,必须瞄准他们的弱项,加强补差训练。

(一)当干部先当战士,塑造军人形象

良将出于行伍。艰苦紧张的士兵生活,对于培养过硬得军人素养,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地方大学生干部任职前经过部队院校的军政训练,具备了一定的军事基础,但他们有军校学习经验,缺乏部队生活的体验;有军校学员的亲身经历,缺乏部队战士的切身感受。因此,地方大学生干部一到部队要安排他们们到连队当兵锻炼,引导他们进入“兵”的生活,熟悉“兵”的环境,磨砺“兵”的素质。通过与战士肩并肩工作、面对面学习,在与兵的学习生活中受到熏陶,逐渐培养军人特有的作风。

(二)进机关先下基层,体验基层疾苦

指挥确素养、带兵缺感情、管理缺经验,是大学生干部初到部队的困惑。大学生干部上岗前必须先下基层锻炼,体验基层疾苦,深入了解战士心里想什么,连队工作干什么,自身素质缺什么。在他们有了基层经验之后,才能有限拓展能力素质,使他们的知识在运用中升华,能力在实践中提高,逐步成长为合格的新型军事人才。

(三)当主官先当副职,蓄积博发力量。

大学生需要到主官岗位砺练,但在当主官之前,一定要先当好排长和副职。大学生干部缺乏基层经验,但学习能力强,适应环境快。在排长、副职岗位锻炼,能够让他们带着问题学、结合实际干、瞄准主管练,丰富军事知识,积蓄发展后劲。

(四)干专业先干副业,锻造部队全才

近年来接收的大学生干部,有相当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特别是从地方院校毕业后入伍的,85%专业不对口。为了让大学生成为部队的全能人才,在经过层层培训,和个岗位锻炼的基础上,尽量先安排到不是所学专业岗位上去锻炼,把其他岗位的技能和知识学到手,到一定时候再适时安排到所学专业岗位上,这样一但哪个岗位需要,但薛申干部都能够适应。

三、加强对大学生干部的帮带指导

加强地大学生干部的培养帮带,是提高大学生干部任职能力最便捷的方法,因此,各级党委机关,一定要在培养帮带上狠下功夫。

(一)相关培训不可少

地方大学生干部科学文化水平普遍较高,但军事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培养大学生干部,要立足现实需要,着眼长远发展,采取多种方式,举办相关培训,即使加钢淬火,不断丰富他们的军事知识,实现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由零散到系统的转发,较好地改善地方大学生干部的知识和专业结构。

(二)新老搭配促提高

在担任主官时,要新老搭配,由一名资历老的主管进行帮带。在执行各种演习、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时,让他们“当尖刀”,“打主攻”,在实践中锻炼能力素质。在日常工作管理中,注重教方法,传经验,使大学生干部尽快上路。

(三)扬长避短定好岗

在定职定岗上,要注重发挥大学生优势,扬长避短,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定岗前,要结合岗前培训等时机,全面摸清每名大学生干部的专业特长、爱好强项、弱项短板及自身发展意向,综合部队岗位空缺、职责所需,全盘调控配备,尽量做到对口定岗、视情定位,搭好第一舞台,使其在第一任职中发挥特长、增长自信,为以后的换岗调职打下良好基础。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调研;统计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G51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86-02

一、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传承更新的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等。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了掌握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我们以辽宁省六所高校部分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调查研究的背景

从1840年到20世纪80年代,国人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几次论争。90年代后,人们开始重视传统文化问题,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国学热),一直延续到现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正处在文化冲突的焦点。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作为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大学生更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只针对大学生群体,调查对象为沈阳市六所高校在校大学生。采取团体施测形式,文理科生兼顾,覆盖面较广,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4份,样本分布情况见表1。问卷共包含35道题,27道单选题,8道多选题。

二、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总体认知情况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程度一般。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6%的人对传统文化了解非常深入,81%的人了解程度一般,13%的人不了解。总体上看并不理想,传统文化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2、大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76%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20%的人兴趣一般,4%的人不感兴趣。这说明在大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良好基础。

3、关于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认同度很高。90%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持肯定态度,11.9%的人认为可有可无或没有价值,显然他们在认识上存在误区。95%的人认为有必要学习传统文化,3.4%的人为了考试才学习;个别人认为没必要,这显然是错误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在情感和理性上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

4、大学生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9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传统文化对社会具有积极作用。87.9%的同学认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帮助较大,12.2%认为帮助程度一般。可见主流思想是肯定传统文化的作用。

5、大学生对保护传统文化态度比较坚决,对紧迫性认识不足。94%的被调查者支持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活动。对于传统文化是否需要保护的问题,76%的人回答坚决保护,20%的人表示稍作保护, 4%的人觉得无所谓。关于保护传统文化的紧迫性,69%的人认为十分紧迫,18%的人不觉得紧迫,表示不清楚、无所谓的人数各占9%,4%。可见大学生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迫切性认识不够深刻。

(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具体掌握情况

文学艺术、传统技艺、传统节日等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外在表现,问卷着重从这几方面进行了调查,以求窥一斑而见全豹。

1、文学艺术与传统技艺

对于京剧或其他地方剧种,“非常喜欢”和“可以去看看”的人分别占12.6%和46.8%,“不感兴趣”和“非常讨厌”的占34%和6.5%。可见接受程度不高。对于古代经史子集,9.7%“爱不释手”,66.9%“偶而翻阅”,可见大学生并不反感,但了解不多也不深刻。对于四大名著,12.2%的同学多次看过,33.3%都看过,47.5%看过一两部。21.2%的同学能背诵很多古典诗词,64.6%回答“不多”、14.2%“很少”。关于二泉映月是什么曲子,84.5%的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二胡,答唢呐、笛子、钢琴曲的分别为8.1%、6.5%和0.9%。总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很不理想,需要大力加强。

2、传统节日

对于传统文化的另一重要载体-传统节日,51.8%的同学很感兴趣,43.7%的人随大流。对于国家将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的行动,92%的同学非常支持或比较支持。大学生对韩国端午申遗事件的反应见图1,折射出大多数人有文化保护意识和高度的爱国热情,但也有少数同学漠不关心,令人不解。

3、大学生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内容及学习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文艺类、科学类、建筑类为大学生最喜爱的内容,其后依次为饮食类、传统习俗、服饰、道德教育。目前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中,课外阅读、媒体宣传和课堂学习分列前三位,其次是长辈教授和其他途径的学习。大学生眼中造成自身传统文化贫乏的主要原因如图2。

4、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传统文化学习方式

这是本次调研的重点内容之一,采用多项选择方式。大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是①名家讲座;②民俗活动;③旅游;④传统文化题材影视作品(表2)。结果显示大学生更乐于接受生动形象的、具有现代特征的学习方式,同时对传统学习方式课堂学习、课外阅读也不排斥。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发展前景的展望

调查问卷最后请大学生展望传统文化的未来。认为前景很乐观和比较乐观的人各占24%、38%,表明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有信心。21%的人认为前景一般,少部分人不乐观,呈现出担忧心态。

三、调查结果引发的思考与启示

(一)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崇尚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社会重视力度远远不够,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承,在青少年心中有淡化趋势。

第二,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有效渠道。尽管大学生在理性上认同传统文化且学习热情较高,但由于方式、渠道限制等原因效果并不理想。

第三,学生在学习上过于追求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不少学校只重视应试教育,忽视或淡化了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文化等内容,加之就业难度大等导致学生学习时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较严重。

(二)改进建议或措施

1、纠正全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普遍风气,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家长、学校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社区等应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2、多途径、多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和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改革,用当代青少年更易接受的形式去表现传统文化内容。

3、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制度化。

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应从战略高度进一步强调并制度化,还应保证政策制度的连续性。

4、重视传媒在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传播历史知识中的作用。应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优点来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

5、大学生应学会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当代大学生应深刻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成长及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注意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和基本素质,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使其流于形式或口号。

四、结语

本项调研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更好地把自己塑造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前进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现实依据。本文所提供资料真实准确,统计分析结果对于改进传统文化教育的缺点和不足、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洪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及其对策[J].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2007.

篇10

创业教育发展方向教育模式

一、为什么开展创业教育

(一)什么是创业教育

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源于团中央和人劳部共同举办的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的含义,即开创一番事业或开拓一番新事业。高校创业教育的面向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这是普及教育),二是面向商学院大学生的专业教育,三是面向想要创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包括非商学院学生)。本文所研究的创业教育指的是第一种: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二)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创业给人带来的财富是艰巨大的。现代社会所有产品和服务基本上都是由企业提供的,通俗一点讲,现代社会的运行必须要靠钱。钱从哪里来?从企业的税收中来。因此企业家应该是被尊重的。但是从某种社会角度来讲,国人轻商---轻商人不轻商业,企业家是没有社会地位的,社会大众群体对企业家有一种轻视和仇富心理。其实,企业家能创造财富,其背后是非常艰辛的,背后有一种强大的企业家精神是非常值得大学生创业者去学习的。企业的对社会的贡献和作用是巨大的,应当值得尊重。企业的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2、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人力资源配置出现了严重的扭曲。中国的政治现状是政府大,社会小。大政府小社会的现状长期导致国人受官本位思想的驱使,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都考公务员去了。且近年来报考公务员的毕业大学生仍在每年激增。一个国家的年轻人都想着当公务员想着当官,这个国家怎么还有活力?这个国家怎么还有希望?能否把优秀人才配置到专业岗位、企业中去?能否使优秀人才有更多的想法和出路?这样的国家才有生命与活力。在高校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帮助国家人力资源配置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3、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大学生创业可以使一部分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规避就业风险,提高高校就业率,缓解国家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企业还能提供多个就业岗位,在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带动其他同学就业。

4、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堪忧,培养的学生和社会需求相差甚远,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创业教育除了让学生学会如何开公司等创业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的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敢于冒险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创业教育最终还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创业成活率与成功率。因此创业的过程非常艰辛,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能不断锻炼自己应变能力、风险规避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等,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是创业教育与其它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

5、创业教育有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

学生即使不马上进行自主创业,创业教育也是非常有利于他们个人将来的职业发展的。第一,增加职业选择。让学生把创业列为毕业后的选择之一,及时不马上创业,也是若干年后会创业。第二,认识职场。中小企业也是职场的一部分。第三,提升职业能力。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将来就业后也能更理解自己的老板,更了解正在就职的企业运行到现在不容易,了解企业的艰辛,就会更加努力的打工。也更能理解老板的心态,更能在职业发展中得到提拔,更能很好的把握自身内职业生涯与外职业生涯的发展。另外,经过创业教育后,本来很有创业激情的学生看到创业这么难而放弃了创业的想法,那么这也算是创业教育的成功,因为这淘汰了一部分根本不适合创业的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做职业发展选择。

二、国内外部分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比较

(一)美国的创业教育模式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百森商学院为代表的创业教育模式。美国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理念:(1)培养企业家精神。(2)战略性的教育理论。(3)反对急功近利的创业教育。(4)着眼与美国大学生设立创业遗传代码。(5)主要是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甚至学生创不创业,什么时候创业都无所谓。(6)造就“最具革命性创业的一代”。在百森商学院会设置《新生管理体验》课程,班级分出若干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组制定创业计划,学校提供每个小组3000美元作为原始资本创办并经营新公司,并在三年后把本归还学校,赢利捐给学校为大一新生开班慈善事业的资金。

(二)新加坡高校创业教育

新加坡是亚太地区的创业教育的先行者。最具代表的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连续几届的校长就是实业家、企业家。学校治理上大胆引入产业界的管理经验,强调教师的产业界背景,就业指导老师要到企业人力资源部挂职。南洋理工创业教育模式:(1)文凭教育。文凭课程——科技创业和创新课程(TIP:Techno-preneurship & Innovation Program)——硕士课程;(2)向在校本科生开设创业辅修专业;(3)为社区居民提供短期创业培训。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教育成功的评价基准是看每年有几个科研成果转变成为企业产品或公司。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教育理念:(1)创新与创业紧密联系;(2)重视专利和成果的产品化;(3)基于科研成果而分离出去单独成立的科技企业(Spin-off Company)。

(三)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

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以开办小企业为目标,主要由技术和继续教育(TAFE)学院来完成,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小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占创业指导教师60%。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重视个人潜能的挖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创业活动中自我完善。教材规范化,由政府开发出四套模块化教材:综合性概述类教材、工业类教材、商业发展类教材和远程教育类教材。每套教材分别有管理自己与管理他人可以独立教学的模块。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案例研究,引入企业参与环节,邀请企业主来授课,组织学生到企业开展实践实习。

(四)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篇11

【关键词】高等教育 思政教育 大学生 人生观 影响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013-01

1、引言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及其培养的优秀人才。当代大学生是否优秀,是否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其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大学生的人生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其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由此可见,在高等教育别是思政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起科学的理想和信念,从而真正发展成为一名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社会有用之才。笔者在以下的论述中。拟从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的人生观的基本内涵出发,深入分析和探讨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人生观的影响,以期为如何进一步推动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出有益的思考和探索,从而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的人生观

2.1 高校思政教育

在我国现行的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意义非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个人道德素质、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以期帮助大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起科学而合理的理想和信念,进而更好地实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高校思政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由此可见,与时俱进的探索和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对于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和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2 大学生的人生观

每一个社会人在不断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身对人生的看法,具体而言就是关于人生的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和看法,这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人生观。由此可见,大学生的人生观就是指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关于人生的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影响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诸多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的心理、情志、阅历等主观因素以及家庭、学生、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因此,在进行高校思政政治教育过程中,务必充分结合影响大学生人生观的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因材施教,革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面,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形成与影响的分析

3.1 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的人生观的形成提供了平台

在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自身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意义。特别是高等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给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提供了系统性的引导和教育。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大学生对什么是人生观、人生观是如何形成的、影响人生观形成的重要因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重大意义以及如何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有了十分系统的认识和思考,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地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3.2 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的初步形成

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针对大学生关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个人思想品德素质的专门化的教育和培养,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理想、荣辱观、生死观、苦乐观等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有意识地引导当代大学生从自身和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自己的人生能够产生一个科学、合理、健康的看法和态度,真正成长为一名专业功底好、道德素质高、综合实力强,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优秀人才。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3.3 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的进一步发展

大学生的人生观形成以后,同样会受到外部环境的种种干扰和影响。由此可见,在大学生人生观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塑造和教育仍然必不可少。特别是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人生观的指导,有利于进一步帮助学生抵制诱惑、辨明是非、分清黑白,更加明确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使其树立起的正确的人生观不断发展或者帮助其改正错误的人生观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由此可见,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的进一步发展。

篇12

一.调查目的:

大学是每个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然而进入大学我们首先遇到的就是角色转变的问题.从高中到大学,无论从生活方式,学习方法,到人际交往都会有全新的感受.面对大学新生活中的问题.面对自己的未来.我们需要用全新的视角去认识,去体会.但是,大学能否给予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很显然不能.大学只是人生追求中的一步棋,是实现每个人人生理想之前的一个小目标,随着这个小目标的实现,经过了一个个或长或短的喜悦——高考成功之后,很多大学生便陷入了迷茫之中.在我们成功地选择了这个岔路口之后,人生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就在校生的人生追求的以及对人生追求的认识进行了深入调查.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次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得出一些实用的数据了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一些实际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二.调查对象:

商院全校在校生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以及网上查找资料

四.调查时间:

五.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内容主要是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规划情况以及他们对人生追求的看法,我们共向学生提出15个问题

六.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仅有27%的学生选择了自己的理想专业,他们实现了自己的短期的愿望并表明自己将一如既往地向着最终的目标奋斗;有18%的学生的专业还是别人帮自己选的,这些学生由于他们对各专业不是很了解,也不清楚目前的就业市场情况,但当他们了解之后,就开始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还有55%的学生是自己随便选的专业,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梦想,仅仅是为了完成父母的愿望——考上大学。这些数据很明显地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人生的遥远目标并不是很明确。那么,在进入大学的几个月或者几年之后,他们还是那么迷茫,不知所措吗?

对于树立追求目标问题,有73%表示非常重要.但仅有19%已经树立目标,树立目标后,有15%的学生选择边行动边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目标.有5%选择立即行动,一定要完成.但还有75%选择会因为突发状况而中断或暂不付诸行动.还有相当一部分人——58%认为应该要树立目标却还在考虑之中.当然,也不能排除那些极少数的还不想有目标的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没有追求的人能够幸福安稳地生活下去吗?

在实现人生追求的旅途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多种坎坷,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肯定会遭受各种挫折,比如:感情受挫,来自恋人的伤害;没有成就,事业受挫;人情冷漠,孤独,不被人理解;空虚,无所寄托等等。那么,我们就需要精神上的动力,这种动力又从何而来呢?

1、专业,影响了我们的人生追求吗?

据调查,27%的学生是选择了自己的理想专业。在他们进入大学之后,有21%已经有了详细的人生规划,奔着他们的人生目标,在不断的努力着。不管是遇到什么困难,他们只要想到:我还有追求,就会咬紧牙关,向着目标靠近。79%当然还在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在访谈时,他们说到:“‘不同的人生目标有着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额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生追求又有着不同的人生价值。’——这是我们思修课的所获。所以我们应该谨慎考虑,充分考虑过后在制定详细的人生规划!”

无论是别人为我们选的专业还是自己随便选的,进入大学,一个崭新的平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因此,现在就需要我们审时度势,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经统计调查,关于“你觉得你目前是那一类大学生”这一问题,我们分别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大一新生有58%认为:未来形势严峻,但现在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努力。还有36%觉得在大学里,无所追求,随遇而安,过一天算一天,不为将来考虑。那大二的优势怎样想的呢?同样,认为未来形势严峻,学习没有目标的就占了56%。整体来看,我们大学生对未来都很茫然。难道说不是自己的理想专业,就真的没有指明方向的航标了吗?其实,我们对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进行调查,旨在为我们大学生指明方向。既然我们都知道自己处于何种状态,就说明我们还在为自己的未来思考着。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即就是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且,在树立起目标之后,就应该努力实现目标,不要辜负自己的汗水!

2、毕业,就等于实现了我们的人生追求吗?

所以呢,毕业,并不等于实现了我们的人生追求,在毕业后,我们还应该为自己的目标奋斗的!

3、挫折与动力,能助我们实现人生追求吗?在调查中,我们收集了关于在大学生实现人生追求的旅途中遇到的来自几方面的挫折问题。10%来自感情受挫,主要是恋人的伤害。谈恋爱,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其实谈恋爱不见得会影响学习,会阻碍我们对人生追求的实现,或许这种“感情受挫”一方面会助我们成长,另一方面又会潜移默化地成为我们的动力。“没有成就,事业受挫”占了37.5%,经过十年寒窗的苦读,至今没有成就会重重地打击我们,也许会使我们丧失信心,说不定还会重新帮助我们坚定自己的信念。空虚,无所寄托,没有人生目标,这会使我们情绪消沉,说不准又会唤醒我们。“人情冷淡,孤独,不被人理解”就需要我们用爱来融化,用我们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去击破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这些小的挫折,值得我们大惊小怪吗?在实现人生追求的砍途中,它们,只是小菜一碟!

篇13

[关键词]基本原理大学生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126-02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健全的、和谐的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该从科学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来抓。科学精神指导我们应该如何去做事,人文精神让我们修身修德,使我们懂得哪些事情是否该做。它们是互补的,不是相互排斥的。但是,在当下的中国,人们急于追赶所谓的现代文明,同时加之市场经济发展所引发的人们对功利的巨大渴求,导致了人文教育的缺失。长期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就是专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某种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专门人才,把掌握科技知识当成教育的唯一目的,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得到重视。

社会的进步,不仅仅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还需要加强素质的培养和人文关怀。只重视科技的掌握,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这种教育模式必然会导致人格追求和社会责任的缺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失衡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的冷漠和急功近利,以及由此导致的道德、社会等问题,应当引起我们教育者认真的思考和足够的警觉。高等教育必须改变目前只重视专业技能、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模式,否则,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只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北大教授钱理群)。这种人文教育的缺失,已经使我们开始付出代价。因此,作为大学人一定要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重视对大学生人文关怀的倾注。

二、“马原”课与人文关怀的内在契合

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广义上的人文关怀就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实现人类社会的持久发展。而“马原”恰好体现了这种人文关怀: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对超越个体的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怀等。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教育,教育学生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自身信仰、理想、情感、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问题。“马原”在向大学生提供人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他们锻造思想、塑造人格的需要的功能,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哲学思考,探究超越现实功利的人生理想和信仰,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获得人生的智慧,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并形成影响其一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原理是为人的哲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追求的最高理想,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因此,基本原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和人文关怀是有内在契合性的。

三、“马原”课教学中倾注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马原”课人文关怀的功能

在东西文化交融的时代,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有失落、迷茫的时候,尤其是青年学生更是如此。在大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中,“马原”课具有基础性的地位。“马原”课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理想追求和道德意识等。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长时间以来我们不能讲人文关怀的教育功能进行很好的发挥。

当前的“马原”课教学偏向突出“马原”的阶级立场和政治色彩,只强调意识形态性和政治功能,导致的结果是使这门课远离尘世,远离学生最为真实的人生、生活和生命,忽视了课程自身的丰富性和人文性,忽视了对学生应有的人文关怀。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教育者应努力挖掘“马原”自身的人文性,把人文关怀倾注到教学过程中,把人文关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亲切感和认可度,为迷途的生命提供一种有意义的参考和指导。“马原”课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去审视自己的一种方法,那就是站在理性思维高度,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批判。学会辩证地理性思维,就能够站得高望得远,能够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更有意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发挥“原理”课应有的人文关怀功能。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人文关怀的一个根本体现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根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利益,尊重学生的选择。“不把学生看成接受教育的客体,而应把学生当成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主体。”教育工作者也不应该把自己看作高高在上的传授者,而是带领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不“唯上”、不“唯师”、不“唯书”,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善于听取学生的观点和意见。

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才能使学生获得自我发展的持久动力。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就要想学生之所想,教学生之所需。教学的切入点应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迫切需要理解、解答的问题,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联系学生思想与心理的实际情况,将人文关怀教育贯彻到学生学习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切实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人文关怀的思想,促进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能够有效地应用在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上。如果课堂讲授与学生实际相分离,就会导致大学生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上的偏差。因此,在理论教学中必须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新动态,并及时回应这些新动态,及时解释发展变化的社会现实。这样才能解决因社会现实的变化而带给学生的迷茫与困惑,避免理论教育的盲点。

(三)把“马原”课和人生教育结合起来

基本原理作为对宏大的社会历史规律的把握并不排斥人生哲学。哲学作为“马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继承和超越,其内在精神依然是对智慧的不懈追求和对人生的关注。“人”在那里是“大写的人”,更多的表现在以天下为己任的博怀,对罪恶社会的勇敢批判,马克思关于人的哲学有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哲学思考,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正确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马原”课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相传,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僵化的物质世界和纯粹功利的社会中解放出来,体会到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美好,引导学生的生命走向完整、和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并且促使人生的价值得以充分显现。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对生命、生活以及人生的真正价值的一种正确理解;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无限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心。如何避免在物欲横流的浮华世界中保持自己生命的一片天地,如何将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地贯彻到底,这些我们都可以在哲学那里找到启示或者答案。

(四)提高“马原”课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越高,其榜样作用就越强。教师自身要具备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修养、博大的爱国情怀。这样的教师可以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从教师的传授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从教师的言行中获得一份人生的智慧和勇气,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执着的追求,一种崇高人格魅力的内在感召力。

人文关怀的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意义,充分挖掘、发挥“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人文关怀功能,不仅有利于丰富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其实效性,同时有助于大学生丰富其涵养,陶冶其情操,健全其人格,培养其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新峰,马建青.基本原理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

[2]张泉.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J].党史博采(理论版),2005,(4).

[3]李雨燕,郭华.论“基本原理”课教学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

篇14

关键词:大学生;人生风险意识;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183-04

一、风险及人生风险意识含义

风险指具有一定危险的可能性和由自然现象、自然灾害造成的客观危险[1]。伴随着人与环境的密切关联,风险日益渗透到社会各方面,体现出高概率性、渗透性、侵害性、扩散性等特征。

人类生存总有一些风险伴随,因而“现在人们想必很有可能还会把风险概念扩展到人生;扩展到一系列问题上,如劳动力市场的不可预测性,以及离婚、疾病等方面的不可预测性”[2]。所谓人生风险,就是人生活在世界上,在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实践交往活动过程或结果中所面临的损失或失败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从社会层面看,可分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文化风险、生态风险等;从个体层面看,可分为人际风险、价值取向风险、道德风险、生命健康风险、情感风险、就业风险等;从造成风险的方式看,可分为自致性人生风险和非自致性人生风险。

人的一生都会在一定范围内处于某种风险的不确定状态中,这加剧了人们对人生风险的深化认识与反思,并逐步建立起人生风险意识。人生风险意识就是指个体在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人生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危险的一种能动的主观反映。这种反映不是机械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

二、对大学生开展人生风险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风险频发现象为人生风险意识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

近年来,地震、海啸、雪灾、干旱、禽流感、疯牛病、核泄漏、矿难等各种自然灾害、社会灾害、事故频繁发生,直接冲击和迅速蔓延至个体生命、生活、精神世界,造成巨大的毁灭和伤害。与此同时,社会转型的急剧变化,使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学业、交友、情感、财产、健康、社会实践、就业等领域凸显出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风险诱因加剧。这些都为加强大学生人生风险意识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和任务。

(二)开展人生风险意识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积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事业的成功,具有健康成长成才的迫切愿望。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在风险频发的社会和人生领域,用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防范、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风险和灾害。

(三)为大学生步入社会,促进人的社会化发展提供经验和方法准备

风险所造成的灾难总是与幸福相背离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人生风险意识的超前性、主动性教育,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具备预见风险和果断应对的能力。一方面,能够为大学生积累一定的风险防范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又能深化他们对人生曲折经历的认识和理解,为将来步入社会,正确面对和处置人生实际遭遇的困难和风险奠定基础。

(四)丰富和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视阈

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解决现有的思想矛盾和已经发生的问题,而要尽可能有效预防可能发生的问题和挫折,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性所要求的主动性、预防性”[3]。人生风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这样的现实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回避。人生风险意识教育作为全新的话题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正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领域内涵的丰富和拓展。

三、大学生中开展人生风险意识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关于风险及人生风险的意识淡薄

大部分学生通常将风险作为小概率事件而疏忽大意地对待,总认为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缺乏对风险危害事件的知觉、预测和防范意识。同时,大学生社会经验、阅历不足,对周围事物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的态势估计不充分,对人生风险的发生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虽然大学生价值观和判断力正处于趋向稳定时期,但对复杂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能力还比较欠缺,难以自发形成洞察、预防风险危害事件的正确观念,更谈不上用科学的方法和知识进行处置。

(二)大学生人生风险意识的教育比较缺失

长期以来,社会外部环境缺乏对公民大众进行自然灾害、社会灾害、突发灾难事件的教育、防范与演练,这与发达国家建立日常宣传和全民教育、防范的机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高校也没有专门开设灾难和风险防范的课程,教师主要专注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风险危害防范的系统分析和指导。家庭教育中,由于受文化知识和视野的局限,家长普遍关注学生的智育、特长培养,一切都寄希望于学校的教育和对未来成长的美好规划,普遍缺乏对人生领域风险危害的充分估计和考量。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缺乏对人生风险意识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指导

人生风险意识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或“大德育”范畴内容。但学科研究长期关注于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对实践领域急剧变化的问题与现象反映不敏捷、回应乏力、解释力度不够,没能够及时满足大学生在复杂外部环境下对成才的渴求和对人生风险防范的科学指引。至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人生风险意识教育所包含的人生风险的基本概念、特征、类型、表现、传播、控制、化解、处置等问题,都还没有完整、系统的研究,也缺乏实践指导的科学理论和有效经验的借鉴。

四、加强大学生人生风险意识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把人生风险意识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

思想政治教育要用理论指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和“三贴近”,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回应同学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植根于丰富的社会实践,找到学科发展和指导现实的新的理论增长点。在经济全球化、教育终身化、信息网络化的崭新时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展。把人生风险意识教育纳入学科视野,需要重点研究风险产生的自然和社会根源、风险发生和运动的规律、外部环境风险的类型和影响、风险在人生领域的表现和影响、风险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利弊和学校与大学生个体如何应对风险的防范与处置,以及一系列操作范式的内容等。同时,还需要在实践工作中认真研究和积累开展人生风险意识教育在大学生中的接受心理和传播规律等方面的经验,通过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强化大学生的人生风险意识,形成风险防范的辨析、洞察、实践能力,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渴求,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质量。

(二)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开展教育和实践活动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结合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开展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它有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和多样的教育形式。高校应当利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经常性、持续性、广泛性、渗透性、潜隐性等特征寻求合适的载体、方式和途径对在校大学生开展风险和人生风险意识方面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其一,学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可以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形势政策》等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安排一定的课时或专题对大学生开展风险和人生风险意识方面的教育;其二,学校还可利用军训、运动会、实践活动等机会,开展灾难教育、风险教育、生存教育和一定的实践演练活动;一些有条件的院系和教师还可以结合自身研究专长,开设相关的选修课和讲座,编撰科普书籍或专著,面向全体学生普及有关灾难、风险、事故、情感恋爱、流行疾病、生活安全、就业风险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对人生领域有关风险的关注度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其三,学生个体和班级,可以自主设计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活动,参加社团协会、兴趣小组等,开展满足大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有条件的,还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和校友举办讲座和座谈交流会,讨论人生和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危机、风险事件的处置,增强大学生的真实感力度,提高理性思维和实践处置能力。

(三)加强教师素质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大学生、班主任、辅导员和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主客体关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人生风险意识教育和日常组织、实施工作,都必须要建立在教师具有某领域的丰富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基础之上。因此要加强教师这方面的素质建设,构建教师完善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在课程开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设计、规划、管理、组织、协调、实施等方面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并有效带动受教育对象积极参与,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对自我人生规划的责任,提高受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双向互动的良好局面,把教育和实践活动效果引向深入。教师素质的提高对促进大学生知晓风险知识,了解风险规律,警惕风险危害,提高防范处置风险的能力具有关键作用。学生在教师主体性充分发挥的激化状态下,调动自我的全部信息参与,通过内化和外化过程,形成信念、意志和一定条件下的自我行动,达到良好的教育和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薛晓源,周战超.全球化与风险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