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临床免疫学综述范文

临床免疫学综述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6: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临床免疫学综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临床免疫学综述

篇1

【关键词】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研究现状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66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553-01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第一本临床免疫学检验知识的教科书出版了,经过20年时间的发展及研究人员的不断更新。免疫学检验已经在我国的临床医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一学科能够影响医学上的其它学科,甚至对生命产生影响[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涉及的内容已经延伸到分子生物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同时,医学其它学科应用临床免疫学的几率也在逐渐的上升,因此就奠定了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在现代医学中的位置。

1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现及发展

临床免疫学检验学可的建立已经超过100年的历史,其主要在多种细菌感染实验中形成,起初一些学者主要研究传染病患者及免疫动物,经研究发现两者的血清中都有特异性质的结合病原体,此外还具有能够加快这些病原体形成的物质,有学者将这些病原体物质统一称为抗体,能够促进抗体形成的物质称为抗原。1900年Landsteiner等发现人类血型有ABO三个情况,自此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中诞生一种新型且重要的检验项目——血型鉴定[2]。1897年Kraus证实将细菌培养物滤液和对应的抗血清进行混合会产生沉淀情况,1898年Bordet基于补体溶血体系组建补体结合方案,1906年wassermann等创新使用补体结合方案来对梅毒患者进行诊断。1900-1930年期间,内毒素Shwartzman反应、血清疾病、过敏反应、调理作用、补体结合反应、皮肤反应、Arthus反应等逐渐广为人知,免疫疫苗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白喉类毒素预防、卡介苗等陆续出现。

2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实际应用现状

2.1鉴定血型与检测肿瘤标记物现今在应用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基础上,为划分白细胞HLA类型奠定了基础,同时测定多种红细胞血型。通过对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癌抗原125、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前列腺特异抗原、癌抗原153、糖链抗原72-4、甲胎抗原等多种抗原进行免疫学检测,能够得到肿瘤患者的相关数据、信息及资料,辅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预防肿瘤再次出现[3]。

2.2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方法主要依据生物学性质进行分析,例如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淋巴细胞毒试验、花环形成试验、溶血空斑试验等方式来获取,这样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的掌握免疫情况。

2.3免疫细胞与血液学的测定随着各项技术的高速发展,医学领域对抗原及免疫细胞表层受体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多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可运用杂交瘤技术来获取,这就为免疫细胞的测定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2.4检测药物临床上常会运用药物进行治疗,一些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而,对患者体内的药物情况进行全面掌握时非常重要的。对患者体内药物进行检测已经成为医生监控患者体内药量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检测患者有无吸食。

2.5检测鉴别传染性疾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导致的,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染。较为常见的有:乙肝、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结核病、流脑、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4]。

2.6检测蛋白质、酶、免疫因子人体中的每个细胞及重要组成部分均存在蛋白质,是由20多种氨基酸根据不同比例组成的,实时的在体内进行更新和代谢。酶是生物催化剂,免疫因子是免疫球蛋白IgG抗体。这些物质在人体内非常小的量就可以被检测到。

3小结

对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展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我们清晰的发现这一学科的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免疫学检验学科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更广阔及更深的层次内,推动了生物高技术的发展。可以确定的是,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研究还会为医学提供更多的新型药物,其在临床的应用和开发必然会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更加长远的影响,而且将会为社会创造更加深远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樊宁,孙福生.免疫学检验方法的进展和应用[J].医学综述,2011,23(07):452-453.

[2]曹雪涛.免疫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免疫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9,32(01):1026-1027.

篇2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Immunolog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长春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484X

国内刊号:22-1126/R

邮发代号:12-8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篇3

医学检验专业是以面向医院和相关医疗机构从事实验室工作为主,培养具有基础医学、医学检验和一定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医学检验基本技能的高级医学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对他们的教育过程仍然有重理论轻实践,而出现“眼高手低”,综合素质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的现象。几年来,根据用人单位和实习基地的调研表明,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学生深受欢迎,而高分低能的学生则备受冷遇。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几年来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1 检验医学专业实验教学现状

我国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多数一直以独立的按照课程为基础设计的教学实验室,通常为临床生化实验室、临床免疫学实验室、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临检实验室和临床血液学实验室。在实验室体制方面,实行的是“以建立实验室,以教研室管理实验室”的模式,造成实验室管理分散,功能单一,仪器重叠购置,资源浪费,效益低下,调配困难。在实验室教学方面,内容陈旧,实验手段落后,实验方式老化,这些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难以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的医学检验人才。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是医学教育改革和培养适应21世纪医学卫生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1]。围绕跨世纪医学生的培养目标,转变旧的传统观念,打破现行课程框架,重新构建新型检验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2]。为此我校于2004年开始了以“更新实验教学观念,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建立新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为内容的改革。

2 紧扣临床检验发展,增开新的实验内容

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主要从事实验室工作,实践性教学是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课时数占到总课时的50%左右,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性教学,全面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不断深入实践教学的改革。在实验教学内容上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将各门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淘汰内容陈旧和重复的实验,特别是以临床实验室所开展的项目为依据,使实验课的内容贴近临床,如临床生化和临床免疫学实验,实验以手工方法和自动化分析方法相结合,并开设质量控制方面的内容,再通过实习前的技能强化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老师点拨一下,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很受实习基地带教老师的欢迎,很多实习基地主动要求多放些实习生为他们工作。同时增加了分子生物学等新的实验技术,如基因芯片技术、PCR技术等。使学生接触到新的技术和方法。

3 组建临床检验实训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由于教学实验室涉及到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一些自动化设备又不可能重复购置多套件,因此教学实验室与临床实验室的发展极不平衡,教学实验室相对比临床实验室的技术落后,如自动化生化分析、微生物检验的鉴定和药敏系统、自动酶免分析仪、血液流变分析技术、质量分析技术、血气分析、超高倍显微镜检测技术、基因芯片技术、PCR技术等。为此,在开设这些实验内容时,必须依靠临床实验室的人员及设备。临床检验实训部的建立,将解决实践教学与临床检验脱节的问题。实训部可分机能实验部分和形态学实验部分,机能实验部分主要承担临床生化、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形态学实验部分主要承担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脱落细胞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实训部所承担的教学由检验科教学人员共同协商解决。

4 探索新的实训教学体系

4.1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这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按照检验医学本科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首先调整实验教学中内容陈旧、技术单一的验证性实验项目。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增加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项目。以检验领域项目和技术归类为依据,如临床免疫学检验开设的综合性实验,让学生从免疫动物开始到抗体鉴定的整个过程,涉及到的实验材料和相关实验内容均由学生自己设计和操作,教师只作相应的指导。分子生物学检验也从DNA提取到扩增鉴定的整个过程作一次综合性实验来完成。此外,实习前的强化训练也在实训部进行。

4.2 改革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 实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过去,实验教学多采用版书、挂图、幻灯和投影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现在我们将多媒体教学系统引入实验室,如形态学数码互动多媒体实验室,学生可以从细胞和细菌和图像标本中辨认,并和教师互动交流。从采集标本、标本制作、涂片染色、镜下判断、图像采集等系列过程,均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充分体现[3]。

4.3 加大医学检验实训部的建设 近年来,我们在进行实验室体制改革的同时,在重新整合原有实验仪器设备的基础上,集中资金添置了一批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免疫分析仪等,并建设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临床分子免疫学实验室等专科实验室。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平台。此外,还对一些常规仪器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4]。

4.4 开展疑难范例讨论 为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实验诊断思维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我们尝试在实验教学中引入临床检验实例进行讨论分析,如一个谷丙转氨酶高的血标本,应从哪些方面去分析,哪些疾病会出现增高,应排除哪些影响因素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方法紧密联系临床,生动有趣,启发思维。

5 实践教学的课外活动

除了以实验室的课堂教学作为实践能力培养之外,我们还通过以下课外活动获得更多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1 开放实验室 本课程群(5门临床检验专业课程)实行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在开课期间每周1~2次,学生自愿参加,教师在场指导。在形态学方面,学生可以从标本采集、制片到阅片全程自己动手,对血液、免疫和生化检验方面,要求学生对常规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和常见故障的处理进行指导和强化。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5]。

5.2 开设第二课堂 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带学生到市中心血站、市疾病控制中心、市内各级医院检验科等单位参观、学习,开展“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眼界,借助别人的设备、技术优势培养学生。

5.3 实施本科导师制 具体做法是: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由指导教师带5~10名学生,进行资料查询、课题设计、实验设计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并分别就某一个专题写出综述,对课题进行初步的设计,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等。通过这一做法,大四、大五的学生每年在公开期刊5~10篇,提高了科研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6 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学生一进入临床检验实习就能很快入门,学习主动性加强,深受实习单位的好评。近三年来,学生就业率为100%,大多数学生成为用人单位的骨干,98%的毕业生到单位试用期满后都能考取检验技师资格。

参考文献

[1] 石鹏建.适应医学教育标准国际化,积极推进我国医学教育改革[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5,5(7):505-508.

[2] 武高辉,杨韬,赵希文,等.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74(3):21-23.

[3] 陈丽华,周马冀平.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3):12-13.

篇4

【关键词】 高血脂

自1981年Siegel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的新概念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得到广泛的研究。现已知道红细胞具有促进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参与补体活性的调节,效应细胞样作用及膜补体对循环液相中的抗原异物的免疫粘附、携带及清除,此外,对自身和非自身抗原有识别和储存抗原异物的功能。目前,评价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大都以其免疫粘附活性为指标。RBC-C 3 b能够反映红细胞免疫粘附能力的强弱;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反映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和免疫复合物之间的动态关系 [1] 。近年来,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因素备受关注,本文就高血脂、高血糖、β-内啡肽及T细胞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综述如下。

1 血脂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脂质成分的增多,会通过两条途径影响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1.1 脂质过氧化 通过脂质过氧化,进而损害膜结构和功能,从而使红细胞免疫功能受到影响。(1)血脂成分增多可以引起脂质过氧化。高胆固醇饲料饲养的家兔脂质过氧化相关指标升高,抗氧化作用下降,流动性(LFU)降低,随着血浆胆固醇的升高,红细胞膜和血浆之间进行脂质交换,可以诱导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导致膜的损伤及膜丙二醛(MDA)升高 [2] 。过氧化产物MDA可以交联磷脂及蛋白质,也可以使蛋白的巯基氧化,从而损伤膜,使之发生溶血,浓度在30μmol时,其溶血度是最高的。MDA浓度逐渐升高,膜巯基数量逐渐减少,提示发生过氧化损伤 [3] 。(2)脂质过氧化,引起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直接损伤。红细胞主要依赖膜上的CR 1 ,而膜结构的变化影响CR 1 的排布,必然影响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土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实验 [4] 中发现,缺血组RBC-C 3 bRR下降不明显,再灌注明显下降;缺血组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RBC-SOD)轻度降低而MDA轻度增高,再灌注组RBC-SOD仍下降不明显,RBC-MDA明显增高,提示脑缺血再灌注组RCIA(RBC-IC花环率)与RBC-MDA密切相关。脂质过氧化损伤是RCIA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红细胞C 3 b受体活性降低,血浆和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明显升高;红细胞C 3 b受体活性降低和血浆与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呈负相关,提示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可能是引起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 [5] 。张晓岚等 [6] 对肝硬化患者及钟久昌 [7] 对高血压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脂质过氧化关系的探讨中,均发现RBC-C 3 b花环率与MDA呈负相关。(3)高血脂与红细胞免疫功能之间关系密切。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红细胞的免疫功能明显降低,调脂治疗后,红细胞免疫功能显著增高,相关性分析显示红细胞免疫功能与总血清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血脂指标变化相关,提示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可以引起红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8] 。李金明等 [9] 也发现红细胞免疫功能异常与甘油三酯(TG)、LDL-C等血脂指标变化显著相关,并认为高血脂尤其是高胆固醇是诱发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综上所述,高血脂可诱发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破坏膜的结构,影响CR 1 受体数量及构型,从而改变红细胞膜的抗原性,使红细胞的粘附功能障碍,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能力下降。

1.2 改变红细胞膜的流动性 高血脂可引起红细胞膜的流动性改变,进而影响其免疫功能。良好的流动性有利于RBC表面的CR 1 呈簇状分布,以提高IC的亲和力,如RBC硬化,势必使RBC-CR 1 不能呈簇状分布,从而使RBC对IC的亲和力下降,因此红细胞膜良好的流动性是维持免疫功能的必要条件 [10] 。NIDDM患者红细胞膜成分改变和血糖、血脂及血浆脂蛋白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血糖、血脂控制良好的患者红细胞膜脂质成分与正常人差异无显著性 [11] 。红细胞胆固醇和磷脂能主动和血浆脂蛋白进行交换,血浆脂质水平异常和血浆脂质运转异常均可以导致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改变。红细胞膜成分异常直接影响膜结构和功能,导致膜微粘度升高,变形能力降低。麻醉可引起红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正是因为品引起红细胞膜流动性的改变[12] 。长期大量饮酒者与无饮酒嗜好者相比红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下降,引起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乙醇影响膜上的蛋白分子的生物活性和膜上蛋白的构型,进而影响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影响膜的功能 [13] 。妊高征患者红细胞膜成分改变引起流动性改变而引起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 [14] 。

2 高血糖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血糖浓度过高可引起红细胞免疫功能的障碍。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显著降低,且发现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与血糖呈负相关,提示高血糖可能是导致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重要因素 [15] 。NIDDM高胰岛素和非高胰岛素组空腹的RBC-C 3 bRR明显降低,RBC-ICR均明显升高,两组在口服葡萄糖后120min时均较空腹时降低,提示NIDDM患者C 3 b活性降低与胰岛素和血糖水平升高有相关性 [16] 。张宏等 [17] 对34例NIDDM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血糖和胰岛素相关性的研究得出一致的结果。其主要机制是:长期高血糖状态可以增加红细胞膜葡萄糖转运的浓度,促进红细胞内的非酶糖基化,HbA 1 C的含量因此增高。由于红细胞内介质的浓度决定于血红蛋白的物理性质和浓度,而异常的血红蛋白有促进红细胞内容物凝胶化或结晶化的倾向,故HbA 1 C浓度增高可引起红细胞粘度增高。而红细胞内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Hb的特性。高血糖引起RBC流动性的改变,进而影响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18] 。此外,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会导致ATP的生成不足,导致红细胞内的Na + 、Ca 2+ 浓度增高,造成过多的水分渗入细胞内,导致细胞体积增大,双凹圆盘状的改变 [19] 进而影响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10] 。

3 β-内啡肽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β-内啡肽是人体产生的一种由31个氨基酸组成的短链神经肽,是机体活性最强的活性肽之一 [20] ,Abood等 [21] 首先发现人类红细胞膜存在阿片肽受体,正常人红细胞膜上β-内啡肽的结合点容量为(820.1+147.5)个位点/细胞,并认为β-内啡肽与红细胞结合是按经典途径进行的。当血清β-内啡肽轻度升高时,对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有促进作用,而浓度过高时,则对红细胞功能有抑制作用。同时发现β-内啡肽对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促进作用可被抗红细胞C 3 b受体单抗体阻断,表明β-内啡肽通过对红细胞C 3 b受体的调节而影响红细胞的免疫功能。纳洛酮能阻断β-内啡肽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说明β-内啡肽可能是与红细胞膜上的阿片肽受体结合而实现对红细胞的免疫调控的 [22] 。因此,β-内啡肽可能是与红细胞膜上的阿片受体结合而改变红细胞膜上的CR 1 的构象进而调节CR 1 、CR 3 的活性。血栓闭塞脉管炎(ATO)患者红细胞C 3 b受体活性和血清β-内啡肽浓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血清β-内啡肽的浓度与红细胞C 3 b受体呈正相关,提示血清中β-内啡肽浓度下降可能是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 [23] 。张利朝等对30例健康成年人中速跑步前后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检测发现,运动后红细胞C 3 bRR显著升高,认为可能的因素之一是:跑步作为一种应激运动,使β-内啡肽等激素轻度升高,作用于红细胞膜表面的CR 1 ,从而促进红细胞免疫粘附作用 [19] 。

4 神经内分泌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针灸可以调节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主要是通过神经内分泌而起作用的。张岚等发现红细胞膜上存在β-肾上腺素受体 [24] ,于爱莲等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病机制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研究中还发现性激素的改变可以影响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25] 。至于神经内分泌系统与红细胞免疫系统的网络调节,有待进一步研究。

5 T细胞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红细胞可通过膜上的淋巴细胞功能相关因子3(LFA-3)与T细胞CD2结合,激活T细胞,同样T细胞也可以作用于红细胞,进而影响其免疫功能。针刺足三里穴位后,脑垂体合成和释放的P物质增多,然后直接和间接作用于T淋 巴细胞亚群,间接增强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26] 。sIL-2是T细胞激活的标志,由T淋巴细胞膜上的IL-2受体的α链成分脱落入血循环形成,而支气管哮喘患者尤其是伴有特异性皮炎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sIL-2R明显增高,二者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同时提示免疫激活T淋巴细胞与红细胞免疫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7] 。孟东等在对NIDDM研究中的发现与上述结果相似,即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和T淋巴细胞CD3 + 、CD4 + 、CD4 + /CD8 + 的变化有显著相关性 [28] 。

综上所述,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都可以影响红细胞的免疫功能,然而神经内分泌对其影响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较少,如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 廖品东.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中级医刊,1991,26(5):4-6.

2 周本材.高胆固醇饲料诱导兔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实验观察.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7,26(1):23-25.

3 潘华珍.丙二醛对红细胞的作用.生物学与生物物理学进展,1984,2(1):34-36.

4 丁素菊.脑缺血再灌注时红细胞免疫功能与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关系.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5,16(1):34-36.

5 王浩然.NIDDM患者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与红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5,15(3):188-189.

6 张晓岚.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关系的研究.临床肝胆病杂志,2001,17(4):235-237.

7 钟久昌.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过氧化脂质水平变化探讨.医学综述,2002,8(2):123-124.

8 李庆文.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调脂治疗的变化.新医学,2002,33(12):716-718.

9 李金明.原发性高血脂症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探讨.临蹊医学专科学院学报,2002,24(1):9-11.

10 吕琪.红细胞免疫与体外循环.临床心血管杂志,1992,8(4):257.

11 王浩然.NIDDM患者红细胞膜脂质成分与血糖、血脂血浆脂蛋白的关系.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1,7(2):71-73.

12 殷玉水.麻醉与红细胞免疫功能.医学综述,2002,8(9):499.

13 杨文东.长期大量饮酒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其意义.临床荟萃,2001,16(14):656-657.

14 李杭生.妊高征红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膜脂质成分变化的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2):122-123.

15 王浩然.老年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老年学杂者,1993,13(2):93-95.

16 陈樱.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者,2002,9(2):114-116.

17 张宏.2型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变化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相关的研究.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2,9(2):90-92.

18 吉琼梅.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的生化改变.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1996,16(2):107-109.

19 张利朝.健康人运动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与细胞数的变化及关系.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1,17(2):197-198.

20 Abood LG.Stereospecific opiate binding in human erythrocyte memˉbrance and changes in heroid addicts.J Immunol,1986,136(1):934.

21 Walport MT.Ross GD.Family studies Of erythrocyte complement reˉceptor type1levels.Clin lmmunol Exp,1985,59:547.

22 郭峰.β-内啡肽对红细胞免疫功能调节的实验研究.医学杂志,1995,20(5):350-352.

23 伏祥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清β-内啡肽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9,11(2):25-27.

24 张岚.艾灸加皮植法对老年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国免疫学杂志,1993,9(增刊):132.

25 于爱莲.血栓性脉管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性激素关系的研究.中国免疫学杂志,1993,9(增刊):152.

26 高巍.电针对胃经-脑肠肽-免疫网络的调控机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3):279-284.

篇5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PBL教学法实验教学考核方式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它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和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具有概念繁多、内容较为抽象、理论性强、知识更新快、与临床应用较为紧密等特点,是基础医学中非常重要但又较为难教和难学的一门课程。与一般医科大学相比,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教学具有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学员学风较为严谨、纪律性较强,但是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意识较差,考核指标比较单一等特点,目前的教学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因此,进一步深化医学免疫学教改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应用PBL教学方法

相对于一些地方高校,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教员教,学员听模式为主,导致学员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因此,采用一些较为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员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能力,对于改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式学习”或“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1],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病学Barrows教授创立的一种自主学习模式。该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引入带有导向性和启发性的问题,由学员通过自行查找资料,进一步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不仅由此掌握相应的知识,更由此培养学员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能力,从而改善学习效果[2]。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员和学员、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挖掘学员的创新潜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尤其适用于医学免疫学这种知识更新快、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的课程。

结合本校学员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到学员进行PBL教学所必须的相关知识基础和文献检索能力,我们以临床医学五年制学员为对象,选用临床免疫学相关章节进行PBL教学。结果表明,与以前常用的传统方法相比,PBL教学法不仅能够促进学员的深入学习,更能够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使学员由以前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知识探索者,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更加深刻,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课后的问卷调查表明,大部分学员对PBL教学模式表示欢迎和认可,认为PBL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和改善学习效果,值得推广。实践表明,PBL教学法是提升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2灵活应用多媒体教学

基础医学知识普遍比较抽象难懂,一方面难以引起学员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员对这些枯燥深奥的概念也难以理解。因而,如何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和生理过程形象生动得展示给学员,让他们学得轻松和乐于接收,是改善课堂授课的关键环节之一。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传统授课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3]。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载体结合在一起,使原本枯燥、抽象、平铺直叙的概念和微观的细胞分子间互相作用的生物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能够有效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并能帮助学员更直观深刻、简洁明了地理解免疫学的相关原理,而且使学员便于记忆。传统教学中需要通过大量时间和篇幅重点讲述和解释的一些知识难点,往往通过几张幻灯或者几个动画就能阐述清楚。例如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结构、免疫球蛋白结构及抗原抗体反应等,而且,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可以承载大量的知识信息,有利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传递更多的知识。此外,多媒体课件易于复制和传播,学员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笔记,可以把主要精力用于课堂理解和互动,从而有效减轻学员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是针对一些对免疫学较有兴趣、求知欲强且学有余力的学员所开展的以拓展学员知识面,培养学员创新精神、探索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大班课教学的一个有益补充。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学员的引导,给他们介绍一些前沿的研究热点和方向,使学员了解科研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启发他们结合自己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出相关的科学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文献和设计科学实验加以验证,有意义的实验结果则可以整理成文发表,它能有效地培养学员的科研思维和实验能力,是一种较好的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两个误区:一是教师不注意引导学员自己去探索问题,而是简单地让学员参加自己课题的研究,从事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这样固然能够让学员增加一些对科学实验的感性认识,但学员缺乏对整个科研课题背景和意义的清晰认识,往往在科研思维和知识面上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和拓宽,达不到第二课堂活动的预期效果。二是有时候会简单地以文章发表作为衡量第二课堂活动的唯一标准,导致教师和学员片面追求论文而设计第二课堂活动的教学活动,从而偏离了培养学员独立思考探索能力这个根本的方向,使学员没有真正的收获。这些问题在实践中需要加以注意和避免。

4改进实验教学模式

免疫学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以往开设的经典免疫学实验多为对现有理论的验证性实验,如凝集实验等,仅仅是对书本知识的重复,缺乏开放性和探索性实验,这不利于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这些实验往往落后于迅速发展的现代免疫学技术和方法,很多在实际科研工作中已很少用到,不利于加强学员对免疫学科发展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增加实验教学中创新性实验设计的比重,使之与科研工作实践紧密联系是改善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

5完善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环节。考核评价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同时可以使教员和学员分别找到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现行的医学免疫学考核是以笔试体现的理论教学成绩和以实验报告体现的实验教学成绩,这种评价方式比较片面单一。随着教改工作的发展,已经不能完全客观地反应教学质量。因此,必须积极寻求多样化的考核指标以反映教学活动的效果,并积极利用考试之外的各种考核方式弥补单一考试评价的缺陷。例如:丰富考试题型,减少单纯记忆性的命题,增加案例分析题等反映学员应用知识能力的题型;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平时表现出的严谨、仔细等科研素质在总成绩中的比例;采用开卷考试,自选方向,提交关于某一问题的综述报告等更加开放的考试方式,从而全面、综合地评价学员的成绩。

总之,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是改善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只有在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认真探索,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学员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员加强对教学的准备和设计,做好合理的引导,加强对学员创新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增强教学双方的互动和联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免疫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Richard B, David I, Derek L.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the medical school: another case of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J]. Advances in Physiology Education,2005,29:194-196.

篇6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2(c)-0012-03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的免疫功能学逐渐成为了精神病学界的研究热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调节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很可能存在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系统的问题。电针治疗是指在刺入人体穴位的毫针上,采用电针机通以微量低频脉冲电流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1-6]。目前,电针治疗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报道并不多见。所以,为了检验电针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特进行此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来自呼和浩特市康复医院连续性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即经过两种以上药物系统或间断性治疗而无效、且排除其他躯体障碍者)。实验时间从2009年6月~2010年2月。根据DSM-IV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随机选取无严重躯体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无烟酒嗜好和药物滥用、非妊娠和哺乳期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5例,并分为药物治疗组和针药治疗组。药物治疗组患者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19~63岁,平均(44.2±10.1)岁;病程5~38年,平均(19.5±9.5)年。针药治疗组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20~58岁,平均(40.4±8.5)岁;病程 5~37年,平均(15.8±8.8)年。两组患者年龄和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其中药物治疗组患者于实验第1周及第4周脱落2例,针药治疗组于第2周脱落1例。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组 选用氯氮平治疗,剂量150 mg/d,1次/d,每晚口服,治疗观察时间为6周。

1.2.2 针药治疗组 除应用上述药物治疗外,每日针灸1次,并使用电针仪辅助治疗,时间为20 min/次,电量以患者能承受的最大电量为度;选取百会、印堂、四神聪、膻中等穴位,治疗观察时间为6周。选用长2寸的针具,手法为平补平泄。

1.3 临床评估

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第6周后,由2名经过专业培训的主治医生采用简明精神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定所有被试者的精神症状[7-8]。

1.4 实验室检测

所有被试均在治疗前1 d及治疗第6周后早晨6~7点取空腹静脉血5 mL,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采用 Elisa法测定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水平。CD3、CD4和CD8试剂盒以及流式细胞仪均由BD公司提供;IL-2和IL-6试剂盒由 Beckman公司提供。所有样本均由同一名人员测定,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评定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6周后的BPRS、SAPS和SANS量表得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 0.01)。针药治疗组治疗6周后BPRS、SAPS和SANS量表得分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P < 0.01)。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临床量表的减分率比较

经过6周的治疗后,针药治疗组的临床量表评分减分率显著大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2。

2.3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比较

针药治疗组的CD4的水平在治疗后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P < 0.05),其他因子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前后IL-2、IL-6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2、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后针药治疗组血清IL-2、IL-6水平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P < 0.05、P < 0.01)。见表4。

2.5 安全评估

试验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随着细胞免疫学的发展.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已成为精神神经免疫学中较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很多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的异常,并且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点,主要是CD3、CD4、IL-2和IL-6的改变与中枢神经递质的异常,尤其是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亢进,这些变化主要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相互影响。但三者之间的改变何为初始原因,何为继发因素尚难判断,故对精神分裂症进行免疫学研究有助于揭示其病理机制。

以往的一些研究表明[9-15],额叶-纹状体-丘脑-颞叶回路的功能紊乱是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性基础之一,其中尤以海马、杏仁核的功能紊乱为主;免疫学的研究表明IL-2在上述回路中具有较高的代谢和合成密度。因此,增高的IL-2 水平将对上述这些大脑解剖部位产生特异性的影响,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递质(如DA 、5-HT、Ach和NE等)的改变, 导致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另外,IL-2能增加多巴胺能神经传递并且参与自身免疫和细胞生长。脑脊液中IL-2的浓度比儿茶酚胺代谢物与疾病复发的关系更紧密。本研究发现药物合并电针治疗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2水平均显著低于低于药物组,且药物合并电针治疗组各临床量表减分率大于药物组。说明电针合并药物治疗可以更好的降低IL-2水平,从而缓解精神分裂症症状与既往研究相似[19-20]。

IL-6是临床免疫学研究较多的细胞因子之一。既往研究证实DA和5-HT的功能受到IL-6的影响[4-6]。原因是产生IL-6 的淋巴细胞膜上有DA受体和5-HT受体存在,而这可明显提高额前叶与海马的DA和5-HT的活性与浓度。因此,可以说由IL-6浓度或活性的增高所引起的免疫功能的调节紊乱及其所促发的免疫损伤很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21]。而在本实验结果中,针药治疗组的IL-6的水平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且药物合并电针治疗组的BPRS、SPAS、SANS临床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这说明通过电针治疗可能抑制了IL-6的生成,从而对精神分裂症的免疫功能紊乱进行了纠正,使精神症状有所缓解。

目前,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T细胞亚群进行的大量研究中可以看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外周血中确实存在着T细胞比率显著下降的状况,而辅T淋巴细胞CD4细胞的降低可能是引发这一改变该的主要原因。所以,可以推测,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的β-内啡肽是明显增多的,而β-内啡肽具有降低CD3和CD4细胞的作用,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功能紊乱或降低。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激活的T细胞分泌的IL-2会反过来作用于T细胞使其扩增,而IL-2与其受体的高亲和力结合能使CD4细胞达到完全活化状态。但若是高浓度的IL-2持续对CD4细胞产生过量的信号刺激则会诱发CD4细胞启动凋亡程序,进而导致CD4 以及CD3等免疫细胞的数量降低等。在本实验结果中,针药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的CD4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和高于药物治疗组,与上述研究结果是一致的[3,5]。

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16-17],针灸能改变机体的特异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均有明显的影响。针灸的免疫效应主要表现在经其穴位刺激后能够引起局部的神经或感受器将其传入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刺激神经中枢释放神经递质等一系列变化,最终实现调控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此外,针灸引起机体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促使其释放儿茶酚胺及阿片类物质等,进而作用于相应受体产生免疫反应。有研究表明,脾虚泄泻模型的大鼠外周血中CD3、CD4和CD8细胞减少,而经针灸天枢穴后其CD3和CD4细胞数量均有所回升,且CD4/CD8比值也升高。本实验结果中针药组CD4水平治疗后高于治疗前,也高于药物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与多数研究结果一致[22-25]。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两种不同方法的治疗,针药组血清CD4水平高于药物组,血清IL-6、IL-2水平低于药物组。针药组BPRS、SAPS、SANS临床量表评分减分率均高于药物组,针药组较药物组临床症状缓解明显。电针合并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症状的缓解作用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即电针在改善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同时可更好地调节与精神分裂症症状相关的细胞免疫因子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向阳,周东丰,张培琰,等.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免疫功能的测定[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4):205-208.

[2] 张向阳,周东丰.精神分裂症免疫指标与精神症状的关系[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7,30(3):145-148.

[3] 许明智.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7,24(9):207.

[4] 张春运.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2,IL-6,IL-8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9,3(32):173-174.

[5] 司天梅,舒良,刘平,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细胞免疫改变[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9,25(1):48-49.

[6] 杨建立,贾福军.白介素-6及其受体与精神分裂症[J].国外医学:精神病册,2003,30(2):121-124.

[7] 施永斌,张卫,赵宝龙,等.PANSS、SANS及SAPS量表一致性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1999,11(1):23-25.

[8] 宋建成,费立鹏,张培琰,等.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中各分量表的评价[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1,11(2):86-88.

[9] Block W,Bayer TA,Tepest R,et al. Decreased frontal lobe ratio of N-acetylaspartate to choline in familial schizophrenia: a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study [J]. Neurosci Letter,2000,289:147-151.

[10] Deicken RF,Zhou L,Schuff N,et al. Hippocampus neuronal dysfunction in schizophrenia as measured by proton magneticresonance spectr oscopy [J]. Biol Psychiatry,1998,43(7):483-488.

[11] Delamillieure P,Constans J,Fernandez J,et al.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of the thalamus in schizophrenia [J]. Eur Psy chiatry,2000,15(8):489-491.

[12] Deicken RF,Johnson C,Pegues M.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 oscopy of the human brain in schizophrenia[J]. Re Neurosc,2000,11(2-3):147-158.

[13] Blum BP,Mann JJ. The GABA energy system in schizophrenia [J]. lnt J Neuro Psychopharmaeol,2002,5(2):159.

[14] 岳英,徐一峰.精神分裂症与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进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4):248-249.

[15] 熊鹏,张秀,王继才.精神分裂症与自身免疫的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8,35(3):149-150.

[16] 张本,孟素荣,于江,等.智能电针仪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1994,14(1):17-18.

[17] 王衍山,杨万福.针刺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报告[J].针灸临床杂志,1997,13(9):47-48.

[18] 丁关元,李风钢,张建华.针灸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53-54.

[19] 程健君,蔡念光.针灸对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的调节作用[J].江苏中医,2007,39(11):88-89.

[20] 陈建设,陈文垲.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机理[J].辽宁中医杂志,2006, 33(2):210-212.

[21] 赵若莲,王玉明,段勇.白细胞介素6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9,1(18):2757-2759.

[22] Lieinio J,Seibyl JP,Ahemns M. Elevated CSF levels of in-terleukin-2 in euroleptic-free schizophrenic patients [J]. Am J Psy-ehiatry,1993, 150:1408-1410.

[23] Lacosta S,Merali Z,Anisman H. Central monoamine activity following acute and repeated systemic interleukin-administ ration [J]. Neuroimm unomodulation,2000,8(2):83.

[24] Sun ZG,Wang F,Cui LW,et al. Abnormal anterior cingulum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study [J]. Neuroreport, 2003,14(14):1833-1836.

篇7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25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15-01

SLE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病,但不同地区、种族、性别和年龄中患病率不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SLE在欧洲发源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2-64/10万人口,在非欧洲裔人群如美国黑人和亚洲人中发病率更高。据统计,SLE的患病率在我国约为70/10万。女性的患病率接近1/1000,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已超过100万,为全球之最[1]。SLE发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10%~12%的先证者有一位或一位以上的一级亲属发病;同卵双生子的发病一致率(25%~70%)明显高于异卵孪生(2%~9%)[2],提示了遗传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占有主导地位。

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本病病因不明,研究证实本病现是以各种免疫反应异常为特征的疾病,造成免疫障碍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

(1)遗传背景 家系调查显示SLE患者的、 级亲属中约 %~ %可有同类疾病的发生,有的出现高球蛋白血症,多种自身抗体和T抑制细胞功能异常等。HLA分型显示SLE患者与HLA-B8、-DR2、-DR3相关,有些患者可合并补体C2 C4的缺损,甚至TNFa的多态性明显相关。除了HLA系统外,FcγR基因、IFN基因、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其受体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CTLA-4基因、PTPN22基因等都证实与SLE发病相关。

(2)药物 有报告在1193例SLE中,发病与药物有关者占 %~ %。药物致病可分成两类,第 类是诱发SLE症状的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保太松、金制剂等。这些药物进入体内,先引起变态反应,然后激发狼疮素质或潜在SLE患者发生特发性SLE。第 类是引起狼疮样综合征的药物,如盐酸肼酞嗪、普鲁卡因酰胺、氯丙嗪、苯妥因钠、异烟肼等,这类药物使用较长时间和较大剂量后,患者可出现SLE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改变。HLA分型示DR 阳性率显著增高,被认作为药源性SLE遗传素质 药物引起的狼疮样综合征与特发性红斑性狼疮的区别为:①累及肾、皮肤和神经系统少;②发病年龄较大;③病程较短和轻;④血中补体不减少;⑤血清单链DNA抗体阳性。

(3)感染 有人认为SLE的发病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3]。从患者肾小球内皮细胞浆、血管内皮细胞,皮损中都可发现类似包涵体的物质。同时患者血清对病毒滴度增高,尤其对麻疹病毒、副流感病毒ⅠⅡ型、EB病毒、风疹病毒和粘病毒等。另外,患者血清内有dsRNA、ds-DNA和RNA-DNA抗体存在。近有人提出SLE的发病与C型RNA病毒有密切关系。亦有人认为SLE的发病与结核或链球菌感染有关。

(4)物理因素 紫外线能诱发皮损或使原有皮损加剧,少数病例可诱发或加重系统性病变,约/SLE患者对日光过敏,正常人皮肤的双链DNA不具有免疫原性,经紫外线照射发生 聚化后,即DNA解聚的胸腺嘧啶 聚体转变成较强的免疫原性分子,LE患者证实有修复 聚化DNA的缺陷。最近研究还发现紫外线可诱导人类皮肤角质细胞凋亡,在凋亡细胞表面形成簇状或泡状物,其中含有细胞核和胞浆抗原[4],这为自身抗原暴露于免疫系统,促进自身免疫反应提出供了依据。

(5)内分泌因素 鉴于本病女性多于男性,且多在生育期发病,故认为雌激素与本病发生有关。妊娠时SLE病情的变化与性激素水平增高有关。此后由于孕酮水平迅速增高,孕酮/雌 醇比值相应增高,病情相对平稳,产后孕激素水平降低,故病毒可能再度加重。近发现SLE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泌乳素值,导致性激素的继发性变化,有待进 步研究。

(6)免疫异常 近研究发现SLE患者有细胞因子分泌异常,IL-1乃由单核巨噬细胞合成,它可使SLE的B细胞增殖、介导B细胞自发的产生IgG,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组织损伤。MRL/1pr小鼠肾巨噬细胞中含有较多IL-1mRNA,体外培养可产生大量IL-,IL-可诱导IL-、IL-、TNF等炎症因子产生,与狼疮肾炎发生有关,IL-1活性与光敏感有关。约 %患者血清中IL-2含量增高,几乎所有SLE患者血清中高水平的IL-R,且活动期比缓解期高。此外SLE患者血清IL-水平升高,在活动期更明显,在SLE患者出现中枢神经SEL活动期,IL- 水平升高,IgG生成增多,较多证据提示IL-10在B细胞异常活化中起重要作用。这些细胞因子网络动态平衡失调引起异常的免疫应答,同时参与局部的致病性作用。

2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进展

(1)对轻型病例仅有皮疹 低热或关节症状者只需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如水杨酸类等。

(2)重型病例

①皮质类固醇:是目前治疗重症自身免疫疾病中的首选药物,可显著抑制炎症反应,能抑制其和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及各种酶的释放,具有抗增殖及免疫抑制作用,对淋巴细胞有直接细胞毒作用,使NK细胞的数量以及IL-和IL-水平皆降低,抑制抗原抗体反应。

②免疫抑制药:如环磷酰胺和硫唑嘌呤,前者主要利用烃基与DNA结合,最明显的是减少抗DNA抗体,血中DNA-抗DNA复合物及其在肾脏中的沉积减少。硫唑嘌呤能换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替了DNA的嘌呤基质,从而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其他有苯丁酸氮芥, 巯基嘌呤,氨甲喋呤等。

③免疫增强剂:企图使低下的细胞免疫恢复正常,如左旋咪唑、胸腺素、转移因子等。

④血浆交换疗法:其原理是企图除去特异性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以及参与组织损伤非特异性炎症介质如补体、C-反应性蛋白、纤维蛋白原,并能改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的能力, 般在多脏器损害,激素效果不著、器质性脑综合征、全血细胞减少及活动性肾炎等重症病例进行。因作用短暂,仍需配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文献中已报导有 余例采用长期间隙性血浆交换疗法合并免疫抑制疗法,获得病情缓解。

⑤透析疗法与肾移植:晚期肾损害病例伴肾功能衰竭 如 般情况尚好,可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除去血中尿素氮及其他有害物质。以改善氮质血症等情况。肾移植需在肾外损害静止时进行,用亲属肾作移植 年存活率据统计为60%-65%,用尸体肾移植为40%-45%。

参考文献

[1]陈盛,陈顺乐,顾越英,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8年随访.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 4(1):27-30

[2]Arnett FC, Reveille JD. Genetic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Rheum Dis Clin North Am 1992, 18(4):865-92

篇8

【关键词】肺癌;早期诊断;分子标记物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83-02

1肺癌概述

肺癌是世界上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约占全部癌症死亡人数的29%,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从1980~1996年,美国肺癌的发病率增长了51%,死亡率增长了57%。全球肺癌5年平均生存率为11%,我国为8%[1]。虽然Ⅰ期肺癌患者术后5生存率可达70%[2],但不幸的是,仅有10%的肺癌患者在早期阶段(T1N0/T2N0)被发现,并有手术治愈的可能。大多数早期患者是通过非肿瘤相关的检查而被检出[3]。尽管经过了近20年的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发展,肺癌的治愈率仍无显著提高。在我国肿瘤死亡的回顾性调查表明,肺癌在男性占常见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在女性中占第五位。本病多在40岁以上发病,发病年龄高峰在60-79岁,男女患病率比为2.3:1。种族,家属史与吸烟对肺癌的发病均有影响。肺癌按组织学可分为鳞状上皮细胞癌,小细胞未分化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其中鳞状上皮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肺癌的40-50%,多见于老年男性,与吸烟关系密切,多为中央型肺癌。本型肺癌生长相对缓慢,手术切除机会相对较多,但放化疗不如其它类型的肺癌敏感。腺癌与吸烟关系不大,女性多见,多生长在肺边缘小支气管的粘液腺。小细胞未分化癌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大细胞肺癌可为中央型也可为周围型,手术机会也较大。目前对肺癌的诊断缺乏特异性,因其症状、体征均无特异性,与其它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等病难以鉴别。大多数依靠影像学诊断,其次为细胞组织学检查,如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和肺组织活检等。分子标记物检测在些国家中也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

2肺癌分子标记物及其检测

随着肿瘤发病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与筛选成为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热点。现阶段,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和CA-199)、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z-1)、神经烯醇化酶(NSE)等几类血清标志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癌胚抗原CEA是一种具有人类胚胎抗原决定簇的酸性糖蛋白,它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存在于多种肿瘤组织中[4],其在肺腺癌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特异性在90%以上时,敏感性可达50%-70%。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其检测方便、快捷,经济。CA125是用卵巢癌细胞为免疫原制备的单抗OC125的相应抗原,它是一种细胞表面高分子糖蛋白。当初此抗原检测主要用于卵巢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后发现其呈多部位的分布(胚胎期体腔上皮细胞,成人的胸膜、腹膜、心包膜、输卵管内皮和子宫内膜等),并逐渐有报道其在胃癌、结肠癌中得以应用,并发现其还可作为肺癌诊断、预后检测的肿瘤标志物[5]。CA199是以人结肠癌细胞系SW116为免疫原制备的单抗199所识别的抗原,不只存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胆囊癌、胰腺癌、结直肠癌)中,同时在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前列腺癌及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水平也会升高。故提示这两项肿瘤标志抗原具有广谱性。NSE是糖原酵解酶、烯醇化酶中最有意义的同工酶形式,在各型肺癌中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尤其在小细胞肺癌中最高,阳性率可达69%-78%,且NSE在小细胞肺癌血清中的表达与病变分期有显著相关[6]。Cyfrazi-1是鳞癌较好的标志物,Nakayama等根据Youden指数推算各标志物的诊断能力分析得出,Cyfra21-1是肺癌早期诊断的最佳单一指标。将上述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Miedoage等将Youden指数与接受工作者曲线(ROC)算术结合分析发现,联合检测分析Cyfra21-1+CA125+CEA效果最佳,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肺癌的有效指标。有研究提出,目前肺癌标记物还有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其敏感度为45%,血浆D-二聚体(D-D),可容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其阳性率为80.7%,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糖链抗原(CA),谷光甘肽S转移酶(GS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F),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胃泌素前体释放肽(proGRP(31-98))和肺癌基因表达等。钙相关蛋白43(calciumassociatedprotein43,cap43)基因是在研究镍化合物致癌机理中发现的新基因,研究发现其在正常组织表达很低或不表达,而在肿瘤组织表达显著上调,且为肿瘤发生、发展的早期事件之一。而且其在人肺癌细胞株A549中表达上调,差异显示技术研究发现人肺癌A549细胞株cap43基因转录、表达水平超过正常细胞30倍[8]。Cap43蛋白和mRNA相对较稳定,使其在肿瘤标志物诊断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7]。因为肺癌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原癌基因突变的激活、杂合性的缺失以及特殊染色体区域的扩增等遗传学变化导致DNA水平的变化,后者又进一步引起细胞内RNA及蛋白质水平的改变,这些变化可以产生肺癌相关分子标记物,检测肺癌患者体内各种分子异常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有以DNA、RNA及蛋白质为基础的3种检测方法。这些方法中涉及到分子生物学、免疫化学、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等相关学科[9]。包括DNA和RNA的鉴定,蛋白质的分离、提纯等。临床上放免技术、PCR检测技术在肿瘤标记检测中得到广泛开展。

3结语

肿瘤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复杂疾病,其病因、发生和发展之间有着较大的变化,因此从分子水平上降低肿瘤的死亡率主要有三个方面:(1)研究肿瘤的遗传易感性,即研究肿瘤高发家族的基因突变情况和体细胞演变为肿瘤细胞的基因变化;(2)早期发现、早期诊断;(3)针对肿瘤细胞和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外环境制定新的分子治疗措施,而根治肿瘤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能够早期诊断的肿瘤疗效较理想,而确诊的中晚期肿瘤则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基因诊断肿瘤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张忠清,叶召.998年肺癌发病、死亡及生存现状[J].伤残医学杂志,2000,8(2):46-47.

[2]SmithIE.Screeningforlungcancer:timetothinkpositive[J].Lancet,1999,354(9173):86-87.

[3]ParkBJ,AltorkiNK.Diagnosisandman2agementofearlylungcancer[J].SurgClinNorthAm,2002,82(3):457-476.

[4]武洪友,王允惠.在肺癌诊治中的几种主要标志物[就[J].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2007,9(2):64-66.

[5]杨伟宗,蔡云龙,倪语星,等.血清CA125检测在肺癌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2007,24(2):148-149.

[6]SzlurmowiczM,RoginskaE,RoskzkowskiK,etal.PrognosticValueofneuron-specificenolaseinsmallcelllungcancerpatients[J].Cancer,2003(8):259.

[7]王洛伟,新的肿瘤标记物-cap43基因,国外医学临床生物与检验学分册[M].2004,3,25(2),108.

篇9

关键词:当归;单体成分;复合制剂;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12.033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12-0128-05

Research Progress in Efficacy of Monomer Composition and Compound Preparation of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ZHANG Shang-zhi1, ZHU Tian-tian2,3, JIN Ling2,3, LI Ying-dong2 (1. Dingxi Campus of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Dingxi Teachers College, Dingxi 743000, China; 2.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anzhou 730000, China; 3.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Tibetan) Medicinal Resources,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review of research status of the efficacy of monomer composition and compound preparation of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in China shows that domestic research has relatively clearly clarified the efficacy of monomer composition and compound preparation of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and research on pharmacological efficacy of Angelica Polysaccharide focuses on the level of total carbohydrate. Therefor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components of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should be further clarified; the s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target and corresponding efficacy of single component need more analysis; mutual relation of multi-components of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should be further revealed.

Key words: Angelica Sinensis Radix; monomer composition; compound preparation; review

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镇痛、润肠功效。目前已从当归药材中提取、分离并鉴定出160多种化学成分[1],其有效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性与非挥发性成分两类,挥发性成分主要有藁本内酯、正丁烯基苯酞、正丁烯酞内酯等,非挥发性成分主要有当归多糖、阿魏酸、氨基酸等。国内对当归药理和药效的研究,以分离的单一组分、复合组分及复方制剂等多种类型为研究对象,较全面揭示当归的药理与功效,促进现代新药的研发,现对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 有效成分

据统计,目前在当归药材中已分离鉴定出的化合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05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60615);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308RJZA127)

通讯作者:晋玲,E-mail:

物主要包括挥发油(主要有藁本内酯、苯酞类、萜类、酚类、烷烃类等)[2-5],有机酸(主要有阿魏酸、丁二酸、烟酸、棕榈酸、香草酸等)[6],多糖(主要有多糖AP-0、AP-KAP-2、AP-3、AS-Ⅰlia、AS-Ⅲb、X-C-3-Ⅱ、X-C-3-Ⅲ和X-C-3-Ⅳ等)[7-9],黄酮类(主要有查尔酮衍生物、木犀草素-7-0-P-D葡萄糖苷及木犀草素-7-0卢丁糖苷)[10-11],氨基酸(主要有精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20种)[1,12],微量元素(主要有铜、铁、锰、锌等)[13],生物碱基(如尿嘧啶、腺嘌呤等),维生素(维生素A、B12、E等)[14],核苷类(主要有鸟苷、尿苷、腺苷和胞苷4种)[15],胆碱[12],磷脂、β-谷甾醇[12],香豆素类(伞形花内酯)[14]等成分。

目前,已被阐明功效的当归单体类有效成分主要有藁本内酯、正丁烯基苯酞、5-羟甲基呋喃甲醛、正丁烯酞内酯、阿魏酸及阿魏酸钠等;复合制剂类主要有当归挥发油、当归注射液、当归补血汤以及复方当归补血汤等。

2 有效成分及其制剂的药理药效研究

当归所含的挥发性成分和非挥发性或水溶性成分均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对造血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肌肉运动系统、免疫系统等均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目前,有关当归临床药理药效的试验研究,既有混合性成分,又有单一性成分的成果报道。

2.1 混合性成分

2.1.1 挥发油 这是当归中较早被阐明药效且被临床广泛应用的制剂。挥发油具有松弛子宫、主动脉、支气管、肠胃平滑肌[16-19],抗心律失常[20]、抗血管生成[21]、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22],镇痛[23]、减少血栓素(TX)A2的生成等作用[24]。

2.1.2 当归注射液 其主要成分有阿魏酸和多种氨基酸[25],具有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等多种药理作用。详见表1。

2.2 挥发性单一成分

2.2.1 藁本内酯 主要有促进肝细胞、脾淋巴细胞等细胞合成蛋白质、促进DNA、RNA合成、增强白介素-2(IL-2)的产生[42];抑制中枢神经、抑制血管收缩[43]、抑制子宫平滑肌的自主收缩、气管平滑肌解痉挛、对抗支气管收缩、平喘等功效[18,44]。

2.2.2 其他 当归挥发性成分中,除分离鉴定出藁本内酯外,还有正丁烯酞内酯、正丁烯基苯酞、5-羟甲基呋喃甲醛、丁基苯酞、丁基酞、菸酸、亚叶酸等化合物,其主要功效见表2。

2.3 非挥发性或水溶性单体成分

2.3.1 当归多糖 虽然当归多糖组分复杂,但目前对其药理功效的研究仍集中在总糖层面,单一组分的功效少有阐明,其主要功效如下。

第一,提高免疫抗病力:有促进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增强超敏反应性[51],促进胸腺细胞增殖、提高巨噬细胞的能力、提高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防止外周血白细胞下降、激活淋巴细胞、提高脾脏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淋巴T细胞(E-花环细胞)形成率及ANAE(酸性α-乙酸萘酚酯酶)染色阳性率[52-53]、激活补体系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54]、促进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及白细胞介素1等功效[55-56]。

第二,生血、造血、补血:主要有防护造血组织和造血细胞、促进骨髓和脾脏内源性造血灶形成、增加白细胞数、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生成、诱导成纤维细胞分泌某些造血生长因子[57];促进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刺激与造血相关的细胞增殖、促进红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促进骨髓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刺激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分子等修复造血等功效[58-59]。

此外,还有增加骨髓有核细胞、增高单系祖细胞产率,提高粒-单系祖细胞的产率,促进多能造血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促进多功能造血细胞的恢复,刺激早、晚期红系细胞增殖,刺激巨核细胞系祖细胞增殖与分化,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增殖与分化[60-61],促进辐照后骨髓和脾脏造血功能恢复、造血组织(骨髓、脾脏)防辐射、损伤恢复、提高辐照射小鼠存活率等功能[61]。

第三,抗肿瘤:研究表明当归粗多糖具有抗肿瘤[62],抑制黄曲霉素B1的致肝癌作用,抑制移植性肿瘤Ec、Hep、S-180、Lewis、B16等,延长接癌细胞小鼠的生存时间等功效[63]。

第四,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具有抗氧化作用、增强血清和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减少丙二醛含量、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脑细胞凋亡指数;增强机体辐射耐受性、对造血组织有辐射防护作用,缩短辐射损伤卵巢的恢复期;抗衰老、拮抗脾脏的萎缩等功效[64-66]。

第五,干预化学性肝损伤、防治肺纤维化、增加血液和胸腺中的cGMP含量、降低cAMP含量、增加脾脏中的cGMP和cAMP含量等功效[67-69]。

2.3.2 阿魏酸及阿魏酸钠 ①抗血栓作用:具有抗血小板凝集、抑制抗TXA2合成酶活性及TXA2的释放、抑制血小板5羟色胺释放、减少血栓的重量及长度、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胆固醇、增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活性等功效[70-71]。②保护心血管:能保护心肌、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扩张血管、保护血管内皮、改善外周循环等[72-74]。③抗氧化及免疫:清除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预防急性氧中毒、抑制肺纤维化、抑制炎症性肺损伤、增强IL-2的产生等[22,75]。

2.3.3 其他 当归总酸有抗心律失常、促进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抑制血凝抗体和脾脏抗体形成等功效[53]。

3 结语

目前,当归复合制剂与单体成分的功效已基本阐明,但药理机制的揭示有待深入和完善。对当归多糖药理功效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总糖层面,对其单一组分的分离、鉴定、表征、靶向及相应功效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明晰。另外,对当归多组分相互协同或拮抗的关系鲜有阐述,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MA J P, GUO Z B, JIN L, et al. Phytochemical progress made in investigations of 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J].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2015,13(4):241-249.

[2] 倪竹南,吕圭源,楼招欢.等.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7):93-95.

[3] 路新华,张金娟,张雪霞,等.当归中藁苯二内酯聚体的分离和结构鉴定[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9):2196-2201.

[4] 丁洁,赵国虎,赵象禄,等.岷县当归挥发油成分产地差异及提取工艺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46(4):139-144.

[5] 周围,雷春妮,张雅珩.Massworks(TM)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当归挥发油成分[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22):69-72.

[6] 卢金清,何冬黎,阮小云,等.当归总有机酸的质量标准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4):33-35.

[7] 商澎,杨铁虹,贾敏,等.当归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分析鉴定[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14):1311-1314.

[8] 孙元琳,顾小红,汤坚,等.当归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初步分析[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6,25(1):1-4.

[9] 陈汝贤,刘叶民,王海燕,等.当归多糖X-C-3-Ⅱ的分离、纯化与组成的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6):431-432.

[10] 王芙蓉,吴冬青,安红钢,等.当归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性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0,29(5):11-15.

[11] 李谷才,魏文亭,高堂杰,等.当归总黄酮提取及其体外抑菌活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2):310-311.

[12] 李丽丽,刘向前,高敬铭,等.中、日、韩当归中挥发油成分研究和总香豆素含量测定[J].中国药师,2009,12(10):1344-1347.

[13] 张宇.不同产地当归中金属微量元素的比较研究[J].天津药学, 2010,22(5):16-19.

[14] 秘效媛,朴香兰,田燕泽.当归的气-质联用色谱的模式识别[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8(3):78-83.

[15] 曹琰,严辉,段金廒.等.不同产地当归药材核苷类成分的分析[J].药物分析杂志,2010,30(11):2026-2030.

[16] 肖军花,周健,丁丽丽,等.当归挥发油对子宫的双向作用及其活性部位筛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2(6):589-593.

[17] 吴国泰,高云娟,田振华,等.当归挥发油对兔离体胸主动脉平滑肌的影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1,28(5):1-3.

[18] 王锋,任远,吴国泰.正交设计法研究当归挥发油不同组分对豚鼠气管平滑肌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8,6(12):9-11.

[19] 王瑞琼,吴国泰,任远,等.当归挥发油对兔离体胃肠平滑肌张力的影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1):12-14.

[20] 肖军花,丁丽丽,周健,等.当归A3部位对心肌生理特性和动作电位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9):1066-1068.

[21] YEH J C, CINDROVA-DAVIES T, BELLERI M, et al. The natural compound n-butylidenephthalide derived from the volatile oil of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inhibits angiogenesis in vitro and in vivo[J]. Angiogenesis,2011,14(2):187-197.

[22] 刘林杰.当归活性组分阿魏酸的电化学分析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

[23] 王志旺,魏舒畅,冯祥瑞,等.不同提取工艺所得当归精油镇痛抗炎作用的对比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2,28(5):87-90.

[24] 李自成,宋翠娥,曹茂银,等.当归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前列环素、血栓素A2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17(5):210.

[25] 孙曼春.当归注射液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学院,2005.

[26] 钟星明,钟小明,余鸿.当归对宫内缺氧后幼年大鼠齿状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2):3165-3166.

[27] 盛阳,张捷,熊玉波,等.当归注射液对6-羟基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帕金森病模型SIRT1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32(4):436-439.

[28] 周远鹏,黄良月,郑幼兰,等.当归对犬血流动力和心肌氧代谢的影响[J].药学学报,1979,14(3):156-160.

[29] 周远鹏,刘文化,黄能慧,等.红花和当归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1,3(S1):36-40.

[30] 喻华,李应东,刘凯,等.当归注射液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时的作用及意义[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2(19):1414-1416.

[31] 程斌,王家.当归对肝硬化肝细胞保护作用的探讨[J].冶金医药情报,1993,10(3):5-6.

[32] 李福龙,李继红,刘艳凯,等.川芎嗪、当归注射液对DIC大鼠血小板功能和器官血流量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26(8):909-910.

[33] 王玉升,邹明辉,付蔓华,等.当归注射液对急性脑缺血大鼠治疗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简报)[J].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48-49.

[34] 吕世静,何德,黄槐莲.等.当归注射液免疫功能的增强效应[J].中国中药杂志,1989,14(11):45-47,64.

[35] 李明峰,任军,梅其炳,等.当归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87,8(6):422-423.

[36] 陈静英,蓝显明,张雪芳,等.当归注射液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J].北方药学,2014,11(3):77-78.

[37] 汤梦婕,石文韬,李明梅,等.当归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微循环学杂志,2012,22(4):99.

[38] 张端莲,张世明,戎诚兴.当归对60Co-γ射线辐射损伤后小鼠卵巢恢复过程中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J].湖北医学院学报,1990,11(4): 322-326.

[39] 宋芝娟,梁念慈.当归对猪血小板膜磷脂酰肌醇磷酸化的抑制作用[J].湛江医学院学报,1993(Z1):125.

[40] 岳鹤声,陈旭东,刘红敏,等.宫内缺氧对新生大鼠神经元的影响及当归的保护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9):2327-2329.

[41] 廖维靖,田峻,杨万同.当归注射液延缓坐骨神经损伤后肌肉萎缩的研究[J].中成药,1997,19(4):26-27.

[42] 吕世静.当归对实验动物红细胞黏附功能及BIL-2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7,9(5):66-71.

[43] 陈笛.藁本内酯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1.

[44] 刘琳娜,梅其炳,程建峰,等.当归精油治疗痛经的药理研究[J].药学学报,2002,18(2):77-78,127.

[45] 熊杰,冯亦璞.丁基苯酞对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活性的影响[J].药学学报,1999,34(4):241.

[46] 魏薇.慢性低灌注大鼠神经血管单元与淀粉样物质的关系及丁苯酞的神经保护的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2.

[47] 贾忠山,关天颖,曹国君.当归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分析[J].氨基酸杂志,1992(2):49.

[48] 冯景奇,柳钟勋.当归多糖及当归内酯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8,14(4):279-282.

[49] 冯景奇,柳钟勋.当归内酯拮抗环胞孢菌素A、氢化可的松及抗肿瘤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0,16(1):22-24.

[50] 许益民,孙秀丽,吴丽文,等.当归磷脂对CCl4肝损伤小鼠的影响[J].中医药研究,1992(4):49-51.

[51] 安方玉,刘永琦,骆亚莉,等.当归不同有效部位对高原低氧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2):51-54.

[52] 兰中芬,张荫芝,白润江,等.当归化学成分(总酸、中性油、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J].兰州医学院学报,1986(2):56-58.

[53] 杨铁虹.当归多糖的分离纯化与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03.

[54] 孙文平,罗红,杨光,等.当归多糖激发免疫反应的特征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1(3):262-264.

[55] 王瑾,刘君炎,夏丰年,等.当归多糖体外诱导巨噬细胞的实验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9,20(4):34-36,48.

[56] 王庆奎.当归多糖对点带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57] 王亚平,黄晓芹,祝彼得,等.当归多糖诱导L-细胞产生造血生长因子的实验研究[J].解剖学报,1996,27(1):69-74.

[58] 葛忠良,陈家佩,刘秀珍,等.某些多糖对造血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5(3):275-278.

[59] 王彦超.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含量的比较及其对血虚模型鸡造血机能的影响[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2.

[60] 王亚平,祝彼得.当归多糖对小鼠巨核细胞-血小板发生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4):13-15,29.

[61] 马兰芳,李兴玉,张吉旺,等.当归多糖抗辐射作用的探讨[J].兰州医学院学报,1988(2):44-46.

[62] 曹蔚,李小强,侯颖,等.当归多糖APS-2a的结构分析及抗肿瘤作用研究[J].中药材,2008,31(2):261-265.

[63] 曹蔚.当归多糖的结构与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06.

[64] 徐露,董志.当归多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J].激光杂志,2008, 29(4):89-90.

[65] 钟萍,李萍,张昕蕾.当归多糖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抗氧化酶及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4725-4727.

[66] 曹丽萍,贾睿,丁炜东,等.建鲤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当归提取物的保肝和抗氧化作用研究[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2,27(6):551-557.

[67] 聂蓉.当归多糖预防小鼠急性四氯化碳性肝损伤的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8,27(4):23-25.

[68] 王艳琴,王晓琴,张晓明.等.当归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功能和肺系数的影响[J].甘肃中医,2010,23(11):28-31.

[69] 白润江,于红娟,王嘉军.当归多糖对小鼠血液、胸腺、脾脏中cAMP、cGMP含量的影响[J].中医杂志,1998,39(7):429.

[70] 王停,韩玲,荆鲁.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口服制剂临床前拆方研究中的问题[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5):1299.

[71] 李福龙,李继红,刘艳凯,等.川芎嗪、当归注射液对DIC大鼠血小板功能和器官血流量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26(8):909-910.

[72] 莫姝.当归多糖对巨核细胞造血的影响[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 2006.

[73] 刘芳.当归的心脑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24(6):551-552.

[74] 杨艳秋,杨伟民,曹淑杰,等.当归活性成分阿魏酸钠干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抗氧化能力和保护血内皮细胞功能[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9):101-103.

[75] 高向东,吴梧桐.当归及其成分阿魏酸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4,15(2):107-110.

篇10

关键词 食品;有害微生物;快速检验方法

中图分类号 TS2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284-02目前,食品有害微生物的污染对食品的影响而造成的疾病仍是主要的问题。常规检测准确灵敏,但缺点是操作时间长,检测步骤较繁琐。因此,针对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检测,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体系对确保食品安全极其重要,也是当前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1]。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的重视,将会逐步完善和建立各种简便、快捷的新型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

1 分子生物学技术

(1)PCR技术。即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采用体外酶促(耐热DNA聚合酶)反复作用,通过变性—延伸—复性的循环操作,迅速将DNA模板扩增数百万倍,再用凝胶电泳和紫外核酸检测仪观察扩增结果来识别细菌[2]。当前,主要有3种技术应用到微生物检测中[3]:一是嵌套多聚酶链反应技术,产生扩增的DN段上含有第2轮PCR引物的结合位点,在此片段上应用第1套引物,片段中第1轮反应产物被等分转入第2轮PCR引物,PCR受微生物的干扰由扩增靶DNA来消除;二是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APD—PCR),即使用任意引物,得到一群长短不一的DN段混合物;三是采用一套由一个特异引物和一个普通引物所组成的引物,或使用一套特异性的引物,结果仅产生一种产物,进而进行检测。

(2)核酸探针法[3]。即以补体核酸分子作为探针,将标记后的探针加入已变性的被检DNA(单链)样品中,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样品中的互补的DNA区段形成杂交双链,从而可以鉴定样品中DNA。以前在实验室常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探针。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基于核糖体RNA(tRNA)发育过程中储存的核酸成分,现在多采用比色计进行标记和检测。新型检测方法使用富含rRNA的标靶序列,不仅保持较高的灵敏度,而且实现无辐射检测[4]。

(3)基因芯片技术[5]。采用一块面积很小的玻片、硅片或尼龙膜作为载体,在预定位置固定肽核苷酸、寡核苷酸或cDNA,集成的微点阵列即构成基因芯片[6]。检测原理:靶基因选定为致病菌的共有基因(16 SrDNA、23SrDNA及ERIC),采用一对通用引物扩增,为区分细菌,利用芯片上的探针检测细菌在共有基因上的独特碱基,从而实现检测。

2 抗原抗体免疫检测技术

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体外反应可出现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参与的反应及中和反应等反应类型。具体应用技术如下。

(1)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7]。ELISA基础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其原理是把抗原或抗体在不损坏其免疫活性的条件下预先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测定时将受检样品(含待测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一定程序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形成抗原或抗体复合物;反应终止时,固相载体上酶标抗原或抗体被结合量(免疫复合物)与标本中待检抗体或抗原的量成一定比例,经洗涤去除反应液中其他物质,加入酶反应底物后,底物被固相载体上的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有色产物量即可确定样品中待测物质含量[8]。

(2)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将抗原或抗体吸附在纤维素膜的表面,通过相应抗体或抗原和酶标记物形成复合物,加入底物后结合物上的酶将底物水解氧化成带色物质,呈现出肉眼可见的颜色斑点。

(3)免疫电泳技术。该技术将凝胶扩散置于直流电场中,让电流加速抗原和抗体的扩散,并规定其运动方向,从而使沉淀反应时间大大缩短,敏感度显著提高。包括火箭电泳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

(4)单克隆抗体检测技术。利用细胞培养和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具有抗原特异性单一的抗体,可辨认抗原物质结构的微细差异,并发生特异性结合,精确地测定抗原物质含量[9]。

(5)免疫磁球法。该技术将特异性抗体偶联在磁性颗粒表面,与样品中被检微生物发生特异性结合;该磁球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向磁极聚集,从而快速分离出目的微生物。

(6)免疫胶体金技术。以微孔滤膜为载体包被已知抗原或抗体,加人待检标本后,经滤膜的毛细管作用或渗滤作用使标本中的抗原或抗体与膜上包被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再用胶体金结合物标记而达到检测目的[10]。

(7)免疫转印技术。将凝胶电泳与固相免疫测定结合,将经电泳分区的蛋白质精确近似定量地转移到固相载体上,并保持其原有的生物活性,再经荧光,免疫、酶免疫、放射免疫技术等进行测定,实质上分3步骤即蛋白质组分分离、各组分转印及免疫检测。

3 载体仪器技术

(1)快速测试片法[11]。培养基的载体采用纸膜、纸片,在其上面附着特定的显色物质和某种培养基,根据载体上微生物的生长特性来测定。

(2)滤膜法。将滤膜放入滤器过滤样品,滤膜保留微生物,样品中生长抑制剂可用无菌水冲洗滤器除去,然后将滤膜放在培养基上培养,在滤膜表面上培养出的菌落可计数。

(3)旋转平板和激光菌落扫描法。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倒一薄层样品,在平板旋转作用下液体从中心向边缘流动,分布均匀。采用激光菌落计数器计算菌落的数量,利用仪器底部的光检测仪扫描平板,激光束通过菌落时可降低光强度,从而检测菌落的存在[8-9]。

(4)流式细胞术(FCM)。FCM通常以激光作为发光源照射于样品流上,被荧光染色的细胞产生散射光和激发荧光。荧光信号强度表征微生物细胞核内物质的浓度或细胞膜表面抗原的强度,光散射信号表征细胞的体积。

(5)固相细胞计数法(SPC)。该方法不需要生长相,在单细胞水平快速检测细菌。先将样品过滤,采用荧光标记滤膜上的存留物,由激光扫描设备自动计数。每个荧光点可直观地由通过计算机驱动的流动台连接到ChemScan上的落射荧光显微镜来检测。在短时间内,可根据荧光标记获得有关微生物特性及生理状态的信息[12]。

(6)VITEK-AM S。主要用于药敏试验和微生物鉴定试验中。包括读数、编码、解码、打印过程,有效结合计算机技术和微生物数码鉴定技术,实现全程操作的自动化。

4 代谢学技术

(1)电阻抗技术。微生物在培养过程中会使培养基中的大分子电惰性物质代谢为具有电活性的小分子物质,由此增加培养基的导电性改变其阻抗。检测电阻抗变化,可实现对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特性的判定。

(2)微热量计技术。微生物生长为放热过程,获得产热量—时间变化曲线,即可鉴别微生物。产热可采用微热量计测定,通过计算机信号的数字模拟,在界面记录器上绘制产热量—时间的热曲线,再进行对比分析[13]。

(3)放射量技术。该技术在碳水化合物或盐类等底物分子中引入微量14C,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释放14 CO2,采用自动化放射仪Bactec,通过测定14 CO2量来判断微生物数量。

(4)接触酶测定技术。由于接触酶与H2O2反应释放氧气的特性,含有酶的纸盘会浮到试管表面。接触酶含量高,纸盘上浮的时间短。大多数嗜冷性细菌型微生物的接触酶呈阳性,而食品中的嗜冷性菌群可利用接触酶反应来估计。

5 生物传感器

生物体中包含多种活性物质如酶、抗体抗原,对其处理制成生物功能敏感元件,并与待测物质接触,其产生的光热信号或符合产品能够通过信号转换器来传播信息,并放大输出得到相应检测结果,这就形成生物传感器,包括免疫传感器和基因传感器。

6 色谱技术

经过水解甲醇分解、提取以及硅烷化甲基化等衍生化后,微生物细胞被分解成多个化学组分,采用液相色谱或气象色谱分析微生物组分。在色谱图中,少数的峰具有特征性,大多数的峰具有共性,可利用该特性鉴定微生物成分。

7 其他技术

(1)微列阵。微阵列是对事物的有序排列,其样品点直径小于200 μm,必须用特定的自动仪和显像设备来显像检测。其中,DNA微阵列用途最广泛,即用荧光标记为靶DNA,将载物玻璃片和膜上作为探针DNA的寡聚核苷酸及cDNA,扫描二者的杂交显像,测定杂交微阵列中各样品点的荧光高度,统计分析即得。

(2)电子鼻子。检测过程包括样品处理、检测和数据分析。一般食品样品中含有不稳定的化合物,可与大量气体传感器产生反应,鉴定样品化学组成即达到检测目的。该技术具有操作方便、反应快的优点。

(3)纳米装置。以纳米粒子作为标记物,主要有荧光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和电化学分析法,在检测装置中将纳米粒子与待测DNA偶联测定。

(4)ATP生物发光检测法。在Mg2+存在下,萤火虫荧光素酶以D-荧光素酶、ATP、O2为底物,将化学能转化为光,其发光强度(I)与ATP浓度(CATP)符合一定的函数关系;当CATP远小于Km时,I正比于样品中的CATP。因此。可通过测定发光体系的I来定量ATP浓度。

8 参考文献

[1] 王文娟.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1.

[2] 杨银书,李强.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及其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J].肉品卫生,1994(4):23-24.

[3] 杨向荣,江志毅,杨娜.快速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工业,2006(5):49-50.

[4] 王伟华,张新武,周靖波,等.食源性微生物快速检测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0(4):182-188.

[5] 林蕾,张炜.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学,2008(10):97-98.

[6] SAIR A I,D''SOUZA D H,MOE C L,et al.Improved detection of human enteric viruses in foods by RT-PCR[J].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ids,2002,100(1-2):57-69.

[7] 王兰兰.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1-93.

[8] 吴清平,范宏英,张菊梅.食源性致病菌免疫及分子检濒新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5,26(11):269-273.

[9] 高晓平,韩颖,黄现青.食品病原微生物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08(9):47-48.

[10] 吉礼,车振明.食品中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仪器,2008,6(9):51-53.

[11] 高军秀,潘世珍,关鹤玲.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及应用进展[J].医学信息,2011,24(9):4975.

篇11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检验科,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方法 笔者通过在CNKI上检索相关信息、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对全国血液学检验项目室间质量评价实验室反馈信息、近3年通过ISO15189认可实验室的不符合项分布情况、2009年对福建市大中型医院的调查数据进行汇总与统计,依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进行分析。 结果 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的现状有了较大改善,但仍尚存不足,具体问题详见下文。 结论 加强血液学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实现质量控制目标的重要前提,避免因检验人员的个人因素或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配套仪器、校准品、质控品等配套实施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可能提高我国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

关键词 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c)-0194-02

[作者简介] 傅吉春(1978.9-),男,福建长滨人,本科,检验师,研究方向: 临床血液学检验。

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应体现在相关仪器的整个使用周期,贯穿于每个标本每位病人的检验环节中。临床实验室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目标是保障检测结果的快捷、准确、精密、经济。随着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及检验项目、指标的日臻完善,实验室检验对于临床医学诊断与疗效观察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检验结果质量的高低直接对临床医师诊疗方案的制定造成影响。所以,该文就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 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控制面临的问题

目前,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检测仪器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的提升,筛查功能的完善,检测结果精准度的提高,检测人员质量管理意识的增强,质量控制措施的逐步完善,以上变化均推动了血液检验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助力于血液检验质量的提升。但是,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仍需面临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临床血液学检验缺乏行之有效的质控方法;相关血液学检验项目的校准品存有使用时限短、价格偏高等不利因素造成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与临床免疫学或化学检验相比差异较大;实验室检测人员过度依赖检测仪器,而形态学检验的技术层面能力有待提升;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复检标准与验证方法仍有待探究与验证。

2 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按照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构成质量管理的基本环节包括文件、执行、记录、程序、改进。这就要求临床实验室检测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与要求实行实验室的全面质量管理,首先要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文件,其中以SOP最为重要,所有检测人员按程序进行操作,执行后按规定进行记录,记录资料为质量保证、控制的客观资料。检测过程中通过实验室内质量控制、试验室间质量评估、临床医生或病人的信息反馈、比对试验来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使血液检测的工作始终处于动态的管理之中,该综述就临床血液检验中存在的问题所总结出的解决对策。

2.1 确立全面的质控体系

要想确立全面的质控体系就必须从实验室环境、检测仪器、配套试剂、质控品、操作程序、室内质控、室间质评、记录等方面予以全方位实施,具体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实验室环境要求:室温控制在18~25 ℃,保持一定的通风与防尘;安装UPS,防止电磁干扰,仪器周围留置一定的空间,利于仪器散热;保证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做好防潮措施;保证仪器实验台的稳固;实验室环境的质量监测必须形成制度,坚决执行,不流于形式。应将实验室环境检测的要求记入仪器所用的SOP文件。(2)试剂的要求:试剂必须配套使用,用于血液分析仪的试剂有稀释液、溶血剂、校准品、清洗液、质控物,五分类仪器的稀释液与荧光染液又有不同的要求,凝血仪也有与其相配套的试剂,如校准品、质控品。一般而言,建议使用与检测分析仪器相配套的原装试剂,尤其是在仪器的初始阶段或评价方面要使用原装试剂,如若使用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可尝试使用国产或自制的试剂,但前提是经多次验证后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3)室内质量控制:室内质量控制的目的是对一个检测进行监测,其中包括检测方法、仪器、试剂、操作过程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检测结果的稳定性,若使用定值质控品还可反映检测系统的准确性。质控品分为定值与不定值两类,最常用的质控方法有定值质控品质控法、非定值质控品质控法、患者数据质控法。分别如下①非定值质控品质控法是较为普遍的方法,又可分为West 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与Levey Jennings质控图规则[1],不定值质控品的重复测定仅可确定重复性误差,不能用于判定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一旦室内质控发生失控的现象,可从仪器性能、试剂、样品合格性、稀释效果等方面寻找原因,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可选用半醛化的红细胞、假白细胞作为质控品;半自动血球分析仪可选用假白细胞、溶血剂、醛化血小板为质控品。必须保证质控品的质量;瓶间浓度必须保证血红蛋白CV<1%,细胞计数CV <3%[2]。②要想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必须使用定值质控品质控法,该方法以测定日期为横坐标,测定结果为纵坐标,纵轴居中部位可定为靶值(T)。靶值应为定值质控品的数量。③患者数据质控法:由于质控品存有价格昂贵,使用期限受限,性能不稳定,易变质等不利因素,某些质控品与实际检测标本还是存有一定的差异,并不能完整呈现标本的特征,仅能监测分析时的质量,而对标本采集、保存、运输等环节起不到质量监控的作用。所以,应适当采用以患者检测数据为据的质控方法、补充,具体方法包括患者结果多参数核查、差值检查法等。(4)室间质量评价或比对:室间质量评价根据验室质量体系ISO/IEC导则43确定为通过实验室间的比对实验判定实验室校准能力的活动。其已经成为提高实验室质量控制质量的工具。血细胞室间质量评价统计评价方法:先计算出各组的均值、SD;剔除均值±3SD以外的回报数据,重新计算各组的均值、SD,直到所有数据都在此范围内,超出此范围的均值为加权均值,SD为加权SD;将各组的加权均值作为靶值来计算偏差,公式为偏差%=(你室结果-本组靶值)/本组靶值×100%[3]。(5)参加卫生部指定的实验室质量考评,建立和实施相关程序。以日常检测相同的方式对质量考评的样品进行检测和判定。全面分析质量考评结果与实验室所存在的差距,并制定和实施改进计划。

2.2 定期对实验室检测人员开展基本功提升培训

血液学检验人员必须具备扎实丰富的医学知识,在掌握娴熟的检测技能的同时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重视检验方法的规范化。应熟悉并规避检测全过程中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精准度的不利因素,以便于开展全面的质量控制[4]。具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检验技术人员比例要与血液检测业务相适应。具备检验技术人员资格者方可从事血液检测的技术工作。血液检测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岗位考核,经血站法定代表人核准后方可上岗,另外,还应给予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培训,保证血液检测结果和结论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保密性。培训应有记录,记录应包括满足岗位需求的培训计划、评估标准、培训实施记录、培训评估结果和结论,以及未达到培训的预期要求时所采取的措施[5]。

3 结语

随着实验室检验自动化进程的加快,加强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于检验结果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影响着临床的诊治。所以,为了加强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保证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我们必须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制订项目操作的SOP;技术人员技能培训;做好仪器的日常养护;使用质量高的质控品;坚持室内质控体系;使用合格的试剂;标准的实验室环境;坚持正确的标本采收;听取医生、病人的反馈意见;实施室间质评并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 徐红.实验分析前质量管理要点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2(6):45-48.

[2] 白玉,王治国,王薇,等.全国常规化学检验项目室内质控变异系数的分析[J].上海检验医学,2011,26(3):207-209.

[3] 刘丽丹,于算.浅谈生化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14(11):89.

[4] 张静,李希涛,赵霞.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社区医学杂志,2008,13(2):189-190.

篇12

中图分类号:R392.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7.02.028

1993年,Minty和Mckenzie等克隆出人类白细胞介素13(IL13)的cDNA,并在同年举行的Keystone细胞因子专题会议上正式命名为IL13。人类的IL13主要是由T细胞活化所产生的一种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部分还可由CD8+T细胞、活化的单核细胞及B细胞等分泌。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影响T、B淋巴细胞的发育,促进B细胞表面CD23、MHCⅡ的表达及IgE的合成,增加嗜酸性粒细胞的生存时间,在Ⅰ型和Ⅱ型免疫反应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的单个碱基改变引起DNA的序列变化。可发生于基因组序列的各个区域(如启动子区、外显子和内含子),SNPs处于启动子区可能影响基因自身的表达;外显子的SNPs可影响其编码的蛋白质发生改变;内含子处的SNPs则可影响基因序列的剪接方式等。这些SNP引起DNA序列变化可影响疾病的发病机理,所以进行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不同个体或种族与某些疾病的相关关系。近年来,IL13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有许多研究发现IL13基因存在SNPs,而且这些多态性在某些疾病的病理和生理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笔者就近年来关于IL13基因多态性与肿瘤、哮喘、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研究给予简要综述。

1IL13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人IL13基因的长度为4.6 kb,位于人类第5号染色体长臂上(5q23.31),包括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编码13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非糖基化的IL13分子量为12.4 ku,而糖基化后为17 ku,与小鼠IL13约有58%的同源性[2~3]。IL13与IL4、IL5、GMCSF和IL3的基因结构比较相似,尽管它们多肽链的一级结构同源性不高,但在三级结构中都含有由4个α螺旋组成的核心[4]。IL13的生物功能主要是与IL4相似,都可通过抑制单核细胞释放炎性因子、上调单核细胞分泌CD23以及刺激B细胞生成免疫球蛋白等。此外,IL13与IL4有着共同的信号通路,两者可与受体结合后活化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录方式和转录活化蛋白(STAT)信号通路,尤其是通过STAT6信号通路进入细胞核内调节靶基因的表达[5]。IL13还具有活化巨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等[6]。其基因的多态性位点数目庞大,目前在NCBI上已经公布的IL13基因SNPs位点约340个,分别为在内含子、启动子、外显子等位置的突变。

2IL13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的关系

哮喘是一种主要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引起的气道炎症性反应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的疾病,其发病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即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其中遗传因素可表现为反复咳嗽、喘息或过敏性疾病(^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等。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基因遗传多态性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可能有着重要作用[7],特别是IL13基因多态性与哮喘发病的相关关系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IL13及IgE等蛋白水平的升高是哮喘炎症表现的重要指标,且哮喘患者TSLP水平与IL13及IgE水平呈正相关[8]。Dixit P等人采用病例对照法对500名印度受试者进行研究,发现携带IL13基因rs1800925位点显性模型可增加哮喘风险达到1.49倍,首次发现IL13基因rs1800925位点和IL4R基因rs1805010存在基因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存在这两个位点的突变杂合型(AG和CT)的个体可使哮喘患病风险增加达2倍,而野生纯合型(CC/AA)起保护作用[9]。意大利学者Accordini S等人对IL13基因rs20541C/T和rs848T/G多态性与哮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开展了探究,结果发现rs848位点G等位基因的携带者可增加哮喘的严重程度,同一基因区域的rs20541与哮喘严重程度无关;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时,这两位点呈强烈连锁不平衡关系且处于同一单倍体域,目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其单倍型与哮喘病情的相关关系[10]。Liu Q等[11]研究了IL13基因rs1800925、C1923T、rs20541及RANTES基因G28C与哮喘的关系,其中rs20541位点的AA基因型在哮喘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13.0%和5.5%,两者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AA基因型可增加哮喘的危险性。同时,他们首次证实了IL13基因和RANTES基因的多态性可共同影响哮喘发生,但具体的发病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Tsai CH等[12]对中国台湾3577名儿童进行研究,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获得IL13基因rs1800925、rs20541和rs848均与哮喘发病有关,携带这三个位点的h1011单倍型的个体接触地毯会加重哮喘的喘息,且严重程度有剂量效应关系,提出种族差异可能影响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Liang W等采用SNaPshot法分析位于IL13基因5’侧翼序列的rs2158177位点和内含子区的rs1295687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与哮喘的关系,结果显示rs2158177位点的GG基因型降低哮喘的发病风险,可作为哮喘的一个保护性因子[13]。广州的王红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免疫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IL13基因第3内含子中的+1923位点多态性和血浆中的IgE水平,发现+1923位点多态性与哮喘有关,T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中的IgE水平显著增高[14]。新疆的周广花等[15]用聚合酶链法(PCR)和基因测序法对IL13基因的rs20541进行SNP分型,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个体血清中IL13水平,结果发现IL13基因rs20541位点的多态性与血清IL13水平不具有相关性,并推测该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儿童的哮喘发病无相关性。目前关于IL13基因多态性和哮喘的相关关系还存在很多争议,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

3IL13基因多态性与肿瘤发生发展

肿瘤是一直困扰医学界的难题,也是学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细胞因子与相关的肿瘤间的关系一直倍受关注,其中IL13基因多态性与肿瘤的发病及预后关系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焦点。

已有很多研究发现,IL13基因多态性和部分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神经胶质瘤、肝癌等)。学者Shamran HA 对IL13基因的rs20541位点进行扩增后测序,发现此位点的A等位基因频率在对照组显著高于病例组,频率分别为36.25%、5.73%,两者有统计学意义,提示IL13基因rs20541位点的A等位基因可以作为神经胶质瘤的保护因子[16]。DengY等人在398例HBV阳性患者(192例肝癌、206例慢性肝炎)与192例正常人的对照研究中发现,IL13基因的rs20541位点的GA基因型也可p少肝癌的患病风险[17]。此外,IL13基因多态性还与肿瘤的预后存在相关性(如乳腺癌、膀胱癌)。Murray JL等人建立Cox生存模型分析IL13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预后之间是否有关。通过调整年龄、病情分期、治疗情况等因素后,发现IL13基因rs1800925位点可作为乳腺癌短时间复发的预测因子[18]。Chu H等[19]关于吸烟、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的研究发现,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携带IL13基因rs1800925位点的T等位基因可增加膀胱癌风险2.57倍。进一步采用多因子降维(MDR)的统计学方法分析得到IL13、IL4及IL4R三者基因突变的交互作用能增加膀胱癌患病风险,这提示基因突变可共同交互作用于疾病。但Xiao L等[20]研究了IL13基因启动子区rs1800925位点与直肠癌的预后及新辅助治疗反应的预测关系,其采集了58例患者的直肠活检组织,进行DNA提取和测序分析,发现IL13基因的rs1800925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局部直肠癌的预后和预测新辅助放化疗后反应无相关性。由此可见,今后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或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研究,寻找IL13基因多态性与肿瘤的发病及预后相关的作用机制。

4IL13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目前有些研究者对IL13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做了相关性的探讨,这为研究IL13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开辟了新方向。比如巴西学者Léa Campos de Oliveira等[21]采用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检验方法对IL13基因rs2054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在117名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和227名健康人对比的结果显示,IL13基因rs20541位点的A等位基因纯合子可通过增加IL13配体与受体的亲和力影响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随后经调整影响因素后依然得到相同的结论,充分证实了两者的相关关系;他们进一步研究还发现IL13基因的这种多态性可使IgE的表达水平增加。Seyfizadeh N等[22]对IL13基因的rs1800925、rs1881457和rs20541三个位点的研究发现,rs1800925位点的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rs1881457的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rs20541位点的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与硬化症密切相关。但是,西班牙学者Broen JC在2488例硬化症患者和2246例健康人的研究结果显示,rs20541位点和rs1800925位点的多态性和硬化症发病无关[23]。关于IL13基因多态性和类风湿的关系研究,Wang MJ等人运用SNPscanTMkit技术对615名类风湿病人和839名健康人进行基因分型,IL13基因的rs1800925位点的 CT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携带者增加了红细胞沉降率小于25 mm/h患者的风险[24]。Pavkova Goldbergova M等人对IL13基因rs1800925多态性与类风湿进行了研究,采取影像学指标TSS/month判断其多态性与类风湿病情发展关系,结果发现rs180925位点的T等位基因在类风湿的病情发展较快组中分布频率高,提出此位点与类风湿的病情活动性存在相关性[25]。除了上述疾病外,IL13基因多态性还与过敏性鼻炎[26]、艾滋病人失眠症[27]等相关。所以,研究IL13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有广阔的前景和重要的意义。

5小结与展望

IL13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疾病发病机制。IL13在炎症反应方面起到的作用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针对IL13的生物学功能、信号通路及与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逐步增多,但是关于IL13基因多态性和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还比较少。现关于IL13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rs20541、rs1800925和rs848这些位点,其中rs20541位点是编码IL13基因的第4个外显子中的2044位碱基G突变为A,致使130位的精氨酸被替换为谷氨酸;rs1800925位点则是位于IL13基因转录的启动子区,其可以调控基因的表达;而rs848位点在IL13第4外显子,可影响蛋白质表达。因此,这些位点可作为我们在对IL13基因多态性与其他疾病的关系研究时的优先考虑对象。近年来关于IL13基因多态性和疾病的关系的探究中,不同国家乃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区域研究获得的结论并不一致。考虑其可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1)部分疾病是多基因影响的遗传性疾病;(2)不同的研究者选取的研究个体存在差异;(3)不同的地区人群有其自身的遗传特点等。这也正体现了肿瘤、哮喘等疾病受遗传和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当注意增加研究的样本量,考虑种族间差异,实施多地区的重复研究,探讨多基因之间的交互影响,这些成果将促进临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参考文献

[1]Rengarajan J,Szabo SJ,Glimcher LH.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Th1/Th2 polarization[J].Immunol Today,2000,21(10):479483.

[2]Kent WJ,Sugnet CW,Furey TS,et al.The human genome browser at UCSC[J].Genome Res,2002,12(6):9961006.

[3]McKenzie AN,Li X,Largaespada DA,et al.Structural comparison and chromosomal localization of the human and mouse IL13 genes[J].J Immunol,1993,150(12):54365444.

[4]McKenzie AN,Culpepper JA,de Waal Malefyt R,et al.Interleukin 13,a Tcellderived cytokine that regulates human monocyte and Bcell function[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3,90(8):37353739.

[5]Takeda K,Kamanaka M,Tanaka T,et al.Impaired IL13mediated functions of macrophages in STAT6deficient mice[J].J Immunol,1996,157(8):32203222.

[6]de Vries JE.Molecular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leukin13[J].Chem Immunol,1996,63:204218.

[7]Moheimani F,Hsu AC,Reid AT,et al.The genetic and epigenetic landscapes of the epithelium in asthma[J].Respir Res,2016,17(1):119.

[8]李克明, 唐h庆, 窦锡彬,等.哮喘患者痰液TSLP、IL4、IL5、IL13及血清IgE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1):1214.

[9]Dixit P,Awasthi S,Agarwal S.Association of interleukin genes polymorphism with asthma susceptibility in Indian children: a casecontrol study[J].Ann Hum Biol,2015,42(6):552559.

[10]Accordini S,Calciano L,Bombieri C,et al.An Interleukin 13 Pol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 Symptom Severity in Adult Subjects with Ever Asthma[J].PLoS One,2016,11(3):e0151292.

[11]Liu Q,Hua L,Fang D,et al.Interleukin13 and RANTES polymorphisms in relation to asthma in children of Chinese Han nationality[J].Asian Pac J Allergy Immunol,2013,31(3):247252.

[12]Tsai CH,Tung KY,Su MW,et al.Interleukin13 genetic variants,household carpet use and childhood asthma[J].PLoS One,2013,8(1):e51970.

[13]梁文华,周兆山,吉中强,等.TNFα及IL13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5,32(5):707710.

[14]王红利.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3基因多态性对哮喘患儿IgE表达的影响[J].儿科药学杂志,2016,22(4):79.

[15]周广花,张季红,徐佩茹.新疆维吾尔族哮喘儿童IL13基因Arg130Gln多态性及其与血清IL13水平的关系[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05):622626.

[16]Shamran HA,Ghazi HF,AlSalman A,et al.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IL10,IL12p40,and IL13 Genes and Susceptibility to Glioma[J].Int J Med Sci,2015,12(10):790796.

[17]Deng Y,Xie M,Xie L,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polymorphism of the interleukin13 gene and susceptibility to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J].PLoS One,2015,10(2):e0116682.

[18]Murray JL,Thompson P,Yoo SY,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of candidate genes associated with inflammation in early stage breast cancer[J].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13,138(3):917924.

[19]Chu H,Ma L,Wang M,et al.The polymorphisms of IL4,IL4R and IL13 genes and bladder cancer risk in a Chinese population:a casecontrol study[J].Mol Biol Rep,2012,39(5):53495357.

[20]Xiao L,Yu X,Zhang R,et al.Can an IL131112 C/T (rs1800925) polymorphism predict responsiveness to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and survival of Chinese Ha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J].Oncotarget,2016,7(23):3414934157.

[21]de Oliveira LC,Goldberg AC,Marin ML,et al.Autoimmune Hepatitis in Brazilian Children:IgE and Genetic Polymorphisms in Associated Genes[J].J Immunol Res,2015,2015:679813.

[22]Seyfizadeh N,Kazemi T,Farhoudi M,et al.Association of IL13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Iranian patients to multiple sclerosis[J].Am J Clin Exp Immunol,2014,3(3):124129.

[23]Broen JC,Dieude P,Vonk MC,et al.Polymorphisms in the interleukin 4,interleukin 13,and corresponding receptor genes are not associated with systemic sclerosis and do not influence gene expression[J].J Rheumatol,2012,39(1):112118.

[24]Wang MJ,Zhou XD,Zhang H,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IL3 and IL13 gene polymorphisms in Chinese patients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J].Genet Mol Res,2016,15(2).gmr.15027966.

[25]Pavkova Goldbergova M,Nemec P,Lipkova J,et al.Relation of IL6, IL13 and IL15 gene polymorphisms to the rheumatoid factors,antiCCP and other measure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ctivity[J].Int J Immunogenet,2014,41(1):3440.

[26]Andiappan AK,Rotzschke O,Wang de Y,et al.Association of interleukin13 SNP rs20541 (Arg>Gln) to allergic rhinitis in an Asian population of ethnic Chinese in Singapore[J].Gene,2013,529(2):357358.

[27]Gay CL,Zak RS,Lerdal A,et al.Cytokine polymorphisms and plasma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sleep onset insomnia in adults living with HIV/AIDS[J].Brain Behav Immun,2015,47:5865.

(收稿日期:2016-12-02修回日期:2017-04-07)

(辑:梁明佩)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234;8156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