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七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范文

七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4-13 10:27: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七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七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篇1

一、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面对新教材内容的改革,教师应注重语文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如何让学生对教材感兴趣,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通过对教材的知识内容不断深入研究,发现新教材内容比较注重于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要求却不都清晰和明确,即新课标下的七年级语文教材比较注重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学习习惯和理解词语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领悟,但是,新教材知识点在练习中的要求却不够明确,例如标点符号和句式训练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适应新教材,教师不仅要足够了解新教材教学的知识内容,也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情绪,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不断调整课堂教学。例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来明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对学生真正有所了解,了解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针对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设计教学方案,以保证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二、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是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新教材内容跨度较大,若开展语文习作练习,这可能让很多学生感觉困难,这时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也可以及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进行反思总结,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加强自身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只有教师的知识水平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针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满堂灌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新课标改革下,要求不仅要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由此可知,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严重不能满足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也容易造成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改变教学方式的重要性,例如在作文教学中,若教师采用讲讲写作要求、读读例作、作后评价的方式来开展作为教学,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也容易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厌烦心理,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教师应不断地进行反思,为了开展有效的作文教学,教师应多读一些关于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并多向同行的语文教师、或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和请教,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行为进行反思,注重新教材知识内容的把握,采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以确保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总的来说,无论是在作为教学中,还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培养关系的处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师的想法和说法不是月薪约好,而是用真情实感来打动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润化,学生受到感悟和体验后,才能有兴趣学习知识,才能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中,针对语文教学的特点,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优化教学结构和改变语文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以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和谐发展。

三、对语文课堂中的现象的反思

针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象,教师应不断进行反思总结,第一,在课堂的自主学习中,首先,教师应充分做好教学准备,注重学生语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调整教学方案,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该学什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第二,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不仅要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也应注重结果的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合理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新课标下,着重强调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与文本之间的相互对话,虽然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其占用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默读和写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合理安排教学结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四,注重语文的学科特色和教学趣味性,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采用数学课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模式是不可取,这样不仅不能充分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色,也不能让学生充分掌握语文知识,因此,采用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知识水平和情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以保证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

篇2

关键词:作文教学;多媒体课件;情景创设;探索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师和学生最为头疼的问题。传统作文教学,教师光提出要求,或稍微点拨一下,就让学生下笔,课堂缺乏让学生自由呼吸的空间。学生为了应付,东拼西凑,敷衍了事,作文质量自然不高。

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的是真实可感的生活场景,优美的音乐旋律,生动的画面等,这些生动具体的形象,为学生理解作文话题做好了认识上的准备,也为学生情感的陶冶做好了准备。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仅给语文教学拓展了发展的空间,更给作文教学安上了腾飞的翅膀。

情境教学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及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生动真实的场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一种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课件走进了语文作文课堂,并在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教学改革的一次质的飞跃。而情境教学中本身就有以图画创设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把多媒体课件和情境教学结合起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多媒体课件情境作文教学是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或轻松愉快的,或困惑探究的,或活跃热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达到“生活显示、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参与体验、语言描述、想象创造”的效果。

一、多媒体课件给语文作文课堂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

优秀的作文少不了景物描写。多媒体课件中动人的图片,美妙的音乐,真实的录像,向学生展示了山川大地,风雷云电,春夏秋冬,清晨午夜……能生动直观地将教学信息再现于学生的感官,让他们产生共鸣,犹如身临其境,给学生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将他们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从而为教师的进一步引导打下良好基础。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能仔细观察到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善于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体会,达到完全的投入,从而为他们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的内容是描摹景致。我先给他们播放课件中的图片录像音乐,学生陶醉在这些景色的诗情画意中,脸上的表情也放松下来。然后让他们确立好观察点,选好观察的角度,让他们发挥想象和联想,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摹每个季节的风貌,尽情地欣赏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最后,让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自然渗透感情,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物我一体。因为观察、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也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写景贵有情,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二、多媒体课件给语文作文课堂创设困惑探究的情境

多媒体课件也能给学生创设困惑探究的情境,出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让他们自己积极主动思考,在不断释疑解惑之中获得体会。当学生于迷茫中探索,逐步有所收获时,就会流露惊讶喜悦之情,感到“呀,原来是这样的”,最终豁然开朗。

为学生写作创设困惑探究的情境主要是以多媒体课件引出问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导入式问题”,就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出一个或几个问题暗示写作“情境”,把学生引领入境。另一种是“提纲式提问”,即教师经过精心设计,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出一组精要问题,形成作文的写作要点,让学生自主地写作,寻求方法。运用列式或图表不仅可以清晰地显示作文思路,更可以用思路链接图文影音材料,这样的思路图表远比黑板的板书来得丰富得多,趣味得多。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的话题是《成长的烦恼》。我先让学生边听背景音乐《小小少年》,边看课件上的漫画:左边的小孩笑容满面,右边的孩子长大了,却愁眉苦脸,在他的头上有几座山。我问他们“右边长大了的孩子,为什么愁眉苦脸?”大家异口同声“他不快乐,有烦恼”,我又接着问“烦恼是什么意思?”“长大了,为什么反而有烦恼?”有同学说“烦恼就是苦恼忧愁。”“随着年龄增长,他相对成熟了,想法多了。”我再问“如果你是这幅图中正在成长的孩子,你会有哪些烦恼?”(见表1)这样环环相扣,学生的思路已经打开,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我长得矮,别人都‘俯视’我,打篮球时,高个子给我盖‘锅盖’”“我太高了,排队总站最后,同学们都叫我‘竹竿’‘豆芽’,到讲台问老师问题,大家都叫我别挡着。”“我是个男生,但是长了满脸的青春痘,真是‘颜面无存’。”“我近视,戴眼镜特别不方便,吃饭时镜面被热气熏得一片模糊。”……

三、多媒体课件给语文作文课堂创设活跃热烈的情境

篇3

关键词:作文教学;策略;兴趣;观察与积累;批改与评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284-01

作文教学始终贯穿在语文教学中,但许多学生恐惧写作文,教师们也往往忽视了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我发现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有些作文题目或者生涩深奥或者陈旧老套,不是让学生无话可说、无法下笔,就是觉得陈词滥调,不想动笔;二是许多学生缺乏生活与素材的积累,缺乏一定的写作训练,所以学生在写作文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三是部分教师批改作文方法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等等。所有种种,都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就失去了写作的兴趣。

让学生喜欢作文,就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写作就是一种潜能,需要老师去唤醒、去挖掘。尤其是在七年级,这个初中的起始阶段,培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七年级作文教学中,我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一、改革作文命题,改变单一的写作形式,有利于唤醒学生的写作潜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对命题作文感到困难的一部分学生,在日记和自由文中却能洋洋洒洒,下笔千言。所以,七年级的语文老师应特别注意选择作文命题,宜浅不宜深,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能写。如七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周,可给学生布置片段作文“________的我”,要求介绍自己最突出的性格特点与爱好,然后在第二天的语文课上进行口头作文,让同学们既能展现自己,又能互相之间增进了解。第二周,恰逢教师节,可结合节日,给学生布置写一封信,“写给小学_____老师的一封信”,内容上既可以谈谈自己上初中以来的学习生活经历,学习上的收获或困惑与也可以倾诉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与思念等等。老师批改后,让他们把这封信写在稿纸上装在信封里寄给自己过去喜欢的老师。第三周,可要求同学们回家写周记,题目是“我的新同学”,要求同学们写出班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位新同学外貌、神态、语言等方面的特点,突出人物的性格。这些作文题目既简单,又贴近他们的生活,所以学生们写起来毫不费力,既唤起了他们的创作潜能,也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培养阅读的兴趣,教会观察与积累的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学习写作的学生也是这样。”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写文章并没有什么决窍,就是多读、多思、多写。所以,仅仅有了兴趣,还远远不够。我们有的学生一上作文课就咬笔杆,抓耳挠腮却无话可写;或者是翻来覆去就是几件事在“炒冷饭”。究其原因,还是缺乏阅读的积累与生活的积累,肚中无货,自然写不出来。

遵从学生阅读的兴趣,可先挑选一些语言活泼、故事有趣、情节曲折的书籍,再慢慢加深。比如在七年级可推荐学生阅读《西游记》、《城南旧事》、《海底两万里》、《爱的教育》、《草房子》(曹文轩)、《撒哈拉的故事》(三毛)等文学作品,让学生能有基本的兴趣;八年级再深一步,可指导学生阅读《繁星・春水》、《泰戈尔诗选》、《鲁滨逊漂流记》、《哈利・波特》、《骆驼祥子》、《童年》、《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内容丰富、语言优美、立意深刻的作品,让学生能开拓视野,增强理解能力;而到了九年级,就可以指导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傅雷家书》、《红楼梦》等文学名著了。当然,在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同时,也不应排斥那些学生们喜欢看的校园小说、流行杂志等等。只有当阅读成为一种快乐时,才会慢慢地成为一种习惯。而这种广泛的阅读,将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在指导学生快乐阅读的同时,应注意指导学生做好积累。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笔记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熟读并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在七年级的上学期组织可摘抄笔记展览、评比活动。在下学期组织诗文朗诵比赛,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还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浏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会学生观察自然,注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春花秋月、潮涨潮落。记录自己的发现、心灵的感悟。写观察日记、心灵独白等。

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自主阅读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074-01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我们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侧重工具,淡化人文;于是,学生学到多是一些文化知识与技能,没有情感体验,自我发现与创新的自主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那么,在强调素质教育的时下,我们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1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新课程改革,让我们老师意识到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与能动性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性。因而,我们很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互动教学,注意通过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率与学习的积极性。但是,阅读教学中学习阅读能力的提高还是值得思考的。

1.1重视阅读技巧教授,缺少自主性阅读的生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仍重视阅读基础知识的夯实和阅读的方法与技巧的点拨,开展的互动教学都是围绕教学重难点开展,而学生的思考作答,往往是围绕着老师的指向进行,而阅读的结果是以参考书或是老师的讲解为准,于是,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会有很强的依赖性。如在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往往是围绕“新装”这一线索,让学生将全文三十六个自然段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是跳读式学习,针对一些内容设计问题,如为什么皇帝“想得多”而“说得少”,这个人物的性格如何,是如何刻画的等等问题,学生没有深入的自主阅读,肯定是答不好的。

另外,受升学的影响,不少老师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是一成不变的让学生划分文章的结构,概括段落内容,分析修辞、赏析好词好句,然后是主题与思想。学生的学习与思考都是围绕这些既定的内容开展,没有新意与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和提高。如此,学生缺少个性的阅读,缺少自主的发现。

1.2轻视阅读人文发掘,忽视阅读情感体验

阅读应该是学生个人的行为,我们老师应该在指导阅读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大胆的自我发现和体验,但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正如《皇帝的新装》一文,如果让学生自己阅读,感受、体悟这篇经典童话的深刻寓意,对照生活与社会现象说说看法,笔者认为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情感。如在八年级下册《海燕》学习时,笔者就抓住海燕与其他海鸟的对比,让学生感受高尔基这样创作的意图,然后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这些鸟儿针对的是哪些人,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样,学生的情感得到共鸣;对课文理解也更深入。

可见,在素质教育开展中,我们的阅读教学需要学生的参与,更需要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

2 自主阅读教学的途径

自主阅读和阅读教学应该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精选文章,让学生学会阅读的基本方法,获得阅读的一般能力。通过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质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推进自主阅读的有效开展。

2.1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突出学生个性阅读思维

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专题的设计都是专家呕心沥血的结晶。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的经典范文中吸取阅读的营养。但是,更要让他们独具慧眼的发现写作的特点,感悟精彩语句的艺术魅力,让他们形成自己阅读的视角和发散性的思维。

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精选了名家优美诗文,语言是优美的,思想是深邃的。笔者在教学中着重推进学生的自主阅读的有效开展。如巴金《繁星》中那个内容是学习的重点,我们在自主阅读中会感受什么,对文章的什么别具匠心之处有困惑。如此,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就有了阅读重点,如果他们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意味着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中,笔者就让学生自主阅读,让他们一起讨论阅读的困惑,如作者看繁星三次不同感受,探寻联想、想象运用的意义、意图?作者的情感变化及如何实现虚实的转换等等。这样,学生就能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提高阅读能力与效果。

2.2强力推进课外阅读,促成自主阅读能力的迁移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如《读本》中一些风格相近的文章阅读能够使得学生可以习得的阅读方法得到有效运用。而课文一个专题的课文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如我们在学习《鼎湖山听泉》之后,让学生自学《画山绣水》这篇课文,让学生结合阅读体验、生活体验感“自然山川”的瑰丽神奇,在反思中获得阅读散文的能力,学会在吟诵中体会、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能从自然风景的个性特点中获得生活与人生的启示。我们精选一些文章与课内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孔乙己》与《范进中举》进行比较阅读。

当然,课外阅读遵循老师推荐与学生自选阅读内容相结合;加强课外自主阅读情况的检查,推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如此,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通过自主阅读丰厚知识信,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总之,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更是学生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只要我们课内加强引导与激发,课外有力的推进;那么,他们就能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从而发挥内力,能够进行个性化的创造、发散阅读,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与学习的不竭源头。

参考文献:

篇5

一、重视人文教育,树立育人责任意识

语文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个标准。为人师表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其传道是指教会学生做人。“十七大”代表,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宁生表示:“现在幼儿学习小学知识,小学生学习初中知识,初中生学习高中知识,高中生学学知识,大学生学习幼儿园知识。知识教育越来越超前,人格教育越来越滞后。”这就是说,我们的基础教育有忽视人文教育之嫌。

事实上,当代中学生往往修养不足,缺乏明辨事理的能力,对孔融让梨的礼谦,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的宽容,“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优良传统,他们往往嗤之以鼻。他们有的甚至追求畸形的理想,出现扭曲的灵魂,他们往往为了自己的某一目的而做出令人难以想象的行动。例如,曾经轰动一时的杨丽娟追星事件,北大学生伤害熊事件,都在昭示着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一个身心健全的学生,让学生在优良传统人文精神的熏陶中成长、成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人文教育,树立育人意识,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二、挖掘教材人文,善于运用生活实例

教材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经典文章是集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情感于一体的,称为绝唱的文章更是如此,教师在其中就应该起到纽带的作用。如周国平先生所写的《家》这篇散文,周先生对家进行了哲理的思考,把对家的感受比喻为“船”“港湾”“永远的岸”。家在成年人,特别是历尽沧桑的人的心中是一个有凝聚力的地方,自古以来游子思归,人们称赞“狐死首丘”那种对家的执著。而学生由于时空局限,对家的感悟是有限的,教学就应多从“家是一个温馨的天地”“我们从小就应养成爱家园的好意识”等方面进行引导,这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感同身受的效果。结合在七年级所学的课文《小巷深处》《回忆我的母亲》《乡愁》,八年级的《背影》《永久的悔》,唤起学生对传统人文思想的感悟。对家的依恋,有一颗感恩的心以及浓浓的赤子之情,都如一杯琼浆玉液,让人觉得至醇至美。

教师应熟悉相应教学阶段的课文体系,关注时事,猎取与所授课文有关的材料,进行纵横联系,教学就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如,1998年的抗洪抢险精神及胜利后军民洒泪惜别的动人情景;2003年的抗非典时期,那种同舟共济渡难关的大无畏的奉献精神;5.12汶川大地震全国一心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都是鲜活的教材。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作为实例为学生上一堂人生之课。

三、加强师生沟通,协调学生脑体发展

中学生正处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往往身体发育迅速而思维幼稚。为了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就应加强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世界观、审美观和审美能力,了解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及成长时期心中的困惑。他们由于缺乏知识和生活的积累,对课文包含的人文精神有时会出现偏差,教师应及时进行疏导。因此,人文教学目标的构建与实现应特别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分辨能力、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等因素。教学中,我们让学生真诚地看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奉献精神,《愚公移山》中的奋斗精神、坚忍不拔精神,《期行》中的诚信美德。还有孟子、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安石、丁肇中等哲人、文人身上闪烁着的光辉思想,越过时空受到他们的感染和熏陶。

篇6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法教学 素质教育 淡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59-02

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语文教学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法教学的内容以区区百余字的篇幅纳入附录之中,要求“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知识教学。”于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便少教甚至不教语法,初中三年,绝大多数学生对字、词、音、义(如字的结构、近义词和反义词、多音字和同音字等)以及常见的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基本能做到“知其然”,但对更多的语法知识是一无所知,其头脑中根本就没有语法的概念。在部分学生的身上甚至会出现“语法盲区”现象,除了解一点修辞知识外,其它的几乎不知道!

谈及“语文语法教学”这个话题,也许让人觉得老土,也许有人认为没什么新意可讲,也许也让人觉得就是说了也没用,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作为一个在一线工作十几年的语文老师,经历了苏版教材的几次改版,对语法知识那份特有的体会,让我心生困惑,期望在思考之后能有豁然开朗的顿悟。

语文课《课标》(7-9年级)明确要求要“淡化语法”教学,但这种“淡化”并非是“淡出”,更不能和“什么语法知识都不教”对等起来。“淡化语法”是相对于以往教材中“繁、难、偏、旧”的语法知识而言的。在新课改背景下,虽说初中语文语法教学被“淡化”是不争的事实,是大势所趋,但“中学语法教学”还不至于“淡化”到取消的地步,语文教师不应轻易摒弃语法教学,不能从过于那种过于强化语法教学转化为过于淡化语法教学,甚至是不教的地步。初中阶段的语法内容是学生高中学习必不可少的铺垫,在初三时段的学习中我们就已经体会到语法教学的重要性,文言文教学中所出现的“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特殊句式”等,虽不要求学生说出具体的语法知识,可是如果没有一定的语法知识的理解,词义及翻译都是棘手的问题,词性概念不明确,如何能够理解词类活用,不明白句子成分和短语结构也就不可能理解并判断“特殊句式”,也就无法准确翻译。“语法教学淡化要求”“语法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但在实际知识的的解读、运用中,却离不开必要的语法知识。

2011年连云港市中考试题第1题:仿照划线句子,续写一句话。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 , 。【分析】:这个仿写句要求答案中要体现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而且要是一个陈述语气的句子,其间两个分句前者是偏正短语,后者是动宾短语,宾语部分又是一个偏正短语。看似一个简单的仿句,要运用的语法知识并不少,这还仅仅是一例,试卷中的病句修改、文言停顿、句子翻译无一不涉及语法常识。泰州市中考试题在综合实践题中,出了一道“汉字结构趣解”的题目,知识的准确回答必然要求学生对汉字的构造常识有一定的了解。语法知识在我们语文知识的运用、实践中无处不在。

作为一个初中的语文老师,我们的眼光要看得长远一些,不能为了“考”而“教”,而应为了“学”而“教”,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构建起完备的语文知识体系,语法知识是这个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纽带。学生学会语法知识也就多了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钥匙。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以为语法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语法是语言的组合规则,是运用语言的法则,是一种先进文化,是人类在几千年的语言运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它能提高人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人对语法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准确理解语法,有助于更深刻地感知、自觉地把握和自由地驾驭汉语。作为汉语知识的传授者,在语法知识的启蒙阶段,特别是我们初中这个特定的承前启后的学段,如何理解课标要求,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处理语法知识,进行语法教学,是我们们每一个汉语知识传递者深思的话题。

一、教师要“语法有度”,正确理解课标“淡化语法”的要求

这里所说的“度”:指的是语法教学要做到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随文而教,弱化训练。新课标旨在引导教师们改变过去那种“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书轻育人……”的观念与做法,旨在引导教师们在教学中均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成长为适应时代需求的有创新意识的个体。学习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储备终生学习必备的知识,对学生的后续发展十分重要。但教师又不能像以往的教学那样,花大量时间和功夫集中讲授语法知识,为应付考试对学生进行语法方面反复强化训练,使“语文课”变成了“语法课”,导致学生因“语法”的枯燥乏味而对“语文课”生厌,产生抵触情绪,失去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师要把握好语法教学的“度”,将语法教学和语言人文性和实践性很好的融合起来,语文课才会生机勃勃,才不会又再次蜕变为“语法课”。

二、教师要“生书研读”,准确把握教材、学体情状

系统回看苏版教材,编者将字、词、句子、说话常识等分散安排在单元后面的综合实践中;将标点用法、短语类型、修辞、复句等内容单列在每册教材最后,以附录列表的形式来介绍。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测出教材编写的意图:既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融进语法基本知识点,又要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语法常识体系。教师只有对学段内的教学内容做到了心中有数,对语法知识的编排了然于胸,才能合理安排,从容应对。

在对教材了解的同时,学习的主体——学生更不能忽视。了解他们的学习基础,准确把握现有的语法知识水平,这是教师讲解语法知识和选择科学教法的前提。初中七年级的学生,目前因为施教学区的变化,小学教师对小学课标中语法教学要求的理解与执行的不同,这些同学们既有的语法知识基础也千差万别。有的学生头脑中根本就没有语法的概念。对于少数七年级新生而言,就连基本的多音字、多义字、比喻等修辞都还一片茫然,更别提语法知识基础了,只有切实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在初中阶段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才能高效度地完成课标要求的语法内容。

三、教师要“科学设计”,注重语法讲解策略

教师在传授语法知识的过程中,方法要灵活多变,形式要多种多样,这是我们教师如何科学传授语法的问题。教师应该把语法教学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而不是把语法教学当成独立的教学过程。语法教学中,要注意“教活”而不是“教死”,让学生“活学”而不是“死学”,这是我们教者语法知识教学的基本点。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老先生说过:“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己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的习惯。”这里的课堂教学我理解为是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这是我们目前传授语文知识的主途径。

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从语法规范的课文中汲取语法知识,教师以课文语言材料为例子进行语法知识教学。课本中所选范文,不仅文学性、思想性强,而且语法规范,是符合语法教学的语言材料,利用这些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语法教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健康情感,让学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知并建构相应的语法知识体系,形成教材配套的语法知识技能。

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语法规范下内化为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际运用过程。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将语法知识贯穿进平时的作文练笔中。特别是作文讲评课,可以将所有有语法错误的作文题目拿出给学生评析,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作文中的病句,并加以归类,以形象具体的例子体会语法知识,逐渐规范学生的表达习惯,提高表达能力。当然语法知识的教学远不限于这两个领域,我们教师可以开拓更多的渠道。

在“淡化语法”的背景下加强语法教学,我们要把握好“度”,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语法教学要长期坚持,贯穿始终,因为语法知识很是抽象,短时突击教学效果差,且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宜将知识点分散于各个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总结,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在课标要求的框架内有效完成好初中阶段的语法知识教学,还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参考文献:

[1]王尚文 《语感论》(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篇7

具体分析,我们发现初中语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的学习阶段。首先,就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来讲,与小学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再者,从学生这个角度来看,初一的学生生理、心理都经历着一定的变化,而又面对着的是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学习。这些所形成的跨度势必导致学生心理体验、心理倾向的极大不同。他们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不习惯,怀旧、厌学、缺乏信心,没有清醒的认识、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甚至焦虑不安。如果忽视这一问题,不注意教学的衔接和过渡,不仅不能搞好学科教学,而且还影响学生的身心的成长与发展。而语文阅读教学又是其中甚为重要的一环。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的学习中70%~80%都是通过阅读教科书和相关的参考资料来进行的。因而做好中小学衔接期的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在中学的发展,还能够缩短中小学过渡中的适应期限。为此,我们做了如下研究:

一、 透过《语文课程标准》看中小学衔接期的语文阅读教学

在课题研究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一些信息资料收集及整理工作,学习了课题研究方面的有关理论,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等,同时对六七年级的教材、《课程标准》中有关衔接期阅读教学目表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其存在差异的根源,使本课题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课程改革对于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开发、教师角色的转变等有了更先进的理念,尤其是《语文课程标准》比较好地衔接了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要摸清它的规律,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肯定会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我们细看了一下新课标中关于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的阅读教学的目标,并将它列成表格,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这些区别又都存在着共性,那就是它们都是围绕着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制定的。

相对于旧的教学大纲,新课标特别强调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个性发展。要达成这九年的总目标,中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就必须保持一致性、连贯性。比如,小学的目标里有这么一条“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中学里提出了“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那么我们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更应保持一致。课堂上要给学生创设开放的阅读环境,让他们自己寻找阅读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去感悟,去发展,切不可以教师的讲解替代学生的探究。这样的阅读,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教学中每个阶段的不同要求,又都是循序渐进。比如对于表达方式,小学高段的要求是“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初中的要求是“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小学的要求是“领悟”,中学的要求是“了解”,这是有本质区别的。那么我们在具体组织教学时,要根据本学段的目标进行。如,对于议论文,小学里没有具体的目标,尽管出现了像《精读与略读》、《学与问》这样的议论文,却没有议论文的学习目标,只是让学生有个接触,有个初步感知,初中教师切不可以为小学里出现过议论文,学生就掌握了议论文的知识或技能。

可见,中小学教师只有明确了各阶段不同的要求,向着共同的总目标挺进,那么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衔接也就不再是件困难的事了。

二、 寻求中小学阅读教学衔接的突破口

课题研究中,通过中小学衔接听课,搜集相关学生的个案材料,制定了《乌江学校中小学衔接期阅读教学问卷调查表》、《浦口区乌江学校中小学学生学习习惯调查问卷》,进行了不记名的问卷调查。从回收答卷上分析并总结出了关于制约中小学学生语文学习困惑的因素。

1.对中小衔接问题严重性的认识。对此,中小学教师都认为问题较多,应当引起关注,但认为此问题严重的中学教师明显要比小学教师多。中学教师中约有九成的人认为对此问题需进行专题研究,小学教师中有七成的人认为应探讨,其余30%的人认为有研究的必要。

2.导致中小衔接问题的原因。半数以上的中学教师(58.1%)与小学教师(65.2%)都认为,小学生进入初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环境不适应”。其次,中学教师认为是组织纪律性差(21.6%),学习方法不恰当(14.9%);小学教师则认为是基础知识薄弱(15.2%),学习方法不恰当(12%)。这表明,除了环境因素外,中学教师认为是学习方法,而小学教师则认为是学习内容是导致学生不适应的主要原因。

对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52.1%的中学教师认为问题出在教学方法上,而72.4%的小学教师认为问题出在初中和小学的评价考核手段和标准上。

对如何解决中小学阅读教学衔接问题,大部分人都建议中小学要加强交流、沟通,互相听课,互相帮助;一部分人建议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自主性的培养;还有一部分人建议加强初中新生入校的培训工作。

我们把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七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对他们进行了如下的研究:(1) 收集小学毕业成绩表、日记、作业、作业记录等小学个案材料。(2) 小学生学习习惯、学习重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访谈记录、笔录。(3) 小学进入初中以来,学生的学习心理、行为习惯的个案记录。(4) 初一年级单元测试成绩、日记、作业、期中期末成绩,对照《浦口区乌江学校中小学学生学习习惯调查问卷》,从中寻求突破口,加以填充、强化;发现小学、中学语文教学脱节的主要心理因素,找出与学生心理对话的途径;发现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认知、习惯上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教法与学法的结合上寻求接轨点;探讨学校、家庭、 社会对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教育功能,建立大语文的教育观念。

三、 对比中小学衔接期教材的差异,摸清阅读教学的规律

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中小学阅读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不恰当,以及训练不到位是造成初中小学学生阅读脱节的原因。阅读教学主要指现代文阅读教学、古诗文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教学。如果中学教师仍然把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当作每篇文章教学的重点环节,学生必然认为中学语文与小学语文没有层次跳跃,靠吃老本也够了。从而缺乏新鲜感和学习动力,渐渐地对中学语文失去了兴趣。如果中学教师把时间过多地用于重复小学的培养目标,那么这必定要影响中学层次的鉴赏能力的培养。其次是中小学古诗文阅读教学的提高层次问题,相应地若没有进一步的鉴赏能力培养,也会导致学生兴趣的丧失。

篇8

       理论经纬

        (4)浅谈曾子文章中丰富的教育内容 曾祥芹

        (7)论君子——《论语》串读 吴永福

        (9)浅议基于行业需求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策略 言岚

        (11)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因素整合的创新 郜暘

        (13)《大学语文》鲁迅专题授课的几点收获与思考 陈亚萍 段朝霞

        (15)基于职业语文能力培养的技工院校口语教学探索 张丽

        (18)品,《老王》教学的简约风格——余映潮老师执教《老王》 曹月芹

        (21)浅谈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 魏婉棉

        (23)专题教学法在大学语文课堂的创新性研究 陈露 张晨

        (25)从莫言获奖感悟:让语文理性的回归 王云雨

        (27)教科书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程鑫

        (29)语文有效课堂之我见 向箭锐

        (32)关注大学语文教学的应用性 莫云

        (34)敢问农村语文教师素养提高之路在何方 苏红平

        备教导航

        (36)高中语文教材中人文精神的探究 张俊珍

        (38)《魏公子列传》教学思路及说明 王冰雪

        (40)浅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李清照诗词的豪放风骨 胡亚玲

        (42)由“同行”说开去——简论古汉语多音字读音与意义的关系 杨辉

        (44)《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线索设置艺术探微 文建设

        (45)由一堂课管窥当前的高中文言文教学 钟水长

        (47)“一个”阿q的“种种”角色 李晓奎

        (49)探寻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出发点——以四堂《在沙漠中心》异构课为例 张寰宇

        (53)构建诗意课堂的几点思索与尝试 杨丽娜

        (55)从《散步》五则课例中浅析语文课的有效拓展 朱媛

        (57)依据语感特性 培养语感能力 周莉

        (58)我教学生这样背诵《阿房宫赋》 罗珺

        (60)“独立寒秋”之“独立”赏析 蔡恒

        (61)多少愁恨如春水 满纸血泪就华章——对李煜《虞美人》的品读与思考 袁安彬

        (63)语文教学幽默艺术刍议 张婷

        (64)“别”有一番趣味在心头——《西江月》一词中的“别”字赏析 朱文玉

        (66)谈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艺术 周雪梅

        (68)浅谈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余满仓

        (69)论高中语文课堂文本拓展教学的有效性原则——以苏教版高中必修教材为例 吴玉南

        (71)浅谈中学语文教师如何把握教材 吴少桂

        (73)

诗词色彩美之赏析

        (74)《金岳霖先生》一文的细节析疑 刘红丽

        (76)浅说古诗中酒意象及其文化的赏析 杨扬

        (77)让语文课堂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应寨铃

        (79)课堂提问艺术?a href="baidu.com"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简迎春

        (81)浅析诗歌中的“想象·诵读·品评” 吴建方

        (83)浅谈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嵇素贞

        (85)让课堂成为美的发源地 张灼花

        (87)诗美的积淀与选择 邓春浓

        (88)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打造语文和谐课堂 史俊英

        (90)小组合作学习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初探 包永杰

        (91)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回归语文课堂 房颖

        (93)论如何上好新职业素质培养环境下的语文课 魏劲松

        (95)让对话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郑云龙

        (97)有效课堂教学之我见 杨金平

        (98)教师是语文课改的关键因素 刘肃善 何永国

        (100)课堂教学不惟模式,惟高效 蒲仲慧

        (101)有效课堂教学之根本 李福伟

        (103)做个轻松高效的语文教师 王存法

        (105)浅析莫言诺奖演说三个故事的寓意 刘俊林

        (107)浅谈赏识教育在语文课堂练习中的应用 王燕玲

        (108)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吴玉梅

        (110)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 安东升

        (111)浅谈农村中学校本教研中语文公开课评课活动 祁辉君

        (113)语文教师动起来才能造就灵活课堂 吉守金

        阅读教学

        (115)农村地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崔文龙

        (117)中职语文课外阅读再审视 鲍源泉

        (119)从“读书人是幸福人”论当代学生的读书 王海安

        (121)例说论述类文本的教学维度 骆汉忠

        (123)新课程背景下课外阅读平台构建的现实追求 李杏珠

        (126)以苏教版中《雷雨》(节选)为例谈戏剧文本的阅读 袁书春

        (127)重视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 李兴存

        (129)阅读·悦读·跃读——也谈课外阅读 胡志峰

        写作教学

        (131)试论初中作文中语言陌生化的应用 金冠芬

        (133)提高农村中学生写作素质之我见 黄荣光

        (134)作文:追求真实的生活感受 易风云

        (136)对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突破思考 张建辉

        (138)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实践研究 彭一晗

        (13

39)写作,需要让学生自由表达 石建善 刘玉秀

        (141)记叙文的“模式化定型” 付永东

        (142)向教材学教法 向经典学技巧——从教材古代议论文中学习写作技巧 夏炯

        (144)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探析 徐萍

        (146)引领学生抒写个性化作文 黄新霞

        (147)浅谈如何指导中学生写好作文 王国

        教材课程

        (149)黄金时代渐逝 无限感伤萦怀——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送考》主题重解 魏静

        (152)“速”当作“迅速,快速”解——苏洵《六国论》“速”字含义辨正 汤振洪

        (153)挖掘资源丰富课堂 研究拓展深化教学——普通高中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陈蓉

        考试与素质教育研究

        (155)谈文言文阅读之虚词复习 潘秋霞

        (158)浅析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命题规律及解题方法 张山姗

        (159)毕业班语文复习的困惑及对策 刘颖

        无

        (f0002)杏坛学人风采 无

        (f0003)乐于读,善于思,勤于写 第十届“孔子杯”全球青省年华文作文大赛征稿启事 无

篇9

关键词:引导;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1-0088

语文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是综合性最强的人文学科。我们教师通过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而且更要让学生明白从中学习什么、怎么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广泛地展开,在整个教学大纲中,文言文相对而言,愈发被重视。无论是十几年前的一两篇,还是现在七年级教材的一单元一文,或者是九年级教材中每册两个单元,甚至是高中课文的50%,都说明了一个事实:文言文在整个初中阶段愈发能体现出其重要作用。文言作品经过历史筛选,许多诗文堪称精品,大多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文采斐然。而且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即认识功能――文化价值;陶冶功能――教育价值;发展功能――艺术价值。

由于文言文素材的特殊性,需要学生对素材进行反复研读,才能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新的知识的产生,是在对已有知识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文言文学习需要学习活动和对活动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的协调统一,即需要学生进行反思。所谓的反思,实际上就是行为主体对自身、对实践活动过程及相关的主体认识的再认识。就学生而言,是对本人的学习实践活动及其学习方法的重新认识。把它用于学习上则是反思性学习。反思性学习,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学习活动过程的反思来进行学习。反思性学习不仅仅是对学习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还是深究学习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具有了较强的科学研究的性质。

常听到有不少学生抱怨:现代文都那么难学,怎么能学好古代人写的文言文呢?的确,古人写的东西往往距离我们现在的时代甚远,让现代的人去了解古人写文章的意图,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不过,古人云:“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找到适合的学法,学好文言文。

一、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学过英语的人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学好英语最最要紧的莫过于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文言文也一样。新语文教学大纲,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淡化了语言文字训练,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诵读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际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古人说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以说,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金钥匙。教学文言文,就得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教师在教授时,要注意多读。一般来说,可分为“学前三读”,第一读:学读。什么意思?即:让学生自己根据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并注意句子正确的停顿和节奏。第二读:品读。即:让学生在学读的基础上,熟练地朗读课文,从读中去感悟文章的大概意思,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文意。第三读:诵读。即让学生深刻感悟课文意思,再根据文意来记忆并背诵课文。这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按部就班方能从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让他们能做到会读、会译、会背。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接受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纵观初中的三年教本,文言文的编排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特别是对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的七年级新生而言,朗朗上口、简单明了的文言文就颇受欢迎了。笔者在执教《论语十则》一文的时候,发现学生喜欢朗读“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这些语意浅显的文句。在教学时就让学生自主朗读,通过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对这些简单的语段来说,通过反复阅读就能明白意思,而且教师也不必花很多的时间进行逐字逐句翻译的传统教法。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二、在自学中引导学法

能朗读到会朗读,还只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基础。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那就得翻译。传统教法中往往以教师的满堂灌为主要手段,很少让学生自主地去学。这种学法和教法,只能导致学生成为一台“复写器”、“复读机”,死记硬背,三天忘记。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的确是不行的。文言文教学,也要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放手时就放手,做到收放自如,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得让学生预习。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学生手头至少有一两本的参考用书,这也让学生能够在预习的时候得到一些帮助。所以,我们在布置预习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学生的任务,让他们能够有目的地自学。但是教师的督促也是必须要紧跟,即用小练习也好,上课时提问也好,一定要让学生自觉地去学,当然,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咨询同学或教师。那么在正式上课时,就能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学习的时候才不至于如听天书一样,脑中空空,什么都没有,甚至连自己掌握了多少也不知道。而且这种自主预习的方法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力,让他们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也能够自主完成课文的学习。

其次得让学生多说。通常,教师在教授古文的时候,往往以教师的讲为主,所以很少听到学生的说。新课程改革是让学生从沉默中觉醒起来,让他们能够从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从课堂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成为配角,学生成为主角,如果允许的话,就让学生根据课文设置情景,并进行表演。一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来可以提高学习古文的兴趣。课堂是学生的,就要让他们多开口,多提问,教师只能起到纠正和串联的作用。如执教七年级下的《夸父逐日》和《狼》,让学生先预习,再自由组合进行情节表演。当学生在台上表演时,台下的同学也不能空闲下来,他们的任务是找出表演者理解有误或值得商量的地方,再大家一起来讨论确定正确合适的译文。这种方法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又能让学生加深印象,牢记所学的知识。

最后得让学生反问。在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中,(下转第90页)(上接第88页)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反思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水平,这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语文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把握所学的知识,把不理解的问题解决掉,这是最后一步的目的。让学生反思学习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反问,考虑到有的学生比较胆小,不敢当面提问,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选择书面提问或当堂提问。把反思的问题解决在学校里,不让问题带回家。一般来说,学后有问题是很正常的,所以教师不必对学生的问题的多少或难易耿耿于怀,应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来解决问题,而且尽量要当面解决。

三、在温故中自主探究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难度的增加,学生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为他们积累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和文言词汇,这对分析新的课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例如七年级下的《狼》,学生用上述的方法学习了之后,也遗留了不少问题,如“投以骨”,经过学生的讨论,最后确定为:这句是倒装句,应为“以骨投”,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又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意思是打洞,名词作动词使用。又如“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经常解释成“狗”,但文章中根据上下文的联系,意思就发生了改变,即“像狗一样”,属名词作状语。了解了文意,并掌握了本文的特殊的词汇,那我们再遇见蒲松龄的《狼三则》中的另两则,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而对下次所要学的新课文来说,学生掌握了这种学法,再去学新的课文,对程度中等偏下的同学来说,也能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程度好的同学就能够掌握整体的意思了。这说明,引导的方法能让学生自觉学习、独立学习、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样就能增强文言文课堂的思维能力,使文言文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对文言文来说,无论教师采用是怎样的教法,最终的目的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让人文情感走进课堂,让每位学生爱上文言文,这是我们古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让学生感受我们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让学生既能提升兴趣,又能拓宽语文的知识面。

在古文教学中,教师应能以生动的课堂气氛,丰富的古文化知识来吸引学生,并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展现中国文字的语言魅力。通过展示作品文化意蕴的深层内涵,让学生感受作品魅力,把他们带到古文学作品的优美境界中。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品位,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让中国的古典文学艺术光辉永驻。

参考文献:

[1] 鲁姣华.对新课标下文言文选材、教学的困惑和思考[J].中学语文教与学,2010(1).

[2] 徐德强.浅谈语文学习中的积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9).

[3] 田月红.让琅琅书声回归语文课堂[J].学语文,2010(1).

[4] 邓昭玲.初中文言文的优化教学[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3).

篇10

【关键词】新的语文教学视角 阅读教学 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02-01

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新课改浪潮中,彰显出它独特的视角。学生是整个教育的主体,语文教师在教学之余,不免为自己的阅读教学进行留白,认真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吸收和扩充知识,转变观念,关注学生在阅读中人格、思维方式的生成,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是简单空洞的说教,而是读书明理,读书用书,不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思想。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困惑

在新视角下,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和观念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也使得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很多困惑。一是教师讲多少的困惑。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注重课文分析,忽视了学生自我品味和欣赏语言的主体性地位。但是不讲又不行,学生已经依赖于老师讲授,不愿意主动学习,讲多少已经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最大困惑;二是教师如何调动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后拓展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困惑。我们知道很多教师以自我接受能力为基点,把设计的相关课堂问题充斥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不但没有调动学生学习阅读材料的兴趣,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审美欣赏的能力,如何把课前课后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调整教学手段的困惑之一。三是阅读教学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所带来的困惑。新视觉下,依然存在部分教师把语文阅读教学的视野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到底语文阅读这一块学到了什么?仅仅凭借学期末考的语文成绩来衡量,这就削弱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后所获取知识的优势,评价方式偏重考试,用一分定高低,显露出评价方式的单一和绝对化,没有形成动态评价体系。

二、新视角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一)案例精彩回放

《羚羊木雕》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亲情。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情感,浓浓亲情,动人心弦,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心。本单元所安排的课文都是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写出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不能不引起学生和教师的心灵共鸣。新视角下,笔者准备这样进行本课的教学:

1.课前预习,全面获得本课的相关信息

在学生预习本课时,不应该孤立地看待本课,应该关注本单元专题“亲情”进行预习。可以理解本文所出现的新词、读好课文、积累词语、了解作者、提出相关的问题等等,鼓励学生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信息记录在“预习本”上,做好语文课文中的问题批注,为新授做好充分的准备。

2.课中新授,教师精讲给学生读书的时间

对学生收集的资料和预习所获得的信息进行交流共享,然后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小组交流,筛选不理解的问题,在全班让小组长作为代表进行交流,最后提炼一个问题,即爸爸把贵重的羚羊木雕给了“我”,“我”把木雕转送给好朋友,这样可以吗?为什么?全班同学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加以讨论,如同学间讨论、查资料来解决问题,问题可以形成为小练笔、小演讲等等,把每位学生的想法都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要激发学生品味语言的兴趣和敢于提问的勇气,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总结,羚羊木雕有价,情义却无价。只知道珍惜有价的木雕,不知道珍惜孩子们的感情,重财轻义,只会严重伤害孩子的心灵。针对所提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式,再多读相关的文章,进一步体会亲情。

3.课后阅读,扩大阅读量

课后布置作业,美美地诵读课文,并且积累本课你认为最好的句子。让学生养成勤积累的好习惯,并且能够读一本关于亲情的文章或者小故事,记忆一句感人的亲情语句等等,进行课后拓展和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更多的阅读资料,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

(二)新视角下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

1.彰显于课外阅读中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拓宽范围,扩充阅读空间,让阅读教学生活化。加强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外阅读量,其语文实践性活动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语文阅读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加强课外阅读与课内优秀文章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自己的视野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彰显于欣赏美文佳作

语文课本上的优秀文章,其语文文字之优美真是堪称“一绝”。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讲,把剩余的四分之三的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品味语言文字,深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写作意境,而且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要有目的去读书,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彰显于多写多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的最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写作。阅读教学后,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多写多练,把平时看过的书籍和杂志等上面的相关句子或者优美的语言进行摘录和积累。把自己的读后感分享给全班同学听,让大家为你的体会和感悟喝彩。

三、结束语

新课改、新视角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尽量让每堂课都有琅琅的读书声,并能激发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享受到多资多彩的精神生活。因此,新课改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勤于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许敏.语文新课程理念与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改革[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山东省沂源县中庄中学 焦玉安.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转化[N].学知报,2010年.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材 词类

学习词类是掌握遣词造句规则的第一步,是搭建起语法大楼的基石,“划分词类是为了讲语法结构”[1],只有弄清楚“词类是什么、如何分类、有什么作用和功能、如何运用”等问题,才能真正迈入学习语法结构和语法规则的大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大纲中规定,从七年级开始“了解基本的语法常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而词类被列在语法常识的教学之首。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材中词类部分语法常识的介绍既要纳入到中学语文教学语法体系之中,与传统的语法理论一脉相承,又应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紧密结合,不应太过复杂或太过简略。

考察目前全国较为通用的六套初中语文教材①发现,在介绍词类时,各套教材都能明确地将词类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十二大类,并对各类进行概念解释和举例。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汉语词类表(实词)中解释“名词”为“表示人或事物(包括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的名称”,并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课文中摘录例句作了具体说明。

就目前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情况来看,词类部分的语法常识介绍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语法点在教材中的体现形式单一

在考察的六套教材中:人教版、苏教版和冀教版的词类知识介绍均只出现在了课本的附录部分,并且仅以“词类简表”的形式体现;北师大版和语文版则是在课本的附录部分以语法专题的形式讲解词类;词类的知识点介绍不只出现在课本附录的只有鄂教版,该套教材在课本每单元后的知识点补充部分对词类的概念、分类、特点也作了介绍。但无论是每单元的知识点补充还是附录,词类的学习始终没有脱离生硬的理论介绍,语言学习也并没有与课文、阅读应用相结合。这样简略的体现形式很容易让教师和学生认为词类学习不重要,从而压缩或省略这一部分的教学安排,导致学生缺乏对词类在概念上的清晰认识,不能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事实上,在中学讲解语法知识恰恰应该避免学院式的理论传授,应以多元化的学习形式呈现,让学生寓学于用,坚持“从文中来,到文中去”。词类的划分,语法体系的形成,说到底是对千差万别的语言现象的总结,是从大量的语言作品中获得规律。将语法知识的讲解同课文的教学结合,让学生在阅读赏析中理解遣词造句的规则,就更容易使他们在写作训练中仿写或创造出规范、精妙的句子。

我们认为在教材中学习词类应当采用随机教学法,“将词类表中的词语分散在相关课文的后面,作为练习题处理,在词语下画线,然后让学生说出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再引出词类名称。”[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丑小鸭》中有这样两句:

(1)他在这清亮的水上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

(2)它把鼻子顶到这小鸭的身上,露出了尖牙齿,可是――扑通!扑通!――它跑开了,并没有把他抓走。

例(1)中出现了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这”,疑问代词“什么”和反身代词“自己”,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代词的不同性质和功能。例(2)中用人称代词“它”和“他”,来指代动物。在课后练习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

1.联系上下文,说说例(1)中“他”“这”“什么”“自己”分别指什么,前后都有哪些词与其相结合,有什么作用。

2.在课文中找找,看看还有哪些词也有这样的作用?

3.联系上下文,说说例(2)中“它”“他”分别指什么,能不能全部换成“它”或“他”?为什么要这样用?

通过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使他们对代词的概念和特点有更直观的把握,然后再在单元后的知识点补充部分,以“简表”的形式具体介绍代词的性质、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使学与用真正结合。

(二)词类的二次划分标准不一

二次分类,即对名词、动词等词类作进一步划分,在教材中列出各小类的名称、划分依据、意义和特点等。词的二次分类在中学语文的语法教学中是否必要,如名词是否细分出方位词、时间词和处所词,形容词是否细分出状态词和区别词,数词是否细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等等,目前各版本语文教材的观点不一。以数词、量词和助词为例考察六套教材(见下表)发现,不同教材的分类同中有异,尚未形成统一的名称和标准。

显然,这种多标准的分类会带来一些问题。一方面,这种多标准的分类体系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具有规范性,而语法学习的初级阶段恰恰需要一种规范的标准来指导学生;另一方面,某些观点,如语气词是否从助词中独立出来等,至今仍是语法学界争论的问题,尚未达成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就过早地将其纳入中学语文教材,且各家观点不一,必然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不利于他们打好语法基础。

我们认为,与其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么多的分类标准问题,不如仅仅在教材中列出每一类词所属小类所包含的不同意义和特点,如“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单位”,“助词表示词语之间的某种结构关系,或动作行为的状态,或表示某种语气”,并举例说明,至于如何划分,可以留给学生自己去总结和把握。原则上,初中阶段只要求掌握一次分类,二次分类的问题可以留到高中阶段,但每一类词的各小类所包含的意义需要学生学会观察,即在每篇课文或每一单元后设置思考题,或者列表,将各小类的词包含的不同意义分别从课文中举例,使得词类的学习适应课文阅读的需要,小类的划分与课文中出现的多少保持一致。

(三)有些教材(以鄂教版语文教材为例)中关于词类的语法点讲解存在错误或争议

1.“被”归入“助词”。在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汉语词类介绍中,“助词”被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其他助词”三类,其中“其他助词”举例有“似的、一样、被、连”等。可是,“被”的词类归属在语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吕叔湘先生(1980)认为“被”兼作介词和助词;邓思颖(2004)等主张将“被”归入动词;刘东升(2008)认为,“被”应当归入助词,作为被动标记的“被”实际是一个连接主谓语,表达被动语义的语法词,具有高度附着性,它附着在受事成分和动词上来加强被动意义。

虽然“被”归入助词类有其理论依据,但目前在学界仍有争议。中学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法规则的敲门砖,如果将这种存在争议且有难度的问题纳入其中,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困惑,混淆对词的基本分类的认识,甚至会让他们失去学习词类的兴趣,这显然是本末倒置了。加之教材在这里是把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作为定论来举例,又无理论解释和支持,对“连”的介词助词兼类情况也未作说明,更不应该。

2.助词的特点。鄂教版教材介绍“助词”的特点是“独立性最差,意义不实在”。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说到“独立性”,汉语中的虚词绝大部分都是黏着的,一般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所以不存在“最差”之说。而“意义不实在”更不是“助词”所独有的。我们知道,虚词“有的只起语法作用,本身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有的只表示某种逻辑概念”[6](P39),所以“独立性差,意义不实在”应该是汉语虚词的共有特点。

3.叹词的特点。鄂教版介绍“叹词”的特点是“有些叹词的汉字写法不固定,如‘啊’因为音变,又写成‘呀’‘哪’‘哇’等。”这其实是将“叹词”的特点同“语气词”相混淆了。叹词的特点应当是不与其他词组合,前后一定有停顿[7](P295),如“唉,这么拼命干吗,像电视台聘请他们上银屏当节目主持人似的。”(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伟人细胞》)而“啊”音变作“呀”“哪”“哇”其实是语气词“啊”的特点。位于词尾或句尾的语气词“啊”的读音由于受到前边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产生了不同语音变化,如“多么伟大的人啊(哪)!”(鄂教版七年级下册《我的老师》)这里是教材编写错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在中学阶段“淡化语法”甚至“取消语法”,原因是语法知识不好教,不易学,在考试中不怎么出现。而作为语法入门课的词类学习,也越来越不受重视,语法点的体现形式单一,词类的二次分类标准不统一,教材关于词类的编写有错误或争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与学的困难。其实,语法知识难教并非不可教,而应该从怎样教上着手。从目前教材的编写情况来看,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中学语法教与学脱节,静态学习与动态运用分离,语法常识的集中学习与联系课文的分散式语法点介绍不能结合等问题。因此,只有转换教材编写思路,改变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才是当务之急。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ZD173]的一部分,写作过程中曾得到沈阳教授的指导。)

注释:

①分别是: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语文版、鄂教版、冀教

版。

参考文献:

[1]沈家煊.我看汉语的词类[J].语言科学,2009,(1).

[2]周一民.关于中学语法教学改革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8,(3).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邓思颖.作格化和汉语被动句[J].中国语文,2004,(4).

[5]刘东升.被动标记词“被”应归入助词[J].语言研究,2008,

(7).

[6]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7]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现代汉语(重排本)[M].北

篇12

通过研读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深究语文新课标精神,我认为:语文家庭作业应该是语文课堂的一部分,而不是语文课堂的延伸,更不是语文课堂的附属或补充。如果将校内语文课堂教学比作语文教学的一只脚,那么语文家庭作业则是语文教学的另一只脚,一只可以拓宽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空间走出语文大课堂之路的脚。

(一)语文家庭作业的现状令人担忧。

一方面,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家庭作业模式。尽管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语文教师们的家庭作业观较之以前有了一定的更新,但教师们的脑海深处传统的家庭作业模式依然十分顽固,它们总是在潜意识中,并且理所当然地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比如说教师们的家庭作业内容已经不再完全是复习预习,机械地重复抄写作业也少了很多,他们也会布置学生课后读文学作品,也会有在节假日布置学生去关注民俗之类的作业,等等。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更常见的模式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利用手边的练习资料习惯性地布置一些预习、复习作业,而文学作品阅读往往只是一句简单的有交代无检查的口头提示,倒是课本上的名著导读,因为考试要考的缘故教师们会讲得很仔细,至于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完整地读过这些名著绝大多数老师并不在意;而那些内容和形式都比较自由的作业只是偶尔才会有一次,并且布置得相当随意、可有可无。为了真实地了解情况,我做过一次调查,分别搜集了在本市市区、县城和乡镇的三所初中的同一个年级两个星期内的语文家庭作业。结论是:三所学校的语文作业无一例外的是以预习和复习为主要内容。不同的是市区的初中作业形式和内容相对灵活些:县城和乡镇初中的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区别不大,多是集中在课后习题和《补充习题》上,此外就是记忆相关字词、需要背诵的课文内容,每周还有一次摘抄和练笔;市区作业要灵活些,预习作业中除了完成习题外会有搜集资料的内容,复习作业中有写读后感或相关主题练笔的内容,但这改变不了紧密地围绕课内容布置作业这一事实。这个结果证明我的反思是有必要的。另一方面,语文教学研究界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研究也很不理想。这一点,如果我们将国内现有的相关研究整理一下就可以看出来。让我们看看这些论文的题目就很清楚了:《中学语文研究形式的研究》《趣味家庭作业》《星期作业创立语文教学的校本特色》《语文模块式教学与练习研究》等。再看看一些以往的研究中已经取得的一些成绩:“将任务型教学模式运用到家庭作业的设计中”,实施“星期作业”,实施“主题性作业”,实施“自主开放性家庭作业”,实施“实践探索型家庭作业”,等等。总结一下就是:之前关于语文家庭作业的研究和尝试几乎都是集中在对作业模式的改变上,是在将家庭作业定位在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的基础上展开的,对语文家庭作业的评价标准没有摆脱传统的观念,简单地说家庭作业依然是附属课堂教学存在的。

(二)当前关于语文大课堂的研究和实践令人困惑。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这是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开篇语中的一句话,也是对语文学科最恰切的解释。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随着语文教学工作者对语文学科的认识越来越理性、科学,传统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封闭单一、高耗低能的弊端也日益突出,在反思与重建当中语文大课堂理念被提到了一定高度。学习理论很简单,“大课堂”这个名词重复起来也相当容易,但要实实在在落实到具体教学中谈何容易。搜罗一下关于“语文大课堂的”研究论文,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现在大家热热闹闹讨论的所谓“大课堂”其实只是一个名不副实的替身而已。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打着大课堂的旗子,实际却是为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服务。搜集资料、拓展阅读、小组合作,我们必须肯定的是这个过程确实对开发课程资源有一定的效果,但这与“大语文”的理念是不一致的。二是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堂定义为大课堂,这种认识相当普遍。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堂的准备过程一定程度似乎有了语文大课堂的影子,但必须正视的是它不过是以四十五分钟综合性学习课的结束为终点,如果将它定义为语文大课堂未免太狭隘了,无异于以一棵树来代替整个森林。三是关于语文大课堂的研究和实践泛化、盲目化。空谈语文应该与生活融为一体,也会在教学实践中跟学生强调要注重生活中的语文元素,却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也没有相关的评价设计。虽然语文大课堂是在“大语文”的理念下诞生的,但它是有别于“大语文”,因为课堂上教师是主导,那种放羊式的提醒绝对不是大课堂的本质。

(三)语文家庭作业作为语文课堂的一部分理所应当地承担起实现语文大课堂的责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语文课程目标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如果单靠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是无法实现的,更谈不上提高语文素养,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终形成必须是在课堂之外逐步完成的。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不仅有责任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语文课堂学习,而且有责任帮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方法运用到生活中,真正提高语文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家庭作业义不容辞地应该充当起这一角色,因为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家庭作业的特征决定了它有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有更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如果仅将它变成课堂的附庸和补充,变成预习和复习的工具,那么无论师生怎么努力都注定语文家庭作业不可能有较高的效率。在“大语文”的理念下,正确的大语文课堂观就是通过教师的有效设计来拓宽语文课堂的外延,让语文课堂走出四十五分钟的局限,走入学生的生活,让生活成为更大的语文课堂。这与科学的语文家庭作业观是不谋而合的,要想实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性、有目的有体系的语文大课堂而不是放羊式地点到为止,除了家庭作业外还有什么其他可走的途径呢?

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家庭作业和语文大课堂琴瑟和鸣奏出更优美的语文教学乐章呢?我对此有一些想法。

(一)适当运用语文教材体系中已有的设计。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通观初中全六册语文课本,发现教材的编撰者已经在编写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融入了语文大课堂的观念,例如六册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有语文综合性学习,且不管在教师的教学中实践的程度如何,这一内容的设计毫无疑问是要求语文教师有将语文教学的触角延伸到课堂之外更广阔的空间的意识。尽管在前文中我将它与语文大课堂的关系表述为树木与森林的关系,不能以树木取代森林,但没有树木就无以成林;再如,每册教材都有名著导读的设计,就是希望通过教师的引领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文学作品;还有,七年级和八年级教材的附录设计的是书法作品欣赏,九年级教材的附录设计的是文学样式相关知识介绍,教材附录设计也体现了语文大课堂观念,从文学艺术相互渗透的层面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利用生活中可能的课程资源提高审美能力。

篇13

关键词: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191-01

学生从小学阶段迈进初中阶段,由于科目的骤然增多,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明显差异,给他们造成了诸多的学习上的困惑。因此,如何让学生由小学阶段的学习顺利过渡到初中阶段的学习,就成了初中各科教师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当然,语文学科也不例外。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教龄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这一领域,我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下面我就将自己的一些研究心得简述如下。

一、缓步慢行,逐渐加速

在初一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学生之所以跟不上教师的节拍,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讲课的进度太快。这也不能全怪教师,因为初一语文的教学任务远比小学的重,需要完成六个单元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任务,所以很多教师不得不开快车。从这个角度讲,七年级语文的内容就显得过多了。要求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一下子掌握这么多内容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进度上要放缓速度,缓步慢行,采取逐渐加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留出一个逐渐适应初中语文学科学习的时间。

首先,教师要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意识,不要一味的为了完成教学人物而开快车。要先教给学生学习初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的方法,让学生逐渐了解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其次,在进度上要采取逐渐加速的方法。也就是在讲上册的头一两个单元时,尽量要将细一些,尽量降低难度,尽量多讲一些学习方法。等学生逐渐对这门课程有了足够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后,再加快进度。这样也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再次,还可以采取重点课文详细讲,自读课文指导学的方式来教给学生如何学习初中语文。不管哪种版本的初中语文课本,每个单元的阅读课文都分为必读和自读两种,教师可以重点讲必读课文,通过讲必读课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再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自学自读课文,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慢后快,逐渐加快进度,这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

二、查漏补缺,因材施教

其实,在小升初语文教学的衔接中存在着缝隙,比如,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和相关的文言知识成了两边教学的真空地带。学生在升入初中后,课本上仍然没有这些知识,一些教师只是按课本上课,认为课本上没有的就没有必要给学生补这些知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们教学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孔子说:“因材施教”,学生缺少哪方面的知识我们就应该给学生补充哪方面的知识。教师不是课本内容的传话筒,而是教材的利用者和整合者,照本宣科是要不得的。初中语文教师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计划的给学生补充必要的语文知识。这可以采取专题的形式,或者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可以集中补,也可以分散补。总之,查漏补缺是小升初衔接阶段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授之以渔,点石成金

我们都知道点金术的故事,这个故事中阐述的道理在教育中同样适用。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极力倡导的。很多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会学习了。小学语文教学注重的是读和背,对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要求并不高,而升入初中后对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的要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小学和初中语文学习侧重点和学习方法的差异性困扰着众多的学生。这时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教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然后,引导他们去领略初中语文的无限风光;而不是自己摘取一朵花戴在学生头上。学生只要掌握了初中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也就等于学会了学习这门学科“点金术”,教师还用发愁学生学不好这门学科吗?

四、内外结合,登堂入室

篇14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一、新《课标》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目标,即重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也是一百年来语文单独设科的根本原因。语文新《课标》继承了百年语文教育的实践经验,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程总目标和各阶段目标中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转载自第一http://。)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提出要求。虽然表述的重点在语文能力方面,但也对相应的语文知识提出明确的要求。包括“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等。

二、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中,教学模式非常单一,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机械地记。这与素质教育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截然相反。因此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1)“互动型”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起引导作用,而非主导地位。如在学习《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我请同学用简短的语言来形容祖国的名胜古迹,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发言,有的说长城,有的说鸟巢,有的说趵突泉。这样以来不仅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而且训练了大家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大家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从而很好地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真是一举多得啊!

(2)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改变课堂教学单一的模式。多媒体技术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最好教学手段之一,当我们在课堂上遇到仅通过语言讲授任觉得效果不够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解决,它能创造出一种真实,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增强我们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很快地融人其中,并能迅速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因此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

三、突出抓好语文教学的重点——作文教学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堪称“半壁江山”。(1)从七年级开始,就把审题指导当作作文教学的重点,常抓不懈。要训练学生对各类作文的审题。(2)注重作文模式的教学。范文引导,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捷径。建议我市中等程度语文水平的学生用美文引路,按文体、结构特点、选材特点、写作亮点归类,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去感悟优秀作文的写作模式,提示学生该怎么开头、怎样扣题、怎样点题、怎样议论,让学生心中有一个作文的“格”。这种注重作文模式训练的教学方式对我市绝大多数的中下层学生是相当受用的。(3)作文教学要全面“开花”。从近年各地的中考试卷看,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多种类型的作文题主导了中考作文的大局,这种多样化的作文命题还会继续保持下去。我们作文教学要做到各种作文体裁、作文技法都要训练。(4)狠抓作文内容――回归作文教学的根本。现在不少学生作文追求华丽的辞藻,而作文内容实则空洞,这是一种不良的思想倾向。中考作文评卷越来越重视作文内容的评分。学生就应多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加深自己对人对事的看法,对外界事物要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在思维方式上,学生要注重拓宽、加深,具体表现为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深刻的思维,同时运用辩证思维更加深入地认识和分析事物,使作文真正“言之有物”。(5)中考作文强调对错别字的考查。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为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高考语文专家陈佳民老师认为,会不会写错别字,变成有无学问有无文化的一大标准;是自己写的错别字,就应该为此负起责任。陈老师还提出设想,整篇作文没有出现错别字的,评卷可加2-3分。这为我们今后的作文教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6)书写是作文的“第一要务”。不写潦草字,注意分段,注意书写规范,注意文面,是我市作文教学每个年级都必须抓好的一项长期工作。

四、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和教师评价的合理性

课改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综合性,随着课改的深入,语文教师的疑虑和困惑也越来越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有的课堂,大部分时间被学生浅层次的议论占去,教学质量下降,一节课在老师的几个“好”的评价声中结束。教师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点拨遮遮掩掩,对课文语言的体味浮光掠影,致使学生课堂收获减少,基础知识削弱,语文教学质量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