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研成果转化范文

科研成果转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4-03 15:39:03

科研成果转化

篇1

关键词:转制院所;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G4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开发新产业等活动。科技成果转化率是衡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最主要的指标之一。本文就转制型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一些建议。

一、科研成果转化的必要性

1.科研成果转化可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转制型科研院所必须抓住有利时机,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步伐,进一步完善经营机制,提高效率,从而适应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

2.科研成果转化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力加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等,具有市场前景好,适销对路,经济效益显著项目的研究开发并使之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有利于转制型科研院所生存和发展。

二、转制型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1.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思想认识问题仍然存在。长期的国家计划经济时期里,实施产业化的过程决定了科研人员的意识表现为“等待”与“争取”,也就是“跑部钱进”—跑到自己的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汇报就很顺理成章的接下一个项目,钱也就很容易被批拨下来,原料与市场也都在计划之中。

而转制后的科研院所,要想获得国家纵向课题,必须依靠自己的科技实力,可是在科研人员中,仍然存在着等、要、靠的思想,缺乏自己创业的积极性。这样都很容易使科研成果产业化进展缓慢或无法进行。

2.科技成果市场应用前景小。这主要是由于在单一、封闭的计划管理模式下形成的独立于经济系统之外的科技组织体系与科研方法所致,科研选题、科技成果评价标准等过于强调理论。科研项目的立项不是根据市场需求而确定的,在这种情况下,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往往只注重解决当前“吃饭”问题,而对于科技成果的市场前景,研究、开发、推广的可能性以及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成本和收益不重视,因此造成研究开发出来的科技成果不具有商业应用价值。

3.科技成果成熟度和原创性不够。这是因为大部分科技成果只处于实验室的小试阶段,有的甚至只是一个构想,很不成熟;虽然每年完成的科技成果不少,但在质量上却不尽如人意,真正原创性强、能独立形成产业的重大成果凤毛麟角。

4.科研投入强度偏低,影响科技成果的产出与转化。

5.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缺乏积极性。科研成果转化优惠政策力度不够,没有真正调动起科研人员成果开发、转化的积极性。

6.科技成果转化缺乏风险防范机制,风险投资意识薄弱。科技成果转化是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扩散的过程,一些转制型科研院所对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对风险普遍存在恐惧心理,风险投资意识薄弱。

7.专利保护意识薄弱。在目前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科技成果是否被授予专利权,已越来越多的被各投资企业所重视。可过去,由于对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片面的看法,认为拥有专有技术就可以了,其实专有技术与专利截然不同,专有技术不受法律保护,而专利受法律保护,从而限制了专利的申请,或减少了专利的申请。

三、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几点建议

1.科研人员必须改变观念。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过去脱离实际、轻视应用、忽视效益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摈弃不注意经济建设和实际需要的选题方式,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向科技开发、生产经营方向的延伸和拓展,逐步建立科研计划的市场导向和科技成果的市场评价机制。

2.严格把住科研课题的选题关。在确定科研课题时,要瞄准国际前沿,围绕国家战略目标,争取为我国的科技及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不开立纯基础研究、学术研究性的课题。不论是申报来自政府的纵向课题,还是争取来自其他企业的横向课题,或者是用自有资金开立课题,其目的都是瞄准产业化,没有产业化前景的课题坚决不能立。对一个课题,尤其是新的领域的课题,在立项前要仔细斟酌,慎重论证,要规划好将来的产业化前景和产业链、技术链;一旦立项,就要按照既定的思路研究下去,必要时集中单位的人力、财力进行联合攻关,直到实现产业化,中间不轻易改变。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科研的主体,是科研的第一要素。像多数转制型科研院所一样,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须解决好的问题。留住人才,除了提高待遇外,创造有助于人才尽快脱颖而出的环境,给人才提供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也非常重要。另外,应该对新来的学生实行导师制,由具有丰富经验的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传、帮、带工作,培养科研工作接班人。

4.加大科研投入。科研投入是科研的先决条件,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是转制型科研院所逐步进入自我开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有效而可行的途径。

5.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①通过制度体制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②全面落实课题负责制,实施课题开发总承包,把课题开发与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③通过岗位工资体制改革,在方方面面向具有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倾斜。

6.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防范机制。利用对外合作、融资、产学研合作、银行贷款等手段进行风险转嫁,使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降低到最近。

7. 加强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保护。目前,自主知识产权的竞争成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企业综合经济竞争的一个战略制高点,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是转制型科研院所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总之,如何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探讨。本文只是进行了粗浅的分析。相信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将会营造出更好的社会和科研环境,促进高水平科技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篇2

Abstract: Appli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s rela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Due to lack of policy, funding shortages, limited venues, the projects which are developed by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are cast aside, which affects application transformation of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of new project, new technology and new products. To change the status of application transformation of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needs government guidance, policy support, adjustment of resource structure, expansion of capital source, integrated innovation, unblocked channel and expansion of platform.

关键词: 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政策支持;整合创新;拓展平台

Key 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scientific research;appli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policy support;integrated innovation;expansion

of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161—03

0 引言

科研院所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和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院所的改革和创新提升关系到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关系到我国在国际产业中的地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的应用与转化,是将科技成果从科研单位转移到生产单位,从研发地转移到实施地,向生产领域推广应用,形成生产能力的过程。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商品,以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最终使社会得到进步和经济发展。

1 科研院所体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各省成立了很多的科研院所,涉及机械、农业、物理、化学、石油、煤炭、光学、仪器、水土等专业,这些院所为新中国的基础工业和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所在的单位是1958年成立的省属综合性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编制,依靠省财政全额拨款。因而科研项目也是政府下达指定的,研发的成果没有经济量化考核,大多数项目经鉴定后,没有市场,被束之高阁,成了纸上的科研成果。

在中,我院被解散,科研、实验设备全部丧失,科研中断,科研人员下放企业。直到1973年才抽调回部分科研人员,筹备恢复科研工作。1976年政府划拨土地重建,科研工作才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时期。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发展,1999年省人民政府开始了省属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的工作,我院被列为转制机构之一。50年来,完成各项科研成果200余项,优秀科研产品50余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从此,我院走上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走科技产业化的道路”。

2 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的现状

2000年,我院注册了企业法人,参加了养老统筹、医疗等企业保险,由事业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随着企业化转制步伐的深入,我院重点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等工作。通过广大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我院已形成了粉末冶金技术、纤维检测仪器技术、机电一体化三大技术优势。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有些技术属于国内领先水平,为机械工业的振兴做出了贡献。

篇3

技术转移平台和其他平台有着很重要的区别,据了解,交易中心的技术转移领域平台,更注重成果转化,关注企业的技术需求。

已需求近80项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技术转移领域平台在北京市科委领导下,充分利用交易中心的优势资源,发挥领域平台成员单位的优势和特长,以实现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为目标,以搭建供需渠道为手段,为建设科技北京提供有力支撑。主要服务内容为:挖掘技术需求、技术评估与筛选、成果推介与对接、投融资、研发实验服务等。

技术转移领域平台由牵头管理单位和成员单位共同组成。

交易中心担任技术转移领域平台的牵头工作,负责平台的组织建设和运行。交易中心直属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是北京地区促进技术转移环境建设和行业发展的专设机构,科技部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交易中心内部设立1个专职部门和8名专职人员负责技术转移领域平台工作,同时以中心良好的技术产业化渠道、资源为支撑。

目前,技术转移领域平台组织架构和运营服务体系已经建立起来。技术转移领域平台已发展了包括区县科委、企业集团、孵化器、协会和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在内的成员单位25家;初步建立了领域平台管理制度、联络员制度等相关制度,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内部和外部工作机制及利益分配机制,形成技术转移领域平台业务推进机制。收集需求近80项,并向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各领域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举办了需求会1次;汇集、梳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2010年度新增仪器设备和第一批开放科研成果。

2010年技术转移领域平台将发展成员单位共计30家,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转移领域平台组织架构和运营服务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市场营销,促进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开放科研成果在京实现产业化。

促科研成果产业化

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是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北京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全国最大的技术市场,建立了一批具有技术转移功能的服务机构,营造了良好的技术产业化渠道。建设技术转移领域平台,将北京市科研成果纳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增加和丰富平台开放科技资源的种类,将为建设科技北京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技术转移领域平台是国家和北京市重要战略部署的落实。《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中指出,要建设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郭金龙市长也作出指示:发挥好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作用,尽快建成科技成果产业化综合服务平台;《北京市关于促进科技条件共享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提出建设科技基础条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条件、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条件和科技人才条件。

通过建设技术转移领域平台,促进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等科研成果在北京的转化,用有限的资金营造了良好的技术产业化渠道与氛围,实现政府科技经费的杠杆放大效应,成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重要支撑。

需求拉动技术转移

成果推动与需求拉动这两种技术转移方式相比,后者更有针对性,但难点在于如何找到需求。通过转变观念,改变过去的成果推动为导向的服务方式,建立技术转移领域平台体系,由领域平台成员单位形成需求供应网,从需求入手,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在此基础上,通过机制创新,建立工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同时加强政府引导。

建立工作机制。

为让技术转移业务链转动起来,建立工作机制,一方面要通过与各基地、领域平台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合作中各方的权责,搭建供给渠道,另一方面要通过与本领域平台成员单位签署加盟协议,明确合作中各方的权责,搭建需求渠道,建立起推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工作机制。

建立利益分配机制。

通过签署合作协议,明确采用市场运作机制,遵循双赢原则进行利益分配,同时,通过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绩效考评机制,充分调动了各方的服务热情和积极性,使技术转移业务链条健康有序运转。

建立成果与需求对接的渠道。

通过开展广泛的合作,吸纳领域平台成员建立业务渠道,通过制度和机制建设,形成平台运行体系。

技术转移领域平台重点吸纳能带来企业需求的服务机构为领域平台成员单位,建立业务渠道,整合强大的买方市场,打造需求导向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团队,发展区县科委、企业集团负责技术引进的部门、孵化器、协会为成员单位,整合其丰富的需求资源。

形成领域平台运行体系和业务推进机制,主要通过以下手段:建立领域平台组织体系;建立沟通机制,设立联系制度、业务推进制度和奖励制度及领域平台绩效考评制度;机制创新,建立工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同时加强政府引导,让技术转移业务链转动起来。

挖掘企业需求。通过领域平台内部信息交流,获得企业需求信息。主要通过以下手段:

1.按领域不定期组织基地和企业的交流活动,为供需搭建渠道和桥梁。

2.联络员随时报送信息。各成员单位有义务定期采集需求,并及时报送领域平台牵头管理单位。

3.领域平台牵头中心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根据企业意愿,深入企业调研,同时借助专家的帮助分析挖掘企业需求。

开展对接服务,抓住企业需求,依托领域平台成员单位针对需求开展专业化服务,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1.依托服务团队推动项目实施――以成员单位为抓手开展个性化服务。

2.建立个性化项目运行模式――针对具体项目组建实施团队,建立合作关系,明确信息提供方、项目实施方和促进对接的服务方。

3.领域平台加强督促和协调――定期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并提供项目实施所需的资源,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协调。

篇4

关键词 科研院所 科技成果转化 障碍 对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排在首位的就是“创新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为实现引领型发展,关键任务是打破传统制度障碍,解放和激发科技潜能,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1 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

1.1 科研机构缺乏切合市场需求的成果

一是科研项目缺乏实用性。一些科研人员缺乏对市场的了解,没有市场竞争和成果转化意识,在进行课题设计时只图通过职称评审和获得科技奖项,或是为了完成科研量和解决研究经费。只要怎么容易拿到课题就怎么设计,并不是为了解决某个生产技术问题,一些科研项成果不具有市场潜力和推广价值,不够成熟,也不适宜转化。二是考核机制对科研成果转化重视力度不够。科研院所对科研人员进行激励、职称评定时,过分强调科技论文的影响因素和论文数量,致使科研人员片面追求科研、科技成果数量的现象,科研人员缺乏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三是科研院所缺乏专业部门对科研成果进行推介运作。诸多课题完成验收后科研人员和管理部门将之束之高阁,科研成果的转化缺乏专业团队的后续跟进。四是尽管一些课题鉴定意见都是“国内领先水平”“行业领先水平”,实际上都是重复研究或是技术含量不高的研究,不是真正有市场潜力、有推广价值、有成熟度、适宜转化的科技成果。

1.2 企业研发、转化科技成果动力不足

企业应该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90%以上的企业研发、转化科技成果的动力能力不足。我国企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最需要技术支持,但总体来看又最缺乏技术创新和转化的条件。中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90%以上的企业没有研发活动。一是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不够。据调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仅为0.93%,而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则普遍在2%以上。大多数中小企业企业规模小,流动资金紧张,购买专利和改造生产线的能力弱,难以依靠科技进步经营企业,也无力为成果的转化承担风险。二是企业研发动力不足。我国产业结构正在转型调整,一些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中小企业生产方式粗放,仅关注产量,而并没有科研兴业的意识。而一些具有一定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的大型国企,创新驱动不强,一般也只对现有的生产要求开展科研,一些短期难以见成效的科技成果也难以在企业转化和推广应用。

1.3 中介服务机构专业水平较低

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知识积累、技术提升、商务运作及资本投入等一系列问题,十分需要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系统化、精准化、专业化的全程服务。而我国现有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化水平太低,出现“不比教授懂市场,不比企业懂技术”的尴尬局面,对企业和院校服务的能力不强,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大,权威的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投融资咨询、信用评价等机构等严重缺乏。

1.4 政府部门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引导动力不足,管理手段长期不变,管理制度和方式过于保守传统,总是滞后于科技发展的需要。一是科技成果转化处置审批环节多。技术类无形资产与一般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相同,成果转化审批程序较多,历时较长,严重影响转化时效性。二是科研成果处置权、收益权不明确,在2015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出台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事业单位科技成果的转让收入必须上缴国库,这严重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三是政府对科研成果转化投入资金不足、投资机制不健全、融资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而很多地方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和优惠举措不接地气,科研机构或科研人员在实施成果转化时层层受阻,不适合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政策难以落实。

2 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2.1 积极推进政策、体制机制创新

2015年以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案、《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陆续出台,明确规定取消审批程序,由科研院所自主决定转让,收益权、分配权由科研院所自己按照规定程序自主处理,直接参与这些科技成果的科研人T可以享受转化受益的50%以上,极大激励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首先,从政府层面来说,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将破除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作为着力点,逐步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为科研成果转化减少体制层面的干预和障碍,提高研发机构和科研人员在利益分配中的份额,从而激励科研人员在更加注重将成熟的研究成果及时有效转化。其次,政府要加快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根据行业、产业特色形成多层次或更精细化的职称评聘标准,改变片面追求论文论著数量的单一职称评定办法,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绩效纳入科研人员考评体系,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最后,政府要政策引导促进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鼓励科研院所为企业提供技术的研发服务、检测、试验、咨询等一系列的活动,加大对科技研发的财政支持,加快建立“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担保贴息+产权质押+股权融资+风险投资+保险”的科技金融体系,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对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

2.2 加快改革科研立项及考核机制

首先,改革考核机制,引导科研院所的应用科研瞄准国内外市场需要,主动对接市场,科研项目从选题立项到成果转化必须紧扣当前产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与国际新技术领域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增强科研的实用性及效益性。要让我们所要研究的项目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让科研成果转化能及时跟上市场需要,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其次,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考核制度。引导科研人员在教学、科研、转化方面有所侧重,鼓励交叉,允许将企业委托项目作为科研业绩列入考评指标范围。再次,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建立完善鼓励、规范科研人员创办企业或与企业合作的管理制度。最后,科研院所应积极设立技术转移专门部门或机构,加速自身科技成果的转化。

2.3 加快培育高水平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科技中介机构是连接技术供给与需求的桥梁,是连接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纽带。要鼓励各类单位和个人以货币、知识产权等出资成立公司制或合伙制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科研人员站在科技成果研究的一线,对科技成果及其转化更能发挥其自身优势,因此,要鼓励科研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在业余时间兼职参与创办各类科技中介机构,或从事各种科技中介服务活动。积极探索科技中介机构的独立运行机制,除保留少量公共服务性质的中介机构外,政府要鼓励建立公司制、合伙制的中介机构,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创建与税收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加快培育一批熟悉科技政策和行业发展,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其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篇5

关键词:IT科技人员;成果转化;问题;对策

我国IT产业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IT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现阶段我国IT科技人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薄弱。从转化率上看,IT应用技术成果应用率为80%,IT成果转化率仅为20%左右,形成产业的只有5%左右;从转化时间上看,IT成果转化从项目产生到资金落实一般需要1―2年时间,有的长达4―5年;从贡献率上看,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5%左右,而发达国家高达60%以上。

1 IT科技人才科研成果转化分析

(1)基于区域性分析。

根据对全国各地区IT科技人员科研成果研究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然后进行区域比较,分析区域性IT科技人才科研成果转化情况。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第一类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天津等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积聚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比较完善,反映出很强的科研竞争力。第二类地区为IT科技人员科研转化比较发达地区,包括了福建、四川、辽宁、湖南、河北、山西、河南、湖北,以上地区有一定的IT产业综合实力。第三类地区为IT科技人力资源相对欠发达地区,包括了陕西、安徽、吉林、黑龙江、重庆、贵州、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江西。第四类地区为科技人力资源相对不发达地区,包括青海、宁夏、海南。就IT人力资源水平而言,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差。正是这种人才发展分布的不平衡不均衡,导致我国IT科技人才平均科研成果转化情况堪忧,而这种矛盾在短期内是难以消除的。

(2)基于企业规模差异性分析。

随着中国IT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内IT企业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尤其是中小型规模IT企业遍地开花。不同规模企业的科研实力存在较大差异。大规模IT企业较之中小规模IT企业科技在人力资源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大型IT企业科技人员数分别是中型、小型IT企业人员数的4倍和17倍;从科研产出上看,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所拥有的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所占的比例也明显呈递增趋势,分别为10%、18%和22%,表明大中型企业比小企业在研发水平上占有优势;科研转化方面,大企业平均拥有成果数为4.9,分别是中型企业和小企业的2倍和5倍;大型企业成果转化率为25%,相比之下中小型IT企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均不足10%。

(3)基于环境制约因素分析。

影响IT人才科研成果转化的环境制约因素仍以资金问题为主,同时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软件类成果未转化的资金因素所占比例为47%,其次是技术因素占21%,政策因素占17%,市场因素占11%,管理因素占4%:电子信息类成果耒转化的资金因素所占比例高达56%。技术因素占19%,市场因素占17%,政策因素占7%,管理因素占1%。

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资金问题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影响因素,这是IT科技成果未转化的主要环境因素。中部地区资金因素导致成果未转化的比例最高,为50.19%;东部地区技术因素导致成果未转化的比例也比较突出,为31.43%西部地区市场因素导致成果未转化的比例最为严重,为12%。

2 加速IT科研成果转化的建议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多元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建立多元的IT人才培养基地和培养渠道。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建立人才培训基地,鼓励IT企业与高校建立硕士、博士学位点,扩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与高校联合创办产学研一体高新技术学院。

其次,完善培训制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员工培训的投入,提高员工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适应能力。承认人才的价值,以价值为取向,大力挖掘人的潜质和创造性,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知识动力。

再次,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技术经营型复合人才。一方面要使实验室的IT科研人员具备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的知识和才能;另一方面要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能洞察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同时具有为科技产品打开市场的能力。

(2)树立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首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机制。实施技术资本化、资本人格化,对科研人员和转化人员的合法权益予以认定和保护,避免人才硬性流动。调整人才在区域中不合理的布局,引导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引才与开发相结合,引智与创业相结合,聚才与用才相结合,以优惠的政策和灵活便捷的做法引导人才向西部流动。

篇6

关键词:成果转化;科研转化;策略研究;中国制造2025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122

2015年全国两会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强国战略,基于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的理念,加速制造业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步伐。湖北省相关领导部门也相应出台配套政策,鼓励发展科研。以武汉大学为代表的各个高校也提出了符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做好科研转化,必须注重三个方面的要素,只有把政府政策、科研单位、企业,合理的配置在一起,才能更加突出的完成国务院提出的深化改革目标任务。

1现行科研成果转化状况

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在高校和科研单位已初步建立,通过日常的工作中也探索出了一些符合自身特征的方法与策略。但随着国际科研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科研技术需求的增长,传统的科研发展思路不能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作为需求方的企业,技术革新的加速也导致对技术升级的旺盛需求,作为传统的技术输出单位的高等院校也必须做好快速应对的方法。科技需求不断增加,而国内和国外的科研转化形势也略有不同。

我国高校专利申报数量巨大,但是专利转让、许可的比例不过是个位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统计显示,我国有300余万名科技研发人员,世界第一,但科技创新能力仅排世界第19位;我国国际科学论文数量已居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但能“赚钱”获取商业回报的却很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

2湖北省科研转化政策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年修订)》正式完成。在国务院会议和该修正案表达的精神中,对完成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给以重奖成为一个最大亮点,各地方省市政策也快速跟进。奖励的比例从50%一直到99%,远远超过世界科技奖励的平均水平。

2015年5月,湖北省科技厅颁布“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深入推进科技创业的十条意见”,被称为湖北省的“黄金十条”,意见提出:建设新型科技创业服务机构、鼓励建设专业技术开发平台、降低初创企业创新创业成本、激励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初创企业、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基金、支持在孵科技企业到区域股权交易市场融资发展、健全创新资源服务科技创业工作机制、提高省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规模、加大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力度、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2015年9月,湖北省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研发活动的意见》也提出加大科研院所人员与企业合作,并列举了详细的意见内容。对于具体的实施单位下达了政策执行进度表,力求快速的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做好科技扶持和转化工作。

3建立科研成果交流转化平台与对策

转化平台的建设目的是能把政府、高校、企业三方有效的整合在一起,让信息对等、通畅。通过分析湖北省企业的技术研发现状,高校科研单位技术储备与研究能力,地方政策导向三个方面,综合得出符合市场的策略。

3.1现有技术需求研究

对于企业单位的技术需求,一般分为现有技术问题与待开发拓展的技术方向。转化平台的建立首先要为企业的技术需求做快速的匹配,找到相对应或者先关的研究成果,快速的开展技术合作。有利于企业实现快速的技术升级,同时也使得高校科研成果快速落地。

3.2现有科研成果推广

科研转化分三步走,第一步从高校的技术储备出发,梳理符合市场化需求和利于商业推广的科研成果,找到对应的关键词;第二步,梳理区域市场热点研究,与单位研究方向进行匹配,为科研转向提供市场依据;第三步,联系科研需求企业,推动研究团队和成熟的研究成果与企业战略配对,做好科研团队与企业的桥梁。

3.3校企联合研发

联合研发属于新技术的开发,对于技术转化来说相对周期比较长。但可以更准确的与地方政策的扶持方向对接;可以更好的契合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可以更充分的为科研团队开展研究做搭好基础平台,利于后期技术升级。

4结论

政策的指导对于刺激校企科研合作起到引导的作用。通过符合三方特性的解决方法来构建转化平台,有利于政策的推进和实施效果。提高了高校科研机构的成果推广效率,促进了企业的技术改革,三方合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守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弓兰秀.高校科研成果与区域经济的对接策略[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6).

篇7

关键词:科研院所;培训成果;转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2

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一个单位干部职工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到单位经营发展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教育培训工作日益受到各类单位的重视,有关研究表明,一般企业培训只有10-20%的转化率,即80-90%的培训资源和成果都被浪费了。如何提高培训成果的转化率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管理难题。

引言

培训成果转化[1]是指受训者将培训中所学(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知识策略)有效且持续地应用于工作当中,从而使培训项目发挥最大价值的过程。培训工作的实质就在于成果的转化,希望通过培训,学员们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切实改变行为,提高实际绩效水平。加强培训成果的转化,最直接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受训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单位的整体绩效水平也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另外还可以促进整体培训工作的提升,促进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对于培训成果的转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培训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研究以及如何促进成果转化两方面。学者王欣[2]通过对培训成果转化模型的分析,从受训者、工作环境、组织这三个层面对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简玉兰[3]认为观念障碍和执行障碍是影响培训转化的两大主要障碍,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培训开发系统、建立系统的培训评估机制和构建完善的环境支撑机制进行了探讨。钱振波[4]从培训前的转化准备工作、培训中的转化准备工作、培训后的全面转化工作三方面全方位地进行了有关探讨。周静[5]从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项目设计、激发受训者学习动机、改善组织工作环境四方面入手, 阐述如何促进企业培训成果转化。李涛,蔡凯[6](对于培训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绩效问题的探析)认为转化动机、转化氛围、转化设计是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因素,提出了激发转化动机、提供转化机会、控制转化结果的培训成果转化为工作绩效对策建议。

上述学者的研究均是结合本单位的培训情况,提出的提高本单位培训成果转化的措施,虽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不具有普适性。此外,对于提高科研单位培训成果转化的研究尚匮乏。本文将针对科研院所培训成果转化难的问题,结合多年工作实际,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科研院所培训成果转化难的原因

(一)从组织角度

1.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

培训成果转化的强与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需求的分析。培训需求分析决定了培训能否锁定正确的目标,进而影响到能够设计与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这自然直接影响到培训成果的转化。像我们这样的科研院所虽然每年也都在做培训需求分析,但是每年的培训需求征集都是在上一年的年末,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后,在第二年拟定培训计划。在上年末,很多实际培训需求部门以不明培训项目、还没有确定目标等理由,较为随意地填写培训需求,或存在把培训当福利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结合实际的绩效差距或能力差距来提出应有的培训需求,可想而知,基于这样的基础做出来的培训需求分析与实际的结合紧密程度会如何。这样势必不能够进行有效的需求分析,培训目标就不明确,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的效果也不好。前期的需求分析不到位,培训的内容与解决实际问题有差距,导致培训效果差,转化率低。

2.组织提供的平台不到位

受训人员在接受培训后回到工作岗位上,实际上似乎需要一个将培训成果有效转化为实际工作绩效的环境。这一方面需要本部门领导或是更上一级的领导的支持,也需要同事之间的相互理解和配合、资金、一些政策和文件的支持等等,才能促使培训效果有效转移到实际工作中去。但在现实的工作环境中,经常会出现领导不支持、同事不配合、资金短缺、时间紧迫等情况,从而造成了培训效果转化率低的现象发生,使得只见培训,未见成效。

3.培训工作重过程、轻结果

还有很多培训工作,重视了轰轰烈烈的培训过程,过程很完美,大家参与度也很高,但结果却被人忽视了,培训结束了,培训成果就交还给培训老师了,这种只关注培训过程,而忽视了后期培训成果的转化导致培训成果转化低。

4.对受训人员缺乏有效的跟踪

很多时候,培训工作更注重对培训市场现场的关注,如培训的组织,老师的表现力等表面的东西,而对于受训人员行为的影响,培训后对于部门乃至整个单位的业绩影响似乎就少有关注了。也缺少必要的跟踪测量。而对于外派的培训则关注的更少,只是看受训人员有没有取得培训的合格证书,至于取得证书后究竟对工作有多大的实际促进作用就没有人关注了。而是原来干什么、现在还干什么,原来怎么干,现在还怎么干,甚至连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都说不清楚到底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5.培训评估不到位

像笔者所在单位属于科研院所中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比较早的,但是培训评估工作却是近几年才有的。虽然有了培训评估,但是评估更多是针对培训课程、培训教师及培训机构的评估,甚至有对培训组织是否得力的评估,但却唯独忽略了培训后应用能力的评估。不能够做到科学客观地评价培训成果的转化问题。

(二)从个人层面角度

1.受训人员参训目的不清,定位不准

参加培训的人不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多年轻人在开始接受培训时更多是为了多争取几个证书,为拓展今后的发展路径而为,并不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难题而学;还有更多的人员把培训视为一种福利,接受培训更看重培训内容和培训地点,而非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结果自然是培训成果得不到很好的转化;还有些人认为培训与晋升和待遇相联系,多拿一个培训证书,就多一个竞争机会,抱着这样的目的参加培训,培训成果的转化也就很难谈到有效了。

2.受训人员受自身能力所限,培训效果有效转化的能力弱

虽然科研院所的人员素质能力普遍偏高,但是并不是学以致用的能力就很高。我们就存在这样的受训人员,在接受培训后转化能力弱,“照猫画虎”能力还可以,但是一旦脱开“猫”就画不了虎了。这样的受训人员培训完了,“猫”不在了,虎也就不好画了,更别提转化了。

二、加强培训成果转化的对策

(一)注重培训需求分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针对培训需求分析不足、培训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可以在做需求分析时,从单位的战略出发,首先要明确单位、部门对员工技能的期望值是什么,然后再去判断员工在能力素质上有哪些差距,对准实际工作中的要求与能力的差距,细化需求分析,并将需求分析分别征求员工本人及部门领导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员工本人了解自身能力素质与组织要求的差距,另一方面可以让领导也更加有针对性地去帮助员工提高,并且有助于培训后的成果转化的测量与比较。变员工“要我学为我要学”。保证培训计划的拟定能够紧贴实际工作需求,课程设置与时间安排能够紧密结合实际工作。

(二)制定培训计划要结合工作目标,要让学员带着问题学

针对培训成果转化不够,学不能致用,受训人员目的不清的问题。在拟定每年的培训计划前,要充分研究本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结合这些重点工作任务目标,结合各个部门提交上来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让参加培训的人员能够结合本人的工作目标,特别是带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去参加培训和学习,增强受训人员的主动参与性,培训的效果自然就会很快转化到实际工作当中去。新劳动合同法出台,人力资源部门面临重要考验,为了尽快了解和掌握新法及在这样的条件下该如何妥善处理好劳动关系,及时进行“新劳动合同法”的培训,事实证明培训的效果真的是立竿见影。相反,如果只是为了完成培训任务,制定不疼不痒或是普遍适用的培训计划,可能连培训参与率都难以保证,更不用提培训成果的转化问题了。

(三)选择最佳培训时机,提高培训效果

员工何时最渴望培训,这时就是最佳的培训时机,这时组织培训也最容易使培训成果得到转化。一般情况下,工作地点、工作环境、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发生变化时为最佳时机,如新入职、刚换到新岗位、新提拔的领导、刚遇到的问题等等,这时员工最需要及时的培训,对培训的主动需求也大,要求也急迫,那么接受培训后,势必转化也快。如新工伤保险法出台后,很多研究院所都把工伤处理划归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这时就需要加强对具体从事这方面管理人员的培训,将工作人员送去参加新工伤法的培训,对于后期处理工伤的案例起到了明显的指导作用,培训成果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转化。因此在培训实际执行过程中,把握好这几个最佳节点,培训工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注重总结本单位的成功经验,加强经验交流

实际工作过程中,多注意总结本单位自己的成功经验,并加以推广和交流,这样对大家的现实教育意义更大,因为大家具有相似工作经历和工作背景,遇到的问题也很相似。我们就比较重视本单位的成功经验交流,发现这样的经验交流,对培训效果的转化更为有效。

(五)培养内训师队伍,自己人教自己人

随着员工培训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起到的作用与日俱增,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是即使从外面聘请到专业知识丰富的培训师对员工进行培训,也很难做到“量体裁衣”最终在培训成果转化上还是会大打折扣。因此着手建设一支经验丰富的有熟悉了解单位内部情况的内训师队伍就显得非常重要。培养自己的内训师,让内训师为员工做培训更像传统的师带徒,尤其是在单位内部的团队中选拔出资历深,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过硬的资深专业技术人员或中高层管理人员,与外聘的培训师相比,他们对科研院所内部的运行管理和外部环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更了解科研院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文化环境,他们的经验更贴合科研院所的实际,经验更加有效,内训师的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及时、便捷、成本低、好管理、学习效果好,能够最切实际地满足单位实际的培训需求。

(六)注重受训人员培训后的交流,将受训人变成培训人

组织参加培训人员在培训后进行交流和汇报,培训中时常强调最好的培训成果就是“让参训人员做培训老师”,他能够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再讲出来,那证明他是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同时交流讲授的过程又是一次强化培训内容的过程,对培训成果在更多人当中转化有一定的效果。

(七)注重效果评估,为培训工作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培训后定期对培训成果做一次评估,例如组织参训人员自己及其同事、领导、下属或客户对其培训先后的行为进行评价,主要对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效率等变化进行调查分析,可以促进参训人员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在培训后六个月组织对参训人员的绩效情况进行测量,如测量劳动效率的提高、产品质量、故障率及客户满意度等,通过这些指标的分析,来衡量和测算参训人员接受培训后直接作用在实际工作当中的成果有多少。再依据实际情况持续改进培训工作,既能够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又能够持续改进培训工作本身。

(八)选择合适的受训人员,对提高培训成果的转化有直接的影响

“对牛弹琴”的寓言告诉我们,实现培训成果的有效转化,培训对象的选择也同样很重要。因为受训人员的特点对培训成果的转化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若要培训成果能够更快地实现转化,就要对受训人员也有一定的选择,选择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且学习主动意识强的人去学习,效果会更好。基于此可以探索构建员工培训模型,基于胜任特征的员工培训模型对于未来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成果转化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Mba智库百科,培训转化.

[2]王欣.培训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探究[J].中国市场, 2011 (13): 116-117.

[3]简玉兰.企业培训成果转化问题探析[J].商场现代化, 2008 (35): 75-75.

[4]钱振波.全方位培训成果的转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5 (3): 46-48.

[5]周静.如何促进企业培训成果的转化[J].湘潮 (下半月), 2008, 3: 038.

篇8

关键词:科研成果;商品化转换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2

一、前言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升级,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享受科技带给我们的优质生活,同时也期待更加完美的科技产品。这种强烈的市场需求,给科研机构以无穷的动力。但是将科研成果商品化的实施过程存在着不小难度。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大企业是否掌握高新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最根本的标准。企业为了自身发展,需要不断的更新技术,升级产品,但科研成果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偏差会给企业带来负担。所以在这里,我们科学的研究新技术商品化转换的方案,以此来减小商品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

二、科研成果商品化转换的对策研究

科技成果商品化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当前我国科技战线面临的紧迫任务。这里所说的科技成果商品化主要是指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工业性的商品生产,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工业制造技术问题。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对于落实把科学技术放到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的战略方针,对于深化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对于推动机械电子工业高技术、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对于调整产业结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将在下面的研究当中一一分析,科研成果商品化转换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部分。

1.科研和经营

企业管理者主导技术变革的两个方面:科研和经营。

一般来讲,开发的商品应该有相对应的使用人群。有针对性的进行商品的开发,综合科研团队和使用人群双方对产品的各种要求,同时通过对市场的调查研究,使得产品更有适用性。

科学研究围绕着市场需求来进行,科研与经营即相互孤立管理,又相互协调生产。假如科研严重影响经营,那么可能会使得企业负担过重,科研目的是为了得到更优秀的技术,不计成本,但这样的经营方式不适合企业,势必误导企业决策。同时,当经营管理严重制约科研时,科学研究会被束缚,科学本身是综合性的,假如被条条框框所制约,效能会变的很低。所以我们的观点是:科研与经营相辅相成。

2.市场营销观点

新技术的开发阶段,让使用者参与其中,通过听取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对产品进行完善。使用者参与的时间,形式,人数,各个企业都不尽相同。例如:逻辑电路设计公司,他们在针对逻辑电路进行设计的初始阶段就需要使用者参与其中,使用者必须对产品不同阶段的状态和优劣做出评判,随时和研究者进行交流。研究者整理相关意见和数据,对产品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完善。

从市场营销方面来看,新技术开发的准备阶段也同样重要。向投资者介绍和宣传这项新技术开发的必要性和商品化之后的丰厚利润。帮助投资者了解这项核心技术将为企业带来发展的新动力。从战略眼光来看,企业将会因为开发新技术,而在未来牢牢抓住市场份额。只有得到资金支持才能使得科学研究成为现实,那么准备阶段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3.信息收集

营销是产品推向市场成败的关键,为此营销团队需要收集关于产品的重要信息,进行整理后,制定长远的规划,确定企业今后的发展战略,单从这方面已经体现出信息收集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应该了解和掌握新产品在各个阶段的情况,新产品研发,新产品制造,新产品营销等。做为企业的灵魂,管理者对企业信息必须了如指掌。因为信息是企业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就必须有足够的有价值的信息来作为决策基础所以企业需要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迅速掌握情报,并从众多情报中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根据这些信息作出判断最终作出决策。管理系统规模越大,结构越是复杂,对信息的渴求就越加强烈。实际上,任何一个组织要形成统一的意志,统一的步调,各要素之间必须能够准确快速地相互传递信息。管理者对组织的有效控制,都必须依靠来自组织内外的各种信息。信息,如同人才、原料和能源一样,被视为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成了管理活动赖以展开的前提,一切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信息,一切有效的管理都离不开信息的管理。为使管理者充分获得企业信息,并对信息做出评价,这就需要“信息循环”。循环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反馈信息再收集。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一个循环体系,帮助管理者时时了解企业现状。信息收集的重要性在于,整合企业各个部门的现实情况,统筹性的进行管理和运作。使得面面俱到,维稳全局,将企业发展放在战略高度上。

4.多样的内部市场

上层管理者主导企业全面工作,解决企业面临的综合问题。中层管理者负责更加具体化的工作,比如,新技术开发团队管理于新产品相关的各项事物。利用企业完善的“合作性内部市场”,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利益共享。在合作主导型内部市场上,突出各部门的协作,减少或者忽略竞争。在此类结构内部市场上交易的中间产品或服务,不存在外部市场,或者虽然存在外部市场,但企业的差异化竞争战略或资产专用性特征(如地点专用性)要求内部市场必须与外部市场相隔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邯钢“模拟市场核算,成本否决”所形成的内部市场。为了摆脱困境,邯钢从1991年开始使用模拟的办法,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但邯钢的内部市场以“保持现代化工业企业专业化、科学分工协作、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优势”为前提,内部市场主体之间的合作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为此,邯钢对内部市场的交易伙伴、交易数量以及交易价格等均实行较为严格的控制。

在新技术开发即将成功的时候,技术开发团队将产品的性能,核心技术,等一系列与新技术相关的内容对企业管理者做出介绍说明,使得管理者能在接下来的市场推广中做出决策。开发团队同时需要迎合企业各个部门的要求,从而形成竞争性内部市场。企业各部门衡量新技术的优劣,投资收益率,回收期限等。内部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对于企业发展、改善绩效、提高最终产品的竞争力等非常重要,而合作的重要性则相对较低。此类结构的内部市场可能会由于多种原因而出现。首先,执行成本领先竞争战略的企业往往赋予相关部门以中间产品或服务采购的自,如果中间产品或服务的内部价格高于外部市场价格,这些部门就有权弃内求外。为了确保内部销售,上游部门不得不与外部竞争对手展开竞争,由此形成竞争主导型的内部市场。

当下的企业的内部市场,在不同的阶段,为了不同的重点都会有所变化。这就形成更加综合的“复合型内部市场”。

科研成果商品化转换,从科研到推向市场,具有投资大,所耗时间长,战略意义重大等。所以对这项浩大的项目,企业要非常慎重。而内部市场,恰恰能成为我们实验新技术最好的基地,研发机构将新技术推广至一线工厂,工厂对该技术做出反馈。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在不同的阶段,针对新技术的特点做出调整,使新技术将来更具适用性。

三、结论

为更好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工作的发展,加快其发展步伐,除了按经济规律办事,并充分运用好当前国家已经制定的有利于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各项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外,同样希望政府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1.投资政策。要注意把科技发展的重点逐步转移到为国民经济技术改造服务的主战场上来,重点解决工农业发展中大规模商品生产的现代化问题。为此,在科技发展方向上,要将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结合起来,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强化制造技术的开发,强调科技成果商品化对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作用,并相应调整投资政策、使科技投资向商品放生产技术方向倾斜,以确保科技与经济的真正结合。

篇9

Abstract: Based on the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2002 to 2010 in China is analyzed from the time,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research content respectively. Further more, some representative research papers are given und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Finally, our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分类;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Key words: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categories;research method;research content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005-02

0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一直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使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我国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复杂的系统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分析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要素,创建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型,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这些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基于众多研究,郭晓川[1]曾对国内11种科学与科技管理专业期刊1989~1994年间发表的有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198篇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论述;原长弘等[2]也对1994~2002年间发表的243篇相关研究论出了分类统计和分析,这些阶段性的总结回顾对于国内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本文主要研究统计了2002~2010年度中,国内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论文,分别从时间、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这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研究的现状,给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论文研究成果,并对国内有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1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分类

2010年,笔者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上,分别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对题名或关键字进行了检索,时间是从2002~2010年,得到377篇论文,这也正说明了国内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关注。纵览这些论文,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汇总:

1.1 按研究时间进行汇总笔者将得到的377篇论文,按照研究时间进行了分布汇总,如图1。从图1可以看出,2002~2010年之间的数量的总体走势呈现类M型。两次峰值发生分别在2003年和2007年。由于2010年的数据收录不全,因而2010年的相关论文数量最低。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到,第二个峰值的数据明显高于第一个峰值的数据。这就说明国内有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学者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呈上升态势。

1.2 按研究方法进行分类按照以前学者的分类[1][2],我们将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五种:理论分析,观点陈述,经验总结,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笔者对377篇研究文章进行了分类统计。可以发现,各类研究方法的大致格局分布较明显,约占75%的研究文献均属于观点陈述型和经验总结型;约10%的研究文献集中于理论分析型,较之郭晓川和原长弘的调查数据有一定的提高;其余为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型的文章。

笔者还发现近两年来,在调研和实证研究基础上的论文数量在逐年增加;同时,不少学者将博弈论的研究理论应用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研究。例如汪侃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式选择的信息不对称博弈分析》一文中,从经济分析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个不对称信息博弈模型,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式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讨论[3]。雷永等在《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的产学研联盟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完全信息下产学研联盟形成机理[4],通过分析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博弈中各自的期望收益,探讨了产学研联盟利益的形成机理和补贴策略,认为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行为选择,政府补贴收益政策也可能改变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行为选择,从而影响产学研联盟的形成。此外,还有学者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理论基础,研究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糊性的特点,学者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的模糊化和良好泛化能力,建立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5]。

1.3 按研究内容进行分类按照以前学者的分类,我们将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8种类型,对377篇论文进行分类统计,并与1989~1994年、1994~2002年两个时间段的论文分布情况进行了对比,可以发现图2。

在研究内容上,2002年~2010年之间,对策建议、现状与问题、运行机制的研究成为了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重点。按百分比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对策建议、现状与问题、运行机制、制约因素、作用与优势、管理机制、转化模式、概念与理论。在百分比的高低排序上,较之郭晓川的调研结果的排序(由高到低:转化模式、对策建议、障碍因素、现状与问题、运行机制、概念与理论、作用与优势、管理体制)有很大的差异,研究内容更多的侧重于现状与问题、对策建议以及运行机制的层面。较之原长弘的调研结果的排序(由高到低:对策建议、现状与问题、运行机制、制约因素、管理机制、转化模式、作用与优势、概念与理论)高低顺序变化不大。虽然主要研究内容的排序不变,但是在各指标的百分比上变化较大。例如,原长弘的调研结果中有关作用与优势、转化模型、管理机制这几项指标的研究内容均超过总内容的10%,而2002~2010年之间,均不足10%。

究其原因,研究内容的变化,与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进展是分不开的。由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蒸蒸日上,逐步的突显出问题,学者们根据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制定相应的运行机制。研究内容上的变化,说明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不确定性,以及科学研究的日益深入。

2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

2.1 新的理论分析工具与方法的应用例如前文提到的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中,高校与企业的博弈模型。又如,以实物期权的方法,分析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研发项目和市场化项目中所包含的实物期权的类型以及项目价格评估的框架[6]。梁燕在广东省高校专项课题的支持下,以广东省高校作为样本,检验了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经营的状况与科技成果转化中技术转让实际收入的相关性,为发展高校科技产业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理论依据[7]。但总的看来,新的分析工具与方法的研究还太少。

2.2 问题与对策建议的相关研究由上文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现状与问题研究以及对策建议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的主流。学者们总结出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科技成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缺乏激励机制、缺乏企业人才和资金、评价机制不完善等方面。对此提出的相应对策建议有:提高研究的可行性、完善激励机制、加强校企人才的交流、建立新型的联盟模式、完善科技成果的评价机制等。在一般研究的基础上,梅姝娥等从高校科技工作的特点与一般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差别、技术交易的特点和必备条件,以及我国企业技术吸纳能力的现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阻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8]。

2.3 制度创新持续深入李平在原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的支持下,从创新理论及公共管理理论出发,基于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研究和探索了地方政府的管理创新问题,侧重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地方政府、企业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9]。郭晓东等分析了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中,高校和企业存在的阻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种种弊端,并从体制改革角度提出了应对措施[10]。

2.4 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备受重视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心的河北省发展高新技术的对策建议。作者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上,论证了高校在高新技术研发和应用中的地位[11]。王铁军在借鉴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新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几种适合新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12]。

2.5 比较研究进一步开展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转移到了国外。通过对国外著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借鉴,达到对我国高校的启示和比较作用。例如,胡冬云介绍了美国的大学技术经理人协会的运行模式和成功经验,以及其如何促进美国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然后,作者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完善符合我国高校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建议[13]。陈兰杰在分析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14]。

2.6 研究方法继续拓展通过调查的数据显示,在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中,多采用的是定性的分析方法,对于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的采用较少。特别是用于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层面的机制问题。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开始在这方面有所倾注,尝试运用新的定量的研究理论,例如博弈论,灰色系统理论等方法来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预测机制等问题,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研究分支。鲍新中等从博弈论的观点,分析了产学研的组建和运行的过程,建立了合作收益最优分配系数的模型,考虑了学研方技术风险条件下的合作收益分配系数,并对合作各方在协议的收益分配方案下如何进行自己的最优行动选择进行了非合作博弈的分析[15]。

3总结

2002~2010年之间,学者们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作为社会的科技型组织和教育中心,在科技创新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还将是今后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郭晓川.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现状评述[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6,(3):25-29.

[2]原长弘,杨鹏,惠龙等.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新进展:1994,-2002[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5(6):94-101.

[3]汪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式选择的信息不对称博弈分析[J].武警工程学报,2007,6:91-95.

[4]雷永,徐飞.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的产学研联盟形成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8(26):28-31.

[5]王桂月,王树恩.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194-209.

[6]杨家伟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物期权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21.

[7] 梁燕.广东省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9:278-280.

[8]梅姝娥,仲伟俊.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因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3):22-27.

[9]李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2(3):292-296.

[10]郭晓东,韩汝军,王德青.加强体制创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3):39-42.

[11]梁平等.河北省发展高新技术的对策~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心[J].商场现代化,2008,25:269-270.

[12]王铁军.新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1:96-100.

[13]胡冬云.美国AUTM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24):152-154.

篇10

[关键词]档案科研成果;转化;途径;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档案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档案科研的成果层出不穷,这些档案科研成果具有时效性、公用性、潜在性等各种社会服务特点,为了能够使得这些档案科研成果得以更好的服务社会,就需要采取有效的途径对档案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快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从而使得档案科研成果能够更好的应用到社会中,对社会的发展形成有效的推动作用。

1.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途径

1.1建言咨政

向国家决策型转化。通过提出建议或方案,形成上级国家机关的决策方针或参考。中国档案学会保护技术委员会向国家档案局提出了《关于推进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程科学化实施的建议》,建言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重点档案实施科学抢救方案。国家档案局的领导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进一步加强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管理工作。中国档案学会承担的《电子文件国家战略管理》重点咨询决策课题,提出的构建我国电子文件管理机制的对策和建议,对提升国家信息资源控制力,加强我国电文文件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1.2直接应用

档案科研成果或管理经验直接被采纳和推广到实践中去。古代,我国的档案库房如皇史晨、建造与保护方面的一些做法属于世界首创。其做法与经验对于当代我国档案馆库建设和档案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尤其对于大多数小型档案馆来说,借鉴古代在档案馆库建设和档案保护上的经验,不失为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好措施。

1.3治学育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档案学者们在加强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十分重视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收获颇丰。据有关资料介绍,近20年来,我国档案学界共编写出版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专著、教材和论文集200余种,这些成果极大地充实和完善档案科学体系。

2.推动档案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的对策

2.1建立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立法机制

档案科研成果在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在社会中的地位进行全面的分析。就现阶段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来看,其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国家虽然针对哲学社会科学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的建立也并没有对其形成良好的保障,很多的法律法规中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奖励制度并不完善,这样就是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要明显落后于科学技术成果的研究和转化,从而无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从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发展的角度来看,建立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立法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只有建立健全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立法机制,利用法律形式对档案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保护,才能够使得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效果更加的明显,从而能够更好的应用到社会发展中,为社会发展而服务。

2.2构建档案科研成果转化平台

档案科研在开展之前,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命题,而无论所要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以及研究的项目是何种项目,在对档案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都需要根据档案工作的现实情况以及档案工作发展的情境进行合理的档案科研工作,这样可以有效规避不利因素对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影响,从而使得档案科研成果的转化效果更加突出。在政策上要注意对档案科研成果转化进行倾向保护,加强政策支持力度,积极鼓励相关的档案科研人员恩能够针对各种命题和科研项目开展科学研究,得出有效的科研成果,为转化提供前提条件。为了能够使得档案科研成果得到更好的转化,就需要构建一个专属的档案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根据档案的类型来对档案科学研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组建专门的机构,对档案科研成果转化进行全面的引导,加强档案科学研究的集中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从而可以更好的推动档案科研成果实施转化。

2.3打造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研究团队

新时期科学研究呈现多学科交义融合、各专业联合攻关、众学者集团作战的发展趋势,那种小农经济的“作坊式”的科研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需要。为此,要转变科研观念,组建档案科研团队,有针对性地开展档案科研培训,尽快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科研水平。特别是设置档案学类的高校,作为知识密集性组织,要通过选题引导、项目设计、跟踪管理等各项措施,进一步整合研究力量,优化资源配置,打破学科和单位界限,建立跨学科、跨单位的综合研究体系,形成强大的研究合力。

3.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科研成果可以通过建言咨询、直接应用以及治学育人这三个途径实现转化,从而可以更好的应用到社会中,对社会的发展形成有效的推动作用。而为了能够使得档案科研成果可以得到更为有效的转化,就需要建立专门的档案科研成果转化机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障档案科研成果的转化,另外,还需要有效构建档案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以及组建专门的档案科研成果转化团队等方式,来保障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以更好的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文涛.关于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对策的思考[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02)

篇11

关键词:社科成果;成果转化;激励

近年, 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工作日益受到政府、企业及理论界的重视, 对其进行研究、探讨的文章与专著大量涌现。然而, 如果稍加留意, 就会发现这些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论著, 大都在研究自然科学的“硬”成果转化问题, 却极少有探讨社会科学“ 软”成果之推广应用者。正是由于我们主观上的疏忽, 也由于社会科学成果的“软”性所然, 导致大量社科成果, 尤其是各级政府投入大量社科基金所支持的重要、重点甚至重大科研成果, 仅仅作为“样品” 而束之高阁, 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这的确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如果我们通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找出原因与症结, 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对策, 使大量社科成果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定能得到提高。

1 社科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1.1 社科成果转化意识淡薄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发现,对于问题“您是否认为您带领学生所做的课题/项目有转化为企业生产力的可能”,有50%的人回答“否”;对于问题“您对成果转化工作的态度?”共有5个选项:①迫切希望能将研究成果转化生产,并且会努力寻找产学研合作机会;②希望可以实现研究成果转化,有合作机会更好,并不急于转化;③忙于教学研究工作,暂无时间考虑科技成果转化,以后再考虑;④忙于教学研究工作,从未想过需要进行成果转化工作;⑤如果有机会,也不会考虑研究成果转化工作。从统计上看,有43%的人希望可以实现研究成果转化,有合作机会更好,并不急于转化。这说明社科成果转化的主体对于成果转化的愿望并不强烈,缺少转化意识。

1.2 社科成果监管力度不够

部分科研人员为了获取各个级别的资助,将相同或相似的研究内容重复申报各类项目。申请了省部级项目以后,将申请书稍作修改,甚至不做任何修改直接申请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这些部门的项目。项目批准以后,研究人员研究同一个课题却获得了多方资助。从资源稀缺性来讲,获得了多个课题资助的研究人员占用了没有申请到课题的科研人员的资源,一方面造成了资源重复资助,另一方面没不利于形成社科成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因此,对于社科成果而言,监管力度不够甚至缺乏这方面的监管,使得社科成果质量难以保证,更何谈成果转化。

1.3 社科成果需求供给渠道不够畅通

在收回的问卷中,60%没有技术成果转化途径,40%有技术成果转化途径的人员中有高达74%的人选择了“依靠个人人脉联系企业”,以及83%的人选择了“熟人介绍”,而选择校内科技成果转化部门的人微乎其微。从这方面来看,社科成果转化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成果转化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保护,但对于成果供需双方的信息平台建设,尤其是社科成果的信息平台建设教委滞后,人才信息库建设仅仅停留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或地方性相关部门内部,对于社会上有相关需求的企业或个人而言,难以获得这方面的信息。反之,企业或个体等社会上的实际需求也缺乏信息平台吸引科研人员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

1.4 社科成果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社科成果还没有走出重理论轻应用的固有思维,高校科研项目及成果产生的主要程序为申请项目、项目评审、项目立项、划拨经费、开展研究、结项鉴定、发表成果、成果鉴定、成果转化等环节。其中成果转化是科研活动的最终目标也是体现成果水平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评价大多数是通过专家撰写评语或者打分的方式,而社科成果水平的高低往往只有通过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被政府部门采纳的政策建议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保证所有的社科成果都能呈送到政府领导手中且被采纳。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人员所形成的成果缺少实践中的检验及应用,便造成大量的科研成果闲置,闲置的成果越多,越容易造成社科成果缺少应用价值的误导,致使社科成果水平越发的参差不齐,更不利于成果的转化。

2 影响社科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

2.1 社科成果转化的观念不强

长期以来,高校的科研评价指标以科研项目级别与数量、科研成果水平与数量等构成,很少有高校以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作为评价标准。在财经类院校中,高校教师在职称评定、科研表彰、年终社科统计时较少考核成果转化这项指标,因发表数量、科研成果获奖数量和等级等量化指标对高校科研人员进行业绩考核。在这一政策驱使下,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和著作,一旦课题有了进展就忙于申请结项和评奖,并以此作为晋级晋升的基础。他们很少去考虑成果可行性、实用性,更谈不上进行市场调研。可见,现行的政策体制不利于调动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换的积极性,因而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

2.2 缺乏社科成果转化的相关激励机制

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其用于社科成果转化的财政支出有限,国家一揽子包起来的评价奖励办法导致评奖面过大,评价体系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都大打折扣,因而激励作用并不显著。此外,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现不出其具有多大的“市场价值”。由于评价体系中企业、消费者、市场测评等方面的缺少主动性和发言权,致使评价标准局限于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这样就对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直接的影响。

篇12

关键词: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50-01

一、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科研成果是指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在它的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发挥之前,它的研究价值可能仅占1%,甚至是0。因为我们知道科学研究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研究价值体现在哪儿?从应用的角度看,体现在所研究的问题能对社会或实际工作产生重大的意义或作用;从理论角度看,研究问题的提出应当能促进科学的发展。可见,研究成果的转化是科学研究价值的有效平台、是检验科研价值最有效的途径。

二、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

(一)成果转化周期长、转化率过低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如何转化,是长期以来困扰社会科学界的一个问题。社会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能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特别是对基础理论研究是否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社会科学成果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对策研究,都是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是转化的方式、途径与自然科学的成果有所不同。

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速度慢,转化率低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不仅降低了研究意义,而且为重复研究埋下了隐患。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为例:1999年—2004年共立693项,截至2005年年底已结668项,结项率为96.39%。1999年—2005年共出版了9本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汇编内容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中已经结项的,部分优秀研究成果的6000字左右的摘要,其中1999年—2000年收录了28篇、2001年收录了39篇、2002收录了43篇、2003年收录了45篇、2004年收录了43篇、2005年收录了50篇,另外,2002年—2003年资助出版了三本书,包括5项研究成果,华南师范大学《美国体育社会学》、上海大学体育学研究中心《日本体育产业研究》、首都体育学院《体育经营学》、体育信息科研所《体育赛事经营管理》、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学院《美国体育管理理论与实践》。9本汇编共包括251项研究成果,转化率为37.57%。当然,部分研究成果通过或政策应用等形式也进行了转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以研究成果摘要汇编的形式还是以论文或政策应用的形式进行转化的仅仅是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二)成果转化途径单一、专业性不强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公开出版发行的方式面示学术界与社会。这是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的最主要、最常见的形式;2、以内部报告的形式,为党和国家、政府部门、地方省市和企业的决策提供政策依据和正确的理论方法,服务于社会;3、以在学术研讨会议上发言或提交论文的方式,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4、以学术评价、评论的方式,向学术界和社会介绍和阐释社会科学成果的研究内容、研究状况、研究水平、学术成就以及研究的得失,推动学术交流与学术争鸣;5、以教学演讲、电视访谈、影视制作、网络文章等方式,进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大众传播媒体,多方面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播科学知识、传承文明、教育青年与民众的功能,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三、制约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因素

(一)学术环境影响

就社会科学自身而言,一些研究人员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对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热情不高;有的学者有意无意地远离实际,认为只有搞纯学理研究才是有学术水平和学术品位,看不上做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的人;有的学者的应用研究急于求成,深入研究不够,研究质量不高。这些都造成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困难。科研成果推广应采用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战略。同时,现有的成果管理的评价机制,还没有将成果的转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内容。以学术价值为评价重点的取向,有利于学者不断提高其学术水平与学术质量,但由于评价的结果大多用于评奖、专业考核和评职称等项工作,也加剧了一部分研究人员重成果写作不重成果应用、重学术界反响不重社会影响的倾向。

(二)社会环境影响

就其外部而言,完备的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制度与机制还未形成;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有效渠道和途径还需进一步拓展和规范化、制度化;对社会科学成果应用中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待改进;一些实际部门的同志对社会科学的学术贡献和实际作用仍缺乏深入的了解,重视不够。

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策支持

制定政策,建立适宜科研成果转化的新体制;增加经费投入,设立成果转化基金;探讨建立科学、客观、可操作的科研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既要拓宽视角、转变观念,提高对成果转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也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国家和社会科学界在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方面的制度和机制建设。

(二)完善推广方式及途径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推广尤其自身独特方式与途径。按成果的性质及应用范围,其推广的方式与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包括应用基础):通过公开,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报告,专题讲座和出版专著等方式,进行推广;2、实用性研究成果:通过咨询、报告、和提供有关部门进行试用等方式,进行推广;3、拓展互联网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应用

扭转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困境,要求既要大力宣传社会科学研究的成就与社会贡献,又要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为社会和大众提供高质量、多形式的优秀成果;逐步纠正当前学术界的不良风气,改变的被动因素,增强研究人员的主动研究意识;增强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联合协作,以其不断改变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氛围,继而不断提高研究质量。

参考文献:

\[1\]田雨普.澳大利亚高等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内部管理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9,(1):47.

篇13

摘要:立足于燕郊高等院校模式运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成果转化模式迫在眉睫。本文构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具体运作模式,包括“需求型”科研模式,“联合开发型”科研模式。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一、引言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从企业层面来看,有利于燕郊地区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有利于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和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从高校层面看,有利于高校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提高其技术成果转化率,增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

二、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构建的原则

(一)市场导向与学校引导相结合

在构建符合地区高校实际的成果转化模式时,应紧跟市场的需求,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走产学研之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学校积极引导教师走向基层,在企业服务过程中,寻求研究方向,形成实用的成果。

(二)建立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地区高校应制定激励政策,引导教师在科研与市场接轨。加强合作的规范化管理和成果转化优惠税收政的宣传等。

在保障机制中,最重要应属科研队伍的保障。项目做大做强,没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是不行的。高校的人才是多层次的和多样的,可以形成合理的科研梯队。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形成年龄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团队。

(三)成果供应与需求相结合

高校科技成果能否顺利地转化,首先要有高质量的成果,其次企业要有需求。高校成果数量多,但实用型的成果少,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的成果转化就可能实现。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对企业来讲,选择能够满足自身技术需求的高校并与之合作可以获得巨大的效益。对于高校来讲,除了可以获得经济收益、改善人才的培养模式,还可以得到无形的社会效益。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构建

(一)建立“需求型”科研模式

科研项目立项要以市场需求为前提,根据技术市场理论,企业需要是高校科研的动力,市场是高校科研开发的真正源头。一项技术被发明出来,能不能创造经济效益,还要看该技术是不是企业所需要的。高校科技活动应该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但在旧的科研体制下,科研活动的基本顺序是:科研单位申报课题,政府下达计划,财政划拨经费,然后科技人员进行科研,完成后鉴定,结题后申报奖项,同时推销转让科技成果。高校科研人员只注重学术价值,对成果的市场开发前景、推广的可能性和对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资金模式和技术服务成本很少关心。在科研立项时,改变过去的末端机制为源头机制,即从科研课题立项时就开始谋求与相关企业结合,让产业界进入课题立项、研究和结题的全过程,在科研单位与生产单位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形成的科技创新成果直接进入企业、面向市场、服务社会。

(二)建立“联合开发型”科研模式

燕郊地区高校均为一般院校,科研力量有待加强,单校力量薄弱可以通过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校内系统之间、校校之间、校所之间的合作,构成联合科研体系,整合科研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校企合作:这是高校实行产、学、研建设的最基本方式,也是最受高校欢迎的一种转化模式,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科研或受企业委托研究,既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也加快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一是高校主动出击,分期分批选派有技术水平或科研基础的人员,到企业实地调查、兼职技术顾问等,通过帮助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了解社会急需技术和前沿技术,拓宽科研思路。二是通过多种方式,邀请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来校作技术交流或兼职客座教授、参加客座研究等,达到相互了解的目的。三是通过与企业共同承担重大课题,将学校的人才和设备资源与企业的经济资源结合起来,达到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校内联合:在校内各系、院(部)的相近或相似学科之间建立联合科研体系,制定相关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不同学科的合作,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科研设备,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避免科研课题的重复研究,加强学科的融合,产生更多的新兴学科领域和更高的技术水平。

校校合作:本地区高校应加强与重点、名牌大学的联系与合作,选派有科研能力的人才到重点、名牌大学作访问学者,在学习中开宽视野、开拓科研思想,参与到高级别科研课题的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中,争取独立承担名校大课题的子课题研究等。通过合作争取在人才交流上能实现“人员互聘”、“合作攻关”和“客座研究”等。

四、本地区高校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保障措施

促进本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就必须发挥高校、企业和政府三者的共同作用。德国通过建立“科研创新体系”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应起的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质量;引导教师面向市场走向企业;转变高校领导对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加强产学研战略合作,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等。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而培养的人才更适合于社会,更能为社会所接受。这个过程可能就是在当今时代中的一种知识的“活学活用”,只有这种人才培养的方式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更具现实意义。

企业应起的作用:为实施本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企业和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高校科技转化的外部环境,以配合高校科技转化内部改革。其中企业作为高校科技转化的科技成果吸收者,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要强化两种意识。即:主动联合高校攻关;早期介入研究争取成果优先开发权。

政府应起的作用:政府在高校科技转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宏观作用,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支撑服务体系,减少高校科技转化过程中的障碍。如:建立中试基地;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加快技术市场体系的建立;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平衡“官、产、学”三方利益。

【参考文献】

[1]解德才.试论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2(02)

篇14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2)11-0132-03

发展现代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四靠市场,但最具潜力、最可持续、最根本的依靠还是科技。我国已到了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而实现科技支撑的关键就是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据农业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6 000~7 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仅为30%~40%,与发达国家70%~80%的转化率相差甚远;农业科技贡献率为53.5%,低于发达国家85%左右的水平。因此,如何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不高,提高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重要课题。1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

2012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将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培养了一批农业科技人才,取得了一批重大理论和知识创新成果。自2001年开始,中央财政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元,引导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140多亿元,共支持3 700多项成果转化,开发各类动植物新品种约9 000个,植物新品种推广面积2 000多万公顷,带动5 200多万农民增收致富,这些转化的科技成果满足了农村与农业生产的需求,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八连快”,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3.5%,粮食单产增加对总产提高的贡献率为85.8%,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功不可没。

农业科技成果大致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类成果,其形态各有差异,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难易程度和速度也不尽相同,但其转化过程具有共同的特点。

一是转化周期长。农业科技成果由研发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包含了多个阶段,即确定农业科技项目、研究与实验、中试、成果鉴定、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培育一个作物品种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选育一个畜禽品种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而后再进行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生产,需要一段相当长的连续周期。

二是涉及面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涉及成果本身质量以及转化环境条件,如政策体制、管理水平、农民喜好程度、市场发展前景等诸多要素和环节。因此,一项成果的转化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多种技术的配合以及多方面人员的参与,经过不断修正完善和努力推广才能实现。

三是具有条件选择性。农业科技成果大都是在实验室或实验田中取得的,而实验研究成功,甚至小区实验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大面积、大范围推广的成功,每项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的过程非常复杂,况且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有其选择性。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的根源分析

2.1 转化体制不顺

我国农技推广以政府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研和教育单位具有技术成果和人才优势,是公益性农技服务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很多省份并未将农科教单位纳入全省的推广体系中,也没有给予专项推广经费支持,影响了技术成果的孵化推广。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但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大多实力不强,融资困难,而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性很大,又缺乏相应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回报机制作保障,从而导致龙头企业转化农业科研成果的积极性不足。

2.2 成果的市场化程度低

分析我国目前获得的农业科技成果,受农户欢迎并积极应用的“热型成果”仅占成果总数的10%左右;加上一定配套技术才能被农民接受的“温型成果”约占40%~60%;约30%~40%的成果属于农户不感兴趣、不愿意接受的“冷型成果”。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创新与生产供需脱节,科研项目多立足研究,偏离生产需求,研发的成果往往只注重或停留在发表文章和完成报告的水平上,不能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同时,单项技术成果多,综合配套技术成果少;增产的技术成果多,增收的技术成果少,既增产又增收的就更少,导致成果成熟度不高、应用性不强、市场化需求低。

2.3 转化经费投入不足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未知因素较多,工作周期较长,一般需要承担更多的项目风险,需要更多的研究经费和设施经费相配套。目前,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生产总值的0.6%~1%,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但我国不足0.2%。另外,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支持,渠道面窄,结构不合理,有限的资金投入难以支持多项成果转化,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2.4 推广转化人才队伍不稳定

我国现有农技人员仅占农民总数的0.053%,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受编制限制,许多地方存在只消化不补充的问题,无法吸收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加上原有农技人员进入离退高峰期,实际从事农技推广的人才已渐渐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再加上工作条件较差,业务用房、仪器设备和交通工具等办公设备缺乏,导致农技推广转化队伍愈加不稳定。

2.5 农民对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不强

一是农民自身素质限制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普及和应用。我国农民受教育年限仅为7.8年,与发达国家农民受教育年限12~15年相差甚远,农民教育素质和科技素质薄弱,导致农业科技成果难以普及推广。

二是农民的经济水平无法承担科技成果的转让费用。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 977元,仅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2%。经济水平低导致了农民对有偿转让成果的排斥性,他们不愿意因此增加自己的负担。3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探讨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3.1 构筑“一主多元”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就是及时地将成果送到农民手中,而政府为主导的单一农技推广体系并不能充分调动农业科研和教育单位的积极性。各级政府要逐步加大对农业科研、教育单位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支持,利用他们的人才优势和成果优势,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构建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研教育单位、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3.2 多渠道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是进行成果转化的保障,多渠道加大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进一步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公益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二是继续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引导各级政府、企业加大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力度,以确保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坚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三是建立农业高科技风险投入机制,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入。

3.3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市场结合度

建立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机制。立项环节充分听取农业一线生产者和管理者的意见建议,确保课题来源于生产实践,成果适用于生产实践;验收环节,做到专家鉴定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全面衡量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用和经济效用,对验收后具有市场前景的成果,将继续进行二次开发,提高成果的成熟度和可转化度。

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模式。推行“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等制度,建立“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深入推进“田间学校”建设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全面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

3.4 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水平

加强农业科研单位、教育单位与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农业科研单位、教育单位可以通过开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承包等方式与企业合作,也可以通过技术作价入股,企业以资金、设备、中试设备等入股,共同建立合股合资公司,开展产业化经营,从而实现以科研带产业,以产业促科研良性循环的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

3.5 建立一支稳定的成果转化队伍

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待遇。对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条件能力建设做到“四有”,即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经费有保障。完善农技人员技术职务评聘制度。设立推广型教授、推广型研究员,建立农技推广奖励基金,对农业科研成果研究开发和适用技术普及推广等有贡献的给予奖励。强化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岗位教育、知识培训,落实农业部“万名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开办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训班,遴选各地优秀推广人才进行重点培训。结合“基层农技推广特设岗位计划”,引导和鼓励一批专业素质高、立志献身“三农”的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乡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成果转化工作。

3.6 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型农民

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关键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和成果吸纳能力,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型农民。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进行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技术培训,增强农民的科技素质,重点扶持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立志务农的初高中毕业生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深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努力培养一批能够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发展带头人。探索建立农民参训获证和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挂钩的衔接机制,形成产业发展依靠技术培训、技术培训服务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参 考 文 献:

[1]裴翠娟,董志强,贾秀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5):83-85.

[2]陈斐,康 松,康 涛.试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J].科研管理,2004,25(1):24-29.

[3]何如喜.科技成果转化难的成因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7,1:25-26.

[4]李维生.构建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5]喻国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与解决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3):592-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