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安全运营的意义范文

安全运营的意义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4-04 10:28: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安全运营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安全运营的意义

篇1

[关键词]高速公路 运营公司 安全生产 标准化 意义与作用

中图分类号:U418.2;F5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142-01

为了避免出现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必须实现安全生产的标准化,按照相关的安全生产标准责任制度、安全标准管理制度、安全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实施。进而确保广大司乘人员安全出行,确保高速公路安全畅通。因此本文对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安全生产的标准化进行分析论述。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多数的企业单位都认为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工作只是一项形式工作,另一部分认为其是一种形式上的安全教育工作,甚至会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对安全管理工作起不到任何作用,而这些带有成见的认识都是片面性的、错误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只有切实的融入到高速公路日常运营管理中,在建设过程中明确机构体系、各个责任部门的安全权责以及安全生产目标,才能实现安全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也只有明确目标才能规划运营管理的整体方向;只有安全权责分明,才有可能在出现问题时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并且追究责任,具备以上几点条件能够促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安全化、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并不仅仅只是安全教育工作,其更是促进安全生产投入的基本保障,需要每一位高速公路员工都按照相关的安全生产条例与遵守法律法规开展作业,其能够对日常作业的安全性提供必要依据,使操作能够更加规范化。若在高速公路的日常经营管理中不遵守这些安全法规与制度,则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安全事故,使员工生命财产受到损害,工程建设延期,甚至产生不利的社会影响。为了进一步的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还需要提升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一线员工与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专业化、安全化以及高效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不会阻碍高速公路的建设、运营,相反,其还能够促进日常管理,为整个高速公路企业安全稳定运转提供保障。保证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人、材、物能够顺利且安全的投入到运营管理过程中,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目标之一。与此同时安全生产标准化并不是只停留在形式上,其是对出现安全事故的紧急预案,为重大安全事故提供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案,其体现着风险管理与监控环节的质量水平。

高速公路企业有必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与企业的实际运营管理情况相结合,此种方式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质量水平,同时还能促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朝着安全化、有序化、规范化的道路方向发展。

二、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必要性

安全生产标准化其本身具有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其实施的必要性,针对不同施工情况能够提出必要可行的标准化方案,将高速公路的建设推向一个更高的新台阶。具体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政策的必要性。现阶段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化,并且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条例。

第二,组建专家团队的必要性。单凭政策的推行并不能完全的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其具体的落实还要满足先进的技术条件。当前我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专家团队已经基本成立,这也表明了相关专家作为技术支撑,因此其实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必要性。

第三,法规条例的必要性。高速公路的建设需要相关的法律条例来规范,安全生产标准化也是法规条例的一部分,因此其实施有一定的必要性。

第四,技术的必要性。为了能够保证机械作业设备的正常规范运行,需要尤为重视施工环节的技术使用,以保证技术的规范化、科学化、先进化。

第五,强制的必要性。法律带有强制性色彩,相关的安全监控管理部门要对违法行为做出公正严明的判断,安全标准条例则是重要依据。因此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具有实施的必要性。

三、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意义与作用

我国高速公路处在扩大建设规模与维护的高峰时段,参与高速公路日常维护施工的相关单位也在不断增多,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当前形式下,高速公路建设与维护单位将公司的经济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在施工中缩减材料费用与建设工期,这样使得高速公路建设、维护质量未能达到预期的标准要求,进而一些危机安全的隐患频发。为了预防这一类现象的发生,就必须实现安全生产的标准化。

当前我国并未制定高速公路的相关质量标准,只有一些相关的技术性文件中具体的指标要求。例如:各个服务区之间的间距要小于60km,在部分交通流量较大的区段,服务区的间距要小于50km。高速公路额服务功能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车行的畅通,保证路段的通行车辆方便快捷;其二是汽车加油、修理,同时在服务区内还能提供较为舒适的休息环境;其三是高层次的贴心服务,提升服务的质量,并且保证行车环境的美观与舒适。

从高速公路开始联网之后,就极大程度上的降低了驾驶人员的违法乱纪情况的发生,有效的减少了高速公路通行费的损失。但由于我国的高速公路运行监管体制存在诸多漏洞,例如:文明服务要求不一致,各路公司标准不统一等。与此同时,收费站的工作人员不能严格对待工作,出现违规车辆补收通行费用不一致的问题现象。因此,高速公路的相关管理部门要将工作内容细化,不断更新完善各项规章条例,进一步的保障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的严格化、标准化、有序化,同时也是完善运营监管体系的必要途径。

高速公路本身就具有的零散性以及线性管理特点。由于高速公路的服务距离较长,服务面积较广,使其呈现零散分布。若想提升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就要合理的降低成本,严格规范各个环节,实施标准化管理就是达到规模效益的最佳途径。实现良好的规模效益即集约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集约化管理能够帮助高速公路企业实现企业的转型,促进产业的规模化,树立良好的产业品牌形象,而良好的企业品牌能够促使其在广泛而又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实现良性循环发展,促进高速公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由以上论述得知,企业要从自身的发展作为考虑的出发点,将标准化的管理理念融入到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工作中,最大程度上的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采用标准化的运营管理手段促进高速公路发挥其积极作用并且实现各方面效益的最大化。

四、结束语

我国的宏观经济需要使得高速公路建设工作增长迅猛,高速体系日益完善,但同时也出现了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不到位、高速公路施工养护不到位等问题,这也成为了影响高速公路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因素。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的理念与重要依据,对提升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质量水平、丰富高速公路的多样化职能具有关键性意义与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尾矿库;安全管理;博弈模型;对策建议

引言

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堆积各类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除矿渣、尾矿的场所,一般指初期坝与堆积坝[1].尾矿库是维持各类矿山正常生产的必要基础设施,但由于其存在溃坝危险,严重威胁下游居民及财产安全,带来许多灾害隐患,因此它还是重大危险源.近几年来,尾矿库溃坝事故屡屡发生,破坏力巨大的尾矿库泥石流不仅对下游的生命与基础设施造成巨大危害,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例如,2000年10月18日广西南丹尾矿库垮塌,造成28人死亡、56人受伤.2008年9月8日在山西襄汾发生的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故,造成277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9619.21万元.2011年12月4日湖北省郧西县柳家沟排水井封堵井盖断裂,导致多达6000m3尾矿泄露,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为了保证尾矿库安全运营,国家法律规定了各参与方的相关义务与责任并进一步完善尾矿库安全现状基本数据库.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12655座尾矿库中存在安全隐患的约占40%,其具体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2].我国尾矿库安全管理存在数量多、规模小、尾矿库安全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多数没有进行安全评价[3].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尝试用博弈论的思想、方法来分析政府监督机构对尾矿库安全管理的监管,以及企业管理层对员工的管理,找出进一步降低我国尾矿库安全事故的思路、方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1尾矿库安全运营中各方利益的博弈关系

博弈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主要研究“理性人”如何进行策略选择,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现实经济、社会等多领域博弈过程中,各参与者之间的决策会相互影响,一方面参与者的决策易受他人影响,另一方面又影响他人.博弈论在我国各领域的研究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将博弈论运用到尾矿库安全生产管理中[4].对尾矿库安全生产各方利益进行分析,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与企业、企业与基层员工间构成了两方博弈关系:(1)政府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尽管政府监督部门基本完善了尾矿库安全管理体系,《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和《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对尾矿库安全运行管理做出了相关的规定,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企业冒着被监管部门查处的风险追求眼前利益,节省成本开支,无视安全管理标准、法规[5].政府监督部门对企业方安全管理维护是否进行监督,企业方是否能够按照尾矿库安全标准施工、运营、维护,这构成了安全管理两方面的博弈.(2)企业管理层与基层员工间的博弈.博弈的双方分别是企业管理层、基层员工,企业的选择空间是管理与不管理员工是否按照企业安全策略参与工作,基层员工的选择空间是履行与不履行职责.一方面,企业管理层若不加强管理、不采取措施、不强化安全意识,基层员工很容易忽于执行,对安全的重视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企业基层员工需要管理层实施安全激励,包括安全责任教育、经济补偿等.

2尾矿库安全运营管理博弈模型

2.1政府安全监管部门与某矿企业博弈模型构建假定政府监督部门与某矿企业对彼此间的战略均了解,且监督方采取检查行动就能发现安全问题.在安全管理博弈中,监督者通过采取罚款机制或不检查两种博弈行动来最大化自己的效益,某矿企业则通过降低尾矿库安全等级,减少安全管理成本投入等来增加自己的收益.基于以上假定,把本模型定性为完全信息静态模型.这里主要讨论混合战略纳什均衡问题.p为安全监督部门进行检查的概率,q为某矿企业按照安全标准运营管理的概率,gA为监督部门的期望效用收益,gB为某矿企业的期望效用收益.设定某矿企业不采取安全措施获得的违规收益为f,因违规被罚款的金额为if,i为相应罚款系数.监督部门的监督成本为c,若是监督部门实施检查且发现某矿企业没有采取安全应对措施则对其罚款的同时要求限期整改.基于上述理论,可以得到监督部门与某矿企业间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针对上述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可知:(1)某矿企业采取安全保障措施的概率q与违规收益f、罚款系数i、监督部门的监督成本c密切相关.1)当检查系数i与违规收益f不变时,随着检查成本的升高,企业采取相应安全保障措施的概率降低.这是因为当检查成本升高时,监督部门会降低检查次数,从而企业敢于冒险降低安全保障等级,忽视安全管理.2)当违规收益f与监督成本c不变时,随着罚款系数的提高,企业按照安全标准维护、运营的概率也就越大.这是因为罚款系数越大,企业因违规需要支付的额外成本也就越高,从而对企业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3)当检查系数i与监管部门的监督成本c不变时,随着违规收益的提高,采取安全管理措施的概率也提高.这是因为随着违规收益的提高,必将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监督部门提高安全检查频率与质量,企业采取相应安全保障措施的概率也增大.(2)政府监督部门检查的概率p与罚款系数i相关,即随着罚款系数的提高监督部门检查的概率降低,这是因为随着惩罚额度提高,企业不愿为此承担额外风险,而更加愿意按照有关规定增加安全保障措施,从而导致监督部门检查的概率降低.2.2某矿企业管理层与基层员工之间的博弈模型构建假设企业管理者与基层员工在做出决策前不知道对方的行动,且双方做出决策时,时间上具有一致性,即将该模型定义为静态博弈模型.基层员工接受尾矿库安全作业合约同时履行安全职责的概率为β,β反映了基层员工履行安全职责效用偏好.企业严格管理基层员工的概率为α,同时α也反映了企业不愿意承担安全风险的效用偏好.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成本为n,基层员工因不履行或不及时履行职责而获取的企业报酬为k,若发现员工不履行职责或对员工进行考核且不合格,则没收员工报酬并实施罚款,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安全知识、专业安全数据分析能力、在线检测设备运用能力,罚款系数为h,即对员工罚款为hk,企业基层员工的期望效用为Wa,管理层的期望效用为Wb.基于以上理论,某矿企业管理层与基层员工间的支付矩阵如表2所示.

3案例分析

以洛阳市汝阳县付店镇泉水沟尾矿库为例,该尾矿库下游2km范围内有人口较密集的集市,一条承担全镇生活用水的河流,以及一条与外界连接的省干道,具体如图2所示,所以必须保证该尾矿库能够安全运营,不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安全隐患[6].(1)该钼矿生产地处山区且距县城较远,势必会增加政府监督部门的检查成本c,由于检查成本较高,必定会影响检查次数,即检查的概率p降低.考虑到上述原因,政府监督部门有意提高罚款系数i,即若检查出该钼矿生产企业安全措施未达到国家强制性规定,必须对其重罚,以抵消由于检查概率降低而产生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企业采取安全管理措施概率q.(2)该钼矿企业积极引进各种安全检测设备,同时加强对基层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即企业对基层员工的管理概率α远远大于其不管理的概率1-α,同时该企业也不定期对其员工进行考核,主要包括对尾矿库专业知识、专业安全数据分析能力、在线检测设备使用能力的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者没收其报酬并罚款.尽管对基层员工的管理成本n较高,管理概率α有所降低,但较高罚款系数h势必提高员工履行概率,同时也保证了该尾矿库的安全运营.

4结论

篇3

关键词:企业年金;“信托型”的管理模式;企业年金入市;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F8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6)03-0064-02

企业年金是基于国家强制性的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由企业和企业员工共同负担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障体系,是一种养老保险的制度安排。从本质上讲,企业年金是一种延迟的支付承诺,具有定期缴纳,延期给付和长期储蓄三个基本特点,这三个特点使其具有三重性质,既有储蓄积累性质,又有投资增值性质,还有养老保障性质。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存量规模近1000亿元。每年新增资金将在800亿元到1000亿元左右,预计到2010年,企业年金的市场规模应超过5000亿元,10年后将达到10000亿元。将这部分资金用于投资以获取收益有利于年金的增值。

一、年金“信托型”管理模式的确立

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作为企业年金综合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联合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确定了我国企业年金“信托型”的管理模式,2005年3月1日,《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运作流程》、《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信息系统规范》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专家评审规则》等四个文件将正式施行。标志着企业年金市场运行的法规体系已经大体形成,文件对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都提出了明确的规范。

二、确保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的安全措施

(一)建立良好的内控机制

虽然有关文件的实行为企业年金入市提供了合理的规范,而且面对如此巨大的年金规模,但企业年金不同于一般的投资资金,一是要定期对企业年金营运和监督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和实体的业绩进行评估二是定期对薪酬机制进行评价,以确保为各方“当事人”提供正确的激励三是对利益冲突的状况进行识别和监视并进行纠正四是建立对滥用特权信息和机密信息进行制裁的机制五是建立风险测量和风险管理机制。

(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获得有效的信息是各方进行制衡的必要前提,如果包括员工、受托人、投资管理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以及第三方中介机构在内的各个运营主体都无法获得和分享企业年金运营中的一些非保密性质的信息,那么相互之间的监督和制衡也无从谈起。信息披露是否准确、及时、完善,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年金计划运作效果。

(三)加快投资专业队伍建设

加快专业投资人才队伍的培养,争取尽快培养出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投资专业人才。随着我国加入WTO,可引进国外的专业人才为我所用,通过专业人才和机构对企业年金计划资产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投资运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基金的投资效率。

(四)保持制度的独立性

目前通过《试行办法》等法规已经基本确立了受托人、投资管理人、账户管理人和托管人之间地位和作用,为企业年金的独立性运作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但是,在具体操作和实施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目前的企业年金运作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原来的金融机构的基础上,机构运作的风格、特点和一些原有的传统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有负面影响。加强企业年金治理就是要消除这些负面的影响,形成规范有序的运作模式。

对于同一个机构内部,要将企业年金基金运作与其他自有业务分离开,建立有效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人员安排和信息处理的“防火墙”,而对于同一个集团下面,则需要关注同一集团子公司参与不同企业年金环节过程中的公平性和独立性,严格防范非公允的关联交易是保证安全性的前提。独立的管理机制能为市场冲击提供缓冲阀,有效保护持有人利益,以推动企业年金市场健康成长。

(五)加强投资监管力度

根据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和企业年金计划发展现状,我国企业年金投资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1)准入机制2)风险分散机制3)外部监管机制4)基金担保机制5)市场退出机制。政府在企业年金监管中应扮演主要角色,各职能部门应各有侧重,相互制约,避免权力重叠。另外,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使监管有法可依,从而更进一步保证企业年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俊延“浅析我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的现状” 《经济问题探索》 2004(9);

2巴曙松“借鉴OECD准则完善治理结构是年金安全的保证” 《证券时报》 200581;

3“年金市场四大金刚就位”中证网2005.08.03;

篇4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煤矿安全;监控

云计算的出现大大降低了知识普及的成本,使信息技术更容易被人们获取和使用。随着煤矿现代化脚步的加快,视频监控服务被引用到煤矿企业,云计算也逐渐被应用到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里。

1 云计算的概念及其原理

目前IT 界对“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还没有确切、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的方法,是此前IT领域几项重要理念与技术___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更与互联网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透过这项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 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

2 云计算的主要特点

2.1 超大规模

“ 云”具有相当的规模,Google云计算已经拥有100 多万台服务器,Amazon、IBM、微软、Yahoo等的“ 云”均拥有几十万台服务器。企业私有云一般拥有数百上千台服务器。“ 云”能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

2.2 虚拟化

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所请求的资源来自“ 云”,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实体。应用在“ 云”中某处运行,但实际上用户无需了解、也不用担心应用运行的具置。只需要1 台笔记本或者1 个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用户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级计算这样的任务。

2.3 高可靠性

即使用户的个人计算机崩溃了,其所有的数据仍然在云里,仍然可以访问。

2.4 通用性

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在“ 云”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同一个“ 云”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

2.5 极其廉价

由于“ 云”的特殊容错措施可以采用极其廉价的节点来构成云,“ 云”的自动化集中式管理使大量企业无需负担日益高昂的数据中心管理成本,“ 云”的通用性使资源的利用率较之传统系统大幅提升,因此用户可以充分享受“ 云“ 的低成本优势。

3 云计算在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3.1 云计算的架构

云计算对虚拟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以及软件即服务3 个层次。每一层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也为上一层提供服务。其中1 个云管理平台和3 个逻辑层构成了云计算的架构。

3.2 关键技术

在基于云计算的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系统中,其关键技术为:煤矿及井下信息资源的虚拟化、矿井监测及数据信息的分布式管理、煤矿信息的海量存储、煤矿地上控制中心的并行编程模式以及云平台的管理。

(1)煤矿及井下信息资源的虚拟化技术

煤矿及井下信息资源的虚拟化技术作为该系统云计算的基础,替换了物理资源。用接口的虚拟资源替代了用户所利用的物理资源,但是与物理资源的功能相同。用户只需使用,并不需要了解虚拟资源是建立在一个物理资源上还是多个物理资源上。其中存储虚拟化、操作系统虚拟化和应用虚拟化是煤矿及井下信息资源的虚拟化的具体分类。

(2)矿井监测及数据信息的分布式管理

矿井监测及数据信息的分布式管理保证了在多节点并发执行环境中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关键点是系统状态同步的重要因素,当关键点出现问题时,矿井监测及数据信息系统就需要将服务迁移。其分布式资源管理技术中的锁机制能够保证数据操作一致,协调多任务对于资源的使用。

(3)煤矿信息的海量存储

在煤矿海量信息的存储方面,云计算采用分布式存储来保证井下实时的监测信息、地质结构、瓦斯浓度监测信息等,它的优点是经济、可靠性高、可用性高。其可靠性是用冗余存储来保证的,由于廉价计算机的硬件不可靠性,云计算则采用可靠的软件弥补方式来保证。此外,设立在云下的多台服务器解决了单台服务器不能满足存储量的需求,同时增加了可靠性。存储的井下信息资源能通过云管理软件实现统一管理。

(4)煤矿地上控制中心的并行编程模式

煤矿企业的云计算资源是高效的,这与它的编程模式是分不开的。编程人员和用户必须完全了解云计算的任务周期和后台复杂的并行执行。MapReduce编程模型是煤矿地上控制中心使用的云计算分布式计算模式,它的特点是许多细粒度的子任务从大任务中分割出来,然后将这些子任务分配给各个节点上的计算机执行,最后将子任务汇总完成的一个海量数据处理过程。

(5)云平台管理技术

云计算的神经网络也就是云平台管理技术,它使得海量的服务能够协同作业。此外,云平台管理技术能够快速的诊断和修复云计算系统故障,并且方便的分配任务和管理各个节点计算机。在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系统中,云平台软件被安设在地上控制中心,井下的实时信息传递、各工作面的安全监控以及各个节点计算机的工作分配和纠错处理都由云平台来完成。

4 基于云计算的煤矿井下安全视频监控系统

井下视频监控系统集合了各个工作面的视频感知设备,而且要求有历史记录。海量的视频图像信息存储,再加上对这些井下视频信息加以智能化分析、搜索、数据挖掘等运算,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是不能满足的。云计算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高效的计算能力、以及海量的存储能力为井下视频监控系统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况且各种计算服务的动态性也要由云计算来完成。基于云计算的井下视频监控系统可分为采集层、传输层、支撑层和应用层。

4.1 采集层

采集层负责将井下各个监测点的视频信号收集并做图像格式压缩转换处理,视频监控即服务将各个摄像头的信号统一接入平台,连接的平台的互联网用户能够轻松的访问。

4.2 传输层

传输层负责将采集层压缩转换的视频信号交互汇集到一起,然后进行传输。

4.3 支撑层

支撑层主要包括支撑平台运行的基础资源、基础软件系统、基础管理、视频数据的分布式存储以及数据挖掘、分析等内容。其中虚拟资源和物理资源构成了基础资源,这些资源以云存储方式存储并可以为用户提供浏览服务。像系统数据库、网络服务、应用程序以及网络消息服务都属于基础软件。像入井人员管理、视频资源管理、各节点计算机任务分配管理、数据安全管理、监控终端管理等都属于基础管理。支撑层主要对外提供平台即服务和基础设施即服务。

4.4 应用层

应用层属于一个子系统,它将不同用户的需求收集并组成各种服务,该层具有完整性和适应性特点。在井下视频监控系统的云结构中,应用层主要为用户提供井下各个工作面的视频监控服务。由于用户的多样化要求,使得传统的视频服务往往会遇到视频格式问题,应用层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用户可以很方便快捷的将视频监控信息调用。

5 结束语

云计算的逐步发展解决了传统的煤矿安全监管系统的难题,比如说视频处理及分析、海量存储问题、资源共享问题。在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引入云计算,使得该系统能够快速有效的为煤矿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向阳.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平台构架与应用功能研究[J].煤炭技术,2012(1).

[2]梁晓晖,赵滨.基于云计算架构解决煤矿检测系统信息采集关键问题[J].煤炭技术,2011(5).

篇5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隐患;措施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A

随着城农网改造及自身基础设施的不断更新,对电网安全运行的要求也不断升级。由于电力系统设备多而繁杂,故障率较高,无形之中增加了维护的难度,而工作人员又数量有限且分布偏散,工作枯燥乏味,导致思想松懈,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将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运行。

一、变电运行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一)误操作导致的安全隐患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设备多而繁杂,故障率较高,维护难度也在不断加大。作为变电操作的直接执行者,由于工作的单调乏味,导致运行人员思想松懈而在操作方面产生偏差,致使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有效性受到影响,甚至引发重大事故。惨痛的事实表明,具体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低下、精力分散、安全意识不高是导致变电运行工作误操作的直接原因。

(二)安全管理薄弱导致的安全隐患

在现代安全管理中,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安全管理环节较为薄弱,对于科学规范流程的可控性较差,应当不断改进系统技术与安全生产相匹配的管理方式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方面,其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1)管理制度不健全;(2)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3)安全培训力度较弱;(4)缺乏正确的安全生产管理决策;(5)设备管理不完善等。

(三)设备陈旧导致的安全隐患

目前电力企业的许多电气设备使用期限较长,逐渐步入老龄化,设备的陈旧导致故障率不断提高,对整个变电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加之变电运行设备检查不到位、更新不及时,也致使安全隐患不断升级。

二、变电运行安全隐患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变电运行人员的综合素质

变电运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预防安全隐患的根本,因此应特别注重提高变电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意识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根据变电运行实际工作的经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以个人主动为主,单位组织培训为辅,分步结合工作实际按步就班地进行。同时,教育和引导职工学会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加强个人修养。在实施过程中,要让职工有一种压力感和紧迫感,它不仅是政策压力所造成,而是职工思想觉悟的提高使他们真正意识到安全生产才是企业发展的成功之源,从而激发职工提高综合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电运行人员要认真贯彻执行变电运行管理制度,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技术水平,熟练掌握处理各种电气事故的技能,对事故隐患能够做到“可控、再控”,保障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二)明确安全生产责任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并将其进行层层传递。首先明确细化各个岗位的具体责任,完善与提高现行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建立奖惩机制,将安全责任详细分解到每个岗位与工作环节,将安全生产控制与系统正常运行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层层渗透,并进行严格考核,采取考核结果与奖惩制度紧密挂钩,以严密的制度、严格的监督、严肃的问责提高安全生效应。

(三)增强安全生产技能及实践操作能力

必须将职业技能提升作为有效防范变电运行事故的一项重点来抓。变电所应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使变电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现场布置、系统联接、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并具备设备的简单维护、保养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四)完善设备安全管理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加强设备安全管理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1)加强设备基建时期的管理,主要包括:1)选用型号匹配、性能优良的电气设备;2)检测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完好;3)做好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质量监督,严格把好验收关,避免因施工质量、设备本身接线错误引起的事故。(2)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加强运行监盘,认真对表计、信号等监控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巡视检查中发现电气设备异常时,要充分利用设备所表现出的声音、颜色、振动、气味、温度等变化状况进行辩析;要合理安排设备的特殊巡视和正常巡视间隔时间,对存有缺陷的设备适当增加巡视次数。(3)要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修试计划,定期消除设备的隐患;同时要把好设备修试后的质量验收关,加强操作机构、保护接线、压板位置、整定值的检查,防止由于修试不当引起的设备事故。

(五)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全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当前电力企业变电运行工作中发生的各种事故案例作为典型教材,引导职工发现并及时解决,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对运行安全方面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特别对于重复出现的问题,必须要强化改进,让职工在对误操作的分析与对照之下提高自身规范操作能力。对于关键环节的操作培训务必要加强,以日常维护及重点操作等方面为着力点,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能力。

三、结语

在变电运行中,严格遵守各项安全制度,是预防变电运行事故的有效措施。这就需要变电运行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各种管理制度,同时在加强自身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熟练掌握处理各种电气体事故的能力,从而避免各类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刚. 对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的探究[J]. 广东科技. 2009(03)

[2] 朱爱军. 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J]. 价值工程. 2010(08)

[3] 王建军. 浅谈变电运行管理[J]. 科技传播.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