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09:47: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标准农田等级划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耕地治疗;农田建设;标准;综合整治
耕地综合治疗的高标准主要就是指通过一定的配套设施,采取科学有效的农田建设举措,集中、连续的形成一套完整的耕地治疗体系,旨在提高耕地的抗灾能力、改善农田经营方式,提高产能。我国是农业大国,农田耕作历史悠久、耕作经验丰富,但是对于农田建设的高标准耕作研究尚且不够完善。如何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结合先进技术和经验制定详细标准促进农业科技发展是研究的主要目的。[1]
一、高标准耕地治疗的基本概念
所谓的高标准耕地综合治疗是指在传统农田建设基础上强化建设条件、建设要求等内容,侧重于不同区域的具体农田改进办法。在综合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耕地本身的区域性、适应性,根据土地条件的优良,完善基础设施,综合提高耕地质量。制定出的具体实行办法,要考虑到是否科学可行,要保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基本权益,有针对性、有导向性的开展农田建设、整治。
耕地的保护是从数量到质量的双重保护,农村耕地的基本整治是要保证高产和稳产,维护生态平衡,提高抗灾能力,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积极实现耕作方式的创新性改革。耕地综合治疗要保证高标准,对于农田质量要划分等级,按耕地的优、良分布,这是对于耕地区域性整治的质量要求,说明基本的农田建设要努力实现高标准、高要求,落实好土地的灌溉、排水工程等,预防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等,实现科学化管理和机械化生产,满足规模生产的要求。[2]
二、耕地综合治疗标准下基本农田建设的研究方法
指标考察。研究区域内土地的地形、地貌,结合气候、水文和土壤的基本特征,对耕地的总体生产力水平进行等级划分、评定。首先从构建评价体系着手,考察因素要从土地质量、生态水平双重方面进行,提高质量、稳定数量,保证生态景观良好。总体来说,高标准建设农田,一方面要考虑到耕地的生产条件,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是否能长久可持续的发展,这是高标准要求下农田基本建设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综合判定。在农田内部指标核查中,考虑到农田基本自然特征的差异性,主要考察方面要从耕地的土壤湿度、土层深度、有机质含量和整体土地质地入手,测定PH值。这些因素对于基本的农田建设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根据研究指标得出结论后,可有根据当地生产特点实施土地生产、保护机制。保证灌溉率、做好排水工作、完善道路的通达度,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活动,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进一步为基本农田建设提供保障。除此以外,主导农田高标准建设的因素还包括当地的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化程度和人口规模等。指标的综合判定一定要遵循全面性和独立性。[3]
三、基本农田建设研究结果分析
耕地的自然生产水平主要是由自然质量条件决定的,耕地自然质量等级可以按照评价值进行划分,等级靠前的耕地质量水平较高、自然条件优越,耕作没有太大的限制因素,应当作为农田建设的有限选择区;水平较低一级的耕地该是自然条件一般,主要会受土层厚度、土壤肥力等因素影响,可能还会有轻微的土壤盐渍化。这种等级的耕地一般灌溉设施较差,应该是建设高标准农田体系中重点建设的潜力地块。这些可以通过增加土地平整度、改善基础生产实施实现土地的改良和升级,进一步提高农田建设的质量条件。最后,末端评价等级的耕地属于总体水平较次,自然条件没有什么优越性,改造难度系数较大,同时各项整治工程实施较难,不适宜建设。[4]
土地的总体质量评价应当综合各要素分析,作出科学计算、判断,同时还要结合农田建设的基本标准和要求作出评价结果,将建设区域划分为重点建设地块和建设潜力性地块。耕地区域建设要控制在风险范围内就还要为一般建设区预留建设地块,保证耕地综合利用和保护。
建设农田保护机制还要优化耕地的基本自然条件,提升总体质量,凸显地块优势。需要优先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结合土地特点,完善基本工程实施。对于稳定性一般、自然质量水平较高的土地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处理好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耕地建设中,要提高土地产能就要可持续利用。例如,山区地块,地形起伏较大,不利于主要农作物的耕作,但考虑到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地区自然条件还是属于较优越,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保护机制;对于平原地区的耕地,地形平坦,灌溉便利,水文、土质条件都十分适用于生产活动,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把耕地作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5]
结语:
当前社会经济要求下,要实现农业的大发展、大进步,在关于耕地综合治疗的高标准方面一定要做足调研、做好研究,在农田建设方面积极创新,实施耕地保护政策,落实好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保护工作。在研究数据方面要选取不同区域、不同条件土地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总体评价科学评判等级,作出合理的分析、验证。对于土地的限制性因素要做好控制,对于其优势要充分利用,提高耕地总体生产力水平。重点研究土地的综合情况,多元化推动土地建设工作,始终尊重民心民愿,以长久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使基本的农田建设实现耕地综合治疗的高标准、高要求。
参考文献:
[1]朱传民,郝晋珉,陈丽,双文元,刘平辉.基于耕地综合质量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J].农业工程学报,2015,08:233-242.
[2]钱凤魁,王秋兵,李娜.基于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综合评价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J].农业工程学报,2015,18:225-232.
[3]钱凤魁,张琳琳,边振兴,牛朋,贾璐,王秋兵.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评价研究[J].土壤通报,2015,05:1049-1055.
关键词:因地制宜;高标准;基本农田;主要途径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我国土地整治改革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2]。国家高度重视对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工作并颁布一系列相关文件,充分体现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制定了建设全国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相关专项规划和总体规划;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促进农田在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下仍能产出高质量的粮食[3]。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分析在政策的支持下具体地区是如何因地制宜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意义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通过土地整治的措施使农田达到集中连片、高量高质、设施配套、抗灾能力强等要求,体现了运用现代化经营方式和技术的新型基本农田,是保证粮食与人均占有量相均衡的基本途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保证粮食高产量和优质量的前提,同时对因自然灾害造成粮食不可预计的损害起到较强的抵御作用,为农田的安全形成一个“保护网” [4]。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科学手段。广东省因地势、天气原因每年出现洪涝灾害次数较多,造成广东省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为此,多次针对水土流失问题开展了治理工作,但取得的效果不明显。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对水、村、林、路进行综合治理,整体改进交通、水利、环保等设施,主要目标是保护农田建设,能有效抵抗灾害所带来的影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5-7]。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创建新型农业模式的前提,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先决条件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实行农田责任制,将农田承包给个体。这种经营方式是土地利用结构较为零散,阻碍了农田规模的壮大。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应该利用现代化科技和新型的管理模式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进程,建设集中连片的农田模式。
2 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概况
2.1 广东省建设区划定形式
2.1.1 划定原则
广东省针对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划分原则是以国家土地资源部颁发的关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文件为方向,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将划定原则划分为:集中连片、将农田进行集中化管理;重点整治土地潜力较大、取得效益较为明显的区域;将国家及各地区基本农田示范区作为参考标准与之相衔接;以不打破行政界限为前提进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2.1.2 构建指标体系
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专家咨询交流会。其主要内容是将广东省的粮食生产能力、财政支持力度、基本农田的连片性、土地开发价值4个因素作为广东省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重要考虑范围,并合理划分了这些因素的在工作中具体比重。农田连片性占重点建设区划分指标体系的40%,财力支持占25%,粮食生产能力占15%,耕地政治潜力占20%(潜力因子分为潜力一级、潜力二级、潜力三级跟别对应的量化标准是100、80、60)。
2.1.2.1 连片性
连片性农田进行集中管理,是我国基本农田建设的重要方面。该研究以广东省2010年1:10000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参考,结合县域行政界线与相邻基本农田融合起来[8]。在融合的过程中要进行2次操作,第1次是将带有公共边的农田图斑进行融合后,再将空间距离100m范围内的基本农田图斑进行第2次融合,每1次的操作过程的前后都要仔细核对面积、图斑个数等相关数据,保持数据正常化。
2.1.2.2 粮食生产能力
高产量、优质量的粮食出产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本要求。因而,将地区粮食的生产能力考虑到划定重点建设区重点范畴内。广东省于2009年将其中的40个县(市、区)评为粮食大县。
2.1.2.3 财政支持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需要重新整治土地资源,依靠现代化农业技术来发展,所以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资金投放之前要充分考虑并结合广东省近几年对建设高标准农田资金安排。
2.1.2.4 耕地整治潜力
确定耕地整治潜力级别可以直接引用广东省颁布的整治规划文件中的结果数据。
2.2 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方法
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方法首先以土地整治的现状对土地利用的调查信息为基础,结合土地的实际情况,将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结果对其进行评估、核实;要对基本农田保护片边界进行综合确定并将其编号、记录,提取农田保护片的地类图斑目前存在的信息;根据农用土地的分等成果提取基本农田质量相对应的等级信息,并按照规定录入基本农田图斑属性与基本农田保护片;建立有效的数据库并落实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达到基本农田的划定成果。通过对广东省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举措的具体分析,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对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有着深远的影响。
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应注意的要点
3.1 探究地貌地形、水文地质特点
自然因素中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因素直接关系到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成效性。广东省位于南方,其丘陵地带与北方的平原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定要进行地质条件的勘察。只有在全面掌握和了解这些基本情况之后,才能更加顺利的开展工作。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质等这些条件的观察和分析,是为农田施工建设方案制定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据的途径。在施工前,相关设计工作人员一定要深入到施工现场,做好规划。要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勘察结果采用不用的施工方法,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总之,在高基准农田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基础条件的分析和研究,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应该充分结合项目的施工特点,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要求开展工作。
3.2 农田建设要积极对接其他的基础设施
农田建设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农田建设项目和水利工程建设的最终目标都是为农业生产和发展服务。在农田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地方拥有的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利工程,尽量避免对其造成不良的扰动和影响。在高基准水利建设和土地整治过程中,将“最后一公里”的任务落实到位,取得最为理想的成绩。
3.3 注重施工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
农田建设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非常重要。只有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才能保障施工安全。在工程质量控制中,应该做好工程验收以及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与项目以及立项等方面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调动全体管理以及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实施同步的监督与管理,将施工方与监理方的质量检验资料分类建档进行管理。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工程变更问题进行严格的审核。工程变更一定要坚持以工程质量为中心,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进行工程变更。质量控制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实践中,一定要注重各种细节的管理,及时进行备报案等整理工作,将工程内业管理和外业管理相结合,确保工程质量的总体达标。
参考文献
[1] 沈明,苏少青,陈飞香.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划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
[2] 沈明,陈飞香,苏少青等.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划定方法研究――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7).
[3] 邓建中,周惠红.基本农田保护分布图的编绘及标志牌的制作――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J].地矿测绘,2012,28(3).
[4] 张满红.广东省基本农田保护工作20年回顾与展望[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
[5] 吴曼乔.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制作的技术质量实现[J].科技信息,
2013,(13)
[6] 王增刚.GIS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
2013.
关键词 耕地质量;建设;保护;现状;对策;江苏连云港
中图分类号 S1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2-0289-0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为此,连云港市各级农业部门把耕地质量建设作为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措施来抓,认真贯彻耕地保护与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按照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连云港市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投入引导、规划指导等长效机制。通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实施和先进技术推广,耕地质量得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1 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回顾
1.1 建立健全耕地质量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
1.1.1 建立耕地质量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连云港市农委组织成立耕地质量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会商、解决耕地质量方面的重大问题,并通过各种形式落实任务和责任,推动工作落实。
1.1.2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形成耕地质量建设的良好氛围。近年来,连云港市各级涉农部门切实加强领导,利用多种形式,宣传落实《连云港市耕地质量管理办法》《连云港市县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等法律法规,形成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的良好氛围。
1.2 积极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工作
1.2.1 组织实施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工作。按照江苏省农委开展耕地等级划分、中低产田类型调查等相关要求,及时组织召开全市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工作会议,组织有关专家深入调查,根据基础地力、耕作条件、基础设施、主要作物生产能力等开展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进行科学的等级划分,制定合理的耕地质量建设规划。
1.2.2 初步建立区域性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根据连云港市不同农区生态环境、土壤类型、耕地制度等,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块,分层次建立农作物土壤肥力、农田环境质量等耕地质量定位动态监测点20个,主要分布在水稻土、潮土、滨海盐土、砂姜黑土、棕壤5种耕作土壤上,基本覆盖连云港市主要土壤类型。在耕地质量监测中严格按照《江苏省耕地质量监测方案》要求,规范操作,严格试验、逐项分析,确保土壤肥力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为全市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提供可信的基础数据。并分年度撰写连云港市耕地质量监测报告,为连云港市基本农田保护、耕地质量建设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及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可信的基础资料。
1.2.3 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连云港市政府出台关于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意见,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耕地质量建设的政策,体现了“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农业部门切实履行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职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1.2.4 整体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自2005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以来,全市按照“试点启动、区域调查、全面开展”的步骤,开展新一轮土壤普查与质量评价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四县先后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有效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粮食产量的增加,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截至2010年底,国家、省先后下拨项目资金1570万元。通过多种形式培训830多次。累计参加人数5.162万人次;发放施肥建议卡逾273.919万份;采集土壤样品38602个,植株样品5616个,检测土壤有机质、全氮等19个项目,累计分析化验大、中、微量元素等46.59万项次;在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上开展“3414”等各类试验示范2568个;建设万亩示范区29个、干亩示范片136个、百亩示范方288个,发展示范大户1320多户。累计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53.75万hm2,研制并推广主体配方28个,推广专用配方肥29.64万t,应用面积47.04万hm2。氮肥利用率提高4.89%,磷肥利用率提高2.32%,钾肥利用率提高2.55%,减施肥料总量为82790.208t,累计节本增效14.8亿元。土壤肥力得到较大的提升,与1982年相比,连云港市土壤全氮含量上升0.211g/kg昏有机质含量上升927g/kg。
1.2.5 大力推广土肥新技术。根据不同土壤的主导障碍因素,按照灌溉改良型、盐碱耕地型、障碍层次型、瘠薄培肥型中低产田类型,采取农艺、生物、工程相结合的措施进行改造,不断提高中低产田肥力水平,实现中产变高产、低产变中产的目标,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先后实施“百日增肥”、“补钾工程”等重大项目,推广精确施肥、有机质提升、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化肥深施等耕地质量保养综合技术,年推广秸秆腐熟还田1200hm2,微量元素叶面肥逾120t。促进耕地用养平衡,遏制农田土壤退化、地力下降趋势。
1.2.6 扩大有机肥推广应用范围。截至2010年底,累计推广商品有机肥8.4万t,在粮食蔬菜等经济作物上应用面积为4万hm2,节约纯N63.00kg/hm2,P2O524.30kg/hm2,K2O 29.25kg/hm2;粮食作物平均增产12.8%以上。蔬菜作物增产24.3%以上,平均增产增收1473元/hm2,累计增加效益5892万元。同时全市积极积造有机肥,年均积造优质有机肥600万t以上。
1.2.7 高点定位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连云港市农委以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统筹规划,精心组织,集聚合力,整体推进,强化考核,集中力量建设永久性的高标准农田。一是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步步落实;二是因地制宜,高点定位,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制定具体方案;三是将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年终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四是整合测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机肥推广等项目资金集中连片建设,确保项目资金整合最优化、使用最大化、效用最高化;五是严格对照标准,确保项目实施一片、优质一片、成功一片,达到“项目建设集中连片、粮食为主经作示范、提高标准强本固基”的建设特色。截至2010年底,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14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6.24%。
2 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科技服务能力无法满足耕地质置建设需耍
由于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善,导致耕地质量管理与技术推广服务功能不足,科技服务能力下降。主要表现:一是第二次土壤普查距今已有20年时间,由于土壤利用强度增加和外源物质的大量投入,使土壤质量变化剧烈,原有的土壤理化性状数据普遍过时。不能代表现今的土壤质量现状;二是全市耕地质量信息处理与管理系统尚未建立,不能满足对耕地质量宏观监管和分类指导的要求,难以做到对耕地质量进行预报预警和对耕地质量实行有效监管;三是耕地质量监测投入过低,监测点过少。连云港市耕地质量监测点仅有20个,与省农委按1:2:3比例要求的100个相差甚远,无法满足耕地监测的需要。
2.2 部分地区耕地重用轻养造成质量退化
一是补划与占用的基本农田质量不相当,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占用基本农田,而补划的基本农田及复垦的土地质量普遍不高,以劣补优、以次充好现象严重,综合等级落差在1-2个等级;二是西部丘陵岗地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水土流失较重;三是耕地土壤缓冲性能下降,造成部分耕地质量下降或隐性下降。由于长期实行少免耕制度,土壤物理性状普遍变差,耕层厚度日益变浅,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减少。耕层变浅,影响土壤耐旱、蓄水、降溃等抗逆性能,土传病害增多,土壤抗御自然灾害的缓冲性能明显下降,水资源和肥料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农本居高不下。四是土壤养分非均衡化。由于对农田的有机肥投入不足、重氮轻磷少钾的现象依然存在,中、微量元素入不敷出,导致耕地养分不平衡性增大,土壤保肥供肥能力下降。五是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日趋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工业“三废”的排放及生活垃圾日益增多;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过量施肥、盲目用药的现象严重,农药、化肥、农膜等化学投入品在土壤中的积累也日益增多,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日趋突出,耕地土壤污染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恶化,土传病害和生理病害增多,不仅增加防病治虫的成本,也对土壤环境和农产品质量造成影响。据调查,受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面积已达10%以上,接近警戒线面积的12%。
2.3 农业投入不足。制约高标准粮田建设进度
对耕地质量建设投入不足,仅靠少量项目资金难以维持,致使田间基础设施普遍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沟渠林田路不配套,灌溉排水效能低下,有的甚至完全丧失功能,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影响高标准粮田建设速度。截至2010年底,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36.24%,低于全省39个百分点。特别是农业措施方面的投入过低,例如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项目,投资标准仅为7500元/hm2,与高标准农田要求的投入18000元/hm2相差甚远。
2.4 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低限制土地贡献率
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必须以农机作业为手段,通过技术与装备的有效集成,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的贡献潜能。目前,连云港市农业装备以小型机械为主,动力不足。配套水平低,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低,难以支撑农业科技贡献水平的不断提升,不能适应现代农业新技术推广普及的发展需要。例如:积造施用有机肥仍以传统的人工措施为主,劳动生产率低;化肥施用也以撒施为主,缺乏深施器械,氮肥利用率长期徘徊在30%;缺少深耕机械,难以改善土壤通透性能和协调水、肥、气、热功能;缺少反转灭茬、粉碎秸秆等高效还田机械,造成秸秆焚烧现象屡禁不止,不仅污染环境,对交通安全和人民财产构成威胁,而且也浪费大量的有机肥资源。
3 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对策
3.1 建立耕地质量建设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耕地质量监管机制。加快制订耕地质量建设规划和具体管理措施,推进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制度化、法制化,完善耕地质量的责任追究制度、定期检查制度、质量跟踪制度、占补平衡质量验收制度和耕地质量建设奖惩制度等各项制度。各级农业部门相应成立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的专项机构,确保农业部门职责履行到位。加强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从根本上改变对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不重视、质量管理不到位的状况。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农业部门对耕地质量建设的指导意见,在项目验收时把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意见作为重要的验收依据。二是建立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机制。尽快研究落实土地出让金用于耕地质量建设的专项资金。三是建立耕地质量护养机制。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防止污染、综合治理、高效监管”的方针,强化耕地净化与地力培肥工作。根据不同的污染物源、不同的污染程度分别采取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物理化学修复等措施,使其达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标准,恢复和改善其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发展能力。依法严厉查办假肥料、假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确保农业用上“安全药”、“安全肥”;防止和减少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及生活垃圾、污水等对农田的污染;开展一系列耕地质量保护与改良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引进、推广先进施肥技术,引导农民合理施用肥料、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合理运筹施肥比例,科学配置肥料资源,全面提高科学施肥技术的到位率,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以达到节本增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3.2 构建全市耕地质量信息管理系统
结合连云港市实际,积极争取土地出让金中的部分资金用于地力监测,实现耕地质量保护“四个能力”的较大提高,即尽快提高耕地质量预警预报能力、全面提高耕地质量保护科技服务能力、稳步提高基本农田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农田抗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扩大市、县2级配套监测点规模,实行常年定位监测,确保省、市、县耕地质量监测点比例达到1:2:3,构建全市耕地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市耕地质量进行实时、动态、长效、有效监管目。动态掌握全市耕地质量变化趋势,实现对耕地质量变化的预警预报;建设市、县2级耕地质量监测预警区域站每个监测站含若干个监测点;建立县级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处理中心。负责县域范围内监测数据的处理、存储、传输及县级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更新;建立1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综合监测站;改造市级土壤肥料化验室。更新和完善监测仪器设备。提高其对耕地土壤微量元素和环境质量指标的分析化验能力;建立市级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处理中心。负责市级范围内监测数据计算、存储、传输、汇总和区域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更新。提高耕地质量预警预报能力,形成网络健全、层次分明、手段先进、功能齐备、管理规范、与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耕地质量监管体系。查清全市耕地质量状况,调查全市主要耕地污染的类型、程度、范围以及耕地质量退化的类型、面积和程度,对主要耕地质量分等定级和土宜性评价,为农业结构调整、优势产业的发展
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地土壤环境质量基础资料。
3.3 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建设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区
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质量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全市《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耕地质量管理办法》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力度,确保农业部门的职责履行到位,全面推进全市耕地质量管理工作向良性方向发展。通过进一步改善基本农田田间基础设施,推行节水灌溉措施,调节土壤水肥气热功能,示范区田块整理及灌溉设施符合“挡得住、灌得上、排得出、降得下、能控制、排灌分开”的要求,中等旱灾年份粮食减产风险在8%以下。旱作地区土壤的保墒能力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水网地区农田排涝降渍能力显著增强。示范区基本农田地力水平提高0.5-1.0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达到标准粮田下限标准。粮食平均单产在现有基础上提高750-1500kg/hm2。建设障碍型耕地土壤改良工程示范基地。复垦型耕地土壤熟化工程示范基地,污染型耕地土壤修复工程示范基地,绿肥良种繁育基地,尽快出台有关秸秆还田鼓励政策,对完成秸秆还田指标的给予物质奖励,对焚烧秸秆的给予经济处罚,确保大量秸秆回归农田。
3.4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
以粮食核心产区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永久性的高标准农田。提高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达到“挡得住:灌得上、排得出、降得下、能控制、排灌分开”的要求,增强水网地区农田排涝降渍和旱作地区土壤的保墒能力,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中等旱灾年份粮食减产风险在8%以下。全面实施“增、提、改、防”等综合措施,重点推广平衡施肥、保护性耕作等先进保养技术,用地养地相结合,提高耕地肥力水平;制定有机肥积造施用、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精制有机肥推广、城肥下乡等一系列激励措施和扶持政策。建设土壤改良、熟化、修复等示范基地,利用生物、物理、化学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对污染性土壤进行修复、对障碍性土壤进行改良、对脊薄土壤进行培肥。同时扩大水稻在粮食生产中的比重,对低洼易涝地、低坡旱田和灌区末梢等区域。加大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压缩旱作面积,扩大早改水实施面积,“十二五”期间全市旱改水面积2.67万hm2。
3.5 加大整建制推进力度,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贡献率
加大粮、蔬、果、茶等农业生产核心区为重点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力度,实行整建制推进,并建立相应的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全面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贡献率。通过精确施肥参数采集体系、精确施肥高新技术试验示范体系、科学施肥指导体系三大体系建设,构建全市主要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施肥指标体系。重点搞好全市肥料信息网络、施肥科技入户培训工程及新型农化服务联合体建设,加大新型肥料的推广力度,确保肥料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化学氮肥用量削减40%以上,以降低施肥成本,节约资源,减少施肥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关键词 土地整治 规划 山东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土地供需矛盾问题日益趋紧,国家亦把土地管理问题作为重点工作。如何增加高标准基本农田数量提升现有耕地质量,合理利用现有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成为主要任务,并相应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保障性文件和措施。
201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颁布实施。《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土地整治的指导原则和目标任务,到2015年,新建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经整治后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粮食亩产增加100公斤以上,这表明新一轮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始。
一、土地整治规划概述
土地整治规划从政策延伸的意义上说是第二轮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但是在规划的内涵、范围和意义上说,较之以往又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要在合理、客观和认真总结和评价上一轮开展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基础上,总结问题和教训,借鉴合理经验和有效做法,认真开展、实施。
(一)土地整治的含义。
土地整治是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破坏、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整治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关键在于两个字“利用”。综上可简化的分为三类,即没有利用的土地、正在利用的土地和毁坏弃而不用的土地。
(二)土地规划的目的。
规划的目的就在充分挖掘这三类的土地潜力:
(1)没有利用的土地对照宜农未利用地开发的潜力;
(2)正在利用的土地对照农用地整治潜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和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潜力;
(3)毁坏弃而不用土地对照土地复垦潜力;
要充分摸清掌握地方土地的类型和潜力,对土地利用情况“辨症施治”,才能够依照处方(政策),抓好药材(项目),从而在土地的层面破解地方的“双保”难题,实现结构合理、生产高效、生活便利、生态改善的目的。
二、山东省土地整治规划工作的现行政策及配套项目进行分析
(一)农用地整治。
本轮规划的核心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国要实现4亿亩的指标,任务艰巨。2012年6月26-27日,在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现场会上,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世元强调:“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抓住'划得准、调得开、建得好、保得住'四大关键环节,深入推进土地整治工作。”为此,一方面国土资源部出台《高标准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制定了标准;另一方面项目立项不再要求3%的耕地新增率,放宽了条件,目的就是打造高标准基本农田。另外应同时适度开发宜农未利用土地,推进其他农用地的整治治理。
2010年山东省开始第一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参照天津市、成都市的模式,将土地整治与城乡增减挂钩结合,共设66个项目,单个项目规模达到约5万亩,总投资100亿元。2012年国家分派给山东省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是981万亩,逐级下派到各市各县。
基于以上要点在调查当地潜力的过程中,第一要参照2011年高标准基本农田指标,推算十二五期间指标总量,第二划为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区域禁止占用搞项目开发和建设,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要求确定项目范围的时候重点考虑。第三,做好“四个一”文章,即“认一批、建一批、验一批、安排一批”。尤其是对于老项目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用项目集中归并,成片大规模补建的方式,满足高标准基本农田标准,达到指标总量,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要统筹规划城乡土地利用,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当前,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主要基于两个政策层面,一个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一个是建设用地置换。现在具体到实践中做的最多的是还是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因为当前建设用地置换从政策的层面上来说还有瓶颈,未开展实施。但是从山东省内东部、中部、西部农村建设用地潜力存量与经济发展呈现倒挂的态势来看,这一政策的启动指日可待。
在调查当地潜力的过程中,第一要依托当地乡镇政府,摸清可开展挂钩的村,实地调查样点村,切实尊重群众意愿;第二参照以往挂钩项目,掌握当地可实施的财力和完成力度,2011年山东省第一批次每县区限批700亩周转指标,没有归还上年度50%指标的不予立项,要适度把握规模;第三要结合地方小城镇规划,旧村改造、迁村并点等项目要纳入到本规划中。
(三)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
土地整治规划的范围是行政区域内全覆盖,包括城镇和乡村。对于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而言,主要是对旧城镇、旧村居(包括城中村)、旧工矿等进行“三旧改造”,在实施中可结合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城区规划、十二五发展规划等,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转型、环境再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在调查当地潜力的过程中,第一要摸清楚“三旧”分布情况以及土地使用权人的改造意愿;第二要领会城市发展规划的思路,确定城市发展的方向和格局,预见哪些城区会因为城市发展重心的转移而成为老城区;第三依托当地产业结构引导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因势利导。重点在于地方政策配套和支持。
(四)土地复垦。
土地复垦是对毁坏(自然灾害损毁和生产建设破坏两类)弃而不用土地整治,使其达到可利用土地的目的。山东省内主要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以全省内的砖瓦窑厂复垦和局部地区济宁、枣庄塌陷地的复垦为主。上一轮土地整理工作中已经开展实施了一部分,本轮要加大遗留损毁土地复垦力度,同时加大质量控制。提高复垦后土地生产力和环境改善。另外需要注意一点,国土资源部自2007年81号文(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生产建设项目涉及采矿、交通、能源等已经或可能对土地产生破坏的项目立项发证均需要编制土地复垦方案,因此在具体实施工程中,两者可以结合。
(五)宜农未利用地开发。
山东省内,东营、滨州等黄河入海口区域每年因黄河泥沙沉淀淤积自然形成大规模滩涂和盐碱地,这部分土地大部分尚未利用,下一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可行性分析,合理规划,进行开发利用,当前黄河三角洲的开发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已经开启。另外,山东低丘缓坡未利用土地资源较多,易开发的主要在济南、淄博、枣庄、潍坊、泰安、临沂等地,十二五期间,可利用的低丘缓坡、废弃矿坑及未利用地可达一万两千多公顷,潜力较大。可根据开发项目的难以程度及当地的财力情况,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实施。
三、总结
土地整治规划是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是“保红线”项目实施的依据,是“保发展”项目成立的前提。国家层面的国土战略已经由先前的增加耕地数量转变为耕地质量为先的数量责任制,因此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和宜农未利用地开发三类项目是增加建设用地指标、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抓手。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在行政职能划分上归属城建部门,改善的重任还在于地方政府的城市经营理念和发展思路。因次,本论规划的编制要突出重点问题、解决难点问题和指出要点问题,同时一面要与全国性规划基期2011年到2015年同步,一面要兼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期2006年至2020年,为2016年至2020年的土地整治规划预留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孟艳丽等.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思路研究.山东国土资源;2012.3(28):49-52.
关键词:耕地;粮食生产基地;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1019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土壤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2大关键因素是耕地土壤的数量与质量,其耕地地力质量更是决定粮食产出的主要条件。要保障粮食安全,实现由“藏粮于仓”向“藏粮于地”的有机转变,就必须建立起以耕地数量保护和以耕地质量提升为重点的长效机制,坚持提升耕地地力质量,建设好粮食生产基地。
1 全州县耕地地力质量现状
全州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自建国以来就非常重视提高耕地地力质量。20世纪50―60年代增施有机肥深耕改土,并发展以绿肥为主的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20世纪70年代继续发展绿肥并开始推广氮肥深施,在注重施用有机肥基础上增施化肥,开始实行有机、无机配合,氮、磷、钾配合施用,土壤肥力呈上升趋势,耕地地力质量得到较好的保护;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展的第2次土壤普查,摸清了全州县土壤种类及情况、障碍因素、土壤肥力状况等,提出了因土施肥、稳定发展绿肥培肥地力、大力推行秸秆还田技术及增施磷、钾肥,注重氮、磷、钾“三要素”肥料配合施用等培肥地力、提高耕地地力质量的具体措施,耕地地力质量得到了快速提高,粮食生产也得到空前发展。2008年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全州县耕地面积采取有代表性的5334个土样进行常规分析,累计化验87214项次,将分析结果与第2次土壤普查比较,全州县县域土壤肥力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其有机质上升8.00g/kg,全氮上升0.46g/kg,有效磷上升5.3mg/kg(见表1)。
根据全州县县域粮食产量的实际,按农业部《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1996)》、《广西耕地类型及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标准》,全州县2010年耕地土壤4.62万hm2面积等级划分是:高产耕地(1级、2级)面积为1.2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6.62%;中产耕地(3级、4级)面积为2.10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5.46%;低产耕地(5级、6级)面积为1.29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7.92%。其中:高产水田面积为1.23万hm2,占水田总面积的30.04%,占耕地总面积的26.62%;中产水田面积为1.80万hm2,占水田总面积的51.28%,占耕地总面积的38.96%;低产水田面积为0.48万hm2,占水田总面积的13.68%,占耕地总面积的10.39%。旱地地力较差,无高产旱地;中产旱地面积为0.30万hm2,占旱地总面积的27.02%,占耕地面积的6.49%;低产旱地面积为0.81万hm2,占旱地总面积的72.98%,占耕地总面积的17.53%(见表2)。
2 全州县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概况
全州县总人口79.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36万人,耕地土壤总面积为4.62万hm2,其中水田总面积为3.51万hm2,农业人口及耕地面积均约占桂林市的1/4,是桂林市人口最多,耕地面e最大的农业生产大县,粮食播种面积常年在8万hm2左右,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常年在6万hm2左右,年总产37万t以上,占粮食总产的88.09%。1987年全州县被列为全国第一批111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全州县粮食快速稳步上升。1990年,全州县被国务院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单位,2004年被区农业厅认定为水稻粮食无公害生产基地,荣获全区粮食生产先进县;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约20万t,其“藏粮于地”,不断提高耕地地力质量,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为国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2003年、2005年、2006年、2009年4次获得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光荣称号。耕地的数量与质量是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2大关键因素,但全州县耕地后备资源严重短缺,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十分有限,又加上城镇化和工业建设发展不得不占用部分耕地的严峻现实;据全州县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1983―2009年的26a间,全州县耕地面积净减0.22万hm2,年平均减少84.60hm2;2009年人均耕地仅633m2,人均水田473m2,由此可见,发挥全州县有限的耕地资源,建立起以耕地数量保护和以耕地质量提高为重点的长效机制,提升现有耕地质量,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与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
3 提升耕地地力质量,建设粮食生产基地
3.1 存在的问题
3.1.1 用地养地培肥地力重视不足,中低产田面积仍较大
目前,全州县一些农民片面追求眼前效益,长期采取掠夺性的方式经营耕地,对耕地重用轻养,奢望化肥增产,忽视有机肥积制、施用,冬种绿肥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2万hm2下降到2009年1.33万hm2左右,约有30%农户完全种“卫生田”;农用化学物质投入不当及工业“三废”污染,加剧了耕地生态环境恶化,耕地土壤酸性化、板结,全州县耕地耕层土壤pH值比第2次土壤普查下降了0.8个单位,其多种原因造成中低产田面积仍较大,面积达3.39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3.38%。
3.1.2 耕地占补平衡重数量轻质量,耕地质量等级降低
占比平衡纯属是耕地数量上的平衡,耕地质量则远没有平衡。各种建设用地绝大部分占用的是城郊及平原地区的良田沃土,“占补平衡”开垦的耕地则大多是在丘陵或滩地,土壤肥力低,质量差,产量低,直接降低耕地质量等级,这部分新垦地粮食生产能力不能达到原来耕地的水平。
3.1.3 农田基础设施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农田沟渠设施老化
全州县大多数农田水利设施都是20世纪50―70年代建设的,目前已老化,由于全州县财政基础薄弱,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一些农田水利设施得不到维修,防旱、排涝能力差,无法正常灌溉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缓慢,农田机耕不足,导致农田土壤耕层普遍性变浅,部分耕地土壤基础地力下降。本次调查全州县耕地水田耕层厚度平均为14.56cm,比第2次土壤普查时变浅了1.2cm,造成土壤养分含量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影响了耕地质量的提高。
3.1.4 经费投入不足,施肥指标体系建设滞后
长期以来,开展耕地质量建设主要依赖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但专项资金不是年年都有,没有持续性投入维持开展工作;地方性的相关施肥体系研究也未能同步进行,施肥的盲目性比较突出,难于保证提升耕地地力质量,建设好粮食生产基地。
3.2 主要对策
3.2.1 提高认识,夯实基础
深刻认识耕地在建设粮食生产的基地基础地位,狠抓粮食安全,坚定不移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管理条例》,鼓励、引导农民大力恢复绿肥生产,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多施有机肥,提升耕地有机质,培肥地力,切实解决对耕地“只用不养,重用轻养”和耕地养分非均衡化问题,把提升耕地地力质量作为建设粮食生产基地的基础,夯劳夯实。
3.2.2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改造中低产耕地,提高粮食生产的产业化水平,保障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增加农田水利及改造中低产耕地等基本设施的投入,重点实施好全州县县域综合农业开发、耕地整治、现代农业、沃土工程、有机质提升等提高耕地地力质量为主的农业项目,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强全州县县域灌江、石砚、源口、易家、磨盘、五福6大水利枢纽工程的加固以及灌溉主支渠清淤、防渗与维修工作,增强农业防灾、抗灾、救灾能力;加快改造中低产田步伐及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建设排灌分家、旱涝保收、便于机械化作业高标准农田,对中低产田改造真正做到改良一片、成功一片、收益一片,逐步扩大高产稳产农田的面积,并进一步重视新开垦、整理和复垦耕地质量建设,围绕土、肥、水、气、热,增施肥料、栽种豆科作物等快速培肥技术,加速新垦地土壤熟化,提升耕地地力质量,真正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秉乘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原则,积极发展种粮大户,以及加强大、中型农机具添置及农田机耕道路建设力度,提高农业机械水平,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产供销一体化,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产业化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3.2.3 利用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提高平衡施肥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不断提升耕地地力质量
通过健全土壤监测网络,利用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展经常性的土壤肥力与施肥效益长期定位检测,科学制定平衡施肥方案,最大限度的缩小平衡施肥的时空差异,提高测土施肥方案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可靠性的科技水平;以测土施肥等农业科技作支撑,采取“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指导”一条龙服务,强化技术培训到户,配方肥推广到田,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将平衡施肥技术普及到V大农民中去,不断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覆盖率、入户率和到位率;重视土壤培肥,合理施肥平衡土壤养分含量,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恢复发展冬季专用绿肥生产,使专用绿肥生产恢复到20世纪70―80年代水平,即绿肥种植面积在2万hm2左右。
3.2.4 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加强耕地地力质量管理,不断提升耕地地力质量,促进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应将耕地地力质量指标作为承包责任书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承包责任书中的同时,从农业发展基金或其他经费中安排耕地地力质量管理经费,并采取有效措施对破坏耕地质量建设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是耕地地力质量监管的主体,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立耕地地力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研讨耕地地力质量及其管理、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的有关问题,及时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着手制订中长期规划,逐步建立监管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蒋振岳.全州土壤[M].全州县印刷厂,1986.
【关键词】水利工程规划,存在的问题,注意的事项
1、水利工程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域的基础设施较少,难以满足当地的实际水力资源需求。同时存在着随意建设,边建设边规划的现象,很难将分布的工程统一起来进行利用。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初期规划方案论证不足
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是协调设计方案和工程技术及经济要素的重要步骤。合理的工程规划方案应该包括工程选址、工程建筑物结构设计、工程的总体布置情况等内容,并从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工程施工工期、工程总投资、竣工运行条件等诸多角度和量化指标对各个工程建设整体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出最佳方案。现阶段,水利工程规划方案,没有注重量化的数据分析,常以经验进行选择,论证工作进行得不够深入。对于工程建设与区域经济的结合程度、工程客体结构质量需求等要求的考察不够具体,很难避免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投资过大超预算、结构设计存在缺陷等问题。
1.2工程规划评价标准模糊
当前建设的大中型水利工程,由于其工程规模和整体投入较大,所谓更加强调工程规划中的评价标准。然而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一些规划设计人员认为这些工程规模很小,只要保证其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和竣工后的质量即可,进行高标准的经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是多此一举,所以忽略了评价工作的深度,制定的标准也较为模糊。其实工程建设不分大小,水利工程的规划也要进行全面的评价,在综合环境、经济、技术等多方面考虑的基础上,明确工程的可行性,并将最终结果在水利工程中进行汇总。
1.3工程规模划分缺乏科学合理性
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水利工程等级划分尤为重要,其决定了工程实际规模和工程投资情况,对于规划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进行科学的等级划分很难保证规划工作的合理可行,从而出现因为水利工程等级划分过高造成了工程建设人力物力超标准投入,这些投入超出了水利工程的实际需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或者是因为工程等级划分过低导致水利工程质量无法承担实际使用需求。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引入水文资料、预期目标、预期效益等参考标准,依据抗洪等级、工程级别等等要求进行工程的规划。表l为水利工程项目规模划分表。
表1水利工程项目规模划分表
1.4工程设计图纸缺乏严谨性
地形图与实际不符。部分项目设计为节省开支,不进行勘测,没有实测地形图或在以往几年前的地形图上设计,造成与实际情况不符,致使工期拖延或投资超预算。图纸不全,尺寸标注不完整。有些设计细部图不全,一些特征点无剖面图或尺寸标注不完整,给工程量计算和施工都造成困难。图纸与文字说明不符。部分设计因制图人与报告编制人不同又缺乏必要的沟通,造成图纸与报告中的表格或说明不符的现象。之后无法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2、水利工程在规划和设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2.1水利工程引水流量规划
水利工程的规模小,分布又不集中,而且相关的资料少之又少。这些都对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在规划和设计时引进引水流量设计。引水流量设计Q的公式是:
2.2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规划
作为水利工程的规划的重要指标,供水能力和当地的自然条件息息相关。供水能力水平的确定应该同当地水资源拥有率相关,也和当地农业生产、作物特征相关。比如:小麦的地下水位一般在1.0~1.5m。大豆一般在地下0.3m左右。地下水位的确定不仅和作物的种类有关,更和作物拔节前后、开花前后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
2.3根据实际环境进行规划
在进行水利工程的规划时,对当地地形以及村庄布置格局进行分析,科学设计规划可能涉及的当地渠、田、林、桥涵、路等原有区域设施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在进行农田区域明渠自流灌溉的规划时,引水渠的位置越高,灌溉的面积越大,因此尽量将引水渠设置在高处。梁道则要避开农田,并采取经济性更高的土渠。对少数影响农业生产较大的排水沟,可以采取浆砌石渠,并且建立跌水和陡坡避免渠底受到冲刷,减少两侧岸塌掉现象的产生。另外,进行防护林规划时,要依据排渠沟进行布设。
3、结语
作为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作为整个水利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在县乡地区的农田耕地灌溉等方面的作用极为显著。作为决定工程建设质量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决定因素,水利工程的规划问题是当前行业内普遍关注的要点问题。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尤其更要重视水资源、水环境论证工作,应该妥善处理有限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的双赢,同时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因此,对于以往这些规划工作中的问题要尽早发现,有针对性地及时处理,进一步发挥这些水利工程的实效,促进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耕地质量评价工作是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重要基础工作。全面掌握和科学量化耕地的质量及分布,不仅有利于政府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由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生态相协调管理和科学利用转变,而且对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农用地质量研究主要从农用地生产力评价、评价因子及其权重修订、农用地评价模型与评价因子改进与优化[2~4]以及农用地与其他要素整合等方面展开,大多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并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探索与应用[5]。本研究按照《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7-2012)[6],以北流市为例,采用因素法,在农用地分等成果为的基础上,收集最新的资料,对北流市新增耕地及耕地质量发生重大变化的区域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对全面掌握该市的耕地数量和质量以及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区概况
北流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其国土范围位于东经110°07′~110°47′,北纬22°08′~22°55′,全市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于国家二级区华南低平原区中的桂南低平原区。土地总面积2452 km2,辖22个镇,2011年,北流市总人口136万人。
北流市行政区域形状呈东西窄,南北长的狭长形,地形地貌北南分布差异很大,北部分布着大容山,中部和南部则以低丘陵和山地为主,而北流盆地则分布在大容山和中部的丘陵之间。一年中日平均气温在10 ℃以上天数为218天,年活动积温7466 ℃,无霜期平均350天,较温暖的温度条件对农业生产较为有利。年均降雨量1660~2000 mm,但降雨量地理分布和季节分布不均匀。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对象为北流市2011年现状耕地。相关数据来源于北流市国土资源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和实际调查数据,主要包括2001年农用地分等成果以及2011年土地利用变更变调查成果、耕地质量等级建设资料、各部门的农作物生产统计数据等其他资料。
2.2 研究方法及因素确定
2.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继承其工作原理、评价体系等,通过开展补充调查,更新有关数据,对新增耕地或耕地质量已发生变化的区域,采用“因素法”对这部分耕地单元进行质量评价,重新测算耕地质量等别,对北流市耕地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
2.2.2 分等参数的确定
(1)评价单元划分。
耕地质量评价单元划分以北流市2011年1∶1万土地利用现状耕地图斑为基础,按照现状耕地图斑划分评价单元,并对全部耕地质量评价单元进行编号。耕地质量评价单元编号以行政村为单位,按顺序逐一对转绘后的评价单元和重新划定的评价单元进行编号,根据上述方法,最终形成北流市耕地质量评价单元图,确定评价单元共计46715个。
(2)生产潜力指数及产量比系数。
依据北流市农用地分等成果确定北流市标准耕作制度为1年2熟制,主要农作物组成有早稻-晚稻或甘蔗,基准作物是水稻(早稻),指定作物是早稻、晚稻和甘蔗。北流市的指定作物生产潜力指数和产量比系数见表1。
(3)分等因素指标及评价指标权重。
北流市农用地(即耕地)按水田和旱地两大类分别评价其质量水平。水田和旱地的条件、质量和生产力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同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里,水田和旱地的分等评价指标的权重不同。根据广西农用地分等成果,北流市农用地分等评价指标及权重表如表2所示。
3 分等结果与分析
3.1 利用等别总体特征分析
广西全区耕地共划分为15个利用等,其中北流市耕地利用等分布在5~11等之间,将耕地利用等别按照4~6等、7~9等、10~12等划分为高等别、中等别和低等别。其中高等地占北流市总耕地面积的68.63%,中等地占北流市总耕地面积的25.02%,低等地占北流市总耕地面积的6.35%。
根据北流市耕地利用等别面积累积比例曲线(图1),北流市高等别耕地比例大,并且随着等别的降低,曲线上升比较快,面积累积达到68.63%。高、中等别累积百分比达到93.65%,随着等别的降低,曲线缓慢上升,说明北流市中等别耕地面积小于高等地,其所占比例也较小。低等地随着等别的降低,曲线上升平缓,说明北流市低等地占耕地总面积最小。
3.2 利用等别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1)北流市耕地质量最高为5等地,该等别耕地占北流市耕地总面积的7.76%,主要分布在北流市北部区域的大里镇、大坡外镇的北流盆地及周边低矮丘陵台地,地形自南向北倾斜,北流河自南向北流贯其中,水资源丰富。此外还分布在北流市中部区域的六麻镇、隆盛镇、平政镇、清水口镇、沙垌镇、新丰镇的山地、丘陵、谷地、台地等,地形东、南西三面较高,中间稍低,形成圭江谷地。该等地全部为水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一级和二级,土壤质地较好,土壤层为壤土,地下水埋深全部≥100 cm,灌溉条件充分满足,种植历史悠久,土地利用程度较高。(2)北流市各利用等别中6等地面积最大,比例最高,该等别耕地占北流市耕地总面积的60.87%,该等别在北流市各个乡镇均有分布,占整个北流市耕地总面积最高,表层质地为壤土、沙壤土和粘壤土,灌溉保证率充分满足或基本满足。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土地利用程度高。(3)北流市耕地质量最低为11等,该等别耕地占北流市耕地总面积的1.34%,主要分布在白马镇、大伦镇、六麻镇、清水口镇、石窝镇、新丰镇和新荣镇。该等地的自然条件为北流市最差,表层质地多为沙壤土,灌溉条件为一般满足,有的甚至无灌溉条件,土地利用程度不高。
关键词:达拉特旗;产能;耕地利用潜力;逐步回归;限制因素
中图分类号:F301.21(226) 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12-0088-08
耕地作为三大产业的主要生产要素,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财富,耕地产能是粮食安全核心所在。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大步推进,有限的耕地资源日益减少,质量大步下滑,“瓶颈”效应日益凸显,耕地生态环境呈现恶化趋势、利用区域布局不够合理、耕地集约度低下等问题日益威胁着中国的粮食安全;而西部区域虽然地域广阔,但耕地面积相对较少,且破碎化程度高,质量不高,生产能力表现出极端的生态脆弱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耕地的人口承载力,威胁着地区及国家的粮食安全。研究典型区域耕地利用潜力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限制因素,对缩小产量差、实现产能提升和耕地可持续利用、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De Datta首先提出和使用产量差(即耕地利用潜力)这一概念,并将形成产量差距的因素定义为产量限制因子[1]。随后,Fresco、Lobell、Sumberg等人丰富完善了产量差的概念[2~4]。国内对耕地利用潜力的定义则多为耕地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3个产能层次依次的差值,表示耕地利用水平提高后和当前可实现的增产潜力[5,6]。不同层次的产量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化肥施用量、土壤养分、灌溉、虫害、作物品种、海拔、气候条件等为已有研究成果提及的主要影响因子[7~11]。研究尺度则从实验室、田块尺度进展为区域尺度[11~14]。研究对象主要有小麦、玉米、木薯等当地主要粮食作物[11,14]。由于耕地利用潜力的限制因素较多,且因素间相互关联,对此许妍等对耕地利用潜力与分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与各级单产进行回归分析,探讨影响产能提升的主导因子[5];张玉铭、郭笃发等分别运用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土壤肥力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玉米的增产作用;王树涛等则采用回归树分析探讨了自然和管理因素对耕地产能的影响[15~18]。
综上可知,国内对于耕地利用潜力时空分布规律及其限制因子的研究较少,且大多针对某一特定农作物,不具可比性;对于限制因素的研究大多为单一要素,也多为自然要素,对于人为管理和社会经济要素考虑较少,缺乏定量化的综合性研究。本研究基于达拉特旗农用地产能核算成果和耕地等级变化监测实地问卷调查结果,将农作物产能统一为国家标准粮的产量,研究耕地利用潜力的时空分布规律,并运用逐步分析法,减少变量间共线性的影响,综合研究影响耕地利用潜力的包括自然、管理、社会经济等各项因素,探讨其主要的限制因子,为区域耕地产能提升、可持续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建议。
1 材料与方法
1.1 区域概况
达拉特旗位于的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北面,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8′43″~110°42′58″,北纬39°48′15″~40°32′42″。地处蒙中经济区,是最主要的“呼和浩特-包头-乌海”产业带与连通我国中西部的神骅铁路产业带的“T”字型结合部。2009年末全旗总人口34.85万人,人均耕地0.43公顷。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地形从北至南分别为黄河南岸冲积平原区、库布沙漠区和低山丘陵沟壑区。共有5个土类,粟钙土、风沙土、草甸土、盐土和沼泽土。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311.75 mm。由黄河及其10条支流构成达拉特旗的主要水系,10条黄河支流由西向东分别为毛布拉格孔兑、布日嘎斯太沟、黑赖沟、西柳沟、罕台川、壕庆河、哈什拉川、母花沟、东柳沟、呼斯太河。
1.2 数据来源
1.2.1调查样点布置将达拉特旗地貌、土壤、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等分区进行空间叠加,将全区划分为46个单元,再将面积较小的单元进行归并,最终划分20个监测分区。根据监测点选择原则、技术要点和要求,共选取37个固定监测样点和6个动态监测样点(图1)。
1.2.2数据来源及处理本文理论和可实现产能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达拉特旗产能核算工作的外业调查数据,实际产能和限制因子数据来自耕地等级变化监测。其中理论单产样本值为2009年玉米区试产量,可实现产能为指定作物(玉米)近3~5年无重大自然灾害的正常年份下的最高单产,实际产能样本值及47个对耕地利用潜力可能造成影响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表1)的样本资料主要通过对43个监测点的农户进行实地走访和抽样问卷调查获得,每个样点调查3~6份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49份,收回有效问卷132份。
达拉特旗耕地利用潜力时空分布规律分析采用ArcGIS10.0软件完成,耕地利用潜力限制因子分析采用SPSS软件完成。
1.3研究思路及分析方法
耕地利用潜力为3个层次的耕地产能之差,因此首先基于农用地产能核算的方法建立理论产能和可实现产能的核算模型,计算得到2009~2011年各分等单元和乡镇的理论产能和可实现产能;其次将各监测样点的实际单产数据,乘以产量比系数(春小麦为1.00,玉米为0.61,马铃薯为0.15),通过面积加权处理得到每个调查样点的实际标准粮单产并落实到调查样点所代表的该监测区各个分等单元中去,得到各分等单元和乡镇的实际产能。然后分析耕地利用潜力的时空分布规律;对耕地等级变化监测中调查到的影响耕地利用潜力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和共线性诊断,探讨达拉特旗耕地利用潜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2耕地生产能力及耕地利用潜力核算模型
收录样本地块国家自然质量指数Ri/利用等指数x i和理论单产yi″/可实现单产yi′的样本值(玉米区试产量/正常年份下的最高单产)进入农用地产能核算数据库后,分别建立两者对应的线性函数关系模型,经过数理分析和论证检验,确定各乡镇理论和可实现单产核算模型(表2)。
3结果与分析
3.1耕地利用潜力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将所有分等单元的耕地自然等/利用等指数代入线性方程,对分等单元进行产能和耕地利用潜力核算。其中分等单元中理论利用潜力的最大值为4 491.46 kg/hm2,最小值为-4.35 kg/hm2,将其分为-4.35~0、0~1 000、1 000~2 000、2 000~3 000、3 000~4 000和4 000~5 000六个层次。可实现利用潜力的最大值为4 025 kg/hm2,最小值为-3 342 kg/hm2,分为-4 000~0、0~1 000、1 000~2 000、2 000~3 000、3 000~4 000和4 000~5 000六个层次,各层次分布面积如表3。再乘以对应分等单元面积,汇总得出各乡镇耕地利用潜力总量数据(表4)。
2009~2011年达拉特旗的理论利用潜力绝大部分集中在0~1 000和1 000~2 000两个层次,总比例达到95%以上。三年中-4.35~0和0~1 000等较低的理论利用潜力层次的比例下降, 1 000~2 000等较高的理论利用潜力层次的比例有所上升。乡镇中理论利用潜力总量最低为吉格斯太镇,约0.9万t,昭君镇最高,约为3.7万t(表3,表4)。
总之,较大的理论利用潜力地块分布于达拉特旗十条主要水系的流域范围内,远离河床的理论利用潜力较小,整体耕地理论利用潜力呈现扩大趋势(图2)。
从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等项目区粗线范围的耕地理论利用潜力变化来看(图2),除昭君镇靠近西柳沟的项目区内土地或因洪水淹没造成产能降低后,该区的国家自然等指数调低,理论利用潜力降低外,大部分区域颜色不变或变深,数值扩大。总体说明项目区内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由耕地自然质量决定的耕地产能的提升在短时间内不能体现其成效。
可实现利用潜力绝大部分集中在0~1 000、1 000~2 000、2 000~3 000和3 000~4 000 kg/hm2四个层次,总比例达到90%以上。三年中2 000~3 000和3 000~4 000的比例下降,-4 000~0、0~1 000、1 000~2 000、4 000~5 000的比例有所上升。乡镇中最低为展旦召苏木,2011年约1.42 万t,昭君镇最高,约为4.1万t(表3、表4)。
总之,达拉特旗东北部和昭君镇北部潜力在缩小,西北角潜力在扩大。2011年除南部哈什拉川流域可实现利用潜力较高外,总体呈现北部和西部高,南部和东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全旗可实现利用潜力在缩小,说明项目区内农田管理投入因素、经济政策因素的转变对挖掘耕地可实现利用潜力的效果较好。
另外,从项目区粗线范围的耕地可实现利用潜力变化来看(图3),2009~2011年达拉特旗可实现利用潜力变动较大。除达拉特旗西北角和部分补充耕地项目外,其他项目区内土地耕地可实现利用潜力都呈现降低的趋势。说明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示范区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内由于政府积极采取相应措施、经济发展较迅速、农民的耕作意愿得到加强,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耕地实际产能,缩小了耕地可实现利用潜力。
3.2耕地利用潜力限制因素研究
利用SPSS软件分别对耕地理论利用潜力和可实现利用潜力与46个备选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和共线性诊断,探讨达拉特旗耕地利用潜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最终耕地理论利用潜力模型7中保留了灌溉次数X27、污染状况X7、灌溉水源X14、侵蚀状况X6、排水方式X20、海拔X10、是否在土整区X26共7个限制因子。调整的R2增大到0.692,模型有较好的拟合性;经过 F检验和t检验后,证明模型及其常数项、7个自变量均有统计学意义(表5);且绝大多数学生化残差绝对值不大于2(图4),可诊断理论利用潜力为独立变量。
因此,建立理论利用潜力的“最优”方程为:
y1=-1119.655+230.786X27+266.375X7+294.427X14+351.750X6+477.312X20-1.332X10+150.032X26
对回归模型进行共线性诊断,其容忍度、方差膨胀因子VIF和条件指数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表5、表6),可认为7个自变量共线性较弱或不存在。
比较变量间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可知对理论利用潜力的贡献大小依次为灌溉次数>灌溉水源>侵蚀状况>污染状况>海拔>排水方式>是否在土整区。因此农作物对水分需求的满足程度、土壤退化和污染情况是理论利用潜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模型表明了灌溉次数越多,水源越远,即对水分需求得不到满足,侵蚀和污染情况越严重,理论利用潜力则扩大。说明保障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及防治土壤退化和污染是缩小理论利用潜力的首要途径。
可实现利用潜力模型最终筛选出了14个自变量,但对其进行共线性诊断时,从第11个变量开始,条件指数>30,容忍度变小,共线性变严重。因此保留了模型10中实际单产X43、地形X11、是否受灾X16、机械投入X35、灌溉水源X14、污染状况X7、灌溉方式X18、剖面构型X3、化肥投入X30、地下水矿化度X15共10个限制因子。拟合优度检验、F检验和t检验证明,模型及其常数项、10个自变量均有统计学意义(表7)。模型10经共线性诊断认为10个自变量共线性较弱或不存在(表8)。
比较变量间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可知对可实现利用潜力的贡献大小依次为实际单产>地形>是否受灾>灌溉水源>剖面构型>机械投入>灌溉方式>污染状况>化肥投入>地下水矿化度。因此农户目标因素中的实际单产,自然因素中的地形、是否受灾、灌溉水源和农田投入因素中的机械投入、灌溉方式是可实现利用潜力分异的主要的限制因子。模型表明了实际单产越小,耕地自然条件越好而利用水平不高,发生过灾害天气,单位面积机械投入越多而利用率不高,灌溉技术越落后,可实现利用潜力越大。说明在耕地利用水平较高如交通和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镇或地区,促进耕地集约化利用,形成规模经营,降低单位农田投入成本,并采用先进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有效率,是挖掘可实现利用潜力、提升产能的重要手段。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1)达拉特旗理论利用潜力各乡镇总量最低为吉格斯太镇,最高是昭君镇,总体不高。较大潜力地块分布于达拉特旗十条主要水系的流域范围内,远离河床的理论利用潜力较小。可实现利用潜力乡镇中最低为展旦召苏木,昭君镇最高。2011年除南部哈什拉川流域可实现利用潜力较高外,总体呈现北部和西部高,南部和东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
(2)2009~2011年达拉特旗整体耕地理论利用潜力呈现扩大趋势,总共扩大0.11万t。可实现利用潜力中东北部和昭君镇北部潜力在缩小,西北角潜力在扩大,全旗可实现利用潜力共5.76 万t,在缩小。
(3)2009~2011年土地整治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红线范围区内理论利用潜力绝大部分不变或扩大;可实现利用潜力除达拉特旗西北角和部分补充耕地项目外,其他项目区内土地耕地可实现利用潜力都呈现降低的趋势。
(4)耕地理论利用潜力的前4大限制因子为灌溉次数、灌溉水源、侵蚀状况、污染状况。可实现利用潜力的前7大限制因子为实际单产、地形、是否受灾、灌溉水源、剖面构型、机械投入和灌溉方式,因此自然因素仍为可实现利用潜力主要限制因素,其次为农户耕作目标因素,最后为农田投入管理因素。
4.2讨论
(1)耕地利用潜力研究的重点在于揭示产量差的变化幅度和空间分布差异,分析其限制因子以及提高耕地单位实际产量的措施,初步探讨增产途径。目前耕地利用潜力定义、研究对象和方法差别较多,数据的可比性较差。本文将耕地生产能力统一为国家标准粮的产量,增强其数据的可比性。
(2)一般核算农田实际产能是利用统计年鉴中以行政村或者行政镇为单位的粮食总产,再加上其他产量折算的产量,但产量落实不到各个分等单元,且是总产,而非粮食单产,统计中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较大,因此本研究以实地调查的农田单位产量为基础测算耕地实际产能,以弥补上述情况造成的不足。
(3)限制因素的研究综合了耕地自然因素、农田投入管理和农户耕地利用目标变化因素等,较全面地考虑了缩小耕地利用潜力和提升产能的影响因子。但还缺乏气候因素的详细数据,如光照、温度、降水等,西部生态脆弱区由于局地小气候造成的耕地利用潜力变化较多,接下来需添加这方面的资料综合研究其对产量差的影响。
(4)监测样点调查的各个限制因素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需采用新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剔除自变量的共线性,更好地分析耕地利用潜力缩小的途径,为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保护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De Datta S K.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rice production[M].New York, USA: 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s,1981.
[2]Fresco L O. Issues in farming systems research [J]. Netherland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1984, 32: 253-261.
[3]Lobell D B,Ortiz-Monasterio J I. Regional importance of crop yield constraints: Linking simulation models and geostatistics to interpret spatial patterns [J]. Ecological Modelling, 2006, 196(1/2):173-182.
[4]Sumberg J. Mind the (yield) gap(s) [J].Food Security, 2012, 4(4):509-518.
[5]许妍,吴克宁,程先军,等.东北地区耕地产能空间分异规律及产能提升主导因子分析[J]. 资源科学,2011,33(11): 2030-2040.
[6]相慧,孔祥斌,武兆坤,等.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生产能力空间分布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 (24):235-242.
[7]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顾焕章,张景顺,宋俊东,等.中国农业增长的源泉与技术进步[J].农业技术经济,1991,20(1):5-8.
[9]杨华.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7.
[10]Aggarwal P K, Kalra N. Analyzing the limitations set by climatic factors, genotype, and water and nitrogen availability on productivity of wheat.Ⅱ. Climatically potential yield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J].Field Crops Research, 1994, 38(2):93-103.
[11]郑娜,刘秀位,王锡平.利用产量差距方法进行华北冬小麦产量受气候影响规律的分析――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22(2): 234-240.
[12]Sun K G, Wang L G. 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practices on yield of a wheat-maize rotation and soil fertility [J]. Pedosphere, 2002, 12(3): 283-288.
[13]万克江,薛绪掌,王志敏.不同水分处理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的产量结构统计分析[J].灌溉排水学报,2005,24(3):35-38.
[14]Fermont A M, van Asten P J A, Tittonell P,et al. Closing the cassava yield gap: an analysis from small-holder farms in East Africa [J]. Field Crops Research, 2009, 112(1):24-36.
[15]赵宝军,宫永红.早实核桃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01(8):25-26.
[16]张玉铭,毛任钊,胡春胜,等.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土壤肥力状况与玉米产量相关关系的通径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3):51-55.
关键词:耕地;质量提升;区域优选
一、引言
总理谈到"坚持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国家强行规定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不能突破,是因为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均耕地仅为0.37公顷,粮食的安全问题非常迫切。耕地具有其他资源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世界各国纷纷从粮食安全、生态环保的战略高度来看待耕地保护问题, 也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方法。耕地保护一方面要保证一定的耕地数量,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耕地的质量。耕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上农作物的品质,影响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关系到农业、甚至是全国的经济发展大局。国土资源部在《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中强调要加强对城镇周边集中连片优质耕地的保护,探索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日常管护制度,努力实现耕地增量、提质、增效。提升耕地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在耕地现状的基础及充分挖掘耕地潜力,通过科学的手段提升耕地的质量就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本文在分析萧山现有耕地质量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在萧山各乡镇街道的实地调查,充分利用农用地分等的成果,主要阐述对萧山区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的选择,为萧山耕地质量提成和划定工作提供实际的参考,为萧山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助力。
二、基本概念及研究思路
首先针对相关概念进行集中的阐释,方便下文区域选择时的阐释: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
农用地分等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自然质量条件、平均土地利用条件、平均土地经济条件下,根据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从而划分出农用地等别的工作。
农用地自然等别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自然质量条件下划分出农用地等别。
农用地利用等别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自然质量条件下、平均土地利用条件,根据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划分出农用地等别。
农用地等别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自然质量条件、平均土地利用条件、平均土地经济条件下,根据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划分出的农用地等别。
农用地利用等别是耕地利用状况,后期开发的一个体现,而农用地自然等别则是耕地自然属性,天然禀赋等的表现,将提升潜力指数定义为自然等别/利用等别,表示耕地质量提升的潜力,比值越大,说明该地区耕地质量提升的潜力就越大。因为自然等别高体现耕地的天然条件优越,利用等别低说明耕地的开发利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若投入相同的资金和时间,投入到潜力较大的土地区片中所得到的质量提升会大于投入到潜力较小的土地区片,所以选择潜力大的区片进行有针对性的耕地潜力提升是经济效益较高的体现。
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和农用地分等的成果,利用ARCGIS、excel等软件工具,计算出各村的潜力指数,再依据区位论、数据挖掘相关理论,用耕地潜力测算的方法确定潜力值大小的分界线,并划分出一定的潜力级别,初步得出存在较大未释放潜力的耕地区块,将有较大潜力的区块进行重点的实地调查和深度研究。
三、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片的优选
1、萧山耕地基本情况
根据2010年的调查显示,萧山耕地总量为81.8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682亩,耕地资源极其匮乏。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杭州市萧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获得省政府批准后,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贯穿落实到土地利用、管理、调控和制度改革的各个环节中。萧山依照《规划》对未来10年土地管理与利用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在耕地保护、建设用地控制和集约用地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对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51813.33公顷,确保42587.67公顷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2、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的优选
目前我国农用地整理中常见的潜力分级方法主要有增加耕地系数单指标法和增加耕地系数、增加耕地面积双指标法。这些指标和方法都比较看重耕地面积,而没有从耕地潜力指数这个角度着手来考虑等级的划分。
本文以村为最基础的研究单元,利用农用地分等的基础图层和数据,将每个村中所有图斑的自然等和利用等分别作算术平均,得出每个行政村的平均自然等和平均利用等,按照定义的潜力指数=自然等/利用等,分别计算出每个村的平均潜力指数。
萧山所有村的潜力指数在区间[1.095,1.4375]内,1.26635为萧山耕地的潜力中间值。萧山区有包括荣庄村、明星村、宁牧村、朱家村、联华社区、高田社区、严家埭社区、宁安社区、6860农场等共153个村(社区),耕地提升潜力在中间值之上;有包括团结村、平阳村、山北村、八里桥村、琴山下社区、临东社区、湖头陈社区、东湘社区等共340个村(社区),耕地提升潜力在中价值以下。
在潜力指数在中间值之上的区块进行投资,耕地质量的提升效果会高于在其他区域上相同投资的效果。利用这一结论,可以根据实际发展的需要,在相应的区域进行对应的投资,方便投资收益的预期,降低了投资的风险。
四、结论与不足
提高耕地质量可以有效的提高耕地生产力,从而增加粮食产量,这样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本文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引入潜力指数这一代表耕地开发潜力大小的指标,总体来说,萧山还是具有一定的耕地质量潜力的空间。后期,可以在上述153个村中进行进行更加详尽的实地调查,可以进一步划分,找出耕地质量提升的潜力大区,集中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将这些区域发展成为萧山的优质耕地区,集中耕作,机械化操作,利用规模效应对高质量耕地进行充分利用,实现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
耕地质量提升的重点区片选择之后,就需要考虑如何从萧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实际出发,结合耕地提升的目标,依据萧山区当地的实际,制定出投入少、提升效果明显的最佳耕地质量提升方案。尽量大的挖掘农用地的利用潜能,达到有限土地的最大化集约利用。为萧山基本农田提升工作给出实施意见,同时也能为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切实提升萧山的经济水平、人民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若能够在对每个图斑计算潜力指数,并在每个村中按照图斑的面积大小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每个村的潜力指数,在进行划分和优选则会更加细致和完善。
如果能够按图斑、按村、按镇(街道)分别加权平均得出相应的潜力指数,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将会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赖红松,吴次芳.基于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的标准农田地力等级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1,(12).
[2]王婉晶,黄贤金.基于MAPGIS的农用地整理潜力测算与分级方法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
[3]张蕾娜,郧文聚,苏强,王国强,王洪波,赵玉领.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产能核算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8).
[4]张彪,刁承泰.基于农用地分等理论的耕地生产潜力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4).
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中“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首次跃升为六大任务之首,粮食安全亦首次被提至“国家战略”高度。会议要求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在实现粮食安全产能方式上也与以往明显不同,改变通过调动农民积极性、保护农地资源等多种方式增加产能,把“科技支撑”摆在突出位置。
实现粮食安全的第一要素是必须具备安全的土壤环境:无论是保障粮食稳产高产实现数量上的安全,还是从源头避免化肥、农药残留以及重金属污染等问题保证粮食质量,直至“长治久安”保持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先决条件都是必须有高品质的农田――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 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将耕地问题放在首位:强调要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建立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体系,增强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
据国家机构权威调查统计:全国土地荒漠化速度超过治理速度,荒漠化土地面积以每年2469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由于水土流失、贫瘠化、次生盐碱化和土壤酸化等原因,已造成40%以上耕地土地地力减退。全国优质耕地只占全部耕地的21%。按照耕地等级划分:一等地占41%,二等地占34%,三等地占20%,其余部分已经不宜继续耕种;按产量划分,高产田占29.7%,中产田占30.3%,低产田占40%。
同时由于受工业污染等多方面影响,特别是农业方面。40年的化学农业,大量的不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直接或间接地污染土壤,造成土壤板结、次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最终随食物链进入人体。
国家整体粮食安全需要在粮食数量、质量以及粮食可持续性生产三方面得到保障,土地是实现粮食安全保障第一要素:无论是粮食数量上的稳产高产,还是质量方面的绿色有机种植,直至实现粮食数量质量均衡发展的可持续性生产,都必须有优质的耕地做基础。因此必须针对全国耕地实际状况,尽快开展大规模的改良治理工作,特别是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改变现状,从基础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二)
“多菌系组合”生物工程技术经过12年研发、实验,被证明在实现“粮食安全,土壤改良,环境治理”发展理念方面效果显著。这种应用于现代农业的生物工程技术,是在国内外权威专家40年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研发产生的一种具有多种微生物组合综合体现效果的先进技术。这项先进生物工程技术已经通过由国家科技部和农业部组织的国家级鉴定,相继获得6项国家专利。
研发专家团队在自然环境存在的有益微生物中,经过提纯、复壮使之能够适应更严酷的环境,再根据不同用途从百余种有益微生物中选取25―35种微生物制成菌剂发挥组合作用。通过不同种的微生物配方来治理土壤现存的问题,从而解决粮食种植过程中的产量、品质和恢复土壤的团粒结构和应有的养份。
“多菌系组合”生物工程技术及由其发酵而成的生物有机肥,以多种微生物组合、有效成分丰富、浓度高、稳定等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单位面积使用量少:比较国内市场其他生物有机肥动数百公斤甚至数吨的用法,这种生物有机肥用量小,每亩50―150kg即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投入产出比高:应用这种技术产品增产显著,蔬菜和经济作物投入产出比高达30―50;
广谱性好:这种技术产品是一种天然生物添加剂,作用机理是通过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调理植物新陈代谢,促进植物吸收、生长、抗病;
土壤改良和污染治理:这种技术产品以活性微生物作用,能够有效分解和钝化土壤中农药残留、油污污染和重金属等;在滨海和内陆盐碱地治理绿化攻关过程中证明,能够加快土壤修复速度,大大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多菌系组合”生物工程技术经过12年研究和试验,已经根据不同用途和市场需求,调配菌种和原料大批量制造两个系列生物有机肥产品:(1)生物有机肥:应用于果树、主粮作物、设施农业、油料作物、中草药、茶叶和烟叶等方面;(2)土壤改良剂:应用于滨海和内陆型盐碱土壤治理,改良各种原因导致的贫瘠化、次生盐碱化、土壤酸化耕地。已经在大庆、白城、潍坊、东营、天津、曹妃甸等盐碱、沙化土壤绿化工程中推广应用,应用实验证实:在提高成活率的同时,单位面积造价大为降低,对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贡献巨大。
(三)
应用“多菌系组合”生物工程技术及相关产品,在有机绿色种植、盐碱地改良、大规模养殖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效果,尤其在土壤成份改良方面成绩最为突出。
内陆盐碱土壤治理
2004年初,选取大庆草甸苏打碱土作为实验地,pH值8.2―9.3,“碱包”部位pH值高达10.3。土壤粘重,硬化,结构不良。通过“多菌系组合生物工程技术(BPA-e)”产品应用,土壤板结情况明显改善,肥效扩散作用明显,肥料下部10厘米土壤pH值下降0.6―1.1,侧方土壤pH值下降0.4―0.7,速效N、P、K含量分别提高2.7、1.6、3.3倍。
在“多菌系组合”生物工程技术产品在大庆市内陆盐碱地改造应用实例证明:670亩草、灌木、乔木首年的总体成活率由原来的不到3%达到87%,次年没有继续施用肥料情况下,树木成活率依然保持在80%以上。
滨海盐渍土壤治理
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应用“多菌系组合”生物工程技术与天津泰达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微生物“BPA-e”菌肥改良滨海原生盐土绿化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项目位于天津海滨大道永定新河收费站两侧临近地段,总面积30亩原盐池地域,改造前原生盐土全盐量1.9%―3.4%, pH值为7.6―8.4,经过两个生长季养护,改良后土壤含盐量已经降低到0.2%―0.4%,pH值降低到7.5―7.8,苗木成活率达到95.3%。每平方米绿化综合造价降低38元。到目前我们天津区域改造的盐渍地面积超过千亩。2014年我们与天津滨海区园林局合作,设立了利用生物土壤改良剂治理盐碱土让的新标准
含盐碱成份的低产农田改造
相较于普通食品,有三类食品在安全标准上被提出更高的要求,并按等级自高到低可划分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其中,绿色食品还可分为AA级绿色食品与A级绿色食品。要求更为严格的AA级绿色食品基本等同于有机食品,但有一点除外:有机食品的生产不允许使用转基因技术,而绿色食品未作规定。这意味着,买到印有绿色食品标签并同时含有转基因的食品,是完全可能的。
事实上,最初用于商业生产的转基因食品,本就是打着“农药不再”的旗号,给饱受虫害困扰而不得不依靠农药的天然作物转入能抗虫的基因。其结果是,初代转基因量产伊始,其收获物的安全性——至少在农药使用层面——已经凌驾于无公害食品甚至绿色食品,可直接与有机食品同席;而且,由于不怎么需要人为调控,转基因食品的种植有着远比高标准管理化生产的有机种植更低的成本。
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业界人士并不认同转基因的靶向安全性,所以“初代抗虫转基因在人体内没有相应受体,无法被吸收或产生毒性”之类的说法仍旧存在争议。同时,由于转基因逃逸现象(指转入的基因在临近物种身上出现)导致的“超级野草”——既不怕虫也没有其他强势竞争对手——普遍存在于单一化种植的转基因商业农田周遭,初代转基因成功的开始过后,进入了不停追加除草成本的怪圈,这当中甚至包括使用比以前更高毒性的农药!
知名科普网站对“黄金大米”的“辟谣”
科学松鼠会果壳网某篇帖子针对“绿色和平”爆料的转基因“黄金大米”作了相关的安全性辩解。
该站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认为,许多第一代的转基因产品引发争议的问题都是不存在的。比如说,它的目的是增加胡萝卜素的含量,并不能增加植物的生存优势,所以那些基因即使“漂流”到野外也不会产生“超级野草”;黄金大米是金黄色的,跟普通大米明显不同,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完全可以保障。他特别指出,世界上没有一种食品是“绝对安全”的,对于转基因食品以及其他各种新的食品,科学上评判安全的标准是“是否比传统食品有更高的风险”。如果没有,就认为其安全性跟传统产品“实质等同”,从而认为它是“安全”的。而黄金大米的开发安全性的检验已经完成,结论是其“健康风险不比传统大米高”。
转基因与食物多样性
基于云无心的言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又一次被严谨地否决了;不仅如此,就连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可预见干扰,都无法在“不能增加植物生存优势”的转基因品种身上获得例证。至于“抗虫害转基因诱导的蛋白在人体内无法吸收,而添加营养素转基因的产品会进入消化系统,是否在吸收后产生不良影响”之类的命题,连应有的验证价值都没有了——会有人对吃大米的时侯一同服用维生素制剂或是胡萝卜有什么担忧吗?
然而,这看似无懈可击的复合转基因食品,在给贫困人口增添了营养来源的同时,并没有考虑到饮食多样性的改变。
诚如云无心所言,诸如黄金大米这样的新一代转基因产品,由于并没有植入增加生长优势且不属于营养素的抗虫基因之类的外源性物质,理论上既不会与其他作物竞争,也不会产生难以克制的超级野草,更不可能对人体产生毒性。
但是,且不说转基因逃逸的中长期全面评估仍旧缺乏,单就人为可控的作物选择而言,完全可能回到初代转基因单一种植的歧途:如果种两亩黄金大米的综合效益高过分别种一亩普通大米和一亩胡萝卜的效益,难道不应该优选黄金大米?
于是乎,本来吃两种食物的,现在只吃一种食物了……这种看似加法实则减法的终点,兴许可以引用一位友人的质疑:服一颗号称蕴含各种营养的植物胶囊,真的比吃一篮子蔬菜来得营养和高效么?
应当说,依靠转基因技术作为辅助来补充营养的初衷很美好,可新一代转基因作物尽管不从环境层面侵占,却还是可能殊途同归地受经济效益影响,变相剥夺其他作物生存空间的这一隐患,仍会促发食物多样性大减的窘境。
关键词: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时序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耕地被大量占用,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这严重威胁着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合理有序的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是保持耕地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神木县耕地后备资源为例进行开发时序的研究,以期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二、神木县耕地后备资源概况
神木县位于黄河中游,长城沿线,陕西省北端,全县农用地所占比重大,但南北部地区土地利用差异较大,北部风沙区平缓地多,适宜耕种;南部丘陵区平地少,可开垦为耕地的后备资源较少。2014年全国开展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在本轮工作中,经调查评价,确定神木县宜耕后备资源图斑共1241块,面积14776.90公顷,占神木县耕地后备资源图斑总面积的42.63%。
三、神木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评价单元的确定
本文以神木县宜耕后备资源图斑作为开发时序评价单元。
2、指标的选取及解释
本文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和神木县实际情况,从自然优势度、开发可行度和开发迫切度三个方面选取8个评价指标来构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
(1)自然优势度
①土壤质地
根据神木县的具体情况分等如下:壤土是较理想的土壤,其耕性优良,应分为一等,赋值为100;粘土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较高,并且保肥性能力好,分为二等,赋值为90;砂土抗旱能力弱,易漏水漏肥,土壤养分少,缺少粘粒和有机质,分为三等赋值为70。
②土层厚度
土层厚度影响土壤的储水能力,土层越厚储水能力越强。根据神木县的具体情况分等如下:土层厚度大于150cm分为一等,赋值100;土层厚度在100cm-150cm之间分为二等,赋值90;土层厚度在60cm-100cm之间分为三等赋值70。
③地形坡度
坡度影响水土流失,坡度越大,越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根据神木县的具体情况分等如下:坡度≤2°较适宜农业生产,应分为一等,赋值为100;坡度在2°-6°的地区,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也较适用于农业生产,分为二等,赋值为90;坡度在6°-15°的地区,若用于农业生产,需加强水土保持,分为三等,赋值为70。
④连片性
连片性是指同一质量范围即同一等级或等级区间地块的相连程度。连片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农业产业化,提高农用地价值,该值可通过ArcGIS缓冲分析得到。根据神木县耕地后备资源具体分布情况,设定当图斑连片面积大于100hm2时,连片性高;当图斑连片面积大于10hm2小于100hm2,连片性较高。当图斑连片面积小于10hm2时,连片性低。连片度通过经验公式法进行计算(详见公式3-1)。
L=11-0.9(100-A)0.1/90A>10010
其中,L为各区片的集中连片度值;A为各区片连片面积,面积单位为hm2。
(2)开发可行度
①乡镇生产总值
乡镇生产总值影响着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经济可行度,反映了乡镇的经济实力,决定着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实施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能顺利进行。
②非农人口比重
非农人口比重是指区域非农人口数量与区域总人口数量之比。非农人口比重越小,说明该区域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越大,越容易推动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
③交通便利度
交通越便利,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成本越小,同时有助于对农用设施及农产品的运输,开拓农产品市场。该值可通过ArcGIS缓冲分析得到。根据神木县的具体情况分等如下:宜耕后备资源图斑距主要道路≤0.5km,应分为一等,赋值为100;宜耕后备资源图斑距主要道路0.5km-1km分为二等,赋值为90;宜耕后备资源图斑距主要道路1km-2km,分为三等,赋值为80。宜耕后备资源图斑距主要道路>2km,分为四等,赋值为70。
④开发迫切度
a乡镇固定资产投资
乡镇固定资产投资反映建设用地的现实需求,乡镇固定资产投资越大,表明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越高,从而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越迫切。
b人均耕地面积
人均耕地面积的大小反映着粮食安全问题。人均耕地面积越小,粮食安全问题越严重,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也就越迫切。
3、指标值的量化
本文采取极值标准化的方法对各指标进行处理,指标标准化采取公式如下:
4、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本文确定的指标权重见表31。经一致性检验CR=CIRI=0.0517
5、计算综合评价值
利用标准化的指标值和指标权重,通过加权求和计算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评价的综合指数:
(二)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的确定
将自然优势度、开发可行度、开发迫切度三大方面8个评价指标,通过加权求和即可得到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评价的综合分值,利用ArcGIS平台,将所得出的计算结果,按照自然断点法进行划分,便可得出全县1241个评价单元从综合角度出发的近、中、远三期时序安排,见图1。
根据自然优势度、开发可行度和开发迫切度三个方面8个指标评价后,近期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8.15%;中期开发的后备资源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72.94%;远期开发的后备资源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18.91%。
四、结果分析
从图1来看,神木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在空间上应该由北向南推进。近期和中期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大多位于北部地区,该地区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多、连片性好,适合规模开发,可将该区域作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中部和南部耕地后备资源相对较少,应选取质量较高的后备资源进行开发。
从自然优势度来看,神木县县境北部地势平坦、太阳辐射指数较高、水源充足,较齐整的耕地后备资源地块主要分布在北部,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规模化经营;县境中部梁多峁少、太阳辐射相对较弱、仅适合耐旱作物生长;县境南部山大沟深、地势起伏较大、石多土薄、水土流失严重,对于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难度较大。从开发可行度来看,资源型乡镇大多位于县境北部,少量位于县境中部,富裕程度在空间上由北向南递减;从开发迫切度来看,县境北部自然条件较优,北部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多于中、南部,所以农户开发意愿较强烈。综合来看,宜耕后备资源开发时序安排在空间上应该由北向南推进。(作者单位:长安大学)
参考文献:
[1] 周春芳.北京市后备土地资源宜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
[2] 刘名冲.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研究-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D].河北农业大学,2013.
[3] 董秀茹,尤明英,王秋兵.基于土地评价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26(3):60-62.
[4] 张舰.后备耕地资源调查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
[5] 王莉莉.黄河三角洲耕地后备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
[6] 严长清,袁林旺,李满春.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的空间分异及开发时序模型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2):58-61.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 工程工程特性 结构分析 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农田水利工程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我国目前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是面广量大、基层技术力量相对不足,如何建好、管好、用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有效地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质量,建设一流精品工程,确保工程实现良性运行,保障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特性分析
尽管各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于地区、经济水平差异,结构和规模都不尽相同,但运行规律和特点还存在着共性。通过对共性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1.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工程特性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末端工程
灌溉渠道按地形、控制面积和设计流量大小可划分为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和毛渠五个等级。其中干渠和支渠主要用于输水,斗渠、农渠主要用于配水,毛渠、灌水沟等临时性灌水系统称为田间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农田水利工程的末端工程,多在斗渠以下。
(2)工程规模小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农田水利工程的末端工程,因此规模一般较小,这也是显著区别于其它工程的特性。
(3)工程形态多样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农田提供灌概的形式具有多样性:蓄、弓丨、提、抽等,同时由于地区水源条件和地理特征的差异工程形态也不相同。
(4)工程的配套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配套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田水利工程在技术上的不可分性;另一方面是这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具有很强的配套性。
1.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特性
(1)公益性
农田水利工程自身由于投资回报率较低,直接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但同时作为基础设施具有保护国家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等不可替代作用,具有显著的公益性特点。
(2)区域垄断性
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受到地域、水资源限制,天然具有地域垄断性。但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垄断不是体现在利润上,而是体现在社会责任上,不能任意停工或抬高水价。
(3)正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对经济主体造成的不能由市场交易或价格体系反映的影响,可分为负的外部性和正的外部性。
农田水利工程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保护了国家水资源、保障了农产品的供给,同时水费等价格体系并未能完全补偿这些正面的经济影响,因此产生了正的外部效益。相反即为负的外部性。
1.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特性
(1)建设地点的分散性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末端工程,在农村多分散在田间地头,不同村落,维护、管理都比较困难。
(2)建设内容的多样性
工程形态多样化决定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内容的多样性,如:水库、闹门、涵洞、机电井等。此外内容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建设方式的差异性,很难存在固定模式。
(3)建设监管难度大
建设地点的分散性、建设内容的多样性等决定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难度大。即使投资额相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监管工作量会更大,监管难度会更高。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影响因素的结构分析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复杂性,说明建设的影响因素众多,分析其系统结构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利于趋利避害,提高灌溉效率。
2.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影响因素
根据各专家调查法的优缺点,本文结合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具体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采用选用专家会议法分析出了水利工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设资金缺位;管理粗放;产权不清、权责不清;农民参与程度低;工程纠纷多;缺少有效的规划和有效的组织机构。
2.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的结构分析
通过找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影响因素,还需进一步研究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因此必须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进行结构分析。
特性要因图具有直观醒目、条理分明、使用方便等优点,本文采用此方法建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的系统结构。如表1。
表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构表
3、灌溉工程的注意事项
(1)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作组织领导,编制农田基本建设规划
灌溉工程需加强对农田水利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乡镇要在分析农村小型水利问题和总结水利建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农村水利建设规划,并通过县政府审批后,付诸实施,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确保规划项目不落空,不流于形式。
(2)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标准
按5年一遇的排涝标准重点治理标准较低的骨干大沟,加大排量,加快排水速度,缩短排水流程,并对中小沟相应提高标准,形成以骨干大沟为单元的排涝网络。在提高面上大、中沟标准的同时,地方政府可集中资金,完善小型闸、涵、井配套,更新改造现有机电站,恢复灌排标准,充分发挥了工程效益,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建设高素质的农村水利队伍,加强工程维护管理
工程效益的发挥要借科学管理去实现,小型水利有农田灌溉、除涝、降渍等减灾功能。要根据不同的小型农田水利特点,采取相应的科学管理措施使小型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
(4)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机制,促进小型水利工程平衡发展
小型农田水利是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重要基础设施。对大中沟及小型配套工程,当地政府组织农民采取“一事一议”的筹资筹劳方式解决。但操作难度大,且筹资投劳比例小.工程不易落实。因此,建议政府制定相应运转有效、较易操作的水利建设机制,确实解决生产性投入与加重农民负担的问题,给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实施空间。
4、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的措施
4.1规划原则
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首先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作物、灌溉试验、能源、材料、设备、社会经济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其次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符合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农村水利及农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与道路、林带、供电等系统、居民点的建设以及土地整理规划相结合,充分利用已有水利工程设施,并根据需要设置排水系统。
最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及环境评价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方案。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规模和类型应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水资源承载能力、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选择。
4.2灌溉节水措施
a)应优化配置、合理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发挥灌溉水资源的最大效益;
b)高效节水灌溉应充分利用当地降水。井灌区应防止地下水超采;渠灌区应收集利用灌溉回归水;井渠结合灌区应通过地面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调度运用,提高灌溉水的重复利用率;
c)用微咸水作为灌溉水源时,宜采用咸、淡水混灌或轮灌;
d)用工业或生活污废水作为灌溉水源时,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达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
e)以集蓄雨水作为节水灌溉水源时,水源工程规模必须经过论证。集蓄工程的集流能力应与蓄水容量相一致,并应满足节水灌溉水量要求。
结语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水利的基本任务是除害兴利。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轻水旱灾害,保证农业稳产高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应积极发展小型农田水利,但要加强对农田水利的领导和技术指导。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技术合理,讲求效益,不搞形式主义不要一刀切。
参考文献:
【1】莫易娴.国内外水利建设投入机制的经验启示[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4)
关键词:土地生态质量分区;土地利用对策;广西大化县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7-1525-05
土地生态保护分区是土地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土地生态质量分区是土地生态保护分区的类型之一,是根据土地生态质量[1]的空间分布情况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划分。其目的是为合理布局生态保护用地和建设用地、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简称大化县)为例,从土地生态结构、土地生态功能、土地生态问题3个方面构建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值进行土地生态质量分区,并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方向与对策,为大化县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
1.1 自然概况与行政区划
大化县位于广西中部偏西的红水河中游,地处北纬23°33′22″-24°22′20″,东经107°09′45″-108°02′22″。县域地处云贵高原余脉,都阳山脉自北向南跨过全境,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形成了北高南低的地形特点,北部海拔一般在500~800 m,最高山峰为七百弄乡的弄耳山,主峰海拔1 108 m;南部海拔一般在150~300 m。境内主要为喀斯特地貌,峰丛密布,东北部和西南部为峰丛洼地,东南部多为峰林谷地,中西部为低山丘陵。全境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8.2~21.7 ℃,年降雨量为1 249~1 673 mm。红水河是大化县的主要河流,自西北向东南蜿蜒穿越全境,境内支流主要有9条。植物资源较丰富,石山的植被主要为灌丛或灌草丛,土山的植被主要为杉木林、果林等。土壤类型主要有石灰岩土、红壤和黄壤。
大化县辖16个乡(镇)、154个行政村。2010年末,全县人口为4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 30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4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 389元[2]。
1.2 土地利用概况
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及变更数据,2010年大化县土地总面积为274 998 hm2。其中,耕地面积25 361 hm2,占9.22%;园地面积683 hm2,占0.25%;林地面积125 672 hm2,占45.70%;草地面积10 432 hm2,占3.79%;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 217 hm2,占2.26%;交通运输用地1 618 hm2,占0.59%;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 9 475 hm2,占3.45%;其他土地面积95 540 hm2,占34.74%。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单元
以广西大化县为研究对象,以154个行政村为研究单元,研究土地生态质量在各个行政村的分布情况,以此为依据,进行广西大化县的土地生态质量分区。
2.2 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2.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综合性与主导性相结合原则、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3],以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结合大化县土地资源的综合特征,从土地生态结构、土地生态功能和土地生态问题方面构建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2.2.2 评价指标说明与计算方法
1)植被覆盖度。植被包括森林、灌丛和草丛,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植被覆盖度大说明土地生态质量好。计算方法为:植被覆盖度=[(园地+林地+草地)/土地总面积]×100%。
2)水面覆盖度。水面覆盖度是指水面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水面覆盖度大说明土地生态质量好。计算方法为:水面覆盖度=[(河流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湖泊水面)/土地总面积]×100%。
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强调人类的需求及在生态系统中的获益[4,5]。生态服务价值大说明土地生态质量好。
1997年costanza等[6]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
的原理及方法。谢高地等[7]针对其中的不足,在参考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本研究采用谢高地等的研究成果对大化县各个村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测算。根据2010 年大化县154个行政村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同时借鉴谢高地等的估算法和功能分类来计算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保持与其分类一致,按以下原则处理:森林对应林地,森林和草地的平均值对应园地,农田对应耕地,河流与湖泊对应水域,荒漠对应裸地。建设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准确科学的评价结果,故对建设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取值为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esv为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si为研究区内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pi为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根据公式(1)可计算得大化县154个行政村的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4)农作物单产。农作物单产高说明土地生态质量好。采用粮食作物单产来反映农作物单产的高低。
5)土地裸露度。土地裸露度是指裸露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土地裸露度大说明土地生态质量差。 6)建设用地干扰度。建设用地干扰度指建设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建设用地干扰度大说明土地生态质量差。
2.3 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
采用广西大化县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在mapgis软件的支持下提取154个行政村的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和土地利用现状图。粮食作物单产数据来自大化县各乡镇的农业统计资料。
2.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8]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表2)。
2.5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是指按一定分级给每个指标制定评分值,构建成评价指标体系的评分标准。以该标准为参照系,确定每个指标的标准化得分[9]。根据大化县154个行政村的评价指标的具体情况制定指标分值表,具体见表3。
2.6 综合评价值计算
线性加权和法是指应用线性模型来进行综合评价[10,11] ,根据下面公式计算综合评价值:
式中u为行政村的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值,wi为第i项评价指标的权重,vi为第i项评价指标的评分等级值,n为指标数量。u越大表示评价单元的土地生态质量等级越高。
根据公式(2)计算得大化县154个行政村的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值,结果见表4。
2.7 土地生态质量分区
根据各个行政村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值,运用数轴法对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值进行等级划分。数轴法指把各评价单元的每个数值看成一个一维变量点绘在一维数轴上,按数值在数轴上的分布状况划分等级[12]。依照此方法可以把各行政村的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值看成是一个一维变量绘制在一维数轴上,如果一个数轴上有多个单元依次向上绘,则会形成高低不等的单元数值集中与分散分布图,然后根据数轴上点的分布稀疏与集中的情况在相对稀疏处分开,把相对密集的地方划分成同一个类型。
根据表4,在154个行政村中,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值最大的是平方村,为4.26;最小的是胜利村,为0.91。根据各个行政村的土地生态质量综合分值差异的情况,采用数轴法将大化县划分为4种类型的土地生态质量区域(图1):土地生态质量综合分值为3.00~4.26(包括3.00)划分为土地生态质量好的区域;2.30~3.00划分为土地生态质量较好的区域;1.60~2.30划分为土地生态质量一般的区域;0.90~1.60划分为土地生态质量差的区域。
3 各土地生态质量区的特点及土地利用对策
3.1 土地生态质量好的区域
该区域包括平方村、常吉村、乙圩村、巴岩村、那色村等30个行政村(表4),总面积74 420 hm2,占大化县总面积的27.06%,主要分布在县境西北部。
区域特点:其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土地利用以林地为主,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60%~80%;植被覆盖度和水面覆盖度高,分别为 70%~85%、15%~30%;生态服务价值高,为2 500万~3 500万元/年。该区域是江河源头区和水源涵养区,具有涵养水源的重要生态功能。岩滩水电站位于该区域,属于大型库区,库区旅游资源丰富。
土地利用方向与对策:该区域是江河源头区和水源涵养区以及大型水库区,规划为重要生态用地区,是大化县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土地利用方向重点为发展林地,
主要作为生态公益林地,适度发展经济林,必须保护现有天然林,重点强化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保护江河源头和水源涵养区,保护好水库用地;充分利用丰富的水面资源发展渔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对各类开发活动进行严格管制,严格控制开发强度,禁止向污染水环境的产业提供用地。
3.2 土地生态质量较好的区域
该区域包括什陇村、大化社区、古感村、龙口村、弄亮村等56个行政村(表4),总面积91 870 hm2,占大化县总面积的33.41%。主要分布在县境西南部、东南部以及中西部。
区域特点:县境西南部地貌为中峰丛洼地;东南部地貌主要为峰林谷地,林地多,耕地少,林地主要为灌木林;中西部地貌主要为丘陵,耕地面积较大。植被覆盖度较高,为40%~60%;水面覆盖度较高,为8%~15%;粮食单产较高,为3 500~5 000 kg/hm2。
土地利用方向与对策: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努力提高粮食产量,严格限制非农建设对耕地的占用。在丘陵区发展园地建立果- 草复合土地生态系统,推广“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复合型农用地利用模式。在石山区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砌墙保土等措施保护、恢复植被,大力治理石漠化。
3.3 土地生态质量一般的区域
该区域包括东扛村、坡了村、上旗村、景山村、春贵村等52个行政村(表4),总面积72 437 hm2,占大化县总面积的26.34%。主要分布在县境的中部。
区域特点:其地貌主要为喀斯特峰丛洼地,石山多,耕地少,耕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小于15%;土地裸露度较高,为50%~70%;植被覆盖度较低,为20%~40%;水面覆盖度低,不超过0.1%;生态服务价值较低,为900万~1 500万元/年;土地生产力较低,粮食作物单产为2 000~2 500 kg/km2。
土地利用方向与对策: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耕地的保护。石山土地利用方向以发展林地和园地为主,发展林业经济,实行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相结合,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修建地头水柜收集雨水,为灌溉、人畜饮水以及工业用水提供充足的水资源;推广林-药、林-果、林-牧等复合农林牧用地利用模式。
3.4 土地生态质量差的区域
该区域包括红日村、凤翔村、仁良村、良美村、胜利村等16个行政村(表4),总面积36 272 hm2,占大化县总面积的13.19%。主要分布在县境的东北部。 区域特点:其地貌为喀斯特高峰丛深洼地,石山多,耕地少,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小于10%;裸岩地面积大,石漠化面积大,土地裸露度高,未利用地占总用地面积的比重在75%以上,甚至高达90%;植被覆盖度低,不超过10%;地表水资源稀缺,水面覆盖度低,不超过0.01%,甚至为0;土地生态服务价值低,均不超过400万元/年,有些甚至低于200万元/年;土层薄,土地生产力低,粮食作物单产几乎都不足2 000 kg/km2。
土地利用方向与对策:该区域有世界上发育最完整、保存最完好的喀斯特高峰丛深洼地地貌,广西大化县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分布于该区域,必须依法保护地质地貌景观,在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发展生态旅游。土地利用以发展生态公益林用地为主,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建地头水柜、砌墙保土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加快植被恢复,提高森林覆盖率。禁止过度放牧、放火烧山等人为活动。进行生态扶贫、异地搬迁,以缓减退耕还林的巨大压力,加快土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
参考文献:
[1] 朱永恒.耕地生态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以吴江市为例[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33-34.
[2]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11年广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510-515.
[3] 郭旭东,邱 扬,连 刚,等.区域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 daily g c. nature’s service: 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s[m]. washington d c: island press,1997.
[5] 欧阳志云,王如松,赵景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1999,10(5):635-640.
[6] costanza r,arge r,groot r,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nature,1997,386(6630):253-260.
[7] 谢高地,甄 霖,鲁春霞,
等.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8,9(5):911-919.
[8] 陈彦光.基于excel的地理数据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9] 郑家茂.数学建模基础[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10] 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