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理课程资源概念范文

地理课程资源概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4-17 15:59: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地理课程资源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地理课程资源概念

篇1

关键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294-02

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界定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指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2]。新课改下的课程将不仅仅是学科的总和,它是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的有机统一体。故而在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中,只要有利于地理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标准和达到地理教育目的的一切资源都可以称为地理课程资源。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及知识储备都应成为课程开发的内容,还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探究学生生活中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因此,本文中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指的是:学生所在的学校乃至社区的一切自然的、人文的地理要素,包括家乡的基本地理知识、民风习惯、传统文化、生产生活经验等。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相关研究

2005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对课程资源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途径。此后,有人对课程资源的目标与要求、知识与理论、过程与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论述。第八次课程改革之后,对“地理课程资源开发”进行研究的人很多,有进行理论研究的,也有进行实践探讨的。这些研究在明确地理课程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包含的内容以及教学意义等,并认为我们应重视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在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实践性。实践方面,一些课程专家、学者、一线地理教师纷纷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了如何在实践中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但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却还没有深入的研究。

国内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研究主要是针对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学。湖南师范大学尹耀武基于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之间的关系,把澧县地理课程资源做了分析,并通过调查澧县在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上存在的问题,给学校、老师、社会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措施。周顺心则从“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相关概念、研究理论入手,探究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从教材方面来谈如何开发地理乡土课程。此外,他还实地调查了我国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网络分类,认为我们可通过“博客”和“网络”平台来进行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另外,在张碧秋和焦洪霞的文章中,她们都认为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十分必要,她们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目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着各种问题,还不能自成体系。针对这种现象,她们总结出了一些原则、提出了个人建议,以促进我国各地区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教育界研究“乡土地理”,一般是从教材编写、地理教学入手,但有关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广东省是最早开始新课程改革的地区之一,因此笔者选择深圳市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三、深圳市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调查与思考

本文以初中地理教师为对象,用抽样调查法对深圳市的初中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主要分“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相关概念及理论的了解、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认识、所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配备、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四个方面,情况分析如下:

1.教师对有关概念及理论的了解

调查发现:只有8.5%的教师比较了解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概念和相关理论,23.6%的教师不了解,其余教师只是听过并不清楚,这与很多教师没有参加过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训有关。

2.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的配置

“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是指间接作用于地理课程中的教学素材或来源,主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地理课程的认识情况。”[3]为了了解深圳市初中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的配备情况,本文的调查主要涉及:多媒体教室、地理实验室、地理标本室、地理图书室以及相关参考书的配备。结果表明:多媒体教室拥有率达73.5%,为地理教师订阅或购买相应参考书的只有35.2%;而地理图书室、地理标本室的拥有率却只有12.5%,地理实验室、地理标本室的拥有率仅9.6%。可见,深圳市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配置不足,是制约初中地理教师进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因之一。

3.教师、学校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的认识

绝大多数一线地理教师支持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并肯定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有96.9%的学校没有地理课外活动小组,87.5%的学校没有关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校本教材。由此可知,对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绝大多数的学校仍缺乏应有的开发利用意识,对此并不重视。虽然我国施行了三级课程体系,但对于国家课程的关注远超过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方面还存在巨大漏洞。

调查表明,在初中教师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目的方面,最主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这只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强调的“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及部分“知识目标”,却相对缺乏“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由此可见,初中地理教师还没有形成多元化、科学化的地理教育目标。在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上,绝大部分地理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层面。

4.教师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具体情况

由调查可知,88.3%的教师没有调查过当地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58.3%的教师只是偶尔在日常教学中利用学校附近自然、社区地理课程资源;而经常收集并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用于教学的教师只有17.5%,另有10.7%的教师想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但不能将其很好地制成教学课件。这说明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大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参与到其中,部分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还很低,这些都制约着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不利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

此外,教师在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上遇到的主要困难是没有资料、课时不允许。究其原因在于地理不是中考的必考科目,因而学校、社会不重视初中的地理教育。

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1.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利用技能

教师素质的高低对课程资源范围的识别、利用的程度及效益发挥的水平有决定作用,因此在开发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时,要把提高教师素质始终放在首位。各级教育部门要把教师培训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利用技能,使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真正主动地参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此外,学校要有针对性地选派地理教师定期、不定期地外出进行交流学习,把“新课程、新思想、新教法”带回来。教师个人也要积极地发现和接纳新的对教学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能。

2.完善考核制度,改善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

“建立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是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完善初中教育质量检测机制。通过完善考核制度来增强各界对初中地理学科的重视。

此外,要改善条件性课程资源,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地理图书室、地理实验室、乡土地理实践基地,开发校本课程等。也可以多校联合共同建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选派地理学科骨干教师组成“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小组”,由骨干教师带头组织收集优秀教学案例,定期进行资料汇总,建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网站等,实现校际资源共享。

3.注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缺少乡土地理教材、乡土地理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式主要是融入平常的地理课堂教学,常见的方式有“新课导入、解释学生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补充和丰富地理教材内容等”。所以,教师平时要自觉地收集乡土地理资料,分析调查学校周边可利用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并结合相关章节内容,把“乡土、乡风、乡俗、乡情”等直接或间接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去,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爱国爱乡的情感。

4.注重乡土地理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乡土地理活动

新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教材应更加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实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乡土地理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收集日程生活中的地理小常识、趣闻,开展地理辩论赛、乡土地理知识讲座,制作海报、手抄报、展板等,也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网络等编排小栏目、播放自排节目……这些方式更精彩灵活、操作简便,经济实用,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论

尽管深圳市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着很大问题,但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新课改下的必然趋势,也有利于实现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对此,笔者建议各级教育部门要把初中地理教师的培训落到实处,提高他们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与利用技能;完善考核制度、改善条件性课程资源,积极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注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课外的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活动,让广大师生都参与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来。

参考文献:

[1]张碧秋.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19.

篇2

一、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

1.课程与课程资源概述。

有关课程的定义有很多,总体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计划说”,这种学说强调“教什么”和“学什么”,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二是“经验说”,这种学说认为课程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三是“活动说”,这种学说把课程视为教育者给学生安排的各种活动。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条件,是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力和人力。

2.地理课程资源的概念。

地理课程资源包括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和条件,是地理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教师、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能够提高学生地理素质的各种资源都是地理课程资源,地理课程资源既是地理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地理课程实施的媒介。

3.地理课程资源的分类。

地理课程资源的分类就是把众多的地理课程资源按照一定的标准和依据归类到一起,以便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它们。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地理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本文主要根据空间分布,对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进行探究。

二、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与传统地理教科书相比较,地理课程资源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形象、直观,它能给学生带来多方面的感官刺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1.丰富地理教学内容。

过去我们把教材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其实教材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根据新的教育理念,课程资源除了包括教材以外,还包括学生生活中以及学校、社会和自然界中一切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标准的教育资源。同时,教师还可将乡土地理、生活地理等课程资源引入教学,为学生提供能够促进认知与能力发展的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2.达成地理课程目标。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地理W科素养和人文精神。这些目标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还可以通过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来实现。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地理课程资源,并对其进行优化重组与合理配置,以便用最有效的资源去促进地理教学,为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支持。

3.促进师生发展。

新课改对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以全新的眼光和视角去审视教学、看待资源;要求教师拥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广泛的兴趣爱好,更好地识别、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三、滁州市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1.校内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校内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教师、班主任、学生,以及生生关系、师生关系等学校风气。教师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要素,既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又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力军。

篇3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培训力度和范围,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利用技能,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提高参与开发的积极性。此外,学校也要加强对教师进行新课程理论的培训,强化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帮助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要有针对性的定期或不定期地选派地理教师外出学习,接受新课程、新教法,回来后要举行观摩课,撰写外出学习后的心得,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等业务练兵活动。调查中发现,农村中学许多地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还很低,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地理的学科内容已经根植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沃土”,地理的教学过程也必须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因此,努力提高农村地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势在必行。在对您所在的学校聘请校外专家或学者进行相关地理知识讲座或报告情况的调查发现,84.4%的学校没有聘请过,15.6%的学校只是偶尔聘请。因此,学校要努力增加一线地理教师与专家直接见面交流的机会,能让专家们直接倾听一线教师的困惑与心声,也能把先进的理念、理论面对面的传授给地理教师,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

二、改善条件性课程资源

地理教具缺乏的乡村学校,地理教师应当重视地理板图、板画的运用。教师还可以动手制作一些简易的地理教具,注意随时随地的搜集一些与地理有关的图片、资料等,日积月累,建立教师个人地理课程资源库,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总之,对于条件性课程资源严重不足的学校,地理教师不能等、不能靠,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地理课堂教学服务,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在新课程实施中,地理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地理课程资源识别的范围、利用的程度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在对教师毕业院校及所学专业的构成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50%的教师虽毕业于师范院校,但并非地理专业。另据走访得知,现在许多乡镇一级的学校,地理教师队伍非常不稳定,每个学期都可能发生变动,常常是不能胜任某些主科的教师来临时担任。有的学校是没有地理专业教师,临时抓一些老弱病残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照顾,针对此情况,学校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参加合格学历的进修,达到所教学科与所进修的学历相符,提高学历层次,努力改变“万能”教师教“万能”学科的现象。

三、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既综合了多个学科,又涉及到了许多部门。仅凭地理教师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实现,因此,要形成联合开发、多校共享的良性机制十分必要。具体来说,可以由当地的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成立一个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小组,小组成员由地理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这些成员平时就应该有意识地收集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视频资料、图片资料、文本资料等,每个学期结束,要将每个成员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分门别类地建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网站,实现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项长时间而持续性的工作,对于开发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及时寻求应对措施,以保证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

四、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于课堂教学全过程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只能采取结合、渗透的方法,把乡土、乡情、乡风、乡俗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直接或间接的融入到初中地理教材的相关章节中去,用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目前,这是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中最常见、最实用而又简单易行的一种途径。它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由教师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喜好灵活掌握,以“整合”的方式发挥其潜在的意义。

第一,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新课导入。新课的导入犹如歌曲的前奏,亦如体育运动前准备活动,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一堂课的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上课伊始就具有思维活力。初中地理教学中恰当的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新课导入同样具有上述功能。例如,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多变的天气”时,在讲授新课之前,让学生谈论当地当日的天气情况,看看窗外就能回答上的问题,学生自然很感兴趣,原本沉闷的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们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乡土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为学生所熟知、所热爱,利用它导课既自然又让学生感到亲切,为教学创设了一种情境,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学习才变得主动。

第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释疑解惑”。初中地理教学中有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既陌生又难以理解,教学中若不注重选择恰当的方法,只会使学生像木偶一样被动的接受知识,在教学中巧妙的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往往会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季风气候显著”这一内容时,学生对“季风”这一概念不理解,笔者就利用当地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这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再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解释,“季风”这一概念便迎刃而解了。学生在感受生活当中有地理的同时又学会了地理知识,教师在讲授这一内容时也轻松了许多。

第三,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丰富教材内容。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与地理教材相关内容结合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可以通过让学生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来学习地理知识,这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丰富了教材内容。例如:在讲授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这一节时,将当地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的耕作类型、一年一熟的作物熟制、以面食为主的饮食习惯、以平顶为主的民居风格以及曲调优美的地方戏――黄龙戏,越扭越美的秧歌,越吹越响的唢呐引入到本节的学习当中,学生在亲近乡土、感受乡土的同时,了解了北方地区在自然环境和人文方面与南方地区的差异,既丰富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同时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篇4

关键词:地理教学;有用地理;立德树人;地理课外活动

一、地理课程在立德树人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地理课程引导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形成整体观念和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观念。地理课程引导学生认识祖国、认识世界,了解乡情、国情、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有助于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和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责任感。现代地理课程将科学、技术、社会(STS)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理论引入教育领域,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把中小学地理课程和教材从纯地理学科的框架中解放出来,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懂技术又了解社会,既热爱地理科学又能参与改造环境决策的人才,有助于形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

二、对地理教学如何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几点思考

1.把立德树人目标放在三维目标的核心位置

教学目标能导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地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有立德树人的目标意识,并需要充分挖掘地理课程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有机融入三维教学目标中,还应把立德树人目标放在三维目标的核心位置。之所以强调这一点主要是因为现实的地理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目标的虚无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在教授一些自然地理的内容时,其德育因素不是那么显而易见,如果老师不善于去挖掘,就很容易出现价值观教育的缺失。

最近,我听了一节初中地理课,课题是“我国的气温和温度带”,这是一位新课程实施后才参加工作的老师,接受的都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表面看这节课也体现了不少新课程理念,貌似是一节不错的课。因为,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其教学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要借助多媒体呈现知识,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寒假要去旅游该准备什么样的衣服来导入新课的学习情境。在进行温度带的教学时也要联系生活实际,比如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和种植的水果等,课堂教学中也安排了学生找图、计算、做笔记等学习活动,老师授课情绪饱满,对教材涉及的知识很熟练,课件精美,教师教学组织、内容讲解、管理学生能力比较强,课堂上学生学习比较认真,能按老师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师生关系和谐。但是,我听完这节课后,总感觉有些不太对:因为整节课教师只关注知识教学的观念,仍然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只是传授的形式多样和活泼了一点而已。整节课,教师对学生地理读图能力、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和训练不到位,比如:气温分布图不是引导学生如何读图来得出结论,而是它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老师要求学生在图上找出某些等温线,计算差值,最后结论也是老师告知学生的,这节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几乎没有,比如温度带的教学中也只是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去记住相关的知识。

我认为,这节课最大的问题在于地理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目标缺失,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挖掘。所以,一节课下来,知识几乎是老师告知学生的,然后给人的感觉就是要背很多东西,至于为什么要学习这部分知识(学习它有什么用)以及如何学这部分知识,老师缺乏目标设计,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当然也就缺少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读图技能的训练,学生缺少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的地理课不仅不能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还使地理课程丧失了其应有的价值。

2.强化有用地理,寓立德树人教育于地理知能教育之中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心理过程之一,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包括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等各种体验。”“态度是指在一定情境下,个体对人、物或事件,以特定方式进行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价值观是指个体看待客观事物及评价自己重要性或社会意义所依据的观念系统。”观念是不可以强加给学生的,也不是通过空洞的说教就可以让学生接受的。

地理教学如能加强地理课程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即把STS(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理念引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不断感受地理学科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就能不断强化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态度和观念。

所以,笔者认为地理课堂教学应强化有用地理教学,在STS教育观念指导下,从有用地理出发,全盘考虑如何将立德树人有机融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并以此来规划和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关于“我国等温线分布和温度带”教学可以这样重新规划和设计: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初一学过的关于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读图获得关于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的特点的知识,再引导学生进行简要的成因分析,突出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关于温度带划分的知识则要让学生理解它对于指导各地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热量资源科学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和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价值所在。为了使温度带的划分能够更加科学合理,所以我们必须了解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这样就赋予了知识学习的情感因素,学生才能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科学知识的热情,并且懂得建设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其实,任何一个地理要素的教学,如果你只是从地理知识的角度去考虑教学,那就会出现只关注概念、种类、分布等知识的教学,这些知识的学习就显得枯燥无味。若能从有用地理(STS教育)的观点看,无论是学习地理位置,学习一条山脉,学习一条河流,学习一个湖泊,甚至哪怕是一片沙漠,只要把它们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意义多一些挖掘出来,赋予它们生命的意义,学生在学习这些地理知识的时候就会与它们有情感的交流,他们就会亲近自然,对自然界心存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就会遵循自然规律来发展经济,形成人地关系协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3.重视和强化地理课外活动,充分挖掘其潜在教育价值

地理课外活动是延伸的课程,在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学地理课程的知识内容兼有自然、人文两方面的性质,同时,其知识领域之广阔、联系辐射面之广大,都是中学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在中学里,地理是课外活动形式最丰富的学科之一。广大地理教师要重视和强化地理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地理课外活动的潜在教育价值。

开展地理课外活动要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不必追求“高”“大”“上”。所谓“高”是指好高骛远,例如野外考察非得组织学生去什么名山大川,其实只要充分挖掘学校周边地理环境资源就可以了;“大”就是追求规模大或影响大;“上”就是追求课外活动产生大量优秀成果。地理课外活动后不宜给学生布置难度太大的作业,不要把每次课外活动都变成研究性学习。地理课外活动的价值不在于获得地理知识的多少,而是要把关注点放在其潜在的巨大的教育价值上。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讲到山脉的概念和走向的时候,学生很难理解,那时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没有多媒体直观教学设备,甚至连一张彩色景观图片都不是那么好找,怎样让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理解这个概念呢?我经过对学校周边环境的考察,发现站在我们学校教学楼的第四层,远眺前方,隔着宽阔的江面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小山脉,横亘绵延,山脉绵延起伏的形态非常直观地呈现在眼前。从此,我就利用好这个环境资源,每当讲到山脉的时候,都会利用课前的一点点时间让学生先观察,再在课堂上讲解山脉的概念和走向时,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我发现学生先有对真实地理环境的感知之后,再来学习地理就会容易得多。后来,我还把学校旁边的一座小山丘开辟为地理实践基地,下课后我经常带领学生用罗盘测坡度、定方向以及其他地质考察活动,活动结束后我一般都没有硬性给学生布置写心得体会或活动报告,学生参加这样的地理课外活动既能学到知识,还能学习不少地理技能,又不会感受到学习的压力,所以学生非常喜欢。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对学习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平日里学生也学着老师,喜欢观察他家附近的小环境,或者在放学的路上看到有什么景观都回来告诉我,还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问题是他们看课外书碰到的。学生爱学地理,亲近自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亲近老师,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学生的这些变化都是在看似不起眼的为数不太多的课外活动中发生的。可见,地理课外活动的教育价值是巨大的。

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地理学科涉及的诸多人地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念也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此外,地理教师个人高尚的人格魅力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所以地理教师要不断修炼和提升自己,努力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注: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课例为载体,促进地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提升”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2YQJK070。

篇5

    一、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评价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的结果显示,实验区的地理教师对于实施多年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对于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内容标准、实施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方面的设计和安排,70%至90%的教师认为“好”和“较好”。

    在座谈调查时,教师们认为,“从总体来看,这是一次成功的改革”,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以及学生、学科和社会发展对地理课程所提出的新要求”,能够“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心和环境伦理观”,“课程标准设计有重大突破,提升了地理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价值”,“课程标准的亮点是:紧扣时代脉搏;教学理念先进;课程评价富有创新性;教学内容结构设计灵活;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目标陈述指导性强”。教师们普遍认为,“随着实验的深入,明显感到对地理课程标准的把握比开始时更准确、理解更深刻,也更能体会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并且,他们认为“课程标准设计思路新颖、目标明确,课程内容突出了地理学科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强调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灵活,指导性强,令人耳目一新”。

    同时,实验区地理教师也提出了课程标准本身及其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部分内容标准不够明确,教学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部分“活动建议”实施困难较大,野外实践活动受到安全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设备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对于农村地区,是一个普遍面临的困难;实践中评价方式与传统考试形式之间存在矛盾,尤其是对于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地理教师所教班次多,学生数量大,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感到紧张;建议建立专门的部门为教学提供各种配套的教学资源服务,如教学资源库、课件库、标本库、图片库以及学生活动基地、学生试验基地等等。教师们还提出了400多条包括文字、标点在内的具体修改意见。实验区地理教师的宝贵意见为课程标准的修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修订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

    (一)基本原则

    课程标准的修订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为指导,突出地理课程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公民方面的独特价值,很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巩固和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同时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

    (二)总体思路

    根据实验区的调查结果,修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保持原来课程标准的基本设计,课程标准文本的框架结构、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内容标准”的呈现方式以及“内容标准”的表述方式、“实施建议”的基本组成等均保持不变。

    三、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强化国家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首先,审视课程标准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学科中的渗透情况。根据地理课程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加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在课程标准中体现时代精神。在课程标准中,这一点突出体现在“课程性质”的“思想性”中。地理课程的“思想性”是指“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的内容。”同时,在“课程目标”中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把“和谐”的概念引入地理课程。

    其次,注意巩固和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例如,在修订后的“前言”中,提出地理课程有助于“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在“课程性质”中增加“生活性”的内容,再次强调“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增加“突出能力培养,发挥教科书的学法引导功能”一条,突出了地理教材要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理念;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增加了“利用学生学习经验资源”,突出地理教学中要真正关注、利用学生学习体验的要求。这些都是为了巩固和深化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再次,进一步引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能力为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地理课程“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在“课程性质”中,增加了“实践性”,以便在实施中,能够引导教学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进一步阐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性质、理念和目标

    对“前言”部分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进行部分调整和修订,增强了课程标准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仍将地理课程的性质定义为“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的基础课程”,不同的是补充了五个特征: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以便帮助地理教师更好地把握义务教育课程的性质并在教学中予以体现。“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将原来的6条理念精简为3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两条理念,比以前阐述得更为简洁、明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则强调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注重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实验稿中的“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等3条理念的相关内容,分别并入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之中进行阐述。

    地理课程总目标中增添了一小段文字:“下面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总目标是一个宏观的、综合的目标,不能机械、教条地加以肢解。“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两方面的修订主要集中在对目标阐述的前后顺序和文字表述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增强防范自然灾害”、“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等内容。已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吴传钧先生曾经在审定地理课程标准时说过,“因地制宜”是经济地理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用很大,要大力宣传。这次在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中补充这一条目标,而且是属于“价值观”领域的目标,体现了对“因地制宜”原则的重视。增加的其他内容则反映了近些年社会发展对强化学生“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观的迫切要求。与此相对应,课程内容部分也进行了一些调整,例如,“地球与地图”部分将“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这一条“标准”修订为“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国地理部分将“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这条“标准”修订为“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均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

    (三)删减不适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内容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删减了一些内容,这些内容或是因为实验证明该内容相对难度较大,不适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或者因为与其他学科有重合,而在其他学科学习更恰当。例如,在“世界地理”部分删去“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与发展等问题”、“通过实例说明某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等内容;“中国地理”部分删去“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根据有关资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等的内容;“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的标准要求过高,修改为“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在确定具体的删减内容时,一方面要根据实验区教师的意见,另一方面也考虑删减该项内容是否会对学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以原“世界地理”中“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的内容为例,该项内容在实际教学中遇到不少困难,究其原因,是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事实随时展不断变化,这两个概念在实际中使用存在模糊不清的状况,有些经常讲到的大国,人们都很难确切地将其划到某个国家分类中。这样的概念还要求学生“运用数据和实例”学习就更加困难,而删减这样的内容并不会对初中学生地理认知结构的形成造成缺陷,所以修订时做了删减。

    再例如,“世界地理”部分删除了“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就是考虑到该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有交叉且地理性不强的问题。

    (四)明确或细化标准的要求

篇6

关键词: 地理课程标准 可持续发展教育 实施途径

一、新地理课程标准下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现状

新地理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对可持续发展教育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之下,地理教师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必须认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掌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式,进而从根本上满足我国地理教育教学的需要。

1.教师要让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转变为实践和价值观,教师运用启发的形式采用对环境负责的行为和养成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生活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

2.与独立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相比较,高中地理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要是依托地理学科而进行的。所以,在新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被纳入地理教学之中,更是与地理德育、智育、美育等任务紧密地整合、融合、化合,自始至终地渗透于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之中。

3.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生态等各个方面,不是单一领域就能够解决的,它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其渗透性原则要求地理教师必须从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渗透于教学之中,更要关注与其他学科,以及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环境、社区环境等的配合与协调,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合力。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

1.可持续发展教育必须是可持续发展与教育的双向科学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单向渗透或者是被动接纳。在看待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两个基本的角度:一是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去看待可持续发展;二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看待教育,它是一种目标与手段的关系,就是教育被看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而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教育的目标之一。

2.从学校教育教学方面来说,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必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评价的标尺。否则,可持续发展教育就会脱离实在的、具体的对象,脱离其教育的真正价值主体,而仅仅成为一种灌输的手段,这种培养过程也只可能培养出平面的人。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新的地理课程标准自始至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素质教育思想。当前,素质教育是整个社会的呼声,可持续发展是人地关系发展的目标。课程标准研究者在对国际地理教育情况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将贯实施彻素质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课程的指导思想。

在高中地理课程性质部分中,也明确指出,高地理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互衔接的,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知识、了解认识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更深层次理解和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的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门基础课程。地理课程必须要为未来公民提供必备的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技能和生存能力。关心人口、环境、资源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全球意识,进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念。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过程中,考虑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形式,可以为学生创造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信息环境。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倡导地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相互整合,让可持续发展教育变得信息化,资源全球化,教材多媒化,并让这些优势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得到充分利用。

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在素质教育地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任何地理新概念、新思想、新知识都不可能自动带来地理教育的新发展,一定要有科学的途径与之相配合,这就是相应的地理教学的方法。结合我国现行中学地理教育的实际情形,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的途径是多角度的。

新课程、新教材不但为高中地理学科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而且对高中地理教育教学提出了全新全面的要求,要求更新旧的教育观念,科学确立起与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相符合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而理念是实际行动的灵魂,教育理念对教学起着引导的作用,所以,树立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是高中地理学科推进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第一任务。

在基础教育改革形式下,怎样将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互结合起来、和地理课程相互结合起来,是每一个中学地理教师都必须思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现代社会新的发展观念,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知识中社会现象和社会科学,自然现象和自然科学,它们是连为一体的,并不会由于人类的分类而发生任何变化。所以,针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特征,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综合导向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形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知识体系和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篇7

【关键词】 本土化 高中地理 课程资源

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一切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各种资源。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课程本身,在地理教学中同样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地理的学习也应和其它学科一样,只有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的地理教学只有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有了趣味性,才能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地理课如果上得生动有趣,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虽然高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大为提高,但思考问题仍然不能脱离直观、具体事物的支撑,学习主动性能否发挥,取决于其对教学情境的熟悉程度。而本土化课程资源就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在教学中善于联系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善于开展乡土地理实践活动,以多种教学手段呈现出来,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才会兴趣盎然,甚至还会主动要求开辟地理第二课堂。

当然学生对于这些客观存在于他们周围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有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需要教师点拨,并能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巧妙利用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使教学情境“生活化”,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如讲到城市道路格局时,有放射式、环形放射式、方格环形放射式等,介绍完后,可让学生分小组画出学校所在地区的道路网,然后由学生自己判断分析所属哪种格局,这样的格局是否合理。由于这些道路网都是学生每天接触到的、容易把道路网勾画出来,即便是住校同学也能通过同伴互助来完成。另一方面在分析这种布局是否合理这一活动中学生的兴趣会更浓,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城市道路网并没有统一的格局,是由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所决定的。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可见,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进行都需要以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为基础。

而学生参与开发各类本土化课程资源的过程,例如让学生通过围绕某一主题或一个需要解决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问题进行探索学习,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自主设定具体活动的目标,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现有的水平选定活动内容和方式,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为了获取问题的解答,常常需要多人合作、多组合作、社会多方人员共同参与才能顺利完成。在这些学习过程中,都能体现出学生学习方式在转变,由过去单纯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多元学习方式。既改变传统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要求实际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目前,地理高考更侧重于考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它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大能力。本土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考查、调查,同时对所见所闻进行分析、讨论,在其间可能又会产生很多例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办讨论会,寻求解决办法,在这一过程中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活学生潜在的探索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了地理教学质量。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成课程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把课程资源的内涵伸展到社会、学生生活、教师、家长和每一个学生。改变以往那种以教科书、教参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的做法,真正地把教材内容指向除书本以外的校内外的各个场所。所以结合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本土化课程资源,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完成课程的三维目标。

4.1 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有助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有助于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利用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能使地理教学过程建立在"由近及远,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之上。因为这种先观察、研究和熟知本乡本土的地理事物,再推知较远地区和其它国家的地理情况,是完全符合认识过程的逻辑的。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巧妙利用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这会有利于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对学生来讲,如何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也需要通过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来培养、锻炼。

4.2 有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地理学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生动体现。为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就要给学生创设环境和条件,开展一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不断学会如何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尝试去发现地理问题并努力地解决问题,锻炼自己表达、交流、反思以及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可见,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可以使地理课本中的地理概念、地学原理以及地理事物的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形成学生真实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概念以及正确的地理判断,使地理教学从传统的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

4.3 有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开展本土化地理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提高学生比较、鉴别、分析、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去关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进而去关注家乡的人和事,关注国家的以至世界的事,胸怀祖国,胸有大志。

5.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8

关键词: 乡土地理 课程资源 初中地理 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地理的喜爱与理解是初中地理教学的最重要目的,为达到此目的,需要完善教学方法,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对学生学习地理、研究地理意义重大,日后必将成为初中地理教学的必备资源,学生亦能从中受益匪浅。

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对于初中地理教学的益处

1.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主要内容介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指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地理现象、事物等,对于地理学习极为重要,尤其对于初中地理这种奠基性强,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课程而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犹如最好的教科书和校练场,地形地势、天气变换,季风洋流等,都能有较为直观的感受,初中生刚刚进入地理学习,基础概念冗杂,且未深入学习,难免枯燥乏味,乡土地理给予学子自然的感知环境,创造天然的实验场。地理本就是需要实践的课程,乡土地理资源有复杂的地形,一些地质构造能直观呈现,从天气分析大气运动,从昼夜变换感受太阳运动等。

2.在实践中理解、巩固理论,强化教学目标。作为一门实践性基础学科,初中地理并不涉及大量理论研究,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基础性概念有所了解,对一些地理现象有所认识并能够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将所学知识与现实地理现象相连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就是一个实践场所,立体生动地将书本知识展示在学生面前,由于其是由多种因素作用而成的,以此作为初中地理课程学习的资料,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等实践能力具有极大的作用,地理学习不能纸上谈兵,不深入实践无法真正对地理形成真正系统而细致的认识,这也是乡土地理资源对于初中地理课程来说必不可少的原因,二者的结合才能提高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只有亲身体会才能巩固知识,透彻理解原理与现象。

3.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地理学习来说,兴趣是最重要的老师,初中学生正处于对世界充满探索精神的时期,一切未知的事都容易吸引其注意,而课本却并不受其喜欢,至少相对而言兴趣不浓厚,单一对其灌输学理与知识,容易适得其反,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引入恰巧解决了这个问题,告别枯燥的单向式接收,能够以自身兴趣为着手点,自动探索地理奥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地理的认同感,从而激发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对世界形成科学的认识,杜绝知识无用论等消极思想,积极面对人生,体会自身价值所在,感知到自己与世界的联系,对世界具有价值,这种心理认同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引导,对学生终身均有益处。

二、初中地理如何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1.以案例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何引入乡土地理资源,使其进入初中地理课堂?首先,在教学中引入案例进行说明与讲解,例如,在地形地势介绍一章中,对于平原、高原、山峦、谷底各种复杂的地形,仅依靠教师的口头表述和平面展示,是很难使学生真正了解各种地形的构造和还原到现实世界的,这个时候,利用学生平时所见进行学习,就能够省略许多冗杂的描述,再如学习天气、气象时,如果能够对平时的天气、气象与课本进行对比,更能使学生了解其表现及成因。地理更多的是对自然界的研究,自然地理需要学生亲近乡土,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土壤、地质等的直观呈现,各种石头的成因及其特性,在生活中已经有了认识,如果能够将这些认识与书本对应,则二者就能协调融合。

2.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乡土地理。动手能力是检验地理学习成果、加强知识理解运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组织教学实践,能够有效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地理学习,研究大气运动时,对城市的热岛效应进行研究,组织学生在城市及其周边设置观测点,定时进行温度测量和风向研究,通过对地面的温度及风向研究印证城市热岛效应,还可以组织对湖水周围及其地区温度比较研究水的吸热作用,能够在峡谷地区开展峡谷效应的研究,对于湿地等对气候的影响等也可以开展实践调研活动。总之,要利用所学知识,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开展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中汇集的各种地理现象及特征,对所学知识进行印证或者进一步拓展研究,如此便能利用乡土资源对初中地理教学真正起到强化教学目的的作用。

3.分小组展开研究性活动,锻炼思维。一个人的智慧终究有限,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利用乡土资源的过程中,分小组开展研究性活动,确定研究主题,例如,学生可以研究云霞的成因,朝霞、晚霞与天气,与大气折射等的关系,模拟实验进行研究,或者创建地球运动模型,模拟其自转、公转、地球的昼夜变化,这种研究可以是对已知知识的模拟分析,也可以是对未知板块的大胆假设,总之,在乡土中发现、研究,培养地理学习的方法、路径,集众人智慧进行学习,这种研究性学习对于团队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具有极大意义。如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的生活习性的影响,就是一项极具意义,也具有乐趣的研究性课题,乡土资源与地理学习的研究性活动结合,需要具有可研究性和值得研究性。

笔者以自身研究和大量资料为依据,撰写了本篇文章,旨在促进初中地理教学的发展,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案例、实践、研究性活动等形式,是地理课堂的调味剂,也是点睛之笔,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是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作用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碧秋.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03).

篇9

摘要:乡土地理课程是教育性、综合性与发展性均较强的一门区域性地理课程。本文通过简要介绍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探讨乡土地理课程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指引方向,达到提高新时期乡土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乡土地理课程 资源开发 问题

一、前言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指的是学校师与生所处的某一具体区域内的科技人文、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反映人们文化心理且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主要包括地方文化习俗、物种生态、人物风情、地理、历史、社会科技与生活生产经验等所有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因素[1]。

目前我国高中地理课程都在使用国家制定的教材,在地理课程的教学中严重缺少对区域性教材的开发应用,并且对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区域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教材版本,这就是地理教育的弊端所在。我国地域辽阔,且各个区域的教育发展程度、社会条件及自然条件等均不相同,无法适应按照一个标准进行育是理所当然的。由此可见,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开发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意义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案例、材料、手段及条件,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开发了学生的地理思维与地理意识,这都是以往的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所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代替的作用。

(一)增强学生认知世界的能力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就是通过挖掘大家所熟悉的现象及事实,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解释、说明,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这些与自己紧密相关的地理知识,从而增强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

(二)提高地理教学的关注度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对地理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很好的宣传了地理教学,使其得到社会各界、家长、学生、教师以及学校领导更多的重视与关注。研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让人们对当地的人文、自然有更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运用地理学的规律、原理,可以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从而提高地理学科与地理教师的地位。

(三)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渴望认识世界、力求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一种意识倾向,此倾向与一定的情感相联系,它不仅是引起并维持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学习的推动力[2]。若能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巧妙的运用乡土地理中气候环境、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的实例,唤起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便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分析

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缺少制度保障

受当下应试教育影响,学校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受高考升学压力的限制。而且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与其他拥有通用教材的学科课程有所不同,其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渠道、方面要少得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所要面临的压力。现行的高考制度无法有效地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展开全面评价,并且学校在财力、人力、课时的安排上往往优先照顾高考必考的学科课程。

(二)教师缺少开发的意识与能力

学校与教师都是机械地执行规定的课程计划指令,并不具备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并且教师的在职培训与职前培养都很少涉及到课程资源的相关概念,所以,其缺乏对课程资源的开发、运用及识别能力。长期以来教科书是不少教师唯一的课程资源,对于类似乡土地理课程这种国家没有规定教科书的内容的课程,许多教师都不知道应怎样去教,更不知道怎样去开发、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三)乡土地理资源开发的结构缺少全面性

由乡土地理资源的内容和素材来看,其偏重对知识资源尤其是有关所用学科的资源开发,而忽略其学科的新进展及各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远离学生生活。再由乡土地理资源的载体来看,乡土地理资源开发通常偏重文本资料,而忽略一些非文字资源如文化景观、生态资源等各种各样的载体形式的开发。由乡土地理资源的分布来看,其偏重乡土地理资源的校内开发,忽略乡土地理资源的校外拓展及利用,其中包括科技馆、展览馆、博物馆与公共图书馆等课程资源和生产生活经验、传统文化、民间习俗、乡土地理等乡土资源[3]。

倘若无法根本上改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结构过于简单化的现状,则无法充分实现环境、财力、物力、人力等因素的资源优势,也就无法提供丰富的乡土地理学习资源,难以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更无法实现开发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地理教学目标。

(四)学校与专业团体、机构及专家之间缺少联系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源自于学生的社会生活与学习生活,而不是一个特定的知识体系,其立足于解决学生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或者其他问题,所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当更多地去到社会中寻求、开发并利用。对于学校开发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而言,校外的专业团体、机构及专家不仅是一种人力方面的资源而且是一种智力方面的资源。如果教师与学生仅封闭在校内进行自我研究与摸索,就不能引进新资源,更不能开拓师生的知识与视野。

四、结语

在乡土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认真落实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地方性、时代性与实践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教学过程与目的探究性与服务性。不仅要紧密围绕乡土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原则,乡土地理研究与地理教学相结合的原则;还要始终坚持注重实践,注重知识创新、综合、迁移的原则等;全面贯彻“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个别与整体相结合,国情与乡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使乡土地理资源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参考文献

[1]宋 文.济宁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2,4:1-5.

篇10

关键词 高职院校;旅游地理课程;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2-0094-02

Tourism and Geography Teaching Means Refor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New Times//Yu Zengyuan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Curriculum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roposed new teaching means reforming accordingly.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tourism and geography curriculum; multimedia teaching

Author’s address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China 264025; Weif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Shouguang, Shandong, China 262700

1 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旅游业已成为21世纪中国最有前途的朝阳行业之一,大力培养技术应用型的高素质旅游人才就成为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主要任务。而高职旅游专业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又成为关键之关键。下面笔者就高职旅游专业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谈谈自己的看法。

2 高职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和网络化的出现,高职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存在越来越多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的情况。

1)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使教师凭着教材按课时在课堂上“念经”,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原理,结业时考几个“死题”。

2)教师教学手段陈旧,学生没有感性认识。教师上课是“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张嘴巴”,教师讲景点,学生凭想象去把握,学生听了课后没有感性认识,收获甚微。

3)教师知识面窄,影响了学习知识的增加。由于学院经济等方面原因,教师手中只有教材,没有机会到外面“观光旅游”,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精彩。

4)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没有实践能力。教师教学只强调教材,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1)主观方面,教师教学观念落后,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方式上,没有改革创新精神;2)客观方面,学院财政困难,现代教学手段和设备数量不足。

3 改革高职旅游专业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手段的思路

根据目前高职旅游专业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进行改革。

3.1 制作高质量的CAI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随着多媒体教室的建立,为教学的现代化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证。近几年随着多媒体课件软件的不断推出,使得课堂教学摆脱黑板、粉笔成为可能。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并茂,学生可视性强,实践感强,信息量大,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如采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的教学课件,就可做到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在制作时,可用从网上直接下载的各旅游景点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来补充书本上所没有的旅游新景点的文字介绍和图片资料,大大充实教学内容。总而言之,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使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教学的效果大大增强,为加快旅游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3.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以数字化方式,用图、文、声、像、动画等信息来表现学科教学内容和过程,用来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教学任务。它具有交互性强、科学性强、学习效率高和重复性好的特点。对于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强的旅游地理学课程而言,尤其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跨越时空界线,帮助学生建立起认知对象的特点,把旅游地理课中那些时空跨度大的抽象概念用图片、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手段形象生动地在屏幕上展示出来,使得原本难以理解和接受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记忆。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课堂上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交互运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牢固地掌握区域旅游资源的特色,达到高质量的教学目的。

3.3 不断通过各类地图强化学生学习旅游地理知识必备的空间观念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直观教具,也可以说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旅游地理的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主要旅游地和主要旅游线路,具备自助旅游能力,这就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旅游地图的技能。旅游地图是一种内容丰富、图例清晰的旅游地理教学的直观教具,经常运用地图教学也是旅游地理教学的重要特色。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可以把似乎零散的旅游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条理化,能够清晰地呈现出旅游地理知识的规律性,使一些复杂的、抽象的旅游地理事物化繁为简,转难为易,有利于学生准确再现旅游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有利于学生把零散的旅游地理事物条理化;有利于学生认识旅游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有利于学生建立地理的空间概念;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地理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智能。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紧密结合旅游地图进行课堂教学,把每节课讲到的名山大川旅游热点都一一落实在图上,并不断强化学生的旅游地理位置推理,理解各地的特产、风俗、饮食等特征。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旅游地理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和使用地图的技能,建议学生人手必备一本旅游地图册,并随时把听到的旅游景点对应到具体的地图上。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旅游地理的兴趣,而且由于教师经常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学生也认真运用地图学习和复习旅游地理知识,逐渐养成了运用地图的习惯。

3.4 建立实习基地,加强实践教学

以导游职业能力训练为目的的综合实践职业能力一定要通过与一定职业岗位相关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它不能像知识那样可以依靠传递甚至灌输的方式来掌握。虽然在课题式学习和情景模拟学习中,设计的问题是基于真实职业背景下实践性强的任务和课题,但终究带有模拟的色彩。要把职业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旅游院校和专业要加强校企联合,建立自己的实习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保证。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实践的主题和方式很多,如自助旅行,开展义务导游活动;到某景区实地调查,判断旅游资源类型;实地考察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保护现状和破坏情况,并提出保护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措施;设计特色旅游线路;等等。

参考文献

[1]张新,杨汉涛.论旅游地理学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时代经贸,2006(12):142-143.

篇11

一、课程性质更丰富

2011版《地理课程标准》将地理课程性质在“区域性”、“综合性”的基础上增加了“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使地理课程的特征更具体丰富。新标准关于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的设计,清晰地体现了课程性质的新要求。

在“思想性”方面,强调地理课程要“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赋予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 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全新内涵,体现了地理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与融合。

例如,“中国地理”中“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以及“活动建议”中安排讨论“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等内容都体现了很强的思想性要求。

“生活性”强调“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这一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地理视角认识、欣赏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丰富精神体验。

例如,“地图与地球”中“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世界地理·居民”中的“活动建议”——围绕“住乡村好,还是住城市好”组织辩论,“中国地理·经济与文化”中“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活动建议”——围绕“高速铁路(公路)建设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辩题组织辩论等内容都体现了地理课程的“生活性”特征。

“实践性”强调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这一变化体现了地理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中国地理”中增加了“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传和公转”这条标准,删去了相应的“活动建议”,明确了这条标准是必须进行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原来可随意选择的“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进行体验学习和发现学习,这对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有着积极的影响。

又如,“乡土地理”部分的“活动建议”删去了“围绕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开展地理调查,提出合理建议”和“通过班级或小组讨论,就家乡某一方面的发展提出设想”等活动,鼓励和提倡开展操作类、体验类、室外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在“活动建议”中增添了更为具体的“开展为实现家乡的绿色生活献计献策活动”的内容。

二、课程理念更简洁

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2011版《地理课程标准》关于课程基本理念的阐述由原来的6条减为3条,“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等内容分别并入“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之中进行阐述,精简后的课程理念更加清晰。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两条理念的表述,意涵更为具体明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则强调“地理课程要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树立全面的课程观,具备开发、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转变“教教材”的陈旧观念,拓展地理课程学习空间,为学生发展搭建更为广阔的课程平台。

三、课程设计思路更清晰

新标准关于“课程设计思路”的表述由原来的5条减为4条,虽然条目减少,但主要内容并没有减少,只是将原来的表述进行了整合,此外,还删去了两段“例如……”的文字。变化后的“课程设计思路”逻辑关系更加清晰,尤其是新增加的“地理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此图原来位于实验稿《地理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与设计思路同时呈现,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课程设计意图。

四、课程总目标体现较强时代特征

对于地理课程总目标的表述,突出强调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体而言,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维度,根据初中学生心理年龄特征降低了认知要求,删去了第二条目标中的“认识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这一内容。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维度,将地理学习的思维过程由“抽象、概括”等改为“分析、归纳”,认知要求更具体。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维度,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增强防范自然灾害”、“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等更为具体的描述性文字内容,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彰显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维度在促进学生成长方面的价值。

五、课程内容稳中有变

1.新标准删除了初中学生认知水平不能达到或在高中阶段要学习或在其它学科学习更恰当的内容

篇12

关键词:中学生;区域地理;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2-0173-04

一、问题的提出

区域地理历来是我国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内容。这主要是因为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重要核心,也是地理学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以区域地理作为主要学习内容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以区域地理为主要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本次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将7~9年级《地理》分科课程的内容定位为以区域地理为主。

本次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其中,《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条规定:“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条规定:“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2]无论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都将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动机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首位,显然本次课程改革将其提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本研究从学生的角度对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区域内容的选取进行研究,旨在让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编制者和中学地理教科书的编写者以及广大的中学地理教师了解学生眼中的中国区域划分情况和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的兴趣所在,以帮助广大教师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好地达成地理课程标准的目标。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了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真实的信息,还对25名学生、10名中学地理教师和2名在大学教授中国地理的教师做了访谈。

(二)调查对象

为了使本次调查具有代表性,在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笔者从青海、山西、山东、内蒙古、北京、河南六个省级行政区随机抽取了高中和初中学生800名作为调查对象。被调查的学生既有女生,也有男生,既有高中学生,也有初中学生。调查对象的分布和构成情况见表1。

(三)研究过程

在明确研究目的、收集所需资料之后,围绕研究主题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征求部分专家的意见后,又对问卷进行了修改,之后,先从浙江省某中学抽取40名学生作为测试样本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原来的项目内容、排列顺序加以改进,再确定了调查问卷,最后进行正式调查。

(四)调查结果的分析手段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问卷658份,回收率为82.25﹪。

三、结果整理与分析

(一)中学生印象中的区域特征

从被调查者填写的情况来看,各大区域中在学生印象里最为深刻的,大多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涉及的范围很广,主要有饮食、建筑、风景、经济、气候、景观、特产、歌舞、河流、自然灾害、人口、地形、资源等,例如北京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西北的沙漠、新疆羊肉串、青藏高原独特的风光等,越是他们感兴趣、越是新奇、越是贴近生活的事物,他们的印象也越深刻。另外,在学生印象深刻的地理事物中,只有部分内容是从地理课堂学到的,大部分地理知识,例如青岛啤酒、天津狗不理包子、青藏高原粗犷的歌声等都是在生活中学到的。

(二)中学生所感兴趣的区域地理知识及对区域地理的兴趣

学生所感兴趣的区域地理知识主要有名胜古迹、民族风情、生活习俗、资源、经济、地形、发展前景、建筑、珍稀动植物、小吃、旅游景点、奇闻异事、气候、风土人情、各地区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教育水平、知名学府、各地涌现的名人、人们的生活、交通状况、各区的城市、军事、服饰、各地特产、、人口、环境保护、知名企业、语言、名山大川、种植的农作物、传说、工农业状况、歌舞等。

从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对于贴近生活并能与自己产生感情共鸣的区域地理知识兴趣较浓,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开始关注各地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约有5﹪的同学对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等问题感兴趣,显示了学生们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

超过半数的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有一定的兴趣,但是他们的兴趣,尤其是初中学生的兴趣并不是建立在了解区域地理知识的价值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从区域地理知识中“求新、求奇、求乐”的基础上。还有约40﹪的同学对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的兴趣一般。

绝大多数学生非常想了解我国各个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知识,表明学生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还有几名同学在选择了“想”之后,后面又特意补充了一句:“只可惜不知道。”

(三)中学生对中国区域划分的看法

分析发现,约占42.4﹪的学生对四分法,即将全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表示认可,理由主要是这样划分简单、不烦琐,便于学生记忆,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突出各区的区域差异。这种结果除了说明四大区域的划分方法确实较为合理外,也说明了四大区域的划分方法经过几年的采用,已经对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分析也发现,目前存在于中学生头脑中的中国区域的划分方法五花八门,区域的概念模糊不清,非常零乱,在他们的头脑中存在着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东南地区、华西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部季风区、西部非季风区等多种区域的名称,大部分学生头脑中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国地理区域概念,甚至不知道自己学校所在的区域。例如青海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学校到底属于西北地区还是青藏地区,甘肃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学校到底属于西北地区还是北方地区。

四、结论与启示

一是中学生所喜欢的区域地理知识有生活化的倾向,对与生活贴近的名胜古迹、民族风情、生活习俗等知识兴趣较为浓厚,而对于自然地理的一些原理兴趣很淡漠。另外,地理课堂已不再是中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途径,特别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电视、网络等成为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一条重要渠道,报纸杂志、外出旅游等也是获取地理知识的补充渠道。而且,学生通过地理课堂以外的途径所学到的地理知识甚至比在地理课堂学到的知识记得更牢固、印象更为深刻。

与教学大纲相比,无论高中还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没有根本的变化,但新的课程目标中增加了“过程与方法”,明确提出地理教学不仅要关注最终的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必要的知识获取和学习成果展示过程、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同知识、技能一样是地理课程的总目标。另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列为新的地理课程的目标之一。地理课程总目标的变化对教师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要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首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

地理课程标准的制定者、中学地理教科书的编写者和广大的中学地理教师,应千方百计增强地理课程、地理教科书和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努力培养中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对于中国区域地理知识,初中学生往往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想象和创造热情,尽管这种想象有些过于幻想和片面,但我们应该给予鼓励。因此,中学地理教科书的编写者在编写中国区域地理部分时,还应适当增加一些激发学生地理想象的内容。

二是目前存在于中学生头脑中的中国区域的划分方法五花八门,区域的概念模糊不清,非常零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我国的中学地理课程至今尚未出现一个得到大家公认的中国区域地理划分方案,近几年出现的四大区域的划分方法尽管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不同时期甚至同一时期编写的教科书中有不同的中国区域划分方法,这种局面势必造成学生头脑中中国区域概念的模糊。

笔者曾对我国20世纪初至今颁布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较为典型的中国地理区域划分方案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中学地理课程中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总体来看,我国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经历了一个“不划区、分省讲述将位置邻近的省区合并在一起讲述分区”的过程。而且分区方案五花八门。

(2)受到生活中普遍沿用的区域概念的影响。例如,学生们从平时的生活中经常能听到“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等以所在区域命名的大学名称,或者从电影电视等其他多种渠道能听到许多区域的名称,但有些名称与地理教科书中的区域名称不相一致,使得学生无所适从。

考虑到既符合区划的原则,同时,出于尽量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区域概念保持一致,以避免混乱的想法,笔者认为中学地理课程中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区域应该是有层次的。首先,按照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把全国在三大自然区的基础上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个区域,然后再对每个区域根据区域差异进行进一步划分,例如,北方地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2)为了与日常生活习惯相一致,将全国划分为华东、华中、华南、西北、东北、华北、西南等区域,然后做一下补充:“人们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将我国东部地区划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当然,究竟划分为哪些区域,要经过科学的研究。有人可能担心这样划分,区域数目太多,其实,对于国土面积如此辽阔,地域差异如此之大的国家,划分出七八个根本不算多,只要我们研究一下世界其他一些大国中小学本国地理,就会发现,世界上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本国地理分区的数目一般较多,最多的有二十个左右。例如在英国中学高年级《英国地志》中将全国分为十八个地区,美国的一些小学地理课本把美国分为七个大区。原苏联实行九年一贯制,九年级学习苏联经济地理,其中把俄罗斯分为十个区域进行讲述。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在充分研究和征求中学地理教师的意见后,最终对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地理教学只做了如下规定:“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分区部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而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具体区域的划分和选择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决定,以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例如,本标准规定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和五个国家。”[1]中国地理教学至少选择五个区域。至于中国地理的五个区域的大小和具体范围都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自行决定,只要是五个不同尺度的区域即可。只对区域选择的数量进行规定,一方面保证了学习的覆盖面和数量,另一方面,通过减少必学区域的个数,可以加深对所学区域的印象,掌握学习和了解一个区域的方法,并在需要的时候迁移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上。

从目前使用的新课程标准教材来看,虽然选择的主要区域大部分还是相同的,但是已经开始有了一些差异。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中对于区域地理所做的这种规定,虽然避免了无休止的争论,但是,中国区域划分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所以,我国中学地理课程中中国区域划分的问题仍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韩渊丰.中国区域地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地理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赵松乔.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一个新方案[J].地理学报,1983.

Research of China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Geographical Knowledge

about the Chinese Regions

SHEN Da-kui

(School of Education at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Shaanxi, China)

篇13

学生负担过重是困扰教育多年的顽症,它严重阻碍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使新世纪的人才过早地背起了沉重的包袱。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国家教育部三令五申,颁发了不少文件;大小报刊频频呼吁,刊登了不少文章;小学升初中也取消了统一考试而改为就近入学等等。这些措施,使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仍存在不少问题。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中,再次提到“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并将其确定为改革试点十大任务之一。可见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因此,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一个优质、高效的学习氛围,是新时期教育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现实教育弊端,提高国民素质以及适应新世纪挑战的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初中生课业负担过重,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这早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减负不是单纯的减轻书包重量、减少作业量,而是要顺着学生的心理,培养、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教会他们各种适合的技能,锻炼他们的意志,磨练他们的性格,为青少年时代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教育形成决策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本着在微课资源的支持下提高课堂效率,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家庭作业效率的思想,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策论,为地理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的实施起到指导作用,对于加深教师对学生课业负担问题严峻性的认识,促进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推动地理教育教学改革或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今热议的微课程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湖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提出的。Penrose认为微型的知识脉冲只要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能够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取得相同的效果。Penrose提出建设微课程的五个步骤:罗列课堂教学中试图传递的核心概念,这些概念将构成微课程的核心;写出一份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用麦克风或网络摄像头录制以上内容,最终的节目长度为1-3分钟;设计能够指导学生阅读或探究的课后任务,帮助学生学习课程材料的内容;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

在我国,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于2011年正式提出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胡铁生老师主持的研究课题《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我国多个地区的教学研究人员、一线教师也在勇于实践,不断思考反思,不断归纳总结这种新型教学资源,如推出“信息化教学专题”“精彩导入”“合作学习”“情景探究教学”等专题,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利用微课资源减轻学生初中地理课业负担的研究,从微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实施,不仅在新的网络技术环境下、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资源开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微课程资源”减轻学生初中地理课业负担这一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界定和梳理,内容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这将依赖一线教师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广泛的实践。

四、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

(1)掌握初中生地理课业学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基础上,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普通中学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习惯差异和课业负担,以供参考借鉴。

(2)把握普通中学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出现的原因,对调查的资料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初步了解普通中学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出现的原因,为制定相关策略提供可行性依据。

(3)掌握我校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及成因。通过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调查教师教学现状及学生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掌握教学活动的基本情况,为制定优化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4)探索微课资源应用下,优化课堂教学的具体对策与方案。通过对前期获取的资料整合,地理老师集体研究探索借助微课资源如何优化课堂和课后教学,为学校的地理教学提供决策性的指导依据和对策方案。

2、研究内容:

(1)分析学生地理课业中负担问题出现的成因。

按本校初中二个年级(初一、初二)、外校初中二个年级(初一、初二各两个班)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个案分析等方法,了解初中生地理课业学习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其原因。

(2)了解我校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及成因。

在观察了解本校初中地理老师的教学现状,掌握教学活动的基本情况的同时发现问题。

(3)提出具体的探索微课资源应用下,优化课堂教学的对策与方案,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制定构建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评价体系。

3、研究对象: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通过选定的实验班级(初一2班)和教师(罗志欣)M行实验验证,实时监测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状况,比对实验前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成绩等的转变,再进一步构建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评价体系。

4、研究的方法:

篇14

地理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 设置 关系

校本课程作为课程体系中的必学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各地的自然地理区域存在差异性,所以校本课程要求自行设置,这既给各地编制校本课程带来了不确定性,同时也给各校编制校本课程留下了想象和创新的空间,体现了校本课程的区域性和具体操作的可实践性。

对校本课程缺少明确而又详细的统一要求,有的学校在编制本学科的校本课程时对校本课程存在理解偏差以及对其系统性、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校本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厘清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

一、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在形式上的关系

1.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既不是国家教材内容的补充,也不是国家课程的翻版。它首先是国家课程中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通过国家地理教材的学习去认识、感知、评价我们的生活环境,并在生活中发现、认知以前没有关注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认识区域环境的美,让这些来自生活的地理认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更好地利用和保护环境。同时,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环境来认识国家地理课程中那些抽象、枯燥的地理现象和事物,让地理事物和现象变得形象、具体、生动、鲜明,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家课程中的地理知识。

2.编排体系

根据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以及区域的实际情况,在编排设计方面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人文特征

主要是当地交通、建筑、服饰、经济、饮食、民族及其他具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习惯、人文景观等。

(2)自然现象

区域内的地形地势、地貌特征、自然景观、河流分布、气候等特点。

(3)社会实践

包括对当地地形特征的考察;风俗习惯等人文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资源分布的特点及与经济产业之间的关系;生活环境的污染状况及保护情况的考察;气象观测等。

校本课程毕竟区别于国家地理课程,在设置上更强调个性化和创新性,突出校本课程的可读性和通俗性,主要区别在以下三点。

①突出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在保证知识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同时,突出教材的可读性、可探究性,在阐述当地区域的一些自然或人文特征时,通过大量学生们熟知的具体案例入手,经过探究、分析而获得乡土地理知识。

②影视的欣赏。在介绍部分区域知识时,可安排有针对性的影视欣赏,通过近些年各地各单位宣传、展示昔日皇家猎场而拍摄的各类专题片,通过优美的视听画面来介绍区域的地理特征,有助于理解课程中的知识并收获新知识,内容生动、形象。

③注重实践性。根据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校本课程的特点,除了教材中阐述的一些知识外,许多知识的形成来自学生们的实践活动,包括气象观测及其他乡土地理的考查,学生感兴趣的乡土地理课题等等。

(4)素材来源

校本课堂教材所用素材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的搜集,通过网络、走访、调查等方式,多渠道采集课程所需的素材,二是学生提供,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县各地,他们对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特征、经济特点、经济建设中的问题以及风俗习惯等一些人文特征比较熟悉,而且利用假期要求学生利用走访等形式,向家里的老人了解当地的习俗等。然后,将搜集到的素材集中到课程组,经整理、选择使用。

3.实施的效果

通过这种编排设计,通过学习将从国家课程中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能更好地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并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家乡的发展献言献策,反过来,又可以通过那些熟悉的事物、现象、案例来更好地学习、诠释国家地理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

二、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在内容上的关系

1.内容的一致性

国家地理课程与校本课程在相当多内容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致性。为了让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有更多的通融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对校本课程在内容的设置上就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两者之间互为范本,通过对其中一种的学习,从而掌握此类知识的方法、技能、要求等,作为经验对另一种课程的学习就变得容易了。

例如,七年级地理下册,主要学习世界不同区域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国家的课程内容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做了具体的规定。

(1)在地图上指出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5)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6)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7)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8)用实例说出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9)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在国家地理课程的设置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本学期对校本课程进行了相应的设置。

(1)围场的地理位置、相邻的县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根据相应的资料概括围场自然环境的特点。

(3)根据相应的资料,分析围场的农业特点,并能简要的说出围场薯(马铃薯)、牛(肉牛养殖)、菜(时差菜)的分布特点,能分析自己家乡的农业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4)根据资料说出河流的分布及特点。

(5)根据资料分析围场民族的构成,并通过实例说出围场的民俗。

(6)通过实地考察家乡的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7)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围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围绕这些设置上的要求,地理教研组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七年级地理校本教材下册进行了认真的编制,全册围绕设置要求,共设计了5章10节内容供学生们学习。

校本课程在使用过程中,学生活动的空间很大,大部分内容完全可以通过课上学生间的交流得到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没有压力,能畅所欲言。

2.校本课程的前瞻性

既然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在内容上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那么为了让校本课程为国家课程的学习提供借鉴,校本课程的内容进度相比国家课程的进度要稍快一点。国家地理课程内容枯燥,一些概念、术语内涵深奥,对知识的阐述概括性又强,缺少生活实践的对比分析,因此国家地理学科被认为是最难学的学科之一。而校本课程主要介绍的是学生们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因此对里面介绍的山山水水、地形地势、植被特点及各种风土人情都比较熟悉,这样就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学习来理解国家课程里面所不能理解的知识,让校本课程的学习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课程。也就是说,先从校本课程的“易”入手,然后再到国家课程的“难”。这些前瞻性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1)概念的理解

国家课程对概念的描述抽象、概括,缺乏形象性和具体性,学生们难以形成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如果将这些概念引入到校本课程,通过家乡熟悉的案例来诠释这些概念,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对学习国家地理课程中相关知识也有好处。

例如,初一上册国家地理课程就有了山地、盆地、高地、平原等地形概念,而校本课程里必然也会出现这些内容,这样在授课时间的安排上排在了国家课程之前,在初一上册校本课程的第一章第一节就是围场的地形地势,让学生从围场的自然特征来阐述这些概念:围场是典型的山地地形,学生可以直接对实物的观察来概括山地的定义,另外,围场的北部是坝上地区,相当多学生都去游玩过,这样通过学生的描述以及图片的展示总结坝上的地形特点,并告诉学生坝上其实就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这样学生们就对高原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概括出高原的定义。同样,利用实例并从中概括出盆地、丘陵等地形的概念。

(2)现象的分析

校本课程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编著强调可读性和通俗性,而且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阐述、分析主要以案例分析和学生活动的形式,通过对地理现象的分析来引导出对相关知识信息的学习,这种方法易于掌握和理解,也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校本课程知识以及学生探究活动的难度,注重学生学习情感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例如,学习“围场的农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时,教材首先介绍了农作物的种类,并设计了“围场农作物分布图”,学生观察、了解分布情况,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内容:请班里家在农村的学生说出家乡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及自然条件特征。然后,通过家在农村学生介绍的案例,讨论分析围场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既了解了本县的农业发展状况和前景,也为国家地理课程中类似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借鉴。

3.校本课程的拓展性

校本课程的设计和编排,必须要与本县的实际结合起来,内容的设计必须针对本区域的特色,因此在内容与空间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拓展,体现出与国家课程的差异性,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校本课程中对于拓展部分有许多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形式出现的。

(1)国家课程知识在乡土地理活动中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了初二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之后,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校本课程里设计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学生们利用假期或活动日,通过对县资源局以及实地走访调查,围绕县域在自然资源开发、节能减排等方面,开展调查活动,可以用小论文、展板、图片等形式,宣传节能减排,增强环保意识。

(2)县域经济中学生对家乡综合发展的关注

这是校本课程里很重要的内容。围场是农业大县又是旅游大县,作为清代皇家猎场,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为了打造旅游强县,恢复重建了一些历史遗迹及其他一些旅游基础设施。另外,围场是马铃薯大县,西部和中部有广泛种植,并对马铃薯进行深加工。那么初二上学期的校本课程里就设计了这样两个社会实践活动。

①为吸引八方游客,打造旅游强县,仅县城西部的庙台沟,就重建了一座古庙、三处农家院和一处度假村,修建了广场和停车场等设施。这些年游客明显增加。但也带来一些问题,旅游设施的修建、游客的增加,给环境带来了压力;由于配套设施没有跟上,造成住宿难、停车难、交通难;另外,大量黑导游、黑出租,甚至街道两旁、景点出现私搭乱建现象,这些都有损于围场旅游形象。请你通过走访、考察等方式,以“如何净化旅游环境,提高围场旅游知名度”为题,以调查报告、图片等形式,为县域如何打造旅游强县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