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企业税收风险防范范文

企业税收风险防范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4-11 16:07:57

企业税收风险防范

篇1

一、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风险

(一)中小企业自身因素带来的风险

1、对税收政策和税收筹划的认识存在误区。片面认为税收筹划是财务人员的事情,与其他部门无关,或认为只要与税务局的关系好,有事可以通过疏通摆平等,盲目操作,很容易形成纳税风险。一些企业把税收筹划误解为单纯的少纳税,甚至采取违规手法开展“筹划”。有的企业筹划人员的财务会计、税收政策、企业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欠缺,统筹谋划、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不强,很难使税收筹划真正取得实效。某乡镇煤矿年销售额500余万元,销售对象大都是个体、私营企业,由于进项抵扣少,一般纳税人税负在9%以上。该矿进行税收筹划,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征收率3%)。税务机关检查时,按照一般纳税人17%的税率补缴了少缴税款,不得抵扣进项税,企业损失惨重。

2、税收筹划目的不明确导致的风险。税收筹划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税后利润最大化也只是税收筹划的阶段性目标,而实现纳税人的企业价值最大化才是它的最终目标。因此,税收筹划要服务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目标服务。如果企业税收筹划方法不符合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税负抑减效应行之过度而扰乱了企业正常的经营理财秩序,那么将导致企业内在经营机制的紊乱,最终将招致企业更大的潜在损失风险的发生。如,有的企业为了享受“两免三减”免税期的税收优惠政策,人为加大成本费用,推迟盈利年度,以便调整“两免三减”免税期的到来,而忽视生产经营、造成连续亏损等,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对企业有百害而无一利,必然导致企业整体利益的损失和税收筹划的失败。

3、筹划方案不科学导致的风险。一些企业在税收实践中,过分追求纳税筹划而忽视遵从税收政策和财务核算规范,不科学的税收筹划时有发生,表现在税收筹划方案严重脱离企业实际,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没有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角度设计,缺少全局观和战略观,甚至违反税法等。例如,某超市混淆返还收入与进场费、上架费、广告费、管理费等的区别,钻政策空子,不管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有无联系,都以进场费、上架费、管理费等名义与供货方签订合同,人为调剂收入费用,假筹划,真偷税,90余万元返还收入只申报营业税,而不进行增值税进项转出。税务机关查实后不但追征了税款,还给予了相应的处罚。

4、税收筹划的客观基础条件不完善导致的风险。中小企业行业种类繁杂,行业门类齐全、所有制形式多样化,投资规模小,资金、人员少,竞争力、抗风险度差,个别企业的投资人和经营管理者为了企业或个人的利益,往往重经营、重效益,而忽视对企业财务的重视,忽视对国家税收政策的研究和运用。再加上这些企业往往经营规模不大,在企业内部的经营机构和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都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管理层次。有的企业会计机构设置很不规范,有的独资小企业甚至不设置会计机构,临时从社会招聘一些兼职会计,目的就是出出报表,交交税,规范管理、规范经营根本无从谈起。有的中小企业即使设置了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明、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这样会计核算不健全,账证不完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税收筹划的基础极不稳固,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税收筹划,其风险性极强。

(二)企业外部因素带来的风险

1、税收政策变化导致的风险。税收政策按照目的不同可分为激励性税收政策、限制性税收政策、照顾性税收政策和维权性税收政策。不同的税收政策体现了国家不同的税收导向和征收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税收政策总是要作出相应的变更,以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税收政策具有不定期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税收筹划是事前筹划,每一项税收筹划从最初的项目选择到最终获得成功都需要一个过程,而在此期间,如果税收政策发生变化,就有可能使得依据原税收政策设计的税收筹划方案,由合法变成不合法,由合理变成不合理,从而产生筹划风险。

2、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导致的风险。税收筹划最本质的特点是合法性,但现实中这种合法性还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在确认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由于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从而导致税收筹划失败的风险。首先,税务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税收政策执行偏差。多数税收制度一般只对有关税收的基本面作出相应规定,具体的税收条款设置不完善,无法涵盖所有的税收事项;或者由于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税法尚未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作出相应的调整;其次,税法对具体的税收事项常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在一定的范围内,税务机关拥有自由裁量权,客观上也为税收政策执行偏差提供了可能性;再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也是导致税收政策执行偏差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经常会遇到来自一些基层税务行政执法机关的观念冲突与行为障碍。其结果是:企业合法的税收筹划行为,可能由于税务行政执法偏差导致税收筹划方案成为一纸空文,或被认为是恶意避税或偷税行为而加以处罚;或将企业本属于明显违反税法的税收筹划行为暂且放任不管,使企业对税收筹划产生错觉,为以后产生更大的税收筹划风险埋下隐患。

二、中小企业防范税收筹划风险的对策

税收筹划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就中小企业而言,防范税收筹划风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正确认识税收筹划,规范会计核算。中小企业经营决策层必须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这是成功开展税收筹划的前提。税收筹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但它只是全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环节,不能将企业利润的上升过多地寄希望于税收筹划,因为经营业绩的提高要受市场变化、商品价格、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依法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账册、凭证、报表和正确进行会计处理,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基本前提。税收筹划是否合法,首先必须通过纳税检查,而检查的依据就是企业的会计凭证和记录。因此,中小企业应依法取得和保全企业的会计凭证和记录、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为提高税收筹划的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及时、系统地学习税收政策,准确理解和把握税收政策的内涵,紧密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和调整。为了能够及时调节经济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税收筹划从某个角度讲,就是利用税收政策与经济实际适应程度的不断变化,寻找纳税人在税收上的利益增长点,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因此,进行税收筹划就是要不断研究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此外,要注意全面把握税收政策,切勿抓住一点,不计其余,否则也会功亏一篑。事实上,全面、准确地把握政策是规避税收筹划风险的关键。中小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税收筹划信息系统,如订阅《中国税务报》、《国家税务总局公报》、《税法速递》等经济类报刊,及时知晓税收政策信息,收集和整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税收政策及其变动情况,及时掌握税收政策变化对企业涉税事件的影响,准确把握立法宗旨,适时调整税收筹划方案,确保企业的税收筹划行为在合法的范围内实施。

(三)提高企业税收筹划人员的素质,也可以借助社会中介机构、税收专家的力量。税收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它包含着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如税法、会计、投资、金融、贸易、物流等专业知识,专业性较强。因此,要求执业人员除了精通法律、税收政策和会计外,还要通晓工商、金融、保险、贸易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涉税事项,筹划意图等,在获取真实、可靠、完整的筹划资料的基础上,选准策划切入点,制定正确的筹划方案。中小企业由于专业、经验和人才的限制,不一定能独立完成,可以聘请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税收筹划专家来进行操作,以提高税收筹划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完成税收筹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从而进一步减少税收筹划的风险。

(四)保持税收筹划方案适度的灵活性。由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千差万别,加之税收政策和税收筹划的主客观条件时刻处于变化之中,这就要求在税收筹划时,应该对未来的税收政策走向有一定的预测,从而保持筹划方案相对的灵活性,以便随着税法、相关政策的改变及预期经济活动的变化随时调整项目,对筹划方案进行重新审查和评估,适时更新筹划内容,采取措施分散风险,趋利避害,保证税收筹划目标的实现。

(五)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政府为了鼓励纳税人按自己的意图行事,已经把实施税收差别政策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机会、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且具有相当大弹性空间的税收政策、各地不同的税收征管方式,使税务执法机关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进行税收筹划的许多活动是在法律的边界运作,税收筹划人员很难准确把握其确切的界限,有些问题在概念的界定上本来就很模糊。因此,中小企业要加强对税务机关工作程序的了解,加强联系和沟通,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上的处理得到税务机关和征税人的认可。这样,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才能最终得以实施。

篇2

【关键词】金税三期系统;企业税收风险;防范措施

一、金税三期系统的上线背景及覆盖范围

金税工程,是国家推广政务工程电子化的标志工程,是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的总称,是国家电子政务“十二金”工程之一。金税工程从1994年开始,历时7年时间,先后进行了金税一期、金税二期的建设阶段。2005年,金税三期工程建设的项目建议书通过了国务院的审核;国家发改委先后于2007年批准了金税三期工程的可研报告,2008年批准了金税三期工程的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至此,金税三期工程正式启动;直至2016年金税三期系统正式全面上线运行。金税三期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建立了一套规范统一的应用系统,由国家税务总局以及省局来集中处理,范围涵盖了几乎全部的税种和业务环节,税收管理信息系统下设四个子系统,分别是征管业务系统、行政管理系统、外部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具有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等特点。目前,金税三期系统的范围已覆盖税收全业务,实现业务规范统一化,简化涉税事项,加强纳税遵从风险管理,实现纳税信息共享和外部涉税信息管理。

二、金税三期系统对企业税收管理的影响

随着金税三期系统的全面上线,税收征管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税务局已从“智慧管税”转变为“数据管税”,主要是通过金税三期管理系统采集纳税人的身份信息、资产信息、银行流水信息、开票信息等,将来自各渠道的各类信息进行大数据比对,进一步判断企业的涉税行为是否存在违规问题。由此可见,金税三期系统上线后,税务机关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清晰地透视纳税人的经营及纳税行为。而对于企业来说,在享受系统带来的快捷、便利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大量的外部监管和检查,过去一些所谓的避税手段将面临极大的风险,纳税企业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一)金税三期实现了多系统整合,优化了企业纳税申报流程,提高了企业办税效率在金税三期系统上线以前,企业办理涉税事务大多需要到税务局的业务大厅办理,有时因为沟通不畅或者资料不齐全,还需要多次往来于企业和业务大厅,造成企业办税成本增加,而业务大厅由于窗口人员有限,往往处理纳税事项的效率相对较低,影响了税务局的办税形象。金税三期系统上线后,通过信息系统集成及人工智能,将原国税局、地税局、发票查询及发票认证等多个登录平台进行了统一,改善了用户界面,并在平台上发布相关的税务公告及政策等多项信息,方便了企业纳税,使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在电子税务局一个界面完成企业税务管理涉及的全部工作。由此可见,金税三期通过多个系统集成整合、办税流程的优化,使企业纳税申报流程得到了优化,大大提高了纳税企业的申报效率,节约了办税时间,节省了企业办税成本。

(二)金税三期强大的大数据评估、云计算能力,使税务机关更容易发现企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大了对企业的稽查力度金税三期系统通过不断升级,拥有了更加强大的数据分析及云计算能力,利用这种功能,可以对企业的纳税信息进行筛选,从而形成预警,将嫌疑企业纳入名单进行重点监测和稽查。例如,金税三期对增值税专用发票采用是全要素认证,这样发票在企业之间就必然会有逻辑相符的印证,一旦出现虚开或收取假票,认证链条就会发生断裂,必然在局端会形成预警,使企业遭受稽查。再如,金税三期通过进项票据与销项票据的行业相关性、法人相关性、地址相关性、数量相关性、比率相关性等,对纳税企业进行评估,即可判断该企业的纳税金额、类别是否合理,是否有偷漏税的现象,从而触发局端系统预警,其数据之准确超乎想象。

(三)金税三期将相关征管法规嵌入系统,由系统来规范企业税收征管流程,杜绝了人为消除因素以前由于人为因素较多,税务机关在稽查过程中,往往给企业留有的空间和商量余地相对较大,影响了税收监管的公平、公正。金税三期将相关的税收征管法嵌入系统,自动拦截违规行为,如在税务稽查过程中,按稽查时间严格录入稽查进度,任何修改都会在系统中留下痕迹;在稽查后的行政处罚中,系统将直接下发限改通知书及行政处罚决定书,并且严格区分、分别送达、分别销号,由此一来,就避免了人为消除稽查结果的行为,使企业税收征管流程更加规范、公正。

(四)金税三期强化了数据质量治理,将事后处理变为了事前、事中管理,提高了数据采集质量金税三期全面贯彻数据治理理念,统一采用标准化流程、界面,实现了信息内外部交换,通过事前审核监控、事后纠错调整和补偿业务等方式,及时进行数据差错更正,确保数据质量。通过统一权限管理、服务管理、数据模型、外部渠道等方面的信息管理,实现全国征管应用系统的版本统一,消除了不同地区业务办理的障碍,统一了国内涉税信息的交换通道,形成了以采集、整合和对比涉税信息为主体的管理体系,为数据采集管理提供了基础保障。进而规范了涉税服务的渠道和功能,形成了纳税服务热线、税务网站、办税服务厅及自助终端、短信系统和企业实名认证的一体化纳税服务平台,使纳税人得到了统一的信息服务、规范的办税服务及友好的征纳互动服务,从事前、事中进行介入管理,提高了纳税人的数据采集质量。

三、金税三期下企业税收管理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随着税收监管手段的不断更新,监管力度的逐渐加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必将成为今后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及时对税务风险进行预测、评估、规避和防范是企业重点研究的方向。

(一)企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1.企业各级管理层存在的税收理念风险。管理层还是用老观念、传统的观念来看待企业的税务工作,既没有充分掌握税务的相关政策和知识,也没有给予税收管理工作一定的理解和重视,认为税收管理工作仅仅是财务部门的普通工作,只要能够应付税务机关的检查就可以了,没有真正认识到在当前的形势下企业存在税收风险的后果。正是管理层这种错误的税收管理理念影响了企业税收管理行为,从而带来了相应的违规行为和失误风险。此外,管理层的这种理念也使得一些业务部门消极配合,使财务部门不能顺利地进行相应税收工作,间接增加了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难度。

2.企业财务人员业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税收风险。目前,企业产生税收风险的原因主要来自于财务人员在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失误,例如:对发票审核不严,收取了不合规发票;对业务审核不严,错进会计科目等行为,容易造成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相关税费的纳税风险。此外,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中,会计核算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尤其是收入及支出确认之间的差异,容易造成税收风险。

3.企业内部税收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体系问题,业务与财务脱节,在发生纳税义务时,业务没有及时告知财务或者业务情况不明确,使纳税申报信息不准确或者适用税法不正确,从而造成迟纳税或者少纳税;或者由于对税收政策理解的不到位,未能合理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使企业承担了不必要的税务支出。

4.企业对于税收政策的理解程度有待提高。由于企业与税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企业对于税收政策法规的理解程度有限,以及业务层面对于税收知识的欠缺,使企业未能充分利用税收政策或者税收风险规避措施运用不当,进而造成企业税收风险。总之,企业税收风险就是在税务问题上未能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导致被税务机关处罚,使企业利益受损,对企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二)企业税收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1.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企业税收管理人员平时要积极研究税收稽查的起因、检查过程、检查手段及结果,根据研究结论积极展开自查工作,使事后检查变为事前、事中自查,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1)设立更加完善的企业风险类别:可根据企业的工作流程分为采购环节中的风险、生产环节中的风险、资产管理环节的风险、其他环节的风险等。(2)归类与风险类别对应的税种。例如采购环节中的风险对应税种为增值税;生产环节中的风险对应税种为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诸如此类。(3)对各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风险等级预测。可分类为一般风险、重点风险、特殊风险等。(4)建立风险清单。通过定量与定性的对标分析,设立企业税收风险模型,预见企业中存在的涉税风险业务,对重点业务进行监控,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范。

2.建立税控风险绩效考核体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计严格的考核标准和奖惩机制,对税控风险有积极促进作用的业务部门给予适当奖励,提高业务部门自主规避税务风险的意识。

3.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交流。近年来随着多种税收法律及法规的不断出台,为使企业充分了解税收政策,在税收政策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保持一致,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交流,对不清楚、不明白的税收政策及时询问、请教,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解读税收政策的能力,严格根据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进行纳税申报,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计算准确,不漏缴、不多缴。

4.加强对企业员工的税收政策宣贯工作。(1)要加强对企业管理层及经营层的税收风险知识普及,明确税收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以及因个人行为而产生的税收责任及后果,从源头上杜绝税收隐患,改变企业管理层说什么是什么的思想,对管理层提出的税收不合规行为要坚决予以拒绝。通过风险预警指标对比,将风险指标进行整合分析,让不同的管理层更加直观地了解企业税收风险的现状,及时进行监控和介入,从而达到防控风险的目的。(2)加强对企业普通员工的税收知识培训,树立税收风险意识,重点强调日常工作中容易出现的税收风险,加强监管,诚信纳税。例如,业务部门取得的不合规发票必须退回重开,因为不合规发票不仅关系着增值税进项税不能抵扣的问题,还影响该费用不能税前扣除,进而影响企业所得税,诸如此类问题,都是企业中容易存在的问题,也是容易忽视的问题。

5.提高税务申报信息质量。金税三期实行后,数据共享是必然的,即一次申报、全数据共享,所以,财务与业务部门要统一申报口径,确保纳税延伸数据的一致性,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财务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注重多部门、多岗位的人员协作,要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避免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提高申报信息质量,减少企业税收稽查风险。

6.合理进行纳税筹划。企业通过节税管理降低税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节税管理一定要以风险控制为前提,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进行整体筹划,制定周密的节税方案,切忌为节税而把企业置于更大的税收风险之中,所以,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充分运用政策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

7.定期进行税收风险自查。定期进行企业内部自查,设立税收风险自查小组,建立健全税收风险自查体系,根据税收风险防控清单,对企业容易出现问题的税种,如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印花税等进行重点关注,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税收问题,从而有效防范税务风险,避免不必要的税收处罚事件,减少企业损失。

8.全面提升企业内部协同能力。应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考虑国家整体经济水平及企业自身经营情况、本行业发展状况、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使企业及时跟上国家的发展变化及整体行业水平。企业各部门要加强衔接、共同参与,紧紧围绕税收风险管理目标,调整职能、明确职责、共同推进,有效应对各类税收风险,保证企业健康、稳步、良性发展。例如,业务部门主要核查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的信用情况,在购进环节就要审查供应商的资质,检查供应商提供的增值税发票,明确其应承担的法律与风险责任,让企业的纳税数据从源头开始就是规范、真实的;财务部门要努力提升专业知识,要随着税收政策的不断更新,及时学习新的税收知识,此外,还需要不断增加企管、法律等方面知识,积极成为管理型人才,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聘请专家进行涉税咨询,帮助企业完善内控制度,及时发现企业涉税漏洞,从而降低企业税收风险,使企业能合法、合规经营。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企业;税收筹划;风险;防范

一、税收筹划的内涵

税收筹划顾名思义,是企业在税收方面做出的一种筹划行为,又称“合理避税”。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法律和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前进行合理规划,选择合适的方案以达到“税收利益最大化”的一种企业理财行为。其中,“税收利益最大化”不仅要实现税负最轻,还要兼顾税后利润最大化等目标,提高企业整体利润水平。税收筹划有利于农产品物流企业提高财务规划能力,合理降低经营中的税收负担,降低现金支出,优化现金流,从而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保障运营安全。

二、农产品物流企业税收筹划风险

税收筹划的系统风险主要是由企业外部因素引起的风险,如市场环境变化等,导致企业无法实现税收筹划目标,从而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系统风险多来源于企业外部,企业难以对外部因素实施有效控制,这些风险对企业税收规划造成的消极影响也很难确定。对农产品物流企业而言,税收筹划的系统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税收法律风险目前,我国还没有税收的基本法,税法中的相关规定比较抽象和宽泛,使得地方税务部门很难严格参照执行,只能根据自身在长期征税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地方税收征收细则来实施管理,这一现象使得地方法规的效力高于上位法,从而导致税收中存在一定的混乱。再者,现在的税收法规与一些司法解释过于繁杂,甚至存在矛盾,导致企业在制定税收筹划方案时难以做出准确判断,有法却不知该如何依,依哪个,形成了有法难依的尴尬局面。2.税收自由裁量权风险税收自由裁量权是法律赋予税务部门的权利,税务部门在实际操作执行过程中面对的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多种多样,难以做出统一的裁决,因此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为税务部门保留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允许税务部门在法律法规授权的范围内,以公平、公正、合理为原则,自行做出行政决定,有利于税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条款,提高税务行政效率。税收自由裁量权在为税务部门提供工作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这主要是由于税务员知识和素质水平不一导致的。其一,税务员可能为了自身利益,利用税收自由裁量权扭曲正常执法行为,给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税收筹划带来难以规避的风险;其二,税务员可能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在判断税收筹划行为的合法性时做出错误判断,使农产品物流企业蒙受非法避税的惩处;其三,有些税务员可能为了避免麻烦或出于偷懒的心理在工作中“不作为”,使得农产品物流企业难以享受应得的税收优惠;其四,税务员也可能受到上级税收任务的影响,在执法过程中过于严格,从而影响农产品物流企业税收筹划的实施。此外,也有一些税务部门为增加收入,对不合法的税收筹划没有进行事先公示而直接在事后收取罚款,给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税收筹划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损失。

三、农产品物流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

由上文可见,农产品物流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面临众多风险,企业必须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范才能保障税收筹划工作的顺利实施,达到税收筹划的目标和效果。农产品物流企业防范税收筹划风险主要应做好以下方面。首先,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深刻理解税收筹划的定义,树立税收筹划观念,在遵法守法的前提下合理避税,通过合法的税收筹划活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正确的税收筹划观要求企业在税收法规的约束下,以合法纳税为前提实施筹划活动,企业须知,合法纳税是义务和根本,税收筹划是合法的经营手段,有利于企业利润的增长。其次,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认识到税收筹划带来的净利润的增长是有一定限度的,也就是说,税收筹划的规划空间不是无限扩张的,企业不能把眼光都放在税收筹划上,不能过度依赖税收筹划来实现利润增长。企业必须树立合法纳税的观念,对农产品物流企业而言,税收筹划只是一项可以提高企业收益的技术,企业要在守法的基础上利用税收筹划技术获取更高的利润。此外,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还要建立系统的筹划观念,税收筹划工作是一种管理行为,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公司各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来共同完成。某一部门的疏忽可能导致整个税收筹划安排的失败,因此,农产品物流企业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税收筹划系统,强调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要性,平衡税收筹划工作的收益与风险,达到最优的利润水平。

四、结论

随着农产品物流企业的发展,税收筹划工作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重要的一环,积极了解并防范税收筹划风险十分必要。目前,农产品物流企业税收筹划主要包括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其中系统风险主要包括税收法律风险和税收自由裁量权风险,而非系统风险主要包括税收筹划人员风险和税收筹划操作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包括树立企业税收筹划观念、降低税收筹划法律风险、化解税收筹划人员风险、协调企业内部筹划机制、建立筹划风险预警机制等。通过合理的预防与调整,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税收筹划风险将逐渐降低,税收筹划安排将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洁.浅析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风险及防范[J].电子商务,2010,10:43-44.

篇4

关键词:企业 投资 税收筹划 风险防范

企业在开展投资运营和财务管理时,主要将实现价值最大化定为主要目标,而且企业利润的多少与税收紧密相关。通过分析我国的税法及规定,能够看到企业自己要保持正常的生产运营需要涉及到多种税费,这些税收会关系到企业运营的不同环节。投资领域、投资项目以及投资方式的不同都会引起到企业税负的差异情况。因此,企业投资税收筹划具有一定的风险,只有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风险的有效控制和防范,才能够积极地预防和减少风险,提高企业的收益。

一、树立良好筹划风险意识

企业从事投资税收筹划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接受筹划的纳税人员都应该意识到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和不可避免的,而且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以及涉税事务中要时刻保持对风险的警惕性,不能够认为企业投资税收筹划方案的制定经过了专家和多位学者的研究和商讨,其研究结果和拟定的方案就一定是科学合理和可行的,不会发生投资税收筹划的风险。工作人员需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想法,意识到企业的经营环境是复杂多变的,而且投资税收筹划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投资税收筹划的风险是存在的,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就企业投资税收筹划的时效性而言,如果仅仅意识到税收筹划存在风险还不够,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应该有效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税收筹划监测体制,实时监控的风险,一旦发现风险隐患就要立即向筹划者或者是经营者报警,从而使风险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因此,企业投资税收筹划的工作人员以及纳税人,都应该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并积极采用有效的风险防范方法积极应对,确保企业投资税收筹划的效果。

二、建立筹划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健全企业投资税收筹划的风险预警机制,能够及时监测和掌握风险环节,从而根据获取的信息及时防范、控制以及应对风险,降低风险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损失。企业在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时需要注意,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需要具备以下三个功能:第一,强大的信息收集功能。该功能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收集和企业运营相关的税收政策变动情况、税务行政的执法情况、市场竞争情况以及和企业的实际生产运营紧密相关的几个方面的信息,将收集的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比对,从而判断企业是否需要进行风险的预警以及风险措施的实施。第二,有效的风险预知功能。当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比对和分析之后,如果出现了可能会引起投资者筹划风险的因素时,风险预警系统就会及时有效地提醒筹划者或者经营者做好准备或者提醒经营者和筹划者及时采取有效应对策略,防止风险也变成客观事实,达到未雨绸缪的目的。第三,有效的风险控制功能。当企业的投资需求筹划极有可能会发生潜在的风险时,企业的风险预警系统就会及时的寻找风险发生的根源,让经营者和筹划者能够对症下药,制定科学的风险防范措施,遏制投资税收筹划风险。

三、依法开展投资税务筹划

企业在进行投资税收筹划时应该合理合法,这是企业税收筹划发展的前提,也是衡量企业投资需求筹划水平的标准。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税收筹划的实际操作时,首先,要将学法、懂法和守法作为基本准则,在对税收法律的内涵进行全面把握和准确理解后还要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确保投资税收筹划的方案不违法。其次,企业的投资税收筹划部门还要处理好,避税和税收筹划的关系。虽然二者都有减少税负的作用,但是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避税主要是指纳税人通过合法的手段和精心的安排,利用税法上存在的漏洞来减少企业纳税义务的行为。必须这一行为是不违法的,但是却和立法者的意图相悖,是法律上不主张和不认同的。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税收筹划时,不仅要保证不违法,而且要符合税收政策的导向性,这样才能够让企业更大地享受税收优惠,同时也能够顺应国家税收政策的制定意图,使企业在一个良好的轨道上运转,避免出现恶意避税的风险。企业重视依法投资税收筹划,对于风险的防范以及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有很大的帮助。企业需要处理好投资需求筹划以及避税的关系和差异,在维护企业发展的自身利益时还要避免国家遭受经济损失。

四、立足整体综合筹划

从根本意义上说,投资税收筹划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围,其目标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战略性目标,立足整体进行综合性的筹划,并且逐步将其纳入到企业的运营战略和整体投资规划中,而不是将投资税收筹划局限在个别税种和节税方面。即,企业的投资税收筹划应该将立足点放在降低企业的整体税负上面,而不是局限在个别税种的少量税负的减少上,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投资税收筹划的整体目标。其原因在于,企业不同税种的税基是相互关联的关系,而且此消彼长,如果其中的某个税种的税基的大幅缩减可能会导致其他税种的税基的大幅扩大。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需求筹划时,不仅要考虑到,其中某一个税种的节税利益,也要同时兼顾其他多种税种的利益抵消问题,综合考虑才能够最大化的降低税负。另外,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经济利益的税收利益,并不能够代表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投资税收减少并不意味着企业整体利益会有大幅增加。当有多种方案能够选择的时候,最佳的方案应该是保证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方案,而不是最大化的降低税负的方案。即使其中的某一个投资税收方案会让企业的税负最低,但是却会让企业的整体利益受到损失,那么这样的方案是不应该得到使用的。因为这种方案的实施,虽然会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但是却可能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收益水平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这样的方案是不可取的。企业在进行投资需求筹划时需要从长远角度综合考虑和综合筹划,有效衡量企业的运营和管理,从而根本性地实现投资税收筹划的目标,为了投资需要筹划而进行筹划和护士整体利益的行为是坚决不可取的。

五、提高投资税收筹划灵活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推进,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而且税收筹划的主客观条件和税收政策等也正处在不断变化中。在多变的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之下,企业在进行投资税收筹划时就需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实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灵活性的投资税收筹划方案,并且要根据国家政策、税法、税制、经济活动和经济环境的变化等对企业的项目投资进行有效的调整,使其具备充分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如果企业的投资税收筹划方案能够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就能够适时地对筹划方案进行评估和审查,以便及时变更筹划的内容和目标,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风险的分散和防范,从而达到趋利避害和确保企业投资税收筹划目标圆满实现的目的。

六、全面贯彻成本效益准则

企业在实施某一项税收筹划方案的过程中,纳税人虽然能够取得部分的税收利益,但是还会因为该税收筹划方案的实行,付出其他的费用,同时也可能因为选择这一方案放弃了其他方案而要承担相应的损失。由于这样情况的存在企业在进行投资税收筹划的风险防范是需要全面贯彻成本效益准则,不仅仅要考虑到投资税收筹划的直接性成本也要将方案选取中可能会存在的机会成本考虑在内。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投资税收筹划方案的选定,能够全面考核量到企业的成本效益,并且能够有效贯彻成本效益准则,为企业运营和发展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当企业的投资税收筹划计划和方案的成本和损失小于收益后才能够认定企业的投资税收筹划方案切实可行,并且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和提高收益率。因此,只有全面贯彻成本效益的准则,才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收益,最为重要的是能够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规避筹划损失。

七、总结

投资在企业运营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需要将投资放在重要的研究环节,并且要针对投资者对税收筹划中的风险防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为了有效防范企业的投资税收筹划风险,要求企业从事税收筹划的工作人员以及纳税人要树立风险意识,企业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并且要重视投资税收筹划的、合法和合理性,立足整体进行综合性的筹划,有效提升投资税收筹划的灵活性,全面贯彻成本小于准则最大程度地降低投资税收筹划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刘欣,王宗萍.风险投资中税收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借鉴[J].未来与发展,2009,(3):76-78.

[2]王晓.试论我国企业投资税收筹划的风险以及防范措施[J].企业发展管理,2014,(34):76-77.

篇5

【关键词】企业税收筹划;风险;防范

一、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类型

税收筹划的主要风险类型有以下几种:

表1 税收筹划的主要风险类型

(1)对税收筹划概念认识偏差的风险。部分公司并没能够正确理解税收筹划的实质涵义,为了少纳税,采取了偷税、抗税、骗税等不法手段,违背了纳税筹划的精神实质。并且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具有很高的时效性,部分公司的筹划人员严重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对各项优惠政策的特定条件、具体时间与空间的限定理解不够透彻,制定出的纳税筹划政策也达不到税务机构的要求,在最后进行核算时,发现为税收筹划所支付的政策研究、学习及制定方案等的费用支出大大超过税收筹划所带来的节税收益。(2)税收政策变化的风险。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产业政策的相应变更,税收政策也要不断的修订与完善。税收政策发生变化,如果公司无法有效的理解和领悟新调整的政策法规,就有可能使原有的筹划方案由合法变为不合法,不但不能给公司减轻税负,反而会导致利益冲突与纠纷,从而导致税收筹划风险。(3)税收筹划基础不稳的风险。税收筹划是高于财务活动的高层次理财活动,要求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筹划人员。(4)税务执法不规范的风险。税收筹划与避税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是否合法,我国的征税主体有海关、财政、国税、地税等多个系统,职能机构设置复杂,各系统之间税务行政执法职能也存在冗沉的现象。税收筹划的合法性需经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认可,否则极易导致税收筹划的失败。(5)税收筹划目的不明确的风险。税收筹划是为企业的财务管理而服务的,具有相当强的计划性,筹划方案也是在假设未来环境符合筹划预期环境的前提下做出来的,具有非常高的不确定性。

二、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措施

(1)正确理解税收筹划的概念,规范筹划人员基础工作,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税收筹划是种技术性的理财行为,要求筹划人员正确理解它的涵义,并用正确的理念去指导实际行动。不管是从事税收筹划的工作人员还是接受筹划的纳税人,都要正视隐藏的风险,在筹划中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结合本公司的经营活动,权衡制定成本与筹划行为带来的收益,拟订出可行的税收筹划方案,合理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建立一套科学的税收筹划预警系统,通过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及时制定非常事件的处理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2)要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税务执法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纳税行为的监督,对违反乱纪行为进行严厉惩处,树立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企业也要加强对税务机关工作的了解,互相沟通,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意见统一,出现问题能及时向税务机关求助,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的处理上要取得税务机关和征税人的认可和支持。两者互相理解,共同创建和谐的纳税筹划氛围。(3)树立敏感的风险意识,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调整。企业经营的环境的多变、复杂,常常会有不确定事件发生,加之税法也常常随经济情况的变化或为配合政策的落实而变化,所以企业在实施税收筹划时,要充分考虑风险的存在,建立一套适用的税收筹划信息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收集和整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税收政策以及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方案,以保证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在税收法律范围内有效。(4)提高税收筹划人员素质,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税收政策具有多变性,因而税务筹划要及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这就要求不断增强筹划人员素质,使他们更好的理解税收政策,同时也可规避筹划在具体执行上的风险,减少筹划操作的人为干扰,使筹划人员可以专心的开展工作,从而将筹划执行过程中的风险降至最低。

企业纳税意识增强的表现是企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税收筹划,它表明企业的利益主体将采取合法的手段来追求税后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同时,从经济运行的客观效果看,税收筹划也是政府运用税收杠杆引导企实现政府宏观调的意图。企业进行税收筹划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管理者不仅要着眼于税法的选择,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总体的管理决策,只有正确使用这项经济手段,才能实现双赢。

参 考 文 献

[1]刘琪.浅析税收筹划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J].现代商业.2009(9)

[2]刘继雄.企业税收筹划及其风险控制[J].企业管理.2010(7)

篇6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税收筹划风险防范

论文摘要: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意识到税收筹划对降低税负的重要性,也迫切需要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但是,由于税收筹划经常是在税法规定的边缘操作,其风险无时不在,如何实现涉税零风险吸引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税收筹划的风险是指税收筹划活动因各种原因失败而付出的代价。

一、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风险

(一)中小企业自身因素带来的风险

1、对税收政策和税收筹划的认识存在误区。片面认为税收筹划是财务人员的事情,与其他部门无关,或认为只要与税务局的关系好,有事可以通过疏通摆平等,盲目操作,很容易形成纳税风险。一些企业把税收筹划误解为单纯的少纳税,甚至采取违规手法开展“筹划”。有的企业筹划人员的财务会计、税收政策、企业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欠缺,统筹谋划、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不强,很难使税收筹划真正取得实效。某乡镇煤矿年销售额500余万元,销售对象大都是个体、私营企业,由于进项抵扣少,一般纳税人税负在9%以上。该矿进行税收筹划,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征收率3%)。税务机关检查时,按照一般纳税人17%的税率补缴了少缴税款,不得抵扣进项税,企业损失惨重。

2、税收筹划目的不明确导致的风险。税收筹划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税后利润最大化也只是税收筹划的阶段性目标,而实现纳税人的企业价值最大化才是它的最终目标。因此,税收筹划要服务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目标服务。如果企业税收筹划方法不符合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税负抑减效应行之过度而扰乱了企业正常的经营理财秩序,那么将导致企业内在经营机制的紊乱,最终将招致企业更大的潜在损失风险的发生。如,有的企业为了享受“两免三减”免税期的税收优惠政策,人为加大成本费用,推迟盈利年度,以便调整“两免三减”免税期的到来,而忽视生产经营、造成连续亏损等,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对企业有百害而无一利,必然导致企业整体利益的损失和税收筹划的失败。

3、筹划方案不科学导致的风险。一些企业在税收实践中,过分追求纳税筹划而忽视遵从税收政策和财务核算规范,不科学的税收筹划时有发生,表现在税收筹划方案严重脱离企业实际,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没有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角度设计,缺少全局观和战略观,甚至违反税法等。例如,某超市混淆返还收入与进场费、上架费、广告费、管理费等的区别,钻政策空子,不管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有无联系,都以进场费、上架费、管理费等名义与供货方签订合同,人为调剂收入费用,假筹划,真偷税,90余万元返还收入只申报营业税,而不进行增值税进项转出。税务机关查实后不但追征了税款,还给予了相应的处罚。

4、税收筹划的客观基础条件不完善导致的风险。中小企业行业种类繁杂,行业门类齐全、所有制形式多样化,投资规模小,资金、人员少,竞争力、抗风险度差,个别企业的投资人和经营管理者为了企业或个人的利益,往往重经营、重效益,而忽视对企业财务的重视,忽视对国家税收政策的研究和运用。再加上这些企业往往经营规模不大,在企业内部的经营机构和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都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管理层次。有的企业会计机构设置很不规范,有的独资小企业甚至不设置会计机构,临时从社会招聘一些兼职会计,目的就是出出报表,交交税,规范管理、规范经营根本无从谈起。有的中小企业即使设置了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明、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这样会计核算不健全,账证不完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税收筹划的基础极不稳固,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税收筹划,其风险性极强。

(二)企业外部因素带来的风险

1、税收政策变化导致的风险。税收政策按照目的不同可分为激励性税收政策、限制性税收政策、照顾性税收政策和维权性税收政策。不同的税收政策体现了国家不同的税收导向和征收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税收政策总是要作出相应的变更,以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税收政策具有不定期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税收筹划是事前筹划,每一项税收筹划从最初的项目选择到最终获得成功都需要一个过程,而在此期间,如果税收政策发生变化,就有可能使得依据原税收政策设计的税收筹划方案,由合法变成不合法,由合理变成不合理,从而产生筹划风险。2、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导致的风险。税收筹划最本质的特点是合法性,但现实中这种合法性还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在确认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由于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从而导致税收筹划失败的风险。首先,税务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税收政策执行偏差。多数税收制度一般只对有关税收的基本面作出相应规定,具体的税收条款设置不完善,无法涵盖所有的税收事项;或者由于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税法尚未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作出相应的调整;其次,税法对具体的税收事项常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在一定的范围内,税务机关拥有自由裁量权,客观上也为税收政策执行偏差提供了可能性;再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也是导致税收政策执行偏差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经常会遇到来自一些基层税务行政执法机关的观念冲突与行为障碍。其结果是:企业合法的税收筹划行为,可能由于税务行政执法偏差导致税收筹划方案成为一纸空文,或被认为是恶意避税或偷税行为而加以处罚;或将企业本属于明显违反税法的税收筹划行为暂且放任不管,使企业对税收筹划产生错觉,为以后产生更大的税收筹划风险埋下隐患。

二、中小企业防范税收筹划风险的对策

税收筹划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就中小企业而言,防范税收筹划风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正确认识税收筹划,规范会计核算。中小企业经营决策层必须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这是成功开展税收筹划的前提。税收筹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但它只是全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环节,不能将企业利润的上升过多地寄希望于税收筹划,因为经营业绩的提高要受市场变化、商品价格、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依法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账册、凭证、报表和正确进行会计处理,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基本前提。税收筹划是否合法,首先必须通过纳税检查,而检查的依据就是企业的会计凭证和记录。因此,中小企业应依法取得和保全企业的会计凭证和记录、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为提高税收筹划的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及时、系统地学习税收政策,准确理解和把握税收政策的内涵,紧密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和调整。为了能够及时调节经济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税收筹划从某个角度讲,就是利用税收政策与经济实际适应程度的不断变化,寻找纳税人在税收上的利益增长点,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因此,进行税收筹划就是要不断研究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此外,要注意全面把握税收政策,切勿抓住一点,不计其余,否则也会功亏一篑。事实上,全面、准确地把握政策是规避税收筹划风险的关键。中小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税收筹划信息系统,如订阅《中国税务报》、《国家税务总局公报》、《税法速递》等经济类报刊,及时知晓税收政策信息,收集和整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税收政策及其变动情况,及时掌握税收政策变化对企业涉税事件的影响,准确把握立法宗旨,适时调整税收筹划方案,确保企业的税收筹划行为在合法的范围内实施。

(三)提高企业税收筹划人员的素质,也可以借助社会中介机构、税收专家的力量。税收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它包含着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如税法、会计、投资、金融、贸易、物流等专业知识,专业性较强。因此,要求执业人员除了精通法律、税收政策和会计外,还要通晓工商、金融、保险、贸易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涉税事项,筹划意图等,在获取真实、可靠、完整的筹划资料的基础上,选准策划切入点,制定正确的筹划方案。中小企业由于专业、经验和人才的限制,不一定能独立完成,可以聘请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税收筹划专家来进行操作,以提高税收筹划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完成税收筹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从而进一步减少税收筹划的风险。

(四)保持税收筹划方案适度的灵活性。由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千差万别,加之税收政策和税收筹划的主客观条件时刻处于变化之中,这就要求在税收筹划时,应该对未来的税收政策走向有一定的预测,从而保持筹划方案相对的灵活性,以便随着税法、相关政策的改变及预期经济活动的变化随时调整项目,对筹划方案进行重新审查和评估,适时更新筹划内容,采取措施分散风险,趋利避害,保证税收筹划目标的实现。

(五)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政府为了鼓励纳税人按自己的意图行事,已经把实施税收差别政策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机会、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且具有相当大弹性空间的税收政策、各地不同的税收征管方式,使税务执法机关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进行税收筹划的许多活动是在法律的边界运作,税收筹划人员很难准确把握其确切的界限,有些问题在概念的界定上本来就很模糊。因此,中小企业要加强对税务机关工作程序的了解,加强联系和沟通,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上的处理得到税务机关和征税人的认可。这样,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才能最终得以实施。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中小企业要防止对“协调与沟通”的曲解。即认为“协调”就是与税务机关搞关系,并不惜对税务机关领导人员进行贿赂,让少数不称职的税务干部在处理税收问题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达到不缴税或少缴税、不被处罚或从轻处罚的目的。其实,在税务机关稽查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这种做法不仅不会帮助企业少缴税,反而会加大企业的涉税风险。

总之,中小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认真分析各种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避免落入偷税漏税的陷阱,从而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秉文,付春香.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风险的综合分析[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8.9.

篇7

论文摘要: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意识到税收筹划对降低税负的重要性,也迫切需要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但是,由于税收筹划经常是在税法规定的边缘操作,其风险无时不在,如何实现涉税零风险吸引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税收筹划的风险是指税收筹划活动因各种原因失败而付出的代价。 

 

一、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风险

 

(一)中小企业自身因素带来的风险

1、对税收政策和税收筹划的认识存在误区。片面认为税收筹划是财务人员的事情,与其他部门无关,或认为只要与税务局的关系好,有事可以通过疏通摆平等,盲目操作,很容易形成纳税风险。一些企业把税收筹划误解为单纯的少纳税,甚至采取违规手法开展“筹划”。有的企业筹划人员的财务会计、税收政策、企业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欠缺,统筹谋划、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不强,很难使税收筹划真正取得实效。某乡镇煤矿年销售额500余万元,销售对象大都是个体、私营企业,由于进项抵扣少,一般纳税人税负在9%以上。该矿进行税收筹划,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征收率3%)。税务机关检查时,按照一般纳税人17%的税率补缴了少缴税款,不得抵扣进项税,企业损失惨重。 

2、税收筹划目的不明确导致的风险。税收筹划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税后利润最大化也只是税收筹划的阶段性目标,而实现纳税人的企业价值最大化才是它的最终目标。因此,税收筹划要服务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目标服务。如果企业税收筹划方法不符合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税负抑减效应行之过度而扰乱了企业正常的经营理财秩序,那么将导致企业内在经营机制的紊乱,最终将招致企业更大的潜在损失风险的发生。如,有的企业为了享受“两免三减”免税期的税收优惠政策,人为加大成本费用,推迟盈利年度,以便调整“两免三减”免税期的到来,而忽视生产经营、造成连续亏损等,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对企业有百害而无一利,必然导致企业整体利益的损失和税收筹划的失败。

3、筹划方案不科学导致的风险。一些企业在税收实践中,过分追求纳税筹划而忽视遵从税收政策和财务核算规范,不科学的税收筹划时有发生,表现在税收筹划方案严重脱离企业实际,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没有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角度设计,缺少全局观和战略观,甚至违反税法等。例如,某超市混淆返还收入与进场费、上架费、广告费、管理费等的区别,钻政策空子,不管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有无联系,都以进场费、上架费、管理费等名义与供货方签订合同,人为调剂收入费用,假筹划,真偷税,90余万元返还收入只申报营业税,而不进行增值税进项转出。税务机关查实后不但追征了税款,还给予了相应的处罚。 

4、税收筹划的客观基础条件不完善导致的风险。中小企业行业种类繁杂,行业门类齐全、所有制形式多样化,投资规模小,资金、人员少,竞争力、抗风险度差,个别企业的投资人和经营管理者为了企业或个人的利益,往往重经营、重效益,而忽视对企业财务的重视,忽视对国家税收政策的研究和运用。再加上这些企业往往经营规模不大,在企业内部的经营机构和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都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管理层次。有的企业会计机构设置很不规范,有的独资小企业甚至不设置会计机构,临时从社会招聘一些兼职会计,目的就是出出报表,交交税,规范管理、规范经营根本无从谈起。有的中小企业即使设置了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明、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这样会计核算不健全,账证不完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税收筹划的基础极不稳固,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税收筹划,其风险性极强。 

(二)企业外部因素带来的风险 

1、税收政策变化导致的风险。税收政策按照目的不同可分为激励性税收政策、限制性税收政策、照顾性税收政策和维权性税收政策。不同的税收政策体现了国家不同的税收导向和征收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税收政策总是要作出相应的变更,以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税收政策具有不定期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税收筹划是事前筹划,每一项税收筹划从最初的项目选择到最终获得成功都需要一个过程,而在此期间,如果税收政策发生变化,就有可能使得依据原税收政策设计的税收筹划方案,由合法变成不合法,由合理变成不合理,从而产生筹划风险。 

2、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导致的风险。税收筹划最本质的特点是合法性,但现实中这种合法性还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在确认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由于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从而导致税收筹划失败的风险。首先,税务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税收政策执行偏差。多数税收制度一般只对有关税收的基本面作出相应规定,具体的税收条款设置不完善,无法涵盖所有的税收事项;或者由于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税法尚未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作出相应的调整;其次,税法对具体的税收事项常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在一定的范围内,税务机关拥有自由裁量权,客观上也为税收政策执行偏差提供了可能性;再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也是导致税收政策执行偏差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经常会遇到来自一些基层税务行政执法机关的观念冲突与行为障碍。其结果是:企业合法的税收筹划行为,可能由于税务行政执法偏差导致税收筹划方案成为一纸空文,或被认为是恶意避税或偷税行为而加以处罚;或将企业本属于明显违反税法的税收筹划行为暂且放任不管,使企业对税收筹划产生错觉,为以后产生更大的税收筹划风险埋下隐患。 

 

二、中小企业防范税收筹划风险的对策 

 

税收筹划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就中小企业而言,防范税收筹划风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正确认识税收筹划,规范会计核算。中小企业经营决策层必须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这是成功开展税收筹划的前提。税收筹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但它只是全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环节,不能将企业利润的上升过多地寄希望于税收筹划,因为经营业绩的提高要受市场变化、商品价格、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依法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账册、凭证、报表和正确进行会计处理,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基本前提。税收筹划是否合法,首先必须通过纳税检查,而检查的依据就是企业的会计凭证和记录。因此,中小企业应依法取得和保全企业的会计凭证和记录、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为提高税收筹划的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及时、系统地学习税收政策,准确理解和把握税收政策的内涵,紧密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和调整。为了能够及时调节经济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税收筹划从某个角度讲,就是利用税收政策与经济实际适应程度的不断变化,寻找纳税人在税收上的利益增长点,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因此,进行税收筹划就是要不断研究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此外,要注意全面把握税收政策,切勿抓住一点,不计其余,否则也会功亏一篑。事实上,全面、准确地把握政策是规避税收筹划风险的关键。中小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税收筹划信息系统,如订阅《中国税务报》、《国家税务总局公报》、《税法速递》等经济类报刊,及时知晓税收政策信息,收集和整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税收政策及其变动情况,及时掌握税收政策变化对企业涉税事件的影响,准确把握立法宗旨,适时调整税收筹划方案,确保企业的税收筹划行为在合法的范围内实施。 

(三)提高企业税收筹划人员的素质,也可以借助社会中介机构、税收专家的力量。税收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它包含着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如税法、会计、投资、金融、贸易、物流等专业知识,专业性较强。因此,要求执业人员除了精通法律、税收政策和会计外,还要通晓工商、金融、保险、贸易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涉税事项,筹划意图等,在获取真实、可靠、完整的筹划资料的基础上,选准策划切入点,制定正确的筹划方案。中小企业由于专业、经验和人才的限制,不一定能独立完成,可以聘请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税收筹划专家来进行操作,以提高税收筹划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完成税收筹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从而进一步减少税收筹划的风险。 

(四)保持税收筹划方案适度的灵活性。由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千差万别,加之税收政策和税收筹划的主客观条件时刻处于变化之中,这就要求在税收筹划时,应该对未来的税收政策走向有一定的预测,从而保持筹划方案相对的灵活性,以便随着税法、相关政策的改变及预期经济活动的变化随时调整项目,对筹划方案进行重新审查和评估,适时更新筹划内容,采取措施分散风险,趋利避害,保证税收筹划目标的实现。 

(五)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政府为了鼓励纳税人按自己的意图行事,已经把实施税收差别政策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机会、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且具有相当大弹性空间的税收政策、各地不同的税收征管方式,使税务执法机关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进行税收筹划的许多活动是在法律的边界运作,税收筹划人员很难准确把握其确切的界限,有些问题在概念的界定上本来就很模糊。因此,中小企业要加强对税务机关工作程序的了解,加强联系和沟通,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上的处理得到税务机关和征税人的认可。这样,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才能最终得以实施。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中小企业要防止对“协调与沟通”的曲解。即认为“协调”就是与税务机关搞关系,并不惜对税务机关领导人员进行贿赂,让少数不称职的税务干部在处理税收问题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达到不缴税或少缴税、不被处罚或从轻处罚的目的。其实,在税务机关稽查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这种做法不仅不会帮助企业少缴税,反而会加大企业的涉税风险。 

总之,中小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认真分析各种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避免落入偷税漏税的陷阱,从而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秉文,付春香.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风险的综合分析[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8.9. 

篇8

【关键词】电力企业 税收风险 管理 防范

资本运营是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必要价值,影响到企业长远发展。税收作为纯成本,直接影响到经营成果。对税收事务做出合理、合法策划,根据国家优惠政策,对纳税方案进行优化,这是税收风险管理与防范的重要部分。本文以电力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与防范为研究对象,着重对其风险的管理、防范相关事项展开了论述。

一、电力企业税收管理要点

(一)依法坚持税收政策

从市场情况上来看,对于电力企业的成本来说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可以挖掘的其它费用节省下来的空间并不大,这种情况下根据与企业税收有关的政策,采取合理的策划,与税收有关的支出会被节约下来,这是电力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的一个重点。结合电力企业自身状况,依法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计划,这样会增强税务权利意识,对于成本来说也是一种节约,使得经济利益得到增加,税务管理的观念得到进一步推动。

(二)与行业和经营目标相协调

从地域来说电力行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而相关产品的渠道环节较为固定,在销售环节中税收策划很难实现,因此在税收策划中,经营目标的实现与最大化的整体效益应最大限度地被考虑,这并意味着尽可能地少缴纳税金;另外从企业的性质来看电力企业是国有大型央企,很显然税收成本支出容易被忽视,而这就要求进一步认识到策划的重要性,有效利用优惠政策,这是税收策划能够有效实施的一种简便方式;然后受到企业类型规模的影响,从事税收管理的会计事务所对企业的生产经验流程的认识了解不具有完整性,经验方案照搬的现象很容易发生,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税收策划还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二、电力企业税收的筹备策划策略管理

(一)税收策划层次策略

从策划的水平层次上来看,主要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主要分为最低层次的策划,这是为了避免额外税负,此外还有对企业自身发展有利的优惠政策、纳税方案与最高层次的策划策略。

企业在纳税方面通常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在支付的款项中,实际所支付的金额与税法计税相比,应大于税法计税,负担额外税负。对于最低层次的策略来讲,应先保证涉税零风险,账目上保证清晰,这样才能保证正确纳税,避免错误的出现而发生多缴税款的现象。时刻保证依法处理与税法有关的税收事务,避免出现与税法规定背道而驰的现象,从而被认定为偷税漏税而受到相应的处罚,导致企业名誉上遭受极大的损失。在纳税的过程中还会发生额外税负的现象,这种情况下要深入理解税法政策,使企业能够正确核算出应缴税款,确保税收工作征收缴纳的规范性。

依法遵守税收优惠政策,通常可以进行事前筹划,前提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这样会使税收负担大为降低,这是一种很有效的税收策划。在税收管理方面以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导向,税务分为很多种类,这就需要对不同的税务种类加以区分研究,对不同税务种类纳税途径方法与收益增加了解,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安排优化纳税方案。根据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将策划重点放置在增值税等方面。在还未做出投资、经营决策前,结合政策背景对不同的决策方案加以比较,进行综合考虑,选取具体方案,与预期成本、收益进行对比,从成本收益上来看,从中选择最为优化的策划方案。从长远性来说,最高层次的税收策划可以看做是对企业有利的那种税收政策。伴随深入财政改革有条不紊的展开,制定税收制度的开放程度在不断得到提高,企业要对自身目标加以明_,能够获取支持。

(二)经营阶段差异策略

税收层次的不同,会涉及到不同的经营环境阶段,策划角度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企业在设立之初,选择的投资形式与所在地的税收核算是具有协调性的,这是策划实施中应当注重的问题。对于投资方向而言,企业应与改革发展的步调一致,根据政策对投资方向进行调整。企业在进行清算、资产重组中,不同的产权支付方式会影响到实际税负的不同,结合实际情况对资产评估增值部分加以确认。

经营是发展的前提,是发展中的重要阶段,而税收策划的重点则应放置在经营上,筹资安排与核算方法策划是经营阶段中重点考虑的两个方面。筹资成本中的某些因素将会带来不同的负担,电力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的企业,这决定了税收风险存在的可能性,这就警示电力企业在筹资过程中要谨慎选择筹资方式,以节约筹资成本为最大限度,所选择的财务核算方法应尽量拖延时间,这样会使流动资金得到有效利用,将免税期充分利用好。

三、电力企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电力企业如果想要节约成本,提高经营效率,需要对税收策划合理制定,,尽管对税收策划制定得再详细,也会存在若干问题,受到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带来一定的风险,此外在策划开展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并不能根据财政政策来加以明确的解释,具体操作细则也是很不清晰规范,使得电力企业与税务部门之间存在误解,监管力度在不同时期、地域受到宏观政策的影响,进而对税收策划的执行产生影响。财政管理机制的缺乏,在不同地域内同一事项管理标准也会不同,执行尺度也会不同,难以保证策划方案的合法性、合理性。加之内部财税人才的不足,从业人员所掌握的知识从结构上来看较为单一,组织体系方面存在不健全的问题,很多情况下一些财政管理人员从事多个职位,对财政工作正常开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受到工作人员的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限制,对于税收策划、风险管理方面存在巨大的困难性。

四、涉税风险与风险应对管理

(一)涉税风险来源

在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对财税关系没有做出正确的处理,偷税、漏税现象得以出现,产生不必要的财务损失,对企业声誉来说也是很不利,严重情况下承担法律责任。在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下,政府在实施政策调整的时候,也要对与税务相关的处理方法做出相应调整。新税收政策在出台实施初期会面临诸多的阻碍,这会对电力企业的税收转变产生很大影响,这点容易被工作人员忽视,很难得到迅速的掌握处理,在政策变化之前重新审视处理纳税方案,在变动中税务风险会从中产生,而企业对管理的轻视也会增加风险的出现。

(二)关于风险应对的建议

针对涉税风险,对于其风险的应对,电力企业应将风险管理意识加以增强,对财税基础工作加以加强,对基础性的核算工作进行规范,鼓励和引导、为工作人员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使其时刻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建立健全策划体系、管理机制,在经营阶段重点做好管理监督的各项工作,使账目更加清晰,将内部控制机制作为风险防范应对的重要前提基础。电力企业属于国有大型央企,税收的策划管理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合作,需要更多专业人才的加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开展必要的评估工作,正确认识已有风险,逐渐积累经验,使应对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可知,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电力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与防范展开了论述。当前电力企业对于税收管理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还不够,造成成本浪费,运营效率大为降低等问题,增加了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为规避税收风险,应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在处理与税收相关的事项上坚持谨慎的原则,使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田中来.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

篇9

关键字:税收筹划 筹划风险 防范措施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不断下降,企业获利的空间日益缩小,同时国家的税收法律制度却日趋的完善, 税收征管水平日益提高,国家对涉税案件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企业的税收风险日益升高。在日益规范的市场经济规则里,企业如何在不违反规则而又能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降低税负,已成为了企业迫切的希望。而有效的税收筹划,可以使企业利用税收优惠和税收弹性来减轻税收负担,规避涉税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税收筹划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税收筹划的涵义

一般认为,税收筹划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背税法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手段,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和周密的安排,以达到少缴缓缴税款目的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强调:税收筹划的前提是不违背税法,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少缴或缓缴税款。它包括采用合法手段进行的节税筹划、采用非违法手段进行的避税筹划、采用经济手段、特别是价格手段进行的税负转嫁筹划。

而狭义的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以适应政府税收政策导向为前提,采用税法所赋予的税收优惠或选择机会,对自身经营、投资和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事先规划与安排,以达到节税目的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强调:税收筹划的目的是为了节税,但节税是在税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适应政府税收政策导向为前提的。

无论是广义上的税收筹划涵义还是狭义的税收筹划涵义,它根本的目标是一样的,都是在税法应许的条件下,进行节税筹划。二者的区别在于进行节税筹划时,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不同。

二、税收筹划的风险

(一)税收政策理解、把握不充分导致的风险

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如果企业的经营决策层和税收筹划人员对税收政策理解不透,把握不充分,容易造成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因对税收法律的理解有偏差或适用不当,给企业带来风险。例如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工资未达到要求而享受了增值税的退税政策,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硫酸浓度未达到要求而享受了硫酸退税政策。

(二)税收政策变化导致的风险

随着国家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的时期里,总会制定一些与之相适应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减免税或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这是国家在利用税收杠杆所作的一种宏观调控。比如对福利企业增值税的退税政策、接收下岗职工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的减免税政策的变化。就是国家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和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下,对税收优惠政策做出的相应变化的最好范例。因此,国家税收政策具有不定期或相对的时效性。税收筹划是事前筹划,每一项税收筹划从最初的项目选择到最终获得成功都需要一个过程,而在此期间,如果税收政策发生变化,就有可能使得依据原税收政策设计的税收筹划方案,由合法方案变成不合法方案,或由合理方案变成不合理方案,从而导致税收筹划的风险。

(三)税收筹划目的不明确导致的风险

在不同时期,企业有不同的战略目标,而税收筹划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目标服务的。如果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方法和目的不符合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或不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的要求,那么企业就会因为不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而扰乱了自身正常的经营管理秩序,从而导致企业内在经营机制的紊乱,最终将招致企业更大的潜在损失风险的发生。

(四)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导致的风险

当前我国的税收法律环境还面临很多问题,例如部分税收法律不够明晰,各地方税务法规众多,税务执法人员对税法的理解有偏差等等,而税务机关作为税收法律的执法部门,具有较大的自主裁量权,由于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在进行税收执法时,容易造成对企业税收筹划方案的判定有所不同,例如被认为是恶意避税或偷税行为而加以处罚;或将企业本属于明显违反税法的税收筹划行为暂且放任不管,使企业对税收筹划产生错觉,为以后产生更大的税收筹划风险埋下隐患。

三、税收筹划的风险防范

(一)正确认识税收筹划,树立税收筹划的风险意识

首先,企业经营决策层必须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这是成功开展税收筹划的前提。企业进行税收筹划不是为了偷逃税款,而是在税法允许的条件下,合法、有效的进行节税。作为纳税人要对税收筹划有正确的认识,该缴的税还是要缴的,税收筹划只是在特定的税收政策条件下,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有效,不能对其盲目信赖,否则会给企业带来极大地风险。

其次,企业要树立税收筹划的风险意识,由于税收筹划是事前筹划,所以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注意相关政策的综合运用,从多方位、多视角对所筹划的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企业的综合效益进行充分论证。以达到税收筹划的根本目的。

(二)及时、系统地学习税收政策,准确理解和把握税收政策的内涵

目前,我国的税法制度建设还不是很完善,税收政策变化较快,许多税收优惠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区域性,这就要求纳税人要及时、系统地学习税收政策,在准确理解和把握现行税收政策精神的同时,时刻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这样才能在利用某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筹划时,对政策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防范。只有纳税人在通过全面、准确地把握税收政策,及时根据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动、以及企业自身所处外部环境条件的变迁、未来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和税收政策变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等综合因素下,制定出的税务筹划方案,才是成功的税收筹划方案。

(三)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具有财政收入职能和经济调控职能,由于每个地方税收征管方式不尽相同,税务执法机关又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企业要加强对税务机关工作程序的了解,加强联系和沟通,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上的处理上能得到税务机关和征税人的认同。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才能有效实施,这是税收筹划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

税收筹划其实是企业与国家间的博弈, 纳税人利用国家税法缺陷进行税收筹划设计,以尽可能的减轻企业税负,而国家则通过税收筹划掌握税法缺陷的所在,从而制定反避税措施。一个筹划方案最终能否有效,取决于税务机关是否认可,例如某企业于2012年3月以46600万元向4个自然人收购了其某公司100%的股权,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在扣除自然人的股本后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为7869.11万元,由于股权收购金额过大,企业的收购资金出现困难,经企业的税收筹划及税务机关的沟通和认可,应支付给税局的个人所得税可按每月300万元逐期上缴完成,这样大大的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也成功的完成了股权收购。在这个税收筹划方案里,企业抓住了税务机关对税收收入力求稳定增长的这一特性,经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在税务机关认可下,企业的筹划方案才得以实施完成。

四、结束语

企业在利用税收筹划时不仅要看到筹划带来节税收益,同时也应对税收筹划风险的产生和构成进行分析。在合法的前提下,尽量利用税法所赋予的优惠政策,不要试图去钻法律的空子,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要全面考虑,及时了解税收政策方面的信息,避免税收筹划风险,然后再作出决策。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跟税收筹划是企业的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税收筹划应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着眼于企业总体的管理决策,选择能使企业总体收益最大的方案,这才是税收筹划风险规避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宋榕.当前企业税收筹划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09)

[2]薛洪锋.我国企业税收筹划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2(05)

[3]骆鹏飞.刍议税收筹划风险的规避[J].市场论坛,2012—02 [4]

篇10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风险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一般在投资活动进行的初期就要做好税收筹划工作,由于税收政策政策规范的变化比较大,而且外部客观环境会受到市场的影响而发生波动,导致税收筹划的不稳定性比较大,增加了风险因素,本文将对其进行简单分析。

一、房地产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风险分析

(一)方案风除

所谓的方案风险是由于个体的实力的不同以及知识储备结构的不同,使得筹划工作者所做的设计在可实施性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具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人员不但要有专业的技术素养,同时要紧跟国家政策的发展变化及信息数据库的变更。要是设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低下,就会导致规划方案缺乏可实施性;无法适应企业具体发展所需;很有可能会与当下的政策制度严重背离。在这种情况下,设计方案的风险性自然会升高。

(二)政策风险

所谓的政策风险主要是讲通过国家政策节税进行税收筹划工作时所要应付的风险。该种类型的风险主要针对目标是相关政策制度的科学与否。通常情况下是因为方案设计者没能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内容进行正确的理解和把握而引起的,意识不到一些行为是触犯法律规定的。该种风险的出现是因为相关政策规范的不稳定性,它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步伐以及市场竞争趋势而被不断调整,过去合法的内容条例,经过一段时间有可能变得不合法而被调整或者取缔,在这种情况下,各类风险因素便产生了。

(三)执法风险

只有在相关税法制度的领域内进行的税收筹划才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要求。在我国,法规制度的制定权归税务部门所有,因此,必须获得执法部门的许可,该类税收筹划才具有合法性。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由于提出的尺度规范不一样,原本符合法律规范的筹划活动很有可能会被判定为违法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执法风险便开始产生。同样的筹划活动,完全有可能会由于执法工作者的素质不同而被作出不一样的判定,影响整个税收筹划工作的结局。

(四)操作风险

在众多的特征里面,时刻与法律密切相关是税收筹划活动的重要特点,但是国内税收法规有很多需要澄清的方面,甚至一些规范条例之间矛盾重重,导致正确把握这些规范条列具有一定的难度,即便是很多专业人员也很难弄明白,在这种情况下税收筹划的风险性就会加大,这一点可以从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和落实上体现出来。

(五)经营风险

在一定的法律规范领域内进行的税收筹划符合法律条例标准,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制定的税收法规条例,在为该项活动提供保障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多束缚,比方说,具置、具体范围领域以及运营活动的期限等等,这些都会对企业正常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在企业后续的运营中,生产活动出现了变动,与预期的发展目标严重背离,那么税收优惠的可能性将会消失,最终使得筹划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反而会导致税收负担的增加。

二、预防风险的方式

(一)积极寻求税务机关的支持与帮助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税收征管权的部门具有一定唯一性,该部门负责对纳税人的疑问进行解答,引导纳税人积极纳税,另外还要负责对相关制度的咨询给以详细回答。负责税收筹划的工作者如果在规划方案的环节中,对相关法规条例没能做到深入理解,就必须要想方法是向税务执法机关获得帮助,通过详细的咨询,让税务工作者对各类违法活动进行判断。由于地域条件不同,征管形式就存在明显的不同,所以地方税收执法机关掌握一定的自主裁量权。所以,具备专业的财务会计知识,明确各项法规政策是每一个税收筹划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应该加强与税务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以获得更多的帮助,这是每一个税收筹划工作者的需求。

(二)借助“外脑”

在人才选拨方面,要提高标准要求,注重聘用人员的资历,从根本上确保税收筹划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一些经验技术水平不合格的在职人员,应该聘请税收筹划专家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帮助,从而确保税收筹划更加科学合理化,将各项方案政策落实,以控制筹划的风险损失。

(三)实现税收筹划与税法、政策同步

为了对国内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进行规范化约束,必须制定相应的的税法与国家规范条例,才能达到对房地产市场的管理与监控,为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所以,在相关税收筹划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先要对相关的税法和法规条例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不同的纳税规划,选择最佳方案,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另外,税法与相关政策常会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发生变动,因此,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必须要对相关政策体系进行调整,促进方案规划体系的不断完善。

(四)健全会计核算制度

房地产企业要想变得合理合法化,必须依靠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其这一结构体系的完整与否对整个收税筹划工作的开展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首先,该类产业的会计核算数据是税收筹划工作实现科学化合理化的重要标准,同时又为税务审核工作提供依据;另外,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也能为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税收筹划工作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最后,该行业必须不断的加大力度,做好各类监管工作,才能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税收筹划活动中的各类风险是无法彻底规避的,不够我们可以利用一定的措施加以预防。面对风险,必须要做好提前分析研究,找到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方针策略,在不触犯法律条例的基础上,实现风险损失的控制。这样才能实现税收筹划的目标,提高税收筹划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金仁海. 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及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陈子豪. 税收筹划风险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3.

篇11

关键词:税收筹划;风险;成本效益原则;防范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使我国市场经济逐渐展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形势,企业只有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管理意识,重视企业的税收筹划,才可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依然有很多企业还未意识到税收筹划具有的重要性,同时还很难识别出税收筹划潜在的风险。因为税收筹划风险对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产生着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加大对税收筹划风险问题的研究力度,同时发现有效地处理措施,经过有效地防范税收筹划风险,最大程度地提升税收筹划的成功率,最终达到减轻企业纳税负担、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从而推动企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一、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过程中需要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税收法规的要求,企业高层管理者通过使用政府提供的多样化纳税方案,有效地规划税收筹划活动,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税收成本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净收益,企业可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案缩减纳税金额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企业通过税收筹划能够更好地设计纳税程序,从根源上处理漏税与多缴税的问题,尽可能地减少税务成本。然而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活动时在高度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要注重财务方面潜在的风险。因此,企业需要按时审核和修改现有的纳税筹划方案,有效地控制常态化的税收风险,倘若税收筹划已经存在风险问题,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减少风险所产生的损失。

二、企业税收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

1.国家税收政策产生的影响良好的税收政策有利于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快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分配,制定相关政策的部分通常会结合市场情况和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状况适当的完善税收政策,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应的调整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点。在国家税收政策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会对企业自身的税收筹划方案产生直接影响,例如企业在实施税收筹划方案时,如果国家调整了相关的税收政策,并且调整过程正好包括企业执行税收筹划的阶段,这样就会使企业在这个期间开展的税收筹划工作面临较大的风险,进而不能实现预期的筹划效果。

2.筹划人员能力有待提升通常情况下,企业在拟定税收筹划方案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工作人员的主观想法进行判断,因此税收筹划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会对税收筹划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税收筹划工作不仅具有较高的严谨性,而且还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这就要求税收筹划工作人员熟练地掌握财会、法律以及税收相关的知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税收筹划实施的有效性。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中的税收筹划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其具备的相关知识不能使税收筹划工作的大量需求得到满足,如此一来就会使税收筹划工作存在相应的风险。

3.制定筹划方案时未全面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开展相应的税收筹划工作能够实现减少纳税的目的。然而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在设计税收筹划方案时会存在很多问题,致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想要的筹划效果,换言之,企业在指定税收筹划方案过程中为了减少经济成本,未全面考虑拟定的税收筹划方案是否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在企业中内部人员实施的税收筹划方案具有前瞻性,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在实施税收筹划方案过程中既要保证其在企业中得到真正的落实,又要具有相应的事前性,可以结合具体状况进行理性判断。

三、企业税收筹划过程中风险的防范措施

1.建立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过程中,需要增强设计筹划方案人员与执行操作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在企业生产经营期间,需要提高工作人员对税收筹划风险的警惕性。我国的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都需要对税收筹划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引起高度重视,建立完善的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控制制度体系。企业需要全面地搜集国家税收政策、市场发展形势等相关信息,然后进行详细分析,与此同时,还需要告知拟定税收筹划方案的人员对其进行及时创新。另外,我国大中型企业还需要制定一套税收筹划备用方案,以便于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有效地利用。

2.提升筹划人员的综合素质税收筹划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着税收筹划方案制定得成功与否,这就要求企业税收筹划工作人员需要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以从更高的层面明确收税筹划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与此同时,税收筹划工作人员还需要具有较强的税收财会知识,充分了解业务处理的方式,可以准确的辨别与企业相符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熟练掌握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行审批的流程。针对综合性较强的税收筹划业务,企业可以委派专门的税收代理机构进行处理,通过这样不仅可以实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规避税收筹划产生的风险。

3.全面考虑成本收益原则企业在拟定税收筹划方案过程中如果仅考虑减少某个税种税负负担,就会相应地增加整体税负负担,所以企业需要全面考虑成本收益原则,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避免税收筹划失败产生的风险。企业在执行税收筹划方案过程中需要从整体上全面分析税收筹划的状况,避免税收筹划产生的成本超出税收筹划后企业得到的经济效益,达到税收筹划的最终目的,如此一来,企业在实施税收筹划方案后,从表面来看获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却没有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在拟定税收筹划方案过程中,需要使用成本收益原则进行有效评价,选择适合企业当前实际发展情况的税收筹划方案。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在制定税收筹划方案过程中遵循成本收益原则的作用,其不仅有利于企业选择恰当的税收筹划方案,而且还可以实现节税的预期效果,最终达到减少纳税的目的。

篇12

关键词:企业税收;风险;风险控制

一、税收及税收筹划的定义以及两者的关系

税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国家设置多种税务,对每个行业实行有效调控,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目前,在我国企业是纳税的主体,也是国民经济最活跃的一部分。但现阶段我国有些企业纳税意识薄弱,偷税、漏税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中国税务局也不断地调整税务政策,这对于企业来说,税收筹划的空间范围就减小了,安全性也降低了。何谓税收筹划,就是纳税人在法律的范围内,对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进行整合,规避税收风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税收筹划风险的分类

在市场主体中,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经营活动的。任何活动的经营都需要一定的费用支出,企业税收也不可以例外。企业税收管理的好坏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好的影响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这就需要企业合理筹划税收风险。税收筹划的风险主要分为政策风险、操作风险、执法偏差风险以及筹划人的主观原因引起的风险。

1.政策风险,即税收筹划利用国家政策脱节的风险。税收筹划是在国家的政策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施的,那么国家政策的变化,法律的更定,都可能导致税收筹划存在着分配风险。而在政策风险中又可以分为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化风险。政策选择风险主要是因为忽略国家法律的存在,装法律的空子。例如,去餐馆吃饭,在吃完饭后结账时,老板就劝导顾客不要开发票,如果顾客不要发票的话,就给顾客打九折,结果顾客往往选择打折而不要发票。那么这家餐馆在交税的时候就可以说自己经营状况不好而少纳税。但是一旦被税务局发现后,不但要对其罚款还有可能取消其营业资格。政策变化风险是指政策时效的不确定性。一切事物都可能是一层不变的,国家的税收也不例外。国家会根据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税收政策,特别是我国税收政策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政策变化的可能性就会很大,特别是关税,出口退税的变化频率更大。为了鼓励某些产业的发展,国家就有可能给这些产业在出口关税上给予减免,而对稀有资源,国家就可能实行高税率限制其出口。因此,政策的这种不确定性或时效性将会对企业的税收筹划(特别是企业的中长期税收筹划)产生较大风险。

2.操作风险。由于目前我国的税收体制不完善,有很多存在不健全的地方,法规内容有着存在歧义的地方,即使是专业的法律人士也很难正确把握,这就给企业的税收筹划带来了操作上的风险。而在实际运用中,操作风险又包括:一、对优惠政策的执行不当;二、不依法纳税的风险。在我国,由于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有些领域还并未有明确的规定,这就导致有些纳税人税收筹划时装法律的空子,打“球”,往往在税收筹划、避税、偷税三者的边界上活动,这就容易导致走向偷税的道路。或者在纳税核算时,由于纳税者对有关税收法律的理解不正确,就会造成事实上的偷税漏税,从而受到法律机关的制裁。

3.执法偏差风险。在我国执行税收的主体是国家机关部门,税务机关处于很大的自主性,在加上税务执行人员在素质上各不相同,这些客观上为税收政策执行偏差提供了可能性。这就会导致即使是正确的税务筹划也可能因为人为得主客观原因导致筹划的失败。此外,还可能因为筹划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导致税收筹划过程存在着风险。

三、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措施

税收筹划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它是一种事前准备行为,如果想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降低发生风险的几率,实行企业的税收筹划和控制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控制税收筹划的风险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税收筹划。税收筹划有利于减轻企业的负担,有利于企业整合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税收筹划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筹划的空间和效果是有限的。税收筹划是否合理,必须通过相关检查的考验,而规范有效的前提则是必须加强规划会计基础。合理正确的税收筹划必须考虑到企业所处的环境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家政策的变化,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为企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2.加强会计基础,提高筹划人员的专业素质。会计是企业筹划的基础,是有效制定税收筹划的前提,所以必须规范会计核算和会计记录。会计记录必须要符合相关税法的有关规定来办,如果会计记录模糊就会引起相关法律部门的调查,这样容易给企业的运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同时,筹划人不仅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对经济发展的预测能力,统筹规划的能力,协调各部门通力合作的能力。

3.建立良好的企业税收控制环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将公司所有工作进行层层划分,落实到每一个子公司的每一位筹划人员身上,明确划分权责,避免税收筹划问题出现后他们之间相互推卸责任的混乱局面的发生。然后根据公司的考核制度,就其所有成员公司的工作进程严格履行考核、监控与激励制度,以此来规范成员公司的财务工作,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从而加强财务集中管理,使企业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加强会计基础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加强税收政策处理的根本保障。为了能够实现税收筹划的合理性,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那么,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会计人员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企业将很难实现经营目标。因此,企业应该通过网络、电视、招聘会等途径广泛招贤纳士,构建高素质财会队伍。此外,还要对在职财会人员进行再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如此,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就提高了,而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就能够实现了。

4.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税收筹划的风险是时时刻刻存在的,应该大力重视。当然,只关注风险的存在是不够的,还必须利用先进的技术建立一套快捷、安全、便利的税收管理体系,这样能够随时随刻对税收筹划进行监督控制,及时遏制风险的发生。

对于风险较大的方案要仔细深思之后在决定是否要采用,在风险管理理论中,对于大的风险应当转移,同样,在税收筹划中也应当避免使用风险较大的方案。企业要认清自己具有哪些具体的经营行为,涉及到哪些税收问题,规划好各种税制问题,减轻企业在税收规划时的不确定因素,保证企业稳步发展。

四、结语

随着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经济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正所谓有所防备才不会掉进万丈深渊。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的税收筹划具有深远意义。在动物界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同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也不另外,只有符合经济规律的发展,符合社会变化的要求,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所以企业必须要学会未雨绸缪、高瞻远瞩,将企业的发展与税收筹划中的风险因素相结合,制定出时效的税收筹划方案,这样企业才能规避发展道路上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使自己迅速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杨焕玲,孙志亮,郑少锋.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分析及其控制.财政金融文摘(双月刊),2007.4.

[2]戴琼.北京中崇信会计师事务所;有效税收筹划,给力企业重组[N].中国会计报,2011年.

[3]李晖.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篇13

摘 要 所得税汇算清缴是企业财务部门的重要工作,对企业诚信纳税,防范税收风险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定义入手,说明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结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实际流程,分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过程中的纳税调整等细节。最后针对汇算清缴的后续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 汇算清缴 税收风险

企业所得税是企业向税务部门缴纳的一个重要税种。根据财政部门的规定,企业所得税一般采取按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方式。现规定,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按照预缴税款,结清应缴应退税款。企业在所得税的汇算清缴过程中,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和税收政策的变化,必须做一些纳税调整。做好做全纳税调整,对企业防范税收稽查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一、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结后,在规定的时间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自行计算当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在确定了纳税人当年所须缴纳的所得税额后,填写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向税务部门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事项的行为。通俗地说,所得税汇算清缴就是要将企业一年来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法律法规规定不一致的地方,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用适用税率计算得出年度应纳税额,与年度内已预缴税额相比较后的差额,确定应补或应退税款,并在税法规定的申报期内向税务机关提交会计决算报表和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以及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办理结清税款手续。

所得税汇算清缴在企业经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汇算清缴是企业准确申报所得税,规避税收稽查风险的关键。对企业来说,所得税的申报是一项基本工作,而确保所得税申报的准确无误就需要汇算清缴发挥作用。其次,汇算清缴有利于企业提高工作效率。一些业务多样化的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比较复杂与繁琐,按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方式可以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成效。最后,汇算清缴也便于税务机构进行审批、监督与检查。税务机构要对所有企业所得税申报的一些特殊事项备案、审批,并对申报结果进行检查与监督,工作量巨大,而汇算清缴可以减轻平时的工作压力。因此,汇算清缴在企业所得税申报过程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言而喻。

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过程中的纳税调整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对企业会计工作人员来说,涉及到整理纳税调整事项;办理特殊事项鉴证;到税务机关备案、审批;纳税年报的申报等等许多复杂的环节。首先,梳理纳税调整事项。各企业应了解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及当年税务机关下发的所得税汇算清缴通知,梳理出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事项,判断分析是时间性差异,还是永久性差异。对一些大型企业来说,财务机构人员较多,核算分工明细,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税收会计要与各岗位会计保持良好沟通,全员动员,分工合作,做好所有纳税调整事项的台帐。所得税虽然是年度终了才汇算清缴,但企业领导层应要求相关人员对平时所做的需调整的特殊事项进行登记,并定期做好汇总与整理工作,以此作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依据,让企业充分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并避免出现偷税、漏税及逃税等现象的发生。同时,一个企业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还需要财务部门与采购部门、销售部门、专业处室、生产部门通力合作,各司其职,才能圆满完成。

其次,做好相关事项的鉴证、备案、审批工作。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有些事项需要取得税务师事务所等相关部门的鉴证,如:非正常财产损失,使用年限未达到规定的折旧年限而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等等,要求企业将需要鉴证事项的相关资料,按当地税务部门的要求,提交至专业部门进行鉴证。按照汇算清缴要求,对需要到税务部门备案的事项要及时备案,如:财产损失。对需要税务部门审批的事项,特别是一些税收优惠的落实,如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研发费加计扣除,资源综合利用减计收入,购置节能环保安全设备按投资额10%抵扣所得税额等,按要求送审,以保证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过程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同时,要在汇算清缴结束前,企业应取得鉴证、审批意见,防范税收稽查风险。

最后,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做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报表报送。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的规定,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对纳税调整后的企业所得税年报及时上报给税务机关,对税务机关指出的问题所在及时进行沟通解释或整改,保证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合法合规,规避税收风险。

三、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后续管理

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在完成了汇算清缴工作后,还需要对已做纳税调整的时间性差异等事项进行跟踪管理。对时间性差异要进做账务处理,记入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一是建立时间性差异纳税调整事项的台帐。主要登记纳税调整的时间,年度内的增减变化及期末留存的递延资产和递延负债。这样有利于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年度衔接,而且有了台账,即使税务会计换岗、离岗,也不会遗漏调整事项,可以有效规避税收稽查风险。

篇14

关键词:税收风险 形成原因 防范策略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税收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企业作为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力量更应该重视税收风险,及早的预防税收风险。但是,税收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这种风险存在于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所以企业应该发现税收风险产生的因素,做出积极的防范措施。

一、企业税收风险形成的原因

企业税收风险指的是企业因为税收致使企业可能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损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很容易导致税收风险的发生。所以,企业首先必须要找到税收风险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的防范税收风险。

(一)财务管理水平较低

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大都注重于对企业经营项目的核算,公司间的账务往来,但是对税收知识的了解十分淡薄,对税收政策不能准确的理解,很容易造成缴纳税收时出现严重的涉税错误。企业对基本税种了解不够全面,对于企业经营的业务是否纳税模糊不清,使企业受到经济损失。

(二)缺乏正确的税收意识

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在纳税环节上缺乏正确的理财意识,总是想在国家税收上尽可能地节省财务支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进行偷税、骗税等行为,实施不正当手段以达到“合理避税”。殊不知,企业将会为此付出的严重的税收成本(罚款、滞纳金),所以企业应该正确认识税收问题。

(三)法制观念淡薄

企业在应对税收问题时,企业的财务人员往往是一筹莫展,总是捉襟见肘。这是因为从企业领导到员工对税收政策的淡薄,并不了解税收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很多企业大都会出现在税收问题上态度较为消极,从思想上没有形成纳税观念,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税法的重要性,过于注重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

(四)没有形成有效的税收管理制度

企业因为积极的参与经济活动,经营自己的产业,从而成为国家的纳税大户。也有很多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税收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对税收相关知识十分模糊,使得企业经营者在建立企业运营制度缺乏税收意识,当企业的业务部门在做业务,签订协议合同时没有税收观念,财务人员对涉及相关业务的税收问题,没有很好的能力去解决,使企业面临税收风险。

(五)企业经营的广泛性,增加税收风险

税收风险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贯穿于企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全过程。现代企业都是跨领域发展,形成集团公司,所以企业的经营活动多元化。正是因为企业这种多元化的发展,使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涉及到各方面的税收问题,如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以及企业重组、关联企业交易等,这就更加增加了企业的涉税风险。

二、企业税收风险的防范策略

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壮大,影响企业税收风险的程度各不相同,影响因素众多。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避免税收风险的发生。

(一)提高财务人员应对税收的能力

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关于税法知识和办理税收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使财务人员能够准确的区分税法与企业财务核算制度的不同,对于模糊不清,不易理解的税收政策和法律文件及时向税务机关咨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合理的区分企业财务核算和纳税核算的不同方面,提高财务人员处理税收问题的操作能力。

(二)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

企业应该加强在经营活动中的财务管理,各个经营部门应该与税收管理部门共同配合,相互协作。在业务部门经营业务时出现纳税的业务时,税收管理部门应该做好防范税收风险的计划,积极的应对可能发生得税收问题,真正做到税前控制。加强企业对税收的财务管理,规范税收管理体制,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员工对税收政策的了解、提高,增强企业对税法的认识,有力的帮助企业防范税收风险,促进企业快速的发展。

(三)建立税收防范体系

企业应该根据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制定完善的税收防范体系,使企业能够有效的了解税收信息和国家税务发展趋势,为企业积极的预防税收风险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企业建立健全的防范体系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对税法和税收政策的重视,有助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健康的发展。

(四)加强对税收工作的评审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很多涉税业务,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对税收工作的评审工作,真正做到税中控制,确保财务人员准确的处理税收事项;清楚地区分税种,避免将税种混淆,从而导致企业在缴税时多缴或者漏缴,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涉税风险,有助企业防范税收风险。

(五)加强对税收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企业应该在企业内部大力宣传税收知识,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税法的了解。由于现代社会税收政策更新非常快,企业应该及时组织业务工作者和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税收政策的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管理层及相关业务部门进行普及税法知识和相关税收政策教育。企业也可以通过宣传栏,企业报刊以及办公网站的方式加强对税收知识的宣传以及税收办理过程中的道德教育等等,促进企业高效的防范税收风险。

三、总结

本文通过对企业税收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策略的研究与分析,提高了企业对税法和相关税收政策的认识,增强了企业对税收风险的防范意识,有助于企业快速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徐洁稚.浅析企业税务风险管理.[J].改革与开放 .2010.(2)

[2]张景凡.浅议企业税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措施. [J]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