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理教育研究范文

地理教育研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11-06 16:24: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地理教育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地理教育研究

篇1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本世纪以来,我国地理教育研究在各方面都进一步取得了发展,并促进了地理教育的发展。为了分析近年来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现状,本文选取了在我国地理教育界影响较大的期刊之一 ——《地理教育》,希望通过对期刊的文章内容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的整体状况并提出一些建议。

《地理教育》是本着“更好地服务于中学地理教学”办刊宗旨而发行的双月刊,目前已逐步走向成熟,成为国内重要的地理教育类杂志之一。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地理教育》杂志从地理科学发展、地理教育发展两个层面,为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该杂志文章的撰写者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地理教育管理者;②地理教育理论工作者,包括地理科学工作者、教育科学工作者、高师院校地理学科教育工作者、高师地理系学生以及地理教育出版编辑人员等;③地理教育实践者,包括广大地理教师、各级教研员等;④部分中学生。

本文拟通过研究《地理教育》2004-2009年所发表的文章,期望可以侧面了解近年来我国地理教育在课改、教材、教学及高考方面研究关注点的变化以及对各个点的关注程度,并提出建议。

二、文章内容分析——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现状

1、课程改革

《地理教育》把课程改革方面的文章放在最前面的部分,就足以证明课改对于整个地理教育的指导性作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地理新理念,课程评价,课堂教学等。

2、地理教学研究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地理教育》对于教学探讨方面的文章最多,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教材的重新解读,课堂和教学设计,地理教学新观念,新老师对于地理教学的认识展示交流,地理教学中采用的新手段,中外地理教育的对比等,且主要集中在前三个方面,而对于教学新手段和中外地理教育对比则关注较少。

1)教材的重新解读:2007年以前主要以解析、比较、概念和规律梳理的方式进行呈现;2007年以后主要以问题探讨、重难点解析、具体问题的教学辅导建议等方式提出。

2)课堂和教学设计:2007年以前更多以课堂和教学设计中一些原理和技巧的探讨等方式呈现;2007年以后更多以整堂课的案例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的方式呈现。

3)地理教学新观念:越来越多地强调新课改后,地理教学对实际生活的实际意义,注意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以及角色的转变。

3、教材研究

近年来对教材本身的关注增加,除了原本教材新析中对于教材的重新解读,另外专门开辟了“地理之窗”一个一级栏目对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补充介绍。此外,原本教材解读中只是对高中部分进行解析,在2008后增加了对于初中部分的补充,且就文章数量来说与高中部分几乎相等。从文章统计数量还可以看出,课外链接虽然有所减少,但是总体关于地理基础知识部分的文章数有较为明显的增加。

就研究内容看,之前更多关注自然地理方面的部分,例如太阳高度角、水圈、气圈等方面的知识,人文地理方面则较为关注“工业化”“城市化”等;近两年更加关注人文地理方面的部分,例如城市、区域等,更多地是以区域整体趋看待人地关系,并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对自然方面的关注则转向于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问题。此外,无论从教材本身内容关注点的变化或是课外知识链接的选择,近两年都呈现出与生活联系更为紧密的趋势,回应“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例如随着台湾旅游的开放,初中地理有《台湾旅游资源》的介绍,又如与媒体的联系加强例如《看电视剧<闯关东>谈人口迁移的原因》,这些与时俱进的话题在吸引学生学习的同时,加强了他们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4、高考

从统计的文章数我们可以看出地理教育对于高考这一指标的重视,2006年以后在“高考聚焦”栏目中专门开出“专题指导”这个二级栏目,以专题的形式梳理相关知识。此处以这个二级栏目为侧面反映高考关注点的变化,而高考关注点的转移则可以侧面反应地理教育中的重难点以及关注点的转移,这种方法或许有些片面,但可以总结出高考关注趋势基本没变(表1),始终包括太阳高度与光照图、区域地理(区位)、世界地理、海洋,都是较为宏观层面的对地理事物间的整体认识。

5、其他

主要为“学生园地”和“地理广角”。其中“学生园地”中一个二级栏目由原来的“名师指津”改为现在的“师生对话”,更为符合新课改下对师生平等教学互动的强调。在“学生园地”中,一直受到关注的是地图的使用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问题,但不同的是近两年更加注重从生活中关注环境、爱护环境,例如《我想种棵树》、《关于长沙市生活垃圾调查及处理的报告》等。此外,在“地理广角”中新增一个二级栏目“师范教育”,专门关注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点,并调查一些地理教育现状与探讨地理教育师范生的培养问题。

三、结论

篇2

一、当前我国地理教育研究转载现状分析

首先,笔者通过Excel2003统计分析了近10年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转载论文共694篇,在这些论文中,有来自中学地理教学三大杂志《地理教育》、《地理教学》以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方面的转载,也有诸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等大学学报方面的转载,还有来自《教学月刊》、《教学管理》、《课程・ 教材・教法》等核心期刊的转载,因此,转载的地理论文对当前地理学科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从横向(各年论文转载数量)和纵向(各年不同类别论文)转载数量两个维度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为近10年来每年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论文转载的数量结果统计。

另一方面,笔者将近10年700余篇论文按照研究的类别进行分析,将其大致归纳为地理课程理论、地理教学(包括地理教学理论与地理教学应用两个方面)、国内外地理教育比较、考试试题研究、地理教材理论、地理学习理论、其它方面(包括教师成长、学生作业体系、地理思想教育等)等8个方面,如图2所示。

二、当前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现状特点

笔者通过近10年人大复印转载中心《G33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中地理教育研究方面论文转载归类分析,并结合2003年全国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将地理教育研究分为四个小时期:课改前的百废待兴期、课改时期的“新气象”、以及研究发展的高峰期和发展的平稳期,各个时期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各具特点。

1.百废待兴(2001―2002)――深化地理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席卷全国之前,我国中学地理学科教学使用的是1994年的老教材,它是我国恢复地理高考以来内容最丰富、层次结构最明了的教材,同时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相关研究比较集中,如表1所示。

从研究发现,这一时期重要表现为对最后“旧时期”中存有价值的教学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不到80篇文章中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超过一半,包括对地理教学中的方法、案例、概念、素养、教学目标等诸多方面的研究,这是研究层面比较狭小、急需革新的时期。

2.推陈出新(2003―2005)――加强地理多领域研究

2003年是新课程推广的第一年,从课程的设置到教学方法、模式、策略等方面不论是思想上还是内容上都出现新的深层次的研究,基于此变化也为地理学科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材料。所以,这一时期的地理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对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研究,有对地理新教材的研究(包括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有注重学生学习的研究以及对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试题的研究等,如表2所示。

虽然教学是地理教育研究的主体,但也出现了相关新内容的细化研究:以教材为例,有“实验地理教材(人教版)中探究性活动的类型和功能分析”;以教学为例,有“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地理教学中知识观的转变”等,是地理教育研究深入性、丰富性最显著的时期。

3.百花争艳(2006―2007)――趋于平衡化研究

经历课程改革后,至2006、2007年,全国已有大部分地区进入新课程时期,有的地方甚至已经在新课程背景下进入了多次高考。这一时期较前一时期研究更加平衡化,如图3所示。

从该图可知,地理教学理论、地理教学实践、地理教材理论、考试研究等方面趋于平衡。

4.平稳发展(2008―2010)――追求创新性研究

以地理教育为例,它承载着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地理教育的创新研究是有利于教师自身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这一时期文献不多,2008年64篇,2009年43篇,2010年47篇,但是研究的方法形式更具创新意识,如“基于高中学生学习行为的中学地理教学实践研究”――从行为的量化分析入手;“高考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价值评价”――从学科价值的评价切入,“地理新课程与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研究”――从“学案”的提出说起等这些维度方面的研究都是以往没有出现的,很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

针对当前我国地理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教育论研究过于集中,课程论有些失衡;教学论研究层次欠缺,教学评价涉及较少;重视教师教学研究,忽视学生学习研究;教师教育发展关注不够;地理教育相关方面的研究不博也不专;地理考试试题研究呈现减弱趋势;国内外地理教育比较研究内容较为薄弱。

三、我国未来地理教育研究发展的展望

1.加强课程理论研究,完善课程体系观念

地理课程理论在地理学科教育中具有引领性,它规定了地理课程的基本方向、目标、内容、结构,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上位概念,地理课程的任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误导地理教学。以现行地理课程标准为例,它还是实验版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其中可能会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它与实践中的地理课程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缩短其中的差距,这些都需要加强课程理论的研究,完善课程体系,为理想与实践之间的架构起“桥梁”作用。

2.注重教学理论细化研究,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通过文献统计分析,教学理论研究固然丰富,但是研究的内容比较集中于思维、方法、策略、地图、案例、能力等方面,那么如何评价这些研究的实际意义?笔者认为,在注重教学理论的细化研究同时,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如地理新课标中提到教学中注重“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结合”,可以将其具体到教师教学行为评价、学生学业评价等。有条件的可以将课堂与课外实践结合,这样地理教学理论研究更具实践指导意义。

3.建立“档案袋”研究,关注师生全面发展

地理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发展。文献统计中相关内容关注较少,就学生学习理论方面有50篇左右,而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其智力结构与非智力结构研究不多;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也比较少。因此,在未来发展中通过建立“档案袋”形式,跟踪研究,关注教师或学生个人发展的过程,做相关研究可以有效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4.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深化地理教育比较研究

文化的发展需要交流,教育也是如此,通过国内外教育各方面的交流,可以擦出思想“火花”,产生新的思想观念,可为教育教学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材料与方法手段,也为进一步深化国内外地理教育研究提供条件,可拓展研究的深广度,有利于缩小理想地理教育理念与实践教学的差距。

篇3

(一)拟研究的问题

我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利用怎样的方式将素质教育深入贯彻到地理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即探索将素质教育深入贯彻到地理教育的教学方法。地理学科在中学中的地位相对是较低的,因为在这个应试教育依旧风行的时代,只有那些和考试紧密相关的科目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但是素质教育是当今学生所要接受的必不可少的教育之一,因此我要研究的问题是怎样将素质教育深入到地理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在上课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提高自身的素养。

(二)研究的具体内容

1.在中学地理教学课堂上,教师应重视将素质教育融入其中。目前大部分教师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只注重那些考试要考的内容,而往往忽视那些能够提升学生情感、修养、技能的相关知识。学校可以通过调查的方式向学生询问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素质教育的情况,也可以直接以听课的方式直观地感受教师在课堂上是否重视素质教育的融入。

2.将素质教育深入贯彻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去的教学方式方法很多,例如在讲全球气候变暖的时候,教师可以讲一些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危害,再通过用这些知识来教导学生要节约资源,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和责任感。

3.怎样使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素质教育内容更加有效性?教师应该先归纳总结,把一些可能在上课讲解过程中会牵涉到素质教育的内容全部总结起来,然后对这些内容加以分类,通过这样的分类,教师对这个素质教育内容会更加有把握性,进而更加有效地从地理知识中筛选出素质教育的内容。

(三)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利用什么教学方式方法才能够将素质教育深入贯彻到地理教育教学中去。这些教学方式方法必须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运用了这些教学方式方法之后可以使学生很好地通过地理课堂上的学习产生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于某些事物的责任感等。

(四)主要的观点

1.在中学地理教育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大量的直观表述材料来讲解地理事物。生动的视频、精彩的图片都是中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它要比文字记录更加容易被中学生们所接受。并且这些直观的表述材料要比教师的口头表述更加有说服力。在教学中,通过观看这些联系生活的直观表述材料,中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进而思考地理问题,提高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和对一些地理事物的感情。

2.地理教学不但可以在课堂内开展,还可以在课外进行。素质教育仅仅靠课内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地理学科所研究的对象都在我们的身边,例如:有关于月像的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在每天晚上对月球进行仔细观察,绘画出每天晚上月球的形状,持续一段时间后在课上进行互相交流讨论,这样学生对于月像的知识会就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这个课题有没有人研究过

我曾在中国期刊网上查找有关于这类的课题,但是没有找到符合相关条件的结果。然后缩小了搜索的范围,首先输入“素质教育”,在搜索的结果中再输入“地理教育”,结果只找到14篇相关的文献。由此看出虽然有些学者研究过相关的课题,但研究这个课题的人员还是相对较少的。

(二)本课题及科研设计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及科研设计的创新之处在于教师从地理教育教学的课程内容中提取素质教育元素,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接受素质教育。我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这些作者的研究主要是对于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然后研究怎样把地理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融合起来,让学生在其中能够接受素质教育。我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在地理的教学课堂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素质教育,学生在接受地理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提升自己的修养、能力、责任感等。

篇4

一、善于在地理教学中树立环保道德意识

环保道德意识是社会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下,由环境价值观影响、约束人们环境行为的思想规范。环保道德意识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树立保护环境光荣、损害环境可耻的道德观念,明确人类对环境所负有的道德责任。人的世界观的形成,价值观念的建立,大都在中学阶段开始形成。中学生环保道德意识的形成,环保观念的建立非常重要。地理教学在这方面的教育功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教师在地理课上,运用环保案例进行教学,可以自然唤醒学生的环保道德意识,学生会从内心感叹环境美好、祖国河山壮丽,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同时,可以将祖国地理状况与水流量逐渐减少,湖水逐渐被污染、许多景观不如从前秀美,泥沙逐年增多等,让学生感到环保的重要性、主动树立环保道德观念。只有受到这样的教化,从而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一切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出发,爱护地球,做到保护环境,造福人类。使学生立志将来为环保事业做贡献,让学生在积极的环保教育中提高环保道德责任感,发展对环保生活的理想和愿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地理教材中环保思想的素材

我国大部分中学中使用的是全国统一的教材,没有专门的环保课,因此教育渗透的方法是进行环保教育的主渠道。即在不改变现有课程配置体系的前提下,适当的将地理教材中体现环保的科学知识的思想向学生渗透。在地理教学课程中,基于忠实于教材的原则,又充分探索教程中环保教育的要素,多搜寻整理与环保方面相关的内容和资料等,我们发现许多关于环保教育的素材,教师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发挥教材本身的优势,渗透环保教育思想。如在讲授“中国地形特征”这个知识点后,可以联系当前我国水土资源流失等问题,增加保护植被和水资源等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环境问题,介绍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和解决的方式,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还可以在介绍一些地理基础知识的概念时,不仅讲解其基本含义,渗透环保教育是顺理成章的事。只要这些地理名词与环境教育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申几句话点到环境教育即可,这也能使学生感受到环保教育,体会出保护环境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这样将环保教育思想潜移默化地渗透进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三、开展地理教学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

篇5

关键词: 地理教师教育专业 课程体系 优化

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是中学地理教师的主力后备军。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中学地理课程地位不断提升,高师院校优化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地理教师教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内容,只有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高师院校对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急需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开设的教育类课程不仅要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应通过多种途径锻炼其教学技能和班级管理能力。地理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综合类学科,涉猎范围较广,高师院校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提升我国的基础教育水平。

1.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目前,各高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名称不尽相同,但其授课内容相差不多,根据主要教学内容将其分类,可以将这些课程大致分为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四部分。公共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教师发展导论、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地理教学论、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地理摄影与后期制作等课程,选修课程主要包括品牌地理、Coreldraw软件操作等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则以微格教学、校内外的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和支教实习为主。

公共选修课程开设较早,一般从第一学期开始学到第四学期结束。该类课程理论性较强,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教师这一职业,逐步具备相应的职业操守和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基本教学素养。专业选修课程开设时间略晚,一般从第五学期开始学到第六学期结束,该类课程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地理学科的独特性,使学生认识到地理课程的整体性与区域性,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各个学期自主选择学习,教学目的是促进其教学技能提高,有助于他们入职后更好地开展地理教学。教育实践课程一般从第六学期开始,直至第八学期结束,通过实践教学锻炼学生的教学技能。

2.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理论课程设置单一,实践性较差。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知识,还要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1]。目前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体系中,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开设科目较多,多为公共必修课程,但是该类课程理论性较强,高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教学实际情况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做到学练结合,学到的理论知识并未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成为教师后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教育实践类课程过于形式化,并未起到有效提高教师教育学生教学技能的作用,微格教学开设课程较少,在校内外教育实习中考核制度不完善,部分学生并未参加教育见习和支教实习,缺乏教学实践,严重阻碍学生深入了解教师的职业要求。

2.2教学内容过于分散,系统性较弱。

由于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是跨越自然、区域和人文三大课程体系的综合课程,还有众多交叉和边缘学科,教学内容涉及资源、环境、规划、经济、人口等诸多领域[2]。因此各部分课程应紧密联系,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但在现在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体系中教学活动内容较少,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分界明显,尚未引导学生从实际教学角度学习与中学地理相关的内容,各课程之间的系统性较弱,理论课程枯燥无味,实践课程形式单一,各种教师技能并未相互配合开展教学训练,这些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树立信心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无法提高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2.3与中学课堂接触少,衔接性较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中学地理课程的课程结构、内容、理念及设计思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地理师范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体系中一些传统教育理念已经不再适用,部分高师院校教学内容并未随着中学地理教材的变化而变化,二者的衔接性较差,对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并未满足社会需要,不利于成为教师后的长远发展。此外,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中学教学的新趋势,不仅教学内容应结合课标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教学方法应紧跟时展变得更加新颖,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多数高师院校针对中学地理课堂的设计理念并未及时反馈给地理教师教育学生,教学内容中贴近中学地理教学前沿的知识较少。

3.地理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优化方案

3.1增加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提高教学技能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教学是教师最根本的工作,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不断发现问题,逐步改善自身不足,教师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展现自身的教学技能。增加教学实践需要学校、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应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较早地开设地理教学课程,将教学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学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演习,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中学教学中。进行教学演习应做好充足的准备,需要高师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引导学生思考讲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学生讲课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课,带领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也可以进行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发现对方的优缺点。学生应增强对教学实践的重视程度,在实践过程中认真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

3.2提高教学技能。

地理学科教育课程除学科教育理论课程外,含有学科教育技术、学科教学技能等课程[4]。教学技能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运用的技巧和方法,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应加强对教学技能的练习,利用课余时间训练课堂上学到的相关技能,通过反复练习、思考,逐步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和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教学技能专项训练,例如,针对三板技能开展粉笔训练,可以通过布置作业、课堂展示的方式督促学生完成任务;针对语言技能可以举行演讲朗诵比赛,也可以通过配音活动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转换角色找寻适合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学技能大赛是最快最有效的整体提高教学技能的方法,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分别举行教学技能大赛,各年级学生相互观摩,互相促进教学技能的提升。

3.3转变教学观念。

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高师院校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高师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保证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充分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不断把学习主动权和责任交还给学生[5]。经过教师的指导,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会逐渐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有助于他们入职后以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对待中学生。中学地理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传统教学中单纯要求学生学会的观念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自主探究,只有变“学会”为“会学”,才有助于发挥地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师积极引导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中学教育接轨,为学生提供更健全的学习平台。

3.4注重教学管理

中学生心智尚不健全,位于人生中的叛逆期,课堂秩序仍需要教师维护,教学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一节课的质量高低。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不仅要提高教学技能,同时应锻炼班级管理能力,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高师院校可以从第一学期便组织学生定期到中学进行旁听见习,鼓励他们自主发现中学地理课堂中存在哪些教学管理问题,与一线中学教师交流探索解决办法,在第五学期之后要求学生到中学课堂中进行教育实习,在实践中提高教学管理能力。高师教师应注意引导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关注中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心理变化,只有做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4.结语

高师院校对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要真正落实教师专业化的培养目标,向中学教育输送合格的地理教师,通过增加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技能、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教学管理的方法完善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体系,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学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周海瑛.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卓越地理教师[J].地理教育,2011,11:60-61.

[2]赵敬民,彭淑贞,杨炯.地理科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优化研究[J].高教论坛,2011,02:50-53.

[3]张广花,秦耀辰,胡良民.中国7所师范大学地理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及其优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565-571.

[4]牛超,刘玉振.TPACK视阈下高校地理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地理教学,2015,23:8-11.

篇6

一、2015年度论文转载概况  

1.栏目设置及论文分布  

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设置栏目22个,全文转载地理教育论文共计89篇。转载论文数量较多的栏目有“教学研究”(14篇)、“教学策略” (8篇)、“学科视点”(7篇)、“教材分析”(7篇)、“教学设计”(6篇)、“学法指导”(6篇)、“备考指导”(4篇)等。可以看出,《中学历史、 地理教与学》转载的论文更加关注教师如何教学和学生如何学习。值得关注的是,《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在2015年设置了7个与地理教育相关的专题栏目, 包括“地理实验教学”“问题教学”“2015年高考试卷评析”“高三复习教学”“教学目标确立”“探究教学”和“学科素养培养”。其中,专为地理学科设置 的栏目只有“地理实验教学”,其他栏目为历史和地理两个学科所共有。这些专题栏目反映了近期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  

2.源杂志转载量分析  

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的地理教育论文来源于23种期刊(见表1)。排前三名的是《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和《地理教育》,共被转载论文50篇,占全年论文转载总数的56.2%。  

 

3.第一作者情况分析  

(1)第一作者所属单位统计 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所转载地理教育论文的第一作者,来自69家单位。其中,东北师范大学的论文转载量高达8篇,论文涉及地理核心素养、区 域思想、尺度思想、地理空间视角、地理教学逻辑、地理概念体系等主题词。可见,这些突出学科特色的地理教育研究受到了《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的高度认 可。有3家单位的论文转载量为3篇,这些单位有华中师范大学、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和浙江省春晖中学。还有7家单位论文转载量为2篇,分别是福建省厦门市第 六中学、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河北省围场县第二中学、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一初中、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人民教育出 版社地理室。从这些单位所属的系统可看出,普通中学和高等院校的作者所占比例较大,教研机构和出版社的作者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2)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 统计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可以了解地理教育研究力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表2可知,江苏、北京、吉林、福建、浙江等地区的地理教育研究氛围较浓、活动较活跃。对照2013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发现,江苏省一直稳居第一。  

 

二、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回顾  

1.地理课程研究  

2015年是我国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深入探索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国高中课程地理标准修订工作在紧张、有序地推进。地理课程标准修订中,如何界定和 呈现地理课程性质和地理课程目标,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地理课程性质的问题,即地理课程是什么的问题。有学者指出,受地理学性质多样化的影响,目前我国内地 中学地理课程性质是多元的,尚不存在清晰的统一内涵(林培英,第10期)。文中指出的地理课程性质的现状和困惑,为我们深入认识地理课程提供了参考。立德 树人是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原点(朱雪梅,第6期)。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各学科都在研讨“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等问题。有 论者综合分析地理学的传统、地理学者提出的几大问题和地理学的视角等地理学理论与重要教育文件,得出地理核心素养由人地观念、空间能力、区域分析、过程解 释、尺度关联、家国情怀和地理表达等构成(张家辉,第9期)。也有研究者基于地理课程目标的嬗变、国际地理教育发展的趋势、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及地理学学 科特性的视角,认为地理核心素养包含基于地理空间视角的地图技能、地理信息技术能力、国际理解、全球意识、人地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李家清、常珊珊,第9 期)。由此看来,学界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有着不同的认识,可谓见仁见智。  

2.地理教材研究  

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 科书和地理图册等,地理教科书是地理教材的主体。地理教材研究涉及地理教材的编制研究、呈现研究和使用研究等类型。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编写时非常关 注探究学习,教科书中的探究性主要体现在体例结构、案例编写、内容选取等方面(刘健,第1期)。可见,该套教科书在内容的组织和选取方面都注意遵循了“构 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理念。除了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和选取外,教科书内容的呈现也是值得研究的重要方面。图像系统作为地理教科书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 为地理教科书呈现研究的热点。中国地图出版社李红梅不仅总结了中图版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中图像系统的特点,还分析了与该套教科书配套的地理图册中图像系统 的特点(第3期)。此类文章为地理教材的使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3.地理教学研究  

(1)基于地理学角度的地理教学研究 ①地理教学逻辑研究。地理教学逻辑是地理教学内容和地理教学程序中内隐的规律、规则,包括学科逻辑、教的逻辑和学的逻辑等。有研究者指出,初中地理学科逻 辑有两个立足点,一是立足地理学科,探讨地理知识之间有怎样的内在关联;二是立足地理课堂,追问课堂上的地理知识是否存在内在关联或教学关联(张彦顺,第 8期)。在大气环流教学时,应参考科学家所采用的“考虑新要素—提出新理论”的“要素增加”逻辑(朱承熙,第5期)。还有研究者非常重视地理教学逻辑中的 学科逻辑,认为地理教师应整体把握高中地理知识的层级结构和逻辑结构(黄静,第2期)。王红梅在分析知识的层级关系和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复习课 的教学策略(第11期)。仲小敏经过对高中地理必修内容探究教学适宜性的调查分析,发现地理知识的内在逻辑特点是制约探究性强弱的根本因素(第9期)。地 理教学逻辑是地理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地理教育领域亟待加强地理教学逻辑研究,从而科学地指导地理教学实践。  

②地理知识教学研究。 地理知识既包括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数据等地理事实知识,也包括地理概念、地理成因等地理理性知识。周慧认为,在地理事实知识学习的设计中,可采用 ATMSTT的教学组件设计法,即辨识目标、编码图文、匹配策略、选择媒体、主题活动和检测效果(第9期)。蒋亚琴针对学生学习地理概念时存在的前概念干 扰、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和思维定式等心理障碍,提出了注重体验、强化对比、系统学习和变式学习等教学策略(第3期)。也有研究者在梳理中学地理概念体系的 基础上,从“地理学的基本问题”“地理学科本质、思想与方法”“地理概念体系构建”等角度探讨了如何进行地理概念教学(王向东、高燕,第9期),关注了 “教哪些地理概念”和“教地理概念的哪些方面”等问题。除了地理概念教学外,还有研究者关注地理成因教学,提出了基于支架理论的地理成因教学的一般模式 (龚琳、赵媛,第6期)。  

③地理能力和地理思想培养研究。阅读、分析和绘制地图的能力是一项地理学科的特殊能力。地图能力的养成途径包 括熟悉地图常识、规范读图顺序、掌握析图方法、形成地图意识(丁生军,第11期)。地理思想包括区域思想、尺度思想、整体性思想等。徐雪和袁孝亭在解读 “把世界组织为区域”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思想对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即引导学生形成“区域思维”方式(第6期)。张家辉梳理了基础教育阶段尺度 思想研究的现状,分析了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走向(第2期)。耿文强认为,地理高考复习时应强化学生的地理时空尺度观念,并建立不同尺度之间的关联 体系(第4期)。这实际上强调了尺度思想中的尺度关联内容要点。地理空间联系视角是地理视角之一,有研究者从“准确认识空间特征”“逐层深入的分析空间内 部联系”“空间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三方面探讨了地理空间联系的分析方法(黄妍、袁孝亭,第2期)。  

④区域地理教学研究。有作者探讨 了国家地理内容教学目标的设计步骤(何平,第1期)。张彦顺认为,“图解、体验和建构”是区域地理教学的基本要素,这三个要素都有其相应的教学策略(第5 期)。王邦柱针对高中地理必修3中“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的教学偏差,提出了教学对策(第12期)。  

(2)基于教育学角度的地理教学研 究 随着地理课程资源的不断开发,地理教学环境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赵才欣认为,在信息革命、生态文明等外部因素、地理科学发展的内部因素影响下,地理课堂有 必要转向新型“地理大课堂”(第1期)。在“地理大课堂”中应重视地理实验教学。有研究者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地理实验教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脉络,并指出 了地理实验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张海、马建宁、牛科强,第7期)。也有作者探讨了地理实验类型中地理组合实验的设计及教学价值。关于地理案例教学,需要选 择典型的案例,而能充分演绎一般法则的案例则是典型案例的体现。陈庆军基于一般法则与特殊描述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地理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编策略(第7 期)。  

4.地理教育测评研究  

地理教育测评包括地理教学评价、地理教育测量等。地理教学评价研究应当突出学科特色和基 于大量证据,朱雪梅所构建的“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符合这一研究趋势。该体系以学生地理素养和地理教学行为为评价标准,以数字化教学观察平台和教学观 察手册为工具,以多元主体交互共建的全程性学业成绩评价和循环跟进式课堂教学评价为路径(朱雪梅,第3期)。地理课程标准中有大量需要学生表现的任务,对 此,有作者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表现性评价的操作方式,即在学科育人价值的统摄下,基于课程标准设计评价目标,基于目标设计表现任务和评分规则(佟 柠,第12期)。关于高考地理试题研究,相炜地理工作室分析了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的整体特点、突出亮点及各卷特点(刘振峰等,第10期)。除了着眼总 体的研究外,也有研究者对某一类型的试题进行了专题分析和总结。张文军分析了近十年高考地理试题中观点方案类地理综合题的演变特点及应对策略(第2期)。  

三、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走向  

1.突出学科特色的地理教学研究  

突出学科特色的地理教学研究选题,可围绕地理素养构成要素、地理内容专题等来确定。[1]地理素养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和地理品 质等要素。围绕地理素养构成要素开展的研究,要求围绕这些构成要素乃至要素细化后的成分进行选题。例如,尺度思想是地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应当重视 地理教育中尺度思想的基本内容及教学价值,以及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尺度思想的策略等研究。围绕地理内容专题开展的研究,要求围绕地理要素或地理教学内容中 的某一点进行选题。例如,区域地理教学中核心内容的教学策略、体现学科独特价值的人文地理教学、体现学科本质的地理学史教学模式等。  

2.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研究  

培养具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人是中学地理课程目标的核心诉求。[2]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笔者曾提出,地理核心概念是地理学 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基础部分,如何筛选、确定地理核心概念以及如何发挥地理核心概念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前沿课题。[3]对于“如何发挥地理核心概念的作 用”,就需要思考如何运用地理核心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此外,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研究需要继续厘清的问题有:初中和高中不同学段地理学科核心素 养的构成有何区别?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编制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科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策 略、方法都有哪些?在培养学生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时如何做到衔接?怎样测评不同学段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3.高考地理试题研究  

高考地理试题研究一直得到学界的持续关注。高考地理试题研究既可以偏重理论研究,如开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高考地理试题命制研究、高考地理试题与地理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工具的研制等;又可以侧重实践研究,如开展2016年高考地理试题统计分析。  

篇7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环境教育 环保热点 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How to Infiltrating Environment Education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CHEN Linping

(Xintan Middle School,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528325)

AbstractEnvironment pollution has become a big problem arousing worldwide concern and it's emergent to implement environment education. This article emphasized on having environment education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and put forward some views about the content of environment education, the hot problems at present and how to take Geography practices.

Key wordsse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environment education; hot problems about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filtrating method

0 前言

环境是人类在地球上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环境质量的好坏,对人类的生活质量及各种生产活动有重大的影响。当前,环境教育作为参与环保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学校教育得以实施,世界大范围的环境教育工作正在强势开展起来。就我国高中现行的地理教材来看,其是以人地之间的关系为中心,广涉到宇宙环境,又到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再延伸到社会环境,最终归结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整本教材都渗透环境的知识及问题。

1 环境教育

1.1 环境教育的特点

环境教育主要有以下特点:(1)全民性。从对象来看,环境教育是全民的一种教育,因为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每个人的生存。(2)终身性。由于终身教育正成为全球性的一股教育思潮,而终身性的环境教育是对终身教育的一种延伸。以终身性的环境教育来弥补以往环境教育的的缺失,提高人类的环保意识。(3)实践性。环境教育的实践性表现在,学生通过学习学科知识后,环境意识依靠实践活动形成、表现出来。(4)综合性。由于环境教育所涉及到的内容是综合性的,开展环境教育,是对自然本身及人与自然整体的规律把握,涉及到自然学科的知识, 也涵盖社会科学知识,因此,环境教育是综合多学科知识的教育。

1.2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首先,新课改下,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是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吃透教材内容,使学生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深层联系,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是体现地理教学价值的重要途径。其次,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地理学是一门主要以自然环境及人类社会为对象,研究它们关系的学科,综合性强,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以人地关

系为中心的高中地理教育,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建议

2.1 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保护内容

对学生实施环境教育,目的在于把环境教育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实践中,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环境,理解环境和发展的关系,把握好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养成热爱环境、主动参与保护环境的习惯。要达到这个目的,地理教师应在了解高中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其已有知识及能力,不同层次地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教育,实现环境教育的系统化学习。

2.2 在教学中注重环保热点信息的渗透

地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一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生物生存的环境及星月变化等地理内容感兴趣,再加上,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不断的得到应用,如网络、多媒体、电视等,它们为人类展示了各种地理知识。地理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关注与环境有关的话题、报道,收集一些环保的成功案例,及时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环保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

地理学科与环境教育的实践性都很强,这就要求,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各类课外实践活动。从实践中,加深对环保的认识。教师可在地球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以及节水日等环保节日,组织学生开展宣传环保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世界的环境现状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肯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废品回收、观测气象、地质等活动,使学生融入社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知识分析、解释及概括一些环境问题,把环境知识转化为环境意识,真正地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形成并发展环境技能,提高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各种能力。这对学生未来从事环境保护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3 总结

综上所述,由于全世界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实施环境教育刻不容缓。而高中地理教育由于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在环境教育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因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机渗透环境教育,如,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保护内容、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以及引导新护士关注环保热点等,使学生深刻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环保意识,主动参与环保活动。

参考文献

[1]段卿.浅谈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J].地理探讨,2011(14).

[2]杨爱平.环保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同行[J].宜春学院学报,2010(12).

[3]朱陈海霞.浅谈寓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保教育[J].课程探索,2010(131).

篇8

一、用数字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

如在讲我国的土地资源时,我们应该既讲优势又讲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土地资源遭受到惊人的破坏。1981年与1957年比较,我国耕地净减少149500km2,是世界上减少耕地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滥伐森林,土地失去大面积森林的保护,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5×106km2。水土流失给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据测定,仅黄土高原每年因水土流失带走的氮磷钾约4×107吨。建国40多年来,我国沙漠面积增加了约2×105km2,即土地荒漠化以每年6670km2的速度增大而居世界之首。当前人类的环境日趋恶化,如不及时控制,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严峻的现实,触目惊心的数字,唤起了学生的忧患意识,使大家意识到我们再也不能坐等灾难临头、生灵涂炭,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保护、治理生态环境。

二、合理地利用自然,科学地改造自然

人类与其生态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方面人类必须依赖于环境而生存,必须对自然界持尊重的态度;另一方面,人类在自然界面前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应当通过科学充分发挥人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结合地理教学,在讲解“保护森林、绿化环境”时,可向学生介绍我国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始建于1978年的“三北”防护林体系,经过十年多的艰苦努力,造林存活面积已达66.67万公顷。过去受风沙侵袭和干热风危害,产量低而不稳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保护,粮食增产10%-20%。过去沙化、盐渍化、牧草严重退化的沙漠和半荒漠草原得到了保护和恢复,产草量增加了20%以上,水土流失得到了初步治理,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减少了10%。

活生生的事实使学生们认识到:人不仅可以合理地利用自然,而且能够科学地改造自然,植树造林是增加植物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造福人类的一项根本措施。与此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忱和责任感,积极投身于绿化环境的活动中。

三、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

社会再生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二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人类的繁衍。为了保证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地发展,不仅要求有计划地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且要求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人类生存的空间是有限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如果人口无限膨胀,必然爆发生存危机。因此,结合教材有关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人口观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和生活质量的高低,是由这个国家的产出总量和人口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我国的产出总量和许多资源的总量在世界上虽名列前茅,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的产出量和资源的占有量却排在许多国家之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加拿大,耕地面积相当于我国的40%,粮食产量只相当于我国的15%,而它却是粮食出口大国。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13.39亿,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的过快增长,必然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所以,应该让学生懂得: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四、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地理教学刻不容缓的任务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过去的地理教学中,由于偏重于应试教育,只注重对地理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利用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理教学应当自觉肩负起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教学任务。

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们注重于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效益,结果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诸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这些问题我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日益加重的态势。

篇9

【关键词】 环境教育 地理教学 中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2-040-01

一、我国中学环境教育的现状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中学环境教育的现状,我在赣州一中、赣州三中、赣州四中的高一年级作一次问卷调查。问卷采用集中填写、当场收交的办法,共发放300份,共回收268份,其中有效问卷268份,其中赣州一中88份,男生50份,女生38份;赣州三中92份,男生41份,女生51份;赣州四中88份,男生41份,女生47份。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这几所高中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所反映的问题,大致折射出了目前高中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目前在中学开展环境教育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1.学生具备一定的环境知识和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调查发现,49.62%的同学知道世界环境日,许多学生知道或了解不少与环境有关的名词概念,如:白色污染、三废、绿色食品等。对于今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31.34%的人知道,45.14%知道一点。这一组数据说明,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环境知识。

2.获取环境知识的途径多样,其中主要以社会影响为主。在学生获得有关环境知识的途径中75%的人主要是通过电视,其次是环保宣传以及阅读报纸杂志。而对于一些环保方面的书籍71.27%的人偶尔看,仅有4.1%的人常看。学生中63.06%的人认为通过社会活动获得环境知识是最主要的。在课堂教学环境知识来源途径中,58.58%的学生选择的是地理。

3.调查中对于在一些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环境保护行为,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的都是做到了爱护环境。

4.对于环境保护的现状,54.1%的学生选择了“确实很紧迫,必须从自己,从现在,从每一个做起”,61.2%的学生选择了“与自己关系密切”,选择“环保工作是每一个人的事”占82.46%,认为自己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50%学生选择了非常大。这一组数据说明,学生形成了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对待环境的态度。

二、中学开展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中学开展环境教育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加强中学教师环境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环境意识。但通过我对几所中学的教师的访谈调查,学校并未开展过相关课程的培训。教师本身都不具备一些环境知识,而又如何去进行环境教育呢?

在环境教材的研制和开发问题上,我国的现状不容乐观,据调查,截止2003年底,共发行大中小学环境教材、教学参考书仅150万余册。而这些书中涉及中学环境教育专用教材少之又少。即使学校发了书,也没有开展相关的课程。我国国情虽是在很早的时候就说教育要素质教育,但至今也不见成效。学校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故没有开展环境课程。在调查中,当问及学校是否开展了环保活动时,53.36%的人选择了没有。

学生本身作为接受环境教育的主体,环境教育开展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通过调查,学生对参加环保活动积极性很高。虽然调查中学生对自己的环境行为的自觉意识都很高,如:吃完口香糖,你会怎么做?83.58%的人是吐到纸上包好,再扔进垃圾桶,但通过实地调查,学生并几乎没有像调查中选择的那样吐到纸上包好,再扔进垃圾桶,而是直接吐到地面上的,说明学生有这种环保意识,但无行为自觉性。

三、案例研究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问题研究《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

研究要做的准备的是:①调查城市与郊区的不同处,调查内容如工业发展、人口集聚、交通运输工具、植被覆盖率、建筑密集度等;②收集、阅读相关资料;③根据得到的相关信息,总结概括相关内容。

这项研究主要是巩固第二章学习的知识。研究思路是:①了解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②收集、阅读资料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③讨论城市热岛效应给城市带来哪些影响;④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问题。我们环境教育的侧重点放在后三部分,且主要是第四部分。

引导学生从身边环境中发现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以及收集的资料讨论分析出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老师从旁协助并作出补充。因为有些方面学生考虑不到或考虑不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还能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真正认识他们的哪些行为对城市带来了危害,从而去改正它,这样就回到了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学生可以向自己提出建议,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还可以相互监督。

此研究的主体是学生,提倡的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而已。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城市热岛效应,从自身做起,提高了环保意识。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实施环境教育的,充分展现了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相结合所体现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吴明宇.环境教育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重要课题[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2,(02).

篇10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情感教育 新型师生关系

在高中各科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学是师生公认的比较难学的学科之一。高中阶段地理学科自身的抽象性以及空间向量和非空间向量在地理地图中空间思维特点等更加突出,是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遇到的困难。在地理教学中,如果不予以更多关注,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丧失信心,失去学习兴趣,进而感到地理课苦闷、乏味,一门非常综合实用的课程形成“难学-怯学-厌学-弃学”结果,于地理教学的开展极其不利。那么,作为地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能否顺利完成学科教学的关键。藉此使学生主动、自发地参与到地理教学中。那么,在课堂上是如何激起学生内心的激情,拨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心弦”呢?

一、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既有老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过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情感的交流。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教育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纽带,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以趣激情,贯穿课堂。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的思想尤为重要。

在地理教学中,只有重视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才能从教师的角度了解学生认识学生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学情,也只有重视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才能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得以充分调动,给学生创造一个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究情感教学艺术。使学生在心平气和的、心情愉快的情况下进行练习,提高地理教学的整体效益和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在教学方面,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同时还须加强情感的交流。事实上,学生也渴望平等和被尊重,希望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情感教育在地理课堂上的运用策略

1、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

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中学生具有求知欲强,充满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教师的素质尤为重要。因为教师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每位教师都应该处处起模范作用,为人师表,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精神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对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学科的情感及个性品质的形成,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只凭经验办事,一张嘴巴讲到底,而应开动脑筋,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设计、教学手法的运用,都应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地上好每一节课,创设良好地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底参与地理课堂教学,达到教学教学相长。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并能成为他们的榜样。

2、建立融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以情激情

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能否参与教学过程,取决于课堂的教学气氛。在森严肃穆的氛围中,在教师的严厉呵责下,学生是不可能充分地表现他们的个性和灵气,不可能积极地参与教学、大胆幻想、勇于创新。反之,教师态度和蔼、亲切、不压抑、不专横,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与积极性。

作为地理教师,我坚守着地理课堂中民主平等师生关系,重视教学相长,不断学会控制自己情绪,把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尊重他们对地理的看法和观点。例如:在一次评讲测验卷课堂中,自己对某道题目讲评错误了而导致改错成绩分数,当时,我立即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误,并解释道:“老师不是圣人,我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需要你们勇敢地指出和帮我改正。”采取开发、平等、诚实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究思考,克服学生缺乏自信或产生自卑的心理,使学生和教师的思想脉搏融为一体,学生的思维就会充分地得到调动,使学生在愉快而和谐、充满民主的教学气氛中,激励思考、勇于创新、不怕露短与出错,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去获得地理知识。

3、教学语言应该饱含感情,以情动人

世界上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被学生直接感知,虽然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引入课堂,多少能够弥补一下这方面的缺憾,但毕竟极其有限,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绘声绘色地将学生引入神圣的地学殿堂。同时,根据中学地理学科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既有自然,又有人文地理的特点,这些广博的知识对喜欢言古论今,谈天说地的中学生来说是有刺激性的。

如高中地理旅游单元的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的教学,展示我国众多的旅游景观并配上教师对其声情并茂的讲解,一下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爱主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同时课堂气氛可能变得更加活跃。

三、结果与讨论

由此可见,教师生动、活泼、优美的语言,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的热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样,学生就会学而忘倦,乐而习之。

篇11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情感教育;新型师生关系

一、引言

在高中各科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学是师生公认的比较难学的学科之一。高中阶段地理学科自身的抽象性以及空间向量和非空间向量在地理地图中空间思维特点等更加突出,是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遇到的困难。在地理教学中,如果不予以更多关注,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丧失信心,失去学习兴趣,进而感到地理课苦闷、乏味,一门非常综合实用的课程形成“难学-怯学-厌学-弃学”结果,于地理教学的开展极其不利。那么,作为地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能否顺利完成学科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情感教育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它的内涵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包括着人们极其多样的心理生活领域,我们称之为情感领域。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领域的过程。藉此使学生主动、自发地参与到地理教学中。那么,在课堂上是如何激起学生内心的激情。拨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心弦”呢?

二、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既有老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过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情感的交流。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教育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纽带,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以趣激情,贯穿课堂。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的思想尤为重要。

在地理教学中,只有重视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才能从教师的角度了解学生认识学生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学情,也只有重视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才能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得以充分调动,给学生创造一个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究情感教学艺术。使学生在心平气和的、心情愉快的情况下进行练习,提高地理教学的整体效益和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在教学方面,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同时还须加强情感的交流。事实上,学生也渴望平等和被尊重,希望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情感教育在地理课堂上的运用策略

3.1 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

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中学生具有求知欲强,充满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教师的素质尤为重要。因为教师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每位教师都应该处处起模范作用,为人师表,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精神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对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学科的情感及个性品质的形成,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只凭经验办事,一张嘴巴讲到底,而应开动脑筋,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设计、教学手法的运用,都应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地上好每一节课,创设良好地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底参与地理课堂教学,达到教学教学相长。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并能成为他们的榜样。

3.2 建立融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以情激情

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能否参与教学过程,取决于课堂的教学气氛。在森严肃穆的氛围中,在教师的严厉呵责下,学生是不可能充分地表现他们的个性和灵气,不可能积极地参与教学、大胆幻想、勇于创新。反之,教师态度和蔼、亲切、不压抑、不专横,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与积极性。

作为地理教师,我坚守着地理课堂中民主平等师生关系,重视教学相长,不断学会控制自己情绪,把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尊重他们对地理的看法和观点。例如:在一次评讲测验卷课堂中,自己对某道题目讲评错误了而导致改错成绩分数,当时,我立即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误,并解释道:“老师不是圣人,我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需要你们勇敢地指出和帮我改正。”采取开发、平等、诚实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究思考,克服学生缺乏自信或产生自卑的心理,使学生和教师的思想脉搏融为一体,学生的思维就会充分地得到调动,使学生在愉快而和谐、充满民主的教学气氛中,激励思考、勇于创新、不怕露短与出错,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去获得地理知识。

3.3 教学语言应该饱含感情,以情动人

世界上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被学生直接感知,虽然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引入课堂,多少能够弥补一下这方面的缺憾,但毕竟极其有限,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绘声绘色地将学生引入神圣的地学殿堂。同时,根据中学地理学科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既有自然,又有人文地理的特点,这些广博的知识对喜欢言古论今,谈天说地的中学生来说是有刺激性的。

如高中地理旅游单元的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的教学,展示我国众多的旅游景观并配上教师对其声情并茂的讲解,一下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爱主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同时课堂气氛可能变得更加活跃。

四、结果与讨论

由此可见,教师生动、活泼、优美的语言,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的热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样,学生就会学而忘倦,乐而习之。

篇12

学科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能够有效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 研究性学习开展中存在着不少问题, 把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 使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 才能真正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能适应新时代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课程标准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研究性学习活动有15个必修学分。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定义,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给出的定义是:“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因此,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观。作为学习观,研究性学习主张学生主动地理解、应用、探索、创新知识,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主张以发展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不论是作为一种学习观念还是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具有自主性、问题性、探究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明显特点。研究性学习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 强调知识间的联系, 形成认识结构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前提, 创新情境促进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广泛迁移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关健,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一般认为地理学科能力包括: 空间想象与图像运用能力、地理信息获信息获取与整合能力, 地理判断、解释、预测与评价能力、地理表述能力等。学科能力的培养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恰巧为学生提供了这一平台。

三、研究性学习设计原则

地理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一是要遵循乡土性原则,为了方便学生对所选题目开展有针对性的探索,学生必须对所选题目的背景知识及关联资料有一定的了解,在选题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来进行;二是要遵循实践性原则,《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学习直接经验的途径,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要遵循探究性原则,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学习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用地理思维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并由此发现值得去探索和研究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调查、研究、分析身边地理现象的规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

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的成部分, 并与各学科逐渐渗透、整合的时候, 一般都会立足于本学科相关内容, 成为学科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就是同一个课题的研究,往往也需要与不同学科教师的协作指导。不同学科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学科教师的指导所采用研究角度的基础和手段一般是不同的,这也是课堂教学的知识延伸的结果。

五、乡土地理中研究性学习资料的开发

地理学科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研究性学习选题时,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列问题, 他们会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选相应的课题进行研究, 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研究性学习进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 都不是盲目或随心所欲的。在课题选定之后, 要依托学科理论知识(常常需要跨越学科的界限), 从当地实际情况和研究条件出发, 制定出相关的调查、观测、实验等研究方案。围绕自己提出的论点, 确定调查的次数、地点、人群及内容, 选择实验、观测所需的环境和器材等。通过调查、观测、实验所获得的资料, 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正确的分析、总结才能说明问题。这样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学生能真正从中获得研究、探索的体验,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篇13

地理课堂教学应该怎样体现教育均衡呢?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切都是预设好的,每个教学环节需几分钟,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要设置几个问题,每个问题需要几个学生回答,如果学生答不上来如何引导到设置好的答案上来,都有所安排。由于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权威性和绝对性,过分强调教学的预设性,使教学变成了知识灌输的过程。学生常常不是通过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这就势必剥夺了一部分认知和理解有差异的学生探讨问题的机会,因此,这种预设式课堂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地理课堂教学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过程,应该摒弃这种过分强调结果统一的课堂预设,多一份精心合理的预设,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演绎出精彩的地理课堂。

均衡教育理念下的备课应是一种留给教学足够空间的预设,包含对目标的理解、对学情的了解、对问题的掌握等,寓含着丰富的生成性。正如叶澜教授说的:“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所以,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预设要注意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课时目标弹性化

课时教学目标是对一堂地理课教学结果的预先设定。在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体系中,课时目标是由教师自主决定的教学目标。它的预设不仅要根据课程标准,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可接受性来确定。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民主、平等的对话过程,是一个师生交往互动的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他们的经验、思想会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所以,教师在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只能是一个起点,而不是控制课堂教学进行的“最高指示灯”,目标的预设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可以包括基础目标和提高目标,让学生有一定的目标选择余地,甚至能升降预设目标,以适合不同学生参与和发展。

二、教学环节板块式

教学内容是依靠几个教学环节来完成的,而每个教学环节并不会完全照着老师的意愿去实现,备课中必须要对每个教学环节做出多种可能性的预设。而预设具有可移动性的板块式的教学环节,能赋予课堂更多的创造性、生成可能,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自由度,给教学过程留足空间,使教学实现真正的以学定教。如在经纬网教学时预设了经度、纬度、经线和纬线以及构成的网络这样几个教学环节。如果学生在辨别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果按照预设,不及时去纠正学生课堂上的错误时,必然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不管学生出现何种情况,由于课前已经预设出多种可能,做到成竹在胸,那么,教学中就可以顺应学情,将几个“板块式”环节的预设进行调动,根据学生课堂实际反映,对教学环节进行“块移动”,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课堂中需要哪一板块就随机的切入那一板块。这种板块式的预设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也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调整,让所有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为顺利有效教学提供了保证。

三、学习问题开放性

在教学预案中,地理问题的预设不妨开放些、“粗糙”些,适时提一些“大问题”,把课上得“大气”一点。这里的“大问题”是指要利用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方法,经历一个过程来解决的问题,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特别是在强调学生地理思考的今天,问题的预设必须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也就是要有一定的现实性、复杂性,留足学生的生成空间。对于学生来说,问题的预设具有生活的现实性,他们就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认知实际,畅所欲言,积极性自然高涨起来,这样就给了学生精彩的发现和想法提供了机会,留足了空间。

四、问题难易多元化

在预设问题的时候,难易程度要兼顾,让水平参差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尝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预设不同的问题。对优等生,要考虑让他们如何拓宽和加深问题的难度。在地理学习中,要求他们掌握的不只是简单的听,说,读,写的技能,而且要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审美情趣、鉴赏能力、人文素养、创新与实践能力等方面提出要求。对普通学生则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度增加和加深知识,做到稳步推进。这样既能满足各层次学生评价的需要,又能激励各层次学生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

当然,预设和生成是一对不可割裂的统一体。尽管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对课堂的生成作了充分的预设,但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有机会实现生成,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驾驭教学过程,适时调整预设,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有效生成。

教师要学会倾听。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中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当预设与学生现有的地理现实无法匹配时,教师应顺应学情,直面真实的教学,适时调整教学预设,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让课堂充满人文气息。作为一个教师,往往都有这样的体会:精彩的课堂生成往往在于学生独特的见解之中。因此,给学生说的机会,重视各个学生对各种问题的理解,发现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信息,使其变成宝贵的学习资源,使课堂在学生主动探究中生成,这实际上就是给了学生个人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而学生从中能得到锻炼、提高和发展。

教师也要学会等待。课堂上要留给学生一些静静思考的时间。由于认知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整理答案的时间会有所差异,教师要能在适当的时候让热闹的课堂沉寂下来,让学生顺着自己的思路走,让学生陶醉于自己的思维活动之中,让不同的学生针对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多角度的理解,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让生成材料完整丰满,达到甚至超出教学的预设要求。

教师还要能够宽容。有时候,生成和预设往往会有一些距离,甚至完全相左,而这些情况更多会出现在一些学习能力不高的学生中。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采取宽容、理解的态度,对一些尽管和预设不同但是有道理的理解要加以肯定,对一些不够正确的认识,要加以正确的引导,让持有这些观点的学生既能明白自己理解的不足,又能学到新的知识。

总之,教育均衡就是为每一个学生享有基本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创造条件。在这一点上,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而作为教师来说,处理好课堂的预设和生成,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均等的学习机会也是实施教育均衡发展的体现,对于促进“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发展的机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篇14

目前,作为承担我国环保国策教育主力军的地理教育,存在着某些与其任务不相称的地方,笔者对所教的七、八年级学生作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通过初中地理学习,学生所获知识信息量最多、印象最深的首先是地形、气候、河湖、动植物等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知识;其次是工农业、交通、贸易、城市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知识;再次是自然资源的知识,而对环境保护知识了解最少、印象模糊,环境意识薄弱。这充分表明作为地理学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的环境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还十分薄弱。

为了更好地发挥初中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从初中地理教学的特点及初中生知识结构的特点出发,笔者认为:初中地理要突出环境教育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这一主线,应该从以下方面增加教改力度:

一、增强学生环保的忧患意识

初中的中国地理应增加介绍我国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区的古今对比内容,具体而言,可在中国地理教材中增加的环境内容有:①森林植被在我国古今对比,及现今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②介绍水资源破坏严重的地区,比如众所周知的黄河断流、淮河污染等对沿河人民生产、生活的严重影响,唤起学生自觉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环境行为;③土地资源部分,增加耕地资源绝对量和人均占有量的古今对比,土地肥力破坏情况和分析;④气候部分增加有关气候古今变化及其影响的教育,增加我国重点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等级并与世界各国主要城市作比较等内容:⑤在分区地理部分,讲城市时适当增加重点城巾环境的古今变化和现今环境问题的资料。

通过上述内容,促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将地理课程分为教学内容和实地考察两部分

地理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初中生感性认识强于理性分析的特点,走出课堂进行野外实地考察。考察与环保有关的内容应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系,或者请他们来学校向同学们介绍本地环境情况,或者与环保工作者一起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和社会,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通过了解本地环境的好、坏,及对本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培养和增进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

三、多介绍环保国家的中学生的环境观和日常行为规则

初中世界地理(包括沿海版)中虽然介绍了发达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取得的成绩,但是没有涉及这些国家在整治、恢复已被破坏的环境时,他们的中学生在环保中是如何认识及所作所为,而这恰巧是初中学生环境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因为中学生在认识上有很强的趋同性,在行为上有很强的仿效性,了解其他地区、国家中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行为,无疑可以促使我们初中生见贤思齐,对他们环保意识的养成有一种潜在的作用。因此课本中应增加这样一些内容。

四、在初中地理中应添加环境法的内容

我国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十多项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行政法规,已加入并签署了20多项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保护生物多样化公约》等,适当地向中学生宣传环境法,进行环境法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身在环保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