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培训方法范文

传统培训方法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4-10 14:41: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传统培训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传统培训方法

篇1

一、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

农广校在以往所开展的实用技术、三进村、绿证等培训过程中,教师大都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讲授法和演示法,也可称为“注入式”教学方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表达系统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学员通过听讲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演示法强调教师对教学的主导作用,重在知识、技能的讲解、演示和传递。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或示范某一动作、试验程序,指导学员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省时,可对多人进行培训,经济高效的优点。但也存在着无法考虑学员在接受能力、知识背景、需求方面的差异;单调的学习方式容易引起枯燥乏味感,造成学员注意力不集中,出现打盹现象,对知识理解吸收程度不高,只有短期记忆,真正把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产中微乎其微。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重视知识的理论性,忽视了调动学员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以及生产实践操作能力,也忽略了学员们的学习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二、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农广校探索的问题。其中,不妨借鉴田间学校、农业创业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所采用的多种教学法。它包括:参与式教学法(讨论法、问题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音像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参观教学法等等,只有将各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才能达到提高培训效果的目的。

笔者在近两年培训过程中,采用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得到了绝大多数学员的认可和喜爱,培训效果良好,也增强了培训教师授课的自信心。仔细分析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每个人在参与中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认知,气氛活跃,启发性和引导性强,也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例如,在2013年涉农培训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八仙过海”,活跃了课堂气氛,拓展了学员创造性思维方式。具体做法是:

首先,“八仙过海”要求学员分成两组,每组各站一侧,每侧学员交替从己方到对方一侧。规则是通过的方法不能和别人的方法重复,如果有一个人过不来整个团队失败。教师先示范走过去,然后宣布游戏开始。最开始学员们都有畏难情绪,但考虑到要注重团队精神,又不能在自己这里宣布放弃,随着几个学员的通过,也启发了其他学员的思维,有的选择旋转过去,有的用舞蹈方式,有的用采摘方式……通过简单的游戏把学员认为不可能的事情,随着思维方式受到启发后变成了多种多样的可能,培训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这样的培训是他们从未体验过的,这种教学方法大大地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课后有的学员说她还有方法没有得到展示,表示出对培训的浓厚兴趣。

在分组讨论中,把学员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人数在10~12人为宜,最多不超过15人。要求学员根据现有条件,讨论怎样做才能进一步增加经济收入,时间为20分钟,各组要把讨论结果写在白纸上,并派代表进行说明。通过讨论大家得出,要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条件确定产业及规模、关注市场动态信息、确立特色产品、注重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诚信经营、有效宣传产品或服务、产销相结合等诸多方面来提高经济效益。在讨论的过程中,学员们集思广义,既受到启发,又得到收获。大家纷纷表示,以前只想着种养,很少想到怎样发展收入能更多。

以上只是参与式培训中的小片段。小片段带来了大思考,在农民教育培训中,县级农广教师作为一线人员,要思考在不同的培训环境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给学员营造一个气氛活跃、轻松学习的场所。使培训课程活起来、动起来、热起来,把学员在生产中积累的好经验、好方法挖掘出来。在培训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培训中要做到不批评学员的观点,保护学员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法能使学员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使培训内容更具说服力,使学员对知识的记忆更深刻,最终提高培训效果。

教学方法选择得当与否,直接决定着培训效果的好坏。但“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适应性,适应于特定的教学目的、教学对象、解决特定的问题,适合于不同风格的教师。因此,在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中,应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打破学科知识体系,对应农时季节和关键生产环节,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篇2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模式;个体化培训;心肺脑复苏技术

[中图分类号] R197.32;R605.9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7-013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DCA cycle management model with individualized training on the improvement of 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technology. Methods 20 cases of nurses work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1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these nurses were divided into PDCA circulation management model with individualized training group (united training group, n=10) and traditional training group (n=10)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methods,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group were given traditional training, while the united training group were given PDCA cycle management model with individualized training, then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relevant theoretical knowledge, 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ainin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raining(P0.05), the examination result of the united training group after trainin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group(P

[Key words] PDCA circulation management model;Individualized training;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technology

心肺X复苏技术(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technique,CPR)属于一项急救技术,对生命进行挽救,在心脏骤停的救治措施中最为有效,因此护士很有必要对CPR进行积极学习和有效掌握[1]。传统培训方法采用示范―自己练习―参加考试的形式,虽然在示范过程中重点阐述了护士常犯的错误,对准确的操作方法进行了规范,但是护士在考试时仍然会出错[2]。为了让护士对该项操作技术进行切实有效的掌握,本研究比较了PDCA循环管理模式配合个体化培训与传统培训对提高心肺脑复苏技术的作用,发现前者较后者具有显著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工作的护士20名,纳入标准:所有护士均为女性,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将无法有效配合研究的护士排除。依据培训方法将这些护士分为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个体化培训组(联合培训组,n=10)和传统培训组(n=10)两组。联合培训组护士年龄19~36岁,平均(23.3±3.0)岁;护龄0~16年,平均(3.0±1.2)年。在学历方面,1名护士为本科,6名护士为大专,3名护士为中专。传统培训组护士年龄20~36岁,平均(23.8±3.3)岁;护龄0~16年,平均(3.2±1.0)年。在学历方面,2例护士为本科,5名护士为大专,3名护士为中专。两组护士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传统培训组 传统培训组护士接受传统培训,应用带教组长统一示范―自己练习―参加考试这一传统模式,带教组长对规范的CRP操作进行示范,详细讲解所有分解动作,同时对护士的提问进行耐心解答,然后护士自行练习,随时向带教老师或带教组长提问有疑问的地方,带教组长完成实习前1周对护士进行统一考核。

1.2.2 联合培训组 联合培训组护士接受PDCA循环管理模式配合个体化培训,具体操作为:

1.2.2.1 PDCA循环管理模式 (1)计划阶段(Plan)。首先,对现状进行分析,将问题寻找出来。护士在校已经学习过CPR,但是在校只对徒手心肺脑复苏进行了学习,只在院外急救中适用,而医院采用的是徒手心肺脑复苏联合呼吸囊式心肺脑复苏的模式,护士对该操作进行学习的时间和临床实习时间之前的间隔较长,大部分护士已经将操作步骤过程基本甚至全部忘记。其次,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召集所有护士,带教组长及带教老师和护士一起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拟定出解决方案,拟定过程中严格依据护士共性问题,设定出护士训练结果应达到的目标;(2)实施阶段(Do)。首先,统一护士的操作手法。为了有效的避免一些原则性的错误,带教组长集中所有护士,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步骤示范,使护士深刻理解。其次,充分练习、逐个指导。督促护士充分练习,然后再其他护士面前示范,让其指出其中的错误,最后带教组长对其进行补充性指导。再次,找出关键动作领头人,让其带领其他护士进行小组练习,过程中仍然依据将操作错误找出来,对错误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避免方法--对错误进行更改--对效果进行检查--对效果进行总结的PDCA模式,如在一个护士发生某一动作错误时,相关动作领头人对其进行示范,督促其反复练习,直到完全掌握;(3)检验阶段(Check)。带教组长在护士进行1周的练习后召集所有护士对动作进行再次演示,详细记录错误操作并向护士反馈,督促其通过不断练习有效纠正自身错误;(4)应用阶段(Action)。带教组长对护士进行随机考核、统一评分,然后对考试中的失误原因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以小组的形式,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在此过程中严格依据讨论意见,之后将相关领头人组织起来对不合格原因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严格针对普遍、重复出现的错误项目,将下一个循环的监控焦点设定为拟定出的纠正、持续改进策略。

1.2.2.2 个体化培训 (1)成立个体化培训领导小组。成立培训领导小组,成员为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长及专科护士,负责对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教材进行制定、确定、选编,培训期间、培训前后考勤、考核等。本次培训的指导教材为《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脑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3];(2)培训。首先,制定科学培训内容。理论培训内容包括对急救成人生存链、基础生命支持技术(《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脑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重点内容进行主要讲解,对心肺脑复苏、气管插管及复苏药物应用等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阐述。其次,对心肺脑复苏、气管插管等的操作步骤进行分解,将其进一步详细讲述给护士。再次,组织护士,让其对新版心肺脑复苏的操作视频录像进行观看。操作培训内容包括球囊面罩给氧、心脏按压、简易呼吸器应用等。最后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法。应用集体授课的形式向护士讲解心肺脑复苏理论知识,然后带教老师和护士、护士和护士之间讨论互动。应用小组形式进行操作,指导过程中采用一对一的形式,操作示教及指导过程中采用智能型高级综合模拟人急救护理模拟;(3)制定严格的考核程序,考核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理论知识,另一部分为实践技能。相关医学研究表明[4],促进护士心肺脑复苏操作水平的显著提升,应该在培训后第一时间反馈信息,6周后再次考核。据此,领导小组成员组织评委团,完成培训后第一时间、6周分别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合格后将相关证书颁发给护士,使其持证上岗。

1.3 观察指标

培训前后分别对两组护士的出科考核成绩进行评定并详细记录。同时,对两组护士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统计。此外,对两组护士的心肺脑复苏结果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护士的出科考核成绩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两组护士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心肺脑复苏结果等计数资料采用率[n(%)]表示,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培训前后的出科考核成绩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护士培训后的出科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联合培训组护士的出科考核成绩显著高于传统培训组(P

2.2 两组护士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心肺脑复苏结果比较

联合培训组护士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率、心肺脑复苏成功率90.0%(9/10)、70.0%(7/10)均显著高于传统培训组[50.0%(5/10)、40.0%(4/10)](P

3 讨论

目前,我国还没有成熟的护士规范化培训发展。相关医学研究表明[5],很多医院在培训护士的过程中缺乏清晰的层次和突出的重点,缺乏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在不同的培训管理方法的作用下,各医院的培训效果必然会受到不同影响。规范化培训一方面在新从业的护士身上适用,另一方面也在具有一定护理经验的从业护士身上适用[6]。在生活及社会的影响下,护士缺乏充足的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缺乏足够快的知识更新速度。在旧思想、旧观念的影响下对新观念、新观点持排斥态度。同时,缺乏充足的操作规范化制度,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为之前缺乏有效的规范化培训,所有这些均极易成为护患纠纷的隐患[7]。在这种情况下,临床必须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从而促进护士素质及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升[8]。传统培训方法m然在示范过程中重点阐述了护士常犯错误,但并未针对性地纠正不同护士细节方面的不规范操作[9-12]。

个体化培训有效克服这一缺点,给予护士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使其对心肺脑复苏操作规范进行熟练掌握[13-15]。而PDCA教学法则具有系统性,计划阶段(P)对护士CRP操作熟悉程度进行分析,找出护士的共性问题,带教组长及带教老师共同讨论提出护士的共性问题解决方案,设定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的针对性、目的性更强;实施阶段(D)带教组长对标准、正规的CRP操作进行统一演示,同时将其和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使护士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训练过程中给予护士一对一的指导,为个体化教学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由较好操作的护士担任领头人示范关键动作,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检验阶段(C)带教组长在培训1周后对护士操作情况进行检验,为进一步加强练习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应用阶段(A)带教组长对护士进行随机考核、统一评分,对考试中的失误原因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以小组形式,能够为督促护士进一步练习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16-20]。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护士培训后的出科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联合培训组护士的出科考核成绩显著高于传统培训组(P

总之,PDCA循环管理模式配合个体化培训较传统培训更能有效提高护士的出科考核成绩、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率及心肺脑复苏成功率,从而有效提升护士的心肺脑复苏技术,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徐云香.不同培训方式对低年资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效果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32):6797.

[2] 方洁新,邵瑞芳,张英,等.运用PDCA 循环管理规范门诊重点部门护理工作[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75.

[3] Mary Fran Hazinski.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D].美国:美国心脏协会,2010.

[4] 吴菲,叶菲,代颖,等. 不同工作年限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15-17.

[5] 邓丽丽.在职护士继续教育规范化培训的构建[J].全科护理,2012,10(2A):339.

[6] 李玲,张枫,朱敏,等. 成功智力理论对临床护理教学的启示[J].当代护士,2012,11(10):155-156.

[7] 林海青. 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方法及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6):118.

[8] 陈柳红.多形式开展门诊护士急救护理技术训练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53):219.

[9] 王仕国,许必华,王建宁. PDCA 循环在医院门诊管理中的应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135):42-43.

[10] 郎玉玲,朱仁英,王莉莉. PDCA 循环在新任护士长角色转换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6A):1473-1474.

[11] 娄小平,苟建军,谭伟丽.门诊患者突发意外急救系统的构建及管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6):74-75.

[12] 郑文君. “心肺脑复苏术”仿真情景模拟教学设计“说课”[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0):120-121.

[13] 张庆东. 心肺脑复苏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7):16-18.

[14] Guillaume D,Matsuura TR.,Bartos JA.,et al. Sodium Nitroprusside-enhanc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facilitates intra-arrest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in a porcine model of prolonged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J].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5,43(4):849-855.

[15] Stefos KA,Nable JV.Implementation of a high-performance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protocol at a collegiate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program[J].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2016,64 (4):329-333.

[16] Dan Sebastian D,Natalia H,Theodor B,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medical students for train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J].Acta Medica Marisiensis,2016,62(2):202-204.

[17] Waninger KN, Goodbred A,Vanic K,et al. Adequate performanc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echniques during simulated cardiac arrest over and under protective equipment in football[J]. Clinical Journal of Sport Medicin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Canadian Academy of Sport Medicine,2014,24(4):280-283.

[18] Jiheum Park.Manikin-Integrated Digital Measuring system for assessment of infant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echniques[J].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 IEEE Journal of, 2014, 18 (5):1659-1667.

[19] Je Hyeok Oh,Chan Woong Kim,Sung Eun Kim, et al.One-handed chest compression technique for paediatric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dominant versus non-dominant hand[J].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 2015, 32 (7):544-546.

篇3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培训方法对新毕业护士的培训效果。方法对2003年一2005年度的5O名新毕业护士给予实施传统培训方法,设为对照组:2006年一2008年度的94名新毕业护士给予实施情境模拟和临床实践相结合规范化培训,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新毕业护士基础理论和护理技术操作成绩。结果观察组新毕业护士基础理论和护理技术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

护理基础理论和护理技术操作是每位新毕业护士必须尽快掌握的基本技能,其掌握的程度是否规范化可直接影响病人的舒适与康复Ir。然而,对于剐走出校门进入临床工作的新护士来说.如何使她们尽快完成从护生转变到护士的角色,掌握规范化护理技术操作,更好服务于临床,其关系到护理质量高低和护理队伍的建设,也是医院护理管理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本院是1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近年来不断增设新科室,新上岗护士也逐年增加,传统的培训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不理想,新护士不能很好地运用评判性思维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自2006年以来本院采用了情境模拟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规范化培训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3年一2005年度新毕业护士50名(设为对照组),2006年一2008年度新毕业护士94名(设为观察组)。其中男1名,女143名,年龄l9—25岁,平均(22.O0±3.O0)岁;学历:本科2名(1.39%),大专15名(10.42%),中专127名(88.19%)。两组在年龄、性别、学历等方面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即新毕业护士安排到各科室后,由各科室选择导师负责对新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再由各病区护士长和内外科总护士长负责抽查考核。

1.2.2观察组采用情境模拟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具体内容包括以下。

I.2.2.1成立培训指导小组医院成立新护士培训指导小组,挑选各科室护士长担任培训、考核工作成员(要求是由从事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多年.经验丰富.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扎实的护士长组成)。

1.2.2.2精心挑选导师先从各个科室挑选带教能力强,业务水平高,技术操作熟练的护师,经培训指导小组护士长培训及考核合格后再担任新毕业护士的带教老师。

1.2.2.3情景模拟培训指导小组护士长以情境模拟的形式,对新毕业护士进行独项考核评估(情境模拟是指针对具体病例,提出相关护理问题和护理问题中所涉及的技术操作,由受培训成员进行作答和操作)。

1.2.2.4临床实践新毕业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在各病区带教老师和护士长的指导下进行练习,然后再集中到培训指导小组培训、考核。在集中培训时先由1名新护士抽查24项操作中的1项护理操作,再由指导小组护士长示范点评1.2.3效果评价考核评分总分为100分.分别为评估病人及环境10分、核对医嘱及病人10分、告知病人及家属10分、准备病人及用物10分、实施操作及舒适护理40分、整理病床单元及用物10分、观察及记录病情及效果1O分。根据个人操作能力和作答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4-标准差(±s)表示,两种培训方法考核成绩比较采用f检验,检验水平仅=0.05。

2结果

两种培训方法护士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观察组考核成绩在评估、核对、告知、准备、实施与舒适护理、观察记录及综合评价方面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3讨论

3.1传统培训方法不足之处分析

传统培训方法是巾符科室导师负责培训指导临床实践及考核.病区护士长和内外科总护士长负责检查培训效果。该培训方法没有针对新护士的具体情况,采用具体病例实施全程的理论结合实践进行培训.有时只是针对某项护理操作进行考核。此种培训方法存在着以下问题:新毕业护士仪为操作而操作,无法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不能很好地运用评判性思维实施个体化护理。培训效果受到各科室导师带教能力强弱的影响,如果病区导师带教能力较强,那么新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就比较好;反之亦然。因内科系统护士由内科总护士长负责抽查考核,外科系统护士由外科总护士长负责抽查考核,使新护士在内外科轮转时出现护理技术操作手法不统一现象,从而影响其临床实践适应能力。

3.2情境模拟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训方法效果分析

3.2.1情境模拟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训法提高了新护士操作技能水平护理基础理论和护理技术操作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的基础护理操作是规范、熟练程度将直接影响其对护理质量的评价。研究发现,新护士1年内的理论考试合格率较高,而操作考试合格率较低,提示新护士不能有效地将理论联系实践。本院针对部分护士教育程度较低(中专护士占88.19%)及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的具体情况,我们在情景模拟与实践中给予新护士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培养新护士对操作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用“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及护理理论引导新护士如何进行评估病人,并在准备、实施操作过程中善于运用评判性思维.注重与病人之间的人际沟通,真正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由表1可见,在情境模拟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训过程中,新护士在护理操作技能考核中对评估、核对、告知、准备、实施、观察记录等项目的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传统培训法。

3.2.2情境模拟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训方法提高了新护士综合素质责任心是护士减少缺陷发生的基本保证。情景模拟和实践相结合培训方法是根据各项护理操作目的、要点、注意事项等进行提问,能帮助新护士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和记忆,使之善于运用评判性思维,能运用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为病人实施个体化护理,充分调动她们学习、工作积极性及增强责任心。人的素质是指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成为人的主体性品质.即人的品德.智力和审美等方面品质及其表现能力的系统整合。在情境模拟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过程中,我们重视新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其业务水平。因此,新护士能从病人的整体利益出发,根据个体不同需求采取最佳的护理方式为病人提供服务,并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观察病人病情,评估病人整个治疗过程实施护理措施效果的好坏,并能及时发现病人出现的新问题,及时给予处理。

3.2.3情境模拟与I临床实践相结合培训方法避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情境模拟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导师均是从各科室精心挑选出来,她们技术操作熟练,且经培训指导小组培训及考核合格后再担任新毕业护士的导师。而新护士在科内进行操作练习后再集中由指导组护士长统一培训及考核。这样,既不受导师带教能力强弱程度的影响,又可增强了新护上的临床技术操作水平,同时义统一了全院护理技术操作手法。

篇4

关键词:煤矿安全培训 模块式教学 现场实践教学 教学方法 创新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正处在资源整合重组加速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处在生产安全事故的“易发期”。自煤矿安全教育培训被列为国家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中七项主要任务之一后,安全培训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安全培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安全培训能够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使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促进安全生产的实现。

近年来,煤矿各单位积极组织员工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素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培训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方式、方法单一,手段不够灵活,制约了学员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束缚了学员创新能力的发展。现代煤矿企业安全培训要求在系统、全面地分析煤矿企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后,结合时代环境特点和个性需求,对现代煤矿企业安全教育的后续发展进行准确定位,突破发展的瓶颈,提升管理的水平[1-3]。

作为煤矿培训机构,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1]。中国矿业大学作为国内最重要的矿业高等学府和煤矿培训机构,立足提高培训质量,针对企业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从不同学员的需求出发,精心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培训质量,为矿业安全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培训需求,策划、开发培训项目,制定培训方案,使培训计划准确、可行、无误和针对性强。为了更好地提高安全技术培训质量,处理好教学活动中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必须在授课时选用适合煤矿安全培训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系其侧重点不同,而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具备驱动、受动、调控和保障的功能,才能有序、高效地运转,从而实现目标。“模块式教学法”和“现场实践教学法”即是其中常用的两种教学方法,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培训工作经验,浅谈现代煤矿企业安全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以及“模块式教学”和“现场实践教学”在创新煤矿安全培训教学方法中的作用。

1、现代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新特点和要求

现代安全教育培训采用的是对特定教育情景和实际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描述,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如文本图形与视频、动画、网络技术等多媒体手段结合使用,使用灵活,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效率。

1.1 以学员为主体,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煤矿企业安全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与学员之间的沟通,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尊重学员的兴趣和个性需求,结合企业产业特点与学员的专业特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安全教育主题和培训形式,创造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要建立教育反馈作用机制,及时、准确地掌握学员安全教育的具体效果,根据学员个性化的反馈信息对整体安全教育计划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1.2 以煤矿实际生产工作为基础

现代煤矿企业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要以煤矿企业的生产实际为基础,一切从现场生产实际出发,从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出发。安排的安全教育培训内容要与实际的安全生产密切结合,并且还应根据学员的文化程度、技能等级、岗位分类和所担负的工作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

1.3 以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中心

在创建创新型社会的宏观形势下,煤矿企业安全教育不仅要在观念上进行创新,而且要求加大对煤矿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内容与传播手段进行创新及投入。同时应注意形式的多变、新颖,结合现有的安全教育方法,从实践中挖掘创新,并鼓励学员自主创新,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1.4 以长期性、系统性的职业化安全教育为目标

各企业应针对自身的不同情况制定出系统的、有效的培训计划,既要有总体目标,又要有阶段性目标,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易实施、能考核。通过各种人性化的手段,来引导员工由被动地接受管理,到主动地承担责任、投入工作的转变,将成为现代煤矿企业安全教育的新目标。

2、模块式教学在煤矿安全培训中的应用

模块式教学就是将知识点按其包含内容不同,划分成一个一个模块,通过对每一个分支模块的学习,最后综合起来掌握整个知识点[3]。

2.1 模块式教学的优点

模块式教学关键在于系统的分解,把知识结构像积木一样可进行不同组合。与传统的培训模式相比较,它具有教学灵活性和应用性、针对性强的特点。无论在学制、专业设置上,还是在教学手段等方面较灵活。比如,一个学员,只要掌握了几个基本的模块,就能去工作。今后,如果他还想要进一步发展,可以再来学习其它的模块。因此,对于时间短、学习时间不连贯的煤矿安全培训,模块式教学有利于学员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2.2 模块式教学的效果

为了检验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对前期参加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的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将模块式教学方法与以往按章节顺序来讲授的传统方法进行比较,其中80%的人认同模块式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10%的人认同传统教学优于模块式教学方法,10%的人认为两者没有太大差别。同时问卷调查了赞同的原因与反对的原因,其中赞同原因中100%人员选择此种教学方法在时间机动性上优越于传统教学,90%的人认为此种方法理解上优越于传统教学,90%的人认为此种方法记忆上优越于传统教学。

3、现场实践教学在煤矿安全培训中的应用

煤矿安全培训的现场实践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煤矿安全培训方式的反思与重构,是一种全新的培训理念。该模式是现代成人培训模式,是基于能力的、行动学习培训模式,是将煤矿行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实际相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4]。

以现场为中心的煤矿安全培训模式的特点:(1)以生产班组为主体。以现场为中心煤矿安全培训模式进一步强调以团队为主体,强调培训是团队学习,培训的主体不是孤立的职工,而是要综合考量团队整体,要求每位学员必须具备适应整体、服务整体和改进整体的能力。(2)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现场是实际问题萌芽的地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离不开现场。以现场为中心煤矿安全培训模式强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围绕生产实际问题,师生互动,共同探讨,以期解决问题或获得解决问题的启发与思路的过程。(3)以经验共享为基础。以现场为中心煤矿安全培训模式强调团队成员经验共享为基础,为学员之间、师生之间提供了现场经验交流、观摩和互动的平台,借助教师的合理组织、启发和诱导,从而激活学员的“内部学习资源”,实现经验共享。通过培训教学资料的长期积累,从而使整个企业和煤炭行业受益。

中国矿业大学具有较为完备和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设施,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煤矿瓦斯治理)和其他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在安全培训过程中,安排学员在实验室进行现场一体化教学,将课堂讲授与现场示范相结合,使学员了解设备,同时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通过现场观察演示、步骤模仿和亲自操作等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校现已与二十多家单位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如徐州矿业集团庞庄矿、张小楼矿、旗山矿、枣庄中泰矿业集团的朝阳矿、兖矿集团的鲍店煤矿等。培训学员可在校外实习基地结合所学专题对各种矿井进行了全方位的实地考察,同时,我们聘请各矿业集团负责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专家领导为兼职教授,给学员介绍煤矿相关的开采技术条件、主要灾害事故隐患和各种针对性措施,把可能存在的主要灾害事故隐患列为安全培训的重点内容。同时,教师、学员会同煤矿技术人员直接深入到工作面,熟悉煤矿所使用设备的原理、结构、操作、维修以及事故预防等系列常识,然后有针对性地为学员讲解他们每天使用的设备。实习单位指导人员和相关设施较好地满足了学员各种专题的实践教学需求,学员全面系统地了解井下的各类支护以及各种工作面煤层内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质防治水等煤矿主体专业,全面了解煤炭生产的全过程,深化了对所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保证了培训的实用性。

4、结语

总之,煤矿安全培训不同于行业和技能培训,多半是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流程规范等,学员大都是以求新、实用为知识取向,因此煤矿的安全教育培训不能永久地保持一定模式长期不变,应该与时俱进、及时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同时要围绕学员的工作任务和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我们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敏锐性和观念上的创新意识,创新项目特色,形成品牌优势,充分体现安全培训“以人为本,创新培训”的新理念,积极推进煤矿培训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5],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为煤矿安全生产打好坚实的基础和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凤琴,孙光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煤矿安全培训质量[J].教学研究,2010,8:28-29.

[2]陈仲元,杨瑾.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进——以中国矿业大学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教学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03-107.

[3]于红,孙光中.模块式教学在煤矿安全培训中的应用[J].职业培训,2011,3:93-94.

篇5

【关键词】护生;入科前;操作;参与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94-02

临床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护生的目标就是培养实用性人才,临床基本技能是每个护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实践能力[1]。为了使护生尽快掌握各项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并能够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提高实践技巧,我院进行了技术操作教学培训改革,摸索出了适用于护理实习学生的培训方法,通过护理部统一集中培训,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护理技术操作,提高了培训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2007级和2008级在我院实习的同一院校的护生分为两组,2007级为对照组(66名),2008级为实验组(68名)。男10名,女124名,平均年龄17+1.15岁。两组学生年龄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平均成绩经t检验、基础文化差别、性别经卡方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线资料均衡性良好。

1.2 方法

1.2.1 制订培训计划 列出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内容,合理分配时间,包括:六步洗手法,无菌技术,生命体征的测量,铺床法,口腔护理,鼻饲,静脉输液,穿脱隔离衣,注射法,静脉采血,导尿,灌肠,2010版心肺复苏术。

1.2.2 带教老师的要求 选择品学兼优,具有事业心、责任心强,乐于奉献,业务水平较高和护理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好的高年资主管护师,担任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教师,各位教师分别承担2~3项护理技术操作内容。

1.2.3 培训方法 实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种教学方法的授课教师、考核标准、评价形式相同,授课方法不同。提前把操作培训项目表分发给实,由组长通知组员做好预习工作。

参与式教学法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示教-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的方法,突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技能训练室教师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进行操作演示,每完成一项后,由每位护生指出该同学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容易出错的步骤,教师补充,而后讲授考核程序和模式后,再抽取一名学生按照技术操作考核标准从评估到评价完整演示一遍,使学生掌握整个操作流程,提出问题,最后护生练习,教师进行指导。每堂课程结束后教师简明回顾重点内容,有指导性评价,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并有所发现。在评价护生的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指出,正确引导,对个别出现的问题,引导讨论,在讨论中让他们拓宽知识面,提高知识层次。

对照组由教师按照技术操作考核标准从评估到评价完整演示一遍,并讲授考核程序和模式。演示后学生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1.2.4 评价工具

1.2.4.1 考核分数:均数±标准差。

1.2.4.2 带教老师对学生操作技术满意度评价量表:自行设计量表,该量表经过三位专家进行内容审核后使用。共6个维度,分别是仪表、操作前准备(包括评估)、操作过程、操作后(包括用物处理、记录等内容)、理论提问、整个操作流程的熟练程度,每项分为三级评分,即满意、一般、不满意,分别赋值3、2、1分,得分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

1.2.5 资料收集方法

1.2.5.1 带教老师:学生入科4周后,第5周现场发放“带教老师对护生操作技术满意度评价量表”,回顾其入科后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实操情况,讲明每项内容及填表方法。当场填写,当时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134份,回收134份,回收率为100%。

1.2.5.2 护生:集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由授课教师按照《北京市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试行版)进行考核。

1.2.6 统计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学分析。考核成绩用均数±标准差;满意度评价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两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见表1,带教老师对学生操作技术满意度评价见表2

实验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90.29+6.27;对照组操作考核成绩84.70+7.85。经统计学检验,2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传统的护理技能操作培训方法,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听,教学关系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做、你看,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2],并且讲课时间稍长注意力难以集中,超过30分钟后,注意力下降。一般在教师讲授开始10-15分钟后,学生注意力会很快下降[3]。此种培训方法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主,教师认为哪里是操作中的难点便会重点讲解,容易忽视学生所真正需要的环节。教师演示完成后护生自己练习,缺少紧张感、压力感和主动性,存在练好练坏一个样的心理,护生的护理技能得不到锻炼与提高。

3.2 参与式教学是近几年国内外所倡导的一种旨在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新型教学方式[4]。在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培训中,对护生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单向传授知识教学模式,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3.3 参与式教学法在对护生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中具有以下优点:

3.3.1 加深护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表现性。护生对演示的同学提出问题,给其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发挥他们的主动作用并引导积极参与到培训中。

3.3.2 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操作中的难点,从而重点指导。

3.3.3 减轻了传统教学的倦怠感。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学生每演示完一项操作后,有护生和教师的点评互动,使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既减轻了护生的倦怠感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3.3.4 有利于护生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心,拓宽知识面。护生主体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创造更新和表现自我的机会,显示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发挥了个人应有的作用,体现了个人的价值,从而增强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的信心。

3.3.5 减轻授课教师连续讲课时出现的发声困难和声音嘶哑等不适感。教师与护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们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有间断讲话的时间,得到短暂的休息,减轻不适感,受到教师的欢迎。

总之,我院在对护生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步骤和方法,调动了护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表现性,提高了培训效果和自信心,使教师和患者满意,值得在临床培训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海萍,张敏.护理操作技能集中训练的教学实践.家庭护士,2006(19):49-50.

[2] 陈安宁.对“参与式”教学的一点思考[J].滁州师专学报,2003,5(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