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财务会计一体化范文

财务会计一体化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4-03 15:39: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财务会计一体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一、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异同点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同之处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企业中处于相同的环境里,均为企业运营服务,均可记载、预算、分析、评估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企业管理决策创造客观依据,有利于企业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之发展目标。二者均源自传统会计,并且相互制约、依存,一同组成了企业财务工作的有机整体。通常管理会计的部分资料数据源自于财务会计,二者使用的原始资料大体相同。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同点

    1.会计主体不一样

    管理会计主要以企业内部控制为主,强调以人为中心之工作管理,并且兼顾整个企业;财务会计则以整个企业为主。

    2.基本职能不一样

    管理会计属于企业会计内部管理系统,其工作重点倾向于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不为财务会计(包括公认原则)的制约,适用的手段灵便,工作程序差,由企业经营管理的视角来取得数据,给责任主体构架工作目标,控制责任主体之行为。财务会计工作重点倾向于给企业外界利益相关集团创造会计信息服务,有固定的方法与程序,实施统一的财务会计系统,主要替股东和债权债务人以及政府管理机构,执行体现、报告企业效益与财务状况之职能。

    3.信息特征不一样

    管理会计信息包含过去、现在与将来三个时态;财务会计信息却大都是过去时态。管理会计大部分以不具备统一格式、无固定报告时间与非对外公布的内部报告作为信息;财务会计对外公布的信息,其载体为有固定格式与报告时间之财务报表。[2]管理会计为企业内部管理机构提交定量信息时,不仅利用价值单位,而且经常利用非价值单位;财务会计则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集团创造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之信息,同时让此部分信息达到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等原则与要求。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实现一体化的基础

    对于企业来讲,企业会计愈加关注的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二者的相融。由本质方面来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均是对资源主要因素的交易与产权变更的明确、计量与控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因为不一样的分工,而于注重会计工作上的倾向有所不同。企业的运营状况系财务会计之主要对象,管理会计则是针对财务会计对象的重新加工,是借助财务会计相关信息引导、控制、组织企业的运转。

    由职能方向方面来讲,管理会计属于对财务会计的拓展与延伸;由工作内容方面来讲,管理会计属于对财务会计的进一步深化;由最终目标方面来讲,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保持统一,均是为了提升企业效益,保护相关利益者之权益。

    三、促成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一体化的措施

    主要由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层面促进二者的一体化。

    (一)事前预测

    在整理会计信息时,会计凭证不仅属于会计全部工作以及管理会计利用之基础信息资源,而且亦属于基础数据库管理信息资源,同时还是促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一体化的媒介。现行的用货币作为单位,只有财务会计借、贷方记录之会计凭证明显滞后于需求,所以一定要对会计凭证的记录模式与输入手段实施重新设计。会计凭证记录模式的改进应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在原财务会计科目之基础上,增添统计信息代码,力图与基础方面为管理以及会计工作奠定基础,防止以后在使用过程中的重复筛选;2.增添备用信息栏,用来记录管理会计必需的非货币信息,促使会计信息愈加完善,全面提高会计机构工作效率,为促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一体化奠定良好基础。

    (二)事中决策

    财务会计工作时,收集基础数据的整理过程能够概括为会计核实、计量、及制作会计凭证阶段,财务会计之总、分类账目与会计报表均能够当作是模型运算之结果。对于管理会计来讲,基础数据的整理阶段即对财务会计循环中之原始信息选择阶段,然后实施计算、实施对比、实施差异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报告,为事后分析评价奠定基础。因此,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基础数据能够利用把原有信息源整合的模式实现一体化。[3]基础数据能够统一明确,给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事中的做出一致的决定创造了方便条件,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二者的一体化。

    (三)事后分析评价

篇2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财务信息系统包括了会计和财务两部分,会计主要的任务是记帐,使资金的运作不发生差错,财务则更多关心如何运作好资金,使其产生效益。会计系统最成熟、最固定的部分是记帐,这部分几乎已经定型,各种企业几乎相同,目前会计主要涉及的是历史数据,根据这些可以产生一些综合数据报表如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但现代的会计已开始向财务延伸,涉及未来的数据,如获利能力计算,责任会计等。尽管当代会计系统已经相当成熟,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随着经济全球化,会计制度和会计信息系统仍会不断变化,会计信息系统只是财务信息系统的一部分,财务的总目标是最好的利用资金和剩余资金的最优投资。财务信息系统是为协助主管达到以上目标的计算机系统。

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一体化的方法

目前,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自成体系,两个体系在理论上和操作上是泾渭分明,使两者各自都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同时两者各自理论和操作上的优势又不能显现出来。要解决各自的矛盾,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并使目标成本在生产过程中的实现情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两者简单的结合就能做到的,必须将两者进行改造后有机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真正的完整的企业会计系统,打破现有的会计组织结构,使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运动成为会计系统的组成要素把资金运动变为名副其实的会计对象。“纳米技术”的思维方法告诉我们,改变原子的排列结构,按照人的意图进行排列,使之具有新的物理特征,材料的密度、强度、硬度都发生变化。人能将自然排列的原子按人的意图排列,按人的需要改变原有物质的性能,那么会计是人工系统,更可按人的需要将会计要素重新排列组成新的会计系统,形成新的性质。根据实践要求和我国会计理论提出的会计控制职能,必须按控制系统的理论组织会计系统。

3财务管理业务处理关系

由于会计核算形成了层次性,会计部门的核算是为了控制下层单位,下层单位的核算是为了掌握本单位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层单位的耗费、采购、销售首先通过会计部门,而发生业务的会计处理,又在下层单位,所以它的业务处理不再是资产类内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内部、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直接增减变化关系,原来的一笔业务,现在分成了会计部门和下层单位两层来处理。例如:采购人员在当地进行零星采购向会计部门借款时,原业务处理为:借记“其他应收款――××人”,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报销时借记“物资采购”和“现金”,贷记“其他应收款――××人”。而现在要分为两层处理,一层是会计部门的业务处理借记“控制资金――供应部门”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一层是下层单位的业务处理,借记“其他应收款――××人”贷记“存入资金”,报销时,如果无多余的钱,不经会计部门,只经供应部门业务处理,借记“物资采购”,贷记“其他应收款――××人”,同时,借记“原材料”,贷记“物资采购”,如有盈余的钱交会计部门时,会计部门的处理为借记“现金”,贷记“控制资金――供应单位”;供应单位借记“存入资金”,贷记“其他应收款――××人”。只有这样,会计部门才能控制,也才能把日常业务转入下层单位进行核算。

4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一体化意义

会计要进行目标管理或预算管理,必须在执行过程中要有可操作性,要能随时掌握实现目标的现状,并能在产出之前把影响实现目标的干扰因素消除掉,保证按目标产出,此道理在一体化的方法中已阐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一体化后,会计具有了真正的控制职能,生产经营活动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应不应发生,应发生多少,实现目标成本存在什么问题,应怎样消除环境中不确定的不利因素和怎样巩固环境中不确定的有利因素等都牢牢地掌握在会计人员手中。会计人员可随时根据现状,预测会计期的经济效益。然而,会计人员要做到这种程度,不是会计部门独自能做到的,它需要各管理部门的协作,如资金和费用的预算和分解,需要劳资部门提供每个零部件,每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以及工人实际平均达额率,技术部门提出每个零部门技术消耗定额,供应部门应提供达到技术消耗定额的实际情况以及辅料的消耗定额,工具管理部门应提供工具消耗定额,设备管理部门应提供设备计划利用率,完好率以及计划修理费用等,生产部门应提供生产投入批量,生产周期、间隔期等。

篇3

关键词:财务会计理实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399-01

一、财务会计历史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在教育部十六号文件的指导思想下,为全面提升学生能力,会计专业的课程也在朝着工作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的模式改进,在过去的改革与探索中,对“理实一体化”的理解还难免存在形而上学的偏差,导致我们在教学中片面追求实训课时的增加,实训条件的改善,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没有因此得到很大的提高,反思这个过程,应该是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理解还不够透彻,理实一体的教学还没有充分结合会计专业学科的特点。山西财专的郑红梅教授指出,“理实一体化”绝不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以财务会计这门课程为例,这门课应该要教会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对实际业务做出职业判断,然后运用专门的方法做出处理的过程。这门课的核心任务是教会学生在面对实际经济业务时如何做出职业判断。《财务会计》如果只重理论教学,会使学生面对实际业务时,知识的转化和运用能力不足,如果一味强调实践,又会使学生缺乏基本的知识进行职业判断。所以财务会计这门课程的教学理念应该定位在还原真实的业务,教会学生判断的理论,培养学生处理业务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教学理实一体化,实现学生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模块的划分

按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涉及到得知识的性质,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模块一,理论基础模块。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介绍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这一部分是后续模块的前提条件、原则指导以及理论基础,尽管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这部分内容的具体运用,但却是后续学习与实际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实际业务中作出的判断往往体现了这一部分的指导思想,在理实一体化得教学理念下,不但不能轻视这一模块的教学,还要想办法让这一部分的内容更加切合实际,更加通俗易懂,让学生牢固掌握。

模块二,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模块。这一模块的主要内容是经济业务中个会计要素的计量和记录,这一模块与会计实务工作中的日常业务直接相关,因此,对这一模块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对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业务有一个感性和直观的认识;其次,要让学生了解整个业务流程,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任何一项业务都不会孤立存在,会计从业者可能会在一项业务的某几个环节参与该业务,所以要将这些工作环节串联起来呈现给学生,保证知识的连贯和完整;最后,对这一模块的教学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掌握各项会计要素账务处理的原则、方法和思路。这里的原则,便是指会计准则的规定,方法是指计量和记录的方法,准则是一般性的规定,方法往往也有多种,处理的思路就是指在处理具体业务时如何运用准则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这也就是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模块三,财务报告的编报。这一部分是除模块二之外另一项重要的业务。会计人员将记录会计信息编制财务报告提供给信息使用者,这是会计工作的最终目的。这一模块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看、编、报三项能力。首先,要看的懂财务报告,熟悉各种报表的结构和作用;其次,要会编财务报告,根据各种账表信息和专门的方法,会编制报表;最后,要了解不同的报表使用者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在报送时还需要提供哪些附注和说明或是分析报告,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出色完成工作。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运用

针对不同教学模块的特点,同时为了最好的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各模块应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模块一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模块一是理论基础部分,没有直接动手操作的地方,要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理解,最好运用大量来自于企业一线的案例,案例的呈现方式可以是讲故事、放录像、纠错等等,让学生在生动的例子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碰到类似的问题时,就会运用学过的原理去指导自己的工作。

模块二主要运用模拟真实业务的方法。首先用仿真的原始凭证向学生呈现真实的业务,同时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知道业务的流程和原始凭证的传递过程,然后教学生对原始凭证进行分析和整理,学习该业务涉及到的准则和方法,最后用真实的凭证进行账务处理,教学生编制记账凭证。完成一项具体业务的学习之后,立刻给学生同类型的业务的原始凭证,让学生自己处理。

模块三主要运用案例模拟演练和讨论的方法。首先把企业真实的报表拿给学生看,让他们认识报表,并能从中分析一些表外的信息,因为很多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并非财务人员,所以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对报表信息有极高的敏感度,因此把看这个任务放在第一位。第二步是教学生编报表,给学生真实的编制报表的基础数据和真实的表格,教学生逐项进行编制,要点学完以后,让学生自己独立进行编制。第三步是教学生在向不同信息使用者报送报表时要做的工作,这里可以运用分组讨论和分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站在不同使用者的角度去看报表,了解不同的使用者最想获得的信息,让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模块的整体教学思路就是帮助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都在真实的业务中找到原型,等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很好的实现所学知识与所做工作的对接,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中全面了解各行业的财务工作流程,必须建立一个庞大的教学资源库的建立,这需要老师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想各种办法尽最大的可能为学生仿真还原各种业务,并给出处理业务的方法。

参考文献:

篇4

1.1理论与实践无法有机结合。

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主要以理论为主,通常先进行会计理论教学,然后再进行会计实践训练。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由于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抽象性,加上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填鸭式"的教学常常使学生感到晦涩、难懂,逐渐产生厌烦情绪,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在进行实践训练时,难免又会忘记前面学过的理论知识,造成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运用于实践操作中,影响了学习效果。

1.2实践操作能力弱。

财务会计实训的资料不够真实,与实际经济业务相差较大,而且实践训练过于简单,通常是一些常规性的业务,缺少难处理的业务。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都相对较弱,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

1.3对学生的考评过于单一。

现阶段对学生学习考核依然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此种考核方式缺乏灵活性,考评内容不够全面,考评结果不够客观,这不能更好地体现财务会计教学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会计教学改革的发展。

1.4师资力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中职学校担负着为社会输送会计人才的使命,而完成这个使命就需要依靠高质量的会计师资队伍,会计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而且还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实际能够满足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教师条件的人员并不多,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只是掌握会计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所以教出的学生也同样不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1.5培养方向比较单一,会计人员不能满足多岗位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有调查显示很多会计毕业生不仅从事会计工作,而且他们还从事统计、文秘以及其它工作,但是学校对这种市场需求变化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学还局限在单一专业培养方向上。这些都是中职学校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们对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新形势下,就业市场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目标,企业更强调毕业生的工作经验和会计专业技能,不仅需要掌握会计基础知识,还要具备综合业务处理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时,不但要教会学生会计的基本原理、技能和相关处理办法,并且训练学生将理论知识熟练地运用于实践当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会计技能人才。同时,财务会计课程的实务性、操作性很强,因此,提高财务会计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核心,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和变化的会计专业人才,并推动会计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

3财务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

(一)财务会计一体化教学简介

财务会计一体化教学指的是在会计教学中突破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将会计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师生双方边讲边做,边练边学,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最终形成一套"做中教,做中学,学中做"的会计教学模式。财务会计一体化教学涵盖了很多的内容,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包含了工作情景与学习情景一体化、专业知识与会计能力一体化、会计实训教材与理论教材一体化,同时还包含了理论与实训教师一体化、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一体化等。一体化教学围绕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组织教学,开展岗位仿真实训。把学习场所模拟成仿真的工作环境,根据日常会计岗位让学生模拟企业员工,分组分岗位轮流进行仿真业务处理,实现体验式学习。教师把理论知识穿插于实训环节,并结合理论内容和实训项目编写工作页,使教学内容贴近实际工作过程。学生在仿真的学习环境中,完成会计部门整体工作任务,充分理解各会计岗位不同的职业能力要求。

(二)财会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财务会计一体化教学的实现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而且要根据会计岗位的素质要求进行整合。一体化教学改革主要是围绕着会计理论和实际操作进行,具体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即对会计职业岗位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培养目标;在提炼典型工作内容的过程中确定能力目标;根据能力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再根据学习任务,设置训练模块。具体实施包括以会计职业生涯发展为背景,对会计职业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流程进行分析,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教师按照工作任务的要求将有关知识整合起来,把课程设计成和工作任务相对应的若干个一体化实训模块,主要有出纳岗位模块、往来岗位模块、财产物资岗位模块、纳税岗位模块、财务成果岗位模块等。老师通过指导学生完成一体化实训模块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做中练,训练内容就是工作内容,达到在校学习内容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教学目标。一体化教学改革思路为中职财务会计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为教学改革效果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三)财务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第一,建立和培养一体化教师队伍。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教师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改革的效果,所以在财务会计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想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可以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种途径。中职学校要在教师培养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邀请有关专家到校做专题报告,对教师进行现代教学理念和教育理论的培训,帮助教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让教师的能力得到不断地提升。还要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财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会计实务实践,及时了解行业的新知识、新信息,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中职学校还需要在校外引进一些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丰富一线操作经验的企业会计人员到校任教,增强教师队伍的会计实务处理能力。相信通过这两种方式能够建立起一支理论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可以更好地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第二,开发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材是一体化教学的有效载体和必要条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所以编写一套科学、有效的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在编写教材时,邀请企业专家来校参与一体化教学改革,按岗位要求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师编写团队根据经专家审查过的教材编写大纲,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现状和特点,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学习方式,结合当前会计专业就业的情况,编写出符合一体化教学目标的教材。教材的经济业务以原始凭证体现,各种原始凭证、印章、报表的设计力求与企业实际工作相一致,仿真性较强,提高学生对会计岗位实务的适应性。第三,建设一体化教学场所。实现一体化教学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一体化教学场所,否则一体化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财务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过程中要重视一体化教学场所的建设。具体做法是按照一体化教学要求,将理论教室与实训室合二为一,把教学场所模拟成和日常会计岗位相同的一体化仿真实训室,教师在实训室里给学生讲解账务处理流程,指导学生完成实训模块的训练。学生通过轮岗实训,转换各个角色,真实体验到不同岗位的工作实际操作,对未来将要从事的工作性质、任务、职责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会计实践能力。

4财务会计一体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改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对财务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要想解决财务会计教学问题就必须转变教学理念。传统财务会计教学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中职会计教学的发展,所以要将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去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会计教学中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教学效率是非常低的,所以一体化教学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头脑风暴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等,这些方法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可以说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完善考核制度

现行财务会计课程的考核制度主要是以期末理论考试为主,这种考核制度不能全面地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一体化教学中要打破以期末考试来说明一切的做法,建立多样化评价方式。在理论知识考试的基础上,加大实际操作能力考核,重实践、重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具体比例为理论知识10%、岗位技能考核40%、作业练习20%、过程表现20%。通过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课堂表现、任务完成状况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训练,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5结语

篇5

1.1按会计岗位分专项教学环节

这一层次是财务会计课教学的起点,是最基础的环节,关键所在。按实际工作中各岗位要求来完成理论与技能教学,使学生能独立完成每个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学生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已初步学习了会计的一些简单知识。因此,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是:将教学内容分为各工作岗位独立进行,如设置出纳岗位、往来核算岗位、仓储岗位、工资岗位、对外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岗位等,让学生在学习中直接使用正规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来完成学习任务,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增强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熟练掌握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逐项完成教学。例如出纳岗位教学时,让学生在进行现金收付业务的凭证填制过程中穿插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使理论与技能操作相辅相成同时完成。从而对会计工作的理解从抽象到具体;学生在熟练地掌握各岗位专项会计实务处理能力及技巧的同时带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具体的教学内容是:以各岗位的典型业务为基础,以具有代表性的单位某一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实际会计业务资料为依据进行,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目的有计划地接触未来实际工作中将要面临的任务,为毕业后直接上岗奠定基础。

1.2按会计岗位综合教学环节

这一层次是财务会计课教学环节的核心部分,是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整合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熟悉了会计各岗位对所发生的同一经济事项如何进行处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各岗位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进一步掌握会计核算的整个流程。例如企业出现提现备用事项时,站在现金的位置上来处理显得较为简单,直接做减少银行存款,增加库存现金即可。如果从整个会计流程来看,就会涉及企业里支票的填写、确认、签章、复核和银行的核对付款等的许多环节。这时按岗位要求,安排学生分别完成不同岗位的工作,同时熟悉该业务引起的与其他岗位之间的相互联系。接下来让学生在各岗位之间进行轮岗学习,保证学生对核算程序以及每个环节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全面掌握。只有这样,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就会变得易于理解、易于记忆;同时技能训练的水平层次才会提高。

1.3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全真实训操作环节

这一层次是财会课程教学的巩固和与实际工作对接过程。分析岗位要求,从真实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出发,解构和重组教材知识点,选取典型企业某个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具体经济事项作为资料,设置一套财会综合实训模拟题。使学生如同亲临会计工作的现实环境,让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个人技巧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熟悉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锻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财务会计各知识点,让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热忱,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边学边巩固,可以使同学们在生动、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进行系统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应变能力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的各项能力,为未来的个人事业发展打下基础。另外,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式教学应对传统教学法的考试形式进行改革。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监督和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分评定采用一课多考形式,如根据理论测评、技能考核、作业质量、竞赛成绩、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进行综合评定。在技能考核部分增加岗位协作能力评议,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培养了其团结协作能力;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考试合格可以取得双证书:一是毕业证,二是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做能有力地保证坚持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实践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同步发展,满足社会需求为教学目标的职业教育的特色。

2“理实一体化”模式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注意点

2.1会计理论是技能实践提升的基础

技能课具有简单、直观的特性而理论课枯燥、晦涩,所以学生在财务会计学习中喜欢实践性强的技能课,而不愿学习深奥的会计理论知识。虽然简单重复操作会让学生有成就感,但会使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成为机械化的“机器人”,只会重复简单机械的工作。而更高级的财会技能是需要有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的,教师必须首先明白这个道理,不断提升学生财务会计理论水平。否则极易出现“师带徒式”的情景,使学生长期懒于思考,阻碍了学生自我提升和终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2教学中应该学练相长

财务会计理论与会计技能实践的同一性和相融性,是“理实一体化”模式的主要特点。因此,教师在讲授每节课时都要确定技能目标,并围绕这个明确的技能目标完成与其相关的财务会计理论认知目标。不能把理论与技能变成在同一教室,同一老师同一时间进行的两块教学。否则就会成为传统教学模式的微缩版。

2.3尽量缩短训练中的“停滞期”

在训练初期,学生只能完成一些简单机械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很快,成就感高。由于会计理论的缺乏,在技能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使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大受影响。因此,在财务会计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技能实践深入讲解会计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多注意知识牵引,达到举一反三的水平,帮助他们尽快跨过“停滞期”。

3结语