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简述资本市场的功能范文

简述资本市场的功能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4-04 10:28: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简述资本市场的功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简述资本市场的功能

篇1

【关键词】 网络数字化多媒体语音室 日常管理

一、引言

语音室是一个学校英语专业和公共基础课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外语语言实验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教学试验场地,是进行外语教学,提高学生外语能力的基础设施,随着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化,促进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新的教育信息技术融入了多媒体语言教学课堂,进一步推进了外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二、网络化多媒体语音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我院的语音室是基于PC架构设计,全面训练与评测学生听说读写译技能的教学与管理的设备,可以实现以下的几项功能:1、广播教学,目的是将教师机的画面转播给学生,教师可以通过麦克风、耳机等与已联机的学生进行沟通,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2、声音广播,功能是将教师端的教师麦克风声音和电脑声音均广播给学生。3、口语训练,主要针对语言教学领域,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功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提升口语水平。4、学生示范,即教师选择一名学生向教师和其他学生演示她的桌面操作,在示范过程中,教师可以控制该学生的鼠标和键盘,还可以与选中的学生进行对话,并让其他学生听到他们之间的对话,5、网络影院,是由频道和添加的文件组成,频道就是一组学生的活动空间,各频道之间的学生可以互不干扰的进行观看该频道内播放的媒体文件,教师通过新建的多个频道同时播放多个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切换不同的频道观看各个频道当前播放的教学内容。6、复读机,可以打开媒体文件和复读课件对学生进行复读训练,不直播时,复读机是一个单机播放器,它的主要功能是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以及对学生进行A/B组的播放,以便进行口语和口译考试。7、外接设备直播,系统默认设置4路外接设备,分别是:视频展台、录音机、笔记本和摄像头,教师可以在选项里自定义这些外接设备,向学生展示多路画面,可以对画面和声音进行预览和监听,音视频直播。

三、语音室的日常管理

1、制度管理。为了保证语音室的正常运行,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化管理体制,为此,我们制订了《语音室使用守则及处罚条例》、《语音室使用细则》、《语音室规章制度》、《语音室安全规则》、《语音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等各种规章制度,教师和学生都要遵守,按要求使用语音室,从而保证语音室的规范化运行,更好地为外语教学工作服务.

2、对设备的管理。每台语音设备都配有计算机、高灵敏度耳机等重要配件,为了保证语音室的正常和长期使用,语音室管理人员要在语音室开始使用前十五分钟开门,在设备开始使用之前,要对设备进行检查,确认完好无故障之后才能使用,使用结束后对设备的软硬件进行检查,确认下次使用的设备室完好,然后对设备进行断电处理,防止因为超负荷运转导致设备的损坏。网络数字化语音室都配有网络,为避免因为中毒造成的设备损坏,应在设备上安装杀毒软件,还要给设备安装还原卡,做好GHOST备份,这样可以有效的进行维护,可以在下次开机时重新恢复到原来的最初状态,还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成一个全新的系统,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

3、对学生的管理。学生是语音室的主要使用者,学生在语音室上课的时候,必须根据学号按照固定位置就座,不得随意更改和变动座位,不得在显示器和桌面上乱写乱画,不得在语音室内随意乱扔果皮等垃圾,对因为人为原因造成的设备损坏,还要严肃处理并根据处罚条例赔偿设备损失,学生入座后需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如出现故障,需及时登记并处理,以免影响正常教学!

四、上课教师的管理

任课教师对语音室功能的掌握直接影响到语音室的使用,作为语音室的直接操作者,应当对新进的教师和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不太熟悉的教师提前进行培训,这样才能避免因为教师对设备的不熟悉而造成的损坏,方便其更好地使用语音室。

五、管理教师的管理

语音室的管理不仅仅是对教室和设备的维护,更需要管理人员能配置设备和合理的调度,首先要有为上课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奉献精神,其次,要有良好的计算机软硬件的安装、调试、使用和基本维修能力,能够熟练地使用语音室系统的各项功能、一定的网络基础和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电子电路学知识,能够及时地解决语音室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只有管理队伍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保证设备完好率和设备使用率。

篇2

一、资本市场动机的简述

现阶段,国内的证券市场基本上都是由政府直接掌控的,严重制约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从资本动机视角来分析如今国内企业发展现状中的盈余管理,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历史作用。

1、盈余管理的资本市场动机简述

资本市场最直接的动机就是为企业、公司筹得资金。而我国的上市公司进行筹资的重要手段就是通过盈余管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公司可以申请发行股票来获得资金,但是国家规定,公司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所以,众多企业相应的就开始适应盈余管理,为下一步公司上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IPO动机、配股动机、放亏、扭亏和保牌动机是非常具有讨论意义的。首先,对于IPO动机,在一项研究我国二十世纪初期的八十多家上市公司的一年之内的收入发现,在2003年一年当中,各IPO上市公司的资产效率达到最高水平,随后呈逐年下降趋势。这就充分诠释了盈余管理在上市公司的资金规划中的重要作用。其次,配股动机是当前IPO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资本市场经济的另一个重要动机。其中,有实验证明,我国的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和高层已经熟练地利用管理应计利润对公司进行有效的盈余管理,从而使公司即使在极不稳定的市场运行状态下也能保证损失进一步缩小,保证企业的竞争力。而在盈余管理中的配股动机主要体现在:一是IPO上市公司为了避免相关的产品损失或者是直接为了获得股权而开展增加收入的会计管理。二是有一些不具备相关技术和数据支持的小型公司利用本公司的调整项目缩减收益的会计管理,达到自身顺利通过并且获得配股资格。三是资本主义市场中的放亏、扭亏和保牌的动机。市场总是存在相当大的波动性,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经纪人都具有避免盈利下降和盈利亏损的动机。多数证券公社的扭亏手段主要包括:巨额冲销、收益补贴、损益调整、重组收益以及短期营销等手段。但是,亏损实在是很多企业难以避免的问题,所以,大多数IPO上市公司在亏损年限或前或后都有调整收益的盈余管理手段,从而有效的避免连续亏损而受到证券管理机构的惩罚。所以,在资本市场中,大多数IPO上市公司都存在保牌的动机。

2、盈余管理存在的弊端

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都以应计盈余管理为手段来预计企业资金。但是,一旦应计盈余的空间缩小,所带来的影响会直接导致企业公司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大大提高,所以,仅仅靠盈余管理是远远不能达到企业提高发行价的目的的。近年来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单单看应计盈余管理也很难满足IPO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的需求,也无法适应企业的相关会计准则。作为上市公司,一旦各项资金和盈利都被提前预算好,要求不能有过大的浮动,说明这些IPO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实力,同时,它们也会丧失一定的创造性和干劲,很难在业绩上有什么标志性的突破,也就无法创造预计之外的收益。盈余管理一方面有效规划了公司的运营而不出现过度的亏损,但是另一方面也阻碍了IPO上市公司的迅猛发展,有利也有弊,对于IPO上市公司来说,应正视资本市场的动机,有效地进行盈余管理。

二、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投资者有两种:投资和投机。在一定程度上,投资是指在确信股票的价值高于自身价格时才买进,而股票的价值低于价格时就卖出。而投机是指根本不知道股票的价值低于价格,抱着别人会以更高的价格从手中把股票再买走的心理买入,或者是在根本不知道股票的价值高于价格时,抱着别人会以更低的价格转让的心理而卖掉股票。准确地按照投资机构者的政策标准来划分,投资者可以分为一般投资者和战略机构投资者。目前,我国的投资者主要的投资形式包括:证券投资基金、券商、社保基金和保险公司。

1、机构投资者对会计信息供求状况的影响

投资者投资任何一种金融工具都要收集有关该企业和证券的信息,这对投机者或是个人投资者都不例外,人们在经济决策中需要及时获得准确的信息,从而来减少相关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例如,胜券投资基金委托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投资管理,而大多数管理公司的管理人员都经过高等教育,最大的优点就是所付出的成本远远比一般的非专业工作人员要低。根据投资者与信息的关系,可将投资者分为四类:靠大众性公开信息交易者、靠专业性公开信息交易者、靠派生信息交易者以及无信息交易者。后三者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2、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由于监督成本很高,很多单个投资者都不愿承担监督公司的职责,但是,机构投资者则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对于更高一阶的投资者,其更有可能介入公司的管理。在西方尤其是英美国家,机构投资者都普遍采用外部监控,以非金融机构的投资者间接参与方式参与公司的管理。在公司治理方面,一方面机构投资者规模的壮大会使上市公司过于集中的股权结构得到一定的改善,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继续对公司采取旁观、漠视的态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带给企业更大的损失,而迫使这些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的治理。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对于策划方案的批评和措施整合以及投票等等方式来推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的完善和治理机制的改进,进一步促进公司的效率的提高。

三、财务信息透明的重要性

1、财务透明度的重要作用

现在所存在的任何一场交易都是在双方衡量过相关的具体对等价值之后进行的。所以,在交易的过程中,财务信息的公开化是交易的核心。市场扩大和发展都是在双方愿意交易中得到提升的。如果股票市场中存在过多的虚假信息,难免会给广大的投资者带来相关程度的误导,一旦造成判断失误,将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从而对企业的扶持基金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信息不对称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就不可能谈到平等交易,就更谈不上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提升。另一方面,财务透明是资本市场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条件。只有当公司提供出足够的公司数据,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提高融资能力。相反,如果没有提供足够的经济数据,就很难让投资者感觉到十足的诚意。那样就会极大地影响两者关于投资方面的意见,投资者就很难去选择一个信息不够明确的股票进行购买,导致市场流动性较低,从而影响公司的资金募集。

2、影响财务信息披露的因素分析

对于财务信息披露影响最大的就是公司的高层以及中层,主要是监管机构,会计事务所。而作为投资者对于财务信息披露只存在有限的影响。国家权威机构中国证监会作为一系列证券监督机构中的主体,是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虽然相关职责较大,但其地位远远不及中国人民银行。在证券监督功能定位上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证监行为的扭曲。而往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证券监督功能很难同时实现效率和公平,这势必会给监管工作带来极大的混乱。同时,会计事务所作为公司信息审查鉴证的机构,但是,在过去的几年中,虚假报表的案件屡见不鲜。很多潜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很多公司信息的真伪程度,严重导致了信息透明化的进程受阻。

篇3

关键词:微型金融;小额信贷;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7-0033-04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结构的变迁,以间接融资方式为主要中介机构的商业银行与以直接融资为特征的资本市场的关系日趋紧密。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在融合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一系列的风险,既有商业银行在进入资本市场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微观风险,也有资本市场在面对商业银行的融入进程中所面对的宏观风险。认清风险,同时找出一条降低、化解风险的道路,能有效提高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融合。加快金融体系现代化步伐。

一、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现状分析

自从1983年国务院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在我国基本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四大国家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经历了扩大发展、深化改革、改革攻坚等阶段。据统计,在我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在全部金融资产中的比重超过80%。

对资金有需求的企业通过向商业银行进行借贷来达到间接融资的目的。即使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企业仍然是以通过商业银行进行间接融资为主要融资渠道。因为相对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方式而言,间接融资具有社会安全性较高、保密性较强、可以及时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需求等优点。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制度的逐步健全和融资企业需求的变化,直接融资凭借其筹资规模和风险度不受金融中介机构资产规模及风险管理约束、具有较强的公开性、在市场竞争中优化资源配置等优点,在市场中所占比重呈上升之势。

作为以直接融资为主要特征的资本市场,随着传统业务的进一步优化,相关业务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也为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契机,使其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合作前景更加广阔。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供选择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购买和持有各种有价证券来优化其资产结构。使商业银行便于在充分兼顾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争取最大限度的盈利。因此,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进入资本市场,成为资本市场中重要的参与者。截止目前。我国共有14家商业银行在A股市上市,其中7家银行在H股上市。

特别是在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2009年我国的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和积极地货币政策,使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规模呈现井喷式增长,贷款余额由2009年初的32万亿元猛增到年末的42.56亿元,同比增长32.99%,导致资本充足率下降。这时,商业银行就可以借助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增加其资本充足率。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依托资本市场,完善其自身功能,逐步完成由“信用和支付中介”向“全面金融服务机构”的转变,进而丰富了资金清算结算、金融资源配置、金融风险管理和国民财富管理等方面的功能。

但是。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在组织结构层面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势必会给二者带来运行机制的变化,产生新的风险因素。在银证融合的情况下,在金融业传统风险因素之外。还可能由于金融体系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产生风险分布和作用机制方面的变异。例如,以信用风险为主要风险特征的商业银行,将可能产生其他类型的风险取而代之。此外,资本市场在拥有雄厚资金实力和庞大支付结算网络的商业银行进入后。任何商业银行出现风险,势必会影响到资本市场上银行板块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整个资本市场的波动。从下图可看出,沪深300指数变化趋势与银行股指数相似,且略微滞后于银行股指数。

二、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所面临的风险

(一)商业银行上市导致的风险

商业银行上市面临的首要风险就是能否成功上市,即上市失败风险。引发该风险的关键性因素就是IPO定价难题,如何合理确定IPd价格对商业银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股票IPO定价主要被两个方面决定,一是股票的内在价值,二是合适的IPO发售机制以充分发掘市场需求。由于计算模型的局限性和上述因素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上市过程中的IPO定价可能存在抑价现象,一旦出现定价不合理,就存在着不能实现新股销售的既定目标,难以满足筹集资的需求,导致发行失败的可能,最终付出高昂的成本。

其次是声誉风险,即在上市过程中,商业银行所出现的意外事件对自身的不利影响。商业银行同其他上市企业一样,将成为投资者所关注的目标,同时外部审计、评级机构的进入。将会使信息披露大大增加,导致原先潜在的问题得以暴露。虽然这些问题的暴露能及时化解商业银行的潜在的风险,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对于投资者而言,问题的暴露必将削弱对该即将上市商业银行的信心,进而影响对其股票价值的评估。最终也波及到上市的成功性。

再次是商业银行是否具有长期的抗压能力,来应对上市过程中所面对的法律风险压力、财务管理压力、公司治理不完善和自身股价不确定波动的压力。上述压力将贯穿于整个上市的过程中,具有持续性,因为商业银行从开始准备上市到最终上市通常要经过数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一旦出现违反法律法规、财务欺诈、股权结构不合理、私自挪用信贷资金造成股价波动等问题,将会受到来自司法、行政监管力量的干涉与惩罚,造成投资者对其综合经营能力的质疑。

最后是商业银行再融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矛盾争端及负面影响。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仍不发达,尚未建立完善的金融法规和监管机制,不少国有企业上市的目的仅是为了“圈钱”。而非建立一个长期可持续的融资平台。而我国现有银行业正处于迅速扩张阶段,对资本金需求旺盛,融资需求缺口较大,这些现状导致部分投资者会担心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的目的性,以及相应产生的再融资风险。

(二)商业银行进入股票市场后面临的风险

商业银行成功上市、进入股票市场后,面临的首要风险当属股票市场的风险,主要包括股票资产波动风险、融资融券交易风险和间接性融资的违约风险。

股票资产波动风险即商业银行股票价格下跌的风险。当商业银行持有股票资产,且当其长期、持续下跌时,商业银行必须要提取足够的资产损失拨备,以覆盖风险。如果持续时间长、金额巨大。商业银行必然会面临连续的经营亏损,与此同时,亏损程度还将会随着股价的下跌而加大,导致恶性循环,形成商业银行的投资风险。

融资融券就像商业活动中的赊买赊卖一样,如果到期时买卖双方能按约定,补足货款或商品,那么这笔交易节约了现金,也促进了商品流通。但如果不

能则信用链条发生断裂,会引起连锁反映。造成市场混乱。目前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机制尚未完善,投资理念尚未成熟,众多投资者将其视为短暂的投机市场,这就导致融资融券交易风险凸显。

此外,商业银行上市之后,自身原有的潜在风险仍不可忽视。到目前为止,不管商业银行进行怎样的创新改革,其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业务为主营业务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尽管伴随着商业银行创新,各类新的风险逐渐显现,但其信用风险仍然是最大风险,需要防控,不可能因为商业银行上市而发生根本性转变。截止2009年末,我国损失类贷款余额627.9亿元,较2008年末上升了58.1亿元。损失类贷款的上升,说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仍有扩大的可能。此外。涉及到资产与债务不匹配的流动性风险。处于被动调控的利率风险和商业银行内部的操作风险等同样是商业银行需要长期面临、防控的主要风险。

三、资本市场在接纳商业银行后存在的宏观风险

在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相互融人的过程中,除了要认清商业银行面临的各项微观风险外,更要对资本市场需正视的宏观风险进行分析,只有通过对其进行细致的剖析,才有可能制定出合理的防范对策,防患于未然。

第一是金融体系风险。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同属于金融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对接融合极有可能引起一个风险共振,也有可能将银行业的风险演化为金融体系风险,进而导致金融体系的一部分非系统风险转化为系统性风险,从而加大国民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上市不用于其他行业,它的资本在随股市涨跌而变动的同时,放贷能力也随之改变,进而又作用到股价的变动上,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循环体。例如。股市景气,则股价上涨,银行的自由资本增加,放款规模可能扩大,进而影响股价的上涨;相反,如果股市低迷,则银行的自由资本也将缩水,在悲观情绪的影响下,银行的放款将会更谨慎,规模会缩小。这样更将促使股市的萧条。

第二是政策性风险。政策性风险主要来自国家的宏观政策变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主要分为直接政策风险和间接政策风险。商业银行作为一类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企业。受国家政策性干预较强,特别是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资产占比较高(参考表2)。国家一旦对存款利率、贷款基准利率及浮动空间、备付率、信贷政策等做出变更,各家商业银行必须接受并执行。此外加之非金融领域的政策调整导致交易生产经营状况出现的劣变,共同作用在商业银行上,必然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资产价值,反映到股票的市值上,最终作用到整个资本市场。

第三是银行危机将对资本市场形成巨大冲击。通常商业银行股票盘子大,金融股所占市场价值比重高,所以商业银行经营的是否稳健,其股票表现是否稳定,将直接关系到股票市场的运行与稳定。例如,深圳发展银行于1998年在A股上市后,曾长期居于A股市场龙头地位;2006年中国银行上市后占据上海市场权重第一的位置。因此,银行一旦发生危机,对资本市场的冲击之大是难以预测的。例如前不久发生在美国银行的次贷危机,在短时间内便引发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

第四是信贷资金流入资本市场所产生的风险。具体可以解释为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后,会直接推动资本需求的增强,当其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后,将助长甚至引发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投机行为。最终导致较为严重的泡沫现象,危及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甚至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由于金融传统与法律规定的不同,各国对商业银行直接投资股票的限定也不尽相同。在我国。尽管政府及相关金融监管部门长期禁止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但是在市场实践中曾多次出现银行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案件,

四、如何防范、化解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的各项风险

在商业银行逐步进入资本市场并与其融合的过程中,要想防范、化解所面临的微观风险及宏观风险,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商业银行自身所具有的各项潜在风险,与此同时,深化资本市场的改革,梳理健康的投资理念,建立一个健康、长期、可持续的融资平台:其次是研究如何防控二者融合所面临的各项风险。

(一)降低商业银行自身风险

降低商业银行所带有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等潜在风险,在此将其简述为以制度防范为主,技术防范为辅,同时将二者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制度防范的要点在于通过制度创新恢复和加强市场约束、监管约束、银行同业协会约束与银行内部构成的由外到内的风险防范体系。主要工作为:(1)进行产权制度改革;(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3)恢复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技术防范的要点在于与制度防范相结合,通过风险防范手段的改进,建立不完全信息下的风险机制,在具体风险的管理上,应在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防范策略。

(二)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作为现代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本市场。是促进资本形成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的改革创新,不断拓展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形式和途径。毫不动摇地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2010年年初,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创新,支持经济发展”。其中在对“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详尽论述中主要包括:加快建设多层次市场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烷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健全上市公司并购和退市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渠道和方式: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维护市场“三公”秩序,引导和规范市场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建立、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第一是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完善国内对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融合的相关立法,对商业银行上市行为制定相应的法律约束。此外,政府、金融相关监管机构制定对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详尽的监管细则,同时还要密切联系国内外经济、金融动态及市场发展的趋势,明确重点,及时修改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改进监管的方式方法。

第二是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将政府、各监管部门、商业银行、资本市场彼此之间通过信息交流有机的联动起来。例如,各监管部门可以在及时掌握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后,相互沟通,及时了解各家金融机构面临的问题。对商业银行、资本市场制定统一的政策制度,使各监管部门在独立完成自身监管职能的基础上,对监管交叉区域或“盲区”完成全面监管。

第三是要深入研究分析金融监管方法,推陈出新。基于理论分析,运用计量方法,结合科技手段,创新模型,尽可能计算出贴近实践、可供参考的风险度量值。通过对风险进行合理的量化。使人们可以更直观的认清风险的危害程度,及时有效地制定出应对方案,最终达到减低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骏张中华宋清华:《商业银行创新与资本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1。

[2]成思危:《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第二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4。

[3]《2009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杂志社有限公司2009.12。

[4]罗子光:《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J].《金融与保险》2009(7)。

篇4

新三板是国家专门对国家级高新区内的科技型企业提供的资本市场融资平台,目前是与沪深交易所并立的第三个全国性股权交易市场,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它的灵活性和优势将会大大的激发出资本市场的活力,并吸引着越来越多企业来挂牌。分析我国新三板的市场功能特点以及与主板、中小板与创业板进行比较研究,对于促进我国中小微企业与投资者对新三板有一个比较清晰理性的认识,引导他们正确理智的投资行为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新三板;市场功能;主板;中小板;创业板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0.049

0 引言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简称“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或“NEEQ”)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其设立初衷即为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推动全国高科技产业更快发展,积极促进我国场外市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新三板在开办初期,绝大多数企业和投资者认同度较低,抱着观望态度。少数主动挂牌企业也是在中国证券协会与中关村科技园区协会的主动引导与推动下。然而随着新三板各方面政策的出台与监管功能完善。从挂牌企业数量来看,从2006年挂牌的6家,2012年挂牌数量突破百家,2014年度达1572家,截止2016年3月31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已高达6410家,超过沪深两市企业数量总和。可见新三板市场越来越得到大众的关注与认可。随着分层制度的推出,其发展前景更是一片蓝海。

1 新三板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新三板原本是业界对“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代办股份报价转让系统”的俗称。为了给这些高科技成长型企业提供更多股份流动的机会,2006年国务院启动中关村科技园区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试点工作,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被定义为新三板。

2012年8月3日,证监会将能在新三板转让股份的公司范围从限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扩增到上海张江、湖北东湖和天津滨海三个高新区。2013年1月16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揭牌运营。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将在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范围扩容到全国所有企业。

2014年做市商制度实施引爆新三板,挂牌公司和融资额都出现了爆发性增长。2015年,新三板市场发展更是如火如荼。同年3月18日,全国股转公司和中证指数联合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新三板市场进入指数化时代。至此,新三板成为第三大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

2016年3月3日,全国股转系统了《关于做好挂牌公司分层信息揭示技术准备的通知》,将拟定于2016年4月组织挂牌公司分层信息揭示的全市场测试。意味着新三板分层时代的来临。

2 我国新三板市场功能简述

2.1 价格发现功能

价格发现是资本市场最基本的功能。中小微企业通过挂牌新三板能迅速通过其价格发现功能获得相对准确的市场定价,进一步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这也是在资本市场进一步实现交易和融资功能的前提。随着新三板市场交易制度以及配套法律的完善,做市商制度等日趋成熟,乃至未来竞价方式的引入,都将促使挂牌公司股价逼近其实际价值。

2.2 多元化融资功能

我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一般兼具高成长性、高风险性,高收益性,技术更新速度快,资金需求量大等特征,但又因其具有轻资产特征,可用于抵押的有形资产非常有限,根据现有信贷政策,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而新三板的挂牌条件对申请挂牌企业的盈利水平没有硬性要求,只需申请挂牌企业存续期满两年,主营业务突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企业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股份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等即可。所以新三板的挂牌要求正好契合了科创型中小微企业发展需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灵活选择定向增发、优先股、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多种融资方式。

2.3 规范公司治理功能

很多中小微民营企业,在初创期间或成长期间,因不需要信息披露,其在财务、经营与战略上往往是不规范的。新三板挂牌的过程,相当于一个简版的IPO。在券商、律师事务所与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参与与辅导下,企业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造,需要构建规范的现代化治理结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迅速去掉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与弊病,这不仅大大提升公司的合规运营财务管理和内控能力,也为企业以后向主板进军提供了先期条件。

2.4 企业宣传功能

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有利于提升企业公众形象和认知程度,促进企业开拓市场,扩大企业宣传。挂牌企业是在全国性场外市场公开转让的、证监会统一监管的非上市公众公司。首先公司股份挂牌后的市场价格创造财富效应,有利于人才的引进。其次,新三板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私募股权投资者通过新三板寻找值得投资的企业,同时企业也借此能够接触更多私募股权投资者,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议价能力。第三,在多数情况下,企业挂牌新三板会成为地方政府的一部分政绩,而且挂牌新三板的过程中需要与地方政府有一定的沟通。因此通过新三板挂牌主动地进入政府视野,增加了很多获得政府扶持的机会。

3 新三板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比较分析

3.1 服务对象不同

新三板定位主要是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这类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尚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企业多为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高收益、低风险的大型优秀企业,中小板企业规模稍次于主板市场。创业板主要服务于自主创新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一般表现为高科技、高成长、新经济、新服务、新能源、新材料、新商业模式、新农业的企业

3.2 财务指标要求不同

新三板的经营年限只需存续满2年即可,而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需持续经营时间在3年以上。且新三板没有明确的财务指标要求,挂牌企业可甚至可以零利润甚至亏损挂牌。但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要求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或最近一年盈利,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等。同时规定募集的资金必须标明明确性的用途。主板和中小板要求更为严格。

3.3 投资者群体不同

创业板要求投资者具有两年投资经验,主板与中小板对此并无要求,与之相比,新三板的投资门槛相对较高,机构投资者投资门槛为500万元,个人投资者的资产标准也为500万元人民币以上和拥有两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所以这一高门槛注定新三板的发展方向是一个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同时在某一方面也降低了全国场外市场的整体运行风险,优化场外市场投资者结构。

3.4 投资目的不同

新三板是中小微企业与产业资本的服务媒介,投资者主要看重新三板企业的高成长性和高回报,与沪深两市侧重于通过股票买卖赚取市场差价相比,新三板侧重于赚取企业成长的钱。

3.5 交易规则不同

在交易方式上,目前新三板主要采取协议方式、做市方式。目的在于促进新三板的流动性。而主板、创业板多采用竞价交易方式,大宗交易采用协议大宗交易和盘后定价大宗交易方式。

4 结语

可见,新三板作为目前资本市场的基石,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在企业多层次融资体系中互联互通,为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板块提供对应的金融服务,使企业及时获得发展所需资金,资源得到最优配置。这些都促使着我国迈向更加成熟的资本市场,使之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公司金融理论;公司治理;资本市场

作者简介:李艳荣,女,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杭州 310012

责任编辑:邵华明 收稿日期:2006.10.10公司金融理论是研究公司资金流动和运作规律的科学,它发源于西方国家,以发达的资本市场为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建立,公司金融理论在我国的研究也日渐增多,但是在这些研究中存在一个明显的误区,就是缺乏对中国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全面和深层次的理解,对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的控制权和利益配置情况分析不清。研究结果要么是不能解释实际情况,要么是非常牵强、片面。本文回顾了公司金融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研究建议。

一、西方经典公司金融理论的发展过程

西方经典公司金融理论是指自MM理论以来的围绕公司金融研究的各种理论流派,包括权衡理论、理论、信号传递、控制权理论等。它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体现在Franco Modigliani and Merton Miller(1958)的MM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在完美、有效的市场和完全套利的假设下,公司的融资结构和股利政策不会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7]它已经成为现代公司金融研究的出发点,近半个世纪以来,大量的理论研究及创新都围绕着放松MM理论的假定上来进行的。

研究的第二阶段,集中在放松完美市场的假设上。学者们逐步考虑了税收、破产成本、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这期间著名的理论有:权衡理论、非对称信息理论等。但在此阶段,经营决策的外生性和半强式有效市场的假设仍然存在。[5]

研究的第三阶段,放弃了经营决策外生性的假设。人们开始认识到公司的所有权结构会影响到公司的经营管理,研究的视角开始放在公司金融和管理经营的互动上来。[6]这期间产生的理论有:理论、公司治理理论、产品市场与资本结构理论等。在这些文献中,公司的经营决策对公司金融政策的依赖性是非常明显的,但几乎所有的分析仍然是以半强式有效市场为假设。

在西方公司金融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其假设前提有一个不断放松的过程。它虽然也逐步认识到市场的不完美性和制度因素中的成本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但是可以看出它是以英美为代表的市场导向型的公司治理模型为理论背景,其隐含的前提是公司具有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和有效的外部市场,这种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有效地制衡公司的管理层,使其能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作为目标。因此,在上述的各种理论流派的逻辑推导中,一般均是以最大化股东价值作为目标函数,以影响公司金融决策的有关因素作为约束条件,再由此得出相关的结论。

以这种观念所导出的理论体系承袭了新古典理论的研究范式,具有清晰和系统的特点,但由此也产生了它的局限性。由于它的理论研究的假设前提仍是一种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 “理想公司”,没有关注各国特殊的制度结构所导致金融冲突及其协调机制等相关问题,忽视了文化和法律传统、经济制度变迁的背景,公司治理的实际现状等因素所导致的各国特殊的理财环境,使得出的结论缺乏普适性。当研究的对象处于一个特定的经济环境中时,由于假设前提和实际因素的传导机制发生变化,将会产生实际经济情况与其经典结论不符的现象,由此削弱了它对不同社会和制度结构条件下的公司金融行为的解释能力。

二、西方经典公司金融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目前,西方经典的公司金融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司融资行为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包括:资本成本分析、融资偏好分析、资本结构的决定、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等方面。在资本成本分析的研究中,主要采用经典公司金融理论中的资本资产定价法、Modigliani and Miller的平均成本定价法等来计算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在融资顺序和资本结构的研究中,多以实证研究为主,而且大多依据西方经典的公司金融模型来探讨可能的经济影响变量,进而确立要进行计量检验的模型,在有关实证结果的分析中,重点也是判断我国上市公司的金融决策行为是否符合经典公司金融理论的结论。主要的研究结论有: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呈下降态势。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关于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方面,除了资本成本、行业因素以外,还包括企业规模、盈利水平、企业成长性等方面的因素。但是在上述研究中往往忽视了企业经济性质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制度约束,没有控制外部因素的影响,这很有可能影响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二)公司投资政策研究

主要包括企业并购的绩效和动机研究,公司投资的“融资约束”现象的研究,而对实际的研发投资、库存投资等实物投资范畴研究得较少。在并购绩效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两种方法:一类是基于并购行为的市场反应;另一类是比较并购前后企业经营业绩的变化,但是实证研究结果对并购双方的总体并购绩效是否得到改善并无统一的结论。有关并购动机的研究结论认为:西方经典公司金融理论中的协同效应、多元化效应并不能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在投资的“融资约束” 研究方面,主要应用了Fazzari 和Habbard的“融资约束模型”来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融资行为进行检验,初步的结论是大公司的投资对现金流量的敏感性要高于小公司。

(三)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现状;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股利是否具有信号传递效应,以及什么样的信号效应。此类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察:企业特征、持久盈利和问题与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总的研究结论认为问题和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

目前海内外学者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公司金融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以往的中国上市公司的金融研究存在着不少缺陷。在理论研究上,没有结合中国转轨经济背景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且在研究上存在两个重大的缺陷:一是缺乏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全面和深层次的理解,特别是对上市公司有关利益各方的决策影响力和利益配置情况分析不清,不了解背景的复杂性,而是简单照搬西方的公司金融理论;二是国外经典的公司金融理论隐含的前提是有效资本市场,而我国的资本市场目前还不具备弱式有效性,股价操纵和投资者的短视使得股票价格严重背离了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价值。由于以上原因,致使我国目前的公司金融研究要么不能解释实际情况,要么解释得非常牵强、片面。

三、西方公司金融的理论前提与我国研究情况的差异

西方经典公司金融理论是以欧美市场导向型的公司治理模式为背景,其主要的理论假设和制度背景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有重大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股权结构不同

西方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股权分布极为分散,由此造成公司的主要经营决策权掌握在经理人手里,成本主要来自于经理层和股东之间的矛盾;在我国,大部分的上市公司股权较为集中,一股独大的现象较多,公司管理层的人事任命掌握在大股东的手里,所以成本主要来自于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害,而不象英美资本市场那样,成本主要来自于经理层和股东之间的矛盾。[3]

(二)债权约束制度不同

在西方,债权约束是一种硬约束,在公司面临金融困境时,债权人将会获得“相机治理”的控制权,企业是进入破产清算还是进行债务重组,债权人拥有一定的决定权,即债务契约是与破产机制相联系的。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约束是一种软约束,公司的破产机制中非经济因素较多,政府的行政干预对破产机制影响较大,而作为债权人的贷款银行往往被排斥在破产清算工作之外,对企业的财产清算没有表决权。由于有政府财政的担保(免掉坏账),所以债权银行既无能力也无动力去进行对金融困境企业的相机治理。

(三)投资者的理性程度不同

西方经典公司金融理论中虽然考虑到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合同因素的影响,但是认为在给定的信息前提下,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市场是有效的。[6]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短,投机行为和股价操纵的现象较多,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也较弱,所以投资者并不能根据有关的金融信息正确地甄别出企业质量的信号。

(四)公司控制权市场不同

在西方经典的公司金融理论中,认为投资者在市场上具有用脚投票的权利,当公司现任的管理层在经营上无效率时,原有股东或者新的收购企业会收购足够股票,以获得公司的控制权,产生了新的接管者。虽然近年来美国的法律对公司接管有了更多的法律限制,但是公司的接管市场在外部监管的功能方面还是基本有效的。在我国,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由于存在着 “一股独大”的现象,当公司的现任管理层经营无效率时,除非大股东愿意进行场外协议转让非流通股,否则外部人很难购买足够的流通股以达到接管公司的目的,即公司的控制权市场的不完善很难起到外部治理的作用。

(五)经理市场的发展程度不同

在英美成熟的市场模式下,形成了完善的经理人市场,经理人的聘用、任免和其职业声誉有很大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经理努力工作,避免股价的下跌、公司被接管或者企业的破产。[1](82-96)但是在我国,当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国有时,公司高层人事的任免权掌握在当地党政部门的手里,当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家族时,高层经理人往往由家族成员来担任,通过经理市场来聘任的专业经理只占很少的一部分,高层经理的任免和其以往的职业声誉没有太大的关系。

(六)税收制度不同

在西方经典公司金融理论中,税收因素是影响金融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国企业所得税最高法定税率为33%,但是上市公司整体执行33%的法定税率的比例很小,普遍享有优惠税率以及许多非税率的优惠,而且不同行业、地区和规模的上市公司的法定税率之间有明显的区别。[4]这种情况下,很难判断税收因素对企业金融行为的影响。

从以上各个方面的因素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金融决策行为与西方经典公司金融理论的背景有很大的不同。这说明,在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金融行为研究中,可以借鉴西方经典金融理论的有关视角和方法,但照搬其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金融决策行为则是不恰当的。

四、中国公司金融理论研究建议及方法

青木昌彦曾经说过:离开一个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它的制度与习俗历史来选择哪种公司治理结构最适用于转轨经济,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在设计转轨经济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时候,经济学家必须具体地确定每种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或是不同的模式的结合)的运作所需的特定条件,这些条件在转轨经济中能否得到,以及实现这些条件的最有效率的途径,我们不能忽视转轨过程中的路径依存(path―dependent)或循序演化的性质。与此对应,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中,也不能离开中国经济的路径依赖性、实际现状、制度特点,否则结果将会偏离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

(一)公司金融研究中要考虑的两大因素

1.公司的治理结构。由于我国转轨经济下的国家整体性制度安排的复杂性和变迁性,形成了完全不同于英美市场主导模式的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在我国上市公司的众多利益相关者中,由于股权的高度集中、贷款银行缺乏“相机治理”的权力,机构投资者的消极性等因素,核心控股股东对贷款银行和中小投资者的侵害成为主要的问题。由于缺乏制衡机制,这种现象还极为严重,这种理财的制度环境对企业的金融目标和金融行为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国的公司金融时应该关注制度因素的影响。

2.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由于转轨经济的背景,我国股票市场成立的背景和定位是为国有企业脱困改革提供融资、解困的工具,种种转轨制度的合作博弈的结果是资本市场功能的混乱,寻租现象较多,投资性较浓,很难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这将对公司的实际金融决策产生下列影响:(1)从绩效测量角度来看,市场反应研究只能研究对流通股股东财富的影响,而不能考察非流通股股东财富的影响;(2)股市存在较为强烈的炒作风气,使得事件研究的有效性大打折扣;(3)与西方理论不同,股价的变动不会影响到控制权的安全性,对公司经理层没有太大的压力;(4)上市公司通过金融决策来进行盈余管理或者传递信息以操纵股价。

(二)有关公司金融研究的基本方法

我国公司金融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金融行为的解释性研究和最优金融决策研究。

1.金融行为的解释性研究。在对上市公司的金融行为的解释性研究中,要根据公司的治理结构来确定特定金融行为的决策者是谁,他在现实中的目标函数是什么,有什么约束条件,由此又导出了什么样的公司金融决策。而不能像西方经典公司金融理论那样,认为公司处于一种理想的公司治理状态,金融决策者的目标函数都是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例如,在我国,从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可以判断出,拥有公司控制权的是核心大股东,他在现实中的目标函数是为了获取“控制权租金”的最大化(在不同的具体金融决策范畴中,“控制租金的最大化”可以转变为不同的具体目标),约束条件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其他的利益制衡方和资本市场的现实条件,最后由此可以解释其实际的金融决策行为。

2.最优金融决策研究。在有关上市公司的最优金融决策研究中,首先需要确定金融决策的目标函数是什么,然后是不同的公司治理理念。在古典的公司治理理论中始终强调“股东中心主义”。但是随着现代公司的发展,公司目标并不是股票市值最大化或者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是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即产生了“利益相关者理论”。[2](32-53)公司治理被描述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和结果,并无一个国际通行的公司治理模式。我国目前正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以后的公司治理结构发展方向以及公司治理中采取哪种理念尚无定论。

西方公司金融研究都是以最大化公司的价值为目标,就其本质仍然是以出资者为核心,而且由于其股东的股票为全流通股,债权人的债券也可以交易流通,所以就最大化公司的价值就等同于最大化公司股票和债券市价。但我国有着完全不同的情况:首先,公司债务大部分是银行贷款,不能交易流通,债权人追求的是公司金融的安全和本金偿还性;其次,股东中的大部分股票是非流通股,其只能进行有限的协议转让,转让价格约等于净资产,所以,这部分非流通股东若要最大化其价值,必须最大化其所拥有的净资产额;而流通股股东的股票能在市场流通转让,则最大化股票价格就成了其追求的目标。以上三部分的公司出资者的追求目标不同,就决定了在最优化公司金融决策时的目标函数有不同的选择。可以设想,在目前这种非流通股股东拥有控制权的情况下,金融决策行为体现了控股股东“控制租金的最大化”的意图。而将来随着国有股的逐渐全流通、治理结构中引入机构投资者、或者是主银行制等,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将导致不同的公司金融目标,所以在今后的公司金融研究中,无论在进行行为解释还是进行最优化设计,都不能离开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

主要参考文献:

[1]胡鞍钢,胡光宇.公司治理中外比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李心合.利益相关者金融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徐晓东,陈小悦.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03(2).

[4]王延明.上市公司所得税负担研究[J].管理世界, 2003(1).

[5]R.Glenn,“Hubbard, 1997, Capital-Market Imperfections and Investment”, NBER Working Paper No.5996.

[6]Simon Gervais, J.B.Heaton and Terrance Odean, 2002,“The Positive Role of Overconfidence and Optimism in Investment Policy”, 9 ,Working Paper.

[7]Sheridan Titman, 2001,“The Modigliani and Miller Theorey and Market Efficiency”,NBER Working Paper No. 8641.

The Study of Corporate Finance Theory in China

Li Yanrong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rporate finance theory is applied more and more in China. The theory’s premise is the perfect rational market, but the Chinese capital market and the corporate government structure are far from perfect. If we try to study the Chinese corporate finance subjects simply according to the classical theories, the conclusions will not be credible. This paper firstly sta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rporate finance theory and the application state in China. Then, it analyzes th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ormer two. In the end, the paper supposes that the two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studies on the Chinese corporate finance: the particular corporate government structure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apital market in China.

篇6

一、会计信息披露的新古典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假定会计信息是一种商品,它既存在会计信息的需求方(公司、政府、工会、投资者以及债权人),也存在会计信息的供给方(公司)。如果证券市场和经理人市场正常运转,那么,市场力量就会激励信息供给方提供信息直至每一单位会计信息产生的边际成本等于所带来的边际收益(资本成本的降低),此时市场就达到了完全市场竞争均衡状态,从而实现资源配套的帕累托效率(Paretoefficiency)。但这种状态需要以下假设:(1)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会计信息需求者和供给者;(2)会计信息是完全和完美的(Perfect&Complete);(3)市场无交易成本(TransactionCosts);(4)会计信息需求者完全有能力理解信息的实质内涵(Content)并对此有一致性预期(Homogeneousexpectation);(5)参与会计信息市场交易的个人都是理性的,都追求效用最大化。实际上,上述假设就是资本市场有效性应具备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如果有用的信息以不带任何偏见的方式全部在证券价格中得到了反映,那么可以认为市场是有效的(Farna,1970)。威廉。比弗(1973)曾在《WhatshouldBetheFASB'sObjectives?》一文论述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对财务会计及其报表的若干启示:(1)只要会计政策没有导致现金流量产生有差别的后果,或对所采用特定会计政策所形成的差别予以披露,以及投资者能够获得足够的信息以至能够在不同的会计政策之间作出抉择的话,公司所采取的会计政策便不会影响证券的市价;(2)有效证券市场是与充分披露的概念紧密相关——实质重于形式;(3)市场有效性意味着公司不必过分考虑无知的投资者,即会计报表信息不必用过于简单的方式表达,以至任何人都能理解;(4)会计报表并不是惟一的财务信息来源,市场竞争机制会促使信息需求者通过其他渠道(如财务分析师、媒体以及公司管理人员的披露等)来搜集信息,从而使信息需求者能够衡量公司的真正财务状况。由此可见,会计信息披露的新古典理论意味着:(1)资本市场具有强大的惩罚和激励机制促使自利的会计信息供求双方尽力披露和搜集信息,任何第三方的(包括政府)干预都是无济于事的,此时会计准则毫无必要;(2)这个理论的假设——完全竞争市场和证券市场的有效性都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理论模式,现实中并不成立,更何况人们都是有限理性的(Boundedrationality)(Simon,1950),信息需求者不可能完全有能力来理解信息的实质内涵;(3)披露有关战略信息及其经济价值可能损害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从而致使信息供给者面临着一种权衡,亦即在提供会计信息帮助证券市场充分发挥资产定价功能与隐瞒会计信息使公司在产品市场的优势最大化之间作出判断选择(Newman&Sansing,1993),进而可能影响该理论下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原则。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理论

会计信息披露的新古典理论认为,信息生产的社会最优数量是使社会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的信息数量。然而。会计信息具有公共产品(Publicgoods)的特性,而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性(Externality)和搭便车(Free-riding)行为。会计信息的这种特性恰好是新古典理论和规范理论最根本的分歧,因为前者会计信息是视作为私人产品,而不是公共产品。

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理论指出,会计信息产生的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以及缺乏一致性等导致了会计信息市场的失灵,从而造成市场力量不能最有效地调节会计信息的供求,因此必须借助第三方(政府)加以干预(准则制定)来实现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的标准化,以限制资本市场上的垄断和投机行为(瓦茨和齐默尔曼,1999)。此时,为了实现“最优”的政府管制,会计信息生产的准则应达到什么标准又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许多财务会计学家试图借助社会选择理论来解决此问题,例如,查蒙博斯(Chambers,1976)、布若米维奇(Bromwich,1980)和卡星(Cushing,1981)等论证了会计标准化或部分标准化是可行的。然而,(1)上述三种市场失灵都存在一些同样的缺陷。例如,他们假定政府的选择会带来最佳产出,然而他们并未向考察市场结果那样周密地考察这些选择的结果(Verrrcchia,1982),亦即犯了“草总是绿的”的错误(Demetz,1969)。(2)会计准则的制定需要全面衡量成本与效益。准则的成本不仅包括准则制定机构在制定和实施会计准则以及公司遵守这些准则时所耗费资源的直接成本,而且还包括影响公司的投资、生产以及融资等方面决策所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效益是指在私人市场力量已发挥最大作用的前提下,管制能减少仍然存在的市场失灵,但是目前管制的成本效益性并不能作出明确的论断(司可脱,2000)。(3)准则制定过程是一种“微妙平衡”的政治问题(Zeff,1978),它需要对不同的社会目标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进行评判和权衡,从而可能影响会计准则应有的“技术性”规范。

三、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有效市场假设所进行的大规模实证性检验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规范会计理论的合理性。鲍尔和布朗(1968)的开创性研究导致了实证会计理论(PositiveAccountingTheory)特别是实证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成为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瓦茨和齐默尔曼在实证会计理论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于1986年合著的《实证会计理论》一书已成为会计理论的经典之作。

实证会计理论着重于分析公共干预的政治程序和解释会计标准的制定过程。按照公共利益理论,会计准则制定者被假定为大公无私者,它会权衡管制成本与市场运作改善后所带来的社会收益两者间的大小,从而尽量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然而,由于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复杂性,立法监督准则制定者的具体操作是很困难的,因而最佳会计准则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这又导致了另一种管制理论——利益集团理论的粉墨登场,并且该理论也可能比公共利益理论更能预测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司可脱,2000)。根据利益集团理论,由于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需要经过有关政治程序,因而各类形形的利益集团就会组成压力集团对准则的制定施加各种影响,以便把结果引导到有利于他们的方向,致使公共干预不能为总体利益而是为强大的利益集团服务。总体利益只不过是那些利益集团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托辞而已(WattsandZimmerman,1979),因而会计准则制定被人们视为是各利益集团冲突博弈的过程,而不是理性算计的过程(司可脱,2000)。显然,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成本。这种成本不仅包括制定和实施准则的机构运行成本(直接成本)和公司的遵循成本,可能更多的是间接成本——政治成本(PoliticalCost),亦即是一种为了转移财富而进行的竞争所导致公司财富转移的经济后果(Zeff,1978)。例如,美国政府为防止类似1929年经济危机的重演于1933年颁布了《证券法》,实证研究表明这一法规作用甚微,其原因就在于管制成本太高(汤云为、钱逢胜,1997)。因此实证会计理论认为,会计准则制定应尽量发挥市场机制而避免利用公共干预。尽管他们也承认会计信息市场的失灵,但是他们依然强调公共干预的成本会远远超过市场失灵所带来的成本。

实证会计理论以理论为依据广泛运用于会计实务的解释。自从1933年伯利和米恩斯(Berle&Means)合著的《现代公司和私有产权》一书出版以来,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已成为现代股份公司的重要特征,而且公司所有者与公司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Principal-agent)。霍姆斯特朗认为,最有效的激励计划就是让人分担一部分行动后果(如利润分享、剩余利润等)(Holmstrom,1979)。运用到财务会计上就是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机制,促使公司经营者提供他们与股东双方可共同观察到的,能传递不包含在回报衡量本身中的有关经营者努力程度的专有信息,并且也能限制经营者通过各种会计政策的选择来操纵上述信息的相关可靠性,从而使股东较容易观察和控制经营者的行为,进而减少两者之间的成本,并最终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

可以说,实证会计理论在对会计信息披露实务的解释方面是卓有成效的。首先,实证会计理论揭示了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生产者的激励机制。规范会计理论(NormativeAccountingTheory)认为,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和获取与理解信息的能力不同,公司经营者会基于自利和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总是倾向于少披露真实会计信息甚至披露虚假、扭曲的会计信息。相反,实证会计理论指出,在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假设下,经理人才市场(Fama,1980)和公司控制市场(Manne,1965)是公司经营者产生充分信息的非契约性动力,从而有利于股东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进而减少两者之间的成本。其次,实证会计理论对于会计准则制定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实证会计理论认为,不管资本市场有效性理论的含义如何,即使会计政策不直接影响公司的现金流量,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于财务会计报告的各种使用者也还是具有经济后果的(EconomicConsequences)(Zeff,1978)。也就是说,会计准则制定不仅要考虑“技术”(如使用何种会计方法能更有利于计量公司的收入与成本),而且也应注意到执行会计准则将会产生的各种经济后果(如财富的再分配、风险程度及其分布以及制定、执行条例和诉讼成本等)。正是如此,会计准则执行所产生的诸种经济后果使得会计准则制定更加复杂化,因为它要求在会计理论领域和政治领域两方面达到“微妙平衡”,从而使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必须允许不同的利益集团参与会计准则制定,并发出征求意见稿(Drafts),让所有的利益集团有机会对拟定的会计准则公开发表不同意见。当然这也使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和会计理论研究更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篇7

体育产业风险投资是一种集金融、创新、科技管理与体育市场于一体的资金运作模式。它是由专业投资机构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有潜在发展前景的新创或市值被低估的公司、项目、产品注入资本,并运用科学管理方式增加体育产业风险资本的附加值,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集合投资,专家管理,分散风险,运作规范;(2)定位于高新技术体育产业,有效率的基础体育产业的基础建设等;(3)以实业投资为主,但也作一定比例的体育产业资产证券投资;(4)它区别于“行业风险”。

在我国,大规模的体育科技创新活动推动着相关体育产业的不断升级换代,而传统的体育企业运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量出现的新兴高科技体育企业对融资等金融服务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应运而生。(1)有利于促进高科技体育产业的发展;(2)有利优化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结构,强化产权约束功能;(3)有利于推进我国基础体育场馆设施的快速发展加快基础体育场馆设施建设;

二、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

1、对体育产业风险投资认识不足,有2个错误倾向:(1)将其简单地与筹集资金等同:(2)认为其发展不利于其他金融部门的发展。

2、体育产业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难以建立起有效的体育产业投资风险约束机制。

3、投资资金规模小。无法形成资金滚动成长、自我增值的运作机制。

4、法制不统

一、不健全。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业的各种不规范现象,难以走上规范化之路。

5、外部运行支撑环境滞后。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环境滞后主要表现在:(1)证券市场不健全;(2)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我国的产权改革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3)体育产业风险投资信息体系不对称;(4)中介机构运作乏力。

6、运作缺乏应有的专业人才。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在我国的管理人才很少,导致了普及推广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知识不够,制约了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

7、对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监管缺乏统一的机构和应有的力度。体育产业风险投资是融资、投资合一的金融运作机制,因此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进与出是影响风险资本运作顺畅的基本条件,关系着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成败。

三、发展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战略性思路

1、加强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宣传力度,明确发展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我国有良好的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环境,发展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时机已经成熟。

2、建立健全积极用人机制,尽快培养我国的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管理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缺乏对体育产业风险投资有深入了解又熟练掌握运作的高水平风险投资人才,在这方面可以考虑以下办法:(1)建立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经理资格认证制度;(2)加强对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经理人的管理;(3)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4)对现有的保管人业务进行改组;(5)与国外机构合作,有选择地引进国外信托银行或组建中外合作的基金保管机构

3、大力发展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促进体育产业风险投资业的完善,实现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发展国际化。

我国经济体制处于转轨时期,发展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业所要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仍显滞后。为此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过程。(1)在募集方式上,应以公募为主;(2)在组织形式上,应以公司型基金为佳;(3)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基金的发起人应选择经营股权的各类投资公司;(4)在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形式上,可发展中外合资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基金。

4、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加强法律监管,促进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规范运作。

目前,应制定相关法律,使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有法可依。

5、政府在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中应发挥导向作用。

政府可以根据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通过对体育产业风险基金的设立审批程序和基金的基本投资限制来发挥必要的导向作用,增加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业政策的可操作性。

6、培育和完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尽快建立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我国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已经具有初步成形的市场,但市场仍不完善,法规尚不健全,因此我们要兴利除弊,尽快建立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我国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后,我国体育产业将获得国内外资本的青睐。因此,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将是我国体育产业除国家投入外的主要融资方式。

2、体育产业风险投资不仅可以有效地筹集社会资金投资体育产业,解决国家财政支出对体育产业投入不足的问题,推进现代体育企事业制度改革与发展。

(二)建议

篇8

关键词:互联网;免费经济;盈利模式;免费模式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52-02

一、引言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现在恰恰是个被“免费”所萦绕的时代。例如,你现在网上享受的一切可能都是免费,因为你无需付任何费用就可轻易地得到;你为电脑上的任何一件东西付费了吗?你为玩的游戏付费了吗?你为网上浏览得到的信息付费了吗?答案都是否定的,除特殊客户之外。随着互联网技术成本的直线下降,数字化浪潮愈演愈烈,免费日益成为标准而非离经叛道,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正在不断崛起。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免费”正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流,正慢慢改变着传统商业的未来。

二、免费改变传统商业模式

(一)免费时代下的新商业模式

传统的经济模式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行为。如图1所示。在免费商业模式下,这种状况开始发生变化,收取现金的那一环增加了一个中介者——第三方。如图2所示,在这个模式中,有三个参与者,企业、消费者和第三方。假设第三方是资本市场,则企业提供消费者以免费服务,同时从资本市场获取发展资本,而消费者又投资于资本市场,从而间接实现了图1所示的服务、资本循环。

除以上的资金、服务循环外,在免费经济中还存在另外一个环,如图2虚线所示。消费者在使用企业的免费服务后,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和注意力,而企业会让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持有其股份并获得资本升值利益,消费者在投资于资本市场后,获得的是股票和股票升值的好处。从广义上来说,等价交换原则在这里适用的,只不过改变一种形式。正是这种等价原则,保证免费经济循环的持续运行。

(二)新商业模式的类型

1、竞争市场模式

在网络经济中,有许多服务或产品符合完全竞争市场满足的四个条件。而其中电子邮件服务就属于该种市场,从需求的角度看,由于一般电子邮件服务的知识含量较少、缺乏个性化,人们的需要量是有限的,容易达到饱和状态,其消费体现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市场价格应等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值。电子邮件服务是边际成本为零的服务,增加一个信箱并不会增加成本。随着邮箱数量的扩大,平均成本将逐渐趋于零。因此,在完全竞争的电子邮件市场上提供免费服务,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

2、新产品模式

在免费经济中,网络产品或服务多为经验产品,不经使用无法判断其质量的高低和性能的好坏。因此,为迅速引起人们的兴趣,继而锁定客户,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或服务,以达到“赢者通吃”的目的,厂商有必要在新产品问世时暂时免费,待占领市场后再行收费。此外,新产品模式还受到三种因素的影响,即转移成本增大、注意力经济和平均成本递减,转移成本增大和注意力经济是需求方面的因素,平均成本递减是供给方面的因素。

3、网络效应模式

所谓网络效应,是指一个网络的价值取决于该网络用户的数量。用户数量越大,网络价值就越大,即一种产品越是受到欢迎,人们对它的评价就越高,需求量也就越大。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或服务,大多经历三个阶段,即启动、起飞和饱和阶段。临界容量是指在缓慢增长的启动阶段与收益递增的起飞阶段之间,存在着一个转折点,即用户数量的临界值。企业通过产品或服务的降价或免费,可快速、顺利地进入起飞阶段,在以丰厚的利润补偿启动阶段的亏损之后,还会有大量剩余。反之,如企业因害怕亏损而不愿支付巨额注意成本,就可能永远达不到临界容量,其产品就会被市场抛弃,企业就会在正反馈作用下迅速走向没落。关于标准,它在网络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谁建立的标准得到的认同越普遍,谁塑造的网络就越强大,获得网络价值就越高,网络扩张速度就越快,网络效应就越强烈,竞争优势就越明显,能从网络中获得更多利益。为锁定更多追随者,免费提供部分产品和技术成为企业一种战略性选择。

4、社会共享模式

与上述三种免费模式不同,社会共享模式不是由厂商提供,而是由千百万普通人自愿提供免费一种模式。网上的大多数信息都是由自愿者提供,无数人编写各种网络服务程序、各个领域相关信息。从博客、维基百科到开放源代码技术,互联网正在催生一种新经济运行法则——社会共享,这大大加速了知识积累、传播和创造。但在很多情况下这四种模式密不可分。

三、免费模式下的盈利模式

(一)免费体验营销模式

此模式采用的是一种以免费体验和情感诉求为特征和动力的体验营销模式。通过免费体验,首先,吸引顾客参与,抓住顾客的消费心理,打消顾客的疑虑,可使顾客更好的参与到产品的体验中来,从而大大增加购买产品的几率,开拓市场;其次,通过顾客的免费体验,企业可获取顾客对产品的第一手感受资料,从而发现产品自身和销售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迅速弥补这些缺点,提升产品性能,更加满足消费者需要;第三,通过免费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进行了广大的宣传,企业通过免费,这看来好像并不划算。但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消费者被免费所感召,进而在消费人群中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之后慢慢获得收益,这就是免费体验营销的盈利模式。

(二)交叉补贴模式

消费者要想得到免费或非常廉价的甲商品,就须得为乙商品买单;又或者消费者要想得到免费或非常廉价的商品,就必须得为后续的服务支付更多费用。这种促销模式被称为交叉补贴,其思路就是通过有意识地以优惠甚至免费的价格出售一种商品,而达到促进销售盈利更多的商品的目的。此模式是(下转第154页)(上接第152页)著名吉列剃须刀推销员金·吉列给后世商业留下的重要遗产:提供免费或非常廉价的商品,然后再通过耗材、补给或服务,来获得真正肥厚的利润和收入。

(三)逆向收费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都非常庆幸能够享受互联网的免费服务,那他们通过什么赚钱呢?其实互联网中隐藏着这样一种盈利模式——逆向收费。豆瓣网是一家Web2.0网站,豆瓣主要通过用户点击及购买电子商务网站的相关产品,来获得收入。豆瓣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和购物网站的合作。每次有用户通过豆瓣网上的链接进入当当、卓越这样的大型网上商城购物,双方就会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笔者把这种不直接从终端用户收费,而通过对终端用户的整合向上级供应链条收取费用的方式,称其为逆向收费的模式。逆向收费模式在非网络环境下的利用还非常少,其适用范围能否扩展还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

(四)以多换少模式

在丰裕世界里,企业需要做出哪些改变?首先改变的是稀缺时代的思维方式,改变传统的定价和销售模式。企业需要重新审视产品和服务,并将其切分为丰饶部分和稀缺部分,动态运用这种思维,让两部分资源实现交换,以多换少,就能在免费时代赚到钱。DotCom公司已经学会了用免费产品去赚取人们“注意力”、“体验”和“时间”,他们以无限、免费资源换取有限昂贵资源的做法也开始被其他行业所借鉴。在某种意义上,互联网所呈现的,正是以多换少模式向其他所有产业的一种扩展。

四、互联网时代免费的实施策略

(一)洞察需求。免费营销要善于洞察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潜在需求是消费者尚未表现出来的需求,这种需求可以通过营销刺激和市场行为引导进而转化为现实需求。

(二)创造价值。《免费经济学》一书的作者特劳斯认为:免费营销的本质在于如何免费并同时赢利,只有当免费的过程本身能够创造新价值,同时,免费过程中的所有参与者都能部分地分享到这份新创造的价值时,真正的免费才可行。

(三)有效传播。免费营销归根结底是依托人际传播的口碑力量进行传播的。要想成功地实施免费营销,必须保证企业所提供的免费产品或者服务,值得消费者关注,同时具有人际传播的价值。很多时候,并不是产品或服务本身的问题,而是企业没有将产品中具有传播价值的功能、特色提炼出来。

(四)“真正”免费。如果企业承诺了“免费”,就不应再向消费者额外收钱。如果这种承诺有条件限制,商家就应该提前向消费者进行告知,否则消费者就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企业要想获利更多,就得勇于把“免费午餐”送出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引更多潜在客户。

五、总结与展望

互联网时代,厂商常需要回答一些令人困惑的重大问题,即哪些产品和服务应免费,作为聚集人气的源泉?哪些产品和服务应收费,作为盈利的源泉?是否可使部分或全部产品从免费走向收费?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须作如下判断:厂商的产品或服务是否有差别性?厂商是否还要继续支付注意成本和网络成本?具体来说,可以参考的标准是(盛晓白的观点):(1)提供的产品或技术是否具有足够的差异性?(2)你提供的产品或技术是否已经引起市场足够的注意?(3)赖以生存的网络是否已经庞大到足以产生强大的网络效应?(4)赖以生存的网络是否已经达到即将起飞的临界容量?(5)提供的产品或技术是否对网络有着很大的依赖性?(6)是否拥有具有互补性的高附加价值的商品或服务?(7)是否拥有“赢者通吃”的野心?如果前四个问题中至少有一个答案为“是”,或后三个问题中至少有一个答案为“否”,就可立即收费,不必有任何犹豫。否则,就应该继续免费,也不必有任何犹豫。

参考文献:

篇9

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一方面,金融对区域经济的主动性作用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差异直接形成了区域金融活动的差异。在经济货币化金融化的进程中,金融的增长常常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在货币化金融化发展较早的地区,该区域的经济增长就能够获得更大的金融支持,从而发展就更快。因此,在许多情况下,金融相对地处于支配性的地位。区域经济的差异,常常与区域金融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以下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资本积累机制

资本的积累源于储蓄,形成于投资。区域经济发展能否动员足够的储蓄是资本积累的关键。金融体系通过部门扩张降低交易成本,使其能够动员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提高边际储蓄总量;其次,通过金融创新提供流动性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金融工具,改善储蓄结构,提高储蓄倾向,这是另一层次的动员储蓄;最后,金融部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降低流动性资产持有量,增加生产投资的比例。通过金融功能的发挥,将资金有效转化为投资,这一点对促进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

资金流导向机制

对区域经济增长,除要增加储蓄及投资总量外,还必须保证储蓄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投资结构的协调。投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比投资数量更重要,减少低效率的投资和增加新投资在本质上一样重要。金融体系将分散的资金市场融为一体,使资金在整个社会实现重组和分配,同时金融体系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及监督优势将资金引导向那些预期收益好、发展潜力大的区域、行业和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起到以金融资源来实现区域经济资源优化配置。

区域一体化机制

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和组织形式的演化具有重要作用。金融发展意味着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多样化,它可以为信用扩张提供完备手段。金融发展促进资本的转移和集中,推动企业集团化、产业区域化发展,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区域组织演化,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和转型;金融发展还为企业集团提供内部控制手段,推动企业向跨地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企业发展领域的拓宽和活动领域扩大促进区域融合。

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机制

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方式的转变,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关键。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它不仅与科学研究状况有关,还与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有关。金融体系的存在和发展在满足融资能力的同时,通过风险分散管理影响资金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供给,推动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我国区域金融的非均衡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基于市场基础、原始积累和区位优势等因素的不同,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等经济带,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如不采取灵活的区域化金融调控措施消除这种逐渐扩大化的差距,将不利于宏观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金融发展水平不平衡

据统计,基于不平衡的经济格局,我国目前不同省区货币资金量的分布东、中、西部差异十分明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5月的《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提供的数据,2004年末,东、中、西部外币存款余额占本外币存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6.1%、2.2%和1.4%,这突出反映了各地区外向型经济程度的差异。2004年金融机构贷款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61.6%、19.1%和16.0%。总体看,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余额存贷比明显高于东部。

固定资产投资也呈现明显的地区分布。2004年,我国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东部地区的投资总量超过了中西部的总和。从1990年到2003年,东部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万亿元,占全国比例为61.4%,中部和西部分别占全国比例为22%和16.6%。投资的差距对各地经济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将产生非常大的直接影响。

区域金融机构发展不均衡

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组成结构相对较为单纯,主要是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交通、民生、光大、华夏等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仅在少数中心城市设有分支机构,除此之外便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及城乡信用社。与之相比,东部地区金融机构组成结构明显丰富,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外,大部分新兴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及绝大多数外资银行机构都设在东部地区,由此构成东部地区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

区域间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

金融市场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载体,已经成为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投放货币、传导货币政策的重要渠道,但我国区域间金融市场的发展差距极为悬殊。就货币市场来看,东部地区发展很快,中西部地区在市场规模、交易工具、市场主体等方面都较落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特征。2004年末,东部地区上市公司数约占全国的60%,中西部分别约占20%。东、中、西部地区股票当年筹资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61%、26%和13%。从保险业的发展来看,2004年东、中、西部保费收入分别占62%、22%和16%。各地区保险密度总体上呈东、中、西递减之势,北京、上海、天津分别以2490元、1763元和791元的保险密度位列全国前3位。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分析

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区域差异

率先改革的东部地区从市场化之初就努力构造金融活动与运行的市场经济基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拥有相当程度的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企业有很强的拓展融资渠道的意识与能力,加上其自身利用金融资源的成本消化能力不断增强,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使该地区形成了较强的资本积聚能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市场化程度和投资主体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都比较弱,对金融资源潜在的需求未能转化为现实的需求,金融资源只能产生较低的利用效率。由于东部与中西部区域间存在风险和收益的梯度差距,金融资源为获取较高的收益回报通过各种渠道从中西部市场转移到东部地区。而金融市场上的证券交易所、法人股市场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东部地区的积聚分布,也为金融资源的流动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和技术上的支持。

一元化和二元化金融政策环境的矛盾

我国金融体制和政策呈现出明显的金融制度运行环境二元化的特征。其基本格局是: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依靠市场的成分较多,地区制定的发展战略往往是开拓型、创新型和开放型的;中西部地区的金融计划成分占主导地位,市场发育程度低,区域政策制订的发展战略往往是平衡型、保守型和封闭型的,其目的在于满足静态的平均化的边际收益。但金融调控则不是根据区域发展的差异因地制宜,而是更多以区域金融运行一体化为前提,强调金融政策的统一性。这种金融政策造成了事实上的政策不公,等同于对中西部这样不发达地区的政策歧视,进而容易诱发地区金融经济利益的摩擦,造成“抽瘦补肥”局面的出现。

金融市场化差异对微观金融主体的刺激不同

新兴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性非银行机构遵循经济理性原则,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在配置分支机构时过多积聚在东部地区,一方面促使东部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受到冲击,被迫尽快转换经营机制、完善同业竞争机制和行业协作机制,并且较早建立的金融市场又形成了金融资产流动的极化效应,凭借这一效应引致大量区域外资金流入;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组织结构单一,大量存在的国有商业银行支持的重点对象往往是效益低下的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且银行无论是在资金计划,还是信贷方向上都受到上级行政的过多干预,很难切实顾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上级行政的宏观调控政策致使其在松与紧的狭小空间内顾此失彼,无法达到应有的经济效果。

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建立统一金融市场构建区域金融体系

针对目前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差异,有必要建立规范运行、健康发展、统一开放的区域金融市场,消除货币政策传导在各经济区域的阶段性差异,使利率机制在我国东西部地区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东部相对发达地区,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比较高,应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体系。而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应大力发展规模不大的中小金融企业,并利用政策性金融手段,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与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同时,要积极努力实现区域金融市场的联合,增加开放性,力争早日形成全国性的统一大市场。

促进区域金融组织机构发展

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为契机,以市场化原则构建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改变以行政区划编设机构的做法,根据不同地区业务量的多少、地区的大小来确定机构网点的设置。要集中优势在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发展壮大势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鼓励新兴商业银行到中西部大中城市设置分支机构。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

建立相适应的区域性商业银行

中西部落后地区银行机构较少、金融工具单调,应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机构设置条件,适当降低在资本金、营运规模等方面的要求,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发展,提高金融机构密度与金融效率。

加快区域资本市场建设

调整目前的资本市场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格局,在稳步发展东部资本市场的同时,立足为中西部建设、开发筹资而积极培育中西部资本市场。为此,注重中西部地区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推动国有资本的流动与重组,加快资本经营步伐;推进中西部地区股份制改革进程,以推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发展,积极筹建和完善不同层级的区域性、地方性的证券交易中心。在股票和债券发行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对发行者在区域分布上适当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逐步扩大中西部地区每年的股票、债券发行量。大力扶持资源型企业上市。积极发展区域性的开发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及中外合资基金等。允许商业银行以不超过一定比例的资产入资基金,拓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投入渠道,增加基金的资金来源。

篇10

关键词现代公司;公司理财;创新

一、现代公司理财理论简述

(一)现代公司理财观念产生的背景

西方公司理财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是为了适应股份公司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作为一项独立的管理职能,从企业管理中分离出来的。最早较为系统的研究公司理财问题的著作是美国人格林(Thomas L.Greene)于1897年出版的《公司理财》(Corporation Finance)以及1920年斯通(Arthor Stone)出版的《公司财务策略》(Financial Policy 0fCorporation)。现代公司理财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以著名财务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迪利亚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的MM定理为标志。这一时期著名的公司理财理论还有威斯顿(Weston)模型、科普兰德(Copeland)的公司价值评估理论、马科维茨(Markowits)的资本组合理论、夏普(Sharpe)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等。这些公司理财理论的产生促进了财务管理的发展。也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理财观念,使公司理财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现代公司的理财观念和方法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受国外发达国家理财观念的影响,公司的财务管理逐步升级,由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逐步走向资本的运营,以证券市场为主体的资本市场把人们的理财观念引入一个新的境界,股票泡沫的神奇作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巨大风险使人们增强了对理财观念的重视,以内部控制和风险导向为主体的公司理财逐步形成一种新的理财理念。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现代公司的理财观念转变类型以及由此产生的观念及管理手段的创新,对增强公司的获利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公司理财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关于公司理财的概念,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观点有以下几种:①公司理财是一项以资金的运动为对象,利用资金成本、收入等价值形式组织公司生产经营中的价值形成、实现和分配,并处理在这种价值运动中的经济关系的综合性管理活动。②公司理财是研究公司货币资源的获得和管理。具体说就是研究公司对资金的筹集、计划、使用和分配,以及与以上财务活动有关的公司财务关系。

1997年11月在南京大学召开的“全国第三届理财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一些代表认为,理财学应是以财政税收为主要环境,以各种金融工具为理财手段,以会计学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经营性资金的筹措、投放、运用、收益分配等进行的系统管理。亦可简述为对现金流量的控制或资金的融通。可以看出,公司理财的内容(或对象)是资金的运动。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司投资管理、公司融资管理和公司分配管理三个方面。

二、我国公司理财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理财的目标不明确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目前我国企业理财的目标存在着严重的混乱现象,许多企业仍盲目地追求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人均收入最大化等等。

(二)公司理财缺乏科学有效的财务预测、财务计划的编制与控制手段

科学性表现在管理上。特别强调量的内容。长期以来,我国公司的理财决策停留在定性决策为主的阶段,企业强调的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定性管理。现代经济体系错综复杂,市场活动瞬息万变,作为管理者应站在管理的高度,引导整个企业从容运转,为此,若没有量化分析,管理工作将寸步难行。

(三)公司热衷于发行股票筹资

今年来我国有很多公司走进了证券市场,在企业资金来源方面改变了原来的依靠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状况。由于证券市场所具有的直接融资功能,使一些企业片面的认为发行股票是最好的融资渠道。从资本成本最低化的筹资原则出发。公司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权益资本特别是发行股票筹资。而应首先考虑内源融资或债券融资,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在所有的筹资形式中股票筹资的资本成本是最高的。但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初期,由于证券市场的不规范、大股东内部控制以及管理层的舞弊等种种原因,使得众多的上市公司不按照规定向股东分配股息或因经营不善难以向股东进行分配,使得权益资本变相转化为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

(四)企业理财的风险防范意识较弱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理财存在者很多的风险,虽然企业采取了很多的防范措施,但很难适应经济形式的变化。

(五)企业缺乏优秀的理财人员

我国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导致了财务理论和教育发展的滞后,导致企业理财人员的理财观念落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习惯一切听从领导,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

(六)企业在理财观念中片面的认为内部控制即成本控制,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存有偏见

而且我国的许多公司存在对最低成本法的误解,把最低成本法归结为“公司内部节约、挖潜、改造等”。把一定生产经营条件下的生产成本最低作为追求的目标,其结果造成了不讲求规模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

(七)监督控制考核不利

企业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体外循环严重。事前控制乏力,事后审计监督走过场,缺乏可行的考核办法,企业对投资情况、资金收支、对外担保等或有负债、利润分配等重大决策掌握不全,投资决策随意性大。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处于从属地位,迫使会计人员做假账、报虚数,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加上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社会审计受利益驱动走过场,财务监督乏力、滞后,缺乏监管措施,潜亏问题严重。

三、我国公司理财创新的建议

(一)明确企业理财的目标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财务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公司理财的目标应是财富最大化。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公司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决策,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情况下使企业的总价值最高。对于股份公司而言,财富最大化可以表述为股东财富达到最大。这是现代西方公司理财理论普遍公认的财务目标,此目标一般被认为是衡量公司财务行为和财务决策比较合理的标准,因为该目标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因素,并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原理进行了科学的计量。这克服了公司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考虑了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这一目标不仅反映出股东的主观愿望,也反映了公司外部的客观评价;不仅反映了公司的理财目标,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目标。

(二)建立合理的企业理财体系

首先,建立财务预测决策体系。推进全面采取预算是公司财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现代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运动机制的必然要求,也是强化财务管理及理财的必然要求。其次,建立财务管理控制体系。依据国家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行业本企业的经营活动,制定具体的财务管理办法,对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种状态的资金进行日常管理,包括资金调度、货款催收、存货流转、成本费用控制、收入利润实现、长期资产及对外投资的管理等。最后,建立财务考核评价体系。利用财务指标,对财务决策的实施过程、资金的周转循环情况、资产的使用效益等进行分析衡量,全面考核评价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经营责任。

(三)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①要强化理财人员的风险意识;②要充分利用信息网进行研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预测,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③要制定详细的财务计划,使企业产生应对变化的机制,减少未来风险的影响。

(四)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还应注意股利政策的创新

在国外,特别是股利支付率较高的一些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最主要的股利支付方式是现金股利。均衡派现是稳定公司股价,保持公司市场形象,降低公司未来融资成本的最佳选择。

篇11

【关键词】 决策有用观; 受托责任观; 会计基本目标

会计学术理论界普遍认为,会计目标是会计系统应当达到的境地。在实践工作中,会计目标是指导会计工作,评价会计准则的指南针;在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中,会计目标既是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的起点,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目标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之分, 在这里我们所称的会计目标即指会计的基本目标。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会计基本目标西方形成了两大流派:决策有用学派和受托责任学派。二者对会计目标的争论对后来的会计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会计目标的研究也涉及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两个方面。笔者认为无论是决策有用观还是受托责任观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适合作为会计的基本目标。

一、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简述

受托责任观是以“委托”理论为基础,将会计目标定位于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受托人相关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履行、完成情况等信息,在会计实践中更具有操作性。它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著名会计学家井尻雄士、恩里斯特・帕罗科等。继受托责任观之后,帕特・N.安东尼、亨德里克森等提出了又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决策有用观。该观点认为,会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进行决策的信息,因此必须关注财务报表的有用性。

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者都以会计信息论为基础,产生于两权分离的经济环境。受托责任观的产生较早,这时的资本市场尚未发展成熟,受托关系明确,资源提供者和管理者一般可以直接接触,双方都关注受托资源的保值增值情况。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达,决策有用观则在资源优化配置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环境下产生,这使得资本市场成为资源提供者和管理者的中间媒介。两者的产生虽然体现了会计目标受环境的变化而发展,但若作为基本目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将从以下两方面阐述,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不适合作为会计的基本目标。

二、财务报告目标不等同于会计目标

受托责任观的代表人物美国著名会计学家理查德・M.西尔特和井尻雄士在1973年出版的《财务报表目标论文集》中发表了论文《提出财务报表目标的理论框架》。他们认为财务报表目标可分为基本目标、总目标、操作性目标、指令性目标等四个层次。基本目标是确保经管责任,是财务报表的最终目标。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1年4月采纳的《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在“财务报表目的”的第14段也指出:“财务报表还反映管理层对交托给它的资源的经管成果或受托责任”。

代表决策有用观的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1970年发表的第4号报告认为:“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基本目标,是向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进行经济决策的数量化的财务信息。”1973年10月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成的“财务报表目标研究小组”提出题为“财务报表的目标”的研究报告。列举财务报表的12项目标,其中有一项基本目标:提供据以进行经济决策的信息,其他11项则是从不同角度把基本目标具体化。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表的《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提出“编制财务报告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提供对于企业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编制财务报告应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

综上,可以看出,无论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观都是从财务报告(报表)的基本目标的角度提出的,所强调的都是财务报告应达到的目的。虽然两者所侧重的信息和报告使用者等有所不同,经济环境有所不同,但都在特定的环境下对财务报告的编制具有指导性的作用。而笔者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并不能等同于会计的基本目标,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对外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是会计的一部分而并不是全部内容,将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与会计的基本目标混同是不合理的。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可以作为会计的具体目标之一。

三、对社会环境决定会计基本目标的质疑

许多学者认为会计目标是由环境决定的。“从理论上讲,不论是一般会计目标还是具体会计目标,也不论是宽泛性描述的会计目标还是严密性描述的会计目标,都受会计环境的影响,其定位都是由会计环境决定的”(梁爽,2005)。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都是以一定的环境为前提,对两权分离情况下会计具体目标的阐述。受托责任观所依托的两权分离,其拥有财产所有权的所有者与拥有财产经营权的经营者是确定的。受托责任关系十分明显,客观上要求会计系统反映受托经管责任。决策有用观同样依托于两权分离,并且是在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历史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在资本市场中,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需要有大量可靠而相关的财务信息,因此财务报告目标以提供信息服务于决策为目标取向。相对于这一特定的环境,它们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

不可否认,环境对会计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但环境是处于系统之外的,按辩证法,事物的运动发展是由内部矛盾决定。系统论也指出“系统环境是与系统发生联系和相互作用而不包含在系统内的诸事物组成的整体。”可见,会计目标是由环境决定的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葛家澍、余绪缨教授指出:“职能是体现会计本质的功能,而目标则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系统论指出:“系统功能表达系统结构的目的性。”在会计系统中,基本目标受一定的环境影响,但却是由基本职能决定。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同属会计理论体系范畴,两者应当协调一致,前后一贯。从会计基本目标是职能的具体化来看,公认的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为控制和反映,而无论在决策有用观或受托责任观中都能强调向使用者提供经济信息,体现出了反映职能而忽略了控制职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李孝林教授也曾提出,对应会计有两种基本职能,提供真实信息和强化经济管理才是由会计本质和基本职能决定的会计基本目标。这种提法既体现反映职能,也体现了控制职能,实现了会计基本职能与基本目标的对应,实现了前后一贯、协调一致,同时也符合系统科学“系统同时具有许多目标或特定功能”的观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财务报告目标不等同于会计基本目标或包含于会计基本目标,会计目标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会计系统具有的两大基本职能具体化为会计目标的两种基本观点。因此,以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作为会计的基本目标不太合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1982年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提出:“任何研究领域的起点都是提出研究的界限和确定它的目标。”会计的基本目标作为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的起点,对于指导会计工作,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概念框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会计基本目标的定位还应考虑建立会计系统的客观需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结合基本职能,综合考虑才能确立合适的会计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孔庆林,李孝林,蔚世雄.会计目标两论关系探索[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8(9):61-65.

[2] 李端生.会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93-115.

[3] 吴联生.会计目标:信息需求论[J].财会通讯,2001(8):3-6.

[4] 梁爽.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逻辑关系剖析[J]. 会计研究,2005(11):55-60.

篇12

1.从会计的发展历程看会计功能的膨胀:会计究竟是什么?

从会计雏形原始社会未期的结绳记事到公元11世纪至15世纪以盛唐时期的“公司会计司”、南宋的“审计院”以及“四柱结算法”为标志的中式会计,是古代会计的象征,此时会计告诉人们:收入多少、用了多少、还剩多少。公元13世纪至19世纪,意大利复式簿记历时700年左右的演进,促使了古代会计向近代会计的转变,并最终在20世纪初期完成(郭道扬,2001),复式簿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使近代会计在反映经济活动的同时又能发挥监督的功能。20世纪40年代至今,人们步入了市场经济与知识信息经济时代,会计随之向现代会计过渡,期间会计除基本的反映与监督功能外,日益成为经济管理与运行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上面虽只是对会计发展历程的简述,但足以说明会计功能的膨胀过程。

会计功能的膨胀还可从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侧面窥见一斑。过去20年间的会计理论研究集中在四个方面(王光远、吴联生,2001):①会计是什么,会计学是什么等基本问题(24%);②经济效益会计(60%);③物价变动会计(1%);④股票市场会计(15%)。关于会计是什么,会计界有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会计控制论、会计管理工具论等观点。关于会计能干什么,会计界也有一职能乃至六职能之争,除最基本的反映职能外,还包括核算、监督、控制、参与预测、决策等职能。这些年来,会计界对会计基本论问题的讨论虽然越来越少,却从未达成共识。而且不可否认会计相关人员具有扩大会计功能的潜在动机,会计中心论或大会计的论调正是这一动机的极端表现。如此之趋势使我们不禁担忧:会计究竟是什么?会计能承受起重担吗?2.会计信息在量和质上的膨胀: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奴隶

近年来,以顾客为中心的顾客需求思想在管理的各个领域得到了普遍的贯彻,会计与审计也不例外。作为会计的顾客,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无疑产生了对会计的需求并推动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进步,如果说过去的会计是被动地追逐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现在的会计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把握越来越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这是会计走向成熟的表现,但笔者以为会计界把握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心态唯恐过之或不及。“不及”,即会计期望差距,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的预期高于会计本身所能达到的水平引起的差异,它由四部分组成(胡春之,1998):①使用者的不合理期望,受自身技术和经济的制约会计不可能提供的服务;②使用者的合理期望,由于技术上的缺陷会计可以但未能提供的服务;③实际业绩缺乏,由于执行不力造成的会计设计意图的偏离;④感觉但实际不存在的业绩缺乏,使用者对会计的不正确认知所引起的差异。不及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状态,正是它促使会计不断向信息使用者的预期靠拢,成为会计发展的内在动力,只不过要把握“不及”的度。“过之”,则指会计在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同时提供了大量无效的服务,这绝非耸人听闻,会计界在饱尝信息披露不足的指责后开始有了对信息披露过量的担忧。

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时代,信息在多种传播媒介的推动下呈“爆炸”趋势,现代会计信息也不例外,集中体现在信息数量和信息质量两个方面。信息数量的膨胀表现为:以历史成本为主的历史信息向以公允价值为主的未来信息的转变;表内信息扩张及向表外的延伸,据安永国际会计公司前主席葛罗夫斯的一项调查,美国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信息量自1972年平均每年以3.1%的速度增长,而同期附注增长达7.5%(张美红,1998),如今很多公司财务报告表外信息远远超过了表内信息含量;非财务信息的扩充;分部报告、中期报告等的提供等。信息质量的膨胀表现为:对会计信息质量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以前,人们唯一的要求就是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的(AAA)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和198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确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性,尽管出发点不同但内容基本一致,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等,此时为了保证信息的有用性甚至可以牺牲信息的可靠度;而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主席Leritt在《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性》的演讲中进一步提升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增加了“透明度”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更加复杂的特性。

以上论述了会计职能及会计信息的膨胀过程,这种膨胀既有会计发展过程中的合理膨胀,也有会计界基于行业利益的一种自我拔高。前者是会计生存发展之根本,后者将使会计步入困境。

1.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越高越好吗?信息成本

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的高低应以信息使用者需求来判断,过低将导致会计行业的衰落乃至消亡,过高将使企业不堪重负陷入尴尬。上文已指出了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呈膨胀的趋势,其直接的影响是增大了信息成本,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因提供过量信息负担大量的无效成本,会计信息使用者过滤鉴别信息的使用成本也将增大。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满足他们需求的信息存在于信息过量的会计报告中,而过量的信息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干扰甚至误导他们的决策,更甚之他们根本无法利用。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上的膨胀,不符合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和有效披露原则,于会计信息供求双方都不利,因此应适当减低会计信息。

2.会计的职能越多越好吗?会计责任

长期以来会计学者一直无意识地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拔苗助长,仿佛会计的作用越多,会计地位就越高。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笔者认为,可以从会计的孪生兄弟审计责任的演变中找到答案。20世纪60年代,良好的经济形势促使注册会计师行业迅猛发展,同时由于审计失误导致针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公司的诉讼爆炸,引起了社会性的强烈不满。经过反思,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了著名的科恩报告,划时代地将对公众期望的满足变为行业最高行动纲领,从此审计负担起了满足公众期望并维护公众利益的重任。但社会公众并不因此减少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指责,法律判例进一步将注册会计师的赔偿范围扩大到客户和狭义的已知受益人之外,社会日益赞同受害方向有能力赔偿的一方提出诉讼而不问错在何方,即“深钱袋”责任。社会公众的判断依据是:既然你这样宣称自己,无论你实际有无能力都应承担后果;既然你收入高,就要成为赔偿对象。尽管不合常理,在美国确有其事。会计与审计略有不同,但面对责任都是一样的。会计是企业内部的服务部门,没有机会直接与社会公众亲密接触,也不象注册会计师行业对外有统一的形象,但并不能成为会计偏安于一隅的借口。现在我们宣扬了会计的崇高地位及光辉形象,有一天信息使用者因使用你的信息遭受损失而要求赔偿,就象使用企业的产品受害而要求赔偿一样,会计又将如何面对。敢于承担满足包括社会公众在内的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会计作为一项职业应具备的基本道德观念,推卸责任意味着会计存在基础的丧失。会计回归并非推卸责任,而是避免承担自己力不能及的责任及因此而引起的灾难性的后果。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举步维艰正是此理。目前已有经济学者认为会计操作不当是造成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从而使会计成了金融危机的替罪羊。历史表明,保持承诺与实际行动的一致,是人类诚信之根本,也是会计持久发展之根本。笔者认为,当前阶段会计的承诺明显高于其实际能力,应适当界定会计职能,以避免因未守承诺受到惩罚,并最终酿成行业危机。

3.会计的范围越大越好吗?交易费用

企业经营倾向于扩张直到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科斯1994)。说明当企业更有效率时交易将内部化,而当市场更有效率时交易将外部化,这实际上界定了企业的形成和规模。企业范围的扩张,既有诸如协同效应、规模经济等优势也有缺乏灵活性等缺陷,两者的均衡界定了企业的范围。推及会计,笔者认为会计覆盖的范围并非越大越好。会计在技术上努力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过程中花费的加工成本日趋增大,因信息复杂程序和技术性的增强信息使用者使用会计信息的成本也呈上涨趋势,直至会计信息收益不能弥补会计信息成本的程度,此时会计系统不经济,应转向会计外部寻求解决方法。

二、会计外部化

会计职能的扩张及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的膨胀,使会计这个庞大的信息系统相对于市场不经济,因此应合理界定会计职能和会计信息的质与量即会计回归;而将那些人为拨高的职能以及会计回归后旁落的功能交由市场操办,此为会计外部化。重新回归后会计无论是技术性还是政治经济后果及对环境的依赖大大降低,更利于会计统一,而那些与上述因素密切相连的会计部分通过外部化予以回避。会计系统从输入最原始的信息到输出成品信息,会计表层信息越少而内涵信息越丰富,会计信息的技术性与繁杂性越高,会计信息的使用成本和加工成本越高,会计信息的差异性也越大,会计对环境的依赖性也越深。笔者认为,无论各国如何千差万别,同一经济业务所传递的原始信息是相同的,在随后的加工传输过程才产生差异,并且这一过程越深入会计信息的差异也就越明显。因而想当然的认为,存在这样一个合理的临界点,临界点以内的信息更有效益,而且信息的差异性低,利于会计的国际化。

会计回归导致会计功能的收缩,被精减的功能将以会计外部化的形式在会计以外实现。会计外部化套用内部控制外部化和交易外部化概念,追求更高的经济效果是它们共同的特点。理论上外部化既包括参与者的外部化,也包括程序与方法的外部化,而会计外部化取后者之意。笔者认为,会计外部化可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1.会计服务模式

现今,会计公司提供的会计服务囊括了现代会计的方方面面。据联合国“主要产品分类”第862项的分类,会计服务包括(刘明辉,2000):会计与审计服务,包括财务报告审计服务、会计帐目审阅服务、财务报表的编制及其他会计服务;簿记服务。既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分析与处理服务,也能为会计信息供给者提供信息的加工服务。会计信息供求两方以较小的会计公司的劳务成本为代价,换取信息成本的更大幅度降低,因而更有效率。

另外,会计公司的会计人员更集中,对会计的监控机制更完善,比企业更有能力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个性化的会计服务。而且会计服务的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使会计信息成为各符其实的商品,可以杜绝会计信息使用者不计代价地漫天要价随意膨胀自己的预期,而当会计信息是公共产品时,信息使用者可以“搭便车”的方式无代价的获取。

近年伴随会计市场的开放,会计服务国际化日趋明朗。世界五大会计公司总收入以年均两位数的比例增长其中绝大部分来自海外。与五大会计公司相比,我国会计公司的规模与经验差距甚大,仍需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框架下的两份文件《会计服务相互承认协定或安排指南》和《关于会计服务业国内规章方面的守则》的指导下,公平地参加国际会计服务的竞争,这必将促成会计服务的国际化,会计服务国际化既是实现会计外部化的一种手段,也是促使会计国际化的一个方面。

2.大规模按需生产(MassCustomisation,MC)模式

大规模按需生产模式(MC)与通用报告模式(generalpurposereporting,GPR)相对应。GPR是一种大批量生产模式(Massproduction,MP)既大量生产某标准产品,大部分现代会计信息就以这种方式提供。使用者、学者和监管者均对GPR的有用性提出了质疑(肖泽忠,2000):使用者发现财务信息更像为遵循标准和法规而编制的报告而不是用来交流信息的工具;学术界认为GPR存在不可忽视的漏洞,如不反映货币时间价值和公司的社会表现,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个性需求;监督者也担心GPR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MC模式可大规模地按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组织生产,可使公司运用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信息多样化以满足信息使用者个性的需求。MC系统应具备以下要素(肖泽忠,2000):①数据库:用以保存会计原始信息,包括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以便使用者按需索取生成不同的数据。数据库有选择地让信息使用者介入,以保证企业对数据库的控制;②模块化的会计程序及报告生成器:企业可按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的会计处理程序并有偿地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信息使用者在购得程序软件后只需与企业的数据库相连,就可进行信息的加工与处理。③交互式、按需报告:这是MC的信息交流方式,与GPR相比,利于会计信息供求方面的快速沟通及双向交流,可随时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会计信息。维护、会计程序与报告生成器软件的设计与维护。

在MC模式中,回归后的会计专司两项职责:会计原始信息数据库的其它的工作,都交由信息使用者自己处理。这与合约式集团公司相类似,集团公司专司产品开发与集团运作的协调,而将采购、生产、销售等职能以合约的方式包给相关营运商,会计回归与会计外部化正是从中受到启发。

3.可扩展的企业报告语言(XBRL)模式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对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和要求产生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传递与使用,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会计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与共享成为可能。美国在这方面就做了有意义的尝试,开发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财务报告——可扩展的企业报告语言。按XBRL的最初设想,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可从互联网上获取原始信息按需加工及处理信息,还可将差异性的报告信息转变为统一标准的信息或者转变成自己想要的另一种信息(冯淑萍,2001)。

综上,三种模式都共一些特点:①回归的会计只负责会计原始信息的收集和核心会计软件的开发与维护;②旁落的会计职能交由企业外部单位;③会计信息使用者按需“量体裁衣”地加工与处理信息。④需要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持,互联网和现代传媒技术使会计外部化成为可能;⑤会计信息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及会计信息的有偿使用。

三、关于会计国际化的思索

刘峰教授在《会计准则研究》一书中将会计的国际化归纳为:尽量减少差异、寻求一致;全球会计的统一化。笔者认为,由于会计涉及技术、经济、政治等因素,且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根本不可能实现会计的大一统,会计国际化应取第一层意思。而会计回归削弱了各种因素的影响,易于在国际的范围寻求大同小异。对于会计国际化,笔者有些不成熟的想法:

1.会计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但并非迫在眉睫

一般认为,资本市场和经济的一体化及跨国公司的发展是会计国际化的成因(曲晓辉,2001)。也就是说是上市公司特别是跨国上市公司产生了对国际化会计的需求,目的是减少会计差异引起的交流障碍及资本市场的运行成本的增加。笔者的问题是,上市公司占所有经营组织的多大比例?又能覆盖国家及全球经济的多大比例?据不完全统计,在资本市场最发达的美国上市公司数量上只占10%而对经济的贡献约为80%左右,更不用说资本市场不够发达发展中国家了。会计的国际化意味着广大的非跨国上市公司将承受不必要的改革成本,就算上市公司需跨国筹资,也并非只有一种选择,还有如借壳上市、并购当地上市公司并通过其筹资等。

2.会计国际化呈现小范围一统而大范围大同小异的格局

会计国际化作为一种趋势将是相当漫长的过程,会计可能率先在小范围统一但全球范围仍将大同小异。大家习惯用WTO和欧盟将在2005年前统一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报表(冯淑萍,2001)作为会计国际化趋势的一个例证,殊不知欧盟过去几十年的艰辛努力。欧盟会计的统一源自经济的统一,包括货币的统一、法律的一致甚至统一国防等,欧盟今天呈现的小范围一统的局面来自欧盟战略意图的一步步实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欧盟具备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似性,如同属大陆法系和英语语言文化、经济发展基本同步等。将中国、新加坡等华语国家的会计统一比将中国与日本的会计统一要容易,因为他们有相同的文化底蕴;同样将中国与印度的会计统一比将中国与美国的会计统一更容易,因为他们的经济基本位处同一层次。因此,可以在同质的范围统一会计标准,而会计的全球统一只能是一种目标。当然,当经济、政治、文化的差异彻底消亡时,会计范围的统一也将成为现实。

3.会计国际化中的利益问题

笔者非常赞同曲晓辉及冯淑萍教授关于会计国际化是利益之争的论断,会计国际化使跨国上市公司受益而非跨国上市公司将为此承担不必要的支出,同样会计国际化将使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受益而使资本市场落后的国家受损。会计国际化实质是各利益集团(国家、企业、行业、职业等)博弈的结果,从美国最初的严正拒绝到现在的有条件参与并力争主导会计国际化进程的转变可知一二。其核心在于:①谁主导国际化的进程;②采用什么样的标准,他们将直接影响各国间的利益均衡。

「摘要会计职能和会计信息的膨胀,使会计不堪重负,会计系统相对市场毫无效率可言。会计应适当回归,提供原始信息和核心的会计程序,而将剩余的功能交由更有效率的市场,如会计服务、按需财务报告和可扩展的企业报告语言去执行。会计回归与会计外部化将使会计与技术、政治经济及环境的依赖减弱。各国会计间的差异缩小,更利于会计国际化。会计国际化是必然趋势,将呈现小范围统一和大范围大同小异的格局。

篇13

关键词:金融;产业结构;政策;结合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1 金融以及产业结构概述

产业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基础,而国家对于产业发展的指导就是通过产业政策进行,而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的。因此,产业政策对于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具有着基础的导向作用,这一系列对其进行调整的政策就是产业政策。我国在21世纪以前并未对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对待,进入新世纪以后越发的认识到其重要性,开始对其进行调整,并将此作为发展国民经济总任务的核心内容,加强了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工作力度,深刻的认识到一个良好的产业结构才能够保证一个国家经济长时间保持生机活力。目前我国将发展的以及调整的重点放在了生物技术以及高端的设备制造和新材料的生产创新上,将这些在世界的经济发展趋势中具有广大前景和生机活力的产业作为我国在未来进行发展的基础性战略产业。事实上,我国十二五期间就开始对上述的重点行业以及领域进行针对性的发展以及产业升级的实现工作做出了铺垫。

金融实质上是一种配置资金的机制,因此在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上起着支持作用,这也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体和整体决定的,产业政策必定会与金融政策相互的交融影响。而产业升级其实就是一个综合系统的产业发展以及培育的工程,这项工程的建设需要技术、资源以及资金等等一系列的因素进行支撑,而作为调整资金配置的金融则是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基础机制。由于现代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也展现出了其独有的特征,但是无论是在其发展还是升级以及新兴的产业培育上都需要资金的保障,因此金融在产业的发展以及结构升级和调整上都具有着基础功能,是这些内容实现的保障。正确的认识产业结构发展生机和金融发展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着重要的创新意义,鉴于金融和产业结构发展的紧密关系,文章从金融的创新以及发展的角度切入,并将金融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工作中起到作用的传导机理进行分析,以期望可以给我国在金融政策的制定以及产业政策的结合工作上给予一些有力的参考。

2 传导机理以及路径分析的简述

2.1 金融在对产业进行支持时的机理以及路径的选择

金融对于产业的结构优化以及调整工作根据支持主体的区别可以划分成市场性的支持和政策性的支持,选择的主体不同对于产业结构在优化方向上就会产生相应的影响。这就是金融对于产业发展方向的支持选择的意义,国家在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以及规划时金融的支持方向就会显现出其在政策的制定等方面的首要意义。

金融的政策支持在产业优化工作的选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金融的政策性活动是政府通过直接或者是间接的手段对金融活动进行的干预,而这种金融的政策性活动在产业的选择活动中直接影响主要就体现在了国家通过政策性的金融机构通过对产业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性质的金融支持影响产业的选择。对于一些刚刚起步的潜力产业,这种政策性的金融支持能够对其产生分散产业发展风险的作用。间接地政策性质的金融则是指政府通过对市场的金融活动进行指导和引导,以此影响产业的发展目标选择。这里对于市场金融的影响也是通过相关产业的金融政策的制定进行的,主要的内容有资本市场的准入限制、信贷以及差别利率政策等。

其次,市场化金融支持对产业优化选择的影响。政策性金融政策通过政府干预来实现产业选择,是政策性选择机制,而市场化的金融政策则依据市场机制进行了市场化的选择。在金融资源配置中,依照市场规则,资本收益率高的产业必然获取更多的资本。

2.2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路径

首先,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机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离不开政策干预,但更离不开市场机制和市场性金融活动,因此国家出台一定的产业政策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必然要通过引导金融发展而实现。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通过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两种形式实现,其中的作用机理和效率也存在差异。比如,间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中,其重点在于实现动态的存量转换及增量发展。通过间接金融体系,国家可以实现金融资源的二次配置,对产业进行不同层次的筛选,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体系。经过类型和比例上的筛选,产业结构才能趋于合理,此时要进一步地实现产业群的增量发展,这就需要国家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支持,利用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系进行货币创造,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再比如,直接金融也能够支持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它主要以资本市场为武器,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化的目标。

其次,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一般而言,产业结构合理化内在包含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含义。这是因为,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必然面临着提高效率的要求,使得产业的发展需要由资源推动过渡到创新驱动上去,这离不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以实现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状态的转换。金融资源通过初次配置能够实现产业的选择,通过二次配置则能够实现产业的合理化,通过这两次配置过程,金融支持产业高级化的路径就是在前两次配置的基础上进行三次优化配置,提升产业的技术效率进而实现产业高级化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银行信贷、资本市场两种路径扮演了主要的支持角色。

3 几点结论和思考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一个大的概念。其整个过程涵盖了从产业选择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而到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其中,产业选择能够实现产业类型结构的合理化,而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实现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比例结构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能够实现产业技术结构的升级和优化配置。在整个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金融支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产业结构优化中金融支持体系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就对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传导机制进行了揭示,并为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借鉴研究的意义,能够为我国产业政策制定及其与金融财政政策的结合提供参考。从未来研究的方向看,基于金融支持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问题具有理论上的新意,金融学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学的结合将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分析产业的发展和升级问题,本研究将为这些课题奠定一定的前期基础。

参考文献

[1]伍海华,张旭.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金融发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5).

篇14

[关键词]上证综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实证分析

[DOI]10.13939/ki.zgsc.2015.42.047

本文目的主要是针对我国股票市场近年来的发展状况,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宏观经济因素与我国股票市场指数的关系,以期进一步了解影响股票市场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我国主要证券指数的编制

1.1上证综指简介

上证综指,即“上证综合指数”(上海证券综合指数,Shanghai Securities Composite Index.)。它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综合。上证综指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市场的总体走势。

上证综合指数是最早的指数,这一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起开始实时,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截至2014年10月17日,收盘点数为2341.18点。期间最高点数为6124.04点,发生于2007年10月16日。2007年以来,大部分时间运行于1800~2400点。

在世界比较成熟的股票市场中,股票市场的换手率相当低而且比较稳定,而我国股市的换手率比较高,且起伏比较大,但是随着整个公司市值和体量的增大,换手率逐渐降低,目前月度换手率基本稳定在10%~20%。可见A股市场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从构成指数的公司的基本面情况来分析,上证综指成分股估值主要集中在10~30倍区间,市值集中于20亿~200亿元人民币,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有70%左右的公司实现增长,充分体现了上市公司代表我国先进生产力的能力。

1.2中小板指

中小企业板指数;指数简称:中小板指;英文名称:SSE SME COMPOSITE。2005年6月7日,确定为中小板指数的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

中小板指共包含100个公司,并且会进行每半年一次的调整。时间定于每年1月、7月的一个交易日进行,通常在前一年的12月和当年的6月的第二个完整交易周的第一个交易日公布调整方案。

成分股样本定期调整方法是先对入围股票按选样方法中的加权比值进行综合排名,再按下列原则选股:一是排名在样本数70%范围之内的非原成分股按顺序入选;二是排名在样本数130%范围之内的原成分股按顺序优先保留;三是每次样本股调整数量不超过样本总数的10%。

从构成指数的公司的基本面情况来分析,中小板指成分股的估值高于上证综指,主要集中在30倍PE以上的区间,市值集中于50亿~100亿元人民币,但是大于500亿元人民币的公司相比上证较少。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有70%左右的公司实现增长,其中增速大于20%的有40家左右的公司,充分说明了中小板企业优秀的成长能力。

1.3创业板指

为了更全面地反映创业板市场情况,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10年6月1日起正式编制和创业板指数。至此,创业板指数、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共同构成反映深交所上市股票运行情况的核心指数。创业板指基日2010年5月31日,基点为1000点。指数代码为399006,指数名称:创业板指数,简称:创业板指。

创业指数选样以样本股的“流通市值市场占比”和“成交金额市场占比”两个指标为主要依据,体现深市流通市值比例高、成交活跃等特点。其次,指数计算以样本股的“自由流通股本”的“精确值”为权数,消除了因股份结构而产生的杠杆效应,使指数表现更灵敏、准确、真实。指数样本股调整每季度进行一次,相比于中小板指的半年一次,可以更好地反映创业板市场快速成长的特点。

从创业板指数编制方案来看,指数选样入围标准有5个:一是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交易的A股;二是有一定上市交易日期(一般为三个月);三是公司最近一年无重大违规、财务报告无重大问题;四是公司最近一年经营无异常、无重大亏损;五是考察期内股价无异常波动。

从构成指数的公司的基本面情况来分析,创业板指成分股的估值高于上证综指和中小板指,30倍PE以上的区间占绝对多数,市值集中于50亿~100亿元人民币,大于200亿元人民币市值的公司相比上证和中小板指较少。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有70%左右的公司实现增长,其中增速大于20%的有50家左右的公司,这一指标高于上证综指和中小板指的情况,充分体现了作为新兴产业优秀企业的代表,创业板指拥有高速增长能力和巨大的潜力。

2实证分析

2.1变量选择

一是经济增长GDP:当经济增长时,企业盈利增加,股价上升,反之反是,由于缺乏GDP月度数据,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的工业增加值来代替;二是利率水平R:使用一年期国债利率,当利率提升时,资本市场未来现金流贴现值下降,企业融资成本上市盈利下降,股指下降,反之反是;三是通货膨胀CPI:当通货膨胀上升时,名义利率上升,带动股指下降,反之反是,同时通货膨胀会影响企业盈利,周期性行业在周期前段收益于通货膨胀,周期后端受损于通货膨胀,CPI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局;四是人民币实际汇率REER:用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表示,记为REER,标价法为间接标价法;五是货币供给量M:采用人民银行公布的广义货币M2;六是股票指数我们分别采用了上文提到的上证综指、创业板指、中小板指,分别用sz、cy、zx表示。

以上所有变量序列中,除R外,都表示成自然对数的形式,其差分序列就是对应变量的增长率序列,所有变量以差分形态显示。数据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0月,取用月度数据。

2.2方法论说明

2.2.1序列平稳性检验

由于可能存在谬回归,一般需要检验经济序列平稳性。平稳性检验可以归结为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常用单位根检验方法有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检验法和PP(Phillips-Person)检验法。

2.2.2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Grange Casual Relation Test)

根据Grange检验方法,设两个变量序列{x_t}和{y_t},建立y_t关于和x的滞后模型。其中,c为常数项,p为滞后阶数。检验x是不是关于y变化的原因相当于方程(1)检验假设H_0:β_1=β_2=β_3=…=β_p=0是否成立。

2.3经济计量检验结果与分析

2.3.1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为了检验变量序列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和协整关系,首先检验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方法采用ADF方法。检验时,先根据其基本时序图确定截距项和时间趋势项是否存在,也就是确定ADF检验的基本形式,再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滞后阶数,最后根据ADF统计量判定是否平稳。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检验表明,上述变量都是1(0)的,即它们本身都是平稳的。

2.3.2格兰杰检验

为了检验股市价格指数和实质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为了避免检验中的伪回归现象,对上述序列的平稳形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从实证结果看,经济增长、利率、汇率变化、通货膨胀、货币发行M2都是上证综指收益率的格兰杰原因,而上证综指反过来也是宏观经济变量(除经济增长外)的格兰杰原因,这意味着宏观经济变量和上证综指在统计意义上彼此影响。中小板指的格兰杰原因中显著的仅有CPI一个,经济增长、货币发行、利率变化、汇率变化不是中小板指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中小板指也不是宏观变量的格兰杰原因。中小板指对宏观经济不敏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小板指的公司一方面成长性较好,这些公司的业绩增长不太受宏观经济变量影响;另一方面,中小板指的上市公司市值偏小,容易因为某些概念受到游资疯狂炒作。

宏观经济变量对创业板指数的格兰杰影响都不显著,反之,创业板指数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也不限制,创业板指独立于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有两种可能,原因可能和中小板指类似,主要是由于公司的成长性和游资的炒作。

3国外研究简述

国外对于股票市场与实际经济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研究来自于芝加哥大学法玛,即有效市场理论的提出者。他利用美国1953―1987年月度、季度和年度的数据进行的回归分析发现股市收益率和未来产出的增长率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股市在美国确实起到了经济晴雨表的作用。

也有一些其他研究者指出,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新兴资本市场的研究结果却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认为在发达国家中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正向关系,但在发展中国家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弱。

4结论

总体上说,针对证券市场制度性建设方面的政策措施等,将影响股市中长期的根本发展趋势,如QFII、QDII、开放式基金成立、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对股市已经或必将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伴随着更加丰富的资本市场层次,更加多样化的投资手段,更加国际化的机构投资者的加入,以及股票上市规模的扩大,股价指数大幅波动的情况逐步减少,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愈加密切。

参考文献:

[1]刘斌,张旭.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价格指数影响的实证研究[J].时代金融(下旬),2014(3):135-136,142.

[2]孟建国,吴鸿雁.我国股票指数期货若干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12):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