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09:46: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顺利进行,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轨道交通建设,是指本市区域内由市人民政府主导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包括新建、改扩建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辅助工程、与城市轨道交通相连的地下和地上工程,以及城市轨道交通沿线车辆段、停车场、车站的地下、周边及上盖的资源综合开发。
第三条本市区域内轨道交通建设与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将轨道交通建设纳入本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轨道交通建设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建设和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确定的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机构负责轨道交通建设的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工作。
市城乡规划行政部门负责本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
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部门负责本市轨道交通的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市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审计、国资、金融办、安监、交通运输、公安、消防、人防、环保、林业绿化、水务管理、城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轨道交通建设相关工作。
区(市、县)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做好轨道交通建设相关的房屋和土地征收与补偿等工作。
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具体负责本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沿线综合开发等相关工作。
第二章规划和用地管理
第六条轨道交通规划包括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轨道交通设施用地控制规划(含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利用规划)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以及相关的专项规划。
第七条轨道交通规划应当依据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城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专项规划进行编制,编制工作由市城乡规划部门牵头组织,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具体实施,并依照相关规定报批。
经批准的轨道交通规划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原审批权限和规定程序办理报批。
第八条市城乡规划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轨道交通建设单位提出的轨道交通项目规划和建设方案,依法对轨道交通线位、站位、车站、车辆段、停车场、主变电站、控制中心、出入口、风亭等设施的规划方案、建筑方案以及相关管线迁改方案进行规划审批。
第九条市城乡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应当根据批准的轨道交通设施用地控制规划,对规划控制及保护区范围内的土地实施严格的规划控制管理,以确保轨道交通设施安全。
在轨道交通设施用地控制规划红线范围内应当严格控制非轨道交通的项目建设,对涉及轨道交通保护区范围的非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市城乡规划部门应当书面征求轨道交通建设单位的意见。
城市规划确定的轨道交通设施用地,不得随意改变用地性质,确需改变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批。
第十条轨道交通设施用地由市人民政府以划拨方式提供。
轨道交通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地表、地上或在地下分别设立,市国土资源部门按照土地使用情况依法办理用地手续和权属登记。
轨道交通建设使用地面以下的空间,不受其上方土地使用权的限制,但不得损害已设立的用益物权。
第十一条 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结合轨道交通建(构)筑物一并实施开发的地上及地下空间,其使用权与地表土地使用权,可作价出资用于轨道交通建设。
轨道交通建设单位依照《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暂行办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在土地使用年限内,可依法出租、抵押、转让和用于其他经济活动。
第十二条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在轨道交通建设用地范围及对应的地下、地面、地表空间内,享有土地与物业、广告、商业资源及通信接入层等的综合开发经营权。
第三章投资
第十三条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所需资金以政府投资为主导,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筹集。
市人民政府设立轨道交通建设专项资金,可作为项目资本金使用。专项资金的计提、归集、划拨及使用管理按照相应的管理办法执行。
轨道交通建设单位负责轨道交通项目具体的投融资工作,市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国资、金融办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
第十四条市财政部门对轨道交通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及财务活动实施监督。
第十五条市审计机关依法对轨道交通项目概、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结)算进行审计监督,新建的轨道交通配套工程属市政工程性质的,按市级立项项目进行管理。
第十六条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物业需要与轨道交通出入口对接的,应当遵循有偿使用原则,由轨道交通建设单位按规定收取接口费。轨道交通建设单位负责根据接口的工程实施条件、运营管理要求提出接口费收费方案,报市政府同意后执行。所收取的费用存入设立的轨道交通接口费专户,专款用于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或运营补贴。
第四章建设管理
第十七条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轨道交通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监测、设备供应、验收等建设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省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十八条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管理应实行法人责任制,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负责,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及轨道交通各参建单位依法承担轨道交通工程安全和质量责任。
第十九条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对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相关的重要设备、材料采购依法组织招投标。
招标控制价由市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委托专业造价咨询机构编制、审定。审计机关依法对项目决(结)算实施审计。
第二十条因轨道交通建设需要永久或者临时迁改市政管线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做好配合,实行迁改调度会议制度,统筹实施管线迁改工作。各管线产权单位根据批准的管线综合设计方案及规划要求,办理施工图报批以及规划、土地、建设等前期手续,并组织各自管线迁改。迁改费用按规定审定后,由轨道交通建设单位承担。
非因轨道交通建设需要提高标准或者增容的,增加部分或者超出标准部分的费用由产权单位承担。
第二十一条因轨道交通建设需要临时迁移的监控设备、交通设施、环卫设施、公共照明设施、体育健身设施、广告牌、宣传栏等,由各自产权或管理单位负责迁移、保管等工作。具备回迁条件后,产权或管理单位负责将原设施恢复,相关迁改和恢复费用报审计机关审定后,由轨道交通建设单位承担并纳入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成本。
第二十二条因轨道交通建设需要占用绿地、迁移或者砍伐树木的,由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和产权单位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按照轨道交通建设时序要求完成。相关费用报审计机关审定后,由轨道交通建设单位承担并纳入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成本。
第二十三条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按照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轨道交通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其他建设工程与轨道交通工程相连接的,连接部分的设计应当符合轨道交通设计规范和安全要求。
其他建设工程与轨道交通工程相连接的,连接部分的设计应当符合轨道交通设计规范和安全要求。
第二十四条轨道交通建设单位作为轨道物业的产权单位,应在轨道交通建设时负责广告、商业及通信接入层等附属资源的规划、设计、建设,并与轨道交通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其设计应当符合轨道交通设计规范和安全要求。
第二十五条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应当及时收集、整理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档案,依据相关档案管理法规及时向市住房城乡建设档案管理机构移交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档案。
第五章应急管理
第二十六条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是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按国家省市相关规定及时处置安全与突发事件。
市政府应急办负责轨道交通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筹和协调,市政府相关部门、属地政府、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和有关施工单位应当做好配合工作。
第二十七条轨道交通建设单位负责编制本市轨道交通建设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由市政府应急办组织市公安、安全监管、住房城乡建设等相关单位审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应当制定轨道交通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报市政府应急办备案。
第二十八条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应当配套建设应急救援场所、灾害预警系统及相应的设施设备,定期组织应急处置培训和应急演练。
第二十九条轨道交通建设发生突发事件时,施工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危害扩大,及时向事件发生地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应急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工作指挥部、轨道交通建设单位报告。事件发生地的区(市、县)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接到报告后,应当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和发展态势,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预案,进行抢险救援和应急保障,尽快恢复建设。
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电力、通讯、供水、公交、燃气等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抢险救援和应急保障,协助尽快恢复。
应急抢险结束后,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应当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制定工程恢复方案,必要时经专家论证后实施。
第六章 保护区及设施保护
第三十条设立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和重点保护区范围。
控制保护区范围包括:
(一)地下车站和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50米内;
(二)地面车站、高架车站以及线路轨道外边线外侧30米内;
(三)出入口、通风亭、变电站等建(构)筑物结构外边线外侧10米内;
(四)轨道交通过河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100米内。
重点保护区范围包括:
(一)地下工程(车站、隧道等)结构外边线外侧5米内;
(二)高架道路(桥、站)工程结构垂直投影边线外侧3米内;
(三)地面车站及地面线路路堤或路堑外边线外侧3米内;
(四)出入口、风亭、车辆段、控制中心、变电站、冷却塔等建(构)筑物结构外边线外侧5米内;
(五)轨道交通过河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50米内。
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应当依据批复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轨道交通建设时序,划定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的具体保护范围,经市城乡规划部门审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三十一条根据地质条件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可以提出局部调整轨道交通保护区范围的意见,经市城乡规划部门同意后实施。
第三十二条在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进行施工作业活动,需要申请行政许可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作出行政许可前,书面征求轨道交通建设单位意见;不需要行政许可的,施工单位和个人应当在施工作业前,书面告知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其施工作业活动包括:
(一)建造或者拆除建(构)筑物;
(二)从事建设勘察、钻探、打井、打桩、挖掘、地下顶进、灌浆、爆破、架设、降水、地基加固、地面堆卸载、锚杆、锚索等可能影响轨道交通安全的施工作业;
(三)修建塘堰、开挖河道水渠、疏浚河道、泄洪排水、采石挖沙;
(四)大面积增加或减少载荷;
(五)敷设市政管线或者设置跨线等架空作业,穿凿通过轨道交通路基的地下坑道;
(六)需跨越或横穿轨道交通设施的作业;
(七)需移动、拆除和搬迁轨道交通设施的作业;
(八)其他可能危害轨道交通设施的活动。
第三十三条在重点保护区内除必需的市政、园林、环卫和人防工程外,不得进行其他建设活动。
第三十四条对涉及轨道交通保护区的工程,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应当与轨道交通建设单位签订安全协议,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防护方案组织施工作业,施工过程应当接受轨道交通建设单位的安全监控。
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发现施工活动危及或者可能危及轨道交通设施安全的,应当制止并要求建设单位停止作业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建设单位拒不采纳的,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第七章 综合开发
第三十五条对与轨道交通设施结构上不可分割、工程上应当统一实施的开发项目,由轨道交通建设单位统一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管理。
第三十六条对轨道交通沿线的综合开发项目,由市城乡规划部门牵头,轨道交通建设单位组织编制轨道交通沿线特定区域的土地(包括地上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综合开发项目在办理相关土地使用权手续后,由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分期组织实施。
第三十七条市、区(市、县)土地储备机构储备的经营性用途的土地,涉及轨道交通项目安全或对土地使用者有限制和特别要求的,明确相关规划条件后,依法按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
第三十八条轨道交通建设单位通过土地综合开发所产生的应属于轨道交通建设单位的收益,专项用于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及其他与轨道交通综合开发有关的项目。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未按本办法规定取得批准,擅自在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范围内进行建设的,由市城乡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条在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范围内施工作业未执行有效保护方案的,或者拒绝接受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安全监控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工整改;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一条对妨碍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实施的单位和个人,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本办法规定的职责,或者有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成本管理;工程质量
管理与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两大车轮。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管理也取得了一些进步,有其成功的一面。但也必须正视我们存在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的一面,在不断采用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管理手段,使管理活动定量化、程序化、标准化、系统化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在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的工作协调中,常听到抱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缺少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常给人无所适从。施工单位抱怨的问题反映的也就是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我们只有认真研究有关建设的法律法规,掌握具体条款要求并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措施,才能进一步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管理。
1、规范设计招投标操作
为相关建设企业提供了一个公开竞争的平台,逐步向市场规则靠拢。国家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但管理还是很不完善,主要还局限在施工阶段,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投资等不少建设环节都还处在一种较为封闭的市场范围,还没能真正打破行业垄断,实现招标的全面市场化,与国际惯例存在较大差距。要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管理,就应全面规范实行工程招标制度。只有招投标工作真正走向市场,才能使招投标工作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择承包商,真正使工程项目建设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为投资、质量、工期控制创造有利的条件。在建设过程中方能以合同为依据,对工程建设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投资控制。可行性研究是建设立项决策重要依据,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龙头,它们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投资、质量和工期的顺利完成。但目前轨道交通设计仍处在行业垄断的状态,没有完全引入招投标竞争机制,设计人员压力小,有创新高质量的设计少,照搬照套的多,缺乏进取创新,现有设计标准落后,设计内在质量低,设计中的差、漏、错现象较突出,导致设计变更量大,工程质量与投资难以控制等问题。因此完全有必要对工程设计进行招标,坚决打破区域的划分给设计单位带来的保障感,有力的推动设计单位进入市场竞争。同时在工程设计招标中也要实行工程质量责任制,对于因工程设计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从经济上、行政上以及法律上给予相应处罚,以提高设计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这样促使设计文件是经过设计人员认真设计、精心比选,提高设计文件的质量。同时也要进一步规范施工与监理的招投标,严格实行工程质量与招投标挂钩办法,要让干不好的企业砸饭碗,让设计、施工与监理企业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2、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方法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提出建立一套全过程动态成本管理体系,运行正常后,再实施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实现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2.1建立成本责任中心
成本责任中心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责、权、利相统一,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能够加以控制,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公司应以各二级分公司、项目经理部为成本责任中心的责任人,按照不同的成本要求将目标成本进行细分,纵向分解到各工程项目经理部、班组,横向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各工程负责人,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格局,并把个人利益与成本指标密切挂钩,严格考核,奖罚兑现。项目经理部依据细化和分解的责任成本,与各责任人签订合同,明确各自的责、权、利。
2.2加强对成本责任中心业绩的考核
各成本责任中心只对其能够控制的成本因素负责。在考核时,应尽可能排除成本责任中心不可控制的成本因素。可控成本应具备以下条件:成本责任中心能够了解并将要发生的成本;成本责任中心能够对发生的成本进行计量;成本责任中心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对成本加以调节和控制。其中当期发生的各项可控成本就是它的责任成本。考核指标为成本额和降低额。对成本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可以通过财会部门按月编制责任成本报表来完成。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各成本责任中心的负责人应认真分析成本差异是否突破责任成本,找出存在问题和成本节超原因,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公司对项目经理部按完成责任目标成本降低额比例计提项目部奖金,或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
2.3确定责任目标成本
责任目标成本是企业对项目经理部进行详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制定降低成本对策和管理措施提出的要求。工程中标后,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估。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工程合同条款、施工条件、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等因素,按照标价分离原则,以直接费为依据,推算出项目责任目标成本,下达给项目经理部。
3、强化项目后评价管理
要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水平,提高管理的实效性,根据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ISO 9000的基本指导思想,管理要形成一个闭环才能实现管理的可持续改进。项目的后评价就是对一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运营后,通过对项目前期工作、实施过程和运营情况等全过程进行综合研究,分析项目的实际情况与预测的差异,确定有关项目的预测和决策是否正确并分析其原因,进而为以后的决策提供经验和教训。后评价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实现闭环管理与可持续改进的必要一环,它是一种科学的评价方法,有利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决策与管理水平,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资综合效益。
关键词:轨道交通;供电运行安全;防误操作;直流验电闭锁;接地线管理;电子化开票;视频联动监护
一、前言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来说,其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供电系统是城轨系统的血液,是至为关键的要害。一旦该系统发生问题或出现事故,将引起整个系统紊乱、终端堵塞、运输障碍,甚至危害乘客,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社会不良影响.据统计仅2000~2010年间,某地铁公司单接触网停电挂地线环节就发生多起电气误操作事故,严重影响了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营。此外,供电系统检修作业涉及到倒闸操作、检修操作、验电接地操作等,这些业务流程没有实现电子化,不能与工作票审批流程结合;数据信息没有实现网络化,各业务流程的数据不能共享;执行过程没有实现可视化,无法实时掌握业务进展;业务管理没有标准化,各业务分散管理,缺少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电子管理系统。虽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多年,已形成较为严密完整的规章流程,并严格按规章流程来进行预防,但其代价仍然较大:人力物力大量被消耗,效率也极其低下.因此,随着当前轨道交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科学技术新手段来保障供电正常运转已经成为了必须推行的方向与目标.正因如此,建立一套完善、标准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运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综合运用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以保障供电作业安全可靠,使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运行成本有效降低,已迫在眉捷.
二、供电运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
轨道交通供电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供电防误操作框架的构建,其次是针对工作票和操作票框架的电子化处理,接着是安全高效的接触网检修接地作业模式建设、接地线的智能化规范管理建设、巡检作业的电子化建设以及现场作业远程视频监护建设几个方面。该体系建设需要核心解决的问题是,利用技术性的防误操作措施解决供电运行作业的安全性问题,利用电子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提高供电运行中的作业效率问题。
1全线整体性供电运行防误操作管理体系建设
目前地铁运营单位在供电运行安全管理方面大都制定了详细、完善的管理措施,但现行的规章制度基本依靠人来保障执行,缺乏有效的技术保障,或现有技术措施仅关注局部功能,彼此之间缺乏关联,整体上考虑不足,不能满足轨道交通供电运行安全的整体性防误操作管理要求。因此需要从全线考虑,用技术手段进行整体性供电运行防误操作管理,因此我们需要从整体角度,用技术手段来对供电运行系统误操作的管理问题作缜密控制,同时,对包括电调监控中心(OCC)在内的变电、接触网分部、车辆检修分部(车厂线、DCC调度)以及桥隧线路分部等多部门,有序实现多人力、多地点、多层次、多交叉的协同作战、协调控制的综合防误操作管理机制。
2工作票、操作票管理的电子化建设
在我们国家大部分城市,地铁的供电系统所采用的工作票操作方式,几乎还是采用依赖人工进行传统纸笔书写,这样由于每个人写字风格都不相同,使得因为字迹潦草造成错误或者是因为各种出问题而重写的情况屡见不鲜,导致开票的效率十分低下。同时,因为没有一个标准化处理方式,大量的纸张工作票据和操作票据必须要经过人工管理和控制统计,使分析处理工作也极其困难。因为以上操作与步骤都必须经过人工处理,所以在进行工作票和操作票的审核的时候,对于流程的控制和把握就必须采用面对面交流或电话和传真等最为传统的方式进行人工干预操作,极易造成安全管理疏漏。因而,轨道交通供电运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还需要考虑构建具有电子化操作票、工作票的网上互联平台,可以根据当前需要的作业进行对应的工作票以及附属配套的模版生成,并且可以形成电子化的开票手段、逻辑误区预先判断功能、互联网流程流通转控框架构建和执行以及对应的全系统全流程管理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网络出票功能就可以完美替代最为传统的工作模式,使工作的效率得以大规模的提升,并且在全程监控下,票据自身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也得到了最为全面、逻辑可靠的保证。
2.1基于接触网检修框架下的高效安全作业模式
当前我国各地铁公司对接触网检修的作业安全都呈现出一种“政策重视,操作忽视”的态度。尽管在管理制度上对于如何操作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在技术上并没有进行十分严格的关联和匹配,技术手段对于这方面的控制辅助相对较薄弱,所以导致在这个方面所进行的操作中,时有误动的各类事故发生.考虑到当前接触网和接地的键鼠操作呈现出高频化和机动化的趋势,所以,地铁运行单位还需要拓开视野与专业安全设备研制厂家合作,对接触网直流验电闭锁技术进行研究,以实现验电操作和接地操作的强制安全联锁,保证接地作业的安全。另外,在进行停电检修时,由于某些特定操作十分不方便(比如挂接地线时就是如此)。所以,对接触网接地线的处理时,在安全基础上,还需着眼于接地位置和接地棒长度的特点,研究出一种能简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验电接地装置,以解决接触网接地操作的安全和效率问题。目前,接触网智能验电接地方式有一种思路可以考虑,即通过一种智能化装置,对人工验电,网络验电以及接地操作等相应的功能进行充分的融合,并在接地和验电的过程中实现相互间的安全联锁控制,使得整个接触网在带电状态下无法进行接地的操作,这样就可以确保在进行接地操作时人员自身的安全。同时,在对验电和接地之间的方式进行大规模简化的基础之上,通过装置,利用最为方便的步骤操作,简明可靠地完成验电接地的基本操作,并且还可以通过远程的计算机后台智能化系统对当前条件下的运行情况进行自动判断,并进行辅助的遥控操作和激活,而不是沿用传统的施工人员携带验电棒以及接地棒等对接触网进行风险极高的操作。这样不仅使人身安全得到极为可靠的保障,还使得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2.2巡检作业电子化与现场作业远程视频监护体系建设
为及时了解巡检人员是否按时巡检、巡检到位、巡检结果,掌握设备的缺陷状态,查询、统计、分析历史数据;同时实现现场电气设备操作及告警的视频联动监护功能,还应设计一套电子化巡检系统,规范设备巡检标准,量化设备巡检过程,建立设备评价体系,提供设备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保障巡检人员巡检到位,提高设备管理效率;研究一种远程视频监护技术,对现场和电气设备操作过程进行视频联动监护、告警联动监视、巡检联动监视、事故录像及回放等功能,以便实时了解现场设备的操作情况以及相关设备操作前后的运行状况,完成监护、告警、远方巡视及录像回放、事故追溯等功能。由此可知,轨道交通供电运行安全生产体系的建设,可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成本,还可提高轨道交通运行检修的可靠性与科学性,以保障市民的日常出行需求,进而具有巨大的安全效率、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同时为未来进行轨道交通供电运行的方式由人工手动操作逐步转变成为智能化计算机操作开辟道路,为复杂的轨道交通是我修作业降低成本和风险,提升效率。
结语
从目前的轨道交通供电运行管理现状来看,运行单位迫切需要建设一套程序化、网络化、电子化、可视化的供电运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同时应推进该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工作,以实现轨道交通安全、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营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德龙,张佳.城市轨道交通电力调度典型操作票系统[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9(10).
[2]宋大治,蔡彬彬.地铁35kV供电网络安全联锁设置[J].电气化铁道,2009(6).
[3]刘家军,刘博,安源,等.接触网作业地线的信息收集装置的研究[J].2011,39(5).
关键词:地下工程;风险管理;风险辨识
一、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
开展地下工程建设是相对隐蔽的,它面临着不同的地质构造以及土体结构,甚至是地下空洞和地下裂痕等,因此开展地铁施工建设必然的要全面的检测和掌握地下构造,掌握相应的水文地质条件。而且在地铁施工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面对一些意外的事故和状况,因为一些岩土体的水文地质参数往往是不确定的,具有很大的变异性以及离散性。这就给地铁的施工建设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地铁的建设和规划过程中,设计规范以及设计的准则都还存在着不足。这就导致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所采用的力学计算模型及分析判断方法与实际施工这之间,所以,在设计阶段要科学的预测和规划,避免可能孕育导致工程事故的风险因素。
地下工程建设期风险事故一般发生在施工阶段,所有的留置风险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力在这个阶段会得到集中释放。只有留置下来的安全、质量隐患,使用功能缺陷和环境破坏等风险因素才有可能进入建设后期或工程交付后投入运行中。因此,地下工程建设风险事故的责任往往一时难以明白、公正地判定,一般情况下需要追根溯源,在弄清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后才能够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
在工程建设流程中,后部阶段有可能消除和化解前部阶段的留置风险,但是也有可能扩大这些风险。如规划阶段的留置风险在可行性研究及设计阶段通过分析论证及针对性的技术措施予以消除或化解,再加上施工队伍较强的实力、丰富的经验、到位的管理,能很好地制定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方法并严格执行,纵使是原来危险程度很高的风险因素也可能不会造成风险事故。反之,在前阶段已经通过风险管理被化解或消除了的风险因素,又会再度出现,甚至加剧以致酿成重大的风险事故。因此风险控制应该是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二、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
(一)地下工程的风险辨识
对于隧道等地下工程而言,可以将风险定义为在以工程项目正常施工为目标的行动过程中,如果某项活动或客观存在足以导致承险体系统发生各类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那么就称这个项目存在风险。而这项活动或客观存在所引发的后果就称为风险事故。
施工企业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有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直观经验分析方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辨识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或采用类比的方法对评价对象进行危险源分析的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应用安全工程评价方法中的某些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故树、事件树等。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识别通常采用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询问和交流。对于施工现场的某项工作和作业有经验的人,往往能指出其工作和作业中的危险源,从而可初步分析出该项工作和作业中存在的各类危险源。(2)现场观察。通过对施工现场作业环境的现场观察,可发现存在的危险源但要求从事现场观察的人员有安全技术知识、掌握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3)查阅有关记录。查阅企业的事故、职业病记录,可从中发现存在的危险源。(4)获取外部信息。从有关类似企业、类似项目、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有关危险源,加以分析研究,有助于识别本工程项目 施工现场有关的危险源。(5)安全检查表。运用已编制好的检查表,对施工现场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可以识别出存在的危险源。
(二)地下工程的风险评估
目前,在地铁工程行业以外已经得到大量研究和应用风险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地下工程的合同、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的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风险分析评价方法。在合同、可行性研究阶段,由于可获得的工程信息量较少,可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其工期、费用做出预测,并为方案决策提供基础;而在其结构的详细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随着设计目标和各种地层条件、周围环境条件等参数的明确,借鉴已有的工程经验,可选用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
(三)地下工程的风险决策
风险决策是对存在的风险如何处理的问题。对一个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并不是风险越小越好,风险越小意味着使风险减少的投入越大。在项目风险识别、评估后,要根据项目总体目标,规划并选择合理的风险管理对策,以尽可能的降低项目风险的潜在损失和提高对项目风险的控制能力。一般而言,风险管理主要有以下的四种对策:风险回避、风险缓和、风险转移以及风险自留。结合地铁工程的施工特点,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应该考虑风险本身的特征和影响程度,一般可以采用以下的措施:(1)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一种有用的、相当普遍的管理风险的策略。地铁工程开工前,当预知某风险因素的潜在威胁很大、后果比较严重又没有其他可行的措施时,可以选择改变施工方案或放弃目标,从而达到回避风险的目的。(2)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一些地铁施工单位和个人为避免承担潜在风险带来的损失,有意识地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嫁给另外的单位或个人去承担。(3)风险自留。风险自留是指由地铁工程承包商部分或全部地承担风险带来的财政损失,它有积极性自留和消极性自留两种方式。
(四)地下工程的风险控制
1、加强地铁施工安全监测
通过先进的施工监测技术,对地铁施工过程中项目本身及周边环境进行密切监测,是获取地铁项目自身及周边环境变化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手段,也是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各种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风险苗头,及时采取防范和应急措施,有效提高地铁建设安全管理水平。由于地铁施工环境复杂、周期长,需要监测的项目很多。因此,地铁施工监测需要因地制宜,灵活应用以下几种监测新技术:(1)GPS技术。应用于高精度平面监测控制网。GPS由于其方便、高精度、不受时间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地铁施工监测中,是首级施工监测控制网测量的首选技术。(2)静力水准监测系统的应用:静力水准测量具有高精度、自动化、遥测、可移动和可持续测量等特点,因此在地铁施工和后期运营的一些特殊环境下和几何水准测量难以开展的地方,其得到了广泛应用。(3)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智能化实时监测系统面世并被应用到地铁监测项目中。在利用高新技术装备获取准确的第一手资料的同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研判工作,通过数据表象看清其背后隐藏的安全规律和形势,提前采取必要的防范和应急措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2、提高风险管理者素质
要求相关人员具有较高素质地铁工程要求从事地铁工程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具有丰富的经验,经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否则将很难理解工程风险的性质及特点,更难通过合理的风险分析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风险分析人员只有掌握了先进、科学、系统的工程风险分析方法,才能降低施工风险,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风险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引 言
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研究起于20世纪初,最早讨论“管理与风险”问题的学者是法国工程师Fayol,在地下工程领域,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风险分析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主要以理念的建立和定性的研究为主,定量的研究主要侧重结构和岩土体介质材料的可靠度计算方法。国际隧协在2004年发表了《隧道风险管理指南》;同年,英国隧道协会和英国保险协会组织编写了隧道工程风险管理的联合规范,为地下工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整套参照标准和方法。
近年来,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1]。对于交通行业而言,想要获得稳健发展,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充分应用风险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使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实现有效规避,进而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更具实效性与科学性。鉴于此,本课题对“风险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与研究具有尤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1 风险管理概述
关于风险管理的内在含义,有着很多不一样的观点。但是风险管理和所有控制系统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涵盖了三个必备的要素:其一为管理目标;其二是资讯搜集及解释;其三是相对应的解决措施。有学者研究表明:风险管理目标对风险而言,风险是存在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从客观上的分析,管理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将风险降至最低,并且风险能够以数理统计为基础,进而加以测度[2]。此种思维模式极易被工程界所采纳。从主观上分析,管理的目标讲究与风险同生共存,并将风险当作是人们在某种特定的文化社会背景下进而加以构成的。在不同的人及不同的背景下,风险也是有所不同的。虽然此种观点看起来较为抽象,但是从目前关于风险管理的框架体系来看(如图1),对于风险管理当中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及风险应对而言,无论是客观上的因素,还是主观上的因素,都是必然存在的。并且,想要使风险管理能够日益完善,就并且充分融合这两方面的观点,以此使风险管理的应用更加规范、更加科学。
2 风险管理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有效性探究
2.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实例分析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生产与工程风险控制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兰州轨道交通沿线分布有湿陷性黄土、厚砂层与地裂缝等不良地质,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隧道两次穿越黄河,多处穿越建筑物、立交桥及人行天桥;周围环境复杂,各种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多,因此施工难度和风险较大。
在施工前,主要通过地质核查、环境核查、设计交底、风险深入识别及风险分级调整、专项施工方案审查等手段实现。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通过风险监控(监测、巡视、视频监控)、预警、处置等手段,对前期制定的风险控制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若发现异常,根据现场风险状况启动相应级别预警,并根据完备的预警报送、响应及处理程序,及时反馈到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处置。施工单位应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工作程序,及时了解、沟通工程风险信息,使风险处理方案及时实施。
施工单位在进场后对场地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核查。环境核查的范围为施工影响区内的建构筑物和管线。
2.2 对开展工程实施阶段的风险管理充分重视
项目策划阶段的风险与实施阶段的风险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性的[3]。拿人力及物力资源作为例子,对于项目策划阶段而言,所面对的是整个庞大的市场,因此所存在的风险并不大;而实施阶段,在供应组织充分确认之后,风险便会随着组织的情况变化而变化,进而使危机大大增加。因此在开展工程实施阶段,我们需要对风险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风险而言,表现形式呈现了多样化的现象。其中,危机便是风险中重要的一部分。在项目实施工程中,常会遇到一些危机情况,例如:基坑出现坍塌、隧道出现冒顶以及市政主要基础设施遭遇严重损坏等。上述危机事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均是应该进行有效规避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效地规避危机就是降低风险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2,通过危机管理模型,便可对工程实施中的危机有足够的认识。
2.3 对工程前期设计阶段的技术审查进行强化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而言,强化工程前期设计阶段的技术审查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对招标技术进行规范,并加以明确[4]。对于技术难度系数大且风险较高的专项方案,应该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协调组织,并对方案进行细化,进而充分有效地落实。其次,技术审查工作应该贯穿整体工程建设。技术管理部门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工程实施全过程中,并对相关设计及技术进行协调管理。最后,对有指导性及建设性的文件进行完善,提升设计人员的中体素养,从而使设计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2.4 对高风险工程施工方案的专项设计审查进行强化
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高风险工程项目,例如超深基坑施工、盾构进出洞工程以及旁通道工程等。因此,对施工技术及施工组织方案的审查工作进行完善便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除了主要内部的技术流程意外,还需要通过相关技术部门,充分落实有关专项技术的审评制度,并充分设计出单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另一方面,对于工程尽可能出现的风险,施工单位应该提前做好应急处理方案,对应急处理技术的路线进行规范及明确。以高标准的方式对应急预防过程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进行充分调配,并且需要在工程各个节点验收的时候进行严密检查。另外,还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于规避风险的先进方案,将其充分落实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当中去,使其项目建设工作能够对风险实现有效处理。
2.5 构建危机管理中心与网络
首先,对于危机事件的发生,其偶然性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例如:信息不具真实性与可靠性便会造成危机事件的发生[5]。因此,对信息进行有效处理便显得尤为重要。其次,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规模大的施工现象,我国已实现信息化施工,对于工程存在的危险部位的土压、变形及应力能够实现反复监测,并且把数据进行反馈设计,对支护参数进行调整,以此使工程在实施阶段能够安全进行。再则,从危机管理层面分析,构建危机管理中心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便需要充分明确危机管理网络组成的主体,比如监测队伍。进而以第三方监测方法为基础,将每一天的各项数据实时地传统到危险管理中心,例如:危险地段、断面以及部件等方面所存在的危机数据。最后,加强应急处理能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一环节,可以将远程监控当作工程风险过程中管理技术的措施及管理手段,并有效地构成工程预警系统,以此使自动预警功能能够得以实现。另外,在应急处理上,构建第三方队伍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风险出现之后,可以借鉴应急体系,将抢险人员组织到位,进而将各项应急设备调配到位,使工程风险能够有效化解。
3 结 语
通过本课题的分析与探究,充分认识到根据目前我国城市轨道建设的现状,将风险管理有效应用进去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必要性。想要让我国城市轨道建设更具实效性与科学性,便需要对开展工程实施阶段的风险管理充分重视、对工程前期设计阶段的技术审查进行强化、对高风险工程施工方案的专项设计审查进行强化以及构建危机管理中心与网络等。相信充分做好以上这些,将能够为今后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作提供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参考依据,进而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稳健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汪琰.BT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应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1,10,15.
[2]温玉君.风险管理在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06,15.
[3]刘小刚.TBM在岩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2,10,15.
[4]盛雪艳.王建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公私合作融资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01,15.
关键词:轨道交通系统 建设 管理 客流预测 融资
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堵塞的主要途径,是改善城市环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的关键。城市轨道交通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率等优势使它凸现于其它交通方式而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我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深圳、重庆、大连、长春等城市进行了轨道交通建设,近10年还有20多座城市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工作和可行性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管理中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并重视。
1 轨道交通不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唯一出路
从国外来看,拥有轨道交通系统的城市都是各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这些城市有良好市场需求,可以保证轨道交通的经济合理性。城市人口的多少不是修建轨道交通的必要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未来客运需求才是最关键的决定因素。
从我国国情出发,为缓解客运需求与公共交通运力严重不足的矛盾,应注重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然而从已建并投入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指标(线网利用率、线路负荷度、车站负荷度、每人公里收入等)来看,运营情况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公益性设施固然有很好的社会效益,但是系统投资巨大必须考虑经济效益。运营状况的不理想不仅无法使所在城市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要担负更沉重的还贷压力和运营补贴的压力。
其实很多城市并不是非要依靠轨道交通来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以闻名世界的环保城市巴西库里蒂巴的公共交通系统为基础的Metrobus系统,一方面吸收了轨道交通系统中大容量交通工具、专有路权、水平上下车和车外售票等特点,另一方面又吸收了常规公交汽车的方便灵活特点,并结合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充分体现了公交优先的理念,是一种容量大(被称为地面地铁)、耗资低、建设期短、速度快、准时性好的新型高效率公共交通方式。包括了7项核心内容的Metrobus系统(专有路权、现代化的公交车辆、水平登车、车外售票、交叉路口处的优先、乘客信息和车队管理系统)在一些城市的应用表明它使城市整体交通系统达到很高的水平,适应了居民出行的需要。库里蒂巴市因此被国际公认为公共交通模范城市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我国的城市没有必要都修建轨道交通系统,可以参考国外这些城市因地制宜的做法,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做新的适合自身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尝试。
2 对轨道交通需求预测要持科学、严谨的态度
轨道交通的经济效益是由客流量决定的。我们现在使用的轨道交通客流量预测方法一般是套用城市道路交通量的预测方法。具体使用是先将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客运量一起作为公交客运量计算出来后,再通过预测轨道交通方式的分担率,最后计算轨道交通的客运量。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的选择和模型中参数标定的不准确本身就使预测存在不准确,再加上分担率预测中对影响方式划分因素的认识、预测技术上的差异,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的预测方法在定量化程度、参数模型标定、思路的条理性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造成预测结果的较大偏差。再加上为了证明轨道交通系统的经济可行性,一般尽可能地采用较高的客流预测数值,事实上严重不符合需求实际。
客流预测数值过高导致轨道交通系统规模过大,尤其在车型、列车编组、列车数量、车站规模和运营方案等方面,不仅将引起投资费用过大,还将造成运营维修成本过高。[1]
修建轨道交通是关系到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百年大计,一定要有科学、慎重的态度,不能一味地赶潮流,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造成极大的浪费。
3 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应从两个途径着手
第一个途径是降低建设成本。在轨道交通系统建设中,有很多环节可以降低建设和管理成本:规划的统筹安排和实施可以减少轨道交通系统工程的总造价;施工组织的有序可以减少土建的返工和废弃;设计标准的合理制定可以减少系统的投资;通过大力发展和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开发沿线物业使轨道交通的运营实现良性循环等。
第二个途径是多渠道筹措资金。现有的轨道交通筹资方式相对公路而言是比较单一的,主要是采用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和利用外资的形式(上海地铁3号线建设资金来源三者分别占了32%、49%和19%)[2]。一方面的原因是建设管理体制的制约,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轨道交通项目资金投放量集中、回收期长、收入水平较低的特点,使项目本身孕育着较大的金融风险,筹资难度较大。现有的资金筹措方式实际上也存在一些负面的效果,例如:由政府出面贷款常常使政府背上沉重的负担;外资一般用于购置车辆和其他控制设备,必然会大量地增加以后的运营成本。
根据公路等建设项目多渠道的资金来源,轨道交通建设在融资渠道上应该很有潜力可挖。例如:上海高速公路建设,2000年3月至2002年10月引进了民间资本210亿元,使上海西域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加快了3~5倍[2]。目前国内资金市场存在较大的社会游资,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可以利用民间团体的资金和能力;在公路和电力领域应用较多的BOT融资模式的应用实例也给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三峡工程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债券融资也是轨道交通建设可以借鉴的融资模式。
当然各个城市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吸引投资,填补建设资金的缺口,带动经济的迅速发展,另外,要获得足够的建设资金需要政策等相关投资环境的支持。
4 系统应具备完善的服务设施
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要贯彻一切以方便乘客、以人为本的原则。车站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轨道交通的作用等;规模和装修等方面,不必盲目追求大、豪华和漂亮;要在功能服务上下工夫,如扶梯的配备、自动售检票设备的配备、导向系统、盲导系统等。
轨道交通系统一般都具备先进的硬件设备,缺乏的是准确、科学、明显和详细的指引系统。轨道交通尤其是地铁出口较多,车站设计的大同小异使乘客在车站很难辨认方向,没有良好的导向系统不仅使乘客感觉到不安,还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行走和时间的浪费。硬件设备功效的充分发挥也有赖于良好的导向系统。
完善的导向信息系统由动态和静态两部分组成:动态信息为用户提供实时的情报,例如自动车辆定位系统可以告诉路线上车辆的运行情况;静态信息是那些不随时间变化的情报,包括车站标志,路线和系统地图,时间表和运价表等。从乘客的角度,导向系统还分为进站导向系统和出站导向系统,进站导向系统主要引导乘客在地面如何找到地铁出入口,如何使用设备买票、进闸、坐车,提醒乘客在哪边站台上车、在哪个车站下车,告诉乘客乘坐注意事项;出站导向系统主要是引导乘客如何从站台到站厅,提供正确的出入口标志及各出入口的地面特征,引导乘客以最短的行车距离、最短的时间出站到达目的地。
5 加强宣传,提高轨道交通方式的竞争力
轨道交通运营公司要追求经济效益,必须采取各种有效途径主动吸引客流。轨道交通系统自身存在的优势虽然使其成为一部分客流的必然选择,但是部分客流对交通方式的选择却存在着多样性。轨道交通系统要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除了以上所谈的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外,还必须引入竞争机制运用各种营销手段提高系统竞争力,如采取多样化的车票和销售方式、通过广告和参加大型社会活动等形式扩大运营公司的影响范围;车站设置快餐店、小百货店、洗衣店、药店等商铺给乘客提供方便等。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开发利用效果也与客流量的大小有着紧密的联系。[4]
轨道交通建设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决定着系统的优势能否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也反映着我们的技术研究水平和科学严谨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欧阳长城.修建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初探.地铁与轻轨,2002(4)
2 周立新.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与建设的改革.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1)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协同管理;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2-5297-02
An Conceptual Design of MIS in Urban Mass Transit Construction Field
ZHAO Yan-yi
(Schoo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 The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y is very important in nowadays for the Urban Mass Transit which is a huge integrated systems engineering. To manage any issues during the whole processing within the MIS of Urban Mass Transit is based on Digital Technology as disposal means, which can achieve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communicating and fully utilizing for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is study is to bring forward the conceptual design and the speciality of MIS in Urban Mass Transit Construction Field, which is based on the system requirements by analysing the newest result of this field wherever china or overseas and combining the peculiarity of the industry.
Key words: urban mass transit; MIS;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1 概述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行,为缓解交通压力和带动城市拓展,国内各大城市纷纷加快上马轨道交通项目。轨道交通建设是巨大的综合性复杂系统工程,工程规模和时空跨度大,项目结构复杂,从轨道交通建设过程、参与主体、业务领域等过程来看,具有明显的开放复杂系统特征。
正是由于上述特点,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以数字化技术手段处理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全过程问题,实现工程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协调和充分利用,整合业务流程, 提高应用系统业务流程的有效性和连贯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构建一个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协同工作环境,实现对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整体集成控制,不仅在软件工程领域具有非凡的研究意义,同时也对于项目的运作具有极大的实践价值。
2 相关领域发展动态
国外及境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开始较早,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和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方法。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在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系统地推进信息化的国家,它的建设领域信息化(CALS/EC)是最具个性的举措。在日本,近年来大力推进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其特点是:以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对象,信息全部实现电子化;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的提交、接收;所有电子化信息均储存在数据库实现共享、再利用,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和增强建筑业竞争力的目的[1]。
美国通过大型软件公司与建筑业企业有机结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比较典型的例子如PM2管理软件,集成进度管理、材料设备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等管理内容。其中质量管理子系统由质量规划、质量报告等模块构成,通过建立项目质量标准体系、进行项目质量管理规划和对项目/任务/交付成果的质量检验,实现对整个项目建设过程及交付成果的质量控制[2]。
意大利的Geo-DATA公司针对地下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推出了名为GDMS(geo-data master system)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运用GIS和WEB技术,实现了对地下工程沿线既有建筑物安全管理,建筑物安全状态评估,盾构数据的管理,监测数据的管理和相关文档管理。该系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意大利罗马和圣地亚哥等地铁工程中得到应用[3]。
韩国首尔地铁扩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用了基于GIS和ANN(人工神经网络)的IT-TURISK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地铁施工过程对第三方的影响评估,包括地面塌陷和建筑物损害评估子系统和地下水补给模拟子系统,以模拟潜在风险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4]。
3 需求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型思想和管理应用平台技术相结合,通过建立动态的管理模型,提供一个管理与运行的框架结构,并动态适应建设开发的应用系统和不断改进的业务流程与业务模型,保证建设开发的业务处理功能范围不断扩充,缩短模型适应调整周期。
建设单位与管理公司的业务管理模式和实施过程应更贴近实际需求和工作习惯,实现数据、信息、文档、流程、分工层次上进行高层次紧密协作,以信息管理总体架构,分步实施,自底向上分层搭建的方法,从信息处理机制上为实现业务的分布式管理和动态扩展提供支持,实现信息模型和管理方式的高度统一。充分担当起机构中各个管理层的各项工作,使复杂、繁琐的办公事务及业务处理变得自动化、流程化、数字化,提高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的整体工作效率,从基础业务的数据处理实现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体系与办公事务处理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成。
3.1 三层架构的轨道工程项目协同管理思想
轨道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应包括项目的基本信息管理、招标管理、合同管理、验工计价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环境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监理管理、施工管理等内容,应用协同管理平台技术将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多业务统一到管理平台上来实现协同工作,直接进行业务处理。通过C/S和B/S两种方式查询项目各种上报的数据和信息,并生成相关报表,项目的数据信息将系统化、体系化的呈现给相关领导,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统计信息。数据不再孤立的以数据的方式存在,而是建立在平台上转换为经验与知识,形成企业强大的经验库、知识库,从而实现企业级多项目管理。
3.2 实现原理
轨道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以综合事务处理为核心,通过公司规范化动态建模体系,实现事务处理从执行、分析、优化到流程再造。通过统一的管理工具使综合业务管理、行政办公管理、个人事务处理等全面系统化管理,规划到统一的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上来,实现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完全集成。
3.3 提供业务管理应用和数据集成环境
该系统提供全新的开放性设计理念和开发思路,应用全开放的管理功能实现账户、子系统、文件夹、节点、模板、流程、权限、数据表、查询和分析报表等创建、更新与维护,全面满足日常报表、各类审批、远程统计、数据表格、过程监控等协同管理。
4 主要管理功能模块
该系统将轨道建设单位的行政办公与工程项目管理业务处理集成于一体,实现对项目管理体系的全过程统一管理。主要分为行政办公层、系统管理层、业务管理层。
行政办公系统包括信息中心、办公助理、工作计划、会议管理、公文管理。
综合业务管理包括基本信息管理、招标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验工计价系统、质量管理系统、进度管理系统、环保安全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监理管理系统、施工管理系统。
协同管理平台功能包括工作任务、事务处理、流程控制、系统管理、开发管理。
各个功能模块可以独立运行同时又可以整合集成的系统组成,系统之间设有良好的数据接口,采用子系统集成模式,集信息、数据采集于一体,从而将企业的资源数据和管理流程融合为一个整体,形成项目计划与管理、数据分析和资源分配控制的集成与协同于一体。
5 系统主要特色
5.1 远程数据传递及脱机工作,广域网应用的最佳选择
施工管理信息系统采用TCP/IP通讯协议,通过远程接入方式传递数据,因而用户可以通过局域网、拨号网络、广域网或Internet等各种连接方式建立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同时提供客户端和Web功能,可实现用户数据输入、审批、附件处理、数据查询及系统维护等。
5.2 所有对象都可自定义,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系统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所有的对象都可以创建、修改和删除,可以自己定义子系统,树型的功能结构也可以自由设计,自定义模板、数据表,特别是查询,不仅仅能够定义一个所需要的查询窗体,还能够实现数据维护、查询数据节点、数据表关联等复杂功能。
5.3 同时实现文件流和数据流,强大的文档处理功能
与Notes和Exchange等基于文档型数据库的群件平台相比,本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能实现许多数据控制、汇总和查询的功能;与通常的MIS、ERP系统相比,拥有强大的文档处理功能,能在审批过程中添加、删除和修改文档,并能提取文档中的关键数据入库,对入库的项目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又能够通过数据快速追踪到相关文档。5.4 预置通用应用系统接口,提供与其他程序的接口
在本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可以建立与其它应用系统的接口,能够直接连接WEB站点、打开其他应用程序等,并且通过权限管理给普通系统以更高的安全性。
5.5 完整的安全及权限设计,让管理者放心
在本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设计有系统管理员、项目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三级不同权限的角色管理,所有对象均拥有权限,所有权限可以指定到用户。系统采用特殊的技术对用户数据进行了压缩和加密,因此无论是传输还是存储,都有更好的安全性。
5.6 数据自动恢复功能,给用户安全保障
服务器SQL Server数据库中保留客户端重要数据的镜像,客户端发生故障时,可以初始化从服务器端重新获得重要数据。
6 结束语
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投资规模大、技术难度高、相互间接口复杂、专业性强,涉及到线网规划、建设控制、运营管理、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因此必须利用现代的数字化技术对信息进行集成化管理保证系统中每个部分,在运行的每个阶段,都能将正确的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给需要的单位或个人。本研究结合行业特点,在深入挖掘系统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及系统的特性,为系统的具体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钦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5.
[2] 陈洲.P3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与实践[J].电力信息化,2006,4(4):72-75.
[3] 钱七虎,戎晓力.中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相关建议[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4):649-655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
在我国甚至其他国家,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主要组成,随着城市中轨道交通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加和规模的不断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样问题,不仅增加了施工的风险,而且还有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有些地区受地质结构的影响,对于施工条件较差的地段,不仅对施工安全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还会增加工程的建设周期。根据我国城市轨道的建设和施工过程中对安全风险的管理,必须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安全管控,而且必须全员参与。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建设中,对安全风险进行管理不进可以有效减低施工中的风险,还能保证工程的有序进行。
1国内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地铁建设规模很大,发展速度也非常迅速,而轨道交通建设施工的环境比较复杂,所处的环境也比较恶劣,他工程存在明显的区别,规模大、风险高是主要特点,而地铁工程主要是在地下空间进行施工,所以,隐蔽性大、不可预见的因素也比较多,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会导致工程的质量难以达到标准的要求,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地铁是当前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施工中,主要是在城市中心区域进行,周边建筑物比较多,地形条件也非常复杂,地下管线埋设比较复杂,影响工程实施的安全性。因此,地铁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工期要求紧张、会影响比较大,因而导致其风险极高。因为存在这些因素,加上很多单位对于风险管理重视程度不足,或管理方式比较差,造成安全事故问题比较普遍。结合目前的地铁工程安全管理实际情况,传统的事后管理方式很难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因此,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以促进总体安全水平的提升,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2国内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某些项目的研发深度不能满足实际的建设需求
目前,全国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是大势所趋,但参与轨道交通项目开发的设计机构不多,设计种存在拖延,随机套用,缺乏地方适应性和创新性等问题。有的设计不够完整,不够深入,无法在适当的情况下对高风险项目进行专项的专家论证,并且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和隐患缺乏考虑。由于地质条件困难,调查出的详细数据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从而导致工程在后期的正常运行,进而给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影响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质量,最终影响工程在后期的正常使用。
2.2 建设单位对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在实施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建设单位应该设置专业的管理机构,比如,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或监管部门要实现全面的安全管理和控制。但当前企业在人员配置方面欠缺,导致一些经验不足的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岗位,也有很多没有设置安全管理人员的情况,使各项安全管理工作都不能有效地进行,从而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同时,在安全管理上,缺少安全管理方法。
2.3 施工技术不足和建材质量差
建筑材料在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建筑材料的质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项目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因此,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选择的建筑材料不合适,则就会对建筑轨道交通的整个工程产生很大影响。由于所用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还会带来许多安全隐患,轨道交通施工中的施工技术也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条件,这与施工风险密切相关,必须加以保证。通过选择施工技术的科学性,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从而有助于轨道交通建设的顺利进行。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管控的有效措施
3.1 要在工程设计钱对施工区域进行实地勘测
想要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安全进行,就要在工程设计前对施工区域进行实地勘测,只有做好这项基础工作才能为工程施工的安全有序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不仅如此,还要对轨道交通工程的地下管道、周围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以及地质土壤的内部构造和稳定性进行充分的考虑。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整个工程进行规划和设计,使轨道交通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的满足人们对交通的使用。
3.2 安全标准化的应用
安全风险管理中,安全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标准化主要包括各项管理标准化、质量标准化、文明施工标准化、岗位检查标准化以及教育培训标准化等。第一,各项管理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主要是指为各项管理工作提供统一的标准和办法,使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依,包括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设备及材料管理、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岗位检查制度、岗位考核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方面的内容。第二,质量标准化。质量标准化主要是通过各种技术方案、产品质量标准化控制措施、施工方案和方法等方面的质量进行全面监督与控制。第三,文明施工标准化。文明施工标准化是指在施工的过程中按照相关规定来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保证施工作业环境,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第四,岗位检查标准化。岗位检查标准化主要是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标准检查制度和表格,对基层施工岗位人员进行标准化控制。第五,教育培训标准化。参建单位需要定期开展质量安全教育以及技能培训,借助标准化的培训方式和模式来提升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经验和技术。
3.3 对安全风险进行管理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工程建设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和制度,使工程建设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遵守相关的职责。为了全面加强对常识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还可以利用施工监测和第三方有资质的施工监测单位相结合的方法,对施工中的各个标段和环节进行管控。在对项目进行归规划的时候还要对规划方案的风险进行调查和评估,要对重大关键节点的工程进行专项风险评估[2]。在调查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工程影响范围内的交通流和地面道路和建筑物进行调查,还要对所涉及范围内的文物、以及特殊性建筑和地下管道、线和障碍物等进行调查。除此以外还要对附近的铁路、水利设施以及军事基地和地下文物古迹等进行保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降低安全风险对整个工程建设过程的影响。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安全管理要点,相关管理人员应当要借助信息技术、安全生产标准化等方式方法来加强安全风险的管理,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为整个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永宝.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地产,2019(24):69.
[2]王林.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现状与发展建议[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148.
[3]周锦.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9):42-43.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三段式;行车组织;实训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229-02
一、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成立之初,由于实训设备所限,多开设如管理技能实训、客运市场营销实训等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实训课程。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实训中心的建成,实训课程应做相应的调整,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实训中心设备利用率,迎合企业用人需求,提高学生专业实际动手能力。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企业对接岗位需求,行车组织实训课程可充分利用的实训室有:运营仿真综合实训室、车站控制实训室、车辆段信号楼实训室、OCC实训室。
本文将在充分梳理各实训室设备组成及实现功能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实训课程内涵,合理衔接理论课程与实训室功能、企业岗位技能与实训室功能,从而建立结构完整、内容合理、符合企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三段式”行车组织实训课程体系。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据中国轨道交通网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6月底,国内共有39座城市获批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已有22座城市的104条线路开通运营,总里程超过3000公里,其中上海和北京的运营线路里程都超过了500公里,位居世界前列;同时更有超过百条线路正在建设。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十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时期[1]。因此,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解决操作难题、具备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在关键岗位发挥作用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是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所缺少且急需的。
三、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三段式”实训体系构建
根据对接岗位、岗位技能、实训模块的划分,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行车组织“三段式”实训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行车对接岗位分析
1.对接岗位。根据企业需求和对近几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以沈阳地铁岗位群为例,本专业行车相关(电客车司机除外)就业岗位主要包括车站的行车值班员、车辆段的信号楼值班员及车场调度员、运营控制中心(OCC)的行车调度员[2]等岗位。根据这些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明确了岗位所需要知识、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要求。
2.岗位技能。(1)行车值班员。①主管车站行车组织工作;②负责监控和操作车站ATS工作站、LCP盘、IBP盘、计轴复位盘、BAS、FAS等设备,通过CCTV监视各区域情况;③负责车站应急信息处理及对乘客的应急广播。(2)信号楼值班员/车场调度员。①负责车场/车辆段内的行车组织和指挥工作;②对车辆段微机联锁等设备进行监控和操作,对列车和车辆的出入车场进路、调车进路进行排列;③负责车场/车辆段内突发事件的临时指挥。(3)行车调度员。①负责所辖线路运营的日常行车组织、调度指挥工作;②负责组织、处理在所辖线路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故障、突发事件、事故,协助现场指挥做好应急处理工作;③负责监控所辖线路行车设备的运行,操作OCC的调度相关设备,并做好故障记录。
五、“三段式”行车组织实训课程体系分析
科学、合理的实训课程教学体系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3]。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及动手能力,缩短其进入企业后上岗工作的培训时间,设计了以“基础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为主线的“三段式”行车组织实训课程体系。该实训设为集中实训,共5周,以每日8学时计算,一共200学时。
1.基础实训。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训课程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对企业的行车相关各岗位职责及技能进行了详细解析,按“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及培养目标,对学生培养的第一阶段设计了以运用运营综合仿真实训室为主体的基础实训模块。基础实训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
2.专项实训。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性质和面向岗位的能力要求,力求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训练场所,实现“实训基地”紧贴“现场实际”的目的,实训场室与工作真实场景一致,构建了由车站综合控制实训室、车辆段信号楼实训室、OCC实训室组成的行车组织实训模块。根据各实训室对应的工作岗位及其相应的岗位技能,分别设置了基于现场的专项实训,具体的实训内容、设备及学时安排如表2所示:
3.综合实训。在基础实训、专项实训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根据各岗位能力需要和真实工作环境分析,在全仿真的实训室中,以案例讨论、分组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为基础,在不同的项目任务驱动下,除行车相关岗位外,再加入站务、票务、司机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一线岗位,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实训中心的所有实训设备全覆盖式实训环境,实现各岗位联控轮岗综合实训。综合实训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如表3所示:
六、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实训课程内涵建设的研究,就是在城市轨道交通实训中心的基础上,通过“三段式”实训体系的开发,打破原有课程内容的限制,在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的实训平台上,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工作,有较强的处理工作任务和团队协作能力,能提前融入工作环境,缩短进入工作岗位时的适应时间,使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厚积薄发,从而成为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程谦.基于工作工程的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项目课程开发[G].无锡职教教师论坛,2012:233-236.
关键词:新线建设车站设备安装工程 项目管理 策划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 Guangzhou subway in 2010 experienced Asian line of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and the new line six construction, will usher in another round of 2015, 2016 new construction peak. In the new round of the peak of construction, will be the construction of Guangfo line after line six section, two, seven lines first phase, the first phase of line nine, line thirteen, line four, a southern extension of paragraph, eight line northward, line fourteen, line twenty-one, knowledge city line line, in a short span of three years, the Guangzhou MTR 236 km length doubled. Faced with such a large construction tasks, new line construction of station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planning become the be the first to bear the brunt task, do a good job of planning of new management, on the scale of new lin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ork has played a management thought of unified, guidance work smooth development the objective, orderly development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engineering.
Keywords: new line construction, the station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广州地铁历年以来的建设,工程的“关门工期”是固定不变、从不拖延的。而车站设备安装工程前一手土建结构工程因拆迁、地质结构复杂等问题,其工期往往拖延,在“关门工期”不变的情况下,车站设备安装工程工期只好压缩。因此,工程管理策划在具备工期短、专业多、技术难度高、环境因素复杂等因素的车站设备安装工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指引着业主项目管理者顺利开展工作。
一 工程项目概况信息的收集
地铁新线线网建设遍布于广州市的东南西北,每条线路贯穿的区域环境不同,有繁华的闹市、各级机关单位所在地,也有乡村小路、各城中村农民用地等。因此,在管理策划中,工程项目概况信息收集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工程项目概况信息内容包括:线路的规划报建和征地拆迁的现状;车站类型(如地下站等)及数量;线路的长度和涉及的区域;临时场地的边界条件、临时场地的位置及大小;临水临电的接驳位置,容量大小和管径尺寸;车站的附属结构的完成情况,人员和设备、材料的进出及运输通道;现场是否具备加工场地和场地的仓储条件;车站的位置和周边的物业;线路的概算等。
二 项目组的组织架构职责划分及考核评估办法
采取以“工程项目管理”为龙骨,以“管理工作模块”为支撑的矩阵管理模式。通过设计要求的完善化、施工图纸的标准化、管理程序的规范化、评估考核的全面化、常态化建立稳定的管理体系。根据车站设备安装及装修工程项目的组成,将项目管理全过程划分为“前期工作”,“施工过程管理”,“后期工作”三个阶段,共11个“管理工作模块”。
(一)车站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管理架构及职责划分
(二)各阶段工作模块划分如下:
1、前期工作
1.1 工程前期工作模块一:项目招标输入
跟踪招标设计概算的编制进度,控制招标限价。根据概算金额,组织业主团队对分标模式进行讨论确定,同时根据各个车站周边及工程的特点,建立备选承包商的模型,并根据模型特点对既有的承包商库进行删选,最终确定备选承包商库。
负责核查全线各车站周边条件(地面场地面积及与市政道路的接驳情况、临水、临电、市政给排水接驳、市政交通接驳),组织业主团队对施工的重难点及相应措施进行讨论,反映在该项目的招标文件中。
1.2 工程前期工作模块二:对外协调
参加与该线路有关的前期征地拆迁、管线迁改、借地补偿等内容的会议,尤其是涉及到与各车站附近乡村协调的会议,掌握车站设备安装及装修工程地面场地的面积、权属、借地原状、借地赔偿等信息。负责与前期部、土建部协调车站施工地面场地、临水临电等问题。
与广州市交委就该线路各车站周边停车场、公交车站、自行车场等公共交通设施的施工场地、与地铁工程的施工接口、施工工序等问题预先沟通,明确双方的需求及工期目标。
跟踪广从路改造工程的方案审批进度,评估最终方案对于地铁工程的影响及风险。
项目招标阶段,负责与企业管理部、广州市标办、交易中心等单位进行协调沟通工作,重点关注开展招标工作的前提条件的收集、准入资质的确定及评标办法的修改意见反馈等工作。
施工进场前负责牵头与车站周边村委、派出所、医院等外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
1.3 工程前期工作模块三:前期设计管理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优化管理;应用
1 前言
轨道交通企业75%以上的资产是系统设备,车辆系统运行的正点率和安全性主要靠各自设备来保证。为此,确保设备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就是轨道交通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以设备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为目标,以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动力,以基于设备状态的预防性维修作业为核心,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通过总结国内交通设备系统管理实践,建立起科学、合理、标准化的轨道交通设备优化管理体系,通过运行保障机制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设备资产、物料和维修为一体的高效、协同管理,最终达到全面提升企业综合效益的目的。
2 设备优化管理的主要方法
设备管理是追求最低的寿命周期费用,综合管理设备,重视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设计,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对设备循环过程中的设计、使用、费用等信息进行反馈管理。现有的设备管理方法主要有: 以利用率为中心的维修、全面计划质量维修、可靠性维修、适应性维修,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费用有效维修、人的可靠性与设备管理、设备综合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主要有三种方法。
2. 1全寿命周期法
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包括设置、维持和报废处理费用。在设置费中,自制设备包括设备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费用,外购设备包括调研、招标、购置、运输、安装、调试等全部费用;在维持费中,包括设备使用、维护保养、能源消耗和维修费用。
与寿命周期费用相对应,设备给企业创造的效益为设备加工所带来的增值。这种增值或者收益减去寿命周期费用,即为寿命周期利润,如图1所示。
图1寿命周期的主要概念
图1 所示的维护费用是有起伏变化的,这是因为维修换件活动导致费用增加。当设备维修时,设备创造的收益会下降,于是寿命周期效益曲线出现起伏变化。
寿命周期法追求全寿命周期效益的最大化,所以要做好设备全寿命周期的管理。即在设备前期决策和设备运行中,既要考虑寿命周期费用最小化,又要追求收益最大化,最终实现寿命周期利润最大化。它不仅可以用在前期管理,而且渗透在整个设备寿命周期内。
2. 2 状态维修
状态维修是在设备出现了明显的劣化后实施的维修策略,而状态的劣化是由被检测的机器状态参数的变化反映出来的。状态维修要求对设备进行各种参数测量,随时反映设备的实际状态,测量的参数可以在足够的提前期间发出警报,以便采取适当的维修措施。
预防维修方式的维修作业一般有固定的间隔期,维修技术人员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作出判断,再确定设备的维修计划。设备诊断技术在状态维修中非常重要。
在状态维修体制中,对每一台设备都应有一套监测或状态检查方法。检查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连续的,检查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只有数据表明必须进行维修时才安排维修。而且,由于故障状态是可以预知的,维修是周密计划和有准备的,可以大大提高维修效率,减少维修停机时间。状态检查可将测量值与允许的极限值进行比较,以确定维修计划;还可以进行趋向管理,即对测出的数据进行推测,以便预测其可能超出允许值的时间,提前安排维修。
以状态为基础的维修体制,在国内通常称为状态维修或视情维修,这种维修体制是随着故障诊断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如果检查手段落后,设备的劣化不能及时、准确地诊断,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状态维修。状态维修使用于设备先进、资金密集型产业,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检测仪器初期的投资仅占总设备费用的少部分,与随机故障停机损失相比较少。所以,在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采用状态维修,可减少故障停机维修时间及维修费用,其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2. 3 设备综合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
随着设备管理方式的不断变革,对管理现代化的要求日益提高,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引入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生产过程自动化、无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设备综合管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设备综合管理的职能应包括设备故障预防、设备保养、设备生产质量保证、设备诊断与故障排除等内容。设备管理系统一般是由设备自动诊断系统、定期诊断或点检信息管理系统和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2 所示。
图 2 设备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设备在线监测诊断系统对生产质量和运行有重大影响的设备进行在线监测,遇到设备异常时,根据设备和质量的因果矩阵图及故障自身和因果机制自动查明原因,指导操作人员进行处理。对中长期设备管理和质量管理数据,则经过管理网络传给上级部门。
设备点检管理系统主要是采集点检计划诊断所需信息,把诊断结果用简单的按键操作记录下来,再传送给相关部门,其目的是提高工人诊断设备劣化征兆的效率。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则是在诊断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设备标准系统、维修计划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备品备件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及分析评价系统。当企业生产和管理都达到先进水平时,计算机管理将是必然趋势。采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硬件投资可能较多,但是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计算机管理系统带来的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
设备优化管理的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的设备优化管理的目标是: 以轨道交通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以设备维修作业为主线,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建立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具有轨道交通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维修管理体系,采取一系列实施方法。
3. 1加强设备优化管理的基础工作
将设备台账基础工作从简单的运营管理和维修维护,拓展到轨道交通建设阶段中的设备采购、制造和安装调试等,实现设备台账信息在建设和运营阶段的完整统一;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进行设备资产台账的动态更新,确保设备资产台账的准确全面;各设备管理部门将设备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信息归纳整理,与设备资产台账的基础信息有机结合,形成全面、系统的单轨系统各专业设备的维修台账;通过收集和整理设备维修、使用过程中的物资消耗情况,由物资管理部门会同各设备管理部门建立了物资台账,从而建立了全面的设备台账。进而,根据各专业设备运行特征、故障特征及对运营安全影响程度,将设备、设备故障和设备相关物资分别划分为A、B、C共3个等级,加强对设备台账信息的精细化管理。
3.2设覆盖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平台
传统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解决了设备建成后的管理问题,但在设备运行维护过程中,由于设备计划、研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设备前期信息管理能力有限,运行维护过程中累积的设备信息难以通过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传递到新线设备建设中去。为此,根据跨座式单轨系统的设备特征,建立全生命周期的设备管理信息平台,将设备的管理范围从单纯的设备维护、维修管理扩展到基于设备全生命周期范围的管理,对于轨道交通的设备管理来说是必要的。
3.3用信息技术实现设备优化管理
(1)实现设备生命周期管理
将设备优化管理工作中形成的设备台账信息全部建立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中,形成了完整的轨道交通设备电子台账。设备电子台账作为系统基础数据支撑,将设备优化管理流程在系统中全面应用,实现了包含设备基础信息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维护维修管理、作业过程的安全监督等在内的轨道交通设备优化管理。
(2)实现设备状态维修
针对特殊设备(车辆、轨道梁、道岔),实时记录列车走行公里数、轮胎磨耗、轨道梁桥及桥墩的裂缝变化和震动等运行数据,并设置维修、更换报警数据。当车辆设备运用接近检修限度时,自动向计划调度人员发出报警,提示其及时制订检修计划。对车辆设备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各类报表进一步完善状态检修计划,提高状态检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针对单轨轨道桥梁、道岔及墩柱等线路设施。运用信息化技术,将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专业的轨道梁桥养护管理系统中,通过系统对设备实施运行状态检测数据录入和管理,再将相关数据通过内置在系统内的状态评价模型进行计算,最后直接得出设备设施的当前状态及未来状态的预测情况等,同时将已存在病害及未来一定时间段内可能存在病害的信息通过系统传递给相关人员进行处理。这大大提高了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和分析能力,初步建立了基于轨道梁运行状态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为建立轨道梁桥状态维修体系奠定了基础。
积累设备运行状态信息,推行设备精细化管理,将计划修、故障修过渡到状态修。通过各类设备的计划修、故障修,全面及时准确地记录各类设备的运行数据,定时对照已经制定好的各项标准和规范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动态调整各项指标值,以便更好地反映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
(3)建立维修知识体系
根据设备维护维修的一些规范和不断积累的经验,从设备预防性维修的周期、设备维修标准操作工序、安全操作规范、维修人员标准配置、设备维修标准物料包、设备维修标准工具包等方面,建立维修知识体系。根据对设备故障的深入分析,将发现故障到处理故障的过程进行标准化处理,分别建立以问题码、故障码、原因码和操作码为原则的标准故障代码体系。标准故障代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科学合理地分析设备故障、提高设备维护维修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4)物资采购科学化
建立物资安全库存,结合采购过程中的物资,将物资采购计划与维修计划相关联;细分物资用途,建立不同的申请采购流程;物资消耗与维修工单相关联,使物资采购更加科学、维修成本更加准确。实施公司维修、采购、合同、财务等多部门协同合作的管理模式,节约采购周期,避免采购时不必要的浪费。
小结
从上所述,在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管理中推行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对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延长设备生命周期、规范设备与物资管理、实施标准化作业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葆文.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94-268.
[2]张凌翔.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管理[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2,(2): 17-22.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监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原则性
监理工程师的决定时常涉及业主和承包商双方的利益,因此,工作中不时会遇到来自各方的干扰,这就要求工程师不仅要坚持原则,同时又要讲究工作方法,即有些同行所说的原则性和艺术性。工程师在建设监理实践中,应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
(1)严格性。一是对本部门的内部要严格管理,另一方面是对承包商的严格管理,督促承包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项目部内部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制。
(2)公正性。
(3)廉洁性。
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监理的作用与特点
2.1 机电设备监理的作用
设备监理以过程监督控制为特点,其监控的对象大多是涉及国计民生、投资大、影响面广、对国家和地方及企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重要工程设备项目。设备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的委托,在实施一系列的监理活动中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专业管理方式及精细化的现场服务来控制隐性质量成本。设备监理的质量控制能从源头上抓好工程设备质量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
2.2 机电设备监理的特点
1)类型多而复杂
机电设备按其用途分类有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电子设备等,因其用途的不同其类型也各异,因此类型多而复杂就成为设备质量的特点之一。同时随着规模效益不断扩大,新技术、新材料的采用和标准的更新,机电设备大型化、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趋势发展迅猛,设备制造技术也愈来愈复杂、精细,这就使设备监理面对技术新课题,再学习的压力很大。
2)质量影响因素多
机电设备的质量影响因素多,以设备制造阶段为例。影响因素就主要有人员、机器设备、材料、制造工艺、试验方法和环境等,足以说明影响因素之多,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其质量的波动性大,控制设备质量的波动性是监理中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3)质量问题相对隐蔽
大型而复杂的机电设备往往包含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零部件。有些零部件的过程质量以及由这些零部件构成的设备质量不易和不能经济地测量出来,而是在设备使用后才能暴露出来。有些要进行破坏性试验才能暴露出来,如有些加工缺陷、疲劳寿命等.这些质量问题的隐蔽性只有强化对过程的质量控制来解决。
3 工程实例监理
3.1 项目概况
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公园前控制中心改造机电设备安装及装修工程,二、八号线拆解时,需要对既有公园前控制中心五至八层各系统(包括土建装修、门禁、AFC、BAS、FAS、SCADA、低压配电、通风空调系统、中央控制室、信息中心)等进行改造。现下文主要对此项目设备安装改造过程中的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以及监理检查控制的方法及措施进行阐述。
3.2 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
施工监理工作按照四控(质量、进度、投资、安全文明施工)、二管(合同、信息)、一协调来展开工作的,其中以质量控制为核心。
3.2.1 质量控制
坚持以预防为主,重在事先、加强事中(过程),做好事后的全过程控制。
(1)超前监理(事先)是确保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力求达到均衡施工,保持高效率、按计划施工的重要条件。
A认真审定施工组织设计
承包商是质量的直接控制者,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好,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施工组织应包括完善的质保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控流程和先进的施工工艺;科学地计划的计划网络图;高效的施工工具;高素质的各类管理和操作人员,以达到工作质量保证程序,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B核验主体结构预留孔洞、沟槽、预埋件、设备基础的位置、规格、数量、遗漏或超过偏差的及时写出报告(督促承包商)通过业主由结构承包商整改。
C会审综合管线及各专业的接口,将各专业管线交叉矛盾、接口的差错处消除在施工前。对管线密集地段,督促承包商进行综合放线,确认无交叉干扰后,再行施工。
D要求并督促承包商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先报送施工工艺和确保质量的措施,经监理(有的经业主)审核同意,并由施工技术负责人向施工人员详细交底后,开始时施工,务求施工管理和操作人员均能严格按图、按工序有序施工。
(2)过程质量控制:
根据合同、规范、质保制度、督促承包商落实自检、班组、专业三级检查制度。
全天候跟踪检查施工质量,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和质量隐患,口头或下达监理工程师通知,甚至通过总监下达停工令,要求承包商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
对隐蔽工程的隐蔽过程,下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难以检查的部位进行旁站监理。及时签验合格的隐蔽工程报验表,对验收不合格的,严禁下道工序的施工。
下列隐蔽工程:
a.暗敷在墙内地板内柱内的管线检查。
b.吊顶前,设于顶层内线槽、线管以及缆、线的安装检查。
c.电气设备基础预埋件位置、规格、数量检查。
(3)验评、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根据本专业的有关《验规》、《质标》;设计、合同文件;业主的有关规定,组织和主持好预验、初验,提出质评和整改意见,整理好纪要,并督促承包商及时整改。
审核竣工图及其它竣工资料。
整理好归档监理资料。
3.2.2 投资控制
(1)协助总监审核工程款支付申请表,并报总监审定。
(2)审核遵循以下原则:质量验收合格、施工合同内的工程量,并进行现场核对计量。
3.2.3 进度控制
按周检查进度计划实施情况,记录实际进度及相关情况,并在进度计划形象图上显示。当实际进度滞后于计划进度时,利用监理例会或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指令承包商采取调整措施。若实际进度严重滞后于计划进度,则及时报告总监,由业主与总监商定采取进一步措施。
3.3.1 监理检查控制的方法及措施
3.3.1.1 熟悉图纸、合同文件、《验收规范》、《质量标准》,对每个工作面的施工内容了如指掌,按照批准的监理实施细则积极主动地展开工作。
3.3.1.2 做好监理日志;重大问题及时向总监请示、报告;及时收集、整理本专业的监理资料;参加例会;参与编写监理月报。
3.3.1.3 样板工程项目
各类电线、电缆、配电箱(柜)、线槽、系统设备等材料要求厂家先送样板,经业主、承包商、监理检查同意后,再签订供货合同,批量进场,按照样板验收。
3.3.1.4 下列部位及工序实行旁站监理:
(1)柜、盘的平整度、水平度、垂直度测量;各种距离的尺寸测量。
(2)螺栓紧固程度做拧动试验。
(3)需做动作试验的电气装置,如各类电源自动切换或通断装置的调整试验。
(4)供电线路的绝缘电阻的测试。
(5)接地(PE)导通状态测量。
(6)开关插座的接线正确性检查。
(7)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和时间数据值测定。
(8)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测定。
(9)空载试运行和负荷试运行检查等。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管理
Abstract: the paper of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elementary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rban rail traffic should stick to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s a whole, reg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information intellig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At the same time, urban rail traffic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and improve.
Keywords: urban rail traffic;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准时、快捷、舒适、环保等优点,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我国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却非常迅速。目前,国内有近三十个城市正在进行或筹建城市轨道交通,我国已迎来了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
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研究已从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转向技术与管理等具体领域,工程建设已进入到网络化、区域化与制式多样化的新阶段。特别是近二十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实践,表明我国已基本走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初级阶段。随着愈来愈多的城市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今后,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将会进入到一个更加理性、更加成熟的时期。因此,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和管理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有近十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近三十个城市正在进行或筹建城市轨道交通。特别是近20年来,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规模和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进展。近二十年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实践证明,国内在工程建设的许多技术上并不落后。例如:明挖法、盾构法等技术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跨度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接近了国际领先水平。然而,在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规划与设计、关键技术与设备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国内尚有一定差距。
1.1在城市轨道交通机械化施工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所使用的盾构隧道掘进机主要靠进口。
1.2在城市轨道交通专用系统设备方面,诸如:通信、信号、AFC等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水平与国际相比有一定差距。
1.3在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系统集成能力不强,缺乏具有对工程项目管理、设计、咨询、施工、运营进行全过程管理的专业化公司。
1.4在运营管理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我国人工较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较低。正线每公里运营管理人员接近先进国家的两倍。
1.5在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创新上国内存在明显不足,尤其在新型交通系统研究与开发方面。
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趋势
2.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统筹化
为加强与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国家采取了先批线网规划再进行项目立项审批的政策,就是从政策上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统筹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前提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这有利于不同交通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利用,以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建设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一个地上、地下统一规划建设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地面公交之间的接驳换乘产生交通枢纽问题,需要从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上综合规划与设计,充分考虑地上与地下、长途与短途、高速与低速、汽车与火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立体接驳与平行换乘。目前,国内交通枢纽存在的最严重问题就是乘客换乘不方便,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技术与管理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设计。
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已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系统技术标准与方案、车辆段与停车场、主变电站、联络线等综合规划方面的专项研究。
2.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区域延伸化
大城市在由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城镇区域体系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一种提供由中心城区到郊区城镇(副中心区)的市郊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需求,即市域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市域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大,一般采用公交化运营模式。因此,市域城市轨道交通在交通制式上、线路敷设方式上可以多样化,在系统技术与设备标准上也应适当降低。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在开展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已着手开展市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编制工作,个别城市已启动了市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2.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装备国产化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资规模巨大,而国产化是降低工程投资的重要途径。车辆与机电设备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核心,是确保工程安全、正点运营的关键。资料表明:车辆与机电设备系统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安总投资35%~40%,运营中车辆零部件维修费在运营成本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车辆与机电设备系统国产化对降低工程造价、节省运营开支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制造企业通过与国际企业合作进行产品开发与生产,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也降低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成本。然而,国内更应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提高,做到自主研发并真正实现国产化,逐步开发研制关键零部件及易损易耗备品,在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大幅度降低工程成本。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施工过程;安全问题;对策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建设及管理具有相当强的专业性,其设备构成较为复杂,加上城市轨道交通承载的客流人数较多,需要在其施工组织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因此,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建设中出现的不全因素,建立健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及应急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1 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是通过将车辆固定于导轨上,借助轮轨,针对客流人群采取的客运交通方式的统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虽起步较晚,但建设速度较快。如南京轨道交通,现阶段建设里程已经突破了400km,拟建城市数量也在逐步扩展中。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涵盖了施工组织、客流分析预测、运输、车站组织、轨道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要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尤其需要在其施工组织阶段强化施工安全,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的安全高效。
2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建设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及其成因
2.1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阶段存在质量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与其他施工活动相比,其工程量更大,各项施工要求更高,应注意施工质量的控制。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中较易出现前期统筹工作开展不力,施工活动中盲目赶超工期等现象,施工质量难以保证[1]。如在前期筹备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建设许可,但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常出现施工在前,许可在后的情况,一方面施工组织不完备,施工图纸设计不周等现象较多,给施工安全构成了隐患;另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无法及时介入施工安全监管工作,加大了施工建设的质量风险。
2.2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理单位监管力度不强
在城市轨道施工中,相关的监理人员对施工质量管理较为松懈,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检查制度进行巡检,出现了监管漏洞;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理人员也呈现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等特点,无法全面到位地指出施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整改及停工通知下发不及时,对出现问题的责任追究不力,不报或谎报等现象较普遍。
2.3 城市轨道施工建设阶段人为因素的制约影响
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规模上虽然不断扩展,但在设计中存在设计不够专业、工程勘察不够仔细、设计方案盲目套用、创新性不足等问题[2]。一方面设计方对城市轨道交通专项建设没有及时开展专家论证,对建设风险评估不足;另一方面施工方没有对施工建设区域地质状况加以详细勘察,导致施工方案中的相关施工措施与实际地质状况不符,极易引发施工安全事故。
此外,在城市轨道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监理人员的人为疏忽,如施工流程的不规范,施工过程的监理空岗,安全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的缺失等,都会导致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处于不安全状态。
2.4 城市轨道建设应急管理方法针对性不强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部分属于室外建设施工,不可避免会遭受到各类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种环境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因素上。如大风、强降雨、暴雪等恶劣天气影响了施工建设的进度,另一方面也会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露天轨道线路构成影响,增大城市轨道施工及运行的风险。在应对这种不利施工环境条件时,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管理应急方案制定针对性不强,没有形成系统的应急管理方法。
3 强化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及应急管理模式的相关对策
3.1做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施工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我国已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从原有的理论研究步入了具体实施阶段,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工程规划及施工中存在较多问题。要保证我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平稳运行,首先需要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规划设计工作,根据城市发展情况及实际建设环境对城市轨道建设进行论证,避免出现盲目建设的情况。在施工环节,施工单位要认识到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的复杂性,做好质量控制管理,通过规范有序的施工制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
3.2 识别城市轨道交通的各类安全隐患及风险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应对各类安全隐患加以识别,将风险识别范围扩大到以下几方面:第一,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建设区域的地质地貌;第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各个分项工程;第三,城市轨道交通的各项设施设备;第四,设备的日常管理及定期维护;第五,城市轨道交通各部位工作人员及乘客;第六,施工建设及运行环节紧急状况的预测。在确定出各类安全隐患及风险易发节点后,找出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漏洞,实行预防和处理相结合,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程序,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或消除各类风险隐患要素[3]。
3.3 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目标和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在目标及其方案的制定上,应侧重建设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勘察方、设计方、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各部门的责任加以明确,对其工作质量进行监督考察,确保各部位充分履行其质量控制职责。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各职能部门实际情况,确定安全管理目标和具体实施程序,对目标的执行情况加以考核。例如,我省政府颁布实施的有关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相关规定中,就将施工建设方作为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控制的首要责任主体,有效提高了建设企业安全管理意识和施工建设质量。
3.4 实行更全面的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建设管理责任机制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建设及管理中出现的责任意识不强,施工质量欠佳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受到企业管理和具体施工项目管理相分离这一现象的制约 [4]。针对这一情况,政府应发挥其调控作用,可以将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质量与相应的企业信用评分挂钩,在工程的招标及投标环节予以体现,从而督促施工建设方强化施工安全管理责任意识,主动自觉地完善企业项目管理及现场管理中的各项安全施工措施,达到消除施工安全隐患,提高施工质量。
3.5 健全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系统
在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系统的建立健全上,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制定出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计划,计划中应包含应急处理实施单位、应急处理岗位、人员的职责、紧急情况下人员的疏散方案,各部门的紧急联系号码等。(2)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系统的设施设备,如紧急通信系统、消防设施设备、应急照明系统,紧急状态下的隔离阀、开断闸系统,紧急逃生装备等。
4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专业性、复杂性,导致其在施工及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应注意做好施工建设的安全措施,建立健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及应急管理模式,以此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宁.城市轨道交通勘察施工的管理与质量控制对策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4,(30):314.
[2] 孙康健.对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技术要点和管理的探讨[J].中华民居,2014,(2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