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3 15:39: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科研成果转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转制院所;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G4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开发新产业等活动。科技成果转化率是衡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最主要的指标之一。本文就转制型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一些建议。
一、科研成果转化的必要性
1.科研成果转化可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转制型科研院所必须抓住有利时机,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步伐,进一步完善经营机制,提高效率,从而适应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
2.科研成果转化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力加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等,具有市场前景好,适销对路,经济效益显著项目的研究开发并使之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有利于转制型科研院所生存和发展。
二、转制型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1.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思想认识问题仍然存在。长期的国家计划经济时期里,实施产业化的过程决定了科研人员的意识表现为“等待”与“争取”,也就是“跑部钱进”—跑到自己的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汇报就很顺理成章的接下一个项目,钱也就很容易被批拨下来,原料与市场也都在计划之中。
而转制后的科研院所,要想获得国家纵向课题,必须依靠自己的科技实力,可是在科研人员中,仍然存在着等、要、靠的思想,缺乏自己创业的积极性。这样都很容易使科研成果产业化进展缓慢或无法进行。
2.科技成果市场应用前景小。这主要是由于在单一、封闭的计划管理模式下形成的独立于经济系统之外的科技组织体系与科研方法所致,科研选题、科技成果评价标准等过于强调理论。科研项目的立项不是根据市场需求而确定的,在这种情况下,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往往只注重解决当前“吃饭”问题,而对于科技成果的市场前景,研究、开发、推广的可能性以及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成本和收益不重视,因此造成研究开发出来的科技成果不具有商业应用价值。
3.科技成果成熟度和原创性不够。这是因为大部分科技成果只处于实验室的小试阶段,有的甚至只是一个构想,很不成熟;虽然每年完成的科技成果不少,但在质量上却不尽如人意,真正原创性强、能独立形成产业的重大成果凤毛麟角。
4.科研投入强度偏低,影响科技成果的产出与转化。
5.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缺乏积极性。科研成果转化优惠政策力度不够,没有真正调动起科研人员成果开发、转化的积极性。
6.科技成果转化缺乏风险防范机制,风险投资意识薄弱。科技成果转化是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扩散的过程,一些转制型科研院所对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对风险普遍存在恐惧心理,风险投资意识薄弱。
7.专利保护意识薄弱。在目前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科技成果是否被授予专利权,已越来越多的被各投资企业所重视。可过去,由于对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片面的看法,认为拥有专有技术就可以了,其实专有技术与专利截然不同,专有技术不受法律保护,而专利受法律保护,从而限制了专利的申请,或减少了专利的申请。
三、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几点建议
1.科研人员必须改变观念。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过去脱离实际、轻视应用、忽视效益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摈弃不注意经济建设和实际需要的选题方式,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向科技开发、生产经营方向的延伸和拓展,逐步建立科研计划的市场导向和科技成果的市场评价机制。
2.严格把住科研课题的选题关。在确定科研课题时,要瞄准国际前沿,围绕国家战略目标,争取为我国的科技及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不开立纯基础研究、学术研究性的课题。不论是申报来自政府的纵向课题,还是争取来自其他企业的横向课题,或者是用自有资金开立课题,其目的都是瞄准产业化,没有产业化前景的课题坚决不能立。对一个课题,尤其是新的领域的课题,在立项前要仔细斟酌,慎重论证,要规划好将来的产业化前景和产业链、技术链;一旦立项,就要按照既定的思路研究下去,必要时集中单位的人力、财力进行联合攻关,直到实现产业化,中间不轻易改变。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科研的主体,是科研的第一要素。像多数转制型科研院所一样,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须解决好的问题。留住人才,除了提高待遇外,创造有助于人才尽快脱颖而出的环境,给人才提供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也非常重要。另外,应该对新来的学生实行导师制,由具有丰富经验的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传、帮、带工作,培养科研工作接班人。
4.加大科研投入。科研投入是科研的先决条件,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是转制型科研院所逐步进入自我开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有效而可行的途径。
5.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①通过制度体制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②全面落实课题负责制,实施课题开发总承包,把课题开发与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③通过岗位工资体制改革,在方方面面向具有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倾斜。
6.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防范机制。利用对外合作、融资、产学研合作、银行贷款等手段进行风险转嫁,使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降低到最近。
7. 加强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保护。目前,自主知识产权的竞争成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企业综合经济竞争的一个战略制高点,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是转制型科研院所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总之,如何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探讨。本文只是进行了粗浅的分析。相信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将会营造出更好的社会和科研环境,促进高水平科技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IT科技人员;成果转化;问题;对策
我国IT产业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IT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现阶段我国IT科技人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薄弱。从转化率上看,IT应用技术成果应用率为80%,IT成果转化率仅为20%左右,形成产业的只有5%左右;从转化时间上看,IT成果转化从项目产生到资金落实一般需要1―2年时间,有的长达4―5年;从贡献率上看,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5%左右,而发达国家高达60%以上。
1 IT科技人才科研成果转化分析
(1)基于区域性分析。
根据对全国各地区IT科技人员科研成果研究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然后进行区域比较,分析区域性IT科技人才科研成果转化情况。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第一类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天津等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积聚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比较完善,反映出很强的科研竞争力。第二类地区为IT科技人员科研转化比较发达地区,包括了福建、四川、辽宁、湖南、河北、山西、河南、湖北,以上地区有一定的IT产业综合实力。第三类地区为IT科技人力资源相对欠发达地区,包括了陕西、安徽、吉林、黑龙江、重庆、贵州、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江西。第四类地区为科技人力资源相对不发达地区,包括青海、宁夏、海南。就IT人力资源水平而言,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差。正是这种人才发展分布的不平衡不均衡,导致我国IT科技人才平均科研成果转化情况堪忧,而这种矛盾在短期内是难以消除的。
(2)基于企业规模差异性分析。
随着中国IT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内IT企业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尤其是中小型规模IT企业遍地开花。不同规模企业的科研实力存在较大差异。大规模IT企业较之中小规模IT企业科技在人力资源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大型IT企业科技人员数分别是中型、小型IT企业人员数的4倍和17倍;从科研产出上看,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所拥有的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所占的比例也明显呈递增趋势,分别为10%、18%和22%,表明大中型企业比小企业在研发水平上占有优势;科研转化方面,大企业平均拥有成果数为4.9,分别是中型企业和小企业的2倍和5倍;大型企业成果转化率为25%,相比之下中小型IT企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均不足10%。
(3)基于环境制约因素分析。
影响IT人才科研成果转化的环境制约因素仍以资金问题为主,同时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软件类成果未转化的资金因素所占比例为47%,其次是技术因素占21%,政策因素占17%,市场因素占11%,管理因素占4%:电子信息类成果耒转化的资金因素所占比例高达56%。技术因素占19%,市场因素占17%,政策因素占7%,管理因素占1%。
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资金问题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影响因素,这是IT科技成果未转化的主要环境因素。中部地区资金因素导致成果未转化的比例最高,为50.19%;东部地区技术因素导致成果未转化的比例也比较突出,为31.43%西部地区市场因素导致成果未转化的比例最为严重,为12%。
2 加速IT科研成果转化的建议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多元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建立多元的IT人才培养基地和培养渠道。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建立人才培训基地,鼓励IT企业与高校建立硕士、博士学位点,扩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与高校联合创办产学研一体高新技术学院。
其次,完善培训制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员工培训的投入,提高员工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适应能力。承认人才的价值,以价值为取向,大力挖掘人的潜质和创造性,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知识动力。
再次,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技术经营型复合人才。一方面要使实验室的IT科研人员具备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的知识和才能;另一方面要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能洞察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同时具有为科技产品打开市场的能力。
(2)树立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首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机制。实施技术资本化、资本人格化,对科研人员和转化人员的合法权益予以认定和保护,避免人才硬性流动。调整人才在区域中不合理的布局,引导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引才与开发相结合,引智与创业相结合,聚才与用才相结合,以优惠的政策和灵活便捷的做法引导人才向西部流动。
关键词:成果转化;科研转化;策略研究;中国制造2025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122
2015年全国两会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强国战略,基于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的理念,加速制造业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步伐。湖北省相关领导部门也相应出台配套政策,鼓励发展科研。以武汉大学为代表的各个高校也提出了符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做好科研转化,必须注重三个方面的要素,只有把政府政策、科研单位、企业,合理的配置在一起,才能更加突出的完成国务院提出的深化改革目标任务。
1现行科研成果转化状况
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在高校和科研单位已初步建立,通过日常的工作中也探索出了一些符合自身特征的方法与策略。但随着国际科研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科研技术需求的增长,传统的科研发展思路不能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作为需求方的企业,技术革新的加速也导致对技术升级的旺盛需求,作为传统的技术输出单位的高等院校也必须做好快速应对的方法。科技需求不断增加,而国内和国外的科研转化形势也略有不同。
我国高校专利申报数量巨大,但是专利转让、许可的比例不过是个位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统计显示,我国有300余万名科技研发人员,世界第一,但科技创新能力仅排世界第19位;我国国际科学论文数量已居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但能“赚钱”获取商业回报的却很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
2湖北省科研转化政策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年修订)》正式完成。在国务院会议和该修正案表达的精神中,对完成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给以重奖成为一个最大亮点,各地方省市政策也快速跟进。奖励的比例从50%一直到99%,远远超过世界科技奖励的平均水平。
2015年5月,湖北省科技厅颁布“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深入推进科技创业的十条意见”,被称为湖北省的“黄金十条”,意见提出:建设新型科技创业服务机构、鼓励建设专业技术开发平台、降低初创企业创新创业成本、激励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初创企业、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基金、支持在孵科技企业到区域股权交易市场融资发展、健全创新资源服务科技创业工作机制、提高省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规模、加大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力度、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2015年9月,湖北省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研发活动的意见》也提出加大科研院所人员与企业合作,并列举了详细的意见内容。对于具体的实施单位下达了政策执行进度表,力求快速的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做好科技扶持和转化工作。
3建立科研成果交流转化平台与对策
转化平台的建设目的是能把政府、高校、企业三方有效的整合在一起,让信息对等、通畅。通过分析湖北省企业的技术研发现状,高校科研单位技术储备与研究能力,地方政策导向三个方面,综合得出符合市场的策略。
3.1现有技术需求研究
对于企业单位的技术需求,一般分为现有技术问题与待开发拓展的技术方向。转化平台的建立首先要为企业的技术需求做快速的匹配,找到相对应或者先关的研究成果,快速的开展技术合作。有利于企业实现快速的技术升级,同时也使得高校科研成果快速落地。
3.2现有科研成果推广
科研转化分三步走,第一步从高校的技术储备出发,梳理符合市场化需求和利于商业推广的科研成果,找到对应的关键词;第二步,梳理区域市场热点研究,与单位研究方向进行匹配,为科研转向提供市场依据;第三步,联系科研需求企业,推动研究团队和成熟的研究成果与企业战略配对,做好科研团队与企业的桥梁。
3.3校企联合研发
联合研发属于新技术的开发,对于技术转化来说相对周期比较长。但可以更准确的与地方政策的扶持方向对接;可以更好的契合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可以更充分的为科研团队开展研究做搭好基础平台,利于后期技术升级。
4结论
政策的指导对于刺激校企科研合作起到引导的作用。通过符合三方特性的解决方法来构建转化平台,有利于政策的推进和实施效果。提高了高校科研机构的成果推广效率,促进了企业的技术改革,三方合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守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弓兰秀.高校科研成果与区域经济的对接策略[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6).
关键词 教育科研成果 转化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Pathway Analysis of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bstract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scientificly guide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s a basis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lot of good research results effectively guide educational practice has been thinking of researchers and educational policy makers. The exchage education research analysis, summed up the results into educational decision-making, used in teaching, to create an information-sharing platform, good publicity, transformed into consulting servic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edicated studio way.
Key words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pathway
1 将教育科研成果融入教育决策中
1.1 教育决策需要社会各界民主、广泛地参与
一项教育决策不仅在教育领域内完成,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参与,科学的决策需要民主的参与,民主的参与需要大量科学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以政府或学校所属的教育政策研究为主的科研机构或组织不断成立,对国家的重大教育决策问题提供了充足的定量及定性分析及信息咨询服务,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各高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所”,“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10月教育部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合作成立了“人力资本与国家政策研究中心”等五家研究机构。这些机构通过不断地研究,不断创新,其研究成果为教育部和其他国家部委有关教育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1.2 《纲要》的制定体现科研成果应用于教育决策
科学教育决策的提出要求研究者不仅有理论支持,同时需要收集基础数据,了解事实的原委,其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真正达到“问计于民”,防止“曲高和寡”。《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制定出台就是经过多方广泛反复探讨、向学者专家进行咨询的结果。《纲要》的研究制定工作自2008年8月启动以来,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公开征求意见稿,两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界人士发表意见建议210多万条。《纲要》不仅集合了各界优秀的研究成果及意见,更是体现民主决策的一项重要文件,其本身也是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
在教育科研成果中,方案类研究成果,如政策法规、咨询报告、改革方案、发展规划和实施建议,都为教育决策提供理论及现实依据。
2 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工作中
2.1 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的两类科研成果
(1)应用研究成果。许多教育科研成果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研究,潜心钻研、总结出的宝贵教育智慧,我们可以把这类研究成果称作应用研究成果:运用教育理论或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总结出解决现实教育教学问题的一般方法、策略、途径和技术。(2)开发研究成果。很多教师在原有教育应用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改造、创造、更新,这类研究成果被视为教育开发研究。
教育应用研究成果和教育开发研究成果以物化的形式存在:各级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标准、新颖的教学教育模式、教科书、教学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等。
2.2 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转化
应用研究成果和开发研究成果都是通过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得出的成果,其目的就是指导教育实践、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研究的成果可以直接通过教育主体的学习了解之后进行操作执行,各取所需,用于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新型研究成果,教育管理部门可配合教育科研者,从操作层面出发进行设计,选择好实验学校及实验班级,应用科研成果,共同推广。
在儿童教学中著名的“蒙特梭利教学法”已经应用于幼儿教学计划中,通过应用蒙氏课程和教具及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儿童在自由活动中健康成长。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育工作者又总结出许多新型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挫折教育、赏识教育等等;这些教育理念各有侧重,教师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可见,教育成果在转化过程中不仅仅是显性的产品应用,包括思想的转变。
3 通过创建信息共享平台转化科研成果
3.1 通过互联网,搭建网络平台,实现教育成果信息共享
教育部在2012年教育部工作计划中指出“建设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平台汇聚百家企事业单位、万名师生开发的优秀资源,建设涉及多学科的千个网上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交流和教研社区,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持续发展。
教育信息化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和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目的是实现信息服务最大化;教育各部门依托互联网可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研究成果库,及时宣传推介相关研究课题和项目的成果。目前区域性教育成果共享平台有许多,成果公开程度和有效性还不能够保证,需要加强对这类平台的完善,发挥其内容对读者和使用者的服务。
3.2 继续发展面对面交流的传统模式,以多种形式转化科研成果
研究者在自己教育实践中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学校内部、同类学校中推广,推广工作可以由学校教育科研小组、教育科研主管部门组织。由于本校教师研究的问题大多符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和现状,在本学校内部召开教师课题及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交流科研过程及相互学习后的体会,能够引起教师的共鸣,促进教师参与研讨的积极性,加强成果转化的针对性;对于值得推广的课题成果及获奖论文,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可以提前准备,做好交流材料,举办大型的课题成果汇报推广会。
教育领域的各类座谈会、学会、沙龙举办次数增多,内容不断丰富,例如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每次年会上都会呈现出各级教育中非常优秀的研究成果,组织各学校积极参与,指导教育实践;研究思想可以让其他研究者及读者内化、吸收;研究方法得到学习和借鉴。
4 通过宣传途径使科研成果得到转化
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可利用的宣传途径不断地宣传新的教育成果,通过宣传媒介让读者、观众熟知,转化为人们对教育活动、教育理念、教育改革不断地认识,也是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一种形态。
同时,我国基础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媒介主要是会议和新闻出版机构,各种会议如学术研讨会、报告会、成果鉴定会、现场经验交流会、新闻会、教育行政会等也是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此外,可以将科研成果制成文化产品进行社会普及和推广,专著、普及读物、声像制品、报刊、杂志都可以在社会进行推广。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服务于社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样,教育科研的成果转化成为知识体系,转化为教育政策同样需要实践、需要教育发展规律的考验,在进行教育科研的过程中需要作者遵循教育理论服务、指导教育实践的原则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作为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可以更新,在转化这个问题上,教育主体不仅包括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还包括研究者本身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共同形成成果转化的有序循环体系,真正形成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科研成果转化;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196-02
0引言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中国最根本的社会矛盾,历史经验表明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渐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最为正确的解决办法。纵观人类历史,每一次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升都与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因此科技研究和科技传播水平的提高对于发展生产力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传播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科技进步对国家和社会生产能力的显著性提高得到了广泛认同,科技传播和科学研究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
支持。
1 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的必要性论证
对于科技的进步,存在多方面的体现,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9月,中国发明专利受理量共计4910937件,较2013年同比增长12.2%,明显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表明中国在科技发展方面大有潜力可为。然而,当越来越多的新科技进入市场,科技投入借助科技传播将要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格局,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科技开发,只有从科技传播中寻求着陆点,才能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科技传播”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科学社会学奠基人J.D.贝尔纳于1939年提出,科技信息因为数量太多、传播无序而导致的严重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我们就会面临一种科技知识一经发明获得,就立刻陷入无用的尴尬局面。从科技传播的角度出发,中国在科技传播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建立良好的制度和科学的结构,运用市场化的管理机制和灵活机动的运营机制推动中国科技传播事业发展,从而提升中国科技的整体水平。
广义上来说,一切科技知识的交流、传播、传授都属于科技传播,其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如发明创造、工艺流程、技术设备、技术管理、程序设计等。科技传播不能局限于科技知识的传播,还应包含其产生的社会功能,而且要注重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对于中国正在进行文化体制改革,但绝大多数依然是“事业单位”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科技传播速度、形式、互动性不足明显。在这种体制下,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快速反应能力明显不足。《国富论》给我们以启示,市场,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社会资源配置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社会资源在市场的作用下会合理、有效地进行配置以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可以起到以下五点作用。
1.1 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对传播者起到激励作用
科技传播者负责制作和传播科技信息,其核心工作就是对科技成果信息进行搜集、过滤以及传播,但近年对于科技成果失真失实的报道屡见不鲜,归其原因主要由于科技传播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和积极性的不足。科技传播市场化会对科技传播从业者做出激励,通过不断提高其知识水平、工作效率等方式传播真实、社会关注、应用价值高的科技成果。
1.2 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对传播内容起到过滤作用
科技传播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知识、科技成果、科技方法等,现阶段科技传播内容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没有能够真实反映中国科技前沿现状,市场化会激励传播者发掘公众感兴趣、前沿的传播内容,此外还会在内容方面仔细审核从而避免错误。
1.3 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使媒介更加多元化
市场化会激励传播者运用尽可能多的渠道对科技进行传播,在过去的报刊、杂志、图书、广播等基础上,为尽快占据市场份额、扩大影响,其还会应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信息工具进行传播。
1.4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扩大受众范围
当科技传播市场化实现了传播信息准确、多元,满足各类型大众的兴趣后,大众会切身感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好处,甚至会对科技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受众范围不断扩大。
1.5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提高传播效果
在市场作用下科技传播不论在从传播速度、形式还是在互动性等方面明显提高后,公众明显会更加关注科技领域的新信息,不断为科技发展提出新要求。
针对中国现阶段科技传播行业特点,笔者认为需要大力发展其市场化水平,并运用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机制和灵活机动的运营机制推动中国科技传播事业发展,从而提升中国科技的整体水平。
2 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相互作用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即将具有创造性的技术成果从科研单位转移到生产部门,使新产品增加,工艺改进,效益提高,最终经济得到进步,即科技成果到实际应用的过程。现阶段,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主要有如下几个类型:一是高校及科研机构是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单位在“科教兴国”的战略指导下,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现已成为中国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二是专门机构间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类型和活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归纳为高校设立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和科技咨询公司;三是科技人员自己创办企业的方式也频频出现。处于自主性、便利性考虑,体制内科技人员自己创办企业的现象频频出现,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现有文化体制亟需改善。
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中国大量的科研机构独立于企业之外,长期形成了科技与经济相分离的局面,存在大量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二是高校及科研机构市场推广能力有限。高校及科研机构人员由于主要精力用于科技理论的研究、科技的研发工作,推广其科技成果的精力有限,很难找到技术和经济结合的切入点;三是科技人员自己创办企业问题频出。一方面,虽然科技人员在本专业领域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但在企业的管理、客户的维护等方面相对薄弱,企业管理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研发往往具有周期长、成本高的特点,企业在运营方面压力巨大,从而会影响到研发人员的研发效率,起到恶性循环的结果。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内分工会越来越精细,对于科技传播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通过不断加深市场化的方式解决,即通过市场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使产业内组成部门各安其职,实现科技成果供给至需求的无缝对接产业链结构(见图1)。
其中,科技成果转化可以理解为科技成果从供给至需求的中间环节,是提高科技传播效率的关键,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市场化的管理机制和灵活机动的运营机制,在科技供求双方间起到纽带作用,是技术进入市场的推动力量,同时也是技术和经济结合的切入点。
图1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与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链
3 加快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对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的推动作用,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3.1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当前高校及科研机构是中国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给予科技研究人员更多的激励和保障研发出适合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的科技成果。
3.2 推动科技传媒体制的变革和机制重建
通过市场化的大力发展,推动科技传媒体制的变革,通过机制的重建,是市场化新机制适用于中国特色的科技传播需要。
3.3 加快法律、政策的保障
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很大的风险性,政府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引导制订有效的产业技术政策及产业结构政策能够促使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大力提高社会生产力。
3.4 鼓励资本市场参于科技成果转化
鼓励风投、创投参于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把适合民众需要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且可以分担研发风险,提高研发人员的研发效率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建明. 科技传播――人类智慧的繁衍[J]. 北京: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79-83.
[2]刘建明.科技传播研究:首届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