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市场趋势分析范文

市场趋势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6: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市场趋势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市场趋势分析

篇1

中国茶叶学会副会长兼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福建省茶叶学会会长冯廷在谈到2009年茶市动向的时候,提醒业界关注茶市趋势。他认为,从总体上看,红茶、武夷岩茶市场趋热,铁观音、白茶、绿茶平稳发展,因为花茶的价位较低,更适合金融危机下的购买力而探底回升,普洱茶市场仍处于低迷状态,高档茶不好卖了。茶叶消费多样化, “红茶”备受青睐

世界上90%的茶消费者都喝红茶。在2008广州茶博会上汇聚了世界与中国各地红茶,和乌龙茶一样,红茶也大受欢迎,掀起了一场经典的“红茶风暴”。2008年中国的红茶出口呈上升趋势,红茶出口2.68万吨,出口金额4084万美元,平均单价1521美元/吨,同比分别增长26.6%、40.14%和10.7%。国际国内红茶消费都在升温。

茶叶消费的多样化还表现在:从消费人群看,茶叶消费者呈年轻化倾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喝茶;从口味上看,有一部分消费者口味正由传统口味向新口味转变。如四川的藏茶,加入了花茶元素,口味新鲜,称为“爽茶”,许多国外朋友大加赞赏。茶食品、保健类的茶品,也将会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质量安全门槛越来越高

近年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不断提高茶叶检测标准。2008年8月1日起欧盟已将对残留在茶叶中的农药硫丹限量从30mg/kg调整为0.01mg/kg,把检测标准提高了3000倍。而在9月1日,对出口到欧盟的茶叶检验将由原来的100多项增加到200多项。日本有关方面也表示,从2009年5月起,将实施新的《食品卫生法》,对茶叶农残限制有明显变化,将农药残留由83种增加到约144种。

2008年10月,我国实施第一个针对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制订的《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国家标准。国家还成立了茶叶质量标准委员会,各地都相应的加大了监管力度。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日益红火

台湾茶业界很重视中国内地市场的开发。2007年,台湾单销大陆的茶叶出口额就达116万美元,足足比5年前增长8倍。两届海峡两岸茶博会上台湾展位个个爆满,上海等其他茶博会暨海峡两岸茶业交流会也是人气旺盛。

“在我们看来,大陆最具诱惑力的,一是广阔的茶叶种植基地;二是庞大的茶叶消费市场。大陆13亿人口啊,这么大的市场摆在这里,我们怎么可能不来?”陈重嘉先生道出了台湾茶人的共同心声。普洱茶要“触底反弹”尚需努力培育市场

2007年,普洱茶市场泡沫被击破。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接踵而来。许多茶商都有“不抱多大希望”的心理准备。由于普洱茶产品良莠不齐,曾经被炒到癫狂的普洱茶市场近期又上演了高台跳水,市场正在向其价值回归,消费者也有一个理性接受过程。目前普洱茶市场正在向良性方向转变。2009年,普洱茶经过多年的起起落落之后将进入相对平稳期,但要重振雄风还有待努力。

市场倾向名优茶

近几年,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有一定能力的消费者对于茶叶的消费越来越看重品质和品牌。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更加注重茶叶的品牌和包装,买茶叶奔品牌的现象已日渐普及。散装的、无牌无名的茶叶市场份额将逐步缩小。

2009年中国茶叶学会将推动茶界重点加强品牌宣传力度,引导各主要品牌企业加快扩张步伐,抢占终端市场。品牌建设将是今后中国茶企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各大产茶区,各大茶类都将逐步形成一批知名品牌。这也标志着茶叶品牌化经营时代真正到来。

营销制胜将突出特色茶文化

茶文化活动营销能避开国内媒体广告近年来收费居高不下的状况,为企业节约大量的宣传成本,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创造强大的影响力,为茶界人士所推崇。2009年,茶文化活动营销仍然是主要营销手段。茶界人士都在积极筹备举行第三届海峡两岸和成都等茶博会。

科技创新,产业化生产,提高茶叶附加值

2008年,各地实施茶叶产业化生产,实行茶叶再加工,生产茶饮料,年产值递增30%。安溪县引进生产“茶氨基酸”5条生产线年产值将达10亿元,第一条生产线已经落地投产。另外,各地通过茶新品种培育、制茶工艺技术创新与引进、茶农技术培训等科技创新,带来茶业突破性发展,如安溪铁观音新工艺,金观音成功培育,武夷岩茶新品“金骏眉”红茶1公斤售价达1.6万到2万元。

茶叶价格整体趋向平稳

茶叶的健康、和谐理念越来越为更多人所接受,茶企标价的理性回归,各类茶的标准相继实施,也有利于价格管理和控制。目前,中国茶叶产量在不断增加,消费需求不断扩大,中国茶叶70%是内销,产量与内销市场基本上呈正比增长。这样的宏观供求关系决定了今年茶叶价格不可能大起大落,将趋向平稳和理性。

2007年国内茶叶产量达116万吨,排名世界第一。2007年中国茶叶出口8.9万吨,同比持平略微上升,出口金额6.08亿美元。2007年,我国的茶叶产量和产值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与此同时,2007年也是我国茶叶价格波动最大的一年。

2008年对于中国茶叶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雪灾,地震,美国信贷危机等诸多负面因素的影响茶叶行业正常发展。从总的情况看,2008年茶叶总产量将在115万吨左右。2008年1~8月中国精制茶叶加工行业产值为217亿元,同比增长29.97%。

篇2

北方:很多城市发展了大量的城市景观生态林,沿铁路干线绿色通道工程、生态防护林建设、绿化工程,还有广大农村地区也开始发展林业及农民新居配套绿化建设,使得绿化苗木用量大增,其中国槐、垂柳、白蜡、新疆杨等传统苗木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另外,胸径8厘米左右的臭椿、刺槐、沙枣、香花槐等苗木的需求量比2011年增长了30%左右。随着国家对环境、生态保护以及绿化面积开发力度的加大,绿化苗木市场还将更加火暴。

南方:各地绿化建设力度还在增大,很多城市,包括二、三线城市都在加大绿化速度、力度和广度。如湖北省的武汉市为打造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城市生态建设和绿地改造,要在未来4年内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园绿地10平方米,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由此导致武汉市周边地区苗木市场较为活跃,不少苗木价格有了明显的上涨,直径18.1~20厘米的常绿乔木香樟价格在2200元以上,直径3.1厘米以上的黑松价格也呈上升趋势。此外,大规格(直径10厘米以上)的重阳木、合欢、栾树、榉树、乌桕、法国梧桐、银杏、枫杨、金钱松、水杉、白玉兰、紫薇、杜仲、七叶树、樱花、鸡爪槭、元宝枫、江南桤木等苗木,价格都呈上升趋势。类似武汉市的南方城市不在少数,尤其是原本绿化环境不算出色的省(市、区),这些地区对绿化的开发力度会随着国家的重视而更加重视,无疑也是绿化市场发展的另一股推动力。

二、花卉市场

常绿灌木市场价格上扬的品种有:大规格龙柏、蜀桧柏、各种规格的法国梧桐、金边黄杨、大规格红花檵木、杜鹃(夏)、毛鹃、含笑、狭叶十大功劳、金丝梅、罗汉松、杨梅、树型较好的石楠等。另外常绿金丝桃现在各苗圃库存量较少,估计价格也会上浮;花叶熊掌木,货源紧缺,价格较高。

落叶灌木类市场价上扬的有:八仙花、腊梅、山麻杆、十小蘖、6厘米以上规格的垂丝海棠等。

草本类花卉:国产花卉走入国际市场的不多,开发空间还比较大。引进花卉在国内市场还比较走俏,且多以切花为主,主要是通过零售市场出售给个人消费。

三、部分地被类绿化植物走势

篇3

对本轮房地产行业上升周期的判断

全国房地产开发业综合景气指数(简称国房综合景气指数)是反映房地产行业整体运行趋势的量化指标,从中可以把握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周期与规律。我们对该指数近几年走势研究后发现: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运行周期一般在7~8年的时间跨度,5年发展2年回落。从一个完整的运行周期来看,上一轮上涨周期是从1998年年初起步,到2003年2月到达高点109.14,上行周期运行约5年左右。之后该指数从阶段性高点逐步下滑到2005年12月的最低点100.61点,下行周期约2年左右。

本轮上涨周期从2005年12月起步,先缓步走高到2006年11月的103.92点,又短暂调整到2007年3月的101.22点,随后一路走高,至2007年11月该指数攀升到106.59的两年内最高点,至2008年3月又略有回落,短期可能面临调整。如果将2005年12月看作本轮行业上升周期的起点,近2年房地产行业景气度是一个“稳步上涨11个月,后调整4个月,再持续上涨8个月并创新高”的振荡走高的态势。上涨过程中虽然中间有调整,但调整时间较短(仅4个月),且最低点仍比上一轮运行周期的低点高了0.61个点,说明底部抬高,上升趋势未变,目前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另外,本轮上升周期的最高点与起点的差别是5.98个点,而且近5年行业景气指数均维持在100点以上,证明房地产行业近5年来始终维持高景气度。

我认为,未来几年,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币加速升值、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升级带来住房刚性需求强劲的一个特殊发展阶段,对推动房地产市场向前发展的动力将会更加强劲。未来虽然有政策调控打压导致走势的微幅修正,但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趋势不变,而且本轮景气上升周期的持续性与时间跨度预计会更强。上一个景气上升周期持续时间是5年左右,保守地看此次景气上升周期至少维持5年以上时间,即至少持续到2011年左右,但在上升过程中存在振荡调整的可能性,将可能采取螺旋式的振荡上升走势,景气指数将可能会创出历史新高。

全国房地产市场走势分析

从一个完整的运行周期来看,上一轮房地产景气周期是从1998年年初至2005年年末结束。上一轮行业运行周期主要是由住房制度改革推动的,主要体现为以投资拉动为主导,但由于房地产市场消费主体不成熟,市场运行不规范,所以该轮周期的市场相对平稳,投资额始终小于销售额,说明市场需求不旺盛,房价表现整体上相对平稳。由于主要受投资拉动影响,在2004、2005年的国家宏观调控下,这一轮房地产行业景气度结束上升周期而出现回落。

新一轮国内房地产运行周期起步于2005年末,由于市场较规范与消费主体趋于成熟,市场化明显增强。2005年后,固定资产投资高企与城市化进程加快使房地产投资额持续上升。但更重要的是,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口红利因素集中释放、住房消费升级导致的住房刚性需求及改善性需求迅速提高,导致市场需求异常旺盛,销售额加速上升,并在2006年销售额超过投资额呈加速上升态势。因此,以需求拉动为主导是本轮周期与上一轮周期最大的不同。

我们看到,受需求拉动的本轮上升周期大大强于上一轮周期,表现为投资与需求强劲,而且需求明显强势,呈现“量价齐升”走势。2006年前商品房的投资额与销售额上涨比较平稳。之后二者开始加速上升,施工面积与新开工面积都开始加速上升,并且刺激了开发商的开发投资热情,2006年开始投资额超过销售额呈现加速上涨,销售面积超过竣工面积,表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购房需求逐渐释放,2006年后房价加速上涨。由于2006、2007年需求增长过猛且略有透支,短期房价上涨过快,需要市场经过一定时间的消化,加上政策调控的影响,造成2008年年初以来出现市场观望、需求萎缩、部分城市房价下调,预计短期内行业景气度可能调整,但未来持续上升趋势不变。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币加速升值、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升级带来住房刚性需求强劲的一个特殊发展阶段,对推动房地产市场向前发展的动力将会更加强劲,加上政策调控有助于延续行业的景气度,因此,预计本轮行业景气度上升周期将持续到2011年左右。

上海房地产走势分析

我们将上海与全国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进行对比后发现,上海房地产上升周期在时间上领先于全国,且价格上涨幅度远超过全国整体水平。上海本轮上升周期起始于2000年,此后销售价格指数一路上涨,在2001年后销售额超过投资额,之后二者的“剪刀差”逐渐加大,显现需求超过供给,在2005~2006年间略有收窄(期间国内其他城市在加速上升),之后二者差距又拉大,前者始终高于后者。与此相同,商品房的销售额与销售面积至2001年始均呈现“量价齐升”的局面,上海房价表现为2000年后开始上涨,2005年3月~2007年9月间维持高位盘整(其间出现销售额略有回落),而后又加速上升的走势。因此,在上一轮运行周期中,上海房地产市场的上升周期起步于2000年,高点出现在2005年初,之后至2007年下半年为下降周期。可以看出,上海市场的运行周期是先于国内市场上涨,先于国内市场下降,且处于强势调整。2007年下半年开始,上海市场又开始酝酿新一轮的上升周期。

为什么上海未来几年将处于新一轮的上升周期?我们通过反映市场供需情况的判断指标来加以分析。施工面积/销售面积可以预示短期内的市场供需情况。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可以预示中期内的市场供需情况。竣工面积/销售面积可以表示现阶段内的市场供需情况。投资额/销售额表示中长期1~2年的市场供需情况。比值等于1表示供需平衡,比值大于1表示供给过剩,比值小于1表示供给不足。

上海市场的施工面积/销售面积指标近10年始终维持盘整,并且在2007年接近历史低点,显示短期内供给非常不足。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两个指标与其表现极其相似,都是近4年持续走低,在2007年更是创下近10年低点(比值分别为0.61、0.91),由于预期供给不足,刚性需求与投资需求巨大,预计短期(1年内)、中长期(2年或以上)上海市场都将面临程度不同的供给不足状况,这是上海市场景气度未来维持上升的市场基础。受政策调控(主要是房贷收紧抑制需求)影响,2008年上半年房价上升趋势可能趋缓,如果信贷政策略有放松,则会呈现价升量增的局面。但是,未来区域内将会出现市场分化与产品分化,即内环内核心区域及高档住宅产品价格将会持续走强。

深圳房地产走势分析

深圳市场基本与全国市场同步。深圳上一轮上升周期起步于1998年,2003年见景气高点,之后经历2年下降周期至2005年。本轮上升周期起始于2005年,2005年销售额上涨后与投资额持平,之后超过后者形成“剪刀差”,但两者在2007年开口差距相对不大。2005年销售面积上涨后与竣工面积基本持平,显示供需相对平衡,2006年超过后者,显示市场略有供不应求,但在2007年又重新低于竣工面积,这表明近三年市场供需相对平衡。深圳房价在2005年开始稳步上涨,在2006、2007年开始加速上涨,2008年开始深圳市场出现调整。

如何看待今后几年的深圳房地产市场呢?可以通过深圳地产市场的供需指标来对比分析。施工面积/销售面积指标在2000年至2004年稳步上涨,该比值从5.6上升至8.8,供给充足是近年市场保持供需相对平衡的主要原因,随后该比值在2005年、2006年回落至5以下,又在2007年重新上升至5.7。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二指标走势与其较为相似,都是在2004年或2003年开始回落,在2006年达到阶段性低点且小于1,但在2007年又有反弹且大于1。以上指标均预示未来1~2年深圳市场存在供给略大于需求的状况。

综上分析,深圳房地产市场由于经历过90年代初的热炒,在1993年宏观调控下出现大幅调整,由于受到市场洗礼,1996年后进入平稳期,且一直持续到2005年左右,市场始终保持“量稳价平”的平稳态势。但从2005年开始,市场短期供给(特别是关内等市中心地带)略显不足,加上投资与投机资金的炒作,房价经历了“2005~2006年的稳步上涨、2007年的加速上涨”,成交量也持续放大。经过一轮“热炒”后,投资投机资金退潮,加上中短期内市场供过于求,深圳房地产市场未来将可能会调整1年左右时间。

北京房地产走势分析

在本轮上升周期中,北京市场基本与全国市场同步。本轮上升周期起步于2005年,在2005年销售额超过投资额形成“剪刀差”,之后销售额上升略快于投资额并保持到2007年,但二者在2007年开口差距相对不大,说明2005年开始产生的需求增加,而供给相对不足导致市场景气度上升。

施工面积在2000年加速上升后,在2005年出现高位后略有回落。施工面积/销售面积指标在2000年以来保持相对低位,至2003年后又略有下降,在2005年达到最低值3.83,这是直接导致2006、2007年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而2006、2007年受奥运前效应影响又逐渐回升至4.80。

新开工面积在2000年开始上升后,在2003年达到相对高点,之后逐渐回落。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指标在2003年前相对低位振荡,之后又有所下降,同样在2005年达到最低值1.06,这与施工面积/销售面积指标的走势基本相同。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近13年的竣工面积始终低于同期销售面积,显示供给始终相对过剩。而竣工面积/销售面积指标始终大于1也证明了这一点。但该指标在2000年后始终保持低位(小于1.43),在2006年达到最低值1.22,在2007年反弹到1.33。说明北京市场近13年来供需指标始终相对稳步,这与北京房地产市场化不明显、住房交易量不活跃的特征相吻合。虽然以上指标均说明相对上海与深圳,北京市场供给过剩的情况严重,但2007年的几项指标处于近10年的取值范围内相对低位,表明未来市场虽然供给过剩,但对市场实际冲击不大。

综上分析,北京房地产市场相对上海、深圳落后,从北京市场近10多年供给始终相对过剩可以看出,市场化程度不高,开发与交易均不活跃。在上一轮运行周期中开工量、竣工量与成交量增速均保持相对平稳,房价在2005年前也相对稳定。在本轮上升周期中,由于受2008年奥运会影响,2006年特别是2007年北京房价出现快速上涨的同时,销售量却出现下滑,呈现“价升量减”的市况。由于供给相对过剩,说明2007年房价上涨中投机需求推动的因素较大。预计2008年开始北京房地产市场未来1~2年内将面临调整态势。

二线城市市场分析

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没有列出各地房地产的细项指标情况,但在这里将各地市场的现阶段、短期、中期供需指标进行一下比较,选择更有发展潜力的区域房地产市场。我们选取一线城市中的上海、北京、深圳,在二线城市中选取了长三角区域的杭州,环渤海区域的天津、中西部城市的武汉、重庆、成都、昆明,东北地区的大连、长春。

从反映现阶段供求结构的竣工面积/销售面积指标来分析,现阶段市场供给不足的一线城市为上海(0.91),而深圳(1.14)、北京(1.33)是所有选取城市中供给最过剩的。绝大多数的二线城市中现阶段市场均表现为需求大于供给,即供给不足(该指标都小于1),供给紧张的城市依次为昆明(0.41)、成都(0.47)、大连(0.52)、重庆(0.63),天津现阶段供给相对过剩(1.11)。

从显示短期供求的施工面积/销售面积指标来看,短期内供给相对不足的一线城市是上海(2.91),而深圳(4.80)与北京(5.69)供给充足或过剩,二线城市中供给相对不足依次为中西部城市中的昆明(1.78)、武汉(2.81),成都、重庆供给相对平衡,供给相对过剩的城市依次为杭州(4.35)、长春(3.47)。

从反映中期供需的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指标来看,

未来1~2年内供给相对偏紧的一线城市是上海(0.61),供给相对过剩的是深圳(1.58)、北京(1.17)。二线城市中供给偏紧的依次为中西部城市中的昆明(0.45)、成都(0.98)、重庆(1.00),供给偏松的为东北部城市大连(1.43)、长春(2.48)。

投资额/销售额表示市场中长期的供需情况。该指标大于1的只有长春,其余均在1以下。该指标显示,上海的中长期供给依然非常紧张,在所有选取城市中最低(0.42),其次是天津(0.56)、深圳(0.59)、杭州,而武汉、重庆、大连、成都的该指标接近于1,显示中长期供需相对较平衡。

综合所述,以上指标是从区域市场的短期、中期供求情况来分析的。一线城市中上海即使按目前需求水平计算,现阶段供给略显不足,未来一年内供给相对不足,两年内的供给则非常不足,但当地购房需求巨大且增长很快,从中长期来看市场前景最被看好。深圳与北京在一年左右内供给存在过剩,但深圳1~2年后供给将显现不足,而北京由于供给始终相对过剩,预计深圳市场将会盘整一年左右,而北京可能会调整更长时间,以消化过快增长的投资需求。未来1~2年后由于自住及改善等刚性需求的释放将会推动当地市场继续走强。

二线城市中表现不一,珠三角及长三角大部分地区市场运行情况基本与国内整体市场同步,目前处于上升周期中的调整阶段,但中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城市仍处于上升周期中的加速上升阶段。

我们认为,中西部城市由于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及推进城市化建设,未来该区域市场前景看好。我们注意到,昆明、武汉、重庆、成都等大部分城市在2006后才开始走上升周期。其中,昆明在目前至未来两年内供给都显不足,当地房价相对不高且涨幅较小,可以重点关注。武汉市场在1~2年内供给不足,短期及中期看好。重庆、成都等城市短期内供给相对不足,但近年来众多开发商在当地加大了项目开发建设,预计未来中长期将变成供给平衡或略显过剩,短期看好,中长期市场看淡。

天津短期内供给相对充足,但中长期供给不足,国家推进滨海新区建设将有助于提振外来购房需求,天津市场短期看淡,中长期看好。

篇4

一、露酒的产业优势

(一)露酒的产品特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对露酒的定义,露酒是以蒸馏酒、发酵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以食用动植物、食品添加剂作为呈香、呈味、呈色物质,按一定生产工艺加工而成,改变了其原酒基风格的饮料酒。它也具有营养丰富、品种繁多、风格各异的特点,露酒的范围很广,包括花果型露酒、动植物芳香型、滋补营养酒等酒种。露酒改变了原有的酒基风格,其营养补益功能和寓“佐”于“补”的效果,非常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健康需求,赢得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二)露酒可供开发的资源潜力巨大

露酒主要是以酒基和原辅料按照生产工艺加工而成。其原辅料可供选择的品种很多,具有强大的优势。如:宫丁香、枸杞、人参、蛇、当归、动物、动物的骨骼等等,可以说,凡是中医能够入药的品种,基本上都能按照生产工艺而生产露酒。特别是近年来应用科技的发展,原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野生资源类有红景天、刺梨等野生果;花卉类中如梨花、玫瑰、茉莉、、桂花等。为露酒的产品细分、市场细分、功能细分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饮食类产品已不再过分关注“饱腹”和“享受”,逐步开始关注人体肌能的调理作用。广大的社会需求奠定了露酒较其他饮料酒更具有特殊优势。

(三)产品层次空间巨大

首先,露酒是改变了原有酒基风格的饮料酒,因为其所添加的原辅料的自身特性,露酒可以延伸为不同香型酒、营养酒等,同时也可以向上延伸为保健酒。如湖北劲牌酒业有限公司的“中国劲酒”、海南椰岛股份公司的“椰岛”牌鹿龟酒、河北丛台酒业的“梨花酒”、山西汾酒公司的“竹叶青”酒等都是露酒范畴。

其次,随着葡萄酒、果酒行业的不断规范,特别是在葡萄酒取消半汁酒之后,生产全汁酒成本较高,而干酒自身的苦涩味等因素,影响了葡萄酒、果酒在市场中的消费群体普及速度。而以果味酒作为酒基的露酒解决了生产成本和产品自身的风味问题,为果味露酒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如山西的“柔丁香”葡萄露酒就是果味露酒的典范,成功解决了山西绝大部分妇女和青年消费群体对干酒口味的不适应和全汁葡萄酒生产成本过高,产品可操作性空间较小的问题。

二、露酒市场发展趋势

(一)露酒品牌逐步形成:

露酒的发展应该以调整产品结构为主攻方向,产品以色、香、味、美,适于佐餐的质量为主,以消费者需求的口味为依据,实施产品定位,档次要分明,使产品更加贴近消费者的大众需求。前几年,许多企业看好露酒这个的朝阳产业和高利润,一哄而上,没有注重培养自己的优良品质和品牌。一些保健酒厂刻意追求古方、民方,夸大功效,误导消费者,一度使露酒陷入了危机。

近年,随着GMP标准的实施,我国的果露酒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许多保健酒企业也逐步开始转向大众露酒产品市场,开始了品牌与品质的塑造。一些露酒企业已经在酒类行业形成了相当的知名度,在市场上也具有了较高的占有率。

(二)露酒的品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随着消费者自我消费意识和理性消费观念的增强,消费者在消费露酒时更加关注产品的品质。以前在露酒行业经常出现刚开始产品、市场都很好,但过不了多久,就急速滑坡的现象。产生这种情况的基本原因就是产品质量和夸大宣传等因素。所以露酒的品牌建设,必须要注重产品自身的品质和正确引导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三)露酒企业逐步向规模化过度发展:

前期国内露酒产品的主要特点就是类型多,产量小,专营的少,兼营的多,企业分散形不成规模生产。而露酒的生产工艺大多保持了传统工艺,产品技术含量低,更新换代速度慢等因素,使露酒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适应露酒品牌建设,企业必须要向规模化过度发展,加强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开发能力,提升产品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强化正确引导,树立新形象。

(四)产品结构更加细化、合理:

篇5

【关键词】市场营销;发展;趋势

一、市场营销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营销学是产生于美国的一门新兴学科,最初只是广告学范畴里的一个“推销术”,真正的营销学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那时,经历过战乱的世界开始大力发展经济,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初步形成,市场的竞争初具雏形,因此,为了适应客观经济的需要,现代营销学应运而生。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企在市场上的营销轨迹和活动规律,简言之,就是研究卖方市场如何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转移到买方市场。它要站在卖方市场的角度去考虑产品的竞争力、定价的合理性、使用的舒适度等等,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为企业赚取经济效益。

二、中国市场的营销现状

1.受众对市场营销的认识处在初级阶段。相较于20年前对于市场营销的陌生,今天的消费者对“顾客就是上帝”、“以消费者为中心”显然不再陌生,但是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受众对市场营销的理解还处在初级阶段,常年的计划经济在其中也起到了不小的阻碍作用。

2.经营者的营销理念滞后。中国的企业领导者对于营销概念的接收起步较晚,为了应付瞬息万变的市场,不得不进行恶补,这就造成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中,营销理念的实践率不高。实际的后果就是企业的库存高,商品的流动率慢,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售后运作慢等情况比比皆是。面对愈发理性的消费者,中国的企业在开拓市场和把控市场方面的能力远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需要。这是因为我国从改革开放到和跨国企业的正面交锋中间只有短短三十年的时间,时间永远是培养成熟的一个关键性标志,三十年对于培养一个成熟的企业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何况还要面对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企业的领导者在思想观念上没有充分的准备,自然无从谈起将营销工作提升到战略的高度。

3.企业的品牌意识淡薄。品牌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名词,它决定了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这样的形象包含了产品的质量、企业的服务、消费者的满意程度等等,它是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集中体现,其树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缜密的战略思想和周密的计划,要摒弃急功近利的行为,企业要认识到广告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只有和企业的实际行为相连接才能产生正面的强化形象的作用。目前,大部分的企业走入一个误区:是将品牌建立停留在大量投放广告的阶段上,擅长舆论造势,却忽视了产品的结构调整,用短期利益换取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先进的技术和新颖的设计、坚实的质量、诚信的声誉、完善和便捷的服务才是企业在品牌建立过程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4.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中国市场的营销工作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这与他们的流动性大有关系,造成流动性过大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不高,收入与付出难成正比,工作压力大;如果企业对他们的管理与培训不到位,它们对于工作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营销=推销,也就很难再有发展的动力,一旦遇到更好的职位就流失了。

5.中国的市场营销前景广阔。综上种种虽然是我们无法在短期内改变的现状,但也应该看到,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市场,70%的农村等待开发,这意味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庞大的市场份额,对于刚刚在中国起步的营销学,只要企业找到适合的市场定位,是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的。

三、中国市场营销的发展前景

1.定位目标市场,细分营销策略。随着日臻完善的市场经济,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越来越成熟,购买行为越来越理性,他们会从同类商品的对比中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商品,再有,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生活区域、不同的价值需求都决定了消费者在选择上的差异性。因此,对市场中的目标人群进行细分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它是企业走进消费者最为便捷的途径。这样的营销策略一定要是围绕着营销目标而进行的,把市场细分为各个年龄段、各个行业特征、各个性格种群,就会清晰地勾勒出自己商品所在市场的范围,在此基础上的细化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这才是营销致胜的王道。

2.建立品牌战略营销。现代经济中,企业的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是企业文化和灵魂的集中体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品牌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强势品牌的建立是保证战略领先的关键。首先,品牌的建立是企业外在形象树立和扩张的重要途径,为消费者的选择提供了一个优先感知,其次,顾客通过对企业产品的选择,又加深了标识印象,从而增强了购买首选的几率,在这样的过程中,消费者更愿意在决策时节省时间与精力,自然而然就提升了对品牌的忠诚度。

3.打造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刚刚出现的时候,网民数量、支付方式、配送网络等等都是一张白纸,但是短短几年,电子商务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网民的激增、通讯技术的一日千里、物流公司的星罗密布是电子商务刚刚兴起时难以预见的。当下,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是每一个企业执行者不能回避的问题,实体经济向电子商务转型,是企业在愈演愈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电子商务不仅仅是对产品的销售,对企业的采购、加工、制造、服务都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集商务管理和网络交易为一体的集成化网络营销方式,包括了咨询洽谈、广告宣传、网上订购、网上支付、交易管理、电子账户、客户关系管理等,一体化的电商营销模式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为企业的发展开拓了更大的市场空间,提高了企业效益。

四、结语

现代营销理念是一套成熟的思想体系,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财富和巨大的消费潜力,我国的市场营销尚处于起步阶段。

参考文献:

[1]赵彦云.《中国的竞争力在哪里》[M].读者,2002(24).

篇6

关键词:传媒市场定位;市场发展;趋向分析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传媒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社会的整体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与影响,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传媒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度中均有所涉猎。可以说其自身的发展与市场地位与人们的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对此下文主要对现阶段的相关传媒市场的定位以及其相关市场发展趋势内容进行了探究分析。

一、传媒市场定位以及优化方式

在传媒市场的定位过程中,基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说,成功的传媒市场定位模式可以在提升其整体的利益效果的同时进行最小的资本投资,也就是说,在今后的传媒的市场发展过程中,要想促进其整体发展,就要保障其具有较为广泛的市场需求,要满足实际的市场需求且其竞争能力相对较强。也就是说在此阶段,无论对传媒行业进行何种的市场定位,都要保障其处于一些高利益且竞争低的环境之中,可以说这是一种缺乏市场定位的发展阶段,这也是传统的传媒市场定位的有效缩写,但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在经济影响之下,相关传媒行业在累积了一定的内涵与资本之后,其逐渐呈现着市场经济利益化的定位趋势,市场份额已与传媒现实的市场利益息息相关,对此要想明确传媒市场定位,在实践中就要对其不断的优化与完善,其主要策略如下:

(一)优势化策略

传媒市场竞争的本质就是传媒优势特征的内在竞争。不同的传媒领域有着不同的优势特征,但是在市场竞争中并不是所有传媒都可以脱颖而出的,这与传媒的自身优势有着直接的关系,传媒的自身优势主要涵盖了资源优势以及能力优势两种模式。在传媒的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传媒只要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就会获得一定的机会,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这种优势逐渐呈现复杂化的趋势。对此传媒行业要想提升其资源以及能力的整体优势要提升一种优势,保持一种特征,进而探究适宜其发展的整个市场空间,这也就是传媒市场定位的结构重构与优化的过程。

(二)周期性策略

传媒产业整体以及传媒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要想有效的实现传媒市场定位的最大化,就要对传媒市场的发展周期进行探究分析,进而获得其产业周期与传媒周期发展的平衡点。在实践中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对额限制没导致其无法提升其市场定位的最大化,但是其相关周期却是整个传媒市场定位的重点内容,对此在实践中要通过优化结构的模式,有效的延长整个传媒市场的周期时间,进而明确传媒市场的整体发展定位。

二、髅绞谐》⒄骨魇朴胂喙赜跋

基于现阶段的传媒发展状况来说,其在实践中收到社会发展以及各种网络媒体的整体影响,在全新模式之下其主要发展具有如下的发展趋势:

传媒市场自身的发展趋势:

第一,传媒的受众呈现广泛化趋势。在网络媒体的发展过程中,新形势的媒体会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优势与特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受众范围,进而提升传媒的影响力,提升其自身的服务效能与价值,进而充分的凸显传媒自身的社会属性以及内在质量,进而使得传媒发展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契合。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为传媒市场发展明确了发展趋势,提升了整个传媒市场的发展,其使得传媒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突破了传统的模式与手段,呈现着多彩传媒内容,在根本上丰富了现有的传媒形式,提升了其整体的覆盖范围。

第二,传媒的整体覆盖范围也会越来越宽泛,基于现阶段传媒的整体发展来说,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不局限于各种信息的传播与新闻的播报,其早已成为人们获得各种信息咨询的有效方式与途径,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其整体覆盖率则会越来越宽泛。

第三,传媒自身的信息质量以及程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传媒的角度对于社会热点等相关信息的报道来说,其整体质量以及深入程度也在不断的优化提升,人们在看待信息的同时,对其内在的价值与含义更为重视,对待事物有着不同的观点,其对于公众产生的整体影响也呈现着积极作用。

第四,传媒的社会角色会越来越重。基于传媒的角度来说,其已然成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利用自身的监督管理以及信息传递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公平发展,推升对社会的监督与管理,对于社会的长足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三、传媒发展趋势建议

在今后的传媒市场发展过程中,其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要充分的融合各种新媒体技术,充分的融合互联网数据内容,基于对实际的数据信息的分析探究,了解顾客的实际需求,进而明确其市场发展定位,为其今后的发展明确方向

(一)基于现有的全球大数据系统,融合云端计算的,加强对传媒受众相关信息的探究分析,说笑呢信息的实时推送。在实践中就是通过“大数据+云端+互联网”的网络终端模式,对受众浏览的网页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受众的爱好,有针对的推送各种服务信息内容,这种具有差异化的信息推送方式,可以有效的突破传统媒体的束缚与限制,可以充分的凸显新媒体自身的优势与作用,对于传媒行业的数值化发展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二)融合科技信息与文化内容。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过程中,各种移动终端的普及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网络信息的三维立体发展,这种具有全方位、立体化以及多角度的发展模式,会充分的融合各种科技信息技术以及文化内容,这种智能化的发展模式无疑是传媒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

四、结语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传媒行业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传媒行业要想充分的提升自身的社会作用与地位,就要明确自身的市场发展定位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推动其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昊天.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5-6-7+10.

篇7

把握细分市场顾客心理,发现并满足客户多层面需求

销售本身是一种引导顾客发现他们所没有发现的需求,对这种需求的把握就是我们所谈的对顾客心理的把握。善于把握客户需求心理的销售就能够在产品推广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举例加以求证。

某客车企业广东市场的销售人员,在争夺广东佛山某大客运公司80台的订单中,并不是用送礼及回扣等方法取得的。该客运公司老总的独生子在广州某高校读书,在其3年的学生生涯中,每个月两煲汤,从佛山到广州,这个客车企业的广东业务员从来不耽误,恰恰满足了客户的这种个人需求,其实远比多给多少回扣更加有用。满足的结果就是该客运公司的老总在短时间内帮助该客车企业克服了种种障碍,顺利拿下了80台客车的订单。

由上述案例可以得知销售理念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挖掘消费者内心真正的需求,然实现销售的关键在于正确探寻目标市场的欲求,并且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有利地传送至目标市场。

销售是一种对客户的正确导向,正是基于这种导向,销售业务员必须理解和把握购买方的心理,并通过他们的心理来开发其表面需求及潜在需求。因此,让客户满意本身就是完成销售的必经战役,它的成败直接决定了销售的业绩。在销售的过程中,必须时时刻刻以顾客满意为中心,这是整个销售环节中最核心的部分。

需求是多方面的,但未必一定是买车的需求。作为客车销售对象,正如例子中所讲,很多人会觉得在实际市场中客户最大的需求就是回扣,其实不然。认真解读需求之后会发现其中有公司层面的需求,有个人层面的需求,有对车辆实际使用技术的需求。公司层面需求包括车辆在不同地区使用的技术差异,车辆价格、售后服务,售前技术指导、客车运营中的专业建议等。个人层面的需求包括个人旅游和其他消费等。个人需求其实也未必都是物质层面的,在与目标客户相处的过程中,尽量融入个体客户的生活当中去,形成朋友角色的关系。往往比见面跟客户就谈回扣更加有杀伤力。

客户因素在细分市场中对销售的影响是最不稳定的因素,销售的目的不单单是把客车卖给客户,而是要从客户那里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客车和服务。要从“我把客车卖给客户”向“为顾客寻找合适顾客使用的客车”的方向转化(我们有些业务人员还停留在销售客车给客户的观点上,忽略客户真实需求,提供不合时宜的产品给客户)。

利用专业知识,与细分市场客户建立信任关系

个人素质方面,业务人员不仅要对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要能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发展性的思维方式、经验积累和鉴赏能力,具备信息比较技能及主动出击的心理准备。

广东湛江某客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中等规模企业,购买的车辆有限,该公司开始一直不断询问某知名客车企业的产品价格配置,目的专为买该家企业的车辆而来。在询价过程中,上海申龙客车公司的业务人员,利用自己娴熟的客车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去该家客运旅游公司调研之后,知道其使用某知名客车的情况及该公司对于车辆的特殊性要求,拿出了一套解决方案。该方案帮助客户解决了该知名客车在使用中的车辆配置不足等问题,使之完全达到了使用要求,该家客运旅游公司对申龙客车的业务人员非常折服。后期客户出于对申龙客车业务人员的信任,连续购买了近50台申龙10-12米大巴(并将技术状态,车辆配置要求完全交予申龙业务人员安排)。在销售的过程中,申龙客车业务人员能够换位思考,将自己处于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公司标准配置基础上,更改了变速箱和后桥主减速比,并提议公司更换玉柴6L发动机,加大空气滤芯,提高减震器承载等,切实提升了申龙客车车型在湛江特殊地区的使用效果,使得申龙客车在车辆节油、底盘可靠性上完全超越了一些知名客车。

客车销售专业知识,可能很多人认为是对车辆技术状态的“专业”,其实不然。在客车销售过程中,可以可能利用到的技能,都应该称为是客车销售业务员必备的专业知识。例如,对车辆技术状态的了解;对客运、公交,旅游等企业的运营赢利实际情况的了解:对车辆销售过程中,消费信贷业务开展的了解:对公司内部技术部分、生产部分的了解等等,这些专业知识彰显了一般业务员和优秀业务员的差别。其一,成为一个合格的业务员,必须敬业。没有敬业的态度,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业务员,结果必然被市场和客车厂所淘汰。其二,成为一个优秀的业务员必须有专业知识的储备,方能在市场竞争中比竞争对手更强。弱势品牌才能战胜强势品牌,强势品牌达到其极致的市场占有率。

换位思考是非常有价值的,其本身是一种逆向思维的方式,从顾客的角度去考虑他们需要什么样的销售。通过这样的思考,销售者将能更好地理解自己与顾客之间的主要矛盾。习惯于换位思考的人才能跟客户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此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上海申龙客车业务人员除了给客户销售申龙的产品之外,还附加了一份无偿的技术顾问服务。这份服务表象上是无偿的,其实已然附加到了申龙客车的品牌里面,是业务员在销售过程中给申龙品牌创造了新的品牌价值,是申龙品牌的延伸。

在细分市场中,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完成销售,形成双赢

广东惠州某运输有限公司,是一个由交通局牵头,三家公司合并成立的一家新公司,购买车辆长期处于分期付款购买国内某两家知名企业产品的状态,公司拥有很好的垄断线路资质,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初期由于车站建设和合并初期的费用,造成资金相对紧张。申龙客车惠州地区的业务人员,在实现销售10台日野发动机客车产品后,发现其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就主动与工行广州分公司的消费信贷部门征求意见,多次促成两家企业的沟通,最终协助惠州某运输有限公司,以车站建筑物加建设用地做抵押向广州工行贷款近2000万元。大大缓解了该公司购车的短期资金压力,该公司终把全年的购车计划全部给予了上海申龙,1-9月该家运输公司购买申龙车辆近60台,全部为客运专线车辆,其中日野车辆占30%。

此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业务人员关注企业的内部需求,虽然此需求跟产品购买无关,但正是这些无关产品的增值,最终全部附加到申龙的品牌价值当中,实现买卖双方的双赢状态及稳定的合作关系。

成功的销售首先是创造价值的销

售,在今天客车销售网络中,产品的同质化程度很高,国内外客车市场环境不同,但相同的是产品并不是唯一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建设和销售团队同样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般客车厂家卖的车型与行业领先者“三龙一通”,绝大部分产品没有本质差异,发动机“三龙一通”可以用玉柴、潍柴,一般客车企业也可以。桥可以用襄樊153、柳汽方盛,一般客车企业当然也可以。在客车品牌还处于弱势地位、市场同质化很高的情况下,不能单单依靠产品本身的创利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住销售过程中的创利因素,也就是构筑客车产品的价值链。

对于一个优秀的业务人员而言,想要提升业绩,超越竞争对手,就要把竞争对手的行为进行分解,了解除了产品的种类不同之外,竞品之间存在的潜在差别。比如是否为客户提供了竞争对手无法提供的低成本服务,进行的业务活动是否真的在为公司品牌创造价值,而实施所提建议是否还能给客户带来好处。这样才能使销售对客户而言具备顾问式的含义,随时提出良好的建议,对于销售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增值服务。

调研细分市场客户对客车产品的特殊需求,并给予满足

细分市场客户对客车品牌的认识是从客车产品开始的。换言之,客车企业首先要了解细分市场客户真正需求的是什么样的产品,最关心的是什么,并能最快、最大限度地满足其需求,解决客户最关心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客户对产品感兴趣。此时,客车品牌也就会牢牢的在客户心中打下烙印。

在客车产品的核心利益中,有的最关心安全,有的最关心节能,有的最关心舒适性,有的则是最关心服务,在不同的区域表现的也不尽相同。比如,申龙客车经过市场调研,发现中国北方高寒地区,顾客对客车的暖风系统最为关心,故必须在暖风配置方面实施区域差异化。针对北方高寒地带,申龙客车采用了对暖风系统配置项目“打包”的办法,具体做法是把“前挡除霜器+独立燃烧加热器+散热器+司机取暖器+后镜除霜+低温保护装置”作为一个“项目包”,并作为标准配置,供给北方高寒区域(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这样,就为高寒区域解决了客车在冬季营运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极大地满足了该区域客户的具体需求。这种做法实质是满足北方客户对暖风系统舒适性的特殊要求。又比如,在油价高涨的今天,客车产品如何做到节能,实际就是为营运者提高经济效益。在产品设计时,底盘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行走系统等就要注意合理的匹配;在产品外型设计时,尽可能减少风阻,使消耗的油料减少到最低,保证客户最大的经济利益。例如,宇通客车的新产品zK6127神行剑就安装了宇通独创的发动机热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提升5%~10%的燃油使用率,同时起到节能降耗、运行可靠、延长发动机及其附件使用寿命的作用,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在人们逐渐富裕的今天,客车产品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乘客在选坐客车产品时,往往把安全性放在首位。因此,不少客车厂家在设计车身时都使用了全承载技术,同时还装配ABS,ASR等安全系统,大大提高了客车的安全性能。上述都是客户实实在在的需求,是客车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产品策划的核心内容,是对客车品牌内涵进行的最好诠释。

精准市场推广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产品同样要推广、要宣传。但是媒体合作要进行策划,产品在推广过程中,需结合要传达的内容找准合适的媒体进行表述,而各个媒体所能承载的内容又是有限的,所以要严格进行筛选。客车产品与其他消费品不一样,它既是价值较大的载客交通工具,同时又是营运者营利的载体,客车产品的定单大都是客户点菜式,个性化非常明显。“小批量、多品种”是客车行业不同于其他汽车行业的一大特色。因此在宣传推广时,必须结合细分市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采用“组合式”推广策略,可以对提高客车品牌的认知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带车巡展这是客车产品直接与客户见面的最好方式,增强客户对客车产品的感性认识,也是提高客车品牌认知的最直接途径。巡展之前,要做好对细分市场巡展路径和目标客户的准备,听取客户对客车产品的改进建议。

媒体宣传对客车产品而言,主要是在专业媒体和大众媒体上宣传,这是客车品牌广为宣传的途径之一,是迅速扩大公众对客车品牌认知度的有效方法。专业媒体可以选择反应快捷的网络、报纸,也可以选择发行量比较大、相对权威的专业报纸。宣传的内容可以是产品广告,也可以是形象广告。大众媒体多选择重点区域市场阅读率比较高的报纸,要有针对性地宣传细分市场重点推广的产品。媒体宣传要反复做,有持续性,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篇8

【关键词】蒸汽换热;气候补偿;分时分区;节能分析

1.供热系统简介

石家庄铁道学院总供暖面积约33万m2,其中办公楼约10万m2,学生公寓约7万m2,其余为住宅。院内设置蒸汽供热站,蒸汽为热电厂提供,压力0.6Mpa,温度220℃。现有换热器2组,高区换热系统,只供学院办公楼高层供热,供热面积小;低区换热系统,给学院内所有多层建筑(包括学生公寓、教学楼、实验楼和住宅等)和办公楼低区供热。低区换热系统,带供热面积大且用户用热时间不一致,因此改造的重点是低区供热系统。

2.系统节能改造方案概述

系统现状如下:办公楼和学生公寓的系统与住宅混合在一起,因此其运行模式只能是同步供热,不能对办公楼、学生公寓实行分时分区的供热,造成了热量浪费;蒸汽换热系统供热量不能精细调节;用户室内温度差别较大。采用下列三项节能改造。

2.1 供热系统节能监控中心

供热系统节能监控中心是掌控整个供热系统调度的枢纽。本项目采用HOMS供热系统节能管理平台,实现远程无线访问,用户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计算机或手机通过IE访问监控中心服务器即可掌控全网运行。同时可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实时调度、实时报警、并且提供多样化的数据报表和曲线棒图分析。

2.2 气候补偿器

气候补偿器通俗地讲是指供热系统的供水温度应该随着室外的气候而改变,进而使系统的供热量与室外气候相匹配,达到按需供热的目的。由于在供热系统的负荷计算时,太阳辐射得热被当作富裕度考虑的。因此当室外天气是晴天时,阳光充足,系统的供水温度在原来通过负荷计算的温度基础上可以适当降低一点,这样就因为出水温度降低而少用蒸汽,从而节约能源。

考虑到石家庄铁道学院供热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能远程监控的气候补偿器QHOMS-5型一套,用户可以随时在上网通过电脑或手机查看气候补偿器的工作,得到供热运行参数;通过手机短信也能得到供热运行参数,以及某些故障报警情况,为后期的数据分析提供大量的运行数据。

监测参数:一次网蒸汽温度、蒸汽压力、一次凝结水温度、二次网供水温度、二次网回水温度、二次回水压力、电动阀开度、室外温度。

工作原理:气候补偿器通过公共通讯网络或现场实时得到室外温度,依据室外温度,通过优化分析计算得到二次网系统供水温度的最佳值,调节一次网蒸汽电动阀,调整进入换热器的蒸汽流量,使二次网供水温度达到最佳值,实现按需供热的目的,从而节约能源。

控制方法:有三种气候补偿控制方法,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带室外气候补偿的二次网供水温度或回水温度或二次网的供回水平均温度经验法、带室外气候补偿的二次网供水温度或回水温度或二次网的供回水平均温度公式法、分时段修正法。

气候补偿器的分时段控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早晨,用户刚起床,供水温度设定较高;2)中午,根据日照的情况调节;3)晚上,用户入睡后,可适当降低供水温度。

气候补偿器按照气象条件控制:根据室外气象条件,如阴天、雨天、雪天、大风天和晴天五种室外气象情况,自动调整系统供水温度。

气候控制+公共建筑分时分区的控制,即实现供热系统的质和量调节。

控制精度:供水温度的实际值与设定值的偏差小于1ºC,完全低于建设部±2ºC的温度控制标准,控制精度很高。

通讯方式:采用GPRS通讯,可以在任何能上网的计算机上登陆查看供热状况,同时手机也可以作为一个终端上网查看供热运行情况。

2.3 分时分区

在教学楼、办公楼和学生公寓的热入口设置公共建筑供热节能器PB-HOMS,实现了公共建筑的分时分区供热。公共建筑在无人使用时关闭或关小阀门,保证值班温度5~8℃;上班前提前打开阀门,保证教职工上班时室内温度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18℃±2;学生公寓在学院放假期间关闭或关小阀门,保证值班温度5~8℃,其余时间保证18℃±2。

3.节能改造后效果分析

供热节能改造后,低区蒸汽换热机组上采用气候补偿调节,并在教学楼、办公楼和学生公寓实施的分时分区调节。

(1)气候补偿调节

取2009年2月27日低区供热系统运行数据,气象参数:白天晴间多云,偏北风2—3级,最高气温8℃;夜间晴间多云,偏北风1—2级,最低气温:0℃。室外温度和供水温度的记录数据如图1、图2。

从图1、图2可以看出:

1)随着室外温度的升高,二次供水温度随之降低,说明实现了供水温度的按室外温度补偿调节。

2)分时段修正:早晨,虽然室外温度升高,但供水温度反而适当提高几度,保持较高的室内温度;中午,太阳辐射较强,因此适当降低供水温度;晚上,供水温度适当提高。

3)供水温度在设定值±1℃范围内,达到了设计控制精度。

(2)2月份蒸汽耗量趋势

取2009年2月份的运行数据,形成图表如图3、图4。

由图3、4可以看到,2月份蒸汽耗量随着室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反之亦然,充分说明了气候补偿调节控制的作用。

(3)不同室外气象条件下蒸汽耗量比较

2009年2月22日、2月25日和3月1日室外气候条件见表1。

可以看到3月1日与2月22日相比,室外温度相近,但风较小;2月25日与2月22日相比,风力相近,但室外温度有所降低。

2月22日、25日和3月1日全天蒸汽耗量对比,见图5。

由图5可以看到,2月25日室外温度较低,蒸汽耗量较高;2月22日和3月1日,室外温度较高,蒸汽耗量也较低。

根据实时采集的这三天的室外温度形成曲线如下,见图6。

整理这三天的各时段的蒸汽消耗量形成图表如图7。

综合分析图6和图7,可以看到:

1)14点~18点这段时间,太阳辐射较多,供水温度根据分时段修正控制策略适当降低几度,导致耗蒸汽量下降;

2)2月22日晴间多云,风力3~4级转2~3级,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室外温度也随之上升,各时段蒸汽耗量基本随室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3)2月25日多云,风力3~4级转2~3级,太阳辐射较弱,室外温度曲线也较平缓,没有了太阳辐射在午休时间适当提高供水温度,因此蒸汽耗量与晴天相比略有上升,但蒸汽耗量还是随着室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3月1日晴间多云,风力2~3级转1~2级,太阳辐射较强,可以看到室外温度呈波浪装起伏。

4.结论

经过一年的节能管理和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气候补偿和分时分区节能技术的节能潜力很大,经过一个冬天的运行,与上三个采暖季的平均数据相比,节省蒸汽量达到了16.7%。

2)在高校供热系统中,气候补偿调节和分时分区节能结合的运行调节是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

3)不足之处,由于节能改造时间紧,没有安装平衡阀,系统没有进行管网平衡调节,系统存在一定的水力失调现象。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新形势;市场营销;影响;发展趋势;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市场营销是在商品的创造、传播、交互等过程中所出现的经营活动以及销售行为等过程,也就是在商品从制造商逐步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一个过程。市场营销涉及到诸多内容,囊括了营销原理、营销实务、营销管理以及特殊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然而,在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市场营销的相关内容也逐步出现了变化,如营销原理逐步从以往的供求关系上升到消费者心理分析,实现了更高层次的营销分析。所以,在新形势下,需要对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清晰认识,找准其未来发展道路,通过合理科学的手段推动其快速进步。

一、市场营销面临的新形势

(一)网络经济的崛起

根据近些年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情况来看,网络经济的快速崛起对传统实体经济产生了非常强力的影响,尤其是实体经济市场营销方面,更是遭遇了严重冲击。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我国网络化进程的深入,尤其是在网络商务逐步完善之后,网络金融活动逐步加强。就当前实际情况说来,网络已经逐渐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阵地,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投身网络,通过网络展开生产经营的各项活动。

(二)绿色经济的渗透

所谓绿色经济,是在绿色发展理念之下所出现的全新理论,其强调了经济发展的绿色可持续性,突出在经济活动中要形成开放式的经济生态系统,既能广泛容纳外来经济体,又能有效应对各种形式的风险冲击,形成一个完整广泛的经济网络。市场营销作为经济活动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绿色经济全面渗透的背景下,也遭遇了一系列的挑战,如何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消费者日益提升的消费理念,是市场营销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三)知识经济的突出

在世纪之初就有人指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将会逐步告别传统的人力经济时代,转向知识经济。知识将成为经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在人力经济的基础上,能够实现经济价值的提升和优化。尤其是在一系列高科技产品不断问世之后,知识经济的特点越加突出。市场营销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改变其营销策略,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二、新形势下市场营销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营销理念

营销理念是市场营销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其是指导市场营销行为的关键。在新形势下,市场营销理念已经成为影响市场营销行为的关键因素,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营销理念决定营销行为。营销行为是市场营销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活动,其涉及到制造商、经销商以及消费者三个基本要素,而经销商是其中关键。一般商品的完整营销流程是制造商通过经销商的渠道实现商品销售,经销商在其中起到了负责市场渠道开辟和商品销售的作用,市场营销行为也主要体现在经销商销售商品这一环节。新形势下对绿色经济、网络经济的关注不断加强,若是营销理念还是落于传统,那么势必会导致营销行为不科学,达不到预期效果。第二,营销理念决定营销结果。理念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营销结果。比如我国著名的手机生产商小米,其在调查分析市场的基础上,在第一款产品的时候采取了饥饿营销的理念,最终大获成功。而在其逐步占领一定市场份额之后,其就改变了饥饿营销的手段,进而转移到品牌营销和质量营销上,通过之前积攒的口碑和手机质量开辟市场。

(二)营销方向

营销方向也可以看作是消费者定位,对于一款商品而言,合理的消费者定位是非常关键的。在市场营销中,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营销手段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于一款手机而言,若是针对男性消费群体,在营销方向上就应该以手机性能、质量等方面的要素为主;而若是针对女性消费群体,在营销方向上就应该以手机外观、拍照功能等要素为主。这是因为男性群体更加关注手机的性能质量,女性群体更加关注手机的外观和拍照功能。所以,在营销方向上,需要贴近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实际关注点。若是营销方向的确定出现偏差,那么势必会导致消费者对产品产生抵触心理,进而丧失购买欲望,这就是失败的营销。而在网络经济、绿色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营销方向的确定越来越复杂,需要企业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

(三)营销手段

营销手段是实现营销理念、达成营销方向的重要途径,营销手段的选择可以说直接关系到市场营销的成败。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现存的营销手段是非常多样的,比如名人效应、话题效应等。这些常规的营销手段在以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网络等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获知信息的渠道越加多样,单纯依靠名人效应和话题效应已经难以取得预期中的营销效果了。营销手段对市场营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营销手段和消费者会形成直接接触,甚至可能产生交互。所以,营销手段在某种程度上会对消费者形成影响,因此需要加强控制。其次,营销手段是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的一种侧面反映,通过营销手段可以反观企业文化,若是营销手段不当,则很容易引起消费者对企业形成负面认识,影响到企业的品牌形象。随着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营销手段迎来了许多创新的机会,需要企业准确认知并及时把握。

三、新形势下市场营销的发展方向

(一)转变营销理念

在全新的经济形势之下,形式转变、市场环境以及销售渠道成为了市场营销的重要条件,不论是从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出发,还是从网络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着眼,都需要对营销理念进行转变,以符合当前的经济发展新形势,确保能够在多元化的经济形势下取得成功。首先,在传统的市场营销中,企业往往只是关注了局部利益,即小范围内的市场利益,没有认识到更大范围内存在的市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旧时代经营理念还处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因此在规划营销策略时存在守旧的情况,而且比较狭窄和短期,没有实现企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在当前网络经济的冲击下,商品在市场所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本地同类商品,还会面临外地同类商品甚至是国际同类商品的竞争,因此在营销理念上必须明确竞争扩大化,从更高的战略眼光出发制定营销理念,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其次,市场营销需要加强对商品之外的各个元素的关注,比如消费者、市场动态以及销售渠道这些方面。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质量已经不是市场营销的核心竞争力了,相比质量,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商品在市场中的动态变化以及销售渠道的占有率等成为了市场营销的核心。所以,在实际的市场营销工作中,需要加强对销售渠道、市场动态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关注,在营销理念上融入这些因素,才能促使市场营销发展进步。

(二)多元化的营销方向

营销方向决定的商品的营销策略,而市场处在动态变化之中,消费者已经表现出了多元化的需求,销售渠道也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这就要求营销方向也必须实现多元化,以符合经济形势的多元化。尤其是在网络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双重要求下,既要不断丰富营销方向,又要使其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营销方向的多元化,可以从两个层面区别对待。第一,需要在消费者这一层面实现营销方向的多元化。不同消费者对于同款商品的需求是不同,比如对于一款手机,有的消费者喜好白色,有的喜好黑色,针对消费者的不同喜好,在营销方向就需要体现出层次化。由此,应该对消费者群体进行全面调研,依照性别、年龄、行业、收入、日常购买行为、购买能力、购买欲望以及产品期望等因素对消费者进行精细化多层次的划分,实现营销方向的多元化构建。第二,在企业这一层面,营销方向可以看作是营销策略的制定,这对企业自身发展具有直接的关联。营销方向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成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为了实现收益的多元化,在营销方向上也就需要进行多元化构建,从不同的方向出发展开市场营销活动,确保经济效益的取得符合预期。

(三)全新的营销方法

在网络经济快速崛起的情况下,网络工具成为市场营销的一大渠道,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实现市场营销的深化发展。比如,传统的名人效应营销手段主要是通过明星拍摄广告,然后在电视媒体上投放实现宣传的目的。而在网络不断发展之后,电视媒体的受众群体锐减,因此依靠电视媒体名人效应已经没有太大作用了。因此,可以通过网络手段对名人效应的营销方法进行创新。比如,在霸王洗发水爆出质量问题支护,成龙的广告代言形象瞬间风靡整个网络,成为了众多网友的调侃对象。而某竞争对手利用这一话题,成功植入自家商品的软性宣传,使得其市场销量实现了大幅增长。这就是将失败的名人效应转化为话题效应进行营销,并且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创新营销方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借助网络热议话题,进行营销软植入。网络上经常会出现一些热门话题,企业可以通过这些话题进行营销软植入,让网友不知不觉中受到营销影响。第二,强化传统营销手段。虽然网络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迫使市场营销需要创新方法,但是传统的手段依旧可以在当期发挥作用,只需对其进行创新即可。第三,结合市场实际和企业现状,创新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营销手段,在创意上不断创新,确保能够始终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四、新形势下市场营销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营销人才的储备和培养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对于市场营销而言也是如此,只有加强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才能给市场营销注入不竭和创新的动力,使其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实现不断进步。而且,在全新的经济形势下,对于人才的储备和培养,需要加强对新经济形式的关注,要使相关人才具备对应的专业素养。首先,需要加强人才的储备工作。企业的发展来自人才的累积,想要市场营销不断提升工作成效,就需要积累大量的人才,从量变引发质变,使企业的市场营销团队从数量庞大转变为高质量水平。人才的积累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部人才的引入,二是内部人员的晋升。企业需要从外部环境中大量选拔招聘优秀人才,尤其是对网络经济时代的营销策略、绿色经济下的市场营销等具有一定认识的人员,更是要想尽办法将其留下,作为构建企业市场营销团队的基础。第二,在人才团队构建的基础上,应该对其加强培训,提升整体素养水平。在培训中,应该以全新的经济形势作为切入点,让其完全了解到新形势下市场营销的变化规律,以及营销理念、营销方向和营销手段的未来变化趋势。同时,还需要深入剖析在新形势下市场营销的强化策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对市场营销形成全新的认识。

(二)多渠道开辟市场

要促进市场营销的发展,就要多多开辟市场,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手段开辟市场,以最大化企业在市场中的占有率。首先,对于企业而言,同行业的发展经验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其成功经验可以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经验,企业将其成功经验与自身发展实际相对比,找准之间的契合点,进而在创新之后运用到企业自身的市场营销工作之中。其次,从多种不同的渠道开辟市场。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说来,随着一系列信息渠道的出现,给市场营销创造了多渠道的契机。比如,手机已经是人们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关键物品,通过手机短信、电话等展开营销已经成为比较主流的营销手段,注入电话销售,就是这样的一种销售模式。此外,还可以通过其他通信途径进行营销,比如微信朋友圈、百度贴吧、论坛等,这种形式的营销多被称为软性广告植入,也就是软营销。最后,需要做好细节工作。在市场营销中,涉及到许多细节工作,比如与消费者的交流沟通,对产品的深入了解等。这有在这些细节工作上不断加强,才能在营销工作中有的放矢,确保各个环节无误。

五、结束语

市场营销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在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以及绿色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必须对市场营销的影响因素形成全面认识,同时明确在新形势下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人才积累和培养、多渠道开辟市场方面的工作,切实提升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水平,使其能够快速打开市场,全面渗透产品,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谢趁意.探讨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的发展新趋势[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5,06:50-51.

[2]王璐,高凤荣.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的路径选择及策略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2:1.

[3]张玲,曹玉红.论企业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6,02:15-16+30.

[4]阮辉阳.快速消费品营销的市场发展趋势探究[J].现代商业,2014,29:36-37.

[5]高婷.市场营销理论发展及趋势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01:81-82.

篇10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核心竞争力 和谐社会

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内容的重要方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评价指标,房地产行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而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实现行业自身良好循环的思路,这一思路必然走构建房地产行业核心竞争力之路。

一、理论阐释

(一)房地产行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房地产可持续发展可以借鉴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其一是满足当代人及其子孙对住房以及其他房地产产品的需求;二是要保持房地产业与城市规划和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维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战略理论是经营战略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出现在产业结构分析阶段之后。该理论从企业内在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与企业外部环境相比,内部条件是获得超额利润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C.K.Prahalad和Gary Hamel对核心竞争力有个经典的定义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知识。

二、行业现状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上,开发商数量极其庞大,其市场份额普遍较小,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多数未能自觉识别和培育核心竞争力,相当数量的开发企业难于适应今后的市场竞争。其在未来几年内必然出现市场重组,产生新的市场格局。

三、房地产行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战略规划能力

战略规划能力决定了企业对其总体发展的把握。从组织结构上看,这种能力主要存在于企业决策层,内容一般包括设定战略意图的能力、战略性决策的能力、识别组织所需的战略性资源的能力、评价战略环境的能力、中长期计划能力等,对于房地产企业,还包括地块价值与潜力的识别能力、前期论证与可行性研究的能力、认识市场需求的能力、建立核心业务能力等内容。这种能力的基础是组织对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的知识、组织高层研究与发展的知识以及高素质的管理团队。这一能力,在优势企业与众多的小开发商之间形成明显的对比:优势企业(如万科集团)能很好的把握企业的总体发展过程,包括决策层的远见、果断的决策能力、管理团队与市场开发人员对环境的准确评估能力、地块价值的良好识别能力等;小开发商一般是人云亦云,始终处于“跟随”状态,这对其而言时刻潜伏着巨大的风险。

(二)整合能力

相对于前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处于战略实施的层次,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整合能力主要表现为管理整合与资源―知识整合。

1、管理整合。房地产企业的管理整合能力指房地产企业对其内部经营管理要素进行整合,通过高层管理与中层管理的整合、职能部门之间的整合以及对基层的整合等多层次的整合机制,形成独特的内部环境,以“合力”的形式推动企业战略发展的能力。这里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文化环境和企业制度环境。其中,前者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渗透于企业各方面的活动之中,后者是一个制度体系,是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机结合。这种能力的基础是组织共同意愿以及组织结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及其组合。通过管理整合,房地产企业可以建立知识学习与扩散机制,迅速提高管理水平。

2、资源―知识整合。房地产企业的资源―知识整合,就是企业促进其内部知识与资源匹配的过程。资源――知识整合将有助于房地产企业建立适于特定时间、区域、目标市场的开发理念与团队,最终决定企业对特定地块的开发方式与开发结果,进而决定房地产企业的创新能力,构成房地产产品差异的来源。这种能力可能具有某种历史路径依赖性,即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的积累、提炼才能获得,如万科公司在开发城市周边地块,特别是善于寻找合作伙伴等所表现出来的独特能力。

3、品牌能力。房地产企业的品牌能力主要包括对品牌的认识能力、建设品牌的能力、品牌管理能力等,品牌能力关系房地产企业能否为市场所认同。房地产品牌的本质是有价值的承诺,通过承诺最大限度地克服开发商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知名度与美誉度。房地产品牌的作用是创造差异化,在房地产这一极易受到模仿的行业中,如万科品牌创造了在管理、城郊地盘开发、为中青年白领工作者提供住宅方面的差异。房地产品牌的外在表现是一系列识别符号,品牌符号可以是企业符号,如中海外等,这样做有助于确立主品牌形象,充分利用企业影响,发挥企业驾驭品牌的能力。

4、控制能力。房地产开发具有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社会影响广泛等特点,对开发项目进度、质量、风险的控制和成本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对所建项目的控制能力,应构成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于土地资源对房地产企业的特殊重要意义,获取土地资源的能力是控制能力的重要表现。此外,在房地产行业,分包活动日益深入和广泛,业边界越来越模糊,对房地产企业的控制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地产企业的控制能力还突出表现在对供应链的管理上面,通过有效选择供应商和规范其活动,实现开发目标,向市场提供性价比最优的房地产商品。万达公司对所开发房地产提出“三项承诺”、“八条信誉保证”,就是依托其强大的控制能力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举措。这一能力在优势企业与小开发商之间形成较大的差别。前者一般资金雄厚,开发质量高,能有效的控制成本、工程进度等,特别是服务质量方面,不会让消费者有所疑虑;但是后者一般资金短缺,主要靠借贷、挪用客户保证金还贷,偷工减料等,很容易受到各种风险的侵蚀,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四、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基于以上的核心竞争力的简要分析,笔者认为,房地产行业内部各企业在上述四个方面存在的显著差距,必然导致在未来几年内,行业内部会“重新洗牌”,面临行业重组的可能,最终形成具有寡头性质的市场。具体是优势企业不断扩大,兼并或收购众多的小开发商,最终在全社会形成一批航空母舰式的高质量开发商。

以上这些因素对我们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首先,寡头性质的房地产商虽然也追求高额利润,但是在政府的指导监督之下,其所开发的房屋产品必将是地产商与普通百姓双赢的结果,不会或者一定程度上不会出现现在房地产市场过热投资的局面;其次,寡头性质的房地产商由于资本雄厚,更加由于我国开放金融市场之后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以及国际资本进入房地产行业,使得房地产产品可以实现多样化,即处于城市中心区的黄金地段和普通百姓的经济型住宅可以同时开发,生产出更多的经济实用性住宅小区,也可以避免现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房地产商过度投资高利润的商品房及城市商业用房的结果。而政府此时既可以像对待垄断厂商那样限制房地产商的利润水平,使房地产市场发展更加平稳,给老百姓带来更多实惠,又可以通过利率优惠措施的条件对房地产商进行一些政策扶持,使房地产商得到正常的利益,这些很类似于垄断市场的定价法。当然,我们还要考虑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影响房价方面的因素要特别关注。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1997.

[2]王宇等.论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经济体制改革.2002(5).

篇11

关键词:戏曲唱腔;民族唱法;关联性

民族唱法包括民歌、戏曲、说唱以及民族新唱法这四中演唱形式,由此可以看出,戏曲唱腔是归属于民族唱法之中的。但是随着戏曲艺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了中国演唱形式中一种较为特殊的艺术形式,自成一派。分析这两种演唱形式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性,对于民族声乐的融合性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有效地促进民族声乐的不断发展。而要研究戏曲唱腔与民族唱法的关联性,主要是从两者的内在联系性(共性)以及内在的继承性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 关于戏曲唱腔的概述

1.1 内涵

戏曲唱腔主要是指戏曲演唱时的曲调变化或者其中一段的演唱腔调,同时还包括了演唱过程中演唱者一系列的动作与舞蹈。与民族唱法一样,戏曲唱腔也因为民族根源、地域以及戏曲种类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形成了将近50个不同的流派,形式丰富、唱腔各有千秋。[1]

1.2 特点

第一,艺术样式的综合性。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在将这些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共性当作自身的个性来发展,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例如中国古代著名的戏曲代表作《桃花扇》,除了融入了诗、词、曲等多种文学样式之外,其音乐伴奏也具有多元化,同时还对表演着装、舞台背景等有着较高的要求。

第二,表演形式的戏剧性。在戏曲的表演中,用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用歌舞来演绎故事”,所谓的“歌”除了歌唱这种基本的表演形式之外,还有大段的念白等。而“舞”既包括舞蹈动作,也包括表演者咋表演过程中所运用到的肢体语言等,用以加强表演的效果。总结说来,可以简单概括为“唱、念、打、做”这四种基本的表演形式。[2]

第三,表演内容的生活化。戏曲的创作是源于生活,由此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往往是以一种“纵横”的方式将生活事件用艺术创作的方式将之表现出来,使之高于现实。无论是源自《三国演义》中的红脸关公,还是取材于书生与富家小姐爱情故事的《西厢记》,都既体现了生活性,同时又具备高于生活的艺术性。

2 关于民族唱法的概述

2.1 内涵

民族唱法是由各民族根据自身的民族特点、社会习俗以及演唱爱好等,所创作出来的具有浓郁民族风味的演唱方法。由于民族唱法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其演唱风格较为鲜明,其中所蕴含的感情也真挚质朴。

2.2 特点

第一,历史悠久。中国传统的民族声乐源自人民的生产生活,相传早在黄帝时期就有了,而后来《淮南子》利民提到的劳动号子也使属于民族声乐的范畴。随着历史的推进,民族声乐不断发展,形式也逐渐丰富,如融合了诗、乐、舞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戏曲说唱等,而发展到现在,更是有了现代化的民族新唱法。

第二,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民族唱法在传统的说唱、戏曲以及民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融合了美声唱法的特点之后,还形成了民族新唱法。既包括了民族唱法原有的声音圆润甜美、情感真挚的特点,又囊括了美声唱法中不同声区相结合的特征,更具有表现力与延展力,富有时代性。

第三,形式多样。民族唱法的风格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历史特征、风土人情、民族特色以及个人喜好等。由于我国历史悠久,且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且各具特色,这就使得民族唱法的演唱风格也存在差异。在北方地区,民族声乐往往是粗犷豪迈、嘹亮激情,比如蒙古族的音乐,这主要是与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与气候特征有关。而南方多山地河流,气候较为温和,因此演唱风格更为清雅秀美,例如江南地区的民族声乐就给人一种温婉的感觉。

3 戏曲唱腔与民族唱法的内在联系性

第一,审美取向上的关联性。从理论上来看,无论是戏曲唱腔还是我国传统的民族唱法(不包括民族新唱法),都不同于西方的美声唱法。一方面,我国的戏曲唱腔与民族唱法非常讲究对于“气息”的控制,要求“气沉丹田”,在演唱者演唱过程中,一般是使胸部与腹部联合起来进行呼吸。从而使得“气”的呼出与吸入能够一气呵成,实现自然流畅,并在对呼吸加以控制的同时利用偷气、抽气等方式进一步使得表演更加完美。另一方面,在整体共鸣上,我国的戏曲唱腔与民族唱法是利用口腔、胸腔等器官来产生共鸣,使声音显得更加浑厚精纯,而不是像西方美声唱法那样利用咽、鼻的开合来展现声音的爆发力与穿透力。[3]

第二,字正腔圆,发音清晰。在古代,评价戏曲唱腔好坏的首要标准就是“字清”,即吐字清晰。无论是古代戏曲表演者还是现代的戏曲表演者,其练习的第一步都是咬字发声,目的就是为了在表演过程中能够做到字正腔圆。例如在京剧中,关于吐字、归韵、收声等还专门从音韵学的角度制定了一套专门的表演理论体系。而在民族唱法中,字正腔圆也是最基本的判定标准之一,通过波音、擞音等方式来保证演唱过程中发音的标准,实现腔调的婉转圆润。

第三,讲究情融于声。无论是戏曲唱腔还是民族唱法,在表演过程中都要求情感的抒发,演唱者必须较为准确地展现出乐曲中所蕴含的感情,做到声情并茂,实现与听众之间的情感共鸣。

4 戏曲唱腔与民族唱法的内在继承性

第一,戏曲唱腔在练声上借鉴了民族唱法中的“练唱”的方式,利用胸部与腹部联合起来进行呼吸换气的方式来调整演唱者的气息,使用口、鼻、胸等部位的共鸣来发出声音,因此在声音上显得更加浑厚,感情更加充沛。例如晋剧表演者宋转转,她在表演中融入了民族新唱法的发声方式,即将美声唱法的声区的变化运用到晋剧的唱腔中,在高低音处分别使用假声唱法与拖腔的唱法,使得传统戏曲与现代美声唱法的精髓部分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第二,民族唱法虽然讲究字正腔圆,但是对于咬字以及腔调的要求没有戏曲唱腔那么严格,但是许多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借鉴了戏曲唱腔的方式,采用了京剧中咬字、吐字、收韵、归韵等一套乐韵理论,使得歌曲听起来具有“珠圆玉润”之感,轻松流畅。而在风格上,民族唱法的表演也融合戏曲的特征,使得歌曲更具有民族特色与个人风格,例如在歌曲《小二黑结婚》中,演唱者使用了晋剧中的拖腔方式十分巧妙地处理了高音区以及低音区的变化,使得歌曲不但具有民族风味,同时还具有戏曲的韵味,让人回味无穷。[4]

5 结语

戏曲唱腔与民族唱法都是我国歌曲演绎的两种重要方式,二者存在着本质上的共性。通过研究这些共性,在演唱风格上实现融合与突破,能够在流行歌曲占主导的当下,提高大众对我国传统歌唱形式的重视程度,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以及创新,从而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取向。

参考文献:

[1] 杨彩霞.传统民族唱法与戏曲唱腔的关联性分析[J].音乐创作,2016(06):84-85.

[2] 林林.民族唱法向京剧戏曲唱法的借鉴和运用[D].中国音乐学院,2012.

篇12

关键词:渠道施工;施工监理;措施

引言

U型渠道由于占地少,水力性能好等诸多优点,被灌区渠道防渗工程广泛应用。现浇混凝土U型渠道施工有诸多成熟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应该说,施工企业如果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要求去施工,监理单位相关技术要求和规范去监理,混凝土渠道的衬砌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主观及客观原因,影响现浇U型渠道工程质量。文章主要是分析了渠道施工在施工准备工作、施工过程及验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施工工作的要点,保证渠道施工质量。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

施工准备工作是施工质量保证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灌区工程项目施工的一个薄弱环节。此阶段,施工企业的人员、材料、设备开始进场,并进行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在灌区工程项目实施中,施工企业通常选用是民工队伍,施工人员也是阶段性临时雇用,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砂石料质量差异大,设备陈旧,技术方案不完善。监理机构应当重点审查施工队伍的技术力量、设备、能否满足项目施工要求,材料是否合格,审查施工企业是否根据现场土料做土方击实试验报告;是否根据拟采用材料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单,审查施工企业的测量放线资料,务必要求企业报审专业施工技术方案,杜绝无技术方案的而施工的现象。

二、施工过程监理

相比准备阶段,虽然施工单位相对重视,但由于灌区工程施工队伍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加之在个别项目上不规范的转包和分包,工队利润空间小,偷工减料时有发生。所以监理人员应针对本阶段土方工程和混凝土工程的不同特点进行监理。

2.1 土方工程

(1)土方工程放线

土方工程施工前,施工企业根据设计技术交底的有关资料,对渠道中线、长度及水准高程进行复测,确定施工高程及中线控制桩。监理人员应检查校核测量放线的精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做好施工高程、中线控制桩的埋设,最后校核渠道土方开挖线、回填边线及临时堆土、取土界限放样是否正确。此阶段,施工企业施工放线时,挖方段不按地面高程同时调整开口线,经常出现开挖后边坡太陡、渠堤宽度不足的现象,若二次开挖,难度大、质量难以保证,或甩项移留建设单位,增加管理单位的管理成本。填方段起坡线不随地面高程同步调整,致使填成后的渠堤外坡太陡或渠堤宽度不足,造成二次培上质量难题。所以监理人员对土方工程首先要跟踪把好放线关。

(2)清基清表。

土方填筑前,施工企业首先依据技术要求,清除填筑范围内的草皮、作物根茎、树根、淤泥、腐殖土、杂填土、砖块等杂物,深度一般要求30cm;对坟墓、屋基、水井等建筑进行清除并分层压实填平。清表不彻底以及清表后不按技术要求压实基础是本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监理人员应重点检查验收。

(3)土方填筑

填方施工时,施工企业根据土方击实试报告,做现场碾压实验,并按确定的碾压参数施工。机械填土一般控制每层铺土厚度在20~ 30cm,碾压变数不少于4遍,杜绝出现漏压及橡皮土,夯实后的土方干容重不小于1.55t/m3。由于土壤含水率受自然条件(高温、季度性干燥、降雨)的影响,变化较大,所监理人员应将此做为质量控制的要点,一是选好土源,二是提前泡土或凉晒;三是及时监测土壤含水率。

2.2 模板工程

现浇混凝土U型渠道施工中,常采用钢模板,应控制按图制作。在实际施工中,经常出现以下问题应加强监理控制。

(1)土方外模

土模削模不到位,要挂线检查,及时纠正,尤其是下部的圆弧段。另外,土方削模太早,与混凝土施工不同步,使土方外模太干,在混凝土施中,若措施不到位,混凝土容易失水而影响强度。在此,监理人员要指令企业做好施工安排。

(2)钢内模

由于模板清理不干净,或变形,经常出现漏奖现象。模板整体固定不稳、局部加楔不紧,尤其是副模施工时,常有跑模现象。对此,监理人员应巡视检查并要求施工企业重点加强防范。

2.3 混凝土工程

(1)材料选用与控制

水的质量要求。符合饮用标准的水均可用于拌制和养护混凝土。如果在极其缺水的条件下,也可以使用其它水,如地表水、地下水或其它类型的水,但必须进行水质化验,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方可使用。现浇混凝土U型渠道均有抗冻、抗渗要求,应按比例加入添加剂,来提高其抗冻和抗渗性能。对此,监理人员应进行见证取样或独立取样工作,确保材料质量。

(2)混凝土配合比

现浇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满足强度、抗冻、抗渗及和易性要求。在U型渠道施工中,混凝土强度标号一般为C15,抗冻标号为F50,抗渗标号为W4,配料中水灰比的最大允许值为0.6,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3cm。低温季节或渠床面较湿润时,坍落度宜适当减小;高温季节或渠床面较干燥时,宜适当增大。

(3)混凝土的拌合运输

混凝土应按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拌和,应按混凝土搅拌制度规定的入料顺序投料,拌合一般不少于2min。混凝土的运输是连接混凝土拌和与浇筑的中间环节,必须做到随拌、随运、随用的要求。在运输过程中要求做到不初凝,不分离,不漏浆,无严重泌水,无过大的温度变化。监理人员要做好巡视检查。

(4)混凝土的入仓浇筑

一般在混凝土浇筑仓边放置2块铁皮,临时放置混凝土拌合物,混凝土入仓前应清理基面杂物,当入仓高度大于2m时应设溜槽,对施工缝按规范处理。若土模太干,应浇水湿润。混凝土的平仓和振捣要按规范进行,严格固定专人操作。灌区U型渠道施工中,常有土块杂物掉入仓内、振捣人员技术差的情况,监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及时要求企业采取措施予以防范。

(5)拆模

拆模按规定的时间及方式进行。施工中常常出现混凝土废料掉于尚未终凝的混凝土衬砌面上,未及时清理,施工人员踩踏,损坏了新筑的渠道混凝土的情况。监理人员在中巡视发现时应及时要求施工企业纠正。

(6)养护

重浇筑,轻养护是灌区工程实施中的常见问题,监理人员应巡视检查施工单位是否落实专人,根据季节气温、气候特点制定并落实养护制度,通过合理措施、养护频度来保证混凝土质量。

三、施工工序及单元验收

灌区工程施工中常常出现施工单位不及时报验,事后补资料现象,造成监理失控,事后返工的结果。工序、单元验收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措施和手段。监理人员要坚持按程序开展监理工作,未验收通过,不得进行下道工序及单元的施工。

篇13

【关键词】房地产 现状 问题 发展趋势

一、湖北房地产业发展概况

2004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继出台的背景下,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建设和旧城改造力度的加大以及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等因素的推动,湖北房地产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产销两旺、价升量增,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增长。2004年全省完成投资额337.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1%。其中,完成住宅投资228.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8%;房地产市场持续旺盛,市场价格全面上扬;与上年相比,全年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7%,土地交易价格上涨5.2%,房地产租赁价格上涨1.2%。

1、房地产投资增长快但投资结构失衡。2004年,全省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37.28亿元,比2003年增长41.1%,其中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的投资额分别为228.26亿元、7.76亿元和37.45亿元,占房地产开发投资中比重各为67.7%、2.3%和11.1%。全省经济适用房投资严重偏低,且呈逐年下滑的趋势。2004年全省经济适用房投资比重仅为3.8%,比2003年下降5.7个百分点。有些高档别墅区住房空置率很高。据计算,湖北省商品房空置率由虽然由2000年的34.2%下降到2004年的18.0%,但仍处于10%~20%的空置危险区。如此高的商品房空置率说明湖北省有相当一部分商品房不是用于满足安居需求,而是用来投资。

2、房地产市场供销两旺态势明显。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住房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住房制度的改革,住房公积金贷款、住房补贴、住房贷款等多种渠道融资提高了消费者购买能力,激活了潜在的消费群体。另外,随着住房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更新换代、二次购房的需求明显增加,居民潜在的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从销售对象看,个人成为湖北购房的主体,个人住房消费市场格局基本形成。

3、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供给来源渠道多元化。目前湖北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主要是定金和预付款)。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资金中,实际上来自银行的资金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银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直接贷款;另一部分是银行对个人购房的按揭贷款,其中部分资金通过预交定金方式转化为开发企业的开发资金。2004年湖北省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资金中直接或间接来源于银行的超过60%,可见,湖北房地产企业对银行资金的依赖程度较高。

4、房地产价格上涨平缓。2000年以来,国内一些地区房地产业发展出现所谓的“过热”和“泡沫现象”。湖北房地产市场价格涨势平缓。2004年湖北商品房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6.7%,其中,住宅价格上涨7.4%,涨幅分别比2003年高4.4和4.9个百分点。在住宅中,多层住宅价格上涨9.5%,别墅价格上涨10.0%,高档公寓上涨7.3%。而同期湖北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为9.8%,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为6.2%,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和房地价格上涨速度基本相当。另外,2004年,湖北省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1672元/平方米,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为8023元,按照中国国情,假定平均每户家庭人口数为3.5人,平均每户住房面积为80平方米,则可算出房价收入比为4.76,恰好处在3~6倍的合理区内,这说明目前湖北省房价基本合理,房地产基本上不存在“过热”现象。

二、湖北省房地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供给与市场需求结构矛盾突出。近几年湖北省经济适用房投资比例逐年下降,2004年全省经济适用房投资比重仅为3.8%,比2003年下降5.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高价大户型住房比例偏高,住宅开发套型、面积越来越大,单套住宅价位越来越高,导致房地产市场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房源短缺。商品房供应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大量拆迁户难以购买到合适住宅,对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建设、旧城改造拆迁产生了不良影响。

2、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单一。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产业,存在着高金融风险。湖北省房地产业的主要融资模式过于单一,有60%以上的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银行贷款。房地产贷款在新增中长期贷款中的比重过高,尤其是风险较高的开发贷款增加偏多,而银行需要短时间内保持巨大的资金流,房地产业却又以中长期贷款为主,形成了两者资金周期不匹配的矛盾。目前市场诚信体系尚不完善,中长期贷款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更增加了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3、土地供应缺乏调控,成本上升过快。一方面是部分城市领导缺乏全局观念,以地生财的观念十分严重。为了增加财政收入,采取不饱和供地(实际上是变相抬高地价的饥饿供地)的方式获取土地收益,实际的结果增加了开发成本,提高了商品房价格,抑制了房地产市场需求,致使广大老百姓买不起房。另一方面,部分地方土地供应的无序状况仍较普遍,存在土地多头供应、缺乏统筹规划、开发规模偏小等问题。目前开发企业掌握的存量土地中,以划拨和协议出让方式获得的仍占主体,土地多渠道供应的格局加大了政府宏观调控的难度,往往形成城市规划随着项目和开发商走的被动局面。部分困难企业在破产和改制的过程中,将闲置土地变现,给零星开发提供了土地资源,一些项目公司见缝插针搞开发,导致了土地资源的低水平利用。

4、房地产市场中存在较高的金融风险。目前湖北省房地产业的主要融资模式过于单一,有60%以上的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银行贷款。在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资金链中,商业银行基本参与了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包括土地储备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消费者按揭贷款和建筑企业贷款等。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偿还资金则依靠将房产产品销售出去,一旦市场发生变化,供过于求或其他不可确定性因素的发生,都有可能影响开发企业对银行贷款的偿还,从而将风险嫁接到了银行身上。

另外,目前个人购房的首付额只占房价总额的20%~30%,这就意味着房价总额的70%~80%来自银行贷款,而对贷款的偿还则依赖于未来收入预期。尽管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对未来经济发展也仅仅是一种预期,因此这种良好预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一旦经济形势或是购房贷款者自身等因素导致了未来良好收入预期没有实现,使得对住房贷款偿还出现压力,则最终的风险也将转移给银行。根据国际对个人住房贷款偿还风险出现的判定,一般是在购房后的5~8年才逐渐爆发出来,我国住房贷款的规模发展才持续4年时间,因此个人购房贷款存在的潜在金融风险也是很大的。

再者,我国个人信用系统尚未建立,商业银行也难以对贷款人的贷款行为和资信状况进行充分严格的调查监控。而且,未来房价的波动和利率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拖欠还款的信用风险。另外,“假按揭”等恶意套现行为也不断出现。所有这些都说明,一旦风险暴露或债务链条发生中断,商业银行将面临着违约风险。

三、对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关政策建议

1、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与提高普通住宅开发比例。做好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的各项保障工作,扩大建设规模,加快建设进度,适当放宽申请购买条件、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以满足广大拆迁居民的购房需求。降低普通住宅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各项税费,提高普通住宅开发比例;提高高档商品房、别墅的税率,严格控制高档住宅和商业性营业用房开发比例,缓解市场供需结构矛盾。

2、实行融资渠道多元化。实行房地产融资渠道多元化,将目前集中的银行贷款融资转化到银行贷款、房地产信托、住房资产证券化等多种融资渠道模式,以扩充开发企业和购房者的融资渠道,这是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必由之路。

3、强化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调控模式。将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纳入法制轨道,避免地方政府产生以地生财的错误观念。要把土地的调控作为房地产市场调节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垄断土地、获取最大的财政收入,否则最终的负担还将转嫁到普通消费者身上。

4、加强对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和销售管理。经济适用房是国家提供给中低收入家庭、带有政策补贴的住房,其销售对象应为中低收入者。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供应对象失控的现象。要确保经济适用房能有效地供应给中低收入者,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准确定位经济适用房。在户型与面积的选择和设计上,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中低收入者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基本户型应保持在略高于当地人均住房面积标准的水平上。

(2)严格审查购房对象。一方面,要明确界定城镇高中低收入者的界限,认真执行身份资格认证制度,并对购买对象实行公示制度,严格限制高收入者购买经济适用房,从而真正确保经济适用房为中低收入者所购买。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罚力度,对提供虚假收入情况的申请人,一经查出,即取消其购房资格;对开具虚假证明的单位,追究当事人的行政责任,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违规销售经济适用房的开发企业,也要严肃查处,严重者可取消其开发资格。

5、提高银行贷款利率和购房首付额度。目前湖北省居民购房主要是以购房消费为主,但也存在一些投资性购房的现象。为了遏制这种不良现象,银行可以适当提升贷款利率,把购房首付额由现在的20%~30%提高到30%~40%,虽然这样可能对普通购房者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住房的刚性需求,这种影响会被降低。

四、湖北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

2004年以来,国家针对局部地区和局部市场上出现的房价波动较大、投资过热的情况,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宏观调控的效果在2005年开始显现。在国家控制投资规模,紧缩地根、银根的调控政策影响下,湖北省的房地产业将更加规范,无论是地产还是房产的炒作行为都会被有效控制。另外,政府为切实解决部分拆迁户、城市弱势群体住房,已规划建造“动迁房”,可有效平抑房价。

但综观湖北房地产发展形势,仍存在促使房价持续上涨的因素:一是城市配套设施的完善、环境的美化、房屋品质提升,将引起商品房的增值;二是市场的需求仍然处于增长的态势;三是在国家控制投资规模,紧缩地根、银根的调控政策影响下,土地供应减少将推动土地价格继续上涨,提高了房屋建筑成本,获得贷款难度的加大也使资金使用成本加大;四是建材价格居高不下等。这些都将引起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同时,湖北商品房销售价格与土地交易平均价格、居民收入相比较,在全国处于较低的盆底水平,仍具有上涨空间。预计今后几年湖北房地产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作用下,将更加成熟、理性,商品房价格增长过快的势头可能减缓,但仍会在较高位上运行。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统计年鉴2005。

[2] 崔永红:湖北房地产业发展的分析和预测[J].宏观经济分析,2005(6)。

篇14

[关键词]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 产品差别化 进入壁垒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中国的资本市场已走过了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证券公司的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企业进入和退出壁垒等方面来看,目前我国证券业是一个市场集中度很低、产品缺乏差异化而进入壁垒又是非常高的市场,形成了原子型的市场结构。我们认为,我国证券业要形成一种有效率的市场结构,其未来的演进趋势应是一种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

一、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效率的分析

分析寡头垄断是否有效率,首先必须区分垄断市场结构和垄断市场行为。人们通常所说的垄断具有低效率,通常是指企业的市场垄断行为;而对于垄断市场结构,则不能笼统的认为是低效率的,应做具体分析。企业行为的选择不仅与市场结构有关,也与企业面临的其他内、外环境因素有关,单纯从垄断结构或竞争结构的差别,来判断企业行为的效率是不全面的。现实中很多垄断型市场结构,恰恰其市场竞争程度很高。如美国的汽车行业是一个很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但同时这一行业长期保持着较高的竞争程度。并且垄断市场结构常常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联系在一起,只有企业通过竞争到了一定的规模要求,才能够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促进技术创新。

二、证券行业的特点

从证券行业自身的特点来讲,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优势就更加明显。

(一)由于一级市场供求关系的急剧变化以及保荐人制度的实行,承销风险不断加大;从二级市场的结构转型来看,散户特征逐步淡化,机构投资者逐步占居重要地位;考虑到将来必然要开放的衍生产品交易,其风险就更大。这些都要求经纪业务的智能化、咨询化、顾问性特征更加明显,与此相应的是,证券公司的硬件设施、人力资源、研究能力、营销策略等等,都要有大幅度的提高。所以培育寡头证券公司,是证券现货、期货以至其它衍生产工具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才能顺应证券市场发展的这种结构性变化的总趋势。

(二)从企业并购业务角度来看,我国有几万亿元的国有资产存量等待寻求出路,其中绝大部分要通过产权购并和股份制改造来实现资产和资源的优化重组。产权交易及其方式的多样性,资产重组的复杂性,迫切需要以企业并购为其核心业务的证券公司为其提供专业化的信息咨询和并购策划服务。而企业并购活动是一项体系性工作,需要从并购对象的找寻、并购方案的制定、并购中的利益关系的协调、并购定价、并购融资及其债券发行、证券化乃至于包装上市等等,提供全方位的成套服务,必要时还要直接参与并购行为,以期沽出获利或进行实业投资。而这只有实力雄厚、规模庞大的证券公司才能担此重任。

(三)从创新业务的开拓方面来看,更是离不开寡头证券公司的直接参与。创新业务一般风险都很大,如新型金融工具的设计、新的交易品种的开发、新的风险管理技术的运用等等,在开始都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同时,这些新兴业务在开始时都需要做大量的前期投入,这两方面都决定了只有大型寡头证券公司才有能力予以承担。证券行业在国际上都是一个朝阳产业,创新产品日新月异,中国只有培育自己的巨型寡头证券公司,承担创新功能,才能跟上国际证券业发展的潮流,提高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和运作功能。

三、我国证券业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

通过前文的分析,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应是我国证券业未来市场结构的选择。对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证券公司的退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

在国外成熟证券市场上,建立公司退出制度是各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从制度建设上加以完善。在券商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还必须建立健全证券公司退出机制,使之与进入渠道相匹配、相对应。证券公司的动态调整过程就是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只有证券市场有进有退,证券公司能生能死,把优质公司吸纳进来,将劣质公司淘汰出局,才能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实现证券公司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证券市场内在运行机制的自身调节,可以优化证券公司主体结构,改善其整体素质,提高其营运质量和运作效率,为我国证券业运行实现更高层次的动态均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鼓励证券公司之间的兼并与收购

并购是证券公司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自身实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并购,可以有效的整合市场资源,增加市场占有率,确立公司在市场中的地位,有利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

在实施并购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化操作,以避免政府“拉郎配”闹剧的重演。由于国内中小券商的数目众多,为数众多的证券公司分布在每个省市,而每个省都有各地方的省级证券公司。各省市地方政府在券商整合过程中,都积极争取推动本省券商成为综合类券商,培育和扶持本地区证券公司强大发展。因此,区域内重新整合的结果使得券商的经营实力仍无法得到快速增强,券商整体素质并不能得到快速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券商之间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佳境难以达到,不能达到1+1=2或大于2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