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范文

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2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

篇1

【关键词】经济法;社会经济;功能

经济法与国家经济政策的联系紧密相联,社会性显得极为突出。经济法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关系问题上,一个是社会经济主体影响着社会经济,一个是反映经济主体经济行为的影响考察,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要素加以集中规范。

一、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的内在涵义

经济法从不同的方面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从内容来看,它是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最为紧密,与经济基础有更明显的、更直接的关系。在经济生活中充当了调整两个主体之间的第三者,起着调整的作用,带有经济性的特点。经济主体作为主要要素直接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平衡与失调,实现经济法的社会功能,对整个社会经济带来影响。因此只有通过调整影响经济主体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经济法的根本目的。

二、完善社会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之探析

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从两个层面进行剖析,一个层面是经济法影响社会生活的有机体,反映的是经济法的社会职能,另一个层面是对人的经济行为的约束,反映的是经济法的规范职能。从社会职能上看,它具有以下的功能特点:

(一)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功能

权利和义务是贯穿法律和部门之间的纽带,是法律社会价值的一种实现方式,是法的核心内容,其处于主要的、决定性的地位。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决定了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根本利益。社会经济分配有两种,一种是以市场为主的对不同经济活动在社会资源使用的权利,这是直接的促进,是经济法功能的起点。另一种是国家政府以及其他主体对资源和资本的强制干预配置,这是间接的促进。是在市场分配基础上的查漏补缺,对国民利益再分配。部分人有权力从事资源的支配,同时也要在利益平等的基础上,承担着一定程度的义务和责任。倘若他的活动结果对局部不造成损害,但会间接的对整个经济的破坏,这种利益偏离了公平的筹码,就会有国家政府或其他主体这些市场外的力量进行干预分配,使社会利益分配在经济法的权衡筹码之下,保持相对平衡状况,利益基本维持在一个水平之上,以求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安定。比如食品安全问题,食品企业在赢取利益权利的同时,要保证完成食品的安全责任义务,否则,中国保监会就会采用管理机制,依法进行查处。

(二)经济信息传递功能

作为社会活动的有意识形态的有机体――人来说,在参加任意经济活动之前,都会事先考虑事情的发展顺序和达到的最终结果、影响最终结果达成的多种内外在因素和交流信息,加上法律的可为与不可为行为的规定,当在事情的结果大于成本估计值时,并且这一经济活动能够带来盈利时,经济主体就会决定实施这一计划,做出正确决策。

在整个经济活动发展过程中,经济主体人都是相互之间发生经济往来活动,没有这种来往,自然也不会形成经济过程。因此在与另一经济主体发生经济活动前,会有意识的探听获取有关他人的一切相关信息,在法律的范畴内,最终实现经济活动所要的结果。经济法的经济信息传递功能,就是有效的将经济主体之间的信息给串联起来,达成一座桥梁作用。例如产品《龙牡壮骨颗粒》,人们在购买它之前,并不了解产品制造者的具体情况、产品性能及生产过程,而在法律认可的途径,如电视广告、海报等形式,使人们信任这一产品,并进行购买,形成了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交易活动。如果没经济法的保证与存在,人们对产品的信任程度不一定那么高,交易活动不会存在或者成功的概率很低。

(三)激励功能

利润最大化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的最大愿望。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都在追功逐利,出于自利的愿望,借助法律的激励力量,调整行动方向,达到经济目的。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为了引进外国投资者在中国的投资,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增大就业渠道,制定了外资在国内投资五年内享受免税的优惠政策,当地的政府也对外商投资企业给予了最大的赠地等措施,这一法律激励效能,大大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相反,国家为了抑制环境污染的扩大,对于有重污染的企业进行了叫停和重罚等措施。这都是经济法中对社会的激励作用的体现。

(四)节约交易费用功能

在任一个经济活动过程中,发生费用是在所难免的,没有无本的经济活动。也就是说,要发生经济交易,必须在行动之前就会有成本的投入,有费用的支出。比如寻找交易伙伴、弄清伙伴地址、产品设计及质量确认成本等都必须有费用的开支。经济法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了最好的节约能手作用,提供有效的人际关系,缩减经济主体的经济交易费用,提供有效的传播媒体,减少经济主体的探索费用。比如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电视媒体的广告宣传,都为经济活动和消费活动提供了节约成本的功能。

经济法的功能取决于经济法的本质,它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机制效能,对市场经济起主导和调节作用,在符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下,运用国家强制干预,以协调为基础,保证维护市场经济正常有序的运作,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对市场机制矫枉过正,消除或缓解个别交易对整体经济的反弹,实现经济主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全面推进我国总体经济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文龙.论经济法对国家功能与形象的培育与塑造――基于杨紫@《国家协调论》的法理分析[J].金陵法律评论,2010(02).

篇2

这里的“欠发展”是发展不够或发展滞后的意思,不同于“欠发达”,欠发达是不够发达,但含有发达的成分,而“欠发展”是一个更普遍而沉重的现实。这里的“区域”更多是指县域或县域毗邻区,因此,“欠发展区域”的定义是指发展不够或发展滞后的县域或县域毗邻区,即一个以上的欠发展县或欠发展地区,是以发展地区作为参照物。“欠发展”区域教育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1.区域教育的方向性偏离

在欠发展区域,基础教育是教育的主体。由于基础教育的特征是应试教育,忽视职业技能培养,严格与高考对接,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也几乎是在为城市培养人才,城市有更强的吸引力,回流的比例较低,教育对区域社会经济的贡献率很低。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教育与人才结构,欠发展地区人才严重流失,而人才流失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观念的落后与经济发展的滞后形成了贫困的恶性循环。

2.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的严重缺失

目前区域教育体系基本以基础教育为主,区域发展所需的职业技能教育发展很慢,而且很不规范。职教的目标也是为了劳务输出,为地区培养技能型劳动者;农民科普与素质教育几乎被荒废;区域党政决策者及各层次干部的管理与决策教育没有列入区域教育体系,而他们担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决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继续教育的程度与有效性;企业家队伍和企业家精神是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企业家的培养与教育完全被忽视,依赖土生土长。应按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以区域发展为目标,建立完整的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特别重视决策者教育、企业家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民科普教育。

3.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和二元教育投资结构

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教育投资结构。目前,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不利于农村和农民。为什么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长期解决不好?其根源就在于现有的义务教育经费分配格局严重不利于农民和农村。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现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中央只负担2%,省地两级负担11%,县级负担9%,78%的经费要由乡镇这一级来负担。既然是实行义务教育,就应该是城乡一体的,都应该由国家来承担,或主要由省级财政来承担,不能往下压。国家每年的卫生经费支出是几千个亿,但是85%给城市,只有15%给农村。这种文教卫生的二元投资结构,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区域的财力只能勉强支撑基础教育的发展,根本无力发展区域所需的教育,无法完善区域教育体系。

二、

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问题,但是已经隐含或涵盖了这一点,这是区域内部第二层次的协调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这一层次的协调中,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角色,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区域社会发展,还影响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教育影响观念的形成和转变,影响人力资源的形成,从而影响区域的制度变迁。实践证明,教育发达和适应的地方,相应地是社会和经济较发达;相反,社会经济欠发展的区域,凸显教育的落后与不协调,并严重制约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不协调的问题,已经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但并没有引起区域的足够认识。目前,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定义区域教育的发展方向、结构和体系。区域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和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欠发展区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的措施

1.调整教育方向

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与作用,把握区域教育发展的方向,教育的结构、质量和数量必须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区域的发展为依归和出发点。

2.完善教育的结构与体系

按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要求,逐步完善区域教育的结构和体系,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发展,完善各层次教育,尤其是决策者教育和企业家培养。在为城市和发展地区培养人才的同时,立足区域,培养人才。

3.改变二元教育投资结构

在改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同时,按“多予少取放活”要求加大对区域教育的投资,有效改变二元的教育投资结构。

4.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人力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区域党政应建立这一共识,从区域长远发展出发,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在经济改善的同时,改善人才就业环境,逐步留住本地人才和吸引城市人才、企业家和投资者。

5.改革区域教育体制

把教育看作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致力于改善区域教育体制,提高教育的效率、质量与活力。促进教育的多元化、市场化,充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激化教育的活力。

6.引入社会资本,扩大教育的投入

完全靠中央政府来办好区域教育是不现实的,只能在充分挖掘现有投入渠道潜力的同时,使教育投入结构多元化。其中,重要的是要引入社会资本,而要完成社会资本与区域教育的多元化,就必须改革办学体制和产权制度,促进办学模式的多元化。

四、结论

教育如果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将促进经济增长,并使其它发展目标得以实现,否则,将导致人力资本投资浪费,阻碍整个发展过程的展开;教育也将对收入分配和消除贫困产生影响。应改善教育内部结构和二元教育投资结构,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区域所需的职业教育和农民业余科普教育,培养学习型社会的氛围。通过产业发展,改善就业环境,引进发展所需人才,抑制人才流失,遏制落后与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政府应从区域发展的战略高度重新认识教育与人力资本。

篇3

1.1数据类型和来源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废污水排放量)来自海河流域涉及的张家口、廊坊、保定等25个地级市以及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1985-2009年统计年鉴,其中人口数据包括总人口、非农业人口,宏观经济数据包括GDP、三次产业产值,废污水排放量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量。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由海河流域1985年、2005年遥感影像解译获得,土地利用分类参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必要调整,将流域土地类型划分为林地、草地、农田等11类。水文、水质数据由海河水利委员会提供,包含88个站点2005年逐月监测的CODMn、NH3-N、TN、TP、Pb、Hg等水质指标。监测站点分布于海河流九大水系,覆盖了海河流域主要河流,具置见图1。

1.2数据处理方法

1.2.1经济和人口变化表征将流域范围内所有县级行政单位统计数据加和得到流域人口和经济,分析人口及经济变化趋势。将各区县工业产值及城市用地比例导入ARCGIS9.3,结合区县面积,计算工业产值密度和城市用地密度,分析流域范围工业生产强度及城市用地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变过程。

1.2.2土地利用动态度计算在ARCGIS9.3支持下,对流域土地利用矢量文件进行分析。通过土地类型所占比例确定流域土地类型结构,采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模型(王秀兰等,1999)分析1980年至2005年土地类型数量变化。模型计算如式。式中,K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Ua、Ub研究初期和研究末期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

1.2.3水资源利用强度计算水资源利用强度表征土地类型变化对流域水环境影响。水资源利用强度计算如式。式中,P为某一土地利用类型水资源利用强度,∑Qi为该土地类型所有水资源利用量之和,S为土地类型面积。

1.2.4统计分析方法对流域主要城市废污水排放量变化和经济人口增长进行相关分析,明确经济和人口增长流域水环境影响;基于主成分及多元回归统计方法,综合分析经济社会指标对河流水体污染物影响程度。由于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状况是上游范围内社会经济活动累计作用结果(Shoemaker,1994),水质数据需要同累计社会经济指标对应。同时,上游不同区域对监测断面影响因监测点距离扩大而减弱,采用(Kingetal.,2005)距离权重求和方法计算监测断面对应的累计社会经济指标。

2结果与讨论(ResultsandDiscussion)

2.1人口和经济产值与废污水排放规模海河流域经济产值和人口数量都有明显增长,二、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非农业人口增长明显快于农业人口增长(图2)。1985~2007年,第一产业产值由204亿元增长到2565亿元,第二产业产值由478亿元增长到1.55万亿元,第三产产值由246亿元增长到1.51万亿元。流域三次产业结构显著变化,二、三产业年均增长率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例逐渐缩小。1994年到2007年,第一产业所占比例由21%下降到9%,第二产业维持在46%左右,第三产业由32%增长到45%。流域非农业人口由1985年的1890万增长到2007年的4620万,非农业人口由1985年的6270万增长到2007年的8400万。从变化趋势上看,农业人口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大规模增长,但90年代中期农业人口进入平台期;非农业人口一直呈现增长趋势,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农业人口。流域工业产值密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近二十年来工业生产强度大幅提高,工业生产聚集区明显增加(图3)。1988年流域工业生产活动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其中北京工业产值密度最高,最高6万元km-2左右,其它地区处于相对较低水平。2005年流域主要工业区域已经由京津地区扩大到京津唐地区,该区域工业产值最高达到14万元km-2,且北京、天津及唐山形成大规模工业聚集区。另外,河北石家庄和山东聊城-德州区域出现小规模工业聚集区,其中石家庄地区工业产值密度最高超过10万元km-2,聊城-德州最高达到7万元km-2。总体上,流域工业生产强度呈现出明显增强趋势。水排放量由1985年的3.3亿t增加到2007年的23.9亿t,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由1985年的8.3亿t增加到2007年的25.9亿t。流域工业产值及人口数量与废污水排放规模具有明显关联性(图4C,D)。北京、天津、石家庄和唐山工业产值较高,其工业废水排放量也显著高于其它城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与工业产值之间相关性显著(p<0.01),复相关系数超过50%(R2=0.51)。生活污水排放量与非农业人口数量之间相关性更加显著(p<0.001),复相关系数高达97%。流域工业发展和人口扩张造成废污水排放量增加,已经成为河流水质恶化的直接驱动力。

2.2土地利用变化与河流水资源利用随着人口快速扩张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流域城市用地明显扩张。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度(表1)显示,1980年至2005年,林地、草地和农田变化不大,荒漠面积有一定比例减少;城市用地和农村聚落分别增长85%和19%;湿地面积变化不大,但不同类型湿地变化明显,其中沼泽和河湖滩地减少12%,近海湿地和内陆水体分别增加121%和12%。主要水系土地利用变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城市用地在北三河水系增长比例最高,其次为永定河水系及大清河水系;农村聚落增长主要分布在子牙河和黑龙港运东水系,增长比例超过30%;近海湿地大清河水系增长7倍,黑龙港运东水系增长79%,而滦河及徒骇马颊河水系均呈现出减少态势;黑龙港运东、海河干流及大清河水系河湖滩地较大比例减少,其它水系变化幅度不大;盐田在大清河水系增加10倍以上,而其它水系变化相对较小。城市扩张是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最显著特征,近几十年来流域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群数量显著增加(图5)。1980年,城市用地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和唐山地区,且城市核心相对孤立,其它地区城市用地仅零星分布,不成规模。2005年城市用地面积比例明显提高,以北京、天津和唐山为核心的城市群逐步形成,其中北京主城区城市用地比例50%以上,天津和唐山主城区城市用地比例在20%~50%;保定-石家庄、邯郸-安阳-焦作以及聊城-德州等地区都形成了小规模城市聚集区,城市用地扩张趋势明显。土地利用变化改变水资源利用方式,尤其是城市用地扩张造成流域水资源开发利强度加剧。2005年流域农村聚落总面积1.3万km2,用水量24.6亿m3,农田面积16万km2,城市用地面积7687km2。结合用水总量,流域农村聚落和农田水资源利用强度在17万m3km-2左右,城市用地水资源利用强度为116万m3km-2,是农田和农村聚落的6倍以上。农业用水代表第一产业用水情况,工业用水和城镇生活用水分别代表第二和第三产业用水情况。根据海河流域三次产业发展趋势,用水强度大的二、三产业规模不断扩张,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尤其在城市用地高度集中的京津地区,城市用水的集聚效应非常显著。高强度水资源利用一方面造成河流径流量减少,同时形成大量废污水排放,造成河流污径比过高。流域平原河流平均污径比由1980年的0.25上升到2007年0.37,北京地区河流污径比甚至超过2。流域自然径流匮乏改变河流水文节律和水化学过程,降低河流自净缓冲能力,对河流水环境造成极大冲击。

2.3经济社会发展与河流水质统计关联流域影响河流水质因素分解为农村、城市和自然三个方面。表3为社会经济指标因子分析结果,提取有效因子3个,原始变量比例合计81.3%。根据因子荷载矩阵,因子1载荷主要分布在农业人口、第一产业产值、农业总产值、化肥施用量、农村聚落面积等指标,表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因子变量2载荷组要分布在非农业人口、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城市用地面积等指标上,表征流域城市化发展过程;因子变量3在林地面积、草地面积、河湖滩地面积等指标上载荷系数较高,表征自然属性强弱程度。城市化过程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河流水体污染物有显著影响。以三个因子变量因子得分(SPSS计算)作为自变量,水质数据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复相关系数显示,水质指标回归结果均在p<0.01水平显著。从因子变量标准化回归系数看,CODMn与因子1显著正相关(p<0.01),氨氮、总氮与因子1和因子2均显著正相关(氨氮p<0.05,总氮p<0.01),总磷、汞和铅仅与因子2显著相关,铅显著水平(p<0.01)高于总磷和汞(p<0.01)。总体而言,因子1和因子2与污染物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流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过程使得河流水体污染物浓度水平提高,是流域水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3结论(Conclusions)

篇4

关键词:经济活动;生态系统;民族文化;资源;发展

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注定了人类不仅是社会性动物,也是一种靠消耗生命物质和生物能而生存的动物。人类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通过社会实践这一中介,人与自然才能实现具体的依存统一。因而,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发明从终极意义上讲都仅体现为利用资源能力的提升,而决不能制造任何形式的资源。①然而,这个关系纽带是基于人类社会实践的最基本形式就是通过生产劳动过程来实现的,从人、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三要素的结合过程来看,首先是自然界为劳动提供对象(资源),劳动把资源转变为财富②,实事上就是人与自然界的物质转换过程,就在这种物质变换的同时也实现了能量和信息的变换,从而促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实施运行的过程中,人类显然是生命有机体的最高形式,对生态的需要显然是要利用人类文化的最基本生存环境作为基础,这并非文化能给人以其所有的一切万能理想和需要,关键在于各民族利用所掌握的生计策略和特长,去操纵掌控好各民族的文化去作用和指示人类以创造和改观各种物质形态之后,发挥人类特有的智能水平,以新的产品和物质为目标去实现和提高人类所需的各种需求和生存的舒适度。正因为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自然条件下展开,自然条件的优劣与持续稳定,必然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实施成效。因为任何一个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并非纯客观的自然空间,而是经由该民族文化作用意识下的加工改造结果。在这一活动中,为了保证民族经济活动的运行成功,民族文化作用的构建和选择除了依附人类社会先天赋予的自然资源以外,从反思民族文化作用下的资源配置、利用方式以及与民族文化相并存的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下的各种社会发展关系,对我们的社会存在和发展即充满了各种探索,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开拓了崭新的研究领域。

然而,人类的需要又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特点,在人类的生存需求中,也存在永恒不变的需求,只是这种需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需要程度有所不同罢了。诸如生存背景下的自然环境就客观的存在差异,相关民族对各种资源的利用程度、取用的方式、方法都会不尽相同,因而从认定的价值上也就各不相同。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对相关民族来说可以较为丰富,所遭受到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可能较小甚至没有被破坏的情况下,人类则感觉不到自然环境存在的重要性,因而对环境的依存度往往会在无意间偏离所处环境甚至是酿成灾变,在这样的无意识干预下,人类对资源取用的便捷度和需要往往会偏离所处社会环境的使用初衷。因而,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忽视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对生态环境的无意识破坏也会由此相伴随出现。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注定了人类不仅是社会性动物,也是一种靠消耗生命物质和生物能而生存的动物。然而,人类的实则存在,不仅要把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当成生存的基本需求,同时又是人类的享受需要,更是人类追求经济利益的保障。具体体现在:其一,自然资源所能提供给人类的生存空间,都将直接或间接的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生活资料,没有自然资源,人类就不可能存在。其二,自然资源都能提供给人类的享受需要,它包含了人类的物质享受和精神需求,归结到底就是对自然界的享受。其三,当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便捷开发和利用,几乎可以囊括在对自然资源的最大限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当中,但同时也要受到相关民族文化左右的偏好和作用,对一些自然资源的价值认定和过度利用,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暂时损毁和破坏,甚至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了。

然而,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发明从终极意义上讲都仅体现为利用资源能力的提升,而决不能制造任何形式的资源。自然资源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中一部分是在人类没有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对人类经济生活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工和改造利用对象,没有人类的经济活动,自然资源就只是个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说不上任何意义的人类效用和价值。纵观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它都掌握着一定的自然资源,只要相关的民族文化能够妥善充分地利用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相关民族都会得以正常延续和发展。但历史和现实证明,人类会启用文化机制来进行妥善的调节,因为人类是以民族为分野的,具体体现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其并存文化间会很自然地形成对资源价值认定上的信息隔膜,信息隔膜的存在又使得文化制衡机制的运作将比生物制衡更为复杂而多变。这样,文化制衡以生物制衡为蓝本,但却获得了比自然生物制衡复杂程度的超越,这种超越却恰好是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特殊寄生并存关系。既有生物性的寄生性一面,又有并存稳定的社会特性一面。因而,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偏离与包容体现为能动地谋求生存与种群的社会性适应以保持稳定延续。要改变这种发展困境,就要坚决的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需求置于人类发展需要的中心环节,并使其与经济利益的需求具有同等地位。只有这样,资源要能成为各民族的经济优势,就得经过劳动的改造和加工形成产品。因此,资源无一例外的都是被相关民族的文化用意后才赋有特定意义的,资源是具有特定民族文化产品用意的物化表现形式。一些民族生存于地球表面,会感觉到自然资源的匮乏,并不是它没有自然资源,而是它们对某些资源的消耗已经超过了当地所能提供的资源量或是利用资源的方式未加转变。从特定意义上说,没有哪一个民族完全具备发展生产的一切资源,一切都在于相关民族从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化的等方式转变利用资源的产品方式。也就是资源是被相关民族的文化所赋予用意的,资源是具有特定民族的文化产品用意的。

由此可见,从民族经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自然资源的开发与转换问题时,不仅要看到这些物质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开发,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条件是否可以实现各民族利用经济资源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只有将达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效性和合理性,才是真正为了保证民族经济活动的运行成功,因而笔者试图从反思民族文化作用下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以及民族文化的并存关系研究入手,目是想偿试拓展研究的视觉和领域新思想。从经济人类学视野下的资源配置来关注民族文化产品用意的各种物化表现形式,目的则不仅提高了各民族生存所需的物质基础和舒适度,同时更是保证了民族经济活动的运行成功。

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界,是由人的本质对象化了的或是人化的自然界,劳动资源则是人的知识力量的物化表现形式。尽管人类的生产过程是一个使其从对自然力的直接依赖,向能动的运用自然力而过渡的过程,但人在借以使自身获得独立的经济过程,始终得依托于自然界的基础资源。经济发展的这一自然基础,不仅为人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对象和手段,而且就是人类整个经济活动的生存空间,如何利用资源来发展或制约经济,使同一劳动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得到多寡不一的劳动成果,或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投入等量的劳动所得到的经济效益仍然多寡不一。主要是是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劳动的自然生产率,不能由一定的投资创造出来,自然资源的优势或制约成为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重大因素。同时,技术变化也是增加各生态系统可能性作用发挥的因素,技术的并存拓宽使各种资源的开采率和变化幅度以及活动成本都将成为新的经济作用因素。然而,自然资源的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它仅表现为一种生产要素的存在。如不能把这种潜在的要素开发转换为现实的生产优势,就不能把潜在的要素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从而更不能直接把自然资源的丰歉度与经济水平的发展相等同。一方面是技术手段的发展将使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非再生性突破限制和约束条件。由技术进步带来的物资资源的相互替代性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技术结构的高度发展,还会赋予自然资源一定程度的再生性。这就表明技术结构的状况不仅决定着人们对已开发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而且扩展着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的新领域。它不仅表现为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双层利用,还表现为人们对物质资源的替代使用和创新改造。但从终极意义上讲,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发明都仅体现为对所处自然资源利用能力的提升,而决不能抛开自然环境这一依存的基础资源存在。

诚然,经济社会发展是文化的决定性因素,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反过来又会有推动作用,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文化又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就有什么样的民族文化随之相伴,文化是不能脱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独立存在,没有无文化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没有无社会经济的文化存在。③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充当决定性因素,文化成其为促进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从四方说明:

首先,从历史形成的过程分析,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需要经过文化的积累、沉淀、改造、利用和创新文化机制牵联的多种因素考虑对自然生态资源作出合理的挖掘和资源整合,调适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得综合熟知各种资源的属性和外在复合因素的制约,必然会形成该民族特有的活文化,这种特有的活文化并存和存在,将成为支撑该民族壮大、发展的力量。其次,从民族凝聚力来讲,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力文化,其引导力会增强和丰富该民族的社会内涵、提高民族素质、展示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精神、能够团结和凝聚民族的力量,成为该民族的精神动力,同时会鼓舞民族人心,激励民族斗志;再次,从国际民族的竞争力剖析,它能够优化和吸引外来投资者的趋动动力,吸引人才引进,促进对外交流的窗口,扩大民族信仰和对外的影响力、凝聚力;最后,从生产力面探讨,文化资源开发可直接转化为经济资源,如区域民族特色促使旅游和经济特区开放,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与牵动多产业的复合兴盛,同时拉动经济产业增长的链条,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共同繁荣。

资源要能成为经济优势,首先就得形成产品和经过劳动的加工。可见,从民族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察自然资源的开发转换问题时,不仅要看这些物质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开发,更要看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条件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由此可见,这种经由具体文化加工改造后形成的自然资源,是特定社会的产物,不但具有了特定的社会性,也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而获得了特定的民族性与文化性。

物质资源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基础。无论哪个民族在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改造时,其意图都是要进行有利于本民族物质、经济、文化、环境等为利进步的生产、生活方式去发展而进行的社会生产活动。

首先,人们要进行物质生产劳动的对象资源是自然界提供的。它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通常是由人类及其相关的人类民族文化来界定利弊的,是人类的文化起着主宰社会的、经济的活动干预与制约。在任一时段内,关于资源基础没有单一的定义,在一种社会形态生活中,当时在相关民族认为具有很高资源价值的定义,其实只不过是相关的民族及其民族文化人为扣上的象征而已。即人为界定的这种价值高昂的东西在相关人类社会及其民族文化中适用。转而换成其他人类环境及其民族成员,就可能只是中性材料。④终极作用的活动目的受制于特定的民族和文化,以及与之匹配的生存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和认可。由此引发的系列民族文化及文化事实体系会干预支配相关的民族文化实现他们认为可利经济的、政治的、宗教的、文化的等主持者的意图。然而,任何一个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并非纯客观的自然空间,而是经由该民族加工改造的结果。文化是指导人类生存发展延续的信息体系。⑤不同的民族(人群)所面对的自然环境不同,所经历的历史过程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大有差异,在这样的过程中不同民族创造出了各自有别、丰富多彩的相关文化事实体系。这些相关的文化事实体系在各民族作用中体现优劣,被人为的扣上优劣的价值界定,即民族聚落仅是文化事实之一的表呈现象。这既是社会的需要,又是文化的产物,体现为民族文化与它建立的民族生境耦合关系。就这个意义而言,没有什么“原生态文化”可言,保持与创新并存,保持是文化事实体系的常态,而创新则是对环境变迁的文化适应。文化遗产是文化事实保持的样态,也是创新的基础与源泉。民族文化的保持与创新在民族文化与民族生境的耦合中延续。因为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是特定的,为了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每个民族都具备其特有的传统生计方式和对资源的取用、加工和改造利用办法。一个民族的本土文化与生态知识能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并具有规避民族生境中生态脆弱环节的禀赋。⑥因此,在生态资源的取用中应当充分借助与利用民族传统知识、资源和技能来认识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循环运行,促使人们在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更好的维护人们生态区域内的资源,在模塑中促进人类与生态的和谐。

其次,鉴于特定的生态环境。生息于特定生态背景下的民族,其文化建构必然受制于该生态系统的调适和模塑,并突出的表现在直接调适和制约该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鉴于我国复员辽阔的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因而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系统的生态建设必然要做出有针对性的研究思路和对策,切不可都整齐划一。从事生态人类学研究的目的是与本土性的生计经验打交道,是希望发掘和利用各民族的传统知识和技术技能来维护人们的社区资源。因而从事生态人类学研究的学仁都一贯主张需要通过文化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其主要内容就是把人们生活的社区资源合理的规范到舒适度较高的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荣,以实现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⑦如风俗、宗教、组织、语言、生计方式等的差异性存在,加之地球资源的分配不均,那么人们就会很自然的根据所处环境的差异迥别去实现更为舒适的生活所求。因而各民族社会所动用的文化策略就会不同。在这样的人为建构起来的信息系统指导下,由于其具体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出了呈差异性的文化事实体系。⑧显明例证,诸如武陵山区土家族对牲畜厩肥的加工处置和利用办法与其诸如高原寒漠带厩肥处置、利用和操纵办法显然不同,这就是生境存在的两个面,即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差异性所导致的文化事实体系不同。例如粪便是由各类动物排泄的客观存在物,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效用价值评判就各不相同,在侗民族看来,可作为施用鱼田的饵料,在其他民族看来,取用方式和效用可能大不相同,无论是把粪便资源化还是垃圾化,其研究目的是更多的关注生活社区周围的一个个文化事实,要从这个文化事实的例案中去关注其后的本质问题,那就是各民族传统经验对所处环境资源经长期模塑和总结经验的特长,认为生态建设的关键不在于工程,也不在于投资,而是在于如何利用文化改变资源的利用方式。

再次,鉴于人类社会的生物性与社会性并存。人类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既具有生物性也具有社会性。人类除了拥有生命遗传信息系统外,还有专属于自己的社会信息系统,但这种系统的建构前提是人类必须寄生于自然生态系统为其提供物质、能量和信息。但与此同时,人类又能将专属于他自己的物质形式渗透到生态系统的生态空间之中,与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自然生态系统相并存,因而人类社会的生物性在发挥着终极作用。所以,人类在建构社会与文化时始终得以人类的生物性为蓝本,以便人类能以遵循生物原则的角色去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加之人类的特殊性在于它具备了能动认识外部世界的禀赋,并可以将认知的结果加以整合,建构专属于自己的信息体系――即人类特有的文化信息,它不是先天获得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区别在于文化信息不像生命遗传信息那样可以代代相传,只要人类世代沿袭生命遗传就可以世代沿袭,但文化的世代沿袭却不同,趋于人类的建构蓝本为意图,有可能丧失旧内容而获得新的内容,还可能通过文化重构的方式能动地修改和新生更为复杂的新内容,且有其可能文化信息系统与自然生态信息并行但不重合,更有可能是用不同的文化信息系统架构、诱导出了差异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样式来。正因为这些具有差异文化信息的类型和样式的体现,根据不同的文化类型规约出不同的民族来。这样,由人类文化建构塑造的人类社会也就会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凭借人类特有的文化信息建构起一个多种因果关系交互制衡的复杂稳态延续系统。只不过也有多层次的结构,如从人类社会的总体到并行的族系,再到族属,直至到一个个单一类型的民族和不同民族类型下数目不等的民族成员,以及含下属支系、宗族、社区和家庭等。⑨可以说,人类社会结构层次的复杂性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仿,同样具有自组织能力,能生长、发育和壮大。但这些子系统具体到对适应外界的环境和自我修复、能动调适的能力时都迥然有别。

总之,人类社会是自然生态系统派生的产物,没有自然生态系统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人类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定物种,它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仅仅占据一个结构功能点。区别仅在于人类具有他自身独特的创造物――文化。但同时要兼顾到人类的生物性和社会性,这种双重性自然会使得文化自身的结构、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表现得更其复杂化。为此,显然有必要从文化的视角去反思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最终表现就是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自然条件下展开,自然条件的优劣与持续稳定,必然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实施成效。(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基金项目: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研究”(课题编号:11AZD071)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解:

① 杨庭硕等《生态人类学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5:109.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1.

③ 孙叔平,《论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构成和发展的规律》[J].学术月刊,1957.08:4~12.

④ [英]丽斯著,蔡运龙等译:《自然资源DD分配、经济学一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1~22.

⑤ 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31~32.

⑥ 罗康隆著:《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59~60.

⑦ 罗康隆著:《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28~32.

⑧ 罗康隆著:《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3~35.

⑨ 罗康隆著:《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46.

参考文献:

[1] 罗康隆:《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 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3] 罗康隆、黄贻修:《发展与代价――中国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16.

[4] 陈庆德:《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DD人学学视野中的多民族经济共生形态》[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93.

[5] 田红:《喀斯特石漠化灾变求治的文化思路探析――苗族复合种养生计对环境的适应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40~46.

[6] 谢贻发:《我国竹类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前景》[J].热带农业科学,2004(6):46~52.

[7] 罗康隆、田广:.《论经济人类学中国本土化实践及理论贡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7~66.

[8] 李正荣:民族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3):123~125.

篇5

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问题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所面对的重要问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主旋律的把握,是新闻传媒与社会经济之间相互促进的必经之路。[1]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要素,经济的和谐发展是发展国家经济效益的保障性因素。市场经济的活跃度是社会发展情况的主要衡量指标。市场经济的分配不均是公民之间利益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与人有关的因素成为了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要素。从科学发展观的有关内容来看,全面协调可持续成为了我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是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建设和完善,是促进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措施。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性和协调性要求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对各个方面的发展进行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合理性的主要表现。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国家未来的发展需求。[2]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新闻媒体需要对现代社会的真实情况进行反映。信息宣传和传播任务是新闻传媒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的主要任务,对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新闻传媒的发展情况来看,维护公平正义、坚守社会道德,是新闻宣传工作最基本的要求。

二、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与新闻宣传的共生关系

(一)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支撑作用

新闻传媒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的重要连接纽带。新闻传媒的宣传导向作用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新闻传媒需要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性的、具有代表性的信息进行播报。[3]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环境下,新闻媒体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互联网行业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可以为新闻传媒的资金因素和资源要素提供一定的保障。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可以为新闻传播工作提供更为广阔的信息发展渠道。因而,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和社会大环境方面。

(二)社会经济对新闻宣传工作发展的制约作用和引导作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传媒业的整体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与新闻传媒业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性的关系。[4]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水平是新闻传媒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可以为新闻媒体和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基本条件。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分工的细化和生产部门之间联系的强化,让人们开始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关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让信息加工条件和信息采集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为了使产品的生产成本、交换成本和流通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工厂开始向道路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区集中,这就为工业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我国新闻传媒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受众市场、资本市场、广告市场和新闻来源市场在相关报纸媒体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从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市民阶层是在社会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个社会阶层,他们可以为报纸媒体提供一个广阔的读者市场;市场经济繁荣,可以为新闻媒体提广告市场;城市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和多元化特点,为社会新闻、文体娱乐新闻提供了来源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则为新闻传媒提供了投资市场。于是,新闻来源、读者群体和投资市场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素。这样,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看,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成为了新闻传媒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改革开放来,我国专业财经媒体的纷纷创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改革开放初期创刊的《市场报》可以被看作是我国当代财经类传媒的开端。20世纪80年代末创刊的《中华工商时报》等刊物则是国家出于经济体制的改革需要而创建的财经传媒,其后《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国际商报》等报纸和广播电视财经频道的出现,让财经媒体在专业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进入新世纪后,《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和在互联网兴起以后所出现的一些门户网站、新闻网站中的财经证券频道,成为了宣传财经新闻的重要载体。传媒的产生与发展,是市场经济全面推进的产物,也是在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过程中产生的。

(三)新闻传媒及宣传对社会经济进步的主要影响

新闻传媒自身具有一定的价值。由于新闻宣传工作的功能与社会经济现象传播过程中的舆论导向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因而对新闻宣传工作经济价值的量化分析工作并不是对其最终价值进行衡量的有效方式。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社会大众的需求声音是新闻媒体关注的三大重要内容。新闻媒体对一些热点事件的持续关注,可以让这一事件得到有关部门的妥善处理。新闻宣传工作是对居民生活需求进行转播的重要方式,可以让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得到有效提升和拓展,从而发挥新闻媒体的引导作用。新闻传媒的广告传播行为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就让新闻宣传工作给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新闻传媒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行业。社会民众对传媒产品的消费情况和企业广告的支出情况也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因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传媒产业经济的繁荣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传媒产业经济的繁荣也会让新闻宣传工作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现代经济领域,广告可以被看作是传媒产业发展状况的反映。因此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新闻媒体的广告总额也表现出了高速增长的特点。信息沟通在社会经济系统的整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财经新闻宣传对经济信息的传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在经济领域对市场经济所涉及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要素产生积极影响。新闻宣传机制对社会经济的热点和焦点的传播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些与社会热点有着密切联系的经济报道是促进传媒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只要新闻媒体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新闻宣传工作往往可以达到相对较好的传播效果。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敏感问题,新闻媒体的新闻传播工作可以发挥出信息预警的功能。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企业也可以对经济活动的未来进行了解和预判,进而在对自身发展战略进行调整的基础上,提升经济效益。传媒产业与地域经济系统之间的融合,可以为某一区域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与新闻宣传有关的传媒组织和一些与新闻媒体相关联的创意组织已经在一些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表现出了集群现象。从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这种集群趋势在我国也已经有所体现。对于与新闻宣传有关的传媒业和文化产业而言,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和物资流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是这些产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动力因素。基于地缘因素的信息体系与知识因素和资源要素之间的融合,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区域内各个产业相关要素之间的不断作用与融合的过程,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传媒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融合,既可以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帮助,也可以在对区域空间的契合度进行提升的基础上,推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

三、新闻宣传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对新闻传媒发展模式进行创新

新闻传媒发展模式的创新主要设计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闻宣传硬件设备的更新;二是新闻宣传内容的创新;三是新闻传播方式的创新。新闻宣传工作中,媒体的硬件设施设备的更新,可以让新闻信息的宣传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对和谐社会的经济传播要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可以让新闻宣传在时展要求下进行内容和形式的不断转变。值得重视的是,新闻传播形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是新时期新闻传媒的重要传播媒介,应加以有效利用和善于利用。

(二)对新闻宣传的自身价值进行重视

新闻价值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价值。和谐的社会声音可以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舆论保障。新闻宣传就是发挥这一保障作用的重要方式。从新闻传媒的宣传价值来看,它可以在借助新闻宣传向人们传递多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发挥出对普通百姓的思想进行引导和保障的作用。在对我国媒体行业的现状进行探究以后,我们可以发现,对新闻传媒自身价值的重视,可以让新闻宣传成为对各种价值进行协调的工具,这就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遵循国家政策要求的基础上,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成为了新时期新闻宣传中所要遵循的原则。[7]

(三)对平民情怀进行展示

在新闻媒体领域,平民情怀主要指的是新闻媒体在对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进行关注的基础上,对广大普通民众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平民情怀是新闻媒体从业人必须秉持的工作态度。在自身利益的影响下,不同阶层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会表现出差异性的特点。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不同阶层人民的声音的倾听,可以让国家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新闻传媒是对平民阶层的信息进行传递的重要机构,新闻宣传工作也是对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进行展示的主要方式。平民情怀的展示,对新闻传媒的长远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出发点。新闻宣传在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推动社会主义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在充分了解新闻传媒及宣传工作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谢国勇 单位:万州区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许琳.论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J].新闻传播,2016(01):110-111.

[2]孙见泰.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共生关系探讨[J].中国报业,2016(14):22-23.

[3]潘骏晖.新闻传媒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J].科技资讯,2014(32):210.

[4]孙超.基于和谐社会视阈的新闻宣传创新路径探究[J].理论月刊,2007(09):85-87.

[5]姚江龙.论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6):51-53.

篇6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 和谐社会

1 环境会计理论基础

1.1 绿色会计是在环境资源恶化和批判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切促使西方国家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长期处于被极度开采的状态。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剧增,需求的增加,更进一步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从而使能源紧张,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不仅动摇了有关国家发展经济的自然物质基础,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使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出现了紧张局面,迫使人类反思:如此下去,人类将自食恶果,社会经济将不能持续发展。人类开始改变过去单一追求经济利益的方式转变为追求三个目标的平衡发展,即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平衡发展。于是,环境会计应运而生,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西方的会计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会计专家把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会计理论。其核心是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目的在于改善整个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因此,从通过经济控制达到参与环境控制的目的来考察,会计肩负着重要使命。世界银行在1998~1999年度世界发展报告中,建议21世纪建立“信息框架”,实现环境指标控制的主要任务落在会计界肩上,其中尤其是在环境管理“对策框架”的确定上,会计工作又是采取治理性对策与防治性对策的重要方面。

1.2 环境会计定位

关于环境会计的定位,目前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环境会计是一门与现行财务会计并立的独立学科;另一观点则认为绿色会计是现行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学科;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现行财务会计与环境科学等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笔者认为,环境会计是“大会计学”向边缘化方向发展的结果。“大会计学”之大,是表明会计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计领域在扩大,会计深度在加强,会计学的内容和性质在发生变化。会计是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为经济管理和决策服务的,其发展的历史规律告诉我们,每当人类历史发生一场社会政治经济大革命的时候,必然引发会计领域的深刻变革。人类进入21世纪,这种变革更多体现在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即会计学的边缘化。

2 环境会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保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社会经济所依赖的资源基础、生态环境已进入“向未来借债而生活”的时代。面对如此困境,我国政府已颁布各项保护自然,改善环境的法令法规。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必须走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变过去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采用“绿色GDP”指标,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成本的计量。为了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进行反映,客观上要求企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体系。

在这种广泛而深刻的调整和转变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自然应该首当其冲。因为,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传统发展模式的主要体现者和执行者。从一定程度上讲,企业行为是“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直接原因。不难理解,就企业与环境的关系看,企业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不仅是一个产品产出系统,而且还是一个环境产出系统。也就是说,企业首先以一定的方式从其周围的环境获取某些资源,包括经济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社会资源(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和自然资源,经过生产经营活动对投入的资源进行加工转换后再输出到周围的环境中去。在投入方面,企业对自然资源的获取规模和速率不应该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即要低于资源再生的速度,否则,就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输出方面,它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种。积极的影响如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吸纳劳动力就业等,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消极地影响如“三废”的排放、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它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破坏、景观的破坏、生态的破坏),影响人体健康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由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既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也是自然资源的主要利用者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企业的经营行为对环境质量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企业应该正视生态环境问题,实施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核算,不仅承担促进经济发展的责任,而且担负起推动社会发展和环境发展的责任和义务。

3 环境会计建立的措施及原则

3.1 要充分认识建立我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一是我国环境现状提出的要求。科技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需求膨胀,造成了自然资源被极度开采而日趋耗竭,环境污染日渐严重,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会计能够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二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必然造成过度开发消耗资源;高污染低效益必然造成生态环境补偿能力严重滞后,这些都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从企业长远利益看,只有增大环保投入,重视环境会计,才能始终保持竞争的优势。三是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的需要。环境会计通过核算企业的社会资源成本,能较准确地反映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促进企业挖掘内部潜力,维护社会资源环境。四是企业责任向社会扩展的必然结果。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多元化,需要企业将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同时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有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进行反映和控制,计算和记录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向外界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五是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准确地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全面考核经营管理者业绩的需要。在损益表中计算经营成果时,只有将企业对环境影响的耗费作为收入的减项反映,才能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只有在负债总额中加上企业因对环境造成危害而形成的环保负债额,才能得出真实可靠的资产负债率,准确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绿色会计揭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可从社会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企业的角度来全面考核经营管理者的业绩。

3.2 创建环境会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政策性原则,即在进行环境会计核算时要体现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的要求。二是社会性原则,环境会计要揭示企业对资源环境的责任,必须要求企业站在社会的角度,考虑企业的业绩。对企业的评价,应以能在企业内部使社会收益与社会费用相配比的社会利润为标准。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仅要为企业内部服务,而且要有助于宏观管理和调控。三是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即我国环境会计的构建不能全盘沿袭,应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和完善。四是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即政府会计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必须对企业最低限度的披露做出明确的和强制性的规定。当然,如果企业主动地披露尽可能多的环境信息,政府及社会公众应给予支持和鼓励。

3.3 我国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是修改会计法,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无疑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它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将它付诸实践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二是完善会计准则,就是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防止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短期行为。三是建立会计制度,会计制度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进行设计,使环境会计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掌握。四是给出明确的价格信号,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对于资源的使用尽量不采用或少采用免费的措施。免费只适用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对有限的资源免费消费无疑将导致其耗尽和恶化,同时也不利于环境会计的计量。五是要有适应的会计理论导向,就是要求政府恰当地引导会计理论在环境会计方面做些研究,以提高我国的环境会计理论水平,促使环境会计理论早日与会计实务相结合,服务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 于玉林.面向21世纪“大会计学”的发展[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1(8)

篇7

【关键词】新闻传媒;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共生关系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既要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也要高度重视社会发展,这就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涵所在。新闻传媒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共生的重要关系,因而必须对这种共生关系有更加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传媒更好发挥自身的作用,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否则新闻传媒就有可能出现“负能量”而不是“正能量”,这一点应当引起新闻传媒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五位一体”建设的新形势下,新闻传媒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对这种共生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进而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在促进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

深入分析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对新闻传媒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新闻传媒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也同样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可以说二者既独立存在、又相互融合,因而必须对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传媒更好的履行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有利于新闻传媒步入更加科学化、健康化、持续化发展的轨道。一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对新闻传媒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新闻传媒处于经济社会的“中介场”,因而新闻传媒直接受到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好就会对新闻传媒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反之,新闻传媒的发展也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对新闻传媒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而且对于整个传媒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更是为新闻传媒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和经济信息资源。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只有10%左右的人们对社会和经济信息感兴趣,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达70%的人们对社会和经济信息感兴趣,这主要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为新闻传媒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资源,这一点从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就能够得到验证。更为重要的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更是为新闻传媒的发展和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新闻传媒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在我国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新媒体时代随之来临,使新闻传媒呈现出飞速发展的势头,中国新闻传媒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二是新闻传媒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传媒经济的规模和数量可以进行量化,但直到目前还没有从GDP当中分离出属于新闻传媒的经济价值,但这并不能否认新闻传媒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由于新闻传媒具有很强的传播作用,因而能够传播更加具有“正能量”的信息,同时也能够对社会和经济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引导,进而推动各类问题的解决,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闻传媒的快速发展同样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目前新闻传媒都高度重视民生新闻,大到劳动就业、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小到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这样的传播,能够有效的解决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和谐因素,进而能够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再比如,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新闻传媒具有很强的“预警”功能,通过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重大矛盾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传播,能够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预警机制,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中国质量万里行”的巨大成功,就说明了新闻传媒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再比如新闻传媒通过广告,能够有效的刺激消费,这同样会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新闻传媒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是创新新闻传媒发展模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闻传媒要想在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创新新闻传媒发展方式,特别是在改变过去零散的传播模式,将系统化作为新闻传媒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特别是要紧紧围绕“走转改”和“三贴近”,紧紧把握和谐社会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将其贯穿于新闻传媒改革、创新与发展的各个环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既要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又要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有所作为,比如新闻传媒应当更多的选择“同期声”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样能够提升新闻传播的影响力。二是重视新闻传媒自身价值。新闻传媒要改变过去孤立的发展模式,要将自身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新闻价值、宣传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既要使新闻传播更具有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同时也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有所作为。比如对于传统主流媒体来说,要高度重视自身“权威性”作用的发挥,既要加强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同时也要重视服务老百姓,着力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既要推动社会治理,又要促进经济发展。三是体现新闻传媒平民情怀。所谓平民情怀,就是真诚地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状态,自觉地尊重并维护老百姓的各项权利,以提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为己任的新闻情怀。新闻传媒要想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更加紧密,就必须将平民情怀作为重要的发展模式,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老百姓关心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又要善于用老百姓喜闻乐道的方式进行播报,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传媒的未来发展之路越来越宽广。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闻传媒已经不能孤立存在,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对新闻传媒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新闻传媒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对此要有十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新闻传媒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新闻传媒改革、创新与发展,使新闻传媒在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多、更好、更有效的作用,这一点应当成为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同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这也是新闻传媒重要的经济责任。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共生关系将更加紧密,新闻传媒也必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罗以澄.新闻媒介是和谐社会守望者[J].中国三峡建设,2014(02)

[2]强男,张瑜烨.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J].当代传播,2015(05)

[3]潘骏晖.新闻传媒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J].科技资讯,2014(32)

篇8

关键词:教育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一、引言

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问题,但是已经隐含或涵盖了这一点,这是区域内部第二层次的协调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这一层次的协调中,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角色,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区域社会发展,还影响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教育影响观念的形成和转变,影响人力资源的形成,从而影响区域的制度变迁。实践证明,教育发达和适应的地方,相应地是社会和经济较发达;相反,社会经济欠发展的区域,凸显教育的落后与不协调,并严重制约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不协调的问题,已经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但并没有引起区域的足够认识。目前,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定义区域教育的发展方向、结构和体系。区域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和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欠发展区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这里的“欠发展”是发展不够或发展滞后的意思,不同于“欠发达”,欠发达是不够发达,但含有发达的成分,而“欠发展”是一个更普遍而沉重的现实。这里的“区域”更多是指县域或县域毗邻区,因此,“欠发展区域”的定义是指发展不够或发展滞后的县域或县域毗邻区,即一个以上的欠发展县或欠发展地区,是以发展地区作为参照物。“欠发展”区域教育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1.区域教育的方向性偏离

在欠发展区域,基础教育是教育的主体。由于基础教育的特征是应试教育,忽视职业技能培养,严格与高考对接,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也几乎是在为城市培养人才,城市有更强的吸引力,回流的比例较低,教育对区域社会经济的贡献率很低。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教育与人才结构,欠发展地区人才严重流失,而人才流失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观念的落后与经济发展的滞后形成了贫困的恶性循环。

2.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的严重缺失

目前区域教育体系基本以基础教育为主,区域发展所需的职业技能教育发展很慢,而且很不规范。职教的目标也是为了劳务输出,为地区培养技能型劳动者;农民科普与素质教育几乎被荒废;区域党政决策者及各层次干部的管理与决策教育没有列入区域教育体系,而他们担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决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继续教育的程度与有效性;企业家队伍和企业家精神是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企业家的培养与教育完全被忽视,依赖土生土长。应按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以区域发展为目标,建立完整的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特别重视决策者教育、企业家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民科普教育。

3.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和二元教育投资结构

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教育投资结构。目前,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不利于农村和农民。为什么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长期解决不好?其根源就在于现有的义务教育经费分配格局严重不利于农民和农村。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现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中央只负担2%,省地两级负担11%,县级负担9%,78%的经费要由乡镇这一级来负担。既然是实行义务教育,就应该是城乡一体的,都应该由国家来承担,或主要由省级财政来承担,不能往下压。国家每年的卫生经费支出是几千个亿,但是85%给城市,只有15%给农村。这种文教卫生的二元投资结构,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区域的财力只能勉强支撑基础教育的发展,根本无力发展区域所需的教育,无法完善区域教育体系。三、欠发展区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的措施

1.调整教育方向

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与作用,把握区域教育发展的方向,教育的结构、质量和数量必须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区域的发展为依归和出发点。

2.完善教育的结构与体系

按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要求,逐步完善区域教育的结构和体系,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发展,完善各层次教育,尤其是决策者教育和企业家培养。在为城市和发展地区培养人才的同时,立足区域,培养人才。

3.改变二元教育投资结构

在改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同时,按“多予少取放活”要求加大对区域教育的投资,有效改变二元的教育投资结构。

4.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人力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区域党政应建立这一共识,从区域长远发展出发,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在经济改善的同时,改善人才就业环境,逐步留住本地人才和吸引城市人才、企业家和投资者。

5.改革区域教育体制

把教育看作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致力于改善区域教育体制,提高教育的效率、质量与活力。促进教育的多元化、市场化,充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激化教育的活力。

6.引入社会资本,扩大教育的投入

完全靠中央政府来办好区域教育是不现实的,只能在充分挖掘现有投入渠道潜力的同时,使教育投入结构多元化。其中,重要的是要引入社会资本,而要完成社会资本与区域教育的多元化,就必须改革办学体制和产权制度,促进办学模式的多元化。

篇9

关键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法学基础责任主体弱势群体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立法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随着立法活动的推进,伴随着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不断勃兴,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农民的组织建设问题,特别是农村市场主体的建设问题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市场主体的新兴力量,并将逐步成为农村市场主体的主体力量。它较好地解决了户营经济走向市场问题,成为改变单个农业生产者和大市场之间进行不对等交易状况的重要组织体,成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稳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体力量,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载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破解“三农”难题方面正发挥着一种独特经济组织形式的巨大作用。研究中,我们发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社会责任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相关制度安排中存在很多契合点,需要我们加以明辨、利用和规范,以更好地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组织作用,从而使正在进行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相关制度安排更加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和适应性。

一、必要的明确: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再认识

现实生活中,人们大都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了解不深,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先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企业责任进行相应的诠释,以便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社会责任,进而展开相关研究。

(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涵的把握

目前,学术界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不同的理解。狭义理解的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各种类型的专业农业合作社,是同类产品的农业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起来,维护和发展成员利益,自主经营、自我服务、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最广义的理解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合作企业以及供销合作社和信用社。广义理解的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指除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以外的各类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从上述三种不同的理解看,都存在明显的不足:狭义理解的有过窄、不准确之嫌;最广义理解的则界定过于宽泛,将乡镇村经济组织等不属于合作经济组织的包括进来,显然是错误的;广义理解的亦有同最广义理解的一样的错误。笔者认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界定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正在进行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立法中的最基础性工作之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与立法中相关制度安排的契合问题研究,仍需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概念的明确开始。

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界定,首先,要明确其实质应是合作社,定义要明确合作组织的特点。实践中可借鉴19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InternationalCo-operativeAlliance,简称ICA)和2002年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LabourOrganization,简称ILO)对合作社的定义。其次,要考虑其经济性。很显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经济合作组织,而非政治合作组织,更非文化合作组织。其经济性特征决定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有其特殊性。再次,界定其定义时要把握其“约定共营合作经济”、“对内不以盈利为目的”和“民有、民管、民享”的组织原则等特征。最后,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趋势。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尝试着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如下定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依法自愿联合组成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实行民有、民管、民享原则为其成员提供生产经营服务的经济合作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特征有五:一是一个合作组织;二是一个经济合作组织;三是依法自愿联合,体现平等和退社自由;四是对内不以盈利为目的;五是实行民有、民管、民享的组织原则。

(二)企业社会责任界定的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有人称作“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最早产生于上世纪的德国和美国。早在1920年,企业社会责任开始被德国公司法学者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是对以盈利为目的、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使命的传统企业理论的修正与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理论支撑主要是基于企业公民(corporatecitizenship)说、相关利益人(stakeholder)理论等主要理论观点,其概念是根据企业和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政府权威日益衰弱、社会自主治理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必然要求社会各个部分都相应地承担各自在社会治理和社会和谐运行中的责任。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术界主要有如下几种学说:其一是“二元最大利益说”。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且还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其二是“特定社会义务说”。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谋取自身及其股东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出发,为其他利害关系人履行某方面的社会义务。其三是“法律责任说”。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及其机关的成员在做出经营决策以及在经营活动中所负有的不威胁、不侵犯社会利益的义务以及违反此种义务而向社会公众承担的第二性义务,并以不利后果为表现。其四是“维护并增进社会利益义务说”。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等等学说在从某些层面勾画出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同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如“二元最大利益说”在对传统股东至上主义观念进行修正的同时,过于强化了企业对社会的责任,这必将会导致企业发展动力的匮乏和发展目标的盲失,从而反过来实现不了对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的增进,更不用说是可持续增进了。“特定社会义务说”看似有道理,但定义中“社会义务”涵义的宽泛和“某方面”界定的模糊使得定义空泛而无用。“法律责任说”则抹杀了法律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差异性,使社会责任法律化的步伐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从而走入“真理向前迈进一步就会成为谬误”的泥潭。“社会利益义务说”尽管看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但其“维护并增进社会利益义务”的界定仍属空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准确地对企业社会责任下一个定义是相当困难的。企业社会责任应是一个既具有相对固定内涵,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不能随便下定义,也许下不了确切定义的发展性概念,是一个富有张力的概念,其内涵和边界必将随着社会向前发展而发展。学术同仁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每一次界定,都是在为接近其概念内涵的真理而努力。

(三)企业社会责任性质的理解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无疑是重要的,但把握其性质更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就企业社会责任性质而言,从形式角度看,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独立责任说,把社会责任理解为经济和法律责任以外的一种责任。独立责任说承认企业在履行经济责任之外还存在对立的一面责任——社会责任。独立责任说较好地展现了针对传统企业责任观点的不足而提出用新责任弥补其不足的现实构想,较好地体现了企业责任在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观。正如乔治•斯蒂纳(GeorgeA•StEiner)和约翰•斯蒂纳(JohnF•StEIner)在《企业、政府与社会》一书中所说:“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是在与传统经济观念相对抗的过程中缓慢发展起来的。这两种观念之间的紧张状态并没有停止,它还会继续下去。”[9]在社会责任理论研究初期,独立责任说对唤起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无疑是重要的、有作用的。随着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独立责任说唤起人们注意的必要性开始下降,社会责任中如何促进企业切实履行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正逐步上升为更重要的主题。独立责任说的最大缺陷是不能系统完整地理解社会对企业的期望,割裂开来看问题。表现为从内容上将经济责任与其他责任对立起来,从对象上把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相分离并可能走向对立(独立责任认为:经济责任的对象是企业股东,社会责任的对象是企业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二是混合责任说,把社会责任理解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等各种责任的混合体。混合责任说认为社会责任只是相对责任主体发生了变化,其责任本质仍分别属于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等。如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的经济责任,相对于企业而言是经济责任,相对与企业组织组成的社会而言就成了社会责任。混合责任说的严重不足是明显的,将社会责任看作是对象置换与内容相加,其本身就否定了人们对社会责任理论的智慧创造,使人感到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是连“新瓶装老酒”还不如的“旧盆装老酒”。三是独立责任说,把社会责任视为企业对社会承担的全面的综合责任。该学说最有代表性的观点由阿基?B?卡罗(ArchieBCarroll)提出。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对企业提出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的期望。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用三个同心责任圈来说明社会对企业的期望,即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综合责任说的形象说明。它认为:在三个同心责任圈中,最里圈是企业明确的有效履行经济职能的基本责任;中间一圈是企业在执行这种经济职能时对社会价值和优先权的变化能够承担的一个持积极态度的责任;最外圈是新出现的还不明确的企业责任。综合责任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社会责任的思路。事实上,其与独立责任说的差别只是在形式上,它仍然没有回答“社会责任是什么”的本质问题。

就企业社会责任性质而言,从内容本质角度看,概括起来亦有三种主要观点:一新是法律责任说;二是新道德责任说;三是公益责任说。从现阶段来看,将社会责任本质定义于法律责任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不管是旧法律责任也好,还是新法律责任也好,法理学的社会责任应有其本质的内核,与法律责任应有本质的区别,其与法律责任内核的融合尚欠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条件。新道德责任说似乎满足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客观现实,但其没有看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纷纷有加快对企业社会责任立法的趋势。如果我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本质把握时,没有看到这一点,也终将决定其所得结论是短命的,乃至是错误的。企业社会责任是在建立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社会时,用道德、法律、市场机制规范企业行为的必然结果,是“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法学理念平衡发展的结果,是法律对利益机制进行平衡协调与平衡公平与效率价值实现的结果。企业单纯在守法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已无法实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社会,已被无数事实所证明。市场机制的缺陷、道德自律性的不足、法律本身的局限,使得全面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社会给出超越传统责任的新责任安排。公益责任是否是一种新的责任安排呢?我们尚需进一步的研究。笔者认为,就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现实性来看,企业作为“企业公民”、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分子,在谋求自身有机体生存发展的同时,履行为建立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社会而协助政府、社会解决社会问题或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等改善社会的责任,确应是一种企业责任发展的正确选择。

二、有益的探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和责任主体分析

(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分析,学者们均投入了一定的精力。企业不仅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而且是具有法人人格的重要的法主体,是承载伦理义务的伦理主体。就企业责任的经济学基础、社会学基础、法学基础和伦理学基础等不同方面,学者们展开了颇有见底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对其社会责任的主要理论基础作必要的探讨。

1.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基础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基础集中地反映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学特征和表现上。与企业不同的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因而,可以说它不是典型的经济实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现的是农民成员之间基于相互信任和合作关系的“社员的集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为农民成员谋取利益,但又不直接作为经济利益的承担者,更多地是以一个体现成员利益的媒介存在,对于农民成员而言,其利益的实现体现一定的财产权益的获得,但更多地表现为成员从组织中获得服务。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现出合作经济的特征,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一个“穷人的联合体。”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存在,就是在为社会弱势者提供联合的组织体,通过这样的组织体运行,为成员提供与社会强势者进行平等对话的可能。1844年10月,世界上第一个比较规范的消费合作社——罗奇代尔“平等先锋社”(RochdallSocietyofEquitallePioneers)的诞生就是“穷人联合”的经典体现。由此看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特征与其社会责任存在很多的契合点。

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的法学基础

平衡协调利益。法是调整利益的,利益问题一直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利益问题,特别是利益矛盾和冲突问题是文明社会的制度焦点,是人类设立制度的原点问题。有了利益矛盾和冲突,人类社会就有了协调这种矛盾冲突的客观需要,社会随之建立起新的利益分配机制或新的社会制度规范。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一个社会经济关系首先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在历史的早期,个人利益被作为一种绝对利益而被法律自始至终地推崇和保护。亚当?斯密提出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为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提供了理论基础。亚当?斯密认为: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能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边沁也认为“社会是一个个人的总和,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总和——只有每个人真正在追求他自己的最大利益,最终也就达到了社会最大利益。”到了19世纪末期,随着人们对社会利益的关注,加上以庞德、耶林等为重要代表提出的社会利益理论的推动,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利益包括并高于个人利益”,法律的目的就是社会利益,社会利益是法律的创造者,是法律的唯一根源,所有的法律都是为了社会利益的目的而产生。社会利益理论的崛起为法律或国家限制个人自由、干预个体行为创造了理论基础,个人利益的极度膨胀及过分追求导致的社会问题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制止纯粹利益取向的市场短期行为和机会主义已成为法律不能推卸的责任。社会利益观念的勃兴与企业责任的提出是一脉相承,其平衡协调个人与社会利益,将个体对利益的追求置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上进行评价,最后实现对个体利益可持续最大化追求,已成为社会责任发展和相关立法活动展开的基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所强化的组织成员的合作自由与平等是平衡协调利益的现实写照和最好地运用。

平衡公平与效率。公平和效率都是法的基本价值。法律往往通过保证机会公平来实现公平,通过缩小贫富差距来实现公平;通过确立和保障市场经济制度来保证经济效率,通过解决市场失灵来提高效率;通过法律的可确定性,确立和保障市场经济制度、降低成本,运用确定的科学方法来提高效率。从世界上第一个合作社产生起,公平原则就是架构合作组织一切制度的首要原则。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公平为生存基础,以追求公平为已任,不得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其对公平的追求体现对形式意义上和实际意义上的公平、组织内公平与组织外公平的合理追求。在强化公平价值的同时,作为一类合作经济组织仍希望通过对效率的提高为增加组织整体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作贡献,使合作经济组织在更广的空间、更长的时间里用更多的财富实现可持续均衡分配,从而真正实现公平。在我国,公平与效率本质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是一对相互矛盾,又相互适应的社会价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为实现公平程度的提高伴随效率的增加、效率的增加伴随着公平程度的提高提供了较好地组织体。公平与效率兼顾,促公平发展,促效率提高成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安排的必然选择。

平衡协调“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理念。法理念的变化对社会组织的勃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个人本位”思想到“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兼顾的思想,是人类个体、组织、社会等关系进行科学思考和实践发展的结果。人们逐步认识到对个体自由的保护与实现的方法之一,就是对个人自由适当限制。个体让渡部分自由和权利给组织和社会,可以使个体在更好的环境、更广的空间里有更大、更好、更高的自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的要求,农民成员通过对个人部分权利转移给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合作经济组织与社会的协调与妥协,实现自身的利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些制度安排很好地体现了“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平衡兼顾问题,很好地解决了追求农民社员个人利益和公众福祉的平衡。

除此之外,国家职能观念的转变、正义与义务观念的拓展、社会伦理和社会学的发展等等都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的承担提出了要求、提供了条件。

(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的责任主体

在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中,我们往往只注重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相对人问题中企业对谁承担责任的问题。由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不可能象债权债务关系那样有相对应的特定责任权利人,人们只能将企业社会的相对人先虚化为“社会”后,漠然地指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社会整体”。责任相对人问题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中会经常遇到。笔者认为:与企业社会责任一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的相对人应是与社会利益的享受主体一致,一般是社会公众或社会整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侵权行为人,应向相对的社会公众或社会整体承担责任。有人可能会认为,社会公众或社会整体仍是表现对社会责任相对人的虚化。笔者认为:人们之所以有如此看法,是源于社会责任本质的未确定性,源于还没有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法制化,没有建立使其承担起社会责任的法律机制。如果我们用法律规定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容,用法律赋予社会公众或社会整体监督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的权利,明确谁来代表社会公众或社会整体行使相应的诉讼权利,并依法确定了其事前、事中、事后进行监督的程序和救济的途径,那么我们就不会再感到社会公众或社会整体的虚化。

企业责任研究必须解决责任的归属问题。韩国商法学教授李哲松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责任主体是董事;国内学者则认为,董事不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唯一主体,企业、控股股东等都应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笔者认为:国内学者的研究较为合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与企业有重大差异性的经济组织,其社会责任主体是谁呢?我们可以分三个层次来探讨:第一,具备法人条件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责任主体。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和称谓多种多样,如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企业、各种类型合作社、“公司+农户”、“经纪人+农户”等。事实上,这些称谓中有的属于农民兴办的企业,有的属于经营形式而非组织形式,有的属于供销社、信用合作社等特殊组织形式,他们均不是处于竞争弱势地位的法人型农民联合体。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立法看,该法重点规范的应是符合合作社特点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具有独立人格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理应由其自身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主体,如其以自己的财产利益、人格利益承担相应的刑事、行政和民事责任。第二,不具备法人条件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责任主体。由于立法滞后,我国尚存在大量的非法人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其社会责任应由其开办者、管理者和农民组织成员承担相应责任。有必要说明的是:农民组织成员承担的责任应是有限责任,不能象合伙组织那样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第三,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经理人员及控股股东作为责任主体。这些人员未尽其职责,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违义务,应先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依前述内容承担责任;与此同时,由这些成员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周边环境造成损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理事、监事等未尽职责的成员应承担取消其职务等人身责任,特定条件下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合理的归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

由于各个国家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受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多因素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在不同国家及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容是不尽相同的,且随着历史的不断向前演绎企业社会责任处于不断的创新发展之中。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社会责任更体现出这样的特点。尽管如此,我们追寻世界上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脚步,结合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和社会责任理论发展的实际,仍可以归结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一)最紧密的责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职工的社会责任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其社会价值的体现就在于对职工提供了就业机会,并承担部分对职工的福利、教育、安全、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社会义务。可以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尽社会责任时,最紧密的社会责任就是对合作经济组织职工的责任。职工与合作经济组织有着直接利益关系,职工利益理应得到优先保护。就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而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职工应尽的社会责任主要有:(1)建立健全职工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管理活动的各项制度,使职工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中有一定的话语权。不能因为是合作经济组织而忽视职工作为生产经营管理主体作用的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创造条件。(2)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和奖金,并随社会发展不断提高职工工资和福利水平。(3)积极改善劳动条件,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不断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和培训,积极预防职业病,不断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和能力。(4)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培育良好组织文化,尊重职工,努力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最普遍的责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人人都是消费者。消费者作为产品和服务的最终享有者,其权益的维护应是社会永恒的主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向社会提供的农产品或服务,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其影响远远大于工业产品。如假种子会使农民颗粒无收,假化肥会使农作物生长困难、土地肥力下降,进而影响环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最优先的考量就是为其提供优质的农产品或满意的社会服务,通过提供这样的产品或服务,直接或间接保护消费者。与此同时,还不得欺诈消费者,不得谋取暴利,不得强迫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或接受自己的服务等。

(三)最直接的责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社会责任

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而言,投资者和债权人是与其有着最直接联系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就投资者而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以劳动结合为主的经济组织,体现很好的人合性,其投资者的数量和份额受到很大是限制。不过,我们应该看到各种农业股份合作制组织的产生,使合作经济组织从经典走向现代。资金的介入使缺资金的农村有了新的资金支持,极大地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投资者的重视,必将成为农民合作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合作组织对投资者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让投资者享有应有的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管理的权利,实现“合作民主”,为其行使权利创造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尽其忠实和努力的职责,为投资者尽可能提供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保证合作经济组织资产保值与增值,确保投资者在企业中的利益。当然,我们应看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劳动结合为主的特点决定了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应受到限制。

对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债权人而言,合作经济组织应尽可能做一个“信用人”。其对债权人应尽的社会责任有:及时准确地向债权人通报组织信息,做到不编造、不隐瞒;诚实守信,不滥用组织人格,按期主动偿还债务,使债权人及时实现债权,为债权人提供借贷安全保证。保证债权人的利息实现,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债权人承担社会责任的最高表现,是稳定社会市场经济秩序、构建和谐信用农村社会的需要,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尽的社会义务。

(四)最重要的责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社会的社会责任

合理承担社会运行成本是所有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尽的责任,是承担社会责任最重要的内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村社会中基本组织形式和基础层次,理应将其作为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内容。对社会的社会责任主要是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环境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与社会慈善事业,乃至对作为社会组织管理者的政府所应尽的责任。

环境问题是关系到所有人利益的问题,是关系到全人类发展的大事,需要一切社会组织和个人付诸行动。为了防止环境恶化,使人类平等地享有优良环境带来的好处,人类就应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强化生态良知,恪尽对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现实生活中,强势群体有能力避免环境恶化的后果,但却有可能转嫁环境恶化的责任。弱势群体要么根本没有相应的责任意识,要么有相应的责任意识却无避免环境恶化后果的能力。对此,我们决不能任凭其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弱势者的联合,理应主动承担法律以外的一系列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如合理利用资源,防止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破坏所进行的掠夺性利用;走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和服务工作,切实提高职工和组织成员的环保意识等等。wWw.gWyoO

篇10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发展

和谐社会作为多方面、多层次与广范围的系统工程,无疑需要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与深入发展。要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点,妥善协调好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和谐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由“和”与“谐”两字组成。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所谓“和谐”,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等意义,不是普遍性的统一,而是多样性的有机统一。不同时代的中国人对理想中的和谐社会做过很美好的描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了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国人民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进行了科学的阐述:“根据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容十分丰富,既为我们描绘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又给我们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共同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

二、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

1 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和谐因素及其危害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片面追求速度的现象,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现象,而蔓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加剧了社会不和谐。这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社会投资明显增加,投资主题越来越趋向社会化;另一方面,随着行政体制的改革,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过分的投资热情往往形成一种冲动,扩大了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社会性影响。

时至今日,人们已普遍认识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人与自然不和谐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工业排放与生活污染叠加,复合性环境污染加剧,环境污染已从陆地蔓延到近海,从地表水蔓延到地下水,从一般污染发展到有害、有毒物污染,从一次污染蔓延到二次、三次甚至多次污染,于是空中、水中、土地都在被污染中。污染环境所造成的结果是间接或直接伤害人类自己。现在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据调查,近年来,在我国11个大城市中每年有5万人死于该病,有40万人感染上该病。2000年,我国北方某城市40%的儿童血铅含量超标,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导致癌症、畸型的发病率提高和生殖能力下降。

2 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和谐的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1)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必须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经济基础。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其经济总体规模的扩大和国民财富普遍增加,使得我们有条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同样也要落到经济发展上。没有经济发展来支撑,和谐社会就等于空中楼阁,无本之木。

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发展是硬道理,这是的最基本原理。只有进一步发展,增大生产力总量,才能给解决矛盾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也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构建和谐社会决定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会从较低层次发展到较高层次,从较低水平发展到较高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既提升了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同时也明确了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现了追求“和谐的发展与发展的和谐”的境界,即在发展中寻求和谐,在和谐中实现发展。

如果社会不和谐,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就会像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的通过暴力对抗的形式来实现对存量的重新划分,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显然,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的秩序才可能稳定。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发展。

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创造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可以说和谐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社会的和谐,也谈不上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首先国家、政府、职能部门要齐抓共管。国家在制定发展计划时,要坚持发展更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执行发展计划过程中,要不断建立,建全并且落实、贯彻《环境保护法》以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国家还应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提高对污染处理的能力,从而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其次,就是要以身作责,从我做起。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必须采取必要措施,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

1 建立衡量市场经济走向的理论与原则

市场经济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保障,但市场经济不会自动导致社会和谐,在坚持市场化改革走向中,必须逐步建立衡量真正市场经济走向的理论与原则,避免改革中的非市场走向的异化与成本代价,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基本制度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2 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前提下,保持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

经济增长质量既包括经济效益、供求关系的改善,也包括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来看,如果不能至少保持7%的经济增长速度,只依靠经济结构的调整,解决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是难以想象的,也不可能满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需要。

篇11

关键词:河南;社会经济;PCA;社会经济评价指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概述

过去几年,我国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河南省作为农业、工业大省,同样经历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波折。通过全省人民努力,终于实现了社会经济主要指标的“V”型反转。当前,河南省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在各项政策作用下,工农业生产、省内外需求均保持稳定增长;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物价、房价问题在各方高度关注下调控总体有效;充分运用市场环境趋紧的倒逼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化压力为动力,主动转方式、调结构,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加大对保障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健全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尽管河南省各地市的社会经济均有较好发展,但个体差异仍很明显,所以在总体分析河南省社会经济现状的同时,有必要对各地市情况进行对比,这样有利于明晰省内区域经济现状,对今后河南省、市两级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以及政策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主分量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对于大样本量、多维特征空间的数据处理有独特的优势,是一种较常使用的统计方法。在研究区域社会经济时,PCA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如同一时期不同区域之间[2,3];也可进行纵向比较,如同一区域不同时期[4,5]。本文以2010年河南省各地市市区社会经济主要指标统计数据为参考对象,选取了与三大产业、工业效益、教育医疗等相关的25个宏观经济指标进行研究,以PCA为工具进行特征指标的降维压缩,并最终提取“社会经济评价指数”这一指标来横向对比各地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指标体系

根据可比性、完整性、易获取性、非重叠性、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等原则,建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各地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征,可归纳为六大类:(1)城市市区概况类:年底总人口(万人)、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年底单位从业人员数(万人);(2)宏观经济发展类:GDP(亿元)、第二产业GDP(亿元)、第三产业GDP(亿元);(3)生产消费投资类: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年底余额(亿元)、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万美元);(4)工业生产类: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亿元);(5)地方财政类:一般预算收入(亿元)、一般预算支出(亿元);(6)民生类:本地固定电话用户数(万户)、本地移动电话用户数(万户)、居民生活用电量(亿千瓦时)、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亿元)、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万张)、医生(万人)。所选取的24个特征指标尽量涵盖到社会经济的主要方面,从宏观到微观都有所体现,数据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2011对前一年的统计数据(缺济源市统计资料)。

三、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主分量分析

在进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时,尽管对特征指标精挑细选,但仍有多达24个相关指标入选,带来所谓的“维数灾难”;并且特征指标彼此之间难免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信息冗余和重叠。采用PCA方法进行降维处理,在保留了绝大多数变异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构造新的映射空间,将原来较多的特征指标约简为少数几个主分量来代替,主分量彼此之间互不相关,最终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河南省17个地市与社会经济相关的24维指标空间,对各指标进行零均值1方差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指标特征空间进行PCA,得到24个主分量。由于前三个主分量对原始特征指标空间变异信息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5%,所以本例中PCA的最终结果将24维特征指标空间降为3维主分量空间。在新的低维主分量空间中,采用单一指标z将前三个主分量y1、y2、y3所包含变异信息全部囊括,z定义为社会经济评价指数,其表达式为:

图1为依据社会经济评价指数对河南省各地市进行的排名,指数z数值越高,说明该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越好,规模越大。由图中数据排名可以发现,全省17地市(除济源外)基本可以分为四类:(1)郑州、洛阳位于第一集团,尤其是省会郑州,是全国闻名的有色冶金工业基地、食品工业基地、大客车生产基地、纺织工业基地,又是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中心,依靠其较为完备的基础建设、雄厚的产业规模、较高的民生质量,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居于河南省首位;(2)南阳、平顶山、新乡、安阳位于第二集团,这些城市的市区基础建设相对较好,工业体系较为完整,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科教卫生等民生领域成绩优良;(3)第三集团包括焦作、商丘、漯河、信阳、开封,这些城市的城区规模相对较小,市区建设相对薄弱一些,许多优势特色产业都位于郊县,所以多数社会经济指标排名不靠前,综合排名也处于中游;(4)濮阳、鹤壁、许昌、驻马店、周口、三门峡归为第四集团,这些城市或因市区规模较小,或因缺乏优势产业、或因农业经济比重较高,它们几乎所有的社会经济指标均位于中下游,它们亟需破解的主要问题就是在合理规划市区建设基础上,培育、壮大城区发展所必需的支柱产业、优势特色产业。

图1 河南省各地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排名

综上所述,河南省各地市市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有较大差异,在PCA方法排序的名次中,市区规模较大、基础建设较完备、工业发展较好、优势特色产业较发达的城市排名相对靠前,这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具有较高可信度与客观度。

四、结论

城区与县乡的发展定位是不同的,前者往往承担了更多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任务,所以各地区在市区建设方面要下大力气。当前,河南全省正在掀起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一国家级战略的热潮,各地市分析发展现状、寻找潜在优势,都想利用这一平台加快自身发展。本文在分析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多种合适的特征指标,横向对比各地市市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与现状,最终得出了以下结论:

1.与社会经济相关的特征指标种类繁多,从市区概况、宏观经济发展、生产消费投资、工业生产、地方财政、民生等角度提取的24个指标作为参考特征,可以较为全面把握河南省各地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规模。

2.经过PCA处理,可以将24维特征指标空间压缩为3维主分量空间,这有利于各地市样本之间的横向比较。最终通过社会经济评价指数对各个地市进行了排序,按排名先后及近似程度又细分为四大类,结果客观有效,对今后城市发展规划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喻新安.转型发展:河南“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06):133-137.

[2]陈开智,郑友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福建省9个地级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研究[J].福建地理,2003,18(02):20-22.

[3]杜渐,刘小明.我国区域公路运输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主成分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35(05):639-646.

[4]潘安娥,杨青.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07):118-121.

篇12

1. 职校教育 职校教育对象是那些没有考上一级学校的学生。

1.1 对这部分人应该首先进行成才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考大学不是唯一的成才道路,不要自己瞧不起自己。世界上很多成功的人士,都是专业技术的拔尖人才。约知百行,不如精通一行。世界上的每个人懂得的知识都是有限的,不知的知识是无限的,只要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发挥到极致,那就是这个领域内的拔尖人才。学习专业技术是职校学生成才的捷径。向他们介绍那些没有考上一级学校创业成功的人成才事例,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增强他们创业成才的信心,做一个对国家、社会、家庭有贡献的人。

1.2 职校的课程应根据农村和城镇的需要设置种植、养殖、林业、水产、经果林发展、家电维修、计算机应用、汽车修理、电焊、装璜等实用技术课。课程的内容一定要有系统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所谓系统性就是与技术对象有关的内容要全面。比如:辣椒种植技术内容应包括:种子的选择及识别、种子消毒、育苗方式,移栽技巧、科学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加工储存、销售等内容。养猪技术包括猪种的选择与识别、饲料的选择与配制、饲养管理、病虫害防治、市场分析、销售渠道的选择等内容。而且每一个技术环节的知识都一定要浅显易懂,具有可操作性。学生掌握了系统的技术知识,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在农村或城镇自主创业或就业。

1.3 职校的教学方式应该把向学生赠送科技资料、观看技术光盘、电视教学和老师讲课结合起来。书本上的知识理论较多,实用技术较少,不便于操作,老师讲课有语言感染力,但不易记下来。文字资料能详细说明技术内容,但没有动感效果。把文字资料、语言教学、观看光盘、电视教学结合起来,可互为补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告诉学生怎样搜集自己所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注意技术市场动态,不断更新技术知识,学会技术创新,成为这个技术领域的拔尖人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把老师的讲稿编印成资料送给学生,向学生赠送技术光盘,让学生带回家去,不但学生自己可以看,还可以帮助家里的人学习,起到教一带十的效果。

1.4 建立职校示范基地和实习基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把农村经济中发展得较好的种植、养殖、果林场作为职校的示范基地。农村学生也可以把自家的种植、养殖项目划出小部分来开展实践活动,把所学的技术用在自家的种植、养殖项目上,并写出试验报告上交学校。带学生到种植、养殖、果林场、观光农业、立体农业示范点参观,启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在国家实行土地流转、林权制度改革的条件下,引导学生应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农业机械设备、高效农业组合模式、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在农村利用荒山、空地、田土、林地、水域、滩涂发展适度农业规模经济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1.5 聘请社会科技指导员对学生进行现身教学。把农村有名的种植能手、社会上创业成功人士聘请为社会科技辅导员,定期对学生进行实用技术教学和成才教育。用技术能手的技术专长、创业人才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术创业的热情和感受创业的艰辛和快乐。

2. 中学教育 中学教育主要是以初高中学生为培训对象。这部分学生大都是未成年人,对他们培训应以实用技术为主,课程设置不能太多,每周开设几节实用技术课,每个学生每学期掌握1~2门实用技术。特别是农村学生,应针对农村种植、养殖、果林等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开设实用技术课程。让学生学习了实用技术后,可以回乡帮助父母发展农业生产,开展科学种植、养殖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科技的好习惯。

3.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以社会上的成年人为教育对象,对他们的教育方式应是引导为主,帮助教育的培训方式。所谓引导为主,帮助教育的方式就是向社会成年人提供更多的创业信息,请技术专家向他们传授实用技术,引导他们到创业基地、种植养殖场参观、成功人士向他们作创业经验讲解,利用党校对他们进行脱产培训。在城镇、农村人员集中的地方建立科技文化信息阅报栏,引导他们学科技、用科技、走科技脱贫致富的道路。社会教育应首先抓好农村大中专毕业生、打工回乡青年、退伍军人、农村种植养殖能手、中青年党员、村民组长、民选村干部、下岗职工等人的培训。这些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眼界开阔,有奋斗精神,热爱科技,有创业意识,是社会上比较优秀的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攻坚力量。对他们进行培训,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定政策帮助他们自主创业就业,以他们成功的创业和就业来带动更多的社会人员创业和就业,形成一个全民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开展技术竞赛活动,鼓励引导社会人员专研技术,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搞好职业教育,政府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3.1 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工作。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有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职业培训是解决农村人才缺乏的一种有效措施。加大职教宣传,让广大农民、各级干部、教师及全社会都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家有千金,不如一技在身。学习专业技术是培养学生成才的一种有效方式。特别是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条件下,学习专业技术,走自主创业就业的发展道路,是培养青年成才,解决社会技术人才缺乏的一项有效措施。

3.2 建立农村大学生创业基金,鼓励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在国家实行土地流转、林权制度改革的条件下,鼓励农村学生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农业机械设备、高效农业组合模式、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在农村发展种植、养殖、果林适度农业规模经济是很有前途的。但农村学生由于受家庭条件的影响,没有多大的经济投入,靠自身家庭经济,发展农业规模经济是较困难的。建立农村大学生中长期创业基金,对学生创业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既可以解决学生的创业就业问题,为农业经济发展培养一批优秀的后备人才,又可以带动一部分资金投向农村,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户农民种一亩地会穷,种十亩地不会富,但种好一百亩地一定会富。有一定文化和专业技术的学生在农村发展适度规模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3 加强对职校教师的培训。要搞好职业教育,除改变学生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努力学习专业技术外,还要有一批知识渊博、道德高尚,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优秀教师。加强对职校教师的培训,到农村参加社会实践,开展调研活动,把自身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研究一套实用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学起来不显得空洞无物。把技术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走出学校可以凭自己的一技之长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3.4 加强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企业参观,参加实践活动,利用假期到企业勤工俭学。利用学生所学的专长技术帮助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利用农村的资源,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生产优质的原料。比如说辣椒加工厂,可以与职校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利用学生的优势,开展辣椒技术培训,让学生回家帮助父母种植辣椒,生产无公害辣椒产品,企业包回收,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经济来源,又可以为企业建立优质的原料基地,也可以扩大辣椒加工厂在社会上的影响,对企业、学校、学生、社会及当地辣椒产业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篇13

关键词:经济学;社会保障; 和谐社会

利益和谐是保证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保障体系又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制度支撑。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编织一张给软弱者以救助、国民以安全感的社会保障网,对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十分重要。

一、和谐的理论

社会保障的产生始终受到经济学理论影响和渗透。历史上很多经济学大师都对社会保障进行过深刻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启示。

1.庇古――收入均等化

1920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赛西尔・庇古(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在其边际效用价值学说基础上,出版了最著名代表作《福利经济学》,第一次建立起福利经济学理论体系。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作用,如果一个人的欲望不变,他所持有的某种商品越多,那么他对增加单位所获得的效用就越少,因而他对增加的单位愿意支付的货币量(单位价格)也就越少。给穷人增加一单位货币收入和给富人增加一单位货币收入相比,前者的满足程度一般大于后者。国家可以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调节,给低收入阶层进行各种补助和救济,向穷人提供免费教育、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公共交通、降低房价及房租等社会服务,让社会上一切人的收入的边际效用都趋于相当,实现社会成员“收入均等化”,使社会满足总量增加,社会福利随之增大。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是英国经济学家,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认为,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决定于消费倾向和投资引诱。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存在的资本相对过剩和严重的失业问题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单单依靠私营经济的市场自动调节,不可能保证社会资源的使用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而必须依靠国家干预经济来提高社会的消费倾向和加强投资引诱,以扩大社会有效需求,注重财政政策的作用,采取“普遍福利”政策,增加国家投资和国家消费,甚至通过赤字财政政策,达到抑制经济危机和充分就业的目的。

3.艾哈德――《大众的福利》

路德维希・艾哈德(Ludwig Erhard,1897―1977)在德国实施经济改革时,提出了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社会保障观。在其所著《大众的福利》一书中,比较完整的阐述了其社会保障思想:社会保障必须以经济效率、经济激励为前提;社会保障必须依靠劳动者自己的力量,只有当个人负责还嫌不足或者必须停止时,国家和社会的义务才能发挥作用;现代社会保障不能涵盖所有的群众,必须要有限度,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公民由于地位和职业的因素完全可以自立;福利国家的路走不通,主张全体公民的自主选择及自担责任和风险。

4.奥肯――把“馅饼做大些”

亚瑟・奥肯(Arthur Okum,1928―1980)在分析了美国社会存在的贫富悬殊现象后,认为以机会均等促进经济,在有效率的经济中增进平等,当经济“平等”与“效率”双方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无论哪一方牺牲都必须以公平为前提。主张依靠国家对大企业的支持,提高效率,加速经济增长,扩大收入;通过累进所得税、转移支付等措施,由国家对收入再分配过程加以调节,以缓和贫富之间的对立。在这整个经济战略中,提高效率以促进经济增长,乃是全局关键。否则,即使把经济馅饼切得再均等,社会各阶层到时也会为分割这一块小“馅饼”而激化矛盾。

5.贝弗里奇――《社会保险与相关服务报告》

1942年12月,英国社会保险和联合事业部际委员会主席、著名经济学家W・H・贝弗里奇(William Beveridge,1879―1963)勋爵,从英国获得长久的安全考虑,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向英国政府提交了一份名为《社会保险与相关服务报告》(又称《贝弗里奇报告》)。报告提出了社会保障有三种主要途径, 1945年8月,英国工党执政,贝弗里奇的设计报告得以实施,不仅为英国福利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对世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和谐的功能

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人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公民权利不断得到保障,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升,社会公平不断得到改善的社会。

1.调节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收入分配机制,既是国家提供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又是对初次分配留下来的贫富差距进行修正。社会保障对收入再分配的效应主要表现在:一是调节代际收入再分配和代内收入再分配。二是调节同代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再分配。三是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社会保障作为社会自我调节的手段,其作用在于干预社会再生产过程,在一定限度内减弱社会产品分配不均等的现象,给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

2.促进社会公平

社会保障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必须手段和重要方面,是通过下列方式达到其目标的:一是为社会成员提供参与机会公平的保障。二是维持社会成员发展起点公平与过程公平。三努力缩小社会成员发展结果的不公平。当前,看病难,就业难、缴费难、维权难的问题还很突出,要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制度性建设问题。

3.调整社会心理

人从需要到满足的过程,是一个心理变化十分复杂的过程,极易引起心理与环境的失调,这时就需要对这种失调进行调适。社会保障制度正是能够满足人们生存需要而应运而生的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扮演了调适人们心理与环境的角色:给人以满足感,保证了每一个公民有基本的生活条件,力图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不平等的现象。给人以安全感、尊重感和价值感。

4.保护生存延续

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功能之一是保护种的繁衍和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人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而实现的。数千年的人类发展文明史,都是现役劳动者必然要供养后备的劳动者和退伍的劳动者的循环反复。为了使劳动力和物质资料再生产有计划地协调发展,必须使劳动者在退出劳动年龄的基本生活需要方面得到社会保障,实现生存延续。

5.稳定社会秩序

按照美国著名的功能主义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系统划分的观点,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社会范围内筹集社会保险基金,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再分配方式,使社会成员在横向上彼此互助互济,在纵向上实现不同年龄劳动者的代际赡养、抚育,力求实现收入的“均等化”。这样可以有效地缓和社会矛盾,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新型道德观念的建立和延续。

三、和谐的举措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服务体系能力不强。因此,必须解决好人们在年老、患病、失业、工伤、生育以及生活遇到暂时困难时能够获得物质帮助等问题。

1.扩大就业

各级政府应当积极实施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并举的战略,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就业容量,缓解劳动力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助扶持力度,特别是高度重视“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快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培养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技能、高技能的劳动者。

2.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社会保险覆盖面是反映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程度的重要指标。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就是扩大了社会公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使社会保险覆盖面迅速扩大。当前,要下大力气把养老、医疗、工伤这三个险种全面覆盖到各种所有制企业和全体职工,不仅做到政策制度全覆盖,而且做到实际参保全覆盖,真正实现全员参保、应保尽保。要针对全社会普遍存在的看病贵、就医难的问题,加快医疗保险的制度改革与完善,使城乡有别的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更加合理。并应特别注意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各项社会保险权益的落实。

3.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直接关乎和谐社会的建设。近年来我国劳资冲突不断上升,集体争议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侵犯。为此,要通过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保证劳动关系协调和谐。首先,加强劳动关系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其次,政府有关部门要探讨建立整套应对劳资冲突的化解系统,加快劳动关系协调制度机制建设。再次,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体系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建设,使和谐劳资关系的建设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第四,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建立健全权责法定、制度配套、监察高效、保障有力、行为规范、廉洁为民的劳动保障监察体制。

4.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的最后的安全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并适时进行调整确定。政府民政、劳动保障部门应创造条件,不断探索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国家救济、社会帮扶、劳动自救相结合的低保制度与社会保险制度相互补充的有效途径。

5.提高财政社会保障能力

社会保障属于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步伐,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科学安排和使用社会保障资金,完善就业和再就业的财政支撑体系和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保障有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证。尤其要把全民低保作为社会保障的第一支柱,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以解决市场经济下初次分配造成的社会不公,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邓春玲.经济学说史[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471-488.

篇14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演进过程表明:经济发展方式演变的总体趋势是从劳动、资本投入驱动型到管理、知识创新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型,体现为要素积累――集约管理――知识创新的动力演化路径。目前,发达国家正逐步从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的发展方式过渡,资源配置模式也更多地向以人的知识创新获利模式过渡。而我国则处在从要素积累的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的发展模式转换。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引起世界瞩目,成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经济。但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资金高投入和资源高消耗作支撑,但直到现在,我国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还在继续。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按照十七大的部署,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前提,它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生态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又从整体上制约着、影响着人类社会内部关系问题的解决。人类在自身发展和改变自然时,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推进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的过程。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量的快速增长,新兴部门大量出现,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完成的“十五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问题报告”对中国目前的工业化进程作出了明确判断: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并处于高加工度重化工业比重不断提高的时期。根据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从2002年开始,中国经济就已经进入重化工业加速时期。国际经验表明,各国工业化加快时期,资源消耗量、污染排放量都是增加的。1965年~2004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以及美国、日本和印度的能源消费总量,随时间变动都呈现出稳定上升的态势,表明能源消费与人均GDP水平存在正向联系。我国目前和未来较长时期内,都将处于重化工业主导的工业化时期,资源,特别是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与工业化的推进也存在一定的正向联系。我国万元GDP能耗水平从1978年的17.9吨标准煤下降到2004年的5.7吨标准煤,年均下降速度为4.5%;但从1998年以后,下降速度大幅放缓,年均只有0.3%,进入2002年以后,连续三年出现了提高的情况。这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工业制造业结构的变化对能源消耗具有明显影响。我国煤炭产量从2001年的13.8亿吨,迅速增加到2005年的21.9亿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需求拉动,表明产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加。在资源利用、污染排放控制技术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受发展水平和资金能力的制约,加快工业化会不同程度引起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增加。

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是导致我国资源消耗总量上升的一个重要诱因。但应该指出的是,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对资源的过高消耗很大程度是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和增长方式粗放造成的,也就是说,关键在于重化工业的发展方式不合理,而不在于重化工业发展本身。因此,与其说是重化工业化加速带来的压力,不如说是现行的经济发展方式产生的问题。由于经济粗放扩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越来越突出。2005年,我国GDP占世界的5%,但一次能源消耗量占世界的14.7%(煤炭则占36.9%),钢材消耗量占世界的27%,水泥消耗量占世界的50%。2005年,我国万元GDP能源消耗量为1.22吨标准煤,相当于美国的3.2倍、日本的8.7倍。针对这样的情况,“十一五”规划纲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关键。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22个主要指标,其中GDP和人均GDP均为预期性指标,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以及水耗降低、耕地保有量等均为约束性指标,即政府要确保实现的指标。这些约束性指标是最重要的指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体现。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困难重重。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4.6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9.61%,单位GDP能耗1.206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1.33%。尽管2006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三年来首次由升转降,但从地域上看,全国除北京外,均未完成2006年单位GDP能耗降低的目标任务(《人民日报》2007年07月12日)。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认为:现阶段我国高耗能产业增长仍然偏快,经济增长依然粗放,各方面仍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的问题,节能降耗形势依然严峻。另一方面,我国资源并不富裕,人均耕地、淡水、石油、重要矿产品(如铁矿石、氧化铝、铜等)短缺。多年的粗放扩张,已使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还没有完全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还主要是数量扩张型增长,而不是质量效益型增长。尽管早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就提出了“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几年过去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然是中国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资源日趋匮乏的发展背景下,我国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曾普遍采取的“掠夺式”和“拼资源式”的发展模式,必须从过度依赖资金、自然资源和环境投入,以量的扩张实现发展转向更多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进步,以提高效率获取经济发展,要及时的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使我国真正成为发达的世界强国。中央对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已经从“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这种调整蕴涵着经济社会政策和理念的重大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使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和谐发展之路。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它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

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三种模式,它反映了人类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同自然关系的调整和进步。第一种是传统经济模式。它对人类与自然界和环境关系的处理模式是,人类掠夺性地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又在生产过程中随意排放废弃物,在消费过程中随意丢弃包装物和其他废物。这是一种由“资源―生产(污染物排放)―消费(丢弃包装物和其他废物)”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型经济。第二种是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过程末端”治理模式。这种模式的进步表现在意识到需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但这种事后治理往往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和代价。第三种就是循环经济模式。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重复和循环使用多种物质资源。这是一个“资源―生产(减少污染)―消费―资源再生(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物质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因而可以把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既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也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根据我国过去20多年的发展经验、资源环境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十一五”规划目标,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中长期目标是:到2020年,主要能源、资源的需求总量增长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并开始好转,基于10种资源和污染物的节约指数比2000年降低60%,实现资源生产率或生态效率的2倍~4倍跃进。具体目标如下:

1.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基本抑制,单位GDP能耗降低50%~60%。

2.实现用水总量的零增长。单位GDP水资源消耗减少80%,其中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比例控制在45%以下,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超过85%。

3.实现水泥、钢材消耗总量的零增长,力争单位GDP水泥消耗降低55%,钢材消耗强度降低40%,有色金属消耗强度降低20%。

4.废水排放总量实现零增长,单位GDP废水排放减少70%;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保持稳定下降,排放强度降低75%;努力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速度,争取单位GDP排放量下降60%。

5.废物循环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其中废钢循环利用率超过55%,常用有色金属再生利用率达到50%。

按照上述目标,我们必须重点建设如下五大支撑体系:

1.建立节约型生产体系和可持续生产模式。重点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最佳实践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优先发展绿色制造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可持续农业,实现能源的高效、清洁与梯级利用,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2.建立节约型城市化发展模式。重点发展“紧凑型、组团式”的城市群,提高资源的规模效益和效率;建立公交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可持续的城市综合公共交通系统,促进城市理性增长;发展绿色建筑和节地、节能、节材、节水的城市基础设施。

3.倡导适度消费观念,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实现由注重单一的物质消费向多元的减物质化的文化和功能性消费转变,从注重自然资本密集型的消费转向技术、知识和服务密集型消费。

4.加强自主创新,建立绿色科技支撑体系。着力培育和提升节约型社会的科技支撑能力,重点发展促进开源节流和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建设以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产业及其技术开发为重要导向的创新型国家。

5.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制度保障体系。包括建立健全有关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经济激励与行政规范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制定和实施强制性的行业、产品的资源能源消耗或效率标准体系。

有了上述五大支撑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以此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经。

参考文献:

[1]吴俊杰张红等:《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80087-823-6/F502,2005

[2]张占斌:《和谐增长――中国经济的未来》,远东出版社ISBN 7-80706-222-3/F253,2006

[3]程超泽:《中国经济成长之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ISBN 7-313-03516-0/F4852004

[4]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编著:《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人民出版社ISBN 7-01-004986-62005

[5]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落实污染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对话录,2007年07月16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6]全国29个省份2006年未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目标,2007年07月12日新华社

[7]《新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日报》2005年10月24日常修泽

[8]王梦奎:《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求是》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