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乡村特色发展范文

乡村特色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4-13 10:27: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乡村特色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乡村特色发展

篇1

坚持“三个优先”力求实现美美与共

规划引领优先。始终把规划引领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提,秉承“精而特、生态与文化并重”理念,做到依山就势、天人合一、记得住乡愁。围绕梵净山规划建设乡村旅游示范点,围绕公路沿线规划建设民族特色村寨,围绕园区和城镇规划建设生态移民安置点,建成寨沙侗寨、云舍、提溪土司城等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村。

生态保护优先。始终把生态美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立足天然美、自然美、原始美,加强对自然山水、田园风貌、文化脉络的保护,坚守村寨规划“红线”,耕地保护“黄线”,林地保护“绿线”,水体保护“蓝线”,让乡村山水环绕,山清水秀。

文化传承优先。始终把文化传承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结合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着力寻找历史脚印、历史脉络、民族民俗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

抓好“三个环节” 力求实现村村发展

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紧扣全县大旅游、大生态、大健康、大产业布局,重点规划建设了一批县乡示范点,通过抓点带面、抓两头带中间,实现乡乡都有示范点、村村都有大变化,力争5年实现全覆盖。

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对基础条件好、带动能力强、群众积极性高、投入少见效快的村寨优先建设,对事关全县发展的重要节点优先突破。位于梵净山与江口县城间的云舍村距县城3公里、梵净山景区10公里,对云舍美丽乡村示范点的率先打造,提升了梵净山旅游服务功能,云舍村2015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A级景区、贵州十佳美丽乡村。

产业支撑、资金整合。建设美丽乡村,资金保障是前提,产业支撑是根本。江口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山地特色农业等产业,基本实现村村有产业带动。采取项目整合配套、部门帮户支持、金融贷款扶持、群众自主筹措的方式,有效解决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难题。2014年以来,全县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6亿元,撬动社会投资近10亿元,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25个,发展产业示范基地近60个,新开办农家乐256家。

结合“三个重点” 力求实现人人小康

结合脱贫攻坚。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互动发展,以美丽乡村发展促进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成果检验美丽乡村成效。结合金融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帮助贫困群众贷款1600多万元打造寨沙侗寨,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不足3000元跃升到3万元,群众房屋由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直接增值10倍以上,大幅提升了群众财产性收入,既成为江口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样版,又是旅游扶贫与金融扶贫互动发展新典范。

结合乡村治理。围绕县域是景区、通道是景观、村寨是景点、庭院是农家乐目标,大力开展村民自治、城乡村寨整脏治乱,统筹推进乡村垃圾、污水处理建设,实现天蓝、地绿、水清、气净。

结合全域旅游。把“美丽乡村”打造作为推进全域旅游的重要载体,推行“旅游+”多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旅游+金融”“旅游+扶贫”“旅游+农业”“旅游+美丽乡村”“旅游+大数据”等方式,构建起以梵净山为龙头、美丽乡村为示范点的全域旅游大格局。

篇2

[关键词]乡村旅游 生态 农耕文化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148-01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出去散心旅游,已成为多数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城市旅游的饱和使人们把目光投向离家较近的乡村。另外,由于发展乡村旅游业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中央以及地方对乡村旅游业大力扶持。近些年,在政策扶植与市场导向的共同作用下,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作为朝阳产业,发展前景一片大好。淮南市潘集区有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应依托本地的区位、社会、资源、文化、客源优势,综合发展吃、住、行、游、玩于一体乡村旅游业,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下面根据潘集的具体情况,提出几项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的措施:

1、建设生态湿地景观

潘集区煤田塌陷形成大面积水域,包括大大小小的水塘、水池、水坑、低洼地、沼泽湿地不计其数。除少数被开发建生态园,部分水塘被农民放养鱼虾外,大多还待开发。水生植物较少,周边植物更是稀稀疏疏,或土壤或杂草丛生,冬天更是一片荒芜。由于煤矿、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垃圾污染等,一些水体与湿地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如果这些水资源与湿地通过生态恢复加以利用,建设大面积的生态湿地群,将成为潘集最宝贵的财富。可因地制宜养殖鱼、虾、鸭、鹅;种植淮南本地的水生蔬菜莲藕、红菱、白菱、芡实、荸荠、茭白等;综合栽植本地常见或易活的水生植物、湿生植物,荷花、睡莲、芦苇、菖蒲、水葱、再力花、水生鸢尾、美人蕉等。搭配卵石浅滩、生态铺装、木桥、景石、园林小品等综合造景,建设生态湿地景观。营造水草肥美,渔舟唱晚的怡人景色。这样不仅能发展农业生产,还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像淮南焦岗湖湿地公园每年能吸引大量的游客,除了清波绿水芦苇荡、蓝天白云翱翔的飞鸟,夏季更是有千亩之称的荷花淀,烟雾朦胧、超凡脱俗的自然景观成为焦岗湖湿地公园旅游的最大看点。与焦岗湖湿地相比,潘集区的湿地生态资源更丰富,可开发的旅游项目更多。应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将煤田塌陷区变废为宝,积极开发。湿地生态系统除了经济、社会价值,还有着深远的生态意义。9月1日开放的东辰湿地生态园,是在煤田塌陷区的生态恢复与治理的基础上上建设起来的,目前已经吸引部分鸟类栖息或停留进食,被破坏的生态链条正在恢复。

2、发展赏花游

人们天花,通过赏花游来吸引游客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显而易见。如合肥的香草农庄,植物种植以香草类植物为主,山坡上的香草花海是农庄中最美的景观。由此衍生出的香草类产品增加了经济效益。成功的赏花旅游业都有自己的特色,最忌跟风,看人家种什么就种什么。要找到适合当地的切实可行模式。可以某类当地适合生长植物为主,打造主题类花卉游。为避免观赏时间短,花种单一的问题,也要合理搭配其它植物,如荷花、油菜花、山茶花、迎春花、桃花、杜鹃花、栀子花、桂花、铁线莲、玫瑰、紫苜蓿、酢浆草、向日葵、鼠尾草、孔雀草、腊梅等,随四季交替与变化营造各具特色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将植物的季相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种植形式灵活采用丛植、片植、列植、孤植等种植形式。借鉴英国庭院花镜种植方式,在路边、林边、篱边、水边,搭配岩石、园林小品等进行植物造景。这种种植形式以自然式为主,与中国乡村景观的气质非常吻合。注重植物整体的高矮层次搭配、色彩搭配、不同季节的效果与植物自身美感的展现。

3、农耕文化的展现

农耕文化的展现是特色乡村旅游业的核心部分。一方面,所有的农耕文化都来自于农业生产,生产性景观的营造是农耕文化的最直接表现。根据不同的土质,规划种植水稻、油菜花、桃树、葡萄树、有机蔬菜、潘集酥瓜、草莓等,既保留了农业用地,又能观花观果,营造乡土气息,还能发展果树认领、瓜果采摘项目,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土生土长的风土民情、民间艺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也是农耕文化的重要部分。流传于潘集的“花鼓灯”艺术,被称为“东方芭蕾”。表演形式以传统舞蹈为主,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艺术形式受到业界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在“花鼓灯”艺术上发展起来的“采莲灯”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举办的夹沟乡农民体育文化节,是农民在农闲时举行的大型体育文化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体育项目和文化艺术表演。充满丰收节日喜庆色彩的踩街、舞狮,色彩鲜艳、造型朴拙的泥塑小老虎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应开拓思路,继承与发扬传统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利用文化产业创造经济利益。如在景区设计露天剧场,表演潘集传统民间艺术;让“健康、休闲、运动、时尚”的理念引领农民体育文化节,注重游客的体验参与性;提供场所让游客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学习泥塑小老虎制作技艺,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4、发展特色餐饮与民宿

借鉴四川新农村建设中的“微田园”与“农家乐”模式。在房前屋后的部分绿地种植有机蔬菜,为人们提供了新鲜蔬菜的同时,还能美化环境、涵养水分、增加空气湿度,形成良性小气候。在“微田园”、家禽养殖及其它旅游业的基础上,发展“农家乐”。农户自家种植的蔬菜、新鲜瓜果,养殖的土鸡、土鸭,加工成饭桌上的美味,低投入,低风险,回报快。在旅游密集区可建美食中心,专买特色美食,如淮南牛肉汤、淮南豆腐宴、祁老大豆制产品、芦集绿豆圆、糍糕。民宿的建造先试点后分期建立。根据市场需求、区位分析、客源分析,建造多种形式高品质的民宿,如农舍、邻水别墅、山坡木屋、传统建筑民宿、个性化民宿、主题性民宿。民宿建筑风格应体现中国田园建筑的风貌和农耕文化的内涵。延续传统的基础上,为满足游客现代生活的需求,内部配套设施要完善。制定相关的卫生、餐饮、服务、监管标准,服务人员应接受多方培训,提高素养与服务水平,确保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专业服务。让游客不仅能欣赏到自然的田园风光,还能享受舒心惬意的居住环境。在这里中国乡村特有的静谧与朴实,会让人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嘈杂,变得释然。

5、其它措施

要促进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如道路、路灯、水电、消防、公厕、垃圾箱、停车场等不容忽视。像潘集区煤田塌陷恢复治理的典型―后湖生态园,环境治理与景观设计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是周边市民村民短途旅游的好去处。但由于通往景区的公交车不多,部分道路不平,给自驾游也带来不便,大大影响了旅游的重复次数。景观效果的呈现很重要的是后期的细心维护与管理。基础设施要及时维修,植物要定期修剪、浇水,卫生要指派专人管理与清洁,避免垃圾成堆,无人打扫的局面。对附近村民进行相关知识教育,激发村民的责任意识,为共建村容整洁、生活富裕的乡村而努力。

小结

潘集乡村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前景广阔。应顺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以生态为基础,以农耕文化的展现为核心,走一条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道路。使旅游产业成为区域发展的助推器,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综合发展,把潘集的乡村建设成淮河岸边最美丽的乡村。

篇3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五大振兴,其中首要着力点就是产业振兴。在当前我国农业面临农产品供求失衡,产业竞争力持续偏低,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等突出矛盾前提下,亟待重新审视传统农业发展路径,加快转换农业发展方式、拓展农业发展新路径、打造农业发展新动能,推动特色农业向高质量发展。结合培训内容,我将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产业发展的意义、面临的挑战和几点建议谈谈我的感受:

一、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意义

中国地广物丰、资源禀赋区域差异较大,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走差异化发展路径,是当前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与传统大农业相比,特色农业的特点十分鲜明,除具有资源、产品优势特色外,多数还蕴含社会、文化、历史等特色元素,因此特色农业也具有功能多元、价值多重的突出特征。发展特色农业适应我国基本国情,对加快打造农业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发展特色农业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依托地区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加快推进优质农产品品种结构、种植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科学布局,协调推进产业发展,提高我国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发展特色农业也是推动农民脱贫增收的现实途径。特色农业多集中在偏远和资源贫瘠的地区,这些地区也多是贫困落后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促进这些地区产业发展,实现精准脱贫。发展特色农业也是满足消费需求升级的重要举措。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开发,有利于满足国内持续增长的多元化、优质化农产品消费需求。发展特色农业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利于加速农村人才集聚、促进乡村文化传承、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协调推进“五大振兴”,实现全面振兴。

二、我国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目前仍面临较大挑战。从产业内部障碍来看,首先是特色农业生产规模有限。受目标市场区域相对集中影响,特色农业发展规模相对较小,多集中在区域内。盲目扩大规模易导致市场饱和、产业 效益受损。 其次是要素配置效率偏低。突出 体现在技术、资金、主体、信息、基础 设施和装备等有效供给不足。特色 农业普遍存在信息化、智能化、机械 化水平偏低的问题。 再次,产业链条较短,产品精深 加工开发不足。特色产业开发仍以 初级产品为主,精深加工和全产品 开发较为欠缺,产业产品价值挖掘 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最后,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区域 内打响品牌的特色农产品不少,但 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 的特色农产品屈指可数,特色农业 普遍存在资源和产品特、优,但影响 力不够大的问题。 再从产业发展外部制约看。一是 特色农业面临外部竞争。部分特色 农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面临国内 相似产品的竞争;部分外向型程度 高的特色产品面临进口产品的替代 和冲击。 二是特色农业市场风险较大。生 产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引发产量波 动和价格波动,“蒜你狠”“豆你玩” “姜你军”等均是特色农产品市场风 险较大的体现。 三是特色农业保障机制缺乏。国 内尚缺乏针对特色农产品实施生产 保险或市场保险支持政策,生产主 体和产业发展保障水平较低。

三、促进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需从以下方面着力推进。

一是加强特色农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充分认识和挖掘地区优势特色资源,合理开发和布局优势产业,做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例如《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提出 到 2020年,10大重点产业综合产值 达 8100亿元,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 综合产值 10000亿元以上。全省农业 增加值达 3000亿元。近年来,云南发 展高原特色农业,精心打造粮食、畜牧、烟 草、蔗糖、橡胶等,迪庆、丽江、怒江、大 理等州市凭借三江并流区域和相似 的高原特征,形成了独特的资源优 势,依托河谷地带大力发展高原渔 牧、高能食品、高原旅游等产业,打 好“三江并流”牌,效果凸显。

二是强化特色农业发展科技和装备支撑。重视优良品种的选育与开发,强化精深加工技术、设备研发和深加工产品开发,有效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产业附加值。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机装备、仓储、加工、物流、冷链等设施的建设。近年来,我国现代农机工业不断发展 壮大,到 2018年,我国农机装备产业 企业总数超过 8000家,其中规模以 上企业超过 2000家, 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 务收入达到 2600亿 元,能够生产 4000多 种农业装备产品,市 场规模占全球的 45% 以上,国际贸易总量 占全球的 20%,成为 世界农机装备制造和 使用大国。技术和产 品不断优化升级,攻 克了精细耕作、精量 播种、高效施肥、精准 施药、节水灌溉、低损 收获、增值加工等关 键核心技术,满足 90%的国内农机市场 需求,支撑农作物机 械化水平达到 68%。水稻精量直播 机、60行大型播种施肥机、精量植 保机械、智能采棉机等重大装备与 国际先进水平齐平,基本解决了水 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大 豆、油菜、甘蔗等主要农作物高质高 效机械化生产技术瓶颈及装备制约 难题。 湖北随州、钟祥的香菇产业企 业,在新技术、新产品、高品质的引 领下,与全国行业知名院、所、校联 姻,研发食用菌冻干食品工程技术, 并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真空冻 干生产线,生产 7大系列 50余种产 品,在全国香菇行业中,保持龙头地 位。今年一季度,湖北全省农产品出 口逆势增长 6.8%,其中蘑菇罐头出 口同比增长 4267.3%。

三是加快推进特色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解决生产发展规 模有限的同时,通过多功能拓展和 利用,深度挖掘特色农业蕴含的文 旅、历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加速 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显著 提升产业综合效益。浙江省户均耕 地不到 4亩,低于全国户均 7.5亩的 水平,从 2011年开始,浙江提出进一 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和农 业服务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 合联动发展。目前,全省农村产业融 合已进入产业链不断延伸,在推进 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优势农产品 的基础上,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 体化发展。如安吉的竹产业,已形成 从竹资源到竹地板、竹家具、竹纤维 纺织品以及竹叶黄酮、竹醋液等系 列产品;桐庐、德清的美丽乡村旅 游,武义、开化的创意农业,义乌、遂 昌的农村电子商务,嵊州的现代农 业综合体等大展宏图。

篇4

关键词:特色保留村 城乡统筹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146-02

城乡统筹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还是一种规划类型,其已经成为规划行业的一个突出主题。各地区的城乡统筹规划实践层出不穷,其对城乡统筹规划的研究给予了直接经验支持。城乡统筹规划过程中,农村常常被忽略,城乡关系较易失衡。对此建设者应采取城乡统筹视角,平衡好特色保留村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

1 特色保留村建设理论

1.1 田园城市理论

田园城市理论是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于19世纪末提出的概念,其含义是建设具有城市与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将城市与乡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田园城市中,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着城市,人居环境舒适。该理论对特色保留村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2 新型农村社区理论

新型的农村社区主要是指将一个或多个行政村作为基础,然后对其实施统一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功能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农民在不远离家乡土地的基础上,还能享受到城市化的管理及服务[1]。该理论将农村实际与城镇化结合起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使城市与农村错落分布,让农村人与城市人体验到不同的生活。新型农村社区理论促使农村向现代化城市转变,但又能保留农村特色的独特性,农村既有田园风光,也有丰富的公共资源及便利生活。

2 特色保留村建设路径

2.1 以工业促进农村建设

我国耕地面积相对有限,而人口众多,以往通过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来增收的方法已经较为落后。农村农民要想实现就地城镇化目标,应改变农村经济结构中农副工的比重,对乡镇工业进行重点扶持。发展乡镇工业时应采取以下3种途径:(1)加工原料,精深加工该地区的农副特产,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2)加工民俗产品,对于那些少数民族地区或有民间工艺品特色的地区来说,应结合自己风俗文化,开展民俗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保护当地非文化遗产,同时也能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3)加工制造零件,这适用于那些离大中城市较近的农村,农村可以给当地大企业加工零部件,推进工业下乡,促使工业反哺农业。各地进行建设时,应依据因地制宜原则,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同步发展。

2.2 开发村庄旅游资源

多数农村具有迷人的田园风光、山川河流及淳朴的乡风民俗,这些都是农村较为宝贵的旅游资源。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有了更多r间及经济支持去旅游观光,愿意去各地感受人文地理景观与风俗文化[2]。因此各地农村应积极挖掘自身资源潜力,如山川、河流及生物等,开展休息疗养、体育休闲娱乐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与天象奇观如温泉、山庄等,建设避暑、避寒等旅游景点;借助人文旅游资源如历史遗迹、古建筑等吸引游客前来;地方特色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有效方法。

2.3 完善村庄交通运输设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运输建设也逐渐成熟,各地区进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开展交通运输建设,努力构建半小时城区交通圈或一小时城乡经济圈。农村进行建设时,应依据自身地理位置及区位优势,努力构建交通、物流服务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客货物流所需的物流站,为当地经济发展及农产品推销提供便利的平台[3]。

3 特色保留村与城乡统筹发展措施

3.1 分析特色保留村的价值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保留价值一直存在着争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乡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乡村建设用地面积则持续增加,乡村呈现出空心化趋势。村民对乡村的认知具有多元性,其不仅是居住的地方,也是一种家族象征与返乡保障。我国在新农村建设时,提出了土地政策,并提出了迁村的建议,将新农村与集中居住结合起来,大面积地实施村庄集中布点规划。乡村拆迁与新农村建设间存在争议与矛盾,农村若想维护村民利益,就需要政府支付较高的拆迁成本,并采取高地价维持安置成本;如果建设过程中较大程度地破坏乡村传统文化,则较易引发社会冲突与矛盾。特色村保留与城乡统筹建设过程中,应坚持保留乡村、提升活力及保持特色的宏观政策导向,全面推广秀美乡村建设,推进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市县政府应给予乡村财政支持与帮扶,鼓励乡村建设资金多元化。

3.2 制定分区统筹的引导策略

农村规划建设者应认识到城乡就业空间特征、城乡居住特征等,对城市实施分区。对于城市通勤区,应制定加速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目标,鼓励引导乡村人口进城就业、体验公共服务,提升城区公共服务能力。此外,也应鼓励城市人口下乡体验农村休闲生活,对城市休闲农业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乡村建设的品质。通过提高区域中心镇对周边乡镇的服务带动能力,在中心镇地区,培育低耗、低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周边乡镇人口向中心镇集聚,以山区及景区的乡镇为主,积极整合旅游资源,联系带动多个旅游景点的建设与发展。

3.3 打造精品乡村示范带

农村应抓住乡村休闲经济的机遇,通常而言,发达地区具有较好的乡村休闲经济优势,城市经济发展相对发达时,人们对乡村生活方式及乡村体验需求才更加迫切。因此那些中部城市缺乏乡村休闲经济的条件,而东部经济发达城市则具备发展该经济的条件,具备了将旅游与乡村发展结合的条件,该地区可以打造乡村休闲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的崛起。特色保留村可制定秀美乡村的品牌化策略,有机地结合零散旅游资源,将乡村建设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构建若干个精品乡村示范带。该示范带用生态化道路进行串联,尺度保持在30~60 km,从中心城区向乡村地区进行放射。将若干特色乡村体验簇群串联在示范带上,结合现代农业及旅游景区形成若干个旅游主题。针对不同的休闲带,应使用差异化的簇群组织模式,对于田园休闲带模式,应重点建设半径在1~2 km的主题性特色簇群,将打造观光性及体验性的农业景观作为核心,将主要村落用绿道串联起来,采用休闲步道将主要村落与景区串联起来,宣传休闲进山理念。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已经越来越重要,城乡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此相关规划人员应积极探索城乡统筹规划方法与技术,提出城乡统筹发展策略。文章重点分析特色保留村与城乡统筹建设,首先规划者应了解一些农村建设理论,如田园城市理论与新型农村社区理论等,然后结合农村特点及所具有的自然资源等,提出相应的特色保留村建设路径及特色保留村及城乡统筹建设措施。特色保留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建设应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发展目标,积极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完善农村交通运输设施,保留农村特色民俗及文化产品,促进新型农村及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武朝.城乡统筹视野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3,30(4):11-14.

篇5

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为新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南京郊县,包括江宁、浦口、六合、栖霞、雨花台五区和高淳、溧水两县,面积6322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94%;共有镇街81个,村委会900个,村民小组1.3万个,农户67万,乡村人口214万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南京来说意义重大。首先,有利于改变郊县落后面貌,树立都市南京新形象。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南京城市相对繁荣、郊县农村相对落后,全市弱就弱在郊县、郊县差就差在镇村,特别是广大农村腹地,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落差明显,与省会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只有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不断提升农村城市化水平,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其次,有利于突破全面小康建设难点,确保实现历史发展新目标。南京实现“两个率先”,重点、难点都在郊县,特别是六合、溧水、高淳“一区两县”任务十分艰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第三,有利于拓展市域发展空间,开辟经济增长新源泉。南京经济总量目前还主要集中在主城,有限的主城空间难以支撑全市整体实力的持续提升,必须充分开发利用郊县广阔地域、丰富资源,吸纳城市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形成新的增长极,促进南京经济跨越发展。第四,有利于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农民,实现城乡关系的新和谐。长期以来,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较少,在义客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弥合城乡界限,实现城乡和谐。

从南京郊县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出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机制,倾斜发展资源,转变增长方式,推进“三个集中”,通过工业化转移农民、产业化提升农业、城市化带动农村、市民回报农民,实现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人与自然的友好共生,农村社会的民主和谐。关键是要抓住“四个一”:一个根本,必须坚持富民优先,以加快郊县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一个战略,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协调,以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为着力点;一个倾斜,必须坚持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带动,以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为突破点;一个抓手,必须坚持夯实村级工作,以推进“双培双带双创”为切入点。

一、提升郊县经济发展和富民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来看,“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指物质文明,“乡村文明”是指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指生态文明,“管理民主”是指政治文明,统筹这四个文明的核心是加快发展,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郊县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2005年1-9月份,郊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6.9亿元,可比价增长18.9%;实现财政收入114.2亿元,同比增长2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453.1亿元,同比增长29.3%,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955元,同比增长19%,比上年同期高出2.7个百分点。但值得注意的是,郊县发展中拆迁难、用地难、审批难、资金难等矛盾,导致发展的显性成本、隐性成本同时上升,招商引资势头受挫,财政运转出现一定困难。市委、市政府要求郊县在“十一五”发展中,力争实现经济总量四年翻番,确保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2010年达到10000元。围绕以上目标,我们要牢牢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破节点,千方百计此解瓶颈制约。在用地指标偏紧、用地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多策并举,积极向上争取土地转用指标,用好现有政策,最大限度做好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这篇文章。探索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以土地r入股、参与工业园区建设。加快要素集聚,研究外资转移的新动态,加大专业化、市场化招商力度,系统化、集群化利用外资。同时充分挖掘民间资本、城市资本潜力,实施多元发展战略。

二是抓住要点,坚持工业第一方略。南京与苏州、无锡相比,工业发展度明显不足。经济普查数据显示,苏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万多家,无锡8000多家,但南京只有2449家,差距非常大。今后,我们要提高工业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中的比重,不断扩大有效投人,提高郊县中小企业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聚,保持工业经济较快的增长速度。

三是瞄准重点,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尽管连续几年来农民收入逐年递增,但还未真正建立长效增收机制,2007年达小康必须保持年均13%的增速,困难不小。特别是部分低收入户增收艰难,2004年,10%的低收入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58元,与10%的高收人组收入之比为1:6.3,收入差距在一万元以上。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低收入户的增收问题,促进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

二、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去年5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了统筹城乡发展千人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南京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和5个配套文件。当前,城乡统筹的各项工作正在加快向前推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创新。机关部门逐步打破了城乡分割发展的思维定势,改变了过去工作精力放在城市多、用在郊县少,考虑城市利益多、考虑郊县利益少,城市、农村“两张皮”的状况,初步建立了城市与农村互利性、市场化、内生型的互动发展机制。二是城乡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以郊县现有开发区、工业区为载体,结合国有企业改制和规模扩张,加速推进城区工业向郊县搬迁,已初步形成江北医药、化工产业带,江南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带格局。三是乡村建设顺利推进。确立了“多中心、开敞式”的城市组团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主城----新市区----新城----重点城镇----一般建制镇----中心村”梯度发展格局,“三城九镇”规划编制已经完成。按照“城区强力推进,近郊加快实施,远郊规划引导”的原则,全市计划建设1500个农村社区,并通过城镇社区集中、拆迁安置集中、中心村集中、特色居民点集中模式,在11个村先行试点。四是薄弱地区帮促力度加大。在前三年对全市8个经济薄弱镇帮促的基础上,组织动员了南京地区157家机关、城区、高校、科研院所、工商企业单位,对相对薄弱的六合、溧水、高淳开展全方位、大范围、多层次的挂钩帮促,市向每个区县派驻工作队。截至去年10月底,城乡开展对接活动117场次,敲定合作项目281个,落实帮促资金近12亿元。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目前南京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督促政策实施,各部门正在制定“十一五”行业发展规划,把郊县发展纳入全市大规划,把“三农”投人纳入财政大盘子,把农民增收纳入全市富民大工程,以确保有专门领导分管“三农”工作,有专门处室为“三农”服务,有专门经费扶持“三农”发展。

三、向农村倾斜公共产品和服务,为新农村建设填补弱部

为了让农民真正享受到现代社会文明成果,近年来,南京市积极实施财政倾斜政策,先后投入20多亿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兴办农村各项实事,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差距。农村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水泥道路实现了村村通;农村低保水平得到提高,有2.5%农村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救治网络逐步健全,新建改建了576个村卫生室,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参保率达91%,村覆盖率100%;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发放100多万元的助学券,解决了44.4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所在,下一步,我们要继续以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为核心,以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为突破口,逐步调整城乡分配格局。一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全面完成农村八件实事的基础上,市级财政计划再投入1.33亿元,用三年时间,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等五件实事,并鼓励和支持各郊县自行兴办标准更高、范围更广的实事工程。与此同时,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农村社区、农村私人以及社会民间组织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化。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就学实行“助学券”补助,不但对书费、杂费、学费进行全免,对住宿费、生活费也要进行减免。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培训工程,做到每个农村劳动力“想培训的都能参加,能培训的都有补助”。以完善网络、保护水源、净化水质为目标,推进农村“二次改水”,扩容和升级37个镇级水厂,对100个暂未列入撤并计划的村级水厂配齐消毒和净化设备,保证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积极整治农村环境,改造改建农村小型农桥和抗旱排水设施,加快建设农村标准卫生厕所,开展农村生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试点,着力建设一批环境优美、生活舒适、整洁卫生、设施完备的中心村。三是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低保标准由目前的人均120元/月,提高到2007年“一区两县”不低于180元/月,其他区县不低于220元/月。加强农村社区卫生和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救治网络,增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筹资标准由目前的人均50元提高到2007年的100元。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尤其是被征地农民的就业保险制度,保证被征地农民“失地不失利”。探索实施农保、镇保等符合农村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险方式,扩大参保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并逐步向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过渡。

四、大力开展“双培、双带、双创”活动,为新农村建设典型引路

篇6

1.强化政府主导,构建三个体系

年初以来,延吉市委、市政府从强化自身职能入手,切实把“示范提升”工程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把实现农村面貌大改观的工作目标纳入到延吉市落实“长吉图规划纲要”、推进延龙图一体化建设工作中来,从全局的高度来统筹开展新农村建设。

1.1构建规划体系,打造发展框架 在《长吉图规划纲要》和延龙图一体化建设的整体发展框架下,结合延吉市实际,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作为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按照《延吉市城乡总体规划》和《延吉市民生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本着科学编制规划,体现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全力抓好镇域总体规划以及重点村建设详规的编制,做到生产依托地域优势、环境突显民俗特色。新制定并实施了《延吉市2010年民生行动计划》、《2010~2012年项目建设计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计划》,原省级试点村、推进村和新确定的示范村新农村整体建设规划已全部完成,“城、镇、村”三位一体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网络体系得到了完善和补充。

1.2构建政策体系,提供发展保障 在认真落实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延吉市“示范提升”工程建设方案》、《农村改建生态卫生厕所实施方案》、《延吉市支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和《延吉市“新居工程”实施方案》,完善了《延吉市村书记主任参加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延吉市农村社会保障暂行办法》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培训、就业优惠政策和就业服务网络,在全市3个镇设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34个村设立了劳动保障服务站,为农民工提供岗位援助、劳动维权。出台了小额担保贷款优惠政策,为农民创业提供资金保障。这些政策的制定,有力地指导了全市新农村建设,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

1.3构建帮扶体系,整合发展动力 市委、市政府把加强帮扶工作作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领导联系点、部门落实帮扶责任、企业实行村企共建等形式,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动参与的建设方式。全市所有市级领导和78个市直机关分别与54个行政村结成帮扶对子,仅上半年为农村提供各类款物280多万元,衔接项目40余个。村企共建活动对农村带动帮扶作用日趋明显,全市龙头企业带动基地4300多公顷,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3000多人,带动农户9000余户。广泛开展送书下乡、电影下乡、舞台下乡等文化下乡活动,送书1.6万册、电影30场、演出9场。市新农办与市广电局联合创办了“走近三农”电视专栏节目,突出宣传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人、具体事、具体做法,今年已制作9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突出工作重点,加强三个建设

“示范提升”工程开展以来,延吉市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工作切入点,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工作举措,在产业发展、环境建设和农民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2.1发展新产业,培育壮大现代农业 围绕发展“都市”型农业,积极发展蔬菜、高效经济作物、畜牧三大优势产业,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农”元葱、“海兰江”大米、“三农”苏子叶、“延绿”有机蔬菜等农产品品牌已经趋于成熟。2010年,全市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达到3200公顷。其中苏子叶、烟叶、中药材、食用菌等优势产业得到进一步巩固;全力推进东菜西移工程,投资400万元在朝阳川镇完成60栋蔬菜大棚主体工程,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仁和禽业、利民养牛、韩吉牧业等已成为农业支柱产业。在巩固发展“一村一品”格局的基础上,延吉市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转变生产经营模式,开展规模化种植和养殖,促成各种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的形成。今年,新增专业合作社7个、新增带动农户170余户。目前,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达到37个、专业协会已经达到23个。“企业带协会、协会带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得到进一步巩固,直接带动了产业的发展。

2.2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围绕延吉市《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的施行,市委、市政府把提高农民的致富能力和再就业能力作为农民素质工程的根本目标。开展了以“科技之冬”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去年入冬以来,累计完成农民科技培训3万余人、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余人,认证培训基地4个。通过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积极开展“五好村”、“五好农户”争创活动,引导农民移风易俗,转变观念,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组织开展“双学、双比”和争当致富能手等活动,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使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3建设新村镇,优化农村整体环境 延吉市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使全市农村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一是深入实施村容整洁工程。结合全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各镇广泛开展美化、净化、绿化活动,通过采取市镇村三级干部包村、包点,加大对重点路线和区域的整治力度,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和文明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市、镇两级投入500余万元,为四个镇购买了垃圾箱、垃圾车,建设了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场,使全市农村垃圾处理率达到了76%,投入140万元,在全市农村改造卫生厕所1300座。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全市农村共清运垃圾1.9万吨,清理边沟1.2万延长米,植树6000余棵。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整合各类资金的基础上,今年已开工建设19公里村路、4个村屯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6.5公里的排水工程,年初确定的500户泥草房改造任务已完成330户。经过不懈努力,全市有三个镇进入省级卫生镇行列,一个镇进入国家级卫生镇行列。

3.健全各项制度,完善三个机制

为使新农村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延吉市从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措施入手,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3.1建立督查考核机制 按照省委《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建设指导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细化“五好”村(生产好、生活好、风气好、环境好、管理好)考核细则,从内容上突出了环境整治在新农村建设评比中的地位,从对象上严格了历年的各级试点、推进和示范村的标准和要求,扩大了“五好村”评选比例,全面规范全市新农村建设特别是示范村的监督考核、验收奖励制度。完善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督查制度》,按照全年任务和阶段工作对新农村建设任务实行目标管理,明确责任范围、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

3.2建立投入激励机制 今年市财政拿出70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本着奖励先进和重点扶持的原则,充分发挥资金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对群众积极性高、进度快、成效明显的重点村实施以奖代补,以此激发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细化并完善严格的投入程序,对投入的对象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投入激励机制的有效落实。

3.3建立资金整合机制 为了更好的求得新农村建设资金效益最大化,形成资金的整体合力,市政府在争取省级支农整合资金的基础上,要求市财政、发改以及各涉农部门紧密配合,本着“统一规划、捆绑投入、共同实施、分别验收”的原则,以项目带动、产业带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支农资金整合。加快村屯道路、农村饮水安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步伐,解决项目交叉重复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挥资金规模效应,确保完成重点项目建设和优势产业的发展。上半年,全市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达2500万元,为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篇7

特色小镇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也为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推进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特色小镇在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动新型城镇化、加强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特色小镇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作为一种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特色小镇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也为解决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优化城乡经济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促进城乡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成为必然要求。特色小镇在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方面作用明显。一方面,特色小镇具有增强区域有效供给、优化产业生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改善内外环境、促进产业创新的功能,可以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和发展模式激活传统产业,也可以通过聚拢高端人才等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特色小镇是应对消费升级的战略选择,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效载体,对区域产业体系的重构与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推动新型城镇化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模式。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要求通过积极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提升城市功能带动新农村建设,完善土地制度和城镇住房制度,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实施办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特色小镇采取就地城镇化发展方式,在传承和发扬我国千百年来的农耕文明基础上,把乡村建成既有乡土气息,又具备现代城市文明的新城镇。特色小镇建设注重产业、文化、宜居、环境等各种要素的整合,有助于提高城镇化发展品质。同时,特色小镇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结构,在规划和设计上可以根据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运行模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加强乡村治理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特色小镇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发展,从治理主体到治理模式,使传统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融入现代化因素,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治理活力。特色小镇作为城乡间的桥梁,不仅在空间布局上一端连接着城市一端连接着乡村,而且从产业发展、城乡融合、生态保护等方面,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穿其中,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为加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

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乡村的文化资源、文化活动、文化设施以及带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地域性和传承性。继承和发展优秀乡村文化,需要适应发展需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其更具感染力、传播力。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文化要素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必不可少。不少特色小镇在挖掘文化要素的过程中,注重对传统文化及其产业进行保护与传承,以各种物质形式为载体,将文化物化,将物化的产品产业化,形成文创产品及产业链,提高了文化影响力。河北馆陶的粮画小镇、武强的周窝音乐小镇等就是典型例证。

篇8

乡村旅游近年来不断发展,内容和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旅游同质化问题,使乡村旅游的地方特色味道越来越浓,游客在旅游期间能更深切地感受到乡村的淳朴和地方的特色文化。本文将从乡村旅游的发展困境和发展对策展开研究。

一、乡村旅游概述

乡村旅游是指以村庄野外为空间,对乡村特色的历史遗留景观、民俗风情景观、乡村风光、建筑景观河宗教景观灯进行开发组合,形成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让游客既能观光和游览风景,又能进行休闲和娱乐。乡村旅游发展对旅游业、乡村发展等有重要作用,集中体现在:一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二是,使农村产业结构变得更合理。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四是,保护乡村环境。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经营理念相对比较落后,旅游资源缺乏文化内涵

经营乡村旅游的人在产品理念及服务理念方面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低俗经营理念占据着主导,导致不能充分挖掘和重视具有地方特色和乡村特色的法器,使蕴含着深刻文化内涵的乡村资源不能展现给游客。难以满足多层次游客的旅游需求,尤其是不能满足部分儿童和青少年追求乐趣、真实和探索知识的需求。

(二)乡村发展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对自身资源挖掘利用

很多乡村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未能考虑客观实际和旅游市场规律,盲目跟风,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使乡村独有的特色风景资源受到不合理开发。有的旅游开发者盲目规划,不考虑如幽静乡间小路、宜人的田园风光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乡村旅游开发的产品,应做到推陈出新、人有我优,而现在很多乡村旅游开发者没有这种观念,只是一味效仿。乡村旅游开发者要清醒认识到在规划过程中,不仅要保护自身资源,还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自身资源。

(三)乡村旅游品牌趋同化问题明显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品牌越来越多的出现。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品牌加快了出现速度,这就导致了近年来乡村旅游品牌趋同化问题变得严重起来。乡村旅游在建立自己品牌的时候要体现出特色,这样才能吸引游客,也才能提升游客购买旅游产品的欲望。只有具有新意和特色的品牌才能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使人眼前一亮。如果乡村旅游不能充分挖掘自身的特色资源,建立起有风格的旅游品牌,那么必定不能取得良好发展。

三、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研究

(一)强化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及服务水平

首先,学习外国良好经验,我国政府应做好引导和带头作用,组建乡村旅游工作协会等,指导和帮助村民更合理和科学的进行乡村旅游规划和开发,明确政府、社区、协会和村民间的关系,并充分发挥每个组织的作用。

其次,应加强对乡村旅游人员的素质培训,让他们更深的了解乡村旅游,提高服务意识,增加他们的收益,拓宽就业渠道,让村民真正参与到旅游发展规划决策中去,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乡村旅游发展团队。

(二)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文化内涵

在政府、农民和相关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壮大乡村旅游规模,使乡村旅游品牌特色明显。而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是旅游地点较分散,规模小,受资金、技术和制度等多方因素制约,而且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处在低层次阶段。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学习外国的良好经验,充分发挥本土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完善乡村产业结构,为形成规模化、特色化的乡村旅游提供科学的、完善的服务和指导。

(三)注重乡村旅游投资渠道多元化,推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

首先,联合起来发展本土旅游业。村政府设立了发展乡村旅游业专款,并挑选了合适地段和派遣了相关人员,用于建设乡村的旅游经济,开发新的旅游项目。

其次,可以吸引一些具备较强实力的企业、公司或集团加入到乡村旅游建设发展中去,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更多资本。

第三,可以开发一些具有特色、规模较大和一定品牌的旅游产品,这就需要在旅游产品开发上,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体现出本土独特味道。

例如,比如可以建设民族民俗风情园,这可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因为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建筑结构、务农特点等与非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一定的差别,结合当地特色、生活习惯、建筑景观和务农景观等。通过向游客展现这些独具特色的乡村内容,来突显民俗风情园的特点,体现与其他乡村旅游景观不同的地方,从而增加游客数量。

(四)注重把握乡村旅游的时机,通过特色化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

要充分了解和认识乡村旅游的特点,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特色,在打造特色的同时不能一味效仿,要不断进行创新,更好将自己的文化内涵展现给游客。同时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增加新的休闲娱乐内容,引进专业的旅游人才,使乡村旅游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篇9

关键词: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销售

鉴于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的持续发展,旅游类农产品营销也在持续增多,尤其是体验性农产品变得愈来愈多,采摘、垂钓以及制作特色手艺品等项目成为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的主导性产品。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通常都具备了非常强的地域性,不同的地区、民俗会形成不一样的饮食文化以及生活习惯,所以旅游农产品具备了不一样的特点。和一般性的产品销售比较起来,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的购买与消费是一起实施的,所以旅游农产品销售变得愈来愈直接,从而降低了流通成本。有鉴于此,农民群众可以把自己土生土长的特色农产品面对面地直接销售给前来游玩的各界人士,而农民们利用自己家来开设农家乐则可以由农民为游客们提供各类餐饮以及住宿,以特色乡村风貌景观以及民俗文化吸引愈来愈多的游客驻足,从而推动农产品销售。

一、利用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开展农产品销售的必要性

一是能够创设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提升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农产品产业和乡村景观旅游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中,游客们的吃、住、购、行等均和农产品具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所涵盖的层次也很多。各类农产品销售同时也为农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多的就业良机。比如,农民们可以扩大自身的种养殖规模,这就需要有更加多的乡村劳动力资源,而且还应当在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的带动下创建更多的农产品加工公司,以求转移与吸纳更加多的劳动力。

二是能够促进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以推动农村经济实现新的发展。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和农业产业化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农业产业化能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产业基础以及景观背景。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能够提高本地的知名度,改进当地乡村的环境,从而有利于产生新的产业集聚,提升特色乡村产业的边际效益,提升当地农业以及旅游业的效益。同时,还可进一步改进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推动当地农村的各个产业的同步发展,提升农产品市场销售的额度,扩张农产品销售的范围,以旅游业来促进农业产业的新发展。

三是能够帮助延长当地农业的产业链并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随着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业的大发展,推动了农业以及加工业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即休闲农业之发展。为切实满足前来观光游客之需求,当地的乡村特色农产品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均能实现新的发展,并且促进了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其典型表现为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过程中采摘农产品、垂钓等项目的溢价现象。同时,农产品如果能够实现就地销售与增值,能够很好地解决当前我国农产品中间销售层次偏多的问题,从而在无形当中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销售的主要策略

(一)实施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绿色销售策略

如今,乡村农产品绿色销售已发展为主流农产品销售方式之一。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注重农产品是否属于绿色农产品的游客数量不断增加,这就很好地证明了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过程中绿色农产品具有相当好的市场销售前景。对初加工农产品来说,传统农家往往是有独立的院落的,其中专门建有菜园,所种蔬菜和水果均可使用自家饲养的动物粪便进行施肥,对于果蔬所采取的病虫防治也可以采取人工诱捕或者捉虫瓶等生态型办法,这样一来所生产的蔬菜水果往往更加新鲜和健康。农民们自家所养的猪、鸡等各类家禽,使用纯天然的野菜加以喂养,而鸡和鸭等还可放养于当地的山坡林地,这样一来所饲养出来的就是纯正的土鸡,能够很好地满足游客们的需求。部分既有果蔬种植而且还有动物养殖的农业园区,则能够实现果蔬种植和家畜养殖业进行妥善的结合,并且在园区中辟出专门区域来放养猪、鸡和鸭等,使用剩余水果蔬菜等加以喂养,而且还可利用养殖业产生的动物粪便来建设沼气池,粪便在发酵之后就成为了肥料,能够有效避免化肥造成的现代化学污染,而引入生物防治病虫害法则可把水果蔬菜农残物降至最低值,从而实现绿色与无公害。不仅要控制养殖的成本,而且还应当确保农产品具备相应的品质。对深加工类农产品则应当在符合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之后为其实施绿色化包装。所谓包装绿色化,是指对包装材料实施绿色化处理,也就是要使用环保型材料,其后再制定出绿色亲民的价格。这一价格不但应当体现出绿色产品的成本,而且还应当考虑到购买者的接受程度。当然,还可使用绿色销售形式,例如绿色促销,也就是通过广告、公关以及市场销售人员向广大游客宣传乡村特色农产品的绿色营销观念。

(二)实施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消费规范化策略

依据一项调查,我国游客对于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的餐饮、卫生等满意度不高。笔者觉得,如果现在能够强化农村餐饮条件的改进,很好地提升农产品销售的成效,从而为游客提供更好的用餐环境,让其愿意耗费更多的时间驻留,从而推动游客更多地购买农产品。比如,通过提升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中的餐饮烹饪水平,促进餐饮管理的规范化,就能够很好地提升消费者的旅游体验。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的提供,是实现乡村旅游长期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只要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就一定能够推动农产品销售实现更好的发展。有鉴于此,应当更加深入地挖掘特色农产品,改进农产品旅游的环境,强化游客安保等工作,让游客们能安心旅游,延长各游客的出游时间,推动农产品的销售进程。要充分注重农产品包装,提供多种多样的包装,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不同需求。

(三)实施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加工和定价策略

一是要实施好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加工策略。农产品往往具备了鲜活、易于腐烂等特点,而在实施加工之后,不仅能够很好地保护其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而且还能延长储藏的时间,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更好地利用农产品资源以提升综合利用效率。农产品加工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改进以及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提升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特产品质量已经成为强化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引进国际上大量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诸如,微波加工技术、超高压杀菌技术以及冷冻干燥技术等,不但能够对水果、蔬菜以及肉类等农产品实施灭菌消杀处理,而且还能较好地保留农产品原有的营养成分以及新鲜度。二是要实施好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定价策略。价格通常都是游客们购置农产品时十分关心的内容之一。依据一份问卷调查,有15%的游客能够接受的农产品价格位于50元以下,有39%的游客能够接受的农产品价格为50至100元间,能够接受价格为100元至200元以及200元以上价格的农产品的消费者分别为31% 与15%。所以,在对农产品定价时应当注重于考虑游客是否能够接受,是否愿意耗费比较高的价格来购置优质农产品。如今,我国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中的农产品价格还相当混乱,除本地工商管理、物价以及市场综合执法等部门应当切实提升监管工作力度之外,还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举措,形成切实有效的监督体系,全面规范市场经营主体之销售行为,千方百计地扼制市场中的不合规经营问题。自然,农产品经营者也需要依据各个不同消费层次,实施农产品差异化定价方式,从而切实提升当地农产品的销售额度。首先是要实施技术差别定价,也就是按照农产品所采用技术以及服务难易度加以定价。其次是实施团购优惠定价,也就是依据购置农产品的具体人数来确定价格,比如一旦超过多少人购买,即可享受8折或者9折优惠等。最后是要实施时间差别定价,也就是要依据淡旺季、工作日以及节假日时间之差异,分别确定不同的价格。

(四)实施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体验销售策略

当前我们正处于体验经济时代,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游中的游客对于当地农产品之需求已不再局限在农产品数量以及质量上,而是升华至更加高档次的精神享受以及体验上。感官体验能够让广大消费者们得到味觉与视觉等感官层面的良好体验。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中的农产品感官体验销售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提升农产品的质量。要从选择优质农产品发展到对农产品实施更加严格的分级,从而让农产品能够在色、香和味等各个方面均能够让消费者们产生良好的体验。二是改进农产品的包装设计以及品牌形象。农产品包装应当很好地展示出本产品所具有的功能、色彩以及美观度等,而合理的农产品包装设计不但能够很好地表达出农产品自身所具有的信息,为消费者们留下十分直观的印象,而且还可为消费者们展示农产品所具有的特殊背景,比如,历史、人文背景以及习俗等,从而体现出农产品丰厚的文化内涵,形成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让其有别于同一类型的农产品,这样一来就能够让消费者们得到完全不同的精神层面上的体验。当然,我们还可运用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民俗文化传统或者农产品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来加快农产品销售进程。比如,在各类水果成熟期可以为庆祝丰收而举行专门的节庆活动,在各地经常举办的樱桃节、苹果节、葡萄节、西瓜节等就是如此。运用系列化的宣传活动,能够很好地吸引游客们前来亲自体验务农的乐趣,进而实现促进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销售之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为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具有非常好的乘数效应,综合性也比较强,所以特色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式。随着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的不断发展,为农产品销售找到了一条新路。下一步,应当对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中的农产品销售问题实施专门化研究,从而以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为新的平台切实降低农产品成本,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进而很好地调整乡村特色产业结构,促进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

参考文献:

[1]林锐,周丽永.新农村建设中农产品营销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

[2]龙玉祥.基于文化营销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初探[J].农村经济,2009(06)

[3]郭焕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01)

[4]都培田,李度.乡村民俗旅游的5E体验营销策略[J].中国商贸,2011(08)

[5]朱桂霞.走进乡村寻梦田园――郑州休闲农业前景展望.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3(11)

篇10

关键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011

1 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1.1 城市依托型

城市依托型主要是以吉林省各大城市的居民为主,充分发挥乡村自然资源的优势和淳朴的乡村文化特点,满足城市居民节假日需要放松,但又不想走出去太远的愿望。

1.2 景区带动型

景区带动型主要发挥吉林省著名旅游景区的作用,利用景区的发展推动附近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大了人们对乡村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量。同时也带动了乡村民宿、乡村特色餐饮等行业的发展。利用旅游景区衍生出来部种行业,为乡村中待岗的居民提供就业的机会,使其参与到乡村旅游的接待和服务中去。

1.3 农业观光型

农业观光型主要是以吉林省的农业特色为主,利用特色的高科技农业和农村的生产生活、乡土乡情等来满足游客对吉林省农业方面的观光学习及体验。

1.4 民俗特色型

民俗特色型主要是以吉林省村镇的乡村生活、风土人情、农俗节庆等旅游吸引物,吸引城市周边观光游客来游览、休闲、学习、体验等。

2 吉林省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中存在的问题

2.1 社区参与的程度比较低

由于吉林省乡村社区的居民没有意识到发展旅游业的经济利益,所以参与的热情和程度都较低,紧紧围绕乡村旅游初级层次的项目开发。例如,在乡村旅游景区内摆设一些比较零散的摊位,销售一些具有吉林省特色的纪念品,通过贡献劳动力为吉林省乡村旅游景观的建设打工等。

2.2 乡村旅游品牌定位比较模糊

吉林省乡村旅游品牌定位模糊,开发模式主要是农家乐餐饮、民宿等小规模开发,缺乏树立品牌形象的意识,而且并没有合理定位社区参与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旅游点向旅游景区发展的形象意识不强。许多乡村旅游地项目单一,以农业观光为主,而且树立景区形象的意识不强。

2.3 社区居民的保护资源的意识欠缺

吉林省社区居民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获得巨大的利益,往往忽视了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效应,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乡村自然和文化环境保护,不利于乡村旅游的生态化发展。

2.4 激励机制不完善

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参与的奖励机制不完善,没有认识到社区参与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受到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社区居民没有积极的、主动地参与到乡村旅游的项目计划活动中来的。

3 吉林省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有效机制

3.1 引导机制――激励引导乡村农民积极参与

引导机制构建目的在于提高吉林省乡村社区对当地特色乡村旅游开发前景的认识,消除他们对当地乡村旅游开发所存在的一些疑虑。如分享国内外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的典型案例;通过会议的形式,使吉林省乡村社区居民充分的了解到一些实质性的信息,增强其自身的民主意识和社区参与意识。

3.2 决策机制――乡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在制定乡村旅游决策时委任政府代表和社区居民代表共同参与,并定期召开协商会,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中提出发展建议,政府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乡村社区居民要求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方案。

3.3 利益分配机制――乡村居民利益共享

吉林省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主要方式是以乡村居民为主要承担者,依托当地特色乡村农家文化,开发出符合乡村特色的产品或游憩项目获得旅游收益,主要表现形式为农俗表演,展示乡间手工技艺,出售特色乡村纪念品等。如社区居民完全可以通过开饭店和宾馆来经营游客食宿的接待,种植农作物大棚让游客前来观赏或者采摘,从中直接获取经济收入。

3.4 培训机制――乡村居民知识体系的更新

吉林省政府部门应该定期对社区参与下的乡村居民进行教育和培训,以便提高乡村居民在社区参与乡村旅游中的社区参与能力和对客服务能力。

3.5 保障机制――社区居民是乡村资源的维护者

保障机制研究的目的是使社区参与下的乡村居民能够自觉地参与到对吉林省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中去。使乡村居民真正明白,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真正所要的是一个优越的自然环境,保护环境的同时就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而自觉地参与到乡村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中去。

参考文献

篇11

一、引言

在国家大力提倡三农政策的前提下,乡村旅游的研究已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外关于乡村旅游发展较早,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供给、乡村旅游者及其市场细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乡村旅游影响、乡村旅游营销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国内真正意义上乡村旅游的兴起, 始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学者研究主要从概念界定、发展动因研究、乡村旅游的经济性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乡村旅游的属性特征分析、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探讨等方面进行研究。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应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品位。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对比可以看出,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的方面已非常之多,但是把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还是比较少。本文以民俗文化视角下研究乡村旅游,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能为专题民俗村以及乡村旅游寻找新模式,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位与内涵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乡村民俗主题旅游产品是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吸引物,突出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旅游产品,这是全面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的一个有力手段。

(二)研究区域概况

陕西关中平原的范围是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此次我们选取了关中地区四个典型的乡村民俗旅游地,以臊子面为特色的宝鸡岐山北郭村,以农民画为特色的户县东韩村,以泥塑为特色的宝鸡凤翔六营村,以关中民俗体验为特色的咸阳袁家村。

(三)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与随机访谈的形式,对于案例地的游客进行调查,调查日期为2015年3月到4月间,历时20天。调研地点选择在礼泉县城及袁家村景区,岐山北郭村,凤翔六营村,户县东韩村选择游客比较集中的地方和游客进行随机交谈。

三、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综合模式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大部分还属于低级阶段,以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主题乡村民俗旅游村属于民俗旅游接待专业户时期,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体验传统生活习俗富的民俗旅游活动为特点。

案例地的民俗旅游发展模式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乡村民俗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以乡村民俗风情为载体,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其内容包括地方特有的风俗。礼泉袁家村就是以关中民俗为载体发展乡村旅游。

(二)乡村组织型

通过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北郭村,六营村,东韩村,袁家村都是集体规划,统一建设。

(三)“领头羊”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在离客源地比较远的乡村,农民更信任那些“示范户”。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

(四)景区带动型

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是以比较有知名度的旅游景区为核心,借助附近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发展为乡村旅游目的地。陕西关中地区以袁家村与北郭村为典型代表。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模式有三种发展方向: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模式有资源驱动模式向投资驱动模式变化发展;产品应品牌化 集群化,这是提升关中乡村民俗旅游的必经之路;开发主体应多元化,这是集聚乡村旅游开发资本,这是提升乡村民俗旅游品位,获取规模化效益的重要前提。

四、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及发展建议

(一)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创新模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模式。

1、建立乡村民俗俱乐部:旅游者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乡村俱乐部享受到一体化服务,并通过订购乡村旅游线路,向自驾车群体旅游提供自助式全程服务。

2、主题农园:形成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租赁农园等多种形态,承载农旅结合的农事参与、自然教育和DIY创意空间等功能。

3、童年到乡村:基于追寻儿时的记忆、寻找传说中的桃花源里避世文化的理想空间,旅游体验也成为现代最为时尚和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活动和产品形态。

(二)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建议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亟待解决经营理念低俗化、品牌定位趋同化、产品层次粗浅化、乡土文化城市化。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关中地区大部分乡村旅游是以农家乐的形式,未来乡村旅游应鼓励企业进入,实行“企业+农户”形式,实行市场化经营。

篇12

Key words: village;travel destinations;value re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031-03

0 引言

我国已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城乡统筹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城市功能需求正在向乡村地区快速拓展,特别是大城市在其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的过程中,将大量的旅游休闲功能都附加在乡村地区。面对乡村旅游多元化的发展机遇,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乡村功能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现有乡村空间结构也将随之发生转变,一般镇、中心村、自然村的发展结构必将被打破。为了适应乡村旅游的快速增长,必须结合乡村的特点从旅游资源开发角度对传统乡村空间结构进行调整,重新确定发展重点,挖掘新的乡村价值体系,完成乡村价值的整体重构。

1 乡村地域空间的传统价值

乡村是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乡村以农业产业即第一产业为主,土地是农业的基础资源,包括各种农地、林地、园艺和蔬菜粮食生产等,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跟人口集中的城镇比较,乡村地区人口呈散落居住。

农业功能是乡村基础价值,农村土地资源的功能与属性,是指土地资源作为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农村的生活资料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乡村的农业功能处于不断完善与发展中,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展都会经历一个从快速增长到衰退的过程,现代化过程中都需要解决农业农村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1]。

2 旅游视角下的乡村功能重构

实现农村发展的成功转型,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个必经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众多城市问题不断加剧,人口剧增、资源危机、城市雾霾、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困扰着城市居民,给城市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也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休闲旅游方式。人们开始向往具有开阔郊野空间、优美自然风格、浓郁乡村风情的乡村地区。乡村的开阔空间、优美环境及乡土文化可以满足城市游客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渴望,乡村旅游得到了更多旅游者的青睐,这已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契机。

从城乡统筹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地应随着其功能的演变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不能再从单一角度审视乡村旅游地的地域功能,应该从观光农业、历史文化、生态保育、旅游休闲和生活宜居等多方面对乡村旅游地进行价值和功能的重构。

2.1 乡村旅游地的观光农业功能

农业是乡村的基础,乡村旅游需要依托观光农业的发展,同时乡村旅游的开发也会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乡村旅游应该在保护基本农业耕种前提下推动生态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发展多功能、高度集约化的现代农业,以适应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特色农园、花卉农园、大地景观等农业发展形态。

2.2 乡村旅游地的休闲体验功能

乡村旅游是城乡休闲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乡村景观和农业的多样性、美学价值和休闲功能,科学合理地开发休闲体验功能,将乡村发展成为休憩度假的重要场所[2]。结合特色农业重点发展休闲体验特征的采摘园、农事体验园、休闲农场等乡村旅游功能。

2.3 乡村旅游地的文化展示功能

乡村文化代表着乡村历史的积累和沉淀,具有独特的识别性。相对于城市文化,乡村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田园耕地、乡村民居、手工艺术、乡土饮食构成了乡村的物质文化;礼仪制度、人居空间、宗法制度等构成了乡村制度文化;节日庆典、家庭生活等构成乡村精神文化。积极保护乡村文化,避免乡村文化受到城市文化的强烈冲击,导致乡村走向庸俗化、商业化、城市化是保护乡村价值重要内容[3]。

2.4 乡村旅游地的生态保育功能

乡村农业本身是区域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部分,乡村的“山水田园”空间要素是区域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区域生态系统建设的重点空间。乡村生态系统中的斑块、廊道、基质结构要素应纳入城乡生态建设体系当中,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系统。乡村空间作为绿色开敞空间,一般具有生态环保、防护缓冲、户外活动等综合服务功能。乡村生态空间建设成为绿色开敞空间,将使生态空间更为综合更为全面。应根据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区位特征,重点培育森林、山地、河流等旅游空间,发展乡村营地和休闲体育等特色内容。

2.5 乡村旅游地的生活宜居功能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对宜居乡村的建设在不同方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提高乡村地区的宜居性是农村就地城镇化重要途径。建设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完善配套设施的农村社区,有利于促进乡村地区接受中心城区人口和居住空间的外迁,随着农村土地制度的深度改革,将更有利于乡村地产新模式的发展。

3 乡村旅游地规划实践

3.1 项目概况

沈北新区共七个涉农街道,即黄家街道、石佛寺街道、兴隆台街道、马刚街道、清水街道、尹家街道和财落街道,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涉农人口约9万人。其中,村庄建设用地约37平方公里,人均村庄建设用地400平方米。2014年农业增加值实现32.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约1.77万元。

3.2 资源分析

3.2.1 交通便利,区位条件得天独厚

沈北新区位于沈阳市中心城区北部,沈康、沈哈高速公路贯彻全境,与沈阳中心区交通联系便捷,纵向道路主要有101、102、203国道,107省道和四环快速路横跨全区。沈北新区位于沈阳“半小时经济圈”,半小时车程可达沈北全境,具有都市观光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是沈阳都市区范围内区位条件最优,生态环境最好,最适宜发展都市休闲旅游的区域,是服务于沈阳市民的绝佳旅游目的地。

3.2.2 青山绿水,自然条件优势突出

山水林田等自然要素丰富。拥有辽河、蒲河、九龙河、长河、左小河、洋长河六条河流,水网密布,滨水岸线曲折悠长;东部棋盘山余脉山地众多,帽山、怪坡等山林叠翠。

3.2.3 历史文化,地区内涵独具特色

辽金文化、满清文化等历史文化,锡伯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文化,佛教等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极富地域特色。

3.2.4 农林牧渔,农业发展资源丰富

一是沈北新区坐拥北纬40度(辽蒲胡同)黄金水稻种植区,土地肥沃,良田遍野,近年来形成“清水大米”等地理标识产品和“蒲兴”禽畜产品等驰名商标;二是通过土地流转与涉农产业延伸,成为全国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土地流转率达到70%以上。(图1)

3.2.5 遗址景区,旅游要素基础雄厚

全区现有双州古城遗址、七星山碉堡群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15处。七星山、怪坡等风景区和各类旅游景点15处。旅游体系初步建立,稻梦空间、薰衣草庄园等特色农业观光项目成为新亮点。

尽管上述发展条件优势突出,但总体来看,沈北新区涉农街道仍面临着发展不均衡、资源利用不充分、发展重点不明确等现实困境。如何利用好优势资源,创新发展思路是全区优化空间布局的重要任务。

3.3 基于乡村旅游的目标定位

紧密围绕我区资源禀赋、涉农产业特点,重点培育大都市观光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将涉农七街道建成为以乡村休闲观光旅游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为特色的生态田园新都市。

通过旅游业发展将旅游产业打造成沈北新区战略性支柱产业,进而推动沈北新区传统产业转型、激活相关要素整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当地居民致富。近期2020年,年游客接待量达到990.7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9.35亿元;远期2030年,年游客接待量达到1664.7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16.42亿元。同时,根据沈北新区游客人均次消费水平,辽宁省(沈阳市)游客人均次消费水平测算,设定旅游人均消费逐步增长。到2020年,沈北新区游客规模将达到990.72万人,旅游收入69.35亿元;到2030年,游客规模将达到1664.78万人,旅游收入216.42亿元。

3.4 乡村空间总体规划布局

3.4.1 空间结构

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和都市农业,以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先导区、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辽沈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为发展目标,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体验、健康休闲、农业观光,全面促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提升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规划总体上打造“一带一路”的发展格局。(图2)

观光农业发展带:结合省道107,贯穿沿线尹家、兴隆台、石佛寺、黄家、财落、清水和马刚,打造特色种植、有机水稻、高效农业、绿色林牧四大农业片区,形成沈北都市现代观光农业发展带。

山水风情旅游路:以规划旅游大道为依托,贯穿沿线尹家、兴隆台、石佛寺、黄家、清水台和马刚街道,打造乡村休闲、七星文化、辽河湿地、怪坡娱乐、山旅风情五大旅游组团。总体形成东部依托森林山地景观资源,西部展现辽河湿地景观的旅游路。

3.4.2 空间布局

按照空间布局完善、产业分布合理、区域功能清晰、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优美的要求,科学划定全区功能分区,明确区域功能定位,统筹安排建设用地,依托“一带一路”的总体空间布局,形成全区涉农街道的镇村布局体系,构建风情镇――特色村(即7+21)两级体系,促进镇村合理布局、产业互补发展、产城良性互动、人口梯度转移,推动区域间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

“风情小镇”:规划七个风情小镇。其中黄家、石佛、兴隆、马刚为生态旅游型;尹家、清水为都市农业型;财落为产业综合型。

“特色村庄”:规划打造拉塔湖、腰长河、孟家台、曙光、中寺、盘古台、营盘、依路等共21个特色村庄。

3.5 乡村特色价值的规划指引

总体功能以“东山西水”为特征。东部山林经济区:马刚、清水两街道重点依托东部“山、林、蕴”等山林资源特色,形成旅游休闲和农业产业服务片区。西部水乡经济区:石佛、黄家、兴隆、尹家四街道重点依托西部“水、田、色”等渔米资源特色,形成旅游体验和特色农业种植片区。

黄家打造“水之源”主题功能。围绕辽河、长河、左小河、万泉河、洋长河及西小河六大水系资源,形成“六水汇黄家”的特色景观,优化全域滨水区生态环境,依托水稻、渔业等农业特色,重点发展湿地观光旅游,营造具有文化水乡氛围的旅游乡镇。

石佛打造“文之蕴”主题功能。围绕独特的“六大文化”资源,即辽金文化、锡伯文化、田园文化、山水文化、宗教文化及军事文化,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深挖文化内涵,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为依托,重点发展文化旅游项目,打造历史文旅风情乡镇。(图3)

兴隆打造“民族风”主题功能。围绕锡伯故里的民族地域特征,结合盛京城锡伯族人民西迁原点的历史事件,全面展示和传承锡伯族民族风情与历史文化,使兴隆台成为锡伯族人民寻根祭祖的故乡,打造中华锡伯第一镇。

马刚打造“山林境”主题功能。围绕群山环绕,树木茂盛的山林资源,以满族风情、祈福文化为民俗特色,打造山旅休闲风情乡镇。

尹家打造“田园色”主题功能。围绕优质水稻资源,推进农业家庭农场发展模式,结合花卉观赏、水果采摘等特色农业开展农事体验活动,打造田园风光主题的农业观光型乡镇。

清水打造“农科园”主题功能。围绕高效设施农业产业,结合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物流及农业科技研发,打造现代农业服务型特色乡镇。

财落打造“产业镇”主题功能。围绕产业及交通资源,发挥区位优势,承接城区产业转移,打造近郊综合型乡镇。

篇13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对策

1辽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

1.1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需求日益增长

农业是辽宁的主要产业之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使得人们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休闲旅游已成为一种趋势。可以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进行市场的定位:针对年轻人,可定位于农业学习的基地;针对中年人,这部分群体对子女的消费行为具有主要的影响作用,对于他们的子女可定位休闲农业与教育相结合,体验乡村生活,起到校外实践课堂研学的作用,培养实际动手的能力;针对退休群体,可定位于田园生态型集农业种植、养生、农家乐的休闲农业旅游。

1.2农业和民俗文化遗产

辽宁拥有三个中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盘锦的稻蟹共生系统,鞍山南果梨栽培系统,宽甸柱参传统栽培体系,都已成为全国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亮点。还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遗产,例如辽东的满族村落,充分发挥农民的创新能力向游客展示奔放的舞蹈、鲜明特色的婚礼习俗、独特的风味饮食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扩大了就业,又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些都已经成为开发乡村旅游的重要内涵。

1.3农业基础的多样化

拥有苹果之乡的大连瓦房店东马屯、梗冠牌的盘锦优质大米、鲜美的丹东草莓、火红的北票西红柿都是辽宁省农产品品牌。依托现有的农业品牌,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科技创新,与教育、文化领域融合在一起发展具有地域优势的新产品。

2辽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2.1产品形式枯燥单一,与高端市场需求脱节

目前,辽宁的休闲农业经营服务性项目局限于单纯依靠农业自然资源基础上,多数以采摘、垂钓为主,节庆活动没有特色,与休闲农业没有过多的联系;农业景观只有一个季节,传统手工艺体验活动和农耕文化、民俗资源等内涵挖掘不深,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不鲜明,档次不高。影响游客的体验,旅游者重游率极低。另外农家乐这种浅层次的产品,仅仅是农家饭,不能区分高、中、低端消费者,留不住游客,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2.2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品同质化严重

不少休闲农业经营者目光短浅,市场定位不准确,各自为营,往往都是单打独斗,没有品牌的基本意识,盲目复制,缺乏创意,休闲农业经营实体同质性较强,特色不鲜明。有时形成争夺客源的恶性竞争,导致休闲农业形象败坏,消费需求与供给脱节,失去了乡村旅游自身的优势特色,没有考虑到乡村旅游规划,不利于辽宁休闲农业的发展。

2.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规划方面存在一些城市化倾向

乡村旅游建设破坏了传统的乡村风貌。部分地区一味的去生搬硬造,丢失泥土的气息,缺乏整体的乡村规划。设计缺少创意,空间布局不合理,特色不足。许多地区盲目追求城镇化。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比如一些景区景观的设计、建筑的风格、乡村道路等方面,大多是借鉴城市的规划方案,传统的建筑风貌在淡化,失去了旅游者的农家味、农家情体验,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

2.4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盲目开发问题严重

大多数休闲农业实体企业缺乏职业道德,开发没有针对性,往往会对乡村自然资源造成一定破坏和开发,践踏农田,破坏原生态环境,存在不符合标准的建筑。有的企业甚至为了迎合游客的高标准要求,急功近利,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兴建山寨版高档娱乐设施。

2.5农民参与度低

一部分经济落后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较多,农村留不住人才;有文化,能力强,懂技术的离开家乡,外出打工,提高收入,甚至在城市买房定居。留守的群体年龄偏大,缺少相应的专业技能,导致在自己的家乡建设中不积极主动参与,从业人员一般都是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直接上岗,素质较低,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

3辽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3.1加强品牌推广与产业升级

农户可以按照现代农业市场需求,种植高收益经济作物,从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概念出发,发展配套认养、采摘、收获的特色农产品项目,与会员制等形式相结合,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休闲农业的特色产品。特色农产品专业村与城镇消费者对接,产生规模经济效应,面向中高端市场,提高利润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发展艺术品农业可以满足城市消费者的需求,园区规划者应在初始规划时选择适宜种植品种和方式,植物雕塑,现代立体水培系统,观赏盆栽等吸引更多的游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的产品要保留原材料的乡土性、本土化的特色,不要融入太多的商业化背景,从而掩盖产品的特色。

3.2农业旅游相关行业资源的整合

农业旅游的发展要注重对传统的文化,民俗遗产的横向、纵向多维发展的重视。结合品牌创意策划,为扩大影响力,可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电商直播间等新媒体推动项目的推广。使农业与教育、文化、科技、创意相结合,形成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通过产业合作的方式,打破原先互不干涉的现象,共享配套的乡村旅游资源,这样可以把几个乡村旅游经营户合力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成为乡村旅游经营合作社。避免了单打独斗的恶性竞争,丰富游客的体验,拓展辽宁的休闲农业市场。

3.3打造特色建筑景观风貌

为满足农业休闲旅游发展的景观要求,构建多层次旅游大道,交通路线形成网络,主干道与景观衔接,在各大景点之间建设艺术化廊道与指示路牌和景点标牌;在游客观赏途中适当配置休息场所和公共设施,景区内合理设置艺术小品、园林植物景观,要考虑艺术化设计和统一装饰风格,形成景区整体景观和特色地域文化。对于原有的建筑物,不要一刀切拆除,在尊重当地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为传统的建筑赋予新的实用功能,将古建筑与自然结合,保留原有的地域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

3.4保护特色自然遗产,防止破坏性开发建设

政府机关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引导、调控、指导、协调的职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民俗、名屋、古镇、古建筑、古树名木等资源进行统记、保护,为做好乡村规划奠定一定的基础。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符合地域特色的产业发展规划。

3.5提升农民参与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参与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关键。对于当地的农民应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只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其中,才能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及乡村旅游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管理经验、有技术、懂经营的人员。强化农村人才的培育,要抓实落细,对服务意识和技能进行培训。在尊重农民意愿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根据不同层次群体的需要,定期培训不同的内容,开办相应的知识讲座比如农村电商、种植技术创新等。实施精准培训,采取线上视频直播授课,线下请推广站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培训。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各类科技人员和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回乡创业,并能够留住这部分人才,扎根辽宁大地,发展经济。

篇14

[关键词] 乡村学校;少年宫;课余时间;教育教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儿童的数量逐年增加,家庭教育的空缺造成留守儿童的德育缺失严重。而乡村少年宫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有机整合在一起,为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一、建设乡村学校特色少年宫的重要意义

农村中小学的德育主要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局限和约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部分农村中小学学生是留守儿童,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和教育。第二,很多农村学校仍没有改变传统的应试教学理念,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德育。第三,学校的教育独立出来,没有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进行有机统一和整合。

随着乡村少年宫的组织和建设,少年宫对中小学生德育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开展少年宫的活动对农村中小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具体如下:

1.建设特色乡村少年宫,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是国家明确提出的教育方针,旨在强调德育对中小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特色乡村少年宫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为目标,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当载体,给中小学生的德育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2.建设特色乡村少年宫,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中,一般就是看电视、打扫卫生、做作业等,有些学生甚至痴迷网络游戏,这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乡村少年宫开放的时间一般是每天放学后和周末,少年宫将学生聚集在一起,开设美术、音乐、书法、绘画等常规的艺术课供学生开拓思维,还开设一些有地域特色的、适宜学生进行的运动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放学无人管理、沉迷于游戏等问题,使学生在集体中发现并表现自己的长处,丰富课余生活,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打造有特色的乡村学校少年宫

1.彰显地域和民族特色

乡村少年宫活动要以当地具体情况为基础,开展活动要彰显各地区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将活动与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结合。在开展活动时,要多增加一些民族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提高他们对文化传统的认同。

乡村少年宫在开展特色活动时,要对当地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彰显乡村地域特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不但能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

2.突出时代特点

乡村学校少年宫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积极创新,通过以下几方面开展活动:第一,开展一些类似“家乡美”“祖国明天更美好”的主题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中小学生良好习惯和品质的养成,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第二,开展“讲经典故事、颂人物传奇”等活动,让学生在品读经典故事、传唱经典歌曲、歌颂传奇人物的同时,了解祖国和家乡的历史文化,养成爱祖国、爱家乡的良好品质。

各乡村少年宫之间要建立区域信息网,加强优质信息的共享。另外,各少年宫之间可以定期组织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活动,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不断提升少年宫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扩大其影响力。

3.强化内部管理

要保证农村学生享有和城市同龄学生同样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就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开发思维的场所,特色乡村学校少年宫正好填补了这样的一个空白。管理者要明确乡村少年宫的内部管理制度,不断强化管理队伍的思想和素质。在乡村少年宫的项目建设中,各乡镇、各乡村地区的少年宫建设组织者和领导者要联合起来,由宣传部门带头,文民办主抓工作的重点,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各位领导者要精诚合作,将整个乡村少年宫体系进行有效组织,统筹乡村少年宫各方面的发展,共同打造特色乡村少年宫。

4.实现资源整合

首先,乡村少年宫以学校为平台和依托,就要将学校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充分调动学校在职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乡村少年宫建设和发展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可以根据每个教师的工作能力和特长,将他们安排到不同的活动区,担任指导教师等职务,解决少年宫师资的问题。其次,还可以邀请城市少年宫中一些优秀的指导教师、辅导员和当地的一些知识渊博的老艺人、先进骨干到乡村少年宫授课。乡村少年宫教师要积极学习优秀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的授课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最后,乡村少年宫还可以通过招募志愿者的方式强化指导教师队伍,招募的志愿者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较强的责任心。要从多种渠道挖掘人才,从而建立起一支高素质、敢创新、有经验的指导教师队伍,促进特色乡村少年宫的发展。

5.满足学生兴趣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推动其学习的主要动力,能够激励他们主动学习和创造。因此,乡村少年宫在开展活动时,要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所在,根据其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符合其兴趣的活动。相关教师和工作人员要对活动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既要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又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拓展思维方式,实现乡村中小学生健康而全面发展。

特色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是提高中小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对一些留守儿童来说,更能对其课余时间进行有效管理,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生课余活动少的情况,多种形式的课余活动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了农村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俊.打造特色乡村学校少年宫浅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3,(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