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行政学的特点范文

行政学的特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4-09 14:33: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行政学的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行政学的特点

篇1

和难以命名“公共行政学”这门学科一样,关于这门学科的含义也无法得到明确的答案,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难以平衡公共行政学中效率和公平问题的关系。尽管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证实效率和公平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共通之处,但它们之间存在的矛盾确实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我们常常顾此失彼,无法达到平衡。这样一对矛盾的存在注定了使得公共行政学无法建立统一的理论内涵。但不同国家的不同学者关于“公共行政学”的内涵这一问题,都提出了自己意见。例如,美国著名的公共行政学学者戴维•H•罗森布鲁姆就是从管理的途径、政治的途径和法律的途径三个方面来理解公共行政学的内涵的。这是他在经典著作《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的观点,也代表了他关于这个问题的主要观点,这既是对公共行政学这一学科的整体认知,也是对其无法融合统一的遗憾。而我国学者竺乾威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研究公共行政学的含义。他认为,美国学术界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存在着两条主线,一条是追求效率至上的管理主义学派,一条是追求公正的主义流派,这两种学派呈现出两种完全相反的研究视角,成为美国学术界的主流。

二、公共行政学的特点

关于公共行政学的特点这一问题,无法做出明确的回答,正如其名称和内涵无法定义一样。这使得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处于一种不确定的尴尬地步,但公共行政学作为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学科,还是具有某些特点。下面就从公共行政学借鉴的理论基础来谈一谈公共行政学的特点。公共理论学借鉴的第一部理论基础是1865年冯•史坦因所作的《行政学》。但为什么学术界不将这第一本著作作为公共行政学的开端,而是将威尔逊作为公共行政学的创始人呢?原因在于冯•史坦因是从法律的角度来阐述公共行政的,而不是现如今大家公认的角度来理解。所以,一定程度上,《行政学》更是一部法律著作,而非行政学著作。但是冯•史坦因的著作在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史上还是占据重要地位。后续的学者在进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时,大多是以《行政学》中的理论为支撑。如威尔逊在论证公共行政学的必要性时,大量引用了冯的研究成果;泰勒在创立科学管理理论时,其中也充斥着管理学的思想。以上这些都是法律在公共行政学中的渗透,可见,冯的《行政学》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公共行政学所借鉴的第二个理论基础则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如今的公共行政学的论著里,我们会发现其中充斥着大量经济学的影子,我们也很难避开经济学的思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者们更愿意用经济学的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思想体系,许多经济学的理论被引入到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当中,比如政府失灵理论等。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此学派完全用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政治过程,丧失了公共行政学的本来面目,因此,这一学派被称为“官僚经济学派”。另一方面则是经济学家开始扩展自己的经济学的研究理论,将经济学的理论进军到公共行政学的研究领域。这一方面的代表则是新制度经济学派,他们的行为使得经济学在公共行政学中占有了主动性和话语权,渐渐地,公共行政学成为了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三、公共行政学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篇2

【摘 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实证研究显示:“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更趋于多元、理性和务实,但同时存在功利性取向;在学习方面存在较多困扰,突出表现在学习动力不足、方法不得当、效率不高三个方面;在处理人际矛盾的技巧上存在一定困扰;恋爱动机健康,性观念日趋开放;自我悦纳程度较高,性格乐观;社会公众应以发展的眼光和理念观察理解“90后”,从发展的角度引导“90后”。

【关键词】 西农;“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健康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以后,“90后”群体以主体的方式步入大学校园,同时意味着高校教育者的思想理念、教育方式以及引导策略等将受到全面的挑战。当前对“90后”大学生的评价,褒贬不一,且总体贬多于褒,多为成人经验建构的结果,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90后”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的特征刚刚显露,值得研究的空白很多,因此,任何随意的标签、定义,都是武断而轻率地结论。

“90后”大学生与前几代青少年相比,是成长环境最优越的一代,他们出生、成长在信息时代,享受着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形成了新一代大学生独特的精神形象、价值认同和生活方式,因此,评价“90后”的视角、立场也应有所改变,关注“90后”大学生发展,了解“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研究“90后”大学生引导策略,已成为各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当务之急。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于2010年10月-2013年12月开展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思想动态滚动调查”。调查以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所用问卷采用量表式测量方法,在内容设计上分四个维度,包括思想道德、学习、人际交往与恋爱、心理健康等。调查对象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级-2013级全体本科生,出生日期主要集中在1991年-1995年,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哲、史、医、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参与调查的学生共计20312人,占学生总数的92.3%,问卷有效率为96.2%。调查所得数据通过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三、调查结果

1、“90后”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的价值观更趋于多元、理性和务实,但同时存在功利性取向;“知行脱节”现象较为普遍

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普遍关注政治,政治立场坚定;他们拥护党的领导,对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充满信心;道德观清晰,思想活跃;关注和参与社会事件热情高,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83.7%的学生 表示“会积极争取入党”,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观点,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横向比较和同一年级的纵向对比中发现,持“支持或基本支持”的比例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

价值观方面的调查显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人格是否高尚”、“能否干出一番事业”和“生活的舒适和安逸”四个方面成为大学生评判自身价值的最主要的取决因素;在入党动机方面,2010级以后,“追求理想和信念”的学生比例最高,其次是“增强就业竞争力或谋求仕途发展”。这些数据显示,“9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更加理性和务实,同时也明显存在功利性取向。

“知行不一”现象客观存在,认知与实践的矛盾突出。例如,高达99.3%的学生认为“诚信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优秀品质”,而在“考试作弊的”态度中,却仅有65%左右的学生表示,自己对作弊现象“反感,从不作弊”,另有41.3%的学生“为了达到一些目的,会动摇讲诚信的信念”。

2、“90后”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较多困扰,突出表现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得当”和“学习效率不高”三大方面

连续四年的数据显示,不同年级大学生面临的最大困扰均为学习困扰,这种现象,在大一期间尤为突出。例如,37.3%的学生的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64.4%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后,自己在学习上“有点懈怠”或 “很懈怠”(以2013级学生为例),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加强;又如,大一期间认为自己“学习方法得当”的学生比例为46.7%,大二期间下降至40.5%,大三期间为69.2%,直到大四毕业,仍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大学期间“未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以2010级学生为例);更有69.8%的大学生认为“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全校平均)。

3、“90后“大学生对人际关系有清晰的认识,但在处理人际矛盾的技巧上存在一定困扰;恋爱动机健康,能以积极、正向的态度面对恋爱;性观念日趋开放,但缺乏必要的性保健知识

数据显示,99.5%的学生认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择友的角度呈现多元化,最注重朋友的内在素质和涵养,四个年级的学生择友最看重的三个方面为“道德品质”、“性格”和“处事作风”; 60.8%的新生“能换位思考,主动找对方化解矛盾”;34.7%的新生会“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待产生的问题”,但同时只有47%的学生表示自己“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好”,72.6%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60.5%的学生喜欢一个人的原因为“被对方的某些优点所吸引”,选择男女朋友最看重的依次是人品、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内在素质;在大一时期即有过恋爱经历的学生比例为42.9%,而大四学生比例则上升到66.1%;明确反对“婚前同居”的学生比例逐年下降,而了解相关的性保健如“怀孕”、“避孕”等知识的学生比例不足一半。

4、“90后”大学生有积极的心理感受和较高的自我满意度;同学朋友等同龄人是“90后”最信任和影响最大的群体;面对心理困扰会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式;大一期间适应不良的现象普遍存在

90.6%的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有信心应对可能面临的各种困难”,91.2%的学生对自己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65.9%的学生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是其“大学同学或朋友”,遭遇各类困扰时求助的首选对象是同龄人,其比例为远高于“辅导员、班主任”、“父母等家庭成员”和“任课教师”等;94.3%的学生认为心理咨询是一种积极的解决心理困扰的办法,在大学期间,约有10.8%的学生有过心理咨询的经历,1.1%的学生有过3次及以上的咨询,另有5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在大学期间“大幅提升”;44.6%的学生认为“有所提升”;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未能及时树立大学新目标,“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是大一新生普遍面临的问题,大一学生最希望得到师长的支持和指导。

四、结论与讨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思想行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学习、人际、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尽管他们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不成熟之处,但并不能改变其核心特征:“90后”大学生,属于健康成长、积极发展的一代青少年。

1、“90后”大学生认同主流价值,但价值观更加多元,思想更为自由

针对网络和媒体宣扬的少数“90后”大学生争议性事件,社会主流文化对“90后”大学生的批评和质疑从未间断,研究结果证实: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具有国家意识,认同社会主流价值。“90后”大学生是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一代人,他们的成长历程与中国崛起的过程相互交叠,对国家有较强的认同感;同时,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平台,他们享受了比中国以往任何一代人都要丰富的物质、精神文化,从而形成了更加多元和矛盾的价值认同和生活方式,展现出个性独立、崇尚自我的精神形象,而这些,与社会公众对“90后”的角色期望出现了差异,导致一些社会公众对“90后”大学生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

2、“90后”大学生观念更开放,个性更独立,行为更自主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90后”大学生接受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更加广阔,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远远超过上几代人,调查显示,68.7%的大学生平时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为“上网”,传统的家庭和校园教育只是他们了解社会诸多方式中的一种,他们可以更加主动的猎取海量信息,并自由的进行甄别和判断,对各种问题有着自己的理解方式和评判标准,认识和思考问题也越来越具有批判精神;同时,“90后”大学生的家长多为“60后”甚至“70后”,他们为子女营造了相对更加开明和自由的成长环境,在整体比较宽松的社会氛围里,造就了“90后”大学生更加独立的个性特点,更为自主的行为方式。

3、“90后”大学生自我悦纳程度较高,性格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

他们普遍对自我的满意度较高,拥有更积极的心理感受,这与他们所成长的环境是紧密相连的。“90后”大学生成长的大背景,是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形象和地位极大提升等诸多积极的社会环境,他们拥有更多更优质的教育机会,“90后”大学生拥有更为健康、稳定、快乐的成长条件,在物质和亲情上,他们都获得了较高的满足度和关注度,使得他们普遍幸福感较强,无论是对自身能力还是自我价值,均表现出较高的自信。

我们不能忽略“90后”大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无论是心理成长还是人格完善都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对于“90后”大学生呈现的各种问题,可以用“发展”这一概念充分解释,是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要发展就一定会有矛盾,有矛盾就必定会有问题,如调查中反映的“知行脱节”、“学业的困惑”、“适应不良”以及“人际和恋爱的困扰”,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观察和“90后”,用发展的理念去理解“90后”,从发展的角度来引导“90后”,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人生的关键时期;更应该放大到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解读“90后”,他们才是未来的引领者,“90后”大学生,也终将与“80后”、“70后”大学生一样,被大众所认可,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万美容,曾兰.“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8.

[2] 王丽君.“90后”大学生价值观状况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2.

[3] 潘红霞.“90后”大学生道德认同现状与应对举措[J].中国青年研究,2014.6.

篇3

一、制度层面

中国古代社会阶层的纵向流动方面,中国人的机会要比日本多。先秦时代的 “客卿”“食客”传统,汉朝的“举孝廉”制度和到了隋朝诞生的“科举制”使出身寒门的文人们也能够通过读书通过文学进入统治阶层,他们政治生涯的跌宕起伏也为他们的政治文学提供了绝佳的素材。一方面使得在统治阶层中出现了既掌握权力,有掌握文学的士大夫阶层,他们在日常的文学实践当中,注重文学的政治功能,倡导“文以载道”,在文学中承载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另一方面,底层的民众和文人有了创作文学以及寄政治于文学的精神动力,对国家、对政治的关心成为了他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学而优则仕”能够成为现实,文学和政治的目标指向最终一致。

而日本一只沿袭的是世袭制的政治制度,普通人没有上升到上层的机会。在《菊与刀》中,这样写道:“不过,日本从一开始就未能复制中国那种无等级的社会组织,日本所采纳的官位制,在中国是授给那些经过科举考试合格的行政官员的;在日本却授给世袭贵族和封建领主。”在隋唐时代,以圣德太子和小野妹子为代表,日本统治阶层从中国学习了很多治国理念。并在645年推行了大化改新,但是大化改新的焦点却在于中国完备而严格的律令制度,日本通过这些制度建立了封建的集权制度和严格划分良贱的身份制,将社会阶层进一步固化。并且将中国的宦官制度和科举制度严格排除在外。作为日本古代文学创作者的宫廷女官、隐士、平民等也就没有了通过文学创作上升的机会,他们关注的焦点也就不是国家政治而是身边的风花雪月和个人内心丰富的情感。而掌握文学的没落贵族阶层也随着军人掌政也失去了谈论政治的权利。

二、思想层面

两国在思想方面也有不同,首先表现在对于“政治”的态度上。

天是中华文化信仰的核心,是世间应该存在的规律,这种规律体现在道德、伦理等很多方面,是任何人都不能违背的,更有“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说法。所以中国人对于政治和皇没有将其神化,而将其置于“天”这个最高概念之下。而且中国古代由于科举制等等制度存在,社会阶层和社会等级并不森严,有着传统儒家“兼济天下”的宽广胸怀的文人们也就会为了“天”和人民大众创作政治文学来抨击时政、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而日本的情况却不相同,日本人认为天皇是神,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在叶渭渠先生的《日本文化通史》中讲到:“古代日本人认为日本是神国,日本人是神的后裔,日本民族是天孙的民族,而崇拜太阳神的御子孙,即时作为先祖的皇帝――天皇。……日本人向来也有一个迷信,以为他们的国体,他们的民族,是世界上哪里都找不出来的,是神造的。天皇就是神的直系子孙,所以能够‘万世一系天壤无穷’……”所以在日本人心中,天皇是被神化了的,国家也被神化,作为维系国家运转体制的政治也就被神化了。谈论政治也就侵犯了国家和天皇的绝对权威,这在日本人的文化中是不会出现的。文学也就有了脱政治性的倾向。

这种思想的区别,也就导致了中日两国文人对于文学的“功能”的不同看法,从而导致对于文学的“焦点”的不同看法。在中国文人看来,文学具有很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而且主张“诗言情,诗言志”评论“王政之得失”。但是日本人却将文学的功能定义为单纯地表达内心感受,追求艺术至上。如《古今和歌集》表现出了一种优美纤细、含蓄优雅的歌风,对于形成日本传统审美意识起了重要作用。编者纪贯之在序中强调,和歌是人的心灵与情感的产物,其社会功效是“动天地,感鬼神,化人伦,和夫妇”。从和歌的阶段开始日本人就将文学的焦点放在了自然的风景、情绪的波澜这些细微的事物上面。这种审美意识是与政治格格不入的,也就形成了日本文学的“脱政治性”这一显著特点。

除此之外,在对待外来文化的处理方面,日本的统治阶层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统治而删除掉很多部分。如同第一点中提到日本没有引进中国的科举制度一样。儒家主张爱民的思想和中国的政治纷争以及吟咏政治的汉诗等等都被排除在外。日本的文学也就随之保持了某种相对的“独立性”,它的“脱政治性”也就作为“独立性”的重要一方面得到了保留。

三、结论

综上所述,日本文学在“脱政治性”这一点上,与中国文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不仅包括官吏选拔制度等等社会制度层面上的原因,在政治思想“天至上”和“天皇至上”的不同,社会理想上“兼济天下”和“各安其分”的不同,文学作用与焦点的“诗言志”和“动天地,感鬼神”的不同等等,都是中日两国文学在“脱政治性”这一点上不同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著,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

[2] 叶渭渠,唐月梅著.《日本文学史.古代卷》[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

[3] (美) 鲁思・本尼迪克特著.胡新梅译,《菊与刀》[M].北京:中华书局,2014.

篇4

从单维度转向多维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谈谈十六大以来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了哪些成就。

高小平:概括地说,行政管理学研究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基础理论的创新,加强了对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完善行政管理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二是政府管理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大了行政改革、应急管理、社会管理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为推进政府改革、提高行政能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作出了贡献。三是行政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创新,更加重视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为政府引入绩效管理、目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管理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咨询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报》: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的成就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取得的?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高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发展历程,可以从改革和创新两个维度来分析,并划分为两大阶段。从1978年到2002年,是以改革为引领、创新蕴涵其中的时期,重点放在改革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职能和组织结构;2002年之后,进入到改革和创新并重、创新引领的时期,重点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转变职能,创新行政流程、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WWW.133229.COm近十年正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开始期,或者说是两个阶段的转换期。我们分析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的成果不能离开这个背景。

通过回顾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行政管理学从研究改革为主向改革与创新并举发展,从研究实践为主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发展,从通过个别问题的拓延性研究为主向系统化研究指导下的对策研究为主发展。行政管理学研究从以往的单维度研究(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向多维度、全景式、精细化研究,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大体系相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语境中建立行政管理研究的新坐标。

借鉴国际成果 打造中国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行政管理学发展进程中,国际学术流派和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

高小平:对。人类关于管理和治理的研究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其知识体系呈现交叉性、辐射性和融合性。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得益于学科的分化整合过程与国际化“生态”的有机结合。行政管理学是综合性学科,科际整合特征比较明显,研究行政管理学必须研究行政生态,即行政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以及学科生态,才能获得“生态动力”。

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借鉴国际上的研究成果。国内多家学术研究机构和学者翻译了一大批国外行政管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教材,向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介绍西方行政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举办或参加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从2005年至今,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发起,电子科技大学与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共同主办的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连续举办了五届。

与此同时,我国学者注重行政管理学的中国化,打造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其在学科和理论上的影响力已超越了行政管理学自身的范围,成为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把行政管理学科的基础打造得更加牢固,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者不断加强对行政管理基础理论和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展开了行政哲学、行政方法论、公共性思想、行政战略、行政伦理等内容的思考,十分关注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对现代化的意义。2003年4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与南京财经大学联合召开“全国行政哲学研讨会”, 此后每年或两年召开一次行政哲学研讨会,聚集了国内行政哲学研究的力量,涌现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论文,深化了对行政哲学本身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这对于运用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去研究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行政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行政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建立学术理性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为政府管理改革建言献策

《中国社会科学报》: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请您谈谈这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研究是如何为政府改进行政管理发挥作用的。

篇5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脑肿瘤、一过性脑血管痉挛等。目前临床上的辅助检查手段较多,有CT、合磁共振,其应用较广泛、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但CT和合磁共振检查对脑血管意外症的早期病变的诊断效果差,为弥补其不足,开拓新的检查方式,我院自1997年12月引进了一台红外热像检查仪。自开展工作至今,我们对156例脑梗塞病人及102例一过性脑血管痉挛病人进行了红外热像检查,试图探讨此两种疾病的红外热像特点。

1 一般资料

我们把258例病人分成两组,第一组为脑梗塞病人156例,其中男性94例,年龄在46~83岁平均年龄64.5岁;女性62例,年龄在40~81岁,平均年龄60.5岁,这些病人全部做过CT检查。经临床确认为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脑梗塞。

第二组为一过性脑血管痉挛病人102例,其中男性56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1岁;女性46例,年龄在33~80岁,平均年龄56.5岁,这些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头晕、血压不稳、肢体末端麻木、半身无力、或有一过性偏瘫等。

以上两组病例全部用我室同一台红外热像仪检查,该热像仪分辨率为0.01℃,摄像时的窗口温差12.8℃,全部经电脑处理,彩色显像、彩色喷墨式打印。

病人全部取端坐位,额及前颞区外露无头发遮挡。在常温下检查,仪器与被测试者距离在2米左右、头部正对镜头先调焦距,然后取像存储及图像处理。常规描述每例病人的头部病变低温区部位、形态、测量病变低温区的最低温度和与周边的温度差,把两组病例加以对比分析。

2 结果

脑梗塞的病人:最低温度29.55℃~41.05℃平均35.30℃与周边温差在0.05℃~0.7℃平均在0.38℃一过性脑血管痉挛病人最低温度23.40℃~34.20℃平均在28.80℃与周边温差在0.25℃~1.45℃平均0.85℃。

3 讨论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看出脑梗塞病人与一过性脑血管痉挛病人的病变区平均温度高6.50℃,而平均温差低0.48℃。此种现象说明脑梗塞病人虽已形成梗塞灶,但由于病灶周围血管侧支循环的建立使病变区在红外热成像中温差显示不很大。而脑血管痉挛病人、脑供血一时极差,使病变区与周边温差较大。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红外热像检查对脑部疾病,特别是对脑血管痉挛症的诊断有特殊的意义,它可以弥补脑血管痉挛症无辅助检查的缺陷,区别脑梗塞和脑血管痉挛,为临床预防脑梗塞症的发生提供依据。使脑血管痉挛症的患者得到积极的治疗。以降低脑梗塞的发生率。

篇6

【关键词】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诊断;治疗;原则

有关的临床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诱发胰腺炎特别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因素,在近些年来高脂血症与胰腺炎之间的作用关系已经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重点[1]。我院及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在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共收治高脂血性胰腺炎患者58例,现将其具体临床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的58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18-63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50±0.24周岁。研究中的58例患者其血脂水平均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增高的态势,而根据相关诊断标准诊断:此58例患者均为急性胰腺炎而且均是首次发病。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胰腺CT检查、和化验检查,我们排除胆道方面疾病、外伤以及高钙血症等病的影响,将58例患者所患有的疾病诊断为高脂血症疾病引发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本次研究的患者大都有既往的高脂血症病史。

1.2 诊断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的首发症状为腹胀、腹痛, 有32例患者伴随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有11例患者伴随有腹膜炎方面症状(主要以腹部的中部、上部为主),有51例患者表现为发烧(患者的体温在38. 5-39. 3℃之间),而在血常规检查方面患者机体内的白细胞平均计数均大于1.3×109/L。而CT检查的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肝脏都有明显的脂肪浸染现象。患者是在从发病后的2h-30d之间的时间范围内接受入院诊断、检查的。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有关的CT检查、尿淀粉酶以及血清的检测表明:在所有患者中:被诊断为重型高脂血性(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有24例,而另外的34例患者则被诊断为轻型的高脂血性胰腺炎。根据APACHE II的评分体系对其评分的结果显示:大于8分的患者有41例, 得分在9分-16分的患者有8例, 得分在17 分-24分之间的患者有6例,得分大于24分的患者仅有3例。

1.3 关于血脂方面的检测结果

根据有关血脂方面诊断标准:TG水平大于1.7mmol/L、总胆固醇大于5.2mmol/L的在临床上均被定位为血脂升高。均诊断,58例患者在血脂方面检查的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TG水平均有所提高。而对相关体测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非参数检验的结果表明,患者的血脂浓度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研究中的58例患者的总胆固醇升高的趋势却不是十分明显。

2. 治疗及结果

本次研究中对于此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所有的患者在接受本院的治疗后都予以禁食,胃肠部位的减压、抑酸、营养支持等。通过2次/d的灌肠用以减轻腹胀;实时的观测患者生命体征、水电解质方面的情况;以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10%的葡萄糖酸钙补充。运用抗生素和低分子肝素分别进行抗感染和降血脂并用加入了30mL丹参的生理盐水来进行静脉滴注用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而对于病症比较严重的患者以及经上述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则转为手术引流加以治疗。

在本次研究中的58例的高脂血性的胰腺炎患者中,有47例的患者进行了非手术治疗, 而有11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手术引流);有54例患者的胰腺炎疾病得以治愈,治愈率为93.10%;;其中有2例患者因为治疗无效(主要是腹腔感染的原因)而导致死亡而死亡病例均系重型胰腺炎患者。

3 讨 论

可以说,高脂血症是急性胰腺炎是互为因果关系的,一般在临床上,TG水平大于 1 000 -2 000mg /L的时候就可能直接的引起急性胰腺炎。由此可见,对于TG水平的控制对于预防和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重要作用。根据经验我们可以认为:在排除了其他病因致病的可能性后,如果急性胰腺炎患者其TG水平大于11. 3mmol/L, 而同时CT检查结果显示其患有脂肪肝,那么就可以将这类患者诊断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其临床特点是为:发病多较急剧为一旦治疗不及时就极易转化为SAP;其并发症以腹膜后感染以及出血等为主; 患者的胰腺和胰周组织的坏死、渗液表现都较严重[2]。

对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患者的治疗,我们认为应该非手术治疗为主,而在非手术治疗无法解决或者治疗无效的前提下可以转为手术引流治疗,这就是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

总之,对于此类疾病的患者应该实时观测其血脂水平,及时的给予适当的处理,而对于必须进行手术的患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手术时机。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 R512.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5-0066-02

针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先采用肝活检来评估肝组织的病变程度[1],然后再确定能否进行抗病毒治疗。因此回顾性分析209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临床上与肝组织学病变有关的无创诊断指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9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118例,女91例,年龄10~58岁,平均(33.2±6.5)岁。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诊断标准且排除合并其他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以及其他疾病[2]。所有患者肝组织学检查皆有肝炎病变,同时未接受抗肝纤维化或抗病毒治疗。

1.2 方法

1.2.1 实验室检查 于肝活检前一周内,患者应接受以下检查:血常规、HBV血清学标志物、生物化学检查、甲胎蛋白。经由两名病理科的医师根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对炎症进行分级以及纤维化分期[3-5]。

1.2.2 超声检查 于肝活检前一周内,患者接受超声检查。检查前空腹至少8 h,待呼吸平静后以右侧卧位或仰卧位进行检查。彩超诊断仪采用的是意大利百胜Malab 60来观察记录脾脏大小、门静脉主干内径以及肝脏包膜形态特点。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肝组织学检查结果

209例患者的肝组织检查中发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纤维化、炎症以及坏死的情况。G1占22.97%,S1为23.45%,G2占40.67%,S2为23.45%,G3占33.97%,S3为29.67%,G4占2.39%,S4占23.43%。

2.2 与炎症分级有关的单因素分析

Spearman分析结果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有:年龄(r=0.221,P=0.000)、肝包膜改变(r=0.492,P=0.000)、门静脉主干内径(r=0.269,P=0.000)。

2.3 与炎症分级有关的多因素分析

2.4 与纤维化分期有关的单因素分析

2.5 与纤维化分期有关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显示,肝组织学检查中病变程度高于G1和S1的患者达77.03%和76.55%。表明肝组织学检查可查出ALT正常或者低水平慢性HBV感染者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及炎症坏死存在,与近年研究是一致的[6-8]。

对于大部分CHB患者来说,肝组织学改变是个缓慢且渐进性的过程。随患者年龄增长,其肝组织炎症以及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从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与肝组织学病变程度有关的独立预测因素包含年龄以及肝包膜改变。

本次研究中,97.61%和76.57%的患者肝组织学病变程度不足G4和S4,肝脏炎症进展较慢,致使细胞外基质的沉积速度慢,降解相对充分,致使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

如今,超声检查于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方面应用广泛。经研究发现,肝包膜改变以及门静脉主干内径和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是正相关,与文献[6-7]报道相一致。近些年,采用超声瞬时肝弹性测定(Fibroscan)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是无创性定量检测肝纤维化方面较佳的一种方法[9-11]。通过研究发现,Fibroscan的测量值的准确性很容易受血清转氨酶水平的影响[12-13]。

经过此次研究可以得出,若要准确反映肝组织学的改变,仅依靠某单项无创性诊断指标是很难实现的,联合使用多种无创性诊断指标比只应用某单项无创性诊断指标更能准确反映肝组织的病变程度以及预测肝组织学改变。针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的HVB感染者,结合感染者年龄、超声影像学的检查以及血小板对筛选出那些需要实施肝活检非常有帮助,然后决定其是否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实用肝脏病学,2011,14(2):113-128.

[2]桂红莲,俞红,谢青,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肝脏组织学改变[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7,15(12):881-885.

[3]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4]林小田,骆抗先,冯筱榕,等.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与病理分级、分期的对比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1998,37(7):437-439.

[5]黄莉萍,陈永鹏,丁红兵,等.肝纤维化血清指标与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相关性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21(2):116-117.

[6]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90.

[7]Kumar M,Sarin S K,Hissar S,et al. Virologic and histologic feature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ed a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ly normal ALT[J].Gastroenterology,2008,134(5):1376-1384.

[8]王昱,万雪莲,王成宝,等.肝功能正常与轻度异常的慢性乙肝患者临床病理及免疫学指标比较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248-250.

[9]方芳,张本春,王惠菊.慢性乙型肝炎肝脏B超形态学与纤维化的相关性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4):87-88.

[10]魏倪,杨栋,杨方,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组织学特点与临床特征的关系[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7,15(5):330-333.

[11]杨爱婷,白艳锋,尤红.Fibroscan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的研究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9,12(2):142-144.

篇8

【关键词】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中医证型规律;高血压病

【中图分类号】R25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078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2](BD)是一种病因、病性、病理机制仍未明确的以微小动脉硬化为病理基础的的渐进性智能障碍。临床以为皮质下功能障碍、缓进性智能减退、精神障碍等为主要表现。发病年龄一般在50岁,病程常在5-10年不等。随着影像科学技术的提高,本病检出率逐年上升,已成为脑血管常见病。但目前治疗无特异性,更多临床观察表明中医药综合治疗本病疗效甚好,由于本病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及诊疗方案,给临床辨证带来了极大困难。因此,与BD诊疗规范统一的相关研究越来越被临床医学所重视。

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2年3月到2012年9月陕西省中医院脑病科住院的260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D)病人,年龄50-85岁,平均:674岁;女性110例、男性150例;

2诊断标准

BD诊断标准[3]:(1)具备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的高脂血症、冠心病或淀粉样血管病。(2)临床特征:发病年龄在岁男性略多于女性常有腔隙性梗死的症状及体征。伴有局灶的神经症状,如癫痫发作,运动、步态、行为异常,可出现锥体束征,锥体外系表现,如假性球麻痹、步态不稳。可有括约肌障碍,逐渐出现理解力、记忆力、判断力下降最终发展为痴呆。(3)神经影像学特点:CT或MRI表现为侧脑室前角、后角及周围不规则异常改变,同时有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脑萎缩。

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4]:依据WHO诊断标准即:≥21 3 /12 7 kPa者;

3研究对象标准

31纳入病例标准

BD组:⑴年龄在50-85岁之间的中老年人;⑵符合黄龚春[3]归纳整理的BD诊断标准的确诊病人;⑶智能障碍:经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且分数在6-22分者;⑷签署知情同意。

32排除标准:①排除Alzheimer 病、Pick 病、单纯性脑白质疏松症等特异性白质脑病等。排除脑梗死及脑出血等疾病。②无法进行准确中医辨证者。

4分组

根据血压水平分为三组:高血压病1级:61例、高血压病2级:85例,高血压病3级者共114例。

5研究方法

根据《中医常见证诊断标准》[5]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别为肝阳上亢证、肝肾阴虚证、痰湿中阻证、风痰入络证、疾血阻络证、气血亏虚证。再通过构成比和频数统计的办法对患者的证型分布情况进行描述。

6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计数资料输入SPSS 17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和频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 01为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以P〈0 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7结果

1、这五种证型由高频到低频为肝肾阴虚证(3247%)〉痰湿中阻证(2253%) >肝阳上亢证(1746%)>气血亏虚证(1330%)>风痰入络证(909%)>瘀血阻络证(515%);

2、血压水平亚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图表2、3、4、5)

对BD的中医证型在不同血压水平行卡方验,P=00216

将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中医证型在不同血压水平行卡方检验,P=00216

从统计结果来看:1级高血压病合并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肝阳上尤(381%)、痰湿中阻(2063%)、肝肾阴虚(1429%)为主。其中以肝阳上尤(381%)比例最高。

从图表8中的结果可以看出:81例2级高血压病合并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中医证型以痰湿中阻(3457%)、肝肾阴虚(2963%)、肝阳上尤(1481%)为主。其中以痰湿中阻(3457%)者为比例最高。

8讨 论

81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中医证型[6]特点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主要致病因素有痰湿、虚、瘀等,病位主要在肝、肾。根据不同血压水平其证型分布特点不同。BD患者中,高血压病1级患者中医证型多以实证(肝阳上亢、痰湿中阻)为主。高血压病2级的患者中医证型以虚证(肝肾阴虚、气血亏虚)为主。这与历代医家对呆症[7]的认识基本相符。此外。BD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的疾病。其中医证型及病因病机的研究对于患者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82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BD伴高血压病1级患者多为多发病急骤,平素情志易怒,久致肝失条,气郁化火,阻碍清窍机能而发为呆症,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肢麻、语言蹇涩等症状。治疗上当以平肝潜阳为主法。BD伴高血压病2级患者脏腑机能正常或轻微衰退。多因痰浊流注中上二焦,上蒙清弯而至神机失用,发为头昏头蒙,视物旋转,行走不稳等。治疗当以化痰通络为主法。BD伴高血压病3级患者多由于年事渐高,肾精亏耗,日久五脏皆虚,肝血不足,脑络失于濡养,神机失用遂发为本病。治疗当以补肝肾,调阴阳为主法。赵子龙通过临床观察采用地黄饮子滋肾阴,补肾阳,益气填精益髓,化痰开窍治疗本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辨证是中医的精髓,也是中医药治疗的核心,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在祖国医学的研究才刚刚展开,辨证分型标准不统一,诊疗亦无法得到好的效果,因此BD的中医分型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田玉玲,王素萍,张金,等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3):254-256

[2]粟秀初等,现代脑血管病学[M] 第1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51-362

[3]黄龚春,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2,10(4) 35-36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19-22

[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中医常见证诊断标准[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 10 (28) 5: 3-10

[6]谢娟中医老年痴呆病证与病机的古代文献记载[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47-49

篇9

关键词:脑出血;高钠血症;甘露醇

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6-0054-02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如果处理不当亦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该症病死率较高,为了总结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后及诊治经验。将我科1998年2月-2008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107例,其中并发高钠血症患者52例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高血压脑出血107例,其中并发高钠血症患者52例(观察组),发生率48.6%,男40例,女12例,年龄41-73岁,平均59.5岁。入院时GCS评分低于5分15例,6~8分25例,9~11分12例,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其中基底节区出血18例,丘脑出血20例,脑叶出血14例;既往除有高血压病史外,有脑梗死病史7例,糖尿病史13例,冠心病史8例。全部病例均无肾功能不全病史,平均血清钠浓度159.2mmol/L;其余不伴高血钠症者55例,归入对照组,平均血清钠浓度136.8mmol/L。血清钠浓度检测标准:使用BACKMAN-C3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并根据病情变化监测;入院后72h及1周必须监测,血清钠>145mmol/L为升高。

1.2 临床表现

入院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曾一度平稳或好转。在高钠血症期,患者再度出现精神萎靡意识障碍,烦躁等症状,经复查头颅CT未发现颅内再次出血。

1.3 治疗方法

并发高钠血症患者首先应停止输注一切含盐液体。在此基础上补液,可以通过静脉输注5%葡萄糖,或者胃管内注入白开水,具体的补液量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同样在纠正高钠的过程中,也应密切检测电解质的变化。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本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发生率为48.6%,经过治疗后,52例高钠血症患者有6例纠正困难,4例放弃治疗,另2例死于严重的下丘脑并发症。

2.2 高钠血症与病情关系

10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35例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其中并发高钠血症30例,占85.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2.3 高钠血症发生情况与出现时间的关系

52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患者中,3天内高钠血症出现14例,占26.9%,其中>160mmol/L2例;3天后至1周时出现38例高钠血症,占73.1%,其中>160mmol/L 9例,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

2.4 高钠血症与脱水剂的使用

10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在24h内均应用脱水剂降颅内压治疗并持续1周,其中甘露醇用量>150g/24h 57例,出现高钠血症11例,占19.3%;甘露醇用量

3 讨论

血清钠测定值高于150 mmol/L称为高钠血症。根据细胞外液容量的改变,高钠血症可分为3种:细胞外液正常性、减少性、增加性高钠血症。高钠血症为脑出血急性期严重并发症之一。王原平等报道重症脑出血高钠血症发生率为15.4%。本组资料显示高钠血症发生率为48.6%,高于常规报道数。可能在于本组患者的住院救治时间比较长,其发生高钠血症的机会较大。

在发生机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影像学检查多见中线结构发生偏移、脑组织受压,位于下丘脑和下丘脑以外的脑区,如室管膜下、软膜下的抗利尿激素(ADH)分泌神经元受病变累及,可出现神经源性高渗透压血症,产生高钠血症;患者持续高热,呼吸加深加快,气管切开等皮肤、呼吸道丢失水分使不显性失水明显增加;使用大量高渗性脱水剂、激素并限制液体入量,致使水份摄入量减少,出现高渗透性脱水,引起高钠血症。高钠血症发生时,神经细胞脱水,Na+进入脑细胞内,使细胞内Na+浓度增加,对脑细胞的代谢及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脑出血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造成肾动脉不同程度硬化,再加上甘露醇等利尿剂对肾功能的影响,易造成急性肾功能不全而致高钠血症。病后3天内发生的高钠血症以轻中度为主,经调节脱水剂的用量,大多能纠正。3天至1周发生的高钠血症大多为中重度,经停用高渗脱水剂,鼻饲温开水,改补液糖水等处理以后,纠正症状。此类患者3天内头颅CT扫描发现脑水肿,中线移位明显,说明3天内高钠血症的形成与脱水剂使用有关,而3天后至1周发生的高钠血症除脱水剂的因素以外,主要是脑组织损害严重,影响内环境的稳定,加剧了高钠血症的形成。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持续高热、癫痫发作、肌张力增高等。这些症状容易与已有的脑损害症状相混淆,往往认为原有脑水肿加重、颅内压进一步增高而加强脱水,使高钠血症更趋严重。因此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电解质监测和综合监护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脑出血后发生高钠血症病死率较高,应注意防范,丘脑出血患者更应高度重视,对于意识障碍较深的高热患者,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时补充液体,严密监测电解质,及早发现,及早控制,对于有糖尿病史者,应严密监测血糖,及时使用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适当范围内,还要针对各种因素预防高钠血症的发生。对于那些病情较平稳或有好转的患者,再度出现意识障碍加深或精神症状如昏睡、表情淡漠、欣快、胡言乱语及复视等,除考虑原发病加重外,还应警惕水钠代谢紊乱出现的可能,及时检测血电解质水平,防止因延误治疗而使病情加重。

参考文献:

[1] 姚泰,吴博威,罗自强,等.生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谭植华,刘丽君.重度颅脑损伤高钠血症24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志,2004,4(2):298.

[3] 刘雪燕,徐勇,吴胜楠,等.SICU 内高钠血症的常见原因及治疗策略[J].中国工程医学,2005,13(1):78-79.

[4] 张翼军,程尉新,张春民,等.ICU 内高钠血症病因及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12):750-752.

[5] 沈祖佑,宋怡静,沈美琴.脑出血急性期血清电解质紊乱的特征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危重病急救杂志,1996,2(3):94-95.

篇10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

中图分类号:R74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5-0032-03

痴呆是一种以智力、人格和行为功能不断恶化且不可逆转的疾病,在患者的病程中几乎都表现出行为和精神症状。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不但造成患者的痛苦和功能丧失,也加重了照料者的负担。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通常是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而精神症状常被忽略,有关痴呆精神障碍的研究较少。1995年国际老年精神病学会(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 Association,IPA)将痴呆的精神症状统一定义为“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1],并专题讨论痴呆精神障碍的病因、分类命名标准和临床症状等问题。由此,BPSD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本研究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r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的BPSD特点进行研究,以了解不同类型痴呆BPSD的差异及其相关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我院门诊及住院的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各41例进行调查,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AD 或 VD诊断标准[2]。

1.2 调查表

对所有入组者,工作人员根据家属的反映,填写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居住情况、痴呆诊断分型、简明智力检查量表(MMSE)评定、总体衰退量表(GDS)评定,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评定。BEHAVE-AD用于评定痴呆患者的BPSD,共25项条目,分 7 个分量(偏执和妄想、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日夜节律紊乱、情感障碍、焦虑和恐惧),根据照料者提供患者近 1月的BPSD情况进行评定。MMSE 评定总体认知功能。GDS判定痴呆的严重程度,GDS 3级为轻度痴呆,GDS 4~5级为中度痴呆,GDS 6~7级为重度痴呆。

1.3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采用x2检验、独立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VD与AD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共入组82例痴呆患者,VD与AD患者各4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两组比较,除了AD组婚姻状况较差外,其他变量无显著差异,具可比性。

2.2 痴呆病人BPSD的发生情况

VD与AD患者的BPSD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所有痴呆患者均存在BPSD,发生率为100%。将BEHAVE-AD量表7个分量表作为7个症状群,其中较常见的症状群是日夜节律紊乱79.3%(65/82)、偏执和妄想43.9%(36/82)、行为紊乱42.7%(35/82)。攻击行为AD组发生率高。

由于轻度痴呆患者较少,故将轻中度患者合并。轻中度VD和轻中度AD患者BPSD各症状群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根据量表评分)相比较未见显著差异。重度VD和重度AD患者BPSD各症状群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相比较,重度VD组的情感障碍的发生率高〔VD组46.9%(15/32),AD组16%(4/25),经卡方检验,x2=6.021,P=0.014〕、程度重[VD组评分(0.97±1.20),AD组(0.28±0.68),经t检验,t=2.728,P=0.009],其他症状群无显著差异。轻中度痴呆的焦虑和恐惧症状群发生率较重度痴呆患者高〔轻中度痴呆组44%(11/25),重度痴呆组21.1%(12/57),经卡方检验, x2=4.534,P=0.033〕,其他症状群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2.3 痴呆患者BPSD影响因素的多元分析结果

以BEHAVE-AD量表总评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性格、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居住情况、MMSE评分、痴呆诊断分型、痴呆的严重度为自变量,对所有患者做逐步线性回归分析;以BEHAVE-AD量表总评分为因变量,上述所有自变量除外痴呆诊断分型,对VD、AD患者分别做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①对于所有痴呆病人,BEHAVE-AD量表总评分=(2.852+3.915),除居住情况,其他变量均未进入方程;方程检验,F=5.883,P=0.018,方程成立。②对于VD病人,BEHAVE-AD量表总评分=(0.226+5.378),除居住情况,其他变量均未进入方程;方程检验,F=5.888,P=0.020,方程成立。③对于AD病人,所有变量均未进入方程。说明对于痴呆患者、VD患者,居住情况影响BPSD,居家的门诊患者BPSD严重。

3 讨论

本研究所有痴呆患者均存在BPSD,BPSD发生率100%,高于有关文献资料,可能与本次研究收集的对象有关。在本次研究中,入选者为痴呆门诊或在三级医院就诊明确为老年期痴呆的患者,由于伴随BPSD,家属照料困难长期在我院门诊配药;而住院病人也多伴BPSD,BPSD是患者住院的重要原因。

将BEHAVE-AD量表7个分量表作为7个症状群,最多见的症状群是日夜节律紊乱79.3%(65/82)、偏执和妄想43.9%(36/82)、行为紊乱42.7%(35/82)。攻击行为在AD组发生率高,与文献报道相近,其发病机制可能与AD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额-枕叶萎缩有关。

本研究中重度VD患者情感障碍的发生率高,程度重,高于重度AD患者,与文献报道一致。VD患者的情感障碍更常见且严重,可能的原因为:①脑部病灶破坏了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和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及其通路,而NE和5-HT与情绪有关;②脑血管性疾病对脑部有直接损害,加快了情绪障碍的发生或使严重程度加重;③VD患者躯体功能的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社会家庭地位的改变、自尊心的丧失等引起了情绪症状。

轻中度痴呆患者的焦虑和恐惧症状发生率较重度患者高,提示对轻中度痴呆患者早期进行心理干预有重要意义。

对于痴呆患者、VD患者,居住情况影响BPSD,居家的门诊患者较住院患者BPSD严重。可能与门诊患者与家属在日常生活护理中接触密切,收集资料比较详细,而住院病人多由护工护理,家属陪护时间短对症状了解不全面有关。

综上所述,痴呆患者BPSD发生率高,AD 与 VD 患者、不同严重度痴呆患者的BDSP呈现不同的特点,应予以关注。本研究样本量偏小,都是门诊或住院的患者,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的研究需扩大样本量,调查对象应包括那些居家且不经常到医院就诊的痴呆病人,以获得更为全面的资料。

参考文献

[1] 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 Association. Research methodological issue in evaluating behavioral disorders of dementia[J]. Int Psychogeriatr, 1996, 8(Suppl 3):215-218.

篇11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商店形象;消费者购买行为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7-0155-2.5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应用趋向常态化,网络购物的主体不断扩大。购物网站是指为商家或消费者个人进行商品或服务买卖提供交易平台的网站,在中国主要有淘宝网、京东商城和卓越等。相对于传统购物在时间地点上的局限性,新兴的网络购物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由于C2C市场和其他形式的电子商务市场相比,有着低价的运行成本和优惠的商品价格,己被越来越多用户的接受与认可。

由于网络购物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家要想吸引住顾客并与其他的竞争者有所不同,增强顾客的购买意愿,就必须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商店形象。研究网络商店形象可以指导电子商务市场中的商家更好的进行商店形象的设计。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框架与变量选择

根据当前网络零售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式,商店如何能迅速展示出独特性并吸引住顾客,是卖方的优势。因此,在这项研究中是通过消费者感知的商品形象的价值来探讨它们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和行为的影响。从国内外学者的理论成果和根据实际情况,本文使用网上商店的形象包括店面形象,商品形象,价格形象,信誉形象,服务形象的五个维度和顾客购买意愿共六个变量。

(二)调查问卷编制

调查问卷的设计。此次调查是研究网络商店形象对大学生购买行为和意愿的影响,所以调查对象选定在浏览过购物网站或者进行过网络购物的大学生。此次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数据。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的基本信息和网站购物概况,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接触购物时间,购买商品价位,浏览商品种类。第二部分为大学生网络购物意愿基本现状,包括店面形象,商品形象,价格形象,信誉形象,服务形象,购买意愿6个方面。第二部分采用等级量表表达被调查者对问项的认同程度。从1到5分别代表完全不同意,不太同意,没意见,基本同意和完全同意。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共回收问卷97份,有效问卷91份,有效回收率达91%。

二、数据分析

问卷回收后,本次调查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频数分析、百分比、标准差等的基本统计分析。从性别比例上看,女性比例较高。从年龄分布上看,而18-22岁的有占总人数的76.9%,该年龄段集中覆盖了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人群。从接触网购时间上看,有一年以上接触网购时间的占总人数的75.9%,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网够都不陌生且有较丰富的网购经验。从网购产品价位上看,在网上购买100元以下商品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61.5%,说明大多数大学生会在网上购买低价位的商品。从浏览的商品的上看,网上销售的服装和书籍类的商品在大学生中占有很大市场。

(二)信度与效度分析

信度分析为检验样本本身是否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a信度系数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信度分析的方法,a系数越大数据的内部一致性就越高。效度是指评估分析数据的有效性,即运用主因子分析法等其他评估方法。运用因子分析的主因子分析法,可以减少研究变量的数量,若符合KMO测量和Bartlett球体检验的结果,这些变量便可以转换出新的、独立的新要素。

效度与信度分析。本问卷设计的商店形象的项目共有25个,本文对这25个项目进行因子分析。经spss18.0运算得出,KMO值为0.683,Bartlett检验的显著性值为0.000,小于0.001,购买意愿的KMO值为0.843,巴特利球体检验的χ值的显著性为0.000,小于0.001,ɑ系数大于0.8,这表明该组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因子分析采用了主成份和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提取出五个因子。这五个因子结构较为清晰,总方差解释率为67.54%,只是店面形象维度和商品形象维度合并在了一起,重新组成2个因子。为检验测量数据的质量和问卷测量的可靠性,这里用ɑ系数来进行信度分析。分析结果如表所示。

商店形象对大学生购买意愿的回归分析。为探讨网络商店形象和大学生购买意愿的因果关系,这里采用多元逐步回归进行分析。经运算回归方程能解释的总变异为48.5%,同时,回归方差分析表显示,每个F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都小于0.01,说明总体回归效果是显著的。根据回归系数检验表,价格形象最先进入模型,说明其对购买意愿的贡献最大;其后依次进入模型的是信誉形象、服务形象和店面\商品形象2。这说明店面商品形象对于购买意愿的影响相对来讲是最小的。而店面\商品形象1未进入模型。从所有模型的解释变量的t检验情况来看,价格形象、信誉形象、服务形象的显著性概率都小于0.01,店面\商品形象2的显著性概率略大于0.03,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这些变量都可以作为解释变量,存在于模型中。从上面的回归分析中,得到标准回归方程:大学生购买意愿=0.462×价格形象+0.368×信誉形象+0.365×服务形象+0.160×店面\商品形象2。

三、基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特征的网络商店形象研究

(一)网络商店形象对购买意愿的影响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网络商店的价格形象对大学生购买行为的影响最大,这说明价格是影响大学生购买意愿的第一要素。大学生在经济上并未完全独立,因而具有较高的价格敏感性。在购买目标基本明确的情况下,他们更注重价格的合理性和优惠程度。

影响大学生购买意愿第二高的因素是信誉形象,这可能是因为网络购物与传统购物是不同的,网络购物的过程中,买卖双方无法真实的辨认双方的身份,无法亲自体验商品,购物的风险性较高。而选择良好的信誉形象的店铺可以降低这种购物风险,因此大学生对网络商店的安全形象还是非常看重的。

良好的网店的服务形象也对大学生购买意愿有积极影响。在网络环境下,因为电脑分辨率、图片色差等问题使得很时候实物与网上所展示的照片不符,一定度上也为购买增加了风险。很多时候为顾客提供热情,快捷的咨询和退换货服务降低了购买风险,这就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店面\商品形象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低于其他形象,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在网络上购物时,常常看重服务、信誉及价格等方面,但是网站设计、便利性强,导航优良、布局色彩合理的网店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顾客的购买意愿。

(二)网络商店营销建议

根据前面的结果分析为网上商店经营者提出一些建议,尤其是将产品面向大学生销售的商家,通过增强消费者对商店形象感知以及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降低商品价格。消费者之所以选择网上购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网上商店的商品价格较实体店更便宜,所以,若商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从各个方面降低商品的成本,就会有价格上的优势,增加市场份额。网络零售商可以在物流方面通过与供货商以及物流公司的谈判中争取最低的价格,同时从网店管理等各个方面提高效率,节省网络商店的支出,最后以一个难以拒绝的价格吸引消费者。另外,卖家可以多开展些比如包邮,打折形式的商品促销活动,这会是商品有价格优势,大大提高店铺的访问量,是吸引买家最有效的方法,从而提高网上商店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格形象。

确保网店信誉。在电子商务交易中,消费者对购物的风险感知增加,购物网站的运营商都会记录商家的信用度,消费者的购买评价,由此形成商家的信用指数。在网络购物时,商家和消费者的信息是很不对称的,因此消费者可能会优先选择有良好的信誉和评价的商店,网店信誉度越高,顾客购买意愿越强。商家应把以诚为本为前提,应如实描述所销售的商品,保障商品质量,保证图片的真实度,从源头上保证商品品质,保护购物者隐私安全,这是提高网店信誉的根本途径。此外,商家可以利用社区论坛提高商店的知名度和信誉度。社区论坛是卖家做宣传,增进与顾客沟通的好地方。比如淘宝社区论坛和蘑菇街等社区。多发好贴、精华贴所引起的高关注率有助于提高店铺被买家发现的几率,若商品质量也很好,就能更容易赢得买家的信任。

提高服务质量。顾客在购物的时候,不但希望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还希望得到良好的服务。特别是进行网络购物的顾客容易对商品的细节产生各种疑问,因此网络商店的服务形象尤其是与顾客的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网上商店的服务人员应该利用即时的聊天工具迅速积极解答顾客的疑问,并积极引导和帮助顾客购买,让顾客有良好的购物体验。其次,网上商店可以在店内建立交流区或通过网络社区等交流平台增进顾客之间的互动,营造一个良好的购物氛围。再次,新顾客购买商品时,已购买的商品顾客对商品的评价往往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因此网店的服务人员对顾客购买商品后的评价应给与足够的关注,鼓励顾客对商品发表正面的详细的评价,而对于负面的评价,应及时和顾客解释和沟通,并采取及时的积极的处理方法,以此改变顾客的态度和对网店的不良影响。

完善网店设计。由于消费者在网络商店购物的时候,不能亲身体验商品,所以网店的店面设计是顾客了解网店和商品的主要途径。网店店面的设计应使顾客能方便快捷的找到所需的商品,并能挖掘出顾客潜在的购买欲望。网上商店在商品的展示上,应提供图文并茂的商品或服务的信息介绍,这些信息应表述清楚且便于理解。与此同时,商家还可以提供商品细节的详细信息和可以供顾客参考的合理的购买建议,这样会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商家还应及时更新商品变动和更新的信息,提供最新的资讯,当顾客始终有新的惊喜和体验,这会大大增加顾客的粘性。此外,网店店面中的个性形象设计也是影响顾客购买的重要要素,尤其对于越来越多的年轻的消费群体,网络购物已经不仅仅购买商品,而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一种娱乐,交友和放松方式。因此在店面设计中,除了基本的图片、布局等基本要素外,还应该对店铺页面进行个性化的装饰,提高顾客娱乐性和享受性的体验水平。

应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做出不同的营销策略。不同的消费群体有不同的顾客特征,关注的网络商店形象的侧重点也不同,由此所导致的消费者购买意愿也不相同。因此,应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做出不同的营销策略。例如,女性对信誉敏感程度较高,比较于倾向购买信誉高的产品,所以目标客户是女性的商家应着重信誉度的构建。而不同网购商品价位在服务形象上有差异,较之购买100元以下和100元-300元价位的产品购买者,300元以上的购买者更倾向于到服务较好的网店购买商品。因此销售高价位商品的网店应更加完善服务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而不同的商品种类在服务形象和信誉形象的变量上有差异。消费者购买电子产品时,通常需要详细了解产品的型号、性能和价位等信息,因此对服务的要求较高。而化妆品类由于消费者会直接接触皮肤等,所以购买时对其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等方面有较高要求,因此相较于其他产品,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和网络商店的信誉度对其购买行为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1]贺爱忠,李钰.商店形象对自有品牌信任及购买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2).

[2]伍后渠.网络商店形象对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影响研究[D].浙江: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篇12

[关键词]硬玉岩;矿物;化学特征;宝石

中图分类号:P619.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109-01

我国对翡翠的认识始于明朝,随着人们对翡翠的喜爱程度的增加,再加上现代收藏热的兴起,使得国内外翡翠的价格不断飙升,极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翡翠的研究兴趣。同时,随着现代化测试手段的不断涌现,学界对翡翠的研究程度也在不断加深。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逐渐繁荣,再加上翡翠在我国具有非常高的利用率,翡翠的需求量不断飙升,但过度的开采会使得翡翠资源日渐枯竭。因此当前面临的主要难题就是寻找含翡翠的岩石,以便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一、 硬玉岩概述

(一) 硬玉岩简介

我国的玉石文化源远流长,根据史料记载,至今至少有8千年左右的历史[1]。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开始追求美,从一开始在脖子上佩戴贝壳,到利用兽骨雕刻成各种饰品进行佩戴再到今天利用各种材质制作的小饰品,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于玉的深深热爱。硬玉岩别名翡翠,而翡翠这个词在我国汉朝就已经出现,最早是出现在字典《说书解字》里面,不过早期的翡翠并不是指宝石,而是指的一种鸟,然后经过历史的演变,翡翠才逐渐指色彩艳丽的玉石,并被一直沿用到今天。我国并没有专门出产翡翠的矿床,大约是在清末明初时期,翡翠才从缅甸传入到我国,受到人们的追捧喜爱,距今的历史也不过三百年的时间。古人们对翡翠有一种别样的钟爱,并且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黄金有价,玉无价”,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玉的重视[2]。翡翠由于它自身的色泽亮丽,质地细腻,并且出产量非常的少,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被誉为是玉中之王。当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变得越来越狂热,玉石已经迎来了第五个收藏盛世,翡翠作为玉石中的一种重要标志,它的地位也在逐渐升高,如今人们认为佩戴裴翠不仅是财富、权力的象征,同时也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

(二)硬玉矿物

第一、大别山硬玉。通过利用显微镜对大别山硬玉矿进行观测,发现检测结果显示硬玉矿物中残晶的颗粒比较大,并且还和长石、云母等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硬玉的全部或者部分为斜长石细粒构成,并且从大别上出产的柯石英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下,硬玉岩石里面的颗粒会出现变化,并且颗粒会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平行排列的位置。大别山上出产的硬玉石一般为灰白或者橙黄色,其中的硬玉残品主要是表示硬玉在发生变形之后,能够通过和晶的范式,产出一定量的硬玉。

第二、缅甸硬玉。缅甸的硬玉和我国的硬玉具有很大的不同,它在质地和材料制作成品上,都比我国挖掘出的硬玉要好太多。在缅甸硬玉属于一种区域性质的变质岩,长期受动力变质作用、扭应力持续作用以及变质作用的影响。缅甸出产的硬玉石主要呈现的形态有纤维状(纤维状)、变晶结构、硬玉岩结构以及柱状结构(柱状结构)等几种类型。

第三、危地马拉硬玉。这个地方出产的硬玉岩和其它地方的也具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形态主要呈现为变晶体结构,并且不存在定向性,在观测装置下能够见到粗大长柱形状的斑晶,并且晶体的边界比较平直,呈现出一种镶嵌式的构造。并且有的硬玉岩中还存在有呈现放射状排列的柱状硬玉体晶,这说明这种硬玉岩石在相对稳定的温度应力下,经过长时间的结晶产生的。

二、含硬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为了探究含硬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本文主要采用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元素分析仪器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化学特征分析,然后分别选取大别山、缅甸以及危地马拉三处矿床的含硬玉岩进行了微量元素的分析和稀土元素的分析,来研究含硬玉岩中的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的分布规律。这一研究具有很大的地质学研究意义。

(一) 微量元素丰富特征分析

利用微量元素分析来研究含硬玉岩主要是为了分析岩石的成因以及矿床的地质条件,根据岩石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多少可以将岩石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然后确定出产出岩石的矿床的大地构造。研究结果显示大别山含硬玉岩中的Ba、Sr、Ti等元素含量非常的低,Th元素含量丰富,并且Zr/Hf的均值在40左右。硬玉矿物元素Rb、Pb含量非常高,而Ba、Ce、Pr、Nb的元素含量很低,Zr/Hf的均值是14.5。缅甸的含硬玉岩中元素Th含量较低,Ba含量很高,Zr/Hf均值33左右,硬玉矿中的元素Rb、Y、Ba含量很低,但是Th、Hf、Zr、Ra的含量挺高,Zr/Hf均值在28左右。危地马拉则是元素Rb、Nb、Ti含量很低,但是Th、Nd、La、Pb含量高,Zr/Hf均值在33左右,硬玉矿物中的元素Th含量少,Ti、U、Hf、Pb等元素含量较高,Zr/Hf均值为13.5。分析可知Cr是硬玉岩呈现绿色的主要作用元素,由于大别山含硬玉岩中的Cr元素低于缅甸以及危地马拉山硬玉岩中含量,所以大别山硬玉岩不能够表现出绿色。

(二)稀土元素丰富特征分析

通过对样品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知道大别山硬玉岩具有沉积岩特征,里面的稀土总量较高,并且含有相对集中的轻稀土,轻稀土和重稀土存在很明显的分馏。硬玉矿物稀土总量较低,轻稀土缺乏,轻重稀土分馏程度较低。缅甸含硬玉岩中的稀土总量同样比较高,轻稀土丰富,重稀土欠缺,两者分馏程度很高。而硬玉矿物中稀土的含量非常低,轻重稀土含量正好和含硬玉岩相反,分馏程度同样很明显。危地马拉含硬玉岩中的稀土总量明显偏高,轻稀土呈现一种富集状态,轻重稀土的分馏程度同样很高,不过在硬玉矿物中稀土的总量偏低,轻重稀土分馏程度不是很明显。

三、 含硬玉岩宝石学的意义

通过对缅甸以及危地马拉典型含硬玉岩的成因进行分析,得出含硬玉岩矿床一定要具有以下几个条件:首先要满足一定的地质构造条件,矿床一定要位于两个地震版块相交的碰撞带上;其次围岩需是超基性岩,含有丰富Na元素;然后要具有高压低温的成矿环境;最后要具有后期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的条件。缅甸含硬玉岩中的硬玉矿物分子含量高达90%以上,而大别山的矿物含量只有45%左右,远远没有达到成矿条件[3]。大别山硬玉岩和缅甸以及危地马拉硬玉岩相比,一个明显的不同是,早期生成的硬玉矿物会在特定的温压作用下发生退化,硬玉逐渐退化为残余的晶体,且随着退化变动次数的增加,残余的硬玉也变得越来越小,直至硬玉完全消失,转变成为另外的物质,这也是我国大别山目前只能形成含硬玉岩却不存在硬玉矿床的主要原因。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硬玉岩的分析和研究,我们知道硬玉岩又名翡翠,我国的玉石文化起源比较早,至今已经有八千多年的历史。不过翡翠作为专业术语在我国使用的时间并不长久,最长也不过三百年左右的历史,但其凭借自身较高的综合价值一直被人们所推崇。本文主要选取我国的大别山、缅甸以及危地马拉山含硬玉样品进行观察和研究,利用现代测试手段分析和探究了含硬玉岩矿床所具有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在宝石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篇13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3-29

一、“90后”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的转变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着巨大影响,“90后”大学生思维更具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确定性。随着近些年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普及,网络融入了大学生生活,网络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网络虽然给学习带来了便利,但网络上的大量不良信息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行为习惯产生着负面影响,危害着“90后”大学生身心健康。当前,我国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也出现了整体下滑现象。

笔者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以及思想行为表现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普遍呈现出个性张扬、价值观多元、个体本位突出、崇尚自我、依赖网络、道德观念缺乏、媒介素养欠缺、理想信念淡化、金钱至上、追求外貌等特点,“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比如,前不久网络中曝光了某“90后”女大学生欲借两百万尽孝的新闻: 一名女大学想要不劳而获通过“卖掉”自己的后半生来获得两百万。

社会学家胡光伟就此事指出:“她如果凭自己的能力挣了3000元钱给她父母,都是孝顺。但是这种想要靠别人来帮忙尽孝道的方法,她父母知道后,心里也会难以接受的。”

育人先育德,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引导学生做人,教会学生为人处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讨

目前我国高校大都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中多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和职业技能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多是在走形式、搞过场,并不能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十分缓慢,大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停留在老思路、老模式当中。教育方法没有紧跟时展进行必要的更新,依然采用传统的说教模式;教育内容更是苍白无力,与现实社会情况严重脱节,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进行调整。所以某些教学内容很难得到学生认可,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甚至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反感情绪。教育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缺少对学生个体感受的考虑,缺乏对学生心理特征变化的把握,教育现状令人担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压力将越来越大。如果大学生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心态,就很难走入社会迎接挑战;在工作中遇到些许困难便会一蹶不振,甚至走上偏激道路。

想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保障教育有效性,各高校必须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针对“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解决当代学生中的新问题、新情况,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模式,改革教育方法,针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展开教育,以保障教育的有效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点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较为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容易引起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这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脑膜屏障功能不太完善。化脓性脑膜炎是新儿败血症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新生儿的卤门和卤缝具缓冲作用导致患儿典型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经常性缺乏,因此早期诊断非常的困难[1]。精神萎靡、体温异常、惊厥、吸允减少等是新生儿化脓脑膜炎的常见临床表现。为了做出明确诊断,通常需要对患儿进行腰椎穿刺,然而这种方式对患儿的身体损伤非常大,所以对其能否作为一种常规性检查这一问题仍存在很大的争议。本院特回顾分析了2009年3月~2013年5月收治住院的89例败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得到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3月~2013年5月收治住院的89例败血病患儿,其中男47例,女42例,胎龄39~41w,平均胎龄(40±1.2)w,出生时体量3.0~4.0kg,平均体重(3.2±0.5)kg,入院6~28d,平均(17.2±6.4)d。

1.2方法 对所有入院的新生儿进行血培养和药敏试验,在未使用抗生素前对患儿进行皮肤的常规消毒处理后,留取患儿头皮静脉血标本3~5ml,在15min内送入检验室进行血培养。患儿确诊为败血症后,进行腰椎穿刺检查,并立即将标本送检。

1.3观察指标 将患儿进行临床诊断及临床诊断+血培养阳性诊断,统计分析根据不同诊断依据诊断结果,并计算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率。同时归纳总结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于检验以P

2 结果

2.1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结果 诊断结果显示,89例败血症患儿中有38例并发了化脓性脑膜炎,其发生率为42.70%,并且结果表明,虽然诊断依据不同但是诊断结果之间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各临床特点的发生率 我们发现其中有38例新生儿出现化脓脑膜炎,通过对这38例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出现体温异常的患儿33例发生率86.84%,明显高于呼吸暂停,惊厥以及前颅饱满和吸允减少的发生率23.68%.、55.26%、28.95%、3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新生儿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弱,抵抗力差,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细菌的侵袭而导致全身感染。又由于新生儿的脑膜屏障功能不太完善不能完全阻止患儿体内细菌的通过,细菌到达患儿脑中枢,导致了中枢系统感染即化脓性脑膜炎[2]。根据相关资料报道,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死亡率可达42%~59%,死亡率较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死亡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脑膜炎后遗症发生率并没有显著地变化,因此严谨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已找到最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显得十分重要[3]。研究结果表明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几率较大,发生率为42.70%左右,化脓性脑膜炎容易使患儿留下癫痫、智力障碍、失明等严重后遗症,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熟知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尤为重要[4]。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了解了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主要包括:发热、惊厥、吸允减少,表现出前颅饱满的体征,其中发热和惊厥是两种最为主要的特点。掌握这些临床特点对及时判断败血症患儿是否出现化脓性脑膜炎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艳.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与误诊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26(6):734-735.

[2]徐月珍.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0):1431-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