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小学补习教育范文

中小学补习教育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4-13 10:27: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中小学补习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小学补习教育

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B-0010-02

校外补习教育主要指中小学生参与的学校正规教育之外的课程辅导或补习活动,它是中小学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虽然到目前为止,补习教育存在的合理性还有待商榷,但其火爆的背后必定有其成功的缘由,本文试图通过透析校外补习教育的兴盛阐述我国当前中小学学校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教育教学方式单一

众所周知,校外补习教育的教育形式与正规学校的教育形式不同,多以小班授课或一对一辅导见长,易于因材施教。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补习教师不仅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培优”,而且还能够在尊重学困生的基础上进行“补差”,将趣味性和课业内容结合起来,教育教学形式可谓灵活多样。补习教育的老师一般不是先武断地让学生跟上自己的教学思路,而是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在此基础上以自己的知识和方法来适应每个学生的独特思维方式。纵使补习教育的师生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建立在“金钱关系”之上的,但补习教师往往能够将知识与方法在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一并授予学生。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花钱在补习课堂上“买到了民主和自由”,姑且不论学生能学到什么知识,单就学生主动向教师提问、敢于跟教师进行讨论这一点精神氛围而言,就与正规学校有诸多不同。虽然当前学校也鼓励学生提问、发问,但大多教师愿意回答“体面的问题”,亦即说,如果学生提问的问题过于简单,一方面教师可能不予作答,另一方面,基础差的学生本身也可能会因为自己过于简单的发问丢掉了“做人的尊严”,往往就会碍于面子而不敢提问。

另一方面,补习教育在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上能够灵活自如,因材施教。补习教育机构的教师在因材施教时,不仅仅囿于对学校课程的教学安排,而是能熟练地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设置相应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进程;不仅能够根据一定的教学进程拓展其他相关的知识内容,而且能够把对知识的学习从专题延伸至综合,能使知识的讲解摆脱教案的束缚,能让学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简单的问题“理解化”,让学生一听即懂。诚然,也并非所有补习教育机构的教师都能如此因材施教,但相对而言,大部分补习教师都能尽职、灵活、不失幽默地因材施教。虽然正规学校的很多教师教得也很卖力,却难以突破照本宣科式的桎梏,不善于归纳和总结,不善于对知识进行理解性的自我构建。由此反观当前的学校教育,基本都是标准化的大班授课,无论是针对每个学生所持疑惑问题的解答,还是结合教学进度进行灵活的自我构建,都是很难展开的。在学校较大规模的班级中和班级授课形式下,学生个体的需要很难得到重视和满足。现如今,大多数中小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就是背诵,对学习本身很少感兴趣,得高分是他们唯一的学习动机。实事求是地说,我国当前虽然在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上下了不少功夫,但在教育实践上还不够精进,迫于升学压力,学校教育还没能真正扭转“假启发式”的局面,依旧没有打破“真填鸭式”的应试教育。

二、学生课业评价方式片面

如果说补习教育的兴盛是由应试教育模式直接导致的,那么当前对学生课业评价方式的单一性应该也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从某种程度上说,校外补习教育形成的规模越大,生成的影响范围越广,昭示着应试教育的“运行轨迹”就越明显。虽然校外补习教育也是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的,换言之,补习教育的存在也是与学校应试教育相适应的,但补习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却是学生发展性教育评价实践的领跑者。长期以来,大多数补习教育机构均把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作为补习教育的第一课,他们能帮助学生找到跟进学习的切入点,而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对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基础上。不管基础怎么样,学生每解答对一个小题目,每获得一个新的思路,哪怕是不成熟的,都会得到教师的极大鼓励。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尽管补习班也有“拔苗助长”的嫌疑,尽管补习教育没有摆脱为提高升学率服务的窠臼,但客观上它不仅为“吃不饱”的学生准备了他们需要的知识,而且也为“胃口不好”的学生开启了学习的欲望。

应试教育异化了教育的本真,扭曲了对学生的评价。虽然我国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改革已推行多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引起了教育思想的更新,但依旧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教育教学依然没能脱离高考的指挥棒,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虽然考试制度是从我国是人口大国的出发而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但却在客观上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扭曲了对学生的科学评价。随之也派生出很多负面的评价“视角”,譬如,在家长眼中最好的孩子是能考高分的孩子,在老师眼里最好的学生是升学有望的学生,为了成绩,如此种种,无不扭曲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评价,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扭曲了学生正常的心理发展,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众所周知,德、智、体、美、劳这“五行”并行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而如今的教育“唯分数和升学率是图”,人文教育、情感教育、素质教育形同虚设。因为学校和教师多抽一点时间搞素质教育,就很有可能会使学生输在应试教育的起跑线上,如此一来,学校升学率不高恐怕还会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入学率,来读书的人少了,学校会面临诸多“不景气”,因此,可以说,应试教育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为了学校的生存。从教育的最高使命而言,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大利益所在,也应是学校评价学生发展的正确途径,而如今的学生发展评价方式令人担忧,它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存在价值,更有甚者,很多学生和家长为了高考丧失了亲情和理性。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属于新时期的学生,以如此方式评价学生,长此以往势必会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不利。

三、优质教师资源短缺

由补习教育的火爆我们大概可以推知,优质的师资应当是学生接受校外补习教育的首要选择。客观地讲,大多数校外补习教育机构的教师都能通过一种超常规的教学模式,既使知识得到传递,又使方法得到传授。因为这些教师在准备带学生的时候都立下了“带兵军令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补习教师的教学能力还算是过硬的。当前很多教育培训或补习机构多方集纳优质师资,为广大应试学生和家长召集了一大批“决胜的军师”,因此尽管看似普通的请家教补习现象,却反映出学校教育优质师资短缺的教育问题。优秀的教师不仅能够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获得成绩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能进行畅通的思想和感情交流,学生能够深受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作风以及意志、品质的影响。目前,虽然国家在教师培养和师资培训上进行了很大的政策和财力倾斜,但优秀的师资依旧不能满足基础教育教学的需求。这不仅表现在优质教师量的不足上,而且表现在师资布局结构的不合理上,主要体现在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优秀教师布局分配不合理,城市和农村的优秀教师布局不合理,而且后者在数量上总比前者少。应该说,优质的师资是推动提升教学质量,增长学生知识和完善学生素质的关键与核心,学校没有优秀的教师,即使有再好的基础设施也只是摆设。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核心又是教师资源的配置。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的师资配置方式也开始由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原本是基层或普通学校的优秀教师逐渐流向生活条件更好的发达地区或重点学校。当前这种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而产生的“名师短缺”现象,造成优秀的教育资源比较匮乏,许多学生在学校没有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学生被迫接受不太适应其教学方式的教师,进而导致对课程产生厌倦,这种现象似乎只有通过校外补习教育才能得到一定的缓解。

四、部分教师行为乃至师德存在不足

首先,相关研究表明,大约有37%的参加校外补习教育的学生认为参加补习的原因与学校教师的教学态度有关。同时,据国内关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学生喜爱教师的程度与对该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程度密切相关,一致率达95%以上;而学生对教师不满意的程度也与对该教师所教学科的不喜欢程度有关,相关程度达80%。虽然参加校外补习的学生也不乏成绩较好的,但应该看到,参加校外补习的学生大多是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的“潜力生”。为确保升学率,一些教师把更多的爱和关注投到那些成绩好、升学有希望的学生身上去,令人诧异的是,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实行“订单提问”,看谁有升学的希望就把大部分解答的时间“奉献”给谁,那些基础差的学生也只能算个陪读而已!教师的这种行为客观上疏远了与大多数学生之间的关系,致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互不信任的“壁垒”,增加了相互间的“歧视”和“怨言”,无奈之下,很多学生只能另请高明(请家教或参加校外补习班)。其次,有些教师特意“照顾”的学生不一定是成绩好的学生,而往往是有“背景”的学生,这一类教师具有很强的功利色彩,善于因“财”施教,依“礼”待人。虽然这种行为被全社会所诟病,全然不符合教育公平的宗旨和教育改革的原则,但一些教师由于缺乏道德意识,依旧我行我素。最后,一部分本身从事校外补习教育的教师,虽然能够在课堂上对学生一视同仁,但由于他们大多都吃到了“高薪补习”的甜头,在课堂上往往保留“看家本领”以留为课后换取补习费用。总而言之,当前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教师,虽然在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上比以前有所提升,但教师的师德问题却令人担忧,如不及时纠正,阳光下的事业也会布满阴影。

篇2

校外补习学校教育中小学生一、校外补习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一)校外补习在学科内容的深度上对学校教育进行了一定拓延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部分学校都严格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均衡分班,既相对均衡师资配备,也相对均衡生源优劣。在“中小学生校外补习状况及规范化管理对策研究――以湖南省娄底市和湘潭市为例”的课题研究问卷调查中(以下均简称为“问卷调查”),有一组这样的数据:1252份有效问卷中,曾有74.2%的孩子参加过校外补习;同时,有89.34%的孩子平时成绩都在80分以上。由此可见,参加校外补习的孩子中以成绩优异者居多,这些成绩优异的孩子由于自身学力大而没有在学校教育中吃饱,因此,他们迫切地想在另一片天地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学习成效,这样,校外补习伴随着学校教育应运而生并发展壮大,给学校教育补充了更多丰富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增容与延伸,从而为学校教育的良好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校外补习在课程项目多样化上对学校教育进行了较大丰富

中小学校以课程的方式提供给学生的学习科目尽管开足、开齐了国家课程标准的课程,但也无法满足各种各样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主流学校还缺乏各种个性化的师资力量,也无法开满各种各样个性化的课程,学校只能结合自己独特的校情来选择一些彰显本校特色文化的科目来进行课程设置。这样,校外补习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调配,便产生了跆拳道、棋类、戏剧等各种更加精细化的学习项目,在课余时间,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日益突显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对学校课程建设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在问卷调查中显示,参加艺术素养类补习的学生占到了17.36%,较大地丰富了学校教育未能满足个性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内容,为培养学校综合型人才、社会多功能人才进行了有益的补充。

(三)校外补习在学习兴趣的广度上对在校学生进行了较好激发

问卷调查显示,参加校外补习是由于自己想参加、是因为自己感兴趣的学生达57.80%。并且,学生补习的项目涉及文化考试学科类、艺术素养类、运动训练类、智力训练类、科普活动类等,同时,在772份有效问卷中,有622名(80.57%)学生觉得参加补习班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足见,校外补习极大的拓宽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使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在轻松愉悦的体验中得以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源泉,行者,趣使然。所以,校外补习在学习兴趣的广度上对在校学生进行了较好的激发,从而对学生个体的学习系统形成良性循环,对学校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

二、校外补习对学校教育的有益挑战

(一)对师资管理的有益挑战

首先,看一组问卷调查数据:

你认为补习班的老师如何?(有效卷共776份)

很好,比学校老师好。(244份,占31.44%)

和学校老师差不多。(479份,占61.73%)

还不如学校老师。(53份,占6.83%)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能知晓:校外补习机构的师资力量不比主流学校差,甚至比主流学校的师资略微强大。

校外补习的施动主体也许有个体户,有注册公司等,但无论是哪一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利益最大化。那就要求补习机构必须有可持续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要能足足地吸引学生、吸引家长。因此,补习机构的有效做法是开设孩子们感兴趣、家长又认同的课程,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用劳酬均衡、高薪吸引、培训业务等做法进行教师队伍特色人才的储备,这样,特色师资都能比较稳定地留在同一个培训点。

另外,校外补部分属于小班制教学,其优势有:小班制教学,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关照孩子的兴趣激发、个性思维、品质培养等。

校外补习机构企业化的管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对主流学校的管理形成了有益的挑战。由此,近几年来,为了对师德好、业务强的老师进行有效的激励,很多学校都严格推行奖励性绩效的考核和奖励。由此,在师资管理与储备上,校外补习对学校教育形成了有益挑战。

(二)对课程设置的有益挑战

在调查中发现,有许多孩子感兴趣的课程学校里没有开设,社会上的校外补习机构却有。大部分孩子一到放学或者一到周末就会赶往校外补习地点。这种现象从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反思与注意:在校学生这么多,学生感兴趣的课程也这么多,实际操作时,又不能让所有孩子整齐步调地都喜欢哪一样?于是,就在很多学校悄无声息地诞生了“走班制”的第二课堂,学校开设足够多的学习项目,尊重学生个性或天赋,在一周的某一个时间段,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项目,自主选择授课教师。“走班制”的出现,就是校外补习对学校教育形成的有益挑战之产物。

(三)对办学效果的有益挑战

问卷调查分析数据显示,由于参加了校外补习,有86.03%的学生成绩得到了提高,有91.36%的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有90.94%的学生个人整体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这样的学习效果,对主流学校的教育教学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那么,主流学校在迎接新市场、新信息的每一次挑战时,也冲击着自身在教育教学方面与校外补习机构的碰撞、对接与融合,从而使校外补习在办学效果上形成对主流学校的有益挑战,引发了主流学校更多的思考与改革。

三、校外补习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冲击

现阶段,由于市场准入、市场监管等各方面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校外补习机构仍然存在良莠不齐、管理不力、投入过低等一些不合格现象,办学思想定位在应付考试和获得经济利益等这些自我倾向很强的方面。如此种种,会占据学生更多自由探究的时间与空间,会让某些学生产生紧张焦虑、烦闷难受不良情绪;也会剥夺学生户外活动、人际交往等社会实践的锻炼机会,给学生在主流学校的学习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经问卷调查显示,校外补习是一种无法切割的教育现象。有很多学生及家长对校外补习并不反对。基于校外补习的无法回避,也基于校外补习对主流学校教育诸多方面的利弊影响,希望相关部门严格市场准入,加强市场监管,优化校外补习,争取使校外补习更多地给主流学校教育带来积极向上的力量。

篇3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教书育人 只教不育 教师信仰缺失 重建

教师的教育信仰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精神引领,它能把教育观念或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并贯彻始终[1]。教育信仰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永恒的、持久的、激励性的力量,教育信仰有正面也有负面的。当前在我国教学中,“只教不育”现象屡见不鲜,部分教师只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教学,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填鸭式”教育大行其道,学生个性化发展被磨灭,进而影响人才培养规格。

一、教师“只教不育”的危害

“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教”的根本目的在“育”,“教”是“育”的一种手段,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教育的本质。教师产生“只教不育”教育信仰,是忽视了“教书”兼“育人”的同等重要性,势必对教育产生诸多危害。

(一)对人才培养的危害

1.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以考试的需要为标准,并以此作为决定教育内容的依据,机械地将这些间接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对于学生品德、智力、体质、身心发展如何,则漠不关心。因此,在教育中知识教育占主导地位,智育寥寥无几,德育不受重视,甚至有的学校将体、美、劳教育变相取消[3]。教师成了名副其实的“匠”,教导学生成为被动吸收知识的“机器”,结果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

2.不利于学生公平接受教育

在激烈的考试升学竞争压力下,分数作为唯一选拔人才标准,教师教学只重书本知识且面向少数优秀学生,用一把尺子度量人才,不利于学生的教育公平。每个学生都有独特气质,教师要坚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潜力,进而给予关注并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以便引导和帮助学生长善救失,而非泯灭学生个性。

(二)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危害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是教师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教师专业思想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开端,即教师从事教书育人这一特殊职业积极的心理准备和稳固思想基础。教师的教育信仰是教育活动的支柱和前提。教师“只教不育”,是教师教育信仰缺失的结果,如果不及时加以修正,就会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带来诸多危害。

1.教师专业知识被局限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能仅仅具备所教学科知识,还要掌握必需的普通文化知识及教育学科知识等,并不断积累、更新。在教师“只教不育”的教育信仰影响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只传授和更新自身学科知识,不主动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素质发展,缺乏相应的教育学知识,势必造成专业知识匮乏。

2.教师专业能力被限制

“只教不育”,教师就成为“匠”,成为僵化式培养人的“机器”,单单具备教学能力。教师专业能力是评价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指标,除了教学能力外,教师还应具备引导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能力、监控调节能力等。由“只教不育”转变为“教育并重”,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重要举措。

3.教师教育思想混乱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当今,不少中小学教师对教书育人本质产生误解,来自各方面的因素扰乱了教师思想,教师不再视该职业是创造社会价值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跳板,而只是一种谋生和实现个人利益的工具,以致教师不会以全身心投入的方式对待神圣的教育事业。

二、中小学教师“只教不育”教育信仰偏差形成的原因

教师“只教不育”现状源于我国长期以来对“教书育人”信仰的偏差理解,使得“教书”与“育人”相对割裂。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认知的缺失

教师信仰是以“确认”为思想前提的,任何教育信仰首先是建立在清晰而笃定的教育认知基础上。没有一定的教育认知作理论支撑,教育信仰会成为无依据的自以为是。教师教育认知主要包括对教育工作的认知和对教育作用的认知,当教师对其一或其二教育认知出现缺失时,教育信仰随之出现偏差。教师“只教不育”是教师缺乏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知,错误理解教师职责造成,他们只认识到科学文化知识对学生的重要性,却忽视德育在学生身心成长中的作用。

(二)教育情感的迷失

教育情感是随着教育认知的产生出现的,是教育信仰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具有特殊作用。教师的教育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育情感,如果缺乏积极的教育情感,教育的认知就很难转化为教学行为,难以形成教育信仰,产生为教书而教书,造成只教不育。

(三)教育意志的丧失

教师的教育意志能够帮助教师坚定对教育事业的信仰和行为,把教育当做一种事业来追求,即使遇到重重困难,也不会丧失教育意志。在快速发展的社会,权利、利益、名誉等诱惑常常极大地冲击教师已有的各种信仰,在“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教师教育意志丧失导致的师德腐蚀并非个别现象,继而出现教师职业倦怠、只教不育等教育信仰偏差的现象。

三、转变中小学教师“只教不育”的对策

转变教师不正确教育信仰对实现教育目的意义非同一般。教师重树“教育并举”教育信仰,引导学生思想、个性、意志和行为健康发展,是解决当下“只教不育”教学现象的前提条件,也是当前教师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提升教师积极的教育情感

情感是激发信仰的引子,是维持持续某一行为的动力。教育情感是教师教育信仰的助推器,有了情感才有努力做好事情的期望。首先,加强对模范教师的宣传和学习。学习优秀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和甘为人梯的高尚人格,唤醒并强化教师的教育信仰。其次,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身的使命,加强对教师本人的培训与教育,使其逐渐树立使命的意识,这是培养积极的教育情感的基础。

(二)磨炼教师坚定的教育意志

教育意志是教师执著坚持其教育行为的动力,教育贵在坚持,不能缺乏连续性。教师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一个教师应当拥有从内心真正接受并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即使遇到各种困难,也不会阻挡他追求教育信仰的脚步。其次,教师要实时自我监控,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及时自我反思与监控,不断在潜意识中坚定教育意志,端正教育信仰。

参考文献:

[1]徐月欣.教师教育信仰在现实中的误识与重建[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2,03.

篇4

关键词: 西部农村 德育教育 国外德育 立足点

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科技革命的进行,新时期知识经济发展,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西部农村学校的学子们的现代生活和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发展,提出了新的外部挑战,找准西部农村中小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已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就我国农村中小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和国外德育的发展趋势进行比较,提出新时期我国西部农村中小学德育的立足点。

一、西部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综述

1.关于对德育的认识与管理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地位、任务总体上是趋于认同的,但存在着社会、家庭与学校认识不同步、不一致的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得比较牢固。但是,有的学校还错误地认为教学工作上去了,分数成绩上去了,学校的德育就无可指责。

从学校内部的管理看,大部分学校对德育工作抓得较紧,强调德育的计划,保证德育的活动时间,明确方方面面的责任等等。但是,学校形成的德育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以校长挂帅、班主任为骨干、课任教师全员参与、党团组织积极配合的德育工作系统还流于形式。

2.关于德育的内容与方法

从德育的范畴看,心理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都成为学校德育涉及的领域;从具体内容看,传统美德教育、国情教育、“五爱”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纪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30多项内容都进入了学校德育。丰富的德育内容为我国学校德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目前,如何整合极为广泛的内容,推进学校德育课程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长期以来德育工作过分强调思想改造,片面强调“晓之以理”的灌输,忽视通过“循循善诱”去激发学生在道德上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和机制,经常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学生道德发展的自我需要和内在机制对立起来。因而大多数校长和教师仍然长于“管”和“灌”,而短于“放”与“导”。

3.关于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总体上讲,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爱祖国、爱学习、有理想、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老师,是我国中小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基本特点。但是,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作用更为明显:他们政治上关心国家大事,但对了解和参加政治活动缺乏热情;他们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有强烈的独立自主需要,却对学校的马列主义世界观教育有逆反心理;苛求社会和他人为其提供更多的条件,却缺乏社会责任感,更缺乏感恩意识;他们生理的成熟、能力的发展先于心理的发展和社会的成熟,却盲目自信,认识事物只会横向比较,不会纵向分析,处理事情自律少、规范差。这些缺陷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难题。

二、国外德育教育的发展趋势

1.时代主题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学校德育。许多与我们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也都采取具体措施,大力加强学校德育建设。日本认为:轻视德育投资的思想值得反省,只有重视德育投资,才能使日本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英国认为:只有不吝啬在品德教育上花钱,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2.综合化趋势

公民教育(包括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共同课题。目前国外在德育理论中都注意到多学科基础的综合,力图广泛吸收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新研究成果,加以借鉴和补充。美国已形成了传统方法(即理论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方法(通过课外活动潜移默化)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系统方法。

3.适应性趋势

国外德育非常强调适应性,有人称之为“适应道德教育”。新加坡在编制道德教科书的过程中,不仅对在校的学生、教师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而且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还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进行反馈性调查,制定出一套既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又适合学生成才需要的道德教育计划和内容。

4.实用性趋势

美国学校德育的突出特点可概括为“轻理论,重行为;轻说理,重管理”。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德育方案都力求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有的把道德教育教材编制成易于操作的程序。

5.素质教育趋势

注重提高人的素质,是国外德育的普遍发展趋势,在各国的德育目标、教育内容、德育方法的应用中,都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提高整体素质。例如: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10点建议中,要求学校注重向学生传授正义、勤奋和尊重他人等美德,并在行为上有所体现。

6.重视传统趋势

当代世界范围内激荡着一股“传统热”、“寻根热”、“儒学热”,成为国外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时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三、西部农村中小学德育的立足点

1.立足于德育的主体性建设

德育的主体性主要是德育工作主体和德育对象主体。德育工作的主体是学校的教师,德育对象主体是学校的学生。要使德育工作者的职能由单向灌输现成的思想道德理论转变为关心、指导、帮助受教育者实现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使自己也受到教育,获得发展。由此,德育工作主体的角色也相应地要由凌驾于受教育者之上的“灌输者”、“管束者”,转变为受教育者主体德性发展的“良师益友”、“人之师表”。

2.立足于双向交流的德育过程和方法

德育不是居高临下单向灌输,是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两个主体的互动过程。把德育作为教育者的教和受教育者的学相互作用并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实现的活动,真正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亲密友爱的关系,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和成长实际出发,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唤起受教育者内在道德需要和思想自觉;优化环境,交流情感,让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动人心弦的共鸣中主动实现思想道德的“内化”;教育受教育者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让他们在开放的情境中锻炼自辨是非善恶、自主正确选择价值和行为的能力,在生活里学会自我修养,在思想道德上不断适应新的客观要求,则是德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和重要举措。

3.立足于生活化的德育内容

德育要贴近、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受教育者并使之成为他们由衷的需要、喜闻乐见因而卓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

4.立足于开放式的施行方向

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和多元多彩多变的现代世界,德育应该是一个开放系统。为了造就开放社会中能够自学自强自律的思想道德主体,而让受教育者置身于开放的教育环境和过程中,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开放中,不断实现着自己的发展和更新。德育思维的变革也要开拓新的视野,不断吸收世界文明的新成果,德育内容要有一个基础性相对稳定的系统向时代和生活开放,不断从经济社会变革和文化创新中吸纳新鲜的思想道德养料,关注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思想道德上的新挑战、新矛盾、新问题和新热点,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张扬,思想道德批判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实现德育内容的不断创新。

5.立足于综合型德育系统

篇5

关键词:小语中高段;三层六步教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1-138-01

阅读课重点体现在“读”上,那么怎样在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直至语文能力,我们一直在摸索、探究、归纳、总结。近几年来,我们从原来注重学生的知识取向转化为注重能力取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运用、学会做人。通过大家反复研究,我们觉得“三层六步教学法”比较适应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课堂教学。

一、“三层六步教学法”的内涵

三层是指“读通――读熟――读透”六步是指三层阅读中每层有两步,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读通”是要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初知课文大意

这是学习课文的基础。由于一节课短短的40分钟要生成的内容很多,从而我们把很多内容放在学生的预习中去。比如把课文读通顺、生字词语等。虽然识字与写字己不是高段学习的重点,但在高段教学中仍然有识字要求,这就说明我们不能对这一版块弃之不顾,只是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学中老师可以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把这一块教给学生自己解决(这是自主学习的过程),但在开课时她用抽读、听写、了解课文大意是否知晓等方式检查了这一部分的内容,然后师生合作纠错,巩固(这是合作交流的过程)。只要平时教学中注意培训学生的预习习惯,他就会去反复读文,从而把课文通流利。也许他还会发现一些问题这就对后面的“两层”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读熟”就是要全面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小学中高段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也是一个把课文读薄的过程。俗话说:“熟方能生巧,熟方能生彩。”一点不错,只有把课文读熟了,才能通过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这个层次的阅读主要在课堂进行,阅读的方式也可多样化,如对比读、默读、根据问题找重点段落读等,其中仔细默读课文抓重点词句是深入理解的重要方法,学生可以边读边想边批注,养成读书就动笔的好习惯。然后学生师生合作交流,并相机纠错、补充、完善自己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可以先阅读后交流,也可以穿行)。

3、“读透”就是深入领会文章内容折射出的人文情怀和价值观,从而倚情品文,读出韵味,领悟文法

如果说读熟抓主要内容是把课文读薄的过程,那么读透就是把课文读厚的过程。高段的课文很长,我们不可能句句俱到,那么我们就抓重点的句段。去抓最能理解文章思想,领悟作者表达方法的句段来边读边品,品出韵味,领悟文法。(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往往是穿行的)

二、正确处理“三层六步”教学中各方面的关系

1、“三层六步”内部每层相互之间有机联系

前一层是后一层的基础,后一层是前一层的提升。三者关系是阶梯或螺旋上升式。只有读通了,才能全面理解,达到读熟;也只有读熟了,才能把文章读透,深入理解文本内涵,读出韵味。同时教学中也不能孤立地先解决前面的层次,再解决后面的层次,特别是“读熟”、“读透”可以穿行。

2、要深入理解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

“自主学习”提倡独立思考,方式多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批注、边读边查阅资料、边读边询问等学习习惯,逐步使学生掌握较多的学习方法,并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合作交流”包括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多种方式,其中生生交流还包括前后交流、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方式,教师在选用这些方式时不能一概而论,应当选择合适的交流形式,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即使不能在全班交流的,也要让其能在其它交流中得到锻炼和提升),教师应在“合作交流”中力求做到“四个关注四个当堂当”(即: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疑难问题、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当堂训练、当堂消化、当堂检测、当堂纠错)。还应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合作、学会欣赏、学会质疑、学会笔记,学会运用。

“自主学习”是“合作交流”的前提,“合作交流”得到的收获又是下一轮“自主学习”的基础,两者交替螺旋上升。

3、正确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

全面理解课文内容不是对每一词每一句每一段进行详解,而是把句段的理解放在全文角度去思考(有的课文甚至还要放在作者写作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思考)。教学中不能对课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讲解,而应当设法引导学生直奔重点展开学习,这样既节约时间,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正确处理好独特感受与主流价值观的关系

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关注点不同,导致其在阅读和思考的出发点也不一样,所以最终的归属点也就不一定相同。我们在教学中都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世界是千差万别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5、正确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