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范文

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5:03: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一、美国、英国基础教育改革情况

(一)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情况

1. 突显个性化教育。由于美国的传统文化,使国民形成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及各种各样的生存与发展思想,促进美国儿童个性化教育基础的形成。个性化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把学生自身的发展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在教育目标上强调以自我为核心,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个人的创造本文由收集整理性,尊重学生的天性,让学生主动形成乐学、好学的求知态度,以及各种社会活动与适应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

在学生的小学阶段,个性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表现力与主动性。

在学生的中学阶段,个性化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进行选择。

2. 面向全体儿童,实现教育优异。1990年,美国制定了《国家教育目标》,确定了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并推行至全国。

1994年,这些目标被美国国会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各联邦、州、各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为把学生培养为有道德、有素质、有责任心的公民而不懈努力,让学生们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学生与能力欠佳的弱势群体,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而1998年的构建学习社会报告则指出其获得成功并解决其遗留问题。

二是着重体现教育优异性原则,努力提高各州与地方学校教学质量与成绩的标准,积极应对新世纪的挑战。1998年的全国儿童教育法案即反映了这一要求,提出应开办特许学校、专门学校。

开办“特许学校”。特许学校有四类:新建立的学校、改建原公立学校、特教学校和教育改革基地。其具体做法是:地方政府与学校自愿签订合同,按合同办事履行其中的义务并承担责任。特许学校必须按合同履行地方政府提出的卫生、安全的条款条例,并不再受其他条例约束,但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立校长、教师等职务,并按照实际来制定课程,选择最佳教育方式,具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学校还可以向社会筹集捐款,并允许社会精英人士共同参与管理学校。因此,由学校职工与学生家长共同组成的管理机构是“学政委员会”,其职责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参与校长、教师以及资金与课程设置问题。而特许学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提升学生的素质,通过州政府组织的考试,履行所签订的合同条约。如果学习达不到政府的要求,政府有权力关闭学校。

开办“专门学校”。专门学校是美国政府为培养精英人才而开设的高中生专门学校。

(1)课程:把教学重点放在数学及物理上,并兼顾文学与历史,把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起来,而课程的难度适中,大多数易于接受,有少部分高难课程。

(2)方式:主要授课方式以小班为主,因材施教。每天学习时间保持在9~10小时左右:上午时间讲授课程知识,下午时间用来做实验或讲授课后习题,晚上为自习时间。

(3)教师:对教师水平要求严格,其中大多数学历为博士。

(4)毕业生工作去向:在众多名牌大学中十分抢手,有些大学甚至给予其高额的奖学金。

(5)经费:开办“专门学校”,与当今国际经济的发展与竞争有密切关系,所以政府给以高额经费,以支撑学校的运作,保证学生学质量,可以为美国社会所用。

3. 推进小班授课制度。为了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充分的改善,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教育,美国各州、市、地方教育部积极聘请优秀教师,推行小班授课,提高教学质量,尤其照顾贫困家庭和农村地区的学生,给学生提供和谐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为此,克林顿曾提出一个发展目标,即降低班级人数,预计在低年级班级中把人数降低到19人以下。而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课堂学习效果显著提高,使学生提高注意力,有限减少了课堂干扰情况。从长远效果来看,学生升学率也随之提高。

但就这点而言,小班授课也存在其固有的缺陷,例如资金缺乏、设备不足等。

4.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由于美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美国政府及教育部在新世纪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德育。美国社会认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学校应该积极建立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应包含诚信、尊敬、职责、公正、博爱、热心。

诚信:信任,诚恳,不盗窃,不骗人,追求真理,效忠国家与家庭。

尊敬:敬重别人,宽容待人,举止得体,使用文明用语,和平处理人际关系。

职责:承担义务,履行职责。

公正:按规定办事,不偏不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博爱:待人做事公平正义,助人为乐。

热心:乐善好施,尊敬师长,严于律己。

(2)具体做法:

①政府方面: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大拨款力度,设

立奖惩制度,重视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加强教师及相关人员的培训。

②建立教育基地和研究试验机构,主要针对青少年。

③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提供在线服务。

④继承良好的民族传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秩序。

⑤建立各种文体机制,让青少年广泛参与到社会活动中。

⑥利用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使教育形式多样化。

(二)英国基础教育改革特色

1. 利用开放教育政策,推进教育进入市场进程。英国政府曾颁布教育法案,把教育推进市场。而“开放入学”模式,改变了美国教育的传统模式,不人为地限制学生入学,拓宽了教育范围,让更多公民参与到教育体制中。而此时家长的角色不是以前的被动接受,而是可以主动为孩子选择学校;而学校方面,可以接受跨区学生;政府在拨款方面,则是根据学生的数量相应给予经费。

在英国,开放入学模式,让中小学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下进入开放模式。未开放之前的学校,有严格的接受范围与明确的生源,教育质量与政府拨款不直接挂钩,这种情况大大降低了教育质量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在选择开放模式之后,教育质量与效率与办学基金直接联系,大大提高了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家长有权力质疑学校的教学质量,因为这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如学校生源下降、裁员、降低工资等,最终导致学校关门大吉。所以,学校方面必须积极主动提高教学质量,在质量中求生存。

2. 国家对课程的评价与政策。在英国,社会对课程的评价不是对国家课程的评价,而是针对学生学习国家课程之后的成绩进行评价。

1998年教育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这个政策的出台。

英国对课程评价政策的宗旨是进行评价要建立在教育宗旨上,并以此形成标准、严格、准确的一系列参照系统,以监管评价政策的正常运行。经过十几年的不断修订和更改,评价政策已有了很卓越的进步。

最新的国家评价政策计划安排如下:

期末测试;对教师进行评价;对成绩进行记录;公布成绩。

3. 给教师“减负”。英国教育工作者身上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大,已严重制约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英国社会制定政策,研究探索能给教师减轻负担,重新规划教师的工作。

给教师减轻负担的措施有:

每位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在校内安装局域网,让教师职工之间联系更加便捷;招聘优秀的教学与行政助理,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掌握更多教学技巧。

2003~2004年度的教师减负计划进行得十分成功,为此,英国社会打算把此项计划从原来的试点实验推广到全国。

4. 加强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政府声称,国家公立学校中,文法专业的重点学生,必须有九成以上,达到考试要求,得到高层次的成绩,而在所有科目中需要五门学科。为此,英国社会与教育部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与监督。

5. 增加特色学校。这些学校具有专业性,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有所侧重,专门学习某一学科的知识与技术,如体育、音乐、美术等。学校会根据学生的特质选拔其中的优秀者。

二、美国、英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

诚然,各个国家实施教育改革计划各有其特色,但趋势是相同的。主要有几个方面:

1. 新世纪的教育计划,有一个总体方向,那就是扩大教育范围,降低教育限制,让更多的贫困和特殊儿童接受到正规教育。

增加教育模式,不拘泥于传统的单一模式,是教育体系呈现出多样性,符合各种受教育者的需求。

在大多西方法的国家中,基础教育已基本得到普及,但还是存在一部分青少年文盲,说明这种教育模式没有得到充分的传播与普及。新世纪最大的任务就是让这些人参与到教育中,为社会做贡献,

2. 基础教育核心即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核心,任何国家都要参与到教育改革的工作中。

21世纪,各个国家都积极促成教育改革,实施各种方法,提高教育的效率。

而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荣誉感与责任感。

实施这些课程目标,必须根据学生自身需要与发展情况,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建立灵活的监督管理机制。

3. 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

在当今经济技术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人们的思想必须具有开放精神和主创性精神,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日本政府呼吁,“发展新思想,发展创造性思维,发展多元化思想”,“如何培养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是一项巨大工程”。为更好地适应国际挑战,学习外国语言成为首

要任务。

美国社会则强调,学生必须具有批判性思维,同时具备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文化交流也成为了重大课题。想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必须学习一个国家的文化,所以对儿童、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培养也日益重要起来。

4. 重视价值观和道德教育的培养。

社会的发展需要公民的道德素质同步提升,但科技是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无限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后果。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让人们失去了对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因此国际上普遍强调对儿童思想品质与道德修养的教育。

例如,在英国,曾经颁布法案明确规定,学校的三观教育应包括:促进机会平等、使公民思想民主公正、经济发展可持续、关爱家庭、保护社会环境、对真理不懈追求等等。

5. 强调基础教育的信息化的重要性。

为更好地迎接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在知识海洋中学习有用的信息,必须培养儿童须有信息素养的能力。

美国政府自1996年实行基础教育制度信息化以来,已经成功完成了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工作。

据新世纪报告表明,在美国,互联网以走进大部分公立小学,其中七成的教师已接入互联网,每5名小学生配备一台计算机,每9名小学生配备一台上网电脑。

篇2

1.高等地理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1.1高等地理教育面向应用领域扩大

高等地理教育的改革发展最显著的一点变化就是面向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由于地理学科的周边学科不断发展,与地理学科的关系也在进一步的密切。如今的高等地理教育发展,已不仅仅把局限于地理学的专业课程,相关的其他专业,如土地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城市规划专业等专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些专业虽在目录上并不属于地理学,但学习过程中却都需要开设地理学课程[1]。这些时下热门专业得到追捧的同时,地理学的应用领域也进一步的拓展开来。于是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高等地理教育发展的问题,地理专业课程的体系也愈发完善起来。

1.2高等地理教育中人文地理比重增加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地理教育的两大组成部分。相对于自然地理注重的是对于地理环境的研究,人文地理更侧重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人们为了我国经济飞速增长而感到欢欣鼓舞时,自然环境的恶化也令人们感到忧心忡忡。环境污染、臭氧空洞、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以及水资源短缺等各种环境问题的接踵而至引起了国际性的广泛关注,可持续发展概念应运而生并且迅速占领了地理科学的教科书。人文地理重在关注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地提出促进了地理教育解放思想,在更新观念提高学科知识素质方面高等地理教育更是责无旁贷。人文地理比重增加体现在高等地理教育的课堂上,一方面提高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吸收,建立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对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环境意识,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对于社会大环境的适应能力。

1.3高等地理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加强

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深化着身边事物的概念。鉴于地理学科的教学是要从地理现象入手来认识其发展规律,既要求学生注重时间空间的变化又要注重自然和人文的影响。将信息技术应用在高等地理教育中可以说是中国高等地理教育改革必然要做出的选择。首先,从课堂而言,多媒体信息技术使学生摆脱了枯燥的黑板教学,图形文字与影像声音并茂,更加生动形象的将地理环境与地貌变迁呈现出来,动态模拟也更易于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其次,从教学而言,信息化教学升级了教学工具,将更多的数据二维条件下无法呈现的数据在三维数据中体现出来,更加直观清晰的让学生了解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最后,从地理学科而言,信息技术丰富了高等地理科学的内容。尤其对于实地探测试验部分来讲,GPS、GIS等信息技术提供了更多的即时数据和高精度定位,更是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这门学科的特点和性质,加深对于地理学科综合性的理解。

2.中国高等地理教育改革发展的问题

2.1学科设置不合理

我国高等地理教育发展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学科设置的不合理。很多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都设立了地理学专业,但这些专业的目的性和应用性却并不鲜明。以本科生为例,就目前的专业定位来看,学生首先要学量的地理学科基础知识,这其中既包括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中国地理等几大领域的知识内容,也涵盖了资源、环境、旅游、景观等各个小方向的内容[2]。这就导致了地理学科根基被削弱,结构混乱难成体系。这个问题的出现,要求各大高校在进行高等地理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于学科基础的强化,将重点放在突出专业特色上。

2.2教学内容难跟发展节奏

我国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当中,各领域的急速发展不断更新着我们对于事物的理解。经济、政治、人文变化,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地理学的思想、认识和方法。但是由于许多原因的综合影响,我国的高等地理教育很难及时吸收这些内容并加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不但如此,教材的更新也比较缓慢,这就导致了我国高等地理教育的教学内容很难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当今社会,每分每秒都在发生变化,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节奏就意味着落后,这对于一门专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高等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注意密切关注学科进展和社会需求,及时对教学与教材内容进行更新,保证知识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结束语

篇3

关键词:英语改革;现状;英语教育;发展趋势

一、当前的英语改革现状

第一,学生态度消沉,不重视英语学习。尽管英语是三门主科之一,但是中国学生普遍对于英语学科并不重视。这是因为中国学生对英语学科没有内在的学习动机。一方面,他们并不喜欢学习英语。另一方面,他们在学生时代没有办法理解学习英语的作用,英语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这导致他们对英语学科产生了比较消极的态度。当然,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并不完全是自身的问题,教师和当前的应试教育制度也要负一部分责任。[1]第二,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不符。英语是一门综合性的语言,听说读写每一项技能都很很重要,只有熟练掌握全部技能,才能符合社会的需求。但是目前中国英语教育中存在很大的偏差现象。在应试教育中,阅读、写作等与读写有关的部分在试卷总分数中占据较大比重,而与听说有关的部分所占比例甚小,这导致实际教学中教师学生都会刻意去锻炼读写能力,而相对的忽略听说能力的培养。而社会则不同,工作中需要随时应对不同的事件,因此比较重视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2]但是学校教育没有提供足够的实践教育,导致学生空学了一身知识,却没法在工作中灵活运用。第三,教材内容过于片面,更换速度缓慢。英语改革是一项全面的改革过程,涉及英语教育体系中的方方面面,英语教材的改革也是其中一项。但是目前中国英语教材的改革成效并不突出,仍然存在问题。一方面,中国英语教材更换速度缓慢,仍旧使用老旧的教材。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英语词汇中几乎每天都会添加新的单词、句型等,教材更新速度过慢导致学生不能与时俱进,学习到最先进的英语知识。另一方面,中国的教育制度重视英语读写能力培养的特点在英语教材中也能明显看到,大多数英语教材的主体都是长篇的文章,重在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与英语其他技能有关的内容知识则非常少,这样的教材是十分片面的。[3]第四,师资力量缺乏。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对于人的一生的影响,中国的教育改革也在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家长们都认为孩子越早接受教育越好,幼儿英语教育成了备受家长重视重视的项目。

二、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一,规划科学的英语教育大纲。每一个学科都需要有符合学科需求的科学合理的学科大纲,学科大纲对于学科教学而言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学科大纲会规定本学科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大纲的总体目标具体设计自己的教学计划,从而更有计划地实施教学。而学生也可以根据大纲的要求检测自己对于本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4]第二,改善英语教学方法。传统的英语教学属于“填鸭式”的教学,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在学习中很难感受到乐趣。未来的英语教学应该设计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选择适合的教学计划。[5]第三,改革原有的考试制度和评价机制。当前的英语考试试卷存在诸多不合理的现象,过于注重对读写能力的检测,读写部分的分值比重较大。未来的英语考试改革应该适当地削减部分读写试题的分值,在试卷中补充一定的检测其他英语技能的试题,从而检测学生对于全部英语技能的掌握。第四,增多师资力量。国家通过政策扶持高校中的英语教育专业,鼓励高中生在报考专业时优先报考与英语教育有关的专业。积极与国外专业的教师机构合作,引进国外的优秀教师来补充中国英语教育师资力量。同时,各个学校内部应该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定期举行培训活动,让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适当地提高英语教师的待遇水平,吸引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投身到英语教育事业当中。第五,编制新的教材内容,加快教材内容改革速度。未来的英语教材也需要重新编制,首先将现有的英语教材重新审编,筛选出其中已经过时的文章,选取比较新的英文文章。其次完善原有的教材内容,适当地删减文章在教材内容中所占的篇幅,增加补充与其他英语技能有关的内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文的重要性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显得越来越重要,英语教学也经历了多次改革,但是比较遗憾的是始终没有出现改变幅度较大的改革,因此导致英语教育中始终存在一些问题,未来的英语教育需要正视这些问题,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才能促进英语教育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彩丽.从英语改革现状谈中国英语教育发展趋势[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1):182-183.

[2]屠玲丽.中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OL].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10).

[3]姚尧.浅析中国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J].读书文摘,2015(22):239.

[4]郝嫄.中国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现状和改革发展趋势[J].中华少年,2015(31):242-243.

篇4

关键词:工程造价 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工程造价的“五算”,即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预算、竣工结算及竣工决算,其造价计算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工程造价的计算、管理与控制,是建设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1 我国工程造价发展现状

1.1 实行了造价师执业资格制度

我国自1997年起实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全国取得造价师执业资格的人员至今已达百万之众。这些造价师是工程造价领域的中流砥柱,为我国近年来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1.2推行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我国于2003年推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对统一国内建筑行业工程量计算规则、提高招投标透明度等意义深远。但由于建筑市场经济的不成熟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目前我国仍是“以工程量清单计价为主,定额计价并存”。我国应逐步建立统一的工程造价体系,使工程价格与价值规律相吻合。

1.3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法律法规体系远未健全,由于缺乏规范的法制管理,导致工程建设中,工程发包常被扭曲,议标串标现象仍很严重;由于制度约束不够,建设单位不遵守行业规章制度,不严格履行合同条约。因此,加快行业立法已成当务之急。

1.4 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造价咨询业发育不全

目前,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职业操守有待提高。另外,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很快,而相应的管理制度却不配套,造成从业人员素质不一、咨询机构对承担的咨询服务不负经济责任等[ ]。

1.5 与国外的差距

我国的工程造价行业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特别是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水平,跟发达国家不在一个层次上。比如,当中国的造价工程师追求把项目投资压到最少而达到技术经济效果最佳时,国外同行已在追求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低[ ]。

2 行业发展趋势

2.1 计价方式更加规范

工程量清单计价作为一种更为合理的计价办法,其在技术上提高招投标透明度。推行清单计价,是深化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建筑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措施[1]。将来,工程造价价格形成机制将愈加市场化,招投标透明度亦将不断提高。

2.2 从业人员及服务机构渐趋专业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社会对咨询服务机构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随着社会对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不断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业队伍整体素质也将不断提高,政府也会逐步完善咨询服务机构行为规范。随着法制建设的加强,建设工程造价领域必将走向有法可依的法制轨道。

2.3 行业竞争白热化,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我国建设工程造价逐步走进国际市场,并逐渐与国际接轨、按国际惯例计算工程造价。该领域的竞争将愈加白热化,工程造价行业将转到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进步为基础上来,真正做到企业自主报价和市场形成价格。

3 对深化工程造价改革发展的思考

3.1 应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

建设项目的程序化是合理确定造价的基本前提。我国建设项目虽按基建程序办事,但常忽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上,因此常出现投资超限、资金缺口大的现象。有些项目甚至未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项目决策缺乏依据。同时,要更新观念,将造价控制重点转移到项目建设前期阶段[ ]。

3.2 充分发挥造价师作用

《造价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确立了工程造价管理的独立专业地位,工程咨询机构以独立的法人资格参与造价管理。但由于注册造价工程师依赖于单位,其在企业中尚无独立地位,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造价工程师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应从法律上规范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中造价师的独立职能,明确其权利、义务,提高其在企业中的地位,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3.3 应积极但有区别地推行清单模式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减少了招标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规范了行业行为,有利于公平竞争,应积极推行,但必须充分考虑国情,不能脱离当前市场发育和完善的实际一哄而上。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主体各方行为还不规范,工程担保制度尚未建立,亦未建立系统的报价资料,在此情况下要完全按照国际惯例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或会造成不正当竞争。因此,工程量清单报价要结合国情,由国家统一规则,地方制订适合本地实际的细则,逐步推行。

3.4 实行信息化管理并引入新的工具

人工、材料价格随着市场行情而变化,建设各方受信息渠道限制,未必能及时了解最新信息以指导计价工作。加强信息化建设,将最新的价格信息上网,有利于提高工程造价行业水平,规范行业管理。

同时,不断为工程造价咨询业引入新的工具,用于创新,创造新的市场机遇和打造本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为工程造价行业树立了榜样[2],RICS率先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倡导工料测量师(QS)采用新的咨询及管理工具——价值管理及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VM&LCC)。

3.5 建立有形工程造价咨询市场

当前,限于我国工程造价行业监管的局限性,政策法规的实施主要靠管理部门和咨询单位自律。因此,应建立有形工程造价咨询市场,同时扩大政府的监管力度,形成新的监管机制。有形市场的建立不仅能为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提供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还能有效遏制外企不公平竞争[3]。

4 工程造价专业职业教育改革浅谈

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技术过硬并具有国际眼光的高素质工程造价专业技术人才,是加快工程造价发展、缩小与国际差距的重要引擎。尹贻林教授认为[2],首先应从工程造价高等教育入手,引入发达国家造价工程的课程教学体系,采用场景模拟和工作坊的作法来培养本专业的学生,使他们具备核心能力,满足行业生存和发展需求。

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体系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下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索,以抛砖引玉。

4.1 目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设置缺乏整体性:该专业横跨工程技术和经济领域,其专业人才应掌握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工程管理和法律知识等。而当前课程内容缺乏整体性:理论课程不完整,跟不上行业发展趋势,教学内容重复;实践教学深度不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节。(2)学科本位思想模式尚存: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计划仍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结构,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模式[ ],没有完全向能力本位转换。

4.2 对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并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因此,应根据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确定课程标准,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应为学生提供体验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标准应涵盖企业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就业技能,而且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又能获取与专业相关的一张或多张职业资格证书。

4.3 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思考

课程体系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开发,是较好的方式之一。对此,可以首先组建由相关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构成的课程开发项目组,然后进行专业岗位调研、确定专业方向,其次分析岗位职责、明确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再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 ]。突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实行教学计划动态管理,构建职业型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5 结语

我国虽然改革了计价模式,规范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但与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差距甚大。为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我国工程造价行业应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充分发挥造价师作用、严格监理、实践创新、规范管理。而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是加快工程造价发展、缩小与国际差距的重要引擎。因此,应加快工程造价专业职业教育改革,为工程造价行业发展铺路。

参考文献

[1]陈裕宏.谈工程造价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12(6).

[2]天津理工大学IPPCE研究所.工程造价新技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3]胡朝辉.深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篇5

关键词 体育 教学方法 改革 趋势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0序言

体育教学在任何阶段都是很重要的,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关系到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在关注教学内容的同时,教学的方法也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体育教学方法是教学和学生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而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中采取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中介的作用,作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的中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随着时代的变化,任何事物都在发展,教学内容在变化、教学对象在变化、教学形式在变化,所以,教学方法也一定在变化以适应整体的变化。我们对其未来发展的趋势有一个大体的预测把握,才可以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

1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理念

改革是基于一定的基础和目的,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有着一定的理念指导。下面分析几种重要改革理念。

1.1注重学生主体性

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效果的表现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体育教学也是这样。在进行教育改革时,要完成的不只是教授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主动进行相关体育活动,发挥教学关系中主体地位的作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还要紧密注意学生的心里变化情况,即使是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也要结合每个学生的状态,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地进行,这个就需要教学者认真负责,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身心发展情况实施具体的教学方法的改革。

1.2注重体育学习的全体性

全体学生都要受到体育教育,体育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必修的课程,要注重全局性。从小学开始,到大学都是很有必要的,从小培养体育意识,让学生热爱体育,意识到体育教育对自身的益处,从而更好的达到教学的效果。在考虑到学生的全体性的同时,还要注意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进行全体的教育。在关注学生的心理教育的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体育活动的时候,获得多方面的满足,以落实体育教育的“具有差异性的全体性”,达成教育的效果,保证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1.3注重体育教学的认知性培养

教育的最终意义不是单纯的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心底的认知的改变,做到“授人以渔”。体育教学从小开始,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课程的认识,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以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同时,在教育中,具体的体育知识和体育的动作,不能仅仅是让学生简单的模仿教学的动作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更要让学生可以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摸索动作等的要领。教学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更是学习的本领。

1.4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这个整个过程的一个相对简单但是又必不可少的环节,与其他学科的配合教学很重要。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多样的富有新意的集体活动,使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多接触,密切学生们之间的关系,逐渐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助人为乐和合作精神,也是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的追求理念。

2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是存在于一定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的过程是教学方法的表现方式。以下具体介绍发展的趋势。

2.1传授与认知结合的发展趋势

前文提及发展的理念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与受知的过程中,学会通过学习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掌握了一定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术,可以为以后不再学校接受体育教学的时期做一些准备。因此,技能的形成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技能的形成就是认知形成的过程,这种认知体现在身体的运动方面,即身体的认知。因此,在体育教育方法上,将传授与认知相结合就是教育方法改革的一个明显趋势。

2.2接受学生的个体差异的趋势

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都能深刻的体会到每个人的差异是很明显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也要承认并且接受这样的事实。同时,因为个体的身体素质的差异,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也要区别对待。既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又要兼顾个体的差异性,接受这种个体的差异,顾全大局,保持学生能够正常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又不忽略有个体的差异的同学的体育活动。

2.3达成体育教育目标的趋势

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完成体育教育的目标,学会技能、锻炼身体、养成性格等。通过各种可行方式兼顾多方面的因素,前文提及的个体差异、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目标不明确等,这些可以逐渐克服的因素,来完成体育教育的目标,是体育教育方法改革的一个趋势。

2.4教学目标的阶段性的趋势

因为学生的个体存在身体素质本来的差异,难免有一些目标不能使全体学生一致实现。那么,降低某些集体活动的难度,多顾及可能达成的目标低的学生,相应的增强目标达成的可能性,就会使全体同学很积极的参加活动,这样,身体素质相对差的学生也会因此增强参加活动的热情,逐渐满足全体学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总结

体育教学是在教育过程中起到辅助的、但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随着社会以及人类的心理的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成熟,生活中的我们也会逐渐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无形的渗透到多个方面,体育教育事业也应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体育教育方法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需要一直处于改变的状态,来适应并促进时代的发展。体育教育方法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还是有较明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