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17 15:59: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智能建筑节能技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相对应的城市中的建筑也越来越多。人们也早已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创造更加宜居的建筑环境,实现节能、环保,仍是建筑行业急需面临任务的重中之重。伴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建筑的概念在人们的思维中也慢慢地根深蒂固。智能建筑建设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智能建筑技术以及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2智能建筑概念的深层含义与特征
我国建筑业产值的持续增长推动了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市场领域的急速延伸,在未来几年智能建筑的市场前景仍一片光明。智能建筑具有深刻的内涵以及本身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智能建筑的深层含义
智能建筑是随着人类对建筑内外信息交换、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和节能性的要求而产生的。智能建筑及节能行业强调用户体验,具有内生发展动力。建筑智能化提高客户工作效率,提升建筑适用性,降低使用成本。其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社会内涵和技术内涵两个方面。两方面的内涵构成了智能建筑总体的内涵。在社会内涵上,智能建筑主要表现在“节能环保理念”上,建筑节能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缓解社会的能源危机、减轻环境的污染、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人们要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在建筑施工中积极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推动建筑节能水平的提高。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技术内涵方面主要表现在,智能、节能两个方面。其中,智能技术方面是最先进的技术,其在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控制下,采用视频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图像显示技术以及由综合布线技术、云计算、互联网等新型技术而形成的技术。对于智能建筑来说,必须能够自动地观测并适应内部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它还须兼具智能报警技术,使其各技术协调一致以及保证建筑物内外结构的统一。另外,节能方面是指与节能环保相关的技术,包括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资源节约、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节约用水、保护环境以及开发和高效利用新能源、转变能源利用方式等多种多样的绿色环保技术。
2.2智能建筑的特征
智能建筑有节能减排、健康舒适、智能高效以及灵活便捷等显著特点。而现代化技术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智能建筑的功能也日益强大,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通信自动化、大楼自动化以及办公自动化三项基本的自动化功能。因此,智能建筑在安全可靠性及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能力方面也有了明显提升。
3智能建筑节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1智能建筑节能现状
目前,我国智能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智能建筑的节能环保性、实用性、先进性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的智能建筑相比,更加注重智能建筑的节能减排,更加追求智能建筑的高效和低碳目标。这一切对于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实际上,目前我国在智能化目标定位中明确提出节能要求的并不多,已建成并确有明显节能功效的智能建筑更是少之又少;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快速进步,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控制技术、智能卡技术、可视化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数据卫星通信技术等高科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建筑将会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发挥其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2智能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的发展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影响因素也非常多;节能建筑的广泛兴起势必逐渐成为人们的必然需求,改善大气环境,减轻建筑耗能所带来的污染,成了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仅是国家利益的需要,更与“小家”利益息息相关。
4智能建筑节能措施
4.1楼宇照明节能措施
我国的建筑中,一般使用电表对楼宇间的照明系统进行了管控,依据时间的变化来决定照明系统的开启或者停止。这种技术的推广实现了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照明控制的自动化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加成熟的照明技术已经在建筑照明领域中有了一定范围的应用。照明节能技术主要使用总线式,这种方式不仅大大提升了控制自动化的水平,同时也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并且这种系统的稳定性也更高,启动与停止也比较简单。相对于传统的照明控制系统,这种系统更加灵活,控制水平也更高。
4.2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节能措施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建设智能建筑网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无线传感器能够大大满足智能建筑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对于智能建筑领域的节能技术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使用切实可行的数据传输协议,能够实现智能建筑节能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的优先级传输,确保节能系统的可靠与稳定以及高效的运行。运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信息感知,主要通过温度、照度等传感器对实际物理环境的感知,进而实现数据的采集。为了确保智能建筑节能系统的高效运行,数据信息的采集就显得更加重要。所使用的传感器包括红外线、温湿度、照度以及二氧化碳等传感器。无线传感器容易进行部署,且价格比较低廉,它已经成为建筑节能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技术之一。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来感知物理环境,进而将环境信息数据通过自组织多跳的方法输送到服务器上。这样一方面,无线传感器网路可以通过先进算法对智能建筑的空调灯光等进行调节;另一方面,服务器决策者可以通过主机控制器来直接管控某个设备。
4.3门禁一卡通技术节能措施
随着安防系统网络化技术的发展,门禁、视频监控以及防盗报警功能等已近进行了深层次的融合,正在迈向高度的集成化,这集中体现了现代智能化节能管理的要求。一卡通刷卡时,通过控制器来实现对报警系统的撤防或者布防。在通常情况下,人员离开房间之后,通过刷卡加密的方式来进行布防,同时联动关闭室内其他的灯光以及空调设备等,从而实现建筑的智能化管理。
5结束语
关键词: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智能化建筑是时展的产物,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为整个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智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需要我们给予高度重视。目前智能建筑的节能问题依然存在,并没有达到理想的节能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做好与建筑节能相关的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解决施工中的资源浪费现象,不断提升节能技术水平,使智能建筑实现其最佳节能效果,从而有效降低智能建筑的能源消耗,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智能建筑的概述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的建筑。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通过创造出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的建筑环境,降低日常使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费用,尽量节省能耗和日常管理的各项费用,保证人们的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从而提高建筑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使投资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回报。
智能建筑是通过对建筑物的四大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优化设计,提供给人一个投资合理同时拥有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高效环境空间。智能建筑物能够帮助建筑的拥有者,财产的管理者感受到在诸如费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这也是智能建筑设计的目的所在。
二、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现状
1、空调、照明等方面存在浪费现象
智能建筑大量采用了自动化设备,设备运转时间较长,这就使得智能建筑的电能消耗比起一般建筑来说要高很多。智能建筑一般采用的是中央空调,室内温度设置不合理、空调装机冷量过大或者设备散热等问题都会给空调带来不必要的负荷,这就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消耗。另外,智能建筑在灯光照明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浪费现象。如在室外阳光充足的时候,室内也会存在灯火通明的情况。建筑的照明设计不够科学,人为的照明能量消耗,使得建筑电能的节能目达不到。
2、智能建筑技术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
虽然建筑智能化技术在不断的提高,在建筑设计、设备安装维护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建筑智能化仍然存在着部分工程技术问题,同时管理人员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许多智能建筑管理人员无法有效的应用建筑智能化系统。目前来说,许多核心的智能化设备需要通过进口,国内管理人员不完全清楚智能化设备的运作,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能使设备达到最佳节能效果,从而造成了一些能源浪费现象。
3、智能建筑建设规划不到位,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浪费现象
在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规划不到位,也会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浪费现象。如对施工人员在用电、用水无法形成有效的控制,会造成施工过程中水电的浪费。在购买建筑材料时,没有规划性,对市场了解不够,不能选择新型的节能建筑材料,从而造成了建筑材料的浪费。另外,对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垃圾处理不注重节约,有些处理方式非常简单,只是一味的填埋或搁置一旁,不能够对建筑垃圾做到循环利用,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三、智能建筑节能新技术
1、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应用无线传感器技术构建智能建筑网络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结合智能建筑节能的特点和实际需求,运用切实可行的数据传输协议,能实现智能建筑节能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的优先级传输,保证节能系统稳定、可靠、高效的运行。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息感知主要是用温湿度、照度、气体浓度等传感器对实际物理环境进行感知,实现数据采集的功能。为保证智能建筑节能系统的高效运行,准确的信息采集显得尤为重要。采用的传感器包括红外、温湿度、照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传感器。
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易于部署、成本低等特点,已成为建筑节能改造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对物理环境的感知,将环境信息数据通过自组织多跳的方式传送至服务器。一方面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通过先进算法对智能建筑的空调、灯光等设备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服务器决策者可以通过主机控制器对某个设备直接控制。
2、楼宇照明节能新技术
在楼宇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策略是通过时间表的方式,不同时间触发照明的启停及调节,这种方式实现了照明控制的自动化。
为完善的控制和取得更好的节能效果,目前已发展出成熟的智能照明技术,采用分布式的系统结构,布线方式为总线式,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可靠性,而且易于扩展,有很高的灵活性。智能照明协调可以实现的主要功能为:启停控制、开关状态检测;室内外照度检测;调光控制;场景控制;人体感应控制;手动、遥控控制。典型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节能效果如下图。
3、门禁一卡通技术
传统的门禁系统属于安防的一个子系统,随着安防系统网络化技术的发展,视频监控、门禁和防盗报警功能已进一步融合,迈向高度集成化,体现了现代智能化节能管理的要求。
通过一卡通刷卡进行出入管理的同时,通过控制器实现对报警系统的撤防或布防。正常情况下,刷卡撤防只针对有权限的人员通过后自动实现撤销特定的防区:在人员离开房间时,通过刷卡加密码的方式,进行布防,同时联动关闭室内所有灯光、空调风机,以实现智能化节能管理。
另外一个重要的应用是一卡通和酒店客控系统融合。当客人离开房间时,客人顺手取走房门卡,节电开关延迟一定时间后自动断电,确保节能和安全。有的酒店还建立了重要客人数据库,客人登记时,客房空调自动开启,客人到达时,房间已达到该客人喜好的温湿度,在节能的同时,还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
4、综合布线系统“全光网”技术。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重要的通用传输系统。光纤的原料主要是石英,在地球上约占总矿藏的14%,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制造成本日益下降。光纤目前多被应用于网络主干,即垂直主干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的系统布线,随着光电转换设备、光纤端口价格下降,光纤在水平子系统中应用呈上升趋势。现代的第三方数据中心和智能建筑的综合布线正在向“全光网”靠拢。“全光网”具有节省资源、保护环境、高带宽、高可靠性和扩展性强的特点。
5、空调系统变风量技术
据统计,我国建筑物的能耗在国家总能耗结构中占30%~40%的比重,暖通空调系统设备耗电量占建筑物总耗电量的50%~60%。提高空调系统节能效能,是建筑节能研究的重要课题和方向。
变风量空调系统(VAV),是一种新型节能效果显著地空调系统,是通过送入各房间的风量来适应负荷变化的系统。当室内空调负荷改变导致室内空气参数变化时,空调系统自动调节进入房间内的风量,将被调节区域的温、湿度参数调整到设定值。送风量的自动调节可以很好的降低风机动力消耗,降低空调系统运行能耗。
空调通风系统其它一些新技术如冷热源群控技术、Lonworks技术、通透以太网技术近年来得到很快的发展,为现代建筑降低能耗、提高舒适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加快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探讨
1、加强智能建筑有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智能建筑节能技术水平
技术人员相关技能的培训非常重要,对建筑节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可以组织优秀专家讲座,对智能技术节能技术进行学习。另外,可以邀请智能设备商家对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使技术人员有实践的机会,还要注重后续人才队伍的培养,使我国的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
2、做好建设规划,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在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难免会用到水电,使用过程一定要得到控制,不可过度使用,出现浪费现象。在建筑材料中,许多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要慎重选择,我们尽量选用一些可再生资源,像是石膏、泡沫玻璃、废弃植物纤维等,根据研究表明石膏类的建材经过燃烧后能量消耗比起水泥、石灰要低很多,这样就可以做到能源的节约,石膏可以循环使用,利用石膏代替其它建材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垃圾制造,保证建筑材料的利用率,不要浪费,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未来资源的充足。
除此之外,还要有效的处理建筑垃圾,使垃圾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在进行建筑垃圾处理时要慎重,不可一味的填埋及漏填搁置,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对于一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利用起来,像是一些石头、沙子等都可以用来铺路,在一些坑洼处用其进行填埋就很好,不仅有效的处理了垃圾还能节约了一部分用来修路的资金投入,可谓两全其美。
结束语
智能是手段,节能是目的,建筑节能已日趋成为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作为人居住和活动场所的建筑物要适应信息化带来的变化,所以,在讲求节约社会的今天,节能要从每一个方面做起,对于建筑这个耗能大头,更应该做好榜样,从材料、结构,技术等方面的一点一滴做好节能。
参考文献
[1] 章海 探讨智能化建筑节能的技术与应用[期刊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 -2012年12期
【关键词】节能技术;智能建筑;绿色工程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我国能源紧缺的现实情况下,智能建筑高能耗的控制成为智能建筑研究的主要方向。推广和应用智能建筑的节能技术是十分必要的。智能建筑的绿色与节能的理念,是以最小能源消耗获得便利及舒适的人文建筑设计空间是人与自然、建筑的和谐统一。智能建筑的节能是用智能系统管控建筑设施,使得建筑拥有活力的生命和可持续的生机。合理的对智能建进行管理,使智能系统中的建筑系统相互协调,最终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
二、关于智能建筑的概述与现状
中国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对智能建筑的定义如下:所谓智能建筑(IB)是指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根据统计,国内已建成的智能建筑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我国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仅有1%为节能建筑。有关专家呼吁我国尽快实施高舒适度低能耗的建筑战略,以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三、绿色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
目前,绿色智能建筑正处于初始阶段,缺乏国家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国内很多智能建筑项目设计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技术也很先进,完全达到了5A标准。但在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开通率很低,智能化系统的实际应用程度也很低,有些子系统实际上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有些系统的功能由于操作。
四、智能建筑中的绿色与节能
在绿色建筑的理念里,追求以最小能源消耗、最有效的能源利用方式,在最低的环境负荷下,构建安全、健康、便利及舒适的建筑空间,达到人、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一。智能建筑的绿色与节能在于,不局限于用智能系统管控建筑设施,而是更充分地利用智能系统来构建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的设计里也会涉及很多智能化技术和信息自动化技术,正是两者相互渗透的关系使得智能建筑具有了绿色与节能的属性。智能建筑中的绿色与节能主要体现在:对自然能源的利用,智能暖通空调系统,智能室内环境控制,智能的给排水系统等。
五、智能建筑绿色节能技术措施
1、做好智能建筑的节能规划
节能规划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采用新方法、新思路。节能要从原先的拾遗补缺,变为在技术经济分析可行后优先考虑的方案,要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利用效益为中心。总的节能目标要根据经济发展、能源平衡、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节能率来编制。建筑节能方面.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采用节能型的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并逐步开展建筑物的节能认证。目前建筑节能标准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规定性标准和效益型标准。规定性的节能标准给出一定的节能指标要求
2、空调设备的节能控制
对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中央空调,可采用如下节能措施:(1)合理设计。在智能建筑的中央空调设计中,根据室外环境状况和对室内环境的需求,合理、(2)中央空调废热回收与再利用。中央空调压缩机工作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热。空调室内标准为:夏季温度24℃~ 28℃, 相对湿度40% ~ 65%;冬季温度18e ~22℃, 相对湿度40% ~ 60%。在规定范围内,采用下限可以节能。
3、选用适用的节电器
目前国内外都大力推广照明节电装置,即在现有照明系统上加装节电控制设备。这样做接入方便,可减少有功功率损耗和降低无功功率。照明节电装置有晶闸管斩波型、自耦降压式、智能照明调控器。晶闸管斩波型对电压调节速度快,精度高,可分时段调整,有稳压作用,智能照明调控器采用微电脑控制器,实时采集输出、输入电压值与最佳照明电压比较进行自动调节,输出最佳的工作电压,具有实时调压稳压、多段自动调整、对灯具的软启动和软关闭、三相独立可调的功能可随负荷变化动态调整运行状态下的电流和电压,实现对功率的自动调整,节电率达25%以上。
4、 照明的节能控制
智能建筑的照明节能原则是在保证照度标准和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减少照明系统中的能量损失,最有效地利用电能。力求提高照度,降低用电量。照明节能原则如下:
(1)科学的照明设计。设计内容包括照明线路及方式、照度值的选择和自然光的科学利用。
(2)选择优质的电光源。科学地选用电光源是照明节电的首要工作,要根据场所的特点和电光源的特性进行选择。地下车库的照明可按区域分为车道照明和车位照明,按时间程序进行控制。以保证可能突然出现集中的人群活动,通过延时环节,可以避免各状态之间的频繁切换。按需提供照明的控制模式。在建筑的设备区域灯通常是关闭的。只有当管理人员进入时,动静探测器才会自动将灯点亮。维持光通量的控制模式 。
由于光环境的照明是按灯具最小光通量进行设计的,在灯具初装时,新灯具的光通量要超过最小光通量的20% -50%。引入自然光的控制模式。在建筑物的四周房间中,自然光的引入可以提供一部分所需照度,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节约一部分能源。另外,由于人类天生对自然光的喜好,自然光通常可使人们心情舒畅,工作效率提高。同时,在某些智能建筑的中庭空间,利用光导管将自然光引入室内,能使室内空间更加活泼自然。
5、太阳能光伏技术节能
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系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其节能的作用和效有目共睹。但对智能建筑而言,可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地方面积有限,且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美观效果。目前,全球太阳能建筑投资规模600亿元,太阳能建筑节能率达75%。
节能环保的太阳能建筑代表了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集发电、隔音、隔热、安全和装饰于一体,体现了智能化与人性化的建筑理念与发展潮流,应用前景广阔。建筑物的外壳为光伏系统提供了足够的面积,省去光伏系统的支撑结构,并在建筑施工中可将光伏系统的安装集成到建筑物中。太阳能电池与建筑的一体化是太阳能建筑发展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要求太阳能电池不仅是一种发电器件,而且也是与建筑物和谐统一的建筑材料
六、对我国发展现代绿色智能建筑的建议
首先,发展现代绿色智能建筑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设计阶段就应当从绿色环保的角度进行定位,在建造过程中也应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在后期的应用和维护阶段要有科学的管理。其次,在智能建筑技术上的提高,其基本体系应包括安全防范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绿色智能建筑建设还有赖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总体素质的提高,而我国智能化系统还不完善,另一方面,政府各部门的支持力度不足,没有制定统一的规划和相关法规。
七、结束语
智能建筑的节能涉及我国的资源耗能问题,是复杂的、民生的系统工程。智能建筑的设计者主导这智能建筑发展的方向,应该努力推动节能技术措施的实施。转变国民节能观念,科学地系统地对智能建筑进行管理是现代人文建筑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高素萍.智能建筑的几种有效节能技术措施.建筑节能,2007.
[2]方家谈.智能建筑的节能途径.中国新能源网,2006.
[3] 吴茁.现代建筑供暖的能量管理与控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8(07)
【关键词】 智能建筑 设备节能 优化运行 控制技术
随着我国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高科技产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普遍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智能建筑”。智能建筑顺应时代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智能建筑设备将其控制技术视为核心内容,并在节能环保的前提下,实现智能建筑设备节能优化运行的控制技术,对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目前智能建筑设备节能技术的应用现状
(1)太阳能利用技术。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太阳能集热器,主要是通过对太阳能辐射的吸收,将其热能进行转换,属于一种光热转换装置,能够在热力发电、蒸馏以及采暖等方面进行运用;太阳能温室,主要是对太阳能的热效应进行充分利用,从而满足采暖和调节温度的要求,不仅能节约能源,还能避免环境污染,对改善环境具有重要作用。(2)对室内空气实施调节和节能技术。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对人们的身体以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智能建筑建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保证空气清洁以及对温度、湿度进行调节与控制[1]。(3)照明技术。从照明体系的角度来看,我国有很多常用的节能措施。可以使用自然光或者是太阳能进行照明,这样既环保又能减少能源的消耗。建筑物中需要对灯具进行合理的布置,选择节能和高效的光源,也可以使用智能照明系统,从而实现对灯具的自动化控制,实现节能照明技术。(4)智能建筑小区热环境技术。在智能建筑小区中,针对居民实施集中采暖技术,对住户的供热设备安装温度控制阀,住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对室内的温度进行调节和控制。同时采用户式中央空调,该种系统不仅能够供热还能制冷,为住户提供热水需求,将每家住户分立成个体,不仅节约了资源还能降低成本,在目前智能建筑设备节能中具有重要作用。
2 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出现误差,缺乏设计系统性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智能建筑设备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建筑设计人员因技术水平有限,对智能化设备操作技术掌握程度不够,所以不能建立健全的智能建筑体系,造成智能建筑建设水平较低,从而出现设计误差,影响智能建筑设备的节能设计[2]。
2.2 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智能建筑设备的建设不仅使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其主要的目的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但是,目前我国智能建筑设备还处于发展阶段,还不能达到节能的作用。我国智能建筑市场中有许多建筑项目在施工完成之后,很少能够开通运行的,使智能系统处于闲置状态,增加建筑成本,造成资源浪费。
2.3 智能建筑设备节能技术存在问题较多
在智能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其节能技术的实施存在很多问题值得关注。由于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造成智能建筑建设效果不佳;智能建筑设备不完善,导致智能建筑在建成之后其设备技术运行过程中具有很多问题,甚至不能实现智能化效果,从而不能实施智能建筑设备节能技术。
3 智能建筑设备节能技术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加强智能建筑节能参与人员的意识
在智能建筑建设的时候,需要有很多参与人员,例如:政府、建筑工程师、设备人员以及物业管理人员等,并且各个部门之间需要进行协调。由于各个部门的职能不同,其建筑施工的意识也就不同。在确定建筑项目的时候,政府是项目的主导人员,需要提倡使用技能技术;在建设的过程中,建筑设计人员以及建筑工程师需要对建筑整体的性能进行全面的掌握和控制,确保建筑智能化管理;在对建筑进行使用时,物业管理人员需要加强住户的节能意识,并对智能建筑设备实施节能改造。
3.2 提高建筑人员的技术水平
目前,我国智能建筑设备在建筑行业中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其建筑师因不具备专业的建筑技术水平,导致建筑物没有达到智能化的效果。因此,在开展智能建筑的时候,需要对建筑师进行专业的培训,保证其能全面掌握智能建筑设备并进行操作。同时,需要灌输节能意识,提高建筑师节能技术的水平,实施智能建筑设备技能技术。
3.3 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建筑行业是资源浪费最大的行业之一,由于我国社会资源短缺严重,所以需要提高建筑人员的节约意识,避免出现浪费现象。在建设智能化建筑的时候,需要采用绿色的原材料,并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使用一些节能设备,例如:太阳能、节能照明灯等。这样不仅降低了成本,还能保证资源的节约,避免出现浪费现象[3]。
3.4 加强智能建筑运行管理规范性
智能建筑运行管理在智能建筑的节约性能方面占据着重要位置。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建筑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建筑设备不完善以及管理效率低等因素对智能建筑造成影响,导致智能建筑出现能源消耗大、智能系统不完善等问题。所以,再对建筑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同时,需要对智能建筑的运行管理进行提升,从而提高智能建筑设备节能技术的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智能建筑设备节能优化运行控制技术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节约能源的意识不断加强,其绿色、节能、环保理念在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加大的行业,为了符合国家节能的要求,同时为了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在建设智能建筑的时候,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并对智能建筑运行实施管理,确保智能建筑在智能化的条件下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从而促进智能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辉,冯阳.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及问题研究[J].山西建筑,2012(29):226-228.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节能设施;集成设计;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B DOI编码:10.14016/j.cnki.1001-9227.2016.04.161
引言
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未来建筑得以智能化,智能化建筑通过将节能技术和设备的优化组合,为用户提供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的建筑环境,同时,绿色建筑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设施的智能化设计发展必然与节能、低碳紧密关联,而采暖、制冷和用电是建筑耗能的主要部分,降低这部分能耗对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绿色建筑理念为指导,以智能化技术为手段,从太阳能应用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智能电网系统等三个层面对建筑设施进行了节能设计,实现了太阳能、地热能、电能等的高效、可靠和优化运行,并将其集成至智能化建筑控制管理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在创造舒适的建筑环境的同时,提升了建筑设施的节能和智能化效果。
1建筑节能设施智能化设计的需求分析
“智能化技术融合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1],为绿色智能建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空间,建筑节能设施的设计和应用更是成为大势所趋,本文融合智能化技术和绿色建筑理念,对其设计需求进行如下分析:(1)采用主流技术:以绿色智能化建筑在管理和监控等方面的应用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主流技术,让建筑设施联动起来,统一规划、建设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应用系统、智能用电网系统,并借助于智能建筑控制系统促进各类设备和系统资源共享、信息互通”[2]。(2)节能环保:建筑节能设施应以低成本获取高性能和多方面的效益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将其与智能化技术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实现性能、成本和节能等多重效果。(3)智能用电: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等构建安全、高效的智能用电网,将可再生能源进行多元化的电能开发与利用,并通过智能电网基础平台实现电能的传输、调动、监控和管理,为用户实施节能用电管理提供便利。
2地源热泵系统节能的智能化设计
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浅层地热能,实现高效节能环保的中央空调系统,可以集成采暖、空调制冷和生活热水于一身,是未来智能化建筑中的标配,为此,为推进地源热泵系统在现代建筑的应用,增强对地源热泵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和操作,本文以“热泵系统集成”为主导,采用基于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系统控制中心采用性能最佳、简单易用的光数字传感器ISL29020,具备低光照条件下的灵敏度(<0.015lux)、宽动态范围、最佳的光谱响应,以及最佳的红外和紫外抑制,由其采集建筑采暖、制冷需求信息,并将所采集的数据传递给计算机,并借助于计算机通过模拟量输入通道(AI)和开关量输入通道(DI)采集实时数据,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计算,最后发出控制信号,对相应功能模块进行控制,以实现制冷、采暖的操作。本文所设计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由U型地下埋管热换器、热泵机组冷热分配系统及用户终端等构成的封闭环路的集成系统;其中U型地下埋管热换器通过埋在地下的封闭管道采集地热能并与水源热泵机组进行热交换;水源热泵机组则利用热泵循环工质环路和地能采集系统水环路、冷热分配系统水环路的耦合,通过热泵机组的制冷和制热循环实现热量交换,促进热量在空间上的转移,冬季,通过换热器将地下水或土壤中的热量提出用于室内采暖,而夏季则利用地下土壤或地下水带走热量,达到制冷效果;冷热分配系统则是将水源热泵机组制取的冷冻水或者采暖热水输送至用户终端空气处理系统用于空气的冷热处理;用户终端空气处理系统涉及新风机组、风机盘管、空调系统三种形式,可对空气进行净化和热湿处理,调节空气质量和压力,提升建筑的舒适度。
3太阳能应用系统节能的智能化设计
太阳能的可再生性、清洁性,推动了其在绿色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和推广,而目前公认能源效率最高、经济性和可操作性最高的为太阳能热水系统,本文就将以此为重点,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来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以Ateml公司生产的高性能、低功耗的8位嵌入式AVRmega32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4],构建主要由太阳能集热器、热传传热工质、贮热水箱、补给水箱和连接管路等部分构成的智能化太阳能热水系统,如图1所示,首先集热器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能后温度升高并形成循环流动,从而实现热能转化并将其传递给集热器内的传热工质,传热工质受热后通过自然循环方式将贮水箱中的水加热,或是以强迫循环方式将集热器内的热能传送给贮水箱中的水,而系统中的控制装置根据贮水箱与蓄水箱底部水温的差值是否超过限定值,来自动启动补给水箱及时补充冷水;同时,为了保证系统在阴雨天或是阳光强度较弱的冬季也能够正常运行,还可设置辅助加热装置,如电热器。
4电网节能的智能优化设计
绿色智能建筑在电网节能设计主要表现在智能电网的发展,其实一个“能源计算网络”,本文选用TI嵌入式处理及模拟技术作为其初级测量单元(PMU),可为电力系统监控提供稳定可靠的高精度、节能型智能用电支撑,应用TITMS320C2000微处理器与高性能模拟技术可实现完整的监控解决方案,使管理者和用户能够实时监控基本电压线路,保证用电安全,且经配置的PMU可实现初级仪表测量、配电自动化、中断恢复、高效节能以及高质量电源等优异特性,同时应用Optisense光学传感器结合PMU可使用电设备具备更高的电网安全性与可靠性以及更高的可视度,实现更快的电力中断响应,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用户。基于此智能化技术,所设计的智能用电网自上而下是智能微电网、电能管理主站、传输网络通信、智能用电信息交互终端(电能信息传感器、触摸显示屏)、智能插座、用电设备等[5],由此形成的智能用电网系统中,智能微电网通过可再生能源时空互补性、直流电网技术、超导与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智能微网技术,将广域范围的各类电力资源转变成满足用户多元化电力需求所需要的资源;同时,智能电表设置是为了对电网系统覆盖区域内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且因其“具有电能计量、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施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5],支持双向计量、阶梯电价、分时电价、峰谷电价等需要,为实现分布式电源计量、双向互动服务提供基础支撑;用电设备与智能插座的链接,能够将用电信息通过电能信息传感器显示在触摸显示屏,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电能管理主站。
5结束语
本文给出的建筑节能设施设计方案经济性、可操作性强,为智能化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参考方案,有效弥补了我国绿色智能建筑发展的短板。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的研究还仅停留在对取暖、制冷和用电等建筑节能设施的智能化设计上,而对节能电梯、水资源处理等的智能化设计则相对欠缺,需要结合用户需求、节能环保要求进行完善,以进一步提升绿色智能建筑的性能。
参考文献
[1]唐洋平.办公建筑节能的智能化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14.
[2]王少伟.智能建筑与物联网结合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2.
[3]邓光勇.智能建筑地源热泵系统的实际运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5,20:109+114.
[4]鄂青,於雨庭.太阳能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3,07:70-75.
【关键词】智能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智能建筑可以有效满足人们对建筑物便捷度、舒适度、安全度以及可靠度的要求,但是这样也无形中加大了运行能耗,尤其在当前我国能源紧缺的局势下,智能建筑的高能耗也使得此类建筑的发展举步维艰。想要克服这一困难,就必须要开展智能建筑各阶段的有效节能研究,并将这些研究运用到实际当中,以起到其应有的现实作用。
一、制约智能建筑节能的主要因素分析
事实上,智能建筑应该是全方位、综合性和持久性强的系统工程,建筑设计者需要就整体系统进行各种节能技术设计。但是就目前我国智能建筑建设程度来看,依然存在许多制约建筑节能的因素。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第一,在招投标阶段和设计阶段,智能建筑的节能设计常常会被忽视或弱化;第二,节能要建立在合理化投资的基础上,当前虽然我国一些职能建筑有节能装置,但是由于投资不合理,从而使得配置降低,这样也就使得节能装置失去了节能的效果;第三,目前我国智能建筑节能系统及装置的使用率不足三成,“节能”两个字仅仅成为了建筑楼盘销售的一个噱头,其使用效率偏低,缺乏对节能系统的科学管理和运用;第四,智能建筑节能技术的充分使用和后期维护需要有专门的物业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管理,这就要求了这些管理及维护人员需要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维护知识以及解决节能装置系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但是就当前现状来看,这些智能建筑的物业管理及维护人员管理水平、知识水平以及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十分严重,这也使得智能建筑的节能系统无法真正发展其应有的作用。
二、智能建筑的有效节能技术措施
(一)做好智能建筑节能规划
节能、环保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智能建筑实施有效节能技术之前,首先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采用新思路、新方法对整个智能建筑进行节能规划。“节能”并不是为了节省而节约能源,而是要以提高能源效率和利用效率为中心对整个建筑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且整体建筑物的节能设计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使用相应的节能型材料、产品等,来提高整个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以减少照明、采暖以及制冷的能耗。如有必要可以开展智能建筑的节能认证来保证节能效率。需要注意,在对智能建筑整体做节能规划之时要考虑能耗预测、能耗计量、能耗分析、能源优化等问题。
(二)节能系统要进行有效的节能控制
1.中央空调节能控制
在整个智能建筑能耗中,中央空调能耗占比最大,如果实行节能技术,这一方面的技术投入需要足够大。笔者认为,应该选用新型节能环保空调,例如,燃气空调、地热空调等。其中,燃气空调是利用天然气资源的空调系统;地热空调则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实现可制冷、可供热的有效节能空调系统(消耗1KW能量可以得到4.5-6.0KW冷量及热量),该系统适用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总体来讲,中央空调实现有效节能控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设计合理化。要根据室外环境及室内环境状况以及温度需求,合理选择适合的中央空调机组规模,以避免先天高耗能;第二,要实现废热回收再利用。中央空调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热,且废热热量大小是空调从空间吸取的总热量与电动机发热量的总和。如果在此基础上加入废热回收技术,就可以有效的将中央空调排出的废热全部或部分回收,并通过热交换原理转换成60℃左右的热水,以为用户提供服务;第三,冷水机组的节能控制。要使水泵、冷水塔、冷水机组等根据有效负荷的变化进行调整,从而优化能源利用情况。
2.玻璃幕墙节能控制
就当前建筑情况来看,一些旧有的大面积玻璃幕墙全是高反射率的玻璃,不仅会加大空调负荷,更会造成一定的“光污染”。尤其是对于一些夏季饱受高温照射的地区,提高幕墙保温隔热性能,可以减少热损失,从而有效实现建筑节能。具体来说,对于玻璃幕墙节能控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技术点切入:第一,对非采光部分设置保温芯材或采取隔热效果好的材料,例如轻混凝土、浮石等作为后衬墙;第二,改善采光窗玻璃的保温隔热性能,尽可能的选用中空玻璃;第三,做好密闭处理。
3.照明节能控制
智能建筑照明要在保证照明标准以及照明质量的基础上实现节能控制,从而有效的利用电能。首先,引入科学照明设计。具体来说,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照明值的选择、照明线路的选择以及自然光的科学利用等;其次,优质电光源的选择。照明节能控制最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根据电光源的特征以及建筑场所特点选择符合节能要求的电光源。其中,白炽灯发光效率为7-20lm/W,使用寿命在1000h到2000h之间,而对于一只9W的节能灯来讲,其完全可以替代一个40W的白炽灯;双端直管荧光灯T15型光通量高达90-110lm/W,使用寿命是普通白炽灯的5-8倍。不仅如此,双端直管荧光灯T12、金属氯化物灯、无极灯等都是较好的节能型电光源;再次,选择效率高的灯具以及适用的节电器。良好的灯具是实现智能建筑有效节能的方法之一,即通过对安装在灯具里的灯泡的光通量的输出情况进行控制以实现节能。不同的灯具效率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通过对灯具效率的控制可以改善人们的视觉舒适度。例如选用抛光氧化铝的双曲面灯具,可以将光分配成蝙蝠形配光,灯具效率约为82%。而且,如果在智能建筑的照明系统上加装节电器,不仅接入十分方便,也可以有效降低功率损耗。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自耦降压式、晶闸管斩波型或智能照明调控器等。
(三)加大对技术人员的技能培养
针对当前一些智能建筑的物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管理水平、知识水平以及技术水平较低情况较为严重的问题,需要加强这些人员的培训和后续队伍培养。一方面,可以组织专家授课,并让设备制造商亲临指导,以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力争在短期内培养一批知识水平过硬的技术人员,组织高水准的管理团队;另一方面,可以与一些在节能技术研究方面实力较强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以为自身输送更多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智能建筑的综合节能水平。
结论
总而言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建筑节能市场机会很大,需要运用一些新的节能技术和手段。但是目前我们对运用这些新技术手段的意识依然远远不到位。事实上,节能很简单,例如对于一家酒店来说,将酒店里面所有的空调关闭就可以实现节能,但是这样的节能是建立在摒弃舒适度基础上的,并非是有效的节能。节能的艺术就在于能够使整个智能建筑一方面实现节能环保,另一方面又能保证自身的舒适度,从而实现整体共赢,这也是未来智能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曹茂春,齐雄. 大型智能建筑控制节能和管理节能的技术探讨[J].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3(3).
[2]赵学锋. 现代智能化建筑的节能技术应用[J]. 制造业自动化,2011(3).
摘要:在分析了楼宇建筑建设趋势和建筑节能现状后,认识到建筑电气节能研究的重要性。结合自我实际工作经验,从暖通空调系统、供配电系统、以及照明系统等方面研究了建筑电气系统常用的节能降耗技术手段,以期构筑完善的建筑电气节能方案,提高建筑电气电能综合利用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智能楼宇建筑 建筑节能 电气节能技术
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其对能源需求总量也在不断增加,加上全球能源资源紧张和节能环保工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节能已成为许多政府缓解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由于受建设技术水平和建设理念的制约,我国建筑能耗普遍较高,其综合能耗大约占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30%左右,且随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该值还呈持续增长趋势。据大量统计文献资料表明,我国已建项目的总建筑面积高达400亿m2,且正以每年10几亿m2的速度速度递增。据一些专家统计分析预测,到2020 年全国将新增建筑面积高达200亿m2,也就是说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将会更高。在国外一些先进发达国家,其节能型建筑已占所有建筑面积的40%以上,有些国家甚至超过了60%,而作为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正急剧增加,建筑节能已成为制约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建筑电气系统能耗作为建筑能耗后期运行中主要主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新技术、新手段提高电能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电气系统能耗就成为建筑电气工作人员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1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
暖通空调系统是智能建筑中营造夏凉冻暖舒适环境的重要系统,同时其运行产生的能耗也是建筑电气系统能耗主要组成部分,约占整个建筑能耗60%左右。智能楼宇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降耗潜力非常大,其中优化系统设计方案和后期运行管理策略是暖通空调系统电气节能的前提,同时系统自动化控制综合调节性能则是暖通空调系统节能降耗成败的关键。目前,智能楼宇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系统控制模块基本包括在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即广泛采用的BAS或BA系统。BA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智能楼宇建筑自动化水平主要体现,同时也是建筑电气节能调节控制的主要途径。智能楼宇建筑采用楼宇自动化调节控制系统,大约可以达到15%~30%左右的节能效果,从而大大降低了建筑电气综合能耗。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对于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应从优化系统调节运行方案和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综合自动化水平基础进行,从而使整个系统各机电设备均处于最优运行工况,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从整体技术来讲,智能楼宇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电气节能自动调节控制应考虑机电设备启停优化控制、水泵风机的变风量、变流量调节、系统冬夏季部分负荷间水泵分条件动态控制、与冰蓄能节能空调形成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等技术手段[2]。
2 供配电系统节能技术
一般楼宇建筑供配电网的线损率都在5%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 %。这不仅意味着楼宇建筑供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电能损失,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整个楼宇建筑供电电能综合质量水平,对智能楼宇建筑环境形成更多污染。因此,采取相关技术降低供配电系统线损是建筑电气系统节能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2.1 变压器节能技术。
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型号和容量是楼宇建筑配电变压器节能经济运行管理的前提,也是供配电系统供电电能综合质量水平的重要保证。配电变压器在运行中,一般情况下其负荷率在45%~75%时,变压器运行在经济工况区,且当变压器负荷率在50%~60%时,变压器电能转换效率将最高。变压器型号不符合、容量选型过小,会引起整个楼宇供配电系统长期处于过负荷运行工况,造成系统过载损耗增加;变压器容量选型过大,变压器负载率会大大降低,会使其偏离最优运行工况,空载损耗会大大增加。因此,在进行智能楼宇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时,应对楼宇建筑电力负荷进行充分统计,并进行详细分析确定配电变压器型号和容量,以确保配电变压器运行在最优工况条件下,降低变压器系统能耗。智能楼宇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技术包括选择节能型变压器、设计灵活可靠的接线模式、配置根据负荷自动调节控制装置等,另外,尽量平衡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是建筑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降低变压器运行能耗的重要节能技术手段[3]。
2.2 配置无功补偿节能装置。
配电变压器负载一定时,其功率因数越高供配电系统电能利用效率也会越高。而在楼宇建筑供配电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谐波、负荷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其功率因素不能满足系统最优运行工况需求,因此,采取相应的无功补偿装置,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素和电压水平,不仅可以提高供电电能综合质量水平,同时还可以降低供配电系统线损,使整个智能楼宇建筑中各机电设备系统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高效运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 照明系统节能技术
目前大部分已建建筑和新建建筑依然大量选用传统的发光效率低、电能综合利用效率低的光源(如T8荧光灯、白炽灯、石英灯等低效灯源),不仅大大降低了智能楼宇灯光照明系统的舒适性、可靠性,同时此类灯具在使用中会造成大量的电能资源浪费,大大增加了建筑电气系统能耗。使用高效节能发光光源代替传统低效高耗能光源,在提高照明灯具照度、显色度改善整个智能楼宇建筑照明系统舒适性、稳定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灯具电能综合利用效率,降低了照明系统能耗,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既提高了楼宇建筑照明系统综合工作效率,又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工作学习和起居环境。据一些统计分析资料表明,用T5(高效节能荧光灯和电子镇流器)代替传统T8(普通荧光灯和电感镇流器),其所带来的节电效益在20%以上,同时可以提高灯具10%以上的照度,而且照明灯具显色指数会由原来的70提高到了85,且采用电子整流装置可以有效消除灯具使用过程中的频闪。T5节能荧光灯的综合使用寿命是T8荧光灯普通2倍以上,从而大大提高了楼宇建筑照明系统使用可靠性和经济性。
除了上述几种电气节能技术外,在智能楼宇建筑电气系统设计和后期运行管理过程中,还应采取电梯拖拽系统变频调速节能技术、电梯耗能回馈节能技术、智能照明节能控制技术等先进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提高智能楼宇建筑电气系统电能综合利用效率,降低系统能耗,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建筑节能;墙体;门窗;屋面;发展
多年来人们对建筑节能给予高度重视,进行了长时间多方面的试验研究,制定了强制性的建筑节能标准,采用各种行政、经济和技术措施,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我国能源不足的情况下,大力节约能源已成为市场经济中一个重要环节,而节能住宅是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构造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存在着功能和节能之间的矛盾,良好的透光性能使建筑可以获得更好的视野,但同时可能造成冬季隔热时的困难和夏季室温的升高,而良好的通风性能同样可能造成节能困难。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主要包括从建筑形体的设计,建筑墙体、门窗和屋面的设计和施工来完成。
1. 1 建筑形体与节能
建筑形体的设计,更多属于建筑学范畴。长期以来,建筑师多对建筑外观及使用功能进行精心设计,而从建筑节能角度进行的综合设计只能说是初步的。建筑形体的变化会改变建筑物与环境的热交换。相对来说,塔式建筑比板式建筑与环境进行更多的热交换,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般高出 10% 以上,复杂的体形和较大的表面积带来更多的热交换。建筑物的体形系数(shape coefficient of building)反映建筑物外表面与体积的比例关系,建筑体形系数每增大 1%,能耗指标大约增加 2. 5%左右,对建筑物节能效果影响很大。
建筑物体形系数的减少,将限制建筑师的设计空间。因此,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应该在建筑造型和节能需求之间综合平衡,一般应该控制在 0. 3 以下。建筑物体形系数的控制,主要通过减少建筑面宽,加大建筑幢深,增加建筑层数,增加建筑组合以及减少建筑外形的过多变化来实现。建筑形体设计中的节能,可以同时考虑各面平均有效传热系数。
1. 2 建筑墙体与节能技术
建筑墙体的隔热保温技术,大体分为墙体自身隔热保温和通过复合材料进行隔热保温两种类型。
墙体自保温技术通过墙体主体结构材料如加气混凝土墙体、黏土(空心)砖墙体、砌体砌块墙体、钢筋混凝土墙体等的隔热保温功能实现。为了增加墙体隔热保温性能,通常通过隔热材料与墙体主体材料的复合构成复合墙体实现隔热保温功能。复合节能墙体由于采用了高效的绝热材料,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但可以实现较好的热工性能。
复合墙体保温隔热技术大多采用外保温技术或内保温技术,其他如中间保温技术应用相对较少。复合墙体所应用的绝热材料,,主要是聚苯乙烯塑料、岩棉、玻璃棉、矿棉、膨胀珍珠岩和加气混凝土等。
1. 2. 1 墙体外保温技术
墙体外保温技术指绝热材料复合在建筑物外墙外侧的隔热保温技术。一般采用导热系数小于 0. 05W/(m•K)的高效保温隔热材料。
墙体外保温技术有以下特点:①对消除冷热桥效果相对较好;②外保温层受建筑使用造成保温层破坏的危险相对较小;③减少墙体本身温度变化,环境温度的变化对建筑温度综合影响较小;④外保温技术与内保温技术相比,施工难度相对加大。
1. 2. 2 墙体内保温技术
墙体内保温技术绝热材料复合在建筑物外墙内侧,墙体内保温技术需要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表面应用如石膏板等保护层覆面。
墙体内保温技术有以下特点:①施工方便,室内连续作业,室外气候对质量的影响较小,效率较高,但室内结构吊挂的安全要求更高;②室内供热效果较好,避免热量冷量为外墙所吸收,但减少外墙冷热积蓄使室内温度随冷热量的供应变化而产生较大变化;③外墙本身温度变化较大,增加传热系数,而且容易产生冷桥热桥,形成结露;④占据一定的室内空间,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施工也会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
1. 2. 3 建筑门窗与节能技术
在建筑物墙体、屋面、门窗和地面 4 大围护结构部件中,门窗因其通风采光等的功能要求,隔热保温性能相对较差,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也最敏感,是建筑节能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门窗的节能措施主要通过减少窗墙面积比,增加门窗气密性和提高施工质量解决。节能标准对建筑的窗墙面积比作了具体规定,如表 1 所示。
表 1 窗墙面积比规定
建筑窗户的气密性是指空气通过关闭状态窗户的性能指标,由于窗户结构在窗框、窗扇以及在施工中的镶嵌缝隙,空气流通产生能量流失。普通单层钢窗空气渗透量 q0
1. 2. 4 建筑屋面与节能技术
建筑屋面保温大多数属外保温屋面,有混凝土保温屋面、乳化沥青珍珠岩保温屋面、憎水型珍珠岩保温屋面、聚苯板保温屋面、岩棉保温屋面、玻璃棉板保温屋面、浮石砂保温屋面、彩色钢板聚苯乙烯泡沫夹芯保温屋面、彩色钢板聚氨酯硬光夹芯保温屋面等。
实体材料层的保温隔热屋面,需要考虑屋面保温层的负荷,不宜选择密度过大的材料。
倒置式屋面是将保温层设于防水层之上的保温方法,与传统屋面构造中保温层与防水层位置相反。由于屋面蓄能量较小,室内的热交换相对较小,是一种较好的节能屋面形式。
通风屋面是建筑屋面节能的另外一种屋面节能方式,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被广泛采用。这是一种将屋面实体结构变为带有空气间隔层的结构形式,通风屋面内表面温度变化比一般实体屋面延滞3 ~ 4h,具有通风好,散热快的特点。
种植屋面利用屋顶种植花草形成屋顶花园,具有较好节能和生态效果。分为覆土种植和无土种植两类,由于花草本身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植物本身的呼吸作用,产生很强的热吸收效果,温度的调节能力优于通风屋顶。
蓄水屋面是在屋面上贮存水层进行屋面隔热的一种节能技术,水在蒸发时吸收大量热量,阻断夏季屋面热量的传导,起到隔热效果。蓄水屋顶的屋面水层增加的屋面负荷量,是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2 我国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发展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近 30 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先后实施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129-200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以及《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等系列标准。近年来,我国对建筑节能工作犹为重视,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迅速,国外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也纷纷传入中国并开始积极应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已经逐步形成体系。近年来,在国家建筑节能技术政策和节能标准的推动下,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巨大,我国建筑围护结构的实践也反映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我国对建筑节能体系的研究和实践仍显不足,政策标准体系尚缺乏系统性,标准规范体系还不配套;建筑设计规划中对建筑整体节能的整合能力较差,设计能力良莠不齐,建筑节能总体设计采用面不足,也没有形成专业化建筑节能相关的施工能力;建筑节能效果的检测验收方法仍未形成系统等。
2)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材料品种不多,产量和质量均不能满足当前建筑节能急剧发展的要求。大多数建筑节能产品和材料供应商也没有形成规模,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质量不稳定,配套能力差。
3)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独立研发的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较少,进入市场也相对滞后。目前在我国建筑节能中大量应用了国外材料和国外的建筑节能技术。
4)建筑节能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的应用,尚缺乏系统评价,应该从建筑生命周期的技术性能,经济性能,环境性能进行系统分析。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技术;建筑节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现阶段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改造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提升。建筑技术涉及到很多有关建筑方面的内容,如我们常见的有智能技术、防水技术、节能技术、保温技术等等。本文就其中的智能化技术和节能技术进行简单的剖析。
一、建筑施工智能化技术的探究
建筑智能化技术的介绍
人类迈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为了适应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求,建筑技术智能化逐渐孕育而生,它也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建筑技术智能化将建筑施工技术与计算机、电子信息及网络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建筑物内或建筑物之间实现进行电子信息化管理和无线网络对接达到信息的交换、共享、办公自动化控制等综合利用的能力。智能化技术把当下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的运用在现有的建筑物系统中,有效展示出智能化的作用和魅力。其中建筑技术智能化主要涉及到的内容包括房地产开发单位对建筑技术智能化系统的市场分析和需求报告,智能化设计和材料的选择和适合智能技术工程监理应具备的能力要求,还有对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方案以及验收竣工后的管理等。
(二)建筑智能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现阶段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看,我国在建筑智能化技术领域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建筑技术智能化还处在成长期,政府的政策性引导对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关键作用。错误性的引导会使建筑技术智能化的发展出现失衡、混乱。
(2)国内建筑行业对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重视程度不足,纵观目前我国建筑智能化技术市场,大多还是以国外智能化技术为主,国内建筑企业不能形成一套国产智能化体系,使得我国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十分缓慢。
(3)建筑智能化技术所涉及到的方面十分广泛,它除了包括建筑本身的技术层面外,还涵盖了计算机、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及人性化技术等多个学科。因此要实现建筑智能化技术,就需要将这些学科涉及到的相关部门行业有机的统一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而目前在建筑技术智能化发展中由于各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存在合作困难,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建筑智能化的发展。
(三)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方向
今后建筑智能化技术将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在建筑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对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网络工程、可视化技术、家庭智能化技术等领域进行拓展,实现人类社会居住和生产环境自动化,通过运用先进的建筑智能化技术,实现人类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探究
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不断开采和利用,造成能源的逐渐缺失,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由于建筑损坏的能源占世界总体能源消耗的比例为:20%至30%之间。可见,建筑能源所占比例之大引人深思。目前,我国大力发展节能建筑,将节能技术引入建筑行业之中,并出台了多项相关节能政策,对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的要求,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人对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如下探究。
(一)在建筑遮阳中应用节能技术
在建筑中采用遮阳措施可以有效的调控阳光的光线,改善房间内的光线环境,一方面可以阻挡阳光的直射,减少了空调的使用所造成的能源损耗,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电灯的使用,所造成的电力损耗,最大程度的实现了节能的功效。在建筑设计中,对遮阳的设计应当按照建筑物的所在区域的气候环境、楼宇位置、室内结构、窗户朝向以及房屋使用等情况的不同,采用的各种遮阳材料和技术,设计出不同的建筑造型,使其能够满足人们对建筑外形的要求的同时,有实现了房间内节能、健康的环境的需求,合理的设计出完美的遮阳效果。
(二)建筑外墙保温中采用节能技术
在楼宇建筑施工中,采用外墙体保温技术,将墙体内加入苯板和具有保温性较强的砂浆,是楼宇墙体具有长时间的保温效果,从而实现节能的功效。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墙体保温技术是外墙外保温技术。外墙外保温技术具有诸多优点:第一,使用范围广泛,它既能够在用于炎热气候下的空调建筑,也能够用于寒冷气候下的采暖建筑。第二,能够有效的达到保温的功能。因为采用保温的材料在楼宇的外测墙体内,可以大大消除处在外墙和屋面等维护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等部分的造成的“热桥”的干扰。第三,具有较高的节能功能。外墙外保温技术与外墙内保温技术及混合保温技术相比,它使用了高科技的保温材料,有效的降低了自然界温度、湿度、紫外线的直接影响,节能功效要比上两种效果好很多。第四,外墙外保温技术除了具有较好的保温功能,还能有效的阻挡雨水对墙体的损坏,具有较强的抗湿防潮性杜绝了方面内出现的墙体渗水、发霉等现象,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良好舒适的环境。
(三)建筑节能技术中的太阳能建筑技术
建筑节能技术使用的广泛程度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先进程度的高低,目前在建筑节能技术中合理利用新能源对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太阳能建筑技术在建筑中成为一种新型能源利用技术,逐渐进入到建筑生产领域中,并且受到了广泛性的关注。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在房屋外部的顶部或者向阳的侧面等凡是能够接受阳光的地方装置太阳能吸收板,将阳光热量进行吸收,在房屋内将采暖系统和供热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的热能控制设备,使太阳能的使用更加高效化。另一种是由于气候原因,根据房屋布局的不同,在房屋建筑中选择吸附阳光能力较强的材料,使建筑物由于吸收了太阳的热量,具有较高的温度,从而实现冬天人们对采暖供热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在相关技术人员也在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将地热资源与太阳能联系起来,实现互相之间能量的转换,解决太阳能技术受到天气气候的影响的应用局限性,使建筑太阳能节能技术的能够得到深远的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如今人们对现实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子已经不再仅仅是人们遮风避雨的场所,它已经慢慢发展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房子的质量好坏直接体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优越程度。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房屋建筑环境的要求,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促进其向现代化、智能化、节能化方向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和美好。
参考文献:
[1]徐惠忠,周明.绝热材料生产及应用[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2]胡小媛,许琳.我国建筑绝热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其前景[J].保温材料与节能技术,2002,6:2-4
[3]郭莹.外墙内、外保温技术在建筑节能住宅中的作用.[J]建筑技术开发,2002,2:46-48.
关键词:智能建筑;中央空调装置;节能;模糊PID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11.1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6-0102-02
收稿日期:2007-04-05
作者简介:成从容(1968-),男(汉族),湖南长沙人,电气工程师。
1引言
高效、安全、节能和舒适是智能建筑的四大优势。这四点集中体现了当今信息产业、控制技术和建筑学进一步结合。同时也是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的集中体现。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智能建筑中的节能系统显得非常重要。当前现代化大厦的空调系统,是一栋大楼耗能大户,也是节能潜力最大的设备。智能建筑中的空调节能技术是本文的讨论重点。
2基于模糊PID控制的节能系统
传统中央空调装置主要由制冷主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冻水循环系统、风机盘管系统和冷却水池等组成。冷却水循环系统采用冷却水定流量循环的运行方式,在非满负荷时,冷却水还没有在热交换器组件将所携带的吸热能力全部释放完,就返回冷却池去,因此冷却水泵电机做了一部分无用功[1]。
在本文冷冻循环水系统通过改变电机转速来调整冷冻循环水的流速和流量,达到平衡热负荷的要求,同时可将冷冻循环水系统的供回水管上的压差调节阀关闭,免去节流损耗。
PID调节是当前中央空调系统采用的主要控制方法,它能满足要求不高的场所,但是PID调节存在一些不足,如控制容易产生超调,对于上况及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差,控制惯性较大,节能效果也不理想。所以对于环境要求较高的场所或者有特殊要求的环境,PID调节就无法满足要求。
模糊控制是一种语言控制,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设计算法简单、易于实现,能够直接从操作者的经验归纳、优化而得到,适应能力好、抗干扰能力强、鲁棒性好,与PID 控制器相结合可以实现高级的PID控制算法。系统采用一种模糊自调参数的控制方案,结构如图1。
3模糊PID控制器的信号采集
系统采用KLM-4542智能模块,将传感器所测得的部分房间、大厅、会议室、室外环境等的温度的信号集中,并转化为相应的数字量,通过RS485总线传递给PLC,减少了用线量和接线工作量,同时增强了抗干扰的能力。
在冷冻循环水系统的供、回水干管上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其变送器,将其所测得温度与压力信号,通过模拟I/O扩展模块传递给PLC,并由PLC传递给工控机。
4 变量的模糊化
考虑到控制规则既灵活、细致又简单易行,供回水压差的偏差量e的模糊集合定义为:{NB,NM,NS,ZO,PS,PM,PB},以及其变化率ec的模糊集合定义为:{NB,NM,NS,ZO,PS,PM,PB},输出语言变量K的模糊集合定义为:{NB,NS,ZO,PS,PM,PB}。输入量E、EC及输出模糊集的隶属函数为三角形,如图2所示。
5PID参数模糊调整原则
比例环节:按比例反映偏差信号E,产生减少偏差的控制效果。如果KP取值太大,系统会趋于不稳定;如果KP太小,又会使系统的动作缓慢。因此,当偏差E较大时,为提高响应速度,KP取大值;在偏差较小时,防止超调过大产生振荡,KP减小;当偏差较小时,为使系统尽快稳定,则KP应继续减小。同时也要考虑EC的因素,当E和EC同号时,输出向偏离稳定值的方向变化,适当增大KP;反之,适当减小。相关控制规则见参考文献[2]。
积分环节:消除静差,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但它有滞后现象,系统响应速度变慢,超调增大,并可能产生振荡。当偏差E大或较大时,为避免系统超调,KT取零值;当E较小时,积分环节才有效,并随E的减小而增大,以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提高控制精度。相关控制规则见参考文献[2]。
微分环节:反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在偏差变得太大之前加入一个修正信号,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少超调时间,增强系统的稳定性,但它对干扰信号很敏感,使系统抗干扰的能力下降。综合考虑系统的抗扰动能力和系统响应速度。相关控制规则见参考文献[2]。
6解模糊化
式中:
k――采样序号,k=0,1,2,……;
u(k)――第k次采样时刻的计算机输出值;
e(k)――第k次采样时刻输入的偏差值;
e(k-1)――第k-1次采样时刻输入的偏差值;
KI ――积分系数;
KD ――微分系数;
Kp ――比例系数;
工控机首先根据环境变化与装置的运行状况设置最佳的供、回水压差值,然后对实际偏差值及偏差值的变化率进行模糊PID运算,调整PLC的PID的参数。PLC根据上位机传送的PID参数和采集到的信号,进行PID运算,并将运算结果输送给水泵的变频器中,并通过变频器控制其冷冻循环水泵转速,从而控制了供回水压差。
7结束语
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智能建筑中的节能系统显得非常重要,传统中央空调耗能大,本文设计了基于模糊PID控制的节能系统,根据该系统在某宾馆的运行状况表明,节能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 李晓燕等.北京:制冷空调节能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6~78.
关键词:节能建筑;政策机制;节能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节能减排”已成为当今社会主要问题。2004年统计我国建筑总面积为389×109 m2,建筑商品能源总消耗约517Mtce(1Mtce=29.31×109MJ),占整个社会总能耗的25.5%[1]。当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每年建筑总量约增加16―20亿立方米,达到世界总建筑面积的一半左右[2],其中新建建筑90%不能达到节能标准,导致我国高速发展过程中能源保障工作苦难重重。我国建筑增长速度较快,到2020年建筑总量将是2000年的两倍,如果不解决好建筑能耗问题,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可持续战略。建筑能耗高、能源利用率低是制约我国发展的弊病。研究如何利用相关政策以及综合节能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颁布相关政策机制
1、通过制定和颁布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法律法规,颁布了强制性行政命令,属于典型的计划经济管理手段。节能建筑除了需要基本节能设计外,还需要政府颁布相关的政策与条文,用来鼓励和约束人们对建筑的节能设计。建设部目前已颁布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2-2009)等标准。
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节能应该严格根据市场的产品化前进,通过节能的标准对市场的产品加以评价,实现产品的节能化。建立一种产品的节能管理手段,最大限度的推广节能产品,增加节能设备的投入。
3、在管理方面。节能部分的管理者应该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的群体利益,将节能管理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呈多元化的趋势。同时管理者应该对于节能有关的信息加以公开,用以提醒广大人民的节能意识,使用惩罚与奖励的制度促进大家节能。
二、综合节能技术
(一)建筑物本身的节能
建筑节能(包括狭义的建筑节能和广义建筑节能)的设计应该即包括基础的节能设计,和电气、暖通和排水等方面的节能设计,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各个终端设备的使用,机组的确定,以及建筑本体的节能。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首先根据建筑本身所处的环境与条件确定建筑本体的节能,使建筑负荷降到最低,建筑应以绿色设计,绿色施工为原则,建筑外形采用简单的造型,尽量减小建筑体形系数,避免建筑过多热损失。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大地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此外,考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设计。
(二)建筑设备的节能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由此带来的设备能耗也不断增加。其主要体现在:人们对室内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导致很多用电设备的出现,包括室内取暖设备、室内照明设备和室内加湿设备等,对这些设备的使用无疑会增加建筑能耗,此外,有的人们还会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能耗随之增大。选择合适的节能技术能够保证环境的质量,设备的使用越发起着关键性作用,把握好设备的节能,能够很大减少电能的消耗。
有关建筑使用设备的节能设计,最基本的就是要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参数,在这基础上降低设备的能耗,增加设备使用效率。同时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的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一种能源形式,自然界中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这些能源在世界上储存的能量非常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同时也不存在对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将可再生能源合理的加以利用可以代替或补充大部分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可以解决燃烧常规能源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对于保护环境和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重要的意义。
1、合适、合理地降低设计参数
合理的室内设计参数能够满足人们舒适性条件,在满足人们舒适性条件下,对室内的各种参数进行适当的降低,以健康为前提,可以降低设备的能耗。例如夏季空调的设计参数可以提高一些,如26~27℃,冬季可以适当的降低一些。
2、建筑设备规模要合理
对设备功率进行最优设计。大功率的设备,如果一旦在满负荷的状态下运行,导致能源的浪费。功率过小,可能达不到所要求的环境满意度,就有可能进行二次整修,这样就会间接增加设备成本。建筑物的供冷范围和外界热扰量基本是固定的,出现变化的主要是人员热扰和设备热扰,因此选择空调系统时主要考虑这些因素。同时,应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电器产品正在出现,应注意在使用的能力,满足发展周期与发展的需要。
3、建筑设备设计应综合考虑
在建筑设备使用的同时应考虑到设备的散热量,如果室大型设备或耗电设备很多,那么它所释放的热量会严重影响室内环境,建筑设备的散热量有时会与冷量抵消,能够起到节能作用。如夏季照明设备所散发的能量将直接转化为房间热扰,消耗更多冷量。而冬季照明设备会增加室内温度,减少加热的热量。所以,满足合理的照明,应采用节能灯光通量高,夏季和冬季能源需求的照明灯具。
4、建筑能源管理系统自动化
建筑能源管理系统(EM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是建立在建筑自动化系统(BAS,Building Automatic System)的平台之上,是以节能和能源的有效利用为目标来控制建筑设备的运行。根据能源供应系统工作特点,研究制定能源系统控制策略,降低建筑能耗。运行能耗是建筑能耗重要组成部分,优质高效的管理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目前建筑能源供应系统普遍存在长时间的大流量小温差运行的问题,相关设备也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要实现能源系统的运行节能,必须形成一整套良好的控制策略,精准的监控系统和高效的执行系统。
(三)建筑节能中的行为节能
节能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这意味着在人们的需求方向发展的能源消费系统中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行为有利于节能。
行为节能和我们:1)节能洗衣;2)节能装修;3)农村住宅使用节能材料;4)合理使用空调设备;5)合理使用电风扇;6)合理采暖;7)农村住宅使用太阳能供暖;8)采用节能的家用照明灯;9)采用节能的公共照明方式。
(作者单位: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节能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外墙保温施工工艺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technical measures of energy-sav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discusses the EPS board exterior wall insul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echnical measures for staff, reference.
Key words: energy sav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exterior insulation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节能建筑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
1.1 墙体施工。①空心砖墙体。空心砖承重墙一般采用整砖平砌,孔洞垂直方向且长圆孔顺墙长方向设置,空心砖不宜砍凿,不够整砖时用实心砖外砌,墙中洞口预埋件和管道处,应用实心砖砌筑,并在砌筑时留出或预埋,不得随意凿孔和用水泥砂浆填孔,避免外墙体出现通缝、不密实、冷热桥的现象。
②空心砌块墙体。施工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施工图和工程的具体要求及施工条件绘制砌块排列图。要针对砌块建筑的墙体热阻值低、砌体和粉刷易开裂等不利因素,从施工角度提高砌块墙体的施工质量,主要从砌块质量、砌筑砂浆的质量和灰缝饱满度、粉刷层与砌块的粘结性和变形协调等方面加强技术措施。
1.2 墙体保温施工。墙体保温系统的施工是墙体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墙体的保温层通常设置在墙体的内侧或外侧,设在内侧技术措施简单,但因热桥的存在保温效果不如外侧,设在外侧可节省使用面积,但施工质量控制不好易产生开裂、渗水、脱落、耐久性减弱等问题,造价一般也高于内设置。施工工艺一般采用抹灰、喷涂、干挂、粘贴等方式。
①抹灰工艺措施。以各种轻骨料(如膨胀珍珠岩、膨胀蛙石、粉煤灰等)加入水泥、石灰、石膏等胶结料,并加入少量助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保温砂浆,一般都采用抹灰的施工方式。保温砂浆应在基层质检验收合格,屋面防水层完工,与墙体相连的隔墙、门窗框、管线施工不破坏保温层的情况下方可施工,夏季应注意保湿养护。
②喷涂工艺措施。聚胺酯泡沫塑料、各种保温涂料等一般采用喷涂施工方式。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严格控制施工环境温度,喷涂前基层应清洁、干燥、平整、要特别注意保温涂层的均匀一致和厚度达标。要注意喷涂距离、角度、速度和流量。
③干挂工艺措施。干挂工艺一般用于外保温,不仅保温效果好,而且利用空气层可大大提高隔热和防水性能,但由于建筑成本较高,一般用于公共建筑,多层住宅很少采用,干挂系统要考虑风力、地震、温度、雨水、大气腐蚀、耐久性等不利因素,保证体系的稳定性、强度,施工中要特别注意与墙体锚固的可靠性、连接节点的质量、金属件的防腐、防水措施等。
1.3 保温屋面施工。通常屋面保温是将溶度低、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有一定强度的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层和屋面板之间,按此种铺法,可选择的保温材料很多,板块状有加气混凝土块、水泥或沥青珍珠岩板、水泥聚苯板、各种轻骨料混凝土板等;散料加水泥等胶结料现场浇注的有珍珠岩、蛙石、陶粒、炉渣等:采用松散料直接或袋装设置在尖顶屋面下或吊顶上部的有膨胀珍珠岩、玻璃棉、岩棉等;现场发泡浇注的有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和粉煤灰、水泥为主料的泡沫混凝土等。倒置法主要将防水层置于保温层以下,可有效保护防水层,方便施工检修,但由于造价较高,住宅建筑尚未大量使用。夏热冬冷地区屋面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通常在屋面结构上部或下部设置通风隔热层、采用高效保温材料隔热、屋顶结构上设反射层或蓄水植被等。
2、节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2.1 建筑节能防水。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通病是节能保温材料在室内外温差的影响下发生开裂。这种裂缝有时较宽,同时由于其与建筑防水材料紧密接触,所以常导致防水材料的开裂,从而引起房屋防水失效。建筑防水工程若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会引起水分进入保温节能层,进而使得保温性能降低。在现代建筑围护结构施工中,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直影响建筑节能工程的节能效果,因此,必须加强防水的施工质量。
2.2 复合保温墙体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2.2.1 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①内部原因:复合材料之间存在结合力、相容性、变形协调性、耐久性等问题。材料的温度应力、抗拉强度与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材料的温度应力低于抗拉强度,则该温度应力为安全应力,不会产生温度裂缝;若温度应力曲线与抗拉强度曲线有交叉,在一定时间会出现温度应力高于抗拉强度,则会出现开裂现象。②外部原因:建筑物因受温度场的影响而发生形变,引起内保温层应力增大、集中,易在板缝和内外墙交接处产生裂缝。外保温系统的外饰面和防护层的使用环境较恶劣,外保温墙体应能承受当地最严酷的气候及其变化,内保温使建筑外墙和内墙分别处于不同的温度环境,易开裂。③因建筑物外墙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的形变,建筑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也易出现开裂现象。
2.2.2 防治措施:①添加增强网层。水泥和保温材料发生膨胀不一致时,可能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而导致水泥砂浆层开裂;增强网可以在二者收缩不均匀产生拉应力时承担很大一部分拉力,从而防止裂缝的产生。增强网层的施工要求:a应采用耐碱性材料,符合要求的玻纤网和阻锈能力强的钢丝网;b增强网铺设位置要合理,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规范标准的规定;c增强网铺设时应平整;d玻纤网格布剪裁顺经纬线进行;e钢丝网沿丝径方向切断;f阴阳角、门窗洞口要加强;g门窗口要翻包。②使用柔性材料。装修层的材料不仅要求防裂而且要求防水透气,变形应与保温层协调,最好选择柔性耐水腻子,弹性外墙涂料。
3、EPS板外墙保温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3.1 基层处理:墙面应清洁平整无浮灰、油污等。
3.2 墙面测量及挂基准线:在外墙大角及其他必要处挂出垂直基准控制线,弹出水平控制基线。在施工过程中,每层挂水平线,以控制EPS板粘贴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3.3 安装锚固件。待保温板粘接牢固,一般在24小时内安装固定件,按设计要求的位置用冲击钻钻孔。锚固深度为50mm,钻孔深度为60mm。固定件的个数:七层以下每平米为4个,8-18层每平米为6个,19-28层每平米为9个,29层以上每平米为11个。阳角、檐口下、门窗洞口四周应加密,距基层边缘不小于60mm,间距不大于300mm。自攻螺丝应拧紧并将工程塑料膨胀钉的帽子与板表面齐平或略拧入一些,确保膨胀钉尾部回拧使之与基层充分锚固。
3.4 划分格凹线条、打磨找平。①根据已弹好的水平线和分格尺寸用墨斗弹出分格线的位置,竖向分格线用线锤或经纬仪校正垂直。按照已弹好的水平线,在板的适当位置安好定位靠尺,使用专用开槽机将保温板切成凹口,凹口处板的厚度不能少于30mm。
②在固定件施工完毕后,对保温板接缝不平处应用衬有平整处理的粗砂纸打磨,打磨动作宜为轻柔的圆周运动,不要沿着与保温板接缝平等的方向打磨。打磨后应用刷子或压缩空气将打磨操作产生的碎屑、浮灰清理干净。对保温板粘贴不平处,应用面层聚合物砂浆找平,找平前应先刷界面剂。
3.5 压贴翻包网格布、安装米厘条。①在设翻包网格布处的保温板边缘表面,点抹聚合物砂浆,将预贴的翻包网格布神紧后粘贴平整,注意与保温板侧边顺平。②安装伸缩缝分割木条即米厘条,米厘条断面大小根据伸缩缝大小确定,在使用前要充分吸水,然后将米厘条嵌入分隔缝内,露出板面3-5mm,找平固定。
3.6 埋贴网格布。抹聚合物砂浆后立即压入网格布,剪裁网格布应顺经纬线进行。将网格布沿水平方向绷平。平整的贴于底层聚合物砂浆表面,用抹子由中间向上、向下及两边将网格布平压入砂浆中,要平整严实,不得皱摺,严禁网格布外露;网格布的搭接,左、右搭接的宽度不小于100mm,上、下搭接的宽度不小于80mm.
3.7 抹面层聚合物砂浆。在底层聚合物砂浆终凝前,抹1-2mm厚的聚合物砂浆罩面,以刚盖住网格布为宜,砂浆切忌不停揉搓,以免造成泌水,形成空鼓。在施工时,如果底层聚合物砂浆已终凝,应做界面处理后再抹面层砂浆,聚合物砂浆防护层总厚度3-5mm.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住宅建筑施工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所有的建筑类型中我国的住宅面积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因为人口数量的原因,我国的住宅比例占建筑的面积的70%,其能耗的比例也是所有建筑能耗中比例最大的部分。如果可以从住宅建筑入手实现节能和减排,那么对于我国的节能工作将作出重大的贡献。
1.节能住宅设计概述
住宅建筑在规划上的节能设计主要体现在建筑的选址、朝向、布局、风向、间距、外部空间环境构成以及太阳辐射等方面。例如,在住宅的整体布局上,要充分的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自然环境因素、居民行为以及住宅功能等方面的特点,按照夏冬能让东南季风覆盖整个小区,冬季能给小区阻挡西北季风的住宅设计原则,尽量的封闭住居住区的西北方向,并且合理的选择其开口的位置和方向,使居住区能够达到组合避风的节能效果。节能理念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而出现的一种理念,它已经深入到人心,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建筑施工技术中运用节能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的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改进建筑施工技术。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主要关注建筑质量和经济效益,忽视了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而将节能理念引入建筑施工技术中,可以丰富建筑施工技术的内涵,同时也相应的提高了对建筑施工技术的要求,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建筑行业会不断的改进施工技术,以满足节能理念的各项要求,进而有利于改进建筑施工技术。
1.2缓解能源紧缺。能源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连,建筑行业是一个能源消耗比较大的行业,因而,在建筑施工技术中运用节能理念,采取节能措施,可以降低能耗,有效的缓解能源紧缺问题。
1.3提高建筑质量。为了满足节能理念的要求,在建筑施工中需要采取各种措施,采用新型的材料,优化建筑设计方案,运用先进的工艺。而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无疑会提高建筑质量。
2 住宅建筑整体设计控制要点
2.1合理选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土质、水质等环境因素,来确定建筑物的所在地址。其基本原则是既要保持生态平衡又要为建筑物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节能创造条件。
2.2 合理的体形系数。规范规定了不同气候地区的体形系数标准、值,以控制护结构的面积。为调节体形系数的超限,允许以加强护的保温隔热措施来弥补。夏热冬暖地区为增加自然通风流量适当多些凹口可以理解,但应避免因追求建筑阴影或立面凹凸变化,所造成的过大的体形系数。
2.3 适当的住宅层高。要正确对待住宅层高的概念:层高过低,会减少室内的采光面积,阻挡了室内通风,造成室内空气混浊和空间的压抑感;层高过高,必将浪费建造成本,浪费日常使用的能源;一般以2.8为宜,不宜超过3m。
2.4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针对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特点,扬长避短,科学设计建筑物的外部体型、建筑日照及朝向,以及建筑形体的组合形状方式等,使得建筑物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夏季防热、冬季保暖的功能。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北方冬季寒冷,应采取一定措施降低采暖能耗,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发挥建筑的热源效率;南方天气潮湿炎热,改善建筑物自然通风技术和遮阳技术则是其重点。充分利用气候特点,使得夏天可利用自然通风,减小辐射,冬天可避开主导风向并减少太阳辐射的时间与强度。比如蒙古地区,气候恶劣,风沙气势凶猛。为了增大建筑物的保暖和抵抗风沙的性能,该地区建筑物均采用圆形平面,锥形屋顶,来达到节能的目的。而沿海区域气候潮湿闷热,在设计该区域建筑物时,自然通风对节能至关重要。
2.5 合理的窗墙面积比
应从地区、朝向和房间功能出发,合理选择窗面积的大小。窗面积过大,并不反映建筑现代化。应强调不同朝向、不同功能房间、多层和高层住宅的开窗有别,不能随意开设落地窗、飘窗、多角窗、低窗台。住宅建筑在进行窗墙比的选择时,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朝向区别对待。对于南向的窗户,在选择合适的玻璃品种或层数及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能耗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大窗口面积,使得南向房间在冬季能充分利用太阳辐射热其它朝向的窗,在满足室内房间采光、通风的基础上,适当减少窗面积,以降低能耗,北向和东西朝向的房间的窗墙比应满足国家规范“北向0.25,东西向0.3”的要求。
2.6 适度的面积标准
每户面积标准的提高,应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基础条件相适应。超越当前现实,过分追求大面积的住宅,购房热刺激下的互相攀比,均不应提倡。应提倡节约型住宅,合理的使用面积,是当前最有效的节能措施。可以节约建材、节约劳动力和建造、使用、维护过程中的大量能源。
2.7 合理的平面布置
在住宅议计中,首先要确定卧室、起居室、餐厅、厨卫等功能空间的合理尺度、面积、开间和进深,当前有盲目扩大起居室面积,每套住宅设大小几个卫生间,进户过厅和景观平台等的奢华倾向。要关注功能空间的紧凑性,避免与功能无关的空间尺度,出现过多的交通面积等。应尽可能多地布置主要居住空间于南向,并做好日照、通风和空气对流。在住宅套型平面功能布置时,应将家庭人员主要活动的且停留时间长的客厅、主卧室和书房等布置在南向,厨房、卫生间、餐厅、次卧室等布置在朝北或东西向。这样使主要居室在冬季能获得充裕的阳光;套内每个房间均要有直接对室外的窗,前后房间的门窗尽量相对设置,为自然采光和夏季组织穿堂风创造条件;炎热地区可采用内天井或外天井住宅套型平面,利用高差和热压差形成自然通风,以此改善室内的微小气候。
2.8 遮阳构件
太阳经窗户入射到室内的热量其值的大小除与窗的朝向、大小、位置等因素有关外,与有无遮阳设施还有很大的关系。有遮阳设施时,太阳辐射热透过系数约为无遮阳设施的10.35%,室内温度能降低1~2℃。因此,炎热地区住宅建筑外窗的遮阳十分重要。遮阳构件按照不同的使用要求可分为:水平式、垂直式、综合式、挡板式等。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遮阳的形式。遮阳构件可结合建筑造型中的一些建筑构件和细部结构来综合考虑,如檐口、阳台、外廊、窗嵋板、墙体的凹凸以及墙体绿化等,既达到节能目的,又节约工程造价。
2.9过渡空间
处于室内与室外之间的空间如楼梯间、坡屋顶下空间、地下室、阳台等称之为过渡空间。在住宅建筑设计中,若把这些空间设计成为一个温度阻尼区,就能有效地阻止室外冷热空气对室内的直接渗透,减少围护结构的能耗。
3 结语
随着我国房产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住宅节能效果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在这种全民节能环保的社会背景下,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成为整个建筑工程的重点。设计人员要本着节能、环保、低碳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提高住宅的节能效果,达到住宅资源的可持续循环使用。从而满足人们绿色、环保、低碳的建筑生活要求,促进我国社会建设的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节能住宅建筑以节能为目标,广泛使用现代节能保温材料,使其节能设计更加合理。受设计目标的限制,增大了住宅建筑的施工和管理工作的难度。例如,结合光伏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中应用时,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建筑主体结构建设,而且必须管理光伏技术应用基础。同时,还需要强化建筑结构对光伏技术需求的控制,以便于实现住宅建筑的节能。
在现代节能住宅建筑施工中,施工企业管理技术要点以及特点,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特点体系,最终实现管理工作设定的节能目标。通过节能住宅建筑物的调查研究发现,其建筑施工中应用更多的新型材料和施工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建筑结构,其节能设计差别也相当明显。所以,现代节能住宅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参照节能住宅建筑施工特点,进行管理工作的改革,努力实现节能住宅建筑建设的使用目标。
二、住宅建筑节能施工的要求
在进行建筑施工时要注意在提高建筑围护部分的隔热效果和封闭性的同时将节能性理念加入到建筑项目中去。首先,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重点设计施工图,利用科学思想结合节能理念,并在进行对住宅外墙和门窗等进行施工时注意将施工技术进行整改和革新;其次,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图进行住宅建筑施工,确保将住宅的节能性发挥到最大化,在预期效果内完成建筑施工,以免造成损失建筑成本的现象。
三、住宅建筑节能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1.墙体施工
建筑物中的空心砖承重墙,通常采用整砖平砌形式,孔洞的设置方向保持垂直,并且其长圆孔顺墙长方向。为了保证承重墙的承力连贯性,在施工中尽量保持空心砖的完整。当整砖不够时,使用实心砖补砌。需要于承重墙中埋设构件和管道时,在其周围采用实心砖砌筑,保持承重墙的承载能力。并于砌筑时,留出或作好预埋工作。不得随意钻孔,尽量避免出现水泥砂浆填孔的现象,防止外墙体裂缝、透风、冷热桥的现象。现场施工员要综合考虑墙体热阻值低、砌体和粉刷易开裂、灰缝和裂缝处易渗漏等不利因素,积极寻找产生隐患的根源。通过研究设计施工图和工程的具体要求,采取正确的施工处理方案。
2.墙体保温施工
对建筑墙体进行添加保温材料施工,不仅能在增加房屋整体温度的同时提高人体舒适度,更能够减少热能和电能的使用,起到环保作用。由于各个地区的气温、季节以及施工条件不同,在选择保温材料时也会有所差别。而一般在进行保温材料施工时都会在墙体内部或外部采用干挂、粘贴、涂抹以及复合施工等方式。许多建筑设计都会将保温材料设置在墙体内侧或者外侧,但这种方式虽然对于技术要求较低,但是存在许多弊端。例如在内侧设置保温材料,容易出现保温效果差等现象;而如果设置在墙体外侧,容易出现开裂、脱落等现象。因此在进行墙体保温材料施工时要结合各种实景情况来进行墙体保温施工。
(1)保温砂浆施工要求
第一,在对建筑保温材料进行选取和制作时需要考虑到以下两点:首先,一般的保温材料都是以水泥、石膏以及骨料等混合成保温砂浆,再将这种混合材料在建筑上进行涂抹以确保达到建筑保温效果。因此,在进行涂抹施工前要对保温砂浆进行质量检测,确认砂浆是否达到标准以及房屋隔水层等是否会影响到保温砂浆效果等,当以上步骤确认完毕后才可以进行砂浆涂抹施工;其次,在进行保温砂浆涂抹时要注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如果在夏天进行涂抹作业时要注意及时对砂浆进行养护工作。
第二,进行保温砂浆涂抹作业前后要做好准备工作和养护工作。首先,在进行砂浆涂抹之前要检查建筑墙面基层是否干净平整,需要对不符合标准的墙面进行清洁、修平等准备工作,并检查墙面的湿润程度是否符合标准;其次,在涂抹保温砂浆时要将砂浆从上到下一次涂抹,并且在施工时确定标准水平线、墙角线等,并且在进行涂抹时注意在门窗周边使用砂浆护角;第三,在进行涂抹时要注意砂浆的厚度,不可过于薄透也不能过厚,并且在涂抹过程中要及时调整砂浆厚度,以免对保温效果和房屋使用造成影响;第四,在保温砂浆涂膜施工完毕后要对砂浆墙体进行养护,在砂浆硬化和养护期间严谨一切对该墙体产生撞击和震动行为的作业,以免造成脱落、裂缝等现象。
(2)干挂工艺
对于外保温要求高的建筑,常采用干挂工艺。可以利用空气层大大提高隔热和防水的性能。但由于干挂施工工艺存在造价高的问题,在多层住宅建筑中较少使用。同时,干挂系统要考虑风力、地震、温度、雨水、大气腐蚀、耐久性等不利因素,必须要保证体系的稳定性及强度。在干挂施工中,对墙体锚固的可靠性、连接节点的质量、金属件防腐防水等方面的质量要求很高。目前,建筑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新型保温产品,以及各种的粘结材料和粘贴工艺。这些粘贴工艺都结合使用机械锚固的方法。
3.内置式保温和外置式保温
内置式和外置式粘贴复合保温技术,在节能住宅建筑中应用广泛。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提升,其施工工艺也日渐成熟。但其在施工中,依然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控制细节:①在内置式保温施工,保温层粘贴或采用机械锚固都必须保证内墙表面设置有平薄板。平板上挂钢丝网并设置粉刷层,胶粘剂加耐碱玻纤网抹面层等防护层;②在施工过程,应当注意边边角角细微节点的施工质量。严格控制粘贴面平整、清洁、湿度适宜,且屋面防水层完好和上层无施工水下渗;③严格采用自上而下施工顺序。首先从阴角开始,粘贴前应做好踢脚线和门窗洞护角,挂镜线位置间隔,从墙体中预埋木块穿过保温层,用于固定挂镜线;④厨房、卫生间等湿度较大的墙体防护面层,应考虑防湿防渗措施。墙体转角处、内外墙交接处以及踢脚线处,易形成“热桥”或结露滴水,可根据工程实际在上述部位加强保温效果。
4.保温屋面施工
屋面保温施工的铺设方法是将容重低、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有一定强度的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屡和屋面板之间。工程中适合选用的材料种类很多,如加气混凝土块、水泥或沥青珍珠岩板、水泥聚苯板、水泥蛭石板、聚苯乙烯板等,或者选用现场浇注的珍珠岩、蛭石、陶粒、浮石、废聚苯粒、炉渣等散料加水泥胶结料。需要对材料一一区别堆放,仅防搞混,影响质量。此外,在工程中也可以采用反铺法,在保温层下面加铺防水层,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防水层不受破坏,而且施工检修更方便。当然,由于其工程造价较高,住宅建筑尚未大量使用。保温屋面的施工,要求对屋面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