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古典文学研究范文

古典文学研究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4-06 09:34: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古典文学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古典文学研究

篇1

[关键词]“知人论世”;文学研究;文学鉴赏;文献辨伪

一、“知人论世”的提出与发展

孟子的“知人论世”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中国的古典文学研究过程中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关于“知人论世”这一说法的来源,有文章认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而卿大夫们在引《诗》的时候经常断章取义,只截取自己所需的只言片语,而忽视了诗句在整首诗中的意义。孟子认为这种截取诗句表达思想并不是对诗文本义的正确诠释,歪曲了原意,正是对这种行为风气的不满,他提出了知人论世的观点。”以这种说法理解,孟子提出“知人论世”说是为了矫正曲解文义的错误行为,达到正确理解诗文的目的,但是仔细探源“知人论世”这一说法的出处,我们发现这种理解是有所偏差的。

探究本源,“知人论世”的提出并不是为了找出一个文学批评的准则。我们且以此说法的出处《孟子•万章下》为证:“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翻译成现今通行的说法,这段话的意思是乡里的优秀人物就和乡里的有识之士交朋友,国家的优秀人物就和国家的有识之士交朋友,天下闻名的优秀人物就和同样是天下闻名的有识之士交朋友。如果和天下闻名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觉得不够,便可上溯古代的优秀人物与之交朋友。但吟咏他们的诗,诵读他们的书,却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这样可以吗?因此要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了解其人,这是与古人做朋友。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孟子在这里认为,不同层次的人交友范围不同,层次高的人更需要沟通古人与古人做朋友,但与古人做朋友,只读其诗书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古人的生平行事,知道他们的生存环境,这样才能读懂古人的诗书与其进行心灵的沟通,继而成为知音朋友。因此孟子提出“知人论世”的本来意图是阐释尚友的方法,“颂其诗,读其书”只是一种手段,由“知人论世”而“尚友”才是目的。但耐人寻味的是,这段话同时也客观提示了一种对诗书的读解方法,并且后一种的意义为后世之人不断阐释发展,它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本意。

“知人”与“论世”是两个相互独立却又联系的概念。“论世”是为了“知人”,而“知人”就必须“论世”。所谓“知人”就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为人行事,理解作者的心志情思;“论世”,也就是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和所处时代,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因素对作者思想、道德、心理、性格等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还有了解激发作者产生创作欲望的临时动因等等。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作者会有自己一定的动机。作品反映的思想和感情也会因为作者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生活环境和时代精神的不同而不同。在艺术风格方面,不同的艺术道路,不同的审美风格和不同的个性心理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正如鲁迅先生曾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样才较为确凿。”[3]如果要论文,最好是能够在通篇考虑的基础上顾及作者的全人,也就是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处世为人,更要顾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也就是作者的生活背景、文化状态,兼顾了作者的“全人”和“社会状态”两个方面再谈论文,才更为全面和确凿。鲁迅先生的观点实则就是肯定了“知人论世”的重要性。

二、“知人论世”这一认知方法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共通性

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历代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与文学思想的发展、演进过程的研究,即通常所说的古典文学史(包括文学批评史、文学理论史、文学思想史)研究;另一方面是对历代关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思想的研究的发展、演进过程的研究,这就是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4]但学者开始对某项文学现象分析研究时时,不管是分属文学史还是文学学术史研究都要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和媒介,如果没有实体的创作,研究就无从附着,空谈而已。自司马迁的《史记》创造了为作家写传记的研究方法后,研究古代作家的生平已经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知人论世作为一种认知方法同样是对作家作品的研究,两者拥有共同的研究媒介,那么我们将“知人论世”的方法运用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知人论世”在古典文学鉴赏方面

文学是社会的产物,时代在变化发展,文学创作也在跟着变化发展。我们今天所谓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种文化现象彰显的不仅仅是各个朝代文学创作的代表成就,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文学创作与时代的关系,文学发展与历史演变的关系。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篇中的记载“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替,政治的嬗变都会影响文学的兴衰,作家的情感体验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继而这种变化会反映在文学创作中,造成的文学现象就是文学随时代变迁而变迁。所以说,文学是时代的镜子,能够反映出文流的更迭。因此,“知其人”“论其世”的研究方法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运用“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在研读文学作品时有助于更准确的把握其主旨。比如曹操的《龟虽寿》,对诗中“盈缩之期,不但在天”这一句的解释涉及到“天”这个字的含义。究竟“天”是解释为自然还是天命呢?这对把握诗词的主旨非常关键,二者虽然均可解释得通,但阐释出来的意思却截然相反。理解这个问题就需要“知人论世”。通过查阅记载曹操生平事迹的史料文献,我们发现曹操是一位朴素的唯物主义论者,可见他是不会相信天意、天命这些东西的。如此可见,“天”在这里应该解释为“自然的”,这样我们在解读这首诗歌的时候就不会曲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了。

运用“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更明确作者的感情倾向。在中国诗歌史上,有些作家受到时代环境或自身性格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并不直抒胸臆,而是隐晦地将情感暗含诗中,令读者好像坠入了云雾中,不知该如何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但是经过知人论世这一环节之后,了解了诗人的生平遭遇及写作的时代背景,就能拨开云雾,更清楚地辨明作者的感情倾向。比如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整首诗中并没有出现明显表现情感的字眼,也并没有提出想通过张丞相的提拔步入仕途,但是题目又为何是赠张丞相呢?我们若能“知人论世”,对孟浩然的生平有个简单的了解,就会明白孟浩然渴望功名却一直无官可做的焦急,这样作者通过诗中“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表达的急切之情就不难理解了。

运用“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在阅读诗词时有助于明晓其写作方法,把握主题。有的作品意旨深远,作者往往会采用多种手法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让人难以理解其真实意义,此时就需要我们“知人论世”来考究作者的初意。比如大家熟悉的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通篇用比兴的手法以豆自喻,实则是表现诗人自身处境的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我们若能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就很容易推断出作者运用比兴的缘由并且揭开它的本体,把握作者表示的深层含义。

(二)“知人论世”在古典文献学方面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与文献工作的诸多方面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古代典籍的分类、编目、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编纂、校点、翻译和流通等各项内容。在古典文献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和实践方法是考据,考据通过对文献的稽考、推演或辨正,判断考证对象的真伪是非、誊清其相互关系及发展脉络以发现或解决问题。可以说考据在文献工作中的地位极其重要,清代的朴学、乾嘉学派都是非常典范的代表,但是我们又不能过分夸大考据的作用,它只是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方法,事实上古典文献整理工作的开展也实非考据一种方法就能完成。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门开放的、多元的学科,就应该打破研究方法的单一格局,拓展多种方法,融合现代学术研究的新思路。在研究中国古典文献时如果能把考据的实证科学方法和文学方面的人文方法相结合,研究或许能得出更佳的成果。

我们且以《二十四诗品》的辨伪为例。1994年陈尚君、汪涌豪教授在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上首次提交《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一文。两位先生认为《二十四诗品》不是唐代司空图所作的第一个证据可以说就是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提出的,“《诗品》与司空图生平思想、论诗杂著及文风取向的比较是显而易见的悖向。”司空图的思想以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但《诗品》却是以道家思想为主旨,书中可以很轻易看出作者对道家学说的由衷赞许和自觉认同;从文风取向上来讲,司空图认为作诗要达到圆融之境,作者应该深思极虑,但《二十四诗品》却是追求自然妙造,不倾向于人为雕镂;从审美取向来说,司空图在它的论世杂著中更称许“澄澹精致”的诗风,尤其对那些沉郁遒举的诗作最是推崇,但是《二十四诗品》却是推崇清淡逸雅的诗风。从这几个方面来看,二者的确是大相径庭,让人不由怀疑《诗品》的作者是否确为唐代的司空图。陈尚君、汪涌豪两位教授就此提出的《诗品》作者之伪说正是对司空图“知其人”的结果,可见“知人论世”对于古典文献辨伪中观点的“破”与“立”十分重要。

总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是一门开放的、多元的学科,我们应该突破单一的研究方式,尝试多种方法和风格的实践,但这都不能取代或者是贬低“知人论世”这一研究方法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古典文学的研究既要注重考据之功,也应重视人文方法的价值,既要提倡严谨的学风,又要鼓励自由的思想,做到理性与诗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这样中国古典文学的学术研究才能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王菲.知人论世在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的运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1(6).

[2](南宋)朱熹.孟子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29.

[3]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36.

[4]郭英德,谢思炜,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3.

[5](梁)刘勰,著;郭晋稀,注译.文心雕龙[M].长沙:岳麓书社,2004:420.

[6]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428.

[7]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4.

[8]张长青,编著.中国古典诗词名篇文化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17.

篇2

郭英德教授的思辨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历史的总结,二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行为的思考,三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理论的探索。这三个层面的思辨,体现出郭英德教授对古典文学研究的意义和学术品格的关注。他精辟地指出:“古典文学研究的目的有三个层次:客观认知、审美阐释、评价思辨。”“古典文学研究的意义以时间而言,具有历史性、当代性和永恒性。以空间而言,具有社会性、学术性和个人性。”文学史研究的目的是要揭示以文学文本结构的演变为载体的人类审美心理和精神状态演变。古典文学研究当更多地做意义阐释,提供意义,惟有如此,才能介入当代文化。

郭英德教授论析古典文学研究的“私人化”倾向和文学史研究者的知识结构,是对研究主体的思考和质疑。他提出明清小说史的写作当“悬置名著”,是对学人因袭旧有的研究模式的反思和批评。种种令人不能满意的研究现象、研究行为,究其源,无不与意义的缺失、模糊有关。因此,《建构与反思》一书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目的意义的解说与倡导,便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

郭英德教授对诸多人们习用的研究惯例进行了深层的追问。如关于作家的仕宦经历,郭英德教授指出:“问题不在于作家的仕宦经历能否研究,而是在于作家的仕宦经历如何进入文学研究的领域,我们必须从政治与文学的双向互动关系中,深入考察作家的仕宦经历,不仅仅考察作家做了什么,还要考察他怎么做和为什么这么做。”类似的精警追问在书中俯拾即是。在这一步步的追问与解答中,郭英德教授引领着我们走向更加宏阔的学术世界。

郭英德教授对学术品格的建构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理论品格、现代品格和主体性品格。郭英德教授指出:学术研究的理论品格是内蕴于具体研究对象的认知、阐释和评价之中的,理论的出发点应是历史上存在的具体文学现象。研究者当沉潜于文学史料,将其思考上升到理论高度。他提倡“走向具体”、“小题大做”和“实事求是”。这一提法,针对20年古典文学研究中的种种非理论、准理论和伪理论等不良现象而发,对提高学术理论品位无疑是一剂良药。

篇3

一、寻根讨源,理脉清晰

陈旭霞这部《元曲与民俗》,在著作过程中参考了200多部中国历史、元史与民俗、元代文学及其研究的各种著述,包括马可·波罗、道森、阿布·赛义德等外国来华者的见闻性著作。这样就形成了对元代历史文化和元曲所有研究成果的一次再研究和全面的继承,形成了一次立体的古典文学与民俗学研究的交叉融汇与集成。也可以说陈旭霞进行了一次马拉松式的文学寻根,同时也进行了一次民俗文化的寻根,是用“另一只眼睛”,即民俗学视角和方法进行了一次深入详细的学术巡礼。作者以其丰富的学识和资料占有,以其学术提炼和概括能力,对元曲中的民俗文化进行了沿波讨源式的探索,让我们感到每一种民俗事象的论述都头绪明了,脉络清晰。

在前言中,作者开宗明义,引用郑振铎关于元曲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的论述,肯定古今元曲研究的重大社会历史意义,认为“在一幅幅流溢着浓浓的极具动感的农耕文化的风俗画中,在一曲曲流动着极具悠扬的市城村野小唱中,不仅再现了元代人民的许多原生态的生活场景和人生百态,记录了大量民间风情、市井情趣、闾巷习俗、社会掌故,补充了《元史》的缺笔……”;认为诗化的元杂剧与散曲对社会生活与风尚乃至文化心理做了“原汁原味”而有趣的描摹,艺术地再现了当时民俗文化“生产场域”的具体形态,以及各民族在风土民情上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作者总体性地对元曲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并且要解密元代民俗的“庐山真面目”,力求找到法国丹纳所说的“艺术品的最后解释”和“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作者也正是这样做的。从宏观到微观,从大格局到纤细处,以其逻辑性解析引导着我们在元曲文化渊薮中进行开掘和观赏。比如在第一章“元曲里的饮食”中,作者切入于“塌了酒楼,焚了茶肆”,追述元代初期蒙古人铁蹄踏遍中原造成的空前浩劫,但它建立了疆域空前的大元帝国,实现了各民族之间的空前大融合、交通大发展和史无前例的中外文化大交流,催生了元曲并使中国文学出现了由雅而俗、雅俗交融的大转折,进而阐述元代饮食上的多种继承与创新。蒙古人豪爽喜饮的习俗与当时杂剧、散曲中的有关表现,以及各种宴会、饮食的风习变迁。作者在分门别类研究元代面肉蔬果、酒俗、茶俗等食俗过程中,都一一进行了有关食品食俗的历史追述。比如馒头的来历,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又叙述三国时诸葛亮在蜀地禁止用人头祭江神而推广面蒸的馒头,从此四川一带的人头祭变成了相似于人头的面食祭,由于“蛮”与“馒”谐音,也就渐渐叫成了馒头。这是一种大大提高了当时文明程度的祭祀和面食用途改革。还论述了煮制面食包括重罗面、细索面、饸饹、馄饨、饺子等食品在元曲中多姿多彩的表现。

在第二章“元曲里的服饰”中,作者又从中国服饰史的角度追记古人穿戴御寒而又审美的漫长历程,然后进行元代服饰与它们在元曲中的反映,突出了蒙古族、汉族等民族服饰的不同特征。并且引用俄国作家果戈里关于服装“具有民族的精神”,要“以全民族的眼睛去观察它”的观点,进而论述元代劳动人民重视服饰的实用性和创造美,体现他们的劳动美和心灵美。还条分析缕地论证了元代服饰的传承性、融合性、多元性、抑女性和礼仪性,认为这是如马克思所说的“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反映了元代人民的审美精神和集体无意识的审美原型心理。各小节从服装质料、形制到发型与装饰、佩饰等逐一进行论述。这是从广到深又见微知著而顺理成章。

二、穿越大元,丰富多彩

虽然这部《元曲与民俗》只写了四章,突出了元代的饮食、服饰、节俗和游艺,却又是囊括了元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了当时元人物质生产、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和各种精神的民俗事象,显示了元曲作品与汉赋、唐诗、宋词相比,其具有罕见的民俗文化包容量。在节俗中,作者从一年的元日开始,若报花名一般地展现立春、元宵节、龙头节、射日节、上巳节、清明节、端午节、夏至日、观莲节,到下半年的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王和除夕日的各种节俗在元曲里的艺术表达,做了全程的描摹与论述,让我们看到元人全年性的节日文化生态。作者又从各节的祭祀、饮食、服饰、游乐等方面进行交叉性论证,形成了全方位的元代节俗的活的视频。我们犹如穿越到七百年前的大元社会中,与元朝先民一同享受昔日的节日快乐。正因为如此,作者在对元曲的民俗文化巡展中,揭示了元曲的可贵与不朽。

在每一章里,作者也都通过元曲作品的引述和分析,突出了元代习俗与元曲创作的人民性、民族性、世俗性和草根性,体现了关汉卿他们的创作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百姓,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精神。

三、激情阐述,诗意表达

陈旭霞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她面对的又是诗意盎然的元曲,又与元人作品气质相合、心理同频共振,也便激情满怀,写起来自然若行云流水一般,气势顺畅,得心应手。例如关于服饰中的帕巾,作者这样写道:“在元代社会风俗中,帕巾既有实用价值,又具有丰富的文化意味”,“其原因,除了继承汉地固有习俗之外,还可能与草原游牧生活旧俗有关”。“据《析津志》载,每年冬月‘宰相于至日,亲率百辟恭贺,上位根前递手帕、随贡方物’。元曲中关于手帕的记载主要反映了元代社会生活中以下实际和象征性的用途……”下面引用分析王举之小令[仙吕·一半儿]《手帕》:“藕丝纤腻织春愁,粉线轻盈惹暮秋,银叶拭残香脸羞”和乔吉小令《手帕呈贾伯坚》的“对裁湘水穀波纹,挪皱梨花雪片云”,以说明元代的帕巾是服饰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作者还陈述了元人的包头,在引述马致远杂剧、张可久小令等作品中的有关描写,证实了包头既实用、必备,又可以充作“爱的使者”。

作者一直向我们进行着诗意的描述与论说。比如在第四章“元曲里的游艺”中,关于当时游戏、旅游的习俗便这样写道:“行走在元曲描写的出游路上,那‘晓来雨过山横秀’的山景,那‘一江烟水照晴岚’的水景,那‘百十里街衢整齐,万家楼阁参差’的街景,那‘琪树暖青山鹧鸪’的生态景观,那‘凝翠霭亭台楼阁’的建筑景观,都令元代人‘信步闲行走’,更令我们凝眸细赏。”又言“沿着元曲行旅的路线逶迤走去,扑面而来的是活泼清新、自然闲适的气息”,接着评价卢挚小令《寒食新野道中》是“用清丽的笔法、温和的色彩,表现出曲中人陶然忘机的情怀”,还引用小令中“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赞美这是“一帧没有任何雕饰的水彩画”。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典诗词;特点分析

古典诗词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宝贵文化遗产,其博大精深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入并强化,所以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特点。

一、小学语文教材古典诗词在题材选篇上的特点分析

当前,小学语文教材的古典诗词学习中,人教版本不同于苏教版,主要选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这些经典的古典诗词进行诵读,并对诗词中作者所饱含的各种思想情感进行揣摩和体会,尤其是诗词侧重选择唐宋年间所兴盛的诗词,其作品大多脍炙人口,且诗词读起来容易理解,更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另外,在所选的诗词风格上,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形式,包含了悠久历史文化的精髓,并同时展现时展变化的典范,从难易方面加以控制,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和体会到诗词的情感和价值。

二、小学语文教材古典诗词在诗词内容上的特点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较高年级则开始出现非常多的经典诗词内容,包括白朴的《天净沙》《诗经・采薇》节选等,这些诗词的编排选择让学生能够产生好奇和对当时时代的了解,词曲也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到诗歌节奏的把握,并通过诗词中的哲理培养小学生在为人处事中具备的品德和情感,通过诗词让学生领略当时作者所具有的思想情怀和对生活的态度,但在这一点上,小学生在理解感悟过程中还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这些诗词中,更加注重的是让学生对这些古典诗词进行记诵并饱含思想感情地进行学习。

三、小学语文教材古典诗词在汉字生词数量上的特点

篇5

一、古典散文教学中的教学原则

1.引导性原则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与地位发生的了转换,学生成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而教师也转变角色成了课堂上的引导者,因此在进行高中语文古典散文教学中教师要秉持引导性原则,对学生进行适当、正确的引导。在进行《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文章的内容来引导学生逐渐发现柳宗元在人生在所经历的曲折经历,在政治生涯中所遭遇的不幸,柳宗元通过经历这些事情获得了人生难得的宝贵财富,从而铸就了其文学上的辉煌。教师在此时,可以就相同类型的古典散文进行对比例如《永州八记》,以及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等。作者都是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所遭遇的不幸,体现自己所饱含的情怀。可以看出,在高中古典散文的教学中不可以忽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作品的含义,从而进行纵向或横向对比[1]。

2.过程性原则

在高中语文的课堂上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的发散思维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能用固定的思维来框住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就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死板的灌输式教育。在讨论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不能够就教学结论来作为评判学生是否正确位移标准。基于过程性原则下,学生要用勇于怀疑的精神来学习古典散文。例如在进行《滥竽充数》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教学结论是,没有真材实料的人混在专家里面想要蒙混过关,想要浑水摸鱼。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只能获得这一结论。有的学生认为,齐宣王作为一国之君,为其奏乐的乐师队伍竟然可以混入假的乐师,说明齐国在法制与管理上存在很大的漏洞;在演奏过程中南郭先生拙劣的演奏方式竟然没有被他人拆穿,可以看出齐国的治国与管理之道问题严重。这些想法都是教材中没有涉及的,但确实也是丰富多彩,立意正确的[2]。

3.整体性原则

古典散文教学需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概念,不单单要注意作品中词汇、语法与古代文化所构成的体系,同时还要关注认知、阅读所建立的主体体系。例如,有部分教师在进行《六国论》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将作品中的字词、句式等语法都细致讲解,但是学教师一问到,六国是哪六个国家,有的学生竟然无法回答。在没有历史文化的情况下,文言文成了一种没有灵魂的语言工具。古典散文教学仅仅成了用文言文堆砌起来的死板作品,没有了灵魂。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仅仅只是枯燥的学习字词等含义,不愿意与深刻体会作品中的切实含义,难以获得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就词汇的用法与含义进行讲解,同时还要贯穿作品所在的历史背景,将历史作为教学的线索,让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语文知识的情况下存储知识,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记忆[3]。

二、设立古典散文情境教学

在古典散文的教学过程中设立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在形象的清洁中来领悟作品的深刻含义。设立教学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有通过图片或照片的多媒体手段来设立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来设立情境,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设立情境。例如在《陈情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设立情境。选择学生扮演厘米的角色,想象李密在写陈情表时的心情与肢体语言,让学生深刻体会陈情表中的含义。这种角色扮演能够让学生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建立情感交流,让学生对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角色有新的体会。

高中语文中古典散文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在其教学过程中教学要注重引导性、过程性与整体性原则,可以采用构建教学情境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对古典散文充满兴趣,积极地开展古典散文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武莉.高中语文古典散文中的儒家思想教学浅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6):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