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历史的复习方法范文

初中历史的复习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4-19 16:11: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历史的复习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中历史的复习方法

篇1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历史;复习方法;课堂教学;高效性

新课改理念下,传统的历史边缘学科地位依然暴露,类似于会考科、非会考科的观念以及初中历史是边缘学科依然存在于很多学生的观念中。那么,应怎样指导学生掌握历史的复习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呢?

高效,就是在比较短的时间里,用比较小的投入,得到尽量大的效率效益。何谓高效课堂?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那么,在期末短短的两三节课里,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以及对历史知识的整体、系统把握,对历史知识的梳理与应用?

一、“试卷结构”的分析

以“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初中历史考试说明”为例。题型和题量:

从题型和题量来看,初中历史的期末检测主要考查主干知识,基础性题目的比例较大,因而在复习中应加强对解题方法的指导。

二、历史复习方法的指导

(一)让学生学会记忆历史知识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以下简称《评价标准》)对学业水平达标的要求之一是“知道与了解”。新课程摒弃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博闻强记,在脑海里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比如我在讲授科举制的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关键人物时,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开始殿试,首创武举;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虽然这句话有点“恶搞”,但也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创新,学生在笑声中掌握了首创武举的人是武则天。另外我还从中点拨,武则天——武举,都有个“武”字,可以快速地记忆,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二)让学生学会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学科的每一部分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不彼此孤立。教师要注意教会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横”的线索,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二是掌握“纵”的历史线索,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下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纵”的专题线索。如中国近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我就用“横“的线索来进行梳理。

另外,面对外国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联系,我就用“纵”的线索来梳理。

这样,通过用两个表格的列表,就把9课书的基本的历史知识用“捉住主干”的方式进行梳理,从而使学生从心理上减轻负担,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当然,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纵”“横”交错。如果学生能像教师那样把教材分析透彻,既做到宏观把握,又做到微观细研,那么教学效率必然会大大提高。

(三)让学生学会阅读历史资料

学生现在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教科书等文字资料。如何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把握文字资料,是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为此,对于课文,则要求学生做到“三步走”:首先,全面浏览课文,搞清有几目内容,有哪些专栏,有哪些图片、史料和表格;其次,细读每段课文,概括出主要内容,找出基本的历史知识要点,并向全班介绍;再次,精读重要段落,结合小字、图片、史料、表格、注释,加深理解,解答疑问。那么,在做题时要学会找出关键字词。

比如选择题:“魏主欲变北俗,……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家降黜。”它是指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必须接受什么( )

A.汉姓 B.汉服

C.汉语 D.汉字

解题思路和方法:首先通读全文,然后找出关键字,这道题目的关键字词有两个,“北语”“语音”,由此可得出答案选C。

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学生能比较迅速地统揽题目,把握到知识要点,从而大大提高了解题的速度和质量,轻松学习,高效掌握知识。

(四)结合单元测验卷,让学生学会解题思路的方法

在复习当中,针对每一种题型进行分析指导,特别是解题的方法、解题思路、回答问题规范化的分析和指导。

1.解选择题。正如前面所举的例子介绍到,要懂得查找关键

字词。

2.做配伍填空题,道理也是一样的。比如七年级上册有道题目,如下:

配伍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 )法家A.兼爱、非攻

( )道家B.民贵君轻

( )墨家C.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 )儒家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兵家E.事物都有对立面,能相互转化

看到这样的题目,首先是通读全部题目内容,查找关键字,如“法家”对“法治”;“兵家”对“战”;“道家”,对“对立面”,一下子5分的题目已经保证能拿3分,剩下2分,也很容易解决。

3.做材料解释题,要提升学生答题的审题能力,锻炼学生答题的语言组织能力,使其书写必须工整、规范作答,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在考试中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例如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下面是古代著名的中西路上交通图。

材料二:公元前1世纪的某一天,古罗马的执政官凯撒大帝穿着灿若朝霞的丝绸长袍进入剧场,在场的百官及贵妇人都惊叹不已,认为凯撒大帝的长袍美妙绝伦,于是穿中国的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男女贵族的流行时尚。

请回答:

(1)请说出材料一这条著名的交通要道的名称。它的开辟与西汉哪两位历史人物直接相关?(4分)

(2)这条路线会经过西亚、河西走廊、新疆、欧洲、长安等地,请按从东向西的方向排列这些地名。(3分)

(东)长安( )( )( )欧洲(西)

(3)你认为材料二的情景真实吗?请说出理由。(3分)

(4)这条通道在当时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又有什么价值?(5分)

解答读图材料题,可以根据问题看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甚至有些答案能从材料中找出答案。学生通过读题、审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明确该用什么知识来回答这些问题。答题的内容找到了,那么就要看分答题。有几分,就要答几点,这样也不容易因为没找到答题要点而失分。

总之,让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教师就应具备高水平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历史的能力,并通过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把这些能力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做到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篇2

一、光学显微镜观察.适用于观察生物微观结构,如细胞结构,包括光镜下看到的各种细胞器.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术. 其中涉及考查方面有:(1)低倍镜(4X、10X)的使用方法.(2)高倍镜(40X)的使用方法.(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4)血球计数板计数法.(5)制作临时装片、切片和涂片.适用于显微观察,凡需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和涂片.

例在观察显微镜时,经常遇到以下5种现象:(1)视野亮度晃眼;(2)

对光时视野中出现窗棂、树影等物现象;(3)只见视野不见图像;(4)图像结构不完整,试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并提出排除方法.

析(1)视野亮度晃眼,可能原因:①反光镜直射强光源;②光照到通光孔上缘.排除方法:①用平面镜斜对光源;②挪镜.(2)对光时视野中出现其他物象,其可能原因是镜筒太高或太低,调节一下镜筒即可消除.(3)

只见视野不见图像,可能是操作不仔细,低倍镜头偏于一旁.排除方法:将低倍镜头对准通光孔.(4)图像结构不完整的可能原因是未根据材料的不同折光性用光,应调节光圈使透明度一致.

二、物理和化学分析技术

具体技术包括:

1.分离技术.分离技术主要是利用物理学和化学的原理建立起来的各种分离、纯化方法.常用的分离技术有以下几种:

(1)研磨、过滤.适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研磨、过滤的方法,如研磨时要先将生物材料切碎,然后加入摩擦剂(常用二氧化硅)、提取液及其必要物质,充分研磨之后,往往要进行过滤,以除去渣滓,所用过滤器具则根据需要或根据试题中提供的器材加以选用,如可用滤纸、纱布、脱脂棉、尼龙布等等.SiO2,由于过滤只是粗略地去掉渣滓,因此为了提高速度并使实验明显,一般不选用滤纸,而是选用脱脂棉.

(2)层析法.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主要步骤包括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2.测定技术.

包括:(1)定性测定――比色法.从细胞组织中,鉴定有机物的常用比色法,参见下表.

成分试剂作用颜色反应

还原糖斐林(Fehling)试剂使自由醛或酮基的糖氧化产生棕红色Cu2O沉淀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肽键在碱性环境中与CuSO4结合产生红紫色的络合物

淀粉碘液淀粉与碘结合蓝色反应

脂肪苏丹Ⅲ酒精溶液脂肪与苏丹Ⅲ结合红色反应

维生素A三氯化锑一氯仿溶液与SbCl3作用蓝色反应

维生素B1重氮化氨基苯磺酸溶液在碱性溶液中发生作用红色反应

核酸亚硫酸复红溶液与DNA发生作用呈红色或紫色

(2)定量测定――滴定法.

(3)同位素示踪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可用于物质代谢以及其他实验中以了解物质来源或去向,或者区分事情结果是由于此还是彼的缘故.如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物――氧气中的氧的来源,二氧化碳形成葡萄糖的途径,确定谁是遗传物质的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等

典型例题

例1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提取和分离叶绿体的色素,可采用方法.

(2)用毛细吸管在滤纸上划出滤液细线时,线条越细越好,这样可以避免 ,以便取得较好的 .

(3)叶绿体b为黄绿色,层折后的位置是在滤纸条的 .

(4)实验应尽量在通风处进行,实验后一定要将手洗净,这是因为 .

析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可采用纸层析法.在点样划线时,越细越好,这样可避免色素带之间部分重叠,以便取得较好的分离效果.层析后,滤纸条上自上而下有4条色素带.因为该实验使用了苯、丙酮等有毒化学药品,实验时应通风,实验后要洗手,确保安全.

三、微生物培养技术

主要考查培养基的制作技术.培养基的制作过程如下:(1)配制液体培养基 .(2)配制固定培养基.(3)调整 pH.(4)过滤分装.(5)灭菌.

典型例题

例将10 mL酵母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样品酶母菌数量(个/mm3)pH

(1)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 .

(2)对酵母菌而言,100 mL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为 个.

(3)若第5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为760个/mm3.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

析(1)根据样品菌数,越在先菌数越少,由此取样顺序为2、4、1、3.(2)经过培养10mL培养液中有菌数1210个/mm3,环境负荷量应为1.21×107.(3)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不断被消耗,pH减小,部分酵母菌因营养缺乏不适应而死亡并解体.

注:材料为培养的啤酒酵母.

四、植物解剖与生理测定技术

技术包括:各种器官解剖与观察方法、徒手切片技术、光合作用强度的测定方法.

典型例题

例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他在两支试管里装入蓝色的BTB溶液(这种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呈黄色,碱性条件下呈蓝色),向管内吹入CO2,溶液都变为黄色.在1号管内加入绿色水草,放在阳光下,2号管内也加入绿色水草,用黑纸包起来.如后,发现1号管内BTB液变蓝,2号管内液体仍然黄色.因此,他认为这个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

有人认为这个实验不够严密,你认为如何在上述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就可以使实验更加严密地说明光合作用需要CO2? .

析应增加1支黄色BTB液的试管中不放水草,但是照光,排除BTB液遇光变色的可能.

五、孟德尔性状的遗传分析技术

主要技术包括:1.果蝇的单因子实验方法.选取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果蝇(长翅与残翅或灰身与黑身)进行杂交和测交,观察杂种后代相对性状的遗传表现,从而验证孟德尔分离规律.2.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方法.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符合概率的基本原理.通过人工模拟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的分离,以及受精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过程,便可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

典型例题

例在番茄中真实遗传的紫茎、缺刻叶植株(AACC)与真实遗传的绿茎、马铃薯叶植株(aacc)杂交,F2结果如下:

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

247908334

(1)在总共454株F2中,计算4种表型的预期数.

(2)问这两基因是否是自由组合的?

析 (1)按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两对相对性状条本杂交,F2的4种表型分离比应为9∶3∶3∶1,这样4种表型的预期数应为256∶85∶85∶28.(2)这两对

六、生态和环境考查技术

该技术主要包括:1、种群密度的测定技术.主要包括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测定方法和昆虫种群密度的测定方法.

典型例题

篇3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规定:“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涉及利润分配的事项,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不涉及损益和利润分配的事项,调整相关科目;通过上述账务处理后,还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调整事项涉及所得税时,如果调整事项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以前,在会计上要调整报告年度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其他相关项目,同时应调整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报告年度应缴的所得税等,还应调整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如果调整事项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以后,在会计上仍然要调整报告年度的收入和费用等,则税法规定在此期间调整事项涉及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而不作为报告年度的纳税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处理结果和税法处理结果出现了差异。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的规定,这种差异应该作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分别计算其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数。

笔者认为,处理此类问题时,关键是分清调整事项发生时间是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还是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以及会计和税法对调整事项确认不同而对所得税的影响。现就200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会计》以及2008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实务》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诉讼案件结案的不同处理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所得税会计处理

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会计》第492页举例如下: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供销合同,合同中订明甲公司应在2007年8月销售给乙公司一批物资。由于甲公司未能按照合同发货,致使乙公司发生重大经济损失。2007年12月乙公司将甲公司告上法庭,要求甲公司赔偿经济损失450万元。2007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判决,甲公司按或有事项准则对该诉讼事件确认预计负债300万元。2008年2月10日经法院一审判决甲公司应赔偿乙公司400万元,甲、乙双方均服从判决,判决当日,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赔偿400万元。甲、乙两公司2007年所得税汇算清缴均在2008年3月20日完成(假定该项预计负债产生的损失不允许在预计时税前扣除,只有在损失实际发生时,才允许税前扣除)。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记录支付的赔偿款。并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00

贷:其他应付款 1000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50000(1000000×25%)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75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0000(3000000×25%)

注:甲公司2007年所得税汇算清缴完成日为2008年3月20日,诉讼案件于2008年2月10日结案,调整事项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完成前。根据法院判决结果调整2007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0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750000

注:2007年末,原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计税基础为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0万元,按25%的税率将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冲回75万元(300×25%)。

借:预计负债 3000000

贷:其他应付款 3000000

借:其他应付款 4000000

贷:银行存款 4000000

(2)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人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5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0000

(3)调整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 75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5000

但是在《中级会计实务》教材第323页中,对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的会计处理时,没有确认支付赔款(《中级会计实务》教材中为50000万元)对2007年度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分录。除此之外,其他会计分录同上。笔者认为第一种方法,即考虑支付赔款对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处理合理。企业会计核算的确认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和稳健性原则,对于报告年度年末已经存在但最终结果尚未确定的诉讼事项,会计上必须本着上述原则按最佳估计数进行合理反映,确认为预计负债;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实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而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税前扣除的费用项目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按照税法规定,只要法院的判决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发生,企业就可以将应支付的赔偿款作为报告年度的费用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在该例中,法院判决的时间为2007年2月10日,而甲公司在2008年3月20日才完成2007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因此甲公司应在确认支付400万元赔款时,而不是在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将其赔款作为2007年度的费用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有人认为甲公司应在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将上述赔偿款作为报告年度的费用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笔者认为不妥。所得税汇算清缴属于所得税纳税申报期限管理内容,费用扣除属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考虑的因素,二者有着本质区别,将应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扣除的费用调整到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扣除,有违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一般原则;另外从所得税汇算实务来看,在所得税汇算期间,需要纳税调整的事项很多,也要求企业及时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减少纳税调整事项,从而正确计算,及时缴纳企业应缴的所得税。《中级会计实务》教材在确认支付赔款计算甲公司2007年度的应纳所得税额时,并没有将上述赔偿款予以扣除,未能正确反映调整事项对报告年度财务报表及所得税的影响。

若调整事项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在税法上已经不能再调整报告年度应交的所得税,涉及所得税问题应调整报告年度的“所得税费用”和报告年度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待本年年末时再作为纳税调整事项将“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入“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假设上例中,2008年2月5日甲公司完成了2007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法院于2008年2月10日判决甲公司支付乙公司赔偿款,此时甲公司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除了涉及所得税调整的会计处理和上述第一种情况不同之外,其他的会计处理均与第一种情况相同,即把上述第二、三个会计分录改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00(4000000×25%)

笔者认为,将上述调整事项对所得税的影响,直接计入“递延所

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标准单元评教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092

有效的教学开始于确切地知道教学目标是什么。初中历史教师要把单元复习课设计成高效率的课堂。所谓“高效率”,就是让历史课成为学习历史的主要阵地,使学生从课后盲目和低效的复习检查中解放,体会到学习历史原来可以如此快乐与有成就感。很多历史内容(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时空跨度大,任务繁重,时间很紧张,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才能有效地实现历史课的高效?

一、充分备课,打造高效课堂

要打造高效的课堂,课前准备充分至关重要。在课前准备中,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认真下功夫,调查分析教情和学情,在教学中果断取舍,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求做到:充分备课,明确讲解,注重能力训练与学法指导,确保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最初的准备过程中,教师除了系统掌握教材,还要树立一个榜样,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自己要掌握得很好。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发生思想碰撞时,教师能发现问题并做到及时调整。遇到问题课后更要及时反思:为何会产生这些问题?原因是什么?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把分析、总结写下来,然后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法。积累多了之后,再来集中总结。这样通过课后反思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课堂设计,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制作课件,涵盖课标, 注重知识重难点

在初三历史课堂复习中教师要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历史课堂教学,充分展示历史课的趣味性。首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成教学复习课件。2011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按照课标的目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还可以编写与初中历史教学有关的视听教材。”在初中历史复习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教学的内容通过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方式呈现,可以让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活泼、精彩纷呈。这种教学方式创设的教学环境代替了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还能锻炼学生拥有敏锐的观察力。教学课件不仅要突出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课件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并且生动。第一,通过图片文字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视频和音频文件。让历史书中的插图从静态转成动态三维模型的图片,变得越来越有意义和更具吸引力。

三、落实课标, 重视复习方法

研读课标和理解课标, 最终是为落实课标服务。落实课标才是课堂有效教学的体现。如何让学生有效掌握课标要求的内容呢?

第一, 启发诱导, 逐层深入。教师在指导单元复习时, 必须注意牢牢把握启发性原则, 处理好教材内容, 强化对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贯彻“启发引导、层层深化”的要求,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教学内容转化为一系列的问题。

第二,将讲解、练习、及时评价结合起来。作为历史单元复习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讲解、练习和评价有效整合在一起,同时注重思维训练。从这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卷看, 试题与课标之间联系紧密, 都是严格按照初中阶段三维目标学习要求进行命题, 也就是从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 考查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等的掌握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历史教师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来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历史教科书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只有严格按照课标进行教学, 才能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

四、当堂练习,巩固知识

篇5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中考就像打仗,只有对中考内容了解透彻,才知道如何复习,如何应试,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考试内容包括:(一)考试的范围。根据考试的范围可以决定如何安排复习,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不考的内容上,以及遗漏某些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二)考试的题型。根据考试的题型可以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考试内容在各地的中考考试说明及历年真题中都可以得到。

相比较考试的范围,在中考复习中准确把握考试的题型更为重要。由于地域及教材不同,各地中考题型也有所不同。江苏省徐州市2011年的中考历史考试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问答题。选择题的内容虽然更有创意及广泛,但实际上考查的仍然是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及理解。例如,第17题题目看似很长,实际上就是考查秦始皇修筑长城这个史实。而问答题基本上都是根据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考查的是学生对史实的理解、掌握以及分析的能力。

根据对不同题型的分析,我们就基本了解了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从而对考试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二、心中有丘壑,对敌不慌张

不少学生认为既然考试是开卷形式,就没有必要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记下来,只要考试时在课本上找到答案就可以了。其实这样做是不可取的。首先,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历史中考题的题量还是比较大的,如果连选择题都要通过翻书才能找到答案,无疑会浪费大量时间。其次,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分析是综合的,不仅要结合当时的情况,还要与相关的史实相联系,如果在头脑中没有对历史的宏观认识和一定的记忆,在做分析题时,所回答的内容就会片面和局限。所以,虽然是开卷考试,复习时笔者仍然要求学生将史实记下来,虽然不再像以前闭卷考试时记得那么详细,但是学生的头脑中一定要对整个初中阶段所学的历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尤其是重大史实。只有做到心中有丘壑,将所学知识都扎实掌握,才能在中考这个战场上面对试题不慌张。

其实只要掌握正确方法,记忆历史知识点并不困难。例如在记一个大的历史事件时,可以将其分为几个要点来记忆,这样逻辑清晰、不易遗漏。如学习世界史中的哥伦布到达美洲这个内容时,就可以分为时间、路线、结果、“印第安人”的由来这几个方面来记忆,避免一些学生虽然记得有这个史实,但是却遗漏了其中某个小点。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只看学生复习的结果,而是要适时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尤其是一些巧妙记忆的方法,这样能使学生复习起来事半功倍且信心增强。

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中考历史实施开卷考试以后,不再将考试的题目局限于考查历史知识的重现,而是越来越倾向于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透过史实看到问题本质的能力,这无疑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改革。中考基本上不会将课本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试卷上供学生分析,都是提供一些未见过的历史资料,如某些名人说过的话,一些书籍上的记载,还有另外一些课本上未提及的历史材料。那么,是不是没有见过这些材料,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分析了呢?其实,在讲新课时,教师基本上都会对史实的历史意义以及背后所反映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学生不仅要学习老师所分析出来的结果,还要学习老师分析的过程与方法。例如,2011年江苏徐州中考历史题第32题提供了两段材料,但实际上考查的是对社会习俗的影响以及的成就,这些内容都可以在课本上找到相应的资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仅将课本上的内容罗列出来,还要结合材料进行适当的分析。在平时复习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有可能在历史中考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总之,中考历史复习的关键是要抓住要点,有的放矢,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复习方法,还要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复习思路,二者紧密配合,才能真正取得好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自主合作;课堂教学

自主合作学习从字面理解主要分为两层含义:其一,学生在学习时需要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也是自主合作能具有较高效率的基础。其二,科学有效的分组。想要分组讨论学习取得一定的效果,小组中成员的互补是极为重要的,试问几个都不爱说话的学生在一起如何能够起到合作讨论的效果?从学科特点来看,初中历史的难度不大,只是带着学生先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以及世界主要历史,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法,可以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完善其认识,最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采用合作学习的作用

现阶段,新课改后的初中历史教学任务就是就是摈弃原本的填鸭式教育,关注学生的个人意识,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注重学生同别人的合作,通过相互交流,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让学生在小组探究中改变原有的学习状况,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在笔者看来,这不仅是新课改后带来的重大变化,也是我国在西方教育教学影响下所作出的必然改变。在自主合作教学法中,教师不再占据着课堂的大量时间,而是变为一个引导者,学生则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将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讨论以及探究。除此之外,自主合作教学法还能对学生的交际能力起到的一定锻炼作用,在讨论中每个学生都需要表达自己的看法,性格内心的学生会敢于在这种模式下坦露心胸,而平时较为活跃的学生也能学会关注其他人的观点,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性格构成。笔者认为,自主合作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弥补单一学生能力的不足

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对书本上的历史事件的意义以及教师所给出的话题进行讨论,而讨论的效果如何则由小组中的学生决定,因此,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至关重要。进行分组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对于历史的看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心中大致给学生进行一下分类。然后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进行一些历史事件的测评题,对学生的评论事件的能力进行一个考量,以具体确定每一名学生在小组中可能担当的角色。最后,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小组构成的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比如,笔者就将自己班级中的学生大致分成了四个阶梯。处于第一阶梯的学生本身具有进取精神,算功扎实,思维具有客观性,这部分人就是班级中所谓的尖子生,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会起到“主心骨”的作用。第二阶梯是学习刻苦,但是思维呆板的学生,在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中,这部分人的成绩往往不会有太大的浮动,对于他们来说,自主合作学习也许是一个提升的契机,可以改善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处于第三阶梯的是班级中成绩一般,却又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这些人往往较为活跃,同时思维比较灵活,将是自主合作的气氛和节奏带动者。将他们编入小组,主要是通过改变学习氛围,来提高这部分人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将班级中的学生合理分组后,教师只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定的论题之后,自主学习小组就能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得到一定的讨论结果。

三、教师为自主合作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式

根据笔者的调查,很多初中教师尽管开展了自主合作教学,但是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进行相应的改变,仍旧采用填鸭式教学,倒是自主性合作教学徒具其型。想要开展自主合作教学,就需要初中历史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比如在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末,笔者在复习时,就没有采用传统的划重点或者其他复习方法,而是将几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如“我国各个朝代对中加强中央集权采用了那些方法”设置为讨论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讨论的方式,理清中央集权的由来。教师需要认清,自主合作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同样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教学方式的改变就是一个有效的引导方式。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亟待提高,自主合作学习法有助于提高初中历史的有效性,教师通过适当改变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内容提出讨论题,让学生在小组中将题目讨论解决,最后教师再对问题进行一定的总结,最终有效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

篇7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 中考复习

2004年初中历史教学的新课程改革在我县己全面展开,本人很有幸从2004年起教授七年级历史并带领学生参加了新课改后的首次中考,并在2007年中考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中考过后我仔细的分析了中考历史试卷并结合我之前所采取的中考复习方法,发现在新课改下,我所采取的复习方法既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2008年中考即将到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以及如何在初中历史复习中体现新课改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所有九年级历史老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我将我在新课改下如何开展初中历史复习的几点方法做一些简单的小结,以期抛砖引玉。

一、巧安时间,四轮驱动

按照新课改的课时安排,在三月中旬新课即将结束,并由此进入复习阶段,到六月底中考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这三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是备战中考的关键时间,可以这么说,中考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三个月的复习时间。所以这段时间是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并有所作为的时间。因此我在这三个月的时间内安排四轮复习;即一轮夯实基础,二轮分清重难点,三轮专题复习,四模拟训练。其中,第一,二是重点所用时间也最长,大约从三月中旬到五月中旬,近两个月。这是因为中考历史的命题范围是中国古代、近现代史,世界古代、近现代史及安徽历史共七本书,如果平时对基础知识没有系统的掌握,想在短暂的时间内答好试题,难度很大。所以我在第一二轮复习的过程中应以书本知识为主,并相应的提出重难点。而且有时一二轮复习应交叉进行,做到既要讲面也要讲点,点面结合。同时把重点应放在八年级、九年级教材上。

经过两个月的知识梳理,一二轮复习之后,使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的发展脉胳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基础知识有了基本的掌握。在这个基础上,我准备三轮专题复习和四轮模拟训练。这大概要一个月的时间,从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在专题复习中,我把整个初中历史分成若干专题,每一节课讲授一个专题,注意有深有浅又强调平衡发展。在模拟训练中,我把平时收集到的比较好的题目和历年中考题目合成试卷对学生进行训练,在训练中找出问题,发现不足,然后再加以改正。当然我有

时是三四轮交叉进行的,这样,既避免了简单讲解历史知识的枯燥,又可以满足考生跃跃欲试想练兵的心理。经过这样的四轮复习,使学生既对整个初中的历史书本知识有个大致的掌握,又使自己得到了锻炼,从而在考试时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二、分层复习,面向全体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学质量也是教师形象的体现。这一点,就算在推行素质教育和实行新课改的今天也是我们教师时刻牢记的。而教学质量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根本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有效发展。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个班级的学生水平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在历史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而提出不同的要求。具体来说:做到要让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后进生消化得了。对于优生,重在学习方法的指导,知识灵活运用的引导,赞赏鼓励其超越教师;对于中等生,则赞赏肯定其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挖掘其潜力,力争挤入优等生行列;对于后进生,则要挖掘其闪光点,激发兴趣,培养自信,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起点低一点,坡度缓一点,步子慢一点,鼓励及时一点,力争向中等生转化。

在课堂的复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更要分层次要求学生,时刻关注他们的全面进步。针对中等生,后进生课堂复习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系统性,针对优等生课堂复习则要有知识点的拓展性。同时在课堂题目的练习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水平的差距,既要满足优等生求知的欲望,又要考虑到后进生的水平承受能力。通过对历史复习练习形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力争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巩固和提高。例如,我在复习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时,面向全体学生,我主要讲解两次革命异同点的比较,强调指出美国历史是由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思考探究题:列宁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指出: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请根据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这里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次战争?为什么说它是“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

(2)美国近代史上另一场战争又是哪一次?它在美国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通过这个问题,让那些学有于力的学生认真思考,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激发起他们的思考兴趣。这样,通过这个题目既考查了中等生,后进生,又考虑了优等生。

总之,通过以上措施,就真正的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

三、时政热点,时刻关注

纵观这几年的历史中考试卷,无论是传统的试卷还是去年新课改下的历史中考试卷,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和过去一年所发生的时政热点紧密联系着。例如,2007年中考试题第15题,考到中非合作论坛,这就和2006年11月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可想而知,

中考对时政热点的关注, 以前是,现在是,那么以后呢?我想也应该有着联系的。历史最主要的作用是给今天的人们提供经验和教训的。每当一件国家大事发生时,我们都能从历史中找到它的经验和教训。所以,我在历史复习的过程中,针对近一年来所发生的时政热点以及我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与此相关的试题,我会有意识的加以收集和整理,然后以讲义或试卷的形式发给学生。这样做可以达到以下作用:1:使学生的历史知识得到锻炼,2:增强学生对时政热点的掌握程度。当然,在时政热点的复习过程中,应本着精而少的原则,不要一点一点的罗列,而要精选出中考有可能考到同时与书本知识有紧密联系的热点,从而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2008年中考在即,这就要求我们以贴近生活实际的眼光,关注日常所发生的时政热点问题,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时代的发展变化,再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和比较,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模拟考试,增强信心

考试有利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情况,可分为单元考试、学期考试和模拟考试。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中考前的模拟考试。为了进行中考前的最后冲刺,教师应在中考前精心设计出2—3套针对性很强的诊断性、总结性、模拟性中考试题,让他们实战演习,这样做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应考心理及状态,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在最后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改正,力争做到“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为此,教师在模拟考试后应及时批改分析,讲解试卷。我在此点上,我一般做到三步:第一步,认真做一遍试卷,设想学生会在那些地方会出现问题,存在错误,这样我做到了心中应有数;第二步,认真阅卷,并在阅卷后,认真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哪些题目学生准确率高哪些题目错误率高,从而在分析试卷时做到有的放矢;第三步,确定分析试卷的重点,疑点和难点。当然,这要建立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分析题目时应抓住三点:1.讲错误率比较高的题,对易错、易混和模糊的知识点应反复强调;2.分析错误的原因;3.讲解错误题目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如:在去年的中考模拟试卷中有这样一题:试举出中日历史上发生冲突的事例。结果很多同学的答案相同,都十分肯定的指出是:和。其实答案还有一个是戚继光抗倭。于是我在分析试卷时强调:1:这是很多同学都做错的,以减轻学生的压力,增强信心2;指出错误的原因:你们忽视了中国古代史3:经验:在以后做题时要注意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联系,比如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联系。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联系等。通过这样做,既帮学生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又掌握了一个答题的技巧,从而更加增强了对于考试的信心。

总之教师通过认真组织模拟考试,并有针对性地分析试卷,同时着重在心理素质的调节上下功夫,力争让学生快快乐乐复习,轻轻松松迎考。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初中历史复习的过程中,各老师所采取的方法和策略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怎么讲,要提高历史复习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深钻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方法,注重条理,做到既全面把握,又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一切,又要承认学

生间的差距,分层复习;既要注意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衔接,使之条理化和系统化;又要紧密联系实际,关注热点;既要强调中考的难度,又要增强学生的迎考信心。总之,我们在历史复习中,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中考质量,一手抓新课改的要求和精神,从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

篇8

一、对“双基”的重视

注重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始终是命题的基本思路,这要求我们加强对“双基”的教学,确保基本分不丢。一般来说,试题重点考查“双基”的核心内容,决大多数都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点、历史主干知识及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二、对新《课程标准》中考试说明的重视

从2008年的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道题都不会超出考试说明的范围。因此,在历史复习中,我们一定要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指导学生复习。注重考试说明中的习题,针对其出现的题型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从考试说明题型中体会到中考“怎样考”(命题思路),从参考答案中体会“怎样答”(解题思路)。研究中考试题是探究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对社会热点的重视

关注社会热点,是近年来文综考查不变的特点。2008年的试题对热点问题的考查则是以隐性的考查方式分散在各类题型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学科特色,充分发挥了中考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关注时事,把课堂知识伸展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在生活中得到收获和提高。这样要求我们作到:1.搜寻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的热点信息,将热点信息与学科教材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对学生进行训练,以此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2.学科内的知识做一些小专题,把知识点的横向、纵向联系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以提高应试能力;3.创设新情境,拉近历史与学生的生活、社会实践的距离,起到历史学科“学以致用”的效果。

四、对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重视

重视学生的历史素养,学习策略、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始终是命题的基本原则。因此,复习中,我们应该加强研究复习方法、加强训练。在训练中可采取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立意为指导,尽量巧妙地将理论、史学方法、思想素质、教育功能结合到一起设计一些习题来练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对不断充实人文素养的重视

这几年来中考历史命题十分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查。历史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要求我们在平时历史复习中必须对学生强调两点:1.坚持历史问题现实的反思,即对现实生活和社会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反思;2.坚持现实问题历史的反思。我们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之,在中考历史试题日益加大能力考查力度的情况下,教学中教师应坚持这五个方面的“重视”,全面而系统地指导学生进行历史复习,一定做到“教有所获、学有所得”,帮助学生在中考里面取得满意的成绩。

篇9

一、全面复习,知识深化,打好基础

中考80%和内容是基础题,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就能考好。因此,教师必须详细研究和解读中考说明,这样有益于制定复习计划,选择复习方法,整合复习内容,更有益于挖掘内涵,明确目的,总结规律,更加有效的指导复习迎考。明确了考试标准,教师可以更加有效的组织教学,学生学起来也会感到目的明确。在此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要突出一个“精”字:即讲课时要线索清楚,重点突出,逻辑性强,做到画龙点睛;并辅以条理化的板书(包括提纲和图表),增强语言的叙述性和直观性。如关于“二战”的复习,列出1939年9月1日、1941年6月22日、1941年12月7日、1942年10月-1943年3月、1945年5月、1945年9月时间表,然后列出相对的答案:德军袭击波兰―“二战”爆发、德军袭击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和苏联战场的转折点、德国签署投降书,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这样学生一目了然。由于历史是开卷考试,教师要引导学生查书、查资料,使学生懂得如何查书、查资料,而且能够迅速找到所要找的资料。为此学生要做一定量的练习,通过做练习使学生能够迅速找到的资料。由于学科内容多,学生不容易全部掌握,教师还要把一些简单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做成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学生阅读,甚至背诵,以便学生能够记住。总之,在这个阶段复习当中,要重视基础知识,要通过查、看、读、写、记等方式强化训练,一章一节的基础知识。

二、“纵横”串联

经过第一轮系统、全面地复习,学生有了一定的的知识储备,但知识还是零碎的、混乱的、孤立的。为了把知识学活,第二阶段的任务主要是结合课本,“纵横”串联地归类知识、梳理知识,建立知识结构框架。初中历史的范围广,内容多,复习时要尽量做到全面系统。关键是要在一定的知识框架下理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立体的历史复习交叉网,增强学生的应考能力。注意知识的点、线、面、体,注重了整体把握。建立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加深理解。以便系统全面、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进行复习。在这个复习阶段中,要全面复习历史教材的前提下,重视重新组合教材,进行知知识归类。近年来中考这种题型越来越多,为了让学生掌握这种题型,就要求双边活动,把已掌握的历史知识前后左右贯通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总之,历史事件之间是互相联系与先后相承的,有其内在联系,纵横串联形成一个立体的历史复习交叉网是十分重要,既可以巩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又可以加深对知识全貌和实质的理解,还有助于提高回答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链接中考,科学训练,培养应试能力

1、对于初三学生的能力,《历史教学课标》的要求是:“概述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事迹,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出简单的分析和评价。基础知识和能力,二者密切相关,又互相区别,正确掌握基础知识,能帮助学生提高答题能力。但有了基础知识,并不等于就有了相等的能力。培养答题能力,除记忆力外,主要是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解题能力。鉴于如此,在复习的后阶段中,要进行强化训练,要抓住中心,以点带面。如将美国独立战争中六件大事进行了知识列点,就可知战争的进程、《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历史作用等知识。学生还要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练的形式要多样化,包括课堂的口头回答、书面作业、单元训练等。练习的内容可分为基础训练和理解练习两大部分。前者采用选择、材料分析、辨析等题型;后者采用对比、归纳、叙述、简答等题型。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答题能力得到提高。

2、研究中考命题方向,科学训练,对我们有效组织历史复习是非常有用的。纵观近几年的历史中考命题,无外乎这样几种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课改以后,命题开始变得灵活多样,贴近学生生活,考查的内容,突出考查学科的重点主干知识,并严格按照考试标准进行命题。不仅侧重考查识记和理解,也侧重对运用能力的考查,值得注意的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考查,也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而逐步加强。

科学有效的训练可以把上面所讲的一切落实到实处。但训练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训练题的质量和数量,不能没有选择,更不能搞题海战术。我们在组织训练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进一步研究中考说明,明确复习方向。所设计的试题应该反映新的方向。

(2)突出重要的主干知识,命题必须按照中考说明的要求突出重要的主干知识。要求学生做选择题时要速度和准确率,但不能够盲目求快;做材料解析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用已知的知识解决问题;对于问答题,一定要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表述规范,整齐整洁。

(3)立足学校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和目标。在设计复习题目和复习计划时,教师应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复习目标和方法,因材施教,加强针对性。

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兴趣;自主学习

近年来,课改正轰轰烈烈地开展,有效的课堂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把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放到学生身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一、培养兴趣是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自我好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动学习,才会激发其内在动力,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学的知识才能持之以恒,在学中讲究提问艺术,这是各学科都惯用的手法之一。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之一的历史学科,尤其注意此点,面对创新的压力,历史知识跨度大,涉及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提问艺术此时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注意语言的幽默性,又要符合知识的难度。因而培养兴趣是提高教学的前提。

1.精心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门户,是成功的关键,在有限的时间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一件值得回味的事,当面对多种多样的导入时,要学会因课而导,因时导入。如,在讲述“元朝疆域空前辽阔”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可利用现代工具播放一首诗《敕勒歌》,可以先引领学生闭目聆听,为其营造草原的景象,感受无边无际的原野,一同领略草原风情,逐步过渡到草原英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由于有导入做铺垫,自然地过渡到他统一蒙古扩充领地是草原赋予的构想,这样利用情景联想的交叉,让学生身临其境,充满着疑虑带问而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也初步地认识成吉思汗这一人物,可以说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2.开展竞赛

传统的复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反复地记忆,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适当开展竞赛可以使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可以把全班学生分为男生女生两大组或几个组或者自我找寻竞争对手,进行历史知识大比拼。这种模式既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3.创设情境

新课改要求设置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然后开展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的教学活动,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比如,在学习《明朝君权的加强》这一课时,学生在探究“锦衣卫”时,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可以安排一次角色扮演活动,挑选三名学生,分别扮演朱元璋、大臣、锦衣卫,表演朱元璋派锦衣卫监督大臣的一个片断。这个角色扮演活动效果很好。因为历史角色的台词把锦衣卫的职能融入人物语言。学生也喜欢参与这种类似于“穿越”的活动,同时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培养思维能力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1.合作探究

我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则,然而教育也是开放的,适当改换传统教学模式,开辟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担任学习主角,加强学生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如,以讨论、辨析、导演历史小剧等多种形式,诱发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中,在激发其自主意识时,刺激他们的创新兴趣。另外,教师还要允许学生对教师讲课提出见解和质疑,并调动学生参与,如引导若干学生支持或反对教师的某一观点,通过有序的积极辩论,使学生各抒己见,从而优化学生的创造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有效调动学生的潜意智能,使之成为创造性思维的策源地。

2.联系实际

历史沉淀于现实中,现实里蕴含着历史的传承。历史与现实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力发掘历史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长学生的生活智慧,寻找历史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连接点,帮助学生知古鉴今,拓展思维,追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要尽量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学会了解过去,理解今天,展望未来,伴随着历史的学习不断进步和成长。

3.整合教材

教材的编排是烦琐的,知识分散,学生掌握较为困难,尤其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更是一部探索史。这成为初一学生跨入初二的一大转折点,梳理变得尤为重要,可结合数字记忆法,将有效的知识浓缩起来,最后归结为:一性质、两矛盾、三线索、四阶级、五制度、六列强、七条约、八人物、九运动、十战争。利用关键词引领学生找寻答案,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积累,扩充了大脑的容量,又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由地开展学习活动,通过自主学习能激活、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心态的形成。实践证明,只有倡导和实施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加强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历史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在自主学习中面对历史教材和史料,首先要迅速浏览全文,抓住主体内容,关注标题。精读字句,学会圈点批画、做记号、写批注,学会抓住关键词和重点语句,把教材中的知识化为自身的知识。

2.积累方法

学习历史是需要大量的记忆,而积累大量的学习方法,则可以大大提升自学的效果。比如,制定学习目标的方法、谐音记忆法、图示记忆法,还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强化训练

篇11

一、现实与理想的差异,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但实际上,种种因素却影响着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加大高中历史教学的难度。

1. 初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的差异,造成知识链的脱节

不论是初中还是高中教材,在课程目标上,都强调三维目标,强调历史学习的主要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二者仍有明显区别。

知识侧重点不同,初中教材主要从宏观角度入手,兼顾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基础性,而高中教材则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综合性;能力要求不同,初中主要在于识记、理解,尤其是识记层面。而高中要求则侧重于理解和应用层面,要求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认知,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结构、内容标准上,初高中也存在差异。初中采取了主题+时序的通史体例,以主题的形式,要求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历史的时序性,但知识体系欠完整,知识结构较散落。而高中历史在初中通史体例的基础上,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但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甚高。

以上差异就造成目前初高中历史知识链脱节严重,也增加学生对知识体系掌握和理解的难度,不利于课改目的的实现。

2.初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现状,也影响着教学目的的实现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如:学生初中阶段历史的基础知识相对欠缺,而且没有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初中历史学科长期不被重视,缺乏正规的教学;在学习方法上,学生习惯于机械背诵,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过于注重教师的主导而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高中历史课程,却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知识储备,从而使高中学生普遍感觉新课程内容偏多、偏深、偏难;且高中历史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比较深奥、抽象,如经济学理论――凯恩斯主义等,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社会体验,也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知识要求。

如何处理好初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衔接,也就成为高中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针对历史教学现状探究对策

1.加强校际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学校组织初高中教师学科交流活动,以及下乡支教等,了解初中历史课标和教科书的要求和特点,关注学生初中阶段历史知识的学习状况,使我们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和连续性,做到“新旧知识”心中有数,教学详略得当。

2.钻研课改标准,分析新教材的重难点。

首先,要认真研读课标。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明确课标内容的主题是按文明史来构建历史课程体系的,分别介绍了人类的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精神文明史;领悟内容标准的表述方式,明白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层次可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而高中历史课标更强调理解和应用的能力。这样,依据课标的内容与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使教学教学详略得当。

其次,借鉴不同版本的教材,开阔教学视野。每套教材都是编者对《标准》的理解,通

过对教材的研究,找到其共性的东西,这应该就是教学的重点,课标的要点。如人教版和岳

麓版的教材,两者间是骨与肉的关系,前者注重知识的概括,后者注重史料的解读。

3.加强对学生新课程知识的指导.从历史教育教学观念、方法和内容方面突破,逐步消除初中阶段的旧习,通过兴趣引路,能力渗透、逐步养成,以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如: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惯适应课改的要求。

4.教学方法的改进,引导学生能力的提高。

(1).要重视课前预习。初中历史学习停留在“被动学习”状态的,普遍养成了机械的学习模式。然而,高中新课程理念强调的是“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这实际上强调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此外,高中课程内容多,时间紧,所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成为必要,这样上课才能抓得住学习要领,才能弥补初中知识的不足。

(2).要讲究教学策略,整合教材知识。

首先,针对教材内容多和时间少的问题,应讲究教学策略,以达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如课堂中,采用挂图和多媒体等手段展示历史知识,可节省课堂时间,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学方法要灵活。高中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新知识,提升概括和归纳史实的能力;而教材编写理论性、概括性强,历史概念多,这都超出学生认知水平。针对这些问题教学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可通过案例分析,或合理的情境设计等,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通过生动的语言、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有机的联系来挖掘和揭示历史规律。故此,在实践中要注意:以新课标理念的更新来促使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以研究学生的变化来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重视课外的研究性学习。历史新课程在学习能力方面强调“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所以,学会搜集和整理材料,加强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应用训练,是新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教师应重视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理解的能力。

第四,重视史料的解读能力的培养。利用多媒体设备,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指导学生通过“读-找-想-答-查”,抓住材料主旨,获取有效信息。

5.拓展知识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面对“专业化和学术化”色彩浓厚的教材,教师要加强这些方面的专业进修。只有通过专业进修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

6. 充分利用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篇12

1.要做好预习、听讲、复习这三个环节。虽是老生常谈,但做好这三步,确实是至关重要的。课前认真预习可以使学生对即将要讲到的历史事件、人物等有一个简单了解。另外,学生可以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在老师讲课时获得解答或者向老师提问。上课时要认真听讲,这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关键。课上应勤于思考,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很多同学开始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有自己的想法,但因害羞或胆怯而不能积极举手,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习惯,惰于思考和回答了。在听讲时还应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除了老师的板书以外,还要培养对一些重点内容作记录,如老师多次重复的内容,课本中一些思考题的答案等等。“温故而知新”,反映了学习过程不能一次性完成,认识过程必然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所以课后一定要及时复习,要持之以恒。

2.要学会使用好课本。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目前使用的历史新教材。课本知识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一般说历史课本的每一课通常分为几部分内容,大字部分是该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都在这一部分,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该部分进行精读,着重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要学会分析这一部分哪些是重点,那些不是重点,哪些内容是要求一定要记住的。哪些内容属于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点,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此外,课本有些内容是用小字印刷的,这部分内容不是课本的主要内容,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不一定要记的,但是同学们可以阅读,最好结合课本的大字部分来看。有时候我们要理解教材的内容,就要借助这些小字部分。还有一部分内容,它们不属于阅读的范围,但他们却有助你知识的提高和思维的拓展,这部分就是课本中涉及的练习题。比如,七年级第一课就有“请你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如何渡过”这道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不仅要运用历史知识。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做这类的题目一方面可以巩固自己的知识,还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因此,对于课本知识,我们大家要学会分类学习。

3.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过程、历史概念等知识的获取是通过记忆来完成的,这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如果没有对历史知识的牢固记忆,理解和运用就无从谈起。这里所说的记忆并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在学习历史、背诵记忆课本上的知识时,应首先弄懂它的意思,然后再去背诵记忆,这样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记忆复杂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时可以尝试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方法。历史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但仅仅死记硬背史实是远远不够的。应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帮助学生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的前因后果,这对今后历史学科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4.让学生敢于质疑。随着历史学科研究的不断突破创新,一些历史观点和结论,已经明显的过时,甚至被证明是错误的。因此,教学中必须教育学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历史事件,判断历史结论,评价历史人物,大胆地对教材的某些观点、有关参考资料、练习题、教师的结论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和主张,并有理有据地加以论证或驳斥,不能盲从“权威”。对教材中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历史问题,则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同时,注意向学生介绍当前学术界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等。通过这些做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发散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篇13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接触新的教材,同学们还不能马上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请笑纳!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又是一年高三,有必要进行一下总结。

我主要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历史教学问题;另一个是班级管理问题(其中谈谈尖子生培养问题)

工作四年了,这两年学校对我确实委以重任,连续两年带高三毕业班。下面对高三这两年历史教学进行一下总结。

通过连续两年高考,我认识到,若想赢在高考,在整个高中阶段历史教学就必须要做到熟悉性、连续性、制度性、整合性。

首先是熟悉:包括课本和学生的熟悉。课本指的是书本上的知识要十分的熟悉,应能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这一点我是能够做到的,但通过去年高三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既是我们对学生很不熟悉,不知道他们刚上高中时掌握到什么水平。我们总是抱怨学生笨、学不明白,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没有讲明白(排除学生上课不听的因素)我们对学生没有比较彻底的了解,没有给学生仔细解释明白每一个知识点。严重点说,从高一入学时我们就落后了,高三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弥补基础上,这样对知识的整合、处理,提高解题能力等这些关乎高考最终分数的训练便无从谈起了。

连续性是今年高考后,我认识到的。现在的高考可以说完全脱离了书本,今年37分的大题,完全考察的是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以及解题能力,完全不是以前的高中生考察模式,倒像是大学的考试题;而选修更是书本上根本没有学过,死记硬背根本没用。而选择题中至少有2道题(总共12题)跟历史知识无关,只是考察理解材料、解析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另外还有2—3道题是历史基本素养、历史素质类题,高三的三轮复习根本不会涵盖到此类型题。上面说的这一切都应该是从高一抓起,在每节历史课,每次历史考试过程中不断去灌输,这就需要一个连续的过程。既高一时以教材整体布局为基架,填补完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素质,高二时重点掌握知识点,解读并逐渐培养做题思路及方法,高三抓重点,抓思路,抓大题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突破高考文综的藩篱,达到一个高的程度。

制度性:去年高三“走出去”比较多,去了二十、二中、抚顺二中、辽师附中、三十一等学校听课,我自己假期的时候还去了鞍山一中了解学习,并通过同学了解了一下锦州中学、辽阳一高的做法。总体来说,一个感受,这些学校的历史成绩之所以好,主要好在了制度性。历史教学非常的系统而制度化。

首先是教材被系统整合,以教材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工整合,对教材进行在加工,使得学生更能够理解教材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整个高中三年的教学内容是基本固定的(经过多次试验的最好的一套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学既不会出现失误,又能够不断的增加新内容,做到与时俱进。不仅如此,每个阶段都会有相应的试题伴随,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试题也分成不同层次(鞍山一中、抚顺二中),做到因材施教。另外,设置尖刀班,班型在30人以内,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都做到全批全改,密切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心态及学习的变化,以保证成绩的绝对突出。

整合性:既是历史内部的学科整合,又是各学科之间的整合。首先历史内部的整合,教材是经过整理、编写的,高一注重知识的基本框架、高二注重知识的具体内容、高三注重知识的整合与解题技巧。不仅如此,与之配套的题也很有针对性,都是精挑细选,按照不同阶段做不同程度的联系,用他们话讲“没有一套题是白做的,要有效果,要解决问题。”另外各学科之间也要整合,这尤其在高三表现尤为突出。学校严格控制高三各科的作业量,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及课时分配,来规定不同学科的作业量,并严格规定自习时间,绝不可以随意占用,一定要保证学生自己学习时间(符合文科特点)。而且有很多具体的要求,比如绝对不可以随便乱发卷子(尤其数学、地理等摧毁学生的科目),每套题在要求学生做之前,老师必须首先熟悉,并清楚每套题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效果。卷子的讲解绝对不可以推着来,必须是有总结,有对比,达到训练效果。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2这个学期我担任八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由于历史是中考必考科目,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主要工作:

1、凸现现代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本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学习.学习笔记达__左右。

2、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法等.

3、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或突破难点,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

4、积极参加历史教研室组织的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的听课,评课活动

.5、积极主动地参加其他教研组和学校组织开展的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校优质课评比活动。听课节数达20节左右。

6、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7、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1)、历史人物访谈。

(2)、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3)、历史专题报告会。(4)、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5)、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6)、社会生活情况调查。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展其视野,并与同组教师交流心得。

8、努力开展课题研究,围绕《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群策群力钻理论,查资料,重实践。

9、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10、通过多样化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成绩:

1、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2、本人的公开课,取得较好成绩,受到本组同事好评。

3、课外活动亦取得一定的效果。

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做人,掌握了历史知识。

4、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强了学习资源与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的整合,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历史的环境和氛围;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此外,学生的材料解析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题研究亦有流于形式的时候,以致实质性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4、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如人意之处。

四、教学反思。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接触新的教材,同学们还不能马上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3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的历史工作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精心备教,全面把握新课程标准

本人力争在每节课前仔细研读教材然后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在教每一节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从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学生的各项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因此,每天我都用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血肉筑长城》时候,这课的主题是“”,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以一条谜语导入新课。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由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为了这一目标,我做到了课前认真研读教材,学习新目标,精心设计教法,指导学法,认真落实上课,作业,练习,复习,单元检测等环节的工作,做到超周备课,作业全批全改,不定时抽查学生的背诵和记忆。通过单元检测考察,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效果,使历史课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的源泉。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主要是这样做的:教学中不生搬硬套,不搞灌输式教学、不提倡死记硬背,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从问题中学会自主学习。在问题中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课堂更生动也能激发学习兴趣。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三、多给学生鼓励和帮助培养学习自信心

由于学生基础差,学习感觉难度较大,学习信心不足,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这种情况我没有急于求成,更没有拔苗助长,而是从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适时给学生鼓励,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用赞赏的目光看学生,相信这点不行那点行,今天不行明天行。对有困难的学生耐心的辅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大胆的参与课堂。很多学生由怕历史到喜欢,由差到好。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 (1),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 (2),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上时,给学生推荐一些抗战的影视片如《》等。(3)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

四、转变教学观念,不仅教书而且育人

放弃老观念和老思想,放手让学生学习,让他们在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在教学中还多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给他们做人的到了道理,用真心和爱心对待学生。

以上是本人对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工作中也有疏漏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努力,力求更上一层楼。

五、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尽如人意。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4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二级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二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上本人对教材生疏,同时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5转眼之间,__年春季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回首过去,特对本学期本人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本人在这学期担任__二中高一90、98班、高三74班、初三88班四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这四个班级的学生虽然年级不一样,但基础很弱,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劲头明显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虽然74班和初88班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但是在其他方面又增加了不少工作量。针对以上的班情、学情,本人采取了以下诸多措施:

首先,加强自身的修养。从开学伊始,本人即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现状和想法,以便于以后的历史教学工作能够有的放矢。在此基础上,在与学生的交流与交往中,以极大的爱心和平等的心态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旗帜的同时,让学生在心理上增加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学好高中历史的第一步。

其次,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为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人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学习,积累更多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情。在备课环节当中,努力做到“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生”,二者同时进行。经过充分的备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注意自己的对历史课堂的驾驭和控制、引导能力,并结合新课程改革和云安__年高考新方案的要求,努力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角”,教师则成为课堂的“导演”,从而对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推陈出新。

第三,在上课环节中努力贯彻“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角’,教师则成为课堂的‘导演’”总原则。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知识线索的基础上,把历史教材上现成的知识让学生去看、去把握。引导学生创造与当堂课所学历史知识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欢乐中和体验中,加深对本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当然要尽量避免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历史教学,而且适当的增加相关知识的练习量,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把握。

课后注意对学生所做的练习进行仔细、及时的批改与讲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纠正。而教师自己则另外需要及时的对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自我评价,在反思中实现对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并进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提高自身教学素质的目标。

在教学成绩方面。

经过本人和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在学校组织的期中考试中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当然,本学期还有一项最大的挑战--期末考试。为此,本人和全体学生将继续共同努力,加强复习引考工作,并有针对性进行个别辅导,指导学生在最后阶段的全力冲刺,争取再创辉煌。

篇14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教学,我感悟到教和学之间的互动性的重要,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探索与交流,推动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意义。高一即将结束,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历史学期教学总结,请笑纳!

历史学期教学总结1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任务。虽然是老教师,我对教学工作丝毫不敢怠慢,我认真备课,扎实开展教学活动,勤于听课学习他人长处。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以下是我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一、认真备课。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既要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我不管多忙在教每一节课前我都仔细研读教材和相关的教学参考材料,明确本课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确定重点难点,设计新课导入、子目之间的过渡语,然后拟定具体的教学设计,编写教案。

二、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选取拟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因为所教学生整体基础差,学习习惯不佳,学习不主动。因此,我把握照顾全体,关注个别的原则。以讲授法为主,启发式教学为辅,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历史课堂容量大时间紧,多媒体教学能较好解决这个问题。教学网站上有大量的课件资源,为节省时间,我通常采用下载加修改的方式准备课件,甚至期中、期末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也制作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

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的源泉。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主要是注重新课导入,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历史谜语、历史迷案、历史故事、视频等导入。教学中不生搬硬套,不搞灌输式教学、不提倡死记硬背,教学中主要采用讲述法加问题教学法,让学生从问题中学会思考。在问题中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课堂更生动也能激发学习兴趣。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五、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不佳,学习信心不足。我没有急于求成,总是给学生鼓励,对学生耐心的辅导和帮助,让他们在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在教学中还多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给他们做人的到了道理,用真心和爱心对待学生。

六、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围绕“如何上好公开课”“如何学好学科知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等主题开展教研,完成主体教研文章撰写。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本学期完成20节的听课任务。在教学公开周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

七、履行骨干教师职责,认真开展教师“结对子”活动。本着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制定结对子计划,互相听课评课,本学期有明显提高,本人听了许老师9节课,而许老师听了我10节课。通过结对子活动,我认识到自己存在的许多不足,也认识到结对子是双向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较好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

八、有计划举行单元测试。本学期积极收集单元试卷,做到每单元都进行测试。通过测试能及时了解学生平时学习情况,有针对性进行辅导,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期末练习卷也进行测试,并进行详细讲评。期中考试是四校联考,对比认识教学差距,促进良性竞争。

九、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本学期参加20__年“初中教师岗位培训班”学习、“__教育接力”活动、名师讲堂等。

十、存在的不足是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对课标要求不能较好把握,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还是老师讲得多,提问学生偏少。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不敢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历史学期教学总结2本学期,本人任教八级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用心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每一节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简单、认真的形象去应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作为教八年级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透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透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忙差生。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理解潜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本学期,本人任八年级二个班的历史课。我认真学习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用心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此刻,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期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搞笑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用心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善工作。

三、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个性注意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简单,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思考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潜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历史学期教学总结3本人教龄已有了,中学一级教师,长期担任中学历史教学工作。对照《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及“五规范”、“十禁止”,并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通过和大家一起学习、讨论和评议,自我剖析如下:

1、在依法执教方面,我能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能够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没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但同时也认识到,对新近颁布的政策还不能深入领会,需要进一步学习。

依法治教就是要求教师从严格守法的高度,在全部职业行为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

2、在爱岗敬业方面,我能够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思想。

爱是教师职业的基础,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前提。但有时候我对待工作还不够尽职尽责;在批改作业、考试阅卷等方面,偶尔有敷衍现象。

3、在热爱学生方面,我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其人格;

耐心教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如何激发爱心、永保爱心,我尚待努力。

4、在严谨治学方面,我注意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

我注意严谨治学,提高业务水平;但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方法还缺灵活性和改进力度,所以我必须不断学习。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优化校内育人环境的关键因素。

这是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在团结协作方面,我基本上能够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志,能够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也关心集体,积极维护学校荣誉,但对如何更好地共创文明校风,还缺乏智慧上的协作;我应当通过靠集体的力量,群体的智慧,合作创共赢。

6、尊重家长是教师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环节。

我积极听取家长的合理建议。

7、廉洁从教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

在廉洁从教方面,我坚守高尚情操,讲奉献,坚决不搞有偿家教。没有乱办班、乱补课的现象,更没有乱收费的行为,严格按照“五规范”和“十禁止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8、在为人师表方面,我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注意处理个人职业劳动与自身人格塑造之间关系的准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以身作则,作风正派。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经常自查反思,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一名无愧于教师称号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历史学期教学总结4又是一年高三,有必要进行一下总结。

我主要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历史教学问题;另一个是班级管理问题(其中谈谈尖子生培养问题)

工作四年了,这两年学校对我确实委以重任,连续两年带高三毕业班。下面对高三这两年历史教学进行一下总结。

通过连续两年高考,我认识到,若想赢在高考,在整个高中阶段历史教学就必须要做到熟悉性、连续性、制度性、整合性。

首先是熟悉:包括课本和学生的熟悉。课本指的是书本上的知识要十分的熟悉,应能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这一点我是能够做到的,但通过去年高三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既是我们对学生很不熟悉,不知道他们刚上高中时掌握到什么水平。我们总是抱怨学生笨、学不明白,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没有讲明白(排除学生上课不听的因素)我们对学生没有比较彻底的了解,没有给学生仔细解释明白每一个知识点。严重点说,从高一入学时我们就落后了,高三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弥补基础上,这样对知识的整合、处理,提高解题能力等这些关乎高考最终分数的训练便无从谈起了。

连续性是今年高考后,我认识到的。现在的高考可以说完全脱离了书本,今年37分的大题,完全考察的是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以及解题能力,完全不是以前的高中生考察模式,倒像是大学的考试题;而选修更是书本上根本没有学过,死记硬背根本没用。而选择题中至少有2道题(总共12题)跟历史知识无关,只是考察理解材料、解析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另外还有2—3道题是历史基本素养、历史素质类题,高三的三轮复习根本不会涵盖到此类型题。上面说的这一切都应该是从高一抓起,在每节历史课,每次历史考试过程中不断去灌输,这就需要一个连续的过程。既高一时以教材整体布局为基架,填补完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素质,高二时重点掌握知识点,解读并逐渐培养做题思路及方法,高三抓重点,抓思路,抓大题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突破高考文综的藩篱,达到一个高的程度。

制度性:去年高三“走出去”比较多,去了二十、二中、抚顺二中、辽师附中、三十一等学校听课,我自己假期的时候还去了鞍山一中了解学习,并通过同学了解了一下锦州中学、辽阳一高的做法。总体来说,一个感受,这些学校的历史成绩之所以好,主要好在了制度性。历史教学非常的系统而制度化。

首先是教材被系统整合,以教材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工整合,对教材进行在加工,使得学生更能够理解教材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整个高中三年的教学内容是基本固定的(经过多次试验的最好的一套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学既不会出现失误,又能够不断的增加新内容,做到与时俱进。不仅如此,每个阶段都会有相应的试题伴随,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试题也分成不同层次(鞍山一中、抚顺二中),做到因材施教。另外,设置尖刀班,班型在30人以内,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都做到全批全改,密切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心态及学习的变化,以保证成绩的绝对突出。

整合性:既是历史内部的学科整合,又是各学科之间的整合。首先历史内部的整合,教材是经过整理、编写的,高一注重知识的基本框架、高二注重知识的具体内容、高三注重知识的整合与解题技巧。不仅如此,与之配套的题也很有针对性,都是精挑细选,按照不同阶段做不同程度的联系,用他们话讲“没有一套题是白做的,要有效果,要解决问题。”另外各学科之间也要整合,这尤其在高三表现尤为突出。学校严格控制高三各科的作业量,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及课时分配,来规定不同学科的作业量,并严格规定自习时间,绝不可以随意占用,一定要保证学生自己学习时间(符合文科特点)。而且有很多具体的要求,比如绝对不可以随便乱发卷子(尤其数学、地理等摧毁学生的科目),每套题在要求学生做之前,老师必须首先熟悉,并清楚每套题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效果。卷子的讲解绝对不可以推着来,必须是有总结,有对比,达到训练效果。

历史学期教学总结5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的历史工作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精心备教,全面把握新课程标准

本人力争在每节课前仔细研读教材然后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在教每一节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从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学生的各项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因此,每天我都用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血肉筑长城》时候,这课的主题是“”,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以一条谜语导入新课。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由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为了这一目标,我做到了课前认真研读教材,学习新目标,精心设计教法,指导学法,认真落实上课,作业,练习,复习,单元检测等环节的工作,做到超周备课,作业全批全改,不定时抽查学生的背诵和记忆。通过单元检测考察,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效果,使历史课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的源泉。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主要是这样做的:教学中不生搬硬套,不搞灌输式教学、不提倡死记硬背,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从问题中学会自主学习。在问题中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课堂更生动也能激发学习兴趣。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三、多给学生鼓励和帮助培养学习自信心

由于学生基础差,学习感觉难度较大,学习信心不足,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这种情况我没有急于求成,更没有拔苗助长,而是从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适时给学生鼓励,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用赞赏的目光看学生,相信这点不行那点行,今天不行明天行。对有困难的学生耐心的辅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大胆的参与课堂。很多学生由怕历史到喜欢,由差到好。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1),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 (2),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上时,给学生推荐一些抗战的影视片如《》等。(3)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

四、转变教学观念,不仅教书而且育人

放弃老观念和老思想,放手让学生学习,让他们在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在教学中还多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给他们做人的到了道理,用真心和爱心对待学生。

以上是本人对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工作中也有疏漏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努力,力求更上一层楼。

五、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尽如人意。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